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达吉堪布上师弟子规讲解
第一课
思考题
1、学习《弟子规》有何时代意义?作为成年人、作为出家人,是否有必要学?为什么?
2、有些人说:“学好《弟子规》就掌握了一切真理。”对此观点,你如何看待?请说明理由。
3、本论分为哪几部分内容?请大致叙述一下。
4、古人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认为“有余力,则学文”,这对你有哪些启示?今后有何打算?
5、父母呼唤你,或吩咐你做事,你应该怎么做?佛教中有这些孝顺的理念吗?请具体分析。
6、对于父母的教育和责备,子女应如何对待?假如父母没有文化,而子女学历特别高,那又该如何?你平常是怎么做的?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从今天(2009年3月17日)开始,给大家讲一下《弟子规》。
《弟子规》是我自学的,没有传承,但感觉内容非常好,就自己学了一遍,也给部分孩子传了一遍。它讲的虽然不是佛教道理,但与佛教并不相违,而且,即使是学佛的人,也可依此来完善人格,所以了解这部论典很有必要。尤其是汉地许多孩子,从小没有受这方面教育,甚至老师对此也非常陌生,所以希望通过这次的共同学习,很多学校也能开这门课,让大家了解古德先贤的做人道理。
在传讲的过程中,我会借用佛教故事或其他教言在字面上作简单解释,以便于“文殊小学”为主的出家、在家的小道友们学习;同时,也会引用顺便想到的佛教公案、教证,来印证《弟子规》的内容。
你们应该清楚,古人特别重视《弟子规》,汉族子弟的启蒙教育多开始于这本书。但在六七十年代,传统文化被“革”了“命”,以致后来成长起来的一代,都没有接受这种理念。我曾问过许多年轻的校长、老师,但回答全部是“没有学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孔孟思想中虽没有佛教的因果正理,更没有大乘菩提心、空性及光明如来藏的甚深教言,但在为人处世、接人待物方面,许多地方很值得借鉴。现在的社会,怎么样孝顺父母、怎么样诚实守信……不要说孩子,就连为人师表的老师也不太懂。所以我们有必要提醒世人:这么好的传统文化,理应值得接受,而不要抛弃。这次学完《弟子规》后,希望你们有能力、能发心的,今后结合佛教教理尽力引导世人,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可能有人会想:“《弟子规》是小孩子学的,我现在都是大人了,没有必要学这个。”这种想法不正确。虽然你不是小孩子,但古代小孩所受的教育、所具有的德行,我们这些成年人,乃至出家人都不见得有。如果没有的话,那就应该学,诚如《戒律花鬘论》所言:“不知理,六十岁也孩童。”尽管你在年龄上已经成人了,但如果德育上一片空白,那就是“孩童”,就该接受这种教育。尤其现在很多学校只重视分数,德育方面却没有引起重视,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即使拥有高超的智慧,但没有德行的话,那他的智慧依靠什么而成长?这是个大问题。
还有些人想:“我们作为出家人,学《弟子规》根本没用,因为它是世间人的童蒙教育,而我已经看破世间了,再学这个岂不是多此一举?”这种观念也不对。出家人若不懂得基本的做人规范,那在僧众群体中也好,发心利他的过程中也罢,连人都做不好的话,还想要成佛利益众生,恐怕更是遥不可及。
所以,从各方面考虑之后,我觉得即使在成年人中、居士团体中,乃至出家僧团中,学习《弟子规》都有必要,一个人学和不学肯定有很大差别。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弟子规》看作所有教育的顶巅,有了它一切具足、没有它一切不成,这是不对的。虽然它在教导人生哲理、规范世俗行为上是一部好论典,但与佛教胜义、世俗的真理相比,还是有一定距离,这方面务必要一分为二地分析。否则,特别喜好孔孟思想的个别人觉得:“《弟子规》是一切学问之最,只要懂得孔子的思想就可以,学佛没有什么。”把孔子与释迦牟尼佛相提并论,我觉得这是一大错误!
我看过不少儒家先贤的书,如《三字经》、《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里面对今生的做人讲得很好,可却没有涉及业因果、前后世的甚深道理,更未触及佛教所揭示的一切万法真理。因此,如果有人说孔子与释迦牟尼佛一样,我们可以跟他辩论:不说特别深奥的道理,单单是前后世或六道轮回的存在,儒教传统思想中有没有提到?大家不妨观察一下。我详详细细地翻过很多书,觉得儒家注重的是今世,来世几乎很少提及,更不要说揭示心性本体,让人明心见性了。因此,对它太重视了恐怕也不行,只能说:在世俗方面,它是很好的教言。
关于汉地三教,总体而言,儒教是入世的,引导人做慈善、重孝道;道教是出世的,思想偏重于远离红尘、与世隔绝;而佛教是以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情,远离一切尘染的同时获得解脱。因此,佛教的思想包含道教和儒教,通达了佛经论典之后,看道教会一目了然,看儒教也同样如此。现在有些学者也认为:“儒教治世,道教修身,佛教治心。”可见,真正能对治内心烦恼的,唯一在佛教中有。当然,这样的认识,出家人一般都具足,而有些在家人的分寸稍需调整。
接下来讲《弟子规》:
作者:李毓秀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所作。他祖籍山西,是清初着名的学者、教育家。这部论典最初叫《训蒙文》,后经贾有仁先生修订,改名为《弟子规》,一直流传至今,对人类文明起了很大作用。
我在自学的过程中,觉得作者相当了不起。他用的语言很简练,但所讲述的道理很甚深,除了字面的内容以外,背后还隐藏着深奥的教言,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
释题:弟子规
所谓“弟子”,狭义是指父母的孩子、老师的学生。广义来讲,所有的人均可称为弟子,我们佛教徒是三宝弟子、上师的弟子,非佛教徒则是老师的弟子,人人都应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永远是“弟子”.而弟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就叫做“规”.因此,不管大人还是小孩,要想做一个合格的弟子,就应当学习这部论典。
总 叙
“总叙”,相当于佛教论典中的立誓句。在下面两偈中,可以涵摄整部论典的内容。
学《弟子规》其实很简单,它只有九十个颂词,三字一句、两句一韵,读起来特别顺口,所以我要求智悲学校的学生早上读诵。对小孩子而言,可能有些内容懂,有些不一定懂,但只要慢慢记在心中,长大后这些道理就会随口而出,很容易运用于日常生活中。不管佛教理论还是世间格言,只要用得上,对自己心行起到断恶修善的作用,就是善法。心善则善、心恶则恶,所以,本论也是诸佛菩萨的一种加持。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弟子规,圣人训”:《弟子规》这部论典是圣人的教诲。所谓“圣人”,狭义上指儒教的创始者--孔老夫子;广义上,所有的古德圣贤、高僧大德皆可包括其中。
