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25|回復: 4
|
正法念处经七十卷第五十一卷
[複製鏈接]
|
|
敬摘自《乾隆大藏经之小乘单译经》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第0675-06部~正法念处经七十卷(第五十一卷~第六十卷)
小乘单译经?第0675部
正法念处经七十卷(第五十一卷~第六十卷)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正法念处经卷第五十一 观天品第六之三十(夜摩天之十六)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观夜摩天第七地处。名广博行。众生何业。生彼地处。彼见闻知。或天眼见。若人曾知持戒善心。不杀不盗。如前所说。复舍邪欲。所谓有人或到林中。近妙声鸟。彼妙声鸟。迭互相于生欲心故出欲音声。雌鸟在前。雄鸟在后。相随共行。彼鸟翅羽。有种种色。一切见者。心皆欢喜。欲情内发。而彼见已。不生欲念。心不思惟。况复行欲。彼人如是。清净持戒舍于邪欲。持戒清净。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在广博行地处而生。彼处生已。一切诸欲功德和集。受诸快乐。有胜园林。银毗琉璃。青宝之树。大青宝树。莲华色宝种种宝树。庄严园林。种种宝池。水流盈满。若人本作善业来者。行此林中。种种受乐。所谓林者。名赤色林。于彼林中。有诸天众。诸天女众。若入其中。彼树光明增长转胜。种种妙宝。庄严成就。种种衣服。若诸天众。入彼林中。彼树光明。普皆赤色。而彼树林。其色皆如赤莲华宝。或作迦鸡檀那宝色。树色柔软。真珠铃网。弥覆其上。随念生果。随念酒流。如意念行。随天意念。何处受乐。彼树枝叶。即出种种胜妙乐音。如是行去。多有天女。共诸天众。并如是树。飞虚空中。随心所向。如鸟无异。彼树既飞在虚空中。皆如日出。一切虚空。普遍严好。又复彼树。名赤色树。水出如雨。在虚空中甚可爱乐。彼铃之声。天鸟之声。天乐之声。如是种种胜妙之声。遍满虚空。
时彼天众。见树飞行在其面前。天女之众所围绕已。同一乐心。多有无量百千天女。共咏歌声。飞虚空中。树在于前。如示道者。天众在后。与树相随。天众如是。随心所念起如是意。我于今者。上彼树上。如是念时。彼树倒回。诸天即上有在枝上而游戏者。彼天如是。在彼树上处处游戏。如是枝上。在枝住天。随心念时。即彼枝上生莲华池。天及天女。在彼池中。游戏受乐。如是树上住枝之天。共天女众在赤林中。游戏受乐。皆随所念。如是受乐。复有余天叶中住者。若有所念。即树叶中出生妙堂。于彼念时。如是堂出。种种妙宝。间错庄严。铃网弥覆彼一切堂。有莲华池而为庄严。有真珠网帘其户牖。天在其中。共诸天女。歌舞游戏。彼此迭互不相妨碍。共相爱念。如是诸天。善业力故。迭相亲友。无怨无中。此多亲友。是善业果。大善业果。谓多亲友。尔时彼天。迭共同心。在赤林中种种游戏。彼赤林中如是诸天一切欲乐皆悉具足。大胜业故。随意所念。虚空中行。受无量乐。
又复彼天。不行虚空。还向本处。种种流水满莲华池。于如是处天女围绕。游戏受乐。又复次向。名稠树林。彼稠树林。甚可爱乐。林中有河。河中乳流。如是乳河。庄严彼林。其乳势力。若天饮者。忆念往世于何处生。舍命而来。于此处退。生于何处。若放逸行。彼种种苦。无量种苦。皆忆念已。心生愁恼。生愁恼故。则离放逸。离放逸已。随顺法行。此大饶益。饮彼乳味。势力所致。既饮如是势力乳味。而复入彼名稠树林。林有种种流水河池而为庄严。有种种鸟在彼池中。其鸟甚多。树枝饶华。以华重故。皆悉下垂。而为庄严。有七宝蜂。其色平等。饮彼华汁。以自适乐。从莲华池至莲华池。从一树下至一树下。彼树一切皆毗琉璃。莲华宝叶有金色果。如是果者。天中美味苏陀中胜。如是果者。是随念果。若须味时。则有如是美味果生。食彼果已。而复歌舞。行向余处心生欢喜。
复向饮林。彼林之树。天酒流出。美味香色。甚可爱乐。不可具说。离于醉过。如是胜酒。从树流出。如云雨堕。彼天饮已。复更转生胜欢喜心。彼天如是生欢喜已。闻种种音。饮天美酒。受种种乐。复有无量光明。庄严自身。天女迭共游戏。歌舞喜笑。
又复次向莲华龙林。彼林之量。五百由旬。五宝莲华。莲华甚香。以为庄严。莲华龙林。更无余物。唯除莲花及有诸龙。彼莲花中。如是龙者迭互相于欲心起发。食彼莲华。众龙一心迭共为伴。龙女围绕。在清水中。水七功德。离水衣过。离泥浊过。离长短过。于彼触中。自意受乐。如是如是。龙自意念。如是如是。随意水生。彼龙在中。共诸龙女戏乐之时。亦如诸天共诸天女。受乐不异。
尔时天众。见彼莲华龙林之中诸龙戏乐。从空中下。向莲华林咏歌音声。及诸天女。庄严音声。龙在池中。出声如雷。普彼天处。如一歌声。以彼天处如是歌声。令诸山谷皆有响声。余处诸天。闻其声故。一切皆来同向莲华龙林之所。种种光明庄严其身。饶天女众。如是同向莲华龙林。
尔时彼天于先在彼莲华龙林。种种游戏。复有余天山谷等处异异处来。彼一切天。迭相见已。欢喜之心。转胜增长。如是诸天。并天女众及彼诸龙。并龙女等。共在水中。游戏受乐。彼天天女。龙龙女等。如是受乐。至于久时。如是游戏。歌舞喜笑。彼天如是放逸而行。善业尽故。命欲尽故。彼天天女。善业福德欲尽之时。若上莲华。莲花不胜。如是莲华。没于水中。即便破坏。如是诸天。若诸天女。福德尽相。如是应知。
又复彼天。若彼天女。福德尽相。谓彼诸天。若彼天女。以游戏故。上龙背上。龙不能忍。堕彼龙背。此是彼天。若彼天女。福德尽相。放逸行天。放逸所坏。如是相出。尔时彼天。若有本来不大放逸。先知彼相。知彼相故。而说偈言。
久时已过去 欲到命尽时
死时临欲到 痴天不觉知
而心不知足 贪着境界乐
根不知足故 增长境界欲
五根乐境界 为欲破坏心
福田业将尽 痴天不觉知
此大运时轮 常割众生命
转疾临欲至 痴天不觉知
此死火甚恶 为业风所吹
命尽时将至 痴天不觉知
生死有为中 无亲无非亲
死罥甚可畏 无能令免者
诸有死未来 诸有命未尽
皆应舍放逸 而作自利益
死杖不久间 必破众生命
大力既来至 能令命失坏
境界痴所盲 远离法灯明
是故不见知 大可畏死罥
痴者不能知 怖畏于死时
以心着境界 为爱所诳故
退退而复生 从道复至道
众生痴所坏 故受自业果
甚恶而极速 能破诸世间
云何于死时 而不生怖畏
众生岂无心 为当是无畏
如是痴不知 怖畏于死时
退相极显现 如现见不异
如是知不久 于天中则退
彼天如是见退相已。谛知退相。心意愁恼。不向其余。未退天说。欲退天说。以未退者。五境界中受诸欲乐。恐其不信。后时退故。何以故。于境界中。放逸痴故。或意迷故。于彼天众命欲尽者。若放逸者。不应为说。亦不应示。尔时彼天。如是知已。默然不言。舍莲华池。向余处去。
彼天于后。复乐境界。受境界乐。彼欲退者。大羞相出。大畏相出。痴不觉知。不惧不畏。龙中游戏。在莲华中。共诸天女。彼处久时。受快乐已。复共如是无量百千诸天之众。更向一山。彼山名为常乐鬘山。到已欲上。有天金银。天毗琉璃。天莲华宝。最胜天宝妙门之堂。有百千数庄严彼山。复有百千胜妙莲华。而为庄严。如是山中。第一胜乐。一切具足。百千乐音恣耳所闻。多着种种无缕天衣。自身光明。迭相看面。有妙色声触味香等。如心所爱。而受快乐。自意念行。不可说乐。皆悉成就。天河流水。园林庄严。见则生乐。彼天如是次第。复上常乐鬘山。既上山已。有在堂中坐于床者。有乘鹅者。有天在于莲华台上跏趺坐者。天共天女在鸠婆罗叶中而住。种种嬉戏。若歌舞等。五乐音声。坐受快乐。其心欲在虚空中行。共诸天女处处遍看。于彼天处处处可爱。随心所乐称意而去。有处如焰金银莲华妙宝光明。有处多有鸠婆罗叶青色腻影。有处则是天毗琉璃青宝光明。有处是银颇梨真珠光明可爱。
次复有河。有真珠沙。出宝山峰。有七功德清冷水流。见彼峰河。有水旋流。其状犹如真珠璎珞。如是观察。见彼处已。飞于虚空。复见异处。七宝莲华。庄严水池。无量蜂众庄严莲华。如是见已。复观异处。有园林池。甚为可爱。见有鸟兽。兽种种色。有银色者。有金色者。宝角可爱。莲华宝眼。真金色背。两胁白银颇梨色甲。背脚均平。复有余兽。群队相随。七宝妙色。皆无所畏。群群游戏。自受快乐。业所作故。形体殊妙。以其业故。皆食天食。
又园林中余处。复见孔雀命命。名无缕鸟。名戏论鸟。名大眼鸟。名动翅鸟。如是等鸟。群群游行。在山峰中。出入园林。园林中见。既到如是常乐鬘山。临欲上时。见如是鸟。彼山一厢。则是青宝。彼第二厢。是莲华宝。彼第三厢。则是金宝。彼第四厢。则是银宝。青宝厢处。有妙宝堂。名曰杂影。堂中则有毗琉璃树。其华下垂。犹如大盖。流水河池。而为庄严。莲华之林。乃有百千。百千种鸟。杂色庄严。多有天女。甚为端正。在彼堂中。
彼第二厢莲华宝处。有名笑林。彼林银树。其叶是金。有赤蜂群。无量百千群鸟音声。有流水河。河水有香。微风徐动。如是普遍庄严笑林。彼第三厢金宝之处。有妙宝林。名乐宝林。有颇梨树。而为庄严。其树金枝。枝网普覆。有无量鸟。百千音声。有流水河。而为庄严。彼处多有欢喜天众欢喜天女。在中歌舞。一切妙欲。功德具足。而为庄严。彼第四厢银宝之处。莲华宝树。青色宝枝。而为庄严多有种种妙音声鸟。多饶无量天及天女。无量百千莲华庄严。有无量种无量分别。有无量种随眼所见。见则受乐。彼林彼树彼河彼水。彼宝枝等。彼莲花池。彼鸟彼兽。彼莲华等。种种色香。种种形相。甚为端严。常乐鬘山。处处皆有如是诸天及天女众。乘空上彼常乐鬘山。普彼山处。一切皆见此胜念山。有杂色光。彼天既见。眼则乐着。普欲上山。共天女众五乐音声。五欲功德。而受快乐。勤行善业。乐修多作。可爱善业。持戒善宝。圣所爱果。如是受乐。皆欲上彼常乐鬘山。临欲上时。名实语鸟为说偈言。
此河水速流 善业乐亦尔
痴者不觉知 境界贪所诳
如是时来时 死亦如是来
乐迷放逸故 天痴不觉知
痴者无智故 不觉命已过
亦迷于善业 而爱不可尽
众生不离爱 有中随顺行
彼痴爱众生 不觉善不善
善果甚可爱 若天受快乐
如是见不善 在恶道苦处
若舍善不善 复能离诸过
则至不退处 不生不死处
彼乐得解脱 欲乐非得脱
夜摩及余天 业尽故得脱
无常则不住 常则为第一
悕望有中乐 退堕不可乐
彼实语鸟。为彼天众欲上山者。如是说已。彼天闻已。于天众中。若其有天。不大放逸。彼天则闻。若放逸者。以放逸过。是故不闻。犹着境界。彼放逸天。一切不取天鸟所说。如是鸟语真实利益。时彼天众。复欢喜心。向第一山上彼山顶峰上有堂。在堂而坐。如前所说。彼一山峰。名普见山。彼普见山。一千山中最高最上。是故彼山。名曰普见。共天女众。上彼山顶。种种乐音歌舞受乐。多有天众及天女众。上彼山峰。见无量色善业所化。光明水池。彼光明池。有可爱水。其水清净。中有金鱼。见者眼乐。水波乱动。有鹅鸳鸯鸭等鸟群。此种种鸟。可爱音声。水中甚多。又彼水中。多有莲花。拘婆罗耶。拘物头华。尼那陀花。迦吒摩罗。如是等花。遍覆池水。有种种蜂。出种种音。又复多有曼陀罗华。多有金珠而为间错。其水清净。又彼如是可爱池中。复有莲华。名曰沐鬘。有百千叶。一一叶中。出无量叶。有莲华叶青宝色者。有莲华叶颇梨色者。有莲华叶黄金色者。有莲花叶白银色者。有莲华叶是车磲者。有莲花叶迦鸡檀那。有金刚华。第一善香。彼如是等异色叶中。各各有台。其色光明如初出日。彼种种台。有无量色。无量色叶。遍彼池中。所谓青黄。赤白黑色台白而赤。其香可爱。满一大台。尔时天众。从虚空下。向光明池。下已入池。池有金鸟。天既入池。在鸟背上。有天在于莲花台上。共多天女。游戏受乐。有天在于拘婆罗耶莲花之上。复有余天。在水中者。有在鹅背入于水中而游戏者。有在陆地。共天女众而游戏者。五欲功德皆悉具足。迭共喜笑。游戏受乐。有在堂中共诸天女异处游戏。同饮天酒离于醉过。现乐功德。味触色香皆悉具足。其中诸天。有以珠器而饮酒者。所谓青宝。银宝金宝。毗琉璃宝。莲华色宝。及颇梨等种种珠器。有共天女。金莲华叶而饮酒者。有以开叶。不穿不破拘婆罗耶而饮天酒。咏歌音声。生欢喜者有天受用苏陀之食。色触香味皆具足者。各各别别。共自眷属。种种受乐。有于异处。共诸天女。五乐音声种种歌舞。绕光明池而游戏者。有共天女。在于水中而游戏者。彼水之味。随天念转。若天心念。欲令此水色香味触若冷若暖。善业力故应念而有。善不善业果报如是。非有作者。又复彼天。若如是念。此水为酒。令我得饮。即于念时皆是天酒。触味香色。皆悉具足。离于醉过。天既饮之。增长胜乐。善业力故。心生欢喜。然彼诸天。自业力故。如是受乐。自业所化。一切所作善业不失。业罥之师。人身机关。于三界中。种种戏弄。愚痴凡夫。不觉不知。如是诸天五欲功德皆悉具足。而受快乐。于彼天中。名实语鸟为说偈言。
如油尽灯灭 身命亦如是
以本业尽故 天中必定退
如壁破坏时 依壁画亦灭
如是业尽故 天乐则无有
天于彼天处 福业尽则退
一切法无常 众生悉破坏
皆无常不定 命速不久住
死力势甚大 而天不觉知
彼实语鸟。利益天众。以彼诸天善业力故。如是已说。若彼诸天。未于多时放逸行者。既闻鸟语。于少时间。正心思惟。若放逸者。亦如不闻。以乱心故。虽闻不受。
于彼池处。如是久受境界乐已。各如所乘。向彼山顶。共诸天女。飞空而往。复见余处。有无量山。种种形相。一切山中。常乐鬘山。最为高出。复有一山。名平等聚。复有一山。名曰普见。此三山量。于夜摩处一切山中最为高大。天众如是观察彼山。其山光明遍彼天处。天众既见。即得上彼常乐鬘山。上已则见种种间杂诸妙宝树。金树银树。毗琉璃树。庄严彼山。彼树根根茎茎节节枝枝叶叶。皆是七宝庄严殊妙。彼树根茎。七宝庄严。诸节次第。宝别不同。一节则是毗琉璃宝。一节则是莲华色宝。次节银宝。次节金宝。次节则是颇梨之宝。次节则是车磲之宝。次节则是迦鸡檀那。彼树如是节节各各庄严不同。自从根茎乃至于叶。一切皆是七宝庄严。
彼树不远。复有宝堂。行而不乱。皆同一色。如人世间日之光明。彼诸天众为戏乐故。次向彼堂。彼堂之数。有十百千。如心意量。如意念行。如意念作。彼天之中。有如是堂。近彼堂处。有莲华池。其数多少。亦如彼堂。如是莲华。节节次第七宝庄严。
又于彼处。复有众鸟。三功德行。何等为三。一是水行。二是陆行。三是树行。言水行者。谓名鸳鸯。泥卢槃。大胡卢。鹅鸭。摩鸠罗等。是水行鸟。言陆行者。彼山顶处。出妙音声。谓名二技。名欢喜声。名一切忍。有鸟名为一切鸟声。名一切时恒常受乐。如是等鸟。是陆行鸟。天音声中。此鸟音声。最为美妙。言树行者。谓俱翅罗。名命命鸟。名孔雀鸟。名鹦鹉鸟。名普眼鸟不眴眼鸟。名普行鸟。名实语鸟。名知时鸟。如是等鸟。是树行鸟。人中有半。彼天皆有。于彼天中。有如是等无量众鸟种种音声。如是天中三种行鸟。出妙音声。又常乐鬘大山顶上。更复有鸟行虚空中。身是七宝。若彼诸天行放逸行。放逸坏时。彼鸟说偈呵责之言。
放逸所坏天 为境界所诳
爱心所迷乱 死王临欲到
染着欲乐故 不知善不善
一切众生痴 境界欲所诳
行于种种道 造作种种业
为种种心使 流转于五道
如是彼鸟。见放逸天放逸行故。已说此偈而呵责之。犹如父母调伏诸子。而彼诸天虽如是闻。不受不取犹故受乐。游戏歌舞。乃至一切善业皆尽。则于后时。退彼天处。退天处已。如自业行。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余业故。生于人中同业处者。则生第一富乐之处。有胜上意。心常欢喜。在好国土。迦那那洲。若师子国。富乐处生。生长者家。以余业故。
广博行地第七已竟。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观夜摩天所有地处。彼见闻知夜摩天中复有地处。名曰成就。众生何业。生彼地处彼见有人信佛世尊。善心持戒。不杀不盗。如前所说。复舍邪淫。于先所行。共淫妇女。心不忆念。彼善男子。如是持戒。善意熏心。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夜摩天中成就处地。生彼处已。自业相似而得果报。所谓园林莲华池水。池有种种鸟美妙音声。种种庄严。妙身天女而为围绕。生如是等天乐之处。五乐音声种种游戏。不可譬喻。胜妙声触味色香等。而受快乐。譬如水池。有五水渎。皆悉是水。在水池畔。水入池中。不遮不碍。如是如是。五根爱着。五爱之身。常随五处。不知厌足。譬如五处皆悉置火。一切焰然。风吹普炽。若以干薪。如是如是。着五火中。彼火如是炽然增长。如是如是。此根爱然。如火增长。忆念风吹。不正观焰。境界干薪。五根火焰。如是如是。此五根火得境界薪。如是如是。根火炽然。如世间火飞蛾入中则被烧然。如是如是。若有入于爱境界火。则为所烧。一切爱着。皆如飞虫。不觉不知。一切诸天。如彼飞虫。为火所烧。堕五境界。共天女众园林中行。从莲花池至莲华池。从苏陀处至苏陀处。从饮酒处至饮酒处。从美音处至美音处。从香花林嗅花香已。次复往到胜香花林。从一林处至一林处。见林眼乐。复向其余。眼见乐林。如是遍入诸境界火。
彼山如活。彼天见之。如见命物。彼诸天众。如是见山。如是如是。处处普见。如火得酥。其焰炽然。如是彼处。始生天子。见如是处七宝庄严。见无量种。心则生乐。见彼山处。无量百千诸天女众。如是天女。甚多甚饶。彼一切处。多有天女种种庄严。遍满彼处。天众亦尔。遍满彼处。歌舞游戏。迭共受乐。五乐音声。游戏受乐。若下劣天。如是种种庄严天女。可有一万。如是次第三万二千。如是次第。有四万者。有五万者。如是次第。乃至百千诸天女者。尔时如是诸天女众。于彼天子。迭共相爱。不生厌心。一切天女。一一各各作如是知。天子爱我。彼天如是爱于欲乐。不知厌足。如火得酥。焰起炽然。彼放逸行诸天子等。园林树木。莲花池中。于河水中。可爱天女。共受快乐。如是次第。复于后时。共彼天女入鹅林中。如是林者。于彼天中。犹尚希有况于余处。谓彼林中有鹅庄严。如是鹅者。在彼林住。彼鹅银翅。有金翅者。莲花宝足。复有余鹅。莲花宝嘴。金宝间腹。有金身鹅。背则是银。迦鸡檀。那胜宝之足。其嘴亦是。迦鸡檀那。复有余鹅颇梨为背。胁是车磲。腹是青宝。足则是金。复有余鹅。七宝杂身。有鹅纯色。谓如银色。有颇梨色。有纯金色。有车磲色。有青宝色。复有余鹅。大青宝色。复有余鹅。迦鸡檀那胜宝之色。如业心尽。如是受乐。如是鹅者。复共胜妙端正雌鹅。处处游戏。或在池中。如是游戏。如是次在莲华林中。山河等中。或于陆地莲华林中。柔软地处。有种种华。共彼雌鹅。如是受乐。尔时诸天入彼鹅林。多饶种种庄严天女共彼天女。游戏受乐。彼天既见如是鹅已。生希有心。转胜欢喜。回眼普看如是胜林。彼诸天女。随顺天心。既知天子心欢喜已。语天子言。天今当知。此名鹅林。如是鹅林。甚可爱乐。种种宝树。光明殊妙。有种种宝庄严此林。希有功德皆悉具足。种种莲花而为庄严。无量百千山峰庄严。有种种华庄严彼林。如是种种。名尚叵说。有莲华池。庄严彼林。
于彼林中。有鹅王住。名曰善时。鹅如天主。牟修楼陀。住此天中。彼善时鹅。乃是一切鹅中之王。住此林中。在名广池游戏受乐。
牟修楼陀夜摩天王。恒常来至此鹅王所。共此鹅王种种游戏。胜共一切天众戏时。所受之乐。共余一切诸天游戏。皆悉不如共鹅游戏。彼天子言。以何因缘。夜摩天王。恒常共彼善时鹅王而游戏耶。天女答言。如是因缘。一切天众皆悉不知。天子今者。如是心念。我今共去向彼善时鹅王之所。入彼林中。乃至到池。尽见林已。见彼天王牟修楼陀。及见鹅王。彼始生天。于天女众如是闻已。作如是言。我今共去。到彼鹅王牟修楼陀天王之所。尔时如是诸天女众共始生天。向彼林间水池之中鹅王之所。未至鹅王。已见种种天妙树林。多饶种种鸟兽群众。有种种色。种种鸟兽。鸟共雌鸟。兽共牝兽。如所应食。种种不同。食天根果。皆七宝身。庄严胜妙。中间平地。于树林中窟穴之中。若平地处。或于河岸。莲华池岸。或在池中。或山谷中。群群游戏。或出音声。彼始生天。见已心喜。又生希有未曾有心。眼则眴动。诸天女众。而围绕之。咏歌音声。如是游戏。入彼鹅林。
复于一处。见孔雀群在园林中。彼诸孔雀。有咽起者。有以咽项相揩摩者。如是露处种种游戏。复有孔雀七宝之身。在闇林中屏处游戏。有共树心而游戏者。种种孔雀。如天所应。始生天子。共诸天女。如是见已。欲入鹅林。见多无量百千亿数诸天女众。在鹅林中。复见余林甚可爱乐。所谓有河。第一清水。普河两岸。多有诸天及天女众。七功德水。盈满彼河。所谓河者。名欲水河。寂静水河。欢喜流河。名酒流河。有河名为葡萄酒流。有名随称。一切念水。名鸟音声。可爱乐河。彼大林中。如是河流。彼岸行鸟。饮冷水已。而说偈言。
故业勿令尽 数数造新业
以本业尽故 则于天中退
若入造新业 三种三时生
故未尽造新 则不堕恶道
若畏未来世 不贪着现在
不乐过去者 不久间得脱
若心不动转 苦乐不经心
彼智者舍身 余处则得乐
若受故业乐 而不造新业
故业受尽已 痴者死时知
若彼痴心天 受行境界乐
若勤佛功德 不为欲所使
若有得如是 大过患之身
能不着现乐 则是智慧者
若不为欲使 畏过不贪着
复畏于恶道 则是勇健者
若心贪着乐 而不畏恶道
此痴爱乐行 由爱故退失
贪着于诸欲 得已心欢喜
修欲不得力 后时堕恶道
如电如阳焰 如乾闼婆城
如是说欲恶 能诳惑一切
彼岸行鸟。见始生天放逸行故。如是说偈。彼始生天。新著欲故。虽闻不受。尔时彼天闻彼鸟语。既不受已。复入鹅林。更受无量境界之乐。始着欲故。鹅林胜故。虽闻不取如是鹅林。枝网覆故。实与不实。一切不知。
彼鹅林中。见宝珠林。远处遥见。第一光明。复有百千光明。罗网其处。诸天尚不能看。况下地天。三十三天。四天王天。而能看耶。彼天珠林。如是光明。若天欲发。如是宝珠。为作堂舍。行虚空中。珠内有孔。天坐其中。飞行虚空游戏受乐。以善业故。珠为堂舍。行于虚空。如是珠中。有天园林莲华水池。种种树林。分分地处。多有山峰。饶鸟音声。如是彼天。在虚空中。音声娱乐。六欲功德。一切成就。游戏受乐。
正法念处经卷第五十二 观天品第六之三十一(夜摩天之十七)
又复彼天。若心有念。欲下虚空。即心念时。共诸天众。从空而下。下已还至自住处住。如是宝珠。还复如本。有大光明。彼诸天女。为始生天。如是说已。尔时如是始生天子。为欲罥缚。复乐境界。向宝珠林。见不远处。有黄赤白无量百千种种光明满珠林中。彼宝珠林不远之处。则有鹅林。尔时如是始生天子。于天女边。如是闻已。向宝珠林。共彼天女。如是往到。既前到已。见珠光明。乃有无量。当尔之时。始生天子。如是忆念如彼异天。入宝珠林虚空中行。遍见天处。我亦如是。入宝珠林。如是而行。即于念时。随心所念。珠为堂舍。在虚空中。彼始生天。空中见已。共天女众。入宝珠堂。如自善业。见彼堂中。种种可爱。彼宝珠中。有流水河。莲华水池。园林山峰。满珠堂内。眼见心乐。
复于诸处。见有诸鸟。鸟声可爱。彼如是处。有种种色形相香华。复见异处种种鸟兽。有河平岸。有河峻岸。皆悉可爱在彼河边。复见异处。多有天子及诸天女。歌舞喜笑游戏受乐。彼如是处诸园林等。一切皆如向来所说。天子始见共天女众游戏受乐放逸而行。爱不知足。又行异处。次复行到苏陀食处。为食食故。如自善业。相似得食。食彼食已。为境界火之所烧然。复向酒河。共诸天女。爱波所漂。去向彼河饮酒地处。到彼处已。乃以珠器盛酒而饮。彼既饮酒。欢喜之心转更增长。爱境界火之所烧然。为五境界之所迷惑。复共天女。歌舞游戏。
彼处如是受天乐已。复向水池莲华之林。为欲在彼池中游戏。共天女众。受诸欲乐。是故向彼莲华池林。到已复更受境界乐。共诸天女。水中游戏。第一胜乐。不可譬喻。受如是乐。又复欲发。悕望欲乐。欲闻音声。贪着境界。五乐音声。心念悕望。闻天女众歌咏之声。五乐音声。闻已心乐。不可称说。更无异法可以为喻。彼受如是五欲功德种种胜乐。不知厌足。以有爱故。爱不知足。如火得薪。无有足时。如是欲者。欲不可足。常无量种。无量分别。而受诸乐。于长久时。既受乐已。而复更于鹅林之中珠堂上坐。共诸天女。下彼珠堂。在鹅林中。而复更见未曾有处。如是如是。见彼处已。如是如是。心生喜乐。如是如是。种种见已。而于境界。犹不知足。如是流水。莲华河池园林等处。若天天女。见无量种五乐音声如是游戏。又复鹅王。住宽广处。天共天女。向彼鹅处。如是彼处。见种种天无量百千歌舞游戏而受天乐。更无余物可为譬喻。形世间日。如萤火虫。唯除光明。更无譬喻。彼处如是不可譬喻境界受乐。彼受乐天。譬喻叵得。人世界中。第一美味。所谓蜜味合药之酒。甘蔗肉等。阎浮提中。此味第一。一切和合。于赤苏陀。如极苦味。檗味不异。人中胜味。于彼天味。如是劣减。如是味胜。少分譬喻。天中之味。不可譬喻。彼天之香。亦不可喻。如人世间第一善香。谓栴檀香。若沉水香。末香涂香。瞻波迦华。尼居私帝苏摩那华。如是乾陀婆离师迦忧钵罗华。拘物头华。尼朱罗等。此一切华。皆悉和合。犹亦不如天中之华。于彼天中。荏婆色华。十六分中不及其一。如是天中。香亦如是不可譬喻。又彼天中。触亦如是不可譬喻。人世界中一切国土平等胜触。谓憍奢耶绢。及乌拏若劫贝等。如是种种。彼人中触。一切和合。于彼天中。极微劣触。谓金最坚。犹胜人中所有胜触。于天下触。十六分中不及其一。如是天中所有诸触。不可譬喻。又彼天中声亦如是。不可譬喻。人世界中第一声者。所谓琵琶。筝笛箜篌。齐鼓歌等。如是诸声。一切和合。犹亦不如彼天之中庄严具声。于彼天中庄严具声。十六分中不及其一。如是天中所有音声。不可譬喻。如是譬喻。唯可得与四天王天以为譬喻。若于第二三十三天。则非譬喻。于夜摩天。亦非譬喻。人中欲乐。唯可得况四天王天所受欲乐。四天王天所受欲乐。唯可得况三十三天所受欲乐。三十三天所受欲乐。唯可得况夜摩天中所受欲乐。如是次第。业力胜故。六欲天中。次第转胜。诸天境界。意亦如是。天乐转胜。意地之乐。有无量种。一切和合。如是天子。彼鹅林中。游戏受乐。次第渐前。遂近鹅王。见彼鹅王在广池中种种游戏。共彼雌鸟。住莲华林。天众围绕彼大鹅王。有一莲华。一由旬量。七宝莲华。金刚为须其触极软。及香色等不可譬喻。无量光明。从华而出。有百千叶。彼大鹅王。在彼如是莲华中住。于节会时。节会之时。夜摩天王。牟修楼陀。并天众等。鹅为说法。彼鹅王者。以愿力故。生夜摩中。如是利益。生夜摩天。为夜摩天。如是说法。令离放逸。尔时如是始生天子。次第渐前。往到广池。善时鹅王。既见如是始生天子。为说偈言。
以有渴爱故 于欲不知足
由心动诸根 不觉时已过
所爱着欲乐 无常法所摄
以乐见妇女 不觉时已过
为爱所迷故 系属于生死
如是愚痴者 不觉时已过
为欲牵心故 没在痴闇中
嗔所系缚者 不觉时已过
系缚在地狱 不生厌离心
放逸毒所迷 不觉时已过
不调不知羞 恃姓生憍慢
心贪不知足 不觉时已过
五绳罥所缚 六法之所迷
三时中常痴 不觉时已过
不知恶趣道 恶罥所破坏
若有如是心 不觉时已过
初得欲则乐 后则不利益
以心着欲故 不觉时已过
不知前世苦 而乐着天乐
未知爱别离 不觉时已过
为业网所缚 如鱼在网中
是故失善道 不觉时已过
愚痴者无心 不知有过患
没在于痴闇 不觉时已过
众生业罥缚 独而无伴侣
见天女故迷 不觉时已过
乘骑诸根马 迷失于善道
贪着三界味 不觉时已过
不知戒非戒 或复多嗔恚
失意亦失道 不觉时已过
不知利益不 迷于作不作
如小儿戏弄 不觉时已过
如河水速流 在园林池处
常受欲乐故 不觉时已过
在山顶堂中 若在莲花林
常受欲乐故 不觉时已过
于业业报中 未曾有知解
唯贪着食味 不觉时已过
业风之所吹 常在此三界
流转犹如轮 痴故不觉知
常在于恶处 上高梁绳上
如是愚痴者 不勤舍离过
若能舍离欲 是第一精进
离一切希望 则无诸烦恼
彼初中后时 若得佛法已
寂静修行故 是无烦恼者
若得于欲乐 彼乐必破坏
因欲得苦报 知欲非胜法
是故有智者 心不乐于欲
彼则能断除 生死苦因缘
彼大鹅王。为始生天如是说偈。毁呰欲法。如是说故。彼始生天。渐渐前进。近于鹅王。彼始生天。虽闻胜法而心不受。境界迷故。渐近鹅王。而不摄法。犹着境界。受诸欲乐。现见鹅王在水中戏。入莲华林。割取莲华。共天女众。掷而弄之。善时鹅王而语之言。此安隐语而不肯受。汝于后时。为何所得。尔时鸟处始生天子。复闻远处有胜妙声。胜于天声。闻彼声已。心生爱乐。其声普遍琵琶箜篌齐鼓笛等。如是种种可爱音声。尔时彼天。在广池边。种种游戏。既闻声已。一切回面。向彼声听。尔时远见有百千堂。周匝围绕。天歌音声。甚为可爱。闻者欲发。端严殊妙如星绕月。如是如是。堂行围绕。或身光明。周匝轮行。一切天众。见之心乐。百千天女。咏歌音声。夜摩天主。在百千叶七宝莲华台上而坐。无量天女之所围绕。为听法故。向彼善时菩萨鹅王所住之处。
尔时鹅王善时菩萨。见已速迎。共余雌鹅。并余雄鹅。无量百千胜妙七宝间错其身。一切同时。皆在虚空飞向天主牟修楼陀。复有余鹅咏歌音声。如是二王。一是鹅王。二是天王。迭相敬重。出美妙语。迭相问讯。鹅王善时。以本愿故。为夜摩天除放逸故。生夜摩天。善时王言。天王久时不来在此广池之所。我于余天闻如是言。牟修楼陀夜摩天王。不放逸行。共诸天众。在彼山树具足地处。看六佛塔。礼拜供养。化力书经。在彼佛塔读说彼经。示诸天众。此因缘故。我今来迎。汝于彼处说法之时。我亦在此广池之侧。为游戏天如应说法。谓第一义。寂静安隐。能除放逸。毕竟利益。以此因缘。我今如是来迎天王。我以爱法。离于慢心。敬重故来。
彼时如是。牟修楼陀夜摩天王。闻是语已。作如是言。鹅王普为饶益一切夜摩诸天。利益一切夜摩诸天故在此处。今共回还到广池所。说是语已。牟修楼陀夜摩天王。无量天众诸天女众之所围绕。善时鹅王。无量百千鹅众围绕。如是二王。各并其众。彼此和合。于虚空中。种种音声。心皆无垢。犹如宝珠。于放逸地。不放逸行。有大威德。共向广池。到广池已。彼广池所一切天众。既见天王暂止放逸。不作音声。不相娱乐。不于水中种种游戏。生敬重心。
