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411|回復: 8
|
淨空法師:佛學十四講講記(下)
[複製鏈接]
|
|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2-4-12 21:28 编辑
佛學十四講講記(下) 淨空法師講述 邱淑貞記錄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12-4-12 19:47:1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2-4-12 19:57 编辑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第八講 內容設施梗概
後面這七講,是佛法內容大意。第八講「內容設施梗概」,首先把整個佛法簡單扼要的給諸位做一個介紹。從講表裡面,能夠看出佛法是什麼。先說「佛法總綱」,後面是「佛法大意」;一個說「體」,一個說「用」,作用。
甲、佛法總綱(體)
體是教學的內容。佛法教學的內容是「戒定慧」,稱之為三學,三種學問。佛的經典也是依照這個來分類,稱為三藏經典。「藏」,就像倉庫一樣。律藏是戒學,經藏是定學,論藏是慧學;稱為三藏經典,這就是佛門的教科書。修學一定要依教科書,教科書就是釋迦牟尼佛對我們的教導。
「戒學」:「防非止惡」,這是戒學的內容。非是錯誤,指邪知邪見、錯誤的知見;惡是指行為,種種不善的行為。佛家的戒律相當於儒家的禮,是基礎的教學。孔老夫子當年教學有四科,第一科就是德行。德行用禮來教,所以小孩從小就教他學禮,學著待人接物,學著伺候長者。佛家一開端就學戒律,戒律屬於生活教育。從前學佛出家人五年學戒,然後才有資格學經、學論。
諸位要想在佛法裡成就,不能不重視戒;因為離了戒,不會有定,戒是手段,幫助你恢復清淨心。戒有兩大類:一類是自律,完全是對自己、對個人私生活,這一種戒律是小乘戒;另外一類是處大眾,屬大乘戒。大乘戒也不是要求大家遵守,還是自律,團體當中如何自律,這叫做大乘戒。個人在自己小房間裡面如何自律,叫做小乘戒。由此可知,戒律是自律的,不是戒別人的。戒律的目的是使我們得定、得清淨心,我們一天到晚拿著戒律的標準去看別人,這個人犯戒,那個人也犯戒,你的心還能定得下來嗎?一天到晚看到別人的過失,就是你自己的過失;你自己心清淨,見不到別人的過失。古人說:「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說別人犯戒的人,他本身就是個犯戒的人,因為他的心不清淨。所以戒學是學佛的基礎。
「(藏)屬於律部」:在三藏經典裡屬於律藏。律部就是律藏,專門講戒學。佛所說每一部經典的內容都有戒定慧,都有經律論的意思,這一部經典裡面,那一部分說得分量重、說得多,就歸到那一類去。戒律的經典也講定、慧,但是以戒律為主,戒律講得最多,就歸到律藏。如果這一部經典講定講得多,講戒講得少;譬如《楞嚴經》,十卷經文講戒律不超過一卷,講定佔得多,佔十分之七,就歸到經藏。
佛說法四十九年,世出世間一切法無量無邊,說不盡,所以學佛的人要有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能力。「聚」這一條就是佛沒說的;佛雖然沒有說,可是與佛所說的性質相同,也應當歸到這一類;聚是歸納同類。「攝善法」,凡是一切講斷惡修善這一類的理論方法,雖然不是佛說的,也可以因為性質與佛所說的相同,歸納到律藏。佛教的心胸廣大平等,並不是我所說的經典就是無上的依據,別人所說的不行,佛不說這個話。甚至於外道所講,只要符合這個原則,都可以歸納。「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戒律一類,可以歸納。
「定學」:定的意思是「息慮靜緣」。禪定是佛法修學的總樞紐八萬四千法門只是修定的手段不同,全都是修定。念阿彌陀佛修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定,他是用念佛名號這個方法來修定;參話頭是一種方法,持咒也是一種方法,沒有一個法門不修定。戒幫助你得定,不持戒,心是放逸的,心往境界上跑,戒幫助你把妄心收回,成就大定。孟子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你的心一直在外頭境界上攀緣,要把它收回來。戒律教你不貪、不瞋、不痴,教你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什麼樣都不准,心收回來,身心逐漸清淨;戒幫助你修定。定的要領是息慮。慮是妄想,息慮是把所有的妄想息掉。緣是攀緣,靜緣是把攀緣靜下來。要止念頭、不攀緣,一切妄念要止住,外緣決定不能攀。不可以講求應酬,現在的佛法是應酬的佛法,一天到晚都攀緣,這是不能成功的。大經裡面講「莊嚴佛國土」,是以清淨心莊嚴。大定才是真正的莊嚴,身心清淨一塵不染。
「(藏)屬於經部」:在三藏經典裡屬於經藏。見到「經」這個題目,偏重在定學。「(聚)能引功德」,雖然不是佛說的,這種理論方法能夠幫助我們得定,也可以看作是經典。功德就是禪定,決不是在佛教寺廟功德箱裡面放一點錢,這就做了功德,那是錯誤的。你供養一點錢,與禪定不相干,與般若也不相干。功德是定慧,如果你修行得定,譬如說你得到一心不亂,戒律也是功德,戒定慧都是功德。如果沒有得定,戒律持得再好,那是修福,不是功德,功德是一定要達到禪定。我們修學這麼多年,有沒有功德?福德是不少,沒有功德。梁武帝是佛門的大護法,江南一帶的寺廟大多數都是他建的,南朝四百八十寺都比佛光山大,度很多人。他問達摩祖師:「我的功德大不大?」達摩祖師說:「並無功德。」達摩祖師的話是老實話。梁武帝把福德當作功德,誤會了。如果他問達摩祖師:「我福德大不大?」達摩祖師一定說:「甚大!甚大!」福德跟功德一定要分清楚,心不清淨,沒有功德。功德是講清淨心,從清淨心裡面生智慧。
「慧學」:「去惑證理」。慧是開智慧。慧學裡面,有很多一問一答互相討論、辯論的文字。《楞嚴經》有不少文字是阿難尊者、富樓那尊者這些人跟釋迦牟尼佛的討論,屬於慧學;但是《楞嚴經》是以首楞嚴大定為主,所以還是把它編在經藏。去惑證理:破除迷惑,證入真理,這是佛法修學最高的目標。定是慧的手段,戒是定的手段,戒學可以說是手段之手段,屬於最初方便。
「(藏)屬於論部」:在三藏經典裡屬於論藏。像《大智度論》、《瑜伽師地論》、《百法明門論》、《唯識三十論》、《大乘起信論》,這一類多半是以討論的方式來說明真理,破除我們的疑惑,以這個為宗旨,這是屬於論部。「(聚)權智攝眾」:權是善巧方便,以種種善巧方便,能夠攝受眾生、幫助教學的這些方法,都可以歸納到論藏。
三藏經典,有佛所說的,有不是佛說的;不是佛說的,只要與佛講的宗旨不相違背,都可以平等看待。
乙、佛法大意(用)
佛法大意其實有四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這是佛門的法印、後頭一句「是諸佛教」,這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教化眾生的宗旨。千經萬論絕不離這個原則,凡是符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的宗旨,都可以看作是佛教的經典。佛門實在是廣大,真正能夠包容一切法。教學以自淨其意為目標,自淨其意屬於定慧,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屬於戒學,幫助你得定、開智慧。佛教教學最重要的就是開智慧;戒定慧又叫做三無漏學,三是三大類,漏是煩惱的代名詞,無漏就是無煩惱;這三大類的學問,可以幫助你斷煩惱、開智慧。
丙、二門並修
這一段是對於研究佛法提供一個方法,學佛從哪裡下手?提供我們一點意見做參考。「二門並修」,二門是指「解門」、「行門」,二門必須並修。古大德將佛教修行訂四個次第:信、解、行、證;證是證果、成就。當然你現在已經信了,信了以後要注重解行;解行要並重,不能偏一邊。偏在解,沒有行,無法悟入佛法的真實義;要有行,才能真正的理解。只有行,不解,這個行也不能成就;要有解幫助行,行才能成就。所以一定要兩門並重,同時下功夫。解門是智慧;行門是功夫,就是禪定。解門是看破,行門是放下。
「解門」:自古以來有兩種方式,一個是「閱藏」,一個是「研宗」。「閱藏」:藏是《大藏經》。《大藏經》在宋朝最初編纂時有五千多卷;現在的《大藏經》增加很多,有宋以後翻譯的,還有自古以來祖師大德們的註疏。現在最完整的是《中華大藏經》,這是台灣新編的,有幾萬卷。閱藏是好事情,可惜現代人沒有這個福報。從前的出家人,事情少、時間多,每天到藏經樓閱藏;在家居士也可以到寺廟裡住幾年,在那裡閱藏、讀書,有福報。現代人不但工作忙碌,而且沒有文言文的基礎,經典擺在面前看不懂。我們今天最起碼也要背一百篇古文才有能力讀誦經典。
藏經是課程的標準,我們修學唯一的依據。佛教導我們依法不依人,法就是經典,首先我們對經典要建立信心,不能夠懷疑,懷疑就變成障礙。世間人做學問,懷疑的態度非常重要,沒有懷疑就不能進步;但是佛法不能懷疑。因為世間學問一直都在摸索,沒有達到最高峰,沒有一個定論,沒有結論。佛法登峰造極,有圓圓滿滿的結論;懷疑這個結論,就達不到。它是一條正路,是十方諸佛菩薩所走的大道,唯有堅定的信心才能快速證得。現在全世界佛教所遺留的經典,保存最豐富、最有價值的就是中文譯本,其次是西藏文譯本。這兩種文字都是直接從梵文翻譯,而梵文的經典已遺失殆盡。
「研宗」:沒有閱藏的機會,不得已而求其次—研宗,專門在一宗下手,這也是一個方法。在中國,小乘有兩宗,大乘有八個宗派,每一宗派的典籍至少也有一千卷以上,包括經論以及歷代祖師的著作,也是有相當分量,要想精通不容易。古人三、五年就能夠透徹貫通,因為古人的福報大、環境好。古人在寺院叢林,每天在講堂裡聽講經八個小時,研究教理;還有八個鐘點修行,在一塊共修,參禪到禪堂,念佛到念佛堂,一天十六個小時解行並重,他有這麼好的環境;剩下八個鐘點,吃飯、洗澡、洗衣服,忙得不得了,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這種教學使你沒法子打妄想。一天上兩個鐘點課,其餘時間都在胡思亂想,不能成功。古人教學方法好,因緣殊勝,我們今天找這個地方找不到,福報不如古人,就是研宗也有相當的困難。
除這個之外還有沒有辦法?有。不但近代有,古人也有這種情形,一生專攻一部經,這會有成就;不但是行門要一門深入,解門也要專精深入。在近代,江味農居士一生專攻《金剛經》,花了四十多年的時間鍥而不捨,寫出《金剛經講義》,這個講義就變成金剛經註解的權威。自古以來金剛經的註疏他都看過,這個講義集古今《金剛經》註解的大成。周止菴居士也是如此,一生專攻《心經》,《心經》兩百六十個字,他下了四十多年的功夫,《心經詮注》變成自古以來《心經》註解的權威。這個方法值得我們學習。每一宗的典籍幾十種之多,十年研究二十種,平均半年讀一部,用的功夫很有限,成績平平;如果十年用在一部經上,這不得了,你這一部經必定出人頭地。古人,縱然他是從一宗下手,幾乎到他晚年成就的時候,把拉拉雜雜的都捨掉,最後只留一樣,變成專攻,所以在解門也是一門深入。諸位一定要記住,解中有行,行中有解。著重學術的,像華嚴宗以《華嚴經》為主,天台宗以《法華經》為主,三論宗以《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為主,唯識宗有六經十一論,以《解深密經》、《成唯識論》、《瑜伽師地論》為主,他們也有修行的方法,並不是只解不行。著重在行門上的,也有理解,都是解行並重。
行門裡面列舉四個宗派:
