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374|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李炳南老居士佛学问答类编(因果第四)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3-6-4 15:06: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因果第四)


李炳南老居士解答


四、因果


问:佛教的‘因果律’,似乎与现实相矛盾?(丘八)


答:因是起始,果是结束,还有甚么不合现实?


问:今有甲杀乙,因乎?果乎?有无根据可以知之?(黄涵)


答:在甲为因,前无故而杀之,固为造因,前有故而杀,乃是造因,以被杀者,不了前缘,仍怀怨恨,怨必思报,故曰仍是因,不过果中之因而已,有因后必仍有果也。在乙曰果,欠甲命而偿之,固为受果,虽不欠甲命,当有他因,借此而食果报,故仍曰果,然果中既该因,恐遇缘仍再造因也。如此怨冤相寻,无有已时,所以佛法贵乎觉悟舍且解也。


问:不信佛,亦不信神,如此种人结果得什么报?(朝新班莲友)


答:我执太重,愚痴太重,执重痴重,是谓二惑。起惑无不造业,造业无不受报,造何业受何报,不能预为定之。


问:信仰与悟道,何故非合一不可。(张清锦)


答:信仰是因,悟道是果,悟而后修,修而后证,修证又是一因果。合一者,即是修因求果也。


问:‘定业不可转’,此句话若对学佛之人,能转定业或不能转定业?(郭莲花)


答:学佛之人其心不同凡夫,改往修来,业力焉有不转之理。偈曰‘罪若起时将心忏,心若亡时罪亦亡’。经曰‘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前者为消除,后者为转轻。是皆证明业因学佛而转矣!


问:转轮圣王是执管轮回之王吗?(施好学)


答:虚空世界无量,为便于言说起见,假定若干个范围,如以四天下(四大洲)作一个单位世界,此转轮圣王有管领一天下乃至四天下者,用金银铜铁等字代名,并非执管生死轮回之王。


问:宇宙间是不是只有一个执管轮回之王?(施好学)


答:此问或系专言执管生死轮回之神。按众生生死轮回,总以其业力为主因,实则不操于地狱十殿阎罗王之权。但来问者在欲明此阎王是一是多,亦仅就此点答之,世界既是无量,阎罗亦无量也。


问:一个世界的众生是不是限在于其世界轮回?(施好学)


答:众生神识入胎,实不限于一个世界,十方尽能趋往也。


问:佛教对有情众生的生生死死,说是由无明经轮回所致,而未知对无情众生(草木类)的生生死死如何解释?(施好学)


答:万法缘合则生,缘尽则灭,动物除色身外,并有神识(情)故起无明。矿植无神识,只其假相因‘缘’生灭耳。


问:阿修罗是造什么因的果报?(慧德)


答:修罗分在天、人、鬼、畜四界,其属天界者乃下品十善之因。


问:自古以来世人多说因果报应是真,如果因果报应是真,即是自作自受,而世人又不少问神托佛,或拜斗祈求元神壮旺,或求补运,或超拔亡灵等等,此等事依照因果报应而言可能生效否?(施水阁)


答: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确凿不虚,诚属自作自受。惟世人问神拜斗,祈求元神壮旺,或求补运皆是虚妄,无补实际。倘真心发露忏悔,止恶向善,实亦能化戾为祥,此仍是因果也。至于超拔亡灵,若果斋戒至诚,七分之中,亡者可获其一,如虚应故事,则无益也。


问: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有些人说:那么认命就好,反正受业力之果报,无形中养成不思精进懒惰恶习,终成无用之人,如此是否亦为果报?(许炎墩)


答:业由心造,亦由心转。能转即可变更果报,或者减其成分,否则即为业缚,而受果报。甘心懒惰,不思精进,亦是因。终成无用自是果。岂非皆由自取,所谓凡夫认命,智者造命,此处大须著眼。


问:出家之人,心田已变慈悲,每日早晚诵念楞严大悲诸咒,岂不是逢凶也能化吉,如果能这样,佛菩萨何不发心将一切遭凶者化为吉祥呢?(颜宽文)


答:出家者未必全具慈悲心,诵经咒亦未必全具真诚心,因果须竖看三世,横看共业,极不单纯。佛魔盛衰,端在佛徒德之进退。居士只知门外破坏佛法,而不知佛徒破坏佛法,物腐虫生,盖有由矣。然此处极须憬悟,莫徒埋怨菩萨无慈。


问:俗语有云:今生受人钱财,若不能还者,要还后世债。若如此今生受人布施,来生岂不作犬马还人债乎?(善因)


答:受与欠小有分别,设人以钱钞赠与者不必偿还,布施即系赠与。受后但求上弘下化,日加精进,一切功德,普为施主回向,则无错过,若受后懈怠放逸,不求了道,恐有危险。


问:念佛兼有信愿行具备,望往生极乐,今生若受人钱财,未知可能往生?或在六道轮回再还人债否?(善因)


答:念佛若能信愿行三者具备,决定往生,何必多疑。余义可以玩索前答即能自释。


问:我读佛经对微妙法常不能解其究竟,而喜谈因果报应,不知有此专书否?(沙壬)


答:贤愚因缘经、经律异相、法句譬喻经、历史感应统纪等,皆谈因果之类。此外有安士全书一种,内容有事有理,颇合初机。


问:设曰‘众缘和合’如是则‘因多果一’;曰‘一迷而有众相’,如是则又‘因一果多’;曰‘瓜熟结实’如是则‘实即是果’;曰‘种实成瓜’如是则‘实又是因’矣。究竟因因果果,是是非非,祈居士有以明我!(吴捷汉)


答:因结果时,以缘为介,因亦称缘者,仅亲因缘一种,其余众缘,皆作起因生果之用,均不可称因。第一节之疑,乃未能分清因缘界线之误也。‘一迷而有众相’,此须设喻解之:譬如目病眩花因也,视一灯而现多灯果也,此仍是一因一果,多灯只能作一果论。盖一灯者,是一个真总相,多灯只能作一果论。盖一灯者,是一个真总相,多灯者是一个妄总相,病目所见多灯,既为一个妄总相,故仍说是一果。第二节之疑,乃未解一个总相之误也。因果原具有连环性,请研十二因缘自知,此连环性便是因既成果,果还赅因,下实(即种子)于地是因,结瓜是果,瓜内包实,则仍是因,第三节之疑,乃以实为果之误也。


问:修何善而生三善道,修何因而堕三恶道,修何因而为胎卵湿化四类?(春燕)


答:此情形极为复杂,有纯善,有纯恶,有善兼恶,有恶兼善,有善多而恶少,有恶多而善少,业既千差万别,报自乘除多变,实非片言能尽。从大体说,造十善业,以上中下三品,分为三善道之生。因造十恶业,亦分上中下三品。即三恶道之生因。若胎卵湿化之四类生法,六道皆有之。善恶之报,应以六道为准,不能以生说也。


问:以三世因果论,畜生道之未来果的现世因如何种下?如猪鹅猴虫类等?(潘思旭)


答:业因分身口意三种,此之又以意之贪嗔痴为主动。一切畜生之意识,不外贪嗔痴,一念十法界,何能云不造因?其口言语虽不得知,其身造杀盗淫,细观之了了分明,又何能云不造因?


问:畜类中之湿生化生及细菌等,是否亦由生死轮回中来?(桂引杏)


答:凡属有情凡类,皆有轮回,细菌是植物,不在此限。


问:畜生数比之人类不在万万倍以上,如人转在畜生道,是一人可以变多数畜生,抑一人只可变一畜生?(桂引杏)


答:只论畜生一道,一神识寄托一身,当闻之矣,若有他说尚不得知。私揣来问之意,或疑畜多人少,若一人,一身,何来如许之畜?要知变畜生者,包括六道而言,况畜生生生死死,有经数大劫尚不能脱离本道者哉。


问:因果永不消灭,善恶不能抵销,何以印光大师临终三要又说:业力凡夫,由念佛故,业便消灭?(桂引杏)


答:因果不消灭者,乃谓不自消灭。岂但此也,且亦不自生。必先明乎‘不自’之理,方能谈斯问题。因谓亲因,果指习果,二者之间有一重要枢纽,名之为‘缘’。此缘具增上力者,因即生起;如种子在地遇水,便能生芽,不遇此增上力,则种子仍伏地中,故曰不灭。倘缘具减损力者,因即变坏;如种子在地遇石灰硝强之类,便渐蚀腐,不遇此减损力,则种子亦仍伏地中,故曰不灭。念佛者实为恶因之减损缘,能将恶种子蚀腐,故曰消灭,理非矛盾。更应知此是以缘转变其成分,决不是善恶抵销也。


问:在圣帝殿作鸾生,后堂主选作讲生,现今听佛理,然后能得好善果否?(吴央)


答:鸾生讲善书,乃是世间之善,仅能保持人身。学佛乃超凡入圣之大事业,所得之果,终能与诸佛同等,两者相较,天渊之别矣。


问:七月开赦地狱,是使好兄弟受食否,或是轮回转世呢?(真月)


答:这是社会上一种俗传,不足听信,实则是人借这一天,凑凑热闹,大吃一顿酒肉而已。


问:法华经说:释迦佛从无量劫以前成佛,何以其他经多说,释尊多生以前曾做过仙人,凡夫,或堕地狱,或做畜生等等?成佛还会再堕落吗?(白永居)


答:无量劫固是说远,多生并非说近,不可误解文义,至云曾作仙人等,皆指成佛以前之事也。岂有成佛以后,再为种种众生者,如二千余年前之迦毗罗国太子乃其化身耳。


问:佛教中每于七月请僧施放瑜伽焰口时,有人为报亲恩,于附荐并设灵位及办纸料衣箱食物等祭拜祖先,是否死亡的鬼,真有领受呢?(杨乘光)


答:按盂兰盆经,七月十五为结夏竟日,诸佛欢喜;供养三宝,可获超荐七世父母,后人推广悲心,怜悯无子孙之孤魂,无人超荐,遂为放焰口行施食,是其演变。至于办纸料衣箱等,则非是经所说;若祖先生在鬼道,或可领受,若在余道,安须此耶。


问:若我们识得念经而无请僧及买办以上各物,亦无设灵位,而自己一人持素于佛前虔诚诵经礼忏,来代亡亲忏悔,代其念佛求生西方,其效果比第一条功德如何?(杨乘光)


答:请僧荐亡,必延戒学双尊之大德,以其威仪具足,心身清净故易获得感应。否则实不如自己之子孙,斋戒虔诚而礼诵,较为有益也。


问:常有人谈说人畜死去一生了结,并无有地狱轮回之事,这无非是昔人传说,倘确有地狱轮回,自古至今有何人见得探到之证?(李俊)


答:佛说之事理,多在体验,有非探讨及化验所能得出。如我昨夜有梦,我知我说确非虚构,而他人实无法探讨化验之。故以现比二量求不出者,只可信仰人格而遵圣言量,考地狱之说实载佛经,宜相信也。如必自己亲身经历,方能相信,我即可不信世有美国,他人虽曾去游,我实未去,故不信也。并无地狱之说,他人不信,只可由他。若来质问居士,可向其反问,汝不常拜拜乎?其拜拜之对相为何?汝亲见之乎?


