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陀光壽總要之《壽命無量》
請各位翻開經本,第六頁第一行,我先把經文念一段: 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從上次開始,這部經我們就講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正報莊嚴」」。正報莊嚴,首先是講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接著後面就講極樂世界的那些大菩薩,還有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民。現在繼續講阿彌陀佛的正報莊嚴。
阿彌陀佛的正報莊嚴,在前面那一段開始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就問:「彼佛何故號阿彌陀」,然後接著就解釋:「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這是上次講的。今天開始講彼佛壽命無量,「阿彌陀」這三個字就是無量,無量上回講過了,哪些無量呢?一切的法--包含的一切都是無量,就以簡單的兩件事情做代表--一個是光明、一個是壽命。光明是遍虛空的,就空間方面來講;壽命是窮三際的,過去、現在、未來,永恒的,這就是壽命的現象,就時間來講。換句話說,「阿彌陀」又光明又長壽,就是包括了整個空間與時間,就由時、空代表一切、包含一切了。由此可知,「阿彌陀」這三個字就是「萬德萬能」。那萬德萬能中,就這個光明(前面講的光明),今天稍微再用幾句話補充一下,接著我們就解釋壽命。
我們都知道研究佛、學佛,佛的理很重要,就是義理很重要。講到這裡,「阿彌陀」的意義,這部經最重要的義理就在這裡。我們看這光明(前面講光明無量)可不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從太陽發出來的光--陽光,這個陽光粗淺得很,它是由器世間、由物質方面發出來的。阿彌陀的光明是從哪裡發出來的呢?阿彌陀佛的光明是從法身(佛有三身,其中的法身),也就是從佛的本性裏發出來的。
我們知道本性是「如如不動」的,諸位研究佛學都瞭解,本性是如如不動、是靜態的。既是不動,那它起什麼作用呢?放光--一片光明。因此要講法身的相在哪兒?我們看不出來,所知道的就是一片光明。佛法裡面如如不動的靜止狀態,我們用一個「寂」字(很沉寂、很安靜的寂),光明就用「照」字(觀照的照)來解釋:「寂而常照」,如如不動的,可是放的光明,永恒地照遍一切法界,這是光明。這個光明是永久地在照,永久在照的同時又是非常安靜的,它雖然是光,但這種光是不動的,跟止觀的「止」一樣,非常安靜;也就是在這光當中,你就體會出來一個「寂」,就從光明觀照(一片光明當中),你就體驗出來非常安靜,就是「照而常寂」,它雖然放光,光是永久在那兒照,永恒在那兒是安靜的,這就是照而常寂,這是從心性發出來的。心性(本性)的光明永恒地遍照,又安靜地「止」在那裡,就這個意義來講,叫做「壽命」。這個壽命(壽命是就時間來講)長到什麼程度呢?無始無終的,沒有一個開始,也沒有一個終了。所以這個光明遍照是在那兒永恒地照,就這個意義來講,這是阿彌陀佛的壽命,永恒地在那兒照,就叫壽命無量。
我們知道佛有三身,第一是「法身」,剛才講法身是如如不動、不現相的(看不出相)。其次是「報身」,報身是佛經過多長的時間來修行,修成功、成佛了,這就叫報身,這個報身也不是我們凡夫能夠看得見的,必得要大菩薩(地位很高、證果位的那些大菩薩)才能看得見佛的報身。我們凡夫所能看得見的,只有佛現出來的「應化身」,所謂應化身是什麼呢?是應我們眾生的程度、根機,現出來的,這叫應身佛。所以佛有三種身,三種身的壽命就有三種不同的情況。 佛的壽命--就是前面講的「光」,永恒地在那裡照,就這個意義來講叫做「壽命」。法身的壽命「無始無終」,既沒有開始也沒有終了,這是法身。報身的壽命呢?「有始無終」,有開始,為什麼有開始呢?因為佛在因地(在未成佛以前,修行的時候就叫因地)的時候,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來修,修滿三大阿僧祇劫成功、成佛了。
