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3450|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常生活中的─懺悔與寬恕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2-7-2 19:23: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2-7-2 19:28 编辑

日常生活中的─懺悔與寬恕(上)

◎主講:鄭振煌教授/轉載自妙林雜誌第22卷6月號



◆嘴上常掛三句話


         西洋人常將三句話掛在口頭上,第一句請「Please」,拜託一下,請幫忙一下;第二句對不起「Excuse me」,請你原諒,是一種懺悔;第三句謝謝您「Thank you」,也就是我們所講的感恩。
「請」是一種尊重:「對不起」是懺悔,感覺自己的言行不合法、不如理,就會說對不起,請原諒;得到別人的幫忙、好處、讚賞,立即說「謝謝」,感恩之心油然而生。


         所以我們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小至家庭和諧,大至事業成功、天下太平,都應將此三句話常掛嘴上。


◆認清懺悔的對象


        中國人、台灣人也有這樣的話,只是有時候把它用錯方向,拿來檢討別人,反省別人,要別人懺悔。凡是有錯都怪別人,自己永遠都是對的。對自己的錯,常常一而再、再而三的找理由原諒自己。


        對別人的寬恕心不夠,於是鬥爭事件不斷重演,兄弟姊妹、父母子女、朋友同儕、上司部屬、團體族群、黨派國家等競相加入行列,而我們自己的內心也在爭鬥不已,致使無法讓自己清淨下來。


        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就說過,學佛的人很多,但鬥爭依然未曾止息過。遠至西洋中世紀的基督教與回教之爭,近至西藏拉薩的暴亂,國內的總統選舉,不就是鬥爭亂象的寫照嗎?


        基督教《聖經》有則故事,有個女人外遇,犯上戒律的重罪,其周遭的人知道後,就把她叫出來公開審判,有的拿棍子打,有的拿石頭仍,此時耶穌出來制止道:「你們有誰一生中從來不曾犯錯、作惡的?都沒有的人才有資格拿棍子打,或扔石頭擊這個女人」。此話一說,眾人啞口無言,自知理虧,悻悻然掉頭離去。


        一般人大錯不犯,小錯不斷,成聖成賢之前,難免犯戒。古時的聖賢、當今的宗教大師都語重心長,要大家反省,懺悔無始以來的罪障。但凡人易於拿戒律來衡量別人,不知規範自己的身、口、意,總把對象搞錯了,以致於無法體諒別人、原諒別人,因而人際關係不好。


◆慈悲體諒 智慧幫忙


        《論語.里仁篇》,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告訴他的學生曾子,他為人處事的方法,從頭至尾就是忠、恕罷了!忠就是忠於自己的良心、良知、良能,忠於自己的承諾,其觀察內心和佛陀教義是一致的。恕就是寬恕,別人犯錯,要有慈悲心體諒,為他設身處地著想,並以智慧去幫忙他、教化他。


        前天有位學生請我去他家,我一到他家,就見夫妻倆起口角,太太罵先生:「我抱病在身,你還嘮叨個不停,你說什麼,我都很討厭。」先生說:「我夜以繼日照顧妳,妳還不知感恩。」兩個人交相指責,我插嘴道:「你們稍停一下,聽我說,你們倆都有錯。你們都沒在學佛、念佛,都在念對方的錯。學佛、念佛的人,心中應有佛的慈悲、佛的智慧,不會只看到對方的缺點,而欠缺感恩之心。」世尊說得甚是,人與人起衝突,其實他自己的內心也在掙扎、起衝突。


◆聞過認錯是美德


      《左傳.宣公二年》:「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論語.學而篇》,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就是最大的善,聖賢不是一出世就是完美的人。佛家也講「沒有天生的釋迦,沒有自然的彌勒佛」。釋迦佛、彌勒佛都與我們眾生無異,只不過他們經過累世累劫的修行,才成就佛果。


