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8754|回復: 17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祈願正法重現 慧律法師著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1-11-19 00:15: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
 樓主| 發表於 2011-11-19 00:16:5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1-11-19 16:49 编辑

引      言

未曾聽聞佛法,生命就毫無意義可言。

得聞解脫之道,而未能依教奉行,則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如果道場沒有法,就像一個人沒有靈魂。

貫徹三法印、一實相印、四依止,

落實在每一個動點上,當下即是『正法重現』!

讓佛教興盛、正法重現,是每一個佛弟子無可推託的責任。

二○○五年元月一日  釋慧律寫於高雄文殊講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樓主| 發表於 2011-11-19 00:18:1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1-11-19 09:14 编辑

緣   起

      衲生長於貧困之家,母親以一弱質女子,獨力撫育四子一女,生活概況可謂家徒四壁,資用乏絕,三餐不繼,歷經百般折磨,萬般艱辛。衲雖年幼,即深刻體會生存之苦楚,欲求起碼之溫飽,誠非易事。

       少年時期,勤勉向學,資質尚稱穎悟,然同儕(1)之輩亦非等閒,若欲金榜題名,獨占鼇頭(2),倘不焚膏繼晷(3),夙夜匪懈(4)埋首鑽研,則難遂所願,因此寒窗求學之苦,衲亦飽嚐箇中滋味。

      至於健康狀況,則以先天不良,後天失調,色身時受病魔肆虐(5),沈痾痼疾,舊傷新症,遍訪無遺,色身病苦之祖師,捨衲其誰?

      及長,稍解人事,初涉情緣,便覺牽纏無奈,束縛重重。復眼見父母婚姻不幸,親朋夫妻間屢有口角爭執,情執之苦,不言而喻。

      某日,衲遇一友人,告以:「受父母養育一十五載,未嘗反哺,欲趁假期打工,奉養雙親。」旋即外出。詎料(6),兩小時後即驚聞其於工作中慘遭高壓電殛斃,血肉迸出,形似焦炭。

      又一同學成績傑出,堪稱翹楚(7),本擬於翌日搭機赴美留學,因外出購物,不幸發生車禍,英年早逝,壯志未酬,徒留遺恨。

      此係數十年前舊事,衲略舉二端,無常之隨侍在側,已昭然可見。舉凡生活周遭摭拾可見(8),時時刻刻皆上演著一幕幕生離死別之血淚劇,而幕後導演正是「無常」。綜觀此生所見所聞,人世間非只一「苦」字了得,實可謂「苦不堪言」。

   
  人生固雖苦惱萬狀,然所慶幸者:衲於甫入大學,便得聞難遭難遇之佛法,又蒙諸善知識開導,了知唯有受持世尊金言之教,透視宇宙人生之真實樣貌,體悟「苦」乃世間之常態。冀求離苦得樂,當以佛陀為典範,依循其親證之足跡,解脫無明纏縛,成就菩提之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板
 樓主| 發表於 2011-11-19 00:20:0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1-11-19 09:15 编辑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苦由何來

      乾坤是一劇場,生命是一齣戲。而眾生則是一群迷惑的演員,看不清生命本質,參不透生活真貌,上焉者馳求功名利祿,下焉者追逐五欲六塵,更有甚者,在渾渾噩噩中,無奈地下台退場。


      諦觀吾人當前所受,就身而言,有苦有樂及捨受三者;就心而言,有憂有喜及捨受三者。人之常情,心於順境則生欣悅之念,反之則生憂愁。色身領納順境則生樂適之感,反之則起苦惱。至於身心領納不違不順之境,而苦樂之感咸共捨離則生捨受。上述五受,苦、憂二者確實是苦。樂喜捨三者則虛妄無實。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皆以苦為良師,是以欲離苦則必先知苦。所謂「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人生苦事多如恆沙,不勝枚舉。約而言之,有苦苦、壞苦、行苦三項。

      苦苦之首一「苦」字為苦惱逼迫之意,涵攝身心種種苦惱,亦即前述之苦、憂二受。大抵而言有: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等八苦。

     壞苦之「壞」字乃變壞之意,係就樂、喜二受所說。蓋因樂境無法恆常不變,往往賀客在堂(9),弔者在閭(10),樂境方來,苦境隨至。

      行苦之「行」字係遷流之意,乃據捨受而言。所謂:「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一切有為法,遷流三世,無剎那常住安穩之苦。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是以縱如無色界眾生,亦難免行苦。色界眾生則兼受壞苦與行苦。至於欲界眾生,則統受苦苦、壞苦、行苦。娑婆義譯為堪忍,即可知隸屬欲界之娑婆眾生,乃是三苦交煎,處境堪愍!

      然則一切眾生之苦,皆由不覺而招。所謂不覺,即是無明。無明有根本(生相)、枝末二類。根本無明,係佛所斷。枝末無明,乃二乘人所斷。枝末無明又可分見、思二惑。見惑者,迷於理之惡見,涵蓋身見、邊見、戒取見、見取見、邪見等五利使。思惑者,迷於事之惡見,涵蓋貪、嗔、痴、慢、疑等五鈍使,能滋潤生死苦果。

      眾生本具清淨自性,與佛無殊,然以一念無明,起惑造業,終至受苦。如是循環不息,即令一期生命結束,又順此業力繼續受生,輪迴六道,無有已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1-11-19 00:21:4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1-11-20 16:56 编辑


徹見宇宙人生真相

      凡人之心識,猶如焦距未經調整之相機,無法對現實或真理,拍攝出明確清晰之影像。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即是欲令諸有情轉迷成悟。蓋因眾生無始以來顛倒、妄想、執著,堅牢難破,遂不能得證本有之如來智慧德相。而此顛倒諸想,則源自對宇宙人生之錯誤認知。生命之真諦,在於覺性之開啟。欲開啟覺性,應先洞見萬法之本質。

      吾等若不知苦、空、無常、無我乃諸法之定理,便無由體悟緣起性空之真義,自在解脫亦終成畫餅(11)。

      苦之情狀及形成因素前已論及,不再贅述(12)。二友人之實例,正足以說明:無常方為世間之主宰。無論就物質現象或精神現象,皆可發現無常的蹤影,任何事物、思想皆在剎那變化中。如果我們擁有正念,我們便會看到無常,見到世間的真相,我們也將見到佛陀,並且超越輪迴的痛苦。

      關於空義,具多重詮釋,如:放下、究竟解脫、無所住、中道、平等心、無相、如如......皆屬之,唯視情況不同,而有各種角度之界定。一般未解佛法者,誤以「空」為否定萬象之存在,認為「一切皆無」即是空,實為謬見(13)。所謂「空」係指諸法皆屬緣生緣滅,雖暫時存在,但無永恆性,終歸幻滅。此乃就體性而言,欲令眾生透視外境之不可得,應向內觀,點燃智慧之燈,不為假相所惑,自可如如不動,免蹈(14)生死流。

      有云:「虛空法界盡是佛,其中多了一個小人——就是我。」一切法皆因緣所生,並無自性。群迷錯覺,妄以為有我,則四相並起。倘能洞察此身、心皆非恆常不變,亦非自身所能掌控,即可知我相本不可得。世間之哲學家、音樂家、藝術家、醫學家締造種種文明及文化,開拓人類生存空間及精神領域。然以其不能放下「我相」,不能徹知成住壞空、生住異滅、生老病死,為必然法則,活在二元對立的觀念,導致鬥諍不斷,離道更遠。當了知有相便成生滅,離相方能究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1-11-19 00:23:2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1-11-20 16:57 编辑

修行乃出苦良方

     世間有一無形力量,為我之主人,名曰:意識。此乃是我、法二執與分別心之綜合,又可稱之為「業」,乃生命的元素,痛苦之源由。因貪、嗔、痴三毒所造之業,當以戒、定、慧三無漏學為對治之法藥。此三者乃修行之核心,收攝身心名為戒,不被欲染即是真戒,心地無非稱為自性戒。觀照名為定,不被境轉即是真定,心地無念稱為自性定。見到事物的真理名為慧,不被境所轉所染即是真慧,心地無我稱為自性慧。若能返貪嗔痴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