在汉地,孔子的思想虽一度被当作批斗对象,但随着历史长河的流淌,现在很多仁人志士都想恢复这一传统文化。在国外,很多人也对孔子思想给予了高度重视。早在1988年,七十五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发表了联合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英国汤恩比博士也说:“要解决21世纪的社会问题,一定要借助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教。”
由此可见,现代人类非常需要圣者的语言,此外,凡夫的语言表面上再吸引人,也不适合去看、去学。记得《弟子规》的后面说:“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意思是,不是圣者的教言,千万不要看,看了只会遮蔽了你的聪明,教坏你的心志。的确,杂书看多了,流行歌曲听多了,思想就会被染污,从此之后,对“圣人训”根本不感兴趣。因此,我们该学的,就是圣人的教言。而这部《弟子规》,其体系是出自《论语·学而篇》的一段话:“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故而是圣人训。
这部论典总共有七个问题来阐述,下面虽对此分别有广说,但这里先略作解释:
第一是“孝”.在古代,尤其是汉族人,对孝的重视程度很高。所谓“百善孝为先”、“忠臣出自孝子之门”,一个孩子孝顺与否,决定了他将来的命运。
我很小的时候,常爱去一些亲戚家,当时两个亲戚比较典型:一家的孩子可能有十几个,他们天天打架,父母也使劲打,每次一进他家帐篷,总是闹哄哄的,孩子们哭声一片,大的恨小的,小的骂大的……现在这些孩子到了我这样的年龄,没有一个有出息的,连维持基本生活都相当困难。还有一个亲戚,他家有六个孩子,每次我去他家,父母也慈悲,给孩子讲很多道理,而且从未看到孩子打架或对父母不孝。后来这家出的都是人才,不仅自己的生活没有问题,还为社会做了许多贡献,出家的,在出家方面有所建树;在家的,经常喜欢助人为乐。可见,家教十分重要。当然作为出家人,也没必要去考虑这些,但回顾你自己的成长,应该扪心自问:我在孩童时期有没有孝敬父母?甚至,有没有这种概念?
第二讲“悌”,就是友爱兄弟姊妹。孝字,上是“老”、下是“子”,意为子女理应顶戴父母;而悌字,是“心”旁边加“弟”,是说哥哥心中要有弟弟,这是象形字的一种表示。所以,悌就是要关爱兄弟姐妹。
第三讲“谨”,指所作所为小心翼翼、认真对待,这也是佛教讲的用正知正念守护根门。所以,做任何事不要任意妄为、敷衍了事,而应该认真谨慎。
第四是“信”,就是诚实、守信用,做什么事、说什么话乃至起心动念都不虚伪狡诈,老老实实地去行持。
第五是“泛爱众”,这是一种广泛的爱,对凡是生活在天底下的人类,皆以慈悲心一视同仁。类似于佛教中的以慈悲心关爱一切众生。
第六是“亲仁”.亲,是亲近、依止;仁,是仁人志士,或高僧大德、善知识。也就是要亲近善知识、亲近好老师。
第七是“有余力,则学文”.除了上述六层内容以外,若有多余的时间、精力,还可以学习其他有利于身心的知识。
可见,古人把德育放在首位,有了这个基础后,才要求学习文化知识。所谓“德才兼备”,而不是“才德兼备”,即先有了六种“德”以后,再去具备“才”.然而,现在的教育有点颠倒,每个学校的老师都只重视分数,只看学生能不能背、能不能学,至于他的行为规范、人格操守,根本提也不提。好多孩子因为没受过这种教育,长大后虽有一点学问,可是做人很差劲。包括有些出家人,学历尽管很高,也读过一些名牌大学,但与人的沟通能力不行,没接触两天就出一些问题。所以,古人的教育方法,我们还是应该沿用:先培养德育,有余力再学其他知识。
“有余力”其实也不难。东汉时有个人叫董遇,因生活贫穷,靠打柴为生。他特别好学,每次去打柴总带着书,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读。他哥哥常讥笑他,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天长日久,他的学问大长,写了两本好书,在当地引起轰动。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只是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书读一百遍,意思自然会显现出来。)请教的人说:“您讲得有道理,但我们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的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是一年之余;夜晚,不便下地劳动,是一天之余;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为平日之余。”现在有些人总找借口说:“我白天那么忙,工作压力那么大,生活节奏那么紧,哪有时间学习?”其实,只要你自己肯学,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像董遇,就是从那些“空余”里得到了利益。
如果有了空余时间,就可以学习其他学问。什么是其他学问呢?《周礼》中讲了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是礼节;“乐”是音乐;“射”是射箭(当然出家人不能学);“御”是驾车;“书”是书法;“数”是计算。佛教中也有相似的观点,如《经庄严论》、《萨迦格言》中言:如果你有充裕的时间,应精通五明或十明的一切学问,如医学明、声明、诗学等;即使你没有多余的精力,孝、悌、谨、信等也不得不学,因为作为一个人,明白这些必不可少。
我经常想:《弟子规》的内容,应该用佛教观点来解释,这样刚好有一些补充。否则,单单只考虑眼前几十年,却从来不提前后世、业因果,不去关注更为长远的生命,就太有限了。若能与佛教理念配合起来,进行灌输,孩子们一生中的印象会比较深。想想我们小时候,如果在学校读过这些,可能就不会给父母、给别人带来那么多痛苦了,反而应该还有很大饶益。以上讲了总叙,下面正式讲七个问题中的第一个: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在家中,父母呼唤你,一听到就该立刻答应,不要慢慢吞吞。无论父母叫你做什么事,不要拖拖拉拉,要立即去做。
“父母呼,应勿缓”:表面上这好像很简单:父母喊你,马上答应就可以;父母让你做事,马上做就可以,但它有甚深的道理。我们儿时都做过孩子,那时,是不是父母一叫就答应呢?恐怕很多人不是。尤其现在独生子女居多,父母当宝贝一样疼爱,这让孩子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像很多大学生,不会洗衣服,别人叫也不吭声;再大一些,不懂人与人之间怎样交往,这都与儿时教育有相当大的关系。
小时候父母娇惯你,喊多久都不应一句,即使回答,也是恶狠狠地说:“干嘛!什么事?”没有一点恭敬和孝心,长大以后自然对谁都不理不睬。因为父母是最亲的,他的呼唤你都不应,那到了单位或面对亲友时,更不会恭敬对待了。所以,儿时的教育很重要,它导致了每个人在修养上的差别。
学习这部论典,很多道友可能会有一种懊悔:“小时候父母说什么,我应该好好地听。但现在父母已经死了,想孝顺也没办法了。”但不要紧。若懂了这个道理,有机会可以教亲戚朋友的孩子,同时自己也知道该怎么跟人相处。譬如,不是父母,而是其他人叫你,你的态度怎么样?是不是像有些世间人那样,领导上司喊了立即答应,而普通同事喊,就用另一种态度?如果这样,那就是傲慢无礼的表现。
表面看这只是一般的道理,但在实际行动中却难以做好。所以,现代人和古人相比,确实特别差,而且是点点滴滴都差!
