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2106|回復: 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卍续藏第20册No.0367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第1卷-第3卷)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6-6-14 20:12: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摘自《卍续藏第 20 册 No. 036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

卍续藏第 20 册 No. 036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第1卷-第3卷)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卷第二

  清神京旃檀寺沙门 来舟 浅注

  △二正宗分

  自佛出定称叹以去。嘱累品以前。凡十一品经文。或因请开示。及逐境随机。或因缘训晓。或譬喻比况。或长行未尽。复假偈颂重宣。总为发明心地。示诸观门。乃法王之正印。全部之所宗。故名正宗。大科分四。初佛谈心地熏修。引发四恩应报(即二三两卷是也)分二。初品题。

  报恩品第二上

  居上爱下。锡之以惠曰恩。在下感上。酬之以诚曰报。以父母。众生。国王。三宝。四种皆有大恩。理宜酬报。故立品名。

  △二经文二。初正谈心地熏修分三。初出定称叹二。初出定。

  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

  摄用归体为入。从体发用曰起。从容自得曰安详。三昧即定。然既从定起。必谈心法。故为正宗之首也。

  △二称叹二。初标叹善哉。

  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

  对众发言曰告。极口称赞曰善哉。又善哉者。善之至也。意在下科。

  △二释成善意。

  汝等大士。诸善男子。为欲亲近世间之父。为欲听闻出世之法。为欲思惟如如之理。为欲修习如如之智。来诣佛所。供养恭敬。

  夫佛在定时。师子吼菩萨述佛光明。警觉大众。复有请佛出定说法之偈。今既出定。却对弥勒称叹者。正显大圣无人我相。无情见心。无非随告一人。普及大众。故曰汝等大士。实无他意也。大士亦菩萨之别称也。男子言善者。谓诸大士。上修佛道。下化众生。担荷重事。能说能行。是以嘉美称之也。下出正意。为欲者。述其专也。亲近等。美其诚也。世间之父。即是如来。惟我世尊。统摄大千。化育情众。一切圣凡。皆为佛子。故自称为父者。非妄大也。(世间有三种。一有情世间。即十类凡夫。二器世间。即大千依报。三智正觉。世间。即声闻缘觉菩萨也)法能规持。略有二种。一世间法。凡一切纲常。伦理。经书。皆能规物生解。克志成名。二出世间法。凡一切谛缘六度经论。亦能规物生解。究竟证果。今拣非世间。故云出世。即心地观法也。(出世法者。如说而行。能除烦恼。能离生死。能证涅槃。非徒然也)如如理者。即真常妙体也。以本来自有曰如。本无生灭曰如如。为成佛之性体曰理也。如如智者。即体之用也。理如镜。智如光。乃人之真心灵觉照用也。然法之言闻者。以非闻不知本有也。理之言思者。以参究必有??法也。智之言修者。以操履必发真慧也。良以无漏三慧。乃诸佛成道之梯航。故佛述之。末二句。结赞其诚。

  △二许说妙法五。初显佛真慈。

  我今演说。心地妙法。引导众生。令入佛智。

  心虽义广。且约如如智说。地能乘载生物。必约如如理说。然智必托理。如地乘载。智依理有。如地能生。妙法者。即心地之美称也。心之所以称妙者。以迷之则为凡夫。悟之即成圣人。实不可得而思议者。强称曰妙。引导令入者。佛之作成也。佛智即菩提。若入佛智。众生即佛。以见世尊。为人亲切如此。

  △二叹法难遇。

  如是妙法。诸佛如来。过无量劫。时乃说之。如来世尊。出兴于世。甚难值遇。如优昙华。假使如来。出现于世。说此妙法。亦复为难。

  过无量等。只言佛不易遇。法不易闻。如来下。正显难遇。出兴者。谓成佛已久。以其果后兴悲。再来垂化。非时不出。故喻优昙。(梵语优昙。此云灵瑞。或云应瑞。亦非时不现。比佛之难遇如此)假使下。又显遇法之难。亦如此华。何也。良以心地法门。智者闻之。立成正觉。愚人闻之。不悟反谤。心因谤堕苦。佛为护机。故不轻说。法华云。诸佛出于世。悬远值遇难。正使出于世。说是法复难。能闻是法者。斯人亦复难。譬如优昙华。时时乃一现者此也。所谓阳春白雪不利庸愚。

  △三徴释所以。

  所以者何。一切众生。远离大乘。菩萨行愿。趣向声闻。缘觉菩萨。厌离生死。永入涅槃。不乐大乘。常乐妙果。

  初徴次释。所以佛难遇。法难闻者何也。以众生志之不大也。菩萨行愿。当求而远离。声闻智果。不当而趣向。生死本空。妄生厌离。化城涅槃。忻然永入。真常真乐。本是妙觉之果。却舍大从小。故云不乐。以其志之不大。所以如来隐而不说也。然非佛不说。乃机之不受也。(化城涅槃者。法华以二乘涅槃。喻化城故)常乐妙果即是如来涅槃四德。妙即净德。果即我德。解准初卷。

  △四佛离四失。

  然诸如来。转于琺輪。远离四失。说相应法。一无非处。二无非时。三无非器。四无非法。应病与药。令得复除。即是如来。不共之德。

  此正显法之合机也。然是语辞。诸如下。正明说法离四种失。相应法者。凡有所说。与物合宜。自不废言。外不废机。是为相应。弗则两失矣。此但标。一无下别明。处者是说法之所在。然当住则住。则无过失。翔而后集。正谓此也。无非时者。以是其时方说。则无过失。假若非时强说。未免失言矣。法华云。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亦言其待时也。无非器者。器即受道之资。必是其人方说。则无过失。假若非人强说。令彼生谤。不唯失言。且害人堕苦是为失。佛心不作。是为无失。无非法者。正显投机之教。两得其宜矣。应病下。更以喻明。佛喻良医。一切烦恼惑业如病。众生如害病之人。以佛观处。观时。观人。观法。皆得相宜。喻如良医。知病。知药。必药病相投。则无病不瘳矣。以无四失。故曰相应。令得复除者。若就喻说。复字错矣。当是服字。即是令彼服药。得除其病。法合如来说相应法。令彼修行。能除生死也。若作复字亦可。则犯绕舌。不如服字为顺。即是下结。不共德者。以佛应机说法之德。不与二乘共也。此科总释上科。佛既出。世法犹难闻者。只因机小法大。忍而不说。必待机熟而后说。所以难闻也(佛德不共二乘者。如舍利弗智慧第一之人。犹不净错施炉韛。数息不利冢人。智者尚然。何况余人)。

  △五结显难闻。

  声闻缘觉。未得自在。诸菩萨众。不共之境。以是因缘。难见难闻。

  此声闻至不共之境。一气读之。不共之境。正是菩萨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非二乘所及。故不与共。何也。以菩萨我法二执皆无。能达万法唯心。心外无法。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所以得大自在。而声闻缘觉但空我执。法执全在。所以观三界如牢。狱厌四生如痈疮。虽心自在。未法自在。其资禀不及。不堪大化。以是因缘。难见难闻也。

  △三观心成道。

  菩提正道。心地法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妙法。一经于耳。须臾之顷。摄念观心。熏成无上大菩提种。不久当坐菩提树王。金刚宝座。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菩提为智果。正道为心法。拣外道之邪。权小之偏。故云正道。借地为喻。以大地能持万物。例心法能持万德。总属所诠之法。门喻能诠之教。以门有通义。能达堂奥。法有通义。能悟自心。法喻双举。故云心地法门。以上能诠所诠。总是大法也。若有下。男子女人。皆约大机。以达耳为闻。正道即法。玄微曰妙。暂时曰须臾。一经下。谓所闻不多。而时之且促。(以上闻慧兼思)摄念等为修慧。念即妄想。摄即止念。观即回光反照。心即本觉灵知。如一念不生。尘劳顿歇。直下归真矣。熏成下。若较如来究竟菩提。固且未然。恰好熏成菩提智种也。不久下。谓目前虽未即证。实乃不待多时。故曰不久等(菩提树者。谓菩提非树。因坐树下成菩提道。树以道彰。故有此名。王者尊称也。金刚亦非座。以自证智理。喻金刚之体用。座以喻显。宝亦尊称。故曰金刚宝座。大哉圣教。圆顿真诠。既云不久得成菩提。可谓歇即菩提。一生事办。真似还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转凡成圣。如我等末世下凡。一过其目。顷刻闻之。岂不熏成圆种。千佛有分乎)。

  △二引发四恩应报二。初长者恶大求小。以为知恩报恩二。初经家标名叹德。

  尔时王舍大城。有五百长者。其名曰。妙德长者。勇猛长者。善法长者。念佛长者。妙智长者。菩提长者。妙辩长者。法眼长者。光明长者。满愿长者。如是等大富长者。成就正见。供养如来及诸圣众。

  城名解见初卷。长者乃居士之尊称。谓居家有道。尊长之者谓之长者。不必胶住十德。(天台解法华。长者具十德。彼独喻佛则可。此乃通称。故不可)五百约实数不必表法其列名中皆随德立名。或以智名。或以理名等。不必逐释也。但成就正见者。见乃人心之分别。知有三宝合理为正。反此为邪矣。然既有正见。知有三宝。所以供佛意在求法。及供诸圣意在获福。为良田下种。因盛世之难遇也(诸圣众者。皆僧宝。如文殊弥勒。身子目连等。皆圣僧也)。

  △二长者自陈己志二。初因见恶闻(因见光中所现。苦行。恶闻如来称赞大乘)分二。初明佛赞大乘。

  是诸长者。闻是世尊。称赞大乘。心地法门。

  此乃经家叙置。为恶大之端。

  △二述光中所见。

  而作是念。我见如来。放金色光。影现菩萨难行苦行。我不爱乐行苦行心。谁能永劫住于生死。而为众生受诸苦恼。

  念者是未出于口。心上之思虑也。我见下。正明所念。不爱即恶。能行苦行之心。即菩提心。苦行。即菩萨所行之事。如舍身命等。谁能下。不敢领荷之辞。正是志小怖大之本念也。如言我等深恶苦行。谁是能行之人。良以小知不知大知。小年不知大年。菩萨身境全空。三轮体寂。延促无碍。理事融通。便能一念万年。万年一念。假使刀山挂骨。剑树穿身。经无量劫。受无量苦。行无量行。总无一念分别之心。恐怖何在。今众长者我见自封。不敢担荷。反成憎恶。亦常人之情见耳。

  △二正述己志二。初见佛之仪。

  作是念已。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

  此见佛之常规也。袒者露也。以左肩着袈裟。露其右臂。示执作之形。右膝着地。如奴见主。敬佛之诚。无过于此。

  △二陈白之言二。初陈恶大。

  异口同音。前白佛言世尊。我等不乐大乘诸菩萨行。亦不喜闻苦行音声。所以者何。一切菩萨。所修行愿。皆悉不是知恩报恩。何以故。远离父母。趣于出家。以自妻子。施与所欲。头目髓脑。随其愿求。悉皆布施。受诸逼恼。三僧祇劫。具修诸度。八万四千波罗蜜行。越生死流。方至菩提大安乐处。

  异口下。总为因其所见。而恶其所闻也。所以下。徴释之言。菩萨所行。不为知恩报恩者。盖世俗之见耳。意谓世间行孝者。自有温凊甘瀡之奉。慎护发肤之诚。立身于朝。扬名于世。不亏其体。不辱其身。乃至家财之广。子孙之胜。是为知恩报恩之极致耳。然世俗之见。大概如此。犹不知晨昏之省。甘瀡之奉等。但利其生。不利其死。资其现身。不能资其神道也。所以圭峰云。假使终身坟[音*(巳/土)]。卒世蒸尝。虽展孝思。不资神道。焉足为报恩乎。然必能报劬劳之恩者。莫若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是为智者。至慈至孝。最上报恩也。又云远离父母。趣于出家等。总不知出尘之表。无漏之行。至于舍头目髓脑。为满檀度者。志在舍有漏身。求无漏道。但知有道。不知有身也。必于三祇修证者。假如千寻大海。非一勺而涸。九仞重楼。非一日而就。然众生惑业之深。生死之广。不止千寻。诸佛无上妙道。功德重重。何止九仞。必经历三祇。如实履践。于中满六度。销惑障。离生死。而后方能亲成万德之慈尊。讵可易易成之哉。八万四千波罗蜜行。即是八万四千法门。解见头卷。大安乐处。即是佛果无余涅槃也。此上约渐教菩萨。诚能如是。故生恐怖如此也。假如顿教菩萨。如龙女一献宝珠。顿满诸行。于刹那顷变成男子。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顿往南方无垢世界。普为人天说法者。三祇不离当念。万行圆于片时。众长者。在这里又当何如哉。抑观众长者之名号。亦大权示现。欲以显发四恩。作弄引耳。若必以实迹长者。视之者失其所以长者也。

  (三僧祇劫修菩萨行者。谓初地以前。三贤位中。经一僧祇。初地至七地又一僧祇。八地至十地又一僧祇。八万四千尘劳者。尘即染污义。谓种种邪见烦恼。劳役不息。轮转生死。无有尽时。若论尘劳根本。不出十使。于十使中随以一使为头。则九使为助。遂成一百。约三世。各成一百。共成三百。而现世一百时促不论相助。于过去未来二世二百。又各以一使为头九使为助。共成二千。合前现在一百。共成二千一百。又约多贪。多嗔。多痴。等分。四种众生。各有二千一百。共成八千四百。又约四大六衰。各有八千四百总成八万四千尘劳也)。

  (○十使者。即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戒取。言使者。即使令义。如贪瞋动时。令人造业。以用得名。四大即地水火风。六衰即是六尘。能衰损善法故)。

  △二陈乐小。

  不如趣向二乘道果。三生百劫。修集资粮。断生死因。证涅槃果。速至安乐。方名报恩。

  不如下。志在小果。罗汉辟支。皆名二乘。道果者。道谓因行。即戒定慧等。为能修之道法。果谓涅槃。即惑尽真穷。所证之断果。三生百劫。即修道之时。又云速至安乐者。以果位中无有生死。即是安乐。然既云速至。又云三生百劫。何速之有。今有两义。一约实说。因见菩萨历三僧祇。以为至远。以远较近。纵经三生乃至百劫之长。较菩萨三祇犹为最近。二者言同意别。以现前之身为一生。断尽见惑。证须陀洹为二生。以后断尽思惑证罗汉果。为三生百劫即是百年。以劫乃时分之称。谓纵经百年。较之菩萨无量劫中。行诸苦行何如哉。修集资粮者。从喻得名。如庄生云。游千里者三月聚粮。进道之者。以戒定为资粮。资慧命故。大乘以三贤为资粮位。长者等。志在小乘。如小乘戒。人空定。尽智无生智。皆为入道证果之资粮也。生死因。即见思二惑。断尽见思所证者。为涅槃果。速至下。以罗汉位中。分段生死已尽。不受后有。一切苦事逼迫不着。以为安乐。名报恩者。意谓我依佛教。如说而行。了生死苦。证涅槃乐。不违佛命。即报佛恩。又复在家修行。不离父母。犹报父母之恩矣。以上长者恶大求小。以为知恩报恩。一大科已竟。

  △二如来广赞四恩。引其回小向大。

  ○此因长者等。恶大求小。为志愿。为报恩。是以如来即说有四种恩应报。可谓应病之良药也。如来说已。长者问佛。如是四恩。当云何报。所以佛教非菩提心。余不能报也。由是五百长者。皆发菩提心。是佛应机之大方便耳。故云引小向大也。分三。初通为五百六。初赞许说与恩处二。初称叹。

  尔时佛告五百长者。善哉善哉。汝等闻于赞叹大乘。心生退转。发起妙义。利益安乐未来世中。不智恩德一切众生。

  若据退大取小。则无可赞。今所赞者。是发起妙义。有利于不知恩德众生。故能感佛心。极口称赞曰善哉。发起妙义者。有权实两说。若据实说。此长者等。虽说报恩。志在小果。今佛所赞者。诚不知妙在何处。唯佛自知。妙在就此一说。方应病与药。发起四恩教法。引入菩提之妙义。便于一时。流通后世。岂不为未来不知恩分众生知恩报恩乎。若据列长者名中。皆有菩萨德相。今权现退大向小。与佛说四恩应报作引耳。有内秘外现之妙义。据前后经文。实义为正。若据名中有实。权义为正。

  △二诫许。

  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为汝分别演说。世出世间。有恩之处。

  谛听者。诫其审详而听。不可卤莽。又谛听者。重辞也。善思者。欲言中得旨。莫着言相也。念之者。令正念观心。莫作妄想也。分别演说者。详明恩义也。分者析也。别即解也。于一恩字。分析成四。解出多义。极力宣扬。故为演说。世出下。泛许恩处。国王。父母。众生。乃世间恩处。三宝。为出世间恩处。

  △二广说四恩应报三。初总标。

  善男子。汝等所言未可正理。何以故。世间之恩。有其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

  未合正理者。责其泛说。犹不知其名数。及恩之所以也。何以下。徴未可之义。世间下正列名数。谓父母有养育之恩。众生有互生之恩。国王有覆焘之恩。三宝有济度之恩。荷负者。被戴也。或顶戴也。领受之义。言四种深恩。惠泽一切。故曰平等负荷。

