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22|回復: 1
|
[04经注]54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义(倓虚)南无阿弥陀佛
[複製鏈接]
|
|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04 经注]54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义(倓虚)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义
姚秦 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译
青岛湛山寺沙门 倓虚 讲义
序
佛说般若经时,纯是发明世界物质,与世人知见,本具之圆理。知见者,人心也;物质者,环境也。此心与境,不即不离,究竟不可思议。本来无始终,无内外、无先后、无生灭、无一异之别,无空有之分。乃心外无境,一心一切心故。境外无心,一境一切境故。大而无外,一大一切大故。小而无内,一小一切小故。大能容小,小亦能容大,随众生心,循业发现。此种心境,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充满一切处。而一切处,无非心境,此之谓圆理也。而世人不察不信,此若大之造化,乃人人本具之事业。舍此用之无禁,取之不竭之圆理,而拘泥于现前、六根、六尘、六识之陋习。造诸恶业,受苦无休,沦在业海之中,不知出离,反求其值,哀哉!
或问:云何无始终?答曰:终始相成,如环无端。任何智人,不能说清,从何为始,从何为终。若能指出,固定之始终,则始终即非圆理。云何无内外?内外乃对待名词,如内城在院外,外屋属宅内。若有定处,即非圆理。云何无先后?先后乃比较名词。如后后可作前前,若有定名,则非圆理。云何无生灭?生灭乃世人遍计。一切法本来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不灭者,亦复如是。云何无一异之别?以一即是异,异即是一。如一人有四肢百骸之异,而四肢百骸,只一人故。一树有千枝万叶,而千枝万叶,只一树故,岂可分别孰一孰异。云何无空有之分?以真空即是妙有,妙有即是真空故。真空即是妙有者,且如人心之知见,视之不得见,听之不得闻,嗅之非香,尝之无味。非物可触,非想可知,故曰真空。然真空非同断灭,以其有能力故。对于物质,则能见能闻、能嗅能尝、能觉能知。既非断灭故曰妙有。妙有即是真空者。且如植物菊花,有若干种类,其形色妍美,有千奇百异。而奇异之巧妙,从何而有?世人多推之于造物主宰,是谁见其造?又造物主宰,由何而有?则皆无实据。究竟考其实据,皆归不可思议,故曰妙有。然妙有不能久住,以其性无常故。是由缘生无性,当体即空,如是性空,故曰真空。以佛法所说,世法为据,乃谓无空有之分也。以此数端作例,推及世界一切法,莫不如是。
如来说法,破世人之迷情者,曰般若也。所谓般若者,即心地明白圆理之谓。果能明白,即无无明;无明者,乃执始终、内外等,以为实有一定,故造诸业。若无无明,即不造业,不造业即不受苦,此如来出世之本怀也。
此经大旨,唯在离相、无住、无法,乃消灭惑业苦故。所谓离相者,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以离相故,成就解脱德,消诸业也。所谓无住者,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以无住故,成就般若德,破诸惑也。所谓无法者,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又得果无法,得记无法,度生无法,严土无法,达我无法,色相言说无法,生佛无法,空有无法,去来无法,一多无法,诸见无法,以无法故,成就法身德,脱诸苦也。佛说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波罗密。凡经中类是之文,皆是显此圆理。求解者,应善会之,庶不负如来出世之本怀耳。倓虚二十年来,为学人解说是经,凡十余次。兹举历次讲稿,约为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义。先之以总说,欲览者,得此经之大旨。次之以本文,欲览者循序而渐进。中间孰为称引旧说,孰为独抒己见,不暇一一标明。要之期于求是而已。虽然自以为是,未必是也。尚望海内善知识,有以教之。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义总说
此经,以法相譬喻为名称。以法即无法为实体。以无著住为宗旨。以离名相为力用。以熟酥喻为教相。凡讲一切经,必先出名称,以假名能诠实体故。体后必先明宗旨,以宗旨能趣实体故。宗后必须辨力用,以力用能修因克果,果上行因故。用后又须判教相,以教有权实之分故。此五重玄义,不可不知也。所谓玄义者,由玄门入妙理之谓也。云何名玄,谓了不可得。故经云:我于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者,是谓之玄也。云何名妙?谓不可思议。故经云: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者,是谓之妙也。佛说一大藏教,无非谈玄论妙而已。
盖人之心,有五重之分:一粗心,二细心,三微心,四玄心,五妙心。粗细二心,为六道轮回之种子。微玄二心,为三贤菩萨,四果圣人之真因。唯一妙心,乃为成佛之本因。佛说此般若经。以微玄二心为方便,引入妙心为本怀。故扫三心,非四相,为菩提心之要务。所谓三心者,过去心已去,现在心不住,未来心未到。三者皆非实有,纯是遍计妄执,故须扫之。所谓四相者,我相,人相,由相待假而立;众生相,由因成假而立;寿者相,由相续假而立,四者纯由三假而立,本非真实,故应非之。三心代表一切妄心,故扫之即成了不可得之玄心。四相内摄诸相,及俱生我法二执,非之即成不可思议之妙心。所谓破处即是显处。若不扫此妄心,何处觅得真心。若不非此四相,何处寻求实相。思之思之。而一卷般若经之正义得矣!兹将五重玄义,述之于下。
一释经题。此经以法喻为名。金刚者,譬喻也。其体坚固,譬实相般若,喻永无变坏之义。其用锋利,譬观照般若,喻能看破我法二执之义。其相光明,譬文字般若,喻由文字,能明诸法性空之义。若明文字性空,则我法二执无住脚之处。若破我法二执,则法法皆成实相。此坚利明三者之义,唯一般若耳。般若,梵语之法相,译言妙智慧。妙者,不可思议之略称,为十法界之圆理。能观此理者,即是开佛知见之真修,超九法界中钜细众苦之海,到彼佛界中安乐之岸。梵语波罗密,属法相兼喻,华言到彼岸也。此七字为此经之别名。别名者,专用之名也。经之一字,为通名,凡佛所说皆名为经。梵语谓之修多罗,含义甚多,今但译之曰经。经者常也,谓经常之道。又经者径也,为修行成佛之路径也。
二显经体。此经以法即无法为实体。所谓法者,乃十法界之一切心法、色法、及诠解般若所立之名相也。所谓法即无法者,以诸法性空故。云何诸法性空?以诸法皆属因缘所生。缘生者,无自体性,故曰性空。或问:既曰性空,云何为此经之实体?答曰:善哉是问!须知一落言诠,即成偏见。何以故?以执一,而必舍一故。若执其法为实体者,则必舍无法之非体。若执无法为实体者,则必舍其法之非体。岂知但执其一者,皆非实体也。故强言之,以法即无法为实体也。
再强以往返俱言,法即无法,无法即法,亦似近于实体耳。或曰:云何强言之,又似近于实体耶?答曰: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凡言实体者,皆是曲引旁征,言外思义,以显实体,而言语思想,所不能及。故曰:不可思议。又曰:开口便错,举念即乖。必也,言语道断,心行灭处,方得实体现前。是以必须净心,方识净心,一落言思,即成过谤。故曰:离四句之过,绝百非之谤,方能会到实体。
何以故?若说有法,即是增益之过。若说无法,即是减损之过。若说亦有亦无法,即是相违之过。若说非有非无法,即是戏论之过。虽将四句之过,改辩百句,亦认为非,亦属谤法。故经云: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何以故?法以因缘说故。若有四种成就利益之因缘(亦名四悉檀),说有亦可,说无亦可,说亦有亦无,乃至非有非无,皆无不可。所谓成就四种利益因缘者。一者世界,为成就欢喜益。二者为人,为成就生善益。三者对治。为成就破恶益。四者第一义,为成就入理益。若非成就此四种因缘,便无可说之余地。在不可说处,讨得个消息,方是般若经之实体也。
