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55|回復: 2
|
一、立命之学南无阿弥陀佛
[複製鏈接]
|
|
敬摘自《净公上人修福积德造命法(了凡四训讲记)》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第一篇“立命之学”,这是世间每个人都想明了的课题。我们一般所见所闻,这个世界上的人,有富贵、贫贱、长寿、短命,都认为是命里注定的,这种说法不能说他完全错。因为一个人若是前世做好人好事,这一世自然是一个富贵、长寿的人;若是前世做坏事,这一世自然是贫贱、短命。这是平常的道理,可是我们要晓得还有特别的,就是命运可以改变的道理。若一个人本来命里注定富贵、长寿,但他做了极大的恶事,等不到下一世去受报应,就在这一世变成了贫贱、短命的人。也有一种人,本来命里注定贫贱、短命,因为他做了极大的善事,不必等到下一世来享福,就在这一世变成了富贵、长寿的人了。这种事自古以来,中外历史上的事例很多。所以虽然说今世所受的都是前世所作,命里早就注定,但是也不一定会被命运束缚,还要靠自己现在去创造。
这一篇“立命之学”,就是了凡先生把他自己改造命运的经过,同他所看到的一些改造命运的人的种种效验,告诉他儿子。要他儿子不被这个“命”字束缚住,要竭力去做种种的善事,不可以做坏事。“立”字是建立的意思,“立命”两个字,就是命不能束缚我,是我创造命运,命运掌握在我手里的意思。所以“立命之学”,就是论立命的学问,讲立命的道理。反过来说,我们念佛修行的人,若能够按照这个方法去做,念佛一定可以往生西方,得到一个快乐美满的人生。
(一)孔公算准宿命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
这四篇文章,都是袁了凡先生对他儿子所说的话,所以文章是上对下勉励其子的语气;他自己一生命运是如何改变的,希望他的子孙也能明了此理,依教奉行。所以叫做“家庭四训”。
他自己叙述,从小父亲就过世,母亲叫他放弃‘举业',举业是读书求学从政,‘弃举业'学医也就是放弃读书去学医。因为在中国过去旧社会里,读书求学目的是从政,放弃读书,就是放弃从政的行业。‘学医'可以养生,自己有一技之长,将来可以凭行医谋生,所以这里的‘养生',‘生'是生活。同时又可以救人,‘济'就是救济别人,这是很好的行业。
人生选择行业是很重要的。从前教书的先生,学生接受他的教学,没有规定学费多少,而是随便供养的。家里富裕的人就多送些,贫穷的人就少送些,只要至诚恭敬的表达尊师重道的心,学费的多寡不是很重要的。医生也是如此,只要尽心尽力地为人治病,至于报酬就随各人的心意,因为他是以救人为目的。所以古老的社会里,教师和医生普遍的受到人们的尊重,道理就在此。
‘且习一艺以成名',这个‘艺'字就是技艺。技艺如果专精,就可以成为一代名医。‘尔父夙心也',母亲告诉他,这是你父亲的愿望。当然,了凡先生就放下读书的念头来学医。
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余敬礼之。语余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进学。何不读书。余告以故。并叩老者姓氏里居。曰。吾姓孔。云南人也。得邵子皇极数正传。数该传汝。余引之归。告母。母曰。善待之。试其数。纤悉皆验。
这一段是叙述他改变命运的机缘。内容描述在慈云寺遇到一位老人,这个老人‘修髯伟貌',‘髯'是胡须,从面颊两边垂下的叫“髯”,在下巴底下,嘴两边的叫“须”。这个人胡须很长,相貌庄严,个子高大,看起来不是一个凡人,所以叫‘飘飘若仙'。仙风道骨,潇洒出众,没有一点俗气的样子,所以袁先生对这位老人非常敬重,因为他品貌不凡。
老人就告诉他:“你是将来要从政的人。”‘子'是对人的尊称,‘仕'是做官。‘仕路'就是官场,像现在的政治界一样的意思。‘明年即进学',因为老人会看相,就叫他赶快去进学。‘进学',从前国家用人,都要经由考试来选拔人才,如果考上了秀才,就会派进到县立的学校读书,所以叫做进学。并且说:“你是从政之人,为何不赶快读书呢?”‘余告以故',了凡就把母亲所说其先父希望他学医的原因,向老人说明,并且请教老人姓名和住所。‘里居'也包括籍贯和住处。老人就告诉了凡先生,他姓孔,是云南人。
‘得邵子皇极数正传',‘邵子'就是宋朝的邵康节,这是个绝顶聪明的人。《皇极数》就是《皇极经世书》,这本书也有相当的分量,收在《四库全书》里。它的内容,完全是依照《易经》的理论来推算命运,它推算命运的范围非常广泛,整个世界国家转变都有论定。朝代的兴亡、个人的吉凶,也可从数理上推断,是一部非常高深的学问。这的确是有根据,相当科学的。
由此可知,每一个人,甚至每一桩事皆有定数,这就是佛法里讲的因缘果报。只要你起心动念,你就有定数;只要你没有心念,那你就超越数字、数量之外了。修行人往往能超越,为什么呢?因为他入定。入了定,他的心就不起作用,没有任何念头;没有念头,就不落在数量里。由此可知,只要你有念头,就必定落在数量里。换句话说,遇到高明的人,他就能够把你的流年命运,推断得清清楚楚。
所以凡夫都有数,唯独超越三界--阿罗汉以上的圣者,就可以超越宿命了。即使是三界之内,色界、无色界的天人修成了四禅八定,能不能超过数量呢?的确,他在定中,数对他是失去了作用,但是这个失掉作用只是暂时的,并不是永远的失掉。为什么呢?他的定力若消失,念头又起,就又掉到数里去了,想逃没法逃出,在那边缘上,心一动就掉下来。这就是他为什么永远不能够脱离六道轮回的原因了。如果定功再进一步达到九次第定,永远保持不会退转,他就超越数量了。这时他才能够脱离六道轮回,在佛法里称为圣人、阿罗汉。我们懂得了这个原理,知道这个世界一切都是有定数的;既然有定数,我们就要用平常心来看这个世界,好的顺境不必喜欢,看到不好的逆境也不要悲伤。为什么呢?一切都是注定的。
孔先生精通《皇极经》,是邵康节的传人,这也是代代相传,都是有师承,一代传一代。他看到袁了凡,就把他看得很清楚,而且告诉他‘数该传汝':你跟我有缘分,我这一套学问应该传给你。可以说孔先生找到了传人。
‘余引之归',了凡先生就请他到家里去坐坐。了凡很孝顺,告诉他的母亲,他母亲教他好好接待孔先生,而且告诉他要算算命,试试看灵不灵。这是处世待人的良好态度,礼貌很周到。你所讲的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要经过试验才行,绝对不是贸然就接受。这一试是真的,大小事情他推算都非常灵验,这样他的信心就生了,对孔先生的建议也相信了。
余遂起读书之念。
进学念书这个念头就生起来了。
谋之表兄沈称。言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开馆。我送汝寄学甚便。余遂礼郁为师。
这是说生起读书进学的念头,往从政的道路做预备工夫。以前读书并不像现在有很多学校,清朝之前都是私塾教学,没有学校。国家只有大学,没有中学,必须私塾里念得很好,才有机会考入大学。那时称太学,明、清都叫国子监,相当于现代的大学,是国家办的,私塾是私人办的小规模学校,老师只有一个,学生通常只有二、三十人。
正好他的表兄有一个朋友叫郁海谷,在沈友夫家里开馆。沈友夫大概是地方上相当富有的一户人家,因为家里很有钱,有几间空房子,一间作教室,请老师教自己的子弟,亲戚朋友的子弟也可以到这里来上学。郁海谷先生此时正好在沈友夫家里开馆教学,他就拜郁海谷作老师,进学读书。
孔为余起数。
孔先生给他算命。
县考童生。当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明年赴考。三处名数皆合。
孔先生算他的流年命运,告诉他,你明年去考童生(秀才),要经过好几次的考试。先要经过‘县考',了凡先生应考中第十四名。县上面有府,府上面有省,这是明、清两代的制度。一个府大概管七、八个县,主管称为知府,是在县之上,省之下。民国就把府废除了,改成行政专员。‘府考'第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提学'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省政府教育厅长,管一个省的教育。所以地方上考试能考多少名、考得取、考不取,命里都注定了。到第二年去参加考试,果然没有错,都符合。
复为卜终身休咎。言某年考第几名。某年当补廪。某年当贡。贡后某年当选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归。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当终于正寝。惜无子。余备录而谨记之。
我们看这段文,不是只看袁了凡先生,而是看自己。那一年、那一月、那一日、那一个时辰生死都已注定了,怎么死法也注定了,一生全都是命里注定的,你怎么胡思乱想都逃不过定命。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谁都没法子逃过。
因为孔先生给他算得这么灵,所以就请他算终身的命运。‘终身休咎'就是一生的吉凶。孔先生把他的流年排到死,什么时辰死亡,都为他排定了。历年的考试,能考取多少名,都给他注出来。
‘某年当补廪',‘廪'是廪生,‘补'是补缺,相当于现代所讲的公费学生。虽然是学生,但是领国家的津贴,每个月生活费由公家补贴。每一个县都有一定的名额,必须有缺了,你才能够递补上去。‘某年当贡',‘贡'是贡生。廪生、贡生都是明、清两代依学生的程度而设立的,不是学位,相当于我们现代的中学生、大学生,但是受到国家照顾,由国家发给生活费用。从前生活费用是发米,而米多的、吃不完的可以卖钱,相当于实物配给。现代则用货币来代替食物,是方便多了。至于秀才、举人、进士,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学位,好比是学士、硕士、博士。进士相当于博士,是最高的学位。贡后某一年他去做官了。‘四川一大尹',‘大尹'相当于现代的县长,还有二尹、三尹。二尹相当于现代的主任秘书,三尹相当于现代所讲的科长。‘在任三年半',做三年半的县长,就得要辞职。为什么呢?寿命到了。五十三岁,寿命也不很长。‘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就寿终正寝,这还是得到一个好死。‘惜无子',可惜命里没有儿子。了凡先生把这些事情恭恭敬敬的记下来,给自己作一个参考。
自此以后。凡遇考校。其名数先后。皆不出孔公所悬定者。
往后每次考试,完全跟孔先生算的名次都相符合,一点也没差错。孔先生的确很高明,算得很灵。
独算余食廪米。
‘廪米'这是廪生所得的俸米。
九十一石五斗当出贡。
一石是十斗。他说每个月领俸禄,你自己记住,等你领米领到‘九十一石五斗',你就‘出贡'了,就升级了,你就从廪生升到贡生了。升到贡生,廪米就不给了,廪生的缺就让别人来补,这有一定的名额。
及食米七十余石。屠宗师即批准补贡。
‘屠宗师'就是当时的提学,相当于现代的教育厅长。他看袁先生的学问、品德还不错,建议要提拔他。出贡就是批准了‘补贡',从廪生就补贡生的缺了,也就是升级了。
余窃疑之。
这下他怀疑了,孔先生这一着没算对。
后果为署印杨公所驳。直至丁卯年。殷秋溟宗师见余场中备卷叹曰。五策即五篇奏议也。岂可使博洽淹贯之儒。老于窗下乎。遂依县申文准贡。连前食米计之。实九十一石五斗也。
俸禄领到七十多石的时候,屠先生就批准他补贡了。可能屠先生批准之后,也许就升官高迁,也许是调职了。‘暑印'是代理,教育厅长大概被调走了,现在有个代理教育厅长。这一位代理教育厅长不同意,把他驳回去,不准他补贡,他还继续去当秀才--廪生(廪生、贡生都是秀才)。一直到了丁卯年殷秋溟宗师当提学,他看到‘场中备卷',这些考卷就是落第的、没有考取的卷子,还保存着。有些时候,主管的官员会把这些没有考取的卷子拿来重新看一看,希望发现遗漏的人才。如果真正是人才,他们还是要提拔的,怕的是一时差错遗漏了。
殷秋溟就看到袁了凡的考试卷。‘五策'就是‘五篇',即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论文,五篇论文。殷先生看了非常满意,非常的赞叹,他说这五篇论文,就像是五篇奏议。‘奏议'是臣子对皇帝的建议;国家施政应兴应革,他们都可以提出意见,贡献给朝廷,由朝廷来取舍。殷先生说这五篇确实就是奏议,可见袁先生见识很高,文章写得很好。因为一般对国家兴革提出建议,都是属于大臣的事情,不是小小的秀才做得到的。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政务委员、国策顾问。袁了凡的文章居然可与他们相提并论,可见他的确是有学问。
‘岂可使博洽淹贯之儒,老于窗下乎。'‘博'是指见识广博,‘洽'是说理非常清晰通达,‘淹'是透澈,‘贯'是文章无论理路、无论是章法结构都有条不紊。能得此四个字的评语,定是上乘的文章,无论是在思想理论、文字的结构,都属于上等的。所以不能叫他终老于窗下,一生只做个秀才,应当要把他选出来替国家服务。‘遂依县申文准贡',就是交代当地的县政府,要把这个人提拔起来。‘连前食米计之,实九十一石五斗也。'
从此处来看,屠宗师是很了不起的人,看到袁先生的卷子马上就想提拔他,可是代理人杨先生把他驳回去了,这就是两个人的看法不一样。袁了凡是有才干,可是从这里我们得到一个很大的启示,那就是有才还要有命。所以人的一生命运主宰了一切,命、时、因缘都有定数,这里面讲才、命、时。袁先生一定要遇到殷秋溟,他的因缘才成熟,这些我们都应当要明白的。
余因此益信进退有命。迟速有时。澹然无求矣。
从此以后,袁先生真的觉悟,真的明白了。一个人一生的际遇,吉凶祸福、贫富贵贱都有命,都有时节因缘,不能强求的。命里面没有,怎么动脑筋也求不到;命里面有的,什么念头都不想,到时候自然来了。他从此以后无求、无得、无失,心地真正平静下来了。所以我读《了凡四训》,学佛以后,我们可以称袁了凡在这一阶段,是一个标准的凡夫。我们连一般的凡夫都不够标准。为什么呢?心不清净,一天到晚还胡思乱想。他的妄念没有了,对于一生的休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古德云:“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冤枉为小人。”为什么呢?因为君子知命,知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小人很冤枉,拼命的追求,不知道这是命里有的,努力拼命求得的,还是命里有的。你说冤枉不冤枉呢?这是指定数,一般人都在定数里。这个时候袁了凡只知道有定数,不知道定数之外还有一个变数,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下一段以后就是讲变数,讲立命的理论方法。要按照真正的理论方法去求,就能够改变命运,你想求什么就能够得到什么,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佛家所讲的“布施”,你想得到财富,就必须行“财布施”;想得聪明智慧,那就要行“法布施”;想长寿平安,那就要行“无畏布施”,这就是正确的创造命运的方法。按照正确的理论方法去求,都可以得到你所要得的,甚至连成佛也求得到,何况这些世间的小小福报?
