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72|回復: 1
|
2007年马来西亚雪隆区首届弟子规师资培训班
[複製鏈接]
|
|
敬摘自《中华德育蔡礼旭、胡小林、刘素云等老师圣贤教育传统文化演讲》
2007年马来西亚雪隆区首届弟子规师资培训班—传统文化与管理科学 周泳杉老师主讲 (共一集) 2007/12/18 马来西亚金马皇宫酒店 档名:52-399-0001
主持人:诸位长辈,大家早上好。诸位老师,我们累不累?不累。有一次夫子在《论语》当中,讲过这样一句话,夫子讲我有一天没有吃饭,也没有睡觉,在思考一件事情,人生做什么样的事情最有价值?夫子思考了一天,然后讲到「不如学也」,不如学习。因为学习是提高我们的人生智慧,不断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让我们的人生更有价值,更能够圆满我们的人生,所以夫子一生好学。而我们在座的诸位长辈、诸位老师,就发扬了这种好学的精神。好学近乎智,我们也给我们的学生、给我们的孩子,做了一个最好的榜样。今天上午和大家分享的课题,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管理科学」。我们看到现在谈管理、谈科学,我们走进书店会发现有很多管理的书籍,而现在管理的方法和管理的理论愈来愈多。但是诸位老师,现在的员工、现在的孩子,是愈来愈好管理,还是愈来愈不好管理?原因在哪里?而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究竟有没有科学、有没有管理?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就有请中心的周泳杉老师和大家分享这个话题,请大家掌声欢迎。
周泳杉老师:尊敬的各位校长,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请坐。很高兴今天又跟大家见面,昨天跟大家谈的是健康的话题,在谈这个话题的时候,我相信大家也能够了解到,人生的态度其实很单纯,并不复杂,我们对身体健康的管理,跟我们对人事万物的管理,原理原则都是一样的。不过今天这个题目有点大,这个题目讲「传统文化与管理科学」,传统文化题目很大,管理题目也很大,科学题目也很大,这三个这么大的题目,并不是我能力所能够跟大家做汇报的。今天只是就自己所学的一点心得,来跟大家做简单的报告。说到传统就像刚刚马老师所说的,一般的人认为传统有管理吗?传统有科学吗?传统的东西不都是迷信吗?不都是旧的东西吗?有一个朋友曾经告诉我,他说所谓的传统,就是昨天的事叫传统,昨天的事统统都是传统。我们提到传统的时候,我们的心中所散发出来的,是什么样的感受?记得在几个礼拜以前,我们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在举办一个活动,这个活动当中,邀请了几位外国的朋友到庐江来参观。有一位澳洲的朋友在参观完之后,到台上来跟我们分享他的心得,当他在提到传统,他就说到每当我们提到传统,我们所指的是两百年以前的事情。
然而没有想到,到了中国你们所说的传统,竟然是五千年以前的事情。然后他就跟我们分享到,在他的记忆当中,他的传统所带给他的影响。他就说到他的祖先为什么会到澳洲?因为有这样的机缘,他的祖父因为偷了一双鞋子,所以被从英国下放到澳洲。因此他的祖上就留下这样的祖训,告诉他的子孙,无论如何你都不可以偷别人的鞋子。他在告诉我们,分享他的这一个祖训,我们看到他的嘴笑得都合不拢;当他提到他的祖先,他的脸上充满着无比的光荣、无比的喜悦。当他提到他的祖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澳洲人,他的生命跟祖先的生命已经连在一起,而他的人生观也受到他祖先人生观的影响。我相信这样的祖训,对他的人生、对他的家庭应该有起一定的作用。因为在他离开后不久,我们得知他的弟弟在十一月份,已经当选了澳洲的总理。我们就了解到这样一个祖先的庇佑,确实可能为他们的家庭、为他们的家族,已经带来无限的人生财富。然而我们在思考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当我们面对这个澳洲人,对他传统的喜悦,对他祖先遗留下来这些教诲的这种光荣。我们就在思考,中华民族的祖先留给我们多少祖训,而这些祖训当我们翻开来阅读它,我们又带着什么样的心境。不要偷鞋子,这么简单的教诲,可以让他的子孙依教奉行之后,当选澳洲的总理。我在想我们的祖训,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依教奉行,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将会得到什么样的提升?这是不是管理?这是不是科学?我常常在想这个问题。
记得在清朝末年有个人跑到美国去,他为了生活到美国去做工。这个人名字叫做丁龙,丁龙到了美国之后,他应聘到一位将军的家里去当仆人。这位将军就是南北战争,非常有名的一位将军,叫卡宾特将军。卡宾特将军是一个脾气非常大的军人,所有到他家去的仆人,都没有办法干得非常的长久,因为没有办法忍受这位将军的坏脾气。丁龙也不例外,到了这个将军的家,做没有多久他就离开。可是有一天这个将军的家里发生了大火,这场大火把将军的家付之一炬,当丁龙知道这件事之后,他就回到这个将军的家为他重建家园。这个将军看到丁龙这样的行为,非常的感动,他问丁龙,他说我以前对你这么不好,为什么在我面临人生最大的困难,你回到我的身边?丁龙就跟他说,因为这是我们孔老夫子的教诲,孔老夫子告诉我们,要对我们的主人忠诚、要对我们的君上忠诚。然而我曾经受您的聘雇,我受到您的照顾,因此在您人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回来照顾你这是我应该做的。
卡宾特将军觉得非常的惊讶,他问丁龙说,「你的父亲一定是非常有学问的人,否则你怎么知道孔老夫子这样的教诲?」丁龙回答说「我的父亲并不识字,他是一个农夫。」卡宾特将军说「那你的祖父一定是个读书人。」丁龙说「我的祖父也是农夫,我家世世代代都是农夫,我家世世代代都不认识字。」卡宾特将军听了之后非常的震惊,他就在想是什么样的力量,是什么样的民族,是什么样教育方式,是什么样管理方法,让从来没有上过学的人,终身务农的人,能够藉由一代一代,这样子家庭的承传、家道的承传,把这么样优美的人生态度,一代一代传下来,他百思不得其解,而且他非常想要知道,这门学问到底是什么样的学问。后来丁龙在过世之前告诉卡宾特将军,他说我将要过世,我没有家庭,我没有家人在美国。我在这里跟你相处了这么多年,我的身边有些积蓄,总共有一万多块美金,我现在把这一万多块美金交给你,因为我没有家人,我希望你能好好的用这笔钱。
在丁龙过世之后,卡宾特将军非常的伤心,他拿到这一万多块美金,他就在思考这样一个平凡的农夫,一个平凡的陌生人,把他人生最后的这笔遗产交到他的手上。于是他就在思考,这样的一个民族,这样的一门学问,绝对不能让它不见,绝对不能让它消失。于是卡宾特将军自己又拿了二十几万美金,加上丁龙的这一万多块钱,到了哥伦比亚大学(他的母校),建立了一个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科系,然后就以丁龙的名字来命名,就叫做「丁龙讲座」。慈禧太后知道了这件事之后,捐了五千册的书本给了哥伦比亚大学的中文系。后来美国任何大学的中文系,统统都是以哥伦比亚大学为范例来建立的。我们就晓得,在海外的华人,什么时候提起了老祖宗的教诲,什么时候就得到世人的尊重。丁龙是一个不认识字的华人,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华人,在美国的社会没有地位、没有金钱、没有财富,然而最后他的名字,却永远被刻在美国的历史上。我们就了解,这难道不是祖德的庇佑吗?这难道不是祖先的恩泽吗?我们就想到这是不是管理?是不是科学?
