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93|回復: 1
|
净公上人关于三宝的讲记敬摘点滴202211301542
[複製鏈接]
|
|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三宝的讲记敬摘点滴
...便宜可占,也没有任何取巧诈伪处,都是步步踏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
师悟后,常自思惟:若不下山度众,就如洞穴为石头所塞,无法进出,洞里再有怎么了不得的东西,也无法与世人共享,最多不过自给自足,作个自了汉罢了。如此,不但辜负佛恩,亦有违初愿。于是,毅然决然,搬开心中这块大石,信步迈向苦海众生,为作慈航明灯。此时正是民国三十四年,抗战胜利那年,而师已五十五岁矣!
师回承天寺后,自然引起一阵骚动。大众中,有以好奇眼光,面对眼前衣衫褴褛的‘山顶洞人',有以怀疑的眼光,看看才不出众、貌不脱俗的他,如何能有出类拔萃的证悟呢?然而,大部份的同修,都以怜悯、敬佩的眼光,付予较多的关注,看他三衣拼成一衣,还遮得东来犹露西,三餐挤成一餐,尤其有一顿没一顿的,心中有无限的感慨:修苦行还真不容易呢!不管寺里大众以什么眼光看待,以什么言语相向,师仍一本忠厚谦谨的态度,和颜悦色地待人,看不出上山前、下山后究有什么差别。师依然我行我素,白天与大众分忧解劳,晚上大殿一坐,悠然自得,从外面永远看不出十三年的洗刷,到底展露出什么晶莹的面目来!
十、白眼相向,如沐春风
师回承天禅寺不久,摆在大殿的香火钱丢了。当监院师与香灯师传出这个消息,举寺哗然。师没回寺以前,从来没掉过香火钱,师回来没多久,举寺赖以维生的香火钱居然不翼而飞,而且让大众直接连想到的就是—广师每天夜里都在大殿里坐禅,若说有人动手脚,第一个知道的应该就是他,既然他没有反应,那么偷香火钱的人,最有可能的人选是谁呢?在大家心目中也就不言可喻了!
自此,整个寺里上下,大家虽然都不明说,可是只要一进大殿,或碰到法师,没有不以白眼相向的。古人说:‘万夫所指,不病而死。'师在众人默摈之下,一句表白说明的话也没出口,一点不满怨怼的心也不起。就这样度过了一个多礼拜,大家仍然怒目相待,师依然如沐春风。这时候,监院师与香灯师才出来讲话,揭开这段公案的谜底。原来香火钱并没有掉,这只是监、香二师想藉此事考验广师,究竟在山上十三年,历练出什么样的人格来!没想到广师居然在众怒之下如沐春风。经监院香灯这一表白,大众师都自觉惭愧,这一个多礼拜,天天怒目所向的竟是一个人格完美、超然物外的道人。大家除了生起一份愧疚不安之心外,倍生一份敬佩赞叹之意,而师却依然故我,不为毁誉得失动容。
民国三十五年,一九四六年,端午节后,福建永春林氏至承天禅寺一游,与师有缘,师告之曰:‘你到台湾教书,务要与我来信,台湾佛教受日本神教影响,已是僧俗不分。我与台湾有缘,将渡台兴建道场,度化众生。'林氏当即应允,且与师相处旬日,洽谈甚欢,并皈依座下,发心终身护持。六月十七日,林氏向师辞行,准备来台。临别时,师言:‘如不能成行,可再来谈谈。'林氏亦不知所以,别师上船后,只觉师话中有话。没料到,船出海后,忽逢台风,不能远航。林氏下船后,即先奔告广师。师已在殿外平台等候,见林氏至,哈哈大笑谓林氏言:‘我知道你会再回来。'次日,林氏急于赴台,遂与师言:‘弟子去台心切,不知何时成行?'师言:‘二十日晚上船,二十一日出海,二十二日可抵台。'二十日午,果得船行通知该晚上船。林氏又向师拜别,师再三叮咛,必须来信联络。临行,师并祝一路顺风。后,果如师言,一帆风顺抵台。
十一、日月照洞,涌泉献瑞
林觉非居士抵台后,即常与师联络;民国三十六年夏,师遂在林氏安排下,与台僧普旺法师(基隆人,后改名普观,为基市佛教讲堂住持,现已圆寂),由厦门乘英轮渡台。
初,住新店空军公墓下之日式空屋。三十七年,于新店街后石壁上开凿广明岩(即现之广明寺)。三十九年,再开创广照寺。四十年雕凿‘阿弥陀佛'大像,是年冬,佛身已告竣工,正将开脸,不知何因,师忽离寺,工亦告停,四十一年由粤籍李文启老居士募资完工。师离寺后,遂于土城成福山上,觅一天然大石洞,恢复往日隐居的生活。师所居住之山洞,高两丈有余,深约两丈,宽有数丈。因洞口朝东,日月初升,光即入洞,师为之命名‘日月洞'。洞原无水,师住洞之日,泉忽自洞内石隙涌出,顺著山草流下,师急筑小池蓄之,泉清凉可口,饮之顿消暑苦。师喜获灵泉,遂于四十一年春,于洞前盖木屋三间,左连厨房,中供地藏菩萨。是年,又于洞之上方搭一茅棚,有传觉、传波两位弟子同住,并指派传意法师为日月洞监院。
四十二年,师又上山顶,在大石前再搭一小茅棚自住。间有大蟒于深夜至师处,毫无惧意,师为其授三皈。有一日,山下有一邻长诸子,偶遇大蟒,率众持棍欲扑杀之,师于山上听喧哗声,急出告诸大众:‘蟒已皈依三宝,切莫杀害。'众闻师言,遂各散去。师自移锡日月洞内,鲜有人知,三度大定后,方为世惊。
四十四年春,板桥女信众在土城半山购地供师,该山俗称火山,原为一片竹林。师由小径入林内,砍竹约三尺长,再以铁丝捆绑成一竹筏,离地数尺,系于生竹上,师即于上跏趺,有如史前先民生活。后即辟地搭盖瓦房一间,供奉佛像,余则草建茅棚。
四十五年,师回新店,至四十七年底,再上土城火山。四十九年建大殿,自此始命名为‘承天禅寺',改山名为‘清源山',遥念师出家面壁之本源。五十一年再建三圣殿。五十三年顺信众之请,飞往花莲,旋转台中,并于清水山上南寮兴建广龙寺。师数月未得回山,承天寺监院藉称三请于师,师不归,遂将寺中常住积蓄按等级分发,各自散去。五十三年底师回承天禅寺,重整旧观,并建山门及方丈室。
师自来台迄定居承天寺,前后历十七年,深居简出,不欲人知,而此中所受煎熬迫害,亦不曾为外人道。末世道息,师亦自忍让不以为异。常有人与师建言:‘这些无法无天的坏人,应该绳之以法,接受法律的制裁。'师回说:‘好人要度,坏人也要度。我们应该惭愧,自己德能不足,无法感化他们,不应以嗔恨对嗔恨。'
十二、禅净双修,示佛典范
师系禅净双修之苦行头陀,以其一身示佛典范;除雨天外,夜露坐,数十年如一日,破晓时,只见满山林木草丛上,皆露珠晶莹亮丽,唯独师坐处,约数尺直径周围全干。由于师慈悲方便,加上定慧禅功莫测,每日来山访问者日众。有虔诚皈依,求师开示法要者,有好奇凑热闹者,有自视非凡来比试禅定功夫者,各式各样的人物皆有,而师以一不识字老人,对答应付自如,佛法之不可思议,诚不谬也。今随举数例奉献读者:
(一)某日有某教授,自认禅定功高,一大早撞进老和尚禅堂,一语不道,自个儿坐将下来,老和尚亦默默无言以对;过了一段不短的时间,这位教授开口了:‘老和尚!您看我这是第几禅?'老和尚言:‘我看不出来。'对曰:‘听说您禅定功夫很高,我已到了第四禅,您怎么看不出来?'老和尚答说:‘我三餐吃饱没事干。'然后随手拿一团卫生纸,嘴巴动几下子,转过头来问:‘卫生纸在跟我讲话,你听到没有?'教授犹如丈二金刚摸不著头,默默而退。
(二)某师来访,与老和尚言:‘我在外国时,每次遇到地震、台风,经过我作法以后,地震、台风都消失了。'老和尚对言:‘我什么都没有。'二次来访,某师又说:‘老和尚,我现在什么都没有了。'老和尚答说:‘我每天吃饭、睡觉、还散步。'禅定功夫是自然的,没有个我在作什么,不执有也不滞空。人言我‘有'什么功夫,老和尚即对以‘无';人执‘无',则又以‘有'对。某师要走,向老和尚说:‘请老和尚到国外来普照!'老和尚诺曰:‘你到我就到!'某师以为老和尚要大显神通,整装回侨居地,不见老和尚到来,心里觉得纳闷。再次拜访老和尚时,即询以:‘老和尚不是说我到您就到吗?许久怎不见您老人家到来?'老和尚笑曰:‘你来我这里,我怎么对待你,怎么言说,你不是很清楚吗?你回去把到这里我所说的说给他们听,不是你到我就到吗?'恍然大悟,默默无语。
