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20|回復: 21
|
净公上人讲解自欺欺人集锦
[複製鏈接]
|
|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讲解自欺欺人集锦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一卷
前言
尊敬的净公上人说过:“今天,现在的人接受西方教育,中国传统教育丢掉了,传统教育的根就是孝道。不学《弟子规》,不要孝顺父母,中国文化的根毁掉了,这个民族的文化会跟著消失。历史上,地球上出现四个古文明,三个都消灭了,唯独中国还存在。中国在我们这一代如果救不起来,肯定会消灭,这是我们生在这个时代,遇到头一桩大事。我们能够把佛法救住了,传统文化救住了,那是无量无边的功德,会让这个世界往后出现千年盛世,肯定的。”“一切要从教育著手,要从教育上下手。”当今,中华传统文化面临灭绝危险。所以急需延续、拯救中华文化。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儒家说“仁者爱人”, 又讲「仁者无敌」,一个仁慈的人他心里没有冤家对头。佛家说对人要慈悲。佛法是教育,是佛陀的教育!尊敬的净公上人说:“「受持三皈,具足众戒」,是建立在十善业道的基础上。你没有这个基础,三皈五戒都没有办法落实;没有基础。所以,三皈五戒全是假的,都落于有名无实,说得不好听一点,自欺欺人,自己以为怎样怎样,到最后还是搞三途六道。印光大师教诫学人,他说得好!有人向他请教:「怎样能入佛法?」他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诚是什麽?诚就是具足十善业,这是真诚。心与十善业不相应,诚在哪裡?诚,绝对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一定要落实在我们生活当中。落实在生活当中就是十善业,十善业的圆满就是如来的佛果。”“『显示修习菩提道』,「显」是做出来,是把自己的修学,要用研经来说,经典里面所讲的义理,所说的方法、境界,完全落实在自己日常生活当中,这叫显示;「修」是修正错误,凡是与菩提道相违背的,我们把它修正过来。「菩提道」在此地,就是指三学六度。我们不指示出来,这菩提道就感觉太玄太妙了,到底是什么?浅而言之,是五戒十善,这是菩提道的开端,菩提道要从这个地方走。换句话说,五戒十善要是不能够真正做到,菩提道就没有了。所以章嘉大师常常给我提示「戒律重要」,它是第一步,是起步。没有第一步,哪来第二步?第一步又从哪里做起?从真诚不妄语做起。不自欺,不欺人,要真正做到。可是今天这个社会,一般人学佛,你要跟他讲不妄语,不行!做不到,现在不妄语就不能活,做生意不打妄语怎么能赚钱?跟政府往来,不打妄语怎么能少缴税?想尽方法找法律的漏洞,少缴一点税,多赚一点钱,这个学佛就难了。也有人有所谓方便妄语,话说得很好听,佛家有句话「方便出下流」,方便妄语怎么样?将来就是饿鬼、地狱、畜生三恶道,往下面走了。那我们看到,佛菩萨有没有妄语?也有。佛菩萨何以打妄语?他那不叫破戒,它叫开缘,救度众生。我们在经典上看到,猎人追他的猎物,追一只兔子,这个修道的人明明看到兔子从这里跑掉,猎人问他:你刚才有没有看到兔子?看到了。跑到哪里去?那边去了。救它一条命,两面都得救。兔子命救了,那个猎人也不让他杀生,两边都救了。这个时候可以妄语,妄语是两边都救了,这是智慧,这是慈悲,这叫开缘,这不叫犯戒。这种情况之下可以,不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不可以。所以持戒,凭感情持戒,不行!那是小福报,人天都不见得能得到,三界有漏的小福报。持戒要智慧,对人对事对物千变万化,通权达变。戒律是活的不是死的,感情持戒,戒律是死的;智慧持戒,戒律是活的。目的是帮助你得定。”“十善业里头最重要的是口业,所以世尊在《无量寿经》里面讲这三业,他把口业放第一,「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他把它摆在第一。身口意,通常我们都是这样说。他把口摆在第一,口业要不能够修、不能控制,其他做不到。最容易犯的是妄语,不诚实,最容易犯的。学佛要成就,从哪里学起?老实。老实人没有一个不得度,没有一个不成就,所以一切从诚实下手。对自己要诚实,不自欺;对别人要诚实,不欺人。纵然是善事善缘,也要有智慧、有分寸。菩萨度众生确实有善巧方便,但是那个里面是智慧,绝对不是情识。我们晓得,每一条戒都有开遮持犯,十善业道也有开遮持犯,有智慧才能够通权达变,知道什么情况之下应该怎样做。无论怎么样做法,绝不能够欺长上,我们的师长,现在社会讲我们的领导。我们就是权巧的做法,要告诉师长,要告诉父母,要告诉自己的领导,为什么?他是教化整体的,是统筹全局的,他要不能够了解,他可能有一些政策就产生错误,必须让大家知道。像居士林是个团体,团体怎么样才能做得成功?团体里面每个成员自行化他,都要让董事会的董事们了解明了,他们是领导,知道我们自己先怎么学法,我们怎样劝导众生,他们通盘了解,才知道怎样把佛法来推行,顺利的推行。如果我们各自为政,在外面乱搞,他就没办法了,这个道理一定要懂。纵然我们做错事情也要报告,为什么?他了解之后,他有方法弥补。如果我们隐瞒,将来出大纰漏,他不晓得,无法补救。所以上跟下要通,中国古人讲政通人和。这一不通,麻烦就来了,可能就引起灾难。”“禅宗祖师勘察行人,常常问「会么」?会了,你就转凡成圣,你就是菩萨,就不是凡夫;不会,你是凡夫,你不是菩萨。真实功夫就是这一念的转变,真正转过来了,佛家的教学「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你这一转统统转了,圆满功德。为什么你转不过来?你对於这些道理事实真相没有搞清楚、没有搞明白,你转不过来。转不过来还是随顺烦恼、随顺习气,轮回心造轮回业,每天念经念佛都是轮回心,都是轮回业;换句话说,你出不了轮回。你念头一转,转过来了,转轮回心为大菩提心。怎么转法?转自私自利为利益一切众生;利益一切众生这是大菩提心,自私自利是轮回心。真转过来,毫无疑虑的转过来,不必去想著提防这个、提防那个,那你没转过来,还是轮回心。真正转过来,什么疑虑统统没有了,圆满智慧现前了。世间人为什么?这个不行,我的损失太大,这有害无利!念念想到利害,念念想到得失,依旧是轮回的念头。真转过来了,没有利害,没有得失,没有是非,没有人我,真转过来了。还有一念想这个、想那个,没有转过来。转了一半,那一半没转过来,假的。一转一切转,不可能转了一半,那一半没转,这是自欺欺人。一百分,九十九分我都转过来了,还有一分没转过来,还是假的。印光大师《文钞》里有个故事,有个参禅的修行人,遇到印光法师,跟印光法师说,宗门一千七百则公案,《五灯会元》里说的一千七百则公案,他说:我差不多都参破了,都参透了,还有五、六条没有参破。印光大师回答他一句话:一千七百则公案有一条没有参破,你就完全没有参破;一条参破,一千七百条统统参破了。这个人听了之后,一下省悟过来,不参禅了,跟著老法师念佛。告诉你转境界,你说「九百九十九条我都转过来了,还有一条没转过来」,你全部没转过来。佛说得好,一转一切转,一切即一,一即一切,这个话讲得透彻到底。千万不要贡高我慢,以为自己了不起,自己是生死凡夫,不免三途果报,有什么了不起的?修行的功夫在哪里见?无论你修什么法门,功夫在你生活日常的表现,你还有没有烦恼习气?如果还有烦恼习气在,你没有功夫。你修行有没有进步,就看你烦恼习气是不是一年比一年少,一月比一月少,那你功夫有进步了。你有没有成就?那要看你烦恼还有没有,烦恼习气没有了,你成就了,这个成就是你不会再堕落轮回了。”有感于此,笔者敬集净公上人讲演中关于“自欺or欺人”的文字于一编,以飨读者。
惭愧佛弟子:妙音
2018年5月26日
...勤到正道,这是第十六这一面,「三十七道品」。第十七面头一个字是错字,大家改正过来,「止庄严故」,它是止观,止、观、方便。诸位看看这个经文的排列,大、小乘,宗门、教下,显教、密教,全都在其中,全都是以十善业为基础。不认真修十善业就不是学佛,可以说,你在佛法裡搞一辈子,你一无所成。你再仔细观察真正念佛往生的人,无论他是什麽身分,无论他是哪一个行业,在家、出家,决定具足十善业;不能具足十善业,决定不能往生。
由此可知,我们要想在这一生往生西方淨土,三福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四句要做到,然后你才可以拍拍胸脯,肯定有把握往生。你这四句做不到,这个四句,我们过去讲的时候讲得很详细,孝亲尊师、慈心不杀,就是落实在十善业道上;如果没有十善业道,孝亲尊师都是假的,你也没有慈悲心,前面三句统统没有;都是落实在修十善业。所以希望同修们要特别的注意到,决定不能够疏忽,这个是佛法修学的根本戒裡面的根本戒。
「受持三皈,具足众戒」,是建立在十善业道的基础上。你没有这个基础,三皈五戒都没有办法落实;没有基础。所以,三皈五戒全是假的,都落于有名无实,说得不好听一点,自欺欺人,自己以为怎样怎样,到最后还是搞三途六道。印光大师教诫学人,他说得好!有人向他请教:「怎样能入佛法?」他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诚是什麽?诚就是具足十善业,这是真诚。心与十善业不相应,诚在哪裡?诚,绝对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一定要落实在我们生活当中。落实在生活当中就是十善业,十善业的圆满就是如来的佛果。
诸位如果细心的话,我们常常看到佛菩萨的画像、佛像,菩萨像都没有,你看看佛的画像,佛颈子部分有一个圆光,圆光上面写了三个字,我们常常见的有用中文写的、有用藏文写的,也有用梵文写的,都是一个意思,念「唵、阿、吽」。「唵阿吽」是什麽意思?唵是身,阿是口,吽是意,身口意三业清淨,三业纯善,这三个字就是十善业道。十善业道圆满,成佛。大家不要看轻,等觉菩萨还要修,何况我们初发心?十善、五戒,常常连起来讲的,这是行门的根本,从初发心到如来地都不能离开,须臾不可离者,这叫道。这是正道,这是佛道,我们怎麽可以掉以轻心?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想想与这十个纲领相应不相应?不相应,那就是恶业。翻过来就是十恶业,造作十恶业的是三途地狱。佛在经上常常教诫我们,上品十恶,地...(净公上人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七七集) 2000/09/22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077》)
...身,这是一切;头目脑髓、任何一个部分,是这「一切」裡面的「一」。一不能离一切;一切就是一,一就是一切。我们常常跟大家说明这一句阿弥陀佛名号,说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为什麽?这一句名号就是圆满的四十八愿,圆满的四十八愿就是全体的《无量寿经》;一扩展到诸佛如来所说的一切经教,都不离这一句佛号。佛号功德不可思议!不能够只抓住这一个局部,全体不要了,这是决定错误的,我们学佛一定要真的搞清楚。
所以「本愿」是什麽?真正把淨土经论全部通达了,抓住这个纲领,这就对了。不是说我抓住这个纲,网不要了。譬如打鱼,网的总绳子叫纲,我这个纲抓住了,网没有了,这成什麽话!纲抓住了,下面是网,全部都抓住了。他们现在这个本愿搞错了,只抓住纲,网没有了。你们要画个漫画,画得就很有趣,他就打鱼,只抓住个纲,下头没有网。古人提倡本愿念佛,他抓住纲,下面是大网。诸位细细去想这个意思。他提倡本愿,可惜他不懂得什麽叫「本愿」。所以经不能不读,不能不深入研究。往生西方极乐哪有这麽容易、哪有这麽便宜?你的心跟佛的心不一样,你的行为跟佛的行为不一样,念佛都不能往生。他这个不管怎麽不一样,只要是念一声「阿弥陀佛」就能往生了,这是自欺欺人,决定没这个道理!
末后一个问题,他说:「现在有人不但攻击夏莲居老居士的《大乘无量寿经》会集本,并且还高声惊呼什麽『净公上人现象』。」
答:这个了不起!我还变成「现象」了。这个可以不必去理会他。他虽然攻击,他不相信,这个世界上相信的人还很多。他不相信,我相信,我们在这个会集本上得到了真实的利益。我们相信我们在座有不少同修都是发心学习这部经典、弘扬这部经典。在你讲经弘扬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现象,讲这部经的时候法缘特别殊胜!你不相信可以试试看,你讲一遍会集本,讲一遍康僧铠的本子,你看看哪个听众多,你看看哪个法缘殊胜,一比较,立刻就知道。五种原译本跟其他的版本你都讲讲看,你做一个比较,这个本子法缘特别殊胜。它殊胜从哪裡来的?诸佛加持的,龙天拥护的。
讲到感应,我最近听到从中国来的一些同修告诉我,说他们看见有鬼神附身说话,现在鬼神裡头好多都在念会集本,都在听讲经,都在学佛。连鬼神都在学习了,我们要不好好的学,连鬼都不如了。这是真话。其他的我们都不必过问,以平心静气对待现实,以真诚的爱心对一切人事物,老实念佛,求生淨土,决定是依教奉行。经典的道理要通达,方法要清...(净公上人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一0九集) 2000/12/25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109》)
...个世间很短暂,一百年光阴,一弹指就过去了。你到哪裡去?到恶道去。谁教你到恶道去?你自作自受,没有任何一个人干涉你,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左右你。你作佛、你下地狱,完全是你自己的事情,什麽人都帮不上忙,什麽人也障碍不了,佛菩萨对你也无能为力,这个一定要懂得。
佛菩萨对众生的慈悲、对众生的加持是教学,教导我们。我们能接受教学,能够领悟,能够改过自新,「回头是岸」;从哪裡回头?从六道回头,从十法界回头,我们向一真法界,这叫回头是岸。六道、十法界是什麽?是妄想、分别、执着。「回头」就是我们要把妄想、分别、执着捨掉,要捨掉六道!六道最重要的业因就是「见思烦恼」,见思烦恼造成六道轮迴。「见惑」归纳五大类: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五种错误的想法;「思惑」:贪、瞋、痴、慢、疑,这五种,五大类。你把见思烦恼总共十大类统统放下了,统统捨掉了,从这裡回头,这一回头就是十善业道。
所以,如果对于「见思烦恼」不能够理解,这些名相很繁琐,也不太好懂,你就记住最简单的「十善业」。十善业的反面是十恶业。从杀、盗、淫回头,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从妄语、两舌、恶口回头,我们一生不打妄语,不自欺欺人,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你就真的回过头来了。「回头」,回头是佛菩萨,就不再作凡夫,我们要去作佛、作菩萨了。意三就是贪、瞋、痴。从贪、瞋、痴回过头来,不贪,不瞋,不痴。不但世间一切法不贪,出世间法也不贪,你的念怎麽会不清淨?这个时候才「一心正住」,对待一切众生,就跟诸佛菩萨一样,自己决定是一心正住。教化众生,他是菩萨种性,用「六度」教他;他是声闻种性,用「四谛」教他;他是天人种性,用「十善、四无量心」教他,这是教化众生的方便。与自己一心正住有没有妨碍?决定没有妨碍,这样才成就无量无边真实功德。
我们的心究竟安住在哪裡?《金刚经》上佛教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就是正住,「无所住」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个难!不是凡夫能做得到的。我们凡夫做不到,怎麽办?佛这才为我们说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这是方便。诸位要知道,所有的佛法全是方便法,真实法说不出来的,能说得出来的,全是方便法。所以佛在经上才告诉我们:「法尚应捨,何况非法?」佛能说得出来的,佛能表现出来的,全是方便法。聪明人从方便裡面悟入真实,这就是佛的教学真谛,从方便悟入真实。没有方便,对我们来讲,...(净公上人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一一二集) 2000/12/28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112》)
...宗圣贤的教诲,扩充自己的自私自利、贪瞋痴慢,前途是阿鼻地狱、饿鬼、畜生。现在摆在我们面前两条路,我们自己要知道选择。
在我们现前这个时代,社会风气不良,诱惑的力量太强大了。没有相当的定力,没有相当的智慧,要是说不迷于五欲六尘,这个人是佛菩萨再来的,决定不是凡夫,凡夫是决定免不了受影响而堕落。用什麽方法帮助我们?头一个是帮助自己,天天要听圣贤之道。从前人说:「三日不读圣贤书,面目可憎。」那是古时候,还能支持三天。我们今天三天都支持不住,甚至于说三个小时都支持不住,你能够三个小时不动心吗?古时候读书人能支持三天。世尊当年在世的时候,一般弟子能够支持半个月,所以才订下半月诵戒,能支持半个月。现在不行了,天天要听,天天要读,决定不能间断。这样我们用个三年五载、十年八年,这个根才有一点根基;换句话说,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才不会被境界所转。没有个十年八年的根基,想不为外境所动,没有这个道理。
今天无论在家出家的同修,要在这个地方扎根,你要是没有根,五根五力,道业决定不能成就;说个老实不客气的话,前途决定是三途,得人身都不容易。人身要五戒十善具足,你有没有这个本事?所以我们今天不可以自欺欺人,欺骗别人罪就很重,欺骗自己那是极重的大罪。用什麽方法来救自己?我们想来想去,还是印祖的办法高明,毕竟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等觉菩萨给我们现代人的指示不会错;《了凡四训》、《感应篇》、《安士全书》,印祖一生的教诲,特别是教导现代人,他用这三样东西。这三样东西要能够发挥力量教化全世界众生,最好的方法是拍成电视剧,我们努力向这个方向去做,这真正是挽救世界劫运无量无边的功德。天下事,古人所讲的「有志者事竟成」,这个事情绝不是为自己,是为世间苦难众生。印祖在当年极力提倡,目的无非是希望后继有人,我们懂得他的意思。
我一九七七年在香港讲经,住在倓虚老法师建的中华佛教图书馆,我在这裡面看到弘化社流通的这些经书、善书,我看到非常欢喜,因为弘化社校对非常精确,错字很少,我们称之为善本。我检查版权页裡面印的数字,发现到这三样东西它们流通量超过三百万册,我当时非常惊讶。这三样东西都不是佛经,印光大师为什麽这样极力提倡?在那一个时代流通三百万册,吓人!现在无所谓,现在印刷技术提升,速度加快,成本降低,流通三百万册是很平常的,那个时候流通三百万册的确是惊人。
所以我想了很多天,他为什...(净公上人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一一四集) 2000/12/30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114》)
...猗柔顺而无强暴故」。这个地方「轻安」,它举了三个例子。我们佛法一般讲「法喜充满」,轻安就是法喜充满。《论语》裡面讲「不亦说乎」,不亦悦乎就是轻安的境界。经典裡面也常常有这样的句子,「常生欢喜心」,这都是属于轻安,都是属于功夫得力的现象。你修行功夫得力,你一定会得到,我们讲的「很快乐」,这个快乐不是从外面来的。外面来的,我们中国古人用的词句是有分别的,外面来的欢乐叫「乐」;不是从外面来的,从内心裡面功夫显现出来的叫「悦」。所以「悦」跟「乐」看起来好像是一样,实际上它的根不一样;悦是从内心裡发出来的,乐是从外面,好朋友聚会,乐是从外面境界上来的,这有差别。所以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尤其是很久没有见面,来访问,是非常快乐的一桩事情,是人生的乐事,那是从境界上外来的。这个轻安不是的,是从内心裡面生出来,真正是常生欢喜心。
怎样才能得到?这三个例子都好。第一个身、口,三业身业、口业粗重的烦恼离开了;换句话说,口四种过失离开了,虽然没有把根断掉,至少不起现行了,你就能得轻安,就能够得喜悦。真正做到不妄语,不欺骗别人,当然也不会欺骗自己。世间人造业最重的无过于自欺欺人,口业头一条就犯了。人生真正快乐的事情,司马光说得好,他老人家一生做到了,「事无不可告人言」。他心地多麽光明正大,一生所做的事情,没有一桩事情是不能告人的,你就想到他多快乐!如果我们做的事情还有见不得人的,不敢告诉别人的,你的心裡面多苦!你怎麽会有喜悦?儒佛都跟我们讲这个大道理。
所以我们修行,头一个就不能够自欺、不能够欺骗别人,从这裡下手。《无量寿经》讲的善护三业,第一句就是「善护口业」。它不从身语意讲,它次序颠倒过来,头一个讲口业,这个意思很深很深!因为造业,身口意造业是口业最容易造,造得最多的、最严重的,所以佛把它摆在第一条。我们要懂得佛的意思,要知道从哪裡修起,头一个「不自欺、不欺人」。
第二个「不两舌」,绝不挑拨是非。在甲的面前说乙是非,在乙的面前说甲的是非,这决定不可以,最伤德性,许许多多重大的罪业都是从这个地方所生的。所以杂心閒话我们一定要防止,别人的隐私不但不可以打听,最好连听都不要听。我不要听,别人偏偏来跟我讲,怎麽办?你也不能叫他不讲。这一点大家就要学许哲的本事,许哲那一套就是诸佛菩萨所用的。这个本事是什麽?「听而不闻」,功夫高了。你讲我都听,我也点头,一个字都没有入进去,这是真功夫!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所以诸佛菩萨能够跟一切众生和光同尘,跟一切众生四摄法裡面「同事」,那个本事多高!
这个功夫到底是什麽?十二因缘裡面的「爱、取、有」,最后那个「有」字她没有,所以跟一切众生同事,可以有「爱」,可以有「取」,最后没有「有」,这个太高明了。六根跟六尘接不接触?接触,接触裡头我们一般人看到有爱、有有,她还有感情,但是怎麽样?她心裡头不落印象。那个「有」就是落印象,阿赖耶识裡头落了印象,她没有印象。我们很难想像这个境界,在新加坡难得,许哲居士做了个样子给我们看,我们懂得了。
她举的那个例子,你想想就很有趣味。李木源居士问她:...(净公上人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一三七集) 2001/3/18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137》)
...;得到福报,他必定造罪业,为什麽?他没有善根,福报享尽必定堕落。这个例子太多太多了。
此地给我们做了一个总结,如来果地上究竟圆满的智慧德相都从十善生。这个地方有三个名词,名词我们也要略略的介绍一下。第一个「十力」,《大智度论》上讲的「佛果十力」,这十种特殊的能力;这十种能力菩萨也有,但是不圆满,如来果地是究竟圆满。
第一条「是处非处智力」,是处非处智慧的力,「力」就是「起作用」。这一条内容是什麽?「知一切众生因缘果报」。所以佛度众生容易。一切众生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无量劫来,你造作的业因、所受的果报,佛都知道。我们自己不晓得,佛晓得。自己非常健忘,都忘掉了,佛清楚。佛怎麽清楚?你自己忘了,不错,你的档桉都在,一丝毫遗失都没有。档桉是什麽?阿赖耶识,无量劫来你造作的业习种子全收藏在裡面。佛能够见到你的阿赖耶识所含藏的习气种子,所以他都知道。我们自己这个档桉放在哪裡自己不晓得,自己忘了,也找不到,佛可以把你的档桉调来看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个「调」比现在电脑还快,电脑还要按一下键,他不需要按的,全部都出来了。所以我们起心动念、一切造作,怎麽能瞒佛菩萨?你要瞒,那统统是自欺欺人,没有这回事情的,自己欺骗自己、自己安慰自己而已。古德说得好:「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我们起心动念,天地鬼神都清楚,所以自己要想想:我这个念头,我这个言语造作,会不会得罪天地鬼神?也就是说,天地鬼神见到了,他欢不欢喜?
《了凡四训》裡头就讲得很清楚。了凡先生接受云谷大师教诲之后,他就很认真的断恶修善。但是毕竟是凡夫,烦恼习气很重,第一次发愿做三千善事,十多年才圆满;你就晓得,他跟善恶奋斗是花了多少时间、花了多少精神。第二次发愿修三千善事,两年就成功了。第三次发愿做一万件善事,一念就成功了。逐渐逐渐心地到纯善,不自欺了,才能感动天神。人之所以不能成就,没有别的,了凡先生说得很好,古人讲的「因循」。因循就是马马虎虎,随随便便,不认真去做,自己总是原谅自己,错在此地,所以不能成就。一定要克服这个难关。了凡先生克服这个难关,我们从他的《四训》裡头来看,他至少用了二十年的功夫,头一关突破了,以后进展就快了。我们要不是发勇勐心,这一关很难突破。所以因果多重要!如来十力头一条讲因果,也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叫「是处」。什麽叫「非处」?种善因得恶报,没有这个道理,叫「非处」,无有是处;造恶因得善报,也无有是处。种善因一定得善果,造恶业一定得恶报,这叫「是处非处智力」,真实智慧。
第二条「业智力,知一切众生三世所有诸业」,业是造作。你所造作的,不外乎三类,第一是善,第二是恶,第三叫无记。无记就是说不上善、恶,这叫「无记」,无记业没有报。但是,虽没有报,都落在无明裡头。第三条「定智力,知一切诸禅三昧」。我们知道,从色界天以上,果报是禅定;一直到如来果地,都是定慧,定慧的成就,定中有境界。种种不同禅定境界功夫,从世间到出世间,佛都知道,所以佛才有能力度九法界众生。初禅以上,你要是对于禅定三昧的功夫境...(净公上人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一五四集) 2001/3/30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154》)
...,里面储存着一部《大藏经》、一部《四库全书》,感到非常惊讶。如果在《华严》上说的,一粒微尘里面储藏有整个宇宙的信息,那怎么能比?我们科学技术差太远了。一微尘里头储藏全宇宙的信息,还有过去现在未来统统在里头,没有边际,广没有边际,深没底。这是什么?这是自性,就是前面我们所学过的“自性清净圆明体”。所有现象是体变现出来的,变现出来的现象,每个现象里面,像微尘、毛端,里面你都能看到整个的全体,自性清净圆明体,统统在里面。所以佛常常讲这个境界叫不可思议,你没有办法去想。不可思议这个意思是双关语,只要你不思不议,你就见到。不思不议是什么?把妄想分别执着全放下。有思有议就是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见不到,我们就迷了,就心不清净,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心浮气躁,你就体会不到。真放下,恢复到清净心,这个境界就现前,妙极了。
一尘,任何一尘都普周法界,遍法界虚空界的信息他通了,一丝毫障碍都没有,通了。我们想想,如果这个事情是真的,我们才起心动念,你说那个人知不知道?他能收这个信息,他什么都知道,就像电脑连线一样,我起个善念,他统统知道,起个恶念也知道,还有什么能瞒人的?没有。所以我们要是隐瞒别人,那叫自欺欺人。我们可以欺骗自己,可以欺骗这些烦恼习气很重的这些众生,可以欺骗他们,对于真正有修行的、有定功的人,没法子欺骗。六通里头有他心通,他心通排在第三,首先最容易得到的天眼、天耳、他心,他心是别人心里起什么念头你知道。宿命,宿命是知道自己过去未来,为什么会知道?因为时空突破了。然后就是神足通,神足通是变化,千变万化。最后一个叫漏尽,漏尽是比喻,就是你的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断尽了,我们今天讲妄尽,妄尽就是漏尽通,就还源,回归到自性。
知道普周法界,我们该不该动念?不应该,为什么?动念就错了,清净心里头不起一个念头,这是对的。办事呢?办事就是事情只要一现前,你一接触,你自性里面智慧现前,智慧来办事,妙!绝不会有错误,绝不会有后遗症。我们现在办事,起心动念去想一想,错了,烦恼在办事,起心动念是烦恼,烦恼办事哪有不错误的事情,哪有不给自己添麻烦的事情?从这里你要知道,诸佛菩萨是智慧办事,不是烦恼办事,从什么时候开始?从阿罗汉开始,因为阿罗汉见思烦恼断了,他还有妄想、还有分别,但是在他那个阶段里面就智慧做主,而不是烦恼做主。六道里头不行,非想非非想处天还是烦恼习气做主,智慧没现前,这个我...(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三十八集) 2009/5/23 台湾高雄 档名:12-47-38》)
...,我们知道究竟说是什么?不可说、不可说,这个话是究竟。能说得出来的都是方便。所以佛法到终极怎么说法?唯证方知。你自己没有证得这个境界,怎么说对你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所以佛法重视证,这就是科学的精神,不是我听哪个讲的。听佛菩萨讲的都要唯证方知,听人说的、听鬼神说的,我们用什么态度?也要唯证方知,这就对了,这个佛法就不是迷信。佛法是科学,为什么?它求证。你证到了,别人没证到,那你要给那个没有证到的人说法,你得有善巧方便。他不能证知,没有办法用现量,可以用比量,用推理的方法告诉他。他觉得是有理论依据,这可以相信,虽然没有亲证,他也不怀疑。这种方式,佛菩萨在教学当中常常使用,我们要把它学会。
当我们看到江本博士对水实验的这个成就,我们就可以举一反三。知道什么?所有物质现象都有见闻觉知,都有受想行识;换句话说,统统都能看、能听、能接收人心想的意识,它能接收到,不能小看它。在家里面桌椅板凳,物质;茶杯、毛巾,甚至我们居住的房屋,下面是土地,所有这些建筑物,它们有没有见闻觉知?它们能不能看、能不能听、懂不懂得我们起心动念?全懂。起心动念你能瞒过谁?瞒自己。古人说的这个话非常有道理,叫什么?自欺欺人,其实什么你都瞒不住。人该不该做个好人?该做好人,好人有好报。不要好报也应该做个好人,为什么?与性德相应,性德是善。我们老祖宗早就明了,这个话不是随便说的,肯定像佛菩萨一样明心见性,才能说得出这么一句话,“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这不容易说出来的,这是诸佛如来才能说得出来。善心善行,你跟自性相应,这是性德流露。一切不善呢?违背性德。违背性德,你起心动念,所有境界随你的念头在转,我们不善的念头就变成现在所谓自然灾害。我们喜不喜欢?不喜欢,不喜欢就不能有不善的念头。
佛在大乘教里告诉我们,贪心所感的是水灾,无止境的贪婪,水灾出现了。瞋恚所感的是火灾,地球的温度不断的在上升,什么原因?我们冷静想想,现在居住在地球上的人脾气不好,很容易发怒。这感得什么?感得地球温度上升;严重,感得地球里面的火山爆发。愚痴感来的是风灾,台风哪来的?愚痴感来的。什么叫愚痴?真假不分、邪正不分、善恶不分,甚至于连利害都不懂。愚痴!什么对我有利、什么对我有害都不知道,这就感来风灾。很容易怨人、恨人、心地不平、傲慢嫉妒,他感来的是地震。所以佛教给我们化解灾难的方法,一句话,“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九十四集) 2009/9/5 台湾 档名:12-47-94》)
...,所以我们的言语,我们六根的能力连思惟都达不到。佛法讲“唯证方知”,你才晓得它存在,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从来也没离开过我们。遇到缘它就能起现行,叫“能生万法”,能生万法是它遇缘,什么缘?这个缘就是现在科学里面所讲的波动。有科学家曾经说这个世间没有物质,什么都没有,只是波动,所有一切万物是波动频率不一样,你所看的境界不相同,频率不一样。这个频率非常快速,我们无法想像。频率慢下来就变成虚空,所以虚空不是真的,空间;再慢一点就变成现象,自然现象,气体像空气,气体;再慢一点,它就变成液体;还要慢一点,它就变成固体。同一个分子,波动的频率不一样,它产生变化。
科学家这个发现跟佛经上讲的一样,所以一切法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可以受用你不能执着,也就是你可以受用它,你可以欣赏它;你不能控制它,你也不能占有它。我们以为我都能控制、都能占有,假的。你要不相信,你想想,你能不能控制你身体?如果能控制身体,它年年十八多好,它为什么要老?你控制不了,刹那刹那都不能控制。连自己身体都不能控制、都不能占有,身外之物你要是说你占有、你控制了,那不叫大笑话吗?我们以为是真的,佛菩萨听了,迷惑颠倒,自欺欺人。诸佛菩萨能不能控制、占有?不能,所以他从来没有控制的念头,也没有占有的念头。佛菩萨示现在这个世间,出现在世间,在十法界,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是对的,法尔如是!就是随缘而不攀缘,他得自在,他没烦恼。怎么知道缘生?智,智慧“能鉴众缘”,对于宇宙之间万事万法怎么来的、怎么变化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总的来说,‘缘相本空’,刚才讲是波动频率不一样,没有一样是真的,确实除了波动之外,什么都没有。而波动自己本身也没有自性,也没有自体,之所以能够现相,确确实实它真正的因素,第一个因素就是自性里本具的能量、信息。现在科学里面讲三样东西,它有物质,佛法里不讲物质,自性里头只有两样东西,能量跟信息。物质是什么?物质是有了波动现象之后,能量变成物质,信息就变成精神现象。这是宇宙之间两种现象,一个物质现象,一个精神现象,能量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智慧德相。所以你要晓得“缘相本空”,缘是因缘,缘就是振动,相就是它产生的现象,无论是物质现象、是精神现象、是自然现象,现象这三大类就包括尽了。我们看到的太空是自然现象,树木花草、山河大地是物质现象,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是精神现象,都是空而无自性,这...(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一0一集) 2009/9/12 台湾 档名:12-47-101》)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二卷
...福美满?是在这一生把所学的功课都学完。学什么功课?前面说过,行菩萨行,那是功课。布施修圆满,这六度是性德,对治的是什么?是六种严重的迷惑。贪婪没有了,不但贪婪没有,极小的那个贪的念头都不生,这一门功课学完。不但不造恶业,一丝毫的恶念都不起,你这门功课也毕业了,持戒波罗蜜圆满。没有怨恨心,不但没有瞋恚,无论受到什么样的伤害,没有一丝毫怨恨,忍辱波罗蜜圆满。也就是我们的烦恼习气统统断尽,这叫真正的幸福美满,为什么?你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你过的是什么生活?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的生活。在哪里?就在现前,就在当下。你的贪瞋痴慢疑恶见统统断尽,你的六度四摄法圆满,人间天上没有能够跟你相比的。
我们再看下面,“随众生所感,万类殊形,而不失自性”,这是众生有感,佛就有应。“经云,汝应观佛一毛孔,一切众生悉在中,是为潜入无碍”。十方三世诸佛如来在哪里?每一个毛孔里头都具足。我们身上多少毛孔?再给你说得清楚,每个细胞都具足,细胞要再分析就分成分子,分子再分析就分成原子,再分成电子、再分成粒子,分到最小的现在称为夸克,每一粒夸克都是一切众生悉在中。我们起心动念要说瞒着人,没有人知道,这是笑话,这是自欺欺人。我们起心动念鬼神知道,鬼神知道的有限,诸佛菩萨是圆满的知道。
我们再看最后一条,“圆通无碍,谓佛融大法界而为其身”。大法界是什么?《华严经》一开头,“华藏世界品、世界成就品”,这两大段的经文讲大法界,大法界是什么?大法界就是如来身,就是自己的身,这叫法身。所以整个宇宙是自己,自己是全宇宙,全宇宙是自己。“理无不具,事无不摄”,理具足,惠能大师讲“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事无不摄是他末后说的一句话,“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就这两句经文。“故一多、依正、人法、因果,此彼无碍”,清凉大师作《华严经疏钞》,这解释《华严经》,讲《华严经》上四无碍,四种,第一种理无碍,第二种事无碍,第三种理事无碍,第四种事事无碍。我们这次学的这十种,这十种完全是事事无碍。“经云,一身为无量,无量复为一,了知诸世间,现形遍一切。是为圆通无碍”。这话是真话,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们从事上说,一切是整个宇宙,万事万法,一是什么?一是自己,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我这一身向外看,向外看那整个世界就是的,一身为无量,无量复为一,一即无量,无量即一,是一桩事情,这圆融无碍。
这桩事情佛为我们说出来,如...(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一0四集) 2009/9/15 台湾 档名:12-47-104》)
...多读、多听,这个机会绝不放过,这叫菩萨。办法就是「单由事相」,专持名号也能往生,这叫事持。执持名号有事、有理。事持,他是因为理不明,我们这一句佛号念下去,理不是完全不明,是不能透彻,理没有透彻,但是这一句佛号还是能够降伏烦恼。这是很浅显的道理,这个一定要懂得。我们心里面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才起心动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把念头给伏住,压下去。这个不难懂,中下根性的人都懂。
如何与「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相应,这个难懂。这个不懂不怕,就单从事相上来持,我念念都能够伏贪瞋痴,念念都能够伏分别、执著、妄想,念念里面有信愿行,这就行了,就可以往生,可以念到功夫成片,可以念到事一心不乱,理一心达不到,那就很不错,就很难得。如果这些理论统统搞明白,你这一句阿弥陀佛叫理持。理里面有事,事里头理不明,理里头一定有事,不会说是他理明之后他不念佛,没有这个道理,那就大错特错,那是执理废事,执理废事的人一定落空,古人所谓「说食数宝」,你没修行!凡是明理的人,他这一句佛号二六时中绝不中断,一定比事持的人还要来得勤快、还要来得认真,真修行!他识货。凡是理上懂了,事上不肯干,他未必是真正识货,他是冒充识货,那是假的,自欺欺人。诸位要晓得,理持决定不废事持。
演【三根普被,上下兼收,作末法最后方便。为一经大旨也。】
佛经灭尽的时候,《弥陀经》还能够留一百年,《弥陀经》最后灭,所以作末法最后方便。法灭垂尽最后一百年,你要是见到《弥陀经》,执持名号还是能往生,还是能成就。所以这部经,不单释迦牟尼佛,是诸佛彻底悲心,真正是能度一切众生。不像其他的法门,其他法门说老实话,大多数都是给你作结缘,阿赖耶识里头薰习一个佛法的种子,想一生得度谈何容易!要想一生得度,只有这个法门。所以诸位要认识清楚,这部经是佛法里面第一经,舍这个法门没救。我们在一生当中能遇到这个法门,算是你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缘,你才会遇到。遇到一个当生成佛的法门,这到哪里去找!遇到之后真正认识,抓住决定不放松,一切法门可以舍弃,这个法门万万不能舍弃,这是我们真正幸运。无量劫以来都没能抓得到,没能够遇得到,纵然遇到,遇到也不识货,那等於没遇到。这一生我们有莲池大师、古德大师为我们这介绍,我们的心眼开了,识货了。如果没有这两位大善知识帮助我们,在旁边给我们讲解、说明,我们还是不识货。这是一经宗旨,《弥陀经》宗旨所在。第二个意思:
...(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三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003》)
...下了,都舍了,这叫真清净。如果你把四圣六凡统统舍掉,你就是莲花化生。
演【从悟而迷,是为胎藏受生。】
凡是胎生、卵生、湿生的,化生里面是一部分,决定是迷不是悟,所以六凡境界里面,这个生态有四大类:胎、卵、湿、化。觉悟之后,这个悟是大彻大悟,是真正的觉悟了。真正觉悟,最起码要把见思烦恼放下,确实舍掉了。见思烦恼通常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见惑,一类是思惑。见惑里面,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真放下了,确实没有了。思惑里面,悭贪、瞋恚、愚痴、傲慢、对於圣教的怀疑,就是对於佛法所讲的这些理论方法怀疑,这些也统统放下了。见思烦恼统统放下了,这个时候才叫正觉,觉悟了,所以佛法里头「悟」的标准是在此地。
说某人开悟了,开悟,他还有贪心,他还有瞋恚心,这个决定没有开悟。悟了的人,决定没有贪瞋痴,悟了的人,心一定是清净的、平等的、慈悲的。所以从清净、平等、慈悲,能够检查我们自己是不是真的开悟?如果还有人我的界限,没开悟,为什么?我执还在,没有断掉。如果还有高下之分,没有开悟,决定是迷,没悟!悟了的人,他的心是清净、平等、大慈大悲。
骗人是造罪业,骗自己那是最愚痴之人。如果是自欺欺人,这样的人果报是在三途,他怎么能成佛作祖?哪一个佛菩萨是自欺欺人的呢?没这回事情。别人怎么做法,不管他,要紧的是自己应该怎么修法。所以佛法,经典是教训我们自己一个人的,与别人不相干;戒律是教我们个人遵守的,也与别人不相干,我们的心才能得到清净。所以在境界里历事炼心,炼什么心?就是把经论戒律统统拿来约束自己,这个标准是自己遵守的,不是给别人的,就炼这个。如果我学了戒律,处处拿这个戒律标准去衡量别人,「这个人破了戒,那个人不守规矩了」,我们一天到晚在胡思乱想,一天到晚在分别执著,结果怎么样?把自己毁掉了。这个就是佛法你会用不会用,会用的,成就自己,不会用的,决定毁灭自己,叫自己造无量无边的罪业。
什么叫迷?什么叫悟?迷的样子是什么?悟的样子是什么?自己总得要明了。觉悟之人,身心清净,这就叫莲花化生。所以在四种生态里面,觉悟的人只有一种:化生,决定没有胎、卵、湿,除非他故意装那个样子示现,那是为了利益众生的方便,不是真实的。
演【时时者,即经中所谓,常在於其中,经行及坐卧也。】
这是讲『时时』,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处所,无论这个境界是顺境还是逆境,身心总是清净,决不为外境所干扰,这就是时时莲蕊化生。我们如果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来...(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二十八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028》)
...是平等的,这里面决定没有高下,以这个心为基础。
自受用就是清净,他受用就是慈悲,对待别人一片慈悲,决定平等的慈悲。慈悲不碍清净,清净、平等是体,慈悲是起用,就是用事。慈悲心就是我们世间人讲的爱心。佛法为什么不说爱?怕你迷了。从平等心、清净心里面生出来的爱心,换个名字,叫它做慈悲心,就这么个意思。平常一般人的爱心,从感情里面生的,那个错了,那就是有用无体。如果这个作用同时又具有体,这个用我们就不叫爱,换个名字叫慈悲。其实慈悲就是爱,爱就是慈悲,但是出发点不一样,一个是从清净心生的,一个是从染污心生的,染污心生的就叫做爱,清净心生的就叫做慈悲。
再说明白一点,清净心里面生的慈悲,真爱!为什么?它不变,是真的!因为清净平等心是真心,真心里面起的作用是真的。情识里面生的爱心是假的,为什么?它会变。父子也如此,父亲对儿子小的时候很爱护,长大的时候讨厌得不得了,心变了,不爱他了,这个是假的不是真的。佛菩萨对一切众生那个爱心是真的,决定不会变。你恭敬佛菩萨,佛菩萨对你慈悲,你毁谤侮辱伤害他,他对你还是慈悲,不变,不变就叫做真,会变是假的。
没有得正定聚之前,我们用的心都是虚情假意,自欺欺人,什么时候用过真心?从来没用过!给你说得怎样真,过两天就变了,这是我们自己要觉悟的。任何人说他是真心,我们不要相信,不要上他的当。我们自己说真心对人,我们晓得自己欺骗自己,因为这个心靠不住,会变的。入正定聚就不变,那是你用真心了。所以体用、事理一定要辨别清楚,这是佛法里头所说的方便义。
演【又复真谓真理,事谓念佛。】
再把它说到我们念佛法门上来讲。
演【即真涉事者,谓虽即观理,而历念佛事也。】
『观』是理,『念佛』是事。
演【此於附法托事从行,三种观中,正是从行历事观理也。】
这是修行法门里面真正的方便义。与前面「即以妙心,缘历名号」,意思完全相同,只是说得更详细。妙心就是观理,理是体,体是空寂灵明,念佛是事,从事里面去观理,理事不二。如何观法?修观要自然,不要去勉强,不要去作意,勉强作意又有了障碍。当我们心里面打妄想的时候,一下觉察到自己有妄想,立刻把它换成佛号,阿弥陀佛,这就是观,这就是觉。觉里面就有观,观什么?你必须懂得教义,不懂教义,有觉没有观,懂得教义里头有觉有观。明白这个教义,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皈依无量觉,觉而不迷!觉心是清净的...(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六十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060》)
...尘沙烦恼要断,无明要破一品。纯圆是法身大士,是实报庄严土。
疏【正属顿义者,以博地凡夫,欲登圣地,其事甚难,其道甚远。】
这个说难是真难,我们今天一点小小的习气都不容易断掉,何况佛法里面要想证到圣人的境界,必须把微细的习气都要断除。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断能断,这个就是断惑证真,断惑难,证真难!『其道甚远』,从初发心到成佛,大乘菩萨的位次一共有五十五个阶级,这是《楞严经》上说的。我们今天在哪个阶级?好像念书一样,有五十五个年级,我们今天是几年级?给诸位说,我们在门外,还没入门,入门才能算。就好像你上学,读一年级,从这个时候才算;你一年级还没读,那是门外。一年级是什么程度?我们只讲圆教,圆教初信位的菩萨,这是一年级。初信位的菩萨,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试问问,我们八十八品见惑断了几品?一品都没断,一年级的资格都没有。八十八品见惑断尽才是初信位,上面是二信、三信到十信,然后是初住到十住,初行到十行,初回向到十回向,四加行,初地到十地,再到等觉,菩提道真远!诸位一定要晓得,你们今天连小学一年级的资格都不够,再学其他的法门,怎么可能成就?自己要认真的想想,自己是什么根性,决定不能自欺欺人。一年级的资格都没有,怎么办?这个法门行。我们今天是博地凡夫,见思烦恼一品都没断,用这个法门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疏【今但持名,即得往生。】
我们今天只要相信,只要真正肯发愿,就是真的想去,一天到晚想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能这样做,有二、三年的时间就成功了。如果你这个想、念是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恐怕你这一生都不能成功。你要是把它当作第一桩大事来做,决定有指望。
疏【既往生矣,即得不退。】
纵然是下品下生,到那里就不退转。这个不退转,实实在在不简单,为什么?不退转,你就入了圣人的位次。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它是真难。『不退』有三种,第一是「位不退」,就是你地位不会退回来了。位不退,我们一般讲圆教初信位菩萨,他上一年级,不会再退出来。佛告诉我们,八十八品见惑断尽,圆教初信位的菩萨,虽然还没有出三界,他决定不会堕三恶道。从此之后,他只有往前进,不会往后退,他获得了保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即使是下下品的凡夫,他也位不退。换句话说,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没有一个是退堕的。
第二是「行不退」,一般讲行不退是阿罗汉以上,四果罗汉,在菩萨的位次是第七信。位不退是初信,...(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七十一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071》)
...,他行持很随便,道宣律师眼睛当中他是个不持戒的人,人家持的是心地戒,不一样,果报不相同。道宣律师看到窥基大师来的时候,很想炫耀一下给他看看,认为自己这个戒行很了不起。这个念头就错了,没有恭敬心,而起傲慢心。知道窥基的学问不错,但是他没有德行,觉得他不重戒律,没有德行。他自己戒行精严感动天人送供养,他日中一食,这一餐饭天人送来的供养,他很想在窥基法师面前炫耀一下,你看我的供养是天人送来的。哪晓得那一天天人没送来,第二天他问那个天人:昨天为什么不送供养来?天人告诉他,昨天有大乘菩萨在这个山上,满山的护法神护卫,他不敢进来。道宣律师听了之后身上流汗,他真正忏悔,知道自己错了。由此证明,大乘戒跟小乘戒不相同,大乘戒难,太难太难了,他心地真正的清净光明。
这些地方就是我们要觉悟的,大乘戒实在讲不是初学的人能做得到的,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从事相上来修。从五戒十善,从这里下手,能把五戒十善修好,我觉得就算不错了。至於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那都是挂名罢了!实际上做不到。我们自己要清楚,不要欺骗自己,这叫真正不妄语!自己欺骗自己,那还谈什么戒律?什么都不要谈了。所以首先学一个不自欺。
我们老老实实能把五戒做到,能把这一句佛号念好,念到我心清净,成就念佛三昧。得到念佛三昧,你的戒律就圆满,为什么?有定共戒。所有戒律都是帮助你得定的,你现在定得到了;得到,那统统具足了,所以有定共戒。能念到理一心不乱,有道共戒。所以只要念到功夫成片,你的戒律就具足。蕅益大师那一篇「念佛开示」不是假的,是真的。所以这一句佛号念好,像莲池大师所讲的「圆摄五宗,该罗八教」,五宗是禅宗,八教是化仪四教、化法四教,把整个佛法都包括了。把这一句佛号念好,认真的去修五戒十善业道,这是很重要很重要的,要尽心尽力去做。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一二九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129
请看《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会本》,第二八三页:
钞【三苦者,一、苦苦,谓受有漏身,已名为苦,更加种种逼恼,则苦而复苦也,是为欲界苦。】
四谛里面解释苦集灭道,先说『三苦』,这是世尊将三界之内的苦报归纳为三大类,在欲界里面这三种统统都有,所谓「苦苦、坏苦、行苦」,这三类苦统统具足。这解释很简单,但是非常扼要。我们在三界得的果报,当然最重...(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一二八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128》)
...
钞【论云。】
『论』就是《净土十疑论》。
钞【菩萨未得无生法忍,不能度生。】
这个要记住,为什么?没有得无生法忍,他会退转。
钞【喻如破舟拯溺。】
他坐船想去救掉在水里的人,这个船是个破船。
钞【自他俱陷。】
不但度不了人,自己也赔了条命,这个发心没有用处,所以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如果是用其他的法门,我们自己不具备这个条件,没有办法利益众生。我们用净土法门来利益众生,是我们自己拼命学这个法门,我们也教别人学这个法门。我们自己在这个法门里面得殊胜的利益,也希望这个利益给大家分享。
但是我们要不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要去!为什么要去?如果不到西方极乐世界,好,来生纵然得一点人天福报,那还得要有人天的因行,五戒十善真正修得好,来生才能得人身。如果这个因行不具足,念佛人一样堕地狱。灌顶法师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里面,末后一段讲念佛人一百种不同的果报,同样是念佛,所得的结果不相同。第一条就是堕地狱,念佛的人堕地狱,第二条就是堕饿鬼道,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22-11-24 10:31:36
|
只看該作者
第三条就是堕畜生道。三恶道摆在头三条,真吓人!念佛能成佛,念佛也会下地狱。为什么念佛人会堕三途?假借念佛自欺欺人,欺骗众生,贪图名闻利养,这个不如法!这个果报在阿鼻地狱,这是我们要知道的。这个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完全相违背。因此我们要求往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立刻回来度众生都可以,这是《无量寿经》上都有的。你的悲心很重,你要急著去度众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一打转你就走了,可以,阿弥陀佛神力加持你,你虽到他方世界度众生,永远不堕三恶道,不会退转,这个利益太大了。不到西方极乐世界转一下,会退转!西方极乐世界转一下就不退转了。这怎么能不去?
钞【求生净土,得无生忍已,还来此世,救苦众生,乃克有济。】
这就对了,到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去享受的,菩萨没有享受、享福的观念。菩萨念念都是希望帮助众生,成就众生,根本就不问众生所居住的环境,不理会这些,你住在天堂也好,你在地狱也好,只要有缘,菩萨就来了。这个「缘」,拿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机会,只要有这个机会,菩萨就来了,没有机会,那没有办法。没有机会就是有障碍,菩萨没法子来;有机会,那就是没有障碍,应当要去。
钞【故初心菩萨,必先舍此苦处,生彼乐处。】
特别是指初发心的菩萨,一定要舍娑婆世界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才能成功。
钞【据此...(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一三二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132》)
...过失叫开悟,这个人觉悟了。所谓「悟后起修」,悟了以后你能改,改就是修,就是修行。
所以读经,读经是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修戒定慧;我这个经卷一展开,一个小时念完,这一个小时在修戒定慧。第二个意思就是检点自己的过失。因为自己过失不晓得!也不会有人来跟你说。所以古大德,有人说他的过失,都是磕头顶礼感谢!自己不晓得,人家说出来才知道。谁愿意说你有过失?没人说!古时候肯说你过失的就三种人:一个是父母,一个是老师,再一个就是你最好的同参道友。否则的话,谁愿意说你过失。不知道自己有过失,怎么办?读经,读经检查自己的过失。所以我们这次印《无量寿经》,把《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这两篇文章附印在后面,希望大家看看检点自己的过失。一个人一天能改一条过失,给诸位说,如果你改三年,你就是佛菩萨了,那是真的,一点都不假。
改过要在后不再造,好,我今天改了,明天照作,那有什么用处?那个没用处。所以改过重点在后不再造。我们佛门里面忏悔,忏悔真正的精神就是后不再造。以后再犯这同样的过失,那是不能原谅的。你过失只有一次,不能有第二次,那才叫真正修行。所以真正修行人,少!假修行的人,多!装模作样的,自欺欺人,这个多;真正修行人不多。别人是真的是假的与我们不相干,与我们没关系,要紧的是问问自己,我自己到底是在真修还是在假修,这个对於自己的前途关系太大了。
钞【随意者,大本云:诸上善人入七宝池,澡雪身体。】
这就是在七宝池里面洗澡。
钞【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欲令至膝,水即至膝,欲令至腰、至腋、至颈,及灌其身,悉如其意,欲令还复,水即还复。】
这个水浅深如意。你在七宝池里面洗澡,你想这个水多深它就多深,想这个水浅一点,只到脚面,这水就到脚面,再深一点到膝盖,它就到膝盖,它很听话;你还不用说,你的意思想到哪里,这个水自然就随著你的意思转,这是浅深如意。
钞【调和冷暖,无不顺适。】
这是冷暖如意,你想这个水热一点,它就热一点,想凉一点,它就凉一点。
钞【开神悦体,涤荡情虑,清明澄洁,净若无形。】
这是水质之好,『神』是精神,『体』是身体。在这七宝池里面洗澡,不但身体洗得很干净,刚才讲了,烦恼习气都能除掉,禅定智慧能够现前。水质『净若无形』,这是讲它轻软,不像我们这边水质浊重。
钞【是水本无心,能随人心意所欲也。】
极乐世界跟我...(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一三九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139》)
...岛。
讲经偶尔还有几句讲错,醍醐当中掺著毒药,这个不容易。譬如我们发心做好事,不错,有的是好事虽然没有罪,里头有过失也会害人。读经不害人,念经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这边印送经本赠送,他听了之后喜欢,告诉他什么地方有经本,打电话来我们就给你寄去。所以真正功德可做的地方太多,千万不要走了岔路。
这就是我们自性当中无量波罗蜜的宝香。自性虽然在三界六道轮回,但是它随缘不变,我们真如本性从来没变过,这就是什么?这就是垢秽当中的洁净。好比我们娑婆世界,我们现在这个身体能够如理如法的修学,身心清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了,圆证三不退,清净圆满,那是自性洁中之洁。如果不生西方,这四个字相当不容易得到。不生西方,修学这个法门,现在都能够得少分,你才晓得这个法门不可思议。
现代这个世界非常的混乱,无缘无故一大批一大批的人死亡。我们的好日子不要认为很长,想想外国的预言讲世界末日,世界末日哪一天来?一九九九年,今年是八九年,还有十年世界末日就要降临了。这个说法看看今天全世界的人心,看看全世界人的动态,有道理的,不是没有道理。我们佛法讲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整个世界人心不善,充满贪瞋痴慢,自欺欺人。今天世界是骗人的世界,所谓听骗不听劝,骗人的世界,这个世界还会有前途吗?所以李老师往生之前说:「诸佛菩萨所有神仙都救不了」,没有办法了。所以他的《华严经》不讲了,他本来打算把《华严经》讲圆满,再讲一部《阿弥陀经 》才往生的。告诉我们只有一条生路,念佛求生净土。除这条路之外,没路好走!这是我们要特别警惕的。再看底下一段,这是怕有人疑惑,大师在此地假设一个问答:
钞【问:有谓下品下生,生铁莲华,其说然否。】
莲池大师是明朝末年人,有一些造谣生事的,下品下生是生在铁莲华里面,问这个说法对不对?
钞【答:未见佛说。】
查遍净土三经没有这个说法,西方极乐世界下下品往生的都是七宝莲花,都是宝花,没有听说有铁莲华的。所以学佛的人一定要记住佛的「四依法」。「依法不依人」,法是什么?经典。我们修净土的人,我们所依靠的经典,最重要的经典是《无量寿经》,这个经讲得最详细。净土三经,《无量寿经》、《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这是我们的依靠。现存经典当中,原译的经典一共有五种,我们现在新印的《净土五经读本》,这里面很完全,这是我们的依靠。不管什么人说,只要是五经里头查不到的,...(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一四八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148》)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三卷
...夫最方便、最容易,无过於求净。所以净宗特别重视清净心,一心不乱、功夫成片,著重这个。心真正清净下来,烦恼少,智慧就增长;智慧增长就是「觉」,就不迷,迷是烦恼,觉就是智慧,自自然觉而不迷、正而不邪。所以这个法子确实在一切法门里面来讲,它有特别殊胜之处,容易学。
钞【就此文中,则唯第一。】
在这个经文里面,四种三昧他取的是第一常行。可见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一般修行采用第一种方式的占多数。
钞【然二部中,皆言往生者,坐莲华中。】
『二部』就是大、小二部,大部经就是《无量寿经》,小部经就是《阿弥陀经 》,经上都讲,往生的时候是坐在莲花里面往生。这就说明确实那边是有坐的,不是没有坐,有坐。
钞【般舟三昧则复言立,当知以行摄坐,及四威仪故。】
经上说得简单,说一个「行」,行住坐卧都包括在其中,那边的人的确生活悠闲自在。
演【教开四种三昧,一曰常行者,出般舟三昧经,亦名佛立三昧。成时,见十方佛在空中立,以九十日为一期。】
这是《般舟三昧经》所说的。诸位同修读了这个经不要执著,不要一看到这个,「我要发心去修」,你修不成功的,不要去勉强,不要去学好看,不可以自欺欺人,每个人根性不相同。般舟三昧的修学,说老实话,总在十几、二十岁,三十岁以后修学就相当困难;九十天不睡觉,不但不睡觉,不可以坐,可以站、可以走,不能坐下来,当然更不可以躺下来,这叫「佛立三昧」,也就是专念阿弥陀佛。不准坐下来、不准睡觉,日夜不断九十天,这叫般舟三昧。你想想看,这是什么人修的?修成之后,他看到十方诸佛站在空中,这是感应。
现在有很多人说「某某人真正发心闭关修般舟三昧」,我听了合掌恭喜,难得,为什么?我做不到,我一天一夜就要睡觉,九十天,三个月不睡觉,难!这不是平常人。如果说是三十天睡大觉念佛,这个我相信,一般人都可以做得到;三十天不睡觉、不坐下来,这个你给我讲,实在是半信半疑,这说得好听的;说得不好听的,我根本就不能相信。诸位同修要知道,这确确实实是有,这是什么人才能修?心地相当清净,心地清净的人睡眠就少。色界天人得到禅定,没有睡觉的,财色名食睡,五欲他统统没有了,所以他不要吃东西、也不要睡觉,那当然没问题,不要说九十天,九百天、九千天也没有问题。可是你没有这种功夫,你做不到!你这样会把身体搞坏,决定不能勉强。所以佛门里,像这个不能劝人。
李老师一生在台...(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一五九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159》)
...地的清净。我们今天就是业障烦恼习气很重,最好的方法是读经。从前受教育的机会少,用禅定这个方式确实很有效,所以禅在中国特别的兴盛。现在受教育的机会多了,教育很发达了,禅定不管用了。为什么?每个人都认识字,每个人都喜欢念书,喜欢念书叫他在那里坐著,他坐得很难过,他坐不住的,他一定要读书,所以教下这个路子就很契机,净土宗也属於教下,是教下里面特别的一个法门。
再看底下应身,这是讲应化身,这一条好懂。因为应身完全是在事相上讲的,前面都是理上讲,不太容易体会。
演【应身则慈悲领受当机。】
「慈悲」就是爱。学佛要断爱欲,有些人不懂得。我有一年在佛光山夏令营,那都是大专学生到那里去开始学佛,讲到佛法里头要断爱欲,里面就有个女同学站起来,她说:法师,如果爱欲都断了,人活著还有什么意思?我当时就告诉她:高雄有爱河,你跳下去很有意思,爱河永浴。诸位要知道,凡夫的爱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就不会变。你看看今天爱了,明天闹离婚了,个个是假的,所以虚情假意是凡夫。真爱叫做慈悲。爱欲是假的,真的是慈悲,慈悲这个爱是永远不变的。只有佛菩萨才有真爱,不是佛菩萨都是假爱,那个爱都是骗人的,骗人也骗自己,自欺欺人。佛教你断绝假爱要修取真爱,慈悲是真正的爱。
「领受当机」,当机是可以教的学生,可以帮助的这个人。可以帮助的,必须帮助他;不可以帮助的,你在旁边冷眼观察。为什么?不能帮,愈帮愈麻烦,愈帮助他,所造的罪业愈重,他会谤佛。众生不信佛法的时候,佛菩萨为什么不来?以免他造罪。佛菩萨来了,他谤佛、谤圣贤僧,他果报堕地狱。佛菩萨何必出现在这个时候,给他一个增上缘叫他堕地狱?所以佛菩萨出现是大慈大悲,佛菩萨不出世也是大慈大悲。看到你能够接受了,他来教你;看到你不能接受,他离开了。或者他再来示现同类身,你不会谤佛,他也示现个凡夫,你不至於毁谤他。这是慈悲领受当机。
演【故名为受,虽云领受,亦无能所。】
佛心清净,绝对不是我能度,你是我所度的。如果有这个观念,是凡夫,绝对不是一个觉悟的人,为什么?他心清净。清净心、平等心里面哪有高下?哪有能所?
演【以佛唯大悲大智,为众生作增上缘,令善根成熟众生,自己心中见佛说法。言领受者,机感相应义也。众生机熟,应则随现,众生机息,应则随亡,有始有终。一期不断者,此应身寿也。】
释迦牟尼佛住世八十年,就是有始有终。他为什么出现在世...(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一八八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188》)
...现的,问题就是你是觉还是迷?世间人迷的多,觉的少,不要说一般人迷而不觉,就是念佛的人、学佛的人,有几个人真正觉悟了?我们想想自己就没有觉悟。
觉悟有没有标准?有标准。此地这就是列出五个标准,最低的一个标准,我在此地告诉诸位同修,觉悟的人没有妄念,有妄念的人就是没有觉悟。我还想自己、我还想我的家、我还想前想后,这是迷惑颠倒,这是没有觉悟。觉悟的人心地永远清净,什么念头也没有,现在过去未来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什么?清净心照外面的境界,见诸法实相。我们起心动念在胡思乱想,外面的真相完全见不到。你从这个标准上去觉察、去反省,就知道自己到底是觉还是迷。我再说得明白一点,真正觉悟的人,你选行业一定做佛!可是今天发心出家的人,未必真正觉悟。真正觉悟的人一定出家,出家的人未必真正觉悟,这两句话的味道,诸位好好的去揣摩揣摩。
演【此心即空即假即中。】
空假中就是大乘佛法常讲的体相用,天台家把它换个名词叫空假中。「空」是说本体,本体确实是空,为什么?你决定得不到,它有!有,你得不到,这一点诸位同修要觉悟。我们这世间哪一样东西你能得到?你一样都得不到。你要是说你有能得到的,那是愚痴,那是自欺欺人。不但身外之物你一样得不到,身体也得不到,我们坐在这个地方,身体里面的细胞刹那刹那在新陈代谢。所以,世出世间一切法里面,没有一样东西可以得到的。你要是真正明白这个事实真相,这叫觉悟了,你不会再在事相上追求,不会了。世间所有一切法,纵然现在好像是得到,说老实话,你所暂时得到的是你支配的权力,不是所有权,你确实没有所有权。譬如你现在得一笔财富,这财富你真得到吗?死了,一样也带不去,不过给你现前看一下,现前的时候,你有权力支配,你支配得当是替自己修福积德,支配不得当是替自己造业,将来还有恶报。所以要记住,自己决定没有!有这么一个机会来支配,为什么不把它用在善的地方?什么叫善?利益一切众生,尤其在这个时代要宣扬正法,这个你用得最妥当不过!如果自己求享受,说老实话,决定享受不到,造一身的罪业,这就看觉与不觉?所以,晓得一切万法的本体是空的。
「假」是讲相状,我们得这个身,身是相状,我们所依靠生存的环境是相状,一切的物相,恶相是假相,为什么是假相?刹那刹那在生灭,刹那刹那在变化,动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所以,相是假的,不是真的。「中」是用,你用得非常恰当,这就...(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二一三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213》)
...,你的心怎么不清净?这时候念佛功夫才得力。
真正修道人,道业上精进,事业上随缘,缘殊胜多做,没有缘就不做,这才自在。演培法师这一次到我们讲堂那边来住,我们台湾的同修都出乎意外,怎么想也想不到他为什么跑到我们讲堂来住?他实在想看看我们究竟在做些什么?他住这么多天看到了,我们的事业随缘不化缘,不是在那里想一个计划,我们今年要做些什么什么?不搞这个,那叫打妄想!明天还没有到,想明天的事就叫做打妄想。所以我们没有计划的。我们也不问人要钱,我们守住一个原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这心多自在!可是人家要是送钱来,我们要替他做事,他送得多就多做一点,送得少就少做一点;不送最好,我们就不要做了,这多快乐!他这次看到了,看到我们大家在一块相处欢欢喜喜、快快乐乐。我们这个快乐,实在讲是佛教给我们的,我们照做才得到快乐。我们的理想是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我们的目标,近程的、眼前的是个人的幸福、家庭的美满、社会的和谐、世界和平;远程的,我们要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说我们这个佛法是人乘是天乘?所以绝对不是在空谈,我们真正得到!幸福美满,这是真正的人间佛教,非常踏实,快快乐乐。不打妄想,不自欺、不欺人,把经典的教训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这叫学佛。
下面这一大段注解的文字很长,占全经八分之一,解释「一心不乱」。这是《弥陀经》,特别是《弥陀经疏钞》重点之所在。
疏【一心不乱,言执持之极也,是为一经要旨。】
这一句是总说,是总纲领。
钞【心者,拣口诵而心不念也。】
著重在一心不乱。
钞【一者,拣心虽念而念不一也。】
它每个字都非常重要,念佛著重在心念,口念累了可以休息,不念没有关系,心里不能没有佛。心里要有佛,口里不念没有关系。心里面只能有一尊佛,不能有两尊佛,因为两尊佛就二念,那就二心念佛,这个不可以,要一心,要专。
钞【不乱者,拣念虽一而有时乎不一也。】
『不乱』就是一心达到纯熟,因为有一个杂念就乱了。
钞【一心不乱,净业之能事毕矣。】
一心不乱,从事到理有种种差别不等,大而分之,理有九品,事也有九品,再细分之,四土各九品,四九就三十六品,理一心三十六品,事一心也是三十六品,这还是粗分,大分。虽然都达到一心不乱,一心不乱里面还有浅深差别不相同。
演【口诵而心不念者,口诵佛名,心驰万境,是为读佛,非念佛也...(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二二六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226》)
...的恶逆、悭贪嫉妒、是非人我,这都不是正常的,这都是些恶习气,要把这些东西除掉,培养善心善行。修行就在日常生活当中,修行就在存心对人、对事、对物,这叫真正修行。千万不要误会,修行就是早晚功课很诚心的去念,念给佛菩萨听,佛菩萨看我就欢喜我了,说这是一个好徒弟,很乖的徒弟;课诵完毕,贪瞋嫉妒一切都来了,一点用都没有,那是假的!那个早晚课,我曾经讲过很多遍,造罪业,怎么叫造罪业?早晨去骗佛菩萨一次,晚上又骗一次,一天骗两次,骗了一辈子,你想想看,你将来的前途到哪里去?中国社会上有个俗话说:地狱门前僧道多。僧是出家人,俗话说和尚、道士,和尚、道士都是修行人,为什么到地狱去?和尚骗佛菩萨,道士骗神仙,造这样重的罪业就堕地狱。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所以修行不是在早晚二课,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之处。早课它的用意是提醒我们,我们读这些经论,早晨读经提醒我们,经典是佛菩萨的教训,我今天一天处事待人接物要守住佛菩萨的教诲,这叫早课。晚课是反省、是忏悔,想想我这一天从早到晚,佛菩萨的教训,我是不是真的做到?做到的,明天更努力;没有做到的,明天一定要做。善行要保持,恶行要知道改过,这叫做修行。一定要懂!不可以自欺欺人,当然更不可以自欺欺佛菩萨,佛菩萨不在,塑个像在此地,像都忍心去欺骗他,你想想这种人的心,可诛!所以我们念佛人修的什么?就是修的清净心,《无量寿经》经题上就显示得很清楚,清净平等觉。我们每天晚课的反省,我们的心比昨天是不是清净几分?是不是平等?是不是觉悟?天天念清净平等觉,不去学清净平等觉,那个叫白念了,念了没用处,古人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没有做到!知而不能行等於不知,一定要老老实实把它做到,这样我们清净心成就了。
钞【则净念成就,清净心中,宁不佛现前乎。】
『清净心』,这个心里面没有界限了,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怀疑了,这个时候的心跟佛心就完全相应。佛的心清净,没有怀疑、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我们的心也没有了,这叫感应道交,我们的心有感,佛心就有应。我们一念求生,佛的净土立刻就现前,这就是「现在其前」。所以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钞【楞严云: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是也。】
这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面两句最重要的开示。『忆』是心里想,『念』是心里头有。这个「念」,在六书是属於会意,上面是「今」,下面是「心」,就是现在的心,现在心里头真有,这叫「念」,不是说...(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二四六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246》)
...纯真绝妄,万劫如然。言诚实者,孰过於是。】
这经上讲「说诚实言」,没有比这个更诚实的,诚实到了极处,所以叫『纯真绝妄』。佛说其他一切经是不是也是说诚实言?跟这个经比较有没有差别?确实是有差别的。如果这部经、这个法门,不是在这一生当中导归极乐的,虽然是诚实言,没有到极处,总还缺一点。古德说《华严》,如果没有最后这一卷「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就不圆满,那《华严》比起《无量寿经》、《阿弥陀经 》确实要逊色很多;它后来这「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那它就跟《弥陀经》、《无量寿经》完全相等,也是纯真到极处了。诸位明白这个道理,以这个标准来观察一切大乘经论,你才明了佛所讲的了义与不了义。哪一个是究竟了义?这一生往生不退成佛,那叫做究竟了义;如果达不到这个目标,就不能算是究竟了义。所以这几句话也是说到极处了。
钞【即今一视一听,一言一动,莫不与俱。】
这几句话跟禅宗里面常说的非常接近,所以佛在《大集经》上讲「念佛即是无上甚深禅」,这个话是真的,从莲池大师这几句,我们能够体验《大集经》上说的话有道理。
钞【亘古亘今,常护常念,行住坐卧,不离这个,何得诚言不信,护我偏违,可谓自诳自欺,自逃自逝。】
末后几句话是莲池大师对於学佛人讲的,真叫无限的感叹,学佛不肯学这个法门,真可惜,真正叫当面错过。『亘古亘今』,自古至今从来没间断过。『常护』,护是保护;『常念』,念是挂念,这是说诸佛如来对一切众生,从来没有间断过的。『行住坐卧,不离这个』,这是事实。『何得诚言不信』,诸佛如来这样至诚之言,真诚到极处之说,为什么我们还不相信?佛护念我们,我们偏偏违背他,偏偏不肯接受。从性上说,这是非常正确,我们念佛,佛护念,我们不念佛,佛还是护念,佛从来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平等的护念。『自欺自诳,自逃自逝』,偏偏不肯接受,偏偏遇到要排斥他,这个大错了。像这样的人,不要说是一般不信佛的人,就是念佛人里面还是占大多数。假如他真的相信,那就个个都往生了,就是古人讲「万修万人去」,为什么现在万修只有一、二个去?由此可知,大多数犯的这个毛病就是不能够真信,还是违背佛的忠告。东方我们就介绍到此地。再看下面,南方:
经【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这是先将南方这个佛号举出来。南方也是有无量无边的世界,当然也是无量无边诸佛如来,世尊也为我们略举五尊佛。南方在五行属於火,火的相是光明,所以南方表智慧。善财童子参学,善知识指导他的方向都到南方。善知识都住在南方,难道东方、西方、北方都没善知识吗?其实哪一方都有,可是善知识住的那个方向都叫南方,这个南方不是方向的南方,而是表法的南方,南方象徵智慧光明,有善知识住的那一方,那一方就是光明之方向,就是智慧之方、光明之方,它代表这个意思。这一段里面,这五尊佛的佛号充满了光明。『日月灯』,这都是光明的,『名闻光』、『大焰肩』,焰是火焰,统统都是代表光明的意思。有人说念佛人是...(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二六三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263》)
...喻说:
【如海之漩澓。百川众流皆成一味。】
『百川众流』比的是差别,大海比的是一心,「百川众流」之水入了海,同一咸味。
【故得旋陀罗尼。】
『旋陀罗尼』是什么意思?就是融会贯通的意思,我们现在讲融会贯通。你看有些学者,一些人赞叹的学贯中西,这是讲的中西学问他能够融会贯通。「旋陀罗尼」可了不起,世出世间一切万法都融会贯通,我们听到实在是羡慕。可是我们自己都能办得到,你修一心不乱就办到,你用真心就办到,所以千言万语用真心要紧!什么是真心?儒家只讲了两句「诚意、正心」,《大学》里面所讲的这是真心。但是我们现在诚意正心不能现前,为什么?因为你有烦恼障、有所知障,心也不真。你要想用真心,必须要「格物致知」,格物就是断烦恼障,致知就是断所知障。两种障除了,意就诚,心就正,这儒家讲的,跟我们佛法里面讲的实在没有两样。佛法也是教我们去二障,我们的菩提心才能够现前。往常讲发菩提心,有发不出来的,不是说口头上说说发发就能发出来,不是的。菩提心是真心,第六意识里面决定不能出生菩提心,一定要妙观察智里面才出菩提心,可见得这个东西绝不是说说就算了的。所以你真正想发心,从今天起你就真做,不自欺、不欺人,待人接物唯一真诚,要晓得离烦恼,要求开智慧。智慧之不能开,是烦恼盖覆,所以第一桩大事就是要断烦恼,佛教菩萨修行起步下手的功夫,就是教他修布施、忍辱,为什么?破烦恼障。布施什么?把贪瞋痴慢疑、恶见布施掉,布施就是舍、放下,把这个东西舍掉。可是你得要能忍,你不能忍你就舍不掉,能忍才不与人争,於人无争,於世无求这要忍。特别是在我们这个时代,一切的环境时时刻刻都在诱惑我们,你能够忍,你就不被诱惑,你才能在境界里面如如不动。你要是不能忍,那你就被诱惑,你被诱惑你心就动,你就生烦恼,你不但不能断烦恼,你增长烦恼,那怎么行?所以经里面所说的一切法门,都是我们自己本性里面本来具足的,不是外来。
【既悟自心。则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本以来。不出不没。故转不退珐輪。】
这一句显示的佛菩萨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在我们肉眼凡夫看,佛菩萨生生世世这样的勤苦,示现来教化一切众生不疲不厌,实在太辛苦,太勤劳,这是我们肉眼凡夫所看。在佛菩萨本身他是什么感受?他没有感受,人家清净自在无为,为什么?晓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一不是二,一即是三,三即是一。所以『从本以来』,不出现世间,不出现也不灭...(净公上人妙法莲华经大意《妙法莲华 经大意 (第三十七集) 1981/7 台湾圆觉寺 档名:08-02-37》)
...就十五个月听了十三部经,十三部经每部我都会讲,我都可以上台去表演。所以说十五个月之后我出家,出家我就在十普寺三藏学院教书,本钱从哪来的?就是从那十五个月听来的,十三部经听来的,所以这一出家就派上用场。
我们现在道场摆在此地,就是可以提供大家练习,尽可能的去找时间来练习。大众在一块可以练习,三个人、两个人也可以练习,实在没有人,给你说一个人都可以练习。从前人练讲经怎么?对那些石头讲,讲了以后这效果不晓得。现在有妙法,你这个录音机摆在面前,我对录音机讲,它是听众,我就对它讲,讲完之后再叫它讲一遍给我听听。讲完之后你把带子倒回来,听听你自己所讲的满不满意?自己评论自己,你这个进步比什么都快。从前没有这个工具,我们讲了之后要请同学们来批评,同学们有的时候又不好意思,有的时候客气不肯认真批评。现在你对著录音机讲,叫录音机再回头来讲给你听,你对它这个批评是认真的。所以诸位要是用这种方法来练习,随时随地来练习,十年之后你就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大法师。你把你全副的精力贯注在这个上面,早晚课用这个专心、专一的来修定,修一心不乱;在这个地方再修慧,福慧双修,你怎么不成佛!你要说没机会这个话说不过去,这是自欺欺人。末后几句话很重要,『若有受持读诵』,「受持」,我们拿今天的话来讲,刚才给诸位讲的,我们修一心不乱就是受持。因为受持里面它的原则,是离文字、离言说、离心缘这叫受持,一切明达。「读诵」,这就是修慧,求无上菩提,著重在开慧。『正忆念』就是正思惟,『解其义趣』,这是讲的解悟,『如说修行』,这是讲的证悟,从解悟到证悟。『当知是人行普贤行』,这个人的修行就是修的普贤行。
我们在此地提示诸位一个消息,现在这个世界是极其混乱,你们看这个情况,大难是没有法子避免,福克兰岛之战后果不堪设想。今天整个世界上来说台湾是福地,确实是如来正法所在的处所,我们修学正法就是正法增上。李老师所发表的,这是给我们莫大的安定力量,真的是定心丸。李老师公开在台中发表,「他要把《华严经》讲圆满,再讲一部《弥陀经》他才往生。」台中的莲友来问我大概还要多久?李老师讲《华严经》已经十八年,讲了十八年,民国五十三年开始讲的,到今天十八年。十八年讲了多少?现在讲到「十回向章」里面的第二回向。我们看看《八十华严》,他才讲了三分之一,后面还有三分之二;换句话说,最低限度还要讲三十年。我们台湾还有三十年的太平日子,这最低限度,...(净公上人妙法莲华经大意《妙法莲华 经大意 (第六十四集) 1981/7 台湾圆觉寺 档名:08-02-64》)
...见。」如是违心不实之言,即妄语也。「绮语」者,新译为杂秽语,《俱舍论》云:「一切染心所发诸语,名杂秽语。」又《大乘义章》曰:「邪言不正,其犹绮色。从喻立称,故名绮语。」又《无量寿经笺注》云:「绮语,一切含淫意不正之言词也。后世骚人积习,多喜以美人香草寓言。凡涉于闺阁者,皆谓之绮语。」又《十业道章》云:「说染言词,名杂秽语。若不染心,绮饰(绮,音同“起”。绮饰:华丽的妆饰)文辞,歌赞实德,非不善也。」
望西云:「凡此妄语,世人喜犯,不顾来报。如南山云:『此戒人多喜犯,良由妄业熏积,识种尤多,故随尘境,动便虚构。』」继云:「又行基菩萨云:『口虎害人,舌剑断命。如口如鼻,死后无咎。』」令人之口如鼻之无言,免生过咎。如《智度论》云:「如佛说,妄语有十罪。何等为十:一、口气臭。二、善神远之,非人得便。三、虽有实语,人不信受。四、智人谋议,常不参预。五、常被诽谤,丑恶之声周闻天下。六、人所不敬,虽有教敕,人不承用。七、常多忧愁。八、种诽谤业因缘。九、身坏命终当堕地狱。十、若出为人,常被诽谤。」可见妄语之恶业,广生过咎。死堕地狱,慎莫轻忽。「憎嫉善人」。「憎」者憎恶,「嫉」者妒嫉。
癸二、夸大自欺
经尊贵自大,谓己有道。横行威势,侵易于人,欲人畏敬。不自惭惧,
解此下至「尊贵自大,谓己有道」等八句,古有二释:一者,《嘉祥疏》云:「『憎嫉善人』明恶口。『败坏贤明』明妄语。『不孝二亲』(《魏译》作二亲)明作恶人造逆。『朋友无信』,明其不忠,成上妄语。『尊贵自大』成其恶口。『谓己有道』成其两舌。」二者,据望西意:「憎嫉善人,败坏贤明」乃「两舌过也」。「不孝二亲,轻慢师长」乃「恶口过也」。「朋友无信,难得诚实」乃「妄语过也」。「尊贵自大,谓己有道」乃「绮语过也」。两说稍异。盖言之不实,一口业中常具诸过。故未易详分也。又「谓己有道」,若是未得圣道,言我得圣道,是为破大妄语戒。所受罪报远过于其它口业。
「横行威势,侵易于人」。横行霸道,仗势欺人也。「欲人畏敬」者,欲令大众,俯首听命,唯我是从也。贡高我慢,不知惭愧,不自戒慎恐惧。
癸三、福尽恶归
经难可降化,常怀骄慢。赖其前世,福德营护。今世为恶,福德尽灭。寿命终尽,诸恶绕归。
解难于教化降伏。故云「不自惭惧,难可降化,常怀骄慢」也。「慢」之罪恶,比于三毒,贪瞋痴慢,均属思惑也。
「赖其前世,福德营护」者,「营」字,据...(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正释经义《戊二、诫(卅五品至卅七品) 分二 己一、浊世恶苦 分五》)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四卷
...。『不得匿其正法』,决定不可以吝法。『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这几句话说得尤其是好。他见解不同、行门不同,「在别法中」,就是指不是学禅宗、不是学实相般若,就不能传给他。为什么?传给他,他得不到利益;因为他的解行与正解正行是相违背,他不但不能接受,而且还要毁谤这个法门。毁谤正法,将来所遭的果报是百劫千生断佛种性,这个果报太严重,太可怕了!祖师在大梵寺所讲的长行文,到此地讲完。
六祖坛经讲记 (第十二集) 1981 台北中广电台 档名:09-04-12
下面是偈颂:
【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听吾颂曰。】
这几句话是偈颂的前引。六祖大师说:「我有一首无相颂」。《坛经》中所有偈颂,都称作无相颂。特别是此处十五首六十句,是《六祖坛经》的精华。我们要想研究《坛经》,应当先将这十五首颂文念熟,然后细心去研讨,这样你就晓得中国禅宗的旨趣。从此之后学佛,无论你修学哪一个法门,尤其是禅宗,自然不会落於空谈。於学佛过程中,则不易受他人的欺骗,更不会自欺。可见这十五首颂文相当重要,是我们学佛的原理原则。大师这几句话嘱咐得非常好,教我们必须要记诵、要取法。无论在家修行或者出家修行,只要依照这十五首颂的原理原则去修行,必定有成就。若是不能自修,仅仅把这六十句颂文背得很熟,还是无有益处。
颂有十五首,大致分为五个段落。第一个段落是讲「佛教教学的宗旨」,这一段只有一首颂。第二首是独立的一段,「说明佛法理论的依据」。第三首以下到十三首,共有十一首颂,这一长段是讲「修学的方法」。第四段是一首,是讲「果证」。末后第十五首颂,是「结劝」。颂文体系、组织以及义理,非常精严,有条不紊,不但便於读诵,也是行门重要的原理原则。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这四句,我们乍看起来似乎是很容易懂,实际上所含的意思是既深且广。『说通及心通』,「说」这一个字不但包括言说,同时也包括佛法所有的教学,用「说」字来代表。「通」是通达无碍,《华严经》讲的四无碍辩才,这是通的意思。「心通」就是宗通,心通与说通就是所谓宗门与教下,但是宗门与教下是一不是二。过去有人说,心通的人一定达到说通,而说通之人未必能做到心通。这个说法也不无道理...(净公上人六祖坛经详细讲解《六祖坛经讲记 (第十二集) 1981 台北中广电台 档名:09-04-12》)
...人数才讲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这个团体叫身众神。什么叫身众神?如果要用类似的话来说,就是我们一般讲的侍者。『身众神』就是侍者,在佛身边照顾佛的生活起居,随侍承事,这一类叫身众神。可是佛经里面有一个说法,旧经四十五卷,旧经是《六十华严》,晋译的。经上说每一个人,任何一个人,自从有生以来就有两个神随侍你,做你的侍者,永远不离开,生生世世都不离开。这两个神的名字,一个叫同生,与你同生;另外一位叫同名,跟你名字相同。一个同生,一个同名,这两位天神常常随侍在你的左右。你生天他也生天,你到人道他也到人道,无论你在哪一道受生,他始终不离开你,一定是与你同时生,与你同一个名字。在《药师经》里面也有这个说法,但是他的名字不是叫同生、同名,他叫俱生神,实在讲名字虽然不一样,意思相同,也就是与生俱来。
所以我们自己一定要晓得,自己起心动念、一举一动,不要以为没人知道,这两个神一天到晚跟著你,就像如影随形,他知道得太清楚了,你怎么能瞒得了他?这两个神,与诸佛菩萨天地鬼神都通消息,你说麻烦大不大?像现在电脑一样,它全连线连上了。所以实实在在讲,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诸佛菩萨、天地鬼神没有不知道的。你只能够自欺欺人,欺那些没有智慧的人。天地鬼神、诸佛菩萨,你有什么能力欺骗?没有能力,没有办法欺骗。所以世出世间的圣贤都教我们真诚恭敬,没有一丝毫的虚伪,你能够这样做人处事,纵然是世间人误会,不了解你、瞧不起你;天地鬼神尊敬你,诸佛菩萨护念你,你得的利益好处太多太多了。如果你是隐瞒别人,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隐瞒得很周密,让社会大众还对你很尊敬,对你还很佩服,诸佛菩萨不护念你,天地鬼神在笑话你,你的亏吃大了,你哪里占到便宜?这些都是事实真相,我们应当要知道。
现在请看经文,第一句是说明团体的类别,以及出席的人数。下面也是略举上首,举几位代表:
【所谓华髻庄严身众神。】
名号里面,我们可以顾名思义。『华髻』本身就是庄严具,古时候人喜欢戴花,头上都插花,帽子上也插花。我们如果看到唐朝时候这些人物的画像,唐朝人男子都戴花,男子都戴帽子,帽子上插花。髻,女人才梳头发,头发梳成高高的,诸位看到古时候仕女的画像,发髻梳得高高的,发髻上面也插花。这两个字的意思,我们要善於领会。花表六度因行,看到花就要晓得修因。植物先开花后结果,花是因,有因必有果。花要开得好,我们就能预期结的果好,所以佛家把...(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三十二卷)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12-17 -0032》)
...它是假的。也就是说,人生如梦是看破了,从看破上说的;人生如戏是从放下上说的,放下之后演戏。所以我讲过,我们的经本是剧本,真正看破放下的人就跟诸佛菩萨一样,照著剧本演戏。我的生活、我的工作、我的一切活动,没有自己!是表演给别人看的,所以在事上面非常活泼,在理上与性空相应。这个人我们就肯定他是佛菩萨应世,是乘愿再来的,他不是凡夫。为什么?不仅仅他超越六道,连十法界他也超越了,这才叫清净光明。所以我们可以做得到,不是做不到,这种生活才真正是幸福美满,过的是诸佛菩萨的生活,不是凡夫。诸位要是细细去思惟、细细去衡量,你看看这种生活自不自在?
『光明』浅说,浅而言之,落在我们生活上,光明磊落,我们现在人所讲的透明化。现在这个世间,在外国很重视隐私权,佛教给我们光明磊落,一切透明,没有隐私。凡是有隐私大概都不是很光明的那一面,为什么?怕人家知道。诸佛菩萨没有一桩事情不能告诉人的,没有一桩事情是值得瞒著众生的,没有。我们学佛要从这个地方学起,样样公开,没有一点私心、没有一点私利,连我与我所都舍得干干净净,这身是透明的。这个地方的光明,应当从这个地方做起。最初的方便,怎么做法?从不妄语开始。决定不自欺、不欺人,从不妄语做起,你才能真正做到光明磊落。第七尊∶
【可意雷音主林神。】
这一尊是教给我们说话。『音』是音声,这个音声可意。『可意』就是一切众生听到生欢喜心,这是可意的声音,也就是可喜的声音,这个音不是普通的音声,不是泛泛之音,而是能令众生觉悟之音。『雷音』,雷的音声能振奋人心,能震破众生的烦恼,震破众生的无明;还有一个意思,雷音远闻,取这两个意思。这里我们应当要晓得,这是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人事之中,只要我们开口,遇到人跟人家交谈的时候,你就要想到我的音声是可意雷音。闲谈的时候也要把佛法介绍给别人,世间人常说「三句不离本行」,我们的本行就是阿弥陀佛。要把阿弥陀佛、要把《阿弥陀经》,古德讲净土宗的经典叫往生经,把这样殊胜的法门,时时刻刻存这个心,遇到的人只要他跟你交谈,你就要把这个法门介绍给他,要跟他讲解。长说短说、深说浅说,完全由你自在,这种音声就是可意雷音。不仅是在讲台上,什么地方说话的时候,乃至打电话都是可意雷音。所以经文字字句句都要变成我们现实的生活、真正的生活,我们就依照《大方广佛华严》剧本来演戏,那个生活多美、多么殊胜。第八位∶
【光香普遍主林...(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十一卷)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12-17 -0041》)
...不像,哪有他那么自然?
我们要想学佛,从哪里学起?要知道从真实学起,我们才能够学得跟佛一模一样,才能真正做到坚固行妙庄严。一切要从真实心中作,你才懂得找出一条路,这一条路无限的光明。我们对待人,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真诚恳切,不论别人用什么心态对我,不要去计较,不要放在心里,只问我应当怎样对人;不要去问别人应该怎么对我,不去问这个,你一问这个,你就迷了。应当把别人对自己所有一切心态放下,用真实;诸位要知道,一真一切真。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都是用一个真诚,看待法界一切众生,他们对我们是真慈悲、真平等、真爱护、真关怀。我们怎样?我们不接受,我们不知道,不晓得他的真心,我们总是怀疑,总是用虚情假意来对诸佛菩萨。过在我们这边,不是他不关怀我们,是我们拒绝他的关怀,那有什么法子!我们怎样才能得到诸佛菩萨真实的关怀、真实的慈悲?我们用真心就得到了,我们跟佛当中的隔阂就消除掉。障碍消除掉,没有障碍了,你就得到诸佛菩萨威神的加持。这个加持非常显著,加持的力量非常大,利益正如经中所说的。所以学佛从哪里学起?就要从这里学起。
真实心的样子是什么?世出世间的圣人都教给我们,从不妄语始。不妄语是不自欺、不欺人,从这里开始,从不妄语始。就是说你从哪里下手?你从哪里做起?从不妄语做起。不欺骗自己,不欺骗一切众生;换句话说,诚实做起。现在人听到这个说法害怕了,有许多同修经商做生意的,来跟我说:法师,我们现在要是不妄语就没钱赚了,不妄语活不下去!他们是这个观念。所以学了佛之后心里又很难过,天天骗人,骗之后回来晚上很难过,觉得对不起人。良心发现,不错!多少人天天干这个事情,他不觉得他做错事情;学了佛知道自己做错了,知道自己骗了人。这样下去有没有罪业?这个问题就在你的用心,能不能回向?如果你能回转的话,骗人也是功德,菩萨善巧方便。怎么说骗人是功德?这个人不会做好事,知道他将来要堕落,多骗他一点钱,多替他种一点福,回向给他,你不是菩萨行吗?天天骗他,大菩萨!如果骗他的,自己来享受,那个罪业就重,你将来还要还债;不但要堕三途,三途出来之后还要还债,就那一念之间。骗他是为他想的,叫他拿一点钱出来做好事,修一点福,不肯,骗他。菩萨的方法太多了,这叫巧,巧他又不离善,真的是善心,真的替他修福。就在那个一念心,一念心转境界,一念心转世界。所以佛是真实心,手段那是给你巧妙的手段,用的心是真诚慈悲,爱护众...(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十卷)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12-17-0060》)
...情在家尚且不可,何况出家?只要有这个意念,有这种行为,没有不堕恶道的。你说你修积功德,功德修积再多也没用,在佛法里面罪福是不能抵消的,这一点诸位同修一定要记住。真正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能说我作恶,现在我多多修善将功折罪,可以抵消,没有这回事情,那是你完全想错了。世间法里面有这个事情,可以将功抵罪,因果里面没有。因果里面,果报现前,佛讲得很清楚,「强者先牵」,你善业跟恶业力量哪一个力量强,力量强的先受果报,而不是抵消,先受果报,力量弱的后受果报。果报受报的先后顺序可以调动,但是业因决定不会消失,永远都不会消失,遇到缘它就起现行,报应就现前。佛在经论里千言万语告诉我们事实真相,希望我们觉悟明白事实真相,你就能把邪恶的念头、争名夺利的这些欲望,能够消除、能够降低,我们就得佛法真实的受用。
造作罪业的时候,诸位一定要晓得,口业最重。所以《无量寿经》叫我们善护三业,把口业摆在第一,头一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善护口业,不讥他过」,这句话极重要。我们跟大众相处,总不能不说话,真正修行人言语愈少愈好,你的心永远是定的、永远是静的;多听别人的,少发表自己的意见,避免过失。口业里面妄语,妄语实在说是自欺欺人;两舌是挑拨是非,叫人家彼此不和,这个罪业是在阿鼻地狱。阿鼻地狱罪受满了,才到八大地狱里面受余报,八大地狱里头,拔舌地狱、犁舌地狱,《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都讲得很清楚。恶口、绮语的罪也不轻。这四种过失,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不知不觉常常犯,怎么得了?有一些人犯了之后不知道忏悔,这个罪就重。犯了之后能够忏悔还有救,犯了之后不知道忏悔,佛法里面讲惭愧的心他完全没有,人没有惭愧心就是不知耻,一般人讲不要脸,不知耻!什么样的坏事他都能做得出来,这个人就是佛经上讲的「一阐提」,一阐提就是佛说没有善根,佛菩萨都不能救他。
佛菩萨能救的人是要有善根的,你劝他他能听得进去,他能觉悟,这是有善根的。没有善根的人,自己做错事情,他把责任推卸给别人,你说这个多恶;自己不承认自己有过失,过失都是别人陷害他,他没有过失。他也很会说,能言善道,说得振振有辞,我们听起来好像满有道理,世间人可以被他蒙骗,天地鬼神他蒙骗不了。这种心态、这种行为,加速他的苦报;不但不能避免,不能减轻,加重!我们同修们自己要常常提高警觉,怕的是不知不觉我们也有这些过失,尤其是在道场,道场诸位要知道清净庄严,我们每天念回向偈,「愿...(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十四卷)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12-17-0064》)
...、清净心、平等心、觉悟心、慈悲心,你发这个心,你就是佛菩萨。你再能真正看破放下,那就是「亦不於中起分别」,就是看破放下了。你自己转迷成悟,转凡成圣,叫自度;你帮助别人,叫度他。你自己没有自度,你决定没有能力帮助别人。
佛在这些经典上,无论是从理从事、从因从果,都讲得透彻、讲得明白,教我们怎么过日子,过佛菩萨的日子,怎么样工作,做佛菩萨的工作,怎样处事待人接物,那就是怎样调伏众生,这是落实「佛华严」。佛法通常讲普度众生,普度就是此地讲「调伏众生遍十方」,这句话就是普度众生。无条件的利益众生,如果起分别就是有条件,有条件就落在情识里。诸位要晓得,情识是假的,我们世间人常讲虚情假意,这是我们要觉悟的。你看看世间,在社会上常常看到、常常听到,世间人男女相爱是情执,假的不是真的,没到几天听说他离婚、分手了,那假的,哪里是真的?所以情爱不是真的,是假的。能够结合久而不分离的,在我们中国古时候是道义的结合,不是感情的;道义的结合就不容易分手,纵遇到挫折、遇到困难,彼此都能忍让。现在人没有接受过道德的教育,不懂什么叫道义,所以虚情假意,我们就看得比过去要明显太多,全是虚妄的,全是彼此欺骗,所谓是自欺欺人。
我们想想,我们学佛了,是不是每天也在干自欺欺人的勾当,为什么?我们干这些事情自己不知道,自己还认为自己是在修行、在证行,哪里晓得将来堕落?正因为如此,经不可不读,不能不听,天天要读,天天要听。为什么?怕自己不知不觉堕落了,还以为自己在修行,还以为自己修得不错,哪里知道全是干的自欺欺人,完全为了自己的利益。讲经弘法为什么?为名闻利养。你也很精进、也很努力,天天在发愤,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将来取得高的知名度,有很多人皈依,很多人供养,将来盖大庙,过皇帝的生活。这个生活是可以过得到的,但是死了之后阿鼻地狱去了,你能过几天好日子?你要是不觉悟、不小心,你就堕落了。你要提高到你自己有声望、有地位,有许多人来供养你,至少你要花二十年的时间。你很努力装模作样,装得很像,才能骗这些人。二十年之后,你这个福报现前,你能享受几年?你现在已经三十岁了,二十年后五十岁,顶多再享二十年,二十年享福就要堕阿鼻地狱,你算算这个帐。所以聪明人要冷静的去思惟、去盘算,不值得!我这个时间,可以能够超越六道轮回,那得的是真乐。为什么贪图世间名利,贪图五欲六尘,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拿著佛法去欺骗众生,这还得了吗?
我明白这个道理,我觉悟这个道理,所以我决定不建道场。这个地方建个弥陀村,缘成熟了,我们看到这个念佛堂有这么多人念佛,念得这么殊胜,我们才努力来建。我自己修学搭个小茅蓬就够了,如果我建个庙,这些人跟著我在一块修学,我要是死了之后,争庙产、争名夺利,个个钩心斗角,心不在道上。什么都没有,大...(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七卷) 1999/4/14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127》)
...音声,是在一切法里面举出两样,实在讲法法如是。「如是」就是没有边际,称性,十法界依正庄严哪一法不称性?智慧无有边际,音声无有边际,在诸法里头举出这两种来说。智慧无有边际,这无所不知;音声无有边际,一切众生只要缘具足,十方一切诸佛说法皆能得闻。佛说法我们能听到,我们说话佛又何尝听不到?这个意思在此地。我们在《无量寿经》,在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里面看到,世尊给我们讲解、介绍里面我们也听到,证实这个话是真实的。世间人不懂,正是经上讲不能怪他,他自己迷惑颠倒,也没有人去教导他。我们今天很幸运,遇到大乘,遇到圆教一乘的经论,这个因缘稀有难逢。听到之后,如果你真正理解,相信佛在经上讲的话没错,我们今天无论在什么时候,一切时、一切处,起心动念能不谨慎吗?我们起心动念,诸佛菩萨知道,龙天鬼神也知道。中国有一句谚语说,「举头三尺有神明」,举头三尺就是讲很近,有天地鬼神都看到你,你怎么能瞒得过人?能够相信古圣先贤这些教诲,他不是骗人的,不是来吓唬人的,他是来给你讲真话,讲的事实真相。我们今天看到身相、智慧、音声,一一法都无有边际,从这个当中就能肯定,诸佛菩萨、天地鬼神都在我们周边,靠得太近了,所以绝对不会再做自欺欺人的事情,以为别人不知道,那是自欺欺人。看到的人、听到的人、知道的人,无量无边,我们怎么能不谨慎?我们念念希求,要到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想想我们一切的想法、看法、做法,有资格进入极乐世界吗?有资格参与诸上善人的法会吗?值得我们认真去反省。过去所造的罪业不要紧,要紧的是知道回头,回头是岸,要知道修忏悔法门。
什么叫忏悔法?从前章嘉大师教我,「后不再造」。我造了,知道错了,以后不再造是真忏悔。佛在经上把忏悔法,忏悔的理论、方法、效果,都讲得很清楚、很透彻。唯有真正忏悔,真正忏悔就是下定决心,从断恶修善做起,起心动念、一切造作都能与十善相应,这是世尊教初学的人,我们现在是初学。人贵自知,才会有成就,自己晓得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在整个佛法修学的阶段上,我们是在哪一个层次,很清楚、很明白,我们决定是初学的,初发心要从头做起。所以《无量寿经》上,特别强调五戒十善,这是佛陀慈悲,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纵然是等觉菩萨也不离开五戒十善。所以五戒十善,在佛法里面讲断恶修善,它是根本法,一定要从根本起修。
第三句讲的是观慧,从五戒十善往上提升,『处世现形无所著』。处世,就是我们跟人接触,跟一切有情众生接触,跟一切无情众生接触...(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八卷) 1999/4/19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128》)
...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 |
|
|
|
|
|
|
|
板凳
樓主 |
發表於 2022-11-24 10:32:49
|
只看該作者
宿命就没有了;你放不下就决定有。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但是并不是做不到的。这个事情不求人,世间求人难,这事情不求人,就在自己一念之间;你肯不肯回头,肯不肯放下,都在你自己。
第九条天眼,「天眼智力」。宿命跟天眼、跟漏尽(后面这一条),都是属於六种神通里面的三种。在如来果地上达到究竟圆满叫三明,菩萨叫六通。如来果地上叫三明,就是通力达到究竟圆满,而此地称为智力,智力就是明。天眼,「见众生生时死时善道恶道等」,这是举一个例子说。一切众生生死善恶,没有一样看不到的。《无量寿经》上告诉我们,往生极乐世界那些人,天眼洞视,天耳彻听,十方无量无边刹土一切众生,我们所有一切活动,人家都看得清清楚楚;不要想瞒人,瞒不过,你可以瞒凡夫,极乐世界上的人一个都瞒不过。无论你在什么地方,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处所,人家都看得清清楚楚,你还能瞒谁?你跟人说话,说悄悄话,旁边人没听见,西方极乐世界人听得清清楚楚,他心遍知,你心里起心动念人家都晓得。不但世尊在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阿弥陀佛自己所说的四十八愿愿文里有,释迦如是说,弥陀也如是说,哪里是假的?我们今天聪明,自以为聪明,自欺欺人的事情干得太多了,所以念佛不能往生,这就是古人讲的「口念弥陀心散乱」。自己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真的都见不得人,在人面前是个样子,背后又是个样子。背后见不得人的那些事情,哪里晓得佛菩萨都见到了。这样的心行,怎么能够参与极乐世界诸上善人的法会?你怎么能参与?所以跟大家讲老实话,往生的条件是什么?心净则佛土净,这是真话。为什么我们不强调这一句而强调念佛?强调这一句,念佛的人就少了,一看这太难了,算了!我不修这个法门了。所以不强调这个话,强调念佛。强调念佛,大家肯念,只要肯念,就能够念到清净心现前,这是善巧方便。念到清净心现前,决定往生。
过去我曾在美国的时候,有很多同修来找我,他们不敢修净土法门,什么原因?「《弥陀经》上讲的一心不乱,我根本做不到。」我说:那是罗什大师所翻的,释迦牟尼佛不是这么讲的。释迦牟尼佛怎么讲的?你看看玄奘大师的译本,玄奘大师是直译,罗什大师是意译。玄奘大师的译本上不是一心不乱,是一心系念。「说一心系念,那我们就可以做到了」。不是说一心不乱,说一心系念,你看看玄奘大师的译本。现在我们都把它印在一起,还有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两种本子的会集本,所以《弥陀经》...(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三七卷) 1999/5/25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137》)
...,本人都没有觉察到,我们这个念头动了,佛菩萨知道。
这些事情我们有,尤其是学佛的同学们,不说出来你不知道,说出来之后你想想有道理。我们在修学过程当中,不定在什么时间,不定在什么处所,忽然之间有感应,有见佛,有见菩萨,有见光,有闻到异香,种种不思议的瑞相境界,或者是你一个人见到,或者周边还有旁人同时见到。如果没有感,哪来的应?这种感,自己没有发觉到,我自己没有,其实自己有。感怎么生的?是阿赖耶识里头含藏著佛法的种子,遇到缘起现行,缘不显著,种子深藏在阿赖耶识当中,所以它起现行就好像这个波动很微弱,自己还没觉察到。其实确实是自己有感,自己没有感,佛菩萨怎么会有应?佛菩萨对我们感应道交,我们有感;妖魔鬼怪在我们面前现相,也是我们自己有感。如果自己心果然不动,外面决定没有境界,那是永嘉大师讲的「觉后空空无大千」,决定不会有境界现前。所以佛境也好、魔境也好,都是自己感召来的,我们要懂这个道理。
所以在生活当中,从早到晚我们所接触一切人事物,种种感受,要知道都是与念头有密切关系。你要追究所有一切感受的根源,就是起心动念。因此我们的念头就要注意,念头要真诚,最关键的是诚、真诚,真诚就是不自欺、不欺人。学道,道业能不能成就,关键在此地。能不能够,现在讲很粗的话,趋吉避凶,消灾免难,关键也在这两个字。果然我们能舍弃一切虚伪,处事待人接物都用真诚,这是你的佛性现前,你真心现前,真心里面没有灾难,真心里面没有业障。我们今天用心就是不能用真心,统统用的是妄心,过失在此地。所以我们自己有光不能改变,不能放金色光明,不能放白色光明,不能放黄色的光明,所放的光明都是乌黑的,乌七八黑的,灰土土的光,说光也好、说气也好,令一切众生看到不能生欢喜心,道理在此地。你那个光的转变「唯识所变,唯心所现」,为什么不肯修清净平等觉?
一个念佛人,如果不修清净平等觉,就跟西方极乐世界不相应。心行不相应,念佛念得再多,都不能往生,这个话我们总要记住,总要明了。你天天拜佛,身礼佛,口念佛,心想佛,这不错了,样子做得不错,可是你的心里面欲望没断,是非人我没断,贪瞋痴慢没断,处事待人接物还用一个虚假心,就不能往生。如果你的心真诚、心清净,你不信佛,你也不念佛,你决定不堕三恶道,你来生享人天福报;如果遇到佛法,一念、十念就能往生。为什么?本钱够了,本钱是清净心、真诚心,对人没有一丝毫虚伪,坦诚相见,别人能...(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一卷) 1999/6/9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141》)
...人来算都算不准。个人如此,家庭也如此,国家、世界无一不是如是。你没有办法超越数量,你看到超越数量的那些人,就觉得不可思议,没有法子理解。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不但要晓得这个道理,要认真学习。学习没有别的,还是看破、放下,看破是明其理,放下是放下一切分别执著、放下一切过失。要知道我们清净心里面、本性里面没有过失,不但恶没有,善也没有,善恶都没有才叫真善。善恶是相对的,你有恶,换句话说,你就有恶报,就有三恶道;你有善,你有善报,你就有三善道;善恶都没有,六道就没有了。极乐世界的乐不是苦乐的乐,苦乐的乐出不了三界,脱离不了六道轮回,为什么?相对的。凡是相对的,在见思烦恼里面叫边见,边见的范围多大多广没人知道,现在人讲相对的。六道里的众生,都是生活在相对理论之中。不但六道,包括十法界,四圣法界也没有脱离相对。不过他们相对的概念比我们薄,执著轻微,我们这个执著非常严重,不能够舍离,所以自己在六道里没有出头的日子,你说多可怜!我们要希望在这一生当中出头,在这一生当中要成就,彻底把这些毛病改正过来。
从哪里改起?司马光说得好,从不妄语开始。司马光一生的成就是「不妄语」,实话实说,一生当中不自欺、不欺人,这是他教导我们下手之处。我们想想确实很有道理,人能够做到不自欺、不欺人,这个心情多么舒坦。没有欺骗一切众生的这些事情,没有欺骗一切众生的念头,这心才能得清净。凡是欺骗众生,不能说真话的,当然是罪恶,见不得人,这就是你心地的污染。佛告诉我们要改过、要修行,我们这个缺点就不肯修正,这个过失就不肯改掉,那无济於事。换句话说,你这一生想超越六道轮回、想成就,就不可能。我们想想,这一生当中学佛了,逐渐明白了,什么事情最大?了生死、出三界是大事,再没有比这个事情大了,这个机会难遭遇。我曾经跟诸位同修说过,得人身不难,遇到佛法难,尤其遇到大乘了义大法太难太难了。遇到了要不能够把握住,不能利用这个机会成就,岂不是太可惜?千万不要打妄想,这一生遇不到还有来生,那个来生就不知道要多少劫,也许是无量劫之后你再遇到一次,这个无量劫中你要受多少苦报?所以觉悟的人决定在这一生成就。
佛菩萨毛孔光明演说「等众生数诸佛名」,我们有没有觉察到?佛在这部经上告诉我们,给我们讲的句句是真话,「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个意思非常深广。一佛名就是一切佛名,一切佛名就是一佛名,在什么地方显现?毛孔放光当中显示出。说到毛孔光明,岂不就是讲的虚空法界,佛家讲的依正庄严。正报是毛孔,依报是...(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一卷) 1999/6/9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141》)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五卷
...相同,这个心就是一念自性,一念自性圆满具足清净平等觉。
清净平等觉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变成了行为,就是第三句讲的「大慈悲行」,大慈悲行就是福德相。清凉在底下说的这句话说得好,「使盲聋视听等,皆慈善根力」。由此可知,福德相是圆满的。我们今天社会上所讲的一些残障的人士,残障人士碍不碍福德相?不碍。只要他有清净心,他有慈悲行,这个身体缺陷一点障碍都没有。这个意思很不容易体会到,真正说明境随心转。所以佛陀的教化真正是究竟圆满,我们深深相信能度一切苦难众生。大慈悲行从哪里生的?从清净心生的。什么叫大慈悲行?清净心落实在生活里面,就是大慈悲行。《无量寿经》解释得详细,清净平等觉的心,只要有这个心,你的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都是大慈悲行。心地不清净,心地不平等,心地没有彻底觉悟,修什么样的善行都不是真正的慈悲行。所以心跟行有分不开的关系,表面上做没有用。
《感应篇》举《了凡四训》里一些话,说得好,那个善不是真善。外表装的是善,其实是作恶,恶累积下来,报就不得了,报必定在三途。佛教我们忏罪,教我们从内心里真正的悔改,这种改过自新显露在外面,叫发露忏悔,这个真的能灭罪。不能够发露忏悔,还是自欺欺人,为什么?隐瞒自己的罪业。圣贤人教我们,恶的事情要宣扬让人知道,别人知道了,每个人责备你,责备就是报掉了,叫重罪轻报。好的事情要隐藏,不要让人知道,你这个善愈积愈厚。现在人不一样,造一点小小的善事,巴不得人家知道,到处宣扬;人家看到你,称赞几句,报掉了,善福立刻就报掉。罪恶深深的含藏著、隐藏著,没有人知道,所以恶愈积愈厚,善没有了。这个招来什么样的果报,我们想想就明白了。世间人,我们说世间学佛的人,不学佛的人就不说了。学佛的人,天天读经,天天闻法,对於这些事情还是一点警觉心都没有。所以我说「了知」这两个字重要,他为什么没有警觉心?天天读,天天听,还是不了,还是不知。不知道这个事情的可怕,恐怖畏惧的心生不起来,所以善事还是大肆宣扬,恶事深深的隐瞒,这是完全不了不知,他哪里有福德?造作种种恶业,现在还能过得不错,好像没有看到果报,那是他前生所修的福多,造作罪业这个福已经折掉,还有余福,余福尽了恶报就现前。看你余福有多少,余的多你来生受苦报;要是余的少,几年之间福享完,你的晚年就受苦报。这个事情,真的所谓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我们接受圣贤的教诲,最可贵的是对於这些事实真相了知,...(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五卷) 1999/06/17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145》)
...我们有没有去做?佛教我们不可以做的,我们有没有违犯?那就是持戒念佛,那是真正做忏悔的功夫。早课我们选「发大誓愿第六」,提醒我们自己,我们要跟阿弥陀佛、跟诸佛如来发同样的誓愿,心同佛、愿同佛,晚课是解同佛、行同佛,决定得生净土,这才是真正佛弟子。我们的心愿解行跟佛完全相违背,这不是佛弟子,纵然出家也是冒名的佛弟子,冒充的。这冒牌的,冒牌就犯罪,假冒的,不是真的。不要认为出家了,受了戒,戒牒都拿到了,戒牒是假的,不是真的,佛菩萨不承认。你是个在家学佛的人,没有受过三皈,也没有受过戒,你能够依教奉行,佛菩萨承认你是佛弟子,龙天善神承认,日夜保护你。
今天世间人认假不认真,听骗不听劝,苦口婆心劝告他不听,骗他很容易听。出家人骗在家人,在家人骗出家人,还以为自己修学得很如法,将来堕落,见了阎罗王,那个时候后悔莫及。我们在《感应篇》里面读到,《无量寿经》上也读到,这是前天才讲过。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西方世界的天人,人家天眼洞视,天耳彻听,他心遍知,怎么能够瞒得过人?所以瞒人的人、欺人的人是最可怜的人,为什么?只是欺骗自己,怎么能欺骗到人?人家有神通、有道力。佛经上讲的「可怜悯者」,就是指自欺欺人之人,这是可怜悯者,真正可怜悯者。觉悟的人,真正佛弟子,断恶修善,懂得修福,所以前途是一片光明。修福一定得福报,得的福决定不自己享,要把这个福报给一切众生共享,这才是「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诸位要晓得,用什么方法报恩?断恶修善。用什么方法救苦?把自己的福报给一切众生共享。所以报恩是修福,济苦是施福,把你的福报布施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佛法真的是「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无有一法不圆融,无有一法不贯通。《华严》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法法如是,佛法如是,世法也如是。
「如来一相」,此地的如来不是藏、通佛,这是圆教的圆满佛,所以任何一相所具的福报等同虚空法界。为什么?称性,真心的流露,真心的起用。我们每一个众生、每一个人,都在诸佛如来智慧福德圆圆满满的包含加持之中,所以净土宗的祖师常说,如来念我们。我们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我们,阿弥陀佛念我们是真念,我们念阿弥陀佛是假念,诸佛如来护念我们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我们为什么得不到如来加持?我们自己有反抗的力量,抗拒不接受。我们自己做了一个保护圈保护自己,这个保护是什么?烦恼;妄想分别执著做了一个圈圈,把自己装在里头,诸...(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五0卷) 1999/6/28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150》)
...印光大师为什么不收出家徒弟,我们明白了,很不容易制止。现在人劝他,他不听,跟他讲他不相信,他将来堕落的时候,你帮他剃度,你脱不了干系。这是祖师大德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
第三,他老人家一生不传戒,有道理。传戒很热闹,传了戒,他能不能持戒?他要不能持戒,你这个传戒师父有没有因果?所以印光大师一生只给人传三皈五戒,这在家居士要求的;出家戒,他决定不参加,不作传戒师父。圣贤人,是在末法示现榜样给我们看,真正的修行不在形式。我早年亲近章嘉大师,章嘉大师的好处,著重实际,不注重形式。我问他戒律的事情,他告诉我:你能做到一条就受持一条;你到戒坛里面受戒而做不到,你反而有破戒、犯戒的罪,何必去搞那个形式?受个菩萨戒,耀武扬威,「我是菩萨了」,你是什么菩萨?冒充的菩萨,冒牌的。人家没有到戒坛受戒,真正是个善人,真正做到,那是真菩萨。他没有戒牒,我们不承认,佛菩萨承认他是真菩萨。你的戒牒一大堆,每一个戒坛他都去受戒,有这种人,好多;家里戒牒挂了好多,没有做到,没有做到就是冒充的菩萨。冒充的菩萨,连鬼神都瞧不起,我们何必干这个傻事情?
今天为众生说法,要说正法,要讲真话,不能再欺骗众生了,再要搞自欺欺人的事情决定堕落,这个灾难决定不能避免。真话!佛经里面句句都是真话。可是现在人,有一些毁谤佛法的,不是别人,学佛的人谤佛、出家人谤佛,说我们翻译的经典不可靠,这不是原文经典,原文已经丧失,翻译决定是有翻译人自己意思在里头,这个经不纯,不可靠。我们听听,讲这个话似是而非,就有很多人相信。这些是什么人?魔王波旬的子孙。我们怎么知道的?佛经上有记载,世尊说法四十九年,魔王波旬来启请,请什么?请释迦牟尼佛入般涅盘,不要讲经说法了。而且跟释迦牟尼佛说:我要把你的佛法破坏。佛说:我说的法是正法,心性里面流露出来纯正之法,没有人能破坏得了。波旬就讲:等到你末法的时候,我叫我的魔子魔孙统统出家,披上袈裟来灭你的佛法。世尊听了之后流眼泪,一句话不说。所以我们要有能力辨别,哪是佛、哪是魔?我们有能力辨别,我们就不会吃亏、不会上当,能保住自己。
经典翻译决定没有错误。我在最初接触佛法也有这个疑问,我问我的老师方东美先生,我提出这么一个疑问。梵文的经典流传到中国,那么多的分量,流传到中国并没有完全翻译,翻译是个很艰难的工作,所以在带来的佛经里面再挑选;从印度带到中国来是一层挑选,带到中国来之后,翻...(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五九卷) 1999/7/13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159》)
...十法界有,十法界的分别执著没有了,我们要懂这个道理。然后才明了,佛经里有一句话说,「佛法不离世间法,佛法不坏世间法」。世间法有界限,佛法决定没有破坏世间法,但是在理念上是圆融的、融合的,没有界限。事上有界限,心上没有界限,所以事上的界限没有障碍,才叫事事无碍。我们自己的心没有净化,所以事事就有障碍,没有办法融合。所以融合一切众生,今天讲融合不同的文化,融合不同的族类,「普净」这两个字重要。普净不是对外,是对内;如果我们搞错了,从外面学普净,你永远净不了;要从内心里面普净,就能做到。
所以每一个人无量劫来所修、所学的,全都展现在生活里头点点滴滴;心地愈清净,你体会得愈深愈广;一点清净心都没有,你就很不容易体会到。正是印光大师所说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诚敬就是清净。我们这里讲的这十个字,每一个字里面都含摄其他的九个字,真诚里面一定包含著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清净里面一定包含著真诚、平等、正觉、慈悲;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个得到了,统统都得到,都表现在生活当中点点滴滴,为什么?你用这个心。处事待人接物、穿衣吃饭、应酬,全用这个心!完全显露,哪里能瞒人?瞒人是假的,瞒自己是真的。自欺欺人,自欺欺人不是欺别人,人还是自己,与别人实在讲毫不相干,所以学佛人一定要觉悟。
我们念佛堂正是做净化心灵的一个场所,心净则佛土净,我们往生才有把握,往生才有希望。念佛为什么要听讲?听讲帮助你念佛;如果只念佛,不听这些道理,你的功夫很难得力。佛法,无论哪个法门,都是讲求解行相应、解行并重,这是一定的道理。只有稍微偏一点,决定没有舍弃的。净宗法门偏重在行,行比较多,解比较少。解少可以,不能把解完全丢掉,完全丢掉你的行不得力,决定不得力。这是我们念佛堂为什么每天还要听两个小时讲经,道理就在此地。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一卷) 澳洲净宗学会 档名:12-17-0161
请看经文,知足天长行第六句:
【宝峰月天王,得普化世间常现前无尽藏解脱门。】
天王示现修学的法门是『普化世间常现前无尽藏』。「化」是教化,《太上感应篇》里面有说到「正己化人」,前面几位天王表法的都是偏重在正己,只有自己心行俱正,而后才能够教化众生。所以佛在四弘誓愿里面教导我们,一定是先断烦恼成就德行,再学法门成就智慧,然后圆成佛道,才能够普化世间。这是十方三世诸菩萨修学必...(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0卷) 1999/7/15 澳洲净宗学会 档名:12-17-0160》)
...自己总比别人对自己要清楚,要常常揣摩自己的习性,哪一个方法、哪一个法门容易摄心,能够帮助自己把妄想烦恼止住,这个对於自己就契机了。我们用这种方法来修,就比较顺利。读经,读诵也是禅定,读诵也是念佛,读诵也是持咒,经是咒的显说,咒是经的密说,显密不二,显密圆通,这才真正显示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转不思议妙珐輪』,这一句是说勤於说法,欢喜说法。你要能说法,当然你必须具备说法的条件,这些条件就是自己的习性,时间久了习惯成自然,生生世世不间断,这个习性就产生很大的力量。『显示修习菩提道』,「显」是做出来,是把自己的修学,要用研经来说,经典里面所讲的义理,所说的方法、境界,完全落实在自己日常生活当中,这叫显示;「修」是修正错误,凡是与菩提道相违背的,我们把它修正过来。「菩提道」在此地,就是指三学六度。我们不指示出来,这菩提道就感觉太玄太妙了,到底是什么?浅而言之,是五戒十善,这是菩提道的开端,菩提道要从这个地方走。换句话说,五戒十善要是不能够真正做到,菩提道就没有了。所以章嘉大师常常给我提示「戒律重要」,它是第一步,是起步。没有第一步,哪来第二步?第一步又从哪里做起?从真诚不妄语做起。不自欺,不欺人,要真正做到。可是今天这个社会,一般人学佛,你要跟他讲不妄语,不行!做不到,现在不妄语就不能活,做生意不打妄语怎么能赚钱?跟政府往来,不打妄语怎么能少缴税?想尽方法找法律的漏洞,少缴一点税,多赚一点钱,这个学佛就难了。也有人有所谓方便妄语,话说得很好听,佛家有句话「方便出下流」,方便妄语怎么样?将来就是饿鬼、地狱、畜生三恶道,往下面走了。
那我们看到,佛菩萨有没有妄语?也有。佛菩萨何以打妄语?他那不叫破戒,它叫开缘,救度众生。我们在经典上看到,猎人追他的猎物,追一只兔子,这个修道的人明明看到兔子从这里跑掉,猎人问他:你刚才有没有看到兔子?看到了。跑到哪里去?那边去了。救它一条命,两面都得救。兔子命救了,那个猎人也不让他杀生,两边都救了。这个时候可以妄语,妄语是两边都救了,这是智慧,这是慈悲,这叫开缘,这不叫犯戒。这种情况之下可以,不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不可以。所以持戒,凭感情持戒,不行!那是小福报,人天都不见得能得到,三界有漏的小福报。持戒要智慧,对人对事对物千变万化,通权达变。戒律是活的不是死的,感情持戒,戒律是死的;智慧持戒,戒律是活的。目的是帮助你得定,目的是帮...(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九一卷)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191》)
...是三心二意;根是什么?根是一念、一心。用根中之性,性是一个,见用见性见,闻用闻性闻,用六根的根性。性跟识有什么不同?识有分别,性无分别。性是了别,识是分别,不一样。性接触一切明了,里面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识是有妄想分别执著,妄想是阿赖耶,分别是第六意识,执著是末那。舍识用根,就是相宗里面的转识成智;不用第六意识,自自然然妙观察智现前;不用末那识,末那识是执著,不执著了,平等性智就现前;不用阿赖耶,大圆镜智就现前;前五识自然转了,成所作智。关键就是在分别执著。六、七因地转,五、八是果上转,都是教给我们修学最高的原理原则。这就是此地讲的「少功德」,少是少分,但是它是总纲领、总原则。
我们实在是入不了这个境界,转不过来,老老实实修行十善业。十善业里头最重要的是口业,所以世尊在《无量寿经》里面讲这三业,他把口业放第一,「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他把它摆在第一。身口意,通常我们都是这样说。他把口摆在第一,口业要不能够修、不能控制,其他做不到。最容易犯的是妄语,不诚实,最容易犯的。学佛要成就,从哪里学起?老实。老实人没有一个不得度,没有一个不成就,所以一切从诚实下手。对自己要诚实,不自欺;对别人要诚实,不欺人。纵然是善事善缘,也要有智慧、有分寸。菩萨度众生确实有善巧方便,但是那个里面是智慧,绝对不是情识。我们晓得,每一条戒都有开遮持犯,十善业道也有开遮持犯,有智慧才能够通权达变,知道什么情况之下应该怎样做。无论怎么样做法,绝不能够欺长上,我们的师长,现在社会讲我们的领导。我们就是权巧的做法,要告诉师长,要告诉父母,要告诉自己的领导,为什么?他是教化整体的,是统筹全局的,他要不能够了解,他可能有一些政策就产生错误,必须让大家知道。像居士林是个团体,团体怎么样才能做得成功?团体里面每个成员自行化他,都要让董事会的董事们了解明了,他们是领导,知道我们自己先怎么学法,我们怎样劝导众生,他们通盘了解,才知道怎样把佛法来推行,顺利的推行。如果我们各自为政,在外面乱搞,他就没办法了,这个道理一定要懂。纵然我们做错事情也要报告,为什么?他了解之后,他有方法弥补。如果我们隐瞒,将来出大纰漏,他不晓得,无法补救。所以上跟下要通,中国古人讲政通人和。这一不通,麻烦就来了,可能就引起灾难。所以「一念心专仰」,这句话的意思非常之深,一念是真心、至诚心,能做到专仰就对了,仰慕佛陀,跟佛陀学习...(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0六卷)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06》)
...第一首:
【尔时日天子。承佛威力。普观一切日天子众而说颂言。】
说颂仪我们念了很多遍,在佛法当中,凡是多次重复都是非常重要的句子,千万不能够轻易看过。我们学佛,学得很辛苦,学得很困难,不但境界不能契入,对於经教的义理也很难体会,原因在什么地方?我们自己恶习气太重,障碍我们智慧,障碍我们契入。所以世尊用这些方法,多次不断重复加深我们的记忆,让我们在这个地方真正回头,反省改过自新。实际上,《华严经》上所说的这些大众,都是诸佛如来的化身,决定不是凡夫。就像《普门品》里面所说的,应以什么身分得度就示现什么身分,应以日天子得度者,即现日天子而为说法,就是这么个意思。日天子一般俗称为太阳神,诸佛如来化身,他表现给我们看的。『承佛威力』,这一句就是教导我们孝亲尊师,做出来给我们看。他有没有能力说法?有能力;有能力讲经,但是自己非常谦虚,做给我们看,绝不以为自己有能力,而给我们说他的能力是承佛威力加持的,不是自己的,这一点我们要学。我们今天犯的过失是自以为是,绝不肯让别人,从别人那个地方得来的,还要否定别人,认为是自己的,这种人怎么会开悟?为什么不开悟?心地不真诚、不老实,换句话说,这就叫自欺欺人,自欺欺人的人怎么会开悟?怎么会证果?我们在此地要学,几乎每一段当中我都特别提醒大家,为什么?我看大家没有回过头来,所以要特别提醒。
下面这一句,『普观一切日天子众』,这是尊敬大众;尊敬老师,也不敢轻看了同学。这里面的含义,对一切众生之类,都要用一个真诚恭敬心来看待。这个样子才降伏我们自己,无始劫以来贡高我慢的烦恼。贡高我慢不能够小看,孔老夫子在《论语》里面所说的,他做了个比喻,假使这个人德行、学问像周公一样,周公是孔老夫子最佩服的人、最敬仰的人;假如有个人像周公之才之美,这个人他还有悭吝、还有傲慢,夫子后面就做结论:「其余不足观也」,那就不要再谈了,那是假的不是真的。学问、能力是一回事情,德行更重要,一个人没有德行,那个学问能力不足观也。夫子教学把德行摆在第一位,言语摆在第二位,言语是祸福之门。现在的教育,德行不教了,言语不教了,所教的是技术这些方面的知识。如果没有德行,技术能力愈高明,对社会带来的祸害愈严重,这是我们现在看到了。所以要想科学技术能够造福社会,必须要提高德行的修养,要特别加强德行的教育。今天德行教育,我们只有仰赖世间这些宗教家,唯有用宗教教育来填补德行的教育,是一个可...(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一七卷) 香港九龙 档名:12-17-0217》)
...以生活当中点点滴滴无一不是菩萨道,无一不是菩萨行,问题是你会吗?
禅宗祖师勘察行人,常常问「会么」?会了,你就转凡成圣,你就是菩萨,就不是凡夫;不会,你是凡夫,你不是菩萨。真实功夫就是这一念的转变,真正转过来了,佛家的教学「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你这一转统统转了,圆满功德。为什么你转不过来?你对於这些道理事实真相没有搞清楚、没有搞明白,你转不过来。转不过来还是随顺烦恼、随顺习气,轮回心造轮回业,每天念经念佛都是轮回心,都是轮回业;换句话说,你出不了轮回。你念头一转,转过来了,转轮回心为大菩提心。怎么转法?转自私自利为利益一切众生;利益一切众生这是大菩提心,自私自利是轮回心。真转过来,毫无疑虑的转过来,不必去想著提防这个、提防那个,那你没转过来,还是轮回心。真正转过来,什么疑虑统统没有了,圆满智慧现前了。世间人为什么?这个不行,我的损失太大,这有害无利!念念想到利害,念念想到得失,依旧是轮回的念头。真转过来了,没有利害,没有得失,没有是非,没有人我,真转过来了。还有一念想这个、想那个,没有转过来。转了一半,那一半没转过来,假的。一转一切转,不可能转了一半,那一半没转,这是自欺欺人。一百分,九十九分我都转过来了,还有一分没转过来,还是假的。
印光大师《文钞》里有个故事,有个参禅的修行人,遇到印光法师,跟印光法师说,宗门一千七百则公案,《五灯会元》里说的一千七百则公案,他说:我差不多都参破了,都参透了,还有五、六条没有参破。印光大师回答他一句话:一千七百则公案有一条没有参破,你就完全没有参破;一条参破,一千七百条统统参破了。这个人听了之后,一下省悟过来,不参禅了,跟著老法师念佛。告诉你转境界,你说「九百九十九条我都转过来了,还有一条没转过来」,你全部没转过来。佛说得好,一转一切转,一切即一,一即一切,这个话讲得透彻到底。千万不要贡高我慢,以为自己了不起,自己是生死凡夫,不免三途果报,有什么了不起的?修行的功夫在哪里见?无论你修什么法门,功夫在你生活日常的表现,你还有没有烦恼习气?如果还有烦恼习气在,你没有功夫。你修行有没有进步,就看你烦恼习气是不是一年比一年少,一月比一月少,那你功夫有进步了。你有没有成就?那要看你烦恼还有没有,烦恼习气没有了,你成就了,这个成就是你不会再堕落轮回了。你还有丝毫烦恼习气,习气是什么?表面上没有了,心里还有念头起来,还是...(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一九卷) 香港九龙 档名:12-17-0219》)
...禅定,甚深的禅定,喜欢禅定。佛菩萨再教你,禅定里还要有四无量心,如果只有禅定,没有四无量心,修得再好再高,得个无想定。无想定,在佛法里面讲,是第四禅的外道天,到顶处了。如果到不了色界,在欲界里,欲界就是五欲六尘的享受不能放下,心里面还贪染,那你就修欲界天。欲界天修上品十善,还要修禅定,这个禅定功夫不太高,我们叫未到定,没有达到禅定的水平,这水平是什么?初禅,色界初禅;你达不到色界初禅,你这个定功在欲界里。欲界完全凭行善而往生的,最高只能到忉利天。夜摩、兜率、化乐、他化自在天,这四层天要加上禅定的功夫,你的定功愈高,你生的地位也愈高;你的定功浅,你的地位就往下坠落。你没有所缘,你怎么能达到?想生天,不修十善,不修禅定;禅定,说实在话,也就是清净心;不修清净心,不修十善业,怎么能生天?说信了上帝就能升天,那要问你,什么叫信?依教修行叫信。你说我信了,你讲的话我完全不听,你教我的我完全不理会,这哪里叫信?这是不信。信的人一定是依教奉行,这在宗教里要特别强调。我信你,我敬你,我爱你,我一定依教奉行。如果对你讲的话我不听,讲的话我不懂,教我做的我完全不照做,说我信你、我爱你、我敬你,全是骗人的,自欺欺人。世法、佛法一样!
要把人做好,佛家讲五戒要修好,上品的五戒才能保住人身,中品的十善。儒家讲做人的道理:伦常八德。人与人的关系,这是五伦: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人与人的关系统统都讲到了。四海之内皆朋友也,朋友里头没有分种族、没有分宗教,四海之内皆朋友也。朋友是什么?同学,同志。不同的族群,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宗教,试问问:我们有没有同志?决定有。什么志同?求生存总相同的,都想活在这个世间活得很幸福,这个观念决定是相同的。如何能够叫我们过得很幸福,这个理论跟方法要学习,岂不是同学、同志吗?只是你所学的理论方法不一样,可是目标方向相同。君臣,在现在讲法就是领导与被领导。领导的人,中国古德讲得好,他有三个字必须要做到:君、亲、师。君是领导,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你做个领导人,同时你也是他的父母,你也是他的师长。是他的父母,要以照顾子女之心照顾你的下属,要以教导学生的心去教导你的下属,人道,做人的道理,这样才能够不失人身。这是我们必须要懂得,要学习的。人要做不好,往上去没有分,别说作佛、作菩萨,四王天、忉利天都没有你的分。
诸佛菩萨真的是慈悲到极处,这个恩德,父母之...(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三六卷)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36》)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六卷
...归宿。既然是《华严》归宿,我们就晓得是一切经的归宿,《华严》代表一切经。换句话说,不仅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的总归结,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所说无尽的修多罗的总归宿。因此有许多同修问我,我们学佛从哪里入门?从哪里下手?《无量寿经》就好,每天读诵、研究、学习;读诵,熟记经文;听讲,看古德的注疏,深解义趣,然后依教奉行,你就真正是菩萨,真正是经上所说「如来第一弟子」,我们为什么不做?我们今天有这个缘,因缘具足,不缺乏了,我们今天不能做,做得不认真,做得不如法,那怪我们自己的善根福德不够。没有真正依教奉行,是缺乏善根,缺乏福德。但是不是说善根福德没有,如果善根福德没有,你这个缘遇不到。你能够遇到这个缘,证明你有善根,你有福德。但是怎样再提升你的善根福德,这个很重要。提升自己善根福德,对自己不能不加一点勉强,勉强自己要读经,勉强自己要闻法;为什么?提升自己的善根福德。勉强自己依教奉行,《无量寿经》对我们的要求,对初学的人要求不高,只要求我们严格遵守五戒十善。你看第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里面讲的是五戒十善,所以对我们初学的人要求不高,我们从这一部分下手。首先要学不欺骗自己,不欺骗别人。不自欺,不欺人,这个人善根福德有根。凡是修行不能成就的,都是自欺欺人。欺骗别人无所谓,欺骗自己就坏了。要认真努力改变自己的习气,改变自己的毛病。
许多同学,这里面不少出家、在家的大德们,要求我将《华严》讲一遍,本来我没有意思讲《华严》,我从讲《无量寿经》之后,就把《华严》放下了。为什么?《无量寿经》是《华严经》的精华,是《华严》的精要,我讲这一部分就够了,何必再惹这个麻烦?既然有这么多人请求,我也就恒顺众生。《华严》可以做《无量寿经》的补充,《华严》讲得细,重复得多,确实能帮助我们闻薰成种,对於修学《无量寿经》有大帮助,有大利益。彭际清居士说过,《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所以我们把《华严经》看作大本《无量寿经》,使我们的学习能更增上,能更圆满。这个也确实,我这一次讲《华严》,在《华严》里面悟处很多,启示很多,自己得利益无比殊胜。星宿月天子,他从这个地方悟入,这个悟入就是前面两句,悟入之后落实是第三句。我们明了了,也要效法,也要向他学习。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三九卷) 香港 档名:12-17-0239
请掀开经本,月天子偈颂第九首看起:
【佛如虚空无自性。为利众生现世间。相好庄严如影像。净...(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三八卷) 香港 档名:12-17-0238》)
...修戒定慧,修戒定慧的手段不一样,方法不一样。他是专门用帮助别人,教化别人,在这里头修戒定慧。
我们今天是用念佛法门修戒定慧,看看别人,我们也学会了,我们也晓得如何处事待人接物。自己一天到晚,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场所,心里头一句佛号,没有杂念;用这一句佛号,把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打掉,你戒定慧一次圆满。跟社会大众接触,决定遵守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的四摄六度,我们要守这个法。四摄第一个是布施,布施我跟诸位讲过,为众生服务,常有布施的心,常常有为一切众生服务的心,为一切众生服务的愿。真正肯为一切众生服务,就要为一切众生做好榜样;你不是个好样子,你服务的心是假的,愿是空的。要做好样子给人看,别人可以向你学习。从哪些地方做?生活起居做。
诸佛菩萨、世出世间的修行人,无论是哪个宗教,真正修行人的生活都非常简单,简单朴素。头一个印象,给人家一个清爽的印象,绝不繁杂,绝不紊乱。所以要晓得这个世间,不是讲学佛的,世间读书人,稍稍有学问的人,看到你的生活起居就知道你这个人,看到你的言语谈吐,你的举止行动,你这一个人有没有德行、有没有修养、有没有学问,你是善人、是恶人,一目了然。愚人,只能自欺,不能欺骗别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欺骗不了。现在这个世间,真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少了,愚痴迷惑的人一天比一天多,这什么原因?没有人教了。纵然前生有福报,这一投胎有隔阴之迷,过去生中所学的忘掉了。何况我们习性里面烦恼习气多,善根习气薄弱,抵不过烦恼。现在一出生,没有人好好的教导,家庭不教你,学校不教你,社会更不教你,你所接触的、你所见闻的都是负面的,都不是正面的。
现代这个社会,正如佛经里头所说的,天人减少,修罗、罗刹增多,天神看到了很不舒服。这个话是什么意思?世间人行善的人少了,行善生天,现在生天的人愈来愈少了。到阿修罗、罗刹那个地方去的人愈来愈多,他们的势力愈来愈大,天人势力衰微了,意思在此地。诸位要晓得,修罗、罗刹的势力膨胀起来,那是个什么社会?世界末日。基督教《新旧约》讲世界末日,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也讲世界末日,许多宗教的典籍都讲世界末日,你展开他们的经典,他们一定讲你要信神,要信世界末日。
我们现在看看这个社会,不乐观!社会虽然不乐观,我们自己很乐观,为什么?我们自己跟他们走的不是一条路,他们走邪恶的路,我们走的是正法的路,这个不一样,所以我们乐观。纵然末日...(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九二卷) 2000/3/3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92》)
...教育》这个刊物,对於我们在此地教学弘法的活动都没有报导,他觉得这是不应该的。我听了无所谓,报也好、不报也好,与我都不相干。我们只把自己本分事情做好,求的是心地清净;活一天,帮助自己,也帮助别人。佛教导我们三轮体空,丝毫不沾染,我们往生才有指望。我们求的是这个,我们不求世间名闻利养,不求世人恭敬。但是我们也一定帮助世间人明了伦理,我们常讲佛教给我们什么?教三桩事情:教我们明了人与人的关系(伦理的关系),教导我们人与自然环境万物的关系,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这我常讲。
我们称扬父母,我们称扬佛陀,我们称扬老师,不仅是表我们自己一点孝敬,提醒社会大众,让他们也能够觉悟明白孝亲尊师重要。我们默默的在做,希望时间久了能够唤醒,用意在此地。我们教室、课堂,甚至於寝室,为什么把父母、把老师的相片都挂在那个地方?当然对自己念念不忘,不敢忘记父母、老师的教诲,同时也做一个样子给别人看看,人不可以忘本,这是根本。我们身体的根本是父母,我们懂得这一点佛法的根本是老师,不是老师苦心教导,我们怎么会懂?决定不可以我现在懂得一点,老师就不要了,忘恩负义。一切以为是自己的发明,自己真实智慧的流露,这个错了,这是自欺欺人。世间一些没有开智慧的愚人,是被你欺骗得团团转,诸佛菩萨、天地善神看到你,你在造极大的罪业,将来前途苦不堪言!
