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78|回復: 2
|
净公上人: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南无阿弥陀佛
[複製鏈接]
|
|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http://www.amtb-shizihou.org/html/article/3204.html
宏琳法师 著
修行要一门深入,以一门为正,诸门为助,各修一门,彼此不互谤。谤法、轻法、慢法都不对。“欲想佛法兴,除非僧讃僧”,互谤,是佛法的衰相。
——虚云老和尚云居山方便开示
乙未年六月初三日韦驮菩萨圣诞
丛林下人,见人有习气者,隐而不记,纵人问者,亦不言之。人若责者,即隐其恶而扬其善。能止不犯多住一日,多种一天佛种。如是在上者扬在下之善,居下者隐在上之恶,互相隐忍。不但道成、丛林兴,而菩萨道行。又常言:“要得佛法兴,除非僧讃僧”,诚久住三宝之要素也。
——禅门宗匠来果老和尚
《来果禅师语录?卷一》
?
佛门里有句话:“要得佛法兴,还得僧讃僧”,佛法要兴隆,还得出家人赞叹出家人。经上佛与佛的互相赞叹,就是要给我们做榜样的,也是要令众生起信仰心。僧讃僧,就是要众生信仰僧宝,因为僧宝是住持佛法,弘扬佛法的人。若是没有僧宝,佛宝和法宝就无法住世了。所以要佛宝和法宝兴隆,就必须僧讃僧!
——台湾净土宗导师道源长老
《佛说阿弥陀经讲录?第七天》
所谓“若要佛法兴,须要僧讃僧”,彼此互相赞叹,法门上彼此互相赞叹,出家众也互相赞叹,这样佛法才能兴隆起来。
——天台宗硕德会性法师佛七讲话第二日
1986年11月台中灵山寺
佛门之中虽有宗门教下之分,却无优劣之别,皆同出一源。“若要佛法兴,除非僧讃僧”,如果人人都能有普门广开的心胸,容纳异己的度量,不仅能使佛教法运昌隆,再创大唐盛况;社会安定、地球村的建立亦指日可待。
——国际佛光总会会长星云法师
《星云?日记》1994年8月4日
我们都是源自释迦世尊的传承,我们都是弘扬世尊的正法,希望令众生离苦得乐,所以不论各宗派都要互相尊重,互相支持,所谓“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讃僧”。
——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 觉光法师
摘自《香港佛教》第六一八期
我们应该警惕自己,千万不要嫉妒别人,尤其在出家僧团里,僧众之间一定要和睦相处。佛经中云:“僧团和合为安乐”,汉地大德也说:“若要佛法兴,除非僧讃僧”,为了兴盛佛法,大家应该互相赞叹。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德 索达吉堪布
摘自《弟子规另解》第十五讲
目录
一、德遵普贤—净公上人对当代不同宗派大德的赞叹 - 1 -
1、净公上人对不同宗派法门应持怎样态度的开示 - 1 -
2、净公上人讲经时赞叹不同宗派的大德 - 5 -
二、净公上人与诸山长老的法缘和友谊 - 18 -
三、佛门大德眼中的净公上人 - 31 -
1、茗山法师:我现在的佛学水平不及净公上人 - 31 -
2、黄念祖老居士:他这个人圆满普贤大愿 - 48 -
3、昌臻法师:净公上人告诉我们—— - 62 -
4、赵朴初老居士:要找这样好的法师几乎找不到 - 70 -
5、圣一法师和净公上人的深厚情谊 - 90 -
6、本焕老和尚请净公上人讲经 - 95 -
7、南亭老和尚听净公上人讲经 - 101 -
8、圣严法师:我的戒兄净公上人 - 103 -
9、星云法师请净公上人做教务主任 - 107 -
10、印海法师:他的工作是任何人没有办法做到的 - 113 -
11、畅怀法师2012 年赞叹净公上人 - 116 -
12、传印法师:净公上人 人天赞叹 - 118 -
13、净天法师圆寂前对弟子的告诫 - 122 -
14、慧律法师:净公上人绝对是一个正知正见的法师 - 124 -
15、圆真法师:我这几年才开始跟净公上人学佛 - 126 -
16、圣辉法师:第一个我要见的人是净公上人 - 128 -
17、更多法师(共十七位法师) - 130 -
四、亲近过净公上人的青年法师的感言 - 137 -
1、能利法师 - 137 -
2、宽容法师 - 145 -
3、法隆法师 - 152 -
4、定弘法师 - 157 -
5、延续法师 - 164 -
6、悟泓法师和星慈法师 - 167 -
五、藏传佛教大德评价净公上人 - 171 -
1、索达吉堪布 - 171 -
2、达真堪布 - 173 -
3、秋央珠扎活佛 - 177 -
4、东宝?仲巴活佛 - 177 -
5、多识活佛 - 178 -
6、网上某密宗弟子转述藏传大德对净公上人的评价 - 178 -
7、藏族僧人俄项扎西谈净公上人 - 179 -
8、赴藏求法汉僧谈净公上人 - 179 -
六、净公上人的恩师章嘉活佛 - 188 -
1、七世章嘉活佛简介 - 188 -
2、煮云法师讲述章嘉大师的神异轶事 - 190 -
3、南亭法师讃净公上人恩师章嘉大师 - 195 -
4、护国净觉辅教大师章嘉呼图克图舍利塔碑记 - 195 -
5、章嘉大师示寂五十周年纪念册《源远流长》序 - 197 -
6、缅怀师恩——净公上人跟随章嘉大师学佛的因缘 - 199 -
七、净公上人的恩师李炳南老居士 - 204 -
1、李炳南居士传 - 204 -
2、纪念李公雪庐老师往生二十周年 - 209 -
3、宣化上人讃李炳南老居士 - 214 -
4、昌臻法师赞叹李炳南老居士 - 215 -
5、李老师弟子、《菩提树》主编朱斐居士谈随师学习会集本 - 216 -
6、李炳南老居士《相宗纲要》再版序文中谈及净公上人 - 216 -
7、李炳南老居士弟子江逸子居士谈净公上人 - 217 -
8、李炳南老居士弟子于凌波居士为净公上人立传 - 217 -
八、净公上人简介 - 223 -
九、净公上人在中国佛学院的演讲 - 228 -
十、净公上人在世界佛教论坛的演讲 - 239 -
十一、净公上人访问记 - 243 -
十二、香港《大公报》整版报导净公上人 - 252 -
十三、弟子感恩篇 - 260 -
1、刘素云:我所认识的净公上人 - 260 -
2、黄齐秀老菩萨生西纪实 - 275 -
3、蔡礼旭老师跟随净老学习最难忘感动的事情 - 283 -
4、初见净公上人 - 284 -
5、一封感人至深的信 - 286 -
6、密宗弟子遇见净公上人的感言 - 291 -
7、密宗弟子听净公上人讲经后的感言:可敬可爱的净公上人 - 294 -
8、密宗弟子丛中笑对净公上人的新春问候 - 295 -
9、感恩净公上人——我的学佛因缘(学佛网) - 296 -
10、赞叹、感恩净公上人 - 301 -
11、我心中的净公上人 - 303 -
12、这就是净公上人教的 - 306 -
13、盲人姑娘致净公上人的一封信 - 309 -
14、向净公上人顶礼致敬 - 311 -
15、更多的感恩 - 314 -
附、幻住答问 - 328 -
无量寿经(会集本)断疑篇 - 371 -
德遵普贤—净公上人对当代不同宗派大德的赞叹
净公上人对不同宗派法门应持怎样态度的开示
◎ 六祖大师当年证道的时候(也就是开悟,明心见性的时候),向他的老师五祖忍大师提出他的心得报告,这在《坛经》上有记载。他说“何期自性,本来具足”,“具足”就是没有一样欠缺的,样样都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大,恒河沙世界;小,微尘毛孔,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所以禅家讲“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佛法是心法,让我们明心见性。禅家叫明心见性,净土宗叫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禅家的明心见性,两个宗派用的名词不相同,教下叫大开圆解。诸位要知道,不管它是怎么说都是说的一桩事情,这个我们不可以不知道。
知道之后才晓得佛家所讲“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我们就真正理解,真正地认识了;不至于生起误会,甚至于无谓的毁谤。学禅的人毁谤修净土的,修净土的人毁谤学禅的,这都是造很重的罪业。禅宗乃至于密宗都是佛传下来的,你毁谤它,就是毁谤三宝,这个就犯戒。菩萨戒里头“自讃毁他”,自己赞叹自己,诽谤别人,这是重戒。在梵网戒里面是轻戒;在瑜伽戒本里面是重戒,是列在第一条重戒,这个是绝对不许可的。就好像一个大学一样,大学里面有许许多多科系,我学我这个科系特别赞叹,不同科系的人我都毁谤他,这个可以吗?这个不可以呀!所以要认清楚佛家的宗派法门,就像学校的科系、院系不相同是一样的道理,任何一个科系都能够圆满成佛,只是他所修行的方法、手段不相同;方向、目标是不变的,这是大家要好好的记住,要认识清楚。不要一面学佛,一面在毁谤三宝,你所修的功德跟你造的罪业抵消掉,甚至于还抵不过;我们修的功德少,造的罪业太重,抵不过!抵不过,将来的果报都在三途,这非常可怕。往往自己造极重之罪,自己并不觉得,并不知道;知道你就不会造了。
那么应该用什么态度对不同的宗派法门呢?要赞叹。你看看《华严经》上——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位菩萨,每一个人修学的法门不一样。善财童子去参访,这一些善知识接见,对于自己修学的法门非常谦虚,都赞叹别人,都是说我自己善根浅薄,能力薄弱,我只知道修学这一个法门,我比不上他们那一些大菩萨们,他们智慧、德能都超过我。这是自己谦虚,赞叹别人,尤其是在不同的道场参学。佛门有一句俗话说:“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讃僧。”大家互相赞叹,佛法就兴旺了。彼此互相毁谤,这个不但是不能兴佛法,实在是灭佛法,让社会大众对佛法猜疑,对于佛法轻视,甚至于对佛法不敢接触。甲毁谤乙,乙毁谤甲,旁边的人在那里听到,我到底学哪一个好呢?这一想,你们都不是好东西,算了,我都不学了。这是破坏众生的法身慧命,造这个重业,往往自己不知道。
——《净业三福讲记》
◎ 我在加州有一个同修写一封信给我,他刚刚出家,师父教给他要读哪一些经典,怎么样修行的方法。他写一封信来问我,因为没有出家之前,一直听我的录音带,都老实念佛,问我怎么办?师父讲的跟我讲的不一样。我写一封信告诉他,一定要听师父的教导,你跟那一个师父出家,一定要听那个师父的教导,你才会有成就,师父对你一定要负责任,他要把你引入歧途,他背因果责任,所以你选择道场,选择师父要谨慎,你跟这个师父有缘,跟这个道场有缘,一定要以真诚心去学习,这样才有成就,不能三心二意。所以,我劝他,把我的那个东西可以当作参考,甚至于可以放下,听从老师的教导,这是我们帮助他成就,我们不破坏他的道场。绝对不可以说,你师父那个不如法,我这个如法。那成什么话!那就是自讃毁他,菩萨戒里头这一条是重戒!梵网戒里面没有,瑜伽戒本里头这个列在第一条,自己赞叹自己,毁谤别人,是堕阿鼻地狱,由此可知,诸佛菩萨的心愿,念念为一切众生得真实的利益,我们对于道场要赞叹,对道场的法师要赞叹,对于道场的信徒要赞叹。 《华严经》上显著的例子,你看五十三参,每一位善知识,都是自己谦虚赞叹别人,没有一个自讃毁他的。我们学佛从哪里学?从这些地方学,要把心量拓开,要懂得赞叹别人,就是赞叹诸佛菩萨,就是赞叹佛法。现在,尤其是年轻的法师,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少了,我们在学佛的时候,李老师苦口婆心的教导我们,我们才懂得。很好,走到哪里,人家都欢迎。
我在香港,《楞严经》讲完了,圣一法师请我到他那个道场里面去参观,给大家讲讲开示,他是个禅宗道场,我到那个地方,给那些禅和子讲什么开示呢?我不能说念佛好,那可不象话!所谓是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他在那里跟老法师参禅,已经参了二十多年了,我们怎么可以动摇他的信心呢?所以我们到那里去,简短的开示当中,赞叹禅。我以前讲过《金刚经》,讲过《六祖坛经》,《大珠和尚语录》、永嘉禅师《证道歌》,禅宗的东西我讲的不少,口头禅还行,所以我极力赞叹禅宗,赞叹圣一法师,赞叹他们修行的大众,使他们对于道场,对于领导的法师更有信心,这是我们帮助他。如果说参禅很难成就,念佛好,那你不就是破坏人家道场,谁还敢接近你!所以我到那边去很受人欢迎,就是说我们赞叹别人。我在新加坡讲经,演培法师找我,也邀请我到他道场跟同学们结结缘,请我去讲演,演培法师是学唯识的,修弥勒净土。我到那里去讲开示,总不能讲弥陀净土,弥陀净土一字都不提,赞叹弥勒菩萨,赞叹弥勒净土,《华严经》上五十三参,倒数第三位就是弥勒菩萨,善财参访弥勒菩萨,我在那里取点内容来跟大家介绍,赞叹演培法师,赞叹道场,赞叹大众,这是礼貌,这是互相帮助,使他们的信徒感觉到,外面的法师对我们的和尚,对我们的师父都如此的赞叹,这样的敬佩,使他们对于这个主持教学的和尚能够更加深信心,这是我们的责任。所以,缘份,他来邀请就是缘份;他不邀请,我到那里去,这不可以,他不邀请,没有缘份。他来邀请就是缘份,所以有缘,我们就要认真努力去帮助他,帮助这个道场,成就这个道场。
——《金刚经要义》
◎ 我们这个道场日常法师也教一些同修依《广论》来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也有不少人依照这个方法学习,这两个学的人碰在一起,一个就说《无量寿经》好,一个就说《广论》好,你的不如我,我的不如你,这吵架吵起来了。于是乎来问我,我说两个都不好,为什么不好?你们打架打起来了,那怎么会好?两个人都学错了。佛这两个法门都是叫你修清净心的,不是叫你分别执着去搞个高下胜负,不是叫你搞这个,你搞这些就错了。你依《无量寿经》能得清净心,依《广论》也可以得清净心,能够得心地清净,哪一样不好?样样都好!
——《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110
◎ 像有一次净慧法师到新加坡讲经,这稀有的因缘,我把我讲经停下来,我听他的。祖师大德教导我们“若要佛法兴,除非僧讃僧”,出家人不能互相赞叹,那是灭佛法,错误的。怎样兴佛法?要互相赞叹。
——《大方广佛华严经》1053
◎ 问:吉林省成刚老方丈终年在道场讲《楞严经》,每天要讲4个小时,大众云集,听经余时就念佛。可是个别标榜专修净土法门的同修,居然骂那不是正法道场,劝人不要去那个道场,说那不是正修。并且说净公上人讲的,现在就要诵一部《无量寿经》,再诵别的经都是搞杂修,不如法。就这一点,请老和尚慈悲开示。
答:凡是依照佛所说的经教修行,统统都是正法。譬如喜欢《楞严经》的就专修《楞严经》,喜欢《般若经》的就专修《般若经》,全是正法。他这造谣生事,说是“净公上人说”,我没有这个说法。成刚老法师我跟他见过面,这是很难得的一位好法师。
——《学佛问答》2001.5.4
净公上人讲经时赞叹不同宗派的大德
◎ 广钦老和尚
前几天广钦法师往生了,他老人家在世虽然活了九十五岁,他没有讲过经,也没有搞过名和利,没有做过佛教会的委员,老老实实的参禅,他晚年完全念佛了,不参禅了,自己念佛,叫人念佛,他最后走的这一着,表现给我们看,预知时至,无病而终。今天的出家人最后一着能比得上他的,我一个也没看到。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47
广钦老和尚往生了,他是真正往生。他老人家临走之前说了两句话:“不来也不去,什么事也没有。”什么事都没有就是境界,就是三轮体空,这两句话是理一心不乱的境界。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48
◎ 宣化上人
宣化法师在美国许多大城市里都有道场,福报大,福报从哪里来的?惜福,他真的节俭,真的惜福。自己生活确实节俭,别人做不到。他日中一食,不倒单,房间里头没有床铺,持戒很严,这些地方值得我们赞叹,值得我们学习。
——《太上感应篇》38
在美国有个度轮(宣化)法师,这是个东北人,很节俭,到加拿大温哥华去弘法,一张卫生纸用了八次,用完之后折起来装在口袋里,再用的时候拿出来,用了八次,不能用了才丢掉。他也并不是说做样子给人看,他习惯就是如此,让人尊敬,让人感动。
——《惜福》
◎ 圣一法师
香港大屿山宝林寺的圣一法师,今年也有八十岁了,他今年八十一岁了。这是我一生所见的禅宗真正修行人,心地清净,有智慧,有慈悲,不说别人过失。我没有听到圣一法师说哪个人的不是,没听说过,他真正做到像普贤菩萨所说的“礼敬诸佛,称赞如来”。
——《大方广佛华严经》955
禅宗,你能找个禅宗大德吗?我所晓得的,大屿山的圣一法师是禅宗仅存的大德,我希望他身体能复原,禅宗找不到人。
——《善才童子参学报告》
我们看圣一法师的行持,实在讲跟早年的虚云老和尚没有两样。圣一法师是参禅的,穿的衣服破破烂烂的,所有一切供养,都拿到大陆去修庙,所以大陆的佛教叫他财神菩萨。对于大陆佛教的复兴,最有贡献的就是他老人家。他是潮州人,住在香港大屿山,这个人为佛法,没有私心。
——《金刚经要义》
◎ 寿冶老和尚
我上次在香港非常感慨的跟大家说,我第一次到香港讲经,讲《楞严经》,一九七七年在这边住四个月,前面两个月在中华佛教图书馆,后面两个月在蓝塘道寿冶老和尚的道场,共讲了四个月。上个月纽约同学打电话来给我,寿冶老和尚往生了。老法师九十多岁,我对老人家非常敬重,我在纽约去看过他,一生写经,刺血写《华严经》,在这个时代很少见。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
◎ 梦参老和尚
上次梦参老和尚到此地跟我见面。过去我们彼此仰慕,没有见过面,这次见面之后,他跟我说了一句话,他说他出家七十多年,他今年八十多岁了,出家七十多年,他早晚课没有做过,经忏佛事都不会,他一生就是学经教,讲经说法教学,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会,我听了之后很安慰,我也什么都不会,但我比他强一点,我还做过早晚课,还上过殿,不过我没有做过超度佛事,没有做过法会。早晚五堂功课我做过,他连这个都没有做过,一生仰靠佛菩萨,佛菩萨照顾他。他一生没有自己的道场,我们有很多地方相同,我们的理念相同,做法相同,所以见面时非常欢喜。
——《学佛问答》
◎ 南亭法师
南亭法师那么大年纪,我过去在大专佛学讲座讲经,他过来听,他是我们长辈,是个大德。我们见他一定要顶礼的,所以他很技巧,我上了讲台,他才进来,我讲经的时候一下台,他就走了。他始终不让我去顶礼,所以这是对于后辈爱护备至,我们对他非常的尊敬。
——《大乘无量寿经》103
◎ 南亭法师 道源法师
老一辈的像南亭法师、道源法师,还有几位真正都是讲经的法师。
——《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32
◎ 道源法师
在台湾早年,我初学的时候,老法师们讲经也常常有,他们虽然不是天天讲,一年会讲个一两次。时间短的一个星期,时间长的半个月,一个月,我们也常常去听。李老师那个时候只赞叹一个人,道源老和尚。他常常跟我们讲,你们留意道源老和尚讲经:懂得规矩,受过教训,科班出身。其他人讲经,虽然讲的很好,不合规矩。
——《大方广佛华严经》785
◎ 道源法师 忏云法师
慈舟法师在当时也是负声望的一位大法师,在台湾,道源老和尚是慈舟的学生,现在忏云法师也是慈舟的学生,这二位法师在台湾都是很受人尊敬的。
——《无量寿经》(第三次宣讲)18
◎ 灵源老和尚
我在早年出家的时候,遇到一位老法师,灵源老和尚,是台湾基隆十方大觉寺的住持,在台湾很稀有的一个道场,十方道场。台湾道场很多,十方道场很少,就是说这道场它不是子孙庙,只要是出家人都可以挂单,它都接众,所以那个时候道场很兴旺。人多住众多,出家人多,尤其出家男众,里面大概有一半是退伍的军人,这很不好管理。灵源老和尚天天都有人到他那里告状,老和尚听听点点头,“是,你是。”这打发走了,第二个来指责的时候,明明他有错误,“你也是”,老和尚包容。时候久了,诸位才对老和尚这种修持,佩服的五体投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1079
◎ 会性法师
在二十多年前,有一次我在南部跟会性法师在一起,会性是本省籍的一个好法师,非常难得,我很尊重他。
——《华严经行愿品吉祥云比丘章》7
◎ 会性法师 演培法师
学天台的,我还晓得一个好老师,这是台湾的会性法师。我提这个法师,我重视他的德行,我跟他共过事,我非常佩服他,这是个好法师。今年他大概也有七十多岁,他小我几岁,也七十出头了。法相唯识,过去我认识一个演培法师,他老人家过世了。现在找各宗大德相当不容易。我们是希望佛法,这个中国的佛法十个宗派都能够复兴。
——《大方广佛华严经》1238
◎ 演培法师
特别是演公的唯识,今天在全世界没有能够跟他相比的,这一个法门要失传了,非常的可惜,我就鼓励年轻人跟演公学。
——《如何实践弥陀大愿》
我在新加坡的时候,演培法师也是老朋友,很难得的一个好法师,一生功夫都用在经教上,他是太虚大师的学生,太虚往生之后,他依止印顺法师。
——《净土大经科注》154
◎ 道安法师
以后我离开台中,在台北讲经,遇到道安法师。道安法师办一个大专佛学讲座,用中国佛教会名义办的,讲堂就是佛教会的大堂,可以容纳三四百人,找到我。道安法师真难得,非常谦虚,没有嫉妒心,确确实实栽培下一代人,我们很感动。
——《净土大经科注》283
◎ 仁俊法师 日常法师
我自己所见的有两位法师,现在都在美国,一位是仁俊法师,一位是日常法师,这两位在国外都称之为怪人,没有交际,没有应酬!不接电话,办道要紧,哪有闲工夫搞这些应酬。我们看了非常尊重,这是眼前的榜样。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28
◎ 日常法师 广化法师
今天下午,日常法师来看我。告诉我,在台中南普陀寺的佛学院,现在有四十多个学生,统统是男众。我听了非常欢喜,我告诉他,今天全世界弘法的人太少了。这两位法师广化跟日常领导这个佛学院,对于佛法所负的使命非常之重,负有很大的使命。
——《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36
◎ 圣一法师 仁俊法师
如果学禅,我认识一个禅宗的真善知识,香港的圣一法师,我非常尊敬他。但是他国语说不好,他说的是潮州话。真的难,真的不容易。在美国仁俊法师也是个真正善知识。
——《怎样入佛法之门》
◎ 海仁老法师
当时香港还有个首楞严王,海仁法师,九十多岁,我去看他见一次面,好像两年之后他就往生了。一生专攻《楞严》,专讲《楞严》,《楞严经》专家。我到那里去讲《楞严经》。这个老和尚一生只有六个徒弟,跟他学的,这六个徒弟都很了不起。老和尚收徒弟的标准是要背《楞严经》,不但背经文,还得要背注解。他选的注解也奇怪,他选的蕅益大师的《楞严经文句》,连经连注都要背,不能背的他不收你,所以他的学生只有六个,门槛高!这是个好老师,真是名师高徒!
