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44|回復: 1
|
净公上人关于境界的讲记敬摘点滴20215231318
[複製鏈接]
|
|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境界的讲记敬摘点滴
...来就很顺口,那就是唐宋距离近,两汉以前距离得远。所以《六祖坛经 》是非常好的一部经 典,我们也讲过好几遍,这都是很重要。净土法门我们选《弥陀经 疏钞》,这是一部非常好的注解,虽然分量大一点,值得去研究,因为这里面的理论、方法真正明白了,就算花个四、五年的时间,值得,搞清楚之后,你这一句佛号就有了力量,如同经 里面所说的「念一句阿弥陀佛,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确实做得到。
「奢摩他」偏重在止上,它也有观,但是以止为主,「三摩」也是止、观,但是偏重在观上,并不是没有止,都有。如果单单有一个,缺少另外一个,那就不能叫禅那,既然叫「禅那」一定是有静有虑、有止有观,可是它有偏重,偏重也是个人根性不相同。譬如最显著的例子来说,有些人昏沈,他一看书,坐在那里,看一会儿打瞌睡,他睡觉;你叫他念佛,打佛七在止静的时候,有人就睡著,就昏沈。凡是听经 的,你们注意道场,我们道场人少,你到台中去,李老师那个道场,他讲经 的时候大概有二、三百个人听,你到后面去看,至少有好几个在睡觉,老师在那里讲经 ,他睡觉睡著了,他昏沈。有这种习气的人,修奢摩他、三摩、禅那,他就要采取三摩,三摩就是观,提起精神来,不可睡,要偏重在这一方面。还有一种人心很散乱,妄念非常多,止不住,一会儿想东、一会儿想西,不知道想些什么东西,自己也晓得心这么乱,定不下来,愈想定是愈乱,这种毛病叫掉举,心里头七上八下,定不下来,那么他下手的功夫要从「奢摩他」下手,奢摩他偏重在定,用定来对付你的散乱心。「三摩」偏重在观,用观的方法对治你的昏沈,所以它有偏重。没有掉举也没有昏沈,这个情形很难得,他下手的功夫就可以直接用「禅那」,用第三个,所以是止观等运,没有偏重。这三种都叫做「禅」。
我们晓得这个道理,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都能用得上,不但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里面有奢摩他、三摩、禅那,而且后面所讲的二十五轮,这一句阿弥陀佛统统具足,就看你怎么念法,真正是什么样的毛病都能对治,因为它都随顺觉性,理由是在此地。说得很容易,实在讲这里面也的确是不容易,那就是什么?一个是随顺觉性,一个是随顺无明,无明里面就包括邪见、烦恼,所知障、烦恼障,这里面真的是一丝毫之差。随顺觉性的是如法,随顺烦恼、邪见的就不如法。诸位想想,佛法之外,所谓是外道,他们有没有学禅定?给诸位说,奢摩他、三摩、禅那,他们都有。为什么叫外道?他们有能力修到四禅天、四空天,四禅八定,但是诸位要晓得,四禅八定都不是随顺觉性,所以他不能超越三界,他不能断烦恼障,烦恼障、所知障他都不能破,这是我们必须晓得的。所以大家不要迷在禅上,所谓迷在禅上就是不晓得随顺觉性,你没办法断惑证真。
诸位要是读经 ,佛在经 里面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四禅八定这个定力愈深,他升得也愈高,可是他定力失去,所谓定力失去就是他寿命没有了。诸位要知道,欲界寿命是业力支配,我们每个人的寿命是业力支配的,我们这个身叫业报之身,色界、无色界的寿命是定力支持的,所以他那个身不是业报之身,他是定力之身。他的寿命长短,譬如非想非非想天,这是最高一层,寿命是八万大劫,八万大劫寿命实际上就是他的定力,他修的这个定能支持这么久,可是定力一失掉,他就堕落,真的是爬得高摔得重。四禅天人(第四禅)、四空天人,寿命尽了,就是他定力没有了,失掉了,大多数都是堕在恶道,这就是说他所修的定不是随顺觉性而修,所以这一句诸位要特别记清楚,要把它看清楚。
佛教给我们修的定一定是随顺觉性而修,所谓随顺觉性就是不迷。你要是问,怎样才随顺圆性?实际上,你一入佛门,这是讲我们初级入佛门,不是高级,高级到理一心那是大学,我们讲小学,小学就是我们现在的程度,我们入佛门,一入佛门要受三皈依,这是佛门入学最基本的课程。三皈依受了,不是说我受了三皈依就是三宝弟子,皈依师给我一个皈依证,我已经 受三皈依了,给诸位说,那一张纸没有用处,一文都不值,最重要的是你心里要有三皈,纸有什么用处?心里面要有。今天一般受三皈,三皈的意思是什么都没有讲清楚,你又怎么能够得到三皈?真正得到三皈,你是真正的佛弟子,真佛弟子,是佛教初学初入门的弟子,换句话说,佛法修学从这个地方学起,三皈依就是随顺觉性而修。
六祖大师把三皈依讲得非常清楚明白。皈依佛,佛是觉悟的意思。佛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是觉的意思,觉而不迷,这是皈依佛,你看岂不是随顺觉性吗?不迷。皈是回头,从前我们迷,迷在五欲六尘境界上,样样都迷,现在我从迷里面回过头来,不迷了,样样都觉。我们要问,觉迷的标准是什么?这个要搞清楚。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里面,佛给我们讲过「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换句话说,世间事可以做,要是有世间意就迷了。什么叫做世间意?我们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烦恼里头贪、瞋、痴、慢,世间意;身见、边见、戒取见、见取见、邪见,世间意。什么事都可以做,决定没有这个错误的见解思想就不迷,这叫皈依佛。皈依佛了,还去追求荣华富贵,还去贪图名闻利养,那不叫皈依佛,叫皈依魔;不叫皈依觉,叫皈依迷,愈迷愈深,颠倒了。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见,从前的知见是邪知邪见。法是改正我们错误的见解、错误的观念、错误的认识,正知正见。皈依僧,僧是清净的意思,所谓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这是皈依僧。
觉正净就是随顺觉性,所以你要是修禅定,或者你修一心不乱,修奢摩他、三摩、禅那,都要以觉正净为基础,这是佛法。如果失掉三皈依,你修的这三种方法充其量不过是四禅八定,人天福报。什么原因?就是你没有办法断烦恼障、断所知障,你虽有定功,没有能力断障。非想非非想天人不能断烦恼障还是要堕落,所以他不能够比小乘人。小乘人是用三皈依为基础,所以小乘人能破障,能超越三界。三果圣人的禅定功夫比不上四空天,可是三果圣人有能力破思惑,七十二品思惑他已经 能渐渐的断,而四空天人禅定的功夫比三果还要高,他不能够断惑,见思烦恼他一品都断不掉,我们想想什么道理?一个是以觉正净为依据,从这个地方起来的,换句话说,他立足点不相同,一个人修行虽然是修定,也用这个功夫,他是迷、是邪见、是不清净,所以功力再深还是免不了要堕落。
佛法给你讲理,不欺骗人。我们要是把这些道理统统搞清楚,你就晓得今天自己修行,我为什么会有进步,为什么会不进步。看看别人修行,某人有成就,某人为什么没有,你也清清楚楚,眼睛就亮了,智慧就放光了。这一段很重要,我们用的时间也长一点。
再看底下一段,底下一段跟这一段有密切的关系,这个地方讲的「奢摩他、三摩、禅那」,这是根本,在修行是根本法。底下,这是把这个展开,一展开,八万四千法门。如果要说八万四千,这数字太多、太麻烦,所以把它归纳为二十五类,这里讲二十五轮,正如同在《楞严经 》里面讲的二十五圆通章,虽然名字都是二十五,可是二十五数字的来源不一样。《楞严经 》这个二十五是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七大,是从境界上来的,换句话说,就是从根尘上来的。这个地方二十五轮是从「奢摩他、三摩、禅那」,完全是从修行功夫上而说的。虽然都是二十五,里面的内容不相同。
讲义【七、为示轮观随修故。圆觉清净,本无所修习,及能修习者。】
『圆觉清净,本无所修习』,这句话就是《大乘起信论》所讲的本觉,「本觉本有」,当然不需要修习。
讲义【依於未觉,幻力修习,便有二十五轮。】