三明经宗。此经以无著住为宗旨。宗旨者,趣向之义,趣向之含义有二,有能趣之智,与所趣之境。此经既然以法即无法为体,此体即所趣之境。至若能趣之智,当然以不住一切法为宗。略言之,故曰:无著住为宗也。故经中略释无住云:菩萨于法,应无所住。又广释历明无住云,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云云。所谓不入者,即不住之义,非避之之谓。乃在明了诸法性空,不起沾染,为能观智,自能达到般若实体。故以无住之智,为能宗之旨。
四辨经用。此经以离相为力用。力用有二:一者,由因克果之力用。二者,果上行因之力用。所谓力用者,乃能力、威力、作用、受用也。能力作用,多属于因。威力受用,多属于果。所谓离相者,非泯灭一切法之谓,乃即一切法,离一切相也。故经中略释离相云。所有一切众生之类,乃至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若菩萨由因克果,唯凭化度众生,以众生为体性,能去分别之相。用四摄法,行法忍力,而得解脱。合于无住,共趣般若实体,成就三德秘藏也。
五判经之教相。如来所说一代时教,结集为经,共有五时八教之分。五时者:所谓一华严时、二阿含时、三方等时、四般若时、五法华涅槃时。八教者:分二种四教:一化仪四教,二化法四教。化仪四教者,谓教化之仪轨,如医病之药方。一顿教,示以顿超直入之方。二渐教,由浅入深。三秘密教,一会闻法,互不相知。四不定教,说大乘法,领会小乘;说小乘法,领会大乘;以领会不定故,故名不定教。
化法四教者,谓教化之实法,如医病之药味。一三藏教,以小乘钝根,我执坚固,及执我所,谓为实有。乃就经律论三藏而立教,故说生灭四谛。二通教,通前藏教,为小乘之利根,通后别圆二教,为大乘之初门,乃说无生四谛。三别教,与前藏通二教不同,与后圆教亦不同。乃分别种种次第,发明十法界之因果,故说无量四谛。四圆教,将藏通别三种权教,融成一实教,无欠无余,圆融无碍,故说无作四谛。
所谓判教者。乃判别一经之教义,属于何时何教者也。此金刚般若经,乃佛第四时所说,属于化仪,渐教中之渐后。渐后之说,带二权说一实。比第二时渐初,阿含经之藏教,纯权无实者,固为高出其上。比第三时渐中,方等经内之藏通别圆,三权一实教较深。以去藏教之权,留通别二教之权,作般若中,入圆教实理之前方便。故曰带二权说一实也。此经之教义高深,唯次于华严、法华、涅槃。以华严唯带别教一权,谓之一权一实。而法华、涅槃、无权巧方便,乃纯实无权。故曰:次于此三经也。以五味判教,为第四时之熟酥味也。
此经有六种译本。今用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所译。姚秦为五胡十六国之一,亦称后秦。标其姓者,所以别于羸秦,苻秦也。三藏者,法师之尊称,因深明经律论三藏之义理,译成华文,以利益此方人民,故称三藏,彰其智德也。法师者,为世人之法则模范,能导世人脱离苦海,同登彼岸,故名法师也。鸠摩罗什,乃法师之姓名,译华言曰童寿,谓童年有耆德也。其父,名鸠摩罗炎。原印度人,游龟兹国,国王慕其道高学博,因以妹妻之,生法师。详见本传不赘。
本经讲义中所指若干分者。以昭明太子三十二分为标准。称序、正、流通三大分者,乃依道安大师之说。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义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此第一分,为序分。而第一节,为序分中之通序。乃集经人,承佛遗嘱,凡佛所说之经,通照此仪式序起。故曰通序。盖谓如是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我阿难亲从佛口所闻。一时间师资道合,机教相扣。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中(祇树者,即祇陀太子所施之树,故曰祇树。给孤独园者,即给孤独长者施金所造之园,故云给孤独园)共与大比丘僧常随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都在座。古德解此,称为六种成就。如是谓信成就。我闻谓闻成就。一时谓时成就。佛者谓说法主成就。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谓处成就。与大比丘众等,谓众成就。
如是为信成就者。以佛如是说,阿难如是述,教人如是信,即信此如是而已。何以故?佛说法四十九年,唯令众生如是信,如是解、如是修、如是证、如是为究竟耳。如是二字,虽属遍计之言,而能使人顾名思义,有必信之可能。何以故?有事理可凭故。盖如者,乃事理性相之都称。故法华经方便品中,说如中本具之一切事理名相,其大纲有十。所谓十者,曰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也。虽有此十法分别,皆从无分别之如中而来。故曰: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此十大纲领,乃世俗所承认之名实,无一不从如中来者,故如来为佛号之通称。如是信解修证,一法即具十法,十法即趣一法。若缺一法,而十法皆不成就。何以故?以离相无性故,离性无体故,乃至离因缘无果报故。纵经屑微事理名相,而必成天然之本末。此十法显然非一,而俾人悟之,竟成非异。终归于不即不离,故谓之究竟平等,不可思议,皆如是也。以如无异相故。如是推穷,必能断疑生信,俾人人种成佛之因,是其本旨,故曰信成就也。此一卷经,展转审问详说,无非发挥如是而已。
我闻,为闻成就者。闻有能闻所闻之义。所闻者,乃佛亲证现量境,亲见而说如实之法。不同世界哲学之研究、格致之化验、文学之编辑也。能闻者,乃尊者,以修多生之闻慧,接受无遗。如法如说,令现在未来一切众生,皆闻佛法,利益均沾。故曰闻成就也。
一时,为时成就者。印度彼时,列国不能统一,无历可遵。又天龙八部鬼神,各界时间不同,无所适从。此一时,乃师资道合,机教相扣,不失其时。故曰时成就也。
佛为说法主成就者。乃指释迦牟尼佛而言。佛者,觉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法界众生,因闻佛所说之法觉悟,依教奉行者,皆已离苦得乐。共尊为天人之师。故曰说法主成就也。又释迦牟尼者,梵音也。译华言曰:能仁寂默。能仁者,谓感而遂通。寂默者,谓寂然不动。
在舍卫国等,为处成就者,谓一成就,永远成就。佛说法之处,大有因缘所在,岂偶然哉!虽佛不说法时,而天龙八部,亦时时护持,如佛塔庙。若天台智者大师,证初旋陀罗尼时,见灵山法会,俨然未散,足证非虚。凡见凡境,圣见圣境,妙境难量,故曰处成就也。
与大比丘众等,为众成就者,乃如来示现之正因缘。以前之五种成就,皆为成就此一种也。佛有四众弟子,一发起当机众,如此经须菩提等。二常随众,如迦叶波等。三影响众,如法身大士,及天龙八部等。四结缘众,如薄福众生,今无证悟之益,而结见佛闻法之因缘,作未来得道之因缘者。又千二百五十人俱者,专表常随众之人数。迦叶波弟兄三人,师资共一千人。舍利弗,及目犍连,师资共二百人。耶舍长者子,师资共五十人。略去鹿园五比丘,谅都在座。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此一节文,为序分中之别序。别序者,述此经之特别因缘,与他经不同之故也。凡佛说法,必以因缘成熟方说。此经法会所起,因佛食时,著衣持钵乞食还等。方引起须菩提尊者,发明心地。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时者,谓佛敷座而坐之时。长老,谓德腊俱高,为僧众之长老者也。须菩提,华言空生,为佛弟子。于常随众中,随佛二十余年。今在大众之中,一眼觑透,佛之本怀。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具请法之仪式。乃对佛言:希有世尊!此一句赞言,是一经发起之本。如来之本怀,唯欲众生共成佛道。自成道说华严经,度脱大乘善根成熟者虽广。唯小乘根性于此法会,不见不闻,若聋若哑。佛本同体悲心,不弃小根。至鹿苑,度憍陈如,五比丘等,说阿含经,生灭四谛法门,俯就众生,纯权无实。诸弟子等,以出世禅定,多证阿罗汉道。经十二年之久,始说方等经,俾其回小向大,对三权教,说一实教,四教并谈。八年之久,方说般若经,付嘱诸弟子,转教菩萨,发菩提心,度化众生。诸弟子等,不知利人,即是自利。故时有退习者,而如来随时俯就之婆心,无人领会。突有须菩提,机缘成熟,在佛穿衣吃饭,出入往还之间,一眼觑破,佛家大法,原来如是,岂有些许外事,众生自扰扰耳。遂赞曰希有世尊,谓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不过转转教化发菩提心,度化众生,净信如是而已。若善男子、善女人,体佛本怀,发菩提心者,应用何法,常住不退?一旦退习,应用何法,降伏退心?
