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67|回復: 1
|
[法师开示]净公上人:菩萨以四摄教化众生
[複製鏈接]
|
|
摘自《学佛网文章集锦》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菩萨以四摄教化众生
发布:心源 [转载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5/48140.html] 日期:2011-1-9 13:41:00 收藏
菩萨以四摄教化众生1
净公上人讲述 2007/8/3 马来西亚绿野国际会展中心
尊敬的法宝法师,尊敬的丹斯里李居士,诸位法师,诸位大德,诸位同学,晚上好。在上一次我们在这个地方聚会,与同学们共同学习佛陀的教诲,会后我们就预约了今天的聚会。这次的法缘非常殊胜,遇到马来西亚建国五十年的国庆。新加坡宗教的朋友们举行了一次盛大的观音法会,我们有幸参与,看到新加坡各个宗教的团结,我们非常感动,非常的欣慰。因为我们晓得宗教团体会给社会带来安定,给世界带来和谐,我们希望像这些活动能够永续下去。
今天我们的讲题,是《华严经》里面的一段经文,“四摄法”。世尊在《华严》里面,无论是哪个法门都是多次的宣说。这与中国古圣先贤教人的方式不一样,中国古圣先贤的教学,也是我们所说的师道,老师教学生,孔子说过,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夫子就不愿意教他了。夫子这种教学的态度一直延续到两千五百年,在中国从前私塾教学还都是有这么一点意味。可是我们回过头来看佛陀,就不一样了,佛陀可以说是以无数次的重复,为什么原因?因为佛知道众生迷失自性的时间太久了,迷得太深了,决定不可能说一遍他就开悟,说一遍他就回头了。这在历史上虽然是有,确实千百年当中难得遇到一个人。我学佛的时候老师就曾经教我,像惠能那样的人决定不能学,为什么?那是上上根人。我们要跟他学,学不成那就造罪业。这上上根人,惠能大师之前没有见到,惠能大师以后到今天也没有见到一个,所以我们要知道自己的根性。
世尊对众生了解得非常的透彻,所以佛把众生的根性分做四等,这是大分。上上根人,惠能大师是上上根人,这以下的有上根、有中根、有下根,都是有善根的人,没有善根的人不算在里面,这四等。我们自己在四等里面属于哪一等?给诸位说,我们是属于下面的两等,中下根性。中下根性的人最多了,所以世尊也把中下根性的人列入度化主要的对象。佛讲的三转法錀,上上根一指示他就开悟了,这个容易;可是上中以下就没有那么容易,必须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所以,四十九年辛辛苦苦的教学,慈悲到极处,是为中下根性的人。我们要能够体会得到,对佛陀,佛陀是我们第一个老师,对老师感恩戴德,自然就能生得起来。
中下根性的人,佛陀的教诫最重要的是持戒。在佛门里面科目繁多,不胜枚举,中国古来的祖师大德,为了接引不同根性的同学,所以才分成十个宗派。这十个宗派,现在小乘两个宗派没有了,只有大乘的八个宗派,宗下面再分派。但是无论是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基础是相同的,诸位不能不知道。基础是什么?基础是戒律。所以戒律是所有学佛的人共同的科目,戒律是共同科目。第二个是唯识,唯识也是所有学佛的人共同科目;第三个是净土,净土是所有学佛人共同的归宿。理论是唯识,法相唯识,行持是戒律,这三样东西是共同科目,不能够不知道。所以持戒,如果不持戒,在佛法修学你就不得其门而入。尤其是戒律的基础《十善业道经》,《十善业道经》在经部,没有在律部。它是持戒的前方便,也就是持戒的预科,先学十善业道,然后才学戒律、威仪,由此可知,它是基础的基础。
我们学佛学了多年,有没有成就?自己反省,说实在话没有成就。依然是凡夫,依然是迷而不觉,邪而不正,染而不净;换句话说,三皈没有做到,三皈没有做到其他的就不必谈了。那我们要问一问,为什么古时候修学的人都有成就,现在为什么没有了?我们把原因找到,然后把原因消除,我们就能够走出黑暗,步向光明。我们认真反省,也就是我们忽略了十善业道,为什么忽略十善业道?这个话说起来长。那就是如佛所说,我们的学习要按着次第循序渐进,像念书一样,先念小学,再念中学,再念大学,再念研究所,这是中下根性学习必须要遵守的次第。
世尊在经里面告诉我们,佛弟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那我们想想,我们有没有去从小乘经学起?早年,这五十多年前,我亲近李炳南老居士,他教我们学经教,是从小乘经学起。我在台中住了一年多,学习小乘经大概有十部,这算不算基础?勉强!总是没有违背世尊的教诲。实在说,小乘经学过了,但是他真正教导我们的重点还是在儒。儒家的课程,我们在台中每个星期有一堂课,十年如一日没中断过,由此可知他对于儒的重视。到以后我们明白了,为什么中国人把小乘疏忽了?在唐朝中叶以后,中国佛教就用儒跟道代替小乘。儒释道三家在中国严格的来区分,一个都找不到。儒释道有形式,实质上来讲学儒的人他学佛,他也学道,像中国宋儒朱熹,朱熹学佛,朱熹也学道。学佛的法师们不说别的,就说我们净土宗开山的祖师慧远大师,“虎溪三笑”这个故事流传下来,你就知道,远公最好的朋友有道士、有陶渊明,陶渊明是儒家的,统统都学。老道他也学儒,也学佛。所以在中国,做学问的人儒释道三家都学。
我们看到少林寺有一块碑,叫“混元三教九流图赞”,我今天也带了一张,原寸的赠送给马哈迪长老。这个碑是唐朝很早的一个刻碑,现在这个碑还在少林寺。这个碑刻出来的,当中画了个图,从当中看是释迦牟尼佛,从两边看,一边是老子,一边是孔子。儒释道三个合成一个面孔,手上捧的九流,三教九流是一家,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多元文化。可见得多元文化这个想法,在古老的中国早就有这个说法了。这是我们今天团结宗教,想到古时候留下来这些文物,我们明白了。宗教的团结、宗教的和睦,不但有利于明心见性,当然更有利于我们幸福美满的生活。和谐的社会、和谐的世界,这是需要依靠教学。
中国几千年来,教学的理念、教学的方法、教学的效果都非常卓着,是个重视教育的国家,重视教学传统的族群。在古代中国,如同《礼记》上所说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国家的政治是以教育为中心,可以说所有一切设施都是为教育服务。所以得到的效果是五千年的长治久安,这个经验很值得现代人去思考。教育的落实,儒是礼,道是感应篇,佛法就是十善业道,这是落实在我们的生活,落实在日常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这个学问叫实学,实实在在的。你学了真有用,学了真正对于自己的身心修养,对于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都带来真实的利益,永久的和平安乐。
到最近,到这个时代,崇尚于科学,大家把伦理道德疏忽了,中国也不例外。所以现前这些动乱、不安、天灾人祸,我们想想原因在哪里?我们中国古人有两个字叫“失教”,这才是真正的因素。如何挽救?还要把传统教育找回来,这个世界有救,不是没有救,现在找还来得及。许多人怀疑,传统的东西旧了、过时了,还管用吗?我们在联合国会议里面,也把中国传统这个方法介绍给大家,怀疑的人可不少。所以我们做了个实验,在中国汤池小镇,这个实验居然做成功了,我们也就理直气壮的把这个实验介绍给联合国,介绍给许多国家、族群,也引起了很好的回响。希望我们能够在这个灾难频繁的时刻,把心冷静下来,再多想一想古圣先贤的教诲。
把宗教教育也要找回来,宗教到底是什么?现在明白的人确实不多,这么多年来,我们所看到社会大众对于宗教有很深的误会。这个误会不能怪别人,怪我们自己本身,我们学佛的人没有学得好,没有依教奉行,让社会大众对佛教产生误会,过失在我们,在自己,不在他。只要我们自己真正依教奉行,好好的来学习,那我们的生活、规矩、威仪,自然能改变社会大众对我们的看法,这才是一条正路。佛是怎样教导我们的,我们不能不知道。
昨天我也跟一些同学说过,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是无尽的慈悲,是最高的智慧,他给我们做出榜样,指示我们学习觉悟的途径。指导的原则就是“净业三福”,他说过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句话非常重要。三世是讲过去、现在、未来,凡夫修行成佛,必须依照这三个原则。第一条四句话“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所以中国古来的祖师大德,用儒跟道来代替小乘是有道理的,符合于佛陀教学的精神,就是这四句里头孝亲、尊师,儒家做得非常好,用儒来代替小乘。慈心不杀,道家的《感应篇》教得好,所以用道家的《感应篇》,用道家老庄的学术帮助我们放下。然后再用十善业道奠定佛法的基础,《十善业道经》不长,只有几页,大概只有五、六页。世尊在这个经里面,前后两次明白的告诉我们,人天法(就是做人的道理,生天的道理)、声闻菩提、缘觉菩提、菩萨法、无上菩提,都是依十善业道为根本,都是以十善业为基础。你说这个多重要,怎么能疏忽?学佛从哪里学起?要从这个地方学起,先把根紮稳,然后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没有一个不成就!