(三)某日,某清修法师来访,语老和尚言:‘我修某某三昧数十年,今来台觅地修行,请老和尚开示!'老和尚对曰:‘您修某三昧数十年,应该由您与我开示,我没修过什么三昧,无法与您言说。'某法师又言:‘我想闭关,大约要几十坪地,外面弄个小花园,您老看如何?'老和尚对曰:‘我们闭关,到底是心要闭关,还是身要闭关呀?若是心要闭关,我们这个四大假合之身已经够大了,若是身要享受,五大也不够。闭关是关六根,修心不是入地狱。'
老和尚与人对谈,从不假思索,直言以对,没有人情可攀,没有面子可护,完全是直心道场。
十三、拜山请益,蔚为风气
由于慕名来者日多,老和尚经常有一段日子禁语,可是虽在禁语中,还是止不住朝山的人群。每逢星期六或例假日,都有人沿著石阶,三步一拜,朝上山去。他们或三五人,或数十人,或数百人不等,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并有身体残缺者,然皆以十二万分的虔诚,诵念著弥陀圣号,或地藏菩萨尊号,不论酷日、寒风、秋雨,蓦直地拜下去,匍匐在地上三个多小时;上山与老和尚叩个响头,打个招呼,或让老和尚摸摸头,简单话个家常,大家都会如获至宝,沾沾自喜。
除了拜山、请益的人络绎不绝于途,寺里每逢老和尚生日、七月信徒大会、打佛七、每月阴历初的第一个礼拜天‘大悲忏'法会,也都经常挤满了人潮,寺里大众,不分老少,大家为度众忙得不亦乐乎。某位常住自觉我执太重,一直突不破。有一天,跑到老和尚面前,跪著恳求师父...(●[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净公上人]《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十六集)
...学的对象是发大乘心者,是发无上乘心者。如果你真的发如是心,《金刚经》对你就很有用处,能满足你的大愿,帮助你、引导你证入大乘,这大乘是法身菩萨位。这一部经真的有此能力吗?真的,一点都不假。只要你明白经义,依教奉行,就不难得到。所以佛在此经为我们讲的道理、方法,皆是从根本上破障断惑,而不是一般的大小乘经典,教你断烦恼是枝枝叶叶。像我们砍树,你先将树叶一片片摘掉,然后才再将小技剪掉,这多麻烦。会砍的人从根锯下来,岂不是都解决了。《金刚经》的办法,是从根本上解决,不是从枝叶。
6、当知发大慈悲心,便是开此智。依教发心,分别心已融,我见潜消。故令发无上菩提心,灭度所有众生入无余涅槃,而实无众生得灭度。全经不外发挥此义。并忘其为菩提心,直令向一念不生处契入。
这一节文即是讲从根本破障断惑。佛的方法非常善巧,巧妙极了,我们确实做得到。方法虽然巧妙,我们做不到也等于零,佛也等于白说了。佛教我们从发大慈悲心做起。
佛家常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佛教我们发大慈心。慈悲上加一个「大」是什么意思?真诚清净平等的慈悲就是大慈大悲。如果是有条件的慈悲,那就不能称为大慈悲。有条件就不清净不平等,这不是大慈悲。佛法讲,有四种慈悲心:
第一、「爱缘慈悲」─我喜欢的人就对他慈悲,不喜欢的人就没有慈悲,这是爱缘慈悲,完全是感情的。
第二、「众生缘慈悲」─我喜欢家人,将爱心扩大,所以称为「博爱」,也能爱护一切众生,对一切众生都慈悲,这是众生缘慈悲,比爱缘慈悲,范围大多了。
第三、菩萨的慈悲称为「法缘慈悲」─佛所讲的道理,他明白了,能以平等心观察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听了佛法,开悟了,佛教我们这么做,我就这样做,依教奉行,这是法缘慈悲。
第四、如来果地称为「大慈大悲」─这是无缘的慈悲,没有条件。菩萨法缘慈悲还是有条件的,因为闻到法,我要遵照老师教诫,依教奉行。必须做到无条件,心地真诚清净平等,没有分别执着,才是真正菩提心。世尊在此教我们发这个心,这才是从根本修。因为无条件就与清净心相应,与真如本性相应。这个方法真是高明到极处,般若智慧从此而生,从大慈悲心里生般若智慧。
『依教发心』,世尊在本经教导我们怎样发心,我们就好好学。果然明白,学会了,分别执着就没有了。佛教导我们离一切诸相,离我见、离四相,硬要离,好难,好不容易。经上教我们这个妙法,是教我们发心像佛一样。经文开端,佛说自己发的心是『灭度所有众生入无余涅槃』。「灭」是灭妄想、灭烦恼、灭分别执着。一切众生皆有妄想、烦恼、分别、执着。佛帮助一切众生,将这些妄想分别执着都灭掉,此即破障断惑;帮助一切众生证入无余涅槃。「涅槃」是不生不灭;「无余」是究竟圆满。
二乘人也有「涅槃」,阿罗汉、辟支佛所证。他们的尘沙无明没断,所以不是究竟、不是圆满的。分证诸佛,从圆初住到等觉。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断,还不是究竟圆满。这一品生相无明断了,才是究竟圆满,称为无余。佛要帮助众生到什么地位?帮助他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帮助他证得等觉菩萨还不够,责任义务还没尽到,一定要帮助众生成佛。如地藏菩萨说的,众生不成佛,他就不成佛,这样的大愿心,才是大慈悲心,才是「修一切善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一切善法」是指此,不是别的善法。
修一切善,要离一切相。佛言『而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是教导我们决定不执着度众生的相。我能度,众生为我所度,我为众生说种种
佛法,皆不可执着,是谓之「三轮体空」。「修一切善,离一切相」,即是大慈悲心。全经所说,不外乎这两句。到最后,『并忘其为菩提心』。《金刚经》下半部说,「菩提心者,即非菩提心」,菩提心也不能执着。执着菩提心就不善,就没有离相,离得不干净,所以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法,当然要。我们是凡夫,一定要依靠佛法才能得度。要佛法,但是不能执着佛法。正要的时候就不执着,这才高明,才是「金刚般若」。如果现在正要时执着,直到过了河,得度之后才不要,才不执着,就不是金刚般若。一般的大小乘佛法是过了河,船不要了。金刚般若不是,在船上就知道,利用船得度,而不执着船;不是过了河才不执着。这是从根本破障断惑。当下就不执着,就是清净心,就是平等心。这比一般渐修的菩萨,高明太多了,直截了当向一念不生处契入。『一念不生』就是无余涅槃。可见这部经的功用的确是不可思议。
7、一切众生,以不觉十法界同一体性,妄想分别,起人我见,遂生三毒,造罪受苦,轮回六道。愈迷愈苦,愈苦愈迷。纵有善根遇善友劝令发心,归依三宝。以夙世障缘,叠起环生,欲修不得,修亦难成。故忏悔业障,极关紧要。
宇宙万法一切众生,原是一个心性,一个生命共同体,实际上就是一真法界。因为不觉,才将一真法界变成了十法界。见不到真相,看到的皆是妄相;十法界是虚妄的。妄依真起,妄没离真。当我们分别执着时,有十法界;离开一切分别执着,十法界原本是一真法界。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原本是一真!