夜摩天王。知彼天众心调顺故。语鹅王言。善时鹅王。此时最善。今可说法。天众见我心皆离慢并天女众一切无慢。可为说法。尔时鹅王。自念本生曾于往世有佛。名为迦迦村陀。于彼佛所闻诸法门。所闻法中。唯以一法。为天众说。语天王言。天王善听。我今为说。有五种法。若天若人。放逸行者。是根本过。何等为五。谓放逸者其心则乱。意念异法。口宣异言。若有所说。不实无义。前后相违。动转不定。他则不受。何以故。以其放逸心动乱故。自不能知。为何所说。为谁而说。彼则轻毁。彼则不受。以如是故。则于一切便为自轻。是放逸过。放逸过故堕于恶道。于三恶趣随相应生。此是初过。
又彼放逸有第二过。何者第二。所谓不知应作不作。放逸意故。不知何者是所应作。不知何者所不应作。不知何业。不知何果。以不知业。故不知果。彼愚痴者迷业果故。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地狱中。以放逸故得如是过。此第二过。
又彼放逸有第三过。何者第三。若人若天。以放逸故。近恶知识。不敬三宝。不求于智。不敬尊长。于过功德。不觉不知。于生死苦。不生厌离。不知杂业。谓种种业。不能翘勤。常喜睡眠。不能持戒。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地狱中。以放逸故。得如是过。此第三过。
又彼放逸有第四过。何者第四。谓于天中。若于人中。即初生时。命行不住。即生即灭。善业亦尔。生已即尽。死王欲至。共谁放逸。彼必别离。此有四法。必定离别。何等为四。一者少年。二者安隐。三者寿命。四者具足。如是四种。必定离别。智者常观如是四种。若放逸者。则不能知。若天若人。放逸行者。一切不知。以不知故。堕于恶道。以放逸故。得如是过。此第四过。又彼放逸有第五过。何者第五。谓于第一不可信处。而便信之。不可信中最叵信者。所谓妇女。而愚痴者。信于妇女。彼愚痴者。虽信妇女。然彼妇女于其不信。乃至命尽。心不离诳。一切妇女。皆多谄诳。皆多幻伪。多垢破坏。其心多慢。破戒心浊。如是等过。一切妇女心皆不离。如火之热。一切妇女。不离此法。若愚痴者。信彼妇女。唯有语言。然无一实。以爱贪故。为欲所牵。是故近之。如是略说放逸之行五种过患。如是五过。不离放逸。是故天人。应舍放逸。此放逸行。障涅槃门。放逸行者。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在地狱饿鬼畜生以放逸故。得如是过。此第五过。是故智者。应离放逸。若舍放逸。有五功德。何等为五。所谓正行。心意正信。作所应作。不应作者。则便不作。恒常用意于一切时。皆作利益。舍离放逸。如毒不异。善知三世。此不放逸。最初功德。不放逸故。得此功德。
又不放逸第二功德。何者第二。谓知轻重。近善知识。常行善业。远恶知识。不作恶业。以彼恶业。善人嫌毁。若见恶人。则皆舍离。见功德人。则便亲近。如是修行。善意行故。不入恶道。此不放逸第二功德。不放逸故。得此功德。又不放逸第三功德。何者第三。所谓谨慎。乃至舍命。不属妇女。不信其言。常一切时。形相可见。一切妇女。有二种缚。系缚世间。唯见其色。不信其语。彼有智者。如是如实观察妇女。如是如实正观察已。虽见歌舞喜笑游戏庄严具等心不贪着。一切放逸皆因妇女。一切妇女是半放逸。若有能离妇女放逸。则能渡于生死大海。人世界中。人皆说言不放逸者。得名好人。此不放逸第三功德。不放逸故。得此功德。
又不放逸第四功德。何者第四。所谓谨慎不放逸者。谓于富乐。欲等不信。观知无常。作如是知。此欲无常。转动不定。则不可信。不久破坏。不久失灭。如是不信。安隐之事。故不放逸。一切安隐。为病所坏。如是于少亦不生信。一切少年为老所坏。是故于少不生慢心。如是于命亦不生信。不生慢心。不作恶业。何以故。必为死王所劫夺故。是故不信一切有为生死之法。以不信故。不放逸行。此不放逸第四功德。不放逸故。得此功德。
又不放逸第五功德。何者第五。所谓恒常亲近圣人爱乐智故。归依三宝闻法思义。彼临死时。不生怖畏。以知死相。知退相故。不生怖畏。闻义天子。则知退相。人欲死时。则知死相。如是知故。知生恶道。知生善道。作如是知。我生善道我生恶道。若临死时。恶道相出。则能方便令心清净。心清净故。恶道相灭。善道相现。此不放逸第一胜果。甚为难得。诸亲善中。此亦最胜。此不放逸第五功德。不放逸故。得此功德。尔时彼处善时鹅王。颂彼如来迦迦村陀。佛所说偈言。
已离欲如来 赞叹不放逸
毁呰放逸行 所至生死处
不放逸解脱 放逸故受苦
此放逸系缚 愚者不能断
不放逸善人 则生于天中
于天中放逸 故退时心悔
一切放逸者 生死不得脱
放逸第一罥 能缚令流转
作所不应作 不作所应作
一切放逸者 所作皆颠倒
尚不作世法 何况出世法
是故诸智者 不赞放逸行
以是故不应 行放逸之行
如是放逸行 是恶道初使
若有能舍离 苦恼之藏处
如是勇健者 能渡有大海
善时鹅王。为彼天主牟修楼陀并诸天众。如是已说。过去旧法。利益天人。又彼鹅王。现为天主。牟修楼陀。复更说法。作如是言。有五种法对治沙门放逸之行。何等为五。所谓一切放逸行者。皆受苦恼。如是之人。随何放逸。能致苦恼。舍彼放逸。知彼过已。修行功德。舍离彼故。无不饶益。不受苦恼。不善恶业。则不增长。修行正行。此是沙门初对治法放逸对治。
又复沙门第二对治。对治放逸。何者第二。谓见实义。实见之人。一切心意皆悉决定。如实而见。如实见故。不行放逸。以如实见放逸过故。此是第二放逸对治。
又复沙门第三对治。对治放逸。何者第三。所谓亲近不放逸者。受戒持戒。如彼所行。如是而行。如彼所作。亦如是作。于持戒者。常与同处。于破戒者。舍而不近。是故放逸。一切皆无。此是第三放逸对治。
又复沙门第四对治。对治放逸。何者第四。谓求智故。常近智者。常乐智者。舍离放逸。近不放逸。如是谨慎不放逸者。乐近苦远。彼善男子。恒常如是不放逸行。此是第四放逸对治。
又复沙门第五对治。对治放逸。何者第五。所谓有王若王大臣。执放逸者。与其罪罚。或断其命。或时尽夺一切财物。或时与杖。或截其手。如是种种与放逸者。异异刑罚。彼既见已。心生怖畏。以怖畏故。舍离放逸。不放逸行。如是对治舍离放逸。以见他人受如是罚。生怖畏故。随顺法行。畏行放逸。堕于地狱。是故不作一切恶行。此是第五放逸对治。如是放逸。于天于人。则非安隐。彼多天众。闻是经已。舍离放逸。牟修楼陀夜摩天王。既闻鹅王所说经已。起随喜心。复共天众。飞升虚空。如其本来。还如是去。自余诸天。有在广池更受乐者。有向林中而受乐者。既入园林种种受乐。如是乃至爱善业尽。善业尽故。于彼处退。彼处退已。如自业行。或堕地狱。或堕饿鬼。或堕畜生。若以余业。生于人中。则生第一富乐之处。黠慧利根。多所知见。有智慧命。以有智慧。是故大富。为王所爱。以余业故。
成就地竟。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观夜摩天所有地处。彼见闻知。复有地处。名光明围。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闻知。或天眼见。若善男子曾闻法义。受戒持戒。正见不邪。不恼乱他。心意正直。不杀不盗。如前所说。复舍邪淫。畏邪行故。乃至不观画妇女像。常行善业。善修净命。如是之人。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光明围处。生彼处已善业力故。天妙境界五欲功德种种受乐六根所使。乐见园林。如是如是见种种法。如是如是。六根增上。以增上故。则能驱使地处平正第一柔软七宝间杂。甚可爱乐。彼地之中。若有树生。触极软滑。金果银叶。胜触香味。皆悉具足。如是天果。如意出香。如意生味。
彼处诸天若有是心。欲令彼果如意出酒。即有触香色味具足。天之美酒从果流出。在于树下。时彼诸天共天女众。执珠宝器。承而饮之。如是天酒。有下中上香味触等。业无量故。如彼业因。如是得酒。有下中上。又复余天有无量种受五欲乐。为放逸烧。乐见园林。歌舞喜笑。处处游戏。相随而行。向彼园林。如是如是。随所行道。见异异种微妙之色。彼所得味有无量种。无量分别。种种胜味。彼所嗅香。有无量种无量分别种种妙香。与心相应。彼忆念触。有无量种无量分别受乐相应天妙之触。彼天所闻天妙音声。有无量种无量分别心乐相应。闻已欢喜。第一持戒胜善业故。五欲功德皆悉具足。而受乐行。彼天如是受乐行故。乃经久时。如是受乐。不知厌足。复更远见名心乐林。无量百千宝树庄严。彼心乐林。如是可爱。枝叶根茎。各各别别。一厢银林。其白如雪。名银树林。其光犹如阎浮提中月之光明。彼一一树。端严殊妙。天若见者。心则受乐。又复一厢。赤色犹如迦鸡檀那。甚赤无比。有赤光明。其叶亦赤。如是叶等。和合成林。如是赤林。极为可爱。彼林赤故。遍照虚空一切皆赤。又复一厢。名常乐林。其林一厢。有青园林。其林普青。青影光明。彼林一厢。如是光明。端严殊妙。如阎浮提虚空不异。是毗琉璃宝之光明。如是彼处。名常乐林。复次一厢是颇梨林。光明清净。根茎枝叶。多有无量流水河池。皆悉具足。又彼大林。次复一厢。青宝树林。根茎枝叶。青色光明。于树枝中。有种种鸟。鸟种种声。多有种种妙莲花池。而为庄严。彼天园林。如是光明。端严胜妙。
尔时彼处。光明围地。一切诸天。自身光明。为欲游戏受诸乐故。向心乐林。于彼林中游戏受乐。爱林所系。五欲功德。受天快乐。不知厌足。又复游戏种种受乐。入心乐林。彼林之内。有种种色。有种种味。有种种香。花果具足。多有妙蜂。庄严其林。处处普遍。又复多有可爱鸟众种种可爱妙莲花池。种种可爱树枝屋舍。散华遍地。地触柔软。甚可爱乐。多有无量百千天众。是故彼处如是端严。树枝屋舍。多有莲华流水池河种种山谷。多有诸树。歌舞喜笑。种种游戏庄严具声。犹如歌音。微风动林。枝花垂挑。是故彼林。如是严好。尔时彼天。入彼林中。转胜欢喜。复更歌舞游戏喜笑。迭共受乐。于一切时心乐境界。其心恒常念行放逸。
彼诸天众如是受乐。乃至久时。复入七宝曼陀罗林。彼林可爱。林中最胜犹如山王。所有光明。胜百千日。绕莲华池以为庄严。曼陀罗林。有孔雀王。名曰杂色。种种七宝。间错斑杂。所出音声。普遍彼林。实是菩萨以愿力故。生彼天中。为放逸天。除放逸故。见彼诸天五境界火之所烧故。住树枝中。勇猛无畏。生怜愍心。告彼天言。此诸天等。多放逸行。不虑后退。此乐欲尽。无常不住。一切天乐。速疾已过。如山中河。其流迅速。而不觉知。心常着乐。以恶爱故。尔时杂色孔雀鸟王。而说偈言。
所作如梦见 住处如见焰
城如乾闼婆 天如是着欲
天为爱所生 终竟必破坏
谓乐不可尽 天如是着欲
乐不久则失 如河流速过
为欲城所诳 天如是着欲
如风吹动水 彼水中见月
犹如旋火轮 天如是着欲
如电之流动 如鹿爱之焰
如水沫不坚 天如是着欲
如芭蕉叶动 又亦如象耳
不善人所爱 天如是着欲
如金波迦果 如有食铁钩
如幻之无常 天如是着欲
皆虚诳无物 暂时不停住
初时味则甜 天如是着欲
唯放逸一味 是有缚之因
速使入恶道 天如是着欲
爱恶物谓好 常可畏常妨
如毒如刀等 天如是着欲
彼心乐林。如是孔雀。名杂色王。为调伏天。如是说偈。善意愿故。于天中生。彼孔雀王。用人中物。以为譬喻。为天众说。何以故。令天闻已。忆本生故。以忆本生。知业果故。修行无常。修无常故。不放逸行。是故杂色孔雀鸟王。以人中喻。为天说法。说何等法。谓无常法。为说欲过。说欲无常。
尔时有天。闻所说法。忆本前生。以忆本生。知业报故。于少时中。不放逸行。生于善意。彼天少时。生于善意不放逸行。少时利益。少时安隐。种未来世无量百千安隐生处善业种子。是故菩萨杂色鸟王说如是法。尔时天众。犹故着乐。入彼林中。以莲华鬘庄严身首。自身光明庄严其身。五乐音声种种受乐。于彼林中。无量河池水流盈满具足庄严。天众见已。放逸而行。于生老死。不生怖畏。歌舞游戏。不知厌足。更入余林。彼林名鬘。鬘林之树。无量百千。其树枝华。种种异色。间杂不同。有无量种形相色香。种种妙花。枝枝具足。如是妙华。大小均等希奇得所。于彼林中。有七宝蜂。其音可爱。在彼华中共天游戏。彼诸天等。取彼华鬘。共天女众。相掷嬉戏。天及天女。本自端正。以着如是妙花鬘故。十倍胜本。迭互一心。于彼林中游戏受乐。折取花枝。其花香气。遍五由旬。有十由旬。二十由旬。三十由旬。如是彼林。天香具足。无量种花和集而有。
尔时彼天。如是游戏。受诸乐已。复向酒河。河名欢喜。其河甚大。彼酒音声。触味香色。皆悉具足。在河而流。彼天见已。坐河岸上。取而饮之。彼复有鸟。名为常乐。见彼诸天在欢喜河。而饮酒故。为说偈言。
没入放逸海 贪着诸境界
此酒能迷心 何用复饮酒
为境界火烧 不知作不作
园林生贪心 何用复饮酒
彼常乐鸟。见乐酒天在河饮酒。为调伏故。如是说偈。彼天闻已。犹故饮酒。不休不止。心生欢喜。自身光明。周围如鬘。复以花鬘庄严身体。饮酒游戏。不知厌足。五欲功德。五乐音声。歌舞游戏。次第复向华枝舍林。希望欲乐。故到彼林。共天女众歌舞喜笑。
尔时彼天见彼树林众花具足。心生欢喜。以先闻故。见则欢喜。如是胜妙可爱园林。有七宝蜂而为庄严。天众见已。生希有心。回眼普看。不生厌足。彼天女众。皆亦如是。见五千种百千分别华舍具足。彼诸天女见则入中。歌舞游戏。而受快乐。彼树枝叶甚可爱乐。密覆如屋。彼众树枝。是种种宝。所谓枝者。毗琉璃枝。金叶所覆。若金枝屋。毗琉璃叶之所覆蔽。迦鸡檀那妙好色果。具足而有。迦鸡檀那青宝树枝。银色叶覆。若颇梨树。金果具足。若彼有树。迦鸡檀那以为枝者。青宝叶覆。金果具足。若颇梨树。颇梨枝屋。金叶密覆。大青宝果具足而有。随念庄严。皆悉可爱。蜂众围绕音声美妙。绕华枝屋。彼枝舍内。如是严好。天欲受乐。则入其中。以善业故。
又枝舍外。种种具足。有莲华池。莲花金叶。皆毗琉璃青宝为须。白银为台。周遍林外。无量蜂众。而为庄严。鹅鸭鸳鸯。迦昙婆罗。出妙音声。闻者心乐。是故彼林。甚为微妙。彼莲花林。其外华池。如鬘不异。宝花枝舍。周围彼林。处处普遍。
莲华轮外。复有树林。如是林者。有鸟兽住。心皆欢喜。有在树下依树坐者。有游行者。有在林中食天美果华根等者。果花根等。有第一色香味触等。和合具足。如是鸟兽。雄雌牝牡。皆各相随。又彼鸟兽闻天歌已。开眼张耳。羽毛皆竖。欢喜心乐。又彼鸟兽。雄雌牝牡各各相随。在于树下柔软触地。迭相看面而受快乐。或共游戏。
诸兽嚼咽。牝牡同处。迭相看面。共受快乐。其身皆是七宝间杂。在于林中如是受乐。
正法念处经卷第五十三 观天品第六之三十二(夜摩天之十八)
又复彼鸟。种种形相。见者爱乐。种种忆念。种种受乐。所谓乐者。有衔莲花。耳听歌音周回而行。雄雌相随而游戏者。有鸟群住。纵身低缩。听彼树枝屋舍中声。一心听者。有以嘴衔胜光明宝。在于处处。遍游行者。有七宝身。从于山中闻歌音故。扬翅飞来。为听歌音。向华枝舍。普遍虚空。皆悉严好。心欢喜者。复有余鸟。在余林中。种种妙宝庄严两翅。以嘴折取种种敷华。衔来向彼华枝屋者。复于余鸟。闻歌音已。共衔宝鬘。有种种色胜妙光明。如是来向华枝屋舍。普遍虚空。皆悉严妙。如是来者。
如是彼林。内外鸟兽。有种种色。种种形相。种种具足。皆可爱乐。彼林殊妙严好。如是彼诸天众。在彼林中种种受乐。
尔时彼天五乐音声在彼林中久时游戏。爱火所烧。犹不厌足。复向余林。彼林名为鸟音声乐。无量天女。以自围绕。如是歌舞。喜笑游戏。在虚空中。手弹箜篌。如是飞行。有在鹅背如是去者。复有余天乘孔雀者。有在空中。坐莲华台如是去者。复有余天乘七宝鸟在虚空中。如是去者。一切皆向鸟声乐林。彼如是行。在路未至。种种胜乐。皆悉具足。欲至彼林。名实语鸟。为说偈言。
乘中业乘胜 余乘则不然
人以业乘故 能遍行三界
何谁于何处 何业云何作
彼则于彼处 如作受苦乐
业种种杂杂 心因缘所作
无物叵得者 久时必皆得
种种异异乐 由业因缘起
以业因尽故 种种乐亦无
诸有不亡失 先所作善业
若欲常得乐 皆应作余业
若心常懈怠 放逸毒所闷
放逸天不觉 未来苦恼处
一切乐离别 到大苦恼处
以能破阴界 是故名为死
彼速疾欲来 能令命尽灭
天境界所迷 是故不觉知
彼实语鸟。以善心故怜愍天众。如是偈说真实之法。利益彼天而天不取。爱覆心故转复欢喜。而更前入鸟声乐林。一切天众心皆乐见鸟音声林。如是林者名既如是。复有如是鸟音声乐。彼林中树。一切是宝。所谓金银毗琉璃树。有白银树。有颇梨树。有青宝树。是平泽中。莲华之林。彼诸莲华。犹如灯树。一切种种甚可爱乐。有种种鸟。有无量色。无量形相。宝间杂翅。不可具说。何以故。以心善业无量种故。鸟之形相如是种杂。以心杂故。杂作善业。善业杂故。得如是果。不可具说。以心微细速流转故。以是因缘不可具说。一切天法皆不可说。天业果报今说少分。有好妙欲境界放逸。园林流水。莲华河池种种山峰。莲花之林鸟及宝等。天女可爱。以业果故。天世界中如是化现。彼此因缘。说天可爱。如彼善业。所作果报。不失不灭。若不作者。果不可得。复以此因如是说乐。又复彼天如是种种鬘庄严身。以香涂身自身光明。而受快乐。胜欢喜心。如是观察鸟声乐林。如是观见七宝诸树。光明如炎有种种鸟围绕彼林。彼鸟咏歌。若天闻之昔未曾闻如是音声。既得闻已心喜受乐。彼一切天闻已皆乐。彼如是鸟。有住树中而咏歌者。有鸟在于莲花林中而咏歌者。有在花中而咏歌者。有鸟在于莲华池中而咏歌者。彼天闻已心生喜乐。若天天女迭共和合。种种歌音。一切皆止。听鸟歌声。心生爱乐。如是彼鸟咏歌音声。普遍山峰。诸山峰中一切诸兽。自体本性喜乐歌音。闻彼歌已。或百或千皆悉前近。既前近已耳明不动。听其歌音。有在树底住听歌者。有对天草无心欲食听歌音者。于彼林中。鸟歌音声如是可爱。鸟声乐林可爱如是。又彼林中香甚可爱种种华香。有种种色。随念皆有。香色声等。随念皆得。箜篌齐鼓筝笛歌等。种种美音。是天音声。彼鸟之音胜彼天声一根境界。如是胜故。彼林可爱。
又彼林中。复有一根境界可爱。所谓天味。随意所念。得胜果味。或天酒味。天药草味。如是彼林。随念得味。如是林中。诸味具足。
又彼林中复有胜法。所谓有山。游戏彼山。枝网普覆。种种重楼。皆是枝网。行而不乱。有无量种七宝杂壁。有无量种彩画皆遍。多有种种庄严天女。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23-2-20 11:05:38
|
只看該作者
在重楼上。彼林如是种种庄严。又彼园林复有庄严彼林功德。具足已说。今复说山庄严可爱具足之相。谓毗琉璃庄严其山。山有七种功德具足。何等为七。所谓色声触味香等。随念皆得。有随念树。七种具足。彼处诸天见彼功德痴惑迷乱。不见不闻彼鸟说法。彼说法鸟。犹如父母所说之法。皆悉决定。天着境界不闻不觉。境界迷故。不受鸟语。行爱旷野。复向大林为三种火之所烧然。五怨所使喜爱所诳。迷于实道。唯有苦乐。苦相似乐。以着如是虚妄乐故。不觉不知。利益说法。不受不取。而听其余三处行鸟咏歌之声。谓水行鸟。天可爱色。可爱形相。七宝之身。种种间杂。鹅鸭鸳鸯。如是等鸟。种种音声。并水音声。彼天乐闻美妙声歌一切时乐。放逸而行。一切诸天。爱彼音声。如是彼天。更闻余鸟种种音声。不闻法音。所谓林行种种诸鸟。孔雀白鸽庄严树鸟。山谷岩窟所住之鸟。出美妙声。一切鸟声。皆与相似妙声之鸟。七宝身鸟。以庄严山。两两并飞。在虚空中。同共出声。观彼诸鸟。如是庄严。彼鸟光明。见者常乐。生爱着心。如是胜胜众鸟音声。彼天乐闻有语声者。有歌声者。有响声者。如是无量种种分别跋求之声。种种异闻天有欲心。为天女众之所围绕。听彼音声。
于长久时。闻声受乐。更有胜爱覆蔽其心。复饮天酒。第一味香。皆悉具足。如天所应。从岩窟中如是流出。多有妙蜂。皆集酒上。彼诸天等。迭互一心。同饮天酒。不相妨碍。复有余天向莲华林。莲华叶中。多有天酒。第一天味。香触具足。随念美味。诸天天女。恣意共饮。歌舞戏笑。迭互一心。共同欲意。彼诸天等。于胜林中游戏受乐。于境界中心不厌足。而复更向毗琉璃宝庄严之山。彼山多有鹅鸭鸳鸯。普皆青影。覆万由旬。皆是青影。其山举高三百由旬。多有园林。饶莲华池。流水盈满。有第一鸟。见者皆爱。于彼山中。有好平地。有好山谷。有好岩穴。河泉源窟。多有行林。莲华水池。具足诸华。有三种鹅。在岸出声。所谓有鹅颇梨宝色。七宝间错。或自体白。如是鹅者。山中甚饶。庄严彼山。毗琉璃山普有流水。水色清净。犹如宝珠。彼山多有种种香华。多有无量百千诸鸟。种种杂鸟。以此诸鸟严莲华池。彼种种物胜胜希有。上上希有。可爱妙色。庄严彼山。声触香等。无量种物。以庄严山。六根受乐。普山庄严。
彼诸天众为欲受乐。往到彼山。普遍处处歌舞游戏。以莲华鬘璎珞其身。一切时乐。心常欢喜。心常爱乐。五境界怨。如五火烧。爱缚其咽。向彼山顶为受乐故。希望欲见种种忆念。种种分别。渐渐欲到。渐近彼山。见有山窟。是毗琉璃。彼山窟者青色光明。可有一万以为庄严。普第一乐胜妙光明。若住山天入彼窟中。种种游戏。若彼诸天入窟中者。彼如是窟。如是如是。转转宽博。如彼天心。如是如是。种种忆念。如是如是。皆于窟中具足而得。彼窟名为如念得窟。住彼窟天。共天女众。恒常受乐不知厌足。彼诸天女种种庄严。以善业故。见彼天女心极爱乐。形服庄严。姿媚殊绝。歌舞喜笑。受天之乐。夜摩天王牟修楼陀。利益天故。佛所说偈书在彼山宝窟门上。偈如是言。
死王吞众生 衰老饮少年
病至灭强健 世间无知者
有无量种生 有无量种退
如生老亦然 世间无知者
无有一念间 无一时一日
死无时处住 世间无知者
已数数受生 亦曾数数退
痴天迷境界 世间无知者
此有轮如笼 贪着于爱欲
爱绳缚将去 世间无知者
爱过旋波中 多有分别鸟
此爱河宽广 世间无知者
彼宝窟门。为利益天。书佛偈颂。其法如是。有天见之。则便寻读。读彼偈已。忆自本生。于少时间不放逸行。以善业故。于须臾间。正心思惟。增长未来无量百千多生之乐。增长净分。减损染分。彼天如是少时正念。能灭无量百千生数。若有见彼宝窟门上所书偈者。则生厌离。不放逸行。若天入窟不读偈者。则为唐入。
若见不见一切入者。皆放逸行。在内一处。见宝珠聚。谓金刚聚。青宝珠聚。摩伽罗多宝珠之聚。大青宝聚。而彼宝窟。体性自明。以宝珠故。光明更胜。第三复以天入中故。天身光明令彼宝窟光明转胜。如是彼窟甚为可爱。彼宝窟中天天女众。五欲功德。受诸欲乐。安隐离恼。离于热恼。远离忧悲。自善业故。受无量种天胜妙乐。彼天既见彼宝地已。生欢喜心。歌舞游戏。五乐音声而受快乐。
又彼宝窟入其中者。则见有河。第一香触具足。天酒盈满。其中酒河两岸。饶饮酒鸟。以为庄严。如是鸟者。谓名欢喜。有名常乐。有名常戏。名无异味。名见可爱。名审谛心。有鸟名为异处不乐。名饮香乐。此等诸鸟。复有余鸟。在彼酒河。游戏饮酒。天善业故。鸟说偈言。
初饮美味酒 饮已多作恶
未来得恶果 在于地狱中
饮已能令痴 痴故造恶业
痴作恶业故 入于地狱中
初时生欢喜 后乃得恶报
初时能除渴 后时甚大热
初时口意失 后时则失乐
是故有智者 则不应饮酒
若常饮酒者 则如鸟无异
饮酒能令痴 说酒为大毒
若见酒如毒 彼见不退处
若饮不味酒 则为饮铁汁
一切恶一分 说酒为一分
是心过所作 一切戒根心
饮酒心不正 不能思惟法
比丘饮酒故 非阿兰若行
饮酒令心乱 不调不知羞
失法空无福 失现在未来
不知修威仪 不知时及处
障碍于正法 唯言说无义
自既不能知 不知何所说
自口语如屎 亦自不能知
令世间轻贱 令法不增长
见贫者饮酒 如火之炎然
过事皆忘失 于现事皆迷
况思惟未来 饮酒三时失
能失坏名色 或失众生身
能生无量过 饮酒障碍法
如是彼处住山窟鸟。心常欢喜。以业因缘。为天说偈。彼天闻已。若有善业随顺法行。而生彼者。忆本前生。忆本生故。则知酒过。知酒过故。则不饮酒。不放逸行。
自余天众不受鸟偈。犹故饮酒。生欢喜心。五乐音声。歌舞受乐。乃至久时。彼山窟中。种种受乐。既受乐已。于入时道。还如是出。如是出已。犹于境界。不知厌足。放逸而行。乐见园林共天女众。复于一切园林之中。河岸山谷。种种游戏。如是诸天。以善业故。如是受乐。彼处如是。不可譬喻。天乐具足。彼诸天等于境界中受诸欲乐。不知厌足。广多爱故。所言广者。自体广故。彼不曾摄。恒常开舒。是故名广。又于境界不知厌足。以诸境界广无量故。以根常渴。不曾断故。如是彼天五欲功德。转转增长。不断不绝。常受欲乐。心生希有。可爱功德。不可譬喻。是故彼天不知厌足。如海吞流无有足时。天不知足亦复如是。常一切时于彼天处如是受乐。行于种种园林之中。欲水所漂。共诸天女。游戏受乐。彼天如是。乃至作集爱善业尽。至于后时退彼天处。如自业行。业绳系缚。如是乐处。业尽退已。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有余天余善业故。生于人中。在阎浮提大富乐处。第一种姓。歌舞喜笑。种种游戏。常受快乐身色殊妙。形服端严。种种具足。胜国土中。或为国王。或为大臣。或迦奢国。憍萨罗国。在安隐洲。彼余业故。
夜摩天摄胜光明园处第九地竟。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观夜摩天所有地处。彼见闻知。或天眼见。复有地处。名曰正行。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有人。随法正行。第一清净。报亦清净。业清净故。受乐果报。圣人所爱。胜善布施少于智慧。以布施故。生于天中受天爱果。所谓天处。何人得彼天中果报。所谓有人善心清净。生敬重心。柔软之心。不杀不盗。如前所说。复舍邪淫。所谓耳闻先时有人曾共妇女而行淫欲。如是闻已。心不喜乐。于先欲事。心不思念。不生觉观。复能遮他不听思念。如是成就清净业行。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夜摩天中正行地处。受本所修善业果报。生彼处已。爱乐种种香味触等。无量境界。行园林中。天莲华池。百千天女之所供养。在于园林莲花之池流水处行。无时暂住。先所未见。不可譬喻。不可具说。种种天乐。具足受彼无量种乐。于境界中。心不知足。
又于彼处有无量种天妙园林。如是彼处始生天子。少妇女众而围绕之。于余园林。有天女众。在中游戏。见始生天心则欲发。行则异本。以天衣鬘种种庄严。见始生天即便前近。始生天子见彼天女。五倍欲发。即前往近。彼诸天女。始生天子。迭相杂合。彼此共受无量种乐。同心一意不相违返。如是天女一切共歌。欢喜舞笑。彼诸天女生如是心。此始生天是我夫主。始生天子有如是心。此诸天女是我之妇。如是天子。共诸天女。彼此相信。不相疑虑。喜笑歌舞。迭相爱乐。在园林中。从一园林至一园林。从一山峰至一山峰。从莲华池至莲花池。从一枝舍至一枝舍。从一丛树至一丛树。从一池去复至一池。如是池者。青宝之色。彼池多有鹅鸭鸳鸯种种音声。有如是等无量诸鸟种种音声。耳闻心乐。如心意念。如是水生。色香味具。在彼池中。有无量种歌舞游戏。受诸快乐。既受乐已。复见余处。有异天众。欢喜游行。始生天子见之即往。共天女众五乐音声歌舞游戏如是而去。尔时彼天既见如是始生天子。而说偈言。
山园林等中 或在莲花池
一切重楼处 共天女受乐
或于金山中 或毗琉璃峰
或园林丛树 共天女受乐
随念可爱树 或在流水河
或在宽广池 共天女受乐
七宝间杂处 或在山河中
或平地好处 共天女受乐
曼陀罗树林 青优钵罗林
种种鸟音处 共天女受乐
种种地分处 或于宝林中
或在可爱堂 共天女受乐
或五乐音声 令心乐清凉
常歌舞游戏 共天女受乐
彼诸天等为始生天如是说偈。始生天子闻说偈已。彼处复有名实语鸟。如法利益。令正行故。为说偈言。
山园林等中 或在莲华林
痴为爱所迷 共天女俱堕
或在金山中 或毗琉璃峰
食善业尽已 共天女俱堕
随念可爱树 或在流水河
游戏善业尽 共天女俱堕
七宝间杂处 或在山河中
为境界所迷 共天女俱堕
曼陀罗树林 青忧钵罗林
着乐痴所盲 共天女俱堕
种种地分处 或于宝林中
不修行善法 共天女俱堕
或五乐音声 令心乐清凉
贪着故时过 共天女俱堕
彼实语鸟为利益天随顺饶益。令天安隐。令正行故。如是说偈。彼天放逸虽闻不受。彼诸旧天犹尚不取。况始生天。
彼新旧天。为放逸毒之所伤故。普皆歌舞。心生欢喜。在园林中处处游戏。受境界乐。自身光明。不假余照。彼一切天共天女众。复向一山。名山鬘山。彼山鬘山。多有无量种种宝性。有种种宝而为庄严。普山光明。百千莲华。如日初出。以为庄严。有百千亿流水泉池。彼山四厢。有四丛林。所谓一名百池流水。二名大光。三名严山。四名普香。此名四林。在彼山厢。彼山一厢。百池流水丛林之中。有随念树。有百千池。金银青宝。迦鸡檀那诸宝色鱼。普遍池中。其池之水清净凉冷。如意念水盈满彼池。多有园林。围绕彼池。鹅鸭鸳鸯。音声可爱。闻者心乐。有一切时常欢喜鸟见彼天众。而说偈言。
一切命无常 少年不停住
此天处亦尔 而天不觉知
诸法念不住 次第皆失坏
业绳所系缚 世间不觉知
千亿诸天众 在园林游行
退时将欲到 世间不觉知
六欲诸天等 放逸受爱乐
一切皆失灭 世间不觉知
乐如水沫聚 如梦所得物
速灭不久停 世间不觉知
彼处诸天欲上山时。彼一切时常欢喜鸟。以利益心。天善业故。如是说偈。彼诸天等乐境界故。不听不取。不觉不知。不能见谛。不看彼鸟。如生盲者。有道不见。
尔时彼天次向第二大光丛林。彼林光明胜于一百日之光明。彼林诸树。有胜光明。或树光明。或宝光明。胜妙功德。皆悉具足。光明炎然。彼大光林三种光明普遍彼林。彼如是林普皆可爱。流水河池而为庄严。有随念树。庄严林处。如是林处各各差别。彼诸天众各在异处。五乐音声。歌舞游戏。种种受乐。善业渐尽。于彼山中。复在异处受境界乐。如大醉象。如是林中。久时受乐。