什麼叫成佛?就是開始的時候,先把見思惑斷除,然後塵沙惑一層一層地斷除,最後把根本無明徹底斷除,除得乾乾淨淨的,到了根本無明一絲一毫都沒有,完全斷得乾乾淨淨之後,就在那個時候成佛,成佛就是所有根本無明都沒有,都斷乾淨,那就跟法身完全一致了,這叫開始。所謂始,是就成佛這個意義來講,說是有始--得了報身。成了佛之後,報身的壽命究竟有沒有結束的時候?報身沒有結束的時候,沒有終了,成了佛就永遠是佛了,是無終的。
那麼應身佛呢?「有始有終」,譬如說我們這個世間的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在兩千多年前,在印度降生、出家,出家以後修行、成佛,然後說法,最後滅度,這就是應身,應我們這個世間那個時候的眾生的緣(因緣的緣)、根機而出現的,一旦機緣不存在,釋迦牟尼佛這一期的教化圓滿了,就不再住在這個世間--滅度了,滅就是有終,這是就應身來講。你若要問釋迦牟尼佛的報身,釋迦牟尼佛的報身還在呀!他並沒有滅,所滅的現象只是就應身來講的。
我們瞭解這個以後,知道壽命也跟前面說的光明意思一樣,前面說的光明也是分成三個身--法身、報身、應身。就每一尊佛來講,每一尊佛都有這三身。就法身、報身這兩種身來講,「諸佛同」,都是一樣。諸佛(無論哪尊佛)的法身壽命都是無始無終,報身壽命都是有始無終,任何一尊佛都是如此。
換句話說,就法身、報身來講,任何一尊佛都可以稱為「無量壽佛」,也都可以稱為「無量光佛」。那為什麼其餘的各尊佛都不稱為無量壽、無量光,只稱西方極樂世界這尊佛「號為阿彌陀」,號為無量壽、無量光呢?這很特別,不是指法身、報身講的,是專門指應身,因為應身「諸佛不等」,各尊佛不相等,有的壽命長,有的壽命短。譬如釋迦牟尼佛的應身(就是兩千多年前在印度),在當時人的壽命平均可以到一百歲,釋迦牟尼佛隨順眾生也是一百歲,但是釋迦牟尼佛非常慈悲,他願意減二十年的壽命,給末法時代的眾生,讓末法時代的眾生壽命長一點,可以多有機會學佛法,所以釋迦牟尼佛在八十歲就滅度,就這個世間的眾生壽命情形來講,釋迦牟尼佛是八十歲。還有其他各尊佛的應身也一樣,不管壽命有多長,沒有一尊佛比得上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的壽命這裡講「唯彌陀無量」--無量無邊,可以想見他的壽命多長啊!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阿彌陀佛在未成佛之前,他曾經在一尊佛面前,就是世自在王佛(那時他發心學佛的時候,對哪尊佛學呢?就是世自在王佛),在那尊佛的面前,發了四十八個大願。在那些願裡面,其中有一願就說:「設我得佛,壽命有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假使我將來成佛的時候,我的壽命一定要無量的,如果是有限量的話,我就不成佛,我的壽命一定要無限量,我才成佛。這是其中一願,在四十八願中有這麼一願。過去他發過這個願,我們知道願力是大得不得了!
普通人的口裏說一件事情,無心當中說一件事情,不懂因果則已,懂得因果的時候,知道口裏說的就表示一種志向、一個願,就有一個力量在那裏,就是一個種子。將來這個種子成熟,就發現它的力量、它的作用。阿彌陀佛對世自在王佛發了四十八願,其中有這一願,後來成了佛。有願必成--有願是一定能成的,所以成了佛以後,在極樂世界他的壽命就是無量--無量無邊,這個無量無邊當然不是指跟諸佛相同的法身、報身(那不必說,自然是無量無邊),這是指應身,他的應身是無量無邊。
這裡講無量無邊,有一點我們要注意:前面講應身佛是有始有終,既然有終,換句話說,壽命還是有終了的時候,那無量無邊怎麼解釋?還是有終,不過這個無量無邊,在印度那個時候來講是有終的,但它是一個很大的數目字。我們知道現在世界上的文化、學術發展進步得很快,就拿數學來講,專門研究數學的人,他們研究的數目字可以說是進展得非常快,我們普通人(不是專家)對現在的數學也很難懂,但是你要知道,印度那時的數學就已經非常發達。怎麼說呢?請各位看講表上的「阿僧祇」,這裡的經文說: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就是數目字。先講阿僧祇,阿僧祇是什麼?阿僧祇是印度文,翻成中文的意思叫做無數,或叫無央數(無央的央當「盡」講,無盡的數目字);「阿」這個字,中文的意思是「無」,「僧祇」是數目太多太多,多得沒有辦法算,就叫無盡數。關於阿僧祇劫--無盡數劫,「劫」怎麼講?「阿僧祇劫」是一個大劫,就時間來講,一個阿僧祇劫(請各位看講表,括弧裏有說明計算方法),就我們中國數目字計算的方法來講,以萬為一個單位,一萬萬叫做億(這是中國古時候的算法),一萬個億叫做兆,先定在這個數目字,有概念之後,下面接著說一阿僧祇,就是一千個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我想各位也可以算得出來,研究數學就可以算得出來,但是要花很多腦筋才能夠算得出來。