——《净土大经解演义》302
◎ 斌宗法师
斌宗法师的《弥陀经》注解,《心经》注解,也是用这个规矩,循规蹈矩写出来的,那是讲经的好榜样,一定要按照这个方法讲。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87
◎ 正果法师
你们去研究法相唯识,唯识入门是《百法明门论》。正果法师着的《佛教基本知识》,将百法每一条名相的解释以及含义,讲得很清楚。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174
◎ 正果法师 明旸法师
正果法师的《佛教基本知识》,明旸法师的《佛学概要》都非常好。
——《一九九五年早餐开示》
◎ 忏云法师
我在早年学佛,辞去一切工作,跟忏云法师在埔里住茅蓬,忏云法师是个持戒的法师,戒律持得很清净。
——《大方广佛华严经》211
这一次台湾遇到的大地震,南投埔里一带许许多多的寺庙都被毁掉了,在地震当中毁掉。有人就问,这么多修行人,为什么还遭这个难?其实很简单,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换句话说,重视真修,不重视外表,外表装的那个样子,不行!忏云法师也住在南投埔里地震区这一带,他的道场为什么没事?他是一个真正修行人,自自然然有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真修行!
——《太上感应篇》175
◎ 律航法师
我们台湾有位大德,律航老法师,大概见过他的人不多了。律老的弟子在台湾佛教界里面有相当的成就,像广化法师、广元法师都是律航老法师的弟子,他有十二个徒弟都相当不错,都很有成就。
——《如何实践弥陀大愿》
◎ 广化法师
在我们佛门里面,在台湾现在戒律修得非常之好,对戒学有研究,也有着书——广化法师,这位法师跟我也是好朋友。
——《无量寿经》46
◎ 圣严法师
尤其是线装书,跟这个书不一样的,线装书是双页的,破损了之后,我自己来修复。看完之后立刻归还,过去跟我往来的人,只有一个圣严法师,在台湾法鼓山的,这是我的同戒。他有信用,而且他跟我借去的保持的相当完好,他有这个品德。
——《太上感应篇》215
◎ 圣严法师 会性法师 印顺法师
关于禅的,请教圣严法师,关于法华天台宗,请教会性,你要学太虚法师,太虚法师的学生是印顺法师,你向他学习。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169
◎ 印海法师
印海法师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法师,虽然我们很少见面也很少往来,他的德学令我们尊敬。
——《念佛的真实利益》4
◎ 畅怀法师
我是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讲经,住在倓老法师的,也就是在九龙界限街中华佛教图书馆。我来的时候,老和尚已经往生了,图书馆负责的是畅怀法师,我们从那个时候认识,也交了一个很好的朋友,畅怀是个很好的法师。
——《学佛问答》
◎ 谈禅法师
我们新加坡也有一个了不起的人,谈禅法师,不知道你们认不认识。他住在城隍庙,我有好几年没看到他了。这个人生活非常清苦,我对他非常尊敬,在城隍庙摆一个小摊子,卖香、纸钱,他卖这个。你看看那是人家到城隍庙烧香,总是二、三块钱,他做了很多年,大概积了不少钱。他的钱非常慷慨,都拿去做好事。我知道他盖庙,十几年前,十五年前,我在旧金山遇到他,我们认识是在旧金山认识的。旧金山有一个大觉莲社是他出钱建的,我知道,因为我在那边讲过几次经。大觉莲社一共是七十万建造的,谈禅法师就拿了四十万美金。福州听说有一个西禅寺,西禅寺是他建造的,他好像拿了好几百万美金。
——《大乘无量寿经》171
谈禅法师钱拿出去之后,只有一句话“个人因果个人负责”,以后再不问了,不闻不问,心清净。听说以后中国福州有个西禅寺,西禅寺我听说他拿了四百多万美金把这个道场恢复,也是不闻不问,告诉大家“个人因果个人负责”,心地清净。
——《大乘无量寿经》175
新加坡有一位谈禅法师,我很赞叹他,苦行僧!在这个时代像这种出家人稀有!
——《大方广佛华严经》1286
◎ 果清法师
台湾果清法师是我们最好的榜样,我教过他,他今天成就在我之上,我欢喜赞叹。他怎么会超过了?一门深入,三十年专搞一样,我没做到,他做到了。
——《2012 净土大经科注》224 集
没有戒律是没有佛法,我遇到年轻的法师,我都劝他们去跟果清法师学,去扎根。如果没有根,你决定不能成就。你愈有成就,名气愈大,信徒愈多,供养愈多,恐怕阿鼻地狱就天天接近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必须要在戒律上扎下深根。
——《2012 净土大经科注》218 集
◎ 瑞今法师
我还见到一位瑞今法师,在菲律宾,他到新加坡来访问的时候,我见过他,那时候他九十多岁了,跟年轻人一样,我见到非常惊讶!九十多岁了,耳不聋,眼不花,精神饱满,动作非常敏捷,灵活,这是修行人。这叫真正幸福,真正的福报。
——《大方广佛华严经》1022
◎ 隆根法师
特别是华严字母传到中国来之后,现在能够唱的也不多见。在过去,有几位法师、大德唱得很好,可是现在这些人都不在了。还有两位,年岁太大,现在也不能唱了。在新加坡有位隆根法师,现在年岁也大了,不过隆根法师年轻所唱的录音带好像还保留下来,也许还能找到。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12
◎ 见如法师 明乘法师 大智法师
所以这个唱念的仪规非常重要,要认真的学习。见如法师在我们这儿住过一段时期。明乘法师我们跟他很熟悉,再大智法师你们也都知道的。他们最初学唱念的时候,确确实实曲不离口,一天到晚唱,时时刻刻在揣摩,两个手从来没有停止过。无论坐在哪里,他那个手都在那里动,手不动,他指头在动,所以人家能学的成功,全心全力专注在这个上面,这种学习的精神,这值得我们学习。
——《一九九五年早餐开示》
◎ 甘珠活佛
甘珠活佛在密宗上师里面是个有德行的人,我很尊敬他,很佩服他,他走了之后,在佛门里面确实是很大的损失。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55
甘珠活佛也是当代一位大善知识,密宗的大德,我跟他非常好。
——《一九九八年早餐开示》
◎ 黄念祖老居士
这样跟黄老居士结了个法缘,非常之欢喜。从前我一个人在海外讲这部经,大家听了是半信半疑,现在是黄老居士也提倡这部经。同修们有了信心,为什么?不是我一个人讲,还有人也在讲这个经。黄老居士见了我也很高兴,为什么?他过去一个人搞,也是孤掌难鸣。他说:“我写这个东西,唯恐以后摆在字纸篓被人家烧掉。”他说这怎么能印得出来?大陆上出版一本书非常不容易,现在碰到我,这个书可以印出来流通,非常的欢喜。所以,我就有心要到祖国去跟他老人家见一面。去年六月中旬,我就到北京特地跟他老人家谈谈《无量寿经》、净土宗的修学弘扬的这个问题,向他老人家请教。我在大陆上不朝山,山没有什么朝头的,没什么看头,到哪里都一样;也不去看庙,庙我已经看得很多,我都不要看,什么都不要看了。我所要看的是真正有修有学的高人,我要看这个,这种人我们跟他见一面,谈几次话,一生受用不尽。古时候朝山,是参访善知识,如果这个山上的庙再大,山再高,没有善知识,那就没有去的必要。这一点也希望同修们能够注意到,真正参访大善知识。
我跟他老人家见了面之后,我学佛三十七年,在我感触当中,我一生所见到的高人,这是第一个,他的成就超过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超过他。他不但教通达,他禅、密造诣都非常之高,实在是国内第一善知识。我所晓得真正是第一善知识,在这个时代,这个世界非常的稀有。
——《无量寿经》1
◎ 徐醒民居士 江逸子居士
像上一次我们请徐醒民老师跟我们讲儒学,我们又请江逸子老师为我们讲《论语》,都是真善知识。
——《大方广佛华严经》765
◎ 南怀瑾居士
现在南怀瑾居士讲《楞严经》,他到那里听,我们这里讲《阿弥陀经》,喜欢《阿弥陀经》的到这里来,喜欢《楞严经》到那里去。
——《阿弥陀经要解》33
◎ 台湾净土宗诸善知识
四十年来,极力提倡净土的,在台中有李炳南老居士,台北有李济华老居士,出家人当中有道源法师、有忏云法师,现在还有妙莲法师,也是提倡专修净土的,过去还有煮云法师,这些人晚年全心全力提倡净土,所以台湾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多。
——《无量寿经》6
净公上人与诸山长老的法缘和友谊
1、茗山长老请我讲这部经,头一次见面请我吃饭,在焦山定慧寺。我非常感激他,他那么大的年龄,听说我去看他,他在庙门口,拄个拐杖坐在那里迎接等我。等了多久?等了两个多钟点。旁边人告诉我,我非常感动。请我吃饭的时候,一再谈到《华严经》重要:“法师,没有人讲了。”他是事先听说我讲《华严经》,所以非常欢喜。那个时候是西园寺安上法师告诉他的,也是安上法师安排我去跟他见面。
——《大方广佛华严经》621
2、我早年跟李炳南老居士学佛。听说有这么一个有智慧,大修行的人,心里很仰慕,到台中去拜他作老师。还有两位介绍人,一位是出家的忏云法师,一位是在家的朱镜宙老居士。
——《大乘无量寿经》101
3、我初学佛的时候跟忏云法师住茅蓬,那时候在埔里。……茅蓬只住五个人,忏云法师、达宗、菩妙,还有朱镜宙老居士,五个人,在山上的功课就是拜佛。
——《净土大经科注》190
4、白圣老法师在十普寺办了一个三藏学院,听说我在台中学讲经,还能够讲个十三部,他就叫我到佛学院里面去教书,去上课。佛学院三年毕业,那个时候,在佛学院上课的出家人有四个,白圣法师自己一个,明本法师、净心法师,我一个,四个出家人。
——《大方广佛华严经》978
5、我在早年还遇到一位老法师,灵源老和尚,台湾基隆十方大觉寺的方丈,我受戒的时候,他是我的尊证和尚,曾经邀请我,在大觉寺夏安居里面讲《楞严经》,那一年我是四十五岁。
——《大方广佛华严经》972
6、我们早年学《华严》,教佛学院的时候是在佛光山佛学院,院长是星云法师,他请我做教务主任。
——《净土大经科注》135
7、 今天司仪小陈跟我见面,凤山莲社的同修,想到我第一次到凤山讲经,煮云法师邀请我,是民国五十七年,这一眨眼二十多年过去了。那个时候第一次到凤山,他们有车队在车站迎接,还带我去游街,想到那个热闹的场面,就像昨天的事情一样。一转眼二十多年,煮云法师也不在了。
——《弥陀四十八愿》
8、所以我回到台中,台中正好南普陀寺办一个佛学院,广化法师在做住持,我们年龄都差不多,也很谈得来,广化就邀我到佛学院去教一门功课,我说很好,我们教学相长。我在南普陀住了三年。以后李老师叫我到图书馆去住,这样又重新回到图书馆。跟李老师十年。到五十五年,慧忍法师,我们也是好朋友,这个慧忍也很聪明,当时我觉得年轻的法师应当要学教,要弘法利生,所以我去找慧忍,好像是五十四年,我找慧忍,找见如,找他们两位,都是很聪明的。我们一同到台中住在南普陀寺,跟李老师学经。
——《弘法与护法》
9、往年我们在台北,台北有个“华严莲舍”,那时候南亭老法师主持。老和尚对我非常好,所以“华严莲舍”是我常去的地方。
——《大方广佛华严经》1177
10、台湾有一个“华严莲舍”,智光老和尚,南亭法师,我们都很熟悉,那个时候智光老和尚七十多岁。我们也时常在庙里吃饭,他们对我们很爱护,我那时候才二十多岁,他们把我当作小朋友看。
——《学佛问答》
11、这一年,很早了,大概二十多年以前了,我在台北西门町,有一个法华寺,西宁南路,讲《地藏经》。我在那里讲《地藏经》,我记得广钦老和尚还去听过一次。
——《无量寿经》31
12、我记得一九七七年第一次我到香港来讲《楞严经》,那次来讲四个月,每天晚上讲,法缘很盛,听众都挤的满满的,而且许多法师都来听。特别是圣一法师,那是个参禅的,天天都来。而且非常难得,他叫他的信徒:你们都要来听。劝他们信徒听的,只有这一个法师,我很佩服他。他邀请我到大屿山他的寺庙,宝林寺,在宝莲寺的后面,要走路走半个小时,车不能进去的,在那个地方,他供斋,要我在禅堂里面,那个时候还有四十多个坐禅的,很难得,真正修行,四十多个人,在禅堂里讲开示。
——《净土大经科注》1
13、我第一次到香港来讲经,讲《楞严经》,一九七七年在这边住四个月,前面两个月在中华佛教图书馆,后面两个月在蓝塘道寿冶老和尚的道场,共讲了四个月。上个月纽约同学打电话来给我,寿冶老和尚往生了。老法师九十多岁,我对老人家非常敬重,我在纽约去看过他,一生写经,刺血写《华严经》,他把我当作一家人。这些年我在东南亚,他老人家还常常关注我,纽约同修到这边来看我,他说老和尚还念着我,如果我到纽约去,老和尚一定要请我吃饭,没有想到他老人家在今年往生了。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
14、我在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来讲经,畅怀法师邀请我来的,还有谢道莲居士他们两位。讲经的场所就是在界限街“中华佛教图书馆”,畅怀法师在主持。我跟畅怀法师结的缘,就是在那个时候。
——《大方广佛华严经》512
15、往年我在洛杉矶弘法,住在印海法师的道场,印海法师对我非常好,我们两个也同年,他月份比我小。他对我们净宗修学的五个科目,他很赞叹。
——《大方广佛华严经》1166
16、这一次我住在印海法师那个精舍里头,这也是老朋友,印海跟我也同年,我住的房间,从前是云霞法师住的,云霞法师过世整整一年。晚上天气很热,我们在院子里坐坐,闲谈,无限的感慨。他出家比我早,在台湾的许多老法师跟他都有同乡的关系,这是江苏的法师。讲到证莲老和尚、智光老和尚、南亭老和尚,还有好像是悟峰法师,东北人,这些我都认识,都很熟悉。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17、和我同年的出家人中有很多个:在美国的,有浩霖法师,纽约的浩霖;妙峰,妙峰好像在DC那里;在洛杉矶的印海,这我们熟;中国大陆一诚老和尚也同年,现在是佛教会的会长;还有个传印法师,也是同年。我在纽约,浩霖给我算算,有七、八个,其他的我都说不上来了,有七、八个。还有星云法师,星云跟我同年。很多个,这些我们都很熟,年轻的时候都常常在一起,可以说每个人都有成就,都值得尊敬。
——《大方广佛华严经》1319
18、早年,我跟道安法师处得很好,道安法师在台北办了一个“大专佛学讲座”,请我担任总主讲,我们相处不少年。最初在松山寺,以后移到善导寺隔壁佛教会楼上的大讲堂。我们每一个星期去上一次课,北部地区,北面从基隆,南面从新竹,来听课的学生最多的时候,大概有八百多人,这是佛教会一桩盛事。道安法师是负责人,是讲座里面的主席,我在里面担任讲座,他给我的名义是总主讲。当时还有印海法师、智谕法师,我们几个来负责教学。
——《超度的理论和事实》
19、一九七七年我在香港讲经,讲《楞严经》四个月,每天两个小时,认识香港这些大德高僧们。其中我们最尊敬的香港两个领导人,觉光法师、洗尘法师,洗尘法师年轻,跟我们就很投缘。
——《净土大经解演义》300
20、我记得我到香港来讲经的时候是五十多岁,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来讲经。那个时候我讲经的时候听众法师很多,现在法师一个都没有了。居士,很多居士来听经的,也都不在了,认识几个熟悉的,都是老法师,身体都不好,觉光老法师、永惺老法师这还在,大屿山的智慧法师,这几个还在,很多都不在了。
——《净土大经解演义》591
21、我曾经到九龙“中华佛教图书馆”看畅怀法师,问他有没有这个本子,他摇头说:“恐怕没有了。”正在摇头的时候,我看到很高的地方有这本书,我说:“拿下来看看是不是?”拿下来果然是这个本子,还有一本。我说:“我要带回台湾去翻印。”他就送给我了。过了几天,觉光法师打电话找我,我也正好想去看他,他在粉岭。他带我去参观他的道场,看到他道场放着有这本书,这个本子比图书馆的本子新,很完整没有损坏。我跟觉光法师说:“这本书我要带走,我要翻印。”所以我就带了两本回来……我们这个本子印出来,比香港带回来的原本还要美观,所以我就送了十本给觉光法师。
——《地藏经科注菁华》1
22、前天我在香港,拜访永惺法师,我跟他老人家有好几年没见面了,每一次到香港都想去看他。
——《大乘无量寿经》84
23、一九七七年我第一次到香港讲经,那次在香港住的时间很长,住了四个月,讲《大佛顶首楞严经》。住的时间久,香港佛教界这些法师都认识了,也有不少法师到讲堂来听经,现在台湾的妙莲法师就是其中之一,他天天来。
——《净宗学院培训目标》
24、最近松泉法师走了,早年我到香港讲经,一九七七年,我们常常在一起,往来最亲切的老朋友洗尘法师、金山法师。我那个时候住在台湾,他们到台湾总要来看我,到我们图书馆作客,我到香港来一定去看他。晚年他在新界辛辛苦苦经营一个道场,生病的时候我每一次到香港来都要看他,老朋友都凋零。大光法师,好朋友!能慈法师,老同乡!聚会都话家常,都不在了。中年的法师,年岁比我年轻的,也有好几位都不在了,都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674