可见得我们讲到修学,讲修行,都是依本觉而有不觉,依不觉才有奢摩他、三摩、禅那的修学,修行理论的依据从这儿来的。把它分类,前面大类有三,再分则有二十五。这里面顶重要的是『幻力修习』,如幻三摩地。这就是说明你不要把它看作是真实的,你要是把这个东西看作是真实的,你错了,为什么?你有分别执著了,所以给你讲的是幻力修习。你也不能把它看成是假的,你要把它看成是假的,你也错了,为什么?还是起分别执著,这个东西难。所以幻力在此地不好讲,非真非假还错,亦真亦假也错,佛在大乘经 常说的「离四句,绝百非」,才是「幻力修习」,这四个字在这一段是关键。因此我们的修学,要不要认真?要认真、要用功,可是你又不能真的起个心,「我要用功、我要认真」,那又错了。这里头的意思确实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大家要很细心的去体会,凡是遇到重要的,我总给诸位点醒。这就是经 要读,我们讲注解你多多来听,为什么?你要不听,你看过去之后,你不晓得哪个字重要,你不知道关键在什么地方,看了之后,你还是不得其门而入。
「修」,这是讲修正,把我们很多错误的观念、思想、行为修正过来。「习」是实习,讲「习」就是生活教育,我们修正了,修正之后在日常生活当中统统要做到,这叫习。孔老夫子在《论语》里面说,「学而时习之」,那个「学」就是此地的「修」,就是修正,学有觉的意思,「时习」,可见得还是要把它用在日常生活当中,佛法的修学也是如此。有修没有习,改正了,但是在生活上用不上,那没用处。必须要在你日常生活当中完完全全都用上,这学问有价值,为什么?学以致用。如果我们学这个东西日常生活用不上,那学这个东西干什么?学它没用处,学了之后要有用处。至於怎么用法,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最好的模范,你看看善财童子怎么用,你看看那五十三位善知识怎么用法。所以我们看,读这个书,你才看到这个应用自在,事事无碍,不仅是讲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种学问,这样的教学,才被人尊敬,才为人所推崇。
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对於佛法普遍的误会,由於误会,当然他就排斥,这是真正的错误,很大的错误。如果中国古圣先贤都像现在人这个眼光来看佛法,佛法在中国早就灭了。现在人,我们要问,他为什么误会?因为他不读佛书。为什么不读佛书?他读不懂,一看到文言文就不看,这是很大的障碍。现在有人发心要把《大藏经 》翻成白话文,诸位想想,能不能把这个意思翻出来?大藏经 翻成白话文佛教就灭亡了,许多意思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怎能翻得出来?佛在《华严经 》里面讲过,《大智度论》里也讲过,「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
从前国王大臣,你们去看中国历史,哪一个皇帝不请法师到宫廷里面去讲经 !皇帝请法师到宫廷来讲经 ,底下大臣还不听吗?为了巴结讨好皇帝也得要去听。所以中国从前历代帝王将相、读书人没有不懂得佛法的,佛法他懂得、他认识,所以他尊重推崇,道理在此地。现在纵然讲经 ,他太忙了,没有时间来听。想不想听经 ?想听,没时间,所以现在我们用电视、用录影带这个方法来帮助那些人。但是你要这些人来买录影带,他不会要的,再要送他,人太多了,这个费用太大,我们也送不起,这个是实际上困难,我们想帮助他,力量做不到,不是不想帮助他。他真正能够听个一、二部经 ,他对佛法在基本上有所了解,也许他就有兴趣,他就会深入的去研究它,所以接引也非常重要。我们图书馆目前是以各大专院校为接引的对象,我们能力还是很有限。
这「二十五轮」就是八万四千法门的总纲领,《楞严经 》里面二十五圆通也是总纲领,但是角度不相同,这是从另一个角度上来看。
讲义【以能修之机不一,致所修之门亦多,故答辩音所问,或单修,或双修,或圆修,或先单后双,或先双后单,各随根器。】
『以能修之机不一』,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方法?能修的人,每个人的根机不相同,『致所修之门亦多』,所以所修的法门也多。『故答辩音所问』,这是释迦牟尼佛答辩音菩萨所问。或者是『单修』,就是「奢摩他、...(●[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净公上人]《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十六集)
...五轮在里头,所以它才能治一切病。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你别看这个音声没有错,可是念的心不相同,用意不相同,有人这一句阿弥陀佛,用意是在奢摩他,有人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意思在三摩,有人意思在禅那,不一样。我们念这句阿弥陀佛,意思在哪里?你有意思才能对治病,对治自己毛病,才有修有习,你要是什么都不晓得那就跟三岁小孩唱国歌,「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他唱得很好,你问他什么叫三民主义?不晓得,什么叫吾党所宗他也不知道,那就变成这样了,一点用都没有,变成唱佛,唱佛歌,就不叫念佛。到辩音菩萨章,我们再详细的来研究。
讲义【常持此轮,随顺修习,不久得证涅槃。佛为示轮观随修,故说此经 。】
这是第七个别因缘。《圆觉经 》像我们这样讲法,给诸位说,很难得,这样的细讲很不容易。因为一般讲经 ,前面玄义顶多两个钟点就讲完,为什么?长讲没有人听了,把听众都讲跑掉。他来听,听了这么多次还没有听到经 文,算了,不听了,就跑掉。所以这样详细讲,这种因缘非常的殊胜,愈详细愈能帮助诸位开悟。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净公上人]大方广圆觉经 第六集
大方广圆觉经 (第六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8-06
请掀开经 本第八页:
讲义【六、为示修必依观故。】
这是说明第六条的因缘。这个题目给我们说得很清楚,修行必须依观,这一点很重要。
讲义【大凡行人,欲奋真修,须假禅观,修不依观,未免错入歧途,故答威德所问,皆以悟净圆觉,依悟起修。悟即慧观,虽有奢摩他、三摩、禅那,三种分别,无非随顺觉性而修。佛为示修必依观,故说此经 。】
这一段可以说凡是大乘佛法的修学都离不开这个原则,由此可知『禅观』的重要。如果没有禅观,断惑就非常困难,不但困难,往往还会走错路,一般所谓著魔,著魔障。「止观」是禅的通称,大乘可以讲八万四千法门,那是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都是修的禅定。说禅定一定要懂得禅定的定义,不要被这两个字迷惑,一听说一定要修禅就以为每天盘腿面壁叫参禅,那就错了。所以,你先要懂得什么叫做禅。禅是止观同时,这个字是梵语音译过来,叫「禅那」,它的意思一般翻作「静虑」,在中国称之为「止观」,一样的意思;静就是止,虑就是观,止什么?止息妄缘。如果以一乘教义来说,拿《圆觉》、《楞严》这两部经 的教义来讲,禅的意思就特别清楚。《楞严》里面讲「舍识用根」,舍识就是息,就是止,用根就是观,交光大师这个解释,你一看这个「禅观」就很清楚明白,不至於迷惑。如果不晓得这个意思,息,息什么?息妄念,息哪一种妄念?真是搞不清楚。我们读了这两部大经 ,界限就搞得很清楚。止的、息的是心意识,是心心所法;观,六根根性照见诸法的作用,这是观,叫观照。诸位如果记著这个原则,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都离不开这个原则,原理是一个。