此处讲的并不是中观空性,也不是气脉明点,只是做事做人的世间道理。我们这些凡夫人既然还没离开世间,就应该遵守这些规矩。毕竟内心的证悟,谁也看不到,但外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别人喊你,你在那儿一副特别傲慢的样子,别人会有怎样的反感,你清楚吗?所以,古人的行为规范,现代人的确需要。否则,每天接受的都是眼花缭乱的事物,那么真正有价值的思想文化,就只能被抛弃,让它断灭了。
“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有命令,要赶快行动,不应该拖拉,这也是孝敬父母的举动。从小若有这样的理念,那么一旦父母生病,自己因感恩也会去孝养。春秋时期的郯子,生性至孝,父母年老都患有眼疾,他特别伤心,到处求医。听说鹿乳能治好双亲的眼疾,他便披着鹿皮,去深山混入鹿群中。猎人误认其为鹿,正要举箭射他,他赶紧大叫,并将实情相告。猎人听后非常感动,想办法给他弄来鹿乳,并护送他出山。古代有这样孝子,而现在有没有呢?很罕见。2004年有个人把肾捐给了母亲,这在当时轰动一时,感动了很多人。但古代并不是这样,那时人人对父母都特别孝敬。
或许有人问:“儒家思想提倡孝道,后世有《二十四孝》等许多故事。可这孝顺之举,佛教有吗?”
佛教不但有,而且远远超胜,更不可思议。如虚云老和尚,他为报答亡母深恩,吃尽了千辛万苦:首先三步一拜,一心发愿朝拜五台山,以此功德,回向母亲早脱轮回。在这个过程中,他两次冻僵在冰雪中,感得文殊菩萨化身救他脱险,三年后才到五台山。后来又念未见母亲现身,不知是否离苦得乐,他又在阿育王寺拜佛陀舍利、燃指供佛,一心求见母亲一面。结果一天在梦中见母现身,得知母亲已转生净土。
以这种伟大的行持报父母之恩,在儒教中很难见到。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活着,应以礼承事;死后,要以礼埋葬,并于逢年过节时,以礼祭奠。所以,他们对父母的报恩仅限于此。然佛教可谓更上一层,莲池大师云:“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只有让父母彻底离苦得乐,才成就了真实的孝道。
在佛教中,一个人要想往生极乐世界,首要条件就是:“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可见,“孝养父母”是最基本的善法。要了解孝,就应深入佛经,像《父母恩重经》、《盂兰盆经》、《地藏菩萨本愿经》,都可以称为“佛门孝经”,经中详细描述了父母恩重难酬,做儿女的应如何报答父母深恩。佛陀还亲口说:“今成得佛,皆是父母之恩。人欲学道,不可不精进孝顺。”因此,人想学道,孝顺非常重要。
而孝顺方式,佛教的与世间的有很大不同。佛经云:“饮食及宝,未足报父母之恩。唯导父母向于正法,便为报二亲也。”意思是说,以金银财宝、饮食衣物供奉,不能圆满报答父母的恩德,唯有引导他们行持正法,才是真正报答了双亲之恩。有些道友以前常让父母不高兴,也做了让他们伤心的事,现在懂佛教的道理后,就应该行持善法,并把善根回向给他们--这是我们的报恩之举,是最圆满的!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教导的道理,必须恭恭敬敬谛听。父母若有智慧,教得头头是道,子女自然会听,但有些不一定有学问,可他毕竟是自己的父母,所以做子女的也要洗耳恭听。
现在有些孩子,有了一点学问就傲气冲天。父母是小学文化,自己是大学毕业,父母给他讲道理,他就摆出不屑一顾的姿态:“你连书都没读过,还敢教我?我可是了不起的高才生!”其实这样不合理。一般来讲,父母的人生阅历比你丰富,而且,他在教导子女时心很善良,以慈爱心所引发的语言,肯定有价值。所以,年轻人要好好听父母教导。如果抱怨:“唠唠叨叨,在讲什么呀?别讲了,你吃你的就可以,啰唆什么!”这不但会伤了双亲的心,自己的修养也成问题。真正有学问的人,父母再没文化、再怎么样,对他们所说的教言,还是会聚精会神地倾听。但这一点,如今很多人都做不到。
“父母责,须顺承”:父母因为你做错了、行为不如法而谴责你,你必须虚心恭顺地听从,勇于承认自己错误。对父母有恭敬心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即使父母说的是一般语言,甚至是责备,也会认真听取。因为“爱之深,责之切”,父母的训斥是出于爱心,做子女的应该接受。若能如此,对自己也有很大利益。
不仅世间人要顺承父母,佛教中不管小乘、大乘,都认为父母是严厉对境,即使他们是凡夫,也值得恭敬。尤其是作为出家人,信众供养自己的钱财,可以给他们使用。以前佛陀时代就有位阿罗汉,父母非常贫穷,他想以衣食供养,但又不敢,于是请示佛陀。佛陀便召集僧众,并作开许:“假令出家,于父母处,应须供给。”所以,出家人可以对父母进行供养。
一个从小要恭敬父母,父母说什么都要听,即使是批评也要认真对待,若能如此,久而久之便会明白,父母的教导很有价值。众所周知,孟子小时候厌倦学习,有一天不愿读书,就逃回了家。孟母正好在织布,见他逃学回来,一句话没讲,就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这意味着马上将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孟子非常孝顺,忙跪下来问:“您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告诉他:“读书求学不是一两天的事,就像我织布,必须从一根根线开始,然后一寸一寸地才能织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织成一匹了,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读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像你这样半途而废、浅尝辄止,以后怎么能成才呢?”若是现在的孩子,可能不懂反省自己,一句话就扔给母亲:“这是你自己的事。”但孟子的根基毕竟不同一般,他如梦初醒、恍然大悟,从此一心向学,再也不随便旷课,后来继孔子而成为“亚圣”.所以,对父母长辈的责备,理应乐于听受。
我们作为出家人,即便中观应成派的观点学得比父母好,但对父母的批评,也要视为一种教诲;纵然学佛多年、广闻博学,但父母的那种世间教言,对自己的身心仍有帮助。所以,每个人应把“敬听”、“顺承”的道理,用于实际行动中。但很多道友恐怕没有做到,有的可能在后悔:“如果父母还在,我一定要听话,可是--下一世再来吧,只有等下辈子了。”会不会这样?
