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21|回復: 0
|
净公上人关于价值的讲记敬摘点滴2023422034
[複製鏈接]
|
|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价值的讲记敬摘点滴
...师讲
免费赠阅
总目录:
《佛说八大人觉经》原文
第一讲 八大人觉经的概述
第二讲 佛教的世间观
第三讲 多欲为生死的根本
第四讲 知足为守道的根本
第五讲 精进为降魔的根本
第七讲 布施为度人的根本
第八讲 持戒为节欲的根本
第九讲 大乘心为普济的根本
第十讲 八大人觉经的总结
《佛说八大人觉经》原文
后汉 安息国 沙门 安世高 译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第四:觉知懈怠堕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第八:觉知生死炽燃,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第一讲 八大人觉经的概述
我很欢喜把这一本佛教入世应用的圣经——《佛说八大人觉经》,介绍给诸位大众。
在讲说本经之前,我先对本经做一个概述。
我想用十次讲话的时间,讲完此经,本经名八大人觉,每一觉悟,作为我一次讲话的课题,正宗分有八大人觉,就要讲八次。本经的经题、译者、序分,我在概述里讲,作为第一讲,经文最后的流通分是总结,也作为一讲,前后加起来共十讲,听以我就将此次演讲的题目定为《佛说八大人觉经十讲》。
佛说本经的因缘
一件事情,总有它的因缘,佛陀为什么要讲说本经?自然也有一段因缘。
佛陀住在祇园精舍的时候,有一天在法会中,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请问佛陀道:
“佛陀!在六和敬的僧团中,忘记自私,忘记小我,这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对众生要绝对慈悲,绝对仁爱,这也是我们知道的,但是,佛陀!在家学道的信徒很多,出家而接近社会做弘法利生的弟子也很多,关于他们如何求得觉悟,进入涅槃,恳求佛陀指导开示!”
佛陀慈祥的微笑着,很欢喜的回答道:
“阿那律!你所说的是实在的话,你所问的是学大人(菩萨)的问题,我为你说八大人觉,可于昼夜,至心诵念,……”
这就是佛陀讲说本经的因缘。 经文的组织
一切经典开始都有“如是我闻”等的六成就,唯有本经没有,因为本经不是佛陀一会所说,乃是片断的缘故,所以经前序分没有“如是我闻”,经后流通分没有“信受奉行”。
本经经文的组织,虽然和其他的经不一样,但本经仍是有首有尾,条目分明,学者极易把握经文的本意。
内容与价值
在佛教里,很多大德都认为本经是最适合在家信众受持的经典,常听人喊“人生佛教”、“在家佛教”的口号,究竟如何建立人生佛教?如何才是在家佛教?一定要提出圣言量来作为依据,在我想,本经就是建立人生佛教、修学在家佛教的一本最好的宝典!
佛教,虽然是分在家的与出家的,但在家的信徒在比例上是占多数;佛教,又分入世的与出世的,但其精神仍然是着重入世;佛教,又再分现实人生的与来世受生的,但重点也仍是在现实人生。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太虚大师也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在佛教里,人生佛教与在家佛教,是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因此,这本入世应用的人生宝典————《佛说八大人觉经》,虽然经文只有短短的数百字,但其价值是非常重要!
所以,我们可以明白指出:
本经的内容,像航海的指南针,指示人生的前程!
本经的内容,像午夜的钟声,惊醒人生的迷梦!
本经是认识迷途回归觉路的圣经!
本经是在家弟子改善生活的圣经!
经题的解释
佛说八大人觉经
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本为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因要了脱生死,救度众生,于十九岁时,毅然舍弃人间不实的王子虚荣,出家学道;三十一岁时,终于在菩提树下成就无上正觉,说法度生四十九年;八十岁时,于娑罗双树下进入涅槃。一切佛经经题均有“佛说”二字,即一切佛经均为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说,此经当然也不例外。
在讲说此经经题的时候,我们先要对“大人”这个名词有所了解,因为这里所讲的大人,不是“大人”、“小人”的大人,也不是指做大官的,或是经营大买卖的才叫做大人。本经不是告诉人升官发财的方法,本经所讲的大人,是指办了生脱死及广度众生大事业的人,亦即“菩萨”之意。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翻译成我国的文字,是“觉有情”,或“大道心众生”的意思。我们一说到菩萨,有人就会想起供在寺院大雄宝殿中央的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等。不错,观世音、地藏都是菩萨,但这里所讲的菩萨大人,指的是进入佛门已经发心学道的菩萨。
你们或许要问:人,怎么可以称做菩萨?其实,菩萨不是画像,不是光供在三宝殿里给人供养礼拜的,菩萨是象征着活泼泼的人生,有无限的热情,有无量的悲愿,能够自利利他的才是真正的活菩萨。
世间上只要多一个人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就多一个菩萨。菩萨分很多的阶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五十二阶位菩萨。观世音、地藏、文殊、普贤固然是菩萨,是十地以上的妙觉菩萨。但若是发心办了生死、度众生大事业的人,也可称做菩萨,不过,这只能称做初发心的菩萨,或是才有信的菩萨。
