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4002|回復: 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星雲大師《佛教奇人譚》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2-3-26 14:27: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星雲大師《佛教奇人譚》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信徒:

      我們時常對現代世界中的各種奇人異事感到驚訝,以為不可思議,其實,古代的典籍裡記載了很多的神奇事物,比現代的玄異之事更引人入勝。我們今天越過千百年的時光隧道,來參訪這些奇人異事,是要探索古往今來偉大人物的智慧、願力,學習他們忍辱、精進的精神力量,而不僅僅止於好奇和興趣而已。所以,這三天的佛學講座,我們將分別來講:佛教奇人譚、佛教奇事譚、佛教奇理譚,從奇人、奇事、奇理三個方面去了解佛教裡許多微妙玄通的智慧。

      什麼是“奇人”呢?就是具有大忍耐、大願力、大智慧、大慈悲,能夠了脫生死,斷盡煩惱的奇妙之人。他們對於生命意義,常常別有會心;對於生活境遇,總是巧於解脫,他們具有許多與眾不同的心靈和氣質,現在就從六個角度來跟各位談談佛教裡的奇人。

      一、從忍耐看佛教的奇人 

      一聽到“忍耐”,大家心裡可能會這樣想:

      “我的脾氣很好,我待人也很和氣,什麼挫折我都能忍受,我的忍耐功夫是不錯的!”
但是“忍耐”並不只是平常生活的忍受能力,而是指災難考驗來臨時,能夠忍辱耐煩的自製力,我現在就說幾個在佛教裡面大忍耐的奇人給大家聽聽。

      宋朝的浮山法遠禪師,聽說北方有一位得道的高僧,就邀同天衣義懷禪師等八個人,千里迢迢從南方行腳到北方去參訪名師;他們千辛萬苦的走過千山萬水,走了幾個月才趕到那所北方寺院。一行八個人依照規矩進客堂掛單,可是,從早上一直等候到中午,都沒有師父出來招呼,幾個人又飢又餓,寒冷的風又呼呼地吹,有四個人受不了饑寒,就走了。剩下的支撐到了黃昏,還是沒有人理他們,終於又有三個人待不下去,決定走了。到了晚上就剩下法遠禪師孤單一人。冰冷的寒風一直灌進來,法遠禪師又餓又凍、手腳都麻木了,可是,他下定決心,為求佛法絕不退縮。這時候,來了一個知客師父,很不客氣地斥逐地說:

    “喂!你為什麼還坐在這裡?快點走啊!”

      法遠禪師一動也不動,很懇切地向知客師父表白求法的虔誠。想不到,知客師父完全不聽他的解釋,只是一個勁的斥逐:

      “沒有人理睬你,你就應該走了,還嚕囌些什麼?”

      法遠禪師絲毫不被知客師父的嚴詞厲色嚇阻,依舊端莊地坐著。知客師父看他竟賴著不動,就回身捧來一盆水,兜頭潑過去,潑得法遠禪師一身淋淋漓漓的,水滴被寒風一吹,便化成了冰,冷冽刺骨,法遠禪師卻依舊八風不動的端坐著,緩緩說道:

      “大德!我千山萬水來此求法,這一盆水就能把我趕走嗎?”

      各位想一想,在這種情形之下,你能忍受嗎?平時人家的禮貌要是稍微差一點,我們就要發脾氣了。現在呢?我們能不能像法遠禪師一樣,各種困難、苛責、侮辱都冰冷不了我們求道的熱忱?

      法遠禪師在寺裡掛單以後,生活更難過了,真是眾苦咸集;他天天做什麼苦工呢?像叫他一個人煮飯給好幾百個人吃。各位不容易想像寺院生活有多麼艱苦,像我當年在大陸叢林裡面求學參禪時,幾乎十年之內都沒有吃到油;我們的菜湯十年內都是一樣,湯水清得拿來洗衣服都不會洗濁,其苦可想而知。在齋堂工作的法遠禪師看大家生活得這麼苦,實在不忍心,有一天,就拿了點油摻在鍋裡,煮鹼稀飯給大家吃,大家吃得高興,就取名叫“五味粥”,這件事被當家師父知道了,可不得了,立刻傳喚法遠來罵他:

      “你怎麼可以拿常住的油煮飯給大家吃?你這麼會做人情?賠油!賠常住的油!”

      法遠禪師合十答道:“我沒有錢賠啊!”

     “沒錢賠?把你的袈裟、棉被、鋪蓋留下來賠償也可以!”

      法遠禪師湊齊所有的衣物賠償還不算,又被趕出山門,兩手空空,什麼都沒有了。假如是我們,這個時候一定什麼話都罵出來了。但是,法遠禪師一心不亂的忍耐著,每天靜靜在山門外打坐,不顧風吹雨淋,也不退初心,等待機會再進去掛單求法。這樣熬了半個月之後,寺裡的住持才發現有一個人寂守在長廊上,仔細一看,原來就是因添油下菜被牽單開除的法遠。就走過去責問:
“你怎麼還坐在這裡不走啊?你坐多久了?”

      禪師恭敬敬地答:“半個月了。”

      住持一聽,立刻借題發揮:“什麼?你白白在這住半個月了?算房租!算房租!”

      法遠禪師已經身無分文了,那裡有餘錢付房租?只好到處誦經來還債,雖然艱苦備嘗,但是修學佛法的願心卻始終不放棄。住持看到法遠禪師能經得起火煎冰凍的考驗,法性具足,就立刻升座,請法遠禪師接掌住持職位。法遠禪師深明“心是怨家,常欺誤人”的妄境,忍了又忍,終於能戒嗔除垢,如法成道,達成法句經上“捨棄忿怒,滅除慢心,超越一切束縛,不執著心和物;無一物者,苦惱不相隨”的境界。

      又如西藏的密勒日巴尊者,也是藉助大忍耐、大精進而修持正法。他年輕時先持密宗的咒術黑業,不用在正途,後來悔改知錯了,就不遠千里禮拜馬爾巴上師學道;上師因為他的根習未淨,為拔除往昔所造罪業,就再三應機度化,在生活裡錘煉他的忍辱心性 ,當密勒日巴拿著經書到佛堂裡準備持誦時,上師就揮趕斥逐他說:

      “你的書拿到外面去!我的護法神嗅了你的邪書氣,說不定會打噴嚏的!”
密勒日巴立刻覺得羞慚,心想:“上師大概知道我的書裡面有咒術和誅法吧?我今後務必不能再使術造孽了!”

      為了供養師父,密勒日巴四處化緣,好不容易討來二十一升麥子,就用十四升麥子買了一個嶄新的大銅燈,再把剩下來的麥子裝在自己做的皮口袋裡,捆在銅燈上,一路兒吃力萬分的背回來。滿滿一口袋的麥子既重,銅燈也壓曲了肩,好不容易背到上師住宅前,已經疲憊不堪了,撲通一聲,把東西從背上卸了下來,落地太重,把房子都震動了。上師出來一看,立刻申斥說:

      “這個小子,氣力倒真不小啊!餵!你是不是想把我的房子弄倒,壓死我啊?真可惡!快點把口袋拿出去!”

