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62|回復: 1
|
弘扬《群书治要》振兴中华文化
[複製鏈接]
|
|
敬摘自《中华德育蔡礼旭、胡小林、刘素云等老师圣贤教育传统文化演讲》
弘扬《群书治要》振兴中华文化—《群书治要360》齐家治国之智慧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二集) 2013/4/21 香港国际博览馆HALL2 檔名:55-074-0002
尊敬的王会长贤伉俪,尊敬的诸位领导、诸位长辈、诸位老师、诸位兄弟姐妹们,大家晚上好。刚刚我们主持人提到,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收获是自己决定的,随着我们恭敬的程度不同,所以万分诚敬可以得到万分的利益。我认识我们吴董事长刚好是去年九月底,很有幸能够遇到吴董。后来十一月份,刚好跟随师长到斯里兰卡,吴董刚好跟我同一间房,所以我们是亲密的室友。祖宗对我非常好,这么好的善知识,这么把经典完全落实在他的修身、他的家庭,还有他的整个企业的大家族当中,那几夜挖到不少宝。而吴董让我们最佩服的,是他听到师长老人家讲要落实家文化,他听了就马上去做,这是老实听话的人,是最有福报的人。所以一个人听父母的劝告,他有福;一个人能听善知识、能听老祖宗古圣先贤的话,他是有大福的人。所以老祖宗留给我们「福在受谏」,接受别人的劝谏,很可能就能逢凶化吉,很可能人生就能再上一层楼。
而师长老人家确实对整个中华文化的承传,常常说到,宁可牺牲了生命,他老人家也要把中华文化传承下去。老人家讲到,我们中国有二十个企业完全依照老祖宗的教诲去落实家文化,整个企业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就能把中华文化弘扬到全世界去。所以我相信,诸位长辈,诸位兄弟姐妹,今天下午听完吴董事长的分享,大家有没有信心二十个企业真落实了可以把中华文化弘传到全世界?所以这个时代,这个关键的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就是立榜样。因为榜样立住了,所有的大众他就不会怀疑,他就不会动摇了。所以能成就一个榜样,这一个领导者,这一个公司、这一个团体,真的是功德无量,真的为传统文化的复兴建立了最重要的里程碑。所以我们也要期许自己,我自己是落实传统文化的榜样,我的家、我的小区、我的单位,我的省、我的县,我所在的地方,我们中国要是全世界传统文化的榜样。有了这种责任心就有源源不绝的动力,所谓责任的承担是成长的开始。
我们看到像海南省监狱系统有我们张发厅长,当时候,我记得他开始要推展传统文化的时候,他是亲自带着他的骨干到了北京请教师长。他觉得他还剩几年在这个位置上,他希望能够为国家、为社会多做一些事情。尤其他非常心痛是看到这些服刑人员又二进宫、三进宫,他非常心痛。因为当时候,我从二00三年在海口,很幸运就有机会能够认识张发厅长,张厅长是一个非常讲道义、讲情义的汉子。我记得当时候他看到服刑人员那种亲切,服刑人员看到他那个眼神,就好像看到自己最亲的人。我被那一幕感动了,他真的把这些服刑人员当作自己亲人一样的爱护。所以看到他们又二进宫、三进宫,他心非常痛。而人有善愿,天必从之,天必佑之,所以他感来他底下的这些干部都响应他的这种责任感。而且他那些干部个个都是孝子,我们后来了解到都是孝子,难怪是忠臣,忠臣出于孝子之门。
结果四月底他们去了北京,师长强调学习伦理道德,人羞耻心起来了,耻于作恶;弘扬因果教育,大家有敬畏的心,种善因得善果,你种恶因必然得恶果,所以学习因果报应的真相,人不敢作恶。有了这个指导原则,张厅长回来之后没多久,五月初,应该就是我们五一大假的时候,他们九个人的干部团队到庐江听了五天的课,坐在第一排,目不转睛听了五天。结果张厅长听完以后,最重要的第一个结论,他说我们要教别人,要自己先学好,教育者要首先受教育。因为他的观念非常正确,所谓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个先后顺序错了,不只不能有好的效果,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假如我们觉得传统文化好,我们都没有落实,都强迫别人去做,那可能对方的心里会觉得,你都没做,还要我做。比方父亲要儿子孝顺,儿子心里犯嘀咕,你对爷爷这么不好,还要我孝顺你。那就人家心里面就不可能心悦诚服的接受了。
张厅长回去之后带头所有的警官学习,整个海口市的警官全部轮训一遍,之后才向服刑人员开课。而他们所派去的警官,学习一、二个月的警官,就有六十几个人,他是非常有决心,自己培养自己团队当中的骨干。而且他的整个推展是遵循着自然的法则,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他从一个点到线、到面。所以这个就考验我们心态,人做好事也不可以心急,不可贪快。一贪快,一下子铺的面太大了,精力、人力种种都跟不上,最后很多因缘可能就不能延续下去,甚至于参与的人都丧失信心。所以这个带头的人,他的整个战略、策略都要遵循自然的法则来做才好。
当时候我们人在庐江,张厅长这么仗义,我们也要尽一点绵薄之力,就回海口跟警官分享。我记得当时候张发厅长亲自来接我们,而且亲自开车,亲自帮我们提行李箱,不给他提还不行。当时候我们很感动,他的年龄都是我们的父辈了。而他边提着行李箱边对我们讲,他说我还有三年,一定要为国家好好做一点事情,一定要把这个服刑人员的教育抓好。当时候我听到真的头皮发麻,真的是感佩他这一分对国家民族的忠义。所以有他这样的领导,这个事业必定可以成就,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由张厅长的他的这个贡献,我们想起了《群书治要》一百九十页三百一十八句,就是「敬慎」当中的「应事」。人这一生会遇到很多的因缘,都应该非常恭敬谨慎来对待。比方走入婚姻的人,要承先启后,要把老祖宗的家道传承下去,他要用恭敬谨慎的态度来保持他的家道,这要敬慎。同样的,我们今天处在一个领导的位置,处在一个大家长或者是校长的位置,这是一个因缘。因为这个位置,没有福报的人还做不了,有福报的人他才有这样的地位,可以去影响更多的人。当我们有这个地位的时候,这个地位不是拿来耀武扬威的,不是拿来放纵欲望的,这一个机缘是拿来造福人群的。
我们对祖先的感谢,真的是愈学那个感恩之心愈深,老祖宗一句话就可以把我们的人生完全转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在哪里。对自身来讲,明明德就是用这一生恢复自己圆满的明德、圆满的性德,这是人生的价值,让自己的灵性提升到圆满的智慧,这是人生的价值。可是假如我们没有这句话的教导,像我之前还没有遇到我们师长跟老祖宗的教诲,我也是随波逐流,也是追名逐利。看电视的时候常常看到,一个男人开着一台很豪华的汽车,然后开来的时候,开到一个大别墅前面,那个女子长得很漂亮。然后这种画面看多了,好莱坞电影看多了,就觉得那个就是人生的追求,那个是追求整个享乐的人生。但是大家了解到,乐极会怎么样?生悲。假如我们的追求是人生欲望满足会快乐,就落入了一个非常错误的人生方向。因为欲似深渊,它满足不了,只会愈陷愈深。