佛菩萨种种示现都是救护,我们供养佛菩萨的形像,这形像就是救护我们,让我们看到佛菩萨的形像,听到佛菩萨的名号,要发心向他学习,他怎么教我们,我们就认真努力向他学,这就不辜负佛菩萨了。自己有过,有过要知道忏悔。我们决定不可以轻视一些造作罪业的人,造五逆十恶罪的,只要他忏悔,他就能得度;不知道忏悔,不肯认错,那就决定堕落无疑。在经典里面,在古德传记里面,我们看到造作恶业,最后回头忏悔而得度的人,这个例子很多。经典里面讲的阿闍世王,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五逆罪他都造了;杀父亲,害母亲,跟提婆达多串通,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坏事干尽了,堕无间大地狱的罪业,这是我们真正想不到,临命终时忏悔,他还念佛往生。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他是上品中生。所以我们对於造作恶业的人不敢轻视,说不定他一忏悔,将来往生的位子比我们高,将来作佛比我们早,我们怎么敢轻慢?所以对一切众生要生真诚的恭敬心。
我们在前几天此地报纸上看到,梵谛冈天主教的教皇对全世界的人发露忏悔,这是我们学佛人的好榜样。自己做...(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九五卷) 2000/4/5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95》)
...》,对於这一个宗派你就通达了。这个通达不难,扎根难。
所以根本的教学比什么都重要,然后你的思想、见解、言行,不但皆善,而且都能够顺理。顺理就不可坏,不但你的因行不可坏,你的果德也不可坏。就像佛在《十善业道经》上所说的,你所获得的福慧没有能够沮坏的。为什么不可坏?顺理,称性。凡是称性、顺理,决定不可坏,道理在此地。「斯解脱处,何染不亡」,从这个地方证得解脱。「何染」就是指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我们今天讲妄想、分别、执著。「亡」是灭了,这一些烦恼永远断掉了。实在说是转烦恼成菩提,无量无边的烦恼都转变成智慧,转变成四种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都转了。「功归正觉」,这一句话非常重要。这个功劳,这正是无比殊胜的功劳,因为你超凡入圣,转迷为悟,超凡入圣。这个功劳归谁?归正觉。
我们现在怎么办?我们现在有觉,但是不正。为什么不正?夹杂著妄想分别执著,觉就不正。佛跟儒的教学,真正是所谓「一鼻孔出气」,儒家讲「正心」,佛法讲「正觉」。正觉的根源是什么?真诚。儒家的正心在诚意,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就是万事顺利。我们今天的大病就是没有诚意;换句话说,总不免自欺欺人,这就是没有诚意的现象。自己也知道,但是改不过来。为什么改不过来?古人说得很好,你没有做「格物致知」的功夫,你那个意怎么会诚?你的意,染污意,无量劫来被污染了。诸佛菩萨他们是清净意,也就是我们常讲,诸佛菩萨是清净心,我们的心是染著心,这不一样。
修行讲求的是从根本修,这个地方说到根本了。根本在致知格物,致知是求学,我们不肯学;格物是断烦恼、断习气,我们没有在这里下功夫。我们的习气染著非常严重,要克服自己这个毛病,一定要下一番功夫。这个功夫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要忍耐,《金刚经》上佛说「一切法得成於忍」。我们看到境缘里面,顺自己心意的不生贪爱,贪爱心起来你要忍,你不忍不行;见到不如意的,你就生瞋恚,你也要忍。真正能忍,才能不起贪心、不起瞋心,永远保持清净心、平等心,对待万事万物。忍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布施教你要放下,能不能放下关键在忍,你能忍,你才会放下。我们初学最重要的就是放下自己的成见,放下自己的烦恼习气,决定不去随顺它,这是忍辱;反过来随顺佛菩萨的教诲,也要有很大的忍耐。认真努力去做,在这里面得定、得智慧,智慧开了,那就是正觉。
清凉大师注子里有这么一句,...(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三六二卷) 2000/9/29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362》)
...,给他一百万安家费,让你还能活得下去。老子几十年的积蓄,他一晚上就把它花光。佛跟我们讲,我们的福报也是如此,福报要积功累德。要知道节俭是真正的享福,我们看孔老夫子,学生对老师的赞叹,老师的德行,学生们公认的五种德行:「温、良、恭、俭、让」,节俭、忍让;佛菩萨就更不必说,诸佛菩萨的示现,物质生活都相当清苦,一丝毫奢侈都没有,所以他福报享受不尽。我们在这部经上看到它的来源,一个是性德,一个是修德;虽有性德,没有修德,你的智慧福德不能现前,必须要有修德。
『凡有所作无空过』,这一句话非常重要,我们要牢牢的记住。「凡有所作」,包括我们今天所说的,每天、每一个时辰都不空过。我们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在帮助一切众生觉悟,帮助一切众生回头。要帮助别人,首先自己要做一个好样子。起心动念,这个「念」是正念,不是邪念,言语是正语,行为是正行,佛家讲的「八正道」,不可须臾离开的,念兹在兹,这就是自行化他。人见不到的地方,鬼神见到,我们帮助众生,不仅仅限於人道,九法界众生都是我们帮助的对象,所以人看不见,鬼神看得见。所谓是「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们怎么能做亏心事?怎么能以为人不知?这种念头实在讲是真正的自欺欺人,他不能成就。能成就的人,完全透明的,没有一丝毫隐蔽。
有一年,我在美国迈阿密讲经,就是讲《认识佛教》,现在流通的小册子。听众里面有几位,用中国的话来说特异功能的人,我们一般讲有天眼通的人,有两、三个,美国人。我去讲经带了一些结缘的书去,这书里头有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的注解,带了几十本过去,跟大家结缘。前面有一张照片,就是这一张,夏莲居老居士这张照片,这几个特异功能人一看这个照片非常惊讶,他说:这个人身体是透明的。我们看不出来,他从照片上看,这个人身体透明的。我们凡人身体是污染的,不透明。这个人身体透明的,透明表示什么?他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他没有自私自利,他没有贪瞋痴慢;人心透明的,身透明的。这些外国人跟夏老,不但没有见过面,听也没听说过,他知道「这个人已经不在世了」,说得都非常清楚,说得很准确。
我们的心被污染了,一定要懂得恢复清净心,决定不可以做亏心事,一般世间人讲要凭良心做事,我们就不空过。起心动念皆善念,都是为众生,都是为社会,决不为自己,决不为自己小团体的利益,要为天下国家的利益,不能为小团体。要放眼世界,念念祈求世界和平,社会安定,整个世界的大社会...(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三九二卷) 2001/2/13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392》)
...当中,要劝导信徒,遵守经典里面神圣的教诲,我们就不会走错路,不会被别人利用,这很重要。我们宗教徒走的是圣贤神圣之道,决定要接受佛菩萨的教诲、神圣的教诲。任何一个宗教都是教人做好人,没有宗教教人做坏人的。佛家讲的十善业道,这个说法、这个理念每一个宗教都有,没有一个宗教是教人杀生的,都教人不杀生,都教人不偷盗,都教人不邪淫,都教人不妄语;佛家的五戒,实实在在讲前面这四条戒,所有宗教都具足。个个都是好人,个个都是善人,我们读读他们的经典就明白了。现在为什么这些信徒们还有作恶,不善的?是他虽然信了教,不明教理,没有人教导他,只是来信。信了,不能得救;要依教奉行,才能得救。所以信了之后一定要教,这些传教师们有责任要教他。
同样一个道理,我们佛门四众弟子,做恶的有,不是没有,依旧还杀生、还偷盗,邪淫、妄语什么都干,这什么原因?没有人教。信了佛,也不知道佛是什么,所以叫迷信。以为我天天拜佛,我造的许多罪业,佛会原谅我;我天天拜他,他会替我消灾;我白天造业,在晚上烧几支香,罪就没有了。哪有这种便宜事情?这是错误的思想。所以做错了事情,做再大的罪恶,在佛菩萨面前忏悔,忏悔了明天再干,干了再忏悔,这自欺欺人,不明佛理,才会做这么多错事。
这个地方,「甚深自在」是自成就,「悦意言音」是化众生。我们要能得到甚深自在,甚深自在最简单的讲生死自在,这是甚深自在里头最浅的,然后才能够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才能化导众生。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三九七卷) 2001/2/27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397
请看「世主妙严品」,主夜神长行,第六句:
【普发树华主夜神,得光明满足广大欢喜藏解脱门。】
这一位夜神也是善财童子参访的善友,「远行地」的善友,就是七地菩萨。表法的意思跟前面讲的相同,他示现的身分是鬼神的身分,在表法这是七地菩萨,代表七地菩萨,实际上是诸佛如来的化身。这一桩事情,我们在《华严经》里面看得很多很多。为什么佛讲《华严经》要这样的重复?这里面有两个意义,我们必须要清楚。第一个是诸佛如来度化众生的仪式,《楞严经》上所说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普门品》里面所讲的「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这些大经都是说明这一个事实真相。所以要晓得,诸佛菩萨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非常非常之多,很可惜的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不但佛菩萨示现在人...(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三九五卷) 2001/2/16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395》)
...久住」这个意义,就是我们要奉行正法。经典,每一部经最后四个字:「信受奉行」。我们一生不离这四个字,就是正法久住,一定要懂,一定要认真努力去学习。
清凉大师在末后说,「约天说」,约天就是就我们的境界来讲,「四句皆是定用」。定用,换句话说,都是清净心的起用。下面说「以住此解脱,能见佛体用因果故」,清凉大师的话说得好。如何住在这个境界里头?这个「解脱」就是普德净光主夜神,他的名号「普德净光」,住此解脱就是住普德净光;普是平等,不平等就不普;以平等心处事待人接物,普德。德是什么?效法佛菩萨的行持,离欲,经文上讲「离欲生正念」,一切境缘当中知道修清净心,保持清净心,增长清净心。
末后这一句是讲效果,『离垢端严照十方』。「垢」是污染,离一切污染,自自然然就端庄庄严,遍照十方。「照十方」就是为十方一切众生做榜样,为十方一切众生做模范,就这个意思。所以我们起心动念常常想到,生活上点点滴滴,能不能给众生做榜样,学佛就在这里学,功夫就在这里培养。绝对不是说,人看不见,我们就可以放逸一点、可以随便一点,不可以。人看不见,鬼神看得见,「举头三尺有神明」,诸佛菩萨看得见,你瞒谁?欺瞒的心错了,妄心,自欺欺人,怎么能成就自己的德行?所以人能够做到不自欺、不欺人,那就是点点滴滴都要谨慎、都要如理如法,遍照十方。这一首偈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0三卷) 2001/4/4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403
请看「世主妙严品」,主夜神偈颂第二首:
【一切世间咸乐见,无量劫海时一遇,大悲念物靡不周,此解脱门观世睹。】
这是喜眼观世主夜神,他的赞颂。在前面我们读过这一位菩萨,他修的是「广大清净可爱乐功德相解脱门」。他是发光地的菩萨,用大慈悲心、清净平等的爱心看一切众生。所以在赞颂里面,我们要学习的也是这个精神。
第一句就把他的境界给我们显示出来,『一切世间咸乐见』,「乐」是欢喜。「一切世间」,包括世出世。就世间法来说,一尊佛的教化区里头有十法界。菩萨的境界是等虚空法界,无量无边的刹土,用现在的话来说,一切不同的空间所有一切众生,菩萨都欢喜见;要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见到都生欢喜心。这是我们必须认真反省的,我们在这个世间,见到这个不高兴、那个不欢喜,我们要想一想,我们这样作法是正确的吗?
佛在一切经里常常告诉我们,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我们常常读, |
|
|
|
|
|
|
|
地板
樓主 |
發表於 2022-11-24 10:34:09
|
只看該作者
也常常听,但是没有把它...(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0二卷) 2001/3/25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402》)
...世界,不是惠能大师,是马祖百丈!又过了两代。我们今天到澳洲这是个奇迹,如同达摩祖师初到中国一样,什么时候开花结果,我想不在我这一代。我们要求的就是代代都有真正善知识,都有真修实践之人,这个道风决定要建立。我们今天是建立真正的道风与学风,我们搞这个,绝不搞名闻利养,这个样子,我们才能够化解自己无量劫来的烦恼重障,自己才真正在菩提道上修行证果,自行化他。重建佛教,把佛教导向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使社会大众耳目一新,我们干这个事情,名闻利养我们连边都不沾。我有这个机缘,我非常欢喜,我自己把我在澳洲跟此地的银行都关闭了,一切所有的完全贡献给学院,我将来自己在学院里面教一门课而已。我不去管理这个学院,所以我现在积极要找一位院长,付托他,把这桩事情办好,这是我们佛门当前第一桩的大事业。
每个人都要认真努力的学习,我们真的从断烦恼、断习气,从这里下手,一切随顺佛陀教诲,认真的修行。修行的基础,我们今天不要求很多,只要求把我们净宗同学守则,这里面我们节录《无量寿经》上的教诲六十二条,节录《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面四十四条,总共一百零六条,我们天天要反省,有没有做到,以这个来建立我们的德行。我们绝不自欺,绝不欺人,我们自己晓得,没有真实的德行,不能够接受佛菩萨的托付。今天佛菩萨将这个事业付托给我们,我们没有真正的德行,有丝毫自欺欺人,那就全盘失败,这一失败,果报肯定在阿鼻地狱,道理与事实真相,自己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要做世尊、做弥陀、做一切诸佛的真实弟子;世间别人怎么作法,与我不相干,我自己要做到,我自己要要求自己,这一点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们要认真努力,不辜负这一个大事因缘,要自己知道珍重,知道自爱,知道发愤勇猛精进,这里头有无量无边的功德。
机缘不是容易遇到的,比我们遇到佛法这个机缘还要希有,真正是无量劫来希有的因缘。我们有没有能够看到?有没有能够体会到?无量劫来希有因缘,没有想到在我们这一生遇到了,这想想我们不行,我们的善根福德都不够,都不够,佛现在把这个缘分交给我们,那我们就要想到,不够怎么样?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善根福德,肯定来得及,决定没有懈怠,我们也深深相信决定能得三宝加持,龙天善神拥护,肯定得到的。我们自己有坚定的信心、不坏的信心,向这个目标努力。这个事情做成功了,全世界的众生得福,我们想想还有什么事业比这个更殊胜的,没有了,我们要觉悟、要发心。我这一生听从老师教诲,念念不忘师恩,章嘉大师给我说的:「你的一生都是佛菩萨给你安排的,你自己不要操一点心。」所以我在这一生当中,我完全奉行老师的...(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三三卷) 2001/7/1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433》)
...出世间过去未来,他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什么?没有障碍。我们今天「见」有障碍,佛没有障碍。由此可知,我们有见不到的事情,很多很多,佛都见到了。佛明了,佛清楚,我们一定要相信佛的话,佛是过来人。佛在《金刚经》上说得很好,「如来是真语者」,真就不假;「实语者」,实则不虚;「如语者」,如是所讲的完全跟事实真相一样,不会加一点,也不会减少一点,说的跟事实真相完全一样。我们再不相信,那就错了。
佛讲的话在哪里?经典上记载的都是。所以经典字字句句都是真实语,我们要相信。不要认为这个东西是迷信,我们肉眼没有见到,他给我们说有,他能见到,我们见不到。正如同现在科学仪器最常见的X光、紫外光,这大家都很熟悉的,透过这些光线能见到的,我们肉眼都见不到。佛是各种不同光波对他统统没有障碍,所以他见到的东西是圆满的;我们是偏见,从偏见产生坚固的陋执、错误的执著,我们吃的亏大了。
佛帮助我们发菩提心,『普示众生诸妙道』,「妙道」是本有的,佛为我们宣说、为我们示现,让我们听到、看到有所体悟,把我们自己的菩提心也要显发出来。「菩提心」,经论虽然说法不一样,意思相同。菩提心的体就是真诚心,真诚到极处!不自欺,不欺人。我们的心发不出来,什么原因?自己欺骗自己。欺骗别人就不必说了,自己都欺骗自己,他怎么不会欺骗别人?自欺欺人,真诚心没有了,因此菩提心起的作用当然就没有了。菩提心起的作用有两种,一个对自己,一个对别人。对自己是好善好德,对别人是大慈大悲。菩提心的作用当然没有了,你体没有,哪来作用?佛在经论上许许多多的教诲,帮助我们发菩提心。
诸位一定要晓得,菩提心不发,念佛决定不能往生。为什么?净土宗是大乘佛法,不发菩提心,不能往生。也许有人怀疑,我就常常遇到这些问难的,「有很多乡下老太婆不认识字,也不会念经,很笨很愚痴,什么都不会。她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念了几年她真的往生,预知时至,她站著走、坐著走的,她没有发菩提心,她怎么能往生?」这个话问得好,幸亏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头有解答,他那个解答好,把这个疑问给我们解除了。他说:「一个人一心一意,只有这一个念头,想求生极乐世界、想见阿弥陀佛,对这个世间完全没有丝毫的留恋,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我们想想蕅益大师这个话,说得到底对不对?我细细想过,愈想愈对,愈想愈有道理。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接受阿弥陀佛的教诲,他的菩提心就明显的发出来了。现在这些老太婆念佛往生的,菩提心是发了,她自己不知道;你要问她什么叫菩提心,她不懂,她真有条件往生。这种人我...(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四二卷) 2001/10/2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442》)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七卷
...根性的人,也有下下根性的人,甚至於我们肉眼看不见的,还有不同维次空间的众生,我们一般人讲的有菩萨、有声闻缘觉、有天地鬼神,这个差别太大了。如何能令这些众生个个都得利益,那就要靠讲经这位法师了。
说实在话,不要说在今天具足这种能力的人少了,不但说少,我们可以肯定说一句:没有了。古时候有,现在没有了。没有了,我们怎么个讲法?往年我学教的时候,我的老师教给我,只有用「至诚感通」,这个方法很有道理。真诚、真诚的心,上能够跟诸佛菩萨感通,下能够跟三途恶道众生感通,真诚到极处,不能夹杂丝毫不诚;夹杂著丝毫不诚,我们感应效应就没有了。要想得到感应,没有其他的法子。我们希求佛菩萨对我们加持,加持也不外乎这三个方面,第一个对我们智慧加持,第二个对我们观机加持,第三个对我们善巧方便加持,唯有真诚到极处,自然就起这种感应。这是现代发心学讲经说法、弘法利生的大德,无论在家出家,无论是男众女众不可以不知道的。
至诚心要培养,不是说到讲台上临时我想发这个心,那发不出来的。在哪里培养?在日常生活当中培养,在工作里面培养,在处事待人接物之中培养。换句话说,一切时、一切处,对人、对事、对物,一片真诚,决定不自欺,这比什么都重要。不欺人,我在讲席当中常说,欺人的人是必定自欺。先自欺,而后他再欺人。如果不自欺的人,他决定不可能欺骗人。这就是我们修行的真实功夫,这就是古大德讲的实学,实实在在的学。
所以我自己学佛这五十多年,我在讲台上讲经,今年是四十三年了,没有中断过。我总结诸佛菩萨的教诲,写了二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我们的心要落实在这十个字里面,这十个字就是我们自己的心。我们用这个心生活,用这种心工作,用这种心处事待人接物。后面这十个字,「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这是完全落实在事相上,自自然然所表现出来的,一丝毫没有勉强。什么叫看破?看破就是对於世出世间法通达明了叫看破,看清楚了。一切诸法的性相、理事、因果,没有一样不清楚,没有一样不明了,这叫看破。看破之后你自然会放下。放下什么?要依本经佛陀教诲来讲,放下妄想、放下分别、放下执著。
这个话大家听了好像是懂得了,其实未必然也。因此我们不能不变通,换一个讲法,换一个讲法实在讲,没有经典里面讲得这么样的圆满。我换一个讲法讲得比它罗嗦,但是确实是降一等,为什么?不降一等,我们无从下手。所以我教初学的同修们,放下「自私自利」,这个大家好懂,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我讲了十六个字,...(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四三卷) 2001/10/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443》)
...义,没有人指导,在细行上全用不上力,你说可惜不可惜?所以帮助人建立自信心,这个功德很大。
第二「信他」,这个他是谁?的指诸佛菩萨,我们要相信释迦牟尼佛,我们要信阿弥陀佛。信佛就是信佛在经中的教诲,信祖师大德,信善知识。我们都知道求学求道要去拜老师,拜老师的时候不能不慎重。我们用智慧细心观察这个老师的德行,选定了,既然拜他做老师了,对他就要产生圆满的信心。印光祖师在《文钞》里面讲,有人问他:「学佛有没有捷径,能够让我很快契入境界?」问他的那个人跟我早年的心情完全相同,我也有这个问题,我向章嘉大师请教过。同样的问题,这两位善知识答覆不一样。印祖的答覆,他说:「有!诚敬。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这印祖答覆的。章嘉大师对我的答覆不是这个说法,当然我问的问题一样,根性不相同。我是初学,请教印祖的人可能是老修行,他的毛病是缺乏诚敬心,我的毛病是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章嘉大师教我「看破、放下」,怎么落实?布施。我们细想这里面的意思,要信善知识,要信老师,因为你信他,你才肯依教奉行。如果对於老师的教诫阳奉阴违,在老师面前装著好像能够信受奉行,离开老师那又是一副面目,这不能成就。这是自欺欺师,自己欺骗自己也欺骗老师,那道业怎么会成就?世出世间的圣贤法没有自欺欺人能够学成的,世出世间圣贤常常教导人,圣贤之法从「不自欺始」。我们自己不能欺骗自己,然后你才能帮助别人,你才不会欺骗别人。
我想有不少同修读过《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这是《大宝积经》里面的一分。这一部经过去我们讲过三遍,都留下录像带,还有同学发心从录像带把它写成文字。我们在这经里面看到,佛为我们说一位比丘,因为嫉妒障碍,挑拨是非,造谣生事,把好心学法的信徒,破坏他对於善知识的信心,断别人的法身慧命,果报堕地狱!经上给我们讲,在地狱受罪一千八百万年,这是我们人间的年份。人间的时间跟地狱有时差,地狱里度日如年,实在讲,在地狱感受那是多少大劫。破坏人的信心,破坏人学道的信心,有这样重的罪过,我们几个人晓得?反过来说,要是成就众生学道的信心,功德是无量无边。我们究竟是造极重的罪业,还是修积无量无边的功德,就在一念之差,果报真的是天壤之别,我们不能不懂。
我们懂得,我们明了,大家常跟我在一起的人,你看看我怎么样对人。早年我在香港讲经认识了圣一法师,他邀请我到宝林寺去访问,在禅堂里面给大众讲开示。他是修禅的宗门大德,我对他的弟子,跟他学习的人,无论出家在家,我赞叹禅修,赞叹圣一法师的德行,赞叹这个法门,赞叹他们每一个同学,劝导这些学人无论在...(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五三卷) 2001/10/2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453》)
...?年岁大了烦恼妄想多了,就没有了。
我们明白了,六通有报得、有修得,我们世间多半是修得。怎么修得?你得禅定,禅定就现神通。禅定是什么?清净心现前了,这就是清净心的本能。所以他说他知道事情多了、妄想多了,心一乱就没有了。所以小时候有,大概到三、四十岁之后就没有了,愈小能力愈强,证明我们周边确确实实有很多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如果你要是留意,你观察婴儿,他还不会说话,几个月大的小孩,你仔细观察他,他有的时候坐在那个地方自己会笑,他看到好笑的东西;有的时候他会哭,他看到害怕的东西、恐惧的东西。他不是无缘无故自己会笑会哭,不是的。为什么?他头脑清净没有被污染,这是报得的。可是这个小孩很容易失掉。为什么很容易失掉?他睁开眼睛的时候,他家里有电视,天天看电视,电视里面乌烟瘴气把他污染了,这个能力渐渐就丧失掉。等到他能懂事三、四岁的时候,这个能力就没有了。我们从这个地方能够测验、体会到,确实有肉眼看不见的天神、鬼神,一些神灵,我们统称为神灵,时时刻刻在我们周边,绝对不止「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不止!不知道多少眼睛在看你,不知道多少手指在指你。而我们人愚昧无知,不了解事实状况,以为没有人知道,真的叫自欺欺人,胆大妄为,敢动恶念,敢做恶事。
一般鬼神他虽有这个能力,他的能力不大,他可以知道我们一生的事情;有能力高的可以知道我们前生的事情、再前生的事情,这个三生、四生、五生可能,再过去,他就不知道。天神心比鬼神清净,这个能力更强,大概可以知道我们七世、十世之前的事情。佛在经上说阿罗汉能够知道五百世,阿罗汉超越六道了。佛是知无量世,所以教化众生,佛的能力最强了,他对你的根底清楚。就像治病一样,你的病源,几十年前得的这个病,他知道得清清楚楚,那下药就很方便了,真的药到病除。一般大夫没有这个能力,所以给你治病总是治得不干净,治了你还会复发,这就是没有把根本给你治疗好。讲经说法是观机,你对这个人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的事情都明了,你说的东西当然契他的机。这样的境界,在佛法叫现量境界,这是决定可靠的,他不是推测的,推测有时候会产生错误。
一般算命看相多半是用推测,这个与数学有关系,中国的《易经》是很高深的数学。再精密的数学理论,丝毫差误就错了,「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但是定中报得的五通,是一点错误都没有,一丝毫偏差都没有,这才真正善於观机。我们在此地要肯定,一切众生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们过...(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六一卷) 2001/1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461》)
...境。但是一个最重要的,真正的庄严就是清净。你的环境一定要干净整齐,绝对不零乱,整齐清洁这是最值得别人尊敬的。
宾客到我这里来,我招待他,我以清净、整齐清洁来对待他,这是对他的尊敬。不是一种豪华奢侈铺张,不是的,那你完全搞错了。这就是菩萨在此地教导我们应该怎样庄严道场,这些话都是从形相上说的,实质的意思更深。它的目的在哪里?『广化众生』,而且『令成熟』,这个意思深!用意是教别人、劝别人,让别人看到你这个形相,对你生起尊重的心、仰慕的心,自自然然生起向你学习的心,你才是真正的道场神。你是真正的护法,你护持了佛法,佛法才能在世间久住,佛家常讲的正法久住。绝对不是每天在佛菩萨形像面前磕头烧香,求佛菩萨保佑「佛法常住在世间」,不是的,错了。
你们有很多同修,我非常感激你们从各个地方到这边来看我,我也看出来了,你们每一个人都有同样的愿望,希望师父能够常住世间。我怎么常住法?你们读了这个经文就明白,你就开悟了,你想叫我常住在这个世间,首先你自己要依教奉行。你果然能够依教奉行,不但我常住世间,诸佛如来、菩萨声闻、大乘经法都会常住世间。如果我们自己不能够依教奉行,学佛阳奉阴违,装模作样,还是自欺欺人,还是随顺自己烦恼习气生活,佛法怎么能够常住世间?你们要懂这个道理。
佛法在今天为什么衰微到这样的程度?让社会大众误以为是迷信,许多人心目当中没有把佛法看在眼里,认为佛法在现代二十一世纪应该全面淘汰,它对社会没有好处,它所提倡的是迷信,不合科学、反科学。连佛法都不能够常住在世间,我这个净公上人当然会被人打倒,人家不打我也倒了,怎么能常住世间?所以我们如何祈求正法常住世间,从我自己本身做起,让社会大众、让你的家人、你的亲戚朋友、邻里乡党很明显的看出,你学佛以后跟没有学佛之前不一样。没学佛之前,人家并不尊重你,也没把你看在眼里;学佛之后看到你,你的形相、你的言谈举止跟过去不一样,他对你生起尊敬心,正法就久住。他对你生起的是厌弃的心,正法就要灭亡。这个道理不难懂,好好想想就明白。
现在中国人把祖宗忘记,把圣贤抛弃,一味迷信科学。把科学家尊重为大圣人,科学家所说的都是真理;我们祖宗所说的、佛菩萨所说的,都说那是迷信、那是落伍。可是现在发展这个西方文明,说实在话,他们的兴起到现在不过三百年,你懂得吗?三百年的今天再来看这些科技文明,漏洞百出。已经有不少西方人觉悟,他们的文明已经不...(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八二卷) 2001/11/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482》)
...打对折是恭维你,实际上可能打两折、三折;换句话说,你命中有百分之百的福报,你这一生能享受的也不过是百分之二十、三十而已,百分之七十折损掉了,你说你多可惜!他在平常听这个话听不进去,得意的时候听不进去,失意的时候听了之后,他会去好好的想一想,想通了:真的做错了!
譬如说你做到国家领导人,这是地位登峰造极了,你要能做得很如法,你有福报,你的福报可以传好多代;民主时代也一样,你的儿子竞选也会做总统,孙子竞选也会做总统,你也能传很多代。如果你做得不如法,处处都考虑到自己的名闻利养,欺骗选民,可能你选举出来的一届四年,四年做完之后,底下就选不上了。你命里头可以能够做很多年,可以传很多代,福报被你折损掉了。这都是事实,有理论、有事实,世间人迷惑,他不懂。你居在高位干什么?为众生服务的,这是无量功德;你不知道、不了解事实真相,以为去享福的,那福报几天就享完了。你要晓得,多生多劫积功累德才能修得,几天就享完了。你为他分析这些道理,说明古今中外这些史实,他听了觉悟,回头了,回头是岸,布施欢喜法。真正学佛明理的人,在这世出世间没有别的,就是因缘果报。所以要劝人种善因得善果,决定不可以欺人。欺人决定是自欺,利人决定是自利,这个道理我们要懂。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八四卷) 2001/11/1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484
诸位同学,请看「世主妙严品」,道场神第八句:
【勇猛香眼道场神,得广称赞诸佛功德解脱门。】
清凉大师注解「深广赞佛,故名实双美。」虽然只有九个字,意思很深,将菩萨修学的法门给我们点出来了。菩萨的德号『勇猛香眼』,「勇猛」是精进之相,是菩萨唯一的善根;「香眼」,眼是能见、能观察,香是表五分法身之香,香眼也就是法眼。法眼的菩萨是实教的菩萨,也就是《华严经》上初住以上的菩萨,都有这个名称。所以这个名称是菩萨的名号,也是一切菩萨的通号;就如同西方世界阿弥陀佛的名号一样,是极乐导师的德号,也是一切诸佛如来的德号。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同异不二,我们要体会这个意思、这个义趣。他得的法门,就是他所主修的法门,很值得我们做参考。
『称赞诸佛功德』,我们从这个名号里面来看,菩萨是专修专弘念佛法门。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佛的大德大愿大行,为十方一切诸佛共同称赞。在小本《弥陀经》上我们读过,一切诸佛所称赞经...(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八三卷) 2001/11/1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483》)
...这些地方练习,训练自己如佛一样,得不思议解脱法门。第六句:
【住於如来普门之地】
普门在前面曾经跟诸位细说过,清凉大师在这一句给我们注解的是「住胜进果位」,胜是殊胜,进是精进。一定要得不思议解脱法门,你才能够提升自己的境界,『住於如来普门之地』,这拣别不是菩萨。菩萨的十普,没有达到究竟圆满;如来果地上的十普,都达到究竟圆满。特别是大慈大悲,佛法里面常讲的「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十条里面特别举出这两条,由此可知这两条的重要。慈悲的真正意思,多少要能够体会到一些。法身菩萨已经是以尽虚空、遍法界为对象,我们应当要学习。心量狭小是我们学佛修行契入菩萨境界的重大障碍,如果我们希望把这个障碍消除,就不能不在日常生活当中认真的去做、去练习,练习不分别不执著,从这里下手。不起心、不动念,现在我们做不到,学著「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从这个地方来下手,让心安住在「如来普门之地」,这是我们心向往之。实际上当然是做不到,可是方向、目标一定要正确,确确实实是朝著这个方向、朝著这个目标去做,这样就没有过失了。
话说得简单、说得容易,许多同修来给我说,实实在在做不到,这是实话!这些可谓是老实人,不自欺不欺人。但是你要晓得,做不到也得要做,为什么?不做,永远住凡夫地。如果随顺自己的习气,随顺自己的贪瞋痴慢,那么你就要知道,你是住三途地,这个我们不能不清楚。哪一个人不畏惧三途?可是我们的心确实安住在三途地,所以不转过来不行。转的方法很多,法门无量。了凡先生在他家训里面也提供了修学的经验,他这个经验里头最重要的,要让我们发畏心,畏惧。第一个,畏惧三途恶报;这个畏惧的心很难生起来,为什么?我们对於地狱、饿鬼里面的境界,一无所知,所以这个心生不起来。
可是现在有一些科幻的电视、录像带,我没有看过,我听一些同修告诉我,这里面所演出来的非常恐怖,大概类似地狱,多看看!在中国过去,地狱的变相图在一般神庙里面常见,像城隍庙、中国四川的酆都城,一般佛寺里面地藏菩萨的道场也都有,多看!还有关於这一类的书籍,使我们看到听到了,能生怖畏之心,这是一个很好的助缘。在修学,我们常讲「方便为门」,这些都是方便门。另外一个,如果我们能常常想到古德所谓「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我们心里起恶念,口里、身体有恶的行为,鬼神看得到,「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关於这些记载,许许多多笔记小说,乃至於近...(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二一卷) 2001/12/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521》)
...同。
我们这些年来,为了学习方便起见,把真心说成五种,真心是什么样子?我们方便说五种: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用的是这个心,对人对事对物没有例外的,我们就是「同生众」。假如跟这个是相反的,你用的是虚伪心,不是真诚的;你用的是染污心,不清净;什么叫染污?有贪、瞋、痴、慢。有贪瞋痴,染污了;有贡高我慢,不平等;迷惑颠倒,你没有觉悟;自私自利,你没有慈悲,这是凡夫,这是六道众生!我学佛,我用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但是不纯,这里面还有夹杂,夹杂得不多,少分,你是相似位,你还是异生众。同生众里面完全不夹杂了,完全不夹杂就是圆教初住菩萨,就是明心见性。你还有少许夹杂在里面,夹杂得再少,你是十法界里面四圣法界,还是凡夫,在大乘法里面称为「外凡」。凡夫有「内凡」、有「外凡」,内、外是从六道做界限,六道里面是「内凡」,六道外面四圣法界叫「外凡」。完全用的是真心,跟佛相同了,这叫圣人,凡圣的差别是在十法界跟一真法界,所以,这个事情做不得假。
我们怎么学法?这二十个字放在同学们面前,你天天看,你天天学,学会了,不知不觉就契入法界。所以大家要知道,骗人最后原来是自欺;利人到最后的时候,原来是自利。念念想到利益众生、利益社会、庄严国土,不要去庄严你那个家,你那个家太小了。世间人勤苦经营,庄严他那个小环境,自私自利的小环境,不像菩萨,菩萨庄严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刹土。他怎么庄严法?我们讲经讲到这个地方,我不说,诸位同学应该要明了,怎么庄严法?自己像一尊佛。自己的形象,学佛学得很像,就是庄严尽虚空、遍法界诸佛刹土。我这个样子可以给娑婆世界众生做榜样,什么样子?真诚的样子、清净的样子、平等的样子、正觉的样子、慈悲的样子,可以给九法界众生做榜样。我的行为:看破的样子、放下的样子、自在的样子、随缘的样子、念佛的样子,形象!这二十个字是形象,做出来自然就庄严虚空法界一切诸佛刹土,以此为供养。上供十方佛,下供九法界众生,九法界众生是未来佛,所以用供养,恭敬供养。供佛跟供一切众生,心是平等的,没有差别,没有说对佛加一分恭敬,对众生减一分恭敬,那你还是凡夫,你还是异生性的菩萨,不是同生性。
我们天天在学《华严》,如果诸位真用功,真能够像古人所讲的随文入观,我们讲到哪里,这个境界就契入到哪里,这一部《华严经》讲完,诸位都成了法身菩萨。圆满成佛我不敢讲,法身...(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三七卷) 2001/12/20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537》)
...,正法就不能住世。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干法?没有别的,为佛法、为众生,我们帮助正法久住世间。我们要不认真修三福六和,我们就是希望这个正法不要住在世间,我们在破坏正法,在毁灭正法。诸位想想,破坏、毁灭正法,你怎么能往生极乐世界?夏莲居老居士不知道说了多少遍,这个事情要「真干」!不是敷衍的,不是装假的。你要不是真干,你错了,敷衍塞责,搞假的不搞真的,我们一般人常讲的阳奉阴违。果报在哪里?我们可以说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果报在三途,三途当中的地狱,不是饿鬼、畜生。为什么?因为你对不起佛教,对不起诸佛如来,对不起一切众生,问题在此地。
净宗学会成立,我们订了五个修行的科目,简单明了,希望净宗的同修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与它相应。我们做佛的好弟子,这个「好」说实在话不是十分的好,能做到三分四分就不得了,至少我们不是在灭佛法,不是在毁弃佛法。世间人看不见我们,九法界的神灵他们看得见,我们起心动念,他们知道。你看看地上菩萨,只要登了地,他们六根的能量就尽虚空、遍法界,我们一举一动,他看得清楚,我们起心动念他知道。他那个神通、他心通,遍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的起心动念,所以我们能瞒过谁?要说瞒人,那真是自欺欺人。我们做不好,什么原因?愚痴。经没看懂、没听懂,那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为什么?做不到。应当做个,我这个水平很低,三成四成。实在讲一成都做不到,几个人能做到一成?
说老实话,做到一成不能往生,要往生至少要做到二成;换句话说,百分之八十我做不到,我能做到百分之二十,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观经》上佛讲得很清楚,下下品往生是什么人?都是造作五逆十恶之人。我们是不是造作五逆十恶?是!「我没有杀父母,我没有杀阿罗汉,我也没有破佛身血」,没错,这些罪名好像你都没有,你破坏了佛教形象,你知不知道?这个事情严重了。破坏佛教形象,等於破和合僧,五逆里头犯一条就是阿鼻地狱罪。所以我这个形象不好,出去让人家议论,让人家批评,我就对不起佛,就对不起九法界众生。无论在哪个地方,我们起心动念还是想搞特权,不守规矩。「不守规矩,这才是值得荣耀的事情!」以为这是荣耀,不知道这种心态、行为造阿鼻地狱的业因。规规矩矩的那种人,在你心目当中那是愚人,瞧不起他。是的,瞧不起的这个人,往往这个人往生了。你们想想看,谛闲老和尚的徒弟锅漏匠,谁瞧得起他?修无师,谁瞧得起他?真干!你瞧不起他,他瞧得起你;你不尊重他,他...(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四五卷) 2001/12/26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545》)
...三夜,我请三天假到那里深深的去反省:我跟大师三年他教了我些什么?认真反省,「戒律很重要」这句话印象太深刻了。我就想,为什么这句话他要向我提出那么多次?我在这三天里面省悟过来了,儒家的礼、佛家的戒,儒家的礼是世间法,所以三代不同,随著时代、随著地区要加以修订,那是世间法,我悟出来,戒是出世间法,不是世间法,你要想超越六道轮回、超越十法界,那你得用释迦牟尼佛这个法,这个法超越时空。想想,对!五戒、十戒、十善业道,三千年前佛说的;三千年后今天,地方三千年前是在古印度,现在我们在澳大利亚,你想想这十善业道管不管用?还是管用。佛所说的我这才明了,它是自性里头的本善,是性德,不是释迦牟尼佛的制作,不是他的发明,不是他的创造,是一切众生自性本具的性德,不能违背,不能更改。人为的、人想出来的办法可以修改,自性的东西你怎么改法?你一改,违背了自性。
我在火化炉旁边帐篷里住了三天,我明白这个道理了。这以后我就看戒经,我很认真、很用心的来阅读、来学习。因为大师告诉我:受戒形式不重要,实质重要。你能做到一条,你就真的受这一条;谁给你做证明?诸佛如来给你做证明。形式上你去受,你做不到,那个话说得就不好听,自欺欺佛,不是欺人。你欺骗自己,欺骗诸佛如来,你要是认真想想,这个罪过多重?怎么可以欺骗诸佛?所以蕅益大师了不起,给我们做了示范,受了比丘戒之后退戒,给我们做示范。为什么退戒?不敢欺佛,「我做不到」。蕅益大师一生持沙弥戒、持菩萨戒,菩萨戒是利他的。所以我们常常看到他的著作,他老人家落款「菩萨戒沙弥」。他为什么这么做法?我们要能体会他的意思。他的徒弟,也就是他的学生成时法师,《净土十要》是成时编的,《蕅益大师全集》是成时替他出版的,替他刻版流通的,这个人是蕅益大师的传人。师父是沙弥,自己不敢作沙弥,他自己具名我看过,「出家菩萨优婆塞」,显示出谦德,「沙弥我做不到,我只能做到五戒十善」。所以不自欺、不欺人,人家问我什么身分?出家优婆塞,优婆塞是在家居士,我是出家的,只能做到这个,名实相符。出家优婆塞,五戒十善做到了。我们自己看看古人,想想自己,在近代称出家优婆塞的还有弘一大师,弘一大师自称出家优婆塞。这些人这些做法,很值得我们反思。我们要想在这一生真正有所成就,不能不认真努力学习。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六五卷) 2002/1/7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565
诸位同学,请看「现相品」菩萨念请第十句:
【云何是诸佛无能摄取。】
前面我们介绍清凉大师说的「不思议品」诸佛十种最胜法,我们介绍了两句。现在我们从第三句看起,「为欲调伏一切众生故,往不可说不可说世界,如是而为一切众生而无断绝。」这一条说出佛示现在九法界的目的,是为了调伏一切众生。我们在此地,要注意「一切」两个字。调是调顺,伏是降伏。调顺,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是对破迷开悟说的;伏,是降伏烦恼而说的。众生,特别是阎浮提众生,我们这个世间的,经论上常常讲「阎浮提众生难调难伏」,《地藏经》上讲的「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所以教化我们这个世间众生最为困难。但是佛菩萨依旧是不舍弃...(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六四卷) 2002/1/7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564》)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八卷
...他起性,心不相应行法比依他起性还要假,换句话说,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不是事实。事实是无量寿,真正的无量寿,法身无量寿,报身无量寿,应化身也是无量寿。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七0卷) 2002/1/10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570
诸位同学,请看「如来现相品」,问因德深广,十句:
【及一切菩萨誓愿海,一切菩萨发趣海,一切菩萨助道海,一切菩萨乘海,一切菩萨行海,一切菩萨出离海,一切菩萨神通海,一切菩萨波罗蜜海,一切菩萨地海,一切菩萨智海。】
这十句,每一句前面都冠上『一切』,他的意思就是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菩萨。前面念请多半都是讲如来果地,以及佛教化众生无量无边的德能,末后这十句在问菩萨。凡是说「菩萨」都是说修德,说「诸佛」是果德。在这部经里面,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果圆融,显示出一体自在。这十句我们不但是应当学,必须要学习。
第一句,『一切菩萨誓愿海』。我们的同学,出家当然你受了菩萨戒,你是菩萨,这十句我们懂不懂?不能说具足,总得有少分才像菩萨。否则的话,受了菩萨戒不像菩萨,不像菩萨就有罪过,什么罪过?自欺欺人,你就犯这个罪过。欺人,不是欺普通人,欺诸佛如来,你说你这个罪有多重!为什么人家说,一出家就堕地狱,道理在此地。不出家,说老实话,欺骗众生,没有欺骗诸佛如来。出家,欺骗诸佛如来。这些问题不说,你模模糊糊混日子,一天一天混过去了。要给你说穿,实在讲太恐怖了。诸佛如来是世出世间大圣人,尽虚空遍法界哪个众生不尊敬?我们敢欺骗他,不但欺骗,实在讲是侮辱他,是作践他,你不堕阿鼻地狱,谁堕阿鼻地狱?入了如来家,所作所为跟如来完全相违背,一百八十度的相违背,这就是侮辱,这就是作践。
古时候出家人,帝王见到你都恭恭敬敬,为什么?他知道你是如来弟子,你是天人师。不过那个时候出家水准高,要经过皇帝考试。皇帝为什么考试?看看你这个人值不值得我尊敬,能不能做我的老师,帝王师。所以从前出家真正不容易,对於世间学术的考试,你的成绩相当於进士,再考佛法。国家考试,最高级的考试就是进士,像现在国家高考一样。你要通过这个考试及格,然后再考佛法。统统及格之后,皇帝还要跟你见面,看看你的德行威仪,发文凭给你,这个文凭叫度牒。你拿到这张度牒,你就有资格出家。到哪里出家,不限制你,哪个道场、哪个法师跟你有缘分,你...(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七0卷) 2002/1/10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570》)
...,迷在五欲六尘之中,醒悟不过来。佛说法如同雷声一样,让他惊醒过来、觉悟过来。音声遍众刹,刹是佛刹,十方诸佛刹土。是不是真的能遍?真的。我们为什么听不见?我们这个耳根有障碍,耳根就好像收音机一样,坏掉了,本来它可以收听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的频率,现在不行了,现在只能听一个,一个频率,第二个频率就听不到,机器有故障。我们要问,我们说法的音声能不能遍虚空法界?在理上讲是讲得通,为什么?声波,声是波,波动必定周遍法界。但是声波我们晓得,它传播的速度不快,而且距离愈远,波就愈微弱。从物理上来讲,这个波很难周遍虚空法界。但是这个波里头有心,有意识在里头,我们说话这个言音有我们的意识在里头、有我们的精神在里头,那就不一样,它这个波的速度就不相同。
这就不是物理,这是属於心理。属於心理,波动刚刚起,立刻就周遍虚空法界。不要说我们把这个话说出来,起心动念为什么佛菩萨晓得,为什么鬼神晓得?起心动念已经就起波浪,就有波了。只要一动,那个动相就是波动,念头才起已经有波动。诸佛菩萨耳根灵敏,六根没有障碍,众生这个念头才一动,他那里就收到,真的是「遍众刹」。人实在讲不晓得这个道理,以为没有人知道,说穿了确实自欺欺人,佛菩萨晓得,鬼神晓得。末后一句『演法深如海』,不但口说而且要表演,甚深无量无边的大法,在我们这个身体表现出来,用我们的言语详细说出来。一个目标:帮助一切众生觉悟,没有别的意思。佛菩萨与众生不一样的地方就在此地。今天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九八) 2002/1/24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598
诸位同学,请看「如来现相品」,东方莲华光菩萨偈颂第六首:
【一一毛孔中,光网遍十方,演佛妙音声,调彼难调者。】
第六、第七两首都是讲到毛孔放光说法,这是不思议的境界。落实在我们现前的身分上,就是形象表演,这是我们要知道的。毛孔放光演法就是全身说法,不仅是口,容貌、身手的表态,手的表态现在人叫手语,在佛法里面称为手印,无需要言说的。文人小说里面常讲的「眉目传情」,表达自己的心意互相沟通,这都是属於身在说法。说到毛孔,当然就全身了,全身遍布著毛孔。『一一毛孔中,光网遍十方』,这是如来果地、法身大士,他们能做到。我们今天的学习,不能不知道什么是佛心、什么是佛之行、什么是佛之言,我们学佛就从这三方面学习。古人常讲:禅是佛心,戒是佛行,教是佛言...(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九七卷) 2002/1/23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597》)
...我出家,大概是一个半月的时间,来了九次。我看他有这样的诚意,我答应他了。
我出家有条件的,第一个我出家不做经忏法会,我要继续研究经教,我想走「学讲经」这个道路。心悟法师同意了。我身上没有一分钱,每个月我要到台中亲近李老师一个星期,每个月我都会到台中住一个星期,往返坐火车的火车票,常住要供养我。我提的这些条件统统答应,我这才高高兴兴出家;心悟法师给我做护法。一年之后,没想到他还俗了,白圣法师来主持临济寺。我还是循我的老规矩,每个月到台中来一个星期,最初常住还是给我付这个路费,以后慢慢他们就不太欢喜了。
出家两三年,由於教学讲经,护法也就有几位,我这些车票零用钱有人付。最后想想还是不行,一切放下到台中,把全部的时间还要跟老师学。所以先后在台中住十年,要把基础扎稳;根不深,你怎么会有成就!我一个人,没有人管我,完全要靠自己自觉,要靠自己发愤;自己不肯努力,不能警策自己,谁会管你!所以我常常给同学说,我这一生经验当中,能够有一点成就,得力於好学。这一点是真的,好学不倦。一个人不好学,装成好学的样子,这是假好学,不是真的好学,都不能成就。这个事情就像夏莲居老居士讲的「要真干」!不可以自欺欺人,才能够拿得出成绩出来,所以示现成绩非常重要。这是个特殊教育,一切要讲求实际上的成果。这是身的三种教化。
口三种。清凉大师注解里面,第一种是「辩才」,说法有辩才,欢喜为人演说,帮助别人断疑生信。第二种是「劝赞」。劝导大众,大众稍稍有一点成就,要赞叹、要鼓励,这对於初学很重要。初学的人信心不定,容易退转,所以你要观察时节因缘,有时候要赞叹他、要鼓励他。我初学在台中十年,李老师不时用这些方法来帮助我。早年我最初跟章嘉大师三年,章嘉大师常常用这个方法,赞叹、鼓励,不让我退转,信心不退转。最重要是信心,「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比什么都重要,善知识不能没有这一套的本领。第三种是他有成就,有了成绩,要为他庆幸。他遇到了障难,这是在所不免,遇到障碍、遇到困难要安慰他。菩提道不容易走,尤其是我们自己过去、今生造的业不善,不善的业造成许许多多的魔障。魔障现前的时候,如何能度过、能突破,当然要靠你的定力、要靠你的智慧。禅定、智慧能降伏魔障,还要得到老师、善友的劝慰。语业有这三种。
意业就是存心,要常常存有接受教学的这个心;决定不能够得少为足,那你就错了。经听一遍不行,听十遍...(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一一卷) 2002/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611》)
...绝对不是只懂一部经,可以懂一个系列。虽然不能通全部,这一个系列好比我们修净土宗,我们在净土宗这一个系列可以贯通。绝对不是我学一样懂一样,那个学法就太笨了,你要学到哪一年才有成就?
我知道老师这种教导,真正是慈悲到极处。他不许可我在文字上做功夫,后来读《大乘起信论》才明白,马鸣菩萨教我们听经,「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老师那个时候没有这样讲给我听,为什么?我刚刚接触佛法,要这样讲法,我不懂,但当时教给你的就是这个办法。我们才晓得,那个办法不是他发明的,祖祖相传,佛佛相传,无量劫又无量劫,一切菩萨修行证果都是用这个方法。你会用吗?《起信论》流通的分量很广,几个人会用?这是关键,为什么不会用?
凡是不会用的人,我们细心观察,原因在哪里?他的「成见」太深,他的「我执」太重,说得不好听是自以为是的观念太强,不能接纳别人的劝告,他入不进去。我们现在一般人讲,自尊心太强,自尊心变成自以为是。实实在在讲,「自尊」两个字的意思,他错解了。真正自尊的意思是什么?尊人者才是真正的自尊,否则变成贡高我慢,贡高傲慢不是自尊。几个人懂得这两个字真正的意思?自尊必定连著去尊人,自爱爱人。反过来,自欺欺人,欺人的人一定先欺自己。尊人的人一定先尊自己,不尊自己,他怎么会尊人?不爱自己,何以能爱人?许许多多古大德给我们立的这些名相,真正的意思被人误解,所以纵然遇到善知识,遇到善友,都不得利益。我们要晓得,一定要清楚,自己要认真反省。如何才能真正帮助自己?一个人自助而后老天爷才助你;自己不帮助自己,别人没有法子帮助你,佛菩萨帮不上忙,天地神明也帮不上忙。
诸佛菩萨大慈大悲「导世」,我们看看这两个字多么感动人,他来指导世人,来引导世人。用什么方法来指导?「演真法」。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八相成道所表演的真法,与真如、真性、宇宙人生真相完全相应,叫「真法」。我们愈观察愈能深深感受到世尊起心动念、一言一行,都跟虚空法界的真相圆满相应,他做出模范来给我们看。他的心於世出世间一切法永远没有染著,那才叫纯净纯善;决定没有丝毫的念头为自己,没有自己。什么是「自己」?虚空法界刹土众生是自己。我在讲经的时候用比喻说过,我们把虚空法界国土众生比喻我们一个人身,这人身是我,我们现在这个身体就好比是整个身体里头的一个细胞,现在我们糊涂到哪里?我们把这个细胞认为是我,把整个的我忘掉、不知道了。於是我这个细...(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二九卷) 2002/2/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629》)
...我的记忆力好、理解力好,李老师还是教我从头学起。第一部经学《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我全心全力都放在这上面;第二部学的是《佛说阿弥陀经》,第三部学的是《普贤菩萨行愿品》,第四部是我出家之后再回到台中,学《金刚经》;第五部,这是大经,学《大佛顶首楞严经》,我在台中十年,学这五部经,佛法的根基就从这个地方扎下去了。《华严》我没有学过,我听李老师讲一卷,第一卷,我就明白了。回到台北,我也讲《华严》。老师一个星期讲一次,一个小时;我在台北一个星期讲三次,一次是一个半小时,共四个半小时。所以,三年我就赶上他的进度,我讲的比他讲的还要详细。《法华经》我没有完全讲过,讲过「法华大意」,好像是六十多个小时,那个时候有录音带。《地藏经》没有学过,讲过很多遍。这么多年来,大小乘经论总共讲了几十种,这些都可以给诸位同学们做参考。
初学一定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我在台中学经教的时候,参加经学班,我是经学班的班长,也是老师的助教,循序渐进,决定不能够躐等。对老师的教诲百分之百的服从,依教奉行,这个建立师生的关系。你做他的学生,不听他的教诲,阳奉阴违,那是什么学生?老师有智慧,经验丰富,我们学生想瞒他,那是自欺欺人。他从你的眼神,看到你的心里,你怎么能瞒他?你有没有成就,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出家之后,回到台中,老师把夏莲居老居士《无量寿经》会集本交给我,你们想想,他学生很多,他为什么不交给别人?他一生当中,净宗里头最重要的就是这部经,这部经确确实实能普度世尊末法最后九千年的众生,这是师承。老师交给我,我要承担这个使命。如何承传?依教奉行,为人演说。我做到了,我没有辜负老师。老师对我的选择,我们承当,这是智慧。所以一定要认清佛法是什么、佛教是什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心态来学习。
下面有九句,都是说法的内容。总的来讲,不外乎前面大问里面的十海。我们看经文:
【普照十方诸安立海悉无余故。】
在这个地方,显示佛法真实智慧。所以方东美先生把佛法看作哲学,特别是《华严经》,他的眼目当中,《华严经》是佛学概论,佛学是这个世间最高的哲学,当年他介绍是这样介绍给我的。古今中外东西方这些哲学,以佛经哲学达到登峰造极;而佛经哲学又以《华严经》为它的概论,他把《华严经》看作是佛学概论,是最高的哲学。晚年在辅仁大学博士班开课,就是开华严哲学,他完全是讲解。他开课的那个时候,我在台北讲《华严经》...(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五二卷) 2002/3/16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652》)
...但学佛你不会觉悟,永远不会开悟,你来生人天福报得不到。现在在这一生,纵然你享受这些福报,是你过去生中修的,你这一生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真的像《地藏经》上讲「无不是罪,无不是业」,这怎么得了!觉悟的人如何示现?示现「孝」,示现「敬」,示现「仁」,示现「义」,我做出这个样子来给大家看,教化众生,普度众生,把他们从三恶道度到人天。
「示现普身等一切」,我们今天读这一句经文,应当要懂得这样做法。所以你一定要看清楚,现在社会一切大众他是什么毛病,反其道而行之,这就是帮助社会,这就是帮助一些苦难众生。做比讲更重要,为什么?你会讲,你不会做,人家不相信。我们一般人讲没有摄受力,你要做到。我常常劝导学讲经的同学们,形相第一。你要不懂得形相,所以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菩萨成佛之前,要用一百劫的时间去修相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都是示现给我们看的,告诉我们形相第一。你学佛,人家一看到你这个样子,不生欢喜心,他就不会听你的话。所以形相要好,形相好,心好行好,你的相自然就好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就是这个道理修的,先要修好心,先要修好的行为。为众生,不为自己,才能跟众生心心相应,感应道交。你不真干,干假的,自欺欺人,那个造罪业。原理原则要通达、要明了、要掌握到。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七一卷) 2002/4/1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671
诸位同学,请接著看偈颂,毛光赞德偈颂的第六首:
【普贤安住诸大愿,获此无量神通力,一切佛身所有刹,悉现其形而诣彼。一切众海无有边,分身住彼亦无量。】
这个六句一首半,第六偈跟第七偈颂的前面两句,说明「周遍尘刹」的原因,为什么他能遍?这个经文里面给我们说出来,愿力!如果没有愿力就不能遍,就不能够普遍。我们常讲尽虚空遍法界,这个境界已经是很大很大了。一般大乘菩萨都是这个境界,但是不是普贤的境界,普贤的境界我们在前面看过,现在能体会到一些。虚空法界无量无边的刹土,每一个佛刹有诸佛如来、菩萨海会、一切众生。如来身上每一个毛孔,每一个毛孔都现无量无边的佛刹、佛菩萨、众生。毛孔里面现,一一毛孔都现;不但毛孔现,微尘也现。毛孔、微尘里面所现的佛刹、众生,那里头又有毛孔、微尘,那个毛孔、微尘也现无量无边刹土众生,所以这个法界是重重无尽。你要问现多少重?无量无边,无有穷尽,普贤的愿才能够遍入无遗。...(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七0卷) 2002/4/1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670》)
...里面讲方便随缘,善巧方便随缘,自己的心行如如不动,信愿解行一丝毫没有受动摇,这成!我们修行,这是我常常讲,到底修什么?到底行什么?行门里头最重要的是掌握到纲领,儒家的纲领就在《大学》,三纲八目;三纲是「明德、亲民、止於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要掌握到。佛法修行我们也要把纲领找到,找到纲领之后,怎样去落实?落实在依教奉行。
我们这么多年来把纲领找到了,「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菩提心,大菩提心。起心动念不离这十个字,一定与这十个字相应,这是佛心、菩萨心。我们的生活行动纲领,「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落实在哪里?落实在五个科目。净宗学会成立,我们订了五个科目:净业三福、六和敬、三学、六度、普贤十愿,就是修这个,没有别的。虽然是五个科目,五个科目已经把整个佛法都包括在其中,认真努力去修学。修什么?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一定要与这个纲领、与这五个科目相应,不能违背;违背,那自己要晓得,来生来世还要继续搞六道轮回。六道是险道,谁能保证来生还能得人身?还能继续修行?没有人能保证。权教菩萨、阿罗汉都保不住,所以他退转。我们有能力能保证吗?人不能自欺,人最可怕的是自欺,欺人还是其次,最可怕的是自己欺骗自己。自己欺骗自己,他怎么能不欺骗别人?所以他欺人是正常的。菩萨不会欺人,为什么?他觉悟了,他不自欺。不自欺而后能不欺人,一定的道理。我们要成就自己的真正的德行,首先要做到不自欺,然后自自然然不会欺骗别人,当然更不会欺骗佛菩萨,才真正能够落实依教奉行。
现今我们在新加坡办培训班,学习的同学也不少,同学们是不是真正发心,发大心续佛慧命、弘法利生,是不是真正发大心?如果因地不真,必定果招迂曲,古往今来没有例外的。因果一定是相应的,真的是种善因得善果。所以因地要真,因地要纯,纯真之因当然得善果,这是我们一点疑惑都没有的。如果因心里夹杂著妄想、夹杂著不善,你就全盘都坏了。李老师往年在台中讲经说法,常常用比喻跟我们说,他比喻讲这一杯醍醐,是上味,这里头夹杂一点点毒药,这一杯水都变成毒,丝毫的夹杂都不可以有。所以佛在《十善业道经》上教导我们,那是修学的总纲领、总原则,佛教菩萨、教我们,「昼夜常念善法」。这部经是教初学,初学念善法,念什么善法?就是念十善。不杀生、不偷盗,在家居士不邪淫,出家人不淫欲,身三善业;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口四善业;不贪、不瞋、不痴,意三善业,常念!昼夜常念!「思惟善法」,你起心动念想,想善法,想十善。「观察善法」,观察是落实,你要做到,你要行十善。还教我们一定要「令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夹杂」,教初学。这是佛法学习的共同科目,...(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八八卷) 2002/4/29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688》)
...们要想想,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头一个条件:你是善人,经上讲的「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要不能把自己变成上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没有把握了。佛没有欺骗我们,佛说话说得很清楚、说得很明白,头一个条件就是上善。上善怎么修法?世尊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对韦提希夫人的开示,那就是对我们所有一切修净土同修的开示,「净业三福」,净业三福真正做到了,上善。
我讲经的时候讲了很多很多遍,三福三条第一条做到,下品善;第二条做到,中品善;三条都做到,上品善。第一条里面你想想看,「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跟大家介绍的,第一条落实在《十善业道经》。《十善业道经》如果我们不能够做到,头一条就没有,换句话说,往生就成问题。千万不要自己欺骗自己,不要欺骗众生, |
|
|
|
|
|
|
|
5#
樓主 |
發表於 2022-11-24 10:35:33
|
只看該作者
举头三尺有神明。西方极乐世界诸位在《无量寿经》上念过,西方极乐世界的大众,下下品往生的人,他们的能力得阿弥陀佛本愿加持,都跟七地以上的菩萨差不多,他们天眼洞视,天耳普闻,他心遍知。我们起心动念,极乐世界不要说是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凡是往生的人都知道。我们今天读《华严》就可以证实,那是真的,那决定不是假的,我们能欺骗谁?所以什么人能成就?不自欺的人能成就。自欺欺人的人形象装得再好,也是假的,不会有成就的。我们对这个道理,不能不明了。
第二善水平就更高,「受持三皈」。今天我们一般讲三皈,是形式,不是真的,真的三皈那还得了?戒经上讲,真正三皈就有三十六位护法神昼夜保护你。这一切凶灾你都遇不到,护法神保佑。可是你要记住,你受持三皈,一定具足前面这一条善。就好像我们上楼房一样,第一条是第一层,第二条是第二层,你不经过第一层你怎能上得了第二层?坐电梯也要经过一层、二层、三层,才能到我们这个念佛堂。所以第一善是根本的根本,「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佛弟子没有不孝顺的,不孝之人怎么能学佛?背师叛道那怎么能学佛?学佛之后,我们就是连小学那些老师,我们已经过了一个甲子,心里常常念念不忘,每天我们做的功课这个功德还回向给他。现在我吃饭,在此地、在香港,他们从我的老家带了一个臭萝卜给我吃。每一餐那个小碟子放一点点,我为什么那么喜欢它?这里头有很深厚的感情在里头,这个东西你们不喜欢吃的。
我在小时候住在乡下,生活很清苦,每天就是吃这些东西。这一盘东西摆在我面前,我就想到我五、六岁的时候,我会想到家乡父老,我会想到童年的玩伴,这一盘东西就能让我感到深厚的感...(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九八卷) 2002/5/6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698》)
...。内财布施,福报超过外财。释迦牟尼佛是内财布施,用自己的体力示范给我们看,学不厌,教不倦,百分之百的做到!
我们在家出家的弟子都要明了,一天不读经跟佛脱离了一天。一天不教学,我们就失职一天。几个人能懂这个道理?几个人能了解事实真相?所以佛的福报自然,智慧天天增长,健康长寿。释迦牟尼佛的寿很长,为什么八十岁圆寂?魔王波旬请求释迦牟尼佛入般涅盘,佛很慈悲就答应了。佛没有妄语,所以他入灭了。入灭之后不要紧,换个身分再来。诸佛菩萨时时在人间,人不认识。
古时候唐朝时候智者大师,许多人都传说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再来的。日本人相信,我在日本谈到这个问题,他说我们也有这个传说。永明延寿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的,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贤再来的,金乔觉长老是地藏菩萨再来的,应化在世间,多!暴露身分的很少,不暴露身分的,不知道有多少。近代印光大师大家晓得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在中国塑造的弥勒菩萨像是布袋和尚,布袋和尚是宋朝时候示现的弥勒菩萨化身。诸佛菩萨、天龙善神常常在世间护持,要不然这个世界不晓得变成什么样子?
所以我们要学佛,要怎么个学法?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用佛心,用真心,决定不虚妄,不自欺,不欺人。只要自己心正行正,别人用歪曲的心来对我,我自自然然把它变成直心,要有这个能力,要有这个智慧。这个能力、智慧就在佛经里头,特别是《华严经》。《楞严经》上讲的「若能转境,则同如来」,逆境你把它转成顺境,恶缘你把它转成善缘,你会转了。你会转,则是如来,就是你真正学佛了,你学佛得受用了,你学到家了。境界来的时候你自己转不了,你是凡夫,你没有学到。恶缘恶境来的时候,我能把它转成善缘善境,所以我提出来「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你要晓得逆境恶缘也是增上缘,叫逆增上缘,顺境善缘是顺增上缘。顺、逆都是增上缘,这个人一生怎么不入佛境界!
你要问我:法师,你怎么学会的?我从五十三参里面学会的。《华严》这本书好!我初接触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有进佛门,跟方东美先生,方老师告诉我,《华严》是整个佛法里面的哲学概论。他老人家是哲学家,佛经的哲学,这是最好的一部书,最完整的一部书,有圆满的理论,有精密的方法,后面还带表演;五十三参是表演,把这些理论方法在日常生活当中做给我们看,我们明了了。
五十三位善知识里头有善人、有恶人,你看看善财童子在善人那个地方,他的修行境界提升了,在恶人那个地方也提升...(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二四卷) 2002/6/3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724》)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九卷
...闻缘觉没有菩提心,人家修行的功夫算是不错了,能够超越三界六道,总算是不错了,菩提心发不起来。什么原因?没有听过大乘。听过大乘的那些人也发菩提心了,菩提心发得不圆满,发得不足,什么原因?没有学过《华严》。有缘分学到《华严》的人,你的菩提心才是具足圆满。
我们这个大经讲到这个地方是第四品,经文虽然不算多,我们讲得很详细。诸位果然从前面一直听下来,我讲的这些话,我相信你一定能够肯定。发心不容易,真正发心之后,菩提道上可以说是一帆风顺,进得多退得少,只有进步没有退步,成就容易,像善财童子一样,一生圆满成就。
学《华严》的人,善财童子不是指的某一个人,他是表法的,代表学习《华严》的人,这个人我们就称他作善财童子。只要他如理如法的学习,经上常讲的依教奉行,他就跟善财一样,一生当中圆满成就。从这个地方你能体会这部经的价值,这部经真正不可思议。
经上讲的是果,果必有因,最重要的我们要修因。从这个果我们所看到的,他的因是清净是光明。清净光明从心地上修,心要清净,不能有染污;心地要光明,不能够有黑暗。在哪里修?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之处,对人对事对物一片光明。世俗人常讲的光明磊落,不自欺,不欺人,这个人心地光明正大。正是不偏,没有偏心,没有邪心,没有委曲的心,用心正。大是心量大,大乘佛法常讲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要有这样大的心量。
我们的心量变得很小,佛给我们讲,小心量不是真的,不是你的真心,是妄心。妄心的心量是小,真心的心量很大,真心的心量跟诸佛如来完全是相同的。我们迷失了真心,变成小心量。觉悟了,随著你的觉悟,你的心量扩大了。由此可知,我的心量不大,我自己要明了,我是在迷,不是在觉。所以自己到底是迷还是觉?我觉的程度到哪一个层次,可以从自己心量上体会到,心量愈大就证明你觉悟的程度很高。心量不大,我的心量能包地球,能包银河系,比一般人那是相当可观,比诸佛菩萨那差之远矣!远矣!
菩萨有五十一个阶级,可以说,心量大小不相同,五十一个等级。愈往上面去心量愈大,随著你的觉悟,把你的心量扩大了。不能容人,不能容物,我们可以说他在佛门里头种了一点善根,他没有觉悟,他的心量没有拓开,他得不到佛法真实的受用。
这就好像此地讲的『日藏光』一样,阳光。我们就现实的感官来说,不要讲实际,太阳的光就比月亮大,月亮的光就比星星大。这就好比什么?心量大小不一样,觉悟的...(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三0卷) 2002/5/23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730》)
...了。
由此可知,诸佛如来,你看那些法身菩萨们,各个都是「相好光明无等伦」,无等伦就是没有人能相比,众生看到欢喜,自然就跟他去了,就听他教诲,所以形相是接引众生不能缺少的手段。相好这是装不得的,这不能化装的,所以从相好、从色身把你修学的成绩完全显示出来了。古人所谓「诚於中而形於外」,你的心地真诚,人家一看,这人是个老实人,是个很诚实的人,从外面看到你的内心,你不是装出来的。假装的能够欺骗粗心大意的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一看就穿了,你不是真的,是假的。心地清净的人,他有一个清秀的相,他有一个清净的身,心地慈悲的人他有慈悲的相,他有慈悲的行。所以形相是接引众生,形相是弘法利生不能缺少的手段。
因此佛才在经上说,菩萨成佛特别用一百劫的时间,一百劫不是一个定数,百也是表法,表圆满。《华严》用十代表圆满,十、百、千、万都是代表圆满的,要修圆满的福德,你才能现圆满的福相。这个福相是自然现的,决不是有意思在里头变化的,不是的,自自然然示现的,也是自自然然接引一些众生。这在大乘法里面佛常讲,佛帮助众生「先以利欲钩,后令入佛智」。所以这是摄受的方式,我们不能不知道,我们不能不学习。所以修行不能够自欺,不能够欺骗人。你修学的成绩,你修学的功夫,都在你的面孔上,都在你的一举一动之间。人家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到底是真是假,甚至於你自己都不晓得,外面人把你看穿了。
你是真修,自然的示现,不但众生欢喜亲近你,诸佛护念,天龙善神拥护。道德高广,自自然然能感动得妖魔鬼怪都来护法。这是真正修行殊胜的功德利益,我们要知道,要学习。底下一首第八首:
【或从心海生,随心所解住,如幻无处所,一切是分别。】
这一首偈是「颂一念普现的境界」,前面长行第十七句,偈子里面讲得很明白很清楚,确实一切法从心想生。『海』是比喻,比喻心深广无有边际,能生一切法。这一切菩萨『随心所解住』,在《华严》里面我们晓得,经上常讲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四十一位就是菩萨有四十一种不同的境界,境界的高下是随心所解。解是了解、是理解、是明白,明白些什么?宇宙人生真相。
「住」就是契入境界,随他所了解的程度,契入境界不相同,佛才说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位菩萨。净刹,不讲十信位,因为十信位菩萨还没有证得净刹,十信位的菩萨在六道、在十法界修行。十信心满,圆满了,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就是初住了,...(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三0卷) 2002/5/23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730》)
...要清楚。凡夫的心是迷邪染,佛菩萨的心是觉正净,这不能不晓得。觉就不迷,觉一定正、一定净,净一定正、一定觉;觉正净这三个字,一个得到,其余两个必定同时得到。所以我们要想,我们有没有觉?学习禅宗的,学习性宗的、学习般若的,他走的是觉门。到底觉了没有?那可以看看,他是不是有正知正见?是不是有清净心?如果心地真正清净,一尘不染,他觉了。如果心地不清净,还有污染,他没有觉。他还有分别、他还有执著,这个没有觉悟。我们学净宗,修清净心的,我们的心到底有没有清净?那就看我们有没有觉?有没有正、有没有正知正见?如果我们还是有邪知邪见,没觉悟!什么是邪知邪见?自私自利、是非人我,这是迷,这是不觉,你哪里来的清净心?学教的人,走正门,学教的人随顺经典教诲,正知正见。如果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还随顺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是邪知邪见。你要是不觉,染而不净,怎么能大开圆解?
我常常告诉同学们,早课是提醒自己,晚课是反省,要真的反省、真的去检讨。想想我今天一天,我的思想、我的见解、我的言语行为,跟我所学的经教,对照一下,哪几句我今天做到?哪几句我今天违背?你在这个地方才能够有长进,才会有进步。你要真干!不能够自欺欺人,要真干,要实干!这个样子,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善财童子,这真是好榜样,不断的向上提升,从初住提升到二住,他参访吉祥云是初住,参访海云是二住,到最后参访弥勒、参访普贤,达到究竟圆满,一生成就究竟圆满的佛果。他为什么能够圆满?没有别的,真做功夫,时时刻刻在反省。
古德教我们:静坐一个人,没有跟别人接触的时候,常思己过。我这个时间没有浪费,常常想自己的过失。怎么想法?跟经典对比,就显示出来了。像我们脸上肮脏,照照镜子就看出来了。经典是一面镜子,我们读经就是照镜子,经照我们的心行,照我们的思想行为,有没有过失?我跟佛相比,像不像?在迷的时候,经典是一面镜子,是我们断恶修善、改过自新的标准。到修行功夫圆满的时候,这个经典它的作用是给我们做证明,证明我们有没有真正的成佛、成菩萨。这是证明,初学人的标准,毕业的人这是证明。佛佛道同,古佛、今佛,此方佛、他方佛,没有两样说法,所以我们称佛为如来。如来,《金刚经》上说得很好,意思虽然很多,里头有一个意思,「今佛如古佛之再来」。为什么?他相同,没有一样不同,都是见到宇宙人生的真相。没有见到真相的人又不同,为什么?各人猜测、各人在幻想,想的不...(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三九卷) 2002/06/15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739》)
...,佛法里讲不懂得观机。
由此可知,我们要想帮助别人,讲经说法是帮助别人。想帮助别人,首先要帮助自己,成就自己的德行,成就自己的学问。德行是什么?「烦恼无尽誓愿断」。自己要认真反省检点,要常常找自己的毛病过失,成就自己的德行,这个是世出世间修学的大根大本。
孔老夫子教学他是四个科目,第一个科目就是德行,第二个科目是言语。你才晓得言语,这个圣人多么的重视。《无量寿经》里面佛教学的三个科目,把言语摆在第一,用意深!为什么把它摆在第一?它最容易犯。
具体而言,佛讲四句,「不妄语」。不妄语什么意思?不可以存心欺骗人。要知道欺骗人是罪过,尤其不能够欺骗尊长,不能欺骗父母,不能欺骗老师,你在公司行号里,不能欺骗老板,这个罪很重。第二个是「不两舌」。两舌,挑拨是非,那要看受害的人受害的程度来结罪。第三个是「不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叫别人上当。第四个是「恶口」,说话很粗鲁,让别人听了心里很难过。口业,佛讲了这个四大类,不能够违犯。违犯,佛讲果报在拔舌地狱。
我们想一想在今天这个社会,有几个人不犯口业?有几个人不欺骗人?说实实在在的话,现在人不但是欺骗人,还欺骗自己。古人所谓是「自欺欺人」,真的,不是假的。我们以往总认为自欺欺人,大概欺人是有,怎么会自欺?现在我们发现这个社会,真的自己欺骗自己的人太多太多!自以为是,不能听信父母、师长、兄弟、朋友的忠告,不能接受。随顺自己烦恼习气,自以为然,自以为得意,造作许许多多的重罪。
在佛门里面尤其显著,所以印光大师一生不建道场,不收出家弟子。我们想想他老人家为什么这样做法?他是做给我们看的。收出家弟子要是教不好,你这个师父有罪过。《三字经》上讲「教不严,师之惰」,你收这个出家徒弟,你就有责任教导他。印光大师是个有道德、有修持、有学问的大德,他怎么会教不好。他为什么这样做?做给我们看的!我们这一代确确实实没有能力教人。纵然有能力教人,没有人肯接受你的教诲,所以他做的正确。
现在这个社会我们大家都很清楚,儿女不听父母的,学生不听老师的,已经成为社会风气。如果哪个儿女听父母的话,他的同学、他的朋友都会指责他,你怎么会听你父母的话?你怎么会听你老师的话?社会风气到这个地步。印光法师清楚明白,教导我们怎么样?不收!收学生,不收徒弟。
第二个不建道场,道场建立的弊病更多!从前李老师常常跟我们讲,发心建道场的时候,在筹备、在发心来建立一个道场,各个都是菩萨。真的,非常热心,出钱出力来筹建道...(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五二卷) 2002/6/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752》)
...世界,《无量寿经》上「三辈往生」,往生的条件不管是哪一辈,这是讲三辈九品全部都包括在里面,基本的条件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不是发菩提心的人,一向专念也不能往生。为什么?那个地方是净土,你心不清净,你不具足条件住净土。「心净则佛土净」,我们不能不懂得。
修净土修什么?修清净心。用什么方法修清净心?用念佛。念佛堂里面的法师常讲,常常提醒大家:放下万缘,提起佛号。有许多同学来告诉我,在念佛堂里虽然放下了,但是念佛的时候还有杂念,那怎么办?很著急。古时候祖师大德们说得好,这是正常现象。如果说一进念佛堂,一放下,念佛就一个杂念没有,那恭喜你,你已经成佛了,你已经是够得上这个标准:心地清净。哪有那么容易!无量劫来杂染的薰习,已经薰习成了习惯、成了自然,现在要把这个心的念头转过来,把杂染完全放下、完全舍掉,谈何容易!
所以念佛人,一面念佛,一面妄想杂念起来,正常!你不要害怕,哪一个念佛人都是从这个过程过来的。有这种情形,自己一定要生惭愧心,我自己的烦恼习气业障太重了。应当怎么修?确确实实要把自己的贪瞋痴慢、五欲六尘那个水平降低,年年放下,一点一点放。一下放是决定放不掉的,那是假的,是自欺欺人的。真正老实干,点点滴滴的放,认真努力。
这里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对於经教的学习。你为什么放不下?是因为你对於宇宙人生的道理,你没有通达,事实真相你没有了解,所以你放不下。果然通达明了,你自然就放下。放下,你念佛,杂念就没有了。
你想一想,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辛辛苦苦每天讲八个小时,讲四十九年,为什么?帮助我们放下妄念的。解透彻了,所以前面「信解」,信解圆满,菩提心才现前;信解不圆,哪来的菩提心?
诸位要晓得,阿罗汉没有发菩提心,辟支佛也没有发菩提心,权教菩萨发的那个菩提心不是真的。我们现在也受了菩萨戒,也发了菩提心,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绝对不是现在这个境界。我们发的菩提心,如果照天台大师那六个标准来说,我们是什么菩提心?名字菩提心。名字是有名无实,挂名的,实际上我们的心依旧是迷邪染。自己要认得自己!从迷邪染到觉正净,好难!
你看信解菩萨,信解菩萨就是发菩提心了,菩提心里头夹杂著染污;觉里头夹杂著迷,正里头夹杂著邪,净里头夹杂著染。信解菩萨三十个位次,别教里头:十住、十行、十回向。好像读书一样,三十个年级。三十个年级念完、毕业了,菩提心才现前。...(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五九卷) 2002/6/2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759》)
...有丝毫羡慕的念头,那个境界就是真净真乐,「常乐我净」四净德现前,这是真实的享受。
我们今天的病,最严重的病,起心动念都想到我、我的利益,唯恐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想尽方法保护自己的利益,这在世间讲这是正常。外国法律都有隐私权,隐私权是保护我私人的利益,世间人认为是正常的,佛法认为是极不正常。为什么?增长我执,增长贪瞋痴。
世法跟佛法不一样,世法是不离开六道轮回,佛法是叫你超越六道轮回。你真的想超越六道轮回,你必须把六道里面的情缘要放下、要舍掉。亿万财富没有放在心上;你把这个东西放在心上,你出不了六道轮回,这是六道里面的枷锁,是有害的,绝对不是有利的。
我们在讲席里面常常讲,讲得很清楚,为了要想得到这一点享受,付出了多少代价!何况那个享受是虚幻的,不是真实的,你怎么会不觉悟?不能不觉悟,不觉悟我们这个修行功夫毫无进展。我们想求道业有进步,道业的进步没有别的,放下,再放下,还要放下,永远放下。成了佛之后,还是要放下。
佛陀的真实教诲,我们要能够体会,要真正把它学到,自己能够得受用,这样学佛,我们就没有白学了。对人对事对物要用清净的真诚心,不能欺人。一定要晓得,欺人就是自欺,这是与性德一百八十度的违背。我们求明心见性,诸位要知道,净土宗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还是要明心见性。禅宗是在我们现前要达到这个境界,净土宗是现前我们没有能力达到这个境界,但是到极乐世界还要达到这个境界。你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你在极乐世界是凡圣同居土,再提升方便有余土,没有明心见性;明心见性,那你就升级,升到实报庄严土。
不论宗门教下,不论显教密教,终极的目标都是教你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不是说只有禅宗要修到明心见性,净土宗就不要了,那你就错了!净土宗现在可以不要,到极乐世界要。所以我们修净土的人,对於修禅的我们尊敬,我们自己知道我们不如他。但是他在一生当中是不是真正能做到明心见性?很难讲。如果说他几句不好听的话,马上就发脾气,他肯定没有法子见性。烦恼不断,心不清净、不平等,他怎么能见性?小小境界风一吹,他就受不了,他有什么功夫!
佛家常常讲功夫得力,什么叫功夫得力?古人有一句话,「八风吹不动」,八风吹不动是功夫刚刚得力,并不是很深的功夫,说得上是功夫得力。也就是说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再不会被六尘境界所影响,不会被六尘境界所动摇,这叫吹不动。
我们要在这里学...(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六二卷) 2002/6/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762》)
...一天。所以,《华严经》不是读诵讲解就能够契入,它是要真正修行,依教奉行才能够契入。再看下面这一首:
【世尊入涅盘。彼土庄严灭。众生无法器。世界成杂染。】
这一首偈是重颂前面长行第八句。第八句说:佛入灭了,劫庄严也随著佛转变。我们读这首偈感触很深,为什么?它所讲的就是我们现前的境界,我们现前的遭遇,不但世尊入涅盘,世尊的弟子也入涅盘,这个地方所有一切庄严灭了。诸位一定要晓得「庄严」两个字的含义,用我们普通的话来说,佛家的庄严相当於世间人所讲的「真善美慧」。佛灭度之后,这个世间真善美慧找不到了。我们看看,不要看别人,看自己,看别人我们得不到利益,我们从这个地方回光返照,我们起心动念都是自私自利,庄严灭了。
佛菩萨住世,起心动念是怎样利益众生?帮助众生转迷为悟,转苦为乐,转凡成圣,那是庄严。大公无私是庄严,现在这个念头没有了。佛陀在世,大家都接受佛陀的教诲,知道孝亲尊师,懂得为人处世之道。现在佛不在世,虽然经典还流传在世间,没有人去读,读了也不能了解,有时候真的错解如来真实义,曲解如来真实义,自己妄念纷飞,严重的分别执著。所以,你的心虚伪,不但是欺骗众生,还欺骗自己,确实是自欺欺人,欺人自欺,真有!起心动念都是恶念,怎么是恶念?你仔细去观察就晓得,都落在贪瞋痴里头,念头不会落在戒定慧。念头要是跟戒定慧相应,那就是庄严国土,他念头跟贪瞋痴相应贪是饿鬼的业因,瞋是地狱的业因,痴是畜生的业因。由此可知,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他庄严三恶道,他不是庄严佛国土。不但不能庄严佛国土,人天国土的庄严都失掉了。这是要细心观察,你才能够看得出来,否则的话,你看现在这花花世界,样样都好像很繁荣,那是你看走了眼,你看花了。你要细心去观察,你才能看出世间的真相,这真相是因果的真相。
所以说这个世间的庄严,确确实实,如果我们稍稍读一点历史,读一点古时候那些作家的文学作品,你看他们记载的那个时候社会大众生活的状况,跟我们今天的社会做一个比较,你就发现不一样。那个时候的人有道德,讲仁义,孝悌忠信不是嘴里头说说,他真做到了,信义和平庄严国土。我们看看今天的世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一个字都没有了。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是什么关系?利害,有利的时候就是朋友,没有利的时候就是冤家,所以说『彼土庄严灭』。
古时候的人,无论贫富贵贱,他一生的生活,即使是贫寒,他过得心安理得。我们再看看现...(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六四卷) 2002/07/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764》)
...『最胜智者』,「最胜智者」是讲佛、讲法身菩萨,他们清楚。不管我们什么念头,起心动念,善念也好,恶念也好,念头才动就周遍法界。在这个大世界里面,这个大世界是遍虚空法界,经文里面常说遍法界虚空界,或者说尽法界虚空界,都是一样的。你晓得这里头有多少诸佛如来,有多少法身菩萨?我在讲席上跟诸位报告过,诸佛如来、法身菩萨的数量比我们众生多,不晓得多多少倍。我举例说过。
我们起个念头说是人不知道,哪有这种道理?愚昧的凡夫他不知道,那是真的。觉悟的人,也就是说烦恼习气断的人。佛在经上讲见思烦恼断了是阿罗汉,阿罗汉的能力能知过去五百世、未来五百世,阿罗汉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当然他的范围不大,可是就在我们的范围当中有阿罗汉。阿罗汉这个范围,佛在经上通常讲一个小千世界。一个小千世界范围多大?以黄念祖老居士说法,一个单位世界是一个银河系。一个小千世界是一千个银河系,阿罗汉能力能达得到;这一千个银河系里头的众生,起心动念阿罗汉知道。一千个以外的,他就不见得知道,菩萨知道。到如来果地上,无所不知,为什么?我们那个念头动的思想波、心波已经遍法界,遍法界遍虚空界,他怎么会不晓得!
凡夫著实是自欺欺人,要知道我们没有办法,这个点点滴滴一丝一毫瞒不了佛菩萨。我们的过失很多,妄念很多,佛菩萨原谅我们,佛菩萨知道。你一天到晚打妄想,一天到晚都不怀好意,佛菩萨看到就说正常。为什么正常?他搞六道轮回,搞六道轮回当然是这个样子。所以佛菩萨来不来帮你?不能来。为什么?你不能接受。等到你哪一天在六道里头罪受够,真的不想再受了,这个时候这个念头就感动佛菩萨,你有感,佛菩萨就有应,才来帮助你。你对於这个六道轮回还有丝毫留恋,佛菩萨不来。来了是什么?来了加重你的罪业,你会谤佛;你不相信他,那就是毁谤。你没有尊重他,你失敬。所以他不来,不会帮助你造罪业,慈悲!来是慈悲,不来还是慈悲,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
这是讲愿力突破了时空。我们凡夫起心动念,念头也是突破了时空,我们自己不晓得。妄念不能突破,但是我们起心动念那个心是真妄和合的,所以它突破,这个我们一定要晓得。第六意识能缘的那个境界太大太大了,除了真如本性缘不到之外,向内它能缘到阿赖耶,向外它能缘到大千世界。
「最胜智者昔所行」,这个地方讲到诸佛如来他们往昔所修的。前面两句讲愿,这个地方讲行。以行践愿,这个愿是真愿;有愿没有行,这个愿是...(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九六卷) 2002/07/2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796》)
...,我不敢,我这一点还是不如他。这样才能真正把贡高我慢的习气断掉,自己的平等心现前、恭敬心现前。要不能够深入经藏,这个深入经藏并不指一切经,一部经就行!要入得深。深到什么程度?明心见性,到见性的时候,一切法门就通了。你要不在这一部经上下功夫,你有个依靠,你有个路子好走;你要不依经典,那你就胡思乱想,胡思乱想很容易走向偏差,偏差在佛法里面讲是魔道,著了魔!你有经典依靠的时候,诸佛护念,菩萨、罗汉、护法善神拥护你,魔外不能够侵犯你,这个要知道。我们是凡夫,不是上根利智,你看看普贤菩萨在每一段偈颂前面,都还要「承佛神力,观察十方」,我们是什么身分、什么地位?我们不靠佛,怎么行?
依靠佛绝对不是没有面子的事情,不是丢人的事情,想想我们六道凡夫,搞了这么长时间,真的叫无量劫来搞六道生死轮回,我们今天不靠佛,怎么办?没有出头的日子。你要想出头,出离六道轮回,除靠佛之外,没有第二个办法。真正靠佛,一切诸佛赞叹,一切诸佛欢喜,欢喜你找到脱离六道轮回的方向门路,恭喜你!一定加持你、成就你。关键就看你自己能不能有坚定的意志依教奉行,这是关键的所在。阳奉阴违,不能成就。欺骗自己,欺骗不了佛菩萨。人只要不自欺,都有成就。最怕的是自己欺骗自己还不肯承认,这样的人就是佛经上讲的「一阐提」。一阐提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没有善根」。所以「洄澓、漩澓」意思很深很深,就是儒家讲的温故知新,天天要干,决定不能够中断。
『香藏氛氲布在中』,「氛氲」是一种雾气,弥漫!布在哪里?布在「洄漩」当中,就是「漩澓」。这是什么意思?不难懂,你每天认真努力在学习,不断的重复在学习,那是你的感受,我们一般人讲法喜充满、智慧增长,你的智慧、你的德行不知不觉都在向上提升,就像「香藏氛氲布在中」一样,在你不断重复学习当中,这一句是自受用。要用《论语》上的话来说,「学而时习之」,「一切妙宝同洄澓」是学而时习之,「香藏氛氲布在中」是「不亦悦乎」。你们诸位仔细看,我们用《论语》这一句来解释这两句,你就能体会到。古人讲读书乐,你要不读书,这个乐你体会不到。这个乐养人,无比殊胜的养分!养心,养德,养智慧,哪有不养身的道理?
这种修养,下面一句显露在外面,『发焰流芬普周遍』,焰是光,「发焰」就是放光。你的身真放光,放智慧光明。一看你这个人,「你这个人有智慧!」放道德之光,这个人有道、有德。用普贤菩萨十愿来讲,你放礼敬之光,...(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一0卷) 2002/8/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810》)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一〇卷
...。妄想障碍你的自性,障碍你的般若智慧,这个东西怎么能有?
佛教导我们,基本法是五戒十善。五戒十善里头都有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无量寿经》上教给我们「善护口业」。我们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你还会有什么成就?诸位要晓得,智慧从哪里来的?福德从哪里来的?从持戒而来的,从修定而来。你要不持戒,你要不修定,你哪里来的福德?哪里来的智慧?德是清净心,慧是般若智光,起作用是广利众生,就是为社会大众做好样子。社会大众不守法,我们守法,决定不可以做投机取巧之事。
我们的学院,我听许居士告诉我,我们的教室大概在年底可以落成。教室落成之后,我们招不招生?第一届不招生。第一届多长的时间?九年。我这个九年不收学生。九年培训家里面的人!这些人过去跟韩馆长出家的,在华藏图书馆住过的。韩馆长往生了,我带著大家,你们喜欢跟我的,我负责协助你们,成就你们的学业、道业。所以这九年的时间,你们认真努力,至少要通一部经。
我这个「通」的标准不高,你要把这一部经得有相当程度的理解、契入。你能背,不能背的要念得很熟,这是我的要求。能讲,能行,你要做到。否则的话,你讲经劝别人做,自己做不到,这是假的,这就叫自欺欺人;自欺欺人就犯了戒!我们最低的要求,说到要做到;比古人已经差了一截,古人是做到而后说到。我们现在要求同学的是说到之后你要做到。
你学哪一部经论,你就用这一部经论来塑造自己的形象,你就是这个法门的代表,成功了。希望大家能在九年的时间把成绩拿出来给我们看看;这个成绩是你说到、做到。所以学院郑重宣布不对外招生。对外招生是第二届,我第一届培训的人就是往后学院里面的老师。他们不但能够教导这些经论,而且本身做出模范,能说、能行;而不是说能说不能行,我们要求能说能行。同学们在一起互相勉励。
布里斯本净宗学会,我也跟那一边的干部同修们说过,我们还是要遵循祖师大德的教训。古人常讲: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话我们耳熟,我们也很能讲,可是往往疏忽掉了。这一疏忽就出乱子,就背因果,就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印祖是我们近代的一位祖师大德,距离我们不远,才半个世纪。他老人家所教的当然最适合现代佛法的发展。他怎么说?
一个道场住众最好不要超过二十个人,志同道合在一起薰修。小道场,人少是非少。而且这个小道场不化缘,不募捐,不做法会,不做经忏佛事,老老实实认真修行。那你要问,那日子怎么过?生活,钱财从哪里来?...(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四一卷) 2002/9/5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841》)
...,那不正常!谁对我不疑惑?诸佛菩萨,天地鬼神。
「至诚」,得佛菩萨加持。我在讲席里头跟同学们介绍大乘经论,有很多话我自己不以为是我说的。为什么?有时候偶尔我听听你们在那里放录相带,我听的时候:这个话我怎么能说得出来?说不出来,还居然说出来了,感应!这样的事情,很多讲经的法师都有这个经验。谛闲老法师讲《圆觉经》,蒋维乔、江味农居士这些居士们写笔记,听经的笔记。他们写的听经笔记第二天都送给老法师看。老法师看了之后问他们:这话是我讲的吗?他们说:是,是你讲的,我们三个人听的、记的,没有错。我能讲得这么好吗?感应。
在讲台上,一个私念都没有,那个心完全是利益大众,利益听众,这个时候感应特别强。如果你能够利益一切众生的心,在一切时一切处都保持不失;换句话说,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佛在加持,一点都不错。古时候祖师大德如是,我们今天要能够学亦复如是。
所以印祖常讲,佛法总而言之就是两个字「诚、明」。真诚是性德全体的流露,明是自性般若智慧,两个字就讲尽了,唯诚与明!唯是唯独。扩大起来,世出世间一切圣贤的教诲不出这两个字,我们要学的也就是学这两个字。诚则不欺,首先不欺骗自己;人不自欺,当然你就不会欺诳众生。这个德行跟诸佛菩萨没有两样。
诚则明,明则诚。真诚心起作用就是般若智慧,就是如来德相。世间人(我们讲六道众生)没有这个缘分,经上常讲的善根福德因缘,没有这个缘分,没有法子遇到善知识。或者遇到善知识不信不解,都是缘不足,善根福德因缘不具足。我们今天很幸运,具足了、遇到了,能信、能解、能行。再加紧努力一点,能证,我们的问题就解决。一定要明了世间所有一切法,梦幻泡影!不是真的,不值得留恋。应当放下,彻底放下,一丝毫牵挂都没有,我的心清净了,跟一切法相应。
『最胜』,「胜」是殊胜,『王』是比喻自在。一个国家在从前国王发号施令,他自在,别人都要服从他,听从他的。所以佛经里面常常用「王」来比喻大自在。这个地方以最殊胜的大自在比一切法。我们今天所修学的就这一句佛号,就是一切法的总纲领、总原则,总方向、总目标,六字洪名,念兹在兹。
不会念的时候,我们要学教,要学经。为什么?断疑生信。我们对这个佛号信心不够!喜好不够!理解不够!那怎么办?学教!学教的目的是破疑生信,让我们对待这个名号功德生起信心,生起坚定清净的信心,生起法喜,法喜充满。名号变成我第一生命,名...(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四二卷) 2002/9/6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842》)
...没有智慧、德能。自己一定要明了,要有自知之明。没有智慧、没有德能不怕,在六道里面,甚至於说在九法界里面,这都是正常现象。如果有智慧、有德能,怎么会到六道来?怎么会生活在九法界里头?尤其是六道众生,六道里面的欲界众生,欲界天以下的,愈往下愈苦,愈往下愈没有智慧。
现代的人比起古人,在智慧上那差很多很多。现在人发明了许许多多的科学技术,工具,你说这不是智慧吗?在佛法里面讲不叫智慧,叫聪明;佛法里面称为世智辩聪,不是智慧。世智辩聪跟佛经上讲的智慧有什差别?这是我们必须要搞清楚的。佛法里面讲的智慧是从清净心生的;换句话说,心地清净,不生烦恼,那个叫智慧。科学家虽然很聪明,发明许许多多一般人都做不到的这些创举,但是他没有离开妄想分别执著,他没有离开七情五欲。所以他那不叫智慧,那叫世智,世间聪明这个说法,世智辩聪。
由此可知,佛所讲的是性德的流露,性德自然的流露。起心动念,所作所为,它跟性德一定是相应的。随顺性德,这是智慧;违背性德,这是世智辩聪。差别在这个地方,我们不能不知道。
今天我们怎样向佛学习?学习佛的光明智,重要!这是入德之门,这是成佛之道的起步。做人心地要光明磊落,不自欺、不欺人,从这里做起。古圣先贤教人修养道德,求真智慧,积功累德,第一步说从「不妄语」始,这个话是真的。如果我们在这个人世间,常常心里想的、身体做的都见不得人,都不好意思为人说出,处处要隐暪,处处要粉饰,你说多可怜。这一种生活你想过得多苦?哪有心地光明磊落来得痛快?我们要想在这一生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心理、身体没有压力的人,真的要学古人。谚语说得好,「人如果不做亏心事」,说「夜半不怕鬼敲门」。由此可知,亏心事不能做。
对人对事,都不可以亏心。亏心是昧著良心,唯图自利,伤害别人,所谓是损人利己!损人利己的事情不能做。伤害一切众生对自己有利益的事情也不能做!我们看到一只苍蝇飞到这个房间来,通常人把苍蝇打死了,为什么打死它?利益自己,我讨厌它。不是损他自利吗?它也是一条命,把它放出去不好吗?我们各人有各人生活空间,互相不干扰,这个好。为什么要伤害它?
在这个房间里面,小虫、蚂蚁、蜘蛛常常看见,不能伤害它,把它请出去不是难事。请出去的方法非常容易。我们用一个玻璃杯,塑胶的玻璃杯最好,像苍蝇,蚊虫它们都喜欢亮光,都会爬到窗户上,我们用这个玻璃杯扣上,就把它放在外面去了。为什么要杀它...(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四八卷) 2002/9/9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848》)
...个慈母对待他的儿女,儿女要出远门了,这个老母亲总在出门的前几天,天天叮咛、天天嘱咐,一句话重复几十遍、几百遍。儿女嫌母亲罗嗦,年岁大了,老糊涂了,你说的我都知道了。慈悲心!唯恐你忘掉。只有孝子能够体贴到父母的心,不是大孝之人体会不到。佛弟子几个人能体会到佛心?然后才知道佛恩之大超过父母,真的是千叮咛万嘱咐。
这两个字重要!「垢」就是烦恼,就是习气,不能不离。不离,就没有办法脱离六道轮回,没有办法脱离三恶道。你想想看,佛菩萨能不叮咛嘱咐吗?要不是这样叮咛嘱咐,从什么地方显示出佛菩萨的大慈大悲。我们要冷静的思惟观察,真正体会得,你才知恩,知恩而后才能报恩。用什么方法报恩?依教奉行,决定不再违背了,这是真正报恩者。佛菩萨不需要我们对他供养,不需要我们对他礼敬,他对我们一无所求。我们那一点供养、礼敬,那是表示我们一点心意,哪里是他对我们的希求?不是。
『华光明』,「华」是修因。「光明」在此地是遍照,遍照是什么意思?你所修行的影响力。你真修,做社会大众的榜样,不必说话,就像前面佛陀的德号「演说」,著重在「演」,做出来给人看。说了不做,没有人相信;说了不做,是妄语、是欺骗人,古德常讲的自欺欺人。我们在讲席里头也曾经说过,做到而后说到,圣人;说到自己也能够做到,贤人;说到做不到,自欺欺人,那就有罪过了,哪里还会有福报?所以这是讲的影响力,你影响的空间愈大,时间愈长,功德大!
现在这个社会确实有不少人迷於物质科技,把古圣先贤的教诲舍弃了,认为这些东西过了时代,不适用了。他不知道这些科技文明、物质享受是一时的,你带不走,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是古圣先贤德行的教育,你能带得走,不一样!你细心去想想哪个重要?不吃饭、不睡觉,不重要,学习圣学重要。可惜真正觉悟的人不多,明白的人不多,依教奉行的人更少之又少。虽然少,那真的是叫难能可贵,这些人诸佛赞叹,龙天善神保佑。虽然这一生物质生活相当困苦,他必然苦尽甘来,这一生报尽了,来生他提升,至少他也生天,他享天福。天有很多层次,佛经上讲二十八层天,一层比一层殊胜;你究竟到哪一层去享受,看你这一生修行的功行。
所以人生在世,诸位一定要晓得道德重要!圣贤的教诲,学校里不开这个课,没关系。就像孔老夫子当年在世一样,夫子满腹经纶、圣贤的大道,周游列国,这些诸侯都不能接受,夫子回家教学,传给下一代。所以在圣人的境界里头,真的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一边有障碍,那一边没有障碍。
现在圣贤的大道,我们以印光大师的教诲,敦伦尽分是...(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五六卷) 2002/9/23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856》)
...念到《地藏经》「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真的不是假的。一定要诚诚恳恳、老老实实做出样子,这不是假装的,是真的!从自性、从内心发出来的真诚的友爱,对待一切众生。如果是假装的,没有几天就拆穿,人家就看破了。这样教才行,「普现众生前」。
忠信,重要!现在世间人找不到「忠」这个德。忠是什么?你看看中国这个文字,仔细去观察这个文字的形象。这个字是会意,上面是个「中」,下面是个「心」,你就晓得什么叫做「忠」。你的心不偏,偏了不忠;不邪,邪了就不忠;不迷,迷了也不忠。儒家讲「中庸」,佛法讲「中道」,那就是忠的意思,尽忠!不迷、不偏、不邪,心地正大光明。凡是偏心、邪心、迷了的心,都是妄心;忠心是真心。对人、对事、对物我们要用忠心,要用真心,不能用妄心。这个心稍稍偏邪一点就是妄心,就不忠,不忠就不公。大公无私!私是偏、是邪、是迷。都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要做出来。我们学佛,总结佛陀的教诲是「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这就是忠字。所以忠这个字是说用心,在一切境缘当中,我们在用什么心!
「信」,人言为信!说话要算话,说话不算话,那是欺骗人。凡是欺骗人,一定是自己欺骗自己。不自欺的人,不会欺骗人;欺骗人的人,肯定自欺。诸位冷静去想想、去观察,你就明白了,真的是自欺而后才欺人。自欺是什么?昧著良心!自己知不知道做亏心事?知道,不是不知道。知道自己骗人,知道自己行为并不是正当的。为什么要做?有利可图。他不晓得,他所图得的利,是他命里头本有的。因为用不正当的手段欺骗得来的,把他命中的福报已经折损了很多很多了,打了很大的折扣,他还自以为聪明。明眼人看到:可怜悯者!他真可怜。
所以凡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损人利己,你所得到的富贵,实在讲,是你命中的富贵的十分之二、三。那十分之六、七?折损了!可惜,真正可惜!这个是他自己没有智慧、没有善根,没有遇到好善知识。如果他要本著良心去做,如理如法的去做,他这一生得的富贵要比现前所得到的超过很多倍。为什么?命里有,这一生当中又积德,又修善积德,他那个财库里头的财增高了;没有亏损,它天天在增高。古时候的人有圣贤人教导,孔、孟在教,佛菩萨在教,相信的人很多。所以得富贵的人多,享受富贵他不堕落。来生他往上面升,他不往下堕。
我记得大概是六、七岁的时候,我们乡下有一位大富长者;我们太小,我们见到他都叫公公、奶奶,是我们的表亲。这个老太太心地善良慈悲,乐善好施,但是没有学佛。我们家乡虽然也有两个庙,没有人讲经。年节到庙里面去烧香拜佛,...(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六三卷) 2002/9/27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863》)
...世界修要快,这个地方修比极乐世界修难!你能有把握,这里修好。再往上提升,就提升到理一心不乱。这个时候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实报庄严土,一到极乐世界就花开见佛,所以可以不必著急。
哪一类的人著急?自己烦恼习气很重的人,怕在这个世间住的时间长了会退心,又会被外面境界牵著走了。如果有这样的可能,早往生好,生到极乐世界,进步虽然没有在娑婆世界这么快,但是他稳当,不退转。这个娑婆世界是大风大浪,起得也快,落得也快,大起大落。所以你自己要有能力只往上起不会往下堕落,你就可以在这个世界修行。古德说得很清楚,娑婆世界难成就,难成能成,这才是可贵;极乐世界是易修易成,并不可贵,只有进步没有退步。我们现前这个世界,进是大进,退是大退;如果你只能保住进,不会退,这个功夫了不起。保证自己不退转,没有别的,纯在觉悟,真正觉悟,真正有智慧。这个世界包括二十八层天,包括九法界依正庄严,决定不动心;在这个境界里头,决定不会起贪瞋痴慢,决定不会起人我是非,你就能不退了。
所以到这个境界,娑婆无异极乐,说容易,真正做起来难。不说别的,就在现前境界当中,五欲六尘围绕在你身边,你有没有动心?这点自己要清楚,不可以自欺欺人,欺别人还能说得过去,欺骗自己,你的罪过就重了。你在菩提道上肯定堕落,没有办法提升。你要问什么原因?自己欺骗自己,你怎么能提升你的境界?欺人肯定自欺,不自欺的人肯定不会欺人。我们自己很不容易发现自己的过失,在欺骗自己,好像从来没有想过这桩事情,但是欺骗别人或许有知:哦,他欺骗别人,那佛在经上讲的「自欺欺人」,欺骗别人原来这里头先欺骗自己。回光返照,就把自己的迷惑颠倒照见了,把自己的烦恼习气发觉出来了。怎么改?归到一句阿弥陀佛就改过来了。把这个念头一转,转成阿弥陀佛,这是大福德。古人常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改过的人有大福德。由此可知,掩饰自己过失的人,这人一点福报都没有,不要谈智慧了,智慧当然更没有。掩饰自己过失,隐瞒自己过失,这是最没有福德的人,最愚痴的人。
「海」是表深广。「密」,给诸位同学说,佛法是正法,觉正净的「正」是正大光明,所以佛法里头没有秘密;虽没有秘密,佛法里头有深密。大乘八个宗派里面有密宗,密宗不是神秘,不是秘密,深密。这里的道理太深了,境界太广了,我们凡夫没有办法理解,深!你要不要理解?不需要。它有一套方法,你照著这套方法修,这套方法实在讲,跟净土宗是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标,手段不一样。它的方法是三密相应,口持咒、手结印、意观想,这叫三密,身口意三密相应,用这个方法把你的妄想分别执著伏住。我们净土宗现在用的是持名念佛,目标也是把妄想分别执著伏住。你们想想看,方法不一样,原理原则相同,修清净心!清净心到一定的程度,开悟了,跟宗门大彻大悟...(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七一卷) 2002/10/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871》)
...的贪心,贪而无厌,不择手段,人中鬼法界。愚痴,没有能力辨别真妄,没有能力辨别邪正,没有能力辨别是非,甚至於没有能力辨别利害,人中的畜生法界。畜生愚痴,没有能力辨别邪正善恶,把邪恶看作好的,把善正看作是坏的,这个人来生到哪里去?畜生道。如果瞋恚心重,嫉妒心重,只为自己私心,不顾社会大众利益,破坏善人善事,尤其是破坏佛法的弘扬,地狱法界。
障碍佛法流通,破坏佛法。诸位看看我过去讲过一部《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你看看障碍佛法的果报,你就晓得了。障碍真的是一点私心,嫉妒讲经说法的法师。想方设法,造谣生事来破坏,让这些听众对法师丧失信心,这个罪过堕地狱。佛不是这样教导我们的,佛教我们随喜功德。看到别人做善事,对社会、对大众有利益的,我们有能力尽心尽力帮助他;没有能力的,随喜赞叹。他有多大的功德我沾了光,我随喜赞叹。如果随喜赞叹的心是真诚,是广大心、清净心、平等心,我这个随喜赞叹的功德跟他一般大,决不少过他。为什么不懂得修积功德要去造作罪业?所以,从天台大师百界千如,我们细心来观察,知道我们现前在什么个地位。我们是往上升,还是往下堕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人在世间,最难得的、最可贵的不自欺,不能自己欺骗自己。人只要不自欺肯定有救,这个一般宗教里面讲得救;得救的条件不自欺。在佛法里面成就,亦复如是。只要我们真正做到不自欺,我们念佛求生净土就有把握了。最怕的是自己欺骗自己,又要欺骗众生,诸位要晓得,欺骗众生的罪小,欺骗自己的罪重。但是一个人如果不欺骗自己,他会欺骗别人,没这个道理;欺骗别人的人一定自欺,自欺而后欺人,这种人很可怜、很愚痴,自甘堕落!我们在这里看到佛的德号「无量福德自在龙」,我们要懂得怎么样来学习。下面,第七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无边净光明,佛号功德宝华光。】
这一尊佛的德号,世界的名称,前面我们见过。从这些地方我们明了,在宇宙之间确实有很多相同的世界,类似的就更多了,所以诸佛菩萨名号有同名同号的很多很多,不胜枚举。我们看到名号相同或者名号很接近,大概他们的境界都差不多,我们能够想像得到。再往上看第八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最胜音,佛号一切智庄严。】
这个我们刚刚读过,在前面第五层,世界叫「普音」,佛号叫「一切智遍照」。你看看这个世界跟第五层很相似。这个世界名叫『最胜音』,佛的德号叫『一切智庄严』,很接近、很类似。这个世间的居民大众根性跟普音世界很接近,所以佛陀在这个地方的教学宗旨也不例外,也非常接近。我们就可以省略一点。再看上面第九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众宝间饰,佛号宝焰须弥山。】
『众宝间饰』世界在前面我们也见到过,美不胜收。说明这个世间的众生心行都能与性德相应,我们要学习、要效法。『佛号...(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七九卷) 2002/10/5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879》)
...能不起波浪。你就晓得不是容易事情。三十年之后,大风大浪没有,微微的波浪还是有,还是不敢去闭关。到什么时候有资格闭关?微微的波浪都没有了,这是真善知识。再看上面一层,第十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清净须弥音,佛号出现一切行光明。】
这个名称很好,这个世界是『清净须弥音』。「须弥」是梵文,要是完全用中国字来讲,清净妙高音。我们能看到这个世界居民有智慧、有德行。妙高,智;清净是德,也显示福报。从他们的言谈显示出智慧德行。『佛号出现一切行光明』,这个「行」念去声,当动词用。「出现一切行」,行是行为,出现就是示现。佛出现在这个世间,表演这个形象给大家看,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一切行为正大光明。至少没有自私自利的念头,一毫一分自私的念头都没有;决定没有贪爱名闻利养的念头,决定没有贪图享受五欲六尘的念头,内里头决定不起贪瞋痴慢疑,这才叫「一切行光明」。我们的思想言行表现在这个形象当中,中国人常讲正大光明、光明磊落。感化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做榜样,为一切众生做模范。总而言之,一定要自己先行其言。先要做到,然后才能说,自己没有做到,说给别人听,要求别人做到,我常讲那是骗人的,那就叫自欺欺人;自欺欺人不是积功累德,是缺德。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八0卷) 2002/10/6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880
诸位同学,请看「华藏世界品」,右旋十海最后这一大段,天城宝堞海,海所持二十层佛刹,现在请看第十一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香水盖,佛号一切波罗蜜无碍海。】
我们看到这个世界的名称,要想到它表法的意思,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大乘佛法里面常常用「水」来表心,所以,供佛的供具里面如果没有香花,可以,但是不能没有水。特别是在现代这个时代,在家同学有许多人居住的是公寓的房子,空间不大,供香花确实有不便之处,供水就好。我常常给同学们说,供水,最好这个杯子用透明的玻璃杯,一杯干净的水。「水」表心,不是供养佛去喝的,不是的,佛不需要,给我们自己看的。我们看到佛前这一杯水,就要想到佛的心。佛的心像水一样清净, |
|
|
|
|
|
|
|
6#
樓主 |
發表於 2022-11-24 10:36:59
|
只看該作者
一丝毫染污都没有;像水一样平等,杯子里头的水不起波浪,所以清净平等是真心,清净平等是佛心。我们自己的心本来是真心,本来是佛心,可是禁不起境界风动,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你心就动了。这个动了,水就起波浪,所以要常常...(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七九卷) 2002/10/5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879》)
...这真实功德。所有一切怨亲都化解了,自己真实功德是化解怨亲的因;诸佛菩萨、一切善友都来帮助我,那是化解的缘。这里头的理很深,事相虽然繁多,它有条理、有秩序,一点都不乱。尤其是修净土法门,抓住持名念佛。初学的人念念都归到这一句六字洪名,就是清净心。起心动念都能与佛号相应,真念佛!真修净业!再看第二句,第二个香水海:
【次有香水海,名一切宝华光耀海。世界种,名功德相庄严。】
『宝华光耀』这名称好,我们一看这名词就想到,这是阿赖耶识里面与性德相应的种子,所以它起现行,能现能变的世界种『功德相庄严』。我们常常说的形相要好,形相好就是庄严的相。这个地方庄严相特别著重在「功德」,实在讲也是我们这个世间众生迫切需要的。这个世间众生不知道修积功德,他们只懂得福德,他不懂得功德。对於福德的理事、因果,大多数人茫然无知,所以在一生当中连福德都修不到。他修错了,他的思想行为跟福德的因缘恰恰相反。
我们也曾经看到这个世间有不少真的有福德、富贵之人,他现前所造的因跟缘都不善;我们明了,他现前得到这个果报是他过去生中所修的,修得多、修得大,底子厚。这一生当中迷惑颠倒,不知道道德仁义,随顺烦恼习气,自欺欺人,损人利己,依旧还享福报;刚才讲了他过去生中的底子厚,这一生他的思想行为造作恶业,把他命里面的福报已经折损了很多。虽然折损多,他还有余福,还有剩余的,他现在享是享受他剩余的。如果他的心行善良,他所享的福德、尊贵,超过他现在很多倍!
所以我们自己要常常反省、检点自己的心行,我是在替自己增福?还是为自己折福?你要能想这两个问题,你已经开始觉悟了。折福的事情不能做,增福的事情要做。以善心、以诚意待人接物,自己有多余的能布施,能帮助别人,是替自己增福。不但不会做损人利己的事情,连损人利己的念头都没有,力行仁义道德,这是为自己增福添寿,真正的福报!修福能够不著相,用清净心修福,这个福报就变成功德。功德跟福德的相,在外面看相同的,里面不一样。一个是四相依然具足,四相没破,福德。一个是四相已经破了,真正做到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他所修的是功德。差别在此地。再看第三句:
【次有香水海,名莲华开敷。世界种,名菩萨摩尼冠庄严。】
『世界种』的名称是从比喻上说的,『菩萨摩尼冠』,菩萨戴的帽子,这个帽子上镶著有摩尼宝珠,所以称为「摩尼冠」,这是通说。一般菩萨的帽子上都有装饰,装...(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八三卷) 2002/10/7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883》)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一一卷
...,早年的学生,比我们早,我们跟菩萨是同学,先后同学。菩萨也有资格做我们的老师,所以我们跟菩萨的关系很亲密。老师有尊严、有威严,不大敢接近他;菩萨比较随便一点,虽是老师,但是也是同学。在中国,中国是崇尚大乘佛法。大乘佛法里面,以四大菩萨做代表,代表大乘佛法,大乘的教学。这四位菩萨就是中国四大名山。第一位,九华山的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本愿经》过去我们讲过、介绍过。大乘从哪里入门?从地藏。所以要记住「净业三福」里面跟我们讲的修学佛法、接受佛陀教育的最高的指导原则,净业三福三条十一句,头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就是《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菩萨本愿经》是讲孝道,孝亲尊师,是讲的这个。
如果你会讲,到处去讲《地藏经》,讲了怎么样?不孝父母,不尊重老师,你这是假的,你这不是真的,你讲这个经没有功,你有罪过。什么罪过?拿著这个经侮辱父母,欺负师长,这个罪重。哪有这种道理!我们学习的人,听经闻法的人,要有智慧,去思考,去接受,去辨别。如理如法是佛弟子,代佛传法。不如理、不如法是魔王的子孙,他来破坏佛法,把佛法的形象给破坏,让社会大众知道佛法是假的,不是真的,全是骗人的,自欺欺人。所以,这个过失很重很重。
地藏,地是心地,藏是宝藏,我们的真心本性里面,宝藏无量无边。这无量无边的宝藏,佛把它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智慧,第二类德能,第三类相好。你看世间人,哪个人不希求这三宝?这真正叫「三宝」。这个三宝就是「佛、法、僧」,智慧叫佛宝,自性本具的般若;自性本具的德能,法宝;自性本具的相好,僧宝。自性三宝!佛教我们入佛门要皈依三宝,皈依三宝主要的是皈依自性三宝,你一定要懂。外面形相上的三宝也很重要,重要在哪里?这是介绍我们得到自性三宝。没有外面形相三宝的介绍,我们把自性三宝疏忽了、忘掉了。因此,外面这个形相的三宝是我们的介绍人,也是我们的恩人,我们得到好处不能忘记他们。所以对形相上的三宝,当然就尊重、礼敬、称赞,这是必然的道理,知恩报恩!学佛基本的常识,不可以不知道。
从孝亲提升就是普陀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代表大慈大悲。中国江泽民主席讲三个代表,我们大乘佛法有四个代表。「地藏」代表孝亲尊师,「观音」代表大慈大悲。大慈大悲就是把孝道、孝亲尊师扩大,扩大到整个社会,扩大到全世界,扩大到遍法界虚空界。把我们孝父母的心行,敬老师的心行,扩充到对一切众生,大慈大...(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0三卷) 2002/12/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903》)
...,他也不会暴露身分。我们说的这几个,最后身分是暴露了,我们知道;不暴露身分的更多,默默之中教化众生,以他的德行、道德、学问、行止感化众生,不著相。从这些地方我们才体会到大慈大悲。
所以,无论现什么样的身相,无论示现哪种行业,你仔细观察都是利益社会、利益众生,教化社会、教化众生,「各各放光明」!这是『如来愿力起』,四弘誓愿头一愿,他已经证得究竟圆满,他所发的愿要兑现,永远不疲不厌来帮助一切苦难众生。我们再看最后第五首:
【或有诸国土。愿力所净治。一切庄严中。普见众刹海。】
这一首是这一段的总结。『或有』,「或」是不定词,有些诸佛的国土。『愿力所净治』,「净治」两个字是教导众生。但是教导众生自己要示现,自己一定要做到;自己做不到,不能教人。你要教人,人家要问你:你教我,你自己有没有做到?你怎么回答学生?自己一定要做到。古时候的人比现在人厚道,自己做不到,不好意思说出口。现在人不一样,自己做不到的,要求别人。别人怎么会接受?不能接受的时候,侮辱、毁谤加之,造罪业!
所以古人教学是以德行来感化人,这一点我们要学习。也就是说我们发的愿不能够不兑现,如果要不能兑现,那就变成自欺欺人。自欺欺人,说实在话,来生连人身都得不到,你还会有什么成就?世间贤人君子,一生都不会欺骗一个人。哪有学佛的人还会骗人,哪有这种道理?你骗人,你就犯了戒。你至少受了五戒,在家受的五戒,「不妄语」,你怎么能骗人?现在人麻烦在哪里?不知道破戒果报的真相。他如果真的要是晓得破戒的真相,他就不敢了。
所以,晚近印光大师一生极力提倡因果的教育,当时我们没有什么感觉,现在想想大有道理!他有眼光,提倡因果教育是拯救这个社会。因果决定不是迷信,善因善果,恶因恶报。就是世间法来讲,奉公守法。你要是做官的话,奉公守法,为人民服务,你的长官奖赏你,这是肯定的!如果你要是做了官,倚仗你的权势,欺压人民,贪赃枉法,将来事情败露了,你的上级领导要处罚你、要治你的罪。罪重了,死刑,这不是果报吗?佛法里面不但讲这个果报,还讲更深一层,死后还有果报。何必做这个事情?佛家讲果报不是一世的,讲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
实在讲三世因果并不是佛法说的,最早讲轮回、讲因果是婆罗门教讲的。婆罗门教的历史,在全世界宗教里面它是最悠久的,现在称为印度教。我跟他们有交往,他们的传教师告诉我,他们自己教里面的传说,历史有一万...(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0五卷) 2002/1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905》)
...,是净业三福里面的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些我讲得很多,也讲得很清楚。如果不修十善业,前面三条全都落空,孝养父母没有了,奉事师长也没有了,慈心不杀是持戒,都没有了。那个三句,落实在十善业。十善业,身不杀、不盗、不淫;口,不妄语、不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不恶口、不绮语;意,於世出世间法不贪、不瞋、不痴,你要做到。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跟十善业相应。这不说别的,这最低的,最起码的,没有这个根基什么都没有了,全都是假的。佛法以十善业道做基础,就好像盖房子一样,不管你盖什么式样,不管你盖多高多大,地基是相同的,都要把这个基础打好。净业三福头一条这个四句是基础,有这个基础,发心学佛,以佛为师,才受持三皈。这三皈有了著落,觉正净都著落在十善业道。孝养父母,觉正净,没有觉正净,拿什么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觉正净,没有觉正净,你不会奉事师长,你对於师长肯定是阳奉阴违,造业!没有十善,觉正净,你的戒律是假的。你受过五戒,你受过菩萨戒,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破戒,违反佛陀的教诲。出家最低的遵守戒条,「沙弥律仪」,十戒二十四门威仪,一定要遵守,一定要落实。你要是做不到,你不仅是自欺欺人,你是自欺欺骗诸佛如来,欺骗诸菩萨、声闻、缘觉,你说你的罪有多大?你的业有多重?你要不细细去思惟观察,你糊涂,你不知道。细心思惟观察,真的寒毛直竖。
德行,从这个地方建立的,戒定慧三学,从这个地方成就的。具足戒定慧,才有菩萨的三慧,闻思修三慧;闻思修三慧是戒定慧那个慧。所以闻思修三慧,小乘人都没有,声闻、缘觉、权教菩萨都没有,为什么?他没有开智慧,他持戒修定,功夫还不到家,慧没有开。慧开了,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个时候才真正是圆融自在,华严境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为什么?业尽情空。他在九法界里头跟一切众生相处,和光同尘。这个道理事相,我们留在底下一品「毗卢遮那品」里面,给诸位做详细报告。他不是凡夫境界,凡夫戒定慧三学没有完成,学不得。你要是一学,果报在地狱。这些是我最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教我的。我们学大乘的人要知道,但是一定要了解,不是我的境界。我是小学生,我一定要从最基本的地方学起,最基本的十善业,这是讲行;最基本的思想,念念为众生,帮助众生,成就众生,帮助众生断恶修善,这都是总原则、总纲领。
帮助众生破迷开悟,怎么帮助法?不仅是用言教,还要做出样子给众生看。现在这个社会上...(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一七卷) 2002/12/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917》)
... 功夫浅的,你要作意入定,这功夫浅的。功夫深的不需要,哪里需要什么入定,他行住坐卧都在定中。只要有个念头:我想看!就好像频道一样,站著也好,走著也好,我把这个频道打开,这个形象音声就看见,就听见了,那是功夫高的。功夫浅的不行,功夫浅的一定要入定。到这个层次,里面还有浅深不等。
更高的层次就有他心、宿命。宿命是什么?知道自己过去,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的事情都知道,宿命通。他心通是别人心里头起心动念想什么事,知道,他心通。所以我们世间人,秘密事情想隐暪别人,现在外国人还有法律讲隐私权,你的隐私,你的秘密不让人知道。如果遇到一个他心通的人,那你的秘密完全没有了,你起心动念他都知道。所以诸位一定要记住,你看你们念《无量寿经》,《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给我们介绍的,所有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即使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他们的五通的能力跟法身菩萨没有两样。经上讲「皆是阿鞞跋致菩萨」。
阿鞞跋致菩萨是七地以上。换句话说,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起心动念、所作所为,他们看见、听见,他心通他都知道。不但是暪不了阿弥陀佛,暪不了观音、势至,西方极乐世界每一个人,你想暪他、想欺骗他,你只有欺骗自己,自欺不能欺他,他都知道。因此,我们修净土的人,心要正、行要正,起心动念,所作所为,可以给阿弥陀佛看,可以给观音、势至看,可以给一切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给他们看。心行正大光明,没有一丝毫隐瞒,这样才能往生极乐世界。如果还有见不得人的事情,怕人知道的事情,就不能往生;念佛念得再好都不能往生。为什么?业障太重。所以我们看到这些人,他们不是诸天,他能够修成五通。
五通里头最难的是神足,他们得到神足,其他统统得到了,神足是变化。你们看小说,孙悟空七十二变,那个七十二变是神足通。所以「乘空往来」,举一个例子,他往来,我们现在往来要坐飞机,他不需要,用不著这些麻烦事情,想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就到了,「乘空往来」。而且速度非常快。这个速度快速,现在科学家懂得这个道理,科学技术还做不到。我们在古书记载里面讲的,他要到哪里去,化成一道光,一道光,那个速度至少是光速。光的速度,一秒钟三十万公里。从中国到美国,算公里的话是一万公里。太平洋这个岸到那个岸,东岸到西岸,一万公里。一秒钟的时候,可以往来三十次!怎么化成光?他们有能力把物质的身体转变成能量,转变成光,到达目的地,又把这个能量转变成物质的身体,...(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二四卷) 2003/1/7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924》)
...利养什么都不要,都不愿意沾,更难得了!我们自己心里清楚明了。
以一切所想的、所思的、所做的、所为的,「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愿以此功德」,什么功德?我们的思想是为正法久住,是为一切众生。我们的言行跟思想是相符的、是相应的,确确实实遵守佛陀的教诲,「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这里头果然离四相,我常讲的我们要离自私自利、要离名闻利养、要离五欲六尘的享受、要离贪瞋痴慢,「离」就是功德。「不离」是福德,果报在人天;离是功德,果报是了生死出三界。所以,怎么样修供养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白。
普贤菩萨第四愿「忏悔业障」。这个一定要肯定,无始劫以来,我们迷失自性,起惑造业受苦报。生生世世跟一切众生不知道结多少冤业,这一生学佛明白过来了。忏悔是佛教修行方法里最重要的一个项目。什么叫忏悔?早年章嘉大师教我「后不再造」。你知道这个事情做错了,以后不再有这个过失,这叫忏悔。所以,他老人家告诉我,忏悔不是在佛菩萨面前磕头祷告,求佛菩萨原谅,不是的。改过自新是忏悔,就是儒家讲的「不贰过」,佛家讲的「后不再造」。佛菩萨面前忏悔了,明天又造,造了又求佛菩萨原谅,这个不行,这种心态是自欺、欺佛菩萨。这种修忏悔法,不但业障忏悔不了,还要加重。我们看社会上许许多多人他是这么做,他不知道。什么原因?不读书之过!他经教学得太少,佛所讲的这些话的意思他都不懂,那怎么办?由此可知,学佛头一桩事情,学经教!就是要上课。你想学佛,佛是个教育,你一定要进课堂,你不能够缺课。你认真好好学习,慢慢这些道理懂得,事实真相了解,你就晓得应该怎么作法。
「忏悔」要从根本做起,根本是心,起心动念。一向我起心动念都是自私自利,都是把自己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我现在怎么叫忏悔?我把它颠倒过来,我把一切众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我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后一位,这就是忏悔法门。往常无论什么事自己总要站在前面,现在知道我错了,我应当尊重别人,把别人放在前面,我自己排在最后。所以,你有没有修忏悔法,在你行动上看到。我们常常讲,从自己再帮助到别人,头一个自己转恶为善,转十恶为十善,这是真正修忏悔法。都是在自己,我自己转,转过来之后给别人看。过去我造十恶业,现在我不造十恶业,我造十善业,化敌为友。以前我喜欢跟别人作对、对立,瞋恚心很重,嫉妒心很重,报复的念头很重。现在我统统把它化解掉,变成我会尊重别人,我会敬爱别人...(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四五卷) 2003/1/2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945》)
...,对老师尊敬,老师的教诲百分之百的依教奉行,得好处、得利益的是自己,不是老师。到自己真正得利益,得什么利益?戒定慧三学。入了戒定慧,这个身就是戒定慧,戒定慧就是这个身;身就是觉正净,觉正净就是这个身。这个时候你才感激老师,报老师恩。佛是我们的老师,老师给我们这么多的好处,超过父母太多太多了,这个时候才真正懂得老师给我们的法身慧命。我们的报答,就是大威光菩萨在此地表演的,传化众生,这是报恩。你要不能够传佛法,不能够教化众生,你就辜负了佛菩萨、辜负了老师教导你的恩德。
总而言之,这一桩事得契入境界,你才真正能够体会得到,不入境界你不懂。不入境界,那就是过去中国鲁迅写的阿Q,所谓是阿Q精神。佛菩萨在外面表现的很像阿Q,实际上不一样,那是什么?大智慧,高度的智慧,圆满的德行,与性德完全相应。特别在今天这个时代,消除冲突,真正能够消除所有一切的怨恨、过节,能够达到心地的清净和平,自自然然能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自然礼敬诸佛。「礼敬诸佛」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尊重一切众生,尊敬!从内心里面生起的尊敬。不论是善人恶人,不论富贵贫贱,不论男女老少,这个尊敬是真诚的、是平等的。从这个地方真正做到了落实,不自欺不欺人,这是大德!唯有大德才能成就圆满的道业。
开经偈里头赞叹佛法,「无上甚深微妙法」。这一句确实讲得太好,好到极处,无以复加。武则天做这首开经偈,往后一直到今天,无论出家在家想再做一首开经偈,就没有办法超过她,所以一直到今天还是用她的这首偈。她这首偈就是为《华严经》做的,那是《八十华严》翻译出来了,送给她看,她在封面上题了这四句偈,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我今见闻」,我们有了,「得受持」,那就有问号了。我们今天见到、听到了,有没有得到受持?受持是你真的信,真的明了,真正做到,这叫受持。果然能够能信、能解、能行,「愿解如来真实义」是证,入佛境界!你要没有能信、能解、能行,你怎么能入佛的境界?那如来真实义你都明白了,那个欢喜无量,叫法喜充满,不亦说乎!
所以传法、教化众生总要先做到,就像开经偈上所讲的,「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然后传化众生,你也会像佛菩萨一样辩才无碍。这十句我们就讲到此地。下面还有一行半经文,清凉大师在科判里面给我们标的是「利他之益」,就是传化的利益。请看经文:
【令如须弥山微尘数众生发菩提心。】
这是第一个利益,这个...(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五六卷) 2003/2/4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956》)
...的车常常加油,省油的车加一次可以跑两三天。身体,每个人身体也不相同,有特别消耗能量的,那你就得常常补充。一天三餐还不够,还要吃几道点心,他要不吃他挨饿,他受不了。
能源消耗到哪里?我们要知道,百分之九十五,可能还以上,消耗在妄想,与劳心劳力不相干。劳心劳力的人只要他心地清净,他的思想、他的工作能够专一,能够有秩序,消耗能量不多。我在台中观察李老师十年,他的工作量是我们一般人的五倍,一天忙到晚。外面客人要跟他见面,要一个星期之前预约,他排时间。不是一个星期以前预约的,他没有时间来见你,他的时间都是排好的。可是他一天吃一餐,而且这一餐吃得很少;我虽然也吃一餐,我的一餐比他吃得多。所以当年在台中,生活费用,李老师一天两块钱就够了,我一天要三块钱,两块钱没有办法。我一个月生活费用要九十块钱,他只要六十块钱,我比他要多吃一些。这就是说明,我的心没有他清净。在事上讲,我的工作量没有他那么多,这是与清净心有关系,我悟出这个道理来。妄想分别执著多,你的能源补充就要多。所以这是一个事实真相,不能勉强。自己妄念很多,那你必须要由饮食来维持,否则的话你会生病,你受不了。不可以充好看,那你自己吃亏,那是自欺欺人;要充面子,充好看,这个错了,这个用心就错了。老老实实,诚诚恳恳,我的妄念确实少了,需要量少了,那你饮食减少是正确的。
所以「一切法从心想生」,还是归到心里面起心动念。念头要纯要正,不能有邪念,念头愈少愈好。所以,我不看报纸、不看杂志、不听广播、不看电视,大概有三、四十年了。从景美华藏图书馆成立之后,我这都离开了,离开之后,这个心就清净多了,社会上许许多多这些讯息我都不知道。我所知道的讯息都是同学们他们看到的时候,偶尔告诉我的,但是他一告诉我,我就知道,我就明了。心地清净,清净心生智慧,一接触就明了。他跟我说,我明了的比他要深、比他要广。这些都是利益!所以我们在经典里面学到这些理论原则,怎样落实在自己生活上。
这第一句跟我们讲「念佛」重要。佛是什么?佛是觉,觉而不迷,念佛就是念觉,这个意思一定要懂得。如果你著了佛的相,你虽然念佛,你念佛不觉,还是迷惑颠倒。那样念佛也能得一点利益,什么利益?阿赖耶里头落谢佛的种子,这个种子力量很薄弱,不起作用。念阿弥陀佛,你要明了阿弥陀佛的意思。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弥陀经》上讲得很清楚,无量光、无量寿。光是表空间,寿是表时间,无量光...(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五九卷) 2003/3/6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959》)
...的念头,不会有控制的念头,他才能得大自在,他才真正能把烦恼断尽,智慧现前。
这五德是孔老夫子学生都承认的,我们老师有这五种德行:温、良、恭、俭、让。我们今天学习不能成就,什么原因?我们没有这个德行。世出世间的圣人修积德行,我们常说「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他不是为自己,这就是圣人。为自己不是圣人,为自己,君子而已。圣贤,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是教化众生,是做给一切众生看的,比自己的利益还要认真,还要负责任。为什么?这是给社会广大众生做一个好样子。这个样子做得好,能感动一切众生,一切众生能够和睦相处,能相亲相爱,能够给世间一切众生带来美满幸福的生活。诸位想想这功德多大!
