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6|回復: 0
|
净公上人关于谦虚的讲记敬摘点滴20236181929
[複製鏈接]
|
|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谦虚的讲记敬摘点滴
...好丑,好丑起于心。’我们要是把一切心息掉,妄情从哪里起来?妄情不起,起作用的就是真心。所谓‘但息妄缘,即如如佛’,这就是常住真心,这就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这首偈是讲到证果的方法。‘正见’是不二之见,不起心分别;换句话说,反过来都叫做‘邪见’。三祖《信心铭》云:‘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正见迥然现前,身虽然在缠,心已经出世。试问:心不住相,还叫什么作世间?如果起心分别,必定被境界风苦乐所缠,这就叫世间。但是,邪与正,这是相对建立的名称。正能治邪,如同病去药除,邪被正所治,邪去掉了,正也不存在,所谓病去药除。所以,邪与正都要离开,这是讲邪正双遣。但是,在现前这个阶段,我们要觉悟,我们邪还没有去掉,所以要用正。等到邪没有了,正才不要。如果说,邪还没有去掉,先把正去掉,那个麻烦就大了,必定堕落。一定到邪念不生,正法也不要了,这个时候是邪正双遣,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菩提本性宛然现前。
诸位要记住:‘佛是无求人’,我们求就错了;‘法是无求理’,你要求也错了。如果你执著「我都不求’,你还是同于有求;你要是著无为之相,还等于有为。《金刚经》云:‘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又云:‘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这是般若经非常重要的句子,我们一定要牢牢的记住。在一切境缘中训练自己,一定要在境界里八风不动,然后才能超越,才能真正离开邪正两边,见得菩提自性。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这首偈是六祖对我们的结勉,说明以上的偈颂是顿教,一定要悟,不可以迷。悟了,就很快成就;迷了,是不能成功的。
师复曰。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时韦史君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说。无不省悟。一时作礼。皆叹善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
◎释功德净土第二
次日。韦剌史为师设大会斋。斋讫。剌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为解说。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摩大师宗旨乎。师曰。是。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云。朕一生造寺供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
六祖大师在大梵寺演说顿教法门的第二天,韦刺史以及与会的大众设斋供养。斋罢之后,提出两个重要的疑问,请六祖为大众开示。这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功德的问题,第二个是属于净土的问题。现在我们先讲第一段,‘问答功德’。
达摩祖师初到中国来,晋见梁武帝的时候,留下一段公案。当时梁武帝说:‘我一生造寺、供僧、布施、设斋,有多少功德?’梁武帝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一位非常难得的大护法,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都是歌颂武帝对于佛法的护持。他见到达摩祖师,首先就问他:‘我究竟有多少功德?’达摩祖师答覆说:‘实无功德。’这则公案,可以说是普遍流传在民间。韦刺史他们对于这桩事很有疑惑,所以他就说:‘弟子不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和尚为我们开导。’
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供养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六祖的答覆,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是直答,第二段是辨别功德,第三段是讲功德的修法。六祖说:‘武帝心邪,不认识正法,误会了,把求福当作功德。’这种误会,可以说是普遍的存在,我们对于功德与福德不能正确的辨别,分不清什么是功德,什么是福德。六祖说:‘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离相修福,修福也是功德;若是著相起修,就是福德,不是功德。
第二段:辨别功德,有六句。第一句:“见性是功,平等是德。”明心见性才是功。‘功’是指功夫;‘德’是修功而心有所得,心性平等,这就是德。换句话说,平等必须要见性,见性心自然平等。第二句:“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这是说明功德表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相貌。古人说:读书在于变化气质。能变化气质,这个人待人接物必能谦虚恭敬,这就接近功德。第三句:“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这句说的境界就比较高,因为其中的道理涉及甚深的唯识学。‘万法’是指整个宇宙人生。宇宙人生从什么地方来的?是从自性建立来的。虽然是自性建立,可是愚迷之人他不知道,觉悟之人他是清清楚楚,一切明达,这是功。‘心体离念’才能自觉,才能见到自性建立万法;如果心体有念,必定不能见到自性建立万法这个境界。
