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28|回復: 2
|
[圣严法师]圣严法师教默照禅
[複製鏈接]
|
|
敬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圣严法师教默照禅
圣严法师著
目录
编者志
推荐序
第一篇 默照禅法
壹、默照禅的旨趣
贰、修行默照禅法
参、步上修行之道
第二篇象冈默照禅十开示
放松放下,准备用功
默照的基础观念与方法
超越对立,有无双泯
随息法与只管打坐
真正的修行是心中无事
心无所求,安住在当下
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开悟与默照禅法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惭愧、忏悔法门/无相、无我
禅修应具备的基本佛教知识
解脱乐、护法神
直观与空观
以恒常心用功不急求开悟
发出离心与菩提心
以感恩、回向心面对顺逆因缘
结束是另一阶段修行的开始
第三篇〈坐禅仪〉讲要
编者志
同时传承了中国禅宗临济(话头禅)与曹洞(默照禅)两个法脉的圣严法师,早期,是以教导数息观以及参话头为主,但是到了一九八○年,开始在禅修期间指导默照禅法,并且从一九九八年开始,陆续举办专修默照的禅七、禅十、禅十四、禅四十九。至今,圣严法师已亲自主持超过十次以上的密集默照禅修活动,受益者不计其数,然而法师却迟迟未有一完整讲授默照禅法的专书。因此本书的出版,可谓圆满了各界多年来的殷切期盼。
由于圣严法师每次禅修期间的开示,都会依据参与禅众的程度,以及现场问答互动的状况而有所不同。也就是中心主旨不变,内容或有雷同,但讲授的风格、角度却相当多样,由此也看出法师接引禅众之善巧,运用禅法之灵活。因此,本书也特别收录了三次禅期的开示,以期读者能从法师所开的不同的「门」进入,而又门门相通。
这三部分,分别为:一、默照禅法:为二○○一年五月默照禅十四期间上午的开示,由于内容层次特别分明、严谨,为历年来之少见,编者又重新加以归类整编、补充资料,使其更为完整,堪称修行默照禅法的最佳指导手册。二、象冈默照禅十开示:为二○○二年六月间的默照禅十全程开示内容。此次开示中,圣严法师充分展现禅师的机用活泼,期间有不少信手拈来的小故事,甚至就是禅修当天、当场发生的事件,法师的回应敏捷而睿智,却又幽默风趣,读来尤其令人拍案叫绝。三、〈坐禅仪〉讲要:圣严法师曾多次讲解过〈坐禅仪〉,足见其重视的程度。本文讲于二○○一年十二月的默照禅十期间,以消文释义的方式说出,是〈坐禅仪〉最完整的诠释。
本书是圣严法师多年来传授默照禅法的菁华,希望透过本书,读者在一窥禅门堂奥之余,也能真正走入禅堂,开始禅修,亲身体验实证默照禅法,并将禅法的观念与方法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为我们的人间,带来安定的力量与真正的平安。
推荐序
解构时代的重新建构之道
杨蓓
这不是一个安静的时代。纷乱、歧异、虚拟、亢奋、低迷……太多的冲击,让现代人压力丛生,心神始终不知何处安置,对于自心的澄澈、清朗、宁静,往往于追逐中益形缘木求鱼。由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现代人需要的不只是养生、练气或心理治疗,而是一套足以安身立命的生命智慧和处世哲学。
默照禅法,为这个乱世提供了一个究竟的出路。否则圣严师父不必以高龄之身仍然风尘仆仆地于世界各地带领禅七,遍洒默照禅的种子,也不会所到之处,毫无东方文化背景的禅众,如此迫切地渴望师父的教导。
有幸参与过十来次师父带领的默照七、默照十、默照十四,也有幸率先阅读了这本由默照禅修开示所汇整出来的《圣严法师教默照禅》,边读边回味,脑海中还不时忆起禅堂中师父开示时的领会、开怀、羞惭与感恩。纵然,有些内容已经一听再听,但是仍然如醍醐灌顶,如夜路明灯,让心再次回到明静。
其中最精妙之处,莫过于师父总在开示中让人不论在修行过程,或生活历练的夹缝中,指出一条明路。
其实,修行过程中,困顿常来自于自相矛盾,例如:「想要」精进,却妄念不断;「想要」开悟见性,却又留恋执着;「想要」绵密用功,却又落于紧抓或者放逸;「想要」放舍,却又贪着坐一炷好香。日常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常常想要的太多,而忘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于是追逐了半天,尚且不知自己在兜圈子,原地打转,久而久之,焦虑、忧郁一一现形。
书中,除了介绍默照禅的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师父用各种角度的说明、譬喻,来协助禅众掌握修习默照禅的态度,而这种态度本身即是默照、即是空观,这正是师父为现代人指出的这条明路。
例如:不「除」妄想,不「求」真;一旦有了「除」或「求」的念头,都与默照不相应,于是修行,不求开悟,也不害怕开悟;又如:散乱心、集中心、统一心到无心,是修习过程中,「心」的变化阶段,但这些阶段是自然发生的,不是刻意进行的,甚至默照修行方法的次第,都不是作意的,那么修行的时候,就只剩下单单纯纯的「默」与「照」,于是「矛」与「盾」都放下了,只剩下方法,到头来,连方法也不见了。这让我想起师父对「空观」的阐释:「不偏左,不偏右,也不执中。」这种态度,正是默照的处世智慧,也是现代人自心困顿的解脱之道。
有人会说,这样的处世智慧太难了,要何时才能修成?师父用幽默的譬喻告诉众人:动物因为没有前念、后念,所以对「当下」最敏锐,因此,常能预知灾难的来临。所以连「太难了」这一念都是妄念。不论修行或日常生活,如能法住法味,何来「偏」与「执」呢?
而在禅堂中,师父总是拥有如神通般的敏锐,对禅众做出适时切中的开示,来解惑、引导,所以本书中所呈现的各种主题顺序,其实都是按当时禅众的修行历程而显现。若以象冈默照禅十为例,读者不妨对照一下自己的禅修经验,当能体会出经验丰富的明师,如何在默照中体察出百多位禅众的心路历程:有时解惑,有时陪伴,有时提点,有时引领,有时警惕;这是何等深广的明与知。所以,默照中,不是什么都没有了,而是什么都恰如其分的有了。
本书中涵盖三大部分,读者可能会发现:〈坐禅仪〉是最精简的提要,〈默照禅法〉十分实用,而〈象冈默照禅十开示〉却善巧地与禅修历程融合。这三部分目标一致,却有不同的风貌,以便引导不同需求的禅修者,这是编者的用心良苦,希望所有的人均能受益。
有人说,这是一个什么都在解构的时代,也是一个什么都需要重新建构的时代。就如同师父在开示中,为现代人所关心的「爱」与「快乐」理出脉络时,师父将古老的佛法与现代人的生活,又有层次地扣在一起了。每每坐在禅堂中聆听师父开示时,默思这个时代、这个世界,心中不免升起一些憧憬:当人人的心中建构起默照的清流时,这会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呢?
多说无益,打七去吧!(作者现为台北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
第一篇默照禅法
壹、默照禅的旨趣
──照见本来面目,体现本地风光
默照禅法是最容易用的修行方法,不需要像修次第禅观那样,一个次第一个次第的修。但是,默照禅法的功能是涵盖着次第禅观的。因为其内容是非常直接,用的方法也非常简单,只要掌握着不把自我意识的执着心放进去,不作瞻前顾后的妄想思索,当下是什么便是什么,那就跟本来面目相应了;放舍我执是「默」,清清楚楚是「照」,这就是默照禅。
一、什么是「本来面目」?
所谓「本来面目」,有的人说是在未出娘胎之前的本来面目,这可能会造成一些误会,认为是中阴身、是识、是神、是鬼、是灵魂,不同的宗教信仰者,会给它不同的名称,那都是生死界的生灭因缘,不是本来面目。禅宗的意思是说,在没有生与死之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已经进入了生死,这是一种现象,是身体的现象、心理的现象、环境的现象,这些现象加起来,就是生与死。那么,离开了这些生死现象,既不生也不死,既无生也无灭的本来面目,是人人本具的,那究竟是什么呢?那是不可思议的真如佛性。
「不可思议」与禅宗讲的「不立文字」,这两个名词事实上是同样的意思。只要用文字表达的,就是语言、符号;而思议则是用嘴巴讲、用头脑思考,这也是一些符号,所有的符号都称之为「相」,都是现象。因此,「不可思议」与「不立文字」讲的都是同样的东西,那就是放舍诸相之后,当下便能够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
随时能放舍诸相,随时就能见到本来面目,只要有一个念头没有办法离开现象,便是着相;只要执着于任何一相,那就跟本来面目不相应了,自然也就见不到本来面目了。许多人误解,在打坐时所产生的身心反应,例如:轻安境、光明境、空灵境、感应境、神通境……就是开悟的悟境,其实那也只是生理现象、心理现象,最多是精神现象。有这些现象是很好的,那是已经放下了粗重的身心负担,心志专注,凝神安住,故有异于一般的经验出现,但它只是一种身心现象,不是开悟,未见本来面目。这种经验能够使你对打坐有信心,并且喜欢打坐,也能够鼓励着我们继续的打坐下去。
《六祖坛经》所讲的无住、无念、无相,就是讲的本来面目,就是悟境,就是放下了所有一切自我中心的执着。好比演员需要化妆,需要穿著各种不同的戏服,可是在卸妆以及脱下戏服之后,就显出了演员自己的本来面目。禅宗所讲的本来面目,是指放下了自我中心的执着,心无所住、念无所系,放舍诸相之后的大解脱、大涅槃。当你对于一切现象的执着心统统放下时,这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来思索的如实境,所以叫做不立文字,也称为不可思议的悟境了。
二、何谓「本地风光」?
所谓「本地风光」,是在没有任何执着的状况下,还有智慧及慈悲等的一切功能。风光,是春光明媚的风景;悟后的心地,称为本地,是如实的自在清净,能摄一切善法,能生一切功德,虽无自他对立之心,亦无善恶分别之思,但有如实反应的一切功能。悟境中的心地,如阳春白雪、无尘明镜,自身不着有无、善恶,却能如实灵活的因应众生所需,故形容为本地风光。
中国禅宗有一篇〈十牛图颂〉,那是用十个颂文配十幅牧牛的图画,画的就是十个禅修层次的境界。图意是说有一个牧童在看牛,最初他看不到牛,在找牛;然后见到了牛的脚印;接着是见到牛的尾巴尚不见牛身;又看到牛在吃草,于是牧童好不容易把牛抓住了;接着牛已驯服地让牧童骑在它背上;后面是牧童和牛都在休息;接着牛不见了,牧童也不见了;接下来又出现一幅春天的风景,只见春景很美,但是看不到人;接着是个圆相,什么东西都没有,这就是本地风光了。相当于《金刚经》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也是《六祖坛经》的无住、无念、无相。最后,牧童和牛不见了,图中走出来一个很有钱的慈悲菩萨,拿着一个大袋子,见了人就施舍,见了人就施舍……。所谓的「本地风光」是从第九幅图开始,风景很美,却没有自己,为了度众生,应化显现,永不疲倦。这代表着所有的境界都属于众生,就是没有自我中心的执着,所以能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来度一切众生。(请参阅圣严法师的英文著作《十牛图讲录》〔OX Herding at Morgan's Bay〕)
在日常生活的任何一个时间里,不论是打坐、运动、工作、走路等,都要放松身心,不起我贪、我瞋、我慢、我疑、我烦恼、我兴奋、我忧虑等的执着。不要说:「我好讨厌、我好喜欢,这个真麻烦、那个真有趣……」不要有这些分别执着心,只是在运作、在活动,知道正在发生什么状况,并且恰如其分的正在处理这些状况。若有情绪性的反应,便是自我中心的烦恼在作怪了。要练习着见到本来面目、见到本地风光,便得先练习放舍诸相的默照禅法,否则,是永远不可能见得到本来面目,也永远没有办法体验到本地风光了。
贰、修行默照禅法
西元十二世纪,在中国有两位非常著名的禅师:一位是临济宗的大慧宗杲(一○八九—一一六三年),他提倡了话头禅;另一位则是曹洞宗的宏智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年),他提倡了默照禅。我自己则正好连接上了这两个系统的法门,当我在跟老师修行着力时,用的是话头禅,在六年的闭关期间,修的则是属于默照禅。这两种禅法对我来讲,都有很大的利益及效果,直到目前我还是在教授着这两种禅的修行法门。
我初到美国的数年期间,在禅七中指导的是数息观以及参话头,到一九八○年便开始在禅七中指导默照禅,并且讲〈默照铭〉,到现在已经讲了十多次了。默照是先照后默,但是为何不叫照默,而要叫默照呢?通常在任何状况下,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叫做照。譬如说:「我在吃饭,我在胡思乱想,我真烦恼,我真生气,我好快乐……」知道在做什么,是照,但不是在用功修行。因为知道自己痛苦、不舒服、麻烦、高兴、快乐,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办,那就不是在修行了。若在修行时,发觉有这种种状况发生,马上终止它,并且告诉自己说:「我不要跟着它跑!」这就叫做默。因此,默的工夫是对于所照的心境要默,默那些所知、所觉、所想、所受的身心状况,不再被它们影响下去,也就是默其所照,所以要倒过来,称为默照而不是照默。
照是觉照,是心中知道自己的心境正在什么样的状况下,如果连对自己当下的心境是怎样都不知道,那就不是在用照的工夫了。有一些人,整天叽哩咕噜的讲话,但是他们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讲?在讲些什么?还有的人身体会像猴子、小狗似的不断在动,他知道自己在动,但不知道为什么要动,这些都是没有觉照的盲动。照,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在想什么,也清楚地知道心里所产生的种种反应是怎样,但是无法控制自己的心,有时候,希望想的事想不到,不要想的事却一直在想。默的工夫,就是发现了这些心里的状况时,马上切断它;知道有诸相,知道有万事,那是照。但是我们的目的不仅是照,而在默照。刚开始用方法时,一定要先默那个照,等方法用得很得力、很成功时,则是默照同时。
一、方法
(一)调身
修行的方法,就是用功的着力点。修行的观念指导了修行的原则和方向,修行的方法则是调息、调身、调心的技巧。调身、调心,是从调息开始,先把呼吸调匀了,身体自然会舒畅,心念自然会安静。
调身,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坐姿,让身体感到平稳、舒服、轻柔。打坐姿势的要领是,将身体的重心感,放在臀部和垫子之间,脊椎和后颈是垂直的,后脑、后颈、直到尾椎骨为止,呈一直线。不要弯腰驼背,也不要左曲右歪;坐的时候头顶与上空呈一条垂直线,不要低头或仰头,下半身最好将双腿盘起,如果不能盘腿,交叉坐或者坐在椅子上也是可以的。双手的手心朝上,左手掌在上,右手掌在下,重叠置于腿上;然后轻合嘴唇、舌头轻抵上颚、轻扣上下牙齿,眼球放松,两肩、两臂、两手均不用力,腰部挺直,小腹放松;这是最正确的姿势。
(二)调息
正确的坐姿,可以使身体稳定、心念集中,全身的气脉循环更为通畅。重心的感觉,不在头部或上身,而是在臀部和垫子之间,身体其他的部分则不去管它。眼睛可以闭着,但是这样很可能会打瞌睡、有幻像、有幻境、有杂念、有昏沉,那么,可以将眼睛睁开百分之二十,但是,睁开眼睛不是要看什么东西,或者用耳朵去听什么,只是睁开而已,眼前的东西不需要去注意它。要练习将我们的心,用来享受呼吸从鼻孔出入的感觉。能够如此,心有所寄,就不会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了。
呼吸的感觉是在鼻孔的前端部位,但是不要特别去留心呼吸在进鼻孔之后是进到肺部或进到哪里;就是自然的平常呼吸,不要控制它,不要故意使得呼吸快或慢、深或浅,只要知道有呼吸出及呼吸入的感觉就好。这时你的心,就好比站在电影院门口的收票员,收到一张票,就让一个人进去,至于进去之后是坐在哪一个位置上,那就不是收票员该管的了。
有的人想控制呼吸,希望呼吸越长越好,越深越好,这不但没有必要,而且会引起呼吸不顺、胸闷气塞的副作用;也有的人呼吸时注意小腹,最初开始能够感觉到小腹在蠕动,但是,这只能使心一时间安定下来,却没有办法入定和开智慧。所以,当横隔膜下降时,呼吸的深度可能会使小腹起伏蠕动,但不要试着用意志去控制它蠕动,只晓得呼吸的感触是在鼻孔就好。也许有人已经习惯呼吸在小腹的蠕动,并且心境平静,那么可以暂时用它,直到你的心已安定之后,就不要再去注意小腹了。
每次开始打坐,都要把姿势坐好,这是调身。坐好之后觉得身体很舒畅,然后晓得呼吸,享受呼吸,知道自己的身体在打坐,而呼吸只是身体的一部分,所有的感觉也都只是身体的一部分,不需要特别去注意某一或某些部分。
不去特别注意局部或局部的状况,不被身体的状况、环境的状况以及心里的状况困扰,还是保持清明的心,知道自己的身体是在打坐,这是「默」;晓得身体在打坐,清楚地知道身体及周遭环境的状况,也觉察到心里所产生的杂念妄想,则是「照」。很清楚的知道身体在打坐,也知道身体上的状况,但是不去管它,这便是「默照同时」。
(三)调心
默照修行法有四个调心的层次:
1.收心
把心从缘过去境以及缘未来境的状况,收到缘现在境的这一点上。舍下过去境及未来境,是「默」,缘现在境是「照」。
2.摄心
是将收回的心摄于现前正在用的方法上。也就是把心从过去境及未来境中收回来,只缘现前境之后,进一步将现前境的范围缩小,对于现前环境里所发生的种种状况,虽然可能都看得到、听得到,但是不要被它们所影响而生起情绪反应。接着,很清楚地把现在的这一念,既不被杂念、妄想、瞌睡所困扰,也不要跟杂念、妄想、瞌睡缠斗,只要把心轻松而又绵密地用在方法上,其他的问题就不会产生了。不跟杂念、妄想、瞌睡缠斗是「默」,把心用在方法上是「照」。
3.安心
是将心念安住于正在用的方法上。此时的心,已经可以不受身心环境的各种状况所影响,平稳、安定、持续地在用方法。很清楚知道自己是在打坐,也清楚知道自己已在平稳、安定的状况中打坐。清楚知道就是「照」,平稳安定则是「默」。
