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25|回復: 0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第十七集)1982/10檔名:09-003-0017
[複製鏈接]
|
|
敬摘自《净公上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讲记二十二集》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第十七集) 1982/10 檔名:09-003-0017
《六祖坛经》第十五讲。
经文第二十六页第二行,「师曰,如是,如是」,从这个地方起。上一次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这一段经文没有能够讲完,今天继续再看。永嘉大师将他自己所悟的境界说出来之后,六祖大师就给他印证,说「如是,如是」,这个时候「玄觉方具威仪礼拜」。此地,丁福保居士的《笺注》里头说得很好,他说生死事大,岂可以盲目的拜老师?必须要到老师为自己印证之后,承认他是我的老师,这个时候才按照规矩来礼拜。这个意思也相当之好。永嘉拜了六祖之后,他就向六祖大师告假了,他说我要回去了,「须臾告辞」。六祖给他说,你回去得太快,「返太速乎」。祖师这句话究竟是有意还是无意,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永嘉大师听了这句话,立刻就答复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可见得,永嘉听祖师说话跟我们一般人听祖师说话的确不相同。我们听的只是言语音声,不懂得真正的意思;永嘉听了之后,句句都是应在自性当中。等于说是老师进一步的再去考核他,他提出这个答案。「本」是说本来,自性清净心本来就没有动,哪里有迟速?
六祖就说了,「谁知非动」,这个是勘验的话,谁知道真如本性本来不动?永嘉不说他自己,翻过来说,「仁者自生分别」,这个仁者就是称六祖大师,老师你不要自己生分别。在禅宗,黄檗禅师曾经说,「心若不生自然成大智者,决定不分别佛与众生」,就是你心里面的确没有生佛这种分别心,没有生佛这样执着的念头,连生佛都不生分别执着了,其余的当然也都放下了。说「一切尽不分别,始得入我曹溪门下」,这是曹溪传法的宗旨,完全是一片真心。
下面有个小注,「分别」有两种。第一种,我们讲心心所的分别,就是唯识像百法里面所讲的,心法、心所法、八识、五十一心所与二十四个不相应,这种分别心,「此吾人所不可有者」。为什么?这是凡夫知见。就像前面我们所讲的众生知见,这是不可以有,你有这个,你是凡夫、你是众生。第二种是讲「诸佛菩萨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这也是一种分别,这个我们也常讲自性了别,「此吾人所不可无者」,我们应当要有。换句话说,我们不可以有凡夫的执着分别,我们应当有诸佛菩萨的自性了别。永嘉大师下面所讲「分别亦非意」就是指这种分别,就是诸佛菩萨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是这种分别,不是心心所的分别。这些地方我们要特别注意到,才不至于将佛法误会了。
老师就说了,就是六祖大师说,「汝甚得无生之意」,这个无生之意就是一切法本来不生,你是很能够得到一切法不生的这个意思,你是证得了。「曰,无生岂有意耶」,这是祖师称赞他,永嘉大师就说,无生哪里还有什么意?祖师就说了,「无意,谁当分别」,没有意,那到底是谁在分别?这就是刚才所说的,有意,就是心心所的分别,那是凡夫知见;无意,无意还是有分别,是自性了别,这是佛菩萨的境界。如果我们读《楞严》,《楞严》里面所讲「舍识用根」,我们见色,我们舍去心心所对于色法上的分别执着,我们用见性去见一切色相,了了分明。所以这个「分别亦非意」,而是自性的了别作用。
【师曰。善哉。】
这个『善哉』就跟前面讲的「如是,如是」是一个意思,为他印证,他确实是明心见性了,是在舍识用根的这个境界里,他的见解、他的作为,乃至于他的一切生活,都与诸佛菩萨没有两样了。就交代他:
【少留一宿。】
他不是马上就要回去吗?好!你住一晚上,在曹溪住一晚上。
【时谓一宿觉。】
以后大家就称赞永嘉大师,他的名字是叫玄觉,但是这个『一宿觉』是双关的,这个字是双关的,一方面是在曹溪住一晚上的玄觉禅师,意思也就是说,他在曹溪一天就大彻大悟了。这个我们在前面看到的,他是已经开悟了,到曹溪来求印证的。
【后着证道歌。盛行于世。】
永嘉大师在我们中国佛教是非常著名的一位禅师,对我们中国的禅宗有很大的影响力。他老人家的著作不多,只有两篇,而且两篇都是很短很短的。有一篇是《证道歌》,这个地方已经说了『后着证道歌』。还有一篇叫《禅宗集》,这个《禅宗集》是庆州刺史魏静编辑的,同时他作了一篇序,就是永嘉大师一生所说的佛法分门别类编成了十篇,可是每一篇都相当之短。所以只留了这两篇东西传给后世。可是他这两篇东西,在修学大乘佛法的来讲,无论是你学禅宗或者你是学其它的宗派,修其它的法门,几乎没有一个学佛的人不读《禅宗集》与《证道歌》的。由此可知,这两篇东西的确是佛法精髓之所在。这两篇东西我们过去都曾经讲过,《禅宗集》里面着重在修行,就是修因;《证道歌》完全是讲证入,就是契入以后的境界。所以我们又可以说《禅宗集》是修因,《证道歌》是讲的证果,他这两篇东西就是修因证果,值得我们一读的。
再下面是第十位智隍禅师,这位禅师也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请看经文:
【禅者智隍。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庵居长坐。积二十年。】