『妄想分别,起人我见』,我等不晓得法界原本是一体,这才生起妄想、分别、执着。『遂生三毒』,贪、瞋、痴,三毒烦恼跟着生起。我们在讲席中常常提起,同学们必要重视。我们的身体不健康,原因为体内充满了三毒。我们的心里有严重的病毒,就是贪、瞋、痴三毒。世出世间一切病毒,都没有这个毒重。心坏了,身还能好吗!诸位看现代社会,奇奇怪怪的病很多。疾病的根源从那里来的?科学家、医学家研究种种细菌,都不对;是从贪、瞋、痴三毒来的,这才是真的。一定要认识清楚,晓得这个病的严重性。
佛法常比喻佛菩萨是大医王,佛所说的一切法就是「法药」,专治三毒病根。尤其是金刚般若,特别有效。如果能将三毒拔除,我们就恢复健康。健康的人是佛菩萨;不健康的人是凡夫。佛法带给我们健康,健康才长寿,长寿是无量寿。因为有三毒,所以才造业,造一切恶业。『造罪受苦,轮回六道』,只要是在六道,必然是『愈迷愈苦,愈苦愈迷』;这是必然的恶性循环。我们从无量劫辗转至今,冷静仔细想想,不难体会,在座每位同修都有非常深厚的善根。佛在《金刚经》,在《无量寿经》讲,为什么有这样深厚的善根,到今天还落得如此地步?虽然生生世世修一切善,「没有离相」,毛病在此。贪、瞋、痴没有除掉,为什么修一切善?为贪。目的搞错了。佛教导我们修一切善,是断贪;结果我们弄错了,听说佛门舍一得万报,今天舍一块钱,明天得一万块钱。一本万利,将学佛当作生意看待,当作投资,这不是大错特错吗!所以我们的三毒不但没减少,反而生生世世在增长,所以才搞得今天这个样子。
毕竟是善根深厚,所以在释迦末法时期、乱世之中,我们还能遇到纯正佛法,不能不说是善根、福德、因缘深厚。若没有无量劫的修积善、福,如此胜缘决定遇不到。我们遇到了,就是有机会断三毒,有机会觉悟,有机会成佛。只要我们能抓住机会,决定不放松,知道过去生中学佛学错了,这一生决定不再做错事;要将佛在经上讲的理论、方法搞清楚。如理如法的修学,才能证得正果。换言之,一些善根、福德薄的众生,他们很难遇到正法。
『纵有善根遇善友劝令发心,归依三宝』,这是我们常常见到的。『以夙世障缘,叠起环生』,「环」是循环。『欲修不得,修亦难成』。所以,我们时常劝同修、劝朋友,他相信了,过几天又不信了;邀他来听经,听了两天,蛮有兴趣,过两天又因事故不再来了。这就是障缘,有业障,有恶缘。能读、能诵,能闻无上甚深之法,是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缘,有业障就不行,没有成就的机缘。此事在我们周边都看得到,非常明显,即使他很想修学,却有障碍,所以他修也不能成就。『故忏悔业障,极关紧要』,世尊在本经教我们忏悔的方法。
8、经云:「端坐念实相,是名真忏悔;重罪若霜露,慧日能消除」。持名念佛,暗合道妙,即是行深般若,无异念实相,是故能灭重罪,能消重业。
这首偈是世尊在《法华经》上讲的。如何能忏除重罪?佛教导我们『端坐念实相』。「端坐」,大家千万不要误会,这不是教你一天到晚打坐。此处讲的端坐念实相,就是六祖大师在《坛经》中讲的「坐禅」,也就是本经末后开示修学的总纲领:「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两句话就是『端坐念实相』。「端」是端正其心,不是身。身端坐没用处,心要端坐、心要端正。心离妄想执着就端正。「坐」是不动。佛说四威仪,就是四种姿态:行、住、坐、卧。走路是动的;站着虽然不动,却不稳当;躺着虽然不动,但不庄严。坐着是不动的相。所以,取「坐」义,不是真坐。要心不动,也就是六根接触外境时,虽见色、闻声,心里不分别执着如如不动。端坐是这个讲法,这就是念实相。
「实相」是真心。真心离念,离一切妄念;有念就不是实相。诸位千万不可误会,端坐念实相是老老实实坐着念《金刚经》,那就错了,那是依文解义,三世佛冤;你将佛的意思错解了。所以,这一句话真正的意义:是教我们在一切时、一切处,顺、逆境缘中都能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如如不动。这才是『端坐念实相,是名真忏悔』。常常保持清净心,清净心是真心;也就是保持第一念,第一念是真心。第一念是实相,第二念就变了。诸佛菩萨能永恒保持第一念;凡夫保持不住,第二念就有分别、执着、妄想,即就不是实相。离一切分别、执着、妄想,才是实相,才是真忏悔。
『重罪若霜露』,霜与露水存在的时间很短暂,太阳出来就没了。无量劫来,我们造作极重之罪,如同霜露,只要般若智慧现前,这些罪业都没有了。为什么罪业都没有了?《金刚经》上讲得很清楚,「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无量劫所造的罪业也是梦幻泡影,觉悟相妄,业障自然消除,。但是凡夫总是不觉,总在三途六道,决定有果报,无法避免。换言之,只要有念、有我、有人,有四相,善恶果报就得受;若离四相,则得正受。不分别执着「我」相,苦报自然不昧。只要有我,就有得受的。因此,我相、我见,不能不舍,不能不离;否则永沦三界六道,苦报受不尽,生生世世无量劫都得受。
离我相、我见,谈何容易?《金刚经》上说的道理不错、方法不错,你试以此方法修,恐怕万中难有一个修成功。众生无始劫来,执着四相的习染根深蒂固,无能拔除。起心动念皆是我,不必想,不必思考,自然就现前,多么可怕!想断,断不了;想离,离不开,这是事实。
如果没有净土法门,没有带业往生,老实说,末法时期没有一个人能出三界,没有一个人能有成就。无论修学什么法门,不离四相,就不能成就,顶多修一点三界的有漏福报而已。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成就!幸亏有带业往生的法门。阿弥陀佛大慈大悲至极,十方诸佛如来、诸大菩萨,没有一个不劝我们求生净土,道理在此。诸佛菩萨的愿心是希望我们早日成佛,早日脱离轮回苦海。须知只有阿弥陀佛净土法门能做到。诸佛菩萨与凡夫不一样,凡夫分别、执着,是情见;诸佛菩萨圆满智慧,没有丝毫私心,都劝我们往生极乐世界。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本师,他没有教我们念他的名号,而教我们念阿弥陀佛,教我们求生西方净土。我们能依教奉行,才是释迦牟尼佛的好学生。
有些众生感情很重,认为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本师,我们怎么可以离开他到极乐世界去!不但在家人执着,还有很多出家人也有此执着。我遇到过,他们还劝我不要念阿弥陀佛,不要求生极乐世界,要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这个误会很深。
『持名念佛,暗合道妙,即是行深般若,无异念实相,是故能灭重罪,能消重业』,佛这么说,菩萨这么说,古来祖师大德也这么说,还会错吗!般若的理论、方法懂了,却做不到,怎么办?老实念佛就成了,念佛就是究竟圆满的金刚般若。江味农居士就是好榜样,他就是老实念佛。他临命终时,瑞相多好,走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告诉大众:「金光遍地,佛来接引」!凡是这样明白说:见到...(●[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净公上人]《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十六集)