4.无心
是放下一切攀缘心,既不执妄境也不求真境,但仍如常人一般的生活,这便是《金刚经》的「无住生心」,亦即《六祖坛经》的「无念心」、「无相心」。从安心而至无心,是持续用功,不断地放舍诸相,一直到了无心可安亦无相可舍的状况。在这过程之中,收心的层次要舍过去、未来;摄心的层次要舍杂念、妄想;安心的层次要舍身心环境正在发生的状况;无心的层次要舍妄、舍真,不执有无两边,也不着中间。一如〈永嘉证道歌〉所说的「不除妄想不求真」,但也不是躲在无事窟中享受安逸,而是随缘摄化,悲智无量。
二、态度
修习默照禅必须遵守的基本态度有三,那就是:发大悲心,放舍诸相,休息万事。
(一)发大悲心
大悲心就是菩提心,也是能够让我们彻悟成佛的心。如果要彻悟,首先要发大悲心,然后才能够顿悟成佛,因此,大悲心就是无上菩提心。既然发大悲心,那么对任何人、任何众生,都不能有对立、仇恨、伤害、疑惧以及嫉妒的心,代之以包容、怜愍、体恤的平等爱护、普遍救援,那就是大悲心了。
发起大悲心的目的,在于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以及体验到各人的本地风光。为了达到修行的目标,就得从放舍诸相下手,虽然尚未见到本来面目,尚未体验到本地风光,但是要练习着朝这个方向努力。放舍诸相即是「默」,努力于放舍诸相的练习即是「照」──这就是默照禅法的入门方便。
(二)放舍诸相
放舍诸相就是不执着任何现象,实际上就是无住心。心不住于心理现象、不住于身体现象、不住于环境现象。所有心内、心外的一切现象,都是有的,但不要去执着它,不要去在乎它,便是放舍诸相。不住于任何一种现象,就是「默」;知道所有的现象都是正在发生中,那就是「照」。所有的生灭状况,都是知道的,只是不去执着它,不因各种状况的发生而心生波动,这就是放舍诸相;但这并不是说,就像木头、顽石或者是死人那样。了知任何现象,是正常的人,这是「照」;知道任何现象都可能发生,但不需去忧虑烦恼,这是「默」。在打坐中,了知有任何一种现象出现时,能够不起第二念,立即就是默照同时的放舍诸相。
如何放舍诸相?就是从放松身心、安定身心着手:第一,先把眼球放松,然后将整个身体放松,头脑不要去注意什么,也不要去思考什么,只晓得自己是在放松状态。第二,身体坐直,脸部的肌肉放松、肩颈放松、臂不用力、手结法界定印置于腿上,不再管它;后腰放松、小腹放松,然后享受呼吸、欣赏呼吸从鼻孔出和入的感觉,其他的不要管它。第三,进一步,心已比较安定,杂念也少了,此时如果不清楚体验呼吸从鼻端进出的感觉,很可能会打瞌睡。这个时候便可用只管打坐的方法,很轻松地体验、知道自己的身体正在打坐,但不要特别注意身体的某一部位或某些部位的感受状况,也不去特别注意心里的反应,以及周遭环境里正在发生的任何状况,你的责任只是晓得你正在打坐。事实上,这就是提起默照的方法,正在练习放舍诸相、休息万事。
(三)休息万事
彻悟的人,我们称之为无事道人。道人,就是修行佛道的人,无事道人是心中已经没有自己的事,既然自己没有事,那还有什么事呢?事实上,对于凡夫而言,修行和烦恼都是事,凡在心中有所牵挂的,就叫做「事」。随时随地要把心中的牵挂停止,心里没有任何牵挂之时,虽也照常过生活,但那就是休息万事。
有位菩萨来参加禅修,尚未办妥报到手续,就接到他太太的电话说,如果他参加禅七,她就要在家里自杀。于是这位菩萨问我说:「师父!我该怎么办?」我问他太太要自杀是真的,还是假的?他说:「她过去好象也说过这样的话,不知道是真是假,我想我还是在这里打禅七,过两天再看看会发生什么事吧!」于是我跟他讲:「我想你不必看了,禅七期间你的心中老是牵挂着:『我的太太不知道自杀了没有?』还打什么禅七呢?你心中有事,太太说要自杀是大事,而且是不得了的事,我看你还是回去吧!」
请问诸位的心里有事吗?虽没有家人自杀的问题,心中也会牵挂着很多很多的事,也许你们一边打坐一边在想着许多之前和之后的事,也可能想着:「默照禅能让我开悟吗?能给我智慧吗?默照禅何时才能够让我断烦恼呢?」有的人可能没有想到这么多问题,只是期待着平顺地打完禅七,或者想:「禅修期间会发生什么事啊?再往下会怎么样呢?」一类是期待、等待,另一类是担心、推测,这些全都是「事」。其实,修行就是用方法修行,不要瞻前顾后,不要羡慕他人,不跟他人比较、也不跟自己比较,否则,便成不务正业的闲事了。
你的心,不要被任何的状况所动,不要被任何现象牵着走。当发现鸟在叫、风在吹,苍蝇、蚊子在飞舞;或感觉到肩颈痛、腰椎酸、皮肤痒;或者觉察心里正有杂念、妄想、邪思在浮动,这些都是现象。被你发现了,便是「照」;发现了之后,随时放舍,就是「默」。
事,是不可能没有的,吃饭、走路、打坐、睡觉、上洗手间、打扫环境等,每一样都是事,但你千万不要把前一念已发生过的事,以及后一念尚未发生的事,牵挂在身上。刚刚做的事已经做过了,可以有记忆,但不必牵挂;还没有发生的事,可以有计画,但不要悬念;凡跟当下所用的方法不相应者,全是闲事,必须随时放下,这就是「休息万事」了。
发现心中有事,就是「照」;不讨厌它,不去管它,休息心中所有的事,则是「默」。当你清清楚楚没有杂念妄想而只有方法,便是正在修行默照。
三、要领
修行默照禅的要领,首先就是要放松身心,接着是晓得自己在打坐,然后享受呼吸从鼻端出入的感觉,等到心的状况安定之后,便告诉自己:「我的身体是在打坐!」也清楚知道自己的身体在打坐。但请你不要去注意身体的某一个局部是否有感觉﹖是否有负担﹖只需知道你自己的身体是在打坐就好。不特别去注意身体的某一部分,不去特别在乎令你有兴趣的念头,或特别去讨厌令人不快乐的念头,只是不断地说:「我知道自己在打坐,我知道自己在打坐……」,知道打坐,是「照」;不被身体某一或某些部分的感觉所困扰、吸引,也不被心里的任何妄念所影响,继续不断地只晓得:「我在打坐,我在打坐……」,这就是「默照」。
四、默照禅与次第禅观的同异
次第禅观,是先修五停心,然后修四念住。五停心有五种修行方法,只要用其中的任何一种,就可以停止五盖;五盖就是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法等五种覆盖善法的心理状况。五停心观就是: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念佛观。其中的数息观,就是先体验呼吸在鼻孔出与入的感觉,称为随息;如果昏沉及散乱难除,即用数息观,以此来停止那些麻烦的五盖心。五停心是四念住的前方便,乱心安伏之后,即修身、受、心、法的四念住,由观慧而进一步修三十七道品,以证声闻四果为目的。
五停心、四念住是次第禅修,从观呼吸、观身体、观心念入手,是次第的修行方法。默照禅法,也是从呼吸法入手,也是从观身受着力。因此,默照的修行方法并非有什么奇特,也不是中国人没有根据就发明的东西,它是以传统修行方法做基础的。
默照是从有次第到无次第。有次第是身体放松,心情放松,体验呼吸、体验身、受、心、法,这是结合五停心的观息和观身法门,进一步修四念住的。默照禅不落次第,面对身、受、心、法的任何现象,都采取不要管它的态度,只是清楚知道自己是在打坐。
四念住的次第观名为「别相念」,整体的综合观名为「总相念」。禅宗是从总相念的基础上,教我们只管打坐,便是默照禅的入门手段了。因为总相念是需要次第修行,而默照则是一开始就教我们不要管次第,只要求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身体是在打坐,呼吸也只是身体觉受的一部分,其他的问题不去管它,知道、放下,便是直接而简单地在修默照禅了。
参、步上修行之道
一、基本观念
修行的观念称之为「正知见」,修行的方法是「正行」,而「正精进」则是指修行的态度。这几项要能够互相配合,如果缺少其中一项,打个比方,不是失明的瞎子,便是缺腿的瘫子,但是配合起来,既能看得见,又能走得快,就是一个健康的人了。
(一)正知见
正知见,这里说的知见,是属于佛学和佛法的观念,就是因果法和因缘法。
所谓「因果」,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过去的努力可得到现在的结果,过去的不负责任形成了现在的许多困扰,这就是因果。讲因果并不仅仅是这一生,一定要相信有过去生、过去生、无尽的过去生;有未来生、未来生、无穷的未来生。只是单看此生的话,因果就没有办法解释清楚了。
许多人都会羡慕他人、嫉妒他人,或者对自己失望、自责、骄傲、自负,这都是因为没有因果的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因果,就像不同的身体条件、心理条件,以及环境条件等等,这都是果。这些结果,都有原因的。
例如我这个人,也许有人会觉得我已经很了不起,其实我从小就是在不顺利中成长,一向比不过人,也没办法与人相比。当我在念书的时候,好几次应该可得第一名,但是总有因缘,阴错阳差的把我的名次弄到后面去。直到最近,大家更会认为我是很顺利的,其实我的身体,老病相侵,我的弘化事业、建教团、办教育、带禅修,也是障碍重重,但是因为我相信因果,任何事的发生,一定有它的原因,既然有原因,就不能算是挫折,也不必失望了。
大家可曾听说过,修行得道需要多少时间吗?以小乘的解脱道而言,阿罗汉果最快的是三生,最慢的则是六十劫;辟支佛果,最快四生,迟则百劫;而大乘的成佛之道,最快的是三大阿僧只劫,最慢则是无量阿僧祇劫。现在有许多人,一下子就希望证得阿罗汉果,或者即刻证得无上道果,这都是不正确的邪知见,跟因果的原则是不相应的。相信因果的话,对过去的,必须要接受;对未来的,从现在开始就要精进的努力。
所谓「因缘」,是以主观的因素加上客观的因素,成为一个现象的事实;客观的因素很难掌控,就连主观的因素也未必能够掌握。有些事可以自主,但更多是无法控制的。所谓能自主的,就是以现在所具备的条件积极修行;而不能自主的,便是属于因缘的配合而产生的。自主与非自主,主观的自我与客观的环境,这两种因缘相加,就是从因缘而生的结果。
譬如前面说过,有一位先生来参加禅七,却由于太太威胁说要自杀,我劝他回去了,这是非自主的客观因缘不具足。又如另外两对夫妇同来禅修,这四个人就是因缘具足,互为善因缘来同修佛法,这是很可贵的助缘。
(二)正行
「正行」,是指有正确观念及正确方法的修行生活。由于每个人有不一样的因缘,所以有不一样的结果,这包括身体状况、心理状况,以及环境状况,都跟因果及因缘有关。我们要接受因果、因缘的事实,同时要时时设法来努力改变、改进、改善因果和因缘的事实,这就是成佛之道的修行原则。修行成佛之道的过程中,一边要精进不懈,一边要不怕阻碍,不求安乐、不拒艰难,也就不会在阻碍之前退失道心。
(三)正精进
很多人不清楚精进的意思。要知道,紧张和心急不是精进,这只会使你容易疲倦,甚至烦躁、不安。正确的修行心态,就是要将心情放松、身体放松。所谓精进,是细水长流,就像天然的泉水,汨汨地、缓缓地、持续地、不断地往下流注。不会修行的人,往往拚老命似地用猛力,那就好象下了一阵暴雨之后,山涧的洪水,于一时间内排山倒海直奔而下,但雨过天晴,洪水冲完就没有了;而且猛冲狂奔的洪水,会造成灾害损伤,那不是精进,而是一种自我摧残的行为。
精进的态度,不是希望马上得到结果,或希望马上见到、经验到打坐的好处。打坐,首先要练习持续的毅力、平静的心情、放松的身体,自然而然就会体验到坐禅的好处。如果心浮气躁、希望速成、急求效果,那便等于揠苗助长,所得到的必定是反效果了。
「正精进」,是以精进心对治懈怠心,正精进有异于盲修瞎练的苦行,而是不急不缓、不苦不乐的中道行,要像细水长流的泉水,而不是像一泄而下的洪水,泛滥成灾。
我在年轻的时候,有几位很用功的道友,他们非常精进,睡眠时间不多,资生物质很少,打坐拜佛时间很长,见面时他们总会勉励我说:「老兄啊!你的身体比我们差,什么时候会死都不知道,还不赶紧用功,等死期到后,就来不及了!」从他们的角度来看我这个人,是个不太精进的懒骨头,因为我虽也很用功,但在该睡的时候就睡,该饮食的时候就饮食,感到有病之时,就延医治疗。结果他们都很年轻就用功死了,而我还活着,在这一生之中,虽无多大的成就,于己于人,也不能算是白过。我知道自己的体能,也知道自己的心力,总是在带几分勉强,而又绝不十分勉强的情况下,全力以赴、尽心而为。我虽不能算是正精进的好榜样,也不算是坏例子吧!
有的人稍微有些不舒服就不随众作息,不打坐、不看经、不求上进,也不奉献了,总会推三托四地找到理由少花一些力,说是等到他们把身体养好了,把心情调顺了,才来好好地修行。这样的人就是颠倒,只是尽量找借口懈怠而已。
二、增上(四种基础条件)
修行的基础条件共有四个:那就是信、戒、定、慧的四种增上。
(一)信增上
「信增上」是信自己能成佛,信佛是不诳语者,信法是苦海舟航,信僧能住持佛法。
1.相信自己
「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修行禅法的人,必须先要相信自己有佛性,佛在心中住,只缘迷妄,所以未见,因信起修,就是为了转迷成悟、亲见自心中的佛。
一切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我们是人,当然要相信,而且唯有以人的身心,最适合修行,一旦建立起自信心,认知我们有修证的条件,便该着手修行。
不过有许多人是缺少自信心的,特别是缺少能够明心见性的信心,所以需要有人接引、有人鼓励、有人协助,那就是善知识的重要性,让信心不足的人,知道他们能够生而为人,就是有了善根的。
要使我们对自己有信心,除了听闻善知识说法,得知自己的确需要修学佛法,也知道自己真有善根,所以听到了佛法,便是有了信心。进而更应该如法修行,在练习修行方法的过程中,使信心更加增长、善根更加深厚。
如何相信自己真有善根?佛说人身难得,我今已得人身;佛说佛法难闻,我今已闻佛法──这不就证明我有善根,并与三世诸佛,都曾有过因缘吗?以我来说,我自信是有善根的,否则我不会出家做和尚,不会终身以学法、护法、弘法为专职;诸位也应该相信自己是有善根的人,否则怎么会正在阅读这本讲佛法修行的书呢?将自信心建立起来之后,就会珍惜这个善根因缘,虽在用功修行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挫折与困难,但应该勉励自己说:「这些都是成就道业的大好因缘,经得起无数的历练,善根就越来越深厚、越来越壮大,终究完成无上菩提的圆满佛果。」
多打一次禅七,多得一次利益;多用一天工夫,多得一天的好处,同时也多增一分自信心。很多人误以为只有开悟见性才算有用,事实上,凡是修行,便会有益,虽尚未实证佛性,却已亲证信心了。
2.相信三宝
接下来要说明信仰佛、法、僧三宝。
(1)佛
是指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信佛,即是信仰他的人格、他的智慧、他的悲愿。由于相信佛是真实语者的大导师,所以接受佛所说的观念及方法,并且用来帮助我们。从思想上来纠正我们、指导我们,从方法上来让我们练习着如何离贪、瞋、无明之苦,而得解脱自在之乐。
(2)法
是指佛所说的离苦之法,也就是佛教圣典中所记载的道理和方法。是由佛及佛的圣弟子们说的,梵文叫做「达磨」(Dharma),这是佛法的根源,即是禅法的根源,已经流传二千五百多年。凡曾经接受佛法的人,都很受用,所以值得我们生起信心。释迦牟尼佛经过长劫修行,最后悟得的便是正法,也就是佛法僧三宝中的「法宝」。释迦牟尼佛将他从修行中开发出来的成果,传给了弟子,然后代代相传,直到我们,称之为法脉传承。
(3)僧
是指住持佛法的、如律如法的、清净精进的、和乐共住的团体。僧伽本可通用于僧俗四众的团体,但在《阿含经》及《毗奈耶》中,皈依三宝中的「僧宝」,是指出家的比丘僧。由于这是个修行正法律的团体,能将正确的佛法守护、应用、传持下来。然而为什么是团体而不是个人呢?因为个人不能持久,也不能代表清净和合的精神。所谓僧团,就是有众多精进学佛的人在一起。但是在各种团体之中,能依佛的正法律,清净、精进、和乐共住、同修菩提道的,就只有出家僧伽了,所以标准的僧宝必是以出家的团体为原则。出家僧的重点,是在于坚守不淫欲的梵行,实践不蓄私财的出离行;少欲、离欲,是解脱道的基础,也是菩萨道的共法,所以唯有如律如法的出家僧团,才能真正负起住持佛法的重责大任。
信奉三宝,又称为归敬三宝,这对于修持佛法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修行用的法宝是佛说的,法宝是由僧传播的,如果不信三宝,便无佛法可修。大彻大悟之时,自己便与三宝融合为一,称为自性的「一体三宝」,故仍不离三宝。然在尚未彻悟之前,必须要深心信仰住持三宝,否则,若只信自己而不信三宝,那就是一个大狂人了。
(二)戒增上
「戒增上」中的「五戒十善」是人天善法的根本,「比丘比丘尼戒」是解脱道的基础,「三聚净戒」是菩萨道的原则。戒分为「声闻戒」及「菩萨戒」两大类。声闻戒重于自律自清净,自己求解脱;菩萨戒则在于自利,而尤重于利他行。人天善法是成佛的根本,解脱道是成佛的基础,菩萨道则是成佛的过程。
1.戒是度脱苦海的浮囊
一般人听到「戒」这个字时,都会有点害怕而心生抗拒,认为那是用枯燥不合情理的教条,禁止人的自由,拘束人的行为,其实不是这样的。譬如说我们美国纽约象冈道场有很多鸟,鸟在生蛋之前一定多半会在树上筑巢,其目的是为了安全的防护,以免所生的蛋,会受到地面上老鼠、蛇,乃至人类的攻击。在孵蛋时,有了这个鸟巢把几个卵集中在一起,也容易把小鸟孵出来。修行人持戒,就像是鸟儿筑巢,是为了保护我们的智慧蛋以及慈悲蛋,顺利地孵出成佛之道的鸟来。
我曾说过:「鸟儿要有后代,必须有巢;人类要有后代,必须有家;出家人要有后代,必须有寺院;修行人为了成就道业,必须有戒体。」因此,受戒如筑巢、如起屋。在佛经中将持戒譬喻为度脱苦海的浮囊,那是防止我们放逸而做不善业的保护伞。
戒的主要功能,在于防非离过、防微杜渐。受了戒的人,自然会提高警觉心,减少犯罪的机率,声闻戒戒身口恶业,菩萨戒尤重于起心动念处,但也不必担心犯戒。《菩萨璎珞本业经》说:「有戒可犯是菩萨,无戒可犯是外道。」受戒之后难保不犯戒,但总比还未受戒的人少造恶业多造菩萨业。
2.五戒的内容
戒增上的根本项目共有五条,称为「五戒」,也是声闻戒及菩萨戒的基础,故将五戒介绍如下:
(1)戒杀生
主要是不杀人,如能进一步也不杀动物更好,乃是为了增长慈悲心的缘故。杀生的种类有:自杀、杀他、教他杀、见杀随喜。杀生的动机有:因贪杀、因瞋杀、因愚痴不正知而杀;因疑杀属于愚痴,因妒杀属于贪瞋。所以,杀生的行为,既伤慈悲心,也无智慧心。