  △二别显四。初父母恩二。初总申名义。

  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

  慈恩者。慈谓慈爱。爱子者莫过于父。如庭训求师。通诗习礼。所当供给。不吝家财。情深虑重。念念不忘。悲恩者。疼子为悲。谓子从母出。偏爱为疼。一劫不尽者。过量之言。只云母恩深重。言莫能尽矣。

  △二广显深恩三。初粗以较量。

  我今为汝宣说少分。假使有人。为福德故。恭敬供养。一百净行大婆罗门。一百五通诸大神仙。一百善友。安置七宝上妙堂内。以百千种上妙珍膳。垂诸璎珞。众宝衣服。栴檀沉香。立诸房舍。百宝庄严。床卧敷具。疗治众病。百种汤药。一心供养。满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顺心。以微少物。色养悲母。随所供侍。比前功德。百千万分。不可校量。

  少分者。略言梗概也。谓父母之恩。难以尽言。且借喻粗比。假使者。虚设之义。谓假若有人。为求福故。广兴供养有道之人。我以诚感。彼以德应。感应之交。必加我于福。故曰恭敬等。婆罗门。此云净行。则华梵并举也。或翻净裔。言是梵天之苗裔。今云净行婆罗门者。有拣别意。谓虽同彼裔。别有清净梵行者。我当供之求福。若无拣意。则言之雷同矣。神仙者。仙即迁也。谓转粗身为细质。易短寿作长年。神即神通。有神通之仙。故名神仙。五通者。一足不履地。二知人心命等。三回眼能见千里。物不能阻。四呼名即至。五石壁无碍。故名五通。(不与漏尽人同)善友者。同志为友。而道德善于我者为善友。此皆所供之人。一百是人众之数。安置者。谓安排个所在。令彼居止。堂即所在也。七宝下。显诚敬之极。堂则曰妙宝。食则曰珍膳。品类则曰百千。衣服又曰众宝。房舍则以众香为木。床具则曰百宝庄严。恐病则备百种汤药。璎珞外垂。诚心内秉。如是经历千劫之长。其兴供之人可谓至矣。以此求福福必胜也。此为能较量。不如下。为所较量。若供养悲母。福过于彼。但用孝顺心。时则一念。不必前之千劫。物色则曰微少。不必前之丰设。供侍则曰随所。不必前之宝堂。所得功德。比前供仙等所得之福。千分不及此之一分。万分亦尔。故曰不可校量。虽悲母恩力所加。亦子之孝顺所感也。然悲母既尔。慈父亦然。非孝母不孝父。盖因母有偏爱。故以别明焉。

  △二细与分别十。一未形之恩。

  世间悲母。念子无比。恩及未形。始自受胎。经于十月。行住坐卧。受诸苦恼。非口所宣。虽得欲乐饮食衣服。而不生爱。忧念之心。恒无休息。但自思惟。将欲生产。渐受诸苦。昼夜愁恼。

  未形者。未及有形也。如生之以后。则见其身量之大小。颜貌之差别。未胎以前。故云未形。念念欲子。已是施恩。及乎受胎。愈不待言矣。在生藏之下。熟藏之上。下文云。吮母乳根。啖母之身血。于十月之间。受苦无尽。因念子在腹。纵有欲乐。珍食妙衣。总不生爱。忧念之心恒无休息者。但念将产必受诸苦。故不分昼夜。

  △二将产之恩。

  若产难时。如百千刃。竞来屠割。遂致无常。

  临产之时。为母大难。故云产难。既云如千刀屠割。痛不可忍。命在呼吸。故曰遂致无常(谓生死不可定也)。

  △三乳哺之恩。

  若无苦恼。诸亲眷属。喜乐无尽。犹如贫女得如意珠。其子发声。如闻音乐。以母胸臆。而为寝处。左右膝上。常为游履。于胸臆中。出甘露泉。

  无苦恼者。即已生无恙也。母得子如贫得宝。子之发声。母闻若音乐之美。校之未生以前。虽得欲乐而不生爱。何如哉。彼时则苦。此时则乐。为有子也。以母下。言在襁褓。不离母怀。故以胸臆为安寝之处。既以胸臆为床。则以膝为游履之处。胸中出乳以资其命。喻如甘露。昼夜常生如泉不竭。因母恩甚重。故极力形容之如此也。

  △四怜爱之恩。

  长养之恩。弥于普天。怜愍之德。广大无比。世间所高。莫过山岳。悲母之恩。逾于须弥。世间之重。大地为先。悲母之恩。亦过于彼。

  长养即养育也。弥于普天者。恩之大。无所不覆也。怜愍下。文喻皆显。不烦释。

  ○杨子云。父母子之天地与。无天何以生。无地何以形。摭华云。天悬象。地载形。父受气。母化成。诗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育我。长我畜我。顾我复我。出入复我。欲报之恩。昊天罔极(昊天者。尔雅云。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昊大也。盛夏之天。阳光暑气。充乎六合。无有穷极。百谷苗稼。芳草园林。由此成熟。天有此恩。未曾有心。辞于劳苦。父母亦尔。复厚于我。回干就湿。乳。哺养育。咽苦吐甘。慈训长成。怜念之心。未曾暂舍。如此恩德。未曾辞于劳苦。故父母之恩。比昊天也)。

  △五怨言子堕。

  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堕。或在地狱。饿鬼。畜生。世间之疾。莫过猛风。怨念之微。复速于彼。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

  明知有恩。反而不顾曰背。背恩即不孝。不顺即忤逆。怨念者。恨起于心。恶言者。语出于口。父母既怒。子即随堕。现世则天诛雷击。死后则必堕三涂。世间下喻。风猛则摧木折华。怨言则凶临祸至。天诛如倪九。雷击若徐氏。至于佛圣之不能救者。盖逆罪也。

  (青田木灶山。居民倪九。惑于妇言。不孝其母。母衣食不充。遇事不许开口。值秋禾方熟。令母舂新谷。烹鸡治饭。同妻食毕。以余付母。母喷不下咽。涕泣告天。是夜烈风骤雨。有大石。自山巅裂。正压倪九寝榻。复破左壁而出。止于涧西。其母无恙。比晓村人聚观。室已空矣。母绕崖寻泣。止得幼孙数血指。粘于石尖。而子妇莫知死所矣。陈中州快其事。因作诛逆崖记)。

  (○徐氏者。龙游民。兄弟二人。相距十余里。五日一轮养母。兄甚贫。弟稍丰。兄供母饘粥不给。轮内尚缺二日。语母曰。且往弟家。迟当补缺。母往弟门。弟不纳。曰兄供未满。母语以兄意。坚拒如初。母闻饭熟。乞少充饥。弟密令妻。取饭甑置床。覆以被。母乃垂泣还。未里许。雷电交作。有神自篱外入。提饭甑击之。遂震其妻于门。夫死于室。夫天无言。报何速乎)。

  △六子孝获福。

  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悲母教。承顺无违。诸天护念。福乐无尽。如是男女。即名尊贵天人种类。或是菩萨。为度众生。现为男女。饶益父母。

  承顺无违即是行孝。孝能格天。所以诸天护念。福从孝生。乐从顺得。愈后愈胜。故曰无尽。尊贵天人种类者。谓行孝之人。不堕三涂。常在人天。便成种类。三界之内。人身难得为贵。诸天愈上为尊。或是下。佛用此言。劝发众生。谓不但人天种类。犹是菩萨现身。夫孝力能动天地。则董永赐妻。刘殷得粟。孝念感格鬼神。则成妻脱全家之难。张氏免雷诛之因。

  (董永西汉时人。家贫无以葬父。卖身佣工。得钱营葬。上帝怜之。降织女为妻。日织一绢。赎其身。产一子。织女升去。景帝时。举孝廉为中尉。子仲舒。武帝初。以贤良对策第一。仕至江都王太傅。为世大儒)。

  (○晋刘殷。七岁能尽孝养。曾祖母王氏。盛冬思堇。已不食者一夕。殷乃号泣于泽中。哭声不绝。仰奠皇天。普垂慈愍。忽若有人言曰止止。殷收泪视地。便有堇生。持归奉母。又夜梦神谓曰。西篱下有粟。寤而掘之。果得十五钟。铭曰七年粟。以赐孝子刘殷。使得备养)。

  (○晋陵城东。顾成妻钱氏。曾在母家。时疫势甚盛。转相传染。有一家数口皆死者。有巷不留数人者。病者亲戚不敢过问。顾成先得是疾。父母诸子及妇。凡八口。俱伏枕待命。钱氏闻言欲趣视。父母力阻之。钱氏曰。翁姑生死大事。忍心不归。禽兽何异。吾往即死。不敢望父母过视。只身就道明见鬼物相语云。诸神皆卫。孝妇归矣。吾不速避。谴责不小。八人俱得活。此是本朝顺治十一年。甲午三月事)。

  (○监官县顾得谦妻张氏梦神告曰。尔宿业。明日当遭雷火。张惺闻雷。自分必死。嘿想曰。死固不免。奈姑老惊恐何。遂换衣出门。远立桑树下。俄闻空中有声曰。此念上帝已知。特数汝死矣。既而天果。开霁。张氏无恙。此即感格天地)。

  △七以孝较恩。

  若善男子善女人。为报母恩。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所以者何。一切男女。处于胎中。口吮乳根。饮啖母血。及出胎已。幼稚之前。所饮母乳。百八十斛。母得上味。皆与其子。珍妙衣服。亦复如是。愚痴鄙陋。情爱无二。

  为报母恩下一段。世间所无之事。无非假设较量。子尽其诚。无过于斯。犹不能报一日之恩者。可谓投身不足报洪慈。殒命何足报深泽。悲母之恩。昊天罔极矣。所以下徴释。谓子在母胎。吮乳根。饮啖母血。如此之恩。何可报也。及出胎已。幼稚之前。所饮母乳。人不知数。唯佛现量而知。以日积月累。有百八十斛。如此之恩。何可报也。得上味。则自不忍食。留及与子。得妙衣。亦不忍自用。亦思其子。宁自危身。安立其子。至年长大。训以仁义。总言天下之恩。莫过父母。虽子尽其诚。莫能及也。如此之恩。何可报乎。愚痴则不晓事理。鄙陋则人不齿目。唯母心中。情爱无二。呜呼。凡为人之子孙者。若不诚孝。禽兽不如。呼之为人。理应愧死。

  △八慈爱生天。

  昔有女人。远游他国。抱所生子。渡殑伽河。其水暴涨。力不能前。爱念不舍。母子俱没。以是慈心善根力故。即得上生色究竟天。作大梵王。

  此引古显恩。渡河者。因无船筏。及无伴侣。唯抱其子。只身涉水。故曰渡河。女身力弱。水且瀑涨。故力不能前。假若弃子摔手。稍觉有力。未必有死。因爱子不忍弃掷。所以母子皆没矣。因慈心善根力故。生色界顶天。作梵王。此但言母恩。宁死不忍弃子。以爱。重情深。感而生天。其母之恩何如哉。他经亦说。有一生孝养父母。得生梵天。亦显父母恩重(阿含经云。若复有人。以父着左肩上。以母着右肩上。至千万岁。衣被饮食。床榻卧具。病瘦医药。即于肩上。放??放尿。而犹不能报父母之恩。又婆沙论云。如经所明。佛告苾刍当知。若有孝子。一肩担父。一肩担母。经于百年。处处游历。犹非真实报父母恩。若有孝子。能劝父母。于佛法僧。因果等法。未信者信。已信者增长。无净戒者。劝受持戒。有悭贪者。劝令惠施。无胜慧者。劝修胜慧。令善安住。以自调伏。乃名真实报父母恩)。

  △九广明十德。

  以是因缘。母有十德。一名大地。于母胎中。为所依故。二名能生。经历众苦。而能生故。三名能正。恒以母手。理五根故。四名养育。随四时宜。能长养故。五名智者。能以方便。生智慧故。六名庄严。以妙璎珞。而严饰故。七名安隐。以母怀抱。为止息故。八名教授。善巧方便。导引子故。九名教诫。以善言辞。离众恶故。十名与业。能以家业。付嘱子故。

  大地者。胎经云。有福之人。在母腹中。如楼台宫观。重重妙境。受快乐故。无福者。随业转变。所见不同。故以母腹。为大地。为子依托之德也。二能生者。谓子本无形。子从母出。故有能生之德。三能正者。谓母能爱子。时时调理。以手抚摩。令子之眼耳鼻舌身。不致伤损。是为能正五根之德也。(问。现有五根不全者何如。答。是子前生缺德。报感今生。或自己失调。以致伤损。非母使之不全也)四养育者。谓随其四时。衣食转换。将就扶养。令寒暑得宜。所以子渐增长者。是母扶养之德也。五名智者。以母爱其子。恐有愚陋。故种种方法。随便引发。令子生智。故子之明敏者。亦母所引发之德也。六名庄严者。以母爱子。故以璎珞珍宝绫锦。庄饰严好。不惜其费。是母爱子庄严之德也。(问。富贵之家。便能庄严。贫贱之家将何庄严。答。此言母德爱子。无所不至。贫寒之家。虽无此物。亦有此心也)七名安隐者。以怀抱乳哺及移干就湿。令子止息得安。母之德也。八名教授者。教即训诲。授即说与。以母爱子。善巧方便教训之。令其依言效学。意兼请师供读等。此为教训引导之德也。九名教诫者。与前不同。前乃教其种种善事。礼乐文章。此乃教其止恶防非。远离诸过。乃为赤心警诫之德也。十名与业者。谓子既长成。又通事理。遂将家业付与。令其担荷。此为究竟付嘱之德也。付即交与嘱即叮咛。

  △十较量贫富。

  善男子。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悲母在时。名为月明。悲母亡时。名为闇夜。

  父母在堂。有所依怙为富。父母去世。子无所依为贫。父母在堂。教子以智。启子之明。如日当中。无所不照。父母去世。不闻善言。如日已没。父母警诫。不生愚昧。犹如月明。父母不在。率意任为。愚昧失事。如同闇夜。以上细与分别已竟。

  △三结劝行孝。

  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

  是故二字承上特恩。汝等下劝孝。谓勤加则不可怠惰。修习则不可草丛。孝则省其晨昏。养则奉其甘旨。加之以敬。奉之以诚。可以消灾。可以增福。可以延寿。故如供佛之福。等无有异也。又云应当者。结劝叮咛。谓母子之天性。人间之大伦。非分外之强劝。乃自然之当为也。以上父母恩已竟。

  △二众生恩三。一互为父母。

  善男子。众生恩者。即无始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昔生生中有大悲故。犹如现在父母之恩。等无差别。

  一切圣凡。法身皆同。随业受报。各有差别。以众类中受生。名曰众生。恩者。即无始来。互为父母。故有大恩。以轮转五道。改头换面。肉眼不见。妄识难明。互相为害。失其本恩。惟佛世尊。佛眼之见。宿智之明。知其源委。察其因果。众生痴暗。固违其情。如来既明。不忍不说。奉劝读书君子。莫谓荒诞生谤。信之为幸。五道者。即天道。人道。地狱道。鬼道。畜生道。修罗隐于天道。故名五道。轮转者。以众生随业不定。忽上忽下。忽死忽生。如车轮之回转。自无始来。经百千劫。未有休息。然既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皆是慈父。一切女人皆为悲母。以昔生生有大悲故。犹如现在父母。等无差别。

  △二反恩为怨。

  如是昔恩。犹未能报。或因妄业。生诸违顺。以执着故。反为其怨。何以故。无明覆障。宿住智明。不了前生。曾为父母。所可报恩。互为饶益者。名为不孝。

  昔恩未报者。不假佛说。尚不能知。何能有报。或因下。谓不但不报。而更结新怨也。妄业者。日用之事缘。违顺者。事缘之合离。如日用之事务。合心者为顺。不合者即违。如两人共一美事。皆欲得之。彼得而此怨。此得而彼怨。至于相争相谤。积而为仇。历劫穷劫。怨不能解。执着二字。正是我相。由我相则起彼相。而轮回根本。皆从此出矣。何以下徴。既宿有互为父母之恩。而今反相争怨者何故。释曰。以无明覆却宿世智明。故不能明了前生互为父母所可报之恩也。然既互为父母。理当互为饶益。今不唯不报而反仇。故佛斥之名为不孝。然众生既以无明覆慧。烦恼覆心。所以知无圣人神圣之明。见无圣人洞彻之照。以至互相仇害者。故为如来之悲境。不忍不说。若夫有缘亲遇佛旨者。不洗心悔过而思报恩者可为不孝。

  △三结劝报恩。

  以是因缘。诸众生类。于一切时。亦有大恩。实为难报。如是之事。名众生恩。

  初句承前互为父母之因缘也。一切时。即三世也。众生既曰诸类者。又不止人道一种。兼诸十类有情。以何类不具佛性。何类不曾受生。实有大恩。实难酬报。如是下结。以上众生恩已竟。

