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75|回復: 0
|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卷第四十(1
[複製鏈接]
|
|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13)
列二、不彰彼负
虽能摧伏得胜于彼,而不彰其堕在负处。
住饶益有情戒分三科;第一科是总标,第二科是别释,第三科是总结。别释分十一科,现在是第八科好随心转。这是受了菩萨戒的菩萨,他的内心里面有无我的智慧,欢喜随顺对方的心意而行,随顺对方的心意作事。这一大科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总标,第二科释类。这个好随心转分两类,第一个于所化有情,第二科于一切有情。现在是属于一切有情。一切有情里边分六科,我刚才念这段文,应该是从第三科讲,可是我念的是从第二科念的。「虽能催伏得胜」:这位菩萨当然他是大智慧,能够降伏对方,他能够得胜利,能超越对方。「而不彰其堕在负处」:而这位菩萨虽然是胜利了,但是不显示对方是输了,不表示对方是输了。那么这可见菩萨的智慧不是平常人。平常人若是战胜对方了,就是要把对方毁辱一下的,表示自己怎么怎么了不起,但菩萨不这样,「而不彰其堕在负处」。这是第二科。下面第三科不自高举。
列三、不自高举
彼虽净信生于谦下,终不现相而起自高。
「彼虽净信生于谦下」:菩萨面对那一方面的人,他是对于佛法有清净的信心,因为有信心,也就是有智慧了,所以他的内心不高慢,他「谦下」,谦虚卑下,他对菩萨表示恭敬。「终不现相而起自高」:而菩萨自己所面对的人,对自己很恭敬,而菩萨自己不生起高慢心,当然也不现出来高慢的相状。没有高慢的态度,而实在心里面也不高慢。这是两科;不说对方堕在负处,自己也不生起高慢心。这个菩萨的好随心转,这个态度有这样的功德,有这种高尚的风度。下面是第五科,如应亲近。
宿五、如应亲近
又随他心而转菩萨。于诸有情非不亲近不极亲近。亦不非时而相亲近。
又随他心而转的这位菩萨,「于诸有情非不亲近」,对于所教化的众生,不是不亲近。「不极亲近」,也是亲近,但不是很热烈的去亲近。「亦不非时而相亲近」,和众生也是表示亲近的,也是和众生接近,但是要有时间性的,要是那个时候才可以接近,不是那个时候也不接近的。这看出来菩萨发大悲救护众生,但是他和众生的关系是这样的,「非不亲近,不极亲近,亦不非时而相亲近」,用这么三句话,表示菩萨对众生的态度。
看《披寻记》的解释:
「于诸有情非不亲近等者」:这句话是指这段文。「谓诸菩萨随顺世间事务言说,呼召去来,谈论庆慰,随时往赴,从他受取饮食等事」:这是说菩萨和众生来往的情形。谓诸菩萨随顺世间上的事务,世间上人情的来往,菩萨也随顺,不拒绝这些人情的来往。随顺世间上的言说呼召去来,我请你吃饭,你请我吃饭,我请你到什么地方,你请我到什么地方,菩萨也随顺这件事。「谈论」,是大家来谈话,就是有什么事情要讨论。还有「庆慰」,有吉祥的事情也祝贺,去祝贺这件事。「随时往赴」,随着那个适当的时间,也去应付这些事情。这下面举出一件事情来:「从他受取饮食等事」,也随顺他人,接受他人受取饮食等事,就是你请他吃饭,他请你吃饭这些事情。「是名于诸有情非不亲近」:这就叫作菩萨和一切众生,不是不亲近。这些事情也随顺人情,也是亲近,不是不亲近。
「然若一切能引无义,菩萨不随如是有情心转」:可是亲近是亲近,还是有一个限度的,不是无限度的亲近。「然若一切能引无义」:无义,没有功德而有过失的事情;这一切能引发过失的事情,这些事情「菩萨不随如是有情心转」,那菩萨就不随顺这个补特伽罗的意思去作事了。这件事有过失,有罪过,菩萨就不随顺他的心意而作事情了。我曾经(我们不要说地点)在一个地方我遇见一个人,他驾车,我坐车,那对我算好意,驾车到一个地方去。他对我说一句话:「只要这件事有利可图,我就去搞这件事!」哎呀!我听完这句话,心里面大惊。那么现在这地方说出来,就是「然若一切能引无义,菩萨不随如是有情心转」,就是菩萨是好随众生心转的,但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是这样意思。
但是我们读这个文,发觉佛菩萨告诉我们,就是拿我们当个小孩子似的,一样一样告诉我们,这事可以作,这事不可以作。说的很清楚,告诉我们这事不可以作。有的人初出家的时候,我们说出家人,不说在家居士;初出家的时候还可能还有一点谦下的心情:「哎呀!这件事对不对?这样作可以吗?」可能还有这个心情。等到出家久了,作事多了,没有这个心情,我愿意怎么作就怎么作。那符合戒律这件事,不管!不管它合不合戒律。我感觉到是有这件事的。但是现在我们看这个菩萨戒,它是有限度的,不可以越轨,看出来!
