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53|回復: 0
|
古晋《弟子规》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五集)
[複製鏈接]
|
|
摘自《蔡礼旭老师古晋弟子规讲记共八集》
古晋《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五集) 2005/10/17 马来西亚古晋 档名:52-140-0005
诸位老师,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刚刚诸位朋友把《弟子规》读诵了一遍,在读诵的过程你们有没有听到有一个声音,有没有听到有哭泣的声音?而这个哭泣是感动而掉眼泪,而不是伤心,是我们的老祖宗掉下了感动的眼泪,从此停止伤心的眼泪。我在去年的三月份(三月十五号)到了深圳讲课,去讲课的时候确实不是我们刻意去安排,这一场因缘我本来是不敢去。在海口讲课只觉得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杨老师只给了我两句话,真是言简意赅,这两句话就足以让我在海口工作努力的时候有最高指导原则。第一句是告诉我,我们出门在外不管做什么事,(你看老祖宗有感应了),一定不能让师长丢脸,这是第一句话。第二句话是,你什么都不要多想,先讲三百场。而这三百场纵使没有任何一个听众,只有桌椅板凳,你就在那里好好讲,看能不能讲到板凳也会点头。这两句话讲完以后杨老师就去北京了,我从此就过着自生自灭的日子。
只觉得自己的学问太差了,真是赶鸭子上架,每天督促自己能多学、多讲,也跟很多听课的朋友多请教,有没有讲的他们觉得听不懂的地方,不了解的地方。就这样讲了四个月左右,深圳刚好有一群老师也在推展经典教育,他们就希望有会讲四书的老师去那里讲课。刚好有一位海口的朋友跟深圳其中一个老师有联系,就把我们在海口上教师课、上家长课的情况跟他报告。这几天的课程我们也了解到,教孩子首先是教谁?上行下效,上都不正,下梁就歪掉了,君子要务根本,不能到枝末去了,教儿教女先教好自己。
而孩子的人格影响最大的就是父母跟老师。我们持续开父母、老师的课,在海口是从来没有间断的,连在大过年也不停课。因为是放假重要还是长智慧重要?人生要懂得取舍,懂得轻重缓急。这一群深圳老师就问这位老师说,他可不可以来讲《论语》,不然「大学」也好。接着这位老师因为了解我在海口只讲一部经,叫《弟子规》,而这些读经的老师有没有读过《弟子规》?他们都读过了,他说讲《弟子规》?不然这样好了,先来讲讲看。其实我是很紧张的,都不大敢去,想想跟他结个善缘也好。其实最关键的有一句话,他们说这里有很多你师长的学生,这样我就比较安慰一点,最起码不会有人听到一半马上站起来给我发问,给我质疑,这样我会下不了台。因为兄弟姐妹很多,比较安心。我打算讲两天就回来,然后讲两场都已经自己想好了,绝对要自己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要人家来赶才走。
后来我飞机飞到了深圳,下飞机来了两个女老师接我,他们没有认出我来,都还在那里看半天。那因为推展经典的老师气质都不错,我认得出她们,她们认不出我来,怎么请一个小朋友来这里讲课?诸位不要怀疑,我现在看起来应该只有二十七、八。后来我是主动的去跟她们相认。那这一路上也跟他们稍微提到在这里推展的情况,当天晚上我就讲课了。很多老师一开始讲课的时候是双手抱胸,他说《弟子规》有什么好讲的!等两个小时的课讲完以后,这些老师的表情变化很大。
有一位老师就过来跟我说到,他说还没听《弟子规》,他只觉得自己善根深厚,因为没有善根,没有办法听闻圣教。接着他又说,《弟子规》的课听完以后觉得是自己什么都没做好。诸位朋友,是觉得自己善根深厚好,还是觉得自己什么都还没做到好?前者好还是后者好?前者叫自欺欺人,后者叫明明白白。而修身、修行,重要的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才是真修行。今天我们没有发现自己错误的行为,那今天就是蹉跎光阴。相信诸位朋友刚刚在念完《弟子规》一遍之后,你已经在修行了,你已经发觉这一句确实没做到,从现在开始要好好提醒自己。
第一天讲完以后,因为有很多的老师已经在当地有推广,他们的人脉关系不错,马上就走过来:明天你可不可以到某某学校,跟我去见见他们的校长?大家都看得出来我这个人没见过什么世面,但是又推不掉就跟着去了。去了以后,这个校长我们跟他聊了十分钟左右,他也有很多理念想法,他非常有雄心壮志,他就说到:我一定要让我的学生在一个学期之内把几部经典统统都背完,他能达到什么样语文的效果。那我是客人,当然要先听听主人好好发挥发挥,这个时候倾听就很重要,对尊长讲话的时候要频频点头,肯定他的看法。
等他讲得也差不多了,我接着就举了一句《弟子规》的经文跟他探讨,「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我跟他举了一个例子,我有个亲戚,她有个小外孙女,她的母亲还有大姨都教她读英文,这个女孩才三、四岁而已,学了不少英文单字。刚好她外婆带她到我们家来就开始表演了,外婆就说:来,我们现在背英文给这些长辈听,苹果怎么讲?小孩马上就说apple,雨伞怎么讲?umbrella。诸位不要怀疑,我的英文是不错的。讲了好几个英文对答如流,这外婆还在那里沾沾自喜的时候,突然这个小女孩说:外婆,书本怎么讲?这个外婆一时间没有办法应对,就说道:我怎么会知道?四岁的小女孩说:外婆,你怎么这么白痴!一个孩子从小傲慢心形成,这一辈子的学问跟事业是不可能有发展的。