正如同善导大师所讲的,他是对净宗同学说的,可是理是一个,他说“三辈九品总在遇缘不同”。我们可以说成佛作祖也是总在遇缘不同,因我们不能掌握,缘能掌握。所以佛法不讲因生,它讲缘生,这个很有道理,缘是自己可以掌握的。我们明白这个道理,许多人想改造命运,不知道从哪里改起,你懂得佛法你就知道了,缘操在自己手上,改造命运自己有权。把改造命运的权交给别人那是大错特错,他怎么能改变我?连诸佛如来、菩萨、罗汉都不能改造我们,凡夫哪有能力改造我们的命运?你明白这个道理就觉悟了,不再受人欺骗。命相、风水有这一说,可以提供参考而已,真正主宰是在自己,断恶修善,积功累德,那你全都改了。你看《了凡四训》,《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这一类的书非常之多,你就晓得应该自己怎么个做法。所以,儒释道这三个根就重要了,一定要重视它。
我也遇到有些学者专家,提出这个问题来问我,我是很简单的说明这桩事情。儒释道三家基础的教学分量都不多,不需要多,最重要的是要能做到。这三样东西印在一起,也是很薄的一个小册子,它的分量跟儒释道三家的典籍没有两样,放在天平上秤一秤,是平等的。佛家的《大藏经》,道家的《道藏》,儒现在也有人在编儒藏,没有儒藏之前,儒家有一套丛书《四库全书》。《四库全书》里面有道,佛是另外编了一套《大藏经》,这都是乾隆皇帝他的文化杰作。只有认识清楚你才会重视,才会紮这三个根,这三个根紮下去,你儒释道都不学,你来生不失人天的果报,人天决定有分。如果要想学,无论是学哪部经论,儒也好,佛也好,道也好,你学儒,你能成圣贤,真的,这一点不假;你学道,你能成神仙;你学佛,你能成菩萨,转凡成圣。可是学一定要注意到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最好一生专攻一门。
我们在去年巴黎的活动完了之后,我就访问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这三个学校的汉学系是世界闻名,我去访问。回来之后深深感觉到,中国传统学术没有真正的继承人,这是我们感到很深的忧虑。历代这些圣贤从哪里来的?我们细细去观察,圣贤是教出来的。谁教出来的?母亲教出来的!母亲教什么?给诸位说,母亲所教的就是儒释道这三个根。孔子跟孟子都是早年父亲就过世了,母亲带大的,孔夫子三岁父亲就过世了,他怎么能成为一代圣人?母亲教的。也就是说在幼年的时候把根紮好,根基紮好了,三岁就有能力辨别是非邪正。从前教育真如此,谚语所谓的“三岁看八十,七岁看终身”,这个话说起来现在没有人懂,古时候真的是这样。母亲怀孕就懂得怎样教还没有出生的婴儿,还没出生。她就知道在胎里面,就能够感受做母亲的心情,喜怒、举止、动作统统影响他,他已经在接受教育。出生之后,他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接触到的,大人在他面前表演的,全是正面的,没有负面,都是合乎伦理道德,让他在学习。所以到三岁他已经学了一千天,这一千天的教育就是他一生的根基,他的根基是从这个地方紮的。
在中国古代的社会,母亲虽然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她很会教,这个我们一点都不怀疑,我自己幼年的时候母亲教的。我们生长在农村,我母亲不认识字,可是很会教,对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她懂!她字不认识,她做到了,做给我们看的,我们从这个地方紮的根,这个根紮得很管用。十岁离开家乡,这七十多年走遍许多国家地区,没有被染污、没有变坏,什么原因?就是童年时候那点基础它产生了作用。所以我对于古圣先贤教诲的理念,我深信不疑。看到今天社会的这种形态,不能不大声疾呼,要重新来思惟,来肯定圣贤教育是有价值的,现在还是同样的,没有改变。真理是超越时空,万古常新,只要你有这个根基,你选择一门一生不改变,你就能成圣,就能成贤,就能成菩萨。
当然能有好的环境,那是大福报,不一定我们能遇得到,孔子没有遇到,释迦牟尼佛没有遇到,他们都没有遇到。那怎么样?自己无论在什么样环境当中,他统统在学习,顺境里面学习不贪恋,断贪瞋痴,不贪恋;逆境里面学习没有瞋恚、没有报复。无论是在人事环境、物质环境当中,他的学习从来没有中断,所以他能够息灭贪瞋痴,成就了戒定慧,这是他们的经验。以后他彻悟之后他教学,就用这个教学的总原则、总纲领。佛法的教学诸位晓得,三藏经典就是经律论,经律论就是戒定慧三学,叫三无漏学。什么叫无漏?如果你修戒定慧,你能够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这戒定慧叫三无漏学。如果修戒定慧,还有妄想分别执着,这叫世间法,这叫世学。你可以生天,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有分,你不堕三恶道,但是出不了六道轮回。如果能放下,这叫佛法。所以世法、佛法分别在此地。决定不是说我今天念佛、参禅、学教,我这就是佛法,不一定。如果说念佛、参禅、学教,你还有分别,还有执着,这叫世间法,这个诸位要记住。如果你把分别执着断掉了,无论学什么东西都叫出世间法,出世、世间是有没有分别执着,这是非常正确的。
真的没有分别执着了,那大乘教里面常讲“圆人说法,无法不圆”,不但你修的佛法是出世间,你修学任何宗教经典全是出世间的,真的是平等。乃至于现在学校里面念的教科书,小学也好,中学也好,统统出世间,没有一样不是出世间,这个理要懂得。然后你把你所修学的能够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叫真学佛;不能用在生活上,那就变成佛学,就不是学佛。佛学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为什么?它是世间法,不是出世间法。学佛,学佛一定要放下,至少要放下对人的执着、对事的执着、对一切万物的执着,你能把这个放下,这是佛法。过去章嘉大师他教我,我向他老人家请教,第一天见面就教我“看破、放下”,这五十多年来的学习,深深体会到这四个字是佛法教学,从初发心到圆满佛果的秘诀。你不放下你就错了,你没有法子超越世间。即使念佛求生净土,念佛堂堂主也常常挂在口头上,劝导大家“放下身心世界,一心专念”,你才能成功。你身心世界没有放下,你念佛不能往生,放下还是摆在第一,这个不能不知道。
现在社会动乱,灾难,尤其是今年,非常的明显,地球的暖化。在过去是有不少科学家常常说,我们都没有在意,没有把它当作一回事情。今年太明显了,冬天不冷,夏天也不热,气候反常,这才引起我们的注意。尤其是科学家在十几年前,曾经告诉我们,地球温度上升,温室效应是明显的你能够觉察得到。南北极的冰在融化,这个报导总有十几二十年了。今年由于美国前副总统高尔,在全世界到处演说提醒大家,确实让我们感到忧心忡忡。我为了这桩事情,我到纽西兰去了一趟,在南岛,库克山是南岛最大的一个冰山。我坐直升飞机飞到山顶,飞机降到冰川,我下了飞机在雪地上抓了一把雪,还没有抓手是湿的,我很惊讶!这个不正常。我就想到在二十多年前我在加拿大,也是去游览观光看一个冰川,这冰川我抓一把雪,很凉,洒到地上,手是乾的,手上没有水。现在库克冰山上,手往下一放,手都是水,这个融化的速度太可怕了,我感觉得很不正常。两极的冰要是融化,科学家告诉我们,海水上升六十五米,海拔六十五米以下的全都被淹了。美国人画了一张地图,未来的世界,你看看很恐怖!
还有高山的冰雪也是快速在融化,我们西藏高原是亚洲七条大河的发源地,源头,如果高山冰雪融化了,河流的源头断掉了,将来的河水没有了。像长江、黄河养活多少人,如果没有水怎么办?这个问题非常严重。科学家在大声疾呼,认为这个原因是科学发达之后,我们排的二氧化碳,飞机排出来的,汽车、轮船、工厂排出来的这些废气的染污,当然这也是个原因,但这不是真正的原因。佛法告诉我们,我们要相信,相信科学的人不相信佛法,认为佛法没有科学根据。其实佛法非常科学,那个科学太高了,现在的科学还达不到,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佛教经典里面,它讲的是些什么,我们要知道。它讲的不是迷信,它讲的我把它归纳有五个科目,它讲伦理、讲道德、讲因果、讲哲学、讲科学,全都有。
《楞严经》里面告诉我们,今天灾难真正的原因,是我们的思想、见解错了,我们的行为错了。佛说贪婪感得的水灾,所以贪是水的因。地球气温往上升,这是什么?这是瞋恚,瞋恚是火,火山爆发,是因为瞋恚是因;愚痴是风灾的因,愚痴;傲慢、不平是地震的因。所以佛教给我们,如何能够把地球上灾难化解?佛这两句话就解决了,“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地球上所谓的自然灾害就没有了。这个话你能信吗?如果对于经典没有相当深度修养的人,他不相信,可是要有相当深度的,真的也不容易。可是现在日本的科学家江本胜博士做的水实验证明,确实外面环境是随着我们意念在转,我们的念头善,山河大地都变善了;我们的念头不善,它都变恶了。江本博士最近他想到香港来看我,我很欢迎,我说你来的时候我给你安排两次讲演,把你的实验向大家做个汇报。科学的方法证明了佛说的境随心转,境是环境,而不是心随境转,不是的,境随心转。
跟《坛经》上所讲的,六祖大师开悟之后,他说出自性的体、相、作用,很简单,说了五句话,这五句话比什么都重要。他说“何期自性本来清净”,没想到我们的自性,每个人自性是相同的,一个自性,我们的自性本来清净,从来没有染污过。你现在虽然在迷,虽然你造恶业,虽然堕三途,也没有真正染污过。那个染污是什么?染污是相似错误的抽象概念,不是真的。你不觉察它,它真起作用,它把你的智慧障碍,把你的德能障碍,把你的相好障碍,它真起作用。如果你一觉悟你把它放下,你就成佛。你才晓得真的没有染污,性相都不染污,这个话说得太好了。第二句话说“本不生灭”,本不生灭就是古印度所有宗教里面追求的终极目标,大般涅盘,不生不灭。你要知道这个,你才晓得没有生死,你就不会贪生怕死,没有生死。第三句讲的“本自具足”,这句跟《华严经》佛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是一个意思,统统具足,没有一丝毫欠缺。第四句说“本无动摇”,本无动摇就是自性本定,《楞严经》上讲的“首楞严大定”,是自性本定。末后一句话是“能生万物”,宇宙从哪里来的?生命从哪里来的?星球从哪里来的?自性变现出来的!你相不相信?
惠能大师怎么会知道的,释迦牟尼佛怎么会知道的?你要明了,只要你能够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你就知道,这些事情你亲眼所见,你怎么会迷惑!那我们今天不能知道,就是世尊在《华严经》上所说的,“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坐禅的时候,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惠能大师是半夜里面听五祖忍和尚讲《金刚经》,也是把这个放下,放下原来就是。所以凡夫成佛,无论是理、无论是事都在一念之间,一念迷你就是凡夫,一念觉你就成佛了。迷是什么?迷是放不下;觉是放下,放下就是。
所以,一切众生心性是平等的,谁放下谁就成佛。你没有放下,你本来是佛。佛眼看一切众生,人人都是佛,他不敢轻慢,佛尊重一切众生,为什么?尊重他本来是佛。他虽然有障碍,他的智慧、德能一丝毫没有丧失,只是他暂时不觉而已。不觉是假的,不是真的,那就看他什么时候遇缘,善导讲的“总在遇缘不同”,遇到缘他就成功了,他就能回头。我们明白这个道理,那我们今天要作佛,作佛不但救自己,也救这个世间苦难众生。
现在我们明白、懂得了,我们把四个根紮稳,四个根就是《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再加上一个《沙弥律仪》,四个根。然后你一生学一门,你就会成功,锲而不舍,一门深入,你把一切都放下。譬如说你学《心经》,你一生就专攻《心经》,你会开悟,你会成佛。民国初年有!周止庵居士一生专门学《心经》,你看他晚年写了一本书《心经诠注》,现在是《心经》注解里头的权威。他在《心经》上用了四十年的功夫,中国有史以来讲《心经》没有一个人讲得过他,四十年锲而不舍。你说专门搞《金刚经》的,江味农居士也是四十年,他写了一部《金刚经讲义》,你去看那个讲义,那真的是开悟的人,不是开悟的人讲不出来。这是分量少的,喜欢分量多的你搞《华严》,一生专攻《华严》;你搞《法华》,一生专攻《法华》,不要搞两部,就是一部。你学净土,一生专攻《无量寿经》,或者专攻《弥陀经》,没有一个不成就。