     一面責備,一面還抬起腳來踢人。密勒日巴只好把麥子拿到外面,心裡暗想:“這位上師真不好惹啊!以後總得好好的謹慎侍候才是!”

      像這樣借題發揮的責難幾乎無日無之,嚴苛無情的勞其筋骨,空乏其身,在動心忍性間啟迪密勒日巴的法性,一直到歷經種種挫辱鞭策,而終於得到心傳正法後,馬爾巴上師才和顏以對,師徒兩人抱頭痛哭了一場。密勒日巴所證得的無上妙諦,就是這樣在一次又一次的非難與挫辱中成就的。

      所以,刻骨銘心的要求,就是諸佛菩薩的慈悲;而能夠吃得苦中苦的人,才能直證菩提,求成佛道。

      我們現代社會的青年,很少有人具有密勒日巴尊者這種無畏的大忍耐力,往稍遇挫折或不如意,就失去了求道的願心。我從前修行學道的時候,也曾受到各種試探、磨煉,雖然跟這些前輩比起來,是百分不及一、千萬分不及一的,但是已經使我感受到“至艱至苦的磨煉,是為了至深至久的幸福”這一個意義,也訓練了我“千磨百劫猶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態度,我今天的一切所學所能,都是吃種種苦、耐樣樣勞而吃出耐出來的。

      我幼年出家,小孩子喜歡講話,看到什麼都很好奇,疑問也特別多,老師聽到了,一個耳光打過來,斥一聲:

      “這個地方有你講話的資格嗎?”

      我心想:“對!這是法堂佛殿,這麼神聖的地方,我怎麼有資格講話?”一經內省,從此不隨便妄說。後來最長的一次禁語,整整有一年之久。那時候,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要一年不講話,實在痛苦,偶而忍不住想講話的時候,就跑到沒人的角落,自己打自己的耳光:“你不是說不講話嗎?為什麼又起心動念想說話?沒有出息!”一摑一掌痕,直打到嘴角流血為止……。那種種刻骨銘心的磨煉,現在想起來,真是幸福!因為那種教誨,培養了我們忍苦的能力和精神,來擔負更重大的責任,做更多人所不能做的事。

      在佛教裡面講忍耐,不僅要能忍合情合理的責求,忍一時一地的折磨,更要忍受悖情逆理的誤解,把忍耐當做是諸佛菩薩的慈悲教誨、福報修持,在其中肯定自我的道德人格,肯定真理正義終必水落石出信念。

      像金山寺的妙善禪師,世稱“金山活佛”,是現代人,民國二十二年在緬甸圓寂。他行跡神異,又慈悲喜舍,到今天還流傳著許多他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奇事。

      金山寺旁的一條小街上,住了一個貧窮老婆婆,與獨生子相依為命,偏偏這兒子忤逆兇橫,不時打罵親生母親。妙善禪師知道這事後,生起了悲愍心,便常常去探望老婆婆,為她說些因果輪迴的道理。那個逆子很厭惡這個和尚常來家裡,有一天起了惡念,悄悄拿著糞桶躲在門外,一等妙善禪師走出來,就不聲不響的把糞桶向禪師兜頭一蓋,剎那間腥臭污穢的糞尿淋滿了禪師全身,一時轟動了半條街,大家拍手看熱鬧……

      各位想一想,在這種情形下,我們忍受嗎?

      妙善禪師卻不氣不怒,一直頂著馬桶跑到金山寺前的河邊,才緩緩把馬桶取下來。旁觀的人看到他的狼狽相,更加哄然大笑,妙善禪師毫無在意的說:

      “這有什麼可笑的?人身本來就是眾穢所集大糞桶,大糞桶上面加個小糞桶,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呢?”

      有人問他:“和尚,你覺得難過嗎?”

      妙善禪師說:“我一點也不難過,老婆婆的兒子慈悲我,給我醍醐灌頂,我心裡正覺自在哩!”

      受苦受辱到這種地步,還能一心不亂的離妄去嗔,妙善禪師的心胸是何等高超!所以後來那個忤逆兒子覺悟了,來向禪師謝罪懺悔的時候,金山活佛就歡歡喜喜的開示他:

      “父母養育之恩山高海深,佛陀說:‘若人百年之中左肩擔父,右肩擔母,於上下大小便利,極世珍奇衣食供養,猶不能報須臾之恩’,父母養大你費了多少心血精神,你不能讓母親時時歡喜安樂,反而打罵犯上,如此不孝,何以為人?”

      那個逆子聽了,衷心悔悟,跪在活佛面前,痛哭流涕的懺悔道:“我真該死!我真該死!”
受了活佛的感化,那個逆子從此痛改前非,竟以孝聲聞名鄉里。後來母子兩人皈依佛門,受持齋戒,一起做了佛門弟子。

      佛教相信“以爭止爭,終不能止,唯有能忍,方能止爭”,像金山活佛這種忍耐,是勇於犧牲的精神,不是軟弱的行為,所謂“舍恚行道,忍辱最強”,它的力量之大、功德之多,是布施、持戒所不及的。

      古詩說:“從來硬弩弦先斷,每見鋼刀口易傷;惹禍只因閒口舌,招愆多為狠心腸。”太剛則折,如果,我們以暴亂、武力為處世態度,就很容易遭受到傷害、毀壞。拿我們的牙齒與舌頭來比喻,堅硬的牙齒未老先落,而柔軟的舌頭卻伴隨我們至死不去,可見剛強剛愎不一定長久,柔和柔順不一定軟弱。像寒山子的詩:“人來謗我我何傷?且忍三分也無妨;卻為兒孫榜樣計,只從柔處不從剛。”可見忍耐是潛移默化的功夫,你能忍一時之辱,便能夷滅自己一時之戾氣;能修一世的忍耐,便能默化他人一世的頑冥。百煉鋼之所以能化成繞指柔,全憑“忍”字一訣。大家從浮山法遠禪師、密勒日巴尊者和金山活佛忍辱的事蹟中,應該可以得到很好的啟示。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
 樓主| 發表於 2012-3-26 14:29:41 | 只看該作者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二、從願力看佛教的奇人 
  
      什麼叫做“願力”?就是為了實現人生崇高的目標及理想,不惜犧牲奉獻的一種大無畏的力量。身為佛弟子,最大的願力就是紹續諸佛慧命,擔負如來家業,使眾生都能苦海得度。因此,我們從願力來看佛教界的奇人,首先就要了解這種願力是怎麼樣的心態:

      (一)以大慈悲渡眾為願:是為大我、公義而發下弘願,不是為了滿足一己之私利而發愿。

      (二)以大無畏精神為力:這種力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力,不是訴諸意氣的蠻力。

      結合大願心和大無畏所形成的力量,足以使“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沒有達不到的理想,辦不成的事業。唐朝的鑑真大師就是最好的例子:大師是江蘇揚州人,飽讀經論,弘提佛法不遺餘力,深為當時士民所重。那時有兩名日本僧人榮睿、普照久仰鑑真大師的盛名,特地渡海來請大師前往日本弘法。大師為了使佛法的甘霖能普沾天下蒼生,便欣然應允。許多弟子勸他不要貿然前往,以免遭遇不測。鑑真大師說:“為大事也,何惜生命”,堅持前往日本弘法,於是,在西元七四二年,排除一切阻難,率領二十一名弟子乘船渡海,臨行卻被人誤會為欲勾結海盜,密告官府捉拿,結果不但未能如願出航,反而冤屈入獄,被禁錮了四個月,才洗清嫌疑。