    《金剛經》提到佛陀前世為修忍辱波羅蜜,做了五百世忍辱仙人。有一世被歌利王節節割截,卻不起瞋恨,反而發願將來成佛時先度對方。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後,往鹿野苑初轉法輪,第一個度的人憍陳如,其前世就是歌利王。不能忍,就無法體諒別人、原諒別人,看不到對方的佛性,不知對方有一天也會成佛,只不過現在沒有學佛而已,你罵他,等於罵未來佛。


    《管子.牧民》:「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逾節,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故不逾節,則上位安;不自進,則民無巧詐;不蔽惡,則行自全;不從枉,則邪事不生。」四者之中,恥尤為要,故夫子之論士曰:「行己有恥。」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又曰:「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


    中國學者蕭翰先生根據《二十五史》的資料統計,民國以前共有七十九位皇帝下過罪己詔:漢朝十五位、三國三位(曹魏一位、孫吳二位)、晉朝七位、南朝十四位、北朝一位、隋朝一位、唐朝八位、五代六位、宋代七位、遼代一位、金代一位、元朝四位、明朝三位、清朝八位。罪己詔是君主所下發自我批評的詔書。《左傳》稱「禹、湯罪己」。中國古籍中記載的第一份「罪己詔」是《尚書》中記載的《湯誥》,《詩經》中的《周頌.小毖》是周成王的罪己詩,《尚書》中的《秦誓》是秦穆公偷襲鄭國慘敗後的反省,其文曰:「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邦之杌隉,曰由一人;邦之榮懷,亦尚一人之慶。」漢文帝則是第一位正式發下罪己詔的皇帝,最後一份罪己詔是清朝宣統皇帝在辛亥革命後所下發的,袁世凱在廢除帝制後,也發過類似罪己詔的文書。


    唐.吳兢《貞觀政要.任賢》:「太宗後嘗謂侍臣曰:『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联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唐.元稹《崔郾授諫議大夫》:「昔我太宗文皇帝,以魏徵為人鏡,而姦膽形於下,逆耳聞於上。」唐太宗失去宰相魏徵,痛哭失去一面「人鏡」;自謙的重臣都有「過失一肩挑」的擔當,最好的主管就是過錯自己承擔,功勞大家分享。而凡夫剛好反其道而行,有功往臉上貼金,有過往別人身上推。治水大師大禹「聞過則拜」,聽到自己的過錯,馬上欣然叩謝;孔子七十二大弟子之一的子路,亦不遑多讓,「聞過則喜」,聽到有人說他的過錯,欣喜有加。這樣他們才能不斷改過,使品格更上一層樓。孔子的另一學生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每日拿三件事來反省自己,替人謀事,是否有盡心?跟朋友交往,是否有誠信?老師所教的,是否有溫熟?


    佛教也一樣,每天要念懺悔文,睡前要懺悔今天犯的過錯;早上眼睛一睜開,要對自己有所期許,期許我今天能念佛、能學佛,能照佛菩薩所講的、師父所開示的去做,時時刻刻保持正念。誠如儒家所謂的「知恥近乎勇」,曉得自己錯誤,又肯至心懺悔,那就是勇,就是力量。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什麼是苦海?我們身、口、意三業不清淨就是苦海,苦海不一定是沒飯吃。以台灣來講還算富裕,但根據二OO五年英國的研究報告顯示,台灣的快樂指數排名全世界第六十四名,反觀位於北印度的迷你小國不丹,其國民所得不及台灣的十分之一,但其快樂指數高達第八名。由此可知台灣人很不快樂,儘管吃穿不愁、交通便利、科技發達。


    諸位或許看過e-mail傳來的肯亞照片,我們很難想像當地缺水的情況,小孩跑到馬屁下張開嘴巴,接馬尿喝;大人跑到正在撒尿的馬羊下,蹲下來洗頭髮。又當地人營養不良,骨瘦如柴,叫人不忍卒睹。而台灣物質不虞匱乏,唯快樂指數低,原因何在?心靈空虛而已。