  △三国王恩三。初总标胜德。

  国王恩者。福德最胜。虽生人间。得自在故。

  封疆曰国。国主为王位居九五。王四天下。故为国王。恩者。以福泽天下。惠民以德。是为王恩。边疆宁静曰福。仁风浩荡曰德。一人福德。超越天下。故曰最胜。虽生下。正出王义。别经云。初地菩萨。阎浮提为王。教化天下。位临人间。然既是菩萨。不当在人世为王。以其大悲愿力。为统摄天下。教化人间。降生在世。不与人同。以随心所欲。谁敢不从。故曰虽生人间。得自在故。

  △二别明胜德十一。初诸天护祐。

  三十三天。诸天子等。恒与其力。常护持故。于其国界。山河大地。尽大海际。属于国王。一人福德。胜过一切众生福故。是大圣王。以正法化。能使众生悉皆安乐。

  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在须弥山顶。帝释尊天。傍统三十二天。共数三十三。诸天子等。天子为王。等即所部臣佐。常与力者。力即福慧两种。与者天力所加。因君王有道。兆民赖之。天神祐之。故云常护持故。于其下。显太平景象。既以正法化世。故为圣王。因一人福德普泽。所以能令众生悉得安乐。皆王之大恩。福被遐方也。

  △二正喻国体。

  譬如世间。一切堂殿。柱为根本。人民丰乐。王为根本。依王有故。亦如梵王。能生万物。圣王能生治国之法。利众生故。如日天子。能照世间。圣王亦能观察天下。人安乐故。

  喻中柱为堂殿之本。而众木所依故。如王为人民之本。而兆民所依故。谓兆民丰乐。皆王德所感也。梵王生物者。乃是西域外教相传。谓劫初之时。梵王能生万物。佛今借此为喻。如王生治国之法。人得安乐之利。归恩于王。故云利众生故。日天子照四天下。人能成办诸事。恩莫大焉。喻王有照临之德。或巡幸于外。或究察于内。能知民风。识邪正。辩真伪。推善恶。使奸邪不得其权。正人不失其位。自然国风大振。民得其安。故云人民安乐故。梵王能生万物者(西域涂灰外道。并诸婆罗门。共执自在天是万物之因。谓此天有四德。一体实。二遍。三常。四能生万物。又计此天有三身。一者法身。体常周遍。量同虚空。能生万物。二受用身。在色天之上。三变化身。随形六道。教化众生。故执此天是常。是一。是万物因。是涅槃因。然外道虽有此执。实非其然)。

  △三德化感祥。

  王失正治。人无所依。若以正化。八大恐怖不入其国。所谓他国侵逼。自界叛逆。恶鬼疾病。国土饥馑。非时风雨。过时风雨。日月薄蚀。星宿变怪。人王正化。利益人民。如是八难不能侵故。

  王为国体。休咎相关。故兆民之所依也。良以君王一人为天下则。所谓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王既失正。民心离散。至于不规者有之。故曰人无所依。当知佛元说有道之君。而先明无道者。是对显故。亦使人知之也。若以正化下。谓君王有道。正纲常。立风化。以仁义化行天下。是为正化也。自然灵祇相助。八难不侵。不言难而云恐怖者。谓此。八事若行于国者。必祸加于民。欲求不怖。而不可得也。所谓下出名。他国侵逼者。或外国。或邻邦。侵者兵逼于境。未免民庶逃窜。其恐怖之一也。自界。即本国。叛逆。即本国大臣主兵者。背恩反国。为恐怖之二也。恶鬼疾病。即异病瘟疫流行。诚为大怖。国土饥馑等三事易知。日月薄蚀。星宿变怪。皆灾象也。谓上天垂象。人必有灾。警策人心。不敢为非。以上八种。若国王无道。邪事则侵。若人王正化。民得其安。自然人喜神钦。感格天地。如是八难。故不能侵矣。

  △四爱民如子。

  譬如长者。唯有一子。爱念无比。怜愍饶益。常与安乐。昼夜不舍。国大圣王。亦复如是。等视群生。如同一子。拥护之心。昼夜无舍。

  长者爱子。恩加一人。国王爱民。恩泽天下。爱民如子。诚为圣德。念念在民。故昼夜无舍。

  △五善恶相关。

  如是人王。令修十善。名福德王。若不令修。名非福主。所以者何。若王国内。一人修善。其所作福。皆为七分。造善之人得其五分。于彼国王。常获二分。善因王修。同福利故。造十恶业。亦复如是。同其事故。一切国内。田地园林。所生之物。皆为七分。亦复如是。

  十善不出三业。即身三。口四。意三也。

  (善即顺理之义。谓行此十法。皆顺理故。然有二种。一者止。二者行。止则止息己恶。不恼于他。行则修行胜德。利安一切也)。

  (○一不杀生。谓不害一切物命。是止杀之善。既不杀已。当行放生之善也)。

  (○二不偷盗。谓不窃取他人财物。是止盗之善。既不盗已。当行布施之善也)。

  (○三不邪淫。谓不邪淫欲事。是止淫之善。既不邪淫。当行梵行之善也)。

  (○四不妄语。谓不起虚言诳惑他人。是止妄语之善。既不妄语。当行实语之善也)。

  (○五不两舌。谓不向两边。说是谈非。令他斗诤。是止两舌之善。既不两舌。当行和合利益之善也)。

  (○六不恶口。谓不发粗犷恶言。骂辱他人。是止恶口之善。既不恶口。当行柔和软语之善也)。

  (○七不绮语。谓不庄饰华丽之言。令人乐闻。是止绮语之善。既不绮语。当行质直正言之善也)。

  (○八不贪欲。谓不贪着情欲尘境。是止贪之善。既不贪欲。当行清净梵行之善也)。

  (○九不瞋恚。谓不生忿怒之心。瞋恨于人。是止瞋之善。既不瞋恚。当行慈忍之善也)。

  (○十不邪见。谓不偏邪异见。执非为是。是止邪见之善。既不邪见。当行正信正见之善也)。

  (○反此则为十恶矣)。

  王能教民修十善法。诚为福德仁君。假若不令修省。民则率意。必行十恶。既纵民行恶。名非福王。所以下徴释。所以教人修善为福德王。不令修善为非福王者何也。释曰。若国内一人修善。其所获福。皆为七分。造善之人得其五分。于彼国王常获二分。以此人之善事。是王所教化方修。故与王同利。且一人善福。王获其二。天下人行善。则王福无量矣。善既如是。恶事亦然。故曰造十等。田地园林。所生之物。皆为七分。仍以二分与王者。以王教民稼穑故。此言王之福与非福。只在教民。为善不为善耳。

  △六善法同天。

  若有人王。成就正见。如法化世。名为天主。以天善法。化世间故。诸天善神。及护世王。常来加护。守王宫故。虽处人间。修行天业。赏罚之心。无偏党故。一切圣王。法皆如是。如是圣主。名正法王。

  正见者见之正也。如法化世者王之德也。以十善化行。公直如天曰天善法。名天主者。以虽在人间。善同天德故。赏罚既无偏党。乃法度之正也。然有道之君。百灵相助。理必然矣。故云诸天等。以一例余。故云一切圣王法皆如是。末二句结为圣王。

  △七成就十德。

  以是因缘。成就十德。一名能照。以智慧眼。照世间故。二名庄严。以大福智。庄严国故。三名与乐。以大安乐。与人民故。四名伏怨。一切怨敌。自然伏故。五名离怖。能却八难。离恐怖故。六名住贤。集诸贤人。评国事故。七名法本。万姓安住。依国王故。八名持世间。以天王法。持世间故。九名业主。善恶诸业。属国王故。十名人主。一切人民。王为主故。一切国王。以先世福。成就如是十种胜德。

  初句承前。以赏善罚恶因缘。所以成就十德。此总标。下别释。每句皆初句标名。次句释义。能照者。谓天下之事。不致蒙蔽也。以王有智慧为眼。能察天下之事。故云照世。凡故字皆本句结辞也。二庄严者。以王有广大福智故。有大福则致天下宁静。而民享太平。有大智则能照察。奸邪不敢作乱。有大慧则能立法。兆民遵其纪纲。如是则诸恶皆除。万善全彰。岂不以善为国中一大庄严乎。所谓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也。三与乐者。谓君王有道。与民同乐故。因王福智。八荒不致交侵。四民不致离乱。五谷之丰。礼乐之盛。所以万民得其安乐。皆王力使然。归恩于王。故曰与乐。四名伏怨者。怨者仇也。伏者跧也。屈己从他曰伏。以王虽有道。不无背恩之徒。或前世之仇。致今生之怨者有之。敌谓外国不规之流。将欲侵犯。虽有逆举。以王有圣德。且大智大略之所感发。不敢妄为。善令回心皈向。以不用干戈讨伐。故曰自然伏故。五名离怖者。既为有道之君。自有百灵相助。所以八难不能加之于国何怖之有。六名住贤者。谓国君用贤。则贤人必集。或钦风不远千里而投。仰德岂辞?涉而至。夫用贤辅国。为天下之大体也。评国事者。谓品论国家之政事。即调和鼎鼐。燮理阴阳。所以天下大治。是为王之大德也。七名法本者。本谓国体。法谓轨度。万姓所以依王者。以王为体。民为用。用不离体。故依王住。所以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人得其法。便于安住也。八持世间者。世间即天下。持谓保持。以天下虽天下人之天下。而安危属于国君。以君正则安。不则危矣。此谓有道之君。以天王法保之也。天王即四天王。能摧邪扶正。各保一方。国君保持。亦复如是。九名业主者。业谓世间。诸所作事。善恶不定。皆属国王。如形直则影端。根深则果茂。谓王善则民善。王恶亦尔。故云善恶诸业属国王故。十名人主者。人即万民。民得其主则不乱。如纲之有纲也。此言天下不可一日无君。故云一切人民王为主故。下总结。谓一王如是。诸王皆然。故云一切。先世即是前生。以前生作福果感今生成就十德。盖善恶因果。必不唐捐也。

  △八百灵潜护。

  大梵天王。及忉利天。常助人王。受胜妙乐。诸罗刹王。及诸神等。虽不现身。潜来卫护。王及眷属。王见人民。造诸不善。不能制止。诸天神等。悉皆远离。若见修善。欢喜赞叹。尽皆唱言。我之圣王。龙天喜悦。澍甘露雨。五谷成熟。人民丰乐。

  国王有道。公正无私。天神爱敬。助护者宜矣。民造恶不能制止者。另说一等无道之王。王既无道。民亦无道。造诸不善。王又不能制止。是无纲无纪。纵民行恶。故天神不喜。皆悉远离亦宜矣。若见修善下。复指前文有道之王。于中缺文。当加若诸人民见王修善。于文则顺。与义则合。欢喜赞叹等者。是万民欢呼之喜声。故云尽皆唱言。我之圣王。此乃人喜。下则神欢。故龙天喜悦。澍甘露雨。所以五谷成熟。人民丰乐矣。

  △九邻国咸归。

  若不亲近诸恶人等。普利世间。咸从正化。如意宝珠。必现王国。于王邻国。咸来归服。人与非人。无不称叹。

  初二句。是反显有等亲近恶人者。如西域外道六师等。皆为王师。以邪法惑王。而邪即是恶。今言不亲近者。是不近六师徒党。则以正法化行天下者。故曰普利世间。咸从正化。如意宝珠必现王国者。即天之降与祥瑞也。国得此宝。诸事无不如意故。然祥瑞不必一定降如意宝珠。凡凤皇来仪。麒麟出世。或德星现于天。或灵芝生于地等。皆为祥瑞也。言必现王国者。以善能格天。感应道交。理之然矣。于王下。即尘中作主。化外来宾。所以邻国归服者感王之德也。非人即鬼神等。称叹者美王之道也。

  △十恶人神诛。

  若有恶人。于王国内。而生逆心。于须臾顷。如是之人。福自衰灭。命终当堕地狱之中。经历畜生。备受诸苦。所以者何。由于圣王不知恩故。起诸恶逆。得如是报。

  善恶圣凡。唯心所造。三涂恶报。自业所招。善王境内。不遵王化。背恩忘义。忽起逆心。自业所牵。天龙所罚。所以福衰祸至。不免三涂之报也。所以下徴释。谓所以一念之恶。必历三涂。而业轻报重者何也。释曰。由于圣王。不知恩故。非圣王使之然也。因自起恶逆。得如是报。

  ○判曰。由一人起之于前。必有多人佐之于后。不规之事。无所不作。坏仁王之道。伤风化之淳。自造自感自受。报若影响。观者得不警心乎。

  △十一善人获福。

  若有人民。能行善心。敬辅仁王。尊重如佛。是人现世安隐丰乐。有所愿求。无不称心。所以者何。一切国王。于过去时。曾受如来清净禁戒。常为人王。安隐快乐。

  此明遵王道者受善报。亦如影响也。能行善心者。谓善念起于心。善事行于外。但能遵法。即是敬王辅正。若仁王得善人。用之在位辅国。如车之得轮。鸟之得翼。则必正法能行矣。加之敬王如佛。此人现世安隐。愿求必遂。所以一句徴。谓所以能行善心。敬辅仁王。亦人道之当然。遂感现世之安。而所求亦复称意者何也。释曰。以一切国王。于过去世。曾受佛戒。以王受佛戒。即佛弟子。此善人敬王。即如敬佛。感佛力所加。获报如是。

  △三总结胜德。

  以是因缘。违顺果报。皆如响应。圣王恩德。广大如是。

  以是一句。接前二科也。违者即前恶人神诛。顺者即前善人获福。违顺如声。果报如响。因果昭然。谁敢不信。末二句。总结王恩。

  △四三宝恩二。初总标三宝。

  善男子。三宝恩者。名不思议。利乐众生。无有休息。

  三宝即佛法僧。恩即惠泽也。名不思议者。略明宝义。利乐二句。略明恩义。谓所以为恩者。以利乐众生。无有休息故。夫既利生无休。则必心莫能测。言莫能诠。故名不可思议也。

  △二别明广示二。一如来正示三宝三。初佛宝二。初正明佛宝三。初总标佛德二。初修证功德巍巍。

  是诸佛身。真善无漏。无数大劫。修因所证。三有业果。永尽无余。功德宝山。巍巍无比。一切有情。所不能知。福德甚深。犹如大海。智慧无碍。等于虚空。神通变化。充满世间。光明遍照十方三世。

  是字指法之辞。诸佛身者。即真身也。真善无漏者。略标身义也。无数下二句。释真善二字。言从无数大劫之长时。修因所证之实果。非同幻化。故为真善之身。三有下二句。释无漏二字。漏者落也。失也谓一切凡夫五住烦恼皆具。身口诸业皆全。分段生死不息。失却法财。落于生死。故云漏。佛既业果永尽。故云无漏。三有者。即三界中因果不亡。因必有果。故名三有。业果者。业乃众生造作事用。虽善恶不同。以二执不亡。皆属有漏。然业必兼惑。为感果之因。生死随应。为酬因之果。永尽者。佛以真无漏智断之。因尽果亡。再不复生。故曰永尽。无余者拣有余。谓二乘断惑。但尽见思。无明未尽。故云有余。唯佛见思无明皆尽。更无余剩。故曰无余。功德下二句。谓前云业果永尽。但为无过。今云功德等。更显有德。以修因为功。证果为德。巍巍者高貌。宝山者取喻。谓山中有宝。故名宝山。喻佛真身。富有万德。相海无边。巍巍乎群灵罔及。故云无比也。一切下。显佛自证也。有情既云一切。不但凡夫。亦兼二乘菩萨。皆情惑未尽。通为有情。不知者。谓初地尚不知二地之证。况佛乎。法华云。惟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显他不能测量也。福德二句。大海竖喻深不可测。智慧二句。虚空横喻广不可穷。智慧有权实。以实智证理。理智究竟。故云无碍。以权智利生。妙能投机。亦云无碍。以无碍故。等于虚空。等者同也。以上佛身真善无漏等。体大也。福德甚深等。相大也。神通变化等。用大也。神谓虚灵莫测。通谓感应无方。变化为随类现身。感应如万川映月。故云充满。光明下二句。双结体用。谓报身以智为体。以照为用。内以智光照真法界。外以身光照映十方。十方则横遍。无处不照。三世则竖穷。无时不照。如此功德。有情岂可测量哉。

  △二警策凡流不觉。

  一切众生。烦恼业障。都不觉知。沉沦苦海。生死无穷。三宝出世。作大船师。能截爱流。超升彼岸。诸有智者。悉皆瞻仰。

  众生虽通二乘。今则且约凡夫。烦恼即见思二惑。能障真性。为烦恼障。业即业障。有漏诸业。亦能障道。都不觉知者。正明所障也。谓凡夫为惑业所障。不知有佛性。亦不知任运造业为苦因。所以沉沦下二句。显果报亦报障也。因不觉造业为生死因。所以有坠无升。故云沉沦。如人堕海受沦溺苦。生而复死。死生不息。故云无穷。此上皆众生之迷晦也。三宝下。正显大恩。以人堕苦海力不自出。必借船筏以渡之。能截爱流者。截者断也属智。爱者情爱属惑。以法为船。佛如船师。所以能截爱流。超登彼岸。苦喻生死海。水喻烦恼。彼岸喻涅槃。又三宝如船师。说法如截流而渡。人若依教修证。如乘船筏渡爱流苦海。超升彼岸矣。末二句结劝。谓三宝既有恩。智者不可忽略。悉皆瞻仰从化。勿负佛恩矣。以上总标佛德已竟。

