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地藏懺儀析論 汪 娟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四期1999年07月出版
提要
地藏懺儀,是以地藏菩薩為懺主的懺悔法門。目前保存在佛教藏經中的地藏懺儀,皆為明清的撰述,包括:智旭所撰的《占察善惡業報經行法》和《讚禮地藏菩薩懺願儀》,以及撰者不詳的《慈悲地藏懺法》,共計三部。但自敦煌寫卷面世之後,很幸運地保存了一件《讚禮地藏菩薩懺悔發願法》,使得現存最早的地藏懺儀可以上推到唐五代。
一、前言 地藏懺儀,是以地藏菩薩為懺主的懺悔法門。目前保存在佛教藏經中的地藏懺儀(不包括密教的地藏儀軌),僅見三部:明.智旭撰《占察善惡業報經行法》(又云《占察經行法》)、《讚禮地藏菩薩懺願儀》(又云《禮地藏儀》);以及清代撰述的《慈悲地藏懺法》(又云《地藏懺》)。事實上,前者雖題《占察經行法》,仍以地藏為懺主。而清代的《慈悲地藏懺法》,撰者不詳,「凡報親恩、祈父母冥福之法事,多禮此懺」。
因此目前所見的地藏懺儀,皆為明清的撰述;但自敦煌寫卷面世之後,很幸運地保存了一件《讚禮地藏菩薩懺悔發願法》,使得現存最早的地藏懺儀可以上推到唐五代。
二、《讚禮地藏菩薩懺悔發願法》 《讚禮地藏菩薩懺悔發願法》(見附圖,以下略稱《讚禮地藏法》),藏於北京圖書館,編號北8422(重22)。共87行,首尾皆有篇題,保存相當完整;但撰者不詳,經錄也未見載,目前是敦煌寫卷中僅見的唯一孤本。
1.讚禮
讚禮實際上包含了對地藏菩薩的讚歎和禮拜,一一讚禮分別是由七言偈頌加上和聲而組成的。
七言偈頌,依照文字的內容,大約可以分為總禮和別禮。總禮只有一組偈頌,一共八句;卻涵蓋了別禮的大致內容。別禮又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一共有四組偈頌,前二組各有十二句,後二組各有八句,而四組偈頌中的最末二句皆作「故我稽首大慈悲,地藏菩薩摩訶薩」;大致的內容則是上承總禮中的「釋迦牟尼佛所讚」、「五濁惡時救苦者」等文句而來。
第二部分一共有六組偈頌,句數分別有六句、四句、八句不等,而六組偈頌中的最末一句皆作「地藏菩薩摩訶薩」;內容則是上承總禮中的「垂形六趣化十方」而來,一一敬禮化形為諸天、聖人、凡人、鬼神、畜生、地獄等種種身的地藏菩薩。
第三部分一共有十組偈頌,每組各為二句,其中的第二句皆作「地藏菩薩摩訶薩」;內容是以十種比喻來讚歎地藏菩薩的聖德,其實也是上承總禮中的「釋迦牟尼佛所讚」而來。
在總禮和別禮的七言偈頌之後,皆有「願救諸眾生,離苦得解脫」(和聲A)或「願說正法救眾生,離苦得解脫」(和聲B)的文句,如果參照其他禮懺文的形式結構,便可以發現這些文句其實就是和聲。但是在《讚禮地藏法》的讚禮中就出現了兩種和聲,則是其他禮懺文中不常見的現象。
2.懺悔發願
在一般禮懺文常用的「五悔法」中,包括至心懺悔、至心勸請、至心隨喜、至心迴向、至心發願五項。但於《讚禮地藏法》中只有志心懺悔和志心發願二項,二者皆以「志心懺悔」或「志心發願」為標目,接著分別是十句七言偈頌,最後則是在「懺悔已」或「發願已」之後,「歸命三寶」。從「讚禮地藏菩薩懺悔發願法」的篇題來看,強調的重點就在於讚禮和懺悔發願兩大部分,因此於五悔法中只用了懺悔、發願兩項,也就不難想見了。
(二)儀文的構成
在《讚禮地藏法》中懺悔、發願的偈頌部分,除了一稱「歸命釋迦牟尼佛、地藏菩薩摩訶薩」之外,懺悔和發願的內容都只是一般的佛法。但是在讚禮的七言偈頌當中,很明顯地,內容都專屬於地藏信仰;經過詳細的比對之後,發現讚禮的偈頌都是依據《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中的經文而重新創作的。
《地藏十輪經》前後共有兩譯:前譯為《大方廣十輪經》,共有八卷,是在北涼(397-439)時期譯出,譯者不詳;後譯為《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共有十卷,是由唐‧玄奘在永徽二年(651)譯出。兩種譯本除了卷數不同,譯經的用字也有出入,因此可以確定《讚禮地藏法》中的偈頌皆是依據玄奘譯本而作的,因此這篇懺儀的成立最早也在第七世紀中葉以後了。
三、《占察善惡業報經行法》 《占察善惡業報經行法》,末附〈占輪相法〉、〈懺壇中齋佛儀〉,是明.智旭(藕益大師,1599-1655)依照《占察善惡業報經》所說的修行方法撰述而成的,透過懺法、稱名、二觀的修持,藉以悟入一乘境界。《占察經行法》作於西湖寺,智旭時年三十五(1633)。