「律宗」:由持戒這個法門進入,著重戒律。「三業清淨」:這是修行目標,所希望達到的目的;三業清淨是指身、口、意能夠做到清淨不染。三業裡面最重要的是意業,意要是不染,身口決定不染,意要是染污,身口也會連帶的染污。所以律宗不但著重外表,更注重的是內在;外表能影響內在。律宗著重在形式上,一舉一動都要合乎法度、合乎規矩,嚴持戒律。小乘戒律著重事相,小乘戒是論事不論心,外表非常莊嚴,一舉一動都合規矩。而大乘的戒律著重在心地,對外表就不太注重。可是大乘戒比小乘戒難,因為大乘著重在心戒。譬如殺生,小乘戒是起心動念要把對方殺害,斷他的命才算是犯了殺戒;可是大乘戒不如是,大乘戒起心動念就破戒,沒有傷害對方,起個念頭要殺他,戒就破了,所以大乘戒難持。大乘是心戒,論心不論事,殺盜淫妄,起心動念就破戒。小乘戒起心動念不破戒,沒有罪,一定要做了事情才算犯罪。大乘戒在起心動念上結罪,所以大乘戒菩薩心地非常清淨。
佛說律宗是「正法期成就」。佛陀在世,僧團都是清淨的僧團,修行人善根深厚,社會風氣非常淳樸,的確是修學戒律非常好的時代。現在的社會修戒律就相當不容易,很難。古時候有專修戒律,佛陀在世時從這個法門入門的很多。在中國,終南山道宣律師這一派專修戒律,稱之為律宗。
戒律精嚴能感動鬼神。南山律祖就是唐朝道宣律師,感動天人供養,他是日中一食,天人每天送飯給他、侍衛保護他。窺基大師跟道宣律師同時代,窺基大師是大乘菩薩,對於戒律在外表上沒有那麼嚴格。窺基大師是貴族出身,玄奘大師看他很聰明,要他出家。傳說他向玄奘大師提出三個條件:第一、我要帶一車的書;第二、我要帶一車的金銀財寶,要享受;第三、我要帶一群美女伺候我。玄奘大師說:行!都可以。於是窺基大師出家,俗稱三車法師;他在戒律上就不會那麼呆呆板板的。有一次他經過終南山,順便拜訪道宣律師。他名氣很大,是唯識宗開山祖師、道宣律師是律宗開山祖師。道宣律師對他有一點成見:雖然是不錯,很有學問,經也講得很好,但是戒律很差,不大守戒;就有一點輕慢心,好像很遺憾,這麼好的法師不能夠嚴持戒律。他那天拜訪道宣律師;天人每天供養送飯來,那天天人沒送飯來,道宣律師餓了一天。第二天,天人送飯,道宣律師就問他:「昨天你為什麼沒有來?」天人說:「昨天有大乘菩薩在這個山上,滿山的護法神都在這兒護衛,我進不來。」道宣律師聽了,心裡面非常慚愧,原來窺基大師是大乘菩薩,我沒把他看在眼裡,這麼多護法神保護著;我還不如他,我才一兩個護法神,他是滿山遍野的護法神,害得我的護法神都不敢進來。這才曉得大乘戒跟小乘戒,在戒相上講不能夠同日而語。大乘菩薩在形式上雖然是很隨便、很無所謂,心地清淨。
「禪宗」:禪宗的目標是「明心見性」。心就是阿賴耶,性是真如本性。本性上起了無明,不覺,心又起了念頭,這是根本無明。無明一起來,真如本性就換一個名詞叫做心,所以心就是帶著無明的本性。明心就是恢愎光明,把無明斷除,這時候的心就又恢復它的老名字,叫做本性。明心就是見性,見性就是明心。必須要破無明才能夠見性,才能夠恢復明心。要想見性,先斷見思,再破塵沙,然後再破一品無明,才能明心見性。試問:有沒有本事把第一關見思煩惱斷掉?這是要講真正功夫。
參禪,用參話頭的方式,或者是觀心的方式,這都是手段;第一步的功夫要斷見思煩惱,目的是明心見性。三界八十八使見惑,八十一品思惑,要斷盡才能夠得到解脫,但是並沒有大徹大悟,還要繼續努力進修,再破塵沙、無明,才能明心見性。明心見性就是三業清淨,名字不一樣,境界完全相同;性,本來就是清淨的。念佛法門裡,理一心不亂就是明心見性、就是三業清淨,方法手段不相同,達到的目標完全相同。淨土法門講事一心就是禪家講得到禪定,所以事一心叫做念佛三昧,但是還沒有明心見性,要到理一心不亂才是明心見性。
「像法時期成就」:像法是相似法,佛法已經沒有過去那麼純。釋迦牟尼佛的法運,總共是一萬二千年。正法一千年,釋迦牟尼佛滅度後一千年之內,佛法還沒有很大的變質,相當純,依照佛的戒法修行,能夠達到目的。像法一千年,佛滅度後一千年至二千年當中,佛法起一些變化,變質了,後來的人把他自己的知見摻雜在佛法裡面,所以就不純,這個時候單靠修戒律不容易成就,要修禪定。佛法傳到中國來,剛好是佛滅度一千年,佛的法運也正好是禪定這個時代,所以中國的佛法幾乎全是禪宗的勢力範圍。禪,的的確確在中國發揚光大。佛滅度二千年以後是末法時期,末法有一萬年。我們現在這個時期是佛的末法時期,末法的初期,在這個時候禪定很難成就,在這個時代要想斷見思煩惱不容易。
「淨宗,帶業往生,末法時期成就」:末法時期淨成就。淨怎麼成就?「帶業往生」,這個方法成就。為什麼?你沒有辦法消業障,只有帶業往生。佛在《大集經》裡說:「法運一萬二千年,正法戒成就,像法禪成就,末法淨成就。」末法時期修學淨土,就是依教奉行。
帶業往生不是明心見性,不是三業清淨;如果講一心不亂,那就是明心見性、就是三業清淨。在末法時期,我們的業障太重,沒有能力斷惑,沒有能力達到一心不亂;淨土的殊勝方便,就是可以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決定能成就,正是古德所說的「萬修萬人去」,道理就在此地。一定要懂理論,如理如法修行,才能成功。在末法時期,如果要建立一個真正如法的道場,那就是念佛堂。念佛堂著重行門,就是長年的佛七,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打佛七。過去印光大師在蘇州靈巖山就建立這樣的道場,天天打佛七,一天六支香,一支香一個半小時,每天九個鐘點念佛。他的道場講開示不講經,是一個專門念佛的道場。但是在今天這個時代,非講經不可;如果能夠每天兩個小時講經,十個小時念佛,一天有十二個小時解行相應,這才是真正末法時期如法的道場。
「密宗」:密宗講「三密相應」,口誦咒,手結印,意要觀想,三密相應。目的也是明心見性、三業清淨。密法是正法、像法、末法時候都有。如果顯教不通達,沒有資格學密。密是屬於加行的,功夫上再加上一點,是這個意思,所以嚴格的來說,你要學密,先要學三藏經典,對佛法的理論方法境界都明瞭,才可以用密咒來加持。如果對於顯教教理完全不懂,你去學密,那是盲修瞎練,不會成功。
跟真正的密宗上師學佛法,你的教理沒有搞清楚,他不會教你密法。我初次見章嘉大師,他傳我一個咒,跟我結緣,要我常常念。他教我六字大明咒,把這個咒的意思講得清清楚楚。為什麼呢?才能觀想。「嗡」是身,「嘛呢」是蓮花,「叭咪」是保持,「吽」是意,所以是身、蓮花、保持、意,以中國話來說:保持身心像蓮花一樣。蓮花出污泥而不染,你念咒時懂得這個意思,與身心相應,豈不是三業清淨、一塵不染!其實「南無阿彌陀佛」也完全是梵語,意思是皈依無量覺。「南無」是皈依,「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皈依無量覺。要懂得觀想,口裡念佛號就跟念咒一樣。
希望諸位解門著重一部經的專攻,選擇一部自己喜歡的,一門深入;行門還是念佛好。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
|
|
|
|
|
|
板凳
樓主 |
發表於 2012-4-12 20:03:2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2-4-12 20:45 编辑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第九講 方便五乘解脫
前面是把整個佛法概略的介紹,第九講以下講解脫的方法,這也是普遍的介紹,介紹之後你自己去選擇。先介紹通途的方法,「方便五乘解脫」。「方便」:這是從方法上說,有方正的道理、有善巧的便利,稱為方便。「五乘」:適合於眾生的根性,分為五種:人、天、聲聞、緣覺、菩薩。眾生根性不相同,佛是應機說法;你的願望如何,佛就跟你說什麼法,滿你的願望。「解脫」:解就是解開,解除你的煩惱,解除你心裡面的結;脫是脫苦,結解開,苦就沒有了。解是對煩惱、無明說的,脫是對輪迴、生死講的。解是因,脫是果報。
甲、契機施度
這一段是概略說出佛為什麼用這些方法,他為什麼不用一種方法,要用這麼多的方法?五乘就是八萬四千法門的歸納,歸納為五大類;因為眾生根性利鈍不同,鈍是遲鈍,利是猛利聰明。「鈍根」的人,「心思昏昧,眼光淺近」,他滿足現前的生活,不想將來、不想來世,這一世過得很自在就可以,來世我不知道,我不考慮;我現在在人間,人間過得很好,天上太渺茫,不想生天。像這種人,是小根器的人,志願很小,沒有遠大的眼光,只希望解決眼前的痛苦,希望得到眼前的福報就可以;佛也不會捨棄他,也幫忙他。他修世間福報,行,「說世法方便」。「與上法不解」:佛不會跟他講向上一種的;佛說法無有定法可說,佛說法滿足眾生的願望,滿足眾生的需求,對於根性鈍的是這麼一個原則。
「利根」的人「心思敏捷」,見聞覺知很利,一看他就明瞭,一聽他就懂得,一聞千悟。他的「眼光遠大」,不僅僅是談眼前的事情,他曉得有將來、有來世,他要求更殊勝的果報,要求究竟圓滿的果報。佛遇到這一類的人,「說出世了義」,滿足他。「與下法不滿」:他不求人天福報,他要求究竟圓滿的解脫。
乙、世間
正因為眾生根性不等,所以才有五乘的差別。五乘裡面分為世間跟出世間:世間是不超越六道輪迴,在六道之內;出世間是超越六道輪迴。世間有兩種:一種是「人乘」,一種是「天乘」。
「人乘」:有人願意在人間,人間很好,我生生世世做個人,生生世世都做個有福報的人;這個人志向不大,我們世間人所說的小兒科,胃口很小,一點點他就滿足,給他一塊糖就很滿足,很容易打發。在佛法裡面,人乘佛法就是小兒科,輕易的就可以滿足他,佛就教給他保持人身、生生世世在人間享福的方法,就是小乘法。
「現世福報,不失人身」:這是他希望達到的目標。我在這個世間有福報,五福臨門,生生世世不失人身,這也不錯。可是諸位要曉得,福底下還有一個「氣」字,有福「氣」,有福就要受氣!福越大,氣越多,不是很圓滿的事情,佛法稱此為紅福,紅塵之福。出家人也有福報,清福;他有福,他沒氣。什麼方法能享現世福報、得人身?只要你能夠「受五戒」。受五戒,不是找個法師替你受個五戒,就得人身、現世福報,這是假的,沒那回事情。受是心地接受,依教奉行,一定要照做,只注重形式是沒有用處的。形式上是隆重的舉行一個儀式,法師給你做證明,你在佛菩薩面前宣誓,我要依照佛的戒律來遵守、來奉行。宣誓之後要能夠做到,要是做不到,你是存心欺騙佛菩薩,罪上加罪。
一定要知道每一條戒所含的精神,以及我們在生活當中什麼狀況之下應該怎麼做。每一條戒都有開遮持犯,犯了戒,還認為自己戒律持得不錯,那就錯了。譬如不殺生,如果你們男同學去服兵役,派到前方,敵人攻來,我不能殺生,這糟糕了!亡國滅種。你持戒不殺生,你倒不錯,你很好,別人遭了殃。在這個時候,戒有開緣,可以開殺戒,不是犯殺戒、不是破殺戒,要懂得這個道理。為什麼開,這裡面有很深的道理。由此可知,戒律條條都是活活潑潑的,不是呆板的,在某一種情形之下要活用,一定要懂得活用才能談得上持戒。
「天乘」:這個世間也有一些比較高明一點的人,他知道有天堂,曉得天人的福報比我們人間大,他不滿意人間的福報,想要到天上享天福。「勝妙天福」:勝是殊勝,殊勝微妙的天上福報,他想求這個。「誤為究竟」:一般宗教徒,祈求到天堂享天福,認為生到天上就永生、就是究竟,這是錯誤的。天有二十八層天,有三大類:欲界、色界、無色界,都不超越輪迴。縱然是無色界非想非非想處天,這是最高的一層,壽命八萬大劫,壽命盡了必定墮落,所以天並不是究竟。學佛的人絕不羨慕天堂,可是你想去,佛也可以教導你、幫助你。「行十善」:修十善業是生天的基本條件,可以取得生天的資格。如果要往上升,十善業還不夠,色界天要加上禪定,禪定裡面還要加四無量心—慈悲喜捨。
人乘與天乘都不究竟,因為沒有超越三界,並不是真正的離苦得樂,所以是「偷安小果」。在六道裡,人天福報雖然比較大一點,但是仍然在六道裡面,不能超越,所以只是小小的果報。可是要記住,三界如火宅,人天福報只能解除眼前的痛苦,得眼前的福報,決不是長遠,這是我們應當要警惕的。真正得到永恆的福祉,那還是要講求出世。
丙、出世
出世間有三種:聲聞、緣覺、菩薩。根性鈍劣的是聲聞、緣覺,但是比人天聰明多了。他覺悟到三界不安、輪迴太苦,總得超越輪迴才算是一個了斷;明心見性,成佛、成菩薩那太高了,不需要,只要不要輪迴就好了,這就是一種鈍根。
「聲聞乘」:要超越輪迴,必須「斷見思惑」。見思惑就是煩惱,心裡面只要有煩惱就不能超越輪迴,因為生死輪迴是見思煩惱變現出來的。六道是果,見思是因,有因必有果,斷了因,果就沒有。
什麼是見思惑?講表末後有附註。「見惑」:見是見解,惑是迷惑;錯誤的見解,錯誤的看法。「思惑」:思是思想,錯誤的思想、錯誤的想法。