佛俯就众生,三十余年之久,末得畅其本怀。今得须菩提,一言道出,欣慰之至。故赞许之曰:善哉,善哉!意谓善知我心,善于请问:乃善之尤善者也。遂呼之曰: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此闻其知心之言,故重述而深许之曰: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此正许其问端,就端开示之际,被须菩提应声:唯然世尊!愿乐欲闻,一言隔断。故佛又重告须菩提云云。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此先略答,第二问题,降伏退心,须要脱离分别诸相。诸相虽多,总不出十二类众生,赅括已尽。故告须菩提,与发心诸菩萨,及大道心多胜行菩萨,曰:应如是降伏其退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皆由妄想而成。按楞严经,若卵生者,卵惟想生,如鱼鸟龟蛇之类,因飞沉乱想,和合气成。若胎生者,胎因情有,如人畜龙仙之类,因横竖乱想,爱情滋染而有。若湿生者,湿因合感,如含蠢蠕动之类,乃翻覆乱想所成。若化生者,化以离应,如转蜕飞行之类,此属新故乱想所成。若有色者,休咎精明,有色之可见者,乃精耀乱想所成。若无色者,空散消沉,无色之可见者,乃阴隐妄想所成。若有想者,神鬼精灵,乃罔象虚无妄想所成。若无想者,精神化为土木,为枯槁妄想所成。若非有想者,如蒲芦等,异质相成,因合妄而有。若非无想者,如土枭等,负块为儿,子成父母俱遭其食,此因怨害妄想而有。略去非有色非无色二类,类推可知。总属妄想非实,故须离此诸相,度化一切众生,无非令其明了如是而已。
涅槃者,译灭度,义谓灭尽妄想,度脱诸相。无余者,乃谓灭度妄想诸相,无余也。总而言之,我既发菩提心,我应使一切众生,入无余之灭度中。虽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乃分内之事。以真谛审之,缘生无性,当体即空,故曰: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若有所度之众生,即属人相。能度之菩萨,即属我相。人我之别,即属众生相。以此我人众生成常见,即属寿者相。若有四相,不能解脱,根本上即非发菩提心之菩萨,则不足论其退矣!是故欲降退心,先须解脱一切众生种种分别之相。此第三分,乃如来略答降心竟。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此答第一问:应以何法,能常住菩提心。复次者,又次答之义。佛呼须菩提,而告之曰:既发菩提心,应行菩萨道。菩提者,佛果也。菩萨道者,佛因也。以因方能克果。菩萨者,具自觉,觉他之义。所行菩萨道者,乃六度万行是。法者,乃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是。自觉者,乃觉悟非六度不能度脱六蔽。度六蔽者:一布施,度悭贪之蔽。二持戒,度污染之蔽。三忍辱,度嗔恚之蔽。四精进,度懈怠之蔽。五禅定,度散乱之蔽。六智慧,度愚痴之蔽。此六蔽由六尘所生,若住一尘,则六蔽丛生。故曰:菩萨于法尘之相,应无所住,行于六度布施。若欲度六蔽,复住六尘之相,则反助六蔽之因,如水灌漏卮永无平满之时。故曰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乃耳提面命,不住于相。
又征起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继恐听者,等诸泛言,不知注意。遂呼尊者而告之曰:其不可思量之福德,于汝心意之中,以为如何?汝观东方虚空可思量不?答言本不可思量。故曰:不也,世尊!又曰:岂只东方一边之虚空,不可思量而已哉!乃如十方之虚空,亦皆不可思量。菩萨无住相布施之福德,亦复如是十方虚空之不可思量也。既知无住布施,有如是之福德。则菩萨欲菩提心常住,无有别法。但应如是所教无住之法,而住之耳。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前文佛已略言,降心须离相,不降而自降。住心须无住,不住而自住。但不知当机与大众,能否究竟领会,故测验之曰:可以身相见如来不?意谓可以现在之丈六身,三十二相,为见究竟之如来不?须菩提,虽领离相之义,而未究竟,故答曰:不也,世尊!意谓不可以现在之丈六身、三十二相,为见究竟之如来。又自解释曰:何以故?如来所说之身相,乃指究竟之清净法身,诸法实相而言,非谓此应化之丈六身,比丘相也。如来闻其所答,虽非究竟,已有入处。欲导其深入,故先纵之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固也。但无此身相,及亦有亦无,乃至非有非无,种种诸相,亦须非之,离之,即是亲见清净法身,诸法实相之如来也。
佛有三身,以法身为究竟。法身乃一切众生本具之性理,名毗卢遮那佛者是。若众生发菩提心,由因克果,谓之圆满报身,乃华严会上,名卢舍那佛者是。再以果上行因,全体起用,应机化导者,谓之百千万亿应化身,乃中印度,大权示现之释迦牟尼佛者是。毗卢遮那,译华言,曰遍照一切处。义谓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卢舍那,译华言,曰净满。义谓清净圆满,无复染污。释迦牟尼,译华言,曰能仁寂默。义谓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佛既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致须菩提疑问,遂启世尊,曰:信如是也。颇有众生,得闻如是现在之言说,及将来流通之章句,能生起实在之信心不?佛晓之曰:莫作是说,无论如来现在,即如来灭后,后五百岁,如有持净戒、修福德者,于此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之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善根殊胜,不只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之,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若见诸相非相之章句,由闻而思,由思而修,由修乃至一念相应,而生净信者。须菩提,应知是人,即登六根清净位。虽未达分证佛果,已去之不远,而证相似佛位。则如来之清净法身,现前一念悉知。如来之诸法实相,现前一念悉见。是诸一念净信之众生,得如是与佛相似之位,可谓无量福德矣!
何以故?是诸一念净信之众生,既知诸相非相,当然无复再起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之俱生我执,与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之俱生法执矣!何以故?一相若起,诸相皆彰。若取一相,则四相皆起。以有能取之心,必有所取之相,能所对待,即属人我之相。人我缘起,即属众生之相。我人众生相续不息,即寿者之相。故曰即著我人众生寿者。若以心外执取法相,有所取之相,必有能取之心,故曰: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何以故?乃征起专在执取之非,莫说执法,纵其若取非法相,亦为四相之本,亦著我人众生寿者。于是结成诸相非相之义,曰:是故不应取法相,亦不应取非法相也。以是义故,岂只今日言之,如来常说此离相之法,谓汝等比丘,须知我所说之法,譬如舟筏,渡人过河,到岸即应舍筏。说法亦复如是,本为明心见性,若得见性,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则更应舍之。所谓无有一法当情也。噫!但能舍离诸法相,离相即曰见如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佛恐当机者,及法会大众,闻此诸相非相之义,误认诸相非相即成如来之佛相。遂执所说之法,以为佛法者。欲示诸相非相之所以然,免其误会。遂呼须菩提,而双问之曰: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已领佛意,遂双答曰: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由须菩提之答意,足以发明佛证之果、佛说之法,皆要离相。若离世间诸相,即成佛相;若执佛相,必成世间相矣!佛所证果要离相,佛所说法亦要离相。故双答佛果,及所说之法,皆无定法。何以故三字,乃征起之词,佛果不可执取,佛说之法亦不可执说。以法即非法,而非法亦即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三贤四圣,皆以无为大法,而有离相精粗之别。如凡夫,执有法相。二乘圣人,执非法相。三贤菩萨,执非非法相。佛乃一法不执,名无为法。此之谓离相精粗之差别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佛知众生著相已久,今闻广说降心离相之法,难免起断灭之想,及无希望之心。岂知离相,即是显性。离相者,乃背尘也。显性者,合觉也。诸佛证果,唯是觉道圆成。而觉道圆成之法,唯离一切相而已。佛将此离相法要,引事况胜。此法要,乃成佛之福德性,不可忽也。于是引世间之事实,问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已领佛意,故答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之相,即非福德性也。是故如来以福德相为问:而说宁为多不?佛闻须菩提已领本意,遂以之比况离相福德性之殊胜。乃曰:若复有人,于此经中接受行持,虽少至四句偈,或三句二句,一句,为他人解说,离相之要旨,以合觉性。其福德性,胜彼福德相多多矣!何以故?知一切诸佛之果,及诸佛所修菩提之法,别无他法,皆从此离相经中产出。须菩提,更要知离相之法,不分尊卑,不论亲疏,不择时间,不问处所,任何环境,任何玄妙,随见随离,随说随扫。虽现在所谓佛果、佛法者,亦须离之,谓之即非佛果、佛法可也。