《淨土聖賢錄》云:「智旭,字蕅益,……少以聖學自任,著書闢佛,凡數千言;及閱雲棲《竹窗隨筆》,乃焚所著論。年二十,讀《地藏本願經》,發出世志,日誦佛名。」 說明智旭因受雲棲袾宏的思想啟迪,始由儒入佛;於讀《地藏本願經》後,發出世之志,由此可見地藏信仰對於智旭影響之深遠。
智旭從三十三歲到四十八歲之間(1631-1646),一共實行了二十一次的懺法:其中以觀音信仰的《大悲懺》為最高,共有八次。其次為地藏信仰的《占察經行法》,共有五次(第一次在三十五歲時,禮四七日;第二次在四十五歲時,禮二七日;第三次在四十六歲時,禮一七日;第四次在同一年,並求得比丘戒清淨輪相,第五次在四十八歲時)。再者為《金光明懺》三次,《淨土懺》二次,《梵網懺》、《慈悲水懺》、《慈悲道場懺法》各一次。
智旭早在三十一歲時就有持誦《大悲咒》的記錄,三十二歲時,決心研究天台教理,對於四明知禮的《大悲懺》和天台智顗的《金光明懺》的實踐,當然會予以特別的重視。智旭雖於三十三歲的冬天,才首次獲讀《占察經》,但是他的懺悔思想,確實深受此經的影響;因此,智旭在佛教生活的實踐中,後來才依經自集的《占察經行法》,其實比重遠勝於禮拜次數較多的《大悲懺》。
1. 緣起第一,敘述因《占察經》之當機(堅淨信菩薩),諮請世尊,廣歎地藏功德,令其建立方便,於是「以三種輪相,示善惡差別;以二種觀道,歸一實境界」。
可見《占察經行法》之目的在於修習二觀(唯心識觀、真如實觀),以歸入一實境界。
但是「業重之人,不得先修定慧,應依懺法得清淨已,然後修習二觀」。由此可知智旭是以修懺淨業作為修觀證道之前方便,因此撰集了《占察經行法》。而其體製,「竊以諸懺十科行法,罔敢師心」,即依一般懺法常用的十科而製訂的。
事實上,最早奠立懺法十科體製的,即為天台懺法──隋.智顗的《法華懺》。其後包括唐.宗密《圓覺經修證儀》、宋.知禮《大悲懺》、遵式《往生淨土懺願儀》、明.智旭《占察經行法》、《梵網經懺悔行法》、受登《准提三昧行法》、《藥師三昧行法》、如惺《龍華修證懺儀》、清.繼僧《舍利懺法》等懺法,均沿襲了《法華懺》的體製,除宗密僅立禮懺八門以及如惺別為十二之外,其餘皆維持十科的體製,僅細目稍有不同。
勸修第二,主要敘述若佛弟子,欲求除障淨業、往生淨土、修證圓滿者,皆應修此懺法。
簡擇同行第三,敘述人數在十人以內則多寡無妨,唯須嚴擇法器,又所求相合,方可同修。
占察輪相第四,當於嚴淨道場之後,未行懺前,依照末後所附的占輪相法,「各占輪相,簡察善惡。」而在《占察經》中對於占輪相法有詳細的說明,首先刻木為輪,分別有三組輪相:初輪有十,二輪有三,三輪有六,合計所觀三世果報善惡之相,有一百八十九種。 藉由所占輪相,可以瞭解自己何罪偏重,於修懺時,確實悔之,便於陳白。
正修懺法第五,分為十科:第一嚴淨道場、第二清淨三業,皆援引《占察經》文,當住靜處,隨力所能,莊嚴一室;並宜澡沐身體,勿令臭穢。其他以七日、或二七、三七……為期,不可雜語及妄念等,大致同於其他懺法。由緣起第一到此為止,皆是智旭依經所作的解說,除了為修懺者建立信心,做好修懺的準備工作外,並提示修懺應注意的事項。自第三香華供養起,至第十補發願及端坐靜室、稱念名號止,才是懺法真正的儀節(其中雙行夾註的小字,為輔助的解說,包括所據經文,或如何唱唸、作禮、作念等等)。
最後,別明二種觀道第六,則是依《占察經》卷下闡釋二種觀道的意義。
智旭「悟得性相融會的道理,他的理論根據,是從《占察善惡業報經》發現的,唯心識觀及真如實觀的兩種方法。故在『教觀要旨答問十三則』一文中,他說:『唯心是性宗義,依此立真如實觀。唯識是相宗義,依此立唯心識觀,料簡二觀,須尋占察行法。』
又在他的『刻占察行法助緣疏』中說:『此二卷(占察善惡業報)經,已收一代時教之大綱,提挈性相禪宗之要領。』」 由此可見智旭對於《占察經》及其行法,均十分重視。並且依經所云:「若惡業多厚者,不得即學禪定智慧,應當先修懺法。」認為必須於十科懺悔清淨之後,再學習唯心識觀和真如實觀,方能契入一實境界,諸法實相。
故小字云:「諸懺坐禪一科,即於懺舉出壇時修,故列在正修第十;此經二觀要於懺悔清淨之後,方許正修,故十科畢,方別明之。」
於此可以得知,《占察經行法》中自第三香華供養,至第十端坐靜室稱念名號,皆為事修;與其他諸懺於第十科中修習禪觀有所不同,例如:《法華懺》的第十科即明坐禪實相正觀方法。