我讲过《地持经》的菩萨戒本,就是昙无谶翻译的戒本;这是《瑜伽菩萨戒本》。我讲过昙无谶的菩萨戒本两次:第一次还有少少没有讲完就停下来了,第二次在福严佛学院讲是讲完了。这个昙无谶翻译的戒本也就是《瑜伽菩萨戒本》,但是它有点略。玄奘法师翻的这个是详细的翻过来,我们一对照就感觉到玄奘法师翻的详细,他没有略。那么我感觉到很好,我们藉这个学习《瑜伽师地论》的机会,我们受的这个菩萨就是注意的学习,很好。这个梵网经,我们中国传统的佛教,多数受戒的时候是以梵网经为菩萨戒本,不是瑜伽菩萨戒本。古代的大德,像天台智者大师和贤首国师都有梵网经疏,后来蕅益大师也有梵网经的合注,蕅益大师他自己说呢,同瑜伽菩萨戒本曾经会合了一下,这两个戒本会合。但是现在我们读这个瑜伽菩萨戒本,我们现在已经开始,但是我们现在读的它是先说明菩萨戒的大意,而后才解释菩萨戒一条一条的条文,我感觉到说得很详细,我们藉这个机会学习菩萨戒是很好。学习菩萨戒很好,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我们要承认我们是一无所知,我们受了比丘戒,比丘戒若不学也是不知道;菩萨戒我们不学也是不知道。但是我们中国佛教,汉文佛教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就是指菩萨说的,发无上菩提心行菩萨道的事情。究竟怎么叫作菩萨呢?我们也是不知道。
我们若读《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它主要是说无相的般若,证入第一义谛的境界,你这样子就能不退转于无上菩提。它偏于到第一义谛,在那方面来开示我们。但是菩萨戒是开示世俗谛,在世俗谛这个地方不可以作,这地方可以作,这是属于世俗谛,属于缘起。那么由于菩萨戒的开示,这就是清净的缘起。清净的缘起,前面有摄律仪戒,然后摄善法戒,然后饶益有情戒,分作三种。在这三方面表示初发心菩萨的相貌,初发心菩萨要怎么作法呢?那和《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说的那个菩萨道,是两个相貌。那个是偏重于般若的智慧,这个是偏重于世俗谛。什么情形下,怎么样才是符合清净的缘起。这样子成就了般若波罗密,是圣位的菩萨。现在我们学的这菩萨戒,我看那样,是偏于对凡夫菩萨说的。这凡夫菩萨般若的智慧不够,所以很多事情由佛的智慧开示;哦!这样子!菩萨应该这样作,应该那样作。我们从这里才认识,这个凡夫菩萨是什么样的!而《金刚般若波罗密经》那就是圣位的菩萨。那《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当然也可以从初开始发菩提心,乃至到无上菩提,也可以这样分科。但是若读《华严经》的时候才知道,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乃至佛的境界,那种胜妙的境界是说的更多了。我们读那样的经的时候会知道,得无生法忍以后一直到佛的境界的菩萨的那种相貌。现在我们看这个菩萨戒,我感觉是初发心还没得圣道的菩萨。所以就告诉你,什么事情就是,「于诸有情非不亲近,不极亲近,亦不非时而相亲近」,这是对我们凡夫菩萨说的,是这么回事。所以这个地方「然若一切能引无义,菩萨不随如是有情心转,是名于诸有情不极亲近」,这句话就是不极亲近的意思。
「若于是时如其品类所应作者,即于是时而相亲近」:「若于是时」,若是这个时候,「如其品类所应作者」,这个时候是属于戒法,属于定,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增上慧这里面,是闻所成慧的因缘,思所成慧,是修所成慧的因缘,各式各样的品类。「所应作者」,这是应该作的事情,我们应该拜佛,我们应该读经,应该修止观,这就是所应作者。「即于是时而相亲近」,这就是亲近的时候,大家集会修学圣道。「不以非时,是名亦不非时而相亲近」:「不以非时」,什么叫作非时?不是学习戒定慧,也不是学习闻思修,也不是说拜佛念经,不是这些事情,那就叫非时。这非时不亲近,大家不要集会,是这个意思。那么这是《披寻记》这样解释这句话。
宿六、如应言说
又随他心而转菩萨。终不现前毁他所爱。亦不现前赞他非爱。非情交者不吐实诚。不屡希望知量而受。
前面第五科是如应亲近,如其所应才能亲近的;那不相应,就不要亲近。现在第六科,如应的言说,就是说话。前面是相接触,集会;现在对说话,这话应该怎么讲话呢?这里说出来了。「又随他心而转菩萨,终不现前毁他所爱」:从开始到最后,绝不当面「毁他所爱」,诃斥他所欢喜的事情。那个人欢喜这件事,你不要当面诃斥他所爱的事。「亦不现前赞他非爱」:也不要当面赞叹他不欢喜的事情,你不要这样作。随他心而转菩萨说话,要这样说话,就是这些事情。「非情交者不吐实诚」:这件事弥勒菩萨都告诉我们,「非情交者不吐实诚」。这非情交这句话怎么讲呢?「情」者实也,真实的,就是大家是有诚信的朋友,「交」者来往也。没有诚心与你来往的人,他心不和你合的。他也同你来往,但是心里面和你是不一致的,就是不是真实的,心里面没有诚意来往,就是虚伪的。「不吐实诚」:那么你这位菩萨对这个人应该怎么办法呢?「不吐实诚」,你也不要把你心里的真实话同他说了,也不要这样子。「不屡希望」:那个非情交的人,没有诚意同你来往的人,他有可能供养你个红封,也可能给你一层楼,给你一个很大的礼品,也有可能的。但是你要知道这件事呀!你不要一次又一次希望他什么的,也不要对他有很多希望,「不屡希望」。「知量而受」:他若是给你,布施你什么什么的,你要知道量接受,你不要无限度的接受他的布施,不要!这事情真是‥‥。
我们看这个文上,这个菩萨好像又不是平常的菩萨,但是又好像了不起的菩萨,我读这个文。现在这样说,「于诸有情」,前面说是「虽能摧伏得胜于彼,而不彰其堕在负处」,那这个人的修养很可以了,这菩萨是有修养的人,有大智慧的人。「彼虽净信生于谦下,终不现相而起自高」,这是菩萨对于这些荣辱的事情不介意,不在乎这些事。这个人是有智慧有修养。但是下面看呢,这个「于诸有情非不亲近,不极亲近,亦不非时而相亲近」,这看出来,佛告诉我们,你受了菩萨戒,你和众生来往的情形要有个限度,那可见这个菩萨的程度又低了一点。这下面「又随他心而转菩萨,终不现前毁他所爱,亦不现前毁他非爱」,这也是智慧境界啊。下面说「非情交者不吐实诚,不屡希望知量而受」,那就是这个菩萨的程度低了一点;这个佛菩萨告诉你非情交者,你不要吐实诚。这可见佛告诉这个人,告诉菩萨要这样作,「不屡希望知量而受」,可见这个菩萨还是有贪心的呀,佛告诉你你要知量而受,不要无限度接受他的供养。