问:妇人受胎时其灵性就入胎否?或对出胎始入呢?按生苦说是在胎内已入,对否?(钟林招)


答:灵性与父精母血三和合,始能成胎,此是通常,亦有临产之时,而另一灵性来夺舍者,是为特别。


问:人或畜生虫类,死时自动的由其业报再转生,或一一有鬼神引导到转生处呢?(钟林招)


答:业力为主因,偶有为鬼神引导者,亦是业力感召耳。


问:若人死必受阎王审问,经判决转生者,一切众生当然亦必同样为合理,但上至天人,下至蚊蝇虫类,如目不能见之,水中空中极少之虫类。倘若如是,阎王到底几个人,方得行此审问判决之事呢?(钟林招)


答:六道众生固是无量,地狱之类亦甚繁多,而阎罗亦非一人,经中有记载也。


问:人类处世,可筹得何种妙法,能避一切苦恼及灾害,以得安静生活?如他人平白严重的侮辱,余是否能尽力来搏斗,至争斗时,是否能伤他人生命?(曾同德)


答:人生环境顺逆,皆由远近因果以为支配。现受之苦恼灾害,倘现在不造恶因,亦可减其助缘力,且能避免将来之发生。他人横加侮辱,当反求诸己,定有招侮辱之道,宜自忏悔,何可与人争斗,怨再加深?至云伤人生命,更是错误思想,杀人者,国有常刑,宁不知耶?


问:有人未娶妻,亦未侵犯过女淫,但有时欲火燃烧不能自禁,常犯手淫,此患何法可治?此是否与犯女淫同罪?将来受报如何?(潘玉泉)


答:比犯女性罪轻,因未加害对方也。淫为恶首,意犯之,身手犯之,此种淫习气愈习愈深,念念即在八识田中,将来淫种子(习气)起现行,定牵神识堕落三途(畜生饿鬼地狱),即现在做此事时,冥冥之中,亦有鬼神见之,知环周皆有见者,做此岂不丑乎?纵不解佛理,不闻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乎?


问:众生皆有佛性。只一念不觉(无明)即从无始以来生死轮回受尽苦矣,此不觉之一念,何由而来耶?(宋瑞锡)


答:万法因缘生,此岂例外。


问:畜生是血途,贪嗔争夺互相吃食,且愚痴异常,难闻佛法。时至无终,亦难离三途,经云羊死为人,如何解释?(宋瑞锡)


答:众生多劫以来,造一次业,一粒种子,落在识田,数量何止亿万,其中善恶互有,临终种子生起现行,即牵之入胎受报,此一粒种子报尽,另一种子再起现行,则另受一身,居士只知此生造业,下生受报,而不知识田含藏之义,是以疑也。


问:恶心的人死后灵魂一定去到地狱受刑法,灵魂用甚么刑具呢?(柯仙江)


答:请看地藏本愿经自知,非数语所能详也。


问:女人临产,有苦痛不堪数日难生,在旁照应者皆出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决定不须一刻工夫即得安产,这是事实吗?现在有甚么人实验的引证?(柯仙江)


答:心诚者有感应,生疑者则否。若求引证,我认识之人,先生未必认识,举之无益。


问:前次问阿修罗之因,答是下十善,但十善上下如何分解?(周慧德)


答:善恶二字,自有等次,上与下即分矣。以不杀一条来论,如不杀人善也,再以此心扩展,乃至不杀牛犬猪羊鸡鸭鱼虾是更善矣,再至于一切不杀,杀心泯尽,则善之上上者矣。若心量有限,时间短少,推行不普,皆善之小者。反之心量无限,长时不懈,推行普遍,皆善之大者。


问:因果经说:梁武帝的前世是个樵夫,郗氏死后转生为巨蟒。那么依何根据说梁武帝确是从樵夫转生来的?而郗氏死后确是转生为巨蟒?(若说根据因果经,小说家可以乱写,故若说根据因果经是不成理的)。(叶庆春)


答:梁帝郗后等事,皆出释尊以后,故经不载。信与不信,可任个人之见解。然以比量而论,事亦并非无理,阿含经多载释尊前生之事,如喂虎饲鹰等。世间史书,曾载鲧死为熊,彭生为豕等,小说固不可信,经史是否可信耶?


问:每听他人言谈凶毒手段,凄惨情节,或闻人哭泣声,我之周身肉团紧张,而极于泪下,其因何在?(于鲁)


答:此亦善心增长之象,儒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佛曰:同体大悲等,俱近之矣。


问:每于夜梦,常遇见已死叔父,与几个已死兄长及已死友人,有时不语,有时话长,甚至围坐而进食,此种梦影有何意在?(于鲁)


答:梦系下意识作用。攀缘六尘,皆有落影,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然皆虚妄不实,却与吉凶无关。倘能公务之余,摄心念佛,使念归一,则无此事矣。


问:此问常说若人修不好,死后堕畜道,但若还是龙凤呢,是何解决?(潘振邦)


答:龙凤不过畜之灵者,并不贵于人。试看蜂蚁皆有王,岂得谓高于人类之平民耶?


问:世间所有的精忠报国,弘化世间,指善而教,不能则劝节用,博爱人,济贫恤孤,到处救世立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等大善,究竟有何吉报眼前?(潘振邦)


答:位、禄、名、寿四者皆是世间吉报。但原因与果报,必论三世,以因有大小,果有迟早,有先善而后恶者,有前恶而今善者,有善小恶大之互异,故须合而统观。如必求眼前吉报,四者中之‘名’报,多能在当下成就也。


问:世间免不了忤逆人,虽聪明又读孔孟之书,一切善恶深明大义,俱悉为何心不遵行?先逆其亲,后与友不睦,自夸其贤,自作自高自大,爱大欺小,女人者不孝翁姑,不遵三从四德,嫌贫悔婚,欺穷爱富等种种逆行,此种人贤愚有保分别?


答:贤愚不在读书聪明,及不读书不聪明而定,当由其善恶两途分别耳。


问:世间免不了的所有罪大恶极,杀人放火,假药魔术害人,拦路行劫,有的父奸女、媳婶,有的老奸幼等罪,除开贪官污吏及私通野合狗盗一切小罪之外,以上十大重罪,若后罪发投网,受阳律宣告死刑示众,后魂到冥府是否免得前愆?(潘振邦)


答:前列之罪固大,后列之罪,须观其构成犯罪之结果及程度,而定其轻重,不能遽云是小。至云阳律冥罚等问题,亦须视其罪之程度,盖阳律严重者不过执行死刑。然古人有云一死不足毕其辜,又云万死有余。再查经载地狱有无间之设,推此可知虽受阳律,但罪性未消灭时,仍不免冥诛耳。


问:佛教讲三世因果,佛教徒生病,请医生服药,是不是徒劳?(支世荣)


答:凡事造作皆是因,有造作必有结果,虽不能骤变前因,亦能作损益之两种增上缘。后来结果,当亦发生变化,有病请医服药,即是增上缘之一种,安得谓徒劳乎?


问:佛云有因必有果,如不种因,则必无果。是则无生无灭超脱因果之外,如此好似‘因果’管辖一切。如是‘本有之因果,由谁而发?此问非为由人由众生所发之因,所得之果,而为最初定因果者谁?是否在因果之上有制定因果者?(支世荣)


答:万法现相,皆由众缘和合。因待缘起,果待缘生。千变万化,不可方说。不可说本有,不可说谁发,不可说在上有制定者。试问气遇冷而化水,水遇冷而结冰,冰遇热而融水,水遇热而蒸气,皆因果也。究以何者为本有?是谁而发,有谁制定乎?


问:有一位住在寺院的女信徒,修行三十余年,最近遇著车祸往生。生前品行良好,虔诚拜佛以及办佛事,实在真可惜!这是什么原因呢?(庄庆贤)


答:因果须合三世观之,有乘有除,有现报、生报、后报之别。盖果之成熟,以力量之大小,而有迟早之不同。如孔子颜子,皆是圣人,孔丧其子,颜竟短命,曹操司马昭,皆篡弑大逆,而其子孙皆有天下,其不能以当时而论当时,可以知矣。况尚有死丧非是祸,而富贵非是福之微机在也。


问:信者中有一部分不孝逆子,父母亲劝解不听,要用什么方法来改善?(庄庆贤)


答:此亦夙生之因果,父子因缘,本有报恩报怨,还债讨债之别。此等事只逆来顺受,遣人常与解说因果,使知怨宜解而不可结。世间名分已定,亦须敦睦伦常,否则又结以后之恶也。


问:每见人讥笑某一人或某一事时,往往摇头脱口喊出‘阿弥陀佛’四字,试问该习气即入八识田中,将来所结之果属善属恶?(楼永誉)


答:此为口意二业相异之表现,意存讥笑,是意恶也;四字名相,是口善也。虽则同时而起,当分下善恶二种,自然各收其果。


问:在于讲演之时说到因果报应之事实,听众当场质问,佛为慈悲,无意相犯一次,何不原谅?(萧慧心)


答:造业受报乃种豆得豆,种瓜种瓜,自然之理,并非佛罚,此如饮食不节,起居不时,即酿疾病,请来医生,专为治病,不可误会此病,乃医生所加,佛只拔苦与乐,从不施罚,何原谅之有?


问:六道轮回,三世因果之事理,信而有征,拙内今世为人慈善,竟招短命横死之报,此由于她宿世广造杀业果熟,今生缘遇以致临终报前种种颠倒错误,负屈含冤而死,殊非常情所可理解者,惟她临终剧苦兼以学人当时未闻佛法,于她气绝时,凄惨痛哭抚动,亡人神识未离躯壳,曾否因嗔或爱之心,复感三途恶报?(董颐元)


答:临终起嗔起爱,多半堕落,不明佛法者,大约皆被其害也。


问:两年来,音容飘渺,阴阳路隔,从未有她分毫消息及梦境,是她仍在狱道受苦,不得自由欤?抑已转生他趣?学佛人固不应仍著爱见以增来世因果,况佛法究竟目的,系为了生脱死,不过人死后去趣评判及佛事功德如何?如蒙引据经论指迷,谅亦为一般初机学佛者乐愿闻,以长信根也。(董颐元)


答:众生死后,最长时间,四十九天即行转生,然不问生于何道,为作佛事,皆能受益。关于斯事各经多有显示,不过繁难枚举,如地藏本愿经,是其最显著者。他如梁皇忏能脱郗后蟒身,尤为世人共晓者也。


问:她之死因,为学人修道‘亲因缘’,两年来长素念佛诵经礼忏及放生等。除为本人求生净土外,每日亦为她回向,请问以本人愿力及佛菩萨慈悲力,她死后果坠入三途,以此功德是否可望超度?(董颐元)


答:佛经威力极大,一切众障,均能拔除,但诵时须具诚心,方获感应耳。


问:鲁桓公昔死于车中,诸儿路上遇鬼,彭生枉杀化豕。此一段之因缘可谓因果花报么?(杨素月)


答:彭生已堕三途,自是果报,诸儿被弑,尚是花报。


问:曾闻大法师讲众生不离因果,但听学问家说因果二字太幼稚,虚妄无有,然则佛戒因果有何用处?又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其两者所言须信何者为确?(王阿金)


答:因者事之由起,果者事之结局,此万古不易之理。以物体三态而论,水遇冷而结冰,冷因冰果也,水遇热而蒸气,热因气果也。儒家经典:‘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前者科学之定理,后者圣人之法言,何一而非因果。今有人讥讲因果,谓‘太幼稚,虚妄无有’便知此人之学问如何?然世出世间之圣贤,所著之经典,其精粹早已昭昭在人耳目,彼学问家,有何新奇独创之学,压倒一切圣典,尚未之见?自宜暂从圣贤经典,似不致歧途也。


问:无论何因,杀人都要堕地狱受苦吗?那么为国的战士呢?(廖玉娇)


答:此须观其动机,战士义务,上在保国卫民,抵御外侮,乃合布施度之无畏施,意善而非恶也。如关岳二公,皆是统帅,屡经战争,岂不杀人,而俎豆千秋,常显灵迹,是其例。倘心不在国与民,专以过暴嗜杀,如白起曹翰之流,自不免三途之报矣。各因果笔记中,多载其事。