此经有“八”条修行成佛的方法,是办了生死、度众生的“大”事业的“人”所应该“觉”悟的“经”典,所以叫做《八大人觉经》。
说起菩萨的觉悟,这就要讲到佛教的心要。佛教,就是要使众生觉悟之教。佛陀为一大事因缘降诞于世,无非要令众生入佛知见,无非要开导众生觉悟之路。觉是迷的反面,众生流浪生死,轮回六道,迷失了自己本来面目,所以曰迷;现在若能知道轮回是苦,生死可畏,觉悟到要照此经八条大人修学的法门去实践,此谓之觉。
把佛陀说的这八条欲令众生觉悟的道理集合起来,名曰“经”。经就是径的意思,径就是路的意思,照着佛陀指示的路径去走,就能达到了脱生死、自在安乐的境界。凡是道理之所以能被称做经:在上要契合历万劫而不磨灭的真理,在下要契合千万变化的众生根机。本经是佛讲说的,而且也是发心的众生所能修学的,所以经名为《佛说八大人觉经》。
译人的考证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
佛所说的一切经典,本是印度的梵文,把梵文译为汉文,一定要有译者,翻译本经的译者,就是后汉沙门安世高法师。
后汉是朝代名,就是我国光武中兴的后汉;安息国即是现在的波斯;沙门通指学道的人,华言“勤息”,意即“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之谓。后汉是指安世高出生的时间,安息国是指安世高出生的地方,沙门是指安世高的身分,安世高就是翻译本经的译者。
法师安世高,亦名安清,本为安息国的王子,继位以后,终日劳...(●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下) - 净公上人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跪在地上痛哭流涕起来,初出家的人一看,急得没有办法,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还是溜之大吉吧!这老夫妇哭了好久,再静聆开示,没有声音,抬头一看,出家师父已走了,他们觉得这一定是活佛现世,来指点他们迷津,使他们知道人生是苦,从此他俩成为佛法虔诚的奉行者,认真修道,他们终于解脱人生的枷锁了。
知道苦,才知道求解脱;苦,也是学道的增上缘!
把四大说为苦空观,这是因为四大所合成的有情生命,以及世间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幻而不实,在一切虚假之中,还要受着八苦交煎,所以说“四大苦空”。
“五阴无我”的这句经文,是佛教的“无我观”。
五阴是什么?五阴就是“我”的代名词。五阴即指色、受、想、行、识。我人是由物质和精神聚集的和合体;所谓物质,在佛法里叫做“色”;所谓精神,在佛法里是指受、想、行、识而言。
色,是变碍的意思。因为有形的物体,都是变化无常而有所障碍的,物和物之间遇到有和合性的便相吸,有抵逆性的便相拒,相吸便成,相拒便坏。
受,是领纳的意思。知道苦,叫苦受;知道乐,叫乐受;不苦不乐的时候,叫不苦不乐受。
想,是取像的意思。攀缘外境,回忆往事,幻想将来,都是想。
行,是造作的意思。由取像而有造作的行动,有时作善,有时作恶,这都是行的力量。
识,是了别的意思。如眼能了别认识青黄白黑,耳能了别认识好恶音声,鼻能了别认识香臭之味,舌能了别认识酸甜苦辣,身能了别认识冷暖软硬。
我人业报所集的色身,在时间之流中生生死死,就是这五阴之我。阴是遮盖的意思,色受想行识的五阴遮盖了我们本来面目的真如佛性,众生沉沦苦海就是执着这五阴之我为实有。
五阴无我,就是《心经》里说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五蕴指的就是五阴,能照见五蕴皆空,就能知道五阴无我的意思。
现在五阴所集合的我人身心,明明是真实不过的,我们色心所合的身体,行动自如,要东就东,要西就西,所受的苦乐也是实实在在的,为什么要说五阴无我呢?
原来,五阴之我,不过是假因缘暂时的和合,不能常住,没有自体,所以说“无我”。
一说到“无我”,大家总是很害怕,“无我”之声,像是一个空空的原子弹,要把有情所执的“我”炸得粉身碎骨,无影无踪,大家对这种大乘无我之理,怎不恐怖呢?
其实,我们若不能照空虚妄的五阴之我,真心之我又怎么能显现呢?把虚妄的去除了,真实的就会显现出来。乌云消了,朗朗的晴空才会出现。
就是学道多年的人,如不能了知五阴无我,仍然无法获得解脱,仍然会被世间的一切虚假所囚。
宋朝时,有一位金山的佛印禅师正在讲经,听众把道场挤得满满的,这时官封大学士的苏东坡居士也光临听经,禅师对他打着禅风机语说道:
“此间无学士坐处!”
苏东坡也是一个学佛参禅多年的人,听了以后回道:
“何不暂借禅师的四大之身为座?”
“学士!你既要老僧四大之身为座,老僧有个问题,你若回答得出,即将身子给你坐,你若回答不出,请将玉带解下来留在此间永镇山门?”
“好的!好的!请你问吧?”
“佛法讲四大本空,五阴无我,请问学士以什么为座?”
满腹经论的大学士苏东坡,给佛印禅师这么一问,问得哑口无言,只得留下身上的玉带。直到今日,金山江天寺所收藏的苏东坡玉带,成了稀世价值连城的古物!
本经说“五阴无我”,最好的解释还是本经的经文,为什么说“五阴无我”?因为“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前面我们曾讲过,我人身体是由因缘和合而“生”的,因缘离散也就“灭”了;有情的身心,在迁流不息的“变”化着,在昔此今彼的迁“异”着。这五蕴和合的我,是“虚”而不实的,是“伪”而不真的,不能自由,不能自在,“无”有“主”宰。
讲过了世间的无常观、四大的苦空观、五阴的无我观,最后应该讲到“心是恶源,形为罪薮”的不净观。
良心!良心!虽然大家高叫着人要有良心,但没有良心的人仍然很多。那些身犯的奸淫,手犯的窃盗,口犯的恶言,主宰着身、手、口去犯罪的,就是心!