看这《披寻记》的解释:
「非情交者不吐实诚至知量而受者:谓诸菩萨于彼有情若识不识」:这个受了菩萨戒的菩萨,对于「彼有情」,彼一切有情,或者认识或者不认识,这样的情形都不一样嘛,各式各样情形。「一切等心,将护彼意随之而转」:不管认识不认识,你对待他们都要平等,心里面一样的。「将护彼意」,就是将就,爱护他的心;「随之而转」,随顺他的意思去活动。这个菩萨看这样,不违逆对方,尽量的随顺对方,不违逆对方的心意。「故不现前毁他所爱,亦不现前赞他非爱」:你若这样作,他就烦恼了;他不高兴的事情你赞叹,他欢喜的事情你就毁谤,这他烦恼就来了。「然若与彼为友为朋无怨无隙」:这是说特别关系的人。若是你和那个补特伽罗为友;这个「为友」怎么讲呢?我查字典,它解释你和他在思想上是相契合的人,同一意愿的,称之为友。那么就是大家有多少感情的,彼此间有感情,而且思想是相契合的,叫作「友」。「为朋」:同在一门叫作朋;「门」是什么意思呢?有两个意思。就是同在一个地方居住的,叫作同在一门。或者说是同乡,大家是同乡,同在一处住,没有什么感情,但是认识,那么就叫作朋。或者这个朋是什么呢?大家是一个族姓里面的人;我姓王你也姓王,大家不只是同在一处住,而且是一家人,那就叫作朋。那就是有点认识而且还有一点关系,但是和那个友又疏远一点。由朋而后友;这友是有多少感情,而且思想是相契合的人,而朋也是常有接近,但不一定思想是一致。「无怨无隙」:彼此间是朋友,没有怨恨,就是「无怨」。这个「隙」是裂痕,分裂了,彼此间有恨,那就不能合在一起,要分裂了,叫作「隙」。现在「无隙」,没有分裂,也没有恨,所以大家还是合作的。我们是朋友,心情上没有恨,而且可以合作的人。这就不同于一般的人了,和一般的人就不同了。
那么你和他的关系是这样的一个情形。「为欲令余有情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方便策发毁所应毁,赞所应赞,不因他爱非爱而为覆藏」:这个文是有点事情的。我和那个某甲某乙是朋友,无怨无隙。但是我为了想要令某丁某丙,和另外其它的人,令其它的有情「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我教化那个人,叫他从罪过的地方走出来,叫作「出不善处」。「安立善处」,那么他的身口意都学习善法,远离一切罪过。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办法呢?我怎么样「令余有情出不善处安立善处呢」?「方便策发毁所应毁」,那我就是用善巧方便的智慧来鞭策自己要发起这样的言论,什么言论呢?「毁所应毁」,诃斥一切有罪过的事情。我这样讲呢,你就是「出不善处」,从那有罪过的事情出来了。「赞所应赞」,怎么样叫作安立善处呢?我就赞叹一切善法,一切善法是有功德的,是自在安乐的,这是应该赞叹的。我这样赞叹呢,使令其余的众生就安立善处。「不因他爱非爱而为覆藏」:不因为我的朋友他对这件事是欢喜,他欢喜作这个有罪过的事情,我就不毁所应毁了,我把毁所应毁隐藏起来。我不这样子,不因为我的朋友欢喜作罪过的事情,我就不毁所应毁了。也不因为我的朋友「非爱」,不欢喜作有功德的事情,我这朋友不欢喜有功德的事情,他不欢喜我就不去赞所应赞,我把所应赞叹的事情隐藏起来,我不能这样,我就要说真实话了。我要叫另外的有情能「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我不受我的朋友的影响,我要说真实话,我就毁所应毁,赞所应赞。所以这叫作「不因他爱非爱而为覆藏」,把这个毁所应毁,赞所应赞隐藏起来,我不这样子,我要说真实话。「与此相违,则不应尔」:怎么叫作「与此相违,则不应尔」?就是不能令余有情「出不善处安立善处」,那我就不要讲了,我就不必说「毁所应毁,赞所应赞」,那就不必了,就不必说这些话了。我这么讲这段文。「是故说言非情交者不吐实诚」:所以说非情交的,就不吐实诚。那这样说与我为友无怨无隙的人,这是情交,就是大家是好朋友,好朋友我就说真实话了,好朋友我就毁所应毁,赞所应赞。
「又于非情交者虽有求乞,不屡希望」:这个非情交的人,虽然有的时候也和他有所求,求什么事情,但是你不要常常去求他去。「恐憎背故」:恐怕他不是诚心实意的和你作朋友,他不是真实相信佛法,有这么一次已经就是很可以了,你不可以向他常常有所求,你若常常求,恐怕他就要憎恨你了,他就不同你来往了。「于所施食知量而受」:对于他所布施的饮食你要知道量,不要太过量而受。「但为存养若力若乐食所食故」:但只是为了生命的存在,使令身体四大调和有力,那么心情也就好一点,来食所应食。若只是这个范围内,那也不是很多嘛,这个不是那么要紧。这是叫作「如应言说」。
若先许应他饮食等。终无假托不赴先祈。为性谦冲如法晓喻。
「若先许应他饮食等」:假设菩萨以前同意了接受对方的饮食,就是他来请菩萨吃饭,以前你同意。「终无假托」:后来情况有点转变,终不假托,就是有困难了,我不能去了。那怎么办法不去?就是假托一件事,就不去那个人请吃饭的事情了,我不去了。这个事情就有问题。我们举一个例子,当然举这些例子都是丑陋的事情。就是这个居士不是很有钱,他请我吃饭,约会一个星期后他请我吃饭。后来有个大居士,有个特别有钱的人请我吃饭,那我就把这个穷居士,假托一件事把他拒绝了,推了,我就不赴这个请。现在菩萨「若先许应他饮食等,终无假托不赴先祈」,不这样。「终不假托」,就是虚伪的说出一个理由来不赴先请,我还是答应那个人的约会。「为性谦冲如法晓喻」:这菩萨的内心要谦虚,不要说这样无所谓,我得罪他也没有关系,那就是高慢的心情了。菩萨不这样子,虽然这人好像不是那么大富贵的人,也不轻视这个人,不高慢。「如法晓喻」:真实是有困难,不能够赴这个居士的请求,那你要如法真实的,如法就是不是虚伪的,对他说我是怎么怎么不能来赴你的约会,要这样子。这个佛菩萨制定这个菩萨戒,这个话就是指凡夫的心就是这样子嘛。
看《披寻记》:
「若先许应他饮食等至如法晓喻者:此说菩萨随顺世间事务随时从他受饮食等事,若受所请,终无假托」,假托实在就是虚伪,就是隐藏自己的内心,虚伪的说一句话推掉那个事情,就是这么意思。但是菩萨不这样,「终不假托而不往赴」。「如无力能往至其所」:假设自己真实有困难,没有这力量到那儿去赴那个约会的话,「应对于彼如法晓喻」,应对那个对方,要真实的对他说明白。「作如是言:非我于汝不赴先祈」:不是我有意不赴你的约会啊。「但无力能往至其所」,就是我没有这个力量,去了,不能去了。「惟愿勿于我所嫌恨弃背」,你不要嫌恨我,我没有答应你的邀请,你不要恨我啊,不要弃舍了我。要说真实话!