  △二别述三身二。初总标三身大义二。初标一体三身。

  善男子等。唯一佛宝具三种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变化身。

  △二略明三身大义三。初第一佛身。

  第一佛身。有大断德。二空所显。一切诸佛。悉皆平等。

  此乃法身佛也。断德即是涅槃。断者除也。尽也。以诸惑净尽。所显之德。故云断德。二空所显者释义。二空。即我空法空。谓因断我法二执。则显出我空法空。以我法二空所显真如。离二种生死。清净本然。即断德体。大者拣小。以小乘亦有断德故。一切下二句会同。平等者。显诸佛法身体无二故。

  △二第二佛身。

  第二佛身。有大智慧。真常无漏。一切诸佛。悉皆同意。

  此即报身如来也。有大智德。即是菩提。真常无漏。即是释义。而真则无妄。常则不灭。以五住惑尽。当体圆满。再不落于生死。故曰无漏。一切同意者。意字。或智字故字之误也。盖报身如来。以智为体故。大字拣小同前。

  △三第三佛身。

  第三佛身。有大恩德。定通变化。一切诸佛。悉皆同事。

  此化身佛恩也。有大恩德。即是度生。定通变化者释义。谓从定力运神通。千百亿化。随机变易。种种不同。众生获益。是为大恩。一切诸佛。悉皆同事者。现身说法。皆化佛能事故。

  △二别释三身差别三。初自性身佛。

  善男子。其自性身。无始无终。离一切相。绝诸戏论。周圆无际。凝然常住。

  法身如来。以自性为身。故曰自性身。此句标体。无始下。皆为释义。谓已往莫测其初。故曰无始。未来莫穷其际。故曰无终。既无始终。即无生灭。为法性体。离一切下二句。显当体无过。一切相者。该摄极多。谓报化身佛。具诸相好。此法身则无。及二种生死。五住烦恼。圣凡因果。染净境界。于中全空。故曰离一切相。以一切名相语言分别。彼此幻妄不实。皆为戏论。法性体中亦无。故云绝诸。周圆下二句。显遍常之德。充满法界曰周圆。绝诸分量曰无际。凝然则从无始际本有不遗。常住则尽未来际究竟不灭。

  △二受用身佛二。初总标二身。

  其受用身。有二种相。一自受用。二他受用。

  △二别名二身二。初自受用身五。初行满将欲成道。

  自受用身。三僧祇劫。所修万行。利益安乐诸众生已。十地满心。运身直往色究竟天。出过三界净妙国土。坐无数量大宝莲华。

  初句标举。三僧祇劫者。指修因所历之时也。僧字上缺一阿字。是译人欲四字成句。故略一字耳。华言无数时。此三僧祇。且约释迦修菩萨道时之分限也。俱舍论问云。既云无数何复言三。答曰。言无数者。显不可数。非无数也。初僧祇者。谓如来始从古释迦佛。至尸弃佛。值七万五千佛。名初阿僧祇也。(论云。释迦文佛。先世作瓦师。名大光明。尔时有佛名释迦文。到瓦师舍寄宿。瓦师以草座灯明石蜜三事供佛。发愿云。我于当来作佛。如今佛名无异。故今作佛。亦号释迦文也。梵语尸弃。又云式弃。华言火也)二阿僧祇者。谓如来次从尸弃佛。至燃灯佛。值七万六千佛。名二僧祇劫。(然灯佛者。大论云。佛初生时。身光如灯。后至成佛。遂名然灯。彼时释迦佛号曰儒童。以五茎莲华[现]佛。及礼佛足。见地污湿。即解鹿皮衣覆之掩泥不足。乃解发覆地。令佛蹈而过之。佛因记曰。汝自此后。九十一劫。劫号为贤。汝当作佛。号释迦牟尼)三僧祇者。谓如来次从然灯佛。至毗婆尸佛。值七万七千佛。名第三阿僧祇。(梵语毗婆尸。亦名维卫。此云胜[觐])所修万行下三句。明因满也。(万行言多。非止一万。从六度增广。至于无数。约总数说。且言万行。凡一切难舍能舍。难忍能忍等。总为万行)利益安乐下。明因中利他行法。以悲力拔苦则安。以慈力与乐则乐。十地满心者。谓从发心修行。凡断一分惑。证一分真。从十信位。至于十地。则有五十位。以地前四加行。信前干慧。总为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至法云地。慈荫法云覆涅槃海。则因心满矣。运身下。谓因心既满。将成佛时。运动神通。身能直往色究竟天。(起信云。现一切世界最高大身。在此天成佛)必欲在此天成佛者有二义。一宗起信疏云。以寄十王显其十地。然第十地菩萨寄当此天。即于彼身示成菩提。二已义。谓三祇行满。果报将成。必欲极高尊贵处成佛。以表佛位尊贵高远之故也。出过三界者。谓虽在彼天。而犹非彼天。所谓即三界。离三界也。故云出过。净妙国土者。即实报庄严土也。为报佛之所依。故云国土。即界离界。故曰净妙。坐无数下。既现最高大之身。所坐者。必无数量之大华也。必竟坐华者。以华表因。佛表果。佛坐华上。表因能成果故。果必托因故。华言无数量者。表因果皆绝数量故。华必言莲者。表因果全彰故。而华大。必绝数量者。表非意路分别。显其不可思议故。

  △二海会尊重供养。

  而不可说海会菩萨。前后围绕。以无垢缯。系于顶上。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如是名为后报利益。

  不可说。大数之极也。海会者。众会之多也。谓众聚为会。众多为海。菩萨为辅佐之伴。前后围绕。如群星之拱北辰也。以无垢缯系顶者。乃菩萨之供物也。缯谓缯纩。即紬帛绫罗之类。无垢即白色。系谓悬挂。即如素帛。或为幢幡。或为宝盖。而悬挂于佛顶之上。幢幡表摧邪显正。宝盖表阴覆真慈。无垢表佛所证者乃白净法。系于佛上者。表尊胜最上之道也。供养必假恭敬者。供之诚也。尊重又加赞叹者。美其德也。如是名为后报利益者。以如是二字。指前三祇行圆。十地心满。菩萨围绕。将欲成佛。有此胜事。是为后报之利益。然后报对前因说。前因为菩萨行。后报为如来果。

  △三惑尽究竟成佛。

  尔时菩萨入金刚定。断除一切微细所知诸烦恼障。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
 樓主| 發表於 2016-6-14 20:14:56 | 只看該作者
续-《卍续藏第 20 册 No. 036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第1卷-第3卷)》

摘自《卍续藏第 20 册 No. 036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
  入金刚定者。定力坚利喻如金刚。起一念相应慧。无明顿断。则入妙觉成佛。是为成道之利具也。一切微细所知等者。摄尽诸惑二障。所知二字却不是障。元是我法二空所显之理。而既云所知。则必有能知。以能知是智。而知其所知。以能所未亡。即名为障。能障理故。谓所知不是障。被障障所知。又曰理障。亦名智障。最极微细故。诸烦恼者。即五住惑。烦恼即障。故名烦恼障。又名事障。能障人天胜妙好事故。以其二障除。二死尽。二空圆。二德满。故究竟证得阿耨菩提。始得其实报身也。

  △四发明真身寿量。

  如是妙果。名现利益。是真报身。有始无终。寿欲劫数。无有限量。初成正觉。穷未来际。诸根相好。遍周法界。

  如是二字。指定之辞。妙果者。谓妙觉之果。即阿耨菩提也。名现利益者。言既已成佛。即是现身利益。是真报身者。真谓非幻。报谓酬因。是实行修成。真实果报。非应化之随现也。有始无终者。谓因满成佛即有始。究竟不灭即无终。寿欲劫数。无有限量者。此句欲字有二说。一者或是量字。后人错书有之。二者不错。即是所欲依果。今将错就错。依欲说之。且如寿者即是寿量。谓报身如来。以如如智。契如如境。依境发智。以智照境。境智冥合。即是报身。今云寿量。以境既无量无边。常住不灭。而智亦同境。常住不灭。以智为寿量。欲者即所欲依果。依果即果上所依庄严境界等。亦无限量。初成下四句。明报身之量。诸根且约六根言。相谓通身形貌。胜妙殊绝。有九十六种大人相。好即随形好。谓随形美丽。灿若芬华。别经云。一身无量相。一相无量好。一好无量光明。所住依果。亦复无量。遍周一句。谓所照之境。即是法性。以法性遍周。故一切诸根相好。皆能称性。遍周法界也。法界有二说。一者法即法性。竖穷横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界即分限。今非界言界。性即是界。当体立名。二者法即依正圣凡各有规则。以规则为法。各有分限为界。如十法界等。虽有二种。且约法性说。以诸根相好。皆能称性。故云遍周。

  △五分别转识成智二。初正明四智差别二。初总标四智。

  四智圆满。是真报身。受用法乐。

  △二别明四智四。初大圆镜智。

  一大圆镜智。转异熟识。得此智慧。如大圆镜。现诸色像。如是如来镜智之中。能现众生诸善恶业。以是因缘。此智名为大圆镜智。依大悲故。恒缘众生。依大智故。常如法性。双观真俗。无有间断。常能执持无漏根身。一切功德。为所依止。

  大圆镜智者。谓从喻为名。是所转之智。性净圆明。能照万法。喻如圆镜。转异熟识者。即能转之识。谓智从识转故。异熟者。即阿赖耶别名。从无始至八地。名阿赖耶。此云藏。藏者藏也。以含藏种子故。有三义。谓能藏。所藏。我爱执藏。从无始至解脱道。名毗播迦。此云异熟。有云从不动地前。藏识名舍。以后为异熟。盖具变异而熟。异时而熟。异类而熟。故名异熟。唯识云。到佛果位。转异熟成无垢识。转第八相应心品。成大圆镜智。故云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此经直言转识成智。著相宗学者不必辩难。今云转者。即是变异。谓因变则果熟矣。如大下六句。喻法释义。初二句喻。如大圆镜。悬于当堂。一切色相。皆现于中。如是下合。谓如来镜智之中。一切众生善恶因果等。皆能显现。如同镜中。以是下结名。依大下。正明镜义。依大悲故。恒缘众生者。即俗谛。以众生业果生死。是可悲之境故。依大智故常如法性者。即真谛。如镜有光。光还自照故。双观二谛等。有悲智相导义。谓以智导悲。虽观俗谛不堕有为。以悲导智。虽观真谛。不落无为。以之互观互导。至尽未来际。常住不灭。故云无有间断。常能下。显能执持。无漏根身者。即佛地诸根相好等。一切功德。亦性分本有。万德法财。持而不失。故云无漏。为所依止者。谓佛位若无此智。根身功德。则无所依止矣。盖因中持种。果中持德。皆显大用也。

  △二平等性智。

  二平等性智。转我见识。得此智慧。是以能证。自他平等无二我性。如是名为平等性智。

  平等性智者。从所证得名。是所转之智也。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故立此名。我见识即第七末那。我执之根本。为能转之识。见字即分别。在凡位由此分别。计我我所。于一切法。分自分他。强立疆界。由分别故。不得平等。贪等四惑。恒共相应。今转成智。我法二执既无。智性周遍。无所分别。故得平等也。自他平等者。是所证之理。谓理本平等。无自无他。智为能证。若智有分别。亦不平等。由得无分别智。方能证之。故曰得此智慧。是以能证。无二我性者。二我。即我与我所。以我见识未转时。执第八识见分有主宰为我。以一切产业妻子等为我所有。故云我所。无字是能遣。即转成之平等智。二我为所遣。然既能转识成智。则二执顿空矣。性是所证。故云无二我性。如是下结名(问。法相宗说。第七识。但思量第八见分为我。不言分别。无别功能。今注中说。见字即分别。计我我所等。类同第六。恐与法相相违。何以简别。答。思量者。分别之细相也。但任运缘之。属俱生思惑。第七之功能也。分别者。思量之粗相也。属染习。即见惑。第六之功能。今则借粗释细。为明显故。然经中既言。自他平等。二无我性。据此则知。既执第八见分为我。岂得不执第八相分为我所。看经学者。勿得胶柱。虽言分别。终非第六)。

  △三妙观察智。

  三妙观察智。转分别识。得此智慧。能观诸法自相共相。于众会前。说诸妙法。能令众生得不退转。以是名为妙观察智。

  初句标名。从摄持所观诸境立名。清凉云。神力无方称之为妙。缘自共相名为观察。此为所转之智。分别识。是能转之识。即第六意识。能观下。能。智之妙用。诸法。该尽一切圣凡依正染净因果等。自相共相者。自相。即色心等法各别有相。共相者。即一切色心有为之法。皆同无常苦空无我不净。法法皆同。故曰共相。又云圆成实性。为诸法同体名共相。依他起性。为各别有体名自相。于众下。正显此智妙观察用。说诸妙法者。即投机之教法也。先用妙智观察众生。根有利钝。惑有厚薄。智有浅深等。然后随机说法。以法能投机。故云妙法。与众生有大恩者。全在于斯。能令下。显众生闻法所获之益。不退有三。一位不退。不生三涂等。二行不退。不生边地等。三念不退。知宿命等。有云。八地已去。以无功用道。任运流入萨婆若海。为不退转地。以是下结名(随机说法者。即对小机说小教。如四谛因缘等。对大机说大法。即始终顿圆等。自受用身能说法者。后科有辩)。

  △四成所作智。

  四成所作智。转五种识。得此智慧。能现一切种种化身。令诸众生成熟善业。以是因缘。名为成所作智。

  此从所作三业立名。谓成就如来度生应所作之事业。转五种识等者。五种即前五识。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识为能转。智为所转。能现一切下。明此智大用。即随机现身。变化三业。成本愿力。所应作事。及一切神通妙用。降伏魔怨。善巧方便也。令诸下。明现身度生功效。成熟者。即未发心者令发。已发心者增长。懈怠者策进。精进者得果。所谓未成者成。已成者熟。业即是众生日用诸事。由成熟。皆转为善业。及无漏业等。以是下结名。

  △二结显功德无量。

  如是四智。而为上首。具足八万四千智门。如是一切诸功德法。名为如来自受用身。

  此明四智为首。而增广则具足八万四千智门。其八万四千有两说。一则如前长者述志恶大注中叠数。但彼曰波罗蜜行。此曰智门。彼是菩萨因行。此是如来果智。不得全同。今另作一解。然人有八万四千毛孔。及到果上。皆成智慧门。更有一说。凡夫有八万四千尘劳门。及至成佛。皆转成八万四千智慧门也。此说更妙。尘劳叠数同前。如是下结名。

  △二他受用身三。初明身土相好说法。

  诸善男子。二者如来他受用身。具足八万四千相好。居真净土。说一乘法。令诸菩萨。受用大乘微妙法乐。

  他受用身者。对己言人。以别人为他。即十地菩萨为所被之机也。令他领纳获益为受用。身是佛身。谓报身如来。现胜应身说法。令他十地菩萨。领受佛法。用享法乐。从利他处立名。故云他受用身。具足下。明相好。不同化身止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此身具足八万四千相好。此亦如毛孔之数。良以凡夫微躯小量。则有八万四千毛孔。今既成佛尊特之身。其量极大。所以毛孔皆成相好光明也。真净土者。亦实报庄严土也。真即实有。显非幻境。净即庄严。显无尘秽。唯佛与十地菩萨依止。余者不见。故名真净土。说一乘法者。即心地法门。为能被之教。诸菩萨即所被之机。令诸菩萨受用等。正释他受用名。谓名因实显故。大乘即一乘。或说万法惟识则曰妙。或说三界惟心则曰微妙。大乘为能诠。微妙法为所诠。菩萨得旨。则受用法乐。

  △二明十身说十地法二。初总标。

  一切如来。为化十地诸菩萨众。现于十种他受用身。

  应十地机。现十种身。皆后胜于前。此但标定。次有释文。

  △次别列二。初分释前三地。

  第一佛身。坐百叶莲华。为初地菩萨。说百法明门。菩萨悟已。起大神通变化。满于百佛世界。利益安乐无数众生。

  此第一佛身化初地菩萨也。华品最多。必欲坐莲者有所表法。取其居泥不染。出水香洁。佛今成道。如出水莲华。道香普熏。洁白自持。又华表因。佛表果。果必托因。如佛坐华。华叶百数者。亦有所表。如华严经名相。凡举一事一名。皆有十种。疏主云。十为满数。用表圆义。此亦如是。凡百千万。皆为满数。亦表圆义耳。为初地下。为者与也。是如来悲愿之心。初地为所为之机。此菩萨从地前世第一位。一念相应。断尽分别二障。得证遍满真如。为真见道。名曰欢喜。以能见道故喜也。百法明门者。为能被之教。法数有百种。即色法十一。(五根六尘)心法八。(即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总有六位。谓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恶根随烦恼二十有六。不定有四。是八个心王所使之法。故名心所法也)二十四不相应法。(一得。至不和合性。不与王所相应故。上共九十四法。是世间法)六个无为法。(虚空无为。至真如无为。是出世间法也)总名百法。明门者。明即智慧。门有通义。即教法。以非智不能明教。故曰明门。菩萨是所被之机。悟者??法也。以菩萨明悟入门。悟此百法惟一心地。得其体也。起大下。明从体起用。以神通变化。满于百世界中。变化百种身。亦说百法明门。利益下。是展转教化。代佛宣扬。上报佛恩。自满本愿。