贡入燕都。留京一年。终日静坐。不阅文字。
‘燕都'就是现在的北京,也就是首都所在地,元、明、清三朝首都都在北京。‘留京一年',他出贡之后就到北京去了,在北京住了一年。‘终日静坐,不阅文字',每天静坐;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到他的心地多么清净。心清净了自然就生智慧,一般人智慧不能现前是心不清净。他之所以能够静得下来,就是他对于自己的命运完全知道,想也没用处,所以什么都不想了,心定下来了。
(二)云谷劝导改造命运
⑴改造命运的原理
己巳归。游南雍。未入监。先访云谷会禅师。于栖霞山中。对坐一室。凡三昼夜不瞑目。
己巳这一年,他回到南方。‘游南雍',南雍是皇帝所办的大学,就是国子监,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南京,北京称为北雍,南京称为南雍,是国家办的两所大学。‘未入监',就是未入学。在还没有入学之前,先去拜访云谷禅师。‘云谷会禅师',‘会'是他的法名,云谷禅师的法名叫‘法会',这是一位很有名的大善知识。了凡先生他到南京栖霞山去参访,去拜见他。‘对坐一室',在禅堂里打坐。‘凡三昼夜不瞑目',也没有倦容。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妄想,没有杂念,故能精神饱满。云谷禅师看到他这么年轻,有这样好的功夫,很难得,不容易。
云谷问曰。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为妄念相缠耳。汝坐三日。不见起一妄念。何也。
凡夫之所以不能够成为阿罗汉以上的圣人,原因在那里呢?妄想太多了。《华严》上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病根就是在妄想,‘妄念相缠',不得作圣。你坐在这里三天三夜,我没有看到你起一个妄念,这是为什么呢?
余曰。吾为孔先生算定。荣辱死生。皆有定数。即要妄想。亦无可妄想。
了凡先生是个老实人(老实最可贵)。他说:“因为我的命被孔先生算定,一生的吉凶祸福都注定了,还有什么好想呢?想也没有用处,所以干脆就不想了。”知道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就要走了,所以生死是一定的。那一年、那一月、那一天、那一个时辰,人家都算定了,有什么话说?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他就不打妄想了。
云谷笑曰。我待汝是豪杰。原来只是凡夫。
一个人能够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念头,那是很了不起的功夫。他不是功夫,他是命给人算定了。所以云谷禅师就笑着说:“我还以为你是功夫不错的豪杰,原来你还是个凡夫。”
问其故。曰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
了凡先生就向云谷禅师请教:“这是什么缘故?”这就说明数的道理,人为什么会有命运?为什么会落在数量里?人如果到了无心,就超越数量了。袁了凡先生有没有到无心?没有!他只是什么都不想,因为想也没用。他还有一个妄念,就是“我什么都不想了”,有这么一个妄念,还是有心,并不是无心。他常常心里有个念头:“我一生都算定了,一生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并没有到真正的无心。既然没有到无心,决定为阴阳所缚,怎么会没有数?数就是数量,是以数学的原理来推演出过去、现在、未来。
甚深禅定不是一般世间人所有的。佛门里像黄檗祖师,他是在定中所见的境界。因为在禅定中,时空都突破了。时空突破了之后,过去、现在、未来自成一片,全部都看到,那是决定真实,一点都不会差错。为什么?他看到未来的事,不是他推算的,而是眼前亲见,这要相当功夫才行。所以靠数理来推论,我们世间凡夫做得到;现量境界现前,就不是世间凡夫所能做到的。在佛门至少要三果阿那含以上,他们有甚深的禅定,能够见到过去、未来,这是不会有错的。
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汝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转动一毫。岂非是凡夫。
你从遇到孔先生,被他算命算定之后,距离现在二十年了。这二十年来,你的命运一点都没有改变,完全照着他给你算定的走,这不是凡夫,是什么?你的命运里每一年、每一月没有加减乘除,这是标准凡夫。一个大善之人,命有没有?有,但改变了;大恶之人呢?也改变了,不会照原定的样子。由此可知他二十年来没有行善,也算没有作恶,他的命运完全照着孔先生所算定的,这叫做标准凡夫。
余问曰。然则数可逃乎。
了凡先生就问云谷禅师,难道命运可以改变?‘逃'就是超越,那就是定数里面还有变数。孔先生给他算的是定数,变数则掌握在自己手上,这是孔先生不晓得的,不能推算的。
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诗书所称。的为明训。我教典中说。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夫妄语乃释迦大戒。诸佛菩萨。岂诳语欺人。
这是云谷禅师教导他改造命运,也就是跟他讲定数里有变数,这是袁了凡原本不知道的。云谷禅师承不承认有定数?承认。前面讲过:‘人未能无心,安得无数。'世俗讲的命运,云谷禅师完全肯定、承认,确实有命运。但是命运自己可以改变,可以创造。所以佛家不是宿命论,佛家是创命论,由自己创造美好的前途。但是立命要靠自己,任何一个人都帮不上忙,没有人能够代替我们改造命运,决定要靠自己觉醒,靠自己改造,了凡是个读书人,所以就先用诗书里面的道理来开导他。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这是儒家所讲的,《诗经》、《书经》中所说的。云谷禅师懂得,他说这是明明白白、的的确确的教训,这是事实。
再看看佛所讲的,‘我教典中说',云谷禅师是佛门大德,‘我教典'就是佛教经典中所讲的。‘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命里没有儿子,你要求,就可以得儿子。‘求长寿得长寿',因为了凡先生短命,寿命只有五十三岁。这就是说,你求什么得什么;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
章嘉大师说过:“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但是章嘉大师有解释,有些人在佛门当中求,求不得,是什么原因?那是不如理、不如法。懂理论、懂方法,如理如法的求,就有求必应。如理如法的求,还是得不到时,这是自己有业障,必须把业障消除,障碍没有了,就得感应。这是章嘉大师说过的,没有求不到的。
从根本的原理来讲,世出世间法,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我们一切的需求,就是求作佛也能成佛,都是根据“万法唯心”这个原理。《华严》上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所以我们“求”,基本的原理就是真如本性;方法最圆满、最恰当的就是佛陀的教诫。依据佛法的理论、教训去求,我们求不老、求不病、求不死,能不能求得到?决定求得到,确实求得到,都在佛门之中;云谷传给了凡的只是极小的一部分,因为了凡的志向不大,只求世间的功名、富贵,所以云谷禅师只教他这个部分。云谷禅师满他的愿望,他想求得功名、富贵,就告诉他求得的方法。还特别告诉他,‘妄语乃释迦大戒',戒律里有“四根本戒”,就是杀、盗、淫、妄,所以妄语是佛家的根本大戒。佛怎么会妄语?怎么会骗人?换句话说,告诉他求男女得男女,求富贵得富贵,求长寿得长寿;这是事实,决定可以得到的。以后了凡依教修行,此三者果然如愿获得。
余进曰。孟子言。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义。可以力求。功名富贵。如何求得。
这是进一步向禅师请教,说‘孟子言,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孟子》上有这么一句话。但是在了凡先生他的想法,‘道德仁义,可以力求',那是我本身的事情,我希望成圣成贤,在道理上是讲得通的。‘功名富贵,如何求得?'功名富贵是身外之物,也能求得到?我没有功名,能求得功名?没有富贵,能求得富贵?这似乎是命里注定的,命里没有,那里能求得到?“命里有的求得到,命里没有的到那里去求?”这是一般宿命论,也就是命中的一个常数。常数是前生造作的因,这一生应得的果报,殊不知常数里有变数,加上变数就不一样。功名富贵我们的确可以求得到的。
云谷曰。孟子之言不错。汝自错解了。汝不见六祖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孟老夫子的话没错,‘汝自错解了',你自己错会了意思;你并没有真正理解孟子所说的,你的解释只对了一半,另一半你不晓得。对的一半是德性上,除了德性之外,还有事相上,你也可以求得到的。你不见六祖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这话出自《坛经》。
《六祖坛经》、《金刚经》、《楞严经》,这三部经典在中国,自古以来被大家公认是第一等的作品。《坛经》是中国人写的,所以对中国人来说,有一份特别亲切的感情在其中,也实在写得很好,是整个佛法的纲要;我们不能把它单单看成是禅宗的经典,它是整个佛法的纲要,也可以说是六祖大师的修学心得报告。
六祖讲‘一切福田,不离方寸',‘方寸'就是心地。‘从心而觅,感无不通',要到那里求呢?从心地里面去求。
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
这段教训非常重要。内求、外求都要从内心求,不要向外面求,向外面求就错了。所以佛法里讲,求什么得什么,都是从内心求,不是叫我们从外面求。外面求,决定得不到。为什么?外面是常数,外面不会变;心地是个变数,不是常数。
了凡先生二十年来,心地算是清净,没有妄想。他的心是守定常数,不知变数,所以他这二十年中的命运跟孔先生算的完全一样,连考试,都不会提前一名,也不会落后一名,因为他不懂变数的原理。
云谷禅师教他这个道理--‘求在我',在自己。道德仁义是内--德行的修养;功名富贵是外--生活上的享受。内外都得,这个求才真正叫做‘有益于得'。《华严经》里面所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那是究竟圆满的享受,内外皆得大圆满。那真是我们讲的事事如意,没有一样不称心,自在如意。如果没有这样殊胜的果报,就不会有人学佛了。
学佛不是消极,是非常现实的。现在人讲“现实”,没有比学佛更现实,这是实在的,你看就晓得了。一般讲现实,未必能得到现实;佛法里讲现实,是真正能够得到。须知佛陀教育之好,但是,实在讲,世间人对佛教误解了,错会了意思,不知道它的好处。能够真正体认了,才晓得佛陀的教学才是世出世间最圆满、最殊胜、最良好的教育,古今中外绝对找不到的,尤其是大乘佛法。
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这是指现代社会,大众所追求的,能不能求得到?求不到。纵然得到了,那是命里有的;命里没有而得到的,这才叫做“求得”。命里有的你求得,那不算求得,因为不求也得到。
譬如今天有人说做股票很赚钱,一年赚了几千万,这是命里有的,他得到了。命里没有的,你看多少人做股票赔钱,不是每个人都赚钱!若每个人都赚钱,股票谁赔钱?赌博赢来的钱还是命里有的,你说冤枉不冤枉?甚至于做小偷、做强盗得来的,还是命里有的。命里没有的,偷都偷不来。
古人明白这个道理,才说:“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冤枉为小人。”为什么?没能逃过定命,没能逃过常数。所以人要是真正明白道理了,都会安于本分。安于本分,自己日子过得好,社会也安定,天下也太平,大家都没有争执了。
所以佛法教我们求命里没有的;常数里面没有的,我们能够求得到,这是属于变数。怎么求呢?要向内心里面求。我们看看今天的社会,就是这一段所说的,他不能够‘反躬内省'--‘反省'是向内心里面求觉悟,向内心里存养厚德。他不懂这个道理,每天动脑筋往外去求。这种求法,即使是‘求之有道',纵然你有方法、有手段、有计谋,可是怎么样呢?‘得之有命',你命里没有还是得不到,你得到的都是你命里的常数,命里有的。你说冤枉不冤枉?袁了凡懂得常数,所以他不操心,不用种种非法手段去求。他晓得有命,打什么样的妄想,用什么样的手段,命里没有,决定得不到。
‘内外双失',内是什么呢?心不清净;外面所求得不到,怎能不生烦恼?了凡居士这二十年,“内”他没有失,“外面”他失掉了。因为他不想了,什么也不求了,“内”--算是保持了心地的清净、平和,但是外面一切都是命运所安排的。一般人拼命向外驰求,见识比不上袁了凡。了凡先生得到一个心安理得,而一般人向外驰求的是心不安,得到的还是命里面注定的,这是‘内外双失'。
‘故无益',没有利益就是损失,结果必是有损无益。这一段开示的确把世出世间的现象完全道破了,我们明白了,应该有所选择。
⑵改造命运的方法
①知过
因问孔公算汝终身若何。余以实告。
云谷禅师就再问他:“孔先生给你算的终身流年休咎,算得怎么样?”他就老老实实将孔先生所算的告诉他。
云谷曰。汝自揣应得科第否。
云谷禅师反问他一句,这就是教他反省,找出恶痛的根源。‘揣'是揣量,就是自己认真的去反省一下,应不应该得科第?