这个校长相当难得,确实是有心要教学生,他听完我这段话,一开始的时候表情有点错愕,因为我跟他的看法不大一样,慢慢他接受,他就跟我说,你今天下午有没有空?我说本来下午没空,不过排一下,把下午的事排到早上来。他说你下午跟我们全校的老师讲一堂课,接着他又说你晚上有没有空?晚上来跟我们三、四年级的家长上一堂课。你看这个缘分很奇怪,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刚好那天去他们办家长课程,我就早上讲了一场,下午讲了一场,晚上又讲了一场,从此跟深圳就结下不解之缘,就开始在那里讲了好几个月的课程。
三月十七号早上我到深圳信德图书馆。在图书馆里面有一个万姓宗祠,我走进宗祠里面内心非常的感动,感动着我们炎黄子孙有这么多的宗祖庇荫。在宗祠的最前方还有三皇五帝的灵位,当下我不由自主对着每一面墙壁行三跪九叩礼,在心里默默感谢、感恩这些列祖列宗。当我在这个行礼过程只觉得自己学得太晚,我们不要因为自己开始学而欣慰、喜悦,我们要想到的是我们的祖宗已经伤心了多久,已经痛心了多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诸位朋友,亲不待不代表父母祖宗离去的时候才是不待,我们晚一天觉悟,我们的父母就操一天心;我们晚二十年觉悟,父母就担心受怕二十年。回报祖宗的恩德都来不及了,我们怎么可能忍心再让祖宗含泪,我们要有志气让祖宗伤心的泪从此不要再流。当然,要让祖宗的泪不流,我们要做一个好的子孙,我们要做往后子孙的好榜样。
有一个人他很喜欢喝酒,几乎每天早上要上班以前都到酒吧喝一杯才去上班。有一天下着大风雪他这个习惯还是改不了,自己冒着大风雪往酒吧的路上走过去。走了一小段距离,突然感受到后面有人跟着他,他往回一看,是他的儿子,而他的儿子的每一个步伐都是踏着他的脚印走过来,他的儿子对他说:父亲,你走哪一步我就跟着你走。父亲要去哪里?要去喝酒。这个父亲突然了解到他的一言一行都是他孩子的榜样,他抱起他的孩子走回自己的家里,从此不去喝酒。
我们的下一代也正跟着我们的步伐,跟着我们的思想观念在学习,在立身处世。我们的价值观正确与否对他的一生是关键性的因素,这个生涯规画可要谨慎,可要正确。我们刚刚提到,假如从小只会享受很安逸奢侈就会养成浪费的习性,养成重视物质欲望的人生态度。还没入社会就已经很会花钱,一辈子大半的时间都在还贷款,都在还他消费所产生的负债。到了晚年,因为太过忙碌,又忽略了小孩的教育,晚年得不到天伦之乐,这样的人生是相当无奈的。我们要遵从圣哲的教诲,因为这些教诲它已经经历几千年的经验、智慧,几千年的效果印证,它是超越时空的真理,应该从小养孩子的善良,懂得让他积福、培福。
刚刚有提到一个孩子因为被爷爷、被一些长者宠爱,非常的骄惯,而父母已经察觉到不妥了,下定决心好好配合来教这个孩子。这个孩子刚回到家里,他母亲用燕麦粥给他吃,他看了一看对他妈妈讲:妈妈,我早上只吃面,妳去帮我煮面。他的妈妈看看他,笑一笑就走了。诸位朋友,这个时候要不要把他吊起来打?要顺势而为,这个孩子这么骄慢,你打他只会跟他结怨而已,他妈妈用软的不用硬的。过了一个小时以后,八点多了,这位妈妈不急不徐又过来:儿子,燕麦粥很好吃,你要不要吃一点?不要。他妈妈还是笑着离开了。到了九点多,过来了,他妈妈跟他讲这个燕麦粥真的很好吃,我去帮你热一下,就去把它弄热端回来。那个热了以后会有香味飘上来,他已经快饿得半死了,终于受不了,赶快拿起来狼吞虎咽就把它吃完,吃完以后就说了一句话:燕麦粥满好吃的。
你让他饿一次以后什么都好吃,这个我有经验。我到成功岭去当兵的时候,因为出操很饿,以前本来不吃的东西统统都吞下去了,那个叫太好命了。后来我去大学念书,大一的时候在学校对面的餐厅吃饭,三、四个同学坐了下来,那个服务人员走过来就说:你们要加几碗饭?我们四个男同学都刚从成功岭当兵下来,看看那一锅饭,一句话也没讲,就把那一锅饭抱过来放着。确实,人要经历过一些事,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从此以后这个孩子不敢再挑三拣四,这叫懂得慎于一开始。「慎于始」,这个始可以有很多的解释,孩子很小,一、二岁叫始;孩子刚从爷爷、奶奶那边接回自己的家,这个也是一开始;你带一个班级第一天见面也慎于始,你今天第一次遇到一个朋友开始跟他交往,这也叫开始,都应该把我们正确的原理原则把握好,这样孩子、学生就能有规范可以遵循。你的原理原则不能飘来飘去,不行,要有所坚定。
从这个孩子开始跟老师行礼以后,老师所教的这些规范,这些做人的态度,他学得也很快。有一天他跟他母亲,还有他三、四岁的弟弟,坐在捷运车上面,本来两兄弟都有位子坐,刚好上来一个太太、还有一个奶奶跟她的孙子,三个人上来。这个六岁的男孩看到了这个老婆婆以后,马上就站起来对着她说:老婆婆,您请坐。这个老婆婆看到这么懂事的小朋友很高兴就坐下去了,结果她自己的孙子在旁边就说道:奶奶,我要坐。他奶奶顺手就把他抱到自己的脚上坐下,接着他开始吵闹,他说:奶奶,妳起来,我要自己坐。这个奶奶跟他扭不过去,很无奈站起来让她的孙子坐。当这个奶奶站起来的那一瞬间,旁边四岁的弟弟又站了起来说:老婆婆,这个位子给妳坐。
诸位朋友,这对兄弟做到了什么?做到了修身,做到了齐家,假如你是这一对兄弟的父母你会不会受你孩子的影响?不只做到齐家,当这一对小兄弟让座以后,所有车厢里面的人都被他感动了,从那一刻以后,只要有老人家上来,有妇女带着孩子上来,没有人不让座。这是达到治国,把这个团体都感动了。这个例子我曾经在法国讲过,曾经在澳洲讲过,现在又在马来西亚讲了,请问这一对兄弟做到什么了?他们的德行已经在做平天下的工作。一个人真实的修身,同时达到治国平天下及齐家的效应。