見惑分為五類。一、「身見」:就是執著我與我所。執著身心五蘊是「我」。「我所」是我所有的,這個房子是我所有的,這個田宅是我所有的,這個家庭是我所有的,父母是我所有的,兒女是我所有的我所是身外之物,你認為是你自己所有的,這都是屬於身見,是錯誤的。這個身不是我的,幾個人能覺悟到?無我就無煩惱了。所以見惑的根源就是我執,從我執而生的。
二、「邊見」:偏見,偏在一邊。譬如佛法裡講空有是兩邊,若執著一種都是墮在一邊,不是執著空就是執著有。斷常也是兩邊;譬如有人認為人死了之後,來生還是人,這是常見;有人認為人死如燈滅,死了一切都了了,這是斷見;都是錯誤的見解。這些錯誤的見解、錯誤的看法,會引起許許多多的罪業、許許多多的障礙。
三、「戒取見」,四、「見取見」,這兩種一般人稱為成見,成見很深。戒取見是在修因上的成見,執著成見。見取見是果報上的成見。譬如,認為天堂就是究竟,認為信上帝將來可以升天堂,這就是見取見。要到天堂一定要修十善,不是信了就能去。
五、「邪見」:除前面四種以外,凡是一切不正確的見解都叫做邪見。邪見裡面最嚴重的是不相信因果,撥無因果;因為人不相信因果報應,他什麼壞事都敢做。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決定有果報的。
「思惑」就是思想上的錯誤,分為五類:「貪」、「瞋」、「痴」、「慢」、「疑」,都是屬於根本煩惱。百法裡,煩惱有二十六個,六個根本煩惱,二十個隨煩惱。六個根本煩惱就是此地講的見思惑,貪、瞋、痴、慢、疑、惡見,惡見就是見惑。
「貪」:貪而無厭。「瞋」:瞋恚,遇到不順心、不滿意,生瞋恚心。「痴」:愚痴,對於一切事理不能夠明察,顛倒是非。譬如,我們眼前這個社會是滅法的現象,不是佛法興的現象,每一個大街小巷都有道場,裡面有正法,也有不是正法;開廟店很賺錢,於是廟店林立,打著佛教的招牌騙取信徒的財物,這怎麼得了!把佛教的形象破壞,這是末法時期的怪現象,也就是佛講「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慢」:貢高我慢。「疑」:對於聖教懷疑,對於正法懷疑。現代的人都聽騙,講正法是教學,規規矩矩跟你講,不相信,認為這個不希奇。如果那個地方開個道場,給你摸摸頭就開智慧,就證果;你一定馬上就去參加,認為這個快!但是聰明人要想一想,如果摸一下頭就開悟證果,諸佛菩薩大慈大悲,每一個人給你摸一下,就什麼都開悟了,還要修什麼行?佛又何必苦口婆心說法四十九年?我們實在是迷得太深,迷惑顛倒,頭腦不清醒,稍微清醒一點就能夠辨別邪正,才曉得那種說法都是花言巧語、都是騙人,都不是真實的。
見惑,在三界之內,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共有八十八使。思惑,三界一共八十一品。見思惑斷盡,就「證阿羅漢」。阿羅漢是印度話,翻作無學;無學就是畢業,所學的東西修完。小乘法裡,三界六道畢業,三界六道的因緣斷掉,不再受三界六道的果報,這是目標。他「修四諦」法,四諦法是小乘法的總綱領,一切小乘法都不外乎四諦—苦、集、滅、道,修這個法門可以超越三界六道輪迴。
「緣覺乘」:聲聞是由佛的言教開悟證果的;緣覺就不一定,他比聲聞聰明,觀察宇宙一切的緣起而開悟。沒有佛出現的時候,他自己能開悟,是世間絕頂聰明的人,功夫比聲聞深。緣覺能夠「斷見思習」,習是習氣。阿羅漢雖然斷見思煩惱,習氣還沒斷;譬如說傲慢,他養成一種習慣,時時刻刻還露出那個習氣,可是心沒有傲慢。辟支佛連習氣都沒有,都斷掉。「辟支佛」是印度話,辟支翻作緣,佛是覺,辟支佛就是緣覺。「證辟支佛」也有方法,「修十二因緣」。
「自了小乘」:聲聞與緣覺不發心度別人,只管自己,稱為小乘。如果講三乘,聲聞是小乘,緣覺是中乘,菩薩是大乘。講二乘,聲聞與緣覺歸為一類稱小乘,菩薩稱大乘。
「菩薩乘」:菩薩這兩個字也是梵語,翻成中文是「覺有情」。菩薩還是有情眾生,雖然有情,覺而不迷。所謂有情就是煩惱沒斷盡,這個煩惱是指無明煩惱,不是指見思煩惱。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斷盡,所以還稱菩薩;一定要最後一品生相無明也斷盡,這個時候才是成佛。菩薩有五十一個階級,其實菩薩的階級是從凡夫概念當中建立,凡夫在迷,迷得重地位就低一點,迷得輕地位就高,菩薩五十一個階位是這麼分法的。菩薩根性利,心量也大。「自行化他,證成佛果」:這是菩薩修學的目標,自己肯修,也肯幫助別人。聲聞、緣覺只自修,不肯主動幫助別人,眾生向他請教,他才肯教,他不會主動找你。菩薩則不然。經上常講「菩薩作不請之友」,你不請他,他就來了,他會主動的幫助你。
菩薩「修六度萬行」,任何法門都修,門門都學。前面我勸諸位學一門,是不是與菩薩法牴觸?不牴觸。菩薩是一門成就之後,然後是門門都學,樣樣都學,學的進度就非常快;如果一開端是樣樣都學,學到最後是沒有一樣能學成功。所以,入門一定是從一個門入進去,入了門之後,門門都成就。《華嚴經》裡,善財童子給我們做一個修行的榜樣,他在文殊會上求得根本智,根本智一定是一門深入,然後出來五十三參,門門都通。這是很好的模範,我們應當效法善財童子。「六度」是菩薩行的總綱領,菩薩無量無邊的行門歸納這六門,稱為六波羅蜜,這是「普度大乘」法。在佛法裡面唯有菩薩能成佛,其他的不能成佛,因為所修的不是成佛之因,只有菩薩所修的才是成佛之因,所以能證究竟圓滿的大覺。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
|
|
|
|
|
|
地板
樓主 |
發表於 2012-4-12 20:27:15
|
只看該作者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第十講 五戒十善
第十講勸我們修學,從哪裡下手?「五戒十善」。這是佛法修學的根本法,無論是三乘或者是二乘,必須以五戒十善做基礎。如果五戒十善沒有做好,人天資格都沒有,他還能成菩薩嗎?還能成聲聞、緣覺嗎?不可能的事情。五乘佛法好像是五層樓,菩薩是最高一層,沒有下面四層怎麼會有最高一層?所以我們要重視五戒十善,想學佛,想成佛、成菩薩,一定要認真修五戒十善。
甲、五戒
「五戒」:可以取得人道的資格,就是我們一般講人格,做人的資格,在六道裡取得人道的條件。
戒有五條:「不殺生」是「仁」,「不偷盜」是「義」,「不邪淫」是「禮」,「不妄語」是「信」,「不飲酒」是「智」,這是配合中國固有文化而說。中國的社會是倫常的社會,這是世界上其他國家民族所看不到的。倫是五倫,五倫是講我們社會的組織,夫婦、父子、兄弟、君臣、朋友,由一個家庭到社會國家,是五倫組織。五倫組織關係非常的親密,所謂是四海之內皆兄弟,在社會結構上來說非常的完美,這是西方社會所沒有的。維繫五倫社會的道統就是五常八德,特別是五常,這是道德的基礎;就是仁、義、禮、智、信,這五條是中國人基本的道德觀念,人人都必須遵守。每一個人從小就要接受這個道德教育,所以一般人一生在社會上所作所為,有這個道德規範著,不至於越軌太大。我們民族在這個世界幾千年來能夠長治久安,一直到今天還沒有被淘汰、沒有滅亡,就是靠這個倫常的道統維繫著。可是中國人現在是禮丟掉了,法也不遵守,天下大亂!所以我們現在比起西方人差遠了,遠不如西方人。我們自己應當要覺悟、要負責,把中國固有文化復興起來。
「不殺生」:跟儒家所講的「仁」意思相同。仁是會意字,是兩個人,意思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仁的意思。一切眾生,尤其是指有情的眾生(動物),沒有不愛惜自己生命的,沒有一個動物甘心情願被人殺,被殺是沒有抵抗的能力,可是這種怨恨之心不會消失。殺生的人有失仁慈,被殺的眾生懷恨在心,念念要報復,這就是佛家所謂欠錢的要還債,欠命的要償命,冤冤相報沒完沒了。為什麼?兩方面都迷。被殺的眾生不會想到,過去世我曾經殺他,這是一報還一報;就這樣算了,那這個事就完了,就沒事;若還要殺他報復是迷,這是沒有做還債想。你殺我,我將來有機會再殺你、再報復,報復一次比一次要慘烈。戰爭是非常殘酷的事情,佛告訴我們,殺生招感世間刀兵的劫難。佛法教我們不殺生,不但是不與一切眾生結冤仇,同時更是培養自己的大慈悲心。慈悲心是性德,真心裡面本來就是慈悲的,養自己的慈悲心。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從不殺生上來培養,幫助我們明心見性,這條戒律有這麼大的功德。殺生業障非常重,障礙明心見性,障礙我們得一心不亂。因為一個好殺的人,瞋恨心必定重,瞋恨心重的人,念佛怎麼會得一心?修禪怎麼會得禪定?所以佛法把不殺生列為一切戒條裡第一條戒,是有道理的。
「不偷盜」:不偷盜就是「義」,義是義務,不講求報酬。對一切眾生貢獻是盡義務,不需要報酬,這是義;不偷盜接近義。「不與取」就是偷盜;不與取是別人沒有同意、沒有答應,你就取來,這就犯偷盜。這一條戒也是很不容易受持,我們沒有得到別人同意,隨便把別人東西移動,都是偷盜;不一定說據為己有才是偷盜,佛經裡定義不是如此。我的書放在桌子上,你沒有得到我同意,故意把我的書拿到另外一邊,讓我找不到,就算偷盜。而且戒律訂得非常微細,就是一草一物、一針一線,再微小的東西都不可以偷盜。這一條戒是幫助我們修學清淨的布施,幫助我們放下身心世界,使我們恢復自性清淨心。
「不邪淫」:這一條相當於儒家講的「禮」。不邪淫是指在家人,不是指出家。人天法是講不邪淫,出世間法是講不淫欲,這一點有大的差別。「不妄語」:不欺騙他人,這也是根本大戒。「不飲酒」:這一條戒是屬於遮戒。前面四條是性戒,不管你有沒有受戒,犯了都有罪。遮戒是防止、是預防,它本身沒有罪。譬如喝酒,本身不是罪,但是酒醉之後會做出殺盜淫妄;由此可知,佛制訂不飲酒,是防止前面這四條戒。過分的酗酒必定誤事,社會上許多犯罪與酒幾乎都是關聯的。
「開遮持犯」,「遮」是禁止,就是這五條戒決定不能犯。「開」是有開緣,像我前面跟諸位說的殺生,是開緣。在什麼情形戒可以開?利益眾生的時候。特別是在救度一切眾生時,眾生有急難,這時候可以開戒。開戒決定不是為便利自己,而是為利益眾生;如果不是為了救度眾生,而救度眾生又不是非不得已時,都不算開緣。要看戒本,才能真正明瞭每一條戒的戒體、戒相、戒行,以及開遮持犯如何修學,這才談得上受戒。持戒守法一定要懂得戒律的意義,又要記得戒條的條文,還要理解這一條戒的精神,然後才能夠如法的修學。「持」是受持,「犯」是破戒。開緣裡面,開戒是持戒,並沒有犯戒。佛告訴我們,五戒是「人乘之因」,一生能夠依教奉行,必定能夠保住人身,來生還是人身,不會墮三惡道。
乙、十善
這一段是講「天乘之因」。生天,天人要修「十善業」。他的德行標準比我們高,我們守五條,他有十條,這十條也就是五戒的擴展。
「身三」:身有三條戒。「不殺」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是五戒的前面三條。「約身如繩,身業清淨」:約是約束,繩是繩墨,從前木匠用來打直線;約束自己身,像繩子一樣拉得很直。約束自己,身業清淨。
「口四」:口業有四種,這是從不妄語裡開出來的。第一、「不妄語」:不說假話。第二、「不惡口」:不說粗魯的話。第三、「不兩舌」不挑撥是非。第四、「不綺語」:綺語是花言巧語,話說得非常好聽,可是用意不善,都是欺騙人、誘惑人、迷惑人。譬如近代有一些電影、電視、歌舞、小說,許許多多都是綺語,對世道人心有很大的影響;造作罪業,不曉得罪業深重,還認為那是高度的藝術。佛制戒律,教我們「守口如瓶,口業清淨」。特別是要修出世間法的,縱然對眾生沒有害處,也都是些戲論,為什麼不多念幾聲佛號?你要寫一部小說,為什麼不寫一千萬聲佛號?天天一張一張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寫上幾十萬字,你會成佛,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功德多大!眾生迷惑顛倒,沒有把事實真相看清楚;真正明白,才曉得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比念佛更好的,為什麼不多念佛!