科学家调查了一个现象,对我们现代人是非常大的警惕,就是科学家统计,一个人在一、二岁的时候平均一天笑一百八十次,成年以后平均一天笑七次。诸位长辈、兄弟姐妹们,你们今天都超过平均值了,你们对社会很有贡献,把这个笑的平均值往上拉了。那我们看到科学的这一个数字,给我们人生什么启示?这一个数字所呈现的现象就是说,人是愈活愈笑不出来。好,请问您的亲朋好友当中,您有没有曾经听过哪一个人他说,我的人生目标就是要愈活愈笑不出来?您有遇过这样的人请举手。假如有,可能精神有点状况,正常的人不会这样。为什么愈笑不出来的人生却所有的人都往这个方向走?因为没有人给他讲明白,那个是错误的。
而且大家要了解,「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你这个爸爸很奢侈,儿子更奢侈;你欲望很强,你的下一代更严重;你很有德行,从小教他,他以后的德行超过你,这叫「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当他欲望已经大到他都觉得应该的时候,你要再教导他就很困难。我曾经遇到一些妈妈,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她儿子说要配眼镜。他妈妈说那个眼镜还好。他说这个款式我不喜欢。他妈妈说我是打工的没钱。他自己去配好了回来,跟他妈说去付钱吧!而且她这个儿子打电话,当时候我在台湾,打电话一个月打超过一万块钱。
所以事实上讲,我们现在人生所遇到的这些不幸都是结果。原因在哪?原因在我们太晚看出问题,后知后觉只有亡羊补牢。但是有智慧的话是防微杜渐,根本不会出现这些现象。所以在《易经》当中告诉我们,「臣弒君」,臣子伤害君王,「子弒父」,儿子伤害父母,「非一朝一夕之故」,他绝对不可能是一、二天就变成这样的。「其所由来者渐矣」,他是渐渐变成这个样子的。「由辩之不早辩」,我们当父母、当领导、当老师的,没有很早发现人的心已经偏掉了。但是毕竟已经偏掉了,我们应该携起手来,把它扭转乾坤才行。而且大家要有信心,只要有一个人是明白的人,就像一盏灯,他一定可以再去点燃无数的灯。所以这个世界不管现在怎么样,我们期许自己这一生当个明白的人,当个有智慧的人,去点燃所有跟我们有缘的亲朋好友他人生的明灯,就对了,心灯把它点燃。
这个也牵扯到我们对于教育理解得不够深入,待会我们在这个教化篇里面就有讲到什么是教育。可能对我们很多现代的人来讲,会觉得什么是教育?考试、分数、学历是教育。这个偏离我们老祖宗的教诲太远了,应该在教导他成为善人,成为圣贤才对。教育的核心在哪?《礼记.学记》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他的善心有没有每天增长?他的恶习有没有每天改掉?我们当父母、当老师的人没有关注到他整个德行智慧的提升,反而关注到他考试的分数。最后,真的孩子出事的时候,父母、老师都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大学生跳楼自杀,结果他的父母、老师都说,这个孩子挺好,怎么会突然想自杀?你们有没有听过这个说法?请问大家,一个人自杀是突然的吗?这是值得我们冷静来思考。
因为我上一次,去年九月份到新加坡,有一个妇女她到机场接我们。在车上她就说,我有一个邻居,这个邻居我看他长大的,这个孩子挺乖的,结果前不久,十八岁而已,他的父母说他突然自杀了。我就跟她分享到,我说这句话有严重的问题,怎么可能一个人心理生病了,都没有人发觉?我们观察一下,您到婴儿房里面去看,哪一个婴儿像想自杀的样子?哪一个婴儿是长得像有忧郁症的样子?每个人的笑容都是这么灿烂,为什么最后会变成这个样子?所以连他亲生的父母都没有真正体会到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教导他那颗心,他的心已经脆弱痛苦成那样,父母不知道。
所以我们今天吴董事长讲了一句话,我们听了很感动,当孩子的心中有伤的时候,你会马上能感觉到痛,这叫家长。而这是我们跟孩子之间的天性、本能,没有人教就有的本能。圣人就是让我们父子有亲的天性这一生终身保持,这个人是幸福的人。就像我们翟俊杰翟导演,他说,他那时候六十几岁了,他说他人生觉得最幸福的是,当他推开家门,他还能喊一声娘!他的母亲已经九十多岁了,他还能亲自自己带着老花眼镜帮他老母亲剪指甲。你看,那都是他觉得他最幸福的事情。而他那种至诚的孝心,自自然然就感动他的儿子。所以他的儿子是主动告诉他爸爸,爸爸,我来给奶奶剪。那他告诉儿子,你能有九十几岁的老奶奶可以侍奉,这是你人生的福报,你人生的造化,你要好好珍惜。
而刚好礼旭,因为我的姐姐怀孕待产跟坐月子刚好在我们家,所以这个父子有亲在我那个小外甥身上我感觉到了。比方我跟我母亲跟我姐姐在吃饭,吃得好好的,突然我姐姐蹬就跳起来往房间走。发生什么事了?孩子哭了。奇怪了,我的年龄比较轻,应该这个耳朵比较好,怎么每一次都是他母亲先听到?还有一个情况,这个小外甥在学讲话的时候,他讲话讲半天,我一句都没听懂,他妈妈每一句都听懂了,还做翻译。所以这个是什么?母子连心,谁教的?天性。所以老祖宗通达人性,通达天性,他的教育第一个目的就是让这个父子有亲的真爱天性终身保持。再从这个真爱推演到爱兄弟,爱所有的家族,爱邻里乡党,爱一切大众,爱不同的种族、宗教、民族,这个就是我们老祖宗的教育。而现在居然变成孩子痛苦到父母都不知道,那不是都这个天性一直在往后退了吗?所以我们学习传统文化是要恢复天性,把父子有亲一定要找回来。所以这个长善救失才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我们找到了这个本就很清楚,每天言教身教,包含自己家庭的环境,都在长这个孩子的善良。
刚刚跟大家谈到这个三百一十八页,我们讲到老祖宗,《大学》的第一句话,让我们人生不再迷茫。第一个人生最重要的价值,恢复圆满的智能德能。接着再亲民。亲民,这个亲民是去利益人民。首先利益谁?利益自己最亲的亲人。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看止于至善,企业家的企字,上面一个人,下面一个止,所以企业家就是这个人他要止于至善,这叫企业家。他这个企字能止于至善,他就创造了世间美好的事业,造福了广大的人群。不只是企业家,每一个人你这一生在哪一个位置,都可以明明德,都可以亲民,都可以止于至善,这是我们对人生的一个态度。比方说张发厅长,他在这个位置当中,他没有增长他的习气。很多人当官当久了会有官气,官气一大起来,他的德行就往下降,所以他就在他的人生因缘当中堕落下来了,那这个就没有智慧了。人应该在每个因缘当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才对。
所以人生决定不能愈活愈笑不出来,那是倒退。大家有没有遇过人活着愈笑愈笑得出来的人?你们没有反应是身边都没有这样的人?请问大家,学圣教的人是小时候的德行好,还是长大的时候德行好?长大。范仲淹的德行是小时候好,还是长大时候?这叫正常,这样才叫真正是读书,愈读愈有智慧。不能愈读智慧愈低,这读错了。那请问大家现在的学生是小学的时候的德行好,还是大学的时候德行好?那麻烦了,那我们不是残害民族幼苗吗?那我罪过很大,我是小学老师,那家庭、所有的学校都应该检讨了。甚至讲得再直白一点,是大一的时候德行好,还是大四的时候德行好?对,那这个堕落的速度太快了。我们得体会到,假如没有遇到圣教,他的人生是在往下掉的。