智隍禅师他是住在河北,也曾经在五祖忍大师会下参学过。他在世的时候,是自己以为开悟了。这个『正受』就是禅定,自己以为在五祖座下得到禅定了。所以以后离开五祖回到河北,自己建一个小庵,就是小型的茅蓬一样,小庵,他在这里面坐了二十四年。
【师弟子玄策。】
『玄策』我们很熟悉了,前面可以说接引永嘉大师的是他。他是很喜欢去游方,到处去参访参访。听说智隍大师的大名。
【游方至河朔。】
『河朔』就是河北省。
【闻隍之名。】
这个禅师很有名气,那一带人对他都非常尊重,认为这是一个真正有道德的高僧。他听说有这么一个人,在山上住了二十四年都不下山,在那里参禅常坐,于是:
【造庵问云。】
『造庵』就是特地到他小庵那个地方去拜访他,提出问题请教他。
【汝在此作什么。】
你老人家在这里做什么?智隍禅师说:
【隍云。入定。】
他是修禅的,他说我『入定』。玄策就说了:
【策云。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无心入耶。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
你说『入定』,那你是有心入定还是无心入定?要是无心入定,那好了,这一切无情的草、木、瓦、石那都是在定,那一块大石头在深山里头,几千年都如如不动,那是大定,这是无心。如果你有心入定的话,好!你是有心入定,『一切有情含识之流』,就是一切有情识的这些众生,都应该得定。换句话说,这个入定,你有心入定,错了;无心入定,也不能够成立。智隍禅师就说了:
【隍曰。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
这是讲他定中境界。他入定之后,有心、无心这种心都不起。玄策就说了,如果说:
【策云。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
这个定是常定,换句话说,这个定就没有出入。像经典里面说佛的大定是「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行住坐卧都在定中。为什么?就是行住坐卧都没有心,有心、无心统统离开,这是大定。
【若有出入。即非大定。】
你现在在这里入定,你说入定,你这个定还有出、还有入。入定的时候「不见有有无之心」,出定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所以你这个不是大定,换句话,你这个定不究竟。大定才能够破无明,才能够证法身。智隍禅师被他这样一问,没有法子对答了。
【隍无对。良久。问曰。】
隔了很久,他反过来问他:
【师嗣谁耶。】
『师』是称玄策禅师,就是禅师,你的老师是谁?你是继承什么人的法?玄策禅师就说了:
【策云。我师曹溪六祖。】
我的老师是曹溪六祖。智隍就说了:
【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
这反过来请教他。玄策就说了:
【策云。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
『五阴』就是五蕴,前面已经说过。
【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这是六祖大师常常为弟子们的开示,玄策禅师就把老师平素的教导说给智隍禅师听听。智隍禅师听了以后,觉得这个很有道理。这几句话,什么叫做『妙湛圆寂,体用如如』?实在讲,这两句话是纲领,我们一定要把它搞清楚。所谓「妙湛」就是指的法身,《楞严经》里面讲「妙湛总持不动尊」,所以这个妙湛是指法身。「法身无相,湛然常寂」,就像水一样很清净,从水面一看,就看到水底下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它是清净寂灭的。无有作为,体无作为,遍一切处而无生灭,这是一切万法的本体。今天哲学里面所说的本体,在佛法里面所说的法身,就是一切法的理身。所谓「如如」是说正智,真正智慧所契之理,这个理就是妙湛之理,就是法身理体。「诸法体同」,十法界依正庄严,我们讲一切万法无量无边,法虽然无量无边,它的本体是相同的,所以叫它做「如」。可是一切法又不是一样,譬如我们讲五蕴、十八界不一样,但是彼此的体又相同,所以彼此皆如,所以叫做「如如」。这两句我们要搞清楚,这个「妙湛圆寂」是说的体,「体用如如」,如如是讲的用。
下面给我们说,五阴有没有?有,虽有,但是当体皆空,所以说『五阴本空,六尘非有』。我们要晓得,「五阴」跟「六尘」这就代表了一切万法,也代表了十法界依正庄严,总是出不了五阴、六尘。凡夫迷于这一些幻相,不知道五阴、六尘是虚幻的,所以在幻境里面起了虚妄的分别执着,这是错误的。如果你晓得这些东西是虚幻的,你妙湛之体,如如之用,实在讲本来就没有出入。既没有出入,哪里有什么定与乱?这是讲自性本定,生佛不二,这是说的定。
要讲到禅,『禅性无住』,「禅性」本来就没有住,这个「住」就是安住的意思。所以说不可以有住于禅的这个念头。好像我现在在禅定当中了,如果你心里面起了个妄念,「我现在住在禅定当中」,那就错了。所以决定不能够有住于禅定的这一种分别执着。『离住禅寂』,这个就是六祖大师教诫学人的。『禅性无生,离生禅想』,这个「禅想」两个字很重要。所谓「禅」,这是讲色界的四禅八定。这个四禅的心,你有这个想,有这个禅的分别执着,你的禅定成就了,将来果报在四禅天,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你有这个想你就生四禅天,这个禅。「想」,这是讲更高一层,就是四空定,指四空定。如果要有四空定这个念头,这种分别执着不能放下,果报在四空天,在无色界;换句话说,还是不能够超出三界。