应生子否。
应不应该有儿子?你好好的反省反省,应不应该有?当然云谷禅师跟他谈话不会只有这么两句,但是这两桩事在了凡来讲是最重要的、最关切的,所以提出两条大的--他最关心的事情,其馀的就不必提了。
余追省良久。曰。不应也。
云谷禅师这一问,他想了很久,答覆云谷禅师说:‘不应也。'他真正知道自己的病根,老老实实回答:“不应该。”因为他老实,尤注说:“老实乃进德之基,凡饰非掩过之人,前途有何希望?”善知识遇到诚实人,他一定会爱护,才会指出他一条明路。要是自大傲慢不诚实,人家对你笑笑就完了,不会认真教诲的。下面是了凡先生反省自己的缺点,这是立命的基因。
科第中人。类有福相。余福薄。又不能积功累行。以基厚福。
从政的人要有福,如果没有福,老百姓就要遭难。一个人有福,确实全国的人民都有福了。今天讲民主自由,大家都认为这是真理,是时代的潮流,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够抵挡的。这个潮流是好还是坏,必须再看下面的结果才能够论断。我们看看古时候的社会制度,读书明理的人没有争执,做皇帝的人有的非常开明。我们读唐太宗的《贞观政要》,太宗的心胸之开明,真叫人佩服。他给别人说:“做皇帝有什么好处?负这么大的责任,你想要做,我让给你做。”有这样大的心胸!他做皇帝并不是在那边享福,不是在那边作威作福,是替百姓做事,是替全国老百姓谋幸福,为国家选拔人才,这些人才是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
确实,从政的人都是有福相的。‘余福薄',他想想,说:“我福太薄。”没福!没福又不能修福,‘又不能积功累行',不肯修福。‘以基厚福',‘基'就是培植;不肯培福、不肯修福。没福不像做官的样子,不足以领导百姓、造福百姓。
兼不耐烦剧。不能容人。
这个毛病就更大了。性情急躁,就是薄福之相。前面是说一个纲领,底下再给我们仔细分析。前面是总说,后面是一桩一桩来分析。确实没福--不耐烦!性情急躁。‘不能容人',心量狭小不能容人。不能容人当然就不能用人,不能够服人,这是一定的道理。
时或以才智盖人。直心直行。轻言妄谈。凡此皆薄福之相也。岂宜科第哉。
‘直心直行'是当任意、纵情解释,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使性子”。他高兴怎么做就怎么做,这也是别人所不能承受的。
‘轻言妄谈',言论不谨慎,随便说话,不负责任。
‘此皆薄福之相也',这是薄福。真正有福的人莫不浑厚、老成,心胸广阔而能容人,言语动作缓慢;“缓”显得稳重。孔夫子说:“不重则不威。”稳重,其威德才能服人,才能够处世。了凡先生年轻时不够稳重,自己说出自己没福,不应该中科第。下一段则说他不应该有儿女,这一段反省是说明他不应该得科第之所以然。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
俗话说,地下不干净会长东西,会生五谷杂粮;水要是太清了就没有鱼。为什么?鱼在清水里,它也知道会被人家捕去,所以它不会在清水里游。也可以说地里头很干净没有秽物,是不会生长植物的。
余好洁。宜无子者一。
袁了凡有洁癖。整齐、清洁是件好事情,但是太过分的清洁也是个毛病。一点脏东西都不能忍受的,这也不行。这是不应有子的第一个原因。
和气能育万物。余善怒。宜无子者二。
和气能兴家,俗话常说“和气生财”,袁了凡没有财富,与这也有关系。他并不富有,家境清寒。他喜欢发怒,常常发脾气,看不惯的,看不顺眼的,他就要发作,不能容忍。这是没福,这是‘宜无子者'第二个原因。
爱为生生之本。忍为不育之根。余矜惜名节。常不能舍己救人。宜无子者三。
‘爱'是仁爱,能够推己及人。这些道理他晓得,但是自己做不到。为什么?他是个很刻薄的人,‘忍'就是刻薄。换句话说,他爱惜自己的名节,不愿意帮助别人,这也是无子的一个原因。底下又说:
多言耗气。宜无子者四。
前面是讲存心,以下则从生理上说。他反省说了六条原因,前面三条是从心理上讲的--不应该有儿女。后面是从生理上说的,也不应该有儿女;他喜欢说话,喜欢批评人,喜欢论是非,所以说言语上常常喜欢强出人头。这容易伤气,生理上受伤害,这是‘宜无子者'第四个原因。
喜饮铄精。宜无子者五。
不但喜欢高谈阔论,还喜欢喝酒,大概酒量也不错。饮酒过度会伤神,‘精'是精神;伤精神,对于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妨碍。末后又说:
好彻夜长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宜无子者六。
他晚上不睡觉,一定是找朋友聊天,喝酒作乐,不知道保养。想必了凡先生的身体相当虚弱,他不知道保养身体。
其馀过恶尚多。不能悉数。
想想自己一身的过失毛病,恶作太多了,数不尽。他的为人真正诚实,这叫“忏悔”,发露忏悔。自己身心毛病都能够对人说出来,坦诚的说出来,毫无隐瞒。佛门讲“忏除业障”,这样才能够真正把自己的业障除掉。能够发现自己种种的弊病,这叫“开悟”。觉悟之后能够把这些毛病改正过来,这叫“修行”。一般人修行,修什么行!自己有什么毛病都不知道,从那里修起呢!“修”是修正,“行”是错误的行为;把错误的思想,行为改过来,这叫“修行”。所以修正行为第一要紧的,就是要知道自己的错误行为,才能改过自新。了凡先生很了不起,云谷禅师一追问,他认真的反省,就把自己心行的毛病一桩一桩的找出来,这是后来他能够改造命运的根本原因。
他凭什么能改造命运?我们为什么不能改造?我们对于自己的毛病一无所知,从那里改起?人家一反省,明明白白的摆在面前,就一桩一桩的把它改掉。所以内里求德行,外面求富贵、求儿女,样样都得到了。他不是从外面求的,我们看他并没有在送子观音前面烧香拜拜,求菩萨送一个儿子。他求功名、富贵也不是在佛菩萨面前去祷告求的。现在人拜神求神都是错了!那里能求得到!寺庙香火鼎盛,一天到晚不知道多少人去求富贵、求男女,得来的全是命里有的,不求也会得来。还以为是神赐给他的,神对他特别有恩惠,实在是冤枉!所以学佛的人一定要明理,如理如法的去求,就是云谷禅师所讲的“内外双得”,没有得不到的。
云谷曰。岂惟科第哉。世间享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物。应饿死者。定是饿死人物。天不过因材而笃。几曾加纤毫意思。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孙保之。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孙保之。其斩焉无后者。德至薄也。
云谷大师这些开示非常重要,绝对不能看作迷信。如果看作迷信,实在讲不是云谷迷信,是我们自己迷信。自己迷了,不相信圣人之言,不相信事实的真相,是自己迷惑颠倒。前面云谷禅师教袁了凡真实的反省检讨,才直正知道自己过失很多。“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世间最大的善行就是改过。
我们在《无量寿经》里也读到,佛告诉我们,纵使供养无量无边的圣人--这是大善,还不如自己回头来认真修行。认真修行就是改过自新,我们古圣先贤所讲的,改过是大善,中外的圣人都有共同的见解。
云谷在此就讲到‘岂惟科第哉',岂只是功名?求取功名是要靠积德,是要靠过去生中的修积,才能够得到科第。‘世间享千金之产者',这是讲富贵。家财万贯,一定是富贵之人,他才能够享受富贵。富贵不是随便可以得来的,佛门里说,这一生中得大富是前生财布施修得多,这一生才能得大富。我们这一生贫困是前生没有大修财布施的果报,能不能勉强得到呢?不可能,得不到的。如果勉强去求,灾祸跟着就来了。“祸福无门,唯人自召。”我们看中国古人造字,学问都很大,“祸”跟“福”两个字很像,就差那么一点点,真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些都是教我们要知道因果,然后我们求功名、求富贵,才能够如理如法,没有一样求不到的。
‘千金'是说大富,‘百金'是讲中富,就是讲中产阶级,必定他们前世都种了善因,所以是大富之人,或是中富之人。“应该饿死的人”,是他前世造恶多端,不修布施,贪妒吝啬所致。世间有没有这样的人?有。我们也曾见过一毛不拔,一点好事都不愿意做的人。他劝人布施,自己不肯布施。这样的人,我们知道,来生必得贫穷的果报。因缘果报是自作自受,绝没有个主宰在支配。如果说有个主宰在支配,这是错误的看法。
‘天不过因材而笃',世间人常以为一切皆是天意安排,其实不然,里面真正的原因是自己的造作,绝对不是天意,天没有意思。只有大圣大贤有真实的智慧,能把这些事相和事实真理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一段是讲富贵穷通都有定命,下面是讲儿女也有定命,这是世间人的两桩大事。
‘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中国的大德,印光大师常赞叹的有两个人。第一是孔老夫子,所修的是“百世之德”。孔夫子所念都是利益国家、利益百姓,没有一丝一毫为自己着想。他一生从事教学,把自己的理想抱负传给学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子孙一直到今天,已经七十多代了,孔德成先生在全世界还受到大众的尊敬。不但是中国人,甚至外国人--像美国人,一听到他是孔老夫子的后代,特别加以礼敬,特别招待他。种善因得善果,于此显见。
‘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孙保之。'“十世之德”,在中国历史上,帝王将相建立一个政权能够传十几代;像清朝传了十代--从顺治到宣统。如果祖先不积德,那是不可能的!今天的人不相信这些事实,认为自己有能力、有权谋、有智慧,这些想法都错误了。祖宗积德,及本身宿世的德行,感应道交,有同样德行的人到了一家,才能够保得住。
小而言之,我们家庭的事业能够传多少代?我们举个例子,像台湾同仁堂。同仁堂原来是在北京,也是祖先积德,这个堂号做了一百多年--百年老店,他传多少代!老祖宗存的心仁慈,开药店是以救人为目的,利润不在乎,只要生活能够维持,店面能够维持下去就可以。不是以赚钱为目的,不是以个人享受为目的,是以利益社会,帮助苦难的众生为目的。他存这个心,所以他能够维系一百多年。如果子子孙孙不变祖先的宗旨,他的公司行号必然能够不断的延续下去。不像现在许多人开公司,开不到二、三年就倒闭了,这就是德薄。
‘有三世二世之德者',能够传三世、二世,也‘定有三世二世子孙保之'。‘其斩焉无后者,德至薄也。'我们中国俗话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德很薄,以至于他不能传下去了。过去社会对这些事很重视,现在观念完全改变了,甚至于有许多年轻的夫妇,他们不要儿女,嫌儿女麻烦。现在社会的结构跟从前不一样了,现在有社会福利。美国或加拿大,谁养老?国家养老,不需要靠儿女养老,所以他可以不要小孩。六十五岁退休了,国家有养老金,按月送来,比儿子还孝顺。这是现代的社会福利制度比从前好,从前老人唯有儿女来抚养,现在的社会逐渐趋向于由国家、由政府来照顾。但是因果的原则是不会变更的。
养儿防老这是世俗的观点。在出世间法,尤注说:“出世圣贤以绝欲断爱,为去惑转智,超凡入圣第一功修,惜俗情未及了解耳。”这种观念至今还存在。年轻人发心出家,父母亲友总是想尽办法来阻挡,原因在他不晓得,还守着旧观念--无后为大。佛法是看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它看到整个宇宙,实在是认清宇宙本来面目。我们世俗人看的只是宇宙中的一部分,看不到全体,而且只看到很小的一部分。在十法界里只看到人法界;人法界里面只看到现前,看不到过去、未来,所以眼光没有佛菩萨那样的透彻。家里面如果有人出家,那真正是第一大喜事、第一殊胜之事。
可是出家一定要认真修行,出家修行要是没有结果,于家庭没有损害,于自身必定堕落。佛家常说:“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这是很严重的问题。了道的确很不容易,你修行要有一定的成就,决定要证果,至少也要决定往生净土,超出三界。譬如小乘一定要证得须陀洹果以上,虽没有出三界也不要紧。为什么?证得“位不退”,就算是圣人了。以后天上、人间七次往来,决定证阿罗汉果,时间虽然长,不堕三恶道,算是有成就了。
以这个标准来看,在大乘佛法里面最低限度,也要把见思烦恼断一部分--也就是八十八品见惑断掉,才算是成就。八十八品见惑没有断掉,这一生就没有成就,这是我们必须要认清楚的。八十八品见惑断掉,在大乘圆教里是初信位,小乘是初果位,不达到这个标准不算成就,还是要六道轮回。六道轮回就要还债,十方的供养你必须要一一偿还。人家不是白白的供养你,一定要偿还。如果证得小乘初果、圆教初信位,供养的人都有福了,也不要还债,他的确种在福田上了。依此标准来看,我们这一代的出家人做不到。谁有能力可以做到!
做不到还有一个方法--求生净土。求生净土,一定要能往生,若不能往生还是不行。实在讲求生净土。比断八十八品见惑实在容易得多了。生西方净土,八十八品见惑一品不断都没有关系,所谓带业往生。只要具足真正的信心、真实的愿行,老实念佛,没有一个不成就的,这是我们在《无量寿经》、《弥陀经》上看得清清楚楚的。所以发心出家,一定要成就的。
②针对缺失彻底改过
汝今既知非。将向来不发科第。及不生子之相。尽情改刷。
这是云谷禅师教给了凡先生改造命运的方法,对着袁了凡的习气毛病来下药--应病与药。他已经知道自己的毛病习气,所以教他要‘尽情改刷',‘改'是改过,‘刷'是刷洗。尤注说:“各人有各人之病痛,既能平心自检,寻出一一病痛、一一过失所在,便有下手处。”‘尽情改刷'是真正的修行,并不是天天念经、拜佛、念咒这些形式上的功夫--修一辈子还要搞六道三途,都叫形式。形式的目的无非是提醒自己,是表演给别人看的,引发别人觉悟,真正目的在此地。个人修行不重形式,重在发现自己的毛病,这个叫“开悟”;把自己的毛病改正过来,就叫修行的“功夫”。所以最要紧的是,自己能心平气和来反省检点,把自己的毛病习气找出来。“寻出”就是寻找,找出自己的病痛,找出自己过失到底在那里,这样“便有下手处”,你才知道如何去修正,怎样去改过。“用全神全力反转来”,“神”是精神--用全副的精神、全副的力量,“反转来”,把它反转过来。下面尤注举出几个例子教我们。
“悭贪者转之以施舍”,譬如“悭贪”,“悭”是悭吝;我们有的不肯施舍给别人,没有的希望贪得。如果我们有这个毛病,“转之以施舍”,用布施的方法把它改正过来。我有的别人没有,人家向我要,我很慷慨、很大方,我能送给别人。或者我看到别人有急需,他还没有向我要,我就主动的布施给他,这是修福。
“布施”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这三大类。法布施是我们以智慧、技术去帮助别人,或者是教导别人。别人不会的我们会,我们要热心去教他,使他也有这种能力,或启发他的智慧,这叫法布施。无畏布施是帮助别人身心安稳。他心有不安、有恐惧,我们帮助他,使他身心安稳,这叫无畏布施。譬如有人害怕走夜路、怕鬼,我们有时间就送他回家,跟他做伴,他就不怕了,这也属无畏布施。
又如现在年轻的学生,都要去服兵役,服兵役也是无畏布施。为什么呢?军人保护这个地区国家百姓的安全,不受外面敌人干扰侵害,这自然是属于无畏布施,所以三类布施的范围非常广泛。佛告诉我们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
台湾放生的风气很盛,放生也是属于无畏布施,但是现在放生有很多流弊。因为大家拼命去放生,有些商人拼命去捕捉鸟兽(你不放生他就不去捕捉了);这样的心态、行为就不是无畏布施,而是戕害众生,好心也变成了造恶业。放生应该是我们到市场去买菜,看到很多活泼的动物,推想它决定可以活得下去的,就买来放生,这是慈悲救苦。我们还听说有很多鸟兽公司,卖的都是自己饲养的动物,决定没有野地谋生的能力,一旦被放生到野外,决定是死路一条,这些我们都要知道。所以是在菜市场偶尔发现,买去放生。放生的仪式,给它念阿弥陀佛,念三归依就很好了。
“愤激者转之以和平”,这是讲性情。容易发脾气,容易急躁,这是大毛病。了凡患了这毛病,云谷禅师在此地劝他“转之以和平”;和气心平。心地平静,你的态度自然温和了。这在德行上也是一个重要的项目,无论是佛家、儒家都讲求。孔夫子的学生赞叹孔子的德行有五种--“温、良、恭、俭、让”。第一就是温和,这是学生们对老师的评语--老师温和;良是善良;恭是恭敬,无论对人对事他都谨慎恭敬,谨就是谨慎;俭就是节俭、不奢侈,生活很朴实;礼让,孔夫子事事都让别人,决不会与人相争。这是夫子之美德,是做人的典型。
“虚夸者转之以切实”,这就是喜好夸大的毛病,为人不实在。如果知道这些事实,别人对我们说的话自然要打折扣,难以取信于人,因为我们不诚实。所以决定不能够浮夸,要诚实。
“浮嚣者转之以沉定”,“浮嚣”就是我们常讲心浮气躁;心浮就要以“沉定”来对治;要沉着,心要清净,要能定得下来。
“骄慢者转之以谦恭”,世出世间实在没有一样值得骄傲。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做好了,是本分的,是应该的;做不好要处分。诸佛菩萨一切恭敬,孔孟亦无不敬。我们比起佛菩萨差太远了!所以对人一定要谦恭有礼,要谦虚、要恭敬,谦与敬都是性德。
“惰逸者转之以勤奋”,懈怠懒散,是很大的烦恼。世出世间法如有这毛病,一定不会有成就的。所以一定要精进、要努力,要把精神提起来。释迦牟尼佛在世时,阿那律陀懒散的毛病就很严重,被佛呵斥一顿之后,他真的振奋起来,七天七夜不眠不休,结果把眼睛搞坏了。佛很慈悲的教他修“乐见照明金刚三昧”,以后他得了“半头天眼”,不用肉眼比别人看得还清楚,他能看到三千大千世界。所以人一定要发愤,要振奋起来。懒惰,做一切事情都不能成就;不但是佛法不能成就,世间法也不能成就,一事无成。古今中外,世出世间那一个有成就的人是懒惰的人,是散漫的人?没有!大乘善根唯一精进。
“残忍者转之以仁慈,怯退者转之以勇进。”“退怯”是退步、退转。这也是大病,必须要勇猛精进。
这些毛病都是了凡先生自己叙述出来的。前面说过,各人有各人的病痛,如果我们也像他这样改进,其他的病痛要想一想,用方法来对治。下文是云谷禅师教他修持的几个重要纲领。
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