...和尚」也是通称,不管在家出家、男女老少,只要能主持佛法、主持教学的都称为「和尚」。和尚是印度话,义为亲教师,亲自指导我修学的老师,就是我的和尚。所以和尚也不一定是出家人。我学佛,
指导我的老师,是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居士就是净公上人的和尚,我称他为和尚。
现在有一些人,尊称佛门一些大德为「大师」,这是不可以的,因为「大师」是对佛的尊称。成佛才可以称大师,你称他大师,岂不把观音菩萨比下去了?观音菩萨称「大士」,你却称大师,这是名实不符!我们在《无量寿经》上读到「十六正士」,皆是在家菩萨,而且是在家的「等觉菩萨」。也祇是尊称开士、正士、大士,没有称大师的。不懂得这些名词、术语的涵义,也许是错用了。真正学佛的人不能用错;用错了,人家说你不懂佛法。古来的大德们对鸠摩罗什法师不称大师,称「三藏法师」。在过去,皇帝的老师称「国师」,专修禅宗的称「禅师」,专修戒律的称「律师」,都是名符其实的正确称呼。
4、「鸠摩罗什」,梵语音译,义为童寿。七岁出家,日诵千偈〈三万二千句〉,博通世出世法,公元四0一年至长安,姚兴待以国师之礼,在西明阁与义学八百人讲学。译经论九十八部三九0余卷。
『鸠摩罗什』,此是译经师的德号。『梵语音译,义为童寿』,这也是赞美他。他年岁少时,中国人称之为童子,但他的智慧、德行就与老人一样,显得很老练、很成熟,聪明绝顶,所以美称为「童寿」。『七岁出家,日诵千偈』,千偈是三万二千句,古人印度人称四句为一偈,句子长短不一。这是举例说明他的学习能力很强,一天能读这么多的文字。「诵」是背诵。每天能背诵这么多文字,确是杰出的天才,非常稀有。
『博通世出世法』,他读诵世出世间典籍太多了,且能背诵、能记得,的确是博学多闻。『公元四0一年至长安』,此时后秦的国王是『姚兴』。秦王『待以国师之礼,在西明阁与义学八百人讲学』。「义学」是指精研教理的人,在家与出家的都可以称为「义学」。专门在教理上探讨研究,这些人都是以罗什大师为导师,跟着他学习,『译经论九十八部三九0余卷』。罗什大师到长安只有七年,就圆寂了,所以他的译经
事业只有七年。在这短短七年当中完成了九十八部经典,而且译得非常好,他是属于意译,玄奘大师则是直译。意译时离开原文,把原文的大意用中文的文法写出来,读起来非常地流畅,他的译本非常受到中国人的欢迎,道理在此地。
5、传说法师乃七佛以来为译经师。以悟达为先,得佛遗寄之意。
此事在传记里都有记载,罗什大师是释迦佛以前,七尊佛的译经师,专门从事翻译的工作。所以他译得好是有原因的,生生世世都做翻译。七尊佛可以讲是无量劫,一尊佛算三个阿僧祇劫,三七、二十一个阿僧祇劫,他都示现为翻经法师的身分。他为什么翻译得这么好呢?『悟达为先,得佛遗寄之意』。他教学也是如此,自己一定要开悟,一定要通达;若不悟,不通达,怎么能把佛的意义翻出来。开经偈说得好,「愿解如来真实义」。必须能解如来真实义,才能说得出来,才能介绍给别人。
反观近代,有不少外国人翻译佛经,把佛经译成英文、或其他的外国文。然而译经的人中文好,英文也好,但是对于佛法没有开悟、没有通达,翻译的文稿就不能流通。我在美国参观沉家桢老居士的图书馆,他非常热心,不少年来,请了许多人译经,也用了很多钱,现在这些译稿堆积如山!他告诉我,没有办法出版流通。
我见到倓虚法师的《念佛论》英译本,有一次在温哥华讲经,我将它附在《无量寿经》后面,有位周医生英文很好,他看了之后告诉我,「法师,以后不要再印了,你花了冤枉钱!这翻译的英文,中国人看不懂,外国人也看不懂。」我才晓得翻译真是不容易!连倓虚法师的开示都翻译得不能令人明白,何况经典?因此一定要『悟达为先』。
『得佛遗寄』即得佛力加持。自己要不是真心学佛,不能契入佛境界,怎么会得佛力加持。罗什大师就得佛力加持。现前在全世界,弘法人才非常缺乏,我也常常鼓励大家要发心讲经,发心弘法。这事亦难亦不难。如果得佛力加持就不难;不得佛力加持,太难了!怎样才能得佛力加持?要发心愿与佛相应,就能得佛力加持。若用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恭敬心,就得佛力加持。假如掺杂一点点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就得不到佛力加持。
早年我在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学习,李老师传我四个字「至诚感通」。我们用真诚心来求,真诚到极处,与佛菩萨就有感应,感应就通达。这不是学来的,不是读了很多经论、很多书,就会讲。讲得天花乱墬,也不是佛法。若是一百句佛法,九十九句讲对了,还讲一句错的,就害死人。所以,不求三宝加持、护念,凡夫确实没有能力讲经。讲,要靠诸佛菩萨、三宝加持;大家能听得明白,听了欢喜,也是三宝加持。你们听了很欢喜,不是我的能力,不是我会讲,是佛光注照、三宝加持;我不过作增上缘,就是一点诚意,真正发心续佛慧命、求愿往生。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念念与佛相应,那有不往生的道理!
6、译,易梵为华语也。
『译』是翻译,将梵文原本翻译成华文,中国的译经事业自后汉至南宋,持续一千余年。
◎金刚经的旨趣(倓虚法师示此经大旨)
1、离相,成就解脱,消诸业。
离一切相修一切善,才能消业障,成就大自在,解除业系苦,永脱六道十法界。这是根据《金刚经》教义说的。
2、无住,成就般若,破诸惑。
「惑」是迷惑。破迷开悟的诀窍是「无住」。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而行布施」,如是生心布施落实于日常生活中,则自性般若智显。
3、「无法」,成就法身,脱诸苦。
所有一切法相都是因缘所生,当体即空;当知虚空法界一切现象,原本是一个真心,一个自性,一个法身。故般若讲缘起性空,一切法
了不可得。这才能成就法身,脱诸苦障。《般若心经》云:「度一切苦厄」。『无法』,是将一切法都放下,心里都无分别执着就成就清净法身。故消业、破惑、脱苦是本经的旨趣。末后一条讲得非常究竟彻底。
4、破三心,除四相,为发心之要务。
凡夫无始劫来莫不以为我能执,我能得,而患得患失。一般人认为身是我,聪明一点的人知道身不是我。什么是我?能思惟、能想象、能感受苦乐的是我。西洋哲学家讲「我思故我在」,这是认为能思惟想象的心是我。佛在本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能执着的、能分别、能思惟、能得的心确实不存在,我是什么?「三心不可得」,这才是真的从根本上消业断惑,不是从枝叶上用功夫。
妄想不可得,所得的不外乎「四相」,四相非实有。『我相、人相、由相对假立』的一种抽象概念,并非实有。「众生」不是指众多的人,它包括一切众缘和合而生起的幻相;所谓动物、植物、矿物,以及一切自然现象(如下雨、刮风)都是『众生相』。也是『由缘和合假立的』,梦幻泡影,了不可得,称之为众生相。『寿者相』是指时间相续,如露亦如电,此是『由相续假而立』。绝非真实,全都是假的!