那些手拿着硫酸,把自己曾经爱过的人浇毁得面目全非;亲身用刀把他曾深夜谈心的朋友分尸灭迹,这些惨绝人寰的罪恶,不就是导源于心吗?
一个人因为有自私的心,所以光明的本性被私心矇蔽了,私心的气焰高了,什么义理人情可以不讲,什么损人利己的事情都可以做出。在这个世间上,小如家庭的人我是非,大至社会国家的战争,莫不由于私心的蛊惑!
现在的社会,倡导科学的发明,鼓励艺术的进步,目的不外是增进人类的快乐幸福,但这仍然只是治标,因为科学、艺术并不能完全制止人类的犯罪,所以在科学、艺术之后,若能发扬佛教,用治本的方法,把每个人的良知发掘出来,去除造罪的私心之源,使心不攀缘外境,这才能使世界获得安宁和平,使人类获得真正福祉!
世间的人,平常最爱的是美好的身体,最关心的是众多的财富,但到人生最后的时候,身体、财富却无法带走;人在生之日最不关心的是“心”,但到告别世间时,紧紧跟随我们而去的却是“心”!
为身体享受忙碌的人多,为自心净化修持的人少,难怪世间的缺陷是如此之多!身体、财富不是我们的,心才是我们的主人翁!
《华严经》云:“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又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是恶源”,但心也是善源,所谓善恶,只在我们的一念之间罢了。
因为心易造恶,所以招感这有为的身形。假若易恶为善,虽有身体,当下就清净解脱了。
能照上面说的道理观想、反省、察看,那就能逐渐脱离生死的苦海!所以第一觉悟的经文结尾说:“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上面所讲的是《八大人觉经》中的第一觉悟,综合这一段经文是说,要学菩萨了生脱死、广度众生的人,第一应该觉悟的是,人生和宇宙都是不能常住的,这个世间到处都是不安不实,因缘和合的四大五蕴的我,实在说来是苦的、空的、无我的、生灭的、变异的、虚伪的、没有主宰的。执着的妄心,是罪恶的源流;幻现的色身,是罪业集聚的处所。能懂得这以上的道理,常常思维观察,就可以渐渐的远离生死众苦的轮回。
把上面的第一觉悟,用表说明如下:
第三讲 多欲为生死的根本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八大人觉经》中的第一觉悟是说佛教的世界观;从第二觉悟一直到第七觉悟是说佛教的人生观。
佛教讲到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的三际;讲到空间,有此世界、他世界、十方无量的世界;讲到有情,有佛、菩萨、天、人等的十法界众生。佛教所包含的道理虽很广泛,但佛教所讲的还是以人生问题为主。
说起人生问题,就会联想到人生所必须的衣食、育乐、婚姻等等的问...(●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下) - 净公上人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施的功德;你持戒不犯戒,不犯戒也就是持戒的功德;你持戒能忍辱,这是忍辱的功德;你持戒也就是精进,这是精进的功德;你持戒也就会得禅定,这是禅定的功德;你持戒能生出种种的智慧来,这就是智慧的功德。你持戒就能生出种种的功德,所以戒是最要紧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从持戒成就的。以持戒的功德才能成佛;以持戒的功德才能做菩萨;以持戒的功德才能证阿罗汉果,所以「戒」是最要紧的。因为这个,所以出家人一定要受戒,受了戒之後要守戒,不犯戒。
戒就是「诸恶不作,众善奉行」,所有一切的善事,尽量去做;所有一切的恶事,尽量不去做。不要做一些善恶夹杂的事,善恶夹杂是怎麽样子呢?你做一点善事,又夹杂著一点恶事;口是心非,口里说的是很好的,心里想的是很坏的。这都是不持戒,这也就是善恶夹杂。做点好事,而有所贪求,这就是恶事。好像来拜佛,到道场里头,或者偷东西,或者来骗骗人,这都是善中有恶,善恶夹杂,将来的果报都是丝毫不爽的。所以我们道场里拜佛,必须以纯洁的清净心来拜佛。不要在道场里拜佛,趁著人家看不见时,自己就偷东西,这样子将来会没有手,甚至於有手也不会用,这都是偷东西的果报。所以你看那个瞎子看不见东西,也就因为跑到道场里头去偷东西;或拽子,手不会用,也是因为偷东西,这都叫善恶夹杂。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明白因果,不要错因果。你「差之丝毫,谬之千里」这因果是很厉害的。为什麽我们要诸恶不作,众善奉行呢?就因为有因果关系,种善因就会结善果,种恶因就会结恶果,所以我们不可以随便做坏事,要诸恶不作,众善奉行。