由第五分,至此第八分,乃佛广示离相,以答降伏其心。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佛答降心离相已,又广示无住,以答菩提心常住不退之法。大凡不执住之理,小乘不异。但小乘仅知心理一面,故证偏真小果;而不知事实同是心理本具。皆要不住,方是大乘。须菩提等,本是小乘,已证四果圣位。受佛引导,于方等时,已经回小向大。今在般若时,又机缘成熟,觑破现量实际,体佛本怀。欲偕同大众,转教菩萨,故发此请。佛恐其不彻究竟,畏难不前,故于小乘四果,逐位审问。
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果,谓入圣人之法流,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为证。设起已得圣果之念,即著法尘,便非圣果。就此一问一答,可知须陀洹果,虽证初果,不著初果之念。无论大乘小乘,所证之果,唯以断惑浅深多寡而分。深微迷惑,曰无明惑,有四十二品,唯大乘登地菩萨能破之。多广迷惑,曰尘沙惑,以如尘沙之多而得名,唯三贤化导菩萨能破之。粗浅迷惑曰见惑,有八十八使,小乘初果圣人,即须陀洹能顿破之。自初果至四果,佛一一审,藉以发明差别,能知本无难行之事。菩提心自然常住矣!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最少之迷惑,曰思惑,有三界九地之分。每地九品,共八十一品。第二果圣人,仅破欲界六品思惑。梵语名为斯陀含,华言一往来果,谓一往天上,一来人间,此一番生死未了,故来欲界受生死。合前破之,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及今破之,欲界六品思惑,而证此位。就此一问一答,可知斯陀含,虽证二果,不著二果之念。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又三果圣人,再破欲界后三品思惑。梵语名为阿那含,华言不来果。谓不来欲界受生死也。乃合前初二果,共破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所证之位。就此一问一答,可知阿那含虽证三果,不著三果之念。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第四果圣人,梵称阿罗汉,华言不生。谓不在六道轮回,受生死也。完全破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九地八十一品思惑,方证此位。就此一问一答,可知阿罗汉虽证四果,亦不著四果之念。大凡小乘圣人,通以破除迷惑,不起著住之念,而证果位。再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教导众生,亦能不作著住,便证大乘。故层层质问:以得须菩提无住之确证。遂曰: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虽佛如是证明,我亦不作是念。我若作是念,自以为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称许我是乐阿兰那行者(译寂静无诤)。以我无实无无诤之念,始许我是乐阿兰那行者。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由九分至此,乃佛广示无住,以答菩提心之常住。所谓菩提心者,乃觉道虚通,在尘而不染尘。故虽度众生,而不著住度众生之念。若有著住,即属染污,觉道何由而成。小乘偏于见分心理,以世事为实有之尘,能染净心,故远弃之。此乃事理不融,心外有所执之法。若菩萨揽全事为自心,无染无不染,一道清净,事理双融,方成大乘佛道。小乘不足以知此。佛故问其所证之果,任运引入大乘。告须菩提曰:我问汝答皆言不作是念,法尘无住,于汝意以为如何解说?如我往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夫有得必有住。须菩提既领住心无住之意。故答云:如来于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是知以无得为得,当然无住,无住即是佛法。
遂又问曰:菩萨以此无住佛法,度化众生,以为庄严佛土不?须菩提已深解佛所说义。故答曰:不也,世尊!意谓菩萨绝不住于庄严。征起解释曰:何以故?庄严佛土者,以因缘而言之,缘生无性,因缘性空,故说即非庄严,不可住于有庄严也。无性缘生,因缘即是假借名相,故说是名庄严,不可住于无庄严也。是以菩萨度化众生,决不住于庄严,及不庄严佛土之念。
佛闻须菩提所答不谬,遂纵其意释之。如是庄严佛土,心地自然清净,即是菩提心现前,故曰应如是生清净心。盖心之所以不清净者,无非为六尘所扰。故不应住色生心,乃至不应住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清净心也。又举喻以释无住之所以然(即经文自须菩提以下四十一字是也)。盖众生依赖性成,不能独立,故有营求奔逸之苦。佛法超伦绝待,必须独立为究竟。凡不可依赖者,皆是假名假相,幻妄不真之事。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此身可谓长大矣!然所谓长大,比现在人身短小而言。借小而名大,依名而成相。若名若相,皆由假借而成,本来实无大身之性质,是缘生无性。故曰:大身即非大身。然虽非大身,又是无性缘生,而假借有此名相。故曰:是名大身。于是因缘之非大身,可依住乎?因缘之假借大身,可依住乎?噫!皆不可靠也。于是法法不住,即是菩提心常住。更从何处,觅常住之菩提心乎?此虽无为无作,而功德无量,正是万德庄严,乃佛之心印大法,不可稍忽。故下文举世事,以况功德也。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此节,较量无住福德之胜。恒河,印度雪山下之大河也。流长一千六百余哩,其沙当然甚多。又以如是沙数等多之恒河,在汝心意中,以为是诸恒河之沙,宁为多不?须菩提答言: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当然更多无数。佛呼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谓沙数三千大千世界,如是之多,尽以用作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答言:不但多,而且多之已甚。佛乃曰:实言告汝,无住之福,胜此甚多。若再有善男子、善女人,虽未布施如此之多。但能于此经中,由多分乃至最少分,受持四句偈,再少于三二一句偈言,为他人说此无住之法。虽舍一文钱,或作一点善事,不住我人众生寿者相,但回向法界怨亲,同发菩提心,同证菩提果。而此福德,胜前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之福德也。又不但此少分受持,为人解说之人,得如是福德。即其说法之处,尚有天龙八部保护尊重,何况广为人说者乎?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此分较量无住之福德,由能持之人,推及所说之处。复次者,继上所说,谓须菩提言,若有不择处所,随说是大乘经典,无住之法。虽少至四句偈等,当知此讲经之处,一切世间,天龙八部,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之尊重。少分如此,何况有人,尽能如法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者乎?当知是受持演说之人,成就最上大乘第一义谛,希有之法。若是满分受持演说之处,更加尊重,如具足三宝在者。为有佛,佛宝也;若尊重弟子,僧宝也;此经,法宝也。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闻佛广示,降心离相,住心无住之福德如是之胜。故请问如来,今所说之法,当何以名此经?我等云何奉行受持?佛告之曰: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密,以是名字,顾名思义,汝当奉持。征起解之所以者何?佛说般若波罗密,是因人执迷,造业受苦,如海阔无边。故说以破迷之金刚智慧(梵音般若),使之脱此无边苦海,登彼安乐之岸(梵音波罗密)。何尝有实法与人,但破其执而已。执迷既破,即不造业,则离苦海,到彼岸矣!但此破迷之法,不可执著,故曰即非般若波罗密。不但破执迷之法不可执,即非执迷之法,亦不可执。若执非法,则成断灭。故法之假名假相,皆不可废,但求不执而已。既知是假,当无可执。故曰是名般若波罗密。一不执因缘即有。二不执因缘即空。三不执因缘即假。三执既尽,法法皆如。故曰:以是名字,汝当奉持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佛见当机,及法会大众,颇领降心须离相、住心要无住之意,机缘已熟,遂欲引入化境,俾知离相无住之妙用,现前皆是,不止降心住心而已。故举现前妙用,问须菩提言,如来有所说法不?以觇其能否领解。及答言无所说,又恐其误堕于断灭。遂又审之,以极巨最广之依报,以显无住之妙用。故问: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当机答言甚多。遂告之曰: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汝莫执微尘之多,以为多。亦莫执世界之大,以为大。说多,说大,皆是世人遍计之符号,何尝有实。如来顺其因缘,而破其遍计符号,俾人破执离相,识得妙用现前,顿开佛之知见。必如世人之所执微尘,定是微尘;世界定是世界。则迷之甚矣!盖微尘世界,原无定法。聚微尘成世界,散世界成微尘。试问:以何定为世界?以何定为微尘?若言大地不是微尘,离微尘不成大地。若言微尘不是虚空。离虚空则无微尘。