问:菩萨救人,不一定要称名而后往救,亦有虽未称名,菩萨亦必往救之,惟视其人善恶业力何如耳。且获救时环境,有须预先为之布置者,预先布置之时间,有在数日之前,或数年之前者,甚或远在数十年之前者,此是学者平时之感觉,深信不疑,未知高明以为合理否?(仲志英)


答:菩萨救众,谓之应;众生称名,是求感。如按电铃,交触则鸣,不按使交则不鸣。至云虽不称名,菩萨亦往救者,是此人夙有信仰,故猝然遇难,口虽不言,而心中早蕴种子,仍有感应之理。善恶业力,乃系因果关系,其理亦是感召。然感有大有小,有速有迟,又如叩钟,小叩小鸣,大叩大鸣,明乎此,称名一事,不可忽之也。预先布置之说,似不如居士所解,此理一为酬‘因’一为借‘缘’耳。


问:有一位同事说,今生杀人是前世的因,因前世甲把乙杀了,所以今世乙才杀甲,为什么前世甲把乙杀了,是因再前世乙杀了甲,这样向前推,开始是谁杀谁?在开杀以前,未有杀因,为什么生出杀果来呢?向后推之,甲杀乙,乙杀甲,因果相循,怎样了结呢。(柳子奇)


答:事有造因与酬果,造因名‘新殃’,酬果名‘旧业’。此二事时时各各进行,某君所言只是‘酬果’,却将‘造因’忽略。试问邮局每日所递之信,岂能尽是覆函?不尚有许多开始之问函乎?明乎此,则前一段解决矣。经云‘假使千万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读此则知没了期也。然又有一首偈,‘神农留下一粒谷,旧种落田新种熟,此中也有不生者,煮在锅里做稀粥’。明乎此,则后一段解决矣。


问:关于曹翰宿因故事,他做猪何能有智慧向刘考官告诉他的前世因果一条一段说清清楚楚?他为什么缘故没有隔阴之迷?(吕正凉)


答:此等事类,非出佛经,多系文人墨客,笔记所载,自难以佛理绳之。然佛菩萨欲显示因果,警醒世人,以神力加被其身,一时权现,事亦多有而理无不通。


问:遗传性与因果报应何异?譬喻聪明人的子孙亦是聪明人得多数,恶人的子孙还是恶人传多数,如何解释呢?(吕正凉)


答:两者各有各之关系,亦有相合时,亦有相违时因果复杂,事相实千差万别,不如所举之呆板。瞽瞍子而有大舜,鲧子而有大禹,是恶者,不一定生子皆恶也。蜀汉先主刘备,子而有阿斗;晋武帝司马炎,子而有惠帝;是聪明者,不一定生子尽聪明也。


问:假使前生造恶因,今生外表虽好看,内里业障重重,此世作事,尚知向善,近年来学佛,天天求佛忏悔能使老境苦报减轻否?(宽娥)


答:诚如所说,自可减轻,但无神通者,虽得减轻,亦不自知。迨其受轻报时,反疑忏悔无灵,此为俗人通病。不明乎此,往往退转善心,弃舍前功,是可惜耳。


问:语云:‘要知世上刀兵劫,且听屠门夜半声’欧美人杀的牲畜比中国利害。如芝加哥,加拿大等,然而彼处照常享乐,中国何竟遭如此惨痛恶果?(胡正临)


答:因果通三世,受报者未必统在当世,更不即在原地也。琉璃王灭释种之一段公案,可推而知矣。


问:语云‘人身难得’此身举心动念皆罪,我意反不如畜生尽一生中造罪较少,前世善因若于人身破费一尽而堕入恶道,反不如畜生尚能留得几许,居士以为若何?(胡正临)


答:贵人身者,贵其易闻佛法,能修而得解脱耳。畜生能如法修者,有几许耶?居士以为人多造罪,不如畜生造罪较少,羡慕畜生。譬如人在社会造罪机会较多,坐监入狱,造罪之缘则少矣,为预免造罪,肯甘心而入狱乎?再云,畜生尚能留得几许前世善因,以为作畜胜于作人,试问所留善因,其报为何?请细参!要知大恶固是人作,大善亦是人作耳!


问:若云人身之可贵在能闻佛法,则野蛮区乃无佛缘,傻子五官不全者,及聪明而不信佛之人不能修学佛法,此等人明明是前来糟蹋前世善因,为何佛陀一再在地藏本愿经中,示人赞叹地藏菩萨或修善因可得人天之报?(胡正临)


答:边地及盲聋喑哑,世智辩聪,皆为闻佛之障碍。后二者列为八难之内,诚如所云,空来一次,甚可惜也。此亦恶因缘所结,惟望大心菩萨,不辞艰困,悯而度之。


问:再若说人身可贵处除能修学佛法外,在能于食衣住适意,可是饥寒交迫之穷人世上不知凡几,彼等之生活不如富人犬马远甚,若云此类人士前世有恶因,需今世偿还,为何不降地狱饿鬼,或穷人家的犬马等亦可,偏说人属三善道之一,可是又必须受苦,此实不解?(胡正临)


答:经文常有,重罪众生,地狱一期报尽,以其余善转人道中,尚有余恶,诸根不具,贫穷诸衰。虽云残疾贫苦,已较地狱诸刑无间者,安闲万倍矣。云善道者,以总相而言也。再报分正依二种,正者指某趣之身,依者指所得享受。此间有正报善,而依报薄者;有正报恶而依报厚者;有善而厚恶而薄者。因千差,果万别,各有至理。如以专为享受,甘作畜生,是犹贫人,羡求衣食,愿入监狱作囚相似,乃是一人一种思想,一人一种看法耳。


问:众生的死亡,是否按一定的因缘果报(如寿天、天灾、人祸等);若然,则何来枉死、冤仇等事,因彼应得如是结果,怨得谁来?(胡正临)


答:因缘果,须论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千差万别,极其复杂,果能如是推究,则无所谓冤枉也。然佛法讲实相,尚解脱。讲实相,知众生一念无明,而招因果是可悯处;尚解脱,不求往还报复,而从此罢手。倘遇一不肯罢手之人,即是突遭憎会,故可皆称冤枉也。世间法不见其因,但悯其果,大称冤枉,与从此罢手之义,亦有所助。是称之与世有益,非之与世有害也。


问:六道轮回中‘人’身可谓已难得矣?然生于物质昌明之欧美人,与高山或森林中之土人,其间之享受(生活)已隔天渊,此种现象以佛家观念视之作何分别?又生于科学不甚昌明的地方如亚洲,中东,非洲等难道这些人前世的善都未达圆满程度吗?(胡正临)


答:得某种身,谓之‘正报’,得某身后,一切享受,谓之‘依报’,正报与依报,均各不同。身有智愚美丑全残夭寿等别,是‘正报’亦非一致。享受有富贵贫贱吉凶顺逆等别,又何足以异之?其余各道所得之身,及其享受,亦为多端。此纯属于因果,缘作善作恶,往往俱不单纯,有善多恶少之互变,始善终恶之互变,情业复杂,故正依两报,亦千差万别耳。


问:无明之由来,及‘无明’与‘后有’之关系何如?(傅愚之)


答:一念不觉,而有无明。由此而变为神识,从此入胎出胎,不离六道,常具后有。回溯进求,是皆以无明为因,此其关系也。


问:今年小儿投考大学,发榜前夜,有人呼小儿之名告曰,考取了第××名,榜发后相差一名,此为何因?(金天铎)


答:学籍学历,关系身份,亦犹前代科名,皆从因果中来。令器当属夙根深厚,故感召前知,使其知物质之外,尚有事在。宜少留意心性之学,俾得显现固有之德能也。


问:人生为何得健康体,得病体?为何得富贵,得贫贱?(慧亮)


答:前有戒杀功德者,得健康报;有杀生恶业者,得多病报。前有布施功德者,今获得富贵报;有贪盗恶业者,获得贫贱报。


问:一切众生到老死后是否还有十二因果论?(智引)


答:此名十二因缘,亦名十二连环,谓其因澈果,果赅因,循环不断也。起首是‘无明’,结尾是‘老死忧苦悲恼’,忧苦悲恼乃是无明。众生身死,而识仍有念,如之何脱出此连环圈套!


问:敝人经营点心生意,每有苍蝇跌入汤中,于心不忍,欲加以盖,又需常开(煮沸)请指示有何办法防止及对于死蝇有何方法替它超生,又将来与敝人有何因果关系?(王家声)


答:制点心之作坊,须安铁丝门!于未工作之前,先扫除干净,用拂子驱蝇尽去,将铁丝门关严然后升火。一者可全物命,二者亦讲卫生。倘偶有蝇误入而死,与之念佛回向,大有功德。既尽心矣,将来关系,亦不恶也。


问:依因果报应之理,凡命债钱债、情债,虽多生必偿,然试以命债为例,甲在过去生中,曾杀害乙,转生后甲应被乙所杀以偿夙债,但转生之乙,忽于寻仇索债之前,遇善知识点化,放弃恶念,如此则转生之甲,所欠夙生之命债,可即从此不还否?即可因乙之消怨而其业亦消否?此其一。冤冤相报,本无了期,但杀人偿命,欠债还钱,隔生报怨究为因果之应有?抑索债之一方,仍属造孽?此其二。(宾汉)


答:乙放弃夙怨,甲对乙之欠负,即行消灭。然甲之业因,依然存在,不过与乙断绝关系,不以乙缘引起现行耳。如求消灭,还须甲再自行忏改,所谓心亡罪亡也,此其一。隔生索债之一面,仍是造孽,所以迷者于怨,越结越深,智者于怨,会求解脱。实缘业因惑起,八识田中,自然落一种子,便是将来之恶果,故云索债仍是造孽也,此其二。


问:佛说因果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任何人不能幸免的,此语与科学似有冲突,例如台湾省光复以来,人口的生育率从一九四七年千分之卅八,增加到一九五一年千分之四十九。死亡率从一九四七年的千分之十七,减低到一九五一年的千分之十,这生的增多,死的减少,这因果律怎么讲呢?(无名)


答:卫生设备,医药技术,较前俱有进步,自然减少死亡,此并不违因果。若从心术及寿命上著想,更当竖讲三际,横论环境,总合而乘除之,情形极不简单,未可以一端,概例其余也。


问:因果说,前生多作善事,多修行的人此世福报大,智慧高,理则应善的人多富贵聪明。为什么现前所看的富贵人多横心恶霸,而且鬼头鬼脑,反而善的人多穷苦和愚苯呢?(李永白)


答:贫富是前几生事因之果报,性善恶是俱生与现染之习气,此其一。细察富者亦多慈善,贫者亦多狡恶,不尽如来问所云,故无须辩,此其二。


问:贪嗔痴爱是造恶之因,若能观法是空(法指宇宙万法而言),诸法既空,即不生贪嗔痴爱,贪嗔痴爱不生,即能生慈悲心,舍己利人,不造恶因,贪嗔痴爱是造恶之因,既无因,而后亦无果。若如是观,是否亦能了脱生死?(颜文曝)


答:不造恶因固佳,善须三轮体空,慈悲亦重无缘。如是者,当然解脱,然此境极高,非初学所能真体会耳。


问:皈依三宝,可以离苦得乐,往生西方,为何有些人在未皈依三宝以前,诸事如意,家道兴隆,自皈依三宝以后,凡事不能如前,家道日渐衰弱,有的更无后嗣。在佛说,是因果报应,但似此未知是何因果?(颜文曝代人问)


答:因果通三世,成熟有早迟,此是正知正见,皈依三宝,徒有虚名,不能改恶向善,仍多灾祸来临,此亦理之当然。若谓皈依三宝,持戒精受是受祸之因,便是邪知邪见大愚痴人。试看尧舜大圣,其子皆不肖,夷齐大贤,皆失国饿死,孔子曾丧子,伯道竟无儿,谓是圣贤仁慈之报,则定赞叹曹操篡国而为帝,秦桧卖国而富贵矣。如是颠倒浅见者,便难与为语。