  第二佛身。坐千叶莲华。为二地菩萨。说千法明门。菩萨悟已。起大神通变化。满于千佛世界。利益安乐无量众生。

  千叶者。即增百为千。亦满数表圆义也。二地即离垢地。离一切微细破戒之垢。故名离垢。从此地起修道去。每地断一分俱生无明。证一分真理。所谓二执俱生地地除是也。菩萨悟已下同前。但变百为千。以位高则明增也。

  第三佛身。坐万叶莲华。为三地菩萨。说万法明门。菩萨悟已。起大神通变化。满于万佛国土。利益安乐无数众生。

  此地为发光地。从二地既离垢染。则成三地。净体发光。故以为名。余亦同前。但变千为万。以位高法胜故也。

  △二例明后七地。

  如是如来。渐渐增长。乃至十地。他受用身。坐不可说妙宝莲华。为十地菩萨。说不可说诸法明门。菩萨悟已。起大神通变化。满于不可说佛微妙国土。利益安乐。不可宣说不可宣说无量无边种类众生。

  渐渐增长者。谓从四地已去。至十地。莲华转次而增。法门及佛界。亦倍倍而长。即地位渐渐高法。门重重胜也。不可说者。乃大数之极。再加不可宣说。谓极之又极也。余者易明。

  △三结显十身证道。

  如是十身。皆坐七宝菩提树王。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结十种他受用身。皆示现在七宝树王之下成佛。而不离树王。坐宝莲华。应十地之差别。现明门之多少。清凉云。不离树王。罗七处于法界是也。文中虽无不离之句。而义实具之。以上受用身已竟(问。前科云自受用身者。既曰自受用。显其因圆果满。所得法乐。唯自受用。不容他知。始得名实相应。何其所转之智。有妙观察。成所作。俨然皆利他之事用。与他受用身。利生何别。答。报身是一用处不同。故有自他之分。前则既转识成智。具足利他之德。实未行利他之事。且以自得边立名。故曰自受用身。然后承四智之用。便能现身说法。令他眼见耳闻。受用法乐。故云他受用身)。

  △三变化身五。初即报垂化。

  诸善男子。一一华叶。各各为一三千世界。各有百亿妙高山王及。四大洲。日月星辰。三界诸天。无不具足。一一叶上。诸赡部洲。有金刚座菩提树王。其百千万至不可说。大小化佛。

  此言即报身而施变化身。大小不同。先明化身。所依之境。一一华叶者。即前报身所坐之莲华。或百叶。千叶。万叶。至不可说者。每一华叶之上。皆有一三千世界。为一化佛所统之依报。一叶如是。叶叶皆然。故曰各各。此标定总相也。下出别相。妙高即须弥翻过之名。以众宝为体曰妙。耸出群山曰高。巍镇诸岳曰王。各有百亿者。谓一个三千世界之中。须弥四洲日月等。皆有百亿之多。四大洲。即各须弥之四面者。日月星辰。皆空中列宿。以上总别皆依报也。三界诸天。亦兼世人。为正报众生。无不具足者。谓依正皆全也。一一下又别明。诸者即是百亿赡部洲且指须弥南面说。(一面既尔。三面亦然)谓金刚座。菩提树王。皆有百亿。大小化佛者。即三类化身。大化千丈。小化丈六。及随类化。文虽不显。义应有之(为字当现字看。谓一一叶中。现出三千世界等)。

  △二各现成道。

  各于树下。破魔军已。一时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大小诸化佛身。各各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各于树下示现成道。义兼投胎。降生。出家。苦行等。破魔军者。魔是梵语。全梵为魔罗。此云杀者。亦云能夺命。谓能夺智慧之命。杀害出世善根。有四种。谓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既示现成佛。必四魔俱破。今云魔军者。别约天魔说。在欲界第六。(他化自在天。此魔王寄居此天。非实报天王可比)若人勤修胜善。欲起生死之时。而此天魔。统率魔众。为作障碍。发起种种扰乱之事。令修行人不得成就出世善果。破魔者。谓佛以禅定神通。令彼恐怖而退。遂始觉一念相应。合于本觉。则能成佛。故云一时证得等。三十二相者。即大人相。以表佛身。众德圆极。人天中尊。众圣之王也。一足下平满如奁底。二千辐轮相。乃至三十一眉间白毫相。三十二顶上肉髻相。亦名无见顶相。八十种好者。一指爪狭长薄润光洁。乃至手足胸臆吉祥德相。妙好具足(成道言一时。相好言各各者。谓百亿赡部洲。百亿金刚座上。百亿化佛。不前不后。一时成菩提道。一一化佛。皆具相好之如此)。

  △三随机说法二。初总标随宜。

  为诸资粮。及四善根。诸菩萨等。二乘凡夫。随宜为说三乘妙法。

  为诸下。以三贤位菩萨为资粮位。资粮者。从喻得名。如人远行。必备口粮以资身。喻菩萨进道之者。必以福慧为资粮。助其行故。四善根者。即地前四加行。为出世地上之善根。诸菩萨等。通指地前。此为大乘一类。二乘即小乘罗汉等。以上虽大小不同。皆为圣类。凡夫且约人天。以上皆所被之机。随宜下。标能被之教权实不一。即实开权为三乘。借权说实为妙法。

  △二别释随宜四。初应菩萨。

  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究竟佛慧。

  菩萨是大乘机。应字即随宜之意。六波罗蜜即大乘教。六者。一布施。即财法无畏之三也。二持戒。即摄律仪善法众生之三聚也。三忍辱有六相。一力忍。不忘嗔而但不报也。二忘忍。雅量容物。处辱如无。三反忍。反己自责。不尤人也。此三未必得理。四观忍。外人内身。皆达如梦。五喜忍。喜其能成。我之忍力。如力士试力而喜也。六慈忍。怜彼加辱者愚痴。而发愿度之。此三非得至理不能也。(此出楞严正脉)四精进。专而不杂曰精。勇往不退曰进。此普对诸度万行。悉皆专勤也。五禅定。即止观。谓止则绝妄。观则照理也。六智慧。了妄达真即始觉也。若合本觉。则能成佛。以前五种。若无此智导之。尽属有漏之行。但能生天。因有般若导之。凡行一行。皆达三轮体空。人法双亡。是为无漏行也。梵语波罗蜜。此云到彼岸。谓离生死此岸。度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此一为所趣之理。前六种为能趣之行。令得者。令字归佛。谓佛说此法。令人行之。得字在机。机若行之。则得之也。阿耨等准前解。即佛所证正真之道也。究竟佛慧者。究谓照察。竟谓极尽。佛慧即菩提。结上阿耨等。

  △二应辟支。

  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

  辟支为二乘之上者。较菩萨则劣。以未发菩提心故。较声闻则利根。以断见思。更侵习气故胜。声闻未尽习气故劣。梵语辟支迦罗。此云独觉。亦云缘觉。独觉出无佛世。谓无人说法教之者。但自观万物消长。四时运化。悟世无常。反照自心。不随生灭。遂悟无生。所以成道。从智得名。故名独觉。二缘觉者。出有佛世。闻佛说十二因缘。修还灭门观。灭无明则诸支皆灭。遂证真谛理。从因缘得名。故名缘觉。然既云佛为说法。定为缘觉。而非独觉也。十二因缘者。为投机之教也。展转感果为因。互相由藉为缘。十二者。以共有十二支。一无明。(即过去见思及习气。体即是痴。迷暗为性。无所明了。故曰无明。属惑)二行。(谓过去造作有漏诸业。名之为行。由惑造业。故云无明缘行)以上为过去二支因也。三识。(识有了别义。以业成故牵生三界。投托母胎。故云行缘识。以前二支为过去二支因。此识下为现在之果)四名色。(名即是心。谓心但有名而无形质也。色为色质。即身也。谓从托胎已后。至第五个七日名形位。生诸根形。四支差别故云识缘名色)五六入。(谓从名色已后。至第六个七日。名发毛爪齿位。第七七日。名具根位。六根开张。有入尘之用。为六入。故名色缘六入。入即根也)六触。(谓出胎已后。至三四岁时。六根虽触六尘。未能了知生苦乐想。但名触。故云六入缘触)七受。(谓从五六岁。至十二三岁时。因六尘触对六根。即能纳受前境好恶等事。虽能了别。然未能起淫贪之心。故云触缘受)以上为现在五支果。八爱者。(谓从十四五岁时。至十八九岁。贪于种种胜妙资具。及淫欲等境。然犹未能广遍追求。故云受缘爱)九取。(谓从二十岁后。贪欲转盛。于五尘境。四方驰求。心生取着。由爱生着故云爱缘取。此之爱取。又为未来生死因属惑。与过去无明同)十有。(谓因驰求诸境。起善恶业。积集牵引。当生三有。故云取缘有。亦为未来生死之因属业。与过去行同)此为现在三支因也。十一生。(谓从现世善恶之业。后世还于六道四生中受生。故云有缘生)十二老死。(谓从未来受生已后。五阴身。熟已还坏。故名生缘老死)此二属未来二支果也。此为流转门生起相。更有还灭门修断相。即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忧悲苦恼灭。以辟支一类之机根利。先断无明。则十一支齐断。证真谛理也(虽云无明。实是见思及习气。非根本无明也。问既为见思。断无明即是断见思。与声闻先断见思何别。答。声闻但断见思。不能断习气。又声闻渐断。辟支顿断。所以不同)。

  △三应声闻。

  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

  声闻者。即是闻佛说四谛之声。证真谛理者。谓之声闻。四谛。谓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皆为谛者。审实不虚之义。苦集二谛。为世间因果。灭道二谛。为出世间因果。苦者。即现受果报身。有生老病死。及三苦八苦等。逼迫为性。(三苦者。即苦苦。行苦。坏苦。八苦者。即生老病死为四苦。更有贫穷困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等者兼求不得苦。凡一切违境临时。皆能逼迫。佛未出世。人皆不觉。虽遭大苦。不以为患。吾佛成道后。指示于人。令人??觉。始知其为苦也)集者。即惑业两种。招感为性。是能招生死之因。(前生贪嗔痴等十使烦恼。发动身口。造作有漏之业。招感今生受此果报。今生再作。又招感来生果报。佛未出世。人所不知。佛成道后。指示于人。令人警省。起智断除。是为知苦而必断集。以集既不生。则不受来果也)灭者。谓寂灭之理。可证为性。出世间果也。(二乘之机。既知苦断集。世间因果即离。可向何处为归着。佛遂说三界外有涅槃。不生不灭。常住安隐。受享法乐。即二乘人所证人空有余涅槃也)道者。为出世间因。以可修为性(略即戒定慧。广则三十七品助道法。谓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二乘人修此。断集谛因。证灭谛果。乃研真断惑之功夫也)度者教化也。提拔也。以生老病死等苦。世世不离。如人堕坑。力不自出。佛说此法。令人修证得度。不受生死。如救人出坑。归恩于佛。为能度之师也。究竟涅槃者。究谓研穷。究察觉照功夫。竟者了毕义。谓烦恼已断。生死已离。涅槃已证。不受后有。故为究竟涅槃。

  △四应人天。

  为余众生。说人天教。令得人天安乐妙果。

  以上为三乘受道证圣位者说。虽小大不同。皆出三界。了脱生死。此外更有未熟之机。不能于此修证。是以如来曲随方便。说人天法。令彼行之。不堕三涂。不失善根。所以说五戒令持。十善令作。可得欲界人天果报。或戒善之上。再加四禅八定功夫。遂得色界无色界之果报。此为总说。若更分析。且如人道一类。有贫富贵贱。寿夭苦乐之不同者。盖因前生所行之戒善优劣亦不同。故随因感果。受报各异。闻者依教奉行。故得人道中差别果报。人道既尔。天道亦然。问前云人天皆苦。此又云安乐妙果者。何其相反。答。前对圣位所证涅槃。说人天为苦。此则又对三涂之极苦较之。则人天为乐。又加妙字拣别者。如人间庶民较王臣。王臣为妙。以人较天。天果又妙等。皆随类胜者为妙也。

  △四结属化身。

  诸如是等。大小化佛。皆悉名为佛变化身。

  诸如下。通指上文。应知此言有意。恐人闻大化千丈。滥同报身。故此指明。皆为化身也。

  △五通释疑难。

  善男子。如是二种应化身佛。虽现灭度。而此佛身。相续常住。

  此科恐有疑者谓既是应身。则变幻不实。皆有灭度。故以此文释之曰。虽现灭度。而此隐彼显。非是实灭。故云相续常住。良以本无隐显。隐显随机。若佛常住不灭。众生不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故不实灭。示现有灭。佛有此说。彼疑销矣。

  △三结显佛恩二。初总示大恩。

  诸善男子。如一佛宝。有如是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利乐众生。广大恩德。

  一佛宝下。虽通指前文。且约他报应化说。千变万化。随机演教。方便合宜。就中委悉。岂能尽言。诚然无量无边。皆为利益安乐无量众生。是知佛恩广大。诚不可得而思议者也。

  △二别明众德三。初明十号。

  以是因缘。名为如来。应。正遍知。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如来法身。真如平等。本绝名相。惟证自知。以无名号中。而假立名号。实为众生施设也。令彼闻名知德。远近瞻依。以是因缘。名为如来等。如来者。从本垂迹号。如为本证真如。来为迹现应化。谓从如实道。来成正觉。正是倒驾慈航。示身说法。非广大洪恩而何耶。应即是应供。堪为福田号。以万行圆成。福慧具足。应受人天供养。作良福田。饶益有情。岂非洪恩耶。正遍知。为遍知法界号。亦名正等觉。谓具一切智。于一切法。无不了知。故号正遍知。以一切法平等。开觉一切众生。成无上觉。故名正等觉。以其正遍知觉。觉悟有情。是为大恩也。明行圆满者。果显因德号。明即智慧。行即趣操。以身口意正真清净。于自愿力一切皆行。因自修圆满。亦能令人圆满。是为大恩也。善逝者。妙往菩提号。谓以无量智慧。能断诸惑。妙出世间。能趣佛果。故号善逝。以先自成佛。警策凡众。是为大恩也。世间解者。即达伪通真号。谓世间出世间因果诸法。无不解了。所以即世间一切虚伪幻境。皆能融达真如实相。亦示于众生。同证此道。是为大恩也。无上士者。为证无等等号。业惑净尽。更无所断。于天人凡圣之中。第一最上。既证无上。圣凡归从。是为大恩也。调御丈夫者。摄化从道号。谓具大丈夫之力用。而说种种诸法。调伏制御一切众生。令离苦果。得大涅槃。是为大恩也。天人师者。模范人天号。谓非独与四众为师。所有天上人间。魔王外道。释梵天龙。悉皆归命。依教奉行。俱为弟子。以模范人天。诚为大恩也。佛者云觉。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为三觉圆明号。以既能觉他。故为大恩也。以上十号为差别。各显一德。惟世尊为总称。谓圆收十号。出世独尊。即出世独尊号。然既具诸德。孰不从教。是为如来广大恩德也。

  △二显六德。

  善男子。一佛宝中。具足六种微妙功德。一者无上大功德田。二者无上有大恩德。三者无足二足及以多足众生中尊。四者极难值遇。如优昙华。五者独一出现三千大千世界。六者世出世间功德。满一切义。

  具足下。总标六德。一者下别释。田者从喻为名。如世间田地。若种于碱地。求苗不得。反丧其种。喻人供养邪见外道。不唯无福。反失正见。若供养净行长者。虽是白衣。由彼净行。少可获福。如种沙地。所得则薄。若供养父母。获福殊胜。报在梵天。报虽殊胜。凡而未圣。固为浓田。犹不出生死。若供罗汉辟支。获福则胜。如种厚地。所获虽多。如地狭少。粮亦不多。如供养菩萨。获福无量。犹不及佛。以佛为世间出世间无限量之浓田。人若诚信。获福无量。再不著相。三轮体空。则得无漏出世大菩提果。故曰无上大功德田。二明恩德。然恩有多种。如父母于子孙。有天性之恩。如遇败子犹恨。国王于天下有大恩。然有罪则罚。逆叛则诛。唯佛以无缘慈。同体悲。冤亲平等。拔苦与乐。尽法界之处。极三际之时。念念度生。所以佛恩浩荡。诚为无上大恩也。三明尊德。无足下。明众生品类不同。佛独为尊。无足如蟒蛇等。二足如人仙诸天及禽鸟等。多足如四足之兽。多足之虫等。此显如来随类现身。在天同天。为天中之王。在人同人。为人中之尊。在一切异生。无不现身同类。于中独尊。以尊摄卑。令其从化。所以为微妙之德也。四明隐显德。佛无处不在。无时不现。遇无缘众生。则隐身不现。令生渴仰。谓佛难值。如心生恋慕。至诚感动。佛则现身。令生难遭之想。喻优昙之难遇也。五者下明特恩德。谓法身平等。充满无量世界。应化随缘。独出娑婆。然三千大千世界。即娑婆世界也。显娑婆众生。根利苦多。故佛怜愍独出之如此。正显大恩也。(问。佛心平等。法界齐现。独出娑婆。不亦违乎。答。佛心虽等。随感则现。此方众生根利多苦为能感。佛则随应。如十方佛土。各有主佛。众生从化。非我佛不现。但随缘随分耳)六者下。明究竟德。世间功德。即人天因果。出世间功德。即三乘权教。满一切义者。即第一义。满者究竟义。会归义。言佛即一而三。言三即一。以即权入实。故曰满一切义。法华云。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