「此则略说」:戒,能生一切的功德,所以在前边略略说一说这个「持戒之相」:前边说的这一段经文,这都是应该持戒的一种相状。不贩卖、不持钱财、不贸易、不贩毒、不去畜养奴婢、不去教人民做这种坏事。这一切一切,还有今天所讲的不要作咒术、仙药。这些都是持戒之相,受持戒律的相状。「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持戒律就是依照解脱的根本去做,顺著解脱的根本去修行。「故名波罗提木叉」:所以戒又叫保解脱—保证你能解脱,保证你能得到自在。你若持戒,就能得到自在;你若不能持戒,就得不到自在解脱,所以叫保解脱。又叫别解脱—就是特别的能得到一种解脱。又叫别别解脱—各别各别的能得到解脱。这是波罗提木叉的意义。「因依此戒」:你因为依照戒律去修行。各位要特别注意,不是这样说一说就好了,我们一定要真真实实照戒律来做,严持戒律。因依此戒,能「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能得到生出一切禅定的功德,能得到灭苦、了苦的这种智慧。得到灭苦的智慧,就没有烦恼了。烦恼就是苦;你没有烦恼,苦就灭了;灭了就生出智慧。有智慧的人,什麽时候都没有烦恼,明明了了的。
我常对你们说:「善人不怨人,怨人的人就是恶人」,你尽怨人,怨天尤人,这是恶人。「富人不占便宜」,真正富的人,有钱的人,不会尽想占人家的小便宜,不会一举一动都想要自己得到利益。想要占便宜的人是什麽样的人呢?是穷人。穷人他尽贪图小利,占人家小便宜,无论和谁来往,先打一打算盘:我能得到这个人的什麽好处?欢喜占便宜的人都是穷人。你想一想,有钱的人为什麽要占便宜?已经有钱了嘛l!为什麽要占便宜?总是觉待自己穷,总觉得不够,所以才尽想占小便宜。「贵人不生气」,出贵的人不会生气的,你看那一个人若是时时刻刻没有气生,这就出贵,是贵人。「生气是贱人」,常常生气的人是很贱的,没有价值。「智慧的人没有烦恼」,有智慧的人,没有烦恼;有烦恼的人都是愚人。你看!我对你们说过多少次,人生烦恼是自己给自己上刑,自己打自己嘴巴,打自己耳光,你若是不信,你试试,生了一回气,生了一回烦恼,全身骨头节都痛的,痛得晚上也睡不著觉,吃东西也不香了,就那麽厉害。所以你若能持戒,就能灭苦,也能生出大智慧。
4、说劝修戒利益
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缺。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
这一段经文是说劝人修行戒律,才能得到利益;你若是不修行戒律,就没有利益。所以说「是故比丘」:因为这个,所以一切的比丘,「当持净戒」:应该持这清净的戒律。持戒乾乾净净的,一点染污法也没有。「勿令毁缺」:你不要令这个戒律毁坏,或者犯戒了,不可以的。「若人能持净戒」:假若有人能持清净的戒律,持得乾乾净净,没有一点染污法,「是则能有善法」:这样子就能有一切诸善法的功德生出米了;若是不能持清净的戒律呢?就没有善法能生出来。「若无净戒」:假如你不修持戒律。「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所有一切的善功德都不会生出来。「是以」:因为这个。所以「当知戒为第一」:戒就是第一的「安隐」:能持戒就能平安,能得到一种快乐。「功德住处」:这是一切功德所住的境界。
二、对治止苦法要
1、根欲放逸苦对治
A、根放逸苦对治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涯畔。不可制也。
佛说,「汝等比丘」:你们各位比丘,「已能住戒」:若已经能住於清净的戒律。「当制五根」:你应该制止你的五根。五根就是眼、耳、鼻、舌、身。这五根你应该好好管著它,好好控制著它。「匆令放逸」:不要让它不守规矩。眼睛不视非色,耳不听闻淫声,舌不嚐香味,身不贪触尘。「入於五欲」:不要随著色、声、香、味、触所转。不要为财、色、名、食、睡所摇动。「譬如牧牛之人」:好像一个放牛的人。「执杖视之」:拿著杖或者是鞭子,看著这头牛。「不令纵逸」:不令这牛跑了。「犯人苗稼」:去把人家的苗稼给吃了。「若纵五根」:你若是放纵不守规矩,不能控制这五根。「非唯五欲,将无涯畔,不可制也」:不单这财、色、名、食、睡,和这色、声、香、味、触都没有边际,不可控制,你就是想控制,也没有法子控制,因为你放纵这五根,不令它守规矩。
亦如恶马不以辔制。将当牵人坠於坑陷。如被劫贼。苦止一世。五根贼祸。殃及累世。为害甚重。不可不慎。是故智者制而不随。持之如贼。不令纵逸。假令纵之。皆亦不久见其磨灭。
这是就眼、耳、鼻、舌、身这五根,不可以令它放逸,令它随随便便不守规矩。如果你不守规矩的话,这五欲,将无涯畔,没有边际,贪而无餍,你无法控制它。这是说到法,下边说个比喻。譬喻什麽呢?「亦如恶马」:这好像不守规矩的野马一样。这种野马牠常常做害群之马。「不以辔制」,如果不以缰绳来牵制著牠。「将当牵人坠於坑陷」:牠就会把人牵到坑里边去,或者堕落到海里边。「如被劫贼」:也就好像被贼抢了东西一样。可是,被贼来打劫,「苦止一世」:这种苦只是一生就能受了,不会长远。「五根贼祸」,这五根—眼、耳、鼻、舌、身,眼被色尘所转,耳被声尘所转,鼻被香尘所转,舌被味尘所转,身披触尘所转,而五根的这种贼害,「殃及累世」:它连累你生生世世,...(●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下) - 净公上人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萨。菩萨修学,和“建立大地”一样,“堪能荷负四种重任”。荷,是担在肩上;负,是背在背上。四种极重的担子,菩萨能毅然的负起来,“喻彼大地”的担四重担一样。菩萨能适应众生的根机而为说法,如不能适应根机,虽所说极妙,不但无益,还要引起诽毁,如久病人服大