除此以外,還有一種算法,它以人的壽命來計算,譬如以我們世間人的壽命來算,怎麼算呢﹖我們現在的人世間,人的壽命平均是一百歲,到了某一個時候,人的壽命平均是十歲(所謂平均十歲,有的還不到十歲,有的比十歲多一點,但是平均起來,那時候人的壽命是十歲),那麼由十歲,世界上所有的人每一百年(每經過一百年)增加一歲--普遍地平均增加,一百年增加一歲,直到人的平均壽命增加到八萬四千歲,這平均壽命長啦!八萬四千歲,高到極點了!這是世間人的壽命。就「劫」來講,這叫「增劫」(一個增劫,壽命逐漸往上增加--增劫)。到了八萬四千歲不能再增加了,就往下再降--減了,還是每過一百年減一歲,從平均八萬四千歲的壽命,一百年減一歲、一百年減一歲,減到平均十歲,您想想這個結果,中間的時間多麼長呀!從八萬四千歲減到十歲,就叫「減劫」。把一增劫一減劫合起來,併成一個單位,就叫小劫--一個小劫。集合二十個小劫,叫做一個中劫。再集合四個中劫,換句話說,就是八十個小劫,集合八十個小劫就叫做一個大劫,這就是一大阿僧祇劫。這講出來也不好計算,印度那個時候計算的一個阿僧祇劫就是這麼講的。
這已經很難了,各位再看講表,印度那時候有十個大數(十個大數目),剛才講的阿僧祇是第一個,還算數目小的。往下面第二個(第一個是阿僧祇)是無量,第三是無邊,第四是無等,第五是不可數,第六是不可稱,第七是不可思,第八是不可量,第九是不可說,第十是不可說不可說。這十個大數,我們怎麼認識它?怎麼瞭解?先前講的阿僧祇,用兩種計算方法,數目已經是太多太多,我們普通人已經算不清楚了。現在再把阿僧祇做為一個基本單位,「阿僧祇阿僧祇」--一個阿僧祇的阿僧祇(加倍的),這加起來的數目叫做「無量」,無量就是阿僧祇阿僧祇,這樣累積起來的。而「無量無量」就成為第三個--無邊,數目更多了。同樣的,「無邊無邊」成為第四個--無等。這樣一個一個累積上去,累積到最後是不可說不可說。各位有時間的話,不妨算算看,看能不能夠算得出來。
阿彌陀佛的應身壽命是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我們剛才瞭解阿僧祇、無量、無邊都是印度的十大數之一,十大數當中,第一是阿僧祇、第二是無量、第三是無邊,是指數目講的。所以祖師註解說,這些都是大數目的名字,實際上在我們的觀念裡,應該是「有量的無量」。所謂有量的無量,還是有限量,這個有限量就是有始有終,是指阿彌陀佛的應身壽命來講的--有量的無量。
阿彌陀佛的應身壽命無量無邊,最重要的一點:在經文裡講,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及其人民」很重要!這意思是說--彼佛壽命……因為經文的文字很簡潔,有些字詞省掉了,若是不省略,應該是「彼佛壽命及其人民壽命」,彼佛壽命是指阿彌陀佛的壽命,而極樂世界所有的人民,除了阿彌陀佛以外,那些大菩薩、從他方世界念佛往生到極樂世界的那些往生的人,不管證果或未證果,一到極樂世界,他們的壽命都是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換句話說,凡是生到極樂世界的任何人,還沒成佛之前,也都跟阿彌陀佛一樣,壽命無量無邊阿僧祇劫。
為什麼極樂世界所有的人民都跟阿彌陀佛的壽命一樣那麼長?這在其他的世界,任何一個世界都不是如此啊!為什麼呢?這也是阿彌陀佛在過去發了四十八願,其中有一個願--第十五大願說:「假使我成佛的時候,在我教化的國土之中的天、人(也就是所有的人民),這些人民的壽命若有限量的話,我絕不成佛。」這意思就是說,在他的國土裡面,所有人民的壽命都跟佛一樣,都是無量無邊。四十八願裡面有這麼一願。