所以当我们在探讨科学的时候,因为我个人是学科学的,我所学的科学很惭愧,被当代普世的价值誉为最高的科技。我们的科学,是从植物的细胞、从动物的细胞,把它的基因拿出来,我们可以做到把萤火虫的发光的基因,放到鱼里面,让鱼也发光。我们可以把萤火虫发光的基因,放到烟草里面,让烟草也在黑暗中发光。我们的技术可以做到,让植物在成熟之后不会老化。我们可以做到植物在严峻的环境之下,不怕任何的病虫害。可是当有人问我们,这样的植物,对人类会有什么样负面作用的时候,我们总有一个标准答案,那就是我们还在研究,我们还需要做进一步的了解。然而让我们觉得非常惭愧的,我们所了解的时间、我们所研究的时间,没有一个期限。
因此当我们读到《弟子规》,「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我们就感受到原来在几千年前,就有科学的精神。只不过在现代贴着科学标签的我们,并不一定按照这样的教诲,并不一定坚持这样的学术,凭着我们的良知在研究科学。请问什么叫做见未真?怎么见才叫做真?眼睛看到就是真的吗?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故事,孔老夫子与他的学生一行人,曾经在陈蔡绝粮。我们的夫子带着学生,在陈蔡七天七夜没有东西可以吃,而这七天的过程当中,夫子与学生过着非常辛苦的生活。有位学生好不容易到外头去找了一袋的米,非常非常少的米,这一点点的米要煮给这么多人吃,他们只好就把这个米煮成稀饭,非常稀的稀饭。请谁来煮?这个煮饭的工作就落到颜渊的身上,颜回就在那边煮粥。结果在煮粥的时候,因为草屋非常的老旧,当粥煮到快熟的时候烟就往上冒,在冒烟的时候,茅屋上面有一块泥巴就掉下来,正好不偏不倚的掉到这个粥里面去。颜回看到这样的景象,他第一个反射动作,就用勺子把这块泥把它捞起来,他就在想如果我把这块泥丢掉,是不是就是浪费了粮食?所以他想了一下,就把这口粥给喝下去,把受到泥巴污染的粥给喝下去。
可是就在他喝的同时被子贡看到,子贡正好从门口经过,子贡心里就想你这个小子(当然绝对不是,圣贤人不会起这样的心念)。他说颜回,夫子这么器重你,把你看成是他最好的学生。结果在今天我们大家都在饿肚子,你竟然偷喝粥,我一定到夫子那边去参你一本。结果子贡就到夫子那里去禀报,他说我看到颜回在偷喝粥。大家在饿了七天两个眼睛都发昏,这个时候有粥在面前,能够多喝一点当然是好的。可是我们就想到圣贤人的心境是什么?圣贤人的心境,是「人饥己饥,人溺己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子贡他亲眼所见,这个事情能假得了吗?可是孔老夫子听到这样的讯息之后,请问他老人家怎样处理这个问题?各位老师,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学生来给我们告状,说我们班上最好的学生,竟然做出违礼的事情,请问我们怎么处理?孔老夫子会不会直接去问颜回说,「颜回,你有没有偷喝粥?」各位朋友、各位老师,如果孔老夫子这样问,请问他会不会问到真相?以颜回的德行,我跟各位老师报告,他一定会跟老师说,「老师,粥是我偷喝的。」
老师对学生十分的了解,我们在《论语》里面看到,老师跟学生有很多的对话,让我们非常的感动。孔老夫子没有舍弃掉任何一个学生,孔老夫子没有怀疑任何一个学生,孔老夫子念念都是为了成就他的学生。所以他告诉学生们说大家稍安勿躁,我们一起去看看怎么回事?于是老师带着所有的学生,到颜回煮粥的地方,非常温和的告诉颜回,他说我昨天做到了一个梦,梦到我的祖先。今天我们在陈蔡绝粮,还好有我们祖先的庇佑,我们得到这一点点的食物。因此我希望先拿这些食物,来供养我们的祖先,来祭拜我们的祖先,祭拜之后我们再来享用这些粮食。讲完之后颜回马上跟老师说,「老师,这锅粥已经不能够祭拜祖先。」老师问说为什么?颜回就说「因为刚刚有块泥巴掉下来,我把泥巴捞起来之后,我已经先喝了这锅粥,因为我已经先吃过,所以这锅粥已经不能再祭祀我们的祖先。」我们晓得,在过去祭祀的这些供品,在祖先还没有享用之前,我们是不能够吃的,这叫做「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颜回非常的守这样的礼节,但是在那么样紧急的情况之下,我们晓得圣贤人他不是书呆子,他对书本的学问能够从权。所以在那么紧急的状况之下,他选择把粥喝下去,他并没有做错。而孔老夫子的问答也让我们感受到,一个老师当他对学生有充分的信心、充分的了解,他就有充分的智慧,面对他人生所带来的课题。
因此我们就想,见未真,到底见是用什么来见?眼睛真的能看到事实的真相吗?我们学过科学的人就非常的了解,我们人的眼睛并不是非常好的仪器,因为我们眼睛可以看到的,只有四百到八百Nano meter的光线。还有非常非常多的是我们看不到的,我们看不到电磁波,我们看不到紫外线,甚至于红外线我们都看不到。我们有太多看不到的事情,如果我们都要眼见为凭的话,根本就不可能有科学。因此那个见很有可能是心灵的契合,当我们用心在观察每件事情,当我们用心在体会,任何一个人他的心理的需求,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去见。因此科学发展到现在这个时代,我们昨天看到了这么多的投影片,每张投影片所传递出来的讯息,都是地球在向我们呼喊,在向我们求救。而我们当代的科学走到这样的地步,我们真的应该思考,未来我们的走向应该是往哪里发展。很多人在思考的过程当中,有非常多的创见,尤其现在这个社会鼓励大家要创新。可是当我们回到五千年前老祖宗的教诲,我们才发现创新其实是有前提的。
中国的五经,有一本非常重要的经典,叫做《易经》,而《易经》,在老祖宗告诉我们,易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意思,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创新,叫变易。《易经》告诉我们,天底下没有一件事情是不变的。《易经》告诉我们,世界的真理就是每天都在变,世间唯一不变的事情,就是每天都变化不拘。所以它告诉我们,变化就是创新,每一天都在变,每一刻都在变,每一秒都在变。我们的身体每一秒钟细胞都在代谢,即使我们坐在这里一动都不动,这就是变易,这就是创新。然而《易经》告诉我们,创新的条件是什么?第二个意思就是不易,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必须要掌握不变,他才能谈改变。所以传统并不是昨天以前的事情,传统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当我们能掌握永恒不变的真理,我们才有能力改变,我们才有能力创新。当我们掌握不变的真理,我们的创新必然是简单的。所以《易经》告诉我们,第三个意思叫简易,大道至简,一个通达不变的人,他一定是用最简单的原理原则,告诉我们人生的道理。老祖宗告诉我们人际关系学,只有五种关系,那就是五伦,从夫妇到父子,再到兄弟,再到君臣,再到朋友。我们现在回想,我个人曾经参加过很多的课程,我也学过人际关系学,花了很多的钱上过很多的课,可是当我们在上完这些课,没有办法得到任何的东西,原因是因为它太复杂。我们老祖宗用五种人际关系,就很简单的把人类所有的历史,古今中外所有的人际关系,非常简单的一句就把它概括,这是创新。