      第一次的困難不能扼阻大師的願心,經過兩年的積極籌備,甚至派弟子祥彥遠赴嶺南向劉臣鄰購買軍舟,終於在七四四年第二次出航了。不幸半途遇到颶風,船沉舟毀,多年苦心盡被驚濤駭浪吞噬。

      第三次,鑑真大師親自到福州買船,計劃在七四六年東渡日本,萬事俱備,卻因弟子懷疑倭奴將對大師不利,而請官府截留大師,在溫州滯留了六十日,越洋弘法的心願又成了泡影。
三次挫折,足以使一般人放棄任何理想、目標了。可是,鑑真大師能忍人所不忍,為人所不敢為,在西元七四八年,又四度為弘法利生而揚帆,不料仍是功虧一簣,因方向錯誤而飄流到海南孤島,不但未能達成佛法東傳日本的願心,反而因局困海中孤島兩年,導致雙目失明。

      到了七五三年,鑑真大師毅然作第五次遠航,又因信徒們不願他離去而團團圍住揚州龍興寺,終不能行,大師的人雖被留住,內心卻深覺弘揚佛法於海外的事業“舍我其誰”,愈挫愈奮,再接再厲的命弟子備妥海船,於同年十月悄悄從蘇州出海,十二年來艱苦備嘗的願望,終於在第六次的航行中圓滿實現。鑑真大師為這個荒陬野島帶來了宗教、文學、醫理、建築、服飾、美術、工藝、蔬果、文物制度等種子,散播在東瀛三島的土地裡,使日本初民能親炙大唐文化,普沾法喜。鑑真大師為了弘法異域的悲願,不惜與頑民周旋,在誤解中忍辱,逆境中精進,甚至奉獻自己的器身,用大無畏的精神來導航,以佛陀慈悲的願心作依靠,終於完成了啟導日本文明的弘法家業。

      所以,真正的願力是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在忍辱、持戒中萌芽,在慈悲、精進中結成奇花妙果。鑑真大師投注了十二年的心力才東渡到日本,我們今天只需要幾個小時就可以輕易克服時空的阻礙而達到,但是,我們有沒有比鑑真大師更深的悲願?有沒有比鑑真大師更高的毅力?我們對中國佛教的弘傳到底投注了多少心力?我們對中國佛學的發揚到底痛下了多少工夫?

      唐朝的玄奘大師,一生殫精竭慮於佛經的傳譯事業,親自跋涉瀚海,攀越峻嶺往西方取經。他紹隆佛種、光大佛法的弘願,不曾因路途遙遠、時日漫長而稍怠。當他身陷荒地沙漠,命在垂危之際,還咬緊牙關“寧向西天一步死,不回東土一步生”,這種為佛法獻身的大願,終於使他平安地從印度取經回國,承續佛陀的慧命光輝,讓中國佛教從此開花結實。

      我們常說佛教的四大精神是“悲、智、願、行”,地藏菩薩憐恤地獄眾生的煎熬辛苦,發下“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悲心,這種大願就包含了大悲、大智、大行的精神。所以,我們從願力來看佛教的奇人,不僅只看願的大小而已,更要體會古德先聖們願心的崇高偉大,他們的“奇異”之處,正奇在此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樓主| 發表於 2012-3-26 14:41:15 | 只看該作者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三、從智慧看佛教的奇人 

      在佛教裡面,不僅八十歲的老禪師、老和尚具有奇人異事,有時候連十歲的小沙彌也令人稱奇,七歲的均頭沙彌就能證阿羅漢果,就是極好的例子。現代社會,對於老年人不太重視,其實老年人經霜歷雪的智慧就像一座寶礦,不是浮華無根的年輕人所能企及的。

      從前有兩國交戰,甲國向乙國下戰書,限對方數日之內回答八個問題,如果能夠圓滿答覆,甲國便俯首稱臣,如果答不出來,就表示這個國家沒有智慧之士,不足以立國。這個國家的君臣,對八個難題百思不得,無人能解,眼見大變將至,國王急得像熱鍋螞蟻,只好向全國百姓張貼佈告,誰能解答這八個問題,就封他高官爵,賜他厚俸祿。一天天過去,眼看期限將至,還是沒有人出面,到了最後一天,有個老禪師遊方而來,看到示上的八個難題,撫掌大笑,當即撕下告示來到國王的面前說:

     “這些問題太簡單了,我能解答!”

       什麼問題呢?

      (1)什麼水比海水多?

      老禪師說:“一杯法水比海水多”,一杯水澆在枯萎的花草上,花草得到及時灌溉,可以欣欣向榮,這杯水就是甘霖;一杯水給一個焦渴的人喝,他的咽喉內臟得以滋養,可以活命保身,這杯水即是甘泉;佛法的喜水灑在絕望、痛苦的心田,潤澤他枯涸的心靈,使他獲得新生,發揮智慧,貢獻大眾。一勺法水,便是勝於大海汪洋的甘露。

     (2)什麼人最美?

      有慈悲心的人最美。衣飾容貌的美是短暫的,人有老的時候,衣服有破舊的時候,只有慈悲心亙古常新。慈悲為懷的人能夠化惡境為善緣,化假意為真情,化腐朽為神奇,使周遭的人一齊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人情的芳香。

     (3)什麼人最富?

      老禪師說:“布施的人最富”,因為行布施的人有喜舍心,能夠知足常樂,布施出去的是有限有相的財富,卻能獲得無限無形的心寶。所以說,布施的人最富有。

     (4)什麼人最窮?

      貪欲慳吝的人最窮。因為好慳吝的人永遠不能滿足,欲求多則多苦,一苦就不能快樂,心裡像不毛之地,長不出歡喜的妙果。所以,物質的貧不算貧,心裡的貧才是大貧。

      (5)雙馬如何分母女?

      兩隻身高、重量、毛色完全一樣的馬,如何來分別哪一匹是母馬?哪一匹是小馬呢?禪師說:“放一堆草在地上,看看哪一匹讓另一匹馬先吃?讓的是母馬,吃的是小馬。因為天下父母心一般,即使畜生也懂得親情,母馬一定慈愛它的子女,讓小馬先吃。”

     (6)雙蛇如何分雌雄?

      兩條蛇,也是一樣顏色、大小,如何區分雄的、雌的呢?老禪師巧妙的解答這個問題:“弄一張網來,把蛇兜進去,公蛇一定非常著急,要找出口保護母蛇逃生,母蛇則會靜靜地臥在網裡不動。由此就可以知道哪條是公蛇,哪條是母蛇。”

      (7)什麼力量最大?