      佛法乃為度眾施設,其宗旨在接引有情離苦得樂,解脫生死。為方便契機,而有五乘教法。人乘者,受持五戒,以保來世不失人身。天乘者,力行十善,而求享勝妙天福。此二者所求,仍屬生滅之世間法。出世法有三,曰: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聲聞乘修四諦,遵行八正道,斷見思惑,證阿羅漢果。緣覺乘修十二因緣,斷見思習,證辟支佛果。此二者用功的方法,乃在收攝六根,不攀緣五欲六塵,製造生死因。其只求自了,而無化他之志,雖免輪迴之苦,但徒有(15)自覺工夫,卻難臻(16)菩提聖道之圓滿境地。菩薩乘則行六度萬行,自覺覺他,而其終極目標在圓成佛果。行菩薩道者,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為修習內容,並以六塵不惡,還同正覺,於一切境透得過,而得自在解脫,進而普化群萌,以為己任。所謂菩薩者,一言以蔽之,即「絕對的犧牲、無我的奉獻。」

      修學佛道並非逃避現實,而是面對現實。現實並非指物質層面,而是精神層面的實際需要,亦即如何解決生老病死的問題,脫離六道輪迴。世間的知識學問或可選修,唯有生死大事乃是人生之必修課程,也是值得一生投注之目標。


      佛陀發現了真理,並指引吾人步上解脫之道,所有理論必須透過實踐才有意義,也唯有透過微密的觀照,徹底的放下,才能得到根本的救度。雖已聽聞佛法,倘未能依教奉行,就不能認為自己已走在正道上。佛陀只能指出修行的道路,卻不能替我們修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於 2011-11-19 00:25:0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1-11-19 15:34 编辑

正知正見的重要

      修學佛道首要之務在正知正見。所謂:「入無為國,初信要正。初信既失,萬善俱退。」以穿衣為喻,扣錯第一個釦孔者,必不能扣完全部的釦子。正信必須伴隨正確認知,盲信非僅無助於悟道,甚且反生障礙。若不具正知見,恐好心為道反招惡,故祖師云:「毫釐有差,天地懸隔。」何以破戒可懺,破見則不通懺悔?蓋因前者係個人行為愆尤,可懺悔改過。後者卻為根本見地偏差,謬誤邪見,欲成就無上菩提則轉加懸遠。

      前已揭示正知正見為主導修行方向之關鍵,抉擇樞要(17)就在般若智慧,故《大智度論》云:「般若為導,五度為伴;若無般若,五度如盲。」是以般若乃成佛之因。唯有智慧的耳朵,方能聽出超越的真理。當智慧在內心甦醒時,不論往何處看,皆會看見真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於 2011-11-19 00:27:0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1-11-19 15:39 编辑

何謂正法

      學佛須具正知見,開悟更須正知見。欲得正知見,理應依法修行。何者為法?法是佛陀的發現和教導;是事事物物皆存在;是勝義諦的經驗。


      真理不能創造,因為其本來即存在。釋迦世尊發現世間宇宙、人生的真理,發現緣起性空、三法印的真理,體悟到眾生皆有如如不動之清淨本性,皆有成佛之可能,為令具縛沈溺看破世間假相,了幻非實,遠離妄執,乃不辭辛勞,慈悲宣說。

      每一個時空皆是緣起性空,法就存在於每一動點、每一角度,行住坐臥皆是法的展現。眼見耳聞,於一切生滅無所住著,念念消歸自性,歸無所得。

      小乘破我執,證我空。大乘破法執,證法空。勝義諦(第一義諦)乃是究竟義,謂空空,即是連空的觀念亦破除。若不起心動念,則無染污,切勿知見立知,便可見本來面目。修學之始,以守住、保任、觀照為用功初階,日久工深,自可當相即道,見處即真,一切相皆屬緣起性空,見一切相即是佛性之影現。

      弘一大師言:「佛法是真能破除世間一切謬見,而與以正見;佛法是真能破除世間一切迷信,而與以正信;佛法是真能破除世間一切惡行,而與以正行;佛法是真能破除世間一切幻覺,而與以正覺。」世間義理甚淺,行之卻很複雜;出世義理極深,行之卻很簡單。人生在世若未逢正法,當可謂福薄障重。何以故?無因緣了生死故。

      今所謂正法,舉凡四諦、十二因緣、六度、四念處、五停心觀、八正道、三十七道品......皆屬之。萬法回歸自性,名為正法。若離體說法,即名相說。離現前一念清淨本性,即是外道。《金剛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蓋五蘊本空,若以見聞覺知求法,乃是求見聞覺知而非求法。唯有放下妄想,不被相黏住(蓋相乃因緣聚合,當體即空。),方可入萬人之中,如入無人之境。究竟而言,本來無一物也。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如盲龜值浮木。聽聞無上大法,自當信受奉行。是以成就佛道之七聖財,以「信財」為首;淨土三資糧,亦以「信」為先決條件,可知「信」乃生死長夜之明燈,當以法為船筏,心領神會,信解行證,直達涅槃(於生死當下見涅槃)。

      然值此末法,邪說橫流,異端並起,談玄說怪,不一而足。欲修道者,當以三法印、一實相印,為界定正法之準繩,審慎揀擇。

      倘能掌握佛陀教法之真正精神——三法印、一實相印,即得正法之精髓。
三法印係指: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印者,認可、驗證之意。藉此三者根本教理,得以判別印證法之正邪,故稱「三法印」,其內容梗概,開演如下:

      ⊙諸行無常:意指世間一切事物,皆在剎那間遷流變異,無一常住不變。有為諸法概皆無常,眾生執以為實,認假作真,而起諸妄想,或求長生不老,或徒務粉飾色身,不識「亙古不變」,仍不免「剎那生變」,無常者乃是世間之自然法則,此方是「真常」。了悟變化無常乃是生命的特徵,於一切境,隨遇而安,在悲智雙運中,得見生命之究竟義。想得到幸福,就要從真理下手。真理要從心下手,心要從悟下手。悟就要從觀照無常下手。能觀照就有大慈悲心,因為能觀照無常,就沒有得失的觀念。一旦失去什麼,就不會感到痛苦,因為你知道——這就是無常。

      ⊙諸法無我:意指世間諸法,無論有為、無為,皆是緣起幻有,並無恆常不變、獨立存在之實體或主宰。世尊殷勤囑咐:應於二六時中觀照「無我、無我所」。此色身乃四大假合之幻軀,凡我之物皆是為我所用,非我所有。若真有我,何以我之心緒、生死皆非己能掌控?足見「我」無從主宰「我所有」,有「我」即生對立,而我執則為一切眾生之通病,唯有放下我執,方可覓得真我。唯有了知無我,始能與世界和平共處。

      ⊙涅槃寂靜:此係佛教之中心思想,意指不生不滅,身心俱寂之解脫境界。若離開涅槃思想,佛教就形同生滅的世間法,只能稱之為勸善,不能體會因性本空,果性本空之非因非果甚深奧義。未入正信者,每以涅槃為死亡,此乃嚴重之誤解。倘如其所言,則死亡又為另一生命之開端,豈非生死未了?眾生長嬰(18)輪迴之苦,乃受業力所牽,作主不得。唯有佛陀為究竟死亡,以其死即不復再生,不生則不滅,蓋已打破無始無明,徹見本來面目,此允稱為佛教最可貴之處。

      凡人皆貪生畏死,因世間他事,皆有解決之道,唯獨死亡,無可商量。聖者超脫物外,於現實生活中,即是不生不滅之涅槃妙心,所謂:「不染六塵名護法;不生妄想名涅槃。」心外見法,名為外道;若悟自心,即是涅槃。生死與涅槃本無距離,只在當下一念間。若體悟本性,生死、涅槃皆不可得。吾人但不造生死業,即得大涅槃;若求大涅槃,即造生死業。

       ⊙一實相印者,指真實無二,離諸虛妄之大乘義理。即吾人所謂真如、法性。倘能在緣起法中,遠離種種知見,內外俱空,活生生的現象界,便是寂滅之清淨心。了悟萬法如夢幻泡影,即見本體空性。雖處處如幻,亦處處實相。只須幻相看得開,實相自顯現。

      三藏十二部,浩如煙海;八萬四千門,多似恆沙。欲以有限生命,開啟永恆慧命,當以法四依為根據,藉此入道。

       ⊙依法不依人:正法有二,一為世俗正法,係指文字三藏,事相上的大藏經,一為勝義正法,指證得無漏(真空無生)之理。行者應以教法、真理為憑,不可盲目信靠緣起幻有之臭皮囊。蓋法可脫在纏諸苦,指引菩提之道。人則難免主觀我見,若不契佛說,則當捨離。

       ⊙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三藏中有了義經與不了義經,前者指中道實相之諦理,後者乃為弘範而權巧之方便宣說。兩者權衝,自當依了義經方能究竟解脫。