再说我们修净土,念阿弥陀佛也是修禅观,千万不要「经 上讲修行必须依观,我这个念佛不行,我再去学禅」,你就搞错了,你大错特错了。念佛就是禅观,你们在《弥陀经 疏钞》里面看得很清楚,莲池大师在每一句经 文的解释后面都有一段称理,那一段称理是纯粹的禅观,跟大家讲的那是修理一心不乱,那个修行就是楞严大定,禅观里面最为殊胜的。这个地方只讲『奢摩他、三摩、禅那』,还没有讲到楞严大定。如果你认为我们把念佛法门抬得这么高,好像有一点太牵强、太勉强,那你去读《楞严经 》,大势至菩萨是二十五圆通之一,他所修的法门就修楞严大定,就是用念佛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那念佛怎么不是楞严大定?怎么不是禅观?这一点诸位特别要晓得,要搞清楚,知道念佛是修的上上禅。它假如不是上上禅,《禅门日诵》里面就不会把念佛法门列在晚课。你们看《禅门日诵》,那是中国过去大陆上丛林禅宗的课诵本,每天晚上他们念《弥陀经 》,念阿弥陀佛。怎么禅宗跑去修净土?净土就是禅。只有不通理的人才分禅分净,把它分家,禅不是净,净不是禅,真正明白道理,晓得八万四千法门统统修的禅定。为什么要这么多方法?每个人根性不相同,适合於我们自己根性,适合於我们自己兴趣,适合於我们现前生活环境,特别容易成就。
禅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要开悟,因此禅定可不是死定,它里面有观,观就是开悟。我们在《弥陀经 疏钞》里面常常提醒同学们,定里面要有慧,定是一心不乱,慧是心不颠倒,在一切法里面正知正见,不会被境界蒙蔽,不至於迷在境界里面,这就是慧,所以念佛人有定有慧。我们现在念佛念了很多年还是迷惑颠倒,什么原因?你只会唱佛不会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像唱歌一样,唱佛不是念佛,唱佛,有口无心,所以你定慧都得不到。由此可知,念佛是要用心去念,心与你这个念要相应,才会得一心不乱。
念佛是一种修行方法,与禅宗的观心、参话头都是一种方法,目的都是要达到明心见性。禅宗叫明心见性,净土叫一心不乱,名称不一样,境界相同,是一桩事情。禅宗观心、参话头,他要明心见性,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一天到晚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我们心里是不是期望得一心不乱?阿弥陀佛天天念,从来没有想过我要得一心不乱,那你就是有口无心,虽念佛,念佛里面没有禅观,不相应。所以念佛要晓得,我有一个目标,我这个目标是要得一心不乱,一心不乱起的作用就是大彻大悟,就是般若智慧。一心能生智慧,智慧是一心之所生,没有一心就没有智慧。这个道理,我们在讲堂可以说常常提出来讨论。这个问题,本经 里面讲的是「净圆觉性」,与《弥陀经 》讲的一心不乱,尤其是讲的理一心不乱,完全相同,理一心不乱就是此地讲的净圆觉性。
诸位要晓得,得净圆觉性之后才是真正的修行,没有得净圆觉性之前不是真修。《华严经 》里面讲修行从哪里讲起?从圆教初住讲起,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它那个最低的标准,为什么说圆教初住?因为圆教初住才得净圆觉性,才得理一心不乱。诸位要晓得,在没有得理一心不乱之前,目标就是求一心不乱,得一心不乱之后才是真正修行,『依悟起修』。就好像我们念书一样,理一心不乱好比大学,得理一心不乱是考取大学,考取大学才开始上课,才念书,这就是佛法里面讲的大乘法。大乘法是从理一心不乱开始,前面都等於说是预科,都是预备的,不是真实的,人天二乘,不是大乘。我们虽然现在修的是大乘,但是是大乘的预科,不是真正的大乘,一定要得理一心,要得净圆觉性,你才是得大乘法,在《华严》、《法华》、《大乘起信论》里面都是告诉我们这个标准,从来不会说有一部经 把这个标准拉低,没有,就是净土带业往生,人家也说得很清楚。你们每天念回向偈,「花开见佛悟无生」,那才是真正得理一心,得大乘法,到那个时候才是依悟起修。
依悟起修,还有一个名词叫称性起修,跟这个境界一样,悟就是悟真如本性,「依悟」就是称性,是同样一个境界。到这个时候,修什么?大乘法,诸位要晓得,修的是「闻思修」三慧;没有到这个境界,你所修的是「戒定慧」三学。戒定慧三学是初级的佛法,闻思修三慧是高级的佛法,这个地方讲依悟起修,从此以后才是修三慧。我们如果要想达到这个境界,必须修三学,离开三学没有办法达到三慧,所以三学比什么都重要。
三学里面有事有理,事修重要,明理更重要,理要是不明,一般常讲盲修瞎练,毛病很多,里面会产生无明、邪见、执著,所以一定要明理。戒律要守,戒律帮助你得定,要懂这个道理。如果我们持戒,这个戒律反而不能叫我们得定,这种情形很多,不能叫我们得定,我再说通俗一点,所谓得定就是心地清净一尘不染,这就是定,那么我守戒了,守戒反而叫心不清净,这个戒就错了。戒条是大学问,戒条犹如法律条文一样,它里面的含义很深,不是只照字面看看就都懂了,如果每个人看看字面都懂,诸位想想,国家何必还要设大法官?用不著了,学校何必还要法学院?也用不著。不那么简单,所以在你法律条文有疑惑的时候有大法官来解释。我们戒律条文也是如此,它在三藏里面成为一藏,可见得这是大学问,是根本的学问。
今天佛教之衰,实在说衰在哪里?戒学没有了。你看看今天,拿我们台湾,这是佛教最兴盛的地方,有几个地方讲戒律?讲经 的很普遍,很多,讲戒的没有。诸位要晓得,讲经 而不讲戒,在修学程序上来讲,脱节了,没有根底。好像盖房子一样,底下一层不要,我盖二楼,一楼不要,这房子能盖得成吗?决定不可能。今天我们学佛所遭遇的困难就在此地,大家把最重要的基础疏忽掉,都认为这个没什么要紧,这个没有什么要紧,你学佛学了这么多年一无所成。你有没有曾想到,古人学个三年五载都有成就,我们学了几十年都没有学成?自己不追究这个根源,只说我们业障太重。你业障重在哪里?业障重在疏忽戒学。古人善根深厚,深厚在哪里?他晓得戒学重要,一念之差,结果就大大的不相同。
戒律的理论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真难。比丘戒的精神是诸恶莫作,菩萨戒的精神是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他所得的结果是「自净其意」,这才叫做戒学。如果我断恶修善不能得一心,那不叫戒学,那是什么?世间善法,人天的善法,不是戒学。戒学一定得定,他的结果一定是定。人天善法,他的结果是三善道的福报,有漏福报。就是你修因,修因后头一定有结果。如果你结的果是禅定,对了,这个真正是佛法戒学,如果你结的果是人天福报,这个不是佛法的戒学。譬如五戒、十戒,沙弥十戒,你懂得佛法的,是佛的戒律,成就你清净心,帮助你得一心不乱,你要是不懂得,知道这个是好事情,我应当遵守照这个去做,这是善法,为什么?因为你照这个去做不能得定,不能得清净心,你只是修福报。诸位必须记住,我修戒是为清净心而修,你就想想戒学如何叫你达到清净心。
你的心不清净是因为你有恶习气,譬如你有杀生的习气,杀生的习气叫你的精神不能够安稳,晚上睡觉都做恶梦。你杀众生,梦到众生跟你讨命,你精神不能安稳。戒杀是要断这个习气,使你身心安稳,夜晚也不做恶梦,道理在此地。偷盗,总感觉对不起别人,有亏欠,良心不安,换句话说,妨碍你得定,你想修定,那个定怎么定得下来?不偷盗,把这个恶习气断掉,这样才能够心安理得,戒律的目的是在此地。决不是说佛叫我持戒,我持戒佛就欢喜,护法神就保护我,你的心怎能得安稳?这是用什么样的心来修行?用生意买卖心来修行,投机取巧,「这个东西一本万利划得来」,观念上完全错了,所以你怎么样认真的去修,你得不到一心,你也没办法开智慧。所以,你要晓得戒学真正的意思在什么地方。
得了定,定还是手段,不是目的。刚才说了,你得理一心,理一心是什么?好像刚考取大学,才入学,只是这么个境界而已。一生欢喜,我这就成就了,好了,你也不过是考取大学而已,你毕不了业,所以要晓得这个道理。得理一心之后,那个路子还远得很,还有四十一个阶级才能成佛,不是说得理一心就成佛,就成就,不是的。理一心好像才考取,考取之后还有四年八个学期才能毕业,你这不过才考取而已,诸位要晓得这个道理。
「奢摩他、三摩、禅那」与《楞严经 》里面所讲大致相同,可是《楞严经 》经 过交光大师一解释,与过去古大德们的观点、说法确实是不相同。《圆觉经 》这三个名词的解释与天台、贤首宗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到后面我们看「二十五轮」都是用止、观、禅那。禅那就是止观等运,同时的,止观不二,用这种方法。那么这是给我们说明一个修行的原则,希望诸位同修要特别的留意,如果我们想这一生当中真正成就的话,不明白佛法的道理没法子修行。
