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人在世间,苦多乐少。究其实际,惟苦无乐。苟欲离之,唯有学佛学儒,以成觉悟之道。而欲学佛学儒,必须深信因果,方能切实修学。使于因果不信,甚至拨而无之,则造杀盗淫妄诸恶业,而无忌惮,终必堕失人身,遑论学道,遑论离苦。
论信因果,必信三世,必信轮回,方可谓为深信。三世因果,有理有事。理深而难明,事显而易见。是以欲明其理,自必先识其事。由事入理,乃能深信不疑。其事其理,载于内典儒经多矣,而史乘所载之事尤多。但以史籍浩繁,会而阅之则不易。彭泽许氏历史感应统纪,辑自二十四史,广博而信实。印光祖师至为称许,并为铸版印行。谓此书可使世人咸知因果报应,丝毫不差。由是而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庶可天下太平,人民安乐。
吾师 雪庐老人,承 印祖之教,缘寄台中,弘佛弘儒,悉以因果导入正行。以许氏之书为学者自修必读。又择其中最契时机者,命门人吕子富枝,语译其文,又命江子逸子,择要绘图以附,连载于明伦月刊,广为宣流。终汇成书,梓行淑世。
师归西至今,已十有六年。目击世风日下,吕子忧之。乃遵昔日师训,汇其语译此书,由台中莲社印行。付梓之顷,嘱为一序。余以同门同志之谊,幸获先读。欣见其问世之后,必能启人信心,以去恶念,以修善行,离苦得乐,实由此起。弘师道,度众生,两皆得之,谨乐为之序尔。
民纪第二壬午年仲夏上浣庐江徐醒民敬识于台中
语译历史感应统纪因缘
回忆当年,在 雪公李老恩师门下,沾沐教诲,恩师经常勉励众学子,对于阐扬圣贤教化,有益世道人心的好书,要多多研读,要推广传扬,不只帮助自己修身进德,也能辅助淑世化俗。
恩师悯念,世道衰微,人心陷溺,举世滔滔,恣情纵欲,任意造业,无所忌惮,以致天灾人祸,频见降作,世间的乱象,人类的苦难,日趋严重。究其根本原因,皆由现代人,不明圣贤道理,不知因果报应所致,所以当今之世,唯有极力倡导阐扬善恶因缘果报的道理和事实,才能挽救劫运。
当时恩师极为推崇赞扬许止净居士所编辑的“历史感应统纪”一书,指定列为门下学子自修必读的好书之一。因为此书所收集的感应事迹,皆是历史真人真事,班班可考,具体事实证明:“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惠吉逆凶”、“福善祸淫”,以及“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乃至“造作善恶之业因,必定感召善恶之果报。”等等,这些世出世间警世的道理,的确真实不虚,昭昭不爽。对世道人心,有警醒惕励的作用,对伦常道德,有教化淳厚的功效,值得推广弘传于天下后世,以供世人引以为借镜,使世人有所师法,知所鉴戒。然而此书为文言文,文理精深,现代人往往不习惯阅读,或不易看懂领会,因而不能普及受益于各阶层次的人,岂不可惜?
当时适逢明伦月刊即将创刊,恩师从“历史感应统纪”中,择取其中善恶因果报应,特别昭彰显著,特别发人深省的真实故事,命富枝译为语体文,使人人易读易解,更嘱江师兄逸子择要绘图,江师兄画艺卓越,构思精妙,描绘历史感应统纪,深刻传神,跃然纸上,不但能引人兴起阅读兴趣,尤能使阅者深入领会文中旨趣。在翻译上,恩师特别指示,以“翻义不翻语”的原则,将感应事实,前因后果,叙述出来。富枝谨遵慈命,于是不揣浅陋,参考有关资料,融会整理翻译,自 1970年十月,明伦○刊号,至1992年十月,明伦二二八期,依序分期刊载。在这期间,承蒙恩师多方指导与鼓励,早期所译故事,皆以人名为题,其后恩师指示,可就每则故事的要旨标题,也可适时表达读后感想,增加阅读效益,将来可以推广流通,期盼能使更多人真实受益—见到修善因,召感福报,有所敬慕而奋勉效法,见到造恶因,召感恶果,知所警惕而改过向善。更愿见闻者,展转传扬劝化,使世人都知因果不爽,懂得趋吉避凶,从此致力于断恶修善,敦伦尽分。人人如此,人心日渐淳善,世道归向敦厚,天灾人祸,自然消弭。人民幸甚!天下幸甚!谨志因缘于此。
2002年岁次壬午仲夏吕富枝敬述
自叙
太空之中。有无央数三千大千世界。此种种世界胡因而有。则一大感应之幻境也。一世界中。有无央数胎卵湿化十二类生。此种种众生胡因而有。则一大感应之梦影也。众生中而有人类。人类中而有国界。国界中而有历史。此种种又胡因而有。则一大感应之剧本也。嗟乎。吾人在此剧场之中。小之一饮一啄。一言一动。别业之感应也。大之一盛一衰。一治一乱。同分之感应也。上之为帝为王。为贤为圣。善心之感应也。下之为隶为台。为鬼为狱。恶业之感应也。感应之至显。而其本则隐。感应之理至实。而其事或虚。有显者实者。故愚夫愚妇亦能知之。有隐者虚者。故圣人有不能尽知。愚夫愚妇能知。故笃信之士。闻一以知十。果报之来。洞若观火。实平平无足疑讶。圣人有不能知。故狂荡者流。执彼以非此。果报之来。乃大出乎意计之外。然而天下万变者事也。不变者理也。执不变之理。以断万变之事。则万变者终归一实。况载在编者。固亘古彻今。彰彰在人耳目也。于此而犹偏执己见。莽莽荡荡。拨无因果。信乎末法时代。为善若登天。为恶若坠渊也。余友聂子云台。慨世道陵夷。人心陷溺。疵因果报应为宗教迷人之工具。摧陷不遗余力。邪说诐行。滔滔天下。乃着家言以训子侄。而受观摩之益者。日见增多。诚哉吾人本性好善恶恶。毕竟不昧矣。一日谓余曰。劝善果报之书虽多。而小说家言。不能令人起信。二十四史善恶感应之事极多。彭兰台所辑太。不足餍饫人心。君能为之搜辑乎。余自慨闻道也晚。日暮途穷。然救世为人之心。固耿耿与聂同也。乃不揣固陋。勉承其志。阅一岁有十月而告竣。上自有虞。下迄明代。叙事千有余条。传后加评。上引圣贤言论以明其理。旁采说部纪载以证其事。更为提倡佛教。进以第一义谛。凡二十余万言。其中善者升。恶者降。或于其身。或于其子孙。灿若列星。昭然在目。所谓日可令冷。月可令热。南山可移。此案不动也。夫君子修善。未必儌福。而小人为恶。莫不畏祸。倘人人有畏祸之心。则恶业日减。善念日增。世道人心。不无补益矣。更进而归信佛说。知有为之法。梦幻泡影。虽善恶之业。苦乐等报。不失不坏。而性不可得。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得悟自性。顿证无生。则此书也。亦是瞪目成劳。空花乱坠。等诸梦中说梦而已。然于未证无生以前。切莫误会此语。谓为善恶等报。性不可得。而废弃修持。固当汲汲断恶修善。以期希圣希贤。了生脱死。天下太平。人民安乐也。
己巳仲秋彭泽许止净序于沪上佛教净业社
帝 舜
帝舜。冀州人。父瞽瞍顽。母嚚。(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友爱孝慈。欲杀不可得。即求常在侧。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舜。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九男与处以观其外。舜居妫汭。内行弥谨。尧二女不敢以贵骄舜亲戚。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苦音古。粗也。窳音庾。)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瞽瞍尚欲杀之。使涂廪。从下纵火焚廪。舜以两笠自捍而下。又使舜穿井。既深入。瞍与象下土实井。舜从匿空旁出。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六十一。代尧践位。载天子旌旗往朝父。夔夔唯谨如子道。封象为诸侯。在位三十九年。寿百有十岁(五帝本纪)。
舜帝:姓姚,名重华,号称舜,是河北省冀县人,他的父亲是非不分,个性顽劣,犹同盲目的人,因此当时人皆称他为瞽瞍。他的生母早逝;父亲再娶后妻,阴狠善,口无忠信之言;生下一子名叫象,性格狂傲,就是舜的弟弟。后母宠爱亲子,仇视舜,常在瞽瞍前谗言生非,因此三人皆有杀害舜的心机。但是舜天性至孝仁厚,对父母顺从适应,不失人子之道;与象相处友爱仁慈;既无过失之事,又乏藉口之辞,虽想杀害,无法实现。然而舜只求常能在侧侍奉,曲尽孝道,则心愿已足。
舜二十岁时,他的孝行,已传闻各地,三十岁时,尧正访求天下有才德可任用的人才,四方群臣,都推荐舜可以当任。于是尧帝先将两个女儿嫁舜为妻,以便观察他内在的品德;又令九个儿子和他交往相处,以观察他的处世和才干。舜婚后住在妫汭(山西永济县首阳山下)行为非常谨慎笃厚,因此尧的两位女儿,不因自己是公主出身就傲视舜及他的亲戚,反而都能克尽妇人之道。舜待人谦和,做事勤恳,到处受人欢迎拥护,在历山(永济县雷首山)耕田,历山居民都割让土地给他耕种;在雷泽(雷首山下的雷水)捕鱼,雷泽居民都愿让房屋给他居住;在河滨(永济县北部)烧陶器,陶业居民都与他精诚合作,因此河滨出品的陶器都不粗疵而特别精细;凡是他住过的地方,都受他的感召,一年后就形成村落,两年之后就形成城邑,三年后便繁荣成为都市。
虽然如此,可是瞽瞍还想杀害他,有一次叫舜修理米仓,见舜上了仓顶,就从下面放火烧仓,舜赶紧用两个斗笠挟持着身子跳下,才免被害。过后又令舜掘井,等他深入井底时,立刻下土填井,幸而舜从井底旁边洞口逃出,又脱免这次的祸难。
尧见舜居家和处世一切表现确是一位有才干的贤者,深为器重;因此舜五十岁时,即让他代行天子的职权,办理国事,果然天下大治,四方拥护;到六十一岁那年正式继承尧而为天子。即位后,戴着天子旌旗回乡省亲,对父母恭敬孝顺,小心谨慎的情况,还是如同昔日为人子时一样;且封弟弟象为诸侯。瞽瞍和象都感化了。舜在位有三十九年之久,享年一百一十岁。
鲧
帝尧之时,洪水滔天,尧求能治水者,皆曰:“鲧可。”尧曰:“鲧,负命毁族不可。”四岳请试之。鲧治水九年,功用不成,舜视鲧治水无状,殛之于羽山以死。注云:鲧死化为黄熊,入于羽渊。(夏本纪)
鲧,是颛顼帝之子;夏禹王之父。性情顽戾,相貌丑恶,时人称他为梼杌,为当时四凶之一。
尧帝时,洪水氾滥,横流天下,田园湮没,民不聊生,灾害惨重。
尧帝急于寻求能治水者,四方诸侯之长者举荐鲧担任,尧帝说:“鲧,违逆先王教命,谤訾亲族,不宜任用。”四方诸侯之长者说道:“鲧刚僻劲悍,体粗力壮。适于承当此任,请试用之。”尧帝始命鲧治水。
鲧受命后,大兴徒役,周城作九仞之堤,不用疏导而用以堵塞洪水。结果,劳民伤财,徒费九年时光不但毫无成效,洪水灾害更是惨巨。
其时,舜正摄天子政事,巡守行视,见鲧治水无状,百姓遭受其殃,年年剧增。即奏知尧帝,请诛鲧以谢天下,尧帝准奏,下令将鲧处死于山东省蓬莱县东南之羽山。鲧死后其神识化为黄熊(三足鳖)入于山下之羽渊。
成 汤
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及四方来者。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者左。欲右者右。 欲上者上。欲下者下。不用命者。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归之者四十六国。即位后。大旱七年。汤祷于桑林之野。以六事自责。曰政不节与。 民失职与。宫室崇与。女谒盛与。苞苴行与。谗夫昌与。言未已。大雨数千里。(殷本纪并纲鉴)
成汤:姓子,名履,又名天乙,乃舜巨契之第十四代后裔。初居于亳地(今河南省商丘县)为夏代之诸侯。
一天,成汤出游野外,看见猎人四面张布猎网,并向天祷告说:“从天空飞降,从地下出现,或四方来的禽兽,全都投入我的网里。”成汤看见这情景,感叹 说:“嘻!猎人这样捉捕,不只手段残酷,而且不久鸟兽必遭剿将绝种,有违背上天好生之德。”因此命除三面猎网,只留一面,改祝祷说:“愿向左的,快往左 逃,愿向右的,快往右逃,愿上飞的,速往上飞,愿下逃者,速向下逃去。只有命该绝的,才进入我的网中。”
不久这事传扬天下,四方诸侯,同声赞说:“成汤的仁德实在太大了,竟然普及到禽兽,真是一位仁民爱物,伟大至极的圣贤。”因而归服的诸侯,达四十六国。当时夏桀暴虐,生民涂炭,成汤上应天意,下顺民心,终于放逐夏桀在南巢,就在亳即位,国号为商。
即位后,闹大旱七年,五谷不收,民不聊生,成汤为民至诚祈祷于桑林之野,并引六事,自己责骂说:“一、我的政治杂乱无节度吗?二、臣民有失职责吗? 三、宫室崇尚奢华吗?四、听用妇言弄权乱政吗?五、天下贿赂的风气盛行吗?六、毁善害能的人昌盛吗?有这些过咎,都是我成汤才德欠缺,领导无方的关系,祈 请上天降罪给我,不要因我的罪过,连累百姓……。”言还没完,感应天心,甘雨沛然而降,下数千里。
武 丁
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于冢宰。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中。(险。亦作岩。傅说版筑之处。)见武丁。曰是也。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殷本纪)
武丁是殷代中兴皇帝—殷高宗。殷代自盘庚中兴后,他的弟弟小乙即位,国运又衰微,小乙崩,传位给儿子武丁,他想振兴殷朝,然而朝中没有良好的辅治官,因在父丧丁忧期间,将朝政大权委大宰,自己退藏亮阴(注一),恭敬静想复国兴邦的方法,三年不问政事。