真的,现在很多人做得不如法。包括一些出家人,可能空性观得太好了,把父母也“观空了”,觉得没什么,但从世间道德而言,对父母的孝顺奉养不能缺少。以前汉地有个懒残和尚,因为母亲就生了他一个独子,所以他责无旁贷地要负起孝养母亲的责任。有时他穷得一文钱也没有,为了不让年老的母亲挨饿,只有把自己袈裟典当了,买米回来养亲。从这些大德的历史来看,他们对父母是有执着,但这种执着并未影响他们成道。而有些人出了家以后,对父母一点悲心也没有,这是不应理的。
现在的社会,人们的行为确实不如古代,但这暂时不讲了。总而言之,在孝顺父母方面,大家应该有一些新变化、新行为!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第二课
思考题
7、一个人立足于社会,关键起作用的是什么?你对此有哪些体会?为了教育下一代,你今后准备怎么做?
8、看了古代子女对父母的承侍,然后再对比现在的状况,你有什么感触?
9、对“居有常,业无变”这句话,请从世间、出世间的角度分别作解释。你自己做得到吗?
10、有些孩子看到喜欢的东西,就偷偷藏起来拿走,你如果见到这种现象,会如何教育他?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这次宣讲《弟子规》的目的,就是想挽救下一代的孩子。
大家都清楚,人生非常短暂,而这一生,却很难学到有用的知识。尤其是现在,多数人并不重视传统文化,只是一味地追求钱财、地位、名声,致使伦理道德受到了极大损害。所以,作为大乘修行人,每个人都有责任将有缘众生安置于佛教的光明大道中,即使与佛教没有因缘的,也要让他行持善法、断除恶行。
在古代,不管老师所教的,还是学生所学的,其目的都是让人具足善良品德。我们看“教育”一词:所谓“教”,《礼记》中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就是让孩子增长善法,挽救他的过失。而“育”,《说文解字》中云:“育,养子使作善也。”意即让孩子一心向善,形成善良的人格。所以,教书育人的内涵,不仅仅是传授一些知识,更主要的是教孩子怎么样做人。
昨天也讲了,在“德”和“才”之间,古人把“德”放在第一。本论云:“首孝悌,次谨信……有余力,则学文。”《三字经》也说:“首孝悌,次见闻。”要先以孝悌为基础,再扩大见闻--“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逐渐广学所有的知识和技能。所以,现在的教育次第确实颠倒了。你们也可以看看,任何一所学校的老师,谁把德育放在第一了?老师教书时只看分数,得满分、成绩好的才得奖,但此举最多只培养了智慧。所以,去年我在智悲学校里就要求:成绩优异者可以得奖,但更重要的,应该鼓励德育,德行也要分上、中、下三等,分别发给相应的奖品。这样做,孩子从小会觉得“做好人是有必要的”,让他脑海里有这样一种观念,才是教育的根本。
我们办学校、教学生,一定要重视德育。否则,孩子们学了再多知识,也只是增长傲慢而已。有些西方学者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一个人在任何社会团体里生存,真正起作用的,思想和行为的态度占了85%,智慧只占15%.然而,现在人全力以赴希求的是什么?就是智慧、文凭,但这些能用于生活中的却很少。就算你读了大学、研究生,所学的知识能否全部派上用场呢?恐怕也不行。所以,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一个人的人格、品行和善心,才是最为关键的。
出家僧团中也一样,有些人虽然学问不高,但人格相当好的话,即使刚开始不被人接受,时间长了以后,人们还是会对他刮目相看,越来越喜欢他。相反,有些人尽管文凭不错,可交往能力差且傲慢无礼,这样的人呆在哪里,也不会有长久的缘分。这个道理,出家人弘法利生时应该了解。上师如意宝生前为什么特别强调人格?原因也在于此。虽然出家人已远离红尘,这些好像可有可无,但要想在寺院长期过这种清净生活,人格不好的,寺院也不会要,而去社会上弘法利生时,不要说度别人,自己都呆不下去。
我们学这部论典,必须先了解它所讲的基本道理。《弟子规》中最开始是讲孝顺父母,作为学佛的人,对父母一定要有感恩之情。如果对父母置之不理,无所谓的态度,那又如何对所有众生发菩提心呢?要知道,修菩提心最主要的就是知母、念恩、报恩,倘若对自己的母亲都没感觉,那能否悲悯其他可怜众生呢?绝不可能!
