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00|回復: 1
|
佛光教科书第一册佛法僧三宝南无阿弥陀佛
[複製鏈接]
|
|
佛光教科书第一册 佛法僧三宝
佛光教科书 第一册
第一册 自序 星云法师
第一册
自 序
星云
佛教需要现代化!
佛教现代化缺少的东西很多,最重要的是缺少一套完整的《佛教教科书》。一九五七年,菲律宾有佛教主办的社会中学,透过印顺长老要我为他们编写一部佛教教科书,自觉力有未逮,因此辞谢。一九六○年代后,新加坡倡导华文,希望能编印佛教教科书,常觉法师商之于我,有感因缘不具,加以婉拒。环视今日佛教在台湾的发展和普及状况,实在急需一套完整的《佛教教科书》,目前虽然有一套方伦居士编著的初级、中级、高级佛学课本,以及后来许多佛教团体所陆续编印的佛教教科书,也都未能受到佛教界普遍的重视。
一九九○年起,我发心要为佛教编写一套教科书,定名曰《佛教》。最初计划以十万字为限,后来结合佛教界大德长者的著作,以及各家学说,渐成为三百万字的初编,出版后,没有对外发行,只做为佛光会会员和佛光山徒众弟子讲说的参考资料。
近年来,益感教科书的需要,同徒众妙清提起,妙清自动争取许多义工协助,举凡佛光山的职事、丛林学院的教师,甚至是学生,众皆响应。只是《教科书》的体例,不比一般的作文,非专职不能尽其功,所以向佛光山宗务委员会建议成立书记室,加强书记室的功能,展开《佛光教科书》初编的工作。
这期间,不论行脚海内外各国,《佛光教科书》一直是我最重要的功课,甚至在疗病之中,带领书记室的书记们到澳洲黄金海岸的佛光缘中心闭关写作,行到香港佛香精舍,依旧不眠不休的赶工,如此在美、欧、澳等各洲之间数度来回,终于完成了些许的心愿。
为了使《佛光教科书》的内容更为缜密周延,特别礼请教界内外的学者大德助成,例如一篇「西藏佛教」,特地邀请中华汉藏文化协会理事长田璧双喇嘛校正;「道教概说」一文,延请钻研道教多年的南华大学校长龚鹏程先生评定;「民间宗教」则委由对此素有研究的郑志明教授定稿;而一贯道的前人林育德先生也共襄盛举,为「一贯道概说」监定;甚至犹太教、基督教、天主教等,都经由各专门学者或宗教师予以校订。至于佛光山的慈惠、慈容、慈嘉、慈怡、依空等,有的参于审稿,有的补充资料,有的润饰修订,可以说这部《佛光教科书》虽由我编定纲目,但因有佛光山子弟的参于,以及众多因缘才能圆满定谳。
《佛光教科书》从一九九五年着手,历五年终于在佛教东传两千年纪念前夕汇编完成,感谢三宝十方大德,由于前人的资料、台湾佛教蓬勃出版的事业及诸位佛教大德的作品,促成了《佛光教科书》的问世。
关于《佛光教科书》编辑内容的特色有四:
第一、《佛光教科书》全套共有十二册,分别是:
第一册《佛光教科书》共分十二册:
第一册《佛法僧三宝》
第二册《佛教的真理》
第三册《菩萨行证》
第四册《佛教史》
第五册《宗派概论》
第六册《实用佛教》
第七册《佛教常识》
第八册《佛教与世学》
第九册《佛教问题探讨》
第十册《宗教概说》
第十一册《佛光学》
第十二册《佛教作品选录》
每册含二十课,每课以两千字左右为篇,但这样的字数限制,对浩瀚无垠的佛法总有缚手绑脚的窘态,因此以注释做为补充,也是帮助研读学习者,减少搜罗资料的困难。
第二、这十二册《佛光教科书》前后的分类是以基本概念及多元化学习为目标。佛教以三宝为中心,因此将《佛法僧三宝》列为第一册,学者一旦对三宝建立信心以后,则佛法大海就能任其遨游。
第二册《佛教的真理》、第三册《菩萨行证》,是对三宝的延伸,因此前三册可以说是对三宝理论的架构。此外,《佛教史》与《宗派概论》有相互关系;《实用佛教》、《佛教常识》、《佛教与世学》也彼此互有关连,而《佛教问题探讨》与《宗教概说》,则是为了让大众对宗教问题有广泛的认识。
我们所以把《佛光学》编列在《教科书》第十一册,是因为数十年来佛光山倡导佛教现代化、人间化、制度化,对当代佛教的发展不无影响,因此以佛光山和佛光会为主,提供一些概念和认识,协助大家掌握佛教未来发展的动向。
为了让初学者能够从古德的作品里认识浩瀚无边的佛法,我们选择一些历代的经论和佳作,辑成《佛教作品选录》,并加以简介,希望藉由欣赏这些作品,对佛法有更深切的体认。
第三、《佛光教科书》的内容受限于篇幅,教者、研读者可以多参考注释,有时注释更能表达主题的说明,至于图片、习题更有待各个教者、研读者运用。
必须附带一提的是,对于注释内容不能一一标明出处,是本教科书的不足之处,不过佛光山发行有《佛光大藏经》及《中国佛教经典宝藏》,读者可以充分运用,尤其《佛光大辞典》对《佛光教科书》的教学,更能有所帮助。
第四、《佛光教科书》并非以学者专家为主要读者对象,而是为亟需了解佛教的初学者所编印,内容着重在佛教基本知识的强化,因此学术性的研究推论及考据,不属于本《教科书》的范围。此外,在宗派的介绍上,我们的立场不偏于某一宗派,更非一家一派的言论;而在探讨佛教史上,纵使存有佛教流传的缺失问题,我们也不掩藏,希望有助于佛教未来的革新改进,教者、研读者可从本《教科书》获得对佛教全盘的了解。所以我们希望《教科书》能成为佛门中师父课徒之用及各个佛学院教师上课的教本,并能普遍应用于各寺院团体举办的讲习会、读书会等,更希望《教科书》也能提供给有心研究佛学者有入门的参考依据。
本书出版的日期,正逢公元两千年、也是佛教东传中国两千年的纪念,值此世纪交替之期,仅以此微愿,化作心香一瓣,奉献十方三宝各位大德,至望见者闻者不吝赐教!
星 云 佛光山开山寮
二○○○年元月
第一册 佛法僧三宝 第一课 佛的意义
第一课 佛的意义
佛教信仰的主要内涵在于向「佛陀」学习,此即所谓「学佛」;亦即以佛陀为导师,学习佛陀的慈悲、智慧、威力,及其殊胜功德,达到三觉圆满,万德具足,完成人格,成就佛道。因此,学佛首先应该了解「佛」的意义。「佛」是「佛陀」的简称,来自梵语 Buddha 的音译。又称浮图、浮陀等,意译为觉者或智者。亦即佛陀是具足自觉、觉他、觉满,如实知见一切法的性相,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大圣者。自觉、觉他、觉满,是「觉」的三个层次。
「自觉」,是本身对诸法实相有了正确的认识与觉悟,有别于凡夫的不觉与外道的错觉,因此又称「正觉」,这是声闻、缘觉二乘圣者所达到的最高境界。「觉他」,是菩萨们将自己所觉悟的真理转而觉悟他人,有别于二乘人的自觉,故又称「等觉」(遍觉)。「觉满」专指佛陀自觉、觉他的智慧达到究竟圆满的境界,又称「无上觉」,有别于二乘及菩萨虽能自觉、觉他,但未能破尽见思、尘沙二惑。佛陀以无漏清净的智慧破除根本无明(无明惑),断尽见、思二惑,圆满菩提,成就佛道,始能成为「三觉圆,万德满」的圣者,所以也称为「阿耨多罗三藐三佛陀」,意即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者。
佛陀不仅是觉悟宇宙真理的觉者,也是彻知宇宙真相的智者。佛陀具足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其中,「一切智」是二乘了达诸法总相,认识诸法本体是空的智慧;「道种智」是菩萨认识诸法别相,了知诸法的千差万别乃缘生而有的智慧;「一切种智」唯佛陀所证,是能通达「缘起性空」的诸法总别相,亦即认识色空不二、性相一如的「无上正等正觉」。因此,「佛」之一字,包含整个宇宙人生的本体、现象、作用,能觉察、证悟这种真理的人,就是佛陀。佛陀化导世间众生,为「能化之人」,故又称为「能人」、「能仁」。人与仁同音,假借而相通,能仁原为梵语「释迦」的意译;佛怜愍众生无不仁慈,故转而以能人、能仁为诸佛的通号。因此,不论过去、现在或未来,只要能够证得真理,达到佛的境界,都可以称为佛。
所以,「佛」之一字,就如博士一词,只要具足同样资格,任何人均可称之;而佛性人人本具,只要能证悟自心本性,人人皆可成佛。佛陀出现在世间,为世间难得的珍宝,故称为「佛宝」。《心地观经》说:「善男子!佛宝中具足六种微妙功德:1.有无上大功德田;2.有无上大恩德田;3.于无足者、二足者、多足者中最贵;4.极难值遇,如优昙花;5.独出现三千大千世界;6.圆满世间、出世间功德。以具如是六微妙功德,常能利益一切众生;利益众生故,佛宝有不思议恩。」
佛的意义,既为觉者、智者,所以学佛的目的,不外是要开智慧,求觉悟,而其关键,即在去除烦恼障及所知障。烦恼的根本就是贪瞋痴,所以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只要三毒息,三慧朗,就能破除无始以来的无明,此即「自觉」,正如禅宗的开悟或见性。自觉之后进而能够觉他,也就是「弘法」或「利生」。自觉是属于修「慧」,觉他是属于修「福」,福慧双修即是菩萨;经过三只修福慧,百劫修相好,当福慧圆满具足,这时才是「三觉圆,万德具」的佛陀。
《佛地论》说:「于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开觉一切有情,如睡醒觉,如莲花开,故名佛也。」「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人之所以能成佛,是因为佛性人人本具,人人都有成佛的性能。「佛性」在经典中名称繁多,有「如来藏」、「真如」、「心地」、「圆觉」,或是「本来面目」等,名字虽异,意义相同。《法华经》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释迦牟尼佛初成道时,即发出宣言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凡夫的清净自性本来与佛无异,所谓「般若风光,人人本具」,只因被无明烦恼所覆,因而不能显发,犹如明镜蒙尘、明月为乌云所覆。学佛即是去除烦恼,开显佛性的功夫,《法华经》所说的「怀珠作丐」、「藏宝受贫」,这是众生最大的遗憾。《圆觉经》说:「譬如销金,金非销故有;虽复本来金,终以销成就;一成真金体,不复重为矿。」吾人学佛,亦如开采金矿一般,虽然佛性本具,但不经修行,则如金矿未经开采,终不能得。所以,学佛首先要肯定自己佛性具足,同时要知精进修行,果能如此,则所谓「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无论是多么顽劣愚痴的众生,也终有开悟、见性、圆满佛道的一天。
第一册 佛法僧三宝 第二课 如来十号
第二课 如来十号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由于应化不同,各有别号,或取因言「弥勒佛」,或取果言「阿弥陀佛」,或取性言「毗卢遮那佛」,取相言「卢舍那佛」,取行言「释迦牟尼佛」,取愿言「阿閦佛」、药师佛,佛佛各异。然而诸佛具足一切智慧、德行,无有差别,诚所谓「佛佛道同」,故有十种尊号,为诸佛的通号,称为「如来十号」或「十种通号」。
「十号」的意义列举如下:
一、如来:指佛陀乘如实之道而来,即谓「如来」;也可译为「如去」,即乘真如之道而去达佛果涅槃。「如」是指佛陀的法身,遍满虚空,充塞法界,如如不动;「来」是指佛陀的应化身,此「身」为救度众生「应化」而来。「如」是静态的,「来」是动态的,成佛以后本是动静不分、法应不二的,如《金刚经》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因此,「如来」是说佛陀在如如不动的法身中,因悲悯救度众生,应化而来,故曰「如来」。
二、应供:佛陀三只修福慧,百劫修相好,经过累劫的修行、度众,证断三惑,超越二死,积聚福德因缘,达到「三觉圆满,万德具足」的究竟佛果,堪受人天供养,故名「应供」。正如一个人把毕生岁月奉献给国家社会,一旦功成身退,理应受到国家的退休金安养天年一样。
三、正遍知:又作正等觉者,即佛陀能正觉一切法,有别于凡夫的不觉与外道的错觉;佛陀能遍觉一切众,有别于二乘的自觉与菩萨的「虽正知而不遍」。由于佛陀的智慧能正遍了知一切法,故名「正遍知」。
四、明行足:即三明、五行悉皆圆满具足。三明指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五行为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证得三明则「慧具足」,修持五行为「福具足」,佛陀福慧双运,故号「明行足」。
五、善逝:即妙往的意思。佛陀乃证悟无上菩提的觉者,已经超越生死对待。佛陀「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佛陀妙出世间,以一切智为大车,行八正道而入于涅槃妙境,不再退没于生死之海,故名「善逝」。
六、世间解:佛陀具足彻悟宇宙真相的智慧,包括认识诸法总相是空的「一切智」、认识诸法别相是缘生而有的「道种智」,以及认识空有不二、性相一如的「一切种智」。由于佛陀能彻底了知世间、出世间的一切实相,故名「世间解」。
七、无上士:佛陀的智慧、禅定、戒行等一切智德圆满,福慧具足,于人中无有过者,所以有谓:诸法中,涅槃无上;诸果中,正觉无上;一切众生中,佛陀至高无上,故号「无上士」。