25、当年香港有一位首楞严王,海仁法师,他老人家还在,九十多岁,我去拜访过他;他一生专攻《楞严》。他的学生大光法师跟我非常要好,现在也都不在了。往年我到香港来,一定会跟大光法师见面,会跟圣一法师相聚。
——《大方广佛华严经》668
26、在香港讲经,赞叹古老方法的,提醒我的只有一个人,海仁老和尚。我一九七七年到此地来讲经,特地去拜访他老人家。
——《大乘无量寿经》21
27、你看今年,就在这短短几个月当中,韩馆长三月往生,接着这边松年老和尚、演培法师、安上法师,我们很熟,最近圆拙法师,圆拙法师我跟他没有见过面,他对我很关心,我对他很尊敬,他录了一个录音托人带给我,那时候我在美国,我听到他的声音,他勉励我,希望我能回去弘法,很殷切的希望跟我见见面,没想到他走了。
——《道场以清净为庄严》
28、这是前几个月,梦参法师从美国回来,在新加坡住了几天,他来看我,他告诉我,他从出家到现在,他八十多岁了,他说他没有上过早晚殿。我说我还比你强一点,我过去在临济寺出家那个三年,还上过早晚殿。他连早晚殿都没上过,这个老法师很难得,一生讲经教学。
——《慈爱之光遍照寰宇》
29、从前我在新加坡,我跟演培法师走的很近,在新加坡的老友演培法师、松年老和尚、竺摩法师,我们几个人走得近,现在三个都往生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747
30、今天下午如虚法师来看我,听说我来讲经,他来看我,就说到现在人缺乏耐心。他今天谈了一些话,跟我见解完全一样的。
——《妙法莲华经大义》
31、今天,因为今能法师这一次也参加了万国道徳会,我们一同到美国去开会,他寺庙里信徒为他饯行,他就一定要找我去,要我去跟他结结法缘,所以耽误到现在才回来。他这个庙我第一次去,今能法师也是很难得的一个好法师。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2
32、一九九九年那段时期,我住在新加坡,在新加坡讲经,广洽法师偶尔也来听经。他很喜欢经教,邀我到他的小精舍去吃饭,我去过一次,叫薝葡院。
——《净土大经解演义》315
33、二、三个礼拜之前,就是我到大陆去访问之前,佛教会筹备佛诞节,要请个人去讲演。他的理事长净良法师就打电话找我,就约了我,今天去给他讲一次。
——《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141
34、这一次在北京,我访问了中国佛协,也访问了国家宗教局。在佛协,我跟一诚法师、圣辉法师,这是新的一届领导人,中国佛教领导人,我们也谈了很多,圣辉也算是老朋友,以前见过好几次面。
——《对香港义工开示》
35、道安法师在台北办大专讲座,浩霖法师请我去,飞机票都买好了,什么事情统统办好,准备走了,道安法师来看我,心里非常难过,他给我讲:“法师,我们全台湾任何一个法师都可以走,就你不能走。”我说为什么?他说:“你走了,你想想看,我们这个大专讲座,这么多年轻人怎么办?你怎么能忍心跑到美国去。”
——《妙法莲华经大义》
36、学经教需要参考书,在古人注疏、笔记里面看到介绍的一些好的注解,古大德的注解,台湾找不到。那个时候香港佛经流通处有不少书在台湾可以买得到,我那时候常到善导寺,善导寺有代他们经销。我看到这个地址就跟香港这里结了法缘,负责人是智开法师,我想要什么书就写信给他老人家,他替我找。几乎我所要的,他统统都能给我找到。那个时候我没有钱,没有人护持,书找到了他先寄给我,告诉我什么时候有钱什么时候就寄给他,大开方便之门。所以对我在台中那十年学习,智开法师帮了很大的忙,这个恩德我一生都不会忘记。
——《知恩报恩》
37、演培法师跟我是老朋友,差不多我一学佛的时候就认识他。那个时候他很年轻,大概还不到四十岁,他大我十岁,我那个时候是二十六、七岁,他不过就是三十六、七岁的样子,都是讲经的法师,我们很投缘,很谈得来。我到新加坡去,他听说我去了,很欢喜,到机场接我,我离开新加坡,他在机场送我。邀请我到他的道场里面去讲开示,我看到听众有五、六百人,我也很欢喜,是他的信徒。我劝导这些人要亲近善知识,演培法师是善知识,要听他的教诲。他学的是法相唯识,他求的是往生弥勒净土,我也极力赞叹,成就听众们对于演公老法师的信心,希望他们传老法师法相唯识的大法。我不劝他念《无量寿经》,我不劝他们来听我讲经。
——《净土大经科注》154
38、前几天,马来西亚槟城极乐寺的方丈日恒法师来看我。他们那个道场,过去圆瑛法师做过住持,以后白圣法师也做过住持,这两位大德都是专修专弘《大佛顶首楞严经》。我去年在这个道场讲了一次经,我提醒他,你们过去几代祖师都是弘《楞严》的,最好你们办个《楞严》专修班。他听了他就记住了,他来找我。
——《第五届培训班开学开示》
39、我是出家两年以后才受戒,我学佛七年出家,一出家白圣法师就找我到佛学院去当老师,我是出家就当老师,在三藏学院教书。那个时候三藏学院出家的老师有四位,白圣法师自己一个,净心法师、明本法师,我一个;我那时候连沙弥戒都没受,就到佛学院去做老师。在家居士也有两、三个,当时的佛学院。我记得那个时候,现在台北有一些都是大法师,心田法师、明乘法师都是学生。
——《大方广佛华严经》113
40、我今天听到一个同修打电话告诉我,旧金山妙境法师往生了,大概往生很久了(2003年),他跟我也是老朋友,他是倓虚法师的学生。倓老在战后在香港办了一个南华佛学院,他们是这个佛学院的学生,非常难得这个学院的确出了不少人材,年龄跟我都差不多。妙境大概小我两三岁的样子,他学唯识的。
——《大乘无量寿经》161
41、昨天下午我去访问此地的两位长老,隆根法师,跟妙灯法师,隆老是江苏泰州人,妙老祖籍是福建莆田,这两个地方的佛法在中国可以算是最兴盛的,丛林、寺院、道场在过去很多,老法师提到这些事情也非常感叹。
——《未来道场》
42、现在的菩妙法师跟我是同参,那个时候一起住茅蓬的,我们的感情很深厚。
——《大方广佛华严经》967
43、今天上午我到竹林精舍去拜访,我恐怕有十多年都没有去过了,他这边建筑的时候我非常生疏,因为从前我去的是证莲老和尚搭个小茅蓬在那里,好像证老圆寂之后我去过一次,还是那个茅蓬。今天去看看佛声法师,佛声以前年轻,今天去一看,七十多岁了,真是一眨眼就过去了。
——《阿弥陀经要解》33
44、这几天有贵客到新加坡来访问,净慧老法师,这是中国佛教协会的副会长,他到这边来,我们不能不懂礼节。我昨天去听他讲经,我看到他升座之后,没有人去礼拜,我赶紧就去拜他。
——《大乘无量寿经》121
45、那时候一个比丘尼天乙法师,她住在高雄左营,她常常资助我一点,帮助我买书。我想求得的经书,没有钱,初出家的时候没有人供养你,生活非常艰苦,买书需要钱。那个时候香港智开法师帮助我太多太多了,我今天的成就他有份。
——《大方广佛华严经》707
46、我跟中国大陆同学们结缘,开始是在一九八四年。我在香港讲经,宏勋法师来找我,告诉我,中国大陆非常缺乏经书,缺乏佛像。她知道我有一个基金会,在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常常对全世界赠送经书佛像,跟全世界广结善缘。她知道这个事情来找我,问我:能不能帮助中国大陆?我说:书、佛像我们是有。那时候的佛像,我们是彩色印的佛像,印得很多。我说:怎么能够送到中国大陆去?她说她有方法送。我说:我们佛弟子一定要遵守佛陀的教诲,那就是决定不能做犯法的事情。非法进口,这是佛不许我们做的。佛在《梵网经》上教导我们,从前李老师特别强调:“不作国贼,不谤国主”。
——《大方广佛华严经》667
47、佛门里面茗山老法师,青岛有个明哲老法师——现在还在,许多老朋友都不在了,所以现在很少去了,年岁大了。
——《净土大经科注》176
48、去年九华山仁德法师,真是难得!好像我在澳洲他在新加坡等我,等了十天,我回来了,一定要邀请我到九华山讲《地藏经》,他准备让我讲二十天。
——《大方广佛华严经》298
49、 跟我讲得最透彻的是甘珠活佛,这是一个藏传的大德,甘珠呼图克图,跟我也是老朋友,我们交情非常好,他是章嘉大师的学生,我以后也跟章嘉大师学,所以我们常常在一起。他告诉我,他说:你这么多年来讲经说法的功德很大;他说:你没有福报,前生没有修福;他说:你晚年福报很大,不但福报大,寿命很长,都是这一生修的。
——《大方广佛华严经》
50、以前台南开心法师,每一次跟我见面都劝我要讲《华严经》,他告诉我:“法师,你不讲以后没有人讲了。”
——《无量寿经》第三次宣讲10
51、本焕老和尚,也是我的老朋友,他自己常说,他一定要超过虚云老和尚,虚云老和尚一百二十岁走的。我刚刚接到电话,他昨天往生了,我们今天讲经给他回向。他曾经两次请我讲经,在光孝寺,第一次请我好像只讲三天,我记得听众有七百多人;第二年又请我,讲了五天,好像是的,听众两千多人,法喜充满。非常难得的一个老和尚,值得人尊敬。
今天时间快到了,我就讲到此地,还有三分钟,我们为老法师做一个默祷纪念,本焕老人。我们心里头念佛给他回向,念阿弥陀佛!
我们祈求老和尚慈悲,乘愿再来,主持正法,弘法利生。
——《净土大经科注》
52、尤其是线装书,跟这个书不一样的,线装书是双页的,破损了之后,我自己来修复。看完之后立刻归还,过去跟我往来的人,只有一个人圣严法师,在台湾法鼓山的,这是我的同戒。他有信用,而且他跟我借去的书保持得相当完好,他有这个品德。
——《太上感应篇》215
53、最近五台山寂度老和尚、九华山仁德老和尚、焦山定慧寺的茗山老和尚到这边来,没有一个不赞叹。仁德法师在陪我吃饭的时候,很感叹的说一句:“这是世界第一道场”。
——《一九九八年早餐开示》
佛门大德眼中的净公上人
茗山法师:我现在的佛学水平不及净公上人
茗山老法师是四众景仰的一位当代佛门高僧,被赵朴初老居士称为“僧中之宝”。他是和净公上人最相契的大德之一。在茗山法师的日记中,记载了大量和净公上人相关的内容,他老人家对净公上人赞叹倍至。在他的日记中,对当代的法师如此推崇和钦敬找不到第二位。茗老长净公上人十三岁,却谦虚的向净公上人学习,听净公上人讲经。茗老听净公上人讲经,一定会认真做笔记。他评价净公上人讲经“处处从自心体会最深处流出”。直到茗公圆寂前三个月,仍在听净公上人的讲经录音,并笔录重点,其谦恭好学的态度,光风霁月的胸怀,堪令今天的后辈学人汗颜。现摘录部分茗老日记中有关净公上人的文字,我们可以通过茗老的谛实语窥见到净公上人的德行和学养,了解茗公上人眼中的净公上人。
《茗山日记》摘录(上海古籍出版社版本)
◎ 1994年5月1日
午后,冒雨访“华藏佛教图书馆”,净公上人出迎,入内会见馆长韩瑛居士(女)。当日堂中为超度日本名古屋空难的台湾亡灵,有满堂百数十居士参加三时佛事,闻我到此,都来跪拜送供,而后又请我讲开示。我略说五戒、十善、六度名义,劝勉精进修行。净公上人和我都是弘扬净土法门的,志同道合,分外情投意合,他赠我大念佛机和许多经书。
◎ 1994年5月5日
上午写字,给净公上人一联:净土法音宣不尽,空间奇景览无穷。
◎ 1995年12月12日
因受净公上人的启发,证明法界本来无始无终、无内无外、无有无空、无中无边、无名无相、无人无法、无生无灭、无垢无净、无增无减、无来无去、无短无长、无继无续、无同无异、无蕴处界、无谛缘度、无苦无乐、无凡无圣,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路还家,亦复无家可归。
◎ 1995年12月15日
下午三时,又去听三位小法师讲经。净公上人要我提些意见。
◎ 1995年12月18日
阅净公上人在新加坡居士林“净宗培训班”讲话的印件:
一、弘经目标:(1)启发正知,深感惭愧;(2)深明因果,痛切忏悔;(3)至诚恭敬,劝发菩提;(4)恳切哀告,推崇净土;(5)建立悲愿,慈济众生;(6)永舍三毒,成就善法。
二、七个问题:(1)为什么讲经?(2)为哪些人讲?(3)在什么时候讲?(4)在什么处讲?(5)讲什么?(6)怎样讲?(7)有何效果?
三、学经八法:(1)看破,(2)放下,(3)布施,(4)忍辱,(5)莫疑,(6)勿杂,(7)老实,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21-2-6 19:07:38
|
只看該作者
(8)念佛。
四、讲经者应做到“破字、释名、解句、消文、化义”。还要穿插些议论、因缘、譬喻、分段、小结、总结。还要“演慈辩”(辩才),“授法眼”(正见),“杜恶趣”(止恶),“开善门”(开示善行)。说明“无量光”表智慧,“无量寿”表理体,“清净”离妄想,“平等”离分别。很有见地,皆经验之谈。
◎ 1995年12月24日
上午十时半,“茗山长老、李亚居士书画展”在新加坡居士林开幕,会上有李木源、茗山、李亚、净公上人分别讲话,而后与居士林互赠礼品,由净公上人剪彩。净公上人讲话:“这次书画展不同其他为名为利的书画展,而是弘扬佛法,净化人心,改恶向善,使社会稳定,世界和平的书画展,意义非常深远。”
◎ 1995年12月30日
最近两晚听净公上人法要(《金刚经》节要):
(1)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主要是破我执。不破我执,轮回生死苦海;破了我执,才能想念众生,趋向菩提,离二障,证我法二空。从起心动念到生活行动看自己是否还有我见,离一切相,方见真性。
(2)《金刚经》总纲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皆无所住。一切世法和言行不违佛法,故一切法皆是佛法,反之弘扬佛法含名利心,念佛修行为名为利,则佛法亦变成世法。
(3)要看破:看破一切法相无实皆空,是假非真;进一步看破一切法无实无虚,非空非有。于一切法无住无着,则一切法即是菩提,何须另觅菩提?真佛假佛(是佛是魔)如何识别?就看他有执着无执着!“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去不来”(因缘所生法故),岂非无上菩提?
(4)要断烦恼,要一尘不染,劝大家老实念佛!佛法如家常便饭,要注意咀嚼、消化,要惺惺常觉,要舍,要利人,还要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舍不得的也要能舍去,放不下的也要放下!念佛时还要有妄想怎么办?要觉照(反省、观照)呀!“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耳!
◎ 1995年12月31日
我和净公上人讲话,表示感谢居士林的种种方便成就功德。又谈净公上人最近与上海复旦大学联合主编《四库全书荟要语录菁华》初稿已成,待审定后即将出版流通,此书出版,将会对社会安定、人类和睦、世界文明、和平有所促进。
◎ 1996年1月5日
晚餐后,李木源、张绍松和我往飞机场为净公上人赴澳弘法送行。净师随身行李仅一小袋、一提包。我几次邀他到无锡讲经,他应允1996年农历三、四月间来锡,心甚慰!
◎ 1997年12月20日
早食后在斋堂,净公上人要我对同学们开示。
◎ 1997年12月26日
昨听净公上人演讲,感到他身口意相应,处处从自心体会最深处流出:
(编者按:此语为对净公上人最高之赞叹,会听者自然明白。)
“行慈悲,用智慧,还要有善巧方便。”
“学佛,要从孝敬父母开始,从而报四恩。”
“坐水月道场,包括一切寺庙、团体、家庭、环境等。”
“作梦中佛事,包括一切世间人事和万物。”
“净土三福:(1)人天福,孝敬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2)二乘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律仪 ;(3)大乘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六和,以见和为本,必须放弃我见,依佛见为见。”
“财施得财富,法施得智慧,无畏施得健康长寿。”
“起心动念,都有因果。”
“不仅要礼敬诸佛,即对一切人和众生都应礼敬。”
“学佛要一门深入,长期熏修。”
◎ 1997年12月27日
晚在新达城大讲堂,继续听净公上人演讲。要点:
“修行,必须长期熏修。因为宿习太深,非短期消尽。”
“沙弥律仪是出家人持戒基础,必须坚持五年学戒。”
“学修,必须断烦恼,断所知,断习气!”
“以根本智破我执,以后得智破法执。”
“学僧找高明的老师难,老师找听话的学生更难。”
“建道场宜本地化,因地制宜。”
“我主张学修先约后博。”
◎ 1998年12月26日
回忆起昨晚净公上人和我谈话内容,有一件新闻。他说:“现在我讲经,声音和相貌全世界都能听到看到。如果有现代化最新的电器,还可以与各国听众对话问答和商讨,就和我们面谈一样。”
◎ 1999年1月3日
晚讲经。此三天净公上人天天来听经,并在佛前顶礼。可见此人无慢心,敬老尊贤(他说尊师重道)。他已在全世界讲了卅多年经,内容包括《楞严》、《法华》、《华严》、《金刚》、《地藏》、《圆觉》以及《无量寿经》等净土经。他的讲经方法熟练,人缘、福慧等水平已很高了,尚能如此谦恭,实是难得!值得学习!