现在有些人提到父母,就跟其他众生差不多,这样的人能不能修大乘佛法?尤其是菩提心能不能在他相续中生起呢?非常困难。只有对现世父母有报恩心,进而了知天下众生皆为父母,如佛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菩提心才能真正生起。
所谓的父母,狭义上讲,就是今世双亲;广义上讲,在多生累劫中,每个众生都当过自己父母,凡是众生,没有一个未曾当过父母的。因此,修行人要先孝顺父母,进而才能对一切有情生起悲悯之心。
最近,我要求各地的孩子都学《弟子规》。如果从小没受过慈悲的教育,以完善人格,长大后再去扭转,恐怕非常困难。只有小时候把这种教育一点一滴渗入心田,长大以后,知识与德行才会用于生活当中,对家庭、团体、国家乃至全世界和平,起到重大的作用。所以,本论讲的虽然只是今世的法,但学大乘佛法的人也有必要去行持,以此愿一切众生暂时离苦得乐,究竟获得圆满的断证之果。
大家应该相信发愿的力量。早上起来就要愿众生获得暂时和究竟的利益,晚上睡觉前也要如是回向。不说大的世界和平、国家安宁,我们可以从每个家庭开始,愿他们不要整天吵吵闹闹。现在的许多家庭,大人天天斗,小孩子互相斗,小孩跟父母之间也在斗……家成了激烈的“战场”,不平静、不安宁,这样的生活也是种痛苦。所以,大乘佛教徒应该默默发愿:愿大大小小的争斗与战乱,全部得以平息。这也肯定能起到作用。所以,我们应通过各种方式来弘扬佛法。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冬则温,夏则凊”:子女对父母应无微不至地照顾,根据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给予不同的关心。冬天寒冷,要想尽办法给父母取暖;夏天炎热,要让父母过得凉爽。当然,这里的“冬”、“夏”,并不意味着只管冬夏,不管春秋。而是要根据天气的不同,时时看父母有没有生活上的困难,并给予关心。
藏地经常有这种情况:有些人条件不好,父母冬天没有厚衣服,还是穿夏天的,特别冷;夏天本应过得凉快点,可还穿着笨重的破衣。从这些父母身上,也能看出子女的不孝。因此,孝顺的子女平常要关心父母。
古代有个叫黄香的人,以孝出名。他9岁时母亲去世,从此他更细心地照顾父亲,一人包揽了所有的家务事。到了冬天,他害怕父亲着凉,就先钻到冰冷的被窝里,用身体温热被子后,再扶父亲上床睡下。(不像现在,可以开电热毯、开暖气,那时候他只能用自己的身体。)到了夏天,为了使父亲晚上能很快入睡,他每晚都先把凉席扇凉,再请父亲去睡。黄香小小的年纪,就有这样的孝心,也使他做人、求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他当上了以孝闻名的好官,人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像这样去关心父母,我们在儿时或长大后有没有做过?每个人不妨想一想。
现在社会好像是相反的: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什么都安排好。孩子从小习惯了,长大后也就认为:“我是家里最可爱的人,所有人为我服务是应该的!”因为生下来就如此,过惯了“小公主”、“小皇帝”的生活,所以从来不会为父母长辈着想。而古代不是这样,古人的儿时教育,让孩子长大后就有生活能力,不管到哪里去,方方面面都做得很好。
所以,我们的教育需要改进,要由家庭和老师做些沟通:孩子在学校时,老师应该教他怎么样孝顺,早上、晚上如何对待父母,多讲“孝”的知识;而在家里,父母则应灌输“敬”的道理,告诉他怎么样尊敬师长,怎么样听老师的话,怎么样团结同学……诸如此类。否则,老师只重视分数,父母也是除了管他吃饭,此外什么都不过问,一晃几年,教育的大好时机就错过了。
大家也可以回顾自己的人生:从小到现在,你是在什么环境、什么教育气氛中成长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你对父母是否始终有感恩之情?现在的教育缺少恩义、道义、情义的理念,这方面甚至是一片空白。既然如此,要一下子弥补起来也办不到,但我们首先要明白:有些地方需要改革。否则,如果一代一代只追求钱,心中不再有理想,永远这样下去的话,珍贵的传统文化就中断了,如此前景令人堪忧。
“晨则省”:省,是问候。做子女的早上起来以后,应先到父母那里问安:“您昨晚睡得好不好?有没有生病?今天早上觉得如何?要我做些什么?”
“昏则定”:定,是安慰。黄昏时也要到父母那里探望,看有没有什么事需要做的。比如,父母身体不适的话,要为他准备好药和开水。
真正孝顺的孩子会这样,早上、晚上都关心父母,可现在的人根本做不到。即使有人认为自己很孝顺,也只是把父母送进养老院,每个月寄一点钱,其实这不是孝。以前有人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现在许多人认为孝就是能养父母,让父母吃饱。其实你养狗、养马也要让它们吃饱,如果只是给饭吃,而不能真正孝敬父母,那跟养狗、养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子女在物质上孝养父母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在精神上给予安慰。作为父母,晚年往往会感到孤独、寂寞,始终觉得自己遭人嫌弃、没人理睬,因此,子女平时要多加安慰,让他们开心、高兴。其实这也合情合理,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时,不会吃饭、不会穿衣、不会走路,甚至不净粪也染在父母衣服上,而父母牺牲一切,无微不至照顾我们长大,之后又一直关心我们读书、成家……到了现在,他们的身体已经苍老、体力已经衰退,这时候,如果对他们一点都不关心,那真是没有良心的表现。
当然,出家人离开父母也是没办法,如果一直随顺他们,他们不一定让你出家。所以你是大孝,现在只有闭着眼睛发菩提心、回向了--我看很多出家人脸色有点不对,所以安慰一下啊!