又彼天众。于彼山中。自心动故。次第复向岩山之林。于中复受五境界乐。为放逸怨之所迷惑。不知畏退。无有方便而可得脱。唯初时乐。后则衰恼。声味色香。受诸欲乐。爱乱心故。处处游行。
复见余林。普彼林外有莲华林。周匝围绕。有随念树。庄严彼林。百千种华。而为庄严。有余大树。有殊妙香。而庄严之。又复多有流水河池。而为庄严。又复多有种种鸟兽。七宝枝舍而为庄严。又复多有种种香美饮食之河。彼诸天众到如是山。或百千到。歌舞游戏。迭共为伴。同一欲心。俱到彼林。共天女众久时受乐。彼此迭互希望境界。
又复彼天未知厌足于彼山处。次复更见大可爱林。名曰普香。彼林甚香。树枝华香。金枝华盖。覆彼林上。有居尸奢第一妙香。又彼林中。曼陀罗华。第一妙香。香气流布。普百由旬。天闻彼香。生希有心。彼诸天众嗅如是等无量妙香。入彼林中。彼诸天众迭相爱乐。同一心欲。受境界乐。不知厌足。处处游行。无量种行。
彼天如是处处游行。游戏而行。如是渐向山鬘山顶。遂尔前到百百千千彼山顶上。见有大城。城甚可爱。其城纵广五百由旬。普彼城中。有行重楼。金宝殿舍。银宝殿舍。毗琉璃舍。车磲之舍。如是种种妙宝殿舍而为庄严。行巷相当。门状可爱。皆是妙宝。普彼城中饶莲华池。彼诸天众入如是城。心生欢喜种种功德。具足受乐。在宝舍中。宝园林中。或复在于莲华池中。枝华舍中。或华林中。或复在于莲华池中。或复在于饶华地处。或复在于山窟之中。或复在于山谷之中或复在于山胁之处。彼天如是。或在城中。或在余处山顶之上。共诸天女。处处受乐。无量种乐多种受乐五乐音声。功德具足。如是游戏种种受乐。彼受乐时鸟见之故为说偈言。
诸天本善业 一切必当尽
后受苦恼时 乃知放逸过
心乐着欲者 唯受微少乐
彼乐未久间 后时必当坏
乐境界乐者 常有希望心
见妇女放逸 后时必当坏
天着境界乐 不虑退时苦
至后破坏时 乃知退苦恼
天若近妇女 而共放逸行
终至后退时 彼一切舍离
一切欲退天 无与共行者
唯有一切业 随后与同行
常应修善业 常舍不善业
常离于放逸 常行不放逸
放逸是有根 不放逸寂静
放逸不放逸 如所说其相
勇者常思惟 修行善业乐
常修行法者 则不受诸苦
彼鸟如是利益天故。已说此偈。彼诸天等放逸行故。不听不受。而复更为境界所盲。行园林中。种种游戏。或在园林。或在可爱宝城等中。受种种乐。彼天在于山鬘山中。既受乐已。而复更向千峰之山。希望欲见。彼宝山故。乐天境界。是故次往天善业因。而受快乐。见彼宝山。生胜爱心。一切欲乐皆悉具足。于一切时。多有华果流水河池莲华之林。具足而有。彼一切天。于彼乐处见则受乐。行亦受乐。食亦受乐。见彼胜山。生希有心。谓山鬘山。彼大胜山复有众山。周匝围绕。皆是宝山。是故彼山名曰山鬘。彼山多有园林华池。有流水河。多有宝蜂。无量众鸟种种音声。如是诸鸟。皆是宝身。种种形相。皆悉可爱。庄严山峰。普彼山峰。光明悉遍。彼诸光明。有百千种。如是宝山在诸山中。见彼宝山。顶插虚空。有大光明。微妙殊胜。彼诸天等上如是山。共天女众五乐音声。游戏受乐。心生欢喜。上彼山上。如意念行。有在空中。而游行者。有共天女同一欲心。于五境界受诸欲乐。爱河所漂。不暂停者。若寂静乐。则是常乐。舍未来世如是寂静。利益安乐。而乐天乐。如是天乐。如杂毒蜜。而诸天众。心生乐着。初时似贤。后则不善。实非是乐。与乐相似。彼天不知。心生乐着。共天女众。五乐音声。随心游戏。上彼山顶。如是如是。上彼山上。如是如是。见彼山处。随见何处。转胜可爱。如是宝山。普皆可爱。树林河池。种种诸鸟。在园林中。满彼山处。无量百千种种园林。庄严彼山。七宝光明。周匝围绕。普彼天众共诸天女。歌舞游戏徐上彼山。并行并看。天及天女。种种形服。鬘庄严身。更无异心。心常乐乐。放逸而行。彼诸天众。自身光明。共自光明。无量形服。庄严天女。围绕同行。安安详详。如心意行。上彼山上。善业力故。自作善业。自得乐报。决定自受。游戏歌舞。在河池中。有无量种。受诸快乐。徐上彼山。五乐音声。离病无倦。心生欢喜。如是游戏。彼如是行。见无量种山谷溪涧。各各差别。随自意行。随何处行。皆无所畏。如是次第。渐上山上。
彼山鬘山。复有异处。有大鹅王。住在其中。彼鹅王者。宝庄严身。名曰善时。见彼诸天。行放逸行。彼诸天等。胜善业故。得彼乐命。应怖畏时。而便喜笑。尔时菩萨善时鹅王。为利益彼一切天故。住山窟中。随顺修行。寂静善业。饶益天故。为除放逸毕竟利益彼诸天故第一勇胜。种种微妙。一切天爱美音声语。覆一切天。所有音声。而说偈言。
爱欲染心痴 常乐着境界
彼天则不知 利益未来世
此余少福德 临欲至退时
退已到异处 受自业果报
百千生中间 为业锁所缚
此业缚众生 须集道资粮
若天恒受乐 常作不善业
彼因不相似 痴者住心中
为欲所迷惑 唯食而待死
若不能谛知 不能利众生
为欲所迷惑 唯食而待死
若为身乐故 坏法是愚痴
一切时一心 常勤修善业
舍离不善者 此是智慧相
放逸不持戒 食本前业尽
以放逸行故 不久退天处
彼常如是意 为时所催驱
后为悔火烧 无有能救者
恶不可得避 众生决定受
后到于死时 知已寂静行
善时鹅王第一勇胜自体如是。美妙音声。为彼天众。如是说偈。如是鹅王菩萨音声。为一切天。作无量种无量音声。章句示现。皆悉相应。菩萨之声。美妙势力。勇而复胜。蔽天音声。彼处如是。一切天众复闻远处。有大音声。无量天女之所围绕。种种庄严。胜妙宝殿。一切时华。一切时果皆悉具足。无量莲华。遍覆其处。多天女众。歌声可爱。妙宝璎珞光明照耀。七宝间错。园林水池而为庄严。幢幡枸栏种种庄严。百千天女。妙音声歌。五乐音声。闻者心乐。毗琉璃宝。大青宝柱。真金柱等之所庄严。大师子座之所庄严。如是宝殿。行虚空中。夜摩天王。在彼殿上。多有无量百千天女。供养天王。百千合掌。赞叹天王。在虚空中。分明如画。胜欢喜心。向山鬘山。为欲往见善时鹅王。如是鹅王以大愿力。为利益天。生在夜摩。忆本前生。是故天王生敬重心。而来向之为听法故。为于自身。并为天众。利益安乐。饶益自他。不堕恶道。离放逸故。
尔时彼天山鬘山中。游戏受乐。在种种处山园林中。或有在于平处住者。或有在于山谷中者。或有在于莲华林者。或有在于池水中者。或有在于殿堂上者。或有在于宝舍中者。或有在于山峰中者。或有在于河岸处者。或有在于山顶上者。或有在于华林中者。或有在于果林中者。或有在于随念树者。或有在于毗琉璃金随念树者。或有在于无量到数见则可爱树林中者。一切皆悉共天女众。或共多众。或共少众。一切天众。速生喜心。歌舞嬉笑。看彼天王。见大天王坐胜殿上。成就无比天之快乐。见已疾走。一切天众尽力而走。既见天王牟修楼陀。普看并走。心眼俱乐。眼观不舍。转转前近。彼诸天众如是思惟。夜摩天主牟修楼陀。为欲听法。是故来诣。善时鹅王我今往见供养天王。彼诸天众如是思惟。既思惟已。一切皆近夜摩天王。五欲功德境界之乐。一切具足。天衣天鬘。以为庄严。彼一切天皆悉前向牟修楼陀。夜摩天王行虚空中。
若天在于一千峰山游戏乐者。如是见已。天衣庄严。一切皆前到天王所。礼拜供养。既供养已。转胜欢喜。歌舞戏笑。近王面前。一切皆与夜摩天王。和合一处。共向鹅王菩萨之所。彼鹅王菩萨第一聪明。有大智慧。以本愿力。为彼诸天。除放逸故。生在夜摩。彼一切天。皆到鹅王菩萨之所。夜摩天王既见菩萨。生敬重心。敬重法故。共天女众从殿而下。鹅王菩萨常说大法。常作法吼。既见天王牟修楼陀。则正法吼。彼大鹅王法势力故。于一切天。最为胜妙。光明殊绝。法威力故。
正法念处经卷第五十四 观天品第六之三十三(夜摩天之十九)
尔时鹅王见彼天主牟修楼陀。作如是言。今者善来种种语言问讯供养。既供养已。赞言善哉。夜摩天王。乃能如是不放逸行。甚为希有。在此第一放逸之处。而能如是不行放逸。不放逸行。此为希有。复有希有。一切天主。皆于天中。百倍受乐。不行放逸。此甚希有。离乐因缘。则不可得。
如是菩萨善时鹅王。忆自本生。尸弃佛所曾闻经法。念彼经已。而为天主牟修楼陀如是说言。汝大天王。获得善利不放逸行。为闻我声。是故来此。甚为希有。汝今善听。我为汝说。如彼世尊尸弃如来所说而说。当于尔时。我作人王。闻如来说。如本所闻。今为汝说。汝今谛听。善思念之。有一法门。名王法行。如是法门则能利益灌顶受位刹利大王。王得此法。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正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
灌顶受位刹利大王。成就何业。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正护世间。大富大力。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有大神通。大富大力所谓此王具足成就三十七法。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正护世间。护世间故。大富大力。一切余王不能破坏。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
何等名为三十七法。一者军众一切净洁。二者依法赋税受取。三者恒常怀忍不怒。四者平直断事不偏。五者恒常供养尊长。六者顺旧依前而与。七者布施心不悭吝。八者不摄非法行者。九者不近不善知识。十者贞谨不属妇女。第十一者闻诸语言不一切信。第十二者爱善名称不贪财物。第十三者舍离邪见。第十四者恒常惠施。第十五者爱语美说。第十六者如实语说。第十七者于诸臣众若无因缘不举不下。第十八者知人好恶。第十九者常定一时数见众人。第二十者不多睡卧。二十一者常不懈怠。二十二者善友坚固。二十三者不近一切无益之友。二十四者嗔喜不动。二十五者不贪饮食。二十六者心善思惟。二十七者不待后时安详而作。二十八者法利世间。二十九者恒常修行十善业道。第三十者信于因缘。三十一者常供养天。三十二者正护国土。三十三者正护妻子。三十四者常修习智。三十五者不乐境界。三十六者不令恶人住其国内。三十七者于一切民若禄若位依前法与。是等名为三十七法若成就此三十七法。得名受位刹利大王。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大富大乐。有多财宝。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如是等三十七法善业因故。
何者名为刹利大王军众净洁。所谓善心利益他人。于对诤者。依法断事。不违法律。依法正护。不违本要。忠心谏主。主行利益。顺成赞善。依法护国。所设言教。依量利益。且起直心。不恼于他。依法事主。不唯畏罚。心无贪慢。于一切法。皆顺不违。为未来世。随法而行。怖畏生死。信业果报。舍三恶业。不乐多欲。不喜行罚。正意不乱。如是自他二皆能度。能利益王。若如是者。是王军众。如是军众。与王相应。是故令王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诸军众一切净洁。是故令王不生恶心。善业因故。
又复受位刹利大王。次第二法应勤修习。成就相应。于现在世。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何者第二。所谓依法赋税受取。以供衣食。云何依法。或国或城或村或邑。或人集处。于一切时。常依旧则。依道理取。彼王如是。若国坏时。若天俭时。则不赋税。取时以理。不逼不罚。依先旧来常所用称斗尺均平。如是受取。依法不违。不逼不罚。不侵不夺。如是国王。则是怜愍一切众生。王若如是依法受取。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常依法赋税受取善业因故。
又复受位刹利大王。有第三法。应勤修习。成就相应。不逼国土。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何者第三。所谓恒常怀忍不怒。心如是念。随何因缘。令我嗔忿。如是因缘。一切皆舍。身虽自在。见他瑕疵。不讥不调。于诸臣僚眷属仆使。有罪过者。不重刑罚。于他怨人。若他亲善。不说其过。不说其恶。若于军众起嗔心时。则念忍辱。念忍辱故。嗔心则灭。口说美语。更说异言。令彼军众不忧不怖。恒常如是一切法中。一切时忍。自体实忍。非因缘故。如是不嗔。如是不忿。王若如是。心怀忍辱。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能于人恒常怀忍善业因故。
又复受位刹利大王。有第四法。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何者第四。所谓平直断事不偏。王善心意。于一切民。犹如父母。不以物故。不以用故。不以亲故。不以恩故。不以友故。不以贵势有嘱及故。不用如是一切因缘。依法断事。不偏不党。于诤对者。怨亲平等。利益语说。实语而说。王若如是。平直断事。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不失国土。不失名称。一切军众。皆无罪罚。能护国土。不畏他论。他王不胜。久时为王。王领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心平直断事不偏善业因故。
又复受位刹利大王。有第五法。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如是乃至到于涅槃。何者第五。所谓恒常供养尊长。何者尊长。谓尊长者。如实而见。持戒智行利益众生。常作善业。身口意等。恒常寂静。自心无垢令他摄福。如是尊长。王应亲近。既亲近已。听法闻法常往供养。受其所说。受其言教。如其所说。王应受持。如所说行。以一切时供养尊长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一切时供养尊长。善业因缘。
又复受位刹利大王。有第六法。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何者第六。所谓顺旧。依前而与。若父先与。若祖先与。或复先祖于先旧与。若地若金若银等物。彼受位王。以不浊心以清净心。随顺欢喜。爱乐彼法。如是依旧。随顺赞善。教他令与。王若如是。依前而与。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常顺旧依前而与善业因故。
又复受位刹利大王。有第七法。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何者第七。所谓布施。心不悭吝。何者布施。布施者名。少壮老时。恒常布施。布施一切。一切种施。一切时施。利益一切。饶益一切。安乐一切。常念地狱饿鬼畜生。一切道中受饥渴等种种苦恼。布施之时。愿如是等三趣众生。早得解脱。生人天中。王若如是。得现世报。何者现报。所谓名称。若遭难时。奴仆军众。则不舍离。他国土人。常来供养。余人见已。不能破坏。一切怨敌。乃至不能得其少便。于他常胜。如是布施。得现世报。非福田处。如是布施。尚得如是现世果报。况于福田物思具足胜善布施。常闭恶道。常受乐报。彼无量种。布施而与何者无量。谓法布施。资生布施。无畏布施。王如是等种种布施。若施沙门。施婆罗门。如是布施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彼布施善业因故。
又复受位刹利大王。有第八法。应勤舍离。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何者第八。所谓不摄非法行者。不令在国。以刹利王自随法行。是故不摄非法行者。不令住国。何者名为非法行者。所谓有人。种种方便。劫夺他物。或叉他咽。令其闷绝。而取其物。或与恶药。令无觉知而取其物。或设方便。盗偷他物。或复私窃盗取他物。或在道路。或在市中。作诸方便而取他物。买真卖伪。种种欺诳。而取他物。或复有人。奸欺无道。压善举恶。进非退是。诬拄贤良。党助不肖。或有邪见。或有断见。或复有人苦杀众生。望得解脱。若外道斋。于大会中。屠杀羊等。望有福德。或复有人。犍割众生。令使不男。或复有人。淫于男子。或复有人。不能供养父母师长。如是等人。不令住国。何以故。若共同国。令诸善人心意坏故。相仿习故。同处住故。善人坏故。令王无力。失增上力。非时降雨。时则不雨。五谷熟时。五谷不熟。所有国土。一切破坏。恶人过故。以此因缘。不令恶人住在国内。此因缘故。不摄一切非法行者。不令住国。依法行者。摄令在国。摄法人故。随时降雨。日触顺时。是故五谷至时善熟。不坏国土。离于怖畏。不生忧愁。一切国土利益之事。是摄法人。因缘力故。能断一切生死苦恼。令有福人在己国住。以近如是福德人故。行法人故。第一梵行。所谓安住。有福德人。近福德人。顺法行人。是故一切有智慧王近行法人。令住国内。王若如是不摄一切非法行者。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彼不摄非法行者善业因故。
又复受位刹利大王。有第九法。应勤舍离。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何者第九。所谓不近不善知识。不善知识是恶知识。彼恶知识略有八种。一切王者皆应舍离。何等为八。一者断见。所谓有人如是心言。无业无施。无有此世。无有他世。此是最初恶知识也。又复第二恶知识者。所谓有人如是心言。一切妇女。依时共行。不破梵行。又复第三恶知识者。所谓有人如是心言。若以火烧得大福德。若与众生则无福德。又复第四恶知识者。所谓有人如是心言。乃至未死。有命以来。得名为人。若身死已。善不善业。一切皆失。如风吹云。更无可集。众生如是。无有罪福。又复第五恶知识者。所谓有人。常教他人。破坏父母。亦复不听供养尊长。又复第六恶知识者。所谓有人。言杀生善。若杀老人。若杀盲人。恶病之人。长病人等。夺其命故。得生乐处。又复第七恶知识者。所谓有人如是心言。于山崖上。自投身下。若火烧身。若自饿死。或五处火。以炙其身。如是取死。有无量福。后得天上。无量眷属。无量天女之所供养。又复第八恶知识者。所谓有人如是心言。一切由天。非业果报。如是八种恶知识者。一切不听住在国内。眼亦不看。唯摄一切实语说人。从如是人听闻正法。闻已摄取。受持修行。王若如是不近一切不善知识。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彼不近不善知识善业因故。
又复受位刹利大王。有第十法。应勤舍离。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何者第十。所谓有法。应当舍离。舍何者法。所谓妇女。有智之人。不属妇女。一切世间。属妇女者。于世间中。最为凡鄙。若余凡人。属妇女者。犹尚凡鄙岂况国王。人中第一。一切妇女。能破坏人。一切国土。一切人民。一切王者。皆由妇女而致破坏。以贪心故。能令王等皆失利益。能夺其物。令行非法。不听布施。以贪心故。能令王等一切懈怠。以乐欲故。常近不离。能令丈夫失自利益。妇女如雹。能害善苗。一切妇女。乐破坏语。慢妒之藏。属妇女人。行同妇女。属妇女人。国土亦失是故不应系属妇女。若属妇女。则为凡鄙。以妇女法是鄙恶故。属妇女人。亦为鄙恶。属妇女者。失一切法。属妇女者常入苦处。若属妇女。善人舍离。以欲过故。如是之人。妇女所诳。一切妇女。皆悉欺陵软弱之人体性尔故。不知恩养。能与衰恼。多贪妒嫉。妇女如是。皆不可信。若属妇女。彼人则于城邑聚落一切人中。最为凡鄙。何况王者。其损更深。是故不应系属妇女。王若如是畏妇女过。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离妇女善业因故。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第十一。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第十一者。谓闻言语。不一切信。一切世间。人心不同。迭相破坏。性喜破坏。作时能坏。成时能坏。本性自体垢故破坏。常乐诤斗故相破坏。以近亲故。共相破坏。自体破坏。以国土过。是故破坏。自轻因缘故相破坏。彼此迭互。闇地相说。各为自明。故相破坏。欲令自胜。令他不如。故相破坏。如是等语。王皆不信。违道理故。前后相违。以从恶心次第来故。以爱自朋如是说故。先被教来。于先嘱来。先有恩来。先有怨来。迭相破坏。来向王说。此如是等。前说因缘。迭相嗔故。作如是说。王不普信。是以国土则不破坏。如是王者。心性本好。不违不乱。依道理嗔。心不横嗔。于破坏语。心不生信。彼王自有如是功德不信于他。自心所乐。少于嗔恚。一切众生。于王爱乐。心善思量。随顺法行。心意正直。多摄州土。王若如是。不一切信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果中。为夜摩王。以不普信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第十二。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第十二者。谓爱善名不贪财物。以王之心不贪财物。不急拳手。不动眉面。不怒眼目。不恶语说。其心终不无因缘嗔。又心亦不无因缘喜。心意坚固。王若如是得善名称。亦得财物。如是得已。于财物中。不大欢喜。得名称故。胜欢喜心。王法不妨。一切人爱怨不得便。财物多故。又复更有十种因缘。得美名称。何等为十。一者美语。二者能舍。三者审谛。四者他国远人来看。五者近之则得安乐。六者以时给施左右。七者敬尊奉施所须。供给善人。拯济孤独。八者净行。九者好心。不恼乱他。十者正见。不生邪见。得此十法。行如是法。复教他人行如是法。以如是行得此法故。得善名称。王若如是爱善名称。不贪财物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随顺法行。他不能胜。异人近之。则得安乐。彼人久时。作人中王。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爱善名不贪财物善业因故。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第十三。应勤舍离。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第十三者。谓舍邪见。邪见者名一切众生不安隐本。此颠倒见。一切因缘。皆不生信。彼不信处。一切憎恶。一切毁訾。王则应舍。若王不舍。则邪见行。一切人憎。一切不信。一切诸人。皆不顺行。不顺行故。一切人舍。得衰恼时。依法行天一切舍离。天舍去已。无所能为。是故王者。应舍邪见。王若如是。正见不邪。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于一切时。作正利益为一切人之所供养。一切人爱依法行天常不舍离。一切国人。如王意行。一切分别。一切心念皆悉具得。彼王心意。本性不乱。能于久时。王领国土。安隐无患。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舍邪见。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第十四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第十四者。谓世间法。出世间法。王根本法。所谓惠施。王若大臣。能行惠施。一切国人。敬爱不舍。心生敬重。不舍其国。向余国土。若余国人。以王能施。共自妻子。并其军众。一切皆来。归属于王。多人来故。令王国人。增长更多。自余诸国。不能破坏。以人多故。无能破坏。如是施者。世间布施。于世间中第一安隐。又复更有出世间施。第一好施。若人布施。为天所摄。有大力能。有大威德。布施沙门。若婆罗门。贫穷等人。庄严未来现在好色。何以故。心清净故。食则清净。食清净故。面色清净。面色净故。端正可喜。此等皆是布施之力。又复有法。现得果报。何者现报。所谓布施。心无憍慢。离贪离嫉。信于因缘。信因信报。信未来世。供养尊长。其心柔软。正意思惟。舍种种物。摄大富因。摄离悭嫉。信于福田。福田功德。福田种子。王若如是。善语熏心。第一净心。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久时为王。王领国土。久时受乐。国土不乱。恒常安隐。不怖不忧。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能惠施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第十五。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第十五者。谓勤爱语。爱语王者。一切皆爱一切皆近。若与财物。不能如是摄取众生。如此爱语。更无能令欢喜清净。如爱语者。一切众生。如是因缘。故爱语说。先爱心生。然后发语。此因缘故。口说爱语。如是王者。能取他城他国土等。自国自城他不能得。一切人爱。王若实语。杂有爱语设有怨家。亦为亲友。何况中人本来亲者。王若如是。爱语言说。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怨成亲友。不作中人。一切人爱一切供养。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一切人中。久时为王。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彼爱语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第十六。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第十六者。谓修实语。实语者名一切生死解脱之因。不须物买。不可穷尽。乃是大藏无能劫夺心海中生。第一叵见。一切善人之所赞叹。一切世间次第流出。此法乃是涅槃城门。于一切时用不可尽。增长功德能灭诸过。一切人信。能除贫穷。若能实语。虽复丑陋。于余一切端正人所。则为最胜。以实光明。而自庄严。一切下姓。若能实语。则胜一切大姓之人。如是实语。庄严种姓。一切人信。一切人近。一切人见。如见兄弟。随何处行。于彼彼处。为人供养。如父如母。如王不异。虽行旷野险恶之处。犹故受乐。随行何国。为王供养。如供养主。若村若城多人住处。一切诸人及大长者。皆悉供养。自余国土所不行处。流名遍满。彼处诸人。作如是言。彼处若王。若王大臣。实语善行。如高幢幡。名闻六天。彼善男子。天常供养。随后而行。不见恶梦。第一胜天。供养如天。若更贫穷。以实语故。后还大富。一切忆念。皆具足得。念念渐老诸根不衰。得好神通。大力身体。作长命业。成就相应一切诤对。以其为量。以其为证。若犯王法。被收缚者。以物寄之。唯此一人。最为可信。如是富者。以物寄之。以实语故。心意不动。怨亲之人。不能令动。唯以实相。而自娱乐。生欢喜心。以实语食。而自充饱。实语之爱。数数思惟。或嗔或喜。不动其心。此王则是。第一大仙。常作世间及出世间二种利益。不越所作。实画之文。常以实水澡浴清净。常着鲜白无缕宝衣。实名之香。十方遍嗅。一切世间。未相见者。皆成知友。何况见者善名流布。过须弥峰虽是年少。老人见之。供养如父。以实老故。亦复能作长命之业。乃至造作无上菩提大智之业。何况能造夜摩天王世间之业。王若如是。修如实语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修实语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第十七。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第十七者。谓于臣众。若无因缘不举不下。是王重意。彼王不知他戒形相。及不知意。则不生信。为王之法。细意思惟。然后乃作。王于臣众。若不于先深细思惟。或下或举。彼则非王。若为王者。则不久灭。唯可单有王名而已。不思惟作。心意少动。意轻不住。若说旧法。众则不信。言王妄语。是故于王。不生爱心。或以余人。换其王位。是故王者。知此过已。不作妄语。如是妄语。现在未来。不能利益。是故现在无量种过。知此过已。不妄语说。余人若尔。亦不相应。况复王者。如是如是。失于王法。如是如是。亦失世间。若王有福。胜世间人。一切皆胜。王常实语。则护世间。护彼乐故。王法不妨。一切善法。实为根本。若不实说则于臣众。无有因缘。或举或下。若常实语。则于仕人。若无因缘。不举不下。王若如是。则于王位。不动不失。一切臣众。知王如是。则不舍离。向他国土。深生敬重。如父如母。一切时乐。生欢喜心。彼王则有坚意住意。有不动意。有一厢意。与臣众乐。王若如是。不无因缘。或举或下。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无因缘不举不下善业因故。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第十八。