第四句:“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这一句是从修功说的。前一句说的是理体,这一句说的是修学。修学,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哪个宗派,原理原则是不会变的,就是一定要与自性相应,这是佛门常讲的称性起修,这就是功。一个人能称性起修,他六根在六尘起作用时,必定是清净无染,所谓是‘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这就是德。换句话说,能做到六尘无染,就与自性相应。所以,功与德是有密切不可分的关系。第五句:“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这也是从修学说的。这是说大乘佛法所谓真实的善根|精进。精进必须要做到念念无间、永无退转,这是功。如何才能做到?一定要‘心行平直’。心是思想,行是行为,平是平等,直是正直,我们的心思行为要做到平等正直,这就是德,如此才能达到念念无间。念念无间与自性是相应的,心行平直就是无染。第六句:“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这两句是为我们做简单扼要的结论,使我们对于‘功德’两个字,更能明细的理解。‘修性’也就是修心。‘心’与‘性’,在佛法里有时候意义相同;有时候我们说‘性’是指‘真心’,说‘心’是指妄心,这要看用在哪些经论上。此处讲的修性就是修心,尤其是著重在真心,这是真实之功。“自修身是德”,修性为体,修身为用;修性是内,修身是外,表里一如,这才是真实的功德。可见功德确实是在法身之中,而不在修福。
第三段:祖师告诉我们功德的修相。六祖说:‘修功德的人,他的心在一切人事环境上,在一切物质环境上,他常存恭谨之心,决定不会有轻慢的心,而且是真正能做到普敬一切。’《华严》十大愿王第一句是‘礼敬诸佛’,《礼记》第一句是‘曲礼曰毋不敬’;合起来看,才知道世出世间的圣人,教导我们修学的宗旨、修学的纲领,是一不是二。换言之,不修功德的人,纵然修福德,他心里常存著轻慢人的心,贡高我慢的习气他很难断除,而且时常表现在待人接物之间。这是祖师为韦刺史解释功德这桩事情。
又问。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师言。使君善听。惠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说远。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惠能与诸人移西方于刹那间。目前便见。各愿见否。众皆顶礼云。若此处见。何须更愿往生。愿和尚慈悲。便现西方。普令得见。
第二个问题,就是问答净土。韦刺史问:‘常见出家人,或者在家居士,念阿弥陀佛,求愿生西方极乐世界,究竟能不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愿大师为我们破除疑惑。’六祖说:‘这桩事,佛说经文分明。’大师这句话里面包含的意思很多。净土经论最重要的是三经一论,专讲西方极乐世界理论以及修学的方法。除此之外,于一切大乘经论中随带而说的就太多太多了。‘经文分明’这句话,意思是这已经很清楚,用不著再疑惑了。既然韦刺史与大众有疑,而且这些人根性都很利,所以祖师也就大慈大悲,特别为他开示。六祖说:‘心净即佛土净,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这就说明,六祖在此所希望的,是希望大家求自性净土,修自性弥陀。这在净土法门里也属于向上一著,就是修‘理一心不乱’。祖师非常慈悲,特别教导大众修学的方法。在修学方法中,第一个条件就是要先除十恶八邪,这是修净土之先决条件,我们千万不能疏忽。
‘除十恶’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两舌就是挑拨是非,斗乱两边;不恶口,恶口是一种烦恼的习气,它能障道,能障碍我们的清净心,必须要戒除;不绮语,绮语是所谓花言巧语,其目的若不是开玩笑就是存心欺骗人,这也是不良的习气,若是有心造作绮语,其所造恶业...(净公上人六祖坛经讲记)
...、现在世、未来世,换句话说,无罪不灭,‘果报是得三业清净’,身清净、意清净、口清净,换句话说,无不清净。由此可知,灭罪、清净是从忏悔中得来的。菩萨能随缘而不攀缘,主要就是他明白这个道理,他真正能修学无相忏悔。
‘忏悔’,可以连起来看,也可以分开来讲。‘忏’这个字,原是印度梵文的音译,叫做‘忏摩’,意思是忏除过去的罪业,也就是指往昔所有种种的恶业。恶业,当然不外乎身口意三业的造作。恶业中最重的,六祖在此特别指出三条纲要。第一条是‘愚迷’,愚是愚痴,迷是迷惑。一个人若离开了愚迷,他决定不会造罪业,所以愚迷摆在第一。第二条是‘憍诳’,这确实是一切众生无始劫以来的俱生烦恼。在过去,上自帝王下至庶民都有憍诳的习气,《礼记.曲礼》特别教诫我们‘傲不可长’。傲慢人人皆有,若能不再增长,就很好了。儒家讲的是世间法,希望这个烦恼逐渐能减少,并不要求将它消除。佛法是讲清净法、讲出世法,这种严重的烦恼必须要求断除。第三条是‘嫉妒’,这也可以说是人人皆有。我们仔细观察一、两岁的小孩,他就有嫉妒心。由此可知,嫉妒也是无始俱生的恶业烦恼。重的恶业等罪我们要消除,轻的小过,并不是说就可以不忏悔。重罪消除了,小过失也不犯,如此才能真正做到身心清净,才能真正做到三世罪灭。所以,在‘忏悔’这一段,祖师教导我们应当‘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再讲到‘悔’。