所以这个世界没有所谓的创新,只有真理、只有传统。所以经典里面讲,「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它是旧的,可是它的创意却是新的。我常常在想,我们现在的人所谓的创新,其实是创旧。为什么叫创旧?请问一台笔记本计算机,从工厂出来它可以流行多久?可能只有一个礼拜,因为一个礼拜之后还会有新的机种出来。一支手机,请问从工厂出来流行多久?可能更短只有三天。一件衣服,从服装展览会场展览完之后,请问流行多久?可能只有一季。所以我们一直在创造的都是旧的,一直在创旧,从来没有创新过。因此今天回到传统,我们就在思考,科学应该是走什么样路线?中国的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已经给我们答案,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六个字,「正德、利用、厚生」。这六个字跟我们现代人,跟我们的生活是脱离不了关系的,我们现代人每天都离不开这六个字。但是我们却可能并不是很清楚,因为在时代的变迁,我们的语言流动,我们已经没有使用文言文了,因此古代的文字,对我们是那么样的陌生。
厚生是什么意思?厚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经济,搞经济,我们把它翻成白话文,大家就清楚了,就是搞经济。而当我们现在看到经济这两个字,很容易产生误解,我们以为赚钱就是经济,我们以为有收入就是经济,我们以为经济就是赤字跟收入之间的一种关系,我们认为economial就是经济。事实上在中国老祖宗的意思当中,经济不是这个意思,经济的意思要加上两个字,叫做经世济俗。经世必须是对社会有贡献的、有帮助的,这叫厚生,这叫让民生丰厚。什么样的行为可以让民生丰厚?利用,利用就可以做到,而利用翻成白话文叫做科技,利用就是科技。所以中国文化并不反对科技,中国文化并不反对科学,中国文化不是反科学的、不是反管理的;它是赞成科学的,它是支持管理的,利用叫做搞科技。
而我们在想,现在的科技有没有达到厚生的目的?现在的科学有没有达到经世济俗的标准?我们昨天看到这些投影片,我们看到现在的医疗不断的进步,可是人类的健康到底是愈来愈改善,还是愈来愈走下坡?医院愈盖愈大,人是愈来愈健康,还是愈来愈不健康?再来手机愈来愈流行,请问人是愈来愈会沟通,还是愈来愈不会沟通?请问高楼愈来愈高,高楼是为了让我们看得愈远吗?高楼愈来愈高请问人的眼光是愈来愈狭隘,还是愈来愈高远?还有飞机愈来愈快,缩短了地球的距离,缩短了两地的距离,请问人与人的距离是愈来愈近,还是愈来愈远?你看这些科技不是为了来改善这些问题吗?手机不是为了方便我们沟通吗?可是人居然愈来愈不会沟通。高楼为了让我们看得愈远,可是我们的眼光却愈来愈短视。子弹列车、飞机为了缩短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可是为什么今天我们看到,人与人的距离却愈来愈远,人与人却愈来愈冷漠?科技带来的到底是什么?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出在正德。问题出在科技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它是为人性服务的。
所以台湾的媒体,台湾的电视上有一个Nokia的广告,它就讲到「科技始终来自于人性」。我很欣赏这段话,科技应该来自于人性,科技应该为人性服务。我们的老祖宗告诉我们,「人之初,性本善」,人性应该是本善的,所以科技应该是为人的本性本善做服务。各位朋友,请问现在的科技服务的是什么?是人性吗?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角度来看,我们就有判断力,读了经典我们就有判断力,现在大部分的科技不是服务人性,而是服务习性。人性跟习性有什么区别?《三字经》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习性讲的就是习相远。什么叫性相近?就是昨天蔡老师在课堂上,跟大家举的例子,很多人都有共通的一个经验,到育婴室去看小孩,到了育婴室我们看到很多非常天真的面孔,那些孩子非常天真的躺在育婴室里面,当我们去看这些孩子的时候,我们绝对不会有一个念头说这是希特勒,这个可能以后会成为杀人犯,这个可能以后会对他的父母忤逆,我们绝对不可能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因为我们看到人之初,性本善。
然而依照时间的进程,我们就看到这些孩子,各自回到各自的家里面去,受到他父母的教育,受到他环境的影响,他们可能会长成不同的人格,他们会养成不同的习惯,这就叫什么?这就是性相近,习相远。因为他受到环境的影响,受到父母教育的影响,受到后天的影响。他有很多的习性,并不是他本身带来的,而是后天所生成的。而我们思考一个问题,科技的目的本来是想要帮助我们回归本性,善良的本性。就像我刚刚讲的,手机的发明是为了让我们彼此更会沟通,这是善的,沟通是善的,一定是要达到和谐的沟通。高楼的发明是希望让我们的眼光看得更远,就像唐朝的诗人说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善的。飞机的发明,希望让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缩短,让我们的地球变成一个村落,人与人之间不再那么的遥远,这是善的。然而为什么后来变成了恶?