不管怎么样,关心父母确实重要。倘若你是在家人,平时一定要经常问候父母。周文王就是典型的例子,有关历史说:他是圣者,母亲怀他时“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语”,即眼睛不看不如法之色,耳朵不听不如法之声,口中不说傲慢之语。后来他成了太子,每天三次去礼拜父王:早上起来,他穿着礼服在门外向父亲问安,中午、晚上也是如此。这在历史上非常出名。
但现在的在家人,不要说一天三次,三个月一次有没有啊?有些人对父母关心很不够,好像从降生以来父母从未关心过自己一样。当然,这也与父母的教育有关,倘若从小就培养孩子孝顺,那他对长辈会有恭敬心。其实,恭敬心非常重要,前段时间我去学校时说:“你们做老师的,有一个道理没有教好,那就是恭敬心。”古人的礼节,往往代表很深的意义。我看过一位教授的演讲,他在每次演讲之前,都先给台下的人深深鞠个躬。他说:“如果我心里有傲慢,腰肯定弯不下来。”我觉得他讲得非常对,一个人很傲慢的话,根本不会给人鞠躬,甚至连头也不愿点一下。所以,人如果从小懂礼节,对他一生会起到很大作用。
汉地非常讲究团圆,一家人共同吃饭时,因为对孩子的宠爱,菜往往先夹在他碗里:“你是宝贝,最可爱的。”所有长辈都给孩子夹菜。其实不应该这样,吃饭时,应让孩子先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有种恭敬的表示,就像我们对三宝供养献新一样。这样点点滴滴教,渐渐地,他就会对长辈有尊重之心。否则,现在很多孩子智慧不错,会打电脑、会上网、会开车……有种种技能,可内在的德行很缺乏。所以有些教育需要调整,不然的话,孩子对父母连基本的感恩心都没有,更不要说去学佛修菩提心、大空性了。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出必告”:作为子女,出门时一定要向父母告辞,不能不告而别,随随便便想走就走,否则会让父母担心。尤其现在社会非常复杂,治安也不好,孩子到底是出去了?还是……父母不清楚就会担心。父母的心跟孩子的心完全不同,俗话说:“母心如水,子心如石。”孩子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对父母总是无所谓,而父母的心却像水一样柔软,始终惦记着孩子。就算孩子已经二三十岁了,按理说不需要担心,可父母还是放心不下。所以,出去时跟父母打招呼非常有必要。
“反必面”:一旦从外面回来,也要去看看父母,让他们心安。不这样做,父母会始终想着:“孩子回来了没有啊?”
然而,如今很多子女,出门时从不辞行、想去就去,回来时也不打招呼。这就是现在年轻人的行为。
“居有常”:做子女的,居住的地方要固定,不要变来变去,今天在北京、明天在上海;今天在寺院,明天在闹市……住处若经常变换,父母就会担心孩子在外面居无定所、到处漂泊。
其实,居所固定很重要。不仅在家人要做到,出家人也应如此,在一个道场的时间越长越好,呆的时间长,说明你在这里有一分功夫,有一分成就。否则,今天在这里,明天去那里,东南西北跑来跑去,恐怕有点问题。有时候我接触一些想来出家的人,问他到过什么地方,有的说:“我先在一个寺院呆了三个月;又到东北的寺院呆了五个月;然后去南方的寺院住了两年;某某佛学院读了一年半;后来在邮电局呆了三年;老师当了一年;医生做了两年……”弄得我眼花缭乱,心想:“这个人到底是干什么的?在这里恐怕也是一年半载,能不能呆一个月也不好说。”所以,居所不定有较大的过失。
“业无变”:一个人的学业、事业、道业,最好不要改来改去,一门深入才会有所成就。如果你想学佛,那就好好学显宗或密宗;在社会上做一项工作,那也好好去做,不要换得太勤了,否则心很难成长起来。所以,人一定要稳重,不稳重的话,干什么都容易出违缘。这些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平时用它来观察,既可以衡量他人的境界,也可以看出自己的不足。
当然,作为出家人,出去回来都跟父母禀报,恐怕不一定适合。尤其是父母若不信佛教,你这样做,可能永远没机会行持善法了。对这种情况,佛教经论中开许说:可以自己决定。诚如华智仁波切在《前行》所言:既不向父亲询问,也不与母亲商量,自己决定一切,远离世间而前往寂静地,什么也不挂在心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以此来印证自己修行。到了那时,“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什么也不必在乎,在这样的境界中,就不用天天到父母那里去了。如果你都出了家,就应该放下一切,没必要总惦记着家,否则修行容易出障碍。暂时看来这好像是不孝,实际上是大孝,这方面也有许多教证。
不过,世间的做法与佛教的大不相同,尤其在古代,由于交通不方便,父母在世的时候,子女不能住得太远。以前有个“聂政养母”的故事:聂政是战国时期的一位侠士,很孝顺自己的母亲。母亲在世时,有人请他出门行侠仗义、打抱不平,他总是刻意回避;当母亲去世以后,他才离开家为朋友报仇去了。所以孔子讲:“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当父母健在时,最好不要远游他方,如果你有事需要出去,不论远近、时间长短,一定要向父母说明,以便父母与你联系。但现在不说也可以,因为每个人都有手机,不过有些人总欺骗父母,本来自己在南方,却偏偏说在东北……
其实父母是很可怜的,天天记挂着子女:行为不如法的孩子,害怕他在外面打架、做各种非法行;品德好的孩子,那些虽不必担忧,但还是挂念他会不会生病,正所谓“父母唯其疾之忧”.尤其是出家人,有父母的,父母会一直惦记着:“孩子没给我打电话三年多了,他现在活着还是死了?如果活着,身体好不好啊?”可能你当时出家他不同意,但实际上--你们不要哭哇,这多不好!
去年我弟弟天天给母亲打电话,这方面他还可以,比我强。他为居士林进货,每次出去都习惯性地“我现在到马尔康了”、“我到米亚罗了”、“我到汶川了”……后来我跟他说:“你这样讲,母亲也不懂汶川是哪里、米亚罗是哪里,不如到成都说一声就可以了。”但他已经习惯了,回来一路上也是不停地汇报。我说:“如果你非要说,说色尔坝、霍西就可以,不要一直汶川、安德……”这方面我确实不擅长,可能是一种习惯吧。有些出家人经常问我:“我要不要给父母打个电话?”我说:“《札嘎山法》里讲了,父母当你死了最好。你以前在家时本应孝顺,但当时因耽着事业,没有好好地尽孝,而现在你出了家,也不一定能做什么。”有些出家人会不会觉得自己不孝,现在想重新寻找父母?