「意三」:意業有三種,不貪、不瞋、不痴,這個範圍也非常廣大。「不貪」:一切惡法不能貪,一切善法也不可以貪;因為貪惡法跟貪善法都是個貪心,只是把對象更換一下而已。在人天乘裡,貪一些善法還沒有關係,因為他並不想出三界,所以貪心並沒有斷。對一切惡法不貪,心就清淨。「不瞋」:欲界天人還有瞋,貪瞋痴都有;色界跟無色界天人沒有瞋,貪跟痴沒斷,但是瞋恚心已經伏住,種子雖然沒斷,它不起現行,所以色界跟無色界天人不會發脾氣,沒有瞋恚。如果有瞋恚心,不能得定。「不痴」:不愚痴。對於一切境界不明事理、不辨真妄,這是愚痴。「防意如城,意業清淨」:從前城牆築得很高、很厚,防守盜賊,我們防意就要像守護城池一樣,要謹慎,不可以放逸,不可以大意,求得意業清淨。
天人的三業比我們人間清淨,道德水準比我們高。這十條是生天的基本條件,不能缺少。如果是只修十善,最高只能到忉利天,忉利天以上,單有十善還不行,還要加修禪定,叫未到定。欲界上面四層天,也要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若世間根本禪定成就,就生到色界天。
丙、應辨
第一條是講因果。「因,有真偽純雜大小轉變」:因,有真有假、有純有雜、有大有小,所以它會轉變。這個轉變,譬如真的會變成假的,假的會變成真的,因此果報千差萬別。因是這麼複雜,所以果—依報、正報,千差萬別。為什麼要辨別這個?譬如我們現在都是人,這樣說起來我們過去生中一定修五戒,現在我們得人身。雖然得人身,每一個人正報不一樣,面貌不一樣,身體健康不一樣,聰明智慧不一樣,生活環境差異更大,這是什麼原因?真偽純雜大小轉變,非常的複雜,這是應當要知道的。
第二條講「有漏」、「無漏」。有漏,這裡面帶著煩惱、習氣,漏是煩惱的代名詞。有漏為「世間功德」,無漏為「出世間功德」。有漏是「著相求福」,所求的是福報,在修學時著相。這個福報能不能得到?能得到。「離相去障」:高明的人離相,他不求福,他求的是去障,去障就明心見性;那是真正的功德,是真實的功德,這是覺悟的人。真正聰明人,修學跟普通人不一樣,一般普通人多半是求人天福報。佛在經典裡面為我們講許多道理、許多方法,連無上正等正覺都可以獲得,都能夠證得,何況人天福報?這些是小事,只要肯修學,非常容易就能夠獲得。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
|
|
|
|
|
|
5#
樓主 |
發表於 2012-4-12 20:43:15
|
只看該作者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第十一講 四諦十二因緣
這是講出世間的修學要領。「四諦」、「十二因緣」,這兩種都是小乘人修行的方法。
甲、四諦
「諦」:就是我們俗話講真理,諦實之理,它是實實在在的,決不是虛妄的。有四種,說的是世間因果與出世間的因果。「四諦」是苦、集、滅、道。
「苦」:「身心酬業,患累逼惱」,這八個字就把六道的眾生說得清清楚楚。人生的意義、人生的價值是什麼?酬業。過去造業,現在來酬償,造善業得善報,惡業得惡報,討債、還債、報恩、報怨。覺悟的人,在一生當中把這個東西擺脫掉,逆來順受,要求超越,人生就有意義。如果在一生當中不能把結業解除,不能超越生死輪迴,你想想看,這個人生有什麼意義,有什麼價值?諸位千萬不要被世間名利誘惑。如果照世間人看法,人生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青史留名;將來這個世界有成往壞空,太空中天天都有星球爆炸,試問那個歷史留到什麼地方?假的,不是真的。唯有明心見性才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不要被假的迷惑了,這比什麼都重要。無始劫以來我們就迷失了自己,生生世世都搞假的,搞到現在還是目前這個狀況,還要不警覺,不得了!我們現在一天到晚想的是什麼?做的是什麼?拿五戒十善對照一下,我們能及格嗎?如果不及格就到三惡道,得不到人身,一世比一世苦。一定要警覺,要辦自家的真事,要辦自家的大事,什麼妄想都不要打,老老實實的念佛。志同道合的同修在一起,如果有機緣,建立道場弘法利生。身心的確是酬業,而我們自己又不會轉業,這就苦了。「患累逼惱」:這是說人生這一生的感受,苦;這是講「世間果」,先說果好懂,因為是現前的感受,我們很親切的能夠體會得到。
「集」:有果必有因,集就是因。果報從哪兒來的?「起惑造業,招集來苦」,這裡面有三個字:「惑、業、苦」,這就是六道輪迴的原因,六道輪迴的道理。為什麼會有六道輪迴?起惑、造業、受苦,受苦又迷惑,迷惑再造業、再受苦,永遠這麼輪迴。這是「世間的因」。
佛教導我們要覺悟。「應知」:世間的苦果應該要知道。「應斷」:招集苦報的業因應該要斷掉。能夠斷,當然就不受這個苦,就超越輪迴。苦集這兩條是世間因果,這是真諦。
下面兩條是出世間的。出世間也先說果,果是什麼?滅。「滅」:滅煩惱、滅生死。「結業已盡」,滅盡了。「無生死累」:涅槃、寂靜、圓寂,都是滅的意思,把惑業苦滅掉,超越三界六道生死輪迴。這是「出世間果」。
果報當然有業因,因就是「道」。道的範圍非常廣大。「正助雙修,能至涅槃」:涅槃就是前面講的滅,涅槃是梵語,意思就是功德圓滿、清淨寂滅。如果我們用前面佛教大意三句話來說,「自淨其意」是正修,就是修定、修慧,定慧是正修;戒是助修,「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就是助修。這完全是從綱領上來說,在實際修行當中是相當的複雜。我們看《華嚴經》,善財童子正修是念佛法門,念阿彌陀佛,最後的結果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他以念阿彌陀佛這一個法門為主修、正修,用這個法門成就念佛三昧、成就正等正覺;以無量的法門來作助修,當中五十三參,參訪許多的善知識,成就自己的定慧,是助修。這一種助修,諸位一定要記住,決不是說遇到一個禪德就跟他學參禪,遇到一個密宗上師就跟他學持咒,那就糟糕,一樣都不能成就。所謂參訪是親近這些善知識,聽聽他講的,看看他修行的方法增長自己的智慧,絕不受他影響。如果受他影響,把自己的正修破壞,助修也沒有了,正助兩邊都失掉。自己必須如如不動,才有資格參學。看得清清楚楚,樣樣都曉得,增長智慧;雖然樣樣都曉得,如如不動,還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絕不改變,這就真幫上忙。不動心就幫上定,看得清清楚楚幫上慧,定慧都修了。
參學並不只限於佛門不同宗派、不同法門的這些大德,那為數不多;其實世間各行各業,從早到晚看的這些人,遇到的那些事,都是五十三參。見到這些人事,心裡清清楚楚,增長智慧;雖然見到,如如不動,在什麼境界都不動心,增長定功。修行,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就是道場,在這個道場才成就無上道。正修就是自己選定主修的法門,從初發心到無上道,決定不更換、不動搖。助修就是博學多聞,博學多聞裡絕不受影響,要記住這一點,絕不跟人家走;博學多聞是成就自己的定慧。怎麼曉得有定、不動心?樣樣都看、樣樣都聽,在這裡頭才曉得自己不動心,沒有受影響。怎麼曉得自己有智慧?樣樣都看、樣樣都曉得,人家不問的時候,心乾乾淨淨什麼都沒有,而一問樣樣都曉得,這是智慧;絕不妨礙自己的清淨心。也就是說,在六根接觸六塵之處,訓練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訓練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歷事鍊心,要在人情事故裡鍛鍊,才能成就。所以社會是菩薩的大道場,紅塵是道場;菩薩是紅塵裡開的蓮花,一塵不染。正助雙修要認識,要真正懂得這個意思。「道」就是道理、方法,超越世間、了生死的這些理論與方法;無量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這一個字都包括了。
在此地苦集滅道是講小乘—聲聞乘;其實苦集滅道是佛法的根本教義,通大小乘。過去天台智者大師有一個小冊子,講三十七道品第一個科目—四念處。四念處是講智慧,是我們學佛人入門修學的處所。我們一般講觀照,四念處就是基本的觀照法。第一、「觀受是苦」:以智慧來觀察,我們現前的享受是苦不是樂。以為現前享受是樂,那是顛倒、是迷惑;不過是苦暫時離開而已。你感覺到現在還不錯,因為現在苦剛剛離開。仔細想一想,我們從生下來豈不是就往墳墓裡面走嗎?一天一天接近,這種景象非常淒涼,非常可悲;你沒有覺察到,還覺得很快樂!做生日還慶祝一番,其實慶祝什麼?往墳墓裡一天天接近,有什麼好慶祝?實在顛倒,沒有智慧。佛真是高明,把這個事實真相看得清清楚楚。一天一天接近墳墓,眾生迷惑顛倒不覺悟。這個身,一身都是病,還要裝扮,還覺得很可愛。最大的病是飢寒之病,天冷不多穿衣服就會凍壞,三餐沒得吃就餓壞;三餐是吃藥,治餓病。我們所受的,確確實實是苦。第二、「觀身不淨」:我們這個身體不清淨,佛經上說三十六種不淨之物造成這個肉身。第三、「觀心無常」:這個心是妄心,一會兒想東、一會兒想西,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如果心老想一樣那就是得定,定在一門上那就是常;我們是一天到晚打妄想。第四、「觀法無我」:我,是主宰的意思、自在的意思。一切法裡面沒有主宰,不自在、不自由、不平等。不自在,無我;如果真有我,自己能做得了主宰、能自在的話,諸位想想,哪一個人不喜歡長生不老?哪一個人不喜歡年年十八?做不到,自己不能主宰自己。這是智慧觀察,能這樣觀察就覺悟了。智者大師把四念處解釋得很詳細,告訴我們藏通別圓四教都有四念處,四種念處境界不相同。四教也有四諦,這個地方是講藏教四諦,就是小乘法;通教有四諦、別教有四諦、圓教有四諦,細說說不盡。
「三轉法輪」:這是佛的教學善巧。「示、勸、證」,這是「三轉」。「示」:是指示,根性利的人一聽就明瞭、就覺悟。譬如佛說:「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招集感受的苦報;「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都從性體上說,「上」根人一聽就明瞭。「勸」:中等根性的人,跟他這麼說,他雖然聽見,好像與自己毫不相關,耳邊風一樣,所以必須要勸他;告訴他:我說的話不是說給別人聽的,是說給你聽的,你要特別注意。底下加勸勉的話,譬如,此是苦,你要知道。表解裡,應知、應斷、應證、應修,都是從勸修上說。這是對「中」等根性人說,意思就很親切了。「證」:根性劣一點,「下」等根性的人,雖然勸我,我行嗎?我能辦得到嗎?對自己沒有信心,是不是我們都能做到?佛末後現身說法,給我們作見證,作證轉。佛以自己為例:此是苦,我「已」經知道;此是集,我「已」經斷;這意思是我知你也能知,我可以斷你也可以斷,我能夠證得,你也能夠證得,我可以修你也可以修。這麼三勸,一而再,再而三,三勸如果都還不動,佛就沒法子。如果三勸能夠回頭,佛菩薩必定來;三勸不能回頭,佛菩薩不來,來了也沒用處,白跑一趟,白費口舌。我們通常叫做三轉四諦法輪。
乙、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前面介紹過,此地特別注重十二因緣的修法。十二條是連環的,裡面有一個斷掉,就統統斷掉;所以緣覺所用的方法比聲聞要巧妙。十二因緣裡面有因有果,果上不能了斷,一定要從因緣裡面斷。十二因緣講三世因果,過去、未來的因果我們沒法子斷,我們不能回到過去,能斷的範圍只有現在的因果。現在果不能斷,現在的因緣只有三條:「愛、取、有」,這三條斷一條就證辟支佛,就成功了。如果是修學大乘法門,淨土念佛是大乘法,能斷一條,馬上就證得一心不亂,成就念佛三昧。我們能不能在一切法裡把愛心斷掉?這個愛是貪愛,這一個字就是見思煩惱—貪、瞋、痴、慢、疑、惡見,一個愛字代表這些,把愛斷掉得事一心不亂。事一心就是斷見思煩惱,理一心是分破無明。