为什么不能搞两样?没有开悟不搞两样。悟了之后行,悟了叫悟后起修,悟了之后,一接触就通达、就明了了。一通一切通,所谓一经通一切经通,只要一接触全都通了,为什么?你见性了。所有一切经法都是自性流露出来的,见了性的哪有不通!释迦牟尼佛所讲,你所讲的,你的性跟释迦牟尼佛同一个自性。学佛不能不懂这个道理,不能不晓得这桩事实,我们的成就就不难,就容易了。所以无论在什么环境,决定不受环境干扰,你才会有成就,环境染不到你,你就成功。顺境怕什么?怕你起了贪心,一起贪恋你就完了,逆境里面一起瞋恚那也完了。所以顺境、逆境,一切人事环境、物质环境都在帮助我们,帮助我什么?帮助我断贪瞋痴慢疑,断烦恼!你要不在这些环境里去磨链,你的贪瞋痴慢疑怎么断得掉?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修忍辱波罗蜜,《金刚经》上讲的忍辱仙人,那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修忍辱波罗蜜。遇到歌利王割截身体,歌利是梵语音译过来的,就是中国人讲的暴君,恶王、暴君。你看看这无缘无故把他处这种极刑,忍辱仙人没有丝毫瞋恚,没有丝毫报复,而且还发愿将来我成佛,第一个来度你。释迦牟尼佛成佛,第一个得度的憍陈如尊者,就是那个时候的歌利王,佛说话没有妄语,决定兑现。所以无论什么境界,对自己有利,绝对没有害,成就自己的无量功德、无量的德行、无量的智慧。如果我们一念错误,一念有怨恨,落在七情五欲里面,这就立刻堕落;超出七情五欲,就成就。所以,哪个人不能成就?各个能成就。
有缘,这是我讲的那是大福报,能够有五个、十个同学在一起修学,互相警策,这当然是非常好,这个缘很难遇到。遇不到,一个干,你想想孔老夫子一个人成就的,释迦牟尼佛一个人成就的,他修行没有同伴,这最好的例子。孟子也没有同伴,都是一个人成就的,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无论在哪个环境,只要我的方向、目标、宗旨决定不变,没有一个不成就。所以这最重要的四个根要紮稳,你没有这四个根,你不是圣贤的根性,圣贤根性就是这四个根。所以一切妄缘要放下,决定没有贪瞋痴慢。
我们最近在香港讲《华严经》,道场很小,有个人他要送给我一个大道场,他说法师,那个小道场太可怜了。讲得也挺恳切的,最后我谢绝了,非常感谢他,我说我不能接受。他说为什么?我说道场一大,我没有问题,我们道场里面同参道友心就动了,动的什么?动了贪瞋痴慢,道心没有了。我说还是我们苦一点好,多吃一点苦头,小一点好,多受点罪,有道心,道心比道场重要。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道场,我们现在还有个场所,比世尊就强多了,再要搞大道场,对不起释迦牟尼佛!我这一生当中不敢搞道场,什么原因?我初出家的时候看道场看得很多,道场里面都在那里争名夺利。没有道场,大家都是菩萨,个个都是菩萨,一有道场,个个都变成罗刹,这还得了吗?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的。要保护自己,要保护我们所有的同修正知正见,不要帮助他引起贪瞋痴慢,这样就好,这样子才能够成就。
最近几年来,我们都看到社会的动乱,这是普遍的现象,这个现象怎么来的?找根!两千五百年前孟子讲得好,孟子见梁惠王他说了两句话,他跟梁惠王讲“上下交征利,其国危矣”。这句话把今天整个社会动乱,根本的原因解答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没有把利看重,把孝悌看得很重,把仁义看得很重。在一般家庭里面重孝悌,在社会上重仁义,把这个看得重。耻于言利,要讲到利,都感觉得很可耻,感觉得是脸上无光,怎么可以谈利?现在的社会不一样,现在的社会从小就叫你要去争利,把利放在第一,仁义孝悌没有了,天下怎么能不乱?上下交征利,这个国家就危险了,现在是全球交征利,地球危矣!孟夫子在两千五百年前就把这个答案、原因给我们说出来。那我们今天怎么办?全球的人都争利,我不争利行不行?行,不是不行。
前几年香港亚视做了一次访问,何守信他做主持人他来访问我,曾经问我一句话。他说法师,古老的谚语里头有句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为自己争名夺利好像是应该的,你们学佛的怎么可以不要名利?我就告诉他,我说这句话误了天下多少人,这个罪过很重,以后你就不要再说了。我说孔老夫子一生不争名夺利,天没有诛他,地也没有灭他,而且他成为圣人,两千多年来你看多少人尊敬他,这不要名利的。释迦牟尼佛不要名利,自己是王子的身分,十九岁舍弃国王的继承权,舍弃荣华富贵,天也没有诛他,地也没有灭他,全世界多少人天天在礼拜释迦牟尼佛。这不就说明了吗?然后我告诉他,我说我也像孔子、释迦一样,我也不争名,我也不夺利,我活得很快乐,天也没有诛我,地也没有灭我。所以这些错误的话,确实影响了许多的人。我们走我们的道路,会走得很幸福、很快乐,我们相信因果。只要你真的相信,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个前定谁定的?是你自己定的。
佛经上讲得清楚,你这一生所得到的财富,是你过去生中修财布施的果报,施财得财;你这一生的聪明智慧,是你过去生中修法布施的果报;你这一生当中的健康长寿,是你过去生中修无畏施的果报。所以佛讲这三种布施,施财是因,得财富是果;施法是因,得聪明智慧是果;施无畏是因,得健康长寿是果报。你过去生中这三种布施都做到,那你这一生的福报很圆满,既有财富,又有聪明智慧,又健康长寿,你三个都得到。如果过去生中只施财,没有法布施,没有无畏布施,财发得很多,没有聪明智慧,寿命没有,这个不完美。有人修法布施,没有修财布施,这一生智慧很高,像方东美先生我老师,那就是的。过去生中修的是法布施,生活很艰难,就是靠教学那点工资过生活。看到好书想买部书都没有钱,这就是什么?他前生是法布施多,财布施少。所以我们懂得这个原因!
我在年轻的时候,这些高人,章嘉大师、李老师他们都是高人,看我们是一看就很清楚,很了解。说我命里头没有财富,寿命很短,这些事情我很清楚,因为从前有很多人给我看相算命,说我的财库,看相讲财库,我的财库空空,没有财富。而且不能做官,做官命里头要有官印,我命里头没有官印,出家也不能当住持,没有当住持的命,都得要官印才行。好在大概过去世修了点小法布施,还有点聪明智慧,没有寿命,没有财富。我很清楚,为什么?我相信一般人讲的遗传。我的父亲四十五岁死的,我的伯父也是四十五岁走的,我的祖父也是四十五岁走的,曾祖父就不知道了。所以算命的说我过不了四十五岁,我觉得很正常,这是很正确的,所以我没有求长寿。
遇到这两位老人,章嘉大师就教我这三种布施,三种果报,教我修。我就告诉他老人家,我说我连生活都很困难,哪有钱去布施?他就问我,一毛钱有没有?这个有,一毛钱有;一块钱有没有?这行,一块钱有。你就从一毛、一块布施起,布施的心不可以中断。譬如人家放生,我们出一块钱,一起放生!人家印经我们出一毛、两毛,随喜印经,这个他教给我的,这行,我能做得到,这做一辈子。先就是真的一毛一块做起,你看以后居然我们可以赠送《大藏经》,这是从前作梦都想不到的。这么多年来我们赠送《大藏经》大概是有六千多套,我们准备后面再印四千套,满足赠送一万套《大藏经》。佛告诉我们的话完全兑现,愈施愈多,财布施愈施愈多,虽然身上没有钱,要做什么事情,真叫心想事成,钱就来了。法布施是我们一生最主要的,因为世尊,你看就是《金刚经》上就做了许多比喻,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比不上为人说四句偈,所以法布施是无量的功德。我们明白之后李老师劝我学讲经,学成之后我三十三岁开始讲经,到今年刚刚好也是四十九年,四十九年没有中断,也就是抓住了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我跟李老师十年,基础在那个地方紮下来的。他老人家教我五年当中一定要守规矩,那就是一门。复讲,只讲他的东西,不准加自己的意思,不准找外面的参考书籍。讲得是没味道,那是叫你学忍辱波罗蜜。你看《金刚经》上六波罗蜜,布施、忍辱讲得最多,“一切法得成于忍”,你不能忍你没有成就。一定要忍住,有自己的见解都不可以发挥,就是照老师怎么讲就怎么讲,漏掉的没有关系,你可不能自己添一点。到了五年,我跟老师讲我很得受用,确实心地清净,心地清净智慧就长了。我跟老师报告,我说我再守五年,十年。李老师笑笑没说话,笑笑点头。所以我守他这个规矩十年,十年修忍辱波罗蜜。你要能忍得住,你不能忍,你的基础就紮不牢,十年根紮下去之后,然后有悟处才能发挥,没悟处不可以。古人讲“讲经错下一个字转语,堕五百世野狐身”,这个果报很可怕,所以一定要定。守规矩是持戒,因戒得定,你看十年你一部经,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心是清净的。
现在扰乱我们的心情是魔王,你知道吗?你家里头有个最大的魔王,你都控制在魔的掌握当中,所以你学佛学不成功。魔王是什么?电视!你家有没有电视?那是大魔王,这一定要晓得。现代的小朋友不好教,原因在哪里?他有个魔王管着他。那个魔王是什么?是游戏机,电子游戏机那是个魔王。有这些东西,你要不认识它,你不把它舍弃,你就不能成就。所以我学佛之后,你看四十多年,至少有四十五年,我不看报纸、不看杂志、不看电视、不看电影、戏剧,统统都不看,广播都不听,只看佛经。天天跟佛菩萨,跟圣贤人往来,世间的魔再厉害,我不跟你接近,你对我就无可奈何。所以我生活得很自在,生活得很快乐。这点就是我常常讲的自爱,人要自爱,自爱而后才能爱人。自爱就不要被这些人勾引,就不要被魔控制,你跟魔接触你是不自爱。你的清净心失掉了,你的德行失掉了,你把你的时间浪费在这些地方,你不能专精勤学,世出世法都不能成就。这不能怪它,要怪自己,它怎么样的诱惑,我只要不理它就没事。
譬如人与人之相处,这是一生当中不能避免的,你会遭遇到毁谤。别人毁谤你,无缘无故的毁谤,当然是有因的,因很复杂,多半都是嫉妒、障碍,这个要知道。我们学讲经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你讲得不好没问题,你讲得好的时候你走投无路,都被他说中了。你讲得还不错,信徒也多了,听众也多了,供养也多了,别人看到看不顺眼,把你挤走。我们遇到这个事情遇得太多,好在老师预先告诉我了,我遇到的时候一点都不讶异,老师说过了,走投无路。证明古人所讲的“同行相忌”,不是别人找麻烦,你出家,出家人找麻烦;你在家居士,在家居士找麻烦。所以不能出人头地,出人头地人家就要把你踏掉,这是我们不能够不知道的。最好的方法都是一概不理,不但不要去理会,还要念佛,还要把修学的功德回向给他。为什么回向给他?感他的恩。什么恩德?他来考我,看看我忍辱波罗蜜到什么程度,这一考试,通过了。所以他是我的老师,他来考试我。只要我们在一生当中,学到不怨恨一个人,不轻慢一个人,我们自己就有成就了。
没有怨恨,决定没有报复,让自己心平气和。古人教得很好,千万不能发脾气,你要知道,发脾气对别人的伤害三分,对自己的伤害七分,不值得,那不是个聪明人。所以自己要养生有道,什么道?心平气和,永远不发脾气。什么样的侮辱、陷害,我们都是感恩的心对待,他来考试。忍无可忍的时候,想一想歌利王割截身体,忍辱仙人都能忍,我跟他相比差远了,这一点怎么不能忍?那还怎么能修行,那就不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所以要能忍,忍人之不能忍,你才会成就别人不能成就的功行。
在现前我们所遇的人事环境、物质环境,整个地球上的大环境,好像对我们带来的都是很不利的,是很不能接受的这些事实。但是我常常想,我也劝勉我们的同学,我说我们处在这个环境,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为什么?这种环境逼迫我们,我们才真用功,这一生当中非成佛不可!如果没有这些环境,环境很好,不要紧,过几年还来得及,有的是时间,就把时间磋跎下去。所以愈是不好的环境,对我们的警觉心提升,使我们在很短的期间当中,一定要有成就。
最安全的时间是什么时候?给诸位说,五年之内。我们修净土的同学,五年之内决定拿到西方极乐世界的签证,拿到护照,那你就没有问题了。我们在《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面,看到念佛求往生的人,很多三年他就往生,预知时至就走了。早年我在台湾讲经,有不少的同学,在家、出家的都有,来问我,他说他们是不是念了三年佛,刚刚好寿命就到了?我想了一想告诉他们,我说不可能,哪有那么巧的事情?一两个可能有,那么多人都是三年就成就,这是决定不可能。那只有一个说法能说得通,他的功夫成就了,虽有寿命不要了,我提早去。只有这个说法才能够讲得通,这个说法是真的。