    幸好台灣有佛法可解救,可提升快樂的指數。


    我們來到世上,短短數十年,是要用來學習與成長的,讓自己愈來愈好、愈聰明、愈有智慧與慈悲。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浪子回頭金不換」、「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吾人應將佛法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如太虛大師所說的「仰止皈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如果不知反省自己,老挑剔別人的缺點,指責別人的過失,心量狹小,不能原諒別人,自己也快樂不起來,結果惡性循環,永不得解脫。


◆聞過認錯是美德


    在美國大學裡,有二門課程是大學生必修的,其一是知識論,其二是專業倫理學。知識必須有倫理的規範,才能避免傷天害理的事情發生,危及社會人群。


    這兩門課程合起來,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換言之,即是「戒定慧」三學。戒是倫理道德,定與慧是正確的知識;心能安定下來,才能內觀自省,發現原本堅持自己對別人錯,其實自己比別人更錯誤。


    佛陀很偉大,二千多年前所教的三學,正是歐美教育所遵循的。此外,佛學裡有因明學,因明學教我們播種善因,未來必得善果;凡事有因有果,快樂、解脫不會無緣無故從天而降。


    現在台灣痛苦指數高,就是戒定慧不夠,若能天天反省、懺悔,自能去無明、令福慧增長,提升快樂的指數。


◆慚愧是善心所


    唯識學講心所,何謂心所?心所即是心理作用、精神作用。在唯識學五十一個心所中,善心所佔了十一個,善心所裡有個慚愧,慚愧就是懺悔,所謂「不怕念頭起,只怕覺照遲」。想和人家打架;這都是你的錯,還責怪我;我不眠不休照顧你,你還不懂感恩等等就是念頭。貪瞋痴慢疑忌之念頭一出,馬上用智慧來觀照,念頭當下即失。佛家常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怎麼可能?成佛不是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嗎?確實是可以,問題是我們眾生屠刀、菜刀放不下,一放下,旋即提起,貪口慾,好爭鬥,聊八卦,永無止息,身口意三業不得清淨,那能成佛?


    提婆達多是佛陀的堂弟,一表人才,持戒頗嚴謹,被人唆使幹掉佛陀,方能取代佛陀,當僧團的領導人,於是想盡辦法欲置佛陀於死地。據經典所載,不只這一世要害佛陀,而是無量世以來就處心積慮要除之而後快。一般人被欺負,就非報仇不可,這一世拳頭比你小不能報,沒關係,下輩子再來,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你跑不掉。但佛陀不以提婆達多為忤,還感恩提婆達多對他的欺負、責難、迫害,才有忍辱波羅蜜的成就。提婆達多受了佛陀感化,懺悔自己的罪行,後來證得阿羅漢果。假使當初佛陀也像世間人一樣,立即還以顏色,則二人生生世世,因果糾纏不清,就成不了佛,提婆達多也成不了阿羅漢了。此外,受到提婆達多蠱惑的阿闍世太子,在登基後也懺悔當初欲篡奪父親的王位,而全力護持佛陀。


    有位西藏喇嘛,在文革期間被囚禁在豬圈裡,飽受鞭笞、侮辱、吃不飽之苦,長達十三年,好不容易被釋放,後至印度見達賴喇嘛,達賴喇嘛問他有何感想,老和尚說:「我最怕的一件事是對紅衛兵的慈悲心會消失。」哇!其慈悲、忍辱的功夫,何其偉大!