八、调御丈夫:佛陀大慈大智,能以种种方便调御修行者的心性,使往涅槃正道,正如驯马师善于调御马性,故名「调御丈夫」。
九、天人师:佛陀为人、天的导师,示导众生何者应作,何者不应作;何者是善,何者是不善。众生果能依教奉行,不舍道法,即能解脱烦恼,故号「天人师」。
十、佛: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圣者。
具备以上十种名号者,即名「世尊」。世尊,含有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尊贵、吉祥等六义,又称有德、有名声等,为世间最尊贵的人。
佛陀三觉圆满,万德具足,为世间、出世间一切凡圣所共尊,因此世人用种种的异名来称扬佛陀的巍巍功德。除了上述十号以外,诸如:世雄、世英、世眼、法王、佛日、能仁、大导师、大圣人、大沙门、大医王、两足尊、人雄、师子等,都是世人对佛陀的尊称。从这些名号中,也可以进一步认识佛陀的崇高伟大。佛弟子在称念佛名时,则应欣羡佛陀的断德,仰慕佛陀的智德,乃至「是心念佛,是心作佛」,以报答佛陀的恩德,这才是我们称扬佛陀名号的积极意义。
第一册 佛法僧三宝 第三课 佛身
第三课 佛身
「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一般佛弟子常以生不逢佛世,未能亲睹佛陀的身相金容而引为憾事。然而在两千多年前进入涅槃的佛陀,其实只是佛陀的应化之身,佛陀真正的法身如同虚空,横遍十方,竖穷三际,随时随地与众生同在。
有关佛身之说,远在佛陀涅槃之后,便开始有了广泛的探讨,当中有所谓二身、三身、四身之说。二身,乃指佛陀的生身与佛陀的法身。在部派佛教时代,生身所指的是佛陀的肉身,亦即是相好金容的释迦牟尼佛身;法身则是指佛陀所成就的正法、净慧等功德,与真理契合之身。合此二身,方为圆满佛身。
在大乘佛教里,将佛身分为三种。据《十地经论》等所说,三身为法身、报身、应身。略解三身如下:
一、法身:又作法性身、自性身。指佛陀证悟的法性。佛以法性为体,故名法身。经云:「断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指的是佛陀自证的境界,是涅槃三德之一,阿罗汉和菩萨虽然也能证得法身,但是不够圆满,如《华严经》云:「如来法身与菩萨法身,其体虽无别,于功德威力则异也。」
佛陀的法身即是诸法的自性。佛陀说:「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若能从缘起法中通达诸法的空性,即能见到佛陀的真身。当初释迦牟尼佛自忉利天为母说法毕,返回人间,第一个迎见佛陀的弟子须菩提,即是在观诸法性空之中见到佛陀的法身。
《华严经》云:「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佛境,不可得思量。」法身是离语言、文字、思量的境界;法身无为无作、无形无相、无去无来、无始无终。法身如同虚空,横遍十方,充塞法界,所谓「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妙谛。」在觉悟的圣者眼中,宇宙万象无一不是佛陀的真身,法界全体无处不是诸法的自性。佛陀应现世间,即因法身能随处显现相用,故能教化三千国土。
二、报身:又作受用身、第二身。报身是佛陀从久远以来,以法身为因,修习六度万行,积集无量福德智慧所获得的佛果色身。佛陀的圆满报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是经过九十一大劫修行所成。根据《百福庄严经》说,每修一百劫,始得庄严一相,故经云:「三只修福慧,百劫修相好。」又〈赞佛偈〉言:「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即是报身佛的庄严相貌。
三、应身:又作应化身、应化法身。佛陀为救渡苦难众生,应众生根机,以大悲愿心,随处随类权巧化现的种种身相。如〈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提到,观世音菩萨为了救渡众生,方便化现三十三身④,时而显现佛身,时而显现凡夫身,时而显现龙天护法身,所谓「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的普门应化示现之身。
「身」有聚集义,乃聚集「法」而成「身」,故「法身」是理法的聚集,「报身」是智法的聚集,「应身」是功德法的聚集。《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将法身、报身、应身三者关系喻为虚空、日光、日影。法身为其体性,常住不坏,遍满虚空,譬如虚空,无有障碍;报身的智慧由法身的体性而生,能照明一切烦恼痴闇,故以日光为喻;应身具有变化作用,应机而生,如同日影,不择高下,随处映现。
《金光明经》所说的三身为:法身、应身、化身。隋慧远的《观无量寿经义疏》依《金光明经》言:「佛具三身:一者、真身,谓法与报;二者、应身,八相现成;三者、化身,随机现起。」
此外,《解深密经》分三身为:法身、解脱身、化身;《宗镜录》称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为三佛身,此即法身、报身、化身。
「四身」,也有多种说法:《佛地经论》将受用身分为自受用身、他受用身,而成为自性身、自受用身、他受用身、变化身等四身;《大乘义章》的四身为:法身、报身、应身、化身;《大乘入楞伽经》有法、报、化、变化等四身;《金刚顶分别圣位经》有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等流身等四种。
总合上述所说,佛陀真正的样子是清净无为的法身,具足一切功德智慧,永离众患,毕竟安乐,十力具足,妙用无穷,万古不变,历劫常存,福智圆满,万德庄严。佛陀虽然自证圆满法性,然而法身无相,不能为众生所见,因此,佛陀为了慈悲化益众生,示现报身与应身。《大智度论》说:「法身毕竟体,非彼相好身,不离于法身,此二非不异。」《密迹经》亦云:佛陀圣身虽然分有法身、报身、应身,可是三身是一而不二的。因为报身、应身是从法身理体所现起,离了法身,也就没有报身和应身;法身,就是佛陀的真身。至于佛陀的真身究竟在何处?唐朝顺宗皇帝曾问佛光如满禅师道:
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
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
如满禅师答道:
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
法身满虚空,常住无心处。
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
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
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住,
智者常思维,更无生疑虑。
唐顺宗听后,心中仍有疑虑,于是又问道:
佛向王宫来,灭向双林灭,
住世四十九,又言无法说。
山河与大海,天地及日月,
时至皆归尽,谁言不生灭?
疑情犹若斯,智者善分别。
如满禅师再答道:
佛体本无为,迷情妄分别,
法身等虚空,未曾有生灭。
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
处处化众生,犹如水中月。
非常亦非断,非生亦非灭,
生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
了见无生处,自然无法说。
佛光如满禅师与唐顺宗之间的问答诗偈,正是佛身不一不异的最好说明。
第一册 佛法僧三宝 第四课 佛德
第四课 佛德
佛陀是三觉圆满,万德具足的圣者。三觉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万德即: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大悲、十八不共法等。由于佛陀具此异于三乘的殊胜功德,因而受到世人的尊崇,此圆满功德称之为佛德。
所谓「十力」,是指佛陀证得法身实相后,具有十种智力,能说法度众,摧伏邪见,成办诸事,自在无碍。十力是:
一、处非处智力:指佛陀遍知一切因缘果报定相。
二、业异熟智力:指佛陀遍知一切众生三世因缘果报。
三、禅定解脱三昧净垢分别智力:指佛陀遍知一切禅定的深浅次第。
四、根上下智力:指佛陀遍知一切众生根性胜劣,得果大小。
五、种种胜解智力:指佛陀遍知一切众生欲乐善恶的差异。
六、种种界智力:指佛陀遍知种种世间的性相。
七、遍趣行智力:指佛陀遍知一切善道、恶道、圣道所至处。
八、宿命智力:指佛陀遍知众生过去世种种事。
九、生死智力:指佛陀以天眼了知众生死生之时,以及未来受生之处。
十、漏尽智力:指佛陀遍知一切众生漏尽与否。
「四无所畏」又称四无畏,指佛陀具有四种临众无畏的信心,无论说法、
问答、论难,从容而安详,勇猛而安稳。四无所畏是:
一、一切智无畏:佛陀觉知诸法,住于正见,无所怖畏。
二、漏尽无畏:佛陀自信断尽一切烦恼,而无外难怖畏。
三、说障法无畏:佛陀阐示修行障碍之法,对任何非难皆无所怖畏。
四、说尽苦道无畏:佛陀宣说出离之道而无所怖畏。
「三念住」又作三念处、三意止,指佛陀以大悲摄化众生,恒常保持正念
正知的心境,即使在三种情况之下,都无有欢喜忧戚之情:
第一念住:当众生热心闻法、行教时,佛不生喜心,常安住于正念正知。
第二念住:众生不敬信佛法时,佛亦不生忧心,常安住于正念正知。
第三念住:众生中有信与不信佛法者,佛不生喜心,也不生忧心,常安住于正念正知。
「大悲」,乃佛陀恒常系念救度众生的悲愍心,因此示教利喜,引导众生入佛知见。此外,关于十八不共法,大、小乘佛教各有所指。小乘佛教的十八不共法指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与大悲。大乘佛教则在《大品般若经》中提出十八点不共佛法,即:诸佛身无失、口无失、念无失、无异想、无不定心、无不知己舍心、欲无减、精进无减、念无减、慧无减、解脱无减、解脱知见无减、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一切意业随智慧行、智慧知见过去世无碍无障、智慧知见未来世无碍无障、智慧知见现在世无碍无障等。
除了上述的殊胜功德外,还有「三德」、「四无碍解」。一般所谓「三德」,即智德、断德、恩德,以及《大般涅槃经》提到的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四无碍解」则包括:善能契入正理的「法无碍解」、善能诠释法义的「义无碍解」、精通各种地方语言而无碍自在的「词无碍解」、随顺正理而巧说无碍的「辩无碍解」等。表示佛陀能时时运用四种自在无碍的智解辩才化度众生。
佛陀之于众生,正如慈母眷顾爱子一般,无有疲厌;众生亦应如子忆母般时常感念佛德,时常念报佛恩。因此,「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是则名为报佛恩。
第一册 佛法僧三宝 第五课 佛像的种类
第五课 佛像的种类
佛陀应身的金容涅槃已经两千多年了,生在末法时代的我们,只能瞻礼到佛陀的圣像,初学者也只有从圣像上才可以对佛陀庄严的相好,慈悲的金容稍有认识。今以佛陀圣像来说明我们对佛陀应有的体认。
佛陀的圣像,有人说这是偶像,为何要向偶像顶礼?有些耶稣教的传教师批评佛教徒「拜偶像」。其实,向偶像敬礼,没有什么不好。因为任何人都不能离开偶像观念,而且从事相上来说,佛教徒修行应该要有目标,偶像可以启发我们的信心,帮助我们的修持,透过瞻仰佛陀慈悲的圣像,摄心正念,顿息贪瞋妄念;礼拜佛陀庄严的相好,行为自然端正,不敢放逸。「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对圣像恭敬顶礼,此时凡夫心和佛陀心交流,就会有所感应。所以,学佛者要向佛陀圣像顶礼。
佛像起源于何时?根据《地藏菩萨本愿经·忉利天宫神通品》,佛陀叙述地藏菩萨过去世生为婆罗门女,为了得知母亲受生之处,求助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遂卖家宅,广求香华及诸供具,于先佛塔寺大兴供养,见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其形像在一寺中,塑画威容,端严毕备。」由此可知,释迦牟尼佛以前就已经有佛像的供奉了。