剛才講數目的無量、無邊,其實是有量的無量,換句話說,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他的應身將來還有入滅的時候。根據佛經裡講,阿彌陀佛將來入滅的時候,這「將來」是無量、無邊的將來,數目盡了的時候,既是應身,應身有相(凡是有相,將來都有終的時候),在無量無邊的數目完了的時候--應身壽命完了的時候,當然阿彌陀佛還是要入滅,不過入滅的時候,不像我們這個世間,釋迦牟尼佛的應身入滅之後,一直到現在還沒有第二尊佛出來,要到什麼時候呢?等到將來彌勒菩薩(現在彌勒菩薩在兜率天的彌勒內院,他是候補佛)到世間來。在這段時間之內,我們這個世界上,現在是還有佛法,但將來釋迦牟尼佛的一代時教還有滅的時候,我們固然覺得現在的環境不好,不過還有佛法、還可以學。等到將來滅法的時候,佛法統統都沒有了,那個時候的眾生更苦,苦得不得了!經過滅法,再經過若干年……等到彌勒佛下來成佛,這個世界才又有佛。就是在佛前、佛後,這個空檔的時間沒有佛,這是我們這個世間的情形。
但是在極樂世界不是這樣,無佛前後難功--阿彌陀佛一入滅,接著就有佛來了,誰來了?我們都知道西方三聖,三聖像中在右邊的是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是補處菩薩(跟彌勒菩薩一樣的),阿彌陀佛一入滅,接著觀世音菩薩就在那個世界成佛。觀世音菩薩成佛之後的世界名稱呢?阿彌陀佛既然入滅,世界的名稱當然不同,不叫做極樂世界了,叫什麼?觀世音菩薩叫做「普光功德山王如來」,普光是一片普遍的光明,功德山是功德如山,功德山王--功德山之王;那麼國的名稱呢?「眾寶普集莊嚴」,所有的寶普遍地集在那兒莊嚴那個世界,實質的內容還跟極樂世界一樣,不過名稱換一換而已,所以在那時候,觀世音菩薩成佛了,還是繼續在那個世界裡面。觀世音菩薩在那個世界成佛以後,他的壽命怎樣呢?他的應身壽命無量,跟現在的阿彌陀佛壽命一樣,也是無量,無量、無邊還是有終了的時候,在他應身壽命終了的時候,大勢至菩薩就在觀世音菩薩入滅之後,接著來成佛,他來成佛的應身壽命,還是無量、無邊。連續三尊佛,壽命都是無量、無邊。
佛的壽命無量、無邊,在阿彌陀佛國土裡所有的人民壽命都是無量、無邊,壽命這麼長有什麼好處?在我們這個世界上,眾生的壽命大都不長,如果壽命都這麼長,有什麼意義?活著要有意思呀!活得沒有意思,只是長壽有什麼用處?你要說出個理由。比如一個人,他什麼道理也不懂,只是一直活下去,活著就是看這世界亂七八糟的,各國的情況……整個地球上,空氣、水,沒有一個地方是清淨、乾淨的;人與人之間你爭我奪。看吧!別說那麼長,光是幾十年就夠看了,就看得受不了!就算能活到幾百年、幾萬歲,看到將來,真是看膩了,真正想解脫了,那有什麼意思?往生極樂世界的人壽命長,他們不是一直在那裡,當然極樂世界的環境比我們好多了!環境好、壽命長,並不是只在那個環境享受啊!最重要的,在那個環境要成佛呀!壽命長而且能夠成佛--將來成佛之德。
在我們這個世界上的眾生,不學佛的不用說(他們不懂道理,就不必說了),學佛的人希望要成佛,修行成佛要多長時間呢?三大阿僧祇劫。一大阿僧祇劫有多長的時間呢?前面已經講過了,數目可以說是算不出來,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還要三大阿僧祇劫繼續不斷地修啊!這一生的壽命完了,再轉世,遇到佛法的善知識,再跟善知識學,壽命終了的時候,再轉世又跟善知識學,生生世世這樣學,一層一層地把見思惑斷掉、塵沙惑斷掉、根本無明斷掉,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才成功。
講「三大阿僧祇劫」,其實這還是最低的限度,如果照華嚴經裡講,成一尊佛何止三大阿僧祇劫呀!時間還要長、還要更多的時間。那我們就說是三大阿僧祇劫吧!剛才講這一生死了,下一生再到人間來繼續修,修到死了後再修,生生世世都在這裡學。但是我們不要想得這麼如意呀!為什麼不要想得這麼如意呢?各位看看現在世界的情況,世界的情況怎樣呢?每個國家的政局都不太平的,你看這世界現在好像沒事,說不定哪個國家,無論是總統、國王,只要是掌握政權的人,他有一點點貪心或是發了一頓脾氣,就可在國內、國外發動戰爭,戰爭一發動,你可想而知,人民能不能保住性命?那都是不可預料的。這種戰爭,無論是中國、外國,自古以來以至現在,什麼時候可以免得了?誰敢說世界上永遠沒有戰爭?要想永遠沒有戰爭,得大家都學佛,還要證了果位,把貪、瞋、痴、慢、疑都斷了以後,才不會有戰爭。只要有貪瞋痴存在,隨時都有戰爭的危險。現在世界上的國家,哪個國家的領袖沒有貪瞋痴?這是世界的情況,危險得很!