但是智旭又說:「又此二觀,雖云懺悔得清淨相乃可修之,而正行懺悔及稱念地藏名時,非無二觀。如修懺時,始從香華供養,終至三歸,歷事分明,運想無滯,知唯心作,無實境界,是名唯心識觀;若始從供養,乃至三歸,事雖歷歷,一心不生,是名真如實觀。又稱名時,歷歷分明,知心如幻,地藏洪名不離自心,是名唯心識觀;若觀地藏法身及一切諸佛法身,與己自身體性平等,無二無別,不生不滅,常樂我淨,功德圓滿,是名真如實觀。又既得觀相,正修二觀之時,亦可仍前修行懺法,及稱名號。即以懺法、稱名,助成二觀,轉更分明。」
由此可知,就事相而言,應先修懺法、持名,才能修成二觀。但於理體而言,若能如法懺悔,知唯心作,一心不生,即可名為二觀;若能一心持名,不離自心,及觀體性平等,亦得名為二觀。如此「事理相扶,始終一致,方名圓頓法門」,即闡明了理事不二之精義。
至於正修懺法中的主要儀節,包括下列各項,將併入「儀文的構成」中一起討論。
供養(第三香華供養)
啟請(第四啟請三寶諸天)
讚禮(第五讚禮三寶)
五悔-懺悔(第六修行懺悔)
-勸請(第七發勸請願)
-隨喜(第八發隨喜願)
-迴向(第九發迴向願)
-發願(第十補發願)
稱名(端坐靜室稱念名號)
(二)儀文的構成
1.供養
香花供養,與一般的供養常儀相同,如《圓覺經修證儀》云:「諸家禮懺,皆先胡跪,嚴持香花供養……然後啟請。」 儀節開始唱云:「一切恭敬,一心恭禮十方常住三寶」,禮拜之後,接著唱云:「嚴持香花,如法供養。」以及「願此香華雲」一偈。
而在《觀佛三昧海經》也說:「若凡夫人欲供養者,手擎香爐,執華供養,亦當起意作華香想。當作是願:願此華香,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化佛并菩薩、無數聲聞眾。受此香華雲,以為光明臺,廣於無邊界,無邊作佛事。」
事實上,供養所唸的「願此香華雲」一偈,即是由此經中的發願脫化而來。其後接著作念:「一切佛法僧寶,體常遍滿……」,此段全用《占察經》文。作念之後,唱云:「供養已,一切恭敬」,再一禮。
2.啟請
啟請三寶諸天,由於《占察經》中沒有啟請法,智旭云:「准餘行儀」,
3.讚禮
讚禮三寶,分為讚歎和禮拜二部分。智旭以《占察經》中並無讚法,因此以玄奘譯《地藏十輪經》中之地藏菩薩讚佛二偈, 隨行禮拜而成。
至於禮拜對象,仍可分為佛、法、僧寶, 禮拜的部分是以「一心敬禮」開頭,一一唱禮三寶名稱,並誦偈觀想。和啟請三寶諸天最大的不同,在於禮拜「過去七佛、五十三佛、十方一切諸佛所有色身舍利浮圖廟塔一切佛事」時,皆逐一唱禮;而且不論僧眾或白衣,皆略去唱禮護法聖眾一項。
4.五悔
五悔是指修行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發願等五種法門。
智旭曾說:「菩薩五悔法門,始自凡夫,終於等覺,無不以之為進修方便。」 由此可見智旭對於五悔法的重視。
五悔之前,智旭依《占察經》云:應依所占輪相,說所作罪,殷勤悔過。說完重罪之後,復作念云,惟願地藏與十方佛慈悲加護,令障消滅。作念之後,胡跪唱言:普為法界眾生歸命懺悔。接著五體投地,復作念發露十罪法相,惟願一切三寶與地藏菩薩聽受懺悔。
接著胡跪,各以「我弟子某甲至心懺悔(以下各作勸請、隨喜、迴向、發願)」領句,念懺悔文、勸請文、隨喜文、迴向文、發願文,再以「╳╳已,歸命禮三寶」作結,即為五悔的儀節。
其中除了懺悔文的前半段,綜合《占察經》中他處數語而成之外,包括懺悔文的後半段,以及勸請文、隨喜文、迴向文,皆全數引用《占察經》文,一字不改。
第十補發願的「發願文」,為經中所無,智旭認為大概是因為勸請、隨喜、迴向本身即發願的緣故,或者因修懺之人所求不同,不容預擬;故此發願文為智旭參照經旨大意所擬。至於一般的禮懺法門,五悔的表現方式經常是以五首偈頌來傳達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發願的心念;而在《占察經行法》中,則是以懺悔文、勸請文、隨喜文、迴向文、發願文來代替偈頌。
關於五悔的製作,淨源(1011-1088)於《圓覺經道場略本修證儀》中說:「漢魏以來,崇茲懺法,蔑聞其有人者,實以教源初流,經論未備。西晉‧彌天法師(道安,314-385)嘗著《四時禮文》,觀其嚴供五悔之辭,尊經尚義,多摭其要,故天下學者悅而習焉。」 可見在宋代,淨源還能看到道安所著的《四時禮文》之中有「五悔之辭」,那麼道安或許是最早提出五悔法的人。
此外,據《高僧傳》的記載:「(道安)所制僧尼軌範佛法憲章,條為三例:一曰行香定座上經上講之法;二曰常日六時行道飲食唱時法;三曰布薩差使悔過等法。天下寺舍遂則而從之。」 說明道安確實制定有悔過法。但是悔過法是否即為五悔法,目前仍不得而知。現存最早的、具足五悔法的禮懺文,則是失譯人名而附在梁錄中的《菩薩五法懺悔文》(502-507)。