换句话说,如果你做的是反面的,你表现的是反面的,肯定引发众生阿赖耶识里面的烦恼习气,杀盗淫妄,贪瞋痴慢。你带头干这个,你教一切众生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不安定因素,令一切众生造作罪业,给世界带来天灾人祸,这个罪有多重?罪福从这个地方分。造作罪业,这就是制造三途六道,谁最先受?那个造作的人最先受,没有一个不是在阿鼻地狱。
这两个鲜明的对比,我们清楚了,我们要走哪一条路?自己选择。不要说:我做不到!这是自欺欺人的一句话。古人讲,世间最难的事情是什么?登天难,求人难。这个事情求自己不是求人,求自己有什么难处。我们晓得求自己的事情做不到,你没有愿心。威光菩萨有广大愿,我们不要说广大愿,小愿都没有,哪来大愿?小愿小成就,大愿大成就。他的愿,普贤行愿,比大乘菩萨还要殊胜,还要广大,跟诸佛如来的心行完全相应。
所以《华严经》末后一品,诸位看《四十华严》,你看它的品题,「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就是此地「不思议诸佛海」。「普贤行愿品」,普贤行愿就是此地讲的广大愿。入,有能入、有所入,所以入通能所。我们在此地就明了了,威光菩萨的大愿是普贤愿,他发普贤愿,他能解、能行、能证。这个能证就是「入不思议解脱境界」,那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
『诸佛福海无有边』,诸佛如来智慧圆满,福德也圆满,圆满的称性。性在哪里?性是宇宙一切万事万物的本体。性是体,遍虚空法界,它是能现。诸位现在或者是在你的电脑萤幕里面,你看到这个现相,看到我们的现场,或者在电视机面前见到这个现场。电脑、电视机的萤幕就好比是性,这里面现的相就是宇宙、就是虚空、就是法界、就是刹土、就是众生,大家从这个地方去体会。这个萤幕能现,所有一切影像...(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七九卷) 2003/3/25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979》)
...生,这是真有成就的;小乘四果贪著偏真涅盘之乐,不出来教化众生。我们还没有成就的人,如果我们修学的环境在山林当中,环境非常幽雅,贪著这个环境不肯下山,常有的事情。
你要教化众生,教化众生到哪里去?一定要到都市。所以古时候,你看清修的道场建在山林里头,人迹罕至之处,但是他还是要教化众生。教化众生都在市区城市里面建下院,建讲堂,经常不断的派遣法师到城市里面讲经说法,教化众生,两边兼顾到。修行在山里头,教化在聚落,人口集聚之所在。但是有人贪图清净之乐,不愿意到都市去教化众生,这个时候要用什么方法来对治,来防范?「起十回向」。
十回向是把自己的心量扩大,回向给一切众生。回向给一切众生,不是天天念回向偈就行,要有行为,有行动,没有行动你空口说白话,众生实在讲怎么样?得不到利益。你要叫众生得真正殊胜的利益,那你自己要拿出行动出来,光是靠意念这个力量太薄弱。如果意念里面还夹著自私自利,夹著遇到事情会退缩,真正不愿意,你这个意愿是假的不是真的。真心诚意,距离太远,实在我没有办法,不便到那里帮你忙,你在这个地方诵经念佛修持,以你真实的功德回向,行,你确实有诚意。你要没有诚意的话,你这个回向等於自欺欺人,没什么两样,所以这个要知道。
你看长者这个话说得好,「起十回向,加以大愿大慈大悲」,还要加上「不舍一切恶道地狱人天,遍生其处」。这里面一切苦难众生,他有求,有求愿,菩萨要去,应化在其中。所以世尊呵斥小乘阿罗汉,焦芽败种,为什么?他们自己已经证得圣果,不愿意度众生,度众生很辛苦,麻烦。用这个来防止自己贪图乐受,贪图乐受怎么?你「违菩提心」,与菩提心不相应。这个地方「有所得故」,是你得禅定,你得法喜,自己得受用。贪著这个受用,不肯主动的去帮助一切苦难众生。
「以是义故,十信之心,总通五位,悉皆成信」。上面举出这么多例子,这个「义」就是道理,因为这么一个道理。「十信之心,总通五位」,这个总通五位就是彻始彻终,十信并不是局限在十信位,这个信通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彻始彻终。从前章嘉大师这桩事情他举了个比喻跟我说,我那时初学,他讲三皈戒,三皈五戒坚定信心来受持。他说这个就好像我们从台北到高雄,那个时候交通工具是火车,你上车之前要买一张车票,这张车票在整个旅途当中你要保持不能失掉。每一个大站都要检查一下,一直到达,你才把这个票缴回。这个比喻我们很好懂,就是此地讲的,...(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0一三卷) 2003/4/18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013》)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一二卷
...上,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这就是学著会做人,人格圆满,提升就生天。不提升,来生不失人身,得人身一定比这一生福报、智慧还要增上,这是好事情。这也是修学佛法的基础。佛法基础,前面说过很多次,十善业道。《四训》、《感应篇》、《阴骘文》,是十善业道的细说,十善业道只提一个纲领,详细的来发挥。
祖师提倡,我们明白这意思,又验证在现前的社会,如果不能依教奉行,这动乱的社会永远没有办法回归到安稳。除这方法之外,想不出第二个方法。有些人用武力来惩罚来报复,这能解决吗?这些年来,我们看到了,不但不能解决,反而结下深仇大恨。在佛法里面讲,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冤冤相报没完没了,那就不是一世,生生世世,这多可怕!多么恐怖!生活在恐怖当中,死了以后,灵魂也离不开恐怖,你说这多苦!所以人不是死了就完了,那就没事了;死了之后就不得了,麻烦在这里。所以,唯有真正觉悟,了解事实真相,佛法里面常讲的性相、理事、因果,通达明了,这结就解开了。如果不能通达诸法实相,这结是永远解不开的。
我们生在这时代,实在讲是非常有幸,得人身闻佛法,能闻正法,能闻一乘圆满的正法,谈何容易!果然能信能解能行,那就「安隐去」。人最怕的,自欺欺人,自己欺骗自己,欺骗别人,这是造罪业,果报肯定在三途。人生在世时间不长,何必要造罪业?三途易入而难出,所以聪明人决定不干这傻事。真正觉悟的人不为自己,他的心术就正;念念为自私为自利,他的心怎么会正?心术不正,他的知见,邪知邪见;他的言行,自欺欺人。别人,有些人说要观察入微,以免上当。但是圣人不然,圣人,你很诚实,我相信你;你欺骗我,我也相信你,这个难!这是什么道理?这道理深,圣人随顺法性,法性里头没有善恶,法性里头没有是非。唯有真诚能感人,你诚实,我相信你,你会更诚实;你欺骗我,我相信你,总有一天,你良心发现,你改过自新,回头是岸,我也相信你,这不容易。
我在早年遇到这么一个人,道安老法师,老法师那时候六十多岁,我那个时候大概是四十多岁,差不多道安法师大我二十岁的样子。这位老法师,我最敬佩他的就是这一点,很多人骗他,他真的被骗了。所以有许多人:老和尚糊涂,很容易上当!某人骗他,他都不知道。其实老和尚没有一样不知道,他真知道。有一次我去看他,有一个居士在寺庙门口跟我打招呼。我进寺庙,他离开,我们也很熟,他离开了。我进去之后,看老和尚,老和尚问我,他说:有个某居士刚刚离开这里,你有没有看到?我说:看到了,在大门口看到。老和尚笑笑:他今天又来骗我了。我们就晓得,骗钱的,这我们早就听说了。我就问老和尚:你有没有给他?给他了。明明知道骗他,老和尚还是给他,骗他的人并不知道。老和尚上当受骗,这是老和尚的德行。总有这一天他明白了,...(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一一0卷) 2003/10/10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110》)
...、有知无知跟一切众生结的冤业很深很深!过去的不说,要连过去生中麻烦就大了。所以,有些闻到佛法发心修行,过著修行生活,冤亲债主依旧来找麻烦,障碍你功夫不得力,很普遍。这个事情稍稍留意,你就会看到很多很多,那些有灵鬼附身,是最显著的了。除这个之外,凡是让你功夫不能得力的,你自己想想是不是这些冤亲债主在干扰;有些干扰很明显,有些干扰不明显,你还觉察不到,所谓是冥冥当中障碍你。让你常常遭遇横逆不如意之事,叫你起疑惑,叫你退心,叫你改变修学法门。我们细细观察,哪一样不是魔障?这些决不是无缘无故,绝对不是突然而来,都有因缘。佛说人生酬业,一点都不错。
言语造作是业,起心动念也是业,我们可以瞒住别人,这一切六道众生愚痴容易欺瞒,鬼神瞒不住!天神更瞒不住,佛菩萨就不用说了,每个众生生生世世无量劫来,佛菩萨都清楚、都明了,你能瞒得过谁!有隐瞒,你现在回头忏悔,断恶修善,你还是有隐瞒,你的果报是人天福报,不能了生死出三界。了生死出三界的人,决定不能有毫分不善夹杂,哪有夹杂不善能出得了三界六道?没有,从来没有过,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还是没有。这些道理、事相都要很清楚、很明白,然后我们才真正能做到不自欺,这句话不容易。
六道众生谁能够做到不自欺?不自欺有有意的、有无意的。无意是无明,自己完全不知道,自欺欺人,但是自己并不知道。真正自己知道自欺欺人的人,有,不是多数。不知道自欺欺人的,真正干了自欺欺人,多!比知道的人多。唯有真正觉悟的人才不自欺,言语诚谛,心地真诚、清净、慈悲。所以,佛祖度人,两极的人好度!两极就是一个是上上根人,好度,为什么?这些人聪明,一闻千悟,闻一知十,好教!一点他就通了,他就明了了,明了就不迷惑,不迷惑就老实,好度。另外一个极端的,下愚,下愚之人也好度,他没有什么杂念,也没有什么分别执著,糊里糊涂。但是有个好处,真的遇到一个善知识教他干什么,他就真的老实干。谛闲法师那个锅漏匠的徒弟就是一个典型的人物,一句佛号念三年,老实念,他成功了。
夏莲居老居士说,一门深入。真正做到没有怀疑,没有夹杂,功夫绵绵密密不间断,三年不说话准定开悟。我们要问,这锅漏匠有没有开悟?他是往生了,有没有开悟?在我们想像当中,能往生,哪有不开悟的道理!既然开悟了,为什么不多住几年去度化众生?古时候有,不多。度化众生要有缘,如果没有缘,开悟的人,一开悟他就走了,这是真正开悟,生死自在。他愿意再住几年,行!不碍事,可以多住几年;愿意现在走,他就能走得了,也不碍事,这叫生死自在。没有开悟的时候,住在这个世间是修行,为自己,自己功夫不到家。自己功夫到家了还住在这个世间不走,那是为众生,不是为自己。
佛法里面讲有缘,他跟这个世间...(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一一二卷) 2003/10/1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112》)
...是批评别人,讥笑别人,不要以为这是小事。在这个世间可以说一切宗教经典里面都说到,基督教《圣经》里讲,你种什么你一定收到什么;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讲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种什么样的因,你将来得什么样的果报。你背后批评别人,果报是人家在你背后批评你;你瞧不起别人,别人也瞧不起你;你轻慢别人、侮辱别人,你同样要得到这样的果报。所以,圣人教给我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自己不希望别人怎样对待我,我就不能够对待别人。祸是自己招的,福是自己求的,总在一念觉迷。所以学,学的意思,古时候跟觉悟的觉是相通的,学就是觉。世出世法里头最重要的是觉!不能不觉悟。希望我们同学要真正理解、要重视。
我们受了三皈就是佛弟子,三皈里面头一条就教导我们觉而不迷,皈依觉。因此我们每天朝暮课诵要反省,朝暮课诵末后都有三皈。形式上我们做了,「皈依佛,当愿众生」,那个众生,自己是众生,自性众生,不要忘了这个。「体解大道,发无上心」,我们是不是有这样一个心愿,是不是真有这个心?如果口里头有,心里头没有,心口相违背。那是什么?口是心非,口是心非就造业了,欺骗谁?欺骗自己。在佛菩萨形像面前念三皈的誓词,那你就是欺骗佛菩萨,自欺欺人,这还会有什么成就?我在讲经的时候,过去常常讲到,不但没有成就,有罪过!每天早晚都干自欺欺人的事情,你会有什么成就?
圣贤、祖师大德给我们定的课程,定得好!早课提醒我们,这一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待人接物,不要忘了佛菩萨的教诲,希望这一天能真正做到依教奉行。晚课是反省、是检点、是忏悔、是改过自新;我今天从早晨到晚上,佛教我做的,我有没有做?佛说不可以做的,我有没有违犯?佛教我做的是善业,佛教我不可做的,恶业。佛教我做的,我都做到了,这是修善;教我不能做的,我一点都没有违背,叫断恶。所以早晚课功德很大,给诸位说那是功德,不是福德。如果我们只有形式,没有实质,是决定不能得利益的,那真是寒山、拾得所说的,「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你每天做早晚功课有口无心,没有实际上的效果。
所以,这个名号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看到这个名号就想到有果报,一切造作都有果报,所以起心动念不能不谨慎。祖师大德教导我们,人不可能不起心动念,真的不起心动念他是佛,他是菩萨,他不是凡夫,六道凡夫哪有不起心动念的道理!所以诸佛如来、祖师大德教导我们起心动念最好是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念念口里有佛,念念心中有佛,这是无比的殊胜。何以故?一切法从心想生,那真是像祖师所说的,你本来是佛,现在...(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一一五卷) 2003/10/13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115》)
...心诚意,不怕死、不怕难,到真正有困难的时候,佛菩萨现身来照顾你。所以一切法要从真实心中作,不能掺一点假,不能有丝毫虚伪,你才会有感应。佛经上讲的这句话,《楞严经》上说的,「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孟夫子所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你要反省,你要检点,你要找出毛病究竟发生在什么地方,你能把这个因消除,果地上自然一帆风顺。
世出世法第一个,「真诚」,没有真诚一切都落空。大圣大贤教导我们,「一切皆从真实心中作」,这句话重要。离开真实,你怎么能证到正果!虚妄决定不能证正果,正果要真实心中作。活要活得真实,工作要真实,待人接物要真实,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点点滴滴统统要真实,真实就是自性,用真实就与自性相应。自性是真的,真与真相应,才能明心见性,才能见性成佛;虚伪不行。我们要想在这一生成就,这个道理不能不懂,这桩事不能不透彻,不能不明白。然后你自然知道从哪里下手,自然知道怎样用功,不需要去问人。
经教,是诸佛菩萨亲身的教诲,展开经卷就是接受佛菩萨真实教诲。这桩事情过去有人问过印光大师,大师怎么教他的?只讲两个字「诚敬」,这是入道的秘诀,「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诚,不自欺,这太难太难了,自己欺骗自己,诚就没有了。诚没有了,纵然表现的敬,那个敬是虚伪的,不是真的。果然有诚意,这个敬是自自然然生出来的,绝对不是假装的。虚伪假装,装得再像,不能持久,总有一天被人拆穿,拆穿之后一文不值。所以,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一切法从真实心中作,一切法从真实心中成就。这些都是「善回向」。
每天功课完毕,念回向偈,要懂得回向偈里面的真实义,然后你才能真正做到随文入观。读到这个句子,听到这一句,在内心里头就起作用。你不懂这个意思,你虽然念,虽然听,耳边风一样,不起作用,那就叫白念了。真懂得这个意思,真起作用,与性德相应,与菩提相应,惠予众生真实利益,与这个相应,这就是真实功德。千万不要以为我们自己动一个善念,说一句善言,做一桩善事,好像与别人不相干,那就错了。现在我们懂得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在科学里面讲都有波动。这个波动是善的,是美好的,这个善再小、再微弱,它的波动都周遍法界。你要懂得这个道理,你才晓得回向偈里面的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不是一句空话,你的善念、善意、善行真起作用。
我们看到众生苦难,还是不能避免。没错,众生苦难虽然不能...(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一一九卷) 2003/10/15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119》)
...况对老师。对一切恶人,造作五逆十恶之人,他也有善,他那个善行我记住,他的恶行我不要理他。现在世界上都知道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是个恶人,杀害几百万犹太人,但是我听说还有一个犹太人他把他放掉,这是个善行。这个犹太人对德国人非常之好,德国人有苦难的时候他曾经救过,希特勒知道了,特别把这个人放逐,叫他到别的国家去,不杀他,这是他一百桩事情,九十九个恶,这个是善。
记人善,不能记人不善。培养自己的善心、善念、善行,务必做个纯善之人。纯净纯善能离一切世间苦,这是佛在《十善业道经》上说的。清凉大师举了个比喻给我们说,在中国尧舜是大圣人,孔夫子一生当中最尊敬的、最崇拜的,尧舜。这是中国人的先祖,距离现在至少是四千五百年,早孔夫子两千年;孔子距离我们现在是两千五百多年。孔子称他是圣人,大圣人,那要问尧舜有没有过失?尧舜不敢讲他没有过失,你就晓得这个事情难。所以清凉大师讲,除了如来,谁能无过。为什么说如来没有过失?如来最后一品生相无明都断,所以如来没有过。换句话说,等觉菩萨他最后一品生相无明没有断,他还是有过失,等觉尚且如此,何况世间的圣人!
所以,清凉大师非常感叹的说了一句话,「以人废道,那是自欺欺人」。这就是心目当中不能原谅别人过失,试问问他自己有没有过失?他能原谅他自己的过失,他不能原谅别人的过失,这种人是自欺欺人;换句话说,他求学、他求道都不可能有真实成就。为什么?我们想想善导大师的教诲就知道,他的心不真实。善要从真实心中去作,恶要从真实心中把它断掉。你没有真实心,你断恶修善都是虚伪的,换句话说,善你修不成,恶你也断不了,这是事实真相。更何况「权实多端,生熟难测」,这个话说得好。诸佛如来教化众生有很多是善巧方便的表演,你怎么会知道?他也不会跟你说,我们看到他破戒,其实人家根本就没有破。戒律里头有开遮持犯,他在某一种况状之下,那是开缘,他是利益众生的。佛经里面举的有例子,这些例子很浅显、很容易懂,希望你听了在这里觉悟。
妄语是佛戒,阿罗汉在旷野里面走路,遇到一个猎人,猎人追杀一个猎物,这个猎物是只兔子。在三岔路口,猎人不知道兔子往哪里跑去,去问罗汉,问他:你刚才有没有看到一只兔子?罗汉说我看到。它跑到哪里去了?阿罗汉指一下,到那里去了,明明兔子从这去,他指到那边,破戒,这是什么?这是权巧方便,两个人都救了,救了兔子,也救了猎人。猎人杀生他有罪,他没有杀得成,他罪就没有,他只有过,两个都救了。这是一个例子,妄语,这叫善巧方便。
经上还有一个故事,这是菩萨出远门,这是航海,这个船上有...(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一二一卷) 2003/10/16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121》)
...奉行三皈众戒,不犯威仪。再提升,发菩提心,发菩提心的意思就是用真心,不再用妄想分别执著,用真心。信因果,读大乘,劝导一切众生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这是最高的指导原则。学习菩萨六度四摄,处人用六和敬的纲领,对自己用六度,度自己的悭贪、恶念、瞋恚、懈怠、散乱、愚痴,这是度自己的。遵行普贤十愿,普贤十愿是度他的,化他,也很简单。我们信,我们能理解,我们能奉行,这叫护法。你能信能解不能行,你护法只护一半,你不圆满。一定要具足信解行证,你的护法是圆满的,护自己,护诸佛传统的教学,又护一切众生,这就叫做行菩萨道。由此可知,利他即是自利,自利原来是利他,下手是要自己真学。
自己不认真努力学习,那是假的,说给别人听说得天花乱坠,很难见到效果。为什么?别人听了,人不傻。以前毛主席常讲「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会听其言而观其行。我听你说,然后再看你,你是不是这样做?你说得很好听,天花乱坠,可是你行的又是一套,自私自利。於是什么?於是你讲的东西,人家不相信,你讲的东西,别人在那里打个问号,你在骗我。你为什么会骗人?说老实话,你自己也没有真的懂得。骗人,那个根源,为什么会骗人?骗自己,根源是先骗自己,所谓自欺欺人。自己不欺骗自己,那个人绝对不会欺骗别人;凡是欺骗别人的人,一定先欺骗自己。这成语的意思很深,自欺而后欺人。我们一般人很厌恶欺人之人,但是你不知道究理,如果你要知道究理,原来他自欺,你那个同情怜悯心就生起来,他很可怜,他天天在欺骗自己。
欺骗别人的过失小,欺骗自己的过失大,大在哪里?大在这是严重严重的业障,障碍他开悟,障碍他见性,障碍他明理,甚至於念佛还障碍他往生,所以他自己的损失太大太大了。欺人,人受害不大,又何况人里头有聪明人,不受你欺骗的。人里面有高明的人,不能把所有人都当作糊涂人,那是你自己糊涂,那不是事实。人里面确实有不如你的人,有跟你差不多的人,还有比你高明的人。凡是自欺欺人的人,他不懂得这世间有比他高的人。他狂妄,他自大,认为他是第一,这世间所有一切人都不如他,这是自欺。所以不懂得覆护自己,这是一种说法。另外一种说法,我们把覆护做为两桩事情来解释,行,能讲得通。「覆」对恶业来说的,恶要把它伏住,覆有伏灭的意思,佛家常讲伏烦恼,恶要覆,善要护,这讲法意思也很好。
诸位要知道这种解释,都是在差别阶段里面讲的,不是究竟的意思。《华严?四谛品》是无量四谛,无量四谛好讲,怎么讲都讲得通,怎么讲都是圆满的。所以,我们要用我们现前现阶段真实利益做标准。讲得太高,谈玄说妙,那是法身菩萨的事情,我们根本做不到,那说法就落空了。不要说法身菩萨,就是讲到声闻、缘觉,也不是我们境界,我们也做不到。因此,我们在一块学习,最重要的现前得利益。我今天学了,今天得利益,这才学以致用,这叫真实学问。我们的时间,我们的精力,一丝毫都不浪费。所以不能好高骛远,一定要脚踏实地。
我们今天脚踏的是人道,天道在我们上面,我们希望从人道提升到天道,这是很正常的,升一级。我们在一楼上二楼,这很正常的;我从一楼要上顶楼,这难了,那不是容易事情。现在有电梯,电梯很容易上去,没错,电梯是天才,天才在人间毕竟是少数。从前方东美先生,他老人家告诉我,惠能学不得!惠能之前,没有惠能;惠能之后,也没...(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一三二卷) 2003/11/8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132》)
...高兴,拿秤来秤一秤,结果这一秤,天平上一秤,这一卷反而重,他那个满房子恶业的案卷反而轻。阎王当时气就消了,还挺高兴的,卫仲达就向阎王请教了,那一卷是什么善事?阎王告诉他,当时皇帝想兴一个工程,工程浩大,劳民伤财,他上书谏议希望这个工程不要做。这个意见是好意见,这不是为自己是为众生。他说皇帝没听,没接受。阎王讲:你的善心,一念善心效果这么大,如果皇帝要是接受你的意见,你今天不会到这来。所以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道理就在此地。不要以为自己,我自己没有做什么过失,念念为自私自利,念念都是罪过。我们凡夫确实粗心大意,哪里会想到这个事情?
世出世间大圣都教导我们「慎独」,这是真正做功夫。慎独是你一个人没有人看见的时候,心要端正,行要端正。孔夫子教导我们,一个人虽居暗室没有人看到你,依然要像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要想如同十个眼睛在看你,十个手指在指著你,不能不谨慎,不能放逸,现在讲不可以随便。古人慎独的功夫,那真正叫积德。我们有没有在这做?所以古人修养道德表里一如,不是两个人,两个人是里外不一样,外面是装模作样,心口不相应,心行不相应,外面给人看,假的,里面看不得。这样的人就是古人所讲的自欺欺人,凡是欺骗人的一定先自己欺骗自己,自欺,不自欺的人绝对不会欺骗别人,自欺而后才欺人。我们看清凉大师的注解,第一首偈。
「谓了俗即真故,如幻本虚,真不碍俗故,达诸法相,性相无碍,是真通达」,我们先看这一段。这一段是讲前面两句,俗是俗谛,就是法相。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所有相当体即空了不可得,就是法性。所以说了俗即真。相是虚妄的,性是真实的,性是法性,所以相是如幻本虚,虚就是《般若经》上所说的「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但是真不碍俗,也就是说这个空性不碍诸相发挥,诸相发挥不碍自性真空,没有妨碍!为什么没有妨碍?因为相不是真的,相要是真的就有妨碍了,相是幻相,梦幻泡影。它怎么会碍?空与空绝对不会妨碍,空跟有就有妨碍,这个现象就在眼前你有没有能觉察到?我们怎么样?粗心大意,习而不察。譬如这是个相,你说它有还是空?这外面是虚空,如果真的是有,空也是有,相也是有,它在此地就不能动。为什么?你移动,那个虚空不就妨碍了?如果我这个地方这个虚空被它占了,这个杯子移过来,这个虚空应当空那一块,这个地方的虚空应当挤到它里面去了。岂不是这个现象就在眼前吗?我们粗心大意没有发现。所有物体自性空,空跟空不妨碍,所以有不碍空,空不碍有。有是相,幻相,当体即空了不可得,空是真空。...(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一三集) 2004/1/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213》)
...意思。
诸佛如来,老朋友、老同参、老同学,我们有关系、有缘!所以他成就了,看看我们现在有意思想回头,他来了。如果过去没这个关系,没有这个缘,你讲得再好,没兴趣不愿意接触,没缘。缘没成熟亦复如是。心里头迷惑颠倒,没智慧,正觉是破迷开悟。破迷开悟的方法当然是多,所以八万四千法门,中下根性的人大多数从经教开悟。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娑婆世界,文殊菩萨替我们选择法门,他讲到「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此方是指娑婆世界,就是指我们地球上,地球上这些众生根性,六根哪个根性最利?耳根。看未必看懂,听懂了。当然这个世间也有眼根利的,他一看就明白,但是是少数;大多数一听明白,看不明白,听明白。所以这个世界跟观音菩萨有缘,观音菩萨用耳根不是没有道理。观音菩萨,注意听,他修的方法是「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没有真诚、清净、平等、正觉,你决定没有慈悲心,你没有觉悟!真正觉悟的人一定有慈悲心。所以你要是问,觉悟的人是什么样子?觉悟的人是大慈大悲。你就从这五种菩提心去观察有没有觉悟?你去看人,这个人对人有没有真诚?会不会自己欺骗自己?自己欺骗自己是真正的根本烦恼。你想想看他连自己都欺骗,他怎么会不欺骗别人?不自欺的人决定不欺人,这是真理。
所以修行往生,这是在八万四千法门里面,易行道。易行道也不是你想像那么容易,李老师往年常讲一万个念佛人,真正能往生的只有两三个。这什么道理?能够依教奉行的人他才能往生,不能依教奉行的人不能往生,念佛也不能往生。什么教?《无量寿经》一翻开第一句话「遵修普贤大士之德」,这是总纲领,净宗教学的总纲领、总原则要遵修普贤大士之德。普贤大士之德是什么?总纲领就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诸位要知道,这十大愿王里面每一条都圆满具足文殊菩萨的十波罗蜜,条条都具足。你懂吗?你能做到了吗?从哪里下手?就在这一品经里面。佛非常慈悲教我们行门的下手之处善护三业,头一句「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这三句讲的是什么?十善业道,身口意三业,从这里下手。普贤大士之德从这里落实。你看这么清楚,这么明白。你要是果然依教奉行,你肯定往生,真的是祖师所说的万修万人去。你不懂,你根本就没有把这段经文放在心上,你还是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那就是祖师大德讲的,你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念二十万声佛号,喊破喉咙也枉然,你的心行不相应。
所以我们常常看到诸佛菩萨,看到佛像、...(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一八集) 2004/1/8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218》)
...经弘法。法师是陕西人,乡音很重,说话一般人听不懂,於是他请另外一个法师去,代表他到定海县去讲经。讲什么经?《文昌帝君阴骘文》、《太上感应篇》, |
|
|
|
|
|
|
|
7#
樓主 |
發表於 2022-11-24 10:38:18
|
只看該作者
这我们知道是道教的。佛教的高僧大德,县长请他去讲经,他居然派一个人去讲道教的。我看到这个记载是百思莫解,怎么会这种情形?他为什么不请人去讲《弥陀经》?为什么不去讲《普门品》,这拜观音菩萨的人很多?多少年以后才参悟,因果教育比什么都重要。
佛法太深,真正能够理解契入的人那是要有善根,真的要上根、中根的人。那下根人多,怎么办?因果教育。讲因果报应,种善因得善果,造不善的因,你有恶报,让大家心里能够警惕,应机说法,这就是此地讲的「又知其欲解」。印光大师知道这个时代人的欲望,他所了解的是些什么。一切烦恼习气,大师清楚明了,也知道去来今。这就不是普通人,就是知道这些人过去生,现在生,未来生,「所有诸心行」,他通达明了。所以他能够应机说法,他能够收到教学的成果,精力时间没有白费,这不能不懂。末后这一首。
「了达一切行,无来亦无去,既知其行已,为说无上法」。这是真正调彼难调,但是这里头有智慧、有次第、有善巧、有方便。首先是一个真诚的态度,我们常讲不自欺不欺人,取得学习人的信心,这一点最重要。夫子他所以能够成就,这个教学的效果,你看他老人家的德行,这是学生们说的,夫子有五德,温良恭俭让;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就叫人服。释迦牟尼佛一生表现的是六度四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爱语、利行、同事,人怎么能不服,怎么能不尊敬你,你说的话哪有不相信!世出世间圣人,你们仔细想一想,没有一个不具备十善,身确实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不瞋、不痴,孔老夫子做到,释迦牟尼佛也做到,这是德行的根本。
自知知人,再推广知一切众生,然后你才有智慧,才有善巧方便,因材施教。应以什么方法教人就用什么方法。印光大师早年用《感应篇》、用《阴骘文》,教化定海县的老百姓,他没有分别那是道教的,不是佛教的,没有这种执著,没有这种分别。只知道在第一个阶层要人断恶修善,这种教材一般人容易接受,容易理解,有次第,有顺序,慢慢的把他提升。我们学佛,老师也是用这个方法谆谆善诱,把我们的境界一年一年向上提升。要是一开头就给我们讲《华严》、《法华》,我们听不懂,我们会拒绝、会排斥,为什么?没兴趣。所以我跟李老师学教,第一部学...(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三一卷) 2004/3/2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231》)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一三卷
...么要怀疑人?我为什么要拒绝人?我为什么要跟人对立?多想想,多去思惟。想通、想明白了,人是个社会动物,不能离开社会群体,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这多美好!我常说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关怀,互相信赖,互助合作,你说这个社会多美好。有矛盾,这是不能够避免的,矛盾希望能化解;有意见,意见希望能调和;有利害,利害希望能折衷。冲突自然就化解,和平才能落实。如果每一个人坚持自己的成见,一步都不能退让,那最后这矛盾加深,它的结果一定是冲突。这就是现在社会里面所讲的竞争、斗争、战争。这种结果是两败俱伤,自他都不利。
所以安稳处、无怖畏处是人造成的,不是神给我们的,这是真理。儒释道三家也都是这样说法,三家都讲因果,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则一定感得恶报。三教都教导我们要修纯净纯善,这样才能够远离恐怖,这个经上讲怖畏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恐怖,远离恐怖得到真正的安稳快乐。所以诸佛如来、诸大菩萨为我们示现大般涅盘。这是第三个意思,也正是我们现前社会的需要。涅盘的意义前面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你把前面我所说的跟刚才我所讲的对比一下,你就明白。知道我们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工作,怎样做人。这一生在这个世间上做一个好人,好人绝不自欺,不欺骗自己,好人绝不欺骗别人;好人有前后眼,就是好人知道因果报应的道理与事实真相;好人的德行往上升,不会向下堕落。所以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顺境逆境、善缘恶缘,缘是人事环境,无不是增长自己的德行智慧,成就自己的道业学业。那个道业就是这经上讲的大菩提大涅盘。
契入境界,不要说契入很多,这我常讲契入少分,你在今天这个地球上,你就没有恐怖,你就得大安稳。世界虽然有很大的灾难,你契入境界就不受,这是事实。学佛、学儒、学道或者修学其他的宗教,真正契入不受这个灾难。这灾难有没有?会不会遇到?可能有,可能遇到,但是不受。这个意思很深很广,是真实不是虚妄的。我们再看第四句,第四个意思。
「以诸人天,乐著色身,为现色身,是无常法。令其愿住净法身故」。这一句的意思好,也就是说明我刚才讲的,为什么契入境界少分,在这个动乱不安的世界(许多人讲这个世界末日),你不会受灾难?你的身、你的居处安稳安乐。这一句讲得清楚、讲得明白。以是所以、是因为。因为世间人,不但世间人,把天也包括在其中,天里面特别是欲界天,连色界天还不肯舍身,他还有色身,他有宫殿,他有居住的环境。色界以下的诸天,人民乐著色身。著是...(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三四卷) 2004/3/24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234》)
...好,「四翻色身无常,法身为常」。这是我们一定要懂,色身就是我们现前这个身,我们现前这个身是无常的;这法身是常,法身永远存在,法身不生不灭。「故晋经云」,这个晋经是《六十华严》,《华严》在中国是三次翻译,最早的是东晋时代所翻,我们就称晋经,就是《六十华严》里头所说的。「令求常住净法身故」。佛、法身菩萨为我们示现,教导我们,我们应当把这个色身舍掉。这个舍不是丢掉的意思,就是不要执著,不要分别执著这个身体,也不要分别执著我所有的。为什么?这都是虚妄的,你这个分别执著就冤枉,自找苦吃。
我们有这个色身,我现在好像有家庭、有事业,这不照顾行吗?不照顾,行。为什么?你要懂得因果的道理,你就晓得。懂得因果道理的人,心是定的。他命里头有钱有财富,到时候真的自己来;命里头有是因,因要有缘,果报就现前。那个缘随便你干什么,你干哪一个行业,他都赚钱,他命里有;命里没有,干什么都赚不到钱,只有赔本,赚不到钱,这个道理要懂。所以人懂得因果道理,他心是安定的,定生慧,他有智慧,他不妄求。如果说是我想种种方法来求利,我真的发大财,那不是把你这个因果破坏掉了吗?
现在人不懂得因果道理,起心动念都不善,总是自欺欺人,损人利己。损人怎么会利己?损人害自己。譬如我命运里头有一百亿的财富,命里有,这一生决定会现前;可是我起心动念都不良,我总是坑别人,自己在当中图暴利,得到没有?得到了,得到不少。也许得到只有三十亿、五十亿,我自己觉得很了不起,其实命里有一百亿,因为用心不善,打折扣,打了对折。你要是以善心善意去做,你所得的利益是百亿。如果善心善愿又能够帮助些苦难众生,你可能得两百亿。非常可惜,世间人不晓得事实真相。晓得事实真相,人人都是以仁慈的心,都是以好心来求利,那是你命中百分之百的现前。再有善心善愿,大慈悲心救苦救难,那你这个命里面所有的加倍。
所以我劝学佛的同修,刚刚进佛门,我教他念什么?念《了凡四训》。我常讲初学佛的人先把《了凡四训》念三百遍,我是教你念一年,一天念一遍,三百六十五天你念三百六十五遍。因果道理真的明白,然后学佛你会得力,功夫得力。你没有这个基础,你不相信因果报应,你还有恶念,你还想占别人便宜,损自己的德,损自己的果报,大错特错。使你自己过去生中所修的这个善福,不能圆满现前,总是打很大的折扣,你冤枉不冤枉?
真正有福的人,有智的人,什么都不想,什么事情自自然然就...(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三四卷) 2004/3/24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234》)
...,记忆力不好,修学一段时期之后,记忆力转好了,人转聪明了,处事待人接物也灵活了,这是功夫得力的现象。在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虽然没有学,自自然然合规矩,这个不可思议,没有人教你。古来高僧大德,这种禀赋的人不少,他怎么成就的?就是专心,所谓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遇到一个好老师,指点他一个法门,他能守得住,他能够不怀疑,久久自然契入。
所以,我们今天在根性上比不上古人的地方,我们的怀疑太多,这不是好事情,对於自己修行,决定有障碍。古人不怀疑,老师指定的,他就相信。我们今天是怀疑,一定要老师一样一样解释清楚,我们的疑虑无量无边,老师花两百年的时间,也没有办法把我们的疑问解答完,你说你还能成就吗?到你心定了,智慧开了,所有疑问都化解,你统统都明白了,这是什么?这就属於善根。多疑的人没善根,我们常常说不老实,老实的人没有疑问,老实的人肯定有成就。这个话我也说得很多,也有很多人错会意思,他真的不老实,真的有疑问,因为听我这样一讲,他有疑问也不来问了,这在修学态度上讲也是错误。有疑一定要问,不问怎么样?不问障碍你修行,障碍你的定慧,你应当要问。不能够说装老实,你看看你的心就不诚实了,文非饰过,自欺欺人,这样的人怎么会有成就!
世出世间法无论修学哪个法门,成就的根就是诚,真诚。人只要有真诚,无论修什么法门,没有不成就的,这是世出世间成功的秘诀;你的成就大小,确确实实跟你的诚敬心成正比例。不怕魔障,我们说得清楚一点,不怕嫉妒,不怕毁谤,不怕破坏,真诚,什么人都破不了你。谁能破自己?你自己破自己,那就没办法。你一起了怀疑心,那就完了,你真诚失掉了,魔得其便。真诚心,魔对你一点办法都没有,用尽方法手段,你老人家如如不动,一丝毫影响都没有。释迦牟尼佛示现给我们看,示现成佛的时候,八相成道里头有降魔,释迦牟尼佛用什么降魔?永远保持真诚、清净、平等。无论什么境界,顺境、逆境的时候如如不动,显示出一片慈悲,无尽的智慧,魔到最后投降了,反过来给释迦牟尼佛做护法神。这就是我们常讲感化,把这些魔王外道感化了,他真正回过头来,向释迦牟尼佛学习,拜佛做老师,为佛的好弟子,接受佛的教诲。感化!
在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佛,在中国也有出了一个人,我们历史上称为大圣人,舜王,尧舜。我们在历史上,看历史上对於舜的记载,舜就是真诚感化,他不是用言教,他用身教。他处的环境,那是很恶劣的环境,他自己母亲过世...(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五一卷) 2004/4/10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251》)
...因果循环,所以转变、相续、循环永远不中断,不空是讲这三个现象,因果这三个现象不空。
你明白这个道理,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然会收敛,自然会谨慎。这是凡夫位上,我们讲修行,真正修行修什么?就修这个。真正修行,这不仅是佛教,所有一切宗教修什么?忏悔,改过自新,就修这个。所以我常常勉励同学,这话不知道讲多少遍,可是怎样?真能听得进去的人很少,太少太少,一万个人当中难得有一个。纵然跟在我身边听了十几年的都没懂,我怎么知道他没懂?他没有做到;他要做到了,他真懂,懂了一定会做到,做不到,没听懂。儒佛、一切古今中外的圣贤教我们,最高的原理原则都一样,真诚、仁爱。我们有没有做到?没做到,没做到就是你没懂。
这一次我跟印尼国家宗教访问团去访问梵谛冈,我送教宗四个字,诚、爱、谦、和,我送他四个字;真诚、博爱、谦虚、和睦。这四个字我常讲,但是我讲的这里头没有爱,我讲的是诚敬谦和。因为爱,教宗常常讲爱,所以我把敬换成爱,送他这四个字,做个匾额送给他。这四个字重要!佛这样教我们,菩萨、祖师大德统统都是这样教我们,我们有没有做到?诚,真诚,决定不欺骗自己,不欺骗别人。欺骗别人,这个人肯定自己欺骗自己,自欺而后就欺人。不欺骗自己的,决定不会欺骗别人,世出世间一切法从这里修起。我们还有事情不敢告诉人,隐瞒别人,这就是自欺欺人。这种心态你学佛,你就是天天听我讲经,你还是不得其门而入。你有没有学到东西?没学到,如果你聪明伶俐,你所学到的是语言,义理你完全不懂,你没有契入。印光大师说得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一分诚敬,你读或者来听,你能够契入一分;十分诚敬,你能够契入十分;换句话说,你能得十分受用。你没诚敬,当然不得受用。
所以在我们到图文巴之后,在这三年当中,我是多少次的提醒同学们,我们这一生当中要想真正有成就,从哪里里学起?从《弟子规》。千万不要把这小册子看轻了,那你就是完全不认识。这个小册子是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根本,好像我们盖一栋大楼一样,《弟子规》是什么?是里面的骨架。你没有这个骨架,什么都搞不成功,世出世间所有一切学术都是这骨架里面的装饰,这是基本的结构,头一句就是孝亲尊师。
佛陀教我们修学的基本「净业三福」,佛讲得很好,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所以我们在澳洲建立净宗学院,我们的修学总纲领就是净业三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第一条;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为人演说」。这是我们的总纲领,千经万论不离...(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六九卷) 2004/05/24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269》)
...讲这是他戒定慧的功德成就。
学佛之后,我们才晓得,这种成就也是一切众生都有,我们的成就被自己破坏,被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破坏了、烦恼习气破坏了。所以烦恼习气不能不远离,然后你才真正成就「智慧无等,法无边」,这是我们向往的,这句话说的是如来果地上的,我们应当学,应当知道,这一句是我们的性德。现在性德迷失了,我们用修行的方法,用修德来恢复我们的性德。如果你要是不了解、不明白,你从哪里修起?所以今天真正讲到修行的起步,我还是要强调《弟子规》。为什么我不强调戒律?《弟子规》是戒律的基础。为什么今天你持戒这么难?不要说那个,十善、五戒你都没办法做到,你都感觉到困难,原因是你没有基础,《弟子规》才是真实的基础。
你会常常感到我缘不好,一般讲我运气不好、命不好,遇不到真正善知识,遇不到好的同参道友,遇不到好的学习环境。实在讲,说这个话不能说不对,也不能说全对。为什么?都能改善,改善是你自己真诚心的感应。你自己心不真不诚,所以你感应不到。我自己这一生有这么一点点小成就,就是得力於从小在家里父母长辈教导,有个诚、有个敬。所以我亲近善知识的时候,用什么?真诚恭敬,其他的没有,就是这么一点诚敬,不自欺,不欺人,老师肯教我,我真肯学,老师教导,我一定要落实,自己的过失,天天去发现;发现过失就是觉悟,把过失改正过来,真修!现在时间到了,我们这个小时只讲了这一句,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够认真努力来学习。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七一卷) 2004/7/1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271
诸位同学,请看「光明觉品」,光照一亿界,偈颂第一首,我们将经文念一遍:
【智慧无等法无边。超诸有海到彼岸。寿量光明悉无比。此功德者方便力。】
这四句偈,第一句里面含著两个意思,一个是「智超下位」,第二是「证法无边」,上面介绍过了。现在我们从第二句开始,『超诸有海到彼岸』,这一句里头也有两个意思,第一个就是「超诸有海」,第二是「到彼岸」。这个「诸有」是说的九法界,九法界里面包括六道,通常我们讲三有。「有」是什么意思?有了业因。有业因,这个因遇到缘,果报就现前,世出世间法都离不开因果的定律,这个事实我们学佛的同学不能不知道。佛法也不离因果,所以《金刚经》上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为什么法要舍?
诸佛如来大慈大悲,应化示现在九法界,这个诸位要知道,示现在九法界...(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六九卷) 2004/05/24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269》)
...此,他来接受佛的教育,三皈五戒十善轻而易举,一点都不费力;而且能理解、能认同,觉得佛讲的是对的,应该要做的,决定没有疑惑。功夫的浅深,实实在在讲,跟他认知的广狭决定成正比例。这个认知要广要深,你功夫就深了,你做得圆满。这桩事情实在讲随著你的年龄不断向上提升,给诸位说,提升《弟子规》的认知,到七十、八十恍然大悟,你才知道那个小册子里头几句话妙不可言,人生的妙宝。那个悟入境界就是《华严经》上讲的信、解、行、证,你证入了、证得了。
我今天劝导我们同学,无数次的劝告,要重视基本的戒律。三皈,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五戒十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能离开这个标准。《弟子规》里头有戒、有威仪,我们能从这上奠定基础,这出家人学《沙弥律仪》没有问题,你真的能做到。《沙弥律仪》能做到,你才是真正出家弟子;《沙弥律仪》做不到,那你是出了家,穿上这个衣服冒充出家人,不是真的是假的,假的就有罪。所以这个衣穿一天就造一天罪,穿一年就造一年罪,为什么?假的不是真的。一般在佛前面传授三皈五戒、菩萨戒,乃至於三坛大戒,都是形式,这要知道。形式是需要,但是形式里头有实质;只有形式没有实质,那就是假的,假的就是自欺欺人,自己欺骗自己、欺骗社会、欺骗信徒、欺骗诸佛菩萨。你想想,就是这个罪条是不是阿鼻地狱?
我们今天许多人麻木了,我们读《净土圣贤录》、读《往生传》,读到莹珂,宋朝莹珂,我们就很深很深的感触。那莹珂比我们有善根,他知道他自己出家,天天在造罪业,肯定自己将来必定堕地狱,生起大恐怖。这才真正放下万缘,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三天三夜把阿弥陀佛求来了。佛告诉他:你寿命还有十年,这十年当中好好修行,你临命终时佛来接引。他真的是有善根,十年寿命不要了,我现在就走,为什么?劣根性太重,我再活十年不知道又造多少罪业,禁不起诱惑,敌不过烦恼,所以他不要寿命。佛很慈悲,佛就答应了,佛说三天之后来接引你。这是念佛三天,三天之后他真的往生了,他也没生病。这个例子给我们最好的模范,我们如果不学他,将来麻烦可大!
近代,倓虚老法师常常提到的谛闲老法师那个念佛的徒弟,锅漏匠。这故事大家都知道,他在香港讲经讲了不少次,我是从录音带上听到,听了我非常受感动。还有他讲早年极乐寺的修无师,念佛往生的,都是我们最好的榜样。锅漏匠、修无法师都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没出家之前都是做粗活的,吃过苦头,吃过大苦头,才知道...(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三0四卷) 2004/8/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304》)
...识有计较,第六意识有度量。那我们想想,我们学佛这么多年,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工作里头能修行,生活里面能修行,处事待人接物没有一样不是修行、不是用功地方,就是你不会!见到这个人我喜欢他,见到那个人我讨厌,你用的什么功?你什么功夫都没有,这个要知道。
为什么我们学佛学这么多年,常常有人感叹功夫不得力?人家真有功夫的人年年烦恼轻、智慧长,我们怎么样?我们年年智慧没有了,烦恼长,就是完全颠倒了,错用了功。以为我每天念多少佛,读多少经,磕多少头,这就是功了,错了,这不是的。为什么?你天天搞这个,这都是妄想分别执著,你的功在哪里?你的德在哪里?搞来搞去把佛法当作轮回业来造,我们不说修,造业!
早晚课诵,这是我早年的时候常说,劝勉大家,为什么?能说不能行。我说得很明白,早课是提醒自己,我今天一天要遵守佛陀的教诲,不可以违背。晚课是反省,今天有没有做错?有没有依照佛菩萨教诲去生活、去工作、去待人接物?这早晚课功德不可思议。如果早晚课都是形式,与我的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都不相干,都用不上,那这个早晚课不就变成欺骗佛菩萨!早晨做早课骗他一次,晚上做晚课又骗他一次,这成什么话!这是造罪业,自欺欺人,欺骗佛菩萨。
《朝暮课诵》里面,《心经》是教你提起观照,就是教你看破,你每天做功课的时候,你今天一天有没有看破?三皈依是教你放下,皈依佛是觉而不迷,皈依法是正而不邪,皈依僧是净而不染。每天早晚一定要念三皈依,那么我今天一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有没有跟觉正净相应?有跟觉正净相应,真的三皈。如果还是迷邪染相应,那你这个三皈不是白念了吗?其他如忏除业障,《忏悔文》,你是不是真的忏悔?念了之后还是一样犯错,还是一样造孽,这就是功夫不得力,这就是古人所讲的「地狱门前僧道多」,道理在此地。
所以学佛没有别的,要真干!不能干假的,干真的是真有功德。功是讲的功夫,德是讲你的收获。真干,照相宗来讲就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分别执著在减少,一年比一年少,一月比一月少,一天比一天少,功夫是进展很快!你得的是什么?烦恼轻、智慧长。只要烦恼减一分,智慧就长一分;烦恼减二分,智慧就长二分。什么是烦恼?分别是烦恼,执著是烦恼。换句话说,执著减一分,平等性智现一分,智慧;分别减一分,妙观察智长一分。你们想想这个味道。
智慧增长,你的德行就增长,再跟诸位说,你的相好,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福报,你的福报...(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三六二卷) 2005/2/22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362》)
...所修的都忘掉了。如果说你的福报大,你又遇不到善知识,你的福报享尽了,没有不堕落的,佛门叫三世怨。总而言之,持戒、利生、修福,非常重要。记住,天天要听经,天天要读经、要念佛,求生净土。好,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著看文殊菩萨问法首菩萨,随惑最后的两种。
【随诳。随谄。势力所转。无有离心。能受持法。何故复於心行之内起诸烦恼。】
『随诳,随谄』,清凉大师有简单的注解,诳是「不解言解」,谄是「废法逐情」。这个全都是受持正法连带(随就是连带的意思)他会生这么多的烦恼。「不解言解」,在佛门里面称为增上慢,大妄语,这个罪很重。孔子教导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才真正是个做学问的人,有修养的人。不是要顾全自己的面子,有很多不知道的,人家要问了,我们答不出来,好像觉得没有面子,这个错误的。学问之道深广无际,除了如来,谁能够完全知道?全知全能只有佛一个。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知之还不究竟,还不够彻底,何况我们在初学,哪能够尽知?所以,不知就老实说我不知道,人家不会看不起,反而对你尊重,你这个人诚实,不欺骗人。不知言知,不解言解,这是自欺欺人,犯了很大的过失,怕自己没有面子,结果自己真的是没面子。圣人教给我们,我们一定要懂,一定要认真去学习。
末后这个「谄」是废法逐情,这就是我们现在佛门里面常常讲的人情佛事。为了人情,可以违背佛菩萨的教诲,可以违背经典里面所说的原理原则,怎么不堕落?诸位要晓得,就像佛在《楞严经》里面所说的,佛讲了两个字,一个是智,一个是情,情重的往下堕落,智深的往上提升。经上的文字是情跟想,情愈淡愈往上升,情愈重愈往下堕落。纯情,没有想(想,我们讲理智大家好懂,感情跟理智),一点理智都没有,完全是感情,地狱道;九分情,一分智(我说智,大家好懂一点,理智),九分感情,一分理智,饿鬼道;三分智,七分情,畜生道。大概人道,情跟智是一半一半;如果理智比感情高,四分感情,六分理智,欲界天去了;两分感情,八分理智,色界天去了。
法不能废弃,法废弃,完全感情用事,麻烦可就大了。情统指前面贪瞋痴慢,一直到嫉妒、悭贪、诳妄,都是属於情;通常我们用两个字,情执,执是执著。这是六道三途的业因,不能不放下,不能不舍弃。佛法里面教我们看破、放下,看破,了解事实真相,情执要放下,决定害人。可是世间人迷於情执的人多...(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0六卷) 2005/7/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06》)
...得多,你自己没有去做,没有修行的功夫,你所说的全是别人的,不是你自性的。佛的意思不是这样的,佛的意思是教我们读经,教我们听经。读经、听经都要懂得回归自性,读经、诵经都要懂得随文入观,听经,随著音声入观;看经,随著文字入观。观是观行位,天台大师讲的六即,你看从名字入观行,随文入观。那我们今天只有名字,没有观行,你怎么能得利益?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的原则。所以我们怎么学都得不到利益,原因在此地。
入观行位就有受用,我们念佛,这个讲净土宗,净土宗的观行位就是一般讲的功夫成片,是属於观行位。功夫成片在其他宗里面,不能了生死,出不了三界,为什么?你功夫不够。要到什么?再提升,到相似位,你才能出六道轮回,观行位出不了六道轮回。但是在净土宗,观行位就起很大作用,为什么?带业往生,观行位生凡圣同居土;如果是相似位,那生方便有余土;分证位,生实报庄严土,能往生!净土的殊胜就在此地,这是其他法门不能相比的。所以它叫门余大道,那个门就是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都要断惑证真,没有带业的,唯独这个法门可以带业。
说老实话,我们今天不修带业,要真正说把烦恼断尽,决定没有指望。我们自己不能够诳妄,不能够自欺欺人,烦恼真的断不了。我们的能力,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理智把烦恼控制住,伏住,这叫观行位。我有能力伏住,无论在什么状况之下烦恼不起作用,真的就是所谓「八风吹不动」。八风吹不动这个功夫是观行位,不是很高的,是起码的。他真的有点功夫,在一切境界里头,他不动心了,真的把烦恼伏住,这才能往生,有把握往生。上品,凡圣同居土有三辈九品,上辈的三品,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给诸位说,生死自在。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想多住几年也行,不碍事,得这个自在,凡圣同居土,观行位的,所以说人人可以做得到。
别人能做到,我为什么不能做到?做不到是什么?做不到是情执太重,你不肯放下,毛病在自己,就是这服药你不服,你把它丢掉。成功的人他服了,有断,他真的断了,佛叫他断他就断。受持正法不能得正法利益的,还生烦恼,就是药他没吃,烦恼习气他不断,这不是一生的问题。这就是你受持正法,这不是释迦牟尼佛的问题,不是佛菩萨的问题,问题在你自己,你不干就是不服。那么我们学佛,真的是随顺佛菩萨教诲。我们在行门,真正在功夫上,在二十多年前我们就提出了五个科目,不能太多,多了记不住,没用处。我这五个科目提出来,当时在美国洛杉矶的...(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0六卷) 2005/7/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06》)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一四卷
...不能不懂,绝对不可以有嫉妒。要知道嫉妒烦恼给我们带来的苦难非常严重,障碍自己的善事,障碍别人的善事,哪里会有好果报?
第四个比喻「随谄,数他德故」。谄媚,赞叹别人的德行,自己不能够效法,自己不得受用,这些毛病都是我们自己受持正法而不能成就的原因。第五个比喻「随瞋及忿」,忿怒、瞋恚,王子饥寒喻,「违王之法」。此地这个王,法王,佛菩萨的教诲,我们也赞叹;甚至於像现在所说的,我们也讲经说法劝别人,自己没有依教奉行。别人如果真的明白了,依教奉行,超过说法的人,说法的人是凡夫,听法的人证果了,这个自古以来有,正是所谓善学超过善教的。中国世俗有个谚语说,状元他的老师是个秀才,没有听说秀才的老师是状元。你们想想这个话的味道,所谓是「青出於蓝而胜於蓝」。你要懂得这个道理,你就晓得,说法的人虽然不高明,他能说不能行,听法的人能说能行就得大利益;他说的法没错,我们就可以依教奉行,自己得利益。如果我们说,「他自己说到做不到,算了,不要听他的」,损失是自己。这也正是文殊勉励善财的意义。
第六个比喻是「随覆」,覆是什么?自己有过失隐瞒,不知道发露忏悔。清凉说「若掩耳盗铃,欲人不闻故」,这个话是什么?自欺欺人。掩耳盗铃是自欺,希望别人不知道,别人听不到,这是欺人。自欺欺人怎么会成就?统统都是说这一生遇到正法的这些人而不能成就,所犯的这些毛病。下面第七个比喻「随痴,盲无见故」。自己愚痴,愚痴没有智慧,所以在比喻里面第六是聋人奏音乐,第七是盲人画画,这前面我们都读过了,这属於愚痴。佛法,受持正法,烦恼轻智慧长,这是正道;受持正法反而增长愚痴,错了,智慧不开。像这些地方,我们在平常要常常检点、常常反省有没有这些过失,真的是有则改之,无则嘉勉。
这种毛病习气很深,我们讲得粗、讲得浅。你看看文殊菩萨在第七信位的法首菩萨,在这个地方提出这些问题。换句话说,七信位的菩萨还有这些问题,只要有这些问题他怎么能向上提升?是不是真有这些问题?我们肯定有,有他怎么能做菩萨?他有的是习气,他断的是现行,他要不断这些烦恼,他怎么能够证得七信位?这是见思烦恼,见思烦恼在七信位都断了。这是佛在经上告诉我们,阿罗汉果已经断了,虽断了习气还在,所以这个地方讲的全是习气。这个现行跟习气是不太好讲,古大德有个比喻,他是用酒做比喻,酒瓶,盛酒的,酒倒干净了,瓶子里头擦得很干净,确实一滴酒都没有了,那个酒就比喻现行,这烦恼没有了,闻闻还有味道,那个味道就叫习气。诸位从这个比喻上你去想,...(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一三卷) 2005/7/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13》)
...品无明,证一分法身,那一品无明就断尽。无明断尽,习气还有,习气有厚薄不相同,分四十一个等级,到妙觉,无明习气也断干净了,是这个意思。这样的诸佛如来不知道有多少,肯定比九法界众生多,不会比九法界众生少。所以我们前面讲过,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你瞒得过谁?你瞒六道里面的愚痴众生,他不知道;六道里面有一点修行功夫的众生,你就瞒不了,何况诸佛菩萨?我们在《无量寿经》上看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具足六通,天眼洞视,天耳彻听,他心遍知。他心遍知,别人起心动念他都知道,何况你的言语造作?所以问题是你能骗得了谁?
了解这种事实真相,人虽然独居在一个房间里头,俨然有如「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不但不敢轻举妄动,连个妄念都不敢打,诸佛菩萨都在看著。天龙鬼神可以欺骗,诸佛菩萨骗不了,而实实在在讲,鬼神也骗不了。你看看《俞净意先生遇灶神记》,你看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灶神是属於鬼神,俞净意先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己感觉得没有过失,都做得很对。灶神知道他还有善根,问题是不知道自己的过失。灶神现身来开导他,把他一生所想的、所做的,「你是假的,是虚伪的,不是真的,你虽然有好心,可是你所作所为是自欺欺人,所以你得罪众生,得罪上天」。他听这一番开示之后,重新反省,才知道真的自己没有诚意,改过自新。他改过的勇猛超过了凡先生,他跟了凡先生是同时代的人。我在讲《了凡四训》的时候提到他这桩事情,他好像比了凡先生大个十一、二岁。那个改过自新的勇猛精进超过袁了凡,果报也超过袁了凡,很不可思议。这两个人的榜样,我们要看清楚、看明白了。现在《俞净意遇灶神记》好像也有同修发心要把它拍成连续剧,好,我非常赞成。可以跟《了凡四训》同时流通,让一切大众真正从这个地方认识因果的理论与事实真相,我们就能够回头是岸,我们就能够改造命运。
我在没有学佛之前,认识朱镜宙老先生,我那个时候二十六岁,他老人家好像是六十九岁我认识他的。他送我一本《了凡四训》,我拿到之后,看得很欢喜,好像在一个月当中看了十几遍。我总共看了三十遍,大概用的是二、三个月的时间,从头到尾看三十遍,非常受感动。看到了凡先生在没有遇到云谷禅师之前犯的那些过失,我统统都有,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我的福报没他大,我的书念得没他多,他还有个秀才的身分,我连这个都没有。所以很感动,改过自新,弥补过去所造的这些罪业。这些书真的是大有好处。
一九...(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五六卷) 2005/1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56》)
...想出三界六道的家,那你就要晓得三界六道是怎么形成?我们现在修净土法门,希望这一生当中能真正脱离六道,往生净土,你就要记住古人这两句话,「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你要把爱欲舍掉,一心念佛。念不一不能生净土,这是出三界家。
后面还有个家很难出,无明家。无明家出去,你就出十法界。你看断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出十法界。所以无明家就是十法界,比六道要大,六道超越,一般讲这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你在这些地位上,没有出十法界。所以最后那个家,那个大家,十法界,那要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脱离十法界到一真法界去。生到华藏,生到极乐,那都是出了十法界。你看家,家有这四种,你清不清楚你是出哪个家?最重要是后面这三种,重要!前面这个田宅家不重要。
出也有四种,第一个是身出心没出。身出,真的你离开你家庭,父母妻子儿女你跟他离开,你到寺院里面去住,现出家相,可是心里面念念五欲六尘、名闻利养没有放下,还是搞的这些,那你就是心没出。身出心没出,你的障碍就大,不但没有解脱,你造的罪业也就重。这是古大德所说的口诵不能行。念经念佛,会念做不到,表面上装一个善人的样子,不是真善,说得不好听一点,自欺欺人。人可以欺骗,欺骗不了佛菩萨,欺骗不了鬼神,有没有想到?身出心不出,你要真正了解,搞清楚、搞明白,不敢出家,谁愿意造这么重的罪业?
第二种心出身不出,就像维摩居士一样。在家学佛这些大德,虽然在家,他对於家没有丝毫留恋,他的心行跟佛菩萨没有两样。在家居士在家修行,无论修哪个法门,学教,学禅,学密,念佛,统统有成就。在家成就是不是比出家人差一点?没有,平等的。我们在《无量寿经》里面看到,这一开头列的上首,上首表法,在家居士的上首,「贤护等十六正士」,全是等觉菩萨,他们证得的地位跟文殊普贤、观音势至是平等的。在上首里面居然有十六位之多,这个含义很深,在家人能成佛、能成菩萨,所以心他真出,心出身不出,这第二种。
第三种身心都出,身心俱出,这是真正像释迦牟尼佛示现的,历代祖师大德给我们示现的,身心俱出,身出家,心也出家。确实是玄奘大师所说的「远绍如来,近光大法」,以出家人的身分续佛慧命,弘法利生。第四种是身心都不出,指哪一类人?不是指外面一般人,不是,在家居士。在家学佛有名无实,身没有出家,心里面一天到晚还是世俗,没有道心,这是身心都不出,就是在家学佛没有成就,身心都不出。出...(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五0六卷) 2006/1/1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506》)
...他会念,什么意思不懂。自己以为信,这不行,这是最怕的。你要不信,慢慢还可以引导你来信。你自己以为信,佛都没法子教你,为什么?佛讲信,我已经信了,我都皈依了,我受戒了,我都出家了,我怎么没有信?佛对你都无可奈何。
所以我出了家、受了戒之后,去看李老师。还没进门,我在门外,他在里面看到我就指著我,你要信佛,你要信佛,说了好多声,说的声音好大。我进到里面去,我也糊涂了,我要是不信佛,我为什么跟你学那么多年?我要不信佛,为什么出家?我要不信佛,为什么受戒?这是我的疑惑。他让我坐下来听他解释,这才恍然大悟。什么叫信?没有做到的不是信,你没有相信,做到之后才是信,我明白了。那就不要说别的,三皈五戒十善做到没有?没有做到就是不信,你那个信是假信,我们一般讲迷信。什么叫迷信?虽然信,你还是迷,这叫迷信,对信真正的意义你不懂。佛法里面讲体相用,体相用你都不知道,你这个信当然是迷信,十足的迷信,它所起的作用还是搞六道轮回。如果这个信你真搞清楚、搞明白了,信了决定会落实,信了绝对不会欺骗自己,欺骗自己的人能称得上信吗?欺骗自己而后才会欺骗别人,一个不欺骗自己的人决定不会欺骗别人,凡是欺骗别人的人一定先自欺。我们真的要明白这个道理,才知道信这个字重要。
一般习俗,受戒之后回去要拜老师。我去拜老师,老师就给我这番开示,好!我非常感谢,这个开示就是老师给我真正的礼物。我受戒了,我自己也清楚受戒做不到,为什么还要去受?弘一大师教导的。我跟他老人家没见过面,我读过他的书,在台湾有单行本,弘一大师的《讲演集》,里面有一篇讲受戒。为什么要去受戒?受戒是你在学戒律,你一定要自己知道受戒是有名无实,不能得戒。但是受戒之后去学戒就方便,因为你不受戒,你看出家人的戒本、戒律,人家会毁谤,会有嫌疑。受了戒之后再去学戒,学到一条你就得到一条,学到两条就得到两条,这是章嘉大师教我的,所以信为能入。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二二卷) 2006/8/3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22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贤首品第十二」,第二大段略示胜能,偈颂第三首,我们还是从第一句念:
【信能惠施心无吝。信能欢喜入佛法。信能增长智功德。信能必到如来地。】
昨天讲到第六句,今天我们从『信能增长智功德』这句看起。同学们必须要知道功德跟福德...(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二一卷) 2006/8/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21》)
...是虚幻的,它是梦幻泡影,你把这个东西放在心里头,那就糟了,真的放在心里面,你就迷了,你就起了分别执著,不要把这放在心上。
要把什么放在心上?「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你学哪部经,哪部经典就教你方法。我们修净土,净土三经里面教我们的方法,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各个宗派不相同,律宗里面严持戒律放在心上。一般普通来讲,最高的指导原则,持戒、修定放在心上,开慧不必理它,定到一定的程度,智慧就开了。你要想修定,教下讲的止观,止观就是定,没有戒不行。现在修行人为什么不能成就?戒没有了。戒没有就没有定,定没有就没有慧,你肯定是起心动念生烦恼不生智慧。念佛法门还是要持戒,持戒念佛,你念佛功夫才得力;没有戒,虽念佛,功夫不得力。古人说的话说得好,「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没有戒。心不散乱是摄心,那是定,定从哪里来的?定从持戒来的,佛家祖师教后人持戒念佛。
功夫真正得力,清净心现前了,菩提心才生得出来。所以这一句是发心住,就是「则能发起菩提心」,这是发心住。发心住,你心住在哪里?住在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大乘,对自己、对众生、对万物,就是一个真诚的心,真则不假,诚则不欺,不自欺,不欺人,不欺一切众生,这是真诚心。我们常讲这是菩提心的体,起的作用是清净心,自己身心清净,一尘不染。怎么清净?放下了!你不放下,你怎么能得清净?你还有骄慢,还有自欺欺人,你心怎么会平等?你怎么能开智慧?智慧不开,你怎么可能有慈悲心?
慈悲是舍己为人,你的自私自利念头舍不掉,起心动念是我的利益,这个麻烦大了。什么时候我们学会了,起心动念众生的利益、别人的利益、社会的利益,你要起这个心就好了。我们自己有多少的能力,要贡献给社会,要奉献给众生。无论是财力、是智慧、是体力、是技术能力,希望什么?希望这些东西都能够为社会服务,为一切众生服务。大乘佛法,不舍众生,这是慈悲,跟小乘不一样,小乘住涅盘,大乘不住生死,不住涅盘,这才真正叫解脱。
不住生死是了生死,虽然在六道、在十法界,他是乘愿再来的,不是业报来受生的,这叫不住生死。他来为众生服务,所以他不住涅盘;住涅盘就不来,不为众生服务了。他要来帮助众生,帮助众生要示相,就是要做出来给众生看,让众生能体会到、能觉悟到。不单单靠言教,身教比什么都重要,还没有开口先做到。释迦牟尼佛在世不是就这么表演的吗?你还不懂吗?先要自己身做到。做到是什么?做到是戒律。在现前的社会里头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别人,为什么?现在这个世间人不知道尊重别人。
我们在一切众生面前,首先做到我尊重别人,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讲的...(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三三卷) 2006/9/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33》)
...土,人站在土上,我们常讲顶天立地。自己成就,耳代表自成就,我们讲明心见性,通达诸法实相,口教化众生。有身教,有言教,顶天立地是身教,口代表言说,是言教,身口意三业教化众生,圣是这个意思。所以决定没有犯戒的行为,决定没有过失,我们要求的是圣人。你来参加我们这个学习,你就是「我要作佛,我要作菩萨,我要做圣人」,我欢迎你来,我成就你,我供养你,我护持你。
这个时代真的没有大圣大贤,所以世间混浊,五浊恶世。我们所希求的,希望有大圣大贤出现於世,有大儒,有真道,有真佛。我们不敢求多,所以佛跟道只求十个,儒希望求三十个。希望能有这些有缘人,我想这个有缘人在佛门讲都是再来人,决不是普通人。普通人自私自利、名闻利养放不下,真正放下,那不是普通人,这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所以要认真、要努力。
修行在哪里修?最殊胜的在人事上修。我常常讲的,从内心深处对一切人事物对立的念头要放下,人家跟我对立,我不再跟人对立。怀疑的念头是错误的,没有,对别人信任。他怀疑我,我信任他,不在乎吃亏上当,不要怕这个。矛盾也是错误的,统统要舍离,以一片真诚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你就对了。诚诚恳恳处事待人接物,首先做到不自欺、不妄语。司马光一生的成就,人家问他,你怎么成就的?他告诉人,一生不妄语,这是我们应当学的。我们还有事情不敢告诉别人,不敢告诉别人一定不是好事,这就是过失。起心动念、造作行为没有不能告人的事,心地正大光明,我们才能成就,才能提升自己,不至於堕落!
学佛同修都知道三界六道十法界,我们只希望自己不断向上提升,不可以堕落,不能向上提升就错了。所以我们希望这五十个人都是立定志愿,不断向上提升自己的灵性,有缘就帮助一切苦难众生。帮助众生的目标是帮助他破迷开悟,唯有破迷开悟才能真正达到离苦得乐,永离犯戒,永离过失,这就对了,这离垢地。现在时间到了,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四一卷) 2006/10/2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4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接著看「贤首品第十二」,十地位里面第三个小段,十地位。
【若能舍离有为过。则离憍慢及放逸。若离憍慢及放逸。则能兼利一切众。】
我们把清凉大师的注解念一遍。「三一颂」,就是一首偈四句,刚才我们念的。「离慢等,是三四二地」,就是第三地,发光地;第四地,焰慧地,这二地。「以...(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四0卷) 2006/10/2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40》)
...一定是天王殿。天王殿当中供养的是布袋和尚,他在那里教我们,教我们布施。你看他满面笑容,笑面迎人,这是佛门里头一桩布施的事情,这属於内财布施。无论见什么人,无论在什么场所,欢欢喜喜,给人一个很好的感受。所以这应当要学。
我们现在看第二,「尸罗」,这是梵语,我们中国意思是戒,持戒。「菩萨具持众戒,而无所著,行为世范,利众生也」。持戒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而无所著」,这个意思是什么?把执著放下,持戒就有无量的功德。如果执著没有放下,你持戒,很容易会批评别人。看到别人不持戒,看到别人破戒,看到别人犯戒,你就会批评,你也不管人家能不能接受,这个持戒造成很多的过失。批评人,人家要不能接受,就跟人家结了冤仇,所谓是「口为祸福之门」。
必须要知道,佛制定戒律不是为别人制定的,是为我制定的。我应当要持,别人持不持与我不相干。人人都能够自己回光返照,都能够自己接受佛陀的教诲,佛在戒里头,没有教我们批评人,没有教我们自以为是。持戒的目的何在?你要晓得,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自己戒律持得很好,一天到晚批评别人,他不会得定,他的心还是乱的,还是心浮气躁。那个戒律是表面的,没有实质,明眼人一看就清楚,你是在自欺欺人。
真正持戒人必然是谦虚恭敬,对待作恶的人也会谦虚恭敬。为什么?觉悟的人看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普贤菩萨十愿,第一个「礼敬诸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将来必定作佛,这佛在经上讲的。《华严》、《圆觉》就讲得更好,「一切众生」不是讲将来,是现在,「本来是佛」,你怎么能不敬?你敬他什么?他无恶不作,敬他什么?敬他的佛性,敬他的本性。他本性是佛,他佛性是佛,他现在作恶是迷失了本性。本性是不是真的失掉?没有,只是在迷,迷而不觉。那个迷本来没有,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是他的本性。
所以普贤菩萨教人礼敬诸佛,一切众生是未来佛,三世诸佛,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未来佛在哪里?现前一切众生是未来佛。而一切众生包括动物、包括植物、包括矿物,为什么?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这个意思广!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万事万物统统要恭敬,为什么?法性变的,法性是佛,所以「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人在这个地方培养自己的真诚、恭敬心。真诚、恭敬心是性德,你要是明心见性,你本来就是这样子,性德自然的流露,真的,他不是学的。
我们现在是迷失自性,把性德忽略了,现在佛教给我们,我们要把性德找回来。从...(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六0卷) 2006/11/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60》)
...是个好人。如果一旦他看到有几千万的数字那就不行了,他就动了心,定就没有了,贪财、吝啬的心处处都显露出来,这个事情麻烦。我们也是在这么多年学习过程当中接触到许多的人,实在讲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里面都是在修行。把佛在经典里面所讲这些道理、这些现象,我们在事实里面看出来,可以印证佛说得没错。
有人在深山与外界隔绝,时间不短,三十多年在山上修行,身心清净,禅定、智慧。可是外缘来了,长者居士请他下山去弘法,到城市里面去了几趟就做不了主,贪瞋痴慢统统现出来,住山三十多年的功夫完全没有了,这种人很多。《竹窗随笔》是莲池大师的笔记,里面就有这么一条,他老人家记录的。他认识的一个修行人,修行得很不错,山上住十年。他就讲这个故事讲给他听,讲完之后,他就问莲池大师是谁?这人是谁?莲池大师说就是老兄。
境界没有现前,你说你功夫怎么样,靠不住,未必是真的;必须境界现前,你真的如如不动,那是真功夫。所以自己有没有功夫自己清楚,不用问别人。别人有没有功夫?你只要冷静的观察,瞒不住人。言谈举止,中国古人说得好,从你的外表能够看透你内在的功夫。真正有学问、有德行的人,你怎么能瞒得过他?你所隐瞒的真的是所谓自欺欺人而已。以为是欺了别人,实际上人家并没有被你欺骗,很清楚、很明白,自己以为是欺骗别人。所以力就是修行道业上的免疫力。要到什么样的程度这个力才能现前?真正的清净心现前。菩提心里面讲的深心,菩提心的体就是真心、真诚,菩提心里面讲的深心,我就采取《大乘无量寿经》经题上所讲的「清净平等觉」,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那你就有免疫的能力。
净宗法门是从清净心契入。念佛,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的原则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是外不著相,净念相继是内不动心,所以叫做念佛三昧。三昧是梵语,照意思来翻叫正受,正是正常,受是享受,正常的享受,正常享受是清净、是平等觉。如果我们的心不清净、不平等,还是迷惑颠倒,你的享受就没有正受。没有正受变成什么?变成世间里面的五种受,就是五大类,这佛法常说的「苦乐忧喜舍」。你要知道苦乐忧喜舍都不是正常的享受,正常的享受没有苦乐忧喜舍,那叫正常,这功夫!然后你才晓得这个力不是我们平常想像当中,你办事、做事的能力,不是这个意思。
有了力,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就是在你的面前,你也不会起心动念,你没有贪恋,这个意念不会生起来。不可能有控制的念头,不可能有占有的念...(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六四卷) 2006/11/2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64》)
...,果报才会现前。薰习时间要长,不能中断。这个薰习,四种缘里面就是所缘缘,我们现在所缘的缘,不是缘世间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不是缘这个,我们是缘大乘佛法。念兹在兹,一天都不放松,天天在学习。这样子经年累月长时的薰修,把自己过去生中的善根引发出来,就连上了。现在修行跟过去生中的连接,那就产生很大的力量。这个力量就是信心,决定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有如来智慧德相。
如来智慧德相是像什么样子?佛告诉我们最简单的、最普通的就是十善业道。我们常常看彩画的佛像,这佛像头上都有个圆光,圆光上面写了三个字,这三个字的念法叫「唵阿吽」,是梵文。我们看到梵文写的还是比较多,有藏文写的,也有中文写的,但是发音都是一样的,唵阿吽。这是什么意思?十善业道圆满,唵是身业,阿是口业,吽是意业。身业圆满,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但没有这个行为,念头都没有,没这个念头才是圆满,有这个念头不圆满。口业,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意业,不贪、不瞋、不痴,做到圆满就是佛。这些都是落实在生活当中,尤其是待人接物,你想想看我们有没有欺骗过人?语业里头妄语,有没有骗过人?或者我们在另一个方面、角度来看,我们有没有骗过自己?自欺欺人。我们欺骗自己,我们欺骗别人,这不行。所以信,你就知道多难!「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实相是自性里头本具的般若智慧,这两句话是《金刚经》上讲的。
所以十善业道,学佛是从起步你就开始学,世尊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教,不出十善业道。《大方广佛华严》就是十善业道的圆满,你怎么能小看它?你把这个小看了,你怎么会有成就?这点我们要多想想。然后你就知道从哪里学起,从十善业道。现在我们十善业道为什么做不到?总的来说,第一是自己迷惑太重,烦恼习气没法子控制;第二,外面的缘不好,都是恶缘,你接触这个恶缘,把你的烦恼就引发起来。所以很不容易修行,不要说成就,你修行都难!那我们自己就要明了,对自己要有严格的要求,怎么样能够控制自己的烦恼习气不让它起作用,这是真修行;外缘,外缘尽量不接触。
所以修行,我们最近也有些同修有很好的心得,那是什么?闭关,有很好的护关护持。他们到哪里去?到长春百国兴隆寺,到那个念佛堂去念佛。那个念佛堂管理要求非常严格,常慧法师领导的, |
|
|
|
|
|
|
|
8#
樓主 |
發表於 2022-11-24 10:39:47
|
只看該作者
进到念佛堂就不说话,止语,让你心里面想阿弥陀佛,口里面念阿弥陀佛,身体拜阿弥陀佛。多少天?七十天,佛七是十个七连在一起,七十天。人进去,出...(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九五卷) 2007/1/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95》)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一五卷
...传》里面看到,唐朝时候还有这样的人,我们相信传记里头绝对不是假造的。印度有个高僧到中国来弘法,住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他回国。回国,当然就有很多的这些居士长者为他饯行,请他吃饭,现在叫供斋,请他吃饭。每个人去找他,明天我请你吃饭,后天听说你要走了,明天到我家来应供。法师很慈悲,统统答应了,来请的,没有一个拒绝。每个人家都欢欢喜喜的回家去准备饭菜,明天供养法师,给法师送行。到后天,到十里长亭送行,凡是供斋的人一定会到,大家都很高兴。法师很瞧得起我,昨天到我家应供。那个人说,不对!昨天他在我家,怎么会在你家?结果一说,同时到五百个人家去应供,才晓得他有分身。这个分身是什么?这个分身叫神足通,他有这个能力。在佛经里面,三果圣人就有这个能力。
四果阿罗汉叫漏尽通,那是六种能力全恢复了。当然他的能力是不小,比菩萨不如,比佛就更差了。所以,我们自己功夫到什么程度,不要问人,能力会现前。只要你真的放下了,你能力就现前,用不著去问人,「你看我有没有证得什么阿罗汉果?」我曾经就遇到这么一个人,他自以为是,他不是骗人,自己以为证得,没有证得,未证说证,但他不是欺骗人。这种人在佛家里面叫「增上慢」,不是自欺,也不是欺人,他是误会,没有证到,他真的以为证得了。
我在学佛头几年遇到这么一位居士,一定跟我说,他说他证到阿罗汉果。到最后怎么讲都讲不通了,我就把这个道理说给他听。我说须陀洹,这自自然然,这不是修得的,是你证得果位的时候能力自然恢复,智慧德相自然就恢复。你能够烦恼,我们讲见思烦恼少一分,你就证得一分,少两分,你就证得两分,肯定这个境界就会现前。所以我就问他,坐在他家客厅,他家外面是马路,门关著的,还有院子。我说马路上的车、行人,你有没有看到?没有。我说,没有的话,你须陀洹都没有证得,你怎么会证到阿罗汉?这样他才搞明白,才产生一个误会。像这些我们就明白了,自己到某个境界,确实这个能力能恢复。
我们没有恢复这个能力,我们要认真努力。但是不要灰心,实在就是一生都达不到这个境界,可以逐渐接近,但是实际上没有证得,带业往生决定有把握。如果证得的话,证得初果,须陀洹证得初果,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生方便有余土,不是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没有证得,可以说逐渐很靠近,可是真的没有证得,神通没有现前。神通不是刻意去修,刻意去修也能修得,但是他那不是证果,证果是自然得到的。刻意修得的与证果不...(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七一0卷) 2007/2/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710》)
...说,不错,孝心。在事实上,事实上错误,你不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情执一现前,就是妄想分别执著统统现前。那不叫三昧,三昧没有了。那种功夫是世间禅定,世间禅定伏住烦恼,没断,没把它转变过来;出世间禅定是烦恼没有了,所以它能够转变过来,转烦恼为菩提。怎么转法?听经是一个方法,每天读诵大乘,听闻经教是一个方法。可是一面听一面要放,如果不放,光是听,不放,那个障碍存在,有没有用?说老实话没用。不放,你是不是经真听懂了?没有。你有障碍,你怎么会听懂?经里面的意思你能够听懂一成,不错了。
从前李老师常常给我们讲,一般人听经只能听到一成。真正用心的、专注的,什么样人?学讲经的。今天叫你听,明天叫你复讲,不敢打妄想,全部精神贯注在听。能听多少?老师讲能听四成、五成。那是强迫的,过一个星期统统忘掉,又恢复原状,这是凡夫,这是众生,这是经上讲的可怜悯者,不能不知道。这里头最重要的是要回光返照,要想自己,我自己是不是?自己学佛、自己听经学教,我到底改变多少?我到底受用多少?真正有受用不造业了。真正得受用,给诸位说就像《无量寿经》上讲的,修行的总纲领、总原则,不会再打妄语。也就是说受用从哪里看?从不自欺,我不再欺骗自己了,不欺骗自己就不会欺骗众生。你不要想我怎样不要欺骗人,那是假的,头一个学不自欺,不自欺就不会欺骗人,欺骗人决定欺骗自己;自欺欺人,自欺在前面,欺人在后头。那真得受用,这个经你真懂得一些。
妄语断了,别人骗我,不怕,我也很清楚,我也让他骗,你就会这样,那很快乐,为什么?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功德是什么?功德是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我能够随顺,让他生欢喜心,他骗了我很欢喜。我清清楚楚,我没吃亏,怎么不高兴!为什么他骗了我,我明明好像人家说吃亏了,为什么没吃亏?没吃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吃什么亏!「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吃什么亏!连身体都不可得,哪一样是你的?你以为这个东西是你的,你妄想分别执著全在。阿罗汉不执著身是自己,身见破了,所以六道没有了,超越六道;只要执著这是我,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六道是假的,这个也是假的。什么时候知道这个不是我,能把这个身看作这是我所有的,衣服一样,对衣服不会爱惜,别人需要,脱了给他,把身体也看成是这样。什么是自己?灵性是自己。
这个身体确实是灵性的载具,外国人还不知道灵性,外国人知道灵魂,他说灵魂是自己。灵魂不能出六道,出不了六道轮回,永远在六道里舍身受身,他知道身不是自己,灵魂是自己。如果什么时候知道灵魂不是自己,灵性是自己,超越六道了。灵魂跟灵性差别在哪里?差别...(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七二九卷) 2007/5/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729》)
...太苦了,人生太苦,三途太苦,人天也不自在,怎么解脱法?放下执著就解脱。放下分别,十法界都没有,阿罗汉有没有?没有,辟支佛也没有。四圣法界,分别里头有,没有分别就没有;六道,执著就有,没有执著就没有。
我们明白了,明白之后你就晓得,你才真正得自在。所以看破、放下、自在、随缘,随缘干什么?度众生,自在是自受用,随缘是他受用,「众生无边誓愿度」,你不随缘就度不了,一定要随缘。可是你能不能做到随缘?你不能。为什么?没放下。放下的时候你首先得到的是自在,然后才能随缘。自己没有得到自在,哪能随缘?哪有这种能力?所以真正的关键在看破,看破是什么?破所知障;放下,破烦恼障,二障没有了,二障没有了不就是佛吗?我们今天用什么方法能破所知障?佛法。中下根性的人学习经教慢慢觉悟了,觉悟了要真干,真干就是放下,真的放下。
头一个要把我们的真心找回来,真心是什么?大菩提心,这真心,没有丢掉,只是迷了。迷了之后,这些心起的作用颠倒了。你想想看,我们现在对自己、对别人,我们用的是什么心?虚妄!我们原来是什么?原来是真诚。现在真没有了,假的;诚没有了,虚的,虚伪的。不但对人,对自己都是这个,对自己叫什么?叫自欺,对别人叫欺人。虚妄不实在,自欺欺人。为什么会自欺?不知道自己有真心,迷了自己的真心,真心变成虚伪。觉悟了,觉悟了虚伪放下了,虚伪的分别没有了,虚伪的执著没有了,真诚心就现前。真诚心现前之后,真诚心的作用就是后面这四个,清净、平等、觉悟、慈悲,自然就流露出来了。真诚是根本,是菩提心的体,后面是菩提心起的作用;有体,作用自然就出来,自然流露了。
我们从作用上来学习,然后慢慢的恢复到本体,那也是个办法。上上根人,他是从一下就悟到本体,后面全都现前,上根人。中下根人没有办法,虽然晓得,佛在大乘教讲得很多,你知道,你也相信,你也能理解,可是你做不到。问题在哪里?理解得不够透彻,深度不够。深度够了之后叫大彻大悟,怎么还留恋六道?怎么还舍不得十法界?这是你觉悟的程度不够。我们举个比喻,你就能够明白这个事情。人都会作梦,你做了一个很好的梦,你时时刻刻想著梦中境界,舍不得离开。一般人没有办法离开六道、离开十法界,不就像这个样子吗?永嘉说得好,「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我们今天接受佛菩萨教诲,知道三界六道是梦中,可是怎么样?我们醒不过来。为什么醒不过来?留恋这个梦,再苦也舍不得离开。你要问什么原因?原因就是知道得不彻底,所以我们的念头转...(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七九六卷) 2007/7/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796》)
...人本来是佛,没有这个说法,说众生。众生包括的范围太大了,包括什么?包括植物、包括矿物。植物、矿物都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众生就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全是佛。我们有没有做到?如果你真的做到一切恭敬,对人恭敬、对事恭敬、对万物恭敬,你这一生决定成佛,不会等到来生。
我们从这个地方细心去想想,惠能大师为什么他一生成佛?我们在《坛经》从头到尾细细去看,惠能大师这个人,没有遇到五祖之前,你看他处事待人接物是不是一切恭敬?他是这样的,谦虚、卑下,处处尊重别人,对人有礼貌。一个普通人都能够观察得出这个人真诚、老实,所以他有成就。不老实不行!我们念佛,祖师大德常常教导我们,老实念佛。李老师从前常常讲,我们念佛人所以不成就,不是别的原因,就是不老实。不老实是什么?没有恭敬心。你学习成就有多少,跟你的真诚恭敬完全成正比例,我们真正要把东西学好就在这一点。老师看学生没有别的,就看这个。果然有真诚、有恭敬,你能遇到贵人,佛法讲你会遇到善知识、遇到善友,帮助你的人多!
所以,从前古老的教育,父母对子女教育的中心理念,就是教小孩从小要做老实人,这是他一生将来成就的基础,根本的因素,从小培养这个。不自欺、不欺人,无论在世法、佛法,他肯定有成就。他有什么样的成就,那就是佛法讲的「总在遇缘不同」。遇到真善知识,没有不认真教导的,一个善知识遇到真正想学的人,要不教他,那都对不起他,这是罪过。如果遇到这个人心不真诚,可以不教他,为什么?你要教他,浪费了精神、浪费了时间,他学不到。也就是说诚敬他能吸收,你教他多少他完全吸收过去;没有诚敬,你教他就耳边风,他不能吸收。他听进去了,听些什么?听了一些皮毛常识,不得受用,就是说不能改变他的习气。中国古人读书目的所谓是「读书要在变化气质」,读书最重要的是变化气质。不能变化气质,他记忆的记性很好,他记得很多,也能讲得天花乱坠,他的毛病习气改不掉,那就没用。那所学到的就是佛法里面讲的,全是世间法,依旧是轮回心来学佛法,轮回心学《华严》,还是轮回法,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
所以最重要的关键,你用的是什么心?大乘法里面你看佛时时处处都在提醒我们,教我们要用菩提心。常常讲要发大菩提心,大菩提心就是清净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你用这个心来学习,哪有不成就的!学习要用这个心,日常生活也用这个心,处事待人接物统统用这个心。不能说我学佛我用菩提心,...(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八四0卷) 2007/9/2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840》)
...空间,它不是动物、不是植物也不是矿物,在佛法里面统称这一类叫「不相应行法」,佛法讲得清楚。不相应行法,用现在的术语来讲,抽象的概念,也是众缘和合而生的。所以众生业报就把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全部都包括了,难,不可思议!
第一个是讲「处所差别」,这个处所,佛法把它分类,把它分成智正觉世间、一真法界,这分成两个,一个是智正觉世间,我们称一真法界;另外众生的世界,众生业报的世界,十法界依正庄严,佛把它大分,分成这十大类,佛法界、菩萨法界、缘觉法界、声闻法界,下面是六道,十法界。如果细分就太多,说不尽。现代的科学家,他不叫法界,他叫空间维次,空间维次就是佛法讲的法界。我们现在生活在三维空间,从理论上讲,空间维次是无量的;换句话说,佛法也可以这么说法,法界是无量的。我们同是人法界,说实在话,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人法界,决定不一样。不但每个人,我们生活空间不一样,生活的时间也不一样;时间是刹那生灭,空间是一时顿现。这个一时是非常的快速,现在科学家也发现了,很难得,不能不说他聪明。他们认为这是宇宙的奥秘。能讲得通,奥是深奥,秘是隐秘,不是秘密。自性里面,宇宙里头,决定没有秘密。你要说真有秘密,那秘密是自欺欺人,哪来的秘密?你要是得了佛眼,宇宙之间没有一样东西你看不见,什么都不能隐瞒,遍法界虚空界是你能量所达到的。过去、未来统统能看见,全都知道,怎么会有秘密?你迷了之后,你完全不知道,这变深密。所以佛家的秘是深密,不是秘密。科学里面讲奥秘,这个名词很好,奥就是深,深奥。处所不可思议,为什么有人在人道?有在畜生道?有在天道?有在菩萨道?每一道里面,那个复杂的情况也说不尽,这都是属於智的范围。
第二讲「事差别」,理没有差别,性没有差别,从理上讲、性上讲,一个。所以迷,迷就是一念;觉,觉就是一心。你什么时候得一心,恭喜你,你成佛了。一心不迷了,圆满的觉悟,在佛法称为圆觉。净土宗,持名念佛,求什么?求作佛,直截了当的去作佛。《弥陀经》就告诉你,念佛目的在哪里?在求「一心不乱,心不颠倒」,一心不乱,就是真心圆满的显露,心不颠倒,自性本具般若智慧也是圆满的现前,这八个字是如来究竟果地上的说明,话很简单,八个字,讲得清楚明白。我们现在跟这个是相反,我们迷了,我们的心乱了,不是一心,我们现在这个心有多少?无量无边,妄念纷飞,前念才灭,后念又生。一心是什么?一心,生灭的念头没有了,这叫一心;还有...(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八四五卷) 2007/10/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845》)
...在这个时候说的,念佛堂要多大?不要太大,大家在一块共修,二十个人最理想。在一起共修,志同道合,二十个人都往生,你这个道场是圆满功德。为什么?道场小,人少,二、三个护法就够了,可以真正做到身心清净,与净宗、与净土相应。人多事多、应酬多,你的心定不下来,你只修一点人天福报,你这一生出不了六道轮回。如果人天福报里面夹杂著大幅度的贪瞋痴慢,你连人道的资格都没有,到哪里去?畜生、饿鬼,严重的到地狱去,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在早年学《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我用的注解是干隆时候的一位大德,慈云灌顶法师,这个法师著作等身,日本《卍字续藏》里面收集他的将近三十种,通宗通教。他的《大势至菩萨圆通章》注得好,内容非常丰富,末后他举出念佛一百种不同的果报,第一句就是念佛堕阿鼻地狱,最后是念佛西方极乐世界上品上生。我看了这头一句,念佛堕阿鼻地狱,我确实是疑惑。念佛是好事情,纵然不能往生,怎么会堕阿鼻地狱?我就拿著这个注解去请教李老师。李老师一看,这是大问题,这不是小问题,我不跟你一个人说,等我讲经的时候跟大家说。之后我们才明了,那个念佛人是怎么念的?自私自利,念念都是损人利己,打著佛法的招牌欺骗众生,自欺欺人,破坏佛教形象,阿鼻地狱的罪。很多人不知道,以为佛菩萨保佑他,那真正保佑他是什么?魔王。所以这个不能不晓得。
我们看到欲界这些天王,看到他的果报,听佛菩萨给我们说明他的业因,我们就明白了,他们的善做得是真大,做得真多,利益无量众生,真正是为人民造福,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果报?贪瞋痴没有断。利益人民、为人民造福是真的,只要不伤害他的权位,他能包容你;如果你要是伤害、侵犯他的权力,他就会杀你。这是古今中外的这些帝王几乎有共同的这些状况。所以佛在经上,这《华严经》前面我们读过,佛不希望我们发心去做国王,去做一个领导人,佛不劝人干这个。佛劝人发心出家修道,永远超越六道轮回。佛教我们,出现在这个世间做老师,教学,不要搞政治,很有道理。你看他自己是王子身分,把王位舍弃了,他真干,所以他说的我们会相信。
《八大人觉经》里面讲的四种魔,五阴魔、烦恼魔、死魔,最后讲天魔,那个地方讲的天魔就是讲他化自在天、摩醯首罗天,就是讲这两种。菩萨成道的时候,魔来障碍,魔来害他,佛以定力没有受到干扰,定慧能化解。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里面有降魔,那个魔就是摩醯首罗跟自在天王,自在天王就是他化自在天王。他...(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八五八卷) 2007/10/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858》)
...讲了一半,《四十》也讲了一半,没讲完,以后就讲《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彭际清说是中本《华严》,所以我就很中意中本《华严》,大本《华严》我就不想讲了。《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你就晓得这也是净土宗最重要的一部大经。从新加坡开讲之后一直讲到现在,从经文上说大概讲了八分之一,不止十分之一,应该是八分之一。可是往后面愈讲愈深,愈讲味道愈浓,许多同学也都听出味道来了,很难得,非常有受用。听这部经要记住,用念佛法门的方法超越六道轮回、超越十法界,这一生得圆满的成就,那就对了,不必去修法界观。
后面说「大科第二」,第二个大段,「三百四十六偈半,正说胜德分竟」,到这个地方这一大段讲完了。下面是「贤首品」第三个大段。今天我们就学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八七一卷) 2007/11/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87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贤首品」第十二,「大文第三」,最后一段,「第一智慧下」。第一智慧是经文,下面一共有九首颂。这第一当中不应该空字,第一智慧下。「校量劝持分」,清凉大师下面这几句话非常重要,「此广大用,人皆有分,见而不习,诚为自欺,故中人可劝而进也」。这个广大用就是前面第二大科,就是第二大段一共有三百四十六首偈,我们讲了很长一段时间,说明十信位菩萨的殊胜德用。在此地贤首菩萨告诉我们,这个广大德用每个人都有分,一切众生各个具足。你看跟世尊在经上讲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出现品」里又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三百四十六首偈颂,赞扬十信菩萨的殊胜德用,与佛所说的字字都相应。
确实,有许多众生没有这个缘分,虽然得人身,一生闻不到佛法;或者闻到佛法,不是真的,假的很多,不是真佛法;是真佛法,又未必能遇到大乘;遇到大乘,未必能遇到最上乘,最上乘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这部经我们都知道,世尊示现成佛之后,在定中所说的,二七日中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说出他彻悟之后亲证的境界。这不是比量,是现量,这就是诸法实相,真实不虚,告诉我们人人有分。我们现在见到了,这真不是容易事情,就像开经偈上所说的「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有幸在这一生当中遇到了,遇到怎么样?遇到不学,这个习是认真的学习,这是不容易的事情。有缘遇到了,遇到了你信不信?很多人不信,遇到不相信;信了之后能不能解?都不容易的事情。解了之后能不能行?清凉大师在...(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八七一卷) 2007/11/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871》)
...间,说明十信位菩萨的殊胜德用。在此地贤首菩萨告诉我们,这个广大德用每个人都有分,一切众生各个具足。你看跟世尊在经上讲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出现品」里又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三百四十六首偈颂,赞扬十信菩萨的殊胜德用,与佛所说的字字都相应。
确实,有许多众生没有这个缘分,虽然得人身,一生闻不到佛法;或者闻到佛法,不是真的,假的很多,不是真佛法;是真佛法,又未必能遇到大乘;遇到大乘,未必能遇到最上乘,最上乘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这部经我们都知道,世尊示现成佛之后,在定中所说的,二七日中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说出他彻悟之后亲证的境界。这不是比量,是现量,这就是诸法实相,真实不虚,告诉我们人人有分。我们现在见到了,这真不是容易事情,就像开经偈上所说的「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有幸在这一生当中遇到了,遇到怎么样?遇到不学,这个习是认真的学习,这是不容易的事情。有缘遇到了,遇到了你信不信?很多人不信,遇到不相信;信了之后能不能解?都不容易的事情。解了之后能不能行?清凉大师在此地说这几句话,见而不习,习是行;换句话说,他已经相信了,已经理解了,他还不肯干,不肯干就被淘汰掉了,诚为自欺。
实在说,他为什么还没做到、做不到?这个事情,早年,这个话要说起来,五十六年前章嘉大师告诉我的,大乘经教你要不能落实,你并没有理解,听是听得很多,听不懂,这么多年来我们亲身的体验。所以在教学当中我就很清楚,什么人能听得进去?印光法师说得好,一分诚敬,他听懂一分;二分诚敬,他听懂二分;不真诚、不恭敬,佛来给你讲,你都没听懂,诚敬能入。现在的人有几个人有诚意?有几个人知道恭敬?不诚不敬,不但佛法没分,世间法也没分,都要从诚敬入门。所以现在学校,你看看学生心浮气躁,那我们到学校去教叫白教了。
世间法都要专心、专一,他才能够契入,何况是出世间的大教,没有诚意那怎么行!什么叫诚?这诚意,儒家也讲「诚意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要从儒家来讲,他没有诚意是他没有智慧、他没有致知。为什么没有智慧?他的烦恼习气没断掉,叫格物;物就是欲望,是贪瞋痴的习气,格是格除。这些贪瞋痴习气没有把它除掉,所以他智慧不开;没有智慧他意不诚,起心动念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怎么能入门?佛法教我们先断烦恼,教我们怎么学法?我们学净宗同学都是遵照世尊在《观无量寿佛经》上告诉我们的「净业三福...(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八七一卷) 2007/11/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871》)
...他高一点点,就觉得傲慢得不得了,不行。等觉菩萨跟佛来讲,迷真的他只有一分,佛是完全没有迷,等觉菩萨一分,十地菩萨两分,九地菩萨三分,你这样算就明白了。我们今天是凡夫,比人家高多少?人家百分之百,我们还有百分之九十九。所以一定要知道,决定不可以傲慢。
学佛头一个,学对一切众生谦虚。所以自己,你看看儒,甚至於外国的宗教,我讲过天主教的《玫瑰经》,《玫瑰经》第一段就是讲圣母玛利亚的谦卑,你看把这个摆在第一节,第一节课程学什么?学谦卑,谁带头?圣母玛利亚带头,耶稣的母亲。我们中国五千年前老祖宗教我们要学谦虚,「满招损,谦受益」。《易经》六十四卦,谦六爻皆吉,这六十四卦其他每一卦里有吉有凶,只有这一卦有吉没有凶,谦虚,你就晓得谦是纯性德,我们常讲纯净纯善,就是谦敬。诸佛菩萨对一切众生谦敬,为什么?他知道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对别人谦敬就是对自己自性谦敬,尊重别人是尊重自己,不尊重别人是不尊重自性。这个道理不但要懂,要懂得透彻,为什么?你才会做到。你能够做到,遇到大乘教你才能够听得懂,你才能相信,你才能理解,你才能做到。《华严经》上没有一句是我们做不到的。所以做不到,清凉大师这句话也说得好,诚为自欺,你真正是自欺欺人。
大乘《起信论》里面讲的「本觉本有,不觉本无」,你说你能不能做到?不觉就是迷,妄想分别执著本来没有。这桩事情我们讲得很多,讲得很详细,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真的把它搞明了了,它是《百法明门论》里面的不相应行法,用现代的话来说,抽象的概念。这是个错误的、虚幻的抽象概念。你能把它放下,性德就流露,你的智慧德能就流露,你要不肯放下,智慧变成烦恼,德变成造业,相变成三途六道。这是把消息透给你了,如果一下觉悟过来,原来三途六道就是一真法界,真的,一点都不错,一觉悟了立刻就恢复。所以大乘教里面常讲「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就不二,涅盘、生死不二,菩提、烦恼不二,入一真法界,你才真正恢复了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
这首偈讲了六个慧,我们也要把佛经里面的智慧略略的说一说,大乘教里面称为般若。《智度论》上说「般若者,秦言智慧」。这个秦是中国,因为翻经是在姚秦时候翻的,《金刚经》是姚秦时候翻的。「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你看就是这个经文上所讲的,末后讲到第一、讲到胜、讲到殊胜。所以般若是可以翻,为什么不翻?这里头有个道理,第一个是尊重不翻,第二个...(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八七一卷) 2007/11/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871》)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一六卷
...是积功累德,他在积福报,不浪费。
处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给众生做好样子,这是智慧,都是属於戒这个范围里面的。定是什么?定是心清净,不浮动。现在一般人你细心观察,心浮气躁,他不定。不定就苦,学东西都学不会,听经听不懂。定从哪里修?定从戒修,先守规矩。样样都守规矩,他心是定的,样样都去找戒律的漏洞,他心永远定不下来。所以人首先是守法。法律是属於戒律,一般社会的伦理道德概念都属於戒律。《弟子规》是戒律,不要小看这个,能救世界,能挽救社会。每个人都学《弟子规》,人人都是好人,这个世间的灾难、天灾人祸自然就化解了。要靠谁去做?佛菩萨,把责任推给佛菩萨,你永远受灾难,你不知道佛菩萨是自己。《华严经》跟你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要直下承当,我是佛,我是菩萨。我要怎么做?你能把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五桩事情做到了你就是,这叫五分法身。
定是清净心,慧,心清净就生智慧。所以《金刚经》上「信心清净,则生实相」,这两句话说绝了,说明我们今天只生烦恼不生智慧,我们信心不清净,没真信。没真信就是我们没有真心,我们的心确实虚情假意。不但对人不真诚,对自己都不真诚。对自己不真诚,自己骗自己,叫自欺,自欺你怎么会不欺别人?这造罪业了。造罪业自己不知道,还以为自己学得不错,成就难!不知道自己过失你就不能改过,不能改过你就不能进步。什么人进步?佛法讲精进,什么人精进?知道自己过失,天天改过,那个人才有进步。一天不知道过失,一天不改过,你就留在原地踏步,你没进步。真正学佛的人,天天反省,找自己的过失,天天改过。把自己的过失找出来,这是智慧,就是章嘉大师跟我说的看破;把错误改过来,这叫放下,你的功夫才天天往上提升,才天天在进步。说实在话,从哪里干起?就从弟子规干起,弟子规都做不到,其他的别谈了,你无从下手。
中国过去的修行人,无论在家出家,小时候都受过家教,弟子规是家教,他有根。城隍庙是因果教育,哪个人没有进过城隍庙?哪个人没有到城隍庙烧过香?这从前,现在没有了,我小时候有。城隍庙看阎王殿,城隍庙里头最精彩的部分就是阎王殿。现在江老师画的地狱变相图就是阎王殿,因果教育。特别是做父母的,逢年过节、庙会的时候,带著小孩到城隍庙去看地狱变相,那个印象非常深刻,母亲做导游,给小孩讲解,造什么样的罪过,你看受什么样的报应。从小看过几遍,印象深刻,根深蒂固,在你一生当中起心动念你会想到城隍庙,这个事...(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八七二卷) 2007/11/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872》)
...瞋恚是地狱,愚痴是畜生,傲慢是罗刹、修罗。你自己多反省就觉察到,我从早到晚起心动念,贪的念头多,还是痴的念头多,还是瞋的念头多,还是慢的念头多,这要反省。如果有,要改,痛改前非;否则的话,人命无常,佛经上讲的「人命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就是隔世。有没有想到一口气不来我到哪里去?这是大问题,其他的都是微不足道,都是小事,这才是大事。你这一口气不来,你到哪里?西方极乐是你向往之处,你未必能去得了,什么原因?业障太重。我这么多年来常常勉励同学,你要想入佛门,我教人放下十六个字,这讲了多少年,几十年,放下自私自利,这是大障碍,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这十六个字。这十六个字只要有一个,你就入不了佛门。换句话说,这十六个字都有的话,只要有一个,极乐世界你去不了。所以自己想想,有没有资格到极乐世界,不就很清楚、很明白了吗?经听多了,真听进去了,你自然就觉悟,就晓得怎么修法,不再迷惑颠倒,不再自己欺骗自己。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别人欺骗我们无所谓,没有关系,自己欺骗自己这个麻烦可就大!别人欺骗我们,我们欢喜接受,消业障;自己欺骗自己,那是造罪业,那不是消业障;还欺骗别人,那业障更重,叫自欺欺人,业障更重。
尤其中年以上,中年在中国标准的说法是四十岁,中年,中国人看人是看到八十岁。从前李老师常常跟我们讲,二十岁是人生的春天,二十到四十,人生的夏天,四十到六十,人生的秋天,六十到八十,人生的冬天,用春夏秋冬来说。所以中年是四十,四十以上要常常替自己来生著想。四十之前想现前的多,来生少,四十之后要想来生多,现前可以过得去就算了,这才叫有智慧的人,这才叫真正聪明人。所以我们看佛陀,在经上看到佛陀,你看哪个地方有感,他那里就有应。天上有感,天在我们上面,所以说往上升。
下面说「表位渐增」,地位渐渐往上涨,「不处人间」,升到天上了。「显位清净」,天清净,你的心地清净就跟天相应,而不是说我信了天神,将来我就会生天,不是的。天是清净的,你的心达到一定清净的水平,自然就生天,你具备了它的条件。这也是孔子在《易经.系辞》里所说的,他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真的,譬如森林,你到野外看原始森林,一片森林,只有一种树木,它不杂,这是类聚。人以群分,一个团体一个团体,喜欢学佛的,就是佛教团体,大家都到这里来;喜欢跳舞的,他一定在跳舞厅,他不会到佛堂来,人以群分。欢喜清净的,天上,...(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八七五卷) 2007/1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875》)
...生。
所以,我们起心动念不但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整个社会负责。我们一个不善的念头,自私自利的念头,贪瞋痴慢的念头,对自己身心有伤害,这是自作自受;对外面环境,大自然环境,有没有影响?有影响,也让整个大自然环境变成不善,你说你要不要负责任。这个实验已经有很多小学生做出来,我看到过这个报告,小学生们听到江本博士用水做实验,他们用馒头,一锅蒸的馒头,他拿三粒摆在三个地方,一个房间摆在三个地方,里面有一颗馒头,天天对它讲「我很喜欢你,我爱你,你很好吃」,赞叹它;另外一颗馒头,天天跟它说「我讨厌你,你不好吃,我不喜欢你」;还有一个,不理它。一个星期之后这个变化明显的显出来,每天对它赞美的那个发酵了,颜色也变了,但是味道很好闻;每天对它不好的,它变黑了,气味很难闻;那个不理它的更糟糕,比那个天天以恶意对待它的还不好,实验产生这么一个结果。於是他们拿香蕉做实验、拿苹果做实验,都产生同样的状况,於是得的总结论,这些植物,这个植物已经采下来,不是在树上,采下来了,树上它有生命,采下来它还有见闻觉知。说明整个宇宙有识,真是形皆有识,弥勒菩萨讲的一点都不错。
你不能说我起心动念没人知道,你这是叫自欺欺人,你起心动念你全身的细胞都知道,你周边环境所有这些物质形相也统统知道。所以中国古人有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又有一句话说,你不能说没有人知道,「我知,你知,天知,地知」,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说天知、地知不是随便说的,真知道。所以不但言语造作对社会有责任,起心动念都已经在造业了。我们念《地藏经》,经里面说「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你说这个话有没有道理?我们早年初接触佛法不久,看到这经里,总觉得释迦牟尼佛说话有的时候说得太过分一点,深入之后,到现在我们才知道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话句句是老实话,没有一字一句说过分的。真的,他所讲的是如语,《金刚经》上说「如语」,真语,不是假的。如语就是什么样子他就说什么样子,不增加一点,也不减少一点,把事实真相全部给我们说出来,这是佛语。我们凡夫迷失了自性,对於诸法实相确实全部都是看错、想错了,於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就会做错、也说错了。
他下面几句意思还是很好,「若以性从相,不妨内外」,这就是从相上讲,相有内外,「若以外境而例於心」,例是做例子,「令有觉知,修行作佛,即是邪见外道之法」,这是说明外境能不能成佛?树木花草、泥沙瓦砾能...(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九六二卷) 2008/5/6 华严讲堂 档名:12-17-1962》)
...你就得大自在。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学什么?学菩萨没有执著、没有分别、不起心、不动念,在生活里是清净心、平等心、智慧心、大慈悲心,这个人过的是诸佛菩萨的日子,不是六道凡夫的日子,我们要是学会这一点,这叫本事。世间人无知,世间人可怜悯,造作种种罪业,我们要随顺他,不能不随顺,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恒顺是什么?因为我们自己习气没断,所以还要受,还要磨炼,哪一天到我们磨炼习气磨光了,境界就没有了。到境界没有的时候,那你就全心全意要帮助别人,拉人家一把,这叫度众生,度众生决定是先度自己。自己没得度的时候,不但不能度众生,你帮助众生堕落,为什么?众生看你的样子,你做得不如法,他跟你一样学。这就是佛门里所谓「以盲引盲」,罪重!你自己带的头不好,这个罪比什么都重。不要以为别人不知道,这个世间骗人容易,你骗不了鬼神,你更骗不了佛菩萨。古时候人警觉比我们高,他知道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不但不敢做坏事,连个恶的念头都不敢动。现在我们学了《华严》知道,起心动念无论是什么念头,这个波立刻是遍法界虚空界,比光波快,比电磁波快。光波一秒钟才三十万公里,我们现在念头一动就遍法界虚空界,这经上讲得太多!你能瞒谁?所以自欺欺人,这是佛经里面常讲可怜悯者,就这个道理。
这首偈『若见见世间,见则世间相』,你还有能见,你见到世间,你想想看,你有没有分别、有没有执著?我见到、我听到、我接触到,还是落在分别执著里头,这是世间相。这个心叫做轮回心,我们学佛要不能把这个心转过来,那是造轮回业。应该怎么见?下面两句说得好,『如实等无异,此名真见者』,如实,前面后两句所说的,「知世皆无生,乃是见世间」。你知道这世间所有一切法「不生不灭」,前面我们讲八个不,「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常不断」,你是真正见到事实真相。见到事实真相的人,心是清净的,为什么?他没有执著,他也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是阿罗汉,没有分别是菩萨,他不是凡夫知见。「如实等无异」,知道相有性空、事有理无,所以他没有贪著,他在境界里面得自在,真正得自在没有贪心。譬如我们饮食起居,吃什么都好,不吃也好,决定没有这个喜欢、那个不喜欢,有这些东西,你的分别执著,特别是执著你没有离开!有跟没有都一样,妨不妨害?不妨害。穿著亦复如此,居住环境没有一样不自在。
古人修行为了把世间五欲六尘断掉,他到山上去住茅蓬,能舍得干净!茅蓬是自己搭的,不要求人,砍几棵树把架子...(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九七六卷) 2008/8/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976》)
...覆你,所以这个灵鬼是个很善的。
他曾经说过,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你每天所遭遇到的事情,绝对不会有一桩事情是突发的、是偶然的、是没有前因的,不可能,统统都有前因后果。我们遭人家打劫了,必定有前因,他怎么不打劫别人,他就来找到我?绝对不是我运气不好,不是的,有前因。过去世我跟他有怨,报怨来的,这不是报恩。从这个地方,我们要明白这个因果的道理,诸位就要反省,我们是不是时时刻刻布施恩德?这个重要。那就是我们对人好,以真诚善心对人,纵然过去的冤亲债主遇到了,他也会饶你三分;你这个人不错,是个好人,算了,不找你麻烦了,这有道理的。所以纵然遇到想报复你,不忍心,你这个人很不错,是个好人。
由此可知,我们要想怨恨化解,不可以报复,不能够存着有怨恨。别人偷我的,别人抢我的,我都很欢喜,为什么?帐结了,了了,下一次我东西放在此地他也不会拿,为什么?我不欠他。所以我们明白这个,这都是佛教给我们,这是真理,我们能够依教奉行,决定得好处。所以希望大家要好好想想这些道理,对人要厚道。佛法讲忏除业障,忏除业障最重要的是后不再造,这是真正忏除,不是在佛菩萨面前念忏悔偈,念完之后还一样,还干,这没有用处。这是自欺欺人,欺骗佛菩萨,不会有效果,业障除不掉,真诚心。真诚心好好的依照圣贤人、依照佛菩萨的教诲认真去做,那就忏悔了。
《十善业道》非常重要,从今之后决定遵守,不杀生,不伤害一切众生;不偷盗,不偷盗决定不能有占别人便宜的念头,你还想占别人的便宜,这个心是盗心,盗心才会有盗的行为,要从心里面去断。不淫欲、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从这个地方下手。这个世间,现在我们处的是有史以来从来没有的乱世,这是众业所感,不善业的感应。生在这个时代,实在讲对修行人来讲有好处。什么好处?使我们对这个世间没有留恋,出离的心容易生起来。我们想离开六道轮回,离开十法界,这世间太苦了,现在大家又遇到佛法里面这个净宗法门;净宗法门只要遇到,遇不到那就没有办法,真的遇到,你真的能够理解、能够相信,依教奉行,没有一个不成就的。古来祖师讲,这个法门叫万修万人去。为什么有修净土的不能往生?他没有真修,我们现在《华严经》正好讲到这一段,文殊菩萨提出这个问题,为什么学佛有人成就,有人不能成就?正好讲到这一段,凡是不能成就,你没有依照这个经论所说的方法、理论去学习,所以你不能成就;如果是依照佛的教诲去...(净公上人学佛答问《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八) (共一集) 2005/7/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21-272-01 》)
...相处,这叫「敦伦」;「尽分」就是尽我们自己的本分,我们应该要做的,一定要把它做好,这叫「敦伦尽分」。「闲邪存诚」非常重要,闲是防止,防止邪思邪念,防止一切邪行,你的思想、行为不正,要应当防止。邪正的标准就是我们佛法里头的戒律。
我们今天学习,社会走向多元,我们学习的范围也要把它扩大,至少扩大到我们中国本身的多元文化。中国在最近两千年来,可以说全国人民,上从皇帝,下到庶民,统统接受的是儒释道三家的教诲。所以儒释道的根,我们要很认真努力来学习。儒的根是《弟子规》,道的根是《感应篇》,佛的根是《十善业》,我们以这个为标准就对了。与这个标准相违背的,邪道:与这个标准相应的,正道,我们就懂得怎么样防止。现在这几年,我们全心全力在推动弟子规的学习,非常重要。弟子规是做人的基础,如果人都做不好,你怎么能成仙?你怎么能成佛?你要成仙、成佛,首先要把人做好。所以弟子规是我们第一门功课,是我们标准的标准。符合这个标准的,正道;与这个相违背的,邪道。我们要防止邪思、邪念、邪行,用这个做标准就好了。
「存诚」这句话重要,无论对人、对事、对物,我们有一颗真诚的心。决定不欺骗别人,更不能够欺骗自己,不自欺、不欺人,这叫存诚。后面是劝大家「老实念佛,求生净土」,这是印祖给我们的四句话。这个四句话就是净宗道场,所以决定不在形式上,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如果形式,是缘分,不求。学佛总要知道,不只是这一生,佛法是讲无量劫,过去生生世世、未来生生世世永远在学习,每一世都在学习。大乘教里面跟我们说,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这三大阿僧祇劫绝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所以要有恒心,要有毅力,时时刻刻在学习,在在处处在学习。
我们今天首先要学的是什么?把自己的毛病改正过来。佛也常常教我们,人最严重的毛病,大概各个都有的,贪瞋痴!所以佛教给我们「息灭贪瞋痴」,这真修行;「勤修戒定慧」,用戒定慧去化解贪瞋痴。祖师大德也教我们,有两句话说得很好,「于人无争,于世无求」,这两句话重要。凡是修行功夫不得力,总是毛病出在这里,跟人家要争,对世间欲望太多,永远没有办法满足你的要求。这样的人,无论修哪个法门,念佛也不能往生,为什么?他对这个世间还放不下,他还要求。所以真正想在道上有成就,一定要记住,「于人无争,于世无求」,要认真息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
在日常生活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人要谦虚、要恭敬。你看看经典上...(净公上人学佛答问《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三十九) (共一集) 2006/6/3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21-326-01 》)
...问题。请老法师度我早日走出迷途。
答:问题就是你肯不肯接受,你要肯接受,佛门广大,确实是有办法帮助你。但是佛门广大,不度无缘之人,什么叫无缘?你不相信,你不能接受,就是无缘。能接受,告诉你,你把这个放下,不就没问题了吗?你何必要执着?何必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能够一切放下,你心就定了,定生慧,智慧才能解决问题。所以做人的根本是学《弟子规》,《弟子规》是根本的戒律,先把人做好,然后再学佛。
中国自古以来传统教学的三个根,儒释道三个根。儒家的根,儒是继承中国五千年传统的教学,它的根就是家庭教育。中国在全世界,它的特色就是家庭,中国人重视家庭,没有不爱家的,家扩大才是国,所谓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个家、每个姓氏都有祠堂,这在外国没有的,永远纪念祖先。家有家谱,代代相传,它有个根。而且多半家谱里面都有家训、家教、家规,都有这些。《弟子规》可以说是中国家教的集大成,也就是说做人基本必须要做到这些,这是做人的基本,你不学这个,真的就是不愿意做人。我说的话不过分,一定要学。
你要想学佛,就更要学,为什么?人都做不好,你还能成得了佛吗?哪有这个道理?所以最重要的,不可以自己欺骗自己,自欺欺人这种思想行为没有不堕三恶道的。不想做人他就到三恶道去了,想做人才不会到三恶道。所以《弟子规》做好了不会堕三恶道,不学佛也不会堕三恶道,他来生肯定还会到人道。《弟子规》修得好,可以生欲界天,可以生天,这是一定的道理,我们应当要相信。所以这位同学的问题,学《弟子规》你就走出来了,你的问题就解决了。
下面是网路同修的提问。有十个问题。
问:第一个问题,请问应如何培养慈悲心。弟子不想轮回,很想脱离这个痛苦的身体到极乐世界去,但觉得成佛后要度众生很麻烦。虽然很喜欢念佛、听你讲经,但是发不了大慈悲心,请问怎么样修学?
答:没有关系,你学小乘就可以,不要学大乘,大乘要度众生,小乘自度就行了,不度众生。学小乘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把度众生这个愿暂时放下,一心念佛。这一生能生,很好;不能生,跟阿弥陀佛结了个善缘,独善其身也不会堕三恶道。总而言之,首先一定要把《弟子规》跟《感应篇》、《十善业道》这个基础要学好,至于发心的事情,再说。你真的把这三样东西学好之后,可能你的慈悲心就发出来了,为什么?慈悲心是你的本性,你本来有的。现在发不出来,是你的烦恼习气太重,把它障碍住了,挡住了它透不...(净公上人学佛答问《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五十七) (共一集) 2006/12/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21-358-01 》)
...少就讲多少,不知道的不能够充面子。不知道怎么办?不知道的我们就把那段经文念过去,念总没有错,讲会讲错,念不会错。老师教了我们这些办法,我们才敢上台尝试,一上台尝试,我今年也尝试了四十九年了。我劝勉同学也是这个方法。可是在真正修行当中,必须要把自己的烦恼、习气要非常认真努力,断是很难,要把它降温,也就是一年要比一年少一些;烦恼轻,智慧就增长,这是肯定的。所以老同学跟我多年的你们都能够体验到,你看我讲经年年不一样,年年烦恼习气往下降,智慧自然就提升。从前看这个经、看这个注没有看出来的,现在都看出来了。今年所看出来的,还有很多没看出来的,可能过个二、三年又发现一些。所以同样是一部经典,百读不厌。一部经典我们受持一辈子都不会厌倦,为什么?年年有新意思出来,月月有新的发现,你会法喜充满,你会常生欢喜心。所以要明白这个道理。
解错经典,多半是强不知以为知,就会出现这些毛病。误导众生过失很重,一定自己要小心谨慎。我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个没有过失。我们没有成佛,没有证果,也没有开悟,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佛经里面展开,不懂的地方太多了,我就说我不懂,我不知道,这个没有过失,这个不骗人。真正做到不自欺、不欺人就好。但是有人提醒,我这个不知道,我再去研究,再去找参考资料,找到答案的时候我们再一起分享,这样就对了。
问:第四个问题,学经教之人可以学愚吗?
答:这个愚就是愚笨。这桩事情,我不知道你怎么想,提出这么个问题出来。这个不容易,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当年教导我们的时候,我跟他学经教,他老人家七十岁,我三十一岁,他七十岁,他告诉我,学愚难!他说他老人家学到七十岁了,他还没有学到。愚不可及这不是一桩容易事情。愚是大智若愚,所以那个愚不是普通人,真正有实学、有实德之人。不是普通的愚人,不是普通的愚笨,这我们要懂得。古人这个字含意深广无尽。
问:下面你举出两首偈颂,近来有人以蕅益大师这两首偈子,极力提倡念佛往生不需伏烦恼,请问这两首偈的真实义确实如此吗?
答:大概是这些人把蕅益大师这两首偈的意思解错了。古大德的东西我们现在学习,不懂的就把它放在一边,就没事,真正能够理解的,我们就认真去学习,就没有错。你为什么不去学蕅益大师的《弥陀经要解》?《弥陀经要解》很简单,文字不长,蕅益大师后头有个跋文,他自己说明,九天的时间写出来的。这部《要解》,我们近代净宗的祖师,十三...(净公上人学佛答问《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六十四) (共一集) 2007/2/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21-375-01 》)
...最重要是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这个做不到才麻烦;这是鸡毛蒜皮,算是增上缘。根本戒是十善业道,要想把十善业道做好、落实,那就是《弟子规》跟《感应篇》,《感应篇》、《弟子规》是十善业道的落实,这才重要。所以《弟子规》百分之百做到,念佛没有一个不往生的。
问:有位法师发愿讲经,专弘净土,利益众生。她想受比丘尼戒,但担心受戒后不能做到,「外出必须有同行之人」这条戒律。请问是否应该要去受戒?
答:这个事情我们在讲席里讲过很多,受戒也不得戒。我先问你,你的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做到了没?如果那都没有做到,那受戒是假的。依照佛法教诲,这三个先做到,然后才受三皈五戒。它有次第的,跟念书一样,一年级、二年级它有次第的。你看净业三福就是指导的最高原则,「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弟子规》;「慈心不杀」,《感应篇》;「修十善业」,《十善业道经》。这三个做到了才可以提升到第二步,第二步就是佛门,前面那世间的善男子善女人。第二步「受持三皈,具足众戒」,那你从三皈五戒、《沙弥律仪》,统统都做到了才能受比丘、比丘尼戒,这是向上提升有等级的。你前面没有做到这些,一下都提升到比丘尼戒,是假的,不是真的,这是自欺欺人,这总是要懂。
问:末后一个问题,请问在上班时间,已将公事处理妥善。若仍有多余时间,出去办自己的事,是否也算偷盗?现代社会很坏,如果出去还跟领导讲,领导也会觉得你好怪。想认真做人,却时常引起别人异样眼光。请老法师开示。
答:这是要有智慧,随机应变,佛法没有定法,我们生活当中环境很复杂,要有智慧去辨别,要有应变的能力。所以佛门里面的表法,你看四大天王的表法,你从这个地方学到,你就晓得应该怎么做法。东方持国天王是教你认真负责,负责尽职这是东方天王教你的。南方天王教你是增长,增长就是进步,日新又新,年年有进步,月月有进步。第三位西方广目天王,就教你应变,西方天王手上拿的是龙、是蛇,龙蛇代表变化,就这个人心、社会千变万化。这右手上拿了个珠,这个珠代表不变,变化里头有个不变的原则,掌握住不变的原则,就能够应付千变万化。这不变的原则是什么?我们在前面讲过,纯净纯善的心,你就能够应付了,会应付得很好,会做得很圆满。北方天王手上拿着是伞盖,防止所有的污染,你懂得防止精神的污染,懂得防止物质的污染。
你看看四大天王都教给你了,你就知道应该怎么样去做法。所以不学不行,一定要认真学...(净公上人学佛答问《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八十一) (共一集) 2007/9/2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21-414-01 》)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一七卷
...化众生,没有时间限制,也没有空间限制,所以经一展开,我们看到六种成就。「如是我闻,一时」,一时就是不受时间限制,不受空间限制。一时是什麽时候?机缘成熟的时候,也就是说,我应该要听这个法门。你觉得我应该要学这个法门,应该要听这个法门,佛菩萨马上就来了,他会把这个法门传授给你,这叫一时。我们起心动念诸佛菩萨都知道。你看《无量寿经》上,说西方极乐世界他们那边的人,天眼洞视、天耳彻听、他心遍知。我们这个地方一举一动,西方极乐世界每个人都看得清清楚楚,一个都瞒不过他;我们这个地方说悄悄话,他也听得清楚;我们心裡动个念头,甚至于自己还不甚明瞭,西方极乐世界人早已清楚了。
所以我们如果肯定真正相信,怎麽敢动个坏念头,坏念头都不敢动,还敢做坏事吗?不敢。为什麽?太多人看见了,不是一个、两个。西方极乐世界那个人数没法子计算的。经上讲得很清楚,即使十方世界众生统统都证到辟支佛果,这是假设的话,神通都像目犍连,统统来计算,计算多久?千亿岁都得不到答桉。你说西方极乐世界人有多少!这麽多人都看到你、都听到你、都晓得你心裡头的念头,还敢打妄想吗?所以我们今天想打个妄念,做个坏事情,以为别人不知道,实在是自欺欺人。凡夫不知道,西方极乐世界人没有一个不知道。我们也想得到这种能力,往生西方,这个能力马上就得到。下下品往生也能够得到。这是弥陀大愿加持,使一个带业的凡夫,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圆证三不退,神通道力跟阿弥陀佛差不多是相似的。
所以佛度众生的机缘,没有时间性,我们自己要觉悟,我们有个非常恳道之心,佛马上就知道。佛氏门中,不捨一人,一个人都不捨弃的。你这个心意不诚,是假心假意的,那当然佛菩萨不会来的。为什麽?因为你是跟他开玩笑的,佛菩萨不受欺骗,因为他知道,他不会受欺骗的。你想骗他,骗不了他。你骗自己可以,骗佛菩萨, |
|
|
|
|
|
|
|
9#
樓主 |
發表於 2022-11-24 10:41:18
|
只看該作者
骗不到。因为佛菩萨是对于你的过去、现在、未来他都晓得,你怎麽能骗得了他?骗不了他。所以这些大经念到,的确是有好处。我们知道因果,自然就会收敛,自然知道惭愧,知道发愤,勇勐精进。
【故下结云。】
底下,这做了个总结。
【大悲相续。救度众生。五教不同。皆圣言量。不可将教就情识说。】
末后这一句话很重要。所以佛菩萨是无尽的悲心。为什麽?看到这些众生迷惑、造业、受报,他看得很清楚。『救度众生,五教不同』。由此可知,佛无时无刻,不在...(净公上人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第二十四集) 1989/1 台湾华藏讲堂 档名:04-03-0024》)
...生的祖师大德留下来这些注疏,像这个注解,清凉大师、宗密大师能够流传到后世都是宗说兼通。如果只是有说通,没有宗通,他可以蒙蔽一代的人,他不能蒙蔽后世的人,他的那些着作必定被后人淘汰掉,不能够流传下来,这是一定的道理。说得虽然好听,没有内容,像那个报纸上的文章,你看了一遍,不想看第二遍,你还能把它流通吗?好的文章,念一百遍、一千遍,永远念不厌,那个文章会流通得下去,宗说旨趣就在此地。所以佛法所贵的是修行,也就是贵的是宗,禅家重视,教下重视,念佛的人也不例外,也非常重视真正修持的功夫。如果你只是念经、念佛,而忽略了修行,这不能往生的。
我想每位同修都知道,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一万个念佛的人当中,真正能往生也不过三个、五个,不成比例。原因在什麽地方?那些人是不是没念?念了,天天拿着念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那裡大声大叫,正是古人所讲,喊破喉咙也枉然。为什麽枉然?他没有修行。我念阿弥陀佛还不是修行?念阿弥陀佛不是修行。怎麽说念阿弥陀佛不是修行?念阿弥陀佛,还照常搞是非人我,还照常搞贪瞋痴慢,他修什麽行?没修,这个没有用处。所以要晓得那个会念佛的人,他这一声佛号是修行;不会念佛的人是自欺欺人,他念这个佛号,自己骗自己又骗佛菩萨,他干的是这个事情,这样的人怎麽可能往生?
那我们就要问,什麽叫真正的修行?先要了解什麽叫做行?行是行为,行为错了把它修正过来叫修行。所以修行是修正行为,行为无量无边,佛法把它分为三大类,身、语、意分做三大类。身就是身体的造作,一举一动,口是言语,意是思想、见解,归成这三大类就统统都涵盖、都包括了。行为之表现,中国儒家把它归纳为五伦十义: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把我们人对这个社会的关係也统统包括了。我们面对的这些社会大众,我们是什麽身分,这要清楚。对子女,你是父母的身分;对你的父母,你是子女的身分;对兄弟姊妹,你是兄弟的身分;对于你的长辈、领导的人,像公司行号的老闆、领导的人,那你是被领导的身分,被领导是臣;你是个小主官对你部下,你是君的身分。哪一种身分应该要做哪一种的义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友有信,你有没有想到这问题?我对哪一个人应该要用什麽样的心态?要用什麽样的态度?什麽样的礼节?这都是行为。行为错了,行为不当了要及时修正,这叫修行,这是我们讲世间法。
出世间法比这个更要殊胜,更要精细得多,标准也提...(净公上人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第八十九集) 1989/1 台湾华藏讲堂 档名:04-03-0089》)
...得感应,而且感应很快,很显著。前面实在讲得很多,我们身体有病痛,不健康,毛病很多,如何把它去掉?修清净心,只要清净心得到了,什么病痛都没有了,什么毛病也没有了,这实在!现在我们这个世间真的很可怜,我们所吃的东西、喝的东西都有毒,蔬菜都有农药。从前李老师讲,现在人生活跟从前人不能比,从前人吃的真的有色香味,现在三餐服毒。天天服毒,大概肠胃有了抗生素,有了抗体,还能应付,但是诸位要晓得,日久天长,毒素累积在那里就变成病毒,慢慢累积就变成病毒,病毒一发作这就没救。什么方法解毒?大慈悲心。你真的有大慈悲心,什么样的毒到这儿来都化解掉,不要去找解毒药。清净心、大慈悲心是最好的解毒药。我们看诸佛菩萨吃毒药他都不怕,他也没有去找解毒药,到他那里自然就化解,就是慈悲、清净、慈悲,我们要养这个心。
【发大悲心,广修六度,利益众生。】
这都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统统都是。「多读大乘,解慧增明」,多读大乘经,开智慧,「增长戒定」。夏莲老净语教人,夏莲居老居士他自己编了一个小册子叫《净语》,实在上就是莲老的法语,这个小册子我们都印出来了,流通很广。
【教人持戒、念佛、看经论,察过去习毋自欺。正是此意。】
教我们要持戒念佛、要看经,要知道自己的过失,知道自己的毛病习气,知道之后一定把它改正过来,这叫真正的修行。
【本性活活泼泼地,无相无不相。】
无相是从体上说的,本性之体没有相,本来无一物。它能够现相,现相是清净性体起作用,起作用能现相,所以无不相,无不相就是有相。
【经云不住色等,又云生心,以示发菩提心者,不应住於尘相,非令心如死水也。】
这一段的开示很重要,有很多修定的人错了,认为什么?定中的境界,一念不生了,那就叫定,那个错了。佛法里面讲一念不生,是讲妄念,妄念不生,他有正念。一念不生的时候,一个妄念都不生,他还有正念,可见得他不是没有念,他有正念,正念不是妄念。正念是什么?正念是无念,无念就是不执著的念,一切都不执著,那个叫正念,不是没有念;没有念,外面相就没有了。相从哪来的?相从念头生的。佛在大经里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没有想,哪来的相?十法界都是从心想生的,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从心想生的,想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现前,一切法从心想生。所以,不可以叫心如死水,心如死水那叫无想定,无想定实在讲也很难修,修成了之后,他的果报在四禅,...(净公上人金刚般若研习报告《金刚般若研习报告 (第二十六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9-23-026》)
...容易!所有法门里面比较起来它最容易,你不要太看容易了,太看容易了,这一生去不了。跟其他法门比较,它是最容易。实实在在讲,也要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你这个念才相应。还有世缘放不下,还要摆在心里,那个念佛没用处的,一定要放下,一定要一无所住,我们往生真有把握。这个事情说难不难,说不难很难,为什么说难、不难?世间之事只有一桩事真的难,佛也讲难,「求人难!」那是真难,不是假难。这个事情不求人,求自己!自己肯就不难,自己不肯那就难,这不是求人的事情。我们当初接触到佛法,知道佛法这么好,可惜没有人宣扬,真正可惜!许许多多学佛人问他,佛是什么?不知道。你说这个多遗憾!为什么会造成这个样子?宣传的人太少了,我们自己才发心出来干。我不发心,劝别人发心,别人不答应,别人不肯;劝别人不行,只有劝自己,自己来干。真正明了佛法的好处,真正知道这个佛法能够利益一切众生。我们不知道,那没有话说,真的知道了,就有责任要来弘扬,要把它发扬光大。不知道,那没事情,与我们不相干;知道而不做,我们天天念回向偈岂不是自己在骂自己吗?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打妄语!念一遍就打一次妄语,那个心多难过,那个心跟刀割一样,这叫自己骗自己,自欺欺人!我们还说是在做功德,一天到晚都在造罪业,都在欺骗众生、欺骗自己,欺骗诸佛菩萨,干这个事情;一点惭愧心都没有,还自鸣得意,你说这怎么得了!所以劝别人不行,求别人不行,回过头来自己发心,自己认真努力去干,拼命去干!想想佛在因地修行,受多少折磨、多少苦难,「为求半偈,剥皮为纸,析骨为笔。」你想想那种舍身求法的精神,我们能做到吗?叫你读经,多读两个钟点,「累死了,我疲倦了,我受不了!」他就受不了。这还没割你的肉,没剥你的皮,你都觉得受不了,你能成菩萨,你能成佛吗?
读经要向这些地方去体会。所以读了经之后,我们真正生惭愧心。读《无量寿经》,你们念到法藏比丘信解明记,我为什么没有?我跟他没两样,他能具足信解明记,我也应该有!我的信解明记到哪里去了?被业障障住了。什么业障?天天打妄语是业障,天天自欺欺人是业障。「我没打妄语!」没打妄语,那个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就是打妄语。不给你说穿,你不知道,还以为我每天念佛回向,还做了好多功德。我给你一说穿,才晓得打妄语,哪有功德!说明什么叫菩提心,就是一心一意念佛求往生也是大菩提心,与金刚般若 决定不违背。
【生心时即是无住时,无住时即是生心时。】
这两句话完全是事实真相。我们举一个现成的例子,我们在这里讲经,我在这里讲你们在听,我讲你听都生心,我讲的时候生心在讲,你们也是生心在听,专心在注意听,这是生心时;生心时就是无住时,我说而无说,说没有作意去说,没有去想想我要怎么说,那就著了相,说是自自然然吐出来的,没有一丝毫意思在里头,这就说跟无说合成一。你们听也要听而无听,无听而听,你才会开智慧。你要听,把我这些话牢牢的记住,糟了、完蛋了,你住了相。你要能够听而无听,无听而听,生智慧。为什么?清净心。听了没有住,这前面讲「不应住法生心」,法尚且不能住,何况非法?不能住,你听经就会开悟。
我这几十年讲经说法,入这样的境界不少年了。最初学讲经的那几年,那是作意,到以后都没有了。我讲东西没有讲稿,从来没有准备,这里是还有个经本摆在...(净公上人金刚般若研习报告《金刚般若研习报告 (第五十三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9-23-053》)
...宗祖师大德们所说的,都是悟了以后,从相上见到性,这是见性的话。从性上讲一切皆如,无有一法不如。一切皆是佛法,无有一法不是佛法。
【是之谓一切法皆是佛法】
所以生活怎么不幸福?怎么没有趣味?怎么不快乐?法喜充满,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心清净,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永远保持一个清净心,这是觉悟人的生活。觉悟的人就是佛菩萨,佛菩萨的生活。必须要知道,所有一切忧虑牵挂都是妄想。我们同修当中,有不少是经商的,现在所谓商场如战场,一天到晚在动脑筋,怎么去赚钱,生活过的苦得不得了。跑来问我,我说:自讨苦吃!假如你动这些脑筋真的会赚到钱,诸佛菩萨都拜你做老师。佛菩萨做不到!你所有那些妄想全是妄想,你命里面有财富,该来的照来,不该来的动什么样的脑筋也得不来。小偷命里该发财他偷得到,要不然他偷不到。我去偷怎么偷不到?佛跟我们讲得清楚,财从哪里来?财布施来的。布施是因,财富是果报;聪明智慧是果报,法布施是因;健康长寿是果报,无畏布施是因。人能够修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他得的果报就是财用绝不缺乏,聪明、智慧、健康长寿是这么得来的。你不肯修,你怎么会得来?以为打妄想就能够得来,这是自欺欺人,没有这回事情,在佛法讲无有是处,这都是迷惑颠倒。念念为为利益一切众生,利益众生就是利益自己,你利益众生大,就是利益自己大。如果反过来,念念为利益自己,而不肯利益众生,你的福报很有限,享完就没有了。你没有继续再修,你所享的福是过去生中所修的,是余福。后面这一条说得好,说得很清楚。
【世出世法,皆是缘生。】
这句话我们特别要注意到的,出世法,不要认为世间法是缘生,出世法也是缘生,所以佛才教给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金刚经》前面读过,法就是佛法,佛所说的一切法也不能够执著,执著就错了。法有用处,我们有智慧去用它、去受用它,决定不能够执著它,决定不能够占有它。为什么不能占有?因为一切法无实,你怎么能占有?为什么说可以受用?因为一切法无虚,可以受用。不可以占有,不能据为己有,要与一切众生共享,这个人就觉悟,这个人就有福报了,我有福与一切众生共享。所以,世法、出世法都是缘生。佛菩萨出现在世间,示现在世间,像世尊八相成道是缘生,四十九年说法也是缘生。
【观其不异之性,不变之体,则一切皆是,诸法一如矣。】
所以你从性上去看,从体上去看,那就皆是佛法。
【...(净公上人金刚般若研习报告《金刚般若研习报告 (第七十六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9-23-076》)
...一分诸法如义。本经里面所说的,非一非异,无实无虚,这个境界你能够契入一分,这是法身大士。怎样才能够入这个境界?