盈九、赞扬实德(分二科)
昃一、总标
又诸菩萨性好赞扬真实功德令他欢喜。
这饶益有情戒一共是分十一科,现在是第九科。前边是好随心转这一科说完了,这是第九科,赞扬实德,真实有道德呢,菩萨要赞叹;赞叹是真实的。说这个人没有道德,你就不要赞叹,若赞叹那就是虚伪了嘛!所以这个地方是赞扬实德。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又诸菩萨性好赞扬真实功德令他欢喜」:使令有功德的人心里面欢喜。这是总标,下边是释类。
昃二、释类
于信功德具足者前,赞扬信德令其欢喜;于戒功德具足者前,赞扬戒德令其欢喜;于闻功德具足者前,赞扬闻德令其欢喜;于舍功德具足者前,赞扬舍德令其欢喜;于慧功德具足者前,赞扬慧德令其欢喜。
「于信功德具足者前。赞扬信德令其欢喜」:这真实的功德是什么?什么叫作真实功德呀?这里边举出来。「于信功德具足者前」:对这一个补特伽罗,他对于佛法僧,对于第一义谛他有信心,具足了这样功德的人前面,「赞扬信德令其欢喜」,那么你就赞叹他对于佛法僧有信心,有信德,令他欢喜。这个信德实在不容易!也不是容易具足的呀!信的功德不容易具足。有人归依三宝受了五戒以后,这在家居士就发财了;那么他就说:「哎呀!我相信佛法有功德,使令我发财了。」你这时候怎么回答他这句话?你要有点智慧的啊!他过了多久又倒楣了,那么他就说:「我不信佛了!因为我信了佛以后,使令我作生意亏损了,这信佛没有灵验,我不相信了!」那么他若向你讲这句话,你怎么回答?这句话还是常有的事啊!不是说是很难见的事情。所以这个信心不是容易的。若是说信佛我就发财了,我信心就增长了;等到我又失败了,我又不信佛了。那这个人他对于佛法是没有信心的。所以对于佛法要有信心,我发财也好,倒楣也好,我于佛法还是有信心;那这个人他对佛法有所理解,所以走好运也好,走衰运也好,不影响他的信心。所以我听见一件事:以前有一个在家居士,听信一个法师‥‥,好像这个居士是从香港到加拿大去,然后去问一个法师说:「我要回香港!回香港好不好?」这法师说:「好!回香港好!」那么他就从加拿大回到香港。回到香港在香港买了很多楼房、很多房地产。大概没有多久,这房地产加多少倍的涨起来,所以对这个法师就非常有信心。但是这个法师忽然间有了大病了,有了病,对法师就没信心了。
前面说「净信」,你对于人有信心不叫作净信,你若对法有信心那叫作「净信」。什么叫作法?法就是真理,对于佛法缘起的真理有信心,他永久不变。你这个法师有病,他还是有信心;你这个法师健康,他有信心。不因为你有大病,失掉信心;也不会因为发了财了,我的信心就增长了,也不因为这件事。所以这个「赞扬信德令其欢喜」,这真实说信,你要知道,就是对于佛法僧戒都有信心,而不是对于人的问题。所以在家居士若来到佛法里面来,我们出家人有责任要叫他开智慧,叫他在佛法上开智慧。不会说我有神通啊,你若供养我一块钱,我叫你发财得十块钱;你若给我一百,我能叫你发财到一千块钱。你若这样讲,这不是佛法!不是的!我再说一句话就是,你到一个地方听一个法师讲经,讲经就是讲经,讲这个法怎么怎么道理。他不讲经,老是说自己有神通,这话有问题。我是有这个意见;老是说我有神通,不是讲佛法,这件事你同意吗?是应该这样弘扬佛法吗?所以若是这样子,那就是有问题!还要别人说什么吗?立刻就知道这怎么回事了。所以这上面「于信功德具足者前,赞扬信德令其欢喜」,你要知道什么叫作「信德」?就是于佛法僧,于佛有信心,于法有信心,法就是苦集灭道,世出世间的缘起,第一义谛,这是法啊!三十七道品,六波罗密,这都是法啊!教行理,这都是法。僧,凡夫僧先不要讲,你要说圣僧,小乘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大阿罗汉、辟支佛,大乘十地菩萨,圣人的这些僧,赞叹这些事情,叫他有信心,不要说凡夫。凡夫是不可信的啊!凡夫不可信包括两方面:说他现在很用功修行,也不可信。说他现在是破斋犯戒,也不一定,他过几天又可能好了。就是不一定,进进退退的,凡夫老是这样子。
我那天说过一件事:我说过那个周叔迦居士,我说过,但我现在重复一遍。他对这个有名望的大德,他磕头礼拜;对于没有名望一般的出家人,他也照样磕头礼拜。这周叔迦居士他有多少著作,我有他的著作,我一看这著作,很不简单,有大智慧,这个人。有大智慧的人我们用不好听的话来说,就是分别心是特别多的。我们说这个人他出家他修行,他靠不住;他不知道这个事儿啊?周叔迦也会知道的。但是他还是磕头!他顶礼礼拜!那什么原因呢?我曾经说过这个道理。只要在佛法里边栽培了善根,他将来一定能得圣道!不要说出家人,就在家居士他若诚心的在这里拜佛,向佛一合掌一低头,他将来都是要成佛的啊!就从这一点,不管你持戒破戒,你是有修行没修行,都是应该恭敬。我认为周叔迦,他不分别你是大德是小德,他平等的恭敬。我听人说,卢沟桥事变之后,卢沟桥事变你们知道怎么回事?就是七七事变,日本人侵略中国。九一八事变,日本人是把中国东北抢去了,成立一个满洲国。以后到了七七事变的时候,就是卢沟桥事变,这个时候周叔迦原来是作北京大学的教授,到这个时候他不作教授了,他把自己家里财产拿过来,办两个佛学院,一个男众佛学院,一个女众佛学院。佛学院里面有在家居士,但出家人多,上课的时候他先给法师磕头,然后上课。而出家人呢,他那佛学院是有楼上有楼下,看出家人在楼上站着,他看他出来了,那出家人说:「周迷糊!周迷糊!」说周叔迦是周迷糊。但是他就是这样子,他还是恭敬出家人。这什么原因呢?就是他对佛法僧有信心,他不是一般肤浅的境界。说「于信功德具足者前,赞扬信德令其欢喜」。