我们就开始省思,现在的科技都是为了习性来服务,它不是为人性服务。譬如说为我们的贪心来做服务,现在的科技可以把东西变得非常的漂亮、非常的美丽,就像把糙米的壳拿掉,变成白米,让我们看到好漂亮,这个东西真的是让人垂涎三尺,这是为我们贪心服务。科技为我们的坏脾气服务、为我们的情绪服务,科技为我们的傲慢服务。因为它增长我们的傲慢,譬如说我们坐进一台高科技的房车里面,不知不觉我们的傲慢心就生起来,不傲慢都不行,坐在里面傲慢心不知不觉就生起来,这不用人教。科技为我们的怀疑服务,为我们的不信任服务,非常多的高科技系统是在防止别人的入侵,就是它加深我们对人的不信任,加深我们对人的怀疑,加深我们对所有人的防备,这是为我们的习性服务。然后我们来看一下,中国老祖宗所创作的科技,它到底是为人性服务,还是为习性服务?我们常常讲这个产品很人性化,请问遥控器算人性化吗?遥控器是习性化,因为它为我们的懒惰服务,它并不是人性化的。
真正人性化的,我参观过台湾的故宫博物院,我相信在座的很多朋友也到过故宫,我看到故宫里面的产品都是人性化的。譬如说中国的酒杯,大家有没有看过中国的酒杯,叫做爵,这个酒杯有一头是尖尖的,旁边还长了两根东西那个叫柱。我们想象,我们在看古装剧,人在喝酒,那个酒杯这样喝下去,那两根东西往哪里走?往眼睛走,就是会很靠近眼睛。为什么要这样设计?酒杯不是为了让我们喝得痛快的吗?有那两根东西阻挡在那里,喝得多不痛快!其实中国古代的工匠在做这个酒杯,他就已经想到了这个问题,他希望用这两根柱来劝谏喝酒的人,你再喝你眼睛都瞎掉。眼睛瞎掉严不严重?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是你心瞎掉,你的心会因为这个酒而盲目。所以你看这是人性化的产品,当他在喝酒这个酒杯就在提醒他的理智,就在提醒他的人性,把他人性善良的一面引发出来。我们有没有看过中国的古装剧,皇帝戴的帽子是平的?这是人性化的设计。为什么皇帝戴的帽子是平的?因为当他戴这个帽子提醒他你要平等,你做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你不能对这个族群偏心,对这个族群不喜欢,你要像后面这张画一样平等的,所有族群都是平等的,这是一个领导人必须有的素质。
而这个素质什么时候提起来?时时刻刻都要提起来。所以当他戴着这个帽子,他心里面有一点点不平等,这个帽子就在劝他,这叫人性化的设计。再来,我们看到皇帝的帽子前面还有一根一根的什么?是珠子总共有九条。为什么要挡在前面?它在告诉这个领导人,你凡事不要看得太清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好了。凡事看得太清楚你没有办法领导,对,你不能看得太清楚。再来,帽子旁边还有一个东西,有个珠珠垂在耳朵旁边,告诉他,你也不要听得太清楚,不要有察察之明,否则你的部下很难办事,这都是人情练达。什么时候提醒?当他戴这个帽子就在提醒。而我们看到大臣的帽子,跟皇帝的帽子是不一样的,大臣的帽子是前面比较低,后面比较高,一高一低,这叫进贤冠。什么叫进贤冠?就是告诉我们一个大臣的职责,就是为国家推举贤能的人。帽子前面矮的地方就代表自己,高的地方就代表后进,因为在后面,自己比较矮,后面的人比较高,后进,所以要提拔后进。你不能担心后面的人会把我们掩盖过去。现在的人因为没有这样的教育,所以流行了一句话,「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但是我们老祖宗的教诲不是这个样子的,老祖宗的教诲是告诉我们你要提拔后进,叫做「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都是这样的心境。什么时候提醒?就是他戴那个帽子,时时刻刻都在提醒。否则他会觉得非常的羞愧,他会觉得无地自容,这是人性化的设计。
昨天李越老师说到,现代的服装问题很多,现代的服装为什么前面也露,后面也露?这样的设计是人性化的设计吗?中医告诉我们,前面跟后面如果露出来的话,这个人就暴露在非常危险的境地。因为只要风一吹,前面跟后面这是人最重要的两个穴道,一个叫做命门,另外一个叫神阙。命门,那是一个人生命之门,怎么可以开启让它吹风?如果这样每天都在吹风,他到老年全身都是病。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裤子?为什么不把它补起来?因为为人类的习性服务。这叫创新吗?这叫创旧。因此我们在思考科技,我们永远不要忘了科技的上面,还有一个德行,把人的德行给抓正了,人所制造出来的产品就是人性化的产品。所以我到故宫去看到,没有任何一项产品是不能回归自然的,没有,你看不到。可是据说现在的塑料袋丢到大自然,它要整个分解掉,最长需要一千年的时间,一个塑料袋埋在地球要一千年!各位朋友,我就在想,如果这个地球还能够再活一千年的话,请问一千年之后的子孙,在他们的博物馆里面会放哪些东西,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我在想一千年后的博物馆可能里面放的,我们的子孙会不会把塑料袋拿到博物馆里面去?我们的子孙会不会把主机板拿到博物馆里面去放?我们的子孙会不会把废电缆,也拿到博物馆里面去摆着?我想不会。我想我们的子孙可能会在他们的课本里面写到,活在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的那些祖先,是有史以来最没有良心的祖先,那些祖先跟我们过去的祖先比起来,他们是最没有良心的,他们连一片好的天空也不愿意留给我们,他留给我们的是很多的粉尘,他留给我们的是臭氧层的破洞,他留给我们的是满地的垃圾,留给我们的是没有办法恢复的土地。我们就在想,这样的科技能够让我们的子孙怀念我们吗?所以在思考这些问题,我就在想哪里出了问题?是管理出了问题,我们的管理已经出了问题,由于我们管理的心境出了问题,我们的科技才出了问题。而我们现在管理的心境是什么?因为我们今天既然谈管理,我们就来谈谈现代人的管理是什么?我们怎么管?我们到底在管什么?而我们在谈管理之前,一定要先认识我们的心境如何,我们以什么样的心境来管理。