由是可知,法法皆不可思议,不可分别,离分别相,故谓之妙。循其妙而用之,故曰妙用。然妙用有二:一者离相妙用,二者无住妙用。无住妙用,十四分说明之。今专说离相妙用。由如来有所说法不?乃显说法离相妙用。此微尘世界等,乃依报离相妙用。所谓依报者,乃世人所依住之世界地址,各有苦乐之不同,用是以酬前因善恶之果报,故曰依报。
或问:云何离相即成妙用现前?答曰:善哉是问!夫佛法者,非另有一种事业。出一种局式,乃固有现成之事,只在人心性中耳。今设譬以喻之,如大海中,有波,有水,有湿。此三者,一而三,三而一。波喻有相,水喻无相,湿喻非有相非无相。何以故?以波水皆有湿性故。纯波则水相变坏,纯水则波相变坏。而湿性者,波则波,水则水,永无变坏。人之性相,亦复如是。相有变坏,性无变坏。世界凡能分出有名有相者,如海之波也。无名无相者,如海之水也。其有无名相不可分别者,如海中波水之湿性也。如世人迷情执相,有我我所,以成五住烦恼,及二种生死。譬如湿性,自起执迷,以水之波相,为我我所,则湿性随波相,而有生灭也。又二乘圣人,不执有相,为我、我所,专依无相,破四住烦恼,了一层分段生死。尚有一住烦恼(即尘沙惑,无明惑等),而变易生死犹在。譬如湿性,浅悟以波相无常,弃波就水,故不随波相生灭,而随水性,受无形中之变易生死也。
若大乘菩萨,不迷有相,不执无相,乃知诸相非相,自能达到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之地位。譬如湿性自悟,水相本我之湿性所成,波相亦我之湿性所成。不用变其波相水相,而湿性宛然在也。如是详审,则离相妙用,无作无为,了如指掌矣!只在人心,知见一转,即成佛之知见。故曰立地成佛,岂非妙用现前乎?虽然如是,乃有六即之分,有理即佛妙用,名字即佛妙用,乃至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究竟即佛之妙用。不致以凡滥圣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前文说明依报离相妙用,此又发明正报离相妙用。所谓正报者,乃指人之正身,相貌美恶、贵贱、强弱、寿夭,各有苦乐不同。是因前世所造善恶之业不等,此生以本身受此酬报,故曰正报。佛之正报,万德庄严。众生但知世界上,有转轮圣王,具三十二相,至为尊贵。佛虽应机示现,具足三十二相,其实不能以此三十二相,完全代表如来。故审问当机,可以现在如来正报身之三十二相,即为见如来不?当机已领佛意,当然答曰:不也,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
征曰:何以故?如来现说之三十二相,是因众生机缘而说。因缘本无自性,即是非相。非相亦是假名,是名三十二相。此三者,因缘乎?非相乎?假名相乎?皆不可执。离之即是妙用福德。其妙用福德,全赖经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作为布施。夫身命,乃人生之至宝,用作布施,福德固然不少,若再加以恒河沙数之多,则福德当然无量。若不能离相,虽多亦有穷尽之时。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以离相妙用之文义,虽至最少之受持四句偈,或三二一句,为他人解说,其福德甚多于以恒河沙数之身命作布施者。以离相妙用之福德,不可思议故也。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此闻义述解,当机闻离相妙用,深解义趣。感今日之悟,悲昔日之迷。故鼻涕眼泪俱下,而白佛言。世上希有者,唯我世尊!说如是诸相非相,甚深经典。我从往昔,随佛修行以来,证无学位,所得慧眼,能观诸法毕竟空相。未曾得闻,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空非空相、有非有相、相即离相,如是希有之法!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其次赞叹他人,信是希有、离相妙用之经。谓世尊曰:若复有人,得闻是经,离一切相,信心清净,则诸法自然生成实相。当知得闻是经之人,成就第一义谛,佛之希有功德。又称世尊而言曰:是实相之相,亦须离之,即是一切法,非一切相。是故如来说假借之名为实相,而名亦须离之,即是一切法,非一切名。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此当机者,悟第一希有之义,求佛印证。谓世尊言,我今得闻如是经典,由信而解,由解而受,由受而得修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之世,后五百岁时,其时众生,有能得闻是诸相非相之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以离四相故。所以者何?四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此回应前文如来所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之意。如来闻之,符合本怀,乃欣然印证。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
上句如是者,意谓汝呈所悟,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正是如我前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之意。下句如是者,我说,正是如汝之所悟。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须菩提前闻诸相非相,以为后人难信。今闻经名,又闻说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既自领解,若谓后人亦能信解修证,未免看之太易。佛复分别证明,何可如是求全责备。若复有人,得闻是离相妙用之经,若能不惊疑、不恐怖、不畏怕,当知是人,不易遇之,甚为希有。征起解曰:可惊者何?当知如来前说经名般若波罗密者,乃因缘所起之法相。即非般若波罗密者,谓即一切法离一切相。至若即非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波罗密者,谓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是义深微,若非宿慧深渊,岂不惊疑。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
忍辱乃众生所难。劝行忍辱,易生恐怖。况且忍辱有三。一忍辱波罗密者,乃以众生之因缘所起。若能忍其非理所加,谓之生忍也。二如来说非忍辱波罗密者,乃谓忍离忍相,是无生忍也。三是名忍辱波罗密者,乃谓法离法相,是无法忍也。合而名之,曰:无生法忍。若在未破俱生我执之时,闻之焉能无恐怖。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此以忍辱事实,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18-4-20 17:51:33
|
只看該作者
说明可畏之故。若人闻之不畏,甚为希有。歌利王,译极恶王。佛往劫行菩萨道时,住山遇歌利王畋猎。王倦憩眠,所随嫔妃散步,遇菩萨为之说法。歌利王醒后,寻其嫔妃,见一男子,为之演说。王怒,谓诱看女色。菩萨答曰持戒。恶王以剑割其身体,问曰:既能持戒,生嗔恨否?菩萨答言:若有嗔恨,身体不能复元。言迄身体复元。恶王复欲割之。天龙八部大怒,飞沙走石,击恶王垂死,遂求忏悔。菩萨慈悲,安慰之曰:我成佛时,必先度汝。后应鹿苑五比丘,先度憍陈如开悟。佛自证明,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不离,应生嗔恨。以我早离四相,不生嗔恨,行所无事,方得身体复原。可见忍辱离相之妙用矣!抑此妙用,非一朝一夕之功。从被割时,过去五百世,曾修忍辱行,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即无我人众生寿者之四相,始有如是之妙用。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此结成离相妙用。是故须菩提者,乃承上离相之旨,教当机及大众注意,既行菩萨道,必修六度万行。既修六度万行,必须离一切相。不然不足以为发菩提心也。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