    有個學生,這兩星期以來心情不佳,其母打電話來請我幫忙。學生說他做事,被老闆訶斥,老闆要他寫悔過書,他寫了兩次都被退回,心情很沮喪。我了解實情後開導他:「你是藥劑師,拿錯藥給病人,沒鬧出大事而被開除已屬幸運了,被罵是應該的;再者你的悔過書,只有兩行,說不清楚,講不明白,難怪被退回。寫悔過書應如英文所講的六W:when何時、where何處、who何人、what何事、why為何、how怎麼辦;佛經一開始就教我們如何寫報告、寫悔過書,經典一開始不是寫著: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你要交代時間、地點、什麼人、做錯什麼事,為什麼會做錯,將來怎麼改過,你上課都上假的,聽經聞法這麼久,不知學以致用?」學生恍然大悟。佛法講苦集滅道,苦聖諦與集聖諦,就是何人做錯何事,在何地,原因何在,因而受什麼苦;懺悔就是道聖諦之一,屬於改善的方法;滅聖諦就是目標所在,改過向上到圓滿的地步,滅了苦因將來不再有苦,甚至連苦果也滅盡。


    再舉印度阿育王為例,阿育王原本性情暴戾,殺人無數,統一印度後被一位小沙彌的安詳、溫柔、莊嚴所感動,而發心向佛。為懺悔過去的殺罪,規定全國禁屠的日子,如同台灣的初一、十五禁宰一樣。佛陀教我們在家初學佛時,無法吃全素,可行六齋日。有個學生第一次上課聽到六齋日,就回家告訴媽媽與太太,儘管家人反應吃素營養不良,但他堅持素食。再回頭講阿育王,由於他的一心向佛,禮拜懺悔才有佛法第三次結集,整理三藏,派高僧將佛法帶到全世界去,我們才有福份親近三寶。《成佛之道》有云:「恥有所不知,恥有所不能,恥有所不淨。」能夠知恥認錯,才會發菩提心,邁向成佛之道。


    美國柯林頓總統緋聞纏身,儘管他個人道德差,但他將美國經濟、國力帶到鼎盛,美國人接受他的道歉,讓他完成二任八年的總統;美國紐約州長,未當州長時,形象清廉中規中矩,無奈暴發緋聞事件而下台;美國尼克森總統能力很強,由於水門案件,從頭到尾沒向社會道歉而被迫下台。以上在在告誡我們做錯事勇於承擔及認錯懺悔的重要性,不可等閒視之。



本文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yhm-5318003/article?mid=3966&;prev=3967&next=3963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
 樓主| 發表於 2012-7-2 19:27:27 | 只看該作者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日常生活中的─懺悔與寬恕(下)

◎主講:鄭振煌教授/轉載自妙林雜誌第22卷6月號





◆舉心動念無非是罪


        有人會說我又沒做錯事,幹嘛要懺悔?其實,我們凡人起心動念常在造罪而不自知。《地藏菩薩本願經》:「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觀是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脫獲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惡緣,念念增益。是等輩人,如履泥塗負於重石,漸困漸重,足步深邃。」


        閻浮,梵語是蓮霧的意思,印度半島的地形就像倒著的蓮霧,所以才會說閻浮眾生。起心動念很細微,沒有智慧及禪定的功夫,很難覺察起心動念皆為貪瞋痴慢疑忌。地藏菩薩不忍眾生的苦報,才發願至地獄救度苦難的眾生。


      地獄不在地下,地獄在我們心中,煩惱之因起於無明,造業後的果是苦,愈苦愈無明,愈無明又愈造惡業,如此生生世世在苦海中輪迴,不得解脫。


        個人所造的業會存在我們的八識田中,所謂「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凡夫畏果,菩薩畏因,眾生顛倒是非,不知在因地下功夫,以求解脫。


◆罪是什麼?