问:佛教说众生随其业障投胎,任何人都无法阻止(任何人包括佛在内),如果业障重,口念阿弥陀,手执菜刀不自修,佛也无法救他,但目莲之母为何能得救,他的母亲业障沉重,堕落地狱,目莲救母心切,借诸佛功德愿力救其往生天堂,怎么没有随业障投胎,这与自作自受或因果律不符,难道成了种豆得瓜?诸佛是慈悲的,怎么不协力,把天地下所有可怜众生,度到西方?目莲之母是一个例,当然我们亦可以,可不是吗?(谢碧玉)


答:目莲之母堕饿鬼,是生前恶因;超升天道,是设盂兰盆会广为布施善因。安得谓因果不符!诸佛度众,不过如撑船梢公,行人必须登船,方能达到彼岸,船喻经教,众生不依教奉行,自甘堕落,犹行人不愿登船,而空责梢公不挟超彼岸同也。


问:佛徒斥耶教的博爱是自私于人类,是恶是善,耶徒以杀生为善事。当然是恶非善,佛家的因果律岂不是破坏了吗?(章普明)


答:说升天就升天,事也不这样容易,中外各教,何止数百,普遍者亦非一教,因果自有其因果,未开天眼,只知眼前,总论三世则茫然矣。


问:善人生恶子,健康人生弱子,贤人生愚子者,屡屡见之,则因果不相应耶?(张清锦)


答:因果须合三世观之,居士可查看本栏已屡答不鲜矣,此等问题,俱有详记。太阳晒冰而冰益结,大雨落地而地益燥,方得谓之因果不相应。


问:佛教时常说因果,如猫捉老鼠,这亦可说是因果吗?是不是前生老鼠食猫之肉,故这一生互相怨报?(詹金枝)


答:因果情形极端复杂,不能如是呆板说。猫虽捉鼠,非每鼠皆为猫捉,被捉者当另有原因在。如人被雷殛,并非前生雷曾被人殛之也,亦另有原因在,不过借之为受报之缘耳。


问:友人并非佛徒,但多年来供奉观世音菩萨。且于每晚间上香虔诵心经,彼问后学‘至心念佛者得带业生西,敬拜观音大士者结果如何?’(赵泽宇)


答:刀可切瓜,可裁纸,可种菜,亦可杀人,其用不一,要视心之出发点,而定其果,请问贵友,愿力为何?


问:一代高僧玄奘圆寂后列为何祖?又梁武帝一生奉佛竟至国破家亡,横死侯景之手,未免为佛教中重大缺憾!是否前因?梁武帝逝世后是否列为‘尊者’?(卓忠扇廋)


答:奘师之高足,窥基大师为相宗开祖。奘师未列祖者,因祖乃一宗之祖也,奘师三藏皆精,不能以一宗拘之也。梁武帝之败,不必论其前因,即当时背邻国之约,而贪地纳叛逆侯景,已是大错,遭报亦属必然。但武帝一生弘法护法,其功德种子定然充满,当有最大成就。


问:家兄卓智立自皈依印公大师后,念佛行善不遗余力,对于戒杀放生,尤为努力,一九三○年三月十六日准提菩萨圣诞日得举一男,貌美性慧大有超人之势,取名贤准,家兄爱如宝珠,默思此子完全佛与菩萨所赐,甫二岁即告夭折,竟拘西河之痛,家兄思子欲狂,势将与佛脱节,嗣经其师印祖闻知函责,始告一段落。念佛人既得佳儿又复夭折,足招俗人谤佛昊天,既赐麟儿于善人,何以又作恶剧,令人费解?(卓忠扇廋)


答:此中前因后果,定必复杂,儿不佳不能痛其心也。若得天眼及夙命者,自能详其由。应知决非偶然如是。至于俗人议论,有识者自当置而不理,盖既曰俗人,便是无智慧少理解之流,不谤佛不足表显其陋也。


问:四十二章经说:‘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何以安世高来中国还二次命债,他有神通有修行,何以不自消灭?(池慧霖)


答:改往修来,罪自消灭,经语不虚,但有时间性耳,偈曰:‘假使千百劫,所造业不亡,因缘遇合时,果报还自受’。此偈明言业不亡则受报,反言之,业亡则不受报矣。安世高者,虽知夙命,似尚未得漏尽,或是业尚未亡,急求了债,自动寻求偿还,期早解脱,并非如我辈业因成熟,无法避免者耳。


问:若人骂我,我还他是有罪,不还他闷在心中,暗暗怀恨,哪一方面罪较大?(池慧霖)


答:还骂是意口两种恶业,不但后受苦报,现前尚招身外之祸。怀恨发嗔,是增上根本烦恼,然不至再招身外之灾,居士既读四十二章经,何不知送礼不受之理乎?明乎此理,与对方不独不恨,反应起悲悯心矣。


问:前生毁谤他方,后生反方亦尔,此是众生之因果报。释迦牟尼佛,乃是出世圣人,而化凡体度众之身,便无毁谤他方,为何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就有人毁谤及伤害,此是何故?(陈林洲)


答:遭遇毁谤,其因不一,固有酬前世之业因者,亦有现在环境而临时召来者。应知此五浊恶世,人喜作恶,见他恶则讪笑而骂之,见他善又嫉妒而毁之,已成平常习惯。世尊成佛,早已业尽情空,安有酬因之理,谤之者乃自己习惯使然。此二者亦有不同之处,酬因者受毁谤,则有所损,无因者受毁谤,反彰其德。况佛如虚空,是一切不变者,且尚有权现菩萨,故作此态,藉以说法者,如提婆达多,即其一例也。


问:观受是苦,家母持斋多年,她颇肯施人家东西,但对邻居一切赠送,她坚不受,怕有‘受因’招‘还果’,可是社会上这样是过不去的,如何是好?(尤彩华)


答:所问此句之受字,范围极宽,指身心一切之领纳,如身之‘苦乐舍’,心之‘忧喜’,即触境所起之分别也。总名曰:‘苦’者,苦忧固为苦之苦,乐喜亦为必坏之苦,舍亦行动不常之苦,有慧者静观始知耳。令堂不受人之赠,乃廉洁高尚之一行,与此义微有不同。年老而又行之已久,大家定相谅解,亦无所谓过不去。


问:杀阿罗汉身流血就大罪过了,其罪如须弥是否共业应报呢?(颜佛兆)


答:自然共业共报,不过有轻重之别耳。然被迫作此恶行者,亦系业重障深之类,故特遇此恶缘,又种恶因,世法五福之‘攸好德’乃因非果,可见作善事,正是福慧人之行为耳。


问:八、七大水灾,很多人被淹死,这种因天灾枉死的人,是否都属因果业报?难道所有淹死人,都是业感所招的吗?(陈圣音)


答:报通三世,不能只论当时,世尊何等之人,琉璃王灭释种时,尚示头痛之相,况我辈耶?此时众生被厄,且暂将此话收起,勿再刺激其心,应具同体悲悯,送与温情,物力身力,作速输将也。



问:现有一商号伙伴众多,常闹室内失窃财物,店中有一人,系佛教信徒,拟将其姓名表而出之,以免拖累别人,但又不愿碍人名誉,恐或会被开除,究竟有功乎有过乎?有否触犯教内之戒律乎?(黄涵)


答:店伙既多,知此事者,谅非一人,又何必自己多事。既知其人作窃,又系同事,何不暗中规劝?如以为不足与言,尚是守默为佳,其人恶贯满盈,自有水落石出之日也。


问:因果善恶系无抵销扣除之理,但又有行善与诵经持咒可以消灾解难,何也?乞示。(黄涵)


答:因结果时,必赖乎缘,无缘则果不得结。如一粒桃核为因,土壤水肥日光空气为缘,然后方能生芽成树,而开花结果,此属于增上缘之类。尚有障碍缘之类,如此桃核,不遇土壤等缘,反居石铁干燥等处,且无日光空气,岂但不得结果,即芽亦无由发生。此二种缘通于善恶诸因,诵经持咒可消灾者,乃恶因之障碍缘故也。


问:本省八、七大水的灾害,损失以及死亡不少。照佛家所说,是共业造成的。但是有人就引起了很多的疑问。有的说:小儿应无罪;有的说:那么巧,会住在一起;有的说:是天灾,有的说:是台风经过的原因,种种怀疑,未知是哪个对的?(江宽玉)


答:一切之事,皆有因缘果之阶段,‘共业所感’是原因,而因亦不限当生,说‘小儿无罪’者,不解此理也。说‘那么巧’‘天灾’‘台风经过’,皆是外缘,以缘当因,仍属昧理。因无缘不果,缘无因不生,由桃核不遇水土,不能长成结果,水土不种桃核,亦不能突生桃树也。


问:末学在未入佛门之前,对世间法就看如幻梦。今一闻佛法真理,则觉前所觉一点不虚。今对一切事物似有似无之境即现于心。像此,前是何因,后是何境?(颜文曝)


答:淡泊尘缘,是夙有净因;今作假观,是道心增长境界。


问:佛在世时,琉璃王灭释迦族时,世尊因何不显通制止他?(宽湛)


答:神通不能抵因果,前已言矣。此事大目犍连尊者,亦曾运用神通,搭救释种,结果仍归无效。此必须事前,设法转变,如盂兰盆一段公案是。神通何能为力,因果可畏哉!


问:歌利王割截忍辱仙人肢体,论因果须入地狱,何以来世反生为憍陈如而得佛为度脱耶?(顾凤英)


答:忍辱仙人被割时,尚未得证极果,自与出佛身血不同。且仙人被割截后,歌利王心已大悔,长跪求忏。仙人既受其忏悔,复发大愿,来世得成菩提,先度此人。彼王至心忏悔力,仙人慈受力,佛陀愿摄力,俱不可思议。前之因一,后之因三,前者弱而后者强,譬如讨债,强者先牵也。


问:佛家主因果,在因果律中,一因一果;一因数果,与数因一果诸端似易找出事物求证,惟有因无果,与有果无因,颇难求证,未审是否有诸?(黄朝华)


答:原则上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尊问二则,在相似法上看,似有此事理,实则非也。‘有因无果’者,如种因后,久不遇缘,便伏而不生,因必待缘而起。喻如下种在地,是有其因矣,若不遇日光空气风雨,亦不能生,但种因仍伏未灭耳,暂似无果。又有转变其因,使无力而不结满果者。缘分‘助’‘障’二类,助缘何?增加因之力量者;障缘何?损灭因之力量者。因遇障缘则转变,而不结满果。喻如豆大毒药,置杯水中,可以杀人,若置五斗水中,毒虽存在,其力只能病人,而不杀人矣,此皆似无果也。‘有果无因’者,因遇缘而结果,有其时间性,更须论因之本力大小,故通过去现在将来三际,其情至为复杂,设种一粒豆,三月即能结果,是在本年即能见因见果也,设种一桃核,必三年而结果,在见果之时,不得见其因也。现时之人,无大善大恶,而得大福奇福者,夙生之因,实非有果无因也。


问:人之一生,善恶混杂,其所获果报,究系善恶分开,抑系功罪相抵?(欧阳曼)


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何能相抵。但因种之结果,全借缘力。若畏恶果成熟,多作善事,其恶因不遇恶缘,自然不生。如种豆一粒,不加浇水,再使其环境,毫无生机,此豆久久,亦可腐烂。


问:经言定业难消,又共业亦难转,似此则个人忏罪修善,大众回心去恶,果皆不足以消弭祸殃,挽回浩劫乎?(欧阳曼)


答:定者如果瓜已经成就,此何能消?只有减损其成分一法。共业者非一人所造之业也,个人忏悔,个人得益,所谓‘共中不共’也。大众回心去恶,共业共转,自能化戾为祥,但恐多数人不能如是觉悟耳。


