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至欽 於 2014-5-7 09:18 編輯
大乘「念佛」法門-以"信"為方便的易行道-印順長老
「佛法」,有適應慧強信弱的,有適應信強慧弱的,根性不同,適應的修行方便,也就多少不同。
「大乘佛法」,理想與信仰的成分增多,以信為先的方便,也就越來越重要。
然「大乘佛法」主流,仍是重慧的甚深廣大的菩薩道。修菩薩行,是「大乘佛法」所共的,而慧與信的適應,不同而又相通。
如重慧而以「法」為主的,聞、思、修、證,而又有書寫、供養、讀誦功德的方便。重信而以「佛」(菩薩、天)為主的,以稱名、懺悔等為方便,然也有念佛實相的深行。說到「大乘佛法」的念佛buddha$nusmr!ti,內容異常的廣大,先從「易行道」說起。
「大乘佛法」以無上圓滿的佛為究極理想,而從菩薩bodhisattva的廣大修行中去完成。菩薩的發心:「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先人後己的精神,是希有難得的!發心修行,從釋尊過去生中的修行事跡來說,特別是布施,為了慈濟眾生,不惜犧牲一切,甚至奉獻自己的生命。菩薩要修行三大阿僧祇劫,這是隨順說一切有部說的,其實,「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三阿僧祇劫?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在無量時劫中修行,「任重道遠」,沒有比菩薩更偉大了!
菩薩的廣大修行,惟有勝解一切法空,才有可能,如『瑜伽師地論』卷三六(大正三0‧四八七中)說: 「若能如實了知生死,即無染心流轉生死;若於生死不以無常等行深心厭離,即不速疾入般涅槃。若於涅槃不深怖畏,即能圓滿涅槃資糧;雖於涅槃見有微妙勝利功德,而不深願速證涅槃。是諸菩薩於證無上正等菩提有大方便,是大方便依止最勝空性勝解,是故菩薩修習學道所攝最勝空性勝解,名為能證如來妙智廣大方便」。
『瑜伽論』所說空義,與『中論』有所不同,然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薩道,非有「空性勝解」不可,是一致的見解。
佛果究竟圓滿,菩薩的廣大修行,當然不是「急功近利」者所能成辦的。
在修行過程中,有的中途退失,名為「敗壞菩薩」;有的久劫修行,到不退轉──阿惟越致地,再進修到圓成佛果。
修菩薩行到不轉地,「是法甚深,久乃可得」,對一般人來說,這樣的甚深難行道,可能會中途退失的,正如『般若經』所說:「無量阿僧祇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行菩薩道,……若一若二住阿惟越致地」 。
行菩薩道成佛的法門,廣大甚深,不是簡易的事;說老實話,這不是人人所能修學的。
所以釋尊成佛,一般弟子都是求證阿羅漢而入涅槃的,傳說僅彌勒 一人未來成佛。
菩薩道難行苦行,「大乘佛法」也是這樣而出現於印度的。
不過,究竟圓滿的佛果,廣大甚深的菩薩行,應該是見聞者所有心嚮往的;如此的深妙大法,也總希望能長住世間,利益眾生,所以適應一般根性,(繼承「佛法」 的「念佛」),有易行道的安立,易行而又能成為難行道的方便
。這與智證的正法甚深,而又安立書寫、供養、施他、讀誦功德等方便,意趣可說是同一的。
現在來說「大乘佛法」中,以「念佛」為主的易行道,如龍樹『十住毘婆沙論』卷五(大正二六‧四一上──中)說:
「諸佛所說,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願為說之」! 「汝言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難,久乃可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幹之說!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說之。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