【必须尽歇狂心,一念不生,而后可耳。】
这是难处!尽歇狂心是《楞严经》上所说的,狂心是妄想。「一念不生」必须把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也就是说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平等法身,诸法如义,才能够现前,你才能够契入少分。如果妄想分别执著还在,还是那么多,甚至於一天比一天增长,那个没有用处,这个事情难,真难!不少人以为佛法自己修学得很不错了,以为自己妄想分别执著都没有了,可是在他的心念、言谈、举止当中,我们看得出来,妄想分别执著十足的存在,没有减少几分,哪里谈得上功夫!诸位必须晓得,或者也说:「他理懂得了,他放不下!」你们觉得这个话说得对吗?有些人点头不错,很对!其实完全错了。正是因为理没通,所以他放不下;理是看破,看破哪有不放下的道理?没能放下,换句话说,根本就没有看破。那些道理,不过是在佛经、古来祖师大德口里,所谓是道听涂说而已,自己没有丝毫的领悟。他如果有领悟,哪有放不下的道理?他领悟一分决定放下一分,领悟二分决定放下二分,放不下是没入境界。这一点要清楚、要明了,才不至於自欺欺人;欺人还罢了,自欺亏吃大了,自己欺骗自己,完全不知道。这一桩事情《金刚经》的确帮我们很大的忙。这个经要常常读诵,常常去体会,真的帮助你看破,帮助你放下,也就是帮助你过诸佛菩萨的生活。
【度尽众生而不著相,非说一生不度,而为断灭相。】
这是再次为我们提示,度众生不著相,不是说一个众生都不度,那就错了。一个众生都不度,你就著了非法相,你著了空相,还是著相。度众生是不著空,不著相是不著有,空有两边不著,这才是正义。怎么可以说一个众生都不度?没这个道理,那是完全错了,那就是经上讲的断灭相。明白这个道理,就要能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行布施时,不应住相,并非不行布施,而成断灭相。】
再举一个例子。布施在哪里行?就在生活当中行,在工作当中行。我们每天从早到晚,我们的生活为一切众生,这就是布施。我们无论从事於某一种行业,都是为了服务社会大众,那就是布施。我每天想这些事情,意业布施;我每天做这桩事情,身业布施;我宣导这些事情,讲解说明这些事情,口业布施。身语意三业都在修布施。布施不著布施相,这是三轮体空,你明白这个道理,持戒不著持戒相,忍辱不著忍辱相,精进不著精进相,那就是波罗蜜,那就是两边不...(净公上人金刚般若研习报告《金刚般若研习报告 (第九十七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9-23-097》)
...神还能治,真的一治就好。有没有呢?有。你问我相不相信?我相信。为什麽鬼神一治就好?说实在话,那些病都是鬼神在作祟,你去找他,他一下就把你治好,你就相信他真灵。实在讲你没病,鬼神作祟叫你生病。为什麽鬼神会找你麻烦?你心不清淨!如果心地清淨,鬼神沾不上边。
真正念佛人以至诚心、清淨心念佛,经上讲得清楚,四十里范围之内恶鬼恶神都不敢接近。这是你自己身心清淨,阿弥陀佛和诸佛菩萨威神加持,鬼神不能接近。换句话说,鬼神还常常接近你,这是很大的耻辱。也就是说,你学佛一点功夫都没有,连鬼神都瞧不起你,你的佛号怎麽念的?真正念佛人,鬼神怕,不敢沾你的边。你天天念佛,鬼神还捉弄你、戏弄你,跟你开玩笑,糟糕不糟糕。原因在那裡?实在讲,是你学得不如法。把经典裡的教训认真去做,就是「如法」。只是口念,心裡还有怀疑,就「不如法」;心裡还有攀缘,就不如法。换句话说,对于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放不下,还有贪瞋痴慢,还有是非人我,就不如法。因为你虽然念,天天念经,也念佛号,与「清淨平等觉」五个字丝毫不相干,那没有用,白念了。所以诸位一定要记住,每天读经,每天念这句佛号,就是要把自己的「清淨平等觉」念出来,决定不自欺欺人,这才是真正念佛人。
「一心」非常重要,经上教我们修行是「一心称念」,修学的目标是「一心不乱」。我在讲《华严》的时候也提示同修们,一心是能入,一真法界是所入,能所不二。什麽人在一生中就证入一真法界?念佛人!念佛人往生淨土,一生入华严世界,就证一真法界。
『结得大愿』,这一句就是法藏圆满的成就,大愿就是后面所讲的四十八愿。『精勤求索』。「精」是精进,「勤」是勤奋不懈。法藏的求索,是为一切众生作最殊胜的增上缘,不是为自己。『恭慎保持』,「恭」是恭敬,「慎」是小心谨慎,保持不失,就是后面经文讲的「从容中道」,欣欣不厌,没有丝毫疲厌。『修习功德』,要认真去做,十方诸佛刹土裡一切善因要修,自然得一切善果。一切恶因要断,自然西方世界就没有恶的果报。不但没有恶报,经上讲得很清楚,连恶名都听不到,那有恶事?所以要认真的去修习功德。「修」是修正,「习」就是实习,要在生活中做到。『满足五劫』。接受老师教学之后,又用五劫的时间来修行,这都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们要有他的精神、他的方式,努力修学,我深信这一生人人都能上上品往生。
于彼二十一俱胝佛土。
『俱胝』是古印度数字的...(净公上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佛说大乘无量寿》)
...』,这是修行人一生日常生活行为之总纲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一切众生接触,应该要怎样做,佛教我们六大纲领,我们要遵守,要照做。菩萨无量无边的行门,归纳起来就是这六大类,每一类的细行都是无量无边。
第一、布施。布施就是真正的放下,也就是捨。要捨,要放下。佛为什麽教我们捨,教我们放下?你要不肯捨,不肯放下,就是贪,贪是一切烦恼的根源。佛说无量无边烦恼,归纳为一百零八类—百八烦恼。我们的念珠一百零八颗,念佛就是要断百八烦恼,对治百八烦恼,是这个意思。一百零八类讲起来很麻烦,所以在《百法》裡,天亲菩萨再归纳成二十六类:六个根本烦恼、二十个随烦恼。二十六个还麻烦,一般讲经只讲六个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恶见。这六条还可以归纳,变成三个:贪、瞋、痴,称之为三毒。三个还可以归纳成一个,就是「贪」。所以,无量无边的烦恼,确是从贪生出来的。佛知道这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所以菩萨行门第一是布施。
布施就是对治贪烦恼的,这一帖药是针对贪欲的,你就晓得布施的重要。布施不是别人佔我便宜,是把自己的贪烦恼断掉,一定要认真去做。事上不做没有关係,心上断就好了。理论上讲没错,是不是真的能断得掉,不能自欺欺人!所以在事上真正要捨,真正要放下,目的在恢复自性清淨。
布施的功德很多,不要害怕布施财富,明天生活怎麽办?所以佛教我们布施,我们总衡量衡量,自己有多馀的,才布施一点,还得储蓄一点。这都是放不下,做得不够彻底。换句话说,贪毒断不乾淨,只是去了一点点,馀毒还在。如果根本没有除去,那就坏了。所以真正聪明人,真正有善根福德的人,定要把贪毒连根拔除。对于世间功名富贵、名闻利养,捨得乾乾淨淨,丝毫也不沾染。生活所需,生到这个世界就有一分福报,这个福报是你与生俱来的。你命裡不该饿死,决定饿不死;命裡该饿死的,给你一座大金山,还是会饿死。
我常常教人学佛,先把《了凡四训》念三百遍。为什麽?相信因果报应。命裡有的,决定有,丢都丢不掉。命裡有一百万,今天这一百万我布施了,明天它又来了,来的时候总会带一点利息,会多一点。这个我很有经验。我二十六岁学佛,章嘉大师传授我这个方法,我就如法奉行,我不怀疑。现在来的福报愈来愈大,动个念头,事情就能圆满,就能成就。现在世间人常讲的「心想事成」,我的确心裡一想,事情就成了。实实在在讲,原本我是没有福报的,我二十六岁开始学佛,照中国的算法,今年四十...(净公上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佛说大乘无量寿》)
...好。他的殊胜从那儿来的?就是从清淨、平等来的。
这两句经文要牢牢的记住,顺境裡不起贪心,也就是面对五欲六尘,面对财、色、名、食、睡没有贪心。处逆境时没有瞋恚心。无论顺境、逆境,一切境界清楚明瞭。如果不清楚,不明白,人愚痴,就会煳涂。有些人觉得奇怪,好像很多事情我都知道,问我是不是有神通?我没有神通。事事不知道就是愚痴,要样样都晓得。过去的要晓得,现在的要晓得,未来的也要晓得;对自已的要晓得,对别人的也都晓得。其实,这事情不难,只要心地清淨,观察入微。俗话说,人看多了,事看多了。看相算命的,天天看人,所以一接触,一看相貌、表情,再从你的谈吐,甚至于你的声音,大致情形就都知道,这些都是从经验中得来的。如果能再多念一点书,那会更正确,读书是学问。基于学问与丰富的经验,所以往往能观察判断得很正确,不会错误。所以,瞒人只能瞒愚人。世间一个有学问的人,你想瞒他都瞒不过,更不要说修道的人。纵然不常在一起,第一次见面几分钟,他就能正确的判断这个人一生的命运、前途。浅而言之,这就是学问,就是经验。瞒人的人把别人当成愚人,自以为聪明,你们是傻瓜,我瞒你。其实傻瓜是谁?傻瓜是自己,他是瞒不到别人的。自欺欺人,这才是愚痴,是贪、瞋、痴三毒之一。
「欲」是欲望。人都有欲望,欲望于修道是很大的障碍。欲望总不外财、色、名、食、睡五欲。佛法裡的名闻利养,也一样是欲望。『少欲知足』。欲望要减少,愈少愈好,你的障碍就少。少到什麽程度?吃得饱,穿得暖,有一个小房子可以遮避风雨,足够了。不要多求,多欲之人,苦得不得了,是个可怜人、愚痴人。欲望减到最低限度,才能『一向专志庄严妙土』,也就是「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没有欲望,凡事就简单、容易,他才真能做到人与人之间以真心相待。以感情接触人、事,就麻烦大了。
何谓真心坦诚?真心是一切妄念都没有。你来找我,我将真言告诉你,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只有这一句话是真话,真心利益你。其他的都是废话,都是假话,都不是真的。只有一句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只有忆念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方为正念、正思惟。换言之,其他的都是妄想。妄想、执着不能再搞下去,否则将没办法了生死,没办法出三界。所以,许多人写信给我,我都不回。为什麽?无非都是杂心閒话而已。
这一次我在温哥华,金石家陈风子老居士为我刻了十几个图章,以后有人给我写信,我在名信片上盖个图章,寄给他就行了。...(净公上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佛说大乘无量寿》)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一八卷
...智慧、圆满的德能,才有能力救度一切众生。我们救度一切众生,帮助众生都来不及,怎麽可以去恼害一切众生?我们可以从这些地方真正体会到,恼害众生是最大的业障、罪障。造罪业!障碍一切众生的善法,使一切众生生烦恼,这是造极重的罪业。有人令我烦恼,我忍耐,决定不教对方生烦恼。学佛人就是学这个。绝对不能说,人家害你,何不报复?对世间人而言,报复是人之常情。佛法不是如此,佛法决定不报复。
佛法是一切苦难自己承当,一切功德、幸福与一切众生共享。先把心量拓开,我们的心跟佛就有点儿相应,有点儿像。心不像佛心,愿不像佛愿,是决定修不成功的;纵然行像佛行,也是装模作样,是假的。佛法是心法,着重在真心,着重在真诚。所以,『志愿无倦,忍力成就』是非常重要的修学纲领,一定要牢牢的记住。
向下经文皆就日用事相上讲,依着原则、原理,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世、待人、接物,应该要怎麽作法。所以,本经有「教、理、行、果」四义。教是教导,佛教导我们。理是理论。行是教我们去做。果是成就,也就是将来所得到的好处,所得到的真实利益。这一段是「行」经,教我们怎麽做。我们念了,听了,学了,若是不去力行,一点用处都没有,只是自欺欺人罢了。自欺欺人罪恶极重,纵然口裡念经,一天念十遍、二十遍,也没有什麽功德。将来该堕地狱,还是堕地狱;该变饿鬼,还是变饿鬼。佛法重实践,要真实的去做,这样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同修们读诵本经,要仔细去体会,去观察。首先要把它念熟,熟了之后,随文作观。随文作观是修行,就是依着经文、经典的教训去做,句句都要做到。换言之,把经典变成自己的思想、行为。自己的思想、行为就是《无量寿经》,你就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决定往生。本经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保证书,也是我们一生成佛的保证书。但不是念念就能成佛,要做到!做到,念经、念佛才能往生;做不到,不能往生。
为什麽李老师说,「一万个念佛人只有三个、五个往生」?因为大多数人虽念佛,口善,但不晓得怎麽做。我先教你念经,经念熟了,以后念这一句佛号,就自然想到经中的教训,想到自己的处世、待人、接物,无论那一种环境、那一个场所,都知道应该怎麽做,这就对了。以一句佛号提醒自己,与弥陀同心、同愿、同德、同行,这才真正修淨土,心淨则土淨。
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无有虚伪谄曲之心。
在前一段中,特别强...(净公上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佛说大乘无量寿》)
...什麽我们念佛,纵然很勤快,没有感应,不能往生,道理就在此。这是「至处智力」。我们读佛经,佛在经上讲得很多;自己虽然没有这个能力,真正深信佛语,知道佛决定不欺骗我们,佛讲的修因证果,我们也能理解几分。
第八、「宿命智力」。正如本经四十八愿以及经文裡,世尊介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即使是下下品往生,他们六根的能力几乎跟佛差不多。他们天眼洞视、天耳彻听、他心遍知,宿命的能力当然也是究竟圆满。对于法界每一位众生,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乃至于无量劫前的业因果报,没有一样不晓得。无量劫来在六道裡轮迴,每一次捨身受身,是什麽名字、生活状况、寿命长短、富贵穷通,他都清楚。这种能力称「宿命智力」。
我们很煳涂,自己不知道,以为别人也不知道。同修们念《无量寿经》,心裡害怕不害怕?若不害怕,念此经没觉悟;觉悟的人怎麽不害怕!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数不晓得有多少?经上说,「非以算计譬喻之所能知」。那麽多的人,他们的眼睛看到我们,耳朵听到我们,我们在说悄悄话,他都听得清楚。这怎麽得了!我们有什麽事可以瞒人?心裡动恶念,人家早就知道,这才是真正恐怖。这麽多人,这麽多眼睛盯着你,还敢做坏事吗?以为别人不知道,就是自欺欺人。这是自欺欺佛,不是欺普通人。欺人都有罪过;欺佛,还有救吗?自欺欺佛,自欺欺菩萨,这样的人决定不能往生,造作的罪业很重。所以,真正修淨业的人,心一定清淨,身心清淨,境界清淨。不欺骗自己,不欺骗佛菩萨,念念感得佛菩萨护念、诸佛菩萨保佑。这是经上讲的「惠以众生真实之利」。读了本经,还要做自欺欺人的事,就不得了,罪过就太重。
别人怎麽样,不管他。「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决定不要看别人过失;要看自己,才重要。因为别人的功与过与我不相干。他不能代我往生;他堕地狱,我不会跟他堕地狱,与我不相干!要紧的是自己。我自己心行怎样能跟佛相应;怎样能跟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相应,这是大事,是第一要紧。其他的,说实在话,与我们都不相干。我们从此处能深深体会,佛为谁讲这一部经?为我一个人讲的,我应当接受。这就对了!这也是事实,确确实实是为当机者所说。今天我们欢喜接受这部经典,我就是这部经的当机者,这部经就是佛为我说的,不是为别人说的,我要奉行。别人奉行不奉行,与我不相干。用这样的心态接受念佛法门,我们这一生才有真正的成就。
第九、「天眼智力」。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天眼洞视。尽虚空遍法界,极其微细之物,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甚至现代高倍显微镜看不到的,佛能看到,这是真的。显微镜能看得到微生物。佛讲,在一毛端裡转大珐輪,显微镜上看不见。在一个毛端上,有无量无边的大千世界,佛的天眼可以看见。所以,这些机械比不上天眼。这不是比喻,是事实。我们生生世世不管在那一道,佛都看得清清楚楚。每一个往...(净公上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佛说大乘无量寿》)
...过中不食是持斋。持斋的功德是修清淨心,对于「修定」有很大的帮助。中国世俗讲究「养生之道」,很懂得饮食,所以早晨吃得好,中午吃得饱,晚上吃得少。出家修行人,晚上根本不吃;静坐用功的时候,心地格外清淨。生理可以帮助心理,真正功德意义在此。但每个地区时差不同,台北的晚上,美国是白天。因此,持午在每一个地区要认定当地的「日中」;可是旅行的时候就很麻烦,时差算不准。
我们必须懂得,佛制定「持午」这一条戒律,真正的精神、用意在那裡,然后才知道应该如何遵守。戒律条条都是活活泼泼的,不是死呆板的。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时间观念,也不需要持午。「持午」这个名词,西方世界人没有听说过,因为他们根本就不需要吃东西。我们日中一食,他们一食也不要,这是心地清淨到极处。我们为什麽要饮食?因为这个身体不是清虚之体,是四大五蕴和合之体。这个身体不乾淨,非常脆弱,时时要刻意保养。一不保养,就出问题,就坏了。身体就像一部机器,而且是很蹩脚的机器,很脆弱的机器。饮食是能量的补充,每天需要消耗这麽多的能量,若是不补足,就会出毛病。
诸位要懂得我的意思,就晓得「持午」不是每一个人可以学的;不要勉强,不要充面子,否则是自欺欺人。身体每天需要这麽多东西补充,补充不足,身体会坏。佛当年在世,出家的弟子日中一食。他们心清淨,身清淨,身心清淨,消耗的能源少。我们一天到晚胡思乱想,体力的消耗,百分之九十五都消耗在妄想上。佛与弟子们一天到晚都在禅定中,没有妄想。阿罗汉有妄想,但很少很少,所以他每天补充一点就足够。像汽车一样,它是辆省油的车;我们是耗油的车,不一样。耗油的车,若用省油的方式对待它,跑不了几天车就坏了。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不能跟自己开玩笑。看到人家持午,好像持午才算修行,不持午就不是修行人,错了!必须自己心地清淨,需要量少,自然就减少饮食。多吃是浪费,都排泄出去;身体所吸收的,只需要那麽多,这一点要明瞭。愈是需要用脑、用体力的时候,愈要注意营养。
最健康的食物不是色、香、味俱全的,那些不见得是健康的食物。健康的食物是简单、清洁。中国人讲求色、香、味,外国人不懂这些。外国人吃东西非常单调,天天吃一样的;中国人吃两餐一样的,就觉得吃不下,要变变花样。中国人跟外国人比较体力,确实不如外国人。运动场上就看到,打篮球,第一场的上半场,体力差不多;下半场,体力不够就输给外国人。所以,健康的饮食,并不是调...(净公上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佛说大乘无量寿》)
...晓得他说得并不过分。三福第一条,孝亲尊师、慈心修十善业,是世间法,不是佛法;第二福才是佛法。佛法从那裡学起?从「三皈」学起。我们有没有修「觉、正、淨」?如果这三个字都没有,则人家讲的就没错,台湾没有修行人,没有佛法!
真正修行人念念皆是「觉、正、淨」,觉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觉」是指心地清淨光明,觉而不迷;「正」是讲思想见解正确,没有错误;「淨」是身心清淨,淨而不染;不但心清淨,身也清淨。佛法修的是这些。这是三自皈,从这裡学起。没有三自皈,决定没有五戒;五戒十善是建立在三自皈的基础上。一些学佛的同修,专门见别人的过失,心怎麽能清淨,思想见解怎麽不邪?既然邪,当然是迷惑颠倒。他学什麽佛,修什麽行?他修的是迷、邪、染。已经迷、邪、染得够深,还唯恐不够,天天加速度的修迷、修邪、修染。这是我们真正要认清的,不能不觉悟。
佛法在中国有十个宗派,无量法门修什麽?都是修「觉、正、淨」。「觉、正、淨」圆满就成佛了。你只要认真修学,天天有进步,即是真正的佛弟子。凡是搞迷、邪、染,自称佛弟子的,罪过就更重。因为他冒充佛弟子,心口相违,心裡迷、邪、染,口中还说觉、正、淨,还搞这一套,自欺欺人(心与口不相应是自欺;还以佛法欺骗一切众生是欺人)。真正有智慧,真正明白人看得清楚,瞒不过他们。一般愚痴的众生会被欺骗;明白人不会被骗。
第三福是大乘人修学的基础。淨宗属于大乘。不但是大乘,古德推崇淨宗法门乃是大乘中的大乘,一乘中的一乘。究竟圆满的法门,当然要三福具足。第三福又以第二福为基础,可见没有前面的基础,第三福是决定得不到的。
第三福的第一句「发菩提心」;第二句「深信因果」。这一句我也跟同修们讲得很多。今天世间一般人,我们不说他,只说学佛的人信不信因果?很少人真信!口裡信,心裡却不相信。因为心裡如果真正相信因果,他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一定很谨慎。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依然是破戒,依然造一切罪业,怎麽会相信因果?他不相信,就没法子。
此处所说的「因果」不是普通的因果,是成佛的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是说无上殊胜的「因果」。许多菩萨都不知道。这是指本经,实在讲就是指念佛法门。因此,此地讲「饶益有情」,真正做到饶益有情,就是把这个法门、这部经典,以善巧方便介绍给一切众生,劝导一切众生依教奉行。这样做,饶益有情,你就百分之百的做到了。
介绍其他法门给一切有情,虽然也是饶益...(净公上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佛说大乘无量寿》)
...望我们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没有两样。这个「没有两样」是指人心。极乐世界人心清淨,希望我们这个世界,每一个人心地也都清淨,心淨则国土清淨。
『普念度一切』。「普」是普遍、平等。如果我们的心有高下就不平等;有好恶也不是普念。一定要以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看待一切众生。将念佛殊胜、微妙的第一法门,诚诚恳恳的介绍给大众,希望大众都能觉悟,都能信受奉行。
『各发菩提心』,弘法利生目标就在此。我们到处将经本送人,最近我们又印了一万本,是小的摺叠本。将这经本送到各地方,送去了还怕人家不懂,所以我还要到那裡去介绍,讲解,让大家明瞭,欢喜信受。这就是现代人讲的,到处去作秀,表演。后天我要到美国去作秀,去介绍,希望彼国大众真正觉悟,依照这个方法修行,稳当、可靠,一生决定成就。
『捨彼轮迴身』。决定超越六道轮迴,了生死出三界。『俱令登彼岸』。「彼岸」指西方极乐世界,一定可以达到。不依照这个法门修学,就困难,就只是想像而已,决定做不到。
《金刚经》好!我也讚歎,过去我讲过好多遍,而我为什麽不学?依《金刚经》修行,想想自己做不到。要破四相,我四相破不了。这不能欺人,更不能欺骗自己。自欺欺人,那裡是智慧,那裡会有成就?一定要知道事实真相,特别要认识自己。人贵自知,要知道自己是什麽样的根性、什麽程度,在一切法门裡,那一个法门能走得通,真正能成就,就选择这个法门。很高、很妙、很殊胜的法门,我们学不到,做不到,只好捨弃。佛跟我们讲得很明白、很清楚,「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我们心就安定。选择自己容易修行的法门,就不会错。
「彼岸」有两个讲法:一是摆脱生死轮迴;一个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真实的彼岸,的确不容易。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二者全都得到,就入这个境界,所以这是不可思议的法门。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好处说不尽!
奉事万亿佛。飞化遍诸刹。
这一种好处,实在是我们梦寐希求,而求不到的。我们一生当中,见一尊佛的机会都很淼茫,怎麽可能『奉事万亿佛』?「万亿佛」不是数字,是指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一切诸佛,我们都有能力去恭敬、讚歎、供养、闻法,而且每一天都去。怎麽去?分身去。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有能力化现无量无边身。
我们在《高僧传》中看到,真正修行得道的人,同时能分五百身。有一位印度高僧在中国弘法,要返国时,有很多居士、长者们为师饯行,邀请法师到家...(净公上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佛说大乘无量寿》)
...宿众生」。「星宿」就是星球。三千大千世界星球之多,也不是一般人能计算得出的。这些星球上的众生,目犍连有能力「于一昼夜,悉知其数」。只要二十四小时,他就能把三千大千世界裡的众生数目计算出来。目犍连有这种能力。
又以比喻说,「假使十方众生,悉成缘觉」。缘觉的地位比阿罗汉高。「一一缘觉,寿万亿岁」,有这麽长的寿命。「神通皆如大目犍连,尽其寿命,竭其智力,悉共推算,彼佛会中,声闻之数,千万分中不及一分」。这是极其形容西方世界声闻众之多,没有人能算得出来。如果再加上菩萨众,再加上天人众,我们就能体会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数,确实是无法计算的!
极乐大众不可思议的能力,在「大士神光」一段经文中看出,与弥陀本愿完全相应。只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彼佛国中,诸菩萨众』。声闻也是菩萨,人天也是菩萨,彼土是菩萨法界。从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到实报庄严土上上品往生,皆是菩萨。他们的天眼皆能『洞视』,尽虚空遍法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要想瞒过他们,是不可能的。
『彻听』是天耳通。我们说悄悄话,不让第三者听到,西方极乐世界所有的菩萨,没有一个听不见的,能骗谁?由此可知,欲欺人者实是自欺。西方世界这麽多的菩萨众,没有一个能瞒过,没有一个能欺骗的。『八方、上下』就是十方。「去」是过去;「来」是未来。过去、现在、未来,是讲时间;十方是讲空间。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众生的一举一动,他们看得见;细声小语,也听得到;连起心动念他们都知道。
『诸天人民,以及蜎飞蠕动之类』,此句指十方世界的六道众生。『心意善恶』。起心动念,是善是恶。『口所欲言』。口裡说些什麽,他们全都知道,乃至我们什麽时候度脱,什麽时候超越六道轮迴,什麽时候『得道往生』。「道」指「一心不乱」,指「功夫成片」。取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资格,他们都知道,没有一样不晓得。所以,把这两段经文合起来看,真的是令人寒毛直竖。
我们住此世间能欺骗谁?只可以欺骗愚痴之人。诸神、菩萨、天地鬼神,无法欺骗!所以念佛人要想这一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一段经文要多念几遍,要真实体会,知道事实真相,决不敢起一恶念。尽虚空遍法界,诸佛菩萨天地鬼神都已见闻,岂止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是「心淨则土淨」。告诉诸位,决不是经念得多,佛号念得多就能往生。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念佛人为什麽有的往生,有的不...(净公上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佛说大乘无量寿》)
...说老师宣布只讲两年就不再讲,问这话是什麽意思。我说,老师的意思是两年以后他就往生。果然没错!两年后他往生淨土。
一般人预知时至多半是在一个月、半个月之前,长的大概是三个月,两年前预知的很少见。六祖惠能大师往生是在一年前宣布的。李老师是两年前宣布的。他念佛功夫如何?我可以告诉诸位,他是功夫成片的上品,他没有到一心不乱。我跟他十年,他的境界我很清楚,上品功夫成片能做得到。人人都可以做到。为什麽说他未到一心不乱?如果是一心不乱,对于一切事的处理决定没有丝毫的错误。因为他的智慧德能恢复,也就是六种神通恢复,天眼、天耳、他心、宿命通都具足。「事一心不乱」是圆七信位菩萨。李老师没有展现通智的能力,证明他还没有达到事一心。念佛念到事一心,等于证阿罗汉果,我们坐在此处,楼下几层人们的活动,都看得清清楚楚,地是透明的,这就证明你得「事一心不乱」。由此可知,一心不乱是很难的,不容易得到。
「功夫成片」则人人都可以得到。「功夫成片」往生凡圣同居土,所谓「万修万人去」,就怕你不肯修;要是肯修,没有一个不成就的,这是「自度」。没有到这样功夫不可以称自度,往生若没有把握就不算自度;要真有把握,绝不自欺欺人。只要依教奉行,老师教我们做的,我们都能做到,就有把握。
我跟大家宣布过,古德讲三辈九品很难懂,我有一个新的讲法,我是依《无量寿经》讲的。如果我们把《无量寿经》的教训,每一句都百分之百做到,就能上上品往生。百分之百的做到,你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做不到百分之百,能做到百分之九十,就得上中品往生。做不到百分之九十,可以做到百分之八十,就得上下品往生。如是递减,减到下下品往生,也要做到两成。换句话说,如果依此经典教训连两成都做不到,即是与阿弥陀佛结了善缘,这一生未必能往生。等到下一次再得人身,再遇到这个法门,再继续起修。
真正发心,要想脱离轮迴,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我教你们读经,有两个目标:第一、把妄想执着念掉。不念经就打妄想;念经就不打妄想。第二、把佛的教训记住。念熟,都记住了,在日常生活中,起心动念就会想到,我的念头、言语、作法,有没有违背佛的教训,这就是教下的观行功夫;经要是不熟,就没有观行的能力。所以,经一定要熟,老师的教训一定要记在心头。我们读经是这两个目标。读熟之后要修行,就是要把教训应用在日常生活中,要努力做到,依经中说的标准修正我们的...(净公上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佛说大乘无量寿》)
...说这很难,心怎麽可能清淨?我说修清淨心,要把妄念去掉,把妄想执着去掉。他说,这些去不掉,每天都想,每个月要多少收入才能生活;这不能不想,是现实问题。所以,我劝他念《了凡四训》,先把《了凡四训》念三百遍。念明白了,就真的可以放下,不要想。不想,收支是那麽多;想它,还是那麽多。何必打妄想,何必想明天的事,了凡先生为什麽不想。世人不明真理,不明事实的真相,不明因果,所以他不能不想。若一切事理因果皆明白了,叫他想,他也不想。事实真相搞清楚,才能真正回心转意,一心修善。因此,学佛首先就是把事实真相搞清楚,这就是「看破」;看破之后自然会「放下」,放下恶念,放下恶行,不再造恶。没搞清楚,就看不破;看不破决定放不下,还继续不断造恶业,那裡会有好结果。这就是『不良之人』。「不良」就是不善。
『身心不正』的含义非常深广,下面举『常怀邪恶』为例。「邪恶」是指邪婬。『常念婬泆』,就是指邪婬。『烦满胸中』,「烦满」是指慾火,慾火在烧,『邪态外逸』。凡是邪婬,必然像佛在此讲的『费损家财』,家庭怎麽会和睦,怎麽会美满?家庭要兴旺,父兄要作子弟的模范,作榜样。儿女看到你这样的行为,不要以为他年纪小不懂事,那是自欺欺人。他是没有力量反抗你,心裡决定不服,不服就不孝。现在年轻,不觉得;老的时候,儿女不孝,到那个时候,现世报就现前,不要等来世。转眼之间,自己衰老了,儿女又不孝。儿女想想你从前所作的行为,对你不会尊敬。
自己真正接受佛菩萨的教训,心正、行正的利益之大,到年岁老了就晓得,儿孙贤孝,事事称心。因为有好的榜样在,邻里乡党、亲戚朋友都对你尊敬。德行不是一天树立的,是几十年树立起来的,晚年就收穫果实。年轻放逸,如果不是短命,晚年必定受苦报。所以,不要以为社会上发财的人很多;要看他的行持,财富能保持多久。能保持到晚年吗?靠不住。在这个社会上,国内、国外大家看得太多。有的中年衰败了,有的五十、六十岁就衰败了。好运走完了,想再起来,很不容易。三十、四十失败的,也许还有机会再起来。五、六十衰败的,精神、体力也都衰退,晚年的景象就看出来。这样的人在社会上很多。作大官、显赫的,在位时,不可一世;下台时,没人理他。特别是现在的社会,人都很现实,跟你往来是有利可图,利害之交。你的地位失掉、退休了,对我没好处,交情也就一刀两断,再不往来。人情之冷澹,比比皆是,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就不往来。不像古人讲道义...(净公上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佛说大乘无量寿》)
...。
能超越六道的,无量法门中,只有念佛往生一个法门。我想这部经讲完之后,我再把《观无量寿佛经》细说一遍,让大家对事实真相更清楚,更理解。清楚了,自然就会用功,就能体会念佛往生才是这一生中唯一大事,才明瞭精神、光阴之可贵,不敢浪费,不敢空过。现在因为不知道,不明瞭,一天到晚煳裡煳涂过日子。《观经》下三品往生说得很详细,都是造作恶业的众生,指的就是我们自己。经上讲得清清楚楚,如果不往生,一定堕在三途,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这件事情多可怕!
其四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两舌。恶口。妄言。绮语。
第四大段说妄语恶的业果。这几句经文虽然好懂,我们的警觉心依然不够。因为在处世待人时常犯,常常犯就是警觉心不够。『两舌』是挑拨是非,斗乱两头,是要这两个人不和,让这两个人斗争。小则使两个人变成冤家对头,这是你从中製造的,这个罪过很大;大则挑拨两国交战。所以,办外交要谨慎,好的外交官顾全两国人民的福祉,化解情结。用心不善的,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别人。换句话说,很容易产生外交上的磨擦,严重的磨擦就会引起战争,罪过极大。『恶口』是说话粗鲁,很难听,易与人结冤仇。『妄言』是骗人,自欺欺人。『绮语』是花言巧语,损人利己。《地藏经》上讲,造这种罪业,死了以后堕入拔舌地狱。这是「口业」之恶。
憎嫉善人。
对于好人好事,他看了难过、嫉妒、憎恨,想方法破坏,想方法障碍。
败坏贤明。
有德行有学问,有修有证之圣贤人,居此一方,自能移风易俗化导一方,为地方国家之宝。不能亲近护持,反加障碍、破坏,是五逆重罪之一,死堕阿鼻地狱,报得累劫愚痴,痛不可言。
不孝父母。轻慢师长。
为人子弟,孝亲尊师,尊崇道德,决不会造恶业。凡是造恶业的众生,心裡决定没有「孝敬」。由此亦能深深体会佛陀的教学,教的就是「孝敬」。孝敬扩充到圆满,就成佛。由此可知,「孝敬」才是世出世间圣贤之大道。圣贤功夫从这裡开始,还在这裡圆满。所以,佛在大经上讲,初发心便成正觉。就孝敬之道,方能体会佛讲这句话的意义。初发心,即是圆满;到成佛,依旧是圆满的。初发心的时候,心圆满;成佛的时候,心行都圆满。此乃圣贤大总持法门。不孝父母,不敬师长,自然是犯五逆重罪。
朋友无信。难得诚实。
我们自己要好好的想想以上四句经义,要多念几遍。若犯了其中任何一条,四句就全都犯...(净公上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佛说大乘无量寿》)
...些病重垂危的人,听听他的说话,他说看到某某人来了,某某人来了……,所说的皆是已经过世的人。他看到很多鬼魂来了,这些鬼魂是真的还是假的?确是真的。是不是他的亲人?不是的。《地藏经》上说得很清楚,这是冤家债主变成他的家亲眷属来诱惑他。如果现的是本人的面貌,他看到,决不会跟着冤家债主走。所以,这些冤家带上一副假面具来骗他,他很容易就跟他们走了;走了之后,面孔一转变,就跟他讨债,就要报复。家亲眷属不会再见面,经上讲得很清楚,死了以后各奔前程,各人造的业不同,纵然再见面,也不认识。再见面,已经改头换面,怎麽会认识,何况还有隔阴之迷。这是冤亲债主来报复,「诸恶绕归」,后悔莫及。
又其名籍。记在神明。
此二句与前面的意思一样。阿赖耶识裡落下恶的种子,天地鬼神没有不知道的。《太上感应篇》讲得很好,「举头三尺有神明」,不要以为自己起心动念没有人知道,天地鬼神确实都看到。天地鬼神的神通还小,你看《无量寿经》上讲的西方极乐世界,凡是往生的人皆是天眼洞视,天耳彻听。十方世界所有一切众生起心动念,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没有一个不看见。你骗谁?骗愚痴的众生可以,骗诸佛菩萨,就大错了!正是自欺欺人。所以,这一部经若真正能体会,真正能明瞭,则起心动念自然正大光明。我们可以跟西方极乐世界的诸佛菩萨相比,你心清淨,我也不输你,这样的人才能往生。如果相差悬殊太大,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也不能往生,古德常说「喊破喉咙也枉然」。因为心裡还有恶念,身口还造恶业,所以念佛不能往生。
殃咎牵引。
「殃」是灾殃;「咎」是罪过。自己造作的罪业在引导自己,这就是「业力」。业力引导趋向恶道。
无从捨离。
六道凡夫是恶业牵引着。念佛的人是愿力在引导着。有愿力,业力一定伏住。不可能业力与愿力同时起来,没有这个道理。比如明与暗,房间裡不可能一半明,一半暗。有明就没有暗,有暗就没有明,这是一定的道理。愿力是光明的;业力是黑暗的。所以,佛教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心、深切的愿力,就可以把业力伏住。愿力起作用,才能往生,否则还是恶业在前引导,就有下列这些果报:
但得前行。入于火镬。
「火镬」就是油鼎。地狱裡的刑具,详见《地藏经》。
身心摧碎。神形苦极。
「神」是神识。中国俗称为「灵魂」。「形」是形状。饿鬼道有饿鬼道的形状;地狱道也有地狱道的形状。虽然是「化身...(净公上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佛说大乘无量寿》)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一九卷
...天念佛,可是不是一心,我们是乱心称念,杂心称念。心不清淨,所以见不到;心清淨,就有感应。可是同修们不要求感应,要求清淨心。求感应,心就不清淨,念头就错了。求清淨心是正确的。
应起西向。当日没处。
这是把方向指示清楚。因为听经的时候,大家都坐在那儿听,你想见阿弥陀佛,要起来向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致敬。所以,先叫他们起来,面向西方。那个地方是西方?太阳下山的方向。
恭敬顶礼。
此句经文关键的字就是「恭敬」,这两个字很不容易做到。我们今天学佛,将来能不能往生,决定在对阿弥陀佛有没有恭敬心,有没有恭敬行(行是行为)。什麽是恭敬的心行?「真诚、清淨、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世间人迷惑颠倒,往往为了眼前的利益,妄言、两舌(挑拨是非)。殊不知因此罪过,障碍往生,念佛决定得不到一心。不但一心得不到,功夫成片也得不到。「不诚无物」,人若不真诚,什麽都没有,都不能成就。这是我们要认真反省检点的,别人有没有与我不相干。学佛的人不要管别人,好好的管住自己。我有没有不诚实,有没有为了自己的利害欺骗别人,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有没有造这些罪业。心裡有丝毫自欺骗人,就没有恭敬心,顶礼佛菩萨,拜得再多也枉然。
古德有个比喻,每天拜几千拜的,没有恭敬心,只有形式上礼拜,也是自欺欺人,把他比喻「如踏碓舂米」一样,与「喊破喉咙也枉然」意思相同。这是说明没有恭敬心,没有诚意就不会有感应,还是念念在造业。业障要怎样才能忏除?必须真正知道自己做错,懂得消除化解误会。特别是挑拨是非,使两个人不和,冤结是我造的,不把它解开,生生世世都要受此果报。所以,聪明人发露忏悔, |
|
|
|
|
|
|
|
说明我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使你们两方斗争,这是我的过错。说出来,两边误会解开,自己也消除业报。佛教裡的「发露忏悔」是这个意义,不是在菩萨面前说,我做了什麽罪业,你要原谅我,要饶恕我,这样没有用的。你要在受害的人面前发露忏悔,要解开当事人的误会,务令和睦如初,这才是行菩萨道。学佛的人决定不能冤枉一个人,决定不能损害一个人,对一切众生都平等。这样的恭敬很难。待人、接物、处世都要真诚。
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称念」是一心称念。以真诚心、恭敬心拜佛、念佛。古云「诚则灵」,真诚就有感应。只要遵从释迦牟尼佛的教导,当时那些人礼拜称念,阿弥陀佛就现前,大众见到极乐世界。我们今天能不能?一样能,诚则灵。我们今天怎麽拜,怎麽念,也见不到,原因就是心不诚,罪业很重,没能把罪业忏除,这是得不到感应的原因。罪业不能忏除...(净公上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佛说大乘无量寿》)
...,不是学得来的;是「清淨、平等、大慈悲心」裡自自然然变现出来的,不要作意。自然流露出来的,就契合一切众生的音声,非常奇妙。
彼见此土。亦复如是。
「彼」是指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声闻,乃至十方诸佛世界的佛菩萨,见到这个地方,也看得清清楚楚。
悉睹娑婆世界。释迦如来。及比丘众。围绕说法。
他们看我们也看得很清楚。释迦牟尼佛在这裡讲经说法,有两万多人在场,他们也看得很清楚。想想,我们现在这一会人数不多,会场大概有两百人,阿弥陀佛有没有看见,诸佛菩萨有没有看见?看得清楚、明白。我们这边说话,他们也听得清楚。可惜我们看不到他,也听不到他的音声;他看得见我们,听得到我们的说话。因此,我们起心动念,所愿所求,诸佛菩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问题是我们的愿求是真的,还是假的?是真的,佛菩萨欢喜,时节因缘成熟,必定来接引往生。如果我们心地不真,对于这个世间还有牵挂,还有留恋,就是「因地不真,果招迂曲」。这一生佛菩萨不会来接引你,因为你不是真的想去。你对这个世间还有留恋,佛菩萨决定不勉强你。
要真正发心,真诚的依教奉行,修学决不能打折扣,决不可自己欺骗自己。不自欺,就决不会欺人,所以重要的是不欺骗自己。这桩事情非常重要,实在相当难。凡夫自欺,自己并不知道,所以是「愚痴」。要是知道自己欺骗自己,这个人就觉悟了。真正觉悟,能把这些毛病改过来,是真正「修行」,是真实的功夫。
佛说大乘无量寿
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
(慈氏述见第三十九)
净公上人法师讲述
慈氏述见第三十九
慈氏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在这一品经文裡,为我们作证明,证明诸佛如来所说的话句句真实。我们如果能体会,必定可以帮助自己断疑生信,才能生起信心不逆。
尔时佛告阿难。及慈氏菩萨。
这两位是本经的「当机者」,就是会众的两位代表。阿难是声闻众的代表,弥勒是菩萨众的代表。
汝见极乐世界。宫殿。楼阁。泉池。林树。具足微妙。清淨庄严不。
你们都亲眼看见极乐世界。『宫殿』是极乐世界佛住的,菩萨住的,声闻大众住的。『楼阁,泉池,林树』是在生活大环境裡举几个例子。『具足微妙,清淨庄严不』。「具足微妙,清淨庄严」是通指前面宫殿、楼阁、泉池、林树,极乐世界的一切一切,样样都是微妙清淨庄严。接着又问:
汝见欲界诸天。上至色究竟天。雨诸香华。遍佛刹不。
极乐世界是纯一菩萨法界,不但没有声闻缘觉,那儿来的天人?经上...(净公上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佛说大乘无量寿》)
...的,“最高的享受”啊。再看下面一句:
【应身无量,度脱众生】
前面两句是下度众生,是我们这一个世界的,这句是讲十方世界。那么由此可知,在世法佛法里头,理论上是平等的,绝对地平等,但是在事相上有亲疏远近。为什么不把亲疏远近废除呢?给诸位说,佛法不离世间法,佛法不坏世间相,这是大慈大悲啊。如果佛要离世间法了,要把世间这个秩序不顾及了,这个世间一定要大乱。所以诸佛成了佛了,在圆满的地位上,他要来度众生,他还要维系社会的秩序,维系人伦的道德,绝不破坏!他有个远近亲疏的分别。
度众生先度谁呢?先度我们自己这个地方的啊,由近而远。我们图书馆所在之处,景美这个地区啊,我们心心念念的,先度景美的同修,再度新店公馆的同修。这个就叫“佛法不坏世间法”了。先度我们台湾同胞,然后再度我们大陆同胞,再度到其它国家的这些众生啊。绝不可以说自己不顾了,去顾别人,这就把世间相破坏了,世间的秩序破坏了。如果一有这个例子,好,我学了佛了,佛法是没有界限的,佛法是讲平等的,父母都可以不度了,去度别的众生,给诸位说,假的,骗人的。真正成佛是可以,是一律平等;但是真正成佛的人不这样做,他不忍心这样做法。那么假学佛的,那叫自欺欺人,他连自己父母、自己的亲属他都不爱,说是爱别人,给诸位说,他心里头别有企图啊,咱们对他要小心啊,要防范啊。
再从这个地方,很明显的就教给我们了,三界是我们的本土啊,我们是娑婆三界的众生啊,娑婆三界是我们自家啊,先度自家,然后再度别的世界啊。“应身无量,度脱众生”啊,再以无量无边的应化身度脱他方世界的众生,所以一定有一个本末亲疏,决定不能够颠倒!
现在世界之乱,乱在哪里呢?本末倒置。佛教里面乱、混乱,混乱到大家都不晓得本末。所以整个秩序乱掉了,整个佛法都毁掉了。不但佛在经上这样开导我们,诸位细细去读读史传,你们看看《高僧传》、禅宗的语录《禅林宝训》,这都是属于史传的,你看看古人他们是怎样的,一定是先顾本,把自己的根本坚固了,而后枝叶复苏啊,这才有大成就啊。
根本是什么呢?自己这一个道场是根本。成就人,先成就哪里,先成就自己底下的人才啊,这是根本啊。就正如学校一样,台湾大学它的根本是教我们自己的国民,我们自己的子弟啊,外国留学生是附带的。我们不能说办这个大学,以外国学生为主,为什么?他们有钞票、有钱;我们自己学生啊,凑几个、凑几个算数,这个不行!这本末倒置啊。
我们看看过去...(净公上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记《编号008-b/133–序分 六种证信序》)
...智慧,遇到障碍,他没有能力来解决,这就是未全道力啊。这是他后悔的地方,知道自己过去一向多闻错了。换句话说,错用了心啦,这么多年来错用了心啦,没有走上正路啊。
说一句老实话,背诵这种方法,是根本智与后得智同时并进。参禅念佛专求根本智,根本智得到以后再求后得智,而背诵经典是同时下手。所以这个学佛一定要有目标,要有方向。我们念佛,自己一定要晓得,我为什么念佛?我念佛的目标何在?我参禅,我为什么参禅?我参禅有什么用处?如果连这个都不懂的话,那正如果那个船在大海上,没有方向,没有目的,这是多么苦恼,多么危险的事情。
念佛,佛在经里给我们讲得清清楚楚,目的在一心不乱呢。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呢。我们现在天天念佛,念佛是什么用处呢?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呀。去得了吗?去不了啊。为什么呢?一心不乱才有资格去西方极乐世界,并不是念佛就可以生西方极乐世界啊。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乱,才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念佛人的目标要定在一心不乱上啊,经里面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啊。理一心不乱生实报庄严土啊;事一心不乱生方便有余土啊;功夫成一片生凡圣同居土啊。不是讲的清清楚楚吗?如果说念佛念得毫无成就,就可以往生了,那叫妄语,那叫自欺欺人,曲解了经义。那么换句话说,我自己希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要生实报庄严土,那就一定要达到理一心。如果把方向定在凡圣同居土上,我们也要念到功夫成片,得以功夫成片为目标啊。
如果我们还是以嫉妒心念佛,以贪心念佛,以嗔恨心念佛。给诸位说,这种念法,那就是慈云灌顶法师所讲的了,是念的三恶道的佛,念了之后将来要到恶道去。为什么呢?嗔恨心与地狱相应;贪心与饿鬼道相应;愚痴与畜生道相应。内有贪嗔痴,贪嗔痴是大障碍,它怎么能够叫你得到一心呢?!你不会得到一心的。如果我们要得到一心呢,必须把贪嗔痴慢通通要把它断除掉啊,我们的心才清净,清净就是一心啊,这是我们念佛的目标,是我们的成绩啊。我们只是口头上念,心里头完全不注重在这个方向目标上,我们会有什么成就呢?!
阿难的福报大呀,释迦牟尼佛做他的后台呀,遇到了障碍、困难的时候,佛会救他啊。我们遇到了困难的时候,谁来救我们呢?那么这是从这两句,诸位想想,它里头含有多少意思在?两句话里头,会看的人,多深刻的用心,真正是摄受一切众生啊,护念一切众生啊,就在这两句话里面。下面是阿难请的法。
【殷勤启请】,诚诚恳恳、恭恭敬敬地求佛开导。求佛开导他什么呢?就...(净公上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记《编号011-b/133–如来垂救 阿难请定 》)
...蛇、铁狼铁狗,非常凶恶的罗刹、夜叉、恶鬼,现这个现相。
【碓磨锯凿。】
碓磨,我们在地狱变相图里面看到,把人拿去磨。这人一段一段的给他锯。
【锉斫镬汤。】
『镬汤』就是我们讲的油锅,下油鼎。『锉斫』,斫是用刀砍。都是一生当中,他造作这些罪业,阿赖耶识里面含藏这些种子,到地狱的时候全都现行了。如果平常不是吃素,是吃肉的人,厨房里面拿著这些畜生,一块一块的来斩,这就是此地说的。到地狱的时候,这个现相现前了,一样的,这些恶鬼把你这个身体,也一块一块的来斩切。所以这是化现,决定不能避免。
【铁网铁绳。铁驴铁马。】
这一些就是常讲的牛头马面,非常凶恶的恶鬼。
【生革络首。热铁浇身。】
这是讲受刑罚的苦状,铁熔化之后,那个热度多高,浇在身体上,身体立刻就焦烂。
【饥吞铁丸。】
你饿的时候想吃,口张开,这个恶鬼铁丸塞给你吃,铁丸都是烧得红红的,不是冷的铁丸,是热铁丸。
【渴饮铁汁。从年竟劫。数那由他。苦楚相连。更无间断。故称无间。】
这地方也是略说几种,细说说不尽。我们今天起心动念一切造作,哪里说没有果报?说没有果报,这话真正是自欺欺人,决定有果报。所以人生在世短短的数十年寒暑,为什么不学做一个好人?世出世间大圣大贤教导我们要节俭、要忍让。《论语》里面记载,孔老夫子的德行有五种:「温、良、恭、俭、让。」夫子处事待人接物,温和、善良、恭敬,对一切人、事、物都恭敬,节俭、忍让。他老人家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我们要知道学习。释迦牟尼佛表现得更圆满、更究竟、更彻底,为什么不学圣人?为什么不学菩萨?要学这一些造业的众生,那就太苦了。
世尊在忉利天宫这一会,把末世的众生付托给地藏 菩萨来教诲,有道理。末法时期的众生贪瞋痴三毒增长,不知道忏悔、向善,不懂得孝亲尊师,不明了善因善果,要靠地藏 菩萨教诲。换句话说,末法时期真正能教诲一切众生,这一部经应当是必修的课程,要常常讲解、宣扬。佛把弘经这一桩事情,付托给一切与会的菩萨,我们听了之后,要自己发心直下承当。佛的嘱咐,我也照做,我也效法地藏 菩萨,依照经典的教诲修行,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不顾自己的生命,何况是生活的苦难。一定要把佛的教诫做到,往后的果报必定如经所说,我们发愿求生一定得生净土。第四叫「果无间」:
【四者。不问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贵贱。或龙或神。或天...(净公上人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地藏菩萨本愿经 (第九集) 1998/5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4-12-09》)
...三十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定其轻重。】
我们先看这一段。这一段科题里面讲「斋诵感报」,经上讲十斋日,也有经上讲六斋日,日期都是算农历,现在用农历愈来愈少,整个社会全世界现在通用的都用阳历。这个地方讲六天,『於月』,每一个月,初一、初八、十四、十五,月小有二十九,月大有三十。佛告诉我们,这些日子都有一些天地鬼神在这世间巡察,所以众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有造善的、有造恶的,这一些鬼神在那里记录,他们在那里调查,这是『诸罪结集,定其轻重』。实在讲,这些东西用现在的话来说都列入档案,到临终的时候要是没有福德的,见了阎罗王,这个档案拿出来的时候,那就定你果报的轻重。这些事情到底有没有,是不是迷信?给诸位说,真有!为什么?我们世间也是如此。你看每天警察在巡逻,你要犯罪的时候,刑事警察要调查你,要搜集你犯罪的证据,然后再判断。我们世间人,定一个人的罪,找一个证据很难不太容易,鬼神来找你这些证据,你没有办法隐瞒,我们可以欺骗人,但欺骗不了鬼神。现在用科学来办案,用科学来测谎,殊不知这些鬼神不要用这些科学工具,他直接从你发出电波讯息里面去结案,起心动念他都知道,所谓是「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只能够自欺欺人,欺骗不了鬼神。
尤其我们读《无量寿经》,经上佛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数太多,没有办法计算。这一些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是十方诸佛世界修学念佛法门去往生的,不仅是我们这个世界,十方一切诸佛世界,每一天去往生的人不晓得有多少。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他们的神通道力,几乎都跟阿弥陀佛差不多,我们在经上读到的。那些人他们的天眼、他们的天耳,用我们现在的话都是最厉害的,尽虚空、遍法界他们都看得到,一切众生起心动念他们都知道,他们有他心通。鬼神这种小神通能力有限,鬼神的能力决定比不上阿罗汉,阿罗汉的能力能知五百世,一个人五百世之内,生生世世的情况阿罗汉知道。这些鬼神没有这个能力,大概你很近所做的事情他们知道,一、两年、几个月的事情,他很清楚,他有这种能力。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那个能力太强、太强了!我们在这个地方起心动念他们都知道,我们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你的念头不善、行为不善,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不间断,将来还是不能去。念佛何以不能往生?你每天执持名号是口善,你心不善、行不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是要三业清净,三业里面最重要的是心,心净则佛土净,心善你的言行一定善,...(净公上人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地藏菩萨本愿经 (第二十四集) 1998/5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4-12-24》)
...、愈不清醒,地狱那是迷到极处了。在那个环境当中,他要生一念清净心、一念忏悔心,你就晓得是多么希有难得。因此佛才说,恶道很难出离,道理在此地。同样一个道理,我们为什么堕落在轮回里面,无量劫来生生世世都脱离不了六道轮回,什么原因?你就晓得那一念真心忏悔是多么难发现,道理在此地。
凡圣真正就是一念之隔,一念觉超凡入圣,一念迷永处轮回,就在这一念之间。佛菩萨救度众生没有别的,就是劝众生一念觉,他这一念觉就超生。超生到什么境界?那就看他觉的程度。如果是彻底觉悟,从地狱就可以成佛,你相信吗?我们读《无量寿经》相信了,《无量寿经》四十八愿,能令九法界众生平等成佛,这是这个法门殊胜,这个法门功德利益不可思议。佛如果不能够教地狱众生立刻成佛,那佛的智慧能力就值得我们怀疑,佛还有做不到的事情?佛是真正能做到,问题是地狱众生肯不肯合作?不肯合作、不肯相信、不肯依教奉行,那佛就没有办法了。这不是佛的能力不够,是对方有障碍、有业障。大家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你就晓得真心可贵。我们今天在社会上,你学佛了,什么叫学佛?你是真学佛,还是假学佛。真学佛没有别的,要用真心,不欺骗自己、不欺骗众生,你就是用真心。如果还是自欺欺人,你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也不管用,正是古德所说,「喊破喉咙也枉然」。我们踏进念佛堂几个人会得一心,几个人会高品位的往生,就看他用的是什么心。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四土三辈九品,你生到哪一品也看你用的是什么心。如果你是究竟圆满的真诚心,你决定生到实报庄严土上品上生。诸位要知道,实报土上品上生,到那里就作佛,就成佛了。所以看你用真心的程度。
真心还有区别?有,怎么会没区别!《华严经》上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用真心,真心用的多少不一样。才用少分,用一点点真心,那就是圆教初住菩萨;再多一点,那你就是二住菩萨。所以是究竟圆满的真心,你就是佛果,如来果地。等觉菩萨真心里头还掺杂一品妄,这四十一品虚妄的叫无明,四十一品无明,他还有一分无明没有断,他还不圆满。所以这一桩事情,完全看我们用真心用几分。晓得这个道理、这个事实,为什么不用圆满的真心?我们尽管用真诚心待人,以德报德,以德报怨,这是菩萨道。忘恩负义,以怨报怨,这是恶道众生,在六道里头还不是三善道,是三恶道。用妄心就堕恶道,六道都是恶道,用真心超凡入圣。所以我们不管别人用什么心对我们,他用的是妄心,甚至於毁谤我、侮辱我、陷害我,我都欢欢...(净公上人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地藏菩萨本愿经 (第三十集) 1998/5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4-12-30》)
...「供养」,这里布施没有涉及到钱财,这里供养也没有涉及到物品,没有。舍妄学真,舍妄就是布施,学真实就是供养,这个人『获大果报,无量无边』。注解里面给我们说明,他是引用《起信论》里面讲,解释大乘,大乘经体大、相大、用大,所以功德无量无边。我们翻开经本看二十二面注解末后这一段很重要,我们从第一行看起,把它念一遍,第一行第二句。「今既闻是章句,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法眼」,这是说一偈一句得无量福的理论依据。怎么可能?道理就在此地。正如《金刚经》上所讲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生实相是什么?明心见性,那个福、利益谁能跟他相比?他得的福报是明心见性。「即使一偈一句,亦复增进菩提」,这是我们从六祖惠能事迹里面,非常明显的看到,可以证实佛在经上讲的真实不虚。
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修法布施比过去方便太多,但是我们得福不如古人,就是用心比不上古人。古人真诚、恭敬,现在我们起心动念还有私心,还没有把自己舍掉,这就是布施福不如经上所说,道理在此地。我们今天最重要的,是要把一切虚妄不实舍掉,善导大师教我们,「一切要从真实心中作」,这一句话重要!一切都要以真实心为基础,从真实心里面出发就对了,没有一丝毫虚妄,不自欺、不欺人,念念真实,无论修什么法门,无论修什么样的布施,得福都是不可思议。末后这一段引用佛一段话,说明一偈一句得无量福的事实,我们看小注第二行,二十二面第二行从最后一句看起。
「佛告阿难,若有从他闻一四句偈」,这是假设,如果说是有这种缘分,听别人读经或者是讲经,你的时间很短,只听他说一四句偈,一四句偈就是四句。「或书之竹帛」,在从前没有纸张,在中国古时候用竹简,把这些文字写在竹简上,诸位如果到故宫博物院去参观,汉朝以前的这些典籍还都写在竹简上面。帛是布匹,是丝织品,那时候没有纸张,也有写在这些丝织品上面的,现在就是书本、书籍。「所有名字,於若干劫,取彼和尚阿闍黎等,荷担肩上,或背负顶戴。常将一切音乐之具,供养是师,尚不能具报师恩」,这个话说的是知恩报恩。你怎么会开悟的?是因为别人传授你一偈一句,给你这个机会,你有善根,听了之后能够深解义趣,你开悟了,你成佛了。传授你一偈一句的,这是你的老师,是你的恩师,恩德多大?佛在这个地方举了一个比喻,这个比喻我们看到,报答不尽。比喻里面讲,你把老师担在肩上,或者背在背上,或者顶在头上,再以一切音乐之具来供养,都报答不尽,这是一个真正知恩报...(净公上人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地藏菩萨本愿经 (第三十八集) 1998/5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4-12-38》)
...自然灾害就能免除,这个说法很有道理。今天我们要全心全力来推行佛法,为什么?希望拯救这个灾难。纵然我们没有能力消除这个灾难,希望这个灾难减缓,希望灾难的程度缩小。至於小到什么程度,延缓到什么时候,要靠我们的功行。所以我们应当尽心尽力去做,决定要断恶修善,决定要舍己为人,我们跟整个社会大众是一体,这是首先要认定的。一切众生跟我们是什么关系?自然环境与我们是什么关系?要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然后我们要发心,怎样报答众生?我们天天念回向偈「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如何落实?要懂得报众生的恩,报大自然环境的恩德,报天地鬼神的恩德,才能消除一切灾难,这些问题非常现实。
『八者、杜绝恶梦』,这是自己确实纵然有梦,决定没有恶梦,没有恶梦晚上睡觉睡得好、睡得安稳。心思邪恶之人,邪是讲邪知邪见,他的思想见解错误,错在哪里?自私自利,念念当中损人利己这叫邪思。恶是「十恶」,身造「杀、盗、淫」;口,「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贪、瞋、痴」,这叫十恶。如果是邪恶之人,那就常常作恶梦。换句话说,睡眠都不安稳,那个日子就过得很辛苦。如果我们能够把邪恶断掉,培养真诚心,无论对人、对事、对物一片真诚,不自欺、不欺人。清净,清净是绝不污染,不受外面环境的污染,也不会受自己内心烦恼的污染,你心得清净。修平等、修正觉、修慈悲。慈悲是无条件、平等的爱护一切众生,是我们自己在一生当中,真正生活在大爱之中,能够舍己为人。只要是能令一切众生得福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在所不惜,这真正是大慈大悲。身心安稳,怎么会有恶梦?学佛的人如果还有恶梦,自己应该警惕,什么原因?功夫不得力,无论你修学哪个法门,功夫得力第一个现象是恶梦没有,还有恶梦,是功夫不得力。
『九者、出入神护』,「神」是护法善神,「出」是说出门,现在旅游的机会多,「入」是回来。无论到什么地方去旅游,学佛的人也有去参学,参学也好、观光也好、旅游也好,你在在处处有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护,不会遇到一些灾难,你遇不到。你有这些善神保护,跟你同行的人也都沾光,他们也得到平安,也得到这些护法善神保护。真正修行重要!佛法给我们确实是真实的利益,现实的利益,不是空说的,不是迷信,这里面有很深的道理。
末后一种『多遇圣因』,「圣因」就是讲缘分,你常常遇到好因缘。这个因缘是什么?是成佛、成菩萨的因缘,圣因。常常遇到开悟的因缘,增长道业,正是善导大师所...(净公上人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地藏菩萨本愿经 (第四十集) 1998/5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4-12-40》)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二〇卷
...持。诱惑现前,使自己有高度的警觉,不再造恶了,这是
『今对佛前求忏悔』的意思。忏悔之后,发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
要像佛一样,我要学佛,我要跟佛一样。佛的愿是普度众生,发心、
发愿,为一切众生真实利益去着想。众生无量无边,这个众生包括九法界
的众生,包括遍法界虚空界,要在《华严经》里面讲,重重无尽法界里面
的众生。我起心动念为他们着想,帮助他们破迷开悟,帮助他们圆成佛道。
这是一切诸佛菩萨的本愿,我今天也发这样的大愿。这个大愿一发,了不
起!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诸佛如来都保佑你,为什么?你跟他是同心同愿,
志同道合,你是我的同志,佛菩萨哪有不护念的!一切善神哪有不拥护的!
你不求佛护念,佛护念你;你不求善神拥护你,善神保佑你,为什么?你
这个愿了不起。
可是我们念这个句子有没有发这个愿?没发。怎么知道没有发?那个
人我讨厌他,难道你说「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人除外;底下加个括弧,
那个人除外,哪有这种道理!所以我们天天念,并没有发,一发,你还得
了吗?愿以导行,你发了愿,后头行为就接上去了。你口里发愿,后头没
有行为接着,你的愿是假的、空的。说得不好听是自欺欺人,欺骗自己,
欺骗佛菩萨,欺骗众生,你该当何罪?睁着眼睛说妄语,我们应当要晓得。
——650——
这个愿,佛菩萨没有问题,人家有智慧、有能力、有福报,确实能够
度一切众生;我们今天发这个愿,我们没有智慧,也没有德行,也没有福
报,我们拿什么去帮助别人?完全没有能力,怎样帮助别人?随喜,看到
别人做好事,我们欢喜、赞叹,那是我们能够做得到的。只要尽自己的心,
尽自己的力,就是圆满功德。所以真发这个愿之后,你的善心生起来,善
念生起来,你的善行生起来,自自然然你会改过自新。底下这一句:
【烦恼无尽誓愿断。】
真的发这个大愿,首先自己断烦恼,成就自己的德行。孔老夫子教学,
四科,第一个是德行,第二个是言语,第三个是办事(今天我们讲的技术
能力),第四才是文学,他有次第的,头一个是德行。德行就讲的是你首
先要做个善人,善人的根,三善根,无贪、无瞋、无痴。你要把贪瞋痴断
掉,你才是真正善人,你这个人不会作恶。
世间所有一切的善法都从这个根生出来的,无贪、无瞋、无痴。世间
所有一切的罪恶,所有一切的恶业,都是从三毒生的,贪瞋痴。贪瞋痴生
恶业,所以叫三毒。...(净公上人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第四六集)》)
...这个一大段的经文你仔细去观察,里面是详细给我
们说明五戒十善。有正面的学习,有负面的因果,所以我们把它提出来,
做为晚课读诵的经文,目的是希望每天依着经教修忏悔法。读这段经文随
文入观,一面念一面想想自己,佛教我们做的,做到没有;佛教我们不可
以做的,我们违反了没有。反省、改过、自新这叫真正修行,这个晚课做
得就有功德。有口无心那个不行。再看这个赞颂末后两句:
【我今稽首愿遥知。振锡杖提携。】
『稽首』是顶礼三拜,我在这个地方顶礼三拜。希望你虽然在远方,
你看到、你也听到,你知道我心里面的意思,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尤其
是法身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在这个境界里面,空间没有,远
近没有,时间没有,先后没有,法身菩萨在这个境界里头,他怎么会不知
道?即使在西方极乐世界,去我们这个地方十万亿佛国土,他看我们看得
清清楚楚。我们在这个地方小声说悄悄话,他也听得清清楚楚,我们起心
——783——
动念他都知道。《无量寿经》上讲得好,西方极乐世界往生的这些人,凡
圣同居土的,「天眼洞视,天耳彻听,他心遍知」,我们起心动念他都晓
得,你能瞒过谁!
万万不可以自欺欺人,欺骗凡夫容易,初住菩萨以上,你没有办法欺
骗他,他对你太了解、太清楚,你生生世世所作所为他统统知道。声闻、
缘觉,天神、鬼神也有小通,你生生世世他未必知道,你现前所作所为,
瞒不过他。所以古人常讲「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家怎么不知道?所以你
的心正、行正,诸佛护念、善神保佑,恶神也尊敬你!为什么不干?你学
佛心地愈清净,功夫愈好,这些境界的感应愈显著。这个境界决定能够增
长你的信心,坚定你的愿行。为什么?你完全了解,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菩提道上不孤单,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
『振锡杖提携』,我们是凡夫,需要人提拔!僧宝距离我们是最接近
的。出家人这一根「锡杖」是不离手的,什么用处?出门托钵用的。出去
托钵,一般人家大门都是关着的,你要是敲人家门很不礼貌,不可以敲人
门的,那怎么办?我在外面托钵,他又不知道。摇锡杖,锡杖一摇,锡杖
里头通常拴有铜的环,或者铁的环,摇起来有声音。里面的人听到外面有
人摇锡杖,就知道有出家人来托钵了,他自然会开门出来供养。如果他今
天没有东西供养你吃的,他不开门,锡杖摇三次,门不开,赶紧走,不能
在那里逗留,就托第二家...(净公上人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第五五集)》)
...业之中,我们的社会就变成华藏世界,我们这个世间就变成极乐世界,只要大家都能够依教奉行。可是要想大家依教奉行,先决的条件,一定要有人把这个道理、方法、境界,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转娑婆极苦世间变成华藏极乐世界,都在那一念之间。佛法教学的殊胜,由此可见,佛法不能不学,佛法的功德利益无与伦比。所以诸位今天在这里发起两小时的讲座,功德利益没有法子计算。世间有地位、有身分,有大福报的这些人,实在讲那个大福报是世间有漏的福报,不是真正福报。真正福报要做什么事业?「请转珐輪」,「请佛住世」,这是真实福报,其他的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一) (第二集) 香港九龙 档名:12-29-02
请看讲义,文殊菩萨十信章第三「摄善财会」,这一章经文一共分成六个大段,这是第五大段。在这段里面,我们节录经文,跟清凉大师的注疏,总共有十三条,我们一段一段的来介绍。第一段是清凉大师的注解,也是大师为我们介绍:
【总彰大意:如来垂迹,遇尽宿缘。海会尘沙,大器非少。善财偏举,以警未悟。彼在童子,少而老成。勉乎行人,白首自愧。彼既能尔,我安自欺。今此童子,一生皆办。化不在多,一便当终。行不在久,得意顿超。况久积净因,何不速证。】
大师这一段话对我们有很剀切的勉励。先总说五十三参的大意,往下就要进入经文。首先说明世尊应化在世间,『垂迹』就是讲八相成道。凡是遇到佛的人,都是宿世与佛有缘,这也正是佛家常说,「佛不度无缘之人」;即使在这一生当中,见到佛的形像,听到佛的名号,对佛法不生信仰,还是有缘。如果没有缘,这一生当中他决定见不到佛像,也听不到佛名。然而一切众生跟佛的缘有深浅不同,所以在佛法当中所得的利益,当然也就有差别。这是从总的方面来说。
下面要讲到我们这一会,『海会尘沙』。「会」是法会,什么是法会?世尊教学的场所就叫法会。现在有许多同修,把法会的意义已经错解了,认为一些寺院里面做超度的佛事,以这个为法会。其实这也是现在的事实,也不能够否认,但是我们一定要明了,世尊当年在世跟大众在一起聚会,都是讲经说法,研究讨论,纯粹是教学。教学内容就称之为法,法是无所不包,佛教导大众,可以说是从空间上来讲,十方世界佛都说到,从时间上来说,过去无始,未来无终,佛也全都说到了,教学内容之广之深,实在讲世出世法当中,没有能...(净公上人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一) (第二集) 香港九龙 档名:12-29-02》)
...从空间上来讲,十方世界佛都说到,从时间上来说,过去无始,未来无终,佛也全都说到了,教学内容之广之深,实在讲世出世法当中,没有能够相比的。所以用尘沙来做比喻,用大海来做比喻,「海会尘沙」,尘沙是讲数量之多。
『大器非少』,「大」就是大根器的人,决定可以在一生当中圆满成就,这样的人不少。为什么在《华严经》上,偏偏以善财童子做一个例子,举他来做一个修学的榜样,为什么?这把这个意思说出来了,世尊偏举善财童子,目的是警策未悟的人;由此可知,诸佛菩萨念念都是为了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这个意思在此地非常明显,给我们做警惕。善财是个童子,童子在中国古时候未成年;中国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他成年,他是大人,不是小孩;十九岁之前,都称之为童子。『少而老成』,少年老成,这是一个童子,都肯发心修行,不但修行,而且证到圆满的佛果,使我们成年人看到,就要好好自己反省反省;这个年轻人都肯发心,都有成就,我们反而不如他。
『勉乎行人』,世尊用这个方法来勉励修学的同学。『白首自愧』,「白首」是头发白了,头发白了年龄就大,五十、六十头发就半白,我们自己要反省,自己要生惭愧心,看看善财。『彼既能尔,我安自欺』,这个小孩,这个童子,他能,我为什么不能?我不能,实在讲这个心态就是自欺,自己欺骗自己。佛在经教里面讲得很多,「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即当作佛;换句话说,作佛是我们每一个人本分里面的事;换句话说,你应该作佛,你要不作佛,你就错了。人最可贵的是自尊,自己要尊重自己,自尊自重。什么样的人才知道自己尊重自己,自己珍重自己?诸佛菩萨。凡夫只有自尊自重之名,有名无实,诸佛菩萨真正落实了。
『今此童子,一生皆办』。看看善财童子,一生圆满成就,时间并不很长。我们在这个经里面仔细去观察,他的成就不可思议,他在文殊会上,我们现在读的这一部分,文殊是他的老师,他对老师具足信心,尊师重道,只要具足这个条件决定有成就。也许有同学问,善财很幸运遇到好老师,我们的运气不好,一生遇不到好老师。当然这缘分的问题,其实也不尽然。中国谚语常讲「有状元的学生,没有听说有状元的老师」,老师是个穷秀才,教出的学生中了状元,这是事实。佛法里头亦复如是,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由此可知,我们求学有没有成就,有没有超越别人的成就,不在老师,而在自己。在自己道心有没有,信心有没有,愿心有没有,能不能把老师教导落实?天台智者大师说过,他说,「能说不能行」,这就不是个好老师;但是老师...(净公上人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一) (第二集) 香港九龙 档名:12-29-02》)
...依教奉行,克服自己的障难,克服自己的业障。佛家讲的三途八难,我们要不能够克服,这一生学佛只是在佛家里头种一点善根种子,这一生不能成就。
我们看看古代学佛人的成就,按照顺序来说,出家男众第一,成就的人多,成就殊胜,出家女众第二,在家男众第三,在家女众第四。可是到了末法今天,这个现象颠倒了,今天我们看念佛往生的,往生瑞相,哪一种人最多?在家女众第一,在家男众第二,出家女众第三,出家男众最后。现在是这个现象,我们要想想这种事实现象怎么发生的?我们今天是出家男众,排名最后;换句话说,绝大多数没有成就。原因是什么?我们细细想想,没有受过好的教育,没有好的老师指导我们,内有烦恼,自私自利,贡高我慢,贪欲瞋恚,嫉妒障碍,比世间人还要厉害。世间人这些观念,这种恶意,恶的念头,恶的行为,出家人已经超过在家人,他怎么不堕地狱?破坏道场,障碍正法,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自己还以为是有功德,你说糟不糟糕!
功德两个字怎么讲法,他不懂。功是清净心,德是真智慧。功德两个字的意思没搞清楚,误会以为做一点点小善,那就叫功德。造作一些恶不谈,尽量的隐讳、掩盖,不让人知道,一点点小善就宣扬自己有大功德,自欺欺人,莫此为甚,他怎么能成就?我们要紧紧记住,圣贤人跟我们讲的真实话,善因善果,恶因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我们看看现在的社会,恐怕这个时辰快要到了,到了怎么办?无人能够幸免,这是我们要觉悟。
学佛,诸佛如来、诸大菩萨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向他学习。学地藏菩萨的孝亲尊师,学观音菩萨的慈悲济世,学文殊菩萨的智慧,学普贤菩萨的力行,用现在的话来说是落实,把孝亲尊师,慈悲智慧,落实在生活上,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那就是普贤菩萨。成就自己的戒学,戒就是德行,成就自己的三昧,三昧是清净心、平等心,面对著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地清净不染,平等慈悲,念念想著为利益一切众生,这叫学佛。有戒,有定,智慧现前了。智慧对自己来讲是破无明,转烦恼,这是自受用。他受用,为人演说,法音就是为人演说,表演给社会大众看,为大家讲解说明。「警物」这两个字,特别在现前社会,我们太需要了。物是一切众生,他不说人,如果单单说人,十法界里头只有这一法界,说物好,物是十法界全部都包括。时时刻刻警策我们,我们没有悟,还在迷,而且迷得很深。
我们要以智慧去观察,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那样的社会,佛菩萨做什么样的表...(净公上人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二) (第三集) 香港九龙 档名:12-30-03》)
...就把真善知识标准给我们列出,为我们说明。这里面两重意思,第一教我们有能力选择善知识,认识善知识;其次是要自己认真努力,依教修行,希望自己达到真善知识,我们才能够帮助世间一切苦难众生,这是真实目的之所在。
下面这一条,非常非常重要。如果我们要不能够明白,没有透彻的认识,往往我们遇到真善知识,会空过了。为什么?会有人在你面前挑拨是非,说你亲近这个善知识,他不是真的,他是假的,他有哪些哪些毛病,在那儿造谣生事。你一听,信心破坏了,远离善知识,结果吃亏上当的是自己,不是别人。所以这一段话比什么都重要。诸位要晓得,今天在世间连释迦牟尼佛都有人毁谤他,都有人批评他;孔老夫子也变成叫他做孔老二,也没有多少人尊敬他。那好了,我们师道就没有了,师道连根都拔掉了,我们永远愚痴、迷惑、颠倒,那个后果就不堪设想。底下这一段话开示非常重要,今天时间到了,明天跟诸位报告。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四) (第四集) 2000/4/13 香港九龙 档名:12-32-04
请看讲义第二页,最后的一段:
【善友设有实过。尚忘非取法。至圣尧舜。其犹病诸。自除如来。孰能无过。以人废道。翻是自欺。况权实多端。生熟难测。】
文殊菩萨教诫善财,寻师访道最重要的就是这一条,不见世间过,这是修行人成败关键之所在。清凉的注解就说得更清楚,『善友设有实过』,这是假设这一位善知识他确确实实有过失。我们做学生的人应该以什么态度?『尚忘非取法』,他真有过失,我们也不会把过失放在心上,更不可以把善知识的过失放在口上,那就造罪业了,造得更重。我们跟他学的是学法,他说的没有错,至於他能不能做到,那是另一桩事情。
昨天跟诸位报告过,天台智者大师教导我们「能说不能行」,就是「善友设有实过」。这个人他只要讲的东西如法,没有讲错,没有违背圣教,我们应当学习。他做不到,我们可以做到,学生依旧能够得利益,这是一个学生修学能不能成功的关键。如果是听说别人说老师的过失,我们耿耿於怀不能放下,也不愿意跟他学,那就大错特错了。你去找一个老师没有过失,找遍天下也找不到,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清凉在此地讲得很好『自除如来,孰能无过』。他没有过失,究竟圆满的佛果,这才没有过失。说句老实话,等觉菩萨还有过失。哪些是等觉菩萨?在佛门里面,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觉菩萨还有一品无明没破,那...(净公上人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四) (第四集) 2000/4/13 香港九龙 档名:12-32-04》)
...行,学生能说又能行。学生超过他,真的超过他,超过太多了。
我们现在读《十三经》,殿本《十三经》的《三礼》,《周礼》、《仪礼》、《礼记》,都是郑康成注的。这就是做学生的态度,虽然老师对他有嫉妒,他对老师始终尊敬,始终没有说老师的过失,这是做弟子之道。老师心量小一点,也是人之常情,谚语里面常讲「同行相嫉」,这是难免的事情。可是做弟子之道一定要懂得,不仅是自己成就自己的德行,给天下做学生的人做榜样,做个好样子。老师爱护你、成就你,对老师当然更要尊敬;老师不喜欢你,找你的麻烦,你也不可以恶意对待老师。成就师生之道,无一不是教诲社会、不是教诲后人,这个功德利益无量无边。
如果从大乘佛法来说,我觉得这两位都是菩萨。为什么?他们在演戏,表演给我们看的,让我们在这当中体会。马融是不是真的有过失?很难讲。也许是菩萨示现,故意做这个样子,成就学生的德行,成就菩萨教化众生的善巧方便。这一层,我们凡夫看不到了。这后头有『况权实多端,生熟难测』,就是讲这桩事情。人家在唱戏,人家在表演,我们哪里晓得真假?所以真正没有过失只有如来一个人。究竟的佛果,才是完全没有过失。
『以人废道,翻是自欺』。这两句话要记住,绝不可以因人而废道。听说哪个人有什么缺点不好了,我们就不跟他学了,这是你自欺,自欺必定欺人。我想我们每个人在求学过程当中,都会遇到这些境界。早年我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我听到批评方先生的人就很多。哪些人批评?家乡人,同乡。说他家里怎样怎样,他小时候怎样怎样,我们没有理会,绝不把它放在心上。我们知道方老师有学问、有德行,值得我学习,决不会因为这些闲言语,我就废弃学业,那个损失没有法子弥补。我们再找一个像这样的老师,找不到了。
学佛之后,我亲近章嘉大师。许多一些大法师跟我见面:你跟章嘉大师学,那是政治和尚。说话的语气态度非常轻视。等到章嘉大师圆寂,这一火化,烧出一万多颗舍利出来,那些说话的人都呆了。你说他是政治和尚,他圆寂烧出一万多舍利,你将来死的时候看能烧得几颗舍利出来?真修行人,我遇到这样一个善知识。我跟他接触时间三年,也不算是短,每个星期见一次面,我看他行住坐卧都在定中。我一生没有见到第二个这样的人,都在定中。说话言简意赅,肯定柔和,叫你听了之后,决定不生疑惑。非常可惜,亲近他的人不多,也许是他的地位高了,一般人不敢亲近。其实章嘉大师非常温和,他常常告诉我,他没有戒心,任何人见他,随时见他,他都乐意接见,这真善知识。
以后我亲近李炳南老居士,在我...(净公上人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四) (第四集) 2000/4/13 香港九龙 档名:12-32-04》)
...常劝勉我们积功累德,多做好事,你的相貌自然就转了。你心地很清净,心地很慈悲,人家一看到这个人:你很慈祥。心不好,天天想坏事,相貌人家一看:这个人相貌很可怕。这不就是随著心转?很现实的,还要看什么相!要懂得这些道理。这些道理佛讲,儒家也讲,其实每一个宗教里头都讲,没有一个宗教不是劝人为善的,都是帮助我们改造命运。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其中的道理。佛法必须要落实在生活当中,真正得到受用。
为人是真正为自己,为自己不肯为别人,那是害自己,这个道理一定要懂。我们讲席当中常说,都是说的真话。世间人常讲「损人利己」,这个话是错误的,误导了很多很多人。损人决定害自己,利人才是真正利己。我们要想自利,多多的做有利於社会大众的事情,是真正利己。我今天到此地来,看到你们这里放「一百零一岁的年轻人」。她一生专门利益别人,一百零一岁了,天天还帮助一些苦难的穷人,帮助老人、帮助病人,她得的好处,健康长寿。一百岁,身体就跟年轻人一样,三、四十岁的人一样,这是她得到的利益。她要念念都为自己想,那个命早就没有了,哪能活得这么长寿?这些事实真相摆在我们面前,你还不觉悟,那就难了。
真正觉悟的人,决定不会自欺,不会欺骗别人,他觉悟了。自欺欺人是迷惑颠倒的人他才干得出来。贪图一点小利,把自己命中的福慧都折损了,这是多可惜!多么愚痴!你有聪明智慧,你更能够修福,更能够积德,你的福慧在增长,你的前途一片光明。你要卖弄你的小聪明,欺骗别人,以为别人不知道,那你错了。中国人常讲「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们同修当中,大家对於《无量寿经》念得很熟。《无量寿经》世尊告诉我们,西方世界的大众,西方世界的人口多,数不清,即使下下品往生的人,都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加持。他们「天眼洞视」,我们在此地一举一动,黑暗当中,西方极乐世界人看得清清楚楚,你能瞒得了谁?「天耳彻听」,你躲在房间里跟人说悄悄话,对方还没有听清楚,西方极乐世界所有的人都听清楚了。我不知道你们读这个经文是什么感受,我每一次读这个经文寒毛直竖。夫子所谓「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跟西方世界不能比。所以,诸佛菩萨、天地鬼神,你怎么能瞒得过?我们起心动念他都知道。
所以真正觉悟的人不会起一个恶念,哪里会做一桩恶事?不可能的。人到没有恶念、没有恶言、没有恶行,这个人才真的自在,真的快乐。今天没饭吃、没有衣服穿,还是快乐无比,真乐。所以佛教学的目的「离苦...(净公上人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六) (第一集) 2000/8/7 香港九龙 档名:12-34-01》)
...,建的时间大概不久,很新。所以取得容易。两百五十万,在香港买一个小楼都买不到,我们在那个地方可以能建一个道场,生活程度很低。这就是说,我们要选择佛住处,适合我们修行,适合我们养道、适合我们修行,这是不能不知道选择的。
再看下面这一句:
【解了诸佛轨则。】
『解』是理解,『了』是明了。对於『诸佛轨则』,「轨」是轨范,「则」是原则,都是从纲领上说的,诸佛修行的轨范、修行的原则,不能不了解,而且了解得要深,了解得要广,了解得要透彻,我们才懂得怎样学习,才知道成就。诸佛的轨则是什么?我们这两面对联上写的二十个字就是。这是综合大乘经论无量的教诲,把它归纳成十句二十个字。凡夫日常生活用的是妄心,用妄心修行,不但不能成佛,世尊在楞严会上明白的告诉我们,修到最后的结果是成了魔,大的是变成魔王,小的变成魔子魔孙。佛说的这个话,我们细细去想一想,细心去观察,一点都不错。不论在家、出家,如果是用虚伪的心,最后都变成魔了,不会成正果的。成正果,要学佛。学佛的什么?学佛的「真诚心」。真诚心要落实,处事待人接物,「真」就不假,「诚」就不虚。我们世间人用心就是虚情假意,虚情假意的作为是自欺欺人,这个要我们很冷静的去观察,我们才能够体会得到。
看看一些修行人,出家、在家,回过头来再想想自己。因为人最不容易觉察到的,就是自己。看别人的过失容易,看自己的过失难。看别人的过失,造业;看自己的过失,开悟。我们没有办法看到自己的过失,有一个方法,看别人。看别人不要把别人过失放在心上,立刻回光返照:「我有没有这个过失?」把别人当作一面镜子,常常比照自己的心行,容易发现自己过失。发现自己过失,这叫觉悟,悟后起修。这个话怎么说?你觉察到之后,赶紧要改,改恶向善,改迷为悟,这叫修行,这叫功夫,真正修行不能不知道。我们一般人修行功夫不得力,修了多少年没有成就,甚至於消息都没有。什么原因?完全用的是虚情假意。古大德都教导我们「从根本修」,哪里是根本?真诚心是根本,我们首先从这里修。我们以真心待人,我们以诚心处世。他们用虚情假意对我,我用真诚心对他。
有些人说:「这样我们会吃亏,会上当!」没错,古人讲得好:「吃亏是福。」你不肯吃亏,你怕上当,你就随波逐流,你不能成圣、不能成贤。古今中外大圣大贤,个个都肯吃亏上当,这是我们要学习的。我们要遵从佛菩萨的教诲,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净公上人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八) (第二卷) 2000/12/5 香港九龙 档名:12-36-02》)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二一卷
...亦说乎?」是这个境界。「学」,学是觉悟的意思,觉而不迷。「习」,是将觉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这是「习」。「不亦说乎」,这个是佛家讲的「法喜充满」,就是我们讲的「自在」。这种喜悦是从内心里面流露出来的,不是外面的刺激,内心里面生的欢喜,真欢喜,这是真正的受用,现在一般人讲「享受」。你们享受的是什么?学佛的人享受的是欢喜。对人、对事、对物,一切时、一切处常生欢喜心,这是学佛人的享受,至高无上的享受。
欢喜人就不会衰老,古人常讲:「忧能使人老。」一个人天天烦恼、忧虑,老化得很快;一个人天天生活在欢喜里面,不会衰老。所以诸佛菩萨没有衰老的相。阿罗汉有衰老的相,辟支佛、菩萨、佛陀没有衰老的相。为什么?常生欢喜心。人到这个时候,修行,自己修行功夫就圆满了,得大自在。可是不要忘记,自己修行到家了,自己去享福去,享自己清净、快乐,享这个福去,那你慈悲就没有了。你在初学的时候,曾经发过愿,什么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所以你成佛之后,虽然得清净、自在、快乐,不要忘记度众生。众生在这里受苦,你要全心全力去帮助他们。如果你不帮助,你就违背本誓,你说话不算话,你就是打妄语,你就是自欺欺人,你怎么能叫「佛菩萨」?怎么能叫「圣人」?所以自己证得圣果之后,只有一桩事情,帮助一切众生转凡为圣。这是诸佛菩萨唯一的一桩大事业、大因缘。所以成佛之后,不是说没事做了,成佛之后事更多,但是没有自己的事情,自己永远是清净自在的。忙的是别人的事情,忙众生的事情,所以我叫这种事情叫「无事忙」,「忙无事」。忙得不亦乐乎,自己没事,为别人而忙。所以他也不会累,他也不会变,他也不会衰、也不会老,这是真实的受用。
处世,对人、对事、对物随缘,决定不攀缘,决定不勉强,这点一定要知道。修行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我们常讲「志同道合」,这才能在一起共修。志同道合的标准是什么?六和敬里头前面两条,「见和同解」是志同,「戒和同修」是道合,有标准的。这种同修是真的同修,大家在一起互助合作,真正成就道业。但是要晓得,真正志同道合的人很少,我们能不能去求?你要是去求,你就攀缘了,你就不是随缘。攀缘不自在,烦恼多,随缘就自在。
在浙江杭州云栖寺,是明朝末年莲池大师的道场,莲池大师就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他做出来给我们看,随缘而不攀缘。他看到那个地方环境好,非常幽静,是一个修行养道的好处所,他...(净公上人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八) (第二卷) 2000/12/5 香港九龙 档名:12-36-02》)
...愚痴,都在外面为非作歹,破坏佛教的形象,造作种种恶业,我是看著他堕地狱。我帮不帮助他?帮助他。天天我们端著经本来学习世尊对我们的教诲,他要是真听进去了,真明白了,改过自新,这就是我帮助他。他要是不肯听,听了也不懂,利欲薰心,这是不但我帮不了忙,诸佛菩萨也帮不了忙。
所以佛法基本的修学就是在十善业道,我们要常常用《十善业道经》来反省、来检点。在《大乘无量寿经》里面第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这一段文字里面说的是什么?五戒十善,说得很详细。我们把这一段经文节录出来,做为净宗同修的晚课,早课我们读「四十八愿」,希望每天读诵。早晨读「四十八愿」,我们要学阿弥陀佛,发度众生的大愿,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晚上我们读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认真反省:佛在经上教我们做的,我们想想,我做到没有?教我们不能做的,我们想想,有没有违犯?用这一段经文来检点自己,断恶修善,改过自新,这叫做做早晚课。绝对不是早晚课把经文念一遍,念给佛菩萨听,念完就了事,与自己不相干。这个做早晚课的方法,这叫造罪业。造什么罪业?早晨到佛菩萨面前骗他一次,晚课又骗他一次,一天骗两次。有人说:「我一生早晚课都不缺!」没错,天天骗佛菩萨,自欺欺人,没有功德,要堕地狱!
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给一切众生做最好的榜样,真正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如果我们佛弟子,无论是出家、在家,我们的行为不检点,言语不谨慎,处处惹得别人议论,破坏佛教的形象,这就是造阿鼻地狱的罪业。所以我们讲到「轨则」两个字,感慨万千。我们便利中年以上的同修,读诵经典有困难,特别将经文里面最重要的开示节录出来,我们一共节录了六十几条,也就是六十几句。另外从《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面,也节录了四十几条。总共一百多句,我们印成一个小册子,我题了个名字,「净宗同学修行守则」,这是我们一定要做到的,每一条都要做到。经我不能背,这个小册子一定要念得很熟, |
|
|
|
|
|
|
|
要背得很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想想有没有违背,这叫真修行,这种修行才有功德。所以一定要晓得,经不是念给别人听的,不是念给佛菩萨听的。在佛菩萨面前念经,这是一种恭敬心,见到佛像如同见真佛一样,求佛给我们做证明,我认真学习。这样真诚的心态,你才能够得到佛法里面讲的殊胜功德利益,轻慢心是得不到利益的。
我们看到许多老同修,学佛很多年了,他有没有成就,我不必问,一见面就知道。为什么?他修行的功夫都在他...(净公上人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八) (第三集) 2000/12/6 香港九龙 档名:12-36-03》)
...跟我们讲六道轮回的真相,因果通三世,一定要了解事实真相。你杀众生,你将来还要还命债;你占别人便宜,你来生一定要补偿别人。真正明白事实真相,清楚,世间绝对没有说是哪一个占人家便宜,没有这回事情!哪一个人吃了亏,也没这个事情!因果通三世,欠命的还命,欠钱的还钱。
出家人接受斋主的供养,佛说得很明白,「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我们接受大众的供养,如果不能真正在这一生当中成就道业,来生要还债!麻烦一大堆在后头。不要以为出了家方便,不需要工作,有人来供养,要知道,这是负债的。他来供养你是干什么?人家的心愿是希望你成佛作祖、作菩萨,他得一点福报沾一点光,他是来修福的。如果你成不了佛、成不了菩萨,得不了道,那好,来生得还债。一分一毫都不能够白花,都有果报的,几个人懂这个道理?几个人觉悟?浪费施主的钱财,浪费常住物,不知道爱惜,都是三途果报;要是存心欺骗众生,那更不得了!
「不淫欲」、在家「不邪淫」,男女之间心才一动,你已经破戒、已经犯戒了。你还有这个念头,你怎么能清净?所以我们学佛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几个人真的在学?「不妄语」,天天还瞒著这个、瞒著那个,自欺欺人。想想这些事实,然后再回头观察这些事实真相就明白了,「我是真修,还是假修?」真修决定入佛境界。十善业道通一切法门,无论你是大乘、小乘,宗门、教下,显教、密教,都通,这是佛法的基本法。
净土宗的「净业三福」,大家晓得这是基础,头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们念佛求生净土,从哪里学起?从这四句学起。这四句没有,你念佛念得再好,都不能往生。为什么?佛念得是没错,一天念十万声、念二十万声,你不是善人,西方极乐世界去不了。为什么去不了?那个世界释迦牟尼佛给我们介绍得很清楚,「诸上善人俱会一处」,问问:你是不是上善?你要不是善人,「阿弥陀佛」念得再好,阿弥陀佛来接引你,西方大众排斥你,不让你进去。为什么?你破坏他们的环境,他们都是纯善之人,你一个不善的人,你会扰乱了他们的社会秩序,所以你不能去,道理就在此地。诸位同修如果想这一生当中决定往生净土,净业三福头一条要做到,十善业道要修得有相当的一个水平,这样才能往生凡圣同居土。如果能把第二条修到,第二条是「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样念佛就可以生方便有余土。如果第三条也能做到,「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净公上人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二十) (第一集) 2001/3/19 香港九龙 档名:12-38-01》)
...话真的,不是假的。《论语》里面孔老夫子赞叹他的学生颜回,颜回的生活真是贫贱到极处,「箪食瓢饮」。吃饭的时候连饭碗都没有,用竹子编一个竹篓当作饭碗;喝水的时候杯子都没有,用个瓢,在大陆上通常葫芦可以作瓢,过那么苦的生活。夫子赞叹!别的人过这个生活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天天快乐得不得了,见到人都满面笑容,一点忧虑都没有,他为什么?乐道。学佛的人,他乐什么?乐的是道。无论从事哪个行业,他真正得道,什么叫道?快乐就是道,欢喜就是道。你学佛有没有得到快乐?有没有得到欢喜?常生欢喜心,儒家《论语》头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就是欢喜、就是得道。「习」是什么?习就是落实在生活上,落实在工作上,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上,把你所学的统统落实,你就得道,得到快乐。儒如是,佛也如是。
什么叫「道」?快乐就是道。学佛学得愁眉苦脸的,你没有入境界,你没有得道。心开意解,无论现前过什么样的生活,贫贱的生活、富贵的生活都快乐,无论从事哪个行业,没有不快乐;一切为众生,自己没有得失。而且你有智慧,无论从事哪个行业决定发达,为什么发达?不为自己,为社会服务,自然就发达。为自己的利益就免不了欺骗别人,自欺欺人,损人利己,那是造罪业,造罪业减损自己的福报,你的前途愈走愈困难。悟了之后,我无论做哪个行业,我都是为众生服务,为社会服务,决不是为自己的利益。他的利润决定比别人薄,他做的东西决定比别人好,所谓货真价实,怎么会不发?决定不欺人,童叟无欺,这他真做到了,他会得到许许多多主顾的爱护。人家说你家的东西可靠,一样的东西,他会到你家买,不到隔壁去买。你这个人可靠,你的东西可靠,就这么发达起来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你要懂得。
「菩提」是梵语,中文的意思是觉悟,觉悟自在了。觉悟自在的相,烦恼轻智慧长,你的烦恼习气一年比一年轻,一月比一月轻,能够发现到自己一月比一月轻,你就有相当的进步。如果是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你有把握了,月月不一样。如果到天天不一样,那就恭喜你,你爱什么时候往生就什么时候往生,你真的得大自在,你想在这个世间再住多少年,没有关系,你生死自在,没有生死。住世间、不住世间也不是自己的意思,住与不住条件在哪里?在众生。还有有缘的众生可度,多住几天,帮助帮助大家,没有众生可度,那就走了,可以走了,走得很自在。也许说还有很多苦难的众生都在受苦受难,你怎么自己可以走?什么叫...(净公上人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二四) (第二卷) 2001/7/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42-02》)
...体能复原。禅宗找不到人,天台宗也没有人,贤首宗、法相宗你们去找。所以我们想开的这些学系,人才从哪里来?只有求佛,佛菩萨下凡为我们示现,除这个之外还有什么办法?没有别的办法。要靠真正发心,靠佛菩萨加持,我们只能做个助缘而已。所以各宗各派的典籍,我只能作助缘,真正有再来人,我可以帮助他一把。我为什么要讲这几部大经?这几部大经是整个佛法里面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这些经论要是有基础,任何宗派的东西都可以贯通。尤其是《大方广佛华严经》,这是自古以来祖师大德们几乎公认的,大乘佛法的根本珐輪。一切经都是《华严》眷属,《华严》的枝枝叶叶,像一棵大树一样,《华严》是根是本,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教,是这棵树的枝叶,根本找到了,问题才能解决。我尽心尽力来帮助大家。
今天我告诉你们,办学,我们先把地买好,等待时节因缘。现在最重要的,是每一个同学充实自己的德行,德行里头最重要的是断烦恼,「烦恼无尽誓愿断」,你不断烦恼,你决定不能入法门,你不得其门而入,不是你天天听就行。你要真肯放下,就像善导大师教的:佛教我们做的,一定要做到,佛教我们不能做的,我们一定要断掉,你才能入境界。如果阳奉阴违,不能成就,那是自欺欺人,可以混得世间一点名利,与了生死毫不相干。所以我们学佛人,第一个应该警觉的是生死事大。得人身、闻佛法,尤其闻到正法,闻到这种殊胜的法门,正是彭际清居士所讲的「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我们这一日遇到了,希有难逢!遇到不知道珍惜,不知道真干,遇到也等於没有遇到,空过了,你说这多可惜。真干,真断烦恼,真改心理,起心动念决不为自己,为一切众生。『普遍饶益』,「益」是利益,「饶」是丰饶。最丰富、最究竟、最圆满的利益,起心动念想这个,这个利益不是自己的,所有一切众生的。常存此心,常行此道,这是菩萨本行。
我们实在讲是太幸运了,无量法门里面,我们接受了净土法门。净土法门的殊胜,简单容易,成就圆满。可是这个法门,诸佛菩萨都说是难信之法!真难信。我信这个法门,差不多也费了二、三十年的时间,我是讲《八十华严》、《四十华严》,讲《法华》、讲《楞严》,从这些大经里面省悟过来的,体会到这个法门的殊胜。老师那么样苦口婆心劝导我,我只是不排斥、不反对,没有坚定的信心。而是讲《华严经》讲到一半,有一天突然想到《华严经》里面的两位上首菩萨,文殊、普贤他们两个人学什么法门?我想到这个问题,在经上查,查...(净公上人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二四) (第三集) 2001/7/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42-03》)
...、不敬都没有,这个心清净,这个心真诚,夹杂著丝毫不善不敬,你的心不清净,你的心不真诚;有丝毫贡高我慢,你的心不清净也不真诚、不平等。平等是佛心,平等是真诚。我们用什么心待人、用什么心对事对物?真正用功要在这里用,在心上用,这样才像一个佛,你才入得了佛境界。
「正觉心」,前面讲过,「一切正觉法海」,不是邪觉,不是不觉。正觉是真诚心起用,它起的作用是觉而不迷,起的作用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种经教还要学?哪有这回事情!你怎么学得会?只要你能用真心,佛这个经教是从真心流出来,你也用的是真心,一看,不就是自己心里流出来的?自己心里头流露出来的,哪有不懂得意思的道理!
我们今天学佛、学教,为什么学得这么苦?错用了心,就这么回事情。你要会用真心,三藏十二部顶多三个月就通了,那有什么难事情!过去龙树菩萨学佛三个月通达,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他用三个月全贯通了。凭什么?用真心。不是说他天才,人人都是天才,没有一个不是天才。用真心就是天才,用妄心就不是天才,说得不好听是蠢才。用真心、慈悲心是真心,无条件的爱心,爱一切人,爱一切物,仁民爱物,为什么不用真心?为什么要用妄心?为什么自欺欺人?实在讲,他有一个很深很深的劣根性,所以他在六道里面搞轮回,生生世世出不去。哪一条严重的劣根性?控制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的念头,占有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的念头,支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的念头,从这个念头就有行为,行为就是造业,这个念头是迷惑。这种念头一起,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全没有了,你怎么能入得了佛门?佛门是大觉。
由此可知,这是入佛门的根本障碍,佛菩萨教导我们把这个观念转过来,自他不二,法法平等。我们跟一切人平等,跟一切物平等,一切动物都平等;跟蚊虫蚂蚁也平等,这样真心才能现前。跟鬼神也平等,跟天人也平等,跟佛菩萨还是平等的,为什么?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唯心所现」,诸佛菩萨唯心所现,我也是唯心所现,蚊虫蚂蚁也是唯心所现的,天地鬼神还是唯心所现的,怎么不平等?能现的是一,所现的哪能有例外?这是平等真法界。
「佛不度众生」,这一句话是真话,说佛度众生是方便说,不是真实说,真实说是佛不度众生。众生怎么成佛的?你自己成佛的。所以是自信、自悟、自修、自证,这是真的,你要没有那个「自」,你永远当凡夫,你永远不能成就。佛不欺骗人,佛不迷惑人,一切靠自己,靠他人靠...(净公上人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二五) (第七集) 2001/8/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43-07》)
...。绮语。
第四段是讲‘妄语恶’。言语造业最容易。世出世间的圣人对于这桩事情都非常重视。所谓‘口为祸福之门’,说话不能没有分寸,不能不谨慎。那些话当说,那些话不当说,当说、不当说都有后果。业报一定要自己去承当。
“两舌”是挑拨是非,无论是有意、是无意的,对人都有伤害。有意的两舌,罪业当然很重。无意的两舌,要看它的演变,如果演变后果非常之恶劣,罪业也就很重。
“恶口”是说话伤人、粗鲁。
“妄言”是欺骗众生。
“绮语”是花言巧言,话说得非常好听,可是用意不善,用意是害人。
现在的社会,像流行歌的歌词,唱得很好听,内容都教人杀、盗、淫、妄。现在的电影、小说都是属于绮语。害社会、害大众,果报一定在阿鼻地狱。这是我们一定要小心、要谨慎的。
佛教我们,佛菩萨的言语,决定是至善,决定是利益一切众生的。这是我们应当学习。不但害人的言语我们不能有,与一切众生没有利益的言语,我们也不可以有。
憎嫉善人。败坏贤明。不孝父母。轻慢师长。朋友无信。难得诚实。
这些都是因为自欺欺人而生的这些过失,所以归到‘妄语恶’这一类。
“憎嫉善人”。为什么会嫉妒善人?别人比我好,显得我不如人,想掩盖自己,就得去毁谤别人。
“败坏贤明”。‘败坏’就是破坏。这是因为嫉妒,所以毁谤。嫉妒是因为自欺欺人而起的,自欺就是妄语之因。人为什么要妄语?为什么要骗人?犯口的四种过恶,就是因为自欺欺人。
“不孝父母”,是欺骗父母,不知道孝敬父母。
“轻慢师长”。‘轻’是轻视。在师长面前傲慢,不懂得尊师重道。
“朋友无信”。所谓是轻诺、无信,不守信用。
“难得诚实”。对于任何人都没有诚意。实在讲,他对自己都不诚实,怎么会对别人诚实?
尊贵自大。谓己有道。横行威势。侵易于人。
“尊贵自大”。这是傲慢。
“谓己有道”。这是妄语之中的大妄语,罪过很重,是佛家的重戒。出家有‘四重戒’,里面有‘妄语’。那个妄语不是指普通的妄语,专指大妄语,就是此地所讲的“谓己有道”。自己没有证果,欺骗别人说自己证果了,这是
大妄语。现在我们在社会上常常听到,有人说他是什么菩萨再来的,又有人说某人是佛再来的。这都是属于大妄语。
在历史上我们确实见到有人说他自己是什么佛菩萨化身来的,但是说了就走了。像很有名的净土宗永明延寿大师,他是阿弥陀佛再来的。怎么知道的?永明大师在世的时候是帝王师。皇帝有一天修福供斋,请出家人吃饭。古时候这供斋是修福,叫无遮大会。无遮大会是平等的...(净公上人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
...了。他的身分是永明大师说出来的,那永明大师就是阿弥陀佛了。不要紧,定光古佛走了,原来家里还有一尊阿弥陀佛。回去赶紧去报告国王。国王听到定光古佛入灭了,最后说了一句‘弥陀饶舌’。他心里想原来永明国师就是阿弥陀佛,欢喜得不得了,赶紧去见永明大师。他走到门口遇到一个报信的人,来得很匆忙,几乎跟国王撞了一跤。国王说:‘什么事情匆忙?’他说:‘报告国王,永明大师圆寂了。’
在中国古时候,身分一露马上就走了,这是正确的。现在人身分露了,他也不走。这很奇怪。这不走,就靠不住了。如果一说出来马上就走,这个可靠。说出来之后而不走,靠不住。在中国历史上这些事实很多。
自己没有证果,说证果了;没有得定,说得定了,这都是属于大妄语。为什么要说大妄语?他的目的不外乎欺骗众生,求众生对他恭敬,对他供养,对他称赞。无非是为这些,所以完全是欺诈。这都列入在妄语这一条里面。这种罪行果报很重,一定堕阿鼻地狱。所以自己没有证得,而说证得,罪过很重。
“横行威势,侵易于人”。这就是一般所讲的虚张声势,恐吓于人,甚至于还用巫术、暴力来胁迫。
这些罪行的衍变都是由于自欺欺人,所以都归到妄语这一类里面。
欲人畏敬。不自惭惧。
‘惭’是惭愧,‘惧’是舆论的议论。他也不在乎别人的议论。
难可降化。常怀骄慢。赖其前世。福德营护。
“难可降化”。就是佛菩萨、善知识也没有办法教导他。为什么?他不能接受。
“常怀骄慢”是贡高自大。他为什么现在还没有受果报?佛在这个地方说得好。
“赖其前世,福德营护”。他前生修的福修得多,所以他这一生虽然造这样重的罪业,他还在享福,他还没有受到恶报。这就是赖他前世的福德。‘营’是经营,来保护著他。是这么回事情。虽然过去生中修的福德很大,可是消得也很快。
今世为恶。福德尽灭。
他多生多世所修的福德,在这一生当中造作这些罪业,福德在这一生就享尽了。
寿命终尽。诸恶绕归。
福享完了,他的罪报现前了。我们如果留意的去观察,他一定不是好死,这能看得出来。不是好死,显示他命终尽的时候福报尽了,“诸恶绕归”。所以只要我们留意去观察,不难看到事实的真相。
又其名籍。记在神...(净公上人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
...慢。
你看看五十三参里面,每一位菩萨,他们作人的态度都非常谦虚,尊敬别人,实实在在是我们的好榜样。于是我们教学的目标,肯定落实在生活的层面。这些年来,我们将佛法归纳为十个条目。我们自己的修学,是以这个为标准。我们帮助别人,劝导别人,也以这十条为标准。佛在经典里面讲得太多,文字太长,不容易记忆。我们尽量把它精简、浓缩,十个纲目,二十个字,容易记。时时刻刻,念念之中,要与这十条相应。念佛人常讲:‘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与什么相应呢?与这个十条相应,就是念佛。
在《华严经》,吉祥云比丘给我们说了二十一种念佛的法门,这是很重要的一条。如果口念阿弥陀佛,心行都不相应,这个没有用处的。正是古人所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那与什么相应?‘真诚’相应。我们要发真心,要以诚意待人接物。世间人、六道凡夫,用的心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跟妄心,差别在那里?妄心里面有妄想、分别、执著。佛在一切经上浓缩精简的为我们开示,只要你有妄想、分别、执著,你的心就是妄心。那么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这是真心。真跟妄,我们要有能力辨别,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处事待人接物用真心。诚,不自欺,不欺人。别人欺骗我们,无所谓,那是他。决定不可以说,他欺我,我当然也要欺骗他,那就错了。他下地狱,那我也应该下地狱,那有这么傻的人、这么笨的人?他用虚情假意,欺骗众生,损人利己,这个将来要堕三恶道。我们走的路子,是想超越轮回,超越十法界,往生净土,那怎么能跟他同一个知见?这个是一定要觉悟的。不能看到许许多多人都是这样做,我们应该也跟著这么做,那你就错了,大错特错了。
第二是‘清净’,清净是自受用。我们用心,我们这个心有自受用、有他受用。换一句话说,用什么样的心对自己,用什么样的心对别人,对人、对事、对物。对自己清净。佛法中说,‘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换一句话说,清净就是真诚心的样子。真诚是体,清净是相,显示出来清净心。对一切万物、万事万物‘平等’,没有分别。清净就是没有执著,平等是没有分别。为什么不要分别呢?万法一如。你了解事实真相,你就不会起分别心,万法一如。佛在经上常讲:‘生佛不二’,这是教给我们怎么样入不二法门。二是从分别生的,不二就没有分别心,就是平等心了。‘正觉’是智慧,是真心里面本具的般若智慧,不是从外面来的。只要你得清净、平等,智慧自然就生起来。换一句...(净公上人种善因得善果《种善因得善果》)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二二卷
...家请我讲经,法师请你讲,那个经我不会讲,没有讲过,你另请高明,这个不算丢人,这是讲的真实话。孔夫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真智慧。决定不可以强不知以为知,那就错了,对自己的损失太大了。
问:老法师讲得太好了。这一番话,把我们修学佛法的一个关键,成败的关键,都讲出来了。我们想一想非常有道理,在一般世间百工技艺,都要有老师,尤其是固定的一个老师来指导,才能够成就,何况我们修学佛法,学出世大法,怎么可以没有一个固定的善知识来引导呢?可惜现在师道慢慢的沦丧了,所以老法师慈悲,特别要大家如果有福报,就能找到自己的老师,终身奉行。如果没有这个机缘,那么不妨从古人,古代的善知识来求。
接著再请教老法师,在目前这个社会,我们要持戒清净,好像是比古人来讲,比较不容易。那么以现在来讲,在家居士学佛,除了受持三皈五戒以外,需不需要再受持在家菩萨戒?
师父:三皈五戒是修学佛法的大根大本,一定要认真去奉行。至于菩萨戒,那是你自己的发心。最好在受戒之前,先把戒本详细的研究一番,看看自己能不能受持?先做一个考量。如果发觉这个东西我做不到,那你去受这个菩萨戒就变成自欺欺人,要拿一个菩萨来充面子,做好看,这又变成地狱门前僧道多了,这实在讲是没有必要的。何必要拿个菩萨来炫耀呢?你是个假菩萨,又不是真菩萨。戒律只有比丘戒、比丘尼戒,这两种没受过戒的人不能看,菩萨戒本可以看。甚至讲沙弥、沙弥尼的戒本也都可以看,只有比丘跟比丘尼,这是佛门里面讲,这是大僧,是住持佛法的。并不是这个戒本里面有什么秘密、神秘,你不能看。佛制订这个方式,叫你不能看,用意很深。是怕你看到之后,你看到这个出家人,这个地方犯罪,那个地方又破戒了,你就乱批评。你这个批评就把佛法的形象给破坏了。实在讲,他犯戒是他的事情,与我没有什么相干。你不懂得的时候,你对于破戒僧,也许你还有恭敬心,你还能维持佛教非常好的一个形象。但是你看了之后,你心里就起分别、起执著、生烦恼,破坏自己的修持,所以佛订的这个制度,他就用心非常好,不是这个东西有什么秘密,佛教那有秘密?那有什么不能看的?什么都可以看,为了防止这一个弊病,叫你不要看。
但是另外有一个例外,你如果看全部《藏经》,可以看,为什么呢?你不会断章取义,你能够了解,你也会同情,你真正有智慧。不许可断章取义,用意在此地。由此可知,菩萨戒、...(净公上人种善因得善果《种善因得善果》)
... 那个政治制度你说不好,它能够绵延几千年。你说民主制度好,台湾现在是民主,大家公认的,世界上民主发达到最高峰的国家。美国人讲民主,比不上台湾,任何一个国家民主都比不上台湾。台湾人民对于我们的民主,应当感到满意了。为什么还纷纷想尽方法去移民?君主专制时代的时候,没有听说有大量移民的,事实摆在面前。
那么今天政府不能替人民防非止恶,我们自己要有警觉。当然这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你在家里面教训你的儿女仁义道德,可是他踏进社会,踏进学校不是这样的,又被一些邪知邪见污染了,这个问题严重。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不能配合,不能是一个说法,那学生、年轻人就相信了,这是很大的一个问题。一个国家、一个政权、一个政府,它将来在历史上,能不能流芳千古,实在说,就在它的教育能不能成功?教育成功,这是贤明的政府,受万世人的尊敬。教育失败,你科技发达,你经济发达,都没有用处。为什么呢?社会不安全,人生活在恐怖之中,没有安全感。
所以闲邪这两个字重要。邪就是邪知邪见,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错误的讲法,错误的说法。闲是防止。存诚是叫我们存心,处事待人接物,都要存一个真诚之心。也就是不自欺、不欺人。这个说法,从前人听了没有问题,能体会到这个意思。今天我们讲真诚,这个意思实在说,几个人能够体会到?把真诚两个字的含意都误会了。以为什么呢?直来直往,这就是真诚了。我今天对你提出的要求,你一定能够满足我。我求名,你名给我;我求利,利给我。真的,这是真诚,大家曲解了真诚的意思。诚字怎么讲?佛、儒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佛法叫菩提心,儒家教学里面叫诚意、正心。曾国藩解释这个诚,他讲得很好:‘一念不生之谓诚’。换句话,诚是清净心,心里面没有一个杂念,在佛法讲是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个心是真诚心。今天几个人有?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念头永远不会中断。诚没有了。所以听到真诚,都把这两个字误解了。
那么用佛法说,存诚就是用真心,不用妄心。懂得佛法的人,我这样讲,他容易体会。交光大师在《楞严注解》里面讲的‘舍识用根’。识是妄心。识是什么呢?妄想、分别、执著,这是妄心。用根,根是根性,用见性见,用闻性闻。见性闻性,见性闻性里头,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妄想。存诚这两个字不好懂。存诚就是佛家讲的发菩提心,儒家是成圣、成贤的基础。善导大师所谓的‘一切皆从真实心中作’,那就是存诚...(净公上人种善因得善果《种善因得善果》)
...,阿罗汉、辟支佛只得到少分的解脱,法身他没有,没有证得,般若他没有。经上讲得这么清楚、这么明白,我们若不能够领会、不能够体会,这个经真的叫白念了。我们明白这些道理才晓得,自己认真反省反省,不可能!不要说开悟不可能,我们今天得定都不可能。得定是小道,小功夫我们都做不到;开悟是大道,我们怎么可以得到?
今天我们发心弘法利生凭什么?李老师过去教我,凭真诚心,他老人家教给我诀窍—‘至诚感通’,因为你要弘法,你就一定要通达佛法,通达世间法,世、出世间法你都要通达。通达,你本身没有这个智慧、没有这个能力,你怎么个通法?你不是上根利智;换句话说,你修学在这一生当中,开不了悟,那就没法子通了。中下根人学教,学教要学到那一天你才能学通?我们的寿命有限、时光有限,也办不到。唯一的方法就要靠三宝加持,要依靠佛菩萨的感应,叫感通,这是一个方法。这个方法,我们可以做得到,说老实话,这并不是上根利智,也不是中根拼命在那里求学,我们唯一的方法—感应!
三宝的加持,怎么样才能得到感应?诚!真诚,真诚到极处,就得佛菩萨帮助,就得佛菩萨加持。我这一生讲经说法,就是得李老师教导的,一生当中决定不自欺、不欺人。如何能做到真诚?一定要舍弃自私的念头,念念不要想自己,念念念众生。我能够这样做,也是早年得力于章嘉大师的教诲,大师教给我:‘真诚为佛法、为众生,自然有佛菩萨护念,有佛菩萨照顾。’他说:‘你一生为自己都不要操一点心。’我听大师这个话,很受用!我知道我一生的际遇,无论是顺境、无论是逆境,都是佛菩萨妥善替我安排的,决定是有利益的。逆境也有利益,所以我在境缘当中,能够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一切都随顺,什么都好,决定没有计较,一切事顺其自然,我过的是这个日子。这样的心情才能得到佛菩萨感应。
所以我在香港讲经,你们有些同修听到、也看到,有一位法师提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说:‘法师,你讲经为什么没有预备、没有讲稿?’我听到他这一问,我也笑笑,‘我讲经从来不用讲稿,从来没有去准备。’我在李老师会下学习的时候,就没有讲稿。但是我要求学生们,你们一定要写讲稿,你们不写讲稿,你学不出来。我不写讲稿,我有我的条件,我这个条件你们没有。第一个,我的心态跟你们不一样,我没有为自己,你们起心动念还有我、还为自己,你这一点比不上我。第二个,你们的秉赋不如我,我看了之后、听了之后,我...(净公上人种善因得善果《种善因得善果》)
...是什么?老人教给我们对社会、对人群应当‘隐恶扬善’。看到别人不善的地方不说,绝不宣扬,也不把它放在心上;看到别人的好处,我们应当要赞扬。这种作法,使不善之人会感觉到自己惭愧,‘我做恶事,人家都能够包容,都能原谅我;我做一点小小的善事,人家表扬我、赞叹我’。能够激发大众的廉耻心,激发大众的惭愧心,这个社会才会有安定,世界才会有和平。
现在我们眼前所看到的,在中国、在外国,看到的恰恰相反。现在这个社会是隐善扬恶,恶的事情特别加以报导,善的事情往往提都不提。这种作法,让行善的人灰心,对那作恶的人是莫大的鼓励;社会动乱、世局不安,其来有自。这是讲到家庭,父母、兄弟有过失都要遮盖。一味的遮盖,也是错误的,必须要劝导,劝导父母、兄弟改恶向善。这个劝导只是在家里头,决不是在有外人在的这个场合当中;只要有外人在,我们决定是隐恶扬善。记住古人的教诲,这样做就对了。
“上思报国之恩”,要常常想到报恩。佛教导学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佛弟子天天念这个回向偈,虽然口念,但是没有落实。所以我常说,不能把佛的教诲落实,我们用什么回向?只是口头上回向,没有实质的德行做回向,这是自欺欺人,这是错误的。‘四重恩’:第一个是父母之恩,第二个是老师之恩,第三个是国家之恩,第四个是众生之恩。我们生活在世间,衣食住行都要仰赖大众,人不能脱离人群独立生活。人与人之间都有恩德,我们要常常怀念。怎么报答?奉献自己的智慧,奉献自己的德能,为国家、为社会服务,这就是具体报恩的行为。
“下思造家之福”,这就是儒家教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造家之福’,这是齐家,家里头要整整齐齐。整齐的标准是什么?标准是‘伦理’,伦理是一种天然的秩序。我们知道,社会有秩序,这个社会安定;国家有秩序,国家强盛;家庭有秩序,这个家庭一定兴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听,这是齐家天然的秩序,决不是孔老夫子制定的、古圣先贤制定的,那就错了。人家制定的,我为什么要跟著别人走,一般人讲‘被人家牵著鼻子走’?不是!孔老夫子绝不牵人鼻子走,释迦牟尼佛也绝不为难人,他们所说的是自然之道。用佛家术语来说,就是自性里头,你的真心、你的本性本具的德能,本有的秩序,是天然的,是自然的,决不是人为的。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然后才真正肯随顺圣贤的教诲。他之所以称为大圣大贤,原因在哪里?他并不是教我们永远听...(净公上人了凡四训电视弘法讲记《了凡四训电视弘法讲记》)
...间麻布包里头的米一粒都没有了,一船的米不见了。大家晓得,这是黄鼠狼作怪。看到那个东西是真的不是假的,一船米没有了。所以在南京逗留几天,只好回家。回家之后,他的米在他的米仓里头。不知道是怎样得罪黄鼠狼,黄鼠狼给他开个玩笑。没有损失,但是一船米它把它搬回家去,这是个真正的事实。所以,世间之大无奇不有,不能说自己没有亲自见到就不相信,我们亲自见到的事情太少了。这些事情在香港也很多,在中国大陆是更多,在外国也很多。我遇到的人多,因为讲经听众多,常常他们将他自身亲身遇到的事情讲给我听。所以,天地鬼神难欺,我们欺骗人容易,欺骗天地鬼神太难太难了。
“吾虽过在隐微”,我们的过失非常隐密、非常微细,人觉察不到,但是“天地鬼神,实鉴临之”。‘鉴’是镜子,就像镜子照得清清楚楚,照到了。“重则降之百殃”,如果你造的恶业重,你一定会遇到意想不到的灾难;“轻则损其现福”,轻,你现前的福报折损了。你要是懂得这个道理,你要是了解这个事实真相,怎么不害怕?再看下文:
【不惟是也】
不但如此。
【闲居之地,指视昭然,吾虽掩之甚密,文之甚巧,而肺肝早露,终难自欺,被人觑破,不值一文矣。乌得不懔懔?】
前面讲天地鬼神看我们看得清楚,这一段讲我们现前居住的环境,所谓‘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尤其是现代都市社会,人口稠密,我们一举一动都有许许多多人看到。我们掩藏得再密,“文之甚巧”,‘文’是文饰,你遮饰得再巧妙,你的“肺肝早露,终难自欺”。前面跟诸位说过,有学问、有道德的人,他一看就清楚。被人家看破,一文不值。想到这些地方,又怎么不害怕?“懔懔”是恐惧、害怕的样子。这就是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本著良心、天良,要畏惧舆论的制裁。我们造善,不愿意别人知道。我们造的恶,我们希望人都知道;别人指责,我们的恶就报了,这是好事情。他所指出来的,我真的有错,我要接受,我要悔改;他指出来的,我没有这个过失,我也很欢喜。我被冤枉了,被冤枉那是消灾、消业障最殊胜的方法。
所以,不论别人指责是不是事实,我们都要存感恩的心。古人讲得好:‘有则改之,无则嘉勉。’别人对我们的批评,特别是恶意的批评,我有,赶紧改过自新,没有,我要更加勉励,决定不犯这样的过失,成就自己的德行。所以,一个真正懂得修养的人,真正懂得断恶修善、积功累德的人,跟一般人确实不一样。而自己念念当中,都想别人的好处,绝不把别人的不善放在自己心里,那是最不值得的事情。为什么?我们的心纯善,把别人的不善放在自己心上,把自己的善心破坏掉了,你说这个多冤枉?我们看社会上这样的愚痴人不在少数。别人赞叹我们、恭惟我们,我们也要冷静去思惟,‘他恭惟我的、赞叹我的,我有没有这...(净公上人了凡四训电视弘法讲记《了凡四训电视弘法讲记》)
...》上「普贤行愿品」,就是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里面的一段经文。
「众生忆佛,现前即见,顿也」,我们念佛念到心清净、念到心诚恳的时候,佛就现前,你就见到佛了。一定要念到心清净、念到心真诚,这个时候见到佛,你会不会欢喜?如果见了佛欢喜得不得了,给你说,你见不到佛,佛不会现前,因为欢喜心不是清净心,你心不清净。见到佛很欢喜,欢喜到得意忘形,佛还在面前,给诸位说那不是佛,那是魔变的。古来修行人,一生见很多次的佛,他一句话都不说的,他也不会告诉别人「我见佛了」,不告诉别人,绝不宣扬。这是好境界,见到如同不见,心里面决定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决定不受外面境界影响,他心在三昧,心在定中,不受它影响。佛现前来,给自己做个印证,经上讲的话没错,只是给你做个印证而已。现在见佛了,临命终时佛决定来接引,决定没错的,念佛人必定有这样的感应。
但是这种感应现前,你要保持你的清净心,不必见到佛,见到这个也说,那个也说,那就大错特错。甚至於现在还有一种贡高傲慢的心理在那里作祟,好像我修行,我自己不给人家说我见到一些瑞相,好像显得我没功夫,我没有境界。没有见到也造谣生事好像是见到了,彷佛见到,到处去宣传,那骗人,自欺欺人,充面子,这是错误。这样的心态学佛,不久他也能证果,证什么果?证神经病的果。学上几年,他的果报就先到精神病院,以后当然入三途,没话说的。现前就神经分裂、神经失常,变成神经病,佛门常讲著魔,来生必定是三恶道。所以,你见到一些瑞相不必说,你用不著说。古德自己境界只有给什么人说?给自己的老师可以说,求老师做个证明,这可以。真正的大善知识可以讲境界,不是这样的人决定不说。因为念佛是依法,不依神通、不依感应,法是经典,我们只要依照经典的理论、方法、境界去做就行了,不依靠神通,不依靠感应。但是神通感应一定有的,有,我们不依靠,有,我们不炫耀,我们也不宣扬,我们宣扬的是正法。「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要守住这四依法。这是讲顿。
「佛藏经云,无觉无观,名为念佛,无想无语,是名念佛。」念佛实在讲是有觉有观,怎么会变成无觉无观?念佛人是有想有语,前面不是说忆佛,忆佛就是想佛,称念,称念是语,怎么会变成无想无语?这个地方诸位一定要搞清楚,你要是望文生义那又错了。无觉是无错觉,有正觉;无观是无邪观,有正观。《十六观经》里面讲的,依照那个经典是正观,不依照经典是邪观,说得清清楚楚的。所以这个地方...(净公上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 章疏钞 (第三集) 1988/7 台湾华藏图书馆大专讲座 档名:05-01-03》)
...恼,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
《解》这种恶人,后世的人和天地鬼神都明显的知道他的恶行。并且阿赖耶识里收藏了恶业的种子,天神也记录下他的罪行。命终之后自然堕入三途受无量苦恼。这样辗转在三途之中,累劫难得出离。这种痛苦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注》(1)(著)昭著。
其四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憎嫉善人,败坏贤明,不孝父母,轻慢师长,朋友无信,难得诚实。
《解》第四段讲妄语恶。世间人民由于不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迷于名利而不能念及修善积德。造作两舌,煽动离间,搬弄是非,言词粗野,恼他人心。存心欺诳,口出不实之言。还有善用花言巧语,诱人恶作的一类绮语。
他们憎恨、嫉妒善人好事。专干破坏好人好事,欺骗世人,对于贤明的人失去信心。他们不孝父母,对自己的老师轻视骄慢。对朋友不讲信用,难得见到他有诚实。
尊贵自大,谓己有道。横行威势,侵易于人,欲人畏敬,不自惭惧。
《解》由于他很会运用欺骗的手段,能令他人相信,便妄自尊贵自大,称说自己有道。若是未得圣道,说自己得圣道,那是大妄语,要受极大的苦报,因为他误导许多众生步入邪途。
再看他仗势欺人,横行霸道。欲令大众俯首听命,唯我独尊,天天造作恶业而不知惭愧,不知自戒恐惧。
难可降化,常怀骄慢。赖其前世,福德营护,今世为恶,福德尽灭,寿命终尽,诸恶绕归。
《解》佛说这样的恶人,习染太重,难于教化降伏。他的骄慢习气不改,他能横行一时,皆因他前世所修的多福保护他不败。但今世为恶,宿世的善果享尽了,善神远离,所以他在寿命终尽时,恶业现前,有意想不到的灾难。
又其名籍(1),记在神明。殃咎牵引,无从舍离。但得前行,入于火镬,身心摧碎,神形苦极,当斯之时,悔复何及。
《解》神明将恶人的罪行,都记载在他的个人档案里。恶业牵引,鬼神鉴察,带著罪人,他就无法逃脱,只有跟著鬼神前往狱火油鼎之中,身心(形体和精神)遭受到摧毁破碎之剧苦。当此之时,后悔莫及了。
《注》(1)(名籍)就是个人的资料档案。
其五者,世间人民,徙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业,父母教诲,违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无子,负恩违义,无有报偿。
《解》这是第五段,古人有两种讲法,一说是饮酒恶,一说是意业(贪嗔痴)三恶。足见此一品经义,确实具足五戒十善之意。
这一节经文是说:世间不善的人,心...(净公上人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浊世(1)恶苦(2)第三十五】》)
...的,“最高的享受”啊。再看下面一句:
【应身无量,度脱众生】
前面两句是下度众生,是我们这一个世界的,这句是讲十方世界。那么由此可知,在世法佛法里头,理论上是平等的,绝对地平等,但是在事相上有亲疏远近。为什么不把亲疏远近废除呢?给诸位说,佛法不离世间法,佛法不坏世间相,这是大慈大悲啊。如果佛要离世间法了,要把世间这个秩序不顾及了,这个世间一定要大乱。所以诸佛成了佛了,在圆满的地位上,他要来度众生,他还要维系社会的秩序,维系人伦的道德,绝不破坏!他有个远近亲疏的分别。
度众生先度谁呢?先度我们自己这个地方的啊,由近而远。我们图书馆所在之处,景美这个地区啊,我们心心念念的,先度景美的同修,再度新店公馆的同修。这个就叫“佛法不坏世间法”了。先度我们台湾同胞,然后再度我们大陆同胞,再度到其它国家的这些众生啊。绝不可以说自己不顾了,去顾别人,这就把世间相破坏了,世间的秩序破坏了。如果一有这个例子,好,我学了佛了,佛法是没有界限的,佛法是讲平等的,父母都可以不度了,去度别的众生,给诸位说,假的,骗人的。真正成佛是可以,是一律平等;但是真正成佛的人不这样做,他不忍心这样做法。那么假学佛的,那叫自欺欺人,他连自己父母、自己的亲属他都不爱,说是爱别人,给诸位说,他心里头别有企图啊,咱们对他要小心啊,要防范啊。
再从这个地方,很明显的就教给我们了,三界是我们的本土啊,我们是娑婆三界的众生啊,娑婆三界是我们自家啊,先度自家,然后再度别的世界啊。“应身无量,度脱众生”啊,再以无量无边的应化身度脱他方世界的众生,所以一定有一个本末亲疏,决定不能够颠倒!
现在世界之乱,乱在哪里呢?本末倒置。佛教里面乱、混乱,混乱到大家都不晓得本末。所以整个秩序乱掉了,整个佛法都毁掉了。不但佛在经上这样开导我们,诸位细细去读读史传,你们看看《高僧传》、禅宗的语录《禅林宝训》,这都是属于史传的,你看看古人他们是怎样的,一定是先顾本,把自己的根本坚固了,而后枝叶复苏啊,这才有大成就啊。
根本是什么呢?自己这一个道场是根本。成就人,先成就哪里,先成就自己底下的人才啊,这是根本啊。就正如学校一样,台湾大学它的根本是教我们自己的国民,我们自己的子弟啊,外国留学生是附带的。我们不能说办这个大学,以外国学生为主,为什么?他们有钞票、有钱;我们自己学生啊,凑几个、凑几个算数,这个不行!这本末倒置啊。
我们看看过去...(净公上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记《编号008-b/133–序分 六种证信序》)
...智慧,遇到障碍,他没有能力来解决,这就是未全道力啊。这是他后悔的地方,知道自己过去一向多闻错了。换句话说,错用了心啦,这么多年来错用了心啦,没有走上正路啊。
说一句老实话,背诵这种方法,是根本智与后得智同时并进。参禅念佛专求根本智,根本智得到以后再求后得智,而背诵经典是同时下手。所以这个学佛一定要有目标,要有方向。我们念佛,自己一定要晓得,我为什么念佛?我念佛的目标何在?我参禅,我为什么参禅?我参禅有什么用处?如果连这个都不懂的话,那正如果那个船在大海上,没有方向,没有目的,这是多么苦恼,多么危险的事情。
念佛,佛在经里给我们讲得清清楚楚,目的在一心不乱呢。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呢。我们现在天天念佛,念佛是什么用处呢?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呀。去得了吗?去不了啊。为什么呢?一心不乱才有资格去西方极乐世界,并不是念佛就可以生西方极乐世界啊。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乱,才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念佛人的目标要定在一心不乱上啊,经里面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啊。理一心不乱生实报庄严土啊;事一心不乱生方便有余土啊;功夫成一片生凡圣同居土啊。不是讲的清清楚楚吗?如果说念佛念得毫无成就,就可以往生了,那叫妄语,那叫自欺欺人,曲解了经义。那么换句话说,我自己希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要生实报庄严土,那就一定要达到理一心。如果把方向定在凡圣同居土上,我们也要念到功夫成片,得以功夫成片为目标啊。
如果我们还是以嫉妒心念佛,以贪心念佛,以嗔恨心念佛。给诸位说,这种念法,那就是慈云灌顶法师所讲的了,是念的三恶道的佛,念了之后将来要到恶道去。为什么呢?嗔恨心与地狱相应;贪心与饿鬼道相应;愚痴与畜生道相应。内有贪嗔痴,贪嗔痴是大障碍,它怎么能够叫你得到一心呢?!你不会得到一心的。如果我们要得到一心呢,必须把贪嗔痴慢通通要把它断除掉啊,我们的心才清净,清净就是一心啊,这是我们念佛的目标,是我们的成绩啊。我们只是口头上念,心里头完全不注重在这个方向目标上,我们会有什么成就呢?!
阿难的福报大呀,释迦牟尼佛做他的后台呀,遇到了障碍、困难的时候,佛会救他啊。我们遇到了困难的时候,谁来救我们呢?那么这是从这两句,诸位想想,它里头含有多少意思在?两句话里头,会看的人,多深刻的用心,真正是摄受一切众生啊,护念一切众生啊,就在这两句话里面。下面是阿难请的法。
【殷勤启请】,诚诚恳恳、恭恭敬敬地求佛开导。求佛开导他什么呢?就...(净公上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记《编号011-b/133–如来垂救 阿难请定 》)
...多读、多听,这个机会绝不放过,这叫菩萨。办法就是「单由事相」,专持名号也能往生,这叫事持。执持名号有事、有理。事持,他是因为理不明,我们这一句佛号念下去,理不是完全不明,是不能透彻,理没有透彻,但是这一句佛号还是能够降伏烦恼。这是很浅显的道理,这个一定要懂得。我们心里面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才起心动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把念头给伏住,压下去。这个不难懂,中下根性的人都懂。
如何与「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相应,这个难懂。这个不懂不怕,就单从事相上来持,我念念都能够伏贪瞋痴,念念都能够伏分别、执著、妄想,念念里面有信愿行,这就行了,就可以往生,可以念到功夫成片,可以念到事一心不乱,理一心达不到,那就很不错,就很难得。如果这些理论统统搞明白,你这一句阿弥陀佛叫理持。理里面有事,事里头理不明,理里头一定有事,不会说是他理明之后他不念佛,没有这个道理,那就大错特错,那是执理废事,执理废事的人一定落空,古人所谓「说食数宝」,你没修行!凡是明理的人,他这一句佛号二六时中绝不中断,一定比事持的人还要来得勤快、还要来得认真,真修行!他识货。凡是理上懂了,事上不肯干,他未必是真正识货,他是冒充识货,那是假的,自欺欺人。诸位要晓得,理持决定不废事持。
演【三根普被,上下兼收,作末法最后方便。为一经大旨也。】
佛经灭尽的时候,《弥陀经》还能够留一百年,《弥陀经》最后灭,所以作末法最后方便。法灭垂尽最后一百年,你要是见到《弥陀经》,执持名号还是能往生,还是能成就。所以这部经,不单释迦牟尼佛,是诸佛彻底悲心,真正是能度一切众生。不像其他的法门,其他法门说老实话,大多数都是给你作结缘,阿赖耶识里头薰习一个佛法的种子,想一生得度谈何容易!要想一生得度,只有这个法门。所以诸位要认识清楚,这部经是佛法里面第一经,舍这个法门没救。我们在一生当中能遇到这个法门,算是你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缘,你才会遇到。遇到一个当生成佛的法门,这到哪里去找!遇到之后真正认识,抓住决定不放松,一切法门可以舍弃,这个法门万万不能舍弃,这是我们真正幸运。无量劫以来都没能抓得到,没能够遇得到,纵然遇到,遇到也不识货,那等於没遇到。这一生我们有莲池大师、古德大师为我们这介绍,我们的心眼开了,识货了。如果没有这两位大善知识帮助我们,在旁边给我们讲解、说明,我们还是不识货。这是一经宗旨,《弥陀经》宗旨所在。第二个意思:
...(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三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003》)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二三卷
...下了,都舍了,这叫真清净。如果你把四圣六凡统统舍掉,你就是莲花化生。
演【从悟而迷,是为胎藏受生。】
凡是胎生、卵生、湿生的,化生里面是一部分,决定是迷不是悟,所以六凡境界里面,这个生态有四大类:胎、卵、湿、化。觉悟之后,这个悟是大彻大悟,是真正的觉悟了。真正觉悟,最起码要把见思烦恼放下,确实舍掉了。见思烦恼通常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见惑,一类是思惑。见惑里面,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真放下了,确实没有了。思惑里面,悭贪、瞋恚、愚痴、傲慢、对於圣教的怀疑,就是对於佛法所讲的这些理论方法怀疑,这些也统统放下了。见思烦恼统统放下了,这个时候才叫正觉,觉悟了,所以佛法里头「悟」的标准是在此地。
说某人开悟了,开悟,他还有贪心,他还有瞋恚心,这个决定没有开悟。悟了的人,决定没有贪瞋痴,悟了的人,心一定是清净的、平等的、慈悲的。所以从清净、平等、慈悲,能够检查我们自己是不是真的开悟?如果还有人我的界限,没开悟,为什么?我执还在,没有断掉。如果还有高下之分,没有开悟,决定是迷,没悟!悟了的人,他的心是清净、平等、大慈大悲。
骗人是造罪业,骗自己那是最愚痴之人。如果是自欺欺人,这样的人果报是在三途,他怎么能成佛作祖?哪一个佛菩萨是自欺欺人的呢?没这回事情。别人怎么做法,不管他,要紧的是自己应该怎么修法。所以佛法,经典是教训我们自己一个人的,与别人不相干;戒律是教我们个人遵守的,也与别人不相干,我们的心才能得到清净。所以在境界里历事炼心,炼什么心?就是把经论戒律统统拿来约束自己,这个标准是自己遵守的,不是给别人的,就炼这个。如果我学了戒律,处处拿这个戒律标准去衡量别人,「这个人破了戒,那个人不守规矩了」,我们一天到晚在胡思乱想,一天到晚在分别执著,结果怎么样?把自己毁掉了。这个就是佛法你会用不会用,会用的,成就自己,不会用的,决定毁灭自己,叫自己造无量无边的罪业。
什么叫迷?什么叫悟?迷的样子是什么?悟的样子是什么?自己总得要明了。觉悟之人,身心清净,这就叫莲花化生。所以在四种生态里面,觉悟的人只有一种:化生,决定没有胎、卵、湿,除非他故意装那个样子示现,那是为了利益众生的方便,不是真实的。
演【时时者,即经中所谓,常在於其中,经行及坐卧也。】
这是讲『时时』,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处所,无论这个境界是顺境还是逆境,身心总是清净,决不为外境所干扰,这就是时时莲蕊化生。我们如果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来...(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二十八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028》)
...是平等的,这里面决定没有高下,以这个心为基础。
自受用就是清净,他受用就是慈悲,对待别人一片慈悲,决定平等的慈悲。慈悲不碍清净,清净、平等是体,慈悲是起用,就是用事。慈悲心就是我们世间人讲的爱心。佛法为什么不说爱?怕你迷了。从平等心、清净心里面生出来的爱心,换个名字,叫它做慈悲心,就这么个意思。平常一般人的爱心,从感情里面生的,那个错了,那就是有用无体。如果这个作用同时又具有体,这个用我们就不叫爱,换个名字叫慈悲。其实慈悲就是爱,爱就是慈悲,但是出发点不一样,一个是从清净心生的,一个是从染污心生的,染污心生的就叫做爱,清净心生的就叫做慈悲。
再说明白一点,清净心里面生的慈悲,真爱!为什么?它不变,是真的!因为清净平等心是真心,真心里面起的作用是真的。情识里面生的爱心是假的,为什么?它会变。父子也如此,父亲对儿子小的时候很爱护,长大的时候讨厌得不得了,心变了,不爱他了,这个是假的不是真的。佛菩萨对一切众生那个爱心是真的,决定不会变。你恭敬佛菩萨,佛菩萨对你慈悲,你毁谤侮辱伤害他,他对你还是慈悲,不变,不变就叫做真,会变是假的。
没有得正定聚之前,我们用的心都是虚情假意,自欺欺人,什么时候用过真心?从来没用过!给你说得怎样真,过两天就变了,这是我们自己要觉悟的。任何人说他是真心,我们不要相信,不要上他的当。我们自己说真心对人,我们晓得自己欺骗自己,因为这个心靠不住,会变的。入正定聚就不变,那是你用真心了。所以体用、事理一定要辨别清楚,这是佛法里头所说的方便义。
演【又复真谓真理,事谓念佛。】
再把它说到我们念佛法门上来讲。
演【即真涉事者,谓虽即观理,而历念佛事也。】
『观』是理,『念佛』是事。
演【此於附法托事从行,三种观中,正是从行历事观理也。】
这是修行法门里面真正的方便义。与前面「即以妙心,缘历名号」,意思完全相同,只是说得更详细。妙心就是观理,理是体,体是空寂灵明,念佛是事,从事里面去观理,理事不二。如何观法?修观要自然,不要去勉强,不要去作意,勉强作意又有了障碍。当我们心里面打妄想的时候,一下觉察到自己有妄想,立刻把它换成佛号,阿弥陀佛,这就是观,这就是觉。觉里面就有观,观什么?你必须懂得教义,不懂教义,有觉没有观,懂得教义里头有觉有观。明白这个教义,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皈依无量觉, |
|
|
|
|
|
|
|
觉而不迷!觉心是清净的...(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六十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060》)
...尘沙烦恼要断,无明要破一品。纯圆是法身大士,是实报庄严土。
疏【正属顿义者,以博地凡夫,欲登圣地,其事甚难,其道甚远。】
这个说难是真难,我们今天一点小小的习气都不容易断掉,何况佛法里面要想证到圣人的境界,必须把微细的习气都要断除。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断能断,这个就是断惑证真,断惑难,证真难!『其道甚远』,从初发心到成佛,大乘菩萨的位次一共有五十五个阶级,这是《楞严经》上说的。我们今天在哪个阶级?好像念书一样,有五十五个年级,我们今天是几年级?给诸位说,我们在门外,还没入门,入门才能算。就好像你上学,读一年级,从这个时候才算;你一年级还没读,那是门外。一年级是什么程度?我们只讲圆教,圆教初信位的菩萨,这是一年级。初信位的菩萨,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试问问,我们八十八品见惑断了几品?一品都没断,一年级的资格都没有。八十八品见惑断尽才是初信位,上面是二信、三信到十信,然后是初住到十住,初行到十行,初回向到十回向,四加行,初地到十地,再到等觉,菩提道真远!诸位一定要晓得,你们今天连小学一年级的资格都不够,再学其他的法门,怎么可能成就?自己要认真的想想,自己是什么根性,决定不能自欺欺人。一年级的资格都没有,怎么办?这个法门行。我们今天是博地凡夫,见思烦恼一品都没断,用这个法门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疏【今但持名,即得往生。】
我们今天只要相信,只要真正肯发愿,就是真的想去,一天到晚想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能这样做,有二、三年的时间就成功了。如果你这个想、念是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恐怕你这一生都不能成功。你要是把它当作第一桩大事来做,决定有指望。
疏【既往生矣,即得不退。】
纵然是下品下生,到那里就不退转。这个不退转,实实在在不简单,为什么?不退转,你就入了圣人的位次。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它是真难。『不退』有三种,第一是「位不退」,就是你地位不会退回来了。位不退,我们一般讲圆教初信位菩萨,他上一年级,不会再退出来。佛告诉我们,八十八品见惑断尽,圆教初信位的菩萨,虽然还没有出三界,他决定不会堕三恶道。从此之后,他只有往前进,不会往后退,他获得了保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即使是下下品的凡夫,他也位不退。换句话说,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没有一个是退堕的。
第二是「行不退」,一般讲行不退是阿罗汉以上,四果罗汉,在菩萨的位次是第七信。位不退是初信,...(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七十一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071》)
...,他行持很随便,道宣律师眼睛当中他是个不持戒的人,人家持的是心地戒,不一样,果报不相同。道宣律师看到窥基大师来的时候,很想炫耀一下给他看看,认为自己这个戒行很了不起。这个念头就错了,没有恭敬心,而起傲慢心。知道窥基的学问不错,但是他没有德行,觉得他不重戒律,没有德行。他自己戒行精严感动天人送供养,他日中一食,这一餐饭天人送来的供养,他很想在窥基法师面前炫耀一下,你看我的供养是天人送来的。哪晓得那一天天人没送来,第二天他问那个天人:昨天为什么不送供养来?天人告诉他,昨天有大乘菩萨在这个山上,满山的护法神护卫,他不敢进来。道宣律师听了之后身上流汗,他真正忏悔,知道自己错了。由此证明,大乘戒跟小乘戒不相同,大乘戒难,太难太难了,他心地真正的清净光明。
这些地方就是我们要觉悟的,大乘戒实在讲不是初学的人能做得到的,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从事相上来修。从五戒十善,从这里下手,能把五戒十善修好,我觉得就算不错了。至於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那都是挂名罢了!实际上做不到。我们自己要清楚,不要欺骗自己,这叫真正不妄语!自己欺骗自己,那还谈什么戒律?什么都不要谈了。所以首先学一个不自欺。
我们老老实实能把五戒做到,能把这一句佛号念好,念到我心清净,成就念佛三昧。得到念佛三昧,你的戒律就圆满,为什么?有定共戒。所有戒律都是帮助你得定的,你现在定得到了;得到,那统统具足了,所以有定共戒。能念到理一心不乱,有道共戒。所以只要念到功夫成片,你的戒律就具足。蕅益大师那一篇「念佛开示」不是假的,是真的。所以这一句佛号念好,像莲池大师所讲的「圆摄五宗,该罗八教」,五宗是禅宗,八教是化仪四教、化法四教,把整个佛法都包括了。把这一句佛号念好,认真的去修五戒十善业道,这是很重要很重要的,要尽心尽力去做。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一二九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129
请看《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会本》,第二八三页:
钞【三苦者,一、苦苦,谓受有漏身,已名为苦,更加种种逼恼,则苦而复苦也,是为欲界苦。】
四谛里面解释苦集灭道,先说『三苦』,这是世尊将三界之内的苦报归纳为三大类,在欲界里面这三种统统都有,所谓「苦苦、坏苦、行苦」,这三类苦统统具足。这解释很简单,但是非常扼要。我们在三界得的果报,当然最重...(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一二八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128》)
...