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第十八者。谓能识知人之善恶。此大智慧数数修故。若能知者。则为第一最胜大王。王知彼人是智非智。若如是知。则是世间一切地器。任为王者。一切他王。不能破坏。若勤所作。如所应处。安置使令。彼如是业。皆得成就。不失财物。于所作法。次第增长。王见人中。若非法行。王则不摄。贪食之人。不知恩人。王则不摄。多人怨人。邪见之人。无怜愍人。妄语之人。他王怨人。恶律仪人。不知时人。难调伏人。常恶业人。着境界人。曲因说人。其体本性。不知足人。恒常不作利益行人。常于他所先作恶人。慢心之人。常乐怨人。踊跃之人。语动之人。意动之人。如是等人。王则不摄。摄何等人。所谓随法修行之人。不谄曲人。不我慢人。实语之人。聪明智人。柔软心人。不恼他人。不诳他人。于三宝所能供养人。得信之人。知足之人。调伏之人。不懈怠人。常作业人。少食之人。一切爱人。有慈心人。有悲心人。精进之人。正见之人。智慧之人。依法律人。生来清净身口意人。信因缘人。知业报人。不饮酒人。不多睡人。近善友人。乐惠施人。有戒之人。有智之人。如是等人。王则应摄。如是等人。王于其中。知轻知重。堪为何业。则令营作。彼王如是。更无余王能为破坏。无量财宝。富乐具足。随顺法行。随法行故。则能布施。能为福德。供养三宝。王若如是知人好恶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识别人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第十九。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第十九者。谓定一时数见众人。若刹利王。常定一时。数见众人。如是王者。久时为王。一切国人。皆不嫌恨。能知一切人之善恶。能令国人一切行法。强不陵弱。一切国人随时见王。财物具足。以此方便。增长炽盛。财法富故。不属他王。以安隐故。随顺法行。供养沙门婆罗门等。从其闻法。既闻法已。法行转胜。以定一时数见人故。修法之行。转胜增上。如是如是。随法行故。如是如是。富乐增长。大富乐故。能大布施。广作福业。精勤持戒。王若难见。彼王则无如是功德。是故王者应定一时常数见人。王者若能常定一时数见人者。则能行法。是行法人。有大福德。王若如是常定一时数见众人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定一时数见众人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第二十。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第二十者。谓少睡眠。少睡眠故。心善思惟。意不错谬。不愚不钝。怨不得便。恒常一意所作决定。决定作故。善思惟作。王若如是善思惟作。随何等法。皆速成就不经久时。彼王晨朝则不放逸。不放逸故。寿命则长。善思惟故。一切国人。心则慕乐。不生厌恶。国内人民。一切军众。一切僮仆。左右百官。诸大臣等。皆悉炽盛。财物丰饶。多臣民故。则多财物。多财物故。有大威德。有威德故。则能布施修行福业。能善持戒。王若如是少于睡眠功德力故。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少睡眠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二十一。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二十一者。谓一切时常不懈怠。不懈怠王。坚固精进。如法修业。随何所作。一切皆能。究竟成就。随心制御。皆悉属己。他不能坏。他不能夺。一切国人爱王心意。皆生敬重。其王国土。一切皆善。一切具足。若城若村多人住处。遍满国内。间不空旷。不懈怠王。坚固精进。有大势力。如是如是。随何所作。彼彼所作。一切成就。何以故。不懈怠故。法时处等。方便具足。不懒怠王。于世间业出世间业皆能成就。乃至能成涅槃之业。何况余业。若勤精进而不懈怠。时处方便。所作具足。彼王则胜一切余人。种种具足。彼王如是世间所作。皆悉成就。如是共智。而复能作。出世间业。皆悉成就。出世间者。谓施戒智。王若如是常不懈怠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施戒智等。犹如香气。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不懈怠善业因故。
正法念处经卷第五十五 观天品第六之三十四(夜摩天之二十)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第二十二。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二十二者。善友坚固。友坚固王。善思惟作。久时为王。远离诸过。他不能坏。如树多根。长而深入。坚牢善住。不可倾转。风不能坏。如彼牢树风不能坏。王亦如是。知友坚固好心善意。一切人爱。所共敬重。世间法中。坚固不坏功德善友。有十三种功德具足。何等十三。一者善知。王若有恶。能令清净。二者堪能。最难作者。能为王作。三者有智。若彼善友。复有善友。则令为友。四者心尽。所有财物。善友皆知。五者尽意。知于善友有利益事。勤心作之。六者心舒。忽尔相见。不捡威仪。七者究竟。若得衰恼。乃至失命。则不舍离。八者称意。随心所须。如心为作。九者不匿。随家所有。一切不隐。随其所须。索者不吝。十者共心。若见善友。多有具足。则生欢喜。第十一者。若得苦恼。则共同苦。设使大嗔。心亦不变。随有何食。一切同食。同共游戏。第十二者。于所有物。不劣根求。若自有物。不苦求与。第十三者。若知家中消息好恶。乃至诤斗。如是等事。一切尽说。不忌不难。自家中事。乃至诤斗。亦皆尽说。如是十三功德善友如是功德具足善友。则是世间。如是世间功德具足十三善友。王成就一。则有大力。况复有多。是故智王应当勤摄如是善友。王若勤摄如是善友。一切所作可爱之事。皆悉成就。又因善友。复能成就出世间道。略而言之。有十功德。具足善友。何等为十。一者能遮非法之行。二者能教修行布施。三者能教受戒持戒。四者示智。能教修智。五者好心。遮近恶友。六者正信。示业果报。七者若见迷恶道时。教住善道。八者若见毁犯戒时。能为除灭。九者教令供养父母。十者恒常数数教诫。如是十种出世善友。一切恶道皆能拥护。犹如父母。坚固善友。常于善友。若善友朋。不生慢心。如是善友。非现在世。是未来世。是故王者应坚善友。王若如是善友坚固。则修善业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坚善友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二十三。应勤舍离。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二十三者。所谓不近无益之友。言无益者。所谓一切诳惑之人。不近一切博戏之人。导恶行人。若恶思惟。思惟已作。近如是人。大不饶益。所失甚大。失中大者。所谓诳惑。诳惑有二。一者私密。二者公彰。彼公彰者。谓博戏等种种诳惑。彼私密者。诈设形服。犹如恶人。不识别者。心谓之好。如是等人。外道所摄。并实外道。外道棘刺。诳惑自亲。亦诳他人。不畏后世。现善形相。实是大贼。如是等人。尚不应见。不应共语。何况亲近以为知识。善人应舍。彼尚不能利益自身。况能利他。王者应当舍如是等不善知识无益之友。不近一切诳惑之人。不近一切博戏之人。如是等人。不与相识。正念所作。正思惟作。王若亲近善知识行。善知识熏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不亲近无益之友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二十四。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二十四者。所谓嗔喜所不能动。若刹利王。能持嗔喜。彼王国土。牢固不坏。一切国人。皆悉务乐。不生厌恶。无能破坏。无能得便。王若不嗔。思惟而作。非不思惟。非无因缘。退人职位。非无因缘。进其官爵与财利等。以不嗔故。密语不彰。非无因缘。而举下他。于欢喜处。心不高举。如是王者。身有实意。不作诸恶。不摄恶人。平等重意。彼王如是。世间法中。嗔喜不动。而得安隐。云何复于出世间道嗔喜不动而得安隐。王若不嗔。则为能持生死一垢。王若不喜能持力垢。彼王如是。能持力垢。持生死垢。若人能持如是二垢。彼人则能持痴力垢。王若如是能持三垢。智忍坚意。有决定意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嗔喜不动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二十五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二十五者。所谓不着。饮食二法。不多贪着。何以故。贪多饮食。于王则妨。常念饮食在腹内故。彼诸国人。左右军众。心生厌贱。有如是念。彼王心意。同如畜生。唯除饮食。更无余心。无余业心。恒常如是贪乐饮食。心常爱乐饮食味故。则不思惟法与非法。于国土事。不能筹量思惟计校。不思惟人。不能调伏一切左右内外军众于大臣等一切国人。不能次第。如彼相应与其官爵。于所作事。不知轻重。彼王财物。唯有损减。财物减故。则少财物。财物少故。饮食则尽无饮食故。一切轻毁。以贪饮食。故致贫穷。贪多饮食。不自节王。如是妨碍。世间饶益。云何复为出世间妨。谓心贪着。乐多饮食。常爱诸味。不正思惟。不能念身。不能念受。不能念心。不能念法。不能思念。苦集灭道。自余一切皆不思念。如是贪着饮食境界。同如畜生。无有差别。是故应当。依顺道理。相应饮食。如相应行。相应语说。清净诸根。如应转动。思惟正道。身受心法。苦集灭道。如是法中。心善调伏。能思能念。心正念故。根转清净。相应饮食。身则调停。身调停故。心亦调顺。心调顺故。能念善法。是故不应爱着诸味。若以饮食。内于身中调适相应。则为安隐。恒常依法。而修习之。如是彼王。能调伏心。心则正念。心正念故。能作善业。王若如是不贪饮食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所修善业。唯如香气。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不贪着饮食二味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二十六。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二十六者。谓善思惟。善思惟王。则于世间及出世间安隐之事。一切皆得。何以故心功德故。善思惟者。于现在世。若未来世。常得胜乐。随何等事。善思惟作。则无诸过。意如是念。贪欲等垢。常行恶道。应令尽灭。以不净法。除贪欲垢。以慈悲法。除嗔恚垢。以观智法。除愚痴垢。如是皆以心善思惟。故能除灭。非不善意。而能除也。若恶思惟。不能成就世间之法。要善思惟。则能成就。是故当知。一切诸法。善思惟作。则得成就。王若如是。心善思惟。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善思惟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 |
|
|
|
|
|
|
|
板凳
樓主 |
發表於 2023-2-20 11:06:52
|
只看該作者
是二十七。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二十七者。谓不待时安详而作。若作世间。作出世间利益之法。久时乃作。则不可作。既不可作而作之者。则不成就。譬如有病。不时速治。久乃治者。则不可治。不可治故。则能杀人。如是复有无量作法不时速作。久乃作者。难作叵作。不可得作。如是能障。出世间道微少烦恼。亦如彼病。不速治故。烦恼不断。以不断故。则入恶道。是久乃作之大过患。如是障碍出世间道。微少烦恼。不时断故。渐次增长。犹如毒芽。久则增长。烧一切身。能令众生若堕地狱饿鬼畜生。是故不应安详待后久时乃作。如是王者。若诸余人。若诸比丘。若诸俗人。若大富人。若贫穷人。一切不应安详待后久时乃作。若人待后久时乃作。彼人生过速得衰恼。乃经久时。不能除灭。不能破坏。不能断绝。以不断故。自得衰恼。若人不观久时乃作。则速失坏。并根普拔。如是之人。无彼过故。毕竟得乐。住世间道出世间道。如是之人。若过始生。即能除灭。如毒芽生。见即除者。彼毒芽者。喻如烦恼。久则增长。过生则多。是故若有断始生过。则为真知。而得安隐。彼人常乐。王若如是不待后时安详而作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彼人常乐。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不待时安详而作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二十八。应勤修行。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二十八者。所谓以法利益国土。非是非法。彼多法王。能自利益。能利益他。自利益者。若王持戒。能护国土。非不持戒。是自利益。利益他者。谓见有人。不随法行。令住法中。王者如是正护国土。护国土故。法财名三。皆和合得。既能如是令他依法。何况自身不随法行。如是王者。则得财物。云何得物。所谓决定于国土中一切财物。六分取一。是以国土。则为大富。以正护故。若国大富。王有急事。一切人民。以爱王故。知王有急。须用财物。皆悉多与。此是王者第二功德具足成就。如是王者。正护国土。左右军众。敬爱于王。一切方处。称王善名。王若如是。法财名等。和合具足。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自他利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二十九。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二十九者。谓常修行十善业道。彼十善道。第一乐报。以要言之。则有三种。谓身口意。身则有三。杀盗邪行。口则有四。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地有三。贪嗔邪见。如是十种不善业道。颠倒则名十善业道。名为慧道。名为正道。不善业道。则无有慧。善道有慧。故名慧道。摄人天生。次第乃至到于涅槃彼王如是。自身能住。复令他人军众等住。如是王者。于诸众生。犹如父母。能到涅槃。随自所愿何道皆得彼王如是。一切所念。皆悉成就。常为天护无有刀剑。怨敌等畏。一切国土。常不坏乱。一切五谷。随时善熟。如天时节。日月调和。普照一切。国土所用。一切具足。多饶人众。彼王如是。正护国土。后时无常。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受何业报。受何等乐。略而言之。夜摩天中。不杀业故。天命则长。有下中上。如是天命。于六欲天。不偷盗故。天中大富。七宝具足。园林山峰。种种可爱。在如是处。游戏受乐。不邪淫故。诸天女众。于余天子。悉皆不往。乃至未退。有命以来。不往不近。彼诸天女。一切端正。一切好色。光明胜妙。眼见心乐。若人邪行。彼生天中。所有天女。共余天行。如是异异业报成就。此如是等身善业行。善护不犯。乐修多作。生于天中。受天乐报。次复第二口四善业。乐修多作。生于天中。口何者业。生于天处。受何乐报。谓修四种口正行戒。不妄语故。满语美语。种种实语。常一切时。第一妙语。随口所说。彼语则乐。随语皆得。不妄语故。不两舌故。所有军众。常不破坏。于一切时。随顺供养。不恶口故。常闻美妙歌舞游戏喜笑等声。第一悦耳美妙之声。不绮语故。常出义语。一切诸天。爱乐其语。皆信其语。彼于天中如是成就口业果报。何者意业。如是天处受何乐果。以不贪故。一切忆念。一切所须。随念皆得。得已不失。自余诸天。不能侵夺。唯自受用此果报者。不贪业故。以不嗔故。一切天爱。第一端正。可喜妙色。不邪见故。所求皆得。如所求得。不变不异。如所念得。未曾不得。常具足得。如是略说十善业道所得果报若布施者。则得胜报。以布施故。富乐转胜。以智胜故。胜一切天。一切乐受愿是根本。若痴乐者则非是乐。心自在故。福田力故。时自在故。物自在故。信解力故。以自在故。有一善业。亦生天中。乃有众生。入于涅槃。何况生天。如是业报。第一微细。何人不知。则迷业报。迷业报故入于地狱。此如所说十善业道。若王修行。或国土人。或王军众。以王因缘。皆行十善。王若如是。修十善业。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行十善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第三十。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第三十者。谓信因缘。信因缘王。若大臣等。不迷业报。意常正念。于境界中。不放逸行。彼因名为果种子因。缘于时处。具足和合。彼名信因。若信因者。亦信于果。彼以如是谛见因果。不作恶业。犹如种子。与芽为因。如是谛见。信因缘故。不迷业报。彼如是业。有善不善。生死相续。不断不绝种种苦乐。能令众生处处受生。有中流转。如是有中相续轮转。在于地狱饿鬼畜生天人之中。有三种行。一福业行。二罪业行。三不动行。谓四禅行。彼福业行。是天人因。彼罪业行。地狱等因。彼不动行。是色界因。彼三种界。王若于中唯谛知因。彼王不迷生死旷野。如是一切。此有为中。所谓因果。王信因果过不能坏。以能畏过。故不造作不善之业。常作善业王若如是。信于因缘功德力故。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信因缘善业因故。一切众生。第一胜法。谓信因缘。是故王者应当精勤修习此法。受持此法。谓信因缘。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三十一。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三十一者。谓供养天。以何因缘供养彼天。善业行故。得生天中。有大神通。若我造作不善业道。能遮止我。若夜若昼。恒常供养。一切所作。皆能调伏。能于梦中示善不善。一切国土。不饶益时。能为作护。令入善法。彼天如是能遮不善。若夜若昼。常能拥护。犹如父母无量方便种种拥护。应供养天。彼能作善。是故王者。供养彼天。以爱法故离于恶业。不为侵他。非邪见故。无如是意离天无业。此天造作。一切世间。无如是心。一切苦乐。皆天所作。无如是心。供养于天。如是供养。为利益我。不失饶益。非谤因果。非邪见心。彼王如是供养天故。得他供养。王若如是常供养天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供养天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三十二。王者应作。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三十二者。谓一切时。正护国土。正护国王。随顺法行。犹如父母。一切畏处。施与无畏。施无畏故。昼夜常恒善法增长。一切军众。皆悉敬爱。心不舍离。国内人民。或献财物。或复赞叹。称王善名。或时昼夜心常思惟。欲令其人得安隐乐。彼王如是利益一切诸众生故。是以令王自在增长。多自在故。五谷成熟。国土增长。一切军众皆悉增长。国内耆宿。愿王炽盛。彼如是王。正护国土。法财名三。日日增长。和合相应。王若如是正护国土。于一切时。利益国土。离嗔离贪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护国土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三十三。王者应作。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三十三者。谓一切时。正护妻子。护妻子故。妻子得乐。王若大臣无量福德。多种福德。和集增长。若有财物。有何者物。何处何时。有物不惜给与妻子。若与财物。若与饮食。若与床敷。若与衣服。若或抱持。爱语信任。令心欢喜。施与无畏。如力分与。施与妻子。舍内得福。作无量种舍内福德。此护妻子。有大福德。若复有人。无怜愍心。或为贪覆。不怜妻子。彼人之心。甚于恶兽。杀生食肉食屎兽等。若人不能出家住法。彼人应当如力如分。正护妻子。令得安乐。若自有力。无怜愍心。不护妻子。如是之人。不名在家。不名出家。是故应以资生布施。及余物施。若教持戒。王若大臣。能令妻子受戒持戒。教令布施。教令习智。更余次第。正护其乐。次第如力。王若大臣。如是作者。久时受乐。久时寿命。王若如是。正护妻子。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护妻子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三十四。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三十四者。谓常习智。习智者名一切苦灭。出离一切生死之因。若能决定习智者好。彼智者名于入大闇堕在闇中得无量种衰恼之者。照明如灯。生死旷野崄道资粮。盲者眼目。无力者力。无伴者伴。无救者救。病者良药。迷者导师。生死旷野崄道远行饥渴乏者之清冷水之饮食也。系缚生死牢狱之者出要之因。无亲友者。则能与作利益亲友与无目者。作光明眼。能于死时。而作强伴。阎摩罗人。来近至时。于死灭时。作大力伴。一切恶处。能为闭塞。于欲堕坠大崄堓者。如手接取。若作同侣。得一切乐。于裸露者。是好衣服。无能劫夺。若有怖畏。破戒罪火。热恼逼者。能作无量多枝叶花。清冷荫影具足之树。一切众生。眼所瞩者。皆生爱乐。是故智胜于无始来流转世界诸众生等。能与现在未来世乐。更无余法能作乐因。如一智也。常应识知种种修习。心行正道。心善思惟。心中安住。共余法动。无量种意。初中不善。智则能除。能示实道。此则安隐。一切饶益。皆能成就。示涅槃城。常应修习。以修习故。善识知故。生人天中。为王为胜。智火能烧一切烦恼。乃至后时。得寂灭乐。更无异法能令出离一切生死。如此智者。是故希望一切地者。应当思惟修习此智。为他人说。王若如是常修习智。为他而说。乐修多作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后正流转。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能修习。多智因故。终得涅槃。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三十五。应勤舍离。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三十五者。所谓不乐一切境界。若刹利王。乐于境界。如是王者。不得安隐。若王乐声触味香色。一切方便。不得安隐。亦复不能正护国土。亦复不能正护自身。常乐境界。常着心故。失法物名。三皆退坏。乐境界王。余王能破。他破坏故。自军众等。皆生厌恶。不复爱乐。以厌离故。则失王位。而得衰恼。得衰恼故。或失寿命。是故王者。不用纵心乐着境界。若不纵心大乐境界。彼王则能正护自法。或时心净。正摄色声香味触等。不能动心。久时为王。王领国土一切军众。不厌不舍。是故他王。不能破坏。命住久时。不得热恼。久时受乐。今既受乐。后生乐处。王若如是。不乐境界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不乐境界。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三十六。王不应作。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三十六者。所谓不令恶人住国。不调伏者。不令住国。若诸恶人恶业破戒。令住国者彼王则不久时为王。则于彼人。必得殃祸。彼大过故。国人破坏。自在劣减。五谷不登。人不作业。王则不能正护国土。一切国人。于王不乐住国土天。不生怜愍。以其国内恶人住故。以其国有不调人故。彼调伏人。亦不调伏。第一修业福德之人。近恶人故。彼则有失。是故王者。不调伏人。不令住国。若王不令不调伏人住其国者。恶法行人。则不住国。以不住国。则无上过。又复常能正护国土。一切国人皆悉知王。不令恶人住在国内。则不作恶。一切国人皆修行法。不作非法。彼能如是随法行王。一切意念皆悉成就。一切国人皆知法律。依法律行。余不饶益。不生不起。彼王如是。以法为救。以法为伴。王若如是以法为本。不令恶人住其国内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离恶人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三十七。王应勤修。多获福德。一切国人皆不厌恶。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三十七者。所谓依前过去旧法不断先得。依法而与。使人军众一切人民先来得者。不断不夺。若地若物。依本常与。若有何人种姓次第先来得者。随相应与。一切人民。则于其王不生厌恶。左右军众。一切不能迭相妨碍。王不忧悔。不生热恼。王位不动。国土不乱。恒常正住。一切职人。不偏断事。强不陵弱。不违法律。一切国人。如自业作。心生欢喜。天心喜故。以时降雨。寒暑随时。常丰不俭。无刀兵劫。龙心不嗔。一切善天。不舍其国行于余国。彼王国土。以行法故。余天不坏。以人因缘。是故有天。以人力故。天则有力。彼王既知如是过已。依先旧与。不断不夺。若王善行第一法行。于国内人。依次第来。随相应与。依祖父来。随所应与。若王国土令法久住。依法正护。如彼次第依分而与。如是次第依法王者。一切天众。不求其便护其国土。彼王大富国土具足。以大富故。布施作福。持戒修智。王若如是依随法行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不违法善业因故。
若王成就此如是等三十七法摄取彼法。安住彼法。一切功德。皆悉具足。彼从乐处。复得乐处。尔时彼名善时鹅王。为说过去尸弃如来所说偈言。
若王军众净 法行制诸根
彼则有法慧 生天世界中
若王时赋税 依法而受取
彼则舍离贪 为夜摩天王
若王忍爱语 嗔喜不能动
彼护国土故 生天中最胜
若王不朋诤 不看友非友
彼则心平等 得天众中胜
若王勤敬宿 供养诸尊长
彼意坚不贪 得为天中王
若王依先世 随祖父法与
彼不夺众生 得为天中王
若王修施戒 说法制诸根
彼护国土人 天世界中贵
若王舍非法 摄取行法者
彼正法持戒 生天中最胜
若王离妇女 唯亲近善人
彼则无垢意 生天中为王
若王不普信 唯摄取善人
彼命终真见 夜摩天中胜
若王爱善名 不贪着财物
彼离贪垢故 为夜摩天王
若王不邪见 心爱乐正见
彼净见不动 为夜摩天王
若王勤施戒 亦常修行智
彼得诸国土 后生为天王
若王常爱语 生他人最乐
彼得土清凉 生天中最胜
若王实语说 不动如须弥
彼登实阶梯 天众中如幢
若王无因缘 不举下军众
彼王民不厌 命终为天王
若王知好恶 亦知有力无
彼王有慧力 生夜摩为王
三界第一胜 所谓名三宝
王若能供养 彼王则生天
若王时见人 能利益国土
彼离慢心俭 生天中最胜
若王离睡垢 则离于痴过
彼智境相应 决定为天王
若王离懈怠 常坚固精进
彼能竭过海 来世为天王
若王友坚固 常随法行者
彼善友围绕 生天为天王
若王离恶友 常舍离不近
彼则离谄毒 生天为天王
若王持嗔害 不乐作恶业
彼离恶垢故 常为天中王
若王不贪味 唯爱乐善法
彼能示善道 黠慧生胜处
若王善思惟 随顺善法行
彼如法见道 到夜摩天处
若王时速作 依如是法行
彼速离诸苦 为夜摩天王
若王法利国 或以王法护
彼为人所赞 生天天亦赞
若王行十善 是如来所说
彼是修行法 生天为天王
若王信因缘 如是道非道
彼则离见垢 黠慧生天胜
若王供养天 如所应而作
彼得天供养 生天中最胜
若王护妻子 心意不浊乱
彼自妻知足 生天中最胜
若王远境界 愚痴所爱者
彼则是持戒 当生天为王
若王舍恶人 近依法行者
彼是善法王 应为夜摩王
若王依法行 是护国土主
应一切地主 亦堪夜摩王