◎ 1999年1月6日
昨晚讲经后回寮,曙智向我竖大拇指说:“师公讲得很好,有水平!假使几十年没有时代变化、事务干扰,专心研读佛经,著作笔记,今日一定超过净公上人。”我说:“因为各有各的宿业、往因,过去培植的福慧种种不同,所以我不怨天,不尤人。我现在的佛学水平和福慧不及净公上人,你要好好向他学习。”
◎ 1999年1月7日
晚讲经后,阅净公上人着的《内典讲座之研究》,觉得很好,记其要点如下:
(1)古德先解行而后讲;
(2)譬喻、故事必须合乎经义;
(3)忌武断;
(4)要引发人的兴趣,观察听众心情;
(5)要数据丰富,方法善巧(要除惑、解惑);
(6)要有利他、报恩及救苦的慈悲心;
(7)防止听众印象不佳,掉头想走;
(8)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9)事先要勤学勤修,弄懂弄通弄深透;
(10)忌恃才粗心,临时偷懒,敷衍应酬;
(11)上契佛理,否则为魔说;下契群机,否则为闲话;
(12)注疏以古为主,以今为辅;
(13)讲时要备字典、辞典和佛学辞典;
(14)事先博览诸家注解,临讲以一家为主(意在参考,要有主见,忌杂、忌夸、忌慢、忌曲解,要有正确见解);
(15)文义深,宜浅说;文义浅,宜深说;
(16)要突出经中主旨,要顺序讲解,首尾相应。
讲经九要:
(1)身端正、目普视,威仪齐整,动止安详,身口意集中一致,忌轻率或愁眉苦脸;
(2)音声先低后高,高低快慢,意到音随,配合文意,语言繁简皆须适度,切忌太急太低,离经太远,杂乱难收;
(3)讲经前言,观因缘、说法利(听讲利益),宜简要;
(4)日讲若干先须准备,段落分明,字句清楚,前后衔接,一气呵成;
(5)说明大纲,不标繁琐小节,随机应变(详略深浅,随时变通),一切为听众获法益,得法喜;
(6)善读经文,读出字句含意。每节程序:读文句,破生字,解名词,释句文,而后合讲本节大义;
(7)比喻,故事必须合法,不可离文太远;开示、劝修、证明是重点,要有根据,有事有理;
(8)要守时,上台下台勿延迟,如时尽文余或文尽时剩当穿插开示或小结。尤其最后三天当善为展、缩;
(9)讲毕当启发庆喜心、修道心。表祝愿,表谦语,共勉精进,圆满法喜。
◎ 1999年1月13日
净公上人讲记中说,戒盗包括一切偷渡、偷税、骗人财物、损人利己等事。他说世间讨便宜的、吃亏的,都有前因后果,所以深信因果者,不怕吃亏,也不想讨人便宜。
◎ 1999年1月17日
晚听净公上人讲《华严经》,兹记其重要语言:
(1)迷人颠倒,善事当恶事,恶事当善事。
(2)化灾难要加紧念佛,先化恶人恶心,并化他人诽谤,再化大家磨难。
(3)非想非非想天享福不过八万劫,三途受苦是无数劫。可见天地悬殊,乐短苦长。
(4)妄想、分别、执着、颠倒,都是愚痴。根源在自私自利的我执。
(5)“清净道”是佛道、菩萨道,如天清净、云清净、月清净。相反,环境染污、身染污、口染污(妄语)、心染污(妄想),攀缘而不随缘,是人染污。佛的生活是清净道,吃饭、穿衣、起居、休息等日常生活,点点滴滴与清净心相应,故为“清净道”。即所谓“平常心是道”。
(6)阿弥陀佛名义,是无量光、无量寿,即是自性。诸佛皆同此性,可以说,皆同名阿弥陀佛。
(7)十法界唯心所造,心有贪嗔痴较重者,堕三途。
◎ 1999年1月18日
净公上人曾说:“阿弥陀佛圣号,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通名,因无量光,无量寿即是佛性故。”我们如果能用本来清净、不生不灭的自性来念佛,即是念自性弥陀,久而久之,我们的自性和弥陀的自性就可打成一片。
◎ 2000年3月22日
我被接到居士林后,净公上人让出房间给我住,非常清净。
◎ 2000年3月29日
出房看天气,经过餐厅,听到电视台(电视——编者)正在放净公上人讲经录像,我驻足听。他说:“现在不分男女老少,都没有安全感!因为现时代不像古代社会那样稳定,各方面安居乐业,君贤臣忠,父慈子孝。佛教导我们,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方便,就能使社会稳定,消除灾难。我在美国讲经,有些居士问我:儿女不听父母话,学生不听老师话,怎么办?我说:你们错了!现时代没有父子、师生关系和伦理,都是朋友关系。佛教导我们讲经说法要契机契理。契机,就是要适合时代环境的实际情况。现代的青年都没有受过伦理教育,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孝顺或忤逆,要平等看待,客客气气,才能和平相共处。佛陀教育我们恭敬供养,是要我们除慢心、除贪心。我们恭敬人,我们不要求也不希望人恭敬我。”这些,值得深思和参考!
◎ 2001年3月22日
晚听净公上人讲《无量寿经》的几句经文录音,重点是“一心正念”。他说:正念就是一心,“一心正念”才能让心清净。不仅修净土宗念佛要一心,一心就是要念佛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其他各宗、各种法门,学修都应一心正念。他又讲:(1)学佛就要三业清净,“清净三业”是过去十方诸佛皆如此说。(2)自私自利是凡夫,利人利众是菩萨。(3)四摄六度以布施为首:财施果得富裕;法施果得智慧;无畏施、慈心不杀,果得健康长寿。
◎ 2001年3月23日
下午听净公上人讲佛法的要领录音:
(1)心地一月比一月清净,逐步减少妄想、烦恼、牵挂、忧虑,这就是进步。
(2)修学要能真正看破、放下。
(3)学习佛法宜专不宜杂,如古代的师传徒(如初祖传二祖慧可一人),一个老师,一个学生,学一部经。心境不复杂,能专诚,烦恼少,智慧增。一部经要读几十遍,讲几十遍,熟则生巧,巧则易通,一通百通。希望青年学法者,选择一位善知识为老师,专诚跟他学,态度恭敬,认真,精进!方法是要钻一部经,勿复杂。如古代师徒,口传背熟,易成就清净。
(4)学习态度要恭敬、慎重、从容、谦虚、忍让、温良。自己计划进度,要先认识一部经的纲领、科目、总别、呼应、层次、结构,看注解只作参考,依法不依人,自己拿出正确主张。
(5)古代注疏,在开头先说五重玄义、十玄门,或其他,皆是古德的心得体会。经文中每个科目都有五玄、十玄等宗用——精华和重点,其中名相、术语要查注解、查辞典,亲自查明白。古德问:“会么?”这个“会”字不是懂义、知义,而是融会贯通,大彻大悟义。
(6)佛学院毕业者回来,自高自大,态度傲慢,不受人欢迎;要谦敬,平等,人人各有第一,不可说“我第一”,要真彻悟后才知“平等”。
(7)初讲经要请人批评,即使批错也要接受,今后才有人肯帮助。唐太宗以帝王之尊,虚心接受错误的批评。有人要他驳斥,他说:“我如反驳,他人不敢进言。”正与邪之分,要看他说的符不符合佛说,合不合佛性?
(8)经中文句要背熟,而后讲经时引经据典就不难了。
(9)修行方法是戒定慧,儒家说:“知止(戒)而后有定。”文别而意同,“知止”很重要,止妄想,止于至善,即“正念、一心”。
◎ 2001年3月24日
晚听净公上人讲经录音:
(1)修其他法门,要经三阿僧祇劫——初住、二住至七地、八地乃至十地。修净土宗念到一心,一生往净土。
(2)往生要具“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愿”——发愿求生,“行”——一心念佛。
(3)平常要日日看自己的进步——自心烦恼轻、智慧长。
(4)回头是岸——从内心贪嗔痴慢至外五欲六尘中回头;要谦虚、除傲慢、成见,要诚敬,除名闻利养。享受易堕落,应多种福田免来生债。
编者按:此时至茗山法师往生(6月1日)时间已不足三月,已在病中住院治疗,尚如此认真做笔记学习净公上人的言教。
◎ 2001年5月6日
下午,净公上人胞弟徐业华夫妇来视疾,并代净公上人向我问好。下午又挂一瓶水。
编者按:这是茗山法师一生中最后一篇日记中的最后两句话,仍然提及净公上人。
茗山法师简介
茗山法师(1914—2001),当代高僧,江苏盐城人,俗名钱延龄,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江苏镇江焦山定慧寺方丈、无锡灵山寺方丈。自幼随父攻读古诗文,研习书法;随母诵经礼佛,悟性早启。十九岁于建湖罗汉寺依宏台法师出家,法名传薪。二十岁于焦山定慧寺受具足戒,并入焦山佛学院学习。二十三岁蒙太虚大师推荐入武昌佛学院高级研究院深造。抗日战争时期在湖南任寺院住持,创办佛学院,并协助太虚大师出版《海潮音》杂志。一九四六年参加了太虚大师举办的中国佛教会会务人员训练班,后留任焦山佛学院主持院务。定慧寺智光老和尚命东初、雪烦二法师传授曹洞、临济二宗法卷。一九五一年,师荣膺定慧寺方丈。十年浩劫中,师被逐出山门,仍然护持净戒,日诵《法华》诸经自修。文革后,师重返焦山主持寺务。一九八一年元旦,佛教恢复后首次传授三坛大戒,中佛协礼请师为尊证阿阇黎。一九八四年受聘中国佛学院栖霞分院第一副院长。师深研教理,解行并重,持戒精严,待人慈悲,一生以弘法利生,续佛慧命为己任。二十余年中不辞辛苦,奔波于国内外讲经、传戒,度生无量。国内各大丛林的法事和传戒活动,以能礼请到法师为幸事。师之法子、戒子、学生、剃度弟子、皈依弟子遍布海内外,国内有十余所名山巨刹之方丈,皆师之法子,台湾佛光山星云大师,亦师早年学生。
茗山法师是太虚大师的学生和法孙,并曾亲近虚云、印光、仁山、守培诸大善知识,学淹三藏,宗说俱彻,所着论文,讲义为佛教界及学术界所推崇。师行持上禅净双修,打坐可以入定,晚年专宗净土。2001年6月1日,师化缘已尽,面带红光,安详示寂,荼毗时现种种之瑞相,并有诸多舍利存世。法师留有遗偈:
秋水鱼踪,长空鸟迹;若问何往,往生净域。
觉而不迷,生必有灭;乘愿再来,何须悲泣。
师圆寂后,有皈依弟子写追忆文章,透露师生前之异迹,如幼童见其书法上有莲花放光旋绕等事,知师本地难测,观师一生弘化功德,恐非菩萨再来不能为也。
茗山法师日记中谈其青年时亲近过的大德
◎ 2000年7月16日
我在建国前,曾遇到过太虚、印光、虚云、仁山、守培诸老,并获得一些法益。
首先遇到我最仰慕的太虚大师。从1935年到1946年,听到他老在镇江太平寺的讲经和到焦山佛学院的演讲;又在江西庐山大林寺听他讲经。我在他身边当过记录和侍者,又曾在湖南衡阳亲近过多次,所得的法益很多。
1936年初秋,我往武昌佛学院求学之前,专程与焦山僧值福严从镇江往苏州报国寺关房,参访印光老法师。
虚云老和尚,我曾会过二、三次。
仁山老法师到处讲经说法,很受欢迎,他老住在镇江金山寺观音阁,曾于1935年到焦山佛学院讲开示,题目是“福慧双修”。
守培老法师是镇江超岸寺佛学院退居的住持和院长,焦山寺也在镇江,经常有往来,我曾亲近多次。
编者按:茗山法师是当代不可多得的高僧、法门龙象。他青年时亲近的上述高僧都是近代佛门中第一流的大德,如果稍具一点近代佛教史常识,就可以知道上述几位长老在佛门中的声誉和地位。以茗老的参学经历,于晚年仍特重净公上人,圆寂前不到三个月,还在认真学习净公上人讲经录音,茗老这种示现不能不令人深思:如果细读茗公日记,我们会发现他老一生所接触的海内外大德不计其数,而令茗老如此心折赞叹,难以找到第二人。这样讲决定是实事求是的。翻阅《茗山日记》,便可证明编者所言不谬。我们后学从中既感受到茗公上人这样的前辈大德之谦德可风,又增长了对净公上人的信心——茗公老人家亲近过那么多高僧大德,尚且如此啊!
【附录】 《鱼踪鸟迹实宝山》(节录)
——怀念恩师茗山老法师
作者:觉平
秋水鱼踪,长空鸟迹,
若问何往,往生净域。
觉而不迷,生必有灭,
乘愿再来,何须悲泣。
这是茗山法师示寂前写下的一首“告慰诸弟子”的遗偈。
一代高僧,撒手西归,十方信众,哀痛欲绝。作为他老人家的弟子,更不免也如恩师当年“痛哭老人”一样——“我心酸了,流泪了,痛哭了”。有缘随侍恩师达三年之久,是我今生最大的幸运。其间,在协助老人做些文字工作的同时,亲聆教诲,耳濡目染,所获足以终生受益矣。老人一生行持,威德如山,所言“鱼踪鸟迹”,当曰法身慧命,长住人间!
翻开老人的回忆录,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茗山法师一度被打成“反动和尚”,屡遭严酷批斗后被关进小黑屋。处于那种念一句佛号则被斥为“放毒”而揪出来游街示众的险恶环境,许多僧人都纷纷归俗,而茗老对佛教的真理的信仰毫无动摇,泰然自若,坚持心里念佛拜佛,并暗地里手抄《楞严经》,撰写注疏。其手抄经本幸被保存下来,被人们视为珍品而收藏着。
茗老一生克遵“以戒为师”的信条,持戒之严,足为后学之典范。1998 年底,茗老应邀赴新加坡讲经,返回时先抵广州,下榻于大佛寺。彼时深圳有皈依弟子周忠正、胡剑英居士夫妇驱车至大佛寺,恳请老人到他们家小住几日。盛情难却,师乃允之。剑英居士殷勤款待备至,胜似亲女。晚上待老人洗浴后,居士欲为老人修剪趾甲,孰料竟遭老人“戒律不许”之坚辞。性格文静的剑英居士,手持剪刀默默而退,显得有些尴尬,就连侍立一旁的我,也觉得老人太拘泥固执,贸然求师随和,亦遭严厉训斥。
师博览群经,精研教理,通晓三藏,论著颇丰。近二十年来,应邀于世界各地讲经、传戒,受到海内外佛教界高度评价。1999 年1 月1 日,斯里兰卡佛教会领袖维普拉撒拉长老将该国佛教最尊贵的礼物——兰卡传统圆扇一柄,特派专人赠送给茗山法师,维普拉撒拉长老并在所附信件中称茗老为“三藏法师”(此物现珍藏于焦山藏经楼)。可见茗老享誉海外,声望之高。
——中国佛教协会会刊《法音》2001 年第七期
【附录】 茗山老法师二三事
作者:净 根
因老法师的常随侍者有事他往, 故我有缘做他老人家的临时侍者,侍奉左右。在朝夕相随的日子里,我发觉:他老人家的一举一动都体现了佛法的精神,他是将佛法溶进了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之中,这种无言的教化时常令我感动。在此我仅列举二三小事,以飨各位同参道友。
待己节俭 利他慷慨
老法师精通三藏,海内外信众请他讲经说戒的很多,因此供养也不少。在一般的人,一有了钱首先得考虑改善自己的衣食住行,把钱用于个人的生活享受。可他老人家却不然,仍然保持原先的生活习惯,衣食住行极其节俭、惜福。有一次,我陪他吃面条,我为他倒醋时不慎滴了两小滴醋在餐桌上。这在我是不屑一顾,而他出乎我意料之外地将沾在桌面上的醋用舌舔尽。吃完饭之后,他总是习惯要倒一点开水在碗内,将沾在碗上的残液洗一洗,然后喝下去。有时没到开饭时间,可肚子饿了,他就吃一点花生充饥。偶有花生粒失落于地,在我看来落地的食物很脏,吃下肚不卫生,更何况一粒花生,算得了什么。可他却弯下腰去四处寻找,找到了,放在手心吹一吹,放进嘴里有滋有味地嚼起来。在吃的方面他从不讲究,从没在这方面用过心,用他自己的话说:“有什么吃什么,一切随缘。”
吃上如此,穿上亦复如是。一天早上起床了,我无意中发现他的内衣上有好几个小破洞,接着穿绒线衣,他却反着穿。我提醒道:“法师的绒线衣穿反了。”
他不快不慢地说:“正的穿穿,再反过来穿穿,两边磨损,可以延长绒线衣的使用寿命。”在穿着上他对自己是吝惜的,然而他却把弟子们供养他的许多好衣服,自己一次还没穿过,却送给了缺衣的僧人。
老法师对待自己是那么节俭、惜福,每月的开支极少,只有几十元钱,然而利益他人时却是那么的慷慨。他常对寺院里人说的一句话:“有困难吗?没钱问我拿。”我亲眼看见他给别人的钱,有时几百元,有时几千元,有时好几万元,根据困难的大小决定给钱的多少。前不久,他去新加坡弘法,信众们供养他几十万元。按理,既是供养他本人的,当然就可据为己有。然而他明白,庙里正在建造藏经楼,马上还要在山顶建宝塔,急需钱用,所以他人未回国,钱先寄回了寺里。用他自己的话说:“从十方来的钱,还用于十方。”
做事认真 修持不怠
老法师今年已83 岁高龄,年老体衰,精力不比平常人。可他做事不因精力有限而马马虎虎,做每一件事都特别认真,一丝不苟。他有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毫不间断。有时因事情太忙,他宁可晚上不洗脸不洗脚,也把这个时间挤出来写今天的日记;有时因太劳累实在没精力写了,可第二天一大早起床首先把昨天欠下的日记补上,然后才开始新的一天的生活。我时常被他这种做事认真的精神感动。老法师名扬四海,给他写信的人特别多,他对每封来信,都是认真地对待,从不对来信人敷衍了事。有时信太多忙不过来,就叫我代笔,但我写好回信后,他总要亲自过目,认为没什么问题了,才肯将信封好寄出。
老法师的会议和应酬很多,经常离寺外出,到了外面早晚的功课也毫不放松,他规定自己在早上起床之前和晚上入睡之前做功课。他念经念佛时默默无声,用自己的心念。我有时起床解手之后睡意尤深,想再睡一会,一看他老人家趺坐一旁,默默用功,就不好意思再睡了,也跟着盘起双腿念起经来。
不摆大架 平等待人
老法师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江苏省政协常务委员,兼任好几座寺院的方丈,名望、地位很高,但他把这些都看成是“梦幻泡影”,从不摆什么大架子。不管大人物,小人物,只要他有时间,他都会接待。他的书法一字千金,求他墨宝的社会各阶层的人都有,他从没拒绝。我想:无有高下的平等待人,这是他老人家受到广大佛教徒敬重的一个重要原因。记得有一次,一个小沙弥在狭窄的楼梯口和他老人家相遇,他反而让在一旁叫小沙弥先走,小沙弥坚决要他先走,他还是站在一旁叫小沙弥先走,小沙弥只好恭敬不如从命。这件事感动得这位小沙弥多少年后还津津乐道,铭记不忘。我在他身边,有时他把写好的稿件给我看,叫我提意见。其实,凭我的水平哪里敢提什么意见呢?学习学习倒是可以。
写到这里,我突然联想到很多古德先贤的公案:滴水禅师对一滴水的珍惜;常不轻菩萨对一切众生的恭敬礼拜;弘一大师和印光大师对一条破毛巾、一件坏棉衣的爱护等等。他老人家的言行与古德先贤们是何等地一致。老法师的馨香四溢的德行很多很多,我所写出的只是大海一滴。
——《法音》1996 年第11 期
黄念祖老居士:他这个人圆满普贤大愿
黄念祖老居士和净公上人因缘很深——两位都是弘扬净土法门,都弘扬夏莲居居士的会集本《无量寿经》。黄念老在世时,净公上人多次到北京拜访黄老,有时净公上人还没有登门,黄念老已先赶到净公上人的下榻处了。净公上人在讲经中每次提及念老,都充满了仰慕和感恩之情,并且多次透露念老不是普通人。净公上人说念老的境界超过了自己的老师李炳南居士,是佛菩萨乘愿再来的。黄念老历时六年注解夏莲老的会集本,完稿之后请净公上人作序,而后由净公上人在海外大量印赠。黄念老往生二十年之后,净公上人暂停了近十五年的《华严经》讲解,启讲念老的《大经解》。二位老人的示现,令后辈学人感动不已。
黄念祖居士谈净公上人
◎ 黄念祖居士《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录像第二集:
最近来了一位台湾的净公上人,他在国外非常受人景仰——在美国、在加拿大、在台湾、在香港、在马来西亚、在新加坡。他这个人本来是学哲学的,后来学了佛,讲《华严》,讲《楞严》,后来从《华严》他醒悟了,念佛了。《华严》不离念佛,说来说去导归极乐。他现在专修专弘净土法门,专弘《无量寿经》,而且是夏老师这一本,他这个人圆满普贤大愿!他就从普贤大愿转向净土。
◎ 黄念祖居士《旅美杂谈》摘录:
意想不到的就是这个法师,他叫做“净公上人”。他人非常客气,称我为“黄念祖居士”。净公上人在四个月之前,也就是一九八七年,我去的时候是夏秋之际,他当时正在这领导整个当地的佛教会学习。在学习什么呢?学习夏老师会集的这一部《大乘无量寿经》。这个因缘是很特殊的!《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正在领大家学习这个经,而且订出了每一章、每一条,要点是什么、有哪些经文搞出来应该背诵的……这都是法师他亲笔写的,复印给大家。这是很严肃、很有规格的。所以在我来之前,他们已经很周密地、系统地在学习《无量寿经》。他在教大家开始学习之前,先有一个总的引言: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经?他引了六段话,有古德的话、有名人的话,其中第三段就引了我的话。这第三段是用中英文标注的:为什么要学习《无量寿经》?下面是英文注解,因为他们是在美国嘛。其中这第三段标注的就是黄念祖居士怎么怎么说的,因此在美国由于学习《无量寿经》,对于我这个名字他们已经很熟了,人手一份发给大家。而且我这段话还引了很长……所以有这么一个因缘,那么就突破了上面讲的三个障碍了,所以他们就邀请我去讲,而且我在“莲花精舍”的活动,他们能参加的尽量都来了。他们也想借这个地方来听法,联系活动的次数很多。在我讲话时,满桌子都是录音机,吃着饭、走路……凡只要你张开嘴,这个录音机就录个不停。共做了五次录像。当我临走时,他们的会长一直把我送到飞机的机舱口,代表他们佛教会、宣传部欢送我,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为什么对这次访美活动,值得在此跟大家提一提呢?因为我是大陆的佛教徒,是头一个到了华盛顿和那边的佛教徒会见。在他们的印象中,只有台湾佛教徒,因为去的人都是台湾的,法师也是台湾的,印经什么的也都是台湾的。所以这个因缘就引出因缘来,看到我的《谷响集》、《净土资粮》,他们的法师和群众们都认为很好。这位法师马上又要回台湾,所以把我这两部书还要带到台湾去。为什么带去呢?他们设备很先进,通过计算机处理之后,就把我们现在印的这个简体字版本自动全变成了繁体字。因为他们台湾人以及在美国居住的台湾人,看大陆书本上的简体字很吃力,所以他们需要再转换成繁体字重新出书,将来我这个《大经解》印出来之后,他们预备也要这么做。
这个佛教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主持人等等以及成员都年轻有为,大都在三四十岁,朝气蓬勃。会长是从事公路工程的一位科技人员,他爱人是搞计算机的,为图书馆主任,是一个女的,三十多岁。所以,都是一些职业高级知识分子,各个方面都很突出。
这其中有一个人,很有智慧!她念《金刚经》念到:“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于是她就提问:我觉得这样还不圆满呢!那个净公上人就给她解释:“还有四句没翻出来,都翻出来就圆满了”。
确实,后头还有四句,所有的古译佛经,就属鸠摩罗什大师特别,总是把八句变成四句了。其余的,如玄奘、义净等译经大师,翻译的都是八句,鸠摩罗什是综合其意才翻译成这么四句话,按八句来讲,后头还有四句话:“应观导师体,即法界法性。”(编者按:玄奘大师译本原文为:“应观佛法性,即导师法身。法性非所识,故彼不能了。”)不能以音声求我,不以色求我,那是什么呢?你应该看导师之体,也就是法界的法性。法身不可见,法性就不可知。非你这个思量中的,不可思议呀!你不能思,你思不能思,你不思就不知道嘛。是不是说导师没有法身呢?……这么翻译就圆满了。
这个女士很有智慧。她自己就体会到了,这四句里是有所欠缺的。由此可见,他们这些人的可贵之处,而且是在这个导师(净公上人)领导之下的结果。
回来之后才更多地了解了这个净公上人。在美国当时,当然这一个因缘关系我是明白的:他是台湾李炳南的弟子。这个李炳南在台湾完全成一个权威了,讲《易经》、讲佛法……领导三个团体,大家都是一致敬仰他,九十多岁往生的,他也是夏(莲居)老师的学生,也就是我舅父梅光羲居士的学生。而净公上人又是李炳南的弟子,后来出家做了和尚。
这个人是如何呢?郑颂英居士(编者按:郑颂老,生前为上海居士林林长,著名佛教居士。)来信告诉我说:“这个人是辩才无碍了”。我跟他没有见面,但是他听说了我后,欢迎我去讲,而且他把我的书又从美国带到台湾去印。先前对于他,我没有多少了解,而上海郑颂英居士知道,说这个人讲禅、讲净土……是辩才无碍了!在美国当地,我当时也听到过这话,说是他先前讲法前还要作个预备,后来就不用预备了,讲什么都是自然流出了。我当时听到这话,只觉得这是弟子们对于自己师父的一种赞扬的话,所以没有十分留意。等听到郑颂英也有这个说法,才算就真是知道了:这是一位大德!