丧满,求贤之心更加恳切,日夜无间,精诚感通,一天梦上天赐一圣人,名叫说,来辅国政,心中大喜。第二天临朝,观看朝中大臣,都不合梦中所见。因此画了像,命百官到民间查访。
那时,说正和一群泥水匠在筑墙,被官吏们找到了,带回宫中,武丁见了惊喜的说:“正是梦中所看到的人。”和他谈论治国安邦之道,说应答如流,果然是才 能出众,见识超凡的圣人,武丁非常高兴,自此任用说为宰相,赐姓傅,称傅说,国家的大事,必定和他商议,因此国泰民安。
“注一”亮阴—天子居丧之庐
武 乙
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天神不胜。乃僇辱之。为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命曰射天。后猎于河渭之间。暴雷震死。(殷本纪)
殷朝自盘庚中兴以后,经过八传,由武乙继承王位。武乙荒唐狂傲,暴戾无道。臣民怨恨,但不敢表露。他甚至想和天一争长短,来炫耀自己。先命人造一偶像 当作天神,以能分胜负的游戏,和天神一决胜败,派一人代表天神,结果天神不能获胜,便认为天神无能,于是用刑戮加以侮辱。
又令左右用皮革作囊,装满血液,悬吊空中,自己挽弓搭箭,仰面射去,直到血流满地才罢手,自夸为射杀天神。
后来武乙到黄河渭水之间打猎,突然乌云密布,雷电交作,终遭暴雷震击而死。武乙在位不过四年而已。
帝 纣
帝纣。资辨捷疾。材力过人。知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惟妲己之言是听。厚税赋。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慢于鬼 神。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相逐其间。百姓怨望。纣乃重辟刑。有炮烙之法。比干强谏。怒剖其心。周武王。遂率诸侯伐纣。纣兵败。走入鹿台。衣宝玉 衣。赴火而死。武王斩纣头。悬之白旗。(殷本纪)
帝纣为殷朝最末代的帝王,名受辛,字受德。天资聪明,辩论敏捷,才能出众,体力过人。然而嗜酒好色,暴虐无道。朝中大臣所有劝谏,他总以巧辩拒绝,尽量掩饰自己的过失。
登位八年,讨伐有苏氏,获得绝色美女妲己,选入宫中为妃,宠爱无比,终日迷恋。不理朝政,不纳忠言,而妲己的话,却句句都听。于是命乐师作色情音乐, 演淫荡歌舞,又为了要集天下财富于一身,建筑宽三里,高千尺的鹿台,以美玉作宫室,用宝玉为宫门,集金银玛瑙珍珠为装饰。加重百姓赋税,搜括人民财宝,使 鹿台钱财满积,使钜桥堆满谷米,以供皇室挥霍。又在河北省平乡县东北建筑沙丘台,聚集天下闻名的歌舞戏剧。轻慢鬼神。心无忌惮,以美酒作池,悬吊肉类成 林,使青年男女裸体追逐嬉戏于其中。
因此百姓怨恨,诸侯叛离,妲己认为不用重刑,不能树立皇威,于是纣王加重辟刑,命左右做大铜柱,上涂油膏,下用猛烈炭火燃烧,臣民有触犯的,逼抱铜柱 攀缘而上,支持不住便坠落炭火中挣扎惨叫,纣王与妲己却引以为乐,称为“炮烙之刑”。纣王叔父比干官居少师,见纣荒淫无道,以人命为儿戏,挺身而出再三劝 谏。纣王恼羞成怒说:“比干教训我圣人之道,自以为圣人,我听说圣人心有七窍,我要察看虚实,证明一下。”于是剖比干的心,从此臣民背叛。
周武王遂率领诸侯讨伐纣王,纣因不得民心,大败,逃入鹿台,穿戴宝玉华贵皇冠和龙袍,投火自焚而死。周武王斩纣头颅,悬挂在白旗上示众。
后 稷
后稷。名弃。母姜原。出野。见巨人迹。践之而孕。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避不践。弃渠中冰上。飞鸟以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之。因名弃。儿时好种树麻菽。及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者稼穑焉。民皆则之。尧以为农师。天下得其利。(周本纪)
后稷,名叫弃,是周代姬氏最初的远祖,帝尧时候人,他的母亲姜原,是有邰氏之女,也是帝喾高辛氏的正妃。
一天,高辛氏率领姜原,到郊外某宫去祭祀禖神,祈求子嗣,姜原路见巨人足迹,践踏而过,忽觉全身一震,从此就有了身孕,怀胎一年生下一子。由于受孕奇 异,姜原以为是个不吉祥的孩子,就把他丢弃在人迹很少的小巷子里。可是牛马经过,都回避不践踏他;又把他丢在河沟中的冰上,群鸟飞来用翅膀遮盖,温暖他的 身体,姜原见这情景,以为他是个神,于是又把他抱回来抚养,给他取名叫弃。
弃在儿童时代,就喜欢种植芝麻,豆类等植物。长大以后,爱好耕种农作物。他善能选择肥沃土壤和地势适宜的地方,种植五谷,当时人民都效法他。尧帝见他对农事有特殊才干,就任用他为农师掌管农事,封他于邰地(今陕西省武功县境)
,号称为后稷。天下人民,因而得到农业的莫大利益。子孙沿袭他的官位,传到十五代为周武王,后来伐纣成功,统一天下,历史上称为周朝。
周 公
周成王少时病。周公自湔其蚤。沈之河。(湔通翦。蚤通爪)祝曰。王少。未有识。奸神命者。旦也。(奸犯也。言干犯天 神之命令。乃是旦之罪。祝其罪己以恕王也。)藏策于府。成王病有瘳。及成王用事。或谮周公。公奔楚。成王发府。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公将没。曰。必 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王。既卒。王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公也。公卒后。秋未获。暴风雷雨。禾尽偃。大木尽拔。周国大恐。成王与大夫朝 服。开金縢书。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说。(武王有疾。周公祝以身代死。)成王执书以泣。王出郊。天乃反风。禾尽起。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岁大熟。于 是成王命鲁得郊祭文王。鲁有天子礼乐者。褒周公之德也。(鲁世家)。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武王的弟弟,也是周成王的叔父。才德出众,世称为圣人。辅佐武王伐纣,统一天下有功,封于曲阜,为鲁公。武王驾崩,成王年幼,由周公辅佐,代理国政。
周成王年幼时,体弱多病,周公自剪指甲,沉于河中,祝祷神明说:“成王年少,知识还未充实,若有干犯天命之处,是我辅佐人姬旦一人的罪过,请上天责罚我,恕罪于成王。”祝祷完毕,将祝词收藏在策符中,成王身体,由此渐渐痊愈。
到了成王亲自执政时,管叔、蔡叔、霍叔等乱臣,忌妒周公,到处散布谣言,极力毁谤,挑拨离间,成王心中也起了猜疑。周公为了避嫌,便离开成王,避居楚地(今湖北秭归县),后来成王开策符,发现周公为他病中祈祷的书简,这才感动涕泣。
周公避居楚地二年,成王知道罪过由于管叔、蔡叔引起,心有内疚,这年秋天,有一天忽然天大雷电,狂风暴雨,农作物全倒,树木皆拔,周朝大为惶恐,成王 和群臣都穿着朝服,礼拜恭敬,打开金滕书匮,见昔日其父武王病重,周公为武王祷告神明,作策书祈求,愿以身代武王死的事迹,这时成王才深深自我悔悟,手执 祷书,涕泣不已,痛责自己听信谗言,疑误圣贤,于是亲出郊外,迎请周公回朝辅佐朝政,风雨立刻平息,所有农作物和大木都恢复生机。这年五谷大熟,百姓都庆 丰收。
成王十一年周公临终前,吩咐左右说:“我死后,一定要将我葬在成周(河南省洛阳县东北)以表明我虽死,不敢离开成王。”周公薨,成王感念周公恩德,改 葬周公于毕原(咸阳县东北)文王墓侧,以表明成王不敢以臣子之道对待周公。又因周公有勋绩于天下,因此成王下令鲁侯可以郊祭文王,并特赐鲁国以天子礼乐, 祭祀周公,以褒扬周公的盛德。
周宣王
宣王。杀杜伯而无辜。后三年。宣王会诸侯田于圃。日中。杜伯起于道左。衣朱衣冠。操朱弓矢。射宣王。中心折脊而死。 又国语云。杜伯射王于鄗。(周本纪注)
宣王,是厉王的儿子,名靖。初年承继厉王衰弱朝政,立志改革,任用贤臣,恢复文武成康的盛世,可称为明君。可惜晚年,偶闻童谣,不听忠谏,妄杀无辜上大夫杜伯。
过了三年,宣王大会诸侯于东郊旷野游猎,到了中午,罢猎回朝途中,突然见杜伯阴灵出现于道路左边,穿红衣,戴红帽,手拿挽红色弓箭,对准宣王发射,箭中心脏,一声惨叫,跌在马下,折断脊骨而死。
又国语记载说:杜伯射杀宣王的地点是在鄗(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南)。
“按”:杜伯无罪遭杀,含恨而死,嗔恚积于神识,为求报复,化为厉鬼索命。这是历史上最早的怨鬼报仇因果事迹。
鲁桓公
羽父请杀桓公。将以求太宰。公曰。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吾将老焉。羽父惧。反谮公于桓公。而请弑之。 使贼弑公于寪氏。立桓公而讨寪氏。桓公会齐侯于泺。遂及文姜如齐。(文姜。桓公妻。齐襄公之妹。)齐侯通焉。公谪之。以告。(文姜告齐襄)享公。使公子彭 生乘公。公薨于车。(拉胁而死也)(左氏传)
鲁桓公,名轨,是鲁惠公的儿子,他的生母仲子原是惠公的宠妾;自元妃死后,改立为夫人,轨因此被立为世子。惠公薨时,轨年幼不能执政。群臣共议以年长 庶子息姑为君,就是鲁隐公。当时另一位鲁公子名翚,字羽父,为人奸险毒狠,诡计多端,为求太宰职位,对隐公说:“主公已继位为国君,国人悦服,将来还可传 位给子孙,现在轨年龄已大,恐对主公不利,臣愿设计杀害,为主公除掉隐忧。”隐公立刻制止他:“你怎可说这种狂话呢?轨是世子,应当继承君位,先君驾薨, 因他年幼,我不过暂时摄政而已,现在我已派人在菟裘(山东泗水县北)建筑宫室,准备迁让养老,不久就传位给轨了。”羽父羞恼自己诡计不能得逞,又怕轨知 道,对自己不利,于是连夜去见世子轨,反说:“主公见你年已长大,恐来争位,特召我入宫,嘱咐我加害于你。”轨听信谗言,不知是计,便向羽父问计,羽父 说:“如要免祸,就得先下手,我已为世子定计:主公每年冬月必亲到城外拜祭钟巫的庙,祭时必住在寪大夫家,现在正是机会,我预先派遣勇士,充作仆人,杂居 左右,等他睡熟把他刺死,将来就把这杀君的罪,归于寪大夫。”轨听完,便答应大事办成给他太宰官职。羽父按计去做,果杀隐公,立轨为君,就是鲁桓公,羽父 为太宰,下令讨寪氏杀君之罪。
后来鲁桓公娶齐襄公妹文姜为妻,文姜和襄公有旧情。有一次桓公要到齐国和襄公相会于泺水(今山东历城县西北),文姜以归宁为藉口,和桓公同到齐国。襄 公乘机与文姜私通。被桓公知道。愤怒责问,文姜告知襄公,襄公怕因此结仇,设酒宴、殷勤款待,乘桓公酒醉,命彭生抱上车,并密嘱车中杀害,彭生见桓公熟 睡,用劲拉其胁,胁骨折断,大叫一声,气绝身死。
“按”桓公弑兄,夺得君位,鲁国不能讨伐,结果恰遇文姜为媒介,借齐人手加以诛戮,莫非是天道的报应吧!
幽 王
昔夏后之衰也。有二龙止于帝庭。而言曰。余褒之二君也。帝卜杀之。与去之。止之。莫吉。卜请其漦而藏之。吉。夏亡。 传此器于殷。殷亡。传周。莫敢发之。至厉王发而视之。漦流于庭。使妇人裸而噪之。漦化为鼋。入后宫。童女遭之而孕。生女。弃之。宣王时。童谣云。弧箕服。 实亡周国。于是宣王闻有夫妇卖此器。使戮之。逃于道。见弃女。收之。奔于褒。褒人有罪。入弃女于王。是为褒姒。立为后。太史伯阳曰。祸成矣。褒姒不笑。幽 王欲其笑。举燧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其后不信于诸侯。犬戎攻幽王。王举燧征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周本纪)。
幽王是宣王的儿子,名宫涅。沉迷酒色,不顾国事。在位十一年,被犬戎所杀。
夏朝桀王末年,朝政衰落时,有二龙下到桀王宫庭,口流涎沫,说:“我是褒城二神君所化。”桀王害怕,就命太史占卜,杀掉、赶走、留着供养都不吉,再占 卜,取龙涎沫,放在金匮中,得大吉。二龙忽然不见,桀王命令深藏内库。夏朝灭亡,把这金匮传给殷朝,殷朝灭亡,又传给周朝,不敢打开。到了厉王末年,打开 观看失手掉到地上,涎沫流到宫庭,厉王为了避邪驱凶,命妇人裸体大叫。涎沫忽辟化为龟,爬入后宫,遇一童女,偶然践群而怀孕,生下一女,姜后认为是妖怪, 命侍者丢到河沟中。在宣王时,有童谣说:“孤箕服,实亡周国。”因此宣王一听到有夫妇卖箕草、箭袋和山桑木弓,怀疑和童谣有关,就命令处死,卖桑木工的男 子惊慌逃到河沟中看到抛弃的女婴,抱回养育,隐藏褒城。抚养长大,生得国色天姿。褒城有人犯罪,囚在镐京服狱,他的儿子为了赎他父亲的罪把那弃女买来,献 给幽王,就是褒姒。
幽王非常宠爱,废申后,改立褒姒为王后。太史伯阳父叹息说:“周朝亡国的灾祸,已经成熟了。”褒姒从来不笑,幽王千方百计,想要博得她一开笑口。于是 听奸臣的计谋,和褒姒夜游骊山,大举烽火,诸侯以为镐京有变,都火速率领大军,连夜赶到骊山,一到,没有看到敌人,大家睁目结舌。只是褒姒看到诸侯匆匆忙 忙空空奔驰,并无一事,不觉大笑。从此诸侯不信幽王,后来犬戎果真发兵攻入镐京,幽王再举火向诸侯求援,诸侯因前次被烽火所戏弄,都以为又是骗局,所以不 来援救,幽王被犬戎杀死在骊山下。
按“民无信不立。”信是做人的基本条件,幽王身为国君,为博得褒姒一笑,不怜惜诸侯深夜劳师。这不仅有失天子威信,而且含有故开诸侯玩笑的意味,结果惨遭杀身之祸,这不是自找的吗?