诸位朋友,你觉得这对兄弟往后的福分大不大?那是后福无穷。诸位朋友,你们的孩子、还是孙子,假如有这么感人肺腑赚人热泪的故事,请你们一定要把它写到「大方广文化公益网」,我再帮诸位朋友,把你儿子、孙子的德行到全世界去讲,那你儿子也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来有一个朋友寄了一封信给我,他写到:蔡老师,你可不可以帮我们家的黑猫修福报。因为他们家的黑猫落实了《弟子规》,他说他们家的黑猫做到「父母教,须敬听」。这只小黑猫牠妈妈对牠发脾气的时候牠都乖乖的不敢动,然后每一次吃饭,牠妈妈先吃,牠都站在旁边,等牠妈妈完全吃完了,牠才来吃。既然他有这样求了我们还是得做,但是讲这个故事的重点是什么?诸位朋友,我们可不能连什么都不如?「见人善,即思齐」,见猫善也要即思齐。
这样一对兄弟,他能在这么小的年纪就懂得处处关心他人,等到他二十年之后,学问成就了,念念想着如何利益人民,他这个福绝对不是一生享得完,他这个福可以享几百年,甚至千年。他入社会一定是尽他的本分,在家当孝子,在公司当好臣子、好长官,这是造福,中晚年以后福分现前。而往往这么懂得修福的人身体都很强壮,不容易老,当他老年的时候他的孩子会很孝顺,他的孩子不用你叮咛他孝顺,他会时不时回来,带着蔬菜、水果来供养他,为什么?因为父亲一句话可以让他少走三年、五年的冤枉路。
卢叔叔今年五十六、七岁,他每年过父亲节都是一大堆年轻人来给他祝福,感谢他在这么多年来处处给他们教诲。因为卢叔叔的工作是当专业总经理,这个行业就是今天这个企业出现了经营的瓶颈,然后请卢叔叔来帮他整治,两年之内把你所有的公司营运状况导到正确的轨道去,导到有盈余的、有赚钱的绩效上去,而且是不带一兵一卒就自己去干。当他离开这个公司的时候,很多年轻人就很珍惜,就很想要接着能跟着他学习做人做事。他是每个礼拜陪着这群年轻人去爬山,而且每次爬山是早上四、五点就出发,为什么要四、五点出发?因为现在年轻人都半夜睡觉,早上都睡到十一、二点,这么早出发的用意是要让他生活规律开始调正确。确实,每个做法都有他很深的用心在里面。
因为一带有的都已经带了十多年,都很感谢他的恩德,每次到父亲节就一窝蜂到他们家给他祝福。在这一天当中他的儿子会很嫉妒,他的儿子会对他们说这是我爸。你看有道德、学问的人不止不用担心孩子会不会孝顺,你一路走来有非常多的年轻人只要你用心照顾他们,他们就好像你的儿女一样,你的晚年走到哪里处处受人欢迎。我们的师长今年已经七十九,明年就八十岁了,师长走到哪里都有一大群的学生希望听闻他的教诲、听闻他的智慧,那这样的人生晚年是愈活愈有价值,这个叫愈陈愈香。
而一般人的认知,生涯规画都是二十岁开始,到六十岁退休,人生最黄金四十年,要用这四十年好好来发挥。而能学习中国文化的人生没有那么短,从几岁开始就有价值了?诸位朋友,几岁?我们在山东有一个两岁的孩子,他第一天去上完课回家,他的妈妈问他,你今天学了什么?这个孩子精神抖擞说了四个字「孝顺父母」,他的父母听了很高兴。第二次上完课回家,父母又问他你今天学了什么?他没有回答,马上去倒了一杯热茶,端到父母面前,爸爸喝茶,妈妈喝茶。学了什么?「冬则温,夏则凊」,懂得服务关心他的父母。这个孩子两岁。我们希望马来西亚有出现从胎教就开始学《弟子规》的,然后这个孩子出生完,讲出来的第一句话是「弟子规,圣人训」,以后就带着他到世界各地弘法,你看,这个就是中国文化教出来的。从小对这个家庭、社会就有很大贡献,到什么时候他的贡献会结束?他从小到老都很有价值,而且这个价值不会因为他往生去世而停止。诸位朋友,范仲淹死了吗?他的肉体死了,但是他的精神永存,与日月天地同在,这是真的。
我在高中的时候念了三年的国文,我的国文很差,记得有一次上课上到一半,我的老师把我叫起来,他说:蔡礼旭,你给我站起来,你假如上我的国文课再给我打瞌睡,我就记你矌课。我在那里很害怕,其实心事谁人知,老师不了解我的苦衷,其实我已经拿两支牙签的状态把它撑起来了,但是它还是不争气掉下来。但是在我的印象当中,我听到两句话的时候突然在梦中惊醒,第一句就是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很奇怪,我一听到这句话突然精神百倍,抬头挺胸,觉得那一股浩然正气好像从我头顶照下来,不过过了三十秒钟以后就继续睡下去了。你看这一睡睡了十年!人生能遇到明师那是最大的福报。
我常常跟很多老师、朋友分享,我说你真正遇到明师的时候绝对不能错过,要全身扑过去把他的脚抱住,不能再放过了。诸位朋友,二十号的时候你们看到师长来可不能扑过去然后把脚抱住,那师长说:谁教你的。你们要会听,是那一股精神,而不是那个动作。要好好的珍惜,不然一晃,多少的岁月就这样晃过去。
我另外一句很感动的是孔明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我后来在《三国演义》当中我也看到,就挂在孔明的帷帐外面。当我看到孔明已经生了重病,还在那里把他体悟到的一些经验智慧写下来,写了一堆要传给他的后代以及这些读书人。士兵把饭菜端过去:丞相,用饭了。孔明一句话也没讲就把它推开,吃不下。当我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止不住眼泪,一直在哭。我也不知道我在哭什么,就是很感动,那种尽忠职守的态度。后来我突然有一点明白,假如有前世的话,我一定是那个送饭的士兵,不然我为什么会哭成这个样子,我一定是亲眼目睹孔明的那一分忠诚。