◎ 黄念祖居士于1988年中国佛学院《大经讲座》录音:
净公上人为我的《大经解》写了一篇序,刊登在最近这一期《法音》(中佛协会刊,最近这一期指1988年第九期)里头,所以这一篇序呀,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请教务处油印一下,发给每个人一份,补充在我们这个《无量寿经》前头,《大经解》前头。
像净公上人,他找了五个人把我们这个书变成繁体字,这五个人校对到第三本一起到净公上人面前发愿:“我们五个人尽这一生专修专弘净土,弘扬夏老这个会集本。”这是很殊胜的事!我们人多……我们不敢这么期望,只要有人发起这个大愿,这是极殊胜的事。
◎ 黄念祖居士和忏云法师对话录音:
所以夏老师的《无量寿经》,去年一年就在海外印了二十万本。净公上人的门下,有人一天念十二遍,念三遍、五遍,能背的人很多,各地组织净宗学会在研究 ……
现在夏老师的会集本确实是个善本,净公上人把九种无量寿经都印在一起了。这九种印在一起,就很可以比一比,一比就清楚了。因此,夏老师这一本善本就是当之无愧,非常圆满。
徐恒志老居士谈黄老和净公上人
◎ 徐恒志老居士在《我与黄念祖老居士的一段校经因缘》一文中说:
据老人家(黄老)告诉我,净公上人出家前是台北大德李炳南老居士的弟子。李老对于内典及《易经》都有很深造诣,德高望重,为台人所敬仰,李炳南是黄念老导师“北夏南梅”的弟子。后来黄老与净公上人两位大德都发愿弘扬净土法门,广度群萌,可见因缘和合,都非偶然。
——中国佛教协会会刊《法音》1992年第11期
徐恒志居士(1915-2007),中国当代佛门大德,上海市佛教协会咨议委员、宁波居士林名誉林长,能海上师弟子。于禅、净、密皆深入研修,着有《般若花》一书,影响甚广。2007年3月5日往生,享年92岁。火化后,五色舍利千余,顶骨和舌根不坏。
净公上人讲大经解时谈和黄念老的因缘
◎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七五集:
我跟黄念老志同道合,当年在一起的时候,在国内只有他讲这部经,在海外也只有我一个讲这部经,我们两个碰到了,无量的欢喜,没有人讲,就两个人讲。他注这部书,年岁大了,身体不好,吃过太多的苦头,身体不好,带着病,一身病,把这个著作完成。我到北京,到他家里去看他,这边还有照片,在他家里面看到他那个小房间里头堆的这些参考书,我非常惊讶!我问他,你从哪里找得来的?那个时候我想送他一部《大藏经》,他说他没地方放,我看了确实没地方放。但是这些参考数据,就是刚才讲的八十三部经典,一百一十种祖师大德的注疏,这相当大的分量,不容易找到!我说这是三宝加持,祖宗之德,在那个环境里找到这么多的数据。而且非常难得,他把这么多的资料,有关于解释这部经典一字一句的他都抄下来,都抄在一起,六年时间完成的。三年完成初稿,六年写成这个定本。我很感动,佩服得五体投地,我要不讲,辜负他老人家晚年的一番心血,我讲这个批注,报答知遇之恩,我们真正是志同道合。
◎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六〇〇集:
所以念老的集注能够集八十三种经论,那是佛知佛见,一百一十种祖师大德的批注,注这个会集本。所以,经是会集的,注也是会集的,真正是稀有难逢,我们遇到了。遇到了,我第一次就把他老人家的批注印一万本流通。当时在美国,他只带了一套油印的本子。很多人现在不知道什么叫油印,抗战期间很普通的,油印的本子,送给我。我当时看了一遍欢喜无量,我问他老人家,你有没有版权?他说没有版权。我说没有版权我就给你翻印,有版权我就不敢印了,所以第一部就印了一万部……明天我们就开讲第二遍,我再讲一遍,再讲一遍把我作的科判会进去,大经科注,《净土大经科注》。注还是黄念老的批注,他六年的时间太辛苦了,带着病注这个经,我看到心里都很难过。我们晚年才碰到,碰到真是无量欢喜。在那个时候,国内讲这个经的他一个人,在海外讲这部经的也是我一个人,所以两个人见面无量欢喜。我们报老人知遇之恩,感谢老人这大恩大德,加持末法一切众生。
黄念祖居士《大经解》序
净公上人
丙寅之秋,余于美国东西两岸弘法,历十大城市,侨胞中颇有能信弥陀净土且发愿依教奉行者,喜悦无量,知其善根福德不可称量也。道经洛杉矶,遇故人翟氏兄妹云:家严八秩庆,印经以为寿,如何?余曰是纯孝也,其善于亲友称觞远矣,盖能以此寿乎众,是得无量寿也,且告之曰:雪师今春西归,余为报师法乳之恩,拟讲夏莲居大士会集之无量寿经,师昔尝演是经于台中,亲笔眉注在此,详阅梅黄二序、念公跋文,皆深讃其美,而大经合讃十四条,道尽诸佛度生本怀,的是老婆心切,固无待言也,展卷共读之,悲欣交集。翟氏兄妹发心资印二千部,余任八千部,并许悉力宣扬,结万人生西之胜缘也。
丁卯仲春,寿经印成,普施中外广为流通,唯愿从此佛声远震三千界,苦海遍种九品莲耳。四月初华府佛教会成立,诸莲友推余首任会长,为说寿经大意。莲华精舍同人来告,礼请念公来美弘法,余称善,曰:是莲大士之传人也。此土何幸感得善友瑞应,极怂恿之,并嘱众善师事之,冀其珍此稀有之胜缘也。八月纽约庄严寺夏令营参学,为说普贤愿王,圆满日经华府返达拉斯,九月飞台北弘大经,行前承念公惠以巨著,启视之,乃寿经会本解也,悉其备历艰辛方成斯着,携归快读,竟之,掩卷太息曰:正法式微久矣!提倡无人故耳,莲公会本虽现曙光,流通不足,多有未见闻者,余虽多次倡印,终未能人手一卷,何况此经讲者希,注者希,常见唯丁福保氏笺注、唐吉藏义疏、隋远公义疏而已,三者以远公疏最为明晰,惜其文辞简约,时人研习较难,曩余以如此稀有重要之第一经,实为如来称性之极谈,众生本具之化仪,一乘之了义,万善之总门,净土群经之纲领,一大藏教之指归,净土三经之根本大经也。顾未见时贤为之注,时引以为遗憾耳,不图今日而有此注,正法其兴之兆欤,众生福德因缘以致之欤。读之再,益觉其训文详实,释义精当,广征博引,以饶净业资粮为急务,诚谛之语,感人极深。于戏!净土法门极难信而极易行,难于经义之明耳,今有如是经会,复有如是经解,经义明之有助矣!弘讲宣扬释然矣!余年花甲,深信净土为一切诸佛度生成佛之第一法门,志趣大乘者在所必读,普度有情者在所必宏,是以发愿尽未来际读诵劝进焉。于是毅然任流通之责,请梓行万部,以为首倡,深愿如念公本愿:各地闻风兴起,印者无量,读者无量,发心获益者无量,遍界法施而回劫运。念公跋语有云,此经多印一部,持诵多增一人,即减少一分业力,挽回一分世运。所望弘法长德,忧世贤达,合力提倡,普遍推行,庶使此照真达俗、事理双融之契经,凡圣齐摄、性修不二之宝典,光明遍照,佛日常辉,则其潜消灾祸,扶翼伦纪,效力之伟将有非言可喻者。治本之图莫善于此,救时之要亦莫先于此,耆硕俊彦所见皆同,幸勿等闲视也。善哉斯言!尤不可思议者,协助编校此注者,有简丰文、阎瑞彦、阮贵良、李衍忠、郑光惠等诸君,校未终篇,深得经注之启示,各发大心,愿尽形寿,专修专弘,简等诸君均大学毕业,与此注信有殊缘也,进而请授此经暨净土其余经论,以为弘习资粮,余欢叹莫名,不敢以学陋违其请。愿我同伦,心同佛,愿同佛,解同佛,行同佛,则必为诸佛护念,一切菩萨之所拥护,皆得上品上生,始不负莲大士、念公二老会集详解之苦心也。念公不弃浅学,嘱为之序,义不敢辞,谨述殊胜因缘,与乎善信云尔。
一九八八年岁次戊辰诸佛欢喜日
净业学人净公上人谨识于美京华府佛教会
——中国佛教协会会刊《法音》杂志1988年第9期第19页
黄念祖居士简介
黄念祖居士(1913—1992),法号龙尊,亦号心示;别号老念、不退翁。一九一三年(癸丑年三月初六日)生于佛教世家。幼年早孤,常随侍其母梅太夫人听经闻法,并于其舅父梅光羲老居士处熏陶,知向佛乘。
青年时代初读佛典为《金刚经》,于“无住生心”之句深感其妙,如醍醐灌顶,受大震动。而引发“以凡夫心欲臻此境,唯有念佛或持咒”之念,从此对佛法生起大崇敬心。
一九三六年就职开滦煤矿期间,于梦中觅“家”不可得而初悟。抗战时期,于国难之中,学佛益加精诚。曾皈依当代禅宗大德虚云老和尚。于密宗皈依红教大德诺那祖师嫡传弟子莲花正觉王上师及白教大德贡嘎上师。后于一九五九年受王上师衣钵及遗嘱,继承莲花精舍金刚阿阇黎位。
抗战胜利后于一九四五年调职返京,由梅光羲老居士和肖龙友老先生引荐拜谒禅净大德夏莲居老居士,深蒙奖掖,为入室弟子。并亲闻莲公大士讲解《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且详作笔记。于禅净两宗深得法要。于六十年代初曾撰《大经玄义题纲》一册,呈莲公鉴核,深蒙印可,并嘱其弘扬此经,且可直抒己见,随意发挥。此前于一九五三年在天津大学任教时,精诚修法读经,忽一日触机成偈,呈莲公鉴览,肯定其真悟,称为唯一心许弟子。后呈王上师评鉴,亦确认为开悟无疑。
文革浩劫念公亦未能免,而修持却愈加勇猛精进。所获真实利益不可胜记。正如莲公悬记:“唯艰难困苦备尝之矣,方可成就”。此后念公为报佛恩、师恩,发愿注解《大经》。自一九七九年闭门谢客,遍览诸经论,苦心参研,构思酝酿,于一九八一年完成初稿。念公虽年迈多病,但悲心深切,为使《大经解》更臻完善,依然矢志不渝。历时六载,稿经三易,终于一九八四年竣稿付印。现今海内外广泛流通已逾数百万部。念公在著述同时,在中国佛学院、居士林、广化寺多次弘法或开设净宗讲座。
其著作除《大经解》外,尚有《净土资粮》、《谷响集》、《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心声录》及未完成之《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半部。原计划撰写的尚有:《净修捷要报恩谈》、《禅净密三法一味论》与《随笔》等。惜众生福薄,均未能实现。
念公身患多种疾病,本应多加修养调护,但因弘法心切,于身命而不顾。为加紧完成诸多著述,经常废寝忘食,同时还慈悲接引,随机设教。终因劳累过度,于一九九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凌晨示疾往生,终年七十九岁。临终前欲言不能之时,但洒脱一笑,全无牵挂。四月七日荼毗,遗骨洁白,获五色舍利三百八十多粒,足以证明其成就。
编者按:黄念老是佛门公认的成就者。现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在2007年12月8日——10日,由北京佛教居士林和北京广化寺联合主办的“黄念祖居士圆寂15周年纪念暨净土思想研讨会”上的发言中赞叹:“黄念祖居士做到了禅、净、密三法圆融,是近代非常难得的大德,是民国夏莲居居士之后著名的在家居士。”黄念老在世时曾有人在他面前毁谤净公上人,念老却说净公上人禅定力很深,念佛功夫好,度生事业功德大之类的话,并无半句贬损之言。念老一生最重要的事业就是着《大经解》,而他老请净公上人为此书作序,其中的道理值得深思!这件事有《大经讲座》录音为证,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黄念老肯定净公上人说:“这是一位大德”,而现在有些人轻慢,毁谤净公上人,认为自己的见解正确,而净公上人不对。编者想到陈兵居士在《忆访黄念祖居士》一文中记录了一件事:1991年春陈兵去拜访黄念老时,说这几年佛教渐复元气,青年佛子纷纷涌现,大有振兴希望,满想他会随喜,不料他却失望地摇摇头,感叹说:“年轻一代难得明师,难得正见啊!这条路子是走到底了,若说振兴,必须另辟蹊径。”看到今日批判毁辱老法师的人多是一些空腹高心的中青年人,读了几本佛书,便目空一切,一言与己不合则拍案怒骂,断送了多少不了解佛法的人的慧命,这种情形,看来念老早已预见到了啊!
【附录】 郑颂英老居士追忆黄念老
北京大德黄念祖老居士已往生,笔者十余年来亲承教益,在印经弘法上的联系合作尤多。今整理弘教法翰二十三函,重复拜读启迪良多;倾怀先哲,博学高行!受书警策数则,以当追念永思。
五十年前,谈论佛学大师,共仰“南梅北夏”,而黄念祖居士正是南昌梅光羲居士的外甥和北京夏莲居居士的门生。所以居士虽为科学家、名教授、无线电工程学的专家,而坚贞不渝地毕生殚精尽力于佛法的修学与弘扬。念老早年在南京亲承诺那、贡嘎上师准许他可以看阅一切密乘法本;布达上师在海南嘱咐他传法。念老是在真修实证上已有大成就的宁玛派上师,但他在佛学院讲课,居士林说法中,以及释经著述中,一若其不懂密法者,而谦逊地唯弘显教,指归净土。而其谦虚谨严,自行精勤,笔者对他的学养之深,实觉心折无似!念老真过量人也!