「于戒功德具足者前。赞扬戒德令其欢喜」:对于戒的功德,说这个补特伽罗他受持五戒,不要说出家戒,都是一样的受了戒。「能持否?能持!」哎呀!我心里想,你这个人真是伟大!你能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就这五样,你能持我认为就是伟大。「于戒功德具足者前,赞扬戒德令其欢喜」,使令他欢喜,他真实有这功德,你要赞叹他,令他欢喜。
「于闻功德具足者前。赞扬闻德令其欢喜」:这个闻就是听闻佛法。这个字是别人讲,你去听就叫作闻。我认为这事也不简单!这就是那个讲的人怎么样不知道,但是你去听去,而肯自己能低头去听人家讲法,这是了不起。但是实在来说,这个闻是要包括自己阅读。你从一个人的法师那里去听法,或者是从经典上去学习,也叫作闻。其实就是学习的意思,能够学习佛法,这件事非常重要,你这智慧就从这里开始来的。所以「于闻功德具足者前。赞扬闻德令其欢喜」。所以我若到一个寺庙里面去,我就不要说太明白‥‥,一天就是吃饭睡觉,也可能作个早晚殿,也可能早晚殿都没有。一个出家人不学习佛法,这是个什么境界啊?这出家人是个什么境界?!若是你听闻佛法,常常的学习佛法;学习《金刚经》也好,学习《大智度论》也好,学习《瑜伽师地论》也好,你的智慧逐渐逐渐开发,那又是个什么境界啊?
我昨天读《马鸣菩萨传》,那上面说马鸣原来是个外道,是外道是出家了,他这个人读书非常多,有大智慧,有辩才。因为是在外道出家嘛,所以到佛教的寺院里来对出家人说:「你若是能够同我辩论,那就没有问题;如果你不能同我辩论的话,你们不要打犍槌,不要叩磬,不要受人供养。说你若打犍槌受人供养,你要同我辩论就可以。」这些出家人都不敢同他辩论,那么就只好不打犍槌。但不受人供养这件事就没有提,不受人供养怎么吃饭呢?所以这就没有提了。就有这个事情。后来有个胁比丘,是在北天竺,因为是大阿罗汉嘛,他入定的时候,他就看谁能够有大智慧能住持佛法呢?在禅定里面观察。就看见那个马鸣,这个外道,这个人有大智慧,他还是有善根,他能住持佛法。于是乎胁比丘从北天竺到了中天竺、中印度,到这儿来。到这儿来的时候,就到这个庙里边住,就说:「你们怎么不打犍槌呢?」这庙上比丘告诉他就是如此如此。说:「不!你们从今天开始打犍槌!」说是:「打犍槌,我们不能和他辩论。」说:「我负责和他辩论。」好!这旧住的比丘就商议说:「这新来的比丘这样子,他可以辩论吗?我看他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呀!可以吗?」商量说:「可以!反正是他负责嘛,我们就敲犍槌。」马鸣这外道听到敲犍槌了,就来问:「你们为什么要敲犍槌?」说:「我们要和你辩论!」说:「你们谁辩论?」「我们新来的比丘同你辩论。」他说:「那我见见面看看!」一见面,马鸣一看见这个人,这个仪表看上去安闲自在,这就是心安,无论什么事情,行住坐卧,谈话或是不谈话,这些境界,威仪寂静,都不是动乱的境界。说:「好!我同你辩论。」说大家商议个时间地点。说我们不能随便辩论,要报告国王,然后我们七天以后,在什么什么地方,要在全城市宣布这件事,然后我们来辩论。那么约定好了时间地点,就报告了国王,国王感觉到「哎呀!好啊!」国王立刻来筹备这些事情筹备好了。
这个胁比丘到第六天的时候一入定,把这件事看得清清楚楚,然后到了第七天的时候,他最先到了会场,到了论师的高座上先坐好。然后国王大臣很多的人民都来了,最后是马鸣这个外道也来了。马鸣一看,这个胁比丘已经先座,他也和这个胁比丘对面坐下来。他一看这个胁比丘,比那天看见还自在,马鸣心里想:「莫非是圣比丘否?哎呀!今天有好的辩论,很好!」心里也很快乐。但是我们两人现在可以开始辩论了,谁先说话?谁先发言?胁比丘说是:「当然是我先发言,我是远来的,你是当地的。我是远来的客,我年岁比你大,我又先来这里坐,你是后来的,应该我先发言。」那么马鸣说:「也可尔!也好!你先发言。」
