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3|回復: 17
|
净公上人普贤行愿品疏讲记
[複製鏈接]
|
|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普贤行愿品疏讲记
普贤行愿品疏 (第一集) 1986/1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4-001-0001
诸位同学,今天是我们第十届「冬令大专讲座」的开始。这次在时间上,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天,七天当中要跟诸位介绍《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首先要跟诸位介绍的是这部经的来源,也就是它的出处。诸位有些对佛法是涉猎了一些,但是也有几位是初学的同修。学佛我们首先对佛法要有个概略的认识,第一要明了的是,佛教是什么?如果对这个问题没搞清楚,那我们的修学就从头错到底,一直就错下去了。所以必须先正名。名是名词。佛教是佛陀的教育,它不是宗教,如果把它看成宗教,这错了。宗教可以信,也可以不信,这个世间不信宗教的人很多。如果是教育,诸位想一想,如果我们跟人家说,「我没有受过教育」,这个很难为情;「我不信宗教」,不觉得怎么难为情。所以教育必定要接受的。
何以晓得佛教不是宗教?如果我们以宗教的定义来观察佛法,的确佛法没有宗教里面所说的特质。譬如宗教里头最重要的,一定要崇拜一个真神,佛教里头没有。佛教里头没有崇拜神的,佛与菩萨都不是神,要把佛跟菩萨当神来看待,那你就完全误会了。要知道「佛」这个意思怎么讲法?什么叫做「菩萨」?这些定义,名词的定义要搞清楚。佛是从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它的意思是智慧的人、觉悟的人,拣别我们一般说愚痴、迷惑,愚痴、迷惑的反面就是智慧,就是觉悟。一个具有圆满智慧觉悟的人,印度的言语名词就叫做佛陀,在我们中国古时候称之为圣人,称为圣人、称为贤人,很有我们中国圣人这个意思。所以一定要搞清楚,佛是人,不是神。菩萨是正在修学的人,正在求智慧、求觉悟的人,所以菩萨翻作觉有情,就是觉悟的有情众生称菩萨。所以我们学佛一定要搞清楚,不能把佛菩萨当作神明来看待、来供奉,那就错误了。
既然佛是一个智慧、觉悟的人,他教给我们有许许多多的东西,包括了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我们与佛的关系,我们称佛为本师。刚才在讲经之前,我们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也是印度话,翻成中文意思是皈依、恭敬的意思,或者是敬礼。本师,他是我们根本的老师,就是建立这个教育最初的创始人,他是我们根本的老师,我们自称为三宝弟子。我们跟佛的关系非常明显,是师生关系。所以跟宗教不一样,宗教是主奴的关系、是父子的关系,它不是师生关系。这是我们首先要辨别清楚的。菩萨跟我们是同一个老师,同门的关系,他学习在我们之前,我们在后,等于是我们前期的学长,像观音势至是我们的学长。我们对他礼敬,是他已经有了成就,我们才初学。所以我们对菩萨往往也把他当作佛一样的恭敬,他是我们的老学长,前期学长,可以代佛教化。
对于现前的这些出家人,我们称他作法师,在中国习惯上称法师、称和尚。其实这些称呼都是很普通的称呼,也是教育界里面的称呼。和尚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叫亲教师,就是主持教育、教学职称上的一个称呼,翻成中文叫亲教师,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主持教育政策的人。所以在一个寺院,只有住持才能称和尚,只有一个和尚,好比一个学校只有一个校长。这个教育政策是校长来主持的,所有这些教职员都是执行的人,执行这个政策的。教育的成功与失败,主持政策的人他要负完全责任。所以教育成功了,那是校长的功劳,校长从来没上过一堂课,功劳是他的。为什么?那些教职员都是听他命令,执行他的政策。所以校长是亲教师,印度人称和尚。教员称阿阇黎,阿阇黎也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他是我们的老师,他的言行都可以做我们的榜样、做我们的模范,有这个意思。我们中国人习惯,普通称之为老师。
所以从这些称呼上看起来,佛法确确实实是教育而不是宗教。既是教育,任何人都应该修学,乃至于这些宗教徒们也应该修学。所以我常常劝这些天主教的神父、基督教的这些牧师,都应该皈依三宝,好好的来学佛法,与信仰他的教没有冲突,这是诸位必须要晓得的。譬如你做学生,你在学校做学生,你求学同时你也信仰宗教,有没有冲突?没有冲突。如果说我信了基督教,再去信天主教,这个有冲突,教与教有冲突,宗教与教育没有冲突。我在美国,现在有一批基督教的这些牧师,他们对佛法很有兴趣,我劝他们认真来学习。因为现在在国外讲经,翻译的工作很困难。所以现在就是我的计划当中,是每一个月与他们举行一次研究讨论会,就是座谈会。这个座谈会一个月可以举行一次,我们一次有三、四个小时来讨论、来沟通,使他们对于佛法有正确的理解,来接受佛陀的教育,对他那个宗教有很大很大的帮助,这是他们非常乐意接受的。如果把佛教看作宗教,宗教与宗教就对立,彼此不能相容。所以在台湾,宗教界的排斥,互不相容,都是对于佛法误会,不知道佛教是教育而不是宗教。
佛教本身也称「宗教」,但是称宗教是说佛教教学的性质,与一般宗教的定义完全不相同。佛教称宗,专门讲禅宗,宗门、教下合起来称为宗教,是这个意思。所以与今天一般宗教界里面这个名词完全不相干,这是讲佛教教学两个大系统不相同。宗门的教学着重在悟,着重在开悟,着重在启发,它少用经典。所以禅宗里头讲经少,非常非常之少,只讲开示,开示是着重各个人根性的启发。可是悟了之后一定要读经,经是最主要的教学教科书,教学的课本,他是悟后再读经,是走这个路子。教下,除了禅宗之外,其余的九个宗派,在我们中国一共是十个宗派,小乘两宗,大乘是八个宗,除禅宗以外,都叫做教下。教下是从渐修,就是从教科书,经典就是佛教的教科书,由浅而深,由小而大,逐渐逐渐的来修学。正如同我们世间学校一样,有小学、有中学、有大学、有研究所,所以它是属于渐修,按部就班的来修学,它跟宗门不一样。宗门是不按部就班的,所以叫顿修。顿悟、顿修、顿证,毕竟在禅宗里面成就的人是少数,这是上根利智这一门有用处,中下根性的人都不行。今天虽然海内外讲禅宗的人很多,那些禅都是口头禅,不管用的,换句话说,他修一生,他也不能开悟。这是真的,决定不是假的。中下根性的人,从教下手,一定有收获。所以我们对于教决定不能够疏忽。从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我们来看,他老人家一生从事于教学的工作,所谓是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他在世像我们中国孔子一样到处教学。由此可知,佛教最根本、最主要的,还是从教科书,用正规的方法来教导。这是我们首先要明了佛教的性质。
但是在今天这个社会,无论在国内、在国外,诸位所看到的,佛教有三种不同的形态出现在世间。第一个所看到的,就是宗教的佛教,佛教变质了,变成宗教。你看寺院里头,每天经忏佛事超度死人,这是宗教;做这些法会,这是宗教,变质了。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的时候,一生教学当中,你们查遍《大藏经》,释迦牟尼佛没有做过现在这种法会,没有。释迦牟尼佛的法会是教学,像讲经,是这种法会,而不是这些经忏佛事的法会,没有,这个东西在那时候没有,佛教传到中国来的时候也没有。所以这是后期的,这是把佛法变成了宗教,很大的不幸。变成宗教,佛法就灭亡,变质了。另外一种就是学术的佛法,也错误了。把佛法的教材,就是经典,当作世间一种学术来研究,这个也错误了。佛法的教育不可以把它当作学术来研究,当作学术来研究与我们生活脱节、不相干了。佛法的教学是生活教育,与我们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穿衣吃饭息息相关,换句话说,它确确实实能给我们最圆满、最美满、最丰富、最踏实、最幸福的人生生活,这个是佛教的本质。所以佛法不可以不学。你希望能够得到最幸福、最圆满的人生,你一定要学佛,否则的话,你得不到。这是佛教教育的特色,我们要把它认清楚。所以佛法不是玄谈,不是空谈。这个开头介绍,我只跟诸位说到此地。
再讲今天我们所研究的这部经,《大方广佛华严经》,诸位要翻到后面,后面是我们这次要讲的这一部分,就是《普贤行愿品辑要疏》,翻到这个后半部。这本里头有两篇,实际上是两章,不能算篇,算两章。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的时候第一次讲的经,这有很奇特的一个现象,这部经是佛在定中讲的。我们看释迦牟尼佛,他在菩提树下打坐(那边有一张画像),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可是那个座,我们现在下面画了一个台,金刚台。其实释迦牟尼佛不是在那个台上,地下铺的是草,是在铺的草座上打坐,没有这么好的台。这种台是菩萨眼睛里面看到有台,我们凡夫肉眼看到释迦牟尼佛铺的是草座,铺的是草。是在定中所说的,时间在我们看起来不长,两个星期,二七日中,定中所说的。给什么人说的?就是经上所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大菩萨们,为他们所讲的。权教菩萨,小乘的阿罗汉、辟支佛,跟我们凡夫是不见亦不闻,我们也没有见到这个法会,也没有听说,是佛在定中所说的。说完之后,当然要结集,就是记录保存下来。保存下来之后,被大龙菩萨收藏在龙宫里面,并没有流传在我们这个世间,没有流传在世间。
到以后佛灭度九百年间,我们这个世间出现了一位菩萨,叫龙树菩萨。这个人聪明绝顶,实在是一位了不起的天才,他读书不只一目十行,真正是过目不忘,世间所有的典籍他读尽了,连佛的经典也读尽了。读尽了以后,贡高我慢,认为这个世间他是第一,再没有一个人能够超过他,傲慢心就生起来,今日之话就是「值得骄傲」。其实骄傲是大病,骄傲是大毛病。大龙菩萨看到了,特别接引他到龙宫里面去,他说你固然是很了不起,世出世间学问你都通达了,可是还有好的东西你还没见到,我那里有收藏的。龙树菩萨就跟着他一块到龙宫,一到龙宫看到他所收藏的经藏,龙树菩萨的傲慢心马上就息掉,为什么?才晓得自己读的东西太渺小了。
看看《华严经》,完全的《华严经》有多少分量?他老人家回来之后告诉我们的,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我们中国人计算一本书是算字数,这一本书分量多少,算字数。通常讲的《老子》五千言,就是五千字,算字数的。印度人他不是用字数为单位,他是用偈,偈就是四句,不管长短,长行文都一样,只要是四句就叫做一偈,就是一个单位。这一部书分量多少,看它有多少偈,换句话说,乘四就晓得多少句就是了,一偈是四句。像我们现在所讲的《华严经》是十万偈,十万偈就是四十万句,长短不一样,有四十万句,以这个为单位。他说,完全的《华严经》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这个数量就太多太多了,不但不是我们这个世间人所能够接受的,龙树菩萨本身也没有法子接受。大千世界,什么叫大千世界?我看在此地不必多浪费时间,你们去查参考书去,那真是天文数字。有多少品?一个四天下微尘数品。我们常讲恒河沙数,恒河沙不能比,那是大巫见小巫,没有法子比。这是他看到完整的经,是释迦牟尼佛在定中二七日中所说的,真正不可思议!这个上本太大了,再看看中本,中本等于说是节录的,也是完全的。节录的也不得了,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那真的少太多了,这个龙树菩萨可以接受。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有一千二百品,他行,但是一想世间一般人不行,一般人还是接受不了。于是再看什么?再看下本,下本就更减少了,好像提纲、纲要,等于说是大本的纲要、纲目。有多少?有十万偈,有四十八品。龙树菩萨觉得这很适合,我们世间人可以能接受,所以就把这部经带出龙宫来,流传在我们世间。
于是后来有一些学者对于《华严经》就提出异议,说《华严经》不是佛说的。《华严经》,你说龙宫,现在科学发达,潜水艇到海底去了,没有发现龙宫。所以就有人有疑,疑问多端,在猜测龙宫大概是皇宫,从前皇帝都称为真龙天子,皇宫也可以称为龙宫。这个话讲不通的。皇宫里头绝对没有这么大的藏经楼,能够藏上大本的《华严经》,不可能的。刚才说过,佛教不是宗教,但是佛教承认宇宙之间有神存在、有诸天存在、有这些龙存在,这个是事实真相,你不能不承认的。但是佛教认为他们也是众生,他并不是宇宙的主宰,我们自己命运他管不上,他管不了的。所以我们对他尊敬,就跟一般人与人相见尊敬是一样的,人与人相见应该礼敬。所以人对于那些神,对于这些天,乃至于对于鬼,都应该要尊敬。孔老夫子说得很好,「敬鬼神而远之」,这个就对了。遇到的时候要行礼、要尊敬,要彼此打个招呼,但是不必要亲近他,我们有什么疑难用不着去问他,应该是这个态度。
所以龙树菩萨把这部经带出来了,使我们世间才有这部《华严经》。而这部经我们对它要尊重,决定不能怀疑,诸位将来在理上要通达了,这个疑虑就完全消除了。经带出来是梵文,流传到中国,这个本子是残缺不全的本子。往往这个部头太大了,保存完整就不容易,所以流传到中国的《华严经》当中缺少的经文太多了。你看看,十万偈,最初到中国来是在东晋,《华严经》来到中国只有三万六千偈,一半都不到。但是也很珍贵、很难得,所以也就翻译出来了。翻出来之后我们称之为《六十华严》,就是六十卷晋译的,六十卷经。现在在台湾也有流通,华严莲社把它印过,我们华藏法施会过去也曾经印过一千部流通。因为这部经读的人很少,所以就没有大量的流通。
读诵最多的就是《八十华严》,八十卷的,八十卷是唐朝时候第二次翻译的,就是实叉难陀从印度到中国来,到中国来之后翻译的。这个人在西域那个时候也是非常有声望,知名度相当高的一位法师,我们中国这些大德,乃至于帝王,对他都非常景仰,特地把他聘请到中国来,在那个时候聘请是皇帝聘请的。他来的时候就带来了《华严经》,也不完整,但是比晋译的经多出了九千颂,所以一共有四万五千颂。到中国来,我们中国人非常欢喜,那个时候皇帝是武则天,武则天做皇帝的时代,就请实叉难陀把《华严经》重新再翻译一遍,译场规模也非常大,武则天自己也常常去参与。
这部经译完成之后,一共是八十卷,多出二十卷,补充晋经缺失的部分,就补充了不少。虽然不是完整的经,但是全经义理已经能够看得出来了,相当明朗。所以称之为新经,就是新译的《华严经》,《六十华严》叫旧译,这是新译。这部经译成之后,当然翻译成功先要送给皇帝看,送给武则天看。武则天在这个封面上题了一首偈,就是开经偈,你们现在所念的,「无上甚深微妙法」,就是武则天作的,就是特地替《华严经》在封面上题一首偈。这首偈作得实在太好了,以后无论是出家的这些法师大德们,在家的那些居士们,说再作一首开经偈,作不出来,不管你怎么作,比不上武则天这首。所以以后就没有人作了,就用武则天这首开经偈,作得太好了。这是第二次的翻译。
而我们今天读的这一部分,是新旧两种译本上都漏掉的、都没有的,就是我们现在念的、要研究的这一部分,这就是经文的缺失。这一部分是在唐朝代宗的时候,贞元年间,西域有一个小国的国王,乌荼国王,对中国进贡,进贡就是送礼物,当做礼品送到中国来。送到中国来,是《华严经》最后一品。它一共不是有四十八品吗?四十八品里头最后的一品。这一品叫「普贤行愿品」,一共有四十卷,这一品是完整的,没有缺失,完完整整的一品经。这来了之后,我们中国人太喜欢了,所以当时就请般若三藏为首席来担任翻译的工作,译成之后就叫做《四十华严》,四十卷,四十卷《华严》,就是《八十华严》后面的「入法界品」。你看《八十华严.入法界品》只有二十一卷,现在完整的有四十卷,几乎补充了一半,这一品经是完整的。这是说它三次的翻译。
三次翻译,《四十华严》与《八十华严》后面的二十一卷是重复的。所以在晚近,像弘一大师、徐蔚茹居士他们一些人提倡,读《华严》怎么个读法?应当读八十卷经前面的五十九卷,读前面的五十九卷,然后再接着读《四十华严》,总共九十九卷,这是我们中文译本最完整的《华严经》。我们觉得弘一大师提倡的很有道理,确实有道理。所以我是特别提倡念九十九卷的《华严经》。因此《华严经》在最后这一次我们影印流通的时候,我们就以这个意思来印。《华严经》我们是印了不少次,流通的分量相当之多,印了不少次。在最后一次,就是以这个构想,我们印九九《华严》。印这个经之前,我特别到台中去请教李老师,李老师说不太合适,他说《华严》只有六十、八十、四十,怎么跑出了一个九九《华严》?他告诉我一桩重要的事情,就是佛法今天衰灭了,谁灭了佛法?学佛的四众弟子把佛法灭掉了,这个罪太大太大了。所以我们自己要提高警觉,学佛不要学到阿鼻地狱去了,学佛是要成佛。纵然佛不能成,说人天都得不到,将来要堕阿鼻地狱,这个未免太冤枉了。所以他就警告我,劝我不能这样做法,一定要保持佛法原来的面目,读可以这么读法,做不能这个做法。我那个时候说:从前有人曾经这个做法。他说:那是别人,我们不能效法,我们要效法正道,正确的道路,不能效法偏路,这个不可以学的,要走正路,不能走偏路。
所以他就教我印《八十华严》、印《四十华严》,印这两种,读的时候可以照弘一大师这个方法来读。我就接受了。所以我们这次最后印的精装本五册,一、二、三、四册是《八十华严》,第五册是《四十华严》。我们念的时候怎么念?念一、二、三、五就可以了,因为第四册跟第五册是重复的,用这个方法。所以我们最后印的这个是唐译二种,因为这两种都是唐朝译的,《六十华严》是晋译的。这是老人非常慈悲,爱护我们后学,我们尊重,我们觉得他讲的话非常之正确,所以我们印这个本子就印《八十华严》与《四十华严》。这是把这部经的来源概略的跟诸位说明。
其次,我再要告诉诸位,我跟《华严经》的因缘,可以说非常之有缘,非常有缘。我在台中跟李老师求学的时候,这部经也是我主要修学的一部经典(不是完全的,就是我们现在所读的这一部分),很下了一番功夫。这在初学的时候,民国四十七年,初学的时候在这一部分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以后就是李老师在台中讲《华严经》,也是我启请的,那个时候有八个人启请,我是其中之一。同时我学佛,在台北期间的时候,一直跟方东美先生有很密切的关系,他对于《华严》也特别有兴趣,曾经称赞这一部经是世间最好的哲学概论。诸位晓得他是个大哲学家,他把《华严经》当作哲学来研究,曾经在辅仁大学博士班讲「华严哲学」。这个录音带由杨政河整理出来之后,出版了两册,上下两册,叫《华严宗哲学》,那是他在辅仁大学所讲的。那时候他在学校讲这个东西,我也正好在台北市讲《华严经》。这个是非常非常有道理,他认为《华严经》有最圆满的哲学理论,有最精密的修学方法,有最好的境界,同时是更难得、难能可贵的,还有善财童子表演做出来给我们看,这种教科书在这个世间是找不到的。你看,理论、方法、境界,还带表演,善财童子表演做出来给我们看,所以对这部书极力的赞叹。
而明朝蕅益大师,蕅益大师是很了不起的人,他早年学天台,以后专修净土,成为净土宗的祖师。他老人家说这部经在翻译上,无论是文字、无论是理论都是一流的,所谓第一流的,文也好,理也好,意思也好。而特别在《四十华严》,指末后这一部分,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那些善知识开示的当中,非常的详细明白。这是指什么?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切于日用,日常生活待人接物,那些开示太宝贵了,真正能够救末法时期许许多多的流弊。所以他认为流通《八十华严》,应当把《四十华严》要一同流通,因为这个知识开示,那是《四十华严》比《八十华严.入法界品》要详尽得太多。蕅益大师的赞叹更不必说了,蕅益大师赞叹认为这部经,特别是指《华严经疏钞》,清凉大师所作的,他说那就是一部完整的《佛学大辞典》。如果从这部《疏钞》下手,真正可以做到学佛事半功倍。岂止事半功倍,不止,在这上奠定了基础,以后不管学哪一宗、学哪一派,学哪一部经论、修哪个法门,都可以迎刃而解。所以他劝一般知识分子从《华严经疏钞》入门。我们今天因为有时间上的限制,只介绍最后的一章,而这一章是《华严经》的精华,是《华严经》的总结论。好,我们休息几分钟。
普贤行愿品疏 (第二集) 1986/1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4-001-0002
至于这部经的内容,清凉大师把它分作四大部分,叫四科。四科就是用信、解、行、证,这个四科。第一科,就是第一部分,是「举果劝乐生信分」,它这个名词是这样标的。所以我们展开《华严经》,在前面有十一卷半的经文是讲毘卢遮那佛依正庄严,就是说明佛的境界。古人有所谓,不读《华严》不知道佛家的富贵。成佛有什么好处?念了《华严经》就晓得,真正是那样殊胜的果报,天上人间都找不到,太殊胜了。这种果报,诸位要晓得,不是只有佛有我们没有,如果说是只有佛有我们没有,我们看了也没意思,吊吊口胃而已。佛告诉我们,这个果报是我们自己本来有的,这个关系就密切了。所以不是外面的,是你自己的家乡、自己的家园,我们出外旅行时间久了,忘掉了,不知道家里这么好,读读《华严》才晓得,原来我的家这么好!所以劝你回去,你要相信,你一定要相信。所以经里面所讲的字字句句,都是我们自己本分的事情,不是讲的外人。所以从这个地方要建立信心,我们要恢复我们本有的智慧,恢复本有的能力,恢复我们自己本来的依正庄严,这才是我们修学佛法的目标。所以佛教的教育又与世间教育不相同,就是目标、宗旨不一样,也就是禅宗所讲的,要找回自己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华严经》也不例外,本来的面目就是《华严经》里面所说的依正庄严。
第二部分就是「修因契果生解分」。第二部分讲理论,这一部分经占得相当之长,是一半以上的经文,说理论。佛法实在说是知难行易,知太难,行不难,知太难了。真正要是知道了,行容易。凡是说你不能行,你说我能知不能行,是你知得不透彻,所谓一知半解,所以你不能行。如果你具足圆满的智慧,没有做不到的事情。所以知难行易的学说,用在佛法上非常恰当。如果知要不难,你想想,释迦牟尼佛何必要讲四十九年?如果行要是难的话,你看看经典上,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有没有带着大众打一次禅七,有没有带着大众打个念佛七,有没有?查遍《大藏经》,没有。修行很重要,释迦牟尼佛一生从来没有搞过一次,他老人家接引众生都是教学,都是在解决问题、答复疑难,可见得行不难。打佛七、打禅七,大家在一块共修是后人提倡的,佛陀在世的时候没有,佛法早期传到中国来也没有,修行在个人,个人的事情。所以这一部分非常的重要,是讲理论,我们求解。所以佛法跟宗教不一样,宗教只要信,无须要解;佛法重要在解,信是入门,入了门之后一定要解,要明理。
第三个部分是讲行,「托法进修成行分」。这个行实在是妙绝了,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统统是修行。行就是行为,诸位要记住,修是修正,我们的行为有了错误把它修正过来,这个叫修行。因此讲到修行,行门实在讲无量无边,你见色闻声,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错误、犯了毛病就要把它修正过来。境界无量无边,我们的过失也是无量无边,一一把它修正过来,这个叫修行。可是一一修行不胜其烦,因此修行要懂得从根本修,根本修正了,枝叶自然就健全。从枝枝叶叶上修正,苦,所以要三大阿僧祗劫、要无量劫。如果从根本修就快了。禅家最着重的是从根本修。一般大乘法可以说都是着重在根本,小乘着重在枝叶,就是在细节上,大乘着重在根本上。根本是什么?心地。根本是修心,心正,行没有不正的;心要是邪,身做得怎么样正,那是装的,不是真的,是假的,那是欺骗人的。所以根本在修心,心一定要清净慈悲。在本经这一部分一共有五卷经文,普贤菩萨给我们说出两千法门,也就是讲修行的方法。两千法门是举出两千个例子,应该如何在日常生活当中留意修正自己的行为。
末后一部分,这是讲证果,「依人证入成德分」。我们今天要读的这一分就是最后这个部分。依人,这个人就是善财童子与五十三位善知识,五十三位善友,他们是我们的模范、是我们的典型,我们依照这个样子来修学,这样才能够证入。所谓证,就是心智能够相契合。我们今天说不能证,是心与识相应,识是分别执着妄想,与这个相应,这是决定不能证入。智是什么?智是没有分别,叫无分别智。离开一切分别执着妄想,这是智,这样才能够入道、才能够入门。我们今天讲修行的功夫,就是要去分别执着妄想。果然去分别执着妄想,这个现实的世间就是一真法界,就是平等的法界。才有分别执着,这个世间就不平等。不平等从哪来的?从分别心来的。一切的罪孽从哪里来的?从高下心来的,就是执着。有执着就造罪业,就是六道生死轮回的根本。
所以我们要想超越三界,要想了生死,要想脱轮回,你必须在境界里舍掉你的分别、执着、妄想,你才能成功。如果你有这三样东西,你就是把《大藏经》从头到尾能够倒过来背得一字不错,讲得天花乱坠,还是三界之内的凡夫,不能成就。这一点我们要特别的注意,我们学佛的目标在什么地方。真正想成佛、想成菩萨,你得要循规蹈矩,要认真去做,就是一定要舍分别执着妄想,要把你的性德显出来,这样才能够说性修不二,修德是显性德。要把你种种这些烦恼习气去掉,这样才能够成就,这个也是佛法跟世间教育不相同的地方。
其实中国古代的世间教学与佛法是相同的。现代着重在知识,疏忽了教育。从前师资道合,现在没有了,真是像方东美先生过去跟我讲的,「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彼此不相干。从前师徒如父子,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日为师,诸位在《坛经》里面看到,永嘉禅师跟六祖就是一天,永嘉禅师亲近六祖,六祖教导他只有一天。六祖给他开示,他大彻大悟之后,他马上就要走,就要离开。六祖把他留了一晚上,说你何必这么急着要走?住一晚上明天再走。所以他成有名的「一宿觉」,他在曹溪住了一晚上。一日为师。所以老师指你这一条路,你一生就循着这条路走,这个路是他指点的,你的成就是他给你做增上缘的。所以老师的恩德与父母是一样的。在中国的《礼记》里面,诸位读过《礼记》,你就明了。所以说背逆父母、背师叛道,决定不能成就。纵然他在世间能够显赫一时,享受世间的五欲六尘、名闻利养之乐,死了之后没有不堕落的,他的业障太深了。这是《华严经》的四个大部分,四大段落。
另外又有九会的说法,就是这部经不是在一个地方讲的,也不是一次讲的,是九次所讲的,而且在七个处所所讲的,七个地方九次所说的,这是清凉大师说的。如果依李长者的《合论》,他老人家讲的用十来表法,他说一共十次,十次所讲的,十个处所,十会十处。我们现在是依清凉大师,清凉大师讲的是七处九会,一共七个处所。初会在菩提场,一共是讲了六品十一卷,这是照《八十华严》来讲,是普贤菩萨说毘卢遮那佛的依报因果,一共有六品十一卷。第二会在普光明殿所讲的,也是普贤菩萨说佛的正报因果,有三品经。所以本经里面讲佛的依正庄严,一共是有十四卷,总共是有十四卷经。这一部分一般初学的人不大容易看,看了这些看不出门道,看得枯燥无味,就好比什么?带你到故宫博物院去看商周的铜器,看了,「这个有什么好看?破铜烂铁,给我我都不要」,你不晓得那是无价之宝!带你看明清的玉器,你喜欢得不得了,非常的可爱;再看商周的破铜烂铁,如果给你,你喜欢哪一种?一定喜欢明清的那些玉器。所以你就不识货。《华严》依正庄严,你不识货,正因为不识,后面详细给你讲解、给你介绍,教你认识这些宝藏。二会的后半部是文殊菩萨说十信,十信位,也讲发心,讲初发心,一共有三品。所以二会是六品经,四卷经文,有四卷经文,有六品经。所以读《华严经》,初读《华严》从十信位看起,那就很有趣味了,讲理论,你能够看得下去。看前面这个十几卷依正庄严,你会看得很枯燥无味。但是内行的人看前面很有味道,为什么?他懂,他懂得。
三会在忉利天,佛在忉利天讲的。法慧菩萨,实际上菩萨都是代表佛,佛不说法,菩萨说法。佛代表法身本体,法身本体没有言说,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所以不说法,他表这个意思。菩萨是在因地,他可以说法。所以他是可思可议,可以说,他代表用,从体起用,用里面有言说,体里头没有言说。所以佛代表本体,菩萨代表从体起用。所以三会就是法慧菩萨说十住,有六品经,有三卷经文。四会在夜摩天,是由功德林菩萨说十行法门,有四品,有三卷经。
第五会在兜率天,弥勒菩萨就是在兜率天,是由金刚幢菩萨说十回向法门,有三品,有十二卷。十回向文长,记得我们讲第六回向就讲了一年,那个时候好像是一个星期讲一次,讲了一年,也讲了五十多次。十回向只讲一章,那一章我记得特别清楚,因为一年只讲了一章,第六回向,讲得很详细,第六回向完全是讲布施。六会是在他化自在天,是由金刚藏菩萨为会主,说十地法门,它只有一品,但是这一品很长,有六卷经文。
七会又是在普光明殿,这一会是佛做会主。佛做会主,为什么?因为讲的法讲得太高了,讲等觉、讲妙觉,这个完全讲如来自己的境界,所以是佛为会主。这里头有十一品,有十三卷经文。八会也在普光明殿,是普贤菩萨说,这就是四科里头第三科,讲修行,普贤菩萨说两千种修行的法门,经是一品,有七卷,经文相当长。第九会在逝多林,就是祗树给孤独园讲的,就是我们现在所读的这一部分。这个里头有佛、有五十三位善知识为会主,说行成证入法界的法门,有一品。我们现在所用的本子是四十卷的最后一卷,就是第四十卷,是《华严经》的总纲领、总结论。
前面交代完了,现在就可以展开经文,我们现在依照经文,这个批注是谛闲法师所注的。这是近代天台宗的一位祖师,很了不起的人,他是清朝末年的人,民国初年圆寂的,是近代天台宗的一位大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
他这个注子,我们不能按照注子说,按照注子说耽误时间太长,我们只能够提它的纲领。所以注子让给同修们自己去研读,有问题在讲堂里面提出来,提出来我们共同来讨论。他解释这部经的方式,是遵守天台家讲经或者是批注的程序,它有一定的程序。从五重玄义讲起,首先讲:
疏【标名。】
标示经的名题。在批注的前面两行,先讲名题,这是很重要的,这是一部经的总纲领。
疏【一、人法兼喻三事具足为名。】
佛经取这个题目它有一定的规则,那就是用人,或者是用法,或者是用比喻,你看一切佛经它这个题目不出这三个范围。这有单人、单法、单喻,有两个合起来的,所以有三单三复,有一个是具足,就是三个都有,人法喻都有,所以一共有七种规则,叫七例选题。本经是七例选题里面的具足选题,就是三个都有,「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是比喻,所以这是人法喻统统具足。这是说明经名。
疏【二、一真法界性具三千为体。】
这在此地把名字介绍给诸位,后面也讲。
疏【三、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为宗。】
这点就非非常常重要了。所以我说《华严经》是广说的《阿弥陀经》,就是这个道理,《华严经》最后是归到西方净土,实实在在不可思议,这是妙极了。在这几天我要跟诸位来讨论这个问题。
疏【四、拔众生苦与佛果乐为用。】
拔苦与乐。『拔』是拔除。也就是离苦得乐,得真正之乐。这是这部经的作用,你学了有什么用处。
疏【五、圆顿大乘第一乳味为教相。】
这个到后来再跟诸位介绍。批注,刚才说了,希望大家利用课余的时间一定要好好的去看,你有问题你把它记录下来,在讲堂里面我们逐条的来研究讨论。可是它这里面引用大经的经文,这个我们需要念一念,就是第三页倒数第二行,从当中看起,「引证者」,从这里看起。
疏【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这是经的本文,但是不在这一卷,在上面一卷,我们这是第四十卷,这段经文在第三十九卷,说明如来的功德说不尽的。如来是谁?这个要知道,如来就是自己本人。现在我们迷失了如来,变成生死凡夫,苦不堪言,把不可说不可说无量无边的功德变成了无量无边的烦恼,变成无量无边的罪恶,这是愚痴。所以我说这部经没有说别人,全说的自己,就是这个一念之间,你看这个转变,转变得太大了。《华严经》的宗旨目标就是希望你再转变回头,恢复你自己无量无边的功德,这种功德三世诸佛都说不尽,真说不尽。下面经文又说:
疏【虚空界尽,愿王乃尽,而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愿王亦无有尽。】
这是讲到这部经的本体。所谓体就是理论的依据,经是教科书,佛所讲的这些话,这个教科书根据什么理论而说的,这一点很重要。如果理论不正确,我们修学不但没有好处,恐怕还要受它的害。所以一定要有非常正确的理论我们才能相信。这部经的理论是依一真法界,一就是不二,真就是不妄,是真实不是假的。我们讲十法界,讲无量法界,那是方便说,不是真实说。真实给你说,法界只有一真,法界原来就是一真。难道真的有十法界,有无量无边的法界吗?没有,实在没有。十法界是从你的妄念当中变现出来的。十法界有差别,差别从哪里来的?从分别心里头变出来的,从分别执着妄想里头变出来的。但是你的真心里头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也没有妄想。
什么是真心?《楞严经》上说得很清楚,你看《楞严经》的前三卷就是讲这个问题,辨别真心跟妄心,特别是「十番显见」那么长的经文告诉我们真心。它举一个例子,举见性,我们眼睛能见,这种能力就是见性,它是真的,它不是假的,它是一,它不是二,见性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妄想。分别执着妄想从哪里生的?是从迷妄当中产生的,本来没有。因为你迷了,所以就迷失了见性,于是才有眼识,才有第六意识,才有第七末那识,才有第八阿赖耶识,迷了才有现这个现象。这个现象是妄相,不是真实的。虽然不是真实的,但是它确实存在。譬如我们眼睛,眼睛长了毛病,害了眼睛,我们看那个灯,灯上有个圆圈,如果害过眼病的人都有这个经验。灯上确实有没有?没有,眼睛好的人看没有;可是你眼睛有病的人看到真有,真有这个东西。它确实是假的,决定不存在,但是在你感觉当中它真有。到你眼睛好了,没有了,再看没有了。我们现在就是在病态当中,迷就是病态。
在本经,法门虽然是无量无边,到最后(两千法门太多了,我们记都记不清楚,怎么能修?所以菩萨真正大慈大悲把它归纳)归纳成十条,十条我们可以记得住了。十条一展开就是两千法门,再一展开就是无量法门。所以每一条里头包含着无量无边的境界,每一条里面都是以一真法界为本体,每一条里面都含摄着从初发心到佛果地上圆满的境界。所以这个十条我们决定不能够轻视,就是十大愿王。能够真正懂得,而且你会修,那你这一生受用实在是无有穷尽。不但带给你现前最美满、最幸福的生活,你将来死了之后必定生西方净土,稳稳当当决定生西方净土。所以这样殊胜的法门我们怎么能不学?不但自己要学,而且要大力的弘扬,就是劝勉别人也要来学。除非他不肯接受,那没有法子,能够接受的,一定要劝他,一定要勉励他来修学。所以这是本体。底下从作用上也引本经上的一段文字,我们继续看,在第四面的第一行末后一句开始:
疏【是人命终,最后剎那,世间一切,无复相随。】
就是世间没有一样东西你能够带得去,你要觉悟。
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这是以愿王导归极乐为本经的宗旨,这部经不是《弥陀经》是什么?所以我们道场所提倡的就是《华严》、《弥陀》这两部经,我今天在各个地方讲经,劝勉一般人修学的也是依这两部经。其它的太多、太杂了,耽误我们的时间,我们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来修学了,这点诸位同修也要留意。譬如说你用十年的时间来学佛,你十年学二十种经论,平均起来一样才半年。半年学一样东西,很生疏,不精,勉勉强强能够拿得出去。有没有人欣赏?不见得,人家听你讲的,看你写的,平平常常,不重视。如果你十年学一样东西,你成为专家,走到哪个地方人家都向你低头,你是专家,没有人能超得过你。
这不是讲聪明智慧,这是讲时间。所以学东西学一样,决定不能搞多。选择就要慎重,很慎重的选择,选择之后决定不改,一门深入。我现在选择的是《华严》跟《弥陀经》,这两样东西是一,它这里是导归极乐!所以拿《华严经》来补充《弥陀经》的不足,《弥陀经》太短了。太短了,讲的理论方法不够详细,拿《华严经》来补充,把它两个合而为一。所以两部经实际上就是一部经,这样使《弥陀经》的内容更充实、更丰富。其实这种事情古人做过,莲池大师的《疏钞》就是这个构想写成的,我们看莲池大师《弥陀经疏钞》,他引用《华严经》的地方非常之多。
我们这次原本是想利用晚上这个时间跟诸位介绍《弥陀经》大意。有一些同修告诉我,他说每天讲六个小时太辛苦了,怕我太累,所以叫我还是照原来的计划,把《行愿品》好好的介绍给诸位。晚上,诸位也可以调剂调剂,唱念、念佛也是进修的方式。但是一、三、五我们的讲经,就是平常道场讲经不中止,还继续进行,我们一、三、五就是讲莲池大师的《弥陀经疏钞》。《疏钞》相当之长,我这次是第三遍,第三遍启讲。第二遍所讲的录音带有保留的,一共是三百三十五个录音带。你看一部《弥陀经》,九十分钟的录音带一共是三百三十五个,把《弥陀经》讲圆满。而我第三遍所讲的时间一定超过,比第二次一定多,这《弥陀经》不简单。
所以我在国外劝人修净土,我就是把这个录音带给他看一看,他就相信了。原来对《弥陀经》小看,没瞧得起,薄薄的那么一点,这里头有些什么东西?结果看到我这么多录音带吓到了,原来净土有这么多东西在。我就告诉他,我才疏学浅,我对《弥陀经》知道的,沧海之一滴,讲这么一点点。《弥陀经》的经义说不尽的,绝不亚于《大方广佛华严经》,所以不能够轻视,应当认真的修学。所以诸位选经选一种,如果你要选了一部《弥陀经》,你一生专门研究、专门讲,你讲上十年,大家见到你都称你阿弥陀佛,你是阿弥陀佛,活阿弥陀佛,你是《弥陀经》专家。
我自己是个过来人,我讲经讲了二十七年,过去也是什么经都讲,只要人家来找我,请我讲,我都讲,为什么?学习。其实也吃了大亏。如果当年一发心就讲《弥陀经》,我《弥陀经》讲了二十七年,今天在全世界,走到任何地方,人家恭恭敬敬向我顶礼,阿弥陀佛来了,真的。所以讲了许多经,没有专门,就成不了阿弥陀佛。一定要专,一门深入,自己有成就,也能够帮助别人。所以这是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为宗旨。再继续,我们把底下的文看下去:
疏【若人诵此愿王,诸佛菩萨之所称赞,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供养,此人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
这个就是成佛,这是等觉菩萨、妙觉菩萨,妙觉就是佛。这是说明它这个作用不可思议。作用就是好处、果报,依照这个修学,果报、功德、利益不可思议,没有任何一个法门能够比得上。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诸位一定要记住,要好好的修学,要循规蹈矩。现在的佛法,妖魔鬼怪渗透在佛法里头,所以把整个佛法扰乱了,邪正很难辨别。诸位要是真正有善根、有福德,你遇到一个好的老师,遇到一个真正善知识带领你,你这一生还有希望。如果要是错了门头,吃亏的是自己。至于这些妖魔鬼怪,纵然有真善知识,也只能轻描淡写点一点,看你自己能不能觉悟,不便直说,为什么?恶势力太大了。今天实在讲是正不胜邪,邪的力量太大。但是对自己修学来讲,那是邪不胜正,你走正路,决定成正果。可是对整个佛法来讲是衰,但是不至于灭,佛法还不至于灭。佛的法运,末法时期一万年,现在末法才过一千年。所以佛法不至于灭,但是极度的衰败,这种情形是有的。
我们生在这个时代,那是很不幸;但也很幸运,如果在这个时代能够护持正法,无量无边的功德。极度衰败的时候你能够保持,能够护持住,无量无边的功德,这也是个机会,也很难得遇到的。时间到了,我们下课。
普贤行愿品疏 (第三集) 1986/1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4-001-0003
请掀开经本第四面,从大字看起:
【大方广佛华严经】
从这以下是介绍经题。经题是全经的纲领,了解题目的意义,一部经的内容就可以能够把握到,也晓得这一部经的义趣、指归之所在。经题,在清凉大师《疏钞》里面每一个字都有十种解释,解释得非常详细。如果依《疏钞》来讲,我们这七天大概只可以讲七个字,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此地简略,重要的地方,谛闲法师还是依清凉大师《疏钞》所说的来给我们介绍。我们看注子:
疏【合释者,如清凉国师。】
这底下都是《疏钞》里面的话。这种简单的解释,可以说散在许多古德注疏之中,因为讲得简单明了。
疏【极虚空之可量,体无边涯,大也。】
凡是文字的意思很明白,我们能够体会得到的,我就不多说了。虚空太大了,无量无边,用大字来形容它。
疏【竭沧海之可饮,法门无尽,方也。】
『沧海』是大海。在我们地球上,可以说面积最大的是海洋,海洋的面积占整个地球百分之七十。这是比喻,比喻什么?比喻『法门无尽』。
疏【碎尘剎而可数,用无能测,广也。】
这三个字,「大」是讲本体,就是讲我们的心性,我们的心本来就是这么大,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界就是世界,我们今天讲星球。太空当中多少星球?无量无边。我们的心都能够包容,这是你本来的心量。可是现在很可怜,两个人在一块都不能容纳,你说糟糕不糟糕?两个人住在一起还意见不合。没有人跟他住,一个人,一个人还生烦恼,你说糟糕不糟糕?连自己都不能够兼容,这真正可怜,迷惑颠倒,真是迷惑颠倒到极处了,我们一定要觉悟。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还是前面跟诸位说的,分别执着。
真心里面没有分别,也没有执着。所以我们离开了分别执着,你这个心就跟太虚空一样,太虚空多大,你的心就多大,没有一样不能够包容的。就像大海一样,什么都能够容纳,它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是我们必须要觉悟的。恢复自己本来面目,一定要晓得这个原理原则,我们修什么?无非是去分别执着而已。离开分别执着,尽虚空遍法界都在面前,都在你自己掌握之中,也都在你六根接触之内。像大经里面所讲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而且这个知与能决定正确而没有错误,这就是经上讲的佛知佛见。一有分别执着,我们的知见不正,所谓邪知邪见,我们自己要觉悟,本来是正知正见,现在变成邪知邪见。所以大方广是自己的体、相、作用,体用一个「大」来称赞它,相用「方」,作用是「广」,广大无边的作用。所以这三个字都是赞叹本体,赞叹我们的自性。下面再看佛:
疏【离觉所觉,朗万法之幽邃,佛也。】
『佛』是人。我们今天的病就是『觉』与『所觉』,这是病,这是无明。在《楞严经》上,《楞严经》的第四卷,富楼那尊者请教释迦牟尼佛,无明是怎么来的?这是大问题,本性里面本来没有无明,无明从哪里来的?佛答得太好了,「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无明的根本就是这个。我有知,我有见,有知有见就是无明。我无知,我也无见,你真的无知无见吗?你还是有,你有无知,还有个无见,那还是无明。佛知佛见是见得清清楚楚,知得清清楚楚,这里头没有加一个知见。我们想想,加的是什么知见?你要是聪明,一想就知道,加的是分别的知见,加的是执着的知见,加的是妄想的知见,你加这些东西在里面。你不加这个东西就佛知佛见。
我这个拿在手上,你们见到没有?见到了,这是佛知佛见。见到这是什么?毛巾,那就错了,这就是无明。它这个东西本来没有名,你要给它起个名,我说不是毛巾,你偏偏说它是毛巾,还固执,还执着。所以一切无明是从分别执着妄想而生的,离一切分别执着妄想,法法平等,无有高下,一切法确实是平等的。所以众生可怜,就是可怜堕落在无明里头,没有办法自拔,学佛的人一定要觉悟。佛,觉悟的人就叫做佛。「觉」是能觉,觉的对象是「所觉」,能所二边都不分别、都不执着,换句话说,都放下了。这个都放下,你的心清净了。所以智慧从哪里来的?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你要是放不下,还是分别执着,分别执着就像水一样起波浪,古人把心比作水,水一起波浪,它照的作用就失掉。如果水不起波浪,水是平静的,它的作用像镜子一样,把外面境界照得清清楚楚,我们说这个照就叫做佛知见,照就叫做般若智慧。所以佛知佛见跟般若智慧是我们自己本有的,不是从外面来的。凡是从外面学来的都不是真正的知见,不是真智慧。所以佛法里面的智能不是在文字上,这个诸位要晓得,不在文字上,是清净心里面生出来的。
我在讲席当中常常劝勉大家,听经要会听,看经要会看,会看的人开智慧,会听的人开智慧。不会看、不会听就像清凉大师在这部经,那是《四十华严》的前面,最前面第一卷经题里面所讲的「增长邪见」。不会看的,看得愈多,你知见愈多,那个知见是什么?邪知邪见。拿我们中国俗话来说,「记问之学」。你看得多、记得多,记问之学,连儒家都说「不足以为人师」。知见靠不住,不是你亲证的,所谓是道听涂说,不是你自己亲证的,不是从你清净心里面生起来的。所以佛法的修学就是在清净心,清净心起作用是无量的智慧。『朗万法之幽邃』,「幽邃」是非常幽深,一般人见不到的地方。佛心清净照得清清楚楚,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法他不知道的,你没有问他的时候他是无知,般若无知,寂静的境界;你要去请教他,他无所不知。所以六百卷《大般若》里头,关键就是在这两句,「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知是讲般若的本体。实在讲就是清净心,就是念佛法门里头所讲的一心不乱,那就是真正的般若,般若之体。它起作用的时候,起作用不是它自己起作用,自己不起作用,这个诸位一定要晓得,自己永远是无知,不起作用。自己起作用就是清净,佛菩萨自受用是清净心。清净,真正叫有福,一点烦恼都不生,身心清净,境界也清净。无所不知是什么?是对别人起作用,有人来请教他,有困难来请他帮助的时候,他是无所不知。所以无所不知是他受用,是般若的他受用,这是供养别人,帮助别人。般若的自受用是无知。
我们现在这点又搞颠倒了,好像自己受用,我知,什么都知道,别人什么都不知道,这颠倒了,样样颠倒,麻烦大了。所以诸位在佛法里要求真正的智慧。真正智能,记住,不在文字里面,也不在言语里头,而是在你自己清净心中。然后拿经典来对照,看看相应不相应?相应,与佛知见没有两样;不相应,要改过来,不相应是我们知见有错误。所以经论印知见,是印证的,它给我们做印证。我们的见解,我们的智慧,跟释迦牟尼佛比较比较,看看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相同,相同的我们就继续保留,证明自己的见解没错,不相同的要改过来。这是佛。
疏【芬敷万行,荣耀众德,华也。】
『华』是比喻,我们在佛前面供花,供花的意思,「华」代表因行,就是先开花后结果。所以见到花就要想到菩萨无量无边的行门,代表的万行,行门,要像花一样的清香、一样的美丽,我们的行不能有染污,取这个意思。花好,果一定好。所以花是代表因行,佛前面供的花代表这个意思。除了佛前供的花,无论在什么地方看到花都是表这个意思,乃至于画的花、绣的花,或者是金银做的宝花,全都代表这个意义。学佛人供花乃至于供香、燃灯,跟一般人供养的意义不相同,它有非常深的意思在其中。