真正讲,《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才是我们入佛门第一课,这里面提出的四个问题都是我们学佛最基本的问题。第一个大问题是学佛...(●[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净公上人]《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十六集)
...理一心不乱是考取大学,考取大学才开始上课,才念书,这就是佛法里面讲的大乘法。大乘法是从理一心不乱开始,前面都等於说是预科,都是预备的,不是真实的,人天二乘,不是大乘。我们虽然现在修的是大乘,但是是大乘的预科,不是真正的大乘,一定要得理一心,要得净圆觉性,你才是得大乘法,在《华严》、《法华》、《大乘起信论》里面都是告诉我们这个标准,从来不会说有一部经 把这个标准拉低,没有,就是净土带业往生,人家也说得很清楚。你们每天念回向偈,「花开见佛悟无生」,那才是真正得理一心,得大乘法,到那个时候才是依悟起修。
依悟起修,还有一个名词叫称性起修,跟这个境界一样,悟就是悟真如本性,「依悟」就是称性,是同样一个境界。到这个时候,修什么?大乘法,诸位要晓得,修的是「闻思修」三慧;没有到这个境界,你所修的是「戒定慧」三学。戒定慧三学是初级的佛法,闻思修三慧是高级的佛法,这个地方讲依悟起修,从此以后才是修三慧。我们如果要想达到这个境界,必须修三学,离开三学没有办法达到三慧,所以三学比什么都重要。
三学里面有事有理,事修重要,明理更重要,理要是不明,一般常讲盲修瞎练,毛病很多,里面会产生无明、邪见、执著,所以一定要明理。戒律要守,戒律帮助你得定,要懂这个道理。如果我们持戒,这个戒律反而不能叫我们得定,这种情形很多,不能叫我们得定,我再说通俗一点,所谓得定就是心地清净一尘不染,这就是定,那么我守戒了,守戒反而叫心不清净,这个戒就错了。戒条是大学问,戒条犹如法律条文一样,它里面的含义很深,不是只照字面看看就都懂了,如果每个人看看字面都懂,诸位想想,国家何必还要设大法官?用不著了,学校何必还要法学院?也用不著。不那么简单,所以在你法律条文有疑惑的时候有大法官来解释。我们戒律条文也是如此,它在三藏里面成为一藏,可见得这是大学问,是根本的学问。
今天佛教之衰,实在说衰在哪里?戒学没有了。你看看今天,拿我们台湾,这是佛教最兴盛的地方,有几个地方讲戒律?讲经 的很普遍,很多,讲戒的没有。诸位要晓得,讲经 而不讲戒,在修学程序上来讲,脱节了,没有根底。好像盖房子一样,底下一层不要,我盖二楼,一楼不要,这房子能盖得成吗?决定不可能。今天我们学佛所遭遇的困难就在此地,大家把最重要的基础疏忽掉,都认为这个没什么要紧,这个没有什么要紧,你学佛学了这么多年一无所成。你有没有曾想到,古人学个三年五载都有成就,我们学了几十年都没有学成?自己不追究这个根源,只说我们业障太重。你业障重在哪里?业障重在疏忽戒学。古人善根深厚,深厚在哪里?他晓得戒学重要,一念之差,结果就大大的不相同。
戒律的理论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真难。比丘戒的精神是诸恶莫作,菩萨戒的精神是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他所得的结果是「自净其意」,这才叫做戒学。如果我断恶修善不能得一心,那不叫戒学,那是什么?世间善法,人天的善法,不是戒学。戒学一定得定,他的结果一定是定。人天善法,他的结果是三善道的福报,有漏福报。就是你修因,修因后头一定有结果。如果你结的果是禅定,对了,这个真正是佛法戒学,如果你结的果是人天福报,这个不是佛法的戒学。譬如五戒、十戒,沙弥十戒,你懂得佛法的,是佛的戒律,成就你清净心,帮助你得一心不乱,你要是不懂得,知道这个是好事情,我应当遵守照这个去做,这是善法,为什么?因为你照这个去做不能得定,不能得清净心,你只是修福报。诸位必须记住,我修戒是为清净心而修,你就想想戒学如何叫你达到清净心。
你的心不清净是因为你有恶习气,譬如你有杀生的习气,杀生的习气叫你的精神不能够安稳,晚上睡觉都做恶梦。你杀众生,梦到众生跟你讨命,你精神不能安稳。戒杀是要断这个习气,使你身心安稳,夜晚也不做恶梦,道理在此地。偷盗,总感觉对不起别人,有亏欠,良心不安,换句话说,妨碍你得定,你想修定,那个定怎么定得下来?不偷盗,把这个恶习气断掉,这样才能够心安理得,戒律的目的是在此地。决不是说佛叫我持戒,我持戒佛就欢喜,护法神就保护我,你的心怎能得安稳?这是用什么样的心来修行?用生意买卖心来修行,投机取巧,「这个东西一本万利划得来」,观念上完全错了,所以你怎么样认真的去修,你得不到一心,你也没办法开智慧。所以,你要晓得戒学真正的意思在什么地方。
得了定,定还是手段,不是目的。刚才说了,你得理一心,理一心是什么?好像刚考取大学,才入学,只是这么个境界而已。一生欢喜,我这就成就了,好了,你也不过是考取大学而已,你毕不了业,所以要晓得这个道理。得理一心之后,那个路子还远得很,还有四十一个阶级才能成佛,不是说得理一心就成佛,就成就,不是的。理一心好像才考取,考取之后还有四年八个学期才能毕业,你这不过才考取而已,诸位要晓得这个道理。
「奢摩他、三摩、禅那」与《楞严经 》里面所讲大致相同,可是《楞严经 》经 过交光大师一解释,与过去古大德们的观点、说法确实是不相同。《圆觉经 》这三个名词的解释与天台、贤首宗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到后面我们看「二十五轮」都是用止、观、禅那。禅那就是止观等运,同时的,止观不二,用这种方法。那么这是给我们说明一个修行的原则,希望诸位同修要特别的留意,如果我们想这一生当中真正成就的话,不明白佛法的道理没法子修行。
真正讲,《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才是我们入佛门第一课,这里面提出的四个问题都是我们学佛最基本的问题。第一个大问题是学佛到底好不好?是吉是凶?吉就是学佛好,凶是学佛不好,讨论这个问题。我们看许多学佛人,的确他的结果就可以分为这两类,有的人学佛得的结果很好,有的人学佛得的结果很不好,这就说明学佛如不如法,你是不是合理合法。如理如法的修学,你的果报一定好,所谓「佛氏门中,有求必应」,那怎么不好?你会修到,不要说来生,就是这一生当中,事事自在,事事如意,这是好果报,佛不骗人。如果你违背理论、违背方法,盲修瞎练,那你所得的恰恰相反,得的是样样都不顺利、不如意,会得这个结果。这是我们在今天看了学佛同修普遍会有这两种情形,你仔细去观察。怎么样才合理合法?怎么样是不合理、不合法?这佛在经 典里面给我们说得很清楚。这是说明修学要从基本上来著手。
在理论上,当然我们现在学佛的同修都很著急,为什么?总希望在最短的时间把佛法理论的纲领能抓到,使自己在极短的时间能有成就,这是每个人的愿望。说到这一点,我们在经 典选择里面,譬如《圆觉经 》就是一部非常好的经 典,经 文不多,可是理论非常的圆满,这是一部好书。《楞严》好,但是部头比这部要大五倍。我们想从小部,文字比较短一点的,取《圆觉经 》好。比《圆觉经 》还要容易理解的是《六祖坛经 》,因为六祖是我们中国人,《圆觉经 》毕竟还是释迦牟尼佛讲,翻译过来。六祖大师是我们中国人,去我们才一千三百年,释迦牟尼佛距离我们,以中国人计算的方法三千多年,六祖大师才一千三百年,唐朝时候的人,所以距离我们近。距离近,思想上许多问题的想法、看法都比较接近,就拿文学来说,两汉以前的文章我们读起来就困难,唐宋的文章我们读起来就很顺口,那就是唐宋距离近,两汉以前距离得远。所以《六祖坛经 》是非常好的一部经 典,我们也讲过好几遍,这都是很重要。净土法门我们选《弥陀经 疏钞》,这是一部非常好的注解,虽然分量大一点,值得去研究,因为这里面的理论、方法真正明白了,就算花个四、五年的时间,值得,搞清楚之后,你这一句佛号就有了力量,如同经 里面所说的「念一句阿弥陀佛,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确实做得到。
