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52|回復: 0
|
[星云日记]人生的马拉松1994.7.16~1994.7.31
[複製鏈接]
|
|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星云日记]人生的马拉松 1994.7.16~1994.7.31
星云日记
人生的马拉松 1994.7.16~1994.7.31
七月 十六日 星期六
从电视新闻中得悉,约每十万年才会出现一次的彗星撞击行星之王––木星的天文奇观,即将于近日内发生。据天文学家预测,彗星苏梅克·李维九号在扑向木星途中,会因木星强大的重力,裂解成首尾相连,长达七十一万英哩的彗星残块,远远地望去,彷佛是二十一颗串连的珍珠。但对木星而言,却相当于二十一颗威力强大的原子弹,每一次撞击均会产生高热火球与爆炸后的蕈状云。不过,撞击之后,这些彗星残块立即随之化为乌有。
透过这次彗星撞木星事件,天文学家希望能了解彗星与木星的构造,以及地球外围由载电分子组成的范艾伦带状物,藉此机会揭开宇宙间久存的谜团。另一方面,碰撞之事在大陆各地却引起不少人士的关切与恐慌,例如出租车司机不停地打电话到天文台询问,这天是否应留在家里,不要到户外工作?怀孕期的妇女则担心彗星撞木星时会影响腹中胎儿的发育,离谱的是竟然有人恐慌“扫把星”的出现会是世界末日的来临。
虽然我没有像天文学家那样专心致力于银河系的研究,但对于天文方面的小常识倒还稍微懂得一些––
木星的直径十四万二千八百公里,是地球的十一倍,以此计算,木星的体积为地球的一千三百倍。由于木星主要由氢和氦气组成,重量只有地球的三百多倍。
木星虽然巨大,却不笨重,它自转一周(一天),只需地球时间的九小时五十分,但因距离太阳有七、八亿公里,是地球的七倍左右,所以公转一周(一年),长达地球时间十二年。
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一颗行星,太阳系中的其它行星都可以装到木星中去。
由于太阳运行的速度,任何一次日蚀的过程都不会超过七分五十八秒。
太阳比地球大三十三万倍。
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速度,差不多是子弹飞行速度的八倍。
彗星的长尾巴是由非常稀薄的蒸气构成。若我们将一条长达一万英哩的彗星尾巴装到一个小瓶子里,它所占的空间,将不超过一立方英寸。
站在冥王星上看,太阳就象是一颗小星星,其亮度犹如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金星一样。
午夜后,我们在夜空中看到的流星,比在午夜前的任何时候多五倍。
“光”以每秒十八点六万英哩的速度前进,从冥王星到地球一共要花六小时。
几年前,我在马来西亚、香港等地弘法,记者采访时不谈佛法,反而一直追问我对外星人和神通的看法。我当时回答他们,阿弥陀佛就是外星人。至于神通,经典中有提及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和漏尽通六种神通,但唯独漏尽通是断除烦恼、了生脱死的究竟神通,也只有圣者的阿罗汉和佛才能证得漏尽通。神通能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方便,但是为什么佛陀又不提倡弟子们修学神通呢?原因有四––
1.神通非究竟之法
2.神通敌不过业力
3.神通比不上道德
4.神通及不上空无
佛陀也说过,佛法是要用道德来感化他人,用慈悲来救护众生,而不是以神通来眩惑大众、迷乱百姓。修学神通的首要条件必须“依于慈悲,住于净戒”,像菩萨基于慈悲,以神通来摄化众生,一旦有了神通,更要严持净戒,多做有益于大众的事情,而不是依仗神通去胡作非为。
七月 十七日 星期日
自从成立新书记室,一直无法抽空指导,今天早餐后前往书记室,见到一群新旧书记埋首振笔,看来他们的工作已上轨道了。
先约依空、满义讨论编撰《佛教》的问题。
《佛教》共分十类:教理、经典、佛陀、弟子、教史、仪制、宗派、教用、艺文及人间佛教。经过一年多的编纂,第一册“教理”已付梓,其余大致完成,只待审核。希望《佛教》的问世,能帮助有心向道者,成为他们学佛初入门的踏板。
接着,就《星云百语》第二集,与永芸、满果讨论。自第一集《心甘情愿》发行后,年来销售量已达十多万册,信徒的反应热烈,几乎人手一册,纷纷询问第二集的出版日期,追求佛法的殷切可见一斑﹗
常有人问我做事的原则,我做事的原则就是“皆大欢喜”。往往是在大家认为山穷水尽的时候,我以“欢喜”把大家带到柳暗花明的新世界。现今社会如此纷乱,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家不愿给人欢喜”,或“不知给人欢喜”所造成的。因此第二集百语定名为“皆大欢喜”,提供给大家“欢喜哲学”,希望人人都能欢喜,本书计画在农历七月前出版。
天下文化出版公司的陈秋美小姐,编了一套星云日记精华本––《欢喜人间》上下二册,至今第一版一刷已售罄,预备第二刷的印行。
一晃眼,到了午斋时间,约新书记及慈惠、依空、永芸等一起用餐,谈起昨日翻阅宗喀巴大师所着《菩提道次第广论》,深感人间佛教推行不易。我以为一位行者自己可以有出离心,但是对世间应行菩萨道,如果空有出世思想,而无入世的理念,只是罗汉自了的境界。慈航菩萨曾说过:“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菩萨道就是走向社会人群,以众生为根本的修行方法。目前的西藏佛教强调信仰及仪式,较忽视大众的福利。如果百姓都自顾不暇了,如何护持正法呢?这就缺乏人间性了。
晚,应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常务理事陈顺章居士之邀,前往台南讲堂为成功大学开办的企管研习班开示。我以佛教的企业管理为题,分三点说明––
1.横遍十方,竖穷三际
人的真心本性能够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我们为人处世,若能横遍十方––广结善缘,才能有所成就。此外,这是一个沟通的时代,要以敬重、信赖与上司沟通,并以尊重、信任与部属来往,还要“上情下至,下情上达”,如此上下交通流畅,才可说是处事上的“竖穷三际”。
2.与人为善,从善如流
一个有本领、会办事的人,凡事都OK,即使拒绝,也能提供取代的方案。身为长官的人,要能耐心倾听部属的心声,肯定他、赞美他、给他信心,以开发他的潜能。