一切有情众生所执着的事物是假的,能执着的心也是假的,果真明白此真相,还有什么好执着,还有什么放不下!宇宙人生万事万物真相大白,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心里就得大自在。换言之,真心就现前,妄心没有了,彻底了解一切现象皆是虚妄不可得。我们无知不明真相,因起坚固的执着,不肯放下。佛菩萨看此等芸芸众生为可怜愍者。如果诸法真有其事,佛不能说众生是可怜愍者。因为法相全是假的,怎么打妄想,怎么执着,都是一场空。不是人死了以后才一场空,现前就是一场空。若执着,现前就生无量烦恼,苦不堪言;将来轮回六道,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
《金刚经》帮助我们明了诸法事实真相,教导我们彻底放下,恢复自性。自性就是真心,即禅家讲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金刚经》的好处在此。
破处即是显处,是同时,是一时。
破妄、真显,『是同时,是一时』。不是先破妄再显真,此处没有先后次第。妄除一分,真就显一分;妄除二分,真就显二分。理可以顿悟;事要渐除。事上除一分,清净心、般若智慧就显一分。事上要真的放下,不要再执着,不要再分别,一定要依照经典的教训,认真努力去做。这是将本经的纲要报告出来;学习掌握纲要,经文就不难领会。
(卷一完)
●[净公上人]大方广圆觉经 第一集
大方广圆觉经 (第一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8-01
诸位同修,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圆觉经 》,这部经 在过去我们也曾经 讲过许多遍,这是一部大乘了义经 典,言简意赅,是一部非常好的经 典。在大乘论当中,像《大乘起信论》一样,文字不多,把整个佛法的义理全都包括,本经 也是如此,里面有理论,有修行的方法。在当年,华严宗第五代祖师,就是宗密大师,宗密的老师就是清凉国师,宗密是把《华严》的经 义完全在《圆觉经 》里面发挥,所以替《圆觉经 》写了好几种的注解,最著名的像《大疏》、《略疏》、《大疏之钞》、《略疏之钞》,后来研究《圆觉经 》的人都是以宗密大师的注解为依据。宗密的注子在台湾也有流通,当然比较有一点深度。
我们今天在自己讲堂里面来研究这部经 典,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我们可以长讲,以往我们在其他地方,在讲座里面,都是受时间限制。这一次我们采取的本子,是圆瑛法师的《讲义》。前面圆瑛法师有一篇自序,诸位自己去细细的看,相当的重要,也等於把全经 做一个概要的介绍,...(●[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净公上人]《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十六集)
...愿望。说到这一点,我们在经 典选择里面,譬如《圆觉经 》就是一部非常好的经 典,经 文不多,可是理论非常的圆满,这是一部好书。《楞严》好,但是部头比这部要大五倍。我们想从小部,文字比较短一点的,取《圆觉经 》好。比《圆觉经 》还要容易理解的是《六祖坛经 》,因为六祖是我们中国人,《圆觉经 》毕竟还是释迦牟尼佛讲,翻译过来。六祖大师是我们中国人,去我们才一千三百年,释迦牟尼佛距离我们,以中国人计算的方法三千多年,六祖大师才一千三百年,唐朝时候的人,所以距离我们近。距离近,思想上许多问题的想法、看法都比较接近,就拿文学来说,两汉以前的文章我们读起来就困难,唐宋的文章我们读起来就很顺口,那就是唐宋距离近,两汉以前距离得远。所以《六祖坛经 》是非常好的一部经 典,我们也讲过好几遍,这都是很重要。净土法门我们选《弥陀经 疏钞》,这是一部非常好的注解,虽然分量大一点,值得去研究,因为这里面的理论、方法真正明白了,就算花个四、五年的时间,值得,搞清楚之后,你这一句佛号就有了力量,如同经 里面所说的「念一句阿弥陀佛,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确实做得到。
「奢摩他」偏重在止上,它也有观,但是以止为主,「三摩」也是止、观,但是偏重在观上,并不是没有止,都有。如果单单有一个,缺少另外一个,那就不能叫禅那,既然叫「禅那」一定是有静有虑、有止有观,可是它有偏重,偏重也是个人根性不相同。譬如最显著的例子来说,有些人昏沈,他一看书,坐在那里,看一会儿打瞌睡,他睡觉;你叫他念佛,打佛七在止静的时候,有人就睡著,就昏沈。凡是听经 的,你们注意道场,我们道场人少,你到台中去,李老师那个道场,他讲经 的时候大概有二、三百个人听,你到后面去看,至少有好几个在睡觉,老师在那里讲经 ,他睡觉睡著了,他昏沈。有这种习气的人,修奢摩他、三摩、禅那,他就要采取三摩,三摩就是观,提起精神来,不可睡,要偏重在这一方面。还有一种人心很散乱,妄念非常多,止不住,一会儿想东、一会儿想西,不知道想些什么东西,自己也晓得心这么乱,定不下来,愈想定是愈乱,这种毛病叫掉举,心里头七上八下,定不下来,那么他下手的功夫要从「奢摩他」下手,奢摩他偏重在定,用定来对付你的散乱心。「三摩」偏重在观,用观的方法对治你的昏沈,所以它有偏重。没有掉举也没有昏沈,这个情形很难得,他下手的功夫就可以直接用「禅那」,用第三个,所以是止观等运,没有偏重。这三种都叫做「禅」。
我们晓得这个道理,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都能用得上,不但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里面有奢摩他、三摩、禅那,而且后面所讲的二十五轮,这一句阿弥陀佛统统具足,就看你怎么念法,真正是什么样的毛病都能对治,因为它都随顺觉性,理由是在此地。说得很容易,实在讲这里面也的确是不容易,那就是什么?一个是随顺觉性,一个是随顺无明,无明里面就包括邪见、烦恼,所知障、烦恼障,这里面真的是一丝毫之差。随顺觉性的是如法,随顺烦恼、邪见的就不如法。诸位想想,佛法之外,所谓是外道,他们有没有学禅定?给诸位说,奢摩他、三摩、禅那,他们都有。为什么叫外道?他们有能力修到四禅天、四空天,四禅八定,但是诸位要晓得,四禅八定都不是随顺觉性,所以他不能超越三界,他不能断烦恼障,烦恼障、所知障他都不能破,这是我们必须晓得的。所以大家不要迷在禅上,所谓迷在禅上就是不晓得随顺觉性,你没办法断惑证真。
诸位要是读经 ,佛在经 里面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四禅八定这个定力愈深,他升得也愈高,可是他定力失去,所谓定力失去就是他寿命没有了。诸位要知道,欲界寿命是业力支配,我们每个人的寿命是业力支配的,我们这个身叫业报之身,色界、无色界的寿命是定力支持的,所以他那个身不是业报之身,他是定力之身。他的寿命长短,譬如非想非非想天,这是最高一层,寿命是八万大劫,八万大劫寿命实际上就是他的定力,他修的这个定能支持这么久,可是定力一失掉,他就堕落,真的是爬得高摔得重。四禅天人(第四禅)、四空天人,寿命尽了,就是他定力没有了,失掉了,大多数都是堕在恶道,这就是说他所修的定不是随顺觉性而修,所以这一句诸位要特别记清楚,要把它看清楚。
佛教给我们修的定一定是随顺觉性而修,所谓随顺觉性就是不迷。你要是问,怎样才随顺圆性?实际上,你一入佛门,这是讲我们初级入佛门,不是高级,高级到理一心那是大学,我们讲小学,小学就是我们现在的程度,我们入佛门,一入佛门要受三皈依,这是佛门入学最基本的课程。三皈依受了,不是说我受了三皈依就是三宝弟子,皈依师给我一个皈依证,我已经 受三皈依了,给诸位说,那一张纸没有用处,一文都不值,最重要的是你心里要有三皈,纸有什么用处?心里面要有。今天一般受三皈,三皈的意思是什么都没有讲清楚,你又怎么能够得到三皈?真正得到三皈,你是真正的佛弟子,真佛弟子,是佛教初学初入门的弟子,换句话说,佛法修学从这个地方学起,三皈依就是随顺觉性而修。