我曾经看过,像我们师长,他的德行智慧愈来愈高,而且笑容之灿烂就像婴孩一样,这叫返璞归真。我们都不敢站在师长旁边,因为气色差太多了。我是他的孙子辈的,结果气色比他差很多,所以都不敢站在旁边。包含新加坡许哲女士,活到一百一十四岁,她一百一十二岁、一百一十三岁的时候,我们中心有幸请老人家到我们中心去,那个笑容跟孩子一模一样。所以应该是德行愈来愈好,这个才是正确的。可是为什么科学家呈现出来的客观是愈来愈笑不出来?因为我们的人生不是追求明明德,不是追求亲民,而是追求享乐、欲望的满足,就落入了一个无底深渊。因为什么?欲望满足不了。所以一直贪求贪求,最后求不到的痛苦愈来愈多,所以就愈来愈笑不出来。所以笑不出来的原因,三个字就讲完了,求不得,苦就愈来愈多。
诸位长辈、兄弟姐妹,我们昨天写了一行字而已,大家记住没有,「闻教便行,奚待更劝」,是吧?你只要听懂了,马上去做,你这一生有大成就。我们刚刚说,所有的痛苦就是三个字,「求不得」,变成这样。那今天真的听懂了,从今天开始,Right now,是吧?我们香港也可以讲英文。从当下把什么放下?求。我从这一刻开始对任何事我都不贪求了,你的好日子,你的太平日子,从现在就降临了。很多人听到这里,心更不安,我都不求了,我明天有饭吃吗?你放心,没饭吃,我们主办单位一定会招待你。所以人心怎么安?明理才安得了,理得心就安。因为你不求,该是你的还是你的,跑都跑不掉。这个你要真的去做过,去放下过,你就感觉到。所以老祖宗教我们舍得舍得,有舍就有得。
我记得有一次我刚好参加考试,当代课老师,全高雄县考五十个名额,我刚好考了三十三名,我一个同学她考三十四名。刚好看到一个比较接近市区的学校有两个名额,我跟我这个同学打个招呼,我们待会上去当同事。我话才跟她讲完,头转回来,那个名额已经被三十二名选走了。然后我就这样看着她,上台了,没有两个名额,只剩一个名额了。她的孩子还不到一岁,我一个女同学,其它的学校不是上山就是下海,都比较偏远,那偏远就要住校,她的孩子这么小,怎么办?师长教导我们要舍得,我就填了一个我根本都没去过的学校,就把它填上去了。结果,填的那个学校是全高雄市最漂亮的学校。所以该是你的跑不掉。这个学校漂亮到什么程度?你们有没有听过有一所小学,它的小学里面有一座山,每天教完书,还可以爬自己学校里面的那一座山。你看那一年的日子多么的自在快活!所以真的,该是你的福报跑都跑不掉。那既然是这样,那干嘛还去担心明天有没有饭吃?那这个不就叫杞人忧天吗?
坦白讲,一个人在贪求的过程当中,他真能享自己的福报吗?比方说,他今天有一千万了,他又想要两千万;他有两千万,他又想要三千万。其实他都一直在生烦恼,他没有真正去享受他的福报。因为他的贪心去不掉,他每一天都在那里比来比去,他不是真正有福报的人。知足常乐的人才是有福报的人。他那个贪求的心不放下,人比人,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气死人。所以这一句大学之道指正了我们的方向,让我们的人生不要方向错了,最后终身遗憾。
所以我们今天知道,在每一个岗位当中,提升自己的智慧、德行,而不是增长自己的习气,这样在福报当中,在有权力当中,才不会晕头转向。比方张发厅长,他的心胸怀着整个国家社会,他的德行一直升高。而且我所听说的,在全国的论坛当中,出席率最高的就是张发厅长,他已经讲了一百多场,可能差不多两百场,不辞劳苦!结果他唤醒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的信心,他愈忙愈强壮,气色非常好。所以这个也是证明,老祖宗告诉我们的,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他把道理讲明白,更多人更心安了,更多浪子回头了,那他当然身体会愈来愈好。所以他在位子当中不断的扩宽自己的心量,他的明明德愈来愈彰显。他利益的人群,除了海南省监狱系统的干警,还有服刑人员之外,他利益了全中国的人。因为国家以海南省监狱系统的经验推向全中国,而且还让他们编在监狱系统要用的教材。所以他编了以后,利益全国,功在国家。所以这个亲民、止于至善,张厅长做得非常好。有他们这些榜样,大家都有信心了,大家不会怀疑,因为榜样就立在那里。
所以企业界,有像吴念博董事长,有像胡小林董事长,这样的榜样立起来,大家的信心决定不会动摇。而且他们的经验又这么无私的供养给大家,希望大家能更好的把传统文化学习好,在自己的单位弘扬好。所以我们也感谢吴念博董事长下午这么真诚的分享。
我们要坚信老祖宗的教诲它不是理论。大家冷静去看,西方有很多的这些教育的理论、方法,都是设想出来的,它不见得是实践出来的。比方说,在教育界有一本很有名的书叫《爱弥儿》,而这个《爱弥儿》的作者,他在谈儿童教育,他自己抛弃孩子不照顾,他还写了一本教育的理论书籍,很奇怪。这样的人在中国出现,铁定被人家吐口水,你自己都做不到,还讲给别人听;自己都不好好照顾孩子,还大谈教育理论,这个逻辑在我们中国它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在西方,很多逻辑我都想不通,比方说,这个官员不孝顺父母,他们就会说,不孝顺父母是他家里的事,他现在是在公家机关当官,家里的事归家里的事,这个公家机关归公家机关。这个逻辑很难苟同,是吧?
所以这个时代没有老祖宗的经典,全世界真的开不了慧眼,都会被这种似是而非的说法搞得一愣一愣的。所以全世界这似是而非的话,你只要把《论语》拿出来,把孔子的教诲拿出来,马上就能分辨真伪。所以我们在看到那一句,「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那个感触就非常的深。孔子在《孝经》里面,包含《群书治要》都有,我们都有选取,「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他违背他的性德了,不正常了;「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不尊重自己的父母,而去尊重别人,「谓之悖礼」,这都是违背人性的,不正常。所以忠臣出于孝子之门,这个才是对的。所以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唯有深入经典我们才有判断的能力。
接下来的是重点。因为我们老祖先他的经典,统统不是他想出来的理论,而是他完全做到的。比方「礼运大同篇」,就是讲尧舜时代的国家的盛世,「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真的是做到「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而《论语》里面所记载的,都是夫子怎么样教学生,怎么样教化当时候的人,跟他们的互动,全部是做出来了,不是理论。而且又经过了几千年的印证,统统都是真理,不能够怀疑。一怀疑就不真诚,就没办法神交古人,没办法跟老祖宗的心相通,所以怀疑是大障碍。