       ⊙依義不依語:語言文字為傳達義理之工具,其作用在詮釋真理,然究非真理。切不可捨本逐末,率爾依循表相文字,斷章取義,而輕忽其中所欲傳達之內在意涵。

       ⊙依智不依識:智者,非世智辯聰,而是真實圓滿之般若智慧。識者,乃迷惑妄心攀緣塵境所生之虛幻認知及覺受。行者當以般若為依憑,不應以人間情識為指歸,方可得證究竟涅槃。
佛子當信解正法,更當護持正法。就事相而言,要竭盡所能護持三寶,就理體而言,尤應護持當下之起心動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於 2011-11-19 00:28:3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1-11-19 15:43 编辑

修學入道有二途


      欲圓成佛道,當明心見性。欲明心見性,當以佛心(慈悲喜捨、絕對平等)為己心,以佛志(誓願度眾出生死海)為己志,徹底悟入無常,放下世間假相。就踐履(19)之方向,可分為二:

     a理入:

      依善知識教化示導,悟到一切凡聖同一本性,捨妄歸真,如如不動,正可謂:極意參尋無覓處,放下頓見真如性。

     b行入:

      ※報冤行:遭逢逆境,觀想此係宿世惡業所招,逢苦不憂,歡喜領受。

      ※隨緣行:一切都是緣生緣滅,不論順逆好壞,都是因緣,終歸消失。得失從緣,心無增減,放下輸羸,八風不動,才能冥合於道。

      ※無所求行:悟到緣起性空,無一法可得,放下宿世的貪念,不論功德、福報、業障、災難......,乃生生世世所感,不著一切相、無所求,方能與道相應。

      ※稱法行:執著,會死。無所著,也會死。但執著會製造六道輪迴的業,無所著才能脫離六道輪迴。合於真理(空性之理)的修行,必須了悟眾相斯空,於一切法不住,雖行布施而三輪體空,隨緣度眾亦不執著(無我相、無眾生相),便合於清淨自性的無為法,如是觀照,則能漸契於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發表於 2011-11-19 00:32:0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1-11-19 15:46 编辑

振興佛教的當務之急

      世間人皆追求快樂,然無人知曉真正的快樂,乃在涅槃,亦即超越生死,透視假相,以純淨的心靈,隨緣應物,任運自在。在這個沈淪於無明與不安的世界中,佛法帶來了自在安詳的曙光,因為它是既現實又超越,既超越又現實的,依之而行,可將感性與理性昇華到最高點,開採出精神層面深度覺醒的生命光輝。

      學佛並非對死亡的寄託,往生就在當下,在每一個起心動念中。死亡不等於解脫,解脫亦毋須等到死後,但能無相、入於中觀思想、沒有煩惱,現前即是解脫。

      佛教的思想,對於人類的現世生活、物質文明,乃至身心安頓,都有著積極、正面和實質的意義。哲學是形而上的理論,無法從實際生活中得到印證,佛法則可透過信解行證,運用在生活的每一個時間和空間。如此高超、偉大的宗教,如此完美、奧妙的義理,為何卻始終積弱不振?佛教徒人數之多,號稱世界之冠,然則緣何學佛者多如牛毛,成道者卻罕如鳳毛麟角?其中有多項成因,值得吾人去一一探討和改革。

      佛法是人類精神的最高指標,是超越輪迴之苦的慈航。衲既深蒙佛恩,荷擔如來家業,唯願效法本師犧牲、奉獻的悲心,誓願務使佛教興盛,正法重現。

      今欲令佛教興盛,必須具足兩項先決條件:其一為培育僧才;其二為大轉法輪。

      恩師廣化老和尚曾於病危時囑咐於衲,倘遭不測,應擔負起佛法教化之重責大任。衲請示:「應如何去做?」恩師告以:「佛教要興盛,有三件大事必定要做。第一是培育僧才,第二還是培育僧才,第三仍是培育僧才。」此觀念不但與太虛大師的主張毫無二致,更與教內大德趙樸初老居士不謀而合。據悉樸老亦嘗言及:「佛教當前的任務,第一是培育人才,第二是培育人才,第三還是培育人才。」由此可知,培育僧才,提昇佛教素質,乃是兩岸大善知識的真知灼見和共同心願。有僧住世,代佛宣化,方可使法輪常轉,燈燈相續。倘無僧寶,欲求皈依、受戒而不可得。若僅徒具莊嚴的道場,而無弘法人才,佛教便無以為繼。唯有僧寶可令正法久住,讓群迷離苦得樂。佛陀是最偉大的教育家,終其一生,都在從事教化眾生,宣導心靈教育的工作。因此,培育僧才實為刻不容緩之首要任務。

      再者,要振興佛教,必須大轉法輪,破邪顯正。法要弘傳,方能利益眾生,使一切佛弟子,入於正知正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樓主| 發表於 2011-11-19 00:33:3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1-11-19 15:52 编辑

舉弊救偏

      佛教的原貌是清淨光明的,是反求諸己的,是絕對平等無私的。然而,由於欠缺教育的緣故,使社會大眾無法認識其本來面目,而產生種種誤解。又以文化、制度......諸多因素,導致弊端叢生。為讓正法重現,自當深入檢討,痛下針砭(20)。以下所舉,非針對任何特定人士或道場,乃是站在建立正確知見及振興佛教的立場,剴切陳言,衷心疾呼。


     a對佛教的誤解——此係針對尚未學佛及學佛不深者,提出觀念的釐清。

      ※神佛不分

      中華文化兼容並蓄,對於勸善的宗教皆能廣為接納。流傅至今,凡持香禮拜者,皆誤以為佛教,實則,諸多民間信仰之神祇,如:城隍爺、土地公、三太子、媽祖......,皆被門外漢披上佛教外衣,不知神佛二者,其本質、願力迥異,應當究明。


      神為六道輪迴的眾生,屬於鬼道之有福德者。或以生前對國家、人類貢獻卓著,後代為追思其恩澤,立廟祭祀。或因民智未開,對自然現象無知,遂於山川雷電產生敬畏之心。

      人們認為神有掌控萬物的生殺大權,主宰吉凶禍福的能耐,卻不知神本身即是世間凡夫,其宗旨不外以勸善為主,並無圓滿縝密(21)之思想體系。拜神尋求的是現世的庇佑、消災,但無法究竟解脫。其他宗教對所認定的神,則肯定其為獨一無二的,神與人是主僕關係,永遠無法平等。

      佛則是放下王位、妻兒,尋求真理的修行者,是出世聖人,徹悟宇宙人生真理,證得通達本性的智慧。他主張一切吉凶禍福,皆由人自招,若不在心地下手,徹底改善自己的思想行為,盲目的崇拜無法趨吉避凶,更不能淨化自己的人格。佛以慈悲喜捨對待一切眾生,他是一個指導者,因此佛與人是師生關係,只要依循其教法,人人皆可成佛,因此就本性而言,佛與人是平等的。

      ※智迷不辨

      常有人批判信佛為迷信。何謂迷信?不經審慎思考和理性明辨,迷迷糊糊相信,稱為迷信。批判者往往未曾聽經聞法,甚且連「佛」之本意亦無言以對,即主觀認定佛教為迷信,此批判者豈非更為盲從、迷信?

      何謂智信?凡透過智慧判斷,冷靜觀察,確知為善良美好,能令人解脫者,方去接受、相信,稱為智信。梁啟超嘗言:「佛教乃智信而非迷信。」佛教非但不認同迷信,甚且鼓勵以理性探索質疑,此種寬容大度,實事求是的態度,便是智信的表徵,也是佛教與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

      ※民俗外道誤為佛教

        民間有許多習俗,或外道種種作為,皆非正信佛教,茲列舉如下:


⊙  算命看相:以抽籤、卜卦、紫微斗數、摸骨......等方式,斷言一生禍福。此係由於人對自身未來迷惘無措,盼能藉此指引方向,佛教則主張「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自己的起心動念就能決定今後的命運,毋須仰賴算命,應自轉因緣。

⊙ 地理風水:地理風水與南北極、磁場、地下的水流等有關,是有科學依據,合乎自然的。對未斷惑證真的凡夫,確有影響。但已證阿羅漢果者,則所到之處皆是淨土,此正可為「凡夫境轉心,聖人心轉境。」做最佳註腳。然而,佛教注重的是心法,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內在的心性遠比外在的地理更重要。