有一天有个大学生,他在南京的一个大学上课,他是念管理学的。他跑来庐江我们的文化教育中心,因为他听说文化教育中心里面,有一个老师是专门在讲,「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的」。他到这个中心来的时候,他只是为了来问一个问题,因为他觉得他上了三年的大学,很迷惑学了这么多的管理,他觉得他是一个中国人,他想要来了解中国的管理,跟西方的管理有什么不同。于是他到了我们的中心,他不认识我,他跟我们接待室的人说,我要找讲「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的老师,于是我就跟他做了会面。他问我这个问题,我反问他说在这三年的过程当中,请问你在课本当中学到了什么?你的课本告诉你应该怎样管理?于是这个大学生就开始侃侃而谈,他这三年管理学到底学了些什么。我做了一个归纳,他说他管理的对象,总共可以分成这几类,叫人、事、时、地、物、钱。他说我是个大学生,在我毕业的时候,我希望我能够到一家知名的企业去当高管人员,所以我面对的是我要管人。人要管,对。事情要不要管?要。时间要不要管?要。他告诉我这叫时间管理,现代很有名的一些老师,都在讲这个时间管理。再来,地要不要管?要,因为听说炒地皮好像很好赚。物要不要管?物要管,这叫物料管理,仓管。钱要不要管?钱更要管,因为管这些的原因都是因为要管钱。而且他告诉我这叫理财,他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所以你要理财。
可是当他讲了将近半个小时他的管理学之后,所有都是他管的对象,就只有一个人不用管,大家知道谁不用管吗?我就告诉他说,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管理跟西方的管理,最大的差异。我告诉他,中国人的管理只有一个人是管理的重点,就是我们自己,把自己管好,这些统统都可能被管好。如果自己管不好,我们要去管这些可能会遇到无比的障碍。譬如说我们管人,管人可能会怎么样?可能会结怨。管事、管地、管物可能会让我们很烦心,管时间可能会让我们很急躁,管金钱可能会让我们变得很小器。也就是说我们人生遇到很多的问题,我们要管到底要怎么管?管人就结怨,我们可能有很多的怨,都是在管人的过程当中形成的。我们每天很心烦,因为我们有很多的事、很多的物,压着我们喘不过气。我们很多的report,永远写不完的report。我们很急永远都在赶场,我们好像从来没有想说我要停下来,好好思考我人生应该走到哪里,我永远在赶下一场。再来我们可能很小器,因为我们觉得赚钱非常的不容易,怎么可以随便花?所以我们赚到的就叫做费用,我们赚到的不是钱,是叫费用。因为只有不得已的时候,我们才会把这个费用付出去。因此我们的人生好像愈走愈窄,好像愈走愈黑暗,为什么?因为管理出了问题。
所以我们就在思考,到底人应该怎么管,任何的问题要找答案。各位老师,我们以后一定要有这样的习惯,所有人生的问题,统统可以在经典里面找到答案。当我们的心境是要去管人、事、时、地、物,我们统统管不了;而当我们把管理的焦点,放回自己身上,我们可以开始去感受一下,情境变了。经典告诉我们「正己化人」,正己能不能化人?我们看这个心境,什么叫化?化是变化。中国人讲「润物细无声」,就是当你在化人的时候,对方不知道你在改变他,他已经受改变,这是最高明的,所以不会结怨,没有结怨。你看化的那种心境,变化,读书变化气质,变化。人会因为学《弟子规》而产生变化,大家要有信心!《弟子规》我们只要落实十分之一,或者是哪怕我们就做到《弟子规》里面的一句,我们就变化。哪里变化?我跟大家报告,脸就变了,这张脸就变,第一个变的就是这张脸,脸一定会变,你下次照镜子,你会发现自己更可爱。否则面目可憎,每次照镜子都觉得很痛恨自己,为什么都没有笑容?为什么我们这里永远都有眉头皱着?因为我们要管人、事、时、地、物、钱,因为我们有管不完的事情,我们有写不完的report,我们有赶不完的场好烦!
因此这个化表达了我们的心境,中国人的心境,真的我们从中国的文字,中国的文字是非常重要的人生智慧。我们来思考一下,在医学里面,中国人中毒之后,医书里面讲怎么样?我们要解毒。西医讲什么?消毒。解毒跟消毒在心境上有没有不一样?大家仔细看一下,解是什么意思?化解,冤家宜解不宜结。什么是消毒?消灭,我要把你消灭,因为你是毒。所以正己化人就是解毒的心境,解的心境。所以这样的管理,把三种东西拿掉,哪三种东西拿掉?第一个对立拿掉、占有拿掉、控制拿掉。当我们的生命充满了对立,当我们的生命充满了控制,当我们的生命充满了占有,我们没有办法管理。而当我们把这三个东西拿掉,我们发现世界变了。
我们在海南省海口做了这样的实验,我们跟海口的监狱做了《弟子规》的教育,而在《弟子规》的教育能够在海南省的监狱里面推行,这些干警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而干警的推行,又是他们的领导起了关键的作用。首先他们的领导意识到,《弟子规》能够解决服刑人员的问题。所以这些干警的领导到了庐江,跟我们做交流,在五天的交流结束之后,这位干警的领导是一个监狱长,这个监狱长曾经到我们的中心来做分享,告诉我们,他在监狱里面教学的状况。他就讲当初他拿到《弟子规》,他第一个念头是《弟子规》,这不是给小孩子看的吗?这不是小孩子应该学的吗?他说我已经是年过百半所谓的监狱长,我还要学吗?他觉得我不要学,我不需要学,这都是我应该懂的事情。结果在这五天的交流之后,他有非常深的感悟,他告诉我们,他回到海口之后,他觉得《弟子规》,真的有非常多人生的智慧在里面。他从来没有这么冷静的,去看待过这本书,但是五天的交流之后,他觉得这本书叫做博大精深,太深了。于是他说他按照《弟子规》上面的教诲,他自己列出了自己十八条的罪状。一回去召集了他所有的干警,对他的干警说「对不起你们,我是一个缺德的人,首先我自己按照《弟子规》,找出了我十八条缺德的地方,我很缺德。」
你看领导要对他的下属承认错误,这是多大的勇气!孔老夫子说「知耻近乎勇」,这个勇气太大了。可是很奇怪的一点,各位朋友、各位老师,当一个人认错,请问下属对他是更瞧不起,还是对他更佩服?对他更佩服。就我们本来以为倘揜饰,就是要掩饰这个过错,为什么我们要掩饰过错?因为好面子。因为我是领导我怎么可以承认我的过错?你们是我管理的人,我如果承认我的错误,那我怎么管你们?事实上当领导真正说我是一个缺德的人,我按照《弟子规》看到了我的缺点,非常多的缺点,他自己这样子来跟他的部属沟通,他的部属被感动。他告诉他的部属,教育者先受教育。过去我们面对罪犯,我们总是认为我是来改造你的,你应该是被我改造。各位朋友,对立形成,我是来改造的,是!所以我应该是高高在上;你被我改造,你应该是在我的范围下面听我的指示。可是当他做这样心境的转变,对立不见了,他的干警首先受到感动,所有的干警本来对传统文化,都有非常深的误解,传统就是昨天的事就叫传统,我们应该是活在今天,怎么叫我们去学传统?传统不是反科学的吗?不是反管理的吗?怎么叫我们去学传统?可是当这个领导把他的身段放下来,首先承认我是一个缺德的人,他的下属佩服他,他的下属开始也在思考人生的问题。