如是彼名善时鹅王。以愿力故。生彼天中。而作鹅王。既见天主牟修楼陀念本生时。从尸弃佛所闻经法。为令天主牟修楼陀心欢喜故。如是说已。语天王言。天王当知。业如是故。得此天处。以大法胜。故得此处。若得此处不放逸行。于后退时。心不生悔。命尽死时。丑面可畏地狱之使。不来现前。汝夜摩王。慎勿放逸。勿放逸行。汝于彼处。闻我音声。故来至此。汝既舍离一切境界。为听法故。而来至此。若苦恼者。随顺法行。则非奇特。若受天乐。不放逸行。此则为难。汝夜摩主牟修楼陀。若不着欲。则为大乐。若更余天。近汝爱汝。随汝而行。为军众者。善得生处。以得近汝善知识故。恒常得乐。近恶知识。乐不可得。汝夜摩主牟修楼陀。于此天众。多作利益。此诸天众。以近汝故。得二种乐。谓今世乐。后涅槃乐。汝等诸天一切军众。各各还向自地处去。我今复欲更向其余放逸天处。为除放逸。
善时鹅王。如是说已。彼诸天众。于山顶上。飞升虚空。牟修楼陀夜摩天王闻说法已。随喜赞叹上天宫殿。天众围绕。上升虚空。共诸天众。诸天女众之所围绕。复有余天。住山鬘山千峰之中。游戏受乐。如是放逸。放逸而行。境界所迷爱乐境界。为爱所坏。于园林中莲花水池。意念树林。如是如是。迭共同伴。游戏受乐。五乐音声。天乐之音。不可譬喻。在饮食河。游戏受乐。一切时华。一切时果。众鸟音声。皆悉具足。饶莲华池具足之处。自业化果。受第一乐。如是乃至爱善业尽。作集业尽。善业尽故。如自业行。或堕地狱。或堕饿鬼。或堕畜生。若以余业。得生人中同业之处。第一富乐。或近海畔。或在其余饶流水处。作大富人广多商贾。或作国王。常在海畔。船舶具足。多有财物。多有人众。一切人爱。
正法念处经卷第五十六 观天品第六之三十五(夜摩天之二十一)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夜摩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夜摩天。复有地处。名曰常乐。众生何业而生彼地。彼见若人不杀不盗。如前所说。常离邪淫。乃至见画女像。不念欲想。于彼画女。不生胜相。见画女时。不生念想。似某女人。心亦不生可爱之想。不如是观。不以欲心观画女像。心不迷惑。心依正法。以正念故。舍离欲心。远避女人。自毁其身。既自思念。不邪淫己。心生欢喜。未生欲心。常作方便。令使不生。劝邪淫者。令住正道。为说欲过。不可爱乐。若能如是舍离邪淫。则是第一清净身业。正见不贪。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在夜摩天常乐之地。彼在中阴。乃至天处。皆因善业。五根受乐。色声香味触。皆悉具足。次第生天。于彼天中三处化生。一者生于莲花台中。二者生于拘婆罗邪须中。三者生于曼陀罗花。
若于拘婆罗邪须中生者。光明及色。亦如其花。或赤或青。或种种色。七宝庄严。亦如拘婆罗邪之须。云何七宝杂色庄严。青毗琉璃。以为其发目睫眼睑。皆亦如是。银色爪甲。赤白红色。齿如真珠。其身犹如阎浮檀金。脐下毛色。如因陀宝。自余身分。处处杂色。心之画师。如画所作。
若在莲花台中生者。色亦如是。如阎浮檀真金之色。发青宝色。唇色犹如赤莲华宝。或车磲色。其甲犹如莲花宝色。脐下毛色。如绀车磲。唯说少分。若于曼陀罗花中生者。其身衣服。有种种色在中生故。还似其色。谓相似者如现见法。随何色果。其中生物所生之物。即同其色。在中生故。相类亦然。随其生处。即同其色。亦复如是。以在花故。一切相似。天子生已。常具众乐。不断不绝。常受天乐。不可譬喻。于彼乐中。但说少分。譬如海中一渧之水。此所说乐。亦复如是。若于人中作善业者。闻此天乐。心则精勤。何以故。知业果故。望此乐报。勤修善业。如为解脱。勤精进者。为破有中无量苦故。破坏爱毒。彼见有中无有少乐。以是因缘。说善业果。此说天乐。不为有果。尔时天子。既生此天常乐地处。常于其中五欲功德游戏受乐。百千天女。歌咏赞叹。而供养之。于园林中莲华河池。在如是处种种歌舞。共相娱乐。不相妨碍。自业受乐。在园林处。平地山峰。莲华林中常受天乐。时诸天子。为天女众之所围绕。于一一处。一一园林。一一可爱。游戏之处一一七宝。山峰之中受天欲爱。不知厌足。见诸可爱妙莲华池。闻妙音声。食天上味。服于细软上妙天衣。所爱之香。久受五欲。共相爱乐。尔时有鸟。名曰觉时。为于放逸诸天众故。以偈颂曰。
于三有聚中 一切皆当死
愚者于生死 不能生厌离
一切必有死 皆当勤方便
死怨既来至 无有能救者
能断一切乐 能加众苦恼
离别一切爱 是故名为死
能与众生畏 能与大苦恼
能令意迷惑 是故名为死
能断保命心 能破坏诸根
众生不能破 是故名为死
众生不能坏 诸业不能胜
令众生失坏 是故名为死
众生皆悉有 决定能杀害
能令爱别离 是故名为死
天夜叉乐神 鬼龙罗刹等
时轮皆能杀 是故名为死
恼乱难调伏 于一切如火
坚强不可避 是故名为死
能坏于阴入 命气及心意
时法大势力 是故名为死
其行甚骏速 破坏诸众生
当勤修福业 勿得行放逸
此觉时鸟。为放逸天说于死法。决定无疑。时诸天众。以放逸故。虽闻此法。不生厌离。诸根自体性轻动故。受乐多者。诸根轻动。则亦难伏。以乐胜故。诸根轻动。不可调伏。以此因缘。此诸天众。虽闻真实坚固利益。然于此义不觉不知。设有觉知。爱毒所害。虽觉不受。以此因缘。虽闻实语利益真语。而不摄受。不受法故。初着美境。受诸欲乐五乐音声。嬉笑歌舞。种种游戏。于园林中莲花池处。共诸天女。以善业故。在于无量七宝庄严可爱山峰。常受快乐。不断不绝。一切天欲功德具足共相娱乐。种种珍宝庄严之地。常受快乐。如是游戏种种受乐。次第游行。到于广池。其池纵广一百由旬。有一莲华。其花柔软。七宝间错毗琉璃茎。金刚为须。其花开敷。遍覆大池。此诸天众。本未曾见。既见此花。生希有心。今此天中。甚为可爱。所见之处。皆可爱乐。诸天见之百倍欢喜。迭互相示。皆共瞻仰。围绕一面。共行游戏。心生欢喜。观此莲花。一切皆生希有之心。共相谓言。汝观汝观。可爱莲华。昔所未见。有大光明。多有无量七宝众蜂。庄严如是大宝莲华。此大莲华遍覆大池。周匝绕花。少分见水。于广池岸。真珠间错。青因陀宝。赤莲华宝。白银色宝。间错庄严。大莲华台。高五由旬。广十由旬。随天所念。善业力故。于天游戏受乐之时。随天心念。若大若小。如天心念。于大池内莲华之心。皆悉具足。是故此池名随念池。其花名为随念莲华。如是二事。同名随念。尔时天众。初始见时。心生欢喜。足一百倍。以善业故。在彼池岸。歌舞戏笑五乐音声。一切共受如是天乐。
时诸天众。既游戏已。复饮诸天上味之饮。离于醉过。既饮上味。受乐功德。如念即得。如意念香。如意念色。如意念味。如其忆念种种宝器。于彼池中。即有宝器。上味充满。从池而出。美妙天酒。从池流出。此诸天众。饮斯上味。饮上味已。复向异处。游戏而行。见苏陀聚。色香味触皆悉具足。意欲食之。欢喜往趣。既至食所。皆共食之。或以手食。或用宝器如业相似。食须陀已。随其来处。还向广池。彼此迭共生欢喜心。天众围绕。五乐音声。歌舞喜笑。游戏而行。到广池中。见大莲华光明殊胜。过百千日。彼一切天妙宝光明。于华光明。十六分中不及其一。尔时天众。见大莲华。心极欢喜。天众围绕。五乐音声。歌舞游戏。围绕大池。皆共循行。如是如是。随其绕池。周遍循行。复见池中希有之事。于花池上。多有种种可爱妙色七宝众蜂。雄雌娱乐。而受快乐。共饮花汁。花汁美味。不可譬喻。并饮花汁。以偈颂曰。
若作种种业 则生种种果
种种受生者 以业种种故
心杂故种种 造种种依处
种种业尽故 不久则失坏
此所受天乐 不可具足说
无常力自在 不久须臾至
乐如水泡沫 如阳炎非水
诸乐亦如是 一切必破坏
极恶不可遮 众生皆怖畏
死王将欲至 其力不可坏
破坏一切乐 及断于命根
业锁所系缚 将至于余世
若乐已过去 是乐不可念
若乐在未来 亦不名为乐
若乐住现在 与爱境界杂
无常所迁动 一切皆破坏
若乐属三界 智者所不赞
云何诸天众 爱乐如是乐
此身不久停 死火必来至
能烧灭一切 如火焚干薪
诸乐速迁灭 莫行于放逸
勿于临终时 而生于悔心
无量百千生 业乐皆已过
如梦至何所 如风念不住
愚者乐无厌 如火得干薪
是故所著乐 则非为常乐
解脱渴爱者 能离于欲过
修禅不放逸 得无垢净乐
得如是乐者 乃可名为乐
诸有虽名乐 犹如杂毒蜜
如是着乐者 心恒求欲乐
欲乐非常乐 是故非寂静
如是众蜂。以善业故。为诸天众。说如此偈。时诸天众。虽闻此法。而不摄受。复观此池。心生爱乐。共诸天女。游戏歌舞。处处遍观久于此处。游戏受乐。复欲观彼池中莲花。轻便四大自在力故。业势力故。莲华池中自在游行。或有天众。入花叶中。游戏受乐。或有入于种种妙宝间错华台。共诸天女。而受快乐。于花台中。随心所念。升花叶上。时莲华叶。如是如是。转更增长。以善业故。莲华增长。二百由旬。三百由旬。乃至千由旬。以天善业意念力故。台亦如是。渐更增长。二百由旬。其大莲华。光明亦尔。渐更增长。尔时天众。各各在于余花叶中。共天女众。游戏受乐。此诸天众。既上花叶。叶即增长。
尔时天众。游戏受乐。作如是念。我今于此游戏止住。应生酒河。及须陀食。即于念时。莲花叶中。即生酒河。及须陀食。皆悉具足。复作是念。我今饮酒。食须陀味。即共天女。饮于天酒食须陀味。
尔时天众。久受乐已。复作是念。我于此处。止住游戏。此华叶中。应生园林。以善业故。随其所念。即生园林。七宝杂树。有种种鸟。种种音声。宝树荫覆。犹如宫室。花果具足。所念花果。随时皆得。有种种河。泉池流水。胜妙可爱。种种妙声。宝钿地处。多有妙花色香相貌。皆悉可爱。华有三种。所谓青色优钵罗华。拘物陀花。庵摩罗那花。苏支罗花。香叶花。离泥花。具足欲花。罗婆罗花。君荼罗花。有如是等水生之花。于花光中。多有众蜂。如是等花。随念杂色。有青宝色。周遍皆生。如是天花。庄严其林。复于陆地。生种种花。其花种种色貌相类。甚可爱乐。生此林中。彼诸天众。住在如是莲花叶中。所谓乐光明花。天子天女。唤之即来。复有一花。名曰见乐。复有一花。名种种色。欢喜开敷。柔软叶花。一切光明。胜庄严花。朱多蓝花。无厌足花。忆念乐花。有如是等陆生之花。随天念时。一切现前。于树林中。复有诸花。所谓曼陀罗花。与喜乐花。香触爱花。香味可爱花。吱多罗花。五叶之花。龙林舌华。遮抹罗花。林鬘之华。须摩那花。光明之花。闻香饱花。一切爱花。山鬘之花。山峰鬘花。如是等华。有生树下。有生榛林。此诸天等。莲花中住游戏之时。善业力故。生此诸花。尔时天众。共诸天女。住莲花林。游戏花叶。受种种乐。彼大莲花。随念广池。势力如是。
时诸天众。莲花叶中。作是思惟。今于此处。应有众山。种种宝峰。从此出生。光明具足。种种鸟众。种种妙声。在山峰中。岩窟河池。平处崄岸。宝钿之地。如是等处。我应游戏。复作是念。我今住此。大莲华叶。此处若有岩窟河池。平地流泉。我当于中游戏受乐。善业力故。即于念时。多有园林花池山峰。岩窟平顶。皆可爱乐。七宝光明。而为庄严。种种树枝。甚可爱乐。见之心乐。过一百山。天花果树。枝条荫覆。犹如宫室。甚可爱乐。百千宝窟。生在山中。以为庄严。时诸天众。离莲华叶。与千天女。而自围绕。上妙天华。色香触等。皆悉具足。无有萎变。庄严天女。美妙歌声。音曲齐等。闻者心乐。如天所应。五欲具足。安详徐步。而升大山。顾目遍观。时诸天众。游戏受乐。饭于食河。饮于流味。既食无量。诸饮食已。即于河边。取曼陀罗花。俱施耶舍花。庄严其身。复严天女。歌舞游戏。于五欲中。久受乐已。于可爱境界受诸欲乐。不知厌足。爱河所漂。复向广池大莲花中。此诸天众。或百或千。诸天女众。而为围绕。种种庄严。到于大池。各至所住莲花叶中。各各游戏。受于可爱胜妙之乐。如印所印。各如自业。受相似乐。
尔时天众。复作是念。此处应有种种山谷。种种众鸟。种种色貌。行食相类。见之心乐。七宝之身。出妙音声。一切处行。皆无障碍。或在水中。或在陆地。或行空中。而无疲惓。若有此鸟。来至此处。我当乘之行虚空中。与诸天女游戏空中。下观常乐地处诸天。欢娱受乐。遍观察已。共诸天女。复受胜乐。时诸天众。作是念时。有种种山。种种山峰。种种山谷。种种山窟。种种树林。种种鸟众。善业力故。随念即来。种种相貌。种种庄严。种种胜妙跋求之声。种种七宝杂色众鸟。天女见之。一切皆生希有之心。其音美妙。遍满虚空。皆来向此莲华叶中天游戏处。遍覆虚空。尔时天众。及诸天女。既见彼鸟。心转欢喜。以欢喜故。共天女众。欲升虚空。尔时诸鸟。知天所念。来近天众。时诸天子。共诸天女。升于鸟上。鸟即飞行。遍于虚空。手执箜篌。歌众妙音。笙笛鼓吹。甚可爱乐。闻之心乐。复观自地天众受天欲乐。喜爱着心不念退没。以善业故。唯受天乐。尔时有鸟。名曰实语。为调放逸。诸天众故。以偈颂曰。
暴风鸟集飞 其行甚速疾
一切众生命 速疾过于此
风行或回旋 鸟去时有返
命根既坏已 则无有还期
以业速尽故 速到于死时
必定离天处 愚者不觉知
大力不可遮 极恶憎众生
死王甚勇健 必定须臾至
天多行放逸 为乐之所诳
不觉必当得 无量大苦恼
一切法无常 毕定当破坏
诸有法如是 是最可怖畏
老能坏壮色 死能丧身命
败坏破资具 相对法如是
于如是大恶 衰恼大怖畏
如犹行放逸 是名无心人
若畏未来世 则名有智眼
若与此相违 是为大愚痴
一切心所诳 令意皆迷乱
业尽则失坏 如油尽灯灭
无量境界乐 此乐皆无常
本作业尽故 必当归磨灭
是实语鸟。以善业力。为令诸天心调伏故。说如是偈。时诸天众。以放逸故。愚痴不觉。心不信解。亦不摄受。复观如是常乐地处可爱山谷。河泉流水。花池园林。一一花林。山峰溪谷。天众充满。游戏空中。闻诸歌音。遍满虚空。时诸天众。复见异处众多天子及天女众。在花池岸。饮天上味。于如意树。五乐音声。而受快乐。复行异处。见有宫殿。在于虚空。天子天女天鬘庄严。天之五欲。皆悉具足游戏受乐。见二天众。合为一会。在虚空中。游戏受乐。乘于七宝庄严之鸟。那罗林天。住于宫殿。此二天众。一切和合。在虚空中共相娱乐。于虚空中。久游戏已。复升山峰。久于山峰。游戏受乐。复向广池。念花而去。或有乘鸟。满虚空中。腾跃而行。歌天妙音。是诸天众。念胜乐故。复向广池。既到池已。从鸟而下。入于广池莲花叶中。如前所说。种种游戏。而受快乐。
尔时天众。在于广池大莲花中。久受乐已。复作是念。今我此处。应生枝叶荫覆宫室。俱翅罗声。种种妙宝。花林庄严。种种宝色。枝叶荫覆。以为宫室。我当于中。游戏受乐。以善业故。即于念时。种种妙宝。光明庄严。第一妙花。色香具足。以覆其上。所谓白银毗琉璃宝。大青宝王。赤莲华宝。颇梨色宝。如是乃至金色宝等。微妙第一。见之悦乐。如是种种众宝枝叶。荫覆宫室。善业力故。随念而生。尔时天众。见此枝叶荫覆宫室。心生欢喜。入此宫室。欢娱受乐。一切天女。而为围绕。天衣天鬘。庄严其身。一切天欲。皆悉具足其心和顺。不相妨碍。离于妒嫉斗诤嗔恚。而受乐行。以善业故。受此天乐。五乐音声。一切齐等。于枝叶荫覆宫室之中。共诸天女而受欲乐。心无厌足。爱毒所烧。受五欲乐。不知厌足。不可譬喻。枝叶荫覆宫室之中。受天胜乐。深乐成就如是枝叶。荫覆宫室。众宝所成。毗琉璃树。真金为叶。赤莲花宝。以为其果。青因陀宝。以为其枝。或白银叶。颇梨为果。或青宝叶。赤莲花果。或杂宝叶。杂宝为果。或真金叶。白银为果。金叶金果。亦复如是。种种枝叶。荫覆宫室。以善业故。随天所念。皆悉具足。尔时天子。共诸天女。心生欢喜。入于枝叶荫覆宫室。閴然而住。共众天女。游戏受于种种之乐。如鱼处水。不知厌足。于此枝叶荫覆宫室。生希有心。在宫室中。嬉戏歌咏。娱乐受乐。既受乐已。复作是念。我今此处。枝叶荫覆宫室之内。应生第一色香味触。天之上味。从叶流出。共天女众。饮之快乐。以善业故。即于念时。天上味饮。色香味触。最为第一。从叶流出。共诸天女。饮之受乐。心不知足。以爱欲心。久时歌舞。游戏受乐。以放逸地。不知厌足。先所作业临欲退时。游戏受乐渴爱境界。不知厌足。
复作是念今我此处。花叶之中。应生第一须陀之味。具香味触。以善业故。即心念时。第一须陀具香味触。从叶中出。出已食之时诸天众。久受乐已。复作是念。今我此处。宝树枝中。应生宝珠璎珞庄严胜妙天冠光明具足。臂庄严等。诸天种种严饰之具。光明庄严。从树枝出。作是念时。善业力故。出生种种天庄严具光明严饰。
尔时天众。着庄严具。久受天乐。不知厌足。共诸天女。受五欲乐。不知厌足。虽久受乐。于境界中。转增渴爱。以心不定。复生异念。今于此处。应有香风来吹树叶。互相[打-丁+棠]触。出妙音声。胜于歌音。作是念时。以善业故。种种香风。吹动树叶。互相[打-丁+棠]触。出妙音声。天女歌音。十六分中不及其一。时彼天众。共诸天女。歌舞游戏。久时受乐。犹不知足。
尔时天众。复作是念。我今于此所住之处。应生种种七宝杂色庄严宫殿。一切天欲皆悉具足随念出生。如是生已。于此广池。周匝普遍。在虚空中。共诸天女歌舞游戏喜笑受乐。作是念时。即有种种七宝宫殿杂色庄严。真珠璎珞。以为庄严。其殿四面。种种众宝。胜妙栏楯。观之可爱。其栏楯上。或有鹅鸟。或有孔雀。或命命鸟。种种众鸟。住在其上。处处皆有众鸟止住。如心所爱种种众鸟。而现其前。天众见已。共诸天女。升此宫殿。游戏歌舞。一切皆往。向广大池。在宫殿中。下观大池。见诸莲花。生希有心。此大莲花。种种宝叶。种种光明。种种妙色。以为庄严。所谓金刚。青因陀宝。赤莲花宝。毗琉璃宝。大青宝王。金光明叶。见之受乐。
时诸天众。在于虚空宫殿之中。复有余天。住于广大莲花叶中。共诸天女。歌舞游戏。互相娱乐。或有在于虚空宫殿。或有在于大莲花叶。是诸天众。作无量种不可譬喻游戏受乐。如是种种游戏歌音。其声遍满五百由旬。五欲功德。皆悉具足。五乐音声。受无量乐。自作胜业。所集业尽。犹不觉知。善业将尽。退时欲至。行于异处。当生何道。受何等苦。受何等乐善不善业。今当将我至何等处。示我何道。为在地狱。为在饿鬼。为在畜生。为在人中。为生畏处。为不畏处。以没放逸黑闇中故。于如是等。不觉不知。若至觉时。善业已尽。无常大风。吹令坠堕。如是天众。多行放逸。如怨诈亲。非实利益。诈为利益。善业既尽。将受异果。尔时乃觉。作如是念。我作不善。多行放逸。如是终时。尔乃觉知。以多习行。此放逸怨。不生畏难。复于花池游戏歌舞。善业力故。极生爱乐。而复乐观。莲花叶中。游戏诸天。及住虚空宫殿天众。彼此和合。而共受乐。尔时有鸟名水波轮。以善业力。为于放逸诸天众故。以偈颂曰。
众生命不住 犹如水涛波
无坚如水沫 而天不觉知
若无风吹鼓 水沫或久住
无常天福尽 速灭不久停
譬如灯油尽 光明亦皆无
业尽亦如是 天乐则随灭
无有所作业 而不失坏者
如是诸众生 愚痴不觉知
凡诸有生类 有生必归灭
一切有为法 皆亦复如是
众生自业故 流转于生死
云何此世间 放逸所破坏
放逸失善法 放逸为坚缚
以其放逸故 退堕于地狱
若有一因缘 谓从放逸生
是故求乐者 应离放逸行
若离放逸者 则得不死处
以不放逸行 则近于涅槃
以不放逸故 得至涅槃处
是故智者说 放逸为苦因
一切放逸者 犹如狂病人
现为他所轻 死则入恶道
一切放逸者 于业果报中
及以生死处 无不颠倒行
放逸火炽然 烧地狱众生
若欲脱地狱 当离放逸行
若欲离放逸 当乐修智慧
则脱烦恼缚 常得安乐处
五根生三垢 心流转三界
已离放逸者 说放逸如是
放逸藏甚苦 不放逸藏乐
是故求乐者 应离放逸行
如是水波轮鸟为彼天众。舍离放逸。善调伏故。说如是偈时。诸天众以放逸故。于如是等真语实语。虽闻此法。不能听受。复于虚空广池之内莲花叶中。共相娱乐。游戏受乐。作天伎乐。天妙音声。及余境界。坚着色声香味触等。不知足厌。如饮碱水。虽复数饮。不能断渴。此诸天众。亦复如是。虽受无量种种天乐。而不知足。
尔时天众。于虚空中。久受乐已。复于广池。与彼天子及诸天女。于大莲花叶中。游戏受乐。五乐音声。彼此和合。一处同心同欲。共相娱乐。其心坚着六欲境界。久于此处。歌舞喜笑。以无量种无量差别。而受天乐。如是等乐。随心所念。具足成就。以善业故。随其所念。一切诸乐。随念差别。皆得成就。是诸天众。为无量念觉观波沦大河所漂。生欢喜心。一切天众。久在大池大莲花中。成就天乐。受天无量放逸之乐。
时夜摩天王牟修楼陀。知诸天众着放逸乐。生怜愍心。欲除诸天放逸行故。为之现化。断除色慢。去广池不远。化作大山。名曰清净。犹如善净。真毗琉璃无量金银种种杂宝。而为庄严。遍于彼山。有游戏林。周匝围绕。多有无量百千流泉。水皆清凉。其山宝峰。光明普照。一切林树。以为庄严。多有花池。无量种花。以为严饰。无量千数枝叶荫覆。犹如天宫。如是胜山。周遍庄严。夜摩天中常乐地处。所住天众。皆悉见之。
夜摩天王牟修楼陀。复更思惟。化作天众。如天怨家。颜色端正。其行速疾。歌舞戏笑。胜常乐地。过踰十倍。或复化作胜妙天女胜常乐地。一切天女。亦过十倍。此地天女。一切不如。何等一切。所谓相貌端正。颜色殊妙。嬉笑歌舞。种种游戏。皆悉殊胜。其清凉山。一切皆是。毗琉璃山。如前所说。
尔时胜天。在于化山。住于第一最高山峰。于此峰中。化作天子。及化天女。歌咏伎乐。音声美妙。闻者爱着。彼化天众。及化天女。从化山峰次第而下。游戏歌舞。来向实天。
尔时实天。闻诸化天。歌咏之音。如前所说。十倍殊胜。美妙音声。共天女众。歌咏游戏。时诸化天。亦复同作一类歌咏。渐渐来下。近实天众。尔时二种天众。既相见已。化天歌咏渐增转胜。时实天众。见胜色故。即离色慢。既破实天形服色慢。尔时化天。即出音声。而咏歌颂。时诸实天。为于化天歌咏所覆。化天香气色量形貌。及化天女量色形貌。一切皆胜。时诸实天。五欲境界。一切欲乐。为彼化天五欲境界欲乐所覆。以夜摩天王方便力故。令诸实天诸慢渐薄。尔时化天。与实天众。共集一处。令实天众威德光明皆悉隐蔽。如阎浮提日光既现。星宿月光。一切皆灭。化天威德。令实天众光明悉灭。亦复如是。时化天众。出胜歌音。令实天音隐蔽不现。于化天音。如阎浮提人中歌音。比于天声量色形貌所有胜相。亦复如是。如夜摩天胜人色相。时实天众。羞覆心故。向广池岸。时化天众。在彼池中大莲花上。歌舞嬉笑。天中所有五欲功德。皆悉具足。乐事成就。于广池上大莲花中。歌舞戏笑。共相娱乐。时化天众。一切乐具皆胜实天。以杂歌颂。为实天众。而说偈言。
一切业相似 得天中乐报
天命及乐受 业尽则失坏
是故诸未失 天中种种乐
皆由福德因 无福则大苦
命速不暂停 上色亦如是
死来甚迅速 勿行于放逸
放逸能破坏 众生一切乐
命为死所灭 勿得行放逸
诸根不可制 境界不可遮
智者于境界 则能得自在
故应舍愚痴 常修行智慧
常远离诸过 无利之根本
放逸生诸欲 由欲造苦因
生死皆是苦 生灭法如是
若舍离放逸 则不乐境界
能离于诸过 则得解脱乐
放逸是苦树 是大苦之根
放逸能破坏 一切诸众生
是色等无常 非乐非和合
得已而复失 诸有皆如是
随有乐境界 皆是系缚因
随得转增长 如火得干薪
如是无厌足 则不名为乐
若得离爱乐 乃可名为乐
若离生死乐 尔乃得常乐
若为欲所使 则不名常乐
如是夜摩天王牟修楼陀。以方便力。坏彼天慢。如是歌咏第一妙声。昔所未闻诱诸天众。欲令实天闻其歌声。因得闻法。时诸天众。既得闻已。本修心力之所熏故。即便觉知如斯歌义。既觉知已。心生厌离。作如是言。彼天于我一切皆胜。自离放逸。而说偈颂。况我卑劣而行放逸。时夜摩天王牟修楼陀以方便力。令诸天众生厌离心。断除放逸第一方便。为作利益。以此天众色乐憍慢。是故不知天当退没。至后退时。悔火自烧。后为地狱大火所烧。夜摩天王。以是方便。令实天众。心生厌离。而得利益。
正法念处经卷第五十七 观天品第六之三十六(夜摩天之二十二)
时夜摩天王牟修楼陀。知诸天众心生厌离。复为现化。令增厌离。化作天众。于华叶中游戏歌舞。诸实天众。本未曾见。如是天众游戏受乐。有无量种无量差别。为实天众。得离慢故。时实天众。闻诸化天歌乐音声。心生羞耻。止不歌舞。不能游戏。不受欲乐。一心正住。观化天众。见化天众作无量种歌舞戏笑。无量差别。无量可爱。更无相似可以譬喻。时诸化天。莲华叶中。歌舞游戏。种种受乐。
尔时天王牟修楼陀。见实天众心离憍慢善调伏已。复于莲华叶中化天歌舞。有一华叶。满中化天。忽然坠落堕大池中。或有深没。更不复出。或有涌出。在于水上。或如死尸。浮在水上。或有相抱二俱沉没。皆唱是言。救我救我。迭互相唤。或有相抱发声大叫。或有相抱而便沉没。诸实天众。在大池岸。观诸化天。见化天众退没乱坏。极生怖畏。极大愁恼。
尔时池中一莲花叶。既堕落已。复有一莲华叶。化天满中。而复坠落。堕大池中。或有沉没。或有少力浮在水上。发声大叫。或有沉没不知所在。或有死已没于水下。或有死已浮在水上。犹如船筏。或有叫唤。或共天女相抱大叫。或为天女两手急抱而没水中。犹如人间在恶水中。船筏坏时。人皆沉没。此化天众。住花叶中。与叶俱坠。清净水中。没在大池。亦复如是。
尔时复有一莲华叶。化天满中。而复坠落。堕大池中。如石堕水。不复更出。尔时复有一莲华叶。多有化天。住在其中。而复坠落。堕大池中。迭共相抱。皆大叫唤。或没半身。久时叫唤。然后尽没。如是百百千千。有无量种安详徐堕大池水中。犹如沈石。令实天众。皆悉见之。无量天众。没已不出。
尔时复有一莲华叶。满中化天。临欲堕落。发声大叫。如大山崩。或如地动。或如大海潮波之声。化天堕时。出大音声。亦复如是。时实天众。在彼岸上。闻化天众如是音声。见如是等诸衰恼事。皆生厌离。心大恐怖。周匝绕池。观此化天。心极厌离。共相谓言。如此之事。本所未见。有如是等一切天众极大衰恼。昔所未闻。昔所未见此大怖畏。作是语已。或有思惟。极生厌离。尔时复有一莲华叶。满中天女。而复坠落。堕大池中。惊怖求哀。唱如是言。救我救我。复相谓言。若天放逸。则得如是衰恼殃祸。坠落退没。互相告已。时诸实天。心得调伏。皆生厌离。不行放逸。心得随顺。
时夜摩天王牟修楼陀。见实天众心调伏已。为利益他。自隐其身。入莲花台。共诸调伏不放逸天入莲华台。令实天众。不见天王。王及天众。第一善心。为利天众。皆共入于莲花台中。余实天众。不见其身。观诸实天。作如是念。彼天云何为调伏不。为离慢不。
尔时天王。知诸天众心善调伏。乃至心中不念放逸。皆生怖畏。今正是时。应为说法而摄取之。知此事已。于大池中大莲华内复作变化。令生怖畏。化作莲华。有无量叶。及诸化天。在莲华叶。坠于大池。堕于水时。出无量种怖畏之声。而复化作无量天众死尸狼藉。夜摩天王牟修楼陀。心自思惟。如是天众。极大怖畏。或当驰走。奔于余地。即复化现令其不去。唯观化天。转转复生大厌离心。如是一切种种化现。皆悉作已。与其天众。入花台中。复更观察。遍观察已。第一悲心。为利天众。出莲花台。共诸天众。出华台已。即摄神力。化事皆灭。安慰天众。作如是言。若天放逸。一切皆当得此衰恼。一切怖畏。放逸为本。不放逸天。则不怖畏。不得衰恼。尔时天王牟修楼陀。为诸天众。以偈颂曰。
愚痴乐放逸 常受诸苦恼
若离放逸者 则得常安乐
一切诸苦树 放逸为根本
是故欲离苦 应当舍放逸
尔时实天。见夜摩天王牟修楼陀。心皆安隐。欢喜驰趣。夜摩天王。共相谓言。我今得主。夜摩天王。今者坐于大莲华台。天众围绕。能救护我。能摄受我。如是各各共筹量已。一切皆走向大莲华上莲花台。牟修楼陀天王住处师子之座。与莲华台二俱同色。夜摩天王。共余天众。住华台中。天众到已。白天王言。谁令天众如是破坏。如是衰恼。如是坠堕。沉没水中。唱声叫唤。谁能如是与诸天众种种苦恼。
尔时天王牟修楼陀。告天众曰。此放逸过。一切众生必定皆有。汝等天众。皆悉未知。尔时天主牟修楼陀。为诸天众。以偈颂曰。
一切诸众生 皆悉不能破
一切诸业行 无有能胜者
能令诸世间 一切皆失坏
以有如是力 是故名为死
彼能坏世间 能破阴界入
死王从此世 将至未来世
无力能抵捍 无有能救者
唯有法能救 是故法名救
命速不久停 壮色亦如是
死来甚迅速 不应生放逸
一切众生乐 皆为无常坏
命为死所灭 不应乐放逸
若善业尽时 必至三恶趣
既知如是过 不应乐放逸
世间属无常 皆有三毒刺
有生故有死 不应乐放逸
死能破坏命 老能令衰变
病能坏安隐 不应乐放逸
业绳缚众生 心依绳阁道
流转三有中 不应乐放逸
乐者必受苦 苦者苦转胜
公夫为妻子 不应乐放逸
母亦为妻室 妻亦为怨家
此等轮转行 不应乐放逸
于园林山谷 天女众围绕
世间皆当尽 不应乐放逸
一切天受乐 皆当归破坏
虚妄不可信 不应乐放逸
有生皆是苦 是老死之器
决定必当得 不应乐放逸
诸根难调伏 无有能调者
一切乐皆尽 不应乐放逸
少年必当老 诸欲犹如梦
是故有智者 不应乐放逸
犹如芭蕉叶 如电不久住
一切皆破坏 不应乐放逸
诸根难调伏 乐着诸境界
唯有智慧者 能住自境界
如是天王牟修楼陀。以诸天众心得厌离。为利益他。说如是偈。尔时天王牟修楼陀。复为天众。说放逸过。作如是言。汝等天众。云何没在放逸闇中。不见大恶。不见大畏。汝等皆见如是等天。以放逸故。皆悉破坏。归于死灭。无能救者。彼诸天众。一切乐具。皆悉胜汝。色量形貌。富乐光明。天女歌咏。舞戏皆胜。汝等现见彼诸天众。以放逸故。一切磨灭。汝等天众皆应思惟。远离放逸。一切世间恶龙池中。放逸池中。境界恶龙最为大恶。诸风火恶中。放逸之火。与忆念风。最为甚恶。一切闇聚。无量时集。无始来集。放逸闇聚。最为闇冥一切求便。诸恶怨中。放逸大怨。求境界便。最为大恶。诸利刀中。放逸利刀。最为伤害。堕恶道刀。一切大恶毒蛇之中。放逸毒蛇。贪欲之毒。能杀一切愚痴众生毒中最恶。一切怨家。诈亲善中。放逸怨家。诈现亲善。最为大恶。以起一切亲故爱故。一切杻械枷锁及以绳索系缚之中。放逸系缚。最为坚固。过坚难故。一切旷野。无水无树。无果无荫。无量众生。于中遭苦。诸旷野中。放逸旷野。最为大恶。以离乐水。离善人树。离持戒荫。能与世间一切众生无量苦恼。一切不实虚妄见中。妄见为实。如旋火轮。乾闼婆城。鹿爱炎中。放逸虚妄。最为不实。境界乐动。不停不住。无有如实。唯虚妄见。如旋火轮。乾闼婆城。鹿爱炎中。放逸最为虚妄不实。一切崄岸颠坠之中。放逸崄岸。最为可畏。必定当堕大恶道故。汝等天众。当知如是。一切五道所摄众生。以放逸故。三趣众生。行恶业故。堕大恶道。是故一切畏苦恼者。应当勤心舍离放逸。此放逸者一切苦本。尔时天王牟修楼陀。为诸天众以偈颂曰。