齐襄公
齐襄公。通于文姜。使公子彭生乘鲁桓公。桓公薨于车。鲁人请以彭生除之。齐人杀彭生。齐侯田于贝邱。见大豕。从者 曰。公子彭生也。公怒曰。彭生敢见。射之。豕人立而啼。公惧。坠于车。伤足。丧屦。反。诛屦于徒人费。弗得。鞭之。见血。走出。遇贼于门。(连称、管至父 等)劫而束之。费袒而示之背。请先入。伏公。而出斗。死于门中。遂入。杀孟阳于。曰非君也。不类。见公之足(屦也)于户下。遂弑之。(左氏传)。
齐襄公是齐僖公的儿子,名叫诸儿。齐襄公四年的时候,鲁桓公和他的夫人文姜(齐襄公妹妹)同到齐国,为周朝皇室公子议婚,齐襄公抓住机会私通文姜。兄 妹乱伦隐情被桓公得知,私下愤怒责问,文姜将被责问情形转告襄公。襄公心中有数,设酒宴,殷勤招待,乘桓公酒醉,命力士彭生抱上车,拉断胁骨,害死于车 中。
当时齐国强,鲁国弱,对襄公不敢声罪,只好求其次,派遣使者赴齐国,请求杀彭生以谢罪。襄公召彭生入朝,在鲁使面前,厉声骂道:“寡人因为鲁侯酒醉, 吩咐你随车照顾,你却不小心服侍,使鲁侯暴死于车中,罪该处死!”喝令左右推出斩首。彭生大呼说:“你这无道昏君,淫乱你妹妹,又杀害她的丈夫,都出于你 这个昏君所为,我一时糊涂,受你利用,现在反而委罪于我,我死后有知,当为妖孽,来索你的命!”彭生临死道破了襄公的隐情。
后来襄公到贝邱山(今山东博兴县南)游猎,忽见大猪向襄公坐车奔来,左右随从都大惊失色说是公子彭生。襄公大怒说:“彭生怎敢犯我!”手拿弓箭,亲自 连发三箭都不中,那大猪站立起来,双拱前蹄,放声哀嚎,吓得襄公毛骨悚立,从车中晕倒下来,跌伤左足,失落绣花鞋子一只,眼看被大猪衔之而去,忽然不见。
襄公堂弟公孙无知,因被襄公疏贬,怀恨不平,听说襄公出猎受伤,乘机联络连称、管至父等人,攻入宫中,襄公伏身躲在门后,连称等遍搜襄公不获,忽见门 下露出鞋子一只,就是襄公出猎失去的鞋子。知门后藏躲有人,打开一看,发现襄公在门后缩成一团,连称便将襄公提出砍为数段,遂弑杀了襄公。
崔杼 庆封
崔杼。与庆封。杀齐庄公。立景公。杼为相。庆封又欲杀杼而代之相。令崔杼之子私斗。杼告庆封。封令卢蒲嫳兴甲以诛 之。尽杀杼之妻子。烧其室。崔杼自缢。庆封当国。与庆舍政。(舍。即封之子。)以其内实。迁于卢蒲嫳氏。易内而饮酒。反卢蒲癸。癸臣子之有笼。(子之。即 庆舍。)妻之。或谓癸曰。男女辨姓。子不辟宗。何也。曰。宗不余辟。余独焉辟之。余取所求焉。(意欲报庄公之仇)恶识宗。癸言王何而反之。卢蒲癸二人皆 嬖。使执寝戈。而先后之。癸与王何攻庆氏。杀子之。庆封伐之。弗克。遂奔吴。吴子予之朱方。聚其族而居之。富于其旧。鲁叔孙曰。善人富谓之赏。淫人富谓之 殃。天其殃之也。其将聚而歼旃。后楚伐吴。执齐庆封。而尽灭其族。(卢蒲癸。王何。皆庄公党。逃在外。故言反)(吕氏春秋及左传)。
崔杼和庆封是春秋时候齐国的大夫,两人联合弑齐庄公,共立齐灵公的幼子杵臼为君,就是齐景公。崔杼自立为右相,庆封为左相。景公年幼,崔杼专横,独揽朝政大权,威势震压齐国。庆封心中暗怀嫉妒,想杀崔杼以代相位。
当时崔杼家中,闹起废长立庶的家事,庆封乘隙诱引崔氏子弟,自相争夺,并以精甲兵器,帮助崔杼的嫡子崔成、崔疆刺死主谋的家臣东郭偃和棠无咎。崔杼大 怒,急忙往见庆封,哭诉家中发生的变故,庆封佯装不知,惊讶地说:“这两个孺子,怎敢这样目无长上呢?你若想讨伐,我当效力。”崔杼信以为真,感激地 说:“如果你能为我除掉这两个逆子,以安崔家,我叫宗子崔明,拜你为父。”于是庆封便召集全家甲士,命令家臣卢蒲嫳带领前往,抄杀崔氏妻妾儿子全家,所有 车马服器,也都搜取无遗,又烧毁门户房屋,然后带崔成与崔疆的首级,来回复崔杼,崔杼见两个儿子的头颅,既悲又愤,向庆封再三称谢,便登车回到家中,已是 家破人亡,才知被庆封所害,悲痛至极,自缢而死。
崔杼死后,庆封便独相景公,专揽朝政,更是荒淫骄纵。一天,到家臣卢蒲嫳家里,见他的妻子貌美,便和她私通。自此就把政权交付给他儿子庆舍。自己带领妻妾财帑,搬到卢蒲嫳的家里,共在一处,饮酒欢谑,两家妻妾,彼此相通,从此关系更加密切。
卢蒲嫳请求召回他哥哥卢蒲癸(庄公的侍臣,逃在鲁国)庆封立即遣使召回,卢蒲癸回国后,庆封就命他做他的儿子庆舍的家臣,癸体力过人,善于阿謏,因此 深得庆舍的宠信,把女儿嫁癸为妻,从此翁婿相称,更加亲密。有人对癸说:“男女婚嫁,应当辨别姓氏,你娶妻为什么不避同宗的女子呢?”卢蒲癸说:“同宗既 然不避我,我何必独独去避开呢?只要能达到我的目的,不必顾忌那么多了!”癸一心只想替庄公报仇,只是没有同心的助手,因此在庆舍面前,极力称夸以前与他 同侍庄公的王何如何勇猛,庆舍就遣召王何回国。
王何回国后,也深得庆舍的信爱,使他和癸同作侍卫,每出入或夜寝,必使二人执戈,先后防卫,卢蒲癸和王何,就这样谋攻庆氏,杀死庆舍,尽灭庆氏的同 党。庆封听说他儿子被杀,大怒发兵攻城不能克,士卒渐渐逃散,庆封畏惧,出奔吴国,吴王夷昧,以朱方赐给他,聚集家族居住,使他伺察楚国对吴国的动静,给 他高厚的俸禄,如同在齐国时一样的富有。鲁大夫子服惠伯听到这消息,对叔孙豹说:“难道是天降福给淫人吗?庆封又在吴国富厚了。”叔孙豹说:“善人富裕, 可说是赏赐,淫人富厚,可说是灾殃,庆氏的灾殃到了,庆氏全族聚集,将要被一举而灭尽。”后来楚国伐吴国的时候,庆封全族果然一同惨遭楚人的诛灭。
宋襄公
宋襄公。用鄫子于次睢之社。司马子鱼曰。古者六畜。不相为用。小事不用大牲。而况敢用人乎。祭祀以为人也。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谁飨之。将以求霸。不亦难乎。得死为幸。后及楚战于泓。伤股而死。(左传)。
宋襄公是春秋时代的诸侯,宋桓公的儿子,名叫玆父,继承了君位以后,以庶长兄目夷(字子鱼)为司马上卿,辅佐政事,国势相当强盛。
襄公想要称霸诸侯,争取盟主地位,惟恐大国难以服从召集,就先约各小国在曹国南方立盟。当时郑国国君鄫子,没有准时赶到盟场,宋襄公大怒,要杀鄫子,用作牺牲,来祭祀次睢之社的妖神(在山东省临溯县东北,当时人称食人社)
司马上卿子鱼进谏说:“不可!古时祭祀,都有一定的礼节,牛、马、羊、犬、鸡、豕等六畜,不能互相代用,因为重视物命,小事不用大牲祭祀,何况敢用人 来代替牲畜呢?祭祀本是为人祈福的,人民就是神要保护的主人,杀人以祈人福,神怎会来享受呢?齐桓公主盟四十年济弱扶倾,存亡继绝,年年以德施于天下。现 在我君才一举盟,就要杀戮诸侯,以媚次睢之社的妖神,这样作法,诸侯怎能心服?如此求霸,不是反而更加困难了吗?愿能赐以善终为幸。”襄公心中急于想立威 于诸侯,终不听子鱼的谏正,命令邾文公杀死鄫子,加以烹煮,用以祭次睢之神。
后来宋襄公与楚国争霸,交战于泓水(今河南归德府柘碱县涣水支流)襄公身被数创,右股中箭,射断膝筋而死。
宋景公
荧惑守心。心。宋之分野也。景公忧之。司星子韦曰。可移于相。景公曰。相。吾之股肱。曰。可移于民。公曰。君者待民。曰。可移于岁。公曰。岁饥民困。吾谁为君。子韦曰。天高听卑。君有君人之言三。荧惑宜有动。候之。果徙三度。(宋世家)。
宋景公是春秋时代的诸侯。当周敬王四十年的时候,荧惑星(注一)侵入了心星的范围,正看守住心星。依当时星象,心星正属于宋国的分野(注二),所以这是主刀兵灾祸的凶事,要临宋国的征兆。宋景公为这件事非常忧虑。
朝中专管占星相的官子韦说:“我有法子将这祸患转移给宰相承受。”景公说:“宰相是辅佐国家的大臣,好比我的股肱,支持整个身体的行动一样,怎么可以 使他遭受祸患呢?”子韦说:“那就转移给老百姓承受。”景公说:“一个人君,应该以仁爱来安抚百姓,怎可反而让百姓承受灾患呢?”子韦又说:“可以转移到 年岁五谷收成上。”景公答说:“时令饥荒,人民困苦,我怎够得上为人国君呢?”子韦赞叹的说:“至高在上的天,听顺谦卑养德的人君,现在主公至心发出为人 君的三种仁爱、宽厚的言论,必然感应天心,荧惑星必会有所移动。”于是再占候星象,果然移动了三度,离开了心星的范围。宋国在这一年里,果然没有刀兵灾 难。
注一:荧惑星── 火星的别名,主刀兵的凶星,行止不定,休止在某位置,就象征某国家有灾祸。
注二:分野── 古时天子按天上所列星宿的地位而分封诸侯。列宿所当的区域叫做分野。
卫宣公 惠公 懿公
卫宣公。夫人。夷姜。生太子伋。为太子取齐女。未入室。公说而取之。生寿及朔。宣公自以夺太子妻。心恶太子。使之 齐。与以白旄。令盗遮界上。见持白旄者杀之。寿知之。告太子行。太子曰。逆父命求生。不可。遂行。寿盗其白旄而先驰。至界。盗杀之。太子至。谓盗曰。所当 杀乃我也。盗并杀太子。乃以子朔为太子。是为惠公。左右公子。怨惠公谗杀太子伋而代立。乃攻惠公。立伋之弟黔牟为君。立八年。齐襄公伐。纳惠公。黔牟奔 周。惠公卒。子懿公立。好鹤。淫乐奢侈。翟伐卫。公欲发兵。兵畔曰。君好鹤。可令鹤击翟。翟人遂杀懿公。懿公之立也。百姓大臣皆不服。自朔杀太子代立。至 于懿公。常欲败之。卒灭惠公之后。而立黔牟弟之子。是为戴公。(伋属右公子。寿属左公子。故左右公子。伋寿之党也。)(左传。及史记世家)。
卫宣公名晋,为人淫荡放纵,未即位以前就私通他的庶母夷姜,即位以后正式立为夫人,生太子名叫伋。
太子伋长大成人,宣公替他聘齐僖公的女儿宣姜,做太子妃,尚未迎娶,宣公听说宣姜姿色绝世,就动了贪图的歪念。先建筑一座豪华的宫室叫新台,直接把宣 姜迎到新台,自己纳为妃。生两个儿子,大的叫寿,小的叫朔。宣公因宠爱宣姜,又因自己夺取太子妃,心中有鬼,将往日怜爱伋的心情,都转移到寿和朔的身上, 反而憎恶伋,心想百年以后,要把卫国江山转给寿或朔。
只因公子寿,天性孝友,与伋相处有如同胞,而伋又天性仁孝,温柔敬慎,没有失德,所以宣公不能显露他的心意。可是朔,虽和寿一母所生,贤愚大不相同, 天性狡猾,阴险毒狠,仗着他母亲得宠,私自蓄养死士,不但憎恨伋,连对他的胞兄寿,也不在眼内,心怀夺位的妄想,常挑激他母亲宣姜对伋反感,于是母子合 谋,常谗言毁谤伋子,宣公信以为真,更加憎恨,要把伋杀掉才能甘心,只是要杀没有罪名。
这时恰好齐国来约卫国出兵伐纪,宣公便和朔商议,藉这个机会,命令伋到齐国约定出师日期,给他白旄做标记,暗中派遣死士,假装盗贼,在通往齐国的要路莘野,只认白旄就把他杀掉,便可掩人耳目。
不料这消息被寿知道了,急忙私自告诉伋,劝他出奔别国,将来再作打算,伋子说:“为人子以从命为孝,违背父亲的命令求生,就是逆子,我怎可做不忠不孝 的逆子呢?”于是毅然应命前往。公子寿见伋子天性仁孝,更加感动,心想:“我兄真是个忠孝仁厚的君子,怎可让他死在盗贼手中,不如我去代他一死,一来使兄 获免,将来做个勤政爱民的国君,二来感动父母,从此悔悟,这样虽死,也可落得忠孝两全,留名万古。”于是准备一艘船,带着美酒佳肴与伋子饯别,到伋子船 中,对伋子说:“今天是我们兄弟永诀,看在小弟情面上,请兄多饮几杯。”两人泪眼相对,彼此劝酬,伋子不觉大醉,呼呼睡去。公子寿对从人说:“君命不可迟 延,我当替他前往。”于是检取伋子的白旄,交一封书简给伋子的随从说:“等太子酒醒后,呈给他看。”就即刻命令开船,到了莘野,那些埋伏的死士,望见白 旄,一齐冲出,可怜寿子挺身引颈受刀,慷慨就义。贼党取下头颅连同白旄,乘寿的船而归。再说伋子不久酒醒,不见寿子,从人将简缄呈上,伋子拆开一看,简上 只有八个字“弟已代行,兄宜速避”伋子不觉声泪俱下说:“寿弟为我患难,我怎么忍心?”