在重读念老遗札中,谈到他对著述的严谨态度,真足以垂范后世。下面是综合他的几封信中的话:“错下一转语,堕五百世野狐身。所以我每在修持功课之后,求上师三宝加被,在佛光普照下,才下笔写作,庶免谤法之罪。每天的功课平均约为八小时。”以他的高功夫高水平,对下笔写作如此谨严!每天八小时修持功课,对自己的要求精进又如此!他的言行,真足为后学的楷模了。
【附录】 索达吉堪布着《密宗虹身成就略记?黄念祖老居士》
黄念祖居士(1913-1992)当代著名大德,曾皈依禅宗大德虚云老和尚,及密宗红教大德王上师与白教贡嘎上师修学密法,获得金刚阿阇黎,年轻时即有省悟。生前曾为北京邮电学院无线电通信工程学专业的教授,其著作有《净土资粮》、《谷响集》、《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心声录》、《净宗心要》、《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等。于1992年3月27日凌晨示疾一笑往生,去世后十二天火化,抬遗体时遗体柔软,并感到明显变轻,手指都能活动,时而发出奇香。火化后,老人随身带去的凤眼菩提念珠经历大火而不坏,遗骨洁白如玉,并从骨灰中先后拾得五色舍利三百余粒。
【附录】 黄念祖居士现观世音菩萨相——一次非常殊胜的经历
作者:姚景良(法名 欣量)
记得我刚学佛不久,王居士给我一部夏莲居老居士会集的《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结缘,告诉我说:“这是法宝。”并提黄念祖老居士给这部经做了注解,名《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当她提到夏莲居老居士、黄念祖老居士这两个名字时,我觉得特别熟悉亲切。“噢!莫非是小时候听我爷爷、奶奶常提到的夏莲居老师……夏老师……”我心里想。王居士还说:“黄念祖老居士平时在家写书,一般不接待来访者……”听这位70来岁的老居士满腔激情地讲怎样不容易才见到黄老,真不忍心打断她的话,何况中国同名同姓的人很多,别认错了人。王居士说一同拜访的人还同黄老照了像片,我就请王居士把像片给我看看。当我看到像片后,心里想:“没错,就是他老人家。”我小时候见过黄老,离现在已经有三十多年,近四十年没见面。黄老现在头发白了,岁数大了。至于黄老是什么样的人,我当时只是认为他是位老修行,给我爷爷奶奶很多法益,并能注经著书。随着我诵经,对于经文有些地方不明白,我就想请一本《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但哪里也没有流通的,请不到。于是我就想:“何不去北京找找黄老,问问哪里有流通的。” 我带孩子去北京看我百岁的爷爷,谈起夏莲居老师,当时我爷爷肃然起敬,两目炯炯有神,驼着的背也直了起来,说话的声音也大了起来,如钟声,都震我的耳朵。 看得出来敬佩之情从我爷爷心里发出。我爷爷谈起当年跟夏老师学佛,在夏府念佛、绕佛、做佛事……我从小跟爷爷生活,虽然到上学时回天津,但每年寒、 暑假有时间我都去北京看爷爷奶奶,但从未见过我爷爷这样说话,我听了都为之感动。谈起黄老,我爷爷赞叹不已,并说黄老的母亲在往生前半年就预知时至,并把随身的念珠给我奶奶做纪念。我听了很高兴。高兴的是这下可好了,有什么学佛的问题可以问黄老,请黄老当我的老师,并问问他从哪里可以请到《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于是我去拜访黄老。
我在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二日下午二点左右找到黄老家。一进门我马上就认出来,这个院子我小时候常来,一九五五年、五六年时我爷爷奶奶住在西四丁街壬字四十九号开诊所。我从小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我奶奶经常带我来这里。我回天津上小学后,不久我爷爷奶奶也搬家了,以后我就没再到这里来。
非常荣幸我有幸拜见黄老,当时我与黄念祖老居士相距大约二米,相对而坐。黄老亲切地询问我学佛情况,问了我几个问题,遗憾的是当时我刚刚学佛什么也不知道。突然我眼前一亮,我见黄老全身放金光,其光金黄略有红色,光的亮度比夏日正午骄阳的光强得多,金光晃耀就象刚出炉的钢水。黄老脸上每个汗毛孔都向外喷光,其光成束,很粗很亮,旋转变化向外喷放。我的眼睛都睁不开了,只好眯着眼睛看,再看黄老的脸,不是刚才和我说话的七八十岁老爷爷的脸,而是一个满面红光十五六岁姑娘的脸。其容貌比我所见过的任何一个人都圣洁美丽,我从未见过。傲雪的梅花、十五的皎月也不能喻其神韵。尤其是那双眼睛是那么慈悲,我从未见过,又带有几分童真,从里向外都那么真,那么慈悲,不是用语言文字所能讲出来的。
我当时想佛经里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佛经是说什么“如溶金聚”……什么“影畅表里”……后面又说的是什么事……,谁“万亿紫金身”……后面又记载什么 事……遗憾的是我刚刚学佛,由于当时刚刚读经文,对于经文很生疏,怎么也想不起上下文。对于佛理也不知道,只是觉得很殊胜,但又讲不出所以然,只有傻呵呵地坐在那里看着黄老。时间大概有三四分钟,突然想起寺院里观世音菩萨是女相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正当我想到这时候,黄老突然把光收了。我面前还是坐着七八十岁白发苍苍的黄念祖老居士。黄老两目慈祥和蔼地对我说:“你要好好修啊!”我心里默默回答:“哎!”黄老站起身来,拿出我日夜思念希望得到的《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莲公大士净语》、《宝王三昧忏》(内含净修捷要)等书给我。并告诉我:“持名念佛为根本。”由于我知道黄老时间宝贵,没有特殊的因缘不见外人,我怕占用黄老更多的时间就满心欢喜拿著书就回家了。当时我心中想着黄老修行真好,会放光,竟没问黄老刚才是怎么回事。
拜见黄老后的第三天我就回天津了,在回津后开始的几天里每当我做功课读《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时,全身酥麻像过电似的,尤其是开始的第一天半身都动不了,念佛号也是这样。做完功课酥麻的感觉就没有了,身体就象平常一样。那一天日常生涯散念佛号时也是全身酥麻,但没有做功课时那么强烈,念一声佛号中从头到脚就酥麻好几次,我想这就是拜见黄老以后的感应,使我增强对这部经和佛号的坚定信念!每当我回忆拜见黄老的情景时心里暖烘烘的。我当时不懂什么高深的理论,但我觉得黄老所说所着是正确的,按他所指的去修没有错。直到黄老往生以后,九五年的一天,北京陈居士问我黄念祖老居士的事来,我就把黄老给我显相的事说给她听。她听后惊呼:“黄老对你这么好,那不是观世音菩萨嘛!那不是给你显的观世音菩萨相嘛!给你显的法相嘛!”我听她这么一说,我就傻了,坐在椅子上半天没说出话来。心里想:“啊!可不是嘛!我当初想到寺院里观世音菩萨是女相时黄老突然把光收了,怎么不往下再想一步呢?要是早知道……”“你给黄老顶礼了吗?”陈居士问。“没有。”我惭愧而遗憾地回答。这就是末法中障深业重、智浅福薄的我所经所做的一件非常惭愧而遗憾的事。遗憾的是我没有及时地认识到黄老显的是观世音菩萨相,也没有礼拜,以后也没有多亲近黄老请问佛法,只是想到黄老时间紧张不敢多打扰,现在想起来非常遗憾。
随着我对于佛教的学习和修持,我更加惭愧和遗憾。当时黄老所显的相是很微妙殊胜的,我所写的只是当时下根劣智的我所见的而且能够用语言文字能描述的部分。众生的慧命胜于我的生命,我不敢有丝毫乱造,我深知如果我写的不是事实的话,我将犯大妄语戒,我的罪即使是生陷地狱也不过分,但我写的的的确确是事实。面对黄老的舍利子,想想夏老、黄老的一生,痛定思痛,好在还有黄老的老师——夏莲居老居士的著书,有黄老讲课开示的录音磁带,有黄老用心血写成的书留于世间,给我们末法众生点燃了火炬,照亮了修行的道路,指明了方向。
通过短短几年的修持,使我深刻体会到首先得到真实智慧,首先得到解脱,首先得到真实利益的人是真实信入,如法修行的人。正像夏莲居老师《净宗必读?净语? 直念去》所说:“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愿所有的众生正信、正修、正行,得到真实的解脱。
昌臻法师:净公上人告诉我们——
昌臻老法师是国内弘扬净土法门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当代高僧之一,四川乐至报国寺方丈。老人家是巴蜀禅门巨匠百岁高僧离欲上人圆寂前选定的唯一接班人,一生诚敬实修,专弘净土。老人家提出的修行纲领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深信因果,学佛先学做人”( 引自隆盎、隆萱《持戒修行的楷模弘法利生的典范——追忆上昌下臻法师》一文)。其宗旨与净公上人完全契合。昌臻法师的开示中,经常讲“净公上人告诉我们……”、“净公上人说……”。老人家自幼学佛,亲近过许多禅宗、密宗大德,儒佛兼通,学识渊博,却如此谦恭,尊敬有德,令人感佩叹服!
昌臻法师讲法时推崇净公上人
◎ 昌臻法师开示:
净公上人提倡要活念活用,这个方法很好!
怎样降伏烦恼?净公上人告诉我们一个秘诀他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阿弥陀佛就是觉嘛,不管是什么念头,恶念也好,善念也好,只要念头起来你立刻就换成阿弥陀佛,决不能第二念还是妄念。这个就是念佛的秘诀,这个话很有道理,不怕念头多只怕我们觉悟得慢。杂念一起,你马上换成阿弥陀佛。第一念是妄念,第二念就是正念了,这样子妄念就不可能继续下去了,用功就要这样用。净公上人说你能够用念佛来解除妄念,这样子来用功,你自己观察,用不上一个月,你的心就清净了,你的烦恼就减少了,用上三个月,就上轨道了,你的功夫就得力了,用上两三年你的功夫就成片了。成片就是半小时,一个小时,二个小时你都没有妄念,或妄念很少很少,只有一两个妄念,功夫就是一片一片的,妄念被伏住了。当然到了这个时候,虽然烦恼的根子还存在没有除掉,但烦恼已经不起作用了,就不起现行,只要有了这种功夫决定往生。他说这个秘诀非常之好,希望大家都能这样做,可以消除妄念,可以伏住烦恼,可以得到很大的受用哇。我们念佛就是要越念烦恼越少。如果说越念烦恼越多,脾气越大,那不是佛法不对啊!你自己没有对,你又在念佛, |
|
|
|
|
|
|
|
板凳
樓主 |
發表於 2021-2-6 19:11:14
|
只看該作者
你又不克服你这些贪嗔痴种种的烦恼习气,那当然不行啊!
◎ 《正助双修与理事双修》1996年秋佛七总结,昌臻法师讲话:
净公上人说:“教理不明,修行就不得力,说个不好听的话,就是盲修瞎练,一定要懂理,否则不能成就。凡夫终日忙碌,应酬既多,回家又不摄心静虑。虽然每日早晚两课,而心中未曾一刻安宁,尽管念佛,妄念依然压倒正念(就是念佛的心);也从不体会到离一切相(就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修一切善法等道理。因之,修行多年,仍然心随境转,自己做不了主,得不到佛法的益处”。确实如此。为什么有人修学佛法多年以后, 竟去学邪门歪道?就是不懂得“心外无法”,而去想“心外求法”,追求神通,这主要就是不明理造成的。净公上人说,在一切经典中,《华严经》、《法华经》是圆教一乘大经,是经中之王。而《华严经》讲到最后,一生成佛了。怎么成佛的?念佛往生净土成佛的。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才圆满成佛;华藏海会,四十一位法身大土都是这样圆满的。《阿弥陀经》是《华严经》的总结论、总归依。
◎ 《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昌臻法师讲话:
当代的净宗大德净公上人也说:“学佛是修心。修正行为容易,修心难啦!”我们无始以来烦恼习气太重了,妄念从来没有间断过,心一动就是造业。《地藏经》上说:“阎浮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所以,赶快要把这起心动念转成阿弥陀佛,把我们的染业转变为净业。你会转,这就是修行,这是真正的修行。他还说:“修行不是一天到晚念经、念佛、磕头,不是在形式上,那是做的表面工夫,在起心动念处下工夫。念头才起,就转成佛号,这叫做从根本修。”这说明了修行的下手处在这里。我们平常注意了身业就是行为,注意了语业就是语言,一般都没有注意意业,所以我们往往满足于每天功课完成了,认为这个就是修行了。当然,不是说这样做不对,而是说只做这些就不够。因为没有抓住关键,没有修心,没有在起心动念处痛下工夫,这样就不能改掉我们多生累劫的烦恼习气,就不能消除贪嗔痴。
◎ 《一句佛号一部经一生成就》昌臻法师讲话:
净宗大德净公上人在讲《普贤行愿品》时,他也有一段开示,他说,我们这一生,真正要想往生,要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就是一个“专”字,没得别的诀窍,就是专。你要专信,来建立信心;专愿,一定要发愿求往生净土,而且要发大愿,发菩提愿;专念就是念一句佛号,这就成功了。你真正做到了,三个月就可见效果。这个效果你自己就有感受,这绝不是虚无飘渺的,自己就能够验证。这段开示说得很好,说明你专到了极点,你就通了,跟阿弥陀佛挂上钩了,电源接通了,你就得到了阿弥陀佛的加持,自然就容易感应道交,那还愁不能往生吗?所以念佛法门没有别的诀窍,诀窍就是专。
◎ 《佛说阿弥陀经》 讲记昌臻法师讲述: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不老实,信不深,这样也想学,那样也想学,这部经也念,那部经也念,这样咒也念,那样咒也在念,这样法门也修,那样法门也修,样样都搞,搞成一个杂货摊子,这样很危险的。净公上人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他说:“一颗炸弹掉在你面前了,因为你学的东西很多,就要去考虑念什么经,什么咒才好,念大悲咒吗?念楞严咒吗?等你还没有想好,轰的一声炸弹都爆了”。这是个比喻,但很能说明问题,在紧急关头,在临命终时,越简单越好。这个问题说明了不是要抓得多,而是要一门深入,要老实念佛,不换题目,这个教导非常重要啊。大家都应该很好的认真领会,认真的依教奉行,这样子才能得到受用。
◎ 《净土法门的“十六字”纲领》昌臻法师讲述:
净公上人也说,你若能劝两个人念佛,这二人往生了,那么在你临命终时,这两人一定会同阿弥陀佛一道来迎接你。这说明了只要你能劝一个人往生,就凭这一条,你也决定能往生。实际上,我们自己能够认真地多劝人修净土法门,这种发心,就与阿弥陀佛一样。你的心都与阿弥陀佛是一样的了,你不往生,朝哪里走?往生就是心嘛,这个躯壳是去不了的啊!所以说用不着怕多做弘法利生的工作会耽误功课,不能往生,这是凡夫知见。
◎ 《一九九七年春季佛七讲话》
净公上人说:“如果我们能在忍辱上下功夫,就容易入道。因为我们能忍辱就能感动别人,教化别人。”
◎ 《本愿法门与净土法门的三不相应》
当代净宗大德净公上人在讲《地藏经》中对本愿法门的错谬观点作了系统的批驳。1999 年4 月净公上人又说:“有人提倡本愿念佛,经都不要读了,就靠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临命终时一句十句就能往生。经上讲的没有错,如果你断章取义,不能怪佛啊,怪你自己愚痴,存的什么心?侥幸、投机取巧的心。
这种心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到极乐世界,怎么能跟那些诸上善人相处?你们想一想,这个心能不能相应?你要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岂不是把极乐世界的社会搞得大乱。每一个人往生都是真诚,而你是侥幸、投机取巧的心,哪有这个道理?佛怎么会来接引呢?所以,断章取义很容易误事啊!
◎ 《修念佛法门有密切关系的问题》昌臻法师讲:
怎样降伏烦恼?净公上人告诉我们一个秘诀,他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阿弥陀佛就是觉嘛,不管是什么念头,恶念也好,善念也好,只要念头起来你立刻就换成阿弥陀佛,决不能第二念还是妄念,这个就是念佛的秘诀,这个话很有道理,不怕念头多只怕我们觉悟得慢。杂念一起,你马上换成阿弥陀佛。第一念是妄念,第二念就是正念了,这样子妄念就不可能继续下去了,用功就要这样用。
昌臻法师赞叹夏莲居会集本
净土宗的祖师、明代的著名高僧莲池大师这样讲:“一句佛号、一部经、一生成就”。这三个一字非常重要。一句佛号就是指“南无阿弥陀佛”,一部经就是指的《阿弥陀经》,就可以保证我们今生能够成就。所谓成就,就是往生净土,莲花化生,就永不退转,这样子你继续修行,必定一生成佛,最后当然就成就了。那么现在提倡念《无量寿经》这个不矛盾呢?不矛盾。因为过去《无量寿经》有五种译本,不晓得哪一本才是善本,经过夏莲居老居士花了很大的功夫,才把它汇集成现在我们读到的这一本《无量寿经》,这个就是最完善的本子。这个《无量寿经》就叫大本《弥陀经》,所以并不矛盾。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昌臻法师
一九九八年农历三月于西昌市泸山光福寺
昌臻法师简介
昌臻法师(1917-2009)当代净土宗高僧,俗名张妙首,生于成都书香门第。幼年受家庭影响学佛,1946-1949年任四川西充县县长,1950年任教于四川省林学院。早年追随成都大慈寺圣钦老和尚参禅,又皈依普钦上师学密,后阅《印光法师文钞》,自觉契机,遂潜心净业。八十年代,参加编修《四川省佛教志》,任教于文殊院空林佛学院。1992年四川乐至报国寺107岁高僧离欲上人圆寂前,急电尚为居士身的昌师速来寺中。至寺上人已端坐而终,方知上人将寺院托付己身,再三推辞不得,以七十四岁高龄,于上人法体前披剃,至洛阳白马寺受具足戒。昌臻法师继承离欲上人遗志,以持戒修行为要务,以弘法利生为己任,专修专弘念佛法门,主办净宗弘法人员培训班,定期举行念佛七,主编刊物《蜀中净土》,应邀在四川各大寺院,佛学院讲经开示,受到四众弟子的尊敬,乐至报国寺也由师而成为蜀中最有影响的净土道场之一。
2009年12月26日,师预知时至,在念佛声中如入禅定,自在往生,世寿九十二岁。圆寂十二小时后身体柔软,顶有余温,面色红润。荼毗得五色舍利子、舍利花千余枚,有多种开示录存世。
【附录】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 忆恩师上昌下臻老和尚修行生活点滴摘录(节录)
作者:释隆宣
师父出生在四川一个非常有德行的名门望族,从小受到严格良好的教育。他经常也会给我谈一些他祖辈父辈们的逸事,我们从侧面深感他先辈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他的家训是“谦让、和平、恭敬、吃亏、受气、耐烦。”这也造就了师父一生圆满的人格。在他身上看不到一点瑕疵,但并不因此给人高不可攀、敬而远之的感觉。相反,那种平易近人、谦虚儒雅的风格,令一切众生都欢喜接近,感觉就是一位普通的老爷爷、老父亲。他道德高尚,文章底蕴深厚,经历如此传奇,却从不因此而自负,也从来不提过去的风光;每当我们间接知道他过去的某项阴德,向他询问的时候,他总是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他口中常谈的就是“学佛先学做人,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每天想到的是如何完善自己的人格,如何帮助人、利益人,对自己严格要求,真修实行。一九六零年师父由于信仰开始吃素,那正是三年自然灾害国家最困难的时期,为了不影响别人,他仍然集体伙食,如遇吃肉他也一样打回去,等到半夜、夜深人静再端出去与众生结缘,直到八九十年代别人才慢慢知道这段经历。八十年代有一次他在文殊院突然半夜生病吐血,命在旦夕,寝室的隔壁都有人住,只要自己轻轻一敲木板墙壁,邻居就会起来,但想到半夜三更会麻烦别人,他一心念佛,绝不声张。直到一月后他侄女去看望他,发现有没洗净的血渍,追问下他才悄悄告诉侄女,并嘱咐不要告诉别人。师父工作过的都江堰林校校长戴庭海一提到师父就激动不已,说:“师父在林校作校医时,真是上下一致赞叹啊。不管任何人和他交谈,只要你不离开,哪怕他再忙再急,他都没有一点不愉悦的脸色。更不说他先离你而去。”
师父对别人的嘱托却是一言九鼎,他75岁被离欲上人选作乐至报国寺住持,据说上世纪1985年,当时师父因写《四川宗教志》,接触离欲上人后,上人就要当时还是居士的师父将来接班。师父说自己七十多了,也不可能出家了,而且师父当时正在文殊院空林佛学院、昭觉寺四川佛学院任课,并说文字教学是自己的长处,管理寺院,特别是僧团就没有经验了,不敢承当。师爷说:“你有福德,还很年轻。”面对一位百岁老人,师父也不能再深辩,只暗暗下决心,将来找一位德才兼备的人来顶替。后来又交往过两次,师爷上人仍是交代将来报国寺的发展、规划。哪知师父还没找到合适人选,1992年3月15日,上人在圆寂前两天亲自拟好电报:“成都文殊院张妙首居士,我欲病,请速来报国寺有要事相商”交与邮局发出。离欲上人也许清楚,当师父赶来后,未必接班。因此,发出电报后,召集全寺僧众开会,宣布:“我已找好了接班人,就是现在成都文殊院佛学院上课的老师张妙首,法名都取好了,你们要像对我一样对待他。”当师父赶到时,他已坐着圆寂了。一位75岁的老人,被硬逼对着上人的遗体剃发管理寺务。一月后拿着离欲上人生前给他开好的号条去河南白马寺受具足戒。当时古稀之年的他,既要在佛学院任课,又要管理报国寺,以后还承担乐至、内江、资阳佛协的工作。那时的寺庙百废待兴,两年以后,就连当时任四川佛教协会会长的遍能老和尚也看不下去了,劝师父放弃这边寺庙,继续教佛学院。师父当时也觉得自己很适合也喜欢在佛学院上课。管理僧人、建设寺院,难度确实很大,但既然接受了离欲上人的遗嘱,就不能考虑自己的喜好,学佛先学做人,于是毅然辞去了佛学院的教务工作,一心赴到了报国寺的僧团建设、老年安养院建设、寺院建设。“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师父一直是这样做的,因此才有今天的乐至报国寺。
赵朴初老居士:要找这样好的法师几乎找不到
赵朴初老居士是当代佛门领袖,太虚大师在上海圆寂前曾单独付嘱他老要护持佛法。朴老为佛教事业费尽了毕生心血,特别是“文革”之后佛教的重兴,可以说功不可没。朴老和净公上人是安徽同乡,两人是相知多年的老友。朴老对净公上人“佛教是佛陀教育”的理念十分讃同肯定,多次在他创办的《法音》和《佛教文化》杂志上刊登老法师的文章。朴老多次邀请净公上人回国作客并劝请老法师“叶落归根”。净公上人在讲经中经常提到:“自己在国内有两个大护法,一位是茗山法师,一位是赵朴初。”
赵朴老1999年在北京净公上人捐赠《龙藏》仪式上的贺词
◎ 欣闻“《乾隆版大藏经》捐赠仪式”即将在京举行,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并以我本人的名义,表示热烈的祝贺!《乾隆版大藏经》是我们大家早已熟知的藏经版本,它有另一个更有名的名字叫《龙藏》,这是康干盛世所修的盛大典藏,既是我们佛教的至宝,又是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瑰宝,它和《四库全书》一样,是我们中华民族上一次强盛时代的成果和见证,体现了我们民族、我们祖国在盛世的巨大凝聚力和文化连续性。当然,再后来,这二百多年来,这部大藏经散佚和毁损的历史,也就是和我们祖国国力衰微、我们民族命运苦难的历史相伴随的。每念及此,令人痛心。今天,适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五十周年、普天同庆之际,这部大藏经盛世再来,重新流布天下,目睹这一殊胜因缘,我的内心倍觉欣慰。净公上人慷慨捐赠、国家宗教局毅然接受,这都是莫大的功德,我深表欢喜赞叹。我相信,五百套《乾隆版大藏经》捐往各个全国重点寺院和重点大学及其它的学术机构,这既有利于促进我们国家的学术文化繁荣,同时也充分展示了我国的宗教信仰政策之成就,有利于弘扬正信,抵御邪教和迷信。这样的大功德,当然也就是我们所有正知正信的佛教信众所乐见其成的。我和净公上人是多年相识相知的老朋友了,虽然我今日因遵医嘱,住院静养,未能前往共襄盛举,但是我仍愿分享法喜,并衷心祝愿活动圆满成功,祝愿净公上人在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期间悉皆顺遂、六时吉祥!