譬如宋朝莹珂法师,这是个破戒的法师,造的业造得很重。他这个人最大的好处,相信因果报应,他自己常常反省,肯定堕阿鼻地狱,想到地狱他就恐怖。他就向他的同参道友们去请教,用什么方法能救他,让他不堕地狱?有个道友就送他一本《往生传》给他看。他看了之后,痛哭流涕,很受感动。于是他就把他寮房的门关起来,一句佛号念到底,不吃饭、不喝水、不睡觉,就是一句佛号念下去,念了三天三夜。所谓是诚则灵,至诚感通,把阿弥陀佛念来了。阿弥陀佛告诉他,你还有十年阳寿,你好好的去修,十年之后我来接你。莹珂法师看看阿弥陀佛就说,“不行,我自己的劣根性太重,禁不起诱惑,十年我又不知道造多少罪业,我十年寿命不要了,我现在就跟你去。”阿弥陀佛也就答应他,“好吧!三天之后我来接你。”他很高兴,阿弥陀佛走了。他房门打开告诉寺庙大众,他见到阿弥陀佛,三天之后来接引。寺庙里没有一个人相信,好在时间很短,三天,到第三天看你怎么办?第三天他就请大家念佛送他。念不到一刻钟,不到一刻钟他就告诉大家,我看到阿弥陀佛来接引我,向大家告辞,他就往生了。你看他没有生病,人非常正常,三天三夜。证明《弥陀经》上所讲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到若七日,真想去。
现在念佛的人,念了多少年都不能往生,消息都没有,什么原因?不想去。如果哪个佛堂打佛七挂个牌子,“七天决定往生”,恐怕一个人都没有。我们看到莹珂的例子,他真的是去了,真的想往生。在前年,前年深圳有个同修黄忠昌,三十多岁年,他做了个实验。他听我讲经说三年可以往生,他就闭三年关,让向小丽居士护持他。在关房里面就是一句佛号,采取谛闲老和尚的教诲,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着念。他念了两年十个月,还差两个月满三年,两年十个月他就告诉向小丽,他要往生了,真的他走了。所以说明虽有寿命可以不要了,功夫成就了,就能往生。这个事情不难,我们碰到世界上这么多的灾难,我们先把佛念好,念到真正有把握往生,然后不去也可以,跟阿弥陀佛请假,我再过几年再去。
统统有例子,这个话不是随便说的,跟阿弥陀佛请假的是交光法师,明朝时候人,就是作《楞严经》注解的,《楞严经正脉疏》是交光法师作的。他也是个念佛人,时间到了,阿弥陀佛来接引他,功夫算不错。他跟阿弥陀佛说,《楞严经》传到中国,看到的注解都不是佛的意思,他说我很想给《楞严经》做一部新的注解,我告个假可不可以?阿弥陀佛同意了,阿弥陀佛走了,他病好了,写《楞严经正脉疏》。古时候,古疏,《楞严》就有旧疏跟新疏,旧疏是以长水为代表,新疏就是交光法师。旧疏几乎都用天台家三止三观解释《楞严经》里面所讲的“奢摩他、三摩、禅那”。新疏不是,新疏是完全以《楞严经》经里面的经义,“舍识用根”,舍识用根从前没有人讲过。因为三止三观还是用的心意识,这是很不相同的地方。所以寿命到了阿弥陀佛来接引,可以请假,可以把时间延后,这都是决定得生净土。阿弥陀佛实在讲也通情达理,一点都不固执,能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
这些地方都是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学佛对于所有学佛的同学,也都要像阿弥陀佛一样,不要固执,永远要学习普贤菩萨的十愿,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他真正成就,所以得念佛三昧就决定往生,随时可以走。念佛三昧是什么?二六时中,我们讲一天到晚,心里面真有阿弥陀佛。不一定在口上,口上有没有没关系,心上真有,这是念佛三昧。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不想,要记住《金刚经》上两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想别的东西都会落空,只有想阿弥陀佛不会落空,所以你要想着带得去的。世间什么都不要想,把世间东西放在心上,那是绝大的错误,连这个身体都带不去。所以身体需不需要保养?不需要,随其自然就是最好的保养。要加什么补品,那害自己,所有补品都有副作用,都不是好东西;随顺自然比什么都好,不要执着,这就是最好的保养。
你的心清净,心转境界,不能叫境界转心,心转境界。纵然身体有什么小毛病,你的心善、心清净,那个小毛病自然就没有了,为什么?转变了。带着病菌的细胞,心地善良,它带着没有几天,病菌的细胞就恢复正常。所以真的不需要通过医疗,医疗都有副作用。尤其现在的医疗很可怕,因为现在的一般人没有经过伦理、道德的训练,对人没有真正的爱心。纵然是有爱心,他没有智慧,伤害人他不知道,好心,结果是害了人。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不能不小心的。最可靠的,现在真的世出世间法最可靠的,最值得我们信赖的,一丝毫没有疑虑的,就是阿弥陀佛。我们对这个一定要加强信心,千经万论处处指归!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讲《华严》,讲《华严》就是讲《无量寿经》,如果它跟《无量寿经》性质不相同,我不会讲这部经。彭际清居士告诉我们,这是乾隆年间的大德,虽然没有出家,通宗通教,《往生传》里面有他的名字。他告诉我们,《无量寿经》就是中本《华严》,《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华严经》是大本的《无量寿经》。所以我也告诉一些研究净土的同学,尤其是发心讲净土经论的同学,要读《华严》。你懂《华严》,《无量寿经》才讲得圆满,才讲得好,才讲得叫人相信,叫人心服口服。所以没有细说,很难接引现代的众生,《华严》真的帮了个大忙,《华严》就是《无量寿经》的注解,细说。《阿弥陀经》是《无量寿经》的略说,便于持诵,用它来做早晚课非常恰当,特别是在现代这个时代。
我们从经论里面,确实得到了许多的智慧,也能够解决自身的修行,以及与大众的相处,不但与大众,与大自然的相处我们明白了。不但不可以有害人的念头,对于大自然也不可以有破坏的意念。蚊虫、蚂蚁都有佛性,牠是有情众生,牠跟我们没有两样,造的业不同,受的身不一样;灵性、自性是相同的,没有两样。这些年来,大概也有个五、六年了,我们学习跟牠沟通,现在沟通得非常圆满,彼此能够和睦相处,平等对待。这句话很重要,如果不是平等对待就不能和睦相处。夏天有时候在乡下蚊虫很多,我有一次在庐江,那边虽有纱窗还是不行。我那个小客厅里面,有一天看到四十多只蚊子,我在做晚课。我就跟牠商量,我说蚊子菩萨,现在我做晚课,你们大家跟我一起做,可不能扰乱我。结果蚊子都叮在墙上,墙上是白粉的墙,你看得清清楚楚,牠在那里听,真的一堂晚课没有一个来骚扰,听话、合作。我的晚课做完之后我就离开了,到第二天我到小客厅去,墙壁上还有十几只叮在那里没动,真的合作。现在这些蚊虫、蚂蚁、蟑螂这小动物好像比人还好教。
我相信在座有不少同学到过澳洲,你看我们澳洲的菜园,我们的菜种得非常之好。用什么方法种?用跟这些小虫、小鸟、小动物跟牠们合作,统统称牠们菩萨,牠们都是菩萨,一是菩萨当然就不会做坏事。所以我们种的菜画个区分,那个地方你们可以去吃,别的地方不可以。这个约牠遵守,牠就吃那几块,这边绝对不会动。我们的果木树很多,跟鸟也约定,有几棵树专门供养鸟的,你就吃那几棵,其他的要给我们保留,很听话、很合作。所以决定不可以用农药,决定不可以杀生,我们不杀牠,不害牠,牠也不害我们,不伤害我们。我们杀牠,牠就伤害我们,所以愈杀愈多,不杀就没有了。何必要这些农药?何必要化学肥料?化肥对人体都有伤害。所以现在吃东西,不但肉食带的病菌很多,喂的饲料都是化学饲料,农作物也是一样,也农药太重,都是有毒的。
现在吃东西,真的就像《无量寿经》上所说的,现在的人,大概佛所讲的话都是给现代人说的,“饮苦食毒”。现在人不是饮苦食毒吗?没有一样东西是乾净的,没有一样东西是可靠的。想到这个环境,我们的警觉心提高了,希望能够早一天到极乐世界去,对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好留恋的?留恋这个世界错了,有留恋的心离不开;不如统统放下,一心念佛。没走之前,在这个世间要做个念佛的好榜样,你影响一个人就度了一个人,影响两个人就度两个人,自行化他,无量功德。决定不能给社会大众做不好的榜样,做不好的榜样那你就是害自己,也害众生,那就错了,不是佛弟子。最好的榜样就是持戒念佛,真正落实六波罗蜜,尽心尽力把它做得圆满,学布施、学持戒。别人不肯布施,我们肯布施,欢喜布施;别人不能持戒,我们持戒;别人不能忍,我们能忍;别人懈怠,我们精进;别人散乱,我们心定;别人愚痴,我们有智慧。
与人交往,学习四摄法,四摄法就是讲的布施、爱语、力行、同事。《华严经》这几首偈子里面并不难懂,诸位看看就明了。但是四摄法里面的布施,跟六度的布施字是相同,念也一样,意思不一样。六度是要度自己,那个布施是什么?布施是要把自己的贪心布施掉、舍掉,悭贪布施掉,它的目的在此地,所以你才能得度。四摄法里头的布施不是这个,摄是摄受众生,所以四摄法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公共关系法、交际法,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法。我们现在也把它用到跟小动物交际,跟花草树木来交际,统统用上了,效果卓着。
用在人的方面,这个布施就是我常讲的多请客、多送礼,这就是四摄法里面的布施,关系才能建立。过去我在新加坡跟九大宗教往来,用的就是用四摄法。我去访问每个宗教,都送个很重的礼送给他,交情就有了,每个宗教都送,家家都送。到人家教堂里面去,我们要谦卑,这个很重要,不能有个傲慢,谦卑。我去拜他们的神,念他们的经,他们看到都很欢喜,这交情才行,才能够结下去这交情。如果说佛高高在上,他们都比不上,那就排斥了,就谈不拢了。一定要尊重别人,自己谦卑,尊重别人,实在讲每个宗教创教的大师都是这样教我们。天主教的早晚课诵是《玫瑰经》,《玫瑰经》一共十五段,第一段里面就是讲圣母玛利亚的谦卑,头一个就是教你讲谦卑。你能够谦卑,然后你才能够尊重别人,你才能够敬爱别人,你才能够关怀别人,才能照顾别人,才能帮助别人。没有谦卑,那统统做不到。我们这样把宗教团结起来,以后真的变成像兄弟姊妹一样,确实变成一家人,无论在什么地方,我们都能够互相的关怀,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18-5-25 17:20:54
|
只看該作者
互助合作。这给新加坡的社会带来了安定,所以新加坡政府非常欢喜。
如果我们能把四摄法,在世界上普遍的来推动,广泛的推动,推动到家庭,家和万事兴。你想想看,布施在家庭重要。先生外出,回家一定带点礼物给太太;太太出门,也不要忘记先生,回家带点小礼物。礼轻仁义重,你没有把他忘掉,这就是四摄法里头的布施,不要小看了它,这是家庭凝聚的一个枢纽。你在公司里面,过去我在丹斯里的酒店我跟他们的员工讲过,老板出去旅行,会带点小礼物回来分给员工。不在乎多,带一包巧克力糖,一个人分一块,老板没有忘记我,给我一点甜甜蜜蜜的,这不一样,不能忘记。你这个公司就团结起来,这里头有情有义,这是一个公司行号。
扩大到社会、到国家,尤其是国家的领导人,你们看看我过去给梅嘉娃蒂总统的一封信,我就教她用四摄法,团结全国的族群,团结派系,团结宗教。用什么方法?每年至少总统请大家来吃一次饭,不同的政党,所有政党一起来吃饭,一起来交流,听听大家意见,那政党与政党之间的矛盾就没有了。你要接见他们,要常常跟他往来交谈,要请客、要送礼,不一样。所以说人跟人所谓见面三分情,这是有道理的。不同的族群,每年总统请吃一次饭,关怀大众,当然族群里面的代表,有影响力的这些人都要邀请。宗教里面这些长老们、大德们、传教师里头有影响的人,都应当有一次,至少有一次。像我们过去在新加坡做的温馨晚宴,你看总统出席、总理出席,大家都欢喜。那是什么?凝聚人心,国家、族群团结的一种方法,不能够疏忽。你都能这样常常关怀大家,常常想到大家,大家也想到你,决定是拥护你,你无论推动什么工作都很容易做到,很容易就做成功。时间到了,那边告诉我时间到了,今天我们就学习到此地,谢谢大家。
菩萨以四摄教化众生2
净公上人讲述 2007/8/4 马来西亚绿野国际会展中心
尊敬的丹斯里贤伉俪,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诸位同学,晚上好。今晚我们继续谈谈佛法的学习。四摄、四悉是大小乘教里面接引众生的原则,是世尊真实的教诲。佛法传到现代,由于受科学技术讯息发达的影响,年轻人偏重在科学的信仰,对于传统的伦理、道德以及宗教逐渐远离了。我们也看到一般社会问题,社会的动荡不安,很少人能够想到这种动荡不安,与灾难频率之提升,与圣贤教育、宗教教育有密切的关联,有这种认知的人不多。而真正的因素确实如此,这是我们宗教徒不能不知道的。宗教徒有责任、有使命向社会大众宣扬神圣的教诲,因为这是所有一切动乱的第一个因素。就如同大夫治病一样,总得把病根、病源找出来,然后对症下药,才药到病除,这才是解决的方法。