立刻催舟追赶,不久望见寿子的船,只见舟上一班贼党,不见寿子,伋子情急说:“我正是你们所要杀的伋子,快杀我吧!”众贼才知误杀,于是又将伋子斩下 首级,奔入卫城,见公子朔以实情相告,犹恐误杀得罪,谁知一箭双雕,正中了朔的隐怀。宣公虽恨伋子,但怜爱寿子,忽闻二子同时被害,从此忧郁成病,开眼闭 眼总是看到伋子寿子在他跟前啼啼哭哭,祈祷不效,不到半月就一命呜呼了。于是便以朔嗣袭君位,就是惠公。左公子泄,右公子职,怨恨惠公谗言害死伋及寿,而 又代立君位,常想为伋和寿报仇。惠公朔即位四年,左右公子便暗中连络伋和寿原旧一班从人,乘机迎立伋子同母弟黔牟为君,并宣告朔陷害二兄,致父忿死的罪 恶,重为伋、寿二子发丧改葬,惠公出奔于齐国,黔牟立八年,齐襄公攻伐卫,又纳惠公重登君位,黔牟出奔于周。惠公死,他的儿子懿公(名赤)即位,淫乐奢 侈,爱好白鹤,苑囿宫廷,处处养鹤,所畜养的鹤,都有品位俸禄,懿公每一出游,那些鹤也乘大车,分班从幸,号称“鹤将军”。懿公厚敛百姓钱财,以充实鹤的 粮食,百姓饥冻,全不抚恤。后来北狄攻伐卫国,懿公召兵授甲,准备应战,众兵士都不服从,而且背叛地说:“君王只要用鹤就足以抵御北狄了,何用我们呢?” 结果懿公被狄人杀死,砍成肉泥。当初懿公嗣位为君,百姓和大臣都不服,自从惠公杀害太子伋代立君位,直到懿公,卫国百姓都日夜咒诅,常想把他灭掉,结果惠 公的后代,果真灭绝,后来国人迎立黔牟的同母弟弟昭伯的儿子申为君,就是卫戴公。
虞公贪求玉剑
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周语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祸也。乃献之。又求其宝 剑。叔曰。是无厌也。无厌将及我。遂伐虞公。虞公出奔共池(左传)。 象以齿焚身。麝以香丧命。居乱世以财受祸者。何可胜道。周谚二语。真痛哭流涕而言之。然无厌者终受祸。虞公其显见者。
虞公是春秋时代姬姓的公爵诸侯,是周皇室的后裔。当时虞公的弟弟虞叔,有一块珍贵的宝玉,虞公要虞叔将这块宝玉送给他,虞叔当时没有答应。过后,虞叔后悔地说:“周人曾有两句俗语『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注)我何用贪留这块宝玉,而招来祸害呢?”
于是将这宝玉慷慨的献给了虞公,虞公得到了宝玉以后,知道虞叔还有一口锋利无比的宝剑,虞公又要虞叔献出,虞叔私下说:“虞公所求不止,是心不厌足,心既不厌足,必将杀我。”于是乘虞公不备,起兵攻伐虞公,结果,虞公失国,出奔到共池(地名)避难。
“按”象因身上的象牙,招来杀身之祸;麝鹿因身上的麝香,招来丧命之灾。居住在乱世中,因怀有财富而招受祸患的人,实在不可胜数。周人所说的两句俗语,真是为警世格言。然而贪得无厌的人,终将遭受祸害,虞公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证。
“注”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一个平民,本来没有罪过,因为自己藏有价值连城的宝璧,就会因璧而招来杀身之罪。
虞 公
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公曰。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乃使荀息假道。虞公许之。且请先伐虢。宫之奇谏。不听。遂起师。灭下阳。后一年。晋复假道。虞公又许之。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以媵秦穆姬。(左传)。
虞、虢,两国是同姓的公爵国家,国土比邻,关系密切,有如唇齿相依一样,两国国界都和晋国相连。虢公名叫丑,个性骄傲,而且爱好用兵,晋献公也好战 争,因此虢、晋两国常在边邑发生战事。晋献公想灭掉虢国以去后患,于是向大夫荀息询问计策,荀息说:“虞、虢两国是同姓的邻邦,攻守同盟,若攻伐虢国,虞 国必往援救,我国虽有精兵良将,对敌两国,恐怕未必就能取胜,当用计策,使它两国脱离关系,然后分别击破。”献公说:“当用何计?”荀息说:“虞公最爱好 宝贝,我们可用屈地(地名,产良马)所产的良马和垂棘(地名,出真璧)所产的良璧贿赂虞公,借虞道攻伐虢国,这样使虞和虢国脱离关系。”献公说:“这两件 东西都是希世的宝贝,寡人怎能割舍给别人呢?”荀息回答说:“我们利用这两种宝物,向虞国借道伐虢,虢没有虞援救,必定灭亡,虢亡,虞也不能独存,我们灭 了虢以后,回兵再灭虞国,就能取回宝物,岂不是犹如以内库的玉马暂时寄存在外库吗?”献公说:“虞国有贤臣宫之奇,料事如神,恐会极力谏阻虞公,那怎么办 呢?”荀息说:“虞公贪爱宝物而且愚昧,虽有贤臣强谏,也不见得会听从。”献公听了荀息的话,立刻将宝璧和良马交给荀息,派遣他出使虞国,虞公见荀息进献 璧马,喜得笑逐颜开,荀息对虞公说:“寡君仰慕君的贤明,畏惧贵国的强盛,不敢自私宝物,特遣臣奉献于贵国。”虞公说:“这么说,贵国必定有所求于寡人 了!”荀息说:“虢人屡次侵略我国南鄙,寡君为了社稷,委屈求全,遣使请求讲和,不料虢国不守约誓,又侵伐鄙邑的边境,寡君久闻君一向以正义为念,所以敢 请假道贵国入虢请罪,若能攻克虢国,所有虏获全部奉献贵国,报答借道之恩,寡君愿和贵国世世敦修盟好。”虞公大喜,立刻允许,且愿先行举兵伐虢。宫之奇谏 正虞公说:“虞、虢两国彼此依恃,互为表里,虢若灭亡,虞必同灭,譬如唇亡齿寒,而且晋君贪不厌足,主公千万不可允许假道。”虞公不听,于是兴师帮助晋 国。是时晋献公拜里克为大将,荀息为副将,会同虞师攻伐虢国,结果取下虢国京都下阳。经过一年,晋又向虞国假道,灭了虢国,虢公丑逃奔京师。晋师灭虢以 后,还师经过虞国,在虞国借用馆舍,乘虞国不备,灭了虞国,捕虏虞公解归晋国。后来秦穆公迎娶晋献公的女儿伯姬为夫人,晋国就用虞公做伯姬陪嫁的臣仆。
晋献公 惠公
献公。子八人。而太子申生重耳有贤行。及得骊姬。生奚齐。乃欲易太子。姬令太子祭其母齐姜。荐胙于公。姬置毒胙中。 献公欲飨之。姬止之曰。宜试而后尝。祭地。地坟。与犬。犬死。与小臣。小臣死。姬泣曰。太子忍其父而欲弑。况他人乎。妾愿母子避之他国。使为彼所鱼肉也。 太子闻之自杀。献公卒。奚齐立。里克杀奚齐于丧次。(里克为申生之师傅。)荀息立奚齐之弟悼子。里克杀悼子于朝。(左传作卓子。)秦穆公乃送夷吾于晋。是 为惠公。以重耳在外。畏里克为变。赐之死。又烝于贾君。(夷吾之嫡母)狐突之下国。遇申生。与载而告之曰(如梦相见。申生使登车。)夷吾无礼。余得请于 帝。将以晋与秦。秦将祀余。狐突曰。臣闻神不食非其宗。君祀乃绝乎。申生曰。诺。吾将复请于帝。后十日。将有巫而见我焉。许之。遂不见。及期而往。复见申 生。告之曰。帝许我罚有罪矣。敝于韩。后惠公与秦战于韩。为秦虏。(晋世家)。
晋献公是春秋时代的诸侯,晋武公的儿子,名叫佹诸。生性好色,当他为世子时,就和他庶母齐姜私通,生子名叫申生,即位以后立齐姜为夫人,申生为太子。 献公共有八个儿子,其中以太子申生和狐姬生的儿子重耳最为贤能。后来献公攻伐骊戎,骊戎请和,将两个女儿骊姬和少姬送给献公,骊姬长得风姿妖艳,机智过 人,诡诈多端,在献公前谄媚取怜,又时常参谋政事,十言九中,所以献公宠爱无比,骊姬生一子名奚齐,少姬也生一子叫卓子,这时齐姜已死,贾君为夫人,献公 为了博取骊姬的欢心,不顾占卜所现的凶兆,断然改立骊姬为夫人,进而想废太子申生,改立奚齐做太子,由于太子申生贤能孝悌,又曾屡次建立奇功,深受群臣百 姓拥戴,骊姬心想:“若无故废长立幼,恐群臣不服,而且公子重耳,夷吾等和申生都很友善,恐生枝节。”因此在献公面前,佯装极力反对,而暗中策划,贿赂勾 结献公的宠幸大夫梁五和东关五,当时人称“二五”先建议献公使太子申生封于曲沃,主持宗邑,重耳,夷吾分封于蒲邑和屈邑,以镇守边疆,从此宫中就被幸臣宠 妾包围,骊姬乘机下手谋害申生。
一天,献公出外打猎,骊姬派遣心腹到曲沃告诉申生说:“君梦见你母齐姜饥饿,来求祭祀,你应当赶快设酒食祭祀。”申生就在齐姜祠中设坛拜祭。祭毕,遣 使将所祭的酒肉进给献公,这时献公田猎还未回来,骊姬把酒肉留在宫中,经过六天,献公回宫,骊姬暗将毒药放入酒肉中,进给献公说:“妾梦见齐姜饥饿来求 祭,遣使命世子祭祀,这是太子特为君送来的酒肉。”这时献公举杯要饮,骊姬急忙阻止说:“从宫外送来的东西,怎不先尝试就吃呢?”献公将酒洒在地上,地立 刻土松起堆,以肉喂犬,犬即中毒而死,骊姬佯装不信,又召小臣试吃,小臣也一命呜呼!这时骊姬佯装大惊哭泣着说:“天啊!好狠心的太子呀!国家迟早是他 的,君年纪已老,难道就连残年也不能等待了,对自己亲生的父亲尚且忍心下这毒手,何况他人呢?以前君想废掉他,妾竭力劝止,没想到今天几乎误害了君。太子 下这毒辣的手段,完全是疑忌我母子的关系,请君赐妾母子远避别国,以免迟早被世子杀害。”骊姬哭倒在地,献公气得不能说话,扶起骊姬说:“你起来,我一定 公布他的罪状,下令讨伐这个逆子。”随即上朝下令讨伐申生。这时大夫狐突急遣心腹星夜赶到曲沃密报申生。申生叹说:“君父没有骊姬居不安,食不饱,我若自 白无罪,骊姬必有罪,君父年老,假使因杀骊姬而寝食不安,是我伤害君父的心……”于是就向北稽首三拜,自缢而死。
申生死后,骊姬又泣诉于献公说:“妾听说重耳和夷吾都是申生同党,申生死了,这两公子一定会替申生报仇。”献公又下令捉拿重耳和夷吾,重耳出奔翟国, 夷吾奔往梁国。同时改立奚齐为太子。不久献公病倒,临终把奚齐托孤给荀息,献公死,荀息立奚齐为国君,主持丧礼,但是就在丧次中,奚齐就被申生师傅里克杀 死,荀息又立卓子为君,不几天,又被里克杀死,骊姬见大势已去投井自杀,里克吩咐捞出尸体砍成肉泥。
这时晋国内空虚,秦穆公送夷吾归国即位就是晋惠公,可是群臣百姓心目中的贤君是重耳,重耳仍居国外,夷吾畏惧里克叛变,赐里克死。同时凡是不拥护他的 大夫,一概杀掉。又仗势乱伦污辱他的嫡母贾君,贾君垂泪说:“妾不幸侍奉先君不能从终,又失身于你,妾身不足惜,望你为故太子申生申冤,择地改葬,以赎失 身之罪。”惠公允许,下令办理,命大夫狐突前往祭告。于是把申生重殓入棺,葬在曲沃高原,狐突设祭拜奠完毕,正要回朝时,忽然旌旗飘摇,一队人马,迎面而 来,见大车中申生冠缨佩剑,宛如生前一样,吩咐御者下车,接狐突上车,对狐突说:“上帝悯我仁孝,命我为乔山神,夷吾对先君夫人无礼,我憎恶他的秽行,已 诉说于上帝,现在秦穆公很贤明,我想把晋国土地送给秦国,使秦国人民祀奉我。您以为怎么样呢?”狐突说:“世人虽然憎恶晋君,可是晋国人民有什么罪呢?太 子舍弃自己国家,求祭于异国,臣闻神不享不同宗的祭祀,我看这不合仁孝的道理,请太子再三思考。”申生说:“是的!我也曾经这样想过,那么我当再奏于上 帝,您暂且停留十天,新城西边有巫人,我将托言答覆您。”于是就请狐突下车,车马一时不见,原来狐突卧在新城外馆,左右告诉他说祭奠完毕时,忽然仆于地上 不醒,左右扶上车载回休息,狐突知道是场奇梦,到了十天后,果然来了一位巫人求见说:“有乔山神托传语告诉狐大夫说:“我已覆奏上帝,上帝已准:『但辱其 身,绝其后,以下罪罚,无害于晋。』”后来惠公背义于秦国,秦穆公痛恨,起兵讨伐,惠公兵败于韩原被俘。后因秦穆公夫人(申生妹妹)求情,才把惠公儿子圉 留秦国做质,放惠公归国,不久惠公死,圉私自逃回晋国继位,秦穆公恨惠公父子无信义,以兵力协助重耳回国即位,差遣人追杀圉,惠公就此绝了后代。申生托巫 人的传语果然应现。
晋文公