(2)戒偷盗
不与而取,名为偷盗。暗窃是偷,明抢是盗。偷盗的种类包括:自行偷盗、教他人偷盗、见他人偷盗而生欢喜。偷盗的动机,与杀生的动机类似,所以既伤慈悲心,也损智慧心。
偷盗是出于不劳而获的心,因此,对于一些不愿好好地修行,却想顿悟成佛的人,称为偷心的人。如果不能脚踏实地,老想占人便宜,专门在期待奇迹,就是很危险的偷心了,因为那跟因果律不相应。偷盗是恶业,必将得恶果。
(3)戒妄语
言而非实是「妄语」,语中有刀是「恶口」,挑弄是非是「两舌」,淫词秽言是「绮语」,这四类都属于妄语。
妄语也包括自妄语、教人妄语、闻说妄语而生欢喜。其动机性质与前二戒类似,所以既伤慈悲心也损智慧心。妄语的人,必然自食恶果。
(4)戒邪淫
凡是不稳定、不正常,不受法律、风俗所认可的性行为,皆名为邪淫;此对个人的身心、家庭、社会,均能造成失衡现象。在精进禅修期间不得行淫欲,称为修梵行,在平常生活之中的在家人,则应遵守不邪淫。若修禅定,须修梵行。梵天行是色界天人,住于定境,自然没有欲界众生的淫行,如有淫欲,纵入禅定,必落魔境。
平常人在打坐时,生理上可能会有性冲动的现象,这种反应,对于血气方刚的年轻男子,往往会无法控制。可以用禅修的方法化解,或用勇猛精进、参话头,乃至大声的参问,性冲动便会消失。默照的方法亦最有用──只晓得自己的身体在打坐,不要特别去留意身体某一部分或任何部分的状况,渐渐地这种性反应的感觉就会消失。如果性的反应非常强烈,根本无法安心打坐,则可以惭愧心及快动作来拜佛,拜到全身是汗,性的冲动也就自然化解了。
(5)戒饮酒
酒精本身不是罪恶,饮酒的人可能酒后乱性而造作恶业。经典中曾有一个例子:有一位居士,由于误将一大碗酒当做凉水喝光,便酒性大发,失去理智,见邻居的鸡跑进他家,便抓起来杀了、煮了,当作下酒的菜;邻女来问他,有见到她养的鸡吗?居士说没有,又见邻女貌美,便强暴了她。这则故事是说,由于饮酒,竟然使这位居士连续犯下了偷盗、杀生、妄语、邪淫的四条重戒。
在精进禅修期间,由于禅修规则,故不可能违犯以上的五戒,然而回到平常生活环境之后,若不随时提醒自己是在修行,就难免会偶尔违犯。假如违犯了,应当恳切忏悔,若能如此,犯戒的机会便越来越少,成为一个五戒清净的修行人了。
(三)定增上
「定增上」又叫做「禅定增上」,可分为两大类:1.次第禅定,就是九次第定,是慢慢的由修四禅八定而修得第九解脱定。2.顿悟禅定,则不讲次第,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是指中国的禅宗所传。次第禅定一定是在打坐时用的,有它的时段性,也就是说不打坐时,不在专一修定的时间内,就不算是在定中。次第禅定是小乘禅法,此处暂不论。
1.四种大乘禅法
依据中国天台智者大师《摩诃止观》介绍的大乘禅法,共有四类,称为「四种三昧」:?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
《六祖坛经》所主张的「一行三昧」,即属于第四类的「非行非坐三昧」,又可名为「随自意三昧」,因为《六祖坛经》的〈定慧品〉有云:「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什么是「一直心」呢?即是「于一切法,勿有执着。」如何是没有执着呢?即是「于念而无念」、「于相而离相」、「念念之中,不思前境」名为「无相」。也就是说,一行三昧的一直心,便是无念、无相、无住,是不论何时何处,于日常生活的四大威仪之中,皆可修行的一种大乘禅法。六祖惠能大师自己,就是修一行三昧,所以他也以之传授弟子。
2.默照禅法的定境
从六祖惠能的传记资料,很难证明他曾打坐。不过,《六祖坛经》的〈坐禅品〉中有云:「此门坐禅,元不着心,亦不着净,亦不是不动。」「外于一切善恶境界」便是坐禅,「不思善,不思恶」便是禅修方法。而在六祖惠能之前的中国禅师们有打坐,惠能之后的禅师们也都有打坐。
默照禅法虽于十二世纪由宏智正觉禅师提倡,但默照禅法的源头,主要便是出于六祖惠能禅师一行三昧的坐禅法门。现在介绍如下:
(1)不着心
不执着虚妄心,实际上就是「放舍诸相,休息万事。」当发现妄念时,不讨厌、不怨恨、不排斥、不喜欢。发现有妄念,那很好,勿拒勿迎,那就是不着心;不要将妄念当成对象,妄念就不是问题了。普通人在练习修行时,要完全没有妄念是不可能的,只要不管妄念,回到默照的方法,妄念就会愈来愈少。
(2)不着净
欣净厌垢是分别心,取净舍垢是执着心,将心待悟是生死心。故在用默照禅法时,「默」是不着一法,「照」是全体齐收,没有善不善法的分别之思,只有我在打坐的一个念头。遇到坏状况不用烦恼,遇到好状况不用高兴,心中朗然,不受影响,该坐就坐,该起便起;有杂念无杂念,皆不在乎,只管默而常照,照而常默,既不见心净,亦不见不净,净与不净,都是平等。
(3)不着不动
「不动」有两层意思:一种是不动情绪的智慧心,另一种则是心止于一念的禅定境。《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是住于禅定的不动心,而是不动情绪、执着的智慧心。入了一般的次第禅定后,身不动、心不动──身不动是坐姿,心不动是住于静境。禅宗的坐禅,不是教人「常坐不动」,亦不是教人「看心观静」,乃是于相而不着相,于念而离于念,念念之中不思前境。知有相是照,不着相是默;知有念是照,离于念是默;念念分明是照,不思前境是默。因此可知,默照禅法的源头,是与《六祖坛经》接轨的。
不论是次第禅定或大乘禅法,「舍」了一境又一境,乃是基本原则。例如:四禅中有离生、离喜、舍念、无相等,都是在进入一种定境后,便当舍离,始能更上一个层次。逐层的舍,连四无色定也舍掉,即成为是舍无可舍的涅槃境──其实没有涅槃,乃是不住于境,故大乘禅法要讲无住。《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执着定境的不动相,也是虚妄境。因此,《六祖坛经》主张「定慧一体」,也就是说,大乘的禅定和智慧是不一不二的,是体用不离的。
定是默,慧是照,定慧一体,即是默照同时。
(四)慧增上
慧,梵文称之为般若,这和英语中的Wisdom,以及中国人用的智慧,意思稍有不同。我曾经说过,智慧的梵名是般若,它不是知识、不是经验、不是学问,而是无我的态度。
1.佛法根本即智慧
智慧增上,虽列于第四项,其实,第一信增上,即需信佛的正见,也就是依佛的智慧,来指导我们信什么──信三宝、信自性即佛性;持什么戒──有七众声闻戒及大乘菩萨戒;修什么定──有世间定、出世间定、如来定,亦即四禅八定、九次第定及一行三昧等大乘禅法。如果缺乏正见,前面三种增上都会有问题,就有麻烦了。那便可能变成了迷信,可能是持狗戒、牛戒、鱼戒等的苦行外道,也可能是修习与贪瞋等夹杂的邪定了。所以在四种增上之中,均以慧增上为依准,行者未开慧眼之前,须援用佛菩萨及诸善知识的智慧,来修前三种增上,待开了慧眼之后,仍以和佛菩萨及诸善知识相应相同的智慧,继续圆满四种增上功德。
从禅宗《六祖坛经》的〈般若品〉中见到:「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又说:「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一切时中,念念不愚(迷),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又说:「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
由《六祖坛经》中所明的般若智慧,即是菩提的异名,亦是悟见自性的功能、是不执着诸境的觉照力用。智慧是离相而无相的,因为离一切相,所以能如《心经》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便是慧增上,亦即六波罗蜜中的智慧波罗蜜。也可以说,佛法的根本,就是智慧。世间的一切知识、学问、聪明、才智,虽是有用,却不能破除烦恼,唯有离诸相、离执着的般若智,才是波罗蜜多(度脱),才能开悟而出迷愚的世间。
2.般若为基,信戒定相依相生
因此,在释迦牟尼佛悟道成佛之前,这世间尚无般若智慧,在佛悟道之时的能悟之心便是智慧心,成道之后所说的一切教法,都是从佛的大觉智海中流露出来,我们后世的一切佛弟子,皆因佛的智慧之教而获大利益,甚至也能开发各自心中的本有佛性,也是仰赖佛智的引导而浴于佛的大智海中了。
四种增上,以信增上为方向和目标,以戒增上为行为的准则,以定增上为修三昧的方法,以慧增上贯串悟前悟后。这四种增上是相互依存的,四者若缺其一,便不是正确的佛法。
有些人为了求财、求子、求寿、求官运等而到神祠、神宫、鬼灵显现处许愿拜祭,那是民间信仰,不是正信的佛教,因其缺少戒定慧的三种增上。
有些人与佛教徒相同,也持五戒,目的是为现世福泽,称为人天善法,不是正确的佛教。因其缺少对三宝的信心,未曾修习禅定,未与佛法的智慧相应。
有些人修习禅定的目的,或是为了健身,或是为求神通。其结果,禅修的道场,变成了健康中心;禅修的方法,变成了魔术棒;禅修的人士,变成了气功师及魔术师。最危险的是修定入魔,自称是神再来、是佛菩萨化现,说得好听是新兴宗教的创教主,说得不好听,则是巫筮性质的江湖术士。
几年前,台湾有位中学教员突然变成了一位教主,他叫他的几十户信徒们移民到美国德州的一个小镇,准备乘飞碟升天。这使得台湾、美国的新闻媒体和警察单位都很紧张,就怕他们像几年前的人民庙教派那样集体自杀。后来,约定的日子过了,并没有上帝真的来接他们升天,也就不了了之了。
修习禅定,假如不用佛法的智慧作指导,最高点也可能获得四禅八定,但却极可能有许多的副作用产生。只要心里有所期待,就会有状况发生,有的是神经错乱,有的则是一些幽灵或灵体趁机而入。因此,遇到任何身心的状况时,都要「放舍诸相、休息万事」,这是最安全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是《金刚经》的智慧所见。
3.智慧是无我的态度
智慧不是知识、学问、经验,而是一种无我的态度,但是真正要具备无我的态度是相当难的,常人必须要练习修行的方法。如果不透过方法的修行,而自以为已有无我的态度者,就是常人口头所说的:「我不在乎人家怎么看我、怎么说我的!」「我绝对不是为我自己设想的!」「我全部都是为了你们!」这就是一种傲慢心。或者说:「我没关系的啦,我真的什么也不懂!」「我不重要的啦,真的不要把我算在里面!」则是一种自卑心。很多人误以为傲慢心与自卑心便是无我的态度,那是错的。
根据《六祖坛经》所讲,般若和智慧既是一种修行的方法,也是一种修行的体验。没有开悟的人,用它作为方法;开了悟的人,它就是经验。怎么说呢?《六祖坛经》的〈般若品〉里用三个名词,形容摩诃般若波罗蜜:「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无住,是不住于现在;无往,是不执着过去;无来,是不执着未来。如果具足了这三种心,就等于超越了时间上的现在、过去、未来,不受三世所限,便是大智慧者,便能与三世诸佛同起同行,三世诸佛即在现前的一念心中。
有的人想象力很丰富,认为真能与三世诸佛牵着手同行,想象之中真是太微妙、太有意思了,其实这只是对大智慧心的一种形容,因为没有执着,所以智慧心的功能「竖彻三世际限,横遍十方涯畔」。
只有此心彻底的不住于过去,不住于现在,不住于未来,才能够绝对的自由自在,这个时候称它为「无心」。不过,当你在练习用方法时,可以先有现在,而不管过去,不管未来。念念念于现在,念念放下现在,这便是不住于过去,不住于未来,也不住于中间的现在,这就是「中观」,亦名「空观」。此心如《六祖坛经》所云:「于一切法上,无有执着」,亦即一行三昧。
《六祖坛经》的这个观点和《金刚经》所云:「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亦不可得。」是相同的。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没有开始,现在的这一念,介于过去及未来之间,既无过去及未来,现在这一念缩短到极限,也是不存在的。若从智慧之心所见,念念只见过去的前尘及未来的梦景,现在的状况并不存在。凡夫不能亲证,因此,要用禅修方法来体验它,体验念念不住,念念不牵挂前尘,不憧憬后影,也不住于现在极短的一点,这实际上就是修刚才所讲中观、空观、一行三昧。初用功时的下手处,仍得要随时随地练习在方法上,不论有什么好的、坏的,以及各种各样的心身状况反应时,都不要去执着它,放舍诸相,只住于方法;当把方法用到既不执着前、也不执着后的时候,那就可以连中间的现在也不执着了。不过,没有执着三世的情绪心,仍有如实应用的智慧心。至此便可了解《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深意了。
4.无念、无忆、无着
此外,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20-10-21 19:01:02
|
只看該作者
《六祖坛经》的〈般若品〉里,还有三个名词是可用在方法上的,那就是无念、无忆、无着。它的原文文句是:「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着,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这是说,每一个人的智慧,是经常现成的,因其未离每一个人的自性。若能悟得这个智慧之法,即是由于无念、无忆、无着;悟后的智慧之心,便是无念、无忆、无着、不起诳妄。所以真如自性之用,即是智慧观照的功能。如何才算是智慧观照?那是「于一切法,不取不舍。」也即是放舍诸相而至舍无可舍,连舍亦舍,那就能够见性成佛了。
现将无念、无忆、无着的修行方法,条列说明如下:
(1)无念
即是念念于念而无念,即是把心系于方法,也是妄念,是以方法的妄念取代散乱的妄念,既不住于散乱的妄念,也不执着方法的妄念。有散乱的妄念时,就用方法的妄念;没有散乱的妄念时,连用方法的念头也是该舍的妄念。当在执着妄念之心,成了不取不舍之心,便是无念的智慧心现前。
(2)无忆
就是不要回顾,刚才使用修行方法的这个念头,只要一回顾,便成攀缘过去,那就离开了正在使用的方法而成了妄念。因此,已经过去的念头究竟是怎么样,不要去回顾它,不论是好的、不好的,均不要执着牵挂,不取不舍,便是如实的以智慧观照。
(3)无着
也就是不要有取舍心,既不要执着诳妄的散乱心,也不要执着使用方法的专注心;既不要执着使用方法的专注心,也不要执着方法绵密时的统一心;既不要执着与宇宙化合的统一心,也不执着纯净自在的解脱心。到了此时,才是不取不舍的大智慧心现前。
其实,无念、无忆、无着的不取不舍心,就是默照同时的大智慧心,既然是默,当然要晦、要隐,可是心里非常清楚,这就是照。只是对于身心环境的一切现象,虽会如实因应,但已不起诳妄的自我执着心,这就是默照同时。这种默照同时的工夫,其实也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
三、保任(四种辅助法门)
前面已经解释了四种增上,接下来将陆续说明四种增上的四种辅助法门:
(一)以求法闻法心,来坚固信心增上。
求法闻法,乃是修学佛法者的基本工作,因为信心的成长,要靠多闻熏习、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求法闻法依教奉行,便可由仰信、解信,而至于证信。
修学佛法的第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要将信心建立起来。如果信心不坚定,其他的都谈不上。
「信」有许多的层次:
1.迷信
第一个层次是「迷信」。也就是自己不知道、不清楚,不管是什么,只要有人相信,我也跟着相信,是盲目的信仰。所谓不清楚,也就是没有一定的道理,就是「人云亦云」,人家信,自己也跟着去信。还有信的目的不纯粹、不清净,是为了得到不合理的利益,而相信一样东西或者是人、或者是无形的鬼神。所谓不合理,就是不合因果、不合逻辑。像这种信仰,就是民间信仰的层次。
迷信并不等于没有用,迷信也可以有若干的功能。但是因为它不合理,所以有后遗症;因为不合理,所以未必见得有用。如果真的有一些用处,也只是寅吃卯粮,只是借贷的性质。借了高利贷,借了多少钱,将来要还的钱更多,双倍以上的还。
2.仰信
第二个层次是「仰信」。仰信是听着可信的人,譬如听释迦牟尼佛说,或者是听某某善知识说修行有用、说佛经怎么讲、说修行禅法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那是我们自己不知道、不清楚的道理,只是听到对方讲,因为我们相信这些人的人格,我们相信这些人不会说谎、不会骗我们,于是我们相信,这就是仰信。也就是说自己是不清楚的、不了解的、不明白的,但是有比我们智慧更高的人,他们福德智慧都超过我们,值得我们相信他们讲的话,我们接受他们讲的法,他们信了我们也跟着信,这个叫仰信。
我们对于佛菩萨和所谓神明的崇拜,往往也都是在这个阶段。在「仰信」的阶段,对象并不一定,凡是他有特殊的技巧、技能,或者是他的成就特别高、特别大,我们一般的人做不到,就会对他产生崇拜的信仰。这种好不好呢?很好啊!虽然我们做不到,但是见贤思齐也不错的。
3.解信
第三个层次是「解信」。解是理解的意思。从道理上能使你觉得这是值得可信的、讲得通的,而且正是你需要知道、所向往的,而其他的人没有讲过,只有佛经里面讲了,或者是在大善知识写的佛书之中讲了,因此你就相信。从文字、书本、理论而进入佛法之门,这些都是解信。
仰信比较容易,解信要花时间研究以及理解。有很多的学问家或知识份子,都是从「解」而进入佛门。禅宗主要是靠证信而不是解信。可是证信如果没有解信的基础,这个证可能有问题。切切不可以不懂佛法、不懂佛经,而以自己修行的体验来解释佛经,那就是以外道见来看佛法的正知正见,也就是用非正见来解释佛法,而就把佛法变成了外道法。
重视禅修的人,不一定要去做学问家,不一定要去考证,从文字上来做整理,从资料上来做汇整、研讨、探索,不一定!但是正确的、基础的知见还是要有。所以解信是不论是谁,不论是哪一宗、哪一派,这是共同的基础。然后才能够谈到证信。
4.证信
第四个层次是证信。也就是说,学习了解的同时也照着去做。照着做的时候,做多少就兑现多少,这样子会觉得:「真有用!」有用,就会产生信心。