补品,消受不了。因此,菩萨须遍学种种法门。众生的根性无量,菩萨要发心普救一切众生。本经以菩萨喻大地,总摄所化为四类。“非法众生”,指作恶事的,这是连人的资格都不够。“无闻”,说他无知识,对于佛法从来没有什么闻熏。“离善知识”,即所亲近的都是恶人。像这样──离善知识无闻非法的众生,不但不能教化成佛,就是出世的声闻、缘觉法,也不行。那末,即应“以人天善根”来“成熟”他。人天乘法,即教令归依三宝,住正命,知因果,修习布施、持戒,修四无量心。由这样的积集人天善根,能成就人天善果。若连此都做不到,即人身还不保,何况成佛!佛法广大无边,然依人天善法为基础,虽浅近,而实在重要!所以释尊说法,总是先说‘诸佛常法’,即是布施、持戒、因果等人天善法,这是第一类。第二、若众生志“求声闻”果的,菩萨即“授声闻乘”法。第三、若有欲“求缘觉”果的,即“授缘觉乘”法。众生中,有的曾积集闻熏,又能亲近善知识,可是根性钝劣,佛所以为说二乘法。依法华经说,声闻乘法是四谛,缘觉乘法为十二因缘。其实:四谛与十二
因缘是相通的。不过,四谛法从苦果入手,从苦而集,而灭,而道。十二因缘,重在观察生死的缘因。声闻缘觉的不同处,是:声闻虽是小乘,而是聚众群居的;缘觉则厌烦集体的生活,要离群索居去住茅蓬、岩洞。声闻仍为人说法;缘觉不愿为人说法。从声闻、缘觉的风格上,有此二乘的不同;据所证所得说,大体是相近的。又声闻是从佛闻法声而得悟的;缘觉又名独觉,即由自己发心修证,出于无佛的时候。第四、若有要“求大乘”果的,即“授以大乘”。这是一类志行广大的众生,为利济众生,住持正法,而发菩提心,修菩萨行,以成佛为目的。遇到这类的众生,菩萨即以自己所行的大乘法来教化他。菩萨能教化这四类的众生,“是名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堪能荷负四种重任”。
‘世尊!如是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堪能荷负四种重任,普为众生作不请之友,大悲安慰,哀愍众生,为世法母。’
这是结赞菩萨。菩萨为利济一切众生而发心,坚决的负起度生的重担,众
生如有救护的需要,菩萨即自动的称众生的根性去援助、扶导。菩萨“普为众生”作“友”,是“不”待“请”求的。他以“大悲”心“安慰”众生,“哀愍众生。为”一切“世”间正“法”的生“母”。因为人天乘法,声闻法,缘觉法,菩萨法,都从菩萨的慈悲教化而出生。
子四大宝依地喻‘又如大地有四种宝藏。何等为四?一者无价,二者上价,三者中价,四者下价,是名大地四种宝藏。如是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得众生四种最上大宝。何等为四?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无闻非法众生,以人天功德善根而授与之;求声闻者,授声闻乘;求缘觉者,授缘觉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如是得大宝众生,皆由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得此奇特希有功德。世尊!大宝藏者,即是摄受正法。’
上喻菩萨如大地,能负重任;此喻四类众生得大宝藏,是依菩萨大地而有的。先举喻:“如大地”上“有四种宝藏”,藏即矿藏。四种宝藏,经中并未
明说,但约宝的价值不同,说有差别。“一者无价”宝,这是最贵重的,如摩尼珠等。“二者上价”宝,“三者中价”宝,“四者下价”宝。宝价虽有高低不等,但都是宝,都是依地而有的,所以说:“是名大地四种宝藏”。
次合法说:“如是摄受正法”的“善男子善女人”,以正法化众生,如“建立大地”一样,使“众生”依于摄受正法的菩萨,而“得”“四种最上”的“大宝”。四种大宝,就是四种正法──人天法、声闻法、缘觉法、大乘法。文句,如上文可知。人天的正法,如下价宝,声闻乘正法如中价宝,缘觉乘正法如上价宝,大乘正法如无价宝。“如是,得”四种“大宝”的“众生,皆由摄受正法”的“善男子善女人”──菩萨,以正法教化,方“得此奇特希有”的“功德”法宝。这是大乘的共义;般若经也说:由有菩萨的修行般若,而有如来、声闻、缘觉、菩萨、人天善法的出现世间。
次略结说:众生所得的四“大宝藏”──正法,“即是摄受正法”──大乘所含的广大无边义。这两句文,在四喻中,都应作如此结,如说:无量福报
,无量善根,即是摄受正法。大乘无量界藏等,即是摄受正法。堪能荷负四种重任,即是摄受正法。但上文简略,特在此末喻结显,以别起下文。
癸二结成‘世尊!摄受正法摄受正法者,无异正法,无异摄受正法,正法即是摄受正法。’
这是承上而结显四喻。“摄受正法”是标,次牒而解说。“摄受正法者”,要知道,“无”有别“异”的“正法”,也“无”有别“异”的“摄受正法”,这是不可施设别异的,所以说:“正法即是摄受正法”。依此义,判经文为摄受正法即正法,而是解释得一切佛法义。摄受正法广大义,就是大乘义。大乘与正法不二,正法即大乘,大乘即正法。正法为诸法实相的异名,即平等平等,一切无差别空性。依此明大乘义,所以即正法而无差别。