疏【圆兹行德,饰彼十身,严也。】
『严』是庄严,以万花来庄严。所以我们看到这个经题,庄严什么?庄严自己。自己的身不止这一个身,自己有十个身,十身是代表圆满,《华严经》里面所说的十身。我们今天只晓得肉身是自己,除这个之外,我们有智慧之身,我们有威德之身,不止这一个肉身。所以一定要晓得,要以种种的行门来庄严自己圆满的身相,就像诸佛如来没有两样。从这个经题的大意,你就能看到这部经。这部经里面所说的是自性体相用,在比喻上像一个大的花园,这个花园里头每一种的品种统统具足,一样都不缺。从这个意思照应前面所讲的「大方广」,它能容纳,它不排斥,所以才能够成就其大,成就它的广,成就它万德庄严。所以佛菩萨绝对没有排斥人的,只有人排斥佛菩萨,人不接受。佛菩萨对一切众生平等的,众生对佛菩萨不平等,这就是佛与众生差别的所在。下面再解释「经」字:
疏【贯摄玄妙,以成真经之彩,经也。】
这是清凉大师用最简单的词句解释经题,后面还要详细说明。至于七例选题,这是佛学常识,此地写得很清楚,诸位一看就明了,我不要多说。我们现在看第五页第六行,这是详细的给我们说明经题所含的义趣,先解释「大方广」这三个字:
疏【大,以当体得名,离绝为义。】
『体』是本体,在哲学里面所说的宇宙万有的本体。自古以来到现在的这些哲学家,中国外国那些科学家都在探讨,可是到现在没有结论,各人说各人的,从来没有一家说的叫我们听了心悦诚服,没有,各说各的。佛法里面所讲的,的确让我们真正能够相信,能佩服,宇宙万有的本体就是我们自己的真心。所以《华严经》给我们很大的一个启示,说宇宙怎么来的、万物怎么生成的?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八个字就把这个问题解答得清清楚楚,实在是了不起。可是这八个字里头含的意思非常非常之深,这一部《华严经》,或者我们说一大藏的经教,也就是解释这两句话而已。所以心是本体,心是自己,禅宗,尤其是达摩祖师传来这一支,六祖大师发扬光大的南宗,修学的重点就是在心。所以是从根本修,根本是什么?根本就是心。所以它的目标是在明心见性。
明心就是见性,见性就是明心。明心这两个字从哪来的?是对无明而说的,我们现在心不明,所以把那个无明去掉,我们心就恢复光明,叫明心。我们现在有了无明,我们见外面都是见的六尘,所以见性是对六尘讲的。我们今天眼见的是色尘,耳闻的是声尘,尘是染污的意思;果然能够离开六尘,我们见的是性,眼见的是色性,耳闻的是声性。所以六尘就变成六性,六性其实是一性,明心见性这个名词是这么来的,是无明跟六尘的反面。这是禅宗修学的目标,也就是此地我们所看到经题上的「大方广」,大方广就是明心见性,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24-3-3 08:10:31
|
只看該作者
所以它是本体。因此一切万事万法与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对于好的人、好的境界你也不要喜欢,对于恶人恶事你也不要讨厌,全是你自己变现出来的。你的神通可真广大,哪一个有你神通这么广大,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你变的。所以对那个有小小神通的人,那何足以为道,有什么希奇、了不起的?所以不要被那些耍神通、变魔术的人欺骗了,这个很要紧。现在在这个世界上会变魔术的、会耍神通的人很多,不要被他欺骗了,你的神通比他大,你的魔术比他高明,所以不能被他欺骗。
也许你会问,我怎么变现出来的?为什么会变现这么多东西?如果我自己会变,我都变好境界多好,为什么又变成三恶道?你问得没错,这个理很深,事相当的复杂,也绝不是几句话能讲得清楚的,可是这个事情并不难体会。譬如说没有证果的人都会作梦,你们晚上睡觉都会作梦,当你作梦的那个时候,你是不知道迷了,不晓得自己在作梦,把梦中的境界都当真实的,也在那里分别执着、打妄想。可是你醒过来之后,你仔细去想想,梦从哪来的?你作梦的时候也梦到很多人,有你欢喜的,也有你不欢喜的;梦到很多事,也有山河大地,也有水陆飞行,从什么地方来的?全是你自己心里变现的,能变的是你的心,所变的是梦境。这就是经上讲的「唯心所现」,现的境界;你在梦中种种分别、种种执着,梦境里面的变化,那是「唯识所变」。能现的是心,真心,真心能现;妄心能变,就是八识,八识五十一心所是妄心,它能变。能现、能变的全是自己,除了自己之外,没有别的东西。所以禅家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全是自己,没有一样不是自己。这是『大』,实在是「大」,上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下面到最微细的微尘,全是自己变现之物。我们现在迷了,在境界里头不自在,被境界所转,这个叫凡夫。觉悟的人,像诸佛菩萨,他自在!他自在在哪里?他能转境界,他不被境界所转,这个自在了。像《楞严》上所说的,「若能转境,则同如来」,就跟佛没有两样。
现在科学发达、教育普及,一般人教育程度都提升,照理说这是个好现象,不会再迷信。可是事实上不然,相对的迷信程度愈来愈重,并没有打破迷信。从哪里看?算命、看相、看风水,我看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甚至于比这个等而下之的,驾乩扶鸾、搞一贯道里头也有不少大学教授,受过高等教育的,愈迷愈深,这真是不可思议。可是从这个地方能看得出来,能看出一点,那就是这些人不管他念多少书、拿多少个学位,他还是被境界所转,逃不出命运。我们学佛最起码的成就,要能够超越命运,不被命运所转,这是我们最起码的成就。如果连这点成就都办不到,还被命运所转,这人可怜,学佛没有收获,学佛不得法。所以学佛的人最低限度要自转命运。能不能转?给诸位说决定能转。转命运容不容易?我告诉你很容易,不难,但是你要懂理论,你要懂方法。如果不懂理论、不懂方法,那就很难很难。好像我们开那个号码锁一样,你不晓得号码,费了半天的力气开不开,难;你晓得号码,到时候轻而易举的,马上就打开了。问题就是你懂不懂理论与方法。再看第二:
疏【方,以就相得名,常遍为义。】
所以大方广这三个字,大是讲的本体,『方』是讲的现相,相是体之相。相,『常』,「常」是永远不变,这个叫常,永远没有改变;『遍』是普遍于十方三世,三世是讲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三世是一个整体,永恒不变,这是真正的自己。下面说作用:
疏【广,以从用得名,包博为义。】
『包』是包罗,『博』是博大,没有一法不包。这三个字就是我们的真心,我们的本性。大家就明了了,这部经就是讲的我们真心本性。心性,在佛法里面用许许多多的名词来说明它。佛为什么不用一个名词就好,要用许许多多的名词?佛是怕我们执着,怕我们分别。所以不管用什么名词,只要说到这桩事情就可以,何必要执着在名上?一定要执着在一个名相?打破我们分别执着的观念。所以晓得,佛说种种名,还是说的这桩事情,这样就对了。下面讲的,有性体,有性量,有性具,具是具足。诸位请看第五页倒数第二行,我把这个文念一念。当中的我们就不说了,可是有些地方也非常的重要,自己去看。
疏【今言大者,指性体也;方者,指性量也。】
就是你本性的度量、容量。
疏【广者,指性具也。】
性里面所具足的、所包容的。所以六祖大师悟道的时候,他悟入这个境界,跟五祖说了五句话,当中有一句说,「何期自性,本来具足」。具足什么?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我们自性里具足的。他是真正入了这个境界,他说出来了。这种境界,在《华严》来讲是圆教初住菩萨的地位,在我们念佛人来讲是刚刚得理一心不乱,就见到这个境界了。见到这个境界,在《华严经》上就称之为法身大士,证得清净法身。
疏【性体即中谛,性量即真谛,性具即俗谛。】
这是天台家以三谛三观来释经,就是解释经,这是天台家讲法。真是讲理,理体,俗是讲事。事虽然有变,有生灭,有变易,理不变,体不变,体是真的。所以古德为这个事情做了一个比喻,叫大家容易明了,而说「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是做器皿的质料,它不会变的,做出的器具可以随自己意思来变。我愿意要个金碗,我就把它做个金碗;我不要碗了,我要个杯子,我又把它熔化掉再做一个杯子,金还是那么多。所以金不变,器常常变,就是事是常常变,理不变,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如此。凡是能变的都叫做『俗谛』,从事相上;凡是不变的原理、真理,我们叫它『真谛』。什么叫『中谛』?「中谛」是同真俗二谛,所谓是器即是金,金即是器,金器不二,这称之为中,合而为一。一个从理上讲,一个从事上讲,理事是一,理事不二,这叫中谛。所以底下说:
疏【中谛统一切法,故言大;真谛泯一切法,故言方。】
『真谛』是从理上讲,偏在理的一边。偏在理的这一边没有事相,但是它能现,譬如我们刚才讲作梦,能作梦的心是真的,叫真谛;变出的梦境,那是俗谛。可是你要是觉悟了,全梦即心。作梦的时候你的心像什么样子?变的那个梦境就是心的样子,那就是心的相,心起了相,心之相分。可是那个相分,你每天晚上作梦不是做一个梦,做的梦不一样,可见得它在变,它有生灭,它在变;能作梦的心它不变,它不生灭。所以能作梦的心是真谛,所做的梦境是俗谛,梦不离心,心不离梦,梦即是心,心即是梦,『中谛』。这个说法诸位细细去体会,天台家讲的三观的意思,你会能够懂得一点。然后用这个原理,就是真、假、中这个原理,观一切法,无有一法不合乎这个原理,所以它用这个原理来解释一切法。所以真谛是『泯一切法』,心里面本来没有一切法,能现一切法。心不是梦,心要是梦的话,梦就不会有生灭,那梦天天要一样才行,不会有变化的。心不是梦,心里面没有梦,但是心能现梦,能现梦境。所以从心上讲,心里头没有梦,叫泯一切法。
疏【俗谛立一切法,故言广。】
『俗谛』讲什么?心能现一切梦,虽然它没有,它能现。
疏【性体即心之体大,性量即心之相大,性具即心之用大。故知大方广,直指吾人现前一念之体相用,乃天然之性德也。】
我只念到此地。这几句话非常重要,要特别着重『一念』这两个字。我们现在没有办法体会到『大方广』,也就是不能够入佛知见,就是我们念头太多了,不能到「一念」。如果你到一念,你就成佛了,一念就成佛,二念就是凡夫。一念就是一心不乱;一念,尽虚空遍法界叫一真法界。所以境的确是随心转的,心一,境界就是一;心二,境界就乱七八糟,境确实随心转。所以佛菩萨看我们这个世界也是清净庄严,是一真法界,没错。可是我们自己在这个里面,我们的心乱,心乱照在外面的境界也乱七八糟,也是乱的。所以人常讲我们这个心三心二意,三心二意是从佛法里头出来的,是佛学的术语。三心是讲什么?八识,阿赖耶是心,末那是心,第六意识是心,八个都可以叫心,讲三心是讲这三个:第八、第七、第六,这三心。二意是讲第六意识、第七意根,二意。说这个意思,就是你已经把一念转变成三心二意,这是凡夫。所以修行应当是转八识成四智,四智就是一念。在一念这个情形之下,大方广整个《华严经》的境界就能够现在你的眼前,你的见解、你的感受如同诸佛没有两样,问题是在一念上。修净土的人他的目标就是在一念,一心不乱,一心就是此地说的一念。
念这个字。所以中国的文字不能变更,中国文字是极具智能,最高智慧的结晶,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不能跟中国相比。我们这一代的中国人不争气,在世界上叫人家瞧不起。我们在国外常常听到外国人批评中国人,中国人的聪明智慧世界第一,这是外国人都承认,世界第一,但是中国人最大的毛病是不团结,自己跟自己不能兼容,所以被外国人瞧不起。外国人最赞叹的是中国人聪明智慧太高了,最瞧不起的是你们不团结。今天全世界大家最敬佩的是日本人,日本人的长处在哪里?团结。走遍全世界,只要看到是有日本人的地方,日本人他一定集中在一个地方,日本人决定用日本货,这是他们的特色。
你到日本人家庭去,看不到一个外国货,你看他用的全是自己的,真厉害。所以外国人对日本人恨透了,他赚别人的钱,别人赚他的钱不容易,赚不到。他团结,他对内虽然有争执,对外决定团结。所以日本这么小的国家,它能够立国,能够得到全世界人的尊敬,就是团结两个字。在美国有个流行语,说一个人,单独讲一个人,全世界中国人第一;两个人,犹太人第一;三个人,日本人第一,团结。中国不团结。单独个别相比,日本人不及中国人,犹太人也不及中国人,中国人世界第一,中国人要能够团结,这个世界上就没他们的日子过。所以我想上帝也很公平,给中国人最聪明,叫中国人不团结,他们才有日子过,他才能混得下去,我们自己要警觉。
一念非非常常的重要。既然是天然的性德,可见得这不是修成的,本来具足。底下讲它的名词很多,诸位一看就明了,此地只不过举了几种。实际上我们要在经典上找一找,可以能找到一百多种,名词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都是说的这桩事情。下面我们再看它解释,「佛华严」这三个字,从第六面倒数第六行看起:
疏【佛以就果得名,觉照为义。】
所以『佛』这个名词是从果上称的,我们讲修行证果,而且这是最究竟、最圆满的结果。就好比我们念书,这是一个最高学位的称呼,现在你们在学校里最高的学位是博士,再往上就没有了。「佛」这个名称就好像在佛陀教育里面最高的学位,像博士的头衔,是最高的学位,称佛。这个字是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它的意思是『觉』,是觉悟的意思。所以佛称之为觉者,就是觉悟的人。「觉」之用是『照』,跟我们这个作用不相同,我们不晓得用照,只知道分别执着,只晓得用分别,不晓得用照。所谓「照」,像我刚才讲的,诸位看,看得清清楚楚,这是照;起一念分别,照就失掉了。在照的时候,像镜子照外面东西一样,它没有分别,它照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没有一样不分明,这是真正的智慧。如果里面有了分别、有了执着,外面就有隔阂,为什么?你有成见。俗话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局他为什么迷?因为他有分别执着,他一看到问题,他马上想到自己切身利害;旁观者什么?他没有利害,与他自己本身没有利害,所以他看得比较客观,他就能看得清楚。佛对于一切事情看得最清楚,为什么?他一点利害都没有。
所以要学觉照,这也是讲佛法在功夫上的原则。我们六根接触六尘要会用照,佛法的名词叫观照,这是第一层的功夫。观照就是不用分别执着,很客观的看外面这些境界,以清净心看、以平等心看,这个是观照。这是初用功的时候,初初学佛用功的时候,这个就叫观照的功夫。以清净心、平等心,最客观的态度看一切人、事,决定不起分别执着,这个叫观照。功夫再进一级,这就是照住,照住就是得定,就是你不必作意,不必用心,自自然然就是这样子,做得很纯熟了,这就叫做三昧,三昧叫正受。这个境界,无论什么境界现前,顺境里面你绝对不动欢喜心,不起欢喜心;逆境当前的时候,决定没有恐怖心,没有烦恼心,就是贪瞋痴慢决定不会起来。我们中国人讲的五欲七情,七情是喜怒哀乐爱恶欲,都没有了,心里面不起了,决定不起,心永远保持着清净,这叫得定,禅家里面讲得禅定,念佛的人讲得念佛三昧。其实在我们念佛法门里讲,这叫事一心不乱,在一切境界里头能做得了主宰,如如不动。可是这并不是最高的境界,这是中层的境界。再往上一提升就照见,《心经》里面讲「照见五蕴皆空」,那是高境界,照见。照见,见就是见性,智慧开了,就是入大方广的境界,要照见才行。
所以这个里头有三层功夫,念佛的人讲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功夫成片一定要有观照功夫,观照就是伏烦恼,这个是观照功夫。所以念佛比参禅方便,因为念佛人的观照就是一句阿弥陀佛。我们在境界里面心才一动,马上把它换成阿弥陀佛,就是观照。所以它特别的方便,譬如顺境里面,欢喜心起来了,「阿弥陀佛」,把欢喜心换成阿弥陀佛;不称心、不如意的事情,心里起烦恼了,「阿弥陀佛」,把烦恼也换成阿弥陀佛。总要换得快,这就是观照。你很快的能够换成阿弥陀佛就是观照,念上几年阿弥陀佛念熟了,一切境界里自自然然不动心、不起念、不分别、不执着,这就是事一心,就是念佛三昧成就了。功夫再往上提升,到理一心不乱是大彻大悟,跟禅宗的明心见性是同等的境界,只是名词上不相同,境界完全相同。所以念佛法门就是用一句阿弥陀佛,从初发心到无上道、到成佛,就是用这一个方法,非常的顺利,非常的简单,决定不会走岔路。《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善财就是用这个方法,就是用念这一句阿弥陀佛的方法,他成功了。所以这个叫佛,佛字。
疏【觉则悟大夜之重昏,照则朗万法之幽邃也。】
『觉』,能破无明。『照』,明了万法,无有一法不明了。所以,「照」是能够明了一切法,就是无所不知。下面:
疏【华以从喻得名。】
这个前面说过。
疏【感严为义。】
『感』是感应,『严』是庄严。
疏【感是感果,万行圆成故;严是严身,众德悉备故。】
底下一个严:
疏【严以功用受称。】
『功』是功德,『用』是作用,是这个称呼。
疏【资庄为义。】
『资』是资助,『庄』是庄严,就是帮助你,帮助你庄严,为这个意思。
疏【资广大之体用,庄真应之佛身。】
后面倒数第三行的当中:
疏【大疏以十义释佛。】
『大疏』是指清凉大师《华严经疏钞》。
普贤行愿品疏 (第四集) 1986/1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4-001-0004
倒数第二行:
经【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这是翻译的人,叫人题。译经是一个相当不容易的事情,在我们中国历代翻经的工作,几乎全部都是国家来办的,因为佛法是帝王从外国请来的,到中国来译经都是国师的身分。译经规模也非常之大,在传记里面所记戴的,《二十五史》历史里头都有,罗什大师的译场就有四百多人,它编制可见得规模是相当之大;玄奘大师的译场有六百多人,真正是国立编译馆。一个人的名字,他是馆长而已,他是负责人,主持的人,他下面的人非常之多,从事于翻译的工作。而且翻译的程序也很多,譬如第一步,先从梵文把它翻成中文,第一步的工作全用音译,像现在我们这个咒语一样,完全是音译过来的。第二个步骤,再从音里面去翻它的意思。译出来之后,还要经过证译,就是通达梵文跟中国文的来做证明,看他翻译的意思有没有错。到最后一层的手续是润文,润文就是完全在词句上,用字妥不妥当,使这个文字能够美化,意思又要能够保全。所以它经过许许多多的程序,这个东西才能翻得出来。
今天有许多翻经的这些事,都是一个人、二个人在搞,所以翻出来的东西没有办法流通。特别是这些年来有很多人发心把佛经翻成英文,都是个人在搞,完全是依文字翻。佛法里头本来就说,「依文解义,三世佛冤」,三世诸佛都喊冤枉。为什么?佛法是意在言外,很不容易表达。你看它一句、一个名词、一个字含的许多意思,你怎么翻法?这外国的词汇里头能不能找到一个适当的字,也能够包含这个意思?太难了,相当不容易。我到纽约大学图书馆去参观,沈家桢居士花了不少年,花了不少金钱、精神,请了不少人翻英文的佛经译本,原稿一大堆堆在那里。他告诉我,没有办法,不能出版,真冤枉。有许多都是从台湾做的,台湾过去在新竹青草湖那里办了个译经院,都不能用。这个工作难。
今天要做,怎么做法?必须也要真正通达中英文的,真正懂得佛经经义的,还要请一些外国人,大家合在一起要开会,共同来译书,这样才行。这个里面当然也要请一个主席,譬如翻《普贤菩萨行愿品》,一定请个法师来讲这部经,凡是参加翻译的统统要来听。听了以后,来互相研究讨论,逐字逐句讨论,意思要完全正确,然后才可以选用外国的词汇,这样才能够把它翻出来。再找一些外国人来读,读的时候叫他讲给我们听,看他体会这个意思有没有错误。也要经过好多程序。这个英译本要是流通出去,必定能够受外国人欢迎。一个人、二个人闭门造车,搞不出来的。如果是仅仅通达中文跟英文而不懂得佛法的,那是根本没有办法翻。这种情形现在在外国流弊很多。
有一年,有一个外国人,大概也是学佛的,到台中去访问李老师。李老师讲这个笑话给我们听。他问东西,李老师跟他谈,他听了不满意,无法接受。李老师就问他,他谈的那一套,李老师也不能接受。彼此都不能接受,谈得很不愉快。最后是看他带了一本书,李老师问他,你带的是什么东西?厚厚一大本。他说这是英译的佛学字典。李老师说,好,难得,我请教你两个问题,什么叫二足尊?佛经里头的术语,二足尊。他就翻,查半天翻出来了,「两条腿里面最尊贵的」。李老师一听,好,行了,我们不要谈了,你请走,这没法子说。依文解义,二足,他翻得没错,二是两条,足是腿,尊是尊贵,「两条腿里面最尊贵的」。还问了一个问题,什么叫实相?这是佛学里头重要的名词。他也查出来了,叫「真实的外表」。实是实在,相是外表,真实的外表。李老师听了这两句,不说了,你回去吧,你们的佛学我明白了。没法子,真是大笑话。所以在国外弘扬佛法实在是不容易,相当不容易。我在美国的时候,也是想定期跟这些外国人举行座谈会,没法子讲经,座谈会,提出问题来解答。我在那里解答的时候,给我做翻译的就三个,一个翻译不太可靠,怕他会错意思,三个翻译他们商量会同,然后再答复。三个人等于小组开会,怎么个翻法,再答复。
这一段,晓得从前译场的规模,才能够深信中文译的经译得好。也有人曾经跟我谈过,像最近回来的浩霖法师,他们也曾经到大陆去访问过,在美国很多法师到大陆访问过,尤其是从前玄奘大师译经的道场。他们现在感觉很大困惑的地方,就是从前梵文的经典从印度大量的传到中国来,现在一部都找不到,到哪里去了?其实这个问题在二十年前,方东美先生就跟我谈到过这个问题,也是没有法子,找不到结论。方先生很聪明,他老人家有一次跟我说,他说我想大概是我们中国人自信心太强了。过去的中国人实在了不起,梵文经典传到中国来,我们翻成中文了,不但意思一点没错,而且文字比它原文还要美、还要好,读中文就可以了,梵文可以不要了。我们中国人的自信心实在了不起,中国的古人真是了不起!所以不用了,不要了,无需要收藏了,收藏中文的译本就好了。所以我们应当要怀念我们的祖先那种智慧、自信心,五千年来的立国完全凭借这个精神,而这个精神,今天我们丧失了。所以我们这一代,尤其是诸位年轻一代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要恢复民族的自信心,这点很重要,我们国家民族才不至于灭亡。
『唐』是代表年代,唐朝,批注里头有,这是唐朝代宗贞元年间。代宗跟德宗年代非常的近。在第九页的第五行:
疏【代宗贞元十二年。】
『贞元十二年』就是公元七百九十六年,讲公元大家印象比较清晰一点,今年公元是一九八六年,这部经翻译是在七百九十六年开始翻译的,一共翻了两年,到七百九十八年。它的日期记得很清楚,贞元十二年六月五日开始翻译,到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完成,翻译完成。其它的诸位自己看就可以了。
我们再看下面的品题,品是品类,凡是在理论、修行属于同一类的,就归纳在一起,犹如我们中国过去书籍的篇,篇章。所以这一品等于像是一篇一样的,归纳在一起。我们现在念的这一部分,这一品经一共有四十卷,相当之长。所以我们现在读的这一部分,其实是一章。我们这个本子,是《四十华严》里头有两章,前面一章是「观自在菩萨章」。所以观世音菩萨与我们缘分很深,观音菩萨的经一共是有四种,就是专讲观音菩萨的有四种。最普遍的就是《法华经》里面的「普门品」,说《普门品》大家都晓得;除《普门品》之外,大家还晓得《心经》,《心经》是观自在菩萨说的,《心经》。除这两种之外,在《楞严》上有「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专门讲观世音菩萨的;《华严》里面也有一章是专门讲观音菩萨的,就是善财童子去参访观世音菩萨,这一章在前面。后面这是最后一章,最后一章,清凉大师在科目里头题的叫「重示普因」,就是「重示普因章」,就是我们现在流通的别行一卷叫做「行愿品」,其实是《行愿品》里面「重示普因」这一章。
既然是一章,它是一品里面的一部分,所以品题也是不能够缺少的,这个品题是「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入是证入。证入,有能证,有所证。能证就是普贤行愿,修普贤行愿你就能证。所证就是不思议解脱境界,这个不思议解脱境界在《八十华严经》里面讲叫一真法界。所以一真法界就是不思议解脱境界。解脱,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自由自在。下面有批注,这个注子里面讲,当然特别着重在普贤行愿,因为这是能证、能入。
疏【言不思议者,心言罔及故。】
就是心与言都达不到,这个叫不可思议。心不能思,口不能说。心要能思,必定落在心意识。这讲一念,一念是不可思议,二念可思可议。二念就可思可议,一念不可思议,因为你起一个念头那一念就没有了,就是二念了。所以能够说得出来、能够思惟的,是第二义,不是第一义。第一义不能够思惟,也不能够议论,那是真心、本体,那是真正的一心不乱。可是更深一层的来说,思议与不思议是一不是二,这才是真正的不可思议。否则的话,都落在一边了,可思可议是一边,不可思议又是一边,二边。不可思议是真谛,可以思议是俗谛,一定还有个中谛,还有个中道,中道就是思议与不思议、言说与无言说是一不是二。
释迦牟尼佛教诫众生,他用中谛。对他自己本身来说,确实他没有思也没有议,他没有起心、没有动念、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也没有言说。但是他四十九年说了这么多的经,说了这么多东西,人家记录下来已经有这么多,还有许多没记录的,更多了。这叫什么?说而无说,无说而说,说与无说是一不是二。对他自己来说没说,对别人来说有说,这个话也很难懂。譬如我们这个磬,磬有没有声音?没有声音,本身没有声音,你敲一下它马上就响,叫大扣则大鸣、小扣则小鸣、不扣就不鸣,虽然鸣的时候,它本身不鸣。所以佛虽然说法,本身没有说,本身确实没有动一个念头,人家向佛请教一个问题,佛绝对没有,「我想一想这个问题该怎么答复」,没有。如果他想一想,就有思、有议、有说,佛没有,随问随答、随问随答,所答的恰到好处。
所以佛一生没有说法。佛在《金刚经》上说得很清楚,谁要说佛说法了,叫谤佛。佛真的没说法,佛一生没说法,为什么有这么多法?是因为有人问他。所以钟鼓它的确没有音声,是别人敲它,它才有声音。佛,你问他,他随你的语来答复你,绝对没有通过思惟想象的。所以他是真智慧,对自己来讲永远是般若无知,他心清净;别人来请教他的时候,这是他起作用,这是他的反应,非常的自然,真是大扣大鸣、小扣小鸣、不扣不鸣。所以我们一定要懂这个道理,这叫完完全全的中道。我们了解中道,认识中道,要学习中道,自己才能在佛法当中得到真实的受用。底下讲:
疏【问:何法心言罔及为不思议?】
底下给我们解答,这是大师用问答的方式来给我们说明。
疏【答:即解脱境是。解脱境界所以称为不思议者,具含四义:一、事相,境界无边,故不思议。】
这是讲事相。理性是讲理体。
疏【二、理性境界深远,故不思议。】
前面是从俗谛上讲,第二从真谛上讲,三、四是从中道上讲。
疏【三、理事无碍,故不思议。四、以性融相,重重无尽,故不思议。】
这是从三谛三观看这个境界,境界不可思议。
疏【言解脱。】
『解脱』是自在,有二种:一种是作用解脱,一种是离障解脱。作用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穿衣吃饭这个里头得大自在,这个里面得到真正之乐、真实之乐,得自在!就是生活上得大自在,不受环境所转,这个才真正得自在。第二是离障,离障要相当功夫,离障是离烦恼、离生死,这个才是真实的解脱。像前面第一种作用解脱,一般有智慧的人、有学问的人他也能够得到一部分,但是第二种得不到,第二种要真正修行人才可以得到。
讲到普贤菩萨,普贤菩萨是个通称,不是某一个人的专称,凡是菩萨名号统统是如此,这点我们一定要明了。在佛门里面菩萨有许多,佛也有许多,所说一切菩萨、一切佛都说自己,都不是说别人,全是代表自己。为什么?自己本性里头万德万能,一个名称只能表一个德。譬如说你这个人多才多艺,名片一拿出来几十个头衔,一个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要那么多?一个不行,一个不能代表他的才艺,不能代表到完全,就是这么个道理。所以要把我们自己本性里面德能完全显示出来,那就要用无量的名称。从果上来说就是佛名,因上来说就是菩萨名,譬如说观世音菩萨,他代表我们本性里面的大慈大悲,这是我们的性德。观音菩萨就是慈悲,地藏菩萨就是孝顺,我们自己具有慈悲就是观世音,我们自己孝亲尊师就是地藏王,我们自己具足无量的智慧就是文殊,我们能把这些德行应用在生活上自行化他就是普贤。所以菩萨的名号是表法的,不能指某一个人,而是人人都具足的。
说到这个地方,最近几天有一个同修来跟我说,他家里新请了一尊佛像,问我要不要开光,要不要请人给他开光?其实这桩事情,我在过去跟诸位讲过好几次,这个佛像要人开光他才会灵,你拜这个人好了,何必拜那个佛像,对不对?我不给他开光,他就不灵,拜我好了,不要拜他。在家里供像,供我的像好了,何必供他的像?供我的像是直接的,供他的像是间接的,我还要给他开个光,他才灵!颠倒,实实在在是颠倒。但是开光在佛门里头确确实实有,现在人把意思搞错了,开光是开我们自性光明,是借着佛像开我们的光。你供观音菩萨,看到观音菩萨,我对人要慈悲,你看我们慈悲的光开出来了。供地藏菩萨,看到地藏菩萨,我要孝顺父母,我要尊敬师长,孝敬的光开出来了,是这个意思!是佛像开我们的光,不是我们去开佛像的光,我们凡夫哪有能力开佛菩萨的光,哪有这种道理?这是现在人搞颠倒了。所以一定要懂得这个意思,开光是开自性光明。开光仪式要举行是可以的,请法师来讲解,来讲解佛像代表的意义,要不然我们不知道。我们供养阿弥陀佛,我们要怎样供养,用什么样的心,什么样的态度,如何来学习?请法师说明这些道理。这是开我们自性的光明,是这么个意思,不能弄错,佛法里头没有迷信。所以现在很多搞颠倒了,搞错了。
普贤是个普通的名词,普是普遍。这个里面有解释,在第十面第四行的当中:
疏【言普贤行愿者。】
在第五行里头末后一句:
疏【普贤是人,行愿是法。】
依照这个方法修学的人,这个人就叫做普贤。诸位今天在此地,真正肯发心,依照这个方法来修学,你们每个人都是普贤菩萨。你们是初发心的普贤菩萨,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依照这个方法来修行。所以普贤菩萨有三类,诸位看第十页第六行:
疏【此品以人法为目。】
『目』是纲目。
疏【且人之与法,俱堪称为普贤。】
『人』是普贤人,『法』是普贤法,就是「人」是普贤菩萨,「法」是普贤法。再看过来一行就是:
疏【言人普贤者有三。一、道前普贤。】
这就是我刚才说的,你只要是发心,依照这个法门来修学,你是初发心的普贤菩萨。『道』是讲证道,因为你现在还没证果,你在证果之前叫「道前普贤」。普贤菩萨是地上菩萨,《华严经》是圆教,就是圆教地上菩萨,这是称「道中普贤」,就是第二种,这是名副其实的普贤,我们一般讲普贤菩萨都是指这个。诸佛菩萨是指地上菩萨而言的。但是在没有登地之前也称,叫做「道前普贤」,就是地前,你还没有登地。按照《华严经》,它一共是五十一个阶级,前面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这都叫做道前普贤。从初地到十一地,这个十一地就是等觉,这叫道中普贤。后面还有个叫「道后普贤」,道后普贤就是己经成佛了,成了佛之后又退到菩萨位子上来,叫倒驾慈航,那叫道后普贤。那是究竟圆满之后完全回过头来帮助众生,帮助别人,这个人慈悲到了极处,那叫道后。可是依照这个方法学,一定要认真学,决定能有成就,用这个十大愿王,把十大愿王变成我们实际的生活行为。所以后面这一章最主要的就是十大愿,我们在此地研究探讨也是以这个十大愿为中心,这个我们要细说。后面它还有很长的偈颂,如果时间不够,偈颂我们可以省略掉,我们特别着重在十大愿,长行文里头的十大愿。诸位请看第十一面第三行:
疏【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引华藏海众,往生极乐,故古人取列净土三经之下,为净土四经。时人多有作为日课,深有见焉。】
这几句话在此地很重要,因为它代表整个的佛法。《华严》是佛教里头的根本珐輪,一切经都是《华严》的眷属。好像一棵树一样,《华严》是根、是本,根本,其它一切经、一切法门,都是那些枝枝叶叶,枝叶花朵,都是从《华严》这个根生的,它是根本法。既然是根本法,这个根本法里面的『十大愿王』是根本的根本,我们要明白它这个意思。「十大愿王」既然导归极乐,也就是整个佛法的修学都是以西方极乐世界为中心。我们如果在《华严经》上能够体会到这个意思,整部《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经义你就都得到了,它的精华你就得到了。我自己修学念佛法门,所以能够有坚定的信心,一点犹豫、怀疑都没有了,死心塌地念这句阿弥陀佛,这个信心是从《华严经》上建立的。我讲《华严经》讲了十几年,算时间超过三千个小时,所以才知道净土的可贵,才知道一切法门到最后统统归净土。如果没有这十几年的《华严经》,我对这个法门没有办法建立起坚固的信心。所以这个地方有这几句,我特地在此地念给诸位听听。
『华藏海众』,这是讲华藏世界,华藏世界就不是一个娑婆世界,也不是一个西方世界,这个里面世界太多太多了。诸位要看大经,就是《华严经.华藏世界品》,那一品经专门讲宇宙世界的状况。这里面说华藏世界有二十重世界,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跟西方极乐世界还同在一重,好像二十层大楼,我们同在一层。西方世界距离我们十万亿佛国土,原来还很近,在一层,不太远。可见得这个世界之大,真是无量无边。通常我们讲十方世界海,这个里面有无量无边的佛菩萨,普贤菩萨劝这些修行人,到最后统统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所以我在这里得了一个结论。依照天台家这个经,谛闲法师是天台祖师,近代的天台祖师,天台判教是判四教,就是藏通别圆,成佛有藏教佛、有通教佛、有别教佛、有圆教佛。所以成佛成哪一种佛,那程度上相差很远,不能一概而论的。如果成佛是成藏教的佛,通常我们在经上讲三大阿僧祗劫都是讲藏教佛。藏教佛、通教佛、别教佛,在他方世界可以修成,没有问题的,华藏每一个世界里面都能够修得成。可是你要修圆教佛,那就一定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你在此地要能看出这一点。假如在别的世界也能成圆教佛,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就没有意思了,就没有意义了。别的地方一样有成就,何必到这里来?别的地方不能成就,才到这儿来。所以说圆教的佛一定是在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在《华严经》上得到这么一个结论。而圆教佛,正是善财童子在请教善知识里面第一句话所说的,「我已经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句也是梵语音译过来的,翻成中国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藏通别佛都是属于正等正觉,因为它上面还有上,不是到顶头,它还有上。所以要成无上正等正觉,那只有到西方极乐世界。
我们要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明白了,才晓得任何一个法门,你修学成功了之后,还是要到西方。那就不如我现在直接到西方多好!何必拐弯抹角?要明白这个事实真相,我们对于净土法门就死心塌地了,才晓得任何一个法门比不上这个法门。如果有更好的法门,文殊菩萨不会教善财童子念阿弥陀佛,普贤菩萨也不会劝他到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才晓得,这根本法门里面给我们提出一个最根本的法门,就是念佛求生西方世界。许许多多的人不懂这个道理,现在在外国一窝蜂的学禅、学密,学的禅是口头禅,学的密是邪门外道,认真的学密学上几年,有的都神经兮兮的很不正常。到最后的结果,我们的结果到西方世界,他的结果到疯人院,到精神病院,糟糕不糟糕?可怜。人都是好人,不是坏人,路走错了,活的时候走到精神病院做为一个终了,死的时候还要入阿鼻地狱,可怜,实在是可怜。所以国外我不能不去,有很多人劝我不要出国,我说不能不去,他们太可怜了。
一些到外国的法师不敢提净土,因为净土人家瞧不起,不敢提,也不好意思说。我到国外就特别强调净土,还有人相信,相信的道理是什么?他讲密,我也懂得,我讲得比他还高明。他说禅,我《六祖坛经》讲过很多遍,禅宗的《大珠和尚语录》、《永嘉禅宗集》、《证道歌》、《金刚经》我讲过很多遍,我的口头禅比他高,他讲不过我。你们所会的所懂的,我也都会也都懂,我念佛。所以他们听了之后才相信,有不少人听我讲过之后转过头来,舍弃了禅密,跟我念佛,这是好现象。如果我到外面讲的时候,人家也排斥、不接受,我就会回来,再也不去了。好在转头、回头的人很多,所以不能不去。名题我们就介绍到此地。
下面这是说五重玄义里面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显体、明宗、论用,这是经的大意里头主要的义趣。体,前面跟诸位略略的介绍了,就是理论的依据,佛说这部经是根据什么样的理论来跟我们说的。如果理论依据我们不明了、不清楚,我们对它的信心就不会坚固。所以讲经跟注经,一定先要把这个部分给我们说明,说明之后使我们对它产生信心,产生浓厚的研修的兴趣。所以这一段非常的重要。它一开端说:
疏【名为宾,体为主;名是假名,体是实质。】
这是显体,它有真实的理论基础。言语、文字都是假名,我们要藉这个假名去悟入实体。实体是什么?就是前面讲的心性,它是以一心、一真法界为体,是我们的心性。所以读经、听经,要藉听与读悟入心性,这叫善听。假如你专门记这些名词术语,那没有用,那就是清凉大师讲的增长邪见,把你所学的东西统统变成所知障,障碍你本性的显露,这个就坏了。这也是佛法在传授的时候最困难的一桩事情,就怕听错了、听扭了,所谓曲解了意思。注子还是得诸位自己去看。里面有几句重要的,我特别跟大家提一提,在十一面倒数第五行当中有几句话很重要:
疏【未悟心者,须用文字;已悟心者,一切名言,皆剩语也。】
这句很重要,说得也很好。由此可知,经教是给谁用的?给没开悟的人用,给迷惑颠倒的人用。可是你用,你要知道,决定不能够增长你的迷惑颠倒,否则就麻烦大了。像从前有一个同学讲《百法明门论》,他来告诉我。他也是我的学生,在我这里学的,以后在师大中道社里面讲《百法明门》。他来跟我说,我就问他,我说百法明门我有点怀疑,恐怕你讲的是百法黑门。明是什么?听了之后就开悟,那是明。黑是什么?愈听愈迷惑,愈听愈为文字所转,那就糟糕了。为什么?你讲一百条,他脑子里记了一百条名相,又增加一百种分别、一百种执着,打一百种妄想,不是走的黑门吗?哪里是明门?很不容易。佛法如何讲得教人开悟,不能教人死在字里行间。听,不能死在言语之下;看,不可以死在字里行间。说、听都是工具,你要好好的善用这个工具,在这个工具里面大彻大悟,悟入自己的心性,这个才叫真正的善学,才能得到真实的受用。所以非常的重要!倒数第三行当中也有几句,我念一念:
疏【得此体已,方能全性起修,以修合性。】
这三句话说出显体的重要性。因为你明了体,你修学有个目标、有个方向、有个重心,你才不会走冤枉路。你要是不明了的话,你修什么不晓得,学什么也不晓得,这个前途是黑暗的、是渺茫的。在这种情形之下,要想维持一个长远的道心不容易,所以他当然会退转,这个是必然的道理。所以一定要在此地讲求。倒数第二行一开端,这个地方的几句,我给诸位念一念:
疏【显体一章,别在法身。】
可见得这个重要性太大了。『显体』是什么?就是显的法身理体,我们的本体。
疏【宗章。】
『宗』是明宗,明宗这一章:
疏【别在般若。】
『般若』是智慧。所以修行离不开智慧。佛在四十九年教学当中,讲般若的时间最长,二十二年。四十九年的教学,二十二年讲般若,可见得般若是佛法主要的课程。这是讲到明宗,就特别显示出般若德。论用:
疏【用章。】
就是论用这一章。
疏【别在解脱。】
法身、般若、解脱,我们合称为三德,如来果地上的三德。这才显示出五重玄义的建立,实实在在它是有道理的,不是随便建立的。末后讲:
疏【教相,分别总别。】
『教相』是什么?是讲的教学。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叫课程标准,譬如这个课程应当安在某一个阶段来修学,或者排在一年级、排在二年级,排在某一个程度上,这个就是属于「教相」。教是教学,相就是仪式,我们今天讲的课程标准,教学的课程标准。它这五个项目,也就是五章,前后次第不能够错乱的,因为它是连带生起的,先解释名(经名),经名之后显体,显体之后明宗,明宗之后论用,论用之后再判别教相。所以它是有一定的程序,不能够错乱。讲到体,体的意思有三种,一种是「礼体义」,这个批注上有,第二种是「体底义」,第三种「体达义」。这个文还是大家自己看,我只把重要的几句提示给诸位。请翻开十二页,十二页的第二行当中看起:
疏【故须以礼释体。明是贵极之法,法身德也。】
这是以『礼』来解释。而「礼」这个字,我们要在第一大愿的时候跟诸位详细的来解释,因为第一大愿是「礼敬诸佛」,到这个地方我们再来跟诸位细说。在此地是当作尊贵讲,至尊至贵无过于心性,心性的本体,这是『法身德』。
第二个讲法就是「底」,底就是追根究柢。这是佛法的特色,佛法不怕你问,不怕你追根究柢,这个跟其它学术、宗教不一样。宗教不容许你追根究柢,你有问题实在解释不了,他拿个上帝来搪塞,「这是上帝的意思」,就不能问了,就没有法子了,这不能叫人服气的。佛法是欢迎你追根究柢的来问。所以体有底的意思。追根究柢是智慧,真正的智慧。所以说:
疏【以底释体。明是透彻之宗,般若德也。】
佛法是求智慧,求智慧一定要追根究柢。第三,体是「达」,达是通达。
疏【以达释体。明是无碍之用,解脱德也。】
『达』是通达,没有障碍。所以体里面就三个意思,一个是贵极之义,一个是透彻之义,一个是无碍之义,诸位只要记住这三个意思。这个都是自性,就是清净心里面的特性。六祖悟入的时候也就是见到这个体,证入这个体(自性)的时候,这叫悟道,禅宗里叫大彻大悟,他对五祖说了几句话,这个几句话在《坛经》上都有,非常重要。他跟五祖说,五祖给他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豁然开悟了,开悟之后就说了五句话,这个五句就是他心得报告。五祖一听,晓得了,你不用再说,我知道,你开悟了,衣钵马上就传给他。他说了哪几句?他自己的境界是见一切法不离自性,这就跟我们前面讲大方广的意思一样,他入了这个境界。就好像一个人作梦的时候一下醒过来,这一梦醒的时候,原来梦中所有一切境界都是我自心变现的,梦中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他人,就是这个意思。他豁然省悟山河大地,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自己,全是自己清净心中显现出来之物,他入了这个境界。入这个境界,他对一切众生当然平等,为什么?众生与我是一不是二。他明白这个道理,知道这个事实真相,生佛不二,万法不二,也就是《维摩经》里的「入不二法门」,他证入这个境界。所以他说出,「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他说到这个地方,五祖说,不必再说下去了,我知道了。好像作梦他醒过来了,真正觉悟了,入了这个境界,这就是入大方广的境界,亲证大方广的境界。我们再往下面看,下面两行也很重要:
疏【综此三义。】
就是综合前面讲的这三个意思,贵极、透彻、无碍,就是法身、般若、解脱。
疏【为一妙体。】
『妙体』就是本经之体,这部经的妙体。
疏【迷之,则历劫长沦。】
众生之所以称之为众生,就是迷这个体,迷失了你自己的心性,所以才有长劫的六道轮回。
疏【悟之,则当下具足。】
就像六祖一样,他这一悟,原来现成的,所以悟了就叫成佛。
疏【经云: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
这是《华严经》上的偈子,两句,这个说明你迷的时候长劫轮回。
疏【又云:诵此普贤大愿王,相好智慧咸圆满,诸魔外道不能摧,堪为三界所应供。】
这也是《华严经》上的一首偈,这四句说明当下具足。这些话全是显示本经在理论,就是立论的依据。
普贤行愿品疏 (第五集) 1986/1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4-001-0005
请掀开经本第十二面,第二段「明正出体」,我们看这一节文:
疏【今所出之体,而非华严全部,乃出当品别行一卷之体也。名虽有异,体即不殊。】
首先要跟诸位说明这个『出』,古人常常用这个字。这个字的意思,拿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显的意思,就是说明的意思。「出」就是说出,给大家说出,把这桩事情说明白、说出来,出是这个意思,就是说出来。将来诸位看经论,古德常常用这个字。这个地方说出来的理论依据并不是全部经的,而是就这一章来说的,就是这一卷,末后这一卷,这是特别说明。这一卷跟全经当然是一体的,不会是二体,但是也有一点不同。如果说完全一样,那又何必说这句话?这个话就是多余的、累赘的。就是虽然一样,里面又有一些不同,不同在哪里?就是这一卷,就是末后这一章,特别是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理论依据,特别重视这一点。
前面说了,这是以一真法界为体,而末后这一卷,在一真法界上又加了一点,加了一个什么?「性具三千」。昨天晚上,我们在《弥陀经》里面提示过,提示过「一念三千」。我们此地,你们同修们看来还是满有福报的,因缘很难得,正讲到这个地方,早晨有个同学送了一张图来,「一念三千图」。我马上叫他影印发给大家,这你一看就很明白。所以的确是有感应。不晓得他在哪里找来的这么一张,早晨送给我看。我一看,正好讲到这个地方,这就省事多了。现在把它放大了,放大之后在这边影印,马上印好了之后分送给诸位,这是很好的一个参考数据。
疏【论云:一真法界性,具足十法界,依正本圆融,生佛无殊致。】
这个《论》是《起信论》,里面所说的『一真法界性』,「性」是体,体性;『具足十法界』,虽然具足,显与不显是属于事。譬如说我们这个心是具足一切梦境,对不对?你天天会作梦,梦是心变现的。具足一切境,梦境,可是梦境显与不显那是缘。所以有这个缘它就显,没有这个缘它不显。其实梦境也不是无缘无故生的。佛在大经里面讲,梦境有四种因缘会作梦,就是心会现梦境。第一种是宿业,就是过去生中所造的,有的时候梦中梦到这个境界,你从来也没有见过,也没有想到过,为什么会做这个梦?这一生没想到、没见过,前生曾经想过、做过,你阿赖耶识里头有种子,种子起现行。诸位要晓得,睡眠的时候不如清醒的时候,清醒的时候意志比较容易控制,睡眠的时候这个意志不能控制。不能控制,所以在多生多劫之前的宿业有的时候会现行,控制不住会现行,所以会做很多奇怪的梦,有这些梦境出现。第二种是妄想,心散乱,妄想会作梦。妄想,我们也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这种梦。