而《大学》里面告诉我们,「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请问大家相不相信这一段话?相信。那这一个道理代表什么?每一个人的人生都能达到这样的价值。比方,吴念博董事长他家安定了,他很照顾家庭,又把这一分仁义、这一分道义来照顾他二、三千个员工,这齐大家!家齐而后什么?国治。我们中国有一千多个企业,而且都不是小企业,都曾经去过他的公司参观,把他们宝贵落实家文化、传统文化的经验拿回去自己公司用。有没有对国家做出贡献?有!治国,真正利益国家。
再来平天下,这个平天下就是弘扬伦理道德,让所有国与国,种族、宗教之间能平等对待,和睦相处,这个就是平天下的功德。而吴董事长在去年刚好参加一次企业界企业管理的高峰会议,那一次主题好像是以美国的彼得.杜拉克的管理为主轴。当时候有韩国新范式的负责人,他还曾经竞选过总统,他是在韩国的影响性非常大,他的企业被韩国评为新范式的管理模式,所以他的管理也已经在韩国是顶尖的,他也来参与这个彼得.杜拉克的课程。刚好吴董事长参与了那一个分享,分享完之后,这个韩国新范式的负责人把吴董事长找到旁边去,握着他的手讲,我们亚洲应该有新的管理模式出来。吴董事长分享让他对整个东方的管理智慧生起高度的信心,马上就邀吴董事长,没多久就到韩国去,把他公司做的分享出来,而且层级都很高。这已经在利益其它的国家。包含我亲眼看到的马其顿的大使、马达加斯加的大使,看完吴董事长拍的那个他们公司才十几分钟的介绍短片就很感动,就对我们整个中国的企业生起信心。所以每个人的人生都能产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
可能谈到这里,大家又会说,那我又不像吴董事长,而他是董事长,他才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我们中国有一个老者,他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就是白芳礼老先生。老先生七十多岁的时候,看到自己故乡的孩子,小学生,没有去念书,了解原因,这些孩子家里太穷,缴不出费用。他非常心痛,因为他不识字,他一辈子感觉自己不识字很辛苦,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看到孩子不能读书,他非常心痛,把一辈子积攒下来全部的财产五千块钱全部捐给学校,这是毫无保留的爱心捐出去了。不只完全捐出去,七十几岁的老者重操旧业,到火车站踩三轮车,把所有赚来的钱统统去帮助孩子读书。七十多岁到九十几岁,踩脚踏车赚了三十多万,帮助的大学生就有几百个大学生,那其它小学中学就不知道有多少。而且他所帮助的孩子,有非常多当从他手中接到给他的奖助学金,都真感动的流眼泪,为什么?看到老人家那粗糙的手,他的这个白发苍苍,都觉得这样的老人都一心一意在成就他的学业。所以很多人毕业以后都做公益事业,把白老先生的精神传承下去。
白老先生在他往后一、二十年的人生踩了多远的距离?踩了赤道十八圈,这么长的距离。而且有一次载客人整晚没有回来,因为刚好那个客人距离比较远,刚好遇到春节。结果他的孩子找他找到心急了,都找不到。隔天早晨老人家回来了,孩子看到之后说,「爸,你不要命了,整夜不睡在踩脚踏车!」老人家只是微微一笑,没有说什么。在这一、二十年的岁月当中,老人家多少餐都是边踩边喝着白开水,边咬着白馒头,他的吃饭都是这样解决掉的。所以我们从白老先生他的人生我们来反省,这个老人,我们的财富超过他,我们的体力超过他,我们的种种超过他,这个老人家没有任何一个条件超过我们,可是他却用了一颗无私奉献的心唤醒了无数人的道德,所以他是真正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的人生有没有价值决定不是外在的条件成就的,而是一颗真心成就的,而真心我们每个人都有。
三百一十八句就讲到,「位也者,立德之机也;势也者,行义之杼也。圣人蹈机握杼,织成天地之化,使万物顺焉,人伦正焉」。这个职位就是好比建立仁德的纺织机,我们手上所拥有的权势好比是施行道义的梭子,这个就是我们老祖宗很善于用譬喻,因为譬喻它很具体让我们去感受。就好像每一天不管你在哪一个行业,你都可以做出贡献来,就像这个纺织机编织出天地之化。就好像现在很多的企业家,像南京菲尼克斯的李慕松总裁,他在全企业推展传统文化。他有一个员工的父亲好像是住在大西北,特别赶到南京一定要见李总,对他讲,说我的孩子我教了三十多年,他都不懂事,现在你这么好的总裁把伦理道德教给他,他现在懂得孝顺我了,以前都不给我生活补助的,现在会给我生活补助了。我说奇怪了,发生什么事情了?赶紧要来看一个明白。我们看这样的企业家利益了多少的家庭的下一代,把他们教明白了,那在这一个企业主的位置是不是在蹈机握杼,织成天地之化,使万物顺焉?吴念博董事长他的公司,你看员工的爱心被唤醒了,整个在苏州他们公司的义工就有几百人,所有环保工作他们欢欢喜喜的去参与,重视环保,对于整个万物都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人是万物之灵,只要人有爱心,整个天下世界都会愈来愈美好的。人伦正焉,他底下的人都懂得怎么样做人。
我看到这一段就想到我们广东有一所学校,它的教务主任在二00四年带着三个同仁到了深圳参与了五天的「幸福人生讲座」。这个教务主任他五天上完以后跟我们分享到,他这五天抄的笔记超过他大学读四年的笔记,五天抄的比四年还要多。其实我听到他这么谈,我很心痛,心痛在哪里?这是多么有教育使命的教育界的同仁,可是他没有遇到老祖宗这些教诲,没有办法把他的整个积极性调动起来。因为我们现在很多念的都是西方的理论,他教的都是一些语文怎么教,生物怎么教,化学怎么教,都是方法,没有把老师的教育爱给唤醒,没有清楚明白原来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是要传道授业解惑。
假如所有全国的师范学院的校长都把唐朝的「师说」,把《礼记》的「学记」,这些最精辟的教育哲学,都让这些师范学生在他四年当中完全深入,那整个师范学院不知道能产生多少作育英才的好老师。在座有没有师范学院的校长跟主管在?没关系,没有也没关系。你们有没有亲戚是在大学里面负责管理工作的?有。有举手就有责任,您今天举手了不做叫见义不为。其实人真有心的时候,都会觉得每件事都跟我有关系,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您有没有亲戚朋友是在监狱里面做领导的?那就可以把张发厅长他们「迟来的爱」那个光盘送给他们,对!您假如有在教育界的,就可以把吕杰校长、王琦老师那个光盘送给你教育界的亲戚朋友。现在伦理道德衰败得太快了,每一个人都要尽全力的扭转乾坤,把它拉起来,去造更多殊胜的缘。
而这一位教务主任他上了五天以后,回去找了三个同事,又派这三个同事去上海上了五天的课,四个人在学校开始一起学习传统文化。然后这三个都是班主任,又在他这三个班落实《弟子规》。结果他的校长就感觉到这三班的学生不一样,就去了解情况,原来这三班都有教《弟子规》,有教孝亲尊师。校长就很重视,是长安区的一个学校,就在全校推展。推展没多久,她的先生在报纸上看到有一个教授写说,《弟子规》有愚孝,不能学。请问大家,《弟子规》有没有愚孝?没有。《弟子规》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没有愚孝。可是这个教授这样批评,可能会让很多人丧失信心。所以一个人地位愈高,讲话要愈谨慎,要负责任的,要负因果责任,你把很多人误导了,把很多人信心丧失了,这个罪过很大。所以人地位愈高,愈应该想着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要利益更多人才对,而不是去误导别人。而我们每一个话都要自己真正了解了以后才能讲,都没有读过就批评愚孝,这是不负责任的。