‘务'是务必,一定要‘积德',断恶修善。‘积德',世出世间法都以这个为基础。前面讲的“享千金之产”、“有百世之德”,如果不是认真断恶修善积德,怎么能办得到?孔子受一国人尊敬,释迦牟尼佛受全世界人尊敬。一个是积世间的大德,一个是积世出世间的大德;佛是世出世间的德行都修积。
‘务要包荒',是讲心量要拓开,要能够包容。不能包容,我们自己的烦恼就多,对于佛法的修学造成了障碍。我们是修“觉、正、净”,如果心不得清净就不会觉悟,我们的见解也就会有偏差。正知正见、大觉大悟,一定是以清净心为基础。所以要能包容,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必认真计较。《金刚经》上说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切法不是真实的。就是世间一切境界,古人也说是“过眼云烟”,这种看法跟《金刚经》非常接近。有什么值得计较的?何必把它放在心上,妨碍了自己的清净心。
‘务要和爱',这是了凡最大的弊病。一定要和气,一定要能够博爱;就是佛法讲的慈悲。佛讲的慈悲是平等的,所以叫“大慈大悲”。儒家讲仁爱,仁爱跟佛法的大慈大悲确实相当接近。孔老夫子说:“仁者无敌。”“敌”就是敌对。这世间还有跟我对立的,那就不是仁爱了,仁爱是没有敌对的;没有敌对就是佛法里面讲的大慈大悲。虽然儒家讲的话不一样,其实里面的内容是相同的,这是我们应当要修学的,真正利益自己的。
净宗讲“一心不乱”,有了对立,一心绝对得不到。有对立是二心,就是有对待。六祖大师讲“本来无一物”,有一物存在就不是真心,所用的还是妄心。心里果然清净,决定没有相对的。没有对立的,真心才能显露,清净心才能现前,净宗所修的一心不乱,我们才能获得。
不要说真正的一心不乱,就是相似的一心不乱--功夫成片,也是从这里下手的。念佛人念了多少年,功夫成片没有得到,就要找出毛病在那里。将病根找出来了,然后再把病根消除,障碍就没有了,功夫就可以成片了,功夫成片就决定往生。功夫到何种程度自己晓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必问别人。功夫成片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凡圣同居土,事一心不乱是生方便有馀土,理一心不乱是生实报庄严土。品位与功夫正好成正比。
功夫成片里面也有高下不等,所以有九品。上三品的都能自在往生,中三品的都能预知时至。上三品的自在往生,就是想什么时候往生,就什么时候往生;暂时不想走,也可以随意多住几年,一切皆能随心所欲,确实能做得到。一心不乱功夫更高了,因为事一心、理一心都不是我们凡夫一生中能达到的,但是功夫成片则人人可以做到。所以要想这一生自在往生,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我们一般凡夫也可以做得到。这就是凡圣同居土里的上三品往生,是功夫成片带业往生的。
‘务要惜精神',要爱惜精神。因为了凡喜欢彻夜长坐,不知道保养身体,所以对于身体精神的保养要重视。上面大师所讲的都是针对了凡的开示。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也。
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不要后悔,不要再去想它;想一遍则又造一次新业,阿赖耶识里又落印象。所以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绝对不再去想它。要紧的是改正现在的,修正未来的。所以“疑”跟“悔”都是烦恼,在《百法》里是属于二十六个烦恼的心所。佛不叫我们常常去想过去。尤注说:“此至人造命诀也。”“至人”是一个有高度智慧的人,真正觉悟的人。改造命运的秘诀,就是这一段的开示,其精要就是从‘务要积德'到‘义理再生之身'六句,确是改造命运的秘诀。
尤居士此节小注说得好:“改造命运第一步工夫,便是痛改前非。一一积习悉皆扫除,一一病根悉皆拔去,时时处处常自警觉,严自克治。保善天真,如保赤子。改造命运全权在己,不属造化,即上文所谓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是也。”
“积习”就是习气,如前面所讲的坏习惯,“悉皆扫除”。
“一一病根悉皆拔去,时时处处常自警觉,严自克治”,对待自己要严格,不要常常原谅自己;常常原谅自己,前途就有限了。律己要严,对人要宽;对人要宽厚,对自己要严厉。要克服自己的毛病,对治自己的习气。
“保善天真”,“保”是保护,“善”是纯善。什么叫“天真”?心里面一念不生就是天真。天天在打妄想,天真就失掉了。天真就是真心,真心就是清净心。
“如保赤子”,好像慈母照顾婴儿一样,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23-10-24 20:31:57
|
只看該作者
要全心全力、全副精神去照顾起心动念。
“改造命运全权在己,不属造化”,改造命运之事完全在我自己,与诸佛菩萨与天地鬼神毫不相干。所以真正把这本小册子明了了,从今以后你也不要再去看相、算命、看风水,都用不着了。仔细反省一下自己的命运就知道了。怎样去改造,也晓得了,不会再受别人的欺骗了。
“即上文所谓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是也。”前面云谷禅师说,什么样的人叫“极善之人”?我们净宗讲极乐世界“诸上善人”,这个“上善之人”就是“极善之人”。那一类的人是“上善之人”呢?能够改过的人就是“上善之人”。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天天都反省、改过,一直到没有过可改了,那是成佛了。
等觉菩萨还有过失,什么过失?一品生相无明没断,就是他的毛病,就是他的过失,他还要改过自新。由此可知,等觉菩萨还要改过,何况我们!我们看到这里应该觉悟了,修行,修什么?就是改过。从现在起发心改过,一直到等觉菩萨还是改过,过失都没有了,就成佛了。有过失就不能成佛,所以菩萨叫“觉有情”,菩萨是有情众生,不过他觉悟。觉悟,就是知过能改。我们凡夫有情不觉,不觉就是不知过、不会改,认为自己样样都是对的。想想自己有没有毛病?想了半天,一个毛病都没有。所以常说凡夫没有毛病,菩萨毛病很多。菩萨常常检点,知道自己毛病很多,不断在改,三大阿僧祇劫都还没改完。你想想看,这毛病多少?凡夫居然没毛病,这怎么得了!就是什么叫做“觉”,什么叫做“不觉”。知道自己一身毛病--这是觉悟的人,就是我们佛家讲的菩萨;不知道自己毛病的人就是佛家讲的凡夫。这很好懂,菩萨不是神,菩萨是一个知道自己毛病的人、常常改过自新的人,意思是觉悟的有情众生。
如果我们能更进一步,不但改过自新,又能发阿弥陀佛之愿,即是改造命运最殊胜的方法。我们天天念《无量寿经》,把《无量寿经》念得很熟,这只是初步功夫。第二步功夫就拿《无量寿经》当作一面镜子,每念一遍就是照一次,照一次就是对照一下,去寻找自己的毛病。我们照镜子晓得那个地方脏了,赶快把它洗净,洗净就是修正。心里面肮脏不能觉悟,要读经,经典是一面镜子,这个镜子照一照,知道我们心里那些地方有毛病,赶紧把它改过来。所以第一步是念熟,第二步是依教奉行,就是依照《无量寿经》来修行。
修行第一要“发愿”。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仔细想想我们有没有?我们要把四十八愿变成自己的愿心,咱们跟阿弥陀佛是同心同愿,真正的同志。同愿、同志就是一个人,换句话说,你也变成了阿弥陀佛的化身。所以阿弥陀佛是榜样,我们要照这个样子来塑造自己,把自己改变成跟阿弥陀佛一模一样--心一样、愿一样。你想想,你怎么不能往生?决定往生!心愿相同。然后言阿弥陀佛之言。言语相同了。平常处事、待人、接物,念念不忘阿弥陀佛,念念不忘劝人念阿弥陀佛,这就是言阿弥陀佛之言,行阿弥陀佛之行。
我们的身、语、意三业都像阿弥陀佛,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就是阿弥陀佛乘愿再来。这比‘义理再生之身'高明得多,这是即身成佛,成了阿弥陀佛了。把我们凡夫身摇身一变,成了阿弥陀佛再来。本来我们是业报身来投胎的,现在一变,变成了阿弥陀佛乘愿再来,这是改造命运最殊胜、最上乘的改法。
夫血肉之身。尚然有数。义理之身。岂不能格天。
其实这里面的重点是讲妄念--妄想执着。身与数实在讲不相干,真正有关系的是心。身是受心的影响,主要的是心地。凡夫的心地,总而言之--自私自利。这是凡夫心,一定堕在数量里。如果拿佛法来讲,若用意识心,亦决定堕落在数量里,也就是用八识,八识是有为法。佛菩萨为什么能超越?因为他转八识成四智,他不用八识,所以不落在数里面。
‘义理之身',自己觉悟之后,用的是觉心。前面‘血肉之身'用的是迷情,如果用的是觉智,‘岂不能格天'!
尤注说:“精诚所至,金石为裂,此至诚所以格天也。”这有一个典故。汉朝名将李广,有一次行军时,路边草很深,草里面有一块大石头,他看错了,以为是一只老虎。他拔弓箭射它,用的力很猛,箭射去插得很深。下马一看是一块石头,自己也很惊讶!想:“我的力量这么大,箭能插得这么深!”再射一次就射不进去了,才知是“精诚所至”。正像罗什大师七岁时举大铁钵一样,没有心、没有念头时把它举起来。再一想:“我人这么小怎么能举得动?”再举就举不动了。李广把石头当成一只老虎,不知道它是石头;知道以后箭再也射不进去了。这是比喻一个人以真诚之心,真诚没有妄念,所以金石为开。
由这两则小故事也能证实《华严经》讲的“事事无碍”。事事无碍是心地清净到相当程度,才没有妨碍;如果心不清净,事事都有障碍,所以触事成障。心地清净就没有障碍了。
“至诚所以格天”,“格”当作感格、感应讲。儒家讲的格物,“格”是格斗,“物”是物欲。我们要舍弃欲望,不会被欲望所转,这叫“格物”。此地讲“格天”,“天”就是数,就是定数,也就是我们讲的命运;以至诚感格而改变了命运,转移了命运。至诚就是真心,至诚心就是《观无量寿经》讲的菩提心--至诚心、深心、发愿回向心。
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太甲'是商朝时候的皇帝,在早年也是胡作妄为,以后得大贤伊尹的教导,他改过自新。这几句话是他改过自新之后,对于伊尹感谢的话。
‘天作孽,犹可违',天命所做的不善是可以改变,我们修善积德就可以改变。“天”就是指天命,天命也就是“数”,我们一般讲的命运--是可以改造的。
‘自作孽,不可活',‘自作孽'是这一生自己造作的不善。‘天作孽'是宿世的,过去生中所造的恶业。这一世所得的不善果报可以改,这就是宿命可以改;现前造的罪业,那就没办法了。现前继续再造,你就不会改过。过去有恶因,现在再加恶缘,必定结恶果;过去有恶因,现在断恶缘,虽有恶因不结恶果,这是一定的道理。
改造命运的原理就在“缘”上--“因缘果报”,“因”是过去生中所造的,没有法子改变,能改变的在“缘”。譬如说我们种瓜种豆,瓜与豆的种子是因,不能把瓜子变成豆,也不能把豆子变成瓜;因是定数。我们今天想要瓜,还是想要豆,就在缘上加以决定。我们想要豆,把豆的种子种下去,瓜的种子收藏起来,它就不会结果。结果需要缘,缘有土壤、肥料、阳光、空气、水分等等,这些缘都具足,它一定会长得很好。若不想要它结果,虽然有因,只要把缘断了,譬如瓜子放在茶杯里,放一百年也不会长成瓜。为什么?它没有缘。
所以过去虽然造作恶因,这一生中不造恶业,断恶修善,恶的缘就没有了。过去生中总有善因,一个人那有一生做恶没有做善的?找不到!一生都行善,没有一点恶,这种人也找不到。所以生生世世我们所造的业都是善恶混杂,恶多少是有的,或者是恶做得多,善做得少。恶做得多不要怕,只要今生不再做恶,恶缘断了,虽然是少善,少善也会开花结果。所以一定要断恶修善。
‘自作孽'就是现在还继续不断去造恶业,恶的果报一定现前,所以‘自作孽,不可活'。‘天作孽'是过去生所做的,这是我们可以改造;现前再要不断的造作恶业,那就没法子改造了。
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诗'是《诗经》,五经与十三经里都有《诗经》。《诗经》里面有两句话说:‘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永'是永恒的意思;‘配命'就是“上合天心”。这两句话就是佛家早晚课诵真正的目的。早课是提醒自己,晚课是反省、是检点,这样早晚课做得就有意义了。在佛陀的时代,早晚课的内容就是三归依。早晚课所念的词句是出自《华严经净行品》--“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早晚都一样。现在我们所见的课诵本是古德所编的,内容适合于当时在一起共修的大众,这对于我们自己修学恰不恰当?不恰当就要修正。根据什么修正?针对我们的毛病来修正,则课诵对于我们才有大利益。拜忏也是如此。如果天天拜忏,心还是不清净,业障不但不能消除,还在增长。就跟生病吃药一样,如果这些药用下去之后没有收到效果,生病的人就得赶紧换个医生,另外换处方才对。诵经、拜忏是治我们的心病,治我们的烦恼,若没有效,就要想方法对治。所以夏莲居居士所编的《宝王三昧忏》,比起其他忏本更契合于现在众生的一般毛病,诸位仔细看看就晓得,里面许多文句讲的是我们现前的病痛。因此早晚课诵要根据自己病痛来选定。
图书馆早晚课诵都念《无量寿经》,就是修定。如果没有这么长的时间来做课诵,可以在早晨念第六章--四十八愿,晚课念三十二至三十七章,这六章都是讲因果报应,希望自己能改过自新。早课提醒,晚课反省,这才是‘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此地所讲的“天心”就是自性,所以“天”不是指天地、天神,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与自性相应,与真心相应,这是第一善。也就是《无量寿经》中讲的八个自然,都是这个意思。
孔先生算汝不登科第。不生子者。此天作之孽也。犹可得而违也。
孔先生给你算命,你命里没有登科第的福报、没有儿子。这是你过去生中所造的业,所积的恶业,前世所修的不善,但是可以改造。就是命运是有,但不是定命,不是一成不变的;以前是常数,现在再造的是变数。
汝今扩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积阴德。
云谷禅师非常具体的指出来,如何改造自己的命运。改造命运一定要晓得从心地上改--‘扩充德性',就从这里改。由此可知,在外面改、外面求,则是云谷讲的‘内外双失'。现在有人改风水,改个门,改个窗,改个位置,莫不内外两失。表面上好像是有得,其实还是命里有的,依然还是个常数,不是变数。
要知道从心里面改,从观念上去改,就是断恶修善。‘多积阴德',‘阴德'是自己多做好事,不需让人知道,这叫阴德。做了一点好事,到处宣扬,受人赞叹,果报就报掉了;一面做一面就报掉了,德积不住。做好事没有人知道,很好;做了好事还有人骂你更好--骂你是给你消业。罪业恶报都消掉了,好的、善的都藏在那里没动,善是愈积愈多,恶是愈消愈少。今天做好事遭人家毁谤而不甘心,做了好事为什么还遭恶报?其实那才是善报。做了好事人家马上表扬,什么好人好事……,现前都报掉了。所以善一定要累积,就是藏起来不让人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好事。
此自己所作之福也。安得而不受享乎。
你自己这一生所造的善业,当然你自己享受。佛经里讲“因果通三世”,我们这一生的果报,是前生修的;这一生修的,来世得果报。如果你修得很积极,修得太多了,等不到来世,现前就报了,是这么个道理。了凡居士后半生的命运全部改过来,就是这个道理。他积的善太多了,不等到来世,现在就得果报。
易为君子谋。趋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趋。凶何可避。
‘易'是《易经》,《易经》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哲学书,里面有甚深的哲理,教人成贤成圣,而且着重在数学的探讨。内容有六十四卦,每一卦有六爻,共有三百八十四爻。从这里面去推衍阴阳刚柔的变化,能够知道过去未来的一切事相。小而个人,大至国家、世界的变化,都可以从这里面推衍出来。这是自然的因果律,也就是它所能推算得出来的。但是云谷禅师讲的超越数量,它就没有办法推断。所以它能推断的是常数,没有办法推断变数,其目的是教人‘趋吉避凶'。常数是定数,《易经》知道有变数。但是人的心境,一念善就是加,一念恶就是减,天天都有加减乘除。如果加减乘除的幅度不大,于常数没有太大的变化,那么命运就会被人算得很准。
了凡先生被孔先生算定之后,他二十年不增也不减,完全相符,一点也不错的。凡夫一般总是有变化的--一念善,一念恶……,不像了凡先生不想做善事,也不做恶事,始终保持一个常数,所以他的命运还是相当准确的;如果变化大就超越了。因为超越常数,所以“吉可以趋”,“凶可以避免”,就是自己可以争取的。
尤注说:“因为诸行无常,所以一切得失苦乐境界,都觉得非常活变,可以随着各人行为,把他加减乘除去来。”“行”是思想、见解、行为,这不是一个常数,所以一切得失苦乐境界都觉得非常活变,可以随着各人行为,把它加减乘除去来。常数是因,变数是缘,改造命运的关键在“缘”上。佛法对缘非常重视,所以讲“天地万物,因缘所生”。因缘所生着重在缘--缘生法,因为缘是变数,因是常数,掌握这个变数,自己就可以改造命运了。自己就可以循着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愿望,得到殊胜圆满的结果。佛在经上也给我们说“无常、无我、涅槃”,懂得这个原理,人可以成圣、成贤,可以成阿罗汉、成菩萨、成佛,都是基于这个原理上来说的。
开章第一义。便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汝信得及否。
由此可知,《易经》了解世间宇宙人生的常数,但是它也知道这里面有变数。掌握了变数,小的可以改造自己的命运,大则可以代世界国家谋求永久的安定和平。这一部书真正是了不起,很可惜现在几乎变成看相算命的书,实在太可惜了!正如同梅光羲居士在《无量寿经》序文中说:“《弥陀经》本来是帮助我们了生死、出三界、成佛作祖的一部书,现在变成为人送终的经卷,这实在是太冤枉了!”《弥陀经》沦落到这种地步,就像《易经》沦落到看相、算命、看风水一样,太可惜了!《易经》确实是指导人生幸福、世界安定和平的一部哲理书。《易经》教导我们改造命运,就是‘积善'。积善当然先要改过,改过而后积善,这样的人家‘必有余庆'。云谷禅师问了凡:“你能不能相信?”