前说般若离相妙用已竟。今说般若无住妙用。离相为用用,以化他之用胜;无住为宗用,以自行之用胜。今以菩萨自行,不住六尘,而六尘皆成妙用。故曰: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所以者何?菩萨所修六度,生心观境,不外六尘。虽在尘,而不应染尘。故曰:应生无所住心。所谓无所住心者,乃大乘修观之要旨也。大凡人之生心动念,必有所住,有住即染,染则成缚,不能解脱。此吾人不能脱离世间诸苦之原由也。今欲脱离世间诸苦之由来也,必须无住。以无所住,则心自常住。虽以十法界之广大,唯是一心。既是一心,本无始终边际伦次对待,焉有能所之分;其有能所者,乃自心妄作分别之故耳。楞严云: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六尘之最繁广者,莫过法界芸芸众生。度尽众生方成佛道,惟凭无所住心。欲得无所,先泯其能。盖心之最显者,有六种胜义根之见分,乃见闻嗅尝觉知也。如眼之能见,必有所见之色。耳之能闻,必有所闻之声。若色声变灭,而能见能闻之性,既妄自住于所见所闻之尘。尘既变灭,见闻之性,自然循之变灭。而自妄认,实为生死。故生死唯由此起始也。故曰:若心有住,不外六尘。六尘无常,即为非常住矣!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色者,略言六尘,施者,略言六度。意谓菩萨之心,不住六尘,而行六度也。因众生心,时时住于六尘,念念迷于六蔽,而受无穷之苦。菩萨欲拔其苦,必须以身作则。故曰: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不住于六尘之相。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云何不住一切六尘诸相。此诸相者,本属缘生,并无自性。缘散则灭,不能常住。凡夫以为实有,故随尘相枉受生死。菩萨明诸相非相,即成真谛。非相,即非非相,即成中谛实相。诸相既然,众生亦然。此正显般若无住之妙用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此承上一切诸相,即是非相,结显无住真实。所谓真实者,乃说六尘相,即非六尘相。如来是真语者,说色相即非色相也。实语者,非色相亦非也。如语者,如世人所说是色,如来亦说是色;岂是另有异说?但说色,而不住于色也。不诳语者,以结成真实二语。不异语者,结成如语也。虽系五语,前三语是解,后二是结。呼当机注意承听,俾知如来所得法者,即此十法界,一切诸法,即空,即假,即中。即空者,诸相非相,缘生无性,此法无实也。即假者,假名召实,无性缘生,此法无虚也。如来所得法,既无虚实,当然超伦绝待,中道第一义谛。足征无住真宗妙用。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此举喻,以显无住妙用。盖住则不妙,如人入于黑暗,即无所见,随处皆成障碍。不住则妙,如人有目,复有日光明照,见种种色,一目了然,不受诸惑。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此显无住有生福之妙用,能自他两利。今先说自利之福,若善男女,能于此经,接受行持无住之法,若对读,若背诵之时,其知见与佛正等无异。盖佛之知见,超异众生者,惟在不住而已。若众生受持不住,与佛有何差别。故曰: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此经,即是其人,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见此经,即是其人,何处更觅如来也。既同佛知见,则福德可知。故不分男女,唯以无住,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前文说无住所生自利之福,今又说利他之福。谓以身力作布施者,每日三分,每分,以恒河沙数等身力之多。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行之不怠,其身力布施之功德,可谓无量无边矣!若复有人,闻此经典无住之理,信心不起背逆,其福德胜彼无量劫,以身力作布施者。彼则行有著住,不成妙用,故不如此信心不逆者,无住之功德。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则福德更为无量无边。以要言之,是经之妙用,有不可心思口议,及比较称量,乃无边际功德。此经之妙用,若福薄根小者闻之,难起信心。今如来为发大乘心之别教菩萨说。为发最上乘心之圆教菩萨说。方能依教奉行。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前文略说利他福,此文广说利他福。广为人说者,乃施教人,见被教人,堪为载道之器,观机逗教,机教相扣,具明眼深见。故能见面知心,非同泛泛。所谓悉知悉见者,谓施教之人,即同如来,悉知悉见被教之人也。师资道合,各具如来正法眼藏。故皆成就不可量,其数不可思议;不可称,其分量不可思议;无有边,其界限不可思议。以是三种不可思议,以显其师资之因功果德也。如是人等,能自利利他,即为承受佛之家业,荷担如来无上正觉之大法也。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众生之迷有二。一相分,二见分。凡夫迷于相分,二乘迷于见分。诸佛菩萨证于自证分。佛说法,破除相分,即是破除见分,以见依相起故。此三分,乃一而三,三而一。相分,属遍计执性。见分,属依他起性。自证分,属圆成实性。小乘以相分为实有,闻佛说法要离相,故远离一切事相,独善其身。虽不入色声香味触法,然以心外,有可离之六尘相分。遂起我、人、众生、寿者,之四种见分。既落知见,必有取舍。即于此三空洞照之经,绝不能承听领受,研读背诵,岂能为人解说。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指示此经之妙用功德,为救世之宝筏。任在何处,一切世间之人,及天龙八部鬼神,所应供养。当知有此经之处,即是佛之宝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如是供养,则福慧无边。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前文言此经无住妙用,自利利他之福德,无量无边。此复申明,无住妙用,不但能生自他两利福德,且灭罪功德,亦不可思议。若善男信女,受持读诵此经,本属善事,应为人所恭敬,若反被人轻贱。则事出非常,当有非常之利益。纵使是人,先世罪业成熟,来生应堕三恶道中受苦。以今世在诵持经时,受人轻贱故。而先世将熟之罪业,遂即消灭。将来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果。然则无住功德,可轻乎哉!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此双显离相无住之妙用。佛以自行经过之功德,比较此经离相无住之妙用。以况其在未遇然灯佛前,即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虽未能供养如是诸佛,但能受持读诵此经,其所得功德,比较我所供养诸佛功德。虽百分,不及此人之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此人之一。以况此经功德殊胜不可思议。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此总结经功,况其离相无住妙用,以补前文所未备。意谓后世善男信女,有能受持读诵此经,依教奉行,所得功德,我若具说。或有人闻,不但不信,而反生狐疑心,发狂乱之想,故我未敢充足说之。于是又呼当机,以警大众曰:当知是经义理幽深,不可思议;若能如法修行,则果报亦不可思议。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须菩提尊者,由第二分乞请后。如来于第三分,略答降心离相。于第四分,略答住心无住。第五分至第八分,广答降心离相。第九分至第十二分,广答住心无住。究之降心住心,皆随情而说,其实只是离相无住而已。故于第十三分至第十六分,备示离相妙用,无住真宗。须菩提顿增领悟,情知发菩提心,乃成佛之真因,原未动摇,何须降住。回思向者所问:鲁莽粗率。今既领会真宗妙用,故重白佛言,曰: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换言之,既发菩提心,说甚么应住心,说甚么降心。当机唯重在菩提心本不动摇,故有此言。佛闻是言,知须菩提已堕菩提心之知见,遂当时纠正之。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以前由第二分,至第十六分,皆是明宗论用,以趣本体。至此第十七分,至三十一分,皆是发明菩提无法,显般若之本体,以符前文之所趣,以成全体全用之道。当机自闻离相无住之旨,深知佛法无为,岂用造作。乃自悔其前请之谬,故曰: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意谓菩提心常住不动耳,说甚么住心,说甚么降心。佛闻之,彼虽不著于降心住心,而又执起菩提之心。此是众生之通病,既舍其一,必执其一,完全放下者,唯佛一人。故随时纠正,仍引其前言,告之曰:善男信女,发菩提心者,我曾说过,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以离一切相故。若菩萨,有一相起,四相皆彰,则非菩萨矣!