至于释迦牟尼佛的铸像始于什么时候?在《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记载,释迦牟尼佛成道后,曾上升忉利天宫为圣母摩耶夫人说法。当时憍赏弥国的优填王因为日夜思念佛陀,愁忧成疾,群臣为了安慰国王,于是以牛头旃檀香木雕造一尊五尺佛陀圣像,这是最初的佛像。不久,憍萨罗国的波斯匿王听到优填王用旃檀雕刻佛陀圣像,为了表达对佛陀的崇敬,也为了好胜心,便召来国中巧匠,用紫磨黄金铸造五尺佛像一尊,这便是最早的佛陀铸像。
此外,佛陀有一次在只园精舍讲法后,给孤独长者向佛陀请求铸造佛陀圣像,以便佛陀到他处去弘化时,大众可以瞻仰,维系教团中的情绪,佛陀乃慈悲应允。
从上述的记载看来,佛陀住世的时候,就有很多国王、大臣、长者、居士等,发心铸造圣像供人瞻仰了。
佛陀圣像的种类很多,有木刻石雕、金属铸造的,也有用绢纸画印的,这些无非都是表现佛陀的慈悲庄严,崇高伟大,令人一见就会生起仰慕之思。关于佛陀画像之始,在《大唐内典录》卷一记载:中国东汉时代秦景奉敕回月支国途中,见优填王旃檀雕像,请画师依样画了一幅,带回洛阳。皇帝见后,敕旨在西阳城门和显节陵上供养,从此丹素流传,以至于今。
另在《行事钞》中记载,当初佛陀的诸大弟子,恐后世造像无所表彰,所以请目犍连尊者携带工匠上天取图,如是来往三次,旃檀圣像雕刻方乃逼真。中国到了汉朝以后,僧伽纷往印度留学,回国时,都想把旃檀圣像请回中国供养,当时印度诸王对此圣像恭敬保护,不准圣像出境。但是佛法流通,一定要有所表征,诸王于是请画工依照旃檀圣像描绘成图。此后,随著印度佛教的兴盛,西北印度犍陀罗国、中印度摩偷罗国及南印度案达罗国,都陆续有佛像的雕刻绘画,进而渐传至全印度。公元三世纪时,犍陀罗式的佛像造形经由丝路传入中国,十五世纪再传朝鲜、日本。
佛陀圣像之中,有立像、坐像、卧像、飞行之像等多种,可以说每一种式样都含有它深刻的意义,和象征著佛陀的一份精神、一份圣格。其中的飞行象是化佛飞行空中之像。立像有两足并立的直立像,有一足向前的展足像,有重心在前脚的蹴立像,象征忙于教化,显示佛陀对他体证的宇宙人生真理,充满无限的热情,虽是功行圆满的佛陀,终日也要以真理不休息地为众生服务。也有的垂手站立,表示接引众生。此外,坐像多表入定、说法或降魔成道,是自受用的境界。坐像有结跏趺坐像、半跏趺坐像、倚像、半跏倚像、箕坐像、跪地像、交脚像等。
卧像多表现在吉祥卧的涅槃像,这表示福慧完成,到达不生不灭的境界。佛陀的涅槃像,可以说是由动归静的表征。佛陀住世时,说法、行化,都是由静生动,动是有休止的时候,休止后的宁静,则是无穷的悠长。佛陀的生命,参入天地之至奥,流入无终的时间之流中。因此,佛陀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与日月同光,与天地共长。
第一册 佛法僧三宝 第六课 他方佛名
第六课 他方佛名
佛教的时空观主张「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佛经中经常提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说明十方三世有无量诸佛存在。但是凡夫不信有他方诸佛,因为没有亲眼看到。其实,事物的有无,只要有正确客观的评判标准,即可证明。例如,印度古哲学宗派判定知识的真伪,有所谓「三量」说,即:现量、比量、圣言量。
释迦牟尼佛出生、修行、成道在人间,是有史可考的圣者。佛陀不是唯一的,在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前,已有多佛出世。如《佛说七佛经》中,释迦牟尼佛告诸弟子:过去九十一劫之前,有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波佛先后住世。在《法华经·授记品》中,释迦牟尼佛一一为诸大弟子授记未来当得成佛,如大迦叶号为光明如来,须菩提号为名相如来,目犍连号为多摩罗跋旃檀香佛等。此外,根据《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等许多经典的圣言量可以证知,在无限的时空中,每一世界都有诸佛在教化众生,足证确有无量无数的他方诸佛存在。
佛陀所说的他方世界,是指常乐我净的胜妙世界,是清净安乐的无忧世界,也就是诸佛所居住的净土。他方诸佛除了过去七佛以外,另有五方佛、三十五佛、五十三佛、三千佛等,一佛一世界,而且每一尊佛都是在人间修行成道,皆因发愿而成佛。诸佛福慧具足,具有威德广大、勇猛精进、光明庄严等特征,因此有不少佛名与光明、宇宙、动物,乃至香、花、灯、宝珠等有关,如:金光明佛、日月光明佛、智光明佛;虚空藏佛、星宿王佛、海须弥佛、师子吼佛、龙髻佛、香象奋迅佛;旃檀香佛、戒香佛、分陀利香佛;宝华佛、觉华佛、华光佛;然灯佛、灯王佛、日月灯明佛;宝王佛、宝幢佛、摩尼功德佛等。
在他方无量诸佛中,与娑婆世界众生最有因缘的,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以及兜率净土当来下生弥勒佛。
弥勒菩萨经释迦牟尼佛授记,再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将会降生人间,成就佛道,目前正在兜率净土(弥勒内院)说法。弥勒佛与释迦牟尼佛过去曾同时修行,因为发心不同,所以释迦成佛在先,弥勒证道在后。弥勒佛下生后,三次在龙华树下说法,广度各种根机的众生,因此「龙华三会」带给此土众生无限的希望与得度因缘。
药师佛的琉璃世界,位于娑婆世界东方,是药师佛以慈心愿力庄严而成。人民生活其间,求长寿得长寿,求富贵得富贵,求相好得相好;民生物质丰厚,衣食住行方便可得;男女平等,没有三恶道及刑罚、牢狱,更没有贪官污吏;人人身心健康,无病无恼。根据《药师经》记载,众生称念药师佛名号,也可以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此为药师法门的殊胜之一。
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位于娑婆世界西方,距离此方约十万亿佛土,教主阿弥陀佛已经成佛十劫,正在彼土说法。极乐世界因为「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极乐净土的风光是:黄金铺地、七宝楼阁、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七宝池、八功德水,四边阶道都是由金、银、琉璃、玻璃诸宝合成。日常生活则是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来往飞行自在;居民都是善人相聚,无有男女之分,皆由莲花化生。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在因地修行时所发四十八大愿,以无尽悲愿功德建设而成。阿弥陀佛向众生宣誓,一切有情只要信赖弥陀愿力,愿生西方,专诚恭谨称念弥陀圣号而至一心不乱,与弥陀
佛力感应,身心得到护念摄受,即可往生极乐世界。相对于药师佛之追求现世的安乐,极乐世界则带给娑婆众生对未来的生命充满无限希望。
经云:「念佛一句,罪灭河沙;礼佛一拜,福增无量。」称念诸佛名号是忆念诸佛的万德庄严,也是圆满的心理建设,所谓「一句佛号的舟航,能载罪障,不落轮回苦海;一句佛号的内容,包含三藏十二部经典,是智慧的明灯;一句佛号的妙用,涵盖一切世间、出世间功德,能够离苦得乐;一句佛号的能量,如烧柴互燃之能,溪水汇聚之力,可以成就众缘」。
十方诸佛如同旷劫明灯,示以众生得度的方向,并且佛佛道同,光光相摄,展转相承,使真理之光永不断绝。
第一册 佛法僧三宝 第七课 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
第七课 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
教主、教义、教徒,是构成一个宗教的三大要素。我们要想了解一个宗教的内容,以及一个宗教是否为我们人生所需要,我们一定先要了解一个宗教的教主。他的人格、智慧是否值得我们崇拜信奉?我们崇拜信奉了他,他是否真能指示我们解脱人生的烦恼痛苦?这是我们信仰宗教首先需要知道的课题。
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在二千六百余年前的四月八日,降诞在古印度中北部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方),取名悉达多,父亲净饭王,母亲摩耶夫人。太子诞生后七天,圣母摩耶夫人往生,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养育成人。
太子天资聪颖,从小通达五明、四吠陀。成年后,娶耶输陀罗为妃,不久生下罗睺罗,后来成为佛教第一位沙弥。悉达多太子虽然出身贵族,但因观察到社会贫富悬殊,四姓阶级的不平等,又有众生之间的弱肉强食,尤其有感于生老病死的逼迫,人生的无常,于是生起出家求解脱的志愿与悲心。期间虽经净饭王百般劝阻,终究无法满足其「人生没有衰老的现象、没有疾病的痛苦、没有死亡的恐怖、所有的东西不损不减」等四个希望,于是在十九岁那年的二月初八,夜出宫门,开始十二年的修道生活。其中雪山六年的苦行,每日只食一麻一麦,但苦行终究未能令他开悟。后来体会到真正的修行是离开苦乐二边的中道修行,于是舍弃无谓的苦行,走过尼连禅河,接受牧羊女的供养后,来到伽耶山菩提树下的金刚座上,立誓「不成正觉,不离此座」。于此通过重重考验,一一降服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等内外魔障后,彻见自己本来面目,止息一切妄想无明,终于在十二月初八日,夜睹明星,正观缘起法而成正觉。
成道后的佛陀,在鹿野苑第一次说法,三转四谛珐輪,度憍陈如等五比丘,从此佛法僧三宝具足,佛教僧团因而建立。
佛陀住世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在弘化的生涯里,宣说《阿含经》十二年、《方等经》八年、《般若经》二十二年、《法华经》和《涅槃经》共八年。
佛陀对弟子的教化,善于观机逗教,应病予药,对执空者说有,对执有者说空。佛陀对于能够依教奉行的弟子,耐心给予调教;对于不能依教奉行的弟子,也方便加以摄受;对于懈怠不知精进的弟子,激励他上进;对于过分刚猛的弟子,则教以缓和。佛陀对弟子的爱护是无微不至的,佛陀所教化的对象,则不分贵贱贫富、种族信仰等,例如度拜火教外道优楼频罗迦叶三兄弟,以及外道领袖舍利弗、目犍连皈信佛教。佛陀的弟子有频婆娑罗王、波斯匿王等各国国王,及王妃韦提希夫人、末利夫人,也有低下阶层的莲花色、摩登伽等。佛陀度阿那律、难陀、阿难陀诸王子出家,也不舍弃理发匠优波离及担粪的尼提。总而言之,佛陀的弘化是以慈摄众,以法领众,以智教众,以法养众。
佛陀一生弘化、度众无数,但也受到外道迫害及各种的灾难。根据《佛说兴起行经》记载,佛陀历经孙陀利谤佛、战遮女系盆诬陷、奢弥跋谤佛,以及被木枪刺脚、被掷石出血、食马麦、受苦行、患头痛、患背痛、患骨节疼痛等十次灾难。其实佛陀的真身是法身,法身无有生灭,佛陀为了度众,才应现这些灾难,主要是为让众生明了业报不失,令生怖畏之心,不再留恋有为色身,而能断恶行善,获证永恒法身。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到了八十岁仍然孜孜不倦,带著弟子四处行化传教;临入涅槃之际,仍然不舍任何众生,接受一位一百余岁的外道须跋陀罗,成为最后的弟子。佛陀进入涅槃,虽然令弟子们悲痛不已,但是诚如佛陀的教言所说:「要佛陀永久住于世间,这是违背法性的自然规则。佛陀是宇宙真理的示现者,不能违背法性。」佛陀开示弟子说:「如果你们不能依照我的教言而行,即使我活了千万年,于汝何用?如果你们能依教奉行,亦如我永久住世。你们要坚定信仰,皈依法,依法而行,不皈依其它;你们要精进修学圣道,解脱烦恼,住心不乱,这才是我真正的弟子。」佛陀明示弟子不要伤心,因为天地万物有生就会有死,合会必然有别离,这是无常真理的定律。
佛陀最后针对阿难所提出的四个问题,告诉弟子:以戒为师、以四念处安住、以默摈之调伏恶人、在一切经首安立「如是我闻」令人起信。佛陀并再次叮咛弟子,要常常思慕佛陀的生处、悟处、说法处、涅槃处。最要紧的是,要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
佛陀进入涅槃,遗体荼毗后,留下舍利八斛四斗和三颗佛牙。舍利被分成八份,由与佛陀因缘深厚的八国各取一份,建塔供养。
佛陀出生在社会阶级十分不平等的印度,他敢于向不平等的制度挑战,不只是尊重人权,且尊重生命,更进一步肯定每位众生都同等尊贵,都具有成佛的性能。佛陀一生四十九年的传教生涯里,应该得度的已经度化,未能得度的,佛陀也为他们种下未来得度的因缘。佛陀虽然应身已经离开了人间,但是他的慈悲、智慧,他遗留的伟大教理,却能永传人间。佛陀是我们人格最高的模范,是我们三界的导师、人天的师范,更是众生的救主!