赵朴初于1999年9月25日
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刊物《佛教文化》1999年第5期
新加坡居士林林长李木源讲话录像摘录
◎ 赵朴初是个维摩再来的大居士,中国佛教有今天,朴老的功劳不可没。你看你到中国寺院的大雄宝殿跑,很多牌匾是朴老写的,很多寺院的复原是朴老去争取回来的。这次善学法师和皎玺法师他们来新加坡,是朴老批下来的,经过国务院批下来。朴老听到人家要去读书非常高兴,我去年五月曾去见他老人家,提起净公上人朴老站起来合掌,说是了不起的大法师。我请他做居士林的名誉林长和净宗学会的名誉会长,他推说居士林我应该做,我很喜欢居士林;但净宗学会是净公上人在那边讲经说法,我有什么资格去做顾问做名誉会长?我又请他做培训班的顾问,他说“他是大法师,我不行啊”。
朴老说他希望在中国办一所佛教大学,所以他对这些留学生很重视。我跟他讲这个培训班的情形,他听了非常高兴,他说应该的,净公上人是当代讲经的大德,目前非常缺乏,是一位最好的讲经法师,要找这样好的法师几乎找不到。净公上人不只是在我们新加坡,妙善法师也一而再、再而三的邀请净公上人回去中国,仁德法师也在邀请。
——《学佛护法心得报告》李木源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佛教文化》主编、赵朴老助手
何云先生讲述朴老和净公上人的情谊
◎ 1997年4月,在北京,我陪净公上人去到北京医院看赵朴初会长。老法师和赵朴老是多年的老朋友,谈兴都很浓。老法师给赵朴老送了相当多的一些材料,基本上都是老法师的讲经、开示和会议演说,有书,也有短篇文章。待送走老法师回来,赵朴老已经从中拣出一篇文章,当面指示我给发表出来。这就是刊载于《佛教文化》杂志1997年第四期的那篇《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净公上人留下来的材料很多,为什么赵朴老独独挑出这篇来,嘱我安排刊发?这个疑问,存在我心里很长时间,不时自问一个为什么?
三年之后的今天,从初识净公上人到较多机会接触、了解,回过头来,对于赵朴老当初的指示,我着实有了一点真切的体会:如果我理解不错的话,赵朴老其实是在净公上人那种多如恒河沙数一样的说法讲经之中捕捉到了一种独特的本质、一个独具的理念:佛教,是一种教育、一种独特的教育,净公上人是一个了不起的教育家,甚至不单单限于佛教的教育家。
——《佛教文化》2000年第3期
◎ 作为一位在中国大陆佛教信众中广为人知的高僧,净公上人十多年来多次返回祖国访问和探亲,一九九九年三月底至四月初,老法师在北京短暂停留数日,期间专程探望了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并与中国国家宗教局叶小文局长、王作安副局长、统战部二局蒋坚永副局长等面晤欢谈。赵朴老与老法师是相知多年的故交,十分关切地询问法师在新加坡及海外各地弘法近况,叶局长则对于法师弘扬中国文化优良传统、坚持两岸和平统一立场、特别是致力国内抗洪救灾的感人事迹,进行了热情肯定。
——《佛教文化》1999年第4期
中佛协会刊《法音》杂志报导
◎ [本刊讯]3月31日上午,赵朴初会长在北京广济寺会见台湾华藏精舍主持净公上人暨该精舍图书馆馆长韩锳居士一行。赵朴老与净公上人原属同乡,宾主之间交谈分外亲切。赵朴老对净公上人在台先后执教于“中国文化大学”及各佛学院并往来于欧美、香港等地弘法、创建华藏精舍及佛陀教育基金会馆等佛教文化设施深表赞赏。净公上人对我会兴办佛教学校、培养僧伽人才亦深表讃佩,向我会佛教文化教育基金会捐赠4万美元。韩锳居士委托我会印刷《佛学大辞典》五千套与各地佛教院校师生结缘。
——《法音》1993年第5期
净公上人讲经谈朴老
◎ 从前赵朴老在,朴老跟我是同乡,他在国内真的是我的护法,任何障碍到他那里就化解了。所以在过去,我有两个护法,在家人赵朴老,出家人茗山老和尚,他们真正是知己,是知交。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1314集
◎ 世尊在《大智度论》里面说二地菩萨所修学的四个科目,其中一条是“知恩报恩”——赵朴老写的四个字。他是给杂志上题的,我看到之后,把它剪下来放大,做成一个匾额(有人居然由此事毁谤净公上人“伪造”赵朴老墨宝)。你们大家都看到了,这一句话在现前社会我们要特别提倡!一个人能够知恩报恩,纵然不学佛不出三界,来生也必定是人天福报;而反过来,忘恩负义,决定在三途!
——《太上感应篇》第122集
净公上人挽赵朴老
◎ 新加坡净宗学会净公上人:惊悉朴公老人示寂,呜呼,化风遽息,人天失仰,噩耗传来,普天同悼,薄海同悲。隔海闻讣,哀恸曷极!维以日讲《华严》大经功德,至诚回向,以祷往生上品,乘愿再来。尚乞节哀顺变,以慰灵爽。
净公上人赠送的挽联是:
勋业可观,岂独浮名能媲美;
高风堪仰,较诸古德亦无亏。
——《法音》2000年第8期
赵朴初简介
赵朴初(1907.11.5-2000.5.21),当代佛教领袖,安徽太湖县人。生前曾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顾问,中国宗教和平委员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常委,民进中央参议委员会主任、副主席、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2000年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3岁。
【附录】八万四千册《龙藏》捐归故国,净公上人在北京出席《龙藏》捐赠仪式,并应邀参加五十年大庆观礼活动
[本刊讯](行方报导)1999年9月27日至10月3日,净公上人应国家宗教局邀请,率团前来北京出席“《乾隆版大藏经》捐赠仪式”,并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的一系列庆典活动。
净公上人现任新加坡净宗学会和居士林导师,多年来全力以赴于佛教教育事业,将信众所供养之净资悉数用于弘法与佛教人才培训,取得卓著成就,事迹在海内外佛教信众中广为传诵。他从八十年代开始,多次从海外回到祖国,关心祖国建设成就,为祖国的佛教弘法、慈善和教育事业慷慨解囊。他有感于佛典宝藏在祖国历经浩劫所致之匮乏和僧俗信众对于藏经的渴求,遂在海外发起倡印《乾隆版大藏经》捐赠祖国大陆佛教界。1997年4月,净公上人在北京面谒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表达此一心愿,赵会长深表欢喜,主动表示可由他本人和中国佛教协会名义接受并转赠全国佛教界。嗣后不久,净公上人募印得《乾隆版大藏经》一千套,即致函中国佛教协会表达捐赠之意。
1999年4月,中经曲折,在为东南亚佛教界索赠其中500套之后,净公上人获得中国国家宗教局和赵朴老与中国佛教协会的支持,终于实现将最后五百套捐赠入境,这在新中国五十年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国家宗教局为促成这一活动的圆满成功,严格按照政策规定,报经国务院领导批准同意后,又多次出面组织协调各有关的国家主管部门和中国佛教协会,在9月下旬完成了从入关、免税到分配等等一系列繁复手续。
9月28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内,简朴而庄重的《乾隆版大藏经》捐赠仪式顺利举行。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先生和净公上人先后致词,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刀述仁先生代表赵朴初会长宣读了贺词。
9月28日晚,净公上人由国家宗教局派员陪同前往人民大会堂,观看了国庆五十周年文艺晚会。9月30日晚,净公上人又应邀出席了盛大的国庆五十周年招待宴会。10月1日上午,举世瞩目的五十周年大庆阅兵式与群众游行活动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净公上人亦应邀前往观礼,目睹祖国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老法师欣慰无已。
期间,9月29日,净公上人一行在拜会中国佛教协会之后,前往中国历史博物馆,参观在那里举行的《盛世重光——山东青州龙兴寺出土佛教石刻造像精品展》。这批精美无伦、惊艳海内外的佛教文物,令老法师和随行的法师居士们流连忘返。国家宗教局叶小文局长和国家文物局张文彬局长亲为作陪,中国历史博物馆孔副馆长担任讲解。国家宗教局杨同祥副局长、中国佛教协会刀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方立天教授等一同参观了展览。
清代刻印的大藏经有三种,就是《乾隆大藏》(俗名龙藏)、《百纳藏》、《频伽藏》。其中以龙藏最负盛名,最为完美。该藏收编了宋代以后元、明清历代高僧大德的全部著述,可以说把佛教传入中国一千七百年间翻译的经典作了一次总结,编刻过程花了五年的时间。共收经1670种,7240卷,版式为一页五行,一行17字的折本。字体醒目,雕版精致,壮观程度,堪称我国木版刻印精品,东方文化之瑰宝。
至今保存原版龙藏的,相传只有四部。一部在日本龙谷大学图书馆,是清末慈禧太后赠送给日本国的。一部在马来西亚槟城的极乐寺,是光绪三十年妙莲老和尚入京申请的,清代高僧入京请“藏”,要有王公大臣联名发起,皇帝批准,举行很隆重的盛典。另外两部分存在香港和美国的万佛城。
这次《龙藏》的印刷运用高科技,用最先进的印刷术精缩原《龙藏》刻印版,出版整理工作从1990年开始,先后进行了八年。其中破损、缺字均由专业美工加以修补,重新整理出版。并且将总目录汇为一册,如同字典便于查阅。封面采用日本高级龙纹丝绸,经过“百年不变质处理”。字大清晰,容易阅读;牢固、庄严,可以较长时期地保存。每套经文部分168册,500套合计84000巨册,恰好与佛说的84000法门相应。
据悉,在国家宗教局的大力支持下,这500套《龙藏》正在按计划分送全国各地重点寺院、图书馆、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
——《佛教文化》1999年第5期
【附录】中佛协——佛研所《佛教文化》期刊详述净公上人和赵朴老的法缘及对净公上人的高度肯定和赞叹: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
何云(署名“长河堂”)
1997年4月,在北京,我陪净公上人去到北京医院看赵朴初会长。老法师和赵朴老是多年的老朋友,谈兴都很浓。老法师给赵朴老送了相当多的一些材料,基本上都是老法师的讲经、开示和会议演说,有书,也有短篇文章。待送走老法师回来,赵朴老已经从中拣出一篇文章,当面指示我给发表出来。这就是刊载于《佛教文化》杂志1997年第四期的那篇《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净公上人留下来的材料很多,为什么赵朴老独独挑出这篇来,嘱我安排刊发?这个疑问,存在我心里很长时间,不时自问一个为什么?
三年之后的今天,从初识净公上人到较多机会接触、了解,回过头来,对于赵朴老当初的指示,我着实有了一点真切的体会:如果我理解不错的话,赵朴老其实是在净公上人那种多如恒河沙数一样的说法讲经之中捕捉到了一种独特的本质、一个独具的理念:佛教,是一种教育、一种独特的教育,净公上人是一个了不起的教育家,甚至不单单限于佛教的教育家。
净公上人在今天的华人佛教信众中具有极高的知名度,仅在中国大陆,他的读者、听众和观众数以百万计。按照某种经验之谈来说,有一百万个读者,就有一百万个不同的净公上人的形象存在各自的心中。
研究净公上人的角度很多,如果必须用一句话来概括我心目中的净公上人的形象,那么,我相信:净公上人从本质上而言,是一位非常特殊、非常了不起的教育家。
了解这一点,也许不得不追溯到50年前。
1949年,对中国文化的历史来说,无疑是一种分水岭。新中国在广袤的神洲大地开始了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奇异的文化综合体的历程,而少数本来初衷是追随旧政权的逃亡者,则在大陆之外的地方——台湾、香港以及更远的异国他乡开始了自己的精神历程。五十年之后回眸这一变迁,即使是在中国大陆,今天的思想界、知识界也已相当客观地看待一些特立独行的觉悟者,在继承中国文化传统并发扬光大方面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承认和肯定他们的价值。
但是,十分遗憾的是,这种认识和肯定,仍然带有极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往往局限在那几位最终身居学界高位的学术宗师,比如钱穆先生,比如牟宗三先生、唐君毅先生、徐复观先生等。
这是远远不够的,至少对于学界之外千百万渴求精神抚慰的中国普通百姓来说,是不够公允的,因为,事实上,即使单纯以人口数量论,除了极少数学界精英而外,占有绝对数的千千万万中国老百姓,从来也不曾在多难多劫的社会磨砺之外,在饮食男女的琐碎平庸之外,彻底断绝过对于超拔的精神生活的需求。
应当承认,满足这种精神需求的方式,其实从来都是多种多样的。在这里,我愿意引用一个比喻,这个比喻在经济学上十分合理自然、而在我们谈论的这个领域听起来难免有些粗俗——那就是切蛋糕。在所有伸向这个巨大无比的蛋糕的刀叉之中,宗教,这柄刀刃所划定的份额肯定不比“新儒家”来得少,实际上,多到无法计数的倍数。
而佛教,在中国已经存在了两千年之久的佛教,又在宗教的份额之中据有无可置疑的头等地位——据中国政府宗教白皮书所明示,信仰佛教的群众在一亿人以上。
一亿人,想想看!
问题是在有什么人,有多少人能为这一亿人提供精神食粮,质量和数量都靠得住的精神食粮。
今天的人们在回顾这五十年一段的历史时,都喜欢以“文革”浩劫为缩影,说明在中国大陆,能为信众提供资粮的高僧大德零落殆尽。问题是同样在五六十年代,中国大陆以外这方面的情形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台湾和香港的佛教界,老一辈的年事渐高,年轻一代的则正在播迁生涯中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离“出头天”还早呐!
法鼓山圣严老法师在四十多年之后,回顾这个年代说:“我当年是赤条条地从大陆来到台湾的……”我记得在欢送大陆佛教教育代表团离台的时刻,圣严法师以这种凝重的语言做了开场白,举座肃然。
这恐怕就得看怎么理解“赤条条”了。就逃到台湾的国民党政权这个整体来说,它从大陆仓皇辞庙之际,可是一点也不“赤条条”,带走的不仅仅有看得见的物质财富,比如盆满钵满的黄金白银,故宫的千百年国宝,而且还有看不见的某些纯粹精神财产,比如大乘佛教。大乘佛教这支燃烧了将近两千年的慧炬,在1949年之后的台湾,不仅仅只是掌控在官方的中国佛教会这一类机构里,而且,事实证明,更多和更主要的,是依靠着纯粹民间甚至纯粹个体的自觉与拼命努力,才得以发扬光大。今日为世人所知的台湾佛教几大“山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同意使用这个词),佛光山,法鼓山,花莲慈济功德会,哪一个不是完全凭个别开山祖师胼手胝足的全力奉献才打拼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赤手空拳打拼出一片佛教的天空,这是事实。
但是,即使在今天的台湾香港乃至全球华人之中,即使佛教每天每时每刻都在联系和滋润着千万颗华人心灵,如前所述,佛教连同佛教的大师们也尚未有幸恢复南北朝隋唐旧观,进入社会文化的主流,而依然只能作为“另类文化”在这个主流之外生存和发展。
如果说台湾佛教上述这几个重要道场算是大获成功的文化“另类”,那么,净公上人则属“另类”之中的“另类”。
芒鞋踏尽天涯路。二十世纪华人高僧之中,还有几位像净公上人这样飘泊辗转的?
一不修庙不住庙,二则东洋、西洋、南洋不住漂泊,这是净公上人的两个十分“另类”的特色。如何对这种十分显眼的特色进行价值判断,这并不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任务,我在这里仅仅陈述一种客观事实:这种奇特的经历丝毫不曾影响净公上人拥有越来越多的华人佛教信众。
净公上人的履历,我已经在《佛教文化》杂志上做过介绍,由中国大陆而台湾,由台湾而美国,而澳洲,而新加坡——截止到2000年,老法师年逾七旬,最经常的落脚点是新加坡。作为一个见识很浅的后生,有时,我常常感到困惑:不知道应该如何理解净公上人这种奇特的布教方式。最深的一次印象,就是1998年,在访问台湾期间,在一个大饭店里,忽然看见陪同我们的居士纷纷往楼下赶去,看见她们那种兴奋匆忙的神情,觉得很奇怪,一问之下,才知道她们忽然听说净公上人回台湾了,也住在这座饭店,大伙儿忙着去拜访他老人家——须知这些居士都是皈依别的大和尚、在另外的佛教机构里工作的。我随同大家一起下得楼来,看望了老法师。老法师不知刚从西洋还是南洋回来,行脚总在万里之上,兴致勃勃,摊开双手对大家笑眯眯地说:“我回来了,也没庙可住,就住饭店好啦!”台湾是他的第二故乡,住的时间最长,回来了,却没地方可住,不过,老法师却丝毫没有周游列国、无枝可栖的凄惶,反而一脸一身的轻松,这个老和尚,太有意思了!
回到北京,有机会把这个印象讲给赵朴老听。比净公上人年长整整二十岁的赵朴老若有所思,并不回答我的疑问,却说:过去我们请印光法师讲开示,他总是往上一坐,说:“我印光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我又不怕死!”印光大师这三句话,给我印象很深,朴老如是说。印光大师在关房的墙上大书一个“死”字,这是我们熟知的公案,至于大声宣示“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习惯,这却是我头一次知道的。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净公上人把本来可以修大庙盖大殿的资财,全部投入来修一座看不见的大庙、盖一个永远不怕“法难”毁灭的大殿——这就是兴办现代佛教教育。
这种方式,肯定不是所有的出家人在所有的时候唯一的选择,但却完全可以是一个人毕其一生为之奉献的理念和事业。“制心一处,事无不办”,焉得不成就一番大事?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净公上人在成就这个理念时,是从讲经入手的。
讲经!这对今天的华人佛教来说是一件想起来多么遥远的事情,一个何等陌生的词语!