「奢摩他」偏重在止上,它也有观,但是以止为主,「三摩」也是止、观,但是偏重在观上,并不是没有止,都有。如果单单有一个,缺少另外一个,那就不能叫禅那,既然叫「禅那」一定是有静有虑、有止有观,可是它有偏重,偏重也是个人根性不相同。譬如最显著的例子来说,有些人昏沈,他一看书,坐在那里,看一会儿打瞌睡,他睡觉;你叫他念佛,打佛七在止静的时候,有人就睡著,就昏沈。凡是听经 的,你们注意道场,我们道场人少,你到台中去,李老师那个道场,他讲经 的时候大概有二、三百个人听,你到后面去看,至少有好几个在睡觉,老师在那里讲经 ,他睡觉睡著了,他昏沈。有这种习气的人,修奢摩他、三摩、禅那,他就要采取三摩,三摩就是观,提起精神来,不可睡,要偏重在这一方面。还有一种人心很散乱,妄念非常多,止不住,一会儿想东、一会儿想西,不知道想些什么东西,自己也晓得心这么乱,定不下来,愈想定是愈乱,这种毛病叫掉举,心里头七上八下,定不下来,那么他下手的功夫要从「奢摩他」下手,奢摩他偏重在定,用定来对付你的散乱心。「三摩」偏重在观,用观的方法对治你的昏沈,所以它有偏重。没有掉举也没有昏沈,这个情形很难得,他下手的功夫就可以直接用「禅那」,用第三个,所以是止观等运,没有偏重。这三种都叫做「禅」。
我们晓得这个道理,我们念这一句阿...(●[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净公上人]《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十六集)
...来就很顺口,那就是唐宋距离近,两汉以前距离得远。所以《六祖坛经 》是非常好的一部经 典,我们也讲过好几遍,这都是很重要。净土法门我们选《弥陀经 疏钞》,这是一部非常好的注解,虽然分量大一点,值得去研究,因为这里面的理论、方法真正明白了,就算花个四、五年的时间,值得,搞清楚之后,你这一句佛号就有了力量,如同经 里面所说的「念一句阿弥陀佛,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确实做得到。
「奢摩他」偏重在止上,它也有观,但是以止为主,「三摩」也是止、观,但是偏重在观上,并不是没有止,都有。如果单单有一个,缺少另外一个,那就不能叫禅那,既然叫「禅那」一定是有静有虑、有止有观,可是它有偏重,偏重也是个人根性不相同。譬如最显著的例子来说,有些人昏沈,他一看书,坐在那里,看一会儿打瞌睡,他睡觉;你叫他念佛,打佛七在止静的时候,有人就睡著,就昏沈。凡是听经 的,你们注意道场,我们道场人少,你到台中去,李老师那个道场,他讲经 的时候大概有二、三百个人听,你到后面去看,至少有好几个在睡觉,老师在那里讲经 ,他睡觉睡著了,他昏沈。有这种习气的人,修奢摩他、三摩、禅那,他就要采取三摩,三摩就是观,提起精神来,不可睡,要偏重在这一方面。还有一种人心很散乱,妄念非常多,止不住,一会儿想东、一会儿想西,不知道想些什么东西,自己也晓得心这么乱,定不下来,愈想定是愈乱,这种毛病叫掉举,心里头七上八下,定不下来,那么他下手的功夫要从「奢摩他」下手,奢摩他偏重在定,用定来对付你的散乱心。「三摩」偏重在观,用观的方法对治你的昏沈,所以它有偏重。没有掉举也没有昏沈,这个情形很难得,他下手的功夫就可以直接用「禅那」,用第三个,所以是止观等运,没有偏重。这三种都叫做「禅」。
我们晓得这个道理,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都能用得上,不但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里面有奢摩他、三摩、禅那,而且后面所讲的二十五轮,这一句阿弥陀佛统统具足,就看你怎么念法,真正是什么样的毛病都能对治,因为它都随顺觉性,理由是在此地。说得很容易,实在讲这里面也的确是不容易,那就是什么?一个是随顺觉性,一个是随顺无明,无明里面就包括邪见、烦恼,所知障、烦恼障,这里面真的是一丝毫之差。随顺觉性的是如法,随顺烦恼、邪见的就不如法。诸位想想,佛法之外,所谓是外道,他们有没有学禅定?给诸位说,奢摩他、三摩、禅那,他们都有。为什么叫外道?他们有能力修到四禅天、四空天,四禅八定,但是诸位要晓得,四禅八定都不是随顺觉性,所以他不能超越三界,他不能断烦恼障,烦恼障、所知障他都不能破,这是我们必须晓得的。所以大家不要迷在禅上,所谓迷在禅上就是不晓得随顺觉性,你没办法断惑证真。
诸位要是读经 ,佛在经 里面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四禅八定这个定力愈深,他升得也愈高,可是他定力失去,所谓定力失去就是他寿命没有了。诸位要知道,欲界寿命是业力支配,我们每个人的寿命是业力支配的,我们这个身叫业报之身,色界、无色界的寿命是定力支持的,所以他那个身不是业报之身,他是定力之身。他的寿命长短,譬如非想非非想天,这是最高一层,寿命是八万大劫,八万大劫寿命实际上就是他的定力,他修的这个定能支持这么久,可是定力一失掉,他就堕落,真的是爬得高摔得重。四禅天人(第四禅)、四空天人,寿命尽了,就是他定力没有了,失掉了,大多数都是堕在恶道,这就是说他所修的定不是随顺觉性而修,所以这一句诸位要特别记清楚,要把它看清楚。
佛教给我们修的定一定是随顺觉性而修,所谓随顺觉性就是不迷。你要是问,怎样才随顺圆性?实际上,你一入佛门,这是讲我们初级入佛门,不是高级,高级到理一心那是大学,我们讲小学,小学就是我们现在的程度,我们入佛门,一入佛门要受三皈依,这是佛门入学最基本的课程。三皈依受了,不是说我受了三皈依就是三宝弟子,皈依师给我一个皈依证,我已经 受三皈依了,给诸位说,那一张纸没有用处,一文都不值,最重要的是你心里要有三皈,纸有什么用处?心里面要有。今天一般受三皈,三皈的意思是什么都没有讲清楚,你又怎么能够得到三皈?真正得到三皈,你是真正的佛弟子,真佛弟子,是佛教初学初入门的弟子,换句话说,佛法修学从这个地方学起,三皈依就是随顺觉性而修。
六祖大师把三皈依讲得非常清楚明白。皈依佛,佛是觉悟的意思。佛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是觉的意思,觉而不迷,这是皈依佛,你看岂不是随顺觉性吗?不迷。皈是回头,从前我们迷,迷在五欲六尘境界上,样样都迷,现在我从迷里面回过头来,不迷了,样样都觉。我们要问,觉迷的标准是什么?这个要搞清楚。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里面,佛给我们讲过「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换句话说,世间事可以做,要是有世间意就迷了。什么叫做世间意?我们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烦恼里头贪、瞋、痴、慢,世间意;身见、边见、戒取见、见取见、邪见,世间意。什么事都可以做,决定没有这个错误的见解思想就不迷,这叫皈依佛。皈依佛了,还去追求荣华富贵,还去贪图名闻利养,那不叫皈依佛,叫皈依魔;不叫皈依觉,叫皈依迷,愈迷愈深,颠倒了。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见,从前的知见是邪知邪见。法是改正我们错误的见解、错误的观念、错误的认识,正知正见。皈依僧,僧是清净的意思,所谓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这是皈依僧。
觉正净就是随顺觉性,所以你要是修禅定,或者你修一心不乱,修奢摩他、三摩、禅那,都要以觉正净为基础,这是佛法。如果失掉三皈依,你修的这三种方法充其量不过是四禅八定,人天福报。什么原因?就是你没有办法断烦恼障、断所知障,你虽有定功,没有能力断障。非想非非想天人不能断烦恼障还是要堕落,所以他不能够比小乘人。小乘人是用三皈依为基础,所以小乘人能破障,能超越三界。三果圣人的禅定功夫比不上四空天,可是三果圣人有能力破思惑,七十二品思惑他已经 能渐渐的断,而四空天人禅定的功夫比三果还要高,他不能够断惑,见思烦恼他一品都断不掉,我们想想什么道理?一个是以觉正净为依据,从这个地方起来的,换句话说,他立足点不相同,一个人修行虽然是修定,也用这个功夫,他是迷、是邪见、是不清净,所以功力再深还是免不了要堕落。
佛法给你讲理,不欺骗人。我们要是把这些道理统统搞清楚,你就晓得今天自己修行,我为什么会有进步,为什么会不进步。看看别人修行,某人有成就,某人为什么没有,你也清清楚楚,眼睛就亮了,智慧就放光了。这一段很重要,我们用的时间也长一点。