所以证信是通过自己的体验,无论在生活上或是自己禅修的过程中实际体验佛法,用佛法的观念和方法照着去做;在生活中得到利益,在身心的健康得到受用,待人接物得到好处。对于生存环境的看法、想法和体验,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这就是让我们得自在、得解脱,这就是慈悲和智慧的现前。而究竟是谁在修?谁在用?谁得利益?是自我得利益,自我得解脱。以自我得到的利益,再分享给和我们相关的所有的人,或者是我们能够接触到的所有的人。
凡是用佛法自利而又利他,那是真正的已经体验到、得到佛法的利益,会让我们不仅对三宝产生信心,也会对自己产生信心。因为只要用、只要练,就能够成功、能够得到利益。因此我们自己的身心就是一个道器,就是一个练习、修持、弘扬、护持佛法的工具,我们就会相信自己是很重要的,能够修学佛法、能够弘扬佛法、能够实证佛法。
我们自心中如果证信完成了,或者是证信生起的时候,我们自心就是和谐的,就是和合的。我们的自心没有矛盾冲突,跟外境也就没有矛盾冲突,都是和合、和谐的。进一步而言,因为没有自我的执着,没有自我的棱角,因此和任何人事物都能够相应。因为没有自我中心,只有众生而没有自我,如此,自己就和佛法僧三宝是一体的,这叫做「一体的三宝」。
如果我们修行佛法而进到证信层次的话,心外没有三宝,自心就是三宝,这个时候是不是说我们不要拜佛了?不要看经了?也不要供僧了?错!自心本身就是三宝,当然你会自然而然的信佛、学法、敬僧,否则的话,你就是在自己否定自己了。
(二)以知过忏悔心,来保护持戒清净。
知过忏悔,乃是用忏悔心来扶助戒增上,因为凡夫受了戒,随时还会犯错,如何弥补犯错的行为?便是要忏悔。在声闻戒的忏悔,主要是针对身口二业的恶不善行及恶律仪要忏悔;大乘菩萨戒的忏悔,包括身口意三业的恶不善行及恶律仪,都要忏悔。声闻戒在于长养出离心,菩萨戒重在长养无上菩提心。
持戒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修行禅定成功,可是持戒而不犯戒是很难的,也就是说接受了戒的准则和规定之后,常常还是会犯错的。因此,《菩萨璎珞本业经》中说:「有戒可犯是菩萨,无戒可犯是外道。」犯戒之后要以忏悔心来修补。一次次的犯戒,一次次的忏悔;一次次的忏悔,一次次的改善,终至于持戒清净。声闻戒的忏悔方式,有犯小错的自责己心忏悔、得罪了某一个人时的当面对首忏悔、犯了稍大的过失须在三人中忏悔、犯了大过失则要在十人或二十人前忏悔。大乘菩萨戒的忏悔方式,则有自责己心忏悔、在佛菩萨像前忏悔,乃至要礼三世诸佛,恳切忏悔,直到见光、见华等瑞相现前,始知罪已忏除。
不一定要犯了什么重大的过失,才需要忏悔,而是随时要存忏悔的心。因为不仅今生曾犯的过失,往往已经忘了,何况过去世的无量劫来,有许多许多的行为是不正确的,有意无意,伤害了他人也伤害了自己。有的是因贪心,有的是因瞋心,有的是因愚痴心;凡是做了害人害己、或知或不知、或忆或不忆的恶事,这都是需要忏悔的。
忏悔,可以使得烦躁、闭塞、不开朗的心,变成清凉、豁达、很舒坦的心。不忏悔,则会使得自己假借理由来推卸责任,而犯下更多的错误;犯了错误还找理由,以为是正当,这就是邪见了。邪见是不知因果、不信因缘,自己造了恶业,还认为是理所当然。
通常的人,都会认为他们自己是个善良的好人,只有受过他人的伤害,自己是不曾伤害过他人的,因为自己从没有做过杀人、放火、强暴、抢劫等的这些坏事。但是,当我们在修行禅定、听闻佛法之后,就会发现自己所犯的错误及过失是满多的,自然而然就会生起忏悔心。因此,忏悔能护持净戒,修习禅定不得力时,要知道忏悔。
在二十世纪的三○年代,日本的帝国主义者,制造了一个「大东亚共荣圈」的好理由,认为中国太穷、太落后了,所以便发动侵略中国的大东亚战争,理由是为了帮助中国人。这样的理由,有点像一个寓言所说:曾有一匹狼,看到有一只羊要过河却过不去,狼就说:「我来带你过河,不带你过去的话,你会不安全,我心里真是不放心。」羊说:「你这么好心,真是谢谢你,可是你怎么带我呢?」狼说:「最安全的就是进入我的肚子,那就会永远安全了。」这似乎很有道理,若要叫那匹狼承认错误而来忏悔,那就难了。除非侵略者受到大挫败,才不得不忏悔,普通人是不容易承认自己错误而愿自动忏悔的。
一般常人,平时不知要忏悔什么?如果遭逢灾病厄难祸事,尤其是中国人,便相信延僧拜一堂什么忏,例如:水忏、大悲忏、梁皇忏之类就没事了,这不是没用,就信仰上这也真的有用;但在祸事过后,又不知要忏悔了。其实,忏悔是日常生活中,随时都该做的,表示对于所犯的过失负责,是诚实的做人原则。
如果在修习禅法之时,心绪不宁,妄想杂念太多,便是心浮气躁的业障现前,此时应当以至诚恳切之心,做忏悔礼拜,一边礼拜,一边口念心系:「弟子某某人,至诚忏悔,先世今生,一切恶业,尽皆消灭。」或者礼诵〈忏悔偈〉:「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尽忏悔。」诵一遍,拜一拜。经过忏悔礼拜之后,心绪就会沉稳,可以顺利打坐了。
以上所说,不论是声闻忏法或是菩萨忏法,都属于有相忏,《六祖坛经》更说有「无相忏」的法门。那是自性已明者,随师称念:「前念、今念、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不被骄诳染、不被嫉妒染,愿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所有恶业骄诳等罪,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忏者忏其前愆,悔者悔其后过,今已觉悟,悉皆永断。因为「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犯过失造恶业,皆由情执的虚妄之心,迷情不除,业障不消。一旦情消执亡,明心见性,性本空寂,罪亦不存,所以最上的忏悔是无相忏法。但亦切切不可否定有相忏法对于初机修行者的重要性。
(三)以柔软忍辱心,来促进禅定增上。
柔软心即是忍辱般若蜜,似乎与《维摩经》所说的「直心是道场」不一致。
若依《六祖坛经》所解释的「一直心」是「于一切法,勿有执着」,等于就是不受一切境界所动的忍辱心及柔软心。《六祖坛经》中有三处提到「不思善,不思恶」的心,其实也是柔软忍辱的一直心。世界上最柔软的物体是水,修行人最柔软的态度是忍辱,禅修时最有力的工夫是一直心。
水的适应性很强,因为它柔软,所以能适应一切状况,能随机缘而变化多端。常流的溪水,遇到了小石头,它会翻过石头或把石头带着走;遇到了大石头,水就绕过石头从缝里渗透着走;石头太大、太多,形成了堤坝,挡住了去路,水就停在那儿,变成水池、水库,等水慢慢多了之后,再从挡住的那个堤坝上翻过去;如果天旱,太阳强、温度高,水就变成蒸气,升空而去。水就是这个样子,它总是有办法过去的,可以化零为整,也可以化整为零,遇到什么样的环境,它都能以柔软的姿态来如实的因应。
冷天,水会变成冰;热天,水会化为气;在天空,水会变成云雾;遇到冷风,云雾会变成雨、霜、雪。它随时随地都可以变化成不同的形态,但只要一有机会,又可以变回了水。因此,水的本质没有变,永远是水,但是它的形态可以千变万化,也可以根本不变,只是为了适应环境的状况而暂时改变了形状,这就是可资禅修者们学习的柔软心、忍辱心、一直心。
默照禅的练心过程是:放松身心、收心摄心、集中心、统一心,放下统一心,即是无心。不是像木头、顽石、死人一般的没有心,乃是打破自我情执的烦恼心之后的智慧心及慈悲心。
若要实证无心,必须先以柔软心,修习默照禅法,当在实证无心之后,那就是柔软忍辱心的完成。因为自己没有一定要坚持什么思想、观念、立场,唯一的原则就是对人要有慈悲,对己不起烦恼。对自己不起烦恼是解脱自在,对人要有慈悲则是利益众生。为了利益众生而自己不起烦恼,便是利人利己的菩萨行,为了修持菩萨行,可以千变万化,应人、应物、适应环境,这就是将修行默照禅的柔软心、忍辱心、一直心,用在日常生活中了。
在精进的禅修期间,在禅堂用方法之时,遇到身心上的任何状况,都要用柔软心来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不去管它,便是适应它了。对于逆境的状况,要适应它,对于顺境的状况,也用同样的柔软忍辱心来应对它,那才能够默而常照,照而常默,默照同时,超越了好坏得失的情执之心。
象冈道场曾为从台湾来访的八十位信众,办了两天的禅修活动。在那两天之中,有一个节目相当有意思,那是每个人从湖边托着一碗水慢慢地走回到禅堂来,途中不能泼出一滴一点,并且自我约束:「如果流出一滴,就等于丢了一个头。」有的人很贪心,把水装得满满的一碗,走不到几步水就流出一滴,虽然很快走回到禅堂时,但几乎丢了几十个头,这就是心不够柔软,没有耐性的结果。也有人一开始很谦虚,只装了八分满的水,慢慢地走回到禅堂时,一滴也没流出来,这就是用柔软心和一直心的锻炼方法,所得的效果。
(四)以惭愧精进心,来维护智慧增上。
智慧是没有我执的态度。可是,当释迦牟尼成佛之后,也是会说:「我,如来!」或「我,佛!」但这个不是情执烦恼的我,而是智慧慈悲的假名我。为对众生而言,如来还是要以假名讲我。
对于正在修行中的人来说,所谓智慧,应可分成未见佛性之前,以及见了佛性之后的两个段落。
1.因惭愧而生精进
如何养护增上这两个段落的智慧?关键就在「惭愧心」。对于三宝、对于众生、对于自己,应修的未修、应断的未断、已修的不足、已断的未尽,都当感到惭愧。当在尚未开发自己的智慧之前,应当运用佛及诸善知识智慧的教法,精进修习。见性之后,所得的智慧性质,虽与诸佛相同,但所得的智慧力用,仍与诸佛有天壤之别,犹如毛端一滴水与四大海水相比,湿性全同,但量体悬殊。有些狂士,看过一些禅宗语录,就满口的佛言祖语,听起来他们似乎已经大悟彻底,已与诸佛平坐平起。
事实上,如果自己尚未成佛,就用佛的口气训人;自己尚未开悟,就用祖师的悟后语卖弄;自己尚不是明眼的善知识,就用善知识的姿态来以盲引盲,这就是不知惭愧的人了。麻烦的是,不知惭愧的人往往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也不会再去精进修习了。
《华严经》的〈梵行品〉有句话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也就是说刚刚发起无上菩提心的人,就已经是成佛了。没有错,成的是因中的佛,不是果上的佛,就像是婴儿刚刚入母胎,已经确定是一个人,但尚不是成人。修行时,如果开了真的智慧,能把自我中心的执着放下,就会体验到无我的空性,就是见到佛性,已经确信自己必将完成佛果,唯距究竟圆满的无上菩提,还有很长很长的道路要走。所以见了性的人,更需要常生惭愧心,常起精进心。
不知惭愧、不能精进的修行人,不是懈怠放逸的懒人,便是得少为足的狂人。所以禅修者必须随时警惕,要不离惭愧心,常保精进心。
2.稳健踏实即足蹈莲华
精进的目的,是为了开启智慧、长养智慧。四种增上,都是精进的范围,四种增上都须以智慧为准则,也都是以开启智慧、长养智慧为宗旨。打坐、拜佛、看经、忏悔、做大布施等每一个项目,也都得精进;每天的二十四小时中,每一小时的每一念,常常在照顾着默照的工夫。中国禅宗的老师们,经常会问说:
「走路的脚跟着地否?」意思是说在每一脚踩下时,脚尖、脚掌、脚跟,是否都是脚踏实地?如果步步着地踏稳,便等于步步足蹈莲华,否则可能步步泥淖,乃至寸步难行了。
有人由于性子急躁、心思散漫、情绪不宁,以致工作时紧张慌乱,左手拿东西,右手丢东西,走路时右脚未踏实,左脚在摇晃。像这种手足无措、六神无主的状况,也可算是脚跟不着地,也不是精进的态度。精进用功的禅修者,应该是在任何状况下,不论快慢缓急,都能保持踏实、稳定、轻松、自然,夙夜匪懈,犹如川流不息。禅修者在修行过程之中,每一念都很清楚地落实在自己的方法上,中国的谚语说:「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精进不是拚命,休息不是放逸;精进是细水长流,休息是养精蓄锐,补充调理。
例如在慢步经行时,每一步都是非常踏实稳健,轻松自然地一步一步往前移动,便不会感到身体有多少重量和负担了,好象一缕棉絮、一片羽毛,在空中随风飘动般的轻灵、柔软。
学会了正精进的用功态度,即使面对再严重的状况、再重大的计画、再复杂的事件,也不会有压力感、不会忧愁、不会着急,只是按部就班、持续不断地、一项一项处理下去。每个人只有一个头、两只手、两只脚,每天只有二十四小时,一个人做不完的,当多结合几个人来做,今天做不完的,明天、后天再做;该睡觉时要去睡觉,该用饮食时就去用饮食,遇到困难阻碍,就想办法运用因缘来解决。绝不轻易改变方向,也绝不放弃朝着目标努力的心愿。
3.不放弃也不放逸
养成正精进的习惯,便会将懈怠放逸的各种理由,放在一边,踩稳脚步,继续往前走。例如有一次,我在书桌上发现一只蚂蚁,我的第一个念头是想将它请走,但不知它的家在哪里,便由它自己离开吧!我的桌上有铅笔、纸张、书本,还有几滴从杯子里泼出来的水,我看到这只蚂蚁真有勇气,也有毅力,当它遇到铅笔时,知道过不去了,冲不过去、钻不过去,但绕个圈子就过去了;遇到书本时,用触角试试、探探,用脚掌摸摸、摇摇,没有停下片刻,接着又从书本上爬过去了。然后看到一滩水在那里,先用触角探了探它是什么东西,觉得过不去时,就想绕着水的外周过去,但此时的那几滴水,已经连在一起,将水域的范围拉长、拉大了,蚂蚁跑过来跑过去,碰碰这边、碰碰那边都是水,可是它并不放弃,居然从水面上游过去了。我真是佩服蚂蚁这种坚强的意志力,什么都挡不住它;它不放弃、不放逸,好象也没有慌张和着急,我想我们应该学学这只蚂蚁的精神吧!
正精进的态度,也像《伊索寓言》中龟兔赛跑的故事。乌龟爬得慢,兔子跑得快,但是乌龟脚踏实地,步步为营,锲而不舍,从从容容地走完全程,而兔子心想:「哼,我反正是跑得快的!」跑不了多久就停下来休息睡觉,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经先到了目的地。我们要学的精进,就是那只乌龟的精神。
四、长养
在说明了默照禅法的修证观念及修证方法,以及信、戒、定、慧的四种增上与保任这四种增上的辅助法门之后,另外要特别一提的是感恩、发愿、回向、亲近善知识的重要性。
(一)感恩
为了饮水思源,我们应对父母、师长、朋友、配偶、子女感恩,应对提供我们修行观念及修行方法的佛法僧三宝感恩,也要对一切众生感恩。最重要的,不仅感恩顺增上缘,也当感恩逆增上缘。
(二)发愿
要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菩提愿,要发「自求出离三界生死,出离五趣苦海」的大菩提愿,要发「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皆离苦」的大菩提愿。
(三)回向
愿将自己的禅修功德,上报一切恩,下济众生苦。回向即是分享,以自己的修行所得,让他人乃至一切有缘的众生共同分享,身体力行,自利利人,广种福田,多结善缘。
(四)亲近善知识
我有一个弟子听到《华严经》里一位善财童子参拜了五十三位善知识的故事,就对我说:「我也要学善财童子,准备访遍全世界所有的善知识。」有这样好学的心,当然很好,不过,善财童子最初是由文殊菩萨的指点,告诉他去看哪一位,然后再由那一位善知识指导他再去看另一位善知识,如此辗转,一位介绍一位,最后再回到文殊菩萨之前报告说,已经参访了五十三位善知识。这就如同是我把学生送到一个大学,再进一个大学,交给大学部的教授、硕士班的教授、博士班的教授,前一位教授指示去找下一位教授,当他学成之后,又回到我的寺院。所谓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这样的一种状况,并不是像无头苍蝇那样的到处乱飞乱闯,那就不是遍访善知识的大修行者,而是闯荡江湖的「马溜子」了。
一般的初学者,一定要有一位具德的真善知识,作为依止、亲近、就教的本师,等到一门深入而有了基础之后,才不妨在本师善知识的指导下,去其他地方参学。如果发现依止的本师,不具正见、不具律仪、不善教示,便可如良鸟,择木而栖。
有些人经常换老师、换方法,虽也没什么不好,但也未必真的好。譬如一个病人,如果经常换医生,有可能找到有缘的医生,但更可能失去了除病的机会;因为再高明的医生,也需要时间来熟悉你的病况,所以我看医生是不会时常更动的。如果天天换医生,每一位医生都给我处方下药,那我不是变成试验用的白老鼠了吗?修行也是一样,老师换多了,就可能变成了修行的白老鼠。
一门深入是要专精的,这并不是反对「法门无量誓愿学」,但是一定先要有主要的法门之后,才能思考修学其他的法门,并以此来利益众生。
而善知识分有三类:
1.教授善知识
教授就是老师,是指从释迦牟尼佛开始,每一代传承的老师,也包括了现在的老师。当然,每位居士都可以有许多位老师。
2.外护善知识
外护,就是能够协助你、成就你来修行的人,就像你们的家人、老板及同事,还有许多赞助修行道场的护法信众。
3.同修同行善知识
是在日常生活里一起修行的人,譬如家庭夫妻,称为「同修善知识」,禅修者与禅修者在一起,称为「同行善知识」。而我虽然是许多人的「教授善知识」,但是他们也都是我的同修同行善知识,这叫做互为善知识。
禅修的最高目的,当然是为了明心见性,若希望明心见性,必须在大善知识的指导下精进修行,所以《六祖坛经》的〈般若品〉说:「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阅读佛、祖的经论语录及著作固然有用,也很重要,若能亲近真善知识,则更加省力、更加安全了。故在《六祖坛经.机缘品》的永嘉玄觉条中,有一位玄策禅师,鼓励玄觉禅师去参访六祖惠能,而谓:「(不用真善知识证明者)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据《法华经》所说,旷劫之前的最初一尊古佛,名号威音王,在这之前更无一佛,故在无佛的旷古之前,威音王佛是无师自悟的,此后皆须师承证明,否则便是天然外道。也可以说,在此地球世界,尚未有释迦世尊成佛之前,没有真善知识,释尊成佛是无师自悟的,此后祖祖相承,皆须师承证明,否则,便是天然外道。
如今已离佛世遥远,若在边地、或逢乱世,真善知识难遇,若有不遇善知识而能依经教,不依经验,自行化他,精进不懈,便是大修行人。倘若自擂自唱,而云自修、自悟、自作证,自称是佛、是圣的人,恐怕就是天然外道了!