高中三年的岁月,听闻这些圣哲的人生态度,我们都会为之一震。当我后来开始接触经典以后,又搜集了一些范仲淹一生的行持、一生的风范,常常都是看得很感动在那里掉眼泪。因为范仲淹的风范,让我自己也应该朝着他的德行去学习,这样我们才对得起范仲淹这一生给我们的示现。范仲淹的风范不止教了他的子孙,他的风范已经在他的家道里面承传了超过一千年。在二00二年,曲阜办了一个全球华人一起在那里朗诵圣贤经典,刚好邀请了范仲淹的嫡传后代,他上台以后唱了一首歌,这一首歌的歌词就是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当他的子孙唱到那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想范仲淹在天之灵也会觉得他这一生做得非常的值得,这是功在千秋后代,这样的人生有着无限的价值。我们走的要是这样的人生路,我们引领后代也应该朝这个方向去迈进。
确实,由于这两年多推展中国文化的过程,有很多的孩子持续在学习,常常听到他们在生活当中所做出来的行为,我们内心都有莫名的安慰,因为后继有人,而这些孩子的学习都才一、二年。那天刚好重阳节,老师带着一群学生爬到山上去,当孩子爬到顶峰的时候,这一群孩子对着他的老师讲,他说:老师,爬山一点都不累,但是跟这些长辈鞠躬很累。那为什么跟那么多长辈鞠躬?因为他们从山下一路捡垃圾捡到了山上,这些爬山的朋友看到这一幕很感动,然后就说,这些孩子真乖。因为长辈肯定称赞,他们应该要说谢谢,然后就谢谢你,谢谢你。所以爬到山上的时候就觉得爬山不累,腰很酸,因为一直鞠躬。
又有一个孩子她刚好去医院看病,当医生把她看完以后,医生就走过来要写一些记录。这个孩子很自然的把床上的浴巾把它折好,然后放着。旁边有一个七十岁的老人家看了以后感动得不得了,他说这样的孩子几乎快找不到了。亲自送着这个小女孩出医院,然后还一直在跟她的父亲讲:这个孩子太少见了,你们到底是怎么教的。后来这个医生刚好去一家素食馆吃饭,又有另外一个男孩刚好他的母亲也带他去这家素食馆去吃饭。进门去以后,因为这个小男孩也认识这位医生,他恭恭敬敬走到他的面前鞠了一躬:王医师,你好。这位医师马上也非常紧张,就站起来:小朋友,你好。然后他就说:你一定是什么道教出来的。结果那个小朋友说是明道。然后这位医生说:对对对,就是明道教出来的。结果这位医生因为很激动,喊得很大声,整个素食馆里面的人都听到了,然后都在那里问什么是明道?「明道」是深圳的一个幼儿园。
确实我们会感受到「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确实是很好教,只是因为我们没有正确的教育给他。因为「苟不教,性乃迁」,这些习惯一养成,不好导正。不管他是什么样的年龄,其实只要我们能以身作则,很有耐性,效果应该都可以很显著。有没有信心?
我们在三月份到了澳洲讲课,刚好在雪梨讲了三天。在雪梨讲课的时候还有当地的澳洲人去听课,听得非常认真。第一天听课的时候,我讲一个笑话他要停三秒才会笑,到第三天的时候,我的感觉是我讲每一句他好像马上就听懂了,都跟着一起这样点头。你看,人跟人的沟通不是只有言语,而是那分心念。还有一个朋友,他是朋友叫他去听,他也搞不清楚要听什么,结果一进去停车费要十五块钱。他很生气,还要叫我花那么多钱。在大学里面停车要费用。他心里想既然都来了,不然就花一次,听一个小时,不好我就回去了。后来一听,从第一节听到最后一节,因为他的朋友是工作人员也顾不到他。三天以后打了一通电话来,他说我很感谢你把这个机会告诉我,让我在这三天对很多人生的道理有更深入的思考。
主办的一些朋友他们也把孩子都带去听。有个孩子已经二十几岁,大学毕业出来工作。三天听完,隔天起得很早,刚好遇到她父亲,她爸爸一看她起这么早,第一个反应就问妳起这么早干嘛?女儿没有回答,笑了一下,然后就走进厨房去了。这个爸爸突然回过神来,起这么早是要去做早餐给我们吃,他很高兴,他说真有效,三天就见效。这对夫妻还送我们去机场,接着父亲就讲:真的很有效,不过不知道可以撑几天。要信任自己的孩子,你愈信任他,他那个善的一面就愈引发出来,你不要每天像警察一样,拿一本《弟子规》在那里等,这句没做,那句没做,他一定有一天说我不干了。需要我们肯定,需要我们鼓励,需要我们以身作则,需要我们用耐心去把我们的家风建立起来。而学习不可能是立竿见影,我们必须要长期熏修才行。
学习一定要把态度摆正确,态度对了才有效果。应该具备哪些学习的态度?首先学贵立志。我们要立定志向就会有无穷的动力,要立成为孩子的榜样,要立成为员工的榜样,要立成为马来西亚弘扬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成员,要有这样的志向你的学习效果会相当好。我在前年十一月底,第一次开教师的课程,来了二十位左右的老师。我们没有跑到街上去发广告,我们随缘而做,来了二十位。我跟所有这些学习的老师一起立了一个志向,「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两句话互为因果,我们常常想要开太平盛世,那是结果,要种什么因?要能为往圣继绝学,才能让人心变得很善良,自然就国泰民安,不弘扬圣教是不可能有太平盛世。我们有了这分志向,就要不折不挠去克服这个过程很多的挫折,我也期许每位老师要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这些老师很多是在学校服务,他回去以后比学生还认真,早上四点起床,听经两小时,六点吃个饭赶到学校去。第一个到学校,然后开始读经,他学生一进来都不敢偷懒,赶快跟着读。晚上又固定一定再听一个小时的经,每天三个小时,这样持续学习。后来他的校长看到他们班的学生表现特别好,就问他你是怎么教的?他说我每天请古圣先贤一起来教我的小孩。他手上有一套法宝,叫《德育课本》,里面记录着七百多个中国圣哲的风范。他每天给他讲两个、讲三个,孩子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善根都被点燃。