3.皆大欢喜,心甘情愿
人是为了欢喜才来到人间。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会说话的人,会考虑到一句话说出来,是为了传达自己的意愿,也是希望对方欢喜的接受,那就要学着说好话,才能带给对方“欢喜”;会做事的人,总是给人欢喜、给人希望,并且心甘情愿地接受一切挫折,将利益回馈大众,将荣誉分享大家。如此一来,工作效率自然提高,“管理”也不再是教条式的刻板。
会后,应邀再于会议室展开热烈座谈,由他们的问题中,感受到人间佛教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七月 十八日 星期一
今晨的阳光特别美好,信步于庭园小径,草地上的露珠闪烁发亮,真是“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妙谛”。昨天夜里彗星撞击木星的一场“风雨”,所留下来的竟是一片万里晴空﹗打开《中央日报》一看,正是一则我对这场世纪奇观所发表的感言。
自从苏梅克·李维九号彗星的二十块碎片即将撞击木星的讯息发布后,每个人都在猜测将会发生什么情况。有的人兴奋异常,因为这是千年难得一见的天文景观;有的人觉得那是很遥远的事情,事不关己;也有的人担心这是世界末日的前兆。昨天《中央日报》的记者希望我能针对此事表示意见。
佛教的宇宙观认为:世界不外是成、住、坏、空四个阶段的流转,我们的地球是一个小世界,要等到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后才可能毁灭。现在末法时代刚开始,世界末日还谈不上。好比时钟的指针,从一走到十二,不停流转,宇宙万物也是这样的轮回不已。冬天虽然来到,春天也不远了﹗甚至一期的生命结束了,身体老坏,再换一副新的,这便是佛教所说的因果轮回观。一千个小世界集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合成一个“中千世界”,而一千个中千世界就是所谓的“大千世界”。在如此浩瀚的三千大千世界中,彗星撞木星,只是宇宙中的一个小车祸而已,不必担心。我们所要挂念的是––渺小而有限的人生,是否能跨越时空的藩篱,把“自我”解脱到“三千大千世界”中,与十方法界众生同为一体。
午斋后,于书记室会议厅与慈惠、心定、慧日、坚宽、永富等人商讨“佛光山修持中心”事宜。佛光山目前有八个禅堂,加上别分院––北海道场、基隆学部、台北道场及台南讲堂的禅堂共计十二个。其中如来殿的禅净法堂可说是设备最佳的禅堂,可容纳六百人习禅。所谓“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丛林”一语通常指禅宗寺院,尤其是“十方丛林”,表示广纳多容,能生长法身慧命之意。佛光山禅修中心将比照丛林制度设立序职和列职。序职指的是堂主(住持)、维那、悦众等,领导大众维持纲纪之僧职;列职多半属于行单,如典座、行堂、库头等等。
下午三时,《中国时报》特派记者陈景清来访,拟作有关禅修系列的专题报导,正好加入我们的谈话。先就吴伯雄部长退选省长一事,以禅的立场来说明我的看法。
禅,有前面的世界,也有退让的世界。前面的世界以物质、欲望、名利为前提,后面的世界则是以精神道德的提升及心灵的净化为主。一般人往往只顾追求前半的世界,忽略了后半的世界。人生有努力向前的时候,也要有退后自省的时候。世界很广阔,当提起则提起,当放下则放下,何等自在﹗吴部长是个有慧根的人,相信他很能体会这一点。
陈特派员十分好奇现代人为何个个竞相学禅,这种现象是好是坏?所谓“衣食足而后知荣辱”,物质生活的满足,使人有余力追求音乐、美术的艺术生活。而有智能的人,懂得寻找生命的根源,提起“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的疑情。透过正确的禅修,往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就是“禅”能够受到大家欢迎的原因。最起码也能透过禅修开展内在的世界,或增进理解力与分析力,达到身心的健康。禅是自我的训练,时时观照念头,假以时日,内在的世界宽广了,自然能放下人我是非,其至能转烦恼为菩提,超越生死与轮回。
七月 十九日 星期二
一个徒弟从马来西亚回来,一早便到书记室找我。
十多年前,在马来西亚见到一位小女孩,她不但工作勤劳、性情温顺,而且口才流利、聪明过人,只是言行举止有些怪异。一念慈悲想度她入佛门,鼓励她到佛光山念书,想不到她聪明反被聪明误,言语行为异常,几年前自行回家乡去了。几年来,我一直挂念着,不知她何去何从?
现今社会有很多人精神失常,综观全台湾精神异常者高达五万人以上。而龙发堂以其独特的“民俗疗法”,收容了四千五百位精神病患。家庭中若有一人患此疾病,往往不知如何处理。如果留在家里,是一颗定时炸弹,天下父母心,他们的辛酸苦楚是难以述说的。多年前我也曾经想过成立“精神病患疗养中心”,让这些社会的弃儿,有一安身之处。后来因缘不具足,只得作罢。
有些人认为佛力无边,任何疑难杂症都能化腐朽为神奇,所以将病患送至佛光山,要求进入沙弥学园、女众学部,甚至英、日文班就读。刚开始,我也斟酌情况,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度化他们。但是往往只有一、两人,就造成对全学院的严重干扰,这对正常的学生,是非常不公平的,所以只好谢绝他们进入学院。
现代人的精神问题很多,据统计调查,大部分的人多多少少都有神经衰弱现象。例如所谓“智能型的罪犯”,以佛法观点来看,他们作奸犯科,不信因果,是一群聪明反被聪明误,作茧自缚的“愚痴型”犯者,这都是因为欠缺智能所造成的,而这些行为也都是精神病的现象。
曾任高雄慈惠医院院长的黄文翔先生,目前是《普门》杂志专栏“心行处灭”的作家,他以专精的医学素养以及对佛法的体悟,提供精神病患一个现代医疗的大方向,约略可从三方面着手––
1.身:从生物学病因来观察,重症的精神疾病,往往与体质有关,这一型的患者可用药物、仪器等辅助治疗。
2.心:从心理学病因来观察,可以从心理治疗、亲情治疗以及团体治疗等收到实效。
3.:从潜意识中潜存的病因来观察,此与人格特质有关,病因来自前世的业力。治疗方式包括催眠、深度心理分析,佛教则使用拜忏、念佛等方法来治疗。
七月 二十日 星期三
为了参加明天早上八时在玉里举行的告别式,今天下午提早赶了五个小时的车程前往台东。