钞【论云。】
『论』就是《净土十疑论》。
钞【菩萨未得无生法忍,不能度生。】
这个要记住,为什么?没有得无生法忍,他会退转。
钞【喻如破舟拯溺。】
他坐船想去救掉在水里的人,这个船是个破船。
钞【自他俱陷。】
不但度不了人,自己也赔了条命,这个发心没有用处,所以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如果是用其他的法门,我们自己不具备这个条件,没有办法利益众生。我们用净土法门来利益众生,是我们自己拼命学这个法门,我们也教别人学这个法门。我们自己在这个法门里面得殊胜的利益,也希望这个利益给大家分享。
但是我们要不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要去!为什么要去?如果不到西方极乐世界,好,来生纵然得一点人天福报,那还得要有人天的因行,五戒十善真正修得好,来生才能得人身。如果这个因行不具足,念佛人一样堕地狱。灌顶法师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里面,末后一段讲念佛人一百种不同的果报,同样是念佛,所得的结果不相同。第一条就是堕地狱,念佛的人堕地狱,第二条就是堕饿鬼道,第三条就是堕畜生道。三恶道摆在头三条,真吓人!念佛能成佛,念佛也会下地狱。为什么念佛人会堕三途?假借念佛自欺欺人,欺骗众生,贪图名闻利养,这个不如法!这个果报在阿鼻地狱,这是我们要知道的。这个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完全相违背。因此我们要求往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立刻回来度众生都可以,这是《无量寿经》上都有的。你的悲心很重,你要急著去度众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一打转你就走了,可以,阿弥陀佛神力加持你,你虽到他方世界度众生,永远不堕三恶道,不会退转,这个利益太大了。不到西方极乐世界转一下,会退转!西方极乐世界转一下就不退转了。这怎么能不去?
钞【求生净土,得无生忍已,还来此世,救苦众生,乃克有济。】
这就对了,到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去享受的,菩萨没有享受、享福的观念。菩萨念念都是希望帮助众生,成就众生,根本就不问众生所居住的环境,不理会这些,你住在天堂也好,你在地狱也好,只要有缘,菩萨就来了。这个「缘」,拿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机会,只要有这个机会,菩萨就来了,没有机会,那没有办法。没有机会就是有障碍,菩萨没法子来;有机会,那就是没有障碍,应当要去。
钞【故初心菩萨,必先舍此苦处,生彼乐处。】
特别是指初发心的菩萨,一定要舍娑婆世界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才能成功。
钞【据此...(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一三二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132》)
...过失叫开悟,这个人觉悟了。所谓「悟后起修」,悟了以后你能改,改就是修,就是修行。
所以读经,读经是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修戒定慧;我这个经卷一展开,一个小时念完,这一个小时在修戒定慧。第二个意思就是检点自己的过失。因为自己过失不晓得!也不会有人来跟你说。所以古大德,有人说他的过失,都是磕头顶礼感谢!自己不晓得,人家说出来才知道。谁愿意说你有过失?没人说!古时候肯说你过失的就三种人:一个是父母,一个是老师,再一个就是你最好的同参道友。否则的话,谁愿意说你过失。不知道自己有过失,怎么办?读经,读经检查自己的过失。所以我们这次印《无量寿经》,把《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这两篇文章附印在后面,希望大家看看检点自己的过失。一个人一天能改一条过失,给诸位说,如果你改三年,你就是佛菩萨了,那是真的,一点都不假。
改过要在后不再造,好,我今天改了,明天照作,那有什么用处?那个没用处。所以改过重点在后不再造。我们佛门里面忏悔,忏悔真正的精神就是后不再造。以后再犯这同样的过失,那是不能原谅的。你过失只有一次,不能有第二次,那才叫真正修行。所以真正修行人,少!假修行的人,多!装模作样的,自欺欺人,这个多;真正修行人不多。别人是真的是假的与我们不相干,与我们没关系,要紧的是问问自己,我自己到底是在真修还是在假修,这个对於自己的前途关系太大了。
钞【随意者,大本云:诸上善人入七宝池,澡雪身体。】
这就是在七宝池里面洗澡。
钞【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欲令至膝,水即至膝,欲令至腰、至腋、至颈,及灌其身,悉如其意,欲令还复,水即还复。】
这个水浅深如意。你在七宝池里面洗澡,你想这个水多深它就多深,想这个水浅一点,只到脚面,这水就到脚面,再深一点到膝盖,它就到膝盖,它很听话;你还不用说,你的意思想到哪里,这个水自然就随著你的意思转,这是浅深如意。
钞【调和冷暖,无不顺适。】
这是冷暖如意,你想这个水热一点,它就热一点,想凉一点,它就凉一点。
钞【开神悦体,涤荡情虑,清明澄洁,净若无形。】
这是水质之好,『神』是精神,『体』是身体。在这七宝池里面洗澡,不但身体洗得很干净,刚才讲了,烦恼习气都能除掉,禅定智慧能够现前。水质『净若无形』,这是讲它轻软,不像我们这边水质浊重。
钞【是水本无心,能随人心意所欲也。】
极乐世界跟我...(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一三九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139》)
...岛。
讲经偶尔还有几句讲错,醍醐当中掺著毒药,这个不容易。譬如我们发心做好事,不错,有的是好事虽然没有罪,里头有过失也会害人。读经不害人,念经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这边印送经本赠送,他听了之后喜欢,告诉他什么地方有经本,打电话来我们就给你寄去。所以真正功德可做的地方太多,千万不要走了岔路。
这就是我们自性当中无量波罗蜜的宝香。自性虽然在三界六道轮回,但是它随缘不变,我们真如本性从来没变过,这就是什么?这就是垢秽当中的洁净。好比我们娑婆世界,我们现在这个身体能够如理如法的修学,身心清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了,圆证三不退,清净圆满,那是自性洁中之洁。如果不生西方,这四个字相当不容易得到。不生西方,修学这个法门,现在都能够得少分,你才晓得这个法门不可思议。
现代这个世界非常的混乱,无缘无故一大批一大批的人死亡。我们的好日子不要认为很长,想想外国的预言讲世界末日,世界末日哪一天来?一九九九年,今年是八九年,还有十年世界末日就要降临了。这个说法看看今天全世界的人心,看看全世界人的动态,有道理的,不是没有道理。我们佛法讲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整个世界人心不善,充满贪瞋痴慢,自欺欺人。今天世界是骗人的世界,所谓听骗不听劝,骗人的世界,这个世界还会有前途吗?所以李老师往生之前说:「诸佛菩萨所有神仙都救不了」,没有办法了。所以他的《华严经》不讲了,他本来打算把《华严经》讲圆满,再讲一部《阿弥陀经 》才往生的。告诉我们只有一条生路,念佛求生净土。除这条路之外,没路好走!这是我们要特别警惕的。再看底下一段,这是怕有人疑惑,大师在此地假设一个问答:
钞【问:有谓下品下生,生铁莲华,其说然否。】
莲池大师是明朝末年人,有一些造谣生事的,下品下生是生在铁莲华里面,问这个说法对不对?
钞【答:未见佛说。】
查遍净土三经没有这个说法,西方极乐世界下下品往生的都是七宝莲花,都是宝花,没有听说有铁莲华的。所以学佛的人一定要记住佛的「四依法」。「依法不依人」,法是什么?经典。我们修净土的人,我们所依靠的经典,最重要的经典是《无量寿经》,这个经讲得最详细。净土三经,《无量寿经》、《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这是我们的依靠。现存经典当中,原译的经典一共有五种,我们现在新印的《净土五经读本》,这里面很完全,这是我们的依靠。不管什么人说,只要是五经里头查不到的,...(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一四八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148》)
...夫最方便、最容易,无过於求净。所以净宗特别重视清净心,一心不乱、功夫成片,著重这个。心真正清净下来,烦恼少,智慧就增长;智慧增长就是「觉」,就不迷,迷是烦恼,觉就是智慧,自自然觉而不迷、正而不邪。所以这个法子确实在一切法门里面来讲,它有特别殊胜之处,容易学。
钞【就此文中,则唯第一。】
在这个经文里面,四种三昧他取的是第一常行。可见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一般修行采用第一种方式的占多数。
钞【然二部中,皆言往生者,坐莲华中。】
『二部』就是大、小二部,大部经就是《无量寿经》,小部经就是《阿弥陀经 》,经上都讲,往生的时候是坐在莲花里面往生。这就说明确实那边是有坐的,不是没有坐,有坐。
钞【般舟三昧则复言立,当知以行摄坐,及四威仪故。】
经上说得简单,说一个「行」,行住坐卧都包括在其中,那边的人的确生活悠闲自在。
演【教开四种三昧,一曰常行者,出般舟三昧经,亦名佛立三昧。成时,见十方佛在空中立,以九十日为一期。】
这是《般舟三昧经》所说的。诸位同修读了这个经不要执著,不要一看到这个,「我要发心去修」,你修不成功的,不要去勉强,不要去学好看,不可以自欺欺人,每个人根性不相同。般舟三昧的修学,说老实话,总在十几、二十岁,三十岁以后修学就相当困难;九十天不睡觉,不但不睡觉,不可以坐,可以站、可以走,不能坐下来,当然更不可以躺下来,这叫「佛立三昧」,也就是专念阿弥陀佛。不准坐下来、不准睡觉,日夜不断九十天,这叫般舟三昧。你想想看,这是什么人修的?修成之后,他看到十方诸佛站在空中,这是感应。
现在有很多人说「某某人真正发心闭关修般舟三昧」,我听了合掌恭喜,难得,为什么?我做不到,我一天一夜就要睡觉,九十天,三个月不睡觉,难!这不是平常人。如果说是三十天睡大觉念佛,这个我相信,一般人都可以做得到;三十天不睡觉、不坐下来,这个你给我讲,实在是半信半疑,这说得好听的;说得不好听的,我根本就不能相信。诸位同修要知道,这确确实实是有,这是什么人才能修?心地相当清净,心地清净的人睡眠就少。色界天人得到禅定,没有睡觉的,财色名食睡,五欲他统统没有了,所以他不要吃东西、也不要睡觉,那当然没问题,不要说九十天,九百天、九千天也没有问题。可是你没有这种功夫,你做不到!你这样会把身体搞坏,决定不能勉强。所以佛门里,像这个不能劝人。
李老师一生在台...(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一五九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159》)
...地的清净。我们今天就是业障烦恼习气很重,最好的方法是读经。从前受教育的机会少,用禅定这个方式确实很有效,所以禅在中国特别的兴盛。现在受教育的机会多了,教育很发达了,禅定不管用了。为什么?每个人都认识字,每个人都喜欢念书,喜欢念书叫他在那里坐著,他坐得很难过,他坐不住的,他一定要读书,所以教下这个路子就很契机,净土宗也属於教下,是教下里面特别的一个法门。
再看底下应身,这是讲应化身,这一条好懂。因为应身完全是在事相上讲的,前面都是理上讲,不太容易体会。
演【应身则慈悲领受当机。】
「慈悲」就是爱。学佛要断爱欲,有些人不懂得。我有一年在佛光山夏令营,那都是大专学生到那里去开始学佛,讲到佛法里头要断爱欲,里面就有个女同学站起来,她说:法师,如果爱欲都断了,人活著还有什么意思?我当时就告诉她:高雄有爱河,你跳下去很有意思,爱河永浴。诸位要知道,凡夫的爱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就不会变。你看看今天爱了,明天闹离婚了,个个是假的,所以虚情假意是凡夫。真爱叫做慈悲。爱欲是假的,真的是慈悲,慈悲这个爱是永远不变的。只有佛菩萨才有真爱,不是佛菩萨都是假爱,那个爱都是骗人的,骗人也骗自己,自欺欺人。佛教你断绝假爱要修取真爱,慈悲是真正的爱。
「领受当机」,当机是可以教的学生,可以帮助的这个人。可以帮助的,必须帮助他;不可以帮助的,你在旁边冷眼观察。为什么?不能帮,愈帮愈麻烦,愈帮助他,所造的罪业愈重,他会谤佛。众生不信佛法的时候,佛菩萨为什么不来?以免他造罪。佛菩萨来了,他谤佛、谤圣贤僧,他果报堕地狱。佛菩萨何必出现在这个时候,给他一个增上缘叫他堕地狱?所以佛菩萨出现是大慈大悲,佛菩萨不出世也是大慈大悲。看到你能够接受了,他来教你;看到你不能接受,他离开了。或者他再来示现同类身,你不会谤佛,他也示现个凡夫,你不至於毁谤他。这是慈悲领受当机。
演【故名为受,虽云领受,亦无能所。】
佛心清净,绝对不是我能度,你是我所度的。如果有这个观念,是凡夫,绝对不是一个觉悟的人,为什么?他心清净。清净心、平等心里面哪有高下?哪有能所?
演【以佛唯大悲大智,为众生作增上缘,令善根成熟众生,自己心中见佛说法。言领受者,机感相应义也。众生机熟,应则随现,众生机息,应则随亡,有始有终。一期不断者,此应身寿也。】
释迦牟尼佛住世八十年,就是有始有终。他为什么出现在世...(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一八八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188》)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二四卷
...现的,问题就是你是觉还是迷?世间人迷的多,觉的少,不要说一般人迷而不觉,就是念佛的人、学佛的人,有几个人真正觉悟了?我们想想自己就没有觉悟。
觉悟有没有标准?有标准。此地这就是列出五个标准,最低的一个标准,我在此地告诉诸位同修,觉悟的人没有妄念,有妄念的人就是没有觉悟。我还想自己、我还想我的家、我还想前想后,这是迷惑颠倒,这是没有觉悟。觉悟的人心地永远清净,什么念头也没有,现在过去未来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什么?清净心照外面的境界,见诸法实相。我们起心动念在胡思乱想,外面的真相完全见不到。你从这个标准上去觉察、去反省,就知道自己到底是觉还是迷。我再说得明白一点,真正觉悟的人,你选行业一定做佛!可是今天发心出家的人,未必真正觉悟。真正觉悟的人一定出家,出家的人未必真正觉悟,这两句话的味道,诸位好好的去揣摩揣摩。
演【此心即空即假即中。】
空假中就是大乘佛法常讲的体相用,天台家把它换个名词叫空假中。「空」是说本体,本体确实是空,为什么?你决定得不到,它有!有,你得不到,这一点诸位同修要觉悟。我们这世间哪一样东西你能得到?你一样都得不到。你要是说你有能得到的,那是愚痴,那是自欺欺人。不但身外之物你一样得不到,身体也得不到,我们坐在这个地方,身体里面的细胞刹那刹那在新陈代谢。所以,世出世间一切法里面,没有一样东西可以得到的。你要是真正明白这个事实真相,这叫觉悟了,你不会再在事相上追求,不会了。世间所有一切法,纵然现在好像是得到,说老实话,你所暂时得到的是你支配的权力,不是所有权,你确实没有所有权。譬如你现在得一笔财富,这财富你真得到吗?死了,一样也带不去,不过给你现前看一下,现前的时候,你有权力支配,你支配得当是替自己修福积德,支配不得当是替自己造业,将来还有恶报。所以要记住,自己决定没有!有这么一个机会来支配,为什么不把它用在善的地方?什么叫善?利益一切众生,尤其在这个时代要宣扬正法,这个你用得最妥当不过!如果自己求享受,说老实话,决定享受不到,造一身的罪业,这就看觉与不觉?所以,晓得一切万法的本体是空的。
「假」是讲相状,我们得这个身,身是相状,我们所依靠生存的环境是相状,一切的物相,恶相是假相,为什么是假相?刹那刹那在生灭,刹那刹那在变化,动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所以,相是假的,不是真的。「中」是用,你用得非常恰当,这就...(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二一三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213》)
...,你的心怎么不清净?这时候念佛功夫才得力。
真正修道人,道业上精进,事业上随缘,缘殊胜多做,没有缘就不做,这才自在。演培法师这一次到我们讲堂那边来住,我们台湾的同修都出乎意外,怎么想也想不到他为什么跑到我们讲堂来住?他实在想看看我们究竟在做些什么?他住这么多天看到了,我们的事业随缘不化缘,不是在那里想一个计划,我们今年要做些什么什么?不搞这个,那叫打妄想!明天还没有到,想明天的事就叫做打妄想。所以我们没有计划的。我们也不问人要钱,我们守住一个原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这心多自在!可是人家要是送钱来,我们要替他做事,他送得多就多做一点,送得少就少做一点;不送最好,我们就不要做了,这多快乐!他这次看到了,看到我们大家在一块相处欢欢喜喜、快快乐乐。我们这个快乐,实在讲是佛教给我们的,我们照做才得到快乐。我们的理想是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我们的目标,近程的、眼前的是个人的幸福、家庭的美满、社会的和谐、世界和平;远程的,我们要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说我们这个佛法是人乘是天乘?所以绝对不是在空谈,我们真正得到!幸福美满,这是真正的人间佛教,非常踏实,快快乐乐。不打妄想,不自欺、不欺人,把经典的教训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这叫学佛。
下面这一大段注解的文字很长,占全经八分之一,解释「一心不乱」。这是《弥陀经》,特别是《弥陀经疏钞》重点之所在。
疏【一心不乱,言执持之极也,是为一经要旨。】
这一句是总说,是总纲领。
钞【心者,拣口诵而心不念也。】
著重在一心不乱。
钞【一者,拣心虽念而念不一也。】
它每个字都非常重要,念佛著重在心念,口念累了可以休息,不念没有关系,心里不能没有佛。心里要有佛,口里不念没有关系。心里面只能有一尊佛,不能有两尊佛,因为两尊佛就二念,那就二心念佛,这个不可以,要一心,要专。
钞【不乱者,拣念虽一而有时乎不一也。】
『不乱』就是一心达到纯熟,因为有一个杂念就乱了。
钞【一心不乱,净业之能事毕矣。】
一心不乱,从事到理有种种差别不等,大而分之,理有九品,事也有九品,再细分之,四土各九品,四九就三十六品,理一心三十六品,事一心也是三十六品,这还是粗分,大分。虽然都达到一心不乱,一心不乱里面还有浅深差别不相同。
演【口诵而心不念者,口诵佛名,心驰万境,是为读佛,非念佛也...(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二二六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226》)
...的恶逆、悭贪嫉妒、是非人我,这都不是正常的,这都是些恶习气,要把这些东西除掉,培养善心善行。修行就在日常生活当中,修行就在存心对人、对事、对物,这叫真正修行。千万不要误会,修行就是早晚功课很诚心的去念,念给佛菩萨听,佛菩萨看我就欢喜我了,说这是一个好徒弟,很乖的徒弟;课诵完毕,贪瞋嫉妒一切都来了,一点用都没有,那是假的!那个早晚课,我曾经讲过很多遍,造罪业,怎么叫造罪业?早晨去骗佛菩萨一次,晚上又骗一次,一天骗两次,骗了一辈子,你想想看,你将来的前途到哪里去?中国社会上有个俗话说:地狱门前僧道多。僧是出家人,俗话说和尚、道士,和尚、道士都是修行人,为什么到地狱去?和尚骗佛菩萨,道士骗神仙,造这样重的罪业就堕地狱。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所以修行不是在早晚二课,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之处。早课它的用意是提醒我们,我们读这些经论,早晨读经提醒我们,经典是佛菩萨的教训,我今天一天处事待人接物要守住佛菩萨的教诲,这叫早课。晚课是反省、是忏悔,想想我这一天从早到晚,佛菩萨的教训,我是不是真的做到?做到的,明天更努力;没有做到的,明天一定要做。善行要保持,恶行要知道改过,这叫做修行。一定要懂!不可以自欺欺人,当然更不可以自欺欺佛菩萨,佛菩萨不在,塑个像在此地,像都忍心去欺骗他,你想想这种人的心,可诛!所以我们念佛人修的什么?就是修的清净心,《无量寿经》经题上就显示得很清楚,清净平等觉。我们每天晚课的反省,我们的心比昨天是不是清净几分?是不是平等?是不是觉悟?天天念清净平等觉,不去学清净平等觉,那个叫白念了,念了没用处,古人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没有做到!知而不能行等於不知,一定要老老实实把它做到,这样我们清净心成就了。
钞【则净念成就,清净心中,宁不佛现前乎。】
『清净心』,这个心里面没有界限了,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怀疑了,这个时候的心跟佛心就完全相应。佛的心清净,没有怀疑、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我们的心也没有了,这叫感应道交,我们的心有感,佛心就有应。我们一念求生,佛的净土立刻就现前,这就是「现在其前」。所以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钞【楞严云: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是也。】
这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面两句最重要的开示。『忆』是心里想,『念』是心里头有。这个「念」,在六书是属於会意,上面是「今」,下面是「心」,就是现在的心,现在心里头真有,这叫「念」,不是说...(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二四六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246》)
...纯真绝妄,万劫如然。言诚实者,孰过於是。】
这经上讲「说诚实言」,没有比这个更诚实的,诚实到了极处,所以叫『纯真绝妄』。佛说其他一切经是不是也是说诚实言?跟这个经比较有没有差别?确实是有差别的。如果这部经、这个法门,不是在这一生当中导归极乐的,虽然是诚实言,没有到极处,总还缺一点。古德说《华严》,如果没有最后这一卷「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就不圆满,那《华严》比起《无量寿经》、《阿弥陀经 》确实要逊色很多;它后来这「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那它就跟《弥陀经》、《无量寿经》完全相等,也是纯真到极处了。诸位明白这个道理,以这个标准来观察一切大乘经论,你才明了佛所讲的了义与不了义。哪一个是究竟了义?这一生往生不退成佛,那叫做究竟了义;如果达不到这个目标,就不能算是究竟了义。所以这几句话也是说到极处了。
钞【即今一视一听,一言一动,莫不与俱。】
这几句话跟禅宗里面常说的非常接近,所以佛在《大集经》上讲「念佛即是无上甚深禅」,这个话是真的,从莲池大师这几句,我们能够体验《大集经》上说的话有道理。
钞【亘古亘今,常护常念,行住坐卧,不离这个,何得诚言不信,护我偏违,可谓自诳自欺,自逃自逝。】
末后几句话是莲池大师对於学佛人讲的,真叫无限的感叹,学佛不肯学这个法门,真可惜,真正叫当面错过。『亘古亘今』,自古至今从来没间断过。『常护』,护是保护;『常念』,念是挂念,这是说诸佛如来对一切众生,从来没有间断过的。『行住坐卧,不离这个』,这是事实。『何得诚言不信』,诸佛如来这样至诚之言,真诚到极处之说,为什么我们还不相信?佛护念我们,我们偏偏违背他,偏偏不肯接受。从性上说,这是非常正确,我们念佛,佛护念,我们不念佛,佛还是护念,佛从来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平等的护念。『自欺自诳,自逃自逝』,偏偏不肯接受,偏偏遇到要排斥他,这个大错了。像这样的人,不要说是一般不信佛的人,就是念佛人里面还是占大多数。假如他真的相信,那就个个都往生了,就是古人讲「万修万人去」,为什么现在万修只有一、二个去?由此可知,大多数犯的这个毛病就是不能够真信,还是违背佛的忠告。东方我们就介绍到此地。再看下面,南方:
经【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这是先将南方这个佛号举出来。南方也是有无量无边的世界,当然也是无量无边诸佛如来,世尊也为我们略举五尊佛。南方在五行属於火,火的相是光明,所以南方表智慧。善财童子参学,善知识指导他的方向都到南方。善知识都住在南方,难道东方、西方、北方都没善知识吗?其实哪一方都有,可是善知识住的那个方向都叫南方,这个南方不是方向的南方,而是表法的南方,南方象徵智慧光明,有善知识住的那一方,那一方就是光明之方向,就是智慧之方、光明之方,它代表这个意思。这一段里面,这五尊佛的佛号充满了光明。『日月灯』,这都是光明的,『名闻光』、『大焰肩』,焰是火焰,统统都是代表光明的意思。有人说念佛人是...(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二六三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263》)
...严土,但是他没有证得,他知道有这个存在,这就很了不起,他得不到受用。为什么得不到受用?他烦恼习气没放下。所以他们那个知道跟我们的知道差不多,我们是什么?解悟,我明了,知道有这么回事情,但是不得受用。如果是证得了,证得是你把烦恼习气断掉。
实报土确实要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你就脱离十法界,你就证得实报庄严土,那管用,在那里面起作用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里面的有缘众生,跟我自己有缘的,他们起心动念你统统清楚,那个信息才动,你就接收到了。这就是贤首国师《还源观》上所说的,依正三种周遍,依报跟正报同样具足三种周遍,念头才动,我们就是弥勒菩萨所说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就那么短的时间一动,整个宇宙法界全知道,就好像电波一发出去立刻就周遍。比光的速度大多了,光一秒钟才走三十万公里,差远了!这个念头才动,周遍宇宙。我们明白这个事实真相,我们的起心动念佛菩萨全知道。你这个念头是善是恶、是真是假,甚至于可以骗自己,骗不了佛菩萨。骗自己,我们有的时候有有意的念头、有无意的念头,自己还不知道,我们自己不知道的念头佛都知道、菩萨都知道,人家厉害!所以绝对没有瞒人的事情,人只是自欺欺人,瞒不了这些人,这些人很厉害。
只要是法身菩萨,《华严经》上讲的十住里面的初住,就有这个能力,他就能够接收到这个信息、就能够应这些信息,就感应,信息是感,他就有能力应,这个应就是帮助。帮助有时候我们看,我们造业受苦,为什么佛菩萨不来救我们?佛菩萨知不知道?知道。为什么不救你?你造的这个业一定要你自己消掉,你要不消掉的话你成不了佛。你看一生补处,最后这一品生相无明,这最微细的,是习气,无明习气没断,他就不能够进入常寂光,所以必得要消掉。那有些粗重的罪业,像见思烦恼的罪业、尘沙烦恼的罪业,在我们这个世界消得快。为什么?有三善道、有三恶道,消得快。极乐世界三善道、三恶道没有,到那里去消得很慢,那不如在这里像动手术一样,赶快把你治好。所以佛菩萨在那里看到,看到你堕地狱受罪,那消得快!你到极乐世界消得很慢,是这么一个用意,不是不帮助,是真的在帮助。你在地狱受苦,他在地狱旁边看着你,在陪着你,很关心。像这些事情我们都得要知道。佛菩萨像慈母一样,我们像小孩,犯罪了、犯过失了,在学校被老师处分了,家长在旁边看,也不说话。为什么?正确的,要消业障,就这么个道理。
所以我们对佛菩萨...(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六0集) 2012/1/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160 》)
...不着相,要不要庄严?天天庄严,香花供养。「建立水月道场」,水中之月不是真的,道场都叫水月道场,佛事都叫「梦中佛事」。这些告诉你,要真干,要真去做,别着相。决定不能够分别执着,决定不能有我,你才做得好。着了相就不行了,有了我,做好事变成福德,修福,做坏事,三途恶报。所以,干好事、干坏事都是轮回业,出不了六道轮回。做再多的好事,不执着,心地干净。念佛的人好,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没有,这个法子妙极了,无上妙法。
「远离二边,妙契中道」。二边是空有二边,现在讲对立。消除一切对立的观念,我们心中没有对立的,不跟人对立,不跟事对立,不跟一切万法对立。佛教我们做,认真努力去做;经典里面,多半都是讲的原理原则,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妙用完全是自己,你能体会到哪个阶层你就做到哪个阶层,都在日常生活当中、都在处事待人接物上表现出来了。给诸位讲一个核心的,原始一个点,那是什么?亲爱!就是五伦里头第一个「父子有亲」,这个亲爱是原始点。无论对人、对事、对物,真诚的爱心、恭敬的爱心,就完全对了。如果没有这个爱心,全是假的,真诚就没有了。假的,做好事也没好报,为什么?那伪装的,不是真的,那是自欺欺人,他怎么会没有罪过?所以,二边一定要离。众生跟佛是二边,生佛不二,这是中道。人我是二边,有我、有人;视人如己,看到别人如同自己一样,我爱自己也爱别人,像爱自己一样的去爱护别人,这叫中道。「圆修圆证」,这种修是圆修,圆修是因,圆证是果。修多久成就?就在当下,弹指圆满成就了,圆满成就就在这一念。这一念心是清净平等觉;这一念的事,是真诚的爱心;这一念的相,是无比殊胜庄严的美好,都在一念。
「故曰:此即弥陀大愿之本」,四十八愿的根本,普贤大行,普贤十大愿王的宗旨,就是这四句,「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剎」,就这四句。如果有人问,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讲经讲些什么?就这四句。阿弥陀佛接见十方参访的这些菩萨,跟他们说些什么?也这四句。这个四句,是阿弥陀佛从自修,到成就极乐世界教化众生,大总持法门就这四句话。我们如果真听懂了,我们就契入境界了,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对自己说,我这一生专求往生净土;对现前来说,我专求怎样帮助这个世界恢复清净、帮助自己身心清净、帮助我们团体清净和谐、帮助我们这个地区清净美满。这个佛法学了,有用,佛法学了,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对...(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六0集) 2012/1/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160 》)
...恼都断了,不但五种见惑断掉了,五种见惑初信就断掉了,思惑,三界总共八十八品,到第七信位断尽了。这个前面我们讲到要知位次,我们修行在哪个阶段、哪个级别清清楚楚,这个一定要知道。我们今天身见没断,身见、边见、见取、戒取、邪见统统没断,没有进入小学一年级,没有;换句话说,我们是在念幼儿园,在大乘里头我们是在幼儿园,不能不知道。可是我们虽然在幼儿园,遇到一个特别法门,这就是净土。遇到这个法门可了不起,这个法门没有阶梯,可以一步登天,而且这个法门不需要断惑,断惑太难了!
这五种见惑谁不想断?五种见惑断掉了,我们说个简单、最简单的,恢复了天眼、天耳,得天眼通,别人看不见的你看见;天耳通,别人听不到的你能听到。如果证到二果,二果在十信菩萨里面是第三信,有他心通、有宿命通。宿命通,知道自己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的事情。阿罗汉的宿命通能知道五百世,二果算他十分之一,也能知道五十世,五十世之内的事情清清楚楚。他心通,别人心里想什么你都知道。所以人心要正,不能有坏念头,为什么?二果以上的人全知道,你怎么能瞒人!十信位菩萨第三信他就知道了,你起心动念他全晓得,你怎么能瞒人?瞒着别人,是个坏的、不善的念头,那叫自欺欺人,以为别人不知道,小乘二果、十信三信位的菩萨统知道。愈往上面去,那个神通力量愈大。三果就有如意通了,就能变化,能分身、能变化、能飞行,想到什么地方去不用交通工具,这一动念,身体已经到了,绝对没有交通事故,非常安全,没有障碍,真的叫通了。七信位的菩萨漏尽通,三界里头,欲界、色界、无色界,烦恼断尽了,漏尽就是烦恼断尽了,六道里头烦恼断尽了,不再到六道来了,他永远超越六道轮回。再到六道来那是应身,教化众生的,他有这个能力,众生有缘,他会到这个世间来帮助众生。他能变化,像《西游记》孙悟空七十二变,他有这个能力;不止七十二变,七十二太少了。
所以,五阴重担,常自现前。四念处,头一个就「观身不净」,第二「观受是苦」,五阴里头色、受。受是什么?感受,身有苦乐的感受,心有忧喜的感受,这你有受。「观心无常」,这个心里面包括后面三个,就是想、行、识,都在心这一个字上。想、行、识无常,现在我们读了弥勒菩萨跟释迦牟尼佛的对话了解。一秒钟,这个生灭多少次?一千六百兆次。所以弥勒菩萨说,「念识极微细,不可执持」。念头有,但是频率这么高,物质是从它变现出来的。也就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这里面现的什么境...(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七四集) 2012/4/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274 》)
...。证果之后再教人,不会有错误;没有证果,你所学法门里头,还带着有烦恼、还带着有业障,不纯!这个东西不纯,障碍你证入,障碍你证果,你教别人的时候会误导众生,那就要造孽了。由此可知,度众生不容易。
今天在这个环境里头,到哪里去找一个证果的人?不要说证高的,小乘初果,大乘初信位的菩萨,找不到!这怎么回事情?这是众生没福。众生为什么没福?众生不想学好,所以有修有证的人不来。来了,没有人尊重他,没有人喜欢他,没有人愿意跟他学习,他来没有用处,所以就不来了。佛家讲感应,今天众生用什么感?都是恶念、恶行。恶念恶行所感的不是佛菩萨,是哪些人?妖魔鬼怪。《左传》上这一句话说得好,「人弃常则妖兴」,常是五常,五常是做人的根本,仁义礼智信。今天的人不仁、不义、无礼、无智、无信,五常全丢掉了,那所感应的,《左传》上说妖兴,妖魔鬼怪都出现了。怎样才能恢复正常?把这五德找回来。仁者爱人,自爱爱别人。义者讲道理,义是讲道理,古人所谓思想言行合情、合理、合法,这叫义。礼是礼节、礼貌,不能不讲求,现在礼没有了。智是理智,不是感情用事,感情用事容易出乱子,凡事要有智慧,用理智不用感情。最后一个是守信用,不欺骗人,不自欺,不欺人,信。这五个都没有了,那我们看感应的是什么?
这个地方说,「经云:菩萨成就一切众生,供养一切诸佛,尽未来劫,证得如来智慧,是名愿波罗蜜」。这是总愿,就是「佛道无上誓愿成」,成佛就能度众生。什么时候成佛?不是成究竟圆满的佛,成分证佛就可以度众生了。大乘圆教初住菩萨就是分证佛,在中国佛教里所谓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他成的是什么佛?就是分证佛,他是真佛,他不是假佛。为什么?他证到了诸法实相,没圆满。为什么没圆满?他还带着习气,无始无明习气没断,这个不碍事,只碍他自己证究竟圆满的佛果,对这个有障碍。他的智慧神通道力在十法界教化众生没有障碍,所以他能教化众生,他可以跟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他能应。这是愿。
愿也有三种:「一、求菩提愿,谓自求佛果」。我们今天求菩提愿,就是求往生愿,往生就证菩提,往生就成佛果。这是在现前社会,男女老少,各行各业,贫富贵贱,贤愚不肖,人人都有分。因为求往生愿条件很简单,真正相信有极乐世界,真正相信有阿弥陀佛,这就是圆满的菩提心,发菩提心。真正肯念这一句佛号,知道这句佛号,无量功德之所成就,念这句佛号,诚心诚意去念,这一句佛号就具足...(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0八集) 2012/7/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408 》)
...头它都不会忘记。阿赖耶识没有形状,它能够变现一切形状,这三细相,它能变现业相、转相、境界相。它的自体?它的自体也就这三种相,所以这三种现象里头的体就是阿赖耶。阿赖耶是能变能现,所有现象是所现所变,能所是一不是二,大乘经上常说的。这两种神佛在经上常说。
「又一说药师经之俱生神,指华严经之同生同名二神」,《华严经》上有,《药师经》上也有,这一说法就是《药师经》跟《华严经》上说的,是一不是二。《六十华严经》第四十五卷,有这样一段经文,「如人从生有二种天常随侍卫」,人生下来就有这两个神保护你,是你的护法神,一个叫同生,一个叫同名。「天常见人,人不见天。如来神变,亦复如是」。这是用这两种天来比喻佛的神变,「非诸声闻所能知见,唯诸菩萨,乃能睹见」。什么菩萨?法身菩萨才能见到,见到如来的神变。这两种神要有相当的定功能见到,阿罗汉以上就能见到;换句话说,三果阿那含以下见不到,他确实存在。
「药师经钞下曰:伦法师云」,伦法师是个人,「俱生神者,即如净土三昧经说,同生同名二神,及华严等有文也」。也举《净土三昧经》跟《华严经》对比,佛在这些经上都说的有。所以我们明了这个事实真相,起心动念不能自欺,欺骗别人有罪,欺骗自己的罪更重。为什么?欺骗自己,自己这一生道业不能成就,它障碍你往生。我们到今天总算是搞清楚、搞明白了,人生在世唯一的一桩大事,就是求生净土。只要能往生净土决定一生成佛,世出世间之事没有比这个更大的。这桩事情可遇不可求,它所具备的条件先要得人身,这个人宿世跟佛有缘,种有善根,为什么?他听到、看到了能生欢喜心,这是善根。如果听到、看到了不喜欢,没有意思接触,见闻等于不见不闻;换句话说,他一生当中没有这个机会。
现在末法时期,末法到今天,黄念祖老居士所说(这也是一位金刚上师),八万四千法门,禅、教、密宗都度不了现在人,什么原因?现在人烦恼断不掉、业障消不掉,没有带业往生。而今而后只有导归极乐这一门,《华严》导归极乐,宗门禅宗最后也是念佛求生净土,持咒也不例外,全归净土,净土是无上法门。领导大众回向净土的这些法师大德,都是诸佛再来,补处菩萨回向娑婆的,不是凡人。那些法门可以度过去的人,过去的人有善根,宿世善根当然有,我们不谈,单讲现世。古时候的教育好,他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接触到的都是伦理道德;换句话说,他从小就培养出一个圣贤的基础。现在没有了,这是我们不能...(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六0集) 2012/8/1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460 》)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二五卷
...他们一个要教,一个要学,都很辛苦,你是个介绍人,让他有机缘成就,你的福报跟他一样大,但是你不需要受那么多辛苦修学,福报相同,这很多人不知道。要知道遇到这桩事情,修福的机会到了,好事,不是坏事,而且修大福报。这些大善人修福,我们来享福,这是真正聪明人。我们如果是反其道而行,嫉妒、障碍,把他撵走,我们将来在阿鼻地狱,果报天壤之别,不能不知道。所以人要见贤思齐,实在讲我们没有那么大的智慧,没有那么大的福德,齐不了,齐不了要跟着他走,确实他造福我们享福,享福一定要帮助他,把他的教化发扬光大。
教学过程当中听经,就是增一分功德,尤其你在这个地方有影响力,受人尊重的,这个人讲经你去听,这是什么?做影响众。水涨船高,把他抬起来,抬举起来,帮助他提升起来,好事!讲经的人不能不听经,我一生讲经,如果这个地方有人讲经,我知道了我一定去听,所以我的法缘殊胜。别人讲经我不去听,我讲经也没人来听,因果报应法尔如是,我喜欢听,我讲经听众就很多,法缘是这么结的。现在年岁大了,在过去行动没有感觉到累,现在感觉到累,这说明年岁大了,有一些地方我就不去了,把念佛的时间加多,往生要紧。
我们再看底下一科,「夸大自欺」,这也是一般人的通病。请看经文:
【尊贵自大。谓己有道。横行威势。侵易于人。欲人畏敬。不自惭惧。】
这六句,《解》里面是紧接着前面经文末后两句,「憎嫉善人,败坏贤明,不孝父母,轻慢师长,朋友无信,难得诚实」,这接下来,『尊贵自大,谓己有道』。念老说这段经文,古有两种解释,「一者,《嘉祥疏》云:憎嫉善人明恶口。败坏贤明明妄语。不孝二亲」,《魏译》本作二亲,「明作恶人造逆。朋友无信,明其不忠」,成就前面所说的妄语。「尊贵自大成其恶口。谓己有道成其两舌」。口四种过全造了,我们把这几句好好的温习一下,嘉祥大师的注解《无量寿经义疏》。憎是憎恨,嫉是嫉妒,对于善人、善行、善事超过他,他心不平,他不甘心。所以他自然就批评,找这个善人的过失,找不到过失,也无中生有,古人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总要找一些歪理。确实有些事情也都是真的,那真的是环境不一样。
我这一生人家攻击头一个目标,出家不住在寺庙,这是事实。不是我不愿意住寺庙,他没有去替我想想,寺庙不收。我到寺庙去吃一顿饭没有问题,大家欢喜接待;说挂单住一晚上,没有一个寺庙答应的,那有什么办法?所以他不知道,确实有排斥的一股...(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六四集) 2012/8/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464 》)
...人的风俗,我们到印度寺庙里面去访问参观,他一定有个花环送给你,表示对你的尊敬。「珠玑」,珠是珠宝,玑也是珠宝,用这个为璎珞。宝石、美玉这一类的,做为首饰、身上的装饰,这些都会引发贪瞋痴慢。第八,「不习歌舞戏乐」,就是这些一切娱乐这一天要远离,自己不能够去表演,不能够去观听,「及不得辄往他处观听,亦不教人歌舞戏乐也」。这个三条属于遮戒,防止你起心动念把前面的五戒毁掉了。
「十善戒经曰:八戒斋者,是过去现在诸佛如来,为在家人制出家法」,就是在家居士可以受出家戒,就是一天,八关斋戒是出家。这个里面,「一者不杀,二者不盗,三者不淫,四者不妄语,五者不饮酒,六者不坐高广大床,七者不作倡伎乐故往观听」,自己不上台表演,也不去观听,「不着香薰衣」,古印度有这个风俗。现在?现在用香水,从前衣服用香来薰,衣服就有香气,现在喷上香水,比从前薰的时间短,效果更好。「八者不过中食」,这个八关斋戒,一般重视是不过中食,其实每一条都重要,都必须真正遵守。这修一天清净身、清净心,如果我们表面上都做到了,心里面还有妄想,那你的功夫完全破坏了,你那个八关斋戒是假的不是真的,天人看到不喜欢,不会赞叹你。你在做欺骗,自欺欺人,那就大错特错了,骗世间人容易,骗不了佛菩萨,骗不了鬼神。
经上说,八关斋戒这一天一夜,「胜在无量寿国」,就是极乐世界,「为善百岁」。这什么意思?这是从难易上面来讲,在这个世界修行难,这一天太可贵了,真不容易。你能在这一天当中,把你放不下的统统都能放下,这个太难了。极乐世界那个世界是清净世界,到那个世界去,你就永远得到清净平等觉。所以太容易了,容易就不可贵,难得而你能得到这就可贵。所以这是比喻、是形容。《文殊师利授记经》说,「若有众生于彼佛土,亿百千岁,修诸梵行」,这个彼佛土是极乐世界,你在极乐世界修一切梵行,「不如于此娑婆世界,一弹指顷于诸众生起慈悲心,所获功德,尚多于彼。何况能于一日一夜住清净心」。最后这句话是最重要的,就是住清净心。这个世间的人,想一天一夜住清净心不是容易事情,太难太难了!能够起一弹指于诸众生起慈悲心、清净心都不容易。由此可知娑婆世界众生业障多重,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念念都是生烦恼。
烦恼覆盖我们的自性,让我们永远愚痴,因为愚痴才造业,因为造业才有三途苦报。现前社会,我们所受的苦报,跟三途没有什么多大差别。在佛法里说,这是花报,从花报我们就能够想...(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八三集) 2012/8/2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483 》)
...,决定在信愿之有无,信愿就是菩提心,品位高下,在持名功夫的深浅。念佛的功夫深品位高,念佛功夫浅品位低,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信愿最难!蕅益大师说得非常好,那是上上根人才得受用,中下根人不得受用。我们听了信不信?信,信你做不到。愿不愿意往生?愿,愿不踏实。如果说现在就往生,不去了。我这个地方精进佛七,外头挂个招牌七天决定往生,你看有没有人来?一个都没有。七天就要死,不能干,他还要长命百岁,可见得全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佛说的这些话,我们很冷静的去观察,才知道字字句句是妙不可言。
发菩提心,要依照《观经》是净土三经之一,《观经》讲理论讲得多,讲方法讲得详细。菩提心的体,至诚心,这讲得清楚;相,讲体相用,相是深心;用是回向发愿心,回向发愿心就是大慈大悲。我们把经上所说的,跟《起信论》上一对照,《起信论》是马鸣菩萨他的修学心得报告。《起信论》上讲的菩提心,体是直心,相是深心,用是大悲心。所以我们知道,菩提心的作用是大慈大悲,深心是什么?深心是自受用。自受用就是本经经题上所说的清净心、平等心、觉心。所以二十多年前,我在美国讲经,讲菩提心,我就用经题。至诚心是体,真诚到极处。真诚的相是什么?不自欺,不欺骗别人,这是真诚的相。要用真诚心待人接物,对自己要求的是清净平等觉悟,对待别人大慈大悲。
慈悲没有条件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一切众生跟我是一体。这个是大乘佛法的伦理观,伦理是说关系。关系里面讲到最亲切、最密切的,无过于一体,为什么?「一切法从心想生」。《华严经》上佛告诉我们,整个宇宙万事万法是心现的,心生的;十法界依正庄严,识变的。心生心现是一真法界,就是诸佛实报庄严土,不离自性。自性弥陀, |
|
|
|
|
|
|
|
唯心净土,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跟弥陀什么关系?一体的关系。我们跟极乐世界是什么关系?一心的关系。一体一心,那怎么不能往生?当然往生,必然往生。能不能往生实在讲是什么?是你自己的愿望,你想不想去。你对这个世间有留恋就去不了,对这个世间看清楚了没有留恋,那你就去成了。
这个世间内有烦恼,烦恼什么?有我,有自私自利,有名闻利养,这是内的烦恼,还有内烦恼,有贪瞋痴慢疑,这内的,外面七情五欲诱惑你。烦恼跟外缘一结合,你就不想到极乐世界去了。这是听说的,我没见到过,现前在眼前,我见到、我接触到了,我留恋,我舍不得分开。这就把你这一生稀有难逢的因缘就错过了,你得再等下一次。等多久?要等无...(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八集) 2012/10/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568 》)
...人数才讲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这个团体叫身众神。什么叫身众神?如果要用类似的话来说,就是我们一般讲的侍者。『身众神』就是侍者,在佛身边照顾佛的生活起居,随侍承事,这一类叫身众神。可是佛经里面有一个说法,旧经四十五卷,旧经是《六十华严》,晋译的。经上说每一个人,任何一个人,自从有生以来就有两个神随侍你,做你的侍者,永远不离开,生生世世都不离开。这两个神的名字,一个叫同生,与你同生;另外一位叫同名,跟你名字相同。一个同生,一个同名,这两位天神常常随侍在你的左右。你生天他也生天,你到人道他也到人道,无论你在哪一道受生,他始终不离开你,一定是与你同时生,与你同一个名字。在《药师经》里面也有这个说法,但是他的名字不是叫同生、同名,他叫俱生神,实在讲名字虽然不一样,意思相同,也就是与生俱来。
所以我们自己一定要晓得,自己起心动念、一举一动,不要以为没人知道,这两个神一天到晚跟著你,就像如影随形,他知道得太清楚了,你怎么能瞒得了他?这两个神,与诸佛菩萨天地鬼神都通消息,你说麻烦大不大?像现在电脑一样,它全连线连上了。所以实实在在讲,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诸佛菩萨、天地鬼神没有不知道的。你只能够自欺欺人,欺那些没有智慧的人。天地鬼神、诸佛菩萨,你有什么能力欺骗?没有能力,没有办法欺骗。所以世出世间的圣贤都教我们真诚恭敬,没有一丝毫的虚伪,你能够这样做人处事,纵然是世间人误会,不了解你、瞧不起你;天地鬼神尊敬你,诸佛菩萨护念你,你得的利益好处太多太多了。如果你是隐瞒别人,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隐瞒得很周密,让社会大众还对你很尊敬,对你还很佩服,诸佛菩萨不护念你,天地鬼神在笑话你,你的亏吃大了,你哪里占到便宜?这些都是事实真相,我们应当要知道。
现在请看经文,第一句是说明团体的类别,以及出席的人数。下面也是略举上首,举几位代表:
【所谓华髻庄严身众神。】
名号里面,我们可以顾名思义。『华髻』本身就是庄严具,古时候人喜欢戴花,头上都插花,帽子上也插花。我们如果看到唐朝时候这些人物的画像,唐朝人男子都戴花,男子都戴帽子,帽子上插花。髻,女人才梳头发,头发梳成高高的,诸位看到古时候仕女的画像,发髻梳得高高的,发髻上面也插花。这两个字的意思,我们要善於领会。花表六度因行,看到花就要晓得修因。植物先开花后结果,花是因,有因必有果。花要开得好,我们就能预期结的果好,所以佛家把...(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三十二卷)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12-17 -0032》)
...它是假的。也就是说,人生如梦是看破了,从看破上说的;人生如戏是从放下上说的,放下之后演戏。所以我讲过,我们的经本是剧本,真正看破放下的人就跟诸佛菩萨一样,照著剧本演戏。我的生活、我的工作、我的一切活动,没有自己!是表演给别人看的,所以在事上面非常活泼,在理上与性空相应。这个人我们就肯定他是佛菩萨应世,是乘愿再来的,他不是凡夫。为什么?不仅仅他超越六道,连十法界他也超越了,这才叫清净光明。所以我们可以做得到,不是做不到,这种生活才真正是幸福美满,过的是诸佛菩萨的生活,不是凡夫。诸位要是细细去思惟、细细去衡量,你看看这种生活自不自在?
『光明』浅说,浅而言之,落在我们生活上,光明磊落,我们现在人所讲的透明化。现在这个世间,在外国很重视隐私权,佛教给我们光明磊落,一切透明,没有隐私。凡是有隐私大概都不是很光明的那一面,为什么?怕人家知道。诸佛菩萨没有一桩事情不能告诉人的,没有一桩事情是值得瞒著众生的,没有。我们学佛要从这个地方学起,样样公开,没有一点私心、没有一点私利,连我与我所都舍得干干净净,这身是透明的。这个地方的光明,应当从这个地方做起。最初的方便,怎么做法?从不妄语开始。决定不自欺、不欺人,从不妄语做起,你才能真正做到光明磊落。第七尊∶
【可意雷音主林神。】
这一尊是教给我们说话。『音』是音声,这个音声可意。『可意』就是一切众生听到生欢喜心,这是可意的声音,也就是可喜的声音,这个音不是普通的音声,不是泛泛之音,而是能令众生觉悟之音。『雷音』,雷的音声能振奋人心,能震破众生的烦恼,震破众生的无明;还有一个意思,雷音远闻,取这两个意思。这里我们应当要晓得,这是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人事之中,只要我们开口,遇到人跟人家交谈的时候,你就要想到我的音声是可意雷音。闲谈的时候也要把佛法介绍给别人,世间人常说「三句不离本行」,我们的本行就是阿弥陀佛。要把阿弥陀佛、要把《阿弥陀经》,古德讲净土宗的经典叫往生经,把这样殊胜的法门,时时刻刻存这个心,遇到的人只要他跟你交谈,你就要把这个法门介绍给他,要跟他讲解。长说短说、深说浅说,完全由你自在,这种音声就是可意雷音。不仅是在讲台上,什么地方说话的时候,乃至打电话都是可意雷音。所以经文字字句句都要变成我们现实的生活、真正的生活,我们就依照《大方广佛华严》剧本来演戏,那个生活多美、多么殊胜。第八位∶
【光香普遍主林...(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十一卷)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12-17 -0041》)
...不像,哪有他那么自然?
我们要想学佛,从哪里学起?要知道从真实学起,我们才能够学得跟佛一模一样,才能真正做到坚固行妙庄严。一切要从真实心中作,你才懂得找出一条路,这一条路无限的光明。我们对待人,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真诚恳切,不论别人用什么心态对我,不要去计较,不要放在心里,只问我应当怎样对人;不要去问别人应该怎么对我,不去问这个,你一问这个,你就迷了。应当把别人对自己所有一切心态放下,用真实;诸位要知道,一真一切真。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都是用一个真诚,看待法界一切众生,他们对我们是真慈悲、真平等、真爱护、真关怀。我们怎样?我们不接受,我们不知道,不晓得他的真心,我们总是怀疑,总是用虚情假意来对诸佛菩萨。过在我们这边,不是他不关怀我们,是我们拒绝他的关怀,那有什么法子!我们怎样才能得到诸佛菩萨真实的关怀、真实的慈悲?我们用真心就得到了,我们跟佛当中的隔阂就消除掉。障碍消除掉,没有障碍了,你就得到诸佛菩萨威神的加持。这个加持非常显著,加持的力量非常大,利益正如经中所说的。所以学佛从哪里学起?就要从这里学起。
真实心的样子是什么?世出世间的圣人都教给我们,从不妄语始。不妄语是不自欺、不欺人,从这里开始,从不妄语始。就是说你从哪里下手?你从哪里做起?从不妄语做起。不欺骗自己,不欺骗一切众生;换句话说,诚实做起。现在人听到这个说法害怕了,有许多同修经商做生意的,来跟我说:法师,我们现在要是不妄语就没钱赚了,不妄语活不下去!他们是这个观念。所以学了佛之后心里又很难过,天天骗人,骗之后回来晚上很难过,觉得对不起人。良心发现,不错!多少人天天干这个事情,他不觉得他做错事情;学了佛知道自己做错了,知道自己骗了人。这样下去有没有罪业?这个问题就在你的用心,能不能回向?如果你能回转的话,骗人也是功德,菩萨善巧方便。怎么说骗人是功德?这个人不会做好事,知道他将来要堕落,多骗他一点钱,多替他种一点福,回向给他,你不是菩萨行吗?天天骗他,大菩萨!如果骗他的,自己来享受,那个罪业就重,你将来还要还债;不但要堕三途,三途出来之后还要还债,就那一念之间。骗他是为他想的,叫他拿一点钱出来做好事,修一点福,不肯,骗他。菩萨的方法太多了,这叫巧,巧他又不离善,真的是善心,真的替他修福。就在那个一念心,一念心转境界,一念心转世界。所以佛是真实心,手段那是给你巧妙的手段,用的心是真诚慈悲,爱护众...(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十卷)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12-17-0060》)
...情在家尚且不可,何况出家?只要有这个意念,有这种行为,没有不堕恶道的。你说你修积功德,功德修积再多也没用,在佛法里面罪福是不能抵消的,这一点诸位同修一定要记住。真正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能说我作恶,现在我多多修善将功折罪,可以抵消,没有这回事情,那是你完全想错了。世间法里面有这个事情,可以将功抵罪,因果里面没有。因果里面,果报现前,佛讲得很清楚,「强者先牵」,你善业跟恶业力量哪一个力量强,力量强的先受果报,而不是抵消,先受果报,力量弱的后受果报。果报受报的先后顺序可以调动,但是业因决定不会消失,永远都不会消失,遇到缘它就起现行,报应就现前。佛在经论里千言万语告诉我们事实真相,希望我们觉悟明白事实真相,你就能把邪恶的念头、争名夺利的这些欲望,能够消除、能够降低,我们就得佛法真实的受用。
造作罪业的时候,诸位一定要晓得,口业最重。所以《无量寿经》叫我们善护三业,把口业摆在第一,头一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善护口业,不讥他过」,这句话极重要。我们跟大众相处,总不能不说话,真正修行人言语愈少愈好,你的心永远是定的、永远是静的;多听别人的,少发表自己的意见,避免过失。口业里面妄语,妄语实在说是自欺欺人;两舌是挑拨是非,叫人家彼此不和,这个罪业是在阿鼻地狱。阿鼻地狱罪受满了,才到八大地狱里面受余报,八大地狱里头,拔舌地狱、犁舌地狱,《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都讲得很清楚。恶口、绮语的罪也不轻。这四种过失,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不知不觉常常犯,怎么得了?有一些人犯了之后不知道忏悔,这个罪就重。犯了之后能够忏悔还有救,犯了之后不知道忏悔,佛法里面讲惭愧的心他完全没有,人没有惭愧心就是不知耻,一般人讲不要脸,不知耻!什么样的坏事他都能做得出来,这个人就是佛经上讲的「一阐提」,一阐提就是佛说没有善根,佛菩萨都不能救他。
佛菩萨能救的人是要有善根的,你劝他他能听得进去,他能觉悟,这是有善根的。没有善根的人,自己做错事情,他把责任推卸给别人,你说这个多恶;自己不承认自己有过失,过失都是别人陷害他,他没有过失。他也很会说,能言善道,说得振振有辞,我们听起来好像满有道理,世间人可以被他蒙骗,天地鬼神他蒙骗不了。这种心态、这种行为,加速他的苦报;不但不能避免,不能减轻,加重!我们同修们自己要常常提高警觉,怕的是不知不觉我们也有这些过失,尤其是在道场,道场诸位要知道清净庄严,我们每天念回向偈,「愿...(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十四卷)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12-17-0064》)
...、清净心、平等心、觉悟心、慈悲心,你发这个心,你就是佛菩萨。你再能真正看破放下,那就是「亦不於中起分别」,就是看破放下了。你自己转迷成悟,转凡成圣,叫自度;你帮助别人,叫度他。你自己没有自度,你决定没有能力帮助别人。
佛在这些经典上,无论是从理从事、从因从果,都讲得透彻、讲得明白,教我们怎么过日子,过佛菩萨的日子,怎么样工作,做佛菩萨的工作,怎样处事待人接物,那就是怎样调伏众生,这是落实「佛华严」。佛法通常讲普度众生,普度就是此地讲「调伏众生遍十方」,这句话就是普度众生。无条件的利益众生,如果起分别就是有条件,有条件就落在情识里。诸位要晓得,情识是假的,我们世间人常讲虚情假意,这是我们要觉悟的。你看看世间,在社会上常常看到、常常听到,世间人男女相爱是情执,假的不是真的,没到几天听说他离婚、分手了,那假的,哪里是真的?所以情爱不是真的,是假的。能够结合久而不分离的,在我们中国古时候是道义的结合,不是感情的;道义的结合就不容易分手,纵遇到挫折、遇到困难,彼此都能忍让。现在人没有接受过道德的教育,不懂什么叫道义,所以虚情假意,我们就看得比过去要明显太多,全是虚妄的,全是彼此欺骗,所谓是自欺欺人。
我们想想,我们学佛了,是不是每天也在干自欺欺人的勾当,为什么?我们干这些事情自己不知道,自己还认为自己是在修行、在证行,哪里晓得将来堕落?正因为如此,经不可不读,不能不听,天天要读,天天要听。为什么?怕自己不知不觉堕落了,还以为自己在修行,还以为自己修得不错,哪里知道全是干的自欺欺人,完全为了自己的利益。讲经弘法为什么?为名闻利养。你也很精进、也很努力,天天在发愤,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将来取得高的知名度,有很多人皈依,很多人供养,将来盖大庙,过皇帝的生活。这个生活是可以过得到的,但是死了之后阿鼻地狱去了,你能过几天好日子?你要是不觉悟、不小心,你就堕落了。你要提高到你自己有声望、有地位,有许多人来供养你,至少你要花二十年的时间。你很努力装模作样,装得很像,才能骗这些人。二十年之后,你这个福报现前,你能享受几年?你现在已经三十岁了,二十年后五十岁,顶多再享二十年,二十年享福就要堕阿鼻地狱,你算算这个帐。所以聪明人要冷静的去思惟、去盘算,不值得!我这个时间,可以能够超越六道轮回,那得的是真乐。为什么贪图世间名利,贪图五欲六尘,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拿著佛法去欺骗众生,这还得了吗?
我明白这个道理,我觉悟这个道理,所以我决定不建道场。这个地方建个弥陀村,缘成熟了,我们看到这个念佛堂有这么多人念佛,念得这么殊胜,我们才努力来建。我自己修学搭个小茅蓬就够了,如果我建个庙,这些人跟著我在一块修学,我要是死了之后,争庙产、争名夺利,个个钩心斗角,心不在道上。什么都没有,大...(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七卷) 1999/4/14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127》)
...音声,是在一切法里面举出两样,实在讲法法如是。「如是」就是没有边际,称性,十法界依正庄严哪一法不称性?智慧无有边际,音声无有边际,在诸法里头举出这两种来说。智慧无有边际,这无所不知;音声无有边际,一切众生只要缘具足,十方一切诸佛说法皆能得闻。佛说法我们能听到,我们说话佛又何尝听不到?这个意思在此地。我们在《无量寿经》,在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里面看到,世尊给我们讲解、介绍里面我们也听到,证实这个话是真实的。世间人不懂,正是经上讲不能怪他,他自己迷惑颠倒,也没有人去教导他。我们今天很幸运,遇到大乘,遇到圆教一乘的经论,这个因缘稀有难逢。听到之后,如果你真正理解,相信佛在经上讲的话没错,我们今天无论在什么时候,一切时、一切处,起心动念能不谨慎吗?我们起心动念,诸佛菩萨知道,龙天鬼神也知道。中国有一句谚语说,「举头三尺有神明」,举头三尺就是讲很近,有天地鬼神都看到你,你怎么能瞒得过人?能够相信古圣先贤这些教诲,他不是骗人的,不是来吓唬人的,他是来给你讲真话,讲的事实真相。我们今天看到身相、智慧、音声,一一法都无有边际,从这个当中就能肯定,诸佛菩萨、天地鬼神都在我们周边,靠得太近了,所以绝对不会再做自欺欺人的事情,以为别人不知道,那是自欺欺人。看到的人、听到的人、知道的人,无量无边,我们怎么能不谨慎?我们念念希求,要到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想想我们一切的想法、看法、做法,有资格进入极乐世界吗?有资格参与诸上善人的法会吗?值得我们认真去反省。过去所造的罪业不要紧,要紧的是知道回头,回头是岸,要知道修忏悔法门。
什么叫忏悔法?从前章嘉大师教我,「后不再造」。我造了,知道错了,以后不再造是真忏悔。佛在经上把忏悔法,忏悔的理论、方法、效果,都讲得很清楚、很透彻。唯有真正忏悔,真正忏悔就是下定决心,从断恶修善做起,起心动念、一切造作都能与十善相应,这是世尊教初学的人,我们现在是初学。人贵自知,才会有成就,自己晓得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在整个佛法修学的阶段上,我们是在哪一个层次,很清楚、很明白,我们决定是初学的,初发心要从头做起。所以《无量寿经》上,特别强调五戒十善,这是佛陀慈悲,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纵然是等觉菩萨也不离开五戒十善。所以五戒十善,在佛法里面讲断恶修善,它是根本法,一定要从根本起修。
第三句讲的是观慧,从五戒十善往上提升,『处世现形无所著』。处世,就是我们跟人接触,跟一切有情众生接触,跟一切无情众生接触...(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八卷) 1999/4/19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128》)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二六卷
...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宿命就没有了;你放不下就决定有。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但是并不是做不到的。这个事情不求人,世间求人难,这事情不求人,就在自己一念之间;你肯不肯回头,肯不肯放下,都在你自己。
第九条天眼,「天眼智力」。宿命跟天眼、跟漏尽(后面这一条),都是属於六种神通里面的三种。在如来果地上达到究竟圆满叫三明,菩萨叫六通。如来果地上叫三明,就是通力达到究竟圆满,而此地称为智力,智力就是明。天眼,「见众生生时死时善道恶道等」,这是举一个例子说。一切众生生死善恶,没有一样看不到的。《无量寿经》上告诉我们,往生极乐世界那些人,天眼洞视,天耳彻听,十方无量无边刹土一切众生,我们所有一切活动,人家都看得清清楚楚;不要想瞒人,瞒不过,你可以瞒凡夫,极乐世界上的人一个都瞒不过。无论你在什么地方,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处所,人家都看得清清楚楚,你还能瞒谁?你跟人说话,说悄悄话,旁边人没听见,西方极乐世界人听得清清楚楚,他心遍知,你心里起心动念人家都晓得。不但世尊在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阿弥陀佛自己所说的四十八愿愿文里有,释迦如是说,弥陀也如是说,哪里是假的?我们今天聪明,自以为聪明,自欺欺人的事情干得太多了,所以念佛不能往生,这就是古人讲的「口念弥陀心散乱」。自己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真的都见不得人,在人面前是个样子,背后又是个样子。背后见不得人的那些事情,哪里晓得佛菩萨都见到了。这样的心行,怎么能够参与极乐世界诸上善人的法会?你怎么能参与?所以跟大家讲老实话,往生的条件是什么?心净则佛土净,这是真话。为什么我们不强调这一句而强调念佛?强调这一句,念佛的人就少了,一看这太难了,算了!我不修这个法门了。所以不强调这个话,强调念佛。强调念佛,大家肯念,只要肯念,就能够念到清净心现前,这是善巧方便。念到清净心现前,决定往生。
过去我曾在美国的时候,有很多同修来找我,他们不敢修净土法门,什么原因?「《弥陀经》上讲的一心不乱,我根本做不到。」我说:那是罗什大师所翻的,释迦牟尼佛不是这么讲的。释迦牟尼佛怎么讲的?你看看玄奘大师的译本,玄奘大师是直译,罗什大师是意译。玄奘大师的译本上不是一心不乱,是一心系念。「说一心系念,那我们就可以做到了」。不是说一心不乱,说一心系念,你看看玄奘大师的译本。现在我们都把它印在一起,还有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两种本子的会集本,所以《弥陀经》...(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三七卷) 1999/5/25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137》)
...,本人都没有觉察到,我们这个念头动了,佛菩萨知道。
这些事情我们有,尤其是学佛的同学们,不说出来你不知道,说出来之后你想想有道理。我们在修学过程当中,不定在什么时间,不定在什么处所,忽然之间有感应,有见佛,有见菩萨,有见光,有闻到异香,种种不思议的瑞相境界,或者是你一个人见到,或者周边还有旁人同时见到。如果没有感,哪来的应?这种感,自己没有发觉到,我自己没有,其实自己有。感怎么生的?是阿赖耶识里头含藏著佛法的种子,遇到缘起现行,缘不显著,种子深藏在阿赖耶识当中,所以它起现行就好像这个波动很微弱,自己还没觉察到。其实确实是自己有感,自己没有感,佛菩萨怎么会有应?佛菩萨对我们感应道交,我们有感;妖魔鬼怪在我们面前现相,也是我们自己有感。如果自己心果然不动,外面决定没有境界,那是永嘉大师讲的「觉后空空无大千」,决定不会有境界现前。所以佛境也好、魔境也好,都是自己感召来的,我们要懂这个道理。
所以在生活当中,从早到晚我们所接触一切人事物,种种感受,要知道都是与念头有密切关系。你要追究所有一切感受的根源,就是起心动念。因此我们的念头就要注意,念头要真诚,最关键的是诚、真诚,真诚就是不自欺、不欺人。学道,道业能不能成就,关键在此地。能不能够,现在讲很粗的话,趋吉避凶,消灾免难,关键也在这两个字。果然我们能舍弃一切虚伪,处事待人接物都用真诚,这是你的佛性现前,你真心现前,真心里面没有灾难,真心里面没有业障。我们今天用心就是不能用真心,统统用的是妄心,过失在此地。所以我们自己有光不能改变,不能放金色光明,不能放白色光明,不能放黄色的光明,所放的光明都是乌黑的,乌七八黑的,灰土土的光,说光也好、说气也好,令一切众生看到不能生欢喜心,道理在此地。你那个光的转变「唯识所变,唯心所现」,为什么不肯修清净平等觉?
一个念佛人,如果不修清净平等觉,就跟西方极乐世界不相应。心行不相应,念佛念得再多,都不能往生,这个话我们总要记住,总要明了。你天天拜佛,身礼佛,口念佛,心想佛,这不错了,样子做得不错,可是你的心里面欲望没断,是非人我没断,贪瞋痴慢没断,处事待人接物还用一个虚假心,就不能往生。如果你的心真诚、心清净,你不信佛,你也不念佛,你决定不堕三恶道,你来生享人天福报;如果遇到佛法,一念、十念就能往生。为什么?本钱够了,本钱是清净心、真诚心,对人没有一丝毫虚伪,坦诚相见,别人能...(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一卷) 1999/6/9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141》)
...人来算都算不准。个人如此,家庭也如此,国家、世界无一不是如是。你没有办法超越数量,你看到超越数量的那些人,就觉得不可思议,没有法子理解。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不但要晓得这个道理,要认真学习。学习没有别的,还是看破、放下,看破是明其理,放下是放下一切分别执著、放下一切过失。要知道我们清净心里面、本性里面没有过失,不但恶没有,善也没有,善恶都没有才叫真善。善恶是相对的,你有恶,换句话说,你就有恶报,就有三恶道;你有善,你有善报,你就有三善道;善恶都没有,六道就没有了。极乐世界的乐不是苦乐的乐,苦乐的乐出不了三界,脱离不了六道轮回,为什么?相对的。凡是相对的,在见思烦恼里面叫边见,边见的范围多大多广没人知道,现在人讲相对的。六道里的众生,都是生活在相对理论之中。不但六道,包括十法界,四圣法界也没有脱离相对。不过他们相对的概念比我们薄,执著轻微,我们这个执著非常严重,不能够舍离,所以自己在六道里没有出头的日子,你说多可怜!我们要希望在这一生当中出头,在这一生当中要成就,彻底把这些毛病改正过来。
从哪里改起?司马光说得好,从不妄语开始。司马光一生的成就是「不妄语」,实话实说,一生当中不自欺、不欺人,这是他教导我们下手之处。我们想想确实很有道理,人能够做到不自欺、不欺人,这个心情多么舒坦。没有欺骗一切众生的这些事情,没有欺骗一切众生的念头,这心才能得清净。凡是欺骗众生,不能说真话的,当然是罪恶,见不得人,这就是你心地的污染。佛告诉我们要改过、要修行,我们这个缺点就不肯修正,这个过失就不肯改掉,那无济於事。换句话说,你这一生想超越六道轮回、想成就,就不可能。我们想想,这一生当中学佛了,逐渐明白了,什么事情最大?了生死、出三界是大事,再没有比这个事情大了,这个机会难遭遇。我曾经跟诸位同修说过,得人身不难,遇到佛法难,尤其遇到大乘了义大法太难太难了。遇到了要不能够把握住,不能利用这个机会成就,岂不是太可惜?千万不要打妄想,这一生遇不到还有来生,那个来生就不知道要多少劫,也许是无量劫之后你再遇到一次,这个无量劫中你要受多少苦报?所以觉悟的人决定在这一生成就。
佛菩萨毛孔光明演说「等众生数诸佛名」,我们有没有觉察到?佛在这部经上告诉我们,给我们讲的句句是真话,「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个意思非常深广。一佛名就是一切佛名,一切佛名就是一佛名,在什么地方显现?毛孔放光当中显示出。说到毛孔光明,岂不就是讲的虚空法界,佛家讲的依正庄严。正报是毛孔,依报是...(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一卷) 1999/6/9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141》)
...相同,这个心就是一念自性,一念自性圆满具足清净平等觉。
清净平等觉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变成了行为,就是第三句讲的「大慈悲行」,大慈悲行就是福德相。清凉在底下说的这句话说得好,「使盲聋视听等,皆慈善根力」。由此可知,福德相是圆满的。我们今天社会上所讲的一些残障的人士,残障人士碍不碍福德相?不碍。只要他有清净心,他有慈悲行,这个身体缺陷一点障碍都没有。这个意思很不容易体会到,真正说明境随心转。所以佛陀的教化真正是究竟圆满,我们深深相信能度一切苦难众生。大慈悲行从哪里生的?从清净心生的。什么叫大慈悲行?清净心落实在生活里面,就是大慈悲行。《无量寿经》解释得详细,清净平等觉的心,只要有这个心,你的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都是大慈悲行。心地不清净,心地不平等,心地没有彻底觉悟,修什么样的善行都不是真正的慈悲行。所以心跟行有分不开的关系,表面上做没有用。
《感应篇》举《了凡四训》里一些话,说得好,那个善不是真善。外表装的是善,其实是作恶,恶累积下来,报就不得了,报必定在三途。佛教我们忏罪,教我们从内心里真正的悔改,这种改过自新显露在外面,叫发露忏悔,这个真的能灭罪。不能够发露忏悔,还是自欺欺人,为什么?隐瞒自己的罪业。圣贤人教我们,恶的事情要宣扬让人知道,别人知道了,每个人责备你,责备就是报掉了,叫重罪轻报。好的事情要隐藏,不要让人知道,你这个善愈积愈厚。现在人不一样,造一点小小的善事,巴不得人家知道,到处宣扬;人家看到你,称赞几句,报掉了,善福立刻就报掉。罪恶深深的含藏著、隐藏著,没有人知道,所以恶愈积愈厚,善没有了。这个招来什么样的果报,我们想想就明白了。世间人,我们说世间学佛的人,不学佛的人就不说了。学佛的人,天天读经,天天闻法,对於这些事情还是一点警觉心都没有。所以我说「了知」这两个字重要,他为什么没有警觉心?天天读,天天听,还是不了,还是不知。不知道这个事情的可怕,恐怖畏惧的心生不起来,所以善事还是大肆宣扬,恶事深深的隐瞒,这是完全不了不知,他哪里有福德?造作种种恶业,现在还能过得不错,好像没有看到果报,那是他前生所修的福多,造作罪业这个福已经折掉,还有余福,余福尽了恶报就现前。看你余福有多少,余的多你来生受苦报;要是余的少,几年之间福享完,你的晚年就受苦报。这个事情,真的所谓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我们接受圣贤的教诲,最可贵的是对於这些事实真相了知,...(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五卷) 1999/06/17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145》)
...我们有没有去做?佛教我们不可以做的,我们有没有违犯?那就是持戒念佛,那是真正做忏悔的功夫。早课我们选「发大誓愿第六」,提醒我们自己,我们要跟阿弥陀佛、跟诸佛如来发同样的誓愿,心同佛、愿同佛,晚课是解同佛、行同佛,决定得生净土,这才是真正佛弟子。我们的心愿解行跟佛完全相违背,这不是佛弟子,纵然出家也是冒名的佛弟子,冒充的。这冒牌的,冒牌就犯罪,假冒的,不是真的。不要认为出家了,受了戒,戒牒都拿到了,戒牒是假的,不是真的,佛菩萨不承认。你是个在家学佛的人,没有受过三皈,也没有受过戒,你能够依教奉行,佛菩萨承认你是佛弟子,龙天善神承认,日夜保护你。
今天世间人认假不认真,听骗不听劝,苦口婆心劝告他不听,骗他很容易听。出家人骗在家人,在家人骗出家人,还以为自己修学得很如法,将来堕落,见了阎罗王,那个时候后悔莫及。我们在《感应篇》里面读到,《无量寿经》上也读到,这是前天才讲过。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西方世界的天人,人家天眼洞视,天耳彻听,他心遍知,怎么能够瞒得过人?所以瞒人的人、欺人的人是最可怜的人,为什么?只是欺骗自己,怎么能欺骗到人?人家有神通、有道力。佛经上讲的「可怜悯者」,就是指自欺欺人之人,这是可怜悯者,真正可怜悯者。觉悟的人,真正佛弟子,断恶修善,懂得修福,所以前途是一片光明。修福一定得福报,得的福决定不自己享,要把这个福报给一切众生共享,这才是「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诸位要晓得,用什么方法报恩?断恶修善。用什么方法救苦?把自己的福报给一切众生共享。所以报恩是修福,济苦是施福,把你的福报布施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佛法真的是「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无有一法不圆融,无有一法不贯通。《华严》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法法如是,佛法如是,世法也如是。
「如来一相」,此地的如来不是藏、通佛,这是圆教的圆满佛,所以任何一相所具的福报等同虚空法界。为什么?称性,真心的流露,真心的起用。我们每一个众生、每一个人,都在诸佛如来智慧福德圆圆满满的包含加持之中,所以净土宗的祖师常说,如来念我们。我们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我们,阿弥陀佛念我们是真念,我们念阿弥陀佛是假念,诸佛如来护念我们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我们为什么得不到如来加持?我们自己有反抗的力量,抗拒不接受。我们自己做了一个保护圈保护自己,这个保护是什么?烦恼;妄想分别执著做了一个圈圈,把自己装在里头,诸...(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五0卷) 1999/6/28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150》)
...印光大师为什么不收出家徒弟,我们明白了,很不容易制止。现在人劝他,他不听,跟他讲他不相信,他将来堕落的时候,你帮他剃度,你脱不了干系。这是祖师大德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
第三,他老人家一生不传戒,有道理。传戒很热闹,传了戒,他能不能持戒?他要不能持戒,你这个传戒师父有没有因果?所以印光大师一生只给人传三皈五戒,这在家居士要求的;出家戒,他决定不参加,不作传戒师父。圣贤人,是在末法示现榜样给我们看,真正的修行不在形式。我早年亲近章嘉大师,章嘉大师的好处,著重实际,不注重形式。我问他戒律的事情,他告诉我:你能做到一条就受持一条;你到戒坛里面受戒而做不到,你反而有破戒、犯戒的罪,何必去搞那个形式?受个菩萨戒,耀武扬威,「我是菩萨了」,你是什么菩萨?冒充的菩萨,冒牌的。人家没有到戒坛受戒,真正是个善人,真正做到,那是真菩萨。他没有戒牒,我们不承认,佛菩萨承认他是真菩萨。你的戒牒一大堆,每一个戒坛他都去受戒,有这种人,好多;家里戒牒挂了好多,没有做到,没有做到就是冒充的菩萨。冒充的菩萨,连鬼神都瞧不起,我们何必干这个傻事情?
今天为众生说法,要说正法,要讲真话,不能再欺骗众生了,再要搞自欺欺人的事情决定堕落,这个灾难决定不能避免。真话!佛经里面句句都是真话。可是现在人,有一些毁谤佛法的,不是别人,学佛的人谤佛、出家人谤佛,说我们翻译的经典不可靠,这不是原文经典,原文已经丧失,翻译决定是有翻译人自己意思在里头,这个经不纯,不可靠。我们听听,讲这个话似是而非,就有很多人相信。这些是什么人?魔王波旬的子孙。我们怎么知道的?佛经上有记载,世尊说法四十九年,魔王波旬来启请,请什么?请释迦牟尼佛入般涅盘,不要讲经说法了。而且跟释迦牟尼佛说:我要把你的佛法破坏。佛说:我说的法是正法,心性里面流露出来纯正之法,没有人能破坏得了。波旬就讲:等到你末法的时候,我叫我的魔子魔孙统统出家,披上袈裟来灭你的佛法。世尊听了之后流眼泪,一句话不说。所以我们要有能力辨别,哪是佛、哪是魔?我们有能力辨别,我们就不会吃亏、不会上当,能保住自己。
经典翻译决定没有错误。我在最初接触佛法也有这个疑问,我问我的老师方东美先生,我提出这么一个疑问。梵文的经典流传到中国,那么多的分量,流传到中国并没有完全翻译,翻译是个很艰难的工作,所以在带来的佛经里面再挑选;从印度带到中国来是一层挑选,带到中国来之后,翻...(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五九卷) 1999/7/13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159》)
...十法界有,十法界的分别执著没有了,我们要懂这个道理。然后才明了,佛经里有一句话说,「佛法不离世间法,佛法不坏世间法」。世间法有界限,佛法决定没有破坏世间法,但是在理念上是圆融的、融合的,没有界限。事上有界限,心上没有界限,所以事上的界限没有障碍,才叫事事无碍。我们自己的心没有净化,所以事事就有障碍,没有办法融合。所以融合一切众生,今天讲融合不同的文化,融合不同的族类,「普净」这两个字重要。普净不是对外,是对内;如果我们搞错了,从外面学普净,你永远净不了;要从内心里面普净,就能做到。
所以每一个人无量劫来所修、所学的,全都展现在生活里头点点滴滴;心地愈清净,你体会得愈深愈广;一点清净心都没有,你就很不容易体会到。正是印光大师所说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诚敬就是清净。我们这里讲的这十个字,每一个字里面都含摄其他的九个字,真诚里面一定包含著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清净里面一定包含著真诚、平等、正觉、慈悲;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个得到了,统统都得到,都表现在生活当中点点滴滴,为什么?你用这个心。处事待人接物、穿衣吃饭、应酬,全用这个心!完全显露,哪里能瞒人?瞒人是假的,瞒自己是真的。自欺欺人,自欺欺人不是欺别人,人还是自己,与别人实在讲毫不相干,所以学佛人一定要觉悟。
我们念佛堂正是做净化心灵的一个场所,心净则佛土净,我们往生才有把握,往生才有希望。念佛为什么要听讲?听讲帮助你念佛;如果只念佛,不听这些道理,你的功夫很难得力。佛法,无论哪个法门,都是讲求解行相应、解行并重,这是一定的道理。只有稍微偏一点,决定没有舍弃的。净宗法门偏重在行,行比较多,解比较少。解少可以,不能把解完全丢掉,完全丢掉你的行不得力,决定不得力。这是我们念佛堂为什么每天还要听两个小时讲经,道理就在此地。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一卷) 澳洲净宗学会 档名:12-17-0161
请看经文,知足天长行第六句:
【宝峰月天王,得普化世间常现前无尽藏解脱门。】
天王示现修学的法门是『普化世间常现前无尽藏』。「化」是教化,《太上感应篇》里面有说到「正己化人」,前面几位天王表法的都是偏重在正己,只有自己心行俱正,而后才能够教化众生。所以佛在四弘誓愿里面教导我们,一定是先断烦恼成就德行,再学法门成就智慧,然后圆成佛道,才能够普化世间。这是十方三世诸菩萨修学必...(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0卷) 1999/7/15 澳洲净宗学会 档名:12-17-0160》)
...自己总比别人对自己要清楚,要常常揣摩自己的习性,哪一个方法、哪一个法门容易摄心,能够帮助自己把妄想烦恼止住,这个对於自己就契机了。我们用这种方法来修,就比较顺利。读经,读诵也是禅定,读诵也是念佛,读诵也是持咒,经是咒的显说,咒是经的密说,显密不二,显密圆通,这才真正显示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转不思议妙珐輪』,这一句是说勤於说法,欢喜说法。你要能说法,当然你必须具备说法的条件,这些条件就是自己的习性,时间久了习惯成自然,生生世世不间断,这个习性就产生很大的力量。『显示修习菩提道』,「显」是做出来,是把自己的修学,要用研经来说,经典里面所讲的义理,所说的方法、境界,完全落实在自己日常生活当中,这叫显示;「修」是修正错误,凡是与菩提道相违背的,我们把它修正过来。「菩提道」在此地,就是指三学六度。我们不指示出来,这菩提道就感觉太玄太妙了,到底是什么?浅而言之,是五戒十善,这是菩提道的开端,菩提道要从这个地方走。换句话说,五戒十善要是不能够真正做到,菩提道就没有了。所以章嘉大师常常给我提示「戒律重要」,它是第一步,是起步。没有第一步,哪来第二步?第一步又从哪里做起?从真诚不妄语做起。不自欺,不欺人,要真正做到。可是今天这个社会,一般人学佛,你要跟他讲不妄语,不行!做不到,现在不妄语就不能活,做生意不打妄语怎么能赚钱?跟政府往来,不打妄语怎么能少缴税?想尽方法找法律的漏洞,少缴一点税,多赚一点钱,这个学佛就难了。也有人有所谓方便妄语,话说得很好听,佛家有句话「方便出下流」,方便妄语怎么样?将来就是饿鬼、地狱、畜生三恶道,往下面走了。
那我们看到,佛菩萨有没有妄语?也有。佛菩萨何以打妄语?他那不叫破戒,它叫开缘,救度众生。我们在经典上看到,猎人追他的猎物,追一只兔子,这个修道的人明明看到兔子从这里跑掉,猎人问他:你刚才有没有看到兔子?看到了。跑到哪里去?那边去了。救它一条命,两面都得救。兔子命救了,那个猎人也不让他杀生,两边都救了。这个时候可以妄语,妄语是两边都救了,这是智慧,这是慈悲,这叫开缘,这不叫犯戒。这种情况之下可以,不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不可以。所以持戒,凭感情持戒,不行!那是小福报,人天都不见得能得到,三界有漏的小福报。持戒要智慧,对人对事对物千变万化,通权达变。戒律是活的不是死的,感情持戒,戒律是死的;智慧持戒,戒律是活的。目的是帮助你得定,目的是帮...(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九一卷)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191》)
...是三心二意;根是什么?根是一念、一心。用根中之性,性是一个,见用见性见,闻用闻性闻,用六根的根性。性跟识有什么不同?识有分别,性无分别。性是了别,识是分别,不一样。性接触一切明了,里面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识是有妄想分别执著,妄想是阿赖耶,分别是第六意识,执著是末那。舍识用根,就是相宗里面的转识成智;不用第六意识,自自然然妙观察智现前;不用末那识,末那识是执著,不执著了,平等性智就现前;不用阿赖耶,大圆镜智就现前;前五识自然转了,成所作智。关键就是在分别执著。六、七因地转,五、八是果上转,都是教给我们修学最高的原理原则。这就是此地讲的「少功德」,少是少分,但是它是总纲领、总原则。
我们实在是入不了这个境界,转不过来,老老实实修行十善业。十善业里头最重要的是口业,所以世尊在《无量寿经》里面讲这三业,他把口业放第一,「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他把它摆在第一。身口意,通常我们都是这样说。他把口摆在第一,口业要不能够修、不能控制,其他做不到。最容易犯的是妄语,不诚实,最容易犯的。学佛要成就,从哪里学起?老实。老实人没有一个不得度,没有一个不成就,所以一切从诚实下手。对自己要诚实,不自欺;对别人要诚实,不欺人。纵然是善事善缘,也要有智慧、有分寸。菩萨度众生确实有善巧方便,但是那个里面是智慧,绝对不是情识。我们晓得,每一条戒都有开遮持犯,十善业道也有开遮持犯,有智慧才能够通权达变,知道什么情况之下应该怎样做。无论怎么样做法,绝不能够欺长上,我们的师长,现在社会讲我们的领导。我们就是权巧的做法,要告诉师长,要告诉父母,要告诉自己的领导,为什么?他是教化整体的,是统筹全局的,他要不能够了解,他可能有一些政策就产生错误,必须让大家知道。像居士林是个团体,团体怎么样才能做得成功?团体里面每个成员自行化他,都要让董事会的董事们了解明了,他们是领导,知道我们自己先怎么学法,我们怎样劝导众生,他们通盘了解,才知道怎样把佛法来推行,顺利的推行。如果我们各自为政,在外面乱搞,他就没办法了,这个道理一定要懂。纵然我们做错事情也要报告,为什么?他了解之后,他有方法弥补。如果我们隐瞒,将来出大纰漏,他不晓得,无法补救。所以上跟下要通,中国古人讲政通人和。这一不通,麻烦就来了,可能就引起灾难。所以「一念心专仰」,这句话的意思非常之深,一念是真心、至诚心,能做到专仰就对了,仰慕佛陀,跟佛陀学习...(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0六卷)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06》)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二七卷
...第一首:
【尔时日天子。承佛威力。普观一切日天子众而说颂言。】
说颂仪我们念了很多遍,在佛法当中,凡是多次重复都是非常重要的句子,千万不能够轻易看过。我们学佛,学得很辛苦,学得很困难,不但境界不能契入,对於经教的义理也很难体会,原因在什么地方?我们自己恶习气太重,障碍我们智慧,障碍我们契入。所以世尊用这些方法,多次不断重复加深我们的记忆,让我们在这个地方真正回头,反省改过自新。实际上,《华严经》上所说的这些大众,都是诸佛如来的化身,决定不是凡夫。就像《普门品》里面所说的,应以什么身分得度就示现什么身分,应以日天子得度者,即现日天子而为说法,就是这么个意思。日天子一般俗称为太阳神,诸佛如来化身,他表现给我们看的。『承佛威力』,这一句就是教导我们孝亲尊师,做出来给我们看。他有没有能力说法?有能力;有能力讲经,但是自己非常谦虚,做给我们看,绝不以为自己有能力,而给我们说他的能力是承佛威力加持的,不是自己的,这一点我们要学。我们今天犯的过失是自以为是,绝不肯让别人,从别人那个地方得来的,还要否定别人,认为是自己的,这种人怎么会开悟?为什么不开悟?心地不真诚、不老实,换句话说,这就叫自欺欺人,自欺欺人的人怎么会开悟?怎么会证果?我们在此地要学,几乎每一段当中我都特别提醒大家,为什么?我看大家没有回过头来,所以要特别提醒。
下面这一句,『普观一切日天子众』,这是尊敬大众;尊敬老师,也不敢轻看了同学。这里面的含义,对一切众生之类,都要用一个真诚恭敬心来看待。这个样子才降伏我们自己,无始劫以来贡高我慢的烦恼。贡高我慢不能够小看,孔老夫子在《论语》里面所说的,他做了个比喻,假使这个人德行、学问像周公一样,周公是孔老夫子最佩服的人、最敬仰的人;假如有个人像周公之才之美,这个人他还有悭吝、还有傲慢,夫子后面就做结论:「其余不足观也」,那就不要再谈了,那是假的不是真的。学问、能力是一回事情,德行更重要,一个人没有德行,那个学问能力不足观也。夫子教学把德行摆在第一位,言语摆在第二位,言语是祸福之门。现在的教育,德行不教了,言语不教了,所教的是技术这些方面的知识。如果没有德行,技术能力愈高明,对社会带来的祸害愈严重,这是我们现在看到了。所以要想科学技术能够造福社会,必须要提高德行的修养,要特别加强德行的教育。今天德行教育,我们只有仰赖世间这些宗教家,唯有用宗教教育来填补德行的教育,是一个可...(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一七卷) 香港九龙 档名:12-17-0217》)
...以生活当中点点滴滴无一不是菩萨道,无一不是菩萨行,问题是你会吗?
禅宗祖师勘察行人,常常问「会么」?会了,你就转凡成圣,你就是菩萨,就不是凡夫;不会,你是凡夫,你不是菩萨。真实功夫就是这一念的转变,真正转过来了,佛家的教学「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你这一转统统转了,圆满功德。为什么你转不过来?你对於这些道理事实真相没有搞清楚、没有搞明白,你转不过来。转不过来还是随顺烦恼、随顺习气,轮回心造轮回业,每天念经念佛都是轮回心,都是轮回业;换句话说,你出不了轮回。你念头一转,转过来了,转轮回心为大菩提心。怎么转法?转自私自利为利益一切众生;利益一切众生这是大菩提心,自私自利是轮回心。真转过来,毫无疑虑的转过来,不必去想著提防这个、提防那个,那你没转过来,还是轮回心。真正转过来,什么疑虑统统没有了,圆满智慧现前了。世间人为什么?这个不行,我的损失太大,这有害无利!念念想到利害,念念想到得失,依旧是轮回的念头。真转过来了,没有利害,没有得失,没有是非,没有人我,真转过来了。还有一念想这个、想那个,没有转过来。转了一半,那一半没转过来,假的。一转一切转,不可能转了一半,那一半没转,这是自欺欺人。一百分,九十九分我都转过来了,还有一分没转过来,还是假的。
印光大师《文钞》里有个故事,有个参禅的修行人,遇到印光法师,跟印光法师说,宗门一千七百则公案,《五灯会元》里说的一千七百则公案,他说:我差不多都参破了,都参透了,还有五、六条没有参破。印光大师回答他一句话:一千七百则公案有一条没有参破,你就完全没有参破;一条参破,一千七百条统统参破了。这个人听了之后,一下省悟过来,不参禅了,跟著老法师念佛。告诉你转境界,你说「九百九十九条我都转过来了,还有一条没转过来」,你全部没转过来。佛说得好,一转一切转,一切即一,一即一切,这个话讲得透彻到底。千万不要贡高我慢,以为自己了不起,自己是生死凡夫,不免三途果报,有什么了不起的?修行的功夫在哪里见?无论你修什么法门,功夫在你生活日常的表现,你还有没有烦恼习气?如果还有烦恼习气在,你没有功夫。你修行有没有进步,就看你烦恼习气是不是一年比一年少,一月比一月少,那你功夫有进步了。你有没有成就?那要看你烦恼还有没有,烦恼习气没有了,你成就了,这个成就是你不会再堕落轮回了。你还有丝毫烦恼习气,习气是什么?表面上没有了,心里还有念头起来,还是...(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一九卷) 香港九龙 档名:12-17-0219》)
...禅定,甚深的禅定,喜欢禅定。佛菩萨再教你,禅定里还要有四无量心,如果只有禅定,没有四无量心,修得再好再高,得个无想定。无想定,在佛法里面讲,是第四禅的外道天,到顶处了。如果到不了色界,在欲界里,欲界就是五欲六尘的享受不能放下,心里面还贪染,那你就修欲界天。欲界天修上品十善,还要修禅定,这个禅定功夫不太高,我们叫未到定,没有达到禅定的水平,这水平是什么?初禅,色界初禅;你达不到色界初禅,你这个定功在欲界里。欲界完全凭行善而往生的,最高只能到忉利天。夜摩、兜率、化乐、他化自在天,这四层天要加上禅定的功夫,你的定功愈高,你生的地位也愈高;你的定功浅,你的地位就往下坠落。你没有所缘,你怎么能达到?想生天,不修十善,不修禅定;禅定,说实在话,也就是清净心;不修清净心,不修十善业,怎么能生天?说信了上帝就能升天,那要问你,什么叫信?依教修行叫信。你说我信了,你讲的话我完全不听,你教我的我完全不理会,这哪里叫信?这是不信。信的人一定是依教奉行,这在宗教里要特别强调。我信你,我敬你,我爱你,我一定依教奉行。如果对你讲的话我不听,讲的话我不懂,教我做的我完全不照做,说我信你、我爱你、我敬你,全是骗人的,自欺欺人。世法、佛法一样!
要把人做好,佛家讲五戒要修好,上品的五戒才能保住人身,中品的十善。儒家讲做人的道理:伦常八德。人与人的关系,这是五伦: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人与人的关系统统都讲到了。四海之内皆朋友也,朋友里头没有分种族、没有分宗教,四海之内皆朋友也。朋友是什么?同学,同志。不同的族群,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宗教,试问问:我们有没有同志?决定有。什么志同?求生存总相同的,都想活在这个世间活得很幸福,这个观念决定是相同的。如何能够叫我们过得很幸福,这个理论跟方法要学习,岂不是同学、同志吗?只是你所学的理论方法不一样,可是目标方向相同。君臣,在现在讲法就是领导与被领导。领导的人,中国古德讲得好,他有三个字必须要做到:君、亲、师。君是领导,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你做个领导人,同时你也是他的父母,你也是他的师长。是他的父母,要以照顾子女之心照顾你的下属,要以教导学生的心去教导你的下属,人道,做人的道理,这样才能够不失人身。这是我们必须要懂得,要学习的。人要做不好,往上去没有分,别说作佛、作菩萨,四王天、忉利天都没有你的分。
诸佛菩萨真的是慈悲到极处,这个恩德,父母之...(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三六卷)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36》)
...归宿。既然是《华严》归宿,我们就晓得是一切经的归宿,《华严》代表一切经。换句话说,不仅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的总归结,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所说无尽的修多罗的总归宿。因此有许多同修问我,我们学佛从哪里入门?从哪里下手?《无量寿经》就好,每天读诵、研究、学习;读诵,熟记经文;听讲,看古德的注疏,深解义趣,然后依教奉行,你就真正是菩萨,真正是经上所说「如来第一弟子」,我们为什么不做?我们今天有这个缘,因缘具足,不缺乏了,我们今天不能做,做得不认真,做得不如法,那怪我们自己的善根福德不够。没有真正依教奉行,是缺乏善根,缺乏福德。但是不是说善根福德没有,如果善根福德没有,你这个缘遇不到。你能够遇到这个缘,证明你有善根,你有福德。但是怎样再提升你的善根福德,这个很重要。提升自己善根福德,对自己不能不加一点勉强,勉强自己要读经,勉强自己要闻法;为什么?提升自己的善根福德。勉强自己依教奉行,《无量寿经》对我们的要求,对初学的人要求不高,只要求我们严格遵守五戒十善。你看第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里面讲的是五戒十善, |
|
|
|
|
|
|
|
所以对我们初学的人要求不高,我们从这一部分下手。首先要学不欺骗自己,不欺骗别人。不自欺,不欺人,这个人善根福德有根。凡是修行不能成就的,都是自欺欺人。欺骗别人无所谓,欺骗自己就坏了。要认真努力改变自己的习气,改变自己的毛病。
许多同学,这里面不少出家、在家的大德们,要求我将《华严》讲一遍,本来我没有意思讲《华严》,我从讲《无量寿经》之后,就把《华严》放下了。为什么?《无量寿经》是《华严经》的精华,是《华严》的精要,我讲这一部分就够了,何必再惹这个麻烦?既然有这么多人请求,我也就恒顺众生。《华严》可以做《无量寿经》的补充,《华严》讲得细,重复得多,确实能帮助我们闻薰成种,对於修学《无量寿经》有大帮助,有大利益。彭际清居士说过,《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所以我们把《华严经》看作大本《无量寿经》,使我们的学习能更增上,能更圆满。这个也确实,我这一次讲《华严》,在《华严》里面悟处很多,启示很多,自己得利益无比殊胜。星宿月天子,他从这个地方悟入,这个悟入就是前面两句,悟入之后落实是第三句。我们明了了,也要效法,也要向他学习。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三九卷) 香港 档名:12-17-0239
请掀开经本,月天子偈颂第九首看起:
【佛如虚空无自性。为利众生现世间。相好庄严如影像。净...(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三八卷) 香港 档名:12-17-0238》)
...修戒定慧,修戒定慧的手段不一样,方法不一样。他是专门用帮助别人,教化别人,在这里头修戒定慧。
我们今天是用念佛法门修戒定慧,看看别人,我们也学会了,我们也晓得如何处事待人接物。自己一天到晚,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场所,心里头一句佛号,没有杂念;用这一句佛号,把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打掉,你戒定慧一次圆满。跟社会大众接触,决定遵守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的四摄六度,我们要守这个法。四摄第一个是布施,布施我跟诸位讲过,为众生服务,常有布施的心,常常有为一切众生服务的心,为一切众生服务的愿。真正肯为一切众生服务,就要为一切众生做好榜样;你不是个好样子,你服务的心是假的,愿是空的。要做好样子给人看,别人可以向你学习。从哪些地方做?生活起居做。
诸佛菩萨、世出世间的修行人,无论是哪个宗教,真正修行人的生活都非常简单,简单朴素。头一个印象,给人家一个清爽的印象,绝不繁杂,绝不紊乱。所以要晓得这个世间,不是讲学佛的,世间读书人,稍稍有学问的人,看到你的生活起居就知道你这个人,看到你的言语谈吐,你的举止行动,你这一个人有没有德行、有没有修养、有没有学问,你是善人、是恶人,一目了然。愚人,只能自欺,不能欺骗别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欺骗不了。现在这个世间,真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少了,愚痴迷惑的人一天比一天多,这什么原因?没有人教了。纵然前生有福报,这一投胎有隔阴之迷,过去生中所学的忘掉了。何况我们习性里面烦恼习气多,善根习气薄弱,抵不过烦恼。现在一出生,没有人好好的教导,家庭不教你,学校不教你,社会更不教你,你所接触的、你所见闻的都是负面的,都不是正面的。
现代这个社会,正如佛经里头所说的,天人减少,修罗、罗刹增多,天神看到了很不舒服。这个话是什么意思?世间人行善的人少了,行善生天,现在生天的人愈来愈少了。到阿修罗、罗刹那个地方去的人愈来愈多,他们的势力愈来愈大,天人势力衰微了,意思在此地。诸位要晓得,修罗、罗刹的势力膨胀起来,那是个什么社会?世界末日。基督教《新旧约》讲世界末日,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也讲世界末日,许多宗教的典籍都讲世界末日,你展开他们的经典,他们一定讲你要信神,要信世界末日。
我们现在看看这个社会,不乐观!社会虽然不乐观,我们自己很乐观,为什么?我们自己跟他们走的不是一条路,他们走邪恶的路,我们走的是正法的路,这个不一样,所以我们乐观。纵然末日...(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九二卷) 2000/3/3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92》)
...教育》这个刊物,对於我们在此地教学弘法的活动都没有报导,他觉得这是不应该的。我听了无所谓,报也好、不报也好,与我都不相干。我们只把自己本分事情做好,求的是心地清净;活一天,帮助自己,也帮助别人。佛教导我们三轮体空,丝毫不沾染,我们往生才有指望。我们求的是这个,我们不求世间名闻利养,不求世人恭敬。但是我们也一定帮助世间人明了伦理,我们常讲佛教给我们什么?教三桩事情:教我们明了人与人的关系(伦理的关系),教导我们人与自然环境万物的关系,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这我常讲。
我们称扬父母,我们称扬佛陀,我们称扬老师,不仅是表我们自己一点孝敬,提醒社会大众,让他们也能够觉悟明白孝亲尊师重要。我们默默的在做,希望时间久了能够唤醒,用意在此地。我们教室、课堂,甚至於寝室,为什么把父母、把老师的相片都挂在那个地方?当然对自己念念不忘,不敢忘记父母、老师的教诲,同时也做一个样子给别人看看,人不可以忘本,这是根本。我们身体的根本是父母,我们懂得这一点佛法的根本是老师,不是老师苦心教导,我们怎么会懂?决定不可以我现在懂得一点,老师就不要了,忘恩负义。一切以为是自己的发明,自己真实智慧的流露,这个错了,这是自欺欺人。世间一些没有开智慧的愚人,是被你欺骗得团团转,诸佛菩萨、天地善神看到你,你在造极大的罪业,将来前途苦不堪言!
佛菩萨种种示现都是救护,我们供养佛菩萨的形像,这形像就是救护我们,让我们看到佛菩萨的形像,听到佛菩萨的名号,要发心向他学习,他怎么教我们,我们就认真努力向他学,这就不辜负佛菩萨了。自己有过,有过要知道忏悔。我们决定不可以轻视一些造作罪业的人,造五逆十恶罪的,只要他忏悔,他就能得度;不知道忏悔,不肯认错,那就决定堕落无疑。在经典里面,在古德传记里面,我们看到造作恶业,最后回头忏悔而得度的人,这个例子很多。经典里面讲的阿闍世王,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五逆罪他都造了;杀父亲,害母亲,跟提婆达多串通,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坏事干尽了,堕无间大地狱的罪业,这是我们真正想不到,临命终时忏悔,他还念佛往生。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他是上品中生。所以我们对於造作恶业的人不敢轻视,说不定他一忏悔,将来往生的位子比我们高,将来作佛比我们早,我们怎么敢轻慢?所以对一切众生要生真诚的恭敬心。
我们在前几天此地报纸上看到,梵谛冈天主教的教皇对全世界的人发露忏悔,这是我们学佛人的好榜样。自己做...(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九五卷) 2000/4/5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95》)
...》,对於这一个宗派你就通达了。这个通达不难,扎根难。
所以根本的教学比什么都重要,然后你的思想、见解、言行,不但皆善,而且都能够顺理。顺理就不可坏,不但你的因行不可坏,你的果德也不可坏。就像佛在《十善业道经》上所说的,你所获得的福慧没有能够沮坏的。为什么不可坏?顺理,称性。凡是称性、顺理,决定不可坏,道理在此地。「斯解脱处,何染不亡」,从这个地方证得解脱。「何染」就是指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我们今天讲妄想、分别、执著。「亡」是灭了,这一些烦恼永远断掉了。实在说是转烦恼成菩提,无量无边的烦恼都转变成智慧,转变成四种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都转了。「功归正觉」,这一句话非常重要。这个功劳,这正是无比殊胜的功劳,因为你超凡入圣,转迷为悟,超凡入圣。这个功劳归谁?归正觉。
我们现在怎么办?我们现在有觉,但是不正。为什么不正?夹杂著妄想分别执著,觉就不正。佛跟儒的教学,真正是所谓「一鼻孔出气」,儒家讲「正心」,佛法讲「正觉」。正觉的根源是什么?真诚。儒家的正心在诚意,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就是万事顺利。我们今天的大病就是没有诚意;换句话说,总不免自欺欺人,这就是没有诚意的现象。自己也知道,但是改不过来。为什么改不过来?古人说得很好,你没有做「格物致知」的功夫,你那个意怎么会诚?你的意,染污意,无量劫来被污染了。诸佛菩萨他们是清净意,也就是我们常讲,诸佛菩萨是清净心,我们的心是染著心,这不一样。
修行讲求的是从根本修,这个地方说到根本了。根本在致知格物,致知是求学,我们不肯学;格物是断烦恼、断习气,我们没有在这里下功夫。我们的习气染著非常严重,要克服自己这个毛病,一定要下一番功夫。这个功夫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要忍耐,《金刚经》上佛说「一切法得成於忍」。我们看到境缘里面,顺自己心意的不生贪爱,贪爱心起来你要忍,你不忍不行;见到不如意的,你就生瞋恚,你也要忍。真正能忍,才能不起贪心、不起瞋心,永远保持清净心、平等心,对待万事万物。忍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布施教你要放下,能不能放下关键在忍,你能忍,你才会放下。我们初学最重要的就是放下自己的成见,放下自己的烦恼习气,决定不去随顺它,这是忍辱;反过来随顺佛菩萨的教诲,也要有很大的忍耐。认真努力去做,在这里面得定、得智慧,智慧开了,那就是正觉。
清凉大师注子里有这么一句,...(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三六二卷) 2000/9/29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362》)
...,给他一百万安家费,让你还能活得下去。老子几十年的积蓄,他一晚上就把它花光。佛跟我们讲,我们的福报也是如此,福报要积功累德。要知道节俭是真正的享福,我们看孔老夫子,学生对老师的赞叹,老师的德行,学生们公认的五种德行:「温、良、恭、俭、让」,节俭、忍让;佛菩萨就更不必说,诸佛菩萨的示现,物质生活都相当清苦,一丝毫奢侈都没有,所以他福报享受不尽。我们在这部经上看到它的来源,一个是性德,一个是修德;虽有性德,没有修德,你的智慧福德不能现前,必须要有修德。
『凡有所作无空过』,这一句话非常重要,我们要牢牢的记住。「凡有所作」,包括我们今天所说的,每天、每一个时辰都不空过。我们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在帮助一切众生觉悟,帮助一切众生回头。要帮助别人,首先自己要做一个好样子。起心动念,这个「念」是正念,不是邪念,言语是正语,行为是正行,佛家讲的「八正道」,不可须臾离开的,念兹在兹,这就是自行化他。人见不到的地方,鬼神见到,我们帮助众生,不仅仅限於人道,九法界众生都是我们帮助的对象,所以人看不见,鬼神看得见。所谓是「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们怎么能做亏心事?怎么能以为人不知?这种念头实在讲是真正的自欺欺人,他不能成就。能成就的人,完全透明的,没有一丝毫隐蔽。
有一年,我在美国迈阿密讲经,就是讲《认识佛教》,现在流通的小册子。听众里面有几位,用中国的话来说特异功能的人,我们一般讲有天眼通的人,有两、三个,美国人。我去讲经带了一些结缘的书去,这书里头有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的注解,带了几十本过去,跟大家结缘。前面有一张照片,就是这一张,夏莲居老居士这张照片,这几个特异功能人一看这个照片非常惊讶,他说:这个人身体是透明的。我们看不出来,他从照片上看,这个人身体透明的。我们凡人身体是污染的,不透明。这个人身体透明的,透明表示什么?他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他没有自私自利,他没有贪瞋痴慢;人心透明的,身透明的。这些外国人跟夏老,不但没有见过面,听也没听说过,他知道「这个人已经不在世了」,说得都非常清楚,说得很准确。
我们的心被污染了,一定要懂得恢复清净心,决定不可以做亏心事,一般世间人讲要凭良心做事,我们就不空过。起心动念皆善念,都是为众生,都是为社会,决不为自己,决不为自己小团体的利益,要为天下国家的利益,不能为小团体。要放眼世界,念念祈求世界和平,社会安定,整个世界的大社会...(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三九二卷) 2001/2/13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392》)
...当中,要劝导信徒,遵守经典里面神圣的教诲,我们就不会走错路,不会被别人利用,这很重要。我们宗教徒走的是圣贤神圣之道,决定要接受佛菩萨的教诲、神圣的教诲。任何一个宗教都是教人做好人,没有宗教教人做坏人的。佛家讲的十善业道,这个说法、这个理念每一个宗教都有,没有一个宗教是教人杀生的,都教人不杀生,都教人不偷盗,都教人不邪淫,都教人不妄语;佛家的五戒,实实在在讲前面这四条戒,所有宗教都具足。个个都是好人,个个都是善人,我们读读他们的经典就明白了。现在为什么这些信徒们还有作恶,不善的?是他虽然信了教,不明教理,没有人教导他,只是来信。信了,不能得救;要依教奉行,才能得救。所以信了之后一定要教,这些传教师们有责任要教他。
同样一个道理,我们佛门四众弟子,做恶的有,不是没有,依旧还杀生、还偷盗,邪淫、妄语什么都干,这什么原因?没有人教。信了佛,也不知道佛是什么,所以叫迷信。以为我天天拜佛,我造的许多罪业,佛会原谅我;我天天拜他,他会替我消灾;我白天造业,在晚上烧几支香,罪就没有了。哪有这种便宜事情?这是错误的思想。所以做错了事情,做再大的罪恶,在佛菩萨面前忏悔,忏悔了明天再干,干了再忏悔,这自欺欺人,不明佛理,才会做这么多错事。
这个地方,「甚深自在」是自成就,「悦意言音」是化众生。我们要能得到甚深自在,甚深自在最简单的讲生死自在,这是甚深自在里头最浅的,然后才能够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才能化导众生。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三九七卷) 2001/2/27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397
请看「世主妙严品」,主夜神长行,第六句:
【普发树华主夜神,得光明满足广大欢喜藏解脱门。】
这一位夜神也是善财童子参访的善友,「远行地」的善友,就是七地菩萨。表法的意思跟前面讲的相同,他示现的身分是鬼神的身分,在表法这是七地菩萨,代表七地菩萨,实际上是诸佛如来的化身。这一桩事情,我们在《华严经》里面看得很多很多。为什么佛讲《华严经》要这样的重复?这里面有两个意义,我们必须要清楚。第一个是诸佛如来度化众生的仪式,《楞严经》上所说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普门品》里面所讲的「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这些大经都是说明这一个事实真相。所以要晓得,诸佛菩萨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非常非常之多,很可惜的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不但佛菩萨示现在人...(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三九五卷) 2001/2/16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395》)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二八卷
...久住」这个意义,就是我们要奉行正法。经典,每一部经最后四个字:「信受奉行」。我们一生不离这四个字,就是正法久住,一定要懂,一定要认真努力去学习。
清凉大师在末后说,「约天说」,约天就是就我们的境界来讲,「四句皆是定用」。定用,换句话说,都是清净心的起用。下面说「以住此解脱,能见佛体用因果故」,清凉大师的话说得好。如何住在这个境界里头?这个「解脱」就是普德净光主夜神,他的名号「普德净光」,住此解脱就是住普德净光;普是平等,不平等就不普;以平等心处事待人接物,普德。德是什么?效法佛菩萨的行持,离欲,经文上讲「离欲生正念」,一切境缘当中知道修清净心,保持清净心,增长清净心。
末后这一句是讲效果,『离垢端严照十方』。「垢」是污染,离一切污染,自自然然就端庄庄严,遍照十方。「照十方」就是为十方一切众生做榜样,为十方一切众生做模范,就这个意思。所以我们起心动念常常想到,生活上点点滴滴,能不能给众生做榜样,学佛就在这里学,功夫就在这里培养。绝对不是说,人看不见,我们就可以放逸一点、可以随便一点,不可以。人看不见,鬼神看得见,「举头三尺有神明」,诸佛菩萨看得见,你瞒谁?欺瞒的心错了,妄心,自欺欺人,怎么能成就自己的德行?所以人能够做到不自欺、不欺人,那就是点点滴滴都要谨慎、都要如理如法,遍照十方。这一首偈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0三卷) 2001/4/4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403
请看「世主妙严品」,主夜神偈颂第二首:
【一切世间咸乐见,无量劫海时一遇,大悲念物靡不周,此解脱门观世睹。】
这是喜眼观世主夜神,他的赞颂。在前面我们读过这一位菩萨,他修的是「广大清净可爱乐功德相解脱门」。他是发光地的菩萨,用大慈悲心、清净平等的爱心看一切众生。所以在赞颂里面,我们要学习的也是这个精神。
第一句就把他的境界给我们显示出来,『一切世间咸乐见』,「乐」是欢喜。「一切世间」,包括世出世。就世间法来说,一尊佛的教化区里头有十法界。菩萨的境界是等虚空法界,无量无边的刹土,用现在的话来说,一切不同的空间所有一切众生,菩萨都欢喜见;要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见到都生欢喜心。这是我们必须认真反省的,我们在这个世间,见到这个不高兴、那个不欢喜,我们要想一想,我们这样作法是正确的吗?
佛在一切经里常常告诉我们,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我们常常读,也常常听,但是没有把它...(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0二卷) 2001/3/25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402》)
...世界,不是惠能大师,是马祖百丈!又过了两代。我们今天到澳洲这是个奇迹,如同达摩祖师初到中国一样,什么时候开花结果,我想不在我这一代。我们要求的就是代代都有真正善知识,都有真修实践之人,这个道风决定要建立。我们今天是建立真正的道风与学风,我们搞这个,绝不搞名闻利养,这个样子,我们才能够化解自己无量劫来的烦恼重障,自己才真正在菩提道上修行证果,自行化他。重建佛教,把佛教导向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使社会大众耳目一新,我们干这个事情,名闻利养我们连边都不沾。我有这个机缘,我非常欢喜,我自己把我在澳洲跟此地的银行都关闭了,一切所有的完全贡献给学院,我将来自己在学院里面教一门课而已。我不去管理这个学院,所以我现在积极要找一位院长,付托他,把这桩事情办好,这是我们佛门当前第一桩的大事业。
每个人都要认真努力的学习,我们真的从断烦恼、断习气,从这里下手,一切随顺佛陀教诲,认真的修行。修行的基础,我们今天不要求很多,只要求把我们净宗同学守则,这里面我们节录《无量寿经》上的教诲六十二条,节录《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面四十四条,总共一百零六条,我们天天要反省,有没有做到,以这个来建立我们的德行。我们绝不自欺,绝不欺人,我们自己晓得,没有真实的德行,不能够接受佛菩萨的托付。今天佛菩萨将这个事业付托给我们,我们没有真正的德行,有丝毫自欺欺人,那就全盘失败,这一失败,果报肯定在阿鼻地狱,道理与事实真相,自己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要做世尊、做弥陀、做一切诸佛的真实弟子;世间别人怎么作法,与我不相干,我自己要做到,我自己要要求自己,这一点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们要认真努力,不辜负这一个大事因缘,要自己知道珍重,知道自爱,知道发愤勇猛精进,这里头有无量无边的功德。
机缘不是容易遇到的,比我们遇到佛法这个机缘还要希有,真正是无量劫来希有的因缘。我们有没有能够看到?有没有能够体会到?无量劫来希有因缘,没有想到在我们这一生遇到了,这想想我们不行,我们的善根福德都不够,都不够,佛现在把这个缘分交给我们,那我们就要想到,不够怎么样?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善根福德,肯定来得及,决定没有懈怠,我们也深深相信决定能得三宝加持,龙天善神拥护,肯定得到的。我们自己有坚定的信心、不坏的信心,向这个目标努力。这个事情做成功了,全世界的众生得福,我们想想还有什么事业比这个更殊胜的,没有了,我们要觉悟、要发心。我这一生听从老师教诲,念念不忘师恩,章嘉大师给我说的:「你的一生都是佛菩萨给你安排的,你自己不要操一点心。」所以我在这一生当中,我完全奉行老师的...(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三三卷) 2001/7/1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433》)
...出世间过去未来,他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什么?没有障碍。我们今天「见」有障碍,佛没有障碍。由此可知,我们有见不到的事情,很多很多,佛都见到了。佛明了,佛清楚,我们一定要相信佛的话,佛是过来人。佛在《金刚经》上说得很好,「如来是真语者」,真就不假;「实语者」,实则不虚;「如语者」,如是所讲的完全跟事实真相一样,不会加一点,也不会减少一点,说的跟事实真相完全一样。我们再不相信,那就错了。
佛讲的话在哪里?经典上记载的都是。所以经典字字句句都是真实语,我们要相信。不要认为这个东西是迷信,我们肉眼没有见到,他给我们说有,他能见到,我们见不到。正如同现在科学仪器最常见的X光、紫外光,这大家都很熟悉的,透过这些光线能见到的,我们肉眼都见不到。佛是各种不同光波对他统统没有障碍,所以他见到的东西是圆满的;我们是偏见,从偏见产生坚固的陋执、错误的执著,我们吃的亏大了。
佛帮助我们发菩提心,『普示众生诸妙道』,「妙道」是本有的,佛为我们宣说、为我们示现,让我们听到、看到有所体悟,把我们自己的菩提心也要显发出来。「菩提心」,经论虽然说法不一样,意思相同。菩提心的体就是真诚心,真诚到极处!不自欺,不欺人。我们的心发不出来,什么原因?自己欺骗自己。欺骗别人就不必说了,自己都欺骗自己,他怎么不会欺骗别人?自欺欺人,真诚心没有了,因此菩提心起的作用当然就没有了。菩提心起的作用有两种,一个对自己,一个对别人。对自己是好善好德,对别人是大慈大悲。菩提心的作用当然没有了,你体没有,哪来作用?佛在经论上许许多多的教诲,帮助我们发菩提心。
诸位一定要晓得,菩提心不发,念佛决定不能往生。为什么?净土宗是大乘佛法,不发菩提心,不能往生。也许有人怀疑,我就常常遇到这些问难的,「有很多乡下老太婆不认识字,也不会念经,很笨很愚痴,什么都不会。她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念了几年她真的往生,预知时至,她站著走、坐著走的,她没有发菩提心,她怎么能往生?」这个话问得好,幸亏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头有解答,他那个解答好,把这个疑问给我们解除了。他说:「一个人一心一意,只有这一个念头,想求生极乐世界、想见阿弥陀佛,对这个世间完全没有丝毫的留恋,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我们想想蕅益大师这个话,说得到底对不对?我细细想过,愈想愈对,愈想愈有道理。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接受阿弥陀佛的教诲,他的菩提心就明显的发出来了。现在这些老太婆念佛往生的,菩提心是发了,她自己不知道;你要问她什么叫菩提心,她不懂,她真有条件往生。这种人我...(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四二卷) 2001/10/2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442》)
...根性的人,也有下下根性的人,甚至於我们肉眼看不见的,还有不同维次空间的众生,我们一般人讲的有菩萨、有声闻缘觉、有天地鬼神,这个差别太大了。如何能令这些众生个个都得利益,那就要靠讲经这位法师了。
说实在话,不要说在今天具足这种能力的人少了,不但说少,我们可以肯定说一句:没有了。古时候有,现在没有了。没有了,我们怎么个讲法?往年我学教的时候,我的老师教给我,只有用「至诚感通」,这个方法很有道理。真诚、真诚的心,上能够跟诸佛菩萨感通,下能够跟三途恶道众生感通,真诚到极处,不能夹杂丝毫不诚;夹杂著丝毫不诚,我们感应效应就没有了。要想得到感应,没有其他的法子。我们希求佛菩萨对我们加持,加持也不外乎这三个方面,第一个对我们智慧加持,第二个对我们观机加持,第三个对我们善巧方便加持,唯有真诚到极处,自然就起这种感应。这是现代发心学讲经说法、弘法利生的大德,无论在家出家,无论是男众女众不可以不知道的。
至诚心要培养,不是说到讲台上临时我想发这个心,那发不出来的。在哪里培养?在日常生活当中培养,在工作里面培养,在处事待人接物之中培养。换句话说,一切时、一切处,对人、对事、对物,一片真诚,决定不自欺,这比什么都重要。不欺人,我在讲席当中常说,欺人的人是必定自欺。先自欺,而后他再欺人。如果不自欺的人,他决定不可能欺骗人。这就是我们修行的真实功夫,这就是古大德讲的实学,实实在在的学。
所以我自己学佛这五十多年,我在讲台上讲经,今年是四十三年了,没有中断过。我总结诸佛菩萨的教诲,写了二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我们的心要落实在这十个字里面,这十个字就是我们自己的心。我们用这个心生活,用这种心工作,用这种心处事待人接物。后面这十个字,「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这是完全落实在事相上,自自然然所表现出来的,一丝毫没有勉强。什么叫看破?看破就是对於世出世间法通达明了叫看破,看清楚了。一切诸法的性相、理事、因果,没有一样不清楚,没有一样不明了,这叫看破。看破之后你自然会放下。放下什么?要依本经佛陀教诲来讲,放下妄想、放下分别、放下执著。
这个话大家听了好像是懂得了,其实未必然也。因此我们不能不变通,换一个讲法,换一个讲法实在讲,没有经典里面讲得这么样的圆满。我换一个讲法讲得比它罗嗦,但是确实是降一等,为什么?不降一等,我们无从下手。所以我教初学的同修们,放下「自私自利」,这个大家好懂,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我讲了十六个字,...(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四三卷) 2001/10/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443》)
...义,没有人指导,在细行上全用不上力,你说可惜不可惜?所以帮助人建立自信心,这个功德很大。
第二「信他」,这个他是谁?的指诸佛菩萨,我们要相信释迦牟尼佛,我们要信阿弥陀佛。信佛就是信佛在经中的教诲,信祖师大德,信善知识。我们都知道求学求道要去拜老师,拜老师的时候不能不慎重。我们用智慧细心观察这个老师的德行,选定了,既然拜他做老师了,对他就要产生圆满的信心。印光祖师在《文钞》里面讲,有人问他:「学佛有没有捷径,能够让我很快契入境界?」问他的那个人跟我早年的心情完全相同,我也有这个问题,我向章嘉大师请教过。同样的问题,这两位善知识答覆不一样。印祖的答覆,他说:「有!诚敬。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这印祖答覆的。章嘉大师对我的答覆不是这个说法,当然我问的问题一样,根性不相同。我是初学,请教印祖的人可能是老修行,他的毛病是缺乏诚敬心,我的毛病是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章嘉大师教我「看破、放下」,怎么落实?布施。我们细想这里面的意思,要信善知识,要信老师,因为你信他,你才肯依教奉行。如果对於老师的教诫阳奉阴违,在老师面前装著好像能够信受奉行,离开老师那又是一副面目,这不能成就。这是自欺欺师,自己欺骗自己也欺骗老师,那道业怎么会成就?世出世间的圣贤法没有自欺欺人能够学成的,世出世间圣贤常常教导人,圣贤之法从「不自欺始」。我们自己不能欺骗自己,然后你才能帮助别人,你才不会欺骗别人。
我想有不少同修读过《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这是《大宝积经》里面的一分。这一部经过去我们讲过三遍,都留下录像带,还有同学发心从录像带把它写成文字。我们在这经里面看到,佛为我们说一位比丘,因为嫉妒障碍,挑拨是非,造谣生事,把好心学法的信徒,破坏他对於善知识的信心,断别人的法身慧命,果报堕地狱!经上给我们讲,在地狱受罪一千八百万年,这是我们人间的年份。人间的时间跟地狱有时差,地狱里度日如年,实在讲,在地狱感受那是多少大劫。破坏人的信心,破坏人学道的信心,有这样重的罪过,我们几个人晓得?反过来说,要是成就众生学道的信心,功德是无量无边。我们究竟是造极重的罪业,还是修积无量无边的功德,就在一念之差,果报真的是天壤之别,我们不能不懂。
我们懂得,我们明了,大家常跟我在一起的人,你看看我怎么样对人。早年我在香港讲经认识了圣一法师,他邀请我到宝林寺去访问,在禅堂里面给大众讲开示。他是修禅的宗门大德,我对他的弟子,跟他学习的人,无论出家在家,我赞叹禅修,赞叹圣一法师的德行,赞叹这个法门,赞叹他们每一个同学,劝导这些学人无论在...(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五三卷) 2001/10/2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453》)
...?年岁大了烦恼妄想多了,就没有了。
我们明白了,六通有报得、有修得,我们世间多半是修得。怎么修得?你得禅定,禅定就现神通。禅定是什么?清净心现前了,这就是清净心的本能。所以他说他知道事情多了、妄想多了,心一乱就没有了。所以小时候有,大概到三、四十岁之后就没有了,愈小能力愈强,证明我们周边确确实实有很多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如果你要是留意,你观察婴儿,他还不会说话,几个月大的小孩,你仔细观察他,他有的时候坐在那个地方自己会笑,他看到好笑的东西;有的时候他会哭,他看到害怕的东西、恐惧的东西。他不是无缘无故自己会笑会哭,不是的。为什么?他头脑清净没有被污染,这是报得的。可是这个小孩很容易失掉。为什么很容易失掉?他睁开眼睛的时候,他家里有电视,天天看电视,电视里面乌烟瘴气把他污染了,这个能力渐渐就丧失掉。等到他能懂事三、四岁的时候,这个能力就没有了。我们从这个地方能够测验、体会到,确实有肉眼看不见的天神、鬼神,一些神灵,我们统称为神灵,时时刻刻在我们周边,绝对不止「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不止!不知道多少眼睛在看你,不知道多少手指在指你。而我们人愚昧无知,不了解事实状况,以为没有人知道,真的叫自欺欺人,胆大妄为,敢动恶念,敢做恶事。
一般鬼神他虽有这个能力,他的能力不大,他可以知道我们一生的事情;有能力高的可以知道我们前生的事情、再前生的事情,这个三生、四生、五生可能,再过去,他就不知道。天神心比鬼神清净,这个能力更强,大概可以知道我们七世、十世之前的事情。佛在经上说阿罗汉能够知道五百世,阿罗汉超越六道了。佛是知无量世,所以教化众生,佛的能力最强了,他对你的根底清楚。就像治病一样,你的病源,几十年前得的这个病,他知道得清清楚楚,那下药就很方便了,真的药到病除。一般大夫没有这个能力,所以给你治病总是治得不干净,治了你还会复发,这就是没有把根本给你治疗好。讲经说法是观机,你对这个人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的事情都明了,你说的东西当然契他的机。这样的境界,在佛法叫现量境界,这是决定可靠的,他不是推测的,推测有时候会产生错误。
一般算命看相多半是用推测,这个与数学有关系,中国的《易经》是很高深的数学。再精密的数学理论,丝毫差误就错了,「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但是定中报得的五通,是一点错误都没有,一丝毫偏差都没有,这才真正善於观机。我们在此地要肯定,一切众生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们过...(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六一卷) 2001/1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461》)
...境。但是一个最重要的,真正的庄严就是清净。你的环境一定要干净整齐,绝对不零乱,整齐清洁这是最值得别人尊敬的。
宾客到我这里来,我招待他,我以清净、整齐清洁来对待他,这是对他的尊敬。不是一种豪华奢侈铺张,不是的,那你完全搞错了。这就是菩萨在此地教导我们应该怎样庄严道场,这些话都是从形相上说的,实质的意思更深。它的目的在哪里?『广化众生』,而且『令成熟』,这个意思深!用意是教别人、劝别人,让别人看到你这个形相,对你生起尊重的心、仰慕的心,自自然然生起向你学习的心,你才是真正的道场神。你是真正的护法,你护持了佛法,佛法才能在世间久住,佛家常讲的正法久住。绝对不是每天在佛菩萨形像面前磕头烧香,求佛菩萨保佑「佛法常住在世间」,不是的,错了。
你们有很多同修,我非常感激你们从各个地方到这边来看我,我也看出来了,你们每一个人都有同样的愿望,希望师父能够常住世间。我怎么常住法?你们读了这个经文就明白,你就开悟了,你想叫我常住在这个世间,首先你自己要依教奉行。你果然能够依教奉行,不但我常住世间,诸佛如来、菩萨声闻、大乘经法都会常住世间。如果我们自己不能够依教奉行,学佛阳奉阴违,装模作样,还是自欺欺人,还是随顺自己烦恼习气生活,佛法怎么能够常住世间?你们要懂这个道理。
佛法在今天为什么衰微到这样的程度?让社会大众误以为是迷信,许多人心目当中没有把佛法看在眼里,认为佛法在现代二十一世纪应该全面淘汰,它对社会没有好处,它所提倡的是迷信,不合科学、反科学。连佛法都不能够常住在世间,我这个净公上人当然会被人打倒,人家不打我也倒了,怎么能常住世间?所以我们如何祈求正法常住世间,从我自己本身做起,让社会大众、让你的家人、你的亲戚朋友、邻里乡党很明显的看出,你学佛以后跟没有学佛之前不一样。没学佛之前,人家并不尊重你,也没把你看在眼里;学佛之后看到你,你的形相、你的言谈举止跟过去不一样,他对你生起尊敬心,正法就久住。他对你生起的是厌弃的心,正法就要灭亡。这个道理不难懂,好好想想就明白。
现在中国人把祖宗忘记,把圣贤抛弃,一味迷信科学。把科学家尊重为大圣人,科学家所说的都是真理;我们祖宗所说的、佛菩萨所说的,都说那是迷信、那是落伍。可是现在发展这个西方文明,说实在话,他们的兴起到现在不过三百年,你懂得吗?三百年的今天再来看这些科技文明,漏洞百出。已经有不少西方人觉悟,他们的文明已经不...(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八二卷) 2001/11/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482》)
...打对折是恭维你,实际上可能打两折、三折;换句话说,你命中有百分之百的福报,你这一生能享受的也不过是百分之二十、三十而已,百分之七十折损掉了,你说你多可惜!他在平常听这个话听不进去,得意的时候听不进去,失意的时候听了之后,他会去好好的想一想,想通了:真的做错了!