       違反道理,觸犯禁條而招受苦報之惡行為,稱為罪或咎。亦有稱煩惱為「罪」,然大抵以身、口、意所犯的惡行(業),稱為罪業。罪為惡的行為,故稱罪惡;因它能妨礙聖道,故稱罪障,又因其屬污穢之行為,故稱罪垢;復可招致苦報,又稱罪報;且其行為乃招罪報之根本,故亦講罪根。


◆三種懺悔


        懺悔者,悔謝罪過以請求諒解。懺悔自己的過錯,請求他人諒解,改過自新,以求日新又新,止於至善。
懺悔在佛教裡有正式的儀軌,如出家眾每半個月有懺摩,大家來檢討這半個月來的不是之處,邀請十方諸佛證明,誦經持咒,佛前懺悔,並各立誓願。


《金光明經》說到懺悔有三種:
一、作法懺─參加大悲懺、三昧水懺、梁皇寶懺等,透過經文虔誦,佛前拜懺,以消罪障。
二、取相懺─觀想佛陀大慈大悲、體諒眾生,攝受我們的錯誤,以佛陀的光明智慧,來消除我們過去起心動念之罪。
三、無生懺─先研究佛理,了解實相真理,一切萬法緣起性空,思維一切萬法無體無自性,罪亦實不生。
第一種作法懺最簡單,只要至道場跟著師父的引領進行即可;第二種取相懺稍難,要有禪定的功夫,方知道如何取相;第三種無生懺最困難,須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者才做得到。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可懺悔,至少睡前,懺悔今天身、口、意所造作之罪業。


◆在家五種懺悔


      《觀普賢菩薩經》記載,在家者之懺悔法有五種:


        一、不謗三寶,乃至修六念:千萬不要謗三寶──佛寶、法寶、僧寶。不要比較我的師父比你的師父優越;我的師父可坐禪好多天,而你的師父只會念佛。六念是指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佛法僧三寶為皈依處。念戒是反省自己是否照著五戒、菩薩戒去做?念施是時時刻刻要行財、無畏、法三種布施,而且要檢討布施時是否誠懇?是否三輪體空,還是有所求?是否願以所懂的知識、時間、力量奉獻做志工、義工來護持三寶,幫助苦難民眾。念天,天為天神,雖沒解脫輪迴,但行善,護持三寶,農曆新年 正月初九 ,道場都會齋天,又龍天護法多為菩薩的化身。


        二、孝養父母:孝養不只給他們吃與穿,而是貴在使父母安樂,並引領父母親近三寶,助其去除煩惱,了脫生死。


        三、以正法治國,端正人心:我們不是一 國之 君,談不上治國,但有可能是老闆、董事長、師長、戶長或家長,若都不是,至少是自己身心之長,照顧自己身上無數的細胞生生滅滅,及管理心理分分秒秒的起心動念。


        四、六齋日不殺生:不殺生,不吃葷,目的在長養慈悲心,不與眾生結惡緣,不要藉口最近應酬多,吃素不方便。


        五、信因果,信佛不滅:不造惡因,依八正道及六波羅蜜而修;生命的過程,都是因因果果。若有病問神明,有厄找相命師,或查看祖墳是否被破壞,皆屬欠缺正知正見,不相信因果。勿把信因果視為迷信,因果不因你的不信就不存在,因果處罰人比法律制裁來得準確、公平,讓你生生世世都跑不掉,它是宇宙的真理、法則。


◆六根懺悔:法華懺法


        懺悔眼、耳、鼻、口、身、意等六根之罪障,為天台宗重要之法儀。非禮勿視,不該看的,是否看了?是否慈眼看眾生?我有無歧視人,或眼色讓人不舒服、有壓力?耳朵喜歡聽八卦,嘴巴愛談八卦、好聊是非、興風作浪、惡口詈罵或貪口腹之慾?身體喜歡上不良場所,不務正業,好爭鬥狠,為非作歹;心好財色、愛攀緣…等?總之對六根作嚴謹的檢視與管理,以免造惡業而受苦報。


◆懺悔求生淨土
        諸位大都是修持淨土法門,淨土法門極重懺悔,「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罪亡心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無始以來薰習在我們第八識的業力種子,在其他助緣和合下起現行,同時又薰習新的業力種子在第八識中,由第八識將業力習氣帶到來世。因此,徹徹底底將第八意識淨化,才是真懺悔。