再就佛法來講,我們現在是釋迦牟尼佛教法的末法時代,末法時代別說比不上正法,連像法都比不上啊!像法是還有像,還像正法的樣子,我們現在是末法,跟正法一比,連像都不像了。你想想吧!既是像都不像,大家學佛所學的佛法,我不必講,大家心照不宣,國內、國外講的佛法,外面大家所學的佛法,是不是完全把佛經裡的意思都能瞭解,大有問題。外面講的那些佛法、學的那些佛法(大家可以聽一聽,並不是鼓勵大家去參加,間接地可以瞭解一下),可以說是像都不像!
我們今天在這裡研究,為什麼能夠講這部經讓大家學呢?雪公這幾十年來……可以說是其來有自,有淵源的。剛才講的大勢至菩薩,是西方三聖之一,大勢至菩薩的應化身--印光祖師就是大勢至菩薩應化來的。我們老師呢?我們老師的佛法是跟印光祖師學來的,這個淵源不得了的!前面講佛的應身壽命多長、光明如何,佛的光明、壽命都是應眾生的根機、眾生的緣來的,我們過去世沒有這個緣是碰不到這個佛法的。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沒有這個緣,就不會到台中來、不會聽我們老師留下來的佛法,一開始學就是淨土法門,跟大勢至菩薩的應身(印光祖師)也不會接觸的。能夠這樣,都是我們多生多劫結的緣,瞭解這一點,就大大地值得安慰。話說回來,一般人想:這一生完了,下一生要繼續學佛。不要想得這麼如意!這一生不能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話,想在這個世間一直學,下輩子能不能到人間來?雪公在世時常常提醒我們:這一生不了道、不能成就,下輩子能不能到人道來,還是大有問題。這值得警惕呀!就是能到人道來,到人道來怎麼樣?我們這一生所學的,一轉世到人間來,怎麼樣呢?他前世所學的都忘記了,為什麼忘記啊?佛經裡講,菩薩也有隔陰之迷,一轉世,他前世所學的全部都忘記了。所以我們在這個世間要成就一尊佛,多麼困難!尤其在現在這個世界,下輩子不可靠!就是可到人道來,有隔陰之迷,能不能遇到善知識繼續學?既是如此,再來一次?那多麻煩啊!
我們瞭解這個情況以後,必得要發願、要念佛求往生。一往生到極樂世界,壽命是無量無邊,無量無邊的好處就是一生就能成佛,就一直在那裡學,久度不息之功--一直跟阿彌陀佛學,跟觀世音、大勢至這些大菩薩一起學,這叫一生成佛。所以無量無邊的壽命,得了這麼長的壽命,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必三大阿僧祇劫,一生就能成佛。從這裡可以瞭解,一到那兒之後,很快就能成佛。 因此念佛最重要的是剛才講的理,為什麼呢?每一尊佛的法身都是光明無量的,換句話說,我們任何人都有法身,都有無量的光明,念阿彌陀佛這個名號,只要我們發至誠的心,以信--深信,再發願、持一句名號,就能互相感應道交。懂得這個道理,我們念佛就容易多了。古人講:「一念相應一念佛」,所謂一念相應一念佛,就是我們念佛的人,用至誠心提起一句佛號,就在提起的時候,我自心的光明跟阿彌陀佛的光明,光光相照,在這一照之中,那一念之中就是佛,我們的境界就到佛的境界。你想想看,這念佛的功力是多麼大呀!今天就講到這裡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