很多的下属在思考他的夫妻问题,他对他父母是不是真的孝顺?对他的兄弟,是不是真的尽到了兄弟之间那分情感?很多的下属开始在思考,我对我儿女的教育是不是太过疏忽?于是有一个干警,后来到庐江去跟我们做交流,回去之后他就把服刑人员召集过来。他觉得很惭愧,他觉得过去并没有把这些服刑人员当人看,所以他非常的后悔。他把这些服刑人员召集过来之后,站在台上,深深的对这些服刑人员鞠躬,告诉他们说「对不起,以前我对大家的照顾有所疏失,我没有照顾好大家,很对不起。」他又鞠了一个躬,当他这样子真诚的,用他真正的那颗心,在对服刑人员说出这番话,只听到下面一个服刑人员,五十多岁居然抱头痛哭,一个大男人就这样哭起来。没有想到别人能再这样的尊重他,把他看成是一个人。而当人提起这样的自信心,提起这样的对生命的尊重,他也在化,他也在变化。所以当这个干警讲完之后,这些服刑人员自己组成一队捡垃圾队伍,在监狱里面开始捡垃圾,开始互相的帮助对方。过去服刑人员做一点好事,他们都是要求要怎么样?要记点、要加功,然后看是不是能够减刑,想的都是这个。这次他们也发自内心的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不要求任何的减刑,不要求任何的加分,因为这就是我应该做的。你看一个领导当他正己,下面的人就化了,就在化,他没有任何的对立,没有任何的控制,他不说你是我的犯人,没有任何的占有。
在南京有一位叶总,到我们庐江文化教育中心,来跟我们做五天的交流之后,回到他的公司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所有的员工加薪百分之十五。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因为过去我总以为公司是我的,你看控制、占有,公司是我的。你们都是我聘请过来,为我们公司赚钱的,都是为我赚钱的,所以他能够省的地方就尽量省。可是当他五天的课程,经过《弟子规》的培训之后,他想到不对,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他说一个产品从制成的第一个步骤,做到最后一个步骤,他就扪心自问,我自己能够完成吗?他说我做不到。如果没有这些工人,如果没有这些职工、没有这些职员,来帮我做每一个步骤,我做不到从第一个步骤做到最后一个步骤,我做不到。所以他就想这个公司应该是大家的,这个团体应该是大家的,所创造的利益应该属于大家。各位朋友,当他提起这样的理智,请问钱还是费用吗?不对,他这个钱已经活起来了,他的钱就活起来。他的员工非常的感动,表现在外的,他的员工走到餐厅,管理阶层一定让工厂的这些工人先进餐厅,为什么?因为他想到,我坐在冷气房里面工作。在这么热的天气,他们还要在没有冷气的工厂里面做工,这些管理层的人、这些高管人员觉得不忍心。所以他们一定是排队排在餐厅门口,等这些工人全部进去之后,他们才进去。
为什么他们会有这个转变?因为他的领导做到了。这个叶总首先每一天的早上,都站在公司的门口迎接每个员工,给他鞠躬、给他感恩。因为他的感恩,是出自于内心的感恩,他觉得这个公司不能少了你们。在他做这件事情之前,他的企业每年要走掉一百二十个员工,离职率非常的高,一百二十个员工要走掉,它是小的企业,并不是很大的企业,工厂里面的员工大概也只有一百多个。而他十年的创业,他告诉我们,如果没有遇到《弟子规》,他可能在今年的年底就把他的公司结束掉,因为他觉得太累了,好累!他就想我如果把我的公司卖掉,我可以得到一笔钱,我就可以退休,我不想干了,因为太累。当一个人他的心境都在要管人、事、时、地、物、钱,你看这个心境就出来,我干脆把工厂卖掉就好了,反正土地值那么多钱,卖掉之后我的生活多舒服。
可是当他的心境一转变,他想到的是什么?他想到的是我的工厂如果收起来的话,这一百多个员工马上就面临失业的危机,没有工作,他那一百多个家庭吃什么?你看当一个人心境转变,钱不再是钱,他从关注钱开始看到什么?人的感受,他不是在看钱的感受,已经在看人的感受。所以当他这样的心境提起来,他真正才能管理,你看那个管理的氛围就出来。他的员工主动的,就是管理阶层的人员,主动的买矿泉水去给工厂的员工喝。然后他看到餐厅里面也变化,以前吃得很浪费,因为他以前只提供一餐中餐,早餐跟晚餐如果员工要吃,一定要付钱。但是他后来就想不对,他说我的员工很多都是外地来的,我应该照顾他们三餐才对,所以从本来一餐变成了三餐。员工能不能感受?可以感受!所以原本很浪费的一种吃法,现在在他的餐厅里面,他告诉我们,他的馊水桶已经收起来。因为没有人有剩菜剩饭,一滴剩菜剩饭都没有,不需要设那个东西。以前剩菜剩饭都要倒到那个桶子里面,现在那个桶子也可以收起来了。
各位朋友,有一个企业家曾经告诉我,这个企业家告诉我说,老板跟员工争可能只争什么?争一个月的薪水,争年终奖金才能争几百块,员工跟老板争那是分分秒秒。各位朋友,这位企业家他已经深刻体会到生命共同体,真的这叫生命共同体。他讲的有没有道理?有道理。他告诉我们,他有一个朋友三代的企业,这个企业已经三代,可是这个企业每况愈下。因为在他的爷爷创业的那一代,大家是胼手胝足,所有的人跟这个爷爷在打天下,爷爷对所有的老员工,这些老臣都像兄弟一样,非常仰赖这些老臣,像兄弟一样,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说到他就自己先做到,说到就先做到,都是第一个到办公室的。绝对不会十点、十一点之后,才大摇大摆的走进办公室,没有老板的架子。可是到他的儿子,他的儿子开始,因为他的儿子是留学美国的经济学硕士,开始就不这样做,他的管理就不是像爸爸这样子来管理,结果业绩就开始下滑。到他孙子的时候,他的孙子是留学美国的法学博士,你看更上一层楼,一代看起来怎么样?确实高过一代。爷爷的学历可能是最低的,儿子是硕士,孙子是博士。一个法学博士从美国回来,看到员工第一句话,告诉这些员工,我不是来跟你们做朋友的,所以他公司的业绩每况愈下。
我们看到叶总,本来公司要关门,学了《弟子规》之后,在十月份本来是他们公司的淡季,商品的淡季。他告诉我们,十月份破了他有史以来最大订单的数量,被拉起来。所以请问各位朋友,中国的文化有管理吗?孔老夫子在《论语》里面,已经很彻底的把这个管理学跟我们讲出来,在《论语》的第二章「为政」,孔老夫子讲的一句话,把这个世界所有管理学的问题,全部这句话都可以解决,他讲「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这个道是念导,通这个导,引导的导。他说用什么来引导?用政来引导,用刑来引导。我们刚刚讲到管理的心境,如果管理的心境是一种对立的心境,对立,很对立,你是我管理的,管理的态度、管理的理念,就会衍生成这个理念。什么叫道之以政?政就叫条款、叫规定,叫什么?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法律、法治。现在人认为什么可以管?条款可以管。