其次,天台智顗(538-597)在《摩訶止觀》第七下提出五悔作為《法華》的助行,「唯《法華》別約六時五悔,重作方便。……今於道場日夜六時行此懺悔,破大惡業罪,勸請破謗法罪,隨喜破嫉妒罪,迴向破為諸有罪,順空無相願,所得功德不可限量。」 而在《法華三昧懺儀》以及《國清百錄》的「敬禮法」中皆設有「至心懺悔、至心勸請、至心隨喜、至心迴向、至心發願」等五法。
可以想見智旭應當受到智顗相當程度的影響。智旭在〈涵白開士禮懺持咒募長生供米疏〉文中說:「三世諸佛,定從名字初心,極至等覺後際,罔不以五悔為進修方便。當知:作法懺,能滅業障;取相懺,能滅報障;無生懺,能滅煩惱障。」此五悔方便和三種懺法之說,其實是繼承了智者大師的說法。而且認為《占察經行法》不但受到天台懺法思想的影響,並且是結合了他自己的孝道思想和罪報感才完成的。
5.稱名
在第十補發願的「至心發願」之後,接著是三皈依與和南聖眾。三皈依出自《六十華嚴.淨行品》, 而且在現行的佛門朝暮課誦本中仍被廣泛地使用。緊接在三皈依之後的是和南(vandana)。和南是稽首、敬禮的意思,是在懺法結束後,問訊作禮。
懺法之後,次為端坐靜室,稱念名號。「次往餘靜室,端坐一心,若稱誦,若默念地藏菩薩。其惛蓋多者,應於道場中旋遶誦念,晝三夜三,具如經說。」稱名的理論依據,主要是《占察經》中所說的「又應別復係心供養我地藏菩薩摩訶薩。次當稱名,若默誦念,一心告言: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如是稱名,滿足至千。」 而稱名的方式,則可以視情況採取端坐默念、口誦,也可以旋遶誦念。七日之後,每日清晨以第二輪相擲之,若得三業純善,方可修持二種觀道。
四、《讚禮地藏菩薩懺願儀》 《讚禮地藏菩薩懺願儀》(以下略稱《禮地藏儀》)也是智旭所撰。
依其〈後序〉末附題記,可知智旭撰述《禮地藏儀》的時間為崇禎丁丑年(1637)七月初五,時三十九歲,地點為九華山的梵網室中。
序中自云:「智旭深恨夙生惡習,少年力詆三寶,造無間罪。賴善根未殞,得聞《本願》尊經,知有出世大孝,乃轉邪見而生正信。仍以謗法餘業,雖辛勤修證,不登法忍。」故「敬宗《十輪》,并《占察》、《本願》二典,述此儀法」,目的在於「共滌先愆,克求後果」,凡是未登無生正位之人,無論初心與久學者,皆可修之。
(一)儀節的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智旭先前已經撰集了《占察經行法》,即是透過地藏法門的修持而消除罪障,為什麼還要製作《禮地藏儀》呢?
首先從懺法的程序來看,《占察經行法》必須先嚴淨道場,莊嚴一室,而「終竟一期,或七日,或二七,三七……乃至千日,以得三業純善輪相為期。」所以智旭自三十五歲撰集《占察經行法》起,至四十八歲止,也不過修了五次的《占察經行法》。
可見修此懺者,不僅需要特別設立道場,並且以得三業純善輪相為期,不限時日,則其費時可知,因此無法終年累月行此懺法。
但是智旭以地藏的本願功德為懺悔之方便,以《地藏三經》的理論為滅罪的津樑,可能就需要撰述另一種便於日常修持的地藏禮懺了。如《占察經》說:應當「一心誦念,日日如是行懺悔法,勿令懈廢。」
而從《禮地藏儀》的本文來看,除了少許的解說文字,多半是直陳唱念的儀文,和一般禮懺文若合符節,蓋適足以因應日常行道之所需。以下謹依其行次,列出《禮地藏儀》的結構:
從《讚禮地藏菩薩懺願儀》的全名來看,應當特別著重在讚歎、禮拜、懺悔和發願等各部分。茲略述如下:
首先在行儀之前,行者當先作念:淨身口意,至尊像前,自念積迷造罪,以菩薩為歸為救,並觀想菩薩法身,與我無二。 供養儀節,無論唱禮、作念,皆同《占察經行法》。
讚歎儀節,合掌讚歎菩薩功德,讚已一禮,並添香致敬。
禮拜儀節,以「一心頂禮」開頭,一一唱禮三寶名稱,並誦偈觀想。
普為儀節,無論作念、胡跪、唱禮,皆同《占察經行法》。
五悔儀節,僅保留了至心懺悔與發願兩個部分。即於胡跪唱誦至心懺悔的懺悔文之後,緊接著有二次以「惟願」起頭的發願文,最後起立唱言「懺悔發願已,歸命禮三寶」,再作禮一拜。
旋遶三寶儀節,是在五悔之後,作禮起身,觀想一切三寶遍滿虛空,安坐法座,即旋遶三寶,口誦三寶洪名,最後以三稱(或七稱)地藏菩薩名號後,回法座前。
三皈依、和南儀節,同《占察經行法》。至於禮懺結束後,仍可「次至靜室,或念地藏菩薩名,或持滅定業真言,或觀大士平等法身,或作唯心識等二種觀道。唯信唯篤,則必能滅障,必證法忍矣。」