  △三结常利。

  依具如是等六种功德。常能利乐一切众生。是名佛宝不思议恩。

  此结如来利生。以六种功德为依凭器具。常能利乐下。结佛能事。如上所依之德。或为福田。或为智种。施之以恩。布之以德。或示之为同类。或应之以隐显。无非随缘普应。曲顺时机。及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究竟皆得一切种智。故云常能利乐一切众生。是名下总结深恩也。

  ○良以结处既云佛恩不思议。答会同华严有十种。一发心普被恩。(谓如来最初发菩提心。修习胜行。成就功德。皆为普被法界群生。咸令利益安乐也)二难行苦行恩。(谓如来往昔因中。舍头目髓脑。国城妻子。剜身千灯。投形饲虎。雪岭亡躯。如是苦行。积劫行之。皆为利益众生也)三一向为他恩。(谓如来积劫修诸功德。不顾自身。但为度脱一切众生。未曾一念自为于己也)四垂形六道恩。(谓如来随六道身。一一应现于六道中。救济群苦。令得安乐。是为垂形六道恩)五随逐众生恩。(谓如来见诸众生。无有出离生死之心。长劫不舍。故运平等大慈。随逐救济。令其离苦。得安隐乐也)六大悲深重恩。(谓如来见众生造恶。如割肢体。心生痛切。不能自安。复睹众生。堕三。恶道。受种种苦。心大忧恼。即起大悲。而救护之。若见作善。生大欢喜)七隐胜现劣恩。(谓如来为大乘小乘之机。而起胜应劣应之用。如说华严。则为普贤等诸大菩萨。示现实报胜应之身。有十莲华藏世界海微尘数。微妙相好。无尽功德。若说三乘之教。则隐胜妙之相。但彰三十二相劣应之身。二乘及小教菩萨。方蒙利益。是为隐胜现劣恩)八隐实施权恩。(谓如来观诸众生。根器狭劣。隐蔽大乘实教。乃以三乘权法。诱引众生。而令成熟。然后以大乘而度脱之。为隐实施权恩)九示灭令慕恩。(谓如来若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不生难遭之想。是故示现灭度。令诸众生知佛世难遇。心怀恋慕。便种善根也)十悲念无尽恩。(谓如来悲念一切众生。故留余福。教以救济之。如示同人寿。住世百年。而八十即入灭者。则留二十年余福。以荫末法弟子。复留三藏教法。广令众生依之修行。皆成圣果。悲愍爱念。利益无穷)以上十恩生华严疏钞。与前六种会益大同。为此明爽故引证之。幸勿厌繁。以上正明佛宝已竟。

  △二兼释转难四。初长者以众生不见为难。

  尔时五百长者。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一佛宝中。无量化佛。充满世界。利乐众生。以何因缘。世间众生。多不见佛。受诸苦恼。

  此长者等。不知众生业障自蔽。故起疑以难之曰。据佛所说。无量化佛。无处不有。无时不现。理应遍一切处。尽一切时。至于尽未来际众生。皆各处处见佛。时时见佛才是。以何因缘。现今众生多有不见。受诸苦恼。意含佛不能救。而佛恩何在耶。

  △二如来以盲不见日为喻。

  佛告五百长者。譬如日光天子。放百千光。照明世界。而有盲者不见光明。汝善男子。于意云何。日光天子。而有过否。时长者言。不也世尊。

  喻中谓杲日丽天。六合朗耀。岂为盲者而掩其光乎。长者于喻上自明。遂答不也。不者不也。意明盲者自障。非日过也。

  △三以众生罪障不见合喻。

  佛言善男子。诸佛如来。常演正法。利乐有情。是诸众生。常造恶业。都不觉知。无惭愧心。于佛法僧。不乐亲近。如是众生。罪根深重。经无量劫。不得见闻三宝名字。如彼盲者。不睹日光。

  诸佛下。谓诸化身如来。于十方三世。普应群机。如日光照明世界也。是诸下。合盲者不见。常造恶业者。恶字但属有漏。较佛无漏胜用。皆属恶业。以其能招生死故。都不觉知者。正是众生无明自障故。无惭愧心者。恣心自恃。放旷造业。上不畏天。下不惧人。总言不惧因果故。于佛下。正明不行善道。良以三宝。为长夜中明灯。能破诸暗。如苦海中慈航。能度生死。世间智者。理应亲近。而无惭之人。心不欲乐。不乐则不信。既无信乐。则不亲近。既不亲近。则无善言熏习。如是下。正言有恶。罪根者。即是恶种。深则自不能拔。重则力不能动。经无量下。正明从迷积迷。历无量劫。自障自背。不得见闻三宝名字。如彼下合喻。盲人不睹日光。岂日光之咎耶。且如即今住世三宝。常在于世。不信之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岂三宝之咎耶。所谓佛虽大圣。难度无缘信哉。

  △四以成就善根者得见。

  若有众生。恭敬如来。爱乐大乘。尊重三宝。当知是人。业障销除。福智增长。成就善根。速得见佛。永离生死。当证菩提。

  恭敬尊重。乃受道之资。爱乐大乘。乃渴仰之至。业障销除即无障。福智增长则有机。善根成就。如清水现前。速得见佛。犹月影随至。障销见佛。必然生死永尽。福智增长。何愁不证菩提。此言机熟则能感佛。佛则随应。然则不离当处。直在一时。三宝皆见矣。良以恶业者不见。佛固未尝隐。善根者得见。而佛亦未尝来。法华云。常在灵鹫山。及于诸住处。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而众见烧尽。然据此则知见与不见。只在能感与不能感耳。以上佛宝一大科已竟。

  △二法宝三。初举佛例法。

  诸善男子。如一佛宝。有无量佛。如来所说法宝亦然。一法宝中。有无量义。

  初三句为能例。如来下为所例。末二句正标法义。一法者。如起信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出其法体。谓如来藏心。具和合不和合二义。和合。有随缘之用。不和合。有不变之体)无量义者。起信云。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故。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云云。截流而言。一切事理。依正。染净。因果。千差万别。故云无量义。总一法宝。该尽无余矣。

  △二正明法宝二。初总举标列。

  善男子。于法宝中。有其四种。一者教法。二者理法。三者行法。四者果法。一切无漏。能破无明。烦恼业障。

  一切者总指四种法。以无漏二字显德。谓法无烦恼。不堕生死。故云无漏。能破无明等者。无明即诸惑之总称。痴暗为性。烦恼即无明之差别。扰乱为性。业障者。业即身口之作用。有漏无益。障蔽正道。故名业障。能破者。谓依教则见理。据理则起行。行即无漏定慧。以智起惑亡。不造诸业。故云能破。以惑尽真穷。则能证果。果中无惑。俱名能破。

  △二别以释成四。初略释四义。

  声名句文。名为教法。有无诸法。名为理法。戒定慧行。名为行法。无为妙果。名为果法。如是四种。名为法宝。引导众生。出生死海。到于彼岸。

  教为圣人被下之言。非声名句文。莫能诠表。故以声等为教体也。若以教摄机。非声无以可听。声是教主之梵音也。若以诠求旨。非名无以彰表。故皆为教体。一字为名。能诠自性。两字三字等为句。句诠差别。如说眼。但是一字之名。独诠眼之自性。若再加一字谓天眼。此则为句。能诠差别。令人生解。拣非肉眼等。文又为名句之所依。又名则次第行列。句则次第安布。文则次第联合。以声属色法为实。名句文。是声上曲屈建立是假。以名体假实相资。总为教体。以文随于义。义随于文。文义相随。理无差舛。此但论能诠。故曰教法。又教者较也。谓圣人说教。欲人较法也。有无二句名理者。谓所诠道理。有即事。无即理也。事则因果全彰故曰有。理则纤尘不立故曰无。此二为教之所诠也。戒定二句名行法者。行谓能行。以戒为根本。三聚洁白。皎如冰霜。自能生定。定谓不动。妄念不生。如澄浊水。清水现前。名之为定。以定能生慧。慧能照理。亦能破惑。加之精进勇猛。六度圆修。万行两利。非此不能证果。故曰行法。无为二句名果法者。是行之所证故。妙者有诸功能故。复加无为者。离诸生灭故。又无为即不变之体。妙即应机之用。如三明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体用兼备。是为果法。如是二句结名。引导三句显益。以法有方便。故能引导。法有智力。故出生死。法有断德。故到彼岸。

  △二诸佛所师。

  善男子。诸佛所师。即是法宝。所以者何。三世诸佛。依法修行。断一切障。得成菩提。尽未来际。利益众生。以是因缘。三世如来。常能供养。诸波罗蜜。微妙法宝。何况三界。一切众生。未得解脱。而不能敬微妙法宝。

  诸佛下二句。标指法为诸佛之师也。所以一句徴起。谓法是佛说。而反为师者。果何谓乎。三世下释。谓诸佛依法修行故。以法有规持。能生正解。规之能行。持之不失。即是修行。故能断障成道。所以尊法为师也。障言一切者。有三种故。一名烦恼障。以见思诸惑。昏烦扰乱。心神不安。能障人天胜妙好事故。二名业障。谓身口日用有漏诸业。能障正道故。三名报障。谓众生果报即是生死。能障涅槃。不能成道故。障非一种。故曰一切。尽未二句。述有远功。谓佛纵灭度。法宝不灭。流通世间。永作轨范。故云利益众生。以是下。结显佛敬。因缘有二解。一约义。谓法即是心。为成佛之亲因故曰因。又法有规则。依之为助缘故曰缘。由法具因缘二义。能令诸佛成道。所以常能供养等。二就文。因即是缘。谓因由缘故。合为一义。以是断障成道之因缘故。所以三世如来常能供养。以其有恩。为酬报故。波罗蜜云到彼岸。即是法宝。诸佛依之。能达彼岸故。微妙是赞辞。佛既依此成道。则知尊重可嘉。供敬如此。何况下。以圣较凡。斥责警众。

  △三述己求法。

  善男子。我昔曾为求法人王。入大火坑。而求正法。永断生死。得大菩提。

  人王不惜位尊。火坑不辞丧命者。惟道可求。不知有身。如此之诚。所以一闻正法。即高证菩提。然如此引己元为警众。

  △四广以喻明。

  是故法宝。能破一切生死牢狱。犹如金刚。能坏万物。法宝能照痴暗众生。如日天子。能照世界。法宝能救贫乏众生。如摩尼珠。雨众宝故。法宝能与众生喜乐。犹如天鼓。乐诸天故。法宝能为诸天宝阶。听闻正法。得生天故。法宝能为坚牢大船。渡生死海。到彼岸故。法宝犹如转轮圣王。能除三毒。烦恼贼故。法宝能为珍妙衣服。覆盖无惭诸众生故。法宝犹如金刚甲胄。能破四魔。证菩提故。法宝犹如智慧利剑。割断生死。离系缚故。法宝正是三乘宝车。运载众生。出火宅故。法宝犹如一切明灯。能照三涂黑暗处故。法宝犹如弓箭矛稍。能镇国界。摧怨敌故。法宝犹如险路导师。善诱众生。达宝所故。

  共十四种譬喻。各就一义。首则生死比牢狱者。言其笼系不能自出也。若依法修行。能破生死。不被笼系。比如金刚。能坏万物。金刚喻法宝。万物喻生死。次则日光照昼。能破世间昏暗。喻法宝照心。能破无明昏暗。然痴即无明也。三贫乏者。非无世间财宝。言无功德法财也。如摩尼珠者。此珠若得随心所欲。珠能出之。比如法宝。人若证之。无量法财。一时具足故。四天鼓不击自鸣。诸天闻之。乐不自胜。喻自性法宝。人若悟之。踊跃欢喜。受享法乐故。五言天宝阶者。人得登之。可以升天。喻戒善法宝。人若行之。亦能生天故。六船能渡人。离此达彼。喻法能渡人。超凡入圣故。七轮王能伏叛贼。喻法宝能破三毒故。(即贪嗔痴。毒害众生。如贼害国)八珍衣能覆裸形。喻法宝能治无惭故。(无惭者。无恶不作。上不畏天。下不惧人。法明因果。善恶报应。犹如影响。令彼生惭愧故)九金刚甲胄。人若披之。敌不能害。反破其敌。喻禅定智慧法宝。魔不能害。而能破四魔。(烦恼魔。死魔。五阴魔。天魔)十人为生死系缚。犹如枷锁。智慧法宝。犹如利剑。善能劈枷断锁故。十一言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三乘法宝。如羊鹿牛三车。诸子乘之。则运出火宅。三乘圣教。人若乘之。则运出三界故。十二云三涂者。一火途。即地狱道。其处受苦众生。常为镬汤炉炭。及猛火烧心。盖由众生。无慈悲心。常怀嗔忿。致感斯报。涂即道也。二刀涂。即饿鬼道。其处受苦众生。常受刀杖驱逼等苦。故曰刀途。盖由众生无惠施心。常怀悭贪。致感斯报故。三血途。即畜生道。其处受苦众生。强者伏弱。互相吞食。饮血啖肉。盖因众生无智慧心。愚痴不了。致感斯报故。是则三途众生。愚痴覆慧。名为黑暗。而法宝如灯。能破痴暗。诸暗顿销。转愚成智故。十三言生死烦恼通如怨敌。以时时扰害。人则不安。法宝神用智慧如弓箭。无漏禅定如矛槊。能镇唯心国土。摧伏生死怨敌故。十四涅槃喻宝所。生死如险路。行人如客商。法宝如导师。喻中。明求宝客商。若遇导师。则避险趣夷。能达宝所。法中明。修行行人。若得法宝。则永离生死。高证涅槃故。善哉法宝。神用无量。虽以种种喻明。犹难尽义。所以向下结文云。不可思议者。诚哉斯言。

  △三结显深恩。

  善男子。三世如来。所说妙法。有如是等难思议事。是名法宝不思议恩。

  此总结法宝恩重。难尽赞扬。思不能极。言不能宣。以上法宝竟。

  △三僧宝三。初总标三种。

  善男子。世出世间。有三种僧。一菩萨僧。二声闻僧。三凡夫僧。

  梵语僧伽耶。此云和合众。其和有六。谓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诤。意和同悦。世出世间者。谓世间即凡僧。出世间即圣僧。菩萨下标名(僧具六合。且约凡僧说)。

  △二别释圣凡二。初圣僧。

  文殊师利。及弥勒等。是菩萨僧。如舍利弗。目犍连等。是声闻僧。

  文殊师利。此云妙吉祥。解见初卷列名。余皆如前。

  △二凡僧二。初具戒说法僧三。初据德标名。

  若有成就别解脱戒真善凡夫。乃至具足一切正见。能广为他。演说开示。众圣道法。利乐众生。名凡夫僧。

  戒有二种。一约理。名道解脱。道谓证得道理无犯。本来解脱。二约事。名别解脱。谓三业七支。各各防非。清净无犯。皎如冰霜名戒。不为事缘尘劳所缚名解脱。以别别解脱。故为别解脱戒。成就者。谓得之也。真善者。称赞也。言其虽是凡夫。而心真戒善。是为真善凡夫也。乃至二字。虽是超略之词。亦为总说之谓。故云具足一切正见。以其德相固多。而正见为本。然正见言一切者。以其凡有见闻。种种事物。不为邪惑。不被境迷。事事见真。物物合道。故曰一切正见。以上戒与正见。但约自利。能广下。又能利他。演说开示。即代佛扬化。为说者之能诠。众圣道法。为说中之旨趣。即是所诠。众圣者。品类固多。且约四圣。谓声闻。缘觉。菩萨。佛。道谓道果。为圣之所证。法谓教法。为圣之所修。于中教有权实。法兼定慧。总为能被之教也。众生乃所被之机。谓闻其所说。得其法利。享其法乐。以见僧宝之施恩也。末句结名。谓烦恼未断。生死未离。虽作沙门。未及圣证。故名凡夫僧。

  △二销释疑难。

  虽未能得无漏戒定。及慧解脱。而供养者。获无量福。

  此科恐有疑者。谓既云凡夫。生死烦恼全在。何得与圣僧同科。此科释之曰。虽未等云云。戒定慧。固为入道之具。奈我执未亡。故属有漏。虽在有漏。此人戒行清净。正见利他。若供养者。获无量福。意谓佛在世时。佛能说法。佛不住世。道在人弘。能说佛法。与佛无异。所以获福之胜者此也。