言归正传,这里讲的“居有常,业无变”很重要。作为修行人,行为不要多变,身体也要稳重,住于一处好好修学,最终才会学有所成。否则,今天在一位上师那里学个仪轨,念几遍就舍弃了,又寻找另一位上师……自己的课程、仪轨、行为,经常换来换去,这样恐怕意义不大。其实,能在一位上师面前、在一个寺院里长期发心,这是一种成就。人生本来不长,所以要选择最有意义的发心,发心时间也不能太短,这是我自己多年的经验。尤其在为众生、为佛教发心时,不要今天在这个部门,明天换一个,过段时间又换一个,这样心态不稳就不好。
不管出家人还是居士,做人还是要稳重,这方面的功德,《二规教言论》中讲得非常清楚。我看现在很多道友不稳重,这是你们最大的毛病。昨天我翻了八年前的电话簿,感觉有些学佛的人变了,包括心态、修行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很可惜!你选择好一个法门之后,一生中没必要变来变去,十年前是学这个,二十年后还是学这个,一门深入很重要。所谓一门深入,也并不是只看一部经典、只学一个法,而是你所着重的法不要轻易改变。我有时候觉得自己还可以,二十多年前的课诵,现在仍然天天念。以这种方式,自己所学的知识会用得上。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虽然是很小的一件事情,也不要不经父母同意就自作主张、肆意妄为。如果随随便便去做,将有损于子女的本分。
做孩子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应问过父母,如果自认为有学问了不起,就擅自做主、随心所欲,这是不合理的。有些人觉得:“我现在是知识分子,父母又没读过书,问他干嘛?这个老糊涂懂什么?”其实不是这样。父母的社会经验丰富,尤其有道德修养的,我们去问他,他会有好的建议。佛教的《善生经》中也说:“凡有所为,先白父母。”凡是你要做的事情,先应呈白父母,看能不能做。如果接受了父母的建议,后果肯定非常好,否则不经父母同意就去做,很容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俗话说:“老人走过的桥,比我们走的路多。”“老人吃过的盐,比我们吃的饭多。”别看有些老人没有文化,但他吃的苦很多,社会阅历相当丰富,你若去问他一些事情,就会知道这非常有必要。
所以,子女不要擅自做一些事,尤其是造罪业,假如觉得“这只是小罪,造了也没什么”,那问题就很严重了。《贤愚经》云:“莫想诸罪微,无害而轻视。”三国的刘备在离世前,也给儿子留下教言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不要因为罪业小就随便去做,也不要因为善业小而不去做,只有具贤明、有道德,才能让人信服、于人有利。
因此,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处理各种问题时,应经常请教一些有智慧的老人、有智慧的上师。他们的教导与指点,肯定会对自己有用。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虽然是非常小的物品,也不要因为它小,就背着父母私自藏起来。如果偷偷地占为己有,会让父母感到伤心、难过,也会有损你的道德。
这一点,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注意。有些人可能是习惯了,对别人的东西随便拿、随便用,这不太好。尤其是一些小孩,随便用别人的笔、拿别人的本子,虽然这事很小,但习惯了以后,对一些大的财物也会不在乎。当今社会,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很多人对公款公物,私自占用也觉得没什么、无所谓,顺手牵羊也就拿走了。
有些人甚至对僧众的财产也这样:“这是常住的、寺院的,没事,可以随便拿。”但这是不是你的?如果不是,就不能装进自己的口袋,否则,来世的因果非常可怕!佛经中的很多公案,大家也应该清楚,有些人只用了僧众一点财物,就无数劫在恶趣受苦,至今仍然不能解脱。
然而,有些人是习惯了、不好改,只要看到喜欢的东西,就偷偷地塞进自己包里。我一个亲戚即是如此,每次到别人家,见到自己想要的,连个招呼也不打,藏着就拿走了。所以他一来,我就比较害怕,虽对那些东西不执着,但心里不舒服。说他偷吧,也不算,有时是公开拿,但有时我也不知道。因为是亲戚,又不好说,很麻烦的。这就是从小养成的习惯。有些道友可能也是如此,这样很不好。如果你要借别人东西,就应该说:“这个我借一下,可不可以?”如果你想要,那就说:“这个给我可不可以?”当面说清楚好一点,否则也是人格出了问题。
所以,大家做人要有礼貌、懂节制,甚至对不合理、不如法的,看也不能看,听也不能听,做也不能做。古人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现在人恰恰相反,对于不合礼教的,又要听、又要看、又要说,更要去做。这个社会确实已经乱了,想一下子改变过来,非常困难,因为人们都习惯了。北宋时期有个人叫张乖崖,他发现一个小官从库房里拿小钱,就狠狠地责备他。小官不以为然:“才一文钱而已,不足道也。”张乖崖说:“一日偷一钱,千日偷千钱,时间长了,绳子能锯断木头,水能滴穿石头。”由此可以推知,小的恶习渐渐扩大,最后也能毁坏整个世界。
因此,我们每个人,出家也好、在家也好,自己的不良行为,应当尽量改正。而身边的孩子,也要让他接受这种教育,以令其逐渐成为一个有用之才。在此,呼吁大家尽量挽救下一代,否则,他们有智慧却无德行,今后在社会上将寸步难行。倘若这种无德的智慧付诸于行动,对社会不但无益,反而有极大的损害。我们不愿意看到那样一个社会,所以希望每个人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慢慢散发出慈悲和爱的光芒,到那时,大乘佛法也就能在世界上弘扬开来了!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第三课
思考题
11、孝养父母有哪五种方法?请详细解释。你做到了几点?