不放逸得脱 放逸常受苦
放逸不放逸 已略说其相
如是天王牟修楼陀。调伏诸天。为说正道。时诸天众。一心谛听。心调伏故。折伏诸根。诸根寂静。夜摩天王牟修楼陀。于莲花台坐师子座。时诸天众。白天王言。愿为我说毕竟利益。毕竟安乐。令我得此毕竟利益。毕竟安乐。我云何行。
尔时天王。告诸天曰。有佛世尊。具一切智。解脱之师。一切诸过。皆悉解脱。一切功德。皆悉具足。于一切众生中。最为殊胜。若能归依。则能断除汝等苦恼佛无放逸。汝当归依。能救汝等无量无边生死怖畏。
尔时天众。闻天王教。一切胡跪。及诸天女。生敬重心。摄伏诸根。于佛世尊。生敬重心。合掌顶礼。受三归依。一切天众。以诚实心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以善净心。毁呰放逸。诚心悔过。以见化天。有无量种衰恼灭坏。不能堪忍。无量苦恼。
尔时天主牟修楼陀。见诸天众心生厌离。复为化现无量神通。于须臾间。能示一身。以为千身。于千身中。现百千身。于须臾间。于一形相现于无量种种形相。于须臾间飞升虚空。种种妙宝严饰其身。种种形服。于须臾间。没于水中。现一千头。种种宝冠。种种宝印。庄严其臂。其身光明。胜于千日。于须臾间。化作大山。园林具足。在园林中。一切天众之所围绕。天众皆见。或见在于大莲华中。无量百千光明天女之所围绕。是诸天女。身出光明。时实天众。皆不能观天王之身及天女众。
尔时天王牟修楼陀。复现神通。为令天众离放逸故。从其口中出于百千诸天大众。或有坐于七宝宫殿。种种妙宝光明之身。种种容服。共诸天女。庄严端正。 |
|
|
|
|
|
|
|
地板
樓主 |
發表於 2023-2-20 11:08:15
|
只看該作者
咏天歌音。以为围绕。一切皆从牟修楼陀天王口出。或有坐于莲花之中。如蜂歌音。饮于天酒。香味相应。共诸天女。或百或千。以天衣鬘而为庄严。身出光明。皆从天王口中而出。
时牟修楼陀。复现神通。从口而出。或有天众。乘七宝鸟。游戏歌咏。五乐音声。共诸天女。欢娱受乐。从于天王口中而出。天之庄严。不得为比。光明功德。皆悉具足。
尔时天王牟修楼陀复以神力从其口中化天踊出坐于拘婆罗耶中。作天伎乐。出妙音声。诸天女众之所围绕。皆饮天酒。歌颂戏笑。共诸天女。或百或千。或亿百千。不可喻色。殊胜天女。而为围绕。种种游戏。天园林中。游行空中而行道路。歌颂音声。胜于实天。足一百倍。歌音色乐。种种功德。皆悉具足。令天众闻。时实天众。未曾见此希有之事。见已皆生希有之心。或生欢喜。或有生疑作是思惟。此天云何从于天王口中而出。甚为希有。时实天众。如是思惟。或共论说。不知云何。
尔时天王牟修楼陀。复现神通。从其口中出化仙人。种种容貌。或有长发。或有螺髻。或有身着树皮之衣。或有手中执持澡瓶。或着天衣华鬘庄严。或着黑色鹿皮之衣。有如是等种种色貌诸大仙人。从口中出。或百或千。出已住于虚空之中。而说偈言。
一切众生心 如幻法不住
一切必归死 有中莫放逸
一切可爱中 爱心转增长
终必归破坏 有中莫放逸
有中更无处 有生而不灭
一切乐皆畏 有中莫放逸
一切所见中 谓五欲可爱
一切皆如梦 有中莫放逸
喜爱难调伏 常为众生怨
速将入地狱 有中莫放逸
虽数受欲乐 得已而复失
必当皆坏灭 有中莫放逸
初中后不善 能坏于世间
业锁所系缚 犹如钩钓鱼
虽种种方便 欲断于业锁
一切天非天 不能断业锁
生死锁极长 首尾不可见
是爱甚坚牢 以缚愚痴人
我及余天众 若人阿修罗
一切皆无常 痴盲不能见
业身遍一切 常流转诸有
一切爱缚心 智慧乃能断
从于爱水中 生于五钻燧
觉观风力故 为时火所烧
愚痴无智慧 贪苦中妄乐
迷故颠倒取 流转五道中
喜乐于妻子 及种种富乐
常保此妄乐 为死王将去
如虎狼杀鹿 害之不疲厌
死王大势力 杀害亦如是
一切诸有中 无量多种苦
为痴所迷惑 而心不疲惓
若人依止恶 不名自爱身
既不自爱身 世间更何爱
如是天王牟修楼陀。从口所出变化仙人。为实天众除放逸故。说如此偈。毕竟利益。尔时天王牟修楼陀。复为利益。神通变化。从其胸中。示现踊出大莲花池。其可爱乐。其池多有鹅鸭鸳鸯。而为庄严。第一清净。八功德水。其莲华池。有百千亿七宝莲华。以覆其上。其花香气满百由旬。其莲华台王在其上。种种妙宝庄严天冠。种种光明。种种宝衣。庄严其身。种种宝印。庄严其臂。种种婇女。而为围绕。坐师子座。其诸婇女。手执白拂。侍立左右。复有诸人。赞叹王言。胜妙增上。犹如帝释第二天王。有如是等百千化王。夜摩天王。以怜愍心。利益他故。为令一切诸实天众离放逸故。化作帝释。转轮圣王。及余无量百千诸王。
尔时天王牟修楼陀。为利益故。复示变化。从其脐中。出大莲华。广百由旬。百千亿叶。七宝莲华。种种宝叶。多有众蜂。出歌咏音。闻者心悦。见之爱乐。夜摩天王。从其脐中。所化莲华。其莲华茎。长五千由旬。毗琉璃茎。金刚间错。青因陀宝。所共集成。而以庄严。胜天虹色。甚可爱乐。大莲华内。有诸化人。种种衣服。庄严其身。第一胜乐。执犁耕地。而说偈言。
一切犁地者 心皆希望果
痴心希利故 不觉当有死
愚者希利心 念念常增长
而不觉诸行 念念归灭尽
老罚时欲至 能令少壮尽
病苦若来至 能坏于安隐
此三种恶罚 破坏天非天
速来时欲至 愚者不觉知
天龙阿修罗 揵闼紧那罗
罗刹毗舍阇 皆为老死坏
能令贪爱者 舍离于亲里
痴爱相系缚 轮转于诸有
子孙及子孙 如是种子等
人为爱所诳 一切皆当失
如是化人。为利益他。说如此偈。时实天众。闻是偈已。心念思惟。于境界中。不多爱乐。尔时天王牟修楼陀。为利天众。复作现化。于其一切身分之中。种种庄严。种种容貌。种种宝冠。无量种色无量种形。无量种相。天乾闼婆。若人若龙。阿修罗等。各以自法衣服庄严。从天王身毛孔中出。各如本色。如其形相。如其自法。自共婇女。歌舞嬉笑。娱乐受乐。天王受乐。与人相似。富乐欢悦。自相爱乐。歌舞嬉笑。欢娱受乐。复有诸龙种种庄严。或有一头。或有二头。乃至七头。有种种色种种形相。胜妙宝冠庄严其首。种种音声。歌咏游戏。生欢喜心。娱乐受乐。如是勇健罗睺阿修罗等。皆尽化出。
天帝释乐。减夜摩天。共诸婇女。围绕供养。第一庄严。阿修罗女。围绕供养。五乐音声。闻之可爱。阿修罗王。住在宫殿。从于天王牟修楼陀身分而出。受第一乐。
又复化现郁单曰人。住云鬘等十大山中。富乐自在。少减第二三十三天。园林花池。多有种种。诸饮食河。种种歌舞游戏受乐。从于天王牟修楼陀身中而出。复化瞿耶尼人。自乐成就。欢喜游戏。亦复如是。时实天众。见如是等无量种类无量差别夜摩天王。成就如是第一神通。为除放逸胜利益故。作如是化。非不利益。令放逸天。现见无常。心则柔软。是故示化。种种具足。先示欲味。后示其过。令其厌欲。以是因缘。夜摩天王。为实天众。示化欲味。受种种乐。歌舞游戏。衣服庄严。饮食婇女。亲近供养。五根受乐。如心所念。具足皆得。是名欲味。云何欲过。若得欲已。心生爱乐。求之不得共他而有。非独属己。爱别离苦。无量种苦。为强力者之所侵夺。复有五种强力所夺。所谓王贼水火怨家。复有余苦。常为怨侵。常畏他夺。守护怖畏。或心忧愁。死生贪乐。身心常苦。如是欲过。终至于死。有无量种衰恼诸苦。愚痴之人。于此欲过。衰恼苦中。不生厌离。复有欲过。有何等过。为欲因缘。母子斗诤。住不同处。一切皆由欲因缘故。若兄弟斗诤。互相憎嫉。若打若缚。一切皆由欲因缘故。是为欲过。若王者共诤无量国土。互相攻伐。互相打缚。若杀若害。加种种苦。一切皆由欲因缘故。是为欲过。是故当知。皆由于欲系缚。一切在于生死。
尔时天王牟修楼陀。为实天众。化作如是无量差别人中欲过。王者共诤。无量方便。及以余人。以欲因缘。入于海中。若共斗诤。若系若缚。忧悲苦恼。怖畏斗诤。不饶益事。一切皆由欲因缘故。一切人中。皆因欲过。不得安隐。云何天中。因于欲过。所谓诸天。共阿修罗。斗战相坏。一切皆由欲因缘故。若阿修罗共天斗诤。亦复如是。由欲因缘。有如是等。是为欲过。以此因缘。牟修楼陀夜摩天王。为实天众除放逸故。示如是化。
若诸龙等。共龙斗诤。国土失坏。震雷放雹。一切皆由欲因缘故。若诸畜生互共斗诤杀缚捕得。一切皆由欲因缘故。是名欲过。于鬼神中。以食因缘。或欲因缘。互相扑打。以刀相斫一切皆由欲因缘故。是为欲过。以此因缘。夜摩天王。为实天众除放逸故。示如是化。
于地狱中。互相烧打。互相杀害。受诸苦恼。于人中时。由欲因缘。造作恶业。斗诤憎嫉以其念本女色因缘。共相憎嫉。以是恶业。堕地狱中。身体裂坏。如是地狱。皆由欲过。以此因缘。夜摩天王。为实天众舍离欲故。示如是化。遍于五道。示欲过患。令厌生死。示于人中所有欲味。一切皆失。夜摩天王。为示天众欲味欲过。化作莲花。百叶堕落。破坏磨灭。复广示现天人之过。既示过已。复示出离解脱种子。利益安乐诸天众故。
夜摩天王。复为饶益诸天众故。示于欲过。何以故。闻异欲过。则于生死。生厌离心。以异见故。以此因缘。为诸天众。复示欲过。若天若龙。阿修罗等。示欲味已。复示欲过。于退没时。得诸衰恼。是诸天人。龙阿修罗。于一切处。受无量种诸欲乐已。至于退时。随诸天等所应受者。皆悉示其种种退法。所谓高山崄峻崖岸。有无量种师子虎豹野狐猪兔。牛驴象马。骆驼猫牛。失收摩罗鱼摩伽罗鱼。龟鼋之属。或有一头。或有二头。或复多头。口中含土。手中执火。复有遍身烟焰俱起。或有雨火。或有放于金刚恶雹。遍众多处。其声虓呴甚可怖畏。如一百山同时俱崩。无量种类。身色黤黮。头如大山。色相可畏。举身髦发。焰火炽然。或有百臂。或有千臂。于其手中。或有执罥。或执刀杖。或执金刚。见者大怖。满大山谷。如是等众。从大山出。走趣化天。奋目大怒。眼赤如血。从其口中。出诸火焰。黄赤朱紫无量种色。如黑云中电光乱起。
复化死王。阎罗伺命。色貌可畏。走向化天。手捉赤绳。及诸器仗。所执器仗。头皆火然。发大恶声。犹如震雷。其身炽然。满十由旬。或有伺命。有一百眼。或四百眼。乃至千眼。眼皆焰出。青赤黄鸽。种种杂色。其火炽然。至于十里。种种相貌。一切众生之所怖畏。丑陋可恶。从化山中虓呴而出。凸腹下垂。胁如山谷。头如山峰。或有缩咽入两肩中。或有长发。发皆直竖。咽火焰起。或有长爪。火焰炽然。或有身毛焰然火起。或有遍体大火猛炽。如烧大山。皆从大力化山中出。放金刚雹。复有死王。阎罗伺命。其头状如乌鹫鸱雕。野干狐狗骆驼之面。遍身火炽。恶虫覆身。以怖天众。从于大黑化山中出。一切疾走。犹如猛风。吹大黑云。炽电俱起。走趣化天。尔时死王阎罗伺命。渐近化天。捉得化天。焰火铁绳。返缚其手。缚已牵挽。尔时化天。见余化天身被系缚极大怖畏。各各散走。时死王使。寻逐捉之。举置头上。升空而去。不复可见。过眼境界。虓呴之声。甚可怖畏。或有伺命。捉得化天。以焰铁绳。而系其颈。入地而去。复有死王阎罗伺命。捉余化天。掷着水中。訽[口*戒]唱叫。[口*戒]诸化天。其身不没住在水上。为诸化天。而说偈言。
愚痴憍慢心 为放逸所使
乐时既已过 今当就死苦
无量境界林 恶毒满其中
爱牙甚广大 求善应舍离
不作众善业 而常痴放逸
死时既已到 竟为何所作
没在爱水中 不能度众苦
以没生死故 永无有安乐
一切有生者 死常随其后
云何愚痴人 而乐放逸行
难知不可遮 常有大势力
是大力死军 世间不觉知
非是斗战力 无方能舍离
众生放逸故 不觉死怨至
死使有二种 遍行于世间
谓老病衰坏 愚痴不觉知
如是死王阎罗王伺命。说此偈颂。呵责天众。百返千返。加诸苦恼。时实天众。见衰恼已。得离一切放逸之心。受三归依。时夜摩天王。知诸天众心已调伏。复示变化。令实天众。心得厌离。是等化王。所著天冠。一切欲具。皆从天王牟修楼陀。身中而出。共诸婇女。随顺供养。如前所说。上色具足。复为衰老之所毁坏。发白面皱。遍身脉现。柱杖而行。羸瘦憔悴。一切诸业。皆不能作。依他而行。为诸愚人轻弄戏笑。上气不乐。诸根变熟。一切力尽。众所轻贱。行步数倒。死时将至。近池而行。身极羸瘦。依他扶侍。身色丑恶。行于池侧。未经几时。身中多有种种病起。所谓热病。下痢欬瘷盛气噎病。脉肿疽疮癞病。垂近死地。身大秽恶。是大恶病。不可疗治。死相已现。其王具婴如是诸病。得如是等极大苦恼。然后命终。既死之后。膖胀臭烂。多有无量百千种虫。时诸天众。见此死尸。复有雕鹫诸恶贪鸟。从山飞来。取诸死尸而啖食之。或有取尸腾空而去。时诸天众。见是事已。其心厌欲。一心正念。尔时天王。为利天众。复示神化。示于罗睺阿修罗王。勇健阿修罗王等。一切皆在大海水下。至夜摩天。住天王所。去王不远。住在一面。大声叫呼。既叫呼已。颠坠堕地。寻即命终。如木如石。不动不觉。诸阿修罗王。诸婇女等。见是事已。极生苦恼。皆悉围绕。叫唤啼哭。于啼哭时。有鸟飞来。取诸死尸。犹如木石。众鸟取之。不觉不动。阿修罗女。既啼哭已。一切皆死。复为雕鹫乌鸱众鸟竞共取之。从空而去。令诸天众不复见之。夜摩天王。为利天众。示化如是啼哭悲泣。
尔时夜摩天王。复化龙王。如前所说。复示无常。或有龙王。热沙所烧。犹如焰火。如佉陀罗炭入干草聚。是诸龙王。热沙所烧。亦复如是。复有龙王。龙女围绕。为金翅鸟。搏撮将去。诸龙女众。发声大叫。复有龙王。为锯所解。悲声唱叫。怨心相斫。互相加害。如是化龙。为死将去。时诸天众。见是事已。心极厌离。
时夜摩天王。复化弗婆提人。瞿陀尼人。无量百千。皆悉衰恼。及诸女人。亦复如是。老极须臾。皆归于死。既死之后。多生诸虫。偃卧于地。甚可恶贱。时实天众。见此诸事无量差别大恶有过。见死苦已。皆生厌离。互相谓言。此诸众生。有苦而死。此诸众生。老病死尽。终竟不知。当诣何处。为谁将去。一切资具。皆悉无常。一切诸乐皆杂有过。无常不住。败坏之法。不可保信。一切诸法。皆悉破坏。无有少乐。如是实天。互共论说。皆生厌离。
时夜摩天王。知诸天众心生厌离。复化丈夫自在离慢。决定上生。谓郁单曰人。少减天福。受第一乐。复化令作老病身死。身既死已。无量百千诸虫。啖食其尸。若有见者。皆生厌恶。犹如屎聚。夜摩天王。为利放逸诸天众故。示如是化郁单曰人。
尔时天王。复作化示。令实天见。谓中阴有。无量有网化中阴有。如众生死。以业因缘。生于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之中。化中阴有。令诸天众皆得现见无量种种心行之业。有因缘生。无量百千五道生死。为诸实天得厌离故。于大池中。示如是化。不可思议希有之化。无等无比。令天现见于池水中。具见一切五道众生。以业烦恼因缘力故。流转而行。从一道死。复生一道。轮转生死。无救无归。无有伴侣。轮转诸有轮回地狱饿鬼畜生。及以人天。令实天众。见于种种生中阴有。见已惊怖。极生厌离。复见夜摩诸天中阴之身。见夜摩天。以业尽故。从天退堕。悔火所烧。贪放逸故。天身则灭。中阴身生。足上头下。如印中阴。以恶业故。生地狱阴。见生死业故。极大怖畏。共相谓言。是业因缘。甚大戏弄夜摩天众。时实天众。见是事已。生厌离心。是名见地狱中阴。非生有阴。牟修楼陀。示如是化。以何义故。不示生阴。以天心软。不能堪忍。若见生阴。不可譬喻。不可说苦。即失身命。是故示化。不示生阴。是名实天观夜摩天退欲入地狱中阴之身。时夜摩天王复以希有神化中阴。示夜摩天。放逸过恶之所伤害。以业尽故。欲堕饿鬼。足上头下。如印相似。业绳所牵。随所作业。如是成熟。时实天众。复见如是第二中阴。复次第三。见化中阴。如夜摩天复为放逸之所伤害。业尽还退。恶业所缚。欲堕畜生。足上头下。如是中阴。如印所印。生畜生中。无量种类相似中阴。是名第三道中阴有相。见之怖畏。复生厌离惊愕惶怖。互相观视。以偈颂曰。
微细难解知 遍行一切处
是业使众生 流转于诸趣
若人谤贤圣 好行衰见业
不信于业果 死则入地狱
若人内怀恶 以法谄诳人
世间所不爱 死则入地狱
若人着欲乐 常行于恶业
以乐诳其心 死则入地狱
若得毕竟乐 乃得名安隐
若乐有苦报 是不名为乐
放逸诸天众 退失夜摩天
若法具足者 智者所赞叹
游戏园林中 乐见诸天女
欲境无厌足 以是故退没
以乐增长故 渴爱转增长
智慧人所说 断爱为第一
我见世中阴 今生大厌离
谁当救护我 令我得解脱
时诸天众。见如是等种种中阴。生厌离心时夜摩天王。牟修楼陀知诸天众。心调伏已。皆灭化天。示以自身。寂灭庄严。诸天见之。其心安隐。往诣天王。到已围绕。从在一面。心生敬重。欢喜踊跃。作如是念。我今得主。时实天众。见无量恶。皆生厌离。
正法念处经卷第五十八 观天品第六之三十七(夜摩天之二十三)
尔时夜摩天王。告天众曰。汝今何故。不于园林华池无量众宝庄严山峰歌舞戏笑。天王如是观诸天众。为生厌离不厌离耶。时诸天众。闻夜摩天王说此语已。白天王言。当于何处园林七宝山峰之中而有乐处。我见无量生死衰恼。无量差别。不可堪忍。我自目见一切诸欲皆悉无常。后皆致苦。此欲无常不住。不久败坏无坚无乐。尔时夜摩天王。闻天众说。而告之曰。汝今当知。一切欲乐。后皆致苦。时诸天众。白天王言。我今已解。欲为大苦。时夜摩天王告诸天众。我能宣说一切生死无量诸苦。今当为汝略说少分。令亿千劫不复放逸。常行人天二种善道。若断放逸。是为智慧。若放逸缘来。即应远离。若不为放逸之所使役。则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复告天众。今当为汝说三恶道。二种善道。二善道者天之与人。三恶道者。所谓地狱饿鬼畜生。如是五道。大势力苦。我能宣说。不可广说。今当略说。以要言之。于天人中。有十六苦。何等十六。天人之中。善道所摄。一者中阴苦。二者住胎苦。三者出胎苦。四者希求食苦。五者怨憎会苦。六者爱别离苦。七者寒热等苦。八者病苦。九者他给使苦。十者追求营作苦。十一者近恶知识苦。十二者妻子亲里衰恼苦。十三者饥渴苦。十四者为他轻毁苦。十五者老苦。十六者死苦。如是十六。人中大苦。于人世间乃至命终。及余众苦。于生死中。不可堪忍。于有为中。无有少乐。一切无常。一切皆尽。一切败坏。初生中阴。识如香气。有何等苦。业风所吹。非肉眼见。天眼所见。而无所碍。若生人中。生种姓家。有下中上。以布施持戒智慧果报而欲生者此识香气中阴。亦得如是之食。若欲生于贫穷种姓。所食粗涩。色香味触。皆悉粗恶。身量减劣。少布施故。不得胜报。是名人中生初中阴苦。
复次第二苦。若生胎中。以业烦恼因缘故住。生贫穷家。母食粗涩。苦酢之食。膜衣筒中。薄少食味。入其脐中。令胎中子。身羸恶色。气力劣弱。母疲极故。子于胎中。则受大苦。转向两胁。走避苦恼。母食冷热。则受痛苦。无力无救。不能叫唤。没屎尿中。受无量苦。是为善道人中第二大苦。何况地狱饿鬼畜生。
复次第三苦。从胎出生。胎藏逼迫。犹如压油。婴儿出胎。欲堕逼迫。亦复如是。是为大苦。复次以初生时。其身柔软如生酥搏。亦如芭蕉。又如熟果。母人瞻产。以手捉之。其手坚涩。皴裂劈坼。厌恶蹙面。指甲长利。面目丑恶。以手捉之。犹如火烧。亦如刀割。如是婴儿。身体细软。母人触之。得大苦恼。若得新衣。粗涩厚重。或得故衣。补纳破裂。孔穴穿露。狭小单薄。止于草蓐。寒时大冷。受大寒苦。热则大热。犹如火烧。以本布施不清净故。受斯苦恼。从胎而出。受大苦恼。复以不净布施因缘。令母少乳。所食苦涩。母食劣故。其乳则少。或母食粗恶。故令乳少。羸瘦恶色。唯筋皮骨。以为其身。饥渴病故。身体无力。若无所食啖。从他乞求。人所轻贱。少得饮食。色香味薄。依他而食。辛苦继命。如是乏食。令身苦恼。以本所行不善施故。乃至命尽。常不充足。以乏食故。常受苦恼。复次第四苦恼。以悕望食而得苦恼。饥饿所恼。或作盗贼。作诸恶业。作无利益。或作勇健。因致失命或次死苦。诸苦之重。所谓饥渴。尔时夜摩天王牟修楼陀。为诸天众。以偈颂曰。
生死大苦恼 无与饥渴等
众生以饥苦 作诸不善业
从自身起火 故名饥渴苦
饥渴烧三处 如劫火烧林
世间大焰火 不能至后世
饥渴火难断 至于百千劫
愚人造不善 行于崄恶道
皆为饮食故 智者如是说
饥渴有大力 过于大猛火
一切三界中 以食因缘转
若于人世间 有种种财物
一切以食故 成就三有海
如是夜摩天王牟修楼陀。为诸天说。复次天众于人世间。有第五苦。谓怨憎会。有六种苦。何等为六。谓眼见怨等。心不爱乐。心不怜愍。见其身色。心意恼乱。于心心数而起怖畏。生不利益。心心数中。而生苦恼。一切恶中。初第一恶。所谓见怨家色。及恶知识。
复次第二怨憎会苦。若闻其声。不得利益。不爱不顺。心生恼乱。是为怨憎会苦。第一恶声。谓所闻摄不正法声。憎恶声故。身坏命终。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闻不爱不利益声。闻已生于恶心恼乱。不爱不乐。心不怜愍。是为人中怨憎不爱合会之苦。
复次第三怨憎不爱会苦。谓鼻闻香。不爱不乐。心不随顺。闻之心恼。或生深苦。是为大恶。不爱合会。诸天子等。是名人中不爱合会。若人愚痴。无有智慧。或行或住。心生贪着。轻慢不敬。若人以香。供养法僧。其人便以欲心嗅之。身坏命终。堕于地狱饿鬼畜生。如是恶人。以身因缘。以贪身故。身心不净。身坏命终。堕于地狱。诸天子。是为人中不爱怨憎合会之苦。复次第四不爱会苦。所谓世间愚痴恶人。因于味故。而作恶业。以恶业故。身坏命终。堕于地狱。若非沙门现沙门像。内怀腐烂。犹如蠡声。或在僧寺。或白衣舍。实非沙门。着沙门服。常贪美食。为味所缚。以是因缘。身坏命终。堕于地狱。复有懈怠比丘。舍离禅味。为美食故。处处游行。心常乐食。以懈怠故。身坏命终。堕于地狱。诸天子。是为人中以着味故不爱合会而生苦恼。
复次诸天子。人中第五不爱会苦。所谓身体。以此缚心。不善思惟。不顺法行。意不正念。如是恶人。恶境所缚。身坏命终。堕于地狱。诸天子。是为人中不爱合会而生苦恼。
复次天众。人中第六不爱合会而生苦恼。所谓有人。心意躁动。不能止住。心意不正多有散乱。常思恶业。不乐善法。乐不善法无利益事。以是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地狱中。诸天子。是为人中不爱合会而生苦恼。及余种种无量诸苦。人中具受。复有三种怨憎会苦。谓近怨家。怨害其命。如眼中刺。常不随顺。是为第一怨憎会苦。复次第二怨憎会苦。与恶知识。共同事业。是名第二怨憎会苦。
复次第三怨憎会苦。内怀嗔恚。得便伤害。是名第三不爱怨憎会苦。诸天子。是为人中无量种苦。时夜摩天王牟修楼陀。复为天众得厌离故。说于第六人中大苦。所谓爱别离苦。二世利益。是名为爱。善友别离。是为大苦。若离父母兄弟姊妹妻子亲里。及余所爱有恩之人。别离大苦。如堕刀火烧其身心受大苦恼。是为爱别离苦。夜摩天王为利天众。演说此法。时夜摩天王复为天众。说于第七人中大苦。所谓寒热二苦。诸天子。云何人中寒热二苦。以于人中饮食不调。应冷而热。应热而冷。久坐则苦。久立亦苦。多饮亦苦。不睡亦苦。若于昏夜右胁而卧。久眠亦苦。左胁亦尔。初乐后苦。于人世间。以贪乐故。为乐所诳。而修善业。以乐诳故。入于地狱。诸天子。人中之乐。如苦无异。如是夜摩天王牟修楼陀。为利益诸天众。说如是法。汝等天众。勿生此意。谓人中乐应生厌离。为离生死说法利益。除天放逸故。
复次夜摩天王为夜摩天众。复说第八人中大苦。所谓病苦。无量差别。无量病起。所谓热病。下痢上气欬逆。四百四病。害诸众生。复有病苦。害诸众生。忧悲愁恼等病。人中大苦。时夜摩天王牟修楼陀为利益天众。复说第九大苦。令离生死。示于人中生死大苦。所谓人中为他所使。是为大苦。同道同生。同根同岁同力。以业劣故。为他所使。若昼若夜。不得自在。常受大苦。是名人中使役之苦。
复次为他使苦。若人第一种姓。精勤色力。读诵智慧。具足无乏。以贫穷故。为下贱人之所使役。时夜摩天王牟修楼陀。为夜摩天众得利益故。复为说法。以业下劣。无布施业。人所轻毁。昼夜辛苦。为人所使。无施因缘。常受苦恼。手足破裂。贫穷无食。衣服垢坏。饥渴所恼。寒热辛苦。如是无量苦恼。不可堪忍。昼夜使役。不断不绝。人中复有种姓色貌。势力下劣。而多财富。复有种姓。色力智慧一切皆胜。而常贫穷。以贫穷故。亲近贱人。为业所诳。为心诳故。受大剧苦。诸天子。是为人中使役之苦。复次为他使苦。若贫穷人顺法而行。以贫穷故。亲近恶行不善之人。近不善故。同其恶业。虽不喜乐。为他所使而造恶业。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地狱中。为他使故。二世受苦。复次天众。人世界中。受大苦恼。所谓第十追求大苦。无量苦恼。为求财故。入于大海。入敌斗战。经营造作。言辞辩说。亲近下贱。耕田种殖。商贾贩卖。畜养畜生。游方行使。为货所使。升大山岩。处处游行。依附他人。如此所作。一切追求。皆为财物。严饰衣服。或贫穷人。或爱着人。如是追求。爱网所缚。乃至命尽。或作恶业。或作妄语。诳惑他人。轻称小斗。欺诳于人。沽酒贩卖。粜卖胡麻。及以卖毒。作如是等恶律仪行。治生贩卖。或破国土。城邑聚落。军营人众。及余种种众恶之业。以妻子饮食敷具财物故。追求之苦无量百千。乃至千岁说不可尽。诸天子。是名人中追求之苦。如是夜摩天王。为利益天众厌离有故。说究竟法。诸天子。勿于人中起悕望心。当生厌离。若贪诸有不得利益。以是因缘。说于人中一切衰恼。若生人中。以追求故。作不善业。以是因缘。或堕地狱。或堕畜生。或堕饿鬼。既生恶道。受种种苦。如是夜摩天王。复说十一人中大苦。告诸天众。人中大苦。所谓近恶知识。皆无利益。一切苦因。近恶知识。无恶不得。造身口意一切恶业。以是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地狱中。受无量苦。于未来世。或堕饿鬼畜生之中。受无量苦。观于人中地狱饿鬼畜生过已。遮于天众。悕望人有。说一涅槃寂灭之处。
复次夜摩天王。为欲利益夜摩天众。说人中苦。所谓人中第十二妻子亲里衰恼大苦。所谓妻子亲里杀缚鞕打。饥渴贫穷。种种苦恼。所爱之人受苦恼故。亦得苦恼。是名衰恼于人道中以妻子亲里眷属因缘而得苦恼。以是勿乐生于人中。一切有生。必归于死。随有死处。皆是苦恼。于生死中最大苦者。谓生老死。人中具有。诸天子。既知人中如是大苦。不可堪忍。勿生欣乐。以如是等无量善寂灭。无上道义。示诸天众。于人道中无利益事。种种有网。不可譬喻。况三恶道无量百千亿。不可譬喻。大苦充满。不比人中。若天退时。少放逸天。为之说言。汝当生于人善道中。若人临终。亲里知识。愿其生天善道之中。二种善道。犹尚如是。况三恶道受大苦恼。如是利益摄他常不放逸。夜摩天王说无量种无量差别。无量方便。无量种法。涅槃胜法。说妻子苦已。复为夜摩天众。说第十三人中大苦。所谓饥渴苦。由饥渴故。作无量恶。其余众苦。无如饥渴。以饥渴故。入众恶处。大种姓人。为饮食故。合掌垂泪。哀声亲近下贱小人。说慈爱语。如是一切皆由饥渴。畏饥渴故。不顾其命。入危崄处刀刃之间。及恶象敌。一切皆由饥渴苦故。或入大海。经于无量百千由旬。无量恶鱼鳀弥鲵鱼。洪波恶处。自舍身命。乘于舲舟。而沈大海。如是一切。皆由畏于饥渴之苦。复有无量种种差别。不可具说。如是诸苦。为口腹故。若人执缚。从右门出。打恶声鼓。严以死鬘。灾标在前。怖畏愁恼。将诣杀处。命在须臾。虽复大苦。未过饥渴。是故应当以净善心。于福田中。以好财物而行布施。时处具足。于生死畏中。勤修精进。善心布施。天中少饥。一切生死。皆依饮食以除饥渴。是故一切应行布施。诸天众。是名人中饥渴苦恼。无量差别。于天道中。苦微而软。天乐覆之。福德多故。饮食易得而天不觉。遍于欲界饥渴焰火之所覆蔽。畏于苦火。诸天子。如是观于人中种种生老病死之苦。勿生欣乐。如是夜摩天王牟修楼陀。见夜摩天众其心调伏。多调柔软。既观察已。复为天众说人中苦勤修利他。自利则易。牟修楼陀以不断力。为利他故。为夜摩天众。数数宣说无量种法。说第十四人中大苦。所谓他轻贱苦。不可堪忍。种种差别。于贫穷人。轻毁偏多。有十种苦。种姓亲族。兄弟富人之所轻贱。以贫穷苦。依他而食。绮语不实。亲族空语。无义之语。依他住食衣服尘垢。他人轻毁。若入城邑。若节会日。人见轻毁。人道之中。有如是等无量轻毁大苦世间之人。无薪之火住在心中。谓轻毁火。亲里知识。兄弟火烧。最为尤甚。无福德故。得此十苦。遍烧其身。大恶怖畏。以烧干身。气如烟起。诸天子。应生知足勿于人中而生欣乐。人中少乐。甚大苦恼。衰恼短寿轻毁垢污。唯于人中多有轻毁。非四道中。于人道中。轻毁最重。得他轻毁。一切身分。犹如中毒。随本所得供养之处。后更轻毁。若人先常得好供养。后得少利。得少时供。若善男子。如是轻毁。过于死苦。诸天子。是为人中难忍大苦。复次第十五人中大苦。所谓老苦。当为汝说。人中老苦。老者能令一切身分羸瘦减劣。诸根皆熟。破坏少壮。拄杖而行。无有气力。轻毁住处。背伛鼻戾。发白死使。身意减劣。虽未命终。犹如畜生。诸天子。是则名为人中老苦。名色戏弄。不久必死。若见老苦而不怖畏。当知是人。名为无心。犹如木石。以无心故。虽复人身。犹如畜生。诸天子。于人道中。生为大苦。以有生故。是故老苦。既知老苦。勿于人中起欣乐心。复次第十六人中无量种受生。生则有苦。何等苦也。所谓死苦。死已复生。身根入坏。命根断灭。不复见于兄弟知识。色身灭已。复行异处。以自业果而为资粮。一切众生。必归终尽。命尽弃身。受中阴有。是名为死。一切有生。皆归于死。若死而不生。生而不死。无有是处。诸天子。勿于人中而生乐心。尔时夜摩天王牟修楼陀。以偈颂曰。
于人世界中 有阴皆是苦
有生毕归死 有死必有生
若住于中阴 自业受苦恼
长夜远行苦 此苦不可说
没于屎尿中 热气之所烧
如是住胎苦 不可得具说
常贪于食味 其心常悕望
于味受大苦 此苦不可说
小心常悕望 于欲不知足
所受诸苦恼 此苦不可说
怨憎不爱会 犹如大火毒
所生诸苦恼 此苦不可说
于恩爱别离 众生起大苦
大恶难堪忍 此苦不可说
寒热大苦畏 生无量种苦