我们怎样与大众相处?这个相处不但是对不信仰宗教的人相处,对不同宗教的那些人士们的相处固然很重要,可是最重要的,佛告诉我们,还是对自己家人的相处,为什么?你家要不和,其他的再好的方式都收不到效果,所谓家和万事兴。这两天蔡礼旭老师给大家讲这个专题,我相信会对大家有些帮助。佛教导我们,要度化众生,一定要自己先度,自己未度而能度人,无有是处,没这个道理。所以学佛先要自己成就,才能够教人。在中国的儒也不例外,儒家讲的这一套体系非常之好,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然后才能够治国,才能够平天下,平天下就是现在所说的世界和谐,才能做得到。由此可知,家是儒跟佛最重视的,家不和,其他的就无法谈下去了。
佛教我们齐家是用“六和敬”,这个教诲佛说得很清楚,世界上只要有一两个僧团出现,和合僧团,就能够得到诸佛护念,龙天善神的拥护。不但你家庭里面平安,连带这一个地区都能得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由此我们知道六和敬的学习非常重要。佛法里面讲的僧,是个普通的名词,意思非常广泛,并不一定指出家人,它是指团体。修学佛法的团体,四个人以上那就是一个僧团,四个人以上依照佛陀教诲去学习,这个团体就叫僧团。所以出家人学习是出家人的僧团,在家人学习是在家人的僧团,僧不一定指出家人,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只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这决定是出家人,这不是在家人,这些名相我们要分别得清楚。
六和敬里面第一条“见和同解”,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建立共识。一个寺院,住众四个以上,依照戒律修行,这称之为僧团。但是见和同解是基础,到底这一条怎么样学法?佛陀高明,真的是“极高明而道中庸”,让我们不能不佩服。佛并没有说你们的想法、看法是错的,我的想法、看法是正确的,你们都要依我,佛没有这个说法,你查遍《大藏经》,没这个讲法。那见和同解怎么建立?佛说我们把所有一切看法、想法统统放下,不就大家一样了吗?这点高明!如果有看法,大家就不会一样,有想法,大家也不会一样。所以佛的方法,是教我们大家把想法、看法统统放下。
放下妄想,这个了不起,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妄想是什么?是起心动念。眼见色、耳闻声,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才起心动念,这叫妄想,也是大乘经里面所说的无明,一动念头就无明,就不明。那就告诉你,不动念头就放光,就明了。不动念头的时候,你的心像一面镜子一样,照外面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法相宗里面说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法身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就入这个境界。法身菩萨在《华严》,是大乘圆教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他脱离十法界了。在什么地方学习?在华藏、在极乐,在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他们在这个地方,不在十法界。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在佛法里面讲上上根人。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的示现,我们要懂得,六祖惠能大师给我们的示现,我们也要能够体会到,都是教给我们,放下就是,见和同解就做到了;如果不能放下,见和同解永远做不到。
你就说依照佛的经典,依照佛的经典各人有各人的解释法,解释不一样,知见还是不同。我们看经典的注解,《金刚经》有五百家注解,不一样!《楞严经》有一百多种注解,也不一样,他的知见怎么能够同?放下就同了,那是真同了,那不是假同。放下,是你自己自性现前,所谓明心见性,诸位要知道,心性里面什么都没有。六祖惠能大师见性的时候说出来,心性是什么样子?他说“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一丝毫染着都没有,如果你有个念头,染着了,你有个看法、一个想法也染着了。自性清净心里面,没有念头、没有想法、没有看法,那是真实智慧。就是《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能大师也说过,他老人家第二句讲的“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不生不灭就是印度宗教所追求的大般涅盘。所以大般涅盘不需要求,自己本来就是。第三句讲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这就是《华严经》上所说的本来具足智慧、具足德能、具足相好。德能我们今天讲的德行、才艺,德行、才艺是圆满的,各个人都有,平等的。相好就是今天讲的福报,福报也是平等的,没有差别。
第四句讲的“何期自性,本无动摇”,本无动摇就是自性本定,也就是《楞严经》上所说的“首楞严三昧”,这统统有的,你从来没有动过。最后一句很重要,“能生万法”,宇宙从哪里来?生命从哪里来?万事万物从哪里来?自性变现出来的,心现识变,心现境界,识变变什么?变成十法界,变成六道三途。识就是妄想分别执着,所以十法界、六道是妄想分别执着变现出来的。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三途、六道、十法界就没有了!永嘉大师《证道歌》上说得好,“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觉,没有念头是觉,有念头是迷,那我们想想,我们本来是觉悟的,佛说一切众生本性本觉,中国圣人所说的本性本善,所以本善、本觉是我们本来有的。现在有没有?有,永远不会失掉,所以它是真的。如果会失去的话,那就是假的,就不是真的。所以不觉本无,不善本无,本无当然可以放下,当然可以舍弃,舍弃了之后,我们本有的就现前。这是佛法讲到最究竟的境界,最圆满的境界,承认一切众生都是佛。
三途地狱众生也是佛,是他因为造作不善业才招这种果报。这果报好不好?我看起来很好,为什么说很好?三途是消业障的,你造的那些业你没地方去消。三途从哪里来的?是自己业力变现出来的。不是佛造的,佛不会造这个事情,也不是天帝造的,也不是阎罗王造的。这个我们都必须要理解、要认知,然后我们就肯放下,欢欢喜喜的放下,认真努力的学放下。放下,一切法皆是佛法,所以大乘教里说,哪一法不是佛法!基督教是佛法,印度教是佛法,没有一个不是佛法,只要你放下。放不下,哪一法是佛法?如果没有放下,没有一法是佛法,《华严经》也不是佛法,《般若经》也不是佛法,你没有放下。所以,放下是佛门里面修行的秘诀,也是修行最高的指导纲领。
放下的好处太多了,我们不说妄想分别执着,如果我们能够在生活当中把贪欲放下,不要完全放下,只能放下一部分,我们的生活就会过得很幸福、很美满,古人所讲的“知足常乐”。你在日常工作当中赚钱赚得不少,足够你的生活,譬如说我过去遇到一个计程车的司机,开计程车,他也告诉我生活过得很苦。我说你一个月赚多少钱?赚得真不少,一个月可以赚一万多块钱。我说你的生活开销,如果说不必要的开销统统免除,你的日子好不好过?他说那很好过。为什么过得这么辛苦?天天跟别人比赛,看到人家衣食住行都是很流行的,认为自己穿的也不合适了,住的房子也不合适了,也就换新房子,要去做赶上时髦的服装。那些服装设计师天天在动脑筋,天天在想花样,一两个月推出一个新的款式,以前那个不时髦了,这个才算时髦。我说那是什么?那是魔王,天天在设计,让你的心永远不安,让你口袋的钱源源不断去供养他,所以你才不够用。如果你能够想到,我做的这件新衣服,你好好的去爱惜它,至少可以穿上十年。
我过去在台中跟李老师,李老师一套中山装穿了四十年,四十年不要去买衣服,他过得很快乐,他不要天天去为这个操心,不需要换衣服。那里面的衬衫,以前我们不知道,他过世之后我们才知道,看他的遗物,他里面衬衫都是补丁的,他自己补的,袜子也是自己补的,在里面,外面看不到。外面这件旧衣服乾乾净净、整整齐齐。所以,他几十年从内到外不买衣服,你说他多自在、多快乐。只要自己懂得节俭,懂得整齐乾净,日子过得很舒服。工作一年,像李老师那样子工作一年至少可以休假五年,你说他多快乐。他五年不要去工作,他一年的收入足够过五年,这叫会过日子,这叫会享福。天天工作累死了,累到老死什么也带不去,一样都带不去,这是绝大的错误。我们能够把贪心放下,你会过得很自在。
你能把瞋恚放下,你就会过得很健康。为什么?我们晓得人的疾病、人的衰老,为什么会有疾病?为什么会衰老?古人有句话说得好,“忧能使人老”,你忧虑很多,你老化很快。如果你没有忧虑,每天生活在欢喜当中,像佛常生欢喜心,永远生活在欢喜当中。孔老夫子,你看《论语》头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孔颜之乐,他们的生活快乐。实际上孔颜他们很清贫,不是富裕,但是他的精神生活非常丰富,他没有忧虑。我们从夫子一次谈话当中能够理解,夫子曾经说过,他说我一天不吃饭,一晚不睡觉,我在那里想,想来想去都没有真实的利益,“不如学也”,想什么都比不上学习。所以他老人家一生好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头有快乐。我们就懂得,孔子他平常什么也不想,他把妄想放下,把杂念放下,天天亲近圣贤,学习圣贤,这是真的。他自己一生没有创作,没有发明,夫子说他“述而不作”,都是古圣先贤的。学古圣先贤,读的是古圣先贤的,传给后人的也是古圣先贤的,没有发明,没有创作。为什么?心是定的。
世间的好语,世间好的,古圣先贤都说尽了,不必再去添枝画叶,只要循着古圣先贤教诲去做,决定是幸福美满,他明白了,他懂得了。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这些教诲真实的义趣,我们的心就定了,定生慧,这才能开智慧。如果心里面还有所求,那就是你的分别执着还没放下。有所求,你所求得的是知识,阿赖耶识,没有离开阿赖耶识,是知识。如果你一无所求,心是清净的,永远保持清净平等觉,你六根对六尘境界生智慧,那不是知识,那是智慧。智慧跟知识不一样,智慧能解决问题,无论什么问题都能解决;知识不行,知识解决问题是片面的、是短暂的,不是永恒的。所以知识跟智慧我们也要能辨别,所谓智慧就是离分别执着,放下分别执着是智慧;学习再多,没有放下分别执着,那就是知识。知识是佛法里面讲的所知障,所以它不是圆满的,不是究竟的。明白这些道理,我们才能真正接受佛陀教我们放下,老师教我们布施,布施就是放下。这个布施不是四摄法的布施,四摄法是特殊对象,这种布施是真实的功夫,放下你才能真正得究竟圆满。
一般人听到之后都害怕,我一放下,放下我什么都没有了,那我明天生活怎么办?都有这个忧虑,所以听到是很欢喜,不敢做,不敢尝试。我们最初听老师教诲也有疑惑,老师就更进一步的教给我们,他说放下,自然会把你自性里面智慧、德能透露出来,那是真放下了。我们现在做不到真放下,但是我们也学,学放下。学放下老师告诉我们,你没有把妄想分别真正放下,譬如说贪瞋痴慢你能放下一些,放下是因,因必定感果,章嘉大师告诉我,三种布施感三种果报。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你愈是多施,你得的果报就愈大。老师告诉我,你得到的果报愈多你就愈要布施,你不要拥有,你就愈布施,愈施愈多,愈多愈施,自然与性德逐渐就相应了。所以用这种方式能够见性。
佛的方法非常的巧妙,我们用这个方法学习,在这半个世纪学习真的有效,与佛经上讲的完全相应。所以我们对于经典当中所说的理论、方法、境界,我们就深信不疑,为什么?通过实验。施财,真的财愈来愈多,我们也学着愈多愈施,不要去儹积,儹积是错误的。法施确实烦恼轻智慧长,无畏布施确实是得来健康长寿,真有效!在这个阶段里面,小范围里面,人明白之后都喜欢,都愿意来尝试。成功、失败关键在你有没有恒心,有没有毅力,有没有发心我一生都照这样做,那你就过得很幸福、很快乐、很圆满,幸福美满的人生。可是在这个阶段你所获得的、你所拥有的,固然很美好,还要向上再提升一级。为什么?六道是个麻烦事情,聪明的人应该脱离六道,不再受六道的拘束,这是聪明人。要超越六道就要有智慧,福做不到。