早上尽速处理许多应回的信件,批改一些文章,才把该交代的事办好。依空正好来办公室,请示今后佛光会办活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我就如何举行说明会、成立大会、佛学讲座、各种座谈会等,加以指示说明。接着萧顶顺、彭伯平、依淳前来商量如来殿中间供奉大佛的问题。我们到展览馆和普贤殿参观,最后来到头山门,觉得一丈二尺高的玉佛供奉于如来殿最为合适壮观。把这件事交代过后,就匆匆启程前往台东。永均为我们长途开车,真是难为他了。
说到殡葬奠礼,已是我经常的功课之一。我从小参加放焰口,站在旁边,有时一站就是七、八个小时,自觉没有多大的价值。经过几十年,现在参加告别式的时间往往只有一、二十分钟,带给大家的欢喜却很多。谈及佛事,想到年轻的时候,有时为了一位斋主的超荐,常常要走一百里以上的路,从大清早出发,一直走到夜晚,放完焰口后打着灯笼回家,回到家时天都亮了,那时候只是想到为护持佛教的斋主尽一点心而已。
我一生,感到自己没有什么特别的专长来广结善缘,唯有以诚意替人诵经,做为广结善缘的方便。每次到太平间、殡仪馆诵经,看到眷属们的感谢之情,不只亡者获利,就连生者也能获得法喜。所以觉得自己是在做“了生脱死”的工作。
最近为了新营陈府的告别式,特地从台北赶到台南,而为了迪化街施府的告别式,又从高雄开车赶了三百五十公里的路程,在二十分钟的仪式圆满后,接着赶回高雄,前后共走了七百公里,回到山上已是深夜十二时了。多年以来,心中感到最遗憾的是没有参加煮云法师的告别式。那时候我人在美国西来寺闭关,无法赶回来,对于在极乐世界的老友,至今深感抱歉。
我虽然经常替人诵经,但是非常反对职业性的经忏。诵经、佛事,应以结缘为主,平常施主给予我们金钱上、物质上的种种资助和供养,面对他们的生死大事,我们以诵经说法来回馈他们也是应该的,不应将此做为银货两讫的交易。希望佛光山的弟子,不要把我弘扬的佛法走了样。
今天在台东禅净中心用过晚餐后,大约九时就到了住宿的地方––鹤山茶园。记得上次是半夜两点多才来到这里,相较之下,觉得今天时间充裕,自然感到身心舒畅。接着与住宿在此,来东部参访及支援佛事的北海男众师生们座谈。其中提到两个问题––
1.关于佛教在东部的发展,应以教育事业为重。佛光山在东部的信徒不少,但都是信徒到佛光山去礼佛、参加活动,我们到东部来弘法的机会较少,实在对信徒感到很抱歉。现在我们在台东已经破土的海东佛刹占地面积有一甲多,离市区很近,未来将有佛殿、禅堂、讲堂等,对教育事业发展有远大的前瞻性。
2.学生问及未来的出路问题,我认为“出家就是出路,在佛光山就是出路”。佛光山有很多资源,许多地方都需要有人去开发,但是不知道人才在哪里里?有时候派出去的徒众恒心不够,两、三个月就想回来;或者到了国外,语言不通、不会开车,这些都造成很大的挫折感。所以在学院的学习阶段需要好好准备,充实自己。
在佛光山,谁会成功?谁会失败?就像一场马拉松赛跑,看谁有耐力,能支持到最后的就是成功者。中途脱队、或中途倒下都不行,只要我们有恒心达到目标,比别人慢也没有关系,到终点时一样会有人为我们鼓掌,最怕的就是“弃跑而去”––自甘向困境投降。
修道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大大小小的考验,自己要勤于修福、忏悔、发愿。同学之间不论在家、出家,都彼此劝勉,互相帮忙。在我们感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往往就是禅宗所谓“大死”的阶段。若能耐得了烦,很快就能到达任运自在的新境界,另一番生命的风光,就从这艰难困苦的熬链中,开展出来。
座谈结束,已是午夜时分了。
七月 廿一日 星期四
用过简单的早餐,驱车前往花莲玉里,参加尤林春足老太太的告别仪式。男女各二十众的出家法师分列两旁,肃穆的梵唱声庄严了整个会场,这一点心意,希望能带给家属们信心欢喜,慰藉亡者。
有人说苏花公路是世界上最惊险的道路,我觉得最惊险的道路是南横公路。回程取道南横,沿途映入眼帘的尽是层层迭迭的山峦,间或见到参天古木兀立崖际,流露出苍劲之美,可以想见当年荣工处开垦南横,凿石闢山的艰辛。
我们乘坐的载卡多,继续往上攀爬,进入海拔二千公尺以上的山区,四周的云雾多了起来,一时兴起,打开天窗,让阵阵的凉风取代冷气,一路吹拂,十分快意。
一段峰回路转之后,各式各样的瀑布映现在前,有的细如银丝闪烁,柔美瑰丽;有的水流澎湃,气势恢宏。沿途不下百处的瀑布,似乎正演奏出一场世纪交响乐,梵韵天成,好美﹗
顺着山路,忽而经过瀑布底下,享受微润的清凉;进入山洞,惊见滴滴山泉竞相坠下,有时像九龙吐水,令人措手不及。如果在社会上被人泼到,必定怒不可遏,但是此时车内的人,无一不欣喜万分。
惊歎之余,告诉同行的徒众,我看过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尼加拉瓜大瀑布,及巴拉圭的伊瓜苏瀑布,巴西、阿根廷等各国的瀑布,但比起南横秀丽典雅的瀑布,后者别有一番清新脱俗的气质。
在垭口休息站遇到一位女服务员,热情地为我们介绍。处身在这样幽静的环境中,我不禁说道:“这里适合我们出家人,比较不适合你们,因为心境不同。”
她不以为然地回答:“我们也可以啊,只是有没有意愿的差别罢了。”是啊,佛性人人本自具足,要不要开发,只在一念之间。
一位自称退伍宪兵的中年男士走来和我谈话,叙述对我及佛光山的事事物物如数家珍。年轻时候出外弘法,南来北往,可以说没有一个人认识我。现在不管到哪里儿都遇到朋友,想来是三家电视台以现代的声光科技,使我化身千百亿的功德吧﹗
晚间,回到佛光山,开始录制“星云法语”。
七月 廿二日 星期五
昨天录制“星云法语”六十集,今晨继续努力,一共完成了八十集的节目。徒众见我日夜不休地忙碌,心里十分不忍,希望我能多保重自己的身体。我回答说:“忙,就是保重。”这句话不是那么容易明白。为了弘法利生,来来去去,夜以继日,我并不觉得疲倦,为什么?《大宝积经》云:“若诸行道者,修善无瑕垢,如空月清净,度脱苦众生,摄诸功德故,生死无疲倦。”与佛法相应,就不感疲累。
工作人员见我一口气录制数十集法语而不觉困倦,惊异之余表示,现场聆听法语受益匪浅。他们欢喜听闻,这是我的精神来源之一;如果广大的电视观众,人人都能信受奉行,这更是我无尽的心灵能源。以下记录其中的六则,希望大家共享法喜––
四不可行
非分之想莫起,无益之事莫做,
虚妄之言莫说,不义之人莫交。
谦卑之道
向尊长谦恭是本分,向平辈谦虚是和善,
向小辈谦逊是高尚,向生人谦和是安全。
四种要求
在行为上要求规律,在信仰上要求正见,
在工作上要求勤奋,在生活上要求简便。
自持之方