【「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此明菩提心,本是假名,何尝有一法,名菩提心哉!菩提,译华言曰觉道。觉者,即吾人现前之知觉。吾人之知觉,个个具足,但有觉而无道,故不名菩提。所谓道者,乃通达之义。吾人之知觉,皆为名相缘影所塞,不能通达,故曰有觉而无道也。若发心执有菩提之法,以是名相,遂成缘影,塞其觉道,即非菩萨。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以自身作证,不但发菩提心无法,即证菩提果亦无法。遂问须菩提曰: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菩提果不?尊者虽知菩提无法,有时难免转境之迷。今闻如来所问:即时警醒,遂答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菩提果。佛印证之曰:如是如是。继恐法会大众忽略,又恳切证明曰:实无有法得菩提。
【「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此又以受记无法,而证明之。意谓莫说得果时无法,即未得果先,受记时,亦不应存得法之心。若心中以为如来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决不与我授记,谓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我心中,实在无有一法当情,清清净净,确信无法得菩提果。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或问:发菩提心无法,授记亦无法,得果更无法。然则学佛者,如何入手?如何修行?如何为证?答曰:无入为入,无修为修,无证为证。故曰无为大法。凡佛所说一切法门,皆属前方便。为俯就众生,故用声闻法,缘觉法,菩萨法。此诸法皆非佛法。虽非现量佛法,及至证现量时,则声闻,缘觉,菩萨,乃至一切众生,皆是究竟佛法。何以故?以诸法非法故。此时方为度尽众生,方成佛道。所谓诸法,皆非佛法者,以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差别故。唯此佛法,乃以现量,而证成现量,最简单之事。而九法界之众生,执迷不悟,故别教菩萨,无数时劫证到佛时,所经时劫修行,亦不过一场大梦而已。其所证者,只是现前一念耳。本来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森罗万相,无不互融互具,岂因修而始有?涅槃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又无机子云: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此经云:乃至一念生净信者。而一般声闻众生,不由此著眼,是以钝利二根修证,有日劫相倍之别。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解释无法之所以然。大凡证佛果者,必有十种通号。但以第一名号解之,即可以知无法矣!第一名号,谓之如来。如来者,即诸法如义。意谓诸法,各如本位。既无受名之处,亦无有相之法。以无名无相,故曰无法。如者,不变之体。来者,随缘之用。在不变时即随缘,在随缘时即不变。变与不变,本无固定之性相。而一切诸法,岂有实法。此随缘与不变,不落先后,同处同时。盖所谓随者,乃随因缘变化。所谓不变者,乃不随因缘变化。意谓变化时,即不变化。不变化时,即成变化。十法界一切法,不过如此而已。世人谁能知之,谁能信之,谁能证之。唯佛一人,知到作到,故曰如来。所以者何?佛法即是世间法,脱离世间法,踏破铁鞋亦无觅处。只要识得变即不变,不变即变。变者,诸法也。不变者,即如也。所谓如来者,即诸法如义。显然可知,法即非法也。故曰:无法。
且如世间二字,亦是诸法如义。何以故?世者,时间之名,间者,空间之名。时间者,过去现在未来也。空间者,前后左右也。其根本上,即未有过去现在未来等名,是谓之如义。乃以未受名故,是不变义。既假订名,谓之过去现在未来,是谓之来义。乃以受其名故,即是变义。以二义合之,故曰如来。
若问其实,过去已去,现在不住,未来未到。本无实在,故曰诸法如义。法即无法,变即不变。换言之,即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之谓也。
空间,亦复如是,以前后左右,亦无实在故也。譬如今日磁瓶,五百年后,即变成古磁,而谁见其变耶?可谓变即不变。又如水随曲直而变相,其体未变。金随范镕而变相,其质不变。世间一切法,无一不然,故曰诸法如义。此非思想所能及,议论所能到,故谓之妙法,不可思议也。以不思议心,观不思议境,故曰观照般若。观至能所双亡,谓之实相般若。由是方证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三德秘藏之诸法如义,自然无得之得,得即非得。故曰: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此释一切法,即非一切法,即是佛法。佛呼尊者,而告之曰:我所得菩提果,只是了解十法界之诸法如义,自性本具,无欠无余而已,何尝复有实得。
在未得菩提果时,未了十法界之如义,未明十法界之本具,未起十法界之观念,未得十法界之受用。今则已明、了、观、得,说得又何尝是虚。故曰:无实无虚。
若作此法界观者,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何以故?一切法即非一切法,乃无实法也。是故名一切法,乃无虚法也。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又设喻以解释无法。曰:譬如人身长大,乃对待短小而言,何尝有大小之实在。须菩提曾闻身如须弥山之喻。遂答曰:如来说人身长大,以之譬喻因缘也。即为非大身,以喻因缘即空。是名大身,以喻因缘即假。以此因缘即空、即假,建立不可思议诸法如义之中道也。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此以法喻,谓菩萨(译觉有情)亦如是。因有情众生不觉,故立名曰觉有情。本系对待立名,何尝有实在之法相。若自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我相一起,四相皆彰,即不足名为菩萨。何以故?以众生之名对待,而名菩萨,何以故?众生为迷情,菩萨曰觉有情。是故佛说一切法,本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之假名。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前示正报无法,即是般若本体。今示依报无法,亦显般若本体。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亦以因缘而说。即非庄严,亦是即空。是名庄严,亦是即假。通示菩提无法,显般若本体。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前言菩萨度众生无法。今又通达,我亦无法。如是本体现前,更待何求何证。故名之曰:真是菩萨。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此如来审示当机,以明佛之五眼圆见,直显般若本体。盖下界凡夫。只具肉眼,仅观现前环境。若如来只具此肉眼,则与下界凡夫众生同,岂能证菩提?上界共有三界,二十八层天,各具天眼,遍观地球世界多寡不同,由果报所居之阶级不等。若如来只具此天眼,则与天上众生同。小乘圣人,阿罗汉具慧眼,观诸法皆空。若佛只具此慧眼,则与圣果之众生同。菩萨具法眼,善观众生宿世之根性如何,度化不失其机。若如来只具此法眼,则与大道心之众生相同。若一切诸佛,只具佛眼,如来亦只具此佛眼,则与诸佛同,而不与前四眼同,何足为般若本体?岂知一切众生之心性耶?世人只具一肉眼,天人具二眼,阿罗汉具三眼,菩萨具四眼。唯佛眼如千日,无所不见,圆具五眼,佛佛道同,本与众生无二无别,何尝特别有法证菩提果耶?众生不能圆见者,是不信圆知也。若能确信圆知,自有圆见现前。
【「须菩提!于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此审示佛知圆知,直显般若本体,俾众生确知无法之菩提果也。意谓恒河中之沙,佛亦说是沙,所知与众生本同。唯恒河沙数之恒河沙数之佛世界,所有无量国土,每国土所有之众生,每众生所有之若干种心想,佛悉知之。与众生不同之点在此而已。何以故?以众生妄执缘影诸心,以为自心。如来说此诸心,皆是因缘所生,而缘生无性,故曰非心,是名为心。假此以发明无有一法当情之菩提心也。所以者何?征起无法可表,俾人自悟其圆知。若无圆知,岂有圆见?故指众生缘影诸心以解之。遂呼尊者之名,以警大众谛听。曰:此缘影之心,过去者已去,如何能得?现在之心,刹那刹那不住,如何能得?未来之心,尚且未到,如何能得?此三种缘影之心,皆了不可得,何可固执为心?于此了不可得处,即是无法之菩提心现前。若再转念,此心到底是个甚么?则又去之远矣!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前文说明三心了不可得,以显佛知圆知。其要旨在心即非心,法即非法。不可以一切世间法为实,方能得福德多。故谓须菩提曰: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此世间之实法也。若有人用作布施,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尊者答言:得福甚多。佛又呼而告之曰:不但布施不为实有,即布施所种之福德,亦不可以为实有。若以为实有,乃成世间之福,甚为有限,如来则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方合菩提之果。如来说得福德多者,乃证菩提果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此以即色非色,发明一切法,皆不可以为实有。盖佛示现之色身,虽具足丈六金身,不可以为实有而说具足色身。要知此乃随情而说。若随智说,即非具足色身,以色即非色故。若随情智说,是名具足色身,以假名诠实体故。虽当体即空,而名相不可偏废。以此三句,显出菩提无法,虽如来亦无法可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佛是一片婆心,不多说特别名相。唯以现前听众,皆能了解为本怀。故只以现前若身若境,而发明之。今以三十二种具足之贵相,随说随扫,发明无法,以显本怀。俾当机等,领会相即非相之旨。盖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扫去有相也。是名诸相具足,是扫去无相也。有无俱扫,方证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之本体也。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有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前以无色相等法,直显般若本体。此以无法可说,以显般若本体。如来示显于世,原无实法与人。故说此无说之法,无法之体,俾众生自复本性。盖众生本来是佛,佛译觉义,众生本来皆有知觉,故曰本来是佛。既是佛矣!唯以颠倒错认,背觉合尘,撮地水火风之四大假合,为自身相,故曰众生。又以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故曰颠倒。须知地水火风,本是变化无常之物。以之为身,当然随从变灭。
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境,对根成识,吸相为影,以之为心,本觉陷于影中,妄成变易生死,当然随之颠倒。