他的校长还请我去他们学校做过两次的演讲。这位老师他做到了修身,学校这个班级就如他的家,他做到了齐家;整个学校很多的同仁都去看他上课,做到了什么?做到了治国。我们在海口,以至于在深圳其它包含大庆的课程,因为这位老师非常用心,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他也开始周游列国,到大江南北讲课。确实,志气一立下去,人的潜力就会发挥出来,叫舍我其谁。只要是仁义之事,我们应该全心全意去付出,你看孔夫子、孟夫子教我们什么?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现在又不杀身,现在又不需要损生命,只需要我们敦伦尽分,把我们五伦关系做最好的表率,你就是利益这个国家社会最好的模范出来。
现在五伦关系哪一伦最难演?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哪一伦?好,我帮你们讲,夫妇最难演。假如你现在可以演出相敬如宾,可以演出伉俪情深的榜样,你以后还要接受挂号,接受别人来询问你如何夫妻好合。你要跟他们讲我一天只接受三个挂号,不然看太多我会太累,把他们都安排好。夫妇能相处得好那不得了,所有五伦关系都转正。你看五伦当中,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当夫妇当了最好的榜样,他的子女跟他一定会很亲,父子有亲就成立了。
我从小到大的记忆,我的父母没有吵过架。我看得到的时候没吵过架,我看不到的时候我敢保证也没吵过架,因为知母莫若子。我对我母亲很了解,我母亲有一个功夫修得很好,哪一个功夫你们知不知道?你们都很有经验,你看这个「忍」字是会意字,上面一把刀,下面一个心,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人忍的功夫要达到什么境界才叫忍?能够人家拿一把刀都已经到你的心坎上了,你还可以微笑对他,好好好、行行行,这叫有功夫。
而这把刀是譬喻,不是真的人家拿一把刀,是当你的太太或你的先生或你身旁的亲友,他用非常刻薄的言语对着你的时候你还可以笑脸对他,这是你的忍功。而当他这么苛刻对你,你又可以这么友善对他,这个微妙的关系就会开始变化,你会把他的惭愧心唤醒。在《格言别录》里头有一段话很好,诸位朋友,我们这一次有发一本《延寿药言》,有没有拿到?这本书要好好珍惜,随身携带,你在等公交车,五分、十分都可以看十句、二十句。这些能在上面的经句都是几千年传下来的真理。你能每天体会几句,相信三个月、六个月以后,你旁边的朋友会说你最近不一样了,气质变好了。
读书、求学没有快捷方式,重要的一定要有滴水穿石的用心,「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每天看十句,诸位朋友,一年你可以看几句?三千多句,五年那不得了,你就可以巡回马来西亚讲课了。好,到时候我们就可以隔空呼应,到时候中国圣哲的智慧就可以在全世界遍地开花。而《格言别录》那句话是这样说道「激之」,你常用言语去刺激别人,君子也会变小人;而你能「愧之」,你能用你的德行去感化他、去包容他,小人也可以变成君子。当对方用刻薄的言语对你,你也把他对回去,君子都变成小人。一个巴掌拍不响,两个巴掌那就响叮当了。要有这样的修养。
我记得看过一段话是布袋和尚说的,老人家说到「涕唾在脸上,随它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我读到这句话觉得真是痛快。你看,人家吐了口口水在我们脸上,我们不要去擦,因为你一擦,你干什么,就打起来。不要擦,随它自己干,你还省还要擦的力气,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他这么无理的动作做出来,你还这么样包容他,你成就了你的真实学问,他被你感动。本来是你的仇家对头,他这样无理的行为对你三次、五次以后,他佩服你,他会来跟你学习,因为他说我这辈子没有遇过这种人,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这叫不打不相识。
忍,最重要的是忍得明白。我们往往只对他人无理的行为生气,却没有去了解到可恶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你去了解他这些恶劣行为是怎么形成的,原来从小没有妈妈,原来从小家庭状况很不好,失教。你那个忿怒马上转成什么?包容,甚至于是怜悯。尤其夫妻结婚,都来自两个不同的家庭,生活习惯一不一样?当然不一样。这个时候你要明白,他二十多年都不洗碗了,你现在要他一天就变得会帮你洗碗,那是谁不对?那是我们自己不对,那是强人所难,这个时候要了解,好话一句,他会做牛做马都愿意。他突然有一天心血来潮:今天我帮你洗碗。你这个时候可不要说:你有没有发烧。你就让他去洗,洗完以后赶快进去看看,一看只有一个碗洗干净,其它的都洗不干净,现在怎么办?你可不要整堆拿出来,你洗什么碗?他一定告诉你以后我不洗了。不只小孩要循循善诱,大人也要循循善诱。