譬如说你做到国家领导人,这是地位登峰造极了,你要能做得很如法,你有福报,你的福报可以传好多代;民主时代也一样,你的儿子竞选也会做总统,孙子竞选也会做总统,你也能传很多代。如果你做得不如法,处处都考虑到自己的名闻利养,欺骗选民,可能你选举出来的一届四年,四年做完之后,底下就选不上了。你命里头可以能够做很多年,可以传很多代,福报被你折损掉了。这都是事实,有理论、有事实,世间人迷惑,他不懂。你居在高位干什么?为众生服务的,这是无量功德;你不知道、不了解事实真相,以为去享福的,那福报几天就享完了。你要晓得,多生多劫积功累德才能修得,几天就享完了。你为他分析这些道理,说明古今中外这些史实,他听了觉悟,回头了,回头是岸,布施欢喜法。真正学佛明理的人,在这世出世间没有别的,就是因缘果报。所以要劝人种善因得善果,决定不可以欺人。欺人决定是自欺,利人决定是自利,这个道理我们要懂。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八四卷) 2001/11/1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484
诸位同学,请看「世主妙严品」,道场神第八句:
【勇猛香眼道场神,得广称赞诸佛功德解脱门。】
清凉大师注解「深广赞佛,故名实双美。」虽然只有九个字,意思很深,将菩萨修学的法门给我们点出来了。菩萨的德号『勇猛香眼』,「勇猛」是精进之相,是菩萨唯一的善根;「香眼」,眼是能见、能观察,香是表五分法身之香,香眼也就是法眼。法眼的菩萨是实教的菩萨,也就是《华严经》上初住以上的菩萨,都有这个名称。所以这个名称是菩萨的名号,也是一切菩萨的通号;就如同西方世界阿弥陀佛的名号一样,是极乐导师的德号,也是一切诸佛如来的德号。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同异不二,我们要体会这个意思、这个义趣。他得的法门,就是他所主修的法门,很值得我们做参考。
『称赞诸佛功德』,我们从这个名号里面来看,菩萨是专修专弘念佛法门。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佛的大德大愿大行,为十方一切诸佛共同称赞。在小本《弥陀经》上我们读过,一切诸佛所称赞经...(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八三卷) 2001/11/1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483》)
...这些地方练习,训练自己如佛一样,得不思议解脱法门。第六句:
【住於如来普门之地】
普门在前面曾经跟诸位细说过,清凉大师在这一句给我们注解的是「住胜进果位」,胜是殊胜,进是精进。一定要得不思议解脱法门,你才能够提升自己的境界,『住於如来普门之地』,这拣别不是菩萨。菩萨的十普,没有达到究竟圆满;如来果地上的十普,都达到究竟圆满。特别是大慈大悲,佛法里面常讲的「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十条里面特别举出这两条,由此可知这两条的重要。慈悲的真正意思,多少要能够体会到一些。法身菩萨已经是以尽虚空、遍法界为对象,我们应当要学习。心量狭小是我们学佛修行契入菩萨境界的重大障碍,如果我们希望把这个障碍消除,就不能不在日常生活当中认真的去做、去练习,练习不分别不执著,从这里下手。不起心、不动念,现在我们做不到,学著「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从这个地方来下手,让心安住在「如来普门之地」,这是我们心向往之。实际上当然是做不到,可是方向、目标一定要正确,确确实实是朝著这个方向、朝著这个目标去做,这样就没有过失了。
话说得简单、说得容易,许多同修来给我说,实实在在做不到,这是实话!这些可谓是老实人,不自欺不欺人。但是你要晓得,做不到也得要做,为什么?不做,永远住凡夫地。如果随顺自己的习气,随顺自己的贪瞋痴慢,那么你就要知道,你是住三途地,这个我们不能不清楚。哪一个人不畏惧三途?可是我们的心确实安住在三途地,所以不转过来不行。转的方法很多,法门无量。了凡先生在他家训里面也提供了修学的经验,他这个经验里头最重要的,要让我们发畏心,畏惧。第一个,畏惧三途恶报;这个畏惧的心很难生起来,为什么?我们对於地狱、饿鬼里面的境界,一无所知,所以这个心生不起来。
可是现在有一些科幻的电视、录像带,我没有看过,我听一些同修告诉我,这里面所演出来的非常恐怖,大概类似地狱,多看看!在中国过去,地狱的变相图在一般神庙里面常见,像城隍庙、中国四川的酆都城,一般佛寺里面地藏菩萨的道场也都有,多看!还有关於这一类的书籍,使我们看到听到了,能生怖畏之心,这是一个很好的助缘。在修学,我们常讲「方便为门」,这些都是方便门。另外一个,如果我们能常常想到古德所谓「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我们心里起恶念,口里、身体有恶的行为,鬼神看得到,「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关於这些记载,许许多多笔记小说,乃至於近...(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二一卷) 2001/12/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521》)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二九卷
...同。
我们这些年来,为了学习方便起见,把真心说成五种,真心是什么样子?我们方便说五种: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用的是这个心,对人对事对物没有例外的,我们就是「同生众」。假如跟这个是相反的,你用的是虚伪心,不是真诚的;你用的是染污心,不清净;什么叫染污?有贪、瞋、痴、慢。有贪瞋痴,染污了;有贡高我慢,不平等;迷惑颠倒,你没有觉悟;自私自利,你没有慈悲,这是凡夫,这是六道众生!我学佛,我用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但是不纯,这里面还有夹杂,夹杂得不多,少分,你是相似位,你还是异生众。同生众里面完全不夹杂了,完全不夹杂就是圆教初住菩萨,就是明心见性。你还有少许夹杂在里面,夹杂得再少,你是十法界里面四圣法界,还是凡夫,在大乘法里面称为「外凡」。凡夫有「内凡」、有「外凡」,内、外是从六道做界限,六道里面是「内凡」,六道外面四圣法界叫「外凡」。完全用的是真心,跟佛相同了,这叫圣人,凡圣的差别是在十法界跟一真法界,所以,这个事情做不得假。
我们怎么学法?这二十个字放在同学们面前,你天天看,你天天学,学会了,不知不觉就契入法界。所以大家要知道,骗人最后原来是自欺;利人到最后的时候,原来是自利。念念想到利益众生、利益社会、庄严国土,不要去庄严你那个家,你那个家太小了。世间人勤苦经营,庄严他那个小环境,自私自利的小环境,不像菩萨,菩萨庄严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刹土。他怎么庄严法?我们讲经讲到这个地方,我不说,诸位同学应该要明了,怎么庄严法?自己像一尊佛。自己的形象,学佛学得很像,就是庄严尽虚空、遍法界诸佛刹土。我这个样子可以给娑婆世界众生做榜样,什么样子?真诚的样子、清净的样子、平等的样子、正觉的样子、慈悲的样子,可以给九法界众生做榜样。我的行为:看破的样子、放下的样子、自在的样子、随缘的样子、念佛的样子,形象!这二十个字是形象,做出来自然就庄严虚空法界一切诸佛刹土,以此为供养。上供十方佛,下供九法界众生,九法界众生是未来佛,所以用供养,恭敬供养。供佛跟供一切众生,心是平等的,没有差别,没有说对佛加一分恭敬,对众生减一分恭敬,那你还是凡夫,你还是异生性的菩萨,不是同生性。
我们天天在学《华严》,如果诸位真用功,真能够像古人所讲的随文入观,我们讲到哪里,这个境界就契入到哪里,这一部《华严经》讲完,诸位都成了法身菩萨。圆满成佛我不敢讲,法身...(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三七卷) 2001/12/20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537》)
...,正法就不能住世。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干法?没有别的,为佛法、为众生,我们帮助正法久住世间。我们要不认真修三福六和,我们就是希望这个正法不要住在世间,我们在破坏正法,在毁灭正法。诸位想想,破坏、毁灭正法,你怎么能往生极乐世界?夏莲居老居士不知道说了多少遍,这个事情要「真干」!不是敷衍的,不是装假的。你要不是真干,你错了,敷衍塞责,搞假的不搞真的,我们一般人常讲的阳奉阴违。果报在哪里?我们可以说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果报在三途,三途当中的地狱,不是饿鬼、畜生。为什么?因为你对不起佛教,对不起诸佛如来,对不起一切众生,问题在此地。
净宗学会成立,我们订了五个修行的科目,简单明了,希望净宗的同修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与它相应。我们做佛的好弟子,这个「好」说实在话不是十分的好,能做到三分四分就不得了,至少我们不是在灭佛法,不是在毁弃佛法。世间人看不见我们,九法界的神灵他们看得见,我们起心动念,他们知道。你看看地上菩萨,只要登了地,他们六根的能量就尽虚空、遍法界,我们一举一动,他看得清楚,我们起心动念他知道。他那个神通、他心通,遍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的起心动念,所以我们能瞒过谁?要说瞒人,那真是自欺欺人。我们做不好,什么原因?愚痴。经没看懂、没听懂,那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为什么?做不到。应当做个,我这个水平很低,三成四成。实在讲一成都做不到,几个人能做到一成?
说老实话,做到一成不能往生,要往生至少要做到二成;换句话说,百分之八十我做不到,我能做到百分之二十,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观经》上佛讲得很清楚,下下品往生是什么人?都是造作五逆十恶之人。我们是不是造作五逆十恶?是!「我没有杀父母,我没有杀阿罗汉,我也没有破佛身血」,没错,这些罪名好像你都没有,你破坏了佛教形象,你知不知道?这个事情严重了。破坏佛教形象,等於破和合僧,五逆里头犯一条就是阿鼻地狱罪。所以我这个形象不好,出去让人家议论,让人家批评,我就对不起佛,就对不起九法界众生。无论在哪个地方,我们起心动念还是想搞特权,不守规矩。「不守规矩,这才是值得荣耀的事情!」以为这是荣耀,不知道这种心态、行为造阿鼻地狱的业因。规规矩矩的那种人,在你心目当中那是愚人,瞧不起他。是的,瞧不起的这个人,往往这个人往生了。你们想想看,谛闲老和尚的徒弟锅漏匠,谁瞧得起他?修无师,谁瞧得起他?真干!你瞧不起他,他瞧得起你;你不尊重他,他...(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四五卷) 2001/12/26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545》)
...三夜,我请三天假到那里深深的去反省:我跟大师三年他教了我些什么?认真反省,「戒律很重要」这句话印象太深刻了。我就想,为什么这句话他要向我提出那么多次?我在这三天里面省悟过来了,儒家的礼、佛家的戒,儒家的礼是世间法,所以三代不同,随著时代、随著地区要加以修订,那是世间法,我悟出来,戒是出世间法,不是世间法,你要想超越六道轮回、超越十法界,那你得用释迦牟尼佛这个法,这个法超越时空。想想,对!五戒、十戒、十善业道,三千年前佛说的;三千年后今天,地方三千年前是在古印度,现在我们在澳大利亚,你想想这十善业道管不管用?还是管用。佛所说的我这才明了,它是自性里头的本善,是性德,不是释迦牟尼佛的制作,不是他的发明,不是他的创造,是一切众生自性本具的性德,不能违背,不能更改。人为的、人想出来的办法可以修改,自性的东西你怎么改法?你一改,违背了自性。
我在火化炉旁边帐篷里住了三天,我明白这个道理了。这以后我就看戒经,我很认真、很用心的来阅读、来学习。因为大师告诉我:受戒形式不重要,实质重要。你能做到一条,你就真的受这一条;谁给你做证明?诸佛如来给你做证明。形式上你去受,你做不到,那个话说得就不好听,自欺欺佛,不是欺人。你欺骗自己,欺骗诸佛如来,你要是认真想想,这个罪过多重?怎么可以欺骗诸佛?所以蕅益大师了不起,给我们做了示范,受了比丘戒之后退戒,给我们做示范。为什么退戒?不敢欺佛,「我做不到」。蕅益大师一生持沙弥戒、持菩萨戒,菩萨戒是利他的。所以我们常常看到他的著作,他老人家落款「菩萨戒沙弥」。他为什么这么做法?我们要能体会他的意思。他的徒弟,也就是他的学生成时法师,《净土十要》是成时编的,《蕅益大师全集》是成时替他出版的,替他刻版流通的,这个人是蕅益大师的传人。师父是沙弥,自己不敢作沙弥,他自己具名我看过,「出家菩萨优婆塞」,显示出谦德,「沙弥我做不到,我只能做到五戒十善」。所以不自欺、不欺人,人家问我什么身分?出家优婆塞,优婆塞是在家居士,我是出家的,只能做到这个,名实相符。出家优婆塞,五戒十善做到了。我们自己看看古人,想想自己,在近代称出家优婆塞的还有弘一大师,弘一大师自称出家优婆塞。这些人这些做法,很值得我们反思。我们要想在这一生真正有所成就,不能不认真努力学习。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六五卷) 2002/1/7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565
诸位同学,请看「现相品」菩萨念请第十句:
【云何是诸佛无能摄取。】
前面我们介绍清凉大师说的「不思议品」诸佛十种最胜法,我们介绍了两句。现在我们从第三句看起,「为欲调伏一切众生故,往不可说不可说世界,如是而为一切众生而无断绝。」这一条说出佛示现在九法界的目的,是为了调伏一切众生。我们在此地,要注意「一切」两个字。调是调顺,伏是降伏。调顺,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是对破迷开悟说的;伏,是降伏烦恼而说的。众生,特别是阎浮提众生,我们这个世间的,经论上常常讲「阎浮提众生难调难伏」,《地藏经》上讲的「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所以教化我们这个世间众生最为困难。但是佛菩萨依旧是不舍弃...(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六四卷) 2002/1/7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564》)
...他起性,心不相应行法比依他起性还要假,换句话说,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不是事实。事实是无量寿,真正的无量寿,法身无量寿,报身无量寿,应化身也是无量寿。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七0卷) 2002/1/10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570
诸位同学,请看「如来现相品」,问因德深广,十句:
【及一切菩萨誓愿海,一切菩萨发趣海,一切菩萨助道海,一切菩萨乘海,一切菩萨行海,一切菩萨出离海,一切菩萨神通海,一切菩萨波罗蜜海,一切菩萨地海,一切菩萨智海。】
这十句,每一句前面都冠上『一切』,他的意思就是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菩萨。前面念请多半都是讲如来果地,以及佛教化众生无量无边的德能,末后这十句在问菩萨。凡是说「菩萨」都是说修德,说「诸佛」是果德。在这部经里面,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果圆融,显示出一体自在。这十句我们不但是应当学,必须要学习。
第一句,『一切菩萨誓愿海』。我们的同学,出家当然你受了菩萨戒,你是菩萨,这十句我们懂不懂?不能说具足,总得有少分才像菩萨。否则的话,受了菩萨戒不像菩萨,不像菩萨就有罪过,什么罪过?自欺欺人,你就犯这个罪过。欺人,不是欺普通人,欺诸佛如来,你说你这个罪有多重!为什么人家说,一出家就堕地狱,道理在此地。不出家,说老实话,欺骗众生,没有欺骗诸佛如来。出家,欺骗诸佛如来。这些问题不说,你模模糊糊混日子,一天一天混过去了。要给你说穿,实在讲太恐怖了。诸佛如来是世出世间大圣人,尽虚空遍法界哪个众生不尊敬?我们敢欺骗他,不但欺骗,实在讲是侮辱他,是作践他,你不堕阿鼻地狱,谁堕阿鼻地狱?入了如来家,所作所为跟如来完全相违背,一百八十度的相违背,这就是侮辱,这就是作践。
古时候出家人,帝王见到你都恭恭敬敬,为什么?他知道你是如来弟子,你是天人师。不过那个时候出家水准高,要经过皇帝考试。皇帝为什么考试?看看你这个人值不值得我尊敬,能不能做我的老师,帝王师。所以从前出家真正不容易,对於世间学术的考试,你的成绩相当於进士,再考佛法。国家考试,最高级的考试就是进士,像现在国家高考一样。你要通过这个考试及格,然后再考佛法。统统及格之后,皇帝还要跟你见面,看看你的德行威仪,发文凭给你, |
|
|
|
|
|
|
|
这个文凭叫度牒。你拿到这张度牒,你就有资格出家。到哪里出家,不限制你,哪个道场、哪个法师跟你有缘分,你...(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七0卷) 2002/1/10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570》)
...,迷在五欲六尘之中,醒悟不过来。佛说法如同雷声一样,让他惊醒过来、觉悟过来。音声遍众刹,刹是佛刹,十方诸佛刹土。是不是真的能遍?真的。我们为什么听不见?我们这个耳根有障碍,耳根就好像收音机一样,坏掉了,本来它可以收听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的频率,现在不行了,现在只能听一个,一个频率,第二个频率就听不到,机器有故障。我们要问,我们说法的音声能不能遍虚空法界?在理上讲是讲得通,为什么?声波,声是波,波动必定周遍法界。但是声波我们晓得,它传播的速度不快,而且距离愈远,波就愈微弱。从物理上来讲,这个波很难周遍虚空法界。但是这个波里头有心,有意识在里头,我们说话这个言音有我们的意识在里头、有我们的精神在里头,那就不一样,它这个波的速度就不相同。
这就不是物理,这是属於心理。属於心理,波动刚刚起,立刻就周遍虚空法界。不要说我们把这个话说出来,起心动念为什么佛菩萨晓得,为什么鬼神晓得?起心动念已经就起波浪,就有波了。只要一动,那个动相就是波动,念头才起已经有波动。诸佛菩萨耳根灵敏,六根没有障碍,众生这个念头才一动,他那里就收到,真的是「遍众刹」。人实在讲不晓得这个道理,以为没有人知道,说穿了确实自欺欺人,佛菩萨晓得,鬼神晓得。末后一句『演法深如海』,不但口说而且要表演,甚深无量无边的大法,在我们这个身体表现出来,用我们的言语详细说出来。一个目标:帮助一切众生觉悟,没有别的意思。佛菩萨与众生不一样的地方就在此地。今天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九八) 2002/1/24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598
诸位同学,请看「如来现相品」,东方莲华光菩萨偈颂第六首:
【一一毛孔中,光网遍十方,演佛妙音声,调彼难调者。】
第六、第七两首都是讲到毛孔放光说法,这是不思议的境界。落实在我们现前的身分上,就是形象表演,这是我们要知道的。毛孔放光演法就是全身说法,不仅是口,容貌、身手的表态,手的表态现在人叫手语,在佛法里面称为手印,无需要言说的。文人小说里面常讲的「眉目传情」,表达自己的心意互相沟通,这都是属於身在说法。说到毛孔,当然就全身了,全身遍布著毛孔。『一一毛孔中,光网遍十方』,这是如来果地、法身大士,他们能做到。我们今天的学习,不能不知道什么是佛心、什么是佛之行、什么是佛之言,我们学佛就从这三方面学习。古人常讲:禅是佛心,戒是佛行,教是佛言...(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九七卷) 2002/1/23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597》)
...我出家,大概是一个半月的时间,来了九次。我看他有这样的诚意,我答应他了。
我出家有条件的,第一个我出家不做经忏法会,我要继续研究经教,我想走「学讲经」这个道路。心悟法师同意了。我身上没有一分钱,每个月我要到台中亲近李老师一个星期,每个月我都会到台中住一个星期,往返坐火车的火车票,常住要供养我。我提的这些条件统统答应,我这才高高兴兴出家;心悟法师给我做护法。一年之后,没想到他还俗了,白圣法师来主持临济寺。我还是循我的老规矩,每个月到台中来一个星期,最初常住还是给我付这个路费,以后慢慢他们就不太欢喜了。
出家两三年,由於教学讲经,护法也就有几位,我这些车票零用钱有人付。最后想想还是不行,一切放下到台中,把全部的时间还要跟老师学。所以先后在台中住十年,要把基础扎稳;根不深,你怎么会有成就!我一个人,没有人管我,完全要靠自己自觉,要靠自己发愤;自己不肯努力,不能警策自己,谁会管你!所以我常常给同学说,我这一生经验当中,能够有一点成就,得力於好学。这一点是真的,好学不倦。一个人不好学,装成好学的样子,这是假好学,不是真的好学,都不能成就。这个事情就像夏莲居老居士讲的「要真干」!不可以自欺欺人,才能够拿得出成绩出来,所以示现成绩非常重要。这是个特殊教育,一切要讲求实际上的成果。这是身的三种教化。
口三种。清凉大师注解里面,第一种是「辩才」,说法有辩才,欢喜为人演说,帮助别人断疑生信。第二种是「劝赞」。劝导大众,大众稍稍有一点成就,要赞叹、要鼓励,这对於初学很重要。初学的人信心不定,容易退转,所以你要观察时节因缘,有时候要赞叹他、要鼓励他。我初学在台中十年,李老师不时用这些方法来帮助我。早年我最初跟章嘉大师三年,章嘉大师常常用这个方法,赞叹、鼓励,不让我退转,信心不退转。最重要是信心,「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比什么都重要,善知识不能没有这一套的本领。第三种是他有成就,有了成绩,要为他庆幸。他遇到了障难,这是在所不免,遇到障碍、遇到困难要安慰他。菩提道不容易走,尤其是我们自己过去、今生造的业不善,不善的业造成许许多多的魔障。魔障现前的时候,如何能度过、能突破,当然要靠你的定力、要靠你的智慧。禅定、智慧能降伏魔障,还要得到老师、善友的劝慰。语业有这三种。
意业就是存心,要常常存有接受教学的这个心;决定不能够得少为足,那你就错了。经听一遍不行,听十遍...(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一一卷) 2002/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611》)
...绝对不是只懂一部经,可以懂一个系列。虽然不能通全部,这一个系列好比我们修净土宗,我们在净土宗这一个系列可以贯通。绝对不是我学一样懂一样,那个学法就太笨了,你要学到哪一年才有成就?
我知道老师这种教导,真正是慈悲到极处。他不许可我在文字上做功夫,后来读《大乘起信论》才明白,马鸣菩萨教我们听经,「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老师那个时候没有这样讲给我听,为什么?我刚刚接触佛法,要这样讲法,我不懂,但当时教给你的就是这个办法。我们才晓得,那个办法不是他发明的,祖祖相传,佛佛相传,无量劫又无量劫,一切菩萨修行证果都是用这个方法。你会用吗?《起信论》流通的分量很广,几个人会用?这是关键,为什么不会用?
凡是不会用的人,我们细心观察,原因在哪里?他的「成见」太深,他的「我执」太重,说得不好听是自以为是的观念太强,不能接纳别人的劝告,他入不进去。我们现在一般人讲,自尊心太强,自尊心变成自以为是。实实在在讲,「自尊」两个字的意思,他错解了。真正自尊的意思是什么?尊人者才是真正的自尊,否则变成贡高我慢,贡高傲慢不是自尊。几个人懂得这两个字真正的意思?自尊必定连著去尊人,自爱爱人。反过来,自欺欺人,欺人的人一定先欺自己。尊人的人一定先尊自己,不尊自己,他怎么会尊人?不爱自己,何以能爱人?许许多多古大德给我们立的这些名相,真正的意思被人误解,所以纵然遇到善知识,遇到善友,都不得利益。我们要晓得,一定要清楚,自己要认真反省。如何才能真正帮助自己?一个人自助而后老天爷才助你;自己不帮助自己,别人没有法子帮助你,佛菩萨帮不上忙,天地神明也帮不上忙。
诸佛菩萨大慈大悲「导世」,我们看看这两个字多么感动人,他来指导世人,来引导世人。用什么方法来指导?「演真法」。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八相成道所表演的真法,与真如、真性、宇宙人生真相完全相应,叫「真法」。我们愈观察愈能深深感受到世尊起心动念、一言一行,都跟虚空法界的真相圆满相应,他做出模范来给我们看。他的心於世出世间一切法永远没有染著,那才叫纯净纯善;决定没有丝毫的念头为自己,没有自己。什么是「自己」?虚空法界刹土众生是自己。我在讲经的时候用比喻说过,我们把虚空法界国土众生比喻我们一个人身,这人身是我,我们现在这个身体就好比是整个身体里头的一个细胞,现在我们糊涂到哪里?我们把这个细胞认为是我,把整个的我忘掉、不知道了。於是我这个细...(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二九卷) 2002/2/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629》)
...我的记忆力好、理解力好,李老师还是教我从头学起。第一部经学《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我全心全力都放在这上面;第二部学的是《佛说阿弥陀经》,第三部学的是《普贤菩萨行愿品》,第四部是我出家之后再回到台中,学《金刚经》;第五部,这是大经,学《大佛顶首楞严经》,我在台中十年,学这五部经,佛法的根基就从这个地方扎下去了。《华严》我没有学过,我听李老师讲一卷,第一卷,我就明白了。回到台北,我也讲《华严》。老师一个星期讲一次,一个小时;我在台北一个星期讲三次,一次是一个半小时,共四个半小时。所以,三年我就赶上他的进度,我讲的比他讲的还要详细。《法华经》我没有完全讲过,讲过「法华大意」,好像是六十多个小时,那个时候有录音带。《地藏经》没有学过,讲过很多遍。这么多年来,大小乘经论总共讲了几十种,这些都可以给诸位同学们做参考。
初学一定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我在台中学经教的时候,参加经学班,我是经学班的班长,也是老师的助教,循序渐进,决定不能够躐等。对老师的教诲百分之百的服从,依教奉行,这个建立师生的关系。你做他的学生,不听他的教诲,阳奉阴违,那是什么学生?老师有智慧,经验丰富,我们学生想瞒他,那是自欺欺人。他从你的眼神,看到你的心里,你怎么能瞒他?你有没有成就,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出家之后,回到台中,老师把夏莲居老居士《无量寿经》会集本交给我,你们想想,他学生很多,他为什么不交给别人?他一生当中,净宗里头最重要的就是这部经,这部经确确实实能普度世尊末法最后九千年的众生,这是师承。老师交给我,我要承担这个使命。如何承传?依教奉行,为人演说。我做到了,我没有辜负老师。老师对我的选择,我们承当,这是智慧。所以一定要认清佛法是什么、佛教是什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心态来学习。
下面有九句,都是说法的内容。总的来讲,不外乎前面大问里面的十海。我们看经文:
【普照十方诸安立海悉无余故。】
在这个地方,显示佛法真实智慧。所以方东美先生把佛法看作哲学,特别是《华严经》,他的眼目当中,《华严经》是佛学概论,佛学是这个世间最高的哲学,当年他介绍是这样介绍给我的。古今中外东西方这些哲学,以佛经哲学达到登峰造极;而佛经哲学又以《华严经》为它的概论,他把《华严经》看作是佛学概论,是最高的哲学。晚年在辅仁大学博士班开课,就是开华严哲学,他完全是讲解。他开课的那个时候,我在台北讲《华严经》...(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五二卷) 2002/3/16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652》)
...但学佛你不会觉悟,永远不会开悟,你来生人天福报得不到。现在在这一生,纵然你享受这些福报,是你过去生中修的,你这一生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真的像《地藏经》上讲「无不是罪,无不是业」,这怎么得了!觉悟的人如何示现?示现「孝」,示现「敬」,示现「仁」,示现「义」,我做出这个样子来给大家看,教化众生,普度众生,把他们从三恶道度到人天。
「示现普身等一切」,我们今天读这一句经文,应当要懂得这样做法。所以你一定要看清楚,现在社会一切大众他是什么毛病,反其道而行之,这就是帮助社会,这就是帮助一些苦难众生。做比讲更重要,为什么?你会讲,你不会做,人家不相信。我们一般人讲没有摄受力,你要做到。我常常劝导学讲经的同学们,形相第一。你要不懂得形相,所以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菩萨成佛之前,要用一百劫的时间去修相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都是示现给我们看的,告诉我们形相第一。你学佛,人家一看到你这个样子,不生欢喜心,他就不会听你的话。所以形相要好,形相好,心好行好,你的相自然就好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就是这个道理修的,先要修好心,先要修好的行为。为众生,不为自己,才能跟众生心心相应,感应道交。你不真干,干假的,自欺欺人,那个造罪业。原理原则要通达、要明了、要掌握到。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七一卷) 2002/4/1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671
诸位同学,请接著看偈颂,毛光赞德偈颂的第六首:
【普贤安住诸大愿,获此无量神通力,一切佛身所有刹,悉现其形而诣彼。一切众海无有边,分身住彼亦无量。】
这个六句一首半,第六偈跟第七偈颂的前面两句,说明「周遍尘刹」的原因,为什么他能遍?这个经文里面给我们说出来,愿力!如果没有愿力就不能遍,就不能够普遍。我们常讲尽虚空遍法界,这个境界已经是很大很大了。一般大乘菩萨都是这个境界,但是不是普贤的境界,普贤的境界我们在前面看过,现在能体会到一些。虚空法界无量无边的刹土,每一个佛刹有诸佛如来、菩萨海会、一切众生。如来身上每一个毛孔,每一个毛孔都现无量无边的佛刹、佛菩萨、众生。毛孔里面现,一一毛孔都现;不但毛孔现,微尘也现。毛孔、微尘里面所现的佛刹、众生,那里头又有毛孔、微尘,那个毛孔、微尘也现无量无边刹土众生,所以这个法界是重重无尽。你要问现多少重?无量无边,无有穷尽,普贤的愿才能够遍入无遗。...(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七0卷) 2002/4/1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670》)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三〇卷
...里面讲方便随缘,善巧方便随缘,自己的心行如如不动,信愿解行一丝毫没有受动摇,这成!我们修行,这是我常常讲,到底修什么?到底行什么?行门里头最重要的是掌握到纲领,儒家的纲领就在《大学》,三纲八目;三纲是「明德、亲民、止於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要掌握到。佛法修行我们也要把纲领找到,找到纲领之后,怎样去落实?落实在依教奉行。
我们这么多年来把纲领找到了,「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菩提心,大菩提心。起心动念不离这十个字,一定与这十个字相应,这是佛心、菩萨心。我们的生活行动纲领,「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落实在哪里?落实在五个科目。净宗学会成立,我们订了五个科目:净业三福、六和敬、三学、六度、普贤十愿,就是修这个,没有别的。虽然是五个科目,五个科目已经把整个佛法都包括在其中,认真努力去修学。修什么?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一定要与这个纲领、与这五个科目相应,不能违背;违背,那自己要晓得,来生来世还要继续搞六道轮回。六道是险道,谁能保证来生还能得人身?还能继续修行?没有人能保证。权教菩萨、阿罗汉都保不住,所以他退转。我们有能力能保证吗?人不能自欺,人最可怕的是自欺,欺人还是其次,最可怕的是自己欺骗自己。自己欺骗自己,他怎么能不欺骗别人?所以他欺人是正常的。菩萨不会欺人,为什么?他觉悟了,他不自欺。不自欺而后能不欺人,一定的道理。我们要成就自己的真正的德行,首先要做到不自欺,然后自自然然不会欺骗别人,当然更不会欺骗佛菩萨,才真正能够落实依教奉行。
现今我们在新加坡办培训班,学习的同学也不少,同学们是不是真正发心,发大心续佛慧命、弘法利生,是不是真正发大心?如果因地不真,必定果招迂曲,古往今来没有例外的。因果一定是相应的,真的是种善因得善果。所以因地要真,因地要纯,纯真之因当然得善果,这是我们一点疑惑都没有的。如果因心里夹杂著妄想、夹杂著不善,你就全盘都坏了。李老师往年在台中讲经说法,常常用比喻跟我们说,他比喻讲这一杯醍醐,是上味,这里头夹杂一点点毒药,这一杯水都变成毒,丝毫的夹杂都不可以有。所以佛在《十善业道经》上教导我们,那是修学的总纲领、总原则,佛教菩萨、教我们,「昼夜常念善法」。这部经是教初学,初学念善法,念什么善法?就是念十善。不杀生、不偷盗,在家居士不邪淫,出家人不淫欲,身三善业;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口四善业;不贪、不瞋、不痴,意三善业,常念!昼夜常念!「思惟善法」,你起心动念想,想善法,想十善。「观察善法」,观察是落实,你要做到,你要行十善。还教我们一定要「令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夹杂」,教初学。这是佛法学习的共同科目,...(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八八卷) 2002/4/29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688》)
...们要想想,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头一个条件:你是善人,经上讲的「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要不能把自己变成上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没有把握了。佛没有欺骗我们,佛说话说得很清楚、说得很明白,头一个条件就是上善。上善怎么修法?世尊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对韦提希夫人的开示,那就是对我们所有一切修净土同修的开示,「净业三福」,净业三福真正做到了,上善。
我讲经的时候讲了很多很多遍,三福三条第一条做到,下品善;第二条做到,中品善;三条都做到,上品善。第一条里面你想想看,「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跟大家介绍的,第一条落实在《十善业道经》。《十善业道经》如果我们不能够做到,头一条就没有,换句话说,往生就成问题。千万不要自己欺骗自己,不要欺骗众生,举头三尺有神明。西方极乐世界诸位在《无量寿经》上念过,西方极乐世界的大众,下下品往生的人,他们的能力得阿弥陀佛本愿加持,都跟七地以上的菩萨差不多,他们天眼洞视,天耳普闻,他心遍知。我们起心动念,极乐世界不要说是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凡是往生的人都知道。我们今天读《华严》就可以证实,那是真的,那决定不是假的,我们能欺骗谁?所以什么人能成就?不自欺的人能成就。自欺欺人的人形象装得再好,也是假的,不会有成就的。我们对这个道理,不能不明了。
第二善水平就更高,「受持三皈」。今天我们一般讲三皈,是形式,不是真的,真的三皈那还得了?戒经上讲,真正三皈就有三十六位护法神昼夜保护你。这一切凶灾你都遇不到,护法神保佑。可是你要记住,你受持三皈,一定具足前面这一条善。就好像我们上楼房一样,第一条是第一层,第二条是第二层,你不经过第一层你怎能上得了第二层?坐电梯也要经过一层、二层、三层,才能到我们这个念佛堂。所以第一善是根本的根本,「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佛弟子没有不孝顺的,不孝之人怎么能学佛?背师叛道那怎么能学佛?学佛之后,我们就是连小学那些老师,我们已经过了一个甲子,心里常常念念不忘,每天我们做的功课这个功德还回向给他。现在我吃饭,在此地、在香港,他们从我的老家带了一个臭萝卜给我吃。每一餐那个小碟子放一点点,我为什么那么喜欢它?这里头有很深厚的感情在里头,这个东西你们不喜欢吃的。
我在小时候住在乡下,生活很清苦,每天就是吃这些东西。这一盘东西摆在我面前,我就想到我五、六岁的时候,我会想到家乡父老,我会想到童年的玩伴,这一盘东西就能让我感到深厚的感...(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九八卷) 2002/5/6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698》)
...。内财布施,福报超过外财。释迦牟尼佛是内财布施,用自己的体力示范给我们看,学不厌,教不倦,百分之百的做到!
我们在家出家的弟子都要明了,一天不读经跟佛脱离了一天。一天不教学,我们就失职一天。几个人能懂这个道理?几个人能了解事实真相?所以佛的福报自然,智慧天天增长,健康长寿。释迦牟尼佛的寿很长,为什么八十岁圆寂?魔王波旬请求释迦牟尼佛入般涅盘,佛很慈悲就答应了。佛没有妄语,所以他入灭了。入灭之后不要紧,换个身分再来。诸佛菩萨时时在人间,人不认识。
古时候唐朝时候智者大师,许多人都传说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再来的。日本人相信,我在日本谈到这个问题,他说我们也有这个传说。永明延寿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的,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贤再来的,金乔觉长老是地藏菩萨再来的,应化在世间,多!暴露身分的很少,不暴露身分的,不知道有多少。近代印光大师大家晓得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在中国塑造的弥勒菩萨像是布袋和尚,布袋和尚是宋朝时候示现的弥勒菩萨化身。诸佛菩萨、天龙善神常常在世间护持,要不然这个世界不晓得变成什么样子?
所以我们要学佛,要怎么个学法?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用佛心,用真心,决定不虚妄,不自欺,不欺人。只要自己心正行正,别人用歪曲的心来对我,我自自然然把它变成直心,要有这个能力,要有这个智慧。这个能力、智慧就在佛经里头,特别是《华严经》。《楞严经》上讲的「若能转境,则同如来」,逆境你把它转成顺境,恶缘你把它转成善缘,你会转了。你会转,则是如来,就是你真正学佛了,你学佛得受用了,你学到家了。境界来的时候你自己转不了,你是凡夫,你没有学到。恶缘恶境来的时候,我能把它转成善缘善境,所以我提出来「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你要晓得逆境恶缘也是增上缘,叫逆增上缘,顺境善缘是顺增上缘。顺、逆都是增上缘,这个人一生怎么不入佛境界!
你要问我:法师,你怎么学会的?我从五十三参里面学会的。《华严》这本书好!我初接触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有进佛门,跟方东美先生,方老师告诉我,《华严》是整个佛法里面的哲学概论。他老人家是哲学家,佛经的哲学,这是最好的一部书,最完整的一部书,有圆满的理论,有精密的方法,后面还带表演;五十三参是表演,把这些理论方法在日常生活当中做给我们看,我们明了了。
五十三位善知识里头有善人、有恶人,你看看善财童子在善人那个地方,他的修行境界提升了,在恶人那个地方也提升...(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二四卷) 2002/6/3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724》)
...闻缘觉没有菩提心,人家修行的功夫算是不错了,能够超越三界六道,总算是不错了,菩提心发不起来。什么原因?没有听过大乘。听过大乘的那些人也发菩提心了,菩提心发得不圆满,发得不足,什么原因?没有学过《华严》。有缘分学到《华严》的人,你的菩提心才是具足圆满。
我们这个大经讲到这个地方是第四品,经文虽然不算多,我们讲得很详细。诸位果然从前面一直听下来,我讲的这些话,我相信你一定能够肯定。发心不容易,真正发心之后,菩提道上可以说是一帆风顺,进得多退得少,只有进步没有退步,成就容易,像善财童子一样,一生圆满成就。
学《华严》的人,善财童子不是指的某一个人,他是表法的,代表学习《华严》的人,这个人我们就称他作善财童子。只要他如理如法的学习,经上常讲的依教奉行,他就跟善财一样,一生当中圆满成就。从这个地方你能体会这部经的价值,这部经真正不可思议。
经上讲的是果,果必有因,最重要的我们要修因。从这个果我们所看到的,他的因是清净是光明。清净光明从心地上修,心要清净,不能有染污;心地要光明,不能够有黑暗。在哪里修?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之处,对人对事对物一片光明。世俗人常讲的光明磊落,不自欺,不欺人,这个人心地光明正大。正是不偏,没有偏心,没有邪心,没有委曲的心,用心正。大是心量大,大乘佛法常讲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要有这样大的心量。
我们的心量变得很小,佛给我们讲,小心量不是真的,不是你的真心,是妄心。妄心的心量是小,真心的心量很大,真心的心量跟诸佛如来完全是相同的。我们迷失了真心,变成小心量。觉悟了,随著你的觉悟,你的心量扩大了。由此可知,我的心量不大,我自己要明了,我是在迷,不是在觉。所以自己到底是迷还是觉?我觉的程度到哪一个层次,可以从自己心量上体会到,心量愈大就证明你觉悟的程度很高。心量不大,我的心量能包地球,能包银河系,比一般人那是相当可观,比诸佛菩萨那差之远矣!远矣!
菩萨有五十一个阶级,可以说,心量大小不相同,五十一个等级。愈往上面去心量愈大,随著你的觉悟,把你的心量扩大了。不能容人,不能容物,我们可以说他在佛门里头种了一点善根,他没有觉悟,他的心量没有拓开,他得不到佛法真实的受用。
这就好像此地讲的『日藏光』一样,阳光。我们就现实的感官来说,不要讲实际,太阳的光就比月亮大,月亮的光就比星星大。这就好比什么?心量大小不一样,觉悟的...(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三0卷) 2002/5/23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730》)
...了。
由此可知,诸佛如来,你看那些法身菩萨们,各个都是「相好光明无等伦」,无等伦就是没有人能相比,众生看到欢喜,自然就跟他去了,就听他教诲,所以形相是接引众生不能缺少的手段。相好这是装不得的,这不能化装的,所以从相好、从色身把你修学的成绩完全显示出来了。古人所谓「诚於中而形於外」,你的心地真诚,人家一看,这人是个老实人,是个很诚实的人,从外面看到你的内心,你不是装出来的。假装的能够欺骗粗心大意的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一看就穿了,你不是真的,是假的。心地清净的人,他有一个清秀的相,他有一个清净的身,心地慈悲的人他有慈悲的相,他有慈悲的行。所以形相是接引众生,形相是弘法利生不能缺少的手段。
因此佛才在经上说,菩萨成佛特别用一百劫的时间,一百劫不是一个定数,百也是表法,表圆满。《华严》用十代表圆满,十、百、千、万都是代表圆满的,要修圆满的福德,你才能现圆满的福相。这个福相是自然现的,决不是有意思在里头变化的,不是的,自自然然示现的,也是自自然然接引一些众生。这在大乘法里面佛常讲,佛帮助众生「先以利欲钩,后令入佛智」。所以这是摄受的方式,我们不能不知道,我们不能不学习。所以修行不能够自欺,不能够欺骗人。你修学的成绩,你修学的功夫,都在你的面孔上,都在你的一举一动之间。人家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到底是真是假,甚至於你自己都不晓得,外面人把你看穿了。
你是真修,自然的示现,不但众生欢喜亲近你,诸佛护念,天龙善神拥护。道德高广,自自然然能感动得妖魔鬼怪都来护法。这是真正修行殊胜的功德利益,我们要知道,要学习。底下一首第八首:
【或从心海生,随心所解住,如幻无处所,一切是分别。】
这一首偈是「颂一念普现的境界」,前面长行第十七句,偈子里面讲得很明白很清楚,确实一切法从心想生。『海』是比喻,比喻心深广无有边际,能生一切法。这一切菩萨『随心所解住』,在《华严》里面我们晓得,经上常讲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四十一位就是菩萨有四十一种不同的境界,境界的高下是随心所解。解是了解、是理解、是明白,明白些什么?宇宙人生真相。
「住」就是契入境界,随他所了解的程度,契入境界不相同,佛才说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位菩萨。净刹,不讲十信位,因为十信位菩萨还没有证得净刹,十信位的菩萨在六道、在十法界修行。十信心满,圆满了,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就是初住了,...(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三0卷) 2002/5/23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730》)
...要清楚。凡夫的心是迷邪染,佛菩萨的心是觉正净,这不能不晓得。觉就不迷,觉一定正、一定净,净一定正、一定觉;觉正净这三个字,一个得到,其余两个必定同时得到。所以我们要想,我们有没有觉?学习禅宗的,学习性宗的、学习般若的,他走的是觉门。到底觉了没有?那可以看看,他是不是有正知正见?是不是有清净心?如果心地真正清净,一尘不染,他觉了。如果心地不清净,还有污染,他没有觉。他还有分别、他还有执著,这个没有觉悟。我们学净宗,修清净心的,我们的心到底有没有清净?那就看我们有没有觉?有没有正、有没有正知正见?如果我们还是有邪知邪见,没觉悟!什么是邪知邪见?自私自利、是非人我,这是迷,这是不觉,你哪里来的清净心?学教的人,走正门,学教的人随顺经典教诲,正知正见。如果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还随顺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是邪知邪见。你要是不觉,染而不净,怎么能大开圆解?
我常常告诉同学们,早课是提醒自己,晚课是反省,要真的反省、真的去检讨。想想我今天一天,我的思想、我的见解、我的言语行为,跟我所学的经教,对照一下,哪几句我今天做到?哪几句我今天违背?你在这个地方才能够有长进,才会有进步。你要真干!不能够自欺欺人,要真干,要实干!这个样子,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善财童子,这真是好榜样,不断的向上提升,从初住提升到二住,他参访吉祥云是初住,参访海云是二住,到最后参访弥勒、参访普贤,达到究竟圆满,一生成就究竟圆满的佛果。他为什么能够圆满?没有别的,真做功夫,时时刻刻在反省。
古德教我们:静坐一个人,没有跟别人接触的时候,常思己过。我这个时间没有浪费,常常想自己的过失。怎么想法?跟经典对比,就显示出来了。像我们脸上肮脏,照照镜子就看出来了。经典是一面镜子,我们读经就是照镜子,经照我们的心行,照我们的思想行为,有没有过失?我跟佛相比,像不像?在迷的时候,经典是一面镜子,是我们断恶修善、改过自新的标准。到修行功夫圆满的时候,这个经典它的作用是给我们做证明,证明我们有没有真正的成佛、成菩萨。这是证明,初学人的标准,毕业的人这是证明。佛佛道同,古佛、今佛,此方佛、他方佛,没有两样说法,所以我们称佛为如来。如来,《金刚经》上说得很好,意思虽然很多,里头有一个意思,「今佛如古佛之再来」。为什么?他相同,没有一样不同,都是见到宇宙人生的真相。没有见到真相的人又不同,为什么?各人猜测、各人在幻想,想的不...(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三九卷) 2002/06/15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739》)
...,佛法里讲不懂得观机。
由此可知,我们要想帮助别人,讲经说法是帮助别人。想帮助别人,首先要帮助自己,成就自己的德行,成就自己的学问。德行是什么?「烦恼无尽誓愿断」。自己要认真反省检点,要常常找自己的毛病过失,成就自己的德行,这个是世出世间修学的大根大本。
孔老夫子教学他是四个科目,第一个科目就是德行,第二个科目是言语。你才晓得言语,这个圣人多么的重视。《无量寿经》里面佛教学的三个科目,把言语摆在第一,用意深!为什么把它摆在第一?它最容易犯。
具体而言,佛讲四句,「不妄语」。不妄语什么意思?不可以存心欺骗人。要知道欺骗人是罪过,尤其不能够欺骗尊长,不能欺骗父母,不能欺骗老师,你在公司行号里,不能欺骗老板,这个罪很重。第二个是「不两舌」。两舌,挑拨是非,那要看受害的人受害的程度来结罪。第三个是「不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叫别人上当。第四个是「恶口」,说话很粗鲁,让别人听了心里很难过。口业,佛讲了这个四大类,不能够违犯。违犯,佛讲果报在拔舌地狱。
我们想一想在今天这个社会,有几个人不犯口业?有几个人不欺骗人?说实实在在的话,现在人不但是欺骗人,还欺骗自己。古人所谓是「自欺欺人」,真的,不是假的。我们以往总认为自欺欺人,大概欺人是有,怎么会自欺?现在我们发现这个社会,真的自己欺骗自己的人太多太多!自以为是,不能听信父母、师长、兄弟、朋友的忠告,不能接受。随顺自己烦恼习气,自以为然,自以为得意,造作许许多多的重罪。
在佛门里面尤其显著,所以印光大师一生不建道场,不收出家弟子。我们想想他老人家为什么这样做法?他是做给我们看的。收出家弟子要是教不好,你这个师父有罪过。《三字经》上讲「教不严,师之惰」,你收这个出家徒弟,你就有责任教导他。印光大师是个有道德、有修持、有学问的大德,他怎么会教不好。他为什么这样做?做给我们看的!我们这一代确确实实没有能力教人。纵然有能力教人,没有人肯接受你的教诲,所以他做的正确。
现在这个社会我们大家都很清楚,儿女不听父母的,学生不听老师的,已经成为社会风气。如果哪个儿女听父母的话,他的同学、他的朋友都会指责他,你怎么会听你父母的话?你怎么会听你老师的话?社会风气到这个地步。印光法师清楚明白,教导我们怎么样?不收!收学生,不收徒弟。
第二个不建道场,道场建立的弊病更多!从前李老师常常跟我们讲,发心建道场的时候,在筹备、在发心来建立一个道场,各个都是菩萨。真的,非常热心,出钱出力来筹建道...(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五二卷) 2002/6/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752》)
...世界,《无量寿经》上「三辈往生」,往生的条件不管是哪一辈,这是讲三辈九品全部都包括在里面,基本的条件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不是发菩提心的人,一向专念也不能往生。为什么?那个地方是净土,你心不清净,你不具足条件住净土。「心净则佛土净」,我们不能不懂得。
修净土修什么?修清净心。用什么方法修清净心?用念佛。念佛堂里面的法师常讲,常常提醒大家:放下万缘,提起佛号。有许多同学来告诉我,在念佛堂里虽然放下了,但是念佛的时候还有杂念,那怎么办?很著急。古时候祖师大德们说得好,这是正常现象。如果说一进念佛堂,一放下,念佛就一个杂念没有,那恭喜你,你已经成佛了,你已经是够得上这个标准:心地清净。哪有那么容易!无量劫来杂染的薰习,已经薰习成了习惯、成了自然,现在要把这个心的念头转过来,把杂染完全放下、完全舍掉,谈何容易!
所以念佛人,一面念佛,一面妄想杂念起来,正常!你不要害怕,哪一个念佛人都是从这个过程过来的。有这种情形,自己一定要生惭愧心,我自己的烦恼习气业障太重了。应当怎么修?确确实实要把自己的贪瞋痴慢、五欲六尘那个水平降低,年年放下,一点一点放。一下放是决定放不掉的,那是假的,是自欺欺人的。真正老实干,点点滴滴的放,认真努力。
这里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对於经教的学习。你为什么放不下?是因为你对於宇宙人生的道理,你没有通达,事实真相你没有了解,所以你放不下。果然通达明了,你自然就放下。放下,你念佛,杂念就没有了。
你想一想,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辛辛苦苦每天讲八个小时,讲四十九年,为什么?帮助我们放下妄念的。解透彻了,所以前面「信解」,信解圆满,菩提心才现前;信解不圆,哪来的菩提心?
诸位要晓得,阿罗汉没有发菩提心,辟支佛也没有发菩提心,权教菩萨发的那个菩提心不是真的。我们现在也受了菩萨戒,也发了菩提心,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绝对不是现在这个境界。我们发的菩提心,如果照天台大师那六个标准来说,我们是什么菩提心?名字菩提心。名字是有名无实,挂名的,实际上我们的心依旧是迷邪染。自己要认得自己!从迷邪染到觉正净,好难!
你看信解菩萨,信解菩萨就是发菩提心了,菩提心里头夹杂著染污;觉里头夹杂著迷,正里头夹杂著邪,净里头夹杂著染。信解菩萨三十个位次,别教里头:十住、十行、十回向。好像读书一样,三十个年级。三十个年级念完、毕业了,菩提心才现前。...(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五九卷) 2002/6/2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759》)
...有丝毫羡慕的念头,那个境界就是真净真乐,「常乐我净」四净德现前,这是真实的享受。
我们今天的病,最严重的病,起心动念都想到我、我的利益,唯恐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想尽方法保护自己的利益,这在世间讲这是正常。外国法律都有隐私权,隐私权是保护我私人的利益,世间人认为是正常的,佛法认为是极不正常。为什么?增长我执,增长贪瞋痴。
世法跟佛法不一样,世法是不离开六道轮回,佛法是叫你超越六道轮回。你真的想超越六道轮回,你必须把六道里面的情缘要放下、要舍掉。亿万财富没有放在心上;你把这个东西放在心上,你出不了六道轮回,这是六道里面的枷锁,是有害的,绝对不是有利的。
我们在讲席里面常常讲,讲得很清楚,为了要想得到这一点享受,付出了多少代价!何况那个享受是虚幻的,不是真实的,你怎么会不觉悟?不能不觉悟,不觉悟我们这个修行功夫毫无进展。我们想求道业有进步,道业的进步没有别的,放下,再放下,还要放下,永远放下。成了佛之后,还是要放下。
佛陀的真实教诲,我们要能够体会,要真正把它学到,自己能够得受用,这样学佛,我们就没有白学了。对人对事对物要用清净的真诚心,不能欺人。一定要晓得,欺人就是自欺,这是与性德一百八十度的违背。我们求明心见性,诸位要知道,净土宗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还是要明心见性。禅宗是在我们现前要达到这个境界,净土宗是现前我们没有能力达到这个境界,但是到极乐世界还要达到这个境界。你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你在极乐世界是凡圣同居土,再提升方便有余土,没有明心见性;明心见性,那你就升级,升到实报庄严土。
不论宗门教下,不论显教密教,终极的目标都是教你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不是说只有禅宗要修到明心见性,净土宗就不要了,那你就错了!净土宗现在可以不要,到极乐世界要。所以我们修净土的人,对於修禅的我们尊敬,我们自己知道我们不如他。但是他在一生当中是不是真正能做到明心见性?很难讲。如果说他几句不好听的话,马上就发脾气,他肯定没有法子见性。烦恼不断,心不清净、不平等,他怎么能见性?小小境界风一吹,他就受不了,他有什么功夫!
佛家常常讲功夫得力,什么叫功夫得力?古人有一句话,「八风吹不动」,八风吹不动是功夫刚刚得力,并不是很深的功夫,说得上是功夫得力。也就是说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再不会被六尘境界所影响,不会被六尘境界所动摇,这叫吹不动。
我们要在这里学...(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六二卷) 2002/6/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762》)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三一卷
...一天。所以,《华严经》不是读诵讲解就能够契入,它是要真正修行,依教奉行才能够契入。再看下面这一首:
【世尊入涅盘。彼土庄严灭。众生无法器。世界成杂染。】
这一首偈是重颂前面长行第八句。第八句说:佛入灭了,劫庄严也随著佛转变。我们读这首偈感触很深,为什么?它所讲的就是我们现前的境界,我们现前的遭遇,不但世尊入涅盘,世尊的弟子也入涅盘,这个地方所有一切庄严灭了。诸位一定要晓得「庄严」两个字的含义,用我们普通的话来说,佛家的庄严相当於世间人所讲的「真善美慧」。佛灭度之后,这个世间真善美慧找不到了。我们看看,不要看别人,看自己,看别人我们得不到利益,我们从这个地方回光返照,我们起心动念都是自私自利,庄严灭了。
佛菩萨住世,起心动念是怎样利益众生?帮助众生转迷为悟,转苦为乐,转凡成圣,那是庄严。大公无私是庄严,现在这个念头没有了。佛陀在世,大家都接受佛陀的教诲,知道孝亲尊师,懂得为人处世之道。现在佛不在世,虽然经典还流传在世间,没有人去读,读了也不能了解,有时候真的错解如来真实义,曲解如来真实义,自己妄念纷飞,严重的分别执著。所以,你的心虚伪,不但是欺骗众生,还欺骗自己,确实是自欺欺人,欺人自欺,真有!起心动念都是恶念,怎么是恶念?你仔细去观察就晓得,都落在贪瞋痴里头,念头不会落在戒定慧。念头要是跟戒定慧相应,那就是庄严国土,他念头跟贪瞋痴相应贪是饿鬼的业因,瞋是地狱的业因,痴是畜生的业因。由此可知,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他庄严三恶道,他不是庄严佛国土。不但不能庄严佛国土,人天国土的庄严都失掉了。这是要细心观察,你才能够看得出来,否则的话,你看现在这花花世界,样样都好像很繁荣,那是你看走了眼,你看花了。你要细心去观察,你才能看出世间的真相,这真相是因果的真相。
所以说这个世间的庄严,确确实实,如果我们稍稍读一点历史,读一点古时候那些作家的文学作品,你看他们记载的那个时候社会大众生活的状况,跟我们今天的社会做一个比较,你就发现不一样。那个时候的人有道德,讲仁义,孝悌忠信不是嘴里头说说,他真做到了,信义和平庄严国土。我们看看今天的世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一个字都没有了。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是什么关系?利害,有利的时候就是朋友,没有利的时候就是冤家,所以说『彼土庄严灭』。
古时候的人,无论贫富贵贱,他一生的生活,即使是贫寒,他过得心安理得。我们再看看现...(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六四卷) 2002/07/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764》)
...『最胜智者』,「最胜智者」是讲佛、讲法身菩萨,他们清楚。不管我们什么念头,起心动念,善念也好,恶念也好,念头才动就周遍法界。在这个大世界里面,这个大世界是遍虚空法界,经文里面常说遍法界虚空界,或者说尽法界虚空界,都是一样的。你晓得这里头有多少诸佛如来,有多少法身菩萨?我在讲席上跟诸位报告过,诸佛如来、法身菩萨的数量比我们众生多,不晓得多多少倍。我举例说过。
我们起个念头说是人不知道,哪有这种道理?愚昧的凡夫他不知道,那是真的。觉悟的人,也就是说烦恼习气断的人。佛在经上讲见思烦恼断了是阿罗汉,阿罗汉的能力能知过去五百世、未来五百世,阿罗汉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当然他的范围不大,可是就在我们的范围当中有阿罗汉。阿罗汉这个范围,佛在经上通常讲一个小千世界。一个小千世界范围多大?以黄念祖老居士说法,一个单位世界是一个银河系。一个小千世界是一千个银河系,阿罗汉能力能达得到;这一千个银河系里头的众生,起心动念阿罗汉知道。一千个以外的,他就不见得知道,菩萨知道。到如来果地上,无所不知,为什么?我们那个念头动的思想波、心波已经遍法界,遍法界遍虚空界,他怎么会不晓得!
凡夫著实是自欺欺人,要知道我们没有办法,这个点点滴滴一丝一毫瞒不了佛菩萨。我们的过失很多,妄念很多,佛菩萨原谅我们,佛菩萨知道。你一天到晚打妄想,一天到晚都不怀好意,佛菩萨看到就说正常。为什么正常?他搞六道轮回,搞六道轮回当然是这个样子。所以佛菩萨来不来帮你?不能来。为什么?你不能接受。等到你哪一天在六道里头罪受够,真的不想再受了,这个时候这个念头就感动佛菩萨,你有感,佛菩萨就有应,才来帮助你。你对於这个六道轮回还有丝毫留恋,佛菩萨不来。来了是什么?来了加重你的罪业,你会谤佛;你不相信他,那就是毁谤。你没有尊重他,你失敬。所以他不来,不会帮助你造罪业,慈悲!来是慈悲,不来还是慈悲,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
这是讲愿力突破了时空。我们凡夫起心动念,念头也是突破了时空,我们自己不晓得。妄念不能突破,但是我们起心动念那个心是真妄和合的,所以它突破,这个我们一定要晓得。第六意识能缘的那个境界太大太大了,除了真如本性缘不到之外,向内它能缘到阿赖耶,向外它能缘到大千世界。
「最胜智者昔所行」,这个地方讲到诸佛如来他们往昔所修的。前面两句讲愿,这个地方讲行。以行践愿,这个愿是真愿;有愿没有行,这个愿是...(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九六卷) 2002/07/2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796》)
...,我不敢,我这一点还是不如他。这样才能真正把贡高我慢的习气断掉,自己的平等心现前、恭敬心现前。要不能够深入经藏,这个深入经藏并不指一切经,一部经就行!要入得深。深到什么程度?明心见性,到见性的时候,一切法门就通了。你要不在这一部经上下功夫,你有个依靠,你有个路子好走;你要不依经典,那你就胡思乱想,胡思乱想很容易走向偏差,偏差在佛法里面讲是魔道,著了魔!你有经典依靠的时候,诸佛护念,菩萨、罗汉、护法善神拥护你,魔外不能够侵犯你,这个要知道。我们是凡夫,不是上根利智,你看看普贤菩萨在每一段偈颂前面,都还要「承佛神力,观察十方」,我们是什么身分、什么地位?我们不靠佛,怎么行?
依靠佛绝对不是没有面子的事情,不是丢人的事情,想想我们六道凡夫,搞了这么长时间,真的叫无量劫来搞六道生死轮回,我们今天不靠佛,怎么办?没有出头的日子。你要想出头,出离六道轮回,除靠佛之外,没有第二个办法。真正靠佛,一切诸佛赞叹,一切诸佛欢喜,欢喜你找到脱离六道轮回的方向门路,恭喜你!一定加持你、成就你。关键就看你自己能不能有坚定的意志依教奉行,这是关键的所在。阳奉阴违,不能成就。欺骗自己,欺骗不了佛菩萨。人只要不自欺,都有成就。最怕的是自己欺骗自己还不肯承认,这样的人就是佛经上讲的「一阐提」。一阐提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没有善根」。所以「洄澓、漩澓」意思很深很深,就是儒家讲的温故知新,天天要干,决定不能够中断。
『香藏氛氲布在中』,「氛氲」是一种雾气,弥漫!布在哪里?布在「洄漩」当中,就是「漩澓」。这是什么意思?不难懂,你每天认真努力在学习,不断的重复在学习,那是你的感受,我们一般人讲法喜充满、智慧增长,你的智慧、你的德行不知不觉都在向上提升,就像「香藏氛氲布在中」一样,在你不断重复学习当中,这一句是自受用。要用《论语》上的话来说,「学而时习之」,「一切妙宝同洄澓」是学而时习之,「香藏氛氲布在中」是「不亦悦乎」。你们诸位仔细看,我们用《论语》这一句来解释这两句,你就能体会到。古人讲读书乐,你要不读书,这个乐你体会不到。这个乐养人,无比殊胜的养分!养心,养德,养智慧,哪有不养身的道理?
这种修养,下面一句显露在外面,『发焰流芬普周遍』,焰是光,「发焰」就是放光。你的身真放光,放智慧光明。一看你这个人,「你这个人有智慧!」放道德之光,这个人有道、有德。用普贤菩萨十愿来讲,你放礼敬之光,...(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一0卷) 2002/8/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810》)
...。妄想障碍你的自性,障碍你的般若智慧,这个东西怎么能有?
佛教导我们,基本法是五戒十善。五戒十善里头都有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无量寿经》上教给我们「善护口业」。我们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你还会有什么成就?诸位要晓得,智慧从哪里来的?福德从哪里来的?从持戒而来的,从修定而来。你要不持戒,你要不修定,你哪里来的福德?哪里来的智慧?德是清净心,慧是般若智光,起作用是广利众生,就是为社会大众做好样子。社会大众不守法,我们守法,决定不可以做投机取巧之事。
我们的学院,我听许居士告诉我,我们的教室大概在年底可以落成。教室落成之后,我们招不招生?第一届不招生。第一届多长的时间?九年。我这个九年不收学生。九年培训家里面的人!这些人过去跟韩馆长出家的,在华藏图书馆住过的。韩馆长往生了,我带著大家,你们喜欢跟我的,我负责协助你们,成就你们的学业、道业。所以这九年的时间,你们认真努力,至少要通一部经。
我这个「通」的标准不高,你要把这一部经得有相当程度的理解、契入。你能背,不能背的要念得很熟,这是我的要求。能讲,能行,你要做到。否则的话,你讲经劝别人做,自己做不到,这是假的,这就叫自欺欺人;自欺欺人就犯了戒!我们最低的要求,说到要做到;比古人已经差了一截,古人是做到而后说到。我们现在要求同学的是说到之后你要做到。
你学哪一部经论,你就用这一部经论来塑造自己的形象,你就是这个法门的代表,成功了。希望大家能在九年的时间把成绩拿出来给我们看看;这个成绩是你说到、做到。所以学院郑重宣布不对外招生。对外招生是第二届,我第一届培训的人就是往后学院里面的老师。他们不但能够教导这些经论,而且本身做出模范,能说、能行;而不是说能说不能行,我们要求能说能行。同学们在一起互相勉励。
布里斯本净宗学会,我也跟那一边的干部同修们说过,我们还是要遵循祖师大德的教训。古人常讲: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话我们耳熟,我们也很能讲,可是往往疏忽掉了。这一疏忽就出乱子,就背因果,就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印祖是我们近代的一位祖师大德,距离我们不远,才半个世纪。他老人家所教的当然最适合现代佛法的发展。他怎么说?
一个道场住众最好不要超过二十个人,志同道合在一起薰修。小道场,人少是非少。而且这个小道场不化缘,不募捐,不做法会,不做经忏佛事,老老实实认真修行。那你要问,那日子怎么过?生活,钱财从哪里来?...(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四一卷) 2002/9/5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841》)
...,那不正常!谁对我不疑惑?诸佛菩萨,天地鬼神。
「至诚」,得佛菩萨加持。我在讲席里头跟同学们介绍大乘经论,有很多话我自己不以为是我说的。为什么?有时候偶尔我听听你们在那里放录相带,我听的时候:这个话我怎么能说得出来?说不出来,还居然说出来了,感应!这样的事情,很多讲经的法师都有这个经验。谛闲老法师讲《圆觉经》,蒋维乔、江味农居士这些居士们写笔记,听经的笔记。他们写的听经笔记第二天都送给老法师看。老法师看了之后问他们:这话是我讲的吗?他们说:是,是你讲的,我们三个人听的、记的,没有错。我能讲得这么好吗?感应。
在讲台上,一个私念都没有,那个心完全是利益大众,利益听众,这个时候感应特别强。如果你能够利益一切众生的心,在一切时一切处都保持不失;换句话说,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佛在加持,一点都不错。古时候祖师大德如是,我们今天要能够学亦复如是。
所以印祖常讲,佛法总而言之就是两个字「诚、明」。真诚是性德全体的流露,明是自性般若智慧,两个字就讲尽了,唯诚与明!唯是唯独。扩大起来,世出世间一切圣贤的教诲不出这两个字,我们要学的也就是学这两个字。诚则不欺,首先不欺骗自己;人不自欺,当然你就不会欺诳众生。这个德行跟诸佛菩萨没有两样。
诚则明,明则诚。真诚心起作用就是般若智慧,就是如来德相。世间人(我们讲六道众生)没有这个缘分,经上常讲的善根福德因缘,没有这个缘分,没有法子遇到善知识。或者遇到善知识不信不解,都是缘不足,善根福德因缘不具足。我们今天很幸运,具足了、遇到了,能信、能解、能行。再加紧努力一点,能证,我们的问题就解决。一定要明了世间所有一切法,梦幻泡影!不是真的,不值得留恋。应当放下,彻底放下,一丝毫牵挂都没有,我的心清净了,跟一切法相应。
『最胜』,「胜」是殊胜, |
|
|
|
|
|
|
|
『王』是比喻自在。一个国家在从前国王发号施令,他自在,别人都要服从他,听从他的。所以佛经里面常常用「王」来比喻大自在。这个地方以最殊胜的大自在比一切法。我们今天所修学的就这一句佛号,就是一切法的总纲领、总原则,总方向、总目标,六字洪名,念兹在兹。
不会念的时候,我们要学教,要学经。为什么?断疑生信。我们对这个佛号信心不够!喜好不够!理解不够!那怎么办?学教!学教的目的是破疑生信,让我们对待这个名号功德生起信心,生起坚定清净的信心,生起法喜,法喜充满。名号变成我第一生命,名...(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四二卷) 2002/9/6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842》)
...没有智慧、德能。自己一定要明了,要有自知之明。没有智慧、没有德能不怕,在六道里面,甚至於说在九法界里面,这都是正常现象。如果有智慧、有德能,怎么会到六道来?怎么会生活在九法界里头?尤其是六道众生,六道里面的欲界众生,欲界天以下的,愈往下愈苦,愈往下愈没有智慧。
现代的人比起古人,在智慧上那差很多很多。现在人发明了许许多多的科学技术,工具,你说这不是智慧吗?在佛法里面讲不叫智慧,叫聪明;佛法里面称为世智辩聪,不是智慧。世智辩聪跟佛经上讲的智慧有什差别?这是我们必须要搞清楚的。佛法里面讲的智慧是从清净心生的;换句话说,心地清净,不生烦恼,那个叫智慧。科学家虽然很聪明,发明许许多多一般人都做不到的这些创举,但是他没有离开妄想分别执著,他没有离开七情五欲。所以他那不叫智慧,那叫世智,世间聪明这个说法,世智辩聪。
由此可知,佛所讲的是性德的流露,性德自然的流露。起心动念,所作所为,它跟性德一定是相应的。随顺性德,这是智慧;违背性德,这是世智辩聪。差别在这个地方,我们不能不知道。
今天我们怎样向佛学习?学习佛的光明智,重要!这是入德之门,这是成佛之道的起步。做人心地要光明磊落,不自欺、不欺人,从这里做起。古圣先贤教人修养道德,求真智慧,积功累德,第一步说从「不妄语」始,这个话是真的。如果我们在这个人世间,常常心里想的、身体做的都见不得人,都不好意思为人说出,处处要隐暪,处处要粉饰,你说多可怜。这一种生活你想过得多苦?哪有心地光明磊落来得痛快?我们要想在这一生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心理、身体没有压力的人,真的要学古人。谚语说得好,「人如果不做亏心事」,说「夜半不怕鬼敲门」。由此可知,亏心事不能做。
对人对事,都不可以亏心。亏心是昧著良心,唯图自利,伤害别人,所谓是损人利己!损人利己的事情不能做。伤害一切众生对自己有利益的事情也不能做!我们看到一只苍蝇飞到这个房间来,通常人把苍蝇打死了,为什么打死它?利益自己,我讨厌它。不是损他自利吗?它也是一条命,把它放出去不好吗?我们各人有各人生活空间,互相不干扰,这个好。为什么要伤害它?
在这个房间里面,小虫、蚂蚁、蜘蛛常常看见,不能伤害它,把它请出去不是难事。请出去的方法非常容易。我们用一个玻璃杯,塑胶的玻璃杯最好,像苍蝇,蚊虫它们都喜欢亮光,都会爬到窗户上,我们用这个玻璃杯扣上,就把它放在外面去了。为什么要杀它...(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四八卷) 2002/9/9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848》)
...个慈母对待他的儿女,儿女要出远门了,这个老母亲总在出门的前几天,天天叮咛、天天嘱咐,一句话重复几十遍、几百遍。儿女嫌母亲罗嗦,年岁大了,老糊涂了,你说的我都知道了。慈悲心!唯恐你忘掉。只有孝子能够体贴到父母的心,不是大孝之人体会不到。佛弟子几个人能体会到佛心?然后才知道佛恩之大超过父母,真的是千叮咛万嘱咐。
这两个字重要!「垢」就是烦恼,就是习气,不能不离。不离,就没有办法脱离六道轮回,没有办法脱离三恶道。你想想看,佛菩萨能不叮咛嘱咐吗?要不是这样叮咛嘱咐,从什么地方显示出佛菩萨的大慈大悲。我们要冷静的思惟观察,真正体会得,你才知恩,知恩而后才能报恩。用什么方法报恩?依教奉行,决定不再违背了,这是真正报恩者。佛菩萨不需要我们对他供养,不需要我们对他礼敬,他对我们一无所求。我们那一点供养、礼敬,那是表示我们一点心意,哪里是他对我们的希求?不是。
『华光明』,「华」是修因。「光明」在此地是遍照,遍照是什么意思?你所修行的影响力。你真修,做社会大众的榜样,不必说话,就像前面佛陀的德号「演说」,著重在「演」,做出来给人看。说了不做,没有人相信;说了不做,是妄语、是欺骗人,古德常讲的自欺欺人。我们在讲席里头也曾经说过,做到而后说到,圣人;说到自己也能够做到,贤人;说到做不到,自欺欺人,那就有罪过了,哪里还会有福报?所以这是讲的影响力,你影响的空间愈大,时间愈长,功德大!
现在这个社会确实有不少人迷於物质科技,把古圣先贤的教诲舍弃了,认为这些东西过了时代,不适用了。他不知道这些科技文明、物质享受是一时的,你带不走,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是古圣先贤德行的教育,你能带得走,不一样!你细心去想想哪个重要?不吃饭、不睡觉,不重要,学习圣学重要。可惜真正觉悟的人不多,明白的人不多,依教奉行的人更少之又少。虽然少,那真的是叫难能可贵,这些人诸佛赞叹,龙天善神保佑。虽然这一生物质生活相当困苦,他必然苦尽甘来,这一生报尽了,来生他提升,至少他也生天,他享天福。天有很多层次,佛经上讲二十八层天,一层比一层殊胜;你究竟到哪一层去享受,看你这一生修行的功行。
所以人生在世,诸位一定要晓得道德重要!圣贤的教诲,学校里不开这个课,没关系。就像孔老夫子当年在世一样,夫子满腹经纶、圣贤的大道,周游列国,这些诸侯都不能接受,夫子回家教学,传给下一代。所以在圣人的境界里头,真的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一边有障碍,那一边没有障碍。
现在圣贤的大道,我们以印光大师的教诲,敦伦尽分是...(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五六卷) 2002/9/23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856》)
...念到《地藏经》「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真的不是假的。一定要诚诚恳恳、老老实实做出样子,这不是假装的,是真的!从自性、从内心发出来的真诚的友爱,对待一切众生。如果是假装的,没有几天就拆穿,人家就看破了。这样教才行,「普现众生前」。
忠信,重要!现在世间人找不到「忠」这个德。忠是什么?你看看中国这个文字,仔细去观察这个文字的形象。这个字是会意,上面是个「中」,下面是个「心」,你就晓得什么叫做「忠」。你的心不偏,偏了不忠;不邪,邪了就不忠;不迷,迷了也不忠。儒家讲「中庸」,佛法讲「中道」,那就是忠的意思,尽忠!不迷、不偏、不邪,心地正大光明。凡是偏心、邪心、迷了的心,都是妄心;忠心是真心。对人、对事、对物我们要用忠心,要用真心,不能用妄心。这个心稍稍偏邪一点就是妄心,就不忠,不忠就不公。大公无私!私是偏、是邪、是迷。都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要做出来。我们学佛,总结佛陀的教诲是「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这就是忠字。所以忠这个字是说用心,在一切境缘当中,我们在用什么心!
「信」,人言为信!说话要算话,说话不算话,那是欺骗人。凡是欺骗人,一定是自己欺骗自己。不自欺的人,不会欺骗人;欺骗人的人,肯定自欺。诸位冷静去想想、去观察,你就明白了,真的是自欺而后才欺人。自欺是什么?昧著良心!自己知不知道做亏心事?知道,不是不知道。知道自己骗人,知道自己行为并不是正当的。为什么要做?有利可图。他不晓得,他所图得的利,是他命里头本有的。因为用不正当的手段欺骗得来的,把他命中的福报已经折损了很多很多了,打了很大的折扣,他还自以为聪明。明眼人看到:可怜悯者!他真可怜。
所以凡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损人利己,你所得到的富贵,实在讲,是你命中的富贵的十分之二、三。那十分之六、七?折损了!可惜,真正可惜!这个是他自己没有智慧、没有善根,没有遇到好善知识。如果他要本著良心去做,如理如法的去做,他这一生得的富贵要比现前所得到的超过很多倍。为什么?命里有,这一生当中又积德,又修善积德,他那个财库里头的财增高了;没有亏损,它天天在增高。古时候的人有圣贤人教导,孔、孟在教,佛菩萨在教,相信的人很多。所以得富贵的人多,享受富贵他不堕落。来生他往上面升,他不往下堕。
我记得大概是六、七岁的时候,我们乡下有一位大富长者;我们太小,我们见到他都叫公公、奶奶,是我们的表亲。这个老太太心地善良慈悲,乐善好施,但是没有学佛。我们家乡虽然也有两个庙,没有人讲经。年节到庙里面去烧香拜佛,...(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六三卷) 2002/9/27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863》)
...世界修要快,这个地方修比极乐世界修难!你能有把握,这里修好。再往上提升,就提升到理一心不乱。这个时候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实报庄严土,一到极乐世界就花开见佛,所以可以不必著急。
哪一类的人著急?自己烦恼习气很重的人,怕在这个世间住的时间长了会退心,又会被外面境界牵著走了。如果有这样的可能,早往生好,生到极乐世界,进步虽然没有在娑婆世界这么快,但是他稳当,不退转。这个娑婆世界是大风大浪,起得也快,落得也快,大起大落。所以你自己要有能力只往上起不会往下堕落,你就可以在这个世界修行。古德说得很清楚,娑婆世界难成就,难成能成,这才是可贵;极乐世界是易修易成,并不可贵,只有进步没有退步。我们现前这个世界,进是大进,退是大退;如果你只能保住进,不会退,这个功夫了不起。保证自己不退转,没有别的,纯在觉悟,真正觉悟,真正有智慧。这个世界包括二十八层天,包括九法界依正庄严,决定不动心;在这个境界里头,决定不会起贪瞋痴慢,决定不会起人我是非,你就能不退了。
所以到这个境界,娑婆无异极乐,说容易,真正做起来难。不说别的,就在现前境界当中,五欲六尘围绕在你身边,你有没有动心?这点自己要清楚,不可以自欺欺人,欺别人还能说得过去,欺骗自己,你的罪过就重了。你在菩提道上肯定堕落,没有办法提升。你要问什么原因?自己欺骗自己,你怎么能提升你的境界?欺人肯定自欺,不自欺的人肯定不会欺人。我们自己很不容易发现自己的过失,在欺骗自己,好像从来没有想过这桩事情,但是欺骗别人或许有知:哦,他欺骗别人,那佛在经上讲的「自欺欺人」,欺骗别人原来这里头先欺骗自己。回光返照,就把自己的迷惑颠倒照见了,把自己的烦恼习气发觉出来了。怎么改?归到一句阿弥陀佛就改过来了。把这个念头一转,转成阿弥陀佛,这是大福德。古人常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改过的人有大福德。由此可知,掩饰自己过失的人,这人一点福报都没有,不要谈智慧了,智慧当然更没有。掩饰自己过失,隐瞒自己过失,这是最没有福德的人,最愚痴的人。
「海」是表深广。「密」,给诸位同学说,佛法是正法,觉正净的「正」是正大光明,所以佛法里头没有秘密;虽没有秘密,佛法里头有深密。大乘八个宗派里面有密宗,密宗不是神秘,不是秘密,深密。这里的道理太深了,境界太广了,我们凡夫没有办法理解,深!你要不要理解?不需要。它有一套方法,你照著这套方法修,这套方法实在讲,跟净土宗是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标,手段不一样。它的方法是三密相应,口持咒、手结印、意观想,这叫三密,身口意三密相应,用这个方法把你的妄想分别执著伏住。我们净土宗现在用的是持名念佛,目标也是把妄想分别执著伏住。你们想想看,方法不一样,原理原则相同,修清净心!清净心到一定的程度,开悟了,跟宗门大彻大悟...(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七一卷) 2002/10/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871》)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三二卷
...的贪心,贪而无厌,不择手段,人中鬼法界。愚痴,没有能力辨别真妄,没有能力辨别邪正,没有能力辨别是非,甚至於没有能力辨别利害,人中的畜生法界。畜生愚痴,没有能力辨别邪正善恶,把邪恶看作好的,把善正看作是坏的,这个人来生到哪里去?畜生道。如果瞋恚心重,嫉妒心重,只为自己私心,不顾社会大众利益,破坏善人善事,尤其是破坏佛法的弘扬,地狱法界。
障碍佛法流通,破坏佛法。诸位看看我过去讲过一部《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你看看障碍佛法的果报,你就晓得了。障碍真的是一点私心,嫉妒讲经说法的法师。想方设法,造谣生事来破坏,让这些听众对法师丧失信心,这个罪过堕地狱。佛不是这样教导我们的,佛教我们随喜功德。看到别人做善事,对社会、对大众有利益的,我们有能力尽心尽力帮助他;没有能力的,随喜赞叹。他有多大的功德我沾了光,我随喜赞叹。如果随喜赞叹的心是真诚,是广大心、清净心、平等心,我这个随喜赞叹的功德跟他一般大,决不少过他。为什么不懂得修积功德要去造作罪业?所以,从天台大师百界千如,我们细心来观察,知道我们现前在什么个地位。我们是往上升,还是往下堕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人在世间,最难得的、最可贵的不自欺,不能自己欺骗自己。人只要不自欺肯定有救,这个一般宗教里面讲得救;得救的条件不自欺。在佛法里面成就,亦复如是。只要我们真正做到不自欺,我们念佛求生净土就有把握了。最怕的是自己欺骗自己,又要欺骗众生,诸位要晓得,欺骗众生的罪小,欺骗自己的罪重。但是一个人如果不欺骗自己,他会欺骗别人,没这个道理;欺骗别人的人一定自欺,自欺而后欺人,这种人很可怜、很愚痴,自甘堕落!我们在这里看到佛的德号「无量福德自在龙」,我们要懂得怎么样来学习。下面,第七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无边净光明,佛号功德宝华光。】
这一尊佛的德号,世界的名称,前面我们见过。从这些地方我们明了,在宇宙之间确实有很多相同的世界,类似的就更多了,所以诸佛菩萨名号有同名同号的很多很多,不胜枚举。我们看到名号相同或者名号很接近,大概他们的境界都差不多,我们能够想像得到。再往上看第八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最胜音,佛号一切智庄严。】
这个我们刚刚读过,在前面第五层,世界叫「普音」,佛号叫「一切智遍照」。你看看这个世界跟第五层很相似。这个世界名叫『最胜音』,佛的德号叫『一切智庄严』,很接近、很类似。这个世间的居民大众根性跟普音世界很接近,所以佛陀在这个地方的教学宗旨也不例外,也非常接近。我们就可以省略一点。再看上面第九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众宝间饰,佛号宝焰须弥山。】
『众宝间饰』世界在前面我们也见到过,美不胜收。说明这个世间的众生心行都能与性德相应,我们要学习、要效法。『佛号...(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七九卷) 2002/10/5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879》)
...能不起波浪。你就晓得不是容易事情。三十年之后,大风大浪没有,微微的波浪还是有,还是不敢去闭关。到什么时候有资格闭关?微微的波浪都没有了,这是真善知识。再看上面一层,第十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清净须弥音,佛号出现一切行光明。】
这个名称很好,这个世界是『清净须弥音』。「须弥」是梵文,要是完全用中国字来讲,清净妙高音。我们能看到这个世界居民有智慧、有德行。妙高,智;清净是德,也显示福报。从他们的言谈显示出智慧德行。『佛号出现一切行光明』,这个「行」念去声,当动词用。「出现一切行」,行是行为,出现就是示现。佛出现在这个世间,表演这个形象给大家看,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一切行为正大光明。至少没有自私自利的念头,一毫一分自私的念头都没有;决定没有贪爱名闻利养的念头,决定没有贪图享受五欲六尘的念头,内里头决定不起贪瞋痴慢疑,这才叫「一切行光明」。我们的思想言行表现在这个形象当中,中国人常讲正大光明、光明磊落。感化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做榜样,为一切众生做模范。总而言之,一定要自己先行其言。先要做到,然后才能说,自己没有做到,说给别人听,要求别人做到,我常讲那是骗人的,那就叫自欺欺人;自欺欺人不是积功累德,是缺德。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八0卷) 2002/10/6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880
诸位同学,请看「华藏世界品」,右旋十海最后这一大段,天城宝堞海,海所持二十层佛刹,现在请看第十一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香水盖,佛号一切波罗蜜无碍海。】
我们看到这个世界的名称,要想到它表法的意思,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大乘佛法里面常常用「水」来表心,所以,供佛的供具里面如果没有香花,可以,但是不能没有水。特别是在现代这个时代,在家同学有许多人居住的是公寓的房子,空间不大,供香花确实有不便之处,供水就好。我常常给同学们说,供水,最好这个杯子用透明的玻璃杯,一杯干净的水。「水」表心,不是供养佛去喝的,不是的,佛不需要,给我们自己看的。我们看到佛前这一杯水,就要想到佛的心。佛的心像水一样清净,一丝毫染污都没有;像水一样平等,杯子里头的水不起波浪,所以清净平等是真心,清净平等是佛心。我们自己的心本来是真心,本来是佛心,可是禁不起境界风动,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你心就动了。这个动了,水就起波浪,所以要常常...(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七九卷) 2002/10/5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879》)
...这真实功德。所有一切怨亲都化解了,自己真实功德是化解怨亲的因;诸佛菩萨、一切善友都来帮助我,那是化解的缘。这里头的理很深,事相虽然繁多,它有条理、有秩序,一点都不乱。尤其是修净土法门,抓住持名念佛。初学的人念念都归到这一句六字洪名,就是清净心。起心动念都能与佛号相应,真念佛!真修净业!再看第二句,第二个香水海:
【次有香水海,名一切宝华光耀海。世界种,名功德相庄严。】
『宝华光耀』这名称好,我们一看这名词就想到,这是阿赖耶识里面与性德相应的种子,所以它起现行,能现能变的世界种『功德相庄严』。我们常常说的形相要好,形相好就是庄严的相。这个地方庄严相特别著重在「功德」,实在讲也是我们这个世间众生迫切需要的。这个世间众生不知道修积功德,他们只懂得福德,他不懂得功德。对於福德的理事、因果,大多数人茫然无知,所以在一生当中连福德都修不到。他修错了,他的思想行为跟福德的因缘恰恰相反。
我们也曾经看到这个世间有不少真的有福德、富贵之人,他现前所造的因跟缘都不善;我们明了,他现前得到这个果报是他过去生中所修的,修得多、修得大,底子厚。这一生当中迷惑颠倒,不知道道德仁义,随顺烦恼习气,自欺欺人,损人利己,依旧还享福报;刚才讲了他过去生中的底子厚,这一生他的思想行为造作恶业,把他命里面的福报已经折损了很多。虽然折损多,他还有余福,还有剩余的,他现在享是享受他剩余的。如果他的心行善良,他所享的福德、尊贵,超过他现在很多倍!
所以我们自己要常常反省、检点自己的心行,我是在替自己增福?还是为自己折福?你要能想这两个问题,你已经开始觉悟了。折福的事情不能做,增福的事情要做。以善心、以诚意待人接物,自己有多余的能布施,能帮助别人,是替自己增福。不但不会做损人利己的事情,连损人利己的念头都没有,力行仁义道德,这是为自己增福添寿,真正的福报!修福能够不著相,用清净心修福,这个福报就变成功德。功德跟福德的相,在外面看相同的,里面不一样。一个是四相依然具足,四相没破,福德。一个是四相已经破了,真正做到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他所修的是功德。差别在此地。再看第三句:
【次有香水海,名莲华开敷。世界种,名菩萨摩尼冠庄严。】
『世界种』的名称是从比喻上说的,『菩萨摩尼冠』,菩萨戴的帽子,这个帽子上镶著有摩尼宝珠,所以称为「摩尼冠」,这是通说。一般菩萨的帽子上都有装饰,装...(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八三卷) 2002/10/7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883》)
...,早年的学生,比我们早,我们跟菩萨是同学,先后同学。菩萨也有资格做我们的老师,所以我们跟菩萨的关系很亲密。老师有尊严、有威严,不大敢接近他;菩萨比较随便一点,虽是老师,但是也是同学。在中国,中国是崇尚大乘佛法。大乘佛法里面,以四大菩萨做代表,代表大乘佛法,大乘的教学。这四位菩萨就是中国四大名山。第一位,九华山的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本愿经》过去我们讲过、介绍过。大乘从哪里入门?从地藏。所以要记住「净业三福」里面跟我们讲的修学佛法、接受佛陀教育的最高的指导原则,净业三福三条十一句,头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就是《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菩萨本愿经》是讲孝道,孝亲尊师,是讲的这个。
如果你会讲,到处去讲《地藏经》,讲了怎么样?不孝父母,不尊重老师,你这是假的,你这不是真的,你讲这个经没有功,你有罪过。什么罪过?拿著这个经侮辱父母,欺负师长,这个罪重。哪有这种道理!我们学习的人,听经闻法的人,要有智慧,去思考,去接受,去辨别。如理如法是佛弟子,代佛传法。不如理、不如法是魔王的子孙,他来破坏佛法,把佛法的形象给破坏,让社会大众知道佛法是假的,不是真的,全是骗人的,自欺欺人。所以,这个过失很重很重。
地藏,地是心地,藏是宝藏,我们的真心本性里面,宝藏无量无边。这无量无边的宝藏,佛把它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智慧,第二类德能,第三类相好。你看世间人,哪个人不希求这三宝?这真正叫「三宝」。这个三宝就是「佛、法、僧」,智慧叫佛宝,自性本具的般若;自性本具的德能,法宝;自性本具的相好,僧宝。自性三宝!佛教我们入佛门要皈依三宝,皈依三宝主要的是皈依自性三宝,你一定要懂。外面形相上的三宝也很重要,重要在哪里?这是介绍我们得到自性三宝。没有外面形相三宝的介绍,我们把自性三宝疏忽了、忘掉了。因此,外面这个形相的三宝是我们的介绍人,也是我们的恩人,我们得到好处不能忘记他们。所以对形相上的三宝,当然就尊重、礼敬、称赞,这是必然的道理,知恩报恩!学佛基本的常识,不可以不知道。
从孝亲提升就是普陀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代表大慈大悲。中国江泽民主席讲三个代表,我们大乘佛法有四个代表。「地藏」代表孝亲尊师,「观音」代表大慈大悲。大慈大悲就是把孝道、孝亲尊师扩大,扩大到整个社会,扩大到全世界,扩大到遍法界虚空界。把我们孝父母的心行,敬老师的心行,扩充到对一切众生,大慈大...(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0三卷) 2002/12/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903》)
...,他也不会暴露身分。我们说的这几个,最后身分是暴露了,我们知道;不暴露身分的更多,默默之中教化众生,以他的德行、道德、学问、行止感化众生,不著相。从这些地方我们才体会到大慈大悲。
所以,无论现什么样的身相,无论示现哪种行业,你仔细观察都是利益社会、利益众生,教化社会、教化众生,「各各放光明」!这是『如来愿力起』,四弘誓愿头一愿,他已经证得究竟圆满,他所发的愿要兑现,永远不疲不厌来帮助一切苦难众生。我们再看最后第五首:
【或有诸国土。愿力所净治。一切庄严中。普见众刹海。】
这一首是这一段的总结。『或有』,「或」是不定词,有些诸佛的国土。『愿力所净治』,「净治」两个字是教导众生。但是教导众生自己要示现,自己一定要做到;自己做不到,不能教人。你要教人,人家要问你:你教我,你自己有没有做到?你怎么回答学生?自己一定要做到。古时候的人比现在人厚道,自己做不到,不好意思说出口。现在人不一样,自己做不到的,要求别人。别人怎么会接受?不能接受的时候,侮辱、毁谤加之,造罪业!
所以古人教学是以德行来感化人,这一点我们要学习。也就是说我们发的愿不能够不兑现,如果要不能兑现,那就变成自欺欺人。自欺欺人,说实在话,来生连人身都得不到,你还会有什么成就?世间贤人君子,一生都不会欺骗一个人。哪有学佛的人还会骗人,哪有这种道理?你骗人,你就犯了戒。你至少受了五戒,在家受的五戒,「不妄语」,你怎么能骗人?现在人麻烦在哪里?不知道破戒果报的真相。他如果真的要是晓得破戒的真相,他就不敢了。
所以,晚近印光大师一生极力提倡因果的教育,当时我们没有什么感觉,现在想想大有道理!他有眼光,提倡因果教育是拯救这个社会。因果决定不是迷信,善因善果,恶因恶报。就是世间法来讲,奉公守法。你要是做官的话,奉公守法,为人民服务,你的长官奖赏你,这是肯定的!如果你要是做了官,倚仗你的权势,欺压人民,贪赃枉法,将来事情败露了,你的上级领导要处罚你、要治你的罪。罪重了,死刑,这不是果报吗?佛法里面不但讲这个果报,还讲更深一层,死后还有果报。何必做这个事情?佛家讲果报不是一世的,讲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
实在讲三世因果并不是佛法说的,最早讲轮回、讲因果是婆罗门教讲的。婆罗门教的历史,在全世界宗教里面它是最悠久的,现在称为印度教。我跟他们有交往,他们的传教师告诉我,他们自己教里面的传说,历史有一万...(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0五卷) 2002/1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905》)
...,是净业三福里面的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些我讲得很多,也讲得很清楚。如果不修十善业,前面三条全都落空,孝养父母没有了,奉事师长也没有了,慈心不杀是持戒,都没有了。那个三句,落实在十善业。十善业,身不杀、不盗、不淫;口,不妄语、不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不恶口、不绮语;意,於世出世间法不贪、不瞋、不痴,你要做到。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跟十善业相应。这不说别的,这最低的,最起码的,没有这个根基什么都没有了,全都是假的。佛法以十善业道做基础,就好像盖房子一样,不管你盖什么式样,不管你盖多高多大,地基是相同的,都要把这个基础打好。净业三福头一条这个四句是基础,有这个基础,发心学佛,以佛为师,才受持三皈。这三皈有了著落,觉正净都著落在十善业道。孝养父母,觉正净,没有觉正净,拿什么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觉正净,没有觉正净,你不会奉事师长,你对於师长肯定是阳奉阴违,造业!没有十善,觉正净,你的戒律是假的。你受过五戒,你受过菩萨戒,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破戒,违反佛陀的教诲。出家最低的遵守戒条,「沙弥律仪」,十戒二十四门威仪,一定要遵守,一定要落实。你要是做不到,你不仅是自欺欺人,你是自欺欺骗诸佛如来,欺骗诸菩萨、声闻、缘觉,你说你的罪有多大?你的业有多重?你要不细细去思惟观察,你糊涂,你不知道。细心思惟观察,真的寒毛直竖。
德行,从这个地方建立的,戒定慧三学,从这个地方成就的。具足戒定慧,才有菩萨的三慧,闻思修三慧;闻思修三慧是戒定慧那个慧。所以闻思修三慧,小乘人都没有,声闻、缘觉、权教菩萨都没有,为什么?他没有开智慧,他持戒修定,功夫还不到家,慧没有开。慧开了,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个时候才真正是圆融自在,华严境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为什么?业尽情空。他在九法界里头跟一切众生相处,和光同尘。这个道理事相,我们留在底下一品「毗卢遮那品」里面,给诸位做详细报告。他不是凡夫境界,凡夫戒定慧三学没有完成,学不得。你要是一学,果报在地狱。这些是我最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教我的。我们学大乘的人要知道,但是一定要了解,不是我的境界。我是小学生,我一定要从最基本的地方学起,最基本的十善业,这是讲行;最基本的思想,念念为众生,帮助众生,成就众生,帮助众生断恶修善,这都是总原则、总纲领。
帮助众生破迷开悟,怎么帮助法?不仅是用言教,还要做出样子给众生看。现在这个社会上...(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一七卷) 2002/12/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917》)
... 功夫浅的,你要作意入定,这功夫浅的。功夫深的不需要,哪里需要什么入定,他行住坐卧都在定中。只要有个念头:我想看!就好像频道一样,站著也好,走著也好,我把这个频道打开,这个形象音声就看见,就听见了,那是功夫高的。功夫浅的不行,功夫浅的一定要入定。到这个层次,里面还有浅深不等。
更高的层次就有他心、宿命。宿命是什么?知道自己过去,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的事情都知道,宿命通。他心通是别人心里头起心动念想什么事,知道,他心通。所以我们世间人,秘密事情想隐暪别人,现在外国人还有法律讲隐私权,你的隐私,你的秘密不让人知道。如果遇到一个他心通的人,那你的秘密完全没有了,你起心动念他都知道。所以诸位一定要记住,你看你们念《无量寿经》,《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给我们介绍的,所有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即使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他们的五通的能力跟法身菩萨没有两样。经上讲「皆是阿鞞跋致菩萨」。
阿鞞跋致菩萨是七地以上。换句话说,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起心动念、所作所为,他们看见、听见,他心通他都知道。不但是暪不了阿弥陀佛,暪不了观音、势至,西方极乐世界每一个人,你想暪他、想欺骗他,你只有欺骗自己,自欺不能欺他,他都知道。因此,我们修净土的人,心要正、行要正,起心动念,所作所为,可以给阿弥陀佛看,可以给观音、势至看,可以给一切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给他们看。心行正大光明,没有一丝毫隐瞒,这样才能往生极乐世界。如果还有见不得人的事情,怕人知道的事情,就不能往生;念佛念得再好都不能往生。为什么?业障太重。所以我们看到这些人,他们不是诸天,他能够修成五通。
五通里头最难的是神足,他们得到神足,其他统统得到了,神足是变化。你们看小说,孙悟空七十二变,那个七十二变是神足通。所以「乘空往来」,举一个例子,他往来,我们现在往来要坐飞机,他不需要,用不著这些麻烦事情,想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就到了,「乘空往来」。而且速度非常快。这个速度快速,现在科学家懂得这个道理,科学技术还做不到。我们在古书记载里面讲的,他要到哪里去,化成一道光,一道光,那个速度至少是光速。光的速度,一秒钟三十万公里。从中国到美国,算公里的话是一万公里。太平洋这个岸到那个岸,东岸到西岸,一万公里。一秒钟的时候,可以往来三十次!怎么化成光?他们有能力把物质的身体转变成能量,转变成光,到达目的地,又把这个能量转变成物质的身体,...(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二四卷) 2003/1/7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924》)
...利养什么都不要,都不愿意沾,更难得了!我们自己心里清楚明了。
以一切所想的、所思的、所做的、所为的,「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愿以此功德」,什么功德?我们的思想是为正法久住,是为一切众生。我们的言行跟思想是相符的、是相应的,确确实实遵守佛陀的教诲,「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这里头果然离四相,我常讲的我们要离自私自利、要离名闻利养、要离五欲六尘的享受、要离贪瞋痴慢,「离」就是功德。「不离」是福德,果报在人天;离是功德,果报是了生死出三界。所以,怎么样修供养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白。
普贤菩萨第四愿「忏悔业障」。这个一定要肯定,无始劫以来,我们迷失自性,起惑造业受苦报。生生世世跟一切众生不知道结多少冤业,这一生学佛明白过来了。忏悔是佛教修行方法里最重要的一个项目。什么叫忏悔?早年章嘉大师教我「后不再造」。你知道这个事情做错了,以后不再有这个过失,这叫忏悔。所以,他老人家告诉我,忏悔不是在佛菩萨面前磕头祷告,求佛菩萨原谅,不是的。改过自新是忏悔,就是儒家讲的「不贰过」,佛家讲的「后不再造」。佛菩萨面前忏悔了,明天又造,造了又求佛菩萨原谅,这个不行,这种心态是自欺、欺佛菩萨。这种修忏悔法,不但业障忏悔不了,还要加重。我们看社会上许许多多人他是这么做,他不知道。什么原因?不读书之过!他经教学得太少,佛所讲的这些话的意思他都不懂,那怎么办?由此可知,学佛头一桩事情,学经教!就是要上课。你想学佛,佛是个教育,你一定要进课堂,你不能够缺课。你认真好好学习,慢慢这些道理懂得,事实真相了解,你就晓得应该怎么作法。
「忏悔」要从根本做起,根本是心,起心动念。一向我起心动念都是自私自利,都是把自己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我现在怎么叫忏悔?我把它颠倒过来,我把一切众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我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后一位,这就是忏悔法门。往常无论什么事自己总要站在前面,现在知道我错了,我应当尊重别人,把别人放在前面,我自己排在最后。所以,你有没有修忏悔法,在你行动上看到。我们常常讲,从自己再帮助到别人,头一个自己转恶为善,转十恶为十善,这是真正修忏悔法。都是在自己,我自己转,转过来之后给别人看。过去我造十恶业,现在我不造十恶业,我造十善业,化敌为友。以前我喜欢跟别人作对、对立,瞋恚心很重,嫉妒心很重,报复的念头很重。现在我统统把它化解掉,变成我会尊重别人,我会敬爱别人...(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四五卷) 2003/1/2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945》)
...,对老师尊敬,老师的教诲百分之百的依教奉行,得好处、得利益的是自己,不是老师。到自己真正得利益,得什么利益?戒定慧三学。入了戒定慧,这个身就是戒定慧,戒定慧就是这个身;身就是觉正净,觉正净就是这个身。这个时候你才感激老师,报老师恩。佛是我们的老师,老师给我们这么多的好处,超过父母太多太多了,这个时候才真正懂得老师给我们的法身慧命。我们的报答,就是大威光菩萨在此地表演的,传化众生,这是报恩。你要不能够传佛法,不能够教化众生,你就辜负了佛菩萨、辜负了老师教导你的恩德。
总而言之,这一桩事得契入境界,你才真正能够体会得到,不入境界你不懂。不入境界,那就是过去中国鲁迅写的阿Q,所谓是阿Q精神。佛菩萨在外面表现的很像阿Q,实际上不一样,那是什么?大智慧,高度的智慧,圆满的德行,与性德完全相应。特别在今天这个时代,消除冲突,真正能够消除所有一切的怨恨、过节,能够达到心地的清净和平,自自然然能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自然礼敬诸佛。「礼敬诸佛」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尊重一切众生,尊敬!从内心里面生起的尊敬。不论是善人恶人,不论富贵贫贱,不论男女老少,这个尊敬是真诚的、是平等的。从这个地方真正做到了落实,不自欺不欺人,这是大德!唯有大德才能成就圆满的道业。
开经偈里头赞叹佛法,「无上甚深微妙法」。这一句确实讲得太好,好到极处,无以复加。武则天做这首开经偈,往后一直到今天,无论出家在家想再做一首开经偈,就没有办法超过她,所以一直到今天还是用她的这首偈。她这首偈就是为《华严经》做的,那是《八十华严》翻译出来了,送给她看,她在封面上题了这四句偈,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我今见闻」,我们有了,「得受持」,那就有问号了。我们今天见到、听到了,有没有得到受持?受持是你真的信,真的明了,真正做到,这叫受持。果然能够能信、能解、能行,「愿解如来真实义」是证,入佛境界!你要没有能信、能解、能行,你怎么能入佛的境界?那如来真实义你都明白了,那个欢喜无量,叫法喜充满,不亦说乎!
所以传法、教化众生总要先做到,就像开经偈上所讲的,「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然后传化众生,你也会像佛菩萨一样辩才无碍。这十句我们就讲到此地。下面还有一行半经文,清凉大师在科判里面给我们标的是「利他之益」,就是传化的利益。请看经文:
【令如须弥山微尘数众生发菩提心。】
这是第一个利益,这个...(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五六卷) 2003/2/4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956》)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三三卷
...的车常常加油,省油的车加一次可以跑两三天。身体,每个人身体也不相同,有特别消耗能量的,那你就得常常补充。一天三餐还不够,还要吃几道点心,他要不吃他挨饿,他受不了。
能源消耗到哪里?我们要知道,百分之九十五,可能还以上,消耗在妄想,与劳心劳力不相干。劳心劳力的人只要他心地清净,他的思想、他的工作能够专一,能够有秩序,消耗能量不多。我在台中观察李老师十年,他的工作量是我们一般人的五倍,一天忙到晚。外面客人要跟他见面,要一个星期之前预约,他排时间。不是一个星期以前预约的,他没有时间来见你,他的时间都是排好的。可是他一天吃一餐,而且这一餐吃得很少;我虽然也吃一餐,我的一餐比他吃得多。所以当年在台中,生活费用,李老师一天两块钱就够了,我一天要三块钱,两块钱没有办法。我一个月生活费用要九十块钱,他只要六十块钱,我比他要多吃一些。这就是说明,我的心没有他清净。在事上讲,我的工作量没有他那么多,这是与清净心有关系,我悟出这个道理来。妄想分别执著多,你的能源补充就要多。所以这是一个事实真相,不能勉强。自己妄念很多,那你必须要由饮食来维持,否则的话你会生病,你受不了。不可以充好看,那你自己吃亏,那是自欺欺人;要充面子,充好看,这个错了,这个用心就错了。老老实实,诚诚恳恳,我的妄念确实少了,需要量少了,那你饮食减少是正确的。
所以「一切法从心想生」,还是归到心里面起心动念。念头要纯要正,不能有邪念,念头愈少愈好。所以,我不看报纸、不看杂志、不听广播、不看电视,大概有三、四十年了。从景美华藏图书馆成立之后,我这都离开了,离开之后,这个心就清净多了,社会上许许多多这些讯息我都不知道。我所知道的讯息都是同学们他们看到的时候,偶尔告诉我的,但是他一告诉我,我就知道,我就明了。心地清净,清净心生智慧,一接触就明了。他跟我说,我明了的比他要深、比他要广。这些都是利益!所以我们在经典里面学到这些理论原则,怎样落实在自己生活上。
这第一句跟我们讲「念佛」重要。佛是什么?佛是觉,觉而不迷,念佛就是念觉,这个意思一定要懂得。如果你著了佛的相,你虽然念佛,你念佛不觉,还是迷惑颠倒。那样念佛也能得一点利益,什么利益?阿赖耶里头落谢佛的种子,这个种子力量很薄弱,不起作用。念阿弥陀佛,你要明了阿弥陀佛的意思。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弥陀经》上讲得很清楚,无量光、无量寿。光是表空间,寿是表时间,无量光...(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五九卷) 2003/3/6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959》)
...的念头,不会有控制的念头,他才能得大自在,他才真正能把烦恼断尽,智慧现前。
这五德是孔老夫子学生都承认的,我们老师有这五种德行:温、良、恭、俭、让。我们今天学习不能成就,什么原因?我们没有这个德行。世出世间的圣人修积德行,我们常说「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他不是为自己,这就是圣人。为自己不是圣人,为自己,君子而已。圣贤,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是教化众生,是做给一切众生看的,比自己的利益还要认真,还要负责任。为什么?这是给社会广大众生做一个好样子。这个样子做得好,能感动一切众生,一切众生能够和睦相处,能相亲相爱,能够给世间一切众生带来美满幸福的生活。诸位想想这功德多大!
换句话说,如果你做的是反面的,你表现的是反面的,肯定引发众生阿赖耶识里面的烦恼习气,杀盗淫妄,贪瞋痴慢。你带头干这个,你教一切众生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不安定因素,令一切众生造作罪业,给世界带来天灾人祸,这个罪有多重?罪福从这个地方分。造作罪业,这就是制造三途六道,谁最先受?那个造作的人最先受,没有一个不是在阿鼻地狱。
这两个鲜明的对比,我们清楚了,我们要走哪一条路?自己选择。不要说:我做不到!这是自欺欺人的一句话。古人讲,世间最难的事情是什么?登天难,求人难。这个事情求自己不是求人,求自己有什么难处。我们晓得求自己的事情做不到,你没有愿心。威光菩萨有广大愿,我们不要说广大愿,小愿都没有,哪来大愿?小愿小成就,大愿大成就。他的愿,普贤行愿,比大乘菩萨还要殊胜,还要广大,跟诸佛如来的心行完全相应。
所以《华严经》末后一品,诸位看《四十华严》,你看它的品题,「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就是此地「不思议诸佛海」。「普贤行愿品」,普贤行愿就是此地讲的广大愿。入,有能入、有所入,所以入通能所。我们在此地就明了了,威光菩萨的大愿是普贤愿,他发普贤愿,他能解、能行、能证。这个能证就是「入不思议解脱境界」,那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
『诸佛福海无有边』,诸佛如来智慧圆满,福德也圆满,圆满的称性。性在哪里?性是宇宙一切万事万物的本体。性是体,遍虚空法界,它是能现。诸位现在或者是在你的电脑萤幕里面,你看到这个现相,看到我们的现场,或者在电视机面前见到这个现场。电脑、电视机的萤幕就好比是性,这里面现的相就是宇宙、就是虚空、就是法界、就是刹土、就是众生,大家从这个地方去体会。这个萤幕能现,所有一切影像...(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七九卷) 2003/3/25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979》)
...生,这是真有成就的;小乘四果贪著偏真涅盘之乐,不出来教化众生。我们还没有成就的人,如果我们修学的环境在山林当中,环境非常幽雅,贪著这个环境不肯下山,常有的事情。
你要教化众生,教化众生到哪里去?一定要到都市。所以古时候,你看清修的道场建在山林里头,人迹罕至之处,但是他还是要教化众生。教化众生都在市区城市里面建下院,建讲堂,经常不断的派遣法师到城市里面讲经说法,教化众生,两边兼顾到。修行在山里头,教化在聚落,人口集聚之所在。但是有人贪图清净之乐,不愿意到都市去教化众生,这个时候要用什么方法来对治,来防范?「起十回向」。
十回向是把自己的心量扩大,回向给一切众生。回向给一切众生,不是天天念回向偈就行,要有行为,有行动,没有行动你空口说白话,众生实在讲怎么样?得不到利益。你要叫众生得真正殊胜的利益,那你自己要拿出行动出来,光是靠意念这个力量太薄弱。如果意念里面还夹著自私自利,夹著遇到事情会退缩,真正不愿意,你这个意愿是假的不是真的。真心诚意,距离太远,实在我没有办法,不便到那里帮你忙,你在这个地方诵经念佛修持,以你真实的功德回向,行,你确实有诚意。你要没有诚意的话,你这个回向等於自欺欺人,没什么两样,所以这个要知道。
你看长者这个话说得好,「起十回向,加以大愿大慈大悲」,还要加上「不舍一切恶道地狱人天,遍生其处」。这里面一切苦难众生,他有求,有求愿,菩萨要去,应化在其中。所以世尊呵斥小乘阿罗汉,焦芽败种,为什么?他们自己已经证得圣果,不愿意度众生,度众生很辛苦,麻烦。用这个来防止自己贪图乐受,贪图乐受怎么?你「违菩提心」,与菩提心不相应。这个地方「有所得故」,是你得禅定,你得法喜,自己得受用。贪著这个受用,不肯主动的去帮助一切苦难众生。
「以是义故,十信之心,总通五位,悉皆成信」。上面举出这么多例子,这个「义」就是道理,因为这么一个道理。「十信之心,总通五位」,这个总通五位就是彻始彻终,十信并不是局限在十信位,这个信通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彻始彻终。从前章嘉大师这桩事情他举了个比喻跟我说,我那时初学,他讲三皈戒,三皈五戒坚定信心来受持。他说这个就好像我们从台北到高雄,那个时候交通工具是火车,你上车之前要买一张车票,这张车票在整个旅途当中你要保持不能失掉。每一个大站都要检查一下,一直到达,你才把这个票缴回。这个比喻我们很好懂,就是此地讲的,...(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0一三卷) 2003/4/18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013》)
...上,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这就是学著会做人,人格圆满,提升就生天。不提升,来生不失人身,得人身一定比这一生福报、智慧还要增上,这是好事情。这也是修学佛法的基础。佛法基础,前面说过很多次,十善业道。《四训》、《感应篇》、《阴骘文》,是十善业道的细说,十善业道只提一个纲领,详细的来发挥。
祖师提倡,我们明白这意思,又验证在现前的社会,如果不能依教奉行,这动乱的社会永远没有办法回归到安稳。除这方法之外,想不出第二个方法。有些人用武力来惩罚来报复,这能解决吗?这些年来,我们看到了,不但不能解决,反而结下深仇大恨。在佛法里面讲,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冤冤相报没完没了,那就不是一世,生生世世,这多可怕!多么恐怖!生活在恐怖当中,死了以后,灵魂也离不开恐怖,你说这多苦!所以人不是死了就完了,那就没事了;死了之后就不得了,麻烦在这里。所以,唯有真正觉悟,了解事实真相,佛法里面常讲的性相、理事、因果,通达明了,这结就解开了。如果不能通达诸法实相,这结是永远解不开的。
我们生在这时代,实在讲是非常有幸,得人身闻佛法,能闻正法,能闻一乘圆满的正法,谈何容易!果然能信能解能行,那就「安隐去」。人最怕的,自欺欺人,自己欺骗自己,欺骗别人,这是造罪业,果报肯定在三途。人生在世时间不长,何必要造罪业?三途易入而难出,所以聪明人决定不干这傻事。真正觉悟的人不为自己,他的心术就正;念念为自私为自利,他的心怎么会正?心术不正,他的知见,邪知邪见;他的言行,自欺欺人。别人,有些人说要观察入微,以免上当。但是圣人不然,圣人,你很诚实,我相信你;你欺骗我,我也相信你,这个难!这是什么道理?这道理深,圣人随顺法性,法性里头没有善恶,法性里头没有是非。唯有真诚能感人,你诚实,我相信你,你会更诚实;你欺骗我,我相信你,总有一天,你良心发现,你改过自新,回头是岸,我也相信你,这不容易。
我在早年遇到这么一个人,道安老法师,老法师那时候六十多岁,我那个时候大概是四十多岁,差不多道安法师大我二十岁的样子。这位老法师,我最敬佩他的就是这一点,很多人骗他,他真的被骗了。所以有许多人:老和尚糊涂,很容易上当!某人骗他,他都不知道。其实老和尚没有一样不知道,他真知道。有一次我去看他,有一个居士在寺庙门口跟我打招呼。我进寺庙,他离开,我们也很熟,他离开了。我进去之后,看老和尚,老和尚问我,他说:有个某居士刚刚离开这里,你有没有看到?我说:看到了,在大门口看到。老和尚笑笑:他今天又来骗我了。我们就晓得,骗钱的,这我们早就听说了。我就问老和尚:你有没有给他?给他了。明明知道骗他,老和尚还是给他,骗他的人并不知道。老和尚上当受骗,这是老和尚的德行。总有这一天他明白了,...(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一一0卷) 2003/10/10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110》)
...、有知无知跟一切众生结的冤业很深很深!过去的不说,要连过去生中麻烦就大了。所以,有些闻到佛法发心修行,过著修行生活,冤亲债主依旧来找麻烦,障碍你功夫不得力,很普遍。这个事情稍稍留意,你就会看到很多很多,那些有灵鬼附身,是最显著的了。除这个之外,凡是让你功夫不能得力的,你自己想想是不是这些冤亲债主在干扰;有些干扰很明显,有些干扰不明显,你还觉察不到,所谓是冥冥当中障碍你。让你常常遭遇横逆不如意之事,叫你起疑惑,叫你退心,叫你改变修学法门。我们细细观察,哪一样不是魔障?这些决不是无缘无故,绝对不是突然而来,都有因缘。佛说人生酬业,一点都不错。
言语造作是业,起心动念也是业,我们可以瞒住别人,这一切六道众生愚痴容易欺瞒,鬼神瞒不住!天神更瞒不住,佛菩萨就不用说了,每个众生生生世世无量劫来,佛菩萨都清楚、都明了,你能瞒得过谁!有隐瞒,你现在回头忏悔,断恶修善,你还是有隐瞒,你的果报是人天福报,不能了生死出三界。了生死出三界的人,决定不能有毫分不善夹杂,哪有夹杂不善能出得了三界六道?没有,从来没有过,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还是没有。这些道理、事相都要很清楚、很明白,然后我们才真正能做到不自欺,这句话不容易。
六道众生谁能够做到不自欺?不自欺有有意的、有无意的。无意是无明,自己完全不知道,自欺欺人,但是自己并不知道。真正自己知道自欺欺人的人,有,不是多数。不知道自欺欺人的,真正干了自欺欺人,多!比知道的人多。唯有真正觉悟的人才不自欺,言语诚谛,心地真诚、清净、慈悲。所以,佛祖度人,两极的人好度!两极就是一个是上上根人,好度,为什么?这些人聪明,一闻千悟,闻一知十,好教!一点他就通了,他就明了了,明了就不迷惑,不迷惑就老实,好度。另外一个极端的,下愚,下愚之人也好度,他没有什么杂念,也没有什么分别执著,糊里糊涂。但是有个好处,真的遇到一个善知识教他干什么,他就真的老实干。谛闲法师那个锅漏匠的徒弟就是一个典型的人物,一句佛号念三年,老实念,他成功了。
夏莲居老居士说,一门深入。真正做到没有怀疑,没有夹杂,功夫绵绵密密不间断,三年不说话准定开悟。我们要问,这锅漏匠有没有开悟?他是往生了,有没有开悟?在我们想像当中,能往生,哪有不开悟的道理!既然开悟了,为什么不多住几年去度化众生?古时候有,不多。度化众生要有缘,如果没有缘,开悟的人,一开悟他就走了,这是真正开悟,生死自在。他愿意再住几年,行!不碍事,可以多住几年;愿意现在走,他就能走得了,也不碍事,这叫生死自在。没有开悟的时候,住在这个世间是修行,为自己,自己功夫不到家。自己功夫到家了还住在这个世间不走,那是为众生,不是为自己。
佛法里面讲有缘,他跟这个世间...(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一一二卷) 2003/10/1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112》)
...是批评别人,讥笑别人,不要以为这是小事。在这个世间可以说一切宗教经典里面都说到,基督教《圣经》里讲, |
|
|
|
|
|
|
|
你种什么你一定收到什么;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讲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种什么样的因,你将来得什么样的果报。你背后批评别人,果报是人家在你背后批评你;你瞧不起别人,别人也瞧不起你;你轻慢别人、侮辱别人,你同样要得到这样的果报。所以,圣人教给我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自己不希望别人怎样对待我,我就不能够对待别人。祸是自己招的,福是自己求的,总在一念觉迷。所以学,学的意思,古时候跟觉悟的觉是相通的,学就是觉。世出世法里头最重要的是觉!不能不觉悟。希望我们同学要真正理解、要重视。
我们受了三皈就是佛弟子,三皈里面头一条就教导我们觉而不迷,皈依觉。因此我们每天朝暮课诵要反省,朝暮课诵末后都有三皈。形式上我们做了,「皈依佛,当愿众生」,那个众生,自己是众生,自性众生,不要忘了这个。「体解大道,发无上心」,我们是不是有这样一个心愿,是不是真有这个心?如果口里头有,心里头没有,心口相违背。那是什么?口是心非,口是心非就造业了,欺骗谁?欺骗自己。在佛菩萨形像面前念三皈的誓词,那你就是欺骗佛菩萨,自欺欺人,这还会有什么成就?我在讲经的时候,过去常常讲到,不但没有成就,有罪过!每天早晚都干自欺欺人的事情,你会有什么成就?
圣贤、祖师大德给我们定的课程,定得好!早课提醒我们,这一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待人接物,不要忘了佛菩萨的教诲,希望这一天能真正做到依教奉行。晚课是反省、是检点、是忏悔、是改过自新;我今天从早晨到晚上,佛教我做的,我有没有做?佛说不可以做的,我有没有违犯?佛教我做的是善业,佛教我不可做的,恶业。佛教我做的,我都做到了,这是修善;教我不能做的,我一点都没有违背,叫断恶。所以早晚课功德很大,给诸位说那是功德,不是福德。如果我们只有形式,没有实质,是决定不能得利益的,那真是寒山、拾得所说的,「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你每天做早晚功课有口无心,没有实际上的效果。
所以,这个名号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看到这个名号就想到有果报,一切造作都有果报,所以起心动念不能不谨慎。祖师大德教导我们,人不可能不起心动念,真的不起心动念他是佛,他是菩萨,他不是凡夫,六道凡夫哪有不起心动念的道理!所以诸佛如来、祖师大德教导我们起心动念最好是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念念口里有佛,念念心中有佛,这是无比的殊胜。何以故?一切法从心想生,那真是像祖师所说的,你本来是佛,现在...(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一一五卷) 2003/10/13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115》)
...心诚意,不怕死、不怕难,到真正有困难的时候,佛菩萨现身来照顾你。所以一切法要从真实心中作,不能掺一点假,不能有丝毫虚伪,你才会有感应。佛经上讲的这句话,《楞严经》上说的,「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孟夫子所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你要反省,你要检点,你要找出毛病究竟发生在什么地方,你能把这个因消除,果地上自然一帆风顺。
世出世法第一个,「真诚」,没有真诚一切都落空。大圣大贤教导我们,「一切皆从真实心中作」,这句话重要。离开真实,你怎么能证到正果!虚妄决定不能证正果,正果要真实心中作。活要活得真实,工作要真实,待人接物要真实,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点点滴滴统统要真实,真实就是自性,用真实就与自性相应。自性是真的,真与真相应,才能明心见性,才能见性成佛;虚伪不行。我们要想在这一生成就,这个道理不能不懂,这桩事不能不透彻,不能不明白。然后你自然知道从哪里下手,自然知道怎样用功,不需要去问人。
经教,是诸佛菩萨亲身的教诲,展开经卷就是接受佛菩萨真实教诲。这桩事情过去有人问过印光大师,大师怎么教他的?只讲两个字「诚敬」,这是入道的秘诀,「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诚,不自欺,这太难太难了,自己欺骗自己,诚就没有了。诚没有了,纵然表现的敬,那个敬是虚伪的,不是真的。果然有诚意,这个敬是自自然然生出来的,绝对不是假装的。虚伪假装,装得再像,不能持久,总有一天被人拆穿,拆穿之后一文不值。所以,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一切法从真实心中作,一切法从真实心中成就。这些都是「善回向」。
每天功课完毕,念回向偈,要懂得回向偈里面的真实义,然后你才能真正做到随文入观。读到这个句子,听到这一句,在内心里头就起作用。你不懂这个意思,你虽然念,虽然听,耳边风一样,不起作用,那就叫白念了。真懂得这个意思,真起作用,与性德相应,与菩提相应,惠予众生真实利益,与这个相应,这就是真实功德。千万不要以为我们自己动一个善念,说一句善言,做一桩善事,好像与别人不相干,那就错了。现在我们懂得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在科学里面讲都有波动。这个波动是善的,是美好的,这个善再小、再微弱,它的波动都周遍法界。你要懂得这个道理,你才晓得回向偈里面的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不是一句空话,你的善念、善意、善行真起作用。
我们看到众生苦难,还是不能避免。没错,众生苦难虽然不能...(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一一九卷) 2003/10/15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119》)
...况对老师。对一切恶人,造作五逆十恶之人,他也有善,他那个善行我记住,他的恶行我不要理他。现在世界上都知道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是个恶人,杀害几百万犹太人,但是我听说还有一个犹太人他把他放掉,这是个善行。这个犹太人对德国人非常之好,德国人有苦难的时候他曾经救过,希特勒知道了,特别把这个人放逐,叫他到别的国家去,不杀他,这是他一百桩事情,九十九个恶,这个是善。
记人善,不能记人不善。培养自己的善心、善念、善行,务必做个纯善之人。纯净纯善能离一切世间苦,这是佛在《十善业道经》上说的。清凉大师举了个比喻给我们说,在中国尧舜是大圣人,孔夫子一生当中最尊敬的、最崇拜的,尧舜。这是中国人的先祖,距离现在至少是四千五百年,早孔夫子两千年;孔子距离我们现在是两千五百多年。孔子称他是圣人,大圣人,那要问尧舜有没有过失?尧舜不敢讲他没有过失,你就晓得这个事情难。所以清凉大师讲,除了如来,谁能无过。为什么说如来没有过失?如来最后一品生相无明都断,所以如来没有过。换句话说,等觉菩萨他最后一品生相无明没有断,他还是有过失,等觉尚且如此,何况世间的圣人!
所以,清凉大师非常感叹的说了一句话,「以人废道,那是自欺欺人」。这就是心目当中不能原谅别人过失,试问问他自己有没有过失?他能原谅他自己的过失,他不能原谅别人的过失,这种人是自欺欺人;换句话说,他求学、他求道都不可能有真实成就。为什么?我们想想善导大师的教诲就知道,他的心不真实。善要从真实心中去作,恶要从真实心中把它断掉。你没有真实心,你断恶修善都是虚伪的,换句话说,善你修不成,恶你也断不了,这是事实真相。更何况「权实多端,生熟难测」,这个话说得好。诸佛如来教化众生有很多是善巧方便的表演,你怎么会知道?他也不会跟你说,我们看到他破戒,其实人家根本就没有破。戒律里头有开遮持犯,他在某一种况状之下,那是开缘,他是利益众生的。佛经里面举的有例子,这些例子很浅显、很容易懂,希望你听了在这里觉悟。
妄语是佛戒,阿罗汉在旷野里面走路,遇到一个猎人,猎人追杀一个猎物,这个猎物是只兔子。在三岔路口,猎人不知道兔子往哪里跑去,去问罗汉,问他:你刚才有没有看到一只兔子?罗汉说我看到。它跑到哪里去了?阿罗汉指一下,到那里去了,明明兔子从这去,他指到那边,破戒,这是什么?这是权巧方便,两个人都救了,救了兔子,也救了猎人。猎人杀生他有罪,他没有杀得成,他罪就没有,他只有过,两个都救了。这是一个例子,妄语,这叫善巧方便。
经上还有一个故事,这是菩萨出远门,这是航海,这个船上有...(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一二一卷) 2003/10/16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121》)
...奉行三皈众戒,不犯威仪。再提升,发菩提心,发菩提心的意思就是用真心,不再用妄想分别执著,用真心。信因果,读大乘,劝导一切众生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这是最高的指导原则。学习菩萨六度四摄,处人用六和敬的纲领,对自己用六度,度自己的悭贪、恶念、瞋恚、懈怠、散乱、愚痴,这是度自己的。遵行普贤十愿,普贤十愿是度他的,化他,也很简单。我们信,我们能理解,我们能奉行,这叫护法。你能信能解不能行,你护法只护一半,你不圆满。一定要具足信解行证,你的护法是圆满的,护自己,护诸佛传统的教学,又护一切众生,这就叫做行菩萨道。由此可知,利他即是自利,自利原来是利他,下手是要自己真学。
自己不认真努力学习,那是假的,说给别人听说得天花乱坠,很难见到效果。为什么?别人听了,人不傻。以前毛主席常讲「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会听其言而观其行。我听你说,然后再看你,你是不是这样做?你说得很好听,天花乱坠,可是你行的又是一套,自私自利。於是什么?於是你讲的东西,人家不相信,你讲的东西,别人在那里打个问号,你在骗我。你为什么会骗人?说老实话,你自己也没有真的懂得。骗人,那个根源,为什么会骗人?骗自己,根源是先骗自己,所谓自欺欺人。自己不欺骗自己,那个人绝对不会欺骗别人;凡是欺骗别人的人,一定先欺骗自己。这成语的意思很深,自欺而后欺人。我们一般人很厌恶欺人之人,但是你不知道究理,如果你要知道究理,原来他自欺,你那个同情怜悯心就生起来,他很可怜,他天天在欺骗自己。
欺骗别人的过失小,欺骗自己的过失大,大在哪里?大在这是严重严重的业障,障碍他开悟,障碍他见性,障碍他明理,甚至於念佛还障碍他往生,所以他自己的损失太大太大了。欺人,人受害不大,又何况人里头有聪明人,不受你欺骗的。人里面有高明的人,不能把所有人都当作糊涂人,那是你自己糊涂,那不是事实。人里面确实有不如你的人,有跟你差不多的人,还有比你高明的人。凡是自欺欺人的人,他不懂得这世间有比他高的人。他狂妄,他自大,认为他是第一,这世间所有一切人都不如他,这是自欺。所以不懂得覆护自己,这是一种说法。另外一种说法,我们把覆护做为两桩事情来解释,行,能讲得通。「覆」对恶业来说的,恶要把它伏住,覆有伏灭的意思,佛家常讲伏烦恼,恶要覆,善要护,这讲法意思也很好。
诸位要知道这种解释,都是在差别阶段里面讲的,不是究竟的意思。《华严?四谛品》是无量四谛,无量四谛好讲,怎么讲都讲得通,怎么讲都是圆满的。所以,我们要用我们现前现阶段真实利益做标准。讲得太高,谈玄说妙,那是法身菩萨的事情,我们根本做不到,那说法就落空了。不要说法身菩萨,就是讲到声闻、缘觉,也不是我们境界,我们也做不到。因此,我们在一块学习,最重要的现前得利益。我今天学了,今天得利益,这才学以致用,这叫真实学问。我们的时间,我们的精力,一丝毫都不浪费。所以不能好高骛远,一定要脚踏实地。
我们今天脚踏的是人道,天道在我们上面,我们希望从人道提升到天道,这是很正常的,升一级。我们在一楼上二楼,这很正常的;我从一楼要上顶楼,这难了,那不是容易事情。现在有电梯,电梯很容易上去,没错,电梯是天才,天才在人间毕竟是少数。从前方东美先生,他老人家告诉我,惠能学不得!惠能之前,没有惠能;惠能之后,也没...(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一三二卷) 2003/11/8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132》)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三四卷
...高兴,拿秤来秤一秤,结果这一秤,天平上一秤,这一卷反而重,他那个满房子恶业的案卷反而轻。阎王当时气就消了,还挺高兴的,卫仲达就向阎王请教了,那一卷是什么善事?阎王告诉他,当时皇帝想兴一个工程,工程浩大,劳民伤财,他上书谏议希望这个工程不要做。这个意见是好意见,这不是为自己是为众生。他说皇帝没听,没接受。阎王讲:你的善心,一念善心效果这么大,如果皇帝要是接受你的意见,你今天不会到这来。所以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道理就在此地。不要以为自己,我自己没有做什么过失,念念为自私自利,念念都是罪过。我们凡夫确实粗心大意,哪里会想到这个事情?
世出世间大圣都教导我们「慎独」,这是真正做功夫。慎独是你一个人没有人看见的时候,心要端正,行要端正。孔夫子教导我们,一个人虽居暗室没有人看到你,依然要像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要想如同十个眼睛在看你,十个手指在指著你,不能不谨慎,不能放逸,现在讲不可以随便。古人慎独的功夫,那真正叫积德。我们有没有在这做?所以古人修养道德表里一如,不是两个人,两个人是里外不一样,外面是装模作样,心口不相应,心行不相应,外面给人看,假的,里面看不得。这样的人就是古人所讲的自欺欺人,凡是欺骗人的一定先自己欺骗自己,自欺,不自欺的人绝对不会欺骗别人,自欺而后才欺人。我们看清凉大师的注解,第一首偈。
「谓了俗即真故,如幻本虚,真不碍俗故,达诸法相,性相无碍,是真通达」,我们先看这一段。这一段是讲前面两句,俗是俗谛,就是法相。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所有相当体即空了不可得,就是法性。所以说了俗即真。相是虚妄的,性是真实的,性是法性,所以相是如幻本虚,虚就是《般若经》上所说的「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但是真不碍俗,也就是说这个空性不碍诸相发挥,诸相发挥不碍自性真空,没有妨碍!为什么没有妨碍?因为相不是真的,相要是真的就有妨碍了,相是幻相,梦幻泡影。它怎么会碍?空与空绝对不会妨碍,空跟有就有妨碍,这个现象就在眼前你有没有能觉察到?我们怎么样?粗心大意,习而不察。譬如这是个相,你说它有还是空?这外面是虚空,如果真的是有,空也是有,相也是有,它在此地就不能动。为什么?你移动,那个虚空不就妨碍了?如果我这个地方这个虚空被它占了,这个杯子移过来,这个虚空应当空那一块,这个地方的虚空应当挤到它里面去了。岂不是这个现象就在眼前吗?我们粗心大意没有发现。所有物体自性空,空跟空不妨碍,所以有不碍空,空不碍有。有是相,幻相,当体即空了不可得,空是真空。...(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一三集) 2004/1/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213》)
...意思。
诸佛如来,老朋友、老同参、老同学,我们有关系、有缘!所以他成就了,看看我们现在有意思想回头,他来了。如果过去没这个关系,没有这个缘,你讲得再好,没兴趣不愿意接触,没缘。缘没成熟亦复如是。心里头迷惑颠倒,没智慧,正觉是破迷开悟。破迷开悟的方法当然是多,所以八万四千法门,中下根性的人大多数从经教开悟。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娑婆世界,文殊菩萨替我们选择法门,他讲到「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此方是指娑婆世界,就是指我们地球上,地球上这些众生根性,六根哪个根性最利?耳根。看未必看懂,听懂了。当然这个世间也有眼根利的,他一看就明白,但是是少数;大多数一听明白,看不明白,听明白。所以这个世界跟观音菩萨有缘,观音菩萨用耳根不是没有道理。观音菩萨,注意听,他修的方法是「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没有真诚、清净、平等、正觉,你决定没有慈悲心,你没有觉悟!真正觉悟的人一定有慈悲心。所以你要是问,觉悟的人是什么样子?觉悟的人是大慈大悲。你就从这五种菩提心去观察有没有觉悟?你去看人,这个人对人有没有真诚?会不会自己欺骗自己?自己欺骗自己是真正的根本烦恼。你想想看他连自己都欺骗,他怎么会不欺骗别人?不自欺的人决定不欺人,这是真理。
所以修行往生,这是在八万四千法门里面,易行道。易行道也不是你想像那么容易,李老师往年常讲一万个念佛人,真正能往生的只有两三个。这什么道理?能够依教奉行的人他才能往生,不能依教奉行的人不能往生,念佛也不能往生。什么教?《无量寿经》一翻开第一句话「遵修普贤大士之德」,这是总纲领,净宗教学的总纲领、总原则要遵修普贤大士之德。普贤大士之德是什么?总纲领就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诸位要知道,这十大愿王里面每一条都圆满具足文殊菩萨的十波罗蜜,条条都具足。你懂吗?你能做到了吗?从哪里下手?就在这一品经里面。佛非常慈悲教我们行门的下手之处善护三业,头一句「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这三句讲的是什么?十善业道,身口意三业,从这里下手。普贤大士之德从这里落实。你看这么清楚,这么明白。你要是果然依教奉行,你肯定往生,真的是祖师所说的万修万人去。你不懂,你根本就没有把这段经文放在心上,你还是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那就是祖师大德讲的,你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念二十万声佛号,喊破喉咙也枉然,你的心行不相应。
所以我们常常看到诸佛菩萨,看到佛像、...(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一八集) 2004/1/8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218》)
...经弘法。法师是陕西人,乡音很重,说话一般人听不懂,於是他请另外一个法师去,代表他到定海县去讲经。讲什么经?《文昌帝君阴骘文》、《太上感应篇》,这我们知道是道教的。佛教的高僧大德,县长请他去讲经,他居然派一个人去讲道教的。我看到这个记载是百思莫解,怎么会这种情形?他为什么不请人去讲《弥陀经》?为什么不去讲《普门品》,这拜观音菩萨的人很多?多少年以后才参悟,因果教育比什么都重要。
佛法太深,真正能够理解契入的人那是要有善根,真的要上根、中根的人。那下根人多,怎么办?因果教育。讲因果报应,种善因得善果,造不善的因,你有恶报,让大家心里能够警惕,应机说法,这就是此地讲的「又知其欲解」。印光大师知道这个时代人的欲望,他所了解的是些什么。一切烦恼习气,大师清楚明了,也知道去来今。这就不是普通人,就是知道这些人过去生,现在生,未来生,「所有诸心行」,他通达明了。所以他能够应机说法,他能够收到教学的成果,精力时间没有白费,这不能不懂。末后这一首。
「了达一切行,无来亦无去,既知其行已,为说无上法」。这是真正调彼难调,但是这里头有智慧、有次第、有善巧、有方便。首先是一个真诚的态度,我们常讲不自欺不欺人,取得学习人的信心,这一点最重要。夫子他所以能够成就,这个教学的效果,你看他老人家的德行,这是学生们说的,夫子有五德,温良恭俭让;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就叫人服。释迦牟尼佛一生表现的是六度四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爱语、利行、同事,人怎么能不服,怎么能不尊敬你,你说的话哪有不相信!世出世间圣人,你们仔细想一想,没有一个不具备十善,身确实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不瞋、不痴,孔老夫子做到,释迦牟尼佛也做到,这是德行的根本。
自知知人,再推广知一切众生,然后你才有智慧,才有善巧方便,因材施教。应以什么方法教人就用什么方法。印光大师早年用《感应篇》、用《阴骘文》,教化定海县的老百姓,他没有分别那是道教的,不是佛教的,没有这种执著,没有这种分别。只知道在第一个阶层要人断恶修善,这种教材一般人容易接受,容易理解,有次第,有顺序,慢慢的把他提升。我们学佛,老师也是用这个方法谆谆善诱,把我们的境界一年一年向上提升。要是一开头就给我们讲《华严》、《法华》,我们听不懂,我们会拒绝、会排斥,为什么?没兴趣。所以我跟李老师学教,第一部学...(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三一卷) 2004/3/2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231》)
...么要怀疑人?我为什么要拒绝人?我为什么要跟人对立?多想想,多去思惟。想通、想明白了,人是个社会动物,不能离开社会群体,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这多美好!我常说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关怀,互相信赖,互助合作,你说这个社会多美好。有矛盾,这是不能够避免的,矛盾希望能化解;有意见,意见希望能调和;有利害,利害希望能折衷。冲突自然就化解,和平才能落实。如果每一个人坚持自己的成见,一步都不能退让,那最后这矛盾加深,它的结果一定是冲突。这就是现在社会里面所讲的竞争、斗争、战争。这种结果是两败俱伤,自他都不利。
所以安稳处、无怖畏处是人造成的,不是神给我们的,这是真理。儒释道三家也都是这样说法,三家都讲因果,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则一定感得恶报。三教都教导我们要修纯净纯善,这样才能够远离恐怖,这个经上讲怖畏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恐怖,远离恐怖得到真正的安稳快乐。所以诸佛如来、诸大菩萨为我们示现大般涅盘。这是第三个意思,也正是我们现前社会的需要。涅盘的意义前面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你把前面我所说的跟刚才我所讲的对比一下,你就明白。知道我们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工作,怎样做人。这一生在这个世间上做一个好人,好人绝不自欺,不欺骗自己,好人绝不欺骗别人;好人有前后眼,就是好人知道因果报应的道理与事实真相;好人的德行往上升,不会向下堕落。所以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顺境逆境、善缘恶缘,缘是人事环境,无不是增长自己的德行智慧,成就自己的道业学业。那个道业就是这经上讲的大菩提大涅盘。
契入境界,不要说契入很多,这我常讲契入少分,你在今天这个地球上,你就没有恐怖,你就得大安稳。世界虽然有很大的灾难,你契入境界就不受,这是事实。学佛、学儒、学道或者修学其他的宗教,真正契入不受这个灾难。这灾难有没有?会不会遇到?可能有,可能遇到,但是不受。这个意思很深很广,是真实不是虚妄的。我们再看第四句,第四个意思。
「以诸人天,乐著色身,为现色身,是无常法。令其愿住净法身故」。这一句的意思好,也就是说明我刚才讲的,为什么契入境界少分,在这个动乱不安的世界(许多人讲这个世界末日),你不会受灾难?你的身、你的居处安稳安乐。这一句讲得清楚、讲得明白。以是所以、是因为。因为世间人,不但世间人,把天也包括在其中,天里面特别是欲界天,连色界天还不肯舍身,他还有色身,他有宫殿,他有居住的环境。色界以下的诸天,人民乐著色身。著是...(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三四卷) 2004/3/24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234》)
...好,「四翻色身无常,法身为常」。这是我们一定要懂,色身就是我们现前这个身,我们现前这个身是无常的;这法身是常,法身永远存在,法身不生不灭。「故晋经云」,这个晋经是《六十华严》,《华严》在中国是三次翻译,最早的是东晋时代所翻,我们就称晋经,就是《六十华严》里头所说的。「令求常住净法身故」。佛、法身菩萨为我们示现,教导我们,我们应当把这个色身舍掉。这个舍不是丢掉的意思,就是不要执著,不要分别执著这个身体,也不要分别执著我所有的。为什么?这都是虚妄的,你这个分别执著就冤枉,自找苦吃。
我们有这个色身,我现在好像有家庭、有事业,这不照顾行吗?不照顾,行。为什么?你要懂得因果的道理,你就晓得。懂得因果道理的人,心是定的。他命里头有钱有财富,到时候真的自己来;命里头有是因,因要有缘,果报就现前。那个缘随便你干什么,你干哪一个行业,他都赚钱,他命里有;命里没有,干什么都赚不到钱,只有赔本,赚不到钱,这个道理要懂。所以人懂得因果道理,他心是安定的,定生慧,他有智慧,他不妄求。如果说是我想种种方法来求利,我真的发大财,那不是把你这个因果破坏掉了吗?
现在人不懂得因果道理,起心动念都不善,总是自欺欺人,损人利己。损人怎么会利己?损人害自己。譬如我命运里头有一百亿的财富,命里有,这一生决定会现前;可是我起心动念都不良,我总是坑别人,自己在当中图暴利,得到没有?得到了,得到不少。也许得到只有三十亿、五十亿,我自己觉得很了不起,其实命里有一百亿,因为用心不善,打折扣,打了对折。你要是以善心善意去做,你所得的利益是百亿。如果善心善愿又能够帮助些苦难众生,你可能得两百亿。非常可惜,世间人不晓得事实真相。晓得事实真相,人人都是以仁慈的心,都是以好心来求利,那是你命中百分之百的现前。再有善心善愿,大慈悲心救苦救难,那你这个命里面所有的加倍。
所以我劝学佛的同修,刚刚进佛门,我教他念什么?念《了凡四训》。我常讲初学佛的人先把《了凡四训》念三百遍,我是教你念一年,一天念一遍,三百六十五天你念三百六十五遍。因果道理真的明白,然后学佛你会得力,功夫得力。你没有这个基础,你不相信因果报应,你还有恶念,你还想占别人便宜,损自己的德,损自己的果报,大错特错。使你自己过去生中所修的这个善福,不能圆满现前,总是打很大的折扣,你冤枉不冤枉?