由此可見智旭撰集《禮地藏儀》的目的,和《占察經行法》並無二致,希望懺悔滅罪之後,可以進一步修習二種觀道,證得無生法忍。因此別撰《禮地藏儀》,可能只是以較為簡便的禮懺儀式,便於日常行道不斷吧。
(二)儀文的構成
1.供養
作念儀文,引自《占察經》經文,詳見上文。
2.讚歎
讚文部分,自「是諸微妙功德伏藏……能無功用轉大法輪」皆是節錄《十輪經.序品》的經文而成的,僅其他數語,文字稍有更動。
3.禮拜
禮拜的對象,可以分為佛、法、僧三個部分。
禮佛部分,除了釋迦牟尼佛是《地藏三經》的說法者外,包括:(過去)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覺華定自在王如來、一切智成就如來、清淨蓮花目如來、無邊身如來、寶性如來、波頭摩勝如來、師子吼如來、寶勝如來、寶相如來、袈裟幢如來、大通山王如來、淨月佛、山王佛、智勝佛、淨名王佛、智成就佛、無上佛、妙聲佛、滿月佛、月面佛等諸佛,(現在)忉利天宮十方集會諸佛,(未來)淨住世界無相如來,皆出自《地藏本願經》。拘留孫佛、毗婆尸佛等過去七佛及普光佛等五十三佛,出自《占察經》。過去殑伽沙等諸佛,出自《地藏十輪經》。
禮法部分,即《地藏三經》及一切法藏。
禮僧部分,菩薩包括:文殊、財首、定自在王、無盡意、解脫、普賢、普廣、觀世音、虛空藏,皆出自《地藏本願經》;好疑問、彌勒、金剛藏,出自《地藏十輪經》;堅淨信,出自《占察經》。尊者包括:憍陳那、優波離、目乾連,皆出自《地藏十輪經》。最後,禮拜懺主地藏菩薩,分別是:忉利宮中分身來集,出自《地藏本願經》;大集會中現聲聞相,出自《地藏十輪經》;占察經中善安慰說,出自《占察經》。然後逐一禮拜入種種定,並以諸定力除刀兵、疾病、饑饉等劫的地藏菩薩,凡二十七禮,皆出自《地藏十輪經》。
4. 懺悔發願
五悔中的懺悔發願文,與《占察經行法》不盡相同,主要是依據《地藏十輪經》撰成的。一面發露懺悔過去種種惡業,一面發願藉由諸佛與大士之力,除滅罪障,誓願不復作惡,希望藉此速能成就十法與十輪,親近三寶,證得法忍,利樂眾生。
其中懺悔譏刺毀謗大乘正法及破戒、無戒比丘等,以及發願成就十法、十輪等內容,顯然都是援用了《地藏十輪經》的經義,例如:「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無戒剃除鬚髮被袈裟者,普善守護恭敬令無損惱,又能善護三乘正法……」,「有十種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如來由本願力成就十種佛輪」、「有菩薩摩訶薩十輪……此十輪者,非餘法也,當知即是十善業也」等等。
五、《慈悲地藏懺法》 《慈悲地藏懺法》 (以下略稱《地藏懺》),《新纂大日本續藏經》中題為清代撰述,但撰者不詳。林子青曾提到:近世通行的懺法有《梁皇寶懺》、《慈悲水懺》、《大悲懺》、《藥師懺》、《淨土懺》、《地藏懺》等。……《慈悲地藏懺法》三卷,略稱《地藏懺》,失撰人。智旭撰《讚禮地藏菩薩懺願儀》加以補充。……其儀式與《藥師懺》、《淨土懺》略同,是較晚出的懺法之一。凡報親恩祈父母冥福之法事,多禮此懺。
說明《地藏懺》是近世通行的懺法之一,其性質是為了報親恩、祈父母冥福所作的法事。但是他認為「智旭撰《讚禮地藏菩薩懺願儀》加以補充」,則不知何據,恐怕是誤將《地藏懺》的形成年代提到智旭之前了。
事實上,就臺灣地區的寺院而言,拜《地藏懺》的機會並不算多,大致都是在七月的時候;遠遠比不上《水懺》、《梁皇懺》、《放焰口》等懺儀的流行。
從《地藏懺》的形式來看,於卷上結束時有「出懺如常儀式」之語,可見懺文中省略了出懺的儀式,進一步可以推知應當還有入懺的儀式也被省略了,故其結構與《藥師懺》、《水懺》 等懺儀皆十分類似。
由於《新纂大日本續藏經》中所收的《地藏懺》(略稱新續本),三卷中皆省略了入懺和出懺的部分,因此和現今的坊刊本,內容是大同小異,不盡相同。
《地藏懺》在正式拜懺之前,需要先嚴淨壇場。首先梵唱楊枝淨水讚,然後三稱清涼地菩薩、觀自在菩薩 ,持大悲咒、心經、唱摩訶般若波羅密多,以及「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陀羅尼」。此咒在《地藏懺》中雖然沒有標示名稱,但係現今《禪門日誦》通行的十小咒之一,出自宋.法天所譯的《大乘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今此閻浮提世界中人,壽命百歲,於中多有造諸惡業而復中夭。……如是短壽之人,若能志心書寫、受持、讀誦、供養、禮拜,如是之人復增壽命,滿於百歲。」