禅期圆满之日,正是另一个禅修阶段的开始。时时都要以初发心的新鲜感及谦虚心,在正知见的原则下,将一切众生都当作善知识来看待,善知识是好师友,恶知识是活教材。魔眼见诸佛,诸佛也是魔;佛眼见诸魔,诸魔也成佛。(西元二○○一年五月十九日至六月二日,讲于美国象冈道场十四天的默照禅期,初稿由姚世庄居士整理,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至十二月八日我又重写一遍,增补了不少内容。)
象冈默照禅十开示
〈第一天:晚上(报到日)〉放松放下,准备用功
一、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
这是我在美国主持的第九十八次禅期。过去曾经主持过七天、十四天,以及四十九天的默照禅,十天的默照禅则是第一次。但是,不管是七天、十天、十四天、四十九天,其原则与方法完全相同,只是练习的时间长度不一样。
此次禅修有几项较为特殊的事:有九十八位禅众参加,另有十位义工,总共一百零八位,这个数字满有意思的。将一百零八个人当成一百零八个烦恼,就是要将这一百零八个人的烦恼全部除去。但是,请诸位不要迷信刚好一百零八,就表示你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开悟了,还是要好好用功才行。
到现在为止,我在东方、西方,与我有传法关系,也就是经我印可,允许他们主持禅修的,共有六位,其中有三位参加了这次的默照禅十。但是你们不必去找、去猜是哪三位?禅修期间,他们跟大家一样是同修伴侣。此外,这次的禅众之中,也有几位是资深的内观禅老师。
因此,这次的默照禅是相当殊胜的。但是,老师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好的老师,不一定有好的学生;好的学生,也不一定就表示他的老师是那么的好,这是在于各人自己的善根及用功。如果善根不够,更是需要用功,用功之后种下善根;如果善根深厚而不用功,那个善根只是个根,没有浇水,没有遇到阳光,就无法成长。所以,在禅期中,必须要靠你们自己努力用功,「各人吃饭各人饱」,师父是没有办法代替你们的。
用功的意思,是不浪费时间去自寻烦恼,不要浪费时间懈怠、懒散,而是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不去想失败或者成功的问题,只是不断地把心用在方法上。用功的原则,就是不要害怕有妄想,但是不要跟着妄想跑,这看起来好象很矛盾──不要怕杂念又要不跟妄想跑。不怕杂念的意思是什么?就是不要故意自己找杂念,不要故意胡思乱想,但也不必讨厌有妄想、杂念,只要不跟着妄想、杂念跑就好。当发现有妄想、杂念时,不需要懊恼、后悔,不要再问刚才那个杂念是什么?而是赶快回到方法。这就是不怕杂念、不怕妄想,也不跟着妄念跑,如此一来,妄想、杂念便会自然立即消失。
二、保持新鲜的感觉
修行默照禅的首要原则,是将身体放松;包括肌肉、神经,练习着从紧张成为放松。神经紧张,肌肉自然就会紧张;脑神经紧张,身体上其他部位的神经也会紧张,关节也跟着紧张,身体就会变得僵硬而容易疲倦,这与修习默照禅,便是背道而驰了。
平时如果运动量少,或者在某些部位曾受过伤,打坐时可能在某一部位或某些部位会酸痛,例如腿痛、背痛,甚至胸部痛,这都是正常现象。如果痛得非常厉害,已经无法再安心,那就不需要忍痛,背痛就腰弯,腿痛就放腿。当然,轻微的痛是没有关系的,反而能够使你的心念较为集中。
这次有二十四位是第一次参加我所主持的精进禅十,也许这二十四位曾经跟我的弟子学过初级的禅训,或者参加过其他道场的禅修,不过,到了这里,就不要再管过去所学,应该完全听从这里所指导的方法。不论是第一次来,或是已经跟我禅修超过二十五年的,都应该认为自己是刚刚开始修行,每一个念头都告诉自己:「这是新鲜的,我是才开始修行的。」禅修,最可贵的是初发心,请大家保持着新鲜的感觉。
三、只在当下
禅修期间,对好的状况不必沾沾自喜,更不要希望、追求有好经验出现,这种追求心就是散乱的妄想心;对坏的状况、不好的经验,也不必讨厌。不论是身体、头脑,任何一种好或不好的状况,请你把它当成是幻境,你现在唯一的工作、任务、责任,就是用方法。
也请大家不要数时间、数日子,不要老是看着手表,计算着过了多少时间,这种心态是非常的糟糕,只会让你痛苦、焦急、焦虑,那不是在修行。修行只在当下:现在、现在、现在……,除了现在,只有现在。不去想还有多少时间?几天前究竟做了什么?不想过去,不想未来,只想现在,离开现在,就是在打妄想。
修行期间,不要管他人的好与坏,别人有什么动作,跟你没有关系,你只要专注在方法上。如果坐在蒲团上很不舒服、很痛苦,可以坐到椅子上。当然,坐蒲团要比坐椅子舒服、稳定,坐椅子是不得已的事,如果看到别人坐椅子,自己也想去坐坐试试看,那你就上当了。
今天是第一天晚上,所以先不讲方法,照理说你们应该已经有方法了,不管是从哪里学的,如果实在什么方法也没有,就坐在蒲团上告诉自己:「我在打坐,我在打坐,我放松了,我放松的在打坐。」第一天晚上诸位可能会不习惯,因为现在宿舍还没建好,睡的地方及卫生设备都很简陋,请你们包涵。不管是睡在哪里,要告诉自己:「我现在是在修行,睡觉也是修行,不去管身体是在哪里,也不要管身体的旁边究竟是什么,睡哪个地方都是一样。」
〈第二天:早上〉默照的基础观念与方法
一、观念与方法并行
看一看诸位的每一尊脸,是不是都像菩萨?菩萨是有慈悲、有智慧的人。对自己要有智慧,对众生要有慈悲;有智慧,就不会让自己痛苦、烦恼;有慈悲,就不会让众生痛苦和烦恼。如果自己造成自己痛苦、烦恼,那就是没有智慧;如果造成众生痛苦、烦恼,那就没有慈悲。没有慈悲的人是不可能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也不可能没有慈悲,这是一体的两面。
许多人来参加禅修是希望开悟,但是,如果平时常常让自己困扰,不是后悔就是骄傲,不是自卑就是神气、得意;失败了痛苦,成功了骄傲,这样的人根本不可能开悟。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之中,一定是有事、有人、有众生的,如果轻易受影响而生起烦恼,这是没有慈悲,没有智慧;只要自己起了烦恼,一定也会让他人痛苦。如果能经常让他人生欢喜心,自己的烦恼一定会减少,能够这样,开悟的可能性才比较大。
我们都是凡夫,为什么是凡夫而不是圣人?这是因为愚痴、没有智慧。因为愚痴,所以充满了怨恨、嫉妒、怀疑,对人对己都不信任,所以自害害人。在爱人的时候,往往使他人痛苦;爱自己的时候,则变成自私,使得自己更加痛苦。如何才能减少一些愚痴,多一些慈悲与智慧呢?那就是要修行了。
修行,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从观念的理解来纠正,另一方面则是用方法,将心从混乱的状态变成清醒、清楚、安定。只有方法,那是盲修瞎练;仅有观念,那只是知识。禅修必定是方法配合观念,方法和观念同时并行,就如同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二、何谓默照?
此次的禅修方法是「默照」。默,是不受自己内心以及环境的影响而动,心保持安定的状态。照,则是清清楚楚知道所有的状况;以外在环境而言,有人在和你说话,或者有人在骂你、赞叹你,但是内心不受影响。骂你的时候,不会觉得委屈、痛苦;赞叹你的时候,也不会觉得很得意、很高兴。你只知道:他骂你、赞叹你,这是他的事,不要受他影响。应该挨骂,不必生气,骂得不对,这是他的事,为什么要生气?对内心状况也是一样,知道有烦恼、妄念,但是不去在乎它;清清楚楚的知道,但是不受影响,这就是默照。
默照就如同六祖惠能所说的「定慧不二」、「定慧同时」,默就是定,照就是慧。有定时,必定有慧;有慧时,必定有定。定是慧的体,体就是基础,从定而产生智慧的功能。定与慧是不可分割的,有定的时候,智慧必定产生,有慧的时候,也一定和定相应。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会浮动的,因为他具备定的功能。因此,刚刚开始用默照,默是默,照是照,定与慧是有前后次第的;一旦方法得力以后,就是默照同时,也就是定慧同时,这是禅宗的特色。
其实,禅宗并不是中国人发明的,在释迦牟尼佛时代就已经在运用。经典里有「如来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两句话,这是描述佛在日常生活中,不论说法、待人接物,无一时不在定中。诸多声闻弟子及凡夫弟子,也看到释迦牟尼佛出定、入定;出定的时候,就行化人间,放光说法度众生,与众生结缘,入定的时候就默然打坐。但是,对佛自己而言,没有所谓的出定或入定,而是任何时间都在定中,这是定慧同时的一个事实。
凡夫所谓修定,指的是四禅八定,也就是世间的定;声闻的定,除了世间四禅八定之外,再加上灭受想定,是为九次第定。在定中,智慧的力量无法表现,出定之后,因为有定的功夫,才能表现出智慧来。
修行通常是讲止观,但先止后观是不容易的。我们都是凡夫,要先修定才产生智慧,而默与照就是练习的方法。刚开始用方法时,有照有默,先默后照,或者先照后默,默和照是无法同时的。照是观,很清楚的在观照;默则是止,不受前念与后念,以及内、外境的影响。一开始就默,是默不起来的,所以一开始要照,必须先从观开始。因此,先要照,照现在用的方法,用现在所用的方法,使得心安定下来,当心安定之后,那就是默了。
三、以五停心、四念住为基础
禅修最基本的方法是「五停心观」──数息观、念佛观、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也就是五种方法。停,就是止;五停心的目的是要停止杂念、妄想,如何停?方法要先观,所以称为「五停心观」。
五停心的进一步是「四念住」──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其中第一项就是先要观身,观身与观呼吸是同时的,观呼吸实际上已经在观身,所以四念住的方法还是观,而不是止;观的目的是为了使心安定下来,心安定就是止。因此,止的功能,一定是从观而达成的效果。
默照虽然是大乘禅法,但是基础跟五停心与四念住相关,所以默照禅一开始时先用照,也就是观;观照成功,也就是清楚地观到心安定,不受内境与外境的影响而产生波动,那就是默。观照的方法用得好,也是默照同时;天台宗称为「止观同时」,禅宗则称为「默照同时」。所以默照、止观、定慧,在开始时有一前一后次第方法,但结果却是同时的,因为大乘的禅法是定慧同时、止观同时,而不是一前一后。以上所讲的是一个概论,也可说是默照禅的引言。
现在要教诸位如何来用默照禅。尚未用方法之前,先要说明方法的根源、原则以及功能。因为这不是我发明的,而是从佛、祖师,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请大家绝对要有信心。昨天已经讲了大概的原则,包括:1.放松身心。2.不管过去,不管未来,不管环境里发生的事,只是用方法。3.不担心妄念,不讨厌妄念,不对坏状况起瞋恨心、后悔心,不对好状况起贪恋心、追求心,你的责任只在于回到现在的方法,继续用方法。
四、体验呼吸,珍惜生命
身体不舒服,如果不是很严重,就不去管它,只是用方法。如果腿痛得没办法坐,可以坐椅子,等腿能够坐时,再回到蒲团上,或者偶尔变换一下姿势,继续坐下去。坐的姿势相当重要,不管怎么坐,第一要件是要舒服,第二要件是要稳定,第三要件是坐得持久。这三项要件的情况不要跟任何人比,而是以自己的判断来做决定。
首先,把腿摆好,将腰挺直,后颈挺直,头顶、下巴应该是呈垂直线,而不是仰着头或低着头。腰挺直时,小腹放松,下巴收紧,然后脸部肌肉放松,牙齿不要咬紧,嘴巴是闭拢的。眼睛可以睁开百分之二十,如果睁开时妄想很多,会受到干扰,可以将眼睛闭起来,但是不要胡思乱想。手的放法是右手掌放在左手掌的下面,双手大姆指相接放在小腿上,不要用力,放好之后就不要再管它了。肩头不要用力,轻松自然的,不向后张,不向前倾,不向上抬,不向下压。身体重量的感觉,不在头部,不在上半身,而是在臀部与蒲团之间,这是重量、重心之所在。
此时,请确认尾椎骨是否碰在蒲团上,这是不正确的,要将身体略为前倾。通常臀部是坐在蒲团正中央的前半部,后半部是空着的;如果尾椎骨靠着蒲团,表示你只坐了蒲团的小部分,或者蒲团前面的一部分,所以会碰到蒲团,这样坐久了,尾椎骨会痛,不健康。
姿势坐得正确、舒服、安定之后,开始时重心是放在臀部与蒲团之间,但是无法持久,杂念、妄想马上就会起来。此时就体验呼吸从鼻孔出和入的感觉,呼吸出时是温暖,呼吸进时是清凉,体验清凉与温暖,但不要注意呼吸的深与浅,不要控制呼吸的快与慢,只晓得呼吸在鼻孔进和出的感觉。不必去想呼吸的量与质,也就是不去在乎空气的质与量,否则就变成在练气,而不是在默照了。
一定要对这个方法培养出兴趣,要体认到你的每一次呼吸都是新鲜的,都是一个新的经验,都是重新开始的一个生命。生命不断地开始,不断地向前迈进,而不是停留在原地踏步,否则会觉得无聊、枯躁。体验自己的生命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浪费了生命,如果讨厌、无聊,就是对自己的生命不珍惜;对生命没有想要了解或体验,这是很可惜的。所以,一定要将体验呼吸培养成兴趣,这样妄念就会减少,心就会安定下来。
体验呼吸时,可以想象自己是在生命大海里游泳;虽然每一次伸出手向后划的动作,似乎都是同一个动作,但是,水并不相同的,每一次的距离、位置也不相同;每一次都是一个新的开始,一直一直往前走,走多少是多少。当然,在座的人并不一定都会游泳,但是总看过别人游泳吧,你要对自己说:「我虽然不会游泳,但我现在练习着在我的生命大海里游泳,那就是我的呼吸。」
刚才所介绍的,是对于刚开始练习默照方法的基础及次第。如果诸位已经练习过默照,有很好的程度,能够用到默照同时,当然可以一开始就使用默照禅法。
〈第二天:晚上〉超越对立,有无双泯
一、不受影响,随时回到方法
昨天晚上很热,诸位睡得还好吗?任何一个时间,都是在用功地用方法,跟自己的现在在一起,这种热得要命的感觉就不容易发生。去年我曾经到墨西哥市指导禅七,那里比纽约热多了,像火炉似的,我心想:「墨西哥人白天一定不会到外边工作。」但就在正午时刻,我看到马路上有修路的工人,他们不断地流汗,不断地喝水,还满高兴的样子。最无法想象的是,太阳那么大,有一些墨西哥人,竟然只用一块白布遮着脸就躺在地上睡觉,而且睡得很熟。这些人真了不起,这么热还睡得着,真是佩服他们。记得我在少年时,夏天去做童工,也曾用白布遮着睡在地上,还睡得很高兴。诸位想想,现在你们能在这个地方打坐,实在是最大的享受,正好可以用默照的方法。明明是热,说它不热是错的,但是可以对自己说:「我知道热,热是真的,但是我的心不要烦,不要受它影响。」知道热,是照;不受它影响,则是默。
昨天夜里没有睡好的,有可能是被别人吵得睡不着,或者是不习惯睡觉的环境。可能是同房间的人打鼾的声音很大,或者住同一层楼的人进进出出,开门、关门发出声音;也可能是因为太热,觉得空气不好,不习惯,所以没办法睡觉。但是,今天晚上还是要睡觉的,睡的时候可以利用机会练习默照方法。凡是听到的、感觉到的,都很清楚,是照;什么都知道,但是不管它,告诉自己:「我要睡觉」,便是默。
我刚才吃过晚饭后去散步,穿著防水鞋,从湖这一头的堤岸走过去,看到一条满长的鱼躺在湖堤上。我想救这条鱼,就把鱼抓起来准备放到湖里去,当我抓到鱼时,手就被刺破了。真是奇怪!明明看到的是条鱼,怎么会被刺到呢?原来在鱼的肚子上有两根毛,那两根毛实际上是两个鱼钩。原来,那不是真鱼,而是做成鱼的样子的鱼饵。我第一个念头就是:「这是谁做的?这么可恶!」第二个念头还是:「真可恶,用假鱼作饵来诱钓真鱼。」讲了两个可恶之后,想一想说:「阿弥陀佛,我正在教默照啊!」
其实,「可恶」的反应是没有用的,做鱼饵的人已经跑了,这个念头根本是多余的。于是我就想:「嗯!这个鱼钩怎么长得这个样子,满有趣的,这个人真是聪明过头,弄个假鱼来钓真鱼,不过以后这里要放个『禁止钓鱼』的牌子。」所以随时要告诉自己,心完全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受影响之后马上要调整,因为恨它、讨厌它,都是没有用的。听到他人打鼾说没有听到是在欺骗自己,听到打鼾,不舒服是正常的,但是要说:「谢谢,我正好藉此机会来修默照;我知道他在打鼾,我不要受他影响,我睡我的觉!」
二、不思善,不思恶
六祖惠能在《六祖坛经》里有个偈子──「不思善,不思恶」,这并不是说世间没有善,没有恶;而是虽然有善恶的现象,但是我们的心,不要被善与恶所影响。善,就是对自己有好处时,不必觉得了不起;恶,作错了,也不必觉得懊恼。在平常生活之中,只要不是在思想、思考着自己的善与恶,心就会稳定。在打坐时,不要因为今天坐了一炷好香而兴奋,或是因为老是在打瞌睡、打妄想而懊恼、后悔。因此,对自己的善与恶,不必思考它,只是用方法。
对于他人也要「不思善,不思恶」,有人做了好事,有人做了坏事。人是有善有恶的,像我这样的人,你不能说我是坏人,但是像那些专门杀人、有变态心理的恐怖份子,就不能说他是善人了。可是,虽然知道修行救人是好的,杀人是不对的,然而对众生要以平等心来看,不要去想此人是善、是恶;他需要什么帮助,就给予什么帮助,不因为他是善、是恶,就选择一下、挑剔一下。内心不受善与恶的影响,以平等心待人,心就会平静,这就是默照的方法及工夫。
默,是不受影响;他人的好坏善恶,是他本身的事,你自己的心要经常保持着平静,但是事情还是要处理的。例如有人拿刀要杀你或杀他人时,你说反正是没有善、没有恶,他杀我也可以,杀多少人都是没有善、没有恶,这样是没有慈悲。而是处理的时候,不因为此人可恶就要杀掉他,既然是要救众生,杀过人的人也应当要救。这样的慈悲心,就是照;心不受影响而起瞋恨心、烦恼心,则是默。
请诸位好好运用「不思善,不思恶」这两句话,不要计较自己与他人的好与坏,有好、有坏是正常的。如果打了妄想、打了瞌睡,还说没有打妄想、打瞌睡,这是自欺欺人。打瞌睡就是打瞌睡,妄想就是妄想,没有问题。知道刚才打瞌睡、有妄想,但是现在好好用功,不要对刚才的事产生烦恼心,这是默;知道,则是照。不可能整天都在打瞌睡、打妄想,总有一些时间,晓得自己是在打妄想、打瞌睡,这就是默照同时。
三、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六祖大师的弟子永嘉大师,在〈证道歌〉中一开始就这么说:「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所谓绝学,就是没有什么好学的;无为,则是没有什么好做的。没有要学的东西,没有要做的事,这就是闲道人。闲,是空闲,但并不是懒,闲道人与懒道人是不一样的。懒道人是住在庙里样样事都不想做,一天到晚就是在打坐,只想追求开悟,追求自己证个什么果。闲道人则是心中无事,心中没有要学什么、没有一定要做什么,但是,并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做。以释迦牟尼佛为例,他从成道之后一直忙到涅槃为止,他是闲道人而不是懒道人。
我自己有个经验,在二十多岁时,修行相当精进,心中有许多的打算及计画,也存着许多的疑问,打算着要怎么修?未来我又会怎么样?头脑里有一箩筐的问题。当遇到我的师父灵源老和尚时,我认为这个机会太难得了,就请教他老人家给我开示,帮助我修行能修得更好。结果他老人家只是听着,一个问题问他的时候,他就问:「还有吗?」我就再问第二问题、第三个问题、第四个问题……,我想最后他一定会整体回答这些问题。那时候,头脑里的问题实在太多了,老是在想着:「我将来会怎么样?会怎么样?……」老和尚就是这么听着、听着,我已经忘记问了多少问题,也没有想到他是否还记得这些问题,一个接着一个的问下去,最后老和尚在床铺上拍了一下说:「放下着!睡觉吧!」这一拍把我吓了一跳,当我听到「放下」时,很奇怪,所有的杂念、妄想、疑问全都不见了,想要问的问题也不需要问了。这个例子是告诉诸位,「放下着」这三个字对我受用太大了,实在就是「绝学无为闲道人」这句话。要做一个没有什么好学的,没有什么要做的修行闲道人;心中不要存有那么多的东西,只要好好修行,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有人认为打坐、听经、看经、念经、拜佛,这就是修行;而工作、开车、煮饭、买菜,都是在干扰修行,甚至有人会说:「宁动千江水,勿扰道人心,我正在修行,请不要干扰我,你一干扰我,让我的心也动了。」这种人是修不成的,到最后一定修成了外道。没有办法将自我放下,是不可能见性、不可能开悟,因为太自私了。