《坛经》里面能大师说得很好,“此事”,此事就是六道轮回的这桩事情,“福不能救”。修福就是修这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都做不到,必须要更高的智慧你才能做到。那就是什么?要真放下,放下对人、对事、对物种种执着。真放下了,在佛法里面你就证得正觉,你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国话是无上正等正觉,你得到正觉的果位了。那我们明白了,执着障碍了正觉,分别障碍了正等正觉,妄想障碍了无上正等正觉,这搞清楚了。所以放下执着是阿罗汉,放下分别就是菩萨,放下妄想就成佛了,本来是佛。要不断把自己向上提升,这才对,那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绝不终止在一个阶段,一定要达到究竟圆满。
我们修行在哪里?就在生活当中,记住“净业三福”是总的指导纲领、指导原则。首先要学“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是世出世间求学的根,你没有这个根,不能成就,孝亲尊师,首先要学这个。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学《弟子规》,为什么这样重视《弟子规》,道理在此地。这是佛家戒律的基础,我们今天戒律做不到,原因在哪里?没有下一层的基础。《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是人天法的基础,要从这个地方建立。无论你修学哪个法门,首先你要学着做人,这三样东西是学做人的。没有这三样东西,那人跟禽兽没有差别,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人做好了你才能学佛。我们展开经典,诸位都看到“善男子善女人”,那个善是有标准的,不是我一皈依就是善男子善女人,不是这样的,有标准。就是说《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你统统做到了,才是善男子善女人。有善男子善女人的条件你才有资格入佛门,去拜佛做老师。
“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是入佛门先打基础,那是什么?打作佛、作菩萨的基础。作佛、作菩萨的基础是三皈、众戒、威仪,这是人天师范,天人师。我们这些年来,常常引用北京师范大学的,也算是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你总得给社会大众、给天人做个好样子、好榜样,这才是佛弟子。所以一定要重视戒律,第二福就是讲戒律。
第三福从戒律上提升,“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向上提升,没有戒律就提不上去,没有法子向上提升。向上提升第一个要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四弘誓愿,一定要发普度众生的心。普度众生我们今天讲白一点,三福前面两条,说实在话是教我们学谦卑,到第三条发菩提心就是要我们学习敬爱众生、尊重众生,一切众生我们要尊重。关怀众生、照顾众生、帮助众生,帮助他什么?终极的目标帮助他破迷开悟,就是佛法。破迷开悟之后,自然就离苦得乐,乐是从悟来的,觉悟就快乐;苦是从迷来的。所以一定要帮助他破迷开悟,才真正能解决问题。
现在我们这个世间众生,活得很苦!其实科学技术发达,带给我们生活许多的便利。如果我们没有贪心、没有瞋恚,不迷在科技物质文明上,你的生活就会非常快乐、非常自在。所以苦跟乐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换句话说,苦乐都是自己找来的,可不能怪别人。你喜欢过快乐的日子很简单,你喜欢过痛苦的日子,你就去跟人竞争,争得焦头烂额,那是真苦;你不跟人竞争你就很快乐。讲到这个就讲到教育,你看看今天的教育,我曾经跟美国一位大学教授,也是很有声望、地位的一位教授,有一天在一起吃饭,我们坐在一起。我就问他,我说美国的教育,因为在大学里头遇到的,我说是不是从幼儿园就教竞争,他说是!小学、中学统统都教竞争。我说竞争再升级,你知道是什么吗?他没有想到我问他这一句,他就看着我。我就说竞争升级就是斗争,斗争再升级就是战争,现在战争爆发是核武、生化,那就是地球的毁灭。我说这个教育从小就教竞争,死路一条,人过得多苦,一生生活在竞争当中,他哪有快乐?整个精神、头脑都麻痹了,这一麻痹,智慧没有了,人活在世间像个机械一样,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价值?
所以现在许多学校学生自杀,有人看到是问题,我看到很平常,为什么?这种教育造成的后果。所以我说东方教育,那是中国古老的教育,不是现在,现在也教竞争了,麻烦也来了。中国传统的教育,从小孩不是教竞争,教让,教礼让,还不是忍让,比忍让还要高一级,从小就教礼让。在中国很着名的一个故事,孔融四岁让梨,他懂得,四岁小孩他晓得,小人吃小的,大人吃大的,把大的梨让给别人,让给哥哥,自己要小的。人人都懂得礼让,天下太平,社会和睦,不会有恐怖分子,不会发生冲突,彼此相敬、相让。现在人受的教育彼此怀疑,这个教育有个很严重的问题,因为它第一个就教人不要相信人,这个问题很严重。你说你是好人,要拿出证明,证明你是个好人,证明你不是个坏人。证明是可以造伪的,可以造假的,你怎么能知道哪个是好人?中国传统几千年,五千年传统教育没有这个观念,总认为人都是好人,没有一个是坏人,坏人要拿出证据来证明他是坏人,要不然他都是好人。为什么?老祖宗教给我们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本善,没有一个坏人,这个跟现代西方教育的理念完全不一样。
所以中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从内心真诚的爱,在教学里头发扬光大,跟佛法完全相应。你为什么要爱一切众生?《华严经》上所说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你为什么有这种观念?你为什么爱一切众生?明心见性之后,像六祖能大师为我们说出来,“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是我们自性心现识变的,跟我是一体,他怎么会不爱!所以爱一切众生是这么个道理。你不承认万法跟自己是一体,你就没有爱心;你承认万法跟自己是一体,爱心就现前。所以爱心遍法界,善意满娑婆,你说他怎么不快乐!天上人间还有哪个比他更快乐的。
现在还在迷,还没有认识这个事实真相,还没有觉悟,已经觉悟的人,已经明白的人,就有义务、有责任去帮助他破迷开悟,好好的去教导他。教导他,自己先要做个好样子做给他看,让他受感动。佛家教学不招生的,只问来学,未闻往教,怎样招生?自己这个样子就是招生,做出样子给你看。看到你这么快乐、这么幸福、这么美满,他就向你来请教,他来请教你就教他,他就容易接受。自己一定要做出样子,第一个样子,快乐的样子,这个很重要,幸福的样子,决定没有忧愁、没有烦恼。你看算命看相的人常说相随心转,你自己修学的功夫是瞒不住人的,统统在你相貌表现出来,在你身体上表现出来,体质。你心地慈悲,你现的相就慈悲;你心地清净,你的相貌就清净,一看就知道。清净慈悲你身体一定非常健康,绝对没有毛病,这是佛法里面讲的修身。儒家也懂得这个道理,虽然他不念佛,他真正能做到修身齐家,他临终也是预知时至,也能做到没有病苦,这都是真的,不是假的。但是他虽然预知时至,他不会到三途,他是往上面去的,欲界天、色界天他往上面去。他也非常自在,也非常的欢喜,他不能脱离六道轮回,这是什么?因为他不知道有六道轮回,他不知道。
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得人身,闻佛法,非常幸运,能够在这一生当中,遇到大乘,遇到净宗,尤其是难能可贵,我们一定要抓住,在这一生当中决定要有成就,要依教奉行。最重要的就是基本的学习,儒释道三个根本的学习要非常认真努力。也有不少同学问我,他说儒释道这三个根本,我做到以后怎么办?以后的办法太多了,决定能够满足你的愿望。无论你从事于哪种学术的修学,你都会拿到最好的成绩;无论你从事哪种行业,你在这个行业里面,一定做得比别人成功。这是讲世间,你会做得很好,为什么?家和万事兴。这三个基础做到之后,决定是家和,你的公司行号那是一家,一家和睦,哪有不兴旺的道理!在出世间法,或者是做学术、做学问,你就要懂得,我的基础巩固、紮实了,专攻一门。学儒我专攻《论语》,我一生不求别的,就读这一部书,你读十年,你读二十年,通了。通是什么?这一部通了,其他的经也通了,至少儒家讲的四书、五经、十三经全通了,一经通一切经通。
在佛法里,无论学哪个宗派,也是学一部经,《金刚经》也好,《无量寿经》也好,功夫用上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通了,这一通,佛家里头所有经典都通。为什么?一门深入,他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遵守佛祖教给我们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就是持戒,我遵守佛祖的教诲。一门心无二用,一门是什么?是修定,一切时一切处你所想的就是这一部经里面的东西,所以他修定。定到一定的程度,智慧开了,豁然大悟,他就通了。智慧开了之后才可以涉猎一切法门,智慧没有开不可以,只能学一门,这个道理你要懂。你不要浪费很多时间,你要是同时学很多,学几十年一部都不通,那真叫把精神、精力、光阴空过了,这非常可惜。就是一门,一门得定开慧。
开悟之后才是广学多闻,你看四弘誓愿第二条“烦恼无尽誓愿断”。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是断烦恼,你心地清净,用清净心来学习。烦恼断了智慧开了,智慧开了之后“法门无量誓愿学”,那个时候学习很快。你看过去龙树菩萨,龙树菩萨开悟了,证得初地,初地菩萨,他将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这些经教,他三个月就完全通达,全部念完就通达。有些书不需要全念,念几章就完全通了。像我们在《坛经》里面看到,法达禅师学《法华经》,受持《法华经》三千部。《法华经》的分量很大,大概一天只能念一部,七卷都很长,七卷一天念一部,三千部要十年。十年念《法华经》,念得很熟,意思不懂。
见到六祖,跟六祖礼拜,头不着地。六祖也很厉害看到了,他拜的时候头不着地,三拜头都不着地。他起来之后,六祖就问他,他说你礼拜头不着地,你一定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他就讲了,他念过三千部《法华经》,感到很骄傲。祖师问他,确实经是很熟,意思不通,他转过来向六祖大师请教,问《法华经》大意。六祖说这个经我不认识字我没有看过,不认识字,也没有听过,既然你念得那么熟,你念给我听听。念到“方便品”,第二品,《法华经》很长,二十八品,只念到第二品,六祖说行了,不要念了,我全懂了。我们就会想到,龙树菩萨看佛的经典,大概也是看几章,后头不要看,全懂了。所以四十九年的经他三个月就把它搞完了,道理就在此地。所以智慧不能不开,不开智慧学东西好辛苦!智慧开了之后学东西好容易,这诸位要知道。
现在,确实现在的年轻人出现在这社会,有个严重的毛病,我们不能不知道,自己要检讨,有则改之,无则嘉勉。什么毛病?心浮气躁。诸位要知道,心浮气躁不但学佛法,出世间法没分,他没有能力学,学世间法也不能成就。世出世间法的学习都要心地清净,精神意志能集中,他才能学到东西。心浮气躁的人一般人不愿意教你。现在学校的问题出来了,真的五十六年前,我是很想到学校听方东美先生的哲学课程。他就告诉我,他说现代的学校,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你要到学校去听课,你会大失所望。五十六年前!现在又过了五十六年,现在学校就很难讲了。我在澳洲,昆士兰大学跟格里菲斯大学都聘请我做教授,我上了一次课,以后不再去了。为什么?学生听课的耐心只有十分钟,开头十分钟还像个样子,十分钟之后就东张西望,心不在焉了,那还能教什么?我就想其他的教授怎么教法?只讲十分钟,十分钟之后讲故事、聊天,是这么个教学法。