      大家一定會說:拳頭、槍砲、核子彈的力量最大,可是老禪師說“忍辱的力量最大!”寒山子有一首詩:“嗔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忍辱的力量可以化貪嗔為歡喜,化困厄為平順,忍辱的力量是沛然莫之能禦的。


      (8)什麼人最不自由?

      大家也許會認為關在監獄裡的人最不自由,事實上最不自由的是犯罪而不為人知的人,他雖然沒有繩之以法,關到監獄去,可是,他不管走路也好、吃飯也好,時時刻刻心裡總有掛礙,日夜受到良知的譴責,死困在暗無天日的“心獄”裡,這種良心不安的人,才是最不自由的人。
老禪師的智慧解救了這個國家的兵燹,使老百姓免於戰火的蹂躪,所以,智慧能夠化干戈為玉帛,化暴戾為祥和。

      在佛教裡面,還有一位聰明的那先比丘,從他的智慧流露事蹟中,可以知道他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奇人。有一次,彌蘭陀王故意要非難那先比丘,就詰責他說:

      “你跟佛陀不是同一個時代,也沒有見過釋迦牟尼佛,怎麼知道有沒有佛陀這個人?”
聰明的那先比丘就反問他說:

      “大王,您的王位是誰傳給您的呢?”

      “我父親傳給我的啊!”

      “父親的王位是誰傳給他的?”

      “祖父。”

      “祖父的王位又是誰的?”

      “曾祖父啊!”

      那先比丘繼續問:“這樣一代一代往上追溯,您相不相信您的國家有一個開國君主呢?”

      彌蘭陀王正容回答:“我當然相信!”

      “您見過他嗎?”

      “沒有見過。”

      “沒有見過怎能相信呢?”那先比丘又問。

      “我們的開國君主制定了典章、制度、律法,這些都是有歷史記載的;所以,我雖然沒有見過他,但是,我相信他一定存在的。”

      那先比丘微笑頷首說:

    “我們相信佛陀確有其人,因為佛教也有佛、法、僧,有經、律、論;有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和歷史事蹟,決不是虛構不實的人物,這個道理與你們有開國君主是相同的!”

      彌蘭陀王無法藉此非難那先比丘,動了腦筋又想到另一個難題,他問:

      “你們佛教徒常常講:人們第一快樂就是證悟涅槃,達到不生不死不滅的境界。那先比丘啊!你已經證悟涅槃了嗎?”

      那先比丘謙恭合十:“慚愧,還沒有!”

      彌蘭陀王得意地問:“既然沒有證驗過,那麼,你怎麼知道有涅槃的境界呢?”

      要是拿這個問題來問各位,你們怎麼回答呢?

      那先比丘不直接回答,反問彌蘭陀王:

      “大王,假如現在我拿一把大刀把您的膀子砍掉,你痛不痛啊?”

      彌蘭陀王變色說:“當然痛!哪有膀子砍斷了不痛的!”

      那先比丘追問:“您的膀子又沒有被人砍斷過,您怎麼知道痛呢?”

      彌蘭陀王答:“我看過別人被砍斷膀子的痛苦情狀,我當然知道痛啊!”

      那先比丘微笑致意道:“大王啊,我也同樣地看過別人證悟涅槃時候的快樂,所以我當然知道涅槃境界的美妙啊!”

      彌蘭陀王這個疑難又再次被駁倒,還是不服,便絞盡腦汁,第三次發問:

      “你們出家人奉信慈悲為懷,你怎麼去原諒你的仇敵呢?”

         那先開顏笑了:“大王,如果您的腿上長了一個膿血瘡,您會把腿子砍掉嗎?”

         “不會!”

         “那麼,大王您怎麼辦呢?”

         “細心地清洗它,給它敷藥,時間久了,瘡就好了!”

         那先比丘說:“是了!仇敵、壞人就像一個膿瘡,不去照顧、醫療,就會蔓延惡化,所以必須用法水去清洗,使他們棄邪歸正,改過自新,這個跟大王您護持腿上的膿瘡是同樣的道理!”

      彌蘭陀王點頭稱善,仍然不能心服口服,想一想又計上心來:

      “你們常常勸人要修來生福,你們既沒有經歷過死亡,怎麼知道人死之後還有來生呢?”

      那先比丘和譪地回答:“這就好比柳柑,果實成熟了以後掉在地上,果肉腐爛了,可是種子卻埋在土壤裡,一等到時機成熟,就會萌芽、成長,茁壯為一棵柳橙樹。人的身體只是四大暫時的假合,等到幻境破滅,軀體也就死亡了,可是業識卻能不斷生死流轉,就像柳橙的種子一樣地在六道輪迴中生生不息,不止有一個來生復甦,而且有無限個來生。”

       彌蘭陀王心有不甘,又提出第五個問題來質疑,一個比一個更難回答,但是那先比丘智識過人,胸有成竹,依舊微笑著一一開示。

      彌蘭陀王問:“你們出家人愛不愛自己的身體呢?”

      那先比丘:“身體只是四大五蘊和合的色身,我們出家人是不愛的!”

      彌蘭陀王一聽,正中下懷,立刻狡黠地反駁:

      “哦!你說你們不愛自己的身體,但是,你們出家人一樣穿衣、吃飯、睡覺,還不是在保護這個色身?若說不愛,豈不是自相矛盾?”

      那先比丘一笑而罷,另作別解:

      “大王,如果您身上長了一個膿包,您愛不愛它呢?”

      “包?那麼臟的壞東西,誰會喜歡它?”

      “既然不喜歡它,為什麼要把它洗淨、敷藥,時時守護它不使惡化,每天看看它有沒有好一點?若說不喜歡包,這種做法不是自相矛盾嗎?”

      彌蘭陀王很不服氣地辯駁:“我是為了身體的健康才要保護它的!”

      那先比丘擊掌而笑說:“這就對了!出家人不愛這個身體,但是為了藉假修真,也不得不照顧這個空幻的身體啊!”

      彌蘭陀王屢仆屢起,緊接著又問:

      “釋迦牟尼佛能不能知道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因果呢?”

      “佛陀具有大神通,當然能知道過去、現在、未來了!”

      “既然如此,為什麼他不把所有的神通教給你們,讓諸弟子迅即知道過去、現在、未來的業障,不就通通開悟了嗎?何必一點一點地讓你們慢慢歷練呢?”

      聰明的那先比丘舉重若輕,先問:“大王,如果您是個醫生,是不是就知道各種治病的百藥呢?”

      “當然啦!醫生對於什麼藥能治什麼病,是通通都要知道的啊!”

      “既然醫生知道百草藥性,他能不能把所有的藥都開給一個病人吃呢?”

      彌蘭陀王大不以為然的回答:“當然不能!治病要對症下藥,慢慢地一味配一味的調理,病人才會好,怎麼能胡來!”

      那先比丘順勢就下的說:“同理,佛陀傳授佛法也要因材施教、對症下藥,要依照弟子根器的不同,一點一點逐步傳授,才能如法得道啊!否則,偃苗助長,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彌蘭陀王面露贊嘆之色,十分佩服那先比丘對答如流的智慧,繼續問到底的說:

      “那麼,請問釋迦牟尼佛有沒有嗔恨心,會不會發脾氣?”