晋文公。将与楚人战于城濮。召咎犯而问曰。楚众我寡。奈何而可。对曰。君亦诈之而已。文公以咎犯言告雍季。季曰。竭 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文公用咎犯之言而败楚。反而为赏。雍季在上。左 右谏曰。城濮之功。咎犯之谋也。君用其言。而赏后其身。或者不可乎。文公曰。雍季之言。百世之利也。咎犯之言。一时之务也。焉有以一时之务。先百世之利者 乎。孔子闻之曰。临难用诈。反而尊贤。文公虽不终始。足以伯矣。(吕氏春秋)。
晋文公名叫重耳,是春秋时代晋献公的儿子,避晋献公宠妾骊姬之难,出奔国外十九年,后来得秦穆公协助归国即位。晋文公自归国即位后,力图精治,任用贤 能。一次将和楚国要在城濮的地方交战,当时楚国军势强大,晋文公召集大夫咎犯(狐偃)商讨对策,问道:“楚国兵势众多,我国军力单薄,应该怎样战胜楚国 呢?”咎犯回答说:“主公只好使用巧诈的方法即可取得胜利。”文公将咎犯的看法问雍季,雍季即举两个譬喻说:“去尽泽中的水来捕鱼,怎么不能获得鱼呢?可 是这样做,大小鱼概不留存,第二年就不再有鱼了;焚烧森林以打猎,怎么不能获得禽兽呢?可是明年就不再有禽兽了。用诈伪的手段,虽然现在可以取胜于一时,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23-7-18 14:36:19
|
只看該作者
以后将不宜再有使用的余地了,所以这不是长久的策略。”结果,文公采用咎犯诈伪的方法打败了楚国。回国后赏赐这次战役有功的群臣将士,结果雍季获得的赏赐 最高最上,左右即劝谏文公说:“这次城濮战胜的功绩是主公采用咎犯的计策,可是奖赏反而在雍季之下,岂不是不合理吗?”文公说:“雍季所说的道理,有益于 千秋百世,咎犯所献的方法,只是有利于一时的要务而已,对于一时利益的奖赏,怎能够高于百世之利的奖赏呢?”孔子听到了这件事实之后说:“临急难而使用诈 伪的方法取胜,反而尊崇贤才,文公虽然不能从始至终谨慎的施行王道,但是以他的作为来看,足够可以称霸诸侯了。”
赵 盾
晋灵公壮侈。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观其避丸也。赵盾数谏。公使锄麑刺赵盾。盾闺门开。居处节。(左氏传作使锄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 尚早。坐而假寐。)麑退而叹曰。杀忠臣。弃君命。罪一也。遂触树而死。初盾田首山。见山下有饿人。示眯明也。(左传作提弥明。)与之食。舍其半。问之故。 曰。宦三年。未知母之存否。愿遗母。盾义之。益与之饭肉。已而为晋宰夫。盾弗复知也。九月灵公饮赵盾酒。伏甲将攻盾。示眯明知之。恐盾醉不能起。而进曰。 君赐臣觞。三行可以罢。盾去。灵公伏士未会。先纵啮狗。明搏杀狗。已而伏士逐盾。明反击之而脱盾。盾问其故。曰。我桑下之饿人也。问其名弗告。因而亡 去。(晋世家)。
晋灵公名叫夷是晋襄公的儿子,也是文公重耳的孙子。赵盾是晋文公功臣赵衰的儿子,曾任晋襄公、灵公的正大夫,辅政大臣。
灵公暴虐无道,生活非常奢侈,极力向人民加重课税搜刮钱财,用以兴建一座名叫桃园的大花园,园内建筑高台,台上又建一座高楼,屋宇栋梁和四周墙壁,都 是精美的雕刻,豪华的陈设。灵公时常登楼台饮酒游乐,有时召优伶演戏,园外百姓围观,乘人众多之际,灵公在台上就张弓引弹,对准人群射发,百姓中弹,有破 头的,有打落门牙的,呼号啼哭,嚷叫拥挤,奔逃躲避,灵公见这情景便呵呵大笑,引以为乐趣。赵盾屡次挺身谏正,灵公不但不采纳反而心生忌恨。于是暗中命令 力士锄麑前往刺杀,锄麑领命,在天未明前,潜伏到赵府,这时赵府正门已开,且赵盾身着朝服,垂绅正笏,将要早朝,因天色还早,端坐在厅堂假睡,等待天明。 锄麑见状退出门外感叹地说:“我看相国居处端庄,不忘敬君,这样的大臣,就是国家百姓的忠臣,我若杀忠臣,就是不忠,若违背君命不杀,就是不信。不忠不信 罪过相等。不如自杀以谢君命。”说罢,以头猛触门前的一棵槐树而死。
数年前,赵盾在首阳山下打猎,见一饿人倒卧桑树下,赵盾问他姓名原由,那人说:“我是晋国人,名叫示眯明,在外游学三年回国,盘费用尽,已经三天没有 进食了,无力走动了。”赵盾怜悯他,赐给他食物,示眯明先留下一半,然后才吃,赵盾问他为什么留下一半?示眯明说:“久别家中老母,不知生死如何?我家离 此不远,愿将大人所赐美食带回孝敬老母。”赵盾敬佩他饥不忘母的孝心,命他好好吃饱,另外赐给他饭肉带回奉养他的母亲,示眯明感激拜谢而去。不久示眯明应 募进入宫中当了宰夫,赵盾一直不知。
灵公派锄麑暗杀赵盾不死,九月又另设计谋,设宴召赵盾入宫中饮宴,暗伏甲兵攻盾,示眯明知道了,恐赵盾酒醉不能起身,酒到三巡时趋前大声说道:“臣子 陪侍国君饮酒,礼上不超过三巡。”于是扶赵盾下堂,这时伏兵还未集会,灵公就先放纵他的随身猛犬,扑啮赵盾,示眯明奋身搏击猛犬,犬死,灵公大怒,命伏兵 围攻追杀,示眯明一面抵抗追兵,一面背负赵盾逃出朝外,脱出了险境。赵盾问那人说:“你是什么人?何故救我?”那人回答说:“我是首阳山桑下的饿人,感念 相国一饭救命之恩,特来相救。”赵盾再问他的姓名住处,示眯明不告,转身很快地逃去了。
赵盾离朝隐居以后,灵公在声色之中,更是日夜荒诞,不问政事,不久就被赵衰庶子的后代赵穿乘机刺杀而死。
魏 颗
秦伐晋。次于辅氏。魏颗败秦师于辅氏。获杜回。秦之力人也。初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 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 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左氏传)。
魏颗是春秋时代晋国魏武子的儿子,为人明礼敦厚,任晋国将军之职。有一次秦桓公派遣了一位勇猛善战,威震当时的名将杜回,带兵攻伐晋国,大军在晋国辅 氏(今陕西省辅邑县)的地方扎营,准备会战,晋国面临重大威胁,就派魏颗将军出师对抗,两军大战之下,结果出乎意料,魏颗在辅氏地方打败了秦师,虏获了秦 国猛将杜回,为晋国立了战功。
原来数年前,魏颗的父亲魏武子,有一个宠嬖的爱妾名叫祖姬,没有生儿子,魏武子平日身体一有病时,就嘱咐他的儿子魏颗说:“祖姬是我所爱的女子,年纪 还轻,我死后,你当为她选择对象把她嫁了,使她终身有个归宿,不要使她流离失所,我在九泉之下,也就安心瞑目了。”但是到了魏武子疾病很沉重,临终的时 候,又嘱咐魏颗说:“祖姬是我的爱妾,我死后,你当为我把她殉葬,使我在九泉之下有良伴,不要使我孤魂寂寞。”说完了话,就逝世了。武子死后,魏颗安葬他 的父亲,并没有把祖姬从葬,后来选择一位适当的士人把祖姬嫁了。有人问魏颗说:“你怎么没有遵从你父亲临终的遗命呢?”魏颗说:“我父亲平日吩咐我要善嫁 此女,使她得个好归宿,终身有所依托。到了病重临终的时候在精神昏乱时,又命我殉葬她,为了不陷父亲于不义,所以我不听从我父亲昏乱的遗言,而听从父亲合 理的遗命,帮助父亲成就德泽。”由于魏颗做了这件阴德,所以在这次和秦军战于辅氏的地方,当双方战事紧急之际,魏颗忽然遥见一老人在杜回面前结草,攀住杜 回的脚,杜回因此踬仆跌倒在地,适时魏颗赶紧上前,把杜回俘虏擒捉起来,秦兵见主将被擒,都四散奔逃大败而去。
这天晚上魏颗刚刚安睡,梦见白天所见的老人,前来作揖说道:“魏将军,你知道杜回为什么会被你虏获吗?是老汉结草攀住他,使他跌倒而被掳获的。”魏颗 惊奇地说:“我和老先生素不相识,而蒙您相助,这个恩德怎么报答呢?”老人回答说:“我就是你所嫁妇人祖姬的父亲,承蒙将军顺从你父亲合理的遗命,善嫁了 我的女儿,不把我女儿殉葬,老汉在九泉之下,感激将军救活了我女儿的生命,特来效劳,结草报德,帮助将军成功,望将军继续勉力为善,将来子孙一定世世荣 显。”魏颗醒来,才明白世间上确有鬼来报德的真实事迹。
晋景公
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注称国以杀。而不去其官。杀无罪也。)晋侯梦大厉。披发及地。搏膺而踊曰。杀余孙不义。余得 请于帝矣。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公觉。加桑田巫。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 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张。如厕。陷而卒。(春秋经左氏传。)
晋景公是晋成公的儿子,名叫孺,昏庸无能,信佞臣,听谗言,无辜杀了忠臣赵盾的后代赵同、赵括全族。
三年后,晋景公梦见厉鬼,披发垂地,以手击胸,暴跳于地,身长高大,形状非常恐怖,厉声骂道:“无道昏君!我子孙何罪?你不仁不义,无辜枉杀,我已诉 冤于上帝,请准来取你的命。”说罢直对景公掐攫过来,景公大惧,往内宫奔逃,大鬼毁坏大门和正门而入,景公害怕,躲入室内,大鬼又破户追入内室,景公恐 怖,呼叫醒寤,原来是一场恶梦,从此一病不起。当时桑田地方,有一位神巫,能占鬼神事,景公召请巫人入宫,神巫所卜和景公的梦境完全相同,景公惊惧地问 道:“这个鬼能不能制服?”巫人说:“这鬼是先世功臣,是有威德的大力鬼,又正值愤怒之时,制服不了。”景公说:“那么寡人的病体吉凶如何呢?”神巫 说:“小人冒死直言,主公的病,恐怕不得吃新麦了。”时屠岸贾在旁,厉声呵叱巫人:“妖言惑乱国君,主公若能吃到新麦,你当死罪。”即刻把神巫轰出宫外。
神巫去后,景公的病,一天比一天沉重,有一大夫进奏说:“秦国有良医,是神医扁鹊的高徒,有起死回生的医术,现在是秦国的太医,若能请来,主公的病, 一定有救。”于是就遣人往秦国求医。秦桓公派遣良医高缓,来晋治病,秦医未到,景公的病况已经危殆,又梦见疾病化为两个童子,其中一个童子说:“高缓是良 医,他来治病,对我们很不利,恐怕会伤害到我们,我们躲避到什么地方才安全呢?”另外一个童子回答说:“我们躲避在肓(膈)之上,膏(心)之下,虽有良 医,能把我们怎样呢?”两个童子说完了话,就从景公鼻孔钻进去,景公惊醒,感觉胸膈间疼痛万分,坐卧不安,高缓来到,给景公诊病后说:“这病已经不可治 了,病在肓之上,膏之下,不可用灸攻,用针也达不到,药力又不能到达,不可得治了。”景公叹道:“唉!太医诊病和寡人梦境相符,真是名医!”。
到了六月丙午日时,景公忽然想吃新麦,命令甸地方上的人献上,吩咐膳夫煮好麦粥,忽然想起神巫的话,立刻召神巫入宫,指着麦粥对巫人说:“你说寡人吃 不到新麦,你看这不是新麦吗?”马上喝令左右推出斩首,巫人死,景公将要取麦粥来吃,顿觉腹部膨胀要大便,急急起身上厕,忽然一阵心痛,站立不住,跌入厕 内,陷于粪池中而死。
晋 三 却
晋三却。害伯宗。谮而杀之。韩献子曰。却氏其不免乎。善人。天地之纪也。而骤绝之。不亡何待。晋厉公侈。多外嬖。欲 尽去群大夫。而立其左右。胥童。夷阳五。长鱼矫。皆怨却氏。而嬖于厉公。厉公将作难。胥童夷阳五帅甲将攻却氏。长鱼矫请无用众。抽戈结衽。而伪讼者。三却 谋于社。矫以戈杀驹伯苦成叔于其位。(驹伯。即却锜。苦成叔。即却犨。)温季曰。逃威也。遂趋。矫及诸其车。以戈杀之。皆尸诸朝。(左氏传)
晋三却就是却锜、却犨、却至兄弟三人,却锜为上军元帅,却犨为上军副将,却至为新军副将,三人掌握晋国兵权,声势赫赫,国中无人能与相比。
晋厉公是景公的儿子,名叫州蒲,和他父亲一般,宠幸小人,听信谗言,骄慢昏庸。当时有一位正直敢言的忠臣名叫伯宗,向厉公建议说:“却氏家族兵权太 盛,应该分别贤愚,稍抑他的权势,以保全功臣的后代。”厉公不听,三却因此怀恨伯宗。诬陷伯宗毁谤朝政,厉公听信,斩杀伯宗。韩献子叹息道:“三却也免不 了杀身之祸,伯宗是个刚直的善人,善人是天地的纲纪,骤然用诬陷的手段杀害善人,那有不遭杀身报应的呢?”