讲经,曾经是中国佛教历史所有篇章之中最为精彩动人丰富可观的一章。宣讲佛经,远不是今人想象之中枯燥乏味的宗教说教而已,恰好相反,讲经不仅仅只是向社会推广佛教的过程中发挥过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而且是中国口头说唱文学、通俗文艺的最重要的鼻祖,换句话说,在真谛与俗谛之间、在塑造中国人丰富厚实的精神传统的历程中,讲经,连同由此派生出来的俗讲、唱导、变文等一系列手段与形式,曾经发挥过今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威力。
为了帮助今人稍稍了解一点讲经的意义,不妨引用一段真实的历史细节,这个细节是通过中唐时代一位日本来华僧人圆仁的眼睛亲睹并由他记录下来的。
还记得唐武宗“会昌”这个年号吗?这是“三武一宗灭佛”之中最后一次灭佛事件发生的年代。根据圆仁《入唐巡行求法札记》所记,甚至连这个充斥“法难”记录的年号,也竟然是在佛教臻于顶峰、大唐帝国首都一片鼎沸的讲经之中开始的。
“(唐武宗)改年号,改开成六年为会昌元年。又敕左右街七寺开俗讲。左街四处:资圣寺,令云花寺赐紫大德海岸法师讲花(华,下同)严经;保寿寺,令左街僧录三教讲论赐紫引驾大德体虚法师讲花严经;菩提寺,令招福寺内供奉三教讲论大德齐高法师讲涅槃经;景公寺,令光影法师讲。右街三处:会昌寺,令内供奉三教讲论赐紫引驾大德文溆法师讲花严经,城中俗讲,此法师为第一……”
这种以日记体方式记录的历史,具有着强烈的现场感,千载之下,读之犹令人如现场目击之。
当然,追慕或称颂这种巍巍功德,并不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事。这段文字仅仅代表着一个事实:从佛教传入中国,直到唐宋,这头一千年伴随着佛教“征服中国”(汉学家许里和语)的步伐,在宣讲佛经方面,这种盛大场景不知凡几!明代以下,情况就发生了变化,用“每况愈下”来形容中国佛教的情况,大概不为过。
事实上,今天的华人佛教,已经与唐代佛教相去甚远,从面目到内质大都继承的是明代佛教,衰颓杂乱之象,此处不拟置评,至像创造性的讲经这个至关重要的优秀传统,是基本上丧失殆尽,个别祖师坚持讲经传统容或有之,但是作为一种普遍的制度,作为佛教传播发展的一种带有根本战略性的传统,明代而后,不复梦见,已告断绝,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这种断绝,并不仅仅只是佛教这个宗教的灾难,而是中国文化这一复杂的肌体屡屡发生“信仰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天,我们习惯于把所谓“信仰危机”理解成“不信”什么,但更深层次的真实,却是人们“不懂”、“不辨”和“不知道”应当信什么,以及怎样去“信”。这才是真正要命的危机所在。佛教在鼎盛年代像海潮一样漫过神州大地,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留下了大量的令后来人似懂非懂、似是而非、似悟实迷的词汇,比如“因果”、比如“缘份”、比如“有”、比如“业报”,这些业已完成融入中国文化的过程、但是真实含义却随时随地都有待准确阐释——否则就开始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谬误历程——的词汇,往往成为中国人用以获取心理安慰和平衡的最有效的理论武器。这些理论利器没有一柄不是双面刃:对善良而软弱的百姓来说,运用恰当,无疑是十分熨贴的体己之物,而对那些“聪明”绝顶、胆大包天的冒险份子来说,却是在灵魂的大市场上攫取千万人入自己囊中的最好的“魔袋”。从六七百年前开始,不论是曾经一再制造血流成河、尸积如山之大劫的“白莲教”,还是1999年登台亮相的“珐輪功”,历史证明,“白莲”也罢,“珐輪”也罢,包括这两者之间无数的“佛祖”、“法王”,一再对社会与民生构成严重威胁的,恰恰就是那些极其“聪明”的信仰市场的假冒伪劣者。在灵魂与信仰这个无边无形的大市场上,每当制假者纵横自如、肆意荼毒之时,极少数还掌握着正牌灵魂产品也就是佛法真谛的人们,却保持着庄严但事实上却是无可奈何的沉默——既然讲经传统断竭、讲经风气普遍不存,既然整个社会好像都已经不再需要普及一点基本的佛教常识,进化得越来越科学和理性的人类,不再相信自己的灵魂会出偏岔,会被人轻而易举地攫取——那么你还能指望,在民间信仰的大市场上,不会一再搬演“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悲剧、不会再三重复“劣币驱逐良币”的闹剧吗?
除了佛教之外,道教和佛教同样不免被民间冒险势力攫取和制假、冒用的历史命运,宋元以下,且愈演愈烈。每每看到八卦教“真空家乡,无生父母”这等口号,总是在惊叹中国民间搞“群众运动”的天才代不乏人之同时,更为其中伏藏的杀机和劫数“一弹再三叹”,“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净公上人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讲经事业,首先可以理解为一种正面介绍和普及佛教知识的工作。说起来,以他那本风靡华人社会的名作《认识佛教》作为标志,他的这项工作,竟然是到了号称科学昌明的美利坚合众国,取得最初的成功的。他在美国弘法期间,应听众的要求,由最初宣讲某一部佛经,如《地藏经》,一改而为从佛教的ABC开始讲起,没想到在汇聚出版这本书后,大受欢迎。
不过,那仅仅是开始。
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现在看来,应当承认,不仅在中国大陆,而且放眼整个的华人世界,大乘佛教都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这种不同的路径上,都有龙象涌出:在中国大陆有赵朴初和班禅主持劫后全面恢复,在宝岛台湾分别有佛光山、慈济、法鼓山在不同领域的崛起和迅猛发展,在香港、在北美……华人佛教大德高僧们在经历数十年顺利发展之后渐入老迈圆熟炉火纯青之境。完全可以说,真个是人人握灵蛇之珠,家家怀荆山之玉。
净公上人同样迎来了“花开南洋,果结神州”的鼎盛年代:在芒鞋踏遍后,因为李木源居士的诚意坚请,因缘时至,老人家在新加坡居住下来,在这里开班讲经,并且教会一批一批的学僧学习讲经,而这些年轻的学僧,大多数正是来自神州。在短短的几年之间,通过书籍、杂志、磁带、录像、VCD以及网络等多种形式,老法师在中国大陆的记者、听众、观众,人数迅猛地增长,他的“受众”主体毫无置疑的转移到了中国大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如上文所述,如果说,华人佛教在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开始全面恢复并光大发扬大乘佛教的光荣传统,那么,其中至关重要的讲经这一环节,是由净公上人自觉地全面着手恢复的,这话决不为过。
当然,讲经并不只是在寺院里集会宣讲一番这么简单。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看新加坡净宗学会每天的场景:
每天早上,必定由净公上人作早餐开示,为时总在30分钟以上。每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由老法师讲《华严经》,下午全体学僧分头准备讲稿,或分组研讲。星期六晚上,固定由老师宣讲《无量寿经》,除此之外,每天晚上,就由全体学僧轮流习讲大座(在居士林五楼大讲堂里),每次一小时,所有同学均端坐前排,全神贯注倾听,讲毕向轮讲同学提供改进意见。每逢周末,从周六至周日,全体参加36小时念佛共修活动。
这是一个教学相长、解行相应、循环往复、务求渐臻圆满的动态教学体系,颇有古人之风:“大家专习一部经,你讲我们听,我讲大家听,这一部经,每位同学都要听和讲好多遍。每位同学都完全自己动手写讲稿,上台复小座、讲大座。台下同学必定会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对于内容取舍详略、威仪、声调运用等等,一一指出不足之处,真正做到小善必采、微疵必除,如此数月,每位同学就都有了明显的进步”(第四届一位同学语)。
中唐时代京都大道 场内的讲经,讲经僧人,有主讲、有都讲、有复讲,讲经形式,有唱导、有押座、有俗讲。这些法度俨然、庄严神圣、同时却又灵活多变、纷繁精彩的讲经活动,与玄奘大师这等不世出的龙象之材所主持的国立译场一道,将北传佛教推向历史的高峰。这等胜境,在神州大地不复梦见,几百年矣!玄奘大师与前文提到的海岸法师、体虚法师等先贤如乘愿再来,目睹去中原万里之遥的南洋异国,法子法孙致力恢复讲经盛况,不知欣慰何如!
中国佛教协会注意到了净公上人远在南洋的独特工作:恢复讲经传统,培养讲经人才。主持中国佛协会日常工作的刀副会长专程来新,与老法师和李木缘居士进行了会谈和策划,双方约定,从某一个待定的时间开始,联合举办“讲经人才培训班”,从中国大陆佛教界挑选几十名年轻学僧,先后在新加坡与中国接受培训与进行实习。
不过,要是把净公上人单纯地看作当代华人佛教中“讲经第一”的法师,无疑是远不够的。在这位老法师身上,凝结着二十世纪沧桑中国所特有的几个“中国结”——虽然这些情结最终并不仅仅局限于中国,自有其普遍意义,但毫无疑问,首先起源于中国特定的复杂历史情境。这第一个“结”,当属恢复讲经传统的佛家理想。老法师是在三十出头的时候选择的出家之路,但这个选择本身还不足以完全说明他后来的理想和作为,因为,在华人佛教总体式微的年代,即便是出了家,也完全可能发生道 心退转再还俗,或者完全走上经忏佛教(教内改革家痛称“死人佛教”)的路子。后来进一步选择以讲经作为弘法主要方式,这才是老法师最重要也最成功的人生转折。第二个“结”属于强烈的故国之恋,第一次陪同老法师去见赵朴老,我记得老法师临辞出门之际,对朴老说的末一句话就是“真想落叶归根呀!”当然说的人和听的人都会很动感情,但是,这一点也不宜过分渲染,“少小离家老大回”不仅是老法师那一代从大陆去台湾及海外的老人普遍情结,而且是所有世代远游在外国的中国人共同的情感方式。第三个“结”,就要说到最重要的“中华文化情结”了。
迄今为止,似乎很少有人研究过,那些具有宗教身份的大陆以外华族老人,对于其宗教之外的大文化的关怀与贡献,甚至他们自己的宗教方面的信众也未必十分注重这一点,很简单,因为这看上去,与宗教理念关系似乎不大。我注意到,举凡净公上人所倡导的纯粹属于佛教的自身建设,比如“弥陀村”,比如印经书,比如流通讲经方面的音像制品,回应者如影逐日,往往风从。至于老法师在很早就提议过的“建立中华百姓祖先宗祠”,许多年过去了,老法师仍然在坚持,却没有发现足够的回应者。
大抵宗教起源于忧患,宗教家无不具备强烈的忧患意识,而游踪广阔、阅世甚深、见识上乘的大家,则往往能会通诸家,在比较高的层面上有建树有所为。这一点,可以见之于净公上人与李木源居士的两种合作:一是在新加坡发起组织和推展“九大宗教”的沟通往来与联合,二是在九十年代以来新加坡与中国的宗教友好交流中发挥重要的桥梁作用。他们俩人在中国国家宗教局的支持下,成功组织了“新加坡宗教联谊会访华团”访问中国,并且在2000年上半年成功邀请到中国政府及佛教界领导人来居士林、净宗学会访问。眼界所至襟怀所及,并不是单纯的祖先之国的眷恋,而是对于整个华人世界乃至人类的世界精神文化的关注。
“中华文化情结”云云,并非学理上的清谈而已,更不含任何政治、经济的动机在内,中有饱经忧患的老一辈中国人苦心在焉:中华文化这个行世数千年的古老文明体系,处今日剧变之世,需要全方位、多层次的用心照拂与维系,哪能局限于儒、释、道一家之私力!这大概就是大陆以外华人文化之中多通家达者的根由吧!
——节选自《当代华人佛教生态闻思录一种》《佛教文化》2000年第3期,作者为佛教研究所副所长,《佛教文化》主编,著名佛教学者。
编者按:读了这一篇刊登在《佛教文化》这种中国大陆佛教界“官方出版物”上对净公上人的解读和评价,不知各位读者有何感想?二十世纪以来,佛教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危机,特别是中国大陆因为“文革”等历史原因,佛教,尤其是汉传佛教,经历了生死存亡的考验:寺院庵堂被毁被占,庞大的僧团不复存在、佛法讲习传承中断……最大的问题是——中华(汉族)文化的花果凋零。没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汉传佛教这棵巨树就会日见枯槁,最终将无法生存。当佛教处在这样的危机和窘境之时,一批仁人志士应现世间,为了复兴佛法,复兴中华文化殚精竭力,不辞辛劳。上文中对净公上人有一段客观而中肯的评价:“如果说,华人佛教在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开始全面恢复并光大发扬大乘佛教的光荣传统,那么其中至关重要的讲经这一环节,是由净公上人自觉地全面地着手恢复的,这话决不为过。”这可不是某个人某个场合的闲谈,这可是中国佛教最高研究机构之一——中佛协直属的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刊物上的评语!而且凡是对佛教八十年代恢复过程这一段历史有所了解的人,相信都会认同这一观点。现在,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之后,可能佛门四众都觉得学习佛法资料很丰富、寺院道场也不少,讲经的法师越来越多,这时候,还有没有人会想到如赵朴老、净公上人及一大批佛门长老耆宿们在困难时期的艰苦努力。是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老人们为佛教复兴所做的伟大贡献已被今天的佛弟子,特别是一些刚学佛时间不久的人(可能根本不晓得)忘得干干净净了呢?如果有人想了解“文革”后佛教恢复之初工作的艰辛和困难,编者推荐两部书,一部是《茗山日记》(上海古籍出版社),一部是《净严法师传》(中国县镇年鉴出版社),读了这两部书,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才会知道珍惜和感恩,今天这样方便的学佛环境,是一批老人们呕心沥血换来的!编者说句良心话:佛教自八十年代至今,赵朴老和净公上人的贡献,是无人可以替代的。无论你修哪一宗、哪一派,都应该心存感激!
【附录】 中国佛教协会刀述仁副会长一行访问新加坡
宏度法师
[本刊讯] 4月24日至27日,应新加坡净宗学会净公上人、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李木源居士的邀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刀述仁居士、张琳副秘书长、国际部宏度法师三人对新加坡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工作访问,受到新加坡净宗学会净公上人、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李木源居士和四众弟子的热烈欢迎。4月25日下午,刀述仁副会长一行与净公上人、李木源居士及正在新加坡净宗学会学习的十几位中国学僧进行了座谈。刀述仁副会长介绍了佛教在中国发展的简史、中国佛教现状以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现行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勉励学僧们珍惜光阴,勤奋学习,争取早日学成归国,为弘法利生发挥光和热。张琳副秘书长也从国际友好交往角度畅谈了此次访问的感受,并希望学僧们以玄奘法师为榜样,勇猛精进,为将来回国后从事弘法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学僧们自由发言,即席提问。三个半小时的座谈,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25日晚和26日下午,刀述仁副会长一行还与净公上人、李木源居士就中新两国佛教界合作举办弘法人才培训班事宜,坦诚的交换了意见。26日晚,中新双方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讲堂隆重举行签字仪式,刀述仁副会长代表中国佛教协会、李木源居士代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和净宗学会在中新两国佛教界合作举办弘法人才培训班意向书上签了字。
中国驻新加坡文化参讃舒晓和新加坡九个宗教团体代表也应邀出席了签字仪式。签字仪式结束后,新加坡居士林和净宗学会举行了庆祝晚宴和欢送宴会,居士林的小朋友们还表演了具有佛教特色的文艺节目。
刀述仁副会长一行访问期间,还就中新两国佛教交流的可行性及具体交流项目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谈。双方认为通过这一次实质性的会谈,加深了彼此间的相互了解,确定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扩大交流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佛教协会会刊《法音》2000年第五期
圣一法师和净公上人的深厚情谊
圣一法师是当代稀有难逢的禅宗硕徳,和美国宣化上人、江西云居山真如寺满觉首座、达定老当家等大德同为虚云老和尚沩仰宗法嗣。对这位老和尚国内诸山长老无不尊敬倍至,编者对此有亲身体会:禅门大德体光老和尚在寺内传戒,圣一法师虽不到场,而戒牒上必书羯摩阿阇黎为圣一法师;云居山一诚方丈每次在圣一法师来山时必迎送至最外的山门——并不是每位长老都有此待遇的;云居山达定老当家本来要在云居山升座,圣一法师劝他不升,因他最听圣一法师的话,所以马上放弃不升座了;编者认识的一位法师,参禅得了入处,谒见本焕法师呈述自己的悟境,本老叫他马上坐飞机去香港见圣一法师印证……,而这位宗门下的大德,和弘扬净土的净公上人相交莫逆,不仅让自己的信众去听净公上人讲经,还把净公上人请到自己的禅堂讲开示。圣一法师著名的《地藏经讲记》也是由净公上人整理作序,因而广泛流通的(圣一法师弟子衍空法师的《圣一法师略传》中有载),他的另一著作《金刚经浅易》则请净公上人题写书名。净公上人在讲经时,经常谈及这位令人尊敬的长老。
净公上人和圣一法师
◎ 我在三十年前第一次到香港讲经,那次住香港住了四个月,很长时间,讲《楞严经》。香港大屿山的圣一法师,天天来听经,听了大概五六天,非常难得,回去鼓励他的信徒一定要到界限街去听讲,又请我去参观他的道场。他是修禅的,宝林寺,在宝莲寺的后面。现在我不知道,很久没有去过了,那个时候没有路,要走路进去,走半个小时,车只能到宝莲寺,到宝林寺要走半个钟点。很难得,你不愿意走路就不要去,所以环境很清静。禅堂那时候有四十多个人坐禅,很有规矩。我一生当中看到的道场,这样如法的道场稀有,没见过,我非常的赞叹。圣一法师请我到禅堂讲开示,我也不是参禅的人,好在老师过去教了这个秘诀,还有几句口头禅,我们就赞叹禅的法门。我过去讲过《六祖坛经》,讲过《金刚经》,讲过永嘉禅师的《证道歌》,还有些口头禅,懂得一些。我们赞叹,赞叹圣一法师,这是个真正善知识,赞叹大众在这里认真修学,我们自己净土是一字不提,这是规矩,你不能破坏道场。
——《学佛问答》
◎ 1977年,香港大屿山宝莲寺的圣一法师,曾请我到他的道场跟同修们讲开示。他的道场是禅宗道场,每一天都还坐香参禅,有四十多个人,完全是男众。这是我这一生当中所看到颇具规模的第一个禅宗道场,我对他非常尊敬,非常佩服。
——《净业三福讲记》
◎ 1977年,我在香港讲《楞严经》,圣一法师来听了三天,就号召他的信徒,劝导他的信徒要到我这个道场来听经,非常难得!我们看圣一法师的行持,实在讲,跟早年的虚云老和尚没有两样。圣一法师是参禅的,穿的衣服破破烂烂的,所有一切供养,都拿到大陆去修庙,所以大陆的佛教叫他财神菩萨。对于大陆佛教的复兴,最有贡献的就是他老人家。他是潮州人,住在香港大屿山,这个人为佛法,没有私心!
——《金刚经要义》
◎ 香港圣一法师也是很了不起的人,他常常在大陆上走动,大陆上佛教对他非常尊重。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105
◎ 香港圣一法师告诉我,他们有三个人到普陀山梵音洞拜观音菩萨,拜了半个小时,菩萨现身了,三个人都非常欢喜。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248
◎ 我这一生当中见闻不广,都在经教里头,交友见闻不广。宗门大德,我只看到一个,香港大屿山宝林寺的圣一法师,今年也有八十岁了,他今年八十一岁了。这是我一生所见的禅宗真正修行人,心地清静,有智慧,有慈悲,不说别人过失。我没有听到圣一法师说哪个人的不是,没听说过,他真正做到像普贤菩萨所说的“礼敬诸佛,称赞如来”。
——《大方广佛华严经》955
◎ 现在这个社会里头,能找到这样规规矩矩的出家人,确实不多见。我在香港遇到一位,就是圣一法师,大屿山宝林寺的,我对他非常尊重,非常的敬仰,听说这两年,身体也不太好,他对于中国佛教贡献很大。
——《了凡四训》
◎ 禅宗,你能找个禅宗大德吗?我所晓得的,大屿山的圣一法师是禅宗仅存的大德,我希望他身体能复原,禅宗找不到人。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
◎ 这一次我到香港,听说圣一法师病况严重,离开大屿山,在香港山顶一个居士家里面修养,距离我的住处不远,我跟他联络,我去看他,非常欢喜。他神智清楚,头脑还是非常灵敏,记忆力没有衰退,但是身体体力很差,肌肉在萎缩,行动没有法子,要坐轮椅,站起来的时候两个人扶着,我想想这样一位好法师,是我们佛门真正的大德,这是一位讲经的法师,是一位参禅的法师,确确实实有道心。我在一生当中见到的第二个,第一个是道安老法师。
——《大乘无量寿经》125
◎ 今天跟我这个顽固的思想相同的有一个,香港大屿山的圣一法师,跟我的看法完全一样,其他的法师跟我的看法都不一样,圣一法师跟我的看法一样。
——《金刚般若研习报告》61
净公上人为圣一法师《地藏经讲义》所作序
◎ 甲子仲春,余应香江佛子之邀,为演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同参研习,以是因缘,得访故人圣公长老于宝莲。展读圣师之地藏本愿经讲记,踊跃欢喜,不能自胜;复详披究,见其词坦义明、质直诣实、言近指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