十二因緣有「流轉」、「還滅」二門。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互為因果;無明是因,行就是果;行是因,識是果;識是因,名色是果。到末後,老死是因,無明是果,它又轉回來,永遠是循環的。按照順序去「流轉」,這就是六道輪迴;如果顛倒過來,稱為「還滅」門。為什麼有老死?因為有生;沒有生,就沒有老死。沒有「有」,就沒有生;沒有取,就沒有「有」,沒有愛,就沒有「取」。這裡面斷一條就全斷,三界繫縛就得到解脫。「流轉生死門」,相當於四諦的「苦集二諦」;「還滅涅槃門」,相當於「滅道二諦」。
丙、三界迷諦
這一段是附註。「三界迷諦」:三界指欲界、色界、無色界,諦就是四諦—苦集滅道;世出世間的因果,我們統統都迷了。迷了之後才「起見惑」,有八十八使;「起思惑」,就是錯誤的思想,有八十一品。見思煩惱變現出六道生死輪迴,因為有惑,惑是迷惑,迷惑以後就妄動,妄動就是造作,造作就結業,業力變現出六道的果報。「身心酬業」,這個話說得非常的真實。真正明瞭了,我們在這一生際遇當中要像大修行人,他們對人生的態度無不是逆來順受、隨遇而安,縱然受苦也甘心樂於接受,不會打妄想去換個境界,想去找一個地方擺脫掉,不做如是想。為什麼?擺脫不掉。有這個業,怎麼能擺脫掉?譬如欠人家錢,想躲一躲不還債,那不行;現在不還,將來還是要還,沒法子!那乾脆還清好了,還清就自在,所以不逃避,願意受。受裡面,改造他的業,斷惡修善,在業因上下手,這樣確實能夠改變果報,這是有智慧的人所做的。
「斷盡證果」:不斷盡不能證果,一定要斷盡才能證果;八十八使、八十一品,一品都不能留。而斷的順序一定是先斷見惑八十八使,八十八使見惑斷盡,小乘就證初果。能把八十八使見惑斷盡就得保障,雖然不出三界,在六道輪迴裡,決定不墮三惡道。所以小乘證得須陀洹之後,在六道裡面只有人天兩道,不會墮三惡道,而且從此以後天上人間七次往來,一定證阿羅漢果。有許多學佛同修常常來問:菩薩五十一個位次,我們現在能不能算初信?五十一個等級,我們算一年級行不行?給諸位說,不夠資格。見惑八十八使斷盡算一年級,標準從這邊算起,這是圓教初信位的菩薩。圓教七信位的菩薩相當於阿羅漢,因為思惑也斷盡。天台四教儀、賢首五教儀都說得很詳細。
「聲聞斷事,緣覺斷習」:習是習氣。習氣很難講,古人常常用酒瓶來作比喻。把酒瓶裡的酒倒掉,倒得很乾淨,裡面也洗得很乾淨、擦得很乾淨,確實沒有酒了,聞聞還有味道,那就叫習氣。阿羅漢見思煩惱確實斷盡,但還有習氣在。緣覺的功夫比阿羅漢高,連習氣都沒有,都斷掉。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
|
|
|
|
|
|
6#
樓主 |
發表於 2012-4-12 20:50:51
|
只看該作者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第十二講 六度萬行
甲、六度
這一講是大乘佛法。大乘包括的範圍非常廣大,歸納修學的綱領就是「六度」。為什麼要歸納這六條?實在說,所謂佛法是建立在相對的基礎上,也就是眾生有病,佛法就好比是藥物一樣,眾生沒有病,也就沒有佛法,因此,「法」不可以執著。《金剛經》告訴我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有病的時候,需要這個法;病好了,這個法也不能要。
在這一表裡面,先來看看我們有些什麼病?這一定要搞清楚。第一是貪病,「貪慳」,這是病根,可以說無量無邊的煩惱業障、生死輪迴,都是從它而來的;包括後面的惡業、瞋恚,乃至愚痴,都離不開貪慳。因為它是一切病的根本,所以菩薩修學是從根本來拔除,得用個方法來對治它。我們曉得這個病的嚴重,就要認識對治的方法,而且要有效的運用方法來對治這個毛病。
「貪」是貪求,凡夫欲望沒有止境,不但對於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而無厭,連三界之外的佛法也貪圖。佛法,斷掉貪心才能得到;用貪心來貪求佛法,結果是增長煩惱,不會得到的。所以學佛要去貪心,不能用貪心來學,不可以用貪心來求。慳吝與貪可以說是同類的,已經得到的不能放下,叫做「慳」;這都是我們的病根,佛法處處教我們看破、放下。什麼叫做迷?什麼叫做悟?所謂迷,不知道貪慳是病,認為是應該的,是一樁好事情,這就是迷惑。覺悟了,知道它是病根,它給我們帶來無盡的苦難,如果真正從心地裡面把慳貪拔除,就成佛。無量的煩惱可以歸納為一百零八類,百八煩惱;《百法明門論》再歸納為二十六種,二十六種再歸納就是六個根本煩惱。六個如果你還嫌多,還可以歸納為貪瞋痴三毒煩惱。因為有這三毒,心裡頭有毒素,果報就是生死輪迴。三毒煩惱,哪一個最嚴重?如果再把它歸納成一個,就是慳貪。所以菩薩行法把布施列在第一條,布施是對付慳貪的。
「布施」有三大類。第一、「財物」布施:財分為內財與外財。外財是身外之物,如金錢、物品等。內財是身體,譬如當義工,以勞力、智慧、技能,為社會大眾服務,這是內財布施。一切所有內外之財,能施與有所需的眾生,稱為財物布施。自己有的,如果別人有需求,能捨,能夠供養別人,能夠贈與別人,心地清淨無有貪念。布施就是捨、就是放下;能捨,你就得清涼、自在,就開智慧。第二、「諸法」布施:諸法包括世出世間法;世出世間法,自己知道的樂於教導別人,稱為諸法布施。你所懂得的,有人來向你請教,盡心盡力把你所知道的都教給他,不吝法。你知道十分,只教他三分,他所懂得的永遠不能超過你,這是吝法,慳貪心沒有斷。第三、「無畏布施」:眾生遭遇災難危苦,心生恐怖、畏懼,你能夠幫助他,使他遠離恐怖,身心得到安穩,稱為無畏布施。這三種布施,如果沒有把慳貪心斷掉,這個布施不能稱為波羅蜜,只是布施而已。修這三種布施得福報。財物布施所得的果報是財物不缺乏;以錢財布施,得大富。世間富貴之人從哪兒來的?修財布施而來的。法布施得的果報是聰明智慧;世間人有智愚不等,不平等是果報,因為過去生中修的法布施不一樣。修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的果報。吝財得貧窮的果報;吝法得愚痴的果報;不能行無畏布施,身體多病,壽命不長。
布施涵蓋了一切佛法,佛陀教人不外乎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修學的不超越這三大類,能夠以清淨心、真誠心,服務一切眾生、服務社會、服務人民,而不求利益,這是布施。佛菩薩能施,因為知道身心世界無所有、不可得。世間人不肯布施,以為身心世界是真有,在這裡面貪而無厭、患得患失;只知道為自己,不曉得為眾生。
修布施的功德,略舉兩種:第一種「除怨」;第二種「不乏」,財物、諸法、身心健康長壽,樣樣都具足,不會缺乏。除怨也非常重要,世間人常講,一家飽暖千家怨!你家裡發大財,為富不仁,不能夠幫助別人、救濟別人,你這一條街的鄰里鄉黨對你都怨恨。你家裡遭小偷,人家看到小偷去偷也不會報警察,偷得好:他家裡有東西,多偷他一點。你家房子要被火燒了,人家也不會來救,燒得好。你要是有財富,常常布施別人,常常救濟別人,大家對你不但不怨恨,而且尊敬你。為什麼?因為你發大財,大家都有好處;你肯周濟這些鄰里鄉黨,多做這些慈善福利事業。布施所得到的功德利益還不只這些,前面兩條都是講世間的利益,不是講佛法;佛法的目的是除障,是「去障」,不在乎除怨、不乏。如果目的是施一得萬報,這是世間的果報,不能超越三界,不是得到究竟的功德利益。如果想超三界、了生死、明心見性,要除障。學佛的人修布施的目的是要斷慳貪之心,財布施決不是求財富,法布施決不是求智慧?無畏布施也不求健康長壽,求去除自己的病根。如果目標在這上面,這就是布施波羅蜜,才算是六度,度越慳貪煩惱。所以我們一定要懂這個意思,決不能夠停止在除怨、不乏,那是得世間果報,不能超越三界。世間果報享完還是要墮落,因為世間福報是享得盡,世間法是無常的,不是永恆的,我們一定要覺悟到。
「持戒」:持戒對治「惡業」。凡夫起心動念、一切的造作,無不是惡業。前面說過,起心動念無不是業。業裡面尤其可怕的是惡業,惡業的果報在三惡道。我們不想得三惡道的果報,一定要把惡業斷除;不造惡業,當然就不墮惡道。除惡業用什麼方法?持戒。持是保持不失,戒是戒律;戒律是善業,是惡業的反面。戒律也歸納為三大類:第一、「律儀」戒:律,有條文規定,像法律一樣,譬如五戒、十戒、菩薩戒、比丘戒,都有條文;儀是講威儀、儀態。戒律裡面關於威儀的地方非常之多,威儀就是小節;連小節都不犯,這叫不犯威儀。也就是說,禮節、規律是在生活當中要遵守的。第二、「善法」戒:一切善法,對自己身心有利益的,可以增長善根的,雖然戒律裡沒有,我們要遵守,也算是持戒。第三、「益眾」戒:對於自己身心沒有好處,可是對於眾生有好處,是利益眾生的,菩薩也應該捨己為人;這是屬於菩薩戒,菩薩能夠犧牲自己、成就別人。持戒的功德是「清涼」、「解脫」。能持戒的人,心地清涼、煩惱少。解脫是自在,戒律清淨,就得自在。由此可知,戒律不是約束人,而是真正教我們得到自由自在,把我們一切無明、煩惱除掉。
「忍辱」:忍辱對治瞋恚。「瞋恚」:在三毒裡面這是非常重的一種煩惱,果報也非常可怕,慳貪是餓鬼道的業因,瞋恚是地獄道的業因。佛法常講「火燒功德林」,這個火就是瞋恚之火,功德指定慧;一發脾氣,定沒有了,慧也沒有了,定慧都燒掉;福德是燒不掉的,功德燒掉了。功德能斷煩惱、能破無明,如果瞋心不斷,我們煩惱、無明一定會增長。為了要拔除這個病根,菩薩修忍辱波羅蜜。六度裡面只講忍,辱是翻譯經典的大德加上去的。中國人很有耐心,能忍;可是有一樁事情不能忍,「辱」不能忍。「士可殺,不可辱」,殺頭可以忍,沒有關係,侮辱不能忍。中國人自古以來把辱看得很重,翻經的祖師大德認為辱都能忍,還有什麼不能忍?忍加上辱,這是專門對中國人說;能忍辱,那就無有一法不能忍。忍要有智慧,而不是強忍。忍辱,不把需要忍受的放在心裡,忍辱波羅蜜就廣大而無有邊際,都把它化成智慧,都把它變成禪定。
忍辱,分為三大類:第一、「人害」:別人想盡方法障礙你、傷害你,你要能忍,一定要明瞭這裡面的道理。那個人為什麼障礙我、傷害我?他為什麼不障礙別人、傷害別人?佛門常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他傷害你是果報,果之前一定有因;如果真正覺悟到這樣,我們忍受可以做還債想,這一筆債務還了,再也沒事了。菩薩在世間是個覺悟的人,菩薩會不會受到傷害?會。躲不躲避?不躲避,他知道這個債一定要還,躲不過的。安世高在中國還了兩次命債,《高僧傳》記載得很清楚,他有神通、有他心通,有能力躲過,不跟冤家債主見面就行,害不了他。但是,他還故意到那個地方去被他打死,還了命債。以後再投胎到人間,再去跟他見面,變成好朋友,冤債解除。這不是凡人能做得到的。凡人迷惑顛倒,於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覺悟的人,樣樣事情都給你了斷,絕對沒有報復的念頭。《金剛經》有一段忍辱仙人的故事,歌利王割截忍辱仙人的身體,那是一種凌遲處死,拿刀一刀一刀慢慢割,這種刑罰非常殘酷,受刑的人非常痛苦;這是「人害」,這位菩薩能受得了,沒有瞋恨心,所以忍辱波羅蜜圓滿。你們發心修菩薩道,一定有這一天;就好像你讀書,必定要經過考試,考試滿分,忍辱波羅蜜圓滿了。人家無緣無故的對付我們、傷害我們,都沒有瞋恚的心,這是圓滿的忍辱波羅蜜。別人對你一點點傷害,你都受不了,你還學什麼菩薩道?