⊙ 跳神扶乩:此係民間信仰的儀式,以靈媒為橋樑,進行種種祈求。此絕非佛教的產物,而是巫術的範疇。

⊙ 擲杯筊:人無法與神鬼溝通,便依我見自問自答,揣測神意,實則乃是概率問題,並不可信。

⊙ 燒冥紙:始於漢朝紙商的促銷術,沿襲至今,甚且衍生出紙紮冥具,祈令亡者受用的習俗。佛教主張,若欲做功德,當以亡者之名布施、印經、供養三寶,更能利益亡者。蓋火化冥紙、冥具,僅鬼道受用,然亡者卻未必投胎鬼道。

      再者,往生錢萬不可燒,以其上印咒文,若火化則視同焚燬經書,罪過不小。

⊙ 殺生害命以為供品:不知情者往往以雞鴨魚肉供佛,以示誠意。然則佛教以慈悲為懷,主張眾生平等,尊重一切有情之生存權。且六道眾生,生生世世互為眷屬,焉知所殺者,非過去生父母骨肉?是以其根本戒規即是——不殺生。

      ※錯誤認知——消極、悲觀、崇拜偶像。

      佛教揭開生命的面紗,徹見其本質是苦、空、無常的,對於佛法未深入者,往往依文解義,認定佛教是消極而悲觀的。其實,佛教對造惡消極,對行善度眾則抱持捨我其誰的態度,十分積極。佛教願拔一切眾生之苦,因此是慈「悲」觀,而非「悲」哀觀。更有人批駁出家為不孝、逃避責任。殊不知,多元化的社會,需要各種人才。心靈救度的大任,正有賴僧寶來承擔。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出家才是真正大孝,因為出離的是煩惱之家,所做的是紹隆(22)佛種,弘法利生之事。地藏菩薩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是何等積極!

      外教徒常批評佛教崇拜偶像,但不知佛教施設佛像,乃是方便契合根器,讓禮拜者見賢思齊(23),學習佛的精神和行為,並非祈求保佑。就如同國旗、國歌、十字架,皆為精神的表徵,佛像亦是表法的。佛教原本就是即相離相,不離世間,不染著世間,而《金剛經》更是句句破相,何來崇拜偶像之事呢?但得無相,即心即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樓主| 發表於 2011-11-19 00:34:5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1-11-19 16:05 编辑

b修行人常犯的通病


      ※山頭主義,門戶之見

      弘一大師說:「因所皈依者為僧,非皈依某一人,應於一切僧眾,若賢若愚,生平等心,至誠恭敬,尊之為師,自稱弟子。」身為佛弟子,當禮敬三寶,只要現出家相,具足正知正見,皆應護持。只要有能力,對於正信的道場,都盡心護持。切不可因護持某位法師或道場,而排斥毀謗其他法師或道場。佛教是一體的,應當團結一致,互相支持。切莫護持自己的師父,勝過護持整個佛教,對於其他法師則採否定的態度,此種作為非但有違佛教所說的「平等、無分別」,也忘失了:「一草一木都有它生存的空間。」人應當互相尊重,不該彼此傷害。佛教講「因緣法」,仰慕某位法師的修持,表示自己與此位法師比較有緣,確實應戮力(24)護持,但並不代表其他法師沒有修行。

      由於佛教的組織不嚴密,看法很難統一,此即所謂「見濁」,執著自己的見解,嚴禁弟子聽其他法師講經,或參訪別的道場。如此,自己無法解脫,佛教也不會興盛。對於自己的因緣福報不強求,才合於佛法。

      總之,佛教徒當以開闊的胸襟,容納異己的存在,才能成就自己的偉大。捐棄山頭主義,門戶之見。因為重點不在護持「某人」,而在護持「整體佛教」,護持「正法」!

      ※大小乘之爭

      佛法本一味,原無大小乘之分。但因應根器,對厭離世間之苦,只求自了者,說解脫生死之小乘法。對悲願深重,欲自覺覺他者,說大乘法。此乃因材施教,也是佛教能延續至今的原因。
大小乘之爭歷千年而未休,大乘輕視小乘,斥為焦芽敗種。小乘則謂大乘非佛說。小乘嚴格持戒,以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微密觀照為修行方式,其精神值得敬佩。然而,大乘也絕對是佛說。《圓覺經》、《楞伽經》的內容,與祖師證悟的境界毫無乖異,即可得知。否則《淨土聖賢錄》所記載之往生事蹟,與禪宗祖師的成就,又當如何解釋?

      大小乘思想上的分水嶺,在於:小乘認同四大為實,但以析空觀破此執著;大乘則認為四大乃是心的影像,是清淨自性所影現的假相,無實體可得。小乘的觀空,確非易事。欲達到大乘的圓滿大寂滅處更難。兩者並無對錯,只是思想不同,唯有互相尊重。只要契機,便能受益。

      ※八大宗派各執其是

      八大宗派係指大乘的天台宗、三論宗、唯識宗、華嚴宗、律宗、密宗、禪宗及淨土宗,若加上小乘的俱舍、成實二宗,是一般盛行的十大宗派。


      佛教初來震旦,並無宗派之分,後因佛典翻譯昌盛,思想體系與義理各有獨到之處,復以師承各有法脈,所著重之經論互異,遂依其特色分類判攝,而於隋唐時期各擅勝場(25),大放異彩。實則八大宗派之共同精神,可以「緣起無自性,一切法無我。」來概括統攝。所謂「佛一圓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只要契理契機,法法皆通涅槃城。祖師大德苦心判攝,乃為方便眾生明了佛法奧義。無論各個宗派,皆有其難能可貴之處,應平等視之。但弘揚正法,仍須因緣具足,切勿非人是己,致失佛法本旨,所謂「諍與道相違。」不可不慎。修習者亦當隨機揀擇。

      蓋佛法固有深淺偏圓之別,並無好壞是非之分,彼此尊重,盡份發展,更能帶動正法的興盛。

      ※誤將方便當究竟

      大乘佛法的偉大,即在廣開方便門。諸如:朝山、拜懺、佛七、誦經、種種法會......。然而大乘佛法的悲哀,就是把方便當究竟。誤將梁皇、水陸、念佛、誦經......,認為是修行。把莊嚴的宗教儀式,誤為佛法之必然。殊不知,莊嚴的儀式,只是求解脫悟道的增上緣,祖師慈悲藉此因緣而作接引。其實,在佛陀時代,並無所謂的法會、佛七......等活動。

      在此必須瞭解:何者為究竟?何者是方便?倘能悟到究竟,所有方便皆是究竟。所謂究竟,就是要見到不生不滅的清淨本性。若一切活動,未能配合覺性的啟發,只能稱之為增上緣。拜懺不能隨文入觀、自我省察惕勵,仍是習氣不改,就失去拜懺的意義。朝遍名山,唯獨遺漏我慢高山,心地如何能平?

      所有方便法其立意本善,但眾生往往在相上打轉,忽略了應從心地下手。若能瞭解朝山是緣起法,當體即空,便能悟明心性。但能契入空性,參與一切活動,都能法味盎然。倘誤把方便當作究竟,認為自己在修行,欲覓菩提,了不可得。

      ※心性不明,著相修行

      修行的重點,就在離相。沒有心性功夫,不但無法斷煩惱,甚至,愈精進卻離佛愈遠。
時下有一些修行人,以自己認為精進的方式用功,諸如:打餓七、搞神通、長坐不臥、不吃不睡、刺血寫經(此舉精神可嘉,但並不鼓勵。)......花樣繁多。在外表上看似乎令人激賞,實則難免譁眾取寵(26),沽名釣譽(27)之嫌。觀照、斷煩惱、徹底放下貪嗔痴,方名之為修行。只要善用心法,不著相,行住坐臥皆是修行。

      梁武帝問達磨祖師:「朕一生造寺供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磨言:「實無功德。」何以故?功德須發自本性、清淨心、無所著心,倘若布施可積功累德,成佛豈非變為買賣交易?本性不增不減,功德若能累積,則已落入數量觀,此是福德而非功德。更有人拜佛求消災,念佛求見佛,而不知自性即是佛。未悟到平等圓滿的覺性,用妄想修行,境界現前,無明必定一馬當先。

      許多初學者急於成就,經教不通,功夫不到,名堂卻很多,或負重拜山,或練不倒單,或勉強靜坐,誤認以此方式可即刻開悟,彼將開悟視為一種境界在追求,認為可修出某物,如是有所求之著相而行,不僅背離清淨無為的本性,尚且容易退失道心,更有甚者,走火入魔亦時有所聞。此即是:「無端起知見,著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寧(28)越昔時迷?」在色身上用功,其實是「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萬法本不可得,道在心悟,豈在坐耶?在假相上做工夫,猶如未打地基而建高樓。心外求法,恰似新手駕駛,超速疾馳,未達目的即車毀人亡。切記!著相修行百千劫,無相修行剎那間。精進應當具正知見,不起妄念即名真精進。