那么胁比丘说:「祝愿天下太平,国王长寿,风调雨顺,没有灾难。」就说这一段话。说完了,这个辩论就是你要讲,我就要破你的话,你所说出来的我把你给破坏了,这就是胜利了嘛。这胁比丘这样一讲,马鸣没办法破。预先讲好了,输了以后怎么办呢?如果我输了,我给你作徒弟,你是我的老师,我给你作弟子;你输了就给我作徒弟。就是两个人预先要约好了。那么马鸣输了就拜胁尊者为师父,就剃头发受了沙弥戒,然后受了比丘戒。这阿罗汉的智慧,就是战胜了;战胜了以后,马鸣这个时候就不是外道了,是马鸣比丘了,他在一处静坐,「哎呀!我是大智慧人啊,怎么就因为几句话就输给人家了,这件事我不同意!」后悔了!但是胁比丘不是平常人啊!是大阿罗汉啊!胁比丘是怎么回事?在这个马鸣菩萨传上没有说这些事,我在其它地方上看见,胁比丘这个人六十岁才出家,出家以后他说:「哎呀!人家得了初果得了二果,得三果,得阿罗汉,都是年轻人出家。我六十岁出家,我太晚了呀!我还有几天的寿命呢?我要特别的精进用功呀!」怎么办法呢?他这个胁不着床,就是不倒单了,一直的用功修行,不倒下来睡觉。所以称之为胁比丘。他得了阿罗汉有神通的呀!那么他一入定就知道马鸣心里面不服气;「你先想好了,叫我没有办法破你,这不算智慧啊!」反倒心里面不欢喜。但是胁比丘一入定就知道他心里不服气,于是在梦中示现一些不可思议的境界。「哦!这个胁比丘不是平常人呀!那我应该给他作弟子!」那么这心就服了。心一服,原来是外道嘛,不明白佛法,然后他学习佛法,很快的就是大论师了。
马鸣比丘在龙树菩萨之前的,是不是《大乘起信论》那个马鸣,这事儿不知道。我看见这个故事,我现在要说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啊?就是那时候寺院里出家人不肯学习佛法,不肯学习佛法你就不明白佛法,不明白佛法那来的智慧同人家辩论呢?不能辩论的!这个外道里面有大智慧人,出家人就不光彩了,多亏还有一位胁比丘把马鸣降伏了,有这个事情。
「于闻功德具足者前。赞扬闻德令其欢喜」,这个有闻的功德也不容易。有闻就有思,有思就有修,有修就有可能会得圣道啊!这圣道是从这里开始的。这闻是非常重要的。我看这个黄檗禅师语录,裴休作过丞相,作过节度史。这个时候可能不是丞相,是作节度史的时候,他信佛,裴休送子出家……,但是高僧传上他这个儿子我们找不到他的传,我曾经特意的拿出时间找他儿子的传,这是金山寺的源起,他的儿子叫什么名字?裴休丞相就是对黄檗禅师很恭敬。黄檗禅师是个禅师,他说出话来和一般人说话不一样,就是有智慧呀,话里边有意味。裴休也是有学问的人,所以对他也恭敬。有一天他好像作《起信论》的注解,那么就特别拿来给黄檗禅师看。黄檗禅师拿过来就丢在一边,「我宗无语句!」我们禅宗是离文字相的,不立文字,说这么句话。我看那个禅师语录看到这里,然后裴休因为这件事反倒对黄檗禅师特别恭敬,我看那段话就是这样子。但是我在想,黄檗禅师有可能的意思,用这个来降伏这个裴休。裴休是个有学问的人嘛,就是能写文章的人。后来他写了一首诗赞叹黄檗禅师,那个诗作得好,但是我没记住。可能是用这个来降伏他,如果是这样意思我同意,我同意把他这个文不用看,丢开,「我宗无语句!」可以这么讲。但是若从佛法学习这方面来看,我不同意!佛已经说了,学习佛法的次第,先从闻开始,闻思修,得无生法忍。你不闻就没有思,也没有修,那怎么能得圣道呢?得圣道就没有希望了。那么说「于闻功德具足者前。赞扬闻德令其欢喜」,这句话就是不能成立了。你不读经论,这个闻的功德不能成立了,那这句话就变成废话了。所以这个地方,如果是降伏,调伏裴休是可以;如果以这样子做为学习佛法的次第是不对的,是不合道理的。所以「于闻功德具足者前。赞扬闻德令其欢喜」,使令他鼓励他,教他继续的学习佛法,从闻思修得无生法忍。
「于舍功德具足者前。赞扬舍德令其欢喜」:舍的功德,舍和取是相对的。取而不舍这是一个境界。而能舍的话,当然这个舍是一个慈悲心的行动;我同情别人的困难,我弃舍我所有解决他的困难。这是慈悲心的行动,这是难得,也不容易啊!「于舍功德具足者前。赞扬舍德令其欢喜」,使令他心里欢喜。《披寻记》上还有解释,我们在这里就不多说。
「于慧功德具足者前。赞扬慧德令其欢喜」:这闻是慧的开始,那么加上思惟,修习,修学圣道,闻思修三慧,乃至到圣人得到诸法实相的智慧。这功德具足了的人的面前,要赞扬他慧德的具足,使令他心里欢喜。菩萨是应该这样作的,这叫作赞扬实德;就是真实有这功德,应该加以赞叹。
看底下《披寻记》的解释:
「赞扬真实功德令他欢喜等者」:这一段文。「此中功德略有五种」:这里边有真实的功德。什么是真实功德呀?简略的说有五种不同,「谓信戒闻舍慧」,这五种功德。「如是五种七圣财摄」:这五种功德是属于七圣财所摄的。在家人社会一般大众就是金银财宝这个是财,出家人佛教徒以这七种善法为财,就是这五种再加个惭、愧,这圣财摄。「由离所治及生胜乐,是名功德」:为什么称之为功德呢?因为这五法它有所治,还能生胜乐,所以叫作功德。什么叫作所治?什么叫作生胜乐呢?下边解释。「信功德者:由能对治憎嫉圣教及生信俱清净乐故」:你若有了信的话,你就能对治对于佛法的憎嫉,不高兴佛法这个心情就是消除了。你对佛法有信心的时候,那么对于佛法的憎嫉就被对治了,那这样子是个功德这是灭恶。「及生信俱清净乐故」,这是生善。你对于佛法僧戒,出世间的苦集灭道缘起有信心的时候,你这信心的同时,在你的内心里面有清净安乐。什么叫作清净的安乐?当然这是有智慧相应的。我们如果是学习了佛法以后,我们内心会发出来一个智慧,那个智慧是快乐的。是什么?我们学习佛法以后会发觉,若不学习佛法,一直的都在生死流转,受生死苦,在生死海里面受苦,没有办法能解脱出来的。我们学习佛法以后,发觉我们前途是光明的,我们有希望从大海里面能够解脱出来,能到涅槃的彼岸。虽然现在没到,但是有希望,所以心情快乐。你若是对于佛法的学习达到一个程度的时候,心情快乐:「啊!我有希望能够成佛了,我不再生死海里面受苦了。」你有这样的心情的时候心情快乐。所以学习佛法以后,有了信心的时候,会有这样的快乐。这样的快乐是由信来的,实在也是由学习来的。说是「及生信俱清净乐故」,你若有信的时候,这信心的同时,与清净乐在一起。这俱是在一起的意思。你若是失掉信心的时候,这乐就没有了。
「戒功德者:由能对治能往恶趣恶行,及生善趣所有乐故」:这戒的功德是什么呢?「由能对治能往恶趣」:你若能够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乃至受出家的戒的时候,你就能够对治,能够消除出去能往恶趣的恶行,恶趣是果报,恶行的恶果报的因。你若能持戒就不作恶事,就没有恶行;没有恶行的因也就不会得到恶趣的果。这恶的因果被对治了,就是灭除这苦恼。「及生善趣所有乐故」:我常常持戒清净,将来你就会往生到人天的世界去享乐,不会到三恶道去了,那这就是乐。你若持戒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事情,就是灭恶生善,你心情快乐。
「闻功德者:由能对治于缘起法不能解了,及生正解俱行法义乐故」:这个闻功德,闻有什么功德呢?闻功德者「由能对治于缘起法」,闻就是学习,听闻佛法,你学习佛法的时候,就「于缘起法不能解了」的事情被对治了,原来不知道嘛,不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世出世间因果通通都不明白,只知道现前就是唯利是图。社会上的人还求什么事情?就是唯利是图,然后加上享受。不管你是作律师也好,你是作什么也好,就是求财,然后享受。就是这样子嘛,世界上没有别的事。不过有智慧的人能说好听的话,「我是为人民服务!」也可能有诚意为人民服务,但是不能够,你决定不会「我不为自己服务!」没有这件事!要为自己服务。反正为人民服务或不服务,一定是为自己服务,一定是这样子嘛。其它事情不知道啊!世间的善恶果报,出世间的圣道,不知道这件事。现在你若能闻的话,你现在就知道有缘起法:有世间缘起,有出世间的缘起。原来是不明白,现在明白了,「对治」。「及生正解俱行法义乐故」:因为闻,你就会引生出来正确的理解,对于佛法有认识,认识就生正解,就知道法和义。法是文字,文句是言句,义是文句所诠显的道理,有法有义,有义就有法。有苦集灭道,十二缘起,六波罗密,这些事情,「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情!我原来通通都不懂啊!这样子我就可以由凡而圣,由迷而悟,我可以得大解脱了!」所以也生欢喜心啊!这是闻,灭恶生善的功德。
「舍功德者」:这舍功德怎么讲呢?「由能对治悭垢弊心积集众具及生后世无匮资财乐故」:这舍功德怎么讲呢?舍在这上看就是财的布施。财的布施有什么好处呢?「由能对治悭垢弊心」:原来我不愿意布施,我悭吝。悭吝就是垢,是不清净的。这个悭垢是个弊恶的心情,就是看人家很苦,不肯救护别人,那就是悭垢弊心。「积集众具」:这个悭吝心,一直的积集自己的财富,而不肯去帮助别人。现在你有舍的功德,就是灭出去了这个「悭垢弊心积集众具」这些事。「及生后世无匮资财乐故」:你能够布施,你就能够生后世的无匮乏资财,资财不缺少,那么你的生活也就安乐了;不贫苦了嘛,对治了贫苦的这些事情。所以这个舍的功德也有快乐,也是有快乐的。
「慧功德者:由能对治狭劣愚痴增广,及生如实觉慧胜义乐故」:前面闻功德说了,就是思惟的功德,和修所成慧的功德,乃至到得圣道的智慧的功德。这个「由能对治狭劣愚痴增广」:要是不学习佛法,就是狭劣,心量很小,就是愚痴,不明白道理,这个愚痴一直地增长广大。现在若得到佛法的智慧,就是灭除了狭劣的愚痴增广的事情。「及生如实觉慧胜义乐故」:你学习佛法有智慧,这个智慧是如实的觉慧,能觉悟真实道理的智慧。这个智慧渐渐增长,能见胜义,能见殊胜的第一义谛,这时候有大快乐。世间上事情的苦恼,多数因为没有智慧才苦恼;有智慧的时候就没有苦恼,它能化解一切苦恼。所以这是智慧的功德。「如闻所成地释」:这个信戒闻舍慧这五种功德,如闻所成地的解释,也就是这一段文的意思。