第二、「世苦」:世間的苦難要能忍受。飢寒之苦,物質環境上缺乏之苦,都要能忍受。這也是屬於自己的業力,譬如財物缺乏,過去生中沒有修財布施,今天得的果報樣樣缺乏,是因果相應,我今天受這個貧窮也是應該的;看到別人富足,前生修財布施,他得財富,他今天享受是應該的。覺悟的人不怨天不尤人,曉得因果相應。如果想改善自己的環境,就修因,不必去羨慕別人。我們要想得財用,多多修財布施,財用決定不缺乏。沒有修布施,這一生許許多多的欠缺一定要能夠忍受。
第三、「修法」:佛法的修學要能忍耐。佛法的修學要無量劫的時間才能成就,你要有耐心,沒有耐心就不能成就。忍辱仙人專修忍辱波羅蜜,修五百世;以中國人算法,一世三十年,修五百世,這個時間相當長,才能把忍辱波羅蜜修圓滿。所以我們修學要有耐心、要有恆心,鍥而不捨才能有成就。大多數的人退墮,都是因為沒有耐心。古人親近一個老師,至少都在十年以上。《高僧傳》裡,親近一個善知識二十年、三十年的很多。師友具足,同學互相切磋,老師指路,才能成就。修法要有耐心,無論行門、解門,都要有相當的耐心。像江味農居士、周止菴居士,一生在一部經上用四十年的時間,不簡單,所以人家的成就不是偶然得來的。任何人有這樣的毅力、耐心,都會有成就。古人說得好: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有耐心、有忍辱的心,就會成就。
忍辱的功德:第一、「不失」:《金剛經》雖然講六度,特別強調布施、忍辱,布施是能修功德,忍辱是能保持功德,不會讓它失掉。第二、「成就」:保持就能成就,世出世間法都能成就。俗話說:「小不忍則亂大謀。」世出世間法的成就都要靠耐心,要能夠忍耐,無論做什麼事情,不要衝動,要緩慢,循序漸進,才能成就。現代人急躁,什麼事都要快速,弊病很多。忍辱是除「瞋恚」障,能夠做到除障,忍辱波羅蜜就成就。所以修學菩薩道的人,修忍辱度,度瞋恚這個障礙。
「精進」:精是得其精華、純而不雜;進是進步。天天求進步,儒家講日新又新,佛法講精進,永遠進步。精進也分為三類。第一、「披甲」精進:這是比喻,古代打仗,士兵披盔甲衝鋒陷陣,現代戰爭戰車列在第一線,也是披甲精進;這是比喻勇猛的意思,沒有畏懼,向前精進。如果自己肯努力,什麼樣的障礙都障礙不住我們。什麼東西能障礙自己?懈怠懶惰障礙了自己,外面的力量是沒有辦法障礙的,無論順境逆境都不能障礙,就怕自己懈怠放逸,那就沒有法子。第二、「攝善」精進:這是講精進法的內涵。我們的精進,要向一切善法去追求、去努力,千萬不要向惡法精進,那就壞了。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這是佛教導我們的精進法。第三、「利樂」精進:於一切眾生有利益,一切眾生能夠得到樂受,這個事情我們要努力去做。諸位要曉得,令一切眾生真正得到福利安樂,就是佛法,這是真實的利益、真實的安樂。我們自己要努力修學,要把佛法發揚光大,介紹給一切眾生,幫助他修學,這是精進波羅蜜。
精進的功德是「增善」、「不退」。增長一切善法,使不退轉,這是我們現前得到的利益。能增善、能不退轉,「懈怠」的毛病自然就斷掉。懈怠懶惰是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的煩惱,可以說是先天的煩惱,不是後天學來的。這個煩惱非常的嚴重,使我們世出世間法的修學都不能成就,都不能夠圓滿,所以這個毛病一定要想方法來對治克服;能克服,一定能成就。但是用什麼方式克服,每一個人並不一定,自己要曉得這個病,要知道選擇某一種方式把這個病克服。我是用上台講經的方法,對治懈怠。因為剛上台講經時,講一個小時,差不多要準備二、三十個小時,沒有那麼多鐘點認真去準備,下不了台;一個星期講一次、兩次,一點都不敢懈怠。所以懈怠是嚴重的障礙,自己一定要想方法對治。
「禪定」:這是大乘佛法修行的關鍵、樞紐。前面四種都是為修禪定做前方便。你放不下,不能得定,你有惡業、不能忍辱、懈怠懶惰,也不能得定,可見得前面所修都是為禪定做預備功夫,禪定才是真正主要的修學。首先要懂得禪與定的定義,「禪」這個字是梵文音譯,「定」是中國字,定的意思與印度禪那的含義很接近,所以古人翻譯就把這兩個字合起來,這種翻譯法稱為梵華合譯。禪的意思是不著相,《金剛經》所講「不取於相」,這是禪;「如如不動」,這是定。禪定並不是天天盤腿面壁打坐,那是坐禪;禪定範圍廣大,這不過是修學禪定的第一種而已。這一種便利於初學,但是初學者心很散亂,叫他坐在那裡身不動,心在動、打妄想,還是不行,那沒有用處。禪定著重心不動,身要動;身是一部機器,機器不動就不能發揮它的功能,所以機器一定要運作,身要動;心不能動,因為心本來不是動的,心是非有非無。佛法常用圓(法輪)來表法。圓周要動,圓周不動的話,圓就不起作用,我們今天一切的文明,可以說都是圓帶動的;但是圓心動不動?心不動。所以禪定著重在心不動,身要動。
六祖大師在黃梅八個月,他修的禪定就是這種功夫。黃梅那時住一、兩千人,他每天替常住工作,舂米劈柴,身一天到晚要動,沒有休息,心不動。他在黃梅八個月是真正在那裡修禪定,所以五祖把法傳給他,而不傳給天天在禪堂裡頭面壁,一坐好幾天都不動的、不倒單的。《六祖壇經》實在了不起,這本書是中國人自己說的,不是從印度經典裡面翻譯過來的,它的內容幾乎是包括全部佛教的原理原則,把一部《壇經》念通,所有大小乘法全部都通達,這是非常好的書,是我們中國的國寶。希望諸位認真去學習、體會,知道什麼叫做禪;禪應用在生活上,行住坐臥、穿衣吃飯,沒有一樣不是禪。表現在藝術上,像中國的繪畫、書法、雕刻、美術,都帶有非常濃厚的禪家色彩,這就是禪的藝術化、禪的生活化,使我們整個生命都變成禪定。從禪定裡透出的智慧稱為般若智慧,是真正的智慧,不是從心意識裡,不是從分別執著、思惟想像裡產生的智慧,是從定中自然顯現出來的。
禪分三大類。第一、「世間禪定」:指四禪八定。這一種禪定修成之後果報在四禪天、四空天,色界、無色界,三界裡面最為殊勝。第二、「出世間禪定」:佛學名詞稱為九次第定,就是第九定。前面八定是世間的,色界有四種禪定,無色界有四種禪定,一共是八種,禪定功夫有淺深不一樣。定功更深,再往上超越,就是第九定,第九定是屬於出世間的,超越三界六道。第九定指小乘的阿羅漢,阿羅漢與辟支佛所修的是出世間的禪定,乃至於諸菩薩們所修也是出世間的禪定,都超越了世間。第三、「上上禪定」:是諸佛與大菩薩們所修。如果將範圍擴大來說,凡是能見性的禪定都可以稱為上上禪,六祖大師所修所傳的就是上上禪定。唯有上上禪才能明心見性,出世間的禪定雖然能夠超越生死輪迴,不能見性,所以一定要修上上禪。上上禪的原理原則都在《壇經》裡面。
禪定的功德是「靜慮」,靜慮是我們現前就能得到的好處,身心清淨;慮,頭腦清楚,不迷惑顛倒。心清淨、頭腦清楚,這是禪定的好處。它能成就一切世出世間法,對你的學業、事業,都有很大的幫助,這就是禪的生活化。更殊勝的功德是「見性」,明心見性。禪定是佛法修學的重心,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都是修禪定,不修禪定不能稱為解脫門,不修禪定不能見性。為什麼有這麼多法門?法門是方法、手段;修禪定有無量無邊的方法,並不只有盤腿面壁,盤腿面壁是無量無邊的方法裡的一種。念佛也是禪定,一心不亂就是禪定,事一心不亂就是出世間的禪定,理一心不亂就是上上禪定;用念佛的方法來達到,所以念佛也是坐禪。坐禪,《壇經》說:心不動,名為坐;心不執著,名為禪。除障—「散亂」:散亂就是精神意志不能集中,這是障礙。精神意志不能集中,智慧不能現前,這也是大病,要用禪定的方法來斷除。
「般若」:這是佛法修學的目的。禪定是手段,前面四條乃是手段之手段,關鍵的手段是禪定,因定開慧。智慧是從清淨心裡面生的,智慧是從定中生的;心要是散亂,決定沒有智慧。般若有三種:「實相」、「觀照」、「方便」。實相是體,是般若智慧的本體。觀照是自受用,是自修自證。方便是教化眾生,善巧方便。
般若的功德是「大覺」,大覺就是成佛,圓滿徹底的覺悟。自覺之後一定要「度他」,要幫助別人覺悟。去障—「愚痴」。愚痴就是根本無明,根本無明斷盡就成佛。成了佛,連等覺菩薩也能度,度生圓滿;九法界有情眾生,他都有能力教化,而沒有障礙。
六度,如果不能除障,就不叫做「度」,那是修六種福,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統統是福報。如果能除貪慳、惡業、瞋恚、懈怠、散亂、愚痴,這才叫做六度、六波羅蜜。儒家三達德:大智、大仁、大勇,與佛法講的六波羅蜜非常接近。布施、持戒是大仁;布施是能夠推己及人,持戒能夠令一切眾生歡喜,對你不恐怖、不會害怕,因為持戒的人不會傷害任何人。忍辱、精進是大勇,禪定、般若是大智,豈不是智仁勇三達德具足!這是菩薩修學的綱領,可見得佛法沒到中國來之前,儒家所修學的接近大乘教義。
乙、萬行
六度展開就叫萬行。行,是動詞。萬行就是無量無邊的行門,修行的方法。無量無邊的行門,用四弘誓願全部把它歸納。四弘誓願裡面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條,這是真正的大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度就是幫助、服務,服務社會、服務眾生。這是大乘佛法的本願,我們要利益一切眾生;其餘的三願是為了圓滿第一願。你要度一切眾生,你自己一定要成就德行,一定要斷煩惱;如果你不斷煩惱,你去度眾生,恐怕會被眾生度去。我們為什麼要斷煩惱?是為了要救度一切眾生,才斷煩惱。斷煩惱是修德,是德育;學法門是智育,是求學問。斷煩惱是品德的修養,學法門是智慧、學術的修養。這種努力精進為誰?不是為自己,是為了一切眾生。看到一切苦難的眾生,我們要去幫助他、援助他;自己沒有高尚的品德、深廣的學術,你拿什麼去幫助人?菩薩一切的修學不為自己,而是為一切眾生。你們要問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出來。唯有菩薩,生命才真正有意義,他為一切苦難的眾生而為,為一切苦難的眾生不休息,絕非自私自利。為一切苦難的眾生,自己修布施、持戒、忍辱,斷煩惱,為一切眾生學無量法門。所以第二條「煩惱無盡誓願斷」,第三條「法門無量誓願學」,都不是為自己。末後一條,那是積極到了盡頭,「佛道無上誓願成」。為什麼成佛道?因為還要度等覺菩薩,還要幫他的忙,你要是不成無上佛道,等覺菩薩也是眾生,他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沒破,這忙幫不上,你度眾生的願就不圓滿。由此可知,四弘誓願實際上是一願,為了完成度眾生的大願,才有後面的三願;先成就自己,再幫助別人。
「此名四弘誓願,然能行此四句,萬行可謂盡包,枚舉不勝其煩。」能夠把這四句的意思明瞭,真正努力去做到,菩薩的行願全都包括在其中。所以學佛先要發大願,沒有大願怎麼會有大行?沒有大願怎麼會有真精進?所以大行、大精進,都是以大願為基礎。這是把大乘佛法—「菩薩乘」簡單的介紹出來。
第十、十一、十二這三講,是佛法一般的綱領,所謂是通途法門;第十三講表介紹特別的法門。特別法門跟普通法門究竟有哪些不一樣?特別在什麼地方?這是我們要留意的。通途法門,一生要成就確實不容易;但是我們在佛法上要獲得真正的成就,特別法門可以幫得上忙。佛法要專攻,才能成就。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
|
|
|
|
|
|
7#
樓主 |
發表於 2012-4-12 20:56:33
|
只看該作者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第十三講 行門中一特別捷徑
捷徑就是近路,成佛最近的一條道路。近路,實在講它是大乘法,大乘比小乘要快得多。在大乘法裡,禪是捷徑,比禪還要近、還要穩當,那就是念佛法門這一條路。在這一條路裡修成就的人非常多,我們在《淨土聖賢錄》、《往生傳》看過很多,近代學佛人往生的例子也不少,可見得這個法門實在可靠。不但歷代祖師弘揚,當年佛陀在世也特別稱讚這個法門。佛的父親淨飯王,以及他的家族許許多多人,都是修西方淨土,這些都給我們很大的啟示。
甲、學者感想
「欣羨理論」:一般的學者接觸到佛法之後,對於佛法的道理都生起羨慕的心。「解說周詳」:佛法經典非常的豐富,博大精深,在理論上、在事相上,解說周詳。「方法精細」:修證的方法非常精細,所以有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多趨佛學」:不但是在宗教界裡,學術界也非常嚮往學習佛法。多數人把它當作一種學術來研究,這一條路在世間法裡面也能有一些成就,但是對於自己生死大事疏忽了。實在講,真正能覺悟到自己生死大事的人太少太少,這個事情是疏忽了。疏忽之後,真是苦,這種苦頭沒有見到、沒有嘗試到,無法去想像、無法去體會,可是這些苦難就在眼前,佛觀察一切眾生愚迷顛倒,稱之為可憐憫者。要想離苦得樂,唯有自覺。佛菩薩在旁邊幫助我們覺悟,如果自己不覺悟,佛菩薩也幫不上忙,也無可奈何!