余信其言。
袁了凡之所以能改造命运,关键的所在,就是闻到善言他能够深信,这就是大善根、大福德,他遇到云谷这是因缘。佛经上讲的“善根、福德、因缘”,这三个条件具足,他的命运怎么会不转?决定能转过来的。
尤注说:“闻善言而生疑谤者,是为罪恶之相,故曰疑为罪根。”“善言”是圣教,世出世间圣人的教诲,后人称之为经典。经典所说就是真理,永远不变,超越时间、超越空间。超越时间就是几千年前所说的道理,几千年之后还是这个道理,永远不变的;在中国是这个道理,拿到外国去还是这个道理,这是超空间。超时间、超空间,这才称之为经典。
所以听到这些话,知道这些世出世间的圣人,他们的著作教训绝对不是经验累积的。经验累积有时候还有差误,还有不适时宜。佛经是从真如本性流露出来的真言,不是经验的累积;历史教训是经验的累积。经典著作是真性的流露,所以超越时空,是绝对的真理。你能相信,绝对得利益、得好处;不相信,这种殊胜的功德利益,是你当面错过。所以佛法讲“疑是罪根”,是根本烦恼。根本烦恼六个--贪、瞋、痴、慢、疑、恶见,“恶见”是错误的见解。尤注说:“闻善言而起敬信者,是为福德之相,故曰信为福母。”“母”是比喻能生的意思,世出世间的福德都是从“信善言”而生的。你能深信圣言,你能相信圣教,无量无边的福德都是从这里生出来了。了凡先生很难得,听到云谷的开导他就深信。
⑶修福积德超越宿命
拜而受教。因将往日之罪。佛前尽情发露。为疏一通。先求登科。誓行善事三千条。以报天地祖宗之德。
‘拜而受教',在此处我们见到了凡尊师重道的真诚表态,并不是随便说:“我相信,我一定照做。”然后过了两天都忘掉了,他是认真的照做。下面是了凡居士自己的叙述,从此把从前种种的习气、种种的毛病在佛前尽情发露,丝毫不隐瞒。而且‘为疏一通',‘疏'就是疏文。述说自己种种过失的情形,向佛菩萨陈白,这是表示自己真心忏悔,求佛菩萨为作证明。《宝王三昧忏》里有不少文字,跟了凡先生的疏文相同,将自己的过失一桩桩的说出来。
尤注说:“朱子家训有云,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自己的缺点,自己的毛病不要怕人知道。真正聪明智慧的人,自己的弊病越多人知道越好;人家批评一句,人家责骂一句,业障就消了。如果自己的毛病隐藏起来,不让人家知道,恶越积越大,后来的果报不堪设想!所以有过失不要隐藏,别人说出来,自己要感谢。纵然没有过失,人家冤枉了我们也好;冤枉我们也是替我们消业,不必去辩白、辩护。常常为自己辩护,自己真的有毛病人家就不说了,那个恶就大了。中国唐太宗之所以成为历史上贤明的帝王,就是他不护短。任何人可以当他面说他的过失,他以帝王之尊不责备人。为什么?他要知过改过。
了凡先生发愿‘先求登科',这“科第”是他命里没有的。命里没有而求得,那才是真正求得的。‘誓行善事三千条',发愿改过修善。‘以报天地祖宗之德',‘天地'是讲神明;天地神明、祖宗之德。
云谷出功过格示余。
云谷禅师赠送‘功过格'给了凡先生。对于什么是“功德”,什么是“过失”,列出具体的条目。
令所行之事。逐日登记。
教导袁了凡先生依此修行,每天反省检点,有过失要记下来,修的善事也要记下来。
善则记数。恶则退除。
“功过格”在明朝末年很流行,世间有一些读书人以此来修身,佛门里也有。莲池大师就编有功过格,名称叫“自知录”,完全是以佛法善恶的标准,提供给四众弟子做为断恶修善的标准。功过格流传到现在有很多种,可以给我们做参考。了凡距离我们现在有五百多年,时代背景跟现在不一样,生活方式也不相同。换句话说,许多事相上的标准不一样。我们守住它的原理原则,要用智慧,然后细想当前的社会,我们应该怎么做法。目前还没有人给现代人编一个功过格,现在所流行的都是古代的功过格,我们要晓得它的精神之所在。
且教持准提咒。以期必验。
“准提菩萨”是观世音菩萨在密教里的化身。为什么云谷禅师不教他念经,要他念咒?念咒的目的是要恢复清净心,不要胡思乱想。咒没有意思,没有办法想意思,一直念下去,念久了心就清净了,目的在此。所以念经、念咒、念佛,目的都相同,这要应机施教。因为如果了凡教他念经,他会想经中的意思,所以教他念一个咒。佛门里也说:“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都是讲求实行。
我们今天缺乏以往的基础教育,能做的就是古德所讲的“亡羊补牢”。所以把学佛的头几年着重在背书--背诵《无量寿经》。尤其是年轻人,二十岁以前是求学最好的黄金时代,能把这部书背得很熟,一生受用无穷。这种作法是一举四得:第一、中国语言不会忘掉,尤其是海外的侨居子弟,使他不忘本。第二、能够认识中国文字。第三、目的是通达文言文。能通达文言文,这是自己一生真实的本钱,他有能力阅读《四库全书》--就是我们中国五千年所传下来的这些经典,这是古圣先贤智慧经验的结晶,可以吸收都变成自己的学问。第四、也有能力读佛经,作为学佛的基础。佛法是无上究竟圆满的智慧,所以背诵经典是根本的基础,非常重要。能断恶修善,又能作心地功夫,就是修清净心。‘以期必验',所求必定可以得到。
语余曰。符籙家有云。不会书符。被鬼神笑。此有秘传。只是不动念也。执笔书符。先把万缘放下。一尘不起。从此念头不动处。下一点。谓之混沌开基。由此而一笔挥成。更无思虑。此符便灵。
‘符籙'是道教的一种法术,类似佛门里的念咒。‘不会书符',就是不会画符。‘被鬼神笑',不会画符的人,画的符不灵,鬼神都笑话他。‘此有秘传',这符要怎样画才灵?秘诀是‘只是不动念也',就是不动念。‘念头不动处,下一点,谓之混沌开基。由此而一笔挥成,更无思虑,此符便灵',画符的秘诀就在此,你懂得秘诀,也就会画符了。
你要是懂得这个原则,念咒也是如此。有人念咒很灵,念大悲咒加持的水很灵,有人念得不灵。秘诀在那里?就在此地。他念咒从头到尾没有一个杂念,这就灵了。如果念咒当中有一个妄想、一个杂念,这咒就不灵了。所以咒愈长愈难念,愈不容易灵验。楞严咒非常之灵,现在念楞严咒的人很少有灵验的。为什么呢?念楞严咒时不知道打了多少次妄想--一个妄想就不灵了,何况打很多妄想,当然不灵!
同样的道理,念经也是如此。念一部《无量寿经》,如果没有一个妄想,那了不得!必定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感应道交。所以我们读经要以清净心、平等心、真诚心、恭敬心去念就有感应了;一面念一面打妄想是不可能有感应的。
由此可知咒愈短愈好念,愈短我们摄心比较容易。而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更短了,如果嫌这个还长,莲池大师告诉我们念“阿弥陀佛”四个字。念这四个字没有一个妄念,这四个字就灵验了。就好像我们这里打电报给阿弥陀佛,电报打去,那里就收到了。如果加一个妄念,他就收不到,没有感应。这段开示的道理很重要。
凡祈天立命。都要从无思无虑处感格。
‘祈'是祈祷,或者是向佛菩萨祈祷,或者是向天地鬼神祈祷。‘都要从无思无虑处感格',‘感格'就是感应、灵感,这是非常重要的开示。“要从无思无虑处”,使心地真正清净,没有一个妄念--就是真诚心、清净心、恭敬心。我们祈求佛菩萨定要如此用心,至诚恭敬的去祷告,才有感应。原理如是,怎么会没有感应?我们中国人祭祀祖先,在祖先神位前祷告,也是这个原理,心不清净祷告是没用处的。所以古代祭祀,这是大典,主祭者要沐浴斋戒三天。这三天修清净心,自己关在一个小房子里,一切万缘放下。我们佛家讲“观想”,祭神如神在,到祭祀时,确实他的祖先神灵来了。
所以要知道,寺院里供奉的佛菩萨,佛菩萨在不在?不一定在,不是说佛菩萨形像供着就在。如果这个寺院里面,四众同修,心地真诚清净,佛菩萨就在;如果心地不清净,往往有一些妖魔鬼怪冒充佛菩萨来作祟了。这事《楞严经》上讲得很清楚。所以寺院里不一定是真有佛菩萨的。
孟子论立命之学。而曰夭寿不贰。夫夭与寿。至贰者也。当其不动念时。孰为夭。孰为寿。
这是孟子所说的,‘夭'是短命,‘寿'是长寿,这是迥然不同的两桩事情,为什么说是‘不二'?我们起了妄念,有分别、有执着,这是“二”;如果不分别、不执着,就‘不二'了。
‘当其不动念时,孰为夭,孰为寿?'可见得是‘从无思无虑处'才能看到不二。夭与寿不二,这是举一个例子;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不二的,佛法中所谓“入不二法门”。不二法门是《维摩诘经》上讲的,不二法门也就是净宗所讲的一心不乱,也是《华严经》所讲的一真法界,这是诸佛如来果地上的境界。这里孟子也说到不二法门,可见都是地上菩萨的境界。
细分之。丰歉不贰。然后可立贫富之命。
这里讲到安身立命,心安住的所在叫做‘立'。“富贵安于富贵,贫贱安于贫贱”,社会就安定了,天下就太平了;在生命之中、生活里面,都能够得到乐趣。乐趣是什么?没有妄想,没有忧虑,没有烦恼。乞丐可以说贫贱到了极处,他要真正能够知命,他也很自在、很幸福、很快乐。
民国初年,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在江苏,当时有一个乞丐,白天出来讨饭,晚上就在破庙里睡觉,生活过得很自在、快乐。以后他的儿子做生意发了财,在地方上很有声望,很有地位,他父亲还在外面讨饭,人家就骂他:“你这做儿子的真不孝!有这么大的财富,怎么可以让你父亲在外面讨饭呢?”儿子听了也很难受,就派很多人到处去找,把父亲找回来了,在家里供养。他父亲在家里住了一个多月,又偷偷的跑出去讨饭。人家就问他:“你在家里享福不好吗?”他说:“不自在!我白天游山玩水,晚上到处为家,生活多么自在,快乐无比!在家里受人供养,简直受罪!”他能在贫贱上立命,真正放得下,真自在!财、色、名、食、睡,一点都不动心,心地清净安乐。看这个社会,就像看戏一样;社会上的人天天追逐名闻利养,社会大众演戏,他在一旁看戏。这个人确实不是普通人,这真正是智慧立命的好样子。人生在世,追求幸福美满的人生,幸福美满不是财富,也不是地位。所以要知命,要能够顺应--“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才能真正幸福美满。
穷通不贰,然后可立贵贱之命。
‘贵'是富贵,能够安于富贵;‘贱'是贫贱,能够安于贫贱。“贫富”是从财富上说的,多财是富,少财为贫。‘贵贱'是从社会地位上说的,贵是地位高的,贱是地位低的。
夭寿不贰,然后可立生死之命。人生世间。惟死生为重。曰夭寿。则一切顺逆皆该之矣。
“生死自在”就把所有顺逆境界包括了,无论处顺境、处逆境,无不自在,正是所谓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得大自在,这是真正的人生。真正真实的幸福,没有大学问,没有真实的功夫做不到。由是可知唯有“觉者”才能安身立命,迷的人没有法子,天天胡作妄为,愈陷愈深。所以佛常常在经上说之为“可怜悯者”,真正可怜!