如来切嘱当机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勿者,禁止之辞。夫说法之念,尚且无有,若谓有所说法,岂非谤佛乎?此严格显示无法。所以者何?有所说之法,则声尘闻于耳根,吸成意识,反与众生增迷,即成法尘缘影。佛说法,旨在破诸迷惑,故曰:无可说也。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此约众生法,非众生法,非不众生法,以显菩提无法。慧命须菩提者,表示已经续佛慧命,凡佛说法,当无疑义。今代众生发问:谓未来之世,众生染业愈深,闻是无法之法,能生信心不?佛言:此问错矣!彼若决定是众生,当然不信。彼若决定不是众生,当然不必再信。何以故?若决定是众生,则不能信佛,学佛,虽信亦是免强,虽学亦不能成。如狐决不信虎,学虎亦不能成。
若决定不是众生,当然是佛。已竟是佛,何须再信佛,学佛。以彼非众生,非不众生,是故决定信佛学佛,当来成佛。
且夫众生者,不过假订符号而已。彼非众生非不众生者,如来说非彼非众生非不众生,是名彼非众生非不众生,随说随扫。一扫非有,二扫非空,以显不可思议无法之菩提。至此境界,无有一法可增可减,可取可舍,只在当人识得,若心若境,无非现量,全体现前,岂有别法可得耶!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重重发明无法,尊者已经领悟。为警听众,乃白于佛曰:佛所得菩提之果,为无所得耶?意谓得即无得,无不得耶?佛遂印证,如是如是,乃谓汝已如是悟,我实如是证。又呼尊者曰:我于菩提,不但未曾有得,乃至无有少许之法可得,是名菩提果也。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前说无欠无余,自性平等,即是般若本体。此说无高无下,直示平等,即是般若本体。所谓是法平等者,换言之,即世间所有,无一不平等,是名菩提果也。又转释之曰:以无我人众生寿者之观念,再修事实上济人利物一切善法,即得菩提也。于是呼尊者,而告以济人利物之善法,亦不可执著。莫忘因缘即空,即假,即中,事理圆融之止观。所谓善法者,因缘也。即非善法者,即空也。是名善法者,即假也。此因缘即空,即假,即中之三法,一不可执者,即般若本体也,即菩提无法也。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此引事,以显菩提无法之胜。所谓须弥山王者,以此山为诸山之王,出地面上,有八万四千由旬。一小由旬,尚有四十里之高,则其高大无比可知。译华言曰:妙高山王,即地球之北极也。每一地球,即有一须弥山。以一地球,名一小世界。以千小世界,名小千世界。以千小千世界,名中千世界。以千中千世界,名大千世界。以小千中千大千,三次言之。故名三千大千世界。若使须弥山如此之多,皆为七宝所聚,有人持用布施,其所修之福德,可谓无量矣!若再有人,以此般若经,虽少至四句偈,或再少至三句二句一句等。果能如法接受修持,对读背诵,或为他人演说,与前述之施宝福德较之。彼施宝百分,不及此持说一分。即使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皆所不能及。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由此二十五分,至三十一分,皆发明诸相平等。今约举众生与诸佛平等,以示菩提无法,直显般若本体。所谓平等者,无分别义。既无分别,岂有样式,故曰无法。所谓无法者,并非推倒一切世间所有。乃谓有即非有,法即非法,故曰诸法性空。天台教立空观,乃不执有法也。然空亦属法,借有而名,故又立假观,乃不执空法也。以此空有二法,开出无量诸法,故立中观。以不思议心,观不思议境,则修观之法,尽于此矣!如来虽度众生,皆是不思议之境界。若有思议,即属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分别之法。故谆切诫之曰:如来说有我者,乃是如语如说,岂同凡夫,以为有我之实法。又凡夫者,如来以平等视之,谓即非凡夫,是名凡夫。亦即空即假即中,不可思议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以前所问:皆外境实事。今者问:以内境心理,可以身相,观如来不?此观者乃心内观念之义。因外境已知,相即非相。若自内境言之,复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为有相耶?为无相耶?此是另换一方式,以测验之。尊者,已闻说诸法平等之义,以为一切法,皆是佛法,况佛本具之贵相乎?故答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见其仍未融通,复执于有边,遂晓之曰: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亦具三十二相,亦是如来耶?尊者恍然自知其误,遂答,谓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岂知执有执空,皆是错谬。尔时世尊,而说偈言,先破有见,后破空见。如来本有声有色,然声即非声,色即非色。若妄以色即是色,声即是声,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此是破有见,谓不应以具相见如来也。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有见既破,复破空见,以归中道。遂立二种问题,一者,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此破空见也。二者,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乃归中道,以显正理也。于是问尊者曰: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可证菩提果。则汝在因地之中,发菩提心时,若度化众生,决定必说诸法断灭,反成外道邪说。莫作是念,何以故?于因地之中,发菩提心时,度化众生,当然于法,不说断灭相,方合如来心印。自然以如是因,召如是果。此息两边,独显中道也。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此分较量。离空有二见之福胜。先以事实言之,若菩萨以恒河沙等七宝,持用布施,固然功德不少。假若再有一人,未行布施,只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是则已破俱生我法二执,证无生法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所以者何?以其即一切法,离一切相故,已同佛之知见,当然超过世福。何以故?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是菩萨,既破俱生我法二执,已无能受所受之心,则受无受相也。须菩提恐众生疑,故问云何不受福德?佛答:已破二执,诸惑已尽,福德自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佛谓如是看来,法即非法。故证菩提果,有十号,第一即名如来,俾众生顾名思义。当知如来者,来无来法,去无去法,岂有实法。若有人不明是义,专执我之报身,以为如来,而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完全不解我所说之义。何以故?如来者,来无来相,本无所从来;去无去相,本无所去,故名曰如来也。若心来,若境来,乃是心境一如,皆名如来。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此约一非一相,多非多相,以一多平等,显般若本体。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固属甚多,然多即是一,以一世界故。当机深领佛意,意谓说一说多,皆非真实义理。凡一切真实义理,皆不可说。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决定是微尘众。所以者何?原是一世界故。佛说微尘众,乃随人情而说。即非微尘众,乃随真智说。是名微尘众,乃随情智说。借一世界,说众多微尘,虽有其名,本无实多之体。不但多无多相,抑且一无一相。故我如来,所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世界亦无实体,从何而有。若使世界实有者,不过一切微尘等和合之一合相而已。且极而言之,一合相亦不究竟。故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佛闻当机所说不谬,遂呼其名,而告之曰: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
一卷般若经,一言一蔽之,亦如是而已。凡求佛法者,须在此处注意。若了诸法皆不可说,则诸法皆成实相。何以故?古德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真何待?佛顶经云: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佛云: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故佛十种通号之中。一号曰:善逝(去也)世间解。乃以世间之解说,皆属戏论。而凡夫之人,贪著其事,以为真实。佛破其迷,善为随情辩论,以扫去世间一切戏论解说。故号曰:善去世间解也。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佛说法至通结之时,恐留疑窦,又发明相分与见分,平等之义,以期圆满而无余。盖以前所说对于相分,既一一破除,唯恐世人转计,以为破除相分,必留见分,如是谬之甚矣!故持举此义对须菩提说:若有人言,佛所破者,皆是相分,佛所显者,应是我人众生寿者之见分。若是人者,解我所说义不?尊者已领佛意,早知见分与相分无异。乃答言: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人众生寿者见,是名我人众生寿者见。俾当局等闻之,塞将来之疑窦。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此通结一经之要旨。佛谓当机曰:凡发菩提心者,不但于见相二分应作如是之知见。对于一切法,皆应如是知之,如是见之,如是发信心,如是解真义。皆不可生起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属因缘。如来说即非法相者,属因缘即空。是名法相者,属因缘即假。究竟此三法者,可谓属因缘耶?属空耶?属假耶?皆不可说。故此三法,即显不可思议之中道也。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此第三十二分,为流通分,示流通此经,观念之益,较量通经之功德。若人持用无量阿僧祇数世界七宝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虽少至四句偈,或三句二句一句等,或自利,受持读诵;或利人,为人演说,其福胜彼布施无量世界七宝。云何为人演说以下,示以通经之法要也。大凡为人演说,要在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如如者,乃无为法,谓一切法,各如其自如,不假他相,自无异相。盖一切有为法,以权教观之,如梦幻等之虚妄无常。以实教观之,梦幻泡影露电,皆是实相,梦则梦如,电则电如,皆是如如不动,应作此如是观也。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此正式结束流通,佛说此经已毕。当机人长老须菩提,及法会四众弟子,比丘(译乞士)是大僧。比丘尼(译乞士女)是亚僧。优婆塞(译近事男)是皈依三宝,已受五戒之在家男子。优婆夷(译近事女)是皈依三宝,已受五戒之在家女人。天人阿修罗,乃略说天龙八部(详见教乘法数),闻佛所说,得未曾有,心地清净,皆大欢喜,诚信接受,如法奉行。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去恶就善。奉持经戒。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