        列舉若干懺文如下:「我今稱念阿彌陀真實功德佛名號,惟願慈悲哀攝受,證知懺悔及所願。」;「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願我臨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諸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若不是大根器者,或像師父那樣,放下萬緣出家修行,一般在家眾很難修得清淨。幸好有淨土懺悔法門,平常念佛、拜佛、拜誦以上懺文,再加上信願行三資糧具足,臨終時才能蒙阿彌陀接引,往生西方淨土。


◆禮佛一拜罪滅河沙


        眾生的習氣太重,易使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跑掉,因此要加強並養成習慣,親近師父,跟著師父念佛,把佛號繫住;隨著師父拜佛,拜佛功德很殊勝,佛家言:「念佛一聲,福增無量。禮佛一拜,罪滅河沙。」罪由心生,真誠念佛禮佛,心空萬法空,無形中福增無量,罪滅河沙,殊勝無比啊!


◆懺悔相


      《往生禮讚》提到三種懺悔的檢定:


        一、上品懺悔:從身體之毛孔與眼出血者。
        二、中品懺悔:從毛孔出熱汁,從眼出血者。
        三、下品懺悔:全身微熱而眼出淚者。


        另有一說:若懺悔之心一起,立即不取造罪之念者為上品;隔時不取念者為中品;而隔日不取念者為下品。


        如果懺悔沒掉眼淚,表示你還在打妄想;或是流淚了,卻是假哭,裝模作樣給師父看,這都不配稱為懺悔。誠懇拜佛,跟著師父唱誦時會感動得眼淚奪眶而出,想到無始劫來起心動念,造作種種惡業,離開道場後,回家有很多事需處理,還得跑去聽政見發表,扣一扣所剩無幾可修行,往生哪有希望?想到此,拜懺會情不自禁,淚水汨汨而出。念佛拜懺不會哭,不受感動者,絕對沒有希望改過,別說往生淨土,連下輩子投胎做人都很難!


◆懺悔與寬恕通往淨土


       「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不相信的話,看看自己晚上所作的夢,若不曾夢到三寶,就是沒正念,沒正念則是罪業。自己的罪業滿坑滿谷,不知反省,手指頭伸出來,都在指向別人,欠缺寬容之心。所以務必體諒別人、寬恕別人,因為我們皆是閻浮提眾生,都還在學習階段。


        別人對我們惡口、羞辱,我們除了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外,不妨觀想世尊如何成就忍辱波羅蜜:提婆達多有一回,從山上滾下大石頭,欲置山下走路的世尊於死地,僅傷到世尊的腳跟;又有一次提婆達多將一頭大象灌醉,驅使牠踏死世尊,大象走至世尊面前,看到世尊如此莊嚴、清淨,於心不忍立即下跪贖罪;有一世,有人向他要眼睛,他也大方送了;還有一世當太子,犧牲生命抽出骨髓醫治父王的病。世尊不但無任何的瞋恨心,還以感恩之心,感謝這些人讓他成就了忍辱波羅蜜。


        眾生的習氣是無始劫以來造作,累積而成的,以致於在修行路上,障礙重重。故應彼此體諒、心中常懷慈悲感恩之心,接納對方,寬容對方;每天懺悔自己的罪障,緊守六根,管理好起心動念。如此方能斷除煩惱,了脫生死,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絕對有希望。




(全文完)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fang-memo/article?mid=88926&prev=-1&next=88925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弘憶佛教論壇

 