    ※錯把依賴當依止

      要明心見性,當有正知正見。要有正知正見,當依大善知識發明心地。修行要有方向,善知識如同眼目,指引正確的知見和下手處。若無正確的觀念,則永不能成道。因此善知識對於道業是否成就,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法身慧命之存亡,端賴行者運用般若智慧,慎擇善知識。


     「傾心依附」是學道者對善知識應有的態度。《金剛經》云:「信心清淨,即生實相。」若對師長懷有成見,或有不同的看法,修行難以成就,蓋其心與善知識不能相應。若以感性、崇拜、仰慕的心態來親近善知識,修行之路無法長遠。以其所崇拜者,為善知識外在條件,如:學歷、相貌、辯才......等。然善知識是「人」,而不是「法」,難免有未盡圓滿之處,學道者遂忘失自己乃是為求法、了生死而來,處處看師父的缺點,指陳師父的過失,長此以往,道心便退。

      修學者若出於感性的心態,崇拜善知識,亦常見將善知識神格化之情事,舉凡健康狀況、家庭瑣事、乃至謀職生子皆求助於善知識,已達「每事問」之地步,此是將追求真理的指導者,淪為趨吉避凶、求神問卜之附庸(29),誤以善知識為無所不能,神通廣大,而錯把依賴當依止,自心本具智慧光明及判斷力卻閒置不用。佛告以:依法不依人。遵循善知識教導,係為學習放下解脫自在之菩提道,而非將民間信仰模式,套用於善知識身上。

      就體性而言,與其親近外在之善知識,莫若內心一念回光返照,於一切法即相離相,自心即是最大之善知識。若見諸相,當體即空,即是見自性佛。倘若煩惱、顛倒,牢執不放,外善知識雖欲救拔亦愛莫能助。是以,自救更勝人救,肯放下即是自救之最佳途徑。自我解脫,遠比依靠善知識更重要。

      ※求神通感應,勝過求解脫真理

      前已言及,今之諸多學人弊病,乃在誤把方便當究竟。方便法門已將佛教正法帶往可怕、危險之邊緣地帶。求感應多過求真理。講經弘法往往門可羅雀;邪說異端,神通感應則每每門庭若市。若做一切佛事,以聞香、見光、見佛、治病等感應為訴求,只為消災解厄、現世福報,則佛教與神道有何差別?

      神通感應作為增強信念之增上緣原是無可厚非,然並非萬能之利器,若以此度眾,絕非長久之計,蓋個人宿業有別,佛力固有不可思議之處,仍須視個人是否能虔誠求懺,及罪障輕重而定。八正道中未列「正神通」,《阿含經》亦告以:「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吾人所應依者,乃是自心、真理,而非神通。蓋神通非究竟解脫之道,由身口意造作之業力,因緣果報之法則,並非神通所能抵制。神通第一之目犍連尊者亦難挽釋迦族滅亡之定業,即可見一斑。

      末法時期,學道者難以成就即在「求」、「著」二病。灌頂求消災、持咒求解難、拜佛求見光、靜坐求開悟、喝符水求病癒,凡有神奇靈異每每趨之若騖。殊不知,佛法乃是心法,修習密宗而欲成就佛道,亦當斷煩惱,方可證果位。身染疾患,不就醫求診,而堅信持咒即可治百病。諸如此類,著相而求,比比皆是。卻不知病有二種,一為生理疾病,如頭痛、感冒等。一為業障病,即群醫束手,藥石罔效之病。色身乃四大假合,本有生滅,難免不調,自當求醫服藥。至於四處求醫仍無起色者,或恐為業力所感之病,此種病情則當求助於佛法,一心懺悔往昔過愆(30),真誠改過,禮佛誦經,多做功德,以期能解怨釋結。

      眾生著相,尤好光怪陸離之異象,舉凡放光、分身、飛天、遁地......往往窮追不捨。以此求著之心,極易為談玄說怪者誤導,或為神棍所騙,終至傾家蕩產,身敗名裂。實則,縱有通天之能,若煩惱不斷,貪嗔痴不除,輪迴之苦,在所難免,於生死有何益哉?切不可求見瑞相,當以降伏自我為修行本分。若由心性下手,把煩惱弄通,方可名為真神通。

      ※塵勞奔忙,荒廢道業

      由於社會結構及生活形態改變,現代人可謂十分忙碌。出家眾亦難倖免,或建道場,或做佛事,往往南北奔波,以致無法心無旁騖於道業之精進。不似古代叢林,生活單純,肯吃苦,肯下工夫,實修證悟者所在多有。此係目下佛教亟待正視之問題——客觀環境影響,導致實修困難,證果更難。古人欲證得肉身不壞者,可謂探囊取物,多不勝數。今者,若得一人證果,即驚天動地,歎為稀有難得。今昔之比,今人欷歔(31)。法之傳遞,正賴僧寶弘揚,今之出家眾,應當自省,經教不通,悟性不明,正法之延續,將無以為繼。

      ※廢解徒行,自以為是

      未聞佛法而欲了生死,直如(32)水中撈月。然則「經典無人說,雖慧不能解。」佛法必須解行並重,以理論指導實踐,以實踐印證理論。聞法乃入道之根本,有志修學者,當把聽經聞法列為一生一世最重要的功課,甚且猶重於自身性命。以「花開見佛」為例,切勿徒按字面解釋,以為神識在蓮花中,日漸長大而終至綻放。若做此解,則未盡圓滿。應解作:心中智慧、本性開發,即得見佛。若不悟實相之理,未證無生法忍,心花不開,智慧不現,如何見佛?既曰:「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云何由蓮花苞中見如來?唯有般若智慧,始能見自性如來。由此可知,欲解無上甚深微妙法,非初學淺見者,以文字知解而能臆測。

      佛弟子應從真理著手,享受法的喜悅,並以此為動力,為佛教發心,若單憑一時熱誠,恐難持之以恆。

      古來祖師大德為求法譯經,費盡辛苦,乃至犧牲生命亦在所不惜。今者交通便捷,科技發達,毋須遠涉深山,只需打開電視,即可聞法受教,實不應以諸多託詞,自殘慧命。

      又有初學者,以演講內容深奧為由,怠惰拒聞,此種心態尤應調整。既已入門,自當登堂入室,一窺精要,何可徘徊庭外,無功而返?正以其難解,更應自我策勵,精進不懈,有朝一日,必能通達。即今無法深入體悟,列席聽講仍有功德,以其當下即不造惡業故。

      或有學人,不參善知識,不聞開示,唯是一句佛號念到死,一部經典誦到亡。用功念佛誦經固然值得讚嘆,然聽經聞法亦為修學所不可或缺。蓋聽經聞法可指引修學者,於心性起觀照,在起心動念中下工夫。學佛倘不知佛法是心法,一意於相上打轉,境界一起,無始習氣、衝動、執著使然,煩惱立現,難以壓制。若自謂:「我在學佛,我在精進。」著此聖見,仍是落入四相,依舊凡夫心態。真修行者,聖道亦不為,否則只是相上誦經,實乃被經所轉。煩惱不除,深山靜坐也徒然!

      佛所說之正法,為吾人修行之依據。聽經聞法往往今執著凡夫,於一念之間心開意解,轉念之間即得自在。未嘗聽聞正法者,生命猶如一齣鬧劇,矛盾掙扎,永無休止。內在擺不平,念念皆煩惱。

      ※廣立道場而無「法」的熏習

      所謂:「寧在大廟睡覺,不在小廟辦道。」叢林制度可對治好逸惡勞之習性,藉團體大眾之力,督促行人吃苦用功,而造就唐宋時代佛教大興。當今各地道場林立,出家眾終其一生皆忙於建塔蓋廟,然則莊嚴宏偉的道場,卻僅三五僧眾安住。若無「法」的熏習,不注重僧才之培育,道場只是一座無生命的建築物,無法滋長法身慧命。能令佛法生生不息者,在於「法」之熏習,而不在建築。

      當今生活形態更迭(33),教內雖有大道場,亦不乏小道場,然住公寓之風尤盛,無法凝聚佛教的力量。再者,流弊所及,今之僧眾甫剃度,即不受師長管教,不受僧團規範,順任習氣而行,依憑我見而為,稍有逆境現前,即收拾行囊,離師他去。或單獨一人,或二人結伴,或三人成行,三三兩兩購置公寓,自成道場。或出家未久,經教不通,心性不明,即自行閉關、閱藏,而不知閉關之真正意涵,乃在關閉惡業、妄念,非如囚犯,禁錮其身,而自謂修行。無規矩不成方圓,不堪磨練則難成法器。僧團待不住,即非人才。職是之故(34),師長於剃度前,亦當審慎觀察(佛制戒律,至少應觀察四個月,乃至一年則更佳。)以免其將在家惡習帶至僧團,徒增困擾。出家非等閒之事,為成就人天導師,當嚴格謹慎行之,蓋剃髮容易剃心難,學人當以剃內在煩惱為務。