古德说,「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这是根本原则。一切诸佛菩萨说法,他为什么说法?是为了除去众生一切的错误心理,这个心就是指分别心、执着心、妄想心,是为了除这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假如你一切分别、执着、妄想都无,这个时候佛,禅家讲「口挂墙壁」,墙壁上钉个钉,把这个口挂在上面,就是没话好说了,无话可说了。为什么?你没有一切心,那佛还有什么一切法?换句话说,佛法从哪里来的?佛法是从众生有一切妄心,佛用种种方法来对治。所以古人又说,当我们心中无有一事的时候,其大浩然无涯,你这个心广大,佛家所说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你这个心量多大,这个境界多快乐。心量窄小是烦恼、是苦恼,心量广大是自在、是快乐。当你心里头无一事才真正快乐,这才是真正的享受,可以说人生最高的享受是你身心无一事。
又说「广大虚明气象,无欲则见之」。这些话都很重要。世出世间的学问,最大的障碍就是欲望。你只要有欲望,就把你广大虚明的气象障碍住了。所以你要能够把一切欲望断除,你这个心胸开阔广大虚明就显现出来了。又说「私欲尽而心体无量。心离一切能缘所缘,即是无心之心量」,这是一切圣者之所证得的。像这几句话,可以说都是讲的纲领,都是讲的原理原则,我们要特别注意的,要特别重视的,应当要努力向这个原则上来修学。智隍禅师听了玄策这一番话之后,他觉悟了,知道自己这二十多年来错用了心,未得为得,没有证得禅定自以为证得,这个错处在此地。
【隍闻是说。径来谒师。】
一听到这个,他赶快就到曹溪。从河北到曹溪,这是相当一段的旅程。他到了曹溪之后,见了祖师,六祖就问他:
【师问云。仁者何来。隍具述前缘。】
你从哪里来的?智隍禅师就把他这个因缘,就是经过的情形,向六祖提出来报告。六祖大师就说:
【师云。诚如所言。】
很不错,正如同你所说的。
【汝但心如虚空。不着空见。】
心要虚空,又不能够有虚空这个见解。像六祖前面所说的「本来无一物」,可是你又不能有「本来无一物」的见解。如果你心里有个「本来无一物」,你这个心里头已经有了一样东西,有个什么?有个「本来无一物」,那就错了。「本来无一物」,「本来无一物」也无,这就是『不着空见』。到「不着空见」的时候:
【应用无碍。动静无心。】
这就是讲『应用』。心动的时候,起心动念;心不动的时候,清净寂灭。动也好,不动也好,统统都无心。你看跟智隍禅师从前那个定的境界不一样。他那个是有有无心,六祖这里教他的无无心,无无,这个亦无心。
【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
这个地方什么叫做『凡圣情忘』?《传心法要》里面这样说,有几句话这么说,「三乘中」,三乘就是小乘的声闻、缘觉,大乘的菩萨,就是在三乘经典当中,「分明向你道」,清清楚楚给你说明,「凡圣心是妄」,凡心是虚妄的,圣心也是虚妄的。为什么?因为圣心是由凡心对立而建立的。你要没有凡心了,哪有什么圣心?所以凡圣心统统断掉了,真心才能够现前。「你今不解」,你不懂得这个真正的意思,「反执为有」,你认为凡心是妄的,圣心是真正有的,这是「将空作实」,空是假的不是真的,你把它当作实在,「岂不是妄,妄故迷心」,这个迷是你自己迷了。
「汝但除却凡情圣智」,二边都不能够建立,「心外更无别佛。祖师西来直指一切人全体是佛,汝今不识」,你还执着有凡,还执着有圣,你这个心依然向外驰骋,「还自迷心,所以向汝道即心是佛」。换句话说,说「即心是佛」的意思就是告诉你,你自己本来万法具足,你还求什么?一有求就错掉了,把你这个心佛失掉了。你到心外去求佛,那又变成外道了。这是教给我们,真正修行,所谓是凡情圣解都要断绝,其余的实在是没有其它的法子。智隍在六祖大师的言下豁然大悟。
【隍于是大悟。二十年所得心都无影响。其夜。河北士庶闻空中有声云。隍禅师今日得道。隍后礼辞。复归河北。开化四众。】
你看,智隍禅师在曹溪六祖开悟,河北他住所那个地方的老百姓就听到有天人在空中已经在那里广播了,在那里报告了,隍禅师今天得道了。这个地方我们要特别注意到的,就是『二十年所得心』,这是关键的所在,智隍禅师得道他的关键在此地。我们看「二十年所得心」,这是我们特别要注意到的。有所得,因为智隍禅师过去他所以不能明心见性,就是因为他自以为在黄梅五祖那个地方有所得,他得到禅定了,所以他回去参了二十四年都不得要领。有所得,即是心中有执着、有分别。《涅盘经》云,「有所得者,名为无明。无所得者,名为智慧」,这是佛在经里面讲的,我们要注意到的。我们平常用心,是有所得还是无所得?我们自己要好好的反省,要好好的检点,我们是不是像智隍禅师犯了同样的毛病?
经上又说,「有所得者,名为生死轮,一切凡夫轮回生死,故有所得」,我们有得失的念头,这个念头就是生死轮回的根本,千万要留意。「菩萨永断一切生死」,分段生死、变易生死他都尽了、都断了,「是故菩萨名无所得」。你看看菩萨与我们凡夫什么地方不一样?凡夫是样样都有所得,菩萨是无所得。《仁王经疏》里面有这么几句话说,「有所得者,取相之心也」,十二因缘里面讲的爱取有,就是取相之心,「无所得者,无分别智也」。像这些话我们都应当牢牢的把它记住,这是我们菩提道上最重要的指示,好比我们在旅途里面讲的,这个是指路碑,应当要特别留意到的。
智隍禅师所以得道了,那就是因为他证得了像《心经》所说的「无智亦无得」,像《楞严经》里面讲的「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他从前的病就是有所得,现在一下觉悟过来了,晓得无所得,故曰,『今日得道』也。可见得「无所得」这就是得道,「有所得」总是凡夫知见,不是正知正见。智隍禅师以后离开六祖,还是回到河北,回到他自己从前住的小庵,在那个地方教化众生。这是隍禅师的一段公案,所以它给我们有很多的启示。
再看第十一段,十一段是有某一个出家人,没有记载名字。
【一僧问师云。】
就是有一位出家的僧人问六祖大师说:
【黄梅意旨。甚么人得。】
黄梅是五祖忍大师。意思就是说,忍大师的道什么人得到了?六祖大师就说:
【师云。会佛法人得。】
诸位要听这个,会佛法的人得到了。这一个僧人就说了:
【僧云。和尚还得否。】
这个『和尚』称六祖大师,「和尚」,你得到了没有?