接著是「願將以此勝功德,祝讚皇帝萬萬歲,聖明君,諸國來朝位,南無無量壽,祝讚皇帝萬萬歲」等語,而且又有小字「再云」,表示誦念不只一次,看來不像是一般民間所用的懺儀;因此或有可能是於宮內道場所舉行,或為皇帝祝壽而禮拜的《地藏懺》。
其次是唱香讚,及三稱香雲蓋菩薩。坊刊本《地藏懺》自此起始,並接著入懺文,為新續本所無。接著是普賢讚,及三稱普賢王菩薩。然後是香華供養儀節,首先唱一切恭敬,然後頂禮三寶,接著如法供養,唱七言供養偈十七句和五言供養偈十二句;坊刊本接有五言讚偈二首;接著三稱寶曇華菩薩。
其次啟請釋迦證明禮懺,新續本下有小字云:「宣疏通誠如常,主者引眾,梵聲稱讚」,其中宣疏之套語,可由坊刊本補足。但接著以此功德奉福上界龍天,並祝延當今皇帝統御萬年等語,則為坊刊本所無,更加強了以上的猜測,即此《地藏懺》於宮內道場舉行的可能性。
接下來的起懺,唱讚佛偈,才是這部懺法真正的開始。接著歸命三世諸佛,即逐一頂禮七佛等及地藏菩薩,其次誦唸開經偈和建懺緣起,歸依三寶各一拜,並啟請龍天證知懺悔。以下計有八次的禮佛,搭配八次的懺悔發願文。卷上在第二回的懺悔發願結束後,接著唱讚,三稱地藏王菩薩,即有小字云:「出懺如常儀式」。至於坊刊本中的出懺儀式,先誦唸出懺文,三稱赦業障菩薩,遶壇稱名,起讚偈,三稱無上尊菩薩。而出懺文及三稱菩薩名,三卷各有不同。
此外,依照寺院常儀,之後通常還會有三皈依、迴向等儀節,則是懺本所未記載的。卷中的儀節大致如上,應當先有入懺文,接著第三、四、五的禮佛與懺悔發願,接著唱讚,三稱地藏王菩薩,然後是出懺儀式。卷下也是在入懺文之後,接著第六、七、八回的禮佛與懺悔發願,然後分別唸隨喜文、勸請文、迴向文及發菩提願文,唸完各作一禮;接著唱讚,三稱地藏王菩薩,然後是出懺儀式。
(二)儀文的構成
1. 禮拜
首先從禮拜的對象來看,禮拜諸佛部分,每一次禮拜的前三尊佛,皆以釋迦佛為首,其次多為阿彌陀佛(或作無量壽佛),再次者多為彌勒尊佛。其中釋迦佛為地藏經典的說法者,《地藏本願經》也記載了地藏蒙佛付囑:「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已來眾生,悉使解脫,永離諸苦,遇佛授記。」 彌勒將繼釋迦牟尼於此土成佛,是未來佛。至於阿彌陀佛(無量壽佛),是西方世界的現在佛,雖不見於《地藏三經》中,但於敦煌寫本中發現的《佛說地藏菩薩經》、《佛說十王經》,皆與淨土信仰有關。例如《佛說地藏菩薩經》即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造地藏菩薩像,寫地藏菩薩經,及念地藏菩薩名,此人定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從一佛國至一佛國,從一天堂至一天堂。若有人造地藏菩薩像,寫地藏菩薩經,及念地藏菩薩名,此人定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此人捨命之日,地藏菩薩親自來迎,常得與地藏菩薩共同一處。」
而流行於五代宋初、並與地藏信仰有密切關係的《佛說十王經》也說:「謹啟諷閻羅王預修生七往生淨土經,誓勸有緣以五會啟經入贊念阿彌陀佛。」皆顯示了地藏信仰與淨土信仰的結合。而在《占察經》中也說:「若人欲生他方現在淨國者,應當隨彼世界佛之名字,專意誦念,一心不亂,如上觀察者,決定得生彼佛淨國。」 或許,《地藏懺》的撰者和智旭一樣也具有淨土信仰,或是很自然地將當時流行的淨土信仰融入《地藏懺》中。
除此之外,前三次的禮佛對象,大多出自《地藏本願經》(但其中也摻雜了五十三佛之一的師子吼自在力王佛,而功德雲佛則不詳所出);第四次至第六次的禮佛對象,其實是禮三十五佛(但其中漏了財功德佛,金寶光佛、金龍尊佛應是涉上文而多了金字);第七次除了部分與第一次的禮佛對象重複以外,大光明佛、定光明佛、智慧光明佛、功德光明佛與福德光明佛,亦不詳所出。第八次禮佛皆為總唱,包括過去七佛、十方佛、五十三佛、三世佛等,可於《占察經》中找到理論的依據。
禮拜菩薩部分,除了總禮十方菩薩,以及懺主地藏王菩薩以外,包括:文殊、財首、阿逸多(意譯即無能勝)、定自在王、無盡意、普賢、普廣、觀世音、虛空藏等,皆出自《地藏本願經》;虛空藏、金剛藏,出自《地藏十輪經》;大勢至與觀世音同為阿彌陀佛的脅侍菩薩,可能也是涉及淨土信仰而加入的;至如師子旛、師子作、無邊身、棄陰蓋等,則不詳所出。