真正有福的人,有智的人,什么都不想,什么事情自自然然就...(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三四卷) 2004/3/24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234》)
...,记忆力不好,修学一段时期之后,记忆力转好了,人转聪明了,处事待人接物也灵活了,这是功夫得力的现象。在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虽然没有学,自自然然合规矩,这个不可思议,没有人教你。古来高僧大德,这种禀赋的人不少,他怎么成就的?就是专心,所谓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遇到一个好老师,指点他一个法门,他能守得住,他能够不怀疑,久久自然契入。
所以,我们今天在根性上比不上古人的地方,我们的怀疑太多,这不是好事情,对於自己修行,决定有障碍。古人不怀疑,老师指定的,他就相信。我们今天是怀疑,一定要老师一样一样解释清楚,我们的疑虑无量无边,老师花两百年的时间,也没有办法把我们的疑问解答完,你说你还能成就吗?到你心定了,智慧开了,所有疑问都化解,你统统都明白了,这是什么?这就属於善根。多疑的人没善根,我们常常说不老实,老实的人没有疑问,老实的人肯定有成就。这个话我也说得很多,也有很多人错会意思,他真的不老实,真的有疑问,因为听我这样一讲,他有疑问也不来问了,这在修学态度上讲也是错误。有疑一定要问,不问怎么样?不问障碍你修行,障碍你的定慧,你应当要问。不能够说装老实,你看看你的心就不诚实了,文非饰过,自欺欺人,这样的人怎么会有成就!
世出世间法无论修学哪个法门,成就的根就是诚,真诚。人只要有真诚,无论修什么法门,没有不成就的,这是世出世间成功的秘诀;你的成就大小,确确实实跟你的诚敬心成正比例。不怕魔障,我们说得清楚一点,不怕嫉妒,不怕毁谤,不怕破坏,真诚,什么人都破不了你。谁能破自己?你自己破自己,那就没办法。你一起了怀疑心,那就完了,你真诚失掉了,魔得其便。真诚心,魔对你一点办法都没有,用尽方法手段,你老人家如如不动,一丝毫影响都没有。释迦牟尼佛示现给我们看,示现成佛的时候,八相成道里头有降魔,释迦牟尼佛用什么降魔?永远保持真诚、清净、平等。无论什么境界,顺境、逆境的时候如如不动,显示出一片慈悲,无尽的智慧,魔到最后投降了,反过来给释迦牟尼佛做护法神。这就是我们常讲感化,把这些魔王外道感化了,他真正回过头来,向释迦牟尼佛学习,拜佛做老师,为佛的好弟子,接受佛的教诲。感化!
在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佛,在中国也有出了一个人,我们历史上称为大圣人,舜王,尧舜。我们在历史上,看历史上对於舜的记载,舜就是真诚感化,他不是用言教,他用身教。他处的环境,那是很恶劣的环境,他自己母亲过世...(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五一卷) 2004/4/10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251》)
...因果循环,所以转变、相续、循环永远不中断,不空是讲这三个现象,因果这三个现象不空。
你明白这个道理,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然会收敛,自然会谨慎。这是凡夫位上,我们讲修行,真正修行修什么?就修这个。真正修行,这不仅是佛教,所有一切宗教修什么?忏悔,改过自新,就修这个。所以我常常勉励同学,这话不知道讲多少遍,可是怎样?真能听得进去的人很少,太少太少,一万个人当中难得有一个。纵然跟在我身边听了十几年的都没懂,我怎么知道他没懂?他没有做到;他要做到了,他真懂,懂了一定会做到,做不到,没听懂。儒佛、一切古今中外的圣贤教我们,最高的原理原则都一样,真诚、仁爱。我们有没有做到?没做到,没做到就是你没懂。
这一次我跟印尼国家宗教访问团去访问梵谛冈,我送教宗四个字,诚、爱、谦、和,我送他四个字;真诚、博爱、谦虚、和睦。这四个字我常讲,但是我讲的这里头没有爱,我讲的是诚敬谦和。因为爱,教宗常常讲爱,所以我把敬换成爱,送他这四个字,做个匾额送给他。这四个字重要!佛这样教我们,菩萨、祖师大德统统都是这样教我们,我们有没有做到?诚,真诚,决定不欺骗自己,不欺骗别人。欺骗别人,这个人肯定自己欺骗自己,自欺而后就欺人。不欺骗自己的,决定不会欺骗别人,世出世间一切法从这里修起。我们还有事情不敢告诉人,隐瞒别人,这就是自欺欺人。这种心态你学佛,你就是天天听我讲经,你还是不得其门而入。你有没有学到东西?没学到,如果你聪明伶俐,你所学到的是语言,义理你完全不懂,你没有契入。印光大师说得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一分诚敬,你读或者来听,你能够契入一分;十分诚敬,你能够契入十分;换句话说,你能得十分受用。你没诚敬,当然不得受用。
所以在我们到图文巴之后,在这三年当中,我是多少次的提醒同学们,我们这一生当中要想真正有成就,从哪里里学起?从《弟子规》。千万不要把这小册子看轻了,那你就是完全不认识。这个小册子是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根本,好像我们盖一栋大楼一样,《弟子规》是什么?是里面的骨架。你没有这个骨架,什么都搞不成功,世出世间所有一切学术都是这骨架里面的装饰,这是基本的结构,头一句就是孝亲尊师。
佛陀教我们修学的基本「净业三福」,佛讲得很好,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所以我们在澳洲建立净宗学院,我们的修学总纲领就是净业三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第一条;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为人演说」。这是我们的总纲领,千经万论不离...(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六九卷) 2004/05/24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269》)
...讲这是他戒定慧的功德成就。
学佛之后,我们才晓得,这种成就也是一切众生都有,我们的成就被自己破坏,被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破坏了、烦恼习气破坏了。所以烦恼习气不能不远离,然后你才真正成就「智慧无等,法无边」,这是我们向往的,这句话说的是如来果地上的,我们应当学,应当知道,这一句是我们的性德。现在性德迷失了,我们用修行的方法,用修德来恢复我们的性德。如果你要是不了解、不明白,你从哪里修起?所以今天真正讲到修行的起步,我还是要强调《弟子规》。为什么我不强调戒律?《弟子规》是戒律的基础。为什么今天你持戒这么难?不要说那个,十善、五戒你都没办法做到,你都感觉到困难,原因是你没有基础,《弟子规》才是真实的基础。
你会常常感到我缘不好,一般讲我运气不好、命不好,遇不到真正善知识,遇不到好的同参道友,遇不到好的学习环境。实在讲,说这个话不能说不对,也不能说全对。为什么?都能改善,改善是你自己真诚心的感应。你自己心不真不诚,所以你感应不到。我自己这一生有这么一点点小成就,就是得力於从小在家里父母长辈教导,有个诚、有个敬。所以我亲近善知识的时候,用什么?真诚恭敬,其他的没有,就是这么一点诚敬,不自欺,不欺人,老师肯教我,我真肯学,老师教导,我一定要落实,自己的过失,天天去发现;发现过失就是觉悟,把过失改正过来,真修!现在时间到了,我们这个小时只讲了这一句,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够认真努力来学习。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七一卷) 2004/7/1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271
诸位同学,请看「光明觉品」,光照一亿界,偈颂第一首,我们将经文念一遍:
【智慧无等法无边。超诸有海到彼岸。寿量光明悉无比。此功德者方便力。】
这四句偈,第一句里面含著两个意思,一个是「智超下位」,第二是「证法无边」,上面介绍过了。现在我们从第二句开始,『超诸有海到彼岸』,这一句里头也有两个意思,第一个就是「超诸有海」,第二是「到彼岸」。这个「诸有」是说的九法界,九法界里面包括六道,通常我们讲三有。「有」是什么意思?有了业因。有业因,这个因遇到缘,果报就现前,世出世间法都离不开因果的定律,这个事实我们学佛的同学不能不知道。佛法也不离因果,所以《金刚经》上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为什么法要舍?
诸佛如来大慈大悲,应化示现在九法界,这个诸位要知道,示现在九法界...(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六九卷) 2004/05/24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269》)
...此,他来接受佛的教育,三皈五戒十善轻而易举,一点都不费力;而且能理解、能认同,觉得佛讲的是对的,应该要做的,决定没有疑惑。功夫的浅深,实实在在讲,跟他认知的广狭决定成正比例。这个认知要广要深,你功夫就深了,你做得圆满。这桩事情实在讲随著你的年龄不断向上提升,给诸位说,提升《弟子规》的认知,到七十、八十恍然大悟,你才知道那个小册子里头几句话妙不可言,人生的妙宝。那个悟入境界就是《华严经》上讲的信、解、行、证,你证入了、证得了。
我今天劝导我们同学,无数次的劝告,要重视基本的戒律。三皈,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五戒十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能离开这个标准。《弟子规》里头有戒、有威仪,我们能从这上奠定基础,这出家人学《沙弥律仪》没有问题,你真的能做到。《沙弥律仪》能做到,你才是真正出家弟子;《沙弥律仪》做不到,那你是出了家,穿上这个衣服冒充出家人,不是真的是假的,假的就有罪。所以这个衣穿一天就造一天罪,穿一年就造一年罪,为什么?假的不是真的。一般在佛前面传授三皈五戒、菩萨戒,乃至於三坛大戒,都是形式,这要知道。形式是需要,但是形式里头有实质;只有形式没有实质,那就是假的,假的就是自欺欺人,自己欺骗自己、欺骗社会、欺骗信徒、欺骗诸佛菩萨。你想想,就是这个罪条是不是阿鼻地狱?
我们今天许多人麻木了,我们读《净土圣贤录》、读《往生传》,读到莹珂,宋朝莹珂,我们就很深很深的感触。那莹珂比我们有善根,他知道他自己出家,天天在造罪业,肯定自己将来必定堕地狱,生起大恐怖。这才真正放下万缘,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三天三夜把阿弥陀佛求来了。佛告诉他:你寿命还有十年,这十年当中好好修行,你临命终时佛来接引。他真的是有善根,十年寿命不要了,我现在就走,为什么?劣根性太重,我再活十年不知道又造多少罪业,禁不起诱惑,敌不过烦恼,所以他不要寿命。佛很慈悲,佛就答应了,佛说三天之后来接引你。这是念佛三天,三天之后他真的往生了,他也没生病。这个例子给我们最好的模范,我们如果不学他,将来麻烦可大!
近代,倓虚老法师常常提到的谛闲老法师那个念佛的徒弟,锅漏匠。这故事大家都知道,他在香港讲经讲了不少次,我是从录音带上听到,听了我非常受感动。还有他讲早年极乐寺的修无师,念佛往生的,都是我们最好的榜样。锅漏匠、修无法师都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没出家之前都是做粗活的,吃过苦头,吃过大苦头,才知道...(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三0四卷) 2004/8/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304》)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三五卷
...识有计较,第六意识有度量。那我们想想,我们学佛这么多年,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工作里头能修行,生活里面能修行,处事待人接物没有一样不是修行、不是用功地方,就是你不会!见到这个人我喜欢他,见到那个人我讨厌,你用的什么功?你什么功夫都没有,这个要知道。
为什么我们学佛学这么多年,常常有人感叹功夫不得力?人家真有功夫的人年年烦恼轻、智慧长,我们怎么样?我们年年智慧没有了,烦恼长,就是完全颠倒了,错用了功。以为我每天念多少佛,读多少经,磕多少头,这就是功了,错了,这不是的。为什么?你天天搞这个,这都是妄想分别执著,你的功在哪里?你的德在哪里?搞来搞去把佛法当作轮回业来造,我们不说修,造业!
早晚课诵,这是我早年的时候常说,劝勉大家,为什么?能说不能行。我说得很明白,早课是提醒自己,我今天一天要遵守佛陀的教诲,不可以违背。晚课是反省,今天有没有做错?有没有依照佛菩萨教诲去生活、去工作、去待人接物?这早晚课功德不可思议。如果早晚课都是形式,与我的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都不相干,都用不上,那这个早晚课不就变成欺骗佛菩萨!早晨做早课骗他一次,晚上做晚课又骗他一次,这成什么话!这是造罪业,自欺欺人,欺骗佛菩萨。
《朝暮课诵》里面,《心经》是教你提起观照,就是教你看破,你每天做功课的时候,你今天一天有没有看破?三皈依是教你放下,皈依佛是觉而不迷,皈依法是正而不邪,皈依僧是净而不染。每天早晚一定要念三皈依,那么我今天一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有没有跟觉正净相应?有跟觉正净相应,真的三皈。如果还是迷邪染相应,那你这个三皈不是白念了吗?其他如忏除业障,《忏悔文》,你是不是真的忏悔?念了之后还是一样犯错,还是一样造孽,这就是功夫不得力,这就是古人所讲的「地狱门前僧道多」,道理在此地。
所以学佛没有别的,要真干!不能干假的,干真的是真有功德。功是讲的功夫,德是讲你的收获。真干,照相宗来讲就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分别执著在减少,一年比一年少,一月比一月少,一天比一天少,功夫是进展很快!你得的是什么?烦恼轻、智慧长。只要烦恼减一分,智慧就长一分;烦恼减二分,智慧就长二分。什么是烦恼?分别是烦恼,执著是烦恼。换句话说,执著减一分,平等性智现一分,智慧;分别减一分,妙观察智长一分。你们想想这个味道。
智慧增长,你的德行就增长,再跟诸位说,你的相好,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福报,你的福报...(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三六二卷) 2005/2/22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362》)
...所修的都忘掉了。如果说你的福报大,你又遇不到善知识,你的福报享尽了,没有不堕落的,佛门叫三世怨。总而言之,持戒、利生、修福,非常重要。记住,天天要听经,天天要读经、要念佛,求生净土。好,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著看文殊菩萨问法首菩萨,随惑最后的两种。
【随诳。随谄。势力所转。无有离心。能受持法。何故复於心行之内起诸烦恼。】
『随诳,随谄』,清凉大师有简单的注解,诳是「不解言解」,谄是「废法逐情」。这个全都是受持正法连带(随就是连带的意思)他会生这么多的烦恼。「不解言解」,在佛门里面称为增上慢,大妄语,这个罪很重。孔子教导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才真正是个做学问的人,有修养的人。不是要顾全自己的面子,有很多不知道的,人家要问了,我们答不出来,好像觉得没有面子,这个错误的。学问之道深广无际,除了如来,谁能够完全知道?全知全能只有佛一个。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知之还不究竟,还不够彻底,何况我们在初学,哪能够尽知?所以,不知就老实说我不知道,人家不会看不起,反而对你尊重,你这个人诚实,不欺骗人。不知言知,不解言解,这是自欺欺人,犯了很大的过失,怕自己没有面子,结果自己真的是没面子。圣人教给我们,我们一定要懂,一定要认真去学习。
末后这个「谄」是废法逐情,这就是我们现在佛门里面常常讲的人情佛事。为了人情,可以违背佛菩萨的教诲,可以违背经典里面所说的原理原则,怎么不堕落?诸位要晓得,就像佛在《楞严经》里面所说的,佛讲了两个字,一个是智,一个是情,情重的往下堕落,智深的往上提升。经上的文字是情跟想,情愈淡愈往上升,情愈重愈往下堕落。纯情,没有想(想,我们讲理智大家好懂,感情跟理智),一点理智都没有,完全是感情,地狱道;九分情,一分智(我说智,大家好懂一点,理智),九分感情,一分理智,饿鬼道;三分智,七分情,畜生道。大概人道,情跟智是一半一半;如果理智比感情高,四分感情,六分理智,欲界天去了;两分感情,八分理智,色界天去了。
法不能废弃,法废弃,完全感情用事,麻烦可就大了。情统指前面贪瞋痴慢,一直到嫉妒、悭贪、诳妄,都是属於情;通常我们用两个字,情执,执是执著。这是六道三途的业因,不能不放下,不能不舍弃。佛法里面教我们看破、放下,看破,了解事实真相,情执要放下,决定害人。可是世间人迷於情执的人多...(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0六卷) 2005/7/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06》)
...得多,你自己没有去做,没有修行的功夫,你所说的全是别人的,不是你自性的。佛的意思不是这样的,佛的意思是教我们读经,教我们听经。读经、听经都要懂得回归自性,读经、诵经都要懂得随文入观,听经,随著音声入观;看经,随著文字入观。观是观行位,天台大师讲的六即,你看从名字入观行,随文入观。那我们今天只有名字,没有观行,你怎么能得利益?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的原则。所以我们怎么学都得不到利益,原因在此地。
入观行位就有受用,我们念佛,这个讲净土宗,净土宗的观行位就是一般讲的功夫成片,是属於观行位。功夫成片在其他宗里面,不能了生死,出不了三界,为什么?你功夫不够。要到什么?再提升,到相似位,你才能出六道轮回,观行位出不了六道轮回。但是在净土宗,观行位就起很大作用,为什么?带业往生,观行位生凡圣同居土;如果是相似位,那生方便有余土;分证位,生实报庄严土,能往生!净土的殊胜就在此地,这是其他法门不能相比的。所以它叫门余大道,那个门就是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都要断惑证真,没有带业的,唯独这个法门可以带业。
说老实话,我们今天不修带业,要真正说把烦恼断尽,决定没有指望。我们自己不能够诳妄,不能够自欺欺人,烦恼真的断不了。我们的能力,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理智把烦恼控制住,伏住,这叫观行位。我有能力伏住,无论在什么状况之下烦恼不起作用,真的就是所谓「八风吹不动」。八风吹不动这个功夫是观行位,不是很高的,是起码的。他真的有点功夫,在一切境界里头,他不动心了,真的把烦恼伏住,这才能往生,有把握往生。上品,凡圣同居土有三辈九品,上辈的三品,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给诸位说,生死自在。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想多住几年也行,不碍事,得这个自在,凡圣同居土,观行位的,所以说人人可以做得到。
别人能做到,我为什么不能做到?做不到是什么?做不到是情执太重,你不肯放下,毛病在自己,就是这服药你不服,你把它丢掉。成功的人他服了,有断,他真的断了,佛叫他断他就断。受持正法不能得正法利益的,还生烦恼,就是药他没吃,烦恼习气他不断,这不是一生的问题。这就是你受持正法,这不是释迦牟尼佛的问题,不是佛菩萨的问题,问题在你自己,你不干就是不服。那么我们学佛,真的是随顺佛菩萨教诲。我们在行门,真正在功夫上,在二十多年前我们就提出了五个科目,不能太多,多了记不住,没用处。我这五个科目提出来,当时在美国洛杉矶的...(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0六卷) 2005/7/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06》)
...不能不懂,绝对不可以有嫉妒。要知道嫉妒烦恼给我们带来的苦难非常严重,障碍自己的善事,障碍别人的善事,哪里会有好果报?
第四个比喻「随谄,数他德故」。谄媚,赞叹别人的德行,自己不能够效法,自己不得受用,这些毛病都是我们自己受持正法而不能成就的原因。第五个比喻「随瞋及忿」,忿怒、瞋恚,王子饥寒喻,「违王之法」。此地这个王,法王,佛菩萨的教诲,我们也赞叹;甚至於像现在所说的,我们也讲经说法劝别人,自己没有依教奉行。别人如果真的明白了,依教奉行,超过说法的人,说法的人是凡夫,听法的人证果了,这个自古以来有,正是所谓善学超过善教的。中国世俗有个谚语说,状元他的老师是个秀才,没有听说秀才的老师是状元。你们想想这个话的味道,所谓是「青出於蓝而胜於蓝」。你要懂得这个道理,你就晓得,说法的人虽然不高明,他能说不能行,听法的人能说能行就得大利益;他说的法没错,我们就可以依教奉行,自己得利益。如果我们说,「他自己说到做不到,算了,不要听他的」,损失是自己。这也正是文殊勉励善财的意义。
第六个比喻是「随覆」,覆是什么?自己有过失隐瞒,不知道发露忏悔。清凉说「若掩耳盗铃,欲人不闻故」,这个话是什么?自欺欺人。掩耳盗铃是自欺,希望别人不知道,别人听不到,这是欺人。自欺欺人怎么会成就?统统都是说这一生遇到正法的这些人而不能成就,所犯的这些毛病。下面第七个比喻「随痴,盲无见故」。自己愚痴,愚痴没有智慧,所以在比喻里面第六是聋人奏音乐,第七是盲人画画,这前面我们都读过了,这属於愚痴。佛法,受持正法,烦恼轻智慧长,这是正道;受持正法反而增长愚痴,错了,智慧不开。像这些地方,我们在平常要常常检点、常常反省有没有这些过失,真的是有则改之,无则嘉勉。
这种毛病习气很深,我们讲得粗、讲得浅。你看看文殊菩萨在第七信位的法首菩萨,在这个地方提出这些问题。换句话说,七信位的菩萨还有这些问题,只要有这些问题他怎么能向上提升?是不是真有这些问题?我们肯定有,有他怎么能做菩萨?他有的是习气,他断的是现行,他要不断这些烦恼,他怎么能够证得七信位?这是见思烦恼,见思烦恼在七信位都断了。这是佛在经上告诉我们,阿罗汉果已经断了,虽断了习气还在,所以这个地方讲的全是习气。这个现行跟习气是不太好讲,古大德有个比喻,他是用酒做比喻,酒瓶,盛酒的,酒倒干净了,瓶子里头擦得很干净,确实一滴酒都没有了,那个酒就比喻现行,这烦恼没有了,闻闻还有味道,那个味道就叫习气。诸位从这个比喻上你去想,...(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一三卷) 2005/7/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13》)
...品无明,证一分法身,那一品无明就断尽。无明断尽,习气还有,习气有厚薄不相同,分四十一个等级,到妙觉,无明习气也断干净了,是这个意思。这样的诸佛如来不知道有多少,肯定比九法界众生多,不会比九法界众生少。所以我们前面讲过,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你瞒得过谁?你瞒六道里面的愚痴众生,他不知道;六道里面有一点修行功夫的众生,你就瞒不了,何况诸佛菩萨?我们在《无量寿经》上看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具足六通,天眼洞视,天耳彻听,他心遍知。他心遍知,别人起心动念他都知道,何况你的言语造作?所以问题是你能骗得了谁?
了解这种事实真相,人虽然独居在一个房间里头,俨然有如「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不但不敢轻举妄动,连个妄念都不敢打,诸佛菩萨都在看著。天龙鬼神可以欺骗,诸佛菩萨骗不了,而实实在在讲,鬼神也骗不了。你看看《俞净意先生遇灶神记》,你看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灶神是属於鬼神,俞净意先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己感觉得没有过失,都做得很对。灶神知道他还有善根,问题是不知道自己的过失。灶神现身来开导他,把他一生所想的、所做的,「你是假的,是虚伪的,不是真的,你虽然有好心,可是你所作所为是自欺欺人,所以你得罪众生,得罪上天」。他听这一番开示之后,重新反省,才知道真的自己没有诚意,改过自新。他改过的勇猛超过了凡先生,他跟了凡先生是同时代的人。我在讲《了凡四训》的时候提到他这桩事情,他好像比了凡先生大个十一、二岁。那个改过自新的勇猛精进超过袁了凡,果报也超过袁了凡,很不可思议。这两个人的榜样,我们要看清楚、看明白了。现在《俞净意遇灶神记》好像也有同修发心要把它拍成连续剧,好,我非常赞成。可以跟《了凡四训》同时流通,让一切大众真正从这个地方认识因果的理论与事实真相,我们就能够回头是岸,我们就能够改造命运。
我在没有学佛之前,认识朱镜宙老先生,我那个时候二十六岁,他老人家好像是六十九岁我认识他的。他送我一本《了凡四训》,我拿到之后,看得很欢喜,好像在一个月当中看了十几遍。我总共看了三十遍,大概用的是二、三个月的时间,从头到尾看三十遍,非常受感动。看到了凡先生在没有遇到云谷禅师之前犯的那些过失,我统统都有,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我的福报没他大,我的书念得没他多,他还有个秀才的身分,我连这个都没有。所以很感动,改过自新,弥补过去所造的这些罪业。这些书真的是大有好处。
一九...(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五六卷) 2005/1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56》)
...想出三界六道的家,那你就要晓得三界六道是怎么形成?我们现在修净土法门,希望这一生当中能真正脱离六道,往生净土,你就要记住古人这两句话,「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你要把爱欲舍掉,一心念佛。念不一不能生净土,这是出三界家。
后面还有个家很难出,无明家。无明家出去,你就出十法界。你看断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出十法界。所以无明家就是十法界,比六道要大,六道超越,一般讲这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你在这些地位上,没有出十法界。所以最后那个家,那个大家,十法界,那要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脱离十法界到一真法界去。生到华藏,生到极乐,那都是出了十法界。你看家,家有这四种,你清不清楚你是出哪个家?最重要是后面这三种,重要!前面这个田宅家不重要。
出也有四种,第一个是身出心没出。身出,真的你离开你家庭,父母妻子儿女你跟他离开,你到寺院里面去住,现出家相,可是心里面念念五欲六尘、名闻利养没有放下,还是搞的这些,那你就是心没出。身出心没出,你的障碍就大,不但没有解脱, |
|
|
|
|
|
|
|
你造的罪业也就重。这是古大德所说的口诵不能行。念经念佛,会念做不到,表面上装一个善人的样子,不是真善,说得不好听一点,自欺欺人。人可以欺骗,欺骗不了佛菩萨,欺骗不了鬼神,有没有想到?身出心不出,你要真正了解,搞清楚、搞明白,不敢出家,谁愿意造这么重的罪业?
第二种心出身不出,就像维摩居士一样。在家学佛这些大德,虽然在家,他对於家没有丝毫留恋,他的心行跟佛菩萨没有两样。在家居士在家修行,无论修哪个法门,学教,学禅,学密,念佛,统统有成就。在家成就是不是比出家人差一点?没有,平等的。我们在《无量寿经》里面看到,这一开头列的上首,上首表法,在家居士的上首,「贤护等十六正士」,全是等觉菩萨,他们证得的地位跟文殊普贤、观音势至是平等的。在上首里面居然有十六位之多,这个含义很深,在家人能成佛、能成菩萨,所以心他真出,心出身不出,这第二种。
第三种身心都出,身心俱出,这是真正像释迦牟尼佛示现的,历代祖师大德给我们示现的,身心俱出,身出家,心也出家。确实是玄奘大师所说的「远绍如来,近光大法」,以出家人的身分续佛慧命,弘法利生。第四种是身心都不出,指哪一类人?不是指外面一般人,不是,在家居士。在家学佛有名无实,身没有出家,心里面一天到晚还是世俗,没有道心,这是身心都不出,就是在家学佛没有成就,身心都不出。出...(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五0六卷) 2006/1/1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506》)
...他会念,什么意思不懂。自己以为信,这不行,这是最怕的。你要不信,慢慢还可以引导你来信。你自己以为信,佛都没法子教你,为什么?佛讲信,我已经信了,我都皈依了,我受戒了,我都出家了,我怎么没有信?佛对你都无可奈何。
所以我出了家、受了戒之后,去看李老师。还没进门,我在门外,他在里面看到我就指著我,你要信佛,你要信佛,说了好多声,说的声音好大。我进到里面去,我也糊涂了,我要是不信佛,我为什么跟你学那么多年?我要不信佛,为什么出家?我要不信佛,为什么受戒?这是我的疑惑。他让我坐下来听他解释,这才恍然大悟。什么叫信?没有做到的不是信,你没有相信,做到之后才是信,我明白了。那就不要说别的,三皈五戒十善做到没有?没有做到就是不信,你那个信是假信,我们一般讲迷信。什么叫迷信?虽然信,你还是迷,这叫迷信,对信真正的意义你不懂。佛法里面讲体相用,体相用你都不知道,你这个信当然是迷信,十足的迷信,它所起的作用还是搞六道轮回。如果这个信你真搞清楚、搞明白了,信了决定会落实,信了绝对不会欺骗自己,欺骗自己的人能称得上信吗?欺骗自己而后才会欺骗别人,一个不欺骗自己的人决定不会欺骗别人,凡是欺骗别人的人一定先自欺。我们真的要明白这个道理,才知道信这个字重要。
一般习俗,受戒之后回去要拜老师。我去拜老师,老师就给我这番开示,好!我非常感谢,这个开示就是老师给我真正的礼物。我受戒了,我自己也清楚受戒做不到,为什么还要去受?弘一大师教导的。我跟他老人家没见过面,我读过他的书,在台湾有单行本,弘一大师的《讲演集》,里面有一篇讲受戒。为什么要去受戒?受戒是你在学戒律,你一定要自己知道受戒是有名无实,不能得戒。但是受戒之后去学戒就方便,因为你不受戒,你看出家人的戒本、戒律,人家会毁谤,会有嫌疑。受了戒之后再去学戒,学到一条你就得到一条,学到两条就得到两条,这是章嘉大师教我的,所以信为能入。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二二卷) 2006/8/3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22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贤首品第十二」,第二大段略示胜能,偈颂第三首,我们还是从第一句念:
【信能惠施心无吝。信能欢喜入佛法。信能增长智功德。信能必到如来地。】
昨天讲到第六句,今天我们从『信能增长智功德』这句看起。同学们必须要知道功德跟福德...(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二一卷) 2006/8/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21》)
...是虚幻的,它是梦幻泡影,你把这个东西放在心里头,那就糟了,真的放在心里面,你就迷了,你就起了分别执著,不要把这放在心上。
要把什么放在心上?「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你学哪部经,哪部经典就教你方法。我们修净土,净土三经里面教我们的方法,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各个宗派不相同,律宗里面严持戒律放在心上。一般普通来讲,最高的指导原则,持戒、修定放在心上,开慧不必理它,定到一定的程度,智慧就开了。你要想修定,教下讲的止观,止观就是定,没有戒不行。现在修行人为什么不能成就?戒没有了。戒没有就没有定,定没有就没有慧,你肯定是起心动念生烦恼不生智慧。念佛法门还是要持戒,持戒念佛,你念佛功夫才得力;没有戒,虽念佛,功夫不得力。古人说的话说得好,「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没有戒。心不散乱是摄心,那是定,定从哪里来的?定从持戒来的,佛家祖师教后人持戒念佛。
功夫真正得力,清净心现前了,菩提心才生得出来。所以这一句是发心住,就是「则能发起菩提心」,这是发心住。发心住,你心住在哪里?住在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大乘,对自己、对众生、对万物,就是一个真诚的心,真则不假,诚则不欺,不自欺,不欺人,不欺一切众生,这是真诚心。我们常讲这是菩提心的体,起的作用是清净心,自己身心清净,一尘不染。怎么清净?放下了!你不放下,你怎么能得清净?你还有骄慢,还有自欺欺人,你心怎么会平等?你怎么能开智慧?智慧不开,你怎么可能有慈悲心?
慈悲是舍己为人,你的自私自利念头舍不掉,起心动念是我的利益,这个麻烦大了。什么时候我们学会了,起心动念众生的利益、别人的利益、社会的利益,你要起这个心就好了。我们自己有多少的能力,要贡献给社会,要奉献给众生。无论是财力、是智慧、是体力、是技术能力,希望什么?希望这些东西都能够为社会服务,为一切众生服务。大乘佛法,不舍众生,这是慈悲,跟小乘不一样,小乘住涅盘,大乘不住生死,不住涅盘,这才真正叫解脱。
不住生死是了生死,虽然在六道、在十法界,他是乘愿再来的,不是业报来受生的,这叫不住生死。他来为众生服务,所以他不住涅盘;住涅盘就不来,不为众生服务了。他要来帮助众生,帮助众生要示相,就是要做出来给众生看,让众生能体会到、能觉悟到。不单单靠言教,身教比什么都重要,还没有开口先做到。释迦牟尼佛在世不是就这么表演的吗?你还不懂吗?先要自己身做到。做到是什么?做到是戒律。在现前的社会里头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别人,为什么?现在这个世间人不知道尊重别人。
我们在一切众生面前,首先做到我尊重别人,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讲的...(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三三卷) 2006/9/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33》)
...土,人站在土上,我们常讲顶天立地。自己成就,耳代表自成就,我们讲明心见性,通达诸法实相,口教化众生。有身教,有言教,顶天立地是身教,口代表言说,是言教,身口意三业教化众生,圣是这个意思。所以决定没有犯戒的行为,决定没有过失,我们要求的是圣人。你来参加我们这个学习,你就是「我要作佛,我要作菩萨,我要做圣人」,我欢迎你来,我成就你,我供养你,我护持你。
这个时代真的没有大圣大贤,所以世间混浊,五浊恶世。我们所希求的,希望有大圣大贤出现於世,有大儒,有真道,有真佛。我们不敢求多,所以佛跟道只求十个,儒希望求三十个。希望能有这些有缘人,我想这个有缘人在佛门讲都是再来人,决不是普通人。普通人自私自利、名闻利养放不下,真正放下,那不是普通人,这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所以要认真、要努力。
修行在哪里修?最殊胜的在人事上修。我常常讲的,从内心深处对一切人事物对立的念头要放下,人家跟我对立,我不再跟人对立。怀疑的念头是错误的,没有,对别人信任。他怀疑我,我信任他,不在乎吃亏上当,不要怕这个。矛盾也是错误的,统统要舍离,以一片真诚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你就对了。诚诚恳恳处事待人接物,首先做到不自欺、不妄语。司马光一生的成就,人家问他,你怎么成就的?他告诉人,一生不妄语,这是我们应当学的。我们还有事情不敢告诉别人,不敢告诉别人一定不是好事,这就是过失。起心动念、造作行为没有不能告人的事,心地正大光明,我们才能成就,才能提升自己,不至於堕落!
学佛同修都知道三界六道十法界,我们只希望自己不断向上提升,不可以堕落,不能向上提升就错了。所以我们希望这五十个人都是立定志愿,不断向上提升自己的灵性,有缘就帮助一切苦难众生。帮助众生的目标是帮助他破迷开悟,唯有破迷开悟才能真正达到离苦得乐,永离犯戒,永离过失,这就对了,这离垢地。现在时间到了,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四一卷) 2006/10/2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4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接著看「贤首品第十二」,十地位里面第三个小段,十地位。
【若能舍离有为过。则离憍慢及放逸。若离憍慢及放逸。则能兼利一切众。】
我们把清凉大师的注解念一遍。「三一颂」,就是一首偈四句,刚才我们念的。「离慢等,是三四二地」,就是第三地,发光地;第四地,焰慧地,这二地。「以...(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四0卷) 2006/10/2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40》)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三六卷
...一定是天王殿。天王殿当中供养的是布袋和尚,他在那里教我们,教我们布施。你看他满面笑容,笑面迎人,这是佛门里头一桩布施的事情,这属於内财布施。无论见什么人,无论在什么场所,欢欢喜喜,给人一个很好的感受。所以这应当要学。
我们现在看第二,「尸罗」,这是梵语,我们中国意思是戒,持戒。「菩萨具持众戒,而无所著,行为世范,利众生也」。持戒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而无所著」,这个意思是什么?把执著放下,持戒就有无量的功德。如果执著没有放下,你持戒,很容易会批评别人。看到别人不持戒,看到别人破戒,看到别人犯戒,你就会批评,你也不管人家能不能接受,这个持戒造成很多的过失。批评人,人家要不能接受,就跟人家结了冤仇,所谓是「口为祸福之门」。
必须要知道,佛制定戒律不是为别人制定的,是为我制定的。我应当要持,别人持不持与我不相干。人人都能够自己回光返照,都能够自己接受佛陀的教诲,佛在戒里头,没有教我们批评人,没有教我们自以为是。持戒的目的何在?你要晓得,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自己戒律持得很好,一天到晚批评别人,他不会得定,他的心还是乱的,还是心浮气躁。那个戒律是表面的,没有实质,明眼人一看就清楚,你是在自欺欺人。
真正持戒人必然是谦虚恭敬,对待作恶的人也会谦虚恭敬。为什么?觉悟的人看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普贤菩萨十愿,第一个「礼敬诸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将来必定作佛,这佛在经上讲的。《华严》、《圆觉》就讲得更好,「一切众生」不是讲将来,是现在,「本来是佛」,你怎么能不敬?你敬他什么?他无恶不作,敬他什么?敬他的佛性,敬他的本性。他本性是佛,他佛性是佛,他现在作恶是迷失了本性。本性是不是真的失掉?没有,只是在迷,迷而不觉。那个迷本来没有,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是他的本性。
所以普贤菩萨教人礼敬诸佛,一切众生是未来佛,三世诸佛,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未来佛在哪里?现前一切众生是未来佛。而一切众生包括动物、包括植物、包括矿物,为什么?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这个意思广!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万事万物统统要恭敬,为什么?法性变的,法性是佛,所以「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人在这个地方培养自己的真诚、恭敬心。真诚、恭敬心是性德,你要是明心见性,你本来就是这样子,性德自然的流露,真的,他不是学的。
我们现在是迷失自性,把性德忽略了,现在佛教给我们,我们要把性德找回来。从...(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六0卷) 2006/11/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60》)
...是个好人。如果一旦他看到有几千万的数字那就不行了,他就动了心,定就没有了,贪财、吝啬的心处处都显露出来,这个事情麻烦。我们也是在这么多年学习过程当中接触到许多的人,实在讲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里面都是在修行。把佛在经典里面所讲这些道理、这些现象,我们在事实里面看出来,可以印证佛说得没错。
有人在深山与外界隔绝,时间不短,三十多年在山上修行,身心清净,禅定、智慧。可是外缘来了,长者居士请他下山去弘法,到城市里面去了几趟就做不了主,贪瞋痴慢统统现出来,住山三十多年的功夫完全没有了,这种人很多。《竹窗随笔》是莲池大师的笔记,里面就有这么一条,他老人家记录的。他认识的一个修行人,修行得很不错,山上住十年。他就讲这个故事讲给他听,讲完之后,他就问莲池大师是谁?这人是谁?莲池大师说就是老兄。
境界没有现前,你说你功夫怎么样,靠不住,未必是真的;必须境界现前,你真的如如不动,那是真功夫。所以自己有没有功夫自己清楚,不用问别人。别人有没有功夫?你只要冷静的观察,瞒不住人。言谈举止,中国古人说得好,从你的外表能够看透你内在的功夫。真正有学问、有德行的人,你怎么能瞒得过他?你所隐瞒的真的是所谓自欺欺人而已。以为是欺了别人,实际上人家并没有被你欺骗,很清楚、很明白,自己以为是欺骗别人。所以力就是修行道业上的免疫力。要到什么样的程度这个力才能现前?真正的清净心现前。菩提心里面讲的深心,菩提心的体就是真心、真诚,菩提心里面讲的深心,我就采取《大乘无量寿经》经题上所讲的「清净平等觉」,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那你就有免疫的能力。
净宗法门是从清净心契入。念佛,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的原则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是外不著相,净念相继是内不动心,所以叫做念佛三昧。三昧是梵语,照意思来翻叫正受,正是正常,受是享受,正常的享受,正常享受是清净、是平等觉。如果我们的心不清净、不平等,还是迷惑颠倒,你的享受就没有正受。没有正受变成什么?变成世间里面的五种受,就是五大类,这佛法常说的「苦乐忧喜舍」。你要知道苦乐忧喜舍都不是正常的享受,正常的享受没有苦乐忧喜舍,那叫正常,这功夫!然后你才晓得这个力不是我们平常想像当中,你办事、做事的能力,不是这个意思。
有了力,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就是在你的面前,你也不会起心动念,你没有贪恋,这个意念不会生起来。不可能有控制的念头,不可能有占有的念...(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六四卷) 2006/11/2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64》)
...,果报才会现前。薰习时间要长,不能中断。这个薰习,四种缘里面就是所缘缘,我们现在所缘的缘,不是缘世间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不是缘这个,我们是缘大乘佛法。念兹在兹,一天都不放松,天天在学习。这样子经年累月长时的薰修,把自己过去生中的善根引发出来,就连上了。现在修行跟过去生中的连接,那就产生很大的力量。这个力量就是信心,决定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有如来智慧德相。
如来智慧德相是像什么样子?佛告诉我们最简单的、最普通的就是十善业道。我们常常看彩画的佛像,这佛像头上都有个圆光,圆光上面写了三个字,这三个字的念法叫「唵阿吽」,是梵文。我们看到梵文写的还是比较多,有藏文写的,也有中文写的,但是发音都是一样的,唵阿吽。这是什么意思?十善业道圆满,唵是身业,阿是口业,吽是意业。身业圆满,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但没有这个行为,念头都没有,没这个念头才是圆满,有这个念头不圆满。口业,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意业,不贪、不瞋、不痴,做到圆满就是佛。这些都是落实在生活当中,尤其是待人接物,你想想看我们有没有欺骗过人?语业里头妄语,有没有骗过人?或者我们在另一个方面、角度来看,我们有没有骗过自己?自欺欺人。我们欺骗自己,我们欺骗别人,这不行。所以信,你就知道多难!「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实相是自性里头本具的般若智慧,这两句话是《金刚经》上讲的。
所以十善业道,学佛是从起步你就开始学,世尊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教,不出十善业道。《大方广佛华严》就是十善业道的圆满,你怎么能小看它?你把这个小看了,你怎么会有成就?这点我们要多想想。然后你就知道从哪里学起,从十善业道。现在我们十善业道为什么做不到?总的来说,第一是自己迷惑太重,烦恼习气没法子控制;第二,外面的缘不好,都是恶缘,你接触这个恶缘,把你的烦恼就引发起来。所以很不容易修行,不要说成就,你修行都难!那我们自己就要明了,对自己要有严格的要求,怎么样能够控制自己的烦恼习气不让它起作用,这是真修行;外缘,外缘尽量不接触。
所以修行,我们最近也有些同修有很好的心得,那是什么?闭关,有很好的护关护持。他们到哪里去?到长春百国兴隆寺,到那个念佛堂去念佛。那个念佛堂管理要求非常严格,常慧法师领导的,进到念佛堂就不说话,止语,让你心里面想阿弥陀佛,口里面念阿弥陀佛,身体拜阿弥陀佛。多少天?七十天,佛七是十个七连在一起,七十天。人进去,出...(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九五卷) 2007/1/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95》)
...传》里面看到,唐朝时候还有这样的人,我们相信传记里头绝对不是假造的。印度有个高僧到中国来弘法,住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他回国。回国,当然就有很多的这些居士长者为他饯行,请他吃饭,现在叫供斋,请他吃饭。每个人去找他,明天我请你吃饭,后天听说你要走了,明天到我家来应供。法师很慈悲,统统答应了,来请的,没有一个拒绝。每个人家都欢欢喜喜的回家去准备饭菜,明天供养法师,给法师送行。到后天,到十里长亭送行,凡是供斋的人一定会到,大家都很高兴。法师很瞧得起我,昨天到我家应供。那个人说,不对!昨天他在我家,怎么会在你家?结果一说,同时到五百个人家去应供,才晓得他有分身。这个分身是什么?这个分身叫神足通,他有这个能力。在佛经里面,三果圣人就有这个能力。
四果阿罗汉叫漏尽通,那是六种能力全恢复了。当然他的能力是不小,比菩萨不如,比佛就更差了。所以,我们自己功夫到什么程度,不要问人,能力会现前。只要你真的放下了,你能力就现前,用不著去问人,「你看我有没有证得什么阿罗汉果?」我曾经就遇到这么一个人,他自以为是,他不是骗人,自己以为证得,没有证得,未证说证,但他不是欺骗人。这种人在佛家里面叫「增上慢」,不是自欺,也不是欺人,他是误会,没有证到,他真的以为证得了。
我在学佛头几年遇到这么一位居士,一定跟我说,他说他证到阿罗汉果。到最后怎么讲都讲不通了,我就把这个道理说给他听。我说须陀洹,这自自然然,这不是修得的,是你证得果位的时候能力自然恢复,智慧德相自然就恢复。你能够烦恼,我们讲见思烦恼少一分,你就证得一分,少两分,你就证得两分,肯定这个境界就会现前。所以我就问他,坐在他家客厅,他家外面是马路,门关著的,还有院子。我说马路上的车、行人,你有没有看到?没有。我说,没有的话,你须陀洹都没有证得,你怎么会证到阿罗汉?这样他才搞明白,才产生一个误会。像这些我们就明白了,自己到某个境界,确实这个能力能恢复。
我们没有恢复这个能力,我们要认真努力。但是不要灰心,实在就是一生都达不到这个境界,可以逐渐接近,但是实际上没有证得,带业往生决定有把握。如果证得的话,证得初果,须陀洹证得初果,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生方便有余土,不是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没有证得,可以说逐渐很靠近,可是真的没有证得,神通没有现前。神通不是刻意去修,刻意去修也能修得,但是他那不是证果,证果是自然得到的。刻意修得的与证果不...(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七一0卷) 2007/2/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710》)
...说,不错,孝心。在事实上,事实上错误,你不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情执一现前,就是妄想分别执著统统现前。那不叫三昧,三昧没有了。那种功夫是世间禅定,世间禅定伏住烦恼,没断,没把它转变过来;出世间禅定是烦恼没有了,所以它能够转变过来,转烦恼为菩提。怎么转法?听经是一个方法,每天读诵大乘,听闻经教是一个方法。可是一面听一面要放,如果不放,光是听,不放,那个障碍存在,有没有用?说老实话没用。不放,你是不是经真听懂了?没有。你有障碍,你怎么会听懂?经里面的意思你能够听懂一成,不错了。
从前李老师常常给我们讲,一般人听经只能听到一成。真正用心的、专注的,什么样人?学讲经的。今天叫你听,明天叫你复讲,不敢打妄想,全部精神贯注在听。能听多少?老师讲能听四成、五成。那是强迫的,过一个星期统统忘掉,又恢复原状,这是凡夫,这是众生,这是经上讲的可怜悯者,不能不知道。这里头最重要的是要回光返照,要想自己,我自己是不是?自己学佛、自己听经学教,我到底改变多少?我到底受用多少?真正有受用不造业了。真正得受用,给诸位说就像《无量寿经》上讲的,修行的总纲领、总原则,不会再打妄语。也就是说受用从哪里看?从不自欺,我不再欺骗自己了,不欺骗自己就不会欺骗众生。你不要想我怎样不要欺骗人,那是假的,头一个学不自欺,不自欺就不会欺骗人,欺骗人决定欺骗自己;自欺欺人,自欺在前面,欺人在后头。那真得受用,这个经你真懂得一些。
妄语断了,别人骗我,不怕,我也很清楚,我也让他骗,你就会这样,那很快乐,为什么?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功德是什么?功德是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我能够随顺,让他生欢喜心,他骗了我很欢喜。我清清楚楚,我没吃亏,怎么不高兴!为什么他骗了我,我明明好像人家说吃亏了,为什么没吃亏?没吃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吃什么亏!「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吃什么亏!连身体都不可得,哪一样是你的?你以为这个东西是你的,你妄想分别执著全在。阿罗汉不执著身是自己,身见破了,所以六道没有了,超越六道;只要执著这是我,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六道是假的,这个也是假的。什么时候知道这个不是我,能把这个身看作这是我所有的,衣服一样,对衣服不会爱惜,别人需要,脱了给他,把身体也看成是这样。什么是自己?灵性是自己。
这个身体确实是灵性的载具,外国人还不知道灵性,外国人知道灵魂,他说灵魂是自己。灵魂不能出六道,出不了六道轮回,永远在六道里舍身受身,他知道身不是自己,灵魂是自己。如果什么时候知道灵魂不是自己,灵性是自己,超越六道了。灵魂跟灵性差别在哪里?差别...(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七二九卷) 2007/5/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729》)
...太苦了,人生太苦,三途太苦,人天也不自在,怎么解脱法?放下执著就解脱。放下分别,十法界都没有,阿罗汉有没有?没有,辟支佛也没有。四圣法界,分别里头有,没有分别就没有;六道,执著就有,没有执著就没有。
我们明白了,明白之后你就晓得,你才真正得自在。所以看破、放下、自在、随缘,随缘干什么?度众生,自在是自受用,随缘是他受用,「众生无边誓愿度」,你不随缘就度不了,一定要随缘。可是你能不能做到随缘?你不能。为什么?没放下。放下的时候你首先得到的是自在,然后才能随缘。自己没有得到自在,哪能随缘?哪有这种能力?所以真正的关键在看破,看破是什么?破所知障;放下,破烦恼障,二障没有了,二障没有了不就是佛吗?我们今天用什么方法能破所知障?佛法。中下根性的人学习经教慢慢觉悟了,觉悟了要真干,真干就是放下,真的放下。
头一个要把我们的真心找回来,真心是什么?大菩提心,这真心,没有丢掉,只是迷了。迷了之后,这些心起的作用颠倒了。你想想看,我们现在对自己、对别人,我们用的是什么心?虚妄!我们原来是什么?原来是真诚。现在真没有了,假的;诚没有了,虚的,虚伪的。不但对人,对自己都是这个,对自己叫什么?叫自欺,对别人叫欺人。虚妄不实在,自欺欺人。为什么会自欺?不知道自己有真心,迷了自己的真心,真心变成虚伪。觉悟了,觉悟了虚伪放下了,虚伪的分别没有了,虚伪的执著没有了,真诚心就现前。真诚心现前之后,真诚心的作用就是后面这四个,清净、平等、觉悟、慈悲,自然就流露出来了。真诚是根本,是菩提心的体,后面是菩提心起的作用;有体,作用自然就出来,自然流露了。
我们从作用上来学习,然后慢慢的恢复到本体,那也是个办法。上上根人,他是从一下就悟到本体,后面全都现前,上根人。中下根人没有办法,虽然晓得,佛在大乘教讲得很多,你知道,你也相信,你也能理解,可是你做不到。问题在哪里?理解得不够透彻,深度不够。深度够了之后叫大彻大悟,怎么还留恋六道?怎么还舍不得十法界?这是你觉悟的程度不够。我们举个比喻,你就能够明白这个事情。人都会作梦,你做了一个很好的梦,你时时刻刻想著梦中境界,舍不得离开。一般人没有办法离开六道、离开十法界,不就像这个样子吗?永嘉说得好,「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我们今天接受佛菩萨教诲,知道三界六道是梦中,可是怎么样?我们醒不过来。为什么醒不过来?留恋这个梦,再苦也舍不得离开。你要问什么原因?原因就是知道得不彻底,所以我们的念头转...(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七九六卷) 2007/7/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796》)
...人本来是佛,没有这个说法,说众生。众生包括的范围太大了,包括什么?包括植物、包括矿物。植物、矿物都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众生就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全是佛。我们有没有做到?如果你真的做到一切恭敬,对人恭敬、对事恭敬、对万物恭敬,你这一生决定成佛,不会等到来生。
我们从这个地方细心去想想,惠能大师为什么他一生成佛?我们在《坛经》从头到尾细细去看,惠能大师这个人,没有遇到五祖之前,你看他处事待人接物是不是一切恭敬?他是这样的,谦虚、卑下,处处尊重别人,对人有礼貌。一个普通人都能够观察得出这个人真诚、老实,所以他有成就。不老实不行!我们念佛,祖师大德常常教导我们,老实念佛。李老师从前常常讲,我们念佛人所以不成就,不是别的原因,就是不老实。不老实是什么?没有恭敬心。你学习成就有多少,跟你的真诚恭敬完全成正比例,我们真正要把东西学好就在这一点。老师看学生没有别的,就看这个。果然有真诚、有恭敬,你能遇到贵人,佛法讲你会遇到善知识、遇到善友,帮助你的人多!
所以,从前古老的教育,父母对子女教育的中心理念,就是教小孩从小要做老实人,这是他一生将来成就的基础,根本的因素,从小培养这个。不自欺、不欺人,无论在世法、佛法,他肯定有成就。他有什么样的成就,那就是佛法讲的「总在遇缘不同」。遇到真善知识,没有不认真教导的,一个善知识遇到真正想学的人,要不教他,那都对不起他,这是罪过。如果遇到这个人心不真诚,可以不教他,为什么?你要教他,浪费了精神、浪费了时间,他学不到。也就是说诚敬他能吸收,你教他多少他完全吸收过去;没有诚敬,你教他就耳边风,他不能吸收。他听进去了,听些什么?听了一些皮毛常识,不得受用,就是说不能改变他的习气。中国古人读书目的所谓是「读书要在变化气质」,读书最重要的是变化气质。不能变化气质,他记忆的记性很好,他记得很多,也能讲得天花乱坠,他的毛病习气改不掉,那就没用。那所学到的就是佛法里面讲的,全是世间法,依旧是轮回心来学佛法,轮回心学《华严》,还是轮回法,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
所以最重要的关键,你用的是什么心?大乘法里面你看佛时时处处都在提醒我们,教我们要用菩提心。常常讲要发大菩提心,大菩提心就是清净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你用这个心来学习,哪有不成就的!学习要用这个心,日常生活也用这个心,处事待人接物统统用这个心。不能说我学佛我用菩提心,...(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八四0卷) 2007/9/2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840》)
...空间,它不是动物、不是植物也不是矿物,在佛法里面统称这一类叫「不相应行法」,佛法讲得清楚。不相应行法,用现在的术语来讲,抽象的概念,也是众缘和合而生的。所以众生业报就把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全部都包括了,难,不可思议!
第一个是讲「处所差别」,这个处所,佛法把它分类,把它分成智正觉世间、一真法界,这分成两个,一个是智正觉世间,我们称一真法界;另外众生的世界,众生业报的世界,十法界依正庄严,佛把它大分,分成这十大类,佛法界、菩萨法界、缘觉法界、声闻法界,下面是六道,十法界。如果细分就太多,说不尽。现代的科学家,他不叫法界,他叫空间维次,空间维次就是佛法讲的法界。我们现在生活在三维空间,从理论上讲,空间维次是无量的;换句话说,佛法也可以这么说法,法界是无量的。我们同是人法界,说实在话,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人法界,决定不一样。不但每个人,我们生活空间不一样,生活的时间也不一样;时间是刹那生灭,空间是一时顿现。这个一时是非常的快速,现在科学家也发现了,很难得,不能不说他聪明。他们认为这是宇宙的奥秘。能讲得通,奥是深奥,秘是隐秘,不是秘密。自性里面,宇宙里头,决定没有秘密。你要说真有秘密,那秘密是自欺欺人,哪来的秘密?你要是得了佛眼,宇宙之间没有一样东西你看不见,什么都不能隐瞒,遍法界虚空界是你能量所达到的。过去、未来统统能看见,全都知道,怎么会有秘密?你迷了之后,你完全不知道,这变深密。所以佛家的秘是深密,不是秘密。科学里面讲奥秘,这个名词很好,奥就是深,深奥。处所不可思议,为什么有人在人道?有在畜生道?有在天道?有在菩萨道?每一道里面,那个复杂的情况也说不尽,这都是属於智的范围。
第二讲「事差别」,理没有差别,性没有差别,从理上讲、性上讲,一个。所以迷,迷就是一念;觉,觉就是一心。你什么时候得一心,恭喜你,你成佛了。一心不迷了,圆满的觉悟,在佛法称为圆觉。净土宗,持名念佛,求什么?求作佛,直截了当的去作佛。《弥陀经》就告诉你,念佛目的在哪里?在求「一心不乱,心不颠倒」,一心不乱,就是真心圆满的显露,心不颠倒,自性本具般若智慧也是圆满的现前,这八个字是如来究竟果地上的说明,话很简单,八个字,讲得清楚明白。我们现在跟这个是相反,我们迷了,我们的心乱了,不是一心,我们现在这个心有多少?无量无边,妄念纷飞,前念才灭,后念又生。一心是什么?一心,生灭的念头没有了,这叫一心;还有...(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八四五卷) 2007/10/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845》)
...在这个时候说的,念佛堂要多大?不要太大,大家在一块共修,二十个人最理想。在一起共修,志同道合,二十个人都往生,你这个道场是圆满功德。为什么?道场小,人少,二、三个护法就够了,可以真正做到身心清净,与净宗、与净土相应。人多事多、应酬多,你的心定不下来,你只修一点人天福报,你这一生出不了六道轮回。如果人天福报里面夹杂著大幅度的贪瞋痴慢,你连人道的资格都没有,到哪里去?畜生、饿鬼,严重的到地狱去,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在早年学《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我用的注解是干隆时候的一位大德,慈云灌顶法师,这个法师著作等身,日本《卍字续藏》里面收集他的将近三十种,通宗通教。他的《大势至菩萨圆通章》注得好,内容非常丰富,末后他举出念佛一百种不同的果报,第一句就是念佛堕阿鼻地狱,最后是念佛西方极乐世界上品上生。我看了这头一句,念佛堕阿鼻地狱,我确实是疑惑。念佛是好事情,纵然不能往生,怎么会堕阿鼻地狱?我就拿著这个注解去请教李老师。李老师一看,这是大问题,这不是小问题,我不跟你一个人说,等我讲经的时候跟大家说。之后我们才明了,那个念佛人是怎么念的?自私自利,念念都是损人利己,打著佛法的招牌欺骗众生,自欺欺人,破坏佛教形象,阿鼻地狱的罪。很多人不知道,以为佛菩萨保佑他,那真正保佑他是什么?魔王。所以这个不能不晓得。
我们看到欲界这些天王,看到他的果报,听佛菩萨给我们说明他的业因,我们就明白了,他们的善做得是真大,做得真多,利益无量众生,真正是为人民造福,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果报?贪瞋痴没有断。利益人民、为人民造福是真的,只要不伤害他的权位,他能包容你;如果你要是伤害、侵犯他的权力,他就会杀你。这是古今中外的这些帝王几乎有共同的这些状况。所以佛在经上,这《华严经》前面我们读过,佛不希望我们发心去做国王,去做一个领导人,佛不劝人干这个。佛劝人发心出家修道,永远超越六道轮回。佛教我们,出现在这个世间做老师,教学,不要搞政治,很有道理。你看他自己是王子身分,把王位舍弃了,他真干,所以他说的我们会相信。
《八大人觉经》里面讲的四种魔,五阴魔、烦恼魔、死魔,最后讲天魔,那个地方讲的天魔就是讲他化自在天、摩醯首罗天,就是讲这两种。菩萨成道的时候,魔来障碍,魔来害他,佛以定力没有受到干扰,定慧能化解。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里面有降魔,那个魔就是摩醯首罗跟自在天王,自在天王就是他化自在天王。他...(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八五八卷) 2007/10/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858》)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三七卷
...讲了一半,《四十》也讲了一半,没讲完,以后就讲《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彭际清说是中本《华严》,所以我就很中意中本《华严》,大本《华严》我就不想讲了。《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你就晓得这也是净土宗最重要的一部大经。从新加坡开讲之后一直讲到现在,从经文上说大概讲了八分之一,不止十分之一,应该是八分之一。可是往后面愈讲愈深,愈讲味道愈浓,许多同学也都听出味道来了,很难得,非常有受用。听这部经要记住,用念佛法门的方法超越六道轮回、超越十法界,这一生得圆满的成就,那就对了,不必去修法界观。
后面说「大科第二」,第二个大段,「三百四十六偈半,正说胜德分竟」,到这个地方这一大段讲完了。下面是「贤首品」第三个大段。今天我们就学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八七一卷) 2007/11/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87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贤首品」第十二,「大文第三」,最后一段,「第一智慧下」。第一智慧是经文,下面一共有九首颂。这第一当中不应该空字,第一智慧下。「校量劝持分」,清凉大师下面这几句话非常重要,「此广大用,人皆有分,见而不习,诚为自欺,故中人可劝而进也」。这个广大用就是前面第二大科,就是第二大段一共有三百四十六首偈,我们讲了很长一段时间,说明十信位菩萨的殊胜德用。在此地贤首菩萨告诉我们,这个广大德用每个人都有分,一切众生各个具足。你看跟世尊在经上讲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出现品」里又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三百四十六首偈颂,赞扬十信菩萨的殊胜德用,与佛所说的字字都相应。
确实,有许多众生没有这个缘分,虽然得人身,一生闻不到佛法;或者闻到佛法,不是真的,假的很多,不是真佛法;是真佛法,又未必能遇到大乘;遇到大乘,未必能遇到最上乘,最上乘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这部经我们都知道,世尊示现成佛之后,在定中所说的,二七日中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说出他彻悟之后亲证的境界。这不是比量,是现量,这就是诸法实相,真实不虚,告诉我们人人有分。我们现在见到了,这真不是容易事情,就像开经偈上所说的「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有幸在这一生当中遇到了,遇到怎么样?遇到不学,这个习是认真的学习,这是不容易的事情。有缘遇到了,遇到了你信不信?很多人不信,遇到不相信;信了之后能不能解?都不容易的事情。解了之后能不能行?清凉大师在...(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八七一卷) 2007/11/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871》)
...间,说明十信位菩萨的殊胜德用。在此地贤首菩萨告诉我们,这个广大德用每个人都有分,一切众生各个具足。你看跟世尊在经上讲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出现品」里又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三百四十六首偈颂,赞扬十信菩萨的殊胜德用,与佛所说的字字都相应。
确实,有许多众生没有这个缘分,虽然得人身,一生闻不到佛法;或者闻到佛法,不是真的,假的很多,不是真佛法;是真佛法,又未必能遇到大乘;遇到大乘,未必能遇到最上乘,最上乘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这部经我们都知道,世尊示现成佛之后,在定中所说的,二七日中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说出他彻悟之后亲证的境界。这不是比量,是现量,这就是诸法实相,真实不虚,告诉我们人人有分。我们现在见到了,这真不是容易事情,就像开经偈上所说的「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有幸在这一生当中遇到了,遇到怎么样?遇到不学,这个习是认真的学习,这是不容易的事情。有缘遇到了,遇到了你信不信?很多人不信,遇到不相信;信了之后能不能解?都不容易的事情。解了之后能不能行?清凉大师在此地说这几句话,见而不习,习是行;换句话说,他已经相信了,已经理解了,他还不肯干,不肯干就被淘汰掉了,诚为自欺。
实在说,他为什么还没做到、做不到?这个事情,早年,这个话要说起来,五十六年前章嘉大师告诉我的,大乘经教你要不能落实,你并没有理解,听是听得很多,听不懂,这么多年来我们亲身的体验。所以在教学当中我就很清楚,什么人能听得进去?印光法师说得好,一分诚敬,他听懂一分;二分诚敬,他听懂二分;不真诚、不恭敬,佛来给你讲,你都没听懂,诚敬能入。现在的人有几个人有诚意?有几个人知道恭敬?不诚不敬,不但佛法没分,世间法也没分,都要从诚敬入门。所以现在学校,你看看学生心浮气躁,那我们到学校去教叫白教了。
世间法都要专心、专一,他才能够契入,何况是出世间的大教,没有诚意那怎么行!什么叫诚?这诚意,儒家也讲「诚意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要从儒家来讲,他没有诚意是他没有智慧、他没有致知。为什么没有智慧?他的烦恼习气没断掉,叫格物;物就是欲望,是贪瞋痴的习气,格是格除。这些贪瞋痴习气没有把它除掉,所以他智慧不开;没有智慧他意不诚,起心动念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怎么能入门?佛法教我们先断烦恼,教我们怎么学法?我们学净宗同学都是遵照世尊在《观无量寿佛经》上告诉我们的「净业三福...(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八七一卷) 2007/11/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871》)
...他高一点点,就觉得傲慢得不得了,不行。等觉菩萨跟佛来讲,迷真的他只有一分,佛是完全没有迷,等觉菩萨一分,十地菩萨两分,九地菩萨三分,你这样算就明白了。我们今天是凡夫,比人家高多少?人家百分之百,我们还有百分之九十九。所以一定要知道,决定不可以傲慢。
学佛头一个,学对一切众生谦虚。所以自己,你看看儒,甚至於外国的宗教,我讲过天主教的《玫瑰经》,《玫瑰经》第一段就是讲圣母玛利亚的谦卑,你看把这个摆在第一节,第一节课程学什么?学谦卑,谁带头?圣母玛利亚带头,耶稣的母亲。我们中国五千年前老祖宗教我们要学谦虚,「满招损,谦受益」。《易经》六十四卦,谦六爻皆吉,这六十四卦其他每一卦里有吉有凶,只有这一卦有吉没有凶,谦虚,你就晓得谦是纯性德,我们常讲纯净纯善,就是谦敬。诸佛菩萨对一切众生谦敬,为什么?他知道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对别人谦敬就是对自己自性谦敬,尊重别人是尊重自己,不尊重别人是不尊重自性。这个道理不但要懂,要懂得透彻,为什么?你才会做到。你能够做到,遇到大乘教你才能够听得懂,你才能相信,你才能理解,你才能做到。《华严经》上没有一句是我们做不到的。所以做不到,清凉大师这句话也说得好,诚为自欺,你真正是自欺欺人。
大乘《起信论》里面讲的「本觉本有,不觉本无」,你说你能不能做到?不觉就是迷,妄想分别执著本来没有。这桩事情我们讲得很多,讲得很详细,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真的把它搞明了了,它是《百法明门论》里面的不相应行法,用现代的话来说,抽象的概念。这是个错误的、虚幻的抽象概念。你能把它放下,性德就流露,你的智慧德能就流露,你要不肯放下,智慧变成烦恼,德变成造业,相变成三途六道。这是把消息透给你了,如果一下觉悟过来,原来三途六道就是一真法界,真的,一点都不错,一觉悟了立刻就恢复。所以大乘教里面常讲「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就不二,涅盘、生死不二,菩提、烦恼不二,入一真法界,你才真正恢复了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
这首偈讲了六个慧,我们也要把佛经里面的智慧略略的说一说,大乘教里面称为般若。《智度论》上说「般若者,秦言智慧」。这个秦是中国,因为翻经是在姚秦时候翻的,《金刚经》是姚秦时候翻的。「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你看就是这个经文上所讲的,末后讲到第一、讲到胜、讲到殊胜。所以般若是可以翻,为什么不翻?这里头有个道理,第一个是尊重不翻,第二个...(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八七一卷) 2007/11/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871》)
...是积功累德,他在积福报,不浪费。
处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给众生做好样子,这是智慧,都是属於戒这个范围里面的。定是什么?定是心清净,不浮动。现在一般人你细心观察,心浮气躁,他不定。不定就苦,学东西都学不会,听经听不懂。定从哪里修?定从戒修,先守规矩。样样都守规矩,他心是定的,样样都去找戒律的漏洞,他心永远定不下来。所以人首先是守法。法律是属於戒律,一般社会的伦理道德概念都属於戒律。《弟子规》是戒律,不要小看这个,能救世界,能挽救社会。每个人都学《弟子规》,人人都是好人,这个世间的灾难、天灾人祸自然就化解了。要靠谁去做?佛菩萨,把责任推给佛菩萨,你永远受灾难,你不知道佛菩萨是自己。《华严经》跟你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要直下承当,我是佛,我是菩萨。我要怎么做?你能把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五桩事情做到了你就是,这叫五分法身。
定是清净心,慧,心清净就生智慧。所以《金刚经》上「信心清净,则生实相」,这两句话说绝了,说明我们今天只生烦恼不生智慧,我们信心不清净,没真信。没真信就是我们没有真心,我们的心确实虚情假意。不但对人不真诚,对自己都不真诚。对自己不真诚,自己骗自己,叫自欺,自欺你怎么会不欺别人?这造罪业了。造罪业自己不知道,还以为自己学得不错,成就难!不知道自己过失你就不能改过,不能改过你就不能进步。什么人进步?佛法讲精进,什么人精进?知道自己过失,天天改过,那个人才有进步。一天不知道过失,一天不改过,你就留在原地踏步,你没进步。真正学佛的人,天天反省,找自己的过失,天天改过。把自己的过失找出来,这是智慧,就是章嘉大师跟我说的看破;把错误改过来,这叫放下,你的功夫才天天往上提升,才天天在进步。说实在话,从哪里干起?就从弟子规干起,弟子规都做不到,其他的别谈了,你无从下手。
中国过去的修行人,无论在家出家,小时候都受过家教,弟子规是家教,他有根。城隍庙是因果教育,哪个人没有进过城隍庙?哪个人没有到城隍庙烧过香?这从前,现在没有了,我小时候有。城隍庙看阎王殿,城隍庙里头最精彩的部分就是阎王殿。现在江老师画的地狱变相图就是阎王殿,因果教育。特别是做父母的,逢年过节、庙会的时候,带著小孩到城隍庙去看地狱变相,那个印象非常深刻,母亲做导游,给小孩讲解,造什么样的罪过,你看受什么样的报应。从小看过几遍,印象深刻,根深蒂固,在你一生当中起心动念你会想到城隍庙,这个事...(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八七二卷) 2007/11/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872》)
...瞋恚是地狱,愚痴是畜生,傲慢是罗刹、修罗。你自己多反省就觉察到,我从早到晚起心动念,贪的念头多,还是痴的念头多,还是瞋的念头多,还是慢的念头多,这要反省。如果有,要改,痛改前非;否则的话,人命无常,佛经上讲的「人命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就是隔世。有没有想到一口气不来我到哪里去?这是大问题,其他的都是微不足道,都是小事,这才是大事。你这一口气不来,你到哪里?西方极乐是你向往之处,你未必能去得了,什么原因?业障太重。我这么多年来常常勉励同学,你要想入佛门,我教人放下十六个字,这讲了多少年,几十年,放下自私自利,这是大障碍,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这十六个字。这十六个字只要有一个,你就入不了佛门。换句话说,这十六个字都有的话,只要有一个,极乐世界你去不了。所以自己想想,有没有资格到极乐世界,不就很清楚、很明白了吗?经听多了,真听进去了,你自然就觉悟,就晓得怎么修法,不再迷惑颠倒,不再自己欺骗自己。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别人欺骗我们无所谓,没有关系,自己欺骗自己这个麻烦可就大!别人欺骗我们,我们欢喜接受,消业障;自己欺骗自己,那是造罪业,那不是消业障;还欺骗别人,那业障更重,叫自欺欺人,业障更重。
尤其中年以上,中年在中国标准的说法是四十岁,中年,中国人看人是看到八十岁。从前李老师常常跟我们讲,二十岁是人生的春天,二十到四十,人生的夏天,四十到六十,人生的秋天,六十到八十,人生的冬天,用春夏秋冬来说。所以中年是四十,四十以上要常常替自己来生著想。四十之前想现前的多,来生少,四十之后要想来生多,现前可以过得去就算了,这才叫有智慧的人,这才叫真正聪明人。所以我们看佛陀,在经上看到佛陀,你看哪个地方有感,他那里就有应。天上有感,天在我们上面,所以说往上升。
下面说「表位渐增」,地位渐渐往上涨,「不处人间」,升到天上了。「显位清净」,天清净,你的心地清净就跟天相应,而不是说我信了天神,将来我就会生天,不是的。天是清净的,你的心达到一定清净的水平,自然就生天,你具备了它的条件。这也是孔子在《易经.系辞》里所说的,他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真的,譬如森林,你到野外看原始森林,一片森林,只有一种树木,它不杂,这是类聚。人以群分,一个团体一个团体,喜欢学佛的,就是佛教团体,大家都到这里来;喜欢跳舞的,他一定在跳舞厅,他不会到佛堂来,人以群分。欢喜清净的,天上,...(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八七五卷) 2007/1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875》)
...生。
所以,我们起心动念不但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整个社会负责。我们一个不善的念头,自私自利的念头,贪瞋痴慢的念头,对自己身心有伤害,这是自作自受;对外面环境,大自然环境,有没有影响?有影响,也让整个大自然环境变成不善,你说你要不要负责任。这个实验已经有很多小学生做出来,我看到过这个报告,小学生们听到江本博士用水做实验,他们用馒头,一锅蒸的馒头,他拿三粒摆在三个地方,一个房间摆在三个地方,里面有一颗馒头,天天对它讲「我很喜欢你,我爱你,你很好吃」,赞叹它;另外一颗馒头,天天跟它说「我讨厌你,你不好吃,我不喜欢你」;还有一个,不理它。一个星期之后这个变化明显的显出来,每天对它赞美的那个发酵了,颜色也变了,但是味道很好闻;每天对它不好的,它变黑了,气味很难闻;那个不理它的更糟糕,比那个天天以恶意对待它的还不好,实验产生这么一个结果。於是他们拿香蕉做实验、拿苹果做实验,都产生同样的状况,於是得的总结论,这些植物,这个植物已经采下来,不是在树上,采下来了,树上它有生命,采下来它还有见闻觉知。说明整个宇宙有识,真是形皆有识,弥勒菩萨讲的一点都不错。
你不能说我起心动念没人知道,你这是叫自欺欺人,你起心动念你全身的细胞都知道,你周边环境所有这些物质形相也统统知道。所以中国古人有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又有一句话说,你不能说没有人知道,「我知,你知,天知,地知」,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说天知、地知不是随便说的,真知道。所以不但言语造作对社会有责任,起心动念都已经在造业了。我们念《地藏经》,经里面说「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你说这个话有没有道理?我们早年初接触佛法不久,看到这经里,总觉得释迦牟尼佛说话有的时候说得太过分一点,深入之后,到现在我们才知道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话句句是老实话,没有一字一句说过分的。真的,他所讲的是如语,《金刚经》上说「如语」,真语,不是假的。如语就是什么样子他就说什么样子,不增加一点,也不减少一点,把事实真相全部给我们说出来,这是佛语。我们凡夫迷失了自性,对於诸法实相确实全部都是看错、想错了,於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就会做错、也说错了。
他下面几句意思还是很好,「若以性从相,不妨内外」,这就是从相上讲,相有内外,「若以外境而例於心」,例是做例子,「令有觉知,修行作佛,即是邪见外道之法」,这是说明外境能不能成佛?树木花草、泥沙瓦砾能...(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九六二卷) 2008/5/6 华严讲堂 档名:12-17-1962》)
...你就得大自在。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学什么?学菩萨没有执著、没有分别、不起心、不动念,在生活里是清净心、平等心、智慧心、大慈悲心,这个人过的是诸佛菩萨的日子,不是六道凡夫的日子,我们要是学会这一点,这叫本事。世间人无知,世间人可怜悯,造作种种罪业,我们要随顺他,不能不随顺,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恒顺是什么?因为我们自己习气没断,所以还要受,还要磨炼,哪一天到我们磨炼习气磨光了, |
|
|
|
|
|
|
|
境界就没有了。到境界没有的时候,那你就全心全意要帮助别人,拉人家一把,这叫度众生,度众生决定是先度自己。自己没得度的时候,不但不能度众生,你帮助众生堕落,为什么?众生看你的样子,你做得不如法,他跟你一样学。这就是佛门里所谓「以盲引盲」,罪重!你自己带的头不好,这个罪比什么都重。不要以为别人不知道,这个世间骗人容易,你骗不了鬼神,你更骗不了佛菩萨。古时候人警觉比我们高,他知道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不但不敢做坏事,连个恶的念头都不敢动。现在我们学了《华严》知道,起心动念无论是什么念头,这个波立刻是遍法界虚空界,比光波快,比电磁波快。光波一秒钟才三十万公里,我们现在念头一动就遍法界虚空界,这经上讲得太多!你能瞒谁?所以自欺欺人,这是佛经里面常讲可怜悯者,就这个道理。
这首偈『若见见世间,见则世间相』,你还有能见,你见到世间,你想想看,你有没有分别、有没有执著?我见到、我听到、我接触到,还是落在分别执著里头,这是世间相。这个心叫做轮回心,我们学佛要不能把这个心转过来,那是造轮回业。应该怎么见?下面两句说得好,『如实等无异,此名真见者』,如实,前面后两句所说的,「知世皆无生,乃是见世间」。你知道这世间所有一切法「不生不灭」,前面我们讲八个不,「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常不断」,你是真正见到事实真相。见到事实真相的人,心是清净的,为什么?他没有执著,他也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是阿罗汉,没有分别是菩萨,他不是凡夫知见。「如实等无异」,知道相有性空、事有理无,所以他没有贪著,他在境界里面得自在,真正得自在没有贪心。譬如我们饮食起居,吃什么都好,不吃也好,决定没有这个喜欢、那个不喜欢,有这些东西,你的分别执著,特别是执著你没有离开!有跟没有都一样,妨不妨害?不妨害。穿著亦复如此,居住环境没有一样不自在。
古人修行为了把世间五欲六尘断掉,他到山上去住茅蓬,能舍得干净!茅蓬是自己搭的,不要求人,砍几棵树把架子...(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九七六卷) 2008/8/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976》)
...心,然后断恶,治地是断恶,再修行,这是修善,不能躐等的,这个次第很重要。而发心,我们说老实话,心发不起来,只是照经本念念而已,你哪里曾经真正发过这个心!发心在佛教里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四弘誓愿,四弘誓愿头一句「众生无边誓愿度」,四弘誓愿你这一生念了多少遍?不止一千遍,肯定不止。有没有做到?一次都没做到。你看到众生有苦难,你愿意度他吗?要怎么样?我喜欢这个人我才度他,我讨厌这个人我才不度他。那你这一愿发的是假的不是真的,发过一千遍、一万遍全是假的,没有一句是真的。你能怪佛法不灵?佛法灵得很,为什么你不灵?你没有用真心,真心是清净心、平等心、觉而不迷的心,你没用上,问题在这里,所以你的修行不能成就。
其实儒家也是这样,儒家这个次第跟佛法次第是相似的,真正落实,你看他从格物致知,从这下手。致知是什么?是把自性里中庸之道显示出来,这叫致知。中庸之道是什么?儒家的大德讲得好,我们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讲得很多,总不外乎「诚明」两个字,诚是真诚、诚实,我们一般人讲老实。老实人可贵,老实就是中庸之道,他待人接物有分寸,很平常的道。头一个,不欺骗自己、不欺骗别人,这就是诚明,这是修行第一步,先学不欺人。具体落实像《弟子规》、像《感应篇》、像《十善业道》,那都是中庸诚明之道。这些东西在古时候都是扎根教育的基础,所以古人比现在人厚道。现在人为什么比不上古人?古人从小有家教,社会也重视,现在人相信科学,不能叫相信,应该叫迷信才对,相信不对,叫迷信科学,忽略了祖宗的教诲,忽略了佛菩萨的教诲,认为什么?科学日新月异,那古老的东西能赶得上现在的科学技术?那还有用?这是现在一般人的价值观,错了。所以小孩从小就让他学科学技术,学这些一般才艺,伦理道德完全不懂,小孩稍稍长大就叛逆。
我在一些同学报告当中听到,有个调查的统计,问卷调查,大家对於现前这个社会感到最困惑的是什么问题。它调查卷头一个是收入,列项很多,最后一条是子女,就是小孩教育。结果一问卷,居然百分之九十二最头痛的事情就是儿女不好教。我都没有想到这个比例这么高,没想到。儿女不好教我早就听说,十几年前就有同修告诉我。还有学校老师说学生不好教。这真正是社会的根本问题,不知道孝顺父母,不知道尊敬师长,这个社会就完了。学的一些都是技术,伦理、道德、因果完全没有了。现在这个社会也有不少人已经觉察到,如何来补救?想不出方法,对旧的东西怀疑,不...(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0四二卷) 2009/9/24 台湾高雄 档名:12-17-2042》)
...具足,还有怀疑,遇到境界还会动心,就要听经、读经。
○读经的目的是在学道,应该怎样学?一部经,从一部经下手。如果没有得定,没开悟,绝对不看第二部经。自古以来祖祖相传,历代凡有成就的人,都是用这个方法。凡是失败的人都是自作聪明,不肯遵守老祖宗的旧规矩。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一门深入是修定,长时熏修是从定里开慧。
○他喜欢的东西太多了,一样也放不下,他不是真修,真修的人不但世间一切放下,佛法也放下。选一部经,一门深入,从一部经成就戒定慧、成就清净心、成就根本智,根本智得到之后再求解,那个解是正解,不会曲解、错解。没有根本智,心不清净,看经不理解,听讲意思也错会了。关键是在用心。要如法的修学,要修真实的清净心,清净心起用就是智慧。
○真用功,不是你一天读多少部经,如果你的思想、言行,跟经上讲的完全不相应,一天读两百遍也枉然。
○读经真正的作用,是用它来修正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行,决定不是念这个经佛菩萨喜欢,念给他听。今天造恶业,回去念几遍经,佛菩萨就原谅你、消你的罪业了,那是自欺欺人。
○把你平常心里思想忆念的,统统换成西方极乐世界的,最具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读经,读经就是思想忆念依正庄严,读就是忆念,忆念就是读诵。不要一面念着经一面去想。我们用读诵持名的方法,把所有一切妄想、分别、执著通通打掉。初学的人,特别是知识分子,一定要从读诵下手,读诵不但能修定,同时能开慧。念久了,自自然然就明白了,不能打妄想,就一直读。你想,这个念头很粗,不易成就三昧,我读,读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去想它,这个觉观慢慢就细,容易成就念佛三昧。容易达到功夫成片。再往上提升,就是一心不乱。
○西方世界依正庄严,逐渐逐渐感觉这个境界就在眼前。这时你对往生充满了信心,你的生活非常自在、快乐、法喜充满。能预知时至,不生病的往生。往生还有病苦,是你的妄想没断干净。
○读经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读经是戒学,依规矩去念,规矩就是持戒;以真诚心、恭敬心读,一个妄念没有。跟念佛一样,不能夹杂妄想,就是修定;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个字没念错,一句没念颠倒,就是修慧。念经最忌讳的是夹杂,念了,想这一句什么意思,就完了,戒、定、慧三学全部破坏掉了,最怕的是打妄想,有念...(净公上人法语菁华录《○读经真正的作用》)
...睡这是贪嗔痴,果报地狱、恶鬼、畜生。想什么现什么,都在一个念头。
○根本是个心法,心一定要正,一定要中,正而不邪,中而不偏,永远保持中正,你成佛就不远了。只要心恢复到中正,自性本具的德能就现前。佛法称“内学”, 是从自己心性里面去修学,不在外面 。
○起心动念,念头生起来,立刻明了是善,还是不善,是善,继续增长,不善,赶紧止住。这叫从根本修。
○佛法彻始彻终,就是一个“孝”字而已。修学的根本,“净业三福”。你要不从这三条上奠定基础,大、小乘佛法你都不会成就。
○你不孝父母、不敬师长、嫉妒贤能,你的罪不是很小,你给天下人做了个很坏的榜样,这个榜样影响面要大、时间要长,你在地狱里就出不来。我们起心动念是思想波,思想波比电磁波速度不知快多少倍,思想波刹那间周遍法界。所以,一个善念影响虚空法界,一个恶念也影响虚空法界。修行从哪里修?从念头上修。
○从根本修,根本,就是转三毒成戒定慧。三毒是烦恼的根,戒定慧是一切善法的根,这是善、恶两个根本。
○生生世世学过、念过佛,为什么现在还落到这种地步?什么原因?没有从根本上修。根本是什么?真诚心,没用真诚心,还是夹杂着自欺欺人。现在搞明白了,再也不会以虚情假意待人接物,一片真诚,能不能接受是他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学佛要改心、换心。把妄心换成真心,把虚伪的心换成真诚的心。
○佛菩萨起心动念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所以他那个世界是和平的,永远没有战争、永远没有灾难。什么原因?爱心,他那爱是整个虚空法界,决定没有偏爱、没有偏私。学佛从这学起,这是根本的根本。
○从根本修,就要把嗜欲、嗜好,爱欲、爱好断掉。从哪里断?最难断的地方下手。“财色名食睡”,五种大欲。哪个重就从哪个先下手,然后再对付轻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再没有一点贪爱之心,那就恭喜你,你这一生出离六道的机会有了。你有愿,想脱离六道,六道的障碍,你除掉了。
○真正会用功的人,“从根本修”,根本就是痴,痴就是无明。从这上下手来得快,不从贪嗔上下手,从痴上下手,是真正把根本找到了。
○真妄、邪正、是非、善恶、利害颠倒了,没能力辨别,叫愚痴。
○学佛要怎么个学法?就是一念不生,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之中,修行人是一念不生,这个一念不生就是定,这个法门就是一心去念阿弥陀佛,就是用一念止一切妄念,把一切妄念都止息住,单单用...(净公上人法语菁华录《○生生世世学过、念过佛,为什么现在还落到这种地步》)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三八卷
...覆你,所以这个灵鬼是个很善的。
他曾经说过,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你每天所遭遇到的事情,绝对不会有一桩事情是突发的、是偶然的、是没有前因的,不可能,统统都有前因后果。我们遭人家打劫了,必定有前因,他怎么不打劫别人,他就来找到我?绝对不是我运气不好,不是的,有前因。过去世我跟他有怨,报怨来的,这不是报恩。从这个地方,我们要明白这个因果的道理,诸位就要反省,我们是不是时时刻刻布施恩德?这个重要。那就是我们对人好,以真诚善心对人,纵然过去的冤亲债主遇到了,他也会饶你三分;你这个人不错,是个好人,算了,不找你麻烦了,这有道理的。所以纵然遇到想报复你,不忍心,你这个人很不错,是个好人。
由此可知,我们要想怨恨化解,不可以报复,不能够存着有怨恨。别人偷我的,别人抢我的,我都很欢喜,为什么?帐结了,了了,下一次我东西放在此地他也不会拿,为什么?我不欠他。所以我们明白这个,这都是佛教给我们,这是真理,我们能够依教奉行,决定得好处。所以希望大家要好好想想这些道理,对人要厚道。佛法讲忏除业障,忏除业障最重要的是后不再造,这是真正忏除,不是在佛菩萨面前念忏悔偈,念完之后还一样,还干,这没有用处。这是自欺欺人,欺骗佛菩萨,不会有效果,业障除不掉,真诚心。真诚心好好的依照圣贤人、依照佛菩萨的教诲认真去做,那就忏悔了。
《十善业道》非常重要,从今之后决定遵守,不杀生,不伤害一切众生;不偷盗,不偷盗决定不能有占别人便宜的念头,你还想占别人的便宜,这个心是盗心,盗心才会有盗的行为,要从心里面去断。不淫欲、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从这个地方下手。这个世间,现在我们处的是有史以来从来没有的乱世,这是众业所感,不善业的感应。生在这个时代,实在讲对修行人来讲有好处。什么好处?使我们对这个世间没有留恋,出离的心容易生起来。我们想离开六道轮回,离开十法界,这世间太苦了,现在大家又遇到佛法里面这个净宗法门;净宗法门只要遇到,遇不到那就没有办法,真的遇到,你真的能够理解、能够相信,依教奉行,没有一个不成就的。古来祖师讲,这个法门叫万修万人去。为什么有修净土的不能往生?他没有真修,我们现在《华严经》正好讲到这一段,文殊菩萨提出这个问题,为什么学佛有人成就,有人不能成就?正好讲到这一段,凡是不能成就,你没有依照这个经论所说的方法、理论去学习,所以你不能成就;如果是依照佛的教诲去...(净公上人学佛答问110集《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八) (共一集) 2005/7/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21-272-01 》)
...相处,这叫「敦伦」;「尽分」就是尽我们自己的本分,我们应该要做的,一定要把它做好,这叫「敦伦尽分」。「闲邪存诚」非常重要,闲是防止,防止邪思邪念,防止一切邪行,你的思想、行为不正,要应当防止。邪正的标准就是我们佛法里头的戒律。
我们今天学习,社会走向多元,我们学习的范围也要把它扩大,至少扩大到我们中国本身的多元文化。中国在最近两千年来,可以说全国人民,上从皇帝,下到庶民,统统接受的是儒释道三家的教诲。所以儒释道的根,我们要很认真努力来学习。儒的根是《弟子规》,道的根是《感应篇》,佛的根是《十善业》,我们以这个为标准就对了。与这个标准相违背的,邪道:与这个标准相应的,正道,我们就懂得怎么样防止。现在这几年,我们全心全力在推动弟子规的学习,非常重要。弟子规是做人的基础,如果人都做不好,你怎么能成仙?你怎么能成佛?你要成仙、成佛,首先要把人做好。所以弟子规是我们第一门功课,是我们标准的标准。符合这个标准的,正道;与这个相违背的,邪道。我们要防止邪思、邪念、邪行,用这个做标准就好了。
「存诚」这句话重要,无论对人、对事、对物,我们有一颗真诚的心。决定不欺骗别人,更不能够欺骗自己,不自欺、不欺人,这叫存诚。后面是劝大家「老实念佛,求生净土」,这是印祖给我们的四句话。这个四句话就是净宗道场,所以决定不在形式上,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如果形式,是缘分,不求。学佛总要知道,不只是这一生,佛法是讲无量劫,过去生生世世、未来生生世世永远在学习,每一世都在学习。大乘教里面跟我们说,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这三大阿僧祇劫绝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所以要有恒心,要有毅力,时时刻刻在学习,在在处处在学习。
我们今天首先要学的是什么?把自己的毛病改正过来。佛也常常教我们,人最严重的毛病,大概各个都有的,贪瞋痴!所以佛教给我们「息灭贪瞋痴」,这真修行;「勤修戒定慧」,用戒定慧去化解贪瞋痴。祖师大德也教我们,有两句话说得很好,「于人无争,于世无求」,这两句话重要。凡是修行功夫不得力,总是毛病出在这里,跟人家要争,对世间欲望太多,永远没有办法满足你的要求。这样的人,无论修哪个法门,念佛也不能往生,为什么?他对这个世间还放不下,他还要求。所以真正想在道上有成就,一定要记住,「于人无争,于世无求」,要认真息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
在日常生活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人要谦虚、要恭敬。你看看经典上...(净公上人学佛答问110集《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三十九) (共一集) 2006/6/3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21-326-01 》)
...问题。请老法师度我早日走出迷途。
答:问题就是你肯不肯接受,你要肯接受,佛门广大,确实是有办法帮助你。但是佛门广大,不度无缘之人,什么叫无缘?你不相信,你不能接受,就是无缘。能接受,告诉你,你把这个放下,不就没问题了吗?你何必要执着?何必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能够一切放下,你心就定了,定生慧,智慧才能解决问题。所以做人的根本是学《弟子规》,《弟子规》是根本的戒律,先把人做好,然后再学佛。
中国自古以来传统教学的三个根,儒释道三个根。儒家的根,儒是继承中国五千年传统的教学,它的根就是家庭教育。中国在全世界,它的特色就是家庭,中国人重视家庭,没有不爱家的,家扩大才是国,所谓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个家、每个姓氏都有祠堂,这在外国没有的,永远纪念祖先。家有家谱,代代相传,它有个根。而且多半家谱里面都有家训、家教、家规,都有这些。《弟子规》可以说是中国家教的集大成,也就是说做人基本必须要做到这些,这是做人的基本,你不学这个,真的就是不愿意做人。我说的话不过分,一定要学。
你要想学佛,就更要学,为什么?人都做不好,你还能成得了佛吗?哪有这个道理?所以最重要的,不可以自己欺骗自己,自欺欺人这种思想行为没有不堕三恶道的。不想做人他就到三恶道去了,想做人才不会到三恶道。所以《弟子规》做好了不会堕三恶道,不学佛也不会堕三恶道,他来生肯定还会到人道。《弟子规》修得好,可以生欲界天,可以生天,这是一定的道理,我们应当要相信。所以这位同学的问题,学《弟子规》你就走出来了,你的问题就解决了。
下面是网路同修的提问。有十个问题。
问:第一个问题,请问应如何培养慈悲心。弟子不想轮回,很想脱离这个痛苦的身体到极乐世界去,但觉得成佛后要度众生很麻烦。虽然很喜欢念佛、听你讲经,但是发不了大慈悲心,请问怎么样修学?
答:没有关系,你学小乘就可以,不要学大乘,大乘要度众生,小乘自度就行了,不度众生。学小乘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把度众生这个愿暂时放下,一心念佛。这一生能生,很好;不能生,跟阿弥陀佛结了个善缘,独善其身也不会堕三恶道。总而言之,首先一定要把《弟子规》跟《感应篇》、《十善业道》这个基础要学好,至于发心的事情,再说。你真的把这三样东西学好之后,可能你的慈悲心就发出来了,为什么?慈悲心是你的本性,你本来有的。现在发不出来,是你的烦恼习气太重,把它障碍住了,挡住了它透不...(净公上人学佛答问110集《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五十七) (共一集) 2006/12/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21-358-01 》)
...少就讲多少,不知道的不能够充面子。不知道怎么办?不知道的我们就把那段经文念过去,念总没有错,讲会讲错,念不会错。老师教了我们这些办法,我们才敢上台尝试,一上台尝试,我今年也尝试了四十九年了。我劝勉同学也是这个方法。可是在真正修行当中,必须要把自己的烦恼、习气要非常认真努力,断是很难,要把它降温,也就是一年要比一年少一些;烦恼轻,智慧就增长,这是肯定的。所以老同学跟我多年的你们都能够体验到,你看我讲经年年不一样,年年烦恼习气往下降,智慧自然就提升。从前看这个经、看这个注没有看出来的,现在都看出来了。今年所看出来的,还有很多没看出来的,可能过个二、三年又发现一些。所以同样是一部经典,百读不厌。一部经典我们受持一辈子都不会厌倦,为什么?年年有新意思出来,月月有新的发现,你会法喜充满,你会常生欢喜心。所以要明白这个道理。
解错经典,多半是强不知以为知,就会出现这些毛病。误导众生过失很重,一定自己要小心谨慎。我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个没有过失。我们没有成佛,没有证果,也没有开悟,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佛经里面展开,不懂的地方太多了,我就说我不懂,我不知道,这个没有过失,这个不骗人。真正做到不自欺、不欺人就好。但是有人提醒,我这个不知道,我再去研究,再去找参考资料,找到答案的时候我们再一起分享,这样就对了。
问:第四个问题,学经教之人可以学愚吗?
答:这个愚就是愚笨。这桩事情,我不知道你怎么想,提出这么个问题出来。这个不容易,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当年教导我们的时候,我跟他学经教,他老人家七十岁,我三十一岁,他七十岁,他告诉我,学愚难!他说他老人家学到七十岁了,他还没有学到。愚不可及这不是一桩容易事情。愚是大智若愚,所以那个愚不是普通人,真正有实学、有实德之人。不是普通的愚人,不是普通的愚笨,这我们要懂得。古人这个字含意深广无尽。
问:下面你举出两首偈颂,近来有人以蕅益大师这两首偈子,极力提倡念佛往生不需伏烦恼,请问这两首偈的真实义确实如此吗?
答:大概是这些人把蕅益大师这两首偈的意思解错了。古大德的东西我们现在学习,不懂的就把它放在一边,就没事,真正能够理解的,我们就认真去学习,就没有错。你为什么不去学蕅益大师的《弥陀经要解》?《弥陀经要解》很简单,文字不长,蕅益大师后头有个跋文,他自己说明,九天的时间写出来的。这部《要解》,我们近代净宗的祖师,十三...(净公上人学佛答问110集《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六十四) (共一集) 2007/2/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21-375-01 》)
...最重要是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这个做不到才麻烦;这是鸡毛蒜皮,算是增上缘。根本戒是十善业道,要想把十善业道做好、落实,那就是《弟子规》跟《感应篇》,《感应篇》、《弟子规》是十善业道的落实,这才重要。所以《弟子规》百分之百做到,念佛没有一个不往生的。
问:有位法师发愿讲经,专弘净土,利益众生。她想受比丘尼戒,但担心受戒后不能做到,「外出必须有同行之人」这条戒律。请问是否应该要去受戒?
答:这个事情我们在讲席里讲过很多,受戒也不得戒。我先问你,你的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做到了没?如果那都没有做到,那受戒是假的。依照佛法教诲,这三个先做到,然后才受三皈五戒。它有次第的,跟念书一样,一年级、二年级它有次第的。你看净业三福就是指导的最高原则,「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弟子规》;「慈心不杀」,《感应篇》;「修十善业」,《十善业道经》。这三个做到了才可以提升到第二步,第二步就是佛门,前面那世间的善男子善女人。第二步「受持三皈,具足众戒」,那你从三皈五戒、《沙弥律仪》,统统都做到了才能受比丘、比丘尼戒,这是向上提升有等级的。你前面没有做到这些,一下都提升到比丘尼戒,是假的,不是真的,这是自欺欺人,这总是要懂。
问:末后一个问题,请问在上班时间,已将公事处理妥善。若仍有多余时间,出去办自己的事,是否也算偷盗?现代社会很坏,如果出去还跟领导讲,领导也会觉得你好怪。想认真做人,却时常引起别人异样眼光。请老法师开示。
答:这是要有智慧,随机应变,佛法没有定法,我们生活当中环境很复杂,要有智慧去辨别,要有应变的能力。所以佛门里面的表法,你看四大天王的表法,你从这个地方学到,你就晓得应该怎么做法。东方持国天王是教你认真负责,负责尽职这是东方天王教你的。南方天王教你是增长,增长就是进步,日新又新,年年有进步,月月有进步。第三位西方广目天王,就教你应变,西方天王手上拿的是龙、是蛇,龙蛇代表变化,就这个人心、社会千变万化。这右手上拿了个珠,这个珠代表不变,变化里头有个不变的原则,掌握住不变的原则,就能够应付千变万化。这不变的原则是什么?我们在前面讲过,纯净纯善的心,你就能够应付了,会应付得很好,会做得很圆满。北方天王手上拿着是伞盖,防止所有的污染,你懂得防止精神的污染,懂得防止物质的污染。
你看看四大天王都教给你了,你就知道应该怎么样去做法。所以不学不行,一定要认真学...(净公上人学佛答问110集《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八十一) (共一集) 2007/9/2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21-414-01 》)
...,想进来拜拜佛,想进来看看、听听,不能够阻止。她不懂礼节可以原谅。她是佛教徒,接受过老师教导的,她懂得礼节;至於没有接触过佛法的,她不懂礼节,我们更要让她方便,显示出佛门广大,大慈大悲。不可以拒人於千里之外,希望这位菩萨要发菩提心,多度一些眾生好。
最后这个问题:「同样是这个女孩带水果供佛,临行时取一点回家,有师阻止:『不能拿,否则犯戒。必须常住分给师父们之后,再由师父与信眾结缘;否则师父见到不禁止的,与信眾罪过无边。』是吗?」
答:这个要讲戒律才行,不讲戒律那就难了。可是今天的佛教诸位要知道,已经没有戒律了。明朝末年蕅益大师是一个研究戒律的,他告诉我们,中国从南宋以后就没有比丘了,出家人所受的戒都是名字戒行,实质上不能得戒。所以蕅益大师受了戒之后就退戒,他老人家一生只守住沙弥戒,自称菩萨戒沙弥,这是他自己肯定自己的身分,不敢称比丘。他老人家自称沙弥,他的徒弟不敢称沙弥,老师是沙弥的身分,学生成时法师,《蕅益大师全集》能够流传下来是成时的功劳,他从事编辑,刻书流通,这是蕅益大师的入室弟子,成时一生自称出家优婆塞。出家优婆塞是从他开始,这些人真正通达戒律,知道自己的身分,老实,不自欺欺人。
我们今天要受戒律,戒律裡面规矩很多,你说的这些,这叫小小戒。这个小小戒这麼认真,好!大戒你都守住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你是不是都受到了?如果只是拿戒律去衡量别人,这个犯罪了、那个犯罪了,自己有没有回头想一想,自己有没有造业?有没有犯罪?如果自己真正是菩萨,六祖惠能大师讲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一天到晚见别人的过失就是自己的过失。我们要很冷静的反省,很冷静的检点自己。
这个是小小戒,尤其是初学佛的人,她拿东西来供佛,供完之后不要说是拿一点带回家去,她全部带回家去,我们都欢喜,佛跟她结了缘。不懂戒律的人没有过失,一定要随喜,修随喜功德,让这个人欢喜心,她以后常常到寺庙裡面听经闻法,这个缘就结了,她就来学佛了。如果这样也不可以,那样也不可以,把人家吓倒了,以后再不敢进佛门,「佛门规矩大,我们进去都有罪,还是不进去的好。」岂不是把人家学佛的念头一刀斩断吗?这叫断人法身慧命,这个罪才堕阿鼻地狱。谁堕阿鼻地狱?不是这一位女孩子,是说她犯戒的这个人会堕阿鼻地狱,你们想想对不对?把人家学佛的善根断掉了,吓得人家不敢来了。所以对於初学之人,我们要大开方便之门,这是...(净公上人佛学问答《佛学问答 ﹝2000/09/21﹞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21-90-16》)
...告诉他,你的寿命还有十年,十年之后你寿命到了,我来接引你往生。这等於是佛法里面讲授记,阿弥陀佛决定没有妄语,你到临命终时他一定会来。莹珂忽然聪明了,跟佛要求,十年寿命不要了,现在跟你走。这个人叫真聪明,他有理由,他说我再在这个世间住十年,我的劣根性很重,禁不起诱惑,外面恶缘诱惑,我不知道又干多少坏事,十年寿命不要了。佛就答应他,跟他讲,三天之后我来接引你往生。你看头一次见佛,三天之后第二次见佛,佛就带他走了,这都是属於现前见佛。佛当时为什么不带他走?三天叫他表法。他当然房门一打开告诉大家,昨天晚上我见到阿弥陀佛了,阿弥陀佛告诉我,我还有十年寿命,我不要了,要求跟阿弥陀佛走,佛说三天以后来接引我。这个信息一传,度多少众生,写在《往生传》上,我们现在人看到都受感动,都受他的影响。我们相信,《往生传》的记录不是造谣骗人,一定真有其事、真有其人。古人都忠厚老成,不会欺骗人的,不是真正的事实不会写在历史上。所以我们今天讲求的,我们要具备的条件,这种条件是我们的性德,自性里头本有的,我们现在迷失了,把它找回来,就是老实,老实就是不妄语,不欺骗别人。首先不欺骗自己,不欺骗自己就不会欺骗别人。就古人讲自欺欺人是很有道理,欺骗人首先欺骗自己,欺骗人的罪轻,欺骗自己的罪重。
下面说,「临命终时,即得往生,以阶跋致(指阿鞞跋致,义为不退)」。他的阶级、阶位是阿鞞跋致的菩萨,就是《华严经》上讲的圆教初住,天台讲的别教初地,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净土宗所说的理一心不乱,名词很多,都说一桩事情。到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此地用小本《弥陀经》翻的是阿鞞跋致。「故知此经为五浊恶世之无上醍醐」,这句话是幽溪大师说的。我们今天居住的世界叫五浊恶世,五浊恶世这个环境当中,这个经,这个信愿持名的法门,第一法门,没有比这个更高的,没有比这个更究竟的。「可见钞意」,幽溪大师《圆中钞》,亦与上引日本的这些大德说法相同,「且所谓无上醍醐,自然应是(应该是)契理契机,最极圆顿之圣教。」我们看到这些文字,听到这个说法,我们的心定了,清楚了,不再涉猎其他经论。就是《金刚经》上告诉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我们要学莲池大师晚年的态度,这一切法让给别人悟,你们谁爱学你就学去,我不学了,我就一部《阿弥陀经》。莲池大师的晚年给我们表法,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我们要跟进。莲池大师是明朝末年人,蕅益...(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十三集)》)
...理一心不乱,这个难。「持名法门妙用,和盘托出」。像客人来了,我们送茶点,连盘子都端出来,就是全部拿出来,没有丝毫保留,统统托出来,持名法门的妙用,真正不可思议。「足证会本实大有功於圣教也。」这是赞叹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无量寿经》的会集本。
但是现在这个时代,大家念罗什的本子念成习惯了,换个本子他不习惯。不换也行,净宗在中国一千七百年,依照《弥陀经》,罗什大师翻译的这个《弥陀经》,念佛往生的人不计其数,真的不是假的。我们看看海贤老和尚不认识字,他一生没念过《无量寿经》,一次没念过,也没有听别人念过,他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老老实实的,真是听话、真干,一句佛号一直念下去,他就念了九十二年,一直念到他往生。他念到什么程度?我非常相信,一点都不怀疑,他念到理一心不乱。为什么?因为我们看到这个人这么老实、听话、真干,他一生的修行就是烧香、拜佛、念佛、绕佛,除此之外他都不知道。通常寺院里头早晚课诵他不知道,他没学过;磬锤,法器他不懂,老实,心地清净慈悲。我们常常提醒,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用真心待人接物,海贤老和尚一生用真心。
真心是自己本有的真诚心,没有一丝毫虚伪,没有丝毫欺骗,不自欺,不欺人。真诚心本有,在什么时候?小孩出生一百天,完全用真心,因为他的心还没有被染污。所以每个人都曾经用过真心,非常可惜真心被环境染污,染污之后就再也不能回头,一直用到老死。妄心念念造轮回因,所以死了怎么?搞六道轮回,在六道轮回里头永远出不来,非常悲惨的一桩事情。小孩一百天之后他认生了,一百天之前不认生,不知道谁是爸爸、谁是妈妈,无论什么人接近他,他都用真心对你,笑得那么甜,笑得那么可爱,他不会拒绝人。到他被染污,他认生了,爸爸妈妈抱他,他欢喜,别人抱他,他拒绝,这就叫被染污了。这种染污随著年龄一年比一年严重,真心,童真、真心完全丧失掉了,全用妄心。
中国古圣先贤有智慧,把这桩事情看清楚、看明白了,於是就想如何让这个孩子,染污是没有办法避免的,如何叫他被染污的分量降到最低。因为他懂得「性相近,习相远」,讲自性、真心,大家是一样的;讲染污,讲妄心,大家不一样,所以教育就兴起来了。「苟不教,性乃迁」,我们的真心慢慢就变成妄心。妄心是什么?分别心、执著心,这就迷了。怎么教法?「教之道,贵以专」。专是什么?染污的面最小,学得愈多染污愈严重。现在人被科学染污,染污到非常严重。严重到什么...(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五十二集)》)
...决定造恶业,违背伦常就是罪孽,随顺伦常是德。伦常从哪来的?自然的,佛经说得清楚,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所以,佛教导我们求福、求慧、求长寿,我想全世界的人这三桩事情绝对没有人反对,大家都希望我有智慧、我有德能、我有寿命,寿命是属於德能,我有福报,都希望。能不能求得到?能,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要如理如法的求,那享真正的福报。这些福报全在自性里头,不要向外求,求自性里面决定可以得到,我们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
老祖宗教给我们五常仁义礼智信,这是德,说得很清楚、很明白,仁者爱人,仁义礼智信,仁,仁要落实在哪里?落实在爱一切众生,《弟子规》上说的「凡是人,皆须爱」。仁,真正能爱人的人,他有这种爱心,肝脏好,仁爱养肝。义者循理,义是讲理,讲道理,不合道理的事情决定不做,不合道理的决定不要去想它。要遵循道理,也就是遵循道德,不道德的事情不去做,这样肺脏就好,这五脏里肺好。礼,礼是对人恭敬。恭敬从哪里来的?从谦虚来的,谦卑就会恭敬别人,傲慢绝对不会对人恭敬。所以礼,修谦,落实在谦敬,谦虚恭敬,心脏好,养心,谦敬养心。智慧,不迷惑,迷惑就没有智慧,肾脏好。最后一个信,信是信用,决定不欺骗别人,不自欺,不欺人,脾胃好。你看看,仁义礼智信养我们五脏六腑,善修五德身心健康,我们大家要共同勉励。
老祖宗告诉我们,佛法也不例外,佛法把这桩事情变成戒律,要求大家要认真的去学习。仁,不杀生;义,不偷盗;礼,不邪淫;智,不饮酒;信,不妄语,五戒。五戒是佛法的根本戒,你要学佛,从哪里学起?从五戒学起,五戒要落实。五戒跟中国古圣先贤讲的五常是一个意思,你看,世出世间法它相通。刀兵劫里头如何拥护众生?诸位想想,修五戒,行五常,慈悲到极处,弥勒菩萨,他就能真正拥护众生。弥勒菩萨教化就是一个爱心,真诚的爱心,真诚的爱心就是弥勒菩萨所表的。
我们看下面,还是念老引用《弥陀经疏钞》,莲池大师说的。「是则慈隆即世,悲臻后劫」。慈,慈悲;隆是隆盛,兴隆;即世是现在世,弥勒菩萨对我们现在世慈悲到极处。他的大悲心一直到最后刀兵劫,刀兵劫是后劫;换句话说,念念不忘苦难众生,总是在众生遇到苦难,他以慈悲之手来帮助我们。「至极之慈」,慈悲到极处,「超出凡小」,凡是六道,六道众生讲慈悲,比不上弥勒菩萨;小是小乘,小乘是以阿罗汉为代表,阿罗汉的慈悲也远远比不上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是等觉菩萨。不但阿罗汉比不上,十地...(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七十一集)》)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三九卷
...,「112112」。她把它抄下来,给她姐姐,她姐姐看了一下,笑了一笑,没有说话,收起来了,那就是她姐姐往生的日期。2012是年,二0一二年,11是月份,十一月,21是二十一号,后头还有12,十二点钟。她在那个时候,就在这一天,很多朋友在一起,讨论佛法,在聊天,高高兴兴,欢欢喜喜,时间一到,她告诉大家我走了,真的就走了。而且还告诉大家,佛来接我,带著莲花,我上莲花,虽然你们见不到,你看我的动作,看我手的动作,你就能体会到。她的手爬上去,脚踩著莲花瓣爬到莲花当中,细细的去看看得出来。她还有十年寿命,不要了,愿意来表演一下,念佛真正的是佛来接引往生极乐世界,她真走了。人真肯发愿,佛真肯帮助你。
诸佛如来同一个愿望,希望一切众生早早成佛,并不希望你要经过三大阿僧只劫。佛有无比殊胜的法门,就是净土,净土比《华严》、比《法华》还要圆,《法华》跟《华严》还要相当长的时间。这个你看看刘素青,一个月,虽然学佛四年,她也很诚心,平常念佛,她发愿来表演往生,一个月就做到了。我们这里起心动念,阿弥陀佛知道,诸佛菩萨知道,甚至於天地鬼神知道,骗不了人。日本江本博士说,我们起心动念水知道,怎么能瞒人?怎么能欺人?不可以,那是罪业。所以学佛头一个就是要学真诚心待人接物,用圆满的爱心处世。
佛知佛见是真实智慧。「一部净土妙法,举体是佛之知见」,这是专门讲这《无量寿经》会集本,一点都不错,佛之知见就是真实智慧。「处处是华严境界」,你只要用《华严》十玄、普贤十愿你来对,你就能发现这部经字字句句是华严境界。所以彭际清居士说,这是前清了不起的一位大居士,通宗通教,显密圆融,就是他说的,《无量寿经》就是中本《华严》,《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跟《华严》没有两样。所以我讲的《华严经》,讲到「初住品」,年岁大了,时间来不及了,我讲到「初住品」讲了四千多个小时,细说,其味无穷。年岁太大,没有时间了,所以把它放下,改学中本《华严》,就是《无量寿经》,而且发心讲黄念老的集注,这内容太丰富了。
「故此经中,悉是开化显示真实之际」,真实之际就是佛知佛见,「咸为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我们学这部经,念这句阿弥陀佛,能不能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能。黄念祖居士给我们显示的,他自己不说,我们能看得出来,明心见性了,不见性哪有那种成就?海贤菩萨就受持一句名号,他不认识字,一生没有读过经,没有念过《无量寿经》,他连五堂...(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一一一集)》)
...性德;不想它,意思自然出来,这是性德。学讲经的人,无论在家出家,都有这个经验,讲经之前要备课,要做充分的准备,上了讲台之后,有时候契入境界,确实讲出微妙之法,自己不知道。谛闲老和尚,这讲经的法师,契入境界之后,听众当中,江味农居士给他做笔记,讲完之后,江居士把笔记拿给他看,他问江居士,这话是我说的吗?是,没错。怎么会说得这么好,自己都感觉得意外。那是什么?当时说了自己不知道,完全从自性里头自然流露出来的。这要什么?一刹那的清净心,一刹那的忘我,自性智慧、德能、相好,它就流出来了。我觉得是每个真正认真学习经教,在讲台上都有这个经验,李老师有这个经验,我们也有这个经验。
所以老师教给我学经的诀窍,守住四个字,「至诚感通」,通就是障碍没有了,经教的义理贯通了。用什么方法贯通?学难,学是世间得用头脑,用阿赖耶、用意识,这不能贯通的,这只能学个知识,学个皮毛。要用什么?要用感应。什么样才能得感应?诚,真诚到极处叫至诚,学习圣贤教诲,学习佛菩萨,真正的秘诀。老师传给我们,我们自己努力把这两个字做到,做到至诚。怎么做?从穿衣吃饭要有至诚心,工作要有至诚心,待人接物,起心动念都至诚。至诚头一个不自欺,不是不欺骗人,不能欺骗自己。欺骗人有时候可以用,叫方便。一个猎人追著一个猎物,要杀它,捕杀它,追到三岔路口,三岔路口有个人看见了,菩萨看见了,这时候这小野兽跑掉了,猎人问,问他看到没有?看到了。从哪边走的?从这边走了。那就骗他。为什么要欺骗他?免得他造杀业,也救了这个小动物,没有自己。所以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当中,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都要用真诚心,不怕吃亏。有很多人不敢用真诚,为怕吃亏。不怕吃亏。佛菩萨常说,古人也常说,「吃亏是福」,愈吃大亏,后头福报愈大。不怕人欺骗,不怕人毁谤,不怕人陷害,什么都不怕,你就是用真诚。真诚,佛菩萨天天看到你,一切善神常常在你身边,你怕什么?如果不诚,不诚,你的身边不是佛菩萨,是妖魔鬼怪。这是事实真相。
底下说,体穷真性,本体穷尽於真如法性,这从文字上来解。这个体是法身、是理体,遍法界虚空界,真正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妙绝相累」,这句受用,你要不能够体穷真性,你就没有办法断掉所有现象的累赘。这个累赘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干扰。这个相是现象,遍法界虚空界里面,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这三大类。你会不会受它的感染?会不会受它干扰?会...(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一七七集)》)
...就是指念头,「色由心生」、「一切法从心想生」,这都是经文,都是说这桩事实。相本来没有,相从念头生的,这个问题证据到现在还不足,还在搜集。将来科学家完全承认,现代科学已经发现,地球上四百年的科学,走了一个很大的错误,造成现在很多困难不能解决。这个错误是什么?就是二分法,把宇宙现象分作物理、心理这二分,自己造成了矛盾。实际上呢?实际上它不能分,物质里头有受想行识,受想行识是精神,就是念头。物质里头有心,有心法,心里头有物质,它是一,它不是二,一体的两面。佛说得好,佛说这个东西,基本的东西是什么?五蕴。五蕴是色受想行识,组成这个基本的物质,就是微中子,佛法叫极微之微。极微之微是色受想行识,它具足,色是物质现象,受想行识是心理现象,它是一,它不是二。所以一切物质现象,统统有受想行识,我们起心动念想瞒别人,瞒不住,那是骗自己。为什么?任何物质现象都知道,不仅仅是日本江本博士实验的水知道。美国的修.蓝博士到我这来访问过,他来看我的摄影棚,告诉我们大家,我们起心动念,桌椅知道,天花板知道,地板知道,墙壁知道。我们这房间里所有物质现象,无论哪一个它全知道,你能瞒谁?瞒自己,欺骗自己,这不是欺骗别人,叫自欺。於是不同维次空间的生物,现在科学家也证明,确实有十一种不同的维次空间。空间维次,在理论上讲是无限的,现在科学有证据证明的十一种。它从哪来的?它从妄念生的,有念头就有,没有念头就没有。时间、空间在《百法》里面是不相应行法,它跟心法不相应、跟心所法不相应、跟色法也不相应,所以它单独成立一法不相应,二十四种不相应,时间、空间是里面的两种。不相应行法,就是我们现在所谓它是个抽象概念,没有事实,你找事实找不到,人有这种概念,这个概念假如没有了,它就不存在,是这么回事情。所以佛法里头有高等科学。
涅盘灭,灭什么?就是灭这些念头。教你什么?教你一念不生。一念不生,你就看到宇宙的真相,佛学的名词叫诸法实相。那个实相是什么?就是自性。禅宗叫明心见性,他见到自己的真心,见到自己的本性。真心本性就在现前,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我们为什么见不到?因为你有妄想、有杂念、有分别、有执著,所以在你面前你也看不见。修行的功夫是什么?放下。放下难,不容易,所以佛设定的方法,一般通用的方法戒定慧,因戒得定。所以你要懂得,戒目的是什么?目的是叫你得清净心。人持戒,把一切善念恶念统统放下,我放下恶念,善念我还有,那...(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一九四集)》)
...
下面结归今愿,这一愿里头一二三忍,实即本经「菩提道场第十五品」当中的三种忍。这三种忍说什么?讲音响忍、柔顺忍、无生法忍,「菩提道场第十五品」里头有讲这三种忍。《无量寿经钞五》里头有解释,第一个,「音响忍,由音响而悟解真理者」,这就是听经闻法而开悟的。听经闻法的人多,开悟的人不多,为什么?佛菩萨所说的经论,都是从自性里头流露出来的。自性是什么?能大师说得很好,自性是清净,是不生不灭,是本自具足,是本无动摇,能生万法。讲经说法在里头怎样才能跟它相应?要真诚、要清净、要恭敬。所以印祖常常教人,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真诚恭敬,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百分恭敬得百分利益,万分恭敬得万分利益。你有几分真诚心、有几分恭敬心?这个难了,尤其是现在人心浮气躁,真诚没有了,恭敬当然就没有。恭敬是真诚的相,相貌,诚於中而形於外。我常常劝同学,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待人接物都用真心,绝不欺骗一切众生,谁得好处?自己得,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要骗人?为什么要欺负人?不应该,用真诚心就是真诚对待自己,一切众生跟我们是一体。能大师说得好,「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跟我自己是一体,骗人就是骗自己,欺负人家就是欺负自己,自欺。所以我们学道最大的障碍不在外,在内,完全是错用了心。这是由悟解开悟了,得忍。
第二个,「柔顺忍,慧心柔软,能随顺真理」。真理现万法,所以佛教我们随喜、随顺,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就好。心要柔软,不能刚强,刚强决定造罪业。我们早年提出来,菩提心,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念念不能舍,起心动念要用这个对照一下,相不相应;行动里面,「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好!早年我在美国各地方讲经,用这个劝人,用这个自修。怎么修叫真修行?从哪里修?从起心动念、从言语造作,慧心柔软,能随顺真理。
「三无生法忍,证无生之实性」,实就是实相,性就是自性,「而离诸相者,是悟道之至极也」。只有真正明了无生的实性,现在我们虽然没有证得,我们比一般人有福报。为什么?古时候人没有听到科学家的报告,对佛经上所讲的万法皆空、一切法不生不灭这些很难接受。现在我们能接受,为什么?科学给我们证明了,量子力学家不欺骗人,科学确实观察到了,看清楚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些相从哪里生的?从念头生的。佛经上这个句子很多,「相由心生」、「色由心生」、「一切法从心想生」。佛常说,常常提醒我们,是真的不是假...(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二O四集)》)
...地位,我们讲等级,四十一个等级。十法界六道,用极乐世界的话来说,有三辈九品,三辈九品的意思就是不是平等的,有高有低。等级怎么来的?烦恼习气多少显示出来的。烦恼习气要多,地位就低,就往下面去了;烦恼习气少,他就往上升了。天有二十八层,人道下面是畜生。人的种类也很多,我们地球人,这是我们能见到的;其他星球人,我们叫外星人,我们没见到。但是有人说外太空的人,确实我们这个地球上有,有少数的外星人我们看到了,还有一部分我们没看到的,品类不相同。宇宙太大了!佛告诉我们,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刹土,每一个诸佛刹土里面,都像释迦牟尼佛一样有十法界、有六道轮回,这里头众生的数量无量无边。人有缘,他就到一起来了;没有缘,见面也不打招呼,也不认识。没有缘的多,有缘的少。无论有没有缘,跟我们有关系,有什么关系?一体。能大师说得好,「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自性是我们自己的自性,万法是全宇宙,包括十方诸佛如来,跟我们一体,一个自性,一个真心。所以我们用真心很容易通,感应,用妄心就很难通。妄心通六道,真心通法界,所以人在这个世间一世,用真心好!用真心,不懂佛法他也不堕三恶道,欲界天、色界天肯定能去,所以要用真心。真心是不自欺、不欺人,不欺骗自己,不欺骗任何众生,这就是真诚。
下文说,又自在彻见事理之智慧,这叫神智。自在,没有丝毫勉强,自自然然就见到整个宇宙,事是现象,理是它的道理,你能够彻底明了这种智慧,这叫神智。故知开神,这个水能使浴者开显识性中本有的神智,这个神智就是自性本有的智慧,称为神智。「又水具八德,调和适意,故悦体」,想水什么样子,它就给你现什么样子,故悦体。「净者,清澄无垢。无形者,表至清也」,清净到极处,好像完全都是透明的。「净若无形」,这是「水之相也」,所以它能够随心变化。「开神悦体」,这水的作用,开智慧,身体舒适,这是「水之用」。「相用俱妙,实因水之本体妙也」。本体是自性,本体起用是性德,性德的作用无量无边,所以这个展现出来就是遍法界虚空界。体妙,自性妙。学佛就是教我们回归自性,这叫证果。
我们再看,池底下有沙,宝沙,无量珍宝铺在池底。
【宝沙映澈。无深不照。】
念老告诉我们,「水至清」,清净到极处,「能使池底宝砂清澈映现」,从上面看到底下,看到池底,「故曰宝沙映澈。彻照至底,故曰无深不照」。这个水的浅深也是随人意的,要深就深,要浅就浅,这是说池底宝沙,没有...(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二七五集)》)
...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七百页,第七行看起:
「以下分显风德」,念老的注解。上面我们学过极乐世界八种清风,这一段要说明风的好处,风德就是风的好处。「首明风鼓妙声。德风徐动,宝树宝网,演出苦、空、无常、无我、波罗蜜等等微妙法音」。极乐世界之好,我们无法想像,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我们能信?它是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自性万德万能,自性就是我们的真心。所以学佛,我常常劝同学要用真心,不要用妄心。妄心造业,真心不造业。真心生智慧,所以它的作用称德,自性本有的智慧德能,谁用这个?法身菩萨用这个心,大乘菩萨叫发菩提心。菩提心什么意思?菩提心有体、有用,体就是真诚,用是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在我们这个经经题上,那是用。用真心就是用真诚心。什么叫诚?儒家有个标准的说法,「不自欺也」,不会自己欺骗自己。自己欺骗自己,诚就没有了,就是假的,就不是真心,妄心。妄心,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这个里头也有善恶,善行感受的三善道,那就是天、人、阿修罗。现在这个三善道也不善,我们人间社会混乱,天亦如是。所以天上现在人少,三途人多。我们听到这个说法,马上就明白,为什么少?现在人造恶业的多,行善的少。善人才能生天,生天的标准是十善业道,今天有几个人能把十善业道做好?善心、善行、善意的人少了,没有过去那么多,所以天上人口大幅度的衰减了。三途人口增加,我们造不善的业、不善的念头,所以地狱增加了,饿鬼也增加了,畜生也增加了。这个我们能够理解。
极乐世界的好处,这个经说尽了。所以我学佛六十四年,讲经五十七年,我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真正所谓大道至简!真正大道很简单,不麻烦。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世尊教学的目的是成佛。成菩萨,目的还不圆满,达到一半,不圆满,要成佛。成什么样的佛?标准是成像阿弥陀佛那样的佛。阿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要成这样的佛。能吗?做得到吗?答案是肯定的,能做得到。为什么?因为你本来是佛。什么样的佛?跟阿弥陀佛没有两样。本来是,现在又想作佛,哪有不可能的事情...(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二八八集)》)
...欺骗自己。自己欺骗自己,诚就没有了,就是假的,就不是真心,妄心。妄心,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这个里头也有善恶,善行感受的三善道,那就是天、人、阿修罗。现在这个三善道也不善,我们人间社会混乱,天亦如是。所以天上现在人少,三途人多。我们听到这个说法,马上就明白,为什么少?现在人造恶业的多,行善的少。善人才能生天,生天的标准是十善业道,今天有几个人能把十善业道做好?善心、善行、善意的人少了,没有过去那么多,所以天上人口大幅度的衰减了。三途人口增加,我们造不善的业、不善的念头,所以地狱增加了,饿鬼也增加了,畜生也增加了。这个我们能够理解。
极乐世界的好处,这个经说尽了。所以我学佛六十四年,讲经五十七年,我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真正所谓大道至简!真正大道很简单,不麻烦。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世尊教学的目的是成佛。成菩萨,目的还不圆满,达到一半,不圆满,要成佛。成什么样的佛?标准是成像阿弥陀佛那样的佛。阿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
|
|
|
|
|
|
|
要成这样的佛。能吗?做得到吗?答案是肯定的,能做得到。为什么?因为你本来是佛。什么样的佛?跟阿弥陀佛没有两样。本来是,现在又想作佛,哪有不可能的事情?从哪里做起?从不自欺做起。不自欺是德中的根本,大德。为什么要欺骗自己?欺骗自己就大错了,把真心变成妄心,妄心就造六道轮回、造十法界,妄心造的。用真心,不用妄心,六道就没有了,十法界也没有了,为什么?那是一场梦,恶梦。三恶道是恶梦,现在人天也是恶梦。人道的社会被染污,天道也受影响,为什么?人生天生不上去,所以天人愈来愈少。真的,人口是愈来愈多,天上的人口是减少了,地球上的人口增多了。因缘果报丝毫不爽,这是事实真相。佛、菩萨不骗人,阿罗汉虽然没有发菩提心,他也不骗人。
阿罗汉是小乘,小乘的戒律都做到了,都做到一定的标准,所以他能够超越六道轮回,不能超越十法界。四圣法界比我们就殊胜太多,我们比不上。阿罗汉修什么?我们的经题上说得很清楚,佛法的成就三个阶段,小成就是清净,清净心现前,这就是声闻、缘觉。清净心是什么心?没有染污,见思烦恼断干净了,也就是说你看什么问题,看人、看事你没有看错,你看得很准、很正确,因为你心没有染污,是清净心。我们凡夫的心染污,不清净,不平等;不平等是什么?有分别,有分别就不平等;有起心动念就是无明,就见不了真性。所以我们用的是这三种,这三种经教里称为烦恼。无明也称为根本无明,无明是不明白了。真...(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二八八集)》)
...心不善。这些我们都得要搞清楚。对我们的身体来说,我们中国古人讲善恶都有标准,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这是善,违背就是恶,就是不善。如果遵守伦常道德,这是一个正常人,这是圣贤君子;我们的思想、念头、言行跟伦常道德相违背,那就是作恶,恶有恶报,恶报就是灾难。我们今天在地球上所感受的是灾难,人心惶惶,没有安全感。有不少人不但没有安全感,他有恐惧感,比我们就更严重,我们没有安全感,还没有到恐惧感。不知道为什么活在这个世间,为什么来到这个世间?来到这个世间干什么的?这都是问题,切身的问题。我们要没有遇到佛法、没有遇到圣贤教诲,也是茫然无知。
仁义礼智信,中国人讲五常,常是不能断的,是不能离开的,这五种德行,这是道德,完全与大自然规律相应。仁者爱人,推己及人。你看仁是两个人,立人边,这是二,是二人,想到自己一定想到别人。我不愿意的,别人一定也不愿意,我欢喜的,别人一定也欢喜,「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这是仁,所以仁者爱人。义者循理,讲道理,我们一般讲,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合情、合理、合法,人情事理法律统统都符合,不违犯,这是义。礼是礼貌,是尊重,是敬,恭敬。智是理智,不是感情用事。后面信,信是不自欺,不欺骗自己,不欺骗别人。中国人讲道德,五伦是道,五常是德。这五个字叫五常,德!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道是大自然的规律,第一个是父子有亲,父子是道,不是哪个人创造发明的,不是的,这是大自然的规律。父子有亲爱,现在没有了,现在很难看到孝子,为什么?教育丢掉了,没有人教了,社会上也没有好榜样,没有看见过,没有听说过。夫妇有别,现在夫妇没有别,古时候男子主外,女子主内,现在女子不主内,也出去竞选,也出去跟先生一样去找工作,没别;从前有别,主内,相夫教子,最重要的责任是把下一代教好。所以现在这个社会上,有道德的人少了,什么原因?没人教了,母亲不教了。母亲交给谁教?家里有钱雇佣人,交给佣人去教。这个小孩跟你还会有亲情吗?没有了,他不认识你。稍微长大一点,谁教他?电视教他;再大一点,网路教他。电视、网路教什么?教杀盗淫妄,他全学会了,从小就学会了,根深蒂固。你要问社会怎么乱的?你想想就明白,这一条没有了,社会哪有不乱的道理?君臣有义,没有了,现在是利害。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全没有了,都是自私自利。为了自利,为了自私,伦常道德全没有了,多可怕。这是什么社会?古人讲乱世,大乱之世。今天我们不...(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二九二集)》)
...介绍给我,我们走哲学之门进来的。我们跟老师见面头一天,老师告诉我,现在的学校,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你要想到学校去听课,你会大失所望。一转眼六十年过去了,六十年前是这样,现在怎么样?不必说了,师道确实没有了。中午我们在一起吃饭,有一位教授告诉我,现在学校学生不像样,老师在上课,他在座位上睡著了,老师到他那里把他推醒,他坐那里,我在睡觉,你喊我干什么?不止一个,很多,我在国外看到很多。在国外我也是教授的身分,好像我只上过两堂课,以后我不再进讲堂。我很喜欢跟我们教授聊天,我们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学生没法子,没有诚意学习,一点恭敬心都没有。所以现在年轻人,学生杀老师这常常听说,这不是新闻了。有几个人懂得?老师的恩跟父母是同样的,父母有养育之恩,老师有教诲之恩,我们法身慧命得自於老师,对老师怎么可以不尊敬!这个世界变了。
刚才讲的五常,顺著五常,真正能做到仁爱、爱人,我们身体,讲身体,肝脏好。我们身体五脏六腑要好,就是仁义礼智信。你有仁心,仁爱之心,肝好;义,循理,什么事情合情、合理、合法,肺好;有礼,礼者谦敬,谦虚、恭敬对人对事,心好,心脏好;智者,你不迷惑,肾脏好;信是不欺,不自欺,不欺骗别人,脾胃好。你看看对内,这五个字养生之道,身心健康。如果没有仁,不知道爱人,不仁,肝出毛病;不义,肺出毛病;无礼,贡高我慢,心脏出问题;无智,肾脏出毛病;无信,脾胃有毛病。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所以念头能强身,能得到健康。
佛法里面给我们讲五种烦恼,是烦恼的根,叫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这五个字。贪婪所感得的是水灾,洪水、海啸带来的水灾;瞋恚所感得的是火灾,地球温度上升,瞋恚;愚痴带来的风灾,台风、龙卷风愚痴带来的;傲慢感得的地震;怀疑所感得的是山崩,就是土石流,地陷,大地突然沉下去。所以科学今天证明「以心控物」,我们的念头好,这个烦恼没有,不贪、不瞋、不痴、不傲慢、不怀疑,一般讲自然灾害没有了,居住的环境好。守住仁义礼智信,身体好,五脏六腑健康,不会出毛病。今天几个人懂得?