第三种,有预兆的梦,就是未来的事情,明后天的事情,或者几个月以后的事情,还没有发生,你在梦中就出现了,这种预兆的梦。由此可知,三世因果是真的,不是假的,如果要不通三世,怎么会预先有预兆?这个预兆就是未来的事情,怎么未来的事情已经先知道了?所以说因果决定通三世,过去、现在、未来。第四种,鬼神入梦,鬼神来托梦。这个也是有因缘的,像我们梦到过去的,或者是家亲眷属朋友,《地藏经》上有,说得很明白。凡是梦到这些是什么?都是他有困难、他有痛苦的时候想来求你帮助。梦到这个,我们学佛的人知道,晓得这个情形,到第二天我们可以给他念一卷经,或者给他念几百声、念一千声佛号,给他回向,这个就是对他帮助。还有看到他好像贫穷可怜、愁眉苦脸的样子,可以诵经给他,他在鬼道里头,也可以烧点纸钱给他。这个是鬼神入梦的。
我在过去,大概总有二十年前了,我有一个朋友他来跟我说,他说他梦到他的邻居,那个邻居也是他的同事,邻居的太太过世了,他在一个星期当中梦过三次,看到她很苦,问他要钱,求他帮助。他就很奇怪,因为梦中的时候忘了是作梦,也忘了她死掉了,所以他还给她讲,「妳怎么会问我要钱?妳没有钱用,应该找妳先生要才对。」她说我先生没有钱,求他帮忙。她是个基督教徒,她先生也是个基督教徒,基督教徒不烧纸钱的,她一定落在饿鬼道才没有钱用。所以他就来告诉我,他一个星期梦到三次,都是来讨钱。我就告诉他,你给她烧一点纸钱。烧了纸钱之后,再也梦不到了,可见得她是来求帮助的。这是鬼神入梦,求帮忙的。所以梦境有这四种因缘,心具足一切梦境,必须要遇到缘它才起现行。
性具就是本性里头本来具足,具足一真法界,具足十法界。十法界是一现九隐,一个法界现前,九法界不现前。但是在我们这个人间,我们能够看到两种,人法界是完全现前,畜生法界是部分现前,畜生种类非常之多,我们见得不完全,只能见到一部分,其余八种法界我们见不到。这个是缘上的关系,那就属于事造,事造的三千。这几句话不但说明这个道理,更要紧的是后面这两句,『依正本圆融,生佛无殊致』,这个两句话很重要。依正圆融,也就是我们中国古人所讲的天地与我是一体,所谓「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这是圆融的,这是诸佛与大菩萨果地上的境界,这是真实的。而我们在这个圆融里面就是起妄想分别执着,把本来是圆融的,在我们现在不圆融了,变成无量无边的障碍,这是错误,这个绝对不是真正的事实,这是迷的现象。「生佛无殊致」,生佛是一体,生是讲众生,佛是讲诸佛,诸佛与众生是一体,是一不是二。因此佛度众生,经上常讲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缘是条件,无缘是无条件,佛对于众生爱护、慈爱没有条件的。为什么没有条件?因为是一体。所以没有条件的,无缘大慈。可是我们众生迷了本性之后,我们对一切人之爱是有条件的,喜欢他才爱他,对他才慈悲,不喜欢他就讨厌他、厌恶他,起了分别心,一真就迷失了。下面有四句是描写形容心性的本体:
疏【寂寥包博,虚旷冲深,总赅万有,即是一心。】
这几个字都是清凉大师在《华严经》上讲的。『寂』是寂静,就是心性的真相,它本来是这样的,这是我们的真心,本来是寂静的,里头一念不生。所以六祖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到本来无一物,那个心才叫真正清净,有一物,心就不清净了。我们修念佛法门主要就是修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寂静的境界,恢复我们本来的面目,这是应当要晓得的。『包博』是讲它的容量,无有一法不包,所谓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老子也说,「有容乃大」。佛称为大人,他大在哪里?他有度量,他能够包含,没有一样他不能容。在事相里面,常常用海来做比喻,大海,它能容量,它什么都可以容,什么都不嫌弃,决定是清净平等的包容,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地藏经》里头把心比作地,地也是能包容,好的、丑的、香的、臭的它都能包容,它不排斥,它不拒绝。所以我们的心要如大地,能容万物,能生万物。所以菩萨的心都用大地来做比喻,菩萨心地。
在整个菩萨修学阶段当中,你看三贤位的菩萨,那心量当然比我们大。其实,这我们从别教上讲,他还没见性,别教的三贤菩萨没有见性。登了地,十地菩萨,他为什么叫地?心如大地,他到这个境界了,所以称登地。我们心对于一切法,还有一法不能忍受,不能够容纳,你的修行功夫证明决定没有登地,不是地上菩萨,初地以上的。初地以上的菩萨,心如太虚,心如大地,无有一法不包,无有一法不容。『总赅万有,即是一心』,念佛法门直截了当就修这个一心。底下这个几句话统统是说明这个境界,我们把它念一念,这几句很重要:
疏【性绝有无。】
『性』就是性体,真心本体,这个里头没有有,也没有无,连这个抽象的概念都没有。
疏【相非生灭。】
『相』指一切万相,诸法实相不生不灭,这是真的,一点都没有错。但是这个非常非常难懂,我们明明看到,花它有开有谢,人有生老病死,怎么说不生不灭?我们常讲,有情,有生老病死;无情里面像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地球,有成住坏空。这也是佛说的,这个说是方便说,随顺我们的常识来说,不是真的。所以佛说法,他是以真俗二谛说法度生,说真谛,那就是他的境界,跟我们讲真相,诸法实相;我们没有办法接受的时候,才不得已讲俗谛,俗谛是随顺众生,叫方便说。随顺我们的常识,随顺我们的知见来讲的,那就是俗谛,这是我们在佛法里头常常看到的,我们很容易接受。但是这是假相,不是真的,《金刚经》上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相,这不是真实的,真实的是一切相不生不灭。佛在《法华经》里面就讲得很清楚、讲得很明白。
菩萨要入这个境界,就叫得无生法忍。法是一切万法,我们现在归纳的是动物、植物、矿物,乃至于虚空自然现象都要包括在里面,一切法。这一切法不生不灭,你要是证实了,真正见到了, |
|
|
|
|
|
|
|
板凳
樓主 |
發表於 2024-3-3 08:11:44
|
只看該作者
你就叫得无生法忍。忍这个字的意思,是同意的意思、认可的意思。佛这样说,我同意。佛这个说法,我赞成,我认可,为什么?佛说的我也见到了,我也证明、证实了。所以忍有这么多意思在里头,就是心对于这个理论、境界决定不动摇了。证得无生法忍决定是见性的菩萨,在别教是初地以上,圆教是初住以上。虽然是讲证得无生法忍,那是初证,并不是深证。如果讲到深证,像《仁王经》里面所说的,那个地位就相当高了。《仁王经》里面把五十一位菩萨分作五忍,分作五大类,无生法忍是第四大类,这个里面有上品、中品、下品。上品的是九地菩萨,中品是八地菩萨,下品是七地菩萨,这是无生忍位。你看看这个地位多高!无生忍位再上去,叫寂灭忍位,那是如来的境界了,也有三品,下品的寂灭忍是十地菩萨叫法云地,中品是等觉菩萨,上品是如来果位上。这是《仁王经》里面讲的无生法忍,这个地位太高了。入这个境界,真正见到诸法实相,「相非生灭」,没有生也没有灭。
疏【莫寻其始,宁见中边。】
没有始终,没有内外,诸法实相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疏【迷之则生死无穷。】
就是迷了诸法实相、迷了一心,这才有六道轮回,这才有无穷的生死。
疏【解之则廓尔大悟。诸佛证之,妙觉圆明,现成菩提,为物开示。】
这是讲觉悟。『解之』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彻大悟。『诸佛』,这个「诸佛」里面的含义很多,像江味农居士批注《金刚经》,他有一本《金刚经讲义》,那真是权威的批注,这些人都是我们学佛的模范,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上用了四十年的功夫,一生专门研究一部经。所以他这个《金刚经》批注,自古到今《金刚经》的注子,他是第一权威,他用的时间多,用了四十年的时间,专门搞《金刚经》。他提倡的,他的口号是「教宗般若,行在弥陀」,他是念阿弥陀佛求往生的,也是真正往生西方世界了。
他的女儿现在在纽约,恐怕也有八十岁了,我们见面,她常常谈到她爸爸的事情。她说她年轻的时候,她爸爸学佛很虔诚,往生瑞相很好。那个时候她自己不相信,现在想想很有道理,但是怕自己功夫不够,没法子往生,现在很着急。所以学佛一定要趁年轻,你看看自古以来修行证果的人都是年轻人,年纪老了没法子,老了不行,修道没有本钱了。譬如打个佛七,严格的讲,佛七是七天七夜一句佛号不断,年轻有这个体力行,年老了不行,念一天就累了,第二天没有精神。参禅也是如此,需要体力。六祖大师开悟证果的时候二十四岁。所以你看看佛教史里面,修行证果的人一般都是四十岁以前,四十岁以后就很少很少,有还是有,太少了,大概百分之八十都是四十岁之前。所以你们年轻要努力,你们本钱很厚。
这个诸佛,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里面讲的,就是圆教从初住到如来的果地,一共是四十二个位次,四十二个位次都叫做诸佛。为什么?初住菩萨就可以示现佛身,像《普门品》里面讲的,应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他就可以示现八相成道,你不能说他不是佛,他能示现佛身。所以从圆教初住起就叫做佛,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十个位次,等觉、妙觉,所以四十二个阶级统统叫佛。这个诸佛是这样讲法的。
说到观音菩萨,这大家都很熟悉,《楞严经》上的观世音菩萨是初住菩萨,这个诸位要晓得,他就是以初住菩萨的身分出现。为什么?刚刚证得,他是讲他修证的方法,从耳根圆通,「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他从这证入的,所以是圆教初住菩萨的身分。在《华严经》里面也有,就是我们这个本子上的,一看你就晓得,第七回向,是以第七回向位的菩萨这种身分示现给善财童子看。《普门品》里面所讲的,那是等觉菩萨。可见得观世音菩萨他可以示现各种不同,就是浅深高下不同的境界来接引众生。这个诸佛就是指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诸佛证之」。
底下讲『妙觉圆明』,这个「妙觉」是等觉之上,这是无上正等正觉,圆教的佛,就是佛果,前面的诸佛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现是示现,『现成菩提』就是示现成佛,像八相成道,释迦牟尼佛降生的时候示现八相成道。『为物开示』,这是教化众生。为什么不说为人,说为物?如果说为人,这六道里头只有人道有分,其余五道没分;说为物,这六道都有了,不但六道有了,声闻、缘觉、菩萨也有了,所以九法界统统包括了。物包括的范围大,人包括的范围太小了,只能包括一道。所以物,我们人也是物的一种,动物也包括在里面;如果说人,那其它的不能包括了。
所以佛教化众生是每一道、每一类他都去的,他教化哪一道、哪一类的众生,就示现同类身。佛要教化人,一定示现人身;佛要教化畜生,就示现畜生身,跟牠同类;他要教化饿鬼,就现饿鬼身。你看放焰口,我们星期天圆满那一天祭祖,这是我们这个大专讲座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最初你们同学们提议的,很难得,我觉得不容易。一般大专讲座圆满,举行一个同乐晚会,或者去郊游一番;你们同学不肯,要放个大蒙山祭祖,太难得了,太好了。所以以后我们每次大专讲座圆满,都放大蒙山祭祖,这个很好。放大蒙山祭祖,我们这是供一个牌位,焦面大士,那是鬼王。放焰口的时候,做一个纸的鬼王,青面獠牙,看到很恐怖的,那是谁?观世音菩萨,在饿鬼道里现的鬼身。他到哪一道就示现哪一道的身,示现鬼王的身分在饿鬼道里度饿鬼道的众生,在天上他就示现天人的身分,这是我们要晓得的,叫「为物开示」。下面的文就不必念了,诸位自己去看去。再看第十三面第一行,第二句里头讲到:
疏【性具三千。言三千者,假名一千…实法一千…国土一千。】
这里头又有理具,又有事造。我们现在看十三面倒数第三行,它的小题目是「明决微疑」。明是显明,决是决断,疑是疑惑,因为听了前面所说的,恐怕还有疑惑,疑能障信心,就是能障碍信心,所以一定要断疑生信。大师很慈悲,唯恐我们疑心不断,所以特别为我们解释。
疏【此品是华严经最后之一。】
就是最后的一章,这一品是《华严经》最后一品,而我们现在所读的是这一品里面最后的一章。
疏【原名入法界品。】
『原名』是讲的《六十华严》跟《八十华严》这个品题都叫做『入法界品』。而在《四十华严》里面所翻译的没有用「入法界」,而是用「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入法界简略,这个题目详细。不思议境界就是一真法界,普贤行愿是能入,前面说过了,不思议解脱境界是所入,入通能所。
疏【既是华严,宜但用法界二字为体足矣。】
就可以了。
疏【何须前添一真,后加性具三千耶?】
疑问就在此地。如果讲全经,全经是以法界为体;讲到这一部分,讲到最后这一章,或者讲到最后这一品,在法界上面加个『一真』,后面加个『性具三千』,这个就是与全经同里头又有一点点不同,有一点不同就是特别强调性具三千,特别强调。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有理由,这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理由。这就底下所说的:
疏【以别行品。】
『别行品』就是这一卷,就是四十卷这一卷。这一卷是清凉大师批注完成之后特别提出来单独流通,如果是没有时间、没有能力读全经的,你念这一章就好,这一章是《华严经》的精华,是《华严经》的总结论。所以这一章特别提出来单独流通,称之为「别行品」。它的殊胜在那里?
疏【贵在愿王,导归极乐;而愿王导归,是此卷之妙宗。】
这个几句话非常非常重要。也就是说,西方极乐世界理论依据就从此地建立的,《华严经》最后是归西方净土,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妙宗』,宗就是修行的方法。「宗」是宗旨,是讲修行的方法;「妙」是最殊胜的、最微妙的。就是一切法门里头,没有比这个法门更好,没有比这法门更妙的,这是讲修行方法。所以这是讲真话,在八万四千法门里面不知道选净土,不能死心塌地修净土,真的像印光法师所说的,这个人福报不够。能够真正选择净土,死心塌地修学而没有疑惑的,这个人是无量无边的大福报,善根福德因缘具足的。
我过去跟诸位说过,我对净土的相信是从《华严经》得来的,我讲了十几年的《华严经》,我的心得就是一句阿弥陀佛。我如果不讲这么多年的《华严经》,虽然信净土,信心不坚固。这个坚定的信心、清净信心,从《华严经》上生的。我自己得到这个殊胜的利益,所以我也发愿这一生专门讲《华严》、讲《弥陀经》。我今年六十岁,六十以后别的经不讲了,只讲两部经。而《华严》我只讲《四十华严》,《八十》也不讲了,只讲《四十华严》,只讲《弥陀经要解》跟《疏钞演义》,其它的都不讲了。如果有人请我讲,他可以请别的法师去,我自己不讲了,为什么?我要好好的修净土,讲也是讲净土,修也是修净土,自行跟化他合而为一,要办自己的事情了。所以这个几句非常重要。
疏【宗非体而不立。】
『立』是建立,特别是信心。念这句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信心怎么样能够建立?所以一定要懂得体,换句话说,一定要明白一念三千,特别是性具三千,要明白这个道理,要真正了解一真法界性具三千,你对于西方净土才没有疑惑了。
这个很有感应,今天早晨,你看人家送来。这是香港的一个居士,我是去年在香港讲经,有一个居士送了二十几本佛法的小册子,都是民国二、三十年大陆上这些法师、居士的著作,非常的珍贵,现在这些小册子都找不到了,很难得到,那是有心人他收藏的。我从香港回来的时候,他全部送给我,要我翻印流通。所以现在我带回来,重新再给它翻印。现在也是准备印这个小册子,今天早晨拿来给我看,我顺手一翻就翻到这一章,马上就把它影印出来先供养诸位,这是有感应。
疏【意显。】
意思是显:
疏【生佛之假名。】
这就是一千假名。
疏【五阴之实法。】
这是一千实法。
疏【净土之依报。】
这是一千的国土。三千就是从这么来的。
疏【皆吾人心性本具之三千。】
常言说得好,所谓「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这两句话说得是没错,但是很难懂。如果你懂得这个一念三千,这两句话你才能体会得到。净土与弥陀也是我们自性显现的相分,不是外面来的,既然是自性的净土,哪有不能生的道理?当然得生。所以我们生净土的信心具足了,问题就是你愿不愿意去?好比这个地方是你自己的家,你自己的家你当然可以能去;你不愿意回家,那有什么法子?你愿意回家,决定没有人拒绝你。要明白这个理,你这个心就没有怀疑了。不要以为我过去造的罪业太多,像我这个罪业的人还能往生吗?恐怕到那里去,阿弥陀佛把我赶出来了?不会的,你不要有这个怀疑,你有这一念怀疑,障碍你自己生净土。你看佛在《观经》里面所讲的,五逆十恶,临命终时一念回心,一念、十念都能够往生。那是讲下品下生的,凡圣同居土下品下生的人。
我们虽然造罪业,还没有造那么大的罪。所以诸位不往生则已,要往生绝对不是下品下生,因为你们没有造那么重的罪业,你们至少也是下品中生以上,不会是下品下生。所以这一点要晓得,自己一定要有信心,这一生决定生净土。我们现在在这个世间,这是出来观光旅游,娑婆世界是一站,我们在此地是过客,客人。这个世界一切的一切都不是自己的,所以用不着去留恋,用不着去操心。换句话说,必须要看破,一定要放下,你才得大自在,才能成就西方净土殊胜崇高的品位。净土往生,我从学佛以来,亲耳听人说的,就是现前的事实,决定不是虚妄的,我知道有四个往生很自在的,其中有一个是站着往生的,统统都是预知时至,实实在在瑞相了不起。为什么有这种成就?放得下,心里面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毫无牵挂,他成功了。有一丝毫的牵挂,那就是障碍、就是麻烦。所以要一切放下。放下的人真正有福,放不下的人没福。下面就说出真正的目的,这就是教修净业的人:
疏【读诵此经,庶几不起外求之念。须知一真法界,即心性之异名尔。】
我们这一段就念到此地。底下一段,这是讲「明宗」,宗是宗旨,就是修行的方法。接着看:
疏【前显体,显性德。】
你本性里头本来具足的。
疏【今明宗,明修德。】
就是说明修行的方法。
疏【性属于理,修属于事。】
我们今天在事相上应该如何来修学,然后才能得到真实的受用。我们看底下,第二个小段「正明宗」。
疏【宗,趣也。】
趣向,就是方向、目标。这在修行人来讲是关键的所在,修行不能没有方向、不能没有目标。如果没有方向、没有目标,你所有的修为到后来没有结果;你有方向、有目标,它将来有结果,这才是真正的殊胜、真正的难得。在这一段里面也有几句重要的话,十四面倒数第五行第二句,这一句非常重要:
疏【此品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为宗。】
这一句诸位要牢牢的记住。以后人家问《普贤行愿品》,我们现在流通这个别行《普贤行愿品》,它的宗旨是什么?这一句就是它的宗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它的宗旨。末后有几句,我们也念一念,就是十四面最后一句:
疏【须知极乐世界,为法界藏土,亦即称性之净土也。以称性愿王为因,即是以不生不灭为本修因;以称性极乐为果,即所谓然后圆成果地修证。】
这几句与《楞严》、《圆觉》完全相同。《楞严》跟《圆觉》是禅、密修法最高的指导原则,我们念佛不例外,而且这个方法比禅密还方便、还稳当,随时随地都可以修,实实在在适合于我们现代人的这种生活方式,真的事事无碍、理事无碍。所以这个法门实在是妙绝了,你要是不读《华严》,真的不容易接受净土。所以弘扬净土从哪里入门?从《华严经》入门,大家没有话说了,他才真正能相信了。《华严》是理论讲得透彻,我们信心容易生起。好,我们现在下课。
普贤行愿品疏 (第六集) 1986/1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4-001-0006
在第十五面第三行,有几句话我们念一念,从第四句看起:
疏【导念佛人归于净土,归唯心之净土也。华严善财,华藏海众,悉是登地大士。普贤尚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我何人斯,宁不愧煞!】
这几句话是大师勉励我们。他既然勉励我们,我们就能够想象得到,谛闲法师必定也是念佛求生净土的。正如同过去智者大师一样,虽然是一生弘扬《法华经》,天台是以《法华》为主,他是以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他的归宿。这个后代子孙也都是这样的效法前贤。下面一章是「论用」。
疏【用,是力用。】
『力』是力量、是能力,『用』是作用。
疏【亦名功德。】
『功』是功夫,你既然下了功夫,你一定有收获;『德』就是你得到了,你的收获。因此功德与福德不一样,福德,我们自己有福可以供养别人,可以给别人去享受;功德不行,功德不能转让的。为什么?功德是定、是慧,我的清净心没有办法送给你,我的智慧没有法子送给你。所以功德是要自己修的,福德的确别人可以代修,我们可以享别人的福,但是得不到别人的功德。这个功德与福德意义一定要很明了。
疏【如来,以权实二智,鉴机施教为功能。】
佛对于一切众生所保佑的、所加持的就是这个。他以什么来加持我们?是以教学、以教化。佛用什么来教学?佛用智慧,用他自己的智慧,『权实』都是真正的智慧。
疏【此经以拔众生苦,与诸佛乐为德用。】
我们学这部经有什么好处?确确实实能离苦得乐,能离究竟苦,究竟就是生死轮回之苦;得究竟乐,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得如来果地上之乐,这桩事情尤其是不能够疏忽。所以有些人他不明了,我要想成佛何必要到西方,别的佛、别的世界还不是一样吗?所以有些人发愿生东方净土,到药师如来那里去;还有人想更近一点,弥勒净土距离我们最近,他在娑婆世界里面,欲界第四天兜率内院。好不好?也算不错,比起西方极乐世界差得太远太远了,不能比。西方世界的殊胜,经典里面说得很清楚。
我们今天能去,说个老实话,只能生凡圣同居土,只有这个本事,方便土、实报土,没本事。方便土要得事一心不乱,要断见思烦恼,经典里面讲的,三界八十八品见惑、八十一品思惑统统断尽了,这才能生方便有余土,我们实实在在没这个能力、没这个本事;实报土要分破无明,那更没分了。所以我们今天有能力、有把握往生的,就是凡圣同居土,这是确定能生。你要想生东方净土,或者生弥勒净土,给诸位说,像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资格,那两个净土去不成。为什么?经里面讲得很清楚,弥勒净土要修唯心识定,这个定修成了才有资格去。唯心识定相当于事一心不乱,它水平高,高水平的;不像弥陀净土,它很低的分数就可以去了,我们都有把握。譬如说你去考试,考个十分、二十分有把握,它都取;弥勒净土一定要八十分才取,你考不到那个分数,去不了。所以那个地方很严格,去不了。而且去到那个地方,受用、待遇都比不上西方。
西方净土,哪怕是凡圣同居土下品下生的,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个个都圆证三不退。这句话可不能轻视,不能轻易看过,圆证三不退是什么人?不得了!三不退:第一个是位不退,第二个是行不退,第三个是念不退。通常讲,位不退是小乘须陀洹,初果,这是讲位不退,就是刚才讲的见思烦恼,三界之内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才是位不退;八十一品思惑也断尽了,等于是阿罗汉,才行不退;要到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才是念不退。那个初住菩萨,的确已经证三不退了,初证,没有说圆证,没有圆。所以圆证三不退是什么人?给诸位说,最低限度是法云地的菩萨,十地菩萨、等觉菩萨才能称之为圆证三不退。这个真不可思议,真正叫难信之法,哪有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凡圣同居土下品下生,他的享受、待遇跟等觉菩萨一样,你到哪去找去?你找不到!所以这个处所,查遍《大藏经》,看看十方任何诸佛世界,没有的。这样殊胜的地方你不去,你要跑到别的地方去,愚痴,没有福报,真正没有福报。经上真是讲得清清楚楚,往往人看的时候疏忽了,没有注意那个「圆证」两个字。
所以西方净土,《弥陀经》讲难信之法,真难!你要是相信,那你有福,你的福报太大了。为什么?你相信,你就能得享受。一往生,虽然自己不是等觉菩萨,可是你的享受、你的待遇、你的福报跟等觉菩萨没有两样,这是不可思议的。所以西方净土是十方诸佛赞叹。既然赞叹了,当然就弘扬,所以也是十方诸佛共同弘扬的一个法门。我们能够真正相信,发愿求生西方净土,这才真正称释迦牟尼佛出现在这个世间弘法利生的本愿。释迦牟尼佛对我们希望的是什么?就是希望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不肯去,再教给你其它的法门,那是不得已,真正的本愿就是叫我们发愿求生西方。我们从《华严经》上来看,不但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愿,而且是毗卢遮那如来的本愿,这更不可思议了。这是我们应当要深入去研究、去体会,才不辜负我们这一生。诸位把经本翻过来,看十六面第一行,有一首偈子说:
疏【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诵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灭。】
这首偈是《华严经》经上的偈子,说明十大愿王灭罪的功德,就是灭罪的作用,是拔地狱苦之力用,因为地狱最苦,业障最重。为什么会造罪业?是由于迷惑颠倒没有智慧,所以才造无量无边的罪业。所造极恶五无间的罪业,这个罪太重了,如何能够消除?一定要『诵此普贤大愿王』。「诵」,这是第一个字,后面还有许多,用这一个字来做代表,绝对你不可以依文解义,「诵,佛教我念,那我就念好了,我念念罪就灭掉了」,没有这回事情。所以经里面常讲闻法,闻的后面什么?闻后有解、有行、有证,后面还有一大堆,这个才是开端。所以你一定要懂得这个意思。诵是读诵,读诵要解义,解义的时候要生信心,要发愿,要依教修行,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五无间罪才有灭。所以这整个过程当中用一个字来代表,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
效果是什么?『一念』。「一念」就是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五无间罪才能消灭。如果妄念还存在的话,那个罪还没有灭掉。经文上面讲得很清楚,你可不要误会了,「诵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灭」,大概只要念一句就行,罪就灭掉了,那你是望文解义,就跟外国人翻「二足尊」一样,那就大错特错了。「诵此普贤大愿王」是讲修行,依这个方法来修行;「一念」是效果。一念是念到一心不乱,到一心什么罪都消灭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二念,罪就生起;一念,罪就消灭。这一段后面还有一行半也很重要,我们把它念一念,在十六面第六行的当中看起:
疏【此善男子,善得人身,所获福德,如偈云。】
要紧的就是底下这首偈子,这是经文。
疏【族姓种类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圆满;诸魔外道不能摧,堪为三界所应供。速诣菩提大树王,坐已降伏诸魔众;成等正觉转珐輪,普利一切诸含识。】
到这个地方。这两首偈是说明成佛度众生的大用。菩萨的示现,身分不一定,他也是随一切众生的机缘,但是成佛的身分一定是非常尊贵。所以我们看经典里面,凡是菩萨示现成佛一定都是太子的身分,都生在帝王之家,这样教化众生,大家才能够相信。你成佛教化众生,绝不是为名闻利养,绝不是为五欲六尘,为什么?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他统统具足,他能够舍弃,他能够放下。这个意思就是告诉你,修行成佛比世间帝王还要尊贵、还要殊胜,因为富贵是一切众生所追求的,佛要教你放下。这是前面跟诸位讲的辨别利害,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不是真正的利,眼前看到好像是利益,其实是大害。为什么?增长我们的烦恼,增长无明,增长邪见,换句话说,对这些东西贪恋,你生生世世永远不能够超越六道轮回,害太大了,利益太少了。所以佛对这个事情看得很明白,也教我们看破,亦教我们放下,这样才能在一切法里面得真实殊胜的功德利益。佛做了一个榜样给我们看,这首偈就说得很明白。下面我们就不必说了,这个经题的大意就介绍到此地。向下我们要看经文,请看第十七页的经文:
经【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
这段经文后面有详细的批注,凡是注上有的我都不说,你们诸位自己去看。可是注子里面有很重要的,我会特别提醒诸位。『尔时』就是这个时候,这什么时候?因为这部经是大经里面的一部分,一章,所以「尔时」是指前面。这是四十卷里面的第四十卷,尔时是指前面一卷,就是第三十九卷后半部,只有半卷的经文。普贤菩萨在赞叹如来的功德,那个赞叹完全是偈颂,很长的偈颂,一共占半卷的经文,说完了的时候,尔时是指这个。在赞叹诸佛这个偈颂最后有两首,这个两首我在此地可以念一念,就是末后他赞叹完了的时候,做了一个总结。
普贤菩萨说,「剎尘心念可数知」。实际上没办法计算,这是比喻。剎是极短,极短的时间,剎那;尘是极小,微尘,极小。那真是无量无边的数字,可以能够数得清,可以能够知道,这是比喻。「大海中水可饮尽」,海洋多大,那些水可以喝得尽,可以把它喝完,这都是不可思议境界。「虚空可量风可系」,太虚空我们可以拿个尺去量,到底多大,可以量;风我们可以把它系住,不让它跑掉,这都是比喻,这事我都能办得到。要是把佛的功德说尽,我办不到,「无能尽说佛功德」。用这些来形容佛功德之广大说不尽,这是第一首。未后的一首,「若有闻斯功德海」,假如有人听到普贤菩萨赞叹诸佛的功德。「而生欢喜信解心」,听了之后,你心里面生欢喜,能相信,能够理解。「如所称扬悉当获」,就是你自己也能够得到像普贤菩萨称赞诸佛的那个功德,你都可以能得到。末后是劝勉我们,也是警惕我们,「慎勿于此怀疑念」,你要慎重,不可以对普贤菩萨所讲的任何一句话起了怀疑的心,你如果要怀疑,起了一念,那这些功德你是当面错过了。
「尔时」就是指这个时候,所以此地接着「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就是殊胜的功德称扬完了的时候,这是总结前面第三十九卷的经文。『告诸菩萨』,「诸菩萨」就是华藏海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普遍的告诉他们。『及善财言』,「善财」在这一品里面他是个主要的人物,他给我们做一个修行的榜样,就是做出一个示范给我们看,佛法应该怎么个修法。善财是谁?在此地我要告诉诸位,凡是发心修普贤法门的人都叫做善财。普贤法门是修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换句话说,凡是死心塌地修念佛法门的人,就是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叫做善财。善财是个通称,不是某一个人的专称,是指专修西方净土的人,就可以称之为善财。善是讲善根,财是讲福德。《弥陀经》里面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换句话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多善根、多福德。所以善财是表这个意思,表多善根、多福德。
什么叫善根,什么叫做福德?以《华严经》来讲,善根是信解,我信得过,我明白,这个事与理我通达、我明了,这个叫善根。什么叫福德?福德是行,我能够依教奉行,行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证果。所以行证是福德,信解是善根。《华严经》上清凉大师的四分,「信解行证」,你具足这四个条件了,那你就是善财。所以善财也表福慧双修,你念这句阿弥陀佛就是福慧双修。这句佛号念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那是慧;念这句阿弥陀佛,绝对不为外面境界所动,不为其它法门所诱惑,这是定。不为外面境界所动,不为其它法门所诱惑,譬如禅、密,或者是别的法门,教、律这些法门,你不被它所诱惑,如如不动,这是定。所以一句阿弥陀佛,福慧双修,定慧等学,真正不可思议。从初发心,一直到圆满无上正等正觉,不用第二个方法,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就行了,真正不可思议。
这卷经在清凉大师整个科判里面题目叫「正示普因」。所以我们在经本上,《华严经.重示普因章》,这是用清凉大师科判的名称。一般题目是《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是别行一章,我们用他科判的名称,因为我们这个本子里面一共是两章,另一章是「观自在章」,这是这一卷的题目。「重示普因」的意思前面已经说了,现在再说,可见得普贤菩萨慈悲到了极处,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为我们开示,也是详细说明能证普贤行愿。就是能证的,能证的是普贤行愿,我们一定要重视普贤行愿,一定要修学普贤行愿。目标是教我们入不思议解脱境界,而不思议解脱境界就是西方世界的四种净土。这个明白了吧!
为什么西方四种净土不可思议?刚才讲了,凡圣同居土下品下生就圆证三不退,这个不可思议。不但我们没有法子,就是连那些大菩萨们都搞不清楚,为什么会有这种境界。所以这种境界经上也说「唯佛与佛方能究竟」,等觉菩萨还不十分透彻的了解,实实在在是不可思议。不思议解脱境界就是西方的四种净土,这是他方世界没有的。他方世界凡圣同居土决定不是方便有余土,像我们这个世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世界,我们凡圣同居土里头决定跟方便有余土不相同,不会混在一起的。西方世界有四土,四土混合在一起,这个不可思议。好像我们念书一样,你们在学校念书,大学绝对不是中学,中学绝对不是小学,它都分开的。西方极乐世界很特别,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在一个讲堂上课,这个不可思议!所以它的待遇平等,幼儿园学生跟大学生坐在一排,坐在一个座位上,这个情形别的地方找不到,只有西方极乐世界一家,只有它一个。好处太多了,小学生不懂的,随便隔壁碰一碰老大哥,他就会教导,真方便!所以它很特别。
你要晓得《华严经》不可思议解脱境界,实实在在就是指西方净土,这样才真正能成就殊胜不可思议的功德。换句话说,如果不依普贤行愿来修行,纵然修上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也不能成就,这是真的。不能成就什么?不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也是我昨天跟诸位说明的,四教的佛,藏教、通教、别教可以在他方世界修成,如果要想成圆教的佛,非到西方世界不可,就是这个道理。到他方世界修行,要修成个藏教、通教、别教,时间很长,也要吃很多苦头,才能达到这个目标。为什么不到西方世界?走近路。到西方世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时间短,不吃苦头,得大自在。因为你在他方世界,你见到的佛有限;到西方极乐世界,你每天所亲近诸佛如来没有限量的。所以说到西方极乐世界就等于到十方诸佛世界,见阿弥陀佛等于见十方诸佛如来,这个不可思议!所以特别赞叹在此地。普贤菩萨特别劝勉华藏世界这些诸大菩萨,法身大士,而且劝勉的言词也非常的恳切。
『如来功德』,前面已经赞叹了很多,赞叹不尽,普贤菩萨说不但我赞叹不尽,『假使十方,一切诸佛』,「一切诸佛」共同来赞叹,赞叹多久?『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劫』,这个时间太长太长了,数字太大了。这个批注上有,诸位去看,什么叫「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劫」,我在此地就不再啰嗦了。『相续演说』,就是继续不断的在那里说,在那里赞叹,『不可穷尽』,赞叹不尽的。在这个地方特别要提醒诸位一句的,就是「如来功德」,如来是谁?是自己,就是自己本性的功德,不是别人。如果赞叹别的佛,毗卢遮那如来,赞叹他,与我不相干,那和我们修学毕竟是隔了一层;与我们息息相关,就是赞叹自己一念三千的功德,自性的功德赞叹不尽,十方诸佛没有办法赞叹的。
我们讲学佛,就是恢复我们的自性,将我们自性功德显露出来,学佛就是学这个而已。首先就把这个目标,殊胜的功德说出来了,就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我们想不想恢复?很想。『若欲成就此功德门』,你很想,你想成就,你要想成就,你就应该要修学『十种广大行愿』。希求、欲望,这是「愿」;认真去做,这是「行」;「十」代表圆满,十代表圆满的意思,念念都圆满这个才叫做十。普贤菩萨他本人就是这样修学法的,所以他把他亲身体验到的殊胜行门传授给我们,我们如果要想成就如来不可思议的殊胜功德,那你就应当效法普贤菩萨,跟普贤菩萨学,他怎么修,我们也怎么修,那你就决定成就。再翻开,我们看下面一段经文。批注诸位自己去看,注得好,也注得很重要。
经【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珐輪。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这个第一句,这是普贤菩萨征词,哪十种?『何等为十』,就是哪十种?菩萨自己先把这十种说出来,名目说出来了,说出来之后善财童子听到了,对于这个十种境界、行法他还不晓得,所以他一定要问。
经【善财白言。大圣。】
『白』是下对上敬词。上对下是用告,就是我告诉你,这是上对下的口吻。称「白」,是下对上尊敬的称词。『大圣』,这是称普贤菩萨,普贤是等觉菩萨,在《华严经》里面他的地位是等觉菩萨。地上菩萨称为圣,「大圣」是称等觉。
经【云何礼敬。乃至回向。】
就是从『礼敬』,一直到「普皆回向」,这是怎么个修学法?请他详细的说明。
经【普贤菩萨。告善财言。】
你看看这用字,这个地方我们都要注意。为什么?这是修普贤行,普贤行第一个就是「礼敬诸佛」。所以,首先要知道修敬,意敬,言词也要敬,身口意三业恭敬,你才能够真正得到东西。因为敬是性德,是修我们自己的性德。说老实话,对自己没有关系,难道普贤菩萨一定要人对他恭敬吗?如果他有这种分别执着,他是凡夫,他就不能称为大圣了。所以这个敬是修自己的性德,诸位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绝对不是说老师一定要勉强叫学生对他恭敬,没有这个道理。你自己不能修敬,你的性德没有办法开显,道理在此地。我们修敬,修敬怎么个修法?我们敬也要有个对象,我们拿父母、拿老师、拿佛菩萨、拿别人来做个对象,使我们性德能够显现出来,是这么个意思。
不但出世间法,成佛从这个地方做起,世间法的修学,也是从这个地方做起。所以诸位要打开《礼记》你就明了了,《礼记》是儒家的,《礼记》在教学上也是礼敬放在第一个项目。在此地我们先讲讲这个礼,「礼敬」,我们先说礼。在《礼记》郑康成的批注里面说得很清楚,「礼者,体也」,体是本体,换句话说,就是做人的大根大本,做人的根本。又当作什么?「履也」。履是什么?鞋子,你走路要穿鞋子。这个比喻非常的切当,这是真正说到根本。「统之于心曰体」。郑康成是汉朝的大儒,他那个时候佛法已经到中国来了,可能也接触到一点佛法,他的说法与佛经里面讲法非常接近。礼之体是心,真心,「践而行之曰履」。以真心待人接物这个叫礼。礼的本体是真心,儒家讲「诚意正心」,应用在生活上待人接物这就叫做履。所以礼有体、有用,礼之作用是待人接物,用至诚心待人接物这个叫礼。因此它要从敬开始,要从敬做起。在礼经,中国礼经通常指三礼,就是《周礼》、《仪礼》、《礼记》。而《礼记》,实在讲它是《周礼》跟《仪礼》的批注,发明礼的意义,所以它是一本杂记一样的,杂志一样的性质,我们初学对这本书应当要重视。《礼记》里面说,道、德、仁、义、礼这五样东西是一桩事情,但是有高下层次不相同,所谓失道而后有德,德再没有这就行仁,仁要没有这讲义,义没有这才讲礼,礼要没有就天下大乱了。现在我们都不讲礼,所以称为乱世,乱世,人不讲礼。
我们学佛的同修,就是最低限度,我们讲对社会有贡献,要报佛之恩。我们回向偈,「上报四重恩」,这个四重恩是国家的恩、父母的恩,这个佛是老师,师长之恩,佛是我们的老师之一,父母、师长、国家以及众生,一切众生对我们都有恩德。你要想真正讲到报恩,必须要从自己本身,从礼敬做起,这是真正的报恩。别人不守礼,我要守礼,我起一个带头的作用,从我本身做起,影响我附近的人,希望能够影响到整个社会人人都讲礼,人人都重礼节,这个社会才能祥和。我们在世界上,每个地方去走走,发现最不讲礼的是中国人,而中国人号称礼义之邦,那是过去的中国人,过去的中国人讲礼,现在这一代的中国人不讲礼,对不起我们祖先,有愧于炎黄子孙。
我们在美国无论走在什么地方,只要见到那些外国人,他都笑嘻嘻给你点个头,跟你打个招呼,根本就不认识,他在态度上非常的亲切。这我们看看,人家有礼,人家守法,美国人老实、守法。中国人头脑灵,花样多。美国人没有,美国人呆呆板板,像机器一样。所以我们看到美国这个社会,在美国弘扬净土最好,为什么?不用多想,你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可以了。所以我发现,净土没有人在美国弘扬,如果在美国弘扬,将来一定前途非常光明,他能接受,而且他乐意接受。你要他研究这些教理,他恐怕不大愿意接受,为什么?他不愿意用脑筋,换句话说,美国人不愿意分别,他很执着。执着,他守法,只要指一条路,他就老老实实在这条路上走,他不会换一条路的。这个社会有它的好处,有它很多的优点,人与人他不会动脑筋,不会去伤害别人。所以美国的法律尊重人权,任何法律都要老百姓同意,老百姓不同意,这个法律不能通过,这跟我们中国不一样,所以真正是老百姓的意思为第一。这礼重要。
在我们古代,三皇的时候行道,五帝的时候就行德,这就是一代不如一代;三王的时候,像周文王、周武王,这三王的时候行仁;到五霸的时代,春秋战国的时代,行义;义以后这才讲礼,礼是「礼尚往来」。前面四种只有往,没有来的,义是义务,义务就不能讲报酬。但是礼呢?礼是讲报酬的,礼尚往来。礼是最低的一级,就是真心起用,这是最低的一个层次,还要求报酬的。这是最低的一个层次,这个层次守不住的话,那就完全是妄心起用,真心全部丧失掉、全部迷失掉了。所以佛法着重在礼敬,儒家也着重在礼敬,你看《礼记》一打开,第一篇「曲礼」,第一句话说「曲礼曰,毋不敬」,跟我们佛法课诵里头的一切恭敬一个意思。失去恭敬心就失去了礼,就失去真心起用的最低的一个限度,这怎么得了?全迷了。礼没有,是全迷;礼还有的时候,还有那么一线光明存在。所以这个问题我们要细细的讨论。我跟诸位讲的,这是注子里没有的。注子里有的,你们自己会看,我不要讲。注子里没有的,而且非常重要的意思,我一定要告诉诸位。下课。
普贤行愿品疏 (第七集) 1986/1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4-001-0007
请掀开经本。说到「礼敬诸佛」,在历史上来说,我们中国这个民族有许许多多优点,这是世界上其它的国家民族所没有的。譬如第一个,文字,这是中国人的特色。中国自商周以后,语跟文就走两条路,语言、文言走两条路。言语,因为中国地方幅员大,在古代春秋战国的时候,中原地区所谓说八百诸侯,就是八百个小国家。大国百里,百里侯,方圆一百里就是一个大国,小国二十里、三十里。所以在那个时候,像景美这个区就是大国,不是个小国。因此语言、文字都不统一。所以你看古文,尤其看篆字,你们今天拿篆字字典一翻,一个字好多种的写法。为什么这么多种写法?那就是每个地区写法不一样,这个国家这种写法,那是那种写法;念的音也不相同。音不相同到现在还如此,方言。
方言,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方言,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文字,都不相同。统一是在秦朝,秦始皇统一之后,他最大的功德就是文字统一,语言虽然不统一,文字统一。那时李斯作小篆,所以那个时候小篆就等于是全国通用的文字,文字是从这时候开始统一。可是我们的方针还是两条,就是一个是文言、一个是语言,语是随着时代变化,文不变。所以文言自始至终不变。文言不变有什么好处?好处太大了,几千年前人写的文章,就跟我们现在对面谈话一样,所以文化的遗产能够保存下来。在外国就不行了,在外国,几千年前的拉丁文、古文,那是几个考古学家、专家他才懂,其它人都不懂。所以这一点,为什么中国这个民族存在这个世界上几千年而不被消灭?实在讲,四大文明古国其它都没有了,其它三个早就消灭掉了,只有中国还在,得力于文言文。所以这种工具实实在在说就是传播思想、传播人生经验最好的工具,由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而且造字的时候不是随便造的,里面有很深的学问在里头。所以看到这个字,人就会觉悟,就会开智慧。
大概在十几年前,那个时候他在台北,焦国宝居士,在过去大专讲座他发起的,他是发起人之一。我是从五十七年还是五十八年,佛光山第一次办夏令营,我参加了。回到台北之后,他们就带十几二十个同学来找我,要在台北办讲座,那个时候我没有地方。以后他们找到松山寺,再找到中国佛教会,在中国佛教会讲座最盛的时候同学将近八百人。以后他到台中去了,去了没多久给我写了一封信,他说他认识一个女孩子想结婚,问我好不好。我写了个名信片给他,我说你看看那个「婚」字,那个意思是什么?我说你好好仔细看一看。他以后回我信,他说他不结婚了。一个女,一个昏,见到女人头就昏。他还算不错,他说我不婚。其实他错了。所以中国这个字真有学问,实在是有学问。你昏了就是迷,就是我们佛法里讲三谛的俗谛;你不昏就是真谛,觉了,不是中道;中道是什么?是婚而不昏,不昏而婚,这才是中道。所以他没有懂得,他还是落在二边,还不是中道。中道是什么?结了婚之后不昏,要懂得这个意思,那才是真正的中道,才真正懂得意思。所以他是走到二边去了,都偏到二边去,虽然能够体会,体会得不够透彻,没有三谛三观,他只有二谛,没有三谛,他一直到现在还是独身,还是跟着李老师在学佛。
成家,「家」也是个很有趣味、很有学问的一个字,家上面是个房子,你写篆字就晓得,上面是个房子,房子里面是个什么,想一想?小猪,成家就成那个东西。所以我们的古圣先贤,你说他不是佛菩萨再来的,我都不相信,他造的字里头学问大了,外国字没有这种力量,它能够叫你开悟。你看「一念」,念是什么?念是今心,就是现前的心,不是过去心,不是未来心,就是当下一念,这个今心。你看我们讲「思想」,想,心里一有念头就有相,心里面就有相出来;思是什么?思就有分别、有界线、有执着,一有执着就有界线,思是心里面画了界线。你仔细去研究研究,中国文字实在是了不起!