厉公淫逸奢侈,喜欢谄语,憎恶忠言,左右很多宠幸的嬖臣,厉公想加罪去尽朝中群大夫,改立左右爱幸的臣子为大夫,他左右阿谀的宠臣有胥童、夷阳五、长 鱼矫等人,都怨恨却氏,厉公将杀朝中群大夫,这些嬖臣,便多方制造却氏罪迹,奏请厉公必先杀掉三却,厉公听许,胥童、夷阳五率领八百甲士将往攻讨三却,长 鱼矫说:“三却掌握兵权,若动用大队人马直接剿灭,恐不易取胜,不如抽戈结袖,假装诤讼,乘机刺杀,你们再引兵前来接应,必能成事。”于是打听三却都在讲 武堂开会时,长鱼矫和清沸魋,各用鸡血涂面,手执利刃,伪装争斗相杀,扭到讲武堂三却面前,各人诉说曲直,三却不知是计,长鱼矫和清沸魋两人假装禀话,捱 近身边,趁他们不备,抽出利刃,将却锜和却犨杀死在座位上,却至乘空奔出乘车而逃,长鱼矫等两人随后追赶,却至正走之间,迎面而碰着胥童、夷阳五率甲士前 来接应,措手不及也被长鱼矫一剑杀死,三却的尸首都被暴露于朝。一年后,厉公也被栾书和荀偃弑杀而死。
吴夫差
吴夫差二年。悉精兵以伐越。败之夫椒。越请委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伍之胥谏不听。七年。兴师伐齐。子胥谏曰。越在。心腹疾。而王不先而务齐。不亦谬 乎。不听。十一年。复伐齐。越王句践率众以朝吴。厚献遗之。吴王喜。惟子胥惧。曰。是弃吴也。(左传作豢吴。尤妙。)属其子于齐鲍氏。吴王大怒。赐属镂之 剑以死。将死。曰。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为器。扶吾目。置之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二十三年。越败吴。欲迁夫差于甬东。予百家居之。夫差曰。吾悔不用子胥 言。自令陷此。遂自刭死。(吴世家)。
夫差是春秋时代诸侯中的吴王,他的父亲阖闾,被越王勾践战败,伤足而死。夫差即位以后第二年,统率全国精兵攻伐越国,结果在夫椒(江苏吴县西南太湖椒 山)打败了勾践,报复了他父亲的仇恨。这时候越国怕伤元气,委曲求全以美女和宝器,请求讲和,把越国委托于吴国,且愿屈身效命做吴国的臣妾,吴王夫差贪图 前利,听信佞臣的话,将要允许越国的请求时,吴国的谋臣伍子胥进谏说:“吴越两国,境土相接而且彼此世代仇敌,今天既然得胜,而不把越国平定,反而允许越 国的请和保存他的国家,这是违逆天意滋长寇仇,将来虽然悔恨今日的失策,那就太迟了,千万不可允许。”可是夫差不肯听从伍子胥的谏正,于是允许了越国的求 成。从此以后,夫差更是骄傲奢侈,不体恤百姓,不听忠言谏正,竭尽民力和国家财力,建筑一座富丽堂皇的姑苏台,越国为了要迷惑他的心志,又献绝色歌舞美 女。夫差从此迷乱于酒色之中,整天只顾游乐,怠惰忽略朝政,加上仗恃他的武功,常常用兵征伐别国,民心积怨。而越国暗中生民聚财,训练军士准备反攻。
夫差七年的时候,吴王要举兵攻打齐国,伍子胥又进谏说:“越国存在,好像我国心腹的疾病一样,吾王不先除掉越国,反而先要攻讨齐国,这岂不是本末颠倒 错误吗?臣惟恐讨伐齐国未必取胜,而越国的祸患反而已经到了。”可是吴王仍然不听。到了夫差十一年时,夫差又要攻伐齐国,越王勾践亲自率领群臣前来朝贺吴 国,以丰厚的礼物,馈赠吴国朝廷群臣,吴王非常欢喜越王的服从,唯有伍子胥深深引以为忧惧说:“越国对吴国柔顺服从,是用利做饵,讨好吴国,就好像人养 猪、牛、羊一样,并不是爱护它,而是将准备杀它,这是越国存心想要灭吴国的手段,不如趁早击破越国,如果不灭越国,将来吴国必为越国所灭。”但是吴王仍不 听子胥的劝谏。
伍子胥看到吴王这种情况,预料吴国必将遭越国的祸害,为了避免遭祸断绝后嗣,私下遣他的儿子到齐国,将他的儿子付托于齐国的鲍氏,自己誓愿以死来谏 正,吴王知道了这件事大怒,赐伍子胥属镂利剑一把命他自杀而死,伍子胥临死以前说:“我死后,在我的坟墓上种植梓木,梓木长大,可以做有用的器材。并且要 挖出我的双眼珠悬挂在东城门下,让我看见越人进城来灭吴国。”
伍子胥死后,越人计划从松江北边开渠攻伐吴国,越军夜梦伍子胥教他们从东南边进入,可以攻破吴国,勾践设立祭坛,祭祀伍子胥,子胥鬼魂显灵,酒杯动摇 酒也干了,勾践才命开始掘渠。夫差二十三年吴王帅国中精兵到黄池,大会诸侯,要和晋国争夺盟主的地位,国内空虚,勾践乘机攻伐吴国,伍子胥又显灵作波涛冲 击城门,罗城东门荡开一大穴,越军从东门大穴驱兵入城,灭了吴国。越王要迁移夫差到东海中洲甬东地方,给予百户人家同居,让他在那地方终了他的一生,夫差 说:“我后悔当初不听忠臣伍子胥的话,使自己陷落到这种地步。”于是自己引剑自杀而死。
蔡 哀 侯
蔡哀侯。娶于陈。息侯亦娶焉。息妫将归。过蔡。蔡侯曰。吾姨也。止而见之。弗宾。息侯闻之怒。使谓楚文王曰。伐我。 吾求救于蔡而伐之。楚子从之。败蔡师于莘。以蔡侯归。蔡侯绳(誉也)息妫以语楚子。楚子如息。以食入享。遂灭息。以息妫归。未言。问之。曰。吾一妇人而事 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楚子以蔡侯灭息。遂伐蔡。(左氏传)
蔡哀侯是春秋时代的诸侯,名叫献舞,为人好色轻浮,娶陈侯长女为夫人,息侯也娶陈侯次女息妫为夫人,息妫长得如花似玉,姿色绝世。一次将要归宁陈国, 道经蔡国,蔡哀侯得到这消息说:“息妫是我的小姨。”马上迎入宫中,命摆宴席,招待息妫,哀侯被息妫美色所动,言语态度,戏谑轻佻,有失庄重尊敬宾客的礼 貌。
息妫看蔡哀侯的动态,心中很不愉快。回国后,就把蔡哀侯轻佻举动告诉息侯,息侯醋火中烧,大为恨怒,为了泄恨报复,就遣使入贡楚国,对楚文王挑拨的 说:“贵国国富兵强,诸侯臣服,惟有蔡侯仗恃着他的势力,不肯服楚,大王假若伪装来攻我国,我国求援救于蔡国,蔡侯必来相救,那时我军和贵军,里外接应, 双方夹攻,必可打败蔡军,俘虏蔡侯,到时那怕他不肯臣服贵国。”楚文王赞许这个计策。于是兴兵攻伐息国,息侯求救于蔡侯,蔡侯果然亲率大臣来救,息国和楚 国双方伏兵来攻,在新野大败蔡侯,将蔡侯俘虏归回楚国。蔡哀侯才知中了息侯的计谋,咬牙切齿,立誓要报这个仇恨。
楚王接受大臣谏正,要释放蔡哀侯归国,蔡哀侯临行,对楚王极力称赞息妫的美色绝伦,天下无双。楚王是个好色之徒,听罢,梦昧想借机一芳姿为快,于是带 领甲兵,以巡方为名,来到息国,息侯设宴迎入宫中,殷勤款待,宴席间楚王要息夫人出席敬酒,息侯畏惧楚王威望,不敢违拒,马上传息妫出来,楚王一见息妫, 大为惊异,果然是个名不虚传的绝色佳人,就想得到息妫,第二天楚王就在馆舍设宴,名为答礼,暗伏兵甲,等息侯入席,就把他擒住拘禁,灭了息国,亲入息宫, 将息妫带回楚国,立为夫人,宠幸无比。
息妫在楚国三年,生两个儿子,但是冷冰冰从不发一言,楚王感觉奇怪,一天问她为什么缘故不说话?息妫流着泪说:“我是一个妇人,而侍奉了两个丈夫,纵 然忍着耻辱,不能守节以死,还有什么面目对人说话呢?”说罢泪下不止。楚王为了博取息妫的欢心说:“这都是由于蔡哀侯的缘故,夫人不必忧愁,寡人当为你报 复这个仇恨。”于是兴兵攻伐蔡国,蔡哀侯不能抵抗,只得屈辱请罪投降了。这是蔡哀侯一念邪淫,又教人邪淫,自己召来的大祸。
伍 奢
平王使费无极如秦。为太子建娶妇。妇好。来。未至。无忌(左传作无极)先归。说平王曰。秦女好。可自娶。为太子更 求。平王听之。卒自娶秦女。是时伍奢为太子太傅。无忌为少傅。无忌无宠于太子。日夜谗之于王。曰。自无忌入秦女。太子亦不能无望于王。王少自备焉。太子居 城父。擅兵欲入矣。平王召其傅伍奢责之。奢知无忌谗。乃曰。王奈何以小臣疏骨肉。(左传。奢曰。君一过多矣。何信于谗。)王遂囚伍奢。召太子建欲诛之。太 子奔宋。无忌曰。伍奢之子材。不杀为楚国患。盍以免其父召之。王使人召之。曰来。吾免而父。伍尚谓其弟胥(左传作员)曰。闻父免而莫奔。不孝也。父戮莫 报。无谋也。度能任事。智也。子其行矣。我其归死。尚遂归。胥奔吴。王杀伍奢及尚。平王卒。昭王立。楚众不说费无忌。以其谗亡太子建。杀伍奢及尚。与却 宛。令尹子常。乃诛无忌以说众。众乃喜。十年冬。伍子胥率吴师伐楚。遂入郢。鞭平王之尸以报父仇。(楚世家)
楚平王是春秋诸侯楚共王的儿子,名叫弃疾,为人残杀好色,即位后,立长子名建做世子,用贤臣伍奢做世子的太师,用佞臣费无极做世子的少师,费无极为人 阴险,善于谄谀,深得平王宠幸,但世子建憎恶他的谄佞,对他冷淡疏远,由此费无极对世子建有了嫌隙,心中忌恨,暗中想尽方法要离间他们父子。当时世子年已 长大,一日,平王派遣费无极到秦国,为世子建求婚,迎娶秦女孟赢做世子妃。无极到了秦国见孟赢有绝世姿色,就先回宫中回奏平王,夸耀秦女的美色,打动了平 王的邪心,乘机进行他离间的工夫道:“大王若喜欢秦女,何不自娶为妃,另选一名端正美貌宫女,冒充更换,和世子成婚。”平王大悦,吩咐无极,将孟赢迎入王 宫,自己纳为妃。
平王娶了孟赢,终日在宫中淫乐,又恐世子知道,不准世子进宫,费无极又奏道:“大王何不使世子镇守城父,远离郢都(楚都),不就相安无事了吗?”平王听许,于是下令派世子建镇守城父,并使太师伍奢同往辅助世子。
世子建离开郢都后,费无极又日夜在平王面前进谗说:“自从大王娶秦女为妃,世子风闻这消息,对大王不能无怨尤和忌恨,请大王多加戒备。现在世子和他太 师伍奢,居住城父,擅自召兵买马,将来必在城父谋叛,攻打郢都,成为楚国的祸害。”平王不觉知是离间的谗言,信以为真,于是下诏召伍奢回朝,以谋叛的事, 责问伍奢,伍奢知道这是无极的谗言,就耿直的回答说:“大王纳世子妻,已经错了,怎么又听信佞臣的谗言,而疏离骨肉之情呢?”平王恼羞成怒,下令把伍奢监 禁入狱,派人召世子建回都,要一并加罪杀害,有人密报世子,世子离开城父,出奔宋国。
世子出奔后,平王为博取孟赢的欢心,就立她的儿子珍做世子,以费无极为太师,无极又奏道:“伍奢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员(伍子胥)都有智谋,人材出众, 若不把他们杀掉,让他逃往吴国,将来必会贻下楚国的忧患,大王何不诈说免除伍奢的罪为名,召他二子回都,他二子天性至孝,闻说免除父罪,必定应召而来,那 时就可将他父子一起杀掉,以除后患。”平王赞许,立刻命伍奢写信一封,遣使者持信往召伍尚伍员,使者见伍尚说:“大王召二位回都,赦免令尊的罪,改封二位 官爵,遣我前来迎接。”伍子胥足智多谋,早已识破其中有诈。伍尚对他弟弟伍子胥说:“闻说要赦免父罪,我们不前往,是遗弃父亲不孝罪过,明知父亲无罪而被 杀,我们又回国同死,不报此仇,又断绝宗嗣,是没有智谋,也是伤痛亲心不孝罪过。所以我俩不可同行,我的智谋不及于你,你可测度能力承担大事,这是明智之 举,你当出奔吴国,勉力以图报仇,我应召奔死,以免父罪,也较相从同行,妥善的多,恐怕从今以后,你我弟兄就要从此永诀了。”说罢兄弟俩抱头洒泪而别。伍 尚回归郢都,伍子胥逃奔吴国。伍尚回到郢都,平王即刻下令将伍奢、伍尚父子杀掉,并下令悬赏捉拿伍子胥。
事隔几年,平王得了心疾,长年卧病,结果不治身死,平王死后,世子珍即位,是为楚昭王,昭王年幼,由令尹(楚相)子常辅佐国政,这时全国上下谤怨憎恨 费无极,因他谗言陷害了世子建,又杀害忠臣伍奢伍尚,后来又冤杀了却宛,令尹子常因众情不服,恐生变化,于是杀除费无极,并诛戮无极全族,全国人心大快, 谤怨才得平息。
昭王十年冬季,伍子胥在吴国辅佐吴王阖闾,率领吴国大军攻伐楚国,攻入了郢都,昭王出奔,伍子胥出平王坟墓,掘出尸体,鞭挞平王尸体,又把他分尸斩成肉块,投弃于原野,以报复父兄的大仇。
郑 子 臧
郑子臧。好聚鹬冠。郑伯闻而恶之。使盗杀之于陈宋之间。君子曰。服之不衷。身之灾也。诗曰。彼已之子。不称其服。子臧之服。不称也夫。诗曰。自诒伊戚。子臧之谓矣。(彼已之子已字。诗经作其。左传作已。左传氏传)
郑子臧是春秋时代郑伯 ── 郑子华的弟弟,爱好聚集翠鸟的羽毛作成冠帽,戴在头上。郑伯知道了之后,就对郑子臧这种不合礼法的服饰,非常憎恶,于是暗中命人伪装盗贼,刺杀郑子臧于陈国和宋国交界的地方。
当时的君子对这件事情的评论说:“一个人的服饰不适当,就会召来杀身的灾祸。”诗经上曾说:“社会上有人穿着的服饰与身份不配合。”就像郑子臧的身份戴上翠羽冠帽,就是不配合的服饰了。诗经上说:“自己遗下了这忧戚的悲剧。”似乎就是指郑子臧的下场而说的。
秦 缪 公
缪公。亡善马。岐下野人。共得而食之者三百余人。吏逐得。欲法之。缪公曰。君子不以畜产害人。吾闻食善马肉。不饮酒。伤人。乃皆赐酒而赦之。三百人闻秦击晋。皆求从。从而见缪公窘。亦皆摧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于是缪公虏晋君以归(秦本纪)。
秦缪公是春秋诸侯秦成公的弟弟,名叫任好,继承成公而即君位;任用贤能,勤政爱民,德量宽宏。有一次到梁山打猎,夜晚失了良马数匹,被岐山下的野人掳 获,宰杀烹煮,三百多人聚集一处,分吃马肉。缪公的属下官吏,到处寻找,终于发觉这数匹良马已经被岐山当地的野人宰杀吃了,非常气愤,立刻要将吃了马肉的 三百多人依法处罪,缪公知道了叹息说:“一个有仁德的君子,不能为了畜产而伤害人命。听说吃了良马肉,假使没有饮酒的话,就会中毒,伤害身体。”于是命人 送来数十大壶的美酒,凡吃马肉的人全部赐美酒给他们喝,并且赦免他们的罪,这三百多人都叩头谢恩,对缪公这种宽厚的恩德,衷心感激不已。
后来有一次这三百多人听说秦缪公要攻击晋国,大家都自愿追从助战,到了龙门山两军交战地方,看见缪公遭遇了晋军围困,正当窘迫的时候,这三百多人都奋不顾身,冲向敌锋,为缪公效命解围,以报答吃马肉赦罪的恩德。最后缪公终得以俘虏晋君,战胜而归。
伯有 驷带
伯有。嗜酒。为窟室而夜饮酒。朝至未已。子皙以驷氏之甲。伐而焚之。伯有奔雍梁。醒而后知之。自墓门之渎入。伐旧北 门。驷带率国人伐之。伯有死于羊肆。数岁后。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或梦伯有介而行。曰。壬子。余将杀带也。明年壬寅。余又将 杀段也。及壬子。驷带卒。国人益惧。越年壬寅。公孙段卒。国人愈惧。子产立公孙泄及良止以抚之。乃止。子太叔问其故。子产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吾为之 归也。及适晋。赵景子问焉。曰。伯有犹能为鬼乎。子产曰。能。人生始化曰魄。阳曰魂。用物精多。则魂魄强。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犹能冯依于人。以为淫厉。 况伯有三世执政。其用物弘矣。其取精多矣。而强死。能为鬼。不亦宜乎。(左传)。
春秋时代郑国大夫良霄,字伯有,嗜好饮酒,掘地做地室,在地室内,通宵饮酒,往往直到第二天早上,还不罢休。有一次公孙黑│子皙,乘机带领了驷带的家 兵,来攻伐伯有,放火焚烧,伯有被家臣带跑,逃奔到雍梁地方(今河南开封府雍城),酒醒后才明白一切。当时的郑国大夫都受了驷带的盟约,没有人出面维护伯 有,伯有非常愤怒,从郑城门的孔穴入城,攻伐旧北门,驷带率领郑国人,攻击伯有,结果伯有寡不敌众,死在养羊的市场里。
事隔几年,伯有变为厉鬼出现,郑国人为了这事,彼此自相惊扰,一听说:“伯有来了”大家便惊慌失措,四散奔逃,恐惧得不知往何处躲避才好。有人梦见伯 有,身穿甲胄,到处行走,而且对人说:“今年壬子日,我要杀死驷带,报复他帮助子皙杀害我的仇恨,明年壬寅日,我又要杀公孙段报复他和驷带同党。”到了这 一年的壬子日,驷带果然死了,正应“要杀驷带的梦﹂相符合,国人更加恐惧,到了第二年壬寅日,公孙段又死了,也正应“要杀公孙段的梦”相符合。国人更是惊 骇恐惧。这时郑国贤大夫子产便立公孙泄和伯有的儿子良止两人为郑国大夫,以安抚伯有的鬼魂,伯有的妖鬼才从此止息,不再扰害于人了。
子太叔问子产,为什么缘故要这两人为大夫?子产回答说:“厉鬼有了归宿,得到安抚,然后才不再为淫厉扰害于人,我立了良止为大夫,良止便可奉祀他父亲伯有,伯有的鬼魂有了归宿,就不再扰害于民了。”
后来子产往晋国,晋国中军赵景子问子产说:“伯有既然已死,为什么还能变妖鬼扰人呢?”子产说:“当然能变厉鬼。人初生时,最初变化为形体,依附形体 而存在的精神叫做魄(体魄既然生了),魄属阴,其中自然有阳气,依附阳气而存在的神灵,叫做魂,一个人若居高官,权势重,享用物类精粹众多,魂魄自然就 强。假使匹夫匹妇没有取用众物精多的奉养,但是由于无病被杀而死的,魂魄未散,尚且还能凭依于人身,而为淫厉以害于人,何况伯有,三世相继都为卿,执郑国 政权,宗族盛大,他享用物类的奉养非常弘大,他所取用的可说既精粹又众多了,所以魂魄所凭依的各方面都很丰厚而以无病被杀而死,所以死后能为厉鬼,这岂不 是理所当然的事吗?”