釋大寬法師 | Facebook 祝福您 福慧增長,如意吉祥。

 | 玄奘寺 | 德林念佛寺 | 臨濟護國禪寺 | ChatGPT | 傳燈法師 | 竹林禪寺住持 | 如悟長老圓寂 | 竹林寺住持 | 天寧寺 | 三壇大戒 | 佛教 Buddhism | 法平法師 |

| 中國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 | 淨耀法師生病 | 免責聲明書 | 2025三壇大戒 | 極樂寺 | 釋法平法師 | 多媒體下載 | 佛教書店書局 | 竹林禪寺 | Buddhism wiki |

| 三壇大戒2026 | 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三壇大戒2025 | 佛教經典功德會 | 大藏經 | 佛學辭典 | 電子書免費下載 | 佛陀紀念館 | 佛光山 | Youtube網站 | 佛教音樂 | 佛教經典 |

| 牟尼精舍學佛網 | 佛教線上圖書館 | 佛法入門 | 佛學資料 Books | 中國佛教網圖書館 | 兒童佛學班 | 佛網 | 新浪網Sina | Yahoo! | Google | 百度 | Bing | Alexa網站排名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 佛教維基百科全書wiki | 十大新聞 | 慈悲喜捨小站 | 佛經 | 梵文咒輪 | 摩尼 | 佛教 wiki | 佛教圖書館 | 佛教論壇 | 佛教 | 佛教經典梵文 | 佛像觀音圖片集 |

 

台灣佛教論壇推薦排名

台灣佛教論壇排名推薦

精靈寶可夢 Pokemon Go

手機遊戲 mobile game

弘憶佛教論壇

弘憶佛教論壇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弘憶佛教論壇 Pixnet Net

基礎佛學資料

佛學教室。佛法入門

佛教戒律學綱要

心得分享討論版

感人文章。故事書籍

淨業與念佛

禪宗 Zen。生活禪

密宗金剛乘

佛教寺廟。活動看板

佛法與生活

佛教音樂。佛曲mp3

免費結緣訊息

佛教釋大寬法師佛學問答

咒語教學。佛經介紹

中國佛教會BAROC

線上翻譯網站 Online translation website

台灣論壇 Taiwan Forum

中國大陸佛教論壇

沉香論壇 Agarwood

電子書免費下載

維基百科知識專家

弘憶兒童佛學班

電影。電視 Movie TV

世界新聞。生活資訊

健康。遊戲。熱門

Mobile 手機王。電腦 App

Ptt bbs web 批踢踢

免費廣告 Free Advertising

求職網站。招職招聘Jobs

摩尼網bbs網路社區。留言板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t Association

中國佛教協會

中國佛教協會 Facebook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中國佛教協會 Pixnet Net

中国佛教协会

中国佛教会

地藏论坛 www.bskk.com 

地藏缘论坛 www.folou.com

中国佛教史

佛教音乐 Music

佛教故事 Stories

佛教歌曲 Song

佛教文物 Relics

佛教活动 Activities

佛教电视台 TV 

佛教导航 

佛教新闻 News

佛教维基百科 Wiki

佛教网站搜寻 

佛教线上图书馆

佛学知识 

佛教七宝

佛教历史文化

世界佛教论坛

佛教正法中心

中国佛教如来宗派 

佛教大藏经 Cbeta

佛网留言板

 

| 求職 | 新聞 | 電視 | 影音 | 字典 | 拍賣 | MP3 |  健康 | 知識 | 雜誌 | 生活 | 下載 | 網路書店 | 佛光山 | 佛陀紀念館 | 佛教如來宗 |