  △三会圣真僧。

  如是三种。名真福田僧。

  此结圣凡虽殊。福田无异。

  △二毁戒正信僧五。初正显。

  复有一类。名福田僧。于佛舍利。及佛形像。并诸法僧。圣所制戒。深生敬信。自无邪见。令他亦然。能宣正法赞叹一乘。深信因果。常发善愿。随其过犯。悔除业障。

  言复有一类者。是前三种之外。另有一类。与前三种。同名福田僧。此但标名。于佛下释义。谓此等敬信三宝。既无邪见。必具正见。此但自利。令他下又利人。因具正见。宣说三乘正法。又除人之邪见。故云令他亦然。一乘者。乃最上之心法。善能褒美。故云赞叹。乃大解佛法之人也。因果如影响。邪见者不信。此人具正见。不惟信。且深信。常发下。愿乃人心之所欲。固有多种。此言善愿者。必菩萨四弘誓愿也。然既发善愿。则有两利之心。非菩萨乎。但未证圣贤。谁能无过。随其过犯。觉而能悔。善莫大焉。过犯如薪。能悔如火。纵有业障。一悔皆空。具大惭愧。诚为可嘉。所以与前僧。均名福田者此也。

  △二较胜。

  当知是人。信三宝力。胜诸外道。百千万倍。亦胜四种转轮圣王。何况余类一切众生。

  外道邪见。此僧正见。正能破邪。胜之一也。轮王能说十善。此人能说佛法。胜之二也。又十善但免三途。佛法能出三界。胜之三也。若论神通。大凡不及小圣。若论发心。小圣不及大凡。此乃大凡也。然既发菩萨四弘誓愿。小乘圣人犹且不及。何况轮王外道。及世俗沉流乎。

  △三释疑。

  如郁金华。虽然萎悴。犹胜一切诸杂类华。正见比丘。亦复如是。胜余众生百千万倍。虽毁禁戒。不坏正见。以是因缘。名福田僧。

  科云释疑者。因云复有一类名福田僧。又云随其过犯悔除业障。又云胜诸轮王。恐疑者云。毁佛禁戒。是法门罪人。纵能悔过。免罪幸矣。若谓作福田僧。而复胜于轮王者。深为可疑。故将此喻释之。如郁金华。乃华中之最胜者。初开正鲜时。群华失色。虽至萎悴。犹胜杂华。何也。种类之胜也。正见下合喻。谓正见比丘。能信三宝。能识因果。复能深赞一乘。且发善愿。然身虽比丘。心是菩萨。身虽毁戒。正见不坏。若一念反照。罪业全空。如广额屠儿。放下屠刀。千佛一数。正见之人。一念心空。即名为佛。下结名。以是不毁正见因缘。名福田僧。何必又疑。

  △四较福。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供养如是福田僧者。所得福德。无有穷尽。供养前三真实僧宝。所获功德。正等无异。

  此言供养获福与前同者。以其罪性本空。而正见本同。故供养之人。获福无异也。虽然。凡具眼学者。当知佛意。如经云。随其所犯。悔除业障。又云虽毁禁戒。不坏正见。此言全德君子。百中无一。倘有对境逢缘。忽然有犯。过后追悔不及。是有惭之人。所以如来。极口称赞。虽毁禁戒。不坏正见。言其有惭愧追悔。是为正见。假若狂慧学者。恣纵其心。数数放肆。以此为据者。为谬解佛旨。尤为谤经。思之慎之。

  △三总结僧恩。

  如是四类。圣凡僧宝。利乐有情。恒无暂舍。是名僧宝不思议恩。

  二种圣僧。其神通变化。折摄两门。及方便随宜。种种教化。恩深无量。固不待言矣。如二种凡僧。如来所重者正见。所赞者是说法。再加善愿所持。诲人不倦。以之法灯相续。慧焰联芳。如慈航普驾。苦海度生。诚为僧宝。恩不可量矣。然则弘法之人。若正法住世。亦不为难。若像末之间。世道交丧。人心轻薄。加之五浊障重。恶事纷然。而于中弘法者。非慈悲为室。忍辱为衣。法空为座者。则不能矣。以见末法弘经。真为僧宝也。以上如来正示三宝。一大科已竟。

  △二因问重申宝义三。初长者疑问宝名二。初正问。

  尔时五百长者。白佛言世尊。我等今日。闻佛法音。得悟三宝。利益世间。然今不知以何义故。说佛法僧。得名为宝。

  意谓称佛法僧则可。皆称宝者。不知何义。此但述疑。

  △二请说。

  愿佛解说。显是众会。及未来世。敬信三宝。一切有情。永断疑网。得不坏信。令入三宝不思议海。

  愿乃请者之志诚。众会乃现前之大众。未来是后世之大众。永断下。谓疑惑不解。如堕网中。自不能出。愿一言决之。不复更疑。故云永断。得不下。谓信后复疑。是信之有坏。一信永信。不复更疑。是得不坏信。其所重者解说也。谓分解细说。必有发明者。三宝恩大。故喻如海。脱诸情谓。故不思议。归恩于佛。故云令入(显是之是。乃示字之错也)。

  △二佛以十喻领答二。初称叹能问。

  尔时佛告诸长者言。善哉善哉。汝善男子。能问如来甚深妙法。于未来世。利益安乐一切众生。

  因问宝名。深合佛意。故乃嘉美其言曰善哉善哉。以其宝含多义。借问宣明。利益者众。故赞曰能问等。

  △二十义喻明二。初总标十义。

  譬如世间。第一珍宝。具足十义。庄严国界。饶益有情。佛法僧宝。亦复如是。

  上四句喻。下二句合。义在下科。

  △二别以开明。

  一者坚牢。如摩尼宝。无人能破。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外道天魔。不能破故。

  此喻不坏为宝。摩尼宝者。其体最坚。若有破者。则不名宝。以喻佛法僧宝。亦不能破也。以佛为大圣。具深禅大定。慧辩无穷。侵之则天魔脑裂。论之则外道皈依。固不能破。法有规则。体用双彰。权实无碍。以正义坚密。何可破耶。僧能秉教。慧鉴照明。四悉化物。显正摧邪。亦莫能破。非宝而何哉。

  二者无垢。世间胜宝。清净光洁。不杂尘秽佛法僧宝。亦复如是。悉能远离烦恼尘垢。

  此以无垢为宝。初句法喻双举。下皆仿此。次三句喻。后四句法合。胜宝如辟尘珠。不与尘合。三宝亦尔。以佛离五住。法本离欲。僧秉净戒。以远离尘垢。故名为宝(法喻双举者。如标举无垢。喻之与法。二皆无垢。故为双举)。

  三者与乐。如天德瓶。能与安乐。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与众生世出世乐。

  此以有德与乐为宝。天德瓶未见出载。今以字义释之。瓶即器名。天即天上。谓天上有瓶。其瓶有德。以德处为名。曰天德瓶。既曰有德。亦必兼福兼威。则能除凶辟邪。消灾延寿。人若得之。则得安乐。归功于瓶。故云与乐。三宝亦尔。人依五戒十善。得世间乐。谛缘六度等。得出世乐。归恩于法。故以宝名。

  四者难遇。如吉祥宝。希有难得。佛法僧宝。亦复如是。业障有情。亿劫难遇。

  此以吉祥为宝。宝名吉祥。又曰难遇。非世间常有之宝也。若有缘遇之。则必致祥。三宝亦尔。亦非世间常有也。如百千万劫不遇佛世。法是佛说。僧是佛子。难则皆难。遇则皆遇。且如现今。虽佛入灭。住世三宝。处处皆有。随缘演法。禅律通行。薄福众生。业障难遇。然住世三宝尚尔。别相三宝可明矣。言吉祥者。如赞三宝偈云。有佛住处龙天喜。无僧赞法鬼神愁。非宝而何。其所重者。别相三宝也(法报化身。佛宝也。教理行果。法宝也。菩萨罗汉。僧宝也。义兼说法正见凡僧)。

  五者能破。如如意宝。能破贫穷。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破世间诸贫苦故。

  此以济贫为宝。如意宝珠。随人所欲。出诸珍财。能破人之贫穷也。三宝亦尔。人若求之。出诸法财。能破人之生死也。以人无智慧。永堕生死。不得法财。即是贫穷。若人亲近三宝。转愚成智。具诸功德。即是法财。

  六者威德。如转轮王所有轮宝。能伏诸怨。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具大神通。降伏四魔。

  此以降魔为宝。诸怨者。或邻国有仇。或诸侯叛国。不顺侵犯为怨也。时转轮王。或振威以警。或操戈以伐。轮宝随向。则怨贼丧胆。随即归伏矣。三宝亦尔。以神通智慧降伏魔怨。是为宝也。四魔者。即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

  七者满愿。如摩尼珠。随心所求。能雨众宝。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满众生所修善愿。

  摩尼。即如意之梵语。此与第五大同小异。彼约破贫为宝。此约满愿为宝也。

  八者庄严。如是珍宝。庄严王宫。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庄严法王菩提宝宫。

  此以庄严为宝。王宫以珍宝为庄严。喻菩提以三宝为庄严也。法王即佛。菩提佛所证之道果。佛依道住。如王居宫。谓佛以能觉为庄严。法以轨持为庄严。僧以和合为庄严。

  九者最妙。如天妙宝。最为微妙。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超诸世间最胜妙宝。

  既云天妙宝。必圆和透彻。光耀诸天。触处通灵。越诸群类。以微妙尊胜为宝也。三宝亦然。既云超世。则见闻读诵。罪灭河沙。礼念归依。福增无量。亦以尊胜为宝也。

  十者不变。譬如真金。入火不变。佛法僧宝。亦复如是。世间八风。不能倾动。

  此以常住为宝。真金不惧火炼。三宝岂惧境迁。八风。即称讥苦乐利衰毁誉(问。佛法真常。固不能变。得道圣僧。亦不能变。如二种凡僧。尘劳堆头。强作佛事。逐境逢缘。未必不流。何为不变。答。正见之僧。身处世缘。心居尘外。随而不流。岂为转动。若世俗常僧。不在此论)。

  △三结显神变无量。

  佛法僧宝。具足无量神通变化。利乐有情。暂无休息。以是义故。诸佛法僧。说名为宝。

  以上十喻发挥。无非梗概。若具足发明。更有无量。神通。则现明王像。摧伏魔怨。变化。则现随类身。摄授有情。凡僧虽无神通变化。却能智辩降魔。伏诸外道。融通无碍。方便随宜。即是神变。利乐。谓凡情获益。无休。谓永远瞻依。据德彰名。诚为大宝。以上别显四恩已竟。

  △三结劝。

  善男子。我为汝等。略说四种。世出世间有恩之处。汝等当知。修菩萨行。应报如是四种之恩。

  此结四种恩重。故劝非菩提心。菩萨行。难以报之矣。然虽为结劝。实乃提撕警觉。令其回小向大。此为关要也。以上广说四恩应报已竟。

  △三长者请问报恩。

  尔时五百长者。白佛言世尊。如是四恩。甚为难报。当修何行。而报是恩。

  长者闻佛所说。知有四恩。因以思惟。若无父母。谁能养育。若无国王。天下不安。若无三宝。无能度化。众生虽无现世之恩。却有已往之恩。不知则已。知必当报。今欲报之。不知何行方合其宜。故问。

  △四如来教发大心三。初标举三种十行。

  佛告诸长者言。善男子。为求菩提。有其三种十波罗蜜。一者十种布施波罗蜜多。二者十种亲近波罗蜜多。三者十种真实波罗蜜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樓主| 發表於 2016-6-14 20:15:59 | 只看該作者

卍续藏第20册No.0367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第1卷-第3卷)

续-《卍续藏第 20 册 No. 036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第1卷-第3卷)》

摘自《卍续藏第 20 册 No. 036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
  此是佛答长者报恩之行。佛意谓欲报四恩。须假上求菩提。下化众生。除此别无可报也。经中为求一句。为能发之心。有其下。为所行之行。三种十波罗蜜。有标无释。但出总名者。盖佛知有十。恐繁不叙。但出总义。引人发心。波罗蜜多。云到彼岸。如前所解。一布施十者。本经无十种名。当如华严十种施藏。一分减施。(若得美食。要与众生。然后方食。余物亦然)二竭尽施(随其所有。一切皆施。饶益于彼。尽命无吝)三内施。(身命手足。头目布施。以救病人)四外施。(王位。乃至种种外财。悉施与人)五内外施。(身及王位。悉是无常。求者与之)六一切施。(国土髓脑妻子。会当别离。以此皆施不吝)七过去施。(过去诸法。十方推求。都不可得。毕竟皆舍)八未来施。(观未来诸法。皆不可得。毕竟皆舍。不作妄想)九现在施。(观诸行如梦不实。无有贪着)十究竟施。(此身危脆不坚。应以舍彼。充满其愿)亲近十种。法数不出。本经分释。又名布施。今解仍以前十种布施。但不著相。则近于理。即是十种亲近。于理无违。(问。此解云。但不著相。则近于理。然则华严檀度菩萨。皆为著相可乎。答。如华严不思议境界。檀度菩萨。固不著相。然彼所重者。檀度且言布施。此中约忘相。用表近理。合一开二。于理无违。何疑乎)十种真实。法数亦无。如本经释文。亦但云发菩提心。劝众同发。一四句偈。施一众生。使向菩提。名为真实。然既云施一众生。仍为布施中之法施。当知法施。乃菩萨十度中檀度之法施也。然如来既言十种。理应法施钦诚。十度圆具。如说法无染。即戒波罗蜜。遇逆心空。即忍辱波罗蜜。诲人不倦。即精进波罗蜜。说而无说。即禅定波罗蜜。随说自照。即慧波罗蜜。随机巧示。即方便波罗蜜。欲众成道。即愿波罗蜜。令他发解。即力波罗蜜。辩才无碍。即智波罗蜜。皆从菩提心中流出。称其法性所说。无不真实也。

  △二略述三义拣别四。初明布施拣真实。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能以七宝。满于三千大千世界。布施无量贫穷众生。如是布施。但名布施波罗蜜多。不名真实波罗蜜多。

  善男等。指发心之人。不拘在家出家。男女摄尽。阿耨等。是所向之道。心为向道之念。必具三心四愿。能以下。是所施之财。七宝。即金银琉璃等。最重之珍。满于下。七宝充满之处。布施下。受施之人。夫能发之心曰菩提。所施之财曰七宝。所施之处曰大千。惠施之人曰无量。此虽假设。若神通菩萨。亦不为难。檀度行中。诚可嘉矣。但名下拣别。谓如是布施。虽为妙行。皆属财施。不名真实。然真实者法施也。必拣别者。以财施利生不利死。能济贫穷不能济业苦。据后文。虽为妙行。不为报恩也。

  △二明亲近拣真实。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大悲心。为求无上正等菩提。以自妻子。施于他人。心无吝惜。身肉手足。头目髓脑。乃至身命。施来求者。如是布施。但名亲近波罗蜜多。未名真实波罗蜜多。

  此布施中。可谓竭尽施。一切施。不顾身命。实为菩萨檀度之极。犹拣云但名亲近。谓不顾身命。唯道是亲。近于正理。诚为妙行。犹拣未名真实者。谓如此行檀度。只是自破悭吝。自离二执。不能利他。不名报恩。然此所重者。独许说法度生。为真实报恩也。

  △三明真实拣前二。

  若善男子善女人。发起无上大菩提心。位无所得。劝诸众生。同发此心。以真实法。一四句偈。施一众生。使向无上正等菩提。是名真实波罗蜜多。前二布施。未名报恩。

  此与前二。发心是同。但前二为上求佛果自利边重。虽有利他。无非布施。此中云位无所得者。尚在凡夫。未得圣位。而能劝众。同发大心。是肉身菩萨。公世之心也。以真下。正明所说之法。真谓真如。非妄非变。实谓实相。万法归真。若向这里惠人。虽一偈之少。四句之微。其所利者。且施一人。使此一人。趣向菩提。唯此为重。故以结名。方是真实波罗蜜多。前二下。拣云。彼之两种。未曾说法。不名报恩。当知此人。仍在凡夫。将真实之法。说一句。度一人。是利他边之最劣者。尚为报恩。何况入圣位。广说法。度多众。愈不待言矣。

  △四真实能报四恩。

  若善男子善女人。能修如是第三真实波罗蜜多。乃名真实能报四恩。

  法华。迦叶等云。佛恩广大。无量亿劫。谁能报者。手足供给。头顶礼敬。一切供养。皆不能报。若以顶戴。两肩荷负。于恒沙劫。尽心恭敬。又以美膳。无量宝衣。及诸卧具。种种汤药。牛头栴檀。及诸珍宝。以起塔庙。宝衣布地。如斯等事。以用供养。于恒沙劫。亦不能报。今经是佛金口所说。以真实法。说一句。或四句。劝一众生。使向菩提。乃名真实。能报四恩。吁。弘法沙门。理宜珍重。

  △三徴释真报所以二。初徴。

  所以者何。

  徴意。谓前二布施。一以七宝充满大千。供无量众。乃举世之不能行者。一以头目髓脑。身肉手足。不惜身命。乃布施中最难者。反不及说法之少分。然说法者。纵称真如。说向实际。亦解法者之易为。何此胜彼劣之如此。诚哉不知其何也矣。