六祖惠能在黄梅五祖弘忍座下时,他的修行就是砍柴、桩米。象冈道场最近有几位菩萨,打了上一次的话头禅十之后,就留下参加这一次的默照禅十,在此期间,就在这里当义工。我问其中一位菩萨:「你在这里参加二十天的禅修,其他时间都在工作,你合算吗?」他回答说:「我非常的意外,虽然整天都在工作,但是并不觉得我是在工作。这个心,好象跟环境里所有的工作打成一片了。」他整天都在为我们做各种各样的杂工,心中却无事,工作就是工作,而且住得很快乐,这是不是等于「绝学无为闲道人」?诸位要是愿意住下来,也会这个样子的。
接下来第二句是:「不除妄想不求真」,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妄想这样东西本来是没有的,只有在心中产生烦恼时,才叫做妄想。所谓烦恼,是心念跟自我的贪、瞋、痴、慢、疑相应,如果只有心念,而没有自我在其中,这个念头不会有问题;因为自私,老是在乎着自己的得与失、好与坏,结果变成了妄念,这就是烦恼。
什么是「真」?许多人希望在打坐时开悟见性,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也就是见到佛性。而现在,因为有烦恼,所以这个「我」是假的,开悟之后,似乎就可以见到真的「我」了,有这样的想法是外道。
事实上,没有佛性、开悟,以及本来面目这些东西,请诸位不要去追求,否则就被自我的追求心困住、绑住,被烦恼所困扰。追求心就是自我的自私心,如果无法放下,是不可能开悟的。其实,不追求开悟,它反而就在你的面前,一追求它就不见了。不追求,不拒绝,没有要追求什么或拒绝什么,在这种状况下,就是「不思善,不思恶」,也就是在默照──很清楚,但是不受影响。
释迦牟尼佛的弟子阿难,当佛住世时,他经常会有依赖心,认为佛很喜欢他,总有一天佛会帮助他开悟、得解脱。但是直到佛涅槃为止,他还没有开悟解脱,于是他想:「佛法已经传给了大师兄摩诃迦叶,大师兄应该可以助我开悟。」但是摩诃迦叶也不睬他,不但不帮忙,还将他赶了出去。此时阿难就想:「佛已经不在世,大师兄也不管我,算了,我什么也不求了,自己修行吧!」于是找了一个地方准备坐下去好好修行。由于期待心、依赖心都没有了,正要坐下去还没坐好的当下,便证得阿罗汉果。这就是「不除妄想不求真」,没有准备要做什么时,它反而就在你的面前。因此,随时随地不管妄想是什么,回到方法才是最要紧的。
四、念念系在方法上
虽然讲「不除妄想不求真」、「不思善,不思恶」,可是默照的方法还是要用。打坐时,体验呼吸在鼻孔出入的感觉;经行时,体验自己脚步在走的感觉;吃饭时,体验每一口饭咀嚼的感觉;出坡时,体验你的手、身体,以及工作的状况。甚至洗澡、喝水、上厕所,都很清楚自己是在做什么,这就是照;有杂念不管它,则是默;很清楚现在用的方法,有杂念起,不管它,这是默照同时。
睡觉,也是可以用默照,你要说:「我要睡觉,我正要睡觉,我已经睡着了,现在听到的,都是在做梦,不管它;身体以及环境里的状况,也不管它,我现在是在睡觉。」「我正在睡觉」是默,「我晓得我在睡觉」是照。照的时候,不是眼睛睁着说:「我怎么睡不着啊!怎么还没有睡着啊!」这不是照,也不是默;不是在用方法,而是在打妄想。但是,请诸位不要就寝时故意弄出噪音,还不知惭愧地说是帮助其他人好好修行默照,你还是要尽量悄悄的、轻轻的,不要制造噪音。
默照是最好用的,在任何时间,任何一个念头都可以用。每一口呼吸就像是游泳的每一个动作,在你生命的大海里前进、前进,一手一手的往前划。无论是动或静,在任何一个状况下,都可以用这种态度,能够这样,心就很容易安定,容易统一,容易得力。
〈第三天:早上〉随息法与只管打坐
一、改变偏差即是修行
修行,在中文的意思,修是修正、修理。当身、口、意三种行为有偏差时,需要修正、纠正,而烦恼心破坏了智慧心时,就要修理,修好之后,再继续使用。
一般人乃至普通的佛教徒们,都认为敲木鱼、诵经、打坐、吃素、在佛菩萨像前礼拜,就是修行。没有错,这些是修行,是辅助我们调整观念及行为的种种方法。但是如果习惯不改、观念不变、行为不纠正,那些修行是没有用的,是在浪费时间,装模作样。
诸位在这十天之中,任何时间、任何场合、任何空间,都是在修行,否则洗澡时,不是修行反而是放逸;吃饭时,不是修行反而是享受;出坡时,不是修行反而是受苦。我们的心随时要安住在现在,很清楚的把现在做好,这就是修行了。譬如说,当你用卫生设备时,看到其他人用过之后弄得很脏,让你不方便,而你用完之后心想:「刚才的人没弄干净,我也不必收拾,反正已经脏了。」结果第二、第三人都是如此,这个地方就越弄越脏。本来是人用的卫生设备,几个人一用之后,变成了猪的生活环境,这不是修行的态度。应该在用完之后,不论刚才的人是否清洁了,我尽我的责任把它弄干净,让下一个使用的人觉得方便,这就是修行。
禅修期间,要练习着身清净、口清净、心清净,然后保持着环境清净,这也是修行。我听说诸位菩萨在用餐之后,不会将碗盘清理干净,甚至还要留下一点饭菜表示已经吃饱了,这是一般人的一种坏习惯。特别是有些人认为, |
|
|
|
|
|
|
|
板凳
樓主 |
發表於 2020-10-21 19:05:06
|
只看該作者
将碗盘内的东西全部吃光是不礼貌的,必须剩下一些。这种观念是非常的糟糕,不仅浪费食物,也污染了环境。
修行是让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改变、修正坏习气、坏观念、坏行为。如果能因此让家人发现你跟过去不一样了,知道修行是有用的;渐渐地,家人也跟着你来修行,这就是度众生。否则,来修行之前与来之后,完全一样,, 那就是白来了。
二、只管打坐
现在继续讲方法。既然生活就是修行,为什么多半的时间还要在禅堂里打坐?这是因为我们想要修行,但是不知道自己心念以及行为的哪些地方需要修正。专注用方法的时候,就会发现心里出现许多许多的杂念、妄想,这些杂念、妄想,都与平常生活之中所发生的行为和习惯有关。发现行为和想法有偏差时,就需要改进,所以在禅堂是在练心,学着认知自己的杂念、妄想是什么,并练习着让它们越来越少。
到现在为止,只介绍了一种体验呼吸的方法,诸位在体验时,是否真的觉得是在生命的大海里游泳,好舒畅、好平稳、好安静、好快乐?有了这种感受体验,就可以再进一步。如果体验呼吸在鼻孔出入的感觉,愈体验愈觉得无聊,或者想要体验,但是头脑出现的杂念、妄想,使得心无法体会到鼻孔呼吸的感觉,有这种情况,同样也可再进一步。
默照,这个名词是中国曹洞宗所提出的,日本曹洞宗不叫默照,而称它为「只管打坐」,这是最容易的一种方法。体验呼吸时,还要晓得呼吸从鼻孔出入之感觉,而「只管打坐」太简单了,往蒲团上一坐:「我在打坐,我晓得我在打坐!」然后将身体姿势坐正确、舒服、安定,其他什么事都不管;但是,一定要晓得是在打坐,否则就会睡着了。
「只管打坐」可分成三个层次:1.我在打坐,2.我的身体在打坐,3.我的身心全部都在打坐。「我在打坐」只是个观念;身体在打坐,是照;身心都在打坐的时候,没有杂念,只有身心统一,这便是「只管打坐」的根本方法。
身心统一,身心一致,没有杂念。晓得自己是在打坐,杂念来了不管它;环境里有任何动静,不管它,这就是默照。只管自己的身体在打坐,知道身体上某些局部的反应,不需要管它;不管它,是默;我知道我在打坐,是照。体验呼吸的感觉,只是身体的一部分,要把心扩大、放大,安心的体验身体全部的感觉。但是,不可能对身体每个地方全部都有感觉,通常只对痛、麻、痒,或者不舒服的地方有感觉,特别是在动的部分;知道,但不要管它,不要特别留意任何一个局部,而是知道全体。知道全部的身体,甚至知道你的心都在打坐,将体验呼吸这一点扩大到你的身体,甚至全部的身心,那就是你的生命都在打坐。
三、随息观
体验鼻孔呼吸的感觉,叫做「随息观」。随息,其实就是四念住的观身和观受的方法。如果能够从体验呼吸而将方法扩大到体验全身在打坐,就更好一些;如果不能转变也没有关系,只要心安定就好。
体验呼吸是很单纯的,只要知道空气从鼻孔呼出时是温暖的,从鼻孔吸入时是清凉的。绝对不能去控制呼吸,使它快或慢,多或少;也就是说,你的责任是在于体验的感觉,而非去计较、考量呼吸的量多量少,以及呼吸的品质。不要像狗的嗅觉似地去研究空气的品质,一研究,会觉得空气很坏,一计较呼吸的量,就会很贪心地希望多吸一点,这是不必要的。只要把身体姿势坐直,颈部不要弯,下巴收拢,呼吸量及氧气量是绝对够的。
根本原则是在身体要放松,坐的姿势要平稳,身体上的痛、痒,知道而不管它。如果痛得很厉害,腿痛就放腿,背痛就弯腰,头痛就将注意力放在臀部与蒲团之间。如果头部发热、发烫,也许是有病或感冒,这就需要吃药休息了;除此之外,身体上任何状况都不管它。有些人会连续的抖动,那是因为特别注意身体某处的关系。
〈第三天:晚上〉真正的修行是心中无事
一、选佛场
现在我所说的方法,就像是开药方,都是经过实验,如果相信它,使用时就会有用。有几个要领请诸位要记得:「不思善,不思恶」,以及「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这些要领就是方法,随时用它放松你的身心,不要担心有妄想,有妄想产生,就随时回到方法上。
在我们禅堂的正门口,挂了「选佛场」三个字。大家一定很好奇,尤其是西方人,会认为禅堂挂个装饰品,是什么意思啊?
「选佛场」其中的一种意思是说,这个地方是提供人们,从烦恼心之中将佛心选出来。关于这三个字的来历,有种种的说法以及不同的故事,有些故事是制造出来的,根本没有发生过,不过我现在要讲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位年轻的读书人,他很用功的读了十年书,准备赴考做官。赴考场途中,有一天借住到一间庙里,庙里的和尚问他:「年轻人,你经过这儿要到哪里去啊?」读书人说:「我要去赶考,准备考官、选官去。」和尚问:「你要考官,准备了多久啊?当了官以后要做什么呢?」年轻人回答:「哦!很辛苦,我已经拚命读了十年书,当官之后就要管事,那就很忙了。」和尚又问:「这不是太累、太辛苦了?你要选官,为什么不选佛呢?选佛最简单、最容易的。」年轻人一听:「选官我知道,选佛要怎么选呢?选上了又怎么样呢?」和尚答说:「很简单!什么都不要准备,什么也不必期望,佛就在你的面前,你已经选上了。选佛选上之后,你自己根本没事,但是,你可以为一切众生做老师,为一切众生奉献。」年轻人说:「这真是太好了,又可以做老师,又可以奉献,自己又没事,也不需要准备,这太好了!」
结果这位年轻人不去选官,就在这间庙出家,出家之后就写了「选佛场」三个字;他没有事情做,就在那边选佛了。这个故事就是永嘉大师〈证道歌〉所讲的「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如果能把这两句话做到,你的佛已经选成功了。象冈道场的禅堂既然是「选佛场」,诸位来到这里,应该没有事才对。
宋朝有位用话头的禅师──大慧宗杲曾说过:真正会修行的人,是最省力的。如果觉得很累、很忙,表示不知道什么叫做修行。修行,是心中无事;用默照,主要也是让我们心中无事,没有牵挂,不牵挂自己状况的好与不好,不牵挂过去的好与不好,不担忧未来的好与不好,这就是「不思善,不思恶」。这个时候,就是在选佛,因为心是安静的、平安的,跟智慧是相应的。
二、不触事而知,不对缘而照
「不触事而知,不对缘而照」这两句话,是默照禅的开创者──宏智正觉禅师所说,指的就是默照。「不触事而知」,是对一切状况都很清楚,但是不要将它当成一回事,这些状况跟你没有关系。事,就是状况,环境里的人与事的状况,自己内心和身体产生的状况,很清楚的知道是有的,但是跟你没有关系。这似乎是很奇怪,自己的想法跟身体上的感觉,怎么会跟自己没有关系?没有错,是有关系,但是不要在乎它,这就是默;很清楚知道有这个状况,是照。状况发生还是要处理,但是不必说「我」在处理,处理事就只是在处理事,那就不会生气烦恼了。
有一位已经往生的老教授,过去常常在我们纽约禅中心演讲,当他得了癌症有人去探望时,他就侃侃而谈地告诉访客说,这个病是什么时候开始的,现在是什么状况,将来会变成什么状况,害了这个病要如何去治疗。去探病的人跟我说:「师父!这位教授满奇怪的,他介绍他的病情时,好象是在讲别人,没有感觉到是他自已得了病。」这就是「不触事而知」的例子,事情他是清楚的知道,然而并没有将这桩事看成与自己有那么严重的关系。
诸位现在用默照的方法,多半能够做到这一步:对自己的身心状况以及现在生活的环境,都很清楚、明白;知道环境内有噪音,或者气温很凉、很热;自己很快乐、很不快乐,很舒服、很不舒服等状况,你都知道,但是不要再起第二念:「这是『我』」。要将情况客观化;有这桩事,但不是「我怎么得了,我怎么得了……」这样想就会很痛苦了,照也照不清楚,默也没有默。如果能够照、能够默,这桩事我晓得,但跟我没有什么关系。能对自己的妄念、身心状况、自己的个性以及种种问题,知道得很清楚,随时修正它,这就是修行。否则知道自己有那么多的缺点,于是自怨自艾、自悲自责,这就不是在修行了。
「不对缘而照」,「对」的意思是攀缘,「缘」的意思是对象;自我和对象产生纠缠不清的状况就是「对缘」。「不对缘」是指不将任何对象当成是「我的」对象,既然没有对象,「我」就不存在,「我」不存在,烦恼也就不存在。
最近遇到一位菩萨告诉我,有个男孩子见到另一个女孩子时,一见面就对她说:「我跟你有缘。」女孩子被他吓了一跳,他要缘人,人家却不缘他。从此以后,这个男孩子就神魂颠倒,日思夜想,老是想着这个女孩子跟他有缘,后来女孩子一害怕就去报警,要求警方保护,最后这个男孩就被带到警察局去了。这个男孩子就是在「对缘而照」,晓得有这个对象,不断地追,那是烦恼;如果「不对缘而照」,知道有这么一个女孩,可是不一定跟自己有什么关系,那就不会惹出这么多问题了。
当我们打坐的时候,一定会有一些状况出现,没有状况反而是很奇怪的。坐着的时候,眼睛会看到地板上的图案,耳朵会听到飞机的声音,身体会流汗,也会有一些痛和痒,或者心中想着隔壁的人坐下去、站起来的样子有点怪怪的……,凡此种种都是缘,在环境里一定有缘的存在。除此之外,自己内心的念头也是一种缘,譬如:「刚才想到一件想了很久都想不到的事,真可惜,没有用笔将它记下来,再想想看那究竟是什么?」这一下子,就变成老是在妄想里,刚才就是在妄想,现在又再追踪那个妄想,妄想加妄想,在妄想中打滚,这就是「对缘」。不对缘,就是不论是心里想的、身体上感觉到的、环境里面所有的一切,跟我没有关系,不把它当成是我的对象,不去注意它,我只晓得我用我的方法,这就是「不对缘而照」。
曾经有位菩萨在打坐时,不断注意着前面女孩子的背,坐了一天之后这位菩萨要求换位子。我问她这个位子有什么不好?她说:「前面那个女孩子的背歪歪的,我老是想去纠正她。师父说过打坐的姿势要正确,这个女孩子坐得歪歪的,但是我又不能讲话,我坐在她背后,看到她那个样子,我很难过,好象我的样子就和她一样。」这就是「对缘而照」了。禅修期间,不仅其他人跟自己没有关系,连自己的前念与后念、自己的身体状况,都跟自己没有关系,这样子才会坐得安定,这叫做「不对缘而照」。否则缘太多了,老是在攀缘,攀过去缘,攀未来缘,攀当前的缘,这叫做多管闲事,这不是闲道人而是忙道人。
〈第四天:早上〉心无所求,安住在当下
一、无所求的态度
默照本来是非常单纯而简单的,可是在运用的时候,还是因人而异,要靠个人的揣摩,如何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牢牢地将自己的心贴在方法上,不离开方法。
有人觉得自己已经非常用心、非常努力了,但是用方法时很累、很吃力,而且心还是浮动的,无法用上方法。这就像骑马一样,一骑上马,马就将你甩下来,甚至还踢你两脚,因此希望找一匹训练得非常熟练的马来骑。其实,那匹马就是你自己,要如何顺利、轻松、不吃力?很简单,不要期望太高、要求太多,也就是「不除妄想不求真」,那是很省力的;没有企求,错了就重新再来,有杂念是正常的;不论是只有一念或者两念在用方法,都很欢喜,只要现在知道用方法。
能够以无所求心来用方法,方法是很省力的,很容易将心安定下来。既然是无所求,诸位一定会觉得为什么还要到禅堂来禅修?我们求的是能够开智慧,使烦恼减少;但是,就因为希望烦恼少,希望求智慧,所以必须以无所求的态度来用方法,否则会适得其反,企求心越高,烦恼心越重。因此,在打坐之前要发心,所求的只是方法,不求其他,不求没有妄想,不求有好成果,这就是修行的基本态度。
禅的修行,为什么称为顿悟?因为所使用的方法就是「顿」,不是要人从观念上来分析、辩论、思考。一般人对于许多问题,可能会问理由、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做结论,是合理或者不合理,能解决或不能解决;一般的知识系统,都是用这种方法。而禅修是当下就在用方法,其他的不管它;这样好象没有解决问题,但是如果随时随地能够用方法,这些问题就会彻底解决,不论是否有理,至少烦恼没有了。
二、放下执着,放下烦恼
禅修的目的及功能,不在于公平合理,不在于客观的事实变或不变,而是在于自己能够过得平安、快乐,不受外在状况的影响。禅宗祖师们对弟子的教育,不论有理没理,都给三十棒;有理的一开口,就给三十棒;没有理的一开口,也给三十棒。表面上看起来这个禅师似乎非常粗暴,不讲道理,其实,这是要打破一般人过于使用逻辑、思考的习惯;如果直接放下执着心,就能得解脱。虽然外在客观的事实是有理由的,不过光是讲理,是不能解决自己内心烦恼的问题。
在二十多年前,台湾曾经发生一桩很大的风波。我的老师白圣长老,也是当时中国佛教会的理事长,有一天他演讲时说到:「台湾现在男众的出家人越来越少,那是个危机,像日本就不会有这种危机,因为他们的出家人都结了婚,儿子可以接下寺庙继续维持下去,而台湾的男孩子都不愿意出家,将来寺庙不知道要由谁来经营!」结果第二天报纸、杂志都在报导说:「白圣长老主张台湾和尚要结婚。」接连几天的早、晚报都在谈论着这个问题。白圣长老很烦恼的问我说:「圣严啊!你来替我想想办法,怎么办呢?」我回答说:「无言胜有言,您已经讲了这些话,再解释,人家又会重复地说您演讲时讲了些什么。现在要再否认您的演讲,这是不可能的。舆论说您是赞成结婚,可是您现在并没有结婚啊,所以就不管它吧!佛学院照办,传戒照传,多成就一些出家人,将出家人的身分提高、素质提升,自然会有人来出家的。现在再讲也没有用,不必辩论也不必回答!」
这个方法很有用,跟他谈过之后,当人们再问他时,他就回答说:「我要讲的已经讲过了,你看我还俗了没有?」这场风波就因为不再辩论而停止了。
几年前,写《弘一大师传》的陈慧剑居士,有一天拿了几本书来见我。这些书都是在讲禅,而且把台湾以及大陆,凡是华人佛教界的法师全部都批评了,这其中还包括了印顺长老,我当然也被批评了。书里说我们这些法师全部都是外道,只有作者本人讲的才是真正的佛法。陈慧剑居士问我说:「这还得了,这些大德法师都是外道,那他是什么呢?」我说:「他的书里,不是讲他自己就是佛吗?」陈居士说:「我们必须予以反驳!」我回答说:「从释迦牟尼佛时代就有外道,外道毁谤佛法是正常的,否则就不能称他为外道了。说我们是外道,实际上他才是外道,何必跟他去啰嗦!危机,不在于外道毁谤佛法,破坏大善知识,而在于佛教没有人才。如果多一些有智慧、有慈悲,真正懂佛法的修行人,外道算什么呢?佛教自己没有人才,专门去跟外道辩论,实在是得不偿失,浪费时间。」老居士听了之后反问我说:「法师,您在二十多岁时,不是也出了一本书跟外道辩论吗?」我说:「阿弥陀佛!那个时候我是无知,所以跟他们辩论,现在懂得一些佛法,就知道根本不需要再去辩论了。」