第一册 佛法僧三宝 第八课 法的意义
第八课 法的意义
佛法僧三宝,佛依法而证悟成佛,僧因住持正法而为人天师范,故三宝以法为中心,以法为尊贵。
法,梵语「达磨」,意译为「轨则」。法的定义很多,广义而言,泛指宇宙万有,亦即世间的森罗万象,大到高山海洋,小到微尘砂粒,乃至我人的精神、思想、观念、见解等,都称为「法」。所以,一朵花、一颗树,一桌一椅、一人一事,乃至一个念头等,都称之为「法」。本课所讲的是三宝中的法宝──「佛法」。
「佛法」是佛陀所体证,所宣说的真理,但非佛陀所创造,《大智度论》说:「从缘生之法,无本性,无自性故,即是毕竟空。是毕竟空,从本以来,非佛作,亦非余人作。」《杂阿含经》卷十二也说:「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因为「法住法界」,因此真理的「法」无所不遍,无所不在;佛陀以「正法」为身,所以「法身」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以世间人的观点来看,三藏①十二部经教才是佛法,然而人人皆有佛性,因此每个人的自心本性无不具足一切清净「法性」,故说学佛应该反求自心,切莫心外求法。
法的意义,一般通指「任持自性」与「轨生物解」二义:
一、任持自性:指「法」能保任执持自体性相而不变不失,例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自体性相,花草树木有花草树木的自体性相,一切万法都各自具有「任持自性」的特点,不会混淆不清。
二、轨生物解:指「法」皆有一定的规则,能够使我们对事物生起了解、认识。就轨生物解的意义来说,「法」乃指认识的标准、规范、法则、道理、教理、真理、善行等。
此外,《自在王菩萨经》卷上说:「法者,即是法性义;法性者,是不生性义;不生者,是毕竟不起不作义;义者,是不可说义。何以故?以语说法,法不在语中。是故以语示义,有所示说,皆非语非说。有所分别,有所说者,即非佛法。无分别,无所说,即是佛法。是故言无说是佛法。」
法的内容虽然无量无边,然总括来说,不出有为与无为、善与不善、色与心、有漏与无漏、染与净、世间与出世间、可见与不可见、心相应与心不相应、小乘与大乘的分别。就法的分类而言,最常用来赅括诸法者,有俱舍宗的五位七十五法以及唯识宗的五位百法。
根据经典记载,「佛法」为佛陀及佛弟子、天人、仙人、化人等五人所说。佛陀说法,旨在帮助众生找回真如佛性;若将真如喻为明月,则佛法即为标月之指。因此,学佛要能「因指见月」,千万不能执著「指头」,若执著于「标月之指」,反遮蔽心眼而见不到「月亮」,故《金刚经》云:「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佛陀所宣说的佛法,例如四圣谛、三法印、十二因缘、空性等,都是佛教的真理。所谓真理,必须具备普遍如是、必然如是、本来如是、永恒如是等四个条件,譬如「有生必然有死」,古今中外,含识有情,人人莫不如此,此即合乎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永恒性的真义。
「佛法」,是佛陀所觉悟的真理;「佛教」,则指佛陀的教导、开示。佛教讲的一切道理,称为佛学,或称佛教学。佛学包含三藏十二部经典与八万四千种修行方法,是一门伟大、丰富、深奥的学问。广义的佛学,含摄教、理、行、果等四法。教法与理法是理论的,行法与果法是实践的,二者不偏不倚。
《心地观经》说:「法宝能破一切生死之牢狱,犹如金刚,能坏万物;法宝能照痴闇众生,犹如日光,普照世界;法宝能与众生喜乐,犹如天乐,乐诸天人;法宝能使众生渡彼岸,犹如坚牢大船;法宝能破世魔,证无上菩提,犹如金刚甲冑;法宝能割断生死,脱离系缚,犹如智慧利剑;法宝能运载众生出火宅,犹如宝车;法宝能照破三途之黑暗,犹如明灯;法宝善诱众生达宝所,犹如险路之导师;是名法宝不思议之恩。」
佛法是宇宙人生恒常不变的真理,依之而行,可以绝思虑,去缠缚,得自在;可以使众生离苦得乐,转迷为悟,超凡入圣;可以成等正觉,到达涅槃彼岸。是故佛陀说:「我初成道,观谁可敬可赞,无过于法,法能成立一切凡圣也。」
第一册 佛法僧三宝 第九课 佛陀说法因缘
第九课 佛陀说法因缘
佛陀在正觉以后,想起救渡众生的大事因缘,心自思惟道:「我所证悟的真理, 是与世人错觉所见的相违。世人所沈迷的快乐,我了知是苦的根源;世人所求取的五欲六尘,我了知是不实在的;我所证悟的真如实相,是世间的真理,但人们却不能相信;我所正知正觉,与世人的偏邪私欲都是相违的。一切众生都沈沦在贪瞋邪见的深渊中,怎么了解这甚深微妙的解脱真理呢?我还是涅槃吧!」
这时,天空出现大梵天神向佛陀敬礼祈求:「若无佛陀的真理之光,世间将永远黑暗;若无佛陀的法雨甘露,众生将无法解脱。请求佛陀本著救世的大愿,传播法音,让迷途的众生早日回头,登上觉岸。」佛陀欢喜地接受天神至诚劝请,打消涅槃的意念,而以一生的光阴度化有缘众生。
由此可知,「佛出世为一大事因缘」,即是为使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使众生破除无明烦恼,彰显本具众德,离苦得乐。因此,佛陀为一切众生说法,随缘度化,不择对象,不分贵贱,到处普洒甘露法雨,滋润众生枯乾的心田。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在四十九年佛陀弘化的生涯里,最初直畅本怀,讲说《华严经》二十一日,后因观机逗教,又再说《阿含经》十二年、《方等经》八年、《般若经》二十二年,《法华经》和《涅槃经》共八年,这是大会的宣讲,至于对个人特别的教化,佛陀不知说过无量数次,感化无量数人。例如,为愚钝的「周利槃陀伽」说「拂尘除垢」,令其觉悟;为担粪的「尼提」开示佛陀教法平等,四姓皆可得救,允尼提出家;为刻苦修行的「闻二百亿」指示修行犹如弹琴,使其安心修道,开悟证果;为「调马师」说调御众生法,令其改往修来,受持五戒;为「鸯崛摩罗」开导迷津,慑服其恶逆,令其忏悔皈依;为「鬼子母」说爱子法,令其改心,成为天下孩子们的保护者;为阿阇世王的大臣「雨势」说「七不退法」,令越只国避免一场战争;为须达长者的儿媳「玉耶」说夫妇之道,令其悔改,作一佛化家庭的优婆夷。总之,佛陀的教示是苦海中的法船,接引众生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兹节录数则佛陀的教化因缘及开示,以见佛陀的慈悲。
一、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名之为「八风」,因为八种顺逆之境能动摇情绪,让人心神不安之故。如何才能「八风吹不动」?在《法集经》中,佛陀说:
能说空者,世间之法所不能坏。何以故?心不依止世八法故。何者为八?而不依止于利衰等事,不生忧喜称讥之音,而无欣戚毁誉二法,心不高下,于诸苦乐,不贪不厌,如是世法,不能破坏。
二、人之异于禽兽者,在于人类能知能觉,能够反省改过,懂得惭愧忏悔。《增一阿含经》卷九说:
有二妙法,拥护世间。云何为二法?所谓有惭、有愧也。诸比丘!若无此二法,世间则不别有父有母,有兄有弟,有妻子知识、尊长大小,便当与猪、鸡、狗、牛、羊六畜之类而同一等。以其世间有此二法,拥护世间,则别有父母、兄弟、妻子、尊长、大小,亦不与六畜共同。
三、忏悔,是佛教重要修行法门之一,有罪忏悔不仅可以消除罪业,并能增长善根。佛陀在《五分律》卷三说:
于我法中,若知有罪,而忏悔者,增长善根。
四、忍辱是对治瞋恚的最佳法门,忍的力量胜过一切拳头刀枪。佛陀在《罗云忍辱经》说:
忍之为明,踰于日月。龙象之力,可谓盛猛,比之于忍,万万不如一。
七宝之燿,凡俗所贵,然其招忧,以致灾患;忍之为宝,终始获安。布施十方,虽有大福,福不如忍。
五、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佛陀在《增一阿含经》开示远离人我是非之道,说:
不毁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
六、好逸恶劳是人的通病,对治之道无他,唯「精进」是最好的针砭良药。佛陀在《杂譬喻经》中举出「精进报至」的故事说:
昔有伎儿,作种种伎乐,从一富长者乞牛。长者了无与心,故语之言:
「汝能如是勤作伎乐,昼夜不息,满一岁者,我当与汝牛。」伎儿答言:「能。」复与主人:「能听不?」长者亦言:「能。」于是伎儿闻是欢喜,一心作乐,三日三夜,未尝休懈。长者厌听已,即敕子弟牵牛与之。
七、古人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又说:「知足常乐。」因此,世间上最富有的人,并不是拥有家财万贯的人。真正的富人,是知足的人。《佛遗教经》说:
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
八、知恩报恩,是做人的根本。《优婆塞戒经》说:
少恩加己,思欲大报;于己怨者,恒生善心。
九、佛教强调报恩,尤其重视孝道,因为孝道是人伦之始。在《贤愚经》中,佛陀开示阿难:
出家在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所以者何?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乃至身肉济救父母危急之厄。
以是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是福。
十、夫妻是五伦之一,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必然有一位「贤妻良母」。如何才是贤妻呢?在《玉耶女经》中,佛陀为玉耶开示为妇之道:
作妇之法,当有五等。何谓为五?一如母妇,二如臣妇,三如妹妇,四者婢妇,五者夫妇。何谓母妇?爱夫如子,故名母妇。何谓臣妇?事夫如君,故名臣妇。何谓妹妇?事夫如兄,故名妹妇。何谓婢妇?事夫如妾,故名婢妇。何谓夫妇?背亲向疏,永离所生;恩爱亲昵,同心异形;尊奉敬慎,无憍慢情;善事内外,家殷丰盈;待接宾客,称扬善名:
是谓夫妇之道。
十一、社会犹如一个大家庭,和乐安定的社会有待全民共同建立。佛陀在《无量寿经》说:
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忌;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
十二、世间上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朋友又有所谓的益友与损友。什么是益友?什么是损友?在《佛说孛经抄》中,佛陀说:
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称,有友如山,有友如地。
何谓如花?好时插头,萎时捐之;见富贵附,贫贱则弃,是花友也。
何谓如称?物重头低,物轻则仰;有与则敬,无与则慢,是称友也。
何谓如山?譬如金山,鸟兽集之,毛羽蒙光,贵能荣人,富乐同欢,是山友也。
何谓如地?百穀财宝,一切仰之,施给养护,恩厚不薄,是地友也。
十三、「礼贤下士」是领导者成功的要素,「妒贤害能」则是失败之因。
在《四十二章经》中,佛陀说:
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污天,还污己身。贤者不可毁,祸必灭己。
十四、尊师重道,古来为儒家所重。佛陀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中,对师徒之道尤有周全的指示:
师弟之义,义感自然,当相信厚,视彼若己。己所不行,勿施于人;弘崇礼律,训之以道;和顺忠节,不相怨讼。弟之与师,二义真诚;师当如师,弟子当如弟子,勿相毁谤,慎莫含毒,小怨成大,还自烧身。
十五、在佛经里,布施喻如农夫耕田,好的田地能获得丰收。同样的,多布施给贤德之人,能为大众创造更多的福利,为自己增添更多的福德。《四十二章经》中说:
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 ,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
十六、端正姝好,这是人人梦寐以求的美事。所谓「端正」并不单指色相的华美俊彦,而是包含从内在自然流露出来的威仪、庄严、安详、自在。《法句譬喻经》说:
所谓端正,非色如华,贪忌虚饰,言行有违;谓能舍恶,根源已断,慧而无恚,是谓端正。