至修身以俟之。乃积德祈天之事。
‘俟'是等待,‘修身'等待我们的命运改变、改造。改造命运并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做得到的,是要有时间之累积,要勇猛精进,并且与自己的勤、惰、迷、悟有很大的关系。一定要觉而不迷,正而不邪,还要勇猛精进,再假以时间,一定能得到效果。
曰修。则身有过恶。皆当治而去之。
‘修'就是修正。“行”就是行为,思想、见解、造作,这些都属于行为。说了‘身'就包括心、包括语。身、语、意三业有过失、有恶意、有恶行,要把它改正过来。‘治'就是对治,要用方法对治。
曰俟。则一毫觊觎。一毫将迎。皆当斩绝之矣。
‘觊觎'是非分希望善报、善果早一点来,这个心是妄心,这一念是障碍。古人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你只要勤于耕耘,它自然有收获,何必要天天去求?这是把实修的方法教给我们--什么都不要求,只管断恶修善,到最后什么都得到了。不必求,样样都得到了;有求反而得到的有限,求一桩,就得一桩,多可惜!若不求就样样都得到了。为什么说不求样样都得到?因为你不求,样样都是性德显露,与性德相应,所以样样都得到。若有所求,则修德不与性德相应,故所得者有限。
实在讲,了凡居士他所得到的是修德,还不是性德,因为他还是有所求--先求功名,然后再求儿女。他有求,求一样就得一样。如果他一切希求的念头都没有,唯一修身积德,则他样样都圆满。他没有求寿命,寿命也延长,他的寿命只有五十三岁,以后活到七十四岁。
‘觊觎'是非分的希望,要把一念非分希望的心除掉。‘将迎',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攀缘”,把攀缘的心也要去掉。‘皆当斩绝之矣',把它断除,没有丝毫非分的希望。如理的希望就是我们的生活能过得很安稳,三餐吃得饱、睡得好、穿得暖,这就够了!衣食不缺,生活安稳,小房子住得很舒服,费用少,生活容易。一般人要求奢侈、豪华,讲求派头,不知道要付出多少的辛劳,这是得不偿失。自己纵然有能力、有福报,应当给大家共享,那你的福报就是积德--积百世之德,你的子子孙孙都享受不尽。所以有余福一定给大众去享受,这才是真正聪明有智慧的人。所以一定要有耐心,何必求福报提前的到来!
到此地位。直造先天之境。即此便是实学。
‘实学'是真实的学问。‘直造先天之境',就是佛法讲的“返本还源”,也就是说自性流露,不是凡夫的境界。这里面有真乐,法喜充满,真正是离苦得乐,这是觉悟的人所求的。
汝未能无心。但能持准提咒。无记无数。不令间断。持得纯熟。于持中不持。于不持中持。到得念头不动。则灵验矣。
这是教他“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的修行方法,这叫“圆修圆证”--《华严》上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修一切修”,秘诀还是‘无记无数,不令间断',这就是常讲的不间断、不夹杂,这个功夫很重要。要不要记数?云谷禅师传给他不必记数,只要求不间断。古德有很多要求我们从记数下手,原因是什么?我们懈怠懒惰。所以每一天老老实实的定一个数字,一天念一万声,一定要念满一万,来对治懈怠懒惰的毛病。不记数,有时候就忘掉。像了凡这样的人非常老实、认真,教这种人可以不必记数,记数反而是夹杂。他真学、真做、真精进,所以就教给他不间断、不夹杂。法门平等,无二无别,关键就是要一门深入。古人从读经下手的非常普遍,不管是念经还是念咒、持名,都要以清净心、平等心、恭敬心一直念下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受用。
‘汝未能无心,但能持准提咒,无记无数,不令间断。'‘无心'两个字很重要,这两个字是关键的所在。‘无心'就是没有妄想、分别、执着。袁了凡虽然和云谷禅师两个人在禅堂里,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妄念,他没有到无心的程度。他只是一点信心把烦恼伏住,不是定功;他相信一切皆是命运,相信因果报应。所以云谷禅师教他更进一步,要“修定”。持准提咒是修定--妄想、执着没有了。真性就显露出来了。佛在大乘经上常说的“法尔自然”,就是净宗所讲的一心不乱,这是佛门里面修证的目标,也就是圆满真实的功夫。功夫到了,‘于持中不持,于不持中持',就是我们常讲“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念一句佛号如此,念经也是如此。我们念《无量寿经》--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念经一样达到功夫成片,一心不乱。可见得方法,手段不相同,原则、原理、目标完全是相同的。到念头不动的时候,感应自然就现前了。
所以做功夫,大致上分三个等级--上乘的功夫,理一心不乱;中等的功夫,事一心不乱;下等的功夫,功夫成片。修学一定从功夫成片,再提升到事一心不乱,晋级到理一心不乱。所以我们功夫达到第一个阶段时,不可中止,不要满足,一满足就不能提升了。
功夫成片的上乘,已有生死自在的可能--想那一天走,就那一天走;想什么时候走,阿弥陀佛就什么时候来接引你。虽到这个境界--生死自在,最好还在世间多住几天。为什么?经上讲娑婆世界修行一天,等于西方世界修一百年,住在这个世界磨练磨练。第二个更大的意义是多劝几个人往生。我们自己去了很好,若是能带一批人去,那不是更好!所以就不妨把目标着重在帮助别人,在化他。“自行化他”,功德是圆满的,这样才能报答佛菩萨的深恩大德,帮助佛接引众生。有求必定有得,也就是‘灵验'。
余初号学海。是日改号了凡。
古人跟我们现在不一样,有名、有字、有号。“名”是父母取的,决定不能改变。要是把自己的名字改掉了,这是大不孝。父母给你取的名,就是父母对你一生的期望,你把名字改掉,对于父母的希望忽略了,这是真正的不孝。古时候名、字之外再用“号”。用号的在社会上是比较有身分、有地位了。
古人成年之后,没有人再称他的“名”了,这是对他尊敬。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在没有行冠礼之前,大众皆可以称他的名,行了冠礼之后,表示他已成年了,如果称他的名就是对他不尊敬。那要怎样称呼呢?就是在行冠礼时,他的同辈、兄弟、同学、朋友送他一个“字”,从此以后称他的字,不称他的名,一生都是如此。纵然将来做官,朝廷上皇帝也称他的“字”,不称他的“名”。若称名,必是他犯法有罪了,他要被判刑罚罪。这些称呼上的常识,不可不知道。
若对他更恭敬,“字”也不称了,称他的“号”,或是出生地名--他是某一地方出生的。表示这个地方出了这样一位受人尊敬的大人物。称地名是最恭敬、最尊敬的。譬如清朝的李鸿章,当时很受大众尊敬,名、字、号都不称,称他“李合肥”--他是合肥人,佛门里也是如此,到达最尊敬的时候,名、字、号都不称了,往往称寺庙或地名。像我们称智者大师为“天台大师”--他居住在天台山;“慈恩法师”--是慈恩寺的窥基大师。
‘了凡'、‘学海'皆是他的号,这是很尊敬的称呼。他的名,终其一生只有两个人称他。一个是父母,父母一生称你名,不称你的字;你的祖父母、伯叔都要称字。这是对你尊重客气。除父母之外,另一个就是老师称名。所以对老师、父母是一样的尊敬,父母之恩和老师之恩是同等的。只有父母、老师可以称名,皇帝都不称名。但是对于长辈,自己要称名,表示恭敬。对于平辈可以称字。这些称谓我们要晓得,不能搞错。佛门里面有内号、外号--内号就是法名,外号是字,还称名、称字。
盖悟立命之说。而不欲落凡夫窠臼也。从此而后。终日兢兢。便觉与前不同。前日只是悠悠放任。到此自有战兢惕厉景象。在暗室屋漏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遇人憎我毁我。自能恬然容受。
这一段是说他改过自新的决心和行持。首先他把别号改了,以前他的别号叫‘学海',从这以后就改成‘了凡',‘了'是明了,‘凡'是凡俗;现在对于世俗之间的事情他都明了,也就是觉悟的意思--真正晓得命运是自己可以改造。道理、方法他都懂得了,从此以后不会再走宿命论这条道路(命不是一定的)。决心改过之后,气象就不相同了,也就是日常生活的感触不一样了。他说从此终日能提高警觉。‘兢兢'是警觉的状态,不像从前迷惑颠倒。以前是‘悠悠放任',‘悠悠放任'是很随便的意思,就是过一天算一天。日子怎么过的?不晓得。没有理想,没有方向,俗话讲的“醉生梦死”。这样决定被命运拘束,不能创造自己光明的前途。改过之后,‘到此自有战兢惕厉景象',拿现在的话讲,改过自新后的意识形态不一样,也就是说对于宇宙人生的看法转变过来了。从前的看法是一切命中注定的,还有什么转变的呢?没有法子了。现在晓得,命运可以自己改造,这个观念转变过来了,比以前显示得更积极、更发愤、更乐观。
‘在暗室屋漏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这一句非常重要,一般人所以不能改过自新,就是不晓得这个事实。为什么《无量寿经》念多了,真正体会到这种情形,会比袁了凡还要来的谨慎。因为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数绝对没有法子计算,就是集合全世界的电脑来计算,也算不出来。他们每一个人的神通道力都像阿弥陀佛一样,天眼洞视、天耳彻听、他心遍知。我们一举一动,甚至心里面起个念头,他们都知道。不要说做坏事,就是起个恶念,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西方世界的大众们没有一个不知道。能瞒过谁?
这是讲独居无侣,人目所不见处,他也是规规矩矩、谨谨慎慎,不敢起一个恶念,这才真正做到了克己的功夫。我们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想成就自己的德行,如果还是自己欺骗自己,那怎么能成就呢?孔夫子说:“君子慎独。”“慎”是谨慎,“独”是独自一个人。独居也决定不放逸。这叫真正做功夫。一般人懈怠、放任的习气太重,就是随便惯了。在大众中比较谨慎收敛一点;人见不到的地方他就放逸了。
为什么从前寺院丛林的修行,一定要住广单,不可以一个人住一个房间?一个人一间寮房是不可能有成就的。睡广单就是“依众靠众”,十几个人睡在一个房间里,我们今天称为“睡通铺”,睡觉时也不能随便乱动。用这个方法,目的在使人不可以有丝毫放纵,这样来历练自己。现在的社会跟从前的社会不一样,每一个人都不愿意约束自己,一定要享受舒服。不错,这一生可以好好的享受,来生再到三途里慢慢去“享受”,道业不能成就。
寺院里也有单独的房间,是专为年老的修行人而设的,因为他的行动不方便。大家在一起过团体生活,行动都要一致,年老的人,体力衰弱、行动不便,才给他一间寮房。寺院里面身分地位比较高的,琐碎的事情多--像住持、当家师,什么事情都要过问,也要单独一个房间,便利于办事。
所以真正修行,六和敬里的“身和同住”,绝对不是一个人一个房间。如果说是两、三个人住一个房间不方便,我不愿意跟他住,有这种念头,念佛功夫成片绝对得不到。为什么呢?心不平等、心不清净,还有嫌弃。这怎么能成就?修行在那里修?就在这个地方修。在极不平等的环境里面修自己的清净心、平等心,这叫修行。不愿意跟人相处,这就是过失,就是毛病。了凡居士发现他自己的毛病,就要痛改前非,把毛病改过来。我们现在有这个毛病,不但不改,还要继续去培养,这怎么能成功呢?
所以僧团里首先要求我们修学的就是“六和敬”,“六和敬”就是大众在一块共修的基本戒条,个人所遵守的就是“五戒十善”。在从前,寺院丛林里面以《沙弥律仪》做基础--“十戒二十四门威仪”。现在不要求那样的苛刻了,我们只要求五戒十善就够了。出家、在家都应当如此,规矩不能再降低了。团体生活就要求六和敬,把我们的毛病习气都修正过来,不讨厌别人,不怨憎别人。
‘遇人憎我毁我',‘毁'是毁谤;不会跟他计较,不会把他放在心上。‘自能恬然容受',‘恬'是安然。由此可知,他的心境相当平静,不像从前,他心浮气躁,一点点委屈都受不得。现在可以受委屈了。这就是看到他修行的功夫在增长,这就是效果。所以一个修道的人,一个真正学佛的人,要学着跟任何人都能相处;跟佛菩萨能相处,跟妖魔鬼怪也能相处,在任何境界里,都是怡然自得。
我们看《六祖坛经》,六祖大师在黄梅证的果位我们不晓得,但最低限度也应该是圆教初住菩萨,只会比这个更高,不会比这个更低。他是明心见性的人--初住以上的菩萨,这还得了!他去侍候那些打猎的人。打猎,天天杀生造恶,他眼睛看到,耳朵听到,还要替那些猎人烧饭,侍候这些猎人。猎人是他的主人,他是猎人队里的仆人,猎人要吃肉,他也要侍候。不是短时间,是十五年!我们能忍受得了吗?他在那个环境里怡然自得,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十五年是六祖真正的修行。他在黄梅是开悟了,“悟后起修”,他在一切顺境、逆境里面修清净心、平等心、大慈悲心。没有别的,就是修这三样。
我们今天与人相处,是不是在顺、逆境界里面,物质环境、人事环境里修清净心?如果不是修清净心,就没有修行,于自己一点利益都得不到。那不是学佛,那是搞“佛学”。每天在文字纸堆里去钻,也能说得天花乱坠,烦恼天天增加,将来的前途依旧是往生三途六道。这就错了!真正修行人绝不执着文字--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他求的是心地清净、心地平等。清净心、平等心就是真心,就是本性,他所求的是明心见性。
我们念佛人也是这个目标,我们求功夫成片。“成片”就是心地清净平等,平等就是一片,清净就是一片,心里面没有界限。换句话说,还有分别执着就不能成片;一有界限,就不能成片。离开一切分别执着,功夫才可以成片,这叫真正修行。他有了这样的功夫,功夫并不很深,稍稍上轨道了,感应就现前。
到明年。礼部考科举。
明、清的‘礼部'相当于现代的教育部。‘科举'是国家举办的考试,相当于现代的高普考。现代中国的高普考是考试院负责的,从前考试跟教育都是礼部掌管,礼部的职权相当于现在教育部跟考选部。
孔先生算该第三。忽考第一。其言不验。而秋闱中式矣。
他命里注定的是第三名,现在跟命里就不一样了。这是他行善积德,他的名位从第三名提高到第一名。‘其言不验',这就跟定命不一样了,这就是变数--他尝到了--确实有变数,而不是定数。‘而秋闱中式矣',古时候大考都定在秋天,‘闱'是闱场、考场;他考中了,就是考中了举人。了凡先生的命里,原本只有中秀才的分。因为命里讲,他没有科第,科第最高的是进士。以后他发愿求中进士,也被他求到了,那是他命里没有的,才是求到的。
然行义未纯。检身多误。或见善而行之不勇。或救人而心常自疑。或身勉为善而口有过言。或醒时操持而醉后放逸。以过折功。日常虚度。
这段所叙述的几桩事,都值得我们参考,值得我们效法。‘行义未纯',‘义'是道义,或者说得更浅一点就是义务。帮助别人,不要求报酬的,这是义务。儒家教我们的五伦十义,由此可知,‘行义'是性德。父母对于儿女的爱护教导是义务,儿女对于父母孝顺也是义务。兄友弟恭,乃至于朋友有信--于朋友信实--这都是义务。义务就是应当这样做的。人与人之间应该要互爱,应该要互敬互助,了凡居士懂得,虽然是做,做得不纯,里面掺杂个人利害。我去帮助他,对我自己不利!这一考虑就不纯了,也不能够尽心尽力去帮助别人。这是自己反省,虽然做,做得不够。
‘检身多误',‘检'是检点,反省自己的毛病,过失还是很多。下面举几个明显的例子,或者是‘见善而行之不勇',儒家所讲“成人之美”,美就是善;我们遇到了人家做好事要帮助、要成就他。为什么?一件善事对于整个社会、乡里都有好处。譬如道路坏了,这人要发心修补,我们见到了,就要尽心尽力的帮助他,把这件善事做好,便利于大众。类似这种对于社会有利益,对大家有利益、有帮助的事情,我们都要帮助他。了凡先生也能够随喜去做,但是做得不够勇猛。也就是说没有尽心尽力,只稍稍的随喜一点。这就是反省自己的过失。
‘或救人而心常自疑',别人有苦难,要去帮助他--应不应该帮助他?如果在今天的社会,求帮助的人很多,我们常常遇到。而且求帮助的人当中,有很多是来骗钱的。骗了之后他到外面去吃喝嫖赌,那就有罪过了。所以行善的确不容易,行善真正要有智慧、要有慈悲。智慧能明察,能判断应不应该做;慈悲是真正的动力。他确实有苦难,我们一定要尽心尽力去帮助他;如果他用欺骗的手段,我们一眼看穿,我们要教导他。如果他并不是很衰老,也并不是有病,身体健康强壮,应该劝导他、教导他从事正当的行业,不要用这种方式来讨生活。
‘或身勉为善而口有过言',所以改过自新不是猝然成就的,是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不断去改;初期这些现象,决定是免不了的。身虽然善,能够合于礼法,但是口里面的言语还会有过失--口不择言,这是习气。自古以来,所谓言语是祸福之门,不能不谨慎。孔夫子教学的四科,第一个科目是德行。德行是做人的根本,今天讲教育中的德育。现在这个社会德育没有了,不讲求了。第二个科目就是言语。孔夫子多么着重言语--说话要有分寸,说话不能伤人。言语伤人,是不知不觉的,人家怀恨在心,将来的报复是没有办法预料的,往往许多的怨仇、误会都是从这儿来的。这个事情麻烦大--“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所以不可不谨慎。少言就寡过,何必多说话呢?