      ※捨本逐末

      佛與眾生,同一本性。學佛者不應將佛神格化,認為其無所不能。遇有難以理解之事,則推之不可思議。當知,經典偶以表法,近取譬喻,絕不可依文作解。以佛陀降生人間,右脅而生為例,此即表法。倘果如字面所言,則天下無人可成佛。蓋一切人類皆由母親產門而出,非從右脅而生。所謂右脅而生者,係表其為貴族階級,非是異象。是以,應將佛人格化,佛既由人所修而成,則吾人成佛有望。

      佛在世時,即不許弟子存依靠心態。佛所能致力者,乃在啟發弟子內在之覺性與智慧,而為成道之增上緣。因此,學者當釐清觀念:佛不能救眾生,眾生應當自救。倘佛能救,便可逕將弟子送往彼岸,何需諄諄說法,指示修行路徑?或有疑曰:「果如所言,則彌陀接引西方,當作何解?」淨土法門確依他力而成,然淨業行人亦需老實念佛,放下妄執,始能與佛相應,方可往生蓮邦。眾等當依靠自心覺性,方為上策。

      慈悲、寬恕、忍辱、觀照為內在工夫,佛門欲追求之真理,乃在找到本來面目(亦即自性、法身)。佛教不離慈善,然慈善非等同正法,蓋慈善為外在工夫,若能通達空性,無所著而行慈善,則為菩薩行徑。佛為宗教家,解脫之聖者,而非慈善家。行十善為佛所嘉許,亦為修行之增上緣,但若著相行善,無法開啟內在覺性,仍是人天福報,終非究竟。給予眾生「法」的喜悅和濟度,便是最終極的慈善。

      ※男女眾共住,衍生諸多不便

      因男女僧眾共住,於半月誦戒、結夏安居做僧羯磨等,有諸多不便,且男女眾看法多所不同,為利於修行,減少煩惱是非,建議擬剃度者,男眾選擇男眾道場,女眾安住女眾道場,可免困擾。

      ※外現善相,不說正法

      今日佛教之悲哀,即在某些知見不正者剃度為僧,其人雖現出家相,所說卻非正法。未具判別能力之眾生,則以其身著袈裟,誤聽誤信,觀念一錯,則全盤皆輸,影響至鉅,焉可不慎?然而抉擇明師,仍須福慧因緣具足,是以,宜處處與人為善,不應障道。

      ※佛法未落實在生活中

      佛法之可貴,在其可體證運用於每個動點,乃實用之教理,而非空泛之玄學。倘僅信佛而未能將「法」落實於生活中,則法不入心,只堪稱與佛教結善緣,難以當生受益。修學佛法以「信、解、行、證」為次第,事相與理體應兼顧,所謂「說食不飽」,可見佛之教法重在身體力行。唯有在生滅苦惱的世間,體證佛法的精神,當下便是涅槃極樂之境。君不見:「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恰如覓兔角。」世、出世法本來是一,並無二致。以出世法的空性、超越之心,實踐於世法之每一起心動念,當下即見本地風光。

      學佛非寄託於死後,往生乃當下大事。情緒之喜怒哀樂,便是念頭的六道輪迴。因此,內在諸多分別、顛倒、執著,應當即刻處理,就是往生的最大保證。

      佛法若徒具知解,不重實踐,則流於課堂之佛學研究,豈非枉服大乘法藥?學佛者之通病,即在修行與生活二分法。在佛前精進用功,一出佛堂則依然故我,習氣不改,如是修學數十載,仍不能放下種種知見與執著,未能如實觀照,善護其心。當知,助念雖為助緣,然仍須具足善因緣,是以無異於賭博。與其渴盼臨終時,他人為我助念,何若於生前即了辦往生大事?

      又有學人雖深好佛理,然其用功與否,則視情緒起伏而擺盪。心情愉悅則精進無比,反之則放逸怠惰,無法平穩持續,猶如煮水,火力時斷時續,難能成就。

      亦有發心勇猛者,所定日課甚是繁重,未依個人日用閒忙酌量而行,遂致以拼趕定數為務,大違定課之本旨。其人為數量觀所囿(35),用功不輟卻重量不重質,倘能以平等心、無著心、慈悲心,放下凡夫知見與觀念,即是真精進。以此心法,配合念佛、誦經,乃至一切用功,便得無上利益。

      或有人視念佛精進為功德,對服務大眾則不屑一顧,此係觀念錯誤,因學佛重在解脫,而非功課之多寡。以此分別心,在佛堂自私自利,必不能解脫,不若發心為大眾,此大公無私、肯犧牲、願吃虧的精神,反而解脫。

      所謂世間,即一「迷」字可描述,凡夫耽溺於五欲六塵,行者耽溺於自我知見,執而不悟,便生種種顛倒、妄想。修學佛法當把任何時地,皆當作用功處,則隨處皆是道場。

      ※廣求知見

      多數眾生熱中聽經聞法,卻落入廣求知見之病,將佛法當作知識研究,此乃學佛者一大悲哀。倘以研究世間學問之方式探求真理,不過徒增見聞覺知,不能息苦。佛法要旨即在離苦得樂,若內在煩惱不除,離道愈遠。黃檗禪師曾教示,學道要訣即在——但莫於心上著一物。此話清楚明白,一針見血。可嘆者,行人多樂於聞法,而不肯付諸實踐。

      如何檢驗自身工夫?只需自問:是否落入是非、恩怨、對立?倘能時時觀照本具之清淨心、無所住心,多回光返照,少批判他人,則開悟大事,指日可期。欲度彼岸,需單刀直入,或乘船,或泅水,不可沿岸奔馳。廣求知見者恰如沿岸而跑,雖求得眾多知解,卻不能單刀直入,從心性下手,欲達彼岸,無有是處。

      世間有生老病死諸多色身之苦,兼以受想行識之心苦,嗔恨、嫉妒、攻擊、佔有等無量執著,是以聽經聞法,乃欲今彼放下,今則以廣學多聞自矜(36)自誇,傲視他人,非但未能令心解脫,反是重增(37)繫縛。奉勸諸學道人,當守護正念,莫做知解宗徒,但有分毫執著,業障便如影隨形。

      ※尋尋覓覓,無法安住

      不具正知正見者,猶如染患疥癬(38)之癩皮犬,通身搔癢,不論置於何地皆不舒暢。修學佛道者亦然,知見不正,自心不安,所見皆不順眼,所處都不稱意。事事吹毛求疵,又不知自省,反怪罪他人。以批判心態看待周遭人、事、物,因此東奔西跑,無法安住。關鍵即在此類學人觀念不正,遂拱手將光陰、慧命交由五欲六塵及自心錯覺主宰。當知,無法安住,便是無修行;心有不滿,即為是非人。若能善自用心,自心即道場,自心即善知識。

      ※錯誤的持戒觀念

    「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淨戒。」戒為行者所應持,亦甚值稱許。然對「持戒」無正確認知,則往往流於死執相上之戒。以日中一食而言,每有學人未加判別自身條件,而堅持行之,三餐份量作一餐解決,導致胃下垂,健康狀況惡化,仍死命堅持,彼以為如是即為修行,復又以此自傲,輕視未持戒者。

      學者應知,戒之梵文為:波羅提木叉,意指「別別解脫」。由是可知,持戒之目的即在解脫。堅持戒律者,煩惱未除,一味盲目精進,自視持戒修行,卻只落得一身病苦,猶沾沾自喜,自翎(39)為修苦行。此乃誤解苦行之真諦,以色身受苦即為苦行,斯乃膚淺之見。所謂苦行者,無分別心是也,不執著心是也,慈悲喜捨是也。豈可以挨餓、病苦錯解!