我以前在企业界服务过,我待的是美国公司,当我进到这个美国公司的时候,我第一个收到了一份厚厚的文件,这份文件叫做道德签署。当我翻开这个文件,我阅读到道德签署里面原来讲的不是道德。道德签署里面所描述的内容,都是如果你受贿的话,你要接受法律的起诉,你可能要接受有期徒刑几年的代价。如果你侵占公司的财物,你可能要做什么样的赔偿;如果你泄露了你的薪水,你可能要被公司开除;如果你告诉了竞争对手,我们公司产品的底价,你可能要接受什么样的处分,统统都是这样的条款。最后叫你要签名,而我们私底下都把这个道德签署,谑称为卖身契。我第一个问题,就跑去问我的人事主管,我告诉他说,请问我能不能不签?他说不行,你要这个饭碗你就一定要签。各位朋友,请问我是很心甘情愿的去签吗?我是不是自愿去签的?不是。请问我会不会很心甘情愿的,遵守里面的规定?当然不会。
所以《弟子规》告诉我们,「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这原本是非常简单的道理,可是为什么套上了管理的外衣之后,就变得这么的复杂?我们真的把人生给复杂化了,人生真的没有那么复杂。我们因为管理的心境错了,我们认为管理跟被管理,是一种对立、是一种控制、是一种占有,所以我们认为法律可以管理,我们认为法条可以管理,还有我们认为刑可以管理。这个刑是赏罚的意思,不是只有罚,我们认为赏罚可以管理。各位朋友,能不能管理?任何的状况,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所遇到的任何状况,我跟大家保证,在老祖宗五千年来都已经遇到。我们这一生短短一百年,或者是七、八十年的岁月,我们人生所遇到的任何的问题,我跟大家保证,我们五千年的老祖宗统统都已经遇到。因此只要我们的人生遇到的问题,不能解决,刚刚讲我们可以去请问经典,还有我们可以去看历史的书籍,我们可以去看史书。我们今天遇到了管理的问题,一样的我们可以从史书当中,去看到这一段历史。
我们现在的管理学教的就是条文、教的就是赏罚,请问在中国的历史上,有没有曾经有一个时期也这样教过?我告诉大家,有。在春秋战国时代,很远,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有七个主要的国家,叫战国七雄。如果大家有念过中国的历史,战国的七雄里面,有一个国家是最弱的国家,这个国家叫秦国,秦国是最弱的国家。为什么它很弱?因为它处在的地方,土地很贫瘠,种植没有办法种得很好,而且它的文化又不是很发达,人民的素质非常的低落,教育水平不是很高,所以他的国家比较弱。当然他的领导人就很着急,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强盛,这是人之常情。所以他就在想什么办法,能够让我的国家快速的强盛起来?于是他就开始招贤纳士,后来他起用了一个人,那个人叫商鞅。这个人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他是法律专家,他是学法律的,请一个法学博士来做管理。结果秦国发生了非常重大的变化,这个商鞅一上任之后,做了几件事情,什么事情?规定法律,法律规定完之后,用非常重的赏罚来治理他的国家,他罚得很严重!
怎么罚?譬如说你的邻居犯罪,你没有举报他,你的罪跟你的邻居是一样的,这叫做连坐法。他把一条街的人民统统编成一个队伍,这条街只要有人犯法,所有的人都要接受同样的处罚。各位朋友,如果你住在这条街上,你会不会神经衰弱?会。因为你天天都在看哪一个人犯法,然后你天天又在防哪一个人在看我犯法,所以你会神经衰弱,而且会得忧郁症,会得精神病。可是有没有效?很有效,治安马上变好了。而且他不是只有罚得很重,他赏得也很重,譬如说军队上了战场,杀一个人头就给他一个军功,升迁太快了。所以一下子秦国的军队,从最弱的军队,一下子跃成虎狼之军,变成七国当中最勇猛的军队。各位老师,他这样的管理方法有没有效?有效!这叫什么?立竿见影,太好了。所有人看到秦国这样国力的提升,大家都觉得怎么样?这个太神奇了,这样的方法一定是最好的方法。各位朋友,两千多年以后,我们再来看这段历史,我们可不能这样看,我们要重新检视这段历史,我们要问的是,请问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是哪一个王朝?就是秦朝。所以我们不能只看前半段,我们还要看后半段,它很快的兴起,可是不要忘了,它也很快就灭亡。所以我们从这个故事里面得到一个讯息,那就是快速等于短命。你觉得那个管理方法很好,可是它却带来那个王朝,非常快速的结束它的生命。好不好?未必是好。
我们现在认为赏罚可以解决管理的问题,而有很多的人也这样在做,我举一个例子,你看我们管理的理念,就导致我们管理的态度,我们认为赏罚可以管理,我们现在来看,请问我们怎么管理我们的孩子?在庐江我们有一个镇民学校,这个镇民学校我们对镇民开放课程,完全免费的课程。我们给家长们来听课,我们也安排了孩子的课堂,所以有一天有个家长,带着一个两岁的孩子,到了我们的课堂,然后孩子就到孩子的课堂上课,妈妈就进了大人的课堂上课。下课之后,妈妈就要把孩子带回去,结果就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个孩子不想走,这个孩子到了我们镇民学校的门口,他就坐下来在那边玩不想走。妈妈就牵了他好几次,她说小宝我们回家吃饭,牵了三、四次小宝都不为所动,不回去就是不回去。我们老师刚好走出来,这个妈妈看到老师在那里,有点不好意思,结果就用非常奇怪的眼神,看了我们老师一眼,看完之后,就从她的包包里面拿出一个东西,很神秘的拿出东西,就问这个小孩说小宝,想不想吃糖?其实是一块糖果。
这个孩子一看到糖果,大家知道那个眼睛就像是被磁铁吸住一样,怎么样?一动都不动然后流着口水点点头,因为他只有两岁,「要,要吃」。妈妈就跟他讲「想吃跟妈妈回家去吧。」结果妈妈做了这个动作,很神奇的是这个孩子的姿势都不变,那个头一动都不动,然后保持原有的姿势,从地板上怎么样?慢慢的站起来。妈妈说想吃就跟妈妈回家去吧,就把小宝抱起来回家去了。各位朋友,有没有效?有效!这个方法太好了,居然拉好几下不走,糖果一拿出来就走,太有效了。各位朋友、各位老师,快速等于短命有没有?我们记得这句话。如果我们把眼光拉长来看,这个小孩两岁,请问在两岁的孩子心目当中,是妈妈分量比较重,还是糖果的分量比较重?显然糖果的分量超过了母亲。各位朋友,你看他两岁,妈妈的分量都比不过一颗糖果,请问在二十岁的时候,妈妈的分量会摆在哪里?他可不可能为了一百块,他想要上网吧而把他的父母,我说不下去,可能!因为我们看到很多的新闻,为了一、二百块,为了几千块,可以杀父弒母,可能这些事情他都做得出来。也就是说我们的眼光,如果把它拉长的话,这个方式我们可能就要考虑。德行教育,这就是德行教育!