大苦甚暴恶 此苦不可说
病苦害人命 病为死王使
众生受斯苦 此苦不可说
为他所策使 常无有自在
众生受斯苦 此苦不可说
爱毒烧众生 追求受大苦
次第乃至死 此苦不可说
若近恶知识 众苦常不断
当受恶道苦 此苦不可说
妻子得衰恼 见则生大苦
出过于地狱 此苦不可说
饥渴自烧身 犹如猛火焰
能坏于身心 此苦不可说
常为他轻贱 亲里及知识
生于忧悲苦 此苦不可说
人为老所压 身羸心意劣
伛偻柱杖行 此苦不可说
人为死所执 从此至他世
是死为大苦 不可得宣说
众生莫能见 诸业不能遮
能坏诸众生 是故名为死
大力难堪忍 能令诸众生
独行大怖畏 是故名为死
众生毕竟有 时火不可避
能断众生命 是故名为死
死王所破坏 能断人命根
尽于阴界入 是故名为死
生必有别离 知识及兄弟
别已不复合 是故名为死
及死未至时 应当修善行
死恶无慈愍 未至应修善
是死甚卒暴 极恶无慈愍
未至能修善 乃为天中真
若法中生慧 是名善命人
若人不离法 是为命中命
若人心念佛 是名善命人
不离念佛故 是为命中命
若人心念法 是名善命人
不离念法故 是为命中命
若人心念僧 是名善命人
不离念僧故 是为命中命
若人心念实 是名善命人
不舍离实故 是为命中命
若人心念道 是名善命人
不舍离道故 是为命中命
若人常忆念 趣向于涅槃
尔乃得名天 非乐欲乐者
若常一心念 乐修禅定业
此乐能离有 非谓着欲乐
既知此有过 于欲生厌离
精勤求涅槃 是名真实天
如是夜摩天王。以无量种利益诸天。令诸天众心得清凉。断除恶道。尔时天众白天王言。天王。如天王说。我等现见。色力形貌。十倍胜者。皆受衰恼。而况我等。夜摩天王。闻此语已。而告之曰。如汝所见。此诸天众。少衰恼耳。汝等夜摩天众。当堕地狱饿鬼畜生。百倍过此。以汝天众行于非法放逸行故。若诸天众。顺法而行。远离放逸。则闭一切恶道之门。常于天人受种种乐。当离忧悲老病死苦。得常住处。永无如上所说诸苦。以是因缘。勿行放逸。如是欲乐。比无漏智禅定之乐。百千分中不及其一。尔时天众。闻天王说。现见诸过。复作是言。天王说法。利益我等。我今摄受。令我不受如是生死衰恼之苦。尔时夜摩天王牟修楼陀。以偈颂曰。
若有自作业 非是他人受
若自善调伏 是则得常处
若有作异业 无及善业者
无量百千生 业常随顺行
广作诸福德 修行于善法
则得最胜处 永离老病死
如是自善业 天众应思惟
若修行善业 此是胜资粮
如是夜摩天王牟修楼陀。说是偈已。告诸天众。自今已去。勿为贪着色声香味触故而起放逸。游戏园林。时诸天众。闻此语已。白天王言。愿我未来。见弥勒佛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导师出兴于世。我生人中。见彼世尊在初会。数得闻法已。尽诸有漏。复有天众。愿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作是愿已。归佛法僧。七万天子及余天众。必生人中。见弥勒佛。得闻法已。诸漏永尽。复有余天。先见佛塔。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复有余天。发缘觉心一切皆愿当来得果。尔时夜摩天王作如是念。我已为他作大利益。令诸天众离放逸行。时夜摩天王。知诸天众意善调伏。各令还宫。时诸天众。恭敬围绕夜摩天王。舍池而去。夜摩天主牟修楼陀。为诸天众。作利益已复诣余地。为余天众而作利益。
夜摩天常乐地第八牟修楼陀天化经具足竟。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夜摩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夜摩天处。名增长法。众生何业生于此地。彼见若人善心持戒。不杀不盗。如前所说。复离邪淫。微细亦舍。乃至见画男女。不生忆念。如是之人。不观不念。不味不着。不浊心念。恐犯净行。亦不思惟。不念不善。遮于心过。为他人说邪淫业果以遮其心。令其不喜不爱不乐。此邪淫果。不应习近。非寂灭道。不可爱乐。行善之人。不应喜乐。为他宣说微细之果。持戒梵行。于微尘恶。见之生怖。如是之人。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增长法地。生彼天已。善业行故。爱果成就。所谓园林金山峰中。流泉河池。众宝庄严。众鸟妙音。其池四岸。七宝庄严。青毗琉璃。青因陀宝。间错其地。多有众峰。种种色声。相类各异。见之可爱。其声美妙。闻之悦乐。于园林中。增长爱乐。复于异处。金刚青宝。颇梨为石。庄严山谷。于光明山。闻流水音。而受快乐。如意所作。皆悉自在。受无比欲。无量百千天女围绕。常受欲乐。增长欲乐。受于无量差别不可喻乐。种种金山。毗琉璃峰。行虚空中。种种衣服严饰其身。戏笑歌舞种种妙色。诸天女等。以为围绕。具天五欲。若见天色。无量差别。生无等乐。随意游戏。是名色欲。若闻音声。随其所念。共诸天女戏笑歌舞。所闻诸香。无量差别。风吹花池。莲花之香。及余异花。山谷风吹。种种花香。以悦其鼻。舌得无量种种天味。随念具足。咸淡苦甘。辛酢等味。有无量种。不可譬喻。如意之味。如是身触。无量种业。如意即得。冷暖温凉。柔软细滑。衣无缕綖。种种色宝而以庄严。无量宝光。照十由旬。二十由旬。乃至百由旬。光明宝珠而受触乐。天园林中。或有花香。天子闻之。以善业故。受乐希有非不作生。非无因生。所作不失。非是意生非是他与。亦非他作。而我受报。以因缘故。而生果报。业果成就。是持戒人。随心所念。爱心悕望。天众妙色。天之细色中色。近远时生。远时中时。随念成就。无量乐法。以是丈夫善持戒故。如是天众。其心着于六欲境界。欲河所漂而行游戏。一一园林。一一山峰。七宝庄严。园林流泉。出妙音声。百色众鸟。出众异音。是善业者游戏其中。种种妙色。种种相貌。种种功德。种种严饰。令生欲火。天女围绕种种山峰。天鬘天衣庄严其身。涂香末香以严其身。共诸天女。于山峰中。游戏受乐。随其所念生无量欲。复与天女而共往诣等不等地。其地可爱。真金白银。青毗琉璃。青因陀宝。车磲为地。铃网音声。众鸟庄严。尔时有鸟。名不放逸。见此天子行放逸处。说偈呵责。
但受故业 不作新业 业尽则堕
诸法如是 业将欲尽 寿命念念
死来卒暴 愚者不觉 天子天女
不觉欲染 念欲时过 退时将至
得失多返 因欲境界 于衰恼中
云何恶意 汝以善业 成就受乐
复作善业 将至善道 若乐境界
则没有海 若离境界 则得解脱
境界波力 起于爱河 智者舍离
趣涅槃城 勇人舍欲 而求真谛
能知爱境 三有洄澓 舍离境界
勿生心念 如甄波迦 果报甚苦
人心着乐 贪驰境界 集不善业
流转恶道 常应护心 轻动粗犷
常着境界 爱境所覆 心驰诸境
不觉衰恼 衰恼既至 乃知业果
既知此业 乃境界过 常应舍离
世间诸缚
如是不放逸鸟。说此偈颂。而此天子不听不受。与天女众共受欲乐。此诸天女。生死因缘生大苦因。于无识者与之共游。常行崄恶。爱心不停。常求男子。心如恶毒。如恶崄岸。能然一切男子心火。与如是等可畏天女。共受天乐。以愚痴故。而不远避。若有智者。怖畏生死。欲求乐者。离诸天女。愚痴迷惑。欲覆心故。虽知因于女人而得苦恼。不能舍离。与诸婇女共受欲乐。贪欲愚痴嗔恚所覆没生死泥。与诸天女游戏受乐。而不摄受无量利益。遮于恶道。为心所诳。于法不觉游戏园林。与不正行诸天女众爱网受乐。复诣异地。金毗琉璃。青因陀宝。大青宝王。周遍庄严。游无量处。闻歌咏音。解其章句。言音美妙。五乐音声。胜德具足无比妙音。昔所未闻。新生天子。既闻此音。与诸天女驰往趣林。其林无量宝树具足。林名大欢喜。长百由旬。广三十由旬。如是大林。众宝具足。具大功德。无量天众。百百千千。歌舞游戏。娱乐受乐。
时新生天子。见此大林毗琉璃树。有大光明。无量香花。功德花鬘。无量种色。种种相貌。见此事已。复见异树。毗琉璃树。真金为叶。青宝为枝。白银为果。天味功德。皆悉具足。青因陀宝。挍饰其树。种种色花。以严树枝。复见异树。青宝为树。真金为枝。毗琉璃叶。无量众蜂。种种色貌。出美妙音。以为庄严。见之悦乐。时新生天子。复见宝花。犹如开目。观之可爱。花中众蜂。出妙音声。复见黄金枝叶荫覆。犹如宫室。百千众峰。其音美妙。甚可爱乐。复见毗琉璃枝。青宝为叶。荫覆宫室。第一宝珠。种种色鸟。而以庄严其地柔软。宝钿庄严。熏以天香。多有天女。
新生天子。复见虹色。以严其地。观之可爱。覆以七宝。平正可爱。及见天女。新生天子。所见诸色。皆悉可爱。所闻音声。皆可爱乐。其所闻香。有无量种。皆亦可爱。随所得味。令心爱乐。无量种味。天味具足。随其所触。无量诸触。令心爱乐。随其所念。种种诸法。随念即得。如是天子。一切欲缚。欲乐不断。无量可爱。无量宝地。宝钿庄严。闻天鸟音声。共诸天女。入大林中。复见花池。种种庄严。分分差别。或有莲花。毗琉璃茎。真金为叶。金刚为须。青因陀宝。以为其台。花皆柔软复有莲花。真金为茎。毗琉璃叶。白银为台。赤莲花宝。以为其须。种种众蜂。出妙音声。复有莲花。七宝合成。真金为叶。七宝厕钿。以为其台。所谓因陀青宝。赤莲花宝。毗琉璃宝。红莲花宝。车磲之宝。大青宝王。如是种种众色光明。以为其台。如一花台。无量花台。皆亦如是。天子见之观无厌足。随其所见。种种境界。转转增长。如以苏油灌于大火。不知厌足。不知厌足。云何有乐。以非乐故。亦非寂灭。非爱心者得寂灭心。随所得乐爱心增长。随爱增长不知厌足。以无厌足则入近苦。以于苦中而生乐想。爱火所烧。复入林中。见山谷中。无量林树。无量种光。见之谛视。于五境界欲火之中。不知厌足。复入摩尼宝石之池。真金颇梨。色触柔软。五种柔软。无有水衣。众鸟音声。澄静渊深。复见异处。有莲花池。颇梨色水。充满其中。周匝宝石。以砌四面。光明普遍。鹅鸭鸳鸯。以为庄严。莲花严饰。林树围绕。林中多有美音之鸟。如是种种庄严其池。新生天子。见此池中种种众蜂。七宝为翅。岸生香树。色貌具足。以为庄严。新生天子。复前入林。见有大河。须陀充满。新生天子。复见异处。有乳粥河。清净饮河。河流之声。如琴乐音。或百或千。处处流行。多有众鸟。饮上味酒。出妙音声。
时新生天子。复见陆地。种种众花。色貌具足。香蜂遍满。众花之中。庄严大林。其林先香。以花香故。转增百倍。新生天子。与诸天女。复见林中。有大山峰。众宝庄严。无量流水。以为严饰。树枝荫覆。犹如宫室。种种宝光。无量百千众鸟妙音。见之可爱。俱翅罗音。无量百千众花普熏。光明端严。如阎浮提日月光明。在于虚空。无量光明。庄严天处。光明殊胜。无量光明。庄严山峰。天子见之。复共天女。入山峰中。随入山峰。观林转胜。歌音齐等。渐近转胜。闻此歌音。速疾往诣。昔所未见。如斯天众。举目视之。复见可爱。笐[竺-二+列]林树。毗琉璃树青因陀树。皆悉端严。新生天子。复入七宝莲花笐林。于此林中。多有天子。及诸天女。妙色具足严身之具。随念而生。一一天众各各异住。共诸天女。饮天上味。离于醉乱。种种宝林笐[竺-二+列]之中。游戏受乐。入七宝池。共诸天子。五乐音声。歌舞戏笑。欢喜受乐。以爱覆心。不知厌足。乐着五欲。入莲花林。以莲花叶。饮天上味。而不醉乱。复有天子。心乐色声香味触等。复有天子。住河两岸而共游戏。新生天子。复见宝殿。笐[竺-二+列]如林。毗琉璃宝以为栏楯。皆同欲心。以上中下善业力故。得上妙色。五乐音声。受无等乐。不可譬喻。
尔时新生天子。本未曾见如此天众游戏受乐。既见此已。与天女众。以欢喜心。向天众所。尔时天众。见此天子衣服严饰上妙色身。得未曾有。生欢喜心。亦向天子。二众和合。心无妨碍。共天女众。一一笐林。一一金峰。一一花池。一一酒河。一一流水。如是爱乐。不可具说。如是一切天众受乐。
时诸天众久受乐已。复向一切坚固之山。其山七宝。无量河池。流泉具足。新生天子。天女围绕。共诸天众。常乐音声。山河流泉。周遍充满。无量百千笐[竺-二+列]宫殿。甚可爱乐。周匝莲花而以围绕。犹如灯树。如意之树。以为庄严。天众见之。生希有心。其山一面。毗琉璃宝。其第二面。真金所成。其第三面。因陀青宝。其第四面。大青宝王。四面严饰。皆悉平等。于平正处。峰谷笐林。皆悉具足。若念触乐。欲游戏时。便上此林。百百千千一一天子。有千天女。以为眷属。天五乐音。无量音声。无量和合。歌舞游戏。百百千千。共新生天子。于园林中花池流泉。所见胜上百千亿树。以为庄严。七宝光焰。莲花林笐。此诸天众。于此诸处。歌舞戏笑。安详徐步。向彼大山。互相爱乐。善业为伴。善业所资。以善业故。无有骨肉及以垢污。共游须陀。食河之上。及游饮河。以善业故。色香味触。皆悉具足。天子食之。乐五境界。食之发欲。处处受乐。众欲具足。受于无等无量之乐。欲升彼山。见其大山殊胜之处。叹未曾有。久乃至此大山之顶。游戏山处。甚可爱乐。于此山顶。多有无量游戏之处。众宝庄严。林树河池。拘物头花。遍于香林。满山顶上诸欲具足。随心所念。无量种爱。皆得如意。皆可爱乐。他不能摄。如是天子。久受天乐。如是受乐处处遍观。复往诣于七宝山谷。七宝林覆。光明善药。见众天鸟。出妙音声。寂静之窟。围绕花池。池名寂静行处。以于先世不具持戒。生此池中。于先世时。其心坚固。能说法要。而身不能如说修行。犹如伎儿。说业果报。从于地狱饿鬼中出。生此池中。多作鹅鸟。以本生处寂静行故。生寂静池。七宝为翅。身出光明。其音美妙。食于莲花。雄雌相随。以自娱乐。菩萨鹅王。名曰善时。多住此池。夜摩天王牟修楼陀。多住于此山窟之中。为天说法。鹅王在池。为鸟说法。尔时诸天众游戏歌舞。分为二分。一分天众。以善业故。至此池所。一分天众。入放逸林。游戏歌舞。欢娱受乐。有善业者。往至大池。鹅为说法。见诸天众。为说偈言。
若人虽说法 不能如说行
此愚人空说 常受诸苦恼
若但为他说 不能如说行
语坚而无我 名为空无心
放逸故生欲 因欲故生嗔
斯人入恶道 驰赴于地狱
若乐已过去 非现前可得
若现受当受 是亦不名乐
愚人乐放逸 爱于现在乐
自业果所诳 则入于地狱
三世爱所诳 常作无利益
生死缚众生 智者不应信
愚者所亲友 被害如大怨
缚世间众生 智者不应信
若为枷锁缚 犹尚可断坏
常求欲爱人 不能断爱缚
若人断爱缚 而爱于常乐
斯人离爱境 行智慧境界
智观乐光明 说爱大闇苦
智者持光明 则能破诸闇
以智慧利刀 斫伐于爱树
能伐爱树人 得无上乐处
断伐爱过林 及以多流泉
既断爱林树 得脱于诸有
三道大爱河 放逸水洄澓
若升智慧船 到安隐彼岸
升智慧山峰 持戒谷庄严
以无量智眼 悉见诸有过
若人远离法 斯人内外空
若人不乐法 不坚如水沫
若有人坚实 内外如金刚
以法行寂静 益利他众生
若没放逸泥 乐于境界乐
境界蛇所螫 常受诸辛苦
是故求乐者 不应行放逸
若脱放逸者 则近无量乐
若有智慧人 不信于放逸
若为放逸螫 流转于五道
如是鹅鸟。为调诸天。说此偈颂。时诸天众。以着欲乐。而不听受。亦不摄取。复作歌舞。游戏受乐。
正法念处经卷第五十九 观天品第六之三十八(夜摩天之二十四)
尔时菩萨鹅王。名曰善时。摄诸鹅众。以正念心利益一切众生之心。观诸鹅众。心受快乐。独在一窟。思惟念法。如是善时鹅王。爱念法乐。为他说法。以为悦乐。复有余鹅。亦思念法。尔时天众。以欢喜心。为求乐故。来向此处。观此大池周遍可爱。一切时树花果具足。天众观之。及天女众。欢喜歌舞。游戏受乐。百倍增长。围绕大池。尔时菩萨鹅王。见天众已。以成就慧。而说颂曰。
智者不放逸 能断于放逸
则升智慧台 得无上安隐
若断于放逸 得胜寂灭道
入此广大道 智慧到涅槃
放逸能障道 令心过相续
以是放逸故 破坏法桥梁
能坏于善念 失于解脱道
以是放逸故 将人至恶道
以放逸乱心 不觉时利益
不知语作法 不觉如死人
虽住于天身 如畜生无异
放逸痴所坏 或舞或歌笑
或生或退没 常生已复灭
三界诸众生 放逸故转行
造作一切过 恶业之所缚
迷惑一切法 放逸怨所转
以放逸所害 不知于内法
亦不知外法 不觉失其心
智者所轻笑 而天子行之
无羞无人罚 为放逸所害
心乐于游戏 亦常乐歌舞
于境界无厌 退失于天处
为放逸所诳 于怖处而笑
犹如盲冥人 不知道非道
如是善时菩萨鹅王。利益他故。观天众已。住于第一可爱说法鸟众之中。说调伏偈。而诸天众。虽闻其说。而不听受。歌舞戏笑。受五欲乐。绕池而住。乐观境界。夜摩天中。有三大士。常为放逸行天夜摩天众。而演说法。何等为三。一者夜摩天王牟修楼陀。二者善时鹅王菩萨。三者种种庄严孔雀王菩萨。是三大士。常为利他。而演说法。或有令得声闻菩提。或有令得缘觉菩提。如是大士。超魔境界。时魔波旬。作如是念此诸大士。空我境界。欲舍我去。人中沙门。四天王中。四大天王。三十三天中。憍尸迦。夜摩天中。牟修楼陀。善时菩萨。种种庄严菩萨。兜率陀天。寂静天王。及其眷属。此等诸人。虽住我境。而不属我。六天及人。我使能败除。化乐天。虽我境界。而有大力。我不能乱。我今当遣智慧大臣。至夜摩天。往乱其法。作是念已。即与大臣。而共筹量。汝当往诣夜摩天王牟修楼陀善时菩萨种种庄严菩萨所。而败坏之。汝等三人。善能言语。善能变化。有大势力。其三人者。一名欢喜二名放逸。三名欲迷。汝去当至夜摩天王牟修楼陀。善时菩萨种种庄严菩萨所说法败之。时三大臣。闻是语已。即下往诣夜摩天众。至善时鹅王所。到已见此鹅王威德勇健。胜相无畏。其声调伏为诸天众。说偈颂曰。
此非放逸时 不应生欢喜
此二法生痴 死时有大力
喜烟放逸火 烧无量大众
境界所迷惑 无目不觉知
能断于相续 及以众生行
为境界所迷 不觉知利益
时三大臣。闻是语已。而说偈言。
放逸最欢喜 一切乐缘转
放逸故生爱 云何如是说
善时鹅王。以偈答曰。
无放逸欢喜 一切乐缘转
放逸生苦恼 故说莲花池
时魔大臣放逸复说偈言。
乐及于境界 放逸诸天女
及以诸技术 为第一可爱
善时鹅王复以偈答。
若法生放逸 一切皆是苦
能失诸善根 行于三恶道
尔时放逸复说偈言。
或处于园林 若在莲花池
或于重阁处 放逸故受乐
善时鹅王复以偈答。
于山园林中 旷野寂静处
无放逸寂静 能断于魔缚
放逸入地狱 或堕畜生中
复生于饿鬼 放逸痴心故
如是善时鹅王。说是偈颂。答放逸时。牟修楼陀。于金窟中。远离放逸。而修禅定。及余天子。远离放逸。亦修禅定。牟修楼陀。既知此事。来向大池。无量百千天女围绕。遍满虚空。歌舞作乐。出众妙音。近于天王。不放逸天。不歌不舞。于答难时。忽然而至。尔时牟修楼陀。闻鹅王说一切偈颂。忆念如已。魔王大臣。名曰放逸。三人同侣。我于余天。闻其至此。一名放逸。二名欢喜。三名欲迷。于痴人所。增长重惑。我当为此放逸大臣。说十一法答难法门。破此魔众。
尔时夜摩天王。思惟此事。与善时鹅王。共筹量已。从空而下。坐莲花台。与无量放逸行天。而自围绕。说此十一种胜上答难法门。告诸天众。汝今谛听。放逸之过。我从往昔。曾见无放逸天子。名曰安隐。为我宣说。令我得闻如此之法。乃是迦叶如来之所演说。汝今谛听。善思念之。一切天众。说法鸟众。善时鹅王。及魔王众。放逸大臣。颠倒说者。为诸世间。作无利益。住魔伴党。一切谛听。十一问难胜上法门。所谓十一白法。断于十一垢染之法。欲求真实。欲求涅槃。欲离魔界。畏生死缚。住于寂静阿兰若处。独一无侣。欲求实谛。欲灭黑闇一心谛听。何等十一胜上法门。断十一法。一者以调伏。断于憍慢。二者正心不乱。断除二种破戒。三者精进。能灭懈怠。四者白法。能断垢法。五者白法。能断恶法。六者知足能断多欲。七者以远离住。断近亲里。八者以正语。断无义语。九者正住。断于轻掉。十者布施。断于贫穷。十一者智慧。断于无知。如是十一垢染之法。缚人着于放逸树枝。欲离魔境。应当断灭。畏生死者。应断放逸。夫放逸者。是生死本。不放逸者。是解脱因。尔时迦叶如来。欲令一切诸众生等离生死故。说如是法。我昔从于先旧天子。闻说此法。如是天子。亦从迦叶如来。 |
|
|
|
|
|
|
|
5#
樓主 |
發表於 2023-2-20 11:09:40
|
只看該作者
闻如此法。为我宣说。次第传闻。我为汝说。以何等法。调伏憍慢。调伏之人。一切众生之所爱重。住调伏故。断此憍慢粗恶之法。憍慢有五。何等为五。所谓若入聚落城邑。或行道路。其行速疾。不慎威仪。或行道路。或行非道。或抖擞衣。或佯跛行。正心之人。见之生嗔。云何此人。行不顺法。为醉为狂。是则名为第一憍慢。如是憍慢。云何而断。应正直行。不转不顾。直视一寻。威仪齐整。不抖擞衣。不高举足限齐四指。不通肩被衣。袈裟齐等。行不掉臂。此不放逸。能断放逸。复有四种放逸。诸比丘比丘等。应当断离。所谓说无益语。心不思念。不知多少。至施主家。不唤突入。亦不弹指。在上而坐。说于无量无义之言。而不觉知。于静坐处。发大音声。观众女人。无缘而嗔。左右顾视。不观前后。眷属憍慢。盗入他家。如是比丘。一切世人。皆悉不爱。寂静行者。说此比丘。名为憍慢。在家出家。皆亦如是。如斯等过。云何断除。若于施主。及以余人。说正法语。前后相应。观人而说。观心而说。依时处说。不相违说。软语而说。令易解说。法相应说。如说而行。不观女人。弹指而入。知时出入。亦知其相。不抖擞衣。不掉臂行。不作高唾。不大音声。美语说法。待问而说。不断他语。少言美说。以法语说。是名毗尼断于憍慢。复次第二调伏。能断憍慢。云何调伏。所谓比丘。及比丘等。入于他家。若闻歌伎。作乐戏笑。游戏之中。于他言笑。不听不乐。不味不愿。不作多语。不说他恶。不自严饰而至他家。不数数入。不常乞求。如是比丘。入于他家。若本施主。若至异家。以此调伏。而断憍慢。复次第三比丘。至施主家。离说法语。说世俗语。说国土论。说天生论。说于游戏歌舞之论。说于过去染爱之事。近女人坐。着杂色衣。而入他家。若比丘等。如是憍慢。炽然增长。何等毗尼。能断灭之。所谓若比丘比丘等。入于他家。说出家法。说布施论。说持戒论。赞智功德。说于无常败坏之法。说老说病。说爱别离。说自业作。说死离别。说知足法。说调柔法。说苦说集。说灭说道。说地进退。说破戒过。说厌离法。说断悭法。色憍慢人为说色过。为说食过。无常破坏。说少壮过。必归老坏。观人深心。相应而说。如是比丘。以调伏故。破坏憍慢。复次第四调伏。断除憍慢。不数受于多诸饮食。若更有人。贪着食味。不知厌足。喜至他家。亦不亲近。随其所得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若多若少。知足受畜。不念他乐。亦不味着。不生觉观。一心而行。调伏而行。正威仪行。调伏比丘。及比丘等。调伏之法。如是憍慢。以调伏法。而断灭之。一切憍慢。放逸故生。放逸为本。于诸功德。皆无利益。是故欲求涅槃。应断放逸。如是夜摩天王牟修楼陀。善时鹅王。为魔王大臣名放逸等。现前为说。往昔天子。从迦叶如来三藐三佛陀。次第传闻。为摩众说。云何第二问答。所谓于不持戒正念现前而断灭之。戒有二种。世间出世间。略说心为能持。戒有多种。略说二种。一者性重戒。二者离恶戒。若破性重戒。则非迦叶如来弟子。性重戒者。所谓杀生非梵行。偷盗具满三钵梨沙槃。或盗佛物。或盗法物。盗已食之。心不悔过。亦不还偿。覆藏不说。如是比丘。则非迦叶如来弟子。腐烂败坏。不名法器。但以妄语。庄严衣服。是名破于性重之戒。以放逸故。是故迦叶如来。告诸比丘。应离放逸。如是夜摩天王。为善时鹅王菩萨说法。鹅众及魔王众。放逸臣等。坐莲花台。牟修楼陀。说如是法。
复次第三离恶。略说九种。何等为九。一者净修一行。二者常速悔故。三者顺行。四者半行。五者多行。六者轻犯即悔。七者说道尽行。八者破坏行。九者一切行。是名九种离戒。一切愚痴凡夫。或沙门沙门等。以放逸故。名不学者。名无智者恶不净行。云何一行。云何离恶。轻慢恶见。以放逸故。毁破轻戒。破已复悔。所谓掘地断草。是名一行。
若沙门沙门等。若放逸行。毁破轻戒。还复悔过。如是沙门。破一行戒。或一或二或三。破轻戒已。我还悔过。如是数作数悔。是名舍离恶戒。非敬重法。非离放逸心常散乱。是名破戒悔过行。云何顺行。放逸增长。轻心轻戒。不勇猛学戒。能说能知破戒因缘。知实不实。于戒法中。知破重戒。得大重罪。坚持不犯。若有难缘。破于轻戒。不持不敬。不重正法。是名破戒悔过比丘。
若沙门沙门等。云何半行。唯学戒法。知重知轻。或持不持。其心思念。护余戒众。如是摄心。行于半戒。余戒不行。是名半行。比丘行放逸行。放逸所使。住放逸境。不能速得涅槃。
云何多行。若比丘比丘尼。或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具足持戒。如是顺法多行。多持离戒。不缺不穿不空虽坚固持。不能尽护。是名多行。
若沙门沙门等。云何轻犯速悔。如是比丘。或放逸故。或近恶友。于戒慢缓。速悔令净。或畏地狱恶道之苦。寻即悔过。令心清净。于僧前说我作不善。心不覆藏悔已不作。是名比丘犯已随悔。云所比丘说道尽行。若比丘比丘等。或于重戒中。或破或缓。或以放逸。或近恶友。速向师悔。或布萨时。向众僧说。心不覆藏。众僧示导。得闻道故。不复更作。畏三恶道。不破不缓。是则名为善时鹅王说道尽行。
云何破坏行。尽形慢缓离于禅诵心不爱乐。游天庙中。为求衣服饮食。处处游行。施主之家。亲近俗人。为其骋使。以求安乐。是名破坏行。如是比丘。身坏命终。堕于地狱。
善时云何一切行。信一切法毗尼。为他人说。于轻戒中。或不能持一戒二戒。或以性故。或无习故。不能具持。非不敬重。作已悔过。善时是名一切行。其恶薄少。若比丘比丘等。少恶破戒。一切皆由放逸过故。如是夜摩天王。住莲花台。为善时鹅王说法。鸟众魔王大臣。名放逸等。说如是法。尔时夜摩天王牟修楼陀。以偈颂曰。
为放逸所盲 饮于放逸毒
放逸之所缚 将入于地狱
若人放逸行 世间所轻贱
现得不利益 命终入地狱
痴人于昼夜 或住或道行
一切放逸者 不得一念乐
以其放逸故 流行于欲界
轮转五道中 或从禅中退
若得世间定 生于无色处
轮转于诸有 皆由放逸故
一切三界中 为于爱网罥
放逸之所缚 痴人不觉知
如是夜摩天王于往昔时。从旧天子。次第得闻迦叶佛经。为善时鹅王说法。鸟众及魔大臣放逸等。说于十一法中。已说三法。何等为三。一者调伏。断于憍慢。二者正心不乱。断除二种破戒。一者性戒。二者离戒。若种善根。亲近善友。破性重戒。近善友故。得脱生死。何况离戒。是故智者。应当勤求近善知识。三者舍离一法。云何一法。所谓懈怠。舍离懈怠。勤行精进。若能精进。则能灭于一切懈怠。犹如放逸。于一切法能作无益。一切善法。亲近善友。以为根本。
复次第四白法。能断垢法。何等白法。以勤精进。断于懈怠。譬如光明灭一切闇。以勤精进。断除懈怠。亦复如是。夫懈怠者。害一切法。随生懈怠。转转增长。能坏世间出世间法。现在未来。不可称说。无量诸法。懈怠之人。势力薄少。人所轻贱。亦复不能修理家业。贫穷下贱。不能营作。治生贸易。耕田种殖。及以余事。悉不能作。不能亲近善友知识。以懈怠故。人所轻贱。皆共指笑。不学智慧。痴无所知。不知时处。不知自力。不知他力。若依时节应有所作。现在未来一切应作。皆不成就。若人精进。则能断除如是懈怠。众人所爱。众所敬重。初夜后夜。心不疲惓。离睡易觉。知时而起。知时而卧。知时相应。思惟而作。坚固精进。精进为伴。以精进水。澡懈怠垢。一切所作。离垢成就。有所作业。或得衰恼。精进不退不怯不惓不间不息。若作大事。精进伴故。则能成就而不毁坏。凡所造作。不假他人。识好恶人。知自他力。善人所赞。众人供养。或王大臣之所供养。大富大力。一切斗诤。无敢为敌。诸大力人。不能破坏。善友为伴。知识增长。多善友故。有大势力。多受安乐。随所行处。若至异方。常得安隐。若游余方。善人亲近。随所有人。亲近其人。致敬供养。以礼待之。离懈怠故。得如是等。无量功德。被大坚固精进之铠。离懈怠垢。能破魔军。能出生死。一切善人之所爱敬。发勤精进。为同伴故。复得出世间无漏无垢。得涅槃道。初坚牢恶尘垢之处。缓而难脱。以此家宅。缚诸世间。妻子眷属姊妹兄弟。奴婢田宅。财物仓库。大爱瀑河。精进为伴。则能离于生死怖畏。舍家出家。服三法衣。精进为伴。于家缚中。勤精进故。而得出离。得无住道。勤修禅定。习诵正法。欲入涅槃而得解脱。知时所应。发勤精进。如实知于身口出没。谛知自相。如实知于阴界诸入。生灭等相。昼夜不息。精进不懈。亲近善师。以智方便。发勤精进。习道尽过。断无始流转生死之缚。如是懈怠。一切无利犹如闇冥。一切众生不利益事。是坚固恶。以精进故。则能灭之。其人如是。随所得道。随其所得。发勤精进。则能散灭一切和合。不乐烦恼染缚境界。诳惑一切愚痴凡夫。爱诈亲善。是色香味触境界之中。犹如恶贼。劫善法财物。破坏善法。能作一切无利益事。不爱果报。非爱财物。恼乱一切愚痴凡夫。能令迷乱。是故应当舍离境界。不应味着。修解脱道。令心清净。随心清净。则能精进。正念无疑。以正修行。破坏怨家。复以精进为伴侣故。能断贪欲嗔恚愚痴。正观察断。不受诸有。杀怨家已。如阎浮提中。观于虚空。净无云翳。日月清净。光明显耀。其人清净。亦复如是。如病得差。如贫得财。犹如盲人。行大旷野。失于正路。得道得眼。其人如是。以持禁戒正修行故。修行现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如是离于尘垢。于一切缚。而得解脱。度于彼岸。智慧勇猛。离于尘垢。一切皆由精进伴故。是故发大精进。能断懈怠。及以放逸生死诸缚。尔时夜摩天王牟修楼陀。以迦叶佛偈。而说颂曰。
发于精进念 常乐独静处
得脱于恶业 智慧得涅槃
发精进为伴 离于懈怠垢
得脱旷野怖 是人得常乐
懈怠及放逸 能障一切法
以此大过故 令众生苦乐
若求现未乐 应离于懈怠
放逸懈怠人 如狗等无异
如是夜摩天王。为善时鹅王说法鸟众。魔王大臣放逸欲迷等。说彼迦叶如来经典。从昔天子传闻而说。