      日中一食乃佛世時,僧眾之生活方式。今日時空變易,是否能持,當視個人情況而定。首要者,當知持午之目的在去貪,若心未解脫,云何曰持戒?修行宜中道,不為受人讚嘆而修(此亦是依欲望而行)法無定法,切莫將修行固定於某一形相,所謂聖人的標準,即是沒有標準。一切法無常,如何訂出持戒之準的?若強(40)言之,則不外:心安、放下、解脫即是。

      學者但能搭衣、持缽,威儀具足,然則心能如如不動否?色身乃緣起之假相,心性方是真實工夫。持戒之人,當以戒為檢束自己身心之準繩,而非僅憑勇猛之心,不觀時節因緣而死執戒相,此乃為戒所縛,非是持戒。再者,不應以戒為尺,作為衡量他人,譏評他人之利器,六祖惠能大師即曾教示:「心地無非自性戒。」

      何謂真持戒?徹底見性,身心不二,外現威儀,如如不動,是乃真持戒人。《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戒無持犯。」不落入二元對立,達到空性之真平等,方為真正持戒人。

      ※以意識心學佛,追究第一因

      或問:「誰為第一尊佛?」此乃落入觀念,以意識心學佛,方有此問。就事相上而言,方便說有莊嚴劫千佛、賢劫千佛與星宿劫千佛。就理體上而言,佛性乃不生不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緣起如幻,萬法皆假相,何來第一、第二?吾人六根攀緣六塵,認假為真,以為境界實有,拘限於時空的觀念,以意識型態測度佛之境界,了不可得。蓋其已過量、超數量,非意識心所能知能解。
時間如瀑流,剎那變滅中,某一點之終結,即另一點之肇始(41),若細究之,全屬因緣所生,一切本空,只緣心生而種種法生,若心(意識型態)滅,則種種法滅。分別執著乃生萬法,若不起心動念,則萬法無咎(42)。

      ※活動太多,不堪負荷

      目今佛教活動頻繁,看似氣象蓬勃,然箇中亦有值得吾人探討之處。

      就一般而言,講經弘法活動較少,法會佛事則應接不暇。法會可方便接引初機,藉此因緣求懺悔、拔度、消災......,令其逐步接觸正信佛教。此即是法會重要的意義,及正面的功能。

      然則,若佛教活動過於繁多,亦不免造成居士之困擾。據所知,一般佛教徒,一年之內少說五、六張請帖,多則不下三十張。對於居士而言,若全應允參與,則不免疲於奔命。再者,礙於經濟壓力,亦無法全數應承。若擇一參加,又恐人情包袱,不知如何婉拒。類此令居士望而卻步之情形,當思改進之道,使佛弟子可在毫無壓力情況下,心無罣礙地歡喜走進佛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樓主| 發表於 2011-11-19 00:36:5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1-11-19 16:07 编辑

c制度、法令的問題

       ※非佛教國家,人眾無禮敬三寶的觀念

      由於非佛教國家,一般大眾往往對僧眾不知禮敬,更有甚者,誤以為出家眾乃不事生產之消極份子。幸而近年僧眾素質提昇,佛弟子亦加強「不說僧過、不毀謗三寶」之觀念,使社會大眾不敬三寶之風漸有改善。

      就在家居士而言,對任何僧寶,不論其有修無修,皆應恭敬。蓋佛制袈裟,本當禮敬。不應以聖人標準衡量其言行,畢竟人非聖賢,能發心出家,殊屬不易。不論其有修與否,皆不可毀謗,亦不可聽是聽非,對三寶失去信心。尤不應自恃才高,對法師倨傲不恭。凡佛弟子當如是思惟:能禮敬三寶,乃無上福報。但求守護自心清淨本性,不看僧過,蓋此與生死了不相干。

       ※政府應負輔助、督導之責

      本地政府美其名為宗教自由,實則可謂任其自生自滅。政府應有督導、輔助之責,讓法師不致因籌建道場,而無法安心修行、辦道。


       ※立法問題與產權爭論

      寺廟登記以信徒大會、管理委員會為最高機構,實則道場係由法師辛苦化緣,篳路藍縷(43)所建,然權利則在信徒大會、管理委員會。管理委員會掌有聘任住持之權,致使法師一生辛苦建寺,卻無法安住,反被握有管理寺廟大權之在家眾驅逐出外,而流離失所。諸如此等情事,猶如家常便飯,時有所聞。

      某些道場之大權,則落入財團法人或委員會之手,由在家眾發單金予出家眾,寺廟原為法師所建,今則反受雇於在家眾,此等情況至為嚴重。再者,法師辛苦所建之道場,因產權未轉移至僧團,無常一到,寺產遂為子孫所奪,此乃化緣十方所得,理應歸屬常住,如今卻隸屬其俗家子孫,果報之大,甚可怖畏。因此,寺廟之立法與產權問題,政府部門及相關單位實應正視。在此忠告籌建道場諸法師:產權問題因牽涉複雜,對於相關問題,宜事前洽詢法律專家,或交由專業人員處理,俾日後不致發生爭論。

      ※服裝問題

      佛世時代,出家眾為三衣一缽。現今北傳袈裟則始於馬祖建叢林,百丈定清規之際,至於海青,亦由祖師所制定。由於佛教服裝無法完全統一,欲購置僧服亦十分容易,時有不肖之徒,偽裝出家眾在街上化緣。供養三寶本為好事一樁,今則因服裝問題,難辨真假,令佛弟子不堪其擾。究應如何解決,正有待大眾集思廣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樓主| 發表於 2011-11-19 09:43:3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1-11-19 16:37 编辑

結    論

       一切世間境界之相,皆依眾生無明妄念而得建立,染污本性,遂生種種幻起之苦。若欲息苦,當依從正法。何以判別邪正?萬法回歸自性即是正法;若離自性法門便是外道。因此,解脫出苦,當明心見性。欲明心見性,需悟入三解脫門,即:空、無相、無願是也。簡而言之,即透視世間萬法乃因緣所生,都無自性,但有言說,都無實義。於有為之因果生滅法中,無所求,無所造作,當下便契入不生不滅之清淨本性。


      以智慧心運用於世間,則一切都是正法。以執著心、分別心行於世,則觸目遇緣皆為煩惱束縛。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

     若於相上打轉,便有違絕對平等之真如本心。凡一切佛教的活動,乃至念佛、誦經、禮懺......,都應與覺性配合,會歸真如理體。以清淨自性用功,就是修行。並當以真空無礙之理,離相無盡之行,為一切修行之依歸。觀照一切法無常,見所有相如夢幻泡影,覺性便顯。

      值此末法,正法隱而不彰,凡佛弟子皆欲佛教興盛。然則佛教得以興盛之前提,即是弘揚正法,令其重現。此非衲一人,或出家眾之責任,當為全體佛教徒所應肩負之責任。唯願諸佛子以清淨自性、佛說正法、大善知識、彌陀悲願為修學所依,但於境緣不著不滯,不使染污,無法可得,無行可行,即是各人於自心中正法重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樓主| 發表於 2011-11-19 09:45:43 | 只看該作者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註解】

(1)同儕:同輩的人。

(2)獨占鼇頭:意指考中狀元。
(3)焚膏繼晷:形容日夜勤勞不倦。
(4)夙夜匪懈:早晚不敢懈怠。
(5)肆虐:恣意作惡為禍,此處指侵襲。
(6)詎料:豈料、不料。
(7)翹楚:意指傑出的人才。
(8)摭拾可見:隨處可見。
(9)堂:正廳。
(10)閭:里巷的外門。
(11)畫餅:喻虛幻而無法實現的願望。
(12)贅述:多餘的敘述。
(13)謬見:錯誤的看法。
(14)蹈:投身、踏入。
(15)徒有:只有。
(16)臻:達到。
(17)樞要:關鍵、重點。
(18)嬰:遭受。
(19)踐履:實行。
(20)痛下針砭:意指改過遷善。
(21)縝密:細緻而精密。
(22)紹隆:接續傳承而發揚光大。
(23)見賢思齊:看到賢能者,想要效法,希望和他相等。
(24)戮力:盡力。
(25)各擅勝場:各有特色和發揮之處。
(26)譁眾取寵:以新奇的言論或行為,博取他人的尊崇。
(27)沽名釣譽:有意做作,或使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好的名聲和榮譽。
(28)寧:豈能。
(29)附庸:附屬。
(30)過愆:過失。
(31)欷歔:悲傷感嘆。
(32)直如:就如。
(33)更迭:變更。
(34)職是之故:因為這個緣故。
(35)囿:拘泥、侷限。
(36)矜:驕傲自滿。
(37)重增:再次增添、更增。
(38)疥癬:一種奇癢難當的皮膚病。
(39)自詡:自誇。
(40)強:勉強。
(41)肇始:開始。
(42)咎:過失。
(43)篳路藍縷:比喻創業艱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
發表於 2011-11-19 19:21:52 | 只看該作者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隨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
 樓主| 發表於 2011-11-20 16:59:58 | 只看該作者
回复 蓮華種子 的帖子