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
享受毋踰分外,修持毋偏中道。
一之妙处
经一分挫折,长一番识见。
容一分横逆,增一分器度。
省一分心机,多一分道义。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
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加一分体贴,知一分物情。
菩萨之行
于菩提心,永不退失。
于诸众生,常无舍弃。
一切善行,从不厌足。
护持正法,起大精进。
早上十时三十分为“教职人员短期出家修道会”主持正授典礼。佛光山每年举办教师佛学夏令营,提供全省教师暑期进修研习佛法。今年佛光协会各区教师分会纷纷表示,希望能够接受较为严格的佛门礼仪训练,国际佛光会为此特别举办了“教职人员短期出家修道会”。
连年参加教师佛学夏令营的学员赵叔铿表示,每年到佛光山进修充电,是他常保教学活力的秘方,同时认为佛门中的规矩制度可以活用于教室管理,富于生活教育的功能。远从东德柏林分会来的学员须大为,是位杰出的音乐教师,旅居国外二十六年,学佛五年,去年十二月接触佛光山人间佛教的理念后,一改以往对佛教自修自了的印象,决心贯彻“人成即佛成”的菩萨行。以他在东德卓越的音乐成就及不退转的精进愿心,希望能够为佛教谱出人间菩萨的妙乐。
下午,来自澳洲的寸时娇女士及台中荣民总医院的赵政纲居士,在永霖的陪同下来访。谈话中提到灵岩山寺妙莲长老有意至澳洲宣扬佛法,真是为他们欢喜赞歎。我建议妙老选择坎培拉为据点,坎培拉是首都,若能于彼建立佛寺,对于将来佛教在澳洲的弘传必有披荆斩棘、承先启后之功。
晚上于东禅楼讲《心经》。“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但愿这次参加修道会的教职人员们,能将真心带回去,用心于教学,培育出身心健全、德化的下一代。
七月 廿三日 星期六
近来李、顾两位先生和我谈起想创办一份佛教报纸,透过大众传播媒体,将佛法无远弗届地散播到各个不同的角落,藉由传播信息,增广大众对佛教的认知,让佛法和各行各业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他们对佛教的热诚,令人钦佩。
记得三十年前,教界人士积极从事慈善事业,例如普门医院、菩提医院、慈济功德会、佛光精舍、宜兰仁爱之家、净觉育幼院等。大家对佛教的文化事业也很重视,编辑出版许多佛教杂志,例如《台湾佛教》、《今日佛教》、《人生》、《觉世》、《佛教青年》、《菩提树》、《海潮音》……。对于佛教的教育事业,大家本着“欲续佛法慧命,需赖弘法人才”的理念,创办佛学院,例如开元佛学院、莲华学佛园、法藏佛学院、太虚佛学院、寿山佛学院等。
现今是一个信息的时代,由于经济的成长、科技的进步,加速了整个社会的步调。各行各业广泛应用电脑、传真机、复印机等现代电器化的设备,电视、电台也成为弘法的方便。例如“甘露”、“信心门”、“光明世界”。目前,我应台视、中视、华视三家电视台之邀,主持“星云说喻”、“星云说”、“星云法语”三个弘法节目,可见今日社会对佛法的需求殷切。十年后,相信佛教大学将会在有心人士筹备下,展现一番新气象。
教职人员短期出家修道会礼请陈履安院长开示“内观学”。课后邀请院长在法堂共进午餐,陈院长拿了一份由财团法人化育文教基金会主办的活佛来台弘法计画书给我看,来台者共计七位,分别是––
1.却西·洛藏华丹隆柔嘉措活佛:现任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研究员、副院长。
2.哈尔哇·嘉木祥洛周活佛:现任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副教授、研究室主任。
3.丹回·冉纳班朵活佛:现任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研究员、教务处长。
4.曹自强:现任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副院长。
5.拉灿活佛:现任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外事专员。
6.卡尔文·札木苏活佛:现任内蒙古呼市佛教协会副会长。
7.华旦坚措:却西活佛的随员。
他们都是深研藏传佛学的专家,精通汉、藏、蒙等语文,以深入浅出的方法,阐释显密二宗的经典、教义。
七月 廿四日 星期日
今天一早驱车前往新营,主持新营讲堂的佛像开光及下午的皈依三宝典礼。
车子进入新营讲堂的大门,看见一、两千人,有的为佛像开光忙碌张罗,大部分的人都在现场或坐或站的等待着。希望讲堂的启用能对当地佛教的发展注入一股新的力量。
过去的佛教,只教导信徒念佛、拜忏,许多经典往往都束之高阁,仅供人礼拜。即使有人想对佛教义理做深入的了解,也没有人能给予指引,造成一般人误认为佛教是属于老年人的宗教。有些年轻人甚至不好意思让朋友知道自己常到寺院修习佛法,怕被人讥笑为“迷信”。其实诵经、拜忏只是寺院活动的一部分,佛法要普遍地弘传,最好是以讲经说法的方式,让大众都能了解佛法的内涵。
近年来佛光山所属的讲堂在海内外陆续成立,主要是应当地信徒请求,并在他们热心筹募之下促成的,目的也是要让大家有个固定的地方安心听闻佛法。佛教史上的第一座讲堂“只园精舍”,就是由须达长者与只陀太子所共同建设,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大家念诵着:“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新营讲堂不知是佛教史上的第几个讲堂,从八十二年六月开始动工,在短短的一年内,完成如此规模宏大、设备齐全的讲堂,首先应归功于永乐、觉永二人的奔波辛劳,更感动的是信徒们的热心护持,才有今天这些成果。四十年前我刚到台湾,经常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来弘法,有时候为了商借场地,经过多方奔走,却往往徒劳无功。现在有这么好的讲堂,希望大家好好发挥,使讲堂成为弘扬佛法的重镇。
晚上再应“教职人员短期出家修道会”主办单位的邀请,主持普参,利用短短两、三个小时,回答戒子们在佛法上的疑问。例如––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六度法门?