秦 始 皇
始皇。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 取石旁居人。诛之。燔销其石。始皇不乐。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水神)因言曰。今年祖龙死。(祖。始也。龙。君象。谓 始皇也。)使者问故。忽不见。置其璧去。使者奉璧以闻。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不过知一岁事也。使御府视璧。乃二十八年渡江所沈璧也。始皇梦与海神战。占 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乃令入海。捕巨鱼。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至之罘。射杀一鱼。至平原津而病。七月崩于沙丘平台。(秦本纪)。
秦始皇是庄襄王的儿子,姓嬴,名政,有超人的才干,继承庄襄王即位为秦王。即位后经廿六年征伐,并吞六国,统一天下。个性凶狠乖戾,自以为功业涵盖三 皇,德能超过五帝,自封称为秦始皇。从政用严刑杀戮,建立君威,凡是诽谤朝政的,一概牵连诛杀亲族,相对谈论诗书的,斩首于市,焚烧百家诗书,坑杀儒生, 世人称为浩劫(大灾祸)。惟恐天下反叛,于是收集天下兵器,聚于咸阳,镕销成钟鐻,铸成金人,又建筑万里长城,营造阿房宫,穷极奢侈,横征百姓赋税,搜刮 钱财,苦役烦苛,民不聊生,当时世人称为“暴秦”。
始皇三十六年,荧惑凶星,监守住心星,正象征皇帝将有凶事降临,这时又逢天空流星堕下,落在东群地方(今河北省濮阳县南),变成一个大石头,有人在这 石头上刻了字说:“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得知这消息,就派遣御史追查审问,没有人出来承认,便命令将居住石头旁边的居民,一概杀死,并将大石烧销毁灭, 始皇对于这件事,心中很不愉快。这一年的秋天,有一个使者,从关东夜晚经过华阴的地方,(陕西省华山之北),遇见一个人手持着一块璧玉,拦阻使者说:“为 我把这块璧玉,赠送给水神,告诉水神说:『今年祖龙会死』(祖就是始,龙代表国君,祖龙死是暗示始皇将死的意思)。”使者问他为什么缘故?那人忽然不见 了,已经留下璧玉离去了。
使者回朝,奉上这块璧玉,并将这件事情经过禀报秦始皇,秦始皇听了,沉默很久,然后说:“山鬼只不过能知一年当中发生的事而已。”于是命御府审察这块 璧玉,奇怪的是,这块璧玉乃是始皇二十八年,出巡渡江时,不小心遗失沉落在江中的那块璧玉。又有一日始皇梦见和海神交战,朝中占梦博士说:“水神,人不可 得见,大抵都以大鱼蛟龙这一类的形象应现。”于是下令入海搜捕巨鱼,用没有机括的弓箭,等候大鱼出现时发射,从琅玡至成山一带,都没发现大鱼出现,到达之 罘的地方(今山东福山县东北境),射杀了一条大鱼。往西来到平原津时,始皇就病倒了,病情一天比一天沉重,到了七月就病崩在沙丘平台(今河北省平乡县东 北)。
商 鞅
商鞅执政。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收司。谓相纠发。一家有罪。九家举发。若不纠举。则十家连坐。)不告奸者 腰斩。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末利。谓工商也。懈怠不事事之人。即纠举而收其妻子。为官奴婢。)秦民初言令 不便者。有言令便者。鞅曰。此皆乱化之民。尽迁之边城。民莫敢议令。孝公卒。太子立。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舍人不知是商君。曰。商君之 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叹曰。为法之弊。一至此哉。去之魏。魏人怨其欺公子昂而破魏师。内之秦。秦惠王车裂商君以殉。遂灭其家。(商君列传)。
商鞅是战国时代卫国的庶公子,姓公孙,名鞅。因封于商(今陕西商州)所以称为商鞅,号称商君,爱好法家刑名之学,秦孝公任用为相,励行改革法律,修定新法。
商鞅执行政令,非常严苛,命百姓五家为一保,两保十家相连,互有纠察检举之责,一家有罪,九家共同举发,若不举发十家连带处罪。凡犯有外患内乱罪,隐 藏不告发的,一概斩杀。百姓一家有两男以上,不分居的,加倍征收赋税;从事工商因懈怠以致贫穷的人,就收他妻子,充当官府奴婢。
新法刚开始公布施行时,秦国百姓议论纷纭,有人说新政令不便民,有人说新政令便民,商鞅下令,一律拘押到官府斥责说:“法令既然公布实施,你们应当遵 令奉行,说不便民是违抗政令,说便民是谄媚政令,都是扰乱民心,非法之徒,一概放逐到边疆去当戍卒。”百姓从此不敢议论政令。
太子驷,论变法的过失,商鞅处其罪于太子师傅,太傅公子虔劓鼻(割鼻刑罚)、太师公子贾黥面(刻面额以墨涂的肉刑),由于刑戮惨刻,贵戚大臣,及天下百姓多怀怨恨在心。
秦孝公去逝,群臣奉太子驷惠公即位,为报旧恨,下令拘捕商鞅,商鞅扮成卒隶,逃亡到函谷关下,天色将黑,投宿旅店,店主不知他是商鞅,向他索取身份凭 证并对他说:“商君的法令凡是住宿客人,没有照身证件,不许收留,违犯的要连坐处罚,所以不敢留你”商鞅喟然感叹地说:“我设此法竟然自害己身”,只好星 夜混出关门,逃到魏国,魏国怨恨商鞅过去诱骗魏公子昂,而攻破魏师,要囚掳以献秦国,商鞅只得逃返秦国,被拘,秦惠公一一举出他的罪过,命押出以五牛车裂 惨刑处死,他的家族,也全被诛灭。
孙膑 庞涓
孙膑。与庞涓。俱学兵法。涓事魏为将军。自以能不及孙膑。乃召膑至。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不见。齐使者如梁。膑阴 见说齐使。齐使窃载之归。田忌进于威王以为师。魏攻韩。韩告急于齐。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庞涓闻之。弃韩而归。孙子谓田忌曰。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 齐号为怯。当因其势而利导之。令入魏地为十万。明日为五万。又明日为三万 。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亡者过半矣。乃弃步军。与轻锐并行逐之。孙子度其暮当至马陵。道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 曰。庞涓死此树下。令善射者。夹道而伏。曰见火而发。夜。涓果至树下。见书。举火读之。万弩俱发。涓自刎曰。遂成竖子之名。(孙膑传)。
孙膑战国时齐国人,孙武后代,为人忠直,和魏国人庞涓,同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出仕魏国为将军,因自己才能比不上孙膑,心怀嫉妒,设计使人召孙膑到魏国,设下阴谋,砍断孙膑两足,又刺他面额以墨涂染的肉刑。要使孙膑终身残废,永不得为人所用。
后来齐国使者到魏都大梁,孙膑暗中会见,齐国使者设法偷载回归齐国,当时齐将军田忌,久慕孙膑贤名,特推荐于齐威王,威王询问兵法,称赞其才能,于是 任用他为军师。 后来魏国命庞涓攻伐韩国,韩国告急于齐国,请求出兵相救,齐国派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领兵往救,用孙膑计策,直攻魏都大梁,庞涓得知,便放弃攻韩,回 师还救,孙膑对田忌说:“三晋(魏、赵、韩三国)的兵势,一向强悍勇猛,而轻视齐军,齐军号称怯懦,应当顺应时势而加利用,于是命齐军进入魏国境内,第一 天安营留十万军灶,第二天减为五万军灶,第三天又减为三万军灶,涓行走三天,探知消息大喜说:“我原来就知道齐军怯懦,进入我国境地,三天之间,士卒逃 亡,已过半数。”于是留下步军,在后徐行,率领精锐轻装疾行的军士,一日作两日兼程追逐齐军,孙膑推测,黄昏时分,庞涓必定走到马陵(今直隶大名府天城县 东南)该地道路狭窄,在两山中间,地势险阻,可以埋伏士兵,于是劈砍一棵大树,露出树白写上:“庞涓死此树下。”令善射箭的兵士,两旁夹道埋伏,并吩咐 道:“若见火光,一齐发射”庞涓率领魏兵果然于夜晚来到大树边,见有字迹,举火照读,忽然万箭齐发,箭如雨落,一时魏师大乱,死伤甚多,庞涓身负重伤,感 叹地说:“我恨不杀孙膑,终竟落得愚弱无能的竖子恶名。”就引剑自刎而死,齐军乘胜大破魏军。
白 起
白起。事秦。封武安君。与赵将赵括战。详败(详同佯)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兵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 绝赵粮道。括自搏战。秦军射杀括。败卒四十万人。降。起曰。赵卒反覆。恐为乱。乃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 震。其后秦使他将攻赵。多失亡。欲白起代将。不肯行。固强。遂称病笃。于是免武安君为士伍。迁之阴密。出咸阳西门。秦王赐之剑自裁。白起曰。我何罪于天而 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遂自杀。(白起列传)
白起是战国时,秦国郿邑人,为秦将军,善于用兵,昭王时封武安君。有一次,和赵国将军赵括在长平交战,佯装战败退走。暗中埋伏两队奇兵,加以胁制。赵 括不知,乘胜追至秦国壁垒,壁垒坚固拒守,不得攻入,而秦奇兵在后断绝赵军粮道,白起率轻骑攻击,赵军屡战失利。因而筑军垒坚守,以待救援,赵军绝食四十 六日,人与人相食,赵括亲自出阵搏战,秦军射杀,赵括中箭而死,败兵四十万人投降,白起说:“赵国军卒,反覆无常,恐会作乱。”于是用诈骗手段,将四十万 降兵,全皆坑杀,只遗下年少的二百四十人,回归赵国。这场长平战争,前后斩首俘虏多达四十五万人,赵国人心大为震骇。
后来秦王派别的将军攻伐赵国邯郸,屡战不利,秦王又想取用白起为将,白起推辞不受,秦王强迫命令,白起托称病笃,于是秦王大怒,贬谪白起为士伍,放逐 于阴密,当他出咸阳西门,走到杜邮。应侯范睢奏说:“白起迁贬,心中不服,口出怨言。”于是秦王遣使赐剑,命白起自杀,白起引剑自刭时,说:“我有何罪于 天,而至如此下场?”思惟良久长叹说道:“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国投降兵士数十万人,我诈骗引诱全部坑杀,此罪足以当死。”于是自刎而死。
李 斯
李斯。上蔡人。与韩非。俱事荀卿。而才不及非。斯入秦为客卿。及韩非使秦。秦王与语。大悦。李斯惧其宠。谮之下狱。 非欲自陈。不得见。竟死。秦并天下。斯为丞相。始皇三十四年。斯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之。令到满三十日弗去。黥为城旦。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 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始皇不三年死。二世乃使赵高案治李斯谋反状。榜掠千余。不胜痛。自诬服。然自负有功。实无反心。从狱中上书。赵高弃去不 奏。曰。囚安得上书。遂具斯五刑。论腰斩。斯谓其子曰。吾欲与汝复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父子相哭。夷三族。(李斯列传)
李斯是战国时上蔡人(今河南省汝南县北),个性残虐忌刻,原和韩国公子韩非,同学于荀卿门下,但才学不及韩非。李斯当秦国客卿时,适值韩非出使秦国, 秦王和韩非谈论政事,对其才能大为赞赏,李斯惟恐韩非得秦王宠用,心怀忌妒,便捏造罪状,陷害韩非入狱,韩非想要申辩,但被李斯制止,不得见秦王,李斯又 派人暗中送毒药使韩非自杀,结果竟然死在狱中。