再看底下一段,底下一段跟这一段有密切的关系,这个地方讲的「奢摩他、三摩、禅那」,这是根本,在修行是根本法。底下,这是把这个展开,一展开,八万四千法门。如果要说八万四千,这数字太多、太麻烦,所以把它归纳为二十五类,这里讲二十五轮,正如同在《楞严经 》里面讲的二十五圆通章,虽然名字都是二十五,可是二十五数字的来源不一样。《楞严经 》这个二十五是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七大,是从境界上来的,换句话说,就是从根尘上来的。这个地方二十五轮是从「奢摩他、三摩、禅那」,完全是从修行功夫上而说的。虽然都是二十五,里面的内容不相同。
讲义【七、为示轮观随修故。圆觉清净,本无所修习,及能修习者。】
『圆觉清净,本无所修习』,这句话就是《大乘起信论》所讲的本觉,「本觉本有」,当然不需要修习。
讲义【依於未觉,幻力修习,便有二十五轮。】
可见得我们讲到修学,讲修行,都是依本觉而有不觉,依不觉才有奢摩他、三摩、禅那的修学,修行理论的依据从这儿来的。把它分类,前面大类有三,再分则有二十五。这里面顶重要的是『幻力修习』,如幻三摩地。这就是说明你不要把它看作是真实的,你要是把这个东西看作是真实的,你错了,为什么?你有分别执著了,所以给你讲的是幻力修习。你也不能把它看成是假的,你要把它看成是假的,你也错了,为什么?还是起分别执著,这个东西难。所以幻力在此地不好讲,非真非假还错,亦真亦假也错,佛在大乘经 常说的「离四句,绝百非」,才是「幻力修习」,这四个字在这一段是关键。因此我们的修学,要不要认真?要认真、要用功,可是你又不能真的起个心,「我要用功、我要认真」,那又错了。这里头的意思确实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大家要很细心的去体会,凡是遇到重要的,我总给诸位点醒。这就是经 要读,我们讲注解你多多来听,为什么?你要不听,你看过去之后,你不晓得哪个字重要,你不知道关键在什么地方,看了之后,你还是不得其门而入。
「修」,这是讲修正,把我们很多错误的观念、思想、行为修正过来。「习」是实习,讲「习」就是生活教育,我们修正了,修正之后在日常生活当中统统要做到,这叫习。孔老夫子在《论语》里面说,「学而时习之」,那个「学」就是此地的「修」,就是修正,学有觉的意思,「时习」,可见得还是要把它用在日常生活当中,佛法的修学也是如此。有修没有习,改正了,但是在生活上用不上,那没用处。必须要在你日常生活当中完完全全都用上,这学问有价值,为什么?学以致用。如果我们学这个东西日常生活用不上,那学这个东西干什么?学它没用处,学了之后要有用处。至於怎么用法,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最好的模范,你看看善财童子怎么用,你看看那五十三位善知识怎么用法。所以我们看,读这个书,你才看到这个应用自在,事事无碍,不仅是讲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种学问,这样的教学,才被人尊敬,才为人所推崇。
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对於佛法普遍的误会,由於误会,当然他就排斥,这是真正的错误,很大的错误。如果中国古圣先贤都像现在人这个眼光来看佛法,佛法在中国早就灭了。现在人,我们要问,他为什么误会?因为他不读佛书。为什么不读佛书?他读不懂,一看到文言文就不看,这是很大的障碍。现在有人发心要把《大藏经 》翻成白话文,诸位想想,能不能把这个意思翻出来?大藏经 翻成白话文佛教就灭亡了,许多意思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怎能翻得出来?佛在《华严经 》里面讲过,《大智度论》里也讲过,「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
从前国王大臣,你们去看中国历史,哪一个皇帝不请法师到宫廷里面去讲经 !皇帝请法师到宫廷来讲经 ,底下大臣还不听吗?为了巴结讨好皇帝也得要去听。所以中国从前历代帝王将相、读书人没有不懂得佛法的,佛法他懂得、他认识,所以他尊重推崇,道理在此地。现在纵然讲经 ,他太忙了,没有时间来听。想不想听经 ?想听,没时间,所以现在我们用电视、用录影带这个方法来帮助那些人。但是你要这些人来买录影带,他不会要的,再要送他,人太多了,这个费用太大,我们也送不起,这个是实际上困难,我们想帮助他,力量做不到,不是不想帮助他。他真正能够听个一、二部经 ,他对佛法在基本上有所了解,也许他就有兴趣,他就会深入的去研究它,所以接引也非常重要。我们图书馆目前是以各大专院校为接引的对象,我们能力还是很有限。
这「二十五轮」就是八万四千法门的总纲领,《楞严经 》里面二十五圆通也是总纲领,但是角度不相同,这是从另一个角度上来看。
讲义【以能修之机不一,致所修之门亦多,故答辩音所问,或单修,或双修,或圆修,或先单后双,或先双后单,各随根器。】
『以能修之机不一』,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方法?能修的人,每个人的根机不相同,『致所修之门亦多』,所以所修的法门也多。『故答辩音所问』,这是释迦牟尼佛答辩音菩萨所问。或者是『单修』,就是「奢摩他、...(●[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净公上人]《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十六集)
...跑掉。他来听,听了这么多次还没有听到经 文,算了,不听了,就跑掉。所以这样详细讲,这种因缘非常的殊胜,愈详细愈能帮助诸位开悟。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净公上人]大方广圆觉经 第八集
大方广圆觉经 (第八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8-08
请看第十页:
讲义【甲三:藏乘摄属。】
这一段的意思是说明这部经 在三藏里面是属於哪一藏,在大小乘里面是属於哪一乘,这是很容易了解的。在三藏,就是经 、律、论,它是属於经 藏,大、小乘里面它是属於大乘,就是菩萨乘。
讲义【以菩萨有大根大智,佛为说大乘,谈理深远。凡三藏中,有谈大乘教、理、行、果,俱属菩萨乘。此经 佛与十二菩萨,说圆顿教,从因至果,远离二乘,皆依圆觉。踞菩萨乘,修寂灭行,是经 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
这一段简单说明一下就可以。
讲义【甲四:体性深远。】
这一段在五重玄义里面就是辨体,这部经 的经 体是什么。
讲义【已知此经 ,属经 藏,菩萨乘摄,但未知以何为体?然诸大乘经 ,皆以实相为体。此经 以一真法界,如来藏心为体。】
这几句话很重要,诸位能理解到这两句,后面一看就懂。这两句在许多大乘经 典里面我们都看到,可是很难懂。所谓「体」就是讲理论的依据,这部经 里面所讲的道理、所说的方法是依据什么,所依据的就是讲「体」。换句话说,佛说这个道理是怎么说出来?从哪里说出来?我们要找他说出来的根源,这个根源就是「体」。一切大乘经 的根源都是从实相里面流露出来,「实相」是什么?就是真心、真如本性,是「真心的别名」,也就是念佛法门讲的理一心,理一心就是真心。
这个与小乘经 、与世间法就有很大的差别,小乘经 不是从实相里头建立,不从实相里头流出来,小乘经 是从心意识里面建立,与世间法相差不太远。譬如我们世间一切众生的知见,世间有许多学问家、学者,他们有很多的著述,无论是古时候,无论是现在,他那些书是依据什么?有的依据他自己一生的体验,有的依据他对於大自然界的感想,有的依据他自己的发现,可见得都是从心意识里面流露出来,跟大乘经 完全不相同。他是从心意识流露出来的,我们都是用心意识,所以看他们的东西一看很容易理解,一看就懂。看小乘经 也比较容易懂,譬如《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十善业道经 》,这都是小乘经 ,很容易接受,为什么?因为跟我们用的心是差不多。大乘佛法难懂,难懂就是心不一样,我们如果用妄心,就是用心意识,要去接受大乘佛法,给诸位说那是根本不可能,只能够接受一个什么?外表,表面上的文字相,为什么?全落在我们妄想、知见当中,那怎么行!