而这一个校长很有修养,她的先生告诉她,「报纸上说《弟子规》有愚孝,妳还在学校全面推展,可不要犯了路线错误,妳的乌纱帽就掉下来了」。这个女校长对着她先生讲,她说他有他的看法,我有我的责任。很有修养,还没有批评这个教授。接着她说,在我们学校附近的初中,每一次放完长假都有一堆女学生去堕胎,我不愿意我的学生以后的命运是这样。一个孩子十几岁堕胎,她的身体、她的福报不就眼看着就毁完了吗?所以我现在把她们的德行牢牢的扎根,她们往后决定不会走那样的路。当下她的先生眼睛瞪得很大,看着她说,「我觉得妳很适合做国家领导人」。念念想着下一代的人生幸福。
所以吕杰校长,其实他有很多升官的机会,包含王琦老师他本来可以做副校长,但是他就为了落实传统文化,他宁可当班主任。吕杰校长他说,「我到退休就在这里不动,一定为我的学生一生的幸福打下最好的基础」。所以我们在看到这一句,确实一个人在一个高位当中,真的可以建功立业,可以效法天地,教化所有跟我们有缘的人。所以这个人生就是明明德,就是亲民,就是止于至善。
而在因缘当中我们也要很小心,因为一不小心,「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昨天跟大家交流到一百二十五页二百零八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每个人都有明德、都有性德,但是后天的环境不同,遇到好的因缘他可以恢复,遇到不好的因缘他的德行就愈堕愈低了。而我们今天要去护念孩子,要去护念所有的有缘人,首先我们要懂得能护念好自己的清净心跟善心。比方,我曾经听我一个朋友讲,他说到,一个人娶太太不要找小学老师做太太。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怕这个小学老师在学校是小学老师,回到家还是小学老师。她回到家对她先生讲话,你给我过来,站好,不要动。她先生铁定昏倒,是不?所以变成什么?我们的内心已经染污了,在当老师的时候慢慢什么?那强势起来了,控制起来了。所以当老师是让我们更无私,更有教育爱,成就更多学生,而不是自己习气愈来愈重。
所以人要搞明白,在每一个因缘当中是提升灵性的。包含自己做妈妈也是提升灵性,为什么要做妈妈?因为要做圣人的母亲,叫太太。周朝三太,培养出那么多的圣人,太姜、太任、太姒。你们有没有遇过有一个女士,你问她,妳为什么想结婚?她跟你说,我想做圣人。你们有没有遇过这样的女士?应该会有。不只她想做圣人,她要教育出她的孩子成为圣人,这个就是选择当家庭主妇的人生定位。
所以当老师的人要定位在哪?要当至圣先师孔老夫子。人一定要懂得立志,你的目标愈明确,你的每一个步伐都走得扎扎实实的。而且一定这个目标要定得高。我们这个民族是伦理道德起家的,而且各行各业都有圣人。我们在医学界,孙思邈、张仲景,这些都是医界的圣贤人;在老师方面,我们至圣先师孔老夫子;在商业界,也有圣贤人,是吧?晋商、徽商,整个事业能几百年不衰,都是因为有德,「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那一天有一个记者跟我们交谈到,说企业界最重视的就是他能不能够事业做得好,那传统文化会不会跟它冲突?我说怎么可能会冲突?企业界几百年不衰的都是因为有传统文化,同仁堂三百多年,比美国建国多一百多年,它现在还长盛不衰,凭的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它一直把它传下去。所以它有厚德,它福报愈来愈大。
所以诸位长辈,诸位兄弟姐妹们,我们在家庭扮演的任何一个角色,我们在单位、我们在各行各业扮演的任何一个角色,都是要让我们在这个因缘当中成为圣贤,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去造福更多的人。必须要时时能够观到自己的心不要染到这些习气。所以今天在小学教书,面对孩子就是好老师,回到家就是好太太、好媳妇、好妈妈,因为她的存心就是仁慈博爱的存心,会用在她每一个角色,这个才不会在自己的人生因缘当中堕落下来。我曾经遇过一个东北的企业家,他事业也做得挺好的。东北人有一个特质,很直率,学了之后就马上干。所以他听了课以后,当天回去很激动,端了一盆热水要帮他妈妈洗脚。结果端过来说,「妈,我帮妳洗脚」。他妈妈吓得马上把身体转过去,讲了一句话说,「我不敢给董事长洗脚」。所以请问大家,站在他老母亲面前这个人是谁?董事长,不是儿子。所以等于是他回到家,那个讲话的语气还是跟董事长一样,把他妈妈压得喘不过气来。所以这个就在董事长的位置就堕落下来了。所以我们要利益别人,首先得要护念好自己的真心、自己的清净心,不能受染污了。
我们了解到人有本善,那怎么让这个本善恢复?就要「长善救失」。我们二百零九句就是讲「长善救失」,我们来看一下经句,「先王知人有好善尚德之性,而又贪荣而重利,故贵其所尚,而抑其所贪。贵其所尚,故礼让兴;抑其所贪,故廉耻存」。先王指的都是圣人,通达人性,了解到人有这个好善崇尚美德的本性,又观察到假如不好好教他,他会染上贪慕虚荣、贪慕这些名利的习性,所以这个就要长他的善,防止他的过失。这个当父母的人,当老师的人,当领导的人,对这一点要非常非常的清楚,不然我们虽然爱孩子,可是很可能在给他不好的影响。
我回想自己成长过程当中,听到人们在谈,比方考大学了在选科系,都是选哪一个科系以后出来钱赚得比较多的那个科系。请问大家这样的思想观念会不会形成整个社会都在向钱看?包含我考上教师要去学校教书,遇到长辈,他说你当老师的,铁饭碗,一辈子都有保障了。都是讲钱。可是这个行业背后最重要的是那个道义、那个责任。包含我们那个时代,父母最希望孩子当医生,因为赚钱赚最多。那诸位长辈、兄弟姐妹们,假如一个人当医生的目的就要赚更多钱,你敢不敢给他看?你们假如敢,真有勇气,可能是因为前辈子欠他钱,所以才这样,不然哪敢去给他看!甚至包含这一个偏颇的人生态度,应该每一个行业是以服务为目的,而不是以赚钱为目的。我们的思想什么时候偏掉了,可能我们都搞不清楚了。
所以当时候我就跟这个长辈讲到,我说你应该提醒我,你要当老师了,尤其在小学,这孩子最听老师的话,都说我们老师说、我们老师说,一定要把他们的思想观念引导正确。而且这些孩子是他父母的心肝宝贝,他们信任你,把孩子交给你;整个政府信任你,把孩子交给你;纳税人的钱来给你发薪资,你要对得起他的家,对得起整个纳税人才对。这个长辈听完说对对对,你讲得很正确。应该我们跟每个人在交谈的过程当中,是把他的道义唤醒起来才对,我们不能再见利忘义了,要从我们每个人都能先把义摆在前面。
整个中国的教育,它的目标我们要搞清楚,「读书志在圣贤」,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教育。请问现在整个风气,读书志在什么?赚钱。这个现象其实已经不是短时间之内形成的价值观。而它的内容是什么?传统的教育特别重视道德,就五伦大道的教育,是用六经、十三经这些教材,这是内容。现代教育比较偏重知识、技能。而整个教育的基础,它打下的根基就是天伦,五伦的根基。而现代这个重视知识考试的话,它的基础是什么?是功利。所以整个西方它的功利主义就很强,它整个发展下去就是贪荣而重利反而变成大多数人的价值观。