2. 懺悔發願文
首先,第一次的懺悔文中提到釋迦、地藏雲集忉利天,係依據《地藏本願經》;而由懺悔文轉而發願時,常有「仰願十方三寶,十輪地藏慈尊……」之語,其中的「十輪地藏」,顯然是由《地藏十輪經》而來。至於第八次的懺願文中列舉了《地藏本願經》所說的,聞地藏名號,或見其形像,供養禮拜者,「現生之中獲得二十種勝妙善利」;但於《地藏本願經》其實列有二十八種利益。
其次,再由懺悔的內容來看,八次的懺悔文其實是互相銜接的。
第一次主要敘述釋迦、地藏雲集忉利天,教行懺悔;宜先懺三毒五逆、次悔惡業苦果。自第二次以下,和一般懺儀一樣,是依據三障的次第懺悔,但懺悔的細項則有所不同了。例如:第二次是懺悔煩惱障;第三、四次則是懺悔業障中的十種妄習,第五次懺悔業障中的六根招報;第六、七次是懺悔報障中的鬼畜人三種餘愆;第八次是懺文的小結,宣示不復造惡的決心。
其中的十種妄習、十種鬼趣、十種旁生(畜道)、人道十種差別,是有連環關係的。由於十種妄習造十惡果,因六根造罪致地獄果報;地獄報盡,還墮鬼趣;鬼道罪竟,便為畜道;三惡道報盡,出生人道仍有十種差別,茲將十種妄習與托生鬼趣、畜道及人道種類 以上十種妄習、十種鬼趣、十種旁生以及人道十種差別,出自《楞嚴經》:「阿難,此等皆是彼諸眾生自業所感,造十習因,受六交報。……」 其實明.釋禪就曾經依據整部《楞嚴經》而撰述了《依楞嚴究竟事懺》。
但《地藏懺》中僅以《楞嚴經》卷八的內容為懺文綱要,此外也摻入了一些佛家以外的思想,並運用了許多中國的歷史、傳說和文學典故來解釋懺文中的業報,因此內容相當蕪雜,和《依楞嚴究竟事懺》的風格──純然以經文為主,有顯著的不同;而且還有許多相當口語化的文字,可以表現出中國社會文化的型態,可以說是一篇相當中國化的懺儀了。
儘管在懺悔文中有許多中國式的用語和典故,但其目的可能是藉由現實生活所見的人事現象,或是民眾信以為真的故事傳說,來比附懺悔文中的業習、果報。
此外,懺願文中所見的佛教思想,於懺悔三障之外,主要有以下數端:
(1)主張大乘。
例如第三次的懺悔文中說:「若修禪觀,依止觀空,始五停心,總別相境,身受心法,次第觀成,行三十七品之助道,觀一十六行之正修……離五蘊山,出生死海,居涅槃頂,於法無為;不得度生,未名菩薩。」
又說:「若夫菩薩,名大乘者,自身未度,先度眾生,發僧那於始心,終大悲而赴難,廣行六度,功越三祇……合本有之靈明,悟心地之秘藏,心佛眾生,同歸三德而已。」(2)唯識思想。
例如:建懺緣起中,即說明了「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妙理,眾生以「相續計,取執自他,展轉相因,善惡果報,無記三性,苦樂迭奏」,於是法性汨沒,昇沈輪替。
(3)天台思想。
例如最後的發願文中說:「令某甲等,內外三術,一念備足,三觀圓明,三諦頓顯」等。
由此可見《地藏懺》的構成,主要是以《地藏三經》和《楞嚴經》為主,並且大量援引了經、史、子、集中的文史知識,可見撰者其實兼具了儒、佛二家的深厚素養;而從嗜味招報中的「而我釋子沙門,豈得貪味類爾」云云,更可以確定撰者的身分為出家的沙門。
六、歷代地藏懺儀的發展與變化 (一)儀式的結構
如果依照時代的先後,觀察地藏懺儀的結構變化,可以發現:
《讚禮地藏法》是由讚禮、懺願兩部分構成的,其中讚禮部分即佔了全文的五分之四強。讚禮部分雖然是由讚偈、禮拜及和聲搭配而成,但其中讚偈又佔了最大的比重。由此可見,《讚禮地藏法》的儀式中當以讚歎、禮拜最為顯著。
《占察經行法》,僅就其正修懺法部分加以討論。《占察經行法》的儀式雖可分為十科,但主要有供養、啟請、讚禮三寶及五悔法門等部分。其中仍以讚禮三寶的比重最大,其次為五悔法門。但是讚禮三寶中的讚歎僅有二首偈頌,其餘皆為逐一禮拜三寶,因此在《占察經行法》中也是以禮拜、五悔的儀式為主。
《禮地藏儀》主要是由供養、讚歎、禮拜、懺願等部分構成的,其中也是以禮拜的儀式為主,懺願的部分居次。
《地藏懺》的儀式雖然最為繁複,但是主要的儀節顯而易見是以禮拜、懺願文為主。雖然將長篇巨製的懺悔文分為八段,以與禮拜的儀節互相搭配,但其篇幅仍然很長,和五悔中所見的短文已有顯著的差異,甚至比重也遠遠超過了禮拜諸佛菩薩。
綜合以上看來,不同朝代的地藏懺儀之間,雖然沒有直接的聯繫或影響,但是約略可以看出歷代地藏懺儀在儀式方面的變化,似乎仍是有跡可尋的──雖然歷代的地藏懺儀皆包含有禮拜、五悔(或部分的五悔)的儀式,但是唐五代的更偏重於讚歎,明代的更偏重於禮拜,清代的則更偏重於懺悔文。