【师云。我不得。僧云。和尚为什么不得。师云。我不会佛法。】
诸位想想,这几番对答似乎是前后矛盾。可是你仔细去揣摩揣摩,六祖大师所答复的话,先是肯定,后是否定,正像《金刚经》里面释迦牟尼佛说法的方式一模一样,一面给你说,一面否定掉。这个意思就是开示我们,要从所说法里头契入,不能执着法相,道理在此地。所以这一段记载下来,放在《坛经》里面流传于后世,也就是显示出六祖大师平素说法的一种风格,总是处处教我们不要执着。
下面这一段是说方辩法师。请看经文:
【师。】
这是指六祖大师,有一天:
【一日欲濯所授之衣。而无美泉。因至寺后五里许。见山林郁茂。瑞气盘旋。师振锡卓地。泉应手而出。积以为池。】
这个在现在曹溪也是圣迹之一。他有一天想把衣服洗洗,什么衣?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著的袈裟,也就是历代祖师所传授的信物,这个衣。我们晓得,这是五祖交给他的,到这个时候已经有不少的时候了,总是有不少年了。这个衣放得很久了,当然里面免不了有灰尘,纵然保持得再好也都免不了,他就想把它洗一洗。洗一洗,没有很好的泉水,于是乎他就到寺庙周围到处去找一找、去看看。在他这个寺庙后面五里多的地方,看到这个地方『山林郁茂』,就是草木非常的茂盛,风景绝佳,『瑞气盘旋』,有祥瑞之气缭绕在山林之中。六祖大师『振锡卓地』,就是拿锡杖重重的插在地上。锡杖拔出来之后,里面就有泉水喷出来,慢慢的这个水积起来,就是一个小池子。这个地方就叫做卓锡泉,现在这个古迹还在。这个水非常之好,六祖大师看了之后很满意,所以就在这个地方:
【乃跪膝浣衣石上。】
就在这个小水池的旁边,他就跪在石头上来洗这个衣服。
【忽有一僧来礼拜。】
这个时候忽然看到有一个出家人在这里礼拜。自己说:
【云。方辩是西蜀人。】
『西蜀』就是现在的四川,他是四川人。
【昨于南天竺国见达摩大师。】
这个是有神迹了。四川人是他的籍贯,方辩是他自己的法名。他说他是四川人,昨天他在南天竺国,南天竺国是南印度。诸位想想,昨天在南印度,今天到曹溪,如果在现在来说,没有问题,坐飞机的确可以到达。但是在那个时候没有交通工具,从南天竺要坐船到广州,我看至少也得要一个月才能够到达曹溪。这个地方是有神通。而且他见到达摩大师,达摩是我们中国禅宗第一代祖师,在西土来说,他是第二十八代的祖师,这怎么会见到?这是不可思议之事。这个事情当然不是假的,我们不能把它当作神话来看,要相信这个是事实。
【嘱方辩。速往唐土。】
因为他在南印度见到达摩祖师,达摩祖师说你赶快到中国去,那个时候是唐朝,『唐土』,赶快到大唐国去。
【吾传大迦叶正法眼藏及僧伽梨。见传六代。于韶州曹溪。汝去瞻礼。】
他叫他来礼拜,他就赶快来了。当然不是方辩有这个神力,一定是达摩祖师以神力把他送来的,把他送到曹溪来。嘱咐他说,他传的法,法就是『正法眼藏』;衣,正是现在六祖在这个池边洗的这个衣服,就是『僧伽梨』,我传的法、传的衣现在已经传了六代了,在唐朝已经传六代了,现在正在韶州曹溪,你赶快去礼拜一下。
传法这个事情,我们要把这个事情搞清楚。在《宗门杂录》里头有一段记载说,王安石曾经问佛慧泉禅师,问他一个问题,他说禅宗里面所说的释迦牟尼佛拈花微笑,这个典故出在什么地方?禅师没有办法回答他。王安石是个大文学家,不但对于世间书他念得很多,佛经他也看了不少,所以他就说了,你不晓得,我知道。他曾经在翰林院里面看到一部经书,这部经的名字叫《大梵天王向佛决疑经》,一共有三卷。这个经文里头有记载,「经载」,底下就是经文的话,「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有这么一段经文。这是把禅宗常常讲的这个传法的公案出处给我们说出来了。
底下我们做一个简单解释,什么叫做「正法眼藏」。这个意思是说,谓「为清净法眼」,这是总说,它的意思是「皆总以名佛一代所说无上正法也」。所以这个正法眼藏就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正法都用这一个名词代表了。在禅宗里面,正法眼藏这个名词是专指佛心,也就是《法华经》里面所讲的「佛知佛见」。《法华经》里面讲,「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知佛见就是禅宗里面所讲的正法眼藏。
【方辩远来。】
方辩自己说了,我从很远的南天竺到这个地方来。
【愿见我师传来衣钵。】
他说我很希望能够看一看释迦牟尼佛所传的衣钵。
【师乃出示。】
六祖大师就说了,好,你来的也很巧,我正在这里洗衣,衣钵都在此地,你来看就是了。
【次问。上人攻何事业。】
于是六祖大师就问方辩,你做什么事业?方辩就说:
【方辩曰。善塑。】
这个『塑』就是塑像,他很会塑像。六祖就正色说了,正色是很严肃的说:
【师正色曰。汝试塑看。】
很严肃的告诉他,你会塑像吗?你试塑塑看。
【方辩罔措。】
方辩一看到六祖大师这个表情语气,茫然不知所措。可是过了几天,他真替六祖塑了一个像。