如何找“心”?
神通是怎么一回事?
信仰了三十多年的天主教,如今想皈依三宝,如何调适?
真的有轮回吗?
体罚学生是不是业障?要如何忏悔?
在梦中的犯戒行为算不算犯戒?
如何福慧双修?
如何使家庭成为净土?
要怎样才能消除仇恨?
我时常在世界各国弘法,深感中国人过分拘谨。如果在美国上课,台上的人问:“有没有问题?”大家都争着举手发言。在台湾上课,大部分都是由老师自行提出问题,然后自说自答地唱独角戏。佛教不怕大家问问题,信仰可以入门,从疑问中也可以入门。禅宗常以“提起疑情”做为参禅修行的方法。学问,学问,要学就要勇于发问,不断地发问,不断地找寻答案,才能不断地有所进步。希望大家向佛经里的诸大菩萨学习,不但自己勇于发问,进一步还能观察大众的心理,代表大家发问。
七月 廿五日 星期一
前些天,来自南斯拉夫的覩山弝引教授到台南与我见面,他希望在南斯拉夫成立佛光会,并提出许多计画。他也捐献绘画义卖所得壹万元美金,作为将来南国弘法之用。
我告诉他,我八月中旬要到荷兰、挪威、瑞士、丹麦等地成立佛光会,行程已经排定,一时不容易更改,关于西班牙、南斯拉夫的协会成立,要等到下次欧洲之行再来安排。
覩山教授具有仁爱的思想,他是作家柏杨先生的好友,很有慧根,希望他将来能在南斯拉夫弘扬佛法。
康乃尔大学的麦克雷教授来信,邀请我到他们的大学讲演,前几天他和覩山教授同时到台北来看我,为的也是这件事。很感谢麦克雷教授这样诚恳的邀请,有机会一定不负他的期望,再次到康乃尔大学讲演“人生哲学”。
佛光山现今院会当中,新增加一个“国际佛教促进会”,秘书有慧群、永护、满华等人。他们工作努力、用心,每个月均和海外各国书信往来。慧群送来一份美国达玛芭莉构想的计画,其中有许多建议,要点简述如下––
1.大师如能以临济宗传人的身分到美国和加拿大,巡回讲演一个月,可促进当地弘法中心的知名度并推动佛法的传布。
2.因东、西文化的差异,工作型态有所不同,希望佛光会分为东、西两区发展。
3.佛光会可提供很多社会服务,如免费汤粥、慈善义卖会,以及佛教讲演等。
4.要让西方人确信佛光会是个合法、免税、非营利的组织。
5.本会的知宾应向访客解说在寺院中应遵守之礼仪。
6.建议西来大学开设“西方布教师课程”,训练西方居士的檀讲师,以便宣扬人间佛教。
7.佛学院增加一年的课程来学习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如此就不会与社会教育脱节。
8.应遴选中国比丘尼参与国际佛教妇女会议。
9.希望佛光会所举办的“国际佛教僧伽研习会”日期不要与夏安居撞期。
10.会议代表能使用英语者,应配戴特定颜色之识别证。
11.应将佛光山和佛光会相关的文章,寄至世界各地有名望的佛教杂志发表。
12.各国佛教中心林立,独缺中国寺院。又,美国的禅师很少,如能派遣双语僧众驻锡,必受欢迎。
今天与作家郑羽书小姐谈了许多有关台南讲堂弘法规画的问题,随后约见杜惠珍小姐商讨高雄书画义卖之事宜。小港禅净中心的护法林美杏居士,谈到她筹画许久的“香云盖佛教文物百货公司”即将开张,请求我为餐饮部题字,我以“酥酡妙味”四个字送给她,她满心欢喜地回去了。我很高兴能满大家的愿,凡事尽心尽力的朝“皆大欢喜”的处事原则努力。但是也希望我的徒众不要误解了“凡事OK”、“皆大欢喜”的本意,这是一种处事的圆融哲学,并非“是非善恶不分”的滥慈悲。
首先要能学会聆听、观察、了解,像“施无畏”的观世音菩萨一样,给予对方信赖与安全感,随后再发挥弥勒菩萨的“大慈”,将对方的烦恼转为菩提,给予一线光明,鼓舞对方继续努力的意愿,这就是我“皆大欢喜”的原则。
七月 廿六日 星期二
昨天刚结束为期五天的“教职人员短期出家修道会”。今天,工作人员永瀚、觉广送来统计资料:这次来自全省各地的教师,女众有二百五十七位,男众有五十九位。其中有任教于大学的讲师,也有幼教的老师,甚至还有专程从柏林赶来的音乐教师,大多数是第一次参加。我很重视这个活动,因教育是引导人心的根本事业,教师更是培育幼苗的园丁,身负重任。
这次修道会安排的课程,有陈履安院长的“内观学”、慈惠的“佛教教育法”、依空的“佛教与文学”、慧传的“佛道与师道”、永本的“佛教对中国的贡献”、黄英吉校长的“净土教育的实际运作”。根据统计,老师们参加这项活动的因缘,大多得自报章杂志的报导,其次是亲朋介绍,再者为别分院的推荐。对于安排的课程,百分之七十八的教师觉得很契机;百分之七十五的教师认为五天的活动、作息安排妥当。其中有半数以上的教师希望加入佛光会,成为人间佛教的菩萨行者。以下是对教师们所作的问卷调查,兹摘录如左––
一、您认为参加这次活动最大的收益是什么?
1.身心安顿,对教育不忘初心。
2.体验出家生活,向僧伽教育学习。
3.认识正信的佛教与道场,破除迷信与误解。
4.欢喜聆听星云大师的开示,领会法师们的慈悲与智能。
5.学习禅坐,从中内观反省自己,摄心正念。
6.谛听梵音海潮音,享受素斋美味。
7.期许自己能够惜福,过简单的生活。
8.希望因缘成熟的时候,能忝列僧伦。
二、您认为佛光山与其它寺院有哪里些不同?
1.有健全的制度,重视文化、教育,设备、师资一流。
2.佛光山处处是茶禅一味,书香满山。
3.卧虎藏龙是宝山,建筑庄严是净土。
4.师父们威仪庄严,学养具足,令人钦敬。
5.是正统的大丛林寺院,具有传统的精神,又能适应现代的潮流。
6.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
7.数十年传统的佛学院,讲学气息浓厚。
8.可在在佛光山完成人的一生––生、老、病、死,安排妥善。
9.充实内在的好地方,医治心病的好道场。
10.八宗兼弘的道场。
三、佛教为社会提供的服务,是教育重要?还是慈善重要?理由是?