『十住毘婆沙論』是『華嚴經』「十地品」偈頌的廣分別。『十住毘婆沙論』所說的易行道,先說稱念佛(及菩薩)名,憶念,禮拜,進一步如『論』卷五(大正二六‧四五上) 說: 「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憶念、稱名、禮敬而已,復應於諸佛所,懺悔、勸請、隨喜、迴向」。
原則的說,易行道是廣義的念佛法門。
對於佛,稱(佛)名是語業,禮拜是身業,憶念是意業:這是對佛敬信而起的清淨三業。在佛前,修懺悔行,勸請行,隨喜行,以回向佛道作結。
這一念佛法門,在龍樹(西元二、三世紀間)時代,大乘行者,主要是在家的善男子、善女人,很多是這樣修行的,如『大智度論』卷六一(大正二五‧四九五中)說: 「菩薩禮佛有三品:一者、悔過品,二者、隨喜回向品,三者、勸請諸佛品」。
三品修行的內容,『智度論』作了簡要的介紹:「菩薩法,晝三時,夜三時,常行三事:一者、清旦偏袒右肩,合掌禮十方佛言:我某甲,若今世,若過(去)世,無量劫身、口、意惡業罪,於十方現在佛前懺悔,願令滅除,不復更作。中、暮,夜三亦如是。二者、念十方三世諸佛所行功德,及弟子眾所有功德, 隨喜勸助。三者、勸請現在十方諸佛初轉法輪;及請諸佛久住世間無量劫,度脫一切。菩薩行此三事,功德無量,轉近得佛」。
日夜六時,菩薩於佛前行此三事,與中國佛教的早、晚課誦相近。
易行道的功德無量,主要能保持大乘信心,不致於退失。『十住毘婆沙論』說:「佛法有無量門,……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這是二類根性,也就是重智與重信的不同。
『智度論』也說:「若聞、持乃至正憶念者,智慧精進門入;書寫、供養者,信及精進門入」;「菩薩有二種:一者、有慈悲心,多為眾生;二者、多集諸佛功德」。
所說略有差別,總不外乎在甚深難行的正常道外,別說菩薩初學的通俗法門。
然重智(及慈悲)與重信,只是初入門者的偏重,不是截然不同的法門,所以『十住毘婆沙論』卷六(大正二六‧四九中──下)說: 「是菩薩以懺悔、勸請、隨喜、迴向故,福力轉增,心調柔軟,於諸佛無量功德清淨第一,凡夫所不信而能信受;及諸大菩薩清淨大行,希有難事,亦能信受」。 「信諸佛菩薩無量甚深清淨第一功德已,愍傷諸眾生無此功德,但以諸邪見,受種種苦惱,故深生悲心。……以悲心故,為求隨意使得安樂,則名 慈心。……隨所能作,利益眾生,發堅固施心」。
依『論』所說,修易行道而能成就信心的,就能引生慈悲心,能進修施等六波羅蜜。這可見菩薩道是一貫的,重信的易行道,重悲智的難行道,並不是對立,而只是入門有些偏重而已。
在佛前懺悔、隨喜、勸請,本是為初學者開示的通俗易行法門。文殊與勸發菩提心有關,「為一切師」,如『濡首菩薩清淨分衛經』等說。文殊又與懺罪有關,如『阿闍世王經』、『如幻三昧經』說。悔過等三品法門,終於與文殊,因文殊而與普賢有關了,也就與華嚴法門有關,如『十住毘婆沙論』,將『十地經』所沒有說的稱名、憶念、禮拜、懺悔、隨喜、勸請,附入初地中。
「念佛」為主的易行道,是以信為方便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名稱也就不一。
如『思益梵天所問經』,名善知「方便」。『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以「禮佛」為名,也就是禮佛與佛前的修行。『金光明最勝王經』集為「滅業障品」,這正如智者大師的集為「五悔法」了。『佛說法集名數經』,稱 為最上「供養」。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名為十大願;『文殊師利發願經』,也是名為「發願」的。『大寶積經』的『善臂菩薩會』:菩薩於三時中,掃塔(禮佛),勸請,懺悔,念善根[隨喜],願得無上菩提[迴向],都是「戒波羅蜜」所攝。