我们好东西非常之多,尤其在政治制度上,中国过去虽然是帝王时代,专制的少,历代帝王专制的不多,他君权与相权分得很清楚。就好像开公司一样,皇帝是董事长,宰相是总经理,真正办理国家事情是宰相的事情,就好比现在的君主立宪。但是中国的皇帝比君主立宪的皇帝权力要大得多,因为宰相是他选的,不是老百姓选的。可是宰相确实有权统理国家,他要能够任命一个好宰相的时候,那真是天下太平。所以在政治制度上也非常之好,尤其是治国的方针,就是政策,是以礼治天下、以孝治天下。今天西方国家是法治,它是以法律来治。中国是以礼、以孝,真是天理、国法、人情三方面都顾到,非常之美。法是没有情面好讲的,中国有感情,丰富的感情,礼也是法,但是里面有丰富的感情,有真实的慈悲在这个里面。所以古人治国是以「道德仁义礼」,以这个为原则,最高的是讲道,其次的是德,再其次的是仁,再其次的这是讲义,最低的一层是礼。由此可知,道德仁义礼都是真心起用。
儒家讲诚意、正心,诚意、正心跟佛门里面讲的菩提心没有两样,菩提心里头的直心就是儒家讲的诚意,这是菩提心的本体,就是真心的本体。它起作用?起作用叫正心,儒家讲一个,起作用正大光明;而佛法把它分开来,佛法讲心起作用,一个是自受用(对自己的作用),一个是对别人的用处,就是怎么对自己,怎么对别人。对自己叫深心,深心就是清净心,就是自受用要清净,对待别人要慈悲。所以,佛法菩提心讲三个:直心、深心、大悲心;儒家讲两个:诚意、正心,它是把自受用的深心、他受用的慈悲心合而为一叫正心。孔子跟释迦牟尼佛没有见过面,也没有交谈过,也没有商量过,真是古人所谓「英雄所见,大略相同」。所以佛法一传到中国来,就被中国人很乐意的接受,为什么?与我们中国文化根本的概念上完全相同,接受过来的确可以能够相辅相成。儒家讲东西,有讲原则、讲纲领;佛法有原则、有纲领,而且有详细的说明。所以学了佛之后再去看看儒家、看看道家,那真是很容易理解,一点困难都没有了。
古代,这也是外国没有的,一个政治家、一个国家的领袖,他有三个责任。地方上的官吏,这个县市长叫父母官,绝对不是国民公仆,而是父母官,意思就是说爱护老百姓要像父母爱护儿女一样。这个意义好,实实在在是好。所以「作之君」,君是领导人,你要领导老百姓;「作之师」,你是老百姓的模范、师表,你是老百姓的老师;「作之亲」,你是老百姓的父母。所以他有三种责任在身上,领导人、老师、父母;老百姓称为子民,爱民如子,是以这种心情来从政的。这样的思想、态度,走遍全世界找不到,没有,这是中国文化的特色。
有老师的这个身分,当然他要教育,所以在从前,地方官吏的政绩,第一条就是选拔人才。如果你在这个地方上做了三年官,譬如做了三年市长,市政办得非常之好、样样都好,如果没有替国家选拔一个人才出来,你的考绩就糟了,你赶快要辞职、要走路,国家不会再要你了。所以过去的选举制度不是民选,是由地方主管官选拔,选优秀的人才,由国家来培养。所以国家最高的赏赐给谁?给推荐贤人的这个人,进贤受上赏。国家最高的荣誉、最高的赏赐颁给推荐贤人,推荐给政府的,推荐给国家的。我们从商周都有选举制度。所以地方上举孝廉,这就是选拔人才的原则,选孝子、选廉洁之人,不轻易取与的。因为他能够孝顺父母,他对国家就能尽忠;他能够廉洁,他做官能不要钱,他办事就能公正,不会受贿赂。所以选拔人才,这两个条件是主要的条件,孝与廉。因此,教育也就看什么时代、看对什么人,应当要施设什么样的教育。所以道德仁义礼就是教育的标准,五种不同的标准来教导国民,是量时施教。
今天我们一般的教育,是一种科技的教育、技术的教育,严格讲只是科技的知识而已,教育很难说,教育是教做人。所以孔老夫子教育,你看看他教学的四科,第一个是德行,第二个是言语,第三才是办事,第四是文艺(就是艺术),而是以德行与言语为主。我们今天疏忽了,前面两条完全疏忽掉了,只注重后面两条,前面两条是本,后面两条是末,今天教育真是舍本逐末。我们国家之衰有因素,过去那么样强盛也有因素。所以我们到美国,现在看看美国的情形,我们很多地方是非常之感叹,我们远远不如人家。但是想想我们,他们历史只有两百年,两百年前我们中国是世界第一强国,康熙、乾隆的时候,你去看看地图,康熙、乾隆最盛的时候,我们的版图多大?是现在我们大陆那个版图的两倍,西伯利亚是我们的,日本北面库叶岛也是我们的,西面差不多到伊朗,南面缅甸、锡兰那边,全部都是中国的(现在我们大陆的版图剩一半都不到了),世界最大的强国。美国那个时候在开荒,垦荒时代,两百年之后,没想到我们中国变成这个样子,真正值得我们反省,为什么会衰到这种程度。科技,我们不是不如人,外国人承认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所以美国今天太空科技里头许多是中国人。所以救亡图存在诸位年轻这一代,一定要奋发,一定要深入我们自己优美传统的文化,真正能够救中国,真正能够救世界。
我们现在讲到正题。礼在中国是以「《周礼》为本」,《周礼》是《周官》,这是三礼之一。《周礼》等于周朝的宪法,是周公制作的,如果周朝晚年那些子孙还能够遵守这部宪法,周朝不止八百年,可惜到后来大家不遵照这个原则去做了,它才会亡国。这是一部非常好的书,那真正是圣人从真心里面与道德仁义礼相应的作品,教化众生的,治理国家的。「仪礼为末」,《仪礼》是国民生活规范,这个里面很复杂,所谓仪礼三千,相当复杂,生活规范。如同我们佛门里面的戒律一样,里面有自律,就是个人生活规范,也有入众团体的生活规范,它讲这些的。「贤人履之」,能够依教奉行的这是贤人、这是君子,决定守礼而不违背礼。能够体会大道的这是圣人,能够依教奉行把它做到的这是贤人、君子。在佛法里头也是如此,完全能够证得的,圆满证得的是佛;而能够把它实践在日常生活当中的,那是菩萨。佛是圣人,菩萨是贤人。
因此世出世法的教学都从礼敬开端,如果没有礼敬,其余的都不必谈了,其余都不是真实的,与心性都不相干。能够有礼敬,无有一法不称性,称性起修,全修即性,所以礼敬太重要了,我们千万不能够疏忽。《礼记》一展开,第一句话「毋不敬」,就是一切恭敬。这是讲意业,我们存心,对人、对事、对物都要恭敬。对人恭敬,我们见到人有礼貌,鞠躬行礼。我们对物怎么尊敬?我们对桌子每天把它擦得干干净净,摆得整整齐齐,是对它的恭敬,我们对桌子恭敬;我们对书本恭敬,我们展开读的时候恭恭敬敬的读,读完之后把它合起来,放的时候放得规规矩矩,不要歪着斜着放,那对它就不恭敬,对物恭敬。对事恭敬,任何一桩事情,无论大事小事,尽心尽力把它做得圆圆满满,有始有终,对事的恭敬。礼敬是从这个地方学的。
《曲礼》底下,「毋不敬」下面还有几句话,「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实在讲这个四句是整个礼教的根本,也就是礼教的宗旨,心要敬,身要端庄,言辞要安、要定。安就是我们讲言语要柔和,不要粗暴,这是安,人家听了心里很愉快;定是肯定,言辞不能够模棱两可,要肯定,人家听了不怀疑。所以言语要安、要定,它的效果能够安民,叫整个老百姓身心都能得到安稳,我们今天讲安和乐利,才真正能够做得到。所以末后这一句是效果。因此他们教学习的人,对外就是身口要严谨,为什么?因为外面能够影响内心。所以才有很多的这些礼节、有很多仪规,无非是使我们恭敬心常常能够提起来,而不至于忘失掉,是这么个意思。
其实有人说我心里恭敬就好了,何必要这么多繁琐的礼节?用不着。繁琐礼节有它的用意,实在是有它的用意。往往我们现代人是自以为聪明,譬如佛门里面,现在的最敬礼是五体投地,有人还是不肯用这个仪式。我自己本人就是如此,我当初学佛,我学佛三年没有拜过佛,到第四年才肯拜佛,头三年不肯拜佛。拜佛是恭敬,现在我们见到总统也三鞠躬最敬礼,何必趴到地上磕头?我总觉得这个仪式毕竟过去了,那是帝王时代的事情,现在我们是中华民国的人。所以这个分别执着非常坚固。我今天看看你们,对这些道理都没有搞清楚,也会趴到地上磕头,很难得,真不容易,我就做不到。你看我那个时候跟章嘉大师,跟他三年都没有去拜过他,现在想想很惭愧,他对我那么好。这个就是有很强烈的分别执着,不肯干。我年轻做事情的时候,我的办公室跟总统隔壁,其实我们见到总统只一鞠躬,哪有三鞠躬?也只有脱帽一鞠躬。所以我认为我们见到佛也是三鞠躬,这就最敬礼,我们是现代人,仪式不一定要学古代人,恭敬心决定不变的。这是不知道。到后来怎么样才会拜佛?晓得拜佛是修行,是八万四千行门里面的一种,懂得这个道理才肯拜佛;而且拜佛这个行门也是妙不可言,是一个修行的法门。所以,「礼敬诸佛」,这点很重要。
拜佛也是最好的养生之道。我们人是由两大部分组合成的,一个是心,一个是身。身是物质,好比是个机器一样,现在你们学到软件、硬件,我们这个身也是软件、硬件所组合的。机器要动,如果要不动的话,它就会故障、就会生病,所以身要运动,一定要动。心要清净,心不能动,心一动就坏了,心就坏了,真心不动的!你看《楞严经》上「十番显见」,显见不动,真心不动的。所以当我们拜佛的时候,我们身动心不动,心清净就是不动。所以至诚,什么叫诚?曾国藩他在《求阙斋笔记》里头写得很好,「一念不动之谓诚」。所以我们心里头一个念头都没起的时候,这个时候叫诚,诚意。我们佛法里面讲直心,直心也就是一念不起的时候,这个时候叫直心,这是最尊敬的心,这是敬心。所以我们拜佛的时候,心里面要一念不生,修心,身体在运动,这是养生之道。我是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一天才拜八百拜。过去一拜也不肯拜,然后是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每天拜好几百拜,晓得它是八万四千法门之一,对我们身心有莫大的利益。最初学佛的时候没有人告诉我,我问他们为什么拜?你就拜就是,这是最敬礼。这我不服,你一定要把道理给我讲通,我服了,我才肯做;不服,我不肯做。所以我年轻的时候非常顽固,非常的执着,有人把我说服很不容易,可是我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真做。
礼敬的修学是先从仪式上去做,由仪式去修你的清净心,然后经里面所讲的「毋不敬」,这一句才能够贯彻精微内外。所以中国古代的教学,无论是小学与大学,都是以「毋不敬」这三个字为教育的基本原则,这是我们现代教育里面疏忽了,没有了。它是真正要把你性德开显出来,应用在生活当中,所以与佛法的修学可以说是不谋而合。批注里面讲的有十种礼, |
|
|
|
|
|
|
|
地板
樓主 |
發表於 2024-3-3 08:12:54
|
只看該作者
批注说:
疏【言礼敬者,礼属身业,谓合掌、低头、曲躬、俯伏、反掌接足,俱身分事也。敬属意业。】
敬是心,礼是身。普贤菩萨教给我们这个修行的法门,第一个就是要修礼敬。清凉大师在《华严经疏钞》,《大疏》就是《华严疏钞》,里面讲有十种礼,这十种礼的名目注上都有,而且还有简单的解释,这个十种礼诸位自己去看,我也不必再说。不过这个礼,既然是讲修行,修行里面要有观照的功夫,假如没有观照,那只是行礼而已,不叫修行。修行是什么?把我们迷惑颠倒错误的思想、行为修正过来,这个叫修行。佛门的礼节是五体投地接足礼,五体是两个膝盖、两个掌、头顶,这叫五体,五体都要投地。而且行礼的时候翻掌,翻掌是接足,就是承受佛的两只脚站在我的手掌当中,所谓接足礼,这是最恭敬的礼节。
这个里面表的有意思,当我们行礼的时候,第一个是右膝盖先着地,右膝盖先跪下去,右是表顺,左面是表逆,叫旁门左道,右是正,左是反,左道就是外道。所以是先右膝着地,这是正法,与正法相应。右膝着地的时候你要有观想,所谓是念念不忘一切众生,右膝着地的时候令一切众生得正觉道,右是正道。然后第二是左膝盖着地,左膝着地的时候心里想着,要令一切众生从外道法里面改邪归正,要有这个愿在里头,有这种意念在里头。左是外,代表的是旁门左道,有不少人学旁门左道的,我们现在虽然没有力量把他转变回来,要有心,你不能把他忘掉,念念不忘要度那些外道改邪归正,要度那些小乘回小向大。它这个意义很深很深藏在里头。然后右手着地。我们拜佛的时候,由这几位出家的法师教你们拜,你们不会拜教你们拜,但是你一定要懂得这里头的观想,每一个动作要如法,还要带上观想。右手着地的时候,犹如释迦牟尼佛坐金刚宝座,因为你右手下去时候,这个身子很稳,两个膝盖都着地了,加上右手,这是鼎足而立,这个身体很稳重,像佛在金刚宝座上一样,主持正法。左手着地的时候,右手先着地,然后是左手着地,凡是左都代表外道。左手着地的时候心里想着,于一切外道我们应当要用四摄法去帮助他,摄受他归正道,就是我们要用手去接引他。最后头顶着地,头顶是我们一个人最尊贵的部分,头顶着地的时候我们想到,要令一切众生离骄慢心。人都傲慢,没有一个说我不傲慢,没这个道理。这个傲慢是俱生烦恼,不要学的,不学就会的。你看第七识里面所讲的我见、我爱、我慢(就有慢字)、我痴四大烦恼常相随,傲慢是其中之一,这是很大的障碍,障道。所以,头顶着地的时候,令一切众生舍傲慢心,成无见顶相。佛的头顶非常之圆满,顶上有肉髻相,舍傲慢心,无见顶相才现出来,这是三十二相之一。
这是几个动作里面都有几种观想。我们在拜佛,如果里头没有观想,就瞎拜,对身体运动是可以,对身体运动是能收到一点效果,对你道业上没有帮助。你如果能够念念都有这个观想,对你道业上有帮助。所以礼拜是八万四千行门之一,是修行的。同时我们这样礼拜,愿愿都是为众生,都是利益众生,除了利益众生,还利益自己。我今天五体投地,拜佛、拜菩萨的时候,我们是五体,愿自己从今之后永离五道。五道就是六道,因为阿修罗照理说不应该算一道。你看经上讲的阿修罗,天有阿修罗,人也有阿修罗,饿鬼、畜生都有阿修罗,只有地狱里头没阿修罗。所以佛经里常讲五趣轮回。讲六道跟五趣,实际是一样的,讲六道,把天阿修罗单独给他算一道;讲五道,天阿修罗就归在天,那就是天、人、饿鬼、地狱、畜生。我们五体投地,愿我们从今之后永离五道,就是超越六道轮回的意思;离于五盖,五盖是烦恼,就是永断烦恼;令诸众生安住五通,具足五眼。所以一拜下去是自利利他的愿油然而生,要这样的礼佛,无量的功德。天天礼拜,天天作如是观,你那个心不慈悲,慢慢自然就慈悲了,他培养,天天培养,骄慢、瞋恨众生的心自自然然就断掉了。你要不常常作如是观,培养你自己的心,真的性德没有办法开显,迷惑颠倒不容易断,要这样的拜佛。你们天天拜,我今天讲到这一段,记住,好好的去作观,每一个动作里面加上观想,这就如法了。
这十种礼此地说得简单,慈舟法师的《普贤行愿品亲闻记》,他批注得比较详细,也是十种,他注的文字比较浅显,比这个浅显,很容易看。再看第二段:
经【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数。诸佛世尊。】
这个小题目是解释行愿的相,就是礼敬诸佛的样子。这个里面有三个小段,这是第一小段「释所礼果境」。果是诸佛,是我们礼敬的对象。这个里面必须要跟诸位说明,『所有尽法界、虚空界』,这是一个都不漏,完全都包括了,真是称性。『十方』是讲的空间,四方、四维、上下,这是「十方」。『三世』是讲过去、现在、未来。释迦牟尼佛,以我们的境界来看,那是过去佛,他老人家已经过世了,过去了;西方世界阿弥陀佛是现在佛,他还没有入涅盘,现在佛。过去的诸佛无量无边,现在诸佛也是无量无边,我们不难懂,那未来佛在哪里?礼敬过去佛、礼敬现在佛我们晓得,未来佛在哪里?未来佛就是每一个众生,每一个人都是未来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换句话说,教我们对于每一个人,要把他看作佛一样的礼敬。我见到释迦牟尼佛、见到阿弥陀佛礼敬,我见到另外一个人不礼敬,那你这一条愿没修,因为普贤菩萨行愿礼敬的时候他是平等的。所以修普贤菩萨行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上品上生,比我们念阿弥陀佛那个功夫高太多了。我们念阿弥陀佛念成功了,那叫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你要修十大愿王,那是实报庄严土。没话说的,决定实报庄严土,你就从这一愿,你就能体会到。
我们今天谁把一切众生当作佛那么样的恭敬?你们都有分别心,他有什么了不起,他还不如我,我对他为什么要恭敬?那好了,你十大愿王就没有分,头一条就没有分,以后条条都没有分。这个十愿就好像十层大楼一样,这是第一层,你没有第一层,当然就没有第二层,后面统统没有,要紧!所以诸位要晓得,我们对于每一个人,乃至于对蚊虫蚂蚁,只要是有情众生,我们要把他看成跟佛完全平等。当然见佛我们五体投地顶礼,你见到人你就不必五体投地了,如果见到人也五体投地,那街上人太多,你磕头磕不完了,那你又错了,你又迷在事相上。就是对待一切人、一切物,我们的恭敬心没有两样。所以我们见人一鞠躬,或者点点头,这是仪式上不一样,敬心决定一样,决定是相等的。见善人是一样的,见恶人也一样,不能说见恶人我们就不理他,那就错误了。恶人也有佛性,他也要成佛,你对他生差别的念头,是你自己破坏你自己修行,毁掉了你的普贤行。普贤行是成无上道的,换句话说,我自己要不要成无上道,要不要修普贤行?要修普贤行,不能跟一般人观念一样,要跟诸佛菩萨的观念一样,所谓建立新的人生宇宙观,是诸佛菩萨的人生宇宙观,不是人间的人生宇宙观,你才能真正修学十大愿王。
不仅是如此,对一切人恭敬,刚才讲了,对一切物,对一切事,统统是诸佛。所以《华严经》在末后讲的善知识,香炉善知识、蜡台善知识、桌子善知识、板凳善知识,没有一样不是善知识。为什么?在无情的分上,它有法性,有情叫佛性,无情叫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只是名词不一样,是一个性。所以《华严经》才讲,「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样才真正做到了礼敬诸佛。所以这个诸佛是包括一切有情、无情众生统统在内,这个心多大!所以儒家《礼记》里面讲「毋不敬」,名字上想象不错,其实境界没有说到《华严经》这么大。所以儒家讲的充其量只是对人,没有讲对物,没有讲对一切众生,没讲到这个。而佛法里面是十法界依正庄严统统包括在「诸佛」两个字之内,这真正不可思议。佛门课诵本里面,每一天做早晚课都要念,「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都是口里唱唱歌而已,什么意思不懂得,完全没有做到。对待一切人勾心斗角,一点恭敬的念头都没有,他怎么能成就?这样的人念佛,就是一天念上十万声佛号,古人所说的「喊破喉咙也枉然」,不相应。一定要明理,你才能修。所以我们明白之后,要努力向这个方向去做,向这个目标去精进,要认真的去修礼敬,毋不敬。
『一切佛剎,极微尘数,诸佛世尊』。「诸佛」就是我刚才讲的,是广义的。「世尊」是狭义的,世尊就是在十法界里面,他真的证到究竟果位,以佛的身分出现于世,这个称为世尊。诸佛,这讲一切众生都是诸佛,这是《华严经》。佛只有在两部经上这样讲过,其它的经上没有,第一部是《华严》,第二部是《圆觉》。这两部经上佛说的,「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样的字句在其它经上没有,尤其是「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是《华严经》上有的,其它经上也没有。所以这个诸佛的意思,包括得非常的宽广。下课,我们休息五分钟。
普贤行愿品疏 (第八集) 1986/1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4-001-0008
诸位翻开第二十面。礼敬的对象我们明了之后,第二小段要说明「能礼因心」,这个因是对果来说的,就是修学的心理。
经【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
『如对目前』,这四个字非常之亲切。这个里面就说出了两种力量,所以我们才能够做得到,一种是法力,就是『普贤行愿』,「普贤行愿」是法;另外一种就是自力,就是自己『深心信解』,这是属于自力。批注里面说:
疏【境与心,原非二物;境既普周,心亦如是。】
境界,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我们的境界,境界是心之相分,智慧是心之见分,都是从一心当中变现出来的。所以悟了叫般若、解脱、法身,迷了则生死、烦恼、业障,换个名词而已,其实是一桩事情,就是迷悟换个名称而已。可是迷悟的作用悬殊太大,悟,的确是得大自在;迷了,有重重的束缚,不自由,不平等,无量无边的苦恼。这个地方也说出这两种,第一种就是「普贤行愿法力」,第二个是「繇自心深信解力」。普贤在经题里面讲过,一定要能够牢牢的把它记住,普贤的愿就是此地的十条,这个十条是普贤行愿的总纲领。为什么这个愿要加上行?就是这个愿一定要实践,不是空口说的,一定要把它做到,所以着重在行。《华严经》它是注重行门的,你看它两位菩萨的表法,文殊代表智慧,普贤代表实践,完全做到。但是在《华严经》里面,我们在经文里面看到,普贤是华严之长子,换句话说,文殊为庶男,文殊是老二,普贤是老大,这意思就是表明什么?实践第一。但是实践决定是依智慧的实践,所以行摆在慧的前面,表示它重视实行,它是要实践第一。西方极乐世界也是如此,你看西方三圣,是观音摆在第一,大势至摆在第二,大势至代表智慧,观音菩萨也是代表实践,他代表慈悲,是慈悲之行。这个地方是普贤之行,普贤跟慈悲,实在讲意思也是相通的。
「深心信解」,要紧的就是深心这两个字。什么叫做深心?我们今天讲了之后,我们也解了,也许说我也相信了。你有信、有解,你不是深心信解,为什么?深心信解,他一定就做到了。我们今天信了、解了做不到,换句话说,就是没有深心。所以要注意这两个字,经文上这两个字是这一段文里面的关键,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深心是清净心,所谓离一切分别执着妄想,这个是深心。深心是至诚心,我们今天的意不诚,所以我们明白这个道理而做不到,所谓是能知不能行,实在讲知之不透彻,要知道透彻了,哪有做不到的?有很多人也讲《弥陀经》,也天天念《弥陀经》、念净土三经,晓得极乐世界种种殊胜庄严,他还不肯去,还不想去,娑婆世界这么苦,他还舍不得,你说这有什么法子?这是什么?知道得不够透彻,所以他的愿生不起来。想往生,那是什么?嘴皮上想的,心里并不想。如果真正是我们这里打个佛七,七天就往生了,他一定不会来的,七天就要死了,不干,这个地方不能去,他不来的。所以那些念佛的人口是心非,假的,不是真的,真的决定有感应,假的他念没有感应,他不想去。所以阿弥陀佛清楚得很,因为你没有真心,他也不来接引你,他来接引你,你还拒绝。这怎么得了,佛不念了,一念阿弥陀佛就来了,这还得了,不念了。所以阿弥陀佛也不来,晓得你是虚情假意,不是真的,他不来。
所以深心要紧,也就是菩提心里面的三心之一,就是自受用的极清净之心。也可以说,我们真正到离念亡情的时候,情就是情识,念是念头,一切念头,善念、恶念、无记念都舍掉了。情也可以说是一切烦恼,喜怒哀乐爱恶欲,我们中国讲的七情,在佛法里面讲,识就是情,八个识都是属于情。情识真正能够舍离掉,你本性里面的般若智慧就现前了。其实情识跟般若智慧是同一个体,都是自性,都是真心,悟了的时候就叫般若智慧,迷了的时候就叫情识。所以唯识这一宗,讲修行的目标是转识成智,转八识成四智。真转过来了,你一天到晚起心动念、一切的作为全是普贤行,与这个十大愿愿愿都相应。后面有几句也说得很好,这个批注末后这一句:
疏【大经云: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
它这几句是解释「如对目前」来说的,这个也说得非常之好,后面我们还会讨论到。如果没有普贤法力,没有深心信解,这个礼敬诸佛就做不到。所以礼敬诸佛里头特别注重这个诸佛,这个是普贤行愿;如果说礼敬如来、礼敬一尊佛,那个不是普贤行。所以普贤行差别就在此地。普贤行是情与无情要平等的礼敬,这个才是普贤行的礼敬诸佛。所以它不是礼敬佛,是礼敬诸佛,诸佛是情与无情统统包括在里面。所以不晓得这个意思,读诵有什么用处?没用。明白这个道理,读诵就有用处,读诵是提醒自己。所以古人有很多人拿这个作日课的。弘一大师诸位都晓得,他的早晚课就是念《普贤行愿品》,他把这个当作课诵本来念。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我有没有修普贤行,时时提起,时时念着,自自然然他就要修。再看底下这一段,是解释「能礼心相」。
经【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
这段经文里面字不多,可是意思也非常的圆满。成佛的正因必定是三业清净,这是成佛的正因。我们往往在一些彩画的佛像,塑的佛像很少有,画的佛像常常看到,佛像顶上有圆光,圆光上面有三个字,那三个字是梵文写的,也有用中文把它翻过来的,「唵阿吽」,佛顶上写了这三个字。这三个字就是三业清净,唵是身业,阿是语业,吽是意业,身语意三业清净。成佛一定要三业清净,所以是『悉以清净身语意业』。礼拜,就是我们拜佛的时候,拜佛的时候是『礼敬』双修,不拜佛的时候是意业常敬,就是这个敬心,清净的敬心,一切恭敬的这个敬心,决定不能失掉,这个就是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处所,我们对于一切法这个恭敬的心不能失,但是在行礼的时候是有对象,没有对象的时候那是不必。所以礼有中断的时候,敬不能中断,敬不可以中断,时时刻刻要保持敬心,这一点很重要,这叫『常修』。
常修礼敬诸佛这一愿,将来在果报上有不可思议的功德。身成神通轮,这就是佛果地上,我们讲三轮,轮是圆满的意思,轮的意思很多很多,后头有「请转珐輪」,我们到那个时候再跟诸位细说。身感如来的神通轮,语感如来的教诫轮。佛是老师,老师有一套非常高明的教学法,就是教学的方法。我们今天一般学校里面,譬如普通学校的,虽然一样大学毕业,跟师范大学毕业的,教学生就不相同。为什么?师范学院的学生学过教育心理学、学过教学法,这个你们没有修过,虽然有一样的程度,你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表达。所以佛懂得这些,有最高明的心理学,有最高明的教学法,这就是如来的教诫轮。意业就成就了记心轮。所以,「常修礼敬」,在果地上可以感得如来的三轮。这个说法在清凉国师《华严经疏钞》里头有,那个分量就非常之多,那个本子这么厚,精装本一本,就是这一篇的批注。所以就这么一篇东西,如果跟诸位细讲,一个星期讲三次,恐怕也得要讲一年,这个才能讲得完,那很有味道,在此地我们就略说了。再看下面经文:
经【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佛。】
神通广大。这个境界当然不是我们现前的境界,我们现前是分身无术。他可不得了,能现多身,能同时礼多佛,这是一多无碍,是《华严》四无碍法界里面事事无碍。身与佛数量是相等的,这就是理事无碍,一多无碍,佛前面有多身,身前有多佛,身是讲我们自身,这是真正的事实。讲到真的事实真相,我们反而迷惑了,我们今天相信什么?我们身前没有佛,佛前也没有我的身,我们相信。其实不然,我们身前有多佛,佛前有多身,这是真的。为什么我们现在境界恰恰与事实相反?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过失在我们自己这些病,是我们执着境界,迷了自性。所以身前多佛、佛前多身我们都见不到了,这是迷。我们迷,佛不迷,不能说我迷,佛也迷,没有这个话,众生迷,佛不迷。所以佛他见到的是真相,他见到我们面前有多佛,他见到他的面前有很多众生,生佛不二。如果不是这个境界,佛怎么会能说得出来「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他说不出这个话来。这是事实真相。所以,佛以善觉三昧,他见得清清楚楚,这是果地上的境界,佛是在究竟果觉,果地上的境界。
我们今天,这就讲要靠普贤行愿力了,如果没有这个法力,我们连观想都不能成就,想都想不到。所以今天必须要借重普贤观行,使我们逐渐逐渐恢复我们的本能,见到诸法实相。这就是讲菩萨的修因,要从因门里面契入。因与果,相虽然不一样,如来是果地,我们现在发心修行是因地,因果这个相不相同,但是所入的境界没有两样。所以佛法,无论是教下,无论是宗门,常讲的「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尤其是佛法用莲花来表法,它就是代表这个意思。莲花是什么?因与果同时,花开的时候莲子就在里面长了。它不像其它的,其它的植物,它是先开花后结果,因果不同时。而佛法里面讲,因果是同时的,所以特别用莲花来代表。莲花代表因果同时,又代表清净无染,代表一真法界。所以说出淤泥而不染,泥代表六凡,就是六道,泥土代表六道;泥的上面是水,水是清净的,代表四圣,声闻、缘觉、菩萨、佛,他们清净;可是莲花开在水的上面,表示四圣六凡都不染,就是世出世间法统统超越,这就是一真法界,这就是华严境界,它表这个意思。再看底下这一段:
经【虚空界尽。我礼乃尽。】
这是「反显」。虚空界无有穷尽。所以底下讲:
经【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
这叫「顺释」。在清凉国师《疏钞》里头,我们一般称为《大疏》,他引用《十地经》里面讲的有十种无尽,此地只引用了一种,就是「虚空界尽」。其实,法法都无尽。这个十种,第一个就是众生界无尽、世界无尽、虚空界无尽、法界无尽、涅盘界无尽、佛出现界无尽、如来智界无尽(就是智慧)、心所缘无尽、佛智所入境界无尽,末后一条说世间转法转智转无尽。这个意思,总而言之就是一切法都是无尽的。由此可知,我们现在无论做什么事情,没有长远心、没有耐心,这是大病,这是与我们真心理体完全相违背。如果与我们真心理体相应,那就跟诸佛菩萨一样,他这个心是无尽的,确实是相续不断的,拿我们现在的话讲,他有耐心、有恒心、有长远心。所以经上讲成佛要无量大劫,这个意思就是启发我们,要以无尽心来修学你才有成就。其实是不是真的要无量大劫?不一定。不一定,为什么要这样说?主要就是唤醒你的无尽心。我一天、二天成佛了,那个心还是无尽的;不是说,到成佛了,这个心就中止了,不是的,利益众生的心永远无尽。所以诸佛成了佛之后还要退回来,退到菩萨位子上来,去帮助那些还在迷惑颠倒的众生,所谓倒驾慈航;如果他的心有尽,就不会有这些事相了。所以永远是无尽的。这就是告诉我们,这一愿无尽,是愿愿都无尽,先从这个地方修起,我们的敬心是没有止境的。
经【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
真的,众生界是无尽的,众生的业也是无尽的。业是造作,我们通常讲事业,正在造作的时候叫做事,造作的结果叫做业。所以业系苦,你造作的业必定是有善、有恶,善业是三善道受报,恶业是三恶道受报,只要你造业必定就有果报。我们想想,哪个众生不造业?只要是众生,没有一个不造业的。不但你一天到晚在造业,你连睡觉都不老实,还在那造业。为什么?睡觉在作梦,梦里头还造业,你造业没停止的时候。刚才跟你说一切法都无有尽,你疏忽掉了,你看你那个造业有尽没有?没有尽,连睡觉都不老实,还在造业。所以诸位要晓得,业有三业,身业、语业、意业,我们睡觉了,身不造业,语不造业,意还在造业,还在继续不断。所以为什么礼敬着重在意敬不能中断,道理在此地,因为你的敬意常常在,你的意就不造业,意业才能够得清净。末后这个结语非常之好,结语是每一段后面都一样的:
经【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疲』是疲劳,『厌』是厌倦,就是不想再做了。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如果天天都一样的,他就厌倦了。譬如吃东西也是这样的,为什么常常换个口味?老是天天吃一样的菜饭,吃上一个星期你就不想吃,厌倦了。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做同样的,时间久了一定起厌倦的心,这叫凡夫。佛菩萨不如是,佛菩萨天天一样,他不疲不厌,这是我们不如他的地方,这是应当要学习的地方。你看佛门里面,出家人穿这个衣服,就这么一个样子,千百年来从来没有改变过,没有厌倦。你们这个衣服天天要变花样,一种款式设计出来,穿了没几个月,新的样子出来,那个落伍了,穿到身上出去,好像见不得人一样的。
有人说,衣服不合适,穿出去人家要笑话。谁笑你?自己笑自己,外头绝对没有人笑。你看你穿个不合时髦的衣服,你穿到外头看看有没有人笑?他要笑死了,活该,他死我不死,他笑死与我什么相干?不相干。所以那些妖魔鬼怪他就懂得众生的弱点,就把握你的弱点,天天在动脑筋搞新花样,叫你辛辛苦苦赚的一点点钱都送给他,都去供养他,可怜!你跳不出他的魔掌,那设计师是魔,魔掌,你跳不出去。他对我们出家人一筹莫展,一点办法也没有。可是对你们,他神通广大,花样太多了。所以说妖魔鬼怪在哪里?那些都是的,都是妖魔鬼怪,可惜你不认识,你还把他当好人。所以现在妖魔鬼怪充满了社会,到处都是,叫你天天生烦恼,叫你身心不能安稳,天天为生活苦恼。其实生活哪有什么苦恼的?