1.两者都要去做,才能光大佛教,因为教育是培根的工作,是缓慢而长远的;慈善是速成的,是立刻收效的。
2.两者都重要。教育能净化人心;慈善能福利社会。
我建议每位教职人员,能把在佛光山学习的佛法,以教育为体,慈善为用,带回自己的家庭、学校,做一个栽桃种李的教育耕耘者。
特别摘录《善生经》里提到的为师之道,做为给天下教师的赠言––
1.顺法调御,以爱教导。
2.诲其未闻,增广见识。
3.随其所闻,令解善义。
4.示其善友,乐于交游。
5.尽己所知,教授不舍。
七月 廿七日 星期三
今天是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早上与台北道场的信徒及佛光会工作同仁一同作早课,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卷《般若心经》,一股微妙的清凉之意,自然由心底涌现。
本来预备要到基隆极乐寺主持上供法会,因为时间联络的差误,只作简短的开示。佛光山的别分院、讲堂、禅净中心大大小小将近百所,我常常担心徒众各据一方,在法务的运作上是否能尽善尽美?对于信徒的需要是否能面面俱到?其中,时间的衔接与人员的安排尤其重要。比如说,我难得与别分院的信徒见面,一旦到达目的地也是来去匆匆,主事者应该立刻将时间、地点的安排作简要的报告,彼此才能调整配合,发挥工作效率,信徒们也才能在圆满的程序下,满载法喜而归。
现代人对宗教信仰的渴求与日俱增,常见信徒或访客在道场的大殿、客堂徘徊留连,他们需要佛法,需要关怀,我们应该主动接引,亲切招待。在义工的组织运作方面,应当人尽其才,真正做到道场为信众与僧众共有。这是一个集体创作的时代,徒众要能经常彼此商讨研究,力求活动的气氛庄严美好。
今天我特别赞歎普门寺的住持心定法师,能以大体为重。他建议随堂超荐佛事与共修会分开举行,另外安排时间进行每周的超荐法会。我欣然赞同,他再度提议这个讯息要等到本山统一宣布后才开始实施。他这种顾全大局的整体观念难能可贵,别分院虽然遍布世界各地,但是佛光山的精神与步调却是一致的。
下午为北海道场的徒众、学生们开示。北海道场位于台湾北端石门乡,依山傍海,景色优美。自从民国七十八年佛光山丛林学院男众学部迁至此地,已有四年的时光;其人数之多居台湾男众专修道场之冠。在大家齐心协力,孜孜努力的耕耘下,树立了多项的成果及良好的口碑。如今又届凤凰花开时候,又有一批学生即将结业分发,人事亦有异动,北海道场人才济济,经由宗务委员会及人事院室审查结果,今年度人事分配如下––
1.台北男众佛学院
院长:心定
教务:慧宽、慧觉
训导:慧聪、慧瀚
总务:慧义
图书馆:沈吉雄
专任教师:慧堃
2.北海道场
住持:心定
监院:慧义
法务:慧旻
知客:慧本
总务:慧导
3.沙弥学园:慧岸、慧勇、慧法
4.研究部:慧祥、慧昉、慧昭、慧深
5.禅学院:慧西、慧约、慧睿、慧清、印性、乘本
6.禅堂:慧运、慧方、慧演
7.国际佛光会:慧传
8.电脑中心:慧瑞、乘礼
9.南非:慧机
10.灵山寺:慧闻、慧勋
11.北京大学:刘万成
12.参学:慧军、慧藏、慧用、吴明彦
最后我勉励大家,作为一个佛光山的弟子,作为一个出家人,自己的立场要稳固,不可轻易随境动摇。要成功立业,学识和能力固然非常重要,身为出家人更需要笃实诚恳、和合大众,面临人情事故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要能忍得过、禁得起,有所为、有所不为。今日的耐烦将是未来的荣耀,今日的磨练将是未来的成就,今日的养深积厚将为未来培养弘法利生的大力量﹗
三时三十分接受TVBS无线卫星电视台的新节目“二一○○全民开讲”电话访问。此节目针对民众关心的话题,邀请关键人物到现场接受访问,并接受观众来电发问。节目即将开播,主持人李涛先生希望我能为其祝福。民主时代人人可以表达自己的见解,然而各个团体多以自己的利益为前提,或争论不休,或诉诸街头。佛教的民主法治精神就是持守戒律,以不侵犯他人、积极为众谋福利为原则。在人人竞相前进之际,我提供另一种人生观作为处世的参考––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七月 廿八日 星期四
早上,天下文化公司高希均教授、主编符芝瑛、陈志铭等人来访。最近他们将我的二十册日记,撷其精要,编成《星云日记精华本》上、下二册,取名为“欢喜人间”可说深得我心,因为将欢喜布满人间,正是我向来做人处世所抱持的原则。
下午一时三十分,录中视节目“星云说”––
“应时得友乐,适时满足乐,
命终善业乐,正信成就乐。”
––《法句经》
“耻有所不知,耻有所不能,
耻有所不净,回入于大乘。”
––《成佛之道》
“戒律如大地,所有动植物,
一切诸功能,皆由大地生。”
––《菩提道次第广论》
“五蕴山头一段空,同门出入不相逢;
无量劫来赁屋住,到头不识主人翁”
––《指月录》
“忍得人乐观,忍能得妙好,
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
––《大集经》
“升盐投大海,其味无有异。
若投小器水,咸苦不可饮。
如人大积福,而有少罪恶。
不堕于恶道,余缘而轻受。”
––《十住毘婆沙论》
录完六十集,已是晚上九时,回到宗务堂,抚纸磨墨,专三同学们趁此机会和我谈心,我也就个人的法号题字:“觉慧性朗”、“觉人禅心”、“觉是今悟”、“妙心有容”、“觉道谦让”、“觉心宽广”等六幅字赠送他们,在场还有几位徒众,为了皆大欢喜,大家统统有奖。
偶然中在书上看到一则阎若璩“以勤补拙”的故事,内容描述清代著名学者阎若璩,生下来就口吃,性子迟钝。进学校念书,一篇文章读了上千遍,仍然不能背诵。可是他坚信“勤能补拙”的道理,因此,他比其它同学下更多的功夫,一直到十五岁,终于读熟了不少书。
书是读熟了,可是书中的意义还不大理解。某个冬天的夜晚,他还在思索书中的意义,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辞句解释。四更打过了,寒气更加逼人,阎若璩浑然不觉,仍然坐在书桌前苦思积虑,最后终于恍然大悟。