易行道的內容,或多或少,到『普賢行願品』的十大願,雖多少超越了這一原則,但不失為集易行道的大成。以下,一一的略加解說:
一、「禮敬諸佛」,二、「稱讚如來」:
佛在世時,弟子們見了佛,一定是虔誠敬禮。印度古代,見了國王,每讚頌以表示敬意(如我國古時的相見賦詩,不過賦詩是相對的)。在『雜阿含經』(「祇夜」)中,鵬耆舍就已作偈讚佛了。
大乘佛教盛行讚歎如來,如『佛一百八名讚』,『一百五十讚佛頌』等。西元七世紀,印度佛教的讚佛情形,如『南海寄歸內法傳』所說。對於佛,因崇敬信念而有所表示,那是當然的。在大乘法中,禮佛是禮十方佛,通於身語意三業,如『普賢行願品』說:「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這就是『十住毘婆沙論』的「稱名、憶念、禮拜」。稱名是語業的禮敬 ,如說「南無佛」,「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佛」。憶念是意業的禮敬。
禮拜是身業的禮敬,如合掌,稽首佛足,五體投地。傳說釋尊在因地,見燃燈佛時,五體投地,可說是最敬的身禮。三業的禮敬,以內心的憶念為主,依內心敬念而表現於身業、語業。如內心沒有誠信憶念,那稱名如鸚鵡學語,禮拜要被禪者譏笑為如碓上下了。
所以三業禮敬,主要是虔誠的「念佛」。
稱佛名號,其實就是讚歎,如『佛一百八名讚』;世親所造的『無量壽佛優波提舍』(一般稱為『往生淨土論』),立「五念門」說:「云何讚歎?口業讚歎,稱彼如來名」。
這樣,禮佛就是念佛;本來「稱名、憶念、禮拜」就可以了,為了適應佛教界的讚佛偈,『普賢行願品』別立「稱讚如來」一門。禮佛、念佛,「大乘佛法」中法門眾多,當別為敘說。
三、「廣修供養」:
這是對於佛的供養。佛在世時,衣、食、住、藥等,一切是信眾恭敬供養的。佛涅槃以後,佛舍利(遺體)建塔,漸漸莊嚴起來。對於佛塔,也就以:「華、香、瓔珞、伎樂、幢、幡、燈油」;「花鬘、燈明、幢、 幡、傘、蓋供養」。
一般重視的,是財物的供養,出家眾又怎樣供養呢?佛在世時,如阿難為佛侍者,為佛服務,就是供養。最上的供養,是弟子依佛所說的,精進修行,得到究竟解脫的阿羅漢,能滿足佛為弟子說法的最大願望,就是對佛最上的供養。
重法的大乘經,也說到法供養,如『維摩詰所說經』說:「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供養是經者,即為供養去來今佛」;「若聞如是等經,信解、受持、讀、誦,以方便力,為諸眾生分別、解說、顯示、分明,守護法故,是名法之供養」;「又於諸法如說修行,隨順十二因緣,離諸邪見,得無生忍,……是名最上法之供養」。
從信解受持,到得無生忍,如法供養,是通於淺深的。重信的易行道,『文殊悔過經』才提到財物的供養諸佛:「十方世界無所係屬」的無主物,「持以貢上諸世光耀佛天中天」 。
『普賢行願品』說:「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我以廣大勝解心,……普遍供養諸如來」。這些都是財供養。
一切是「最勝」 的,「一一皆如妙高(須彌山)聚」的。這樣的廣大供養,是由於廣大的勝解心。勝解是假想觀,依定所起的假想觀(或以假想觀而得定),觀成廣大供品來供佛,這不是一般人所能的。
『普賢行願品』所說,本是「大願」,發願能這樣供佛,如修行深了,能以勝解所成作廣大供養,那已不是易行道了。
『大智度論』說:「供養者,若見若聞諸佛功德,心敬尊重,迎逆侍送,旋遶禮拜,曲躬合手(掌)而住。避坐安處,勸進飲食,華、香、珍寶等,種種稱讚持戒、禪定、智慧諸功德。有所說法,信受教誨。如是善身口意業,是為供養」。
依此可見,供養實只是禮敬的一部分,所以初期的「三品經」,是沒有說供養的。
四、「懺悔業障」:
懺悔能達成佛弟子三業的清淨,在出家僧團中,是時常舉行的。
人非大聖,不可能沒有過失,有過失就要知過能改,如有罪過而隱藏在內心,會影響內心,障礙聖道的進修,不得解脫。「大乘佛法」的懺悔,是在十方一切佛前,懺悔無始以來的一切罪業。