在马来西亚有一个企业家跟我谈到,他事业做得很好,他说他的朋友里面有受华文教育的朋友,也有从小受英文教育的朋友,从小没有进去华文学校读过,但是他是华人。发现一点什么?读过华文学校的人,退休以后都去做义工,人生的目标助人为乐。您看好善尚德之性。可是他从小就受英文教育的朋友,也很有钱的,一退休以后没有去做义工,打高尔夫球,每天都要去餐厅吃很贵的东西。因为读华文学校的人觉得,取之社会,用之社会,他纵使已经退休了,他觉得应该要回报社会。可是受英文教育之后,在整个现在全世界的风气,他就是一个功利的思想,他觉得我赚了钱,我应该把它花掉,所以他都是退休以后继续享乐,这个是贪荣而重利了。所以整个接受的教育内容会影响整个人的人生。
而更严重的是美国的教育影响了不少的人,美国的教育从幼儿园就教竞争,所以那个路是完全走错了,自私自利,自我很重,就竞争。竞争提升变斗争,斗争提升就变什么?战争。这个路是死路,现在很多国家都出现这个危机了。那我们中华文化以孝为本,孝是仁爱的核心,懂得孝了,他有仁爱心,懂得互助互爱,他的目标是大同世界。所以这句话告诉我们,走对了,往大同世界走;走错了,往毁灭走。
而这个好善尚德之性,事实上,我们回想我们自己成长的过程当中,就可以感觉到,我们的长者统统在做给我们看。我记得小的时候,我们家门口有些人走过去,不认识的人,那刚好是吃饭的时间,爷爷奶奶都会很自然的就说,来来来,到我们家来吃顿饭,很有人情味。我们从小都受爷爷奶奶这个影响。包含有一个朋友,他说他的奶奶有一次把一桶水搬到门外,刚好在路旁。她的孙子很多,看到奶奶把这一大盆水端出去,这小朋友心里就想,有人会喝吗?小孩子很好奇,躲在一棵大树后面看看有没有人喝。结果看到第一个行路的人喝那一杯,好几个孙子一起冲回家对着奶奶说,「奶奶,有人喝了,有人喝了」。所以奶奶那一桶水把所有孩子好善尚德之性那个根基给他扎下去了。就好像许哲女士的母亲,常常在吃饭时间,那个饿了好几天没饭吃的人到他们家里来,她母亲把那个饭端出去给他们吃。那些饿到都已经脸色发白的人一吃完,那个脸上的欢喜,她的孩子都看在眼里。所以许哲女士的母亲也是活到一百多岁。她所有的孩子个个都是慈善家,这个都是好善尚德下去的。所以我们的老祖先常常教导我们,人要学习厚道。所以这个好善尚德之性,首先从厚道来学起。
我们翻到一百九十七页,三百三十五句,什么才是正确的处世态度?这个刚好是「邪正」,明辨邪正。三百三十五句讲到,「君子掩人之过以长善,小人毁人之善以为功」。这个君子跟小人,他的最大的关键就是那一颗存心。君子他会遮掩别人的过错来长养自己的厚德、美德,小人则会诋毁他人的善心、善行来标榜自己。我们冷静想想,一个人能掩人的过,他的德行、厚道就不断增长。假如一个人的态度是常常去诋毁别人的过失,他每一天都在造罪业折损自己的福报。那我们冷静想一想,现在的孩子嘴巴都很厉害,好像讲话都要讲到让人家接不上话,然后他还觉得这样是本事。那这样孩子的思想观念连邪正善恶都分不清楚。所以这个长辈首先要把厚道演出来才好。所以厚道具体的落实,第一个,「不彰人短」。人积阴德,可以用嘴巴积阴德,每天可以赞叹很多好人好事。但每一天也可以用嘴巴造很多的罪业。所以人要积厚德,一定要先从口德开始修起。
在我们《群书治要》当中有一个故事,就是楚庄王,当时候他是楚国的国君。他有一次宴请群臣,在吃饭的过程当中,有一个下属酒喝多了,刚好风吹来了,整个蜡烛熄掉了,他那个下属就去拉了他一个妃子的衣服。他那个妃子动作也很快,马上就把那个人的帽带给扯断了。然后这个妃子就跟楚庄王讲,有人拉我的衣服,对我非礼,你赶快把蜡烛点亮,把那个人揪出来。诸位男士,假如有人拉你太太的衣服,你会怎么处理?假如你是楚庄王,你会怎么处理?这个决择很重要,因为你一决择,整个事物的发展就出去了。大家想一想,假如真的揪出来,这么多的大将,大家在那里喝酒喝得正快乐,整个脸不都黑掉了吗?是吧?所以他当下就跟他的太太讲,跟这么多大臣、大将,大家很尽兴,你这个时候让我去把人家的恶指出来,好像很不妥当。所以他不肯。他就对着所有的人说,今天我们一定要喝个尽兴,没有喝到把帽带扯掉不行。结果所有的人一听完,唰,全部扯掉了。然后再把火点起来,就不知道是哪一个人了。
结果,有一次楚国跟晋国打仗,突然有一个人冲上去救楚庄王,那也是逼退了很多的敌人,结果楚庄王命就捡回来了。然后就对那个人讲,平常好像我也没有特别厚爱你,你为什么差一点就为我牺牲性命你都在所不惜?他说,大王,我就是很多年前在那个宴会当中拉你太太衣角的人,当时候你就是不把我的过失讲出来,我记你这个恩德。所以您看,真正不彰人短是因,结果是什么?救一条命回来。你假如彰人短,很可能是丢一条命走。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常常想想,一念之差,人生可能会天壤之别。而人的厚德就从这些地方,处世的细节当中培养出来。
韩琦是宋朝的大将。韩大人有一次他在看书的时候,旁边那个士兵帮他拿蜡烛。结果拿拿拿,有一点分神,烧到了他的胡子。结果那个韩大人这个手这么一划,继续做他的事情。结果过没有多久,他往旁边一看,那个士兵被换掉了。他马上安排把那个人找回来。那旁边的主管就说了,他把大人的胡子都烧到了。结果他,不要怪他,不要怪他,他已经知道如何不烧到胡子了,把他叫回来。大家想一想,这个下属假如被调走了,是什么命运?可能要被处罚得很惨,他赶紧把他找回来。大家不要看一个小事在一个领导者当中,不只感动了这个士兵,他整个军队的人会不会知道这件事情?会,军心大振。往往都是领导者一个厚道的心,感得所有团体的效忠。
所以诸位企业家,诸位在各个行业的领导者,您的一个无微不至的问候,很可能感动你的员工,很可能感动整个团队。比方说他的父亲生病了,你能持续的关心,让他感觉到你是真的把他当亲人一样的关心、爱护。尤其我们现在这个整个生活的步调、工作步调都很快,好像同事之间都讲不上知心话,讲不上心里话,好像每天工作跟打仗一样。常常形成彼此之间都是那种真心的关心问候,这个团体的整个氛围一定不一样。而那个整个团体的氛围不一样,虽然它看不到,可是却有很强的力量。比方说,员工要进公司都觉得像回家一样,看到自己的董事长都像见到自己父母一样,您看这个公司的凝聚力强不强?凝聚力这么强,怎么可能他公司的事业会做不好?这是看不到的。但是假如都只有利,人与人当中都没有真心的关怀、爱护,其实这个企业是很脆弱的。甚至于有可能什么?毁于一旦,因为它不团结。就好像那个房子盖得不牢固,随时有可能会垮下来。其实现在很多大企业一夕之间就垮掉了,因为它的人心早就已经离散掉了。所以第一个,不彰人短。
第二,人的厚道要能念恩、念旧。一个时时不忘父母,还有生命当中给他帮助的人的恩德,这个人一定厚道。所以我们中华文化强调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这个人的心就很厚道,很讲人情味。所以这个念恩、念旧,像广东我们赵树栋赵副总,他在交通银行服务。他调到一个单位去的时候,前面的负责人是犯了错误。他到了以后,他没有去批评过这个曾经犯错的这个主管,毕竟他现在团体里面都是曾经跟过这个主管的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些同仁本身都跟前面的这个主管相处过,人都是有感情的,假如这个时候去批评本来的那个领导,就让曾经被他爱护过的人就很难过。所以他到这个单位去之后,成立了一个他单位的一个历史馆,叫行长的历史馆。不只是把上一任的行长对这个单位的贡献都把它展示出来,连前面几任都展出来。所以过不去批评,他们曾经对单位有的恩都把它彰显起来。所以行长是空降的元帅,可是却赢得了所有人对他的支持,因为他很厚道,他不去彰人家的短,他还念前面的人对单位的恩德。所以往往人心的向背都在我们这一念苛刻还是一念厚道当中,截然不同的团体风气就出来了。所以传统文化这些心法、这些内学,我们用心去感受,就能体会得很深。