我有一次坐计乘车,有个司机跟我说,现在生活很不容易过。我就告诉他,生活难在哪里?我说很好过,做一件衣服,至少穿个十几年穿不坏;家里买个电冰箱,也可以用个十来年,怎么不好过?如果你天天看到新产品、新花样出来了,才没有穿两天又要换新的,你的日子就难过。他听了点点头,对,不错,是这样的。那难怪,你的日子当然难过,你天天要换新的,还没有用坏,可以用的,不能物尽其用。那个魔王在那里变把戏,天天在变、天天在变,你要想跟着它,那你苦了,被它所转,这苦死了。你要不被它所转,新的产品出来了,尤其现在的电器产品,每三个月就有新东西会出来,那你要换新,三个月换一次、三个月换一次,真的,你怎么样赚钱都跟不上,那是苦不堪言。你要晓得,这个东西买了之后可以用个十年,它就是再换个几百次新花样,我如如不动,等我这个用旧了、不能再用了,我再去换一个。那些魔看到没生意好做,他就不出花样了,没人买。所以日子很好过,就是你天天被魔所转,这个就难过了。尤其在台湾,生活非常容易,不为境转,得大自在。
所以,无论对于物质、精神上的生活,自行化他,「疲厌」是很大的障碍。我们今天要突破这个疲厌,那就是精进,这一定要依靠普贤行愿力这个法力的加持,才能真正的做到『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这是真心修行,这是真正的普贤行。如果以妄识,这个妄识就是随境所转,那就不是修普贤行了。所以普贤行是大智慧行,它是以文殊般若为基础的。而我们这次研究《弥陀经疏钞》,看到莲池大师在前面给我们说明,他这个批注所依据的经论,说得清清楚楚。如果要不把依据经论给我们讲清楚,他这个批注我们也很难对它生起信心。他教理上所依据的经论是净土五经,旁及一切大乘经典,大乘经典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在行门里面所依据的是《文殊般若经》的「一行三昧」。有了这样的依据,这个注子就非常的有价值、有内容,我们能信得过。跟此地意思是一样,要以普贤行愿力故,才能做到。十愿到这个地方是第一愿,跟诸位介绍到此地,「礼敬诸佛」讲完了。下面接着是第二愿,第二愿是「称赞如来」:
经【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
『称』是称扬,『赞』是赞叹。其实这个十愿也是对十种病根的。礼敬是对我们的轻慢之心、贡高之心,我们对于一切人总以为自己很高,轻视别人,所以用「礼敬诸佛」来治这个病。「称赞」,这是对毁谤而言。注子里头有几句也很重要,前面讲诸佛,此地讲如来,这个名字换了一换,当然意思就不一样了。它为什么不说称赞诸佛,要换一下,「称赞如来」?如来与佛到底有什么区别?这是要首先辨别清楚的,小注里头有,它也是引经说的。
『如来』是佛的十号之一,这个十号是通号,每一尊佛都有这十种称号,它的意思就是今佛如古佛之再来,所谓佛佛道同,佛所证的境界完全相同,这是第一个讲法。第二个,他引用《金刚经》上说的,「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这是指法身如来,《金刚经》上有这个意思。《转珐輪经》上说,「一切智名如,正觉名来」,这是指报身佛说的,这报身如来。《成实论》里面说,「乘如实道,来成正觉」,这是应化身佛。这是讲的三身,讲佛的三身。三身,法身是体,报身是自受用身,应化身是他受用身,这是一而三、三而一。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给我们开示说,「一体三身」,他那个讲得非常圆满。
而「如来」这两个字,《金刚经》上还有一句话说得尤其是好,解释如来,我觉得它解释得太好、太圆满了,说「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谛闲大师为什么不引用这句,而引用「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为什么不引用「诸法如义」?他要配三身,因为「诸法如义」不能配法身,他为了要配三身,所以引用了「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其实最圆满的意思是「诸法如义」。如果从诸法如义上来说,它这个含义与境界跟第一愿的「诸佛」,实在讲没有差别,完全是一样的。换一种名词来说,显示「名可名,非常名」,不要执着在名相上,不管你怎么说,只要说的是这个境界、这桩事情,用什么名词都可以。所以教我们对于分别执着上不要起争执。正是四依法里面佛教给我们:「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智是理智,识是感情,不要感情用事,要理智,取这个意思。所以往往是一个境界,佛说很多名词,用意都在此地,教我们不要执著名相,要在名相里头悟入义理。
「称赞」,佛门里面的梵呗,也就是音乐,是属于赞叹的。十愿,他把这个两愿摆在前面,跟我们中国古圣先贤这个教学也是不谋而合。我们中国古代教学用什么方法?用礼乐。用礼修身,修身业;用音乐陶冶性情,所谓治心,心里面起烦恼、起波动了,演奏一首音乐、唱一首歌,心情马上就开朗了。所以说乐养心,特别是养性情。所以孔夫子在当时把唱歌的歌词,就是诗,从前的诗篇都是歌词,都可以入谱去演奏的、歌唱的,他是重新修订。他有一个原则,这是《论语》里面所说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就是从前孔老夫子教学,这个音乐里头的标准。所以礼乐不能少,读书人都会弹琴、都会唱歌,所谓以礼乐治天下。这一篇,总得要跟诸位讲讲这些问题,要讨论到这些问题。现在这个乐,礼在我们经书里头保存,乐失掉了,现在只有《礼记》里头有一篇「乐记」,分量不多,但非常的珍贵,是我们中国古代乐教的音乐之学,非常非常的重要,这里头相当的高深。佛门也是如此,佛门的礼就是戒律,戒律跟礼是一样的,所以佛法也是以礼乐教学,非常着重音乐。但是现在佛门里头礼与乐都失掉了,真正是可惜。今天晚上几位法师出来教你们唱梵呗,其实梵呗就是称赞如来,要以清净心、恭敬心来唱,这才是称赞;敷衍塞责,唱得不如法,那就是不敬,不恭敬。称赞如来,称赞自己的性德,这是第一义,其次的称赞是接引众生。
诸位要晓得,教学,佛与儒都是一样,只闻来学,未闻往教。所以学是求学,没有说老师跑到你家里去教的,跑到你家里教,学生对老师就轻慢、瞧不起,学不到东西。所以学是要来求的。那个好老师他自己非常谦虚,他又不好名,他又不在外头撒广告,也不作自我宣传,谁知道他?所以学生就要介绍,学生介绍还不是很明显,「某某人有学问、有道德,你要去亲近他」,这样讲不可以,这样太不谦虚了,显得你自己太自大了。你自己也自大,「我是某善知识的弟子,某善知识了不起,我也了不起」,这不是贡高我慢了吗?那用什么方法?就是用唱歌来赞叹,让别人听,听了之后他自己有感动,他自己愿意来的,用这个方法。所以,赞叹,佛门里面的赞佛偈,都是替佛做招生的广告,接引众生的手段,是这个意思。所以,赞要唱得好听,一唱,大家在门口一听,他就不想走,他就再进来,这就成功了;他一听的时候,这个也没什么听头,他跑掉了,那你就失败了。所以,乐要能达到这个功效。而且歌词要唱得很清晰,你看现在有很多赞,你听,听不出字,他哼了半天,不知道它内容是什么,这也是错误的,字要咬得很清楚。
念佛也是如此,念佛也是音乐,所以念佛里头有节奏。真正念得好的人,让人一听到这个念佛的声音,听到之后他就不想走,他就要参加,跟着你一起念。所以音乐很能够吸引人。你看,许多人花了钱、买了票,听音乐去。我们这里不要钱,请他还不来,原因是什么?我们唱得不好,不如别人。假如我们这个音乐比他还要殊胜,还要好听,我们卖再高的票,他都会来。所以这个很有道理,也是一门大学问,不能够轻视。普贤菩萨修行法里头有音乐,第二条「称赞如来」就是乐教,所以要认真的来学习。好,我们就讲到此地。
普贤行愿品疏 (第九集) 1986/1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4-001-0009
请掀开经本看二十二面,经文的第二段:
经【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
今天我们从这个地方看起,这一段讲『称赞如来』。「称赞」的大意,昨天跟诸位介绍过,这是讲到乐,前面是礼,此地是乐。我们中国古圣先贤所说的,说礼与乐都有心得,所谓修学有了心得,这就叫有德。所以什么叫有道德之人?就是有德。知乐这就近于礼,因为礼跟乐实实在在是不能分的。在《乐记》里面说,凡是音声的生起,都是由于人心而生。如果就一切有情众生,我们所发出的音声,这是由心而生的,我们无可怀疑的,我们都能够承认。自然界里面的音声是不是也是由心生的,你们想想对不对?这两天听了之后应当要有觉悟,万法唯心,它不是心生的,是从哪里生的?我们现前这个言语音声是从我们分别心里面生的,自然界里面所有的音声是我们真心遇缘而生的,所以还是由心生的。但是儒家只讲到由人心生也,没有讲到这么深的一层,这一层在佛法里面讲到。
音声怎么生的?必须心动,动就会有音声,不动就没有音声。现在科学家对这个道理也知道了不少,动,它有频率,在一定频率之下,它会发出声音,如果频率再高,声音就变成光。所以光波跟音波是同样的波,只是频率不相同而已。明白这个道理,佛法里面讲的光音天,你就很清楚,概念就很清楚。所以光音天以上的天人,彼此有什么意见交换,不要说话的,一放光就晓得了。这个多简单,太简单了。其实我们现在做不到,我们没有这个能力,但是在某些地方,我们确实也引用了。譬如你在十字街头,你看到红灯一亮就晓得不能走,那是放光,那是光音,一看到光,这个不可以走;绿灯一亮,可以通过,那怎么不是放光?也是放光。这是以光来代表音声,确实很有道理。
「人心之动」,在《乐记》里面讲是「物使之然也」,就是外面的物对你的一种刺激;「感于物而动」,心在境界里面它有反应,我们见色闻声有反应,这个心就动了。心一动就变成音声,所以动一定会有音声,振动就会有音声出来。感受不一样,它音声就不相同。如果我们是很尊敬的心,敬心感应的,这个时候的心是直心。所以敬一定是直,直心就是儒家讲的诚意。儒家《乐记》里头也讲直,「直以廉」,跟我们佛法里面讲菩提心是直心意思非常的接近。凡是出于至诚恭敬,这个心一定是诚到了极处,是至诚心。所以,为什么普贤菩萨行门,第一就教你「礼敬诸佛」?因为你要想成佛,佛都是用真心,都不是用妄心。真心是从哪里来的?真心是从敬当中来的,敬心就是直心。如果我们对于一切人物、一切事相一点诚敬的意思都没有,你学佛怎么学也学不成。所以礼敬诸佛是要自己成佛,我不礼敬诸佛自己就成不了佛,就是你的菩提心的本体(就是直心)没有法子修。修直心就是在礼敬、称赞,这两条是修我们菩提心的直心,你说多么重要!我们菩提心为什么失掉?狂妄、傲慢,把菩提心失掉了。这个一失掉,这一错就一切都错了,以后就没有一桩是对的。所以诸位一定要明了,要从这个地方修起,要认真、要努力。
我们这个心,喜怒哀乐它感应统统都有不同,忧心感的音声是哀,悲哀的声音,这是我们能够体验得到的;如果是欢喜心、爱心所感的,这个音声一定非常温柔,和平、温柔,各个不相同,这是应当要辨别的。所以能够懂得音声的人,在我们中国古代,去考察其它国家的政治,从什么地方考察?听他们老百姓唱歌,就知道他的政治办得怎么样。如果老百姓欢喜,表现于音乐乐章里面,就知道这个国家政治清明,国泰民安,富强康乐,能够听得出来的;如果听到老百姓乐声里面都是哀戚、凄惨、悲哀,这个国家必定将亡,政治腐败,老百姓怨声载道,是国之将亡。所以考察的时候能够从音乐里面得知一个国家的盛衰,能够判断这个国家的前途。同样的,我们一个人将来有没有前途,也能从你的谈话音声里面能够明了。这比看相算命还准、还要灵,能看一个人终身休咎,能看一个家庭,能看一个团体,能看一个国家。所以音乐这个学问太大了,确实不能够疏忽,这个里面有很深很深的学问,不可以不辨,也应当是能够辨别。
用音乐教化众生,作为教育上最重要的一个科目,可以说是很古很古,这是相当的久远,无论是在中国、是在外国。所以诸位打开历史,在古代史里面教学几乎统统都是用音乐。在中国,尤其是自古以来,在教育里面把音乐看得非常之重。在我们中国古代读书的学生,十三岁以上的必须要修学,是必修的课程,因为乐章能够养心、能够调性情,这在昨天跟诸位说过。能够鼓舞我们奋发,能够帮助我们改过迁善,所以它的效果非常之广大,这是儒、佛的教学都非常重视音乐。礼乐如果要是失掉了,教学的成果就不容易达到。我们今天佛门之衰,衰在礼与乐都没有了,礼乐都没有了。礼是佛门的戒律,现在大家不守戒律,也不讲戒律;乐只有在法会当中唱几首赞,在那里表演一下,统统流于形式,内容是一无所知。虽然唱赞,唱的时候达不到效果,就是不能够真正达到迁善改过的目的。所以乐在我们中国古代,尤其在佛门里,它不是娱乐的,它是教学的,是以礼调身、以乐调心,使我们身心都能够得到升华,这是教学的效果。大意明了了,我们再往下看:
经【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
这一段文是讲我们赞叹的对象。我们赞叹谁?从这段经文当中,我们就联想到前面的一章「礼敬诸佛」,跟礼敬的境界一样,没有两样。这个批注诸位自己看。赞叹的对象也是十方一切诸佛,这个里面一共有三重无尽,剎无尽、佛无尽、菩萨海会无尽,数字之大不可思议,是佛剎极微尘数。为什么要这样的称赞?如果不是这样称赞,我们的性德显现不出来。所以我们要明了,一切有情的众生,哪怕他再恶,他也有善。你要在世间找到一个纯恶、根本没有善的人,你也找不到。再恶的人,他对于他的妻子,他也有爱心,也还有善;对他最好的朋友,也还有点善心。找不到纯恶,也找不到纯善。纯善是如来,究竟果位上是纯善,等觉菩萨还有一分生相无明没有破,还有一分恶,所以还不能算纯善,只有如来果地上才是纯善。但是纯恶找不到,纵然堕到阿鼻地狱,也不是纯恶,也还有一些小善。
我们对于善法应当要称赞,这才能真正收到教化之功。譬如对作恶的人,如果对他那些恶事常常要责备,往往会起反效果,我做的好事,没有人知道,没有人赞扬;我做的恶事,人家都骂我。我不在乎,他骂我,我做得更恶一点。有什么法子?没有办法的事情,反而鼓励、帮助他去作恶。如果我们对作恶都能够原谅他,绝对不去说他,看他有一点点小善就赞叹他,时间久了,他惭愧心生起来了。你看我作恶他们都不说话,我一点点小善他们都赞扬,到以后就不好意思作恶,自自然然他就改过迁善。这就是音乐教学的功德、效果,也是古人教给我们的隐恶扬善。但是这个赞叹要赞到恰如其度数,不能超过,他有一分善你就赞叹一分,有两分善赞叹两分,这是对的。礼有节度,乐也有节奏,不能超过,也不能不及,就是恰到好处,才能够收到效果。如果超越,超越又起了副作用,他变成自以为是,贡高我慢的心就生起来。所以不能够超过,凡是有善事,都应当赞叹。
近代弘一大师,他老人家也很难得,他把《普贤菩萨行愿品》就这一卷经当作他自己的日课,他每天课诵就是念十大愿王,就是念我们现在研究的这部经,是他的课诵本。他对于礼乐,不但他重视,而且他真做到。我们晓得,他持戒很严,这是守礼;他懂音乐,而且他的音乐造诣是相当之高。他「送别」的那个曲子,一般在音乐界里认为,近百年来东西方只有两支好的曲子,一个是「魂断蓝桥」,西方的;一个就是「送别」,是中国的,世界名曲,那是他作的,实实在在是很难得。他对于学生,对于一般信徒,见到人有过失,他一句话不说。他从来不责备一个人,看到有人犯过,他不责备;但是人有好处、有善处,他赞叹,他懂得乐教。他与大众相处在一块,在佛学院教学生,学生有过失,他不讲话。学生自己怎么晓得有过失?他有一个表示的方式,就是他那一天不吃饭。所以学生晓得,大概我们有过失了,老师不说话也不吃饭,于是大家反省、忏悔,老师又吃饭了。他用这个方法,他不骂人、不责备人,对待任何人和颜悦色,他用这种方法,所以感化很多的学生。这是各人教学的方法不一样,有一些老师是要骂人的,还有老师要打人的。
经【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
这一段说明我们能赞的心,跟前面一科意思完全相同。这就是说明,唯有『甚深胜解』者才能赞,能赞就是能修称赞如来这一愿、这一个方法。十愿我们这才接触到第二,但是已经有相当启发的作用了。什么人能修?要甚深胜解的人才能修。甚深胜解从哪里得到?是要从如来开导之下,我们才能够获得。如来不在世了,我们要从善知识、从经典当中得到。「解」是理解,是通达明了;「胜」是殊胜,而且要相当深度的殊胜理解,解得浅了做不到。我们想,现在一些人他为什么做不到?他根本就不了解,他怎么能做到?别说胜解,根本就不解,甚至于许多他解错了,曲解了经义,这是非常非常的普遍。「深」之一字更谈不上,深是要相当长时间的修养,才能够达到深度的胜解。我自己经验当中,深度的胜解必须要长时期的教学相长,才能够体会到一些。我们要是听一部经,听完了之后就把这个书收起来,束之高阁,不晓得再到哪一年才来摸一下,这没有用的,这是一暴十寒。纵然能理解,只理解一个皮毛而已,谈不上深度,甚至于真正的意思都很难体会。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那些菩萨为什么天天讲经说法教化众生,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法?世间教学是有报酬的,你们学校里这些教员天天给你们上课,他要拿薪水的,如果说你们学校不发给他薪水,他来不来上课?他不来了。菩萨,没有人发给他薪水,他天天都来,他教得很起劲,他为什么?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他为的是要求甚深胜解。所以教学就是求学,教跟求是一不是二。为什么?在教学当中,你如果自己去求学,有许许多多里面的问题不能发现,发掘不出来,你自己想不到;你跟大家在一块儿的时候,比如讲这一段东西有许多人发问,有许多人来质疑,这个质疑、发问里有很多很多东西是自己想不到的。所以是老师教导学生、学生帮助老师,叫师资道成,学生资助老师的甚深胜解,的确是相辅相成,所谓教学相长,双方面都有进步。菩萨为了要求甚深胜解,所以他才不疲不厌的教化众生。
『现前知见』,就是前面说的「如对目前」,非常的亲切。这一句的经文,谛闲法师注子里面讲,跟前面「礼敬诸佛」的一段来比较看,它这个地方比较简略。文字上简略,意思是一样的,意思完全是一样的。这一句我们要重视。菩萨教化众生,特别是在《无量寿经》里面所说的,菩萨作一切众生不请之友。所以佛为什么不教化众生?佛是老师的身分,老师代表尊严,尊师重道,代表尊严。只闻来学,未闻往教,你说往教,尊师重道这个心就没有了。所以是求学,你来求,老师没有到你家里去教你的,不会找你来教你的,这不可能的。这个样子教化就不能普遍,就不广了。为了要达到教化普遍、广大,怎么办?学生去。学生没有关系,学生跟大家都是朋友一样,所以作不请之友,可以到你家里去教你。你不求学,这个学生会找到你,找到你拉着你来去学去,学生可以,老师不行。所以成佛之后他要退到菩萨地位上,他就方便了,可以作一切众生不请之友了,他把他的身分降低一等,道理就是在此地。
可是你们听了之后,要认真去做。在此地七天听这一部经,要认真的听,为什么?听了之后,要去讲给别人听。不一定是在讲堂里讲,有三个同学、五个同学,一个同学都可以,把他拉来,每个星期给他上一堂课,这样才行,这就作不请之友,这个能教学相长。他如果有兴趣,你就跟他讲,互相在一块讨论。要不断的去讲,这一遍讲完了再讲第二遍,第二遍讲完了再讲第三遍。如果你一生当中,你把这部经,不要说一生,就是你学了七天,不断的去讲上个七年,你就是普贤菩萨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一部东西讲熟了,熟透了就变成自己的。所以我过去在求学当中,我也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就告诉他们,我们在老师那里学了一部经之后至少要讲十遍,就是连续不断讲过十遍,我们再学第二部。为什么?如果不熟透,接着学第二部,头一部忘掉了,第二部不熟,前头又忘掉了,很难成就。所以你能够学了之后就讲,连续不断讲十遍,这个就有一点印象,不至于忘掉;能够讲的遍数多,那当然更好。假如你们学了之后怕记不住,讲的时候没有把握,不要紧,这都有录音,录音带在此地,你们每个人可以拷贝一套录音带带回去天天听。你要跟同学讲的时候(我现在教学就是这样的),一个星期就听一个带子,你今天上这一堂课,一个星期就听这一堂,听一个带子,早晨听一遍、晚上听一遍,一个星期六天你就听十二遍,有一天跟别人去讲,没有讲不好的。要是找老师,说是讲了一遍,老师你再给我讲一遍,老师不耐烦。现在有录音带,你放一百遍、一千遍,它不会不耐烦,它是不疲不厌。所以大家要认真,要好好的学,读到这个地方,这就给我们启发,我们要发心,我们要教别人,不是自己学了之后就算了,一定要教别人。底下一段是「辨能赞舌相」:
经【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
赞叹最重要的是『舌根』,是要用「舌根」。所以诸位要真正发心,讲经说法是赞叹,赞叹佛法,这是属于赞叹,将来在果报上就是得三十二相的广长舌相,就是「微妙舌根」。批注还是诸位自己去看。『各』,经文里头的「各」是指每一个人,像我们现在在这个讲堂里面每一个同学,每一个人都要学的;『出』就是超出,『过』是越过,这个意思就是说比辩才天女微妙舌根还要殊胜,还要超过。『辩才天女』是佛在经上说的,她那个辩才几乎跟如来差不多了,所以佛对她非常的赞叹。普贤菩萨在此地就引用她来做一个例子,我们不但要像她,而且还要超过她,自己一定要发这个愿。舌根就是妙有之舌根,微细妙好,即一即多,舌之体是一,舌之功用是无量无边。一个舌头,你看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讲那么多的经典,所以一是体,用是多,即一即多,这是从俗谛上说。如果从真谛上讲,那就是非一非多,亦一亦多,尽虚空遍法界无非是一个微妙舌根,这是从真谛上说,从性具上讲。这些统统与一念三千的理论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懂得一念三千的道理,经上这许多境界,你才能够体会得到,才不至于怀疑。
普贤身遍法界,这是讲法身。佛有法身,普贤菩萨有法身,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法身。虽有法身,你自己迷了,不敢承认,那没有办法。你要觉悟了,你就能够体认,才晓得一切法是自己,才能够体认。虽然体认之后你在一切法里得自在,可是你在接应众生的时候又必须要随着他的程度,要把你那个程度立刻降低下来,要跟他和光同尘。为什么?这才能够教化众生,才能够摄受众生,就是经典里面常说的,应以什么身分教化众生就示现什么身分。其实我们现在的身分就很多很多,譬如说对你父母,你是子女的身分;对你弟弟来讲,你是哥哥姊姊的身分;对你哥哥姐姐,你又是弟弟妹妹的身分;对老师讲,你是学生的身分;将来对你自己学生讲,你又是老师的身分,身分太多太多了。最基本的五伦十义,五伦是我们基本的社会组织,就有十种不同的身分;如果在社会上,你事业多,身分就更多了。在教化一切众生上,那是无量无边的身分,正是应当用什么身分来办事、来教学,就用什么样的身分,随时在那里变化的,而不是自己变化,是随着境界来变化,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效果,才能够成就一切佛法事业,所谓佛事。佛事就是觉悟众生的大事,就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这叫佛事。佛是觉悟的意思。
作佛事里头最重要的要靠舌根,因为我们娑婆世界是音声为教体,众生的根性耳根最利,你写东西给他看,他不一定能看得清楚,他一听就明了了,所以耳比眼还要灵。所以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完全是用舌根来讲学;孔老夫子在我们中国出现,也是一生讲学。我们看历代祖师大德,儒家的历代宗师都是讲学,讲学的时候一定要用舌根。既然法身是遍法界,当然舌根也遍法界,要明白这个道理,一切有情无情的音声,你自自然然能体会得到,都是菩萨色尘赞叹诸佛的音声。所以我们在大自然的音声当中往往能够开悟,就是这个道理。而大自然的音声从来没有止息过,换句话说,诸佛说经从来没有中止过,问题就是看各个众生的缘分,看缘分。因缘要巧合了,在这个音声里面就可以大彻大悟;因缘要不合,这个音声也就空过了。所以一切境界都是唯心所现,因此赞佛人耳深处,必定成为称赞之耳。
所以修普贤行愿,特别是修「称赞如来」这一愿的人,我们不能不知道,普贤境界广大无边。我们听一切音声,无论是风声、雨声,外面这些车马声,一切的言语音声,要明白没有一个音声不是赞叹如来之声。如来是什么?是我们自己的本性,性德,都是从性德里面流露出来的音声,还赞叹性德。本性里面的德能无量无边,我们常讲万德万能,要从这个地方去体会。然后你读《弥陀经》,你才能够了解,西方世界所谓六尘说法,水也会说法、风也会说法,树叶相碰撞的音声也会说法,鸟也会说法,六尘说法。这个境界就是念佛念熟了,所以外面的境界都随心所转。譬如你真的果然是阿弥陀佛这个佛号念熟了,听什么音声都是阿弥陀佛,不管听什么声音统统是阿弥陀佛,尽虚空遍法界统统在念佛。这个境界,跟诸位说,这叫功夫打成一片了。所以有很多人:功夫成片,什么叫功夫成片?他不晓得,他没有能够体会到。尽虚空遍法界所有的音声,你就听那个节奏,都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境随心转,音声是六尘之一,也随心转。所以尽虚空遍法界一片念佛的音声。
这段文,慈舟法师的批注注得多,也注得详细,他引用一些小故事非常有趣味,将来你们自己都可以做参考,给人讲的时候参考书多一点,材料就丰富了。所以学《华严》跟学其它的经的确不一样,《华严》很有趣味、很生动,不会学得很呆板、很枯燥,不会,《华严》是活活泼泼。善学《华严》的人,他能够做到把十方三世所有的这些境界都能够收到一心。佛门修行的大原则,不管是宗门教下,佛与凡夫对于一切事物的看法不相同,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人生观跟宇宙观不一样。佛法观察的时候它一定用观照,你看我们世间人讲观察,佛讲观照。观察是什么?是用心意识,就是用分别心、用执着心、用阿赖耶识。而观照,它不用;其实在观照还是用,到照住、照见就不用,真正讲不用心意识是照见。所以这是有三个层次,最初是观照,然后照住,再照见。这三个层次怎么样区分、怎么样修学?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里面说得非常详细,很大的篇幅来解释这三个层次,境界不相同,诸位自己也可以查出来去研究做参考。
你不懂得观照的话,你就可以观想,你再推理这个一切音声从哪里来的?你就追究这个,去思惟这些,音声从什么地方来的?你认真一追究的时候,音声没有来处。正如同《楞严经》上,释迦牟尼佛叫阿难去找心在哪里?认真一找就找不到了,不晓得心在哪里。既没有来处,你就能够悟出这个音声是空寂的。所以佛在《楞严》上说,「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拿这个公式套上个音声,「性音真空,性空真音」,这才能发现到音声原来是自性清净心中之物。这跟禅宗里面的参究没有两样,能够如是回光返照,就晓得一切音声都是法身随缘。法身是体,随缘是用,观想要得力了,才真正能够契入体用不二,这是真正的赞叹如来。也是要这样的修法,就是修这个法门,我们的法身全体才能够显现,这个法门修学的成果才能够得到,考试的时候才能得个满分。否则的话,法身是法身,音声是音声,法身显不出来,普贤行愿虽修,没有成就。像你虽然念书,考试得个零分。书天天勤苦在念,考试都不及格,这很冤枉!就是你没有心得,没有得到东西。所以普贤行愿,愿愿要显出自己清净法身的体相作用。所以这个赞叹就真赞叹,是真正了不起。末后这段我们把它念下去,这段不要讲,因为十段每一段后头都是一样的,前面第一段讲过,后头都不要说了。
经【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赞叹。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它的批注也说可以例知,跟前面讲法意思完全相同。好, |
|
|
|
|
|
|
|
5#
樓主 |
發表於 2024-3-3 08:14:12
|
只看該作者
我们下课。
普贤行愿品疏 (第十集) 1986/1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4-001-0010
请掀开第二十五面:
经【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
礼敬、称赞之后,接着讲『广修供养』。这里面有两桩事情,第一个是「供养」,其次讲「广修」。首先我们要晓得,这前面已经说过,尽虚空遍法界既然是自己性德所显,所以佛法里面讲平等就是基于这个基础上来建立的,三宝平等。说到三宝,诸位一定会想到佛法僧。三宝是自己,不是别人。佛是自性觉,佛是觉悟的意思,自性觉。自性本来就觉,觉而不迷,可惜我们现在是迷了,变成迷而不觉。这也有同学提出来,说无明怎么起来的?几时起来的?我叫他去读《楞严经》,这个问题在《楞严经》第四卷里头,释迦牟尼佛答复富楼那,说了很多。
学佛就是恢复我们的自性觉,这叫皈依佛。皈是回来,是从不觉回过头来;依是依靠,依觉,要依自性觉,这才叫真正的皈依。假如我们不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回过头来了,我们依谁?去依释迦牟尼佛,去依他去,那就错了,那佛教就变成宗教。宗教是什么?自己没有办法,要依靠神,要靠神来保佑,那就变成宗教了,这不是佛法,佛法是皈依自性觉。觉,你要懂得觉的样子,觉的相是什么,这是首先要明了的。觉心是不动的,所以觉心是清净的。我们迷的时候心是动的,迷一定是动的,迷是妄动。我们把妄动的心息下来,归到静,这就是皈依觉。所以要晓得这个道理。我们在境界里面起心动念,这是妄动,这是迷;回过头来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一句阿弥陀佛把那些妄念都换了、取代了,把它换过来了,念阿弥陀佛就是自性觉。「阿」是无,「弥陀」是量,「佛」是觉,就是念无量觉。这样我们念无量觉就好了,何必念阿弥陀佛?但是念无量觉是一种功德,念阿弥陀佛是两种功德,不一样。因为阿弥陀佛确实有其人,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有四十八愿,十方世界众生只要执持他的名号,念他,发愿往生,临命终时他一定来接引。所以有双重功德,我们要明白这个意思。
法宝是自性正。实际上,自性觉就是儒家讲的诚意,自性正就是正心,诚意、正心,这是自性正,在佛法里面讲正知正见。什么样的见解是正知正见?我们简单说个很粗的相,不带着私心的见解都比较上正确一点,一加上自私,那个见解全就错了。所以凡是一桩事情要想到自己切身利害,这个见解决定不正确,邪知邪见。所以佛法教给我们,起心念动要想众生,要想一切众生的利害,不但想当前众生的利害,还要想到后世众生的利害,这个见解就比较上正确一点。我们今天术语里面讲客观、主观,凡是主观观念的都有错误、有过失,客观比较上要明朗一点、要正确一点,这是从粗浅这上来说。皈依法,法,狭义的就是指经典。经典是佛的知见,正知正见。我们要把自己错误的见解、错误的思想,从那里回过头来,回过头来要依佛知佛见,这是皈依法。所以佛法是自性正。因此我们修学佛法一定要消归自性,这才有用处;不能消归自性,这个佛法是释迦牟尼佛的佛法,与我们不相干。如何把释迦牟尼佛的佛法变成自己的佛法,这叫消归自性。
第三,皈依僧。僧代表清净,代表和合,我们从与一切众生不和回过头来,要与一切众生和合。世出世间没有不能相处之人,如果有一个人不能相处,你皈依僧就没有做到。因为世出世间一切众生都是自性显现之物,有一个众生不能够兼容、不能相和,自性不能显现;换句话说,不管你修得怎么好,戒律持得怎么严,你不能见性,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要和睦、要清净,唯有清净心,才能够和睦。凡是不和睦,一定心不清净,心生烦恼,这是一定的道理。僧代表净,六和合里面是以净为主要的一个因素。所以我们自己要晓得,自己有过失要改,要改过自新,这叫做修行。这就是皈依僧,是从染污回过头来依自性净。这叫真正的皈依三宝。
所以三宝是平等的,人人都有自性三宝。这三宝是自性当中本来具足的,不但是一切人具足的,一切动物,所谓十法界有情众生,上自诸佛,下到饿鬼、畜生、地狱,没有一个不具足,个个都具足。佛从这方面来看,才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因为他具足三宝,每一个众生都具足三宝。所以我们自己平常造罪业的确很重,我们轻视一个人、看不起一个东西,就是迷失自己的自性三宝,自己在那里造罪业。晓得三宝平等了,不但在理上说,在事上说也没有怨亲,因此修平等心要从怨亲上开始。
讲到六度,特别讲到忍辱波罗密。诸位要晓得,忍辱非常重要,没有忍辱你就没有功德。经上讲得很清楚,说「火烧功德林」。火是什么?瞋恚之火,一发脾气,心里一不高兴,功德完全尽了,没有了。所以你要说你有多少功德,你想想什么时候没有发脾气,算到现在,你的功德时间就这么长。如果一个钟点前发了脾气,你的功德不过是十几二十分钟而已,之前你的功德都烧光、都没有了。所以功德很难成就。所以积功累德,无论什么样的逆境,都不能发脾气。你说外头境界,我忍无可忍了。其实外面境界什么?与境界不相干的,你要能忍,外面境界是佛菩萨,佛菩萨在考试、考验你,通过了,关关都通过,你功德攒积下来了;你要是考了不及格,外面境界是魔。所以说魔与佛是自心变的,与外头境界不相干,我能忍,外面境界是佛;不能忍,外头境界是魔。什么叫魔障?是内心里头有魔,看外面境界就是魔;内心里头是佛,看外头境界都是佛。所以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佛没有看到魔,众生看佛都是魔,这没有法子的。
所以我们讲到「广修供养」,先要讲怨亲平等,贵贱一如,这个样子我们对人、对物、对事诚意才能生得出来,然后我们的供养才能够普遍,以内财、以外财,才能够修离相的布施。布施的目的是什么?是得自己的平等,平等性。因为我们的平等性、平等心是无量无边的,所以我们的供养也是要遍供十方。你这个施不管是多少,心周法界,供养三宝,果超十地,果报超越十地菩萨。诸位要记住,供养三宝就是供养觉正净。常言说得好,入道一定是以智慧为根本,而智慧又是以福德为基础,所以一个人不能不修福。前面两愿偏重在善根上,这一愿偏重在福德上,这是善根福德总修。
供养非常重要,世出世间法都讲求。在世间法来说,在中国孔老夫子在世的时候,他老人家一生从事于教学,他没有做其它的事业;换句话说,他的生活没有来源,没有依靠。他教学是私人教学,那时候政府没有办学校,国家又不给他薪水,他生活怎么办?学生供养。而学生供养是随着学生的家境,老师决定不计较的,不像现在收学费规定一定多少,没有,你有能力多供养一点,没有能力少供养一点。再有非常清苦清寒的学生,老师还要供养他,他是一个很可教的学生,但是家境太困难,没有办法生活,老师还要贴他。佛法,诸位要晓得,更是一种尽义务的教学,绝对不讲求报酬的。如果没有人供养,他只好走,此地没有人供养,到别的地方去。为什么?这个地方活不下去了、生活不下去了,那只有到别的地方去。所以出家人是云游四海,哪个地方有因缘,实在讲就是哪个地方的人肯供养,他才可以住下来;到这个地方没有人供养,没饭吃,只好到别的地方去,到处去托钵。我们要想真正把一个好的善知识留下来,叫他住在这个地方,在这里教学,一定要修供养。
供养不在多,这个诸位一定要明了,供养一多就害人了,就把人害惨了。初发心出家真是个个都是菩萨,到最后一接受供养,供养多的时候个个都还俗,都回家了。出了家,他没有产业,什么都没有。钱一多,人家供养个房子送给他,他有了家;出了家把他送回去,你回家好了,回了家,银行里头也有存款,跟世俗人有什么两样?出家人叫人瞧不起在此地,佛法的衰衰在此地。佛规定的对出家人的供养,四事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没有听说供养房子的,没有,决定没有,维持一个最简单的生活。他什么都没有,心决定在道上;如果他有了,他心里就患得患失,他有贪欲,贪心也增长了,贪不到,瞋恚心也增长了,那造的罪业就太多太多了。出家人为什么造那么多罪业?每一个在家人供养的都有责任。所以佛法灭,灭在哪里?出家人固然不好,在家人害的,害惨了,这个要知道。尤其是出家人自己要有高度的警觉心,人家供养的时候又不能不收,收了怎么办?赶紧布施掉,不能留。留了之后决定堕阿鼻地狱,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毁灭佛法堕阿鼻地狱,这是万万不可的。
我在国内外的时候,讲席上我都劝勉大众,供养是必须的,不能过分,要有智慧,不能用感情,而且供养要平等的供养。一个道场要兴,一个地方上佛法要兴,必定是高僧大德人数要多才能兴,如果一个人、二个人没有办法。所以僧团最低限度是要四个人,四个人以上才是一个僧团,不足四个人不能称僧团。龙天护法,护谁?护持僧团。今天我们要找一个道场,四个人以上在一块共住,能够守六和敬,能够同一羯磨,我们找不到。所以今天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真正佛法的道场,我们感觉到非常的悲哀。佛法自从释迦牟尼佛起,佛法的这个生活方式是民主自由,它是真正做到了。羯磨就是会议,它是民主制度,四个人在一块,无论什么大小事情,四个人开会,多数赞成,通过,没有说哪一个人做主的。佛在世也是一样,有什么事情宣布,它通过的方法是默认,宣布之后大家不讲话就承认,就通过了,如果有意见你就提出来说。羯磨是梵语,翻成中国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开会、就是议决,在我们中国过去翻法叫作法,就是开会、会议、决议。所以佛法是民主自由,不能守六和敬,不能做羯磨,就不是佛法的道场。所以诸位你们将来看什么样道场的时候,要从这个角度上去观察,它是真正的道场还是虚有其表的道场,不难得知。
供养说广修,因为它的范围非常之广泛。刚才跟诸位说,因为你性德广大,你要不广修,性德不能够显现。前面跟诸位说,十愿愿愿都是显性德的。这个地方所说的,批注上偏重在事,其实理事它都具足。批注在事相上:
疏【广罗五尘贵品,修饰百味珍馐,陈供法界如来,奉养十方海会。】
这些讲的都是在事相上。诸位听我刚才所说的,似乎只是我们在家信徒对出家的法师要供养,我们学生对老师要供养。出家法师跟做老师的怎么样?他们也要广修供养。所以供养有多余的就要布施,不能放在那个地方。还有些人说,我供养的钱放在银行里攒,攒到一笔相当数字了,我再来做个好事情,这样好不好?这不错!实际上不可以。为什么?你的心已经攀缘了,心不清净。随手布施,心清净,不攒积,有多少舍多少,清净,这样才如法。底下一段讲,这个境界相也非常的广大,跟前面一样。
经【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
这也是三种无尽,佛剎无尽、诸佛无尽、菩萨海会无尽,都是我们供养的对象。
经【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
这是能供之心,跟前面两段意思也相同。如果没有普贤行愿法力加持,自己甚深信解,就做不到。所以十大愿王的的确确不是一般人能够修学的,为什么?他没有这么大的心量。这个心量实在是太广大了,决定用的是清净心、平等心来修这个法门。下面举所供之物:
经【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
这一句是总说,底下就举几个例子。
经【所谓华云。鬘云。】
这是花,『鬘』也是花,花穿成花环就叫做「鬘」。印度人有这个习俗,花穿成一串套在脖子上就是花鬘。
经【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燃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柱。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
这是举几个例子。在这一段,批注里面写得很详细,诸位自己去看。经文里面有几个字是必须要晓得它表法的意思,这是我们在经上常常会看到的。它用「云」,「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它都用一个云。在《华严经》上我们见到太多了,一切经上也常常看到,「云」代表非有非无。你看我们现在看到有云彩,坐飞机到上面去看没有了,代表非有非无。我们要不要用这个供?要供。能不能执着?不能执着,诚心诚意去修供养而不执着,无分别、无执着,云是取这个意思,这叫真正供养,才能显自己的性德。世间人供养,他着相了。着相有没有福?有福。着相的福小,福报小,人天善果,小果,不能称性。因为普贤十愿愿愿都要显性,着相就障碍了见性,所以它用这个字。而且还有一个常用的字,就是用「天」。天,不但是有尊贵的意思、高显的意思,同时有自然的意思,天然之物。这个取什么?取随缘而不攀缘,这就是天然,就是自自然然的供养,不要刻意去寻求。刻意寻求又是攀缘心,攀缘心就不清净,随缘的心是清净的,所以它有这个意思在。
供花,花代表因。所以这所有供养,诸位要晓得,都是供养自己的法性,供养自己的自性。见到花,想到自己要修因,花代表因行。花非常美,想到我们现在自己有许许多多的烦恼,烦恼是迷失自性而生的,就是变现出来的。所以烦恼与性德是一个东西,迷了是烦恼,悟了是性德。性德美,真善美。所以觉悟之后,把所有丑陋的烦恼都变成真善美慧的性德。它具体代表,在经上讲代表六度、代表十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加上后面的是方便、愿、力、智,这就是十波罗密,也就是菩萨修学的十个纲领。所以供花代表这个意思。看到花了,念念不忘修六度因行。所以它供在那里不是好看的,它里面代表有意义的,是提醒自己,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让自己迷失了自性,它取这个意思。所以供花。供音乐,前面说过,音乐是表称赞如来的意思。所以我们有梵呗歌咏赞佛,这是音乐。前面跟诸位讲过很多,它的作用非常的广大,效果非常的殊胜。
『伞盖』,「伞」跟「盖」是两种东西,伞是遮太阳的、遮阴的,也可以遮雨的,在古时候伞是圆形的,诸位在寺庙里面你还能看得到;盖是宝盖,盖是防灰尘的,上面落了灰尘,是遮灰尘的。这也是里面有表法的意思,就是预防五欲六尘,不让五欲六尘染污了自性,取这个意思,你一定要懂得。所以佛门里一切的陈设全是教学的艺术,它叫你一看,你心里就体会了。我们在这个世间无论在什么所在,心地要清净,一尘不染,这就是你自性上好比就有了伞、有了盖,取这个意思。
『衣服』表忍辱,忍辱衣。「衣」是礼,在儒家是礼,行礼的时候要穿上礼服。「衣服」遮羞的,有忍辱的意思。所以见了衣,穿上衣,就要晓得修忍辱波罗密,就要晓得修礼敬诸佛,它代表这个意思。所以供养衣服。
『香』,代表的意思尤其是多。我们赞子里面有「戒定真香」,「香」表戒、表定、表慧,所谓五分法身香,表解脱、表解脱知见。在我们初学人来讲,它表性香,它又代表性。所以佛门里头「香」用得非常的广泛。家里面有佛像的时候可以燃香,在佛像前面燃香。诸位,它代表的意思,如果自己闻到香(燃香的时候),心里不能想到戒定慧,五分法身香,你这个香没有供佛。这供佛是怎么样?是供自性佛。你能够想到这些,提醒你自己信解,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它能提醒你这个,这就是供养自性真佛。所以燃香供佛是供这个。彩画、泥塑、木雕的佛,它不需要供,这是代表形象,表法的,真正是自性要能够回光返照,这种设施才能收到教学上的效果。所以处处提醒自己,自性要觉不能迷,自性要正不能邪,自性要净不能染,没有一样设施不是提醒自己的。所以供佛,你要晓得是供自佛,不是供他佛。因为自佛常常会忘掉,用个他佛,一看到:我也是佛!常常能够警觉、能够省悟,是这个意思。
『种种』是多,香的种类很多。『涂香』,我想妳们女同学天天都要用,香水、香粉涂在身上,都是「涂香」。妳们涂了有什么用处?有没有想到戒定慧?有没有想到性香?没有想到,所以你们迷失了。从今天起就要觉悟了,喷一点香水要想到这是供养佛,供养自性真佛。凡是涂在身上的都叫涂香,无论香粉、香水都是一样的。『烧香』是燃的香,像我们佛堂燃的香,这是「烧香」,这个里头品种也非常之多。『末香』是粉末一类的,粉末一类的也可以烧、也可以涂的。这个里面种类就很多,举出这三大类。
『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这是讲香数量之多,香数量特别多,就是它表法的义趣特别之深。表法里头最重要的就是五分法身香,千万不要把这个忘记,因为五分法身是我们修学的目标,是我们所要证得的。三皈是修行的总纲领,五分法身香是我们修行的总目标,我们将来证果证什么?就是证五分法身。
下面这讲燃灯,『灯』也有很多种,它代表自性的般若光明。所以我们学佛的人每天不能忘记烧香、燃灯。这些也无须刻意去求,前头跟诸位说,天然的意思。其实哪一个人每天不燃灯?你回家去开了电灯是燃灯,尤其是现在科学发达,夜晚都是一片光明。凡是见到光明,要想到自性光明,我们对人、对事是不是光明磊落,自性清净心里面是一片光明。假如我们对人、对事还有隐瞒的,还有不可告人的,那是黑暗,那是无明。燃灯就是要照破黑暗、照破无明,取这个意思。我们见到一切光明,想到我们心里头还有没有黑暗存在?你要明白这个道理。无明是黑暗,无知是黑暗,烦恼是黑暗,如果不能把这些东西统统把它改过来,你那个灯叫白燃了,燃了没用处。蜡烛也是光明。所以在讲经、做法会的时候,电灯已经这么亮了,为什么前面还要点两支蜡烛?是特别提醒你。因为灯你天天见,见惯了,忘掉了,特别把它点个油灯、点个蜡烛,你一看的时候提醒自己,取这个意思。蜡烛跟油灯它还有另外一个意思,代表的什么?燃烧自己,照耀别人,它代表这个意思。菩萨生生世世都能舍己为人,这是燃灯。
凡是供养具,刚才说了不必勉强,但是要尽心尽力。不须刻意去搜求,刻意搜求这是错误,给我们带来烦恼了。尽心尽力是什么?我有多大能力,我要供养好的。譬如买香,我们买好香,我有这个能力买一千块钱一斤的香,我就买一千块钱的;如果我是买个几十块钱一斤的,这个对不起自己。如果有三、四千块钱一斤的香,我买不起,我也不要借高利贷去买,那错误了,那增加自己的负担,没有意思。尽心尽力就是圆满功德,心尽到了,力量也尽到了,这个功德是圆满的。超过了自己心力的,有很多人在佛门里做功德,他不懂得这道理,他去借高利贷来做功德。为什么?要面子,好像别人出的功德,我出少了不好意思,自己实在也没有钱,去借高利贷,后头就背利息,苦不堪言。这个错误了,这是绝大绝大的错误,在佛门里头不许可的。佛法绝对是个平等法,人人尽心尽力,它就平等了。所以是在心力上平等,不是在事相上平等,事相上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要在心境上平等,这是真正的平等。所以诸位一定要懂这个供养具里面它所代表的意义。
经上举例不多,只举了几个例子。而且在供养当中,除了你明了表法的意思之外,最好还能够发愿。你要不会发愿,经里面有例子可以提供你参考,自己不会,就依照经上这个例子来做。譬如说此地也举了几个,在第二十七面第一行末后这一句:
疏【行者当供养时,一一俱当发愿。】
这是告诉我们,你这个供养就没有白供,与普贤行愿就相应了。
疏【供涂香时,作是愿言:愿无漏涂香,磨蓥热恼者,脱彼诸地狱,一切炎蒸苦。】
底下有烧香,有供灯。所以不管供养什么,自己都有愿,有愿要尽心尽力去做到。发愿与回向愿虽然都是愿,意思不相同。发愿这个愿未必能做到,事上做不到,我心里有这个愿。事上我没有这个机缘,缘不足,愿做不到,做不到,不能没有愿。譬如我们要有普度一切众生的愿,像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你一定要有这个愿,但是你能不能做得到?做不到。做不到但不能没有这个心,我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天天在做、时时刻刻在做,做多少算多少。回向这个愿是已经做到的,已经做到的把这个功德回向十方、回向众生,跟发愿不一样。发愿等于说支票开出去还没有兑现,回向是已经兑现的,这是有这么点不相同的地方。
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愿是由自己发的,也有个别之愿,有特别的愿望,也是各个人不相同的。自己实在不会,就找经里面看看诸佛菩萨他们是怎么个发愿,这是提供你做参考,你照他这个方法学习行,不照他这个方法也行。譬如说我们见到灯,我们自己发愿,我们牺牲自己,为一切众生服务,这个愿也非常之好。用燃烧自己、照耀别人这个意义,用我们的智慧,用我们的能力,用我们的体力,尽心尽力去替社会大众服务,贡献于社会大众,这就是燃灯、燃烛的意思。教我们不要忘了自己这个本愿,时时刻刻提醒他,明白这个意思就好。再看底下一段:
经【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
这是「明正供养」,就是说明正式的供养。在这段里头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常』,说明供养不能间断。一花一香都与体性要相应,只要与体性相应,一也是多。为什么?体是心,心包太虚,香花是物,虽然是一物,这一物是从体性里面生的,这一物就是自己的体性。所以《华严经》上常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无碍,道理就在此地。所以我们看到经里面,讲的供养具数量是无量无边,好像我们怎么能做得到?你明白这个道理,你就做到了。所以古德教给我们修普贤行愿的人,只要你安心观行,一就能化成无量,无量也能够归纳成一,与经上所讲的境界无二无别,法喜才能现前,所谓法喜充满,才能得到真正的乐趣。也正是孔老夫子在《论语》里头第一句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现在在学。习是什么?做到。做到之后,那个喜悦从内心里面生出来,不是外面的刺激,从内心里面生出来,就是我们佛法里面讲的法喜充满。
所以学佛真的离苦得乐,破迷开悟,不假!愈学愈快乐,愈学愈自在,世间第一等的乐事,在佛法里头。如果你学佛觉得痛苦,那你学错了,你没有懂得佛法,你曲解了经义。你方法有错误、理论有错误,所以你才愈学愈苦。如果理论、方法正确,愈学愈快乐!这是真的,心开意解。好,我们讲到此地。
普贤行愿品疏 (第十一集) 1986/1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4-001-0011
请掀开经本第二十七面,批注里面谛闲法师假设了一个问答来给我们说明:
疏【问:如上所列多多供品,如何办得?】
怎么能办到?