【数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尽其妙。】
他这个塑像的本事的确是高,塑的像跟六祖大师真人一模一样,七寸高的像。这个像以后就供在曹溪,现在叫南华寺,这个像是方辩塑的,塑得非常像。
【呈似师。师笑曰。】
送给六祖大师,六祖大师看了之后,笑起来了。
【汝只解塑性。不解佛性。】
六祖大师前面给他讲的时候,这个「正色曰,汝试塑看」,这个是禅宗的机锋话,也是向上一提升,希望他见性。可是他没有能够明心见性,他回去真的就替六祖塑了一尊像来,所以六祖大师就笑了。
【师舒手摩方辩顶曰。】
『摩顶』也是安慰爱护的意思,告诉他说:
【永为人天福田。】
你以你的才华,以你的记忆,塑造佛菩萨的形像,让一切众生瞻仰礼拜恭敬,这是为一切众生做福田,这也是非常好的事情。所以六祖在曹溪那么多年,有这么一桩事情。六祖大师现在的肉身像一直保存到今天。大概是在一年多前,一年半以前,香港有一个同修到台湾来,带来了最近的一张六祖大师肉身像的照片,是从广州传过来的。我们看这个像还保存得很完整,没有一点损坏,这是非常难得的。我们晓得,大陆上这些寺院的佛像几乎都遭到了破坏,有许多祖师的肉身像也不见了。六祖这个肉身像能够保存得这么完整,实在是很难得。六祖大师这个肉身像是经过,等于现在讲是经过加工的,就是方辩禅师重新将六祖肉身像整理过、整修过,所以他这个相貌跟他的本人完全一样。方辩法师对于我们来说,使我们能够见到六祖大师的真容,这是一大贡献。
末后这一段是卧轮禅师有一首偈。
【有僧。】
有一个出家人。
【举卧轮禅师偈云。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这是说有一个出家人,常常念这四句偈。在《禅宗语录》里头记载,有人说卧轮不是人的名字,是他的住处,他所住的地方,像鸟窠禅师一样;也有人说卧轮就是这个禅师的名字。到底是与不是,现在也无法可考了。这是说曹溪曾经有一个出家人,常常念这首偈。这首偈意思就是说,『卧轮有伎俩』,这个「伎俩」,拿今天话来说,就是有本事、有能力。『能断百思想』,这个「百思想」是指什么?一切妄念,他有这个能力可以把一切妄念都断除。当然这是相当的定功,禅定的功夫。『对境心不起』,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能够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没有妄想。『菩提日日长』,「菩提」是觉性,也就是智慧,智慧一天比一天要增长。这个偈子,说实在话,很像神秀大师在黄梅所题的那一首偈子一样,「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你看这首偈子跟那首偈子的境界相同的,对于初学的人来说大有利益。可是六祖大师听这个人常常念,他就说了,这个偈子:
【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一偈曰。】
如果依照这个偈子来修行,这是增加系缚。于是乎能大师也说了一首偈: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这个偈子完全跟卧轮偈子说相反的话,跟前面一首完全是反面。这个地方我们要特别的注意到,为什么?这个地方如果说错会了一点点,我们这个利害就太大了。卧轮的偈子,刚才说过,大似神秀之偈,虽然未发明心地,却大利初学,这是我刚才已经说过了。六祖这一首偈是专为对治卧轮偈病而发者。诸位要记住,偈病,换句话说,不是对他那首偈而发的,是对于修学这个方法执着成病,也就是说执着在这个境界里面,不能再向上提升,无法见性,这才说的。所以说是就卧轮知见向上一提升,令契入「无所得」而悟明心地也。
须知能大师清净心中本来无一物,这是一个总纲领,我们一定要晓得,六祖清净心中本来无一物。所以他老人家偈子就说『惠能没伎俩』,这就是无得,无得是称性之德,《心经》里面讲,无智亦无得,这个是无得。『不断百思想』,他这个心中本来无一物,他有什么思想要断?所以这无可断,这就是《金刚经》里面所说「应无所住」。底下有个比喻,如镜,就好比镜子一样。『对境心数起』,这是对着境界,「心数起」是《金刚经》里面讲「而生其心」。譬如镜子能够显像一样,我们一面镜子照着外面境界像,这个镜子里面境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镜能够显像。『菩提作么长』,这是无智,无智亦无得,这个无智就是无分别智。所以能大师这一首偈子,也就跟在黄梅所说的四句偈是一样的境界,「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四句偈跟前面四句偈意味是相同的,境界也相同,这是我们千万不能够误会的。