尤其修行人求心地清净,自行化他,一句“阿弥陀佛”就行了。人家给我们讲再多的是非,我们一句也不要答覆他--“阿弥陀佛!”他再讲--“阿弥陀佛!”听个几句“阿弥陀佛”。听完之后,他讲什么我不晓得,我们就念“阿弥陀佛!”我们把这句“阿弥陀佛”给他,他讲的那些东西我没听进去。这样好!所以言语少好!袁了凡是有言语多的毛病。
‘或醒时操持而醉后放逸',就是清醒时能注意自己的言行,很守规矩、很如法;但他喜欢喝酒,酒喝醉了,就又放逸了,毛病就出来了。酒是佛法的大戒,五戒里有酒戒。但是诸位要晓得,佛为什么要戒酒?就是酒醉后乱性。如果我们饮酒不至于醉,酒有开缘,可以喝的,但决定不能喝醉。戒律讲得很严格,是滴酒不沾。为什么?怕我们止不住,感情用事,没有理智,一杯接着一杯,那麻烦大了,那决定是破戒。
从前我在台中求学,李老师讲《礼记》,《礼记》的注解是郑康成(郑玄)注的。郑玄是东汉大儒,是马融的学生。马融在当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学问家,但是马融的心量不大,学生成就若是超过他,他心里很不是味道。郑玄的成就超过老师,青出于蓝,老师不甘心,想派刺客把他杀死。所以他离去时,马融带着学生到十里长亭送行--实在是不怀好意,令同学们每人敬酒三杯,郑玄喝了三百杯(三百杯的典故就是从这里来的)。希望把他灌醉,在路上好下手。那里晓得郑康成的酒量很大,三百杯喝下去,小小的礼节都不失。李老师说,如果人人的酒量都像郑康成,释迦牟尼佛这条戒就不用制定了。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制定这条酒戒?我们要了解制戒的意义。学佛的同修如果在烹调时用作料酒,是不会醉人的,调味是可以的。如果年岁大、体力衰,他血液循环慢,酒可以帮助血液循环,每餐饭喝一杯酒,这也是可以的,这是开缘,不是破戒。
同样道理,佛门忌五辛,五辛里,尤其是大蒜。五辛是大蒜、葱、荞头(大陆叫小蒜)、韭菜、兴渠。佛为什么禁止我们吃呢?《楞严经》上说得很好,修行最重要的是清净心,功夫不到家,饮食会影响心理、生理。功夫到家,心理作得主宰,境随心转,那就事事无碍;如果还是心随境转,这是有障碍。“五辛”佛跟我们说:生吃助长肝火,容易发脾气;熟吃增长荷尔蒙,容易引起性冲动,所以佛制禁食都有道理的。换句话说,不管生吃、熟吃,它都增长烦恼,所以禁止。
有一些在家同修说:“五辛不能吃,我们对吃素的兴趣都没有了。”要明白佛制禁食的用意,五辛若当佐料配菜不起作用;像炒一盘菜里面加一两个大蒜,是起不了作用。所以要明理,佛法是很讲道理的,这才晓得佛法是活用的,合情、合理、合法,通人情、通道理的。受了戒也有开缘,你才能度很多人,自己也欢欢喜喜的跟大众在一起。所以在某一个场合里,用智慧观察,通权达变,要利用机会把佛法介绍给大众,因为他们能闻到佛法是很难得的。我们在饮食之间就把佛法的大道理告诉他,他听听也种了善根,所以这是机会教育。
‘以过折功,日常虚度',功与过两相比较,每天的过多功少,没进步!光阴空过了。
自己巳岁发愿。直至己卯岁。历十馀年。而三千善行始完。时方从李渐菴入关。未及回向。庚辰南还。始请性空慧空诸上人。就东塔禅堂回向。
己巳(隆庆三年,公元一五六七年)至己卯(万历七年,公元一五七九年)经历十一年,许求取科举、科第之愿,要行三千善事。三千善事十一年才圆满。‘时方从李渐菴入关,未及回向',这是因为他在外面服务,曾经一度在李渐菴的军中办事,任参谋一样的职务,跟着军队到处行军,没有机会回向。‘庚辰南还',第二年才有机会。‘始请性空、慧空诸上人,就东塔禅堂回向',这就是他己巳年所许的愿圆满了,真正做到了,最后回向。因为他许愿时自己写了疏文,表示要认真改过自新,积功累德。现在他修积的功德,三千善事做圆满了,回向报恩,他的愿求也果然是得到了。
遂起求子愿。亦许行三千善事。辛巳生男天启。
他命里没有儿子,想发愿求得儿子,他求到了--“求有益于得也”,真正是他修来的。‘辛巳生男天启',他许愿行三千善事,三千善事还没有圆满,他就生了儿子。因为他发这个愿,第二年就生儿子了(天启是他的大儿子)。所以真正发愿,一发愿就有感应。当然三千善事他一定会兑现的,虽然还没有修完,儿子已经得到了。跟前面一样,前面礼部考试,他三千善事还没有圆满时,他居然考中第一名;命里注定是第三,他考中第一名,这是感应道交,不可思议。
余行一事。随以笔记。汝母不能书。每行一事。辄用鹅毛管。印一硃圈于历日之上。
每天行善,做一桩好事他就记下来,夫妻两个都行善。他太太不认识字,不能记,就用鹅毛管蘸着印泥,家里用的日历本子,每一天做一桩好事,印一个红圈。
或施食贫人。或买放生命。
这是举两个例子。‘或买放生命',这就是放生。今天我们发心放生,要记住不要受骗。很多发心放生的人都到鸟兽公司去买,他们是专门捕捉来给你放生的,你不放生他就不捕捉了;你愈放得多,他拼命去捕,这不是放生,是害生,这是决定错误的。不但没有功德,还有过失--是有罪过。所以佛教讲放生,是在日常生活中,买菜时偶然看见的(不要故意去找,故意去找就是攀缘)。偶然之间发现了,这个动物活活泼泼,判断它可以活命,买下来放生(一定能活下去的)。看到虽然是活的,如果买去放生它活不成,就不必了,不如拿这个钱做其他的功德。所以一定要有智慧,不可以感情用事。
我们宣扬吃素,劝人不杀生,劝人爱护动物,都是放生修学的意义,不一定要买动物去放才叫放生,那就搞错了。像丰子恺的《护生画集》,能多印多流通--他画得很好,里面题的词,内容也非常的好。但是他里面的题词多半是用文言文,如果能发心把它改写成白话文,再把画面改成彩色,再标上注音符号,多印给中、小学生,让他们从小培养爱护动物的观念,这就真正能收到放生的效果。所以要多方面去着眼,广泛去修学,不能死在一句话里面。须知‘放生'二字含义很广很深;‘布施'有财、法、无畏多种,义实深广不可思议。
一日有多至十馀圈者。
了凡夫妇断恶修善,显然比过去进步多了。在过去一天难得做一件好事,好几天才做一桩,所以三千善事十年才完成--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十年三千六百五十天,可见得一天做一件善事,还有六百天没有做善事。现在一天居然做了十几桩善事,比从前是大有进步了。想到改过自新、断恶修善真正不容易,你看了凡夫妇的确有毅力、有耐心。看他们这样努力,就晓得精进不懈的修善不容易。要是没有毅力,没有决心,毛病习气不容易断除,这就是菩提道上进得少、退得多的道理。
致癸未八月。三千之数已满。复请性空辈。就家庭回向。九月十三日。复起求中进士愿。许行善事一万条。丙戌登第。授宝坻知县。
到‘癸未'(发愿的时候是庚辰--公元一五八○年,从庚辰到癸未--公元一五八三年,共四年),才四年三千善就圆满了。前面三千善事十一年才圆满,第二次发的愿四年就圆满了。‘复请性空辈,就家庭回向',请法师们到自己家里的佛堂来做回向。
‘九月十三日,复起求中进士愿,许行善事一万条',他命里没有进士,所以现在要求中进士。命里面没有儿子,他得了儿子,这是他自己在这一生当中求得来的。命里没有进士的学位,他能得到的话,这也是一个变数。云谷禅师教给他的完全兑现了,有了灵验。现在他许愿行善事一万条,‘丙戌登第'。从癸未年的九月十三日发的愿,到丙戌(万历十四年--公元一五八六年)只有三年,他果然中了进士,‘登第'就是进士及第。命里没有的,他又得到了。
‘授宝坻知县',朝廷分发他去做宝坻县的知县,这也是他命里没有的。他命里讲的,是到四川一个县做县长,命里没有说在京城附近。宝坻是京畿附近,当时的首都是在北京,宝坻县距北京很近,在北京的东南方,现在属于河北省。
余置空格一册。名曰治心编。晨起坐堂。家人携付门役。置案上。所行善恶,纤悉必记。夜则设桌于庭。效赵阅道焚香告帝。
这是叙述他做了官之后,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处理公务,替老百姓造福。县市长是朝廷选的,不是老百姓选举的。这个县市长好!他确实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从做了县长开始,他每天准备一本册子--空白的本子,名‘治心编'。这是对治心理、检点起心动念善恶的记事本。
‘晨起坐堂',每日处理公务,审问案子。因为从前的知县就相当于现在的县长,不但要管理县的行政,而且还要管县的司法;就是县里最高的司法官,案件都需要他来审查。不像现在行政、司法分开了,司法有法院法官处理。从前县长还要管司法、管审案、这叫‘坐堂'。
‘家人',家里的佣人;这本册子都随身携带。‘门役',是县政府里的当差。门役就将这一册记事本放在他办公桌上。他每天做的善事,做的恶事,大小事都登记在其中。因为他许愿要做一万条善事,所以小善、大善都要登记,看看到什么时候这一万条善事才能圆满。晚上他还要设香案,就是在庭院里摆一个香案,把一天所做的事情向天帝、鬼神报告,不敢隐瞒在心里。
‘效赵阅道焚香告帝', |
|
|
|
|
|
|
|
板凳
樓主 |
發表於 2023-10-24 20:34:25
|
只看該作者
仿效古人的做法,使得自己真正忏悔,身心清净,丝毫不敢隐瞒,这是佛家所讲的“发露忏悔”。
汝母见所行不多。辄颦蹙曰。我前在家。相助为善。故三千之数得完。今许一万。衙中无事可行。何时得圆满乎。
从前没做官,工作不会太忙,所以太太帮助做善事容易。现在做官,住在官府里面--等于现在的公家宿舍。从前做官的住家与老百姓是不接触的,尤其是眷属和外面不接触,家人无法帮助他行善。想一想,所许的一万条善事要到那一年才能圆满呢?这使他的太太发愁担忧的。
夜间偶梦见一神人。余言善事难完之故。神曰。只减粮一节。万行俱完矣。
他白天动这个念头,晚上就有感应。晚上作梦,梦到一位神人,他就跟神明说:“我许的一万条善事,在公务当中修积善事,反而不及从前便利,这一万条善事很难圆满。”神就告诉他:“你所做减粮这件事情,你的一万条善事都做圆满了。”他的确做了这桩好事。
盖宝坻之田。每亩二分三厘七毫。余为区处。减至一分四厘六毫。委有此事。心颇惊疑。
他做了县长之后就把田租减少了。前一任知县时,收租是按照每亩田二分三厘七毫这个数字来收租的。‘余为区处,减至一分四厘六毫,委有此事,心颇惊疑'--神怎么知道我减租?想想真的有这一桩事。他减租税的幅度很大,所以全县的农民都得到他的好处。这一个县何止一万农民得到他的好处?一万件好事不就做圆满了嘛!所以他自己也怀疑,怀疑两桩事情--第一、我做事情神怎么会知道?第二、做这一桩事情会有这么多、这么大的功德吗?所以诸位要晓得,俗语常讲:“公门好积德。”一般人修大福德没有机会,袁了凡要没有做县长,他想做一万条善事那要多少年!今天他有这个机会,能够利益万民,一桩善事就抵得过一万桩善事。
公门里积德是容易,造罪也容易;一个政策如果不便利于老百姓,对老百姓有损害的,这一桩事就是一万条罪过。祸福确实是在一念之间!地位愈高,祸福造作的范围就愈广泛。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一个政策,一个善行,于全国老百姓有帮助,那就行了千千万万条的善事;一个政策有害于老百姓的,那他就做了亿万条的恶事。一般人没有这个机缘--不在位,行善、造恶都很有限,都不太大;得到这个地位,有这个机会,造恶、造善都不能不谨慎。行善,前途绝对光明;造恶,必堕三途苦报。为什么呢?他所造作的都比一般人来得深广,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
适幻余禅师自五台来。余以梦告之。且问此事宜信否。师曰。善心真切。即一行可当万善。况合县减粮。万民受福乎。
他刚刚作了这个梦不久,恰巧碰到从五台山来的‘幻余禅师',了凡就把这件事情向他请教。并且问他:“这个事情能不能相信?如果真的有这么一回事情,那实在是好!所许的一万条善事就圆满了;如果不能相信,这一万条善事得慢慢去做。”法师就告诉他,‘善心真切',确实是‘一行可当万善'。
这道理在《华严经》上,所谓“一修一切修”,这是华严“事事无碍”的修学。为什么说一修可以一切修呢?如果这一修是见性的话,那就一切修了;这一修没有见性,那一等于一,一不等于二。如果一修要见性的话,一就是无量,无量就是一。
什么是心性?我们举一个浅显的例子来说。净宗讲的“清净心”,心清净没有一样不是,何止万善!一句“阿弥陀佛”称为万德洪名,我们逐渐明了事实真相,才觉得澫益大师的话很有道理。他告诉我们,一句阿弥陀佛,无量无边的法门都包含在里面,万行都在其中。他说:“岂知念得阿弥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前一句是把教下都包括了;这一句“千七百公案”,是禅宗也包括了。宗门教下,都在这句佛号里面。又说:“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亦在里许。”持戒也在里面了。持戒就是守法,包括世出世间一切法。什么法门都在一句阿弥陀佛圣号里面--“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许多人不懂得。修到心地清净,那就是佛门讲的法门无量,都圆满了--圆修圆证。多少人尚不知道这一句阿弥陀佛的好处!