六祖大师把三皈依讲得非常清楚明白。皈依佛,佛是觉悟的意思。佛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是觉的意思,觉而不迷,这是皈依佛,你看岂不是随顺觉性吗?不迷。皈是回头,从前我们迷,迷在五欲六尘境界上,样样都迷,现在我从迷里面回过头来,不迷了,样样都觉。我们要问,觉迷的标准是什么?这个要搞清楚。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里面,佛给我们讲过「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换句话说,世间事可以做,要是有世间意就迷了。什么叫做世间意?我们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烦恼里头贪、瞋、痴、慢,世间意;身见、边见、戒取见、见取见、邪见,世间意。什么事都可以做,决定没有这个错误的见解思想就不迷,这叫皈依佛。皈依佛了,还去追求荣华富贵,还去贪图名闻利养,那不叫皈依佛,叫皈依魔;不叫皈依觉,叫皈依迷,愈迷愈深,颠倒了。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见,从前的知见是邪知邪见。法是改正我们错误的见解、错误的观念、错误的认识,正知正见。皈依僧,僧是清净的意思,所谓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这是皈依僧。
觉正净就是随顺觉性,所以你要是修禅定,或者你修一心不乱,修奢摩他、三摩、禅那,都要以觉正净为基础,这是佛法。如果失掉三皈依,你修的这三种方法充其量不过是四禅八定,人天福报。什么原因?就是你没有办法断烦恼障、断所知障,你虽有定功,没有能力断障。非想非非想天人不能断烦恼障还是要堕落,所以他不能够比小乘人。小乘人是用三皈依为基础,所以小乘人能破障,能超越三界。三果圣人的禅定功夫比不上四空天,可是三果圣人有能力破思惑,七十二品思惑他已经 能渐渐的断,而四空天人禅定的功夫比三果还要高,他不能够断惑,见思烦恼他一品都断不掉,我们想想什么道理?一个是以觉正净为依据,从这个地方起来的,换句话说,他立足点不相同,一个人修行虽然是修定,也用这个功夫,他是迷、是邪见、是不清净,所以功力再深还是免不了要堕落。
佛法给你讲理,不欺骗人。我们要是把这些道理统统搞清楚,你就晓得今天自己修行,我为什么会有进步,为什么会不进步。看看别人修行,某人有成就,某人为什么没有,你也清清楚楚,眼睛就亮了,智慧就放光了。这一段很重要,我们用的时间也长一点。
再看底下一段,底下一段跟这一段有密切的关系,这个地方讲的「奢摩他、三摩、禅那」,这是根本,在修行是根本法。底下,这是把这个展开,一展开,八万四千法门。如果要说八万四千,这数字太多、太麻烦,所以把它归纳为二十五类,这里讲二十五轮,正如同在《楞严经 》里面讲的二十五圆通章,虽然名字都是二十五,可是二十五数字的来源不一样。《楞严经 》这个二十五是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七大,是从境界上来的,换句话说,就是从根尘上来的。这个地方二十五轮是从「奢摩他、三摩、禅那」,完全是从修行功夫上而说的。虽然都是二十五,里面的内容不相同。
讲义【七、为示轮观随修故。圆觉清净,本无所修习,及能修习者。】
『圆觉清净,本无所修习』,这句话就是《大乘起信论》所讲的本觉,「本觉本有」,当然不需要修习。
讲义【依於未觉,幻力修习,便有二十五轮。】
可见得我们讲到修学,讲修行,都是依本觉而有不觉,依不觉才有奢摩他、三摩、禅那的修学,修行理论的依据从这儿来的。把它分类,前面大类有三,再分则有二十五。这里面顶重要的是『幻力修习』,如幻三摩地。这就是说明你不要把它看作是真实的,你要是把这个东西看作是真实的,你错了,为什么?你有分别执著了,所以给你讲的是幻力修习。你也不能把它看成是假的,你要把它看成是假的,你也错了,为什么?还是起分别执著,这个东西难。所以幻力在此地不好讲,非真非假还错,亦真亦假也错,佛在大乘经 常说的「离四句,绝百非」,才是「幻力修习」,这四个字在这一段是关键。因此我们的修学,要不要认真?要认真、要用功,可是你又不能真的起个心,「我要用功、我要认真」,那又错了。这里头的意思确实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大家要很细心的去体会,凡是遇到重要的,我总给诸位点醒。这就是经 要读,我们讲注解你多多来听,为什么?你...(●[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净公上人]《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十六集)
...愿望。说到这一点,我们在经 典选择里面,譬如《圆觉经 》就是一部非常好的经 典,经 文不多,可是理论非常的圆满,这是一部好书。《楞严》好,但是部头比这部要大五倍。我们想从小部,文字比较短一点的,取《圆觉经 》好。比《圆觉经 》还要容易理解的是《六祖坛经 》,因为六祖是我们中国人,《圆觉经 》毕竟还是释迦牟尼佛讲,翻译过来。六祖大师是我们中国人,去我们才一千三百年,释迦牟尼佛距离我们,以中国人计算的方法三千多年,六祖大师才一千三百年,唐朝时候的人,所以距离我们近。距离近,思想上许多问题的想法、看法都比较接近,就拿文学来说,两汉以前的文章我们读起来就困难,唐宋的文章我们读起来就很顺口,那就是唐宋距离近,两汉以前距离得远。所以《六祖坛经 》是非常好的一部经 典,我们也讲过好几遍,这都是很重要。净土法门我们选《弥陀经 疏钞》,这是一部非常好的注解,虽然分量大一点,值得去研究,因为这里面的理论、方法真正明白了,就算花个四、五年的时间,值得,搞清楚之后,你这一句佛号就有了力量,如同经 里面所说的「念一句阿弥陀佛,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确实做得到。
「奢摩他」偏重在止上,它也有观,但是以止为主,「三摩」也是止、观,但是偏重在观上,并不是没有止,都有。如果单单有一个,缺少另外一个,那就不能叫禅那,既然叫「禅那」一定是有静有虑、有止有观,可是它有偏重,偏重也是个人根性不相同。譬如最显著的例子来说,有些人昏沈,他一看书,坐在那里,看一会儿打瞌睡,他睡觉;你叫他念佛,打佛七在止静的时候,有人就睡著,就昏沈。凡是听经 的,你们注意道场,我们道场人少,你到台中去,李老师那个道场,他讲经 的时候大概有二、三百个人听,你到后面去看,至少有好几个在睡觉,老师在那里讲经 ,他睡觉睡著了,他昏沈。有这种习气的人,修奢摩他、三摩、禅那,他就要采取三摩,三摩就是观,提起精神来,不可睡,要偏重在这一方面。还有一种人心很散乱,妄念非常多,止不住,一会儿想东、一会儿想西,不知道想些什么东西,自己也晓得心这么乱,定不下来,愈想定是愈乱,这种毛病叫掉举,心里头七上八下,定不下来,那么他下手的功夫要从「奢摩他」下手,奢摩他偏重在定,用定来对付你的散乱心。「三摩」偏重在观,用观的方法对治你的昏沈,所以它有偏重。没有掉举也没有昏沈,这个情形很难得,他下手的功夫就可以直接用「禅那」,用第三个,所以是止观等运,没有偏重。这三种都叫做「禅」。
我们晓得这个道理,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都能用得上,不但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里面有奢摩他、三摩、禅那,而且后面所讲的二十五轮,这一句阿弥陀佛统统具足,就看你怎么念法,真正是什么样的毛病都能对治,因为它都随顺觉性,理由是在此地。说得很容易,实在讲这里面也的确是不容易,那就是什么?一个是随顺觉性,一个是随顺无明,无明里面就包括邪见、烦恼,所知障、烦恼障,这里面真的是一丝毫之差。随顺觉性的是如法,随顺烦恼、邪见的就不如法。诸位想想,佛法之外,所谓是外道,他们有没有学禅定?给诸位说,奢摩他、三摩、禅那,他们都有。为什么叫外道?他们有能力修到四禅天、四空天,四禅八定,但是诸位要晓得,四禅八定都不是随顺觉性,所以他不能超越三界,他不能断烦恼障,烦恼障、所知障他都不能破,这是我们必须晓得的。所以大家不要迷在禅上,所谓迷在禅上就是不晓得随顺觉性,你没办法断惑证真。