此后,他变得聪颖异常,更加努力地研究经史。他集晋代学者陶弘景、皇甫谧的话,作了一幅对联贴在书房的柱子上,用以自励––
“一物不知,以为深耻;
遭人而问,少有宁日。”
勤问深思,学而不厌,正是阎若璩在学业上取得成功的秘诀。
七月 廿九日 星期五
一早,通过交通壅塞的台北市区,赶赴台湾北区邮政管理局,为三百多位员工,以“六度”为题,作一场一百二十分钟的演讲。六度波罗蜜原是菩萨为圆满佛果的因地修行,应用于现代社会,便成为实践人间佛教的圭臬。
1.布施:真正的布施无对待、无拣择、三轮体空。布施的当下,就是为将来的收成而播种。
2.持戒:守法的社会从持戒开始。尊重而不侵犯他人的自由是守戒的表现,受五戒的人越多,就越看得出国家社会的道德水平。
3.忍辱:“忍”是一种负责、一种认识、一种智能。释迦牟尼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即是以忍辱所庄严而成。
4.精进:精进不只在于念佛,适当的睡眠是精进,努力不听、不闻、不说是非,也是一种精进。
5.禅定:《遗教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去除散乱的妄念才能浮现清晰的智能,所谓“人忙心不忙”就是禅定力量的表现。
6.智能:向外求的是知识,向内发掘的是般若。唯有般若智能才能判断正邪、转迷为悟。
十一时三十分,农业复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林享能先生来访,谈到现今社会的农业问题,由他凝重的神情可看出台湾农业似乎出现一些严重问题。
林副主委首先提到“海上旅馆”的事件,已到了燃眉之急,再也不能坐视不管,任其成为海上的一颗毒瘤。而“病死猪”的发展,则始于养猪户重利轻义及消费者缺乏常识所致。一般说来,猪的死亡率是百分之二十,小猪的死亡率又高过大猪,对于拥有十六万头以上的大型养猪户而言,这些病死猪即造成为数庞大的损失。政府规定,死猪应予以焚化,但若以喂养鳄鱼为名贩售,则不在此限。许多不肖养猪户及肉贩商便循此漏洞,而将之流入市面。
农药的使用也长期困扰着农政单位及广大民众。农民对于农药的知识全由农药经销商告知,虽然政府已大力宣导,但是基于天候及其它利益,往往不能遵照指示而提早于危险期采收,最近的四氯丹、毒葡萄事件即暴露此一长期存在的问题。
其次,野生动物、珍禽猛兽所带来的问题是台湾经济奇迹的副作用。本地的饕客举世闻名,上至鸿鹄,下至蠕蝗,皆能成为桌上佳肴。台湾本无猛兽,但迄今已登记的老虎及黑金刚就有一百二十八头,其它野生动物更是不在话下。野生动物被关在笼中本来就是违反自然,不健康的。至于如何放他们回归自然,不再受猎户的追捕,林副主委表示:落实野生动物的保育,应先净化人心。目前佛教的力量很大,希望由我出面呼吁,以宗教的因果观教育民众慈悲护生的观念。他提出三个可行的方案(以老虎为例)––
1.将老虎送至印度。
2.捐给国动物园。
3.规画国有林地,或私人土地,作为饲养的场所。
民以食为天,为了口腹之欲,产生这许多问题,由此可知台湾的物质生活提高了,精神生活却仍在原地踏步。林副主委指出净化人心是保育的根本之道,可说是一针见血的真知灼见。
七月 三十日 星期六
一早起来,匆匆用过早斋,驱车赶赴新店的一间佛堂,主持佛像开光典礼。说到这次行程,其实好久以前就有人提起,有的说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佛光分会开光仪式,何必大费周章请我去主持?也有人极力主张我前去,却没有人主动安排,久而久之没有进一步的讯息也就淡忘了。直到日前慈容从国外弘法回来,和对方联系,了解情形以后,建议我拨冗前去。我这一生,不管是弟子或信徒,只要他们认为重要的事,我都会尽量满其所愿,因此,当下允诺。
今天的车程十分顺利。过去每逢前往宜兰,取道新店之际,往往上不得高架桥,只见车辆在高处呼啸而过,自己在低处“登天无门”的等待;今日竟然一路“平步青云”,好不逍遥﹗进入佛堂,只见满满地坐了一屋子的人,仔细一看,竟然大多数都是追随我几十年的老信徒,心里很感动。于是我立即向大家说道:“下回不要说是主持佛光会成立大会,不要说是佛像开光,只要听到你们的名字,我一定会前来与你们见面﹗”
记得二十年前我在台北罗斯福路溪州街口成立普门精舍,他们就是护法信徒。后来信徒日增,精舍不敷使用,遂迁至松江路,改名为台北别院,他们也都继续前来护持。十年前,我们再度搬家迁址于民权东路的普门寺,组成护法金刚、义工团体的中坚分子也是他们。现在位于松山火车站边的台北道场落成,又见他们热诚不减地帮忙协助、出钱出力。
早上出发时,车上的几位年轻弟子还抱怨路途遥远,地点难找,而这些信徒们数十年来却不曾嫌弃我。想想人的一生当中,又能有几个与自己共荣辱、同存亡的知己呢?如果早知道是他们这群“阿鞞跋致”不退转的菩萨,就是用双脚走上一天的路程和大家见面,也是心甘情愿﹗
跟随我的信徒常以为我非得在大地方才演说,所以往往为我安排的开示场所,不是宏伟的国家殿堂,就是大型的文化中心。其实,我喜欢在小地方与信徒会面,因为几十个人,面对面,更能交流,更能接心。像最近两年,我在美国洛杉矶就举行过将近八十次的家庭普照。如今在新店分会的小佛堂里开示,看见这么多老朋友,我很想留下来与他们共进午餐,可惜没有一个人留我,大概是因为他们知道我一向很忙,不敢轻易要求––多么贴心的一群老友﹗临行前,情不自禁地允诺不久的将来要再特别为他们开示。
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是非常感性的。在一起久了,相识相知,那一份历史的感情难以抹灭。不禁感叹世间上,数十年血浓于水的父子至亲为何关系破裂?骨肉手足为何反目成仇?恩爱夫妻为何劳燕分飞?多年好友为何分道扬镳?难道丝毫不眷顾彼此共同写下的历史情感吗?