      那先比丘答:“佛陀沒有嗔恨心,當然不會發脾氣。”

   “可是,經典上這麼記載:有一次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和目犍連帶著五百徒眾來聽經,佛陀卻很生氣地斥責他們:‘出去!出去!’這不就是嗔心使然嗎?”

      “這事是有的!”那先比丘耐心闡釋說:“舍利弗與目犍連的確帶了五百徒眾來參加法會,但是這五百個人成群喧鬧,不尊重莊嚴法會,佛陀喝斥他們出去,並不是出於嗔恨心,而是出於慈悲心。這就好比大地覆載我們,一切如如平等,如果你在地上跌倒了,這是你自己不小心的緣故,你能怪大地對你不好,對你生氣嗎?”

      彌蘭陀王頻頻點頭,這才心服口服了。各位聽了這麼多非難的問題,仔細思量,就可以體悟出那先比丘是何等大智慧了!

      佛教裡面有類似的智慧如山如海,經典卷帙間俯拾皆是。例如:有名的一休禪師,就有在談笑間旋乾轉坤的菩提心量。有一天,一個信徒來向一休禪師告辭:

      “師父,我不想活了,我要自殺!”

      禪師問:“活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尋短見呢?”

     “師父啊!您不知道,我經商失敗,現在債臺高築,被債主們逼得無路可走,我沒有辦法應付,只有一死了之啊!”

      “難道一定要死才能解決嗎?沒有別的路可以行了嗎?”

      “沒有了!我家裡只有一個幼小的女兒,已經山窮水盡別無生機了!”

      禪師靈光乍現:“哦!我有辦法了!”

      信徒急問:“師父,您有什麼辦法?”

      “只要你把女兒嫁給我,我做你的女婿,問題就解決了!”

      信徒大驚失色:“這……這……這簡直是開玩笑!您是我師父,怎能做我的女婿?”

      一休禪師胸有成竹地揮揮手說:

      “要幫助你解決問題啊!好啦!好啦!你趕快回去宣布這件事,到迎親那天,我就到你家裡讓你招女婿!快去!快去!”

      這個生意人素來十分虔信一休禪師的智慧,回家後立刻宣布:某月某日一休禪師要到家里來做他的女婿,這個消息一傳出去,立刻轟動全城。到了迎親那一天,看熱鬧的人把商人家裡擠得水洩不通,爭著一睹這種奇人奇事。一休禪師安步當車抵達後,什麼話也不說,只吩咐在門口擺一張桌子,上置文房四寶,圍觀的人更覺稀奇,一個個屏氣凝神要看好戲。一休禪師安安穩穩坐了下來,眼不跳心不驚地寫起書法來了,不一會兒功夫就擺了一地的楹聯書畫,大家看一休禪師的字寫得好,爭相欣賞,反而忘了今天到底來做什麼的。結果,禪師的字畫不到一刻鐘就被搶購一空,買書畫的錢推成了小小山。

      禪師問這個信徒說:“這些錢夠還債了嗎?”

      信徒歡喜得連連叩首:“夠了!夠了!師父您真是神通廣大,一下子就變出這麼多錢!”

      一休禪師拂拂兩袖說:“好啦!問題解決了,我女婿也不做了,還是做你的師父好!再見!”

      智慧能夠解決許多困難,佛教裡有許多這樣的奇人奇事,把智慧的妙果獻給眾人分享。

      又有一天,一位將軍下帖子請一休禪師到家供養,禪師一向不修邊幅,到時就衣著隨和地去赴約了。沒想到守門的衛士一看到他,就連聲怒喝:

      “哪裡來的瘋瘋癲癲的和尚,走開!走開!”

      禪師忙說:“喂!你家主人請我來吃飯的,你怎麼趕我走開?”

      守門的衛士白眼一翻:“胡說!我家主人怎麼會請你這種和尚吃飯?他今天請的是莊嚴偉大的一休禪師,你也不照照鏡子?快走!快走!”

      一休禪師被擋駕,只好迴轉去換了一身莊嚴的法服,再度來到將軍府前。衛士看到一休禪師穿著那麼莊嚴,連忙畢恭畢敬地禮請入內。開席後,禪師坐在豐盛的筵席上,不但不把菜吃到嘴裡,反而一樣樣夾進衣服袖子裡。將軍心裡十分驚詫,以為禪師要留藏菜餚回去吃,當著眾人頗覺難堪,就低聲暗示禪師:

      “師父,席上這麼多人,不好看……,等客人走了,我再多辦些菜讓您帶回去好了……”

      禪師淡淡地說:“你啊!不是請我吃飯,是請我的衣服吃飯!我人到了,不能進來;要穿上這件衣服,才能進來,這不是請衣服吃飯嗎?”說著,把衣服留在席上,自己穿著破爛的僧衣回去了。

      當今的社會上,不是也有很多人只敬衣冠不敬人,只問權勢不問操守的嗎?一休禪師的智慧隨緣隨化,機鋒相對時,平實接眾時,都顯現無上的智慧,更具有高瞻遠矚的功力。

      有一個非常富有的信徒,請一休禪師到他家裡參觀他收藏的古董精品,參觀了之後,富翁請禪師評價評價。一休禪師說:“你這些東西呀,都很平凡,我的寺院裡有幾樣寶貝,那才是真正價值連城、無與倫比的!我寺裡有一萬年之久的盆,五千年之久的碗。”

      富翁一聽,高興得不得了,立刻問:“有這樣的寶物啊!師父,您行行好,快開個價錢出來,我通通買了!”

      禪師想了想說:“你要真喜歡的話,我也可以割愛,只算你三千兩銀子好了。”

      富翁大喜過望,立刻叫家人捧出三千兩紋銀奉上,說:

      “一句話!好!這銀子您先收下,明天我就到寺院裡去取那些寶貝回來。”

      隔天富翁來寺裡取寶物時,一休禪師吩咐侍者:

      “帶這位居士到後院去,那裡所有的盆子、碗啦都是他的!”

      富翁喜孜孜地來到後院一看,哪有什麼寶貝?!就只有一個貓喝水的碗,一個狗吃飯的盆而已。富翁面如土色,氣呼呼地跑回跟禪師理論:

      “一個狗盆,一個貓碗,哪裡就能值三千兩銀子呢?”

      一休禪師大笑:“豈只值三千兩?三萬兩以上的價格我都不肯賣呢,你如今能買到這兩樣寶物,還算你的福氣呢!”

      富翁一聽,無可理喻,只得怏怏然回去了,內心懊悔不已。

      不久,社會上傳出了富翁布施三千兩銀子的盛事,一夜之間,這富翁受到眾人的贊嘆、崇敬,成了慈悲的象徵。這時候富翁才明白:一休禪師是在教他為富不可不仁的道理,他用三千兩銀子買來的,不是貓碗、狗盆,而是慈心、高義,這個大功德哪裡是區區幾千兩銀子的價值所能比擬?一休禪師運用他的智慧去救人、教人、度人,可以起死為生,化衣冠為正見,轉慳吝為布施,連日常生活中的一件衣服、一樣小小的筆墨、一對骯髒的狗盆貓碗都可以用來說法,他的大智大慧豈是我們所能衡量的?而這些大智大慧都源自佛教的諸佛菩薩,又豈是我們所能輕忽怠忘的?