十七、人人都希望有好名声,然而美名令誉并非凭空而来,佛陀在《六波罗蜜经》说,想要获得好的名声必须做到:
不说他人过,亦不称己德,智照无自他,当获大名称。
十八、财富是每一个人所追求的,世间最大的财富不是黄金、钻石,而是智慧、法财。佛陀在《正法念处经》说:
宝物归无常,善法增智慧;世间物破坏,善法常坚固。若有顺法行,随人百千世;虽种种宝物,不能至后世。种种财宝物,则可强劫夺;王贼及水火,不能拔法财。
十九、世间事,由小可以知著,防微可以杜渐,因此切莫以善小而不为,更不可以恶小而为之。佛陀在《法句经》说:
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二十、在十法界中,人居于上升下沈的枢纽地位,而且由于人具有精进、忆念、梵行三种特性胜过诸天,所以历劫以来,诸佛都在人道中证悟成佛。太虚大师曾说:「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学佛并不是渺不可及的事,将人做好,离佛也就不远了。怎样才算是将人做好呢?在《增一阿含经》中,佛陀说有五种非人:
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喜,应慈而不慈,
闻恶而不改,闻善而不乐。
综观佛陀一生说法的因缘,如《大法炬陀罗尼经》说:「为利一切世间,净世间眼,断一切非道而出现也。」又如《法华经》所载:「我为如来,两足之尊,出于世间,犹如大云,充润一切,枯槁众生,皆令离苦,得安隐乐。我为世尊,无能及者,安隐众生,故现于世,为大众说,甘露净法。其法一味,解脱涅槃。以一妙音,演畅斯义,常为大乘,而作因缘。我观一切,普皆平等,无有彼此,爱憎之心。我无贪著,亦无限碍,恒为一切,平等说法。如为一人,众多亦然,常演说法,曾无他事,去来坐立,终不疲厌,充足世间,如雨普润。贵贱上下,持戒毁戒,威仪具足,及不具足,正见邪见,利根钝根,等雨法雨,而无懈倦。一切众生,闻我法者,随力所受,住于诸地。」
佛法是世间的光明,是人类的救星。有缘得闻佛法,应如《大集经》说:「闻法者,对说法人作医王想,作拔苦想,作说法甘露想,作醍醐想;说法者,对听众作胜解增长想,作癒病想。若说者与听者能如是用意,皆堪绍隆佛位,常生佛前。」
第一册 佛法僧三宝 第十课 修学佛法的次第
第十课 修学佛法的次第
「法无高下,应机者妙」。佛陀说法,善于观机逗教,应病与药;佛陀敷设八万四千法门,然而「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一切佛法都是疗治众生身心疾病的良药,正如百川汇归大海,原同一味,只因众生根机有利、有钝,因此佛陀不得不开设权实之教,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22-11-5 12:22:56
|
只看該作者
乃至有先后次第之别。例如将佛法分为五乘,即是佛陀针对不同根机众生的需求而依次施设的修行法。
所谓五乘,是指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陀依序为人乘者说受持五戒法,可脱离三途而生人道;为天乘者说修十善法,可生天界;为声闻乘者说修四谛法,可脱离三界而成阿罗汉;为缘觉乘者说修十二缘起法,可脱离三界而成辟支佛;为菩萨乘者说行六度法,可越三界二乘的境界,得无上究竟的成佛果位。
换句话说,明因缘果报,轮回转生,受持三皈五戒,奉行十善法,这是人天乘者;明白生老病死的缠缚,对人世生起厌离,希求了生脱死,依四谛法修行,这是声闻乘者;比声闻乘利根,无须闻法,但观十二缘起,即可靠自力觉悟,这是缘觉乘者;理解自己与他人同体共生,不但自求解脱,更发大菩提心要救度一切众生,积极修习六度,愿为众生作马牛,愿拔众生之苦,施予众生快乐,这是菩萨乘行者。
人天乘是恋世;声闻、缘觉乘是出世;菩萨乘是入世而不恋世,出世而不独善其身。五乘佛法以人天乘为基础,次第进趣于大乘而直达佛乘,所以人天乘是佛乘的初阶,而佛陀出世的真实意趣,主要在化导众生由人乘直入佛乘。行者若依五乘佛法循序渐进修行,必定可以证得与佛同样的真如法身。
此外,初学佛者想要进入佛法堂奥,亦可从信、解、行、证四个次第来实践佛法。
信:就是信仰的意思。《大智度论》说:「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在人生的苦海里,唯有依靠信仰的大愿船,才能安然地从生死大海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信仰的重要,如同树木的根本一样,依靠信仰为根,在佛法中修福修慧,不但可奠定人生的根基,更能到达解脱的境界。所以《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发心学佛的第一步必须要皈依三宝,这是信仰的确定。三宝的功德无量无边,若不皈依三宝,则无缘受用。其次,从发心信仰到究竟证悟,尚有解、行的修学过程。
解:就是慧解。《大毗婆沙论》说:「有智无信,增长邪见;有信无智,增长愚痴。」信心具足之后,接著必须对佛陀所教导的一切义理,生起胜解。唯有明白佛陀所开示的教理,才能使信心更加坚固,才能由信仰产生力量。
行:就是修行。佛经云:「虽有多闻,不制烦恼,不能自利,徒无所用。譬如死人,著金璎珞。」有了深刻的信解之后,更要力行实践;一个信解多闻而不能实践佛法的人,如同死人穿上华丽的衣服,是毫无用处的。因此,学佛要「解行并重」。
证:就是印证涅槃解脱,这是修行的最后目标,也是证悟的最高境界。在佛法中,修证是个人的工夫,他人无法替代分毫。有一分修证,就有一分体验,如果只在理论上「说食数宝」,或是「人云亦云」,终难证悟,唯有透过实践力行,才能把握佛法的真义。譬如牵引一匹饥渴的马到水源处喝水,如果马不开口,只有饥渴而死;同样的,佛陀的一切言教,是引导众生通往真理的罗盘,除了如是信解,更要如是行证,如此才能受用到甘露法水。什么是不生不灭、远离颠倒梦想的境界?唯有亲自参证,实际修行,才能体悟。
佛陀的一切教法,都是修行实践的依据。除了上述五乘佛法的修行次第、信解行证的修行次第之外,戒定慧三学的修行次第、闻思修三慧的修行次第、止观双修的修行次第、四禅八定的修行次第、境行果的修行次第,以及五停心观的修行次第等,也都是得度之道。这些修行次第都是为了引导众生从烦恼的此岸走向觉悟的彼岸,从黑暗的阴谷走向光明的大道,从污秽的世界走向清净的佛国,从迷执的凡愚走向解脱的圣道,一切众生能够如实奉行实践,最后终能证悟得度。
第一册 佛法僧三宝 第十一课 佛法的内容
第十一课 佛法的内容
佛陀住世说法四十九年,当时并没有任何文字记录佛陀的言教,皆以口传记忆方式传诵。佛陀入灭后,弟子们深恐佛陀的遗教散佚,同时也为了确立教法的流传,于是由大迦叶领导五百位大阿罗汉,在王舍城七叶窟举行第一次经典结集,由阿难诵出经藏,优婆离诵出律藏。百年之后,再有第二、三、四次的经典结集,使得三藏十二部经教渐次完备而流传于世。
三藏是佛典的三种分类,是佛陀教义的精华,如果加上杂藏、菩萨藏则为四藏、五藏等,但一般多采用「三藏」之说。三藏,即指经藏、律藏、论藏。
◆经藏
经者,梵语素呾缆,旧称修多罗。素呾缆原义为綖(线),表示佛陀所说的法如同丝线,能贯穿一切义。经的意义,为「常」、「法」,指佛陀的教义是永恒的真理,是常道,可为世间所取法。经,又译作「契经」,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谓之「契」;「贯穿」诸法深义,「摄持」所化众生,谓之「经」。经藏的「藏」字,有「蕴积」、「包含」义,是指古时一种可盛放物品的箧(或篮),因为此「藏」含括一切所应知、应行、应证的法义,所以叫「经藏」。又此经藏含摄世间、出世间上上禅定的道理,故又称之为「经传定学藏」。
◆律藏
律者,梵语毗奈耶,旧称毗尼,与尸罗、波罗提木叉同义,原义为绳纲,意译「调伏」,指能够调御人心,对治生活恶习的法则。又译为「灭」,指佛弟子持守戒律,可灭除身口意三业的过恶。「律」原为佛陀针对出家弟子宣说的轨则,逐渐扩大,亦特别为在家弟子制定适合的戒规。这种指导佛弟子生活规范的佛典,称为律藏。它将诸小乘戒法,如优婆塞、优婆夷的五戒,沙弥、沙弥尼的十戒,式叉摩那的六法戒,比丘的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以及大乘戒《梵网经》的三聚净戒,十重四十八轻的菩萨戒法,全收在律藏中,称之为「律传戒学藏」。
◆论藏
论者,梵语阿毗达磨、优婆提舍,旧称阿毗昙。阿毗译为「对」,达磨译为「法」;对法,是智慧的别名,亦即以智慧对观诸法的真义,又译为「无比法」,即无可比拟的智慧胜法。论藏乃后世弟子为辨明法相而自设问答,以演绎广释经、律二藏的典籍,具有不厌其烦以探究佛教深奥哲学内涵的特性,与经藏深入浅出为主的教说恰好形成对比,「阿毗达磨」因有这种为探究真理而对每一事物作深入的分析和阐释特色,故被称为是「分析的义学」。论藏是记述慧学的道理,它把诸大菩萨、著名论师所作的申论之学全收入论藏里,称之为「论传慧学藏」。
佛陀说法,善举譬喻,善用诗偈,有时则把相关内容作成佛教法数,比如三法印、四圣谛、五根、七菩提分等,以便听法的人容易记忆。后世弟子将三藏典籍,就佛陀说法的方式、文体及内容的不同,分为十二部类,即一般所谓的「十二部经」,又名「十二分教」。
十二分教中,其中的契经、重颂、讽颂,是从经文的体裁来立名;其余九种是从经文所载各别的事义而立名。从多分义摄来说,契经、重颂、记别、讽颂、自说、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有是为经藏;因缘是为律藏;论议是为论藏。又此十二部究竟摄于经律论三藏之何者,诸论亦有异说。
三藏十二部的范畴从三千大千世界的成住坏空,说到人一期生命的生老病死;又从小乘法说到大乘法;从森罗万象的客观世界,说到内心的尘刹无明。从时间上能贯穿三世因果,从空间上则横遍十方世界。三藏十二部所记载的是戒定慧三无漏学的真理,吾人若依三无漏学修行,必能脱离生死轮回之苦。
第一册 佛法僧三宝 第十二课 经典的来源
第十二课 经典的来源
记录佛陀教说的典籍,称为经典。有了经典的结集,正法得以源远流传至今。关于经典的来源,根据《长阿含·游行经》记载,佛陀入灭后,弟子们顿失依怙,竟有一愚痴无智的跋难陀比丘却兴奋的表示,从此再也不必受佛陀的戒律约束,而得以为所欲为。大迦叶听后极为痛心,为防患未然,因此决心结集佛陀的言教,以令正法久住。
大迦叶首先邀请信仰虔诚的摩揭陀国阿阇世王担任护法,提供一切衣食卧具,并挑选五百位有德有学的上座比丘,前往王舍城附近毗婆罗山的七叶窟从事结集经典的事宜。大会由大迦叶担任主席,持律第一的优婆离诵出律。优婆离于三个月内,每天陞座诵出戒条,共八十次诵毕,编成一部《八十诵律》,此为一切戒律的根本。《八十诵律》是由八大部分组成,合并称为「五篇」。这些戒条是佛陀根据当时僧团所发生的具体过犯而制定。后世学者依此根本律,再推演发展出《四分律》、《五分律》。惟目前《八十诵律》早已散佚而不存。
多闻第一的阿难则诵出经(法)藏。阿难将佛陀在不同时间、地点,对不同根机的众生所说的教法,一一讲述,并唱说:「我是听佛陀这样说的。」这就是经典开头首句「如是我闻」的由来。在座比丘对阿难讲述的内容,凡是认为符合佛陀言教者,即表示认可;认为有所遗误者,即提出纠正、补充。如此透过大众共同审定,合诵出来的法,就是流传后世的《阿含经》。
四部阿含成立次第,依序是《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增一阿含经》。
《杂阿含经》是四部阿含中最早成立的,基本上是言行录的体裁,记述佛陀和弟子们的修行与弘法活动。经中揭示缘起、十二因缘、三法印、四圣谛、四念处、八正道等佛教的基本教义,其核心内容是说明现实世界中人生的苦恼以及去除苦恼的方法,也都是人间佛教思想的渊源。本经不重玄理、义解,而重修行实践,因此诵读此经,有助于现代人的修行。
《中阿含经》主要论述四圣谛、缘起等基本教义,阐发无常、无我等宇宙真理,更述说各种修持方法,以及与涅槃解脱之道的关系。因为此经比较深入且详细论述小乘佛教基本教义,所以后世认为此经是阐发深义的经典汇编。
《长阿含经》与其它三部阿含一样,除了记述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外,其独特之处在于「破诸外道」的异说。如《弊宿经》、《阿摩昼经》、《裸形梵志经》等,均详细记载著早期佛教破斥外道的主要内容。