真的,方老师过去讲的真话,他说现在学校,学生来学校的目的是混文凭,老师在学校里混钟点费过日子,没有教学。这个现象非常严重,如果学校都是像这样下去,学校里不会出人才,这个社会的动乱永远不会终止,而且是愈来愈严重。这个五十年当中我们看到了。往后能不能好?太难了。所以我们现在是全心全力来推动基础教育,紮根的教育,你才能挽救,除这个之外没有第二个方法能拯救。我们从小没有学过紮根教育,现在补习来得及,恶补!知道这个东西重要,认真努力修学,可以帮助自己,自己有成就,当然你就能帮助别人。基础有了,认真去做,我估计顶多两年,根基紮稳了,两年之后怎么办?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我常常想我们能够有个十个人、八个人,有个小精舍大家在一起修学,那个效果很大,进步也会很快,依众靠众。但是这十个、八个人在一起学,那是大福报!想想我们没有这么大的福报,所以找个小道场都找不到。
我在香港有个很小的道场,三层面积只有九千平方尺,就这么一点点大,在那边也讲了两、三年。最近有几个同修看到我们道场很小,发心要送个大道场给我,我们里面同修听到都很高兴。我想了想,想到最后还是谢谢他,不要了。为什么不能要?道场一大,人心就变了,名利心就生起来,贪瞋痴慢就生起来。我说人还是苦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为什么?他有道心,有道心能成就,沾上名闻利养就完了。所以我就谢谢他,我说我这个已经很满足了。如何帮助人、成就人?我每天讲经是在网路上同步播放,这个网路应该全世界都可以收到,大家在网路上、在电视卫星上我们一同修学都能成就,成就不一定要在身边。孟子的成就,不在孔子身边,那时候孔子已经过世了,孟子自称为孔子的私淑弟子。就是他有志、他有毅力、他有决心一生学孔子,他学得真像,真学成功了。孔子在世那些学生,今天我们讲儒家都讲孔孟,没有讲其他的人。由此可知,虽不在老师面前,依照老师的着书,孔子的着书流传在后世,他依教奉行,他成为圣人,今天讲儒家都讲孔孟。在佛法里面有这个例子,蕅益大师私淑莲池。莲池大师一代高僧,他非常仰慕,他学习的时候莲池大师已经往生了。莲池大师的着作留在世间,他依教奉行,一门深入,最后他也成为净土宗的祖师。
所以不一定在老师的身边,离开老师没有关系,尤其现在网路、卫星、光碟非常方便,只要懂方法、懂理论,无论在什么地方,顺境、逆境全是修学最好的环境。顺境里面修什么?修不起贪心,这个很重要;逆境里面学,学不生瞋恚。我们的贪瞋痴慢都必须在人事环境里面,把它磨得乾乾净净,你烦恼就断了,烦恼断了智慧就开了。如果在顺境,别人恭惟你、恭敬你、供养你,你就生欢喜心,你就完了。别人毁谤你、侮辱你,你就气得半天,气得好几天气都不能消,这就完了,你不是在修行。修行是要把自己烦恼习气,在人事环境、物质环境里面磨得乾乾净净。这就是《华严经》上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千万不要羡慕“善财的命真好,他遇到那么多善知识,我们一生当中一个都没遇到”,那你完全想错了。你天天遇到,无时无处没遇到,遇到你不认识,你不知道那是善知识。所以你要懂得,善财的成功,他一生认为自己一个人是学生、是凡夫,除自己之外,所有一切众生都是善知识,都是佛菩萨,所以他成功了。就在这一念之间,五十三参给我们修学上最重要的提示,他给我们做出最好的示现,让我们在这里面体会,明白、觉悟了,我们也会修。
真正要做到,如《坛经》上所说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我是在上个星期五,佛学答问里面,有些道场的义工问了几个问题。道场里面的工作人员不如法,做得不如法、不合理,问他们有没有罪过?有没有因果报应?我的答覆说他的因果他自己负责,我们不要去理会他。我们如果说看到人家的过失,就常常记在心里,变成自己的过失,这个错了,这不是学佛的。学佛的人看到别人做得不对,造作罪业,立刻回光返照,我自己有没有,有改之,无则嘉勉。不要把别人过失记在自己心上,不可以把别人过失挂在自己口上;把别人过失挂在口上、记在心上,你的过失比他还要严重,你就错了,你就不是佛弟子,你就不是修行人。真正修行人不是这个做法的,这个道理要懂。
别人在我面前示现好的样子,是我的善知识,我要向他学习;示现负面的、不好的样子,也是善知识,也要感恩。为什么?他提醒我,让我想一想我有没有?有,赶快改,没有,要提防不可以犯他那样的过失。对我都有好处,都是我的善知识,都是我的老师,都是我的善友。你这样才能学到东西,你天天都有长进,天天都有进步,烦恼轻智慧长。如果说常常看别人过失,那你这一生就完了,为什么?你必定是往下堕落。你很不聪明,把你的心当作别人一切不善的垃圾桶,你说你能算聪明吗?所装的都是别人的不善,都是装着别人的恶业。你自己不堕三途,谁堕三途!聪明人只装别人善的,绝不装别人恶的,造得再恶的,我也不会把它放在我心上。你这样修行就跟《十善业道经》上讲的,“不容毫分不善夹杂”,你会成就你纯善的心、纯净的心,你成功了,这个重要。所以我说他问得很好,为什么?都是示现,他不问我们也不会说,这一问我们一说出来,大家都明白了,多少人都得利益。我说你问得很好,那个做不善的事情也做得很好,都是表演,你们两位菩萨在表演给我们大家来看,让我们在这里面体会到、觉悟到,明白了,这个道理不能不懂。
所以,四摄、四悉檀这是菩萨在日常生活当中接引大众,世尊教给我们一个原理、原则。四悉檀这个名词叫梵华合译,檀是檀那,就是布施;悉是中国话,悉是普遍。也就是四种普遍的布施,没有分别,没有执着,真的是不分界限、不分族群,普遍布施,对一切众生。第一个是世界悉檀,内容讲的是什么?欢喜。我们首先要知道,大乘教里面佛常说,“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这是布施。所在之处,要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你怎么样让他欢喜?是不是随着众生的爱好?佛经上讲,四摄法的第一句说,“有妙三昧名随乐”,这就是普贤菩萨讲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可是菩萨跟我们凡夫不一样,菩萨随顺一定要与性德相应,让众生生欢喜。不能够引起众生的烦恼习气,贪瞋痴慢你把它引起来,那你就错了,菩萨不能做这个事情。欢喜心从正面的能不能引得起来?能。我们每天在一起学习经教,听众有这么多,大家都很欢喜来学习,这就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的一个好例子,一个好的榜样。
我们这一年来在中国汤池小镇,推动《弟子规》的教学,使这个小镇的居民,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一起学,现在大家学得很开心、很欢喜,这是随乐。不是随他从前那种贪瞋痴慢,不是的。我们把圣教宣扬,做出来给大家看,每个人都有善心,人性本善,把他的本善引发起来,把他的本觉引起来,这生欢喜心。要懂得这个原则,才不会把佛的教诲误会、错用了,错用就有过失。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也做出了许多的教导,收到很好的效果,使我们对于圣贤的教诲充满了信心,完全没有疑惑,没有顾虑,相信这是真理,决定没有错误。我们自己的学习天天在进步,无论在什么环境当中,顺境也好,逆境也好,真的都充满了快乐。逆境现前的时候,让我们自己冷静的思考,我有没有过失,我错在什么地方,找到了,把自己的过失改正过来。我们感激毁谤的人,感激陷害的人,为什么?他让我发现我自己过失,让我有改过自新的一天。所以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没有丝毫怨恨。
一个人生活,在一生当中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怨恨一个人,你说这多快乐,这多幸福,这多美满。就是不求往生,我们自己也充分了信心,我们来生一定是向上升,不向下坠落。自己天天生活在欢喜,身心健康,这是人生最大的乐事。尤其是中年以后,大家最关心的是什么?健康。所以健康是中年以后第一大福报,健康从哪里来的?健康从不生气来的。只要你一切逆境、不顺心的事情,你能够不生气,永远健康。而且不生气,他生智慧,智慧能解决问题,再严重的逆境,复杂的问题,你都有能力解决,你会很圆满的解决。一气愤,不但自己伤身体,带给自己疾病,而且不能解决问题。所以说一定要保持着心平气和,这是非常的重要,我相信每个人都需要。
需要财,财不要多,财有多的,要布施给需要的人,布施给贫穷的人,你跟人结的缘就好了。前几年我在印尼,印尼的华人都相当富有,排华事件有了几次,华人受了很大的损害。我知道之后,给那边的华人同修们说,我说我们在印尼赚的钱一定要布施,一定要施舍,跟当地人结善缘。能够和睦相处,平等对待,那这些事情都会化解,都没有了。如果不肯帮助他们,疏忽了他们,或者是轻慢了他们,你要知道中国古人有句话说,“一家饱暖千家怨”。所以这个事件是自己找来的,你找那个真正的原因,是自己找来的。我说我在印尼,那个时候梅嘉娃蒂做总统,我在一年当中去过六次,帮助他们团结宗教、族群。印尼人对我非常好,常在我面前说,净公上人比印尼人还爱印尼。所以只要你能够自己谦卑,尊重他、关怀他、照顾他、帮助他,我的帮助真的非常有限,我只帮助六个大学,每个大学里面设奖学金。奖学金虽然不多,但是印尼生活程度很低,我都没想到。在澳洲我们帮助一个大学,一个大学生一年需要澳币一万块,我帮助二十个人,一年澳币二十万。我把这二十万送到印尼,听说要帮助两、三千的学生,这么多人得好处,我没想到。
所以说我做的事情很小一点点好事,你看印尼人对我这么好。我说你们在印尼赚这么多钱,把你所赚的钱分一点点给他,他对你们就感恩戴德,冲突永远就化解了。不是不能解决问题,没有一样问题不能解决,希望我们大家明了事实真相,你知道怎样做,这自求多福。非常难得,我跟前总统瓦希德缘分很深,我想这不是这一生的,过去生中结的缘,他对我特别好。这一次还想到这儿来,因为他国内有事情,临时有事情,打电话给我,取消了。约我下一次,下一次我大概是十二月份在新加坡,也是像这样的讲演有两天,他说我们一定在那次见面。所以人,记住一生不要跟人结恶缘,有人用不好的态度对我,我们要化解,冤家宜解不宜结,不跟人结怨仇,永远抱持决定不跟人结怨仇。别人对我不善,我用善意对待他,我们学佛,早晚课都回向给他,希望误会能化解,将来再见面都是好朋友,好的同参道友,这样就对了。
做人,《弟子规》上都是这样教人,报恩要长,报怨要短,我们学佛的人不报怨,只报恩,不报怨。要把怨也看作是恩,为什么?他提醒我们自己,让我们自己做认真的反省,改过自新;没有过失,我们也知道能够提防,不犯这点过失。所以没有一个不是恩人,没有一个不是善友。明白这个道理,你一生真的心安理得,你道理明白,心就安了,心安之后心平气和。无论顺境、逆境里面你都很快乐,你都很自在,成就自己的德行,成就自己的智慧。有缘帮助苦难众生,佛法的原则是随缘,不攀缘,没有缘不去找,绝不找,有缘我们一定要做。像我参加这些国际和平会议,这个缘是澳洲的大学邀请的,他要不找我,我绝对不会去找他。既然找我,我们觉得这是桩好事情,这个世界实在是太乱了,人活在这个世间太苦了。如果能够帮助他化解,帮助他落实到安定和平,这是桩好事情,是我们佛弟子应该要做的,慈悲为本,方便为门。
所以,我们想到佛陀的教诲,教我们要用四摄、四悉檀,要学着会用。四摄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个布施跟六度布施意思不一样,四摄的布施我前面跟诸位报告过,多请客,多送礼,人跟人的关系不就搞好了吗?这叫世间法。爱语不是甜言蜜语,是真正照顾他,真正的关怀他,这些语言才叫爱语,尤其是规过劝善,这是爱语。第三个利行,我们自己所作所为对他一定有利益,对社会有利益,决定是有利益的。末后同事,有很多人问我,同事怎么讲法?我说在今天的社会我们讲同事,不能跟众生同事,众生喜欢赌博的,那你跟他同事,一起去赌博;喜欢跳舞的,你也跟他去跳舞,这不可以。我们怎么同事?我们跟佛同事,我们跟菩萨同事,我们跟孔子同事,我们跟圣人同事,问题解决了,这样子才对于社会大众有真正的帮助。特别是记住佛陀教导我们的,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我从去年从伦敦回来之后,我就想到中国传统学术承传有了问题,如何能够帮助培养下一代儒释道的尖端人才,这个非常重要。我们今天没有福报,我们总想有个书院,有个小型道场,没有,没有这个机缘。没有机缘我就把方法统统都在讲经教学里面都说出来,我们大家在不同的处所,我们同一个时间,在网路、在卫星里头一起学习,是一样的。只要自己有毅力、有决心,立定志愿作圣人、作贤人,不愿意做凡人,你就能有成就。这里头最重要的,不受世间名闻利养的诱惑,这一点太重要了,禁不起诱惑没有不失败的。所以立志的人有,成功的人很少,原因都在此地。名闻利养、五欲六尘都是诱惑人的,不能不小心,不能不提防。时时刻刻要懂得远离这些诱惑,才能够保住自己学习的成果。