所以我们起心动念,诸佛菩萨、天地鬼神没有不知道的。这一念从真性里生出来,特别着重在真心;真心没有界限,真心没有边际,行再微小的一桩善事,与真心相应,再小的善也是尽虚空、遍法界。了凡还没到这个境界,了凡只是在事相上利益了一县的老百姓。
‘善心真切,即一行可当万善',这是理。‘况合县减粮,万民受福乎?'这理论了凡先生还不会,他的万善圆满是在事上修的。如果从性上修,就是真心上修,那一善是尽虚空、遍法界,不只是万善。纵然我们在街上遇到一个乞丐,布施他一块钱,这一块钱的功德“称性”。为什么?因为当时你没有人、我的分别,没有分别“他”是乞丐,“我”是能布施的人--能所双忘、三轮体空。一块钱的布施功德是尽虚空、遍法界,因为是性德的显露。今天布施千万、亿万,不如真心人布施一块钱的功德大。为什么?你布施千万、亿万是从意识心上布施的。意识心是有分别、执着、界限的,你突破不了这个界限。真心人一块钱虽少,他没有分别、执着,没有界限,就和虚空法界完全相等,这是不一样!所以诸佛菩萨修功德,我们没有法子跟他比,原因是用心不一样。境随心转,我们的心量很狭小,修再大的福德,分别执着的界限画在那里出不去。菩萨、阿罗汉边界没有了,所以他的一点点善事,就是无量无边的扩展出去了,达到尽虚空、遍法界。头一句讲的是理,我们要晓得这道理,念念功德圆满--圆遍法界,遍满十方,这个意境就不是凡夫所能想像得到的。了凡先生是从事上修的,事上修便利于万民。
吾即捐俸银。请其就五台山斋僧一万而回向之。
很难得,他立刻就能够将自己的俸禄捐献出来,到五台山去斋僧,供万人大斋。常讲“千僧斋”,他要打“万僧斋”,满他这一万条善事的大愿。‘斋僧'就是请出家人吃饭。明、清时代四大名山出家众经常都有几万人,五台山一万人是少的,人数最多的是普陀山,普陀山住众大约三、四万人。在明、清佛法相当兴盛时,峨嵋、九华大约有一万多人。所以他到那里去斋僧。
尤注说:“足见其人当机立断慷慨布施,无丝毫牵强吝情处,宜其受福无量也。”“宜”是应该。这样慷慨大方布施,没有一丝毫怀疑、没有一丝毫吝啬,自己所有的马上能够拿出去。了凡先生是个清官,不贪污。清官俸禄能有几何?这次请客,请一万人吃饭,大概把他那一点俸禄积蓄全部都拿出来了。他出身清寒,尤其相信因果报应,决定不敢取一分非法之财,所以这是很难得的,一般人做不到的。一般人虽做好事,总是抽出几分之几,有一百块钱,拿出一块钱做好事就觉得很满意了。不像袁先生,全都拿出来,这是很难得的。
孔公算予五十三岁有厄。
就是五十三岁寿命就到了。而且算得很准确,是八月十四日丑时,算得那么清楚。这一年有灾难,这一年过不去。
余未尝祈寿。是岁竟无恙。今六十九矣。
他写这篇文章是六十九岁。五十三岁那一年他没有求长寿,那一年也过来了,也没有什么灾难。没有求长寿,寿命延长了。由此可知,世间法里最大的就是生死大事,也就是寿命。连寿命都可以求得,何况其他的呢?功名、富贵、儿女,没有寿命难求;寿命都可以求得到,那么其他没有一样是求不到的。这个求要如理如法的求,要从至心上求,从自己心地上求,没有一样求不到的。如果撇开了心地,从外面去求,那就是前面云谷禅师所说的‘内外双失'。所以佛门讲的求福、求慧、求生净土;中国世俗所讲的是求福、求寿、求儿孙。多福、多寿、多男女、多儿孙,世间人求这个确实求得到,没有求不到的。我们知道了凡确实是添福、延寿、添丁,完全是超出他命里的常数,这是他一生修得的,不是命里注定的。
书曰。天难谌。命靡常。
‘书'是《书经》,五经里的一部书。《书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记载上古时代的典章制度。这两句话,“文见商书(商朝)咸有一德篇”,《商书》里面的一篇。‘天'是讲天命,也就是我们讲的定命。我们命运被人算定了,落在数量里。‘谌'就是信的意思;天命难信。也就是常数是有的,但很难相信。为什么?它有变化。虽是一个常数,但它天天都有加减乘除。了凡居士断恶修善,恶的天天减少,善的渐渐在增加。做了知县,减粮这一节,这是乘法不是加法。这一乘,一万条善事没几天就做完了、圆满了。这就不是一一相加,是乘法。如果造大恶,那一下就除掉,不是一桩一桩减。所以我们起心动念,所作所为,的确有加减乘除,这就是很大的变数;常数有,变数就难信。常数决定是有,但不是呆板的,是会变的。
‘命靡常',《太上感应篇》明白的告诉我们:“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祸福都是自己行业感得的果报。
又云。惟命不于常。
这一句话也是《书经上周书康诰篇》里所说的,也是说天命无常。告诉我们修德的重要,变数胜于常数。
皆非诳语。
古圣先贤这些教训都是真实的,所以我们尊称为“经典”。“经典”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讲的真理,绝对是真实,不会改变的。这些教训应用在现代,还是真实的;若不信,凭着自己的意思,胡作妄为,只有增加过失。眼前纵然得到一点好处--何况所得到的还是命中有的,若不知修德,所得也保不住。不但财富不能常保,寿命都靠不住。命都保不住了,财富再多又有什么用?这个社会随时都有灾难,随时都可以把命丢掉。你想想看,其他的还有什么意义?纵然得到了也没有意义。《普贤菩萨行愿品》里说得很好,一个人在临命终时什么都带不去,你的家亲眷属、地位、威势、财富,没有一样你能够带得去的。能够带得去的是“十大愿王”,愿王常随不舍,引导你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佛门也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这是很重要的警语。既然晓得业随身,业会随着我们走,就应该要努力修善因,不要带着恶业走。带恶业,我们就由恶业引导堕三恶道;善业引导生三善道;念佛的净业引导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比较比较、衡量衡量,我们就清楚了,这一生中应该要做些什么?所以眼光要看远一点,要看大一点,不要在眼前斤斤计较,不要计较这一生的得失。这一生时光非常短促,如果我们能在这一生中,多做一点好事、多利益一切众生,这个功德大了!
古圣先贤的话,我们读了要能够相信、能接受,依教奉行,所得的功德利益是自己受用不尽的。你不相信,你认为那是神话,靠不住,那是自己的业障。无比殊胜的因缘,就当面错过了。
⑷教子知过?改过?修福积德
吾于是而知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
这是了凡先生真正觉悟的话。大圣大贤有真实的智慧,把事实真相看得清清楚楚。佛菩萨是圣人当中的圣人。
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
这是讲常数。以前孔先生跟他算命是世俗之论,云谷禅师教他改造命运是圣贤之言。晓得这个道理,你还需要去算命吗?还去看相,看风水吗?不要了!相信圣贤之言,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己开拓美好的前途。
汝之命未知若何。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
了凡先生的命是被人算定了。他的儿子没有给人算过,不知道他的定命是如何,实在讲也不需要算了。‘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以下这一段开示,非常重要,是他教导儿子:纵然你命里将来是大富大贵、达官显要,也要常作落寞的想法。‘落寞'即是不得志。为什么要作此想?因为以后纵然发达了,人谦虚,能够礼让,不会以富贵对别人起一种骄慢的念头。自己能谦虚,这是培养自己真实的福德。
即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
样样事都很顺利时,也常常要想着遇到许多的困难。就是在顺利当中,还是要谨慎,还是要小心,不敢大意。诸葛亮一生成功就是在此--诸葛一生做事小心谨慎。
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
眼前衣食不缺乏,相当的丰富,可是一定要知道节俭。如果在富贵时能常常守住这一点,德行、善行都能够增长,中国历史上范仲淹就是如此。范仲淹出身非常清寒,年轻时在寺院里念书没有东西吃,每一天煮一锅粥(稀饭),把粥画成四格,每餐吃一块,过这样贫困的生活。到以后发达了,做了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的生活方式还是保持从前穷秀才的生活,没有改变多少,只是小幅度的调整。他收入多,就想到很多贫苦的人,把他的收入救济那些贫苦的人。看他的传记,得知他曾养活三百多家。
一个人的收入养活了三百多家,你就晓得三百多家也只能糊口而已,都过很贫穷的生活。如果过得很富裕,他那有能力养活三百多家!这是我们中国人中的大贤,印光大师赞叹--孔夫子之后就是他。他的子子孙孙一直到民国初年都不衰,这是他培育“百世之德”,才有百世的子孙保之。中国世家第一个是孔夫子,第二个是范仲淹。范家八百年不衰,都是积德积得厚,真正修行,真做!能够把自己的福报分给别人去享受,这是大福报。福报不要享尽了,分给别人享,后福就无穷了。一直到民国初年时,范家的子孙都能守住家风,都很好,在中国历史上像这样有大德的人家不多。印祖在《文钞》里说还有一个人,清初的一位叶状元,这个人一直到满清末年时,他的家业三百年不衰。由此可知,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才是人生第一大事。
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
俗话讲“受宠若惊”,别人爱护我们是好,但是我们要自己想一想,我们有什么地方值得人爱护?值得人敬仰?唯恐自己的德能不够,这样想法是好--时时能回头,进德修业,不负众望。
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这些都足以戒除贡高我慢。慢是很大的烦恼,贪、瞋、痴、慢,傲慢与贪、瞋、痴有连带的关系,他从这里着眼下手,确实是断烦恼的好方法。断尽烦恼,性德才能够显露,这是真正修德有功。
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这以下的文字是这一章的总结,非常重要!立命的关键就在此。我们心里思的什么,想的什么,这是进德修善的典范。中国过去的教育,说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教你常常想,‘远'要如何荣宗耀祖,‘扬'是显扬祖宗之德。自己在社会上,道德、学问、事业能为社会大众所尊重,是祖先之光荣。今天社会努力精进的动力是什么?是名利;大家拼命去做。为什么?钱财在那里鼓励,在那里推动。如果没有钱财,谁肯去做?大家都不愿去做了!从前人努力勤奋工作,他的动力是孝道,他想到祖宗,想到父母--我一定要努力修善积德,使我的父母有面子,我的祖宗很光荣,这个动力比名利高尚得多。这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道统,佛法也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所以对于祖宗的祭祀,祠堂的建立,都非常重视,这是中国文化的大根大本。人能够孝亲,能够不忘本,自然能够心正行正,不会做坏事。
‘近思盖父母之愆',‘愆'是过失。儿子孝顺,儿子对社会有贡献,父母纵然有一点小的过失,社会人士也会把它忘掉。父母有这么一个好儿子,大众都赞叹他父母了。这是孝子。
‘上思报国之恩',国家对人民有君亲师的使命,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国民应为国家尽忠。
‘下思造家之福',‘家'是家庭,不像现在的小家庭;从前的家是家族,内外眷属,是一个大的家族。为子弟的要常思造整个家族之福,不是一个小家庭之福。所以一人有福,一个家族皆能享受。
‘外思济人之急',从社会来着想,要尽心尽力替社会服务,为社会大众造福。在今日社会,最急者无过于伦理道德教育之复兴与发扬光大。
‘内思闲己之邪',‘闲'是防止;防止自己的过失。‘邪'就是邪知邪见;我们今天讲的妄想要知道防止,绝对不可有非分之想,起心动念都要知道本分。人人都能知道本分,能够守住本分--社会祥和,天下太平。《孟子》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本是本分,守本分就是要尽义务。儒家所讲的本,是指五伦十义,就是要尽到我们在社会、在人生应该尽到的义务。应当做到的这些事情要认真去做,要努力去做,为社会、为家庭造福。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
‘日日知非'就是觉悟,佛家所说的“开悟”--始觉、本觉、究竟觉。始觉就是“日日知非”,“始”是开始,是天天开始,所以从初发心到等觉菩萨,都是始觉。天天发现自己的过失、自己的毛病,发现了就改,这叫真正的修行--修正自己的见解、思想、行为,日日改过,这就是大圣大贤的真实修功。
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
我们要想改造命运,想离苦得乐,这几句话是关键、是锁钥,非常重要。一般人一生当中不能成圣成贤,修行得不到一个结果,毛病就犯在此地。天天知道自己的过失,就是天天始觉。一发现就把它改正过来,这叫功夫。真的改过,这是功夫得力。不必多,一天真的能知一过失,改一过失,三年之后你不是圣人就是贤人,这一点都不假。一天改一条过失,一个念佛人三年之后,不是上品往生,也是中上品往生,这是修学成佛作祖,你肯不肯认真去做?一天一条过失都没有发现,这是迷惑颠倒。不知道自己的过失,当然就无过可改,那有进步!不进则退,自然堕落。‘安于自是'--自以为是,是最可怕的生活。
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
这是真的,聪明才智的人很多。‘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因循'是放逸、懒散、偷安,日子得过且过,我们常讲的混日子。这样一天天混下去了,这样过生活,就是定命。你命里面注定的--怎么生、怎么死,死了以后要到那一道去,全按着定数安排。这就是云谷禅师讲的凡俗之人、庸俗之人,完全照着命运去走,也是佛在经里所讲“可怜悯者”。他教他儿子这一段,确实是世出世间修学用功,都离不开的原则。
云谷禅师所授立命之说。乃至精至邃至真至正之理。其熟玩而勉行之。毋自旷也。
了凡先生将云谷禅师教他改造命运的理论与方法,写出来传授给他的儿子,希望他也依照这个方法来修学。了凡先生依此修学,得到了很好的效果,所以对云谷禅师所说的理论与方法深信不疑。
‘至精至邃',‘精'是精华、精纯、精彩到了极处;‘邃'是深远、真实,决定正确。
‘熟玩而勉行之',‘熟玩'就是把它读熟深思,细细去体会,就是熟玩。常常思惟,常常去想,你会得到其中的法味,然后把它变成自己的行为,努力去做。
‘勿自旷也',‘旷'是光阴空过,不可虚度这一生。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