初二喻,约理摄以明摄受。一、正法性是本来如此的;一切众生无始来即摄受正法,这因为众生不离法性而有随顺法性义。由于摄受正法,流出无量福报,无量善根,即是正法。如古来说‘无不从此法界流’。二、以众生无始来
摄受正法,有善因福报。此一切善因,为大乘无量界藏,而从此出生菩萨、缘觉、声闻、天、人的福乐自在;此即福报。此以善因为大乘无量界藏,即显大乘为一切正法本,这都由无始来摄受正法而流出的。次二喻约行摄以明摄受。摄受正法,即菩萨修行。菩萨发菩提心,修利他行,证正法性;宗旨即在摄持领受正法。所以大般若经说: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果德而发菩提心,为一切法本性空寂而发菩提心。这样,菩萨以正法为正确,而起摄受正法(大乘)行;发心闻法,修学而证悟得正法。由此,以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的正法,教化众生,即能负四种重任。因菩萨的摄受正法,四类众生即依之而得正法四宝。所以从理正法而有行果的正法,关要即在摄受正法。由于法尔的摄受正法,所以有善因善果的可能。由于菩萨的摄受正法,所以有五乘正法的建立。约理摄而说,正法与摄受正法,是不可说有差别的。约行摄而说,摄受正法即证入正法,这也没有能证所证的别异可说。正法平等,所以广大众多的摄受正法,也无二无别。此说大乘的出生义,即所以成立一乘究竟意义。
壬二摄受正法即波罗蜜癸一总说‘世尊!无异波罗蜜,无异摄受正法,摄受正法即是波罗蜜。’
摄受正法的广大义(大乘),即无量。上明得一切──五乘佛法;此说摄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法门,要在...(●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下) - 净公上人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亲闻记》,这些著作都为我们现在研习本论,提供了重要资料。
今之学唯识者,往往对瑜伽大论,望洋兴叹,不敢染指知味,如此要想在唯识学上得至很深的造诣,那是不可能的,不才有鉴于此,在研习斯论之余,撰此提要,供初学者按图索骥,希有志于是学者进一步抵达唯识之奥堂,为我不胜馨香祷祝也。
●[其它]慈悲带来丰足自在(郑石岩)
慈悲带来丰足自在
郑石岩
佛法 应缘一切智,以大悲为上首;修行布施,则能摄受一切智慧,疾无上菩提。
——摘自《大般若经知津》
心理学 爱是满足人性需求的方法中最合理、最具创造性的方法。
它带给我们自在、丰足和神采奕奕的生活体验。爱的本意是给予而非接受。是一种能力而非教条。爱的要素是关怀、负责、尊重和知识(了解)。
——摘自 E·Fromm所著《爱的艺术》
博爱是布施的一种,它是人类天赋的情感,是自己与别人间情感的关系,其品质端视人格是否健全而定。有些人表现的爱是完美的,有些人表现的爱却有缺陷,有些人的爱表现了生命的光辉,有些人所表现的爱却损及生命的成长和人格的完美。一般言之,接受和占有的爱容易破坏个人心理的统整;拥有和控制性的私爱容易演变成暴力和纷乱。只有根据佛法中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所发的爱才是真爱,它表现出人类的生命力,提升人性尊严,成就现实的人生。
佛经中谈到爱的地方很多,所指的是“爱着”、“爱染”,或对物欲的贪求。因此十二因缘中,爱是其中的一支,认为它是因果轮回的原因,例如《楞严经》谈到因爱害道,《小止观》亦论及爱是烦恼。佛教经典中所提出的爱、爱见、爱法、爱染等等,似乎都非善德,例如
《圆觉经》云:
轮回爱为根本。
《华严经》云:
众生无智智,爱利所毒害。
《楞严经》云:
落爱见处,失菩提路。
从表面上看,爱似乎均被认为是无明和烦恼,是一切业力的根源,是般若的障碍。但就另一个角度看,《大智度论·二十七》所论及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从心理意义层面上则是现代人所谓的博爱。
《大智度论》上说: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
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
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
简单地说,慈就是给予别人幸福,悲就是协助别人消除痛苦,喜就是给予别人欢喜,舍就是无所求而行于布施。《大智度论》上说:
慈名爱念众生,常来安稳乐事以饶益之;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
喜名欲令众生从乐得喜欢;舍名舍三种心,但念众生不憎不爱。