这次我们的大专讲座,提出的是一个专题,《六祖坛经 》的研究,我们这里有全套的录音带,同学们每天要听六个钟点录音带,我在此地每天三个小时的讲演,所以我们的课程一天九个钟点,这是一个专题。《坛经 》也是顿教大乘,跟《圆觉经 》一样,也是以实相为体。七天要是真正能把《坛经 》重要的理论与方法都掌握到,对於以后的研修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道场同修也欢迎你们来参加研究讨论。我在这个地方讲,一天三个钟点,七天也不过是二十个小时,没有办法讲经 ,而来讨论问题,《坛经 》一共十章,一章一章把里面的经 义提出来研究讨论。我们道场同修过去在此地听过《六祖坛经 》,而且道场里面讲得非常详细,我们讲过九十多次,录音带好像有九十多卷,希望你们听了之后要能提出问题。听了以后都没问题,这很了不起,都开悟了!听了一定要提出问题,你开悟了也应该提问题,利乐有情问,自己没有问题也要代别人提出问题。
经 本子大家都有,希望你们要多看,看的时候把问题提出来,我们每一天三个小时主要就是为同学解答问题,如果没有问题,我们就把经 里面的经 义提出来给诸位特别的介绍,所以这次讲座的性质不相同。这种性质比较有受用,至少他专心,不至於分心。像以往的时候,请几位老师,排上好几门课程,一会儿想这个,一会儿想那个,他的意志不能集中,所以不如用七天来研究一部经 。在《坛经 》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要体会实相,因为整个《坛经 》就是六祖大师从实相理体当中流出来的言说,如果在这个地方能稍稍有点体会,那我们这个讲座就有价值,真正有殊胜的功德利益。我们相信,现在报名差不多将近有八十个学生,能有一、二个入境界,这个讲座的功德就不可思议,当然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体会到这个境界。
这部经 是一乘了义经 典,当然不例外,所以它是『以一真法界、如来藏心为体』,这就是真心,就是实相。前面讲实相,怎么又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实相,是一桩事情,它有很多名字,也叫真如,也叫本性,也叫第一义,都是说的这个。在《华严经 》里面叫一真法界,在《楞严经 》里面叫如来藏心,一样的意思,都是从真心里面流露出来。如果我们自己也用真心,那与佛心心相印,句句都能体会到真实义,所以学大乘经 典的人要用真心才能入门。
讲义【佛依法性土,现受用身。】
『法性土』,就是净土里面讲的常寂光土。「法性」就是常寂光,这个意思也相当之深,如果不把这个道理搞清楚,西方极乐世界怎能叫人相信?我们现在正在录《弥陀经 》,重要的部分也讲得详细,四土每一个土都有三辈九品,凡圣同居土有九品,方便有余土也有九品,实报庄严土也不例外,甚至於讲到常寂光土,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21-5-23 13:21:34
|
只看該作者
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完全用天台三观三谛来说明西方世界的依正庄严,我们才能相信。四土每一土都有它的因缘,都有它的果报,什么样的因缘感得什么样的果报,理上我们通达没有怀疑,事实上我们才会相信。
《天台止观大意》与《楞严经 》经 义相彷佛,所以《弥陀经 》不好讲,一般人的确不容易接受。可是你将一切一乘了义的经 典通达之后,你对於《弥陀经 》西方极乐世界真正相信,死心塌地再没有怀疑,决心求生净土,就好像《华严经 》一样。《华严经 》那么大部的经 ,佛教里面的根本经 典,根本*轮,一切经 都没有办法超越《华严》的范围,不能超越它的界限,《华严》到最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统统都搞清楚了,对於西方极乐世界信了,心里头向往发愿往生。没有前面那些理论,你能相信吗?这是难信之法,的确是不容易。那么这就是真正通达实相,晓得十法界依正的因缘果报。
佛从寂光土里面『现受用身』,受用身是现的报身,怎么晓得是报身?因为本经 里面所讲的十二位菩萨是等觉菩萨,说法对象是等觉菩萨,当然是报身,我们一般讲初地以上就见佛的报身,这是现他受用身。
讲义【与诸菩萨,皆入三昧,凡圣一源,身土不二,即是一真法界。】
这种境界在本经 一展开,通序里面就显示出来,所以我们看它的序分(通序)跟一般经 典里面的确不相同。一般经 典都是佛在某一个地方讲的,都有记载,像《弥陀经 》在只树给孤独园讲的。这部经 在一真法界讲的,所以你一看就不一样,就晓得这是圆顿大法,是以地上菩萨为对象。既然这部经 有这样深,有这么高,我们初学的人能用得上吗?正如《华严》所说的「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行布是有次第、有顺序的修学,圆融没有次第,同时具足,这是佛法教学不可思议之处。理可以听,常说修学最重要的就是薰习。实在讲今人的聪明智慧超过古人,可是古人很容易开悟,今人很不容易开悟,原因在哪里?就是修学环境不相同。古人修学的环境好,好在什么地方?好在一天到晚在薰习。二六时中佛法薰习不断,当然最理想的环境是西方极乐世界,因为那个地方六尘说法,所以这个薰习永无中断,一生成就。无论什么根性的人,就怕你不能往生,你往生一定成就,这就是六尘说法的好处。
我们这个世界,在从前寺院佛法的薰习就跟我们现在办讲座差不多,而我们讲座也比从前寺院里头还差了一半。过去寺院每天讲堂八个小时,如果是念佛,除讲堂八个小时之外,还有八个小时念佛堂,我们今天纵然上八小时课,我们没有八小时念佛,这不如人家,如果是参禅的,他有八个钟点禅堂。所以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人家有十六个小时的薰习,那怎么会一样?我们这个讲座七天,实际上讲我们人手不足,如果大家是修念佛法门,或者是参禅,我们能一天有八个钟点讲堂,再有八个钟点来修行,那我们这七天就有点像从前那个味道。我们今年来试试看,看今年成就如何,明年我们再做的时候希望能达到这样一个目标。过去寺院丛林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如是,也没有过年、过节、放假。放什么假?你生死没有了脱,你还有什么工夫放假?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天天放假,没有成就之前还有什么心情放假。所以这七天要好好的把握住,尝一尝六尘说法的味道,我们运用电视也是六尘说法,有色尘、有声尘。
讲义【此经 始终,皆明圆觉。圆觉在缠,即是众生如来藏心,经 云「入於神通大光明藏」,即如来藏清净心体,平等不二,故为一真。】
『此经 始终,皆明圆觉』,自始至终都是说明圆满大觉,圆满大觉是成佛,换句话说,本经 所讲的是成佛之道,成佛之理,讲成佛的道与理。『圆觉在缠』,就是众生的『如来藏心』,经 里面所说『入於神通大光明藏』,这就是『如来藏清净心体』,众生与佛『平等不二,故为一真』。如来就是出缠,凡夫是「在缠」,谁缠缚呢?烦恼缠缚,换句话说,凡夫的如来藏被烦恼缠缚住,就叫凡夫。佛断烦恼了,没有烦恼来缠缚他,他就叫佛。诸位要晓得,如来藏是真的,是本有的,烦恼是虚妄的,是本无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你相信,你全程肯定,对於自己才有信心,有什么信心?有信心断烦恼,因为烦恼本无,烦恼是虚妄的,当然可以断得了。你又有信心能成佛,能证圆觉,为什么?因为圆觉是本有的。换句话说,成佛是真的,是本有的,信心才能够坚定,才能够清净,清净的信心,这是讲信成就,这一点是了不起的功德。有信心什么事情都会有成就,没有信心这修学就很困难。
讲义【文殊请问:如来因地法行。世尊首告之曰:「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梵语陀罗尼,此云总持。能总一切法,能持无量义,即是圆觉。】
『文殊请问:如来因地法行』,这在第一章是一个主要的问题。问如来,如来是佛,就是请教佛,您是修什么法门成佛的?「如来因地法行」,法是方法,行是修行,您是用什么方法修行成佛?『世尊首告之曰』,最初跟他讲,答覆他的,『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陀罗尼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总持』。『能总一切法,能持无量义』,他修的是个总持法门,拿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总纲。他掌握到所有修行的总纲领,这个总纲领是什么?就是『圆觉』,圆满大觉。我们修行不知道纲领的所在,没有办法掌握到,谁能掌握到这个纲领他必定成佛,而且很快的成佛。那么问问我们,能不能掌握这个纲领?但是诸位要想想,圆满大觉是什么?就是圆满的根本智与后得智,我这样说大家更容易体会。你要想掌握到圆满的大觉,你要修定,你要修戒,因为圆满大觉就是圆满的智慧,慧从哪里来?从定来的。