我们欢迎科学,我们爱科学,为什么?科学对我们学佛有很大的帮助,单单这个以心控物,这桩事情对我们利益就大了。我们的心好,念头好,什么内外灾难都没有了。二O一一年,因为第二年就是二O一二,过去了,二O一二是马雅预言世界末日,在这个前一年,有一些科学家在澳洲聚会,讨论这个问题。他们开了两天会,第一...(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二九二集)》)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四〇卷
...的模范、榜样,要跟它学。给我们启示,今天我们要救这个世界,怎么办?赶紧搞一个示范的都市,让大家来看,看了,他觉悟了,他明白了。让天下太平,天下安定,社会安定,就要从这里,要发大心,这一句就是发菩提心,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从哪里度起?「烦恼无尽誓愿断」,从自己断烦恼开始。断了烦恼再学法门,「法门无量誓愿学」。然后就成佛道,「佛道无上誓愿成」。成了佛,你才能做得到,才能普度众生。
普度众生的方法,《大学》也是佛菩萨示现的,教我们要做个示范点,要先治其国,那个时候治国就是一个城市,城市国家。你想把国治好,「先齐其家」,你要搞一个家的榜样,这一个地区、这个城市所有的家都向你学习,你要先齐家。要想家做好,「先修其身」。你看最后是自己,一个人正,天下就正了;一个人走歪了,天下就歪了;一个人邪了,天下就邪了。这哪个人?我们自己,不是别人。这自己是什么?学习圣贤传统文化的人,从自己做起,修身。我想修身,从哪做起?身是物质,它从哪来的?它从念头来的,所以要修身先要修心。修心先要求正心,正心从哪里来?从诚意。诚意什么意思?诚,《中庸》说理论,一部《中庸》就说这一个字,诚,简单的给你讲,不自欺,你能做到不欺骗自己,这就是诚,所以从这做起。怎么样才叫能诚意?诚意要致知,你觉悟了、明白了,不自欺了。怎么样能够觉悟?放下,放下烦恼、放下习气。所以最后总结一句,「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说出来了。
这个东西能不能帮助现在社会?能,指出一条光明大道。从什么地方入门?从敬祖宗入门。所以我们提倡一年三次祭祖,我们从尊重圣贤入门。圣贤东西哪有糟粕?现在你看多少人,圣贤东西可以学,学其精华,去其糟粕。一个明心见性的人还有糟粕,那不就完了?所以今天要把这个疑惑断掉,要断疑生信,把真诚心找出来、恭敬心找出来,你才能够接受圣贤教化。这个难!不走老祖宗的路。老祖宗的路没有新旧,为什么?它超越时空,它没有空间、它没有时间,它就是真理,它就是永恒,那就是自性的性德,是每个人自性里都有,只要你明心见性,你完全证得。你证得了,跟一切诸佛菩萨平等,都融入常寂光。常寂光是什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自性,《三字经》上头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本善。本善里头第一德,就是孝、就是敬,孝亲尊师。今天这个社会,根出了问题,孝不见了,敬不见了。一个人对於父母不知道孝顺,对老师不知道尊重,就没法子了。圣贤典籍留下来了,起不起作用?不起作用。为什么?你去念它,把意思全解错了...(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二九四集)》)
...?真心本善。儒家所讲的「明明德、亲民、止於至善」,那是自性的性德,那不是外来的,用真心,它就现前;用妄心,它就不见了。止於至善是谁?佛陀。菩萨还没有达到,还有无始无明习气没断,不能叫至善;至善是善圆满了,圆满的善才叫至善,他还有一点欠缺,不圆满。所以至善是正觉,必成正觉,至善。你能说四书不如佛经吗?不可以说。我眼目当中四书就是佛经,是佛从自性里头流出来的。它里面所讲的话,不是说等一下让我想想看再跟你说,不是,他没有想想看,你一问,他马上就答覆你,没有思考。那是什么?那是自性,从自性流出来的,止於至善。这就说明,只要称之为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都称为经,《论语》、《孟子》是独立的,十三经里头独立的,《大学》、《中庸》是《礼记》里面的两篇;十三经,这十三种叫十三部,都称之为经,既然是经,就是自性流露出来的,跟佛陀的经典等量齐观,用平等心看待,真经。注解,那都称之为论。注解里头有圣人说的,那跟经没有两样;有贤人说的,有君子说的,那个就不一样了。
至诚感通,诚太重要了。《中庸》说理论,理论归纳起来,最重要的就是这一个字,诚。诚什么意思?经里头有说明,说一个很简单的,不自欺。你真正能做到不欺骗自己,这是诚。人一定是先欺骗自己,再欺骗别人,不欺骗自己的人肯定不会欺骗别人,诚。现在这个世间真诚的人少了,为什么?他在一生当中没有见到过、没有听到过,没人教他。现在社会教什么?都是教你怎么骗人,骗人还不犯罪,高明。世间罪你不犯,你有本事走法律的漏洞,很高明,可是死了之后鬼神不饶你,这就是因果了。还有,阿赖耶不饶你。阿赖耶是你的妄心,你所造的一切恶业,连不善的念头,阿赖耶里面都有记录,好像资料库一样,档案都在那里头,到你命终的时候,这个东西统统现前,证据,你是善还是恶,阎罗王根据这个把你分到六道哪一道去,一点都不会发生错误,我们不能不知道。
第四,「诸佛护念益」,这多难得。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保护你,你是善人,你有善根,你能够行善,你能够把善发扬光大,利益一切苦难众生,这个事情值得。「十方恒沙之诸佛护念行者也。《选择集》末曰:十方诸佛,护念念佛行者」。为什么?十方一切诸佛,没有不念阿弥陀佛的,没有不讲净土三经的。佛只要出来讲经,这个净土三经是必说的,佛佛道同;其他的经,一切诸佛有说也有不说的,未必说,净土三经必说,帮助阿弥陀佛接引十方有缘众生。所以十方诸佛护念...(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二九九集)》)
...事,可以深讲,可以浅讲,可以长讲,可以短讲,无不如意,无不自在,这是佛陀教育,这是中国传统教育,儒释道。为什么?它通见性,少分见性你悟得比较浅,多分的觉悟了,你说的就比较深,彻底觉悟了,你讲得跟佛跟圣人没有两样,而且确实是活的。你看读《论语》,弟子们问什么叫做孝?夫子说了十几句,不一样;问什么叫仁,哪个人来问,老师回答的对他绝对有利益,他听懂,他能接受,有程度比他高的不需要了,程度比他差的听不懂,活学活用,没有死东西,全是活的。
整个宇宙都是有机体,所以水能知道。修.蓝博士告诉我们,他到我这个摄影棚来,桌椅知道,我们起心动念它全晓得,天花板知道,墙壁知道,地板知道,你能够瞒过谁?为什么?所有的物质是念头变的,你懂得这个道理,你就觉得有道理,不是随便说的。惠能大师末后那句话,说得太好了,开悟的时候最后一句话,「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是什么?宇宙,全宇宙,全宇宙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所以任何一个人起心动念,全宇宙全知道。回过头来再看看,《大学》、《中庸》里面所讲的诚,我们这个底下也讲到至心,底下这一句就是,「至心即《观经》中之至诚心」。《中庸》讲至诚,《大学》讲诚意。什么叫诚?「毋自欺也」,不要欺骗自己就是诚。什么叫不欺骗自己?起心动念,整个宇宙我们环境里头,没有一个不知道,这叫不自欺。我们的心不能随便动念头,为什么?整个宇宙都知道,现前的知道,过去的也知道,未来的也知道。毋自欺好,人真正做到毋自欺,不欺骗自己,最低的地位是什么?阿罗汉。六道里的人做不到,二十八层天也做不到,到阿罗汉做到了,他的心就是清净平等觉,这是真功夫,不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今天这个世界上,有没有阿罗汉?我们不敢说没有,只是我们没见到,不敢说没有菩萨,也是没见到。佛菩萨不暴露身分,我们就不知道,他在什么时候暴露身分?走了,身分一暴露走了。像中国布袋和尚,弥勒菩萨化身来的,他走了才告诉别人,他是弥勒菩萨,说完就走了,这是真的,这个不是假的,说了不走是假的,不是真的,那骗人的,这个道理要懂。他再来的时候又换一个模样,你不认识,他得大自在,与我们这个世界众生有缘。
《无量寿经》是直接教我们回归自性,用一种非常特殊的方法修禅定,就是一句佛号,榜样在我们面前,海贤老和尚。这个老和尚大前年往生的,二O一三年一月,二十岁出家,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从小在农田里面长大,稻田里头长大的,所以对於种植经验很丰富,是一个非常标准的农夫。出家之后在山上开荒,种粮食、种蔬菜、种水果,在遇到灾难的时候,拿这个粮食去救人。在最艰难的时候,老和尚耕种这些粮食,让小寺庙里头住的一些出家人,粮食都不缺乏,这是他的财布施。老和尚出家,师父给...(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三O二集)》)
...那就不必去计较了,功勋都是说一般的,我们要广积功德,要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不需要了,不要有这种念头了。老老实实,就像海贤老和尚一样,他的师父教他一直念下去,就可以了,就成功了。那一定要对老实人,这个地方我们特别要记住,尤其是年轻人,老实、听话、真干,没有一个不成就。老实,不肯干,这不行;老实,不听话,也不行。一定要具足老实、听话、真干,他才会有成就,要不然他的一生就空过了。
底下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流浪生死,惟此一念,更无二念」。一切众生包括九法界,流浪生死就是轮回,六道轮回出不了,生生世世都在六道里头打滚。惟此一念,这一念什么?一念错了,这一念里头没有信愿持名,这就错了。这一念里面要具足信愿持名,他就脱离六道轮回,到极乐世界去作阿惟越致菩萨。在我们这个本子,阿惟越致菩萨是四十八愿第二十愿。我们接著看下文,「乃至发真归元,成等正觉,唯此一念,亦无二念。」这是讲菩萨修行,发的是真,真是什么?真心,自性。所以真正学佛,真正想不再干轮回了,我这一生决定到极乐世界去,我常劝同学,要从现在起用真心,不能用妄心。真心是什么?至诚心,真诚到极处。诚是什么?《大学》里面解释得很好,什么叫诚?「毋自欺也」,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这就是诚。能不自欺,自然就不会欺骗别人,一真一切真,为什么?我不想再搞轮回了。你喜不喜欢这个六道轮回,喜不喜欢现在这个世界?你要是不喜欢,那你就用真心。为什么?这个世界是妄念造成的,真心跟这个正是一服对症的,对症下药,就是用真心,就是老实,老老实实做人,欺负也没关系,也无所谓。海贤老和尚所表现的我们要学,别人打他、骂他、羞辱他、责备他,他老人家一笑了之,没放在心上,业障就消掉了。等大家搞清楚了,原来过去是冤枉他,对不起他,他没有计较,一笑了之。没有得失,念念想著这些苦难众生,如何帮助苦难众生。
我们提倡汉学,劝人学汉学,目的是什么?我们自己的认知,汉学是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的根源,只要这个东西兴旺起来,这个地球上的众生可以离苦得乐。为什么?汉学里头有真实智慧,是真实的正能量,人只要有智慧就能够解脱。这是几千年来,至少我们历史记载的三千年、五千年,五千年是从伏羲氏开始说的,如果从黄帝文明的迹象已经很鲜明了,三千年。古圣先贤,这是老祖宗把他们真实智慧,他们的理念、方法传给后世,写成文字保留到今天。我们感谢前清乾隆皇帝,做了一次整理,编成一部丛书《四库全书》,让它不会再散失了。这部书现在存在,没有人去念它了...(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三O三集)》)
...小乘经也来了,学习的人很少。《大藏经》里面的四阿含,小乘经。早年章嘉大师告诉我,中国大藏经里面的小乘经,跟南传巴利文小乘经对照、相比,大概南传的比我们多五十几部。诸位要晓得,三千多部经只多五十几部,可以说小乘经全部传到中国来了,漏掉的不多。大乘佛法全传到中国来了,南传佛教没有大乘经,印度也没有了,大乘完全移植到中国来了。历代有成就的人不少,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一直到上一个世纪末还有。出家的海贤法师,我们没见过面,听说,这个听说不是假的,是真的。还有没有?我相信有,我们不知道。这些真正修行人、成就的人,没有名闻利养的心,他不需要宣扬,默默的做出来给有缘人看到。什么是有缘人?跟佛菩萨用同一个心的是有缘人,这个心就是这里讲的菩提心。菩提心的体,菩提心的根,就是真诚,这里讲至诚,真诚到极处叫至诚,也就是真实心,真心,不是妄心。真心是什么样子?明心见性的人就见到,就把它找回来,就把它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里面(家庭、事业、社会)处事待人接物用上了。
真,不是假的;实,不是虚妄的,叫真实。这个解释还是不容易体会。四书里头解释的我觉得很好,讲「诚意」,诚意是什么意思?不自欺也,不欺骗自己,这就是真实。一般人很容易欺骗自己,欺骗自己成了习惯,他没有感觉,这是什么原因?从小没有人教。我算是比较幸运的,赶上最后一班车,传统文化最后一班车。时间太短了,不到一年,只有七、八个月,以后就再没有了。那什么年龄?六、七岁的时候,现在有个模糊的印象,再也见不到了。我的弟弟小我六岁,他就完全不知道,连个模糊印象都没有。民国初年的时候,中日战争爆发之后,我们这些人过著流浪的生活,逃难,日本人在后面追,我们在前面跑,机关枪的声音都听到,我们经过那样的日子。那个时候中国传统的气氛有,讲学的人没有了,像私塾这种学校没有了。我在传统私塾念书大概就七、八个月,以后学制改了,政府在农村办短期学校,两年毕业,编的是新的课程,私塾千百年遗留下来的教科书不用了,这些教科书就是所谓《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必修课程。因缘生居士把从前私塾里头教科书会集起来大概有一、二十种,把它印成一套书,有七册,总名称叫《传统文化根之根》,根本的根本。我们现在希望能恢复汉学,教材教什么?就把老东西统统搬出来教。新的要不要编?不要编了,我们怎么编都编不过古人。为什么?古人用至诚心,我们今天用妄心。至诚...(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三O八集)》)
...一切众生引导入门,这都是菩萨的事情。菩萨事业可不可以做?不能做。为什么?做了之后你还是搞三途。你要不怕堕三途,你去做;你要怕堕三途,不能做。到什么时候可以做?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或者是有起心动念,下头你有能力控制住不分别、不执著,这个可以兼著做,不妨碍你往生。如果你还有,说明七情五欲没断,还有贪瞋痴慢疑,这就不能做,你要做肯定会堕三途。这是我劝你的老实话。我这一生,在这个境界里磨炼出来的,顺境,我掌握住;顺境,没有贪恋,能舍,能放下。你们同学跟著我时间久的,你都看到了,就抓住这句佛号,我学海贤老和尚。要真干,不真干不行!真干你会尝到法喜,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自己清清楚楚,跟大家在一起和光同尘,一丝毫不染著。要随缘,不攀缘,不勉强,一生不做勉强事情。虽然有三宝加持,有祖宗保佑,有些我们想法、愿望还都能实现;这是祖宗保佑的力量、三宝加持的力量,不是我们自己有大智慧、有大福报,没有,我们的智慧、福报是这一生修的。
完全求感应,我在台中十年,老师教我四个字,「至诚感通」。感是感应,通是通达没有障碍,用什么?真诚到极处。至诚心,真实心,世出世间一切善法的大根大本。学庸讲得好,不自欺,我不再欺骗自己了,就会有成就。把过去的习气统统放下,重新做人,依照佛菩萨的教诲,我用真心,我不用妄心。真心、妄心要知道,什么是真心?真心没有念头,有念头就是妄心。阿赖耶含藏种子,末那坚固执著,第六意识善於分别,妄想、分别、执著,这个东西不能用,用这个东西永远搞轮回。对人处事要用什么心?把每个人都看作阿弥陀佛化身,阿弥陀佛示现来教我的、来考验我的、来督促我的,我会有成就。我要把自己看得高高在上,别人是凡夫,你看连佛法都不懂,还在造业。他造业,我跟著他造业;他不懂,我懂了吗?我懂了就不跟他造业了,我跟他一起造业哪来的懂?他表现得好,我嫉妒他;他表现得不好,我欺负他、瞧不起他。特别是心浮气躁,一年一年膨胀,没有收缩,膨胀。
所以好老师想找学生,学生没有了,找不到;找不到,慢慢好老师也没有了,现在有好学生,找不到好老师。我们对老师感恩戴德,生生世世永远不会忘记。这一生,我自己生长在一个贫农的家庭,我记得小时候,我们家有几亩地?两亩地,种一点粮食(你就晓得很有限),不种粮食的时候就做菜园,种菜,仅仅维持最低的生活,没有机会念书,念书要缴学费,缴不起学费。我很有幸,在大家庭住过一年,所...(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三O八集)》)
...心,不是妄心,真心能现,妄心能变,妄心是阿赖耶;换句话说,我们不能生真心,一定就生妄心。如果两种心都不生,什么境界?常寂光,那就圆满了。不可能不生。
在十法界里,十法界里面包括一切诸佛刹土,一切诸佛刹土包括在哪里?佛法界,十法界最高的是佛法界。佛法界里面,像极乐世界,佛法界,又分四土,诸位都知道的,同居净土、方便有余、实报庄严、常寂光土,全是心现的。如果不是诸佛所现,菩萨、声闻所现的呢?那两种作用都起,就是真心、妄心同时起作用。真心现的是方便土、实报土,妄心现的是六道轮回,我们讲的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识变的,妄心变现的。妄心依什么变的?依真心变的。妄依真,真不依妄,你就晓得菩提心重要了。菩提心是真心,我们再讲一句很白的话,用真心的是真人,这个大家好懂,用妄心的是假人,假人就不是人,真人才是人。我把话说白了,大家容易懂。
学佛为什么?我们从假人希望回归到真人,这就叫学佛。佛跟菩提是一个意思,菩提翻作觉,佛翻作觉者,觉悟的人叫佛,觉悟的人用菩提心,差别就在此地。不但通出世间法,还通世间法。世间法里面所谓的是老实人,老实人很可贵,老实人是什么?老实人是说真话人,没有妄语,不自欺。老实人就是用妄心里面他还有真心的成分存在,还有那么一点点,那一点非常珍贵。如果遇到圣贤教育,圣贤教育就抓住这一点,慢慢把虚妄的习气淘汰干净,回归圆满的真性,那就叫成佛了,那就叫成圣人了。
这桩事情,一切众生没有离开。十法界依正庄严,无非是真心跟妄心交错在一起,现出这个境界,我们讲事实真相。就在眼前,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当相即是,就是不悟。悟了就没事,不悟就造业,起心动念造业,言语造业,动作造业。业有善、有恶、有无记,无记是什么?说不上是善恶,像口渴喝一杯水,说不上善恶,这叫无记业。无记业没有报,但是它有问题,什么问题?迷惑颠倒,他不觉悟。所以贪瞋痴里头,他没有贪、没有瞋,他有痴。这些,我们学佛的同学,尤其是学大乘,要搞清楚、要搞明白,然后回光返照,把自己的问题就找到了。找到之后改正过来,这就叫修行,行是行为,修是修改、修正,修正我们错误的行为,回归无上菩提,回归自性,这叫真修。
《安乐集》里面讲,「第一出菩提心功用」,把菩提心的功用为我们说出来。「《大经》云」,没有说哪一部大经,那么凡是讲大经都是指《无量寿经》,净土大经,「凡欲往生净土,要须发菩提心为源」。源是根源,如...(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三O九集)》)
...发你不觉得,发了之后,下面作用就现出来。倾是讲时间快速,刹那之间,心一发,刹那之间。尽,尽是一个不漏。无始以来的生死断了,与诸沉沦,沉沦讲六道轮回,六道没有了,你就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诸有,有是讲三有,诸有包括十法界,沉沦是讲六道轮回,就是十法界跟六道。这一段说什么意思?灭罪,消业障,无量劫以来集结的罪障,统统消除了。消除之后,「更以功德回向菩提」。你看,业障消除了,才能把消业障这些功德回向菩提。「定能上证佛果」,决定能够证得无上的佛果。「所有功德,决不唐捐,无有损失与消灭」。
能说出这个话来,「道绰大师此语」,他能说出这个话来,就值得我们今天把他老人家名字排列在祖师牌位上。按照顺序他是第三位,净宗三祖,不是没有理由的。这话帮助我们化解多少疑问、多少顾虑,你只要真看懂了,你的顾虑、疑问一扫而光。这黄念老对道绰法师几句话的评论,「直截道出菩提心之功用,超出情见,微妙难思」。菩提心的作用,不多,文字不多,说得很清楚、很明白。对我们这些学人产生很大的鼓励,知道什么?用真心好,为什么要用妄心。就这么一句话,这句话是关键。
什么叫真心?什么叫至诚?《大学》里头告诉我们,「至诚者,不自欺也」。记住这句话,不欺骗自己。无量劫来到今天,起心动念都是欺骗自己、欺骗别人,虚而不实。从今天起,接受三祖道绰大师的话,教诲,我们学习用真心,生活用真心、学习用真心、工作用真心,待人接物都用真心。真心表现在外面,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依照顺序应该倒过来,先是同体大悲,后是无缘大慈。首先,众生苦难要帮助他化解,拔苦,然后再帮助众生得乐。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落实在哪里?统统落实在教学。
中国古圣先贤说,教学为先,无论干什么都是教学为先。宗教是首开教学之先,无论哪个宗教。宗教里头有大圣大贤,都是菩萨,同体大悲,来救众生的。救众生的理念跟方法,就是慈悲为本。慈悲是什么?真爱。为什么不说爱?世间人听到爱,他就产生情,情爱,情爱麻烦,是烦恼,所以佛法换个名词,叫慈悲。慈悲是什么?慈悲里头有智慧,爱里面有智慧,爱里面有道德,这就对了,而不是感情。感情那是麻烦,那是六道轮回的根,这个东西黏上了,出离很难。换句话说,所以是佛法的爱,这个慈悲,是真爱。慈悲是真爱,世间人讲的爱是假爱,是情爱,情是假的,情会变,今天爱,明天就不爱了。你看这个世间人,结婚当然是情最浓的时候,黏得...(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三O九集)》)
...牟尼佛是个教育家,一生修学,学什么?真的是学最高的哲学,现在说不但是最高的哲学,还是最高的科学。科学、哲学达到登峰造极,就是佛学,妙极了。它的目标是在见性,明心见性,它走这个路子。它不是知识,它是智慧。智慧是自性里头本有的,不是从外来的,外面来没有智慧。知识向外求,智慧向内求,不能向外求,向外求不到,一定向内求。可是今天这种言论一般人不能理解,他不会赞成,他反对你。那要找什么人?真正有缘人,我们佛法讲再来人,过去生中无量劫来,累积修学的智慧功德,这一生又来人间又遇到佛法,要找这样的人。为什么?这样的人他能信,他不怀疑,他真干,他真成就。
根性最厉害的、无比的,是相信净土宗,这是一门大智慧,许许多多大菩萨,三贤、大菩萨都不如,他们还要搞无量劫,这个善根深厚的人一生圆满,一生就成佛了。几个人相信净宗?我在这一生当中,我所看到的不超过十个人,他真干,真的依教奉行,信愿持名求生净土,真干。不是真实智慧、不是大智慧做不到,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为什么?他真有菩提心,他用真心,生活用真心,工作用真心,待人接物用真心。什么是真心?真诚心。什么是真诚心?《大学》上有一句话解释诚,诚是什么意思?不自欺。回头想想我们,我们自己常常骗自己,自己说了不算数。自己说了,我要信愿持名求生净土,信里头有怀疑,不能完全相信,愿里面舍不得离开娑婆世界,还贪恋这个身体,或者说还希望学更多一点法门,这都是欺骗自己,这不老实、不诚实。
海贤老和尚就一句佛号,一生没有看过一本书,不认识字,没有读过一部经;没有听过一次讲演,我们说上课,讲堂上课,一次没听过,就一句阿弥陀佛老老实实念到底。工作也念佛,不碍事,他的工作是种田、种地,这是用力气的,劳力的,不是劳心的,劳力的,所以不碍念佛。他是我们念佛人最好的榜样,一句佛号念到功夫成片,念到事一心不乱,念到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法身菩萨,所以他往生极乐世界生实报庄严土,他不在方便、同居。一生真的是大慈大悲,看到别人有苦难,听说了,主动去帮助。他种地,所以粮食有多的,种很多水果树、蔬菜,大量的送给这些需要的人,在饥饿边缘的人,他救他们,当地人称他为大善人。我们知道那是菩萨行,六度里头的布施、忍辱、禅定、精进,九十多年的耕种,那是什么?修禅定。他没有想到自己另外找个比较轻松的事业来做,到老,你看到临走,临走那一天白天还做了一天,菜园里面整地、浇水、拔草,...(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三一二集)》)
...下来;有一个不同意,就不能把它写下来,取信於后世。这种理念方法传到中国来,儒接受了,道也接受了。所以这是求智慧的理念方法,跟西洋的不一样。西洋是求知识,知识要老师讲清楚、讲明白,接受老师的,学生再继续研究,会超过老师。还是知识,它不是智慧,它是向外求的,求到的。智慧是从内发出去的,不在外面。自性,六祖惠能大师明心见性的时候告诉我们,「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这句话重要。本自具足,具足什么?具足无量智慧、无量功德、无量才艺、无量德能和无量福报,全具足,没有一样不具足。所以见性就成佛了,成佛就得大圆满,得大自在、大神通、大智慧。
下头两句,「久久纯熟,不念自念」,这两句是功夫现前了,到纯熟的时候不念自念了。这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无住生心」,无住的时候生心,无住是纯熟,不念自念是生心,生心的时候就是无住,无住的时候就是生心,这叫理一心不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到达这个境界。这个时候,「记数亦得,不记数亦得」,都可以。「若初心便要说好看话,要不著相,要学圆融自在,总是信不深,行不力。」后头这一句是警告,你是初发心,才学佛就要学最高级的、学理一心的人、学菩萨行,那是假的,你做不到,这就是自欺欺人,要学圆融自在。病在哪里?都是「信不深,行不力」。这六个字重要,为什么?学佛淘汰下来的人,病就这六个字。只要有这六个字,你就被淘汰掉了,你念佛能不能往生?不能往生。信深的人一定听话,经是佛说的,论,古来祖师大德所说的,你一定很认真,不敢违背。只要标新立异,自己想的一套方法,跟古圣先贤脱节了,肯定是错误。都是信不深、行不力,功夫不得力,行不力是功夫不得力。
「又道绰大师云:若始学者,未能破相。但能依相专至,无不往生,不须疑也。」道绰大师这个开示很好,对我们有大帮助。我们有没有把握往生?这几句话说对了,我们学净土,学念佛法门,没有破相。破相,破是放下;我们著相,著相就是起心动念、分别执著。破相的,小乘须陀洹,五种见惑破了,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他放下了;我们没有,我们还以为是真的。他为什么能破相?他真正体会到相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心经》,《般若经》里头流通最广的,读诵的人最多,它可以帮助我们提起观照的功夫,里面重要的经文能够记住,时时刻刻帮助我们放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就得放下,别去执著它,不要认真就对了。身体是假的,执著这个...(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三二八集)》)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四一卷
...都做成功了,非常难得。
今年我们还有意思邀请联合国的大使到图文巴去参观,希望把这桩事情在国际上宣传。你看这个城市,十四万人,小城十四万人,八十多个种族,一百多种语言,十几个宗教,大家生活在一起像兄弟姐妹一样,确实展现出大同世界。这个榜样会很有作用,先让各国大使来参观,介绍给他们,让他们有兴趣来看看的,到图文巴来参观、来学习,我们是怎么团结的,是怎么样变成一家人,放弃自私自利,起心动念都为整个城市居民著想。我们希望把这个城市扩大到一个省,扩大到一个国家,扩大到全世界。非常认真努力去落实《群书治要》,落实中国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落实宗教里面的戒条跟经典圣人的教训。我们统统要学,学自己的宗教,也学别人的宗教,统统学。宗教的典籍很多,我们编一个《36O》,就是把宗教里头重要的经义写三百六十小段,我们就学这个。将来这些《36O》印成一本,《宗教圣经》,我们学就学这一本就够了,里面什么宗教都有。这是菩萨业。
下面,「不离菩提心供养」。菩提心是根,菩萨业,事业是枝叶、是花果。所以菩萨业从哪来?从菩提心来的。菩提心是真心,希望大家都用真心,不要用妄心,菩提心每个人都有。什么是真心?不自欺是真心,我不欺骗我自己,同样我也不欺骗任何一个人,这就是菩提心。在《大学》里头,「诚意、正心」就是菩提心。真诚非常重要!做人要真诚,对自己,自己的生活,生活在真诚心中,生活在真诚的事业当中,这个人叫行菩萨道。菩萨的结果是成佛,尤其我们修学净宗,净宗的目标是极乐世界,是亲近阿弥陀佛。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必定得生净土,一丝毫怀疑都没有,肯定成就。
这一生为谁?为地球上苦难众生,不为自己,自己什么都放下,善恶二边都放下,一尘不染。众生因为没放下,所以感到很苦,我们做出放下的样子给他看,让他来模仿,让他来学习。他要能放下,很快就契入。我们不做一个榜样,人家怎么学法?新加坡我在那里做,一年做成,为什么?中国人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还在,所以一年可以做得成功。我在澳洲,在澳洲我到图文巴,图文巴这个小城完全是基督教,是澳洲基督教的大本营,没有其他宗教。我到那里去就看中这个地方,很多人都问我,你怎么敢到那里去?你到那里去,你将来怎么活?我说我们的生活不依靠当地信徒,这就敢去了。我们生活来源从哪里来?从全世界各地方来,他们寄一点钱给我,我们外头人多,每个人寄一点点我们就够用了。这是这些年来我们...(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三三七集)》)
...
我们现在细心去观察,所有大宗教这些创始人,都是真心、自性流出来的。这个道理,我早年在台中求学,向李老师请教过。因为那个时候,我读的儒家这些东西、道家的东西,觉得有些地方跟佛教讲的是一样的,很高的境界。像庄子讲的,「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这是佛菩萨境界,普通人说不出来,这不是学来的。我向老师请教,我说孔孟老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他们是不是佛菩萨再来的?老师笑著跟我说,「理上讲得通,事上没证据」,事上没证据,理上讲得通。从这些地方,慢慢就诱导我们走向什么?天下一家,万物一体,入这个境界。入这个境界之后,真心里面第一德就是爱,佛家讲慈悲,这个爱心是爱一切众生、爱一切万法,平等的,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大爱!大爱是自性第一德。连你的冤亲债主都爱他,为什么?知道他有真心,他迷了,做糊涂事情,他一觉悟不就成佛了吗?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所以佛陀的教育是教你成佛,成佛是教你回归自性、回归真心。我们学佛,这个路子就非常明显,我们从现在起,应该用什么心生活工作、待人接物?用真心。真,我们一下谈不上,为什么?用真心是菩萨,法身菩萨。我们今天用儒家讲的,《中庸》上讲的诚,真诚到极处。什么叫诚?不自欺叫诚。不欺骗自己,我就不会欺骗别人,一生守住这一个字,这是圣贤功夫。一个人不自欺、不欺人,这是中国圣贤君子的基础,大根大本。它跟佛法完全融通,用儒来讲佛,用佛来讲儒,佛讲儒把儒的境界提升了,儒讲佛把佛教化众生的面推广了。所以中国文化,儒释道三家,缺一个都不行,三足鼎立。戒定慧都不容易,特别是现在这个社会,现在社会,外面的诱惑力量太大了。所以这个时代问题多了,圣贤教育没有了,伦理道德没有了,全是色情,全都是杀盗淫妄;小孩都有自杀的念头,这在古籍里头找不到,没有这个记载,可是现在很多,这是要我们不能够不注意的。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汤恩比说的,孔孟学说、大乘佛法能帮助这个社会恢复秩序,能把太平盛世再找回来。
这面经文第一句,闻法欢喜接受,还能落实,「行」就是落实,这叫实学,真正学到东西。念老在这个地方这几句话说,「是诸正士」,正士是在家菩萨,我们中国人讲居士,比居士高,德行、学问真有修持称正士。「遵佛开示,往诣极乐世界」,佛劝导这些菩萨到极乐世界去见阿弥陀佛,向阿弥陀佛请教,「得见无量寿佛闻受妙法」。闻后若能信、能乐(乐是爱好)、接受、奉行,这四个字,信、乐、受、行,这才是佛弟子。如果信了,还有烦恼、不快乐,没有完全接受,没有落实,这个信是假信,不是...(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三四三集)》)
...,「不落因果」,就错一个字,他把它改正过来,不昧因果。不昧是什么?果报要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昧,不是没有因果。世间圣人孔老夫子在陈绝粮是前世的果报,释迦牟尼佛托钵没得吃,遇到饥荒,人家把喂马的,马吃的这些东西拿来供养佛,佛也接受。前世造的不善因,这一生还是要受果报,他清楚、他明白。
所以修行人接受任何逆缘、恶人,知道,很清楚,还命的应该还命,还债的应当还债,欢欢喜喜还了之后就清楚了。安世高的传记里面,我们看到那是个修行证果的人,到中国来还两次命债。前生他是误杀别人,这一生当中也会有两次被人误杀,这个传记里头都写得很清楚。因此我们才完全肯定,人在世间,若是说占人家的便宜,没这回事情;你要是吃亏了,也没这个事情。你这一生占人便宜,来生还人家;这一生吃亏,来生有福报。因缘果报丝毫不爽,天地鬼神看得很清楚、很明白。造作罪业一定是折福损寿,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记载,这些事情很多很多。现前这些果报,可以说是更明显,我们没有能觉察出来,是我们太粗心、太大意。只要头脑冷静一点,细心观察我们周边,因果报应清清楚楚、历历分明。然后你就证明,佛的经典、古圣先贤的教诲一点都不错。我们疏忽,那只是自欺欺人,过去李老师常说,「人要往远处看」。什么叫远处?来生是远处。这一生是近处,看这一生你看得太近了。你要往来生看,往后生看,你就晓得自己应该怎么做,怎么做对自己有利,怎么做对自己有害。现在人几个人懂得利害?希望我们大家珍惜这段因缘,认真努力来修学。好,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太上感应篇 (第二十集) 1999/6/7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020
诸位同学,大家好。《感应篇》文字虽然不多,总共只有一千多字,在《汇编》里面,将这篇文分为一百二十四个小段,有些段落只有一句、两句,最后一段比较长,有好几句。以后我们再印这个本子,不妨就依《汇编》的段落把它分出来,这个样子读诵、讲解都非常方便。今天我们看第十一段:
【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
现代的年轻人,不但是年轻人,中年人也都包括在其中,听到这些话,总以为是迷信,用迷信两个字就把这些事实否定掉了。而他的果报不堪设想,在明眼人的眼里,是非常值得惋惜的一桩事情。古圣先贤累积千万年的经验,现代的科学技术,它的历史很短,还不足三百年。而科学技术现在还在不断的...(净公上人1999年太上感应篇讲记全195集《太上感应篇 (第十九集) 1999/6/6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019》)
...一念心果然真纯,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来帮助你。换句话说,增加你的力量,使你的愿心能够圆满,你不是为自己,你是为众生,你是为佛法。
我们晓得,我们自己过去生中没修福,这一生当中不知道惜福,不知道修福,而在糟蹋福报。可是目前我们这个生活还能过得去,诸佛菩萨慈悲,还常常给我们示警,来示现警惕我们,来示现勉励我们,我们从这个地方要增长信心。有一些护法菩萨,几乎每个地方都有,来给我说要送土地给我、送房子给我、送钱给我,这都是诸佛菩萨加持的。我可以接受,但是接受了有什么用处?觉得没用,于是我都谢谢,谢绝了。这里头有个什么讯息,你们诸位能不能觉察到?有一个强烈的讯息,只要我们需要,助缘立刻就现前,这是提供我们强烈的一个讯息。今天我们真的有三百人、五百人真正修行,一个大道场立刻就现前,几百人住的地方、几千人住的地方,不要操一点心。这些讯息来告诉我们这桩事情,我们要不辜负佛菩萨,要不辜负这些护法的长者们,就要加功用行,认真努力。发心要帮助我们的人,都是诚心诚意,不是虚伪的,我们还要希求什么福报?没有必要了。我们一心一意为佛菩萨工作,为一切众生服务,你只要坚持这个理念,认真努力去做这桩事情,决定不自欺、不欺人,一切助缘自然成就。
那正是像俞净意回过头来之后,他能够依教奉行,他深深了解因果报应的道理与事实,所以「动则万善相随,静则一念不生」,这两句话要紧,他能够改变他的命运就是这两句话。动,起心动念为众生、为佛法,为自己,一念不生,老实念佛。他活到八十八岁。生了四个儿子,死了三个,有一个从小就不见了,从他行善之后,这个儿子是不期而遇又找到了。他的小儿子是小的时候去玩,上人家的船上,结果船开走了,以后就被人家当作人口卖掉。还算不错,被一个太监买去了,这个太监也非常之好,太监没有儿子,买了几个小孩当作自己的儿子,将来养儿防老。以后俞净意做了官,功名也成就了,行善积德,把业报整个转过来了。就去拜见这个老太监,老太监叫他收养的几个年轻人跟他见面。他一见面,看到一个跟他的儿子面貌很像,但是很多年没有见面,就问他的名字,你是哪里人?这小孩就说出来,他马上就流眼泪。他说「你脚底下是不是有两个痣?」脱下来一看,果然没错,真的是他的儿子。这个太监就把这个小孩送给他。以后也读书,也成名了。他这个小孩也生了不少小孩,儿孙满堂。善有善报,因缘果报丝毫不爽。《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我曾经详细讲解过...(净公上人1999年太上感应篇讲记全195集《太上感应篇 (第二十三集) 1999/6/10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023》)
...有这样的儿女,老师有这样的学生,你能感觉得荣耀吗?这是一个很大错误的观念。如其养一个儿子,教一个学生,将来他制造高科技武器来毁灭世界;自然不如养个好孩子,教一个好学生,能够造福社会、造福人群。这两样要做一个比较,我们如何选择?这是智慧,这是福德。如果诸位要真正参透这个道理,凡是对众生、对社会有负面影响的都是邪径。佛家的戒律里面就严格禁止,不得制造杀生的工具。在古时候,你打造枪刀,制造弓箭,这都是杀生的,佛家戒律里面禁止,不但不能够制造,连贩卖都犯戒、都破戒。古时候这些兵器,杀生的工具,实在讲对众生的伤害幅度很小,杀一个小畜生还要费不少力气。现在一按钮,一颗原子弹爆发,几百万人丧生,这是荣耀吗?如果说荣耀,那是魔王的荣耀,鬼怪的荣耀,不是人的荣耀,人的悲哀,天人悲哀,邪魔感觉得荣耀。今天邪径这两个字,意思比古时候大得太多了。
暗室这个意思也很深,人见不到的地方,你独居一室,这是文字表面的意思。它的深义、它的精义,是藏在你内心里面的念头,光天化日之下,跟别人面对面,人家也不知道,你藏的是什么心,你动的是什么念头,这也叫暗室。可见得暗室的意思也很深、也很广,真正做到一切处、一切时不自欺、不欺人,这诚敬功夫。印光大师教我们「存诚、尽分」,存诚是我们存心,这八个字是存心;尽分,分是本分,尽我们本分利益社会、利益众生。决定不要为自己,为自己决定有过失。你要问为什么?为自己是迷,为众生是觉。为众生,自己也是众生之一,大公无私,由此可知,为众生是为大我、是为真我,为自己是为小我、是为假我。这个道理一定要懂,事实真相一定要清楚、要明白,然后你才明白这两句话的意思,你才知道这两句话应该怎样去做,而且是非做不可。这两句话是菩提心里面的深心,深心好善、好德,真正的好乐,没有加丝毫勉强在里面,造福、积功累德,都从这个基础上光大的。所以不是这样的存心,不要说修道你难,你在这个世间想求趋吉避凶,消灾免难,都办不到。佛家无论哪一个宗派,修行都讲求从根本修,这两句是大根大本,意思无尽的深广,希望我们同学要留意,要认真的学习。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太上感应篇 (第二十七集) 1999/6/14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027
诸位同学,大家好。昨天讲到修积存诚,经文里面两句话:
【不履邪径。不欺暗室。】
这个两句话,实在讲是做人...(净公上人1999年太上感应篇讲记全195集《太上感应篇 (第二十六集) 1999/6/13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026》)
...用得正,正就是忠。可是我们现在的凡夫,我们哪里知道心?禅宗说得好,「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诸佛如来教人没有别的,就是教人认得心而已,认得心你就成佛。由此可知,除佛菩萨之外,没有人认得心!声闻、缘觉没有明心见性,换句话说,还没有认得心,何况等而下之。
心起作用就是思想、就是见解,这些思想、见解错了,错在什么地方?佛家讲有无明障碍着,烦恼搅和着。佛这么说,儒家也是这么说。所以儒、佛论修行都是先断烦恼,然后开智慧,智慧开了你就认得心。儒家教人的纲目也是这么个说法,「格物致知」,这个格物多重要!我们今天修学功夫不得力,就是没有从这个地方下手,没有去做。物是什么?物是欲望,物欲。一切众生对物欲深深的贪恋、执着,他的果报生生世世搞轮回,搞三恶道。所以你修行要想成就,你必须把五欲六尘舍得干干净净,你才有救。不但世间法不可以贪,佛法也不能贪,《金刚经》上说得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我们想想,自己为什么不能成就?为什么还造地狱业?学佛的人造地狱业多,我看得太多了。现前造地狱业,将来一定得地狱果报,不晓得果报之可怕,他敢造业,起心动念自私自利,起心动念欺骗众生,欺骗佛菩萨,叫自欺欺人。他用的是什么心?这样的心怎么能成就?以这样的心做一点好事,也有一点果报,果报在哪里?三途六道里面去享受。如果五戒十善不具足,说老实话,五戒十善具足的人不多,第一个就不诚实,五戒里头有不妄语,十善里头也有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我们自己想想,我们有没有犯?如果要犯了,《地藏经》上说得好,拔舌地狱,你能逃得了吗?不要说你有这个行为,起这个念头就造业。这个我们在前面已经读了不少,起心动念都在造业,自己还要想有好的果报,哪有这回事情?
往年我在休斯敦讲演的时候,遇到蔡老居士,蔡念生老居士的公子,我们在一起吃饭,谈到这个修学之所以不能成就,他说一句话说得好,他说,「人功夫不能成就,原因就是不知耻。」我听了这个话深有感想,真的不知耻,儒家讲「知耻近乎勇」,勇是精进不懈,为什么不能精进?不知耻。我们那天的谈话谈了也有一个具体的结论,希望我们来推行知耻运动,我们搞一个知耻学社,有这么一个念头。人能够知耻,那就是世出世间圣贤的根基,菩萨知耻,所以他能成佛;声闻、缘觉知耻,所以他能够精进。什么叫知耻?不如人是耻辱。要以谁做标准?以佛菩萨做标准。我们样样比不上佛菩萨,就是我们的大...(净公上人1999年太上感应篇讲记全195集《太上感应篇 (第四十一集) 1999/6/28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041》)
...,那个转变是自在的。凡夫不了解事实真相,不知道这转变的事实,在这里面打妄想,起分别、起执着,分别执着都是虚妄的,都不是真实的。所以愈转就愈不善,愈转愈不好,不会转。这是说生死流转的一个事相。
这几天也许诸位同修从计算机里面看到,外国人讲我们这个世界灾难的讯息,有很多同修看了之后,这心里面慌张,无所适从,来问我。我告诉他,如果世间真的会有这么大的灾难,你相不相信有许多佛菩萨应化在我们中国?在世界亦复如是。最近的一位,我们知道,印光大师是西方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的,他有没有给我们透过这个讯息?有,《文钞》里面说得太多了,说有很严重、很大的灾难。这灾难有没有救?有救。他老人家教给我们《了凡四训》、《感应篇》、《安士全书》,能够依照这三本书去修行,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从这个基础上老实念佛, |
|
|
|
|
|
|
|
这个灾难就化解了。为什么能化解?佛在经上说,「依报随着正报转」,我们曾经读过,「一切法从心想生」。人心天天想恶事,天天造恶行,感召得来的就是灾难。如果从心地里面把恶断掉,想善的、想好的,我们最近几年提倡四好,存好心、行好事、说好话、做好人,劫难就转过来。
为什么不肯学好?学好从哪里学起?从不自欺,不欺人开始。如果还是自欺欺人,你所做的都是假的,你这个劫难转不过来。所以我常劝人,佛教给我们要破四相。破四相并不是对于高级修行人说的,诸位在《金刚经》上仔细去看,小乘须陀洹就离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须陀洹就开始了。须陀洹他自己不以为他自己证得须陀洹,这就是离四相。我们对于我、人、众生、寿者有这样坚固的执着分别,佛法的门都入不进去。初果是入门,要是像学校念书一样,小学一年级,才入学。大乘法里面,五十一个菩萨次第,是初信位的菩萨。四相要不舍离,初信位的菩萨你都不够格,你学佛学得再好也不过是名字位中,有名无实。从前李炳老常讲的,「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轮回。」为什么?起心动念、一切造作是轮回业。学的是佛法,讲的是佛法,造的是轮回业,有什么用处?
为什么我们转不过来?我们自己的罪业太重,无量劫来烦恼习气断不掉,表面上做得好像布施、持戒、忍辱,像那个样子,里面心里像大火一样、猛火一样,不是平静的。佛法的殊胜,殊胜在内部功夫做起,它叫内学。烦恼火,怎么样能够把它熄掉,化为清凉?智慧。所以世尊四十九年讲经说法,讲般若用了二十二年。唯有真实智慧,才能做到真诚、清净、平等、...(净公上人1999年太上感应篇讲记全195集《太上感应篇 (第四十六集) 1999/7/3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046》)
...陷。我们凡夫没有见性,没有见性就学佛菩萨那种行为。学佛菩萨,我们要记住,不是跟那个人学,他的行为是自性自然的流露,我们跟他学,就是我们自性的流露,所以要懂得这个道理。佛法,绝不是说牵着鼻子跟他走,不是的,那个错误了。是他见性了,我们没有见性,我们学他这个模样,自己会见性。所以一定要放下自己的成见,放下自己的见解,放下自己的想法看法,听从佛的教诲,这叫皈依。从哪里皈?自己要晓得。从自己妄想分别执着,从自己错误的想法看法,回过头来皈,依佛菩萨的教诲。我们初学佛,没有见性,一定要用这个方法。下面一句:
【窃人之能。蔽人之善。】
『窃』是偷窃。它举的例子也举得很好,譬如「窃人之文,以为己作」。这个事情自古以来也常见,别人写的文章,他据为己有,把人家的名字去掉,用自己的名字来发表,人家辛辛苦苦经多少年研究的,发表一篇论文,结果被别人窃取了。我在美国洛杉矶就见过,赵立本居士是个大学教授,多少年努力辛苦,写出几篇论文,结果发表一看,不是他的名字,别人的名字。所以他非常不平,以后工作辞掉了,去开餐馆,他把这个事情告诉我。诸如这一类的,冒别人的功劳,古今中外,我们在历史上都看到,这是自欺欺人。我们仔细观察,看看他有没有好的结果?大部分晚年都遭遇到果报。纵然这一生当中没有败露,《感应篇》里面讲得好,你能够瞒得过人,瞒不了天地鬼神,天地鬼神真有,不是假的,那不是吓人的。这些道理事实,我们都要懂得。
尤其我们生在现前这个时代,诸位只要冷静观察各个方面信息的报导,我们就明了我们现在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灾难一年比一年多,一次比一次严重,我们还不觉悟,还在那里造孽,后果不堪设想,而且这个后果会很快就要到临。我们生在这个时候是共业所感,我们能幸免吗?如果要求幸免的心,有这种念头,那也是个错误。所以我们很清楚,不可能幸免,我们怎么办?我们一定顺从佛菩萨的教诲,活着一天,这一天积功累德,断恶修善,不怕死。人哪个没死?死很平常,问题是死了以后到哪里去?世间人不懂,我们懂,抓紧机会断恶修善,你就决定正确了。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要搞清楚,利益社会、利益众生的是善,利益自己的是恶,一定要把它搞清楚,全心全力为社会、为众生,舍己为人,为他们服务。你诚心诚意为他服务,他未必感谢你,可是我们知道应该要做的一定要做,我们并不求人家感激,只把我们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好。我们本分事...(净公上人1999年太上感应篇讲记全195集《太上感应篇 (第一三二集) 1999/11/17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132》)
...我们现在讲的学士,大学毕业了,古时候称为君子。他做人的标准是正直,端正,心直、行直,这两个字就是佛法里常讲的如理如法,合乎理论,合乎道理,合乎法度,合乎人情,情理法都能做得很圆融,这是对待自己,律己。对待别人是和惠,和是和平,惠就是恩惠,与人相处一定和睦,一定平等,一定肯帮助别人,这个惠就是帮助别人,能成就别人,这是君子的德行。儒如是要求,佛也如是要求。佛法里面讲得更详细,讲的是三福、六和、三学、六度,佛家这些科目都离不开这四个字,正直和惠。
我们学佛的同修尤其要注意,如果人都做不好,怎么能够成佛?太上这两句话,实际上的意思是劝我们处世待人要谦虚、要恭敬。纵然有了纷争,我们有理,以理说服人都唯恐引起别人的怨恨,何况我们的理要是不充足,那就造罪业了。所谓是仗势欺人,这个「势」范围很广,现在一般多半都是自以为是,所以『逞志作威』,作威作福。『辱人求胜』,这更不可以了,刻意的侮辱别人,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把自己的身分抬高。我们曾经听说过,有一些人遇到与自己身分地位相当的,或者有比自己身分地位要高过的,他在大众之下批评侮辱。他的目的何在?叫别人看到自己比他们都高。这个作法,实际上只能够自欺欺人。真正有德行、有学问、有修养的人,看见了,听到了,就明白了,你将来的前途,人家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实在讲,这是自己侮辱自己,别人有没有受到损害?没有。批注里面说,「若动逞威棱」,以行动逞威作福,凌驾于人,「即有慑服,而人不怀德,何以居人上乎」。这种行为,纵然别人表面上对你这个威德好像服了,其实那个心不服。这样你怎么能够领导别人?你怎么能够去领众?一个成功的领袖人物,一定是非常谦虚,懂得忍让,以礼待人。这个地方讲得好,以正直对自己,以和惠对别人,这种人无论在世法、在佛法里面,决定成就。
儒家讲的「正心、诚意」,遵守圣贤的教诲,圣贤人对一切众生基本的教导,几乎是相通的。儒家教人守礼,「仁、义、礼、智、信」,儒家讲五个字,这是做人的基础,做人的根本,能够遵守,就是正直对待自己。佛家讲五戒,天主教、基督教《新旧约》里面讲的十诫。十诫里面,前面的三条是侍奉上帝,我读过,跟我们佛法里面讲的「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它就是这个意思。不过他们对的是对上帝,对上帝不怀疑,敬仰上帝的心不夹杂、不间断。第四条是孝顺父母,后面就是佛家讲的五戒。五戒我们佛家讲「不杀生」,他讲的不杀人,...(净公上人1999年太上感应篇讲记全195集《太上感应篇 (第一三六集) 1999/11/27 澳洲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136》)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四二卷
...官。从前县官是管司法的,像现在的刑警,你不会怕他们,你不犯法。第三个你不畏人,你的心行正大光明,没有做过见不得人的事。这是世间之善,我们讲的花报。果报,他没有学佛,他没有求生净土,果报在人天,佛说得生天上,生天天上玉女作妇。五者从天上来,下生世间,多端正妇。佛讲五种果报,三种是现世人间的福报,两种将来死后生天,享天福。
佛又说:「人于世间淫佚,犯他人妇女,从是得五恶」。这是你破戒作恶,你也得五种恶报,也分今世后世。第一种,家室不和,数亡钱财。你的财产会流失,你一家不和,这个果报就很可怕,谚语里面常讲:「家和万事兴」,这个家不和,这一家必定败亡。我们仔细观察现在的社会,犯这种过失的,闹婚变、离婚,现在在这个社会上离婚率多高,离婚家庭就散掉了。如果有妻子儿女,这是对儿女不负责任,给儿女最严重的伤害,最严重的打击,这个罪过后报就不得了,今天社会上没有人讲这个道理。佛说第二个恶报,在现在表面上是看不见了,在从前你这是犯法的,一定要受法律的处分,要坐牢、监禁,还要惩罚,现在这个跟古时候的法律不相同了。虽然现在果报没有像从前那么样的严重惩罚,可是阳间不惩罚你,阴间惩罚比阳间还要严重。第三自欺欺人,在大庭广众之下,身心不安。可是今天这个现象似乎也很淡薄了,为什么?脸皮愈来愈厚了。从前人说老实话,还有一点良心,做了坏事情还心不安。现在没有了,良心没有了,所以他也不懂什么安与不安,贪瞋痴达到了极处,可是将来的果报一定比古时候造作这种恶业,要重得很多很多倍。第四种,来世的果报,佛说了死入太山地狱中,受炮烙的刑罚,千万亿岁才能够离开地狱。第五,从地狱出来之后,堕落在畜生道。畜生道里面,我们晓得有许多畜生道,淫佚不避母子,亦无节度,堕落在这一类里头,佛说果报之凄惨,果报之苦,说之不尽。
凡夫肉眼见不到因缘果报的真相,其实这些因果报应都在现前。《感应篇》这一句里面,批注的文字特别多,我们翻开来有很多页,举出历史上这种果报的事相,目的无非是警惕我们,凡夫没有看到实际上果报的事例,他很难接受。这个书上所引用的几十个例子,古人的例子,现代一些人看到古人所写的这种情形不相信,认为这是古人劝人为善的,未必真有这个事实。可是聪明人,你看看古人所写的这些,然后再冷静观察现实社会,两下一对照就明了了,就知道古人所说的是可以相信的,我们应当信守,自求多福。佛法讲修行,这个是修行第一桩大事,...(净公上人1999年太上感应篇讲记全195集《太上感应篇 (第一四七集) 2000/1/7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147》)
...要知道这一类的人很多。如果你的心不平不公,这些周边的人就是将来你失败的因素,我们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明了。你败,败在哪里?败在最贴近的人。这是古今中外都不能够避免的,只有真正有智慧、真正有学问,他能看得出来。佛跟我们讲八苦里面「怨憎会」,所以凡是很亲近的人,一定要懂得佛说的怨憎会,这些都是冤家对头,都是等着机会来报复的。用什么方法能把怨憎会解除?公正、平等、廉明、廉洁,这些名词有智慧,完全用智慧去观察,用智慧来处理。要特别提高警觉,就是对常常接近的人特别提高警觉。常常亲近的人,要对他无私无求,我们的偏心就没有了。无论他有再高的地位,再多的财富,我们对他无私无求,你的心才能摆平。你要常常,我们要依赖他护持、依赖他护法,你就完了。眼前是得一点小利,最后要吃大亏,这个例子太多太多了。他批注里头也有举例子,我们不妨多看看,知道这个利害。
佛菩萨之所以能够成就道业,那个根本就是在无私无我,《金刚经》上所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是成就道业的根本在此地。在世法里面,如果建立不朽的德行、功业,也是以这个为基础。有一丝毫为自己的心,你的成就不是真实的,为什么?这很容易理解,自欺欺人,自欺欺人的事情,没有不被揭穿的。纵然你在一生当中,隐瞒得很好,没有被人揭穿,死了以后,还是会被人揭穿。被人揭穿之后,一文不值!所以真实的事业、功德,是要用真诚心去做,决定不能用虚伪的心,虚假的心成不了实德,真实功德是决定不能成就的。所以我们读这两句,感触很深!批注里面,诸位自己去看,自己去反省,特别是在现实社会里面仔细去观察,这些事情都在我们周边,不难发现。人,无论是善人、是恶人,不能不接触。学佛菩萨,学圣贤人,对善人,对恶人,总是用一个真诚平等心,决定没有「偏憎偏爱」,这就对了。
太上感应篇 (第一八四集) 2000/4/2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184
请看《感应篇》第一百一十二节:
【越井越灶。跳食跳人。】
这些事情也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见到的。『越』是跨越。『井』,现在的井跟古时候不一样,现在的井多半是深水井,用电动马达来抽水,这个现象就没有了,古时候的井都比较浅,我们用水桶去打水。遇到井,井水利益众生,在中国民间也用这个水供奉鬼神,供奉佛菩萨;换句话说,是众生的受用,我们对它应当有尊重心。所以井不能够跨越,遇到有井的地方绕过...(净公上人1999年太上感应篇讲记全195集《太上感应篇 (第一八三集) 2000/4/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183》)
...一念恶,作地狱,所以十法界的升沉都在一念之间。这里头他又引用憨山大师一句话,「念从起处须看破,事未至时莫妄生」,这两句话说得好,所以真正用功在这里。「恶念起时,一刀断绝,则业根当下消除,妄念何处安着,超凡入圣之几,全在于此」。这几句话我们要记住。真正修行人在我们眼前有榜样,只要我们眼根清净,你就能看见。新加坡大众晓得许哲居士,她的录像我们做成了光盘,诸位同修回去,每个人都带一片回去。
长春那边常慧法师我邀请她来了,她现在正在办手续,我请她到这边念佛堂给大家做个榜样。她念佛已经四百多天没有睡觉,完全依照夏莲居老居士《无量寿经》会集本修学,我们看她的行持,最低限度她得「念佛三昧」。她今年六十五岁,给我打电话,我听她的声音像三、四十岁的人一样,那边同修告诉我,她的身体轻飘飘的。她所修的念佛法门,就是《华严经》吉祥云比丘所传的法门,「佛立三昧」。她是绕佛经行,没有坐下来,没有躺下来,四百多天了,一天吃一餐,身心清净,一个妄想都没有。我让她到这儿来给大家看看,念佛的见证,她能做得到,任何一个人都能做到。你做不到的原因是什么?妄念太多,妄念叫身体沉重,妄念没有了,身体是轻的,要真干!不要自欺欺人,这个最重要了。
太上感应篇 (第一九三集) 2000/4/18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193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看《感应篇》第一百二十三节,也就是这一本书倒数的第二段:
【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全文总结前面一小段「推本念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有过不怕,贵在能改。我们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读到,阿阇世王造五逆十恶罪,我们所造的罪业要跟他相比,我们很轻,他造得重,他的果报在阿鼻地狱。可是这个人过去生中善根深厚,他在临命终时后悔,以真诚心忏悔,念佛求生净土,他往生了。释迦牟尼佛把这一桩事情告诉我们,这就是《大藏经》里面的《阿阇世王经》。佛告诉我们,他不但往生,他是上品中生,真正出乎我们意料之外。这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造极重罪业都能往生,问题是你真的要改,从内心里头改过,知道自己错了,往后永远不犯这个过错。
毁谤三宝,这个过失也在阿鼻地狱。历代祖师大德没有学佛的时候,都造这种罪业;学佛之后,忏悔!天亲菩萨早期学小乘,毁谤大乘,...(净公上人1999年太上感应篇讲记全195集《太上感应篇 (第一九二集) 2000/4/17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192》)
...报,正报的果,依起的果,就是他依照什么个道理、什么个方法成就的依正庄严,他所依据的理论跟方法,这个果:差别的果、圆融的果、平等的果、出现的果、成行的果、法界的果、证入的果;前面六品经里头,从「世主妙严品」到「华藏世界品」,总共十卷跟我们讲果。所谓「举果劝乐生信分」,清凉大师把全经分作四分,这是一个大单元。我们看到这样殊胜的果报,生起无比羡慕之心,我要去!极乐世界在哪里?极乐世界在华藏的中心,没有离开华藏,是华藏的一部分,华藏世界里,精华的一部分,决定要去!
到第六品,「毘卢遮那品」,我们快要讲到。「毘卢遮那品」讲什么?讲因。你看到果报,这么好的果报,这些果报是什么因缘成就的?跟我们讲依报的因、正报的因、依起的因、差别的因、圆融的因、平等的因、出现的因、成行的因、法界的因、证入的因,我们修因就能证果。所以《华严》第二个大单元是「修因契果生解分」。这是我们常常讲的,我们起心动念要跟因相应,要跟果相应。
因与果,跟诸位说,说得最简单的,就是自性、性德,一定要与性德相应。性德是什么?初学的人很不容易体会,我们用这十个字来解释菩提心就好懂多了,那就是真诚心。古人讲的,人一定是自欺而后才欺骗别人。哪个人会自己欺骗自己?六道凡夫都欺骗自己,用妄心就是欺骗自己,欺骗自己的真心,欺骗自己的性德。你本来是一尊佛,你欺骗你的佛性。所以是先欺骗自己,然后才会欺骗别人。古人讲的话很简单,里面的道理很深很广,义理无有穷尽。想想看,我们在没有学佛之前,没有得到佛法受用之前,哪一个不是自欺欺人?只要你还有妄想分别执着,你就是自己欺骗自己,你肯定欺骗一切众生,你用妄心!
学佛从哪里学起?就从这个地方学起,这就是古来袓师大德常常讲的「从根本修」。我要学,学不欺骗人,不欺骗人就不欺骗自己;学从不欺骗自己很难,先学从不欺骗别人。从哪里下手?从十善业下手,我要道地道地的把十善业落实,我要做到。我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决定与十善业道相应。因为我知道十恶是违背性德,杀生、偷盗、淫欲,性德里头没有;妄语、两舌、绮语、恶口,性德里头也没有,就是你真心里头没有这个东西;贪瞋痴慢,真心里头也没有,那个从哪里来的?妄心来的。如果我们一条一条的去断,那很麻烦,生生世世都断不了。聪明人,从根!古人讲「寻枝摘叶」,像一棵树,你要把这棵树砍掉,一片一片叶子摘下来,一枝一枝去锯掉,你要费多少事情?那个办法很笨!聪明办法就是把根挖掉,就完了,一切都解决了。所以从根本修,这才是聪明人。
根本就是从真诚心修。别人对我不真诚,为什么?那是正常的,一点都没有错。他是凡夫,他没有缘闻到佛法,他没有真正修学,这是我们可以理解的。我要用凡心,也要用妄心对付他,我错了!我跟他一样搞六道轮回,搞三途恶...(净公上人:三福六度十大愿王《三福六度十大愿王 (第三集) 2002/10/28 日本高野山本觉院 档名:21-144-0003》)
...考验,顺境,你是不是还有欢喜心?有没有贪恋的心?有这个心不行,你在散,你不在定;逆境现前,你有没有怨恨心?有怨恨心,你还是在散,你没有得到定。得定你才有把握往生,不得定没有把握,这个关系太大了。临终一念不是佛号,肯定又搞轮回去了,这一下掉到轮回这个坑里头,不知道要经多少生、多少劫的灾难,你才能回得了头。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了,世间的事你就会一切放下,再没有一桩事情留恋。我们要帮助别人,要度众生,首先要想想,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拿什么去度人?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真正度众生就是度自己,自己度了就度了众生。为什么?人家看到你这个样子就跟你学,信心生起来了。刘素云没有动这个念头度众生,她度了多少人!她念佛这个信愿行给大家带来无比的信心。所以,只有真的自己自度了,自然是真的度了众生;自己没度,说要度众生,全是假的,这个我们自己心里要有数。花多少时间?我们看到刘素云不过是十年,十年时间不长,她真成就了。我有理由相信她,她生死自在,想什么时候走能走得了,此地这些有缘众生需要她帮忙,她多住几年也不妨碍。不到这个境界,不行!自己摇摇摆摆的,美其名而度众生,自己生死一点把握都没有,这不是真的,说得不好听叫自欺欺人。所以不真干怎么行?真念佛,记住这四句话,与阿弥陀佛同心,一样的心、一样的愿、一样的德、一样的行,行就是十方世界接引上中下一切众生,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底下说,「若持至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是得定,也就是说见思烦恼断了,「见思任运先落」。任运是什么?自自然然断掉了,不是作意。我要想把它断掉,想把它断掉断不了,为什么?你想把它断掉那个念头就是个妄念,就是属于见思烦恼。烦恼断不了烦恼,只是一句佛号念到底,一部经学习到底,自然断了。念念是阿弥陀佛,念念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是什么?《无量寿经》就是阿弥陀佛的心愿德行,就是这个。你把《无量寿经》念熟了,把《无量寿经》都变成自己的,你就跟阿弥陀佛一样,那还能不去吗?跟阿弥陀佛志同道合。孔夫子在《易.系辞传》里面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既然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你肯定入阿弥陀佛的俱乐部,你跟他完全一样,这就决定得生。《无量寿经》要念十年,入无量寿三昧,真正的念佛三昧,这是生方便有余土的条件。
「若至理一心不乱,豁破无明一品。」给诸位说,无明只有一品,无明哪还有两品的!「乃至四十一品」,那四十一品是...(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十五集) 2010/5/10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035》)
...么?极乐世界的人个个都仁慈、个个都清净,这名号没用处。那怎么办?换个名词,换什么名词?换阿弥陀。在极乐世界作佛一定是阿弥陀,在我们这个世界作佛一定是释迦牟尼。为什么?我们的人,这个地球上住的人,娑婆世界的人,范围更大了,对人没有仁慈,都是自私自利,所以用这个来教你,对自己的心不清净。所以他的名号就是他教育教学的宗旨,就在名号里面。所以你懂得名号,你就晓得释迦牟尼佛这一生讲的是什么、教的是什么,就知道了。
「究竟极果」,这一句是说他证得究竟圆满。这个果是果德,也就是好像我们在学校读书毕业了,圆满毕业了,所学的东西全学完了,功课都学完了,拿到博士学位,这个佛是最高的果位。「乘大愿船」,这是因地上曾经发了大愿,过去这些菩萨都发过。我们现在这些人也发了,发了要真发,要从心上发才管用,口上发不管用。口上都发了,发了什么愿?跟佛一样的,「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四弘誓愿。诸佛菩萨再多的大愿都出不了这四愿,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你详细给它归纳,还在这四愿里头。这个四愿是总愿,包含一切愿。所以佛成佛之后,这四种愿要兑现,要不兑现,变成他打妄语了,变成他自欺欺人,那哪里能成佛?不但阿罗汉没有自欺欺人,给诸位说,小乘初果须陀洹、大乘初信位的菩萨,这是基本的戒律,他都做到,做得很圆满,绝对没有自欺欺人,说话得算话。
所以在法界虚空界,无量无边剎土里面,有许许多多佛剎里头有六道、有十法界。我们在《华严经》「华藏世界品」、「世界成就品」里面读到的,这些诸佛剎土里面的众生,特别是六道众生,迷而不觉,他迷得太重了。迷了他就造罪业,迷了的时候,把自性里面的般若智慧变成烦恼。这一迷就变了,智慧变成烦恼,德能就变成造业,相好就变成六道三途,就变成这个东西。一觉悟,一觉悟马上就回头了,烦恼就变成智慧,造业就变成德能,六道就变成相好,就变成实报庄严土。所以它都不是真的,随着念头在变。最好的念头,跟诸位说,就是「阿弥陀佛」。你要在这里学会了,最好的念头,世出世法没有第二个念头能够胜过这个念头,所有十方诸佛剎土都比不上极乐世界。为什么?念头不一样。阿弥陀佛这个念头真的是究竟极果、纯净纯善,为什么不抓到这个?我们看古往今来,真有大福德人、大智慧人,这个大智慧、大福德可能是贫穷下贱不认识字的,他就抓住这一句阿弥陀佛,你看临走的时候,站着往生、坐着往生,走得那么潇洒,他成就了。我们一般人、富贵人跟他不能比。所以这个道理要懂、要明白,我们要认真向他们学习,要把这一句佛号抓住,念兹在兹,无论干什么,...(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七十四集) 2010/7/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074》)
...,了解宇宙人生真相,这是真正的供养。所以佛在经上一再提示我们,一切布施当中法布施是第一。法布施头一个是修行,用修行供养,真供养,不是用钱财,用修行,如说修行,用这个来供养三宝、供养佛菩萨。佛菩萨在经典教导我们,我们真落实了,把经典的道理变成我们的思想,经典里面的教诲变成我们的生活行为,是真供养,诸佛赞叹,无量无边的福报。佛力加持你,你真修行的时候,你自性里面的福报现前,自性的福报跟诸佛如来的福报无二无别。所以你要懂得供养,从改变自己的心态做起。
第四这才「忏悔业障」。无量劫来在六道搞轮回,业障深重,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业障不消除,轮回就离不开,业障不消除不能往生。净土虽然带业,许可你带旧业,不能带新业。新业是什么?我们现在还干,这个不行,这个不能带。过去没学佛之前我造的一些业,或者是学佛,我没有开悟之前造的业,都可以带去。觉悟之后再不许可造业了,再造业这个业就会障碍你往生,甚至于障碍我们开悟。我们听经听不懂,把经里意思错会了,这什么原因?业障,你知道这个多麻烦。所以佛教导我们要发露忏悔,把自己所造的业能够对大众宣布,真诚忏悔,后不再造,这业障就消除。忏悔了,明天还照做,这是自欺欺人,欺骗佛菩萨那个业就更重了。真的忏悔,真的不再造了,要发心像佛菩萨一样,用我的身体来表法,做一个好样子给社会大众看,这个功德就很大。以身作则做出来,佛弟子是这样的,大家看到,对你起尊重的心,对佛教起了尊重的心。从我们的行为当中、日常生活当中,能叫大众尊重佛教、尊重佛菩萨,这个功德可就大了。如果我们做得不好,人家批评佛教,说你们搞迷信,那我们就是把佛教形象给破坏了,这个罪就很重。标准是什么?标准就是我们讲的四个根,《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沙弥律仪》这四个根。这四个根在家同修都可以学,非常好!你真正想学,你会愈学愈欢喜,你才能真正尝到法味。古人讲得好,「世味哪有法味浓」,你没有尝到法味,你的欢喜心生不起来,真正尝到的时候欢喜心生出来了,无时无刻不是欢喜,处事待人接物是一片真诚慈悲。
第五「随喜功德」。这是破什么?破嫉妒障碍的,因为嫉妒障碍是一切凡夫的通病,都有,而且非常严重。如果是嫉妒贤能之人,障碍他、破坏他,这个罪可重了。这个好人他能在社会上做很多好事,利益社会、利益群众、利益国家,你这一障碍,对他是小事,他不会怨恨你,对他没事,罪从哪里结的?许许多多的人...(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三0集) 2010/9/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130》)
...欠缺都没有,阿弥陀佛在那里建成功了。「所具功德与庄严,皆不可思议」,没有办法用心思去想,你想不到的,也没有办法用言语来议论,叫不可思、不可议。「超情离见」,这个情在大乘佛法里面讲就是第六识、第七识,见是讲前五识。六道凡夫的众生,所用的心在佛法里叫八识,眼耳鼻舌身这叫前五识,它有觉有知;除这个之外,里面有第六意识,思惟的,我们一般讲分别;第七识末那,这更深一层,情执,执着这身是我,执着贪瞋痴慢;更深的是阿赖耶识,好像是一个数据库一样,无始劫以来,你生生世世起心动念、所作所为统统都有完整的数据文件在阿赖耶里头。阿赖耶是个数据库,统统都可以调出来看,没有法子赖的,赖不掉,完整的数据保存在那里。谁保存?你自己保存的。什么人能够看得到?你看看前面讲神通的时候,他心通、宿命通的人就能看到,你的数据库里头有些什么东西。定功浅的人看到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深藏在底层的,他见不到;定功深的人,明心见性的菩萨,几乎全部可以看到,这不是假的。如果你能够相信,你能够肯定,你就会跟诸佛菩萨一样,不但不能做害众生的事,一个不善的念头都不敢起。为什么?有记录,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有情众生都知道,你说你能瞒谁?只有瞒自己,叫自欺欺人,干这种事情。你哪一天觉悟过来,你自己完全明白了。
所以明了这些事实真相,我们在现前处世待人的心态,自然就会改变,第一个,决定不能有恶念、不能有不善的行为;第二个,可以原谅一切造作罪业的众生。为什么会原谅?他造的这个,我跟他也没有两样!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只是现在他还在迷,我已经开始觉悟了,所以感到很幸运。再错的恶事,不可以去责备他,原因什么?各人因果各人承当。这个下面讲恶道,讲三恶道,讲不堕恶道这两愿,就说得很清楚。所以想想造作罪业的人,他的本性也是本善,他本来也是佛菩萨,像《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他沦落到三途受这种苦报,我们所生的是怜悯心,不是责备心,同情心。能帮得上忙吗?帮不上忙,为什么?各人因果各人承当,没有法子代替。
我们造作这些重业,还有没有救?答案是肯定的,只要你回头就有救,回头是岸。入佛门第一桩事情就是接受三皈依,三皈依是什么意思?三皈依是回头,真的觉悟了。「皈依佛」,佛是觉的意思,我从前迷惑颠倒,现在我要从迷惑颠倒回头,这叫皈,回来了;依是依靠,依靠自性觉,就是依靠佛菩萨。佛菩萨是自性觉,他们是已经觉悟的人,我现在想觉还没有...(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九四集) 2010/11/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194》)
...圆教初住菩萨实际上成佛了,他的能力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他统统能看到。如果说不同,不同的是,究竟果位看得清清楚楚;不到究竟,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见到,每个人所看的清晰度有差别。为什么?他有无明习气没有破尽,有清晰度差别不同,都看到了,没有一个说没看到。在这个之前,我们讲四圣法界,声闻、阿罗汉的见量就不如缘觉,缘觉就加一倍。你看看,声闻见小千,眼见小千,辟支佛就见中千,菩萨就见大千世界,大千指三千大千世界,一个佛国土;再往上去,那就不止一个大千,看到诸佛如来的国土。天眼通如是,其它的亦如是,譬如阿罗汉能知道过去五百世,辟支佛就知道一千世,菩萨就知道更远了。
「天耳通、他心通」,他心是别人起心动念你都知道。我们读了这一段,同学们有什么感想?有没有感想?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每个人神通广大,我们起心动念他全知道,瞒不过。你起个很微弱的念头,自己还不晓得,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你能起恶念吗?我们可以瞒别人,可以欺骗自己,极乐世界那些人一个都欺骗不了!又何况谚语讲的也是很有道理,不是假的,「举头三尺有神明」。不要以为自己起心动念没人晓得,不要以为自己干这些不善的事情没人知道,那只是你自欺欺人而已,天地鬼神都知道,诸佛菩萨更不必说了。所以,我们看了这些,寒毛直竖,决定不敢起个恶念。
「神足通与漏尽通」,神足是变化,小乘三果就得到了。这个要从最初这种能力发现,小乘初果,天眼、天耳这两种出现了,但是范围不大。譬如看,他的天眼没有障碍,墙壁没有障碍,这个大楼我们坐在这里,看看下面,我们这十一层,看看下面十层,人活动都看到了,看隔壁都能看得到,那能量并不很大;稍微大的,譬如住在香港,整个香港他能看见;再大一点的,能看几十里、几百里。早年我在台湾,叫莲友念佛团,王天民老居士创办的,我在那边讲过《弥陀经疏钞》。这个老居士是将军退休的,抗战期间他是将军,好像是个中将,他告诉我一个故事,真的不是假的。他们抗战期间驻防在江西,山上有个老道,道士、道长,有一天来告诉他,叫他们要搬家,跟他讲,三天之后这个地方会发大水,会淹掉。他们怎么看也看不出来,一点迹象都没有。可是老道住的离他那里也不远,他就派人去看,看老道有没有搬,真的,这道长他搬了,他搬到山顶上去了。他就觉得有点道理,就有警觉心了。到第三天,果然山洪爆发,真的被淹掉。所以他对于这个道士很佩服,道士有神通。
又有...(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九九集) 2010/11/1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199》)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四三卷
...多,跟他学的人很多。这个老师很厉害,老师常常提起,他的学问,学生当中只有一个人完全学去了,就是郑康成。怎么看出来?修学的心态,听课的时候专心,三年,上课的时候从来没有眼睛看看外面,都看老师,专注!在课堂的时候没有一个杂念。所以老师对他很佩服,老师也预料到他,将来这个学生的成就超过自己,果然没错,真超过他了,超过他太多了。所以就看你能不能专注,这些细节里面能够看出一个人。所以善根,身口意三业的善,固不可拔,坚固。
「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善根」。你看这非常明显的,不贪的果报是大富,不瞋的果报是慈悲,不痴的果报是智慧,就是它能生妙果。余善,所有一切善法,都从这个三善根出生的,所以它是一切善的根本。「心心者」,这两个字连起来,「纯一之心也,净念相继之心也」。这个心是当念头讲,每一个念头都清净,每一个念头都善。「回向者」,这里大家要注意到,因为常常回向,不知道回向的意义,这个地方说出来,「回者回转,向者趣向,回转自身所修功德,而趣向于所期」,期就是我们所希望的,「谓之回向」。所以,回向一定要有功德。你自己所修的没有功德,拿什么去回向?那个回向是有名无实,有名无实的回向是欺骗人,自欺欺人,那就错了。所以我们要有真实的功德,譬如听经,听经有所领悟,这是功德。明白了,明白就破迷,所谓破迷开悟。破迷开悟有大小不一样,小的是小功德,大彻大悟是大功德。这一悟,就是修,这一悟是把自己的错误立刻就改正过来,这是真实功德。譬如我们听了经,晓得贪是烦恼,贪是恶业,世间人现在哪个没有贪心?他能贪得到吗?给诸位说,决定贪不到。那有人贪他得到了,得到是他命里所有的,他命里没有他决定贪不到。譬如贪财,十个人去贪财,有二、三个人得到,其余的没有得到。如果贪心会得到财物,应该十个人都得到才对,为什么有很多人得不到?他命里没有!错误了,不贪就发财了。所以佛教导我们,那是真理,一点没错。
今天上午还一个居士来看我,他在国内做了很多好事,捐助很多钱,办了很多慈善事业。他告诉我,他收入是愈来愈多。我就告诉他,这是正常的,愈来愈多,你就愈去多做好事,你就对了。愈施愈多!这讲钱财。法布施,法布施长智能,智能天天在增长。无畏布施的果报是健康长寿。这是佛教导我们的,你看你求财、求智慧、求健康长寿,有方法,正确的方法,三种布施得三种果报。如果你在这三方面都吝啬,这三方面的果报你都得不到。凡事它有个...(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一0集) 2010/11/3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210》)
...最后到哪里去?最后还是回归自性。你看,从自性流出来,最后还是回归自性。回归自性叫圆满成佛,《华严经》上的妙觉位,妙觉就回归自性了。所以它没有时间,它没有空间,没有空间,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众生都能接受,都欢喜;没有时间,没有过去、没有未来,真理!世间的东西禁不起时空的淘汰,禁不起,所以它不是真的,它是假的;圣人的东西是真的,它不是假的。你说我们儒家讲的东西,这中国圣人讲的,五伦能不要吗?父子有亲,夫妇有别,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个能不要吗?不要了,这是旧东西,旧的都要把它破坏,现在要科学、要新的,旧的不要了。不要怎么?父子不亲,兄弟不和,君臣就是领导跟被领导没有义只有利害。人与人之间相处是为什么?就是利害,有利,我们就在一起;没有利,赶紧分开,就是敌人、对头。你喜欢这个世界吗?
五常不要了,五常是什么?仁义礼智信,不要了。仁是什么?爱人,现在没有爱人的心,他不爱自己,他怎么会爱人?爱没有了,有的是什么?仇恨、怨气。你看我们坐飞机飞到空中,看到地下都是雾蒙蒙的,那什么东西?怨气,那是众生的怨气。礼,没有礼貌,不讲礼了;也不讲智,完全感情用事、烦恼用事;没有信用,天天骗人,自欺欺人。仁义礼智信有什么不好?你现在全部否定,你有什么好处?你过的是什么生活?四维八德全不要,所以这个社会灾难来了。科学家给我们宣布,这个地球上再过五十年,地球上不适合人类生存了。这什么意思?那就是大灾难,地球末日,人类的末日。不要伦理,不要道德,完全跟自性相违背,末日就现前。所以这个闻的意思很深很深。「是故闻名之人,今生纵不即能往生,来世亦必常修殊胜梵行也。」这个总结结得好。这一生当中纵然不能往生,你没有遇到这种殊胜的缘分,不知道念佛往生的好处,来生一定是修殊胜梵行,就是念佛求生净土。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二七集) 2010/12/2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227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二百八十面,倒数第三行,经文看起:
【我作佛时。国中无不善名。】
这一句是第二十八愿,「国无不善愿」。
【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同一心。住于定聚。】
这是二十九,「住正定聚愿」。
【永离热恼。心得清凉。所受快乐。犹如漏尽比丘。】
这是第三十...(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二六集) 2010/12/1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226》)
...,什么原因?家教好,母教好,母亲从小就教你真诚恭敬,这是做人的大根大本。现在人不懂得教这些,对于古人这种教学的理念跟方法,有很深的疑惑,认为现在人要是学老实,将来在社会上不能跟人竞争,可能将来连吃饭、生存都成问题,所以从小就教他竞争,错了。所以今天的教育从小把小孩教错了,方向错了、目标错了,所以一生生活得非常痛苦,无论从事哪个行业没有幸福、没有快乐。我们细细的去观察、去体会古人的教学,那样的用心,教你真诚待人接物,可以跟小动物沟通,可以跟树木花草沟通,可以跟天地鬼神沟通。你说这个多快乐,多么幸福!
现在人跟人不能沟通,更何况其余?每天生活在恐怖之中,从早到晚没有安全感。说实在的话,不是活一天算一天,而是活一分钟算一分钟,你说多可怜。这是什么世界?世界怎么会搞成这个样子?五千年的老祖宗看到今天的社会流眼泪。为什么?一句话可以解答,「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个亏可吃大了。中国人不听祖宗的话,跟外国人学;外国人不听上帝的话,跟科学家学。科学家完全持怀疑论,科学家所认识的宇宙人生,一直到今天还有许许多多的疑问不能够解答。诸佛菩萨、古圣先贤没有怀疑,只有一昧真诚,用真心、用诚意,不自欺、不欺人,恭敬。现在恭敬两个字,我们举比喻用什么方法来形容,都找不到这些名词。从前说要把一切人看成我们父母,大乘菩萨戒经里面说,把一切男子看成是自己的父亲,把一切女子看成自己的母亲,对父母恭敬。现在小孩对父母不恭敬,打爹骂娘已经变成时尚,那还有什么法子!所以恭敬我们举不出例子来,他连对自己都不恭敬,对什么人能生起恭敬心?没有了,没有一个例子可以用。我们再往下想一步,是什么?世界末日,这个地球崩溃了。许多外国宗教讲的末日,我们看看实际上状况,也很像外国所讲的世界末日现象出现了。
佛法教导我们观察的重点,是人的意念,为什么?这是因,原始的因。第一个起因是意念,意念不善就趋向毁灭,一念善就恢复兴起,兴旺的兴,兴起来了。能不能断恶修善?能不能改邪归正?这桩事情不在别人,全在自己。自己若能回头,你得救了,世界整个毁灭,你往生净土,你远离这个世界了。等到这个世界众生吃尽苦头,想过一点安稳正常的生活,这个念头起来,佛菩萨就又来了。怎么样?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感应道交,他来帮助你,帮助你成就。所以恭敬心在今天是头等的重要大事,对人要恭敬、对事要恭敬,对一切万物要恭敬,对我们所学习的功...(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五五集) 2011/1/28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255》)
...那个爱人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佛法的殊胜,它是一切都由自性建立,这是真的,自爱而后才能爱人,自觉而后才能觉他。这些话都是总纲领、总原则。人必须自觉,他才会爱父母、爱祖先、爱本族,就是家族里面的长辈,敬爱存心,这就是圣贤,这就是佛菩萨,我们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认真的学习。爱他就是爱自己,爱自己就是尽孝道,「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两句话是世出世法一切善根福德因缘里头最主要的因素,这两句要是没有,不孝父母、不敬尊长,其它的都是假的。菩萨修德、积德,迷惑的人败德、丧德,从不孝父母、不敬师长,他的德都流失得干干净净,没有了,过去现在所修的全保不住。怎么知道他保不住?你细心观察他,贪瞋痴慢疑这五个根本烦恼他统统具足,不孝父母的人具足,不敬老师的人具足,所以世出世法里头他都不会有成就。
现在若有一点小成就,那都是过去生中培的福,这一生当中所造的业习还没有开始报,而是前生福德营护,就是经营、保护他,还没有衰败。但是这个福报享尽,他不善的业就起现行,恶报起现行。他不知道修善,纵然修善,因为不孝不敬他没有根,无论怎么修,善不能增长,没根。现前修积种种善,因为没有根,这个善是假善、伪善,说得不好听是自欺欺人,假的,他不是真的,所以他得不到善报。善恶不在事,在存心,因为心是因,事是缘,没有真心就是没有真因,缘再足不能结果。佛菩萨慈悲,在经教里头讲得很清楚、很明白,我们要细心去体会。细心还得是用真诚,没有真诚、没有恭敬,那个细心也不行,再细的心也体会不到。为什么?真诚有感,有感有应;没有真诚,样子做得再好没有感,所以也就没有应。牟尼,寂静义,身口意寂静,三业都寂静,故称牟尼。身寂静,不应该造作的决定不造,身寂静。什么东西是不应该造作的?为自私自利就是不应该造作的,为名闻利养是不应该造作的。真的彻底放下名闻利养,起心动念为正法久住,为惠以一切苦难众生真实之利,这是该做的,应该做的;你没有福报,佛菩萨支持你。没有真诚心,你做的些假的也有人支持你,不是佛菩萨,妖魔鬼怪,他来成就你,他来帮助你,最后你身败名裂。善有善果,恶有恶报,业因果报的道理、事实真相都在我们面前,你细心去观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一切总报。
又《大日经疏》云:「牟尼者,寂默义也。常寂之土,微妙寂绝,幽深玄远,不可以言说之。如是法界寂然大灭度法,唯佛一人究竟清净,故名牟尼也」,这说得...(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八二集) 2011/2/15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282》)
...分别执着当然没有。分别是尘沙烦恼,执着是见思烦恼,起心动念就是无明烦恼,没有,没有起心动念,这不能不知道。佛与法身菩萨,在六道、在十法界做种种示现,完全是众生所感,《楞严经》上说得好,「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随心应量,他自己没有起心动念。
这个事情很难懂,我们看江本胜博士,这是日本科学家,做的水实验,能体会到这个意思。水是矿物,它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可是它懂得人的意思,对于外面环境它完全知道,什么事都瞒不了它。我们以善心、善的意念对它,你看在实验当中,它显出来的结晶非常之美。我们以不善的心对它,讨厌它、怨恨它、不喜欢它,它的反应是很难看的图案。这个实验做了几十万次,得到答案是相同的,没有例外的,证明水能看、能听,懂得人的意思。我们就相信,就能相信性德,性德本来具有见闻觉知,见闻觉知是性德,不生不灭,清净不染,本无动摇。迷了之后它就变质,见闻觉知迷了之后就变成受想行识,受想行识有染污,见闻觉知没染污。所以,精神现象从哪里来的?自性里头本有的。大乘经上常说,「法外无心,心外无法」,心就是见闻觉知,自性里本有。我们应当要知道,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如果是想别人不知道,那是自欺欺人。佛菩萨知道,鬼神知道,不但鬼神知道,古人有所谓「天知地知」,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天是什么?大自然的现象,地是什么?地是山河大地、树木花草,它全知道。我们读《华严》,我们读贤首的《还源观》,完全明白了。
这个经上,黄念祖老居士给我们说明的,在三百三十八面,这段文我们念一遍,三百三十八面,我们从倒数第四行,括号这里念起。「自一九八0年后,科学家发现微中子」,就是量子,「它在空间所占之区域,只等于一个电子一百亿分之一」。这么小的一个物质,「弥漫于太空之中」,这就是天知道。「微中子能穿透十亿公里厚之铝板或钢板,如穿薄雾」,如是小而又小之粒子,就是佛法里面讲的微尘。「经谓,极乐与密严,皆非如是粒子之所成,举体是如来妙心,是当人自性。」它怎么不知道?每一粒微尘都知道。
你再看看世尊跟弥勒菩萨的对话,你就了解。弥勒菩萨说,一弹指,这时间很短,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单位是百千,我们乘一下,这一弹指多少个念头?三百二十兆。「念念成形」,形就是物质现象,每一个念都有物质现象,「形皆有识」,识是什么?受想行识;换句话说,色受想行识是五蕴。五蕴现象在哪里?在粒子,就是最小最小的...(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一九集) 2011/3/7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319》)
...「此经言广,而不言高,故曰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意思也相同,因为三千大千世界的顶就是摩酰首罗天王,大梵天王就是指的他,色界天顶。「要知二经,大小相齐,但文互略,故各举一边,悉是表无虚妄,现此」,就是现广长舌相,「以敦闻者之信耳」,帮助听的人建立信心。敦是顿悟,闻,听到了要不信,等于没听,不得受用,听了之后要信。你看现在念佛的人很多,信佛的人很少,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
佛法是心法,形式固然重要,形式是为利他的,不是自利,自利是用心。要转变心态,我们的心像不像阿弥陀佛,这才是最重要的。心要像阿弥陀佛,愿要像阿弥陀佛,德要像阿弥陀佛,行要像阿弥陀佛,你学得很像。要像前面我们念过的阿阇王子,他们那一帮人,你看听到释迦牟尼佛讲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他们心里都发心,要求生极乐世界,要在极乐世界成佛,成佛要跟阿弥陀佛一样。他们起心动念,佛就知道了,不必说佛就知道了。我们要起心动念,佛也知道,不仅释迦牟尼佛知道,阿弥陀佛知道,遍法界虚空界所有诸佛如来都知道。为什么?念头才起,周遍法界。我们起个恶念,这个恶念遍法界虚空界也都知道,没有法子瞒别人,只有法子欺骗自己,自欺欺人。为什么?凡夫不知道。极乐世界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为什么?他们都是阿惟越致菩萨,他们的六根能量都是遍法界虚空界,哪有不知道的!我们真正发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真正想作佛,真正要跟阿弥陀佛平等,极乐世界人人欢喜、人人赞叹,又一尊阿弥陀佛来了,没有不欢喜的。这个事情我们可以做得到的,为什么不干?这个缘不容易遇到,开经偈上讲「百千万劫难遭遇」,彭际清居士说「无量劫来希有难逢」,我们逢到了。逢到不认识,当面错过,你看多可惜,那叫什么?真错了!
现前这个时代,灾难的信息传播很多、很杂,是真是假可以不问它,不需要理它,关键完全操在自己。我听这些信息,我不听别的,我只听的是什么方法能够应对这个灾难,我只要知道这一点。结果四面八方来的信息,统统叫念佛,那念佛是我们的本行,我们现在就在念佛,念佛就能化解。能不能相信?能,确确实实能。《遗教经》里面佛告诉我们,「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们在这个经前面念过,止心一处也是无事不办。我只要把心安住在阿弥陀佛上,问题解决了。纵然这个灾难上我应该去的,我到哪里去?到极乐世界去,我不到别的地方去;不应该去的,那我就有使命,要带一批人到极乐世界去。所以应...(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八三集) 2011/4/2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383》)
...供养」,最重要是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完全为众生,不为自己。这桩事情难,可是你要想真的往生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你非这么做不可。你起心动念还有自己、还有名利在里面,极乐世界去不了,佛念得再好,你的善根福德有欠缺。《弥陀经》上讲得很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自私自利没放下,名闻利养没放下,贪图五欲六尘享受没放下,贪瞋痴慢疑没放下,你怎么能往生?带业是带旧业不是带新业,没有遇到这个法门之前,这个业可以带;遇到这个法门之后,天天还干这个不行,这带不去了。现在我就改过来了,从前的旧业可以带去,没有问题;现在天天干,这个不行,这个带不去的,所以这些道理要懂。这个几句经文一定要牢牢的记住,时时刻刻勉励自己得真干才行。
利益当中最大的利益是帮助众生觉悟,用我们现前的话说,帮助众生认识极乐世界,帮助众生认识阿弥陀佛,这个太重要了。他真有认识,他信心就建立,他不怀疑,他也就真的能放下,功夫全在他放下多少;没有放下,全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他放下多少,从这里看到他的信心、愿心有几分,这个东西骗不了人。最重要是不要骗自己,骗人有过失,骗自己的过失比骗人要加重十倍都不止。人不可以自欺,自欺,佛菩萨最忌讳的,人不可以自欺。欺别人是过,欺自己是罪,那是什么?愚痴蒙昧,他才造这种罪业。帮助别人,用什么方法帮助别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出来讲经。讲经我不会讲,你一发心就会,为什么?佛菩萨加持你。你不发心,佛菩萨不会加持你;你一发心就会了,佛菩萨加的,真的不是假的。每个讲经的人都有这个经验,不论是出家、在家,我三个老师,两个是在家的,只有章嘉大师是出家的。李老居士告诉我,讲经天天要准备,可是准备那些东西,上了讲台统统用不上,不知道智慧从哪里来的。不但是他,许许多多讲经的法师都有这个现象,我自己本身也是如此。讲了五十三年,你要问我讲些什么东西,我完全不知道,好在现在有录音、录像,我要不看的时候,我不知道我讲些什么,自己所预备的跟在台上讲的不一样。预备确实是自利,上台讲是利他,在讲台上决定得三宝加持,这是大好事。现在佛经没人讲了,只要你肯发心,佛菩萨就加持你、就保佑你,所以一定要发心。有人比我讲得更好,我就向他磕头礼拜,把座位就让给他,我在下面洗耳恭听,做影响众,没有一点自私自利的念头。这个样子做法,佛法才能够兴旺,把嫉妒、障碍一扫干净。所以佛弟子时时刻刻要想到,给一切众生做最好的榜样,这就对了。
除这个之外...(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三八集) 2011/6/5 日本冈山净宗学会 档名:02-039-0438》)
...『洗除心垢』。
『言行忠信』,「言」是言语,「行」是行为、行动。「《笺注》曰:如言而行,如行而言,谓之忠信」。忠信是什么?「表里相应」的意思,就是心跟口是一不是二。我所说的一定做到,我做到的我可以说,我做不到的我不说,说到一定要做到,这叫忠信。忠,你看这个字的意思,心不偏不邪, |
|
|
|
|
|
|
|
这叫忠。如果心偏了邪了,邪知邪见,忠就失掉。我们不要去问别人,最重要是先度自己,忠这个字我有没有。如果我缺少这个忠,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我们今天学佛了,明白了,赶紧回头,要把那个「不」字除掉,要学忠、学孝、学仁、学义,人格具足了,来生不失人身。还要记住,佛菩萨是人做的,圣贤是人做的,什么是人?忠孝仁义是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他不是人,他不能作圣作贤,他不能作佛作菩萨。这个道理、这个事实,我们不能不搞清楚。真搞清楚了,我们学佛从哪里学起?就从这个地方学起。不仁、不义、不忠、不孝都是心垢,这心肮脏的。孝悌忠信仁爱和平,这心地放光,那是性德。五常、四维、八德是性德,会放光的,它决定不会染污。
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学如言而行、如行而言,『表里相应』,表是外表,里是内心,内心跟外表是一致的,不自欺不欺人。下面说,「据净影意」,净影大师的意思,「表指言,里指心。其疏曰:言表心里,语不违心,故名相应」。「盖以心口如一,为表里相应」。「兹广其义曰」,引申来说,「表」是表现,表现于外面的,这统统是表;换句话说,你的行住坐卧都是表,言谈举止统统是表,表现在外面的,我们讲表现在生活,表现在工作,表现在处事待人接物。「里」是内心,内心是什么?内心是仁义礼智信,是礼义廉耻,是孝悌忠信仁爱和平。这是中国千万年老祖宗留下来的教诲,全是性德,这些东西是自性里头的本能,本有的,完全表演在生活上,表演在外面。「内外一如,是名相应,此即直心」。大乘佛法里讲菩提心,第一个是讲直心,《起信论》就用这个名词。菩提心是直心、深心、大悲心,讲三心,合起来叫菩提心。直心是体,真心,中国人讲本性本善,那个本性就是直心。
「《净名经》曰」,《维摩诘经》,「直心是道场」。道场是什么意思?诸佛如来大道所在之处叫道场,古圣先贤行道之处称之为道场。这个行道,生活是行道,他在哪个地方,那个地方就叫道场,不一定是指什么寺庙庵堂,不是的。释迦牟尼佛在世,没有一栋建筑,所以佛的道场在哪里?他在哪里,那个地方就是道场。他在那...(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一七集) 2011/7/2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517》)
...佛能把它频率说出来。所以你明白这个道理,你就知道这就是三世因果,前念、今念、后念,这就是三世因果。
「不知此生之所从来,亦不知死后向何处去」。这学佛的人知道,真正把贤首国师《妄尽还源观》参透了,你不就都知道了,你从哪里来的,知道;你将来往哪里去,也知道。但是终极的目标是回归自性,我们从自性里头变出来的,最后再回归自性。自性是什么?自性就叫做佛,就叫做如来。我们死后向何处去?死后向回归自性这个方向、这个目标去。自性在净土里面称为常寂光净土,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最后就是希望契入寂光净土,圆满了。寂光净土就是《华严经》上讲的妙觉如来,等觉的上面,等觉是菩萨最高的位次,五十一位菩萨等觉最高。等觉再上去就是妙觉,回归常寂光。我们知道,我们希望我们回归寂光,阿弥陀佛帮助我们。
「不明因果,不信轮回」。这个轮回不管你信不信,不是信就有,不信就无,不是的。你信,它有;你不信它,它也有,它还有,你决定没有办法超越它。轮回里头最麻烦的一个现象,就是冤冤相报,这个事情叫麻烦透了。你造善因就有善果,这是报,你造恶因就有恶果,因缘果报丝毫不爽。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动个念头别人不知道,那是假的,那是自欺欺人。我们现在总算搞清楚、搞明白了,从《华严经》、从《还源观》上搞明白了。原来我们这个念头一动,谁知道?贤首国师告诉我们,念头才动就周遍法界。所以整个宇宙跟自己就好像一个网,像我们现在讲的网络,这个网你看不见,真的是一个网络,任何一点跟全体都有感应,这里才一动,遍法界虚空界统统知道了。不但有情众生知道,无情众生也知道。我们起心动念,要问问:这桌子知不知道?椅子知不知道?墙壁知不知道?地板知不知道?统统知道。为什么?所有物质都是有机体,宇宙之间找不到一个东西是无机,是没有生命的,找不到,统统都有,我们学经教学这么多年才恍然大悟。
《心经》常常念,从小就会念,「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我们原来以为五蕴是讲人,不是的,五蕴是讲物质。物质什么?讲到最小的物质,现在叫量子。黄念老在前面给我们用的名词,也是科学家用的,中文翻译的,中微子。这中微子有多大?现在我们概念,很模糊的概念,不清楚,原子,都知道原子这个名词。原子当中有原子核,四周围有电子围绕着它,像太阳系一样,原子核子在当中,电子围绕着它。真的像小宇宙一样,我们肉眼看不见,高倍显微镜之下看到了,这电子很...(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三0集) 2011/8/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530》)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四四卷
...悌的文化。孝悌展开,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说尽了,这就是孔孟。展开来,就是四书五经、十三经,乃至于中国最大的一套丛书《四库全书》,哪一本、哪一册里离开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你去看,都离不开。离开这四个准则,就不会被收入《四库全书》,为什么?它代表中国文化,代表儒家。儒家修行、修学的根本,归纳起来就是《弟子规》,一千零八十个字。《弟子规》展开来,就是《四库全书》,就是四书五经、十三经;把这些东西浓缩成精华,就是这一百一十三桩事情。佛家讲的这个经有四种,教理行果。经是教科书,理是里面讲的理论,再讲修行的方法,最后讲的是效果,你依照这个理论方法去学习,你得什么样的效果。所以它说有教的经,有教,有理经、有行经、有果经。
成圣成贤是果,成佛成菩萨是大乘的果,真正的因是什么?佛家的因就是十善,儒家的因就是《弟子规》,道家的因就是《感应篇》。这么多年来,我到处劝导大家要补习,要真正认真去扎三个根,把《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真做到;出家,会受人尊敬,天人师,那你要多扎一个根,扎《沙弥律仪》,你比一般人多一个根,你的德行就比人深,你的智能就比别人高一层,就这么个道理。不真干,要是自欺欺人,欺骗众生,在里面想得到一点名闻利养,可以得到,但是后果怎么样?后果是阿鼻地狱。所以真正了解因果的,他就不会起这个念头,无论什么样的名利摆在面前,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摆在面前,他不会动心,为什么?他知道,我要是动心,拿着佛法做手段,来求得名闻利养,来享受这些五欲六尘,转眼之间,三途地狱在等着你,怎么敢动这个念头?
印光大师一生,他老人家八十岁圆寂的,一生极力提倡因果报应的这个事实真相,有道理。说老实话,十善业,大家入得不深,所以把它忽略了。伦理道德是懂,可是名闻利养的诱惑敌不住,知道这是违背伦理道德,可是有眼前得大利益,他就昧着良心,他真干。中国谚语所谓「财迷心窍」,今天这个社会,财色名食诱惑人,这个东西太可怕了!这个东西现前,马上把你阿赖耶里面的烦恼心所引出来了。阿赖耶烦恼心所是什么?贪、瞋、痴、慢、疑、恶见都起出来了,你就造业了。所以印祖慈悲,一生把因果教育摆在第一,而且告诉我们,中国最近一百年,有一本书不能不读,他认为是一百年当中最好的一部书,《安士全书》,他老人家一生极力提倡的,前清周梦颜居士的著作,在家居士,那不是出家人。你看,这是一代祖师,特别推崇别人的,不...(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一一七卷) 2010/2/24 华严讲堂 档名:12-017-2117》)
...们人间的时间单位计算的,而实际上他在地狱里面受罪,那个感受的时间长,我们常讲度日如年。所以大乘经上常常讲到,阿鼻地狱堕落下去要经无量劫,无量劫是他的感受,并不是真的无量劫,是他的感受确实像无量劫一样。而实际上,佛在此地跟我们讲的是一千八百万年,一千八百万年也不得了。中国在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才五千年,一万年还差一半,堕地狱一千八百万年还得了吗!听到这个话,真的是寒毛直竖。他们现在知道过失,这就回头了。
『今于佛前如罪忏悔』,过去所造的什么罪,统统说出来,从今以后再不造。所以忏罪,诸位要晓得不在形式,拜个《梁皇忏》、拜个《水忏》、拜个《大悲忏》,真的忏掉了吗?我相信你们拜忏的机会很多,拜完之后回去想想,罪是不是忏掉了?如果没忏掉,你那个忏不叫白拜了。所以要晓得,真正的忏罪是后不再造。儒家孔老夫子教人不二过,过失只有一次,知道自己这个过失,我从今而后再没有同样的过失,这是忏悔,悔过。佛家忏悔亦复如是,也是叫你不容许再去造罪业。绝对不是「佛菩萨很慈悲,我造的罪业,给他烧烧香、念念经,供几个水果拜一拜,菩萨慈悲就赦免我的罪」。赦完了明天再干,干了晚上再忏悔,这个管用吗?这不管用的,这是自欺欺人,佛菩萨不受贿赂。一定要从心改过,从心里上去改过。你看他们改过真的是落实在行事之中,不是说说就算了。
【我等今日于世尊前发弘誓愿。】
『弘』是大,发深重的誓愿。下面一共有十三条,这十三条就是他具体改过的事实,真实忏悔的样子。我们修忏悔是不是这个样子?这些菩萨慈悲,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这叫忏悔,我们是不是这种忏悔法?我们看第一段。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
这句话很重要,不是这一生。小乘的忏悔是尽形寿,这一生。这是菩萨,菩萨忏悔是尽未来际,不是这一生。往后生生世世我都要遵守我发的誓愿,我决定不能违背。这是不同于小乘,不同于一般人我尽形寿,尽形寿是一生,活一天我就做一天。这个不是,是从此以后生生世世。
【若于菩萨乘人。见有违犯举露其过。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这是最容易犯的过失。前面所讲他堕地狱,从阿鼻地狱到烧热地狱,然后再得人身,生边地五百世,愚痴下劣,遭受这些的苦报。什么业因?这就说出来了。这是说明从今之后,我们学佛、修行,从哪里学起?就从这学起,不要说别人过失,看到别人有过失,也不要说他。诸位一定要记住,说别人过失...(净公上人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讲记共十四集1996.10《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第三集) 1996/10 新加坡居士林 档名:15-012-0003》)
... 【何故得如是圣贤拥护。】
其实我刚才已经跟诸位说明白了,因为你是孝子,因为你是地藏菩萨的好学生,我这个讲法大家更容易懂。佛在此地跟我们讲:
【皆由瞻礼地藏形像。及转读是本愿经故。】
佛讲的这个话很文雅,太文雅了,我们现在的人心太粗了,实在讲古书也没念多少,这种文话我们往往听不懂,听了都产生误会。就是我刚才讲得那么样的白,就是因为他是孝子,他是佛菩萨的好学生。不是孝子就不可能『瞻礼地藏形像』。「瞻」是看,看佛的形像,看菩萨像,「礼」是礼敬。瞻礼是不是看看菩萨像、对他拜三拜,是不是这样的?不是的。见到菩萨像就想到菩萨对我们的教训,这叫瞻。见到菩萨像就想到我要跟他一样,见贤思齐,这叫瞻。礼是什么?礼是我要认真把它做到。这个礼,在中国古时候讲解礼就跟穿鞋子的鞋子一样,眼到脚就到,我就走到了,这是礼。我想到做不到,这个不叫瞻礼。想到就能够做到,认真的去依教奉行。我很想学地藏菩萨,很想遵照他教训去做,可是这教训很多记不起来,这就要读经,读经就是汲取教训。你能够这样修持:
【自然毕竟出离苦海。证涅盘乐。】
这一定会得这个果报的,这个不是骗人的、不是欺人的。世间最可怜的人就是自己欺骗自己,以为可以瞒别人、可以欺别人,其实不可能的!欺骗自己是真的,欺骗别人是欺骗不到的,你所欺骗的是世间的愚人,世间稍微根性利的聪明人你都欺骗不到,那个有学问、有道德人是更欺骗不到的。
【以是之故。得大拥护。】
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得到一切圣贤护法鬼神的保佑。
再看下面这一品:
【见闻利益品第十二】
这一品是本经教给我们成佛之道末后重要的一段。前面讲过佛宝、讲过法宝,这一品跟我们讲僧宝,三宝具足,这才是真正的皈依处。本经里面三宝具足,这个说法古人好像都没有说到过。所以圣一法师讲《地藏经》,将「称佛名号品」、『见闻利益品』以及「校量布施功德缘品」,这个三品他能够看出这是三宝,这是相当有眼光,很不容易。如不是三宝具足,成佛之因就有欠缺。唯独三宝具足,这个经典才叫圆满一乘,它真的是圆满了。像《无量寿经》经题上就展示了大圆满,清净平等觉,那就是三宝,清净,僧宝;平等,法宝;觉是佛宝,三宝具足。
在这一品经一开端,这是属於流通分,一开端我们就看到世尊在顶门放光,顶是头顶,顶门放光。我们在忉利天宫的序品看到...(净公上人:地藏经大意《地藏经大意 (第九集) 1992/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4-003-0009》)
...东西,他到那里去问问。不是讲经的法师他不注意这些东西。所以我们才晓得,那手掌上拿著庵摩罗果,当然看得清清楚楚,佛看三千大千世界,如同掌上看庵摩罗果。
这是讲的五眼圆明。佛跟我们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佛知佛见,都有佛的万德万能,就是因为你自己有烦恼障、所知障,把你障碍住了。去掉这二障,我们功能就恢复了,你去一分就恢复一分,所以天人他们的天眼比我们的境界就要殊胜得多。阿罗汉有慧眼,菩萨有法眼。这就是去得愈多他恢复的量就愈大。到佛的时候,五眼圆明,无所不见、无所不知。这是我们的本能,应当要恢复。所以现在我们晓得,谁害了我们?烦恼害了我们,所知障害了我们,就是邪知邪见害了我们,并不是外面有人害我们,没有,都是自己害自己。一切人,前面讲了,都是我们成佛的增上缘,他怎么会害我们?害自己的是自己,与别人决定不相干,我们要记住这一点。然后你就晓得,忉利天有没有?决定是有的,我们肉眼见不到。佛讲的决定不会错,佛不能骗人。为什么?佛讲的这些东西样样都叫我们要证实。如果他欺骗我们,将来我们道眼开了,法眼也开了,见到不是这样的,跟佛讲的不一样,那佛就变成妄语。所以佛是决定不欺骗人的。所以我们做人不能够自欺。
神通的意思,实在讲神,我们中国人常讲神奇莫测,换句话就是超越了我们的常识,是我们的常识所达不到的,我们叫神;通是通达,没有障碍。佛经里面常说有六种神通,第一种叫天眼,天眼所见的光的光波比我们要大,我们这个肉眼,凡是有障碍的,我们就没有办法透过,就看不到。天眼没有障碍,就像现在X光一样,它能够透过,它没有障碍。像我们现在到飞机场检查行李一样,东西放里面去,在萤幕上看得清清楚楚,它没有障碍。天眼不要接仪器,看得清清楚楚,没有障碍。这是天眼通。第二种是天耳通,他听的力量也特别强,千万里以外的地方他能听得见。第三种叫他心通,别人心里面想什么他知道,你起心动念他都清清楚楚,他心通。第四种叫宿命通,宿命通是知道过去世、未来世,这叫宿命通。第五种叫神足通,神足就是讲变化自在。我们看《西游记》孙悟空七十二变,那就是神足通,他能够随心所欲的变化。第六种叫漏尽通,漏尽通是烦恼断尽,他没有障碍了。
在一般的六道凡夫只有前面的五通,没有漏尽通,证阿罗汉才有漏尽通。有漏尽通能出三界,有前面的五通不能出三界。所以那个五通一点都不稀奇。《楞严经》上讲,末法时期妖魔鬼怪都来做法师,所以邪师...(净公上人1985年10月美国达拉斯地藏经讲义《地藏经 (第七集) 1985/10 美国达拉斯 档名:14-009-0007》)
...现相。
【碓磨锯凿。】
碓磨,我们在地狱变相图里面看到,把人拿去磨。这人一段一段的给他锯。
【锉斫镬汤。】
『镬汤』就是我们讲的油锅,下油鼎。『锉斫』,斫是用刀砍。都是一生当中,他造作这些罪业,阿赖耶识里面含藏这些种子,到地狱的时候全都现行了。如果平常不是吃素,是吃肉的人,厨房里面拿著这些畜生,一块一块的来斩,这就是此地说的。到地狱的时候,这个现相现前了,一样的,这些恶鬼把你这个身体,也一块一块的来斩切。所以这是化现,决定不能避免。
【铁网铁绳。铁驴铁马。】
这一些就是常讲的牛头马面,非常凶恶的恶鬼。
【生革络首。热铁浇身。】
这是讲受刑罚的苦状,铁熔化之后,那个热度多高,浇在身体上,身体立刻就焦烂。
【饥吞铁丸。】
你饿的时候想吃,口张开,这个恶鬼铁丸塞给你吃,铁丸都是烧得红红的,不是冷的铁丸,是热铁丸。
【渴饮铁汁。从年竟劫。数那由他。苦楚相连。更无间断。故称无间。】
这地方也是略说几种,细说说不尽。我们今天起心动念一切造作,哪里说没有果报?说没有果报,这话真正是自欺欺人,决定有果报。所以人生在世短短的数十年寒暑,为什么不学做一个好人?世出世间大圣大贤教导我们要节俭、要忍让。《论语》里面记载,孔老夫子的德行有五种:「温、良、恭、俭、让。」夫子处事待人接物,温和、善良、恭敬,对一切人、事、物都恭敬,节俭、忍让。他老人家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我们要知道学习。释迦牟尼佛表现得更圆满、更究竟、更彻底,为什么不学圣人?为什么不学菩萨?要学这一些造业的众生,那就太苦了。
世尊在忉利天宫这一会,把末世的众生付托给地藏菩萨来教诲,有道理。末法时期的众生贪瞋痴三毒增长,不知道忏悔、向善,不懂得孝亲尊师,不明了善因善果,要靠地藏菩萨教诲。换句话说,末法时期真正能教诲一切众生,这一部经应当是必修的课程,要常常讲解、宣扬。佛把弘经这一桩事情,付托给一切与会的菩萨,我们听了之后,要自己发心直下承当。佛的嘱咐,我也照做,我也效法地藏菩萨,依照经典的教诲修行,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不顾自己的生命,何况是生活的苦难。一定要把佛的教诫做到,往后的果报必定如经所说,我们发愿求生一定得生净土。第四叫「果无间」:
【四者。不问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贵贱。或龙或神。或...(净公上人1998年5月新加坡净宗学会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地藏菩萨本愿经 (第九集) 1998/5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4-012-0009》)
...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定其轻重。】
我们先看这一段。这一段科题里面讲「斋诵感报」,经上讲十斋日,也有经上讲六斋日,日期都是算农历,现在用农历愈来愈少,整个社会全世界现在通用的都用阳历。这个地方讲六天,『於月』,每一个月,初一、初八、十四、十五,月小有二十九,月大有三十。佛告诉我们,这些日子都有一些天地鬼神在这世间巡察,所以众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有造善的、有造恶的,这一些鬼神在那里记录,他们在那里调查,这是『诸罪结集,定其轻重』。实在讲,这些东西用现在的话来说都列入档案,到临终的时候要是没有福德的,见了阎罗王,这个档案拿出来的时候,那就定你果报的轻重。这些事情到底有没有,是不是迷信?给诸位说,真有!为什么?我们世间也是如此。你看每天警察在巡逻,你要犯罪的时候,刑事警察要调查你,要搜集你犯罪的证据,然后再判断。我们世间人,定一个人的罪,找一个证据很难不太容易,鬼神来找你这些证据,你没有办法隐瞒,我们可以欺骗人,但欺骗不了鬼神。现在用科学来办案,用科学来测谎,殊不知这些鬼神不要用这些科学工具,他直接从你发出电波讯息里面去结案,起心动念他都知道,所谓是「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只能够自欺欺人,欺骗不了鬼神。
尤其我们读《无量寿经》,经上佛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数太多,没有办法计算。这一些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是十方诸佛世界修学念佛法门去往生的,不仅是我们这个世界,十方一切诸佛世界,每一天去往生的人不晓得有多少。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他们的神通道力,几乎都跟阿弥陀佛差不多,我们在经上读到的。那些人他们的天眼、他们的天耳,用我们现在的话都是最厉害的,尽虚空、遍法界他们都看得到,一切众生起心动念他们都知道,他们有他心通。鬼神这种小神通能力有限,鬼神的能力决定比不上阿罗汉,阿罗汉的能力能知五百世,一个人五百世之内,生生世世的情况阿罗汉知道。这些鬼神没有这个能力,大概你很近所做的事情他们知道,一、两年、几个月的事情,他很清楚,他有这种能力。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那个能力太强、太强了!我们在这个地方起心动念他们都知道,我们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你的念头不善、行为不善,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不间断,将来还是不能去。念佛何以不能往生?你每天执持名号是口善,你心不善、行不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是要三业清净,三业里面最重要的是心,心净则佛土净,心善你的言行一定...(净公上人1998年5月新加坡净宗学会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地藏菩萨本愿经 (第二十四集) 1998/5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4-012-0024》)
...不清醒,地狱那是迷到极处了。在那个环境当中,他要生一念清净心、一念忏悔心,你就晓得是多么希有难得。因此佛才说,恶道很难出离,道理在此地。同样一个道理,我们为什么堕落在轮回里面,无量劫来生生世世都脱离不了六道轮回,什么原因?你就晓得那一念真心忏悔是多么难发现,道理在此地。
凡圣真正就是一念之隔,一念觉超凡入圣,一念迷永处轮回,就在这一念之间。佛菩萨救度众生没有别的,就是劝众生一念觉,他这一念觉就超生。超生到什么境界?那就看他觉的程度。如果是彻底觉悟,从地狱就可以成佛,你相信吗?我们读《无量寿经》相信了,《无量寿经》四十八愿,能令九法界众生平等成佛,这是这个法门殊胜,这个法门功德利益不可思议。佛如果不能够教地狱众生立刻成佛,那佛的智慧能力就值得我们怀疑,佛还有做不到的事情?佛是真正能做到,问题是地狱众生肯不肯合作?不肯合作、不肯相信、不肯依教奉行,那佛就没有办法了。这不是佛的能力不够,是对方有障碍、有业障。大家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你就晓得真心可贵。我们今天在社会上,你学佛了,什么叫学佛?你是真学佛,还是假学佛。真学佛没有别的,要用真心,不欺骗自己、不欺骗众生,你就是用真心。如果还是自欺欺人,你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也不管用,正是古德所说,「喊破喉咙也枉然」。我们踏进念佛堂几个人会得一心,几个人会高品位的往生,就看他用的是什么心。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四土三辈九品,你生到哪一品也看你用的是什么心。如果你是究竟圆满的真诚心,你决定生到实报庄严土上品上生。诸位要知道,实报土上品上生,到那里就作佛,就成佛了。所以看你用真心的程度。
真心还有区别?有,怎么会没区别!《华严经》上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用真心,真心用的多少不一样。才用少分,用一点点真心,那就是圆教初住菩萨;再多一点,那你就是二住菩萨。所以是究竟圆满的真心,你就是佛果,如来果地。等觉菩萨真心里头还掺杂一品妄,这四十一品虚妄的叫无明,四十一品无明,他还有一分无明没有断,他还不圆满。所以这一桩事情,完全看我们用真心用几分。晓得这个道理、这个事实,为什么不用圆满的真心?我们尽管用真诚心待人,以德报德,以德报怨,这是菩萨道。忘恩负义,以怨报怨,这是恶道众生,在六道里头还不是三善道,是三恶道。用妄心就堕恶道,六道都是恶道,用真心超凡入圣。所以我们不管别人用什么心对我们,他用的是妄心,甚至於毁谤我、侮辱我、陷害我,我都...(净公上人1998年5月新加坡净宗学会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地藏菩萨本愿经 (第三十集) 1998/5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4-012-0030》)
...养」,这里布施没有涉及到钱财,这里供养也没有涉及到物品,没有。舍妄学真,舍妄就是布施,学真实就是供养,这个人『获大果报,无量无边』。注解里面给我们说明,他是引用《起信论》里面讲,解释大乘,大乘经体大、相大、用大,所以功德无量无边。我们翻开经本看二十二面注解末后这一段很重要,我们从第一行看起,把它念一遍,第一行第二句。「今既闻是章句,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法眼」,这是说一偈一句得无量福的理论依据。怎么可能?道理就在此地。正如《金刚经》上所讲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生实相是什么?明心见性,那个福、利益谁能跟他相比?他得的福报是明心见性。「即使一偈一句,亦复增进菩提」,这是我们从六祖惠能事迹里面,非常明显的看到,可以证实佛在经上讲的真实不虚。
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修法布施比过去方便太多,但是我们得福不如古人,就是用心比不上古人。古人真诚、恭敬,现在我们起心动念还有私心,还没有把自己舍掉,这就是布施福不如经上所说,道理在此地。我们今天最重要的,是要把一切虚妄不实舍掉,善导大师教我们,「一切要从真实心中作」,这一句话重要!一切都要以真实心为基础,从真实心里面出发就对了,没有一丝毫虚妄,不自欺、不欺人,念念真实,无论修什么法门,无论修什么样的布施,得福都是不可思议。末后这一段引用佛一段话,说明一偈一句得无量福的事实,我们看小注第二行,二十二面第二行从最后一句看起。
「佛告阿难,若有从他闻一四句偈」,这是假设,如果说是有这种缘分,听别人读经或者是讲经,你的时间很短,只听他说一四句偈,一四句偈就是四句。「或书之竹帛」,在从前没有纸张,在中国古时候用竹简,把这些文字写在竹简上,诸位如果到故宫博物院去参观,汉朝以前的这些典籍还都写在竹简上面。帛是布匹,是丝织品,那时候没有纸张,也有写在这些丝织品上面的,现在就是书本、书籍。「所有名字,於若干劫,取彼和尚阿闍黎等,荷担肩上,或背负顶戴。常将一切音乐之具,供养是师,尚不能具报师恩」,这个话说的是知恩报恩。你怎么会开悟的?是因为别人传授你一偈一句,给你这个机会,你有善根,听了之后能够深解义趣,你开悟了,你成佛了。传授你一偈一句的,这是你的老师,是你的恩师,恩德多大?佛在这个地方举了一个比喻,这个比喻我们看到,报答不尽。比喻里面讲,你把老师担在肩上,或者背在背上,或者顶在头上,再以一切音乐之具来供养,都报答不尽,这是一个真正知...(净公上人1998年5月新加坡净宗学会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地藏菩萨本愿经 (第三十八集) 1998/5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4-012-0038》)
...灾害就能免除,这个说法很有道理。今天我们要全心全力来推行佛法,为什么?希望拯救这个灾难。纵然我们没有能力消除这个灾难,希望这个灾难减缓,希望灾难的程度缩小。至於小到什么程度,延缓到什么时候,要靠我们的功行。所以我们应当尽心尽力去做,决定要断恶修善,决定要舍己为人,我们跟整个社会大众是一体,这是首先要认定的。一切众生跟我们是什么关系?自然环境与我们是什么关系?要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然后我们要发心,怎样报答众生?我们天天念回向偈「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如何落实?要懂得报众生的恩,报大自然环境的恩德,报天地鬼神的恩德,才能消除一切灾难,这些问题非常现实。
『八者、杜绝恶梦』,这是自己确实纵然有梦,决定没有恶梦,没有恶梦晚上睡觉睡得好、睡得安稳。心思邪恶之人,邪是讲邪知邪见,他的思想见解错误,错在哪里?自私自利,念念当中损人利己这叫邪思。恶是「十恶」,身造「杀、盗、淫」;口,「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贪、瞋、痴」,这叫十恶。如果是邪恶之人,那就常常作恶梦。换句话说,睡眠都不安稳,那个日子就过得很辛苦。如果我们能够把邪恶断掉,培养真诚心,无论对人、对事、对物一片真诚,不自欺、不欺人。清净,清净是绝不污染,不受外面环境的污染,也不会受自己内心烦恼的污染,你心得清净。修平等、修正觉、修慈悲。慈悲是无条件、平等的爱护一切众生,是我们自己在一生当中,真正生活在大爱之中,能够舍己为人。只要是能令一切众生得福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在所不惜,这真正是大慈大悲。身心安稳,怎么会有恶梦?学佛的人如果还有恶梦,自己应该警惕,什么原因?功夫不得力,无论你修学哪个法门,功夫得力第一个现象是恶梦没有,还有恶梦,是功夫不得力。
『九者、出入神护』,「神」是护法善神,「出」是说出门,现在旅游的机会多,「入」是回来。无论到什么地方去旅游,学佛的人也有去参学,参学也好、观光也好、旅游也好,你在在处处有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护,不会遇到一些灾难,你遇不到。你有这些善神保护,跟你同行的人也都沾光,他们也得到平安,也得到这些护法善神保护。真正修行重要!佛法给我们确实是真实的利益,现实的利益,不是空说的,不是迷信,这里面有很深的道理。
末后一种『多遇圣因』,「圣因」就是讲缘分,你常常遇到好因缘。这个因缘是什么?是成佛、成菩萨的因缘,圣因。常常遇到开悟的因缘,增长道业,正是善...(净公上人1998年5月新加坡净宗学会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地藏菩萨本愿经 (第四十集) 1998/5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4-012-0040》)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四五卷
...无师自通。可不可能?可能。释迦无师自通,孔子也是无师自通,老子也是无师自通,甚至於历史上记载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都是自通的,大圣。
学佛之后就更相信了,那是什么?佛菩萨再来的,看到东方这些人有善根,他就来了。善根是感,佛菩萨降生在这里是应,感应道交,以应化身出现,应以什么身得度现什么身,像观世音三十二应。在中国,中国人尊重圣贤,以圣贤身出现;印度人尊重佛菩萨,以佛陀的身分、菩萨身分出现;西方人相信基督,现基督身出现。随类化身,没有一定的形相,没有一定的教法,一生的教学,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应以什么法教他就用什么法。为什么?佛有他心通,知道他过去生生世世,他学过些什么,对哪些东西有兴趣。所以遇到这些人,没有一个不得度,都有相当成就,最低限度都证阿罗汉、辟支佛。
前面这一段经文,天眼洞视,天耳彻听,范围十方三世,没有不知道的,没有不通达的。我们再看第二段,第一段讲的天眼天耳,这第二段讲的「他心遍知」,这什么意思?别人起心动念他都知道。所以我们不能起心动坏念头,不要以为不知道。这个经上所说的,你要是相信的话,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知道,所有一切往生的人统统知道,你能骗谁?骗自己,自欺欺人。欺人,那些人都是糊涂人,聪明人,你欺骗他欺骗不了。我们看经文:
【诸天人民。以及蜎飞蠕动之类。心意善恶。口所欲言。何时度脱。得道往生。皆豫知之。】
念老这里注解不多,意思都说出来了,我们把注解念一遍。『心意善恶』,你是善心、是恶心,知道;『口所欲言』,你心里想的,想说,想有行动,「皆能知之,乃他心通也」,这两句是他心通。「知过去之事」,这是宿命通,「知现在及未来之事」,这是天眼通,「此通能於六道死此生彼之事,明晓无碍。右文表彼国菩萨神通」,真知道,不是假知道。於是我们看看现代学佛的人,有几个人没有恶念?什么叫恶念?十善的反面就是十恶,现在专讲念头,念头是意根所摄,贪瞋痴慢疑,这是恶念。杀盗淫,是身的三种恶;妄语、两舌(挑拨是非)、绮语(花言巧语)、恶口(说话难听),口这四种恶;心里面起的念头,贪瞋痴,这个合起来叫十恶。有没有?有。起心动念都落在这些地方,换句话,起心动念已经在造恶业了,口没有造、身没有造,念头在造,叫意业。有没有果报?有,果报在地狱,麻烦可大了。
所以连瑞典汉学家高本汉都劝我们,经书不可不读,为什么?经书是善中之善,纯净纯善。我们如果真的想断...(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三四八集)》)
...菩提。这经上讲得清楚,我们要相信。
我们为什么不相信?我们常常骗人,说话不负责任,大概佛也是骗我们。想错了,错得太离谱!我们是凡夫,有六道轮回的习气,习气很重,欺骗别人成习惯,误会佛与菩萨也像我们一样常常说骗话,这个机会很容易当面错过。我们一定要知道,世间真正圣贤,再降一等,君子,都不忍心欺骗别人,何况大圣大贤,何况诸佛菩萨,哪有欺骗人的道理?我们的心自私自利,念念没有把自己的名利忘掉,诸佛菩萨没有这个念头,他们起心动念都是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离究竟苦,得究竟乐。究竟苦是什么?是六道轮回,这究竟苦;究竟乐就是一生证得无上菩提,证得圆满的佛果,这究竟乐。
跟我们不一样,我们学佛错用了心,用妄心来学佛,所以学了几十年没成就。所有大乘经论里头都劝导我们,学佛要用真心,菩提心,发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古人有注解,注解有种种讲法,我们读了很不容易搞清楚、搞明白。早年我在美国、加拿大,跟同学们讲经,我用十个字来解释,大家好懂。佛法讲一切法有体、有相、有用,菩提心有体、有相、有用。菩提心的体是什么?至诚心。佛是这个说法,儒也是这个说法,《中庸》就讲这个字,诚。诚是什么意思?古人注解里头,不自欺,不欺骗自己,这叫诚,不欺骗自己就不会欺骗别人,这真诚心的浅释。佛法里面讲真诚心,那个境界是我们想像不到的,可以说我前面讲的是至诚心,真诚到极处,要到极处才行,究竟真诚,真诚到了圆满,真诚到了顶点,到了极限,这是菩提心的体,也就是究竟圆满的明心见性,这叫真诚。
从证得修到究竟圆满,要多长时间?佛经上常说的,菩萨要成佛要修行三个阿僧只劫。这什么菩萨?法身菩萨,不是普通菩萨,法身菩萨。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之后,还要修三大阿僧只劫才能成佛。这个三大阿僧只劫在哪里修?不在人间,不在天上,人间、天上都修不成功,在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的实报土在哪里?《华严经》上所讲的华藏世界就是释迦佛的实报庄严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没求往生极乐世界,决定生华藏世界。华藏跟极乐实报土没有两样。不容易!我们细心观察思惟,我们这一生没分。为什么?妄想杂念去不掉,分别执著去不掉。佛法修行讲断烦恼,不断烦恼不能成就,先断见思烦恼。我们对整个宇宙、对人生、对万物,看法都错了,想法也错了,如何把这些错误纠正过来,这叫修行。修正错误的观念,修正错误的思想,这样达到正知正见,才有资格学佛。为什...(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三四九集)》)
...的经,流通他的经典,《无量寿经》也是观音菩萨主修的经典。大势至菩萨,《楞严经》是大势至菩萨主修的经典,修智慧。所以我们有苦难,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照不照顾?照顾,肯定照顾。所以自在拔苦与乐。拔苦与乐从哪个地方体现?我们学佛学这么多年,愈学愈快乐,愈学愈欢喜。这现象从哪来的?是不是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在帮助我们,我们自己没有感觉到?是真的,一点都不假。只要我们的心不变,我们的心在扩大,我们的心在增长,我们信心愈来愈深刻,那么这个世间很多苦难我们都很容易度过。我们心里没有染污,没有受外境的影响,跟诸佛菩萨的教诲相应,乐,真乐!乐从哪里来?弃恶行善就得到了。不是不知道恶,佛讲得很清楚,十恶,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绮语、恶口、贪、瞋、痴、慢、疑,都是罪业,这些都不正常。我们有没有?有,而且时时刻刻表现在外头。
真修行怎么修法?修得跟这部经相应,跟阿弥陀佛相应,跟观音、势至相应,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常常在身边。你要问我,怎么样才真正能感得?我也像李老师一样告诉你一个字,诚。李老师当年在世,对我们这些学生常常提醒,诚,不能把诚丢掉,真诚。学庸里面给我们的注解,古人注解,「诚者,不自欺也」。人最怕的是自己欺骗自己,别人欺骗我不怕,吃亏上当也不怕,就怕自己欺骗自己,自己欺骗自己肯定堕三恶道,而且堕三恶道里面地狱道的机会最大。真诚心所现的相是清净、是平等、是正觉,觉而不迷,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了了,那是什么?智慧,般若智慧。心怎么样?如如不动,没有受外面境界干扰,这叫真修行,叫真练功,是六根在六尘境界上练功。果然练到不起心、不动念,恭喜你,你成佛了,你是法身菩萨,你是大乘经上所说的法身大士。对待别人,对外就是两个字,慈悲,慈悲就是爱,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大悲是帮助人家离开灾难、离开苦难。为什么帮助他?他跟我、我跟他一体。《六祖坛经》说得好,「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就是整个宇宙,整个宇宙从哪里来的?是我们心、念头变现出来的,所以他跟我是一体,一体就是亲兄弟,不只是一家人,是一体。谁有这个观念?觉悟之后都是这个观念,诸佛菩萨如是,辟支佛、阿罗汉如是,祖师大德如是,真修行的人没有一个不如是。这是佛法讲的伦理,是佛法讲的道德,佛法讲的因果,我们学佛就是学这些。我怎么样能得到最大的快乐?这个世间的坏人都变成好人,佛菩萨高兴、快乐。还有一个没转回头,得赶快去帮助...(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三四九集)》)
...愿,我们也跟著发四十八愿,文字一字一句不错。那个关键是什么?关键是心,你是不是真心在发,真心就有感应,妄心就没有感应。所以我常常劝同学,我们真的想往生,那你一定从今天起用真心,处事待人接物统统用真心,可不能用妄心。用妄心发这个心,发这个心修这个法门,是为自己的名闻利养,那你全错了,这就变成罪业,这一生名闻利养可能你得到,但是来生决定在阿鼻地狱,那就大错特错了。
有人利用佛教提高自己的声望,用佛教来搞名闻利养,有没有得到?得到了,一生确实,人家看,大善知识,大慈善家。他不是真正在学佛,不是真正在护法,完全目的是为他自己,所以於他自己有利的他干,於他自己没有利的他要把它挑剔掉,甚至於障碍正法弘扬,障碍众生闻法的机缘。我也常说,他是好人,他所作所为我都知道,他总有一天会明白、会觉悟,哪一天?死亡那一天他明白了。这个时候怎么样?后悔莫及,来不及了。怎么样忏悔也只能把罪减轻一点,不能不受,我们帮忙也只能帮这个忙,帮他受罪减轻一点。例子太多了。
所以干什么都得要真干。中国人讲诚,佛法讲真,真诚这两个字常常连在一起,我讲菩提心就用两个字,什么叫菩提心?真诚心就是大菩提心。诚是什么意思?不自欺,《大学》、《中庸》里头都有解释,不要欺骗自己就是真诚。你欺骗自己,肯定欺骗别人;不肯欺骗自己,绝对不会欺骗别人。这一点很重要。你只要一昧真干,你的前途,佛菩萨照顾你。这句话是我年轻的时候章嘉大师教给我的,这一生真得受用。我们在过去生中没有智慧,没有福报,没有善缘,这一生怎么过?老师告诉我,过去生中没修。好在过去生中大概还修了一点法布施,有一点小智慧,听话能听得懂,哪是真的、哪是假的,能听得懂。过去生中没修的,补,认真努力去补。没有财,修财布施。财从哪来的?愈施愈多。所以万万不可盗取别人的财物,自己已经没有财了,再犯这个业的时候,命中的财就大幅度的减损,这个做法是大错特错。要怎么?要布施,有多少施多少,圆满功德。身上只有一块钱,一块钱都拿去布施,圆满功德。人家有一百块的时候,他拿八十块去布施,他不圆满,他还有二十,这个道理要懂。所以,没有财的人修财布施,晚年享大福,道理在此地。有财的吝财,到晚年财耗费掉,变成贫穷。这些现象都在我们眼前,只要你看,统统看得到。
学佛要在经教上下功夫。没有经教的,禅不用经教,密有的时候也不重视经教,没有经教做基础的,假的多,真的少。你要碰到真善知...(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三五三集)》)
...在的染污非常严重。严重的染污送到你家里来,你自己没有智慧,很欢喜的接受,被染污了。这是什么?电视、网路、电脑,送到你家里。现在更厉害,手机送到你手上,让你从早到晚都不能休息,无时无刻不受这个东西干扰。所以我们要想真正把传统文化搞好,这些东西从我们自己优先开除,我们不要手机、我们不要电脑、我们不要电视,也不要这些无线电播送,统统不要,报纸杂志一概拒绝。做一个什么?每天都无事的闲人,好!今天怎么样?今天世界很太平,跟极乐世界没什么两样。这些拉里拉杂事情你都知道,你还能定得下来吗?不可能。统统要拒绝,他们有权来播放,我们有权拒绝,我不接受。要全家人合作,这个事情也很难做,小朋友说隔壁人家有,为什么我家不要?你要怎么样把他说服?我们接受好东西,接受的是圣贤、是佛菩萨,这就对了。所以七觉八正重要。
下面,正语,「三正语者,不唯心无邪思」,不只是心没有邪思,「以无漏智,摄口四业,住四善语故」。这四种善语就是《十善业道经》上讲的「不妄语」,不欺骗人。所以真正修行,学圣贤从哪里学起?头一个学不妄语。不妄语的人就是真诚,说真话、说实话,不欺骗自己、不欺骗别人,一生都要守到,无比的幸福快乐在这里头。自欺欺人,你的心不会安,那造恶业,神魂不定,这都是真的,累积到中年,寿命也会缩短。喜欢欺骗别人的,喜欢干损人利己的事情,确确实实过去生中修的福报在这里损失掉了,他自以为聪明,寿命、福报都消失掉了。还有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骗人,说得很好听,暗中是害人。第四种,恶口,喜欢骂人,造口业,让人家听到你说话的音声、态度起反感。这叫四种口恶。所以正语,没有这四种口恶叫正语。言语是行为表现在外面用的最平常的、最多的,一天,从醒过来到晚上睡觉说多少话?这些话里头多少是正经话,多少是不正经话?不正经的话就是正语的反面。所以言语愈少愈好,这是修行。别人说话,我们听,少发议论。他问我,我跟他讲;他不问我,一笑了之,不管他说得对不对,这个好,少说话。多读书,读书是听古人在说法,读圣贤书、读佛书。这是口业。
第四,「正业者,以无漏智,除身三种一切邪业」。这三种邪业是杀盗淫,看到了、听到了,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你就被污染了。身的三种邪业,更不要放在口上。这是身的三种邪业。除身三种一切邪业,「住清净身业故」,你的身清净。这十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这个念头都没有,正思惟。没有害人的念头,没有伤害众生...(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三五六集)》)
...我的两个老师都警告我,方东美先生,李炳南老居士,叫我不能学惠能,惠能的大彻大悟,我们做不到,叫我学印光法师。我真听话,我这一生走印光大师的路。印光大师十方供养都拿去做佛教文化事业。十方供养,他开了一个弘化社,书店,印书,印刷厂,我去参观过,完全做流通经书、善书。我们这里这套《道德丛书》就是弘化社出版的。我得到之后,看到老和尚前面的序文,我交给台湾世界书局印了一万套,供养大众。这套书你要是真正念完,你对於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决定不会怀疑,你决定不会动一个坏念头。好,这部书太好了!一万套送完了,就再印第二个一万套。我印这个一万套有感应,原本交给书局,给我估价,估出来的价钱,台湾钱六百多万,第二天就有人送两张支票供养我,我打开一看,六百万,正好印这部书,感应不可思议。可见得鬼神在当中帮助,这个东西管用,赶快印。现在这一万套还没送完,送完之后赶紧接著印,为什么?这一万套不是我拿的钱,是佛菩萨送来的,哪有那么巧?数字正好。所以,我许的愿一万套还没用上,送完之后,马上开始印第二个一万套。
儒家也不例外,格物,放下;致知,看破。放下看破,意才诚,《中庸》讲这个诚字才做到。诚是什么?不自欺,不欺骗自己就不会欺骗别人,用真心,老老实实,生活处事待人接物完全用真心,不用妄心。诚意,正心,你心才正;然后心正,身就修了;身修,家就齐了;家齐,国就治了;国治,天下太平。这在哪里?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儒家的精华宝典就是《大学》、《中庸》这两本,两篇,薄薄的两篇。《论语》是孔子做到了,做出榜样来给你看,孔老夫子一生,如何落实《大学》、《中庸》,他做出来了,圣人。孟子是贤人,你看贤人怎么样将《学》、《庸》落实。圣人怎么落实?圣人是圆满的落实,贤人虽然落实,还有一些缺陷,不能讲究竟圆满,夫子是究竟圆满。
朱夫子编这个书,朱熹,宋朝人,我有很深的感觉,我认为他的灵感是从《华严经》得来的,《大方广佛华严经》,佛说的,跟四书很像。《华严》有理论、有方法、有表演,确实它有高深的理论,有周详的方法,后面表演,五十三参,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如何把《华严》的理事落实到生活当中,做出来给我们看。这套书妙极了,它代表整个佛法。我们今天不取《华严》,《华严》太大,分量太大,五年学不了。我过去讲过两遍,第一遍没有录像,第二遍有。第二遍大概讲了五分之一,用多少时间?四千个小时...(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三五八集)》)
...手?从你执著最严重的下手。最严重的那叫见思烦恼,贪瞋痴慢,六道众生天道的轻一点,恶道里面重一点,都是贪瞋痴慢疑。这是思烦恼。见烦恼,身见,执著身是我,错了,身不是我。身怎么不是我?讲不清楚,几个人能把这个事情讲清楚?他讲清楚了我们没听清楚,我们听不清楚,麻烦在此地。为什么听不清楚?没觉悟。我们的真心,真心可贵,清净,平等,不生不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作用我们见到了,但是,我们见到,被这个作用迷了。它能现万法是现的幻相,我们很不幸,把这种虚幻当作真实,而且希望拥有、希望控制它,这个完全错了。所以佛教我们舍离,老师教我们放下,儒家讲格物,格物就是放下,格是格除,把它开除掉,格斗,跟它来一番斗争,要战胜它,伊斯兰讲的圣战,战胜烦恼,战胜习气,这个意思。
物欲放下了,智慧就开了,小慧。小慧很有用处,不是没用处,真的自利利他,那就致知。把格物摆在第一,致知摆在第二,智慧开了。那不是常识,不是知识,智慧开了。智慧开了,你的意才诚,真诚心才会显出来。每个人都有真诚心,跟佛一样,为什么我们真诚心隐藏了,所用的全是假心,妄心?《大学》讲「诚」讲得很好,什么叫诚,诚意?解释的一句话,「毋自欺」,你不自己欺骗自己就叫诚。由此可知,人为什么要自欺,自欺欺人?自欺是迷惑,是属於妄想,属於根本烦恼,欺骗别人那是造恶业,无非是想自利,不知道利他,不知道他跟自是一不是二。那要智慧,智慧开了,自他不二,万法一如,这真觉悟了。为什么?惠能大师讲得好,「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问题不解决了!为什么自他是一体?都是自性现的。谁的自性?自己的自性,自性是一个,是一切万法的本体。我们自己这个身是它现的,整个宇宙也是它现的。佛家讲的大宇宙,是讲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统统是自性现的。是一不是二!自性称为如,如如,相如其性,性如其相,妄如其真,真如其妄。到如如,彻底通达明白了,所以才真爱人,真帮助人。佛菩萨以这样的心量普度众生。
世法、佛法,这中国人讲,世法指孔孟,佛法指释迦牟尼,其实,释迦牟尼佛跟孔子、孟子他们所悟的境界是平等的,在佛法说都是佛,都成佛了。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他成佛了,皆大欢喜,讲经说法,令一切众生皆大欢喜,布施欢喜。孔老夫子《论语》上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就是皆大欢喜。这些说法,跟方东美先生早年把佛法介绍给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你们想想是不是一样的?说的话不同,意思完全相同。
所以一定要把执著放下,舍离一切执著就...(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三六三集)》)
...,海贤有个姐姐)把姐姐还有一个侄女找来,找来干什么?看她自在往生。结果他这个姐姐看到妈妈这么自在往生,她带她儿子来的,送妈妈往生走了之后,她就带她小孩出家了。这不是假的,妈妈表演的,妈妈做出榜样做给他们看,也做给我们看,我们没有亲眼看到,亲耳所闻,决定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些人现在还在世间,我们要找到南阳还可以找到他们。
《唯识述记》里头讲的这两句话,脱,自在,解是离缚得自在。「又曰:言解脱者,体即圆寂。由烦恼障缚诸有情,恒处生死,证圆寂已,能离彼缚,立解脱名」。这几句话说得好,解脱是表,从外面看到的。体是什么?体是圆寂,圆寂是自性里本具的。圆寂的起用就是自在。圆是圆满,寂是清净寂灭,也就是我们常说彻底放下,真放下了,没有一样他不放下,佛法也放下了,念佛人就是抓住一句阿弥陀佛,这个不放下,其他的统统放下。
有证明,海贤老和尚这一帮人给我们作证,不认识字,没念过书,一生没有念过一部经,没有听过一次讲演,就是一句佛号,师父传给他的,二十岁出家剃度的时候,剃完了师父教他「南无阿弥陀佛」,嘱咐他一直念下去。他的长处,一般人不能跟他相比的,他有三个长处,这就是他往生的本钱:第一个老实,不自欺,不欺人;第二个听话,师父教他这一句一直念下去,他就乖乖一直念下去,念了九十二年,心没有被任何动摇,听话;三,真干,佛号日夜都不中断,睡眠中断了,醒过来赶紧接著念。这样的人,肯真干的人,我们有理由能相信他,功夫成片三年可以得到,我们在《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面看到许许多多念佛人三年得到的,我们能相信海贤和尚三年得到。得到他还没走,他会向上提升,提升到事一心不乱,需要多长的时间?我相信不会超过五年。三年得功夫成片,再加上五年,事一心不乱,再加上五年,顶多十年,不可能超过十年,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什么境界?就是法身菩萨。惠能大师,是参禅修定到这个境界;释迦牟尼佛,是三十岁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也是这个境界。所以海贤老和尚,我估计他四十岁,四十岁前后,他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
见性之后还不走,我们晓得他很想走,他是多次见阿弥陀佛,每次见佛都向佛求,求佛带他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也去过几次,熟!一点怀疑都没有,阿弥陀佛告诉他,你修得不错,修学的理念不错,修学的方法不错,修学的效果不错,在这个世间多住几年,做个样子给别人看看,所以他是奉阿弥陀佛的命令,叫他多住几年。什么时候...(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第三八六集)》)
...的对面是假的,假的对面是真的。真真没有对面的,就是真的。真假的真并不是真真,真真是自性,自性没有对立的,这才叫真真。有真就有妄,有妄就有真,那是对立的真,那不是真真,不是自性。这里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真真是自性,不是对立的。这一句说得好,说得非常重要,让我们不至於产生误会,这个真,真如自性,真如自性是没有对比的,这就是绝对之真,绝对之真,「真中之真」。
「洁」,洁是「无垢」,没有染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