所以在一乘了义经典,或者是在禅宗祖师大德法语、语录里面所说的那些话,一定要有正确的理解,它才能够帮助我们开悟。如果要是错解了,这个毛病当然就不小了。假如你要是错用了,这个受害就太深了,真正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我们要特别的留意,一定要正确的理解,要善于运用,那对我们有很大的利益。下面是第七章。
【南顿北渐第七】
这个『南』是指南方,也就是指的曹溪六祖大师之教化,他教化是说的顿修、顿悟、顿证,这是顿教法门。北面这是指神秀大师。神秀大师自五祖圆寂之后,他被朝廷礼请,常常在宫廷里面为这些皇帝、大臣们说法,所以当时称之为国师。他在北面,这个『北』是对曹溪来讲的,这是「南」、「北」。神秀大师他这个教学是渐修的,真正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是禅宗两个大系,在当时都是非常负有盛名,教学影响都是很大很大的。这一段我们可以把它看作历史来看,禅宗史来看。请看经文:
【时祖师居曹溪宝林。】
『曹溪宝林』寺,就是现在的南华寺。
【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
这个地方就是在当阳,湖北的当阳,他是住在『玉泉寺』,这是佛教很著名的大道场。
【于时两宗盛化。】
可以说是两位宗师教化都非常的兴盛。
【人皆称南能北秀。】
大家都有这么一个称呼,南方是惠能大师,北方是神秀大师,都是五祖的门生,都是五祖的学生。
【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而学者莫知宗趣。】
一个是教的顿修,一个教的渐修,『学者』,究竟哪个对?究竟要依哪一个老师来修学?他们的说法都不相同的,这个不免叫一些人生起疑问。下面这是六祖大师给我们做一个说明,也是断除我们的疑惑,这一点也很重要。
【师谓众曰。】
对大众说:
【法本一宗。】
这里头句句话都要留意,一句都不能够轻易的看过。『法』是指佛法,是指祖祖相传之法,法只有一,哪有二?正如同前面所说,六祖遇到印宗的时候,印宗向他请教佛法,他就直截了当说了,佛法是不二法,二就不是佛法。所以佛法本来就是一宗。你们现在称为二宗,是:
【人有南北。】
有南方人、有北方人,有中国人、有外国人,人有南北,地有东西,法是一种。
【法即一种。见有迟疾。】
见性,有的人见得早,有的人见得晚。可见得性是一,见了性都一样。所以见性的确有人早、有人晚。
【何名顿渐。法无顿渐。】
什么叫做『顿渐』?法没有「顿渐」,前面说过了,法只有一宗,法只有一种。可是人的根性就不相同了。
【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有的人根性很利,有的人根性迟钝。讲南北,是从地理上讲;讲顿渐,是从人的根性上讲,与法没有关系。由此我们可以觉悟到,佛法里面有所谓三乘,有所谓五乘,人乘、天乘、声闻、缘觉、菩萨,那就是此地讲的顿渐。佛法有没有五乘?没有,法只有一乘,正如同佛在《法华经》里面所讲,「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说三乘、五乘是人有利钝不相同,所以才分为五等,法是一个。佛法传到我们中国来之后,在隋唐的时代,正是我们中国佛法黄金时代,也是最兴盛的时代。这个时候,在中国的建立有大小乘十个宗派。佛法是不是有十宗?没有,法只有一种,法本一宗,哪里有什么十宗?十宗是依人而分的,是依地而分的,是依门庭而分的,入进去都一样。
譬如好像我们一个大厅,一个讲堂,我们这个讲堂有四个门,无论你从哪一个门进来都是一样的,是同一个讲堂,无二无别。可是你没有进来的时候,你在外面周围转转,这个讲堂有四个门,就好比有四个宗一样。因此佛法虽讲八万四千法门,进得门来,法还是一种。因此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正是所谓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我们要晓得这个道理,才不至于怀疑,不至于迷惑。这里经文上说:
【然秀之徒众。】
神秀大师的学生们。
【往往讥南宗祖师。不识一字。】
他不认识字。
【有何所长。】
这就是什么?这就是有分别、有执着,带着轻慢的眼光来看祖师,这个损失就大了。我们不说过失,不谈过失,我们讲损失太大了。为什么?你对祖师没有敬重,没有尊重的心,你就不会跟他学,你不跟他学,那这个亏自己失掉了。譬如我在学佛的当初,我跟章嘉大师学,章嘉大师的确是有修、有学的一位了不起的高僧。可是有不少人对他发生误会,认为他是一个政治和尚,所以就不肯亲近他,这个损失很大。大师曾经给我说过,他说我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看待,任何人想来亲近我,我都非常欢喜接见,绝不会说是摆了架子,我不见客的,没有这个道理。可是一般人误会了,他不敢来接见,那是过在他,不在大师本人。