疏【假使能办,又如何能常供养如上所列多多佛耶?】
就是怎么能够供养像前面所说的无量无边的诸佛?下面是答复。
疏【答:须知一香一华,无非中道。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故,尽虚空界;即假故,如云普遍;即中故,一亦法界,多亦法界。一一品物,无不称于真理。各各等虚空界,即以全法之身,游诸剎土;称真之物,供养诸佛。是故菩萨,不虚行于所修,常值诸佛,恒不失时;一切品物,常称真而成就也。幸勿生疑。】
批注里面有事有理,事容易懂,理确实有相当的深度。但是我们每一章里面都是以这种原理,这个原理总不外乎一念三千,明白了一念三千,华严境界确确实实不难现前。下面要给我们校量,就是比较供养具里面:
经【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这个非常要紧了,也是我们修供养里面最主要的一个部分。财供养就是用物品供养,物品供养里面要是加上观想,这个财供养也是『法供养』。譬如我们供养灯、供养香,这是财供养,物质供养,可是从这个供养当中,我们晓得灯表智慧光明,表般若智慧,是以般若智慧来供养;香表戒定,表清净信心,是以这个来供养。诸佛,前面曾经说过,这要记住的,我们以般若智慧、以清净心地待人接物,就是供养诸佛,这是财、法两种都有了。供养里面特别偏重在「法供养」当中,这是不但佛在这部经上这么说,诸位常常念的《金刚经》里面,校量功德也是说大千世界微尘的七宝布施都不及为人说四句偈的功德,可见得法供养的殊胜,决定不是财供养能够比得上的。底下一段举几个例子,一共举了七个例子:
经【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既然举了这七个例子,这七个例子当然是法供养里面最重要的七个项目,每一个项目里面自然包括了许许多多的法门,这是说明七大类的供养。第一,这一定是最重要的,摆在第一个决定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要『如说修行』。如谁所说?如佛所说的。所以这一条太要紧了。假如我们不能够「如说修行」,我们就对不起佛。佛一生的教导,结果我们一句话也不听,都没有照做,这很对不住他。纵然是四事供养得很周到,如说的衣食、卧具、医药统统都供养到了,但是他教给我们的我们并没有去照做,这个不是真正供养。真正供养,宁愿在事供养里面有欠缺,甚至于全缺,一样也没做到,就是财物上的供养一样都没做到,但是真正照佛所讲的来修行,这还是真供养。佛给我们说了这么多,就是教我们要修行。佛对我们的期望,是期望我们个个人早一天成佛,跟他一样。能够满足他的大愿,这才叫真供养。这是诸供养当中第一供养,我们要晓得。
「如说修行」,包括的范围就非常的广大,以本经就这一章而说,主要的就是讲十条大愿,这个十条大愿每一条你都要做到了,这就是「如说修行供养」。你怎么能做到?一定要甚深信解才行。如果不能甚深信解,它这十个名目的意义、境界,你决定达不到。所以对这部经要真正下功夫去研究、去理解,要把它变成我们自己实际上的生活。譬如礼敬,我们要以真诚、清净之心,对待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这是修「礼敬诸佛」。我们的言词一定是有益于一切众生,有利于一切众生的,出自于至诚,这就是「称赞如来」的供养。我们有力量必须要帮助人,无论是用我们的智慧去帮助别人、用我们的才艺帮助人、用我们的体力帮助人、用我们的财富帮助人,这都叫供养,这个都是「广修供养」。以智慧助人,这是法供养;以我们的体力去帮人家服务的时候,叫内财供养;以金钱财物去帮助别人,叫外财供养,身外之财。一定要尽心尽力去做,这叫如说修行供养,这个是对佛的真正供养。
佛给我们讲的法门太多太多了,说到修行,是不是这些法门都要学?这是个问题。佛讲了许许多多的经,这些经我们是不是都要读?这个问题很大。可是我们在佛法里面一定要细心去观察,看看佛陀在世他那些弟子们怎么修的,看看那些诸菩萨们怎么修的,你就明了了。佛说一切法是度一切人,记住,度一切人,不是度我,佛要度我,只说一法。所以无量无边的法门是为无量无边众生而说的。因此我们就明了了,我们要在无量无边的法门里面只取一法就行了。佛在世的时候好办,太容易了,你要是遇到佛,你向他请教,他给你说一个法门,你依教修行就成功了。现在我们最大的困难,因为佛不在世,我们没法子问他。留下来的经典,都是他老人家从前在世替一切人说修行的方法,这些记录记载下来的东西。所以我们今天看一些经典,就如同看大夫的处方一样。这个大夫从前在世替人看病,人家来了,他马上替他开个方子,一吃就好了。现在大夫不在了,那些治好的人也不在了,药方堆了一大堆,堆在这个地方,我们今天看到的就是一堆药方,《大藏经》就是一堆药方,是他从前治别人的一堆药方。
所以,我们今天看这个东西很头痛,哪一个药方对我合适?我们都有病,你要是把所有药方统统都用,准死无疑,这诸位要记住。你说《大藏经》我统统搞,准死无疑,绝对不会开悟的,没有人这种学法的。所以佛法能救人,也能害死人,它这个经典确实就是药方,你要取舍得法,真的适合于自己病况,这个方法就很灵,非常灵验,药到病除。所以我们选择法门,这个法门选择了去修,修个一、二年,不合适就赶快换。就好像你吃药一样,你吃药当然是害病去吃药,这药吃了不对症,你会警觉这个不对症,大概吃错了,赶紧找大夫重新来调整。我们修行没有结果就得要调整,这个是要注意的,要特别提高警惕。可是我们人寿命有限,所以这警觉性要很高。自己没有办法选择,就去找这些真正有修有学的法师,或者是居士们,请他们提供一些经验来供给我们做参考,帮助我们在法门上决定取舍,这点也非常的重要,他修行是过来人。
可是善知识难遇,真正是难遇,俗话常说可遇不可求,到哪里去找善知识?遇不到善知识,我们自己去搞,真的是盲修瞎练。你要是遇到一个恶知识,那糟糕了,碰到他,他也给你介绍,教给你的都不是正法,反而走到邪道上去了,这个事情就麻烦了。所以从前有师承,现在没有了,现在没法子了。所以现在人你在这个世间求一点科技的知识,你能够做到,真正讲求学问就很难了,求道就更难了。真正好的老师找不到学生,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找不到学生,佛法之衰就衰在这个地方。有资格做一个学道的学生不容易,相当的不容易,他要具备许多的条件,里面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对老师要有决定的信心,要有至诚恭敬心,这才能成功。佛家、儒家都是如此。所以过去讲求的是师承,对这个老师敬仰、爱慕,而且有恒心、有长远心,老师的教导百分之百的依从,老师怎么教,你就怎么做。这种学生,你们想到哪里去找去?找不到。
我给诸位同学说,我过去求学就是这样求的,所以我还有师承的边缘。轮到我再找个学生,我找不到,找不到像我这个学生了。我从大陆到台湾,那个时候我二十三岁,离开学校就是跟着军队到台湾来,尝到失学的痛苦。有这么个机缘,认识了方东美先生,他是过世了,老一代的,你们现在年轻同学可能都没有跟他见过面。他在那个时候,在三十九年、四十年的时候,他是台大哲学系的系主任,也是很有名的一个教授。我那个时候对哲学很有兴趣,我写了一封信给他,还写了一篇文章送给他看(人没有见过面,不认识,寄给他),目的是希望能到学校去旁听,听他的课。当然对这个人我非常景仰,非常的尊重。
方先生收到我的信之后,我记得好像只一个星期,他回一封信找我,要我到他家里去见他。见面之后,第一次见面我们谈了有两个小时,一见面他就问我的学历。我初中毕业,高中念了半年,我就这么个学历,到台湾来了,跟军队到台湾来。因为抗战期间,我们是流亡学生,抗战时候我失学三年,尝到失学的痛苦,虽然是没有能上学校,可是没有离开书本,我喜欢读书。方先生也是看了很久,好像不太相信,他告诉我,他说我给他写的信,以及我写的文章,他说台湾大学的学生写不出来。最后告诉我,他说现在的学校,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你要到学校去旁听,一定会大失所望。我听了这几句话,好像是拒绝了,不让我去旁听,心里也就凉了半截。可是很难得,过了没有一会儿,他看看我那个态度好像很失望,但是向学心切。他很慈悲,他说,好,这样子吧,你每个星期天到我家里来,我给你上两个钟点课。这是我没想到的。所以我跟方先生学哲学是在他家里,学生就我一个人,我这个课是在他家里上的,每个星期天两个小时。
我学佛就是从哲学里面进去的,就是讲到哲学最后一个部分是讲佛经哲学,他结论上有两句话,「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里面的最高峰,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两句话很动听,这样我才知道佛教里头有这么好的东西。原先我最排斥的是佛教,佛教迷信。所以看看寺庙里一天到晚超度死人,讨厌得不得了,听到佛教就讨厌,就得要骂它几句。哪里晓得佛教里头有这么好的东西?不知道。所以是经过他的介绍。他要不介绍给我的话,你说寺庙一般法师来给我说佛教怎么好、怎么好,我会反驳的,我不会相信的。所以我的佛法是方先生接引的,方老师接引的。接触到以后,一直到今天,三十多年了,的确正如方老师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所以我对他老人家非常感激,念念不忘好老师。
当我接触佛法之后,大概不到一个月我就认识章嘉大师,这个因缘也非常非常殊胜。章嘉大师教我,跟方先生教我一样,也是一个星期两个小时,到他的办事处。他是跟政府到台湾来之后,没有住庙,我们政府给了他一栋房子,在青田街八号,那是个日本式的房子,前后都有花园,环境很幽雅。以后就是每个星期天到章嘉大师那里去,他给我也是讲两个小时,教了我三年,一直到他圆寂。所以我的佛学根底就是章嘉大师给我打的。我的老师就是一个老师,不是这里听听、那里听听,这里看看、那里看看,我没有搞过这个,都是一个人教的。
章嘉大师圆寂之后,又隔了一年,我是朱镜宙居士(最近过世的,九十七岁,他跟李老师同年)介绍我认识台中李炳南老师。以后我离了职务之后专心学佛,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十年。所以我还沾到一点师承的边缘,不容易,真正难得,接受善知识的指导。跟李老师的期间当中,经不能随便听,不能随便看。到台中去之后,他告诉我,你既然要来学,就是我的学生,只准听我一个人讲经,除我一个人之外,任何人讲经都不准听,老师很专制。他办的慈光图书馆,我在慈光图书馆开幕之前去的,就替他做管理员,那里有《大藏经》那么多,没有经过他同意,任何经不准看。有道理,为什么?他要负责指导你,他要晓得你脑子里有些什么东西,哪些是正的、哪些是邪的,他要了解,他才能指导。如果你不听话,乱听乱看,他无从指导起,那没有法子教。所以你所读的东西他要知道,你所读的过程他要晓得、他要了解,这个老师对学生要负绝对的责任。所以一个学生成功失败,关键在老师。
诸位你们今天学佛没有老师、没有人指导你,遇到老师也不敢指导你,你来找我,我不敢指导你。为什么?你脑子里太杂了,一塌糊涂,我理都理不清楚,怎么能指导?没有法子的。我认识方老师的时候,那个时候刚刚对哲学有兴趣,但是是一张白纸。如果方先生要问我看过些什么书?我告诉他,那时候只看过一部《哲学概论》,其余的没有接触过;对中国的东西,我读过《老子》、《庄子》,读过几篇,儒家东西接触过一些,有兴趣。如果你要是搞得太杂了,要是听很多人讲演听多了,他顶多叫我,「学校旁听去就可以了」,不会每个星期花两个钟点在家里教我,不可能的事情。到后来他老人家过世的时候,我去参加追悼会,秦孝仪报告他老人家一生的行谊,我们才晓得他是我们老总统的老师。如果过去我们知道,我们不敢去找他,还敢给他写信?不敢。我就不晓得,瞎碰碰上的,不知道他的身分,只晓得他脾气很大,上课的时候拍桌子骂校长、骂教育部长,原来有那么硬的后台在后面,不晓得,不知道。
所以,能够得到老师的爱护、教导,没有别的,就是诚敬,就是听话,没有别的,他教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法,依照他走的路,依照他的模型。所以老师对学生负这个责任。可是学生要不听老师的话,他自己要去博学多闻,那老师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在师承这里面来说,老师是非常非常的专制。在过去儒家与佛门,你们诸位要是看看《高僧传》,看看这些语录,你能够看到,非常的专制、跋扈、不讲理。那个不讲理是什么?锻炼你的忍辱,锻炼你的耐心,明明你有理,老师硬说你没有理,这是考你有没有耐心;如果你没有耐心,不能忍辱,决定不能成就,不可能成就的,一切法得成于忍,这一关非常重要。所以古人对于最看重的学生,将来要传法给他的,总想种种方法去折磨他、侮辱他,看他能不能受得了。
你看《禅林宝训》里面就有许多这种例子,老师对这个学生,学生是满好的,看到就不顺眼,好像看到就生气,又是打,又是骂。学生好心端一盆水供养你叫你洗脚,老师洗完之后把这个水往他头上一倒,简直就是欺负人,为什么?都是考验。把学生赶出去,不要他,赶出去。赶出去,不走,老师讲经的时候,他在窗子外面听。老师晓不晓得?晓得,故意装不知道。讲了三年,要传法了,住持退休传法了,要找一个继承人,找谁?就把赶走的那个人找来,就是他。大家恍然大悟,原来种种折磨是看中了的人。如果没有看中,觉得这个人不是个法器,他对待他就非常之好,就是客人,欢欢喜喜的。看中他是个法器,他将来能成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那必须要用种种方法来锻炼他。所以凡是禁不起折磨的都不是法器,这个诸位一定要记住。你要遇到真善知识,没有真善知识不折磨人的,他要不折磨你,他没有看中你。像李老师,李老师学生很多,他如果对那个人每一次见面都很客客气气,也不骂你,也不说你,他不要你的,你不能成就;他要看中你,觉得你是可造之材,见到你就有气的样子,小小的过失就骂你、打你。李老师打人的,就是看中你对你就一点都不客气,为什么?要成就你。没有看中你的时候,对你客客气气,不跟你结冤仇,何必?反正你又不能成就,就用不着用这些方法来锻炼你。这是儒家跟佛法锻炼人才几乎都是同样的手段、同样的方法,这也就是教你修行。
说到这个地方,行门只能取一门,唯有一门深入才能成功,古人有所谓「一经通一切经通」,怕的是你一样不通,所以学东西要精于一样。佛法跟世间法不相同,世间法你专攻一样,不能旁通第二样;佛法不然,佛法通一样,它能够旁通一切。所以佛法重要的就是要深入,真是甚深信解,要做到这四个字,一定要一门深入。我在李老师会下的时候专门学佛经,就是学讲经,他老人家在教学过程当中是只准学一部。他学生很多,学经是随你自己选,他不替你选的。但是你所选的经要得到他的同意。你所选的也许选得太深了,不合你的程度,或者是不合这个时代,他不教,他叫你重选。如果选个三次都选得不合适,他就给你选,他的原则是叫你自己选。一样东西学成了,才可以学第二样,决定不可以同时学两样东西,这个他决定不教的。为什么?要叫你专心,全心全力在一部经上。他教的方法非常的严谨。所以我到台中去的时候,这个因缘也很巧,正好他开班教讲经,他开了个小班,那个班没有名字,就是台中佛教莲社叫经学班,专门研究讲经的经学班。我们有二十多个同学,教授的方法是采取中国过去私塾教学,就是个别教学。上课,同学们统统来,二十多个人统统要来上课,一个都不准缺席,也不准请假,就是上课时候一定要到。教学的时候个别教,一个一个教,但是他一次就教一个人。
在那个时候我们学的,是两个人一组,譬如学《普贤行愿品》有两个同学,两个同学一个讲国语,一个讲台语,好像是讲经旁边有翻译,其实他两个人学一部经。被教的这两个人就坐在第一个位子上,跟老师面对面,旁边位子我们别的同学旁听。他把这两个人教完了,这部经教完了,换另外一部经,再换两个人,就换座位,就是接受老师教的跟老师面对面坐。教了就要上台讲,不上台讲经不准参加这个班,李老师就这一个条件。而且教的时候,不是说这部经教完了你才上台,不是的,譬如我今天教的这一个钟点教完了,你这个钟点就上台去讲,现炒现卖。下面呢?下面的还没有学,底下一段还没有学到,就是这个教法。
学生一个星期要上台去讲一次。所以学生统统是在讲台上训练成功的,他老人家教不是在讲台下面,是讲台上面训练成功的。教了之后,譬如今天教给你了,过个两天在小班里面讲一次,等于复讲,讲给老师听、讲给同学听。讲完之后,第一个就是我们听经这些同学一个个对他要批评,批评都很认真。老师说讲得怎么样?讲得好,不行,好在哪里,一条一条要说出来;讲得不好,哪些不好,也要一条一条的说出来,很严格的批评。批评怎么样?他要修正,他要改正,最后老师讲评。经过这一堂之后,他把他的讲稿重新再修正,修正以后还要讲一次,讲一次再修正一次,第三次就上台。所以我们一个星期要上三次课,三次课实际上就是一个钟点的东西。上台去讲,听众大概也有一百多人。那个时候女生在台中莲社、男生在灵山寺,男生是星期天、女生是星期六对外讲经。我们这样训练出来的,时间只有两年,训练了二十多个人,个个成就了。
讲经不难,我那时候在班上是很年轻的,我才三十几岁,我们班上年岁最大的人,六十岁,林看治居士,现在还在,现在她大概有八十多岁了。那时候我们在一块学的时候,她年龄最大,她六十岁,她的孙子都做国民学校的老师了,她还在我们班上学讲经。程度呢?百分之八十小学毕业、初中程度。所以我那个程度,我高中念过一年的,在那里还是程度高的,有什么难?所以难的是你们自己心里头畏难:难,这个不行,我不行。那你当然不行,你注定了不行。你也拍拍胸脯:这个不难,我也可以做到。原来我也是觉得这个很难,所以李老师要我到他的班上去看一看。结果我一看之后,一堂课还没有下,我的信心生起来了,为什么?我一看这些人年龄比我大,看程度还不如我,领悟力量没有我强,那行,没有问题,我可以干。一入那个班的时候,才上半堂课,我的信心就生起来了。所以这样在台中一住就住了十年。所以诸位一定要努力,要依教修行,佛的教不但是教你修行,要叫你弘法利生。佛法确确实实如方东美先生所说的,哲学里面最高的哲学,人生最高的享受,我们自己得到了,一定要介绍给别人,普遍的去介绍,这叫流通佛法,我们才能对得起佛菩萨。不要怕难,难是你心理上的阴影,一定要把它突破。
第二是『利益众生供养』,这条就是说要救护一切众生。尤其是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虽然科技一天一天在发达,其实人性的迷失的确是一天一天在加重,这是一个普遍的事实。所以我们在现前这个社会里面,遇到许许多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他非常迷信。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就是迷失了自性,对于自己完全没有信心,没有信心他就去依靠鬼神。鬼神也是把握了他的弱点,处处在捉弄人,说得不好听,就是处处在欺负人。人被鬼欺,这是没道理的,在六道里面人比鬼高,人怎么能被鬼欺负?现在真的是妖魔鬼怪充斥在人间,我们要有慧眼去辨别,不要上人当,不要被人欺骗。
救度众生,先要救度自己,先救自己,这个很重要。要想救度自己,正如同虚云老和尚所说的,第一个你要相信因果,这是世出世间善法的基础。善法就是你一定要相信因果,真正相信因果报应的人他不做坏事,他晓得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才真正能够改过迁善。第二要建立自信心,这个很重要,能相信自己,这是非常非常的可贵。信佛跟信仰宗教不同的地方就在这一点,因为佛教它叫你信自己,这是第一个条件;宗教是叫你信神,信他,那是第一个条件。所以这个不一样的。你说即使以净土法门来讲,我们净土法门三要素,就是三个条件,信、愿、行,它这个信里面第一个要信自己,你不相信自己,你不能往生。所以第一个信并不是信阿弥陀佛,第一个相信自己,第二才信佛。因为你相信自己,佛菩萨能力才帮得上你忙;你对你自己没有自信心,佛菩萨都对你无可奈何,帮不上忙。所以它跟宗教不一样。其次就是要决定行门,这点也非常重要。经典在这么许许多多当中,你也只能取一样作为理论的依据,我们修学理论的依据;行门里面,所谓八万四千行门,也只能取一种,我们依它来修行,要讲求专一,专一没有不成就的。今日之下,刚才说了,善知识可遇不可求,找不到。真正善知识非常谦虚,绝对不会自我宣传的,绝对没有,没有这种善知识的。善知识都很谦虚,你也不容易找到他,你找到他,他也不一定会教你,这是相当之难。
今人找不到怎么办?找古人,古人可以找,为古大德的私淑弟子,这在历史上成就的很多。第一个是孟子,孟子是孔老夫子的私淑弟子,孔老夫子已经不在世了,他依孔老夫子做老师。老师不在世了,怎么依他做老师?孔老夫子的著作在世,依照他这些著作依教奉行,完全学孔子,他学得很像,他变成第二个孔子,所以称之为亚圣。学古人,这是决定靠得住的,决定是真正的善知识,你没有找错人,这点很要紧。类似孟子这个情形很多,譬如司马迁,诸位晓得,作《史记》的这个人,司马迁。司马迁就是学左丘明,是左丘明的私淑弟子,左丘明也不在世了,他学《左传》,他也学成功了。唐朝的韩愈学司马迁,就学《史记》,一生专攻《史记》,他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大文豪。都是以古人为师,这是值得我们在今天特别提出来效法的。在佛门里面也有许多例子,像蕅益大师。《蕅益大师全集》在台湾出版,你们能看到的。蕅益大师是学莲池大师,那个时候莲池大师也过世,也不在了,但是莲池大师的著作在。莲池大师的著作现在我们也有流通,精装本四册。他就是依这个作为自己的老师,依《莲池大师全集》来修行,专门学莲池大师,他也学得很像,他也成为一代祖师。所以在现在这个时代我们学古人,这样才能够成功。
你们同学也许会问我,我学谁?我也学古人,我虽然有几个老师领导我入了门,我学的就是莲池大师。但是还有两个助教,一个就是这个本子的《四十华严》,还有一个是《印光大师文钞》,以这两个做帮助。以莲池大师《弥陀经疏钞演义》为主修,用《四十华严》、《印光大师文钞》来补充,所以我学的东西非常的单纯。但是你要我讲经,你在《大藏经》里面随便抽出一部经来,我一样给你讲,我讲得头头是道。问题就是你通与不通,一样通了一切都通,佛法是一个原理、一个原则,一经通一切经通,一定要专,不专就没有成就。这是说到「如说修行」、「利益众生」,我在此地把我自己的修学经验提出来供养给你们,这是供养,我在此地是法供养,供养给你们。下课。
普贤行愿品疏 (第十二集) 1986/1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4-001-0012
第三是:
经【摄受众生供养。】
诸佛菩萨出现在世间,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利益一切众生,摄受一切众生,正是像《法华经》上所说的,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换句话说,佛菩萨不多事,如果这些事情有别人能办得了、可以办的,他乐得清闲自在;众生实实在在办不了,没有能力办,那他就不能不出现在世间。一大事是什么?一就是我们此地所讲的一真法界,一真;大事是讲生死大事,再没有比这个事更大了。如果能够契入一真,这个大事就解决了;不能得到一真,这个大事就是没完没了,生生世世都不能解决。这个的确是古今中外那些宗教家、哲学家、科学家,都在想解决这个问题而没有办法,实实在在是解决不了的,这是佛不得不出现在这个世间。
佛是大慈大悲,问题就是我们众生肯不肯接受?所以,经上又常说,「佛不度无缘之人」。什么人跟佛有缘?肯接受的就有缘,不肯接受的就无缘。肯接受这个里面还分很多等级。全程肯定的接受,这在佛法里叫根熟众生。我们的根有没有熟?根熟就是百分之百的接受,他这一生决定成就,他这个身在这个世间六道轮回就是最后身,最后一次,以后永远不再轮回了,这叫根熟众生。所以根熟,诸位要记住,百分之百的如说修行,一点都不打折扣的,自己要有充分的信心。你看从前莲池大师在世的时候,他老人家一生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他别的都不会,像佛寺里的这些仪规、唱念他都不会,他就念一句阿弥陀佛。我们《弥陀经疏钞演义》前面有他的小传,你就能看得出来。小传上有记载,有一年旱灾,很久没有下雨,老百姓向龙王求雨,求了也没效,没用,最后就找到他,他是一个很有修行的人,很难得的一个好法师,就请他来求雨。他也没有法子,他也不懂求雨这些仪规,也不懂,那怎么办?好,你们跟我去念佛。他拿着引磬,一些附近的老百姓也跟着他,就到外面田边上去念佛,就很奇怪,他念到哪里雨就下到哪里,真的雨求下来了。所以诚则灵,他不要什么仪规,就诚心诚意的,这是至诚感通,真的就下雨,就被他求到了。所以根熟就是完全肯定,依教奉行。
曾经有人问他,你老人家自己念佛怎么个念法?他说,他念四个字,「阿弥陀佛」。你教别人呢?教别人念六个字,「南无阿弥陀佛」。人家听了就奇怪,为什么教别人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是客气话,是皈依的意思,是恭敬的意思,就是皈依阿弥陀佛、恭敬阿弥陀佛。为什么教人念六个字?因为他现在还不想去,他没念头去,所以跟阿弥陀佛要客气一点,结个法缘。我,这一生决定要去,所以一切客套统统免了。他老人家念四个字,他有信心,他这一生当中决定去,来生决定不入轮回,所以念四个字,一切客气话免说。如果你们现在还不想离开娑婆世界,还有所留恋,西方世界也向往,这个地方又舍不得,那你就念南无阿弥陀佛。可见得古人的自信心,专精于一门,这是值得我们效法的。我们自己要想这一生决定去,我们这一生在这个娑婆世界最后身,你是稳稳当当往生!往生不往生在乎自己。所以佛法讲什么叫根熟?坚定的信心就是根熟了,半信半疑这个就是没成熟。所以根熟的众生要帮助他成就,他这一生决定成就,没有熟的要帮助他成熟,没有善根的人要帮助他种善根,这都是利益众生与摄受众生。
如果讲到『摄受』,必须要以种种方便。「摄受」也就是接引的意思,把佛法介绍给他。有的人乐意,你介绍给他他很欢喜。可是有的人根本排斥,那还是要介绍给他,怎么办?就必须要有技巧。譬如说你们在学校里面,你们如果要会了,你们是菩萨学生,菩萨示现学生的身分,就能够摄受许许多多的同学。这是讲他不信的。如何摄受法?你们在学校,手里拿一串念珠,念珠不要太小,小了看不见。找一串大的念珠套在手上,你们同学一看到你,「阿弥陀佛」,你看你没有劝他念佛,他自动念了一声阿弥陀佛。这一声阿弥陀佛不简单,阿赖耶识就落了种子,将来他就会成佛,这给他种种子。所以没有种种子的,帮助他种种子。种种子要很巧妙的方法,你要是故意叫他念,他才不念;他一看到这个,他自然就会念了。你每一天就不晓得度多少人,这个无量功德!你会的,你就会做;不会的,你也不会做。你们念的书,教科书上一般人习惯都写个名字,你不要写名字,你写阿弥陀佛,人家一看,「这是阿弥陀佛的书」,你看人家又念了一句。所以你要懂方法,你要有善巧,这都是「摄受众生」。
所以我们要有智慧、要有善巧,不晓得做多少好事,这种功德真是无量无边。有许多学佛的人他不懂得,你看很多学佛的,有钱的,开大商场的,他电视上做广告,新闻、广播、报纸上也广告,都是他那些生意。其实他那个广告里头加上一个南无阿弥陀佛,又不增加广告费,恐怕他的生意还特别兴隆,有三宝加持!你看看,他不会,可惜,实在是可惜。所以学佛的人,不但自己要念佛,处处要想方法劝别人念佛,劝别人自动的见到你就念佛,这是最高明的,这是摄受众生。这是什么?没有种善根的替他种善根,为他种善根。已经有善根的,就是他对佛法已经有兴趣,这是有善根的;他对这个没有兴趣,这是没有善根的人。有兴趣的人要帮助他,或者介绍他听经,介绍他读经,帮助他解决疑难,这个是应当要做的。同时,菩萨所在之处,前面跟诸位说过,一定要发心讲经。讲经不一定在大会讲台上,你自己在家里面,你在学校里面,邀集好的同学,尤其是现在你们学校都有学佛社的组织。所以学佛社里头一定要开个讲经班,联络对于佛经有兴趣、能够深入研究的同学,组成这么个小班,大家轮流讲,一个星期讲一次,轮流讲,把这个风气养成。这是帮助那些已经有善根的,帮助他善根增长;真正有深厚善根的人,帮助他成熟,这叫「摄受众生供养」。一定要发心去做, |
|
|
|
|
|
|
|
6#
樓主 |
發表於 2024-3-3 08:15:27
|
只看該作者
要带头去做。你能够带头去做,这个功德很大,福德也大。
讲座,现在你看,台中李老师不办讲座了,大专讲座是从他那里开始的,现在他不办了。为什么不办?现在学生太乱了,办,收不到效果,这是他不办的原因。最初办,因为大专讲座只有他一家,到那里去参加的学生都非常单纯,过去虽然接触过佛法,也不过是几个月而已,纵然有些染污,染污的程度还不严重,所以办的时候收到相当的效果。台中大专讲座是从五十一年开始的,第一次是民国五十一年开办的,办了不少年。我自己曾经参加过十一次,从第十二届以后我就没有参加,所以早期那些同学我都认识。现在讲座难在哪里?难在请很多老师来教,而且这些老师各人学各人的,各人修各人的,所以同学听很难得利益。譬如这个老师他修净土的,极力赞叹净土念佛好;下一堂课,那个老师学禅的,净不行,还是参禅才能得利益;又下一堂,老师学密的,他们两个都不行,还是我这个三密相应,即身成佛。搞得你最后莫名其妙,不晓得哪个好,无所适从,有这个困难,每个人的路不一样。所以你要跟一个人学容易,跟多人学就困难,不知道哪个好,使你自己没法子选择,你反而搞得很迷惑,难在这个地方。
台中讲座它有六门课,六门课当然也要六个老师,可是他六个老师是一家人,除了李老师之外,其余都是他的学生。所以不管他开多少课、多少个老师,他是一个方向、一条路,好处就在此地。所以在过去有许多学生想参加讲座问我,我都介绍他到台中去,原因就是一家之言,你走一条路容易走,容易建立信心,道理在此地。所以介绍人听经、介绍人看经也要负责任,也不能够很轻率,要负起摄受众生的使命。摄受众生就是供养佛,就是利益一切众生。此地所讲的供养全部都是供养十方一切诸佛,我们这样做就是供养佛,你肯修行,肯利益众生,肯摄受众生。第四是:
经【代众生苦供养。】
实际上众生的苦是没法子代受的,各人有各人的业报,怎么能代受?经上也常常用比喻,父子登山,各自努力,没有法子能够代受的。《楞严经》上我们更看到一个显明的例子,阿难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他们堂兄弟一共八个人,释迦牟尼佛是老大,阿难最小。他自己总认为佛是我大哥,你们要努力好好的修行,你们不修行不行,我可以马虎一点没有关系,到时候我大哥会帮助我。所以说他们要修禅定,我不要修禅定,到时候我大哥一定把禅定就给我了。到遭摩登伽女难之后,才晓得没有用处,原来他那个定没有办法给人的,禅定、智慧是没法子给人的。福报可以给人,我有福报,我有财富,我可以分一点给你享受;我的定功,我的智慧,没有办法分给你,这是没有法子的。所谓代众生苦就是指我们现在修行,我们现在修行要吃很多苦头。我们为什么修行?为了将来要帮助众生,要帮助众生先要成就自己,修行不是为自利,是为了利益众生,我们今天所吃的苦头都是为众生吃的,这个就是『代众生苦』。
所以四弘誓愿里面,其实四弘誓愿只有一愿,「众生无边誓愿度」,只有这一愿,十方一切诸佛的本愿就是这个愿,要度一切众生。可是度众生得要有度众生的本事,要有度众生的能力,如果你自己烦恼不断,你度不了众生。所以先要断烦恼,断烦恼成就自己的品德。有良好的品德,你要没有学问、没有能力,你还是不能办事。你的修养道德再好,你没有智慧,你没有能力,也是没有用处的,所以必须要学法门。我们自己成就,刚才跟诸位说,一门就行。我只学一门,我自己成就了,我为什么要广学多闻,要学那么多法门?为众生学的,不是为自己学的。所以这点诸位要是明白了,你可以多学一点法门就没有关系,是为别人学的。为什么?有些人他想学佛,但是他不肯学我这个方法,不肯学我这个法门,他想学别的,那你要懂,你才能帮助他,你不懂,你就不能帮助他。如果自己懂,尽心尽力帮助他;自己不懂,介绍懂得的人去帮助他,应该是如此。可是介绍也要负责任,你介绍那个善知识是不是真正的善知识,他到那个地方会不会有成就?如果你介绍到那边去了,他到那边还是没有成就,你介绍人有过失,虽没有罪,有过失。为什么?耽误他的时间,浪费他的精力,我们这个介绍人,实在讲也对不起人。所以这点也是相当不容易的。「代众生苦」是从这些地方说的。看到众生受苦受难,我们自己要加倍精勤努力来修学,希望自己学成之后能够为大众解决这些苦难。下面一句是:
经【勤修善根供养。】
我们先讲『善根』,然后再讲『勤修』。什么叫「善根」?在佛法里面,它讲世间善根与出世间善根,也就是讲凡夫的善根与菩萨的善根。而且凡夫里面还有内凡、有外凡,内凡是指六道凡夫,外凡是指小乘声闻、缘觉,为什么?他没有见性,没有见性都叫凡夫,乃至于权教菩萨都是没见性的,没有见性的他是以六识为主,就是第六意识主宰,这是凡夫。他的善根有三种,就是无贪、无瞋、无痴,这叫三善根,一切善法都从这个三善根出生的。三善根的反面叫三毒,就是无量无边的烦恼、罪业都是从三毒生出来的,三毒就是贪、瞋、痴。所以我们学佛首先要修三善根,于一切法不贪,就是一切的顺境不起贪心,这个非常非常的重要;一切逆境里面,就是不顺的境界里面,不生瞋恚心;一切境界不迷惑,样样清楚,这叫不愚痴。不贪、不瞋、不痴,这是三善根,这个要认真的修学,这个在修行人来讲,这是根本法。三毒的果报是三恶道,瞋恚是地狱道的业因,人不瞋就决定不堕地狱;贪爱是饿鬼道的业因,不贪决定不堕饿鬼道;愚痴是畜生道的业因。就以佛法来说,现在佛法有真的、有假的,这里头有邪有正、有是有非,你要是不能够辨别,这是愚痴;你要能在佛法里头,哪是正法、哪是邪法,是非、善恶、邪正清清楚楚,不被迷惑,这是有智慧,这个不愚痴。先要修这个,要修三善根,要勤修,「勤」是要精进、要努力,要认真的去修学,这对你自己是决定有好处。
诸位必须要记住,人的寿命很短,不要以为寿命很长的,那你就错了,寿命很短,几十年真是一弹指就过去了。我是二十二、三岁到台湾的,想想当时的情景就跟昨天一样,时间过得太快太快了。往后还有没有这么长的时间?没有了,人生苦短,不要贪恋。眼前要是贪恋这个,得不偿失,为什么?你将来的果报在三恶道,这个事情可太麻烦了。眼前对于这些五欲六尘你能够舍弃,顺境不贪,逆境不瞋,样样明了,将来得大好处,能够得真实的利益,这是我们自己一定要明了的。我举一个小的例子给诸位说,年轻人喜欢玩,我年轻的时候也喜欢玩。可是什么?我就看得比较远一点,我看到许多老人很苦、很可怜,想到什么?自己将来要老。不老就短命,简单得很;不想短命,一定就要老,这总是免不了的事情。所以愈想愈不对劲。我在没有学佛之前,我还学了几个月的算命。所以我那时候也会排八字,不过时间很短,学了几个月就学佛法,学了佛法,那个东西就丢掉了。所以我知道什么?一个人在一生当中他的运会转的,有五年最好的运,有五年最坏的运。一般人他是要受命运的支配,但是如果你自己信心要具足,你就能转命运。我在我学佛三十多年过程当中,我所体验的,转变命运没有诀窍,就是信心,你自己信心坚强的时候你的命就转掉了。
所以那时候我想,年轻的时候要吃点苦头,要多多的努力,把好玩的应该放在什么?放在晚年,那多自在,年轻的时候吃点苦算不了什么,有体力、有精神,能扛得过去。所以我年轻的时候就学佛、读书,那些游乐的场所里面决定找不到我,一年难得看一次电影,我年轻的时候。而且我很吝啬,要我去买一张票看电影我舍不得,因为什么?那个钱花得浪费,没有意思。所以看电影怎么样?要有人请客我才去,我自己不花这个冤枉钱,也有很多朋友知道我这个习气。而且我条件很苛刻,我绝对不排队买票,因为那个受罪,排队买票很受罪,我看一场电影要排一、二个钟点队,我不干,决定不看;如果位子坐得不理想,边边,我也不看。所以要票买好,位子很适当,要摆在当中,看得很舒服,这个可以,我才同意;否则的话,请我看一场电影都不容易,我都不干的。所以那时候我们在上班,我们同事都叫我做书呆子,他说这个人念书念呆了,呆头呆脑的,好像很消极的样子。现在碰到我说:你的路子走对了。他们都退休了,退休拿了点退休金,有很多跟人家合伙做生意,没做几个月都被人骗走了,苦不堪言。
我那些老朋友碰到就跟我说苦不堪言,他看到我现在好逍遥自在,你这个路走对了。我说当时我们在一块,三、四十年前我就告诉你了,我们玩的时间调换,你是年轻玩,我是老来玩。你看我现在在全世界到处走,走到哪里人家什么都给我预备好,带我去游览、去观光,这个多自在。我们把时间调换了一下,就得这个自在。所以你自己要能够决定,不能被命运支配。一生最好的五年,五年放在最后,不要在年轻的时候把那个五年用掉了,那太可惜了,那到老的时候要受罪了,要放到最后,愈老愈自在,愈老愈快乐,你们想想这样好不好?如果苦,晚年苦是真苦,年轻苦不觉得苦,晚年苦是真苦,希望晚年能够得大自在。这个要你自己去做决断,现在决定不能够贪图欢乐,要努力、要奋发、要向上,要勤修三善根。
佛在经典里面给我们说得很详细,而且佛所说的每句话决定是真实的,他不会欺骗人的。世间人最难舍的什么?财,难舍。财从哪里来的?财是你前世修财布施所得到的,换句话说,是你命里面有的。命里有的来了,来了我不要,不要,永远存在那个地方,没动用。比如现在来了,现在来了你不接受,那永远存在,永远用不尽。来了的时候,好,你统统就照收,而且在享受的时候又不肯再修布施,你这个财就用尽了,用得尽的,你们是愈用愈少了。所以有财,除了自己衣食够之外,而且还要节俭,最好是要能节俭,不赶时髦,这个是聪明人,我把我多余的财富布施。布施是什么?布施就是真正的储蓄。储蓄在银行里,银行会倒闭,靠不住。布施是什么?是存在法界里面,法界不会倒闭,你的财用永远不会缺乏。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明白这个道理你才放心大胆这样去做。
而且你真正是很节俭,给诸位说,你身心愉快。所以财一定要舍。不舍不但有烦恼,而且还有疾病,为什么?你要去看医生,要花一笔医药费,为什么?因为你有钱。你要没有钱就不害病,没有钱怎么样?没有钱害不起病。病魔来找你是因为看到你有钱,你这个钱又不肯花,他就来找你,非让你花掉不可,还要吃好多苦头。你为什么不把它舍掉?舍掉就不生病了。所以你看我这一年到头,到台湾三、四十年了,没有害过病,所有医院没有我的病历。为什么?没钱,害不起。病魔他知道,他不找我,害不起病。所以一定要晓得这个道理。我从前曾劝过别人,有些出家人也是好朋友,常常吃药,我就劝他布施掉,他不敢。我说,你不敢,你的病就不会好,天天要吃药,天天要花那么多钱;你要统统布施掉,就没事了,病就好了,也不要看医生,也不必吃药,布施掉就好了。舍,病也可以舍得掉,也可以布施掉,不肯布施那就没法子了。
所以财富要攒在法性里面,不要存银行,攒在法性里面就是多做慈善的事业。而好事里面最殊胜的,我们在此地讲,法供养为最。你就做这个,修法供养。法供养,第一个就是印经,选择好的经书、好的批注,我们印了送给别人,这是法供养,也是财供养。财供养跟法供养联合在一起,那财就变成了法供养,这个供养最为殊胜。另外一个方法就是请法师讲经,这个也要花钱,不一定在寺院,我们租一个讲堂,租一个地方,或者租一个星期,或者租一个月,看我们有多少钱,自己做个功德主,出钱出力租一个地方请法师来讲经,这是好事情。所以我在国外讲经的时候,多半都是华侨一些同学,大多数都是我们从前大专讲座的同学,在国外留学定居下来,都有成就的,他们找我,每年找我去讲经,我们都是租借地方。在洛杉矶,我们每年都是借他们的市议会,美国从前满可爱,他议会不开会的时候空在那里,他很乐意借给我们使用,只有一个条件要保持整洁。我们听众有二、三百人。可是去年去讲的时候不行了,他大概看到我们每年人那么多,要求我们要收费,一次要五百块,很可观,五百块美金一次。所以去年我们就没有借他的议会,因为价钱太高了,我们借了个旅馆,旅馆里面一个会议厅也很大。那个旅馆很好,是我们台湾同修他开的,他免费借给我们,借了几天。
这是最好的财、法供养。当然像这种情形,先要做宣传工作,报纸、杂志、广播,都要花点宣传的费用。请法师讲经,印送经书分送给大众,你要想把财储蓄下来,这个方法最好不过了,而且这个财决定用不尽的,还真正有利息。我自己学佛三十多年来亲身体验的,我是人家供养,我也统统马上就散掉;可是这散掉没有几天又来了,每来一次比前一次要多一点,都有利息。所以我很明了、很清楚,永远用不尽,愈来愈多。多了怎么样?多了大家有福,大家享受。如果我那些财要自己享受,那个麻烦大了,一定要吃药、打针、看医生,什么毛病都来了。所以让大家去享受,修无贪、无瞋、无痴,修三善根。菩萨那没有话说,菩萨决定是具足三善根的,他没有三善根,他怎么能成得了菩萨?成了菩萨之后,他还要不要修善根?还有一个,唯一的一个善根,他能成佛。所以菩萨要成佛,他也要修善根。什么叫善根?精进。菩萨的善根,只有一条,精进,决定没有懈怠。这是把善根说出来,要勤修,注子里头有说:
疏【不舍勤修一切善法,善法若不勤修,便不能利乐众生,即与佛心相违。故以勤修善根,是法供养也。】
供养一切诸佛。这是合世出世间一共就是四善根,无贪、无瞋、无痴、精进,精进是天天干,要找机会,要锻炼自己。前面也曾经跟诸位介绍过,佛法里面精进,最好的方法就是上台来讲经。为什么?叫许多听众逼着你不得不精进,逼着你要上台,你要没有充分的准备,你就下不了台,就很难为情。这个比应付考试还要认真,这个方法很好,要制造上讲台的机会。有这个机会决定不放弃,没有这个机会要想办法去制造机会,为什么?磨练自己,使自己常常有机会来练习,而且叫这些机会不要中断,自己才能够成就。在讲台上好处很多,前面跟诸位说,教学相长,天天劝别人行善也就是劝自己。所以自己许许多多的毛病,因为天天在讲、天天在讲,自自然然就改了。不改怎么办?心里难过,天天劝别人,自己都没做到,总是难为情,说出来那个口气都不肯定,模棱两可的。为什么模棱两可?自己心里有愧。自己要做到了,那语气都不一样。所以天天劝别人就是天天劝自己,这个好,逐渐逐渐确实能够收到很大的效果,有意想不到的利益功德。第六句讲:
经【不舍菩萨业供养。】
『业』就是事业。菩萨的事业就是教化众生,弘法利生是菩萨的事业。菩萨没有别的事情,是一个职业的老师。菩萨是天人师范,像释迦牟尼佛一样,一生从事于教学,孔老夫子也是如此。但是孔老夫子还曾经一度想从政,没人用他,他没有法子才去教学。如果当时要有人肯用他,他做官去了,他就不教学了,因为周游列国没人敢用他,认为孔老夫子智慧太高,学生里头能干的人太多,恐怕用他,他一发起个政变,政权马上就被他抢去。所以没人敢用他,这是真的,一点不假。但是孔老夫子是很讲道德的人,绝对不会搞政变,不过在当时一些人对他还是不放心,因为他确实有这个能力,他有这些干部,一生从事于教学。菩萨决定没有政治野心,纯粹是从事于教化众生的工作,所以教学就是菩萨事业。
寺院,讲到这个地方,我要告诉诸位,寺,现在我们佛教这个道场称之为寺,寺就是教育机构,寺不是庙,今天把寺跟庙连起来称,寺就是庙,庙就是寺,真叫糟糕,把佛法糟蹋尽了。这个名称的起源,佛教到中国来是中国的汉朝,汉明帝等于说帕特使在西域迎请过来的,到中国来由政府招待他,接待这些外国的法师。那个时候负责接待的是鸿胪寺,鸿胪寺就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专门管外交的。中国过去的政治制度,它君权跟相权也相当的清楚,宰相他不管外交,他只管内政。宰相底下一级单位,这个机构的名称叫部,在汉朝时候六部,部长称尚书,次长称侍郎,侍郎等于现在的政务次长,部长是尚书。帝王的皇室,君权,皇帝底下也有一级办事的机构,它的名称称寺,皇帝底下有九寺,寺的长官叫卿,公卿。所以当时办外交的是直属于皇帝的,皇帝底下专门管外交的叫鸿胪寺,鸿胪寺卿就是现在的外交部长;它不归(现在归行政院)宰相,那时候不归宰相,是归皇帝。所以是由国家来接待。
到最后看到佛法太好了,我们也舍不得让他走,希望他长住下来。长住下来,总不能说把鸿胪寺霸占,这个不可以的,外交部宾馆暂时招待可以,不能永久招待。于是不得已怎么办?在皇帝下面再设一个寺,本来是九个寺,就变成十个寺。那个寺叫什么名字?就是白马寺。那个时候首都在洛阳,洛阳白马寺是第一个「寺」,是直属于皇帝底下,跟九个寺平等排列的,是皇帝底下的一级办事的机构。办什么事情?办教育。所以宰相底下有个教育部,礼部,是办教育的,那是办国家传统的教育;皇帝底下这个寺,就是专门办佛陀教育,现在也可以说办社会教育。于是乎中国就有了两个教育部,一个直属于皇帝的,一个直属于宰相的,你要懂得这个性质。所以当时白马寺的事业,它是翻经、讲经,指导人修行,纯粹是做教育工作,与超度死人念经,绝对没有这个东西。这个东西不晓得什么时候起来的,而且起来得很晚,因为在唐朝中叶以前,我们在历史上都看不到,都没有这个东西存在。所以这是变质了,现在是愈变愈不象样,真正是喧宾夺主,佛教的本来面目我们完全看不到了。但是这个名称一直延留到现在,现在总统府底下一级单位称局,它不叫寺。但是佛教这个「寺」的名称一直保存到现在,你要知道它的根源,晓得它从前办的什么事业,是菩萨事业,是社会教育,这个一定要晓得。所以佛教是教育,决定不是宗教。好,我们下课。
普贤行愿品疏 (第十三集) 1986/1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4-001-0013
请掀开经本第二十八面,经文末后一句:
经【不离菩提心供养。】
举的七个例子当中这是最后一个。凡是举例,第一是很重要的,最后一条一定也是很重要的,一般惯例都是如此。批注里面,我们先把它念一遍,在二十九面第三行的当中看起:
疏【第七言不离菩提心者,文云: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故以不离菩提心,是为真法供养也。大部经云:善男子!汝应如是解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非以世间财宝饮食,名供养也。何以故?如来恭敬尊重法故。】
末后几句是总结这一段的,就是法供养。首先我们要晓得什么叫做『菩提心』,一切大乘佛法都是依菩提心为基础,小乘人没有菩提心,大乘菩萨跟小乘不一样的就是有菩提心。「菩提」是梵语,也是音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觉悟。「菩提心」就是觉心,觉而不迷。怎样才叫做觉?怎样是迷?这个我们要搞清楚。觉的标准是要破二障。我们的真心本来是觉悟的。所以在《大乘起信论》里面,马鸣菩萨给我们讲「本觉本有」,本觉就是菩提心,是本来有的;「不觉本无」,不觉就是迷了,迷的心本来没有。怎么迷的?是因为你本觉心里面起了二障,起了两种障,这两种障一种叫烦恼障,一种叫所知障,只要有这两种障,你这个心就不觉,就迷了。
二障在此地跟诸位略说一下。烦恼本身就是障,所以叫做烦恼障。说到烦恼,它的头数太多了,真是无量无边,四弘誓愿里面说,「烦恼无尽誓愿断」。佛经里面有说八万四千种烦恼,这个是真的,一条一条,确实有这数字的,不是随便讲的。诸位在《佛学大辞典》跟《教乘法数》里面都可以查得到,确确实实列了有八万四千条。八万四千条还不是完全的数字,佛就说了这么多。但是在教学来说,八万四千一条一条的说,不胜其烦,太麻烦了。所以就把它归纳,归纳成百八烦恼,归纳成一百零八,将八万四千归纳成一百零八类,这在研究讨论当中就比较方便得多了。
可是百八这个数字还是多,我们要讲起来还是占很长的时候,还是很啰嗦。天亲菩萨为了便利于初学,所以又将它归纳,归纳成二十六。这是我们平常一讲到烦恼都说这二十六类。二十六类里面有六种叫根本烦恼,二十种叫随烦恼,就是随同根本烦恼而起的,这个在《百法明门》里面它就是这样的归纳法。根本烦恼里面就是贪、瞋、痴、慢、疑五种,另外一种叫恶见,就是不正当的见解,错误的见解,不但错误,还很恶劣,叫恶见。其实这个恶见就是见惑,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就是这五大类。通常我们讲见思烦恼,这个见思烦恼就是《百法》里面讲的六种根本烦恼,有了这些东西,我们的心就迷了,就不觉了。
除了烦恼障之外,还有一种叫所知障。譬如说阿罗汉、辟支佛他烦恼障断了,为什么他还没有菩提心?因为他有所知障,他所知障没破,所以阿罗汉没有菩提心。但是比我们那是高明太多了,我们是两重障碍,他只有一重,就是说他的障碍比我们轻得多。所知不是障,就是所知本身不是障,障碍所知的这种障碍我们叫它做所知障。所以它跟烦恼不一样,烦恼本身是障碍,所知不是障碍。所知是我们的本能,依照佛在经典里面所说的,宇宙人生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法都是我们自己本来知道的,不必要学的,我们的的确确有这个能力。要拿现在一般宗教家赞叹神的话来说,全知全能。谁全知全能?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全知全能,这是佛告诉我们的。可是我们现在的全知全能都丧失掉了,现在只剩下一点点的知、一点点的能。这些为什么会丧失掉?就是这二障障碍了。所以成佛要破二障。这个二障的根本,佛告诉我们,烦恼障的根本就是我执,我执很麻烦,所知障的根源是法执。所以佛法自始至终,破执着而已。只要你对于你自己本身不执着,你的烦恼障就不难断掉;对于一切法不执着,所知障也能够突破。破了二障,菩提心(觉心)就显现出来了。这个叫做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真心本性本来具足的般若德用,般若是智慧,就是智慧的作用,是我们的本能,不是从外面求得来的。在儒家它也讲这个道理,那个时候佛法并没有到中国来,像《礼记》里面的「大学」、「中庸」就发明这个道理。三纲八目里面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诚意、正心就是菩提心,佛说的「不离菩提心供养」,拿儒家来说就是不离诚意正心供养,跟这意思是一样的。可是儒家讲的诚意正心,实在讲也是相当不容易,我们今天因为意不诚,所以才提出诚意的这种教学;心不正了,所以才提出正心。如果意要诚、心要正,再说这个话不是累赘吗?不是没有意义吗?如何能够做到诚意正心?前面这两条就重要了,格物、致知。
历代有许多学者对格物的说法就很多,究竟怎么个格法?司马光说得很好,司马光能够说得好是因为他学佛,他懂得佛法的道理,回过头来再看儒家的东西,那眼睛就放光了,他就看出来了。物是什么?物就是烦恼、物欲;格是什么?格就是克服,就是格杀。我们佛经里面讲阿罗汉的三个意思,阿罗汉的三个意思里头有一个叫杀贼,贼是什么?烦恼贼,就是要把烦恼断掉,要把烦恼贼杀掉。有一些人不懂得,甚至于很多学者,这些大学教授们,看到佛经的批注,「阿罗汉,杀贼」,佛教不杀生,阿罗汉还开杀戒?他搞错,他弄错了,那个贼是指烦恼贼,并不是指外面这些做强盗、做小偷的,不是指这个,是烦恼贼。所以格物就是格杀物欲,换句话说,教我们在一切五欲六尘的境界里面不起贪瞋痴,这个就是格物。所以司马光,我相信他这个灵感是从佛经里面得到的,拿这个来解释格物就太明显了,真的是意思非常的明确,明白、正确,与后面的诚意正心真正能够相应。而致知正是破所知障,跟佛法讲的实在是不谋而合。所以格物就是佛法里面讲的断烦恼障,致知就是破所知障。这两种障碍除了之后,菩提心就现前了,就是诚意正心才能够现前。
因此,对我们现前这个阶段来说,我们一定要修菩提心,修菩提心一定要从格物致知上下手,否则的话,光是嘴皮上天天讲发菩提心、发菩提心,菩提心永远不能够现前。这个是要自己努力去做,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真正要去做功夫的。大乘经里面也常说,如果菩萨失掉菩提心而修一切的六度万行,都叫做魔事,都不叫佛事。由此可知,所谓佛事必定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碍上,只要用菩提心,待人接物、穿衣吃饭都是佛事;如果失掉了菩提心,天天讲经说法、弘法利生都是魔事,都不是佛事。因此这条非常的重要,念念「不离菩提心」。我们再看下面一段经文:
经【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这一段经文是讲财供养不及法供养。前面是讲财,此地是讲的法,财供养像前面讲的,香花、衣服、伞盖、油灯,举的那些例子,换句话说,就是物质上的供养。《金刚经》里面讲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供养,那也是财供养,就是财供养比不上法供养。《金刚经》上说,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不如为人说经里面的四句偈的功德大。为什么?闻法,不管他解与不解,他要能够理解、能开悟,那个功德是不得了,的确是不能比的;即使是他不解、不悟,那个功德也超过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供养。原因在哪里?所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这个闻法的机缘很不容易得到,开经偈里面讲,「百千万劫难遭遇」。财宝是时时可以遇到的,生生世世不会离开的,就是多少的问题。物质的受用是多少的问题,能够闻到佛法的机缘不容易。
我们在台湾好像很普遍,听个佛法没什么了不起。诸位要到外国去看一看,那就希有了,多少外国人他一生从来没有听过佛法,连佛这个字他也没有听说过,你就晓得多难。全世界四十多亿人口,要拿闻佛法跟不闻佛法要做个比例,差太远太远了,简直不成比例,你就晓得闻法机缘之难得。讲到七宝财富,这四十多亿人是人人都能够享受得到,只是多少不同,贫富不均而已。所以佛法难闻。布施佛法,就是给人家讲解佛法,这种法供养的功德绝不是财供养所能够比的。所以我们要先修最殊胜的供养。我们今天没有财,没有这个力量,但是你懂得佛法,你比那个财富的供养还要殊胜,你自己要能够珍惜这一点,要能够珍惜。经上讲的这些比喻都是一些数目字,这些数目字批注里头有,数目字太大了,都是一些天文数字,没有法子计算的,诸位看批注就可以了。翻开三十面,批注里面第四行,这里有几句我念一念,从第三句开始,就是:
疏【正意者。】
从这个地方开始,这就是真正校量、比较用意之所在。
疏【经中正意。所以设此校量者。】
就是为什么要把财、法两种供养来做个比较,它一定有道理。
疏【唯恐钝根行者,祇知以能供财多,所供佛多,获福必多;但着事行,不修理观;乐着有为,不信无为。】
这个道理在此地。世间人确确实实修福的人多,佛法会变成宗教就是因为求福的观念太浓厚了,所以把佛教变质了,变成宗教了,把佛菩萨都当神明去看待。所以烧香供养,塑造金身,祈祀庙宇,为什么?都是求福。这种求福能不能求得到?能求得到,不是求不到,真正可以得福。但是这个得福到哪里去享受就不一定了,这桩事情知道的人不多。有很多人种的福,佛门里修的福,不是在人间享受,而在恶道里头享受,鬼道里面他去当了土地公,去当了城隍爷,我们本省很多王爷公,他就做那个东西去了。那个有福报,你看多少人初一、十五都给他拜拜,都给他烧香去供养他,他有福报,鬼道里面去享受去了。还有就是畜生道里面享受去了,畜生道里头很多有福的,大概在畜生道里面享受,在中国当畜生不行,要到外国去当畜生才行。你看外国人养的狗,有狗的餐厅,我们一般叫理发厅,狗也有,有化妆的,专门替狗剪毛,给牠洗澡,出门也坐车,舒服极了,那真是享福。我看那些外国人都没有那个狗享福,为什么?人要侍候狗,狗不侍候人,他养的都是玩的,所谓宠物。到畜生道去享福去了,虽然有那么大的福报,牠是畜生。所以修福要有智慧,没有智慧,修的那个福,三界有漏之福报,并不在人天享受,一定要有智慧。我们看许多人修福,那个享受决定不在人天,为什么?他非常愚痴,非常自私,他怎么能到人天来享福报?