‘悔’,这个字是中国字,就是‘后悔’。悔是悔过,悔其后过,这里面最重要的是讲求‘后不再作’。孔老夫子教学生‘不贰过’,过失只有一次,一次自己觉悟了,以后再不会重犯同样的过失,这叫做悔过。‘悔过’与印度‘忏摩’意思相通,在翻译时就把‘忏摩’译作‘忏悔’;忏悔二字可以说是梵华合译,上面是印度字,下面是中国字。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染著,今天既然已经觉悟了,以后不可以再造作,这叫真正的忏悔。若说今天忏悔,明天又造作,这不是忏悔的本意,这样的忏悔法不能灭罪,不能得到三业清净,求证五分法身、明心见性是不可能的。忏悔的修学法,无论在大小乘法里,无论在哪个宗派,都非常重视。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四条‘忏除业障’,前面三条是讲修福,第四条是讲忏除业障,业障若不忏除,福德不能积聚,道业不能成就;可见,它是我们修学成败关键之所在,我们应当认真的修学。
第四段:‘大师教我们发愿’。发愿,我们在经论上看到过去诸佛菩萨所发无量无边的弘愿,尤其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地藏菩萨的本愿,这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诸佛菩萨弘愿虽然多,总不外四大纲领,就是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六祖在四弘誓愿里加了几个字样,这几个字样加在此处非常要紧。前面两句,六祖加上‘自心’。这就是关键所在。我们一定要明白,自己心中的众生无边,我们要誓愿度;自己心中的烦恼无边,我们要发愿去断除。末后两句,六祖加上‘自性’。实在说,心就是性,性就是心。唯识里面讲,阿赖耶称为心,真如本性则称为性。你就能看出,这个词句所指的意旨是稍有差别。自性法门确实是无尽,我们所学的是学自性法门;换句话说,确实是如大经上常讲‘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末后一句,‘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这是大师教导我们的四弘誓愿。我们若从唯识学方面来看,本性一念不觉而起无明,这才有众生与烦恼。所以,大师教我们愿度、愿断的是自心众生与烦恼。而在真如本性中,本来具足无量法门,本来具足无上佛道,大师教我们愿学、愿成。愿,不能成为虚愿,一定要力行践愿。
第五段:六祖讲了几个很具体的修学方法。大师说:‘若我们心中有一念邪思起来,这个时候要用正念去度邪念。若心中起迷惑,一定要以觉悟去度迷惑。以诚实去度憍诳,以信实度虚妄,以大悲心度不善心,以喜舍度嫉妒,以善度恶,以慈悲度毒害。’心中的邪见、烦恼、愚痴,这是心中的众生。众生的本意,众缘和合而生起者。我们起心动念都是众缘和合而现的现象,这都是众生。大师指给我们看,各须自性自度,以一样来对付一样。以八万四千法门度自心中八万四千尘劳烦恼,以般若智慧观照破除迷妄的众生,各各自度,这叫做真度。这就是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的修行方法。以自性智慧的观照,才能除去虚妄的思想,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妄念,这才是真正的断烦恼。断烦恼与度众生是一而不二,是一桩事情从两方面来观察,从性质上来说,它是烦恼;从现象上来说,它是众生。至于自性法门的修学方法,大师指出,必须是‘自性常行正法’。这一句重要的是‘自性’二字,因为加上这两个字,我们才晓得,正法一定是与自性相应,违背自性就不是正法。佛法常说的‘称性起修’,就是自性常行正法,这是真正的修学自性法门。至于佛果,大师教导我们要‘下心行于真正’。‘下心’就是谦虚、谦下、恭谨,心与行都与自性相应的真实纯正之法。这个时候,迷觉双离。觉是对迷而说的,迷要是断了,觉也不存在。迷断了之后,若还有觉存在,这个觉就是迷,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明白;正是所谓‘两边不立,中道不存’。这就是见佛性,这就是真正的圆满修成自性无上的佛道。这一节说力行践愿,发愿的功德才能圆满。
既发愿,发心认真修学,修学入手必须要皈依三宝,所以大师教导我们修三皈依法。本经讲的是‘无相三皈’。大师教我们所唱的三皈是:‘皈依觉,二足尊。皈依正,离欲尊。皈依净,众中尊。’这与普通所讲的三皈是不同的。这个不同只是在词句上的不同,义理上是相通的。通常我们讲的三皈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大师在此是完全从三宝义理来说明。‘佛’就是觉,这个说法实在是非常好。一般人讲到皈依佛,总是想到心外有一个佛,一定会想到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十方诸佛;皈依法,一定想到佛教的许多经典;皈依僧,立刻就想到出家人;心中起了许多的妄念、邪念,心外求法,纵然发心皈依,实际上是走错方向,得不到三皈真实的利益。
大师在此地真正是极其善巧方便,从义理上指出,三皈原是自性三宝。‘皈依佛’,佛就是觉,就是我们心性中朗然本觉。本觉是福慧具足,所以称为‘二足尊’。‘皈依正’,正是平等正直,平等正直当然远离五欲六尘,所以称为‘离欲尊’。‘皈依净’,净就是三业清净,三业清净之人在一切众生中是最尊最贵,称为‘众中尊’。这个说法与自性三宝完全相应,实在是非常难得,真正是智慧的开示。从这里我们看到六祖的善巧开示,从名称上就教导我们自悟自性、自修自性。这样皈依,它的作用,内可调适我们的心性,外敬他人,这是真正的自皈依。