诸位朋友,我们几天的课程完了以后你会体会圣教,体会《弟子规》真的是可以利益你的家庭。但是你可不要回去以后就对着你先生讲,我已经听了蔡老师三天课了,以后教孩子你一定要听我的。假如你那么讲,我以后不敢来马来西亚了,因为我很怕走在路上有一个大男人跑过来:你是不是叫蔡礼旭?那时候我看到他目光很凶恶,我会跟他说:对不起,你认错人了。这叫好汉不吃眼前亏,你可不要让你的先生气得半死。要了解从自己开始做起,这才是最正确的做事方法。他都不了解,你马上要让他接受,那根本就是强人所难。
有一个妈妈学完以后,回去不动声色就教她的孩子,七岁。有一天她的孩子在他爷爷的房间里面对他爷爷讲:爷爷,这个瓶子里面的东西可不可以借我看一下?他爷爷很惊讶,这个孩子以前拿我东西从来没问过,他就问他:你怎么晓得要先问爷爷?他说妈妈告诉我「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他爷爷听完以后很高兴,开始了解《弟子规》这本书真好,拿着《弟子规》去找他儿子:儿子,现在媳妇拿着这么好的经书在教孙子,你一定要全力跟媳妇配合。你看这步棋下得妙不妙?这叫审时度势。后来他们家每天六点多怎么起床的?是放《弟子规》把大家叫起床,全家早上都在学习《弟子规》。
人情练达皆文章,要了解到从对方的角度来思考,我怎么做他才能很欢喜的接受。当我们看到这个碗都洗不好,你就拿那个唯一洗得比较好的走出来,然后就跟他讲太不简单了,我第一次洗碗也没洗得像这么干净。然后妳先生会说:好,明天我再帮妳洗。我们是失教的一代,你今天觉得《弟子规》很好,回去要家里推广,我跟你保证,假如是太太来学习,回去推广,妳会多一个大儿子;你是先生来学习,回去家里推广,你会多一个大女儿。知不知道谁是大儿子?妳老公是大儿子;谁是大女儿?你老婆是大女儿。为什么叫大?因为他们比较难教。小孩你一讲就通,他们你可要有耐性才行,我们不要操之过急,凡事先以身作则,从自己开始来实践起。
这是懂得互相包容,了解他的过去,不要跟他计较,反而是要如何让另外一半的人生愈来愈成长,愈来愈有智慧。而这个忍也来自于时时能为孩子的人格着想,夫妻假如常在孩子的面前吵架,孩子内心会受到很多的伤害。孩子都很纯洁的,父母在吵架的时候他的内心好不好受?他会很难过,而且有些时候夫妻吵架的原因是什么?都跟孩子有没有关系?有,他会觉得我是不是多余的,怎么那么多事都是我造成的,他会很自卑的。
我们给小朋友刚好谈到找对象,因为有一篇文章有提到夫妇的道义,也顺便跟孩子引导。不管是男孩、女孩,找一个媳妇的条件,第一条是什么?大家猜猜看。从小孩的内心流露出来,娶媳妇第一个条件是能够对爷爷、奶奶好,为什么这是孩子讲出来的话?因为当他们看到妈妈跟爷爷奶奶不和的时候,他的内心怎么样?很痛苦。孩子那么单纯的心灵,他最希望看到的是什么?是圆满、是和谐。我们要成就家庭、成就孩子,要为大局着想就可以忍得下来。
夫妻当好榜样,父子至亲;夫妻当好榜样,兄弟姐妹在这个有爱的环境里面,人格都有很好的发展。我跟我两个姐姐的感情相当好,我记得那时候要出来推广中国文化,我已经没有工作了,我的二姐她就对我讲:你安心去做,我每个月给你一万块台币。让我没有后顾之忧。人生有两股力量相当的强,来自于家庭,一个是我们的父母,一个就是我们手足之情,兄弟姐妹。大家也可以看得出来,我确确实实是没有后顾之忧,确确实实是充满动力。我这一生最大的福报就是被我的父母生到,再来就是能遇到师长的教诲,人生有这两个福分,此生无求,往后我们就尽心尽力服务社会,服务人群。
而当父慈子孝能在家里落实了,那孩子懂得感恩父母,他出社会一遇到好的长官,他会感人家的恩德,他会做到君仁臣忠。而兄弟姐妹都懂得互相扶持,他到学校,以至于往后出社会,很自然的就会跟同学、朋友互相照顾。我们看到夫妇这一伦处好了,五伦关系都有很好的发展,夫妇伦是根本。而只要我们把夫妇关系演好,那就是在弘扬中国文化。到时候你假如《弟子规》不够了,我们再帮你寄过来,因为到你们家挂号的人太多了。好,这叫学贵立志。
第二个重点学贵力行,要能够把所学的东西学一句要能做一句。我遇到很多家长他都会说孩子都不认真学,孩子都讲不听,都是在说他的儿子。接着我就跟这个家长提到,天地之间任何的物品都会有它的惯性,就像这个杯子一样,我把它放在这里它就会形成一个习惯,它不动了。你要把它推走要不要用力?要用力。诸位朋友,我现在有没有用力?我现在有用力,可是它有没有动?它没有动,你一定要推到它突破了它的惯性以后它才会动。有时候你在出力,你在影响你的孩子,看起来他没动,其实已经快动起来了,你可不要快要动起来的时候说没效,算了,那就太可惜了,要有恒心才行,让孩子突破他的惯性。因为他很多习惯又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你要有耐性突破这个孩子行为的惯性。
接着我又跟他讲,除了孩子的惯性以外,还有第二个惯性,就是你儿子对你这个父亲的认知。这个儿子会想,我爸爸有几两重,我一清二楚。你的话他听不听?他会先在旁边冷眼旁观,所以这是第二个惯性,就是你在你孩子心目当中的那个惯性。还有第三个惯性,我们自己几十年来所形成的习惯也要突破,也要遵循《弟子规》的教诲,断恶修善。力行首先要从父母、从长辈开始做起,而不是叫学生、小朋友力行。当你有这样的态度,这些孩子学一句他就懂得去做一句。
我是三月十五号到深圳,三月十六号他们的老师要求我跟这些小朋友上一堂课,上《弟子规》。我进去以后就对这群孩子说到,今天老师跟你们上《弟子规》。所有的孩子异口同声讲了一句话,他说老师,我们都学过了,我们都会背了。慎于始,请问这些孩子对学问的认知是什么?什么叫学会了?会背叫学会,那麻烦,那他以后都是这种态度,他只会讲不会做。知道、悟到、做到,才能得到学问的真实利益,这才是正确的。但是这些孩子一开始把会背跟学会画上等号。