| 楞嚴經 | 金剛經 | 大悲咒 | 楞嚴咒 | 法師 | 佛教經典數位圖書 | 陀羅尼 | 佛教線上 | 佛教維基 | 網路書店

| Google Adwords | 佛教七寶 | 佛教歌曲 | 佛教四大名山 | 禪宗 | 禪定 | 標點符號 |

| 六字大明咒 | 熱門 app | 唵嘛呢叭咪吽 | 歌曲下載 | buddha buddha | 下載mp3歌曲 | 下載mv | 下载的音乐

| 熱門關鍵字 | 熱門電影 | 下載音樂網 | 音樂下載免費 | 露天拍賣 | 拍賣網

| 中央氣象局 | 地震 | 12000 | 波羅蜜 | 海濤法師 | 台灣論壇 | 教育部字典 | 英文翻譯中文 | 國語字典 | 藏傳佛教

 | mp3下載 | 惜物網 |  | 林志炫 | 大愛電視台 |  | 教育部字典國語辭典

| 馮馮 | 抽籤程式 | ppar |  | 大悲咒下載 | 英翻中 | txt電子書下載 | 中翻英 | 佛教論壇

| 竹林寺 | android mp3 | 聲音沙啞 | 下課鐘聲 | 禪修 | youtube下載 | 地藏論壇 | 地藏緣論壇

| 中国佛教协会 | 母親節 | 藥師經 | 佛教電視台 | 購物拍賣

| wiki en | 威力彩 | 黃金價格 | 黃金 | 六祖壇經 | 蕭平實 | 周杰倫 | 熱門 | QQ空间 | 台電 | 停電 | 指考 | china.buddha00@gmail.com

| 新浪微博 | 騰訊微博 | 統一發票 | 高鐵 | Claude Debussy | iPhone 6 | iPad | 停班停課 | 颱風假 | 台北市政府 | 行政院 | 中元節

| App 推薦 | 電視頻道 | TV線上看 | 佛教釋大寬法師 |  | Buddha Facebook

| 施食儀軌 | 奧運 | 線上鬧鐘 | 摩尼網

| 金色蓮花 | 服貿協議 | 電視連續劇 | 佛教如來 | 釋大寬 咒輪 | 佛學資料 | 達賴喇嘛 | 佛學多媒體 | 佛學數位圖書館 | 萬年曆

 | 潮音禪寺 | 黃色小鴨 | 比特幣 | 海雲繼夢 | 大華嚴寺 | 佛教維基wiki | 導覽手冊 | 悟禪法師 | 釋大慈法師 | 咒輪貼紙

| 生命加油讚 | WeChat 微信 | Line貼圖 | 短網址 | 蓮池庵 | 光明禪寺 | 生命的意義 | 密勒日巴傳DVD | 2016總統大選 | 廣欽老和尚 | 明若曉溪

| 生命靈數 | 明曉溪 | 生命教育 | 海濤法師爭議 | 慧律法師mp3 | 水陸法會 | 百年虛雲 | 佛舞 | 準提咒 | 柯文哲

| 藥師佛 | 華嚴聖因精舍 | 釋大寬 施食 | 覓菩提 | 傳悔法師 | 陳喬恩wiki | 華嚴經 | FLV | 優酷youku

| 療痔病經 | 健康長壽秘密法 | 佛曲 | 最心新聞 | 梵網經 | 時事新聞 | ptt wiki | 守成 | 學佛入門 | BBC | 學佛群疑

| 學佛心得 | 佛教書信 | Apple Wiki | 台鐵 | 最新新聞 | 教師節 | 護身符 | 作七 | 做頭七 | 悟禪法音 | 佛教如來宗wiki

| Amazon亞馬遜 | apk | Agoda旅遊飯店住宿 | 台灣十大論壇 | 十大熱門論壇 | 十方論壇 | 橙劑 | 淨心長老 | 釋海濤法師 | 佛陀 FB | 佛教音樂網Mp3

| 網路書店 | 網路書局 | Pixnet 痞客邦 | 咒輪&佛經 | 亞馬遜論壇wiki

| 搜尋引擎 | mp3音樂下載 | 影片電影 | 網購網站

| 台灣佛教論壇 |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 | 心經 | 八十八佛

| 三壇大戒 | 2019三壇大戒 | 中國佛教會 | 2019日月禪寺三壇大戒

| 全职法师 | 中國佛教會baroc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2019 | 供香咒 | 兒童佛學營 | 世界佛教論壇 | 佛教戒律學綱要 | 三壇大戒 2019 | 維基百科 | 沙彌律儀要略集註

| 牟尼丸 | 縵衣 | 佛教戒律學綱要 pdf | 臨濟護國禪寺 | 釋悟潔法師 | 

GMT+8, 2024-11-3 21:22 , Processed in 0.19795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