问:佛言中阴身至多经历四十九天,即受后有,窃意此系指一般芸芸众生而言。至于世间所谓圣贤英哲,忠臣孝子,义夫节妇或慧业文人艺术名家,生前无大过恶者,死后亦可经历千百年并不投胎,或只生天界,虽仍不离六道,究属远胜人间,又由人生天,当系属于四生中之化生,此推测,不知当否?(欧阳曼)


答:出此入彼,名曰六道轮回,出此尚未入彼之际,名曰中阴,故其间最短,如云已生天界,便非中阴矣。天系化生身,圣哲忠孝,是有善业者,自可生彼,慧业文人虽无过恶,但未种十善生天之因,何能有分。


问:五趣众生,是自无始以来由清净本体起一妄念,无明相应,而坠落轮回者;此由本体起惑造业而轮转五趣之众生,是自无始俱来?抑自无始迄今陆续而来?若无始俱来,以佛菩萨慈悲愿力终有度尽之一日,设陆续而来,则五趣众生随度随来,终无穷尽。(罗德彰)


答:风渐起而增狂,浪渐涌而增高,狂风高浪,不由突成。风有一处一时之暂止,浪有一处一时之暂平,悟此可以解彼。


问:既然因果律是自作自受,云何超度可使亡人业债减轻或上生,果尔超度之‘影响’力及他人,系何原理而使然?(张弓)


答:此种问题,情形复杂,解甚费辞,兹举譬喻,可以了然。一粒瓜种下地是因,后来生芽拖蔓结瓜是果,不下瓜种,何能生蔓结瓜,此自作(因)自受(果)之理也。然因(种)与果(瓜)中间,尚大有事在,即风日雨露等,此名为‘缘’。缘对结果,有增益与减损;两种力量,如风雨等调和,则增益其结果,不调和能灭损其结果。是果之损益,‘缘’之力操其大半,借佛法超度者,乃助缘耳,此减轻之原理也。


问:‘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一个极‘正比’的因果定律,何以佛学之因果反成极‘反比’呢?若然,即前生种下‘杀人’的种子,今生仍应结出‘杀人’的种子,才对。何以反结出‘被杀’的种子来,在‘习性薰染’上如何解释?又前生‘富贵’今生仍应‘富贵’才对,正如白种人,生出来的也是白种人,今何白种人反生出黑种人来,这岂不破定律了吗?(张弓)


答:‘因果’之理,极其精微,从简单言,亦含有变化及反应两义。如先生所云者,乃是种因仍是因,种果仍是果,此不得称曰‘因果’,因果者,是由自因感招来果也!喻以吃饭是因,腹饱是果;食品所含之养料是因,体魄得赖充实是果;此皆含有变化反应自然之理;必如来问主张,吃饭是因,所得结果,则仍是吃饭,即当吃饭再吃饭,吃之不已,或吃米吃菜,大便亦须排泄米菜!知夫物体之态乎?汽体遇冷则变液体,液体遇寒则结固体,固体遇热又变液体,液体遇热复变汽体,此因果变化反应最明事实也,然因果亦不必远讲来生,即就现在而论,贵如秦始皇,富如石崇,为何不常贵常富?被杀被盗之家,对于加杀加盗之人,存何反应,亦可以思得其结果矣。如云薰习种子,此不违于学理,因好杀好盗享富贵之人,其心中总有如是之种子,惟不遇缘,即不能成就而已,再者因果之说,乃万事万理自然之行成,并非佛家一私之言,不过佛学能以论其精微耳。


问:佛为慈悲度众以病施药有求必应,看看有许多家庭佛化之信者,早晚不断焚香课诵念佛,因何亦有偶然身染重病,甚至致命。如此岂不容易使人发生误会,既是佛徒为何反受其殃?所以佛教败在于此,假使对方这样说,应用何话解答?请示其详!(杨素月)


答:大致有二义,可许者则许之,如突遇横祸,凡诚心求,自必应而救之,悯事出乎变也。不可许者则不许,如一期之寿数而身亡,求之不与应,(尚有例外)顺其常也。不悯乎变,则失于慈悲;不顺其常,则乱因果矣,此其一。一切灾殃逆境,皆有其过去之因。念佛人染病,焉知非前世恶因,应坠三途,或罹非命,而以念佛功德,仅得染病乎?是之谓重报转轻。至于因病致死,名曰考终命,乃五福之一,皆非不幸,此其二。以外尚有一义,试问世间有不死之肉身人乎?能真不生不灭者,惟佛一人耳。我辈尚在初机,毫无所证焉能不死?若求肉身不死,更是情见颠倒,为理之所无。若求延寿,佛法中自有其法,亦大有其事也。


问:某甲有悍妇,不事翁夫,漫骂无宁日,劝说再三仍持偏见毫无理喻,致家人除坚忍不予辩驳令其恣意言行外,殆无办法可想,其尊翁早已皈依佛教,终日勤持佛号不稍间断,某甲虽未皈依,但亦崇信佛教默念佛号,是否可蒙佛加被冥冥中稍改彼妇性情?某甲祖母代即于家中设有佛堂,一生素食念佛不懈,修桥铺路广事布施,何其后代有遭此恶运?某甲纵或以因果咎由自取,其尊翁为何亦连遭此磨难?是否亦系因果所致?依因果论,仅及其本身,后代或再后代,何至殃及于长辈,果系孽债所系,则某甲妇今日之言行,即为索取孽债所应为之正当言行?抑对伊本人今后或来世有何影响?(桂向元)


答:凡事之成,皆为众缘和合,既如是已,则每果辄有多因。某悍妇家,各各家人,亦必与其有共因。其家人精进修持,可减夙业,受辱能忍已是还债,不问此悍妇性改与否,但至债务清了,必有境界转变,惟应随缘消旧业,不可更造新殃。再因果有互相报复性,而此悍妇来世有此凶悍习气,亦必自食其报也。而现在虽云讨债,谅必有超过程度之举,恐其过分之处,今生亦有报焉。


问:设有一个犯人本想杀张三,误杀李四,究竟李四之不可抗力之灾殃能说业力所驱使乎?是否该死?如天灾地震等,李四本有二、四、六岁的孩儿各一,便失去了抚养人,这孩儿的冤枉是业力乎?如果是业力,这犯人是该杀乎?(林火寿)


答:众生所受,皆有业因,业因熟时,自受果报,不过有正酬与借酬之别。正酬者,欠甲者酬于甲;借酬者,不必直酬于甲,借他缘代酬之。兹举例以明,如甲持刀伤乙,乙亦持刀还刺之,是正酬也,乙不还刺,而司法者判甲之罪,是借酬也。知此则天灾人祸,莫非无因。至问李死遗孤失养,属于‘共业’所感,而一家聚散,亦各有其因缘,亦各酬其夙业耳。惟智者识机,能使还灭,愚者昧理,任其流转耳。再问‘如果是业力,犯人该杀乎’?国家立法,只论现世行为,犯人自受应得之罪,盖甲杀乙,是杀业,乙反杀甲,宁说非杀业耶?八两与半斤,名有异而实则不异。


问:但我初入佛门,对于念经念佛规矩不大清楚,现我很发心,欲食斋修行,惟不知如何,我越发心我的儿子越坏得很呢?使我无从教导办法,令人讥笑我仗佛失败,太不争气了。(雷居士)


答:子弟好坏,有今因与前因之别。今因者,乃未受善良教育之过;前因者,或多生怨家来报怨仇。亦只有逆来顺受,尽心感化二法,怨解心转,自有变化。念佛行善,是现在之事;子弟顺逆,系以前因果,并非作善事反得恶果也。俗人不明道理,难免误会讥笑,只可由他去。文王大仁,子被纣醢;孔子大圣,子先少亡;颜渊大贤,竟不永寿;冉耕大德,身生恶疾,请问此类事,在俗人口里,又当作何议论?


问:但我以前有好环境之时,自小至大,到老,我今年已五十多岁了,一向行善,每月都有钱米学金,帮助贫人,亦无间断,至今环境变迁,才停止善事工作,我夫妇素来很有同情,怜悯心,为何得此不肖坏儿呢?又在中年丧夫呢?(雷居士)


答:作善得福,作恶得罪,此是圣训,此是因果真理。若不信此,便是邪见,拨无因果。惟报有速有迟,如种瓜当年可得果,种桃必三年而结实。贵居士今生所受之困穷,非念佛行善所得,乃前生所造之业。现在所作之善,不过正是种因,将来定有好果,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请细味之,莫生烦恼!


问:我一向信仰三宝,受三皈五戒,已食素,同时很发心,每天持咒诵经念佛,不忘不断,每逢佛事功德,随喜拜忏,印经、放生常做,惟我有一件刺心事,屡求佛力加被,两年多,未得效果感应,每每还受加重打击伤心,因我有胞弟,自幼丧失父母,由我手抚育,供读长大,今年十九岁了,很不生性,在三年来,放弃学问,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流离荡荡,聚赌无可收拾,家中与人的东西,都拿去,使我家人与丈夫,非常讨厌,整天怨我,收留此不中用人,令我精神万分苦恼,不知怎样对他,累欲送他到政府处,牢狱警告,但想我是修行人,未知对于此事,有无犯戒,罪过否?乞请大德开示指导一切,俾得明白前因后果,业障深重,现我受舍弟刺激,心情很苦恼,非常难过,逐他不去,整天向我取钱,但给不胜给,真烦了,未知上世我欠他的债否?(伍居士)


答:六亲接合,大抵多为前生因缘,或还债,或讨债,或报恩,或报怨,种种不一。顺心者,多属还债报恩,逆情者,多属讨债报怨。以上所说,乃是夙因,而今生教养得失,亦有关系,乃是近因,须合而观之,方不偏执。令弟似属讨债报怨,以及今生失学之咎,古云怨可解不可结,又曰逆来顺受,尊此古训,宜托有德之人,向其长久教化,不可再结新怨也。


问:欠人钱财,作恶多端,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
 樓主| 發表於 2023-6-4 15:08:45 | 只看該作者




死后堕入畜生为牛,人杀之食肉,论理是应该,何以食它肉之人,说是有罪。(黄春暖)


答:造罪恶,堕畜生,是一因一果,未爽酬报。若杀之食其肉,是另造一因,彼既有因果,此岂无因果乎?兹举一例明之,人犯法律,判罪送监执行,此是一罪一科,若有无干之人,至监向囚犯施以暴行,试问此无干之人,有罪与否?