诸位要是读经 ,佛在经 里面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四禅八定这个定力愈深,他升得也愈高,可是他定力失去,所谓定力失去就是他寿命没有了。诸位要知道,欲界寿命是业力支配,我们每个人的寿命是业力支配的,我们这个身叫业报之身,色界、无色界的寿命是定力支持的,所以他那个身不是业报之身,他是定力之身。他的寿命长短,譬如非想非非想天,这是最高一层,寿命是八万大劫,八万大劫寿命实际上就是他的定力,他修的这个定能支持这么久,可是定力一失掉,他就堕落,真的是爬得高摔得重。四禅天人(第四禅)、四空天人,寿命尽了,就是他定力没有了,失掉了,大多数都是堕在恶道,这就是说他所修的定不是随顺觉性而修,所以这一句诸位要特别记清楚,要把它看清楚。
佛教给我们修的定一定是随顺觉性而修,所谓随顺觉性就是不迷。你要是问,怎样才随顺圆性?实际上,你一入佛门,这是讲我们初级入佛门,不是高级,高级到理一心那是大学,我们讲小学,小学就是我们现在的程度,我们入佛门,一入佛门要受三皈依,这是佛门入学最基本的课程。三皈依受了,不是说我受了三皈依就是三宝弟子,皈依师给我一个皈依证,我已经 受三皈依了,给诸位说,那一张纸没有用处,一文都不值,最重要的是你心里要有三皈,纸有什么用处?心里面要有。今天一般受三皈,三皈的意思是什么都没有讲清楚,你又怎么能够得到三皈?真正得到三皈,你是真正的佛弟子,真佛弟子,是佛教初学初入门的弟子,换句话说,佛法修学从这个地方学起,三皈依就是随顺觉性而修。
六祖大师把三皈依讲得非常清楚明白。皈依佛,佛是觉悟的意思。佛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是觉的意思,觉而不迷,这是皈依佛,你看岂不是随顺觉性吗?不迷。皈是回头,从前我们迷,迷在五欲六尘境界上,样样都迷,现在我从迷里面回过头来,不迷了,样样都觉。我们要问,觉迷的标准是什么?这个要搞清楚。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里面,佛给我们讲过「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换句话说,世间事可以做,要是有世间意就迷了。什么叫做世间意?我们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烦恼里头贪、瞋、痴、慢,世间意;身见、边见、戒取见、见取见、邪见,世间意。什么事都可以做,决定没有这个错误的见解思想就不迷,这叫皈依佛。皈依佛了,还去追求荣华富贵,还去贪图名闻利养,那不叫皈依佛,叫皈依魔;不叫皈依觉,叫皈依迷,愈迷愈深,颠倒了。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见,从前的知见是邪知邪见。法是改正我们错误的见解、错误的观念、错误的认识,正知正见。皈依僧,僧是清净的意思,所谓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这是皈依僧。
觉正净就是随顺觉性,所以你要是修禅定,或者你修一心不乱,修奢摩他、三摩、禅那,都要以觉正净为基础,这是佛法。如果失掉三皈依,你修的这三种方法充其量不过是四禅八定,人天福报。什么原因?就是你没有办法断烦恼障、断所知障,你虽有定功,没有能力断障。非想非非想天人不能断烦恼障还是要堕落,所以他不能够比小乘人。小乘人是用三皈依为基础,所以小乘人能破障,能超越三界。三果圣人的禅定功夫比不上四空天,可是三果圣人有能力破思惑,七十二品思惑他已经 能渐渐的断,而四空天人禅定的功夫比三果还要高,他不能够断惑,见思烦恼他一品都断不掉,我们想想什么道理?一个是以觉正净为依据,从这个地方起来的,换句话说,他立足点不相同,一个人修行虽然是修定,也用这个功夫,他是迷、是邪见、是不清净,所以功力再深还是免不了要堕落。
佛法给你讲理,不欺骗人。我们要是把这些道理统统搞清楚,你就晓得今天自己修行,我为什么会有进步,为什么会不进步。看看别人修行,某人有成就,某人为什么没有,你也清清楚楚,眼睛就亮了,智慧就放光了。这一段很重要,我们用的时间也长一点。
再看底下一段,底下一段跟这一段有密切的关系,这个地方讲的「奢摩他、三摩、禅那」,这是根本,在修行是根本法。底下,这是把这个展开,一展开,八万四千法门。如果要说八万四千,这数字太多、太麻烦,所以把它归纳为二十五类,这里讲二十五轮,正如同在《楞严经 》里面讲的二十五圆通章,虽然名字都是二十五,可是二十五数字的来源不一样。《楞严经 》这个二十五是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七大,是从境界上来的,换句话说,就是从根尘上来的。这个地方二十五轮是从「奢摩他、三摩、禅那」,完全是从修行功夫上而说的。虽然都是二十五,里面的内容不相同。
讲义【七、为示轮观随修故。圆觉清净,本无所修习,及能修习者。】
『圆觉清净,本无所修习』,这句话就是《大乘起信论》所讲的本觉,「本觉本有」,当然不需要修习。
讲义【依於未觉,幻力修习,便有二十五轮。】
可见得我们讲到修学,讲修行,都是依本觉而有不觉,依不觉才有奢摩他、三摩、禅那的修学,修行理论的依据从这儿来的。把它分类,前面大类有三,再分则有二十五。这里面顶重要的是『幻力修习』,如幻三摩地。这就是说明你不要把它看作是真实的,你要是把这个东西看作是真实的,你错了,为什么?你有分别执著了,所以给你讲的是幻力修习。你也不能把它看成是假的,你要把它看成是假的,你也错了,为什么?还是起分别执著,这个东西难。所以幻力在此地不好讲,非真非假还错,亦真亦假也错,佛在大乘经 常说的「离四句,绝百非」,才是「幻力修习」,这四个字在这一段是关键。因此我们的修学,要不要认真?要认真、要用功,可是你又不能真的起个心,「我要用功、我要认真」,那又错了。这里头的意思确实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大家要很细心的去体会,凡是遇到重要的,我总给诸位点醒。这就是经 要读,我们讲注解你多多来听,为什么?你...(●[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净公上人]《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十六集)
...都在一心的时候,这一点很重要,唯有一心与道才相应。老师所证得的,必须学生在一心的时候才能领悟。『机教相契』,「机」是指学生,「教」是指老师,俗话讲心心相印,一定在这个时候。『说听始终,名为一时』。下面这几句话是古德注解:
讲义【身土、主伴、心境、理智、圣凡,皆一之时。】
诸位想想这是什么时候?确实像这样究竟了义的大乘经 典,不是这样的时节因缘,不但佛没法子说,纵然说出来了,听的人也不会开悟,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22-11-30 15:45:37
|
只看該作者
那就等於白说。这在净土法门来讲是理一心不乱的时候,到理一心才是『身土、主伴、心境、理智、圣凡』一如,这就是叙述理一心不乱的境界。
讲义【平等本际,随顺不二。】
这几句话解释「一时」可以说解释得非常的圆满、周圆。这两个字放在一部经 的开头,对我们修学佛法的同修们来讲是一个很大的启示。换句话说,我们学佛总是念念都想证果,俗话说都想得道,得道就是证果,为什么我们得不到也证不到?那就是我们在时节因缘上差错了。佛说经 是「一时」,我们听经 不是这个「一时」,这是时节因缘上错过了,所以你不能开悟。如果你也是在这个「一时」,这个「一时」的确没有时间性,不是算年月日时辰的,只要你心一的时候,你一展开经 本就恍然大悟,由此可知,学佛学什么?就是学一心不乱。到你一心不乱的时候,这一切大乘了义经 典没有不贯通的,这个时候一点就贯通。这是一开端就把修行最紧要的关键教给我们。
讲义【婆伽婆,为主成就。不有教主,群机何归?诸经 皆云佛,此经 云婆伽婆,即是佛之别称。因一名而含六义,所以不翻。】