再来,人要厚道,不计较,肯承担。再来,人的厚道可以从时时能够包容别人的错误。古代有一个教育部长叫马森,他的父亲四十岁才生儿子,结果生了儿子很宝贝。有一天那个婢女,他的仆人,不小心把这个孩子抱的时候掉下去了,结果当场这个小孩就死掉了。大家想想这个情境,四十几岁把这个唯一的宝贝儿子生出来,但是眼看着没有办法挽回了。在丧子的状况之下,他居然是为这个婢女着想,他说妳赶快走。因为被他家里的人发现,这个婢女铁定,家里的人控制不了情绪,可能会把她打死,就赶紧让她走。结果他的太太来了,他还说是自己做的。他太太往他身上撞了好几次,没有办法接受这样的悲恸。突然问说,那个婢女呢?已经走远了,追不到了。结果这个婢女回去之后,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她的父母。她的父母每天跪着向上天祈求,这么好的员外不能让他绝子嗣。每天跪着给上天求,这么好的人,这么厚道的人,一定要降福给他。结果没多久以后,他的太太又怀孕了,就生了马森,就是最后做了教育部长,尚书。而且那个婢女不小心抱,掉下去就撞到额头去世了。所以马森生下来,额头就有一个胎记。马森是谁?我想大家都明白了。所以您看这个包容、厚德,最后他的孩子做到部长,这么大的福报。
这个包容,这个韩琦大人也是做得非常好。他有一次给人家买了一对玉杯,那玉杯很珍贵,他也花了不少钱买的,大家都知道他有那个玉杯。有一次宴请很多同僚、官员,结果不小心有一个官员的仆人把那两个杯子给撞坏了,当场掉在地上坏掉了。所有的人嘴巴张得很大,很担心,怎么办?这么贵重的东西被底下的人撞坏了。就看到韩琦笑着说,「每一个物品做成之后,总有一天它是会坏掉的。所以今天就是它坏掉的时候了。你又不是故意的,不要罣碍。来,大家吃饭」。大家看一下,当场所有的这些同僚对他非常佩服。所以古人在历史当中演出的场场好戏,也要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搬出来。
像同样是宋朝,有一个名相叫王旦,王旦的父亲叫王佑。他们这个家王姓,叫三槐堂。有没有朋友您的尊姓是姓王的?好,待会这个故事你们要注意听,可能跟你们认祖归宗有关系。这个王佑他当时候当官的时候,皇帝怀疑一个官员是不是有要谋反,结果就派王佑去调查。而且还告诉他,「你去调查,调查假如属实,回来我给你做宰相」,皇帝给他这么讲。结果他去了以后,发现是这一个大官底下的人自己乱来,跟他没有关系。回来就告诉皇帝,「皇上,我调查清楚了,他决定没有叛乱,他很忠诚。您假如不信的话,我们王家一百多口人做保证」。你看王佑这么忠义,保一个同仁,用他一百多口人做保证。
接着还劝皇上,就是劝赵匡胤,皇上,前面几个朝代为什么皇帝做这么短?就是因为疑心太重,所以你不能乱怀疑这些大臣。皇帝听了很不高兴,就把他贬官,就让他离开京城了。好朋友排在那里,本来要做宰相的,怎么落得被贬走了?这个王佑非常的洒脱,他说你们不用担心,我不做宰相,我的儿子铁定做宰相。他对老祖宗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真理没有丝毫的怀疑。所以真的,他的儿子王旦就做到了名宰相。王佑在他们家门口种了三棵槐树,所以王氏后面叫三槐堂,这个就是王氏的堂号。我相信这么厚德的祖宗,他后代子孙应该都会很兴旺。而这个王旦当时候他当宰相,当的时间几乎是所有宰相当中最久的。
而另外一个历史人物,大家可能认识,叫寇准。寇准有一天就跟皇上批评王旦,皇上听了没怎么反应。之后又说了好几次,最后皇帝受不了了,就跑去给王旦讲,寇准都说你的坏话。那诸位长辈朋友们,假如今天你在单位当中,你的老板说某某同事打你的小报告,你会怎么反应?假如桌子一拍,岂有此理!那我们的公司就要开始打仗了,就要开始分好几派了,是吧?大家注意,以大局为重。我们念老板念整个公司的恩,不愿意再添一点麻烦。所以,王旦怎么回答?王旦说,「皇上,我当宰相这么久,一定有做很多不足的地方。寇准提出来是因为他爱国,所以他才这么提」。不只没有不高兴,还肯定寇准爱国,所以提出了这些宝贵意见。其实大家想一想,寇准假如听到王旦是这么反应,就生惭愧心了,就被王旦感动了,而且不只感动了寇准,感动了整个文武百官,都佩服王旦的度量。那整个朝廷的风气也就愈来愈好了,有这些这么有德的人带头,就不会去计较跟对立。
后来王旦年纪大了,皇帝就问他,因为他也将离开这个世间了,就问他,「谁可以做宰相?」结果王旦给皇上建议寇准做宰相。他不只没有计较寇准批评他,还是为国家取才。而寇准之前还自己跑去给王旦说,「你推荐我做宰相」。那王旦跟他讲,「宰相怎么是这样要来的?」没有给寇准答应。寇准心里还不大高兴。后来王旦离开人间,寇准做了宰相,去给皇上谢恩,「谢谢皇上,皇上的厚爱让我做了宰相,我一定好好为国家服务」。皇帝对他讲,「不是我让你当的,是王旦让你当宰相,推荐你当宰相」。我们可以想象,当下寇准的内心非常的感佩王旦的度量。所以这个包容也是厚道的呈现。
再来,人的厚道从哪里培养?设身处地。这个包容我再跟大家讲两个例子。我们胡小林董事长,他的父亲也是我们国家的很优秀的领导者。当时候文革时期,他底下有人拿着那个工厂里面的机器,把老人家的眼睛都给打坏掉了,把腰都给打得重伤。所以底下的人对他伤害这么大。后来整个文革过去了,然后就要追究这些责任。就有人建议老人家,建议胡老先生,「那个人把你的眼睛打成这样,把你身体打成这样,你赶快把他找出来」。结果胡老先生讲,「当时候很多领导者都在犯错,怎么可以去怪底下的人?」您看这种包容性。而且确确实实领导者有教育底下人的责任,我们领导都犯错了,怎么都是要责怪底下人?这样是不妥当的了。
因为我们听到这个事例,就可以了解到胡董事长事业能做这么成功,也是他父亲跟祖上给他的庇荫。这些事例都能让我们体会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包含师长老人家讲到他年轻的时候,刚好坐椅子,那个椅子他稍微往后仰,刚好在稍微往后仰的时候,他的主管进来了。他自己也很不好意思,在晃那个椅子。结果他的主管没有指责他错,反而跟他说,「小心,这样会受伤的」,包容下属的错,而且还表达一种关心,你可不要摔伤。师长讲这个例子的时候,他的主管给他那一分感动,他终身都没有忘记。
那接着这个设身处地,明朝有一个官员叫杨诚斋,他的夫人七十多岁了,常常都是凌晨起来煮热粥给底下的人吃。她的孩子看得不忍心,「妈,妳年纪那么大了,别这么操劳」。这个老太太讲,现在是冬天,冰天雪地,底下的人这么早起来干活,假如他的肚子里面没有热气,对身体伤害非常大,一定让他们喝了热粥以后再工作。因为他们都是父母的孩子,我们要把他当自己人一样爱护。这个老太太生了四个儿子、三个女儿,没有任何一个是让底下的人哺乳。因为她说,只要让底下人哺乳,就抢了她孩子的母奶,她都是亲自自己哺乳。所以时时都是设身处地为人着想。她生了四个儿子,有三个都考上进士。所以厚德的人就有厚福,这个是设身处地。