「畏視實行」:講到修行,產生畏懼。「斷惑難」:惑是迷惑、見思煩惱。佛曾經有個比喻,「四十截流」,流就是瀑布,譬如有四十里寬的瀑布,你能一下子把它阻擋住,使這個水不流,諸位想想這是要多大的力量?比喻斷惑真難!「時間長」:斷三界八十八使見惑之後,還要天上人間七次往返,才能把思惑斷盡,時間實在是長。「三僧祇劫」:中國人算萬萬為億,萬億為兆。以兆做為單位,上面是一千,底下有八個萬,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這是一個阿僧祇。劫,是時間單位,大約是一千六百多萬年。還要乘三倍,三個阿僧祇劫,這個數目字確實是天文數字。要圓滿佛果,須經歷三大阿僧祇劫,時間太長了。「嘗疏學佛」:疏忽修行。在佛學學術上去鑽研,疏忽修行,這種修學法「等於說食數寶」。肚子餓了,說這個菜不錯,那個菜也不錯,說了半天,肚子還是空空的,這是說食;數寶,就像銀行出納,一天到晚數鈔票,都是別人的,不是自己的。我們學佛最怕走上這個道路,說食數寶,與自己生死毫不相關。學佛一定要斷煩惱、要轉識成智,這才是功夫,才有效果,才有成績可言。煩惱不斷就是說食數寶。
每一個人都想有成就,而許多法門確實有它的困難處,不適合我們現前來修學,所以佛開的法門這麼多,就是便利我們選擇,選擇適合自己的一種方法來修學,這種方法能夠幫助自己斷煩惱,幫助自己得到清淨心。在一切法門裡,佛指給我們大方向:正法時期戒律成就,換句話說,修戒律、禪定、淨土都能成就;像法時期,戒律成就很難,禪定可以成就,淨土可以成就;末法時期,只有淨土才能成就。而在淨土裡,真正能成就的是「帶業往生」,這是非常可能的事情。所以我們學佛不能好高騖遠、不能好奇騖怪,一定要老老實實的修學、用功夫。特別法門就是特別介紹末法時期的淨成就,這是一個特別的捷徑。
乙、門餘大道淨業
這一段介紹念佛法門的內容。「門餘大道淨業」:門就是指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法門之外有一個特別法門;大道就是成佛之道,就是淨土淨業法門。這個法門又稱為二力法門,有「佛力」、有「自力」。除淨土法門之外,八萬四千法門都要靠自己,才能成就;但是淨土法門固然靠自己非常重要,佛也幫上忙。
「佛力」:佛幫什麼忙?「示現佛國,宏願接引」:你的煩惱習氣沒斷,是個凡夫,娑婆世界環境不好,你沒有辦法修學,不能成就;佛創造一個好環境,供給你修學。你在家裡讀書很難成就,佛辦這個學校可以幫助你,那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有這麼好的所在,佛很慈悲,歡迎你去。可是怎麼去法?這個世界不在我們地球上,距離我們娑婆世界甚遠,你找也找不到,在你臨命終時,佛來接引你,不需要找,佛來帶你一道去;佛力幫忙就是幫這個。這種忙,八萬四千法門裡面沒有。佛力幫忙,這對於我們來講實在是便利太多太多,我們今天修行的目的不必用在斷惑上,只用在求往生就行了。可是求往生與斷惑也有分不開的關係,能夠斷惑當然更好,品位更高;不能斷惑,能夠把煩惱壓住、控制住,不讓它起現行,就可以往生,品位雖然低一點,佛國是到達了。一到達,所得的利益、所得的好處,實在是不可思議;《彌陀經疏鈔演義》、《彌陀經要解》,都說得非常詳細。
「自力」:我們要具備些什麼條件?這裡給我們提了三條綱領,是我們自己在這一生可以辦得到的。第一、「方便伏惑」:伏惑,伏住煩惱,這是必要的條件。沒有這個條件,佛號念得再多也不行,古人講「喊破喉嚨也枉然」。為什麼?雖然念佛號,不能伏煩惱。第二、「帶業往生」:帶業習種子,不帶現行;你煩惱沒斷,能夠伏住,這樣可以往生。如果煩惱還在,念念當中都有煩惱,這不行,沒法子往生。煩惱的根沒有斷,決定不起現行,這個也很難體會,譬如我們有貪心,貪有貪的種子,貪心起來的時候是現行,貪心不起來,種子在,貪心沒斷。帶業是帶種子、帶習氣,絕不帶現行。所以我們平常在生活裡就要注意,不讓煩惱起現行;煩惱就是七情五欲,常常在心裡起這些念頭,佛號念得再多都是枉然。佛號如何變成功夫?就是能夠把煩惱壓下去。煩惱才起來,一句阿彌陀佛就把它換過來,換成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把煩惱壓下去。煩惱起來只有第一念,第二念就變成佛號,第一念是煩惱,第二念佛號把煩惱壓下去,這叫做念佛人。遇到順境起了貪心,一句阿彌陀佛把它壓下去,貪心不起;遇到逆境起了瞋恚心,瞋恚念頭才起,第二念佛號就把它壓下去,有這種本事才能帶業往生。初學的時候,不太容易壓得住,這個方法用久、用熟,才能控制煩惱。念頭一起來,立刻就警覺,這一句佛號就是警覺。確確實實能把妄想、妄念控制住,完全控制住就是功夫成片,這就是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如果功夫好,能夠把煩惱念斷,連習氣種子也沒有,這就是念佛三昧,就是禪定;得到定,這個定能夠斷煩惱,斷煩惱就是事一心不亂,生方便有餘土。假如功夫更高,從定中開智慧,智慧可以破無明,無明破了,這是理一心不亂,自己成為法身大士,生西方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與《華嚴經》的境界完全相同,是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別教是地上菩薩,也就是禪家所講見性成佛。到這樣的境界,一句佛號,念佛的方法可以成就。大勢至菩薩在楞嚴會上說:「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心開是理一心不亂、明心見性;只用這一句佛號,不用任何法門,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從伏煩惱到明心見性,就是這一個方法。所以這是在法門裡面,最為殊勝、最特別的一個法門。第三、「當生成就」:這個法門是當生成就的佛法。這是講自力,自己具備這個條件,佛力才幫得上忙,才能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
下面三句說出這個法門殊勝的功德利益。第一、「超出三界輪迴」:出三界非常之難,通途法門講,見思煩惱不斷,沒有辦法出三界。淨土法門真是特別,見思煩惱沒斷,能出三界。為什麼?阿彌陀佛來接引,阿彌陀佛進來帶你出去。第二、「了脫分段生死」:分段生死是六道裡的生死輪迴,從此以後永遠擺脫六道生死輪迴。第三、「皆不退多補處」:這是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絕不退轉;生到西方之後,功夫每天進步,不會退步。而且到了西方之後,「多補處」,這是說環境好。不像我們現前這個環境,多半的人都是迷惑顛倒,我們不知不覺要受影響;還有邪知邪見,對我們多少都會有障礙,使我們猶豫不決、無所適從,這是我們眼前修學環境上所遇到的困難,不曉得學哪個法門好。西方極樂世界則不然,所見到的、所聽到的,多半都是補處菩薩、等覺菩薩,程度跟佛沒有兩樣;無量無邊的佛來教化,這個福報太大了。補處佛的德行、知見,統統都圓滿,跟佛沒有兩樣,只是不在佛的地位上,除這個之外,與佛沒有兩樣。這是福報真正大,這麼好的修學環境,你要是不曉得選擇,自己要去吃苦頭、要去苦修,想達到這個境界太難太難了!這是給你介紹這個特別殊勝法門。
丙、方法略舉
這一段依經典告訴你修學的方法,這就是《彌陀經》裡面最重要的內容。《彌陀經》正宗分裡分為三大段,就是「信、願、行」。《彌陀經》經文雖然不長,義蘊非常豐富,決不是淺學人能夠看得到的,一定要依靠再來人、古大德幫助我們,請他們來作導遊,給我們解釋說明,我們才曉得經典裡面所蘊藏豐富的意思。全經的綱領,首先是教你要建立信心。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列舉六條綱領:第一、「信自」,信自己、信自力;第二、「信他」,信佛力;第三、「信事」;第四、「信理」;第五、「信因」;第六「信果」。每一條都說得非常詳細。
信—「如聖言量、真實不虛」:佛說的話是聖言量,不會欺騙我們。要相信西方極樂世界實實在在有,相信西方極樂世界有許多優點是我們這個地方所沒有的。修學這個法門,一定要下決心把這個世間捨掉,如果還留戀這個世間,決定不能往生。這個世間什麼東西都要放下,有一絲毫的留戀都不能成功,你就去不了!