大师为我们说了之后,特别教导我们修学三皈的方法,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凡是学佛的同修,进佛门来第一课就是受三皈。我们想想:我们皈依三宝之后,究竟得到什么功德利益?如果认真的反省就会知道,其中有许多的问题值得检讨。我们读了《坛经》这一段,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使我们真正明白佛门第一课是多么的重要。这一课是多么的有意义,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是修学佛法的基础。
皈依之后,并不就算完了,皈依一定要依著三大纲领来修学佛法的基础。第一是‘自心归依觉’。大师告诉我们,必须要做到‘邪迷不生’,邪是邪见,迷是迷惑;真正能远离邪见、迷惑,这才是觉悟的人。在日常生活之中,无论精神生活或者物质生活,要能做到‘少欲知足’。少欲知足,不觉悟的人是做不到的。‘能离欲尘’,欲尘是指世间五欲六尘。五欲是财色名食睡,从心地里面离开,绝不沾染;六尘是指色声香味触法,眼见色尘不为色尘所染著,不为它所动摇,耳闻声尘不为声尘所染污,这就叫远离。果然六根不被色声香味触法所染著,这时就不称这六样东西为‘尘’。为什么?‘尘’是尘土,是肮脏的东西。譬如,桌子一天不擦它,上面就落许多灰尘,染污了桌面,必须天天清洁。这六样东西常常染污我们的清净心,叫做‘尘’。如果我们的心不被它染污,这六样东西还是存在,这时就不称它作‘尘’,称它作‘性’。眼见的是色性,因为性是清净无染的,耳闻的是声性,鼻所嗅的是香性,舌所尝的是味性,身所触的是触性,意所缘的是法性。由此可知,六尘与六性原是一不是二,正是六祖所谓‘佛法是不二之法’,只是迷悟不同而已。迷了叫六尘,悟了叫六性,如果能远离五欲六尘,你就见性。这叫做‘二足尊’,这就是修‘福、慧’究竟圆满的行法。经文文字不多,实在是非常简要,虽然简要,可是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学者,必须牢牢的记住,依教奉行,不辜负祖师苦口婆心的教诫才好。这是皈依佛的意思,就是皈依觉。
第二是‘自心皈依正’。这是皈依法的修学方法。大师教导我们,一定要做到‘念念无邪见’。何谓邪见?邪见的反面就是正见。我们听到这句话,一定就会想到邪正的标准是什么?这个标准在佛法有种种不同的建立,譬如,人乘的佛法就有人乘邪正善恶的标准,天乘有天乘的标准,乃至于声闻、缘觉、菩萨,各有各的标准。而本经所讲的是一乘佛法,在大乘之上,经典中明白的说,六祖是接上上根人,因此他的标准也就是上上乘的标准。上上乘的标准,‘正见’就是与真如本性相应;若与真如本性不相应的,都叫做‘邪见’。换句话说,在一切顺逆境缘之中,若有一念违背《坛经》所讲的原理原则,这个见解就是邪见;若起心动念完全符合这部经典所讲的,不相违背,我们的见解就是正知正见,这就是皈依正。大师教导我们,要‘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这是一切邪见的根本;换句话说,一定要破除人我执与法我执。要想断人我执与法我执,从哪里下手?先要断除自己贡高我慢的习气。要从谦虚恭敬中,来修学皈依自性正法。这叫做‘离欲尊’,在一切离欲法门中,它是最尊贵的。
第三是‘自心皈依净’。这是讲清净,也就是三业清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诸位特别要重视‘自性不染著’。真如本性中,决定没有尘劳爱欲。《坛经》第一章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讲自性清净心。换句话说,一切尘劳爱欲境界,不是自性清净心中本有之物,因此我们一定不可以染著。只要你一切不染著,一切法就是真实法,所谓‘凡所有相,皆是实相’;不染著的时候是实相,染著的时候就是虚妄。这叫做‘众中尊’,能在一切法中不染著,在众中是最为尊贵。
第六段:讲‘一体三身自性佛’。这段经文相当重要,六祖说明这段经文的用意,是教我们亲自见到三身,自悟自性。大师首先指出:要于自己的色身,也就是现前这个身体上,‘皈依清净法身佛’,‘皈依圆满报身佛’,‘皈依千百亿化身佛’。这是自心三皈。此处重要的,是要我们在自身中证实自性三身佛。三身佛是从自性生,而非从外得,这是这一章主要的意旨所归。
六祖为大众讲解‘三身佛’。第一是‘清净法身’,性本来清净,一切万法无不从自性中生,只要自己除去迷妄,内外自然明彻,这就是自己的清净法身。第二是‘圆满报身’,念念圆明,无二实性,清净平等,非有非无,这是说自受用身。重要的是第一句,一定要能做到念念都是圆满、都是光明。要做到这一句,一定要证得清净平等不二法门,我们才能得到这样具体的受用。这种受用,也就是诸佛与大菩萨们亲证的境界。第三是‘千百亿化身’,这是他受用身,也就是利益一切众生,成就一切善法。‘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换言之,‘不思万法,性本如空’是说清净法身,一念思量起就是变化之开始。这个道理若要细说,全在唯识学里面,唯识说明三能变的道理。由此可知,千百亿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它是代表‘无量无边’的意思,这就是真正所谓的化身。不但一切身相是化身,乃至于一切境界相无不是清净自性的化身,这个意思大师说得非常圆满。
六祖大师教导我们一定要‘自心皈依自性’,这才是真正的皈依佛。关于三皈依,若只是著重在形式三宝,而不能会归自性,这样的皈依是谈不上功德,这是曲解佛法,当然不是真正的皈依。真正的三皈依,见到佛像就要想到自己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化身,如此才能真正做到自心皈依自性,这才是真实皈依三宝。六祖告诉我们,这桩事情必须要自悟;换句话说,得自己开悟,要自己修行自性功德,这才是佛法讲的真皈依。‘皈’是回头。在不懂得皈依之前,我们的心总是为外面境界所左右,心为境转。皈依的意思,就是教我们将妄心从妄境上收回来;依靠什么?依靠自性,才能成就自性无量功德。自性无量功德具体来说,就是三身。这个意思我们若体会得,大乘佛法所说的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化身,确实就在我们现前自身里面完全得到了。