从经典中有关爱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爱”本身可以成为烦恼和苦乐,障碍人类智慧的发展;但亦可成为般若,成为人性提升的动能。六祖慧能说: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一念智的时候,爱成为慈悲,所以常生智慧;一念愚的时候,它化为私爱,因而成为烦恼,私爱即是爱执、爱欲、爱见、爱法。上述属于有为法的爱,无疑会障碍心灵的成长,破坏心理的平衡,因此它是烦恼,是业力的根源,是大智慧的障碍。博爱即是人性之光,是智慧和实现的动力,是安全感和自在的来源。因此,我们不能怀疑爱的价值,相反地,我们应确认博爱的本质,以“四无量心”去行博爱、去救世、去奉献、去普度众生。现在我们要从心理历程上来检讨爱的性质,将它弄个明白,好使我们在修持上有个遵行的理则。
人的诞生,无论就全人类或就个人而言,都表现了从一个确定稳定的情境中被抛出,这个抛出代表两个特有的涵义:其一是理性思考的出现,使他意识到自己与别人是分离且对立的;其二是他离开了原有朦胧中的安定情境,面临着孤立、多变和不安。人一旦意识到自己之孤立和不安,就必须设法和他的同胞建立关联,或设法在本周景物中找寻安全感,这种寻找安全感的情感,便是爱的原始动力,而最原始的爱执和最完美的博爱都由这个原始情感演化出来。它对人生而言,既是心理生活的需要,又是生命的活力,它可以演变成政治统治、军事征服、逃避强迫性工作、对神的迷恋、对物的囤积;同时也可以化为慈悲、温柔和博爱。
人类与生俱来就带着不安,因此他必须寻找解除不安的途径。很不幸的是,人类愈想逃避不安,愈是造成更多不安的现象,同时也愈显得自私和执著。如何解除不安求得解脱,成为人类不断努力追求的答案。关于人类“不安”的本质,在禅宗公案里有一段写得非常精彩:
慧可有一次向达摩说:
“我的心不安,请师父替我安。”
达摩说:
“请你把心拿出来,我替你安。”
过了好一会儿,慧可说:
“我找不出来。”
达摩说:
“好!我已经把你的心安好了。”
据说,这次对话使慧可大悟,后来成为中国禅宗的第二祖。这个公案明白地指出,心的不安是人类精神生活上的大问题,而不安本身即在企图予以克服的心情下,造成更多的不安。换言之,愈想以“有”来巩固自己,私心就愈造作、愈严重,因此禅师教他的学生放下,而“放下”就能“给予”,就能“布施”,就能博爱。“博爱”是古今中外的至德,是大智慧的表现,是完美人生的途径。
人类为了克服原始的不安,大抵采取麻醉、拥有和博爱三种方法,但三种方法之中,只有博爱才能真正解脱不安。佛陀为了使人类精神生活能从苦恼中超脱出来,便提出了慈、悲、喜、舍的布施精神,并附带了五戒,以免堕入恶道而造成精神生活的灾害。兹分别说明如下:
麻醉与戒酒、戒淫、戒妄语
人类为了克服不安,第一种方法就是麻醉。寻求麻醉的手段很多,例如酗酒、集体狂欢、性的狂乱、药物迷乱等等都是。从原始到文明社会,无论哪一个民族都懂得酿酒,它可能是最早被发明出来的科技。其主要原因是为了解除苦闷的“需要”,因为喝过酒后,可以得到相当程度的麻醉,就可以逃避现实的苦闷,忘掉不安和未可预知的一切。原始民族在打完猎后要大喝一顿,作战归来亦要大喝一顿,接着就是集体的狂欢,有时明明知道这种狂欢会给敌人偷袭的机会,但还是坚持狂欢下去。
在文明社会的人们,酗酒和酒精中毒的更多,特别是在紧张的工业社会里,心理焦虑加上名利薰心,竞争的失败者往往借酒消愁。据报导,近年来酒精中毒和喝酒闹事的人数不断地增加,特别是现代的青少年,他们为了解除焦虑,很多染上了吸食迷幻药物的恶习,利用药物来麻醉自己,以寻求暂时的解脱。至于色情的狂欢泛滥,在现代社会里更是普遍,因为性交时的短暂狂乐,可以使人忘怀一切。这些麻醉自己的方法,在竞争愈剧烈的社会里愈是严重,因为紧张的生活会带来太大的不安。
...(●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下) - 净公上人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施,以致不能享受给予的快乐,在生活上显得黯淡无光。弗洛姆说:“贫穷所以那般贬抑人,并非它直接导致痛苦,而是它剥夺了享受给予的喜悦。”他说明了贫穷的人自觉没有光彩的原因。不过,给予的未必都是财货(财施),更重要的则是精神上的给予(法施),包括日常待人的态度和德行。一个人若时时实践礼让信守,心怀忠孝美德,必能以其德“给予”他的亲长和同胞,而使自己变得丰足快乐。孔子说:“富润屋,德润身。”能实践孝悌忠信之德,就是一种对别人的给予,这种给予同样使人感受到丰足,有时尤甚于财施的快感。
给予能够使人感到丰足,剥夺和囤积则使人感到匮乏,因此佛法上把布施列入六波罗蜜(通往醒觉之路)之首,足见它的重要。现在我们从心理学的观点,对博爱加以分析:
(一)关怀与愍念有情
爱不只是关心或关怀,重要的是去实践,伸出你的援手去帮助对方,如果只有关心而不去实践,往往使自己的爱流于花言巧语,形成一种“无能的爱”。比如母亲应尽照顾子女之责,如果她不能尽责,疏忽抚育,不给予正当的教育,即使用诗篇来形容她的爱,亦是徒然。有一位母亲因为丈夫不能给她某些方面的满足,于是抛下幼子,一走了之,另寻他欢。有时偷偷回家探望子女,她泪流满面地告诉邻居说是如何地念子情切,事实上,这种爱只是一种虚妄,不是一种实现;她的语言和眼泪只是一种情绪,而非真正的母爱。又比如说,许多人都很爱花,但是遇见花就伸手采摘,这怎能算是真正的爱花?采摘是摧花而非爱花;另外有些人把心爱的花苗千方百计地弄来种在院子里,但是种了花却疏于施肥浇水,不久便枯死了。这样虽说爱花,但却没有付诸行动去照顾它,只能称之为无能的爱。我们对子女、对亲长、对同胞乃至对社会国家的爱,都必须付出切实的照顾和关怀。