这也是在《华严经》,上个星期所学的一段经文,也是讲到四等,四等就是四无量心,慈悲喜舍。看到佛在经典里面讲的悲心,他举了三个例子,第一个是灾难,现在我们这么多的灾难。第二个是老病,我们立刻就想到,现在社会老化速度很快,我们看到许多老年人没有人照顾。最后一段是讲到病苦,我们想到临终关怀,所以我就想到如何帮助全世界老年人,过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我想了几条写出来了,我们翻成英文,现在也在到处传开了。很多人看到都很赞成,都觉得这个想法很好,我们要怎样把它落实。
我的想法不要建老人院,实际上是个老人院,不要叫老人院,让老人一看到老人院,我住在老人院,心情上就打很大的折扣了。所以我想的方式,用山庄、别墅,前面加上地名,某某山庄,某某别墅,他住在这里面。经营、服务的方式要用五星级酒店的水平,老人住在这里面有人照顾,有服务的人员来照顾。这些服务人员统统都受过《弟子规》、《感应篇》的学习;换句话说,各个都是孝子贤孙。老人住在这里面感觉舒服,这些人照顾我,比我儿子照顾得好,比我孙子照顾得好。这个山庄既是老人的归宿,也是老人大学,我们可以开很多课程,不同的宗教,里面有很小的教堂。各种科目都开,老人喜欢什么我们就让他学习什么,活到老学到老,他精神有了寄托,他不会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学习圣贤的经教,或者学习古典的这些文艺,对他身心健康会有很大的帮助。不能让他坐在那个地方坐吃等死,那是很痛苦的,物质生活照顾了,精神生活没有。
这是老人学校,也是文化艺术的展览馆,也是音乐的戏剧院,统统集合在一起,老人是天天过着欢乐的生活,我相信他住在这个地方,他不再想家了。家人,现在人口老化,生育率都降低了,有很多家庭一个小孩、两个小孩,小孩长大了养老人不太可靠,就是靠不住了。不要指望养儿防老,我们要好好的帮助老人造个乐园。我想这是我们学佛,是我们所有信仰宗教的同道们,我们的道友我们共同来努力,为老人建立乐园。因为我们自己也会老,我们老的时候也住到这个乐园里面去,这个乐园是面面都能照顾周到,一直到最后临终关怀。
我再跟诸位谈谈我们这个想法,老人重要,小孩也重要,养老、育幼这是人生的大事情,我们提倡、劝导做母亲的人对小孩幼年的教育要重视,这是紮根的教育。这个教育怎么教法?就是教《弟子规》。小孩一出生他又不会说话,怎么教他?所以弟子规不是教小孩念的,是做父母的人把弟子规做出来给婴儿看。你看你在家里面孝顺父母,小孩虽然不会说话,他看在眼里,听在耳里,他就记住。从出生到三岁,这个教育叫紮根教育,这是教育的根。这段时间教好了,他一生都不会学坏,一生都不会变质,所以这个教育比什么都重要。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也是老师要做出榜样给学生看,还是身教摆在第一,言教是其次。所以老师很辛苦,老师不好当,老师言行举止都是学生的好榜样;换句话说,老师紮根的教育比任何人都重要,所以老师值得尊敬。
在从前,小孩上学拜老师是家长带着一起,家长在前面,小朋友在后面,对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的礼。我在好像是六、七岁上私塾,我父亲就是这么带着我,他在前面,我在后面,先拜孔夫子。孔子那时候没有画像,只写了个排位“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向神位行三跪九叩首的礼。拜完孔子之后,请老师上座,同学站在两边,老师上座,我父亲在前面,我在后面,向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的礼,拜完之后再把礼物送给老师,是这么教的。我们从小看到这个样子才晓得尊师重道,我父母对老师磕头,这么恭敬,老师的话还能不听吗?在学校里面犯了规,做错事情,被老师处罚,被老师打手心,被老师罚跪。回家之后面色很难看,父母一问,今天被老师打了,被老师罚跪,到第二天我们父母一定带着礼物,到学校里去感谢老师。现在没有了!以前老师虽然很辛苦,老师的地位,在人民心目当中地位很尊贵,所以他精神生活很快乐,物质生活他过得很辛苦。从前老师教学不收学费的,收学费这开学店做买卖,那就不像话了。
一个老师、一个医生都是救人的,医生也不能收费用,而是给人治病,有钱的人家多送一点供养,没有钱的少送一点供养。真正没有钱的,医生还布施医药,不要钱,连药都送,救人!做老师的也是如此,你们看看好像是《俞净意公遇灶神记》,现在拍成影片,你去看看。那个教学的老师,私塾的老师,有个穷学生,这个孩子家里没有钱,供不起上学,他把他叫来一样上课,每个月还送点钱给他家里,让他家里过生活。对老师,富有的多送一点礼,贫穷的少送一点,不是买卖,不是生意买卖。所以这两种人在社会上,普遍受到大家的尊重、敬仰,他有道理,真的是做好事,决定不是为了名利。做老师的,学生教出来,将来考试中了举人、中了进士、中了状元,老师的荣耀。如果说老师的儿子考中了,学生没有考中,这个老师就没有脸见人,真不好意思,因为什么?老师有私心,没有好好教学生。像这些我们都要懂得,都要明了。
出家人,无论是哪个宗教的神职人员、传教师,比社会老师还要高一等。所以在过去,无论哪个宗教都受到帝王的尊重,称为帝王师,这个我们知道。佛教在中国很普遍,许多寺院丛林都是国家建的,你看到“敕建”,就是皇帝下命令让地方政府建立的丛林寺院。我们在中国北京,看到一个清真寺也是敕建,看到天主教堂,也是敕建。中国皇帝对宗教平等看待,没有歧视,而且建筑的形式都是宫殿式的。只是它没有用黄色的瓦,没有用黄瓦,好像用灰色的、青色的,建得很庄严。中国过去的帝王他懂得宗教,学习宗教,像康熙、雍正、乾隆他们对于儒释道,对于伊斯兰、对于基督教、天主教,都有很深、很精髓的研究,他一点都不外行。
所以他能够运用宗教的教学来教化人心,帮助社会和谐,化解纠纷,帮助政教,许多政令不便于推行的他换个方法,用宗教。宗教里面有许多重大的佛事,往往他们也亲临参加,去拈一炷香。更难得的是经常邀请宗教里面的大德、长老到宫廷里面去讲经教学,皇上带着文武大臣一起学习。所以满清是个少数民族,能统治多数民族,是个人口稀少,能够统治中国这么大的幅员。它靠什么?它靠教学,它靠宗教,这是很值得我们省思的。我们现在的问题,只是跟宗教接触太少了,不了解,所以产生许多的误会。这个误会不能怪社会大众,怪我们的宗教徒没有做出好样子,没有把宗教的经教认真去发扬光大。所以过失还是在自己,不在别人。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学习到此地,谢谢。
学习《弟子规》汇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2F1gbRPaW8kYDn8#rd
传统文化老师讲座汇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2F1gbRPaW8kYDn8#rd
圣学根之根-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keyword=%E6%A0%B9%E4%B9%8B%E6%A0%B9
四書、老子選粹白話解-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867
老人言-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640
老人言【白話譯文】-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859
《群書治要》講座-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56/167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55/57
國學治要 http://www.amtb.cn/pdf/EB35-06-01.pdf
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http://www.amtb.cn/pdf/HZ35-12-02.pdf
群書治要360第二冊 http://www.amtb.cn/pdf/HZ35-13-01.pdf
群書治要360第三冊 http://www.amtb.cn/pdf/EB35-18-01.pdf
群書治要360第四冊 http://www.amtb.cn/pdf/HZ35-015-01.pdf
《群書治要360》中英對照版本 http://www.amtb.cn/pdf/EB50-01-01.pdf
認識佛教-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50
因果-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38
三皈傳授-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51
地藏菩薩本願經-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52
學佛答問-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54
學佛日誦-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409
淨修捷要-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13/8
淨修捷要(五念簡課)【難字漢語拼音】-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900
【禮拜版】淨修捷要32拜有聲書-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61/243
淨修捷要報恩談-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750
淨修捷要報恩談有聲書-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61/210
海賢老和尚生平修行事蹟-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65/34/0/87285
来佛三圣-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search/?keyword=%E4%BE%86%E4%BD%9B
來佛三聖永思集-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642
靜老說的話 http://hz1.hwadzan.net/fabo/pdf/HZ23-08-01.pdf
無量壽經-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27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難字注音】-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902
電子書_免费高速下载|百度网盘-分享无限制 https://pan.baidu.com/share/link ... B%E5%AD%90%E6%9B%B8
數位圖書館-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
從FTP站台下載 ftp://ftpa.amtb.cn/ ftp://ftp8.amtb.cn/ ftp://ftp2.amtb.cn/
净公上人專集網站 http://www.amtb.tw/ http://www.amtb.cn/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去恶就善。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