这是第九科赞叹扬实德,下边第十科,调伏有过;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
盈十、调伏有过
昃一、总标
又诸菩萨性好悲愍。以调伏法调伏有情。
这是总标。这个诸菩萨他的心性,就欢喜悲愍众生的苦恼,那怎么办呢?「以调伏法来调伏众生。
看《披寻记》:
「以调伏法调伏有情者:谓依声闻及诸菩萨显示别解脱及别解脱相应之法」,这菩萨怎么叫作调伏有情呢?谓依声闻的调伏法,及诸菩萨的调伏法。声闻及诸菩萨,什么是调伏法呢?「显示别解脱及别解脱相应之法」:别解脱就是戒,就是一样一样的解脱;你不杀生,杀生的罪过就解脱了,不偷盗就解脱了偷盗的罪过,一样一样的解脱叫作别解脱。「及别解脱相应之法」:相应之法就是定慧了,这些。「是名调伏法」:用这戒定慧来调伏众生。「调伏所化声闻及诸菩萨」:所调伏的众生就是这两类,小乘佛教学者名之为声闻,大乘佛教学者就是诸菩萨,「是名调伏有情」。这是总标,下边是释类,分三科。第一科举诃责;分三科,第一科是软诃责。
昃二、释类
辰一、举诃责
宿一、软诃责
若诸有情有下品过下品违犯。内怀亲爱无损恼心。以软诃责而诃责之。
若诸有情有下品的过失,有下品的违犯,犯戒属于下品。「内怀亲爱」:这样的众生他内心里面有犯戒的烦恼;犯戒的因缘,这种心发生作用就犯戒了。这样的众生菩萨怎么办法呢?「内怀亲爱」。菩萨内心里面对于这个犯戒有过失的众生,还是亲爱的。「无损恼心」:并没有伤害他的意思。而他表现于外的面貌,是「软诃责」,轻微的诃责这个犯戒的有情。
宿二、中诃责
若诸有情有中品过中品违犯。内怀亲爱无损恼心。以中诃责而诃责之。
「若诸有情有中品过中品违犯」:若诸有情有中品的过失,有中品的违犯戒。「内怀亲爱」,菩萨对这个众生怎么办呢?也是内心里面是亲爱的,无损恼心。以中品的诃责而诃责这个众生。这是第二科;第三科是上诃责。
宿三、上诃责
若诸有情有上品过上品违犯。内怀亲爱无损恼心。以上诃责而诃责之。
「若诸有情有上品过,上品的违犯,内怀亲爱无损恼心,以上诃责而诃责之。」前面是赞叹扬实德,这下面调伏有过,这样子。
看《披寻记》:
「有下品过下品违犯等者:犯罪因缘是名过失」:什么都是因缘生法,你违犯这条戒了,它是有因缘的,这叫作过失,指内心说。「所犯众罪是名违犯」:就是你内心里面有一个犯戒的因缘,这因缘你行动出来,就叫作犯戒了,是名叫作违犯。「即彼毁犯意乐是名犯罪因缘」:那么前面举出来一个犯罪的因缘,然后又说违犯,这两个意思怎么解释呢?下面说「即彼毁犯意乐」,你内心里面欢喜作这个错误的事情,你那个欢喜心就是犯罪的因缘,指内心说的。「即彼自性是名所犯众罪」:就是你这个犯罪的因缘表达出来的时候,那时候的相貌,那个体性就叫作所犯众罪。「此各有其三品差别」:犯罪的因缘和所犯的众罪,这是有三品的差别:一个软品一个中品一个上品。「如下摄事分释」,就是「﹙陵本九十九卷七页﹚」那上说的。那上说的这三品的分法,约你内心说的话呢,你无知,不知道,那也可以说是无心,不知道所以才犯了戒。我不知道这是犯戒,那我犯了戒。但是若是你学习过戒法,你就知道什么是犯什么是不犯。但是你这时候忘念了,不知道了,虽然是学过但是忘掉了,那么犯戒的时候还是无知,这就是下品的因缘犯戒。这第二种呢,就是我知道什么叫作犯,什么叫作不犯,但是来了烦恼的时候就是犯戒了,这样子叫作中品的犯戒因缘,中品的犯罪。什么叫作上品呢?轻慢!我知道什么是犯什么是不犯,什么是轻什么是重都知道。但是他轻慢这件事,不拿这当一回事,我无所谓,犯了戒,这是上品的犯戒的因缘。那么摄事分还有不同的解释,我就说出这一样。
辰二、例治罚
如诃责法。治罚亦尔。
前面说诃责有软品中品上品的不同,那么诃责有这三品不同,「治罚亦尔」,也是有三品的不同。
看《披寻记》:
「如诃责法,治罚亦尔:诃责谓由语业」:诃责是由语言来诃斥这个人,是语业的行动。「此诃责相略有三种不同,如正诃责犯戒声闻」,那上说。「一曰汝期鄙劣活命」,这是诃责。「汝期鄙劣活命」:说你并不是为了要了脱生死,要得涅槃,有出离心而出家的,你就是想要到佛教来活命来了的,你是用这种弊劣的心机来出家的。说这句话就是诃责了。「二曰汝意乐不清净」:你的内心不清净,你有染污的希图。「三曰汝以活命意乐行非法行」:你来到佛教来不修学圣道,就是一天到晚指佛穿衣赖佛吃饭,用这样的心情作种种罪过的事情,这也是诃责了。就是这三种诃责。「如下摄事分说」:这几句话就是摄事分说的。「﹙陵本八十六卷二十二页﹚」。
「治罚谓由身业」:前面说的是语业,治罚这个是指身业说的。身业怎么样治罚呢?「如以辛楚加行猛利加行令诸有情获得义利」:「辛楚加行」,藤条就是楚,就是拿着藤条要打了,苦苦的打来了;「猛利」是很用力的来处理这件事。这样令诸有情获得佛法的义利,「名治罚」,这是治罚法。此如诃责亦有三品的不同,故云亦尔。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