《增一阿含经》是四部阿含经中最后编纂的,主要内容除含括有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佛陀本生、诸弟子本事、制律因缘和戒经教义外,并有种种菩萨意义的演化、空义的发扬、他方佛土的出现等大乘佛教的思想。
四阿含经虽为原始佛教的小乘教典,却是大乘思想生起的重要依据。大乘教的空义、缘起、中道以及大乘所用的三十七道品、戒定慧三学、四摄法等,都预见于四阿含经中。龙树的「空」,无著的「有」,明显受了四阿含经的深刻影响。
综合上述,扼要言之,《八十诵律》、四阿含经是最早成立的经典。由于这些原始经典的结集,能令正法久住,破邪显正,同时也将佛陀的教法流布十方,乃至促成大乘佛教的蓬勃发展。
第一册 佛法僧三宝 第十三课 译经事业
第十三课 译经事业
佛教发源于印度,东传中国,大放异彩,主要得力于经典的汉译。
由于佛典的翻译流传,带动佛学的研究风潮,开创出中国八大宗派蓬勃发展的新风貌,并且丰富了中国文学创作的内涵,为中国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也说明中国在哲学思想上,早已有了深厚的基础,才有发展的条件。
中国的译经事业起源于东汉,发展于六朝,大盛于隋唐年间。有关中国佛教的译经事业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汉魏西晋时代--译经的初创期
东汉明帝夜梦金人后,曾派蔡愔、秦景到西域取经,并迎请迦叶摩腾、竺法兰到洛阳,译出《四十二章经》等五部经,这是中国最早的佛经翻译。
初期经典的传译并非直接从印度而来,而是从大月氏、康居、安息等西域诸国间接引入。汉朝到晋代,约有六十余位译经师,最著名的有安世高、支娄迦谶、支谦、昙柯迦罗、康僧会及竺法护等人。当时翻译所根据的经典,大都是由西域当地的语言或文字写成,通称「胡本」或「胡语经典」。此一时期的译经多属个人翻译,并无固定人员共同参于译经,限于人力、财力,只能译出小经小品,缺乏系统;且来华的高僧皆在传教余暇译经,并未取得朝廷的护持,翻译工作亦无特定地点,文体不一,译名混淆,故称为译经的「初创期」。
这个时期佛经翻译的特色,主要有大小乘两大系统:一是以安世高为代表的小乘禅学派;一是以支娄迦谶为代表的大乘般若学。因此,早期传入中国的佛经,可以说是大小乘同时并行。
二、东晋南北朝时代--译经的进展期
从东晋到南北朝之间,译经初期多为私人小规模的组织,后来逐渐受到国家重视,开始出现较大规模的译经组织,使译经事业更加蓬勃。译经师大都来自印度,精通梵文,兼解汉文,主要代表人物有鸠摩罗什、佛陀耶舍、竺佛念、昙无谶、求那跋陀罗、真谛、佛驮跋陀罗、僧伽提婆、法显等人。译出的经典主要有大小乘经论、大小乘禅经、密教经、律典等,内容广泛,涉及印度佛教各个流派,特别是当时在印度盛行的大乘空、有两大学说,直接促进当时佛学思潮的发展。此期译经的特点是传译较完备,译经师有系统的介绍佛经,分判不同宗论著作,确立翻译文体,翻译作品不求华美,力求切合原意,这是汉译佛经的进展期。
三、唐朝时代--译经的全盛期
前两期的译经活动虽有中国人参于,然总体上均以印度、西域高僧为主译。本期译经师则以中国高僧主持译事,典型代表是玄奘、义净,他们不但精通华文、梵文,佛学造诣更是博大精深,且以朝廷力量设置组织完备的译场,进行大规模的译经事业。特别在唐太宗时期,为玄奘大师开设译经院,译经者达三千人之盛,这是中国译经的颠峰期,同时也是佛教的全盛期。其它,尚有般若三藏、菩提流志、实叉难陀等人,也都为译经事业缔造了佳绩。此外,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翻译了大量的密宗典藉,也是这个时期的特色。
唐德宗后,译经事业停歇,又遭受唐武宗、周世宗的破坏,佛教一息仅存,直到北宋时期,朝廷采取保护佛教的政策,极力提倡中印双方文化交流,此后从中国到印度求法者很多,印度、西域来华的僧侣也不少。尤其,宋太祖、太宗诏立译经传法院于河南开封(国都),延请施护、法天、天息灾等人译经。这一时期译经事业更盛,且臻于完美。宋、元之后,译经事业便告终止。明、清两代,则仅有由日文、藏文、巴利文翻译为汉文的零星作品。
佛教经典的翻译,对于佛法的传播贡献至钜,这些译出的经典,经过各代的汇整、刊刻,逐步成为大藏经,流通至今,这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件伟大的事业。加以东晋道安与南朝梁代僧佑大师先后编制了经典目录,对佛典的整理,佛教文化的保持,更是具有开拓性的重大贡献,对于后世佛法的弘传,影响十分深远。
第一册 佛法僧三宝 第十四课 僧的意义
第十四课 僧的意义
「僧依戒住,僧住则法住」。「僧」是梵语「僧伽」的简称,意译为「和合众」, 即指信奉佛陀教义,修行佛陀教法的出家人;亦指奉行「六和敬」,「和合共住」的僧团。
在佛教尚未兴起以前,「僧伽」一词早在古印度的社会中普遍使用。当时由于工商业的蓬勃发展,富人们于是依职业性质组织许多不同的团体,如同现代的「同业工会」,这样的团体,即名为「僧伽」;乃至当时所有的政治体制,也都称为「僧伽」。这些在社会上通用的名称,后来被宗教团体吸收、引用。及至佛陀证悟之后,不忘出家的本怀,随即展开弘法度众的工作,至鹿野苑度化憍陈如等五人出家修行,佛教僧团(僧伽)于焉成立。
由此可知,「僧」含有「群众」或「聚」的意思。如《中阿含·教化病经》载:「有若干姓异名族,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从佛学道,是名为众。」另《大智度论》卷三载:「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树丛聚,是名为林,一一树不名为林,除一一树亦无林;如是一一比丘不名为僧,除一一比丘亦无僧,诸比丘和合故僧名生。」因此,在佛教中以四位以上的出家人在一起办道,而且是有组织、有系统、有纪律的修行团体,则称为「僧伽」。
僧伽又名「僧侣」或「海众」等。《帝释所问经》说:「若人一念诚心皈依僧伽,彼人得大安稳。僧伽威德,无昼无夜,保护众生也。」僧的定义不论是指「僧人」或「僧团」,总之,「僧」是三宝之一,是在家佛弟子的指导者,是佛法住世的象征,是割爱辞亲,舍离世乐,信受佛陀教法,依教奉行而入圣证果的人。「僧」是续佛慧命,传扬佛法,具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的圣弟子。唐太宗说:「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诸德福田经》亦列举出家僧众具有五种净德。出家能长养善法,灭除恶法;出家能舍权位,能耐饥苦,有十八种难行能行的功德。因此,《大宝积经》说:
「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鹄能高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深。」
「僧」有广义僧、狭义僧、胜义僧、现前僧等不同的定义。根据《大庄严法门经》说:「出家非外相出家,乃内心的发心。」因此,菩萨出家的真义在于:
1.发精进心断除烦恼,并非「剃发」即能代表出家。
2.为断三毒,勤修三学,并非披上染衣即能示现出家。
3.非自持戒行,乃令所有众生毁戒、受戒者皆住净戒中。
4.非独住阿兰若处独修,乃能于生死流转中令众生智慧解脱。
5.非自身守护律仪,乃能广起四无量心安住众生。
6.非自身修行圣法,乃令众生增益善根。
7.非自身得入涅槃,乃令众生亦得入涅槃。
8.非自身除烦恼,乃能护一切众生不起恼害心。
9.非自解身心束缚,乃令众生束缚解除。
10.非自解脱生死怖畏,乃能解除众生生死怖畏。
又出家也有四种不同:
1.身心俱出家:于诸欲境,心无眷恋的比丘。
2.身在家心出家:受用五欲,心不耽染的居士。
3.身出家心不出家:身著僧装,心犹恋俗的僧样。
4.身心俱不出家:受用五欲,深生耽染的俗人。
《八大人觉经》说:「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亦即开示在家信众,身虽未能出家,心要常常慕念出家僧众的清净生活,要能有一部分过出家僧众的持戒生活,以保持人格的清净。
初期原始佛教时代,所谓僧伽乃专指出家众而言,尚不包含在家信徒。从广义来说,「僧伽」,则是指佛教全体的教团。佛法的弘传,人人有责,但是在家信众毕竟有眷属亲人的牵绊,不易脱离亲眷束缚,所以佛陀把正法久住世间的责任托付给和乐清净的僧团。僧团毕竟是修身养性,陶铸圣贤的大冶洪炉,是住持正法,度化众生的集体力量。僧团的重要,由此可知。
第一册 佛法僧三宝 第十五课 僧团的组成
第十五课 僧团的组成
佛陀在鹿野苑初转珐輪,为憍陈如等五人说法,度他们为比丘僧,这是僧团成立的端绪。
佛陀一生弘化传教,度众无数,打破印度种姓阶级制度,主张四姓皆可出家修道。他度化了婆罗门种姓的摩诃迦叶、舍利弗、目犍连、须菩提等。其中,舍利弗、目犍连为六师外道之一的删阇耶的弟子,他们无意间从阿说示口中听到佛陀教导的「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及「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的真理,便带著二百五十位弟子皈投在佛陀座下。伽耶山尼连禅河边修行的拜火教首领优楼频罗迦叶三兄弟及弟子千人,也受佛陀摄服,放弃事火信仰,皈依佛教,做了佛陀的常随众弟子。又度化刹帝利种姓的异母弟难陀、堂兄弟阿难、提婆达多、阿那律出家为僧,度化罗睺罗为沙弥,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和五百释迦女为比丘尼。
此外,吠舍种姓的耶舍奔投佛陀出家,其父母则成为佛教最初的优婆塞、优婆夷。还有善友满慈子、摩诃迦旃延等数十位优秀的青年为离欲阿罗汉。
于是「千二百五十人俱」的僧团于焉成立,是包括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式叉摩那等七众弟子的完整组织。
僧团成立之初,弟子们以佛陀为信仰中心,共同过著梵行自律的清净生活。佛陀自称是僧团中的一员,从不以领导者自居,面对这样和乐的僧团,佛陀只提出「财利共享」、「法味同受」的观念。随著佛法的弘传,徒众日增,成员渐趋复杂,为了维持僧团内部的和合共住,佛陀于是随顺因缘,开始制戒,包括比丘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戒,沙弥、沙弥尼十戒,式叉摩那四根本戒和六学法戒等,在家信徒则有三皈五戒。
佛陀成立僧团,以「法」摄僧,主要目的是为了正法久住。如《摩诃僧只律》卷一所载,佛陀制戒的因缘为:
1.使僧团大众和合相处。
2.藉著和合清净的僧团风范来摄受僧众。
3.以法来调伏个性较顽劣的众生。
4.使僧众知过忏悔后,内心得到清净。
5.使僧众言行有所规范而断除现在烦恼。
6.使僧众断除现在烦恼之后,进而产生定力,断除未来世的烦恼。
7.使不信众生生起信心。
8.使已生信心的弟子,更加坚定。
9.使未来戒法常在,修行梵行者,能安住于佛法中。
10.使正法久住,佛法长存。
佛法久住世间,是佛陀制戒最根本的目的。佛教僧团要有组织、有系统,才能令佛法弘传久远。而僧团的组成,则建构在律制的基础上;有严格的律制,是摄受僧众的巨大凝聚力。因为僧众有律法可守,才能各守其分,纵有少数不知惭愧者犯戒,但在大众的威德下,不得不接受制裁,而为律制所折伏;对于具有真心修道及高度惭愧者,自然不做违犯僧团之事,而在律法保护下,安心于道业。
佛陀涅槃二千多年来,佛法之所以能久住世间,弘化于社会,融入于生活,这是因为佛教有义理高妙的佛法,更有德行超卓的出家修行者的弘扬。因此,佛教必须要有和乐清净的僧团,才能将佛法落实于生活,做到「不信者令信,已信者得增益」。
佛教僧团的功能,在于教化世人,使获得心灵的净化与解脱。因此,僧众首先必须净化自己的身心,以达到究竟的解脱。在制度完善的僧团中,人人互相尊重,以六和敬达到内心的净化,不但「于现法得漏尽」,而且「未生诸漏亦令不生」。有此和合、安乐、清净的僧团,佛教正法即能在世间弘传久远,普利世世代代的众生。
第一册 佛法僧三宝 第十六课 比丘尼教团
第十六课 比丘尼教团