『婆伽婆』是梵语,一般经 里面都翻佛在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没有称「佛」,称「婆伽婆」。婆伽婆里面含著有六个意思,在译经 体例来说是属於含多义不翻,音译之后再加以注解。
讲义【一、自在:不为烦恼所障、生死所系故。】
第一个意思是『自在』,为什么他自在?『不为烦恼所障』。烦恼是因,生死轮回是果报,既然没有因哪里还会有果报?我们学佛,佛法里面常说的「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断烦恼障就是破迷,超越生死轮回就是离苦。我们在讲堂里面也常常提示大家,我们一天到晚如果还有许多的烦恼,我们不但不能超越生死、不能往生,就是连开悟的希望都没有,不要说大悟,佛经 里面所讲的意思都搞不清楚,这是一定的道理,像开经 偈里面所讲「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来真实义你决定不会知道。经 里面写得这么清楚,古大德也注得这么详细,甚至我在讲台上还怕诸位看不明白,细细给大家讲解、讨论,你在这里看,你在这里听都听不懂。这个里面有一层障碍,这个障碍就是烦恼障与所知障把你障住了。学佛学什么?去障碍而已,像《金刚经 》里面所讲的「降伏其心」,降伏其心就是除障碍,就是断烦恼障与所知障。菩萨从初发心到成佛,除了修降伏其心之外再没有其他的,不管法门怎么多,八万四千法门统统都是修降伏其心,如此可知,这非常重要。这个意思非常之深,我们要能体会这甚深的理论,要懂得修学的方法,功夫才能得力,也像佛一样的自在。
讲义【二、炽盛:身光之与智光,炽然照耀故。】
第二个意思是『炽盛』,这是从比喻上说,佛的智慧光明像猛火一样炽盛,取这个意思。佛是以智慧遍照一切众生。
讲义【三、端严:具足微妙相好,端正庄严故。】
第三个意思是『端严』,就是『端正庄严』。佛的相好,以释迦牟尼佛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来说,我们在经 里面看到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一般人没有法子相比的。相好庄严,试问问这世间哪个人不需求?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相好庄严,但是只有想是想不到的,相好庄严是从福慧里面修来的。佛的相好庄严是多生多劫修福修慧,才感得端严之身相。
讲义【四、名称:名闻普遍十方,称扬无尽故。】
第四是『名称』,名称普闻十方,十方世界没有不知道佛的名字,我们世间人所谓名满天下,今日所谓知名度,佛的知名度是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人不知道的。『称扬无尽』,为大众所瞻仰。他的名称普闻,这也是属於福德。
讲义【五、吉祥:威德冥加显护,消灾灭罪故。】
第五是『吉祥』,此地简单的注解是『威德冥加显护,消灾灭罪』。诸佛菩萨无不吉祥,你皈依礼敬,得到佛的冥加显护,「冥」是暗中,暗中保佑你,你自己不晓得,自己不能觉察,「显」是明显,佛菩萨保佑你,你自己能感觉得到,这叫显加。无论是暗中,无论是明显的,佛总是保佑一切众生,而且这个保佑是平等的。你皈依了,礼敬三宝,诸佛菩萨保佑你;你造罪业,毁谤三宝,诸佛菩萨也保佑你,因为诸佛菩萨的心是平等的,不会说你造很重的罪业,毁谤三宝,佛菩萨就降罪给你,不保佑你,这个不是佛也不是菩萨,那是鬼神才有这种事情。你对他恭敬,他保佑你;你得罪他,他找你麻烦,降灾祸给你,诸位要晓得,佛菩萨决定没有这个事情。因此诸佛菩萨,你只要是见到他或者是闻名,无不吉祥,最极吉祥,你能供养佛菩萨形像尤其是好。
讲义【六、尊贵:乃为天中之天,圣中之圣故。】
第六个意思是『尊贵』,『乃为天中之天,圣中之圣』。天中之天,上面这个「天」是指欲界、色界诸天,佛为天人师,所以诸天的天王都尊敬诸佛菩萨。「圣」,这是讲世出世间圣人,世间圣人不必说了,在佛法里面小乘阿罗汉称为圣人,大乘佛法里面地上菩萨称为圣人,三贤十圣,佛的地位还在十圣之上,还在等觉之上,所以称之为「圣中之圣」。「婆伽婆」这个名词里含著这六种意思。
讲义【他经 有云婆伽梵。】
『婆伽梵』跟「婆伽婆」是一个意思,只是所译的中文不一样。
讲义【婆伽云德,婆云有,合云:德有。即是佛具有智断二德,以智德证菩提果,断德证涅槃果。】
『婆伽云德,婆云有』,合起来是『德有』的意思,这是《大智度论》里面龙树菩萨对这个名词做一个简单的解释。「德有」就是『佛具有智断二德』,「智」是照的意思,就是我们常讲的般若智慧圆满了,「断」是讲断烦恼,见思、尘沙、无明烦恼都断尽了,智慧圆满。『以智德证菩提果』,「菩提」是觉悟,大菩提是大觉。『涅槃』是不生不灭。诸位要晓得,烦恼是生灭法,见思烦恼、尘沙烦恼,乃至无明,都是生灭法。生灭完全离开了,经 里常有两句话「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寂灭现前就是大涅槃。寂灭里面没有生灭,是清净寂灭。所以「智断二德」,就是说的「菩提涅槃」。这些名词在佛法经 论里面我们处处都看到,为什么有这么多?实在说我们的警觉心太差,说一遍你记不住当耳边风,给你说上一千遍、一万遍,恐怕也起不了什么作用,所以佛菩萨不厌其烦天天在提醒我们。「智断二德」就是我们修行的关键。我们要开智慧,必须断烦恼。断一分烦恼就增长一分智慧。我不想断烦恼,我就要开智慧,那智慧能开得了吗?不但不想断烦恼,天天还在增长烦恼,又想要开智慧,这完全是颠倒,所以佛才常常提示我们。
讲义【又《涅槃经 》云:「能破烦恼,名婆伽婆。」亦即有德之意。以有般若德,能破一切烦恼;以有解脱德,能了二种生死。】
《涅槃经 》里面讲『能破烦恼,名婆伽婆』,这也是『有德』的意思。『以有般若德,能破一切烦恼』,真正讲到破烦恼,是要具足般若智慧。『以有解脱德,能了二种生死』,三界之内的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二种生死都有,三界之外没有分段生死,但是有变易生死。这二种生死,大家只看重分段生死,只知道这个可怕,不晓得变易生死更可怕。变易生死是什么?俗话常讲的青春不驻,一年一年的衰老就是变易生死,年年都不一样,不但是年年不一样,月月不一样,天天不一样,一天比一天衰老,哪里是一年一年!这叫变易生死。到什么时候变易生死才尽?给诸位说,到成佛,变易生死就没有了。菩萨还有,到等觉菩萨还有,只有成了佛,变易生死就没有了,这才叫真正解脱,这是我们应当要警觉的。
讲义【以有法身德,能证究竟涅槃,圆证三德秘藏,名婆伽婆。】
『法身』是要有很高的智慧、很深的定力才能证得。那么我们要问,我们在一生当中可不可能证得法身?给诸位说,圆满的证得我们不敢讲,证得一部分是决定可能的,人人都能办得到。在净土法门里面来讲,你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就证得法身了,换句话说,像前面讲的法身、般若、解脱你都有,虽然不像佛那样圆满,你也有个一分、二分。我们一般所讲生死自在,这是决定可以办得到的,这不是妄语,可是你一定要懂这个理论,要依照正确的方法去修学,那就是一开头一定烦恼要轻,一天比一天少,智慧一天比一天增长,要这样修才行,如果我们的烦恼一天比一天增加那就没希望了,所以这桩事情完全在乎个人。
这部经 ,是佛在什么地方讲的?前面这个婆伽婆就是释迦牟尼佛。在一般经 里面都记载著很明确的道场,像我们看的《华严经 》在菩提场,《弥陀经 》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都有一个确定的场所。现在我们要是到印度去观光,释迦牟尼佛那些古迹都还在,只树给孤独园遗址还在,虽然房子没有了,墙倒了,那个痕迹还在,灵鹫山都可以看得到。这部经 很特殊,你看看佛在什么地方讲的,我们看底下经 文:
经 【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净公上人]《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十六集)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