再来,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23-8-6 19:37:58
|
只看該作者
我们这个厚道还表现在送礼上。还有第七点,不给人难堪。我们这个厚道,在历朝历代,整个来朝贡的国家,我们中国的皇上,回礼一定都加倍还给他,不占人家一点便宜。《了凡四训》的作者袁了凡先生,他的姑父叫沈心松先生,还有他的姑姑都非常厚道,表现在哪?送礼。有一个农民,他们底下的农民来看他姑父,因为他姑父生病了,来看。结果他的姑姑就煮了一餐丰盛的午餐给他吃,然后他是坐船来的,又把坐船的费用给了这个农夫。又衡量他拿来的礼物,又加倍还给他,因为农民赚钱不容易的。所以在这个送礼当中都显现出那一分厚道。这第六。
第七不给人难堪,就是让人有台阶下。我们有时候别人犯错了,反而自己很生气,然后又把他骂得死去活来,这样对方会很痛苦。所以厚道的人要能伏得住脾气。不然当下控制不住了,他已经犯错很难过了,你又继续这样责骂他,他更痛苦。所以见人错事,见到一个人做错了,不指责,要先协助。这个就是能体恤他的心情。而我们冷静的想一想,每一个心态都会延伸出不同的结果。比方,这一个人犯错了,我们马上当着很多的人骂他,他一定不好受。他这件事情过了以后,他会觉得很倒霉,被发现了错误,他可能对领导也很不能接受。但是假如是犯错了,你马上去帮助他,他会觉得领导能体恤别人,而且反而他更反省自己。这个都是人心的变化,因为自己错了,他已经很不好意思了,你没有指责他还帮助他善后,他反而更感动。而他那一分感动,就是你好好的引导他下次不犯错的非常好的机会。
举个例子,今天这个孩子给你端一杯水,高高兴兴的帮你端一杯水,端过来给妈妈喝,结果不小心水倒了。那这个妈妈马上说,「你知不知道这个是两百块钱买回来的,还把它打破了?」那请问大家,是那个杯子比较重要,还是教育孩子比较重要?其实人生随时都要有一个天平,是一个杯子重要,还是教育孩子重要?可是我们往往这个当下脾气控制不住了,还是会觉得杯子重要,教育孩子反而变得不重要。而且这个孩子他是想要倒一杯水给妈妈喝,他没有被理解,反而被骂一顿,他的善心就被骂回去了。可是这个母亲能体恤到这个孩子的心,这个杯子打破了,妈妈告诉他,别急,不要伤了手。一件事情发生了,好坏其实不是绝对的,是看我们的心态。他打破了,你叫孩子别急,别伤了手,你在教导他怎么处理这些情况,怎么做事情,陪伴他,把它收拾好了。
然后告诉孩子,孩子,你这一分孝心妈妈有体会到,妈妈也很欢喜。他一下子被理解了,他那个孝心会不断的出来。妳一理解他,他就很感动,然后妳接着再告诉孩子,孩子,以后端东西不要那么慌张,要记住《弟子规》说,「事勿忙,忙多错」。有时候发生事情的时候,你一提醒他,他记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可是你假如骂他一顿,他的孝心骂回去了,做事方法也没有学到。所以见人过失不要指责,要先协助。这个对于做父母、做领导、做老师非常的重要,而人的修养就是在这些境界当中不发脾气,反而是用智慧、仁慈去引导孩子。
另外,在汉朝有一个刘宽,这个官员他有一次,因为他是坐着牛车在代步的,刚好那一天,突然有一个乡民过来了,说这一头牛是我的。讲得很肯定,就要把他那一头牛带走。这个刘宽,他父亲给他取这个名字,就是让他时时都很有度量,能宽恕别人。他也是大官,他就说,对不起、对不起,他还给那个人道歉,你拿回去吧。这个农民把牛牵回去以后,没多久他的牛回来了,很不好意思,又知道是个官员,那个农民都抬不头来,赶紧把这一头牛还回去。结果这个刘宽大人怎么讲?动物长得很像的很多,这个不是你的错,这个太正常了,而你又把牛亲自给我牵回来,谢谢你。所以你看他不给人难堪,很有度量。他的太太觉得说,从来没有看过他生气,就有一天让底下的人端那个热羹,在他还没有上朝,穿着盛服坐在那里的时候,把那个热羹汤端过去,故意把那个羹汤翻倒,然后倒在他的身上,看他会不会生气?我感觉他太太好像有点无聊。这个仆人把那个肉羹倒在他的身上,他要去上朝的,那个刘宽大人马上说,有没有烫到你的手?
所以这些留名青史的圣哲人,他们确实都是非常厚道,也就像这三百三十五句讲的,「君子掩人之过以长善,小人毁人之善以为功」,所以我们学习这个「不彰人短」,包含刚刚我们举的这些人生的态度,来不断增长自己的厚道。我们回到一百二十五页二百零九句。就不断的长他好善尚德的这个性德,而且又能够,它讲到「贵其所上」,非常重视增长他这个纯善纯净的心,而又「抑其所贪」,把他这个贪心去掉,不让它增长。「贵其所上,故礼让兴」,大家这个道德、仁德都提升起来,互相尊重,互相礼让,礼让兴。「抑其所贪,故廉耻存」,抑制他去往这个贪求的人生走,反而廉耻之心能够保存、能够增长。
这个现象,当时我们在汤池跟老百姓交流《弟子规》,本来整个汤池镇的风气都是在比建房子,谁的房子建得高、建得大,然后互相攀比,那就变成贪荣,都很爱慕虚荣。但是后来整个政府的支持,推展伦理道德教育,就不攀比房子了,反而是什么?崇尚道德。所以我们那时候有举办好婆婆、好媳妇、好爸爸、好儿子、好劳动模范,种种这些好的代表表扬。结果这个风气就转成,人就贵其所上。我们到那些好媳妇的家里面,她们都把那个奖状框得非常的漂亮,就放在她客厅的正厅上,人们一进去,马上就看到那个奖状。他们变成什么?不是重视攀比物质,是重视道德。所以其实看领导者、看父母老师怎么教,人决定都是可以教得好。包含当地有一个司机捡到了七万块钱,还有计算机,最后都是还给,还主动的去找那个失主,然后还给他。因为他们已经接受教化之后,廉耻存,他有羞耻心,他知道不能对不起老祖先的教诲,不能丢自己汤池镇的脸面。所以当时这么做,那个老板也非常感动。
所以这些事例让我们都很有信心,虽然现在功利时代很严重,但人的本善还是在,只要有人给他讲明白了,都会往这个道德的方向来走。像斯里兰卡的人民,他们从小都接受伦理道德教育,甚至于小学生每个礼拜天都到佛寺去接受佛陀的教育。所以我们当时去斯里兰卡的时候,看到所有的孩子都对我们微笑、行礼,他们是礼让兴。而且我每一次坐电梯,遇到当地的老百姓,出电梯他一定要让我先出去,一定要服务我先出去,因为他一看我就是外国人,他一定会让我。而且真的,有受教育以后,他们对于经济发展他不去强求,他觉得经济发展要跟道德并进,不然整个社会风气会扭曲掉,所以他们这个贪荣重利的风气没有。而且父母,尤其父亲都会回家吃饭,不去应酬,非常重视家庭的伦理。所以这个都是他领导者的教化产生,老百姓都有这些非常正确的价值观。好,今天时间到了,就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嗡
普贤菩萨名,诸佛第一子,我善根回向,愿悉与彼同。
身口意清净,自在庄严刹,逮成等正觉,皆悉同普贤。
如文殊师利,普贤菩萨行,我所有善根,回向亦如是。
三世诸如来,所叹回向道,我回向善根,成满普贤行。
愿我命终时,除灭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国。
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
严净普贤行,满足文殊愿,尽未来际劫,究竟菩萨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