大概是在五年前,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出了一本书《跨越希望的门槛》。这本书翻译成几百种语文,其中有一篇专门在讲佛教。有人就拿了这本书给我看说:「师父,您见过教宗,他是您的朋友,您应该教训教训他,不懂佛教还在乱批评佛教。」其实,我和教宗只见过一次面,我也不知道他是否认识我。于是我跟他说:「站在天主教教宗的立场,要是说佛教好,那才奇怪呢!说佛教不好是正常的,这本书不是给佛教徒看,而是给天主教徒看的。其实,这样写也很好,佛教徒看了之后,会觉得天主教竟然如此误解佛教,就不会去信天主教了;对天主教徒来讲,本来就是天主教徒,根本不受其影响,所以我不需要讲些什么话。」
三、好好把握现在
讲了这么多的譬喻故事,目的是要告诉大家,要守着自己现在的方法,不要瞻前顾后,顾此失彼,这是非常现实的现实主义。中国有句谚语说:「百鸟在树,不如一鸟在手。」其他的东西再多,就好象一百只鸟都在树上,你看看这只鸟、那只鸟,那都不是你的。如果有一只鸟已经在手上,那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你只要照顾这只鸟就好了。方法也是一样,只有现在这个念头在方法上是重要的,其他的都不重要。过去的问题及状况,也许对过去有用、对未来有用,可是现在这一刻如果不好好把握,连现在都会没有了;现在这一个阶段如果能够踏踏实实,真正得力,过去及未来的问题也能解决。不要浪费现在,现在是最重要的,也是非常现实的。
最近看到一篇在《人生》杂志发表的文章,内容是说,动物是最好的禅修者,因为动物没有什么记忆及思想,它只知道现在、现在,经常就是处在现在,完全是直接的反应。所以任何动物,当遇到对其生命有危害的状况时,都会非常的敏锐,这包括气候、环境、敌人。譬如要下大雨,或者房子失火前,蚂蚁、老鼠会搬家,这都是因为它们只有现在,以致于感觉非常敏锐,所以禅修者最好学学动物。假如禅修者,能够将心练习着随时放在现在,也会具备这种敏锐的能力。
为何有些人会有神通、第六感,以及第三只眼?是因为禅修的力量。但是禅修的目的不是修神通,而是要修智慧、除烦恼,所以更需要将心放在现在。请诸位不要认为练习把心放在现在,从此,过去的就忘掉,未来的就不管了,没有这回事!人还是人,把现在照顾好,心能够随时随地练习着放在现在,如此一来,对过去、对未来的处理和预测,将会更正确。
四、身心都在打坐
现在再来复习一下,方法已经讲过两种:1.体验呼吸从鼻孔出入的感觉,只管呼吸出入的感觉,不管呼吸的多或少、深或浅,或者空气品质的好与坏。2.体验自己的身体在打坐,要体验、知道身体的全部都在打坐,不要特别注意有知觉、感觉的部分,没有知觉的部分也知道是存在着;知道「我在打坐」,但是请不要在脑海中想象着自己在打坐的形象,这是想象着打坐,而不是体验自己的身体在打坐,这两者是不一样的。用头脑想象,可能会出现两种状况:1.身心分离,渐渐会看到一个自己的形象在打坐,造成幻觉出现。2.用头脑想象身体在打坐,于是头脑会冲气、会痛。所以,请诸位不要想象着一个形象在打坐,知道这个身体在打坐就好,身心全部的我都在打坐,这是非常实在的;仅仅是「我在打坐」,这是个观念;如果只停留在「我的身体在打坐」,很可能会产生幻境而变成一个图像;如果身体与心结合在一起,我的心知道我在打坐,身心都在打坐,那就是一体了。
〈第四天:晚上〉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一、天地万物皆在说法
刚才我去湖边,看到一只颜色灰白相间的鸟,停留在湖面的一根木头上。最初我以为木头上长出东西,因为我观察了十五分钟之久,这只鸟毫无动静,我心想:这究竟是什么呢?一开始,我不确定那是只鸟,我对它叫了两声,它没有动静;当我正想离开时,突然看见水面上有个水花,原来这只鸟很快地啄了一下,就猎捕了一条鱼,马上把鱼吃掉,然后这只鸟又不动了。
我真佩服这只参禅的鸟,它一定是学默照的。它安静地停留在木头上,什么状况都不管,但是它很清楚情况。当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时,根本不知道有只鸟,等到游近时,鸟不动声色,一点也不累地跳出来把鱼吃掉。这还真需要一些工夫。早上我提到一篇文章,说动物是活在当下而不管过去及未来,所以对当下特别敏锐。而一般人活在过去,活在未来,忘掉现在,因此要用方法来帮助自己活在现在,使自己更灵敏、更敏锐,那就是智慧的出现。
修行,是可以向任何人或动植物学习佛法。佛经里说:「大地所有一切的万事、万物,都在放光说法。」这是指地球上所有事物,无不是在放光说法。相反的,鸟吃鱼如果以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一定会认为这只鸟很阴险、很可恶;鱼是那么的天真,悠闲自在,结果被鸟所骗。如果鸟动一下,鱼就会避开,可是它却像木头似地动也不动,这条鱼真是可怜!如果有人因此恨那只可恶的鸟,也为那条鱼叹息,好象很有正义感的样子,但这样却不是佛法,而是一种烦恼法。
有很多人,每天一睁开眼就在自找烦恼。不论是看见人、看见动物、看见东西,本来是他人的麻烦、困扰,因为打抱不平,结果被卷入其中而变成了自己的麻烦、困扰,这是很可怜的,这不是佛法。
二、以智慧处理事,以慈悲对待人
有位菩萨问我:「修默照,是什么事情都不管它,如果觉得自己的配偶做错了事,像这种情况,要不要管呢?」我回答说:「这要看状况。如果对方愿意接受,为什么不管?如果知道去管它,会变成家庭战争,造成两人都烦恼,还要管吗?不管它!虽然会有问题,至少并不严重。」许多人爱管闲事,好打抱不平;不管时,问题还不严重,一插手,问题反而更严重了。所以,修行人要用智慧来处理事,要以慈悲心来关怀人。
有智慧、有慈悲的人,称为修行人、菩萨。在修行菩萨道,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时,应该以三种方式来处理:第一种方式是对很有修行,也很有信心的弟子而言;如果两人在争执,彼此都认为对方是错的,这位有智慧的老师,一定是有理的打三十棒,没有理的也给三十棒。既然是修行人,还计较什么﹖计较就产生烦恼了。诸位有没有听过,古代的中国禅师及祖师们,动不动就是棒、喝;打人是棒,骂人是喝。这是因为有智慧的老师,很清楚知道弟子是很有修行、很有信心,才会用这种方便法。你们诸位,如果问一句,我就打一棒,可能你们很快就要打电话报警,说这里是个疯人院了。
第二种处理方式是见到想要修行,但是没有信心,也没有什么修行的弟子发生争执时,他们都在数落对方的错误,老师的处理方式是:「你们都是对的,都没有错,错的是老师没有把你们教好,所以你们会吵架!」因为老师承认错误,两个徒弟觉得对不起老师,就不再吵,也就没事了。
第三种处理方式是对有一点修行,但是信心不坚强的弟子,那就要对他们说道理了。要用佛法来疏导、安定他们:「他的错误是有道理的,这是因为他站在他的立场;站在你的立场是对的,你是菩萨,你就吃亏一点。我知道,佛也知道,让他占一些便宜,是你的慈悲。」
度众生就是这样度的,这样他们才会留下来,才会继续修行,要不然岂不是断了他们的善根吗?如此一来,两个人都留了下来,也不会再吵架了。
默照,在默的时候,是没有是非、对错的。我们已经介绍过「不思善,不思恶」、「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不触事而知,不对缘而照」。默照不是不知道、不处理,而是不要有烦恼心,否则就跟默照的方法背道而驰。一有烦恼心,就失去了智慧与慈悲。所以,要以慈悲心来对待人,以智慧心来处理事。否则,不以智慧来处理,本来自己是没有烦恼的,他人的烦恼就变成了自己的烦恼。
三、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这是《法华经》里的两句话,法,就是一切的现象。每一种现象,都有它自己的位置、状况、立场。世间任何事件,彼此之间虽有关系,看起来好象有点类似,然而没有真正相同的东西,这就是「法住法位」。
对任何缘,以自己的立场及想法取它的相,那就是「对缘」。不以自我的观点来接受它,但是很清楚它发生了什么状况,这就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就是说世间所有的一切,每一法、每一种现象各有其共同性,一定也有差别性。同一个妈妈生的孩子,生十个,十个孩子都不一样,即使是双胞胎,看起来虽然长得很像,性格也差不多,其他人认不出来这两个孩子的差异之处,他们的母亲却一眼就能分辨出来,这是因为即使相似,仍会有不同之处。我曾遇到两位先生是双胞胎,他们都结了婚,在我看来他们是一样的,可是他们的太太,就清楚地知道谁是哥哥,谁是弟弟。我问她们是否会弄错呢?她们说:「刚结婚时是有点迷糊,不知道谁是谁?可是,他们是不一样的。现在不要说是眼睛看,用耳朵听就可以知道了。」
「法住法位」是每一种现象都有它的位置和状况。有了这种认知,就是「不触事而知」。不要去否定他人的立场,应该体认各人有各人的立场,这样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烦恼。否则,太太想征服先生,先生想征服太太;师兄要征服师弟,师弟要同化师兄,就产生痛苦了。
今天有位菩萨告诉我,他在没有听到「不除妄想不求真」之前,很烦恼,方法用不上力,听了之后,一下子就变得很轻松。诸位是不是也是这样呢?问题在于要相信我的开示,并且揣摩着运用;这些方法不是我所发明,而是祖师们所说的,这些就是佛法。如果在依教奉行的同时,却存有怀疑的态度,那么,这些话对你而言就毫无用处,都成了一堆废话。
不要觉得妄念、昏沉,是很麻烦、很倒楣的事,有了昏沉,要提起信心,打起精神用方法;打妄想时,赶快回到方法。此外,睡觉、杂念也不是罪恶,知道有妄想、有昏沉,表示有警觉心。因为还是凡夫身,才开始修行,有这些状况是正常的,这也是「法住法位」。
「法住法位」是面对任何状况发生时,不需要后悔,也不必期待有好状况会发生。不担心,不期待;一害怕、一期待,也许好的状况就消失,而本来不会发生的坏状况,也可能会发生。有什么因就得什么果,但是,请大家不要转变成懒人的想法:「反正就是这样啰!打瞌睡,就打瞌睡,打妄想,谁没有妄想啊!这就叫做『法住法位』。」错的!这又是另一层妄想了。事实上,修行是非常简单的,只知道用方法,其他的事不管它。
〈第五天:早上〉开悟与默照禅法
一、何谓开悟?
佛法的修行,如果没有观念、方法来指导,修行虽然有用,但不能真正开悟。
开悟是个很模糊的名词,在东方、西方都有不同的解释。在中国,开悟是说以往不知道的、想不通的,突然间茅塞顿开,知道了、想通了。有人是从书本上发现一些从来没有听过、见过的道理,自己的见解忽然间宽大了许多;有人是遇到一些特殊经验,从病中或梦中以及平常生活里,所得的一种神秘力量;有的是拜佛、打坐、诵经而得到的神秘经验;有的是偶尔得到灵感、感应,更深一点的则是神通。遇到这些经验之后,很多人会认为这是开悟,其实,这些经验都是似是而非。
真正佛法所说的开悟,不是神秘经验,不是神通,也不是从书本上看到一、两句话,就解决了问题,更不是听到上帝、神、鬼对你说了一些话,因此得到些灵感、感应;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开悟。但是,开悟的人是有可能得到一些神秘经验,因此,就很容易使人混淆、模糊了。
我在儿童时代是笨笨的,少年出家之后还是很笨,因为出家做和尚,早、晚诵经是不准带着课诵本的,所以一当小沙弥,开始就要学着背课诵。师父要我背早、晚课诵,我是怎么背也背不出来,特别是那些咒语,我的师父就跟我说:「小和尚,你真笨啊!你要每天多拜佛,求观世音菩萨给你智慧!」我听他的话拜了三个多月之后,突然间变得聪明,课诵都能记得了。诸位认为这算不算开悟呢?这不是开悟,是感应,是观世音菩萨慈悲,给我的加持。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有一些阿罗汉不会说法,连个偈子也说不上来,于是他就显神通,表演给大众看,主要显的是神足通,例如:人突然间不见了,一下子又从地上或空中出现,或者身上出火、出水等。凡夫看到了神通,磕头如捣蒜,相较于宣说佛法,更容易让人崇拜。
开悟的「悟」,佛经里称它为无漏的智慧现前,在梵文称为般若,无漏智慧和有漏智慧是相对的。世间所有的知识、学问、技巧、聪明,都是有漏的智慧;而无漏的智慧,不是经验,不是知识,而是无我的态度,也就是没有自我中心和自我执着的态度,这就是开悟,就是般若。
开悟,是智慧现前、悟境现前。用方法时,将自己一层层的脱落,渐渐淡化自我中心的执着,这是渐悟。如果一下子就能放下,使自我的执着完全消失,对人、对世间以及自己的人生观的看法完全改变,这是顿悟。
但是,要分辨清楚的是,有些人突然灵感一来,对世间、对环境、对自己的价值观也会有所改变,然而价值观的改变并不等于开悟,因为「我」还在。如果一切都有,只有自我中心没有了,这才是真正的开悟,才是无漏的智慧。
有些人很天真的认为开悟之后,就是要什么有什么,过去得不到的现在可以得到,过去不知道的现在完全知道。如果开悟之后,希望得到更多,自我中心越来越大,负担也越来越重,这是愚痴,不是真的开悟。追求这种开悟,实际上是在追求自我中心的膨胀。
开悟是从烦恼形成的痛苦、负担之中得到解脱,所以必须釜底抽薪,不让自我有更多的贪求与执着。佛法告诉我们要用戒、定、慧来熄灭贪、瞋、痴;贪瞋痴就是自我,自我所制造的烦恼、痛苦,都是围绕着贪、瞋、痴而形成。因此,要持戒、修定来开发智慧,才能够开悟。
开悟,并不等于聪明,也不等于学问、知识,而是从烦恼得解脱。烦恼是自我中心的执着心,解脱之后仍然是有自我,但这个自我,是慈悲与智慧的功能。能够以慈悲心对待众生,处理一切事,都是智慧的反应。知识、技巧、学问,还是可以继续学习、运用,因为这些是用来助人的一种方便工具。
有些人很愚痴,想开悟又害怕开悟,认为开悟之后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但是又害怕开悟之后,什么东西又都失去了,像这样的人是根本开不了悟的。以为开悟之后就会失去所有,这是错误的想法;开悟之前,属于你的东西是很少的;开悟之后,三千大千世界,无量无数一切诸佛世界都是你的,你拥有无限的、无量的一切,与一切的一切都是同体。这是因为没有画地为牢,没有与任何人画界限,所以对人慷慨,和所有一切生命是结合在一起,所以你的生命是无限无量的,所拥有的也是无法衡量的。
曾有位年轻妈妈来参加禅修,禅修期间工夫用得很好,其实也只是心念能够集中,妄念较少,她就害怕的跟我说:「师父,我想回去了,因为我愈坐愈好,我可能要开悟了!」我问她说:「开悟,你还要回去吗?」她说:「开悟之后,我如果连我的孩子都不要了,这多么可怕啊!我还是想要我的孩子,我不要开悟了。」我说:「释迦牟尼佛开悟之后,虽然出了家,但是,他让他的太太和孩子也都出家,并且很照顾他们,同时,也回家探望父亲。父亲过世,他赶回家抬着父亲的棺木送葬;他的母亲早已去世到了天上,他特别到天上去为母亲说法。佛开悟出家,并没有六亲不认,只是开悟之后自我中心的烦恼没有了。开悟之前,是以自我中心的立场来对待;开悟之后,则是以众生的立场来对待。因此,开悟的人,是用慈悲、智慧来照顾所有的人。这也就是『法住法位』;知道一切众生各有所需,各有各的立场,必须适应众生,因为所有的众生跟自己都有关系。并不是开悟之后,见到什么人都不认了,儿子也不要了,那是愚痴,那不是开悟。」
二、「无我」的观念最重要
用默照或打坐的方法是不能开悟的,只是帮助减少妄念,以此达成开悟的目的。如果观念不正确,没有用无我的观念来指导,最多只能入定。就像前面说过的,动物多半没有记忆、不会思考,它们生活在现在、现在,所以灵敏度很高、很强。而人类的思想太复杂,经常思前想后,反而忽略当前的状况,变得迟顿。如果用方法经常让心停留在现在,保持着知道现在,这可以增加敏锐度,但这不是开悟。诸位可能会想:「那我们在这里修行做什么呢?又不能开悟!」用方法,只是一个过程、一种工具,目的是为了达成某些功能。
想要开悟,一定要用观念来引导,用方法时,随时要将执着放下。譬如说:「我在打坐,我知道在打坐,我的身体在打坐。」这里面是有「我」的,这是为了要将心念集中。渐渐地,身体的感觉不存在了,但是「我」还是在的。再进一步,此时打坐的「我」,不只有身体,对于听到或看到环境里的声音及景象,都是「我」;虽然环境里有声音、有景象在动,但是对你而言,动也好、静也好,都是整体的;你和所听、所见的已经结合在一起,你已经达成身心统一,环境统一,这是统一的「我」。再进一步,是「身体在打坐」,「我」没有事,而身体的痛、环境的动,我知道,但是跟我没有关系;身体、心理都没有负担,任何状况的出现都是修行的状况,不是「我」。甚至不必去考虑「我」的问题,只是清清楚楚地知道:「这不是我!这不是我!」能够这样不断地练习,自我中心便会越来越淡。
许多人对杂念与昏沉耿耿于怀,担心一打坐,不是杂念、妄想,就是昏沉、做白日梦,浪费时间。但是怕妄念,怕打瞌睡,越怕,心里越讨厌,所以就越要和它对抗,对抗一阵子,累了就打瞌睡,睡醒有精神了,妄念又来了,又再和它对抗,于是不断循环地在打瞌睡、打妄想,打来打去,愈打愈痛苦;原因是你太在乎妄想、瞌睡。如果不在乎它,说:「打妄想、打瞌睡的不是我,现在用方法的也不是我,方法是否用得上,跟我没有关系,能用方法最好,打瞌睡不可能一直打下去,总有醒的时候,那就赶快用方法。」不要讨厌、对抗,心就会安静下来,杂念妄想会减少,瞌睡的机会当然也会少。心安定有好状况时,不要沾沾自喜地说:「我终于也坐了一炷好香,下一次希望坐得更好一些。」一喜欢,心就动,就是妄想,就已经被烦恼所捆。
〈第六天:早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一、心中无事,不受干扰
默,是不要将一切现象,当成与你有关系,所以任何现象不会干扰到你,这就是「放舍诸相」。「休息万事」与「绝学『无为』闲道人」中的无为一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待人接物,行住坐卧,都还是有的,但不是什么事都不必做了,而是心中没有什么事可以让自己牵挂的,所以默照,是承认一切都有,如果忽略现象的有,那就没有照了。
所以说禅法是心法,主要的意思是心中不会受到任何事情干扰。一般人总是思前想后,不断回忆着过去,总觉得许多机会没有好好把握,或念着曾经做过的事、发过的财、出过的锋头;这一生不是在悔恨,就是在陶醉之中度过。要不然就是忧虑担心着未来会发生什么状况,或者事情未到,就提前高兴着美梦成真。
梦,在想象之中总是太过美好了,很多人都是生活在梦里,对未来想象得太天真。譬如许多人在结婚之前,都会把婚姻想象得美满快乐;而我小时候上山出家之前,就把山上想象成仙境一样;然而,这种对于未来的憧憬,多半是有问题的。
当我闭关修行六年出关之时,高雄乡下的一个小镇,有个莲社要请我去演讲,一路上有位居士陪着我。那是个满热闹的小镇,街上许多人看到来了这么一位不认识的和尚,都会多看两眼,这位居士于是高兴的对我说:「法师,一定是老早宣传过,说有位出关的法师要来弘法。你是刚刚修行出山的人,一定有很多人晚上准备听你演讲。」我还信以为真。可是到晚上我要演讲时,只来了三、四十位听众,这个梦很快就破灭了。从那一次以后,我就了解到,凡是事情尚未发生之前,不要想象得那么的美好、那么的顺利。
二十多年前我在台湾主持禅七,那个道场很小,只能容纳二、三十位禅众。有一次禅七结束后,大家报告心得,有好几位禅众一边感恩一边哭着说,师父是他们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恩人,从此要生生世世跟着师父修行,发愿生生世世不退转。我心想:「有可能吗?现在是声泪俱下的感恩,没有多久就会将我忘了,当我死的时候最多说一声:『喔,这个老和尚死啦!』」您们不信吗?真的是这样!