下面,我們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看佛教的奇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板
 樓主| 發表於 2012-3-26 14:43:49 | 只看該作者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四、從慈悲看佛教的奇人 

      在佛教裡面,有很多感人的大慈悲者,他們看到眾生受苦,就像自己受苦一樣,為了救眾生脫離苦境,不惜獻身殉道,這種“履行仁慈,博愛濟眾”的精神,創造了中國佛教裡的許多奇人異事。像金山活佛為人治病,如果病人生的是瘡包,他就不嫌骯髒齷齪的用嘴巴在瘡包上舔吸,舔吸出來的一大堆膿血,並不吐出,而是完全吞下肚裡,以免病人看了噁心嘔吐,這種“能為甚難希有之事”的行為,正是佛教裡使人感動流淚的慈悲精神。

      日本的空也和尚有一天晚上正在打坐的時候,突然闖進來一個凶神惡煞般的強盜,提著一口寒光閃閃的鋼刀,威脅空也和尚把錢財交出來,空也和尚翻箱倒篋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對方,兩眼涔涔流了淚水。強盜看了淚眼滂沱的老禪師,不屑地說:

      “你這個和尚太沒有出息了,你們出家人早已看破世間的一切,一點錢財算得了什麼,值得如喪考妣號啕大哭!”

     “我不是為自己失去錢財而傷心落淚,而是為你而哭啊!”老禪師回答說。

      “笑話!我身強力壯的,你為我哭什麼?”

      “你殺人劫財,種下輪轉惡趣的種子,我是為你即將墮入地獄受無量的苦而憂心痛哭啊!”老禪師無限慈悲地說。

      經上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凡夫愚痴只貪圖眼前不當的享受,而不顧果報的痛苦,好比看到劍上塗了一層蜂蜜,趕忙張口去舔,蜜雖然吃到了口,但是舌頭也割破了。而菩薩能以無限的智慧,洞察五欲六塵的享樂即是未來鼎鑊之苦的根源,因此以無盡的悲心,方便利導眾生捨棄短暫虛幻的欲樂,轉而追求無上的涅槃之樂。般若經上有一位常啼菩薩,看到眾生在惡世中頭出頭沒,飽受貧窮、老病、憂苦的逼煎,如同自己身歷其境,因此常為眾生悲泣不已。空也和尚的眼淚流露出多少菩薩對眾生的關切,含藏多少菩薩對眾生的哀矜!

      晉朝時代有一位僧群禪師,一生淡泊名利,隱居於霍山,茅茨土階,蔬食淡飯,安貧守道。霍山孤立於大海之中,山頂上有一石盂,深有六、七公尺,清泉從中汨汨流出,芳香甘冽,如飲甘露瓊漿,僧群禪師每日飲水充饑,不食米粒。從僧群禪師住的草庵到石盂之間,橫梗著一條清澈的溪澗,禪師於是在溪上搭構一座木橋,每天往返汲水充饑。有一天當禪師如往日般提著水囊,過橋去汲水的時候,忽然看到一只折斷翅膀的鴨子棲息在窄小的橋上,看到禪師走來,伸長著脖子表示抗拒。禪師看到鴨子擋住了去路,本來想以錫杖趕走它,可是又擔心及鴨子,只好提著空水囊,枵腹而歸。第二天去汲水,鴨子仍然站立在橋頭上,昂首逍遙,毫不畏懼。禪師不得已只好忍著轆轆飢腸折回庵中,天明再去,鴨子還是不離去。如此過了數日,禪師為了怕驚嚇到鴨子,連日滴水未進,終於枯絕而死。古德這種“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犧牲精神,正是佛陀慈悲襟懷的高度表現。

      魏晉時代的法進法師,智慧慈悲具足,深得朝野上下的愛戴。有一次地方上流年不利鬧飢旱,餓殍遍野,狀極淒慘。法進法師於是齋戒淨身,拿著刀、鹽到餓人家聚集的深山石窟之中,對著面黃肌瘦的災民傳授三皈依,然後將衣缽掛于樹丫上,慈祥地對大家說:“今天我要將生命供養給各位,請各位割取我身上的肉聊以充饑吧!”大家看到自己平日最為敬重的師父要捨身救自己,人人躑躅不敢動手,法進於是拿起刀子割下自己的肉,摻和著食鹽,端給大家食用。災民們耐不住飢餓的煎熬,不得已含著淚水吞下了師父的淨肉。法進法師為了救活更多的眾生,毫無痛楚,並且無限歡喜的奉獻了自己的性命。當初佛陀在因位修行的時候,也曾經割肉餵鷹,捨身飼虎,完成了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菩薩道。在菩薩看來,眾生與自己一體,慈濟眾生就是完成自己的佛道,因為一切諸佛皆因眾生而發大悲心,因發大悲心而長養菩薩道,因此眾生是我們實踐菩薩道的道場,有了慈悲心,眾生所加諸於自己身上的一切磨難、困厄,都是醍醐甘露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2-3-26 14:51:1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2-3-26 14:53 编辑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五、從神異看佛教的奇人 

      佛教裡面的許多禪師大德真是奇中有奇、無奇不有,諸般奇異,都是應機示化,為去除世人的嗔恚愚痴而神之玄之。

      有一位飛錫禪師,本名叫鄧隱峰,為什麼稱他為“飛錫禪師”呢?據說有一次,他看到兩國的軍隊打仗,弄得老白姓民不聊生,他勸雙方放下干戈不要再爭戰,可是刀兵無情,誰肯聽一個出家人的話?不得已,鄧隱禪師就把錫杖往空中一拋,自己也隨之在天空中飛舞。鏖戰激烈的兵士看到半空中有個和尚飛來飛去,都嘖嘖稱奇。不覺停手看他飛舞,看得發楞了,忘了爭戰打仗,以後他就得了“飛錫禪師”的封號。

      有名的金山活佛也有許多的奇事。他是怎樣的奇法呢?冬天的時候,金山活佛妙善禪師跑到金山寺大雄寶殿屋頂上去曬太陽,糾察師父一看,就罵他:

      “哎呀!胡鬧!怎麼可以在佛殿上面曬太陽呢?”

      他一聽,太陽也不曬了,就從屋頂上一直滾、滾……飄飄然凌空滾到地下,然後站起來,彈一彈身上的灰塵就走了。

      他最大的長處就是替人看病。金山寺的最後一任住持是太滄和尚,民國三十八年為了逃避叛亂,也渡海到台灣來,太滄和尚親自告訴我,他和妙善禪師是很好的朋友,有一天,他請求禪師說:

      “佛爺,我的母親生了重病,請您幫她看一下吧!”

      妙善禪師漫不在意的回答:

      “哪裡呀!我又不是醫生,怎麼會看病呢?”

      “佛爺慈悲,您自己講過您會看病的啊!”