12、现在许多年轻人崇洋媚外,对自己的民族传统不屑一顾,认为外国的月亮也比中国的圆,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13、如果父母从小就讨厌你,对你百般折磨,你长大后还要孝顺他们吗?为什么?请引用公案进行说明。
14、父母的言行若有不对之处,身为子女的应该怎么办?你能做到吗?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现在正在讲“入则孝”.前面讲了要如何孝顺父母,下面接着讲: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凡是父母所喜爱的,子女应尽心尽力去成办;凡是父母不喜欢的,子女应小心谨慎加以排除,不要去行持。
由此可见,古人对父母的尊重非同一般。相比之下,现在的孩子想什么就做什么,不随顺父母的心意,根本不考虑父母乐不乐意。你们也想一想:从小到现在,自己是否维护过父母的心?可能我们所做的,多数是父母不喜欢的事,而父母喜欢的,恐怕成办得很少。虽然有些是无能为力,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但有些是可以去做的,只因从小没有这种概念,不觉得父母是至高无上的对境,也就没有去尽力而为。
在古代,孝顺的孩子绝不会这样,只要是父母喜欢的,他们会想方设法满足父母。三国时期有个人叫陆绩,他特别孝顺父母。6岁那年,一次他到袁术家里做客,袁术命人取出蜜橘招待他。但他没吃,而是悄悄藏在怀里。后来他向袁术行礼告辞,叩头的时候,怀里滚出三个蜜橘来。袁术大笑道:“你吃了不够,还要拿呀?”他回答说:“我没见过这么好的蜜橘,舍不得吃,想拿给母亲尝尝。”袁术听了大为惊讶,心想一个6岁孩儿便懂得克制自己,孝敬长辈,实在难能可贵。他感叹道:“小陆郎有这样的品德,来日必成为报效国家的栋梁!”的确,据有关历史记载,陆绩长大后对国家的贡献相当大。
其实父母如果有德行、有修养,子女按他们的想法去做,肯定不会错。有些年轻人觉得:“父母都老糊涂了,又没有文化,问他绝不会有好主意。”这个想法是错误的。昨天讲了,老年人是有远见的,而且对子女很关心,以善心出的主意必定有价值。所以,我们做事应该先看父母的心意,父母所讨厌的,尽量不要做,这样对你方方面面也有好处。
晋朝有位将军叫陶侃,他小时候死了父亲,母亲把他含辛茹苦养大。母亲对他管教很严,有什么过错,从不轻易放过。他二十几岁时,在县里当小官,专门监管渔场。一次,他派人将一坛腌鱼送给母亲品尝。母亲推知是公家的东西,不但没享用,还令差役把它带回去,并附了一封信说:“你做官,随便拿公家的东西给我,不但没有叫我高兴,反而叫我替你担忧。”陶侃见信后,羞愧万分,从此终生不忘母亲的教诲,再也没有贪污过,成了晋朝着名的清官。可现在的社会,父母即使不让孩子贪污,甚至再三地规劝,恐怕孩子也不理睬。这样一来,孩子将来势必要感受痛苦。
所以,古代做人的道理,我们非常值得学习。尤其是在家人,不管处于哪个社会阶层中,对自己行为都要有约束,做什么之前,应常听取长辈的意见,其实这就是孝顺。我们尽孝于父母,不仅要在物质上孝养,还要听从他的教诲,这一点很重要。
通常来讲,孝养父母的方法有很多,归纳而言则有: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智。
一、养父母之身:想尽办法照顾父母身体。父母生病了,要为他看病;冬天也好,夏天也好,应该多关心他的健康。
二、养父母之心:平时要随顺父母,经常给予安慰,多跟他说说话,去了远方时,偶尔打个电话回去……就算是出家人,也不能因为出了家就不理父母。既然你能给施主常打电话,为什么不能跟父母联系?父母时时刻刻挂念着你,那种关心和担忧,任何人也无法与之相比。所以,要养父母之心,就应尽量随顺他的想法。
三、养父母之志:子女的行为,不要让父母失望,如果自己道业增上、行为如法,父母也会觉得面上有光。如《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有些道友刚出家时,父母觉得极没面子,在亲友面前抬不起头来,后来孩子成了法师,钱多多有了,众人也非常恭敬,每天生活在掌声和鲜花中,父母就慢慢站出来了:“他是我的儿子!”“她是我的女儿!”自己也跟在后面,不像开始那样天天反对了。相反,假如孩子不争气,父母在众人面前就会羞愧难当。
四、养父母之智:不但要在以上各方面关心父母,还要长养父母的智慧。父母如果智慧低劣,老了就会觉得活着没意思,此时,我们应给他讲一些佛法的道理,让他有正确的追求目标;即使他不愿学佛,也应从精神上给予安慰。
人老了以后,常常会患得患失。孔子曾说:“少者戒之在色,壮者戒之在斗,老者戒之在得。”这是少年、壮年、老年时期的三大祸患:少年时血气未定,要戒除对美色的迷恋(一旦沉迷于此,整个前途就毁了,求学的最好时光也荒废了);人到了壮年,血气方刚、好勇斗狠,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退,要戒除贪得无厌。有些老人总觉得:“我有钱多好啊,有个好房子多好啊……”始终落在“得”的欲望中,所以要劝他们放下来,有吃有穿就可以了,不要对世间太执着。尤其是学佛的人,应一心只念阿弥陀佛,过一种无忧无虑、轻松自在的生活。其实,人老了,子女对他的正确引导很重要,若能如此,父母的身体虽已衰败,但心仍会处在快乐之中。
从前,孔子带弟子去游泰山,路上看见一位衣衫褴褛、年近百岁的老人,快乐地坐在路边自弹自唱。弟子看着这个老人,有点不解地问:“你为什么这么高兴?”老人说:“许多事让我高兴啊!天地万物中,人最为尊贵,而我有幸生为人;人的寿命有长短,有些人一生下来就死了,而我现在活到了九十岁……”孔子听后,说:“他确实是明智之人。”
与之相比,现在很多老人一直等死:“早点离开多好!孩子不管我,亲友讨厌我,谁都嫌弃我,什么时候死啊!”其实这不明智。尤其是学佛的人,你多活一天,就能多行持一天善法,故当珍惜现在的时光。《别解脱经》云:“多闻于林间,居至老安乐。”意思是,广闻博学的修行人晚年去往林中,无有任何牵挂,该享受的也都享受了,因此他越老越安乐,如《月灯三昧经》中所形容的:“游行世间犹犀牛,如风行空无障碍。”真正修行好的人就是这样,晚年时自由自在、潇洒快乐。可是现在的老人,由于没有以佛法调心,也没有儿女的关爱,生活特别孤独,相当痛苦。
所以,你们如果关心父母,最好以佛法来引导他们。藏地的很多老人,临终时一直念观音心咒、念阿弥陀佛,从表情上也看得出来,他们是极其的快乐。而一个人如果不学佛,老年时会很可怜、很无助。
当然,有些道友也不要觉得:“我以前劝过父母一两次,但他们刚强难化,实在没办法,以后我再也不管了。”不应该这样。对于父母,第一次劝不成功,要第二次;第二次不成功,要第三次……慢慢地,他们不但会学佛,还有可能会出家。不过,有些老人出家的话,威仪不一定如法,毕竟一辈子穿在家衣服,到了迷迷糊糊的时候,才穿上出家僧衣,所以可能不太整齐。但即便如此,他们看起来也很慈悲。
因此,对父母关心很有必要。听说有些人不但不关心父母,还恶狠狠地骂父母,要他们跪在面前,甚至拿绳子捆起来,用脚踢。不知道是真是假?如果真是这样,你肯定没办法修菩提心,更不用说密法了!菩提心要求将一切众生当做母亲,而你现在把母亲捆在面前,那对一切众生怎么发菩提心?再怎么修,阿底峡尊者的七种教言也没办法生起!
这是天生的吗?不,是教育的问题。自从传统文化被“革”了“命”,长久以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