到大师圆寂之后,火化烧出一万多颗舍利,这才有不少人非常后悔大师在世的时候没有多亲近他,被一般传说所误了。我就听说好几个人在我面前讲过。有可能章嘉大师在台湾,我亲近他的时间最久。所以错过亲近善知识,对自己的损失实在是太大了。我们能够亲近一个善知识,他能够给我们指出一条明路,使我们在修学都省了许多的时间,节省了许多的时间,避免走许多的冤枉路,这是善友对我们真实最大的增上缘。
这是讲神秀大师弟子错过了这机会。当然,秀大师对这种情形也了解,学生总是学生,学生还是凡夫。秀大师毕竟不是一个普通人,所以五祖将衣钵传给能大师之后,神秀并没有嫉妒。多少人去想把衣钵夺回来,神秀并没有参与,可见得他的确是有修养。所以他对于这些学生们也常常讲,纠正学生们对于六祖的误会。
【秀曰。他得无师之智。】
这个『他』就是指惠能大师、指六祖,人家得的是『无师智』。什么叫「无师智」?《楞严经》里面说,「净极光通达」,这就是无师智。我们的心清净,净到了极处,这个光就是智慧,本性里面的般若智慧透出来了,一切万法无不通达,所以净极了光通达。可见得这个不是老师教的,佛菩萨在这一点,的确对我们帮不上忙。《法华经》的批注上也说「不由他悟」,并不借助于任何人,自己开悟了。又说「不因开示,自能解了」,这是《法华经》批注里讲的,并不因为别人开示,是自己忽然理解了。在《大日经疏》里面也说「如是自证之境」,这个就是无师智。所以无师智是自己亲证的境界,不是推测的,不是理想的。「要待无师自觉方名成佛」,这是《大日经》里所讲的。什么叫成佛?无师智现前,一切事理自觉、自证,这个叫成佛。所以秀大师对六祖是常常赞叹。
【深悟上乘。吾不如也。】
他自己说,我不如他,你们对他不可以误会。
【且吾师五祖亲传衣法。岂徒然哉。】
我的老师五祖,五祖不把衣法传给我而传给他,有道理。如果说他真的不如我,祖师把衣钵传给他了,这是祖师的错误,祖师不认识人,难道五祖不认识人?五祖会认错人吗?不会的,的确惠能比我强得太多太多了,我不如他。底下这几句话说得更好,我们也能够看到秀大师的为人,值得我们尊敬,值得我们佩服。
【吾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
我自己为一些事情拘束了,为什么?因为他在当时被宫廷里面这些王公大臣常常请他去讲经说法,身不自在了,不由自主了。所以说虚受国家的恩典,因此不能到曹溪去亲近。这个意思就是说,如果不是被这些王公贵人礼请来讲经说法,一定要留他在北方教化众生,他自己本人也会到曹溪来参学。可见得人家谦虚之处,这是我们应当要学的。他不但是说了这个话也就算了,那也许我们说他是空口说的几句客气话,他有表现。
【汝等诸人。无滞于此。可往曹溪参决。】
他还常常勉励他自己的学生,你们在这里修学一个阶段之后,应当到曹溪去参学,不要常住在此地。这里我们也能看到神秀大师的雅量,心量广大,没有嫉妒,没有界限,心心愿愿是成就众生,并不障碍别人修学。
【乃命门人志诚曰。汝聪明多智。可为吾到曹溪听法。汝若闻法。尽心记取。还为吾说。】
这是神秀大师的用心。自己实在没办法去,在那个时候,也没有像现在这么进步的传播工具,既不能录音,也不能录像,没法子亲近。怎么办?派一个学生,这个学生,他看他是挺聪明的,叫志诚,就对他讲,你很聪明,很有智慧,你代我到曹溪去,你到那里去听法,你把你所听的好好的把它记下来,然后你回来再跟我说。派代表去闻法。由此可知,神秀大师求法之心是很切的,是一个很好学的人。
【志诚禀命至曹溪。】
志诚是神秀大师的学生,他接受了老师的派遣,于是到曹溪来了。他是秀大师的弟子,当然也还带着有一些习气,尽管神秀大师如何赞叹六祖大师,他们这些人心里还未必心服,所以初到曹溪来,还想试试看。所以他到曹溪之后。
【随众参请。不言来处。】
跟随大众来听六祖大师的开示,也顺便请教一些问题,来参请,并没有向六祖大师报告,他是神秀派他来的,没有说。这个意思就是对六祖并不真正的心悦诚服,还想来看看六祖到底有没有学问,是不是像我老师所赞叹的。祖师真是了不起。
【时祖师告众曰。今有盗法之人。潜在此会。】
什么叫『盗法』?跟一个老师学,没有正式拜老师就叫做「盗法」。纵然是旁听,旁听也要许可,如果没有得到老师同意来旁听的,那还是盗法。严格的讲,没有拜老师,来听经、来闻法的都叫盗法。『今有盗法之人』潜伏在我们这个讲堂,在讲席之中。他这样一说,志诚立刻就晓得了,那就是说的是他。
【志诚即出礼拜。具陈其事。】
这才出来礼拜六祖,把神秀大师交代他的话,派遣到这边来,闻法,记了之后再回去给老师报告,说明白了。六祖就跟他开玩笑了,祖师就说了:
【师曰。汝从玉泉来。应是细作。】
『细作』就是奸细,你来盗法,你到我这来偷东西的,你这是「细作」。
【对曰。不是。】
我不是的。祖师说:
【师曰。何得不是。】
怎么能说不是?
【对曰。未说即是。说了不是。】
我要是没有说,像先前随众参课,我没有说,你说我是玉泉寺的细作可以,我现在都已说明了,说明了就不是,到这里来请教的,来求法的。六祖就说了:
【师曰。汝师若为示众。】
这个『若为』意思就是说,你的老师常常教你们怎么个教法?