复次第五白法。能断恶法。何等恶法所谓乐入城邑聚落。常习愦闹。不乐住于阿兰若处。坏沙门法。云何坏法。如是比丘离于修禅。及以读诵。或入聚落。或入城邑。处处乐住白衣之家。或共男子。或共女人。多有言说。若共女人言语谈说。能系缚人。失一切利益。或生欲心。何以故。女人如火。近之转近。若近女人。渐令心乱。以是义故。比丘不应入于聚落城邑之中。若共丈夫言语谈说。失于一切自利之事于无漏法心不清净。如是比丘自坏其法。复次若有比丘乐入聚落。及以城邑。得多过咎。得何等过。以入他家令心恼乱。见白衣舍。富乐饮食。床褥卧具。心生贪着。犹如食吐。离阿兰若。游于人间。舍道入俗。舍闲静乐。为家所缚。行贪嗔痴。以是过故。复堕地狱饿鬼畜生。以何因缘。得如是苦。由其乐入城邑聚落。是故比丘。若欲得地。应离此过。
云何舍离。以住阿兰若故。能摄一切无住功德。无住所摄。第一安隐。若有比丘独住在于阿兰若处。诸根寂静。其心清净。意如炼金。第一寂静。善护诸根。离于怖畏。离于垢污。第一安隐。得无漏乐。六欲天中。一切欲乐。作善业故。一天之乐。可爱无等。况复六天。一切诸乐。若得尽漏。一念之乐。无分譬喻。一切思量。算数不能譬喻。是故若求第一义乐。应离愦闹。不入聚落。以求禅定三昧正受。常独行于山谷岩窟阿兰若处。若草聚边。独一而行。求无漏乐。远离知识亲里眷属。当观知识亲里之乐。无常无住。是别离法。非无住处。浊垢恼乱。无有自在。多怀怖畏。是故若有愚人。智慧薄少。舍第一义。乐求有漏乐。名相似乐。其人则为远离光明而求黑闇。痴人退没。以其不知功德过相。是故应当舍离聚落城邑之乐。常独住于阿兰若处。如是离于聚落城邑。住林树间。得无住乐。是名第五以白净法断于垢业。若欲求乐。欲离魔境。以白净法。断除垢法。如是牟修楼陀。知说法鸟众其心调善。善时菩萨。利益他心。为说迦叶佛经。从昔天子。次第传闻为魔王大臣放逸等。说十一法中。已说五法。余有六法。今当次说。汝集一心。今正是时。汝今已得离难具足。若不说法。若不听法。是大欺诳。是故已得离难具足。诸根具足。当为说法。三种恶道地狱饿鬼畜生之中。云何说法。云何听法。畜生之中。互相残害。饿鬼饥渴。地狱苦逼。云何闻法。若人天中。不放逸行。则能闻法。我离放逸。汝善信心。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法难得闻。离难具足。亦复甚难。复次第六垢浊欺诳。云何垢法。所谓多欲。夫多欲者。第一垢染恶贪住处。云何而灭。当以知足则能灭之。若多欲者在家出家。不得安乐。若在家出家。其心多欲。常于昼夜。不得安乐。若得物已。心不寂静。所得财物。不知厌是。在家多欲。未足为妨。如出家人。若出家多欲。不名在家。不名出家。云何名为出家人也。断除憍慢嫉妒多欲。以要言之。若多欲者一切轻毁。若有比丘意多所欲。常悕财物。如是比丘于善法中。心不清净。心不净故。诸根不净。行亦不净。若以憍慢经行僧地。乃至一步。则入地狱。何况卧具病瘦医药。而无罪过。纯地狱行。若破戒多欲而行恶法。实非沙门。自称沙门。犹如野干着师子皮。如虚伪宝。声如蠡声。内空无物。若多欲比丘自称我是迦叶如来声闻弟子。迦叶如来法中出家。多欲所烧。过于大火。多欲迷闷。过毒入身。多欲伤人。过于衰老。多欲利刀。伐于善树。过于刀害。多欲之患。过于恶病。多欲之心。常求人便。欲断人命。过于怨家。求便害人。是故当知。此多欲过。破坏二世。应当舍此多欲垢秽。昼夜思惟。终不得乐。尔时夜摩天王牟修楼陀。说迦叶如来所说偈言。
多欲如利刀 斩害愚痴人
舍之如刀剑 杀害盲冥人
多欲大恶疮 若生于心中
其人贪欲故 昼夜不得乐
欲火忆念薪 爱风之所吹
猛火大炽然 焚烧众生心
以贪覆心故 令人心轻动
爱着财物故 而丧其身命
若人于世间 造作诸恶业
皆由贪慢故 智者如是说
若人心勇决 能入大火中
皆由贪心故 自作无利益
若刀恼乱苦 若种种斗诤
皆由心因缘 亲近愚人故
当知此衰恼 皆由贪过故
不应亲近贪 智者如是说
如是牟修楼陀。为善时鹅王说法鸟众。魔王大臣名放逸等。说此大过。云何断除。当以白法。云何白法。所谓少欲。夫少欲者。名曰一切安乐之法。若人少欲。常得安乐。其人不畏王贼水火。多欲之人。爱财物故。亲近他家以求财物。近于小人。以求财物。若人少欲。则不至于恶人门下。不作妄语。不作虚诳歌舞戏笑。不作绮语。不作恶业。不为贪财欲火所烧。见他得乐。不生忧恼。不为贪财。近恶知识。不生疑虑。若行道路。不畏盗贼。离于怨家。人不求便。不畏罚戮。在家之人。若能如是则无所畏。离诸怖畏。一切安隐。何况出家。远离过畏。离在家法。住林树间。若复来至在家人所。多有所求。当知是人。食吐无异。于沙门中。第一供养。所谓少欲。少欲比丘知足清净。名称普闻。唯受一食。唯着粪扫衣。唯独无侣。游于山谷岩窟草聚。唯处冢间。于食三分。唯食其二。若乞食时。远避知识。不近亲里。唯畜一钵。执持锡杖。随得供养。以智思惟。舍之而去。若行道路。前视一寻。不左右顾眄。舍离美味不食宿饭。于聚落中限至三宿。于城邑中乃至七宿。不坐宝饰庄校之座。于本亲里眷属知识舍之不往。不念王者甘味美膳床褥卧具。不说胜姓。亲近善友。性行同类。与同戒者言谈语论。如是比丘。离恶离浊。少欲知足。能断魔缚。若有多欲破戒比丘。而着袈裟天及世间。无间大恶。如病如贼。知足比丘诸根不行。色声香味触境界之中。住于露地。则能利益一切众生。摄持心意。修于身法。受心念处。摄持心意。于生死中。守护诸根。以知足故。名为比丘。若有比丘。欲行少欲。不放逸故。则能少乐。以放逸故。则生多欲。在家出家。皆亦如是。尔时夜摩天王。以偈颂曰。
若不放逸者 则得解脱果
若其放逸者 则堕于地狱
放逸不放逸 此说其胜果
若月若闇冥 若解脱若缚
放逸不放逸 其义亦如是
少欲则安乐 多欲则苦恼
如斯苦乐相 智者之所说
若多欲众生 其心常如火
少欲如凉池 澡浴离贪人
如火得干薪 烧之无厌足
多欲人贪财 无厌亦如是
贪人于昼夜 常无有安乐
以其多乐欲 爱箭射其心
过去无量王 贪财无厌足
未来亦如是 一切皆磨灭
是故智者说 少欲最为乐
如是夜摩天王。住莲花台。为善时鹅王。说法鸟众。魔王大臣名放逸等。说迦叶如来第六经法。
正法念处经卷第六十 观天品第六之三十九(夜摩天之二十五)
复次夜摩天王善时鹅王。及说法鸟众现前。为令魔王大臣放逸等得调伏故。说迦叶如来修多罗。从昔天子传闻而说。已说六种白法。断除尘垢。我今当说第七垢法。白法能断。何等垢法。所谓见本生处而生乐心。乐见亲里。远离断之。知识亲里。心常乐见。常念亲近。昼夜不离。不乐修禅习业。不近善师。供养三宝。不念未来业。于三业中。不为他说。亦不自作。但念亲里。欲见亲里知识亲旧。云何修理生业。以何自活。作是念已。忧愁所覆。虽为解脱住林树间。不随顺行。是为无智。心入忧海。既入忧海。复入无等生老病死大忧海中。欲见亲里亲旧知识。入魔网中。见亲里故。增长爱心。家家请食。便生贪心。随俗所作。闻在家者有所言说。心则乐着。以心乐故。如其所作。失自利益。愚痴故退。不畏未来恶道之苦。亦不思惟地狱饿鬼畜生及余生处。亦不思惟现在怖畏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亦不思惟一切所爱。皆当别离。以怖亲里知识亲戚。而行出家还复习近。乐于亲里知识亲旧。爱他饮食。数至他门。身坏命终堕于恶道。或生地狱。或生饿鬼。或生畜生。所为出家。皆悉退失。既堕地狱饿鬼畜生。受大苦恼。亲里知识。莫能救护。是故一切比丘。若畏地狱饿鬼畜生。不应乐见生处亲里及诸知识。以近此故。得无利益。为念爱尽义故。而行出家。断除爱网。以愚痴故。习近爱网。如人畏火舍之逃走。更入大火。如是畏家。舍家出家。还入畏处。亦复如是。舍离亲里。入林树间。还复习近。是为无眼。无知所闭。诸根不调。是名染法。云何而断。若不能以智慧断除。或不能遮。或不能持。应当长久远避遮之。若无智人。不能以余方便断爱。当远避之。一切人爱。以不见故。断一切爱法。皆当别离。至于死时。无人能救。唯除善业。无量百千生处善法之业。最为能救。非诸亲里能救于人。亦非兄弟。如是比丘。舍离亲属。独处闲居。能断垢法。老病死时。非诸亲里而能救护。比丘如是思惟。断一切爱。或得微薄。是名比丘断亲里爱。复次在家出家。断于第八染法。何等染法。所谓无义语。以正语断之。若在家人空无义语。众人轻贱。犹如草芥。有义之言。第一财物。诸余财物。所不能及。无义之言。虽复富乐。犹名贫穷。空无义语。空而无实。人所轻贱。犹如白羊。无言说财。智人视之。犹如畜生。第一轻毁。如是等法。云何而断空无义语。所谓正语。正语有二。何等为二。一者默然。二者四种正语。何等为四。一者不妄语。二者不恶口。三者不两舌。四者不破坏语。是名正语。在家出家。若能如是。则不轻毁。在家出家。有六因缘。速为人轻。何等为六。谓无义语。突入人家。贪爱他食。坐于尊处。虚说无实。如是六法。人所轻笑。在家出家。应离此法。
复次第九垢染。白法能断。云何白法。断于垢法。谓轻掉法。正住能断。轻掉法者。障一切法。心性轻掉。以掉动故。不信不觉。不知世间所作。不知言语。不知时节。不近善友。以轻掉放逸故。于世间法。不能了达。如是轻掉恶垢。能败现在及未来世。不得利益。在家出家。应以正住白法断除轻掉。在家出家。若身口意离掉正住。众人供养。正戒正智正意。离魔境界。善法满足。终得涅槃。于世间法。智者赞叹。世间所作。皆能成就。众所供养。所至之处。常得安乐。所作成就。如是在家出家。离于轻掉。为一切人之所赞叹。
复次夜摩天王牟修楼陀。为说法鸟众善时鹅王。及以魔王放逸大臣等。以本曾从旧天子所次第传闻迦叶佛经。为天众说。
复次第十垢法。可轻可毁。智人所舍。何等垢法。所谓贫穷。贫有二种。一者贫戒。二者贫智。复有二种。一者贫施。二者贫慧。复有二种。一贫种姓。二者贫见。复有二种一贫宝物。二贫师尊。复有二种。一贫亲族。二贫亲旧。一切贫穷。皆可轻毁。若男若女。云何而断。所谓布施。一切贫穷。布施能断。譬如灯明。能灭诸闇。一切愚痴。智能灭之。一切异见。正见能断。如是非法。法能断之。第一最胜。一切智者。之所爱摄。断众恶道。现在未来。二世安隐。云何布施。施有多种。所谓智施。戒施。法施。安慰施。示正道施。失道路者示道路施。于道行者示以水施。命施。资具施。无畏施。实语施。断疑施。五戒施。出家戒施。具足戒施。病医药施。眼目等施。如是等种种布施。能利现在及未来世。犹如父母。常思修已。断诸贫穷。断于恶道。于天人中。而受安乐。既受乐已。终得涅槃。如是布施。能断贫穷。是故智者。应行布施。
复次第十一闇法。能缚生死闇障诸法。何等闇法。所谓无智。无量无知。乃至无明闇。缚一切生。一切闇聚。以缚其颈。无知如刀。如火如毒。无知亦如一切无明。一切无明因缘而起。能令流转一切地狱饿鬼畜生。能缚众生。令其流转。如是怨垢。云何断除。谓无漏智。犹如明灯。为救为归。于诸众生。如父如母。犹如医师。亦如良药。断无知缚。更不复生。如断树根。树则不生。如火烧薪。不复更生。亦如流水。不复更返以无漏智烧于无知。亦复如是。不复更生。是故应当于一切时。勤修精进。以无漏智。断除无知。如此所说。十一种法。放逸根本。随逐放逸。放逸故生。是故应断一切放逸。一切放逸根本皆无利益能成放逸。譬如依大地故。有一切药草树木丛林流水河池堤防城邑聚落园林。及须弥山王。皆依大地。一切地狱饿鬼畜生。亦复如是。皆依放逸。是故智者。应当舍离。尔时夜摩天王。以偈颂曰。
老人身皮皱 无力拄杖行
老而不知法 皆由放逸故
以病破坏身 偃卧于床席
而不生厌离 皆由愚痴故
若遇于饥渴 若入崄恶道
而不生厌离 皆由放逸故
若得爱别离 而生于苦恼
一切放逸故 如来如是说
若于五道中 具受种种苦
众生常苦恼 以其愚痴故
呜呼不厌离 生死诸世间
诸业大轮转 循环不暂停
三界皆无乐 亦无有少常
如是愚痴人 不知生厌离
境界皆虚空 三界犹如梦
一切皆悉苦 无目不见知
如是愚痴人 为放逸所害
死畏欲至时 无有能遮救
为于不善观 恼乱其心意
死王欲将至 而人不觉知
死王将欲至 夺人保命心
三种无利益 恼害诸众生
老病死等苦 以放逸故生
追求恼人中 放逸害诸天
饥渴恼饿鬼 地狱苦所恼
畜生多愚痴 迭互相残害
如是众苦恼 恼害诸众生
以顺非法行 放逸愚痴故
犹如依大地 生诸药草第
放逸亦如是 增长诸烦恼
此魔王军众 第一大臣等
摧以智金刚 如日光除闇
于此所说中 知功德及过
放逸果受苦 无放逸果乐
如是夜摩王 无量分别说
放逸之过恶 不放逸功德
老病死诸苦 爱别怨憎会
无量诸衰恼 遍满生死中
若人知方便 遮于未来苦
恶业是苦因 不作恶业乐
灭烦恼最乐 智者如是说
此是涅槃道 真智所演说
调伏不放逸 住于闲静处
勇猛离贪心 去涅槃不远
离怨及亲友 灭除于有欲
境界不放逸 去涅槃不远
若人舍离恶 修行慈悲心
怖畏生死者 去涅槃不远
以智断烦恼 智慧心清凉
度于懈怠垢 去涅槃不远
与四谛相应 断于三种过
于诸根自在 去涅槃不远
知阿那般那 修行二种相
解了智所知 去涅槃不远
若脱于过畏 若乐不缚心
以能度彼岸 是故名牟尼
如是夜摩天王。为说法鸟众善时鹅王。说迦叶如来正法经典。离放逸故。如是无量正法调伏妙音勇胜说法。尔时魔王军众。放逸大臣。闻正法已。作如是念。我今不能转动夜摩天王如此之法。难知深法。不可回转。作是念已。具告同伴。今此牟修楼陀。此法道中。不可转动。乃至一句。如是魔臣。共思惟已。势力劣弱。本念破坏。失大威德。飞升虚空。于须臾顷。还至他化自在天宫魔波旬所到已。时一切魔问使臣言。汝所作事。如忆念不。事究竟不。时三大臣闻是语已。白魔王言。天王。我失势力。夜摩天王牟修楼陀有大智慧。于正法中。乃至一句。不可动转。及其天众。亦复如是。我不能乱。时魔波旬闻此语已。作如是念。放逸行天。我能令其住于欲中。虽有大力。以放逸故。住我境界。作是念已。告魔众言。却后我能破夜摩天。汝勿急速。我有大力悉能坏乱一切天众。后当破之。时魔波旬说是语已。复受无等六欲之乐。于放逸地。转增无量成就大乐。夜摩天王共善时鹅王。及说法鸟众。说无量种法魔军放逸。既已退还。时诸天众所作已办。
尔时新生天众。游戏欢娱。于园林中。来向天王说法之处。及善时鹅王说法鸟众。
尔时夜摩天王。见此天众。告善时言汝观如是放逸行天。今来向此。我今当游寂静园林。说是语已。飞升虚空。入寂静林。此诸天众。放逸游行。五欲具足。园林池中娱乐。乃至爱业所集业尽。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有余业。生于人中。财富具足。为世大人。或为大王。或为大臣。大乐之处。众人所爱。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彼以闻慧。见夜摩天所住地处。名一向乐。众生何业。生彼地处。彼以闻慧。见有善人持戒不杀不盗。如前所说。复舍邪淫。不犯邪行。第一难持。能舍不作。若见禽兽牝牡和合。不生心念。舍不欲见。亦不思惟。于邪行报。生怖畏心。是故舍离见邪行者。劝令不作。说邪行报。令住善道。以此因缘。说如是法。言是邪淫。得不爱报。毕定堕于地狱之报。既自不作。教他不作。如是之人。自利利他。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夜摩天中一向乐地。以善业故。乐常不断。无量诸乐。皆悉增长。于此地中。有诸园林。见之爱乐。如意之林。一切欲乐。随念皆得。于园林中。爱乐受乐。新生天子。有诸园林。一名光明乐。二名流水乐。三名山聚乐。有莲花池。名曰杂池。有名香流复有园林山池。复有异山天之功德。无数具足。林池可爱。新生天子游戏受乐。千倍功德。所谓摩尼栏楯池。次名众鸟音乐池。次名天欢喜池。次名常游戏池。次名受乐池。次名无浊池。次名实有池。次名见当有池。此池周遍。有诸天鸟。出妙音声。色量具足。充满池中。如意之树。遍于池侧。无量功德。皆悉具足。以善业故。与无量天女。受五欲乐。诸天之色。随念顺行。乐观不离。次第观之。受五欲乐。以其持戒集善业故。得如是报。于花池中。游戏歌舞。受五欲乐。如是五欲。渴爱刺林。复以天女而自围绕。于摩尼庄严间错之池。复往诣于余莲花池。庄严之山。游戏受乐。天鬘天衣。五境界乐。目视可爱。升此山上。欲受快乐。所上山峰。名曰山谷。甚可爱乐。于彼山上。复有余天。天鬘天衣。以自庄严。从金山下。天众围绕。游戏而来。百百千千相随而下。新生天子。见诸天众问天女言。如彼天众。共诸天女。游戏受乐。我亦如是。游戏受乐。诸天女言。愿随其意。时初生天子。知天女心。共诸天女。围绕游戏。第一欢喜。五乐音声。以为歌颂。二众共集。游戏受乐。不知厌足。山上有鸟。名曰山冠孔雀王。为诸天众。以偈颂曰。
世间业庄严 天亦业庄严
天处无常故 业尽还破坏
世间爱和合 不爱于别离
和合必有离 世间法如是
心爱乐诸乐 为境界所诳
诸天命速尽 如心之生灭
老病死破坏 离别一切人
常有此死法 愚者不觉知
老使次第来 死时垂欲至
为病军能破 愚者不觉知
六种失人身 五根能破坏
如人失正道 处处皆障碍
若人念因果 常念而不失
是人见实果 于后不生悔
若人于境界 实见不贪着
此人于爱境 则能速得脱
若脱于爱网 则度恶旷野
能远放逸火 是人大智慧
五种大怖畏 坏一切世间
以其自业故 老病死离别
如是山冠鸟种种庄严孔雀王菩提萨埵。以愿力故。受孔雀身。利益他人。及利孔雀。为天说法。断除放逸。
尔时天众。见新生天子。心生欢喜。以放逸故。于善法语。心不信受。或歌或舞。游戏受乐。五乐音声。于山峰园林。有无量种。不可譬喻。金光明窟。如意之林。庄严此山。无量众鸟。百千山河。花林庄严。共诸天女。具一切欲。天乐具足。无量游戏。如是天众。游戏次第。升杂摩尼间错之山。于此山上。有七宝树。如意之林。庄严其山。纵广五由旬。于其林中。有孔雀王。名种种庄严。住在此林。为天说法。为令天子诸天女等离放逸故。爱说法故。游园林中。莲花林中。种种杂林。河泉流水山峰之中。宝庄严处。百千众鸟。妙音之处。一切天众。庄严之处。诸天女众。庄严之处。多有天子天女和合受乐。此孔雀王。则至其所。以善业故。受种种乐。一切游戏。如是游戏。无量差别。不可譬喻。随念皆得。
尔时孔雀王。于摩尼间错山峰之中。见诸天众受放逸乐。为令天众离放逸故。以偈颂曰。
现在若未来 色境无厌足
忆念火所烧 数数求境界
虽得生天上 生已还归灭
为业网所缚 复堕于地狱
出受鬼畜生 受无量苦恼
众生行五道 以业因缘故
众生种种业 甚多不可量
故得种种果 天中无量乐
业尽故还退 有生则有灭
见于真谛者 能见天退灭
此死时欲至 其命则破坏
一切能恼乱 愚者不觉知
以种种调伏 种种说利益
天众乐所迷 而不生厌离
善语法相应 二世得安乐
愚者不摄受 后则生大悔
以多法调伏 语真义亦明
而天着放逸 不知真利益
死怨害天命 大力无能救
大力速驰奔 死时欲来至
诸天龙夜叉 乾闼毗舍阇
一切无能敌 是故死力大
若知力无力 是人真知业
不为恶业污 不行于恶道
常修行诸善 离不善境界
如是作业人 则无众苦恼
随顺于法行 增长信精进
三昧力相应 如母利益子
善法于五道 一切能救护
非父非母力 能行于彼处
信顺于正法 能救恶道苦
随其所至处 信常有大力
如灯能除闇 如病得良药
如盲者得眼 如贫人得财
如水漂溺人 信为大船筏
若人放逸行 信为能除灭
死时得信故 能除生有海
则得寂灭处 古世牟尼说
以得信力故 名正智修行
信及不放逸 精进知止足
集智近善友 此六解脱因
施戒善寂灭 慈心利众生
及行悲喜舍 此法得因缘
轻躁近恶友 粗犷喜妄语
邪见放逸行 此法地狱因
悭嫉苦恶语 放逸行离善
心常贪他物 圣说饿鬼因
近痴离智慧 爱欲远正法
贪食乐睡眠 佛说畜生因
若人身口意 作三种不善
如是无智人 则堕于地狱
若作如是因 受果则不差
如种谷得谷 善恶业如是
见此众多人 作生死苦因
如是愚天众 而犹不觉知
放逸初虽乐 后则大苦恼
若法后时苦 智者应舍离
乃至未解脱 终无有少乐
若得解脱者 常乐得成就
无常放逸乐 智者所不说
若得常乐者 智者说为乐
上上次相续 诸业皆如是
其果亦如是 上上而不断
既知业果已 应舍离放逸
当起智慧心 此乐为无上
如是孔雀王菩萨。种种方便。为天说法。断除放逸。种种无畏美妙音声。悉蔽诸天歌咏之音。以善业故。其声遍满二万由旬。闻者悦乐。法乐相应。
尔时诸天众。为求乐故。空中旋转。如四天王。行使天等。或去或来。此诸天众。亦复如是。
尔时兜率陀诸天众。闻此声已。七万天众。从上而下。敬重正法。放逸薄故。向夜摩天种种庄严孔雀王所。时种种庄严孔雀王菩萨。知兜率陀天以心欢喜。告诸天子。善来真天少放逸故。能来至此求未来果。若欲得闻种种法要。汝当速下。如我所闻寂静之法。当为汝说。我已修集。能至涅槃。我于往昔所闻之法。一切师等。本所不闻。我于迦罗村陀佛所。得闻此法。生生之处。以愿力故。常不忘失。为他人说。尔时兜率陀天。闻孔雀王说是语已。从空中下。敬重正法。于山峰中大众共会山峰之中。无量莲花池。无量流泉。无量宝性。无量众鸟。出妙音声。于摩尼间错山峰之中。围绕孔雀王。四面而住。威德殊胜。色相具足。一切光明。胜夜摩天。如夜摩天比阎浮提人。兜率陀天胜夜摩天。亦复如是。时夜摩天见兜率天。破坏色慢及自在乐。往诣孔雀王菩萨所。有乐游戏。入于林中。未曾见于兜率天故。瞻仰而住。或上山顶。欲求游戏。复有诸天。围绕孔雀王四面而住。
尔时孔雀王菩萨告诸天众。有二十二法。我今当说。我所敬习。利益天人。第一安乐。一切众生。令得正行。此二十二法。利益安乐天人爱法。现在未来天人爱法。能断放逸。灭令不生。若诸天人能离放逸。常得安乐。乃至涅槃。此法利益。父母利益所不能及。何等二十二。一者悔心。二者畏恶道。三者忍。四者精进。五者说法。六者悲心。七者软心。八者调伏。九者信业。十者不住坏处。十一者住心。十二者畏恶名。十三者不乐着。十四者独行。十五者心不散乱。十六者念死。十七者离色富财种姓憍慢。十八者软语。十九者于一切众生起平等心。二十者知足。二十一者畏于境界。二十二者舍不信心。此二十二法。若天若人。如实修行。不堕恶道。速得涅槃。云何名悔。云何悔已而得安隐。既生悔已。断不善法。云何生悔。若见他人造作不善。身口意业。他作身业。而呵毁之。应生悔心。不共同住。若有因缘。自起不善觉观之心。随生即舍。不生忆念。不味不着。内心生惭愧。于他人勤修精进。令其不生。不受觉观。心呵恶觉观。譬如大坑满中粪屎死狗不净。有清净人。入中求净。既入坑中不净没咽。尔时其人心生厌恶。若有起于不善觉观。其心生悔。亦复如是。譬如异人。常求净行。以不知故。误食粪秽。或有强力怨家。强令食粪。食已恶贱。心生悔恨。后更不食。若有行于善业之人。惭愧呵毁不善觉观。亦复如是。勤修精进。断除觉观。是名初法。不生放逸。断除放逸。破坏放逸。是故天人。应当修学。若有善人。欲求真谛。怖畏生死。若生微少。不善觉观。应生悔心。不生愿心。不生放逸。不放逸人。能起悔心。放逸之人。则不能悔。如是一法。是诸善业之根本也。所谓断除不善觉观。而生悔心。是名初法。
复次第二善法增长善法。所谓畏于恶道。名大出法。灭于放逸。能断放逸。一切人天。畏恶道行。若有沙门若婆罗门。若复余人。若畏恶道。不作恶业。若见他作。亦不随喜。知不善业堕于地狱饿鬼畜生。是故不作恶不善业。恶业之因。堕于恶道。何以故。于少恶业。习近喜乐。令恶增长。堕于地狱饿鬼畜生。是故沙门若婆罗门。及余畏恶道者。应如是学。常应怖畏。不善果报。甚为大恶。成就地狱饿鬼畜生放逸行人。少智之人。若能如是畏恶道者。不作放逸。不作身口意三种恶业。如是之人。常修善业。舍不善业。是名畏恶道。譬如有人。知自他力。畏于毒蛇。及以刀火。能断人命。畏恶道者。怖畏恶业。亦复如是。如是之人。于微细业。舍而不作。不行放逸。舍放逸故。生天人中。受大富乐。受富乐已。后入涅槃。以胜乐故。无死无变。无退无尽。是故常应怖畏恶道。若有沙门。若婆罗门。及余行者。能如是行。得无上处。彼时世尊。说此偈言。
若人畏恶道 应舍放逸垢
修善求功德 则到涅槃城
若人畏恶道 其人心正直
以其正心故 从乐得乐处
若不畏恶道 则多造恶业
为恶火所烧 将入于地狱
譬如微少火 虽小亦能烧
恶道亦如是 经劫犹得报
若人欲得乐 应畏于恶道
怖畏救恶道 则能得安乐
如是法中。若天若人。若沙门婆罗门。及余善人。若畏恶道于少不善。寻即悔过。心不随喜。亦不思惟。心念地狱饿鬼畜生。怖畏苦果。念已畏于三不善道。舍十恶业。止而不作。不教他作亦不随喜。不近如是恶业之人。修行善业。舍一切恶。行净无垢。舍离放逸。止一切恶。于不善法流转有中。而得解脱。于一切法。得解脱已。解脱诸过。则能安隐。度有彼岸。是故应当常畏恶道。当如是学。一切天人若爱此法。能至涅槃。
复次彼佛世尊。说离放逸能至涅槃。利益安乐一切天人。我于先世人中得闻。忆念不忘。我今当为诸天众说。云何名为第三忍法。如是忍者。第一善法。第一清净。佛所赞叹。忍有二种。一者法忍。一者生忍。云何法忍。缘法道行。思惟白法。忍坚固法。思惟善道胜故能忍。故名为忍。譬如大地。忍诸世间山河园林无量种类。忍之不疲。一切法忍。亦复如是。能到涅槃。一切法忍。坚固最胜。白净善法。涅槃道摄。故名法忍。如是之人。坚固世间忍故。能至涅槃。
复次第二忍。所谓若沙门婆罗门。若复余人。欲起嗔恚。忍令不起。知嗔过故。作是思惟。若起嗔恚。自烧其身。其心噤毒颜色变异。他人所弃。皆悉惊避。众人不爱。轻毁鄙贱。身坏命终。堕于地狱。以嗔恚故。无恶不作。是故智者。舍嗔如火。知嗔过故。能自利益。为欲自利。利益他人。应当行忍。譬如大火焚烧屋宅。有勇健者。以水灭之。智慧之人。忍灭嗔恚。亦复如是。能忍之人。第一善心。能舍嗔恚。众人所爱。众人乐见。人所信受。颜色清净。其心寂静。心不躁动。善净深心。离身口过。离心热恼。离恶道畏。离于怨憎。离恶名称。离于忧恼。离怨家畏。离于恶人。恶口骂詈。离于悔畏。离恶声畏。离无利畏。离于苦畏。离于慢畏。若人能离如是之畏。一切功德。皆悉具足。名称普闻。得现在未来二世之乐。众人视之。犹如父母。是忍辱人。众人亲近是故嗔怒。犹如毒蛇。如刀如火。以忍灭之。能令皆尽。能忍嗔恚。是名为忍。若有善人。欲修行善。应作是念。忍者如宝。应善护之。如是忍者。能破嗔恚。正法忍光。犹如炬火。能灭嗔闇。如盲者眼贫正法者之财贿。除邪见之贫穷。犹如父母。利益其子。嗔恚没溺。忍为大船。堕恶道者。忍为救拔。忍如大水。灭地狱火。忍力能断饿鬼悭嫉饥渴之恼。若堕畜生。互相残害。忍力则能施其身命。应乐行忍。常习不舍。若畏恶道。当勤精进。思惟忍力。尔时孔雀王菩萨。以偈颂曰。
若人忍庄严 诸庄严中胜
财物可劫盗 忍则不可失
若人修行忍 一切众所爱
后时得安隐 忍为第一戒
若人修行忍 舍一切嗔恚
现在及未来 常得安隐处
忍辱戒智慧 如是三种财
此财最第一 非珍宝能譬
若人修行忍 一切应供养
善人所赞叹 是故应行忍
忍药为第一 能除于嗔毒
忍能灭嗔恚 令其不复生
闇覆愚痴人 忍为胜光明
如灯能除闇 忍示于正道
若离正法财 流转于五道
若有忍财物 于世最豪富
嗔恚大旷野 黑闇甚难度
忍资粮具足 能过无留难
若迷正法路 忍能为正导
怖畏恶道者 忍力为救护
常令众生乐 能灭于苦恼
常得安隐乐 永离诸怖畏
善人之所爱 能生信功德
和集善吉祥 舍离不善法
示人正解脱 能灭生死畏
升天之阶陛 灭除地狱火
饿鬼畜生界 忍为能救护
忍能满功德 令众生寂灭
欲得吉祥乐 当修行忍辱
如是忍者。名第一法。以修行故。现在未来。常得安乐。身坏命终。生于天上。后得涅槃。是故为不放逸。生天人中。当修行忍。
复次第四善业。能离放逸。若沙门婆罗门。及余善人。作何等善业。所谓精进勤求善法。与善相应。道法精进。正时相应。时处寂静。修习世间出世间法。相应寂静。非不相应。若沙门婆罗门。于世间出世间法。初夜后夜。知时止息。知时知处。及知方便。如是则得安隐。而住精进。能破一切懈怠。若沙门婆罗门。为破烦恼。勤修精进。既生精进。于色声香味触境界。不起着心。若得因缘。持心令住。正心精进。二法为伴。摄心令离一切境界。若不善力起。精进遮之。正念断除。一切法中。精进第一。以此二法。为同伴故。令诸善法坚固不坏而得果报。正心精进功德力故。终得涅槃。若沙门婆罗门。及余善人。知此功德。当勤精进。于世间中。精进最胜。若世间业。以勤修故。而得坚固。以勤修故。而得果报。久住于世。他不能坏。若人精进。于命终时。其心清净。亦不怯弱。心不散乱。不恐不怖。虽得衰恼。不休不息。常勤修习。诸善增长。怨不能坏。无有人能说其过恶。随所作业。具足成就。如是世间善业精进。智者所赞。何况出世。正智精进。而不胜妙。是故一切法。一切时。一切智。有智和合现前精进。知时知处。正见勤修。发精进故。得一切乐。若行颠倒。则得无利。衰恼忧患。若无智慧。虽复勤苦。不名精进。尔时孔雀王菩萨以偈颂曰。
时处相应故 令作业增长
如法勤精进 则得善果报
虽法处作业 舍离于正法
作业不成就 以离精进故
如法勤精进 智慧得涅槃
如空中投戟 即生于天上
若人勤作业 而修行精进
所作皆和合 得广大成就
若于世间义 若出世间义
皆由精进力 一切得成就
若离精进力 及离于正法
彼人无富乐 如求月中垢
贤圣八分道 念为能守护
精进大力人 能到第一道
精进得菩提 精进故生天
一切诸道果 无非精进得
既知此功德 精进调诸根
意发勤精进 无与精进等
如是孔雀王菩萨。为兜率陀天众夜摩天众。说于本生所持经法。时诸天众。皆悉听受。离于放逸。诸根调伏。一心谛听。时孔雀王知诸天心生大欢喜。发勤精进。以清净心。为之说法。令集安隐。寂灭涅槃。利益安乐一切诸天。一切菩萨。法利众生。
上一部:乾隆大藏经?小乘单译经?正法念处经七十卷(第四十一卷~第五十卷) 下一部:乾隆大藏经?小乘单译经?正法念处经七十卷(第六十一卷~第七十卷)
乾隆大藏经?小乘单译经?正法念处经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