在念佛法门里面说,「圆觉」就是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是甚深的禅定,是楞严大定,它里面所生的智慧就是「圆觉」。我们念佛有几个人目标是在理一心不乱?念佛要怎么念法?这都是问题,决不是盲修瞎练可以成就的,像这些地方我...(●[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净公上人]《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十六集)
... 『佛事』是指教学,不是指念经 。今天我们很多人以为念经 叫佛事,那是错误的,佛经 里面所讲的佛事全都是教学。佛教传到中国来的时候还没有给人念经 ,念经 追悼超度都是后起的。
讲义【则声为教体。】
佛在世的时候,最主要教学的依据就是言语音声。
讲义【如来灭后。】
佛不住在世,佛的音声当然不能存在。
讲义【纸墨之教,则以名、句、文为教体。】
这就是讲经 典,把佛过去所讲的统统记录下来编写成经 典。经 典的内容,它的组合,『名』是名词,我们今天讲法相名词,「如来」是一个名词,「陀罗尼」也是个名词,「圆觉」也是个名词。『句』是句子,一个完整的句子代表一个意思,叫人听了之后,他心里能理解,懂得意思,这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文』是指单字,为名与句之所依,印度佛典中之文法用语,文指字母,与我国之书法文字不同。实际上中国字是由许多笔划组织成的,我们写一个「三」字就晓得它有三划,所以「文」,可以看作是一划、一点,这叫文。「句」是由「文」组合而成,它不是一个单字,「名」则是一个单字,一个单字也能代表一个意思,那么它也叫做「名」。
讲义【此但略说。】
这是略微解释。
讲义【而声、名、句、文,但是能诠。】
它是工具,它一定要表达如来所证的理体,才能称之为经 ,称之为经 教,否则的话,我们每天看的报纸杂志,那不能称经 ,但是你不能说它不是『名、句、文』,它的确是「名、句、文」,但是它所载的不是道。中国古人常讲「文以载道」,载道的那个文,就称之为经 典,称之为教体。
讲义【若无所诠之义,不成教体。】
如果不是载道之文,不能称之为教体。
讲义【故必通摄所诠,文义相随,而为教体。】
文随义,义随文,佛法里一切经 典都是这样,文义相随。
讲义【圭峰大师,以能诠教体,略作四门。】
『圭峰』是华严宗第五代祖师,就是宗密大师,他是以《华严》经 义来解释《圆觉经 》,《圆觉经 》当然也就跟《华严经 》一样了,《圆觉经 》是小《华严经 》,《华严经 》叫大《圆觉经 》。从他以后,历代所有讲《圆觉经 》、注《圆觉经 》的,都不能超过圭峰大师的注疏。圭峰大师《圆觉经 》的注解,等於说以后一切人讲《圆觉》、注《圆觉》那个范围、那个根本,不能离他的根本。就像贤首大师注《大乘起信论》一样,《大乘起信论》有多少注解,哪一个注解能脱离贤首大师的《疏》?我们讲堂里选用的本子,慈舟法师的讲义,可是慈舟法师讲义里面的科判全是贤首国师的,换句话说,拿贤首大师的讲义来讲而已。《圆觉经 》也是如此,历代注讲的人都是拿著圭峰大师注解的本子来讲解而已,这就说明圭峰大师的《圆觉经 》注疏,是《圆觉经 》里面第一权威的注解。他注的很多,有《圆觉经 大疏》、《略疏》、《略疏之钞》、《大疏之钞》,一共有六种。他的老师就是清凉大师,清凉一生专攻《华严》,圭峰大师毕生的精力专攻《圆觉》。
在教体里面,清凉是作十门来解释,这是《华严经 》里。他把十门归纳为四门,『略作四门』,来讲解《圆觉经 》。
讲义【第一、随相门:以声、名、句、文,通摄所诠。】
第一是『随相门』,『以声、名、句、文,通摄所诠』,就是前面讲文义相随,文随於义,义随於文,这就是随相门。
讲义【第二、唯识门:以若文若义,皆是识心所现。】
第二是『唯识门』,这个意思就更深一层。『文』也好,『义』也好,无不是唯识所现。「文、义」从哪里来?文是唯识所变,是唯识里面,我们不要说太深,我们以百法来说,是唯识里面的色法,义属於心法,所以是唯识所变现的。
讲义【第三、归性门:性是真如妙性,以识心无体,体即真如。】
第三『归性门』,更深,比唯识的意思还要深,为什么?「随相门」里面,世间教学可以包括在里头,因为它也文随於义,义随於文,我们世间所有书本、教科书统统能包。可是第二个「唯识门」就不行,世间有许许多多包不进去,但是它能包括小乘,能包括大乘里面的权教,那是决定没有问题。如果在大乘法里面转八识为四智,那就到第三门,就到「归性门」。归性门,这是讲明心见性,那就是实相,一切大乘了义的经 典都是从这一门流露出来。『性是真如妙性,以识心无体,体即真如』,所以转八识成四智就到这个境界,这个是一切大乘教的教体。
讲义【第四、无碍门:以随相属境,唯识属心,合之则成心境无碍。前二门属事,第三属理,合之则成理事无碍,故以无碍为教体。】
第四是『无碍门』,讲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讲到最高的地步。『以随相属境,唯识属心,合之则成心境无碍。前二门属事,第三门属理』,随相跟唯识都是事,归性这是理,『合之则成理事无碍,故以无碍为教体』,如果把三门统统都合起来,那是理事无碍。那就是《华严经 》里面所讲的四无碍法界,四无碍法界就是一真法界。
讲义【此经 圆觉,即如来藏妙真如性,应属归性门。又普眼章,根、尘、识等,一一清净不动,遍满法界,无坏无杂,则成事事无碍法界,应属无碍门。此经 应以归性无碍为教体。】
『此经 圆觉』,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应该属於『归性门』。在普眼菩萨一章里面说,『根、尘、识等,一一清净不动,遍满法界,无坏无杂』,这就成『事事无碍法界』,这是讲到最高的。『此经 应以归性无碍为教体』,这是说明表达教学的教体。前面性体是讲理体,这个是教体。教体著重在教学上,性体是理论依据上,五重玄义把这两段列成一段,就是「显体」;十门开启把它展开为两段,一个是性体,一个是教体。
下面这一段就是要讨论这部经 应当什么样根性的人、什么程度的人来学,就好像学校教务主任排课程一样,这个课程应该排在哪一个年级、哪一个学程,什么样的程度好学这个课程,这就是排课程了,排课程要看学生的程度来给他排列。
讲义【甲六:所被机宜。已知此经 能诠教体,未审所被何机?盖众生根机不一,教不对机,不能成益,机不对教,亦不得益,务必机教相当,方成法益。】
众生的根性不相同,程度也不一样,『教不对机,不能成益』,教学如果不适合学生的程度,得不到利益。这几天在电视、报纸上,诸位一定看到,国中三年级的学生好可怜,原因在哪里?课程不合理。记者去采访,问几个国三的学生,为什么要念书?他不晓得,有一个说念书是为考试的,这真是笑话。不念书,我看小朋友都活活泼泼的,这一念都念成呆头呆脑。而且一个国中学生,晚上念书要念到十一、二点钟,这成什么话?你去念念朱熹的《四时读书乐》,读书是个乐事,现在读书变成苦事,苦不堪言,真是颠倒。我不晓得现在的教育如何,我们那个时候念书的确是很快乐,读书真是一个人一生的黄金时代,决定没有什么考试压力,没有这个情形,功课也没有那么多,晚自修的时间也只有一个小时,所以读书真是快乐轻松。聪明一点的人考试真的不必要读书,考试之前十分钟把书翻一翻决定及格没有问题,你说那个书念得怎么不自在!哪里像现在念书念得这么苦?我记得我念初中的时候,功课很轻松,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图书馆看课外读物,换句话说,应付学校功课三分之一足够了,怎么不自在!现在全力以赴,晚上还要忙到十一、二点钟,苦事,真正可怜。所以教不对机,不能得利益。『务必机教相当』,「机」就是根机、程度,与教科书要相当,这才能够有利益。
讲义【但此经 收机最广,有正有兼。】
这部经 很特别。学生有正课生,『兼』是旁听生,有旁听生,我们没有正课生的资格,旁听生有资格,可以作旁听生。
讲义【经 云:是经 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
这是正课学生,《圆觉经 》一听,他就开悟,他能够得真正受用。经 上又说:
讲义【亦摄渐修,一切群品。】
这就是旁听,任何人都可以旁听,也能得一点好处。
讲义【譬如大海,不让小流,乃至蚊虻,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如是则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被此圆顿教法一熏,但得听闻,无不获益。】
所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道理就在此地。大乘佛法,纵然我们根性很劣很钝不能开悟,千万不要说这部经 太深我听不懂,我不要听了,那这是你自己舍弃了,你不晓得这个功德利益。听不懂也听,听得懂更好,听不懂薰习,有这个功德。一部经 典多多少少你会懂得几句,那几句对你就很有受用,何况在讲的时候总是尽量牵就听众的根机,这是讲经 一定的原则。因为讲经 讲给谁听的?我们不是讲给等觉菩萨听,不是讲给理一心不乱的人听,是讲给大家听的,那么当然一定要大家都能得到一点受用。
讲义【宿根深者悟入,浅者信解,都无宿种者,亦得闻熏,而成圆顿种性。】
这句话对我们来讲是莫大的安慰。
讲...(●[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净公上人]《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十六集)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