秦国并吞天下,任用李斯为丞相,到秦始皇三十四年时,李斯奏请秦王说:“天下藏有诗书百家语录的,一概下令烧毁除去,令下三十日,若不烧除,罚刺面涂 墨,终身作伺守寇虏,建筑长城的苦役。若相对谈论诗书的,斩首于市,引古非今的,诛杀亲族,官吏见知不举发的与之同罪。”始皇许可他的建议,于是收缴诗书 百家之语,以愚弄百姓,使天下不能有考古鉴今的典籍可凭。时过三年,始皇去逝,李斯和宦官赵高伪造始皇遗诏,杀始皇长子,立次子胡亥即位,是为二世,这时 赵高忌恨李斯权势,诬告李斯谋反罪状,秦二世命赵高案治,李斯受笞打捶击千余次,不胜痛苦,只得诬服,但自负对朝廷有功,确实无谋反之心,从狱中上书自陈 前功,请二世明察赦免,赵高将书弃置不奏并说:“囚犯那能上书。”于是判处李斯五刑罪,受腰斩于咸阳市。李斯临死,对其子说:“我想同你再像往日一样,牵 着黄狗走出上蔡东门,追逐狡兔,已不可得了。”父子相抱痛哭,并诛灭三族。
汉 吕 后
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如意。乃囚戚夫人而召赵王。孝惠帝自挟与共起居饮食。太后欲杀之不得间。帝晨出射。赵 王未起。太后使人持酖饮之而死。遂断戚夫人足。去眼。辉耳。饮喑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后吕后祓还。过轵道。见物如苍犬。据吕后掖。忽弗见。卜之。云赵 王如意为祟。遂病掖伤。而崩。(吕后本纪)。
吕后名雉,是汉高祖刘邦的正妃,个姓忌 又残酷,生太子盈(孝惠帝)性情仁弱。汉高祖有宠妃戚姬夫人,生子如意封为赵王,聪敏过人,深得高祖欢心,因此高祖常想废太子立如意,但因大臣力争,不得 实现。吕后忌恨不平,从此对戚姬母子,仇恨日深,常想将她母子置于死地,以泄其恨,只是碍于高祖,不能得逞。
高祖驾崩,吕后立刻施展报怨手段,先把戚夫人囚禁,然后下诏命赵王如意回京,孝惠帝知其母后要害如意,亲自迎接赵王入宫,两人同起居共饮食,吕后没有机会下手。
一天,孝惠帝早起出外打猎,赵王尚未起身,吕后得悉,即刻命人送酖酒,赐赵王饮下,赵王无法辞却,一饮而尽,当场毙命。赵王死,吕后已无后顾之忧,于 是斩断戚夫人的手脚,挖去双眼,烧掉两耳,又给她饮药,把她掉入厕所里,叫她“人面猪”使她求死不得惨不忍睹,并诏孝惠帝观看,孝惠帝惊骇大哭,从此病倒 年余,不能起身,常叹息说:“如此残酷,非人所为。”从此不理朝政。
事隔几年,一次吕后前往参加除灾祭祀,回来途中,经过轵道(今陕西咸阳东北)见一怪物,状如苍狗,向吕后猛扑并咬伤她的右腋,忽然不见,回宫命卜官占卜说:“赵王如意作祟”从此腋下伤口日渐恶化,竟不治身死。
袁 盎
袁盎。素不好错。两人未尝同堂语。吴楚反。错谓盎受吴金钱。专为蔽匿。请治盎。盎至上前对状。言吴反。以错故。(错 请削诸侯地。)斩错谢吴。兵可罢。上竟杀错。盎使吴。吴王欲使将。不肯。欲杀之。使一都尉。以五百人围守之。先是有从史盗盎侍儿。盎遇之如故。人告从史 言。君知汝与侍儿通。乃亡归。盎追回。以侍儿赐之。适从史为司马守盎。乃以醇醪饮士卒。醉而卧。司马夜引盎起。曰。可去矣。吴王期以旦日斩君。盎曰。公何 为者。曰。臣故盗君侍儿者。盎惊谢曰。公有亲。吾不可累公。司马曰。君去。臣亦亡。避吾亲。君何患。乃以刀决张道出。(张。音帐。军幕也。)后盎家多怪。 问占还。梁王使刺客。遮杀盎安陵门外。(袁盎传)。
袁盎字丝,汉朝楚人,个性刚直,有才干。汉文帝时名震朝廷,因数次直谏,触犯皇帝,被调任陇西都尉,后迁徙做吴相,吴王优厚相待。
鼌错,汉朝颖川人,有才智,个性急直,处事严刻,文帝时为太常掌故,累迁太子家令,当时号称“智囊”。
袁盎平素就和鼌错不相投和,两人向来不同堂共语。汉景帝即位时,鼌错升为御史大夫,当时吴楚等七国诸侯,骄傲放纵,鼌错深恐诸侯谋变,建议削弱诸侯封 地,七国得悉,便以讨伐错为名,联合起兵反叛,景帝忧惧,召集大臣商讨对策,鼌错奏说:“袁盎做吴相时,贪受吴王财物,专为吴王隐恶不奏,以致造成今日的 反叛,请先治袁盎罪。”景帝召见袁盎,袁盎上奏辩说:“吴楚所以谋反,是因鼌错建议削弱诸侯封地,离间皇室宗亲,请陛下斩鼌错以谢诸侯,复还故地,吴、楚 叛兵,必可罢退。”景帝竟听信袁盎的话,下令腰斩鼌错于东市。
鼌错死,景帝拜袁盎为太常出使吴地,宣告鼌错已诛,复还诸侯原地,促使吴王罢兵。吴王不但不肯罢兵,竟要留住袁盎并任用他为将军,袁盎不肯,吴王震怒 将要杀他。命一都尉率五百人围守袁盎,都尉部下司马,是袁盎做吴相时的从吏,这位从吏过去曾私通袁盎侍婢,袁盎知情,待他如故,有人告诉从吏说:“相国已 知你和侍婢私恋。”从吏愧歉,便不告逃回家中,袁盎追他回来,即将侍婢赐给他完婚。今日为报往日厚德,想救盎一命,先以美酒,使士卒痛饮醉倒,当夜引袁盎 起身,对盎说:“请大人赶快逃走,吴王明早就要杀您了。”袁盎问道:“你是何人?为何救我?”司马说:“我是大人旧日部属,曾私通大人侍婢的从吏。”袁盎 惊奇地称谢说:“我何幸今日能遇见故人,但你有家眷,我不可连累于你。”司马说:“大人离开后,我也逃亡他国,并已将亲眷藏匿别处,请大人不用担忧。”说 罢即用刀割去军幕,指引道路让袁盎逃亡回京。
袁盎此行虽未达成任务逃回,仍得景帝信任,常召入宫商谈国事。景帝之弟梁王要求立为皇嗣,袁盎劝帝不可立弟以坏宗法制度,景帝准奏。从此梁王深恨袁 盎,雇刺客待机行刺。后来袁盎家中闹鬼,常见错出现,昼夜不安,一次袁盎出去找星相家占卜,回来走到安陵门外,竟被梁王派来的刺客刺杀而死。
田 蚡
魏其侯窦婴。孝文后兄子也。武安侯田蚡。孝景后弟也。蚡未贵时。侍酒魏其。跪起如子侄。及贵幸。趋势利者。皆去魏 其。归武安。武安为丞相。使籍福请魏其城南田。魏其怒曰。老仆虽弃。将军虽贵。宁可势夺乎。灌夫将军。时去官。居长安。与魏其如父子。相得甚欢。闻之。怒 骂籍福。武安大怨灌夫魏其。元光四年。武安取燕王女为夫人。诏列侯往贺。酒酣。武安为寿。坐皆避席。魏其为寿。独故人避席耳。灌夫使酒怒骂。武安劾夫骂座 不敬。案其前事。捕诸灌氏。皆弃市。魏其锐身为救。曰。终不令灌仲孺独死。上无意杀魏其。乃有蜚语闻上。以十二月晦。弃市。及春。武安病。专呼谢罪。使视 鬼者视之。见魏其灌夫共守。欲杀之。竟死。(窦婴。田蚡。灌夫列传。参汉书)。
武安侯田蚡,汉朝长陵人(今陕西省咸阳县),是孝景后的胞弟,有口才,善阿谀,是个势利小人。武帝即位时,封为武安侯,曾任太尉及丞相。每次奏事,多称合帝意,权重一时。
魏其侯窦婴,汉朝观津人(今河北省武邑县),字王孙,是孝文后的侄儿,汉景帝的表兄,尊崇儒术,为人慷慨正直,景帝在位时,做詹事官,掌皇后太子家务。吴楚等七国造反,曾拜为大将军,七国平定,受封魏其侯,权势显扬朝野,天下游士多来归从。
田蚡未得志时,曾对魏其侯,屈身奉承,像子侄辈般尊敬。景帝驾崩,太子武帝即位,田蚡得孝景后提拔,日渐贵幸,升为丞相。而窦婴因排斥道教罢官,从此 就失权势。人情冷暖,天下趋势利者,都疏远魏其侯,归附武安侯。田蚡仗势,益加骄傲奢侈,接受四方贿赂,壮丽居室,广置田园,盛气凌人。有一次命籍福向魏 其侯要求献出城南田地,魏其侯大怒道:“老仆虽然见弃,将军虽然贵幸,难道就可仗势夺我田地吗?”这时有灌夫将军,字仲孺,颍阴人(今河南省许昌县),为 人刚直,是位不畏权势的血性汉子,已辞官,居住长安,与魏其侯意志相投,情同父子,听到消息,大抱不平,怒骂籍福。武安侯得知,从此怀恨灌夫和魏其侯。
武帝元光四年武安侯娶燕王女为夫人,孝景后诏谕宗室列侯前往祝贺,灌夫和魏其侯也参列酒席,酒宴中,武安侯举杯为宾客敬酒,在坐宾客都避席再拜。魏其 侯也举杯为大家敬酒,只有少数故人避席而已。灌夫看这光景,心中不服,怒火中烧,便借酒纵性,辱骂同坐,武安侯大怒,当场系缚灌夫,告他在丞相府中,当众 骂坐罪状,并弹劾灌夫过去旧案,大捕灌氏宗族,判处死刑。
魏其侯为救灌夫,奋不顾身说:“我决不能令灌仲孺独死,而我独自苟活。”于是上书极力陈述灌夫酒醉失言,不宜判处死罪,武帝本来无意杀魏其侯,武安侯 想尽办法,制造谣言,诬告魏其侯矫先帝遗诏,及毁谤朝廷罪状,武帝大怒命有司案治,结果被判死罪,于十二月末斩首处死。
次年春天武安侯忽然病倒,全身像被打击一般,疼痛难忍,病中自言自语,不断呼叫谢罪,家人使能视鬼者来看,见魏其侯和灌夫两鬼守住田蚡,鞭笞索命,群医束手,竟不治身死。
李 广
李广。善射。有才气。匈奴号曰飞将军。避之。不入境。广之军吏。士卒。或封侯。而广不得爵。尝语望气王朔曰。岂吾相 不当侯耶。且固命也。朔曰。将军自念。有所恨乎。广曰。我尝诱降羌八百余人。诈而杀之。至今大恨。朔曰。祸莫大乎杀已降。此将军所以不得封侯也。后因失 道。自刭。至孙凌降单于。汉族陵母妻子。又广尝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更射之。终不能入。(李广列传)
李广汉朝成纪人(今甘肃省天水县),才气过人,胳臂长,善射箭。景帝即位时,提升为将军,曾经与匈奴交战七十多次,每次制敌先机,匈奴称他为“飞将军”。武帝在位时派李广镇守右北平,匈奴听说李广来了,都畏惧得相率逃避,多年不敢侵入境内。
李广曾经出猎,看见草中一块大石,误以为虎,随即张弓射箭,正中大石,近前一看,箭头深没石中,心中十分惊奇,何以竟有如此功力,于是对准石头,引箭再射,可是终究不能射入。
然而李广一生命运不济,他的部吏得机会封侯者不少,而李广始终不得侯爵。他曾询问相命专家王朔说:“难道我的相貌不配封侯吗?或是命中注定不该受 爵?”王朔说:“将军自当省察,平生是否作过愧对良心的恨事?”李广说:“过去我镇守陇西时,羌人造反,我曾使用诈术,诱羌兵八百多人投降,加以坑杀,至 今追悔不及,感到终身引恨。”王朔说:“最大的罪咎,莫过于使用诈术,最大的灾祸,莫过于杀害已降,这就是将军平生不得封侯的原因了。”
后来匈奴犯境,武帝命大将军卫青领军出击匈奴,李广自愿奏请随军出征,卫青因广年老,于军不利,不令他居前军,对当单于,而命他出东道围攻,结果因不 熟地理,迷失道路,使单于遁走,大将军卫青责怪李广,要上奏朝廷,广回到幕府,对部属说:“我从弱冠与匈奴七十余战,今幸有机对战单于,不料大将军却调遣 广部绕出东道,迷失道路,这岂非天意,广已六十多岁,无功老将,何颜面对有司审判?”说罢,引剑自刎而死。李广一生为人清廉,爱护部属。每得赏赐就和士卒 共享,为官四十多年,死后家无余产。生平治军宽简,带领军队,遇到粮运缺绝时,发现水源,士卒不尽饮,李广不近水边,士卒不尽吃饱,李广决不先食,因此士 卒,都乐于追随,听命效忠。见李广死,部属全军恸哭,百姓不论老少,听到消息,也都叹息流涕。
李广有三子,其中两子先广而死,三子为报父仇,偷击卫青未遂,后被霍去病射杀身死。李广孙李陵也善射,爱士卒,领兵深入匈奴,兵尽粮绝而降匈奴,武帝得知,将李陵母亲妻子全家斩首处死。李广家声,从此不振。
江 充
江充。拜绣衣使者。逢太子家使。乘车马驰道中。充以属吏。太子谢令勿以上闻。充不听。遂白奏。上疾病。充恐晏驾后。 为太子所诛。因奏上疾祟在巫蛊。将胡巫掘地捕蛊。烧铁钳灼强服之。民转相诬。死者数万人。充言宫中有蛊气。遂掘太子宫。得桐木人。(充使胡巫埋者)太子惧 不能明。收充斩之。皇后太子皆自杀。后武帝知充诈。夷三族。(江充传)。
江充是汉朝赵国邯郸人,字次倩,本名齐,有辩才,为人骄傲自恣,为求名利,不择手段。赵王爱其才,待为上客。后因事得罪于赵太子,逃入京都,改名江 充。汉武帝见他相貌奇伟,辩才如流,任用他为绣衣直指官,主治大狱,督三辅盗贼,常举发近臣贵戚罪状,深得武帝宠信,从此骄横名声,震动京师。
有一次,太子家使,乘车马行驰道中,被江充扣住,太子使人前往说情,并请江充勿将此事上奏,江充不听,于是上奏武帝,从此与太子有了嫌隙。
武帝晚年深信巫术,有一次身患重病,江充深恐武帝驾崩,会遭太子所诛,便想乘机先灭太子,以除后患。于是上奏武帝道:“陛下疾病,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