当年那些年轻人目前还留下来跟着我修行的,已经很少了。不过发好愿还是应该要发,即使是不能持久。
二、止于一念不是无心
但是,一些空洞的梦想,对心理是负担,对时间则是浪费。所以要「放舍诸相,休息万事」,让我们在用方法时只有「当下,当下……」,有了任何经验就是「放下,放下……」,同时不断地继续用方法。如果经验到统一心时,知道是统一心,因为正处在统一心的状态中无法放下,等境界过了之后,要告诉自己:「这个境界不是我要的!」有统一心的经验很好,但是不要去追求统一心,因为愈追求愈得不到,而且统一心不一定有用,最多只能入定。
因此,不论是默照禅或话头禅,并不鼓励注意或进入统一心。中国禅宗参话头时,随时随地都有话头,话头就像一把锁匙,只是个工具。有话头可用,绝对不会发生内外统一或绝对统一的状况。绝对统一已经是念念的统一──前念、后念,念念止于一念,是念的统一,这就是进入深定;身心统一及内外统一还没有到达念念统一的程度。我们不希望进入念念统一的定境,但也不要把统一心当成坏事,可是绝对不要把统一心当成追求的目的。
念念统一是定,能够有入定的经验是不坏的,当念念止于一念时,没有前后交替念头的过程,时间的感觉就不存在,坐一天和坐一秒钟是相同,这是真的进入了定境。能够有此境界固然很好,但这只是统一心,是一种修行的经验,不是无心,并未得解脱,也不是智慧。
修行的过程中有三种心理状态:1.散心。刚开始时的心是散乱的、杂乱的,从散乱心用方法,这个方法使得心能够倾向集中。2.集中心。在修行过程中,必定先经过散乱心的挣扎,然后变成集中。3.统一心。从集中心渐渐妄念愈来愈少,到完全没有妄念、杂念,只有方法,此时就出现统一心。统一心有三个层次或现象,那就是身心统一、内外统一、前念与后念统一。但是,我们所期待的是无心,并不是这三个统一心,这都是过程。无心,不是追求可得,一追求就是妄想心,而是要放下、放下……,「放舍诸相,休息万事」。
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两句话是《金刚经》所说,也可以说是佛法的根本原则。意思是:凡是所有一切的相,都要将它当成是虚妄的,只要不去执着它,就会产生智慧。
《六祖坛经》讲的无相,是说一切相都是虚妄相,不是真实相。现象虽然有,但那只是幻境、幻象,是因缘有而自性空,只因为因缘的凑合而有了现象;如果另外的因缘产生,现在的现象就会改变,形成另一种现象,所以称它为虚妄相。既然清楚的知道不是真实相,就不会被其困扰,而产生痛苦的烦恼心,此时智慧就出现了。「法住法位」是指当下现在的这一刻,每一法都有其特性与状况,如果有新的因缘参与进去,原有的状况就会改变;就好象化学变化,只要一个成分不同,所产生出来的便是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记得我小时候在上海时,有位居士是个很虔诚的佛教徒,也会讲经说法,有一次他家里失火,房子被烧掉。房子被烧之后,全家人都很懊恼、痛苦,另外一位听过他讲经的居士安慰他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房子本来就是虚妄的,烧掉就烧掉了吧,不必太难过了。」房子被烧的居士说:「对,房子是虚妄的,我这个人也是虚妄的,但是虚妄的我,还是需要有虚妄的房子来住啊!」于是大家帮忙捐助了一些钱,让他们暂时有地方可住。后来有一次他发表学佛心得说:「看到别人有事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旦事临到自己,所有相都是真实的,房子烧掉是真的,马上就是一个现实,不知道要住在哪里。」当时我的师父就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金刚经》里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从佛的立场来看,所有的人与自己都是虚妄的;可是从众生的立场来看,看到别人是虚妄,但却不承认自己也是虚妄的。不过,我们要学佛,虽然自己发生问题是真实的,但是要将它当成虚妄的来观想,能够如此,痛苦与烦恼就会减少。必须要有勇气面对所发生的问题,因为你还要继续活下去。」
修行,就是要练习着用佛的角度来体验生活,因为我们还没有开悟,没有智慧,没有办法像佛一样。特别是在家居士们,有家、有孩子,也有很多的责任,房子被烧是个非常现实的大问题。而我们出家人大概好些,这个庙烧了就到另一个庙去,不过在西方社会也不是这么简单,其他的庙并不一定会随便接受。所以只有学佛,练习着了解自己,化解心中的苦恼及牵挂,能够「放舍诸相,休息万事」,渐渐就能体会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还是要很细心的照顾、运用这些虚妄相,自利利人是要从有相开始,体验无相、体会无相,然后才能实证无相。
我们修行用方法是在练心,不是在练环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并不是说一切相都不存在,而是说一切相都有,但是当实证无相的时候,心不会受其影响而波动。之所以发生影响和波动,是因为考虑到自身的利益,觉得那些人、事、物、环境状况种种对自己太重要了,和自己的利害、得失有关,所以认为是真实相。修行时,首先一定要肯定自己、承认自己本身是虚妄的,进而体会到自己的身体与心也都是虚妄的,然后才不会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否则只是闭着眼睛说:「虚妄的!外面的环境统统都是虚妄的!」结果别人给你一个耳光,所有的一切就变成真实;这并不是外面的状况有什么不同,而是自己内心的转变。所以,体验、承认坚固的自我执着是虚妄的,如此,也能进一步体验到一切的环境都是虚妄的。
我有一位弟子,打坐很精进,对《般若经》、《楞严经》的内容也很熟悉。有一次他在夜间打坐,有个鬼来找他,他跟鬼说:「你不要找我,你找师父去。」第二天他还问我:「师父,昨天有没有鬼来找你?」他很清楚「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道理,既然是虚妄相,真有鬼出现时就不管它,还去找师父做什么呢?过了两天,夜里我去看他,他正在打坐,经过他面前时,他马上打了个手印,然后睁眼一看:「喔!师父是你!」。这真是有趣了,鬼在面前,叫它找师父;师父在面前,还把师父当成是鬼。
一定要肯定自己的我执以及身体是虚妄相,所见所思是幻想幻觉,才能够在面对外境时真正把它当虚妄来看。否则只是观念上的理解,当自己遇上境界时就不虚妄了。
因此,「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观念上的认知一定要有,然而仅仅有认知是不够的,如果不练习着体验「放舍诸相,休息万事」,就好象别人家的房子烧了却跟他说:「房子烧掉就烧掉,不要执着,那是虚妄的。」但是当自己的房子被烧,就痛苦不堪。如果能体验到自己的身心是虚妄相,所以自我就是虚妄相,房子被烧是因缘法,接受事实,再做善后的处理,这就是智慧而不是烦恼。
〈第六天:晚上〉惭愧、忏悔法门/无相、无我
一、以惭愧、忏悔礼拜来安心
今天已经是第六天,如果方法用不上,心觉得很累,那是对方法失去兴趣,此时心会浮动,会觉得很烦躁,没有办法继续在蒲团上用方法。这时候,体验呼吸,呼吸很粗;体验身体在打坐,身体上的每个部分都像在告诉你不想打坐,好象蒲团上都是刺,连身上的每个毛孔,都在跟你抗议着不要打坐。有这样的现象,就起坐,利用禅堂的空间,用很慢的动作体验拜佛的感觉,一边拜一边要说:「我惭愧,我忏悔,我的业力现前,善根被业力干扰;我惭愧,我忏悔,由于我的菩提心不够,慈悲心不够,所以没有智慧;我惭愧,我忏悔!」一边体验拜的感觉,一边要以沉痛的心情说:「我惭愧、我忏悔。」这样拜一段时间之后,心情会安定下来,身体不那么烦躁时,又可以继续打坐用方法了。
当重烦恼出现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惭愧心及忏悔心来拜佛。当我遇到我们团体中有重大事情发生必须要解决,否则会很麻烦时,这时候打坐求灵感是没有用的,我都是用拜佛的方法,对着佛菩萨忏悔,心情渐渐会平衡,头脑也会清楚。拜佛会有感应,这是由于外在佛菩萨的力量,以及护法神的协助;护法神是跟着修行人的心境而走的,心安定,他就会来保护我们。我有少数弟子,在大烦恼来时,都不愿意拜佛忏悔;其中有一位非常优秀聪明的年轻弟子,因为产生大烦恼,根本没办法打坐,我劝他拜佛,他说他才不拜呢,因为已经拜了很多年。一个修行人,不打坐,不拜佛,不知道惭愧、忏悔,烦恼来了就是一败涂地,这是很可怜的。所以我奉劝诸位,有大烦恼时,要以惭愧心、忏悔心来拜佛,才能够挽救你不被大烦恼卷走,否则即使修行很多年,也难保不会被境界所转,这是很可惜的事。
不要以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认为拜佛、打坐也都是虚妄的,这是颠倒!打坐、拜佛是为了帮助我们从自己的内心体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果体验不到,就要拜佛、惭愧、忏悔。
二、用心法练心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是《金刚经》里的一个偈子。意思是说,把色当成我,把声音当成我,这个人行的就是邪道,是不能见到如来的。偈中的「我」是指佛,也可说是空性。以这样的标准来看,所有在修行的佛教徒,大概百分之九十以上行的都是邪道。因为多半的修行人,都将佛像当成佛来拜,这是让眼睛看到的色、一个形象;而持诵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等佛菩萨圣号,用的是语言声音,将这些声音当成是佛来持诵。
有一个满有意思的故事,那是在很久以前在台湾,我们有十多位出家人,每天都持诵《金刚经》。其中有人得到一个消息说,从印度来了位有成就而且神通广大的大喇嘛,准备当晚进行火供。大家都不相信而想去看看,说这是邪道吗?仪式一开始,就有种震摄人心的气氛,感觉很不寻常,当晚并没有风,但是当仪式进行到一半,附近所有的树木都在摇动,很多鸟在树林里面飞来飞去。因为全场的人都在拜,我们这十几个出家人也跟着一起拜,去的时候是绝对不相信,到了会场又不由自主的跟着一起拜。在回程的路上,大家都在讨论着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今天大家不是都信了邪道吗?」
大喇嘛在火供时,大家都拜而我们不拜,不是很奇怪吗?明明知道《金刚经》里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还是执着有相,要不受相的影响是很不容易。不过,这样的相还是有用,尤其是对初学佛以及没有学佛的人而言。据我所知,许多人起初是抱着一种好奇与不信邪的心态去观赏,直至亲眼所见,不得不相信,马上接受灌顶,类似的情况还满多的。不过,这不是究竟的佛法,而是方便法。
禅宗一开始就用心法练心,而不是用「术」来接引人。这种「术」,除了密宗之外,中国的道家以及印度其他的宗教都会使用,其力量来自于画符或咒语,有些是运用神、鬼以及精神体,一方面供养他们,一方面请他们扮演一些角色,产生一些功能,但这和根本的佛法是无关的。
三、不动是默,清楚是照
初学佛者用默照方法时,心不可能随时随地都在默、都在照,大多时候,心都是混乱的,有时候会有恐惧心出现。就像我的弟子在打坐时说有鬼去找他,等师父去了,他把师父也当成是鬼。实际上他在打坐,就不应该有那么多的恐惧心,但是他心里的「自我」还在,没有说:「我在默,我在默。照,是很清楚;默,是不动。」他并没有到达这样的程度。虽然在打坐,可是心没有真正清楚的在照,也没有安定的在默,当然会受到影响。
今天小参时有人告诉我听到禅堂里打香板的声音就害怕,担心着有人又要打香板,我告诉她说:「你不要怕,要随时准备着有香板声,听到之后,你说这是香板,没有事,不管它。」这就是照与默的功夫。
已经向诸位介绍过默照的修行方法、层次、次第,以及在修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种种现象,以及如何分辨是假的悟境,还是真的开悟。过去几天所讲的,都是以有相修行无相,以有我修行无我。刚开始修行时一定是有相、有我,然后用方法及观念帮助我们,逐渐认知何谓无相及无我。
四、历历妙存,灵灵独照
「历历妙存,灵灵独照」,这是宏智正觉禅师在悟后,以无相、无我的立场来讲默照。无相和无我常常被误认为:无相是什么都没有,无我是什么都不要;这是不正确的观念。无相,是见到现实环境中所有一切的相,知道它是虚妄、无真实相,无不变的永恒相。至于无我,有人认为如果无我是什么都不要,那是不是就不需要穿衣、吃饭?以我圣严来说,也不必有徒弟、道场,既然无我,还要这些做什么?这种想法是误解了无我的意思。无我的意思,是指没有执着、烦恼、痛苦的我,有的是慈悲与智慧的我;智慧的运用是为众生之利益,而心有所思、有所动,这是智慧的反应。释迦牟尼佛在经典里也常说:「我,如来……」这个我,是智慧的我,是慈悲的我,不是烦恼痛苦的我。
「历历妙存」的历历,是经历的意思,其实就是照的功能,清清楚楚自己亲身的体验。第一个「历」是自己的经验,第二个「历」是清楚的知道这个经验是什么,这就是照;「妙存」则是默。就好象家里有一个保险箱,里面放了许多金银财宝,除了自己以外,其他任何人都不晓得里面是什么,可是它有很大的价值及功能。实际上这个保险箱内的宝,指的就是智慧与慈悲的功能是无限的,不动它时,等于没有。清楚知道自己有这个宝,是照;暂时不动,是默;知道而且清楚它的功能,则是默照同时。
练习照和默的方法,是有前后次第的;一定是先用照,才能达成默的效果。譬如说,知道有妄想杂念,赶快回到方法;知道妄想杂念,是照;赶快回到方法,使妄想杂念停止,是默;知道我在用方法,所以妄想杂念不起,则是默和照。
宏智正觉禅师在语录中所讲的,是开悟以后的境界,工夫已经成熟,是默照同时。表面看来是不动,什么事情也没做,是默;然而事实上头脑是清楚的在照,但是自我执着的烦恼心、情绪心不动,所以是在照也是在默,是默照同时。如果默是默,照是照,先照后默,或先默后照,都表示工夫尚未成熟。
「灵灵独照」的灵灵,意思是非常活泼、灵巧,随时都能适应,恰到好处的反应。经常保持着灵活、灵敏、敏锐,看起来是照,其实是默,因为并没有动。就好象前两天我提到在湖边看到的那只鸟,因为不动,所以灵敏度非常的高。这里的「灵灵」与「独照」的照,实际上是不动的,所以照的功能很强,这也是默照同时。
「历历妙存,灵灵独照。」这两句话,就像以一面品质极好的镜子,镜面是不动的,可是当人、物、景在镜前时,镜子里出现的必定是如实的反应,有什么就反应什么。反应是照,然而镜子本身不需要动,就有反应的功能,是默。如果真正将工夫用好,禅宗形容就能够「汉来汉现,胡来胡现」,这是说,汉人在镜前经过时,出现是汉人;胡人在镜前经过时,则是胡人,镜子里一定如实的反应,绝对不会汉人经过,镜子里反应出胡人,或者西方人经过,看起来像个东方人;能够「汉来汉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