佛告诉我们,不但你要以智慧去修福,更重要的是修慧,福慧双修才是对的。如果只偏重在修慧,而疏忽在修福,也不圆满。这些事情我们在现实的社会里面就看得很清楚,有很多大福报的人,真正有大福报,他不知道正法。你看像我们台北市,台北市有个很大的寺庙,我听说现在恐怕在全省也是最有钱的、福报最大的,行天宫,福报大,拜拜的人多。尤其是过年、节日的时候,听说去拜拜的都是几百万人,一天的收入大概都可能上千万,那么大的福报。前生修福,不知道正法,依然不免六道轮回。那是神庙,可是佛寺里头,冷冷清清的没有人来。所以佛法要想发扬当然也要靠财力,没有人送财来。鬼神要行他的邪道,帮助他的人非常之多,原因就是鬼神修福多,偏重在修福报上,他的福报大。佛门里一般人疏忽了,都偏重在修慧,虽有智慧,没有福报。所以对于佛教的发扬光大,对于佛教的推展、开拓,总是有许多障碍,这是没有福报。因此圆满一定是福慧双修,两方面要兼顾,主要的我们要修慧,修福绝对不能够疏忽,一定要修福,才能够使佛法普遍的弘扬,发扬光大。在过去,确实佛法是福慧双修,你看无论在早期,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都是一些国王大臣来护持;传到中国来,可以说一直到满清末年佛法不衰,都是帝王国家来护持。佛法衰的确是衰在晚近,大概最近的一百年前,这个衰落得太快了,衰落的速度太快了。所以我们今天见到这个衰的相,但是在满清以前,佛教相当的兴盛。这是着重修福。
尤其是我们要明了无为法的可贵,有为是事,无为是性,通达教理的人他会着重无为,无为的受用比有为的享受高得太多了,有为是物质上的享受,无为是精神的享受。今天物质的享受,可以说普遍而不缺乏,缺乏的是精神上的享受。尤其在现在世界所谓是开发的国家、先进的国家,它在物质上真的不缺乏,缺乏的是精神,精神很痛若、苦闷,找不到皈依处。尤其是科技发达了,对于神的概念逐渐逐渐淡薄了,从前一切依靠神,像现在西方,西方年岁大一点的人他对于宗教信仰很虔诚,年轻的人他就不相信,年轻的一代不相信。所以再有几十年之后,西方宗教必定衰没,为什么?大家不信了,现在靠一些中年以上的来维护着他们的教会。所以在西方现在宗教也是一个危机,怎么样去宣扬年轻人很少能够接受的,他们现在满脑袋是科技,不相信有上帝。所以天主教没有办法的时候,找佛教交谈,无非是想从佛经里面得到一些理论来充实它的教义。这是大概在二十年前,天主教大公会议做出这个决定,主动的找佛教交谈,他们也搜集佛教的经典。我听说我们台湾印《卍藏经》的时候,第一部《藏经》发行的时候我们影印流通,第一个来订《大藏经》的就是东海大学,基督教的学校,他们头一个来订,比我们佛教徒还热心。
有许多这些神父们都在那里研读佛经,虽然研读,他有个很大的障碍,很难明了佛法的真实义,那就是他那个神是个大障碍,很大的障碍。要想解如来真实义不简单,他比我们起来他有三重障碍,我们有烦恼障、有所知障,他还有教会那个神的障碍,他有三障,我们有二障,他有三障,相当不容易。认真的说,要研究这个东西,像《华严》所说的,「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自己去研究很难,一定要请法师去讲解。这个他们也在做,我还在他们教会里讲过半年,辅仁大学后面的多玛斯修道院,我在那里讲过半年,学生都是些神父、修女,我在那里讲佛法的时候讲了几次,有不少的修女退席。有些同学们,辅大的一些同学们就问她们,妳们为什么不听了?她们告诉同学们说,这很有道理,我们再听下去信心动摇了,不敢听了。这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了。所以精神生活的确是非常非常的重要。下面他引用永嘉大师《证道歌》上的几句话来说明,永嘉大师说:
疏【住相布施生天福。】
这就是着相修布施、修供养,这是种福,福报里面最大的是生天,生天这个福报是最大的。
疏【犹如仰箭射虚空。】
这有个比喻,好比向天空射箭一样,箭可以能射得很高,可是射得高,它有一定的高度,它会往下面坠堕的。
疏【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这个几句话是《证道歌》上的话,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所以修福在佛经里面讲叫三世怨,你第一生修福,第二生享福,在一般说,享福的人很少继续修福,这是古今中外都不乏这种的例子。真正肯修福、肯帮助人,是中下阶级的人,这个富贵人家所谓是特别显得吝啬,他只知道享受,不肯再修福了;纵然修福,修得也不清净。譬如说他到寺院来,他很有钱,出一点钱,出个十万、八万的,在他那个十万、八万是九牛一毛;而且怎么?贡高我慢,瞧不起人,他有钱,瞧不起别人,所以是以傲慢之心来修;而且修的时候没有诚意,好像是怜悯的这种意思。所以心不清净,福修得不圆满,而果报,没有人天福报,果报多半是在三途去了,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的。
贫穷人修福,他心诚,他谦虚,恭恭敬敬去修布施,虽然他是布施得少,十块、八块的,他虔诚。而那个十块、八块对他来讲,这个数字是相当之大,他收入少,十块、八块可能是他一天的生活费用、二天的生活费用,乃至于是半个月、一个月的生活费用,他只有那么一点点,在他布施的时候,这个比例是太大了。如果是贫穷要饭的,你看经典里面讲,那个要饭的贫夫,讨饭的,人家给他两文钱,他这个两文钱拿去供养佛了,是他全部的财产,全部供养了,这个福报大,是他全部的财产,全部拿出来了。那个有钱人拿个十万、二十万,不是他全部,是他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那哪里能够比得上人家全部拿出来!你明白这个道理,不是贫人不能修福,贫人往往修的福报比富人不晓得大多少。所以天道真是公平,富人不会永远富,贫人不会永远贫,富人到来生就贫了,贫人来生就富了,真是风水轮流转,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富贵不但学道难,修福也难;贫穷人修道容易,修福也容易。为什么叫三世怨?就是第一生他修福了,第二生享福,享福的时候他就不修福了,刚才讲纵修福也不清净,到来生的时候,这一生福报享完了,来生就要受苦了,所以叫三世怨。这是佛劝勉我们一定要着重在修慧,慧里面有福,那就不至于了。慧里面有福,有福的人修更大的福报,这是他真正有智慧。
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他赞叹三个人,这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是孔老夫子,人家修的福是真大,孔老夫子修的是法布施、法供养,所以他的子孙一直到今天他的家道不衰。我们现在考试院院长孔德成就是他的后代,生生世世家道不衰,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个,找不到第二个,这就是法布施、法供养功德之大,孔老夫子一生修法供养。第二位就是范仲淹,宋朝的一个宰相,他也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从小他家境非常清寒贫困,诸位去《宋史》里面看他的传记,古文里面你们也许念过《义田记》,那就是他家的事情。他在寺院里面念书,家里头没有书,生活困难,在寺院念书。所以从前寺院就是图书馆,必定有收藏着,不但有经典,这个世间经史子集都有收得很完备,而且出家人不但懂得佛法也懂得世间法。在寺院里面读书,有书,书本不会缺乏,同时出家人都可以指导,有疑难都可以问。所以一般念书人都是在寺院里面生活。吃饭他是自己做,范仲淹年轻时候很苦,没有钱,三餐饭吃不饱,所以煮粥,而且煮粥的时候,煮一锅粥还要把它划成四块,一餐吃一块,吃多第二餐就没有了,那么样的清苦。
这个人实实在在了不起,他有一天在寺庙里头发现人家藏的金子,他是无意当中发现的,有好几坛,不晓得什么人埋藏在地下,他发现了。你说那么穷的人发现了,搬回家就发大财,马上就成富翁了,那个数量相当可观。他无动于衷,这一点是他了不起,真正了不起!他没有贪心,他也不告诉人,还用土给它埋起来。他也没有告诉人,人家也不晓得,到他以后做了宰相,这个庙年代久了,也有许多地方需要修理,当时庙里住持一想,宰相从前在我们这里念书住了不少年,他现在做这么大的官,我们去向他化缘,请他帮忙。找到他,他非常慷慨,拿着笔一写,黄金多少坛。庙里来的人好开心,果然宰相了不起,问他钱在哪里?他老人家光写了又不拿钱,一文也没有拿出来。结果他就告诉他,到你们的寺庙的什么地方,哪一棵树底下,在那个地方土翻开,那个地方有好几缸金子在那边,你们修庙足够了。回去,寺庙的人把土翻开,果然不错,发现一大笔的金银财宝。
所以这个人真正了不起,真正了不起的事,决定没有贪财之心,所以他能成就这么大的事业不是偶然的。一生过清苦的生活,你们读《义田记》就晓得了,帮助他的家族,帮助地方上优秀的年轻人,来教育他。把他自己的俸禄节省下来,他养活三百多口,还要教化年轻的子弟,为国家培养人才,一心一意是为众生造福。你看他死的时候,他有五个儿子,一个儿子是宰相,等于行政院长;有一个儿子是御史大夫,等于监察院长,他死的时候连棺材都买不起,钱到哪里去了?儿孙都效法他,做社会慈善福利事业。他死的时候,把他自己的家整个捐献出来做寺院,完全奉献给佛法,他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所以他一家的家道,印光大师说八百年不衰,一直到清朝末年,代代都是好子孙。所以在我们中国看到是第二个人。一般人家能保持到三代的都很少,现在我们看到有的人连自身都不保,中年发达,晚年潦倒了,连一生都保不住。孔老夫子能够保持两千多年,范仲淹差不多到今天也将近有一千年,他的家道能保持一千年不衰。
在晚近的时候,印光大师还提到一个,清朝初年的叶状元,清初,他们的家道也保持到清朝末年,三百年不衰,这都是祖先积大德才有这个样子。现在我们还看到一个,曾国藩,曾国藩的子孙到现在都非常之好。这个都是积德,积功累德,修财布施、修法布施,才能得到这样殊胜的果报。儿孙都这样好,他自己那没有话说,学佛必定有成就,不学佛的他也必定生天,这是一定的。你从他的子孙上看,子子孙孙都这样好的时候,他自己不学佛必定生天,享受天福,这是我们自己一定要明白的。再往下看:
疏【如上今解,行者了达一香一华,无非中道,即空即假即中。正供养时,心中作观,及以发愿,则财供,即成法供。维摩所谓:于食等者,于法亦等;于法等者,于食亦等。是为钝根人而设此校量,读者幸勿滞文而害意也。】
这是谛闲法师特别在此地点醒我们,一定要明白经义,不要曲解了经文的意思。学佛所贵,就是贵在财供养能够把它转变成法供养,使财供就是法供,这样子才真正是福慧双修。怎么个转法?《华严经》完全教给我们这个方法,譬如说我们吃饭的时候,「食存五观」,吃饭的时候我们念供养咒,这个供养咒一定要用至诚心来念,那我们吃的饭也变成了法供养。今天在此地这个三餐饭供养诸位,供养诸位这是财供养,可是希望诸位将来学成之后弘法利生,那我们这个财供养都变成法供养了。你们在佛法上有成就了,你们那个成就也就是今天图书馆讲堂的成就,所以财供养就变成了法供,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
你明白这个道理,你回家去,你在家里面吃饭的时候,你们家里父母对你们养护,这个也是财供养,财供养也变成法供养,那你父母的功德就大了。你父母不会变,你会变,这是真正的孝顺,这是真正父母以财供养你,你倒过来以法供养他。家人聚会这是缘分,可是这个缘分诸位要会修。因为正如前人所说的,我在香港光明讲堂讲经,它那个讲堂上有一副对联,那个对联很值得我们反省的。经上讲,一家人是四种缘组合的: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如果没有这四种缘不会来的。你们跟你们父母到底是报恩生到这家里来的,还是报怨,还是讨债,还是还债的?一定要有警觉。真正有警觉心,能够把家庭变作道场,使一家人都能变成同参法侣,这是菩萨家庭,这要靠自己去努力。那个对联说,「夫妻是缘,有善缘,有恶缘,冤冤相报」,你们要提高警觉,这不是开玩笑的,要提高警觉,现在外国离婚率多大,那都是恶缘,冤冤相报;「儿女是债,有讨债,有还债,无债不来」,真的是要深深的反省。下课,我们休息一会儿。
普贤行愿品疏 (第十四集) 1986/1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4-001-0014
请看经文:
经【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这一段为我们解释法供养的真实义。一切诸佛没有不尊重法的,为什么?诸佛之所以能成佛,都是依法修学而成就的。所以诸佛菩萨没有一个不是弘法利生,法宝之所在就是如来的住处,这是佛在大乘经典里面常常为我们说的。『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佛从哪里来的?佛从修行来的,如法修行你就能成佛了,他如法修行他也成佛了,所以这些新的佛都是从如法修行当中而出生的。佛愿一切众生个个成佛,快快的成佛,所以对于法就看得特别重了。只要能修法供养,那是真正供养如来。所以诸菩萨们没有一个不是积极热心的在弘扬佛法,为什么?那就是真正的供养如来。这个意思我们要懂得。我们今天如何能供养十方如来?你要积极的依教修行,弘法利生。弘法,在前面跟诸位说过,方法非常之多,并不局限在讲堂里面讲经这一桩事情,真是方便有多门。自己要用智慧,要随时随地都能够摄受一切众生,都能够帮助一切众生接触到佛法、理解佛法、修学佛法,全都是属于法供养。我们要这样的修,这才是真正的修普贤菩萨的供养大愿。再看下面一段经文:
经【此广大最胜供养。】
这就是指前面的法供养。
经【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是总结供养愿的一段。我们特别着重最胜供养,一定要懂这个理,要懂怎么个供养法,必须要修学。如果不修供养也是没有法子成就的,自己不能成就,也不能够利益众生。
这一段我们就介绍到此地。再看下面第四段,「忏悔业障愿」。
经【复次。善男子。言忏除业障者。】
忏悔是修学里面重要的一个科目。十愿前四愿,的确是修行的根本,你要是没有敬心就不能入门;没有称扬、赞叹之心,不能去我们的障碍,不能亲近善友;不修供养没福,没福也不行,得要修福。现在讲到要『忏除业障』,因为业障忏除之后,这才成为一个法器,才有资格接受佛法。否则的话,纵然遇到善知识,遇到佛法,自己本身业障太重,遇到了也没有用,人家给你,你没有法子接受。所以必须要修忏除业障。
「忏」这个字是从梵文里面翻过来的,梵文叫忏摩,意思就是悔过。悔是中国字。所以忏悔是梵华合译,前面一个是印度话,后面一个是中国字。一般的解释,忏是发露的意思,就是我们自己所造的罪业绝无隐瞒;露是表露出来,让大家都知道,大家都看到,大家都见到,我们在造罪业。别人看到了,免不了会责备你、指责你,这个指责就是消业,业就报掉了。所以罪业要发露,发露很容易就报掉了。你做的一些善事、好事别让人知道,为什么?你要让人知道了,人家赞叹一下、恭维一下也都报掉了,马上就报掉没有了,善就没有了。现在人造作他相反的,他善事要马上就报,马上就得到人家赞叹,恭维、赞叹、表扬,立刻就报掉了;恶事隐藏不让人知道,罪在后头攒,愈攒愈多,以后到哪里报?到恶道去报。善,现世就报掉了;恶,要到来生、到后世,到恶道里去报,这愚痴,这是愚人。聪明的人恶事现在马上报掉,报掉就没有了,罪就没有了;善事不要让人知道,所以叫积阴德。阴德就是我做的好事、做的善事不愿意让人知道,所以人家不晓得,也不会赞叹,也不会恭维,也不会表扬你,你这个福德愈攒愈多,将来福报就大了。
说到忏悔,批注里面诸位自己去看,我跟大家讲批注以外的一些意思。忏悔有三种,第一种叫伏业忏,实际上伏业忏就是忍辱的功夫,忍辱功夫得力了能够把业障伏住让它不起作用,这是一种。罪业实在讲太多太多了,这一生所造的就说不尽,不但我们身造的,言语上造的,这口业,最严重的就是意业,心里面起的一些念头,一切不善的念头、不善的造作统统是罪业,一切自私自利的念头、造作也全是罪业。何况我们人不止这一生,我们有前生,前生还有前生,无量劫以来积的这些罪业,佛在经上说过,如果这些罪业要是有形相的话,哪怕它再小,甚至于比微尘更小,无始劫来所造的罪业尽虚空也容纳不下。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不学佛不知道罪业之多,不晓得罪业之重,不知道罪业后果之可怕。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才晓得忏悔是我们修行里面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学佛从哪里学起?从忏除业障学起。首先就是要能够把这些业伏住,伏令不起。用什么方法?譬如我们现在用念佛法门,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伏业,就能把一切业伏住。真能伏得住了,就是功夫成片。所以叫做带业往生,业没有忏除得掉,只是伏住而已。你这一句佛号得力,你对于西方极乐世界信心得力,佛号得力。所以,信愿行这三个条件有力,把你无始劫以来,以及今生所造这些业障能伏住,叫它不起作用,不起现行。现行就是作用,虽有,不起作用,这叫带业往生。
第二种叫转业,能把业转过来。这个转业比前面的伏那就要高明了,转也有断的意思,转变了也就是把这个业障断掉了。这个要用念佛功夫来说就是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是断见思烦恼。功夫成片是伏见思烦恼,像石头压草一样,是压住,没有断根。到事一心,那就永远不起了,见思烦恼永远不起了,不但不起而且能够把它转变为善。怎么会转变?这就是你用智慧去运用它,它不但不作恶业,它能够利益一切众生。这个事情也许诸位乍听不太明白这个意思,我举个例子给诸位说。譬如一个人做小偷,他做了多少年小偷,很有经验,偷东西本事很高,造罪业。现在一下后悔了,晓得自己错了,不但以后不再偷盗,他去当警察去了,专门抓小偷。抓小偷,因为他很有经验,他把自己做小偷的本事再来抓小偷,保护大家的治安,保护大家的生命财产,他就变成无量功德,他可以转。转就是这种意思,真是转恶为善,它能够转业,那一转变就变成无量的功德。所以佛在经上常讲「烦恼即菩提」,迷的时候它是烦恼,觉悟之后烦恼就是菩提。所以善恶真的讲没有标准,善恶没有标准,标准是从迷悟当中分,悟了的时候恶也是善,迷了的时候往往善都是恶,因为它后果不好。这是我们要懂得,这是第二种的忏,就是转业忏,转业忏决定不堕恶道。
第三种更高叫灭业忏,那是智慧现前了。以念佛法门来说,要念到理一心不乱,不但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也没有了,无明也破一分了,所谓破无明见本性,这时候业才能够灭。好像这边批注里面末后一行里头所说的,在三十二面第五行最后一句:
疏【理忏,如普贤观经云: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就是大彻大悟之后这个业才能够灭得了。昨天也跟诸位说,灭罪心地清净光明完全显露,可是在事上?事上还是有,像佛成佛之后,他还有一些果报。这个讲什么?定业,佛都不能免。但是这种现象现前,譬如佛也是表示有头痛的事情,他头真的痛不痛?他真的不痛,那是示现,他有特别的用意,佛哪里会受果报!特别用意就是告诉我们,恶业决定不能造。还有就是决定不能杀生,杀生是什么?欠人的是命债,将来总要还的;非法之财,决定不能取,取了之后,你欠人的钱一定要还钱,欠命决定要还命。你这一世逃过了,你来世逃不过,来世逃过了,后世逃不过,生生世世这个债务决定要还。所以不要想着,我占了别人便宜,这是我聪明,他愚笨,没这个道理的。你今生占了他的,来生还要被人家占你的便宜,没有办法的事情,一饮一啄决定是避免不了的,它有果报的,因缘果报丝毫不爽。通达三世因果,他对于自己造作就谨慎了,决定不造恶业。所以灭业忏,罪业就好比黑暗,智慧好比是灯明,不怕黑暗久远,所谓千年暗室,你随时点一盏灯就照明了。这个意思就告诉我们,无始劫以来所造无量无边的罪业,怕的是你智慧不开,智慧开了,统统照破了,这个业才能灭得了。
在忏悔方法上讲,有两种,一种叫事忏,一种叫理忏,这是有事有理。事,这是在事相上,佛在一切经戒里头告诉我们,如果犯遮罪,可以作法忏悔。什么叫遮罪?罪有两大类,就是遮罪与性罪。性罪不管你受不受戒,你造作了都是罪;遮罪,你是受了戒,犯了戒才有罪,你要没有受这个戒,你犯没有罪,那就叫遮罪。譬如五戒里面,前面四条是性罪,不管你受不受戒,你犯了都有罪,不能说我没有受过戒,我犯了就没有罪,这讲不通的,那是性罪,杀盗淫妄这是性罪,不管你受戒不受戒。第五条是饮酒,饮酒你不受戒,你饮酒不犯罪;但是你受了五戒不饮酒这条,那你饮酒,你就有罪。但是饮酒,这叫做遮罪,遮罪可以事忏。像戒律里面属于遮罪的也很多,有很多条,所谓遮就是预防,是一种防范的意思。酒为什么也列在重戒之一?你看看凡是犯杀盗淫妄的,与酒都有关系,酒醉乱性,自己控制不了自己,才去犯性罪;他要不饮酒,保持头脑清醒,有的时候他就不会犯这些罪。所以酒戒是预防的,酒本身没有罪,怕你喝醉了之后犯别的戒,是这个意思。所以它列入重戒,道理在此地。作法就是发露忏悔,就是决定不隐瞒,在佛法里面讲做羯磨,就是大众僧在一起的时候,你自己把你自己的过失说出来,受大家的责备,下一次不能再做,用这种方法来忏除自己的业障。
如果是犯性罪,这个就重了。性罪,这个一定要起行。起行有两种,就是要用修行的功夫来忏。功夫里面也分事理两种,但这两种最好统统都有。在事忏这方面,不但是要发露,不像遮罪,遮罪一发露的时候,你以后不做就可以了,就没有事情了,性罪发露之后还要修法。这个修法里面最常用的就是拜佛,譬如说定一个时期,或者定七天,或者是定三七二十一天,每一天拜三千拜佛,用这种方法来求忏悔,所谓是日夜精勤礼十方佛,这是个修忏悔法,这是属于事。如果能明理,事与理合起来修,晓得业性,就是罪业的体性是从无明颠倒生的,清净心里面没有,实实在在没有,所以罪性本空。这是大乘菩萨的忏悔法,可是他的心是真正达到了清净。事忏除末,理忏是拔根,才能将罪业的根本拔除。但是理忏必须要见性,罪业才能除得掉,如果不见性不行,不见性没有用处的。
见性与不见性如何区别?我们怎么晓得?细说很难,也不是我们的境界。我们从最粗的相来说,见性的人没有我执、没有法执。我们想想,我们有没有我执、有没有法执?如果还有我执、还有法执,那我们决定没有见性。或者你说:我见性了,我开悟了。你们想想有没有开悟、有没有见性?还有个我在,他怎么会开悟、怎么会见性?没有, |
|
|
|
|
|
|
|
7#
樓主 |
發表於 2024-3-3 08:16:49
|
只看該作者
真正开悟见性的人无我。这是一个最粗浅的区别方法,这是对我们自己来讲的,我们自己究竟到什么样的程度自己要知道。尤其在今天,那个妖魔鬼怪欺骗人的把戏很多,决定不要上他的当,他把你找去,你跟他学几个礼拜,或者他教你参禅、教你打坐、教你念咒,念个七、八天,他来给你授记:你明心见性了,你开悟了。你自己真的以为我被某人授过记,我已经开悟了。你想想,你还有我、还有人、还有是非,那是人家骗你,欺骗你的,不是真的。像我昨天告诉你们的,洛杉矶有五个人,不知道是哪个上师给他们授记,他们已经是大彻大悟了,他们跑来问我。所以我就断定他们没有开悟,为什么?我说我没有开悟,你们跑来问我,要我给你们印证,那你们一定没有开悟,我没有开悟,我给你们印证决定没有开悟。骗人的,骗人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千万别上当,自己还有是非人我,是凡夫,开悟了是菩萨。所以我们自己一定要晓得事实的真相。
如果讲到事理双忏,古德曾经教给我们有十种,就是要能够通达明了逆顺的十种心。首先要忏除顺生死的十种心,要真正把它舍离掉。这十种心,顺、逆十心,慈舟法师《普贤行愿品亲闻记》有,诸位好好的去研究,因为它那里面有许多批注我们这个注子没有,可以把它合起来看。第一种就是身见,把这个身当作是自己,当作我,这个是所有一切凡夫,可以说六道凡夫个个都是这样的。我,身是我,这个见解是个错误的。如果说身不是我,那你又恐惧、恐慌了,身不是我,我在哪里?我没有着落了。一切凡夫都是把这个身当作我。身是不是我?严格的讲,身是我的一部分,身不是我的本体。身是我所有的一部分,就好像衣服,这衣服是我所有的,这个身是我所有,不是我,是我所有。我所有不是我,因为我所有可以舍掉的,我不能舍掉。我所有可以舍掉,我所有可以常常换,所以我们这个身体在六道生生世世在换身体,这身体坏了再换一个。如果说我,我不能换,我所有的可以换,就像我的衣服穿破不要了,再做一件新的,要明白这个道理。我有没有?我是真有。你看证到如来果地上的时候,常乐我净四净德有真我。我们今天迷失了真我,把我所有的身分当作我,这就叫身见。这是第一个错误的见解,无量无边的烦恼都从这个错误见解发生。
所以小乘须陀洹,这叫入流,入圣人之流。他有什么本事?他就是知道这桩事情,把这个见解舍掉了,知道这个身不是我,是我所而已,身见破了。身见破了,所以说八十八品见惑才能断掉,虽然不出三界,绝不堕三恶道,所以称之为圣人,天上人间七次往来必定证阿罗汉果。在大乘圆教里面,初信位的菩萨就是这个境界。我们今天在圆教讲,菩萨位次叫初信,我们都没有资格,初信要破身见的,不破身见不能算初信。所以《华严经》里五十一个等级最低的是初信位,我们都不够资格,我们都差得很远。在藏教里面来讲,大概初信位差不多,我们可以够资格,那就等于是幼儿园的小小班,这个勉强,行。圆教的初信位我们没有资格,圆教的初信位相当于藏教里面四果里头的初果,初果须陀洹跟那个是相等的。这是第一个身见,有身见才有生死轮回,这是我们要晓得的、要明了的。
第二条顺生死的心,就是你内有烦恼,外面又碰到了恶缘。使你的烦恼加深,使你的造业是愈来愈严重,内是烦恼,外头是恶缘。恶缘,这个恶也要把它认识清楚,外面一些恶人恶事你遇到了,你心里不高兴,生瞋恚了,那是恶,这是你不大愿意遇到的;外面有很好,你很喜欢的,叫你贪爱,叫你舍不得,还是恶缘。凡是发动你贪瞋痴慢的都叫做恶缘,内里面喜怒哀乐爱恶欲是内里面的烦恼,外面凡是能勾引你喜怒哀乐的,统统是恶缘。菩萨的心是清净心,是不动心。外头一接触境界就被勾引,心就动了,不管你是喜欢也好,是发怒也好,你心动了,那统统叫恶缘。所以恶缘就太多太多了。善缘只有一种,那是佛菩萨,善友,这个是善缘,他把真相给你点醒、给你点破。所以唯有佛菩萨是善友,这个要知道。严格讲起来,连诸天、小乘罗汉都不能算善友,为什么?小乘法执没破,虽然三界之内的生死轮回没有了,三界之外还有变易生死。所以真正的善友是佛菩萨,这是我们一定要明了的,知道外面的恶缘之多。
但是实际上外面的缘,严格的来讲没有善恶。我们内心有烦恼,遇到缘,心有所感动,外头的缘统统是恶;如果我们内心清净,遇到外面一切缘,我们不为它所动,外面的缘统统是善缘。可见得外缘没有善恶,善恶是你自己心里变现出来的。果然你要能够做到外不取相、内不动心,所有外缘统统是诸佛。所以,佛眼睛里看一切众生都是诸佛,菩萨眼睛看一切众生都是菩萨,道理就在此地。这也是大经里头常常给我们开示的,「境随心转」,外面境界是随我们心转,我们以烦恼心看外面境界,外面境界统统是恶缘;我们以清净心看外面境界,外面境界统统是善缘。提婆达多,我们在经上常常看到的,是释迦牟尼佛的冤家对头,生生世世的冤家,专门找他麻烦。可是释迦牟尼佛眼睛当中的提婆达多是佛、是大善知识,释迦牟尼佛说,如果没有提婆达多,他不能成佛,他不能这么快的成佛,他成佛是得力于提婆达多的帮助,为什么?提婆达多考验他。
你们在《金刚经》里面读到的歌利王割截身体,这个故事出在《大涅盘经》里头,《大涅盘经》里面讲得详细,《金刚经》只是引用。那个时候的歌利王是谁,忍辱仙人又是谁?忍辱仙人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他在修菩萨道的时候,专门修忍辱波罗密的时候。那个歌利王,歌利是梵语,翻成我们中国意思就是恶王,非常的残忍凶恶,我们一般称为暴君,不讲理的,无道的君王。遇到这个修行人,把他凌迟处死,用刀一片一片把他的肉割下来,用这种方法处死他。有没有罪?没有罪。那些宫女随着国王去游玩的时候,这个仙人在山洞里头修行,被这些宫女们发现,发现就围了一群,他给她们说法。国王一看到这个很生气,什么话也不说,就把他凌迟处死。他也没有做恶事,这是忍辱度的圆满。那个歌利王是谁?当时还是菩萨,遇到这个事情了,不但没有一点瞋恨的心,而且发大慈悲心,我将来成佛得道之后一定要先来度他,没有怨恨心。这个人就是后来的憍陈如尊者,释迦牟尼成佛了,憍陈如是他的弟子,憍陈如的前身就是歌利王。
所以,你要看看《佛本行经》,他最初度的憍陈如五比丘,过去世都是他的冤家对头,他是遇到这些人成就他自己的道业,成就他自己的忍辱波罗密,成就他自己的慈悲喜舍,成就他自己的无量智慧,定慧都是从这修来的。所以我们现在的人没有办法修行,稍稍遇一点点不如意的事情,他马上就舍离了,换句话说,禁不起考验。就好像你在学校里念书一样,老师一来考试,赶快躲避,不要让他考,念了十几年,一次考试都没有参加过,所以永远毕不了业,为什么?怕考试。其实这些缘就是天天在考你,学佛功夫从哪里炼?叫历事炼心,在一切事、一切人里头去锻炼,炼你的定,炼你的慧。你遇到这个境界就舍掉、就跑掉,你怎么会成就?释迦牟尼佛要躲避提婆达多,不是不能躲避,能躲,他为什么不躲?他正好要藉他来锻炼自己,使自己的道业能早一天成就,这个才是真正有智慧,真正聪明。什么样的境界都不需要躲避,对自己决定是有利而无害;你要认为对你是不利,那你就大错特错,你自己错了。这个就是见解上的错误,你里头有烦恼,内心里头有烦恼,有业障,障住你自己。
第三种随顺生死的心(也就是生死心),接着前面来的,既然是内有烦恼、外有恶缘,你这个善心就减少了;换句话说,凡是行善修善的念头你少了,不但自己不愿意行善,见到别人行善还嫉妒,不喜欢善人,也不喜欢善事。也许你们听了:世间哪里会有这种人?我要说出来,你们马上就觉悟到了。到这边来学佛是不是善事?善事。甚至于你家里还不愿意你到这边来学,这不就很现实的例子吗?你们今天到哪里去,我们去看电影、去跳舞、去玩,我相信你们有很多父母很赞成,好,去玩;去学佛,他心里就不高兴了,就不愿意你来了。这是什么?他自己有随顺生死的心,随顺生死的念头,善恶不能辨别,真正的善他不晓得,那些恶他以为是善,殊不知那些善都是生死的根本、轮回的根本,颠倒错乱。
第四种就是放纵,所谓纵欲,放纵三业,无恶不作。真有这么严重吗?想想佛经里面讲的十善业,假如十善业里头条条都犯,那岂不是无恶不作吗?身,杀、盗、淫;口,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心里面贪、瞋、痴,这是十恶业。无量无边的恶业,归纳为这十大类。的确这个十恶业我们没有一条不犯,只有轻重而已,哪一条没犯?条条都犯。所以佛给我们讲无恶不作,我们想一想,说得并不过分,真正一反省,真的是如此。第五种是讲事虽不广,无恶不作。事虽然做得不多,可是这个心是遍布的,恶心是遍布的,而且这个恶心相续,日夜不断。我们晚上睡觉作梦,梦中做了几桩好事?想想看作梦,梦里头是做的好事多,还是做的坏事多?你就晓得,作梦也能够堪验出我们这个善与恶哪一个力量强、哪一个造作多,可以能够看得出来。
第七条就是文过饰非,我们造作一些恶业,总想办法掩饰,不让人知道。第八种是鲁扈抵突,鲁是粗鲁,就是刚强、粗鲁,不怕恶道,佛给你讲的恶业要受恶果,恶果还没现前,不在乎,不畏惧。那是现在果报没现前,现前就害怕了。第九种是无惭无愧。惭是自心的责备;愧是什么?舆论的责备。无惭就是做一切恶事,他自己好像没有一点自责的意念,我们一般人讲就是这个人没有良心。有些人做了事情,虽然不愿意别人知道,他自己还难过,换句话说,他有惭心。无惭无愧,佛都不能救,佛都没有法子救他。愧是什么?舆论的制裁。他不敢做恶事,为什么?怕别人说,怕别人责备他。一个人是内昧着良心,外面不怕舆论责备,他什么坏事他都能干得出来。第十种是拨无因果,不相信因果报应,这在佛法里面讲是邪见里头最严重的,最大的邪见。
我们造这些罪业,从无始劫以来一直到今天,由自己一直连累到别人,全是这个样子的。这个是佛教给我们忏悔的就提出这十大项目,这个十大项目要认真把它忏除,然后才能够成为一个法器,接受如来的教诲,修行证果。忏除也有十种方法,跟这个十种顺生死心完全相反的,把这十种造罪的心理把它反过来,反过来就是修正过来,修正过来才叫真正的忏悔。底下这一段我们下午再来讨论。
普贤行愿品疏 (第十五集) 1986/1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4-001-0015
早晨讲到「忏除业障」,说到了十种顺流生死的心。对治当然也有十种,对治从后面说起。在顺流十种生死心里面,最后一种是拨无因果,所以对治第一个,我们要深信因果。
学佛基础就是在相信因果,能够相信因果,可以说入佛门就不难了。在晚近,印光大师教人,他是从这个地方开始,所以他特别是以《了凡四训》与《安士全书》作为教诫初学入手。在禅宗最有成就的是虚云老和尚,他老人家一生教诫学生也是以深信因果为第一个科目。他的《参禅法要》里面,他所标榜的,第一条就是深信因果。实在讲整个佛法都没有离开因果这个道理。我们在《坛经》里面看到法达禅师他一生专攻《法华经》,他念《法华经》念了三千遍,到六祖那里参学的时候态度也是很傲慢的。三千遍要十年,《法华经》相当长,一天念一遍,三千遍也要十年。每天念一遍,持诵《法华经》,十年当然也是很难得的。所以见六祖的时候态度上有点傲慢,被六祖呵斥之后,他自己才觉悟。到以后自己说出来,虽然《法华经》念那么久,六祖问他《法华经》的宗旨,他答不出来。以后六祖就开示他,《法华》是以一乘因果为宗旨。清凉大师在《华严经》里面也给我们说出五周因果。所以世出世间法都离不开因果的定律,这是一定要相信。
第二就是要转变无惭无愧,要对治。无惭无愧是烦恼,这是二十种随烦恼里面的两种,也是很大的障碍。必须常常有愧责之心,看看诸佛菩萨在过去劫中跟我们没有两样,现在他们成佛、成菩萨了,我们还在六道轮回,这是我们不如人的地方,应当感到惭愧。再看看近代许多真正往生西方的这些人,距离我们不远,那是真正成就了(一往生西方就等于是作佛了,往生西方就作佛,一生成就),我们看看他们,再想想自己,应当要发愤、要努力。
我最近这两年来看到两个往生的。去年在香港讲经的时候,香港中华佛教图书馆有个信徒,八十多岁的老居士,一个月之前就晓得,预知时至,无疾而终。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一个月之前,他在图书馆借《大藏经》回去看,就告诉畅怀法师,那边的馆长,告诉他哪一天,日期都跟他讲得清清楚楚,叫他派人到他家里去取回《藏经》,他要走了。畅怀法师听了都不相信,他说他要走了,难道他要往生?看看又不像,好像没有这本事的样子,他这种人怎么可以往生?真是小看了他。难道要搬家?说不定要搬家。所以就不管他了。到了那一天就派人到他家里去取《藏经》去,到他家里的时候老居士还在看经,看到来的人,你来干什么?你不是叫我今天来取《藏经》的吗?这个老居士说:是,没错,我是叫你今天来,没有叫你现在来,把这个人打发走了。所以就过了两天再去,他家里人说老居士往生了。大家吓了一跳,什么时候往生的?把你赶走之后两个小时。怎么往生的?看经往生的,他坐在桌上看经走的。你看看多自在。畅怀法师他是学天台的,平常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不念阿弥陀佛的,结果看他这个样子,现在念阿弥陀佛了,晓得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这是一点都不假。我们比不上人家,那么自在,一个月之前就通知有关系的人,打招呼要走了,等于说辞行,你看多自在。
最近我从美国回来,在洛杉矶看到史清源居士,我们台中的老莲友,也是这么样潇洒,这么自在。头一天还跟他太太说,他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他太太说他胡说八道。到第二天他真走了,也没有害病。第二天早晨早饭很正常,跟平常完全一样。到快到中午了,他太太给他做了一碗白木耳,他也吃了,十一点半走了,吃了没有多久就走了,没有害病,真的,不是假的。所以看看这些人,我们自己应当要惭愧、要努力。我们将来往生,如果往生还有病苦,那我们就不如他们,他们没有害病,没病苦,而且预先都知道,哪一天走都晓得,这是念佛念成功了。这是最近我看到的两个人。
所以,真正要想求生西方,求生西方好,是一了永了。这个世界纵然是将来轮回再轮回到人天,苦不堪言。你说我将来来世再做人,我都不愿意干了,因为我看到现在做人,你看那个小孩,从小学、中学、大学,念书苦死了,这不能干,太苦了;离开学校到社会上,勾心斗角,争名逐利,太苦了,这个事情不能干。所以说一定要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求生西方。这个世界什么都是假的,什么都不要争执,应当是以求生西方为第一个愿望,第一桩大事。
第三是怖畏恶道,这是对治前面讲的第八不怕恶道。恶道可怖,不要说三恶道,人都太苦了,何况三恶道?你能够怕堕恶道,就决定不做堕恶道的业,不要造这个业。恶道的业因当然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你要晓得就是三毒烦恼,地狱道是瞋恚、饿鬼道是贪欲、畜生道是愚痴,所以贪瞋痴是三恶道主要的因素。我们在一切法、一切顺逆境界里面,不贪、不瞋、不愚痴,这样才能够不堕三恶道。所以这贪瞋痴的心一定要断。
第四、不覆瑕疵,我们自己有过失不必隐瞒,应当当众陈述,就是说出来,发露忏悔。第五、断相续心,就是恶念一定要断。恶念必定有,为什么?无始劫以来的习气,必定是有。有,不能够相续,就是恶念才起来,马上就换成阿弥陀佛,要很快的把它换过来,不能让恶念继续的增长,这样就好。所以古德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起不怕,那是无始劫的习气,当然会起来,你要觉得快,这一觉,那个恶的念头就不会相续,就断掉了,这样就好。第六、发菩提心。第七、修功补过,第七是对治前面第四讲的是纵恣三业,无恶不作,多修功德弥补过去这些过失。
第八、守护正法,护法第一要护自己的法,要护自己的正法,就是护自己的清净心,这条非常重要。护自己,如果是发心求生净土的话,要护持自己的信愿行,对于净土的信心决定不能动摇。如果这个信心不太坚固,有一个方法,就是除净土之外的经典我不看,除念佛堂,其它的道场我不参加,这样什么?把外缘杜绝,培养自己的信心。如果自己信心非常坚固,那没有关系,纵然接触外道,你不会被他动摇,也许有机会还能够度他们,能够劝他们回头,这个是很好的。所以要护持自己信愿行,行就是执持名号,务必叫这句名号二六时中不要间断。
诸位要晓得,念佛的功夫全在佛号上,念经、念咒是帮助的,是助修,不是正修。如果信愿成就了,我们看看古来的大德,他们的功课就是一天十万声佛号,他也不念经,也不念咒,他什么仪式也没有,行住坐卧不离佛号,忆佛念佛。口里面或者有断的时候,心里面不断,心是忆念,心里面想佛,口里面念佛,他这个心里头的忆念不中断的。《楞严经》里面讲的,「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个现前见佛,你看许多预知时至的,他要不现前见佛,他怎么晓得他哪一天走?现前他一定见到佛,他知道什么时候走。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没有话说,那见无量佛。这种殊胜的功德利益我们不能疏忽。
你要是念一念《无量寿经》,你才晓得阿弥陀佛建立他这个国土很不简单,也很有道理。他在行菩萨道、修菩萨道当中曾经参学。我们看《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当然这五十三参是表法的,是代表菩萨阶级的,五十一个阶级的,代表这些。阿弥陀佛在因地里面曾经参访过二百一十亿个佛国土,二百一十亿,一个佛国土就是一个大千世界,他真是博学多闻。在诸佛国土里面,他是取人家的长处,舍人家的短处,建立一个尽善尽美的极乐世界,这是经里面给我们讲得清清楚楚。在我想,阿弥陀佛在法界他这个关系很深厚,凡是他去参访过的国土,我相信都有最好的邦交。我们如果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这最起码的,二百一十亿个佛国土我们去游历都不要办签证手续,这阿弥陀佛的学生,他们跟阿弥陀佛关系太厚了。
经上讲,我们这个世界距离阿弥陀佛的国土,才十万亿个佛国土,这个距离很近,不远,往返一次花不了好多时间。经上说,西方极乐世界,早晨吃饭之前,他已经去游历十万亿个佛国土,回来的时候才吃早饭。这个讲十万亿佛国土,是只说到我们这里为止,其实不止。有一些人不愿意往生,为什么原因?舍不得娑婆世界。如果明白这个道理,我还是往生好,为什么?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每天都可以回来看看,非常的亲切。所以见阿弥陀佛就是见十方诸佛,最起码的,像我刚才所说的,最低限度你会见到二百一十亿尊诸佛如来,这是讲与阿弥陀佛因地里参访有密切关系的,从事上说的;要从理上讲,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诸佛如来你都能见到。所以这个地方要不去,你到哪儿去?实实在在没有任何一个净土能比得上西方净土,这是给诸位说真话,不然的话,《华严经》普贤菩萨不会介绍你去的。