『普賢行願品』所說,還只是懺悔業障 ,但有的卻擴大為懺悔三障──煩惱障,業障,報障等。
在「大乘佛法」中,懺悔有了不尋常的意義,而懺悔的方法更多,這留在下面作專章來敘說。
五、「隨喜功德」:
隨喜,是對於他人的所作所為,內心隨順歡喜,認可為行得好,合於自己的意思,所以「隨喜」是通於善惡的。
簡略的說,佛法是淺深不等的離惡行善,這是要自己身體力行的,但不只是自己行就夠了。任何一種離惡行善的善行,可分四類:一、「自行」,自己去做;二、「勸他行」,還要勸別人去做;三、「隨喜行」,知道別人做了,起認可歡喜心;四、「讚歎行」,讚歎這一善行,讚揚行此善行的人,以激勵大眾。
大家都向於離惡行善,才是佛教的理想。善行如此,惡行也有「自行」、「勸他行」、「隨喜行」、「讚歎行」;如惡行而具足四行,那可是惡性深重了。
這裏,約隨喜功德說。一切善行,不外乎一般人的人、天福德;聲聞與緣覺乘──有學、無學功德;菩薩發大心,廣修福慧,自利利他的功德;如來圓滿大菩提,現成佛、說法、入涅槃等最勝功德。
對於這一切功德,都「心生歡喜」,如『普賢行願品』 說:「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般若經』「隨喜品」也是這樣,不過與般若相應,無相無著(是難行道)而已。
『法華經』「隨喜功德品」,聽聞隨喜而轉化他人。
「隨喜功德」,是一切大乘法門所重視的。
『大智度論』說:「隨喜福德者,不勞身口業作諸功德,但以心方便,見他修福,隨而歡喜」。這不是說,不需要身語的實際善行,是說見他修福而心生隨喜,是有很大功德的。
依『智度論』說:隨喜功德之所以有大福德,
一、確信福德因果,「得正見故,隨而歡喜」。
二、「我應與一切眾生樂,而眾生能自行福德」,作福的一定能得安樂,那就與自己行善一樣。
三、「眾生行善,與我相似,是我同伴,是故隨喜」。
眾生是自我中心的,雖明知行善是應該的,但從自我而起顛倒,每對他人的善行善事,福德慧德,會引起嫉妒,障礙或破壞,這是修菩薩行的大障。
如能修隨喜行,時時隨喜一切功德,那一定能慈心普利,趣入菩提的大道。隨喜是「禮佛三品」之一,是在佛前修的,佛菩薩的功德,當然是隨喜的主要內容,但如來化導眾生,不棄人、天、 聲聞、緣覺功德,所以一切功德,都是發菩提心者所隨喜的。
六、「請轉法輪」,七、「請佛住世」:
在「三品法門」中,這二者是合為「勸請品」的。這二者,出於各部派的共同傳說。一、釋尊成佛以後,感到了佛法甚深,眾生不容易教化,曾有「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的意境。梵天 知道了,特來請佛說法,這才受請而大轉法輪。
佛法是不共世間的!世間的神教、哲學等學行,不是一無足取,而是對於徹悟人生的真義,實現人生的究竟歸宿,是無能為力的,惟有佛法才能達成這一目的。梵天是印度的最高神,自稱是宇宙、人類、萬物的創造者。
梵天來懇請說法,表示了神教的無能為力,有待佛法的救濟。佛轉法輪,是世間出現了新的希望,如昏暗中的明燈一樣,那是多難得呀!
二、佛曾三次對阿難說:「佛四神足已多修習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阿難聽了,當時沒有說什麼,釋尊這才答應了魔ma^ra的請求,三月後入涅槃。
這表示了:雖然說佛涅槃後,「自依止,法依止」,如法修行,與佛在世一樣。
實 際上,佛涅槃後,雖然佛法在開展,教區在擴大,而佛法的真意義──究竟解脫的,卻大大的低落了。
這所以有「正法」與「像法」(後來又有「末法」)的分別,不免想到了佛法從世間滅失的悲哀。
這二項傳說,在部派佛教中,沒有引起什麼問題。「初期大乘」興起,「勸請」成為「禮佛三品」之一。
晝夜六時,對十方佛初成佛道的,「請轉法輪」;佛要入涅槃的,「請佛住世」。這是願望佛法的出現世間,佛法永遠存在於世間,為苦難眾生作依怙:這是真誠的護法心。西元前後,印度的政局,非常混亂;佛法在傳布中,不免要受到破壞、障礙。
聖弟子面對當前的佛教,從內心激發護法的熱心;而將「請轉法輪」、「請佛住世」,作為禮佛要行,時時憶念,以激發佛弟子為法的熱忱!