我在台上讲话,望着他们每一位专注的脸庞;岁月虽然在他们的身上刻划出风霜的痕迹,却未曾削减他们护法卫教的热忱。普门寺的金刚头游登瑞,每逢法会期间,一次又一次地将长条桌从地下室搬至十二楼;法会结束后,又一一运回地下室,整理妥当后才安心回家,十年以来未曾间断。洪天地如今已是七十余岁的老人了,对三宝的虔敬依旧,十数年如一日,只见他卖力地跟上跟下,茶水一杯杯地递给在场的法师们,令人好不感动﹗
其它如罗成荣、林颜省、朱福龙、吴胜隆、张金贤等人也是多年来信心不退的阿鞞跋致。还有庄雪美、洪黄美女、李玉华、杨美娇、翁丽华、谢黄如意、杨郭拈、陈梁便、张阿照、杜金钗、张娇、张陈淑、朱照淑、林秀英等人;我眼看着他们由亭亭少女到结婚生子,乃至儿孙满堂,做了“阿妈”。他们一直无怨无悔地在照顾家庭之余,将身心奉献道场、大众。今天的聚集,真可说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其实,在世界各地还有许多人,也是对我忠心耿耿,在此藉着日记一角表达我内心至诚恳切的感谢:“我不会忘记你们﹗”
近几年来,新店由一个偏僻乡镇发展成为台北的重要卫星城市,公司行号林立,人口日增,然而却没有一间较具规模的佛教道场,供信众礼佛共修。感叹之余,我预计将今年的稿费三百万元赞助新店分会,鼓励他们另觅佳地,启建道场。我觉得,“布施”是不分僧俗的善行。出家人不应只是接受信徒的供养,必要时也可以“布施”给信徒。
下午三时三十分,应音乐中国出版社之邀,出席“星云大师谈禅见性书友会”,该出版社将数年前我在台视公司主持的“每日一偈”节目,编录成《人间好时节》的有声图书,于近日发行问世,并且决议将出书盈余捐赠给“中华唇颚裂儿童基金会”,因此举办书友会推广读书运动。
主持人徐薇瑾小姐表示,布施的方式很多,但愿藉此能帮助唇颚裂儿童,另一方面也带动社会大众读书风气,以达到净化人心的效果。对于音乐中国出版社这番益世之举,我乐观其成。与会的书友们别有一股书香气质,我鼓励他们加入国际佛光会,拓展自己的人生观与宇宙观。
晚上,至三重市主持“甘露灌顶皈依三宝典礼”,并且为北区的九个佛光分会主持联合成立大会,会中颁发会旗及聘书给第一任的会长,他们分别是––
三重教师分会:周政吉会长。
三重金刚第三分会:谢锡银会长。
三重第四分会:黄玲玲会长。
三重第五分会:张富美会长。
三重第六分会:汪陈桂兰会长。
三重第七分会:吴玉惠会长。
芦州第二分会:汤林月娇会长。
五股分会:甘李兆莙会长。
深坑分会:锺春滨会长。
承蒙国大代表李先仁先生、台北县议员何仰山先生、陈幸进先生、三重市党部主任林梦苏先生、三重市市民代表巫同标先生、高月娇女士、当地后德里里长王启明先生、福祉里里长王瑞参先生、紫钰有限公司董事长林鸿龙先生及吴明东先生等人前来观礼致辞,使整个会场增色不少。
早在民国四十一年,我就曾在三重市设立“佛教文化服务处”。四十多年后的今天,重游故里,主持盛会,颇有“衣锦还乡”之感。希望三重禅净中心早日落成,日后有机缘,我还会再回来。
七月 三十一日 星期日
今天是佛学会考的日子,下午和陈履安院长巡视台北中山国中的考场。此次会考,全球六大洲计有七十二个国家,二百多个考场同步举行,使用中、英、日、韩、德、法、俄、西班牙、葡萄牙、马来西亚等十种国家语文应考。今年报考人数大约有二十万人,年龄由六岁至九十岁,学历由幼稚园到博士都有,三代同堂,全家报考的也相当多。政党人士有国大代表赵幸男、立委潘维刚、曾永权、吴德美、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委锺荣吉、高雄县长余政宪夫妇、苗栗县长何智辉夫妇、宜兰市长林建荣夫妇、凤山市长林龙瑞、彰化县长阮刚猛、新竹县长范振宗、新竹市长童胜男、头份镇长徐耀昌全家、省议员张蔡美、邱镜淳、新竹县议长黄焕吉、屏东县议长郑太吉、基隆市议长许财利等人。演艺界人士参加会考的有林瑞阳、傅薇、王筱蝉、陈德容及夏玉顺等,还有不少企业界、学术界的知名人士也热烈响应。
今年有别于历年的特色是––
1.学校团体考生增加:在台湾地区有十多所学校,全校师生都报名应考,譬如花莲四维高中、高雄县普门中学、永安国中等。
2.让受刑人参与考试:为了让受刑人也有薰习佛法、参加考试的机会、除了在台湾的屏东、高雄、宜兰、台南、台东、绿岛、澎湖和彰化少年观护所设有考场外,香港也有两所监狱设有特殊考场。
3.设有“听写教室”:为了服务有文字障碍的考生,特别设置“听写教室”。每一考区也设有“无障碍教室”方便肢体残障人士应考。
4.试题分甲、乙、丙、丁四组:让不同程度考生,有不同的考题内容。
如何使佛学更普及化、大众化,让研读佛书的风气传遍大街小巷,进而建立书香的社会,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可请教育厅行文至全省各个学校,让更多的学校团体一起报名参加。
2.透过司法行政部,让监狱受刑人有机会参与。
3.深入社会团体,使各行各业人士共襄盛举,例如电信局、邮局、银行、合作社……。
4.佛光会每个分会要积极推展这项活动,并且鼓励全体会员一同加入考试行列。
晚上七时三十分,于台北道场举行皈依典礼,发心皈依者多达二千余人,大家将如来殿、演讲厅挤得水泄不通。参加这次皈依的有闻名世界西藏学教授王尧先生、台湾电视公司制作人周游、李朝永夫妇、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大学财研所的洪淑蓉、企管硕士周弘斌、证丰企业总经理黄石仪、加州柏克莱大学车薇、台湾大学法律系许森贵、美国奥克拉荷马大学硕士颜嘉宏、师大英语系甘玉如、电视台主持人吴小莉、俄亥俄州立大学硕士朱燕华、慧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剖明、辅仁大学统计系陈慧珍、中华电视公司陈淑莉、中国农民银行经理洪宜国,以及来自日本的钱美英等人。
从近几年来,皈依者的学识程度普遍提高,以及年龄层次的逐渐降低来看,佛教的前途大有可为,希望日后这些社会的中坚分子,都能成为净化人心的中流砥柱。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