接着我跟这群孩子说到,这个道字怎么写?左边一个辶部,右边一个首先的首。这个字就告诉我们,这个辶部是行进、实践的意思,首先能把这个经典实践做到的人才是真正有道德的人,而不是会背。你们《弟子规》哪一句话做到了?我就开始念了,「父母呼,应勿缓」,做到没有?这些孩子本来在跟我讲的时候老师,我都会背了。头是怎么样?往上扬。突然我问他父母呼应勿缓做到没有?没做到;「父母命,行勿懒」做到没有?没做到;「父母教」愈想头愈低下来。
孩子很单纯,你道理跟他讲明白了他会服气。但是大人就不一定了,你假如对三、四十岁的人讲「父母呼,应勿缓」,没做到;「父母命,行勿懒」,没做到,他就是不低下。因为他有一个东西放不下,什么放不下?我最近生意做得很大,专门在买面子,我不知道马来西亚的行情如何?一斤要卖多少钱?因为道德、学问要成就,首先一定要先卖掉面子,卖掉虚荣,这样才能诚实的面对自己。当天晚上有个小朋友在他的日记上写了一行,第一行说道今天蔡老师帮我们上《弟子规》,蔡老师说《弟子规》是拿来做的,而不只是背而已。一个孩子把他这个体会写在日记上,请问他会记多久?一个正确的态度成就孩子一生,你花了多少时间教?不到十分钟把这个观念给他了,那是最有效的投资,这个时间不能省。这个孩子后来做了很多让我们很感动的事情,刚好有一天天气很冷,他的同学拖鞋坏了。坏了以后他的老师就跟他讲,你把这双旧的借给同学,你把你自己那双新的拿出来穿。就这样建议他。当天下午这个老师突然看到他的新鞋穿在同学的脚上,那双旧鞋依然在他的脚上。诸位朋友,我们现在做得出来吗?
又有一天他们楼下刚好在办园游会,就分很多活动,他一站一站去经历、去过关,只要过了几关就有会奖品。其中有一关是摇呼拉圈,比方要摇四十下,打一个勾才能过关。这个孩子在那里摇呼拉圈刚好只剩二、三个就到了,但是没有达成,这个阿姨把他手上这个过关卡拿过来说:没关系,阿姨帮你打勾。我们有没有当过这种阿姨?这种阿姨对不对?爱之足以害之,要敏感。这个小朋友马上跟阿姨讲:阿姨,做人要诚实,我没有到就没有到。他就把它拿回来。是不是真正有德行,要从他生活的点滴当中我们才看得出来。这个孩子觉得每一句都应该做到才行。另外有一个小女孩,刚好那天我是一句一句讲解,就讲到「晨则省,昏则定」,她学了以后隔天早上就站在她父母的房间门前等待,等她爸爸、妈妈走出来了,这个小女孩马上跟父母鞠一个躬,他说:爸爸、妈妈早上好。假如是你女儿,突然有一天跟你说爸爸、妈妈早上好,你要怎么回应?你可不可以说:女儿,妳今天是不是不舒服?你应该很欢喜成全孩子的孝心,这一点很重要。
很多家长不习惯,他的孩子学完以后跟他夹菜,他说:不要夹了,不要夹了,我自己来。这样好不好?他的孝行要你一点一滴给他机会成就。有一个小朋友他去听完课以后,听很多大哥哥、大姐姐都端热水给他妈妈洗脚,这个孩子四岁,听完以后很兴奋,回家里就往厕所跑,做什么?要端热水。他的妈妈跟他有心电感应,马上跑到他的前面把水盆收起来,不让他拿。他妈妈为什么不让他端水?脑子里又想等一下给我打翻了我还得收拾半天。很会想,都想得很深远。我就跟这个妈妈讲妳这么做错了,她说道但是他假如给我打翻了怎么办?我说打翻了更好。她就很纳闷,为什么打翻更好?打翻以后除了成全他的孝心以外,还可以教他以后端水如何不打翻,不然他做事能力什么时候教?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教,不只教他水要怎么端,水倒在地上以后要怎么拖地,刚好一次都教完,多好。
不要怕孩子犯错,每一个犯错往往都是你指导他的机会点出现。很多父母家长没有这样的认知的时候,孩子只要一犯错,他下一句是什么?你怎么又来了,都是这个批评,白白把机会断送掉。我们思考一下,我们学走路跌了多少跤,有没有学一次就会的,没有吧?有没有哪一对父母,你儿子学走路第一次跌倒,你跟你儿子说:儿子!不要勉强,爸爸买个轮椅给你坐。没有遇过吧?这样的耐心去哪里了?这样的耐心应该是始终不变,这样的态度可以伴随孩子非常多的人生成长,态度很重要。这个小女孩跟父母鞠完躬以后,这个爸爸、妈妈非常有敏感度,马上打一通电话到幼儿园:老师,昨天我女儿发生什么事了?老师就讲到昨天开始上《弟子规》。
这个家长懂得时时要跟老师配合,亲师一合作,他好的行为形成会很快速。而这对父母对老师相当的恭敬,因为学校收费很少,老师很多都是义务在教导,甚至于都贴钱。而老师这分用心感动了这些家长,有一个家长就说到,这个幼儿园,老师的学历是深圳最高,但是老师的薪水是最低的。他看到这一点说:这个学校值得上。为什么?学历最高,薪水低,却能留得住这些老师,代表这个学校是凭着教育的爱心来推广,这里的老师一定会尽心尽力来教他的孩子,纵使这个幼儿园的场地比较小他都不计较。
而有一对夫妻他们本来房子是在深圳市区的一个黄金地段,后来看到学校这么付出的经营,他们搬回了自己的老家,把这个好的房子租出去,每一个月可以多收几千块人民币,再把这个钱送到学校去。这个父亲每天得搭一个多小时的车去上班,但是这个父亲却甘之如饴。确确实实,我们爱人一分,人家就会回馈一分,不要怕付出。孟子的话是真理。「天道无亲」,这句是老子的话,孟子的话「爱人者人恒爱之」,老子的话「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一定会帮助扶持善良的人。这是我们讲到引导孩子从一开始学习,就应该学一句做一句,学贵力行。
接着学习的次序要正确,从哪一本经书开始学?在这个时代,我们要紧记一句话,「要依法不依人」,要依经典来求学,不能说我很喜欢他我就听他的话,不可以这样。当蔡老师讲的话跟《弟子规》、《三字经》不合的时候,要不要听?不要听,不只不要听,还要来跟我说我哪里讲错了,这样才会让我不会走错误。只要诸位朋友有发现,一定要来告诉我。