比丘尼教团的成立,为佛陀「四姓入佛,同一释姓」的平等精神做了最具体的脚注。因此,不只是在佛教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对于整个世界的宗教史、人类的文明史,也都具有非凡的价值。在教团中优秀的比丘尼,或者伸广长舌,宣说妙谛,或者悲心济拔沈溺,或者建寺安僧,使弘法利生的佛教事业增添无比的光彩。
佛陀成道后第五年,净饭王安详舍报往生,摩诃波阇波提夫人便带领王宫女眷等五百人到尼拘陀树林中拜访佛陀,三度向佛陀请求出家,经阿难从旁协助请求,又以女众同样能证得圣果为由,恳请佛陀允许。佛陀终于首肯,女众得以出家,比丘尼教团因此成立。
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出家以后,称为大爱道比丘尼,她和五百尼众很快就证得道果。她本著女性天赋慈悲、柔和的特质,带领尼众热心从事佛化的社会服务以及各种赈济工作,教育儿童学佛,劝导妇女皈依,推动佛化家庭,使佛教的发展得以深入女性社会,带动社会的善良风气。
大爱道所领导的比丘尼僧团,合乎佛陀的教诫,她们依止比丘受戒,每半月举行布萨,忏悔过失。她们不议论僧团的是非,不妄语、两舌、恶口,也不滥收徒众,或随便化缘应供。她一生为佛教奉献努力,佛陀因此曾在僧团中赞叹她说:「诸比丘!大爱道比丘尼已除女人诸习气,是位有德丈夫,其圣德美行,堪为僧团大众楷模!」
在《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律部》等诸多经论中,均载明佛陀时代比丘尼众活跃状况以及弘法卫教的卓越风姿。在《佛说阿罗汉具德经》中,载有十五位大声闻比丘尼众,例如:法腊第一,威德摄众的大爱道;智慧第一,辩才无碍的善相差摩;神通第一,善德度众的莲华色;头陀第一的波吒遮罗;天眼第一的苏摩;多闻第一的输婆羯哩摩罗;持律第一的讫哩舍;说法第一的达磨提那;褔德第一的耶输陀罗等十五人。其它经典还载有精进第一的索那,宿命第一的妙贤,信心第一的芝伽罗摩多,禅定第一的难陀,观空第一的优波仙那,慈济第一的帕扎佳拉,教化第一的摩努呵利。
南传《长老尼偈》则收有七十三位阿罗汉尼证果的诗偈及生平传略,其中刹帝利王族后妃公主计二十四人,婆罗门女十五人,富商女二十人,妓女四人,农民、奴隶女十人。例如:释迦族公主难陀、精陀、梅陀,憍萨罗国王后乌比哩,舍利弗三个妹妹佳拉、乌帕佳拉、悉苏帕佳拉均在其中。尤其阿拉沃卡国的赛拉小公主,刚满七岁即闻法出家,七日后证阿罗汉果,佛陀破格为她授比丘尼戒。佛陀对待一切众生都是这样的示教利喜,权巧方便。
在阿育王时代,仁王化世,大法弘传各国,王族多人出家,例如王弟维他苏卡、王子摩哂陀、公主僧伽蜜多,以及外孙须摩那等。摩哂陀在阿育王敕令下,带领四位上座比丘与须摩那沙弥到楞伽岛弘法,受到天爱帝须王的欢迎。后因王后阿努拉意欲出家,使臣阿栗吒便至华氏城请阿育王派尼上座前去协助,僧伽蜜多乃带领十一位上座尼,同携阿育王供养的菩提树分枝前来,阿努拉王后与五百女眷随即出家受比丘尼戒,王为彼兴建象桩寺。比丘尼在楞伽国发挥其教团的影响力,对于弘法教化多有建树。她们修行的成就与智慧的卓越,备受世人景仰。
斯里兰卡传承两千多年的菩提树国宝,至今仍枝叶茂盛,而比丘尼教团却因公元一○一七年教难,未能恢复。十九世纪末虽有苏达摩加利十戒女努力奋斗,却受到很大的阻力。
中国比丘尼教团创始于东晋时代,第一位比丘尼净检依止智山剃度,并求受十戒,约四十年后,昙摩竭多于泗河船上建立比丘尼戒坛,与另二十三人共受具足戒。净检所领导的尼教团,安居于洛阳宫城西门竹林寺,并且「蓄徒养众,清雅有节;说法教化,如风靡草」,为世人所敬重,也使佛教在晋朝更广为流传。
其后历代名尼,从两晋到唐宋元明清,以至现今,后妃公主等贵族阶层或书香世家发出离心者众多。这是由于佛法弘传东土,首达宫廷王家之故。
两晋七十年间尼众教团初成,以昙备、智贤、惠湛、支妙音等较为有名,受到当代帝王崇敬。南北六朝一百五十年间,比丘尼教团发展快速,庵舍讲堂小则纳众百人,多则千数以上。许多道场受到国主、高官护持,名尼辈出。隋唐宋以降,佛法逐渐普遍于各阶层,识见超卓或奇节高行的比丘尼更广见于经传。例如:东晋安令首领众第一;六朝法宣弘法震浙东;隋代智仙预知杨坚为开国大帝;唐朝有智首东度日本弘传律法;法澄译经传千古;无尽藏预知惠能当为龙象;如愿为禅律元匠;宋朝法珍断臂募刻大藏经;元朝真净为帝后师;清代有无为萧山尼治病「随物取与,煎服即癒」;又有传慧创拈花社为禅宗女众丛林,带动江南比丘尼参禅之风等。
清末民初,因战乱迭起,佛法传承几近覆没,幸有高僧大德先后来台,乃有台湾佛教奇迹之开展。及至近代,台湾比丘尼教团成为世界之冠,比丘尼众弘化全球,开世纪之先风,复超卓于历朝。一九九八年二月十五日至二十三日,佛光山在印度菩提伽耶举行国际三坛大戒戒会,共有二十三个国家一百余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女众求受比丘尼具足大戒。其中,斯里兰卡有四十位杰出女青年前来求戒。此为有史以来第一次世界佛教团结在佛陀成道处,共同写下跨世纪光辉的一页。
在中国方面,现代比丘尼著名者甚多,如中国大陆有北大毕业出家弘律的通愿;一生头陀苦行,舍利大如橄榄的弘定。台湾有传授三坛大戒的妙然、圆融;建设寺院、创办佛学院的如学;为中国佛教开创出国际化道路,在世界各国创建寺院的慈庄;肩挑教育、文化大任,创办西来、佛光等四所大学的慈惠;热心慈善事业,擅长活动组织,负责国际佛光会推展委员会,在世界各国成立一百多个佛光协会的慈容;主编《佛光大辞典》的慈怡;创办华梵大学的晓云;授课于柏克莱大学的耶鲁大学博士依法;日本驹泽大学博士达和;台湾师范大学博士依空;日本爱知大学博士依昱;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妙净;创立香光比丘尼教团的悟因;创立慈济功德会的证严;护法卫教热心的昭慧等。以上均为有德硕学的比丘尼代表。此外,佛光山的比丘尼对文化工作的推动不遗余力,例如《佛光大藏经》的编纂,历数十年默默耕耘,不求闻达,为佛教文化的弘扬流传开创新页。
此外,世界各国现代杰出尼众:西藏有住持男女二部僧团,地位仅次达赖、班禅的多吉·菲格摩;泰国有法身寺蒙昆贴牟尼法师的嗣法门人詹孔那雍八戒女,教育出汤玛猜优等法身寺一代住持;斯里兰卡有苏达摩迦利,被尊为「斯里兰卡女性之光」;新加坡有创办女子佛学院的广平;菲律宾有创办第一个施诊所嘉惠民众数十万的广仁;韩国有全国比丘尼会教育部长的光雨;加拿大有杜登卓隆于美加弘法;美国有国际佛教妇女会创办人卡玛勒西卓摩;德国有阿雅克玛在欧洲弘禅。
比丘、比丘尼教团有如鸟之双翼、人之双足,缺一不可。比丘尼教团源自两千六百年前佛陀亲自组织成立,传承至今日,法脉遍布各国,杰出尼众辈出,或本份默默耕耘以利生,或承担艰钜的弘法重任,比诸僧众,各有特长。面对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今日,佛教走向人间,佛法与生活密不可分,正是佛教动员团结的时代,各国佛教界应及早更进一步的合作,尽速建立世界性的比丘、比丘尼教团,同时各国男女二众教团亦应力求健全圆满,四众通力合作,共同推动世界的和平共处,使全人类同沾法益,幸福安乐。
第一册 佛法僧三宝 第十七课 六和敬
第十七课 六和敬
僧众是住持正法的使者,正法的久住,要依靠和乐清净的僧团始能实现,而僧团的融洽健全,又以和合为基础。所谓「和合」,即指「理和」与「事和」,亦即僧众在真理与行事方面都能和谐相处的意思。
佛陀住世时,领导的僧团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等七众弟子,以佛陀身旁的常随众而言,就有千二百五十人之多。如此庞大的僧团,佛陀如何统理,使其和乐清净,发挥住持正法,度化众生的集体力量?「六和敬」即是佛陀摄众的方法之一。略述如下:
一、身和同住:在行为上,不侵犯人,就是相处的和乐。僧团大众,同作佛事,必须做到身业清净,讲求和谐快乐,彼此互相帮助、尊重、包容;遇有疾病,相互照顾,平等共居,和合共住。
二、口和无诤:在言语上,和谐无诤,就是语言的亲切。僧团大众,共同信佛、赞法、敬僧,必须做到语业清净,说话恳切,言语柔和,和平共处。
三、意和同悦:在精神上,志同道合,就是心意的开展。僧团大众,同一信心,共同追求佛法真理,必须做到意业清净。日常生活中,不违不犯,不比较人我得失,不计较是非利害,心意的和悦才是当下的净土。
四、戒和同修:在法制上,人人平等,就是法制的平等。僧团大众受持戒法,进退有节,仪礼有据,行住坐卧之中,威仪庄严。
五、见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识,就是思想的统一。僧团大众对于出世圣道,能如理通达,舍去分别执著,彼此见解一致,达成共识,此乃共同成就之前提。
六、利和同均:在经济上,均衡分配,就是经济的均衡。僧团大众,不论是经济上的财利,或知识上的法利,大家受用均等。
六和敬之中,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是和合的本质;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是和合的表现。身业的实践,如法共住;语业的谈吐,和雅高尚;意业的动念,清净无染。和乐清净的僧团,便是正法久住的基础,因此,经典中以破和合僧与弑父、弑母、弑阿罗汉、出佛身血,同为「五逆重罪」。
「僧」是佛法的住持者,割爱辞亲,舍离世乐,以弘法为家务,以利生为事业,他们的生活与常人无异,但以耕耘心田为要务,耕耘自己的心田,也耕耘众生的心田,更做众生的福田。出家法师也称为「开发心灵能源的工程师」。佛陀教示人人皆有佛性,僧团奉行佛陀的教法,以绍隆佛种、教化众生为己任;因为有僧团住世弘化,因而得以「续佛慧命」,因此,僧团就是佛陀的真身。
僧团因为奉行「六和敬」,因此能和乐清净。广义而言,一个家庭若能奉行佛法,共同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无诤,美满安详;一个团体只要能奉行佛法,共同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无诤,发挥团体的力量;一个社会若能奉行佛法,共同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无诤,成就一个安和乐利的社会;一个国家若能奉行佛法,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无诤,成为一个富强康乐之邦。
放眼当前的世界,到处充满缺陷、斗争与是非,例如:种族歧视、宗教分歧、国际纷争等,加上近百年来科技发达,武器的发明日新月异,人类对战争的畏惧愈深,渴望和平的呼声愈高。各强国间,虽有禁武、限核等高峰会议的举行,然而这些外在的措施却无法杜绝战争的发生。
当初佛陀成立僧团,标举六和敬,以思想、法制、经济、语言、身行、心意为民主平等的原则,树立了佛法的平等风范,无疑是一帖止诤的良药,因此,「六和」不仅是建立僧团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追求世界和平的根本之道。
第一册 佛法僧三宝 第十八课 声闻僧与菩萨僧的区别
第十八课 声闻僧与菩萨僧的区别
佛门行者,已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即名为「佛」;未成正觉,皆名为「僧」。依《大智度论》卷三十四载,「僧」有「声闻僧」与「菩萨僧」二种;《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则举出「凡夫僧」、「声闻僧」、「菩萨僧」三种。本课主要介绍「声闻僧」与「菩萨僧」。
狭义的声闻僧是指佛世时的出家弟子,他们听闻佛陀教法,了知世间幻化无常,由此而彻悟四圣谛,修小乘戒定慧,以解脱生死烦恼,进而证得阿罗汉果位,脱离三界,证入涅槃。这中间最迟须历经六十劫,才能修行圆满,并非一蹴可及。广义而言,凡剃发染衣,现出家形相,而修习小乘戒定慧三学者,都名为「声闻僧」。
菩萨僧即大乘戒定慧的修行者,他们或现在家相,或现出家相,例如文殊、普贤、观音诸大菩萨即现在家相,弥勒、地藏则现出家相。以上二例都是「菩萨僧」。
声闻僧的风姿,是谦逊、温和、勇敢、热情、活泼,是积极进取的圣者风范。声闻僧的性格,是无诤、忍让、知足、少欲,甘于淡泊寂寞,具有养深积厚的涵养,但是却热心坚守于求道的立场。声闻僧的修行,依据个人根器不同而力行实践四圣谛、十二因缘或三十七道品;由于修行境界的不同,证得的果位有初果须沱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等四种。托钵乞食、宴坐习禅、奉持戒律,是声闻僧每天重要的生活功课。世俗的纷争,多为名誉、利益而争,这是一种强烈的我执、我爱;声闻僧的诤论,却是为了显扬自己所受持的佛法真理,这是因知见的不同而产生的法执。