你看一般的人觉得有没有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了,一般的人觉得带孩子回家,就已经解决问题,事实上有没有解决问题?那叫什么?那个叫症状解。因为他把症状已经解决,他只解决症状,他根本没有解决病根,问题就出在这里。所以我们的人生,当我们认为法可以管理,当我们认为赏罚可以管理,可能我们在做的是症状解。因为势服人,心不然,他的心怎么样?他根本不让我们管,他觉得你凭什么管我?对!因为你自己也没有做好,你凭什么管我。有一个银行的行长,他在推行《弟子规》之后,他的银行有五百多个人,也是一样推行了《弟子规》之后,整个银行变得非常的和谐,银行的业绩也是他们同行当中最好的。我们也请他到庐江跟我们做一些指导,他在演讲的过程当中举了一个例子,他说过去还没有推行《弟子规》,我们公司在开会永远有人迟到,还有永远有人手机没有关成振动,永远有人在开会,手机就响起来。他们就在想,为什么每次开会都叫大家不要迟到,每次开会都叫大家把手机关成振动,永远没有人做到?
他有一次就仔细的去观察,结果他告诉我们,他说迟到的人永远发生在前三排,手机没有关的也永远都坐在前三排。请问哪些人坐在前三排?对不起,我们现在坐在前三排的,都是我们的榜样。在那个银行坐在前三排的统统都是领导,领导永远都做不到,员工如何做到?所以这个行长就告诉我们,事实上没有什么管理技巧,老板做到了员工自然就做到。你看管理本来就是非常简单的事情,管好自己。但是我们现在却把它想得很复杂,我们要用什么方式来评量我的员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衡量他们的业绩,来打他们的绩效,那太复杂,结果上有政策,下就有对策。我们想说法律可以管对不对,可是往往上有政策的时候,下的对策就出来了,真的能管吗?而我们花费很多的精力、很多的时间、很多的财物、很多的金钱,统统都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应付。所以我们就了解到,老祖宗告诉我们,「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这是《老子》讲的,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有没有道理?
有一个记者曾经跟我讨论过这个问题,他告诉我,他说道德没有办法管理,法律才能管理,你用道德来管理,道德怎么管理?只有法律才能管理。我就请教他一件事情,我请教他说,请问这个世界法律最严格的国家,法律定得最好的国家,请问它的犯罪率是最高,还是最低?他回答不出来。我们冷静的思考一下,法律定得愈严密的国家,犯罪率都是愈高的。为什么它的法律要定得那么严格?因为钻法律漏洞的人多。如果没有人钻法律漏洞,法律为什么要定那么严格。所以很显然的法律定得愈严格的国家,它的犯罪率往往是愈高的,这也是我们看到的现实状况,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我们认为赏罚可以管理,我们认为欲望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工具。所以我们看到所有公司、所有企业,在报纸上登载招聘启事,都会写到「高薪聘请人才」,有没有人写低薪聘请人才?没有。那很显然的大家把高薪等于什么?高薪等于人才对不对?
好,我们来看一看,各位朋友、各位老师,高薪真的可以买到人才吗?我举一个例子,我讲一个数字给大家听,在一九八0年代,有人去统计全世界薪水最高的CEO,就是给人家打工的,一九八0年代全世界薪水最高的CEO,一年赚多少钱?一年大概赚数百万美金。到了2000年,全世界赚得最多的CEO的薪水,已经变成七亿六千万,一样是美金,七亿六千万美金。涨了多少倍?涨了一百倍的工资,也就是在十几年的时间工资涨了一百倍。这是不合理的涨幅,为什么?因为超过通货膨胀率,不合理的涨幅。为什么会涨这么多?因为大家都认为高薪可以怎么样?买到人才。好,我请问大家一个最简单的问题,请问是一九八0年代的公司比较稳定,还是2000年的公司比较稳定?我告诉大家,有一点点对国际脉动了解的人,都会不约而同的说,当然是一九八0年的公司比较稳定。二00一年美国倒掉那么多的公司,安隆集团倒掉,斯勒集团倒掉,所有的公司都在做假账,那么多的公司倒掉,昭示的是非常不安的年代,企业界大恐慌,都想说下一个是谁?下一个是哪个集团?都在看这个。
二00一年是企业非常黑色的年代,我们看他的工资七亿六千万有买到人才吗?如果有买到人才公司应该愈来愈稳定才对,为什么愈来愈不稳定?可见得欲望并没有让人进步,欲望并没有提起人的积极性,欲望并没有调动一个人的责任感,没有,我们没有看到。所以很多人就讲,你看一个人当他是对立的管理,他提起的心境就是症状解,就是法律可以管理,赏罚可以管理。他提起的就是竞争可以管理,很多人用竞争管理有没有?对,竞争可以管理。我们来看一看竞争能管理吗?各位朋友,首先我们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问一个问题,请问竞争是人生的真相吗?好像我们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因为我们在中学的时代读到一个科学家讲,「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我们认为这就是自然界的现象,这有什么好争论的?对,物竞天择,适者就生存,不适者就淘汰。可是没有想到(因为我读过微生物),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23-1-24 10:39:18
|
只看該作者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