自皈依者,必须除却自性中一切不善。为什么?因为自性清净心中,确实没有一切不善之物。一切不善之物、一切不善之心,全不是真性,而是妄心中物,因此,我们必须要将它除去。六祖说:‘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我们学佛的目的是成佛,成佛一定要见自性佛,才是真正的成佛;只要你悟自性三身,就见自性佛。这一段开示是一体三身自性佛,终极的目的就在此处。诸位听了这段大意,再细细的深究经文,不难体会得自性三身,真正的皈依三宝,这样我们所得的利益功德就无有穷尽。
第七段:‘偈颂’。这一章的大意,都归纳在这五首偈颂中。第一首偈:“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世间的众生,对于佛法的教义不甚了解,迷信,盲修瞎练;特别是将修福当作修道,这是大错特错!修福的果报离不开三界;换句话说,果报仍然在六道之中,所谓善业感得三善道的果报,恶业则招感三恶道的果报。修福,简单的说,以菩萨修学的纲领来讲,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若以无漏的心修行,这就是菩萨的六度;若以有漏的心修学,这六种都叫做修福而不是修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三恶是指贪嗔痴;换句话说,若贪嗔痴不断,即使是修大乘菩萨法,还是修福不是修道。
第二首偈:“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拟将修福欲灭罪’,如果我们误会,以为修福就可以灭罪,这是很大的错误。‘后世得福罪还在’,这一点,稍稍通达佛法的同修们都非常明白。修福之人,如果心中三恶不能灭除,他的福报有的是在人天享受,有的是在恶道中享受。我们读《安世高传》,安世高前世有一位同学,是一位出家人,经典中记载:他是明经好施,对于教理非常通达,又喜欢布施。可惜他心中三恶没...(净公上人六祖坛经讲记)
...们入处。我们从什么地方入?究竟如何修法才能明心见性?六祖在此指导我们一个活活泼泼的门路:由我们自己的习性。假如不从我们的习性、不由我们的习性,诸位想想,释迦牟尼佛何必说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因为众生习性不一样,所以随众生习性不同开种种方便法门,这才可以入道。这句话是活语,不是死句。‘用本无生,双修是正。’前面这句是体用一如,后面这句是教我们定慧双修。定,是心无乱;慧,是无痴。无乱就是定,无痴就是慧。我们学佛,首先要断三毒烦恼,三毒烦恼是贪嗔痴。我们心中有贪、有嗔,定就没有了;有痴,慧就没有了。‘双修是正’就是要离贪嗔痴。法海禅师听了这话,非常欢喜,立刻就悟入。
僧法达。洪州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来礼祖师。头不至地。师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曰。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
法达禅师,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有一天,他到曹溪来参礼六祖,态度显得很傲慢,六祖说:‘既然你到这里来礼拜,礼拜应当要合乎规矩。礼拜头不著地,这样的礼拜存有傲慢之心,与不礼拜没有什么两样。想必你心中一定有一样东西,值得你骄傲的。你一向学的是什么?’法达禅师说:‘我念《法华经》已经有三千部。’在佛经里,《法华经》可以说是一部很重要的经典。在中国,天台智顗大师就是依据这部经建立法华宗,即天台宗。这部经的经文相当长,将近七万字。照一般来读诵,若是一天念一部,三千部《法华经》大概要十年才能念完。由此可知,法达禅师对于《法华经》已经是非常的精熟,可以说是熟透了,这是他值得骄傲之处。
师曰。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听吾偈曰。礼本折幔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六祖说:‘别说你念三千部,你就是念到一万部,要是真正通达经义,自己一点傲慢心都没有,你就可以与我同行。’‘同行’,就是境界达到相同的层次。说:‘你今天实在是辜负自己修学佛法的大事,你还不晓得过失。’于是祖师为他说一首偈:“礼本折幔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礼本折幔幢’,礼是礼敬,在佛门里礼拜是五体投地,它的用意就是折服我们贡高我慢的习气,因为骄慢是一切众生与生俱来的烦恼。‘头奚不至地’,你礼拜为何头不著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亡’与‘无’相通。一切罪都是有‘我’而起的,‘我’就是我贪、我见、我慢。所以,只要有‘我’,就有种种的分别、执著、妄想。在佛法里讲,我执是一切罪业的根源。亡功的‘亡’,就是‘无我’。如果一个人能做到无我,这个功德、福报就无与伦比。
师又曰。汝名什么。曰。法达。师曰。汝名法达。何曾达法。复说偈曰。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但信佛无言。莲华从口发。