声闻圣果需要长久修行才能完成,好比世间上完美无瑕的艺术品,要经过艺术家呕心沥血加以锤炼,才能成为不朽的作品一样。南传的《弥兰陀王问经》记载,人天师范的出家人,必须具备二十二种特质,诸如忍耐、柔和、惭愧、无执著、精进、正行等,这些都是声闻圣者的修养。
菩萨僧的「菩萨」一词,并不仅仅限于圣贤菩萨,凡有心趋向觉道者,人人都可以称为菩萨。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略称。「菩提」,意即「觉悟」,或指「正觉的智慧」;「萨埵」,意为「有情」或「众生」。因此,将菩萨意译为「觉有情」或「大道心众生」。「觉有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能够精进向上,追求无上菩提的「觉悟的有情」,亦即自受用、大智慧的完成,为「求道的菩萨」;一是能够修持种种波罗蜜,普利三根,「使众生觉悟的圣者」,亦即他受用、大慈悲的显现,为「化身的菩萨」。菩萨一面怀抱有声闻追求真理的出世性格,另一面也充满佛陀悲愍众生,救拔倒悬的入世热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能够自利利他的圣者。
菩萨僧的性格是无我与慈悲,菩萨僧的思想是般若与空性,菩萨僧的精神是坚忍与精进,菩萨道的实践是循序到圆满。
菩萨僧与声闻僧同样要修行、断惑才能臻于解脱的境地,他与声闻僧最大的区别在于:菩萨僧具有大慈大悲的性格,当菩萨看到众生受苦痛煎熬时,慈悲之心油然而生,而发出拯救众生出离三涂之苦的大愿;声闻僧看到世间的纷扰与生死轮回的痛苦时,便生起畏惧厌离之心,只求早日出离娑婆,证入涅槃。因此,在佛教中,称菩萨之道为「大乘」,称声闻之道为「小乘」。通常以大船(车)、小船(车)代表菩萨与声闻的不同精神,也就是说菩萨以「大船」帮助众生渡过苦海,声闻则自乘「小船」脱离苦海,目的虽同,而精神则有分别。
第一册 佛法僧三宝 第十九课 结夏安居
第十九课 结夏安居
佛陀作有系统的说法,大都在夏安居的时候,因为在夏天约九十日期间的雨季,不便到外面去乞化度生,所以就集合各方弟子于一处,讲述修行法门及宇宙人生的真理。后来大乘经典的结集,大都是佛陀夏安居时所说的言教。
安居制度的制定,始行于印度古代婆罗门教,后为佛教所采用。这是由于地处亚热带的印度,气候燠热多雨,夏天的雨季长达三个月,虫蚁繁殖迅速,草木生长繁茂,出家人为避免出外托钵行化时踩伤虫蚁与草木之新芽,招引世人讥嫌,于是规定在雨季里避免外出,聚居一处,安心修道,称为「结夏安居」。在《长阿含经》卷二《游行经》、《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九等,记载佛陀与弟子安居修行的事迹。《僧伽罗刹所集经》卷下等,则列举佛陀于四十五年间坐夏的地方。
安居的起止可分两种,通常视雨季来临的早晚而定,第一种为前安居、后安居。前安居开始于五月十六日到八月十五日;后安居开始于六月十六日到九月十五日。另一种为前安居、中安居、后安居。前安居开始于四月十六日,中安居开始于四月十七日到五月十五日,后安居开始于五月十六日。
安居时必须划定区域以为结界,僧众不必外出托钵,日常生活所需皆由信徒供养。若无重大事故,不可走出界外,应集中一处,精进禅坐修行。安居的地点并无一定,小屋、树下、山窟、聚落等处皆可。据《五分律》规定,不可在无救护处、塚间、空树、露地处等安居,恐毒蛇、虎豹之类的侵袭。
中国安居制度虽承袭于印度,但并非完全沿用,而有部分变通之处。古德按气候及风俗民情的实际状况而定,一般以每年的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安居期,而此时期正值中国的夏季,故称夏安居,又称雨安居,或结夏、坐夏、坐腊、结制等。
中国行安居的制度是开始于姚秦时代,其时由于《十诵律》、《广律》等的传译,都详细解说安居的作法,中国僧人乃依之而行结夏。唐宋以降,安居制度逐渐成为禅宗丛林道场的清规之一。此外,丛林寺院参照「结夏」的制度,以每年十月十六日到翌年正月十五日间,也进行「冬安居」。近代有些寺院道场更进一步实行「结冬参禅」、「结夏讲经」的「冬参夏讲」制度。
结夏安居是僧众修行制度之一,在安居之始,得举行一定的法会仪式,以公告安居开始。元代以来,安居仪式都在安居开始前一天举办,由长老大德讲解各项礼仪,以令僧众于安居期内能专心精进修道。近代安居仪式大多订在四月十五日当天举行,先行「受筹法」,其程序为:一、洒扫敷座;二、晨斋预白;三、鸣钟集僧;四、入堂恭摄;五、受筹羯磨;六、行筹白数。受筹法圆满后,第二天为安居正式开始(四月十六日),也须举行一定的仪式,如受筹法一样,要洒扫敷座、鸣钟集僧、行筹白数等,然后大众依序入座。首先由二位上座到别屋,互为答问,叙说安居事宜,其余人等再依序到二位上座处说安居之事;说毕返回大殿,等所有僧众作法圆满,共同礼佛回寮,如此安居正式开始。
安居期中,如遇下列情形,始可迁移,否则犯戒。即:一、起火燃烧;二、毒蛇骚扰;三、水淹;四、国土不准处;五、盗贼;六、眷属骚扰处;七、有女难处等。
安居圆满则称为解夏、解制或安居竟。据《四分律》卷四十三〈迦絺那犍度〉载,安居结束时应作自恣。即安居九十日的最后一晚,大家仍齐聚一堂,检讨各人在三个月期间,言行有无违反戒律,也可互相指出对方的错失。若有犯戒者,则要当众忏悔,这一天就称为僧自恣日或佛欢喜日。
佛世时,弟子略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常随弟子,或因本身还无法独立,必须时常跟随佛陀学习;二是菩萨弟子,自己修学有成,能够住持一方,弘扬佛法,但仍须不断上求佛道,因此需要参加夏安居,随佛陀共住三个月,听闻佛陀说法,与同参道侣互相切磋,交换修行心得。在这段期间,严禁无故外出,以防离心散乱。因此,夏安居是一种自修自度的观照工夫,也是养深积厚,自我沈潜的修行。
中国古代的丛林律寺,一向注重安居生活。尤其在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以前,禅僧大多居住在律院中,禅门三百六十五天每天坐禅,因此可以说天天都是安居。乃至今日,一般佛教学院的生活,每日阅藏读经、禅修念佛,实质上也就是一种的安居修行生活。
第一册 佛法僧三宝 第二十课 弘法利生
第二十课 弘法利生
「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弘法利生是僧信的责任与使命,历代高僧大德,有的以讲说度众,有的以慈悲济世,有的用梵音弘法,有的以苦行示范,所谓方便善巧,随缘度化,这便是弘法利生最佳的写照。今从各个层面列举弘法利生的人物特色及贡献。
在诗、词、书、画方面,历朝人物中知名者众多,例如:唐朝王维的「诗趣禅机」,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清末八指头陀寄禅的「洞庭波送一僧来」一诗堪称绝作;宋朝苏东坡的「焰口召请文」,道尽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情怀;东晋王羲之的行书《遗教经》;南唐李後主的词章凄美,描述世事苦空无常,哀怨动人;唐朝怀素有「书法草圣」之称,所书《金刚经》一卷,被喻为稀世之宝;唐朝柳公权的楷书《心经》,清末林则徐缮写的「行舆日课」等,均流传于世。另外,八大山人等明末四大画僧的书画,唐末贯休的「十八罗汉图」,民国丰子恺的《漫画护生画集》,民国张大千的「洞窟临摹佛像画」,皆为绘画艺术的瑰宝。
在文学方面,如: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谢灵运的《辩宗论》、唐朝白居易的净土诗词,以及北宋欧阳修的撰文向佛,皆使文学蕴含信仰,启迪人心。
科学方面,唐朝一行禅师制订「大衍历」,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因而被尊称为中国四大科学家之一;民初王小徐发表〈佛法与科学的比较〉、尢智表以〈一个科学家研究佛经的报告〉,以及李恒钺教授〈向受过现代教育的人介绍佛教〉等,在在证明佛学的理论无不符合科学的观念。
在历史方面,有梁代慧皎、唐代道宣、宋代赞宁、明代如惺等所著作的高僧传,合称为「四朝高僧传」,使佛教僧传史渊远流传。民初汤用彤撰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蒋维乔编撰《中国佛教史》,这些著作都很有系统的建立了中国佛教史的架构。
在地理方面,有晋朝法显的《佛国记》、唐朝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他们在西行求法时传播中国文化,都做了弘法利生最大的奉献,并且改变了世界史地学者对中亚、南海的印象。
在学术方面,民初丁福保编纂《佛学大辞典》,梁启超撰述《佛学研究十八篇》,章太炎、吕澂、梁漱溟、蒋维乔等在佛学上努力的耕耘,为佛教学术留下丰硕的成果。道安、慧远、鸠摩罗什,乃至民国的太虚、月霞、倓虚及大醒、慈惠等诸法师,致力于人才的教育,延续了佛门的法身慧命。
在致力于文字般若传播方面,有发愿刻经助印流通的明朝紫柏、日本铁眼、民初杨仁山及孙张清扬等大德,虽备尝艰辛,却使后代佛子有机缘亲炙佛陀的言教。佛光山为了使经典更加普及,慈怡、永明、永进等为古版的藏经重新标点、分段、编排印刷;首创光盘版的《佛光大辞典》;出版佛教书籍,并翻译成多种语言;慈容成立「佛光卫星电视台」,使佛法传播无远弗届。从经典书刊的平面弘法,到声光彩电的立体传教,这些努力都是为了嘉惠全球,利益法界众生。
此外,也有祖师大德以艺术、文化来宣扬佛法,绵延了佛教无价的精神内涵及跨越时空的宗教生命。创作于外的有石窟大佛壁画:如龙门石窟、前秦乐僔的敦煌凿窟、僧佑的栖霞山千佛崖石窟、昙曜的云岗石窟、道凭的宝山石窟朱砂洞、灵裕的响堂洞,静琬的房山石刻等,皆留下千古的美誉。
在佛法内学的开展上,有将茶道汇入佛法大海者,如:茶神陆羽「宿栖霞寺,研茶事,著《茶经》」、赵州禅师的「赵州吃茶」、如宝禅师的「饭后三碗茶」,以及日本禅僧珠光的「无心之茶」、千利休「以茶道谏君主」等。
更有以佛教音乐发挥净化心灵之功者,如三国时代魏国曹植的「渔山梵呗」、梁武帝的「忏仪唱颂」、东晋慧远的「梵乐弘法」等,成为千古传唱。乃至悲智双运,刚柔并济的佛教武术,也是护国卫教的方便法门,历朝有降虎的北齐僧稠、辅佐唐太宗征战的少林武僧昙宗、志操、惠瑒,以及清朝时与倭寇作战的月空等。
历代佛教人士于修身律己之外,也关怀民间,福利社会,入世教化;在公益环保及福利事业方面有:植树造林的宋朝明远大师;垦荒闢田的唐朝百丈、普光、永净禅师;凿井施水的吴越德韶、唐朝慧斌、澄观大师;整治河川的宋朝明远、道遇大师;兴建水利的宋朝维溪、师振大师;筑桥铺路的宋朝道询、普足、觉先、道遇大师。此外亦有搭建凉亭、点挂灯火、利济行旅、经营碾磑、设佛图户等,以佛教公益事业纾解国家经济、社会问题者。
在公益活动方面:近年来,国际佛光会为重整道德,举办了「净化人心七诫运动」、「反烟毒运动」、「监狱八关斋戒修道会」、「慈悲爱心人运动」、「世界佛学会考」、「三好运动」等,藉著佛法的力量来净化社会的活动。
在慈善济世方面:有唐朝昙选、监源大师的赈灾施粥;有慈愍好施而感动帝王赠粮的隋朝昙延大师;有以劳役做工所得捐助贫苦的隋朝法纯大师;有研究医术,救护病苦的东晋佛图澄、南北朝宝象、隋朝智顗大师等;现代的台湾,有慈济功德会的设立,专职做慈善救济的工作;佛光山的云水医院、急难救助、下乡施药、器官捐赠、冬令救济,乃至养老育幼等老人精舍、育幼院的设立,为人的一生做了全面的照顾,更是圆融佛教六度的慈善事业。
总之,佛教在历代君王、宰官及四众弟子的护持下,得以扎根繁衍,佛陀的思想和教义的实践,得以遍布全球。历朝弘法利生的祖师大德们,证明了佛法不仅具有时代的适应性,更有文化的传承性;这也是佛教「同体」、「共生」,「尊重」、「包容」,「平等」、「和平」的精神表现。因此,身为佛弟子的我们,应当要有「佛教靠我」的信念来护持正法,在浩瀚的宇宙中,发挥正知正觉的力量,为个人及大众无限的生命留下善美深远的价值。
佛光教科书 第一册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