心理学对爱的内涵非常强调实践和关怀,但佛法则在这两个属性之外,更重视施爱者之无所求心,即不求回报,不求别人的赞誉,甚至也不心存实践佛法之心。《大般若经》上说:
菩萨欲疾证得一切智慧,
穷未来际,
利乐有情;
应观法空,
缘一切智具胜功德,
愍念有情受贫匮苦,
应行布施波罗蜜多。
一个人要做到关怀别人,实际伸出援手,并非易事,但要心存“法空”,甚至连“心存法空”都没有,那就更难了。但无论如何,一个人如果肯存心去愍念有情,能人饥己饥,人溺己溺,他的功德已经能与菩萨等同了。
(二)负责与住不退地
爱的第二个因素是负责。责任并非由外界加予的负担,而是一个人对于施爱的对象所做的回应。负责肯定了一个人的存在,逃避表现了生命之无能。负责使一个人坚强起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它是实现生命的契机。比如有一位老师,终日以教育为职志,观察学生的需要,随时做适当的辅导,考核学生的优缺点,时时加以矫正和鼓励,这就是负责,就是尊贵的教育爱。《中庸》云:“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其所言的载物、覆物与成物就是负责与弘毅。一个人若能够民胞物与,时时准备回应和奉献,那就是博爱,就是高明博厚。
负责表示一个人具有回应的能力,回应与反应显然不同:所谓反应是指一个人对某一外来刺激所做的应对,它不涉及善恶好坏的问题。回应则不同,它涉及价值判断,涉及施与受双方面的妥当性。一个能负责的人必然能承担给予所必须付出的艰辛,并对行为的结果表示关心,因此,具有负责性格的人,他的思想是积极的、热心的,他时时刻刻都是精神充沛、自强不息的人。
一个具有负责性格的人,不但能对自己负责,同时也能对别人负责,因此他具有健康的心理、稳定的情绪和温和的谈吐。他们在事业上表现出拓荒者的耐劳,在待人方面则表现得踏实敦厚,他们因为可靠、勤劳和关心别人,而获相当的成功。佛法告诉我们,
一个人必须“精进”,
必须“住不退地”,一个人若能在修行、事业各方面,本着常道,精进不退,就是负责。《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中说,广修供养是十大功德之一,所谓供养的本质就是负责和实践。供养有法供养等,包括劝人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性供养等,其中以法供养为第一,因为法供养包含了其他种种供养,能根据佛法的旨意去实践,去服务社会,就可以成就大乘法器。
“负责”就是服务社会,佛经上称之谓“利乐有情”,而利乐有情就是菩萨初心。
《大般若经》云:
发菩萨初心即胜过小乘后心,须知菩萨不退心力,胜过其余神力,最为无上。但起退心者,非真菩萨而是增上慢。
想证入无上智慧,须将自己的才智相应地正确发挥出来。一个人能把自己的智慧用来利乐有情、服务社会,而又努力不懈,就是行菩萨行。能这样做,生活就会有朝气,事业也易于成功,在修行办道上也必然精进有成。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能爱人者必也能自爱。”能懂得对外负责、利乐有情的人,必然也能利乐自己,这就是博爱的自然回报。
(三)尊重与善巧方便
关怀涉及照顾和实践,负责包融回应和力行,这样的爱还是不够完整,因此在施爱时,必须对所爱的对象加以尊重,以免关怀和责任变为控制。尊重意味着根据对方的本质去给予、去帮助,而非合我意、合我用途地加以操纵。不尊重对方的爱,即使发生在亲子之间亦同属不幸。许多父母平时对子女照顾备至,可是在子女的婚姻和事业上却固执己见,强迫子女听从,结果造成了许多不幸的事件。例如强迫子女听从父母指定的行业,以致兴趣不合或不能发挥所长,埋没了天赋,铸成终身遗憾。又有些父母乱点鸳鸯谱,对子女也会造成许多不幸,这种不尊重子女的爱,便失去了爱的本质。《大般若经》上说:
无数菩萨,行菩萨行种种差别,无数如来,种种方便,饶益有情。
这充分说明了无数菩萨与如来是多么慈悲!多么能尊重每一个人的个别差异和需要,而予以关怀与协助!
我们可以说,佛陀从初转*轮度阿若乔陈如,到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这中间所说的十二部经都是法施,都是为了彼此互不相同的个性而说的不同解脱之道。《坛经》上说:“一即是一切,一切即是一。”每一个人的因缘不同,学习的方法各异,因此要通过尊重,通过对个性的尊重,才能协助一个人自觉、自悟与自度。佛陀所说的“万法”只是为了适应个人需要所做的权宜过程,最后的目标是获得开悟,实现正等正觉,因此一切方法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对个性的尊重。大慈大悲的爱也是一种尊重的爱。观世音菩萨在楞严法会上对佛陀说:
世尊!
由我供养观音如来,
蒙彼如来授我如法闻熏闻修金刚三昧,
与佛如来同慈力故,
...(●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下) - 净公上人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