六祖又问:‘你叫什么名字?’他说:‘我叫法达。’六祖说:‘你的名字叫法达,这个名字不错,很好!可是你何曾通达佛法?’于是,又为他说一首偈。‘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这是指法达这么多年来,每天勤奋的读诵《法华经》。‘空诵但循声’,虽然念《法华经》念了这么多年,念了三千部,很可惜你并没有能解义,《法华经》的义趣没有懂。‘明心号菩萨’,这句话很重要,提醒他,念经的目的是在明心见性,明心见性才叫做菩萨。可惜!你念了这么多年,并没有明心见性。‘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我们两个很有缘分,如果没有缘分,那什么都不能谈了。既然有缘,当然我要给你说明。‘但信佛无言,莲华从口发。’只要真正相信佛无言;这句话是讲至理绝言,‘道本无言,言说是妄’。世尊在《金刚经》曾经说过,如果有人说佛说法,就是谤佛。这是说明,佛说法是‘说而无说,无说而说’。因此,我们修学佛法、读诵经典,千万不可以执著言语、文字、名相等等;这就是‘但信佛无言’,说无言之言;如此才能‘莲华从口发’,莲华就是指《妙法莲华经》。
达闻偈。悔谢曰。而今而后。当谦恭一切。弟子诵法华经。未解经义。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义理。师曰。法达。法即甚达。汝心不达。经本无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经。以何为宗。达曰。学人根性暗钝。从来但依文诵念。岂知宗趣。师曰。吾不识文字。汝试取经诵之一遍。吾当为汝解说。法达即高声念经。至方便品。师曰。止。此经元来以因缘出世为宗。纵说多种譬喻。亦无越于此。何者因缘。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
法达禅师听了这两首偈之后,深为感动,于是向六祖忏悔、礼谢。他说:‘我从今以后,一定学习谦虚恭敬一切。’说了这些话之后,他又向大师请教:‘弟子念《法华经》,对于经的意思并不了解,心中时常有疑问,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的义理。’六祖说:‘法达,法是非常的通达,可惜你的心没有通达;经本来没有疑惑,而是你心里自己疑惑。’于是问他:‘你念这部经,以什么为宗旨?’法达禅师说:‘我的根性非常暗钝,只晓得依文字来念,并不懂得这部经的宗趣。’六祖说:‘我不认识字,你把这部经念一遍给我听,我来为你解释。’法达就高声念经,念到方便品,六祖说:‘好了!可以止住了。这部经原来是以因缘出世为宗旨。无论它说多少譬喻,也不能超过这一个原则。什么因缘?经上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就是说佛之知见。世间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如果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就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就是开佛知见。’
佛犹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
‘佛’字是梵语,意思是觉者。六祖说:‘经的旨趣可以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这个讲解是既简单又透彻。《法华经》本文说‘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六祖完全是从义理来说明。特别教导法达:‘若闻开示,便能悟入。’这两句话非常重要,说明觉知见,觉是迷的反面,不迷就是觉。迷与觉的定义,可以分为许多层次来说,在小乘有四果四向,在大乘法菩萨有五十一个阶级。由此可知,它的标准层次是各个不同。本经,六祖是对上上乘根性之人而说,换句话说,六祖的标准是最高的标准:一乘佛法的标准,这个标准还在大乘之上。觉,什么是一乘之觉?一乘之觉一定要明心见性;换句话说,迷失了本性,都叫做不觉。不但凡夫不觉,二乘人、权教菩萨,都说之为不觉。这个道理,《大乘起信论》说得很透彻。六祖说:‘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这就是明心见性。又说:‘你不可以错解经义。佛说开示悟入,若你误会这个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是诸佛的知见,我们自己没有分,若要这样解释,这就叫谤经毁佛。’
佛教,诸位从一切经论中仔细去观察,它不是宗教。我们承认佛教是宗教,这也是谤佛谤法。为什么?它不是宗教,你说它是宗教,那不是毁谤它吗?大凡宗教,一定有个主宰的神,教徒与神是不能平等的。譬如,外道的宗教讲上帝,人与上帝不能平等,不能说人人都去作上帝,那还得了!佛教里没有这个,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我们真正做到续佛慧命,弘扬佛法,利益众生,首先自己不可以谤佛谤法。佛是讲平等的,佛是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得作佛。‘佛’是什么?佛是大智大觉之人。佛说,这种大智大觉我们每个人都有分,并不是他独有的。所以,六祖在此处提醒法达:佛之知见是我们自己的知见。佛就是觉,觉悟的知见是人人皆有。
彼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令寝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见。吾亦劝一切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恶。贪嗔嫉妒。谄佞我慢。侵人害物。自开众生知见。