一0、「普皆回向」:
回向parin!a^ma是迴轉趣向;迴向功德,是將所有功德,轉向於某一目的。『普賢行願品』的迴向,是:「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隨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
依偈說,回向是將上來所說的「禮敬功德」、「讚歎功德」、「供養功德」、「懺悔功德」、「 隨喜功德」、「勸請功德」:一切回向於眾生,與眾生同成佛道。
依偈文,可見重佛、重信的易行道(「三品經」也如此),本沒有「恒順眾生」、與「常隨佛學」的。
回向眾生及佛道,如『舍利弗悔過經』說:「學道以來所得(一切)福德,皆集聚合會,以持好心施與[回向]天下十方人民、父母、蜎飛蠕動之類,皆令得其福;有餘少所,令某得之,令某等作佛道」。
異譯『菩薩藏經』說得更明白:「一切和合迴施與一切眾生,……一切和合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此善根,願令一切眾生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修易行道所得的功德,回向眾生,就是將自己的功德,轉而布施給眾生,使眾生離苦得樂,發心修行成佛。
菩薩的功德,真能施與眾生,使眾生受福樂嗎?這裏面含有重大問題,也就是「自力」與「他力」。
一般神教都是重「他力」的,佛法說善惡因果,修因證果,一向是「自力」的;「大乘佛法」的「回向功德」,不違反佛法的特質嗎?
『大智度論』卷六一(大正二五‧四八七下──四八八上)說: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 果報,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所有)身口,人所信受;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末後成佛。……是果報可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
經上說福德回向施與眾生,這是果中說因,是不了義說。菩薩的福德,是不能轉施與別人的。
但菩薩發願化度眾生,所以依此福德善根,未來福慧具足,就能以財物、佛法施與眾生;使眾生得財物,能依法修行,成就佛道。
如自己的福德而可以迴施眾生,那是違反「自力」原則的。佛菩薩的功德無量,如可以迴施眾生,那世間應該沒有苦惱眾生,都是佛菩薩那樣,也不用佛菩薩來化度了!
『十住毘婆沙論』這樣說:「我所有福德,一切皆和合,為諸眾生故,正迴向佛道」。
菩薩發菩提心,求成佛道,主要是為了救度一切眾生。所以「迴向眾生及佛道」,是說「為諸眾生故」,以一切功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並非以福德善根施與眾生。『普賢菩薩行願讚』但說「悉皆迴向於菩提」,沒有說 迴向眾生,也許是為了避免讀者的誤解吧!
「大乘佛法」的易行道,主要是懺悔、隨喜、勸請──三品。
這是在十方佛前進行的,所以從「禮佛」而分出:禮敬、讚歎、供養──三事。修行終了,這一切功德,為一切眾生而回向於佛道。所以易行道的主體,到此為止。『華嚴經』「十迴向品」,二處說到:一、懺悔,禮敬,勸請,隨喜──「悉以迴向」;二、懺悔,隨喜,禮敬,勸請──迴向。
「離世間品」說:「四行是菩薩道:懺除罪障,隨喜福德,恭敬尊重,勸請如來」。
易行道的本義,就是這些。大乘行者,對佛禮敬、供養,堅定了清淨的大乘信心;懺悔,使內心沒有疑悔,不礙修行;隨喜佛菩薩等的功德,養成樂人為善的無私心,勸請能激發護持佛法的熱忱;並以一切功德,為眾生而迴向佛道(不為一切眾生,就會趣入涅槃)。易行道是以佛為中心的進修,能成就這樣的菩薩心行,也就能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
八、「常隨佛學」,九、「恒順眾生」: 為了符合『華嚴經』的體裁,滿足 「十」數,『普賢行願品』長行,才加入此二願。 約意義說,這二者是菩薩道所應有的。在修學過程中,生生世世見佛聞法,是向上不退的最佳保證! 到底應該怎樣修學?也只有學習諸佛那樣的(因中)修學,才能圓成佛道。「恒順眾生」,是於眾生「隨順而轉」:尊重眾生,救助眾生,利益眾生。 『思益梵天所問經』說:「菩薩有四法善知方便」,在隨喜、懺悔、勸請外,「順眾生意」,也確是方便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