      “哦?”禪師問:“就在寺內的洗澡池邊講的啊!”

      金山活佛聽了,就走到洗澡池邊,隨手掐了一碗洗澡水給太滄和尚說:

      “這是般若湯,拿回去給你母親喝!”

      大陸上的寺院,一星期才燒一次水供給好幾百人洗澡,那些洗過身體的水就像泥漿一樣,難以下咽。太滄和尚不免心裡忐忑:“這種洗澡水,怎麼能治病?”

      禪師又滿不在乎地催促:“要喝就快啊!涼了不好!”

      太滄和尚只好相信他,把洗澡水端回去給母親喝,說來奇怪,病卻漸漸好了。然而每逢有人糾纏妙善禪師,請他治病時,他總是隻手連搖:

      “不會看病!不會看病!”

      要是被人纏得脫不得身,他就在身上這邊抓抓,抓那邊搔搔,把身上的污垢搓成一團,用鼻涕口水一拌,說:

      “拿去!這是長壽丸。”

      就像濟公活佛給人治病一樣,奇的是那種“長壽丸”還真能使病人霍然痊癒,拔苦與樂。有次碰到一個病人千拜託萬拜託:

      “活佛,我胸口痛得受不了,請您為我治療吧!”

      他就把兩手一攤,說:“我哪有辦法替你治療啊?這樣吧,給你一拳看看!”說著,真的一拳虎虎向他胸口打去,那個人痛得哇哇大叫,說也奇怪,病就這樣好了。

     金山活佛的神奇是奇中有真心,至於普化和尚的神奇,是奇中有大意。

      《高僧傳》裡,記載了普化和尚的一段故事:某天,他到處向人化緣:“我要化一件衣服穿哦!化一件衣服穿哦!”信徒們聽他這麼說,這個也做一件衣服給他,那個也做一件衣服給他,他看了,卻皺皺眉頭兩手一推說:

      “這個我不要!這個我不要!”

      “咦!您不是要衣服嗎?現在衣服給了您,怎麼又不要呢?”信徒們覺得呀異。

      普化和尚也不理睬他們,還是到處說:“我要衣服!我要衣服!”

      臨濟禪師知道了,就送給他一口棺材,普化和尚高高興興地說:“我有衣服了!我有衣服了!臨濟禪師知道我的心,如今有衣服穿了,我可以走了!”

      於是,又到處傳告:“各位!我明天要死了,我要在東門坐化!”

      大家聽了很好奇,就一大早趕到東門去看熱鬧,果然看到他擔著一口棺材向東門走來,到了東門,他張望了一番,跟大家說:

      “你們這麼多人看我死,真不方便,我今天不死了,明天到南門再死。”

      第二天,到了南門,還是一樣人山人海,他又皺起眉頭:

      “欸呀!南門這麼多人,我不要死,明天到西門去死。”

      隔天到了西門,人還是不少,普他和尚跟著又抱怨:

      “眾目睽睽之下,死得不自在,我要等明天去北門,沒人觀看的時候再死。”

      看熱鬧的民眾再三失望,心裡想:“我們給這個瘋瘋癲癲的和尚欺騙了,哪裡有人說死就死?他跟我們開玩笑的,明天北門不去了!”

      第二天,普化和和擔著棺材到了北門,看看四周:

      “嘿!好清靜哦!現在不死更待何時?”說著,跳進棺材裡面就死了。這件消息傳出去,大家爭相趕來觀看,一個個抱怨著:“可惜!可惜!沒有看到他死。”,眾人受好奇心驅使,想看看他死了以後究竟是什麼模樣,就合力把棺材打開,不料棺材裡卻空空如也,什麼都沒有,只隱隱約約聽到空中傳來陣陣念佛的聲音……

      普化和尚要化的緣不是衣緣,而是生死;一件衣服穿脫起來很容易,生死這件衣服,卻往往是該穿的時候不肯穿,該脫的時候不肯脫。普化和尚妙想天開化緣,其實是對生死的了脫自如。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今天隨緣宣講佛教裡面的奇人異事,是期望大家能於“一一微塵中,見一切法界”,及時精勤,親聞正法,莫墮惑冥,勿染污垢,畢竟生命有限,人身難得啊!




      六、從精進看佛教的奇人 

      最後我們來看看佛教裡面勤修精進的奇人。

     懶融禪師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他用功的程度是我們現代人無法企及的。懶融禪師看書時,肚子餓了,就隨手抓起一塊蕃薯,一面啃一面繼續持誦,還吃得津津有味,旁邊的弟子看到了,大吃一驚,叫道:

      “師父!您怎麼吃石頭?”

      懶融一看,果然是石頭,隨即毫不在乎的回答:

      “石頭也好吃,石頭也好吃!”

      他誦經更是專注,綿綿密密幾乎誦到天女散花、溪聲說法的境界,弟子們看他誦得凝神入定了,連鼻涕悠悠地流下來都不知不覺,就提醒他:“師父,您的鼻涕快吃到嘴裡了!”
他連眼皮都不抬的回答:

      “我沒有時間為了你們這些俗人擦鼻涕!”

      一葉落而知秋,我們可以從懶融禪師精進的功力,了解佛教神奇境界的一面,那不止是一種精神上的忘我、昇華,也不止是一種願力的錘煉、凝聚,更是一種千古身命的移情化性、脫胎換骨!

      我們今天從六個角度來了解佛教裡面奇人,希望各位聽了以後,能夠把忍耐、願力、智慧、慈悲、精進的精神都帶回去,在日常生活中常行常覺,時時節身慎言,事事守攝本心,這樣,大家就都可以成為佛教現代的奇人了。人人都能證驗佛法裡的奇應妙報,體現佛法中的道念正覺,中國佛教就有希望了!


       謝謝各位,祝福各位法喜充滿,福慧俱增!




佛弟子文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弘憶佛教論壇

 

釋大寬法師 | Facebook 祝福您 福慧增長,如意吉祥。

 | 玄奘寺 | 德林念佛寺 | 臨濟護國禪寺 | ChatGPT | 傳燈法師 | 竹林禪寺住持 | 如悟長老圓寂 | 竹林寺住持 | 天寧寺 | 三壇大戒 | 佛教 Buddhism | 法平法師 |

| 中國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 | 淨耀法師生病 | 免責聲明書 | 2025三壇大戒 | 極樂寺 | 從慈法師 | 禪修 | 佛教書店書局 | 竹林禪寺 | Buddhism wiki |

| 三壇大戒2026 | 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三壇大戒2025 | 佛教經典功德會 | 大藏經 | 佛學辭典 | 電子書免費下載 | 佛陀紀念館 | 佛光山 | Youtube網站 | 佛教音樂 | 佛教經典 |

| 牟尼精舍學佛網 | 佛教線上圖書館 | 佛法入門 | 佛學資料 Books | 中國佛教網圖書館 | 兒童佛學班 | 佛網 | 新浪網Sina | Yahoo! | Google | 百度 | Bing | Alexa網站排名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 佛教維基百科全書wiki | 十大新聞 | 慈悲喜捨小站 | 佛經 | 梵文咒輪 | 摩尼 | 佛教 wiki | 佛教圖書館 | 佛教論壇 | 佛教 | 佛教經典梵文 | 佛像觀音圖片集 |