願—「專修往生、乘願再來」:娑婆世界,我們在這裡的時間久了,與這裡的眾生都建立許多密切的關係,生生世世互為眷屬,有很深的感情,現在要把這個感情一刀兩斷才能往生。往生並不是不顧他們,到西方成了佛,再來才有本事度這些眾生,才能幫他忙。四弘誓願裡講斷煩惱、學法門,在我們這個世間辦不到,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都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再告訴諸位,學其他的法門實在是不聰明,為什麼?不管你學哪個法門,到最後還是拐彎抹角,還是要轉到西方極樂世界,走很多冤枉路。為什麼?不到西方極樂世界不能成無上正等正覺。學其他法門,可以成正覺,可以成正等正覺,但是不能成無上正等正覺。要想成無上正等正覺,非到西方極樂世界不可。修其他的八萬四千法門,到最後還是要到西方淨土,豈不是繞了好多圈,走了很多冤枉路?為什麼不直接去淨土?這一個事實我們在《華嚴經》裡看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學的法門不一樣,那就是說學的是無量法門、八萬四千法門,到最後講到無上正等正覺,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說明無上正等正覺,只有在西方極樂世界完成,可見得這個法門的殊勝。所以《大方廣佛華嚴經》是大本《彌陀經》,《彌陀經》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精華綱要;《華嚴》到最後導歸極樂,就是歸到《彌陀經》;《彌陀經》可以說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總結論、最後的歸宿。所以要發願求生淨土,乘願再來,千萬不要捨不得娑婆世界,那就壞了,永遠不能成就。
有信有願還要有行。「行」就是修行,一定要修正自己的行為,符合西方極樂世界的標準;換句話說,取得西方極樂世界的資格,要符合它的德行標準。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沒有作惡,都是善人,而且是上善之人;上善之人心裡不會有惡念。心裡還有殺盜淫妄,還有貪瞋痴慢,這個人是惡人,不是善人。表面上裝善也不行,去不了。李老師常說,台中蓮社二十多萬同修,能往生也不過四、五個而已,原因是不夠標準。一天到晚拿著念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念,心裡貪瞋痴慢、殺盜淫妄沒斷,不是善人。極樂世界,善人才能去,所以一定要斷惡修善。
修行有正助雙修。「正行」是「持佛名號」:二六時中這一句阿彌陀佛不能間斷,用這個方法達到「一心不亂」。「助修」是「止惡修善」:要持戒,持戒的意義是斷惡修善,達到「心不顛倒」的目標。
功夫上的要求,每一聲佛號都要具足信、願、行;這三個條件,是修淨土的三資糧,資助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佛號裡真正具足信、願、行,你的心一定是清淨的,決定是上善之心,不會有一個惡念,自然就能與西方淨土相應。至於念法,念六個字、念四個字都可以;大聲念、小聲念,出聲念或者是默念,隨自己方便,你覺得哪一種念法念得很得力、很相應,就可以用那一種方法念,沒有一定的。有人佛號念得很快,有人念得很慢,能念到一心不亂就是好的念法。不管你用什麼方法,能念到心地清淨就好。真正念佛的人,佛像就供一尊—阿彌陀佛。為什麼?求一心不亂。經本就一本《彌陀經》或《無量壽經》,專一;其他的什麼都不要。古來大德,專修淨土都是如此。印光大師,他的房間裡面,就是一尊佛像、一個香爐、一本經書、一個蒲團。除此之外,一個「死」字掛在旁邊,一天到晚看到,我快要死了,趕緊念佛,所以功夫能成就。印光大師是我們的榜樣。蓮池大師說:三藏十二部,讓給他們去悟;八萬四千法門,饒與別人行。你們去行去,我是專門念佛;搞別的法門,一定耽誤自己。古德常講:「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所以,一句佛號念到底,什麼都不求,只求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就行了!甚至於品位高下,統統不要管,不要去跟阿彌陀佛談條件,這樣才能夠成就,才能真正念到一心。
丁、事有特別
說明淨土法門的特殊。「設喻」:先從比喻上說,然後再做個比較;這個比喻是古德所說的。「如竹中蟲求出」:竹竿是一節一節的,裡面有一隻小蟲,牠想出去。「他宗節節上穿」:八萬四千法門,其他的法門採取的方法,好比小蟲每一個節都咬破,一層一層往上穿,爬到頂端才能爬出去,費時間很長,要經過許許多多的難關。「淨宗從旁破出」:淨土法門,不是豎出,是橫超。豎出難,例如天道:六欲天、四禪天、四空天,要修十善業道、四無量心、四禪八定,才能去得了。天道尚且如此不容易,何況出世間聖道。可是淨土法門特別,橫超的法門,從旁破出,不從豎出。從旁破出,還有個比喻,此地省略了。這個小蟲在竹子裡向旁邊咬,竹子外面有塊大石頭,常常颳風,竹子在大石頭上磨,已經磨損得差不多,所以小蟲很容易咬破竹子,很短的時間就出去了;「風」與「石」比喻佛力加持。所以淨土法門比其他的法門,實實在在要快得多。
「比較」:其他法門與淨土法門做個比較。「他先解而後修」:不管是哪一個法門,首先要把它的理論、方法、境界完全明瞭,才能夠修行,所以它的順序是:信、解、行、證;如果不明瞭就去修行,統統是盲修瞎練,不會成就。「淨先修隨分解」:淨土法門是解行同時的;修就是念佛。解跟行是同時並進,一定要理解,解行相應,解行同時,這就容易了。「他如步淨如車」:其他的法門好比是步行,相當艱苦;淨土法門好比是坐車,舒舒服服、穩穩當當就到了。但是上車靠自力,上了車之後,那是佛力了。諸位要記住,我們現在修學,求佛接引這一段靠自力,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靠佛力加持,那個增上緣太好太好了。下面是難易比較。「難」—「萬中難得一」:其他的法門,一萬個人難得有一個人成就。「易」—「萬修萬人去」:淨土法門容易,永明延壽大師說,萬修萬人去。一定要如理如法修行,才是萬修萬人去。確實靠得往,穩當、快速,這是淨土法門殊勝之處。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
|
|
|
|
|
|
8#
樓主 |
發表於 2012-4-12 21:02:1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佛教 于 2012-4-12 23:01 编辑
第十四講 吾人應有之警覺
最後這一個講表是總結,勸勉諸位。「吾人應有之警覺」,真的要警覺,警覺就是善根、就是福德。今天在台灣,佛教的因緣不缺乏,缺乏的是善根、福德。如果真正有善根、福德,接觸這個因緣,這一生一定是圓滿成就。
甲、世法之相
「世法之相」:這是第一個要覺悟的。「器世間」是宇宙,「不住成住壞空」,「不止滄海桑田」;「萬法無常」。這是講我們的環境,我們要提高警覺。世界各國武器日新月異,天天研究發展,到最後必定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一旦戰爭爆發,整個世界會毀滅,地球上的生物也永遠消滅,這是人類將來的結果,要警覺。學會淨土法門,將來第三次大戰爆發,他們毀滅,我到西方。一定要警覺,不警覺不得了。
「有情世間」:「不斷生住異滅」,「故有六道輪迴」;「生死事大」。對於人事環境,對於自己本身,都要有大大的覺悟。覺悟了,要是沒有法子解決,只得聽天由命,這是痛苦、無可奈何的。在佛法裡確實有辦法解決,佛法的修學就是解決這個問題。而今天時間太迫切,除了念佛法門之外,用其他的方法來不及,而且不可靠,這個法門是最快速、最穩當的法門。不選擇這個法門,一定誤事,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乙、人身難得
這一段是佛在經典上勸勉我們的話。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最貴」:人身最可貴,因為容易修道。「易近道」,容易接近佛法,「容易覺悟」,「容易解脫」;所以六道裡面人身最可貴。「餘」:其他的五道;「本」:我們現在的人道。「天耽樂忽解脫」:天上樂多苦少,把生死大事忘掉、疏忽了,這是富貴學道難。「修羅多瞋背道」:修羅瞋恚心太重,好勝心、嫉妒心、瞋恚心特別重,這三樣東西障道,所以他修道非常困難。我們自己是不是修羅?如果這三種心重,就是修羅。《楞嚴經》講,阿修羅四道都有,天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裡有,只有地獄道沒有修羅。我們如果在一切順逆的境界裡面,沒有爭強好勝的心、沒有嫉妒的心、沒有瞋恚的心,決定不是修羅。「三途昏昧多苦」:地獄、餓鬼、畜生太苦,昏昧多苦,這也是修行的障礙。昏昧,不能辨別是非;多苦,苦障礙修行。人道的好處,「多苦易啟覺悟」,「小安能獲修道」。人道苦多樂少,能得小安穩、小康之家,這是可貴之處。人身不容易得,得人身就有解脫的機會。我們在六道裡,這一生好不容易得到人身,若不好好利用這個機會超出三界輪迴,得到等於沒有得,空來一場,太可惜!
「難得」:人身難得。為什麼難得?底下是佛在經上所說的比喻。「機緣喻」:機緣不容易。第一個比喻,「高山垂線穿鍼」:佛是講須彌穿鍼,須彌山是最高的山,從山上垂一條線下來,山下放一個繡花針,線一掉下來剛好就穿進針孔。你們想想,這個機會有幾成?這是說得人身的機會這樣渺茫,我們是須彌山那條線,恰巧就穿進人道這個針孔,真不容易。第二個比喻,「盲龜浮木伸頭」:瞎眼的烏龜在大海裡,大海裡有個木板,木板當中有個洞,木板在大海裡漂,瞎眼的烏龜頭一伸出來,剛好伸在木板洞裡;這個機會太難得,機緣不容易。佛說的話是聖言量,我們要相信,佛不會欺騙我們的。《金剛經》說:「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妄語者、不誑語者。」我們一定要相信佛所說的,人身不容易得來。在六道裡,神識投到人道確實不容易。
「量數喻」:從數量上比喻。「爪土及大地土」:釋迦牟尼佛當年在祇樹給孤獨園,祇園精舍蓋房子有建築工程,佛帶弟子們去看,佛在地上抓了一把土然後撒掉,指甲上還有一點。佛一個動作、一個表示,他的學生們都會問:老師您這是什麼意思?因為佛沒有戲論,不會開玩笑,一舉一動都是給人啟示的。佛反過來問學生:「我指甲上的土多,還是地上土多?」這還用得著問嗎?當然是地上的土多。佛說:「我們現在世的人,死了以後來生再得人身,數量就像我指甲上的土;死了以後不能得人身,像大地之土。」人身難得,一生嚴持五戒十善,來生才能保住人身。我們有沒有做到?五戒力量薄弱,來生得人身的機會就很渺茫,所以大多數的人,來生都到三惡道去。貪心重的到餓鬼道;瞋恚心重的到地獄道;愚痴重的,迷迷糊糊、是非黑白顛倒、邪正分不清的,到畜生道。貪瞋痴三毒煩惱是三惡道的業因,所以佛教導我們一定要斷貪瞋痴。為什麼?不墮三惡道。佛菩薩苦口婆心都是為我們好,我們沒法子報答,他也不需要我們報答。這是數量上的比喻,也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一個明眼人,真正有智慧的人,看到現前這些大眾,都看得清清楚楚;哪一個人往佛道上走,將來會成佛;哪一個人往地獄道走,將來會下地獄,現在雖然還沒去,已在地獄報名註冊;哪一個人走餓鬼道,哪一個人走畜生道,清清楚楚。你是什麼樣的心、什麼樣的行為,將來會到那裡去。要從自己的心行去改,於一切法不貪,就不會墮餓鬼道;於一切逆境不瞋恚,就不墮地獄道;對於正法、邪法分得清清楚楚,一點不迷惑,就不墮畜生道。
「時間喻」:這是時間上的比喻。「天鬼獄世壽長」:天道、鬼道、地獄道壽命都很長,人的壽命短,人身難得而易失。「七佛世仍蟻身」:這個故事也是佛說的。在祇樹給孤獨園,佛看到一些螞蟻,就問弟子;弟子有許多證阿羅漢果的,都有宿命通;叫他們看螞蟻,七佛世仍蟻身。阿羅漢的天眼、宿命通觀察不到,阿羅漢只能看五百世,佛能看到五百世以前。藏教佛從修行到成佛是三個阿僧祇劫,七佛是二十一個阿僧祇劫,牠還是螞蟻;不是說螞蟻壽命有那麼長,牠愚痴執著,認為那個身就是牠,所以死了之後還是投胎作螞蟻,到七尊佛過後還是螞蟻身。佛看了之後很感嘆:畜生道不容易脫離!畜生愚痴、執著,所以不容易出離。
「得為大幸」:人身容易接近佛法、容易覺悟、容易修行證果。人身難得,得為大幸,所以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把西方淨土修成。真正修淨土,三年的時間就足夠;《淨土聖賢錄》、《往生傳》裡,三年修成的人非常多,我們三年必定也能修成。可是這裡頭有一個最重要的條件,就是一切萬緣要放下。你之所以修不成,牽腸掛肚的事情太多,胡思亂想太多,這是大障礙,要把身心世界統統放下。像印光大師一樣,把「死」字貼在床頭,提醒自己:我快要死了!萬念俱灰,萬緣放下,一心一意念阿彌陀佛,這是正經事。不放下是累贅,不放下是大病,不放下是大苦大難,放下就自在。
丙、佛法難聞
這一段講佛法難聞。聞到佛法是機緣,這個機緣非常難得。今天全世界四十多億人口,有幾個人在一生當中聽到佛法?很難!台北市二百多萬人口,幾個人聞到佛法?聞佛法的機緣實在不容易。「佛法為寶」:佛法有什麼好處?佛法是寶。寶的意思是有用,我們人要是得了財寶,物質生活就不缺乏,可以過很富裕舒適的生活,取這個意思。佛法能幫你「破迷啟悟、離苦得樂」:離的是三界輪迴之苦,得的是究竟之樂;這是我們人生所嚮往的,所追求而追求不到的,佛法裡頭有。「不遇不真」:佛法不容易遇到。我們現在遇到了嗎?未必。遇到的也許是假佛法,不是真佛法。遇到不是真的佛法,跟沒遇到沒有兩樣,不能成就,你跟他學,迷上加迷,苦上加苦,不能解決問題。「不解不信」:遇到真正的佛法不解,《大藏經》看不懂,那也得不到利益。看懂了,又未必相信。有很多大學教授、天主教神父,買《大藏經》在家裡看,研究參考,但他不相信;不信,也是枉然!能信,信了之後又不願意修行,那也不行。信了之後要發願,有願,又不肯行;或者肯行,行了又不努力,進進退退。這樣一層一層的淘汰,剩下來沒幾個人;台灣這麼多人學佛,淘汰下來,剩一百個都不到,豈不是佛法難聞?「聞為大幸」:聞了之後,確實是真的,又能理解、又相信、又發願、又努力的依教奉行,沒幾個人。這是真正要覺悟的,機緣實在不容易,開經偈說「百千萬劫難遭遇」,不止百千萬劫。好不容易得到人身,又遇到正法的機會,這一生不能成就的話,怎麼能對得起自己?甚至對不起佛菩薩,對不起父母師長,對不起一切眾生。
丁、四馬警喻
這一段也是佛經裡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比喻,比喻警覺心。拿五馬做比喻,馬有五等,警覺心不相同。「一等顧見鞭影而馳」:主人騎著馬要牠走,鞭子一拿起來,牠在地上看到影子,曉得主人要牠開步走,牠就乖乖走了;這是第一等的好馬。好比學佛,告訴你這個情形,你一下子就覺悟,不必要人督促,自己肯發憤努力,精進不懈,一定成就。「二等鞭著毛尾而馳」:第二等警覺心差一點,牠看到影子沒有警覺心,必須主人拿鞭子在牠身上輕輕的敲幾下,牠才曉得要牠走,這才開步走。這就是在生活當中遭遇到一些折磨苦難,警覺人生是真苦。前面一等人,什麼樣的苦難也沒有受過,但是聰明,一聽佛說,對!有道理,就開始學了。
「三等鞭杖小侵而馳」:重重的打牠,打痛了牠才走。輕輕的打幾下,不痛不癢的,牠還無所謂,還不警覺,打痛了不走不行。他受到相當的苦難,才會警覺,才會回頭。「四等鐵椎刺傷著路」:警覺心太差,怎麼打牠都不走,用馬靴後面的馬刺向牠腹部刺,非常痛,忍受不了,這才走。人遭了大苦難,九死一生逃出來,他才警覺,才肯學佛。第五種這裡沒寫。第五種馬刺刺下,牠倒下去。前面四種還有救,佛還能救他;第五種,佛沒有法子救。
諸位一定要警覺,在現前這個時代,萬事莫如念佛急!其他事情都不重要,這一樁事情太重要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