感恩慧律法師慈悲開示,隨喜讚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發表於 2012-4-7 16:56:41 | 只看該作者
   
接著請回目錄導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弘憶佛教論壇

 

釋大寬法師 | Facebook 祝福您 福慧增長,如意吉祥。

 | 玄奘寺 | 德林念佛寺 | 臨濟護國禪寺 | ChatGPT | 傳燈法師 | 竹林禪寺住持 | 如悟長老圓寂 | 竹林寺住持 | 天寧寺 | 三壇大戒 | 佛教 Buddhism | 法平法師 |

| 中國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 | 淨耀法師生病 | 免責聲明書 | 2025三壇大戒 | 極樂寺 | 從慈法師 | 禪修 | 佛教書店書局 | 竹林禪寺 | Buddhism wiki |

| 三壇大戒2026 | 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三壇大戒2025 | 佛教經典功德會 | 大藏經 | 佛學辭典 | 電子書免費下載 | 佛陀紀念館 | 佛光山 | Youtube網站 | 佛教音樂 | 佛教經典 |

| 牟尼精舍學佛網 | 佛教線上圖書館 | 佛法入門 | 佛學資料 Books | 中國佛教網圖書館 | 兒童佛學班 | 佛網 | 新浪網Sina | Yahoo! | Google | 百度 | Bing | Alexa網站排名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 佛教維基百科全書wiki | 十大新聞 | 慈悲喜捨小站 | 佛經 | 梵文咒輪 | 摩尼 | 佛教 wiki | 佛教圖書館 | 佛教論壇 | 佛教 | 佛教經典梵文 | 佛像觀音圖片集 |

 

台灣佛教論壇推薦排名

台灣佛教論壇排名推薦

精靈寶可夢 Pokemon Go

手機遊戲 mobile game

弘憶佛教論壇

弘憶佛教論壇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弘憶佛教論壇 Pixnet Net

基礎佛學資料

佛學教室。佛法入門

佛教戒律學綱要

心得分享討論版

感人文章。故事書籍

淨業與念佛

禪宗 Zen。生活禪

密宗金剛乘

佛教寺廟。活動看板

佛法與生活

佛教音樂。佛曲mp3

免費結緣訊息

佛教釋大寬法師佛學問答

咒語教學。佛經介紹

中國佛教會BAROC

線上翻譯網站 Online translation website

台灣論壇 Taiwan Forum

中國大陸佛教論壇

沉香論壇 Agarwood

電子書免費下載

維基百科知識專家

弘憶兒童佛學班

電影。電視 Movie TV

世界新聞。生活資訊

健康。遊戲。熱門

Mobile 手機王。電腦 App

Ptt bbs web 批踢踢

免費廣告 Free Advertising

求職網站。招職招聘Jobs

摩尼網bbs網路社區。留言板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t Association

中國佛教協會

中國佛教協會 Facebook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中國佛教協會 Pixnet Net

中国佛教协会

中国佛教会

地藏论坛 www.bskk.com 

地藏缘论坛 www.folou.com

中国佛教史

佛教音乐 Music

佛教故事 Stories

佛教歌曲 Song

佛教文物 Relics

佛教活动 Activities

佛教电视台 TV 

佛教导航 

佛教新闻 News

佛教维基百科 Wiki

佛教网站搜寻 

佛教线上图书馆

佛学知识 

佛教七宝

佛教历史文化

世界佛教论坛

佛教正法中心

中国佛教如来宗派 

佛教大藏经 Cbeta

佛网留言板

 

| 求職 | 新聞 | 電視 | 影音 | 字典 | 拍賣 | MP3 |  健康 | 知識 | 雜誌 | 生活 | 下載 | 網路書店 | 佛光山 | 佛陀紀念館 | 佛教如來宗 |

| 楞嚴經 | 金剛經 | 大悲咒 | 楞嚴咒 | 法師 | 佛教經典數位圖書 | 陀羅尼 | 佛教線上 | 佛教維基 | 網路書店

| Google Adwords | 佛教七寶 | 佛教歌曲 | 佛教四大名山 | 禪宗 | 禪定 | 標點符號 |

| 六字大明咒 | 熱門 app | 唵嘛呢叭咪吽 | 歌曲下載 | buddha buddha | 下載mp3歌曲 | 下載mv | 下载的音乐

| 熱門關鍵字 | 熱門電影 | 下載音樂網 | 音樂下載免費 | 露天拍賣 | 拍賣網

| 中央氣象局 | 地震 | 12000 | 波羅蜜 | 海濤法師 | 台灣論壇 | 教育部字典 | 英文翻譯中文 | 國語字典 | 藏傳佛教

 | mp3下載 | 惜物網 |  | 林志炫 | 大愛電視台 |  | 教育部字典國語辭典

| 馮馮 | 抽籤程式 | ppar |  | 大悲咒下載 | 英翻中 | txt電子書下載 | 中翻英 | 佛教論壇

| 竹林寺 | android mp3 | 聲音沙啞 | 下課鐘聲 | 禪修 | youtube下載 | 地藏論壇 | 地藏緣論壇

| 中国佛教协会 | 母親節 | 藥師經 | 佛教電視台 | 購物拍賣

| wiki en | 威力彩 | 黃金價格 | 黃金 | 六祖壇經 | 蕭平實 | 周杰倫 | 熱門 | QQ空间 | 台電 | 停電 | 指考 | china.buddha00@gmail.com

| 新浪微博 | 騰訊微博 | 統一發票 | 高鐵 | Claude Debussy | iPhone 6 | iPad | 停班停課 | 颱風假 | 台北市政府 | 行政院 | 中元節

| App 推薦 | 電視頻道 | TV線上看 | 佛教釋大寬法師 |  | Buddha Facebook

| 施食儀軌 | 奧運 | 線上鬧鐘 | 摩尼網

| 金色蓮花 | 服貿協議 | 電視連續劇 | 佛教如來 | 釋大寬 咒輪 | 佛學資料 | 達賴喇嘛 | 佛學多媒體 | 佛學數位圖書館 | 萬年曆

 | 潮音禪寺 | 黃色小鴨 | 比特幣 | 海雲繼夢 | 大華嚴寺 | 佛教維基wiki | 導覽手冊 | 悟禪法師 | 釋大慈法師 | 咒輪貼紙

| 生命加油讚 | WeChat 微信 | Line貼圖 | 短網址 | 蓮池庵 | 光明禪寺 | 生命的意義 | 密勒日巴傳DVD | 2016總統大選 | 廣欽老和尚 | 明若曉溪

| 生命靈數 | 明曉溪 | 生命教育 | 海濤法師爭議 | 慧律法師mp3 | 水陸法會 | 百年虛雲 | 佛舞 | 準提咒 | 柯文哲

| 藥師佛 | 華嚴聖因精舍 | 釋大寬 施食 | 覓菩提 | 傳悔法師 | 陳喬恩wiki | 華嚴經 | FLV | 優酷youku

| 療痔病經 | 健康長壽秘密法 | 佛曲 | 最心新聞 | 梵網經 | 時事新聞 | ptt wiki | 守成 | 學佛入門 | BBC | 學佛群疑

| 學佛心得 | 佛教書信 | Apple Wiki | 台鐵 | 最新新聞 | 教師節 | 護身符 | 作七 | 做頭七 | 悟禪法音 | 佛教如來宗wiki

| Amazon亞馬遜 | apk | Agoda旅遊飯店住宿 | 台灣十大論壇 | 十大熱門論壇 | 十方論壇 | 橙劑 | 淨心長老 | 釋海濤法師 | 佛陀 FB | 佛教音樂網Mp3

| 網路書店 | 網路書局 | Pixnet 痞客邦 | 咒輪&佛經 | 亞馬遜論壇wiki

| 搜尋引擎 | mp3音樂下載 | 影片電影 | 網購網站

| 台灣佛教論壇 |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 | 心經 | 八十八佛

| 三壇大戒 | 2019三壇大戒 | 中國佛教會 | 2019日月禪寺三壇大戒

| 全职法师 | 中國佛教會baroc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2019 | 供香咒 | 兒童佛學營 | 世界佛教論壇 | 佛教戒律學綱要 | 三壇大戒 2019 | 維基百科 | 沙彌律儀要略集註

| 牟尼丸 | 縵衣 | 佛教戒律學綱要 pdf | 臨濟護國禪寺 | 釋悟潔法師 | 

GMT+8, 2024-11-28 09:49 , Processed in 0.26308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