 

台灣佛教論壇推薦排名

台灣佛教論壇排名推薦

精靈寶可夢 Pokemon Go

手機遊戲 mobile game

弘憶佛教論壇

弘憶佛教論壇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弘憶佛教論壇 Pixnet Net

基礎佛學資料

佛學教室。佛法入門

佛教戒律學綱要

心得分享討論版

感人文章。故事書籍

淨業與念佛

禪宗 Zen。生活禪

密宗金剛乘

佛教寺廟。活動看板

佛法與生活

佛教音樂。佛曲mp3

免費結緣訊息

佛教釋大寬法師佛學問答

咒語教學。佛經介紹

中國佛教會BAROC

線上翻譯網站 Online translation website

台灣論壇 Taiwan Forum

中國大陸佛教論壇

沉香論壇 Agarwood

電子書免費下載

維基百科知識專家

弘憶兒童佛學班

電影。電視 Movie TV

世界新聞。生活資訊

健康。遊戲。熱門

Mobile 手機王。電腦 App

Ptt bbs web 批踢踢

免費廣告 Free Advertising

求職網站。招職招聘Jobs

摩尼網bbs網路社區。留言板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t Association

中國佛教協會

中國佛教協會 Facebook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中國佛教協會 Pixnet Net

中国佛教协会

中国佛教会

地藏论坛 www.bskk.com 

地藏缘论坛 www.folou.com

中国佛教史

佛教音乐 Music

佛教故事 Stories

佛教歌曲 Song

佛教文物 Relics

佛教活动 Activities

佛教电视台 TV 

佛教导航 

佛教新闻 News

佛教维基百科 Wiki

佛教网站搜寻 

佛教线上图书馆

佛学知识 

佛教七宝

佛教历史文化

世界佛教论坛

佛教正法中心

中国佛教如来宗派 

佛教大藏经 Cbeta

佛网留言板

 

| 求職 | 新聞 | 電視 | 影音 | 字典 | 拍賣 | MP3 |  健康 | 知識 | 雜誌 | 生活 | 下載 | 網路書店 | 佛光山 | 佛陀紀念館 | 佛教如來宗 |

| 楞嚴經 | 金剛經 | 大悲咒 | 楞嚴咒 | 法師 | 佛教經典數位圖書 | 陀羅尼 | 佛教線上 | 佛教維基 | 網路書店

| Google Adwords | 佛教七寶 | 佛教歌曲 | 佛教四大名山 | 禪宗 | 禪定 | 標點符號 |

| 六字大明咒 | 熱門 app | 唵嘛呢叭咪吽 | 歌曲下載 | buddha buddha | 下載mp3歌曲 | 下載mv | 下载的音乐

| 熱門關鍵字 | 熱門電影 | 下載音樂網 | 音樂下載免費 | 露天拍賣 | 拍賣網

| 中央氣象局 | 地震 | 12000 | 波羅蜜 | 海濤法師 | 台灣論壇 | 教育部字典 | 英文翻譯中文 | 國語字典 | 藏傳佛教

 | mp3下載 | 惜物網 |  | 林志炫 | 大愛電視台 |  | 教育部字典國語辭典

| 馮馮 | 抽籤程式 | ppar |  | 大悲咒下載 | 英翻中 | txt電子書下載 | 中翻英 | 佛教論壇

| 竹林寺 | android mp3 | 聲音沙啞 | 下課鐘聲 | 禪修 | youtube下載 | 地藏論壇 | 地藏緣論壇

| 中国佛教协会 | 母親節 | 藥師經 | 佛教電視台 | 購物拍賣

| wiki en | 威力彩 | 黃金價格 | 黃金 | 六祖壇經 | 蕭平實 | 周杰倫 | 熱門 | QQ空间 | 台電 | 停電 | 指考 | china.buddha00@gmail.com

| 新浪微博 | 騰訊微博 | 統一發票 | 高鐵 | Claude Debussy | iPhone 6 | iPad | 停班停課 | 颱風假 | 台北市政府 | 行政院 | 中元節

| App 推薦 | 電視頻道 | TV線上看 | 佛教釋大寬法師 |  | Buddha Facebook

| 施食儀軌 | 奧運 | 線上鬧鐘 | 摩尼網

| 金色蓮花 | 服貿協議 | 電視連續劇 | 佛教如來 | 釋大寬 咒輪 | 佛學資料 | 達賴喇嘛 | 佛學多媒體 | 佛學數位圖書館 | 萬年曆

 | 潮音禪寺 | 黃色小鴨 | 比特幣 | 海雲繼夢 | 大華嚴寺 | 佛教維基wiki | 導覽手冊 | 悟禪法師 | 釋大慈法師 | 咒輪貼紙

| 生命加油讚 | WeChat 微信 | Line貼圖 | 短網址 | 蓮池庵 | 光明禪寺 | 生命的意義 | 密勒日巴傳DVD | 2016總統大選 | 廣欽老和尚 | 明若曉溪

| 生命靈數 | 明曉溪 | 生命教育 | 海濤法師爭議 | 慧律法師mp3 | 水陸法會 | 百年虛雲 | 佛舞 | 準提咒 | 柯文哲

| 藥師佛 | 華嚴聖因精舍 | 釋大寬 施食 | 覓菩提 | 傳悔法師 | 陳喬恩wiki | 華嚴經 | FLV | 優酷youku

| 療痔病經 | 健康長壽秘密法 | 佛曲 | 最心新聞 | 梵網經 | 時事新聞 | ptt wiki | 守成 | 學佛入門 | BBC | 學佛群疑

| 學佛心得 | 佛教書信 | Apple Wiki | 台鐵 | 最新新聞 | 教師節 | 護身符 | 作七 | 做頭七 | 悟禪法音 | 佛教如來宗wiki

| Amazon亞馬遜 | apk | Agoda旅遊飯店住宿 | 台灣十大論壇 | 十大熱門論壇 | 十方論壇 | 橙劑 | 淨心長老 | 釋海濤法師 | 佛陀 FB | 佛教音樂網Mp3

| 網路書店 | 網路書局 | Pixnet 痞客邦 | 咒輪&佛經 | 亞馬遜論壇wiki

| 搜尋引擎 | mp3音樂下載 | 影片電影 | 網購網站

| 台灣佛教論壇 |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 | 心經 | 八十八佛

| 三壇大戒 | 2019三壇大戒 | 中國佛教會 | 2019日月禪寺三壇大戒

| 全职法师 | 中國佛教會baroc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2019 | 供香咒 | 兒童佛學營 | 世界佛教論壇 | 佛教戒律學綱要 | 三壇大戒 2019 | 維基百科 | 沙彌律儀要略集註

| 牟尼丸 | 縵衣 | 佛教戒律學綱要 pdf | 臨濟護國禪寺 | 釋悟潔法師 | 

GMT+8, 2024-11-24 15:23 , Processed in 0.44863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