六祖说:‘彼既是佛;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讲的,他已经成佛,已经成就圆满的智慧觉悟。他已经具足觉悟的知见,何必还要开什么?应当要相信,佛之知见就是我们自己的心地,是我们自己的真心。除了自己真心之外,更无别佛。’很可惜一切众生自己把自己的真心蒙蔽,使我们无尽的智慧光明不能现前。这个毛病出在哪里?毛病就是障碍,这个障碍,在佛法里将它归纳,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烦恼障’,一种是‘所知障’。何谓‘烦恼障’?我们根尘相接触的时候,生起贪嗔痴慢,‘贪爱尘境,外缘内扰’,于是将我们自己本性里的智慧光明、觉之知见障碍住。佛的教学,无非教我们恢复自己真性的本能而已。这桩事情,佛对于我们只是做为一个增上缘,从旁边给我们一点帮助,只要我们肯接受,自己肯努力。这桩事要自修、自悟、自度,没有法子依赖任何一个人。
六祖说:‘我们现在是麻烦释迦牟尼佛,从定中发起种种苦口婆心,无非劝我们止息妄念。’我们要想学佛,学佛就是学觉;我们要想成佛,就是成就大智大觉。从哪里做起?得从放下万缘做起;换言之,要从心地清净做起。心里不清净,这就是障碍,这就是烦恼。所以,学佛的人心一定要清净。要想心清净,必须要将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统统放下,修平等心,修清净心。由平等清净中,一定会生起无量的慈悲,利益一切众生。所以,这桩事情一定要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向内求,则与十方诸佛没有两样,所以叫开佛...(净公上人六祖坛经讲记)
...么功夫?过去是如何修学?’行思禅师说:‘圣谛亦不为。’圣是指诸佛。圣谛就是无漏的圣解,行思说:‘我连这个也离开了,我也不著。’这个境界相当高。六祖说:‘你落什么阶级?’行思说:‘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这话说得非常透彻。有凡、有圣才会有阶级;有修、有证,也有阶级;行思禅师的境界是无修无证,凡圣一如,这当中没有分别执著,哪里还会有什么阶级?如《心经》讲的‘无苦集灭道’,乃至‘无智亦无得’。六祖大师对他非常的赏识,很器重他,叫他作一名班首,就像大众当中的班长一样。有一天,六祖对他说:‘你与众生有缘,应当去一方弘化利生,不要让佛祖的道脉中断。’意思就是叫他去教化众生。行思禅师在六祖座下得法之后,回到吉州青原山,在那里弘法利生。谥号弘济禅师,其事迹《传灯录》有记载。
怀让禅师。金州杜氏子也。初谒嵩山安国师。安发之曹溪参扣。让至。礼拜。师曰。甚处来。曰。嵩山。师曰。甚么物恁么来。曰。说似一物即不中。师曰。还可修证否。曰。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师曰。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西天般若多罗谶。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应在汝心。不须速说。让豁然契会。遂执侍左右一十五载。日益玄奥。后往南岳。大阐禅宗。
怀让禅师参访嵩山安国师,安国师就打发他到曹溪参扣六祖。六祖问:‘你是从哪里来的?’让师说:‘我是从嵩山来的。’六祖再问:‘甚么物恁么来?’这个意思就是,什么东西?怎么来的?这句话,我们乍听起来是呵斥的话,很不客气,但是要晓得,这是禅宗的机锋语,也就等于口试一样。怀让禅师说:‘说似一物即不中。’这句话对得非常恰当。因为祖师问的意思,是直指人心,说的是虚灵不昧的真心,怀让禅师一听就明白,随即答覆:‘说似一物即不中。’因为虚灵不昧的真如本性,是没有任何物相可以比拟的,一般常讲‘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所以,什么都说不上来。
这么一答,六祖就了解他的境界。于是再问他:‘还可修证否?’让禅师说:‘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这两句话很重要,在禅宗非常著名,其他各宗也时常引用这两句话。这两句话变成以后宗门教下修学的最高指导原则。‘修证即不无’,是说有修有证,虽然有修,心地是清净的、是光明的,决定没有丝毫的染著。这是真实的功夫。不善修学的人,譬如修布施,免不了心里落一个能布施的我相、所布施的物相,以及接受布施的对方;换句话说,三轮不空。这就是有染污,虽然有修,有修有染污;若能到有修而无染污,这才叫做真修。不但布施,就是诵经、拜佛,或者禅定,乃至于般若,都时常被染污。如果到‘染污即不得’,必须要离开分别心、离开执著心,正是禅宗所谓‘离心意识参’!才能得到这个境界。六祖说:‘只此不污染,是诸佛之所护念。你既然到了这个境界,我也是这个境界’。
以往,西天般若多罗大师有一个预言,般若多罗是禅宗第二十七代祖师,即达摩祖师的老师,他说:‘将来你的门徒中,要出一个马祖。’这是指道一禅师,俗家姓马。中国丛林制度就是道一禅师兴起的,‘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这两个人的教化,影响中国一千多年。这桩事,在很久之前,般若多罗就有预言。六祖说:‘应在你的身上,但是现在不须要说。’怀让大师豁然体会,留意在心。于是执侍,作祖师的侍者,朝夕奉侍十五年。在这十五年当中,当然他的学问、道行一天比一天成熟。以后,他到南岳衡山弘扬禅宗。
永嘉玄觉禅师。少习经论。精天台止观法门。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偶师弟子玄策相访。与其剧谈。出言暗合诸祖。策云。仁者得法师谁。曰。我听方等经论。各有师承。后于维摩经悟佛心宗。未有证明者。策云。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曰。愿仁者为我证据。策云。我言轻。曹溪有六祖大师。四方云集。并是受法者。若去。则与偕行。