  △二释。

  前二布施。有所得心。第三施者。无所得心。以真法施一切有情。令发无上大菩提心。是人当得证菩提时。广度众生无有穷尽。绍三宝种使不断绝。以是因缘名为报恩。

  前二有所得心者。谓彼发心之人。若非满世之珍财。及髓脑之不吝者。不能满自己檀度。是人欲满自己檀度。得证菩提。方发施心。是有所得之心也。第三无所得心者牒定。以真下释。真法者。即称真理说出之法。施与一切有情。令一切有情。发无上大菩提心。独为利他。别无可图。是无所得心。又正说之时。不着人相。不着法相。三轮体空。亦云无所得心。是人二字。有两说。一者即是有情之众。既闻妙法。既发大心。遂如闻而悟。如悟而行。如行而证。是彼自利。复能利他。故云广度等。二者仍指本人。既能说法利他。岂不自行自证。且凡位尚能利他。何况证菩提时。自能遍一切处。尽一切时。教化有情。不可测量。故云广度众生无有穷尽。绍三下。明转相传受。化化无穷。故曰绍三宝种。使不断绝。以绍隆佛种。为真实报恩也。二说俱通。

  △五长者发心获益。

  尔时五百长者。从佛闻是。昔所未闻报恩之法。心怀踊跃。得未曾有。发心求趣无上菩提。得忍辱三昧。入不思议智。永不退转。

  此是长者闻说报恩之功效也。夫五百长者。前闻佛说心地熏修。大乘之法。心生憎恶。亦不欲闻。意谓久受勤苦。方可成就。将欲近证小果。以为知恩报恩。尔时佛愍其愚。又喜其。知恩报恩之意。未免将机就机应病与药。遂说四恩应报。至此闻说非菩提心。不能报恩。突然而法喜充怀。故云心怀踊跃。即喜之至也。得未曾有者。谓报恩之说。已往未尝不闻。而未有如此亲切详细。遂能劣心顿息。大志方兴。故云发心等。忍辱三昧者。谓消息拨转。脱体大悟。然所悟之理。是自知之法。毕竟向人吐露不出为忍辱。一心不动为三昧。但辱字为带语辞也。亦无生法忍之别名。悟得此法。无少法生。无少法灭。忍可默契之谓也。入不思议智者。智即菩提。入即契合。以灵知契道。非言议心思。故云不思议智。乃分得佛智也。永不退转者。位登八地也。

  △六合会闻法获益。

  尔时会中。八万四千众生。发菩提心。得坚固信。及此三昧。海会大众。悉得金刚忍辱三昧。悟无生忍。及柔顺忍。或证初地。得不起忍。无量众生。发菩提心。住不退位。

  菩提心。如起信云。有三种。一者正念真如法故。二者乐集一切诸善法故。三者欲拔一切众生苦故。大乘菩萨。以此为成佛之本。若不发此心。纵至殒命亡身。尽为魔事。坚固信者。即闻知四恩。发心欲报。一信永信。再不退转。故云坚固。此三昧者亦指信。谓由信坚固。物不能转。即是三昧。大众言海会者。海为会水之总处也。故天下众流皆归于海。海能聚纳。海取大义。借此为喻。今如来法会。他方此界。一切圣凡。云集于此。如海会水。故名海会。金刚忍辱者。忍辱同上科解。金刚取坚固义。谓得此三昧。一忍永忍。物不能转。如金刚之体坚。悟无生忍者。谓了达诸法本无生灭。谛审忍可。妄念顿息。柔顺忍者。谓于理于事。悉能随顺。能达事理。皆一实相。谛审忍可。而无违逆。故曰柔顺忍。或证下不起忍者。不起对起说。谓地前尚有分别二障。以分别为起。到初地二障已离。故云不起。审实默契。故曰忍。无量下。不退位有三。一位不退。谓别教菩萨从初住(即圆教初信)断见惑。二住至七住断思惑。则永不退失超凡之位。名位不退。二行不退。谓别教从八住已去。至十行位中。伏断尘沙之惑。永不退失菩萨之行。名行不退。三念不退。谓别教菩萨初地已去。破无明惑。则永不退失中道正念。名念不退。今经但云住不退位。或亦浅深不同。大概言之。此上二科。皆经家叙置之文。□□通为五百大科已竟。

  △二结劝受持二。初正劝广令流布。

  尔时佛告五百长者。未来世中。一切众生。若有得闻此心地观报四恩品。受持读习。解说书写。广令流布。

  受持下。即流通之行。合则惟四。开则成八。谓受则信顺领纳。持则担荷奉行。读则熟文解义。习则参学染神。解则分疏注释。说则讲演分别。纪文为书。誊钞曰写。亦兼刷印。总谓流布之行也。

  △二指明现未功德二。初现世增延福寿。

  如是人等。福智增长。诸天卫护。现身无疾。寿命延长。

  诸祥为福。神解为智。由法力所加。诸天卫护。所谓百福骈臻。神解转盛也。无疾则身安。命延则寿长。皆人之所欲。亦由法力所加。神力所护。此现身之益如此也。

  △二当来果证菩提三。初命终往生内院。

  若命终时。即得往生弥勒内宫。睹白毫相。超越生死。龙华三会。当得解脱。

  此后世功德也。谓广令流布之人。各随愿心智力。或受或持。或解或说等。专住不移。故得随愿往生。内宫即是内院。此亦随愿往生也。弥勒有内院外院。而外院凡居。尚有堕落。内院圣流。无有生死。应知此人。必带惑往生也。以但能受持读习等。未及断惑。乃有相之行。承法功熏。自己愿力。直生彼宫。睹白毫相者。似乎未见慈容。但见毫相耳。超生死者。谓既生内院。虽未亲见慈容。亦蒙慈力摄受。不致堕落。即是超越。龙华下。弥勒下生经云。弥勒菩萨。即于出家之日。便得成佛。坐于龙华树下。华林园中。三会说法。故云龙华三会。第一会。度九十六俱胝(华言百亿)声闻众。即释迦正法中。能作佛事。自种善根。或教他种。或七宝铜铁泥木等。造佛形像。或??像。及窣堵波。若大若小。以香华供养。由是善根力故。至弥勒成佛时。善得人身。于第一会中。剃发出家。乘宿愿力。便得涅槃。第二会者。度九十四俱胝声闻众。彼云若王民人等。于今释迦如来正法中。能为法事。于大乘经典或律或论。若读若诵。或恭敬供养。或于经卷。以诸杂彩。而严饰之。由是善根力故。至弥勒如来成正觉时。善得人身。于第二会中。剃发出家。乘宿愿力。便得涅槃。第三会。度九十二俱胝声闻众。彼云若诸众生。于释迦如来正法中。能为僧事。自种善根。或教他种。于每月初一日。或初八日。十五日。设斋供养比丘比丘尼。或供养修禅定者。或供养诸说法者。或施坐具等。供养众僧。由是善根力故。至弥勒成佛。于第三会。剃发出家。乘宿愿力。便得涅槃。

  ○当知今经。但云命终往生内宫。睹白毫者。若与彼经对看。似未睹佛面。且依菩萨内院滋培。待下生时。随之同下。初会说法。当得解脱。解脱有二种。(出宝性论)一性净解脱。谓众生性本清净。而无系缚染污之相。故名性净解脱。二障尽解脱。谓众生有烦恼之惑。障蔽圣道。不得出离。若离此障。即得自在。是名障尽解脱。是知本经云。当得解脱者。即障尽解脱也。以前受持解说之功。随其愿力。带业往生。虽云超越生死。其实承弥勒摄授。不至堕落。须待随之下生。闻法断惑。始得障尽。究竟解脱矣。此约一类钝根者说。利根者下科另显。

  △二随意见佛闻法。

  十方净土。随意往生。见佛闻法。入正定聚。

  此亦承前。广令流布之功。亦未断惑。随意带业往生。十方净土。能见十方诸佛。能闻诸佛正法。能入正定聚。既能入定。则定能发慧。慧必证道。此则较前为利根之机。

  △三速证菩提种智。

  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智慧。

  此文本是前科所证。今特另作一科者。为显三等机故。谓钝根者由信心坚固。既生内院。须待下生。龙华三会。始得解脱。所经时长。未得速证。故判钝根。次科根稍利。亦带业往生十方净土。得见佛闻法。不同前人但睹毫相。未得亲见亲闻。此人根利愿深。故得见佛闻法。既入正定。必能发慧。亦得速证。然虽速证。犹仗佛加。此第三科。为最利根者。但能受持读习。一念染神。诸惑顿空。立成正觉。故曰速成等。如来智慧者。即得一切种智也。

  ○问。速成等本是前科。今另开之。恐谬佛意。答。若论文势。实属前科。不当另立。若就速成。另立亦通。何也。后文殊章中。判此经为顿教。今则文虽随前。约义另立。故释云。一念染神。诸惑顿空。立成正觉。故曰速成。是知利根遇顿教。如鸟飞山。展翼即到。所以初科钝根者渐成。次科虽利犹待往生。此则一念顿成。犹不待往生矣。古德云。随义不随文。万无一失。得义学者。不必胶柱。

  ○再问。既云顿教。何必又分三等有渐成者。答。顿约教说。渐约机说。何得以机难教。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卷第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板
發表於 2016-6-14 21:42:59 | 只看該作者
观心品 ,释尽全经,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心要。最后一个 成佛品。即身成佛的方法。三密加持速疾显 重重帝纲名即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弘憶佛教論壇

 

釋大寬法師 | Facebook 祝福您 福慧增長,如意吉祥。

 | 玄奘寺 | 德林念佛寺 | 臨濟護國禪寺 | ChatGPT | 傳燈法師 | 竹林禪寺住持 | 如悟長老圓寂 | 竹林寺住持 | 天寧寺 | 三壇大戒 | 佛教 Buddhism | 法平法師 |

| 中國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 | 淨耀法師生病 | 免責聲明書 | 2025三壇大戒 | 極樂寺 | 從慈法師 | 禪修 | 佛教書店書局 | 竹林禪寺 | Buddhism wiki |

| 三壇大戒2026 | 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三壇大戒2025 | 佛教經典功德會 | 大藏經 | 佛學辭典 | 電子書免費下載 | 佛陀紀念館 | 佛光山 | Youtube網站 | 佛教音樂 | 佛教經典 |

| 牟尼精舍學佛網 | 佛教線上圖書館 | 佛法入門 | 佛學資料 Books | 中國佛教網圖書館 | 兒童佛學班 | 佛網 | 新浪網Sina | Yahoo! | Google | 百度 | Bing | Alexa網站排名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 佛教維基百科全書wiki | 十大新聞 | 慈悲喜捨小站 | 佛經 | 梵文咒輪 | 摩尼 | 佛教 wiki | 佛教圖書館 | 佛教論壇 | 佛教 | 佛教經典梵文 | 佛像觀音圖片集 |

 

台灣佛教論壇推薦排名

台灣佛教論壇排名推薦

精靈寶可夢 Pokemon Go

手機遊戲 mobile game

弘憶佛教論壇

弘憶佛教論壇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弘憶佛教論壇 Pixnet Net

基礎佛學資料

佛學教室。佛法入門

佛教戒律學綱要

心得分享討論版

感人文章。故事書籍

淨業與念佛

禪宗 Zen。生活禪

密宗金剛乘

佛教寺廟。活動看板

佛法與生活

佛教音樂。佛曲mp3

免費結緣訊息

佛教釋大寬法師佛學問答

咒語教學。佛經介紹

中國佛教會BAROC

線上翻譯網站 Online translation website

台灣論壇 Taiwan Forum

中國大陸佛教論壇

沉香論壇 Agarwood

電子書免費下載

維基百科知識專家

弘憶兒童佛學班

電影。電視 Movie TV

世界新聞。生活資訊

健康。遊戲。熱門

Mobile 手機王。電腦 App

Ptt bbs web 批踢踢

免費廣告 Free Advertising

求職網站。招職招聘Jobs

摩尼網bbs網路社區。留言板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t Association

中國佛教協會

中國佛教協會 Facebook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中國佛教協會 Pixnet Net

中国佛教协会

中国佛教会

地藏论坛 www.bskk.com 

地藏缘论坛 www.folou.com

中国佛教史

佛教音乐 Music

佛教故事 Stories

佛教歌曲 Song

佛教文物 Relics

佛教活动 Activities

佛教电视台 TV 

佛教导航 

佛教新闻 News

佛教维基百科 Wiki

佛教网站搜寻 

佛教线上图书馆

佛学知识 

佛教七宝

佛教历史文化

世界佛教论坛

佛教正法中心

中国佛教如来宗派 

佛教大藏经 Cbeta

佛网留言板

 

| 求職 | 新聞 | 電視 | 影音 | 字典 | 拍賣 | MP3 |  健康 | 知識 | 雜誌 | 生活 | 下載 | 網路書店 | 佛光山 | 佛陀紀念館 | 佛教如來宗 |

| 楞嚴經 | 金剛經 | 大悲咒 | 楞嚴咒 | 法師 | 佛教經典數位圖書 | 陀羅尼 | 佛教線上 | 佛教維基 | 網路書店

| Google Adwords | 佛教七寶 | 佛教歌曲 | 佛教四大名山 | 禪宗 | 禪定 | 標點符號 |

| 六字大明咒 | 熱門 app | 唵嘛呢叭咪吽 | 歌曲下載 | buddha buddha | 下載mp3歌曲 | 下載mv | 下载的音乐

| 熱門關鍵字 | 熱門電影 | 下載音樂網 | 音樂下載免費 | 露天拍賣 | 拍賣網

| 中央氣象局 | 地震 | 12000 | 波羅蜜 | 海濤法師 | 台灣論壇 | 教育部字典 | 英文翻譯中文 | 國語字典 | 藏傳佛教

 | mp3下載 | 惜物網 |  | 林志炫 | 大愛電視台 |  | 教育部字典國語辭典

| 馮馮 | 抽籤程式 | ppar |  | 大悲咒下載 | 英翻中 | txt電子書下載 | 中翻英 | 佛教論壇

| 竹林寺 | android mp3 | 聲音沙啞 | 下課鐘聲 | 禪修 | youtube下載 | 地藏論壇 | 地藏緣論壇

| 中国佛教协会 | 母親節 | 藥師經 | 佛教電視台 | 購物拍賣

| wiki en | 威力彩 | 黃金價格 | 黃金 | 六祖壇經 | 蕭平實 | 周杰倫 | 熱門 | QQ空间 | 台電 | 停電 | 指考 | china.buddha00@gmail.com

| 新浪微博 | 騰訊微博 | 統一發票 | 高鐵 | Claude Debussy | iPhone 6 | iPad | 停班停課 | 颱風假 | 台北市政府 | 行政院 | 中元節

| App 推薦 | 電視頻道 | TV線上看 | 佛教釋大寬法師 |  | Buddha Facebook

| 施食儀軌 | 奧運 | 線上鬧鐘 | 摩尼網

| 金色蓮花 | 服貿協議 | 電視連續劇 | 佛教如來 | 釋大寬 咒輪 | 佛學資料 | 達賴喇嘛 | 佛學多媒體 | 佛學數位圖書館 | 萬年曆

 | 潮音禪寺 | 黃色小鴨 | 比特幣 | 海雲繼夢 | 大華嚴寺 | 佛教維基wiki | 導覽手冊 | 悟禪法師 | 釋大慈法師 | 咒輪貼紙

| 生命加油讚 | WeChat 微信 | Line貼圖 | 短網址 | 蓮池庵 | 光明禪寺 | 生命的意義 | 密勒日巴傳DVD | 2016總統大選 | 廣欽老和尚 | 明若曉溪

| 生命靈數 | 明曉溪 | 生命教育 | 海濤法師爭議 | 慧律法師mp3 | 水陸法會 | 百年虛雲 | 佛舞 | 準提咒 | 柯文哲

| 藥師佛 | 華嚴聖因精舍 | 釋大寬 施食 | 覓菩提 | 傳悔法師 | 陳喬恩wiki | 華嚴經 | FLV | 優酷youku

| 療痔病經 | 健康長壽秘密法 | 佛曲 | 最心新聞 | 梵網經 | 時事新聞 | ptt wiki | 守成 | 學佛入門 | BBC | 學佛群疑

| 學佛心得 | 佛教書信 | Apple Wiki | 台鐵 | 最新新聞 | 教師節 | 護身符 | 作七 | 做頭七 | 悟禪法音 | 佛教如來宗wiki

| Amazon亞馬遜 | apk | Agoda旅遊飯店住宿 | 台灣十大論壇 | 十大熱門論壇 | 十方論壇 | 橙劑 | 淨心長老 | 釋海濤法師 | 佛陀 FB | 佛教音樂網Mp3

| 網路書店 | 網路書局 | Pixnet 痞客邦 | 咒輪&佛經 | 亞馬遜論壇wiki

| 搜尋引擎 | mp3音樂下載 | 影片電影 | 網購網站

| 台灣佛教論壇 |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 | 心經 | 八十八佛

| 三壇大戒 | 2019三壇大戒 | 中國佛教會 | 2019日月禪寺三壇大戒

| 全职法师 | 中國佛教會baroc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2019 | 供香咒 | 兒童佛學營 | 世界佛教論壇 | 佛教戒律學綱要 | 三壇大戒 2019 | 維基百科 | 沙彌律儀要略集註

| 牟尼丸 | 縵衣 | 佛教戒律學綱要 pdf | 臨濟護國禪寺 | 釋悟潔法師 | 

GMT+8, 2024-11-23 12:57 , Processed in 0.20536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