问:农人每天犁地,有无数的生命,被犁死伤,乃家禽鸟类争食去,农人在因果报应上,有怎样的报应?(张德明)


答:农人意在种植,非存杀生之念,如人呼吸,亦害生命,然目中不见,亦非有杀意也。以因果论之,自有其乘除之理,而在事实上为不可避免者,故学佛者耕种,皆先诵经咒也。


问:友人本来无子,此儿是堂侄,因他自幼,丧失父母,无人抚养,收他养育,以为侄如子也,一心一意,养育长大,今已十八岁,想不到此儿,大不中用,非常之坏,好言不入耳,良药不入口,只跟坏人走,这种因缘,究竟是什么原因?假如是前因,今受恶报,为何念这么多佛经,拜忏等功德,不能解除呢?还增加逆境,令人莫名其妙,今特乞师指示因果理由?(陈居士)


答:宿生自欠他债,故有此聚会,逆来顺受,作偿债想,心则泰然。若起嗔恨,又种恶因,不可不明道理,再讨后苦。且讨债者,有善讨恶讨之别,向人恶讨者,大多超过必要程度,自即种无量恶因,将来亦必食报也。余不明处,参第二答。



问:有某放生会常将放生会经费随喜其他功德,古德告诫弟子不可以盖瓦之资移铺道路,放生会之组织顾名思义其所有经费只能作放生之用,倘作他用,是否违反因果法则?(释永兴)


答:某君此举,大为不可,古有公案,以斋僧之钱为僧建筑食堂,是统归僧用矣,尚受火枷之报,而况以救生物命之钱,改作他事乎。古德云放生之钱,尚不可建放生池,盖放生者救其刀镬之危也,其事急,建池者为其将来之安也,其事缓,所谓缓不济急也。况施者各有愿力,受其施而违其愿,是破人之功德,又谓之舛错因果。虽然,某君或不知此利害,宜教其忏悔,后勿如此可矣。



问:放生组织中以放生捐款来开发车资杂支是否合法?(释永兴)


答:细味前条所答,知其不可,而放生自有车费等开销,可另筹之,或别设一放生费用捐箱,则事理周全,而功德亦益圆矣。



问:佛教是慈悲为本,我们佛教在家的居士,生活在黑暗的社会上,若是用慈悲二字,一定无法生活之地,祈赐示方法。(灵觉)


答:生活者,求衣食瞻养,生命继续不绝也。智者谋道,少欲知足,愚者贪财,多求无厌,知足者心安,影响社会不争,自显光明,无厌者身危,影响社会攘窃,故成黑暗,此眼前之因果也。后前善恶六道,酬偿不爽,是将来之因果也。世尊舍王位如敝履,孔子于富贵如浮云,其所见远,故其成就也大,居士勿为欲所迷惑,乃称智者。



问:佛教对因缘果真重论,李老师,若是真有因果论,我过去信奉一贯大道五年左右,及设坛二三处,常诽谤佛教三宝,然后受前镇念佛会某法师教化,再转变一心信佛教,常行忏悔,以后因果之报如何?(灵觉)


答:凡夫迷惑颠倒,乃其通常,惑则造作罪恶,更所难免。以后闻道而信,便是觉悟,皈依忏悔,是又猛进,皈依是改邪归正,忏悔是从暗转明。因果本由心造,罪福亦由心转,罪恶喻如霜露,忏心喻如杲日,但求后不再作,即是杲日常明,杲日之下,霜露不存。



问:杀牲祭神鬼,神鬼将来亦会与杀牲者共业报应否?(江宽玉)


答:人杀之,鬼神享之,人为享者杀,享者岂无关系?此为共业,当然共受果报。此在经中,及各公案中,多有记载,血食之神,不免堕落,是祀鬼神者,反害鬼神耳。倘鬼神不受其享,则杀业独归祀者,四十二章经曰,‘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可为殷鉴。


问:据佛教经典说,宇宙之间有因果轮回六道之事,天道人道阿修罗道,此为三善道,地狱饿鬼畜生此为三恶道,今生作善事的人来生即生三善道,今生作恶事的人来生即生三恶道,为什么不给每一个受报的人自己知道今生所受之报是由前生造何业而来?若能给每个今生受乐果的人知道是由前生作何善事,受苦果的人是由前生作何恶业而来的话,那么世界上的人大家都不敢作坏事了,岂不是不化自善,不治亦不乱吗?为什么偏偏不给人知道呢?由此观之,轮回六道之事等于空的。余对此有些怀疑!未知佛教作何解释。(无知)


答:君言似有理,法亦甚善,慈提二则反问,细味即能解决。佛理万法心造,自作自受,不知是谁管理此事,谁能有不忘之术给人?莫说前生,当生之事,自幼至老,谁能记清?再每人都从子宫而来,谁能记得住子宫时之苦乐,此其一。若言知有苦报,便不敢做坏事,请看各地城市,皆有监狱,刑法所载,亦有死罪,岂不昭昭耳目,尽人而知,世人何以犯法累累,甘入囹圄?此其二。


问:佛说人身四大假合,一切万有皆因缘生,有果必有因,从无始最初有何因可能合成一个人身?求大德示教。(黄米田)


答:佛说人身四大假合,应知一切身皆四大假合,知一可以类推。一切身者,总说为六道身,(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分说则每一道,各有千千万万之不同身。得其一身是果,果前必有善恶之业,业是因,此因果之说也。无始而有‘无明’,无明即是因,有是因即得一种果身,有一则生多,如一果身而造种种业,则又增种种之因矣。现在之人身,并非全从无始之因而来,众生从无始到今,曾造恒沙因,曾变六道恒沙身矣。今得人身,乃从百千万劫三途中来,几千年后,又入三途去矣,可不悲哉?


问:有说因果欠钱现世不还,后世要还,比喻有一商人,借钱周转不灵,宣告倒闭,借主向债主商议返还母钱三成,债主在无奈何下迫收三成回来。以后这商人再奋发事业成功,也发了财,但是以前借给商人被倒闭还了三成的债主既不能向这商人讨回母钱七成,这在后世要还不清?(何美雪)


答:债权人与负债人之债务,十成折三,按因果论,须视其无力偿还,诚实与否。依世间法理论,既经双方同意,债务即为消灭矣。倘负债人后重兴隆,肯再返还七成,乃属于良心之道德,无可无不可。惟法理一项,只限世间时效,道德问题,能贯彻多生福泽。


问:皈依拜师以后假使发生好歹事时,师徒两方有什么关系呢?(庄关贤)


答:善恶各自当之,并无因果连带。尧为圣子丹朱不肖,舜为圣父顽母嚣,况皈依者是僧团,受皈依之师私人善恶,非全僧团之善恶也。


问:昔日晚好垂钓杀生甚多,自皈依三宝后始知杀生为一大罪业,以因果论说,业果报应不能抵销杀生的恶业,将来定要受偿命的恶业,故晚甚感惶恐,不知如何能消此恶业?(廖清华)


答:善恶固不抵消,然因必有缘,而后结果。如今忏悔,不造新殃,是断恶缘,前之恶因,难起现行。再作佛事,为其回向,勤加念佛,使断惑业,或带业往生,万事一笔勾消矣。


问:有些一般非供奉佛菩萨之神庙,亦学佛教,喝炉香赞,弥陀普门品,金刚经,大悲咒等佛教经典,有无意义?(林焕城)


答:彼等愚痴无智,不明所以,以故歧路多途,乱丝无头。然所诵经是正法,福不唐捐,慧则未也,当获人天福报。


问:日前有一太保,被人杀死,因家贫,乃父哀求人帮助埋葬费,我即时与知友合四百多元给他,有人说,学佛人要结好缘,帮助呆人丧费是结呆缘!怎样即对,请老师指示。(陈月娥)


答:凡是众生,皆有惑业,不独太保;不过太保等,自当悯之,况彼已死,而无葬费,受困难者是其父亲,非是太保,至云布施,斥为恶缘,更是错误,出资助人丧葬,并无恶性,何为恶缘,若出资助人杀盗淫女,方为结恶缘耳,不可不辨。


问:这世间的业力好比像一个网,业力的连锁的作用,世间一切事物没有一件不是受因果律支配,此事有什么办法?(洪环)


答:不解佛理者,自受因果支配,无有解脱之术,若学佛法,明了缘生之理,便可利用因果,自度度他。是因果固似连锁,实亦解脱之工具耳。


问:经云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万法唯心,是为真理,又云定业不可转,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此又何说?(赖栋梁)


答:起惑造业受苦,谓之三障,修行者何,断惑是也,惑若断尽,业从何有,此之谓造业转业,圣者能之。但修著相有漏善,不解性空之理,缠缚俱在,即是所作业不亡,遇缘受报,凡夫之事。


问:虚云和尚法汇,有段公案,佛多生以前,作一个渔村小孩,有一次水涸得鱼甚多,中有条巨鲑数千斤,村民都来割大鱼肉,小孩仅打大鱼头三下,后巨鱼作琉璃王,小鱼作兵将,小孩作释迦佛,琉璃王灭释族时,佛亦头痛三天,以受打鱼之报,夫佛既业尽情空,何须受报?(赖栋梁)


答:居士既知业尽不受,何有前问,此段公案,亦是佛方便示相,若作真实,即是谤佛。凡学佛者,皆知世尊久远已证,既已证矣,何又有八相成道,睹星大悟耶?示头疼者,如是而已。


问:老师与梁启超先生均说佛教因果率善恶不能相抵,此与‘了凡四训’所言是否矛盾?尢智表居士的‘佛教科学观’小册子内亦言多行善事可以赎过,究竟何者为是?(罗剑仁)


答:善恶不抵,是言真学理,袁尤所云赎过,是言善巧之事,言理者与事须办,言事者非理不圆,应知万法之生,只一缘字,无缘则徒因不果,且无万法,先明缘生,始能谈因说果,善恶不抵者,如先布瓜种,后布豆种,两种虽聚一地,瓜豆两种,不能互抵,生时瓜自瓜豆自豆耳。赎过云者,先作恶因,续作不改,即是恶缘滋润,则因熟而变恶果,续作不改,即是恶缘滋润,则因熟而变恶果,如已作恶因,后不以恶缘滋润,而改作善业,即将先作恶因压伏,不遇恶缘,因暂不生,而善业日增,善缘日润,有缘润者先熟,先食善报也。而恶因种子,却依然存在,此是不抵之理,故不矛盾,倘善缘停止不压,仍能发生,必善缘压之又压,其恶因久久自腐,是其无力自灭,仍非抵耳。


问:常见僧尼与人做佛事,诵经超度,佛既说自己善恶犹不能相抵,并说:‘人若不能自度,我亦莫能度他。’则僧尼又何能帮死者之忙呢?(罗剑仁)


答:佛度各道之众,法在语言,闻之者转迷成悟,可证道果,万法幻化,佛有神通,以密秘咒,能变幻假。佛之经典,惟法与咒,有修有得之僧尼,依之而行其法,必须尽敬竭诚,与佛与己感应道交,经启其悟,咒变甚幻,能如是者,可云度亡,不能如是,则无效耳。


问:‘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聚会时,果报还自受。’是定业不可逃也。小净土文中又有‘承佛慈力,众罪消灭’之句,是定业可转也。二说如何解说,才能圆融?又永嘉大师‘了则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语,可否作以上二说之注释。(钟钧梁)


答:业由心造,业由心转,定业不可逃者,是造业之心不转也,乘佛慈力罪灭者,是心与佛合转业也。心不转者,业缘增上,因缘生法,故得熟果。心转业者,不造新殃,无缘不生,久故断灭。偈云,众罪如霜雪,慧日能消除,又云,心若亡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理无矛盾,本自圆融。永嘉大师歌之了字,即空与慧也。


问:自作非世说之命运,自受定业不可转,若能至心念阿弥陀佛,可以改造命运,转定业否?(江宽玉)


答:定业系因缘具备,已熟者之谓,既熟不能再使生,故曰不可转,如掷炸弹,掷出之时,其不爆者,乃其因素不备,如备则未有不爆者。心能造业,心能转业,造业是心,念佛亦是心,造业有业力,念佛岂能无佛力,若前迷而造业,后觉而念佛,前业无缘而不起,后佛有力而续发,前业时久,或断或伏,即是转耳。但须前业未熟,提早念佛,若待业果已熟,则念佛恐嫌迟矣。


问:有某居士,多年修行甚好,何为得病呢?甚至遭遇逆境,这是他前生的果报 ,或现生修行不到?(朝新班)


答:某居士修行之勤惰,非浅见能知,然不问功夫勤惰,夙生皆有业障,有障则转苦纠缠,逆境挫折,果偿病因,势所难免。惟惰者之病苦逆境,是道不胜业,若勤者仍病苦逆境,则是重报转轻,以今修持功德,悉将消灭之兆。


问:家人执意要吃肉杀生,不信有因果报应,老居士有何好办法可挽回否。(钟云昌)