(二)經典的依據
其次,依照時代先後,觀察地藏懺儀的經典依據:
《讚禮地藏法》是依《地藏十輪經》編撰而成的。
《占察經行法》主要依據《占察經》,而以《地藏十輪經》為輔。
《禮地藏儀》主要依據《地藏十輪經》、《占察經行法》、《地藏本願經》等三經編撰而成的。
《地藏懺》主要依據《楞嚴經》與《地藏三經》,三經中又以《地藏本願經》居多。
《地藏十輪經》前後共有兩譯:其一為《大方廣十輪經》,譯於北涼,譯者佚名,共有八卷。其二為《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共有十卷八品,係唐永徽二年(651)玄奘於京師大慈恩寺譯經院所譯。內容係讚歎地藏菩薩之功德,現沙門之像,以濟度末法之眾生;並敘述如來依地藏菩薩之問而演說,由本願力成就十種佛輪,能破除末世之十惡輪。
《占察經》,又稱占察善惡業報經,隋.菩提燈譯,凡二卷。敘述地藏菩薩應佛之命,為末世之求善法者所說之法。上卷闡明以木輪相占察善惡業報之法,下卷闡述大乘實義之觀法。最早著錄的《法經錄》,即以此經列入疑惑部,《長房錄》、《仁壽錄》、《內典錄》皆從之,至《大周錄》與《開元錄》始視為真經而收錄之,傳佈頗廣。
《地藏本願經》,即《地藏菩薩本願經》,唐.實叉難陀譯,凡二卷十三品。敘說地藏菩薩之本願功德,及本生之誓願,強調讀誦此經可獲得不可思議之利益,消滅無量之罪業。
《楞嚴經》,為《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之略稱,屬於密教部,唐.般剌蜜帝譯。本經闡明「根塵同源、縛脫無二」之理,並解說三摩提之法與菩薩之階次。
(三)撰者的身分與修懺的目的
首先觀察地藏懺儀的撰者身分:
《讚禮地藏法》雖然撰者不詳,但依目前可以得知作者的敦煌禮懺文,皆為僧人的製作, 或許可以推斷:《讚禮地藏法》也可能出於僧人的手筆。而《占察經行法》和《禮地藏儀》,毫無疑問地,係為明末智旭大師的著作;智旭主要基因於《地藏本願經》的孝道思想,以及自己的罪報感,而產生了撰述的動機。至於《地藏懺》,雖亦不詳撰者名,但由懺悔文中的「而我釋子沙門」一句,則可以確定是由僧人所執筆的。
其次觀察修撰地藏懺儀的目的:
《讚禮地藏法》的目的,主要是仰仗地藏菩薩「久修堅固大願悲」、「救度無間惡眾生」的願力,期望「今對佛前皆發露,慚愧懺悔願除滅」,「願說正法救眾生,離苦得解脫」。
《占察經行法》的目的,依至心發願所說的,是希望透過地藏慈尊的救拔拯濟,令「我及眾生,重罪速滅」、「二種觀道,應念現前」、「四攝六度,無不圓成」、「面奉彌陀,歷侍諸佛」等等。
《禮地藏儀》的目的,依後序及發願文所說的「共滌先愆,克求後果」、「速能證得無上法輪,善巧方便成熟眾生」等等。
《地藏懺》的目的,依照建懺緣起所說的,「建此地藏菩薩慈悲懺法者,為令一切眾生發歡善心,成善法益,而興懺法。為令一切眾生破除煩惱,成對治益,而見懺法。亦令一切眾生從戒定慧,自聞思修,成五根力,得生善益,而脩懺法。復令一切眾生脩世出世業,證第一義,八理益故,而行懺法。」以及最後的發願文中,希望透過懺悔滅罪,「無明煩惱,令斷無餘」、「究竟菩提,成無上道」。
七、結論 總而言之,透過以上各節的分析與論證,除了可以進一步得知歷代地藏懺儀的背景、儀節的程序、儀文的構成等等的問題。藉由儀式結構、經典依據與修懺目的的考察,更可以進一步了解到地藏懺儀在中國的發展與變化。如果把唐五代撰述的《讚禮地藏法》視為早期,明.智旭所撰的《占察經行法》、《禮地藏儀》視為中期,清代撰述的《地藏懺》視為後期,綜合以上的討論,大致可以得到下列幾點結論:
第一,從儀式的結構來看,歷代地藏懺儀的變化,其著重點可說是由早期的讚禮、中期的禮拜、轉移到後期的懺悔。和中國禮懺儀式的發展一樣,也是由「禮」到「懺」的發展。例如在敦煌寫本中,「禮懺文」就經常被略稱為「禮」或「禮文」。
第二,從經典的依據來看,早期完全依據《地藏十輪經》,中期是《地藏三經》並重,後期則偏重於《地藏本願經》與《楞嚴經》了。
第三,從撰者的身分與修懺的目的來看,各期撰者大多為出家沙門,其撰述的原始目的,無不是希望透過地藏菩薩的慈悲、願力,救拔眾生;藉由懺悔滅罪,清淨三業,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但是流傳到後代,民間對於地藏菩薩的認識逐漸地侷限在救拔地獄的眾生,因此《地藏懺》帶給一般人的觀念也就止於「超度亡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