【对曰。常指诲大众。】
『指』是指示,『诲』是教诲,常常指示教诲大众。
【住心观静。长坐不卧。】
这是神秀大师常常用这种方法来教我们大众。当然,说话说得很多,记录是记精要,不会是每一句话都记下来,这个在前面也跟诸位说过。这个就是秀大师在那边所教的精华之所在,『住心观静,长坐不卧』,这是修学禅定的方法。这个「住」就是安住,因为凡夫的心是散乱的,所以佛在经上常讲「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个「住心」就是把这个心安住在一个所在。达摩祖师到中国来的时候,所教的方法叫观心。到了以后,众生烦恼重,业障也深重,观心要很微细,要很细心,粗心的人是不得力的,所以以后祖师教人参话头,就是叫你把这个心住在话头上。净土法门的念佛,就是用的「住心观静」的方法,他是把心安住在一句佛号上。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意思就是把心住在这个佛号上;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就是把心住在观世音菩萨佛号上。这个方法就是以一念制万念,因为你不这样子住心,你这个心就很乱,一会儿想东,一会儿想西,永远心不能够定下来。
所以住心是修定的一种方法。「观静」是观清静,也是一种方法,这是止观的方法。『长坐不卧』,在古人,这种不倒单的修学方法实在是非常的普遍。这是修学禅定的方法,为诸佛之所劝赞者,诸佛菩萨常常劝初学的人要用这个方法来修学,赞叹这些修行的人。这个不是病。病在哪里?病在有所执心。你用这个方法,要执着在这个方法里面,这就成了病了。当时神秀大师门下修学这种方法的,都没有离开病;换句话说,他修学这个方法,都执着这些方法。于是乎六祖这些开示,「是但除其病,非除其修法也」,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底下大师偈子里面所讲的都是治病的,「是故吾人于此一具臭骨头,仍须立功课耳」,我们还是要立功课,不能够不立功课,这是我们一定要好好的把它记住。
【师曰。住心观静。是病非禅。】
诸位要记住,这就是秀大师门下死在这个方法里头。
【长坐拘身。于理何益。】
一执着就没有意思了,一执着就成病了。
【听吾偈曰。】
六祖大师就给他说一首偈,这一首偈是对治禅病的。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这是刚才我们提了一下,前面两句话很容易懂,说明大修行人是任运自在,无拘无束。说一定要用什么功夫,这就错了。为什么?一定要用,这就是起分别、起执着,这就错了。修行方法用不用?要用,不能有一丝毫的执着。所以圭峰大师讲得很好,他说息妄是息我们自己的妄念。诸位要记住,不是息别人的妄想,是要息自己的妄想。修心是修自己的心,就是修自己唯识之心,不是修别人的心,是修自己的心。渐修,就是初学的人,离了这个基本的法则不能成就。
所以神秀大师所接引的是一般的大乘学人,所以他讲渐修,渐渐的修。六祖大师所接引的是上上乘人,换句话说,必须在神秀大师那里毕了业,才有资格到曹溪求向上一着。如果没有经过神秀大师这个渐修的过程,到曹溪来参学,没有利益可得。不但无利,如果你要是把曹溪六祖所说的话不善于运用的话,那就是大毛病了。所以神秀他的宗旨就是「时时勤拂拭」,住心,凝心专住一境,以及每一天打坐,做到功夫纯熟,他离开了睡眠了,「长坐不卧」。这个是对于一般修学人来讲,可以说是一种标准的修学方法。曹溪就他这个境界再往上给他一次提升,突破了这一关,也就是教他放下这种执着,放下这种分别,一下契入,明心见性。
所以接着给他说,『一具臭骨头』,我们这个身体就是「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为什么还给它立点功课?所以我说了,我们没有到达这个功夫,我们这一具臭骨头还是要立功课,早晚功课决定不能少。千万不要看了六祖这个,我从今天以后,我也不要做早晚课了,那就坏了。你自己功夫没到这个境界,你早晚还是要有功课。六祖大师他已经到这个境界了,换句话说,他二六时中心都是清净的,换句话说,他的功课从无间断,所以他不必建立。我们没有这个境界,换句话说,早晚功课要认真的学习。
【志诚再拜。曰。弟子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不得契悟。今闻和尚一说。便契本心。】
六祖大师这么给他一启示,他开悟了。我们要问,他在神秀大师座下九年,不算短的时间,他为什么不开悟?他的病就是没有离开执着。今天在曹溪,言下大彻大悟,他又是为了什么?他把他的执着一下放下了,这一放下就见性了。换句话说,他就是这一个关口不能突破,祖师很巧妙,耍一点手段点醒他,他豁然大悟,把这个关口突破了,『便契本心』。换句话说,他没有前面九年的渐修,没有前面九年住心、观静、打坐这个功夫,祖师给他说再多的话,他也开不了悟。我们问问,前面神秀大师所立的那些功课,有没有用处?有用处,那是基础。好像盖房子一样,这是打地基,地基打在地底下,这个没有什么用处,哪里晓得没有这个基础怎么能够建高楼?所以我们千万不可以疏忽了住心、观静、坐禅、念佛这些基本的功课,所以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晓得。下面是志诚又启请:
【弟子生死事大。】
这真是提出了一个大问题了。
【和尚大慈。更为教示。】
求大师给他更进一步,使他真正能够了脱生死,直超佛地。这一种豪迈的志趣值得人赞叹的,这也是值得我们效法的。我们今天在佛门里面,你听说有几个人提出生死事大?几个人提出这个问题出来?如果我们修学的目标果然是定在了生死、断烦恼、证菩提,我们这个修行的心态就不相同了,我们的功夫也就不一样了。换句话说,那叫真修!把生死事大给忘掉了,所以你的修学不得力。不要说是多年的修行,就说你一生的修行,或者我们说生生世世的修行,这个话不假,无量劫来生生世世的修行,修到今天还是这个样子。这是我们自己应当要警惕的,应当要觉悟的,要检讨我们的毛病究竟在什么地方。如果你自己果然能够把毛病找出来,消除你的毛病,这一生决定成就。
下面六祖大师所给他开示的,也就是给他解决这个问题。给他解决这个问题,当然也就是给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下面的一番开示很重要。我们自己如果也是生死心切,那对我们有真实的利益。底下的开示我们留在下一次再讲,今天就讲到此地。
嗡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珐輪。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珐輪,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