答:各人有各人之业障,各人亦有各人之福缘,欲除业障,须赖福缘,不信因果,何有福缘?此须居士善巧方便,以身作则,使家人对己先起敬信,而后可渐转之。


问:兹有亲戚过去是‘捕鱼为生’现在已‘转业为农’如此其过去所造之杀业是否可以减少否?(江宽玉)


答:前为渔,今为农,改恶业固善矣,只是不造新殃,却未能消除旧业。更知‘假使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逢时,果报还自受。’旧业不能自由消除,须修佛法,以心忏悔,方得继灭。


问:同问一经内,复有十业得外恶报。若有众生,于十不善业多修习故,感诸外物,悉不具足,一者,以杀业故,令诸外报的:‘大地碱卤,药草无力’;和二者,以盗业故感外的:一霜、雹、蝗虫等,令世饥馑’,及五者,两舌业故感外,大地高下不平的:‘峻崖险谷,株杌槎菜’请老师分别解疑。(蔡麟定)


答:造如是因,得如是果。‘一者’地变碱卤,不生五谷,人不得食,何以养命,药草无力,不能医病,何救死亡,此是杀业所感,故造者生命亦不得养。‘二者’地虽不变碱卤,但遭霜雹蝗虫,亦损五谷,故人不能足食,名曰饥馑,此是盗业所感,故造者亦受贫乏。‘五者’地险荒芜,行路尽多障碍,此是两舌挑拨是非所感,故造者得受塞阻不顺之害。


问:于佛说业报差别经里,佛告首迦:有十种业能使众生得短命报的‘五者于恶僧所,欲令丧灭’,请老师开示此疑。(蔡麟定)


答:此说,是对一种动物,心存厌恶,便想将他消灭,换句话说,即是欲将他杀死。此是杀生恶业,当得短命之报。


问:有人一生做善事,尽信佛念佛,到晚年家中得非常不幸大祸,后伊本人变成好像神不在体,感觉信佛人受此恶报甚可怜,因果如何?(陈青龙)


答:学佛有真实途径,有相似途径,有假冒杂凑之道,某君究竟走的哪条路?人有真心求道,有只务虚名,有贪名图利,有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如法不如法之别,某君所修,是侧重何等?此应先决之问题也。因果本通三世,因有小有大,有真有伪,有进有退,有始终皆善,有始终皆恶,有先善后恶,有先恶后善,有善恶混杂,有外善内恶,有外恶内善,果有早有迟,有当生报,再生报,有二生三四生报,有转受,有消灭,有先得福后得祸,有先受祸后受福,其中乘乘除除,变化多端,此万法因缘问题也。此上理由虽浅,亦不是粗心凡夫所能明白,此如法官断狱,学有专门,普通人不解法律,自然对法律也生疑惑。


问:有人势权欺人,说谎语,好打人等不好行动,伊所得果报不坏,为何故?(陈青龙)


答:古人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还不报,时辰不到。’再参前答一问,自能了然矣。


问:要用什么方法才能知人的前世,是由什么(六道中)来出世的。(郭邦光)


答:此非凡夫所知,得夙命及天眼者,方能识得。但观其人身相,亦可推知前所作业,如喑哑盲聋从诽谤及不信中来等。观其举止,亦可推知来自何处,如轻躁猕猴道来等,繁难枚举,杂见各经。


问:吾母早年持斋,出嫁信仰天主教家庭,未几脱离亲属关系,于今,家父见背,慈母失常,子患咯血(支气管扩张症)请老师解释此段因果。(茆茂盛)


答:因果须论三世,果报又分现生后三种,令堂现在所受者,属于何种,凡夫不能微知。但因能结果,必待乎缘,缘者现作之善恶业,增上与降伏之力量也。令堂现处状况,前因不可知,现业却分明,如先持斋,定不杀生,慈也;先重人伦,定敬尊亲,孝也;慈与孝,皆善也。后破斋,是弃其慈,亲属断绝关系,是弃其孝,弃慈弃孝,皆非善也。其现况是否现果,确不可知,然有不善之缘,却属易见。


问:世尊尝说:定业不可转。今母疾为子不能代替,为子痛苦,母亦奈何。伏思:现在行为,为未来因果之持续,则吾母造业,辗转受报,永无出期矣!为人子者,有何办法为母安身立命?(茆茂盛)


答:定业不可转,佛说也,忏除业障,亦佛说也,为契众机,各有妙用。居士不闻地藏菩萨,及目连尊者之事乎?菩萨与尊者之母,皆堕恶道,皆以孝子之行,俱得超升!令堂现在人间,为时未晚,居士果能发大孝心,为令堂哀恳三宝,多作真善,感应道交,不但后免沉沦,现生或尚获福,然不至诚,效力则微,至诚云何?必须心无夹杂,惟精惟一方可。


问:有些‘仇’是否今世才造的?比如有两人前世并未结恶因,但其中一人却杀害另一人,于是在今世发生了‘杀害’事件?(蔡祖天)


答:事有前因今果,亦有今因后果。明乎此普通之理,自不直竖十丈竹竿,而不能入一丈之城门矣。


问:近几年来蝗虫损害禾苗,特别厉害。这是农家人最烦恼,最痛苦的事。三、五日如失注意检查禾苗,几日间禾苗即变色或枯萎。虫害各期不同,如不用农药喷射,实无法收成。如果喷射毒药犯了杀生罪。万物之灵的人吃饭会发生问题,蝗虫多原因是否在过去世中恶业所感关系?请大居士解释。(钟云昌)


答:中国经传所载,和气致祥,戾气致殃,隆盛之世,风不鸣条,海不扬波,景星庆云现于天,麒麟凤凰游于野。史书又载,循吏治化,政迎人和,蝗不入境,虎徙他邦。据上所述,蝗虫多少,似与业力有关。佛法戒杀也,也开遮持犯之融通,政保农产亦仁也,有人畜先后之分别。此须合观中断,佛言因果必信,农产民生必保,是为得之。试思古无农药,亦多丰年,屠不戒杀,亦享高寿,是更有其他原因,不能只顾眼前也。


问:因果报应之说,颇不简单,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所共许。若夫恶者享福,善者罹殃,则必须以因果通三世释之,以此类推,举凡不合常情之事,如尧舜圣王洪水为灾,亦莫不可以因果通三世释之。遗其可见之自然地理气候诸因由,而发之于共业报应之说,似难令人心悦诚服。要之一切事物,自有其因果律存在,何必或祸或福,定以善恶报应为解。如恶人享受财富,或因其今生经营有术所致,何必定以前生福报释之。善人横遭车祸,何必解以前生恶果成熟,而不探求其是否路上沉思,因果通三世果何如哉?余甚惘然。祈为一说是幸!(李莲阶)


答:此问太散漫,应归纳使有序:一、尧舜圣王洪水为灾,若以三世因果共业释之,遗其可见自然地理气候,难令人心诚悦服。’君不闻乎?论事须合‘因缘果’,未尝说此而忽彼。共业者因,地理气候者缘,洪水为灾者果,‘洪不孤起。’‘无缘不生。’明乎此,则知佛法说缘,多是现在可见者,不过为契群机,说简说繁,方便不同而已。二、‘一切事物,自有因果律在,何必祸福,定以善恶报应为解。’读书在达,不可拘执,恶不必定指杀盗淫,愚痴意业亦恶也。善不必定指施戒忍,智慧一度亦善也。临危制胜,此谓智将,制胜为福果,将智是善因。谋之不藏而败事,不得藏谋是愚人,败事为祸果,谋愚是恶因。儒家亦曰:‘作善降之百祥,不作善降之百殃。’谈因果而曰善恶祸福,正说也。三、‘恶人经营财富,善人遭车祸,何必解前生善恶,不探求有街及路上。’生极乐者,必种极乐之因;生娑婆者,岂无娑婆之因。既知通三世,便非只论前生。余意可思‘因缘所生法’,即易了然。


问:常曰:‘定业不可移’然而我们此生所受之果,是否多为定业?(邱清泉)


答:既受果报矣,焉能无业因耶。



问:本人患‘口吃’之病,于因果来说,不知犯何罪?应如何忏悔以治之。(郑志西)


答:因缘结果,情事复杂,有一缘者,有多缘者,综错变化,非只一端。但患口吃,或可夹有口业,口语不离意念,须兼语意双忏。其法或念佛,或念经,必念到心口摄一,则是双忏,亦是真忏矣。念佛须句句连续,念经要音韵流畅,此后应戒妄语、两舌、绮语、恶口,久必感应。


问:我们现在用数珠念佛,有数则有益,修有尽的因,将来要享受无尽的果,此因此理讲不通?(周慧伦)


答:数珠不会念佛,念佛是自己之心念,念珠记数,不过引起正念,提警日不退转而已。果知念念生灭,灭而复生,若将念珠配合念头,念头不停,珠亦不停,何尽之有?倘能念到念头尽,数珠便用他不著,那方是居士受用无尽之果。


问:有甲乙两者问我,甲问人说发菩提心作佛事就无时间生病,此事真的吗?乙接著就说,有某某甚为佛教发心而他偏偏多病,这又是什么道理呢?使我哑口无言可答请示其详。(信义班)


答:发菩提心,乃善业心。生患疾病,是恶报也。恶报必有恶因,恶因必借恶缘,缘至润因,恶报成矣。若常发菩提之心,是善缘时增,虽然夙有恶因,而现时不遇恶缘,故疾病暂不生也。如某乙所难,亦多有其事,若解教理,疑自释矣。一为恶业太重,发心太微,善不敌恶,自然恶报仍熟,譬一星之火,欲融百丈之冰,冰不融也,力不胜之。应加警惕,须精进忏悔以消之。一为恶业将熟,三途有分,因菩提心猛,力能转之,遽使重报,转而为疾病轻报,应自激励,知功行感不唐捐也。


问:有一天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讲经说法,尔时目连从禅定起,游恒水边。见诸饿鬼受罪不同,时诸饿鬼,各起敬心,来问目连。这是往昔的什么因缘,所以受到这种的果报。一鬼问言:我一生以来,恒抱饥饿欲至厕中取粪啖之。厕上有大力鬼,以杖打我,初不得近,这是何罪所致?神通的力量大还是业力的力量大呢?(洪环)


答:此二种事,皆是因果也。业力属于因,神通属于果,因能成果,果不能改因。因是力量正发展,果是力量已完成。明乎此理,则知神通不胜因果。阿含部中,屡有启示。如琉璃王之战,目连尊者不能救释种,二神通比丘入水不能避生死是也。


问:设有某甲因故将某乙杀害,又某甲受国法制裁而处死刑,请问某甲来世仍否须还某乙一命?(幻愚)


答:某甲受国法处死,如因为杀乙故,按阳律论,则是偿之矣。若分析其心念程式,则当另论,盖闻有多因一果者,有一因多果者,此关众生自己之心力,非可笼统说之。某甲处死,若不因杀乙故,甲乙因果,依然存在。


问:佛经中是不是常说前世因,现世果,所以对于两句无法了解,因之前世所做现世是无法可知,是一个无影无形的东西,是否拿来做证据,所以对人弟子是无法可使了解,拿了很多来代表也是无影的存在呀!(王福郎)


答:与人辩论,必具二事,一深入佛海,辩才无碍。二所学虽浅,尚有世智辩聪,前者为正,施于有受之人,后者有权,施于无学之人,如无二者,以不与人辩为佳。兹为代解,问中以无法可知,斥是无影,正显其愚,佛菩萨破尘沙惑,则无不知,凡夫愚痴重重,则无所知,不知便不信,正是凡夫本色,亦无足怪。嘱为提证,应知鸡从卵生,鸡长成不知从卵而来,在人则见卵为前因,鸡为后果,历历分明,鸡何尝见其本因之卵乎?