永嘉玄觉禅师在中国禅宗史上是负有盛名的,俗姓戴,永嘉(浙江温州)人。年轻时曾经修学三藏经论,于天台止观法门特别有研究,也有心得,以后因看《维摩经》开悟。一日,偶遇六祖的学生玄策。玄策常到处游玩,各地方修行有成就之人他都去拜访。玄策禅师听说永嘉有这么一位善知识,于是也到此地来拜访。拜访畅谈之后,觉得玄觉禅师的境界很正确,不但正确且还相当高,于是问他:‘你得法的老师是谁?’玄觉禅师说:‘我听方等经论听得很多,听过很多法师讲解。以后,我在《维摩经》中开悟佛法的心宗,可是到现在还没有人来为我做证明。’就是没有人来印证他的开悟是正确还是不正确。玄策说:‘经论中讲,威音王佛以前,你说自己开悟的,能讲得通。威音王佛以后,说无师自悟的,都是天然外道。’威音王后,必须大彻大悟之人来为你做证明,证明你所悟的是真实不虚的,如此方可。永嘉大师非常谦虚,他说:‘请你为我印证,可否?’玄策说:‘我人微言轻,你何不到曹溪去礼拜六祖?曹溪,四方缁素云集,大众都在此处承受六祖的教学。你若想去,我可以陪你一道去。’
觉遂同策来参。绕师三匝。振锡而立。师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师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师曰。如是。如是。
于是,玄觉就同玄策到曹溪参礼六祖。见面的时候,他表现的态度似乎有一点傲慢,‘绕师三匝,振锡而立’。六祖说:‘一个修行人,必须具足威仪,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一切都得循规蹈矩。你从哪里来的,怎么这么傲慢?’玄觉禅师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这两句是很具有警觉性的话,几个人能懂这个道理?如果大家能把这桩事情看重,修行一定会很踏实。六祖说:‘你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永嘉大师说:‘体即无生,了本无速’。‘体’是讲体认自性,自性无生无死;‘了’是讲一了百了。这个意思就是说,生死已经都没有了,哪里还有迟与速?所以说了本无速。六祖为他印证,说:‘如是!如是!’一点都没错。由此可知,修行人要紧的是要明心见性,若不能明心见性,生死大事就没有法子‘了’。说到明心见性,又谈何容易?所以,佛祖常说,若无净土法门,末法时期众生就谈不上成就。我们若能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与此处讲的了生死,境界就可以接近了。
玄觉方具威仪礼拜。须臾告辞。师曰。返太速乎。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师曰。谁知非动。曰。仁者自生分别。师曰。汝甚得无生之意。曰。无生岂有意耶。师曰。无意。谁当分别。曰。分别亦非意。师曰。善哉。少留一宿。时谓一宿觉。后著证道歌。盛行于世。
这个时候,玄觉才礼拜六祖。拜完之后,他就要告辞。六祖说:‘你回去得太快了,才说几句话就要走?’永嘉说:‘本自非动,岂有速耶?’本就是本来,本来没有动,哪有迟与速?六祖说:‘谁知非动?’这是一层一层在逼他。永嘉说:‘仁者自生分别。’这话问得好,答得也好。六祖说:‘你确实是得到无生之意。’无生之意就是无生法忍,他确实是证得无生法忍。永嘉回答说:‘无生岂有意耶?’六祖说:‘无意,谁当分别?’永嘉说:‘分别亦非意。’这句话说得实在是妙极了!如果用意识分别,这是凡夫,没有证道。分别不是意;不是意,是什么?是真如本性。见性之后,分别即是无分别,分别与无分别是一不是二,这是真正证入佛祖的境界。我们学佛,要紧的也是要趋向这个方向、这个目标。
六祖大师听了非常开心,因为永嘉的境界与他一样高。大师说:‘善哉’,好极了;‘少留一宿’,六祖特别留他在曹溪住一晚,不要急著回去。永嘉禅师住了一晚,第二天才回去,在曹溪成为很有名的‘一宿觉’,他在曹溪住了一天就大彻大悟。以后回到永嘉弘法利生,著有《禅宗集》及《证道歌》。
禅者智隍。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庵居长坐。积二十年。师弟子玄策。游方至河朔。闻隍之名。造庵问云。汝在此作什么。隍云。入定。策云。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无心入耶。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隍曰。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策云。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
智隍禅师最初也是在黄梅五祖处参学,他非常用功,自己以为已经得到禅定,‘正受’就是禅定。于是,他就在一个处所结小茅篷静修,修定。不知不觉就修了二十年。六祖大师弟子玄策,游方访道到黄河北岸河朔一带,听到智隍禅师的大名,就到他的茅篷拜访,问他:‘禅师,你在此地做什么?’智隍禅师说:‘我在这里入定。’玄策说:‘你说入定,是有心入?还是无心入?要是无心能入定,一切无情的草木瓦石都应得定;要是说有心入定,一切有情含识众生,包括一切动物,也应该得定。你到底是有心还是无心?’智隍禅师说:‘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这是说明他定中的境界。他在入定的时候,既非有心,亦非无心。玄策说:‘不见有有无之心,这是常定、是大定,哪里还有什么出入?如果这个定有出有入,就不是大定。’入的时候有定的境界,出了定,心又散乱了,所以这个定不是大定。‘大定’,是我们通常讲的‘楞严大定’。
这一段话我们应当要留意。为什么?在现今,许多大专同学们都喜欢禅宗的修学,如果对于禅宗根本的理论与方法不能透彻了解,免不了要误入歧途。智隍禅师在五祖会下住过那么多年,都发生了误会,何况我们现在没有明师指点,修学禅定当然是非常困难,障碍也多。
隍无对。良久。问曰。师嗣谁耶。策云。我师曹溪六祖。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策云。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净公上人六祖坛经讲记)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