这是守护正法,一定要护持我这个佛号二六时中不中断。可是念佛,初念的时候常常会中断,这个中断就是业障。所以从前念佛为什么一定要到念佛堂,因为念佛堂的佛号不中断。譬如从前印光法师苏州灵岩山,他们念佛堂里面的阿弥陀佛佛号是日夜都不断的。那怎么办到?轮流念,分班轮流念。到夜晚是分班,夜晚大家睡觉,四个人一班、四个人一班,就是至少是有四个人,保持这个佛号不中断,比如一个人念两个小时,两个小时换一班,这样子换法。所以它的佛号是日夜不间断,一年到头不间断,这念佛堂。你到那个地方去,它能够常常提醒自己,自己怕忘记了,进了念佛堂就不会忘记了。所以是依众靠众,这样成就人的。
现在也没有念佛堂了,可是现在人有福报,你们带上一个随身听,耳机一挂,「阿弥陀佛」,跟念佛堂没有两样,比念佛堂还方便,为什么?走到马路上都没有离开阿弥陀佛。所以要利用这些机器。我在国内外都教人,什么钱都可以省,买随身听、买录音带这个钱不能省,这个太重要了,这是最好帮助我们助念的。所以要利用这些科学的机器,也要叫佛号日夜不要停。尤其现在的机器很进步,有自动回转的,自动回转带子。
我也想将来建个念佛堂,叫二六时中日夜的佛号不间断,我用什么方法?用广播电台。可能先在美国建立,我在美国有这么一个构想,我们自己建个电台,二十四小时就是播放阿弥陀佛,你打开收音机就行了,打开收音机就能够听到佛号。所以我到美国去跟别的法师不一样,他们要不答应我搞这些事情,我不会去的,我去干什么?到那边去真正建一个念佛的道场,大家在一起共修,是到那边建念佛堂去的。这是护法非常重要,就是先护自己,护自己的法就是护释迦牟尼佛的法,护释迦牟尼佛的法就是护诸佛正法。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必须要尽力的来弘扬,把佛法发扬光大,普遍的劝导一切众生。
第九就是念十方佛。这个十方佛,诸位要晓得,十方佛或者是说念诸佛,或者经上看到诸佛名字,这些字样统统都是讲的阿弥陀佛,十方佛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十方佛。所以阿弥陀佛是十方一切诸佛的总名号,你记住这个。它的含义是无量觉,哪一尊佛不是无量觉?因此阿弥陀佛也是诸佛名字,也是诸佛的通号,这个一定要明了。否则的话,一看到念十方佛,好了,你就找《万佛名经》;我们过年图书馆打算拜千佛忏,《三千佛名经》。好了,你要是念那个,心都念乱掉了,到后来不晓得要跟哪个佛走好,这么多的佛,《万佛名经》里面一万二千多尊佛的名号,到后来你会无所适从。你要晓得,十方诸佛名号就是阿弥陀佛。
最后一条是讲观罪性空,这是对治妄计人我,起于身见,对治这一条的,这一定是以智慧的观察,能够真正的破见思烦恼。如果我们真正能具足修学这十条,这个十条修成了是无罪不灭,这是真正的忏悔,理事都有了。我们再看底下这段经文,三十二面,看经文:
经【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瞋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
这是讲行愿之相。身语意,就是『身口意』,是造作恶业的工具,恶业是它造的,忏悔还要它来忏悔。谛闲法师这个注也注得很好,他说:
疏【贪瞋痴是业因,惑也。】
就是迷惑。
疏【身口意是业缘。】
因,如果没有缘,不会结果。因,没有缘,它不会造作,这个果就是造作。所以,内有贪瞋痴,外借身口意来造作。所造作的业一共有三类,一个是善业、一类是恶业、一类是无记业。他这地方讲的「不动」,就是无记业,无记业说不上善恶。忏悔,当然善业不需要忏悔,无记业,就是说不上善恶的,也不需要忏悔,所以忏悔是专对恶业。不过在此地又有了个问题,那就是善与恶的标准很难辨别,这是个很麻烦的事情。不但在我们不容易区别善恶,就是整个佛法里面这个善恶也有好多层次的标准。譬如通常我们讲五乘佛法,这是讲的最简单的,人乘、天乘、声闻、缘觉、菩萨这是五乘佛法,五乘佛法就有五种不同的标准,这善恶有五种不同的标准。有一些高标准的善,大善,在我们看起来是恶,怎么对他是善?所以实在没有标准。严格的讲,标准在哪?标准从心地生的。可以说一个原则,这个原则是永远不变的,不管有多少层次,不管是三乘、五乘,都是守这个原则。能够叫自他身心清净的就是善,能令自己、能令别人身心清净,就是能够达到觉正净的,这是真正的善。如果叫自他心地染污的,就是迷惑,迷、邪、染,那统统是恶。由此可知,不论境界,也不论事相,只论我们自己心地的感受,是觉正净这就是善法,如果是染邪迷,这决定是恶法。你要能把握这个大原则,实在讲善恶不难辨别。
譬如我们上午跟诸位举的,像提婆达多、像歌利王这些,在我们看这大恶,是恶;可是在菩萨,他是善,在菩萨感受当中他是善,大善知识,为什么?他成就他的觉正净。诸位要仔细从这个地方去体会,善恶才能够辨别得清楚。因此忏悔必定是从自己心地里面改过自新,而不是在外面境界上,因为外境没有善恶。这个意思六祖大师说得很透彻,他老人家在《坛经》里面教诫学人,他说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你是不是真修道?你要真修道的人,他看不到世间人的过失。释迦牟尼佛是修道的人,提婆达多想种种方法去陷害他,他眼睛里看提婆达多是大善知识,没有看到他的过失。他在行菩萨道做忍辱仙人,歌利王割截身体的时候,他没有把歌利王看作恶人,他没有,他没有见到歌利王有什么过失,他说歌利王是个大好人、大善知识,帮助他成就他的忍辱波罗密。他的忍辱波罗密是圆满了,那是最后一个忍辱波罗密圆满的相。如果没有他,忍辱波罗密不能圆满。六祖的话我们要好好的去体会。
他老人家又说,「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你见到别人过是什么?是你自己有过失,因为你自己有不善的恶心,与外面境界相感,那个过是自己,不是他。外面境界相感应的时候,你自己如果是善心、清净心,你在外面感的心愈清净、愈善;自己心有恶,遇到外缘相感的时候,你这个恶念起来了,恶生了。所以是自己恶,不是他人恶,他人不恶,是自己恶。几个人明白这个道理?几个人能够回光返照?你不能这样回光返照,不错,你是修行人,你不是真修行人。真修行人,决定是事事他能够回光返照,这个是真正修行人。他在这一生修持当中决定有了不起的成就,念佛能得一心不乱,学禅能得禅定。如果常常见别人的过失,跟诸位说,念佛决定不能得一心,因为一心是清净心,常常看到别人过失,你的心定不下来。
持戒也是如此,戒律自己持得再严,看到这个人又犯戒了,那个人又破戒了,你们想想他能不能得定?他不会得定,他心里面起伏太大了。自己觉得我很了不起,他们都不如我,我的戒律很严,你看这个人又破戒了,那个又犯戒了,其实他自己糟糕了。持戒的目的是什么?是要得定,持戒而不能得定,这个戒律是福报,人天有漏的福报。所以持戒是手段,得定是目的;但是得定并不是最后的目的,定还是手段,开智慧是目的。阿罗汉持戒修定,他只达到禅定,九次第定,没有开智慧,所以最后一个目的他没有达到。因此我们明了,戒律在佛法里乃是手段之手段,定是手段,它是帮助得定的。要帮助得定,这个戒律只有戒自己,决定不戒别人。你要把戒律是叫别人持戒,你自己虽持戒,不能得定。应该怎么样修?自己持戒,别的人都是佛菩萨。
所以,你看看《华严经》里面,讲学佛修行人只有一个,只有善财一个,学生只有一个。除一个学生之外,所有的都是老师、都是善知识,善知识就是菩萨、就是老师,学生只有自己一个人,他才会成就,他才能够真正修十大愿王,礼敬诸佛,一切恭敬,为什么?都是我老师。如果有一个是同学,十大愿王就修不成,为什么?你跟我是同学,马虎一点,随便一点,我们两个差不多,我为什么对你恭敬?礼敬诸佛,这漏了一个不行,漏了一个你的功德就不圆满了。所以诸位一定要明了,《华严经》里面成就人,它的理论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学佛必定是一个人,就是自己一个人,除了自己一个人之外,统统是老师,统统是善知识。所以要以平等心、清净心,礼敬、赞叹、供养,决定不能有差别。差别心不是真心,不是菩提心。前面跟诸位说了,不能忘失菩提心,菩提心里面是平等的。可是我们凡夫,心就是不平等,有高下、有远近,所以他不能成就。学就要真学,要认真的去干。
六祖末后还有两句,这也是警惕我们。真的是别人有过了,别人难道真没有过失吗?别人是有过失,于我不相干。所以他说,「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他有过,他造罪业,于我不相干,我没有过失。他造作种种善业也好、恶业也好,都是做给我看的,都是帮助我修行的,教我看了怎么样?教我看了在心里头如如不动,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这就是修禅定;看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是长智慧,定慧双修。所以一切顺逆境界、善恶现象,统统是善知识。如果你在这个里面着相、取相,动心了,是你自己有过失,你自己心不在道上。那个几句话说得非常之好。再看下面经文:
经【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这个意思我在前面跟诸位提到过,这是讲业障。如果罪业要是有体积、有形相的话,我们无始劫造作到今天,确确实实尽虚空界都容纳不下。这个话说得并不过分。所以要忏悔,一定要把业障忏得清净,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法器。我们念佛必定要修忏悔,虽然是带业往生,总是希望带的业愈少愈好。因为愈少,到西方极乐世界品位愈高,品位高成佛就快、成佛就早!所以在现前这个阶段要尽量的去忏悔。首先对于事理要明了,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把它做到,尤其是最殊胜的修学机缘决定不能把它错过。佛法也是自始至终讲缘(因缘),我们自己修学需要好的因缘。你看《弥陀经》里面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可见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要好的因缘。
我们这边同修,我这次到美国住的时间久一点,我也听到有人对我责备,说我把大家丢掉,跑到美国去了,说了很多闲话。我听了笑笑。假如在美国的因缘要不比这个地方更殊胜,我们何必去?用不着去。学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说老实话,没有生死。所以我到那边去,希望就是在三年之内建个道场,这个道场要是建立起来了,在佛教是开了一个新的境界。我是准备在那边买块地,大概三十英亩到一百英亩的样子,相当之大,初步计划是准备有一百户,聚集念佛的同修,我们自己住在一起。我们这个区就等于一个小区一样,这个小区里建两个活动中心,一个是一般性的活动中心,一个是佛堂,念佛堂。所以我这个念佛堂里面就有广播电台、有闭路电视,围绕着念佛堂的里面是一百栋房子,一户是一栋。我们是求最低的价钱,现在估计是美金不超过四万块钱,这样一般退休的老人都有能力买得起。这个小区里面也有市场、有医院、有银行、有邮局,就是个小城一样,名字我都起好了,就叫阿弥陀佛。所以将来新兴都市在美国地图上有个阿弥陀佛,你看看,那人家查到地图,「阿弥陀佛」,他也得念一声,他不能不念。
这就是集合在美国那些华侨,以华侨为中心,希望他们退休之后,有些子女跟父母相处,在美国很明显的看出有代沟,在台湾不太容易看到,在美国太明显了。所以住得都不很愉快,有的相当痛苦,回来又不好意思,在此地房子也卖掉了,产业都变卖,到美国去了,跟儿女处不好,痛苦也不好意思回来,回来好像没有脸见人,很苦。所以我们要替他解决这些问题,使大家都能住在一起,彼此互相有个照顾。我们想了很多,将来我们自己有意愿,往生的时候我们也特别做个房间,人在病重的时候在那个里面助念,这个房子里面四周画的都是西方极乐世界变相图,一进去之后就等于看到西方世界一样,帮助他能够往生。所以确确实实是想在那里建一个纯粹净土宗的念佛道场,是这么个意思。建好了之后,我就找人发心去做住持,找真正发心念佛的人到那里去领众。所以我那里建好之后就走路,为什么?到别的地方再去建去,要多多的建,希望在美国几个大城市,就是附近都能够建这样的道场,这也是替美国政府解决老人福利的问题。所以我们做这个事情美国政府非常欢迎的,它地方太大了,希望你开发建立新兴的都市。如果不是志同道合的就不能在一起共修,可以参学,不能共修,来访问,来研究,互相观摩,这是很好的,应当是非常欢迎的。共修不行,行门不一样,所依据的经典不相同。像这些地方都应当要想到、要明了,真正一个道场建立是非常殊胜的因缘。底下一句说:
经【我今悉以清净三业。】
这是能忏之心,过去我们用身口意三业无恶不为,现在我们用身口意三业来忏除业障。这就是心存恭敬,心敬,身礼拜,口赞叹,这是忏除三业的过失,也就是前面所讲的逆流的十心,十种善心。古德关于忏悔的事情说得很多,因为这个行门关系非常之大,就是不管你修哪一宗、哪一派,都要『以清净三业』才能够有感应。如果三业不净,再殊胜的道场,再好的老师,自己都得不到利益。所以我们自己能不能得到利益,或者你得到几分的利益,可以说完全在你自己这个心地有几分清净,一分清净得一分利益,十分清净就能得十分利益。
所以一样的道场,一样的老师,许多同学在一块共学,每个人得的利益不一样,原因在哪里?固然是像印祖所说的,对老师的恭敬心有差等,实在讲就是自己清净心上有差等,不一样,恭敬心是从清净心生出来的,心不清净要叫他生恭敬心,决定不可能。因为恭敬,敬是性德,他性有染污,他怎么能生出敬心?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真正讲修恭敬的时候,还是要「清净三业」。因此这个问题古德就讲得多了,像孔老夫子教给我们,他曾经说过「以直报怨」,直是正直,怨是怨怼。他来跟我作对,来常常找我麻烦,我不能以怨报怨,决定不能有报复的心理,好像有报仇这个心理,孔老夫子不主张这个。以直,直就是以正理,以正当的理,我们讲理。「以德报德」,这个德就更厚了。佛法里头常讲的「怨亲平等」,比孔老夫子讲的还要高一层。
真正讲到忏悔,讲到三业清净,必须要做到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人事境界之中不着相,就是《金刚经》上讲的「不取于相」。在一切境界里面,特别是人事境界里面,不生爱憎,这个重要。合心意的不起贪爱心,不顺自己意思的也不起憎恚心,你三业才能清净。最好在一切境界里没有取舍心,你就自在了,有取舍就有得失。人的烦恼是患得患失,如果一切境界没有得失,他的烦恼,我可以说,已经就去掉百分之八、九十了。没有得失,这个人多自在!得失是从取舍来的,不取不舍,一切随缘,随缘就自在。如果再进一步,就是佛法里面所讲的「一相三昧」,心在境界里面清净、恬淡、平等、自在,这就是一相三昧。六祖大师教学的目标,他讲了两种三昧,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说到一行三昧,就是一切处,行住坐卧只有一个心,真心、清净心,离一切分别执着妄想,这个心就是一行三昧。
普贤行愿品疏 (第十六集) 1986/1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4-001-0016
请翻开三十四面:
经【遍于法界。极微尘剎。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一切功德。】
这是说明忏除所对的境界。批注里头注得很好,也很重要,第一句就是『遍于法界』,谛闲法师注上说有两个意思。第一是:
疏【三业俱一思为体。】
『思』是心所,是与八识相应,就是五遍行里面的思心所,思遍法界,我们的业也遍法界。第二个意思是:
疏【三业俱是因缘生法。】
前面讲的是恶业遍法界,第二个意思讲可以能忏除,为什么能忏除?因为它是『因缘生法』。既是因缘生法,必定是没有自性,所以当体即空,你真正要悟入,业障不是不能够忏除的。下面所讲的,这就是辨别我们所对的境界,我们在佛面前忏悔。大师这几句话说得也非常之好,在小注第三行:
疏【次二句正辨所对。昔因亲近恶友,违背良师。】
所以才造业,才造罪业。今天我们回头了:
疏【今于十方诸佛前,诚心忏悔。】
这是发心、发愿改过自新,所以特别着重『诚心』这两个字。『忏悔』,要在事实上做到,要能够表现出来。第一个就是常常自己能够责备自己,求别人来责备你,不会的。给诸位说,一般人不会得罪人,不会跟你做冤家对头,你想请一个人来责备你,请不到。所以,菩萨遇到有一个人责备他,他感恩戴德永远不忘,为什么?真找不到。这个世间能责备你的是谁?你的父母,在过去还有老师。现在老师都不责备了,从前老师是责备学生的,现在老师不敢责备了,责备怕你去告状,告他去。所以老师也省事,老师对学生就不负责任。所以找一个能责备你的人相当不容易,必须要自己检点,自己要责备自己,这个要做到。第二个要相信因果,要怖畏恶道,要知道恶道之可怕。第三个要做到不隐瞒自己的罪过,就是要发露忏悔。
『后不复造』,这就是要断相续心,在忏悔里面真正产生效果的就是这一句,所以忏悔着重在「后不复造」。我现在忏悔,忏悔了明天再干,干了之后再忏悔,这个没有用处,这个一点用都没有。所以忏除业障就是着重在后不复造。孔老夫子所谓是「不贰过」,过失只有一次,觉悟了,下一次再不会有同样的过失,这叫真正的忏悔。『恒住净戒,一切功德』,「恒」就是恒常,要依清净的戒律,修自己一切的功德。「净戒」是戒,「功德」是定慧。所以这一句里头,实际上讲就是戒定慧,我们要恒住在戒定慧当中。这个里面也就像前面所说的修功补过、明因果、护正法、发菩提心、观罪性空,这个功德才能够圆满。
讲到持戒,同学们给我写的纸条,我在此地也顺便答复诸位。首先我们要明了,佛为什么制戒,戒律理论的依据是什么、作用是什么、效果是什么,统统要搞清楚。你要是不搞清楚,你戒没有法子持,为什么?会死在戒条之下,什么事情都办不通,会产生许许多多的流弊,这个要知道,达不到目的。像我前面跟诸位说的,持戒的目的是生定,因戒生定,因定开慧。所以持戒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你才能够达到定,才能够开慧。如果处处拿戒律去看别人,拿戒律的标准到处去量人,你自己只有造罪业,造无量无边的罪业,你决定没有办法成就功德,这是一定要明了的。所以这个戒律,戒体、戒相、戒行、戒法,统统都要了解。
今天受戒难,纵然有开戒坛受戒,时间太短,没有办法讲清楚。受了戒之后,必须要自己找戒经,自己去研究,搞清楚是一桩什么事情。其实,现在几个人去搞这些东西?没人搞了,不但在家同修好像没有人重视这个,出家人也不重视,也不讲戒了。为什么?讲了戒就难为情,这一条也没有做到,那一条也没有做到,样样都是自己在骂自己,算了,就不讲了。所以讲经还有人听,讲戒没有人听,讲戒尽骂人,谁听?没有人听了。所以戒没有了。戒没有了,佛法就没有了,这是个危机。所以祖师真正慈悲,知道末法这个现象。戒律能不能提倡?没有法子提倡,只有个人发心去修学,那个人也是凤毛麟角,没人了。
于是乎印光祖师他老人家提倡三本书代替戒律,就是《了凡四训》、《安士全书》,还有一本是《感应篇汇编》,他拿这三样东西来代替戒律。这三样东西都是非常浅近的文言文写的,而且里面许许多多因果报应的故事,篇幅都很短,不难看,看起来也满有兴趣的。所以把这三本书介绍给大家,希望大家自己常常读诵,常常翻翻,警惕自己,以这个来代替戒律。真能把这个做到了,像《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这都是道教的,但是批注几乎百分之八十是以佛家的东西来注,另外百分之二十是以儒家来注,这也等于是佛教的戒律一样。我们不要看,那是外道的东西,我们不应该学,你要是有这个观念,你就错了。
我记得我有一年在中国佛教会大专讲座,我大概是讲《感应篇》的时候,因为这些东西我在北部、南部都曾经讲过,《文昌帝君阴骘文》也讲过。曾经有一个法师就来责备我,说我不应该去讲外道的东西,尤其在中国佛教会大专讲座里头不讲佛法,讲外道的东西,他把我呵斥了一顿。当时我听了就莫名其妙,我说:我没有讲外道的东西。他说:《感应篇》这怎么不是外道的?我说:原来如此。我就笑一笑,我明了了,我就返过头问他一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四句是不是佛教的法印?他说:是,这个没错。我说:那就行了,《太上感应篇》,我们佛教的这个大印盖上去了,盖上去就算是我们的,你看看它的内容,是不是讲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他听了掉头就走,一句话不说。
学佛心量要大,不要把圈圈画得那么小,你看看它的内容,它内容果然符合佛教的宗旨,就等于是佛教的。佛教的心胸开阔,绝对不是说只有我说的对,别人说的就不对,佛法不是的。佛法是建立一个宗旨,别人说的跟我们的宗旨一样,等于是佛说的。所以经有五种人说,佛是五种人之一,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它的的确确符合佛法的宗旨,所以我们以这个来代替戒律决定没有过失。《感应篇》文字不长,只有一千多字,可以当作课诵本来读,每天念一遍,检点自己的功过,检点自己三业善恶,的确是非常之好。
讲到佛法,我们佛教的生活方式,在中国的佛教是素食,但是全世界的佛教都吃肉,只有中国佛教吃素。所以我们这个佛教到外国佛教去参观,他们看到我们很别扭,我们看到他们很奇怪。为什么?经典上戒律教给我们的,学佛弟子,无论在家、出家的,吃三净肉。有不杀生之戒,没有说不吃肉。尤其佛陀在世那个时候,一直到现在,泰国也是如此,托钵。佛教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不要找人麻烦,这是第一个原则。你去托钵,你要吃素,他要特地给你做,你岂不是找他麻烦吗?那就不慈悲了。所以托钵的时候给什么吃什么,这就方便了。他们家里今天喜欢吃什么,有法师去托钵,他就供养什么,决定不要人家另外给你做。所以全世界的佛教都不吃素,都是吃肉的;而且在南洋的佛教,托钵供养里面还供养的有香烟,整条的香烟是供养给法师的。你到泰国去看看,我们看了很奇怪,出家人又吃肉、又抽烟,这像什么话。不饮酒,这的确是戒律,你到日本去看,日本寺庙里面酒供佛。我仔细去看一看,都一瓶瓶很好的酒,一打一打的摆得很好看,它旁边写个条子,写着「般若汤」。人家告诉我这是酒,好的酒,白兰地葡萄酒,般若汤。才晓得日本人,实在讲出家、在家很难分辨就是,他们喝酒。这是这些生活习惯都要了解,要入境问俗,否则的话,就没法子沟通了。
现在的确是往来多了,随着大众传播工具以及交通的便捷,往来多了,我们生活习惯彼此都了解。我们到日本去,他特别给我们做素食,那是非常的恭敬,特别给你做。那么做当然不干净,这是一定的,特别给你做已经不错了,那个锅里头当然还有荤腥,你拿素菜来闻闻,那个味道还是有腥味在里头。如果你再要挑剔,那就太过分,人家已经给你做,就很恭敬了,再要找人家麻烦,那我们做客人就不像做客的了。所以这些一定要懂得。我第一次到日本去的时候,是跟道安法师一道去的,那个时候也有一些比丘尼们一道,她们在日本的时候是一点都不吃,挨饿怎么办?到外面去买面包,喝开水吃面包。道安法师把她们叫过来狠狠的骂了一顿,妳们以为妳这样就能成佛了,如果这样能成佛,牛羊的功夫比妳们高,一生吃草,一滴油牠也不吃,搞错了。你说真讲持戒,手不持金钱戒,这是沙弥十戒里头都有,妳们做到没有?一个也没做到,真正的大戒不守,鸡毛蒜皮的看得那么重。这是道安法师当时训她们的。道安法师那个时候说,我是这么大年岁了,吃这么多年素,肠胃不习惯;如果我肠胃要是习惯,我到日本就随缘,入境随俗,他们欢喜。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这是菩萨摄受众生的第一个条件,这个绝对不是叫破戒,绝对不是叫破斋,这叫开缘。
我还遇到有一桩事情,我的一个好朋友,在抗战期间他是做地下工作的,在南京,那个时候南京沦陷,日本人占据了。他做地下工作的,结果被日本人发现了,日本人要抓他,抓到了就枪毙,决定是死路一条的。他逃,逃到一个寺庙里面,就在南京中华门外的雨花台那边有个寺,寺的名字我记不得。这个老和尚很慈悲,老和尚听他一说这个情形,老和尚说好,你赶快把头发剃掉,把海青给他一穿,叫他跟着出家人在一块去念佛。以后日本兵来了,来了就搜查,但是日本人对佛教很尊重,这点是他们的好处,到处找找不到,找不到就算了,就走了。他对这个老和尚念念感谢救命之恩,到抗战胜利,日本投降了,他回到南京,办了一桌很好的酒菜请这个老和尚,来答谢老和尚救命之恩。因为他们那时候同伴大概有二、三个人一起来请,把老和尚请来了。请来之后,才想到和尚吃素的,我们都是鸡鱼鸭肉,这怎么办?搞得很难为情。这个老和尚真慈悲,有道,真高,没有关系,大家坐下来,一样吃。他们才觉得这个真正了不起,为什么?老和尚知道这个不是他有心的,不是他来开玩笑的,他是真正答谢救命之恩,不是开玩笑的,是出于至诚,他忘掉这个事情,忘了出家人吃素。所以绝对不见怪,照吃,吃了大家欢欢喜喜,这是佛法,这是菩萨。所以这种情形之下叫开缘,这不叫破斋,不叫犯戒。所以诸位一定要晓得,要明白这个道理。佛法任何一条戒律不是死的,有开遮持犯,条条戒都是活活泼泼的。所以佛法教你的是离苦得乐、破迷开悟,迷执都是错误的。
讲到近代,特别是在现代,大蒜我有的时候是鼓励同修们要吃,我觉得是一个星期至少要吃一次。但是我吃的方法不是像今天那个吃法,今天放在菜里头煮,我不赞成,不是这种吃法。我教人吃法是什么?是治病,是预防疾病。因为现在蔬菜里头农药成分太重,所以在台湾许许多多的怪病都出现。你看这个蒜,除了对眼睛不好之外,对于身体任何一个部分都有好处,它能够预防疾病,它能够杀菌。所以许多医药都是从大蒜里头提炼出来的,你吃那个药也是吃大蒜,这个要懂。
我们台湾农药用的量,全世界的人听到都害怕,美国全国农作物用的农药的药量跟我们台湾是相等的,我们台湾这么一点点大,你就可想而知。美国的杀虫剂,你看我们台湾的杀虫剂,蟑螂,你看到了,一喷马上就死了;美国的那个蟑螂,喷个十几次牠都不死,牠杀不死,牠会昏过去,牠不会死,你把牠扫一扫,放到外面去。的确美国人爱护动物,美国人不杀生,你就可想而知,杀虫剂杀不死虫,只叫牠昏倒,你可以把牠清扫到外头去。所以美国这个国家富强,有福报,有它的道理,老百姓个个都晓得修福。所以农作物里面用的农药,有,很少很少,绝对对于人体没有伤害。什么程度是没有伤害?不要洗,这个菜拿来就可以吃,没有伤害,这个药量用到这样才行。因为美国生菜多半生吃,都不大洗的,因为一洗把营养洗掉了,美国人很重视营养,所以保持得非常的干净。如果药量要是有伤人的时候,政府一定禁止,所以它用的药量非常之少。
在美国有三个好处,第一个是空气清新,没有空气污染。没有噪音,这是在美国生活我觉得很舒服的地方,绝对听不到车的声音,平常的住家,住家邻居家的声音都听不到,小孩叫的声音绝对听不到。他一家跟一家距离相当远,没有房子连着房子的,没有。美国的地大,每家差不多都有二、三百坪的地,他的房子不大,房子大概三、四十坪建在当中,四周围是花园。所以家家都是花园房屋。所以这空气清新,他们树木花草种得多,家家都保持着美化,这是他们的好处,就是空气清新。再就是饮食卫生,这是他们真正做到了。美国人就怕害病,为什么?病不起,医药费用太贵了。所以美国是一定要有医药保险,没有医药保险那就不得了。所以我们中国很多华侨生病的时候到台湾来治病,到台湾把病治好了,往返飞机票加起来,大概是在美国治病只有十分之二、三的样子,这是医药费。台湾看病便宜,美国就是伤风感冒看个医生,至少五十块美金,在我们台湾不过台币五十块不得了,在它那里要美金五十块。我们那里有一个留学生,在那里生小孩,生产,在医院里面大概是住了五天,生一个小孩居然花一万多块。医药费不得了,所以他们特别重视卫生,不敢生病。这是饮食卫生好;再有水好,干净。我们这些地方跟美国是没有法子相比的。
这个蒜怎么样?生吃才有效,熟吃没效,治病要生吃。生吃是很难吃,很辣、很不好吃,但是很有效,确实能够防止很多很多的疾病,熟吃就没有效果。所以这点我们要知道。还有不能生吃的,现在美国人很聪明,你吃不下去、咽不下去,美国人现在把蒜提炼出来,就做像鱼肝油球一样,做成药物,那个很好。而且在美国卖也很便宜,你一天能够吃一颗、二颗,的确能够预防许许多多的疾病,非常有效。如果好像有皮肤稍微敏感的时候,吃这东西非常有效,一吃就好,用不着去吃药。所以蒜以后要记住,我们决定不放在菜里面煮熟了吃,那个生的大蒜一瓣一瓣拿到餐桌上,我很赞成。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还有个同学要叫我说一说鸡蛋。现在的鸡蛋可以吃,为什么?现在的鸡蛋不是种蛋。从前不吃鸡蛋,是种蛋没有办法辨别,种蛋就是有生命,就是杀生。现在鸡蛋是孵不出小鸡的,你要是买孵鸡的种蛋,还要特别去买,价钱恐怕还要高一倍。所以现在这个蛋都不是种蛋,吃蛋跟喝牛奶没有两样,不伤害众生的生命。在中国我们注重的是这一点。譬如穿衣服,毛衣可以穿,毛线衣它是羊毛,剪下来的,没有伤牠的命。但是皮衣就不能穿,皮衣是什么?是剥牠的皮,是伤了牠的命,那跟吃肉没有两样,这要懂得。所以不能穿皮衣服,可以穿毛线衣服。可以喝牛奶,可以吃奶油,不能吃牛油,牛油是要把牛杀掉才能提炼;奶油不是,是从奶里头提炼出来的,这可以吃。总之一个原则,不伤害牠的生命,以这个为原则。
饮食是养慈悲心,是养我们的慈悲心,是以这个为第一。如果单就养慈悲心这一条来讲,现在我们中国,就是学佛的人都不如一个美国人。美国人虽然吃肉,他很单纯,他只吃两种,一个牛肉、一个鸡肉,其它东西很少吃。美国人对动物非常爱护,动物绝对不怕人,无论在什么地方,你只要看到有小动物,你拿着东西喂牠,牠马上就来了。在海边的时候,我们喂松鼠的时候,海鸥都飞到手上来,来要东西吃,不怕人。我们这边的鸟,你稍微接近,赶紧飞掉,为什么?晓得我们这边人杀业太重,杀气太高了,牠害怕。美国这些小动物不怕人,可见得美国人普遍对于动物都爱护,马路上有时候看到松鼠通过,他车子一定停在那里。我们这边车绝对不会停,所以我们常常在马路上看到有狗被压死的、猫被压死的,这在美国是绝对看不到的,他一定车停下来,让牠走过。所以蛋可以吃,现在的蛋可以吃,没有问题。这是讲在饮食方面,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
佛教传到中国来,当时传来的时候也没有吃素。吃素是梁武帝提倡的,梁武帝读《楞伽经》,读到菩萨大慈大悲不忍食一切众生肉,他自己很感动,于是发心就吃素。他是佛教的大护法,所以就发起一个素食运动,由佛门里面这些出家的同修第一个来响应他。所以素食运动在中国展开了,这是中国佛教的特色。中国佛教有两个特色,一个是素食,另外一个是烧香疤,这是全世界佛教没有这个事情的,没有烧香疤的,这是中国佛教的两大特色,走遍全世界没有的。素食的确有好处,有很多很多的好处,尤其是中年以后,素食对于健康有很大的利益。现在外国人也懂得,外国人有许许多多吃素的,但是他不是佛教徒,他是为了生理健康而吃素的。好,我们闲话说到此地。再往下看正文:
经【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个我们念念就行了,不必讲解,跟前面的意思完全相同。
再看下面一段,第五「随喜功德愿」。到忏除业障之后自己就成为一个法器,换句话说,就有资格接受佛法,业障没有忏除是没有法子接受佛法的。一接触佛法,第一个要修随喜。所以十大愿王它这个次第不能颠倒, |
|
|
|
|
|
|
|
8#
樓主 |
發表於 2024-3-3 08:18:19
|
只看該作者
你看这个程序非常非常有道理。我们今天学佛学不成功,你把十大愿王打开来一看,就晓得我们为什么不成功。第一个,我们对人贡高我慢,没瞧得起人,礼敬没有;第二个,一天到晚说别人的短处,找别人的麻烦,没有赞叹;第三个,自私自利,没有广修供养;第四个,一身的业障,不晓得忏除;第五个,不肯随喜功德,人家干一点好事,我们都嫉妒障碍,总想尽方法来破坏、来阻挠,有几个人肯随喜?所以他不能成功,条条都相违背,这是没法子的。
所以一定要发心,要从自己做起,不管别人,别人怎么样不去理会,从本身做起,这样就对了。从我们一个小道场做起。你要记住当初释迦牟尼佛建立佛教,今天弘扬这么普遍,最初也不过是在鹿野苑六个人起家的,释迦牟尼佛一个,五比丘学生五个,六个人起家。我们今天有五、六个人,怎么不能复兴?当然可以复兴,问题就是能不能一条心。所以说和为贵,这是一点都不错的。古人讲,「三人同心,其利断金」。再打开我们历史,实际上中国、外国都一样,我们这里有《二十五史》,你们诸位去翻翻,每一个朝代开国几个人?我仔细去看看,怎么看没有超过十个人的。就是几个志同道合的集合起来,大家一条心,就能够建立一个王朝,延续几百年,一心,大家一条心,没有私心。国为什么亡?每个人都有私心,每个人互相猜忌,国就亡了。大而国家,小而家庭,道场、公司行号都一样,你能够上下团结一条心,那就是复兴,无量无边的前途;一个人一条心,彼此互相猜忌,非灭亡不可。这里头有个理在,有个道理在。
经【复次。善男子。言随喜功德者。】
『随喜功德』,第一个除嫉妒的障碍,因为它跟嫉妒恰好相反。绝对没有嫉妒障碍,肯随喜,不但心里面随喜,还得尽心尽力的帮忙。如果不能尽到心力,不是真正的随喜,随喜要尽到我们自己一分心力,帮助他,促成他,这叫「随喜功德」。随喜功德能够生起自己平等的善心,所以功德无量无边。注子里面说:
疏【随,是随顺,不违逆意。喜,是欢喜,不厌恶意。谓随其见闻,无问大小,乃至一毫之善,一尘之福。】
这是讲最小的,都能够生欢喜。极恶的人,听说他有一点点小善,我们都生欢喜心,都要鼓励他,为什么?恶人也有佛性,一阐提也要作佛,要帮助他觉悟,要鼓励他向善,这是真正的随喜功德。再看底下经文:
经【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头目手足。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密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盘。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
这一段是解释我们随喜的这些事相。第一个,我们要随喜『诸佛如来』,这是成就最高、最殊胜的人。随喜,要记住,一定要效法,要接着跟着去做;如果只是我心里欢喜赞叹,没有行动,这个不算随喜。不但我们效法去做,一定要帮助他把这个事业做得圆圆满满,我们的随喜功德就修圆满了,这个随喜的意义在此地。前面这几句,『尽法界虚空界』,这是讲境界的广大,真是一丝毫的善法都不舍。下面讲多佛,底下三个讲多佛。多佛里面,记住前面第一愿跟大家讲的,「礼敬诸佛」,除自己之外,统统是诸佛,一定要能生这种清净的敬心。
『从初发心』,诸佛怎么发心的,我们要随喜,我们自己才能成佛。发心是发菩提心,就是发求无上道的心,求无上正等正觉的心,我们应当要发。『为一切智』,「一切智」就是他历劫修行的目标。学佛求什么?就是求一切智。其实一切智是本有的。一切智应该如何修学?除自己一切罪障习气,一切智就现前了。所以这个修,实在讲不是修一切智,是修一切智上那些障碍,要把这些东西给它修正过来。『勤修福聚』,「福」是修福,修福就是前面所讲的布施供养,乃至于前面讲的礼敬、赞叹、忏悔,没有一条不与福聚有密切关系,都是修福;「聚」是聚集。
为了修福、修慧,不惜自己的身命。修多久?『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劫』,时劫之长不可思议,不是一天二天、一年二年,不是短时期。所以学佛要有耐心、有长远心、有恒心,决定不能够变心,不能够退转,你才有成功的一天。所谓成佛要很长的时间,问题在哪里?进得少退得多。如果勇猛精进没有退转,成佛不需要三大阿僧祗劫,不要这么长的时间。可是绝大多数的人,就是进步进得太少了、退得太多了,所以这个时劫要这么长。『一一劫中』,这是指随时随处都能够牺牲自己,都能够舍己为人。我们现在没有法子,稍微吃一点点苦头就不肯干、不肯牺牲,怎么能成就?不能成就。要能牺牲,连儒家也是这么说,「安安而能迁」,为了大众的利益,为了国家社会的福利,我们自己本来身安、心安,这个多自在,都能够舍弃掉,自己愿意受一点劳累,为大众来服务,这是修福。
我现在在美国搞这个道场,很辛苦,没有台湾这么样自在、这么舒服,到那里要吃苦头。为什么?那个地方有这么殊胜的因缘,能够建立佛法,把佛法传到那个地方去,不能不去吃苦头。有许多法师去了,去了在那里住短时期以后再不想去了,为什么?太苦了。譬如在台湾,自己有个小庙,收几个徒子徒孙,一切有人照顾你;到那里去,衣服要自己洗,地要自己扫,煮饭要自己来,买东西也要自己,没有一样不要自己操心。还有些法师做个法会,做法会的时候上殿要敲木鱼引磬领众,那一边还要到厨房去烧饭来招呼大家,没有人侍候你。
美国人的确对人有普遍的敬心、爱心,他有。美国人都很小器、很吝啬,这是真的,美国人家里没有钱。我们台湾个个人家里,你说马上去拿个几万块钱,他马上拿出来。美国没有,美国你叫他家里拿二十块钱,他拿不出来;如果他家里能够拿出二十块钱,那很有钱的人家,美国人没钱。美国虽然享受舒舒服服的,样样都是分期付款,一失业了,全部都要变卖还债,还还不了。美国的社会是信用卡的社会,他身上带信用卡,没有现金的。美国那个住宅区,我刚才跟同学讲,他们门窗都是落地玻璃,外头绝对没有铁栏杆,院子虽然很大,没有围墙的。绝对没有小偷,为什么?晓得人家里没有钱,偷不到东西,什么也没有。有钱人家也不敢去,因为什么?他自己这个范围之内,这是他家,他的土地,他的范围之内要是生人进去,他开枪打死不抵命,不偿命的,他为自卫,美国有这个法律。美国的枪枝随处都可以买得到,外头有卖枪的店,你爱买什么枪就买什么枪。这个也有好处,盗匪不敢随便进入人家,因为被打死不偿命的。所以它治安非常好。
这是说到真正能够牺牲自己,为大众的福利来着想,为整个佛法来着想,应当要牺牲,要舍己为人。弘法利生,尤其是讲经,苦事,要在讲台上去苦练。最初上台的几年,那个味道很不好受,要受很多人的批评。可是你都要接受,你要反省,要改进,自己才会有进步。为谁去牺牲,去受这些苦?为一切众生,为佛法,为随喜诸佛菩萨,修随喜功德。世界上的事情求人最难,求人要看人家的脸色,现在佛法衰了,你说求那个人出来去发心弘法利生,人家摆个脸色给你看,你就难过。所以怎么办?求自己,他不肯干,我来干,我们自己来发心。所以只要你自己发心,佛法就不会灭,自己肯发心,众生就有福。自己要肯牺牲,要肯吃苦,要甘心情愿受种种的折磨,为什么?为一切众生,为佛法,为随喜功德。
所以这个十大愿王一展开,今天我们仔细看看,反省反省,有哪个人肯发心,修个一条、二条的都不容易,都见不到。可是诸位要记住,我们自己要是不肯发心的话,你这一生过了之后,你来生遇不到佛法。为什么?有因果,你这一生在佛法空过了,你对不起佛法,你来生就遇不到佛法,就不会有这个殊胜机缘。所以佛法难闻!纵然有点小福报生到人天,也会生到边地,所谓边地就是没有佛法的地区,一生没有机会闻佛法。所以一定要尽心尽力去做,你的缘就殊胜了。我想我过去生中大概也是这么个做法,所以我这一生,你看遇到的,我没有走冤枉路。我学佛就两个老师指导,两个都是高手,没有走冤枉路,缘殊胜!这个缘是前生的,不是今生的。我今生又努力继续不断的做,我相信我来生的缘更殊胜,这一定的道理。你自己不肯做,哪里会有法缘?所以一定要努力。
唯有,『难行苦行』,你都能够随喜,都能够修学,才能够『圆满种种波罗密门』。「种种」,注子里头有,简单的讲就是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如果照《华严》来讲,十波罗蜜,加上「方便、愿、力、智」,这是十大类,展开来是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波罗蜜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究竟圆满。样样都能修到究竟圆满,这叫「圆满种种波罗密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菩萨智地」加上一个智、加上一个地,拣别不是三贤位的菩萨,是十地菩萨,从初地到等觉这十一个位次叫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盘』,「无上菩提」是究竟果觉,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这是一个意思;另外一个意思就是示现成佛,教化众生,也叫成就无上菩提。及般涅盘,『分布舍利』。实际上这段经里面所说的,就是释迦牟尼佛示现在我们世间的八相成道,你看看这经文的意思就是八相成道。这是随喜诸佛,『所有善根,我皆随喜』。下课,我们就讲到此地。
普贤行愿品疏 (第十七集) 1986/1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4-001-0017
请掀开经本第三十七面,第一行:
经【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
这是随喜六道众生。在前面第一节是讲的随喜诸佛。从佛初发心,一直到他成道、弘法度生,乃至于入般涅盘、分布舍利,所有善根都要发心随喜。随喜,实在讲就是学佛。学佛,佛当然没有问题,佛是圣中之圣、善中之善,我们应当要效法的、要随喜的。说到六道众生,这都是凡夫,业障深重,我们有什么好随