我在海口讲课,刚好有一天因为在中心比较忙,晚上还得赶去讲一堂课,时间来不及,我就没有坐公共汽车,就坐了海口一个很特别的交通工具,叫做摩的,叫motorcycle的士,摩托车的出租车。这个真的只有海口有而已,那坐的也很便宜,我就一路(骑得也满快的)赶去上课,刚刚好来得及。我也没有什么休息,一到了直接就站上讲台去上课了,上了两个小时的课下来,我走到厕所照了一下镜子,看到了一只公鸡。我赶快走出来跟我们中心的那些老师讲:我的头发翘成这个样子,你们怎么都没有告诉我?你看,害我在上面。不能因为他们叫我老师,然后我头发都翘成这样子都不跟我讲。诸位朋友,我是赶鸭子上架,我的学问还很差,有不足之处大家一定要帮我指出来,要依法不依人。
而《三字经》当中对于学问的学习有很重要的提醒,「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孝经通,四书熟」,再来才读六经,「如六经,始可读」,这是读书的次序。而《小学》,不是小学毕业,《小学》是宋朝朱熹朱夫子一本很重要的童蒙教材,专门教小孩的。当他这个《小学》的根基扎好了,再来学四书。假如这个《小学》的根基没扎好,直接读四书,那就会出现小孩拿着四书的经句来教训母亲。有个妈妈她的孩子背很多,孩子有一天犯错,妈妈跟他讲你这里做得不够好,要改进。这个儿子跟她妈妈讲:妈妈,妳有没有孔老夫子的温良恭俭让?我们连温良恭俭让有时候还背不出来,他可以用这个经文问他妈妈,他妈妈没说话。接着他讲:假如妳没有孔夫子的温良恭俭让,那妳也不可以说我。当他没有这些孝心、恭敬心,他没有这些处事待人的规矩,你让他读高深的经典,他只会拿着经典去要求别人。
我在林则徐纪念馆看到了一段他人生的智慧,相当的精辟,他总结人生十件事,假如这十件事没有做对,人生枉然。他把它归结叫十无益,第一个提到「父母不孝」,每天去烧香拜拜有没有用?「奉神无益」。因为所有神圣、圣哲都是教我们首先从哪里开始学做人?从孝顺父母开始,「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刚刚我们也提到了,在家里面兄弟姐妹都打打闹闹,这样的朋友你敢不敢交?在家里都不和了,出来会突然变得和蔼可亲吗?不可能。「存心不善,风水无益」。心地不善良,纵使你们家是龙穴,住了一年以后会变老鼠洞。真的,一个干干净净的房间给一个很脏骯污秽的人住三天,马上就面目全非了,那风水全部都破掉了。真正的风水在一念善心,心善就感来千祥云集,所以改命不如改个性,改名字不如改自己的存心。
接着有两段是对于求学重要的提醒,「行止不端」,他的行为举止不端正,「读书无益」。因为所读的书跟他的行为完全不相应,那没有帮助的,反而他会愈来愈傲慢,行止不端读书无益。接着下一句提到,「心高气傲,博学无益」。他很傲慢,学的东西愈多对他的障碍会愈大。古代对傲慢特别的谨慎,「傲不可长」,孩子的傲慢心不能有丝毫的增长,这样会毁了他一生。从这两句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定要让他的行为跟这些经典跟圣哲人的行持要能相应,他才能真正把这些学问学到。而《小学》这本书完全就是教孩子洒扫,还有与人的应对进退态度。这个基础你不扎好,就好像盖房子地基没打,再高的楼都会倒下来。
我们思考一下,在几千年的历史当中把整个国家社会都摧毁掉,等于是祸国殃民的人,请问有没有读书?你有没有听过哪个朝代是被一个农夫毁掉的?没有;有没有被一个卖臭豆腐的毁掉的?都没有。历代奸臣都是读很多书的人,秦桧他当了那么久的宰相,你看有多少的门生都在当官,他却是把一代忠臣岳飞逼死的人。关键就在他没有扎这个行止,没有扎这个洒扫应对、处事待人的根基所在,我们可不能重蹈覆辙。
而这本《小学》是在宋朝写的文章,我曾经把它看了一遍,因为有很多是宋朝时期的用语,我也只能看懂差不多七成左右。后来当我把它看完以后,我突然对《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夫子相当的感佩,因为他把《小学》这本书所有的精华所在统统挑出来。不只挑出来,他还把它分类得非常的好,是依据孔老夫子的一句教诲,在「学而第一」当中提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夫子说当圣贤人弟子应该努力的七个方向,他从这七个方向把它编成了《弟子规》。
而这一本小小的《弟子规》就可以含摄几千年儒家的智慧,不会跳出去。它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们从学《弟子规》这个次第再顺着学四书,效果会很好。而学习的方法我们要遵守八个字,「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一门先从《弟子规》开始学起,在这几个月当中每天持续读诵,持续观照。深入,如何深入?也要靠我们边学习了解道理,边实践,叫解行相应,这样才能真正深入。我们对学问的体悟,确确实实是从你的实践当中触类旁通。当你在做「父母呼,应勿缓」,你那分恭敬心慢慢从外内化以后,你会突然想到,不只是对父母呼应勿缓,老师呼也要应勿缓,老婆呼,要一样的有恭敬心在,他就可以举一反三。接着要长期熏修,因为有熏修之力我们的功夫才能够滞塞通。好,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边,谢谢大家。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