问:人死去后,为什么还是不能了,因有灵魂之说,仍须六道轮回,所谓灵魂,与有六道轮回之说,如何能使听众确信无疑?(邵佐廷)


答:推知事理,有三量法则,二问皆在‘现量’之外,惟智人方易契信,智不及者,亦无法勉强。‘比量’可知灵魂,如梦非色身,亦无实质,即是灵魂。‘圣教量’可知轮回,佛经记此者甚多,金刚经佛为忍辱仙人,是共所知者,中国先圣经史,载轮回者尤多,如彭生为豕,如意为犬等,此人变畜之证。如鸠化为鹰,雀入大水为蛤等,此畜变畜之证也。


问:我们有一句话说‘立地成佛’。然而居士刚才说善恶不能相互抵消,即善恶永远存在,其所受果报端视善恶力量大小而定,如此一个罪恶满身的人,云何可立地成佛?是否其所作诸恶业因此一念而灭乎?然而行善又有何意义耶?(无名氏)


答:立地成佛,有其人而已,非人人皆能立地成佛,若人皆能之,释尊又何必三僧祇劫。恶业之果,皆是惑因,此惑为何,即见思十使是,必惑断尽,方得解脱,此是经教,非可幻想。若有恶业,必遭恶报,所谓恶有恶报也,若惑断尽,犹树断根,花与果皆不生矣。作善者,分有漏无漏之别,有漏善得天人福报,不出轮回,无漏善但显性德,佛位之阶,所谓善有善报也。善恶分报,奚言行善无何意义?若怕恶业结果,惟有断惑一法,他皆道理难通。


问:有时起善恶二业的念头,没有实行去作。是否有因果报应?祈老师指示(邱合顺)


答:起心动念,便是种子下地,不实行是无增上缘,无缘不生,不生则无果。若念念不停,已是增上缘,虽不实行,缘熟即生矣。最好是念起即觉,觉即不续便清净矣。


问:‘时势造英雄,社会的形势,文化的高低以及偶发的事件,都可造成不同的果,故因果并不如是单纯。(张银富)


答:此问无重心,观其语气,似将佛学所讲之因果,与世俗所讲之因果,一例等观。因果虽无二致,确有深浅之不同,兹以算学为例,加减二法,与微积代数,同其事不同深浅也。若不解‘因明’学,‘缘生论’,‘随缘不变’,‘百法明门’‘四谛’‘十二因缘’等等,无法详谈因果,只知眼前善恶现报,乃真‘单纯’矣。


问:由于以上情形,为了证明社会,文化,历史等变化律则,因果律应该个人的推广到团体性的。(张银富)


答:‘因果不独由个人推广到团体。’因果甚为复杂难讲,有自业,有共业,有竖之因缘,如三际时间是,有横之因缘,如十方空间是。尧桀之仁暴,影响后来之政治,是三际之因缘。太阳黑子,影响地球之电波,是十方之因缘。



问:今在家居士挂佛家招牌,应付念经赚钱维持眷属,如此后果如何?(本如)


答:出家人赶经忏,尚为古德呵斥,何况在家人贩卖佛法,大是不当。



观富贵人当观其气概  如温厚和平者则其荣必久  而其后必昌

观贫贱人当观其度量  如宽宏坦荡者则其福必臻  而其家必裕



——格言联璧



普贤菩萨名,诸佛第一子,我善根回向,愿悉与彼同。
身口意清净,自在庄严刹,逮成等正觉,皆悉同普贤。
如文殊师利,普贤菩萨行,我所有善根,回向亦如是。
三世诸如来,所叹回向道,我回向善根,成满普贤行。
愿我命终时,除灭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国。
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
严净普贤行,满足文殊愿,尽未来际劫,究竟菩萨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弘憶佛教論壇

 

釋大寬法師 | Facebook 祝福您 福慧增長,如意吉祥。

 | 玄奘寺 | 德林念佛寺 | 臨濟護國禪寺 | ChatGPT | 傳燈法師 | 竹林禪寺住持 | 如悟長老圓寂 | 竹林寺住持 | 天寧寺 | 三壇大戒 | 佛教 Buddhism | 法平法師 |

| 中國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 | 淨耀法師生病 | 免責聲明書 | 2025三壇大戒 | 極樂寺 | 從慈法師 | 禪修 | 佛教書店書局 | 竹林禪寺 | Buddhism wiki |

| 三壇大戒2026 | 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三壇大戒2025 | 佛教經典功德會 | 大藏經 | 佛學辭典 | 電子書免費下載 | 佛陀紀念館 | 佛光山 | Youtube網站 | 佛教音樂 | 佛教經典 |

| 牟尼精舍學佛網 | 佛教線上圖書館 | 佛法入門 | 佛學資料 Books | 中國佛教網圖書館 | 兒童佛學班 | 佛網 | 新浪網Sina | Yahoo! | Google | 百度 | Bing | Alexa網站排名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 佛教維基百科全書wiki | 十大新聞 | 慈悲喜捨小站 | 佛經 | 梵文咒輪 | 摩尼 | 佛教 wiki | 佛教圖書館 | 佛教論壇 | 佛教 | 佛教經典梵文 | 佛像觀音圖片集 |

 

台灣佛教論壇推薦排名

台灣佛教論壇排名推薦

精靈寶可夢 Pokemon Go

手機遊戲 mobile game

弘憶佛教論壇

弘憶佛教論壇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弘憶佛教論壇 Pixnet Net

基礎佛學資料

佛學教室。佛法入門

佛教戒律學綱要

心得分享討論版

感人文章。故事書籍

淨業與念佛

禪宗 Zen。生活禪

密宗金剛乘

佛教寺廟。活動看板

佛法與生活

佛教音樂。佛曲mp3

免費結緣訊息

佛教釋大寬法師佛學問答

咒語教學。佛經介紹

中國佛教會BAROC

線上翻譯網站 Online translation website

台灣論壇 Taiwan Forum

中國大陸佛教論壇

沉香論壇 Agarwood

電子書免費下載

維基百科知識專家

弘憶兒童佛學班

電影。電視 Movie TV

世界新聞。生活資訊

健康。遊戲。熱門

Mobile 手機王。電腦 App

Ptt bbs web 批踢踢

免費廣告 Free Advertising

求職網站。招職招聘Jobs

摩尼網bbs網路社區。留言板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t Association

中國佛教協會

中國佛教協會 Facebook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中國佛教協會 Pixnet Net

中国佛教协会

中国佛教会

地藏论坛 www.bskk.com 

地藏缘论坛 www.folou.com

中国佛教史

佛教音乐 Music

佛教故事 Stories

佛教歌曲 Song

佛教文物 Relics

佛教活动 Activities

佛教电视台 TV 

佛教导航 

佛教新闻 News

佛教维基百科 Wiki

佛教网站搜寻 

佛教线上图书馆

佛学知识 

佛教七宝

佛教历史文化

世界佛教论坛

佛教正法中心

中国佛教如来宗派 

佛教大藏经 Cbeta

佛网留言板

 

| 求職 | 新聞 | 電視 | 影音 | 字典 | 拍賣 | MP3 |  健康 | 知識 | 雜誌 | 生活 | 下載 | 網路書店 | 佛光山 | 佛陀紀念館 | 佛教如來宗 |

| 楞嚴經 | 金剛經 | 大悲咒 | 楞嚴咒 | 法師 | 佛教經典數位圖書 | 陀羅尼 | 佛教線上 | 佛教維基 | 網路書店

| Google Adwords | 佛教七寶 | 佛教歌曲 | 佛教四大名山 | 禪宗 | 禪定 | 標點符號 |

| 六字大明咒 | 熱門 app | 唵嘛呢叭咪吽 | 歌曲下載 | buddha buddha | 下載mp3歌曲 | 下載mv | 下载的音乐

| 熱門關鍵字 | 熱門電影 | 下載音樂網 | 音樂下載免費 | 露天拍賣 | 拍賣網

| 中央氣象局 | 地震 | 12000 | 波羅蜜 | 海濤法師 | 台灣論壇 | 教育部字典 | 英文翻譯中文 | 國語字典 | 藏傳佛教

 | mp3下載 | 惜物網 |  | 林志炫 | 大愛電視台 |  | 教育部字典國語辭典

| 馮馮 | 抽籤程式 | ppar |  | 大悲咒下載 | 英翻中 | txt電子書下載 | 中翻英 | 佛教論壇

| 竹林寺 | android mp3 | 聲音沙啞 | 下課鐘聲 | 禪修 | youtube下載 | 地藏論壇 | 地藏緣論壇

| 中国佛教协会 | 母親節 | 藥師經 | 佛教電視台 | 購物拍賣

| wiki en | 威力彩 | 黃金價格 | 黃金 | 六祖壇經 | 蕭平實 | 周杰倫 | 熱門 | QQ空间 | 台電 | 停電 | 指考 | china.buddha00@gmail.com

| 新浪微博 | 騰訊微博 | 統一發票 | 高鐵 | Claude Debussy | iPhone 6 | iPad | 停班停課 | 颱風假 | 台北市政府 | 行政院 | 中元節

| App 推薦 | 電視頻道 | TV線上看 | 佛教釋大寬法師 |  | Buddha Facebook

| 施食儀軌 | 奧運 | 線上鬧鐘 | 摩尼網

| 金色蓮花 | 服貿協議 | 電視連續劇 | 佛教如來 | 釋大寬 咒輪 | 佛學資料 | 達賴喇嘛 | 佛學多媒體 | 佛學數位圖書館 | 萬年曆

 | 潮音禪寺 | 黃色小鴨 | 比特幣 | 海雲繼夢 | 大華嚴寺 | 佛教維基wiki | 導覽手冊 | 悟禪法師 | 釋大慈法師 | 咒輪貼紙

| 生命加油讚 | WeChat 微信 | Line貼圖 | 短網址 | 蓮池庵 | 光明禪寺 | 生命的意義 | 密勒日巴傳DVD | 2016總統大選 | 廣欽老和尚 | 明若曉溪

| 生命靈數 | 明曉溪 | 生命教育 | 海濤法師爭議 | 慧律法師mp3 | 水陸法會 | 百年虛雲 | 佛舞 | 準提咒 | 柯文哲

| 藥師佛 | 華嚴聖因精舍 | 釋大寬 施食 | 覓菩提 | 傳悔法師 | 陳喬恩wiki | 華嚴經 | FLV | 優酷youku

| 療痔病經 | 健康長壽秘密法 | 佛曲 | 最心新聞 | 梵網經 | 時事新聞 | ptt wiki | 守成 | 學佛入門 | BBC | 學佛群疑

| 學佛心得 | 佛教書信 | Apple Wiki | 台鐵 | 最新新聞 | 教師節 | 護身符 | 作七 | 做頭七 | 悟禪法音 | 佛教如來宗wiki

| Amazon亞馬遜 | apk | Agoda旅遊飯店住宿 | 台灣十大論壇 | 十大熱門論壇 | 十方論壇 | 橙劑 | 淨心長老 | 釋海濤法師 | 佛陀 FB | 佛教音樂網Mp3

| 網路書店 | 網路書局 | Pixnet 痞客邦 | 咒輪&佛經 | 亞馬遜論壇wiki

| 搜尋引擎 | mp3音樂下載 | 影片電影 | 網購網站

| 台灣佛教論壇 |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 | 心經 | 八十八佛

| 三壇大戒 | 2019三壇大戒 | 中國佛教會 | 2019日月禪寺三壇大戒

| 全职法师 | 中國佛教會baroc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2019 | 供香咒 | 兒童佛學營 | 世界佛教論壇 | 佛教戒律學綱要 | 三壇大戒 2019 | 維基百科 | 沙彌律儀要略集註

| 牟尼丸 | 縵衣 | 佛教戒律學綱要 pdf | 臨濟護國禪寺 | 釋悟潔法師 | 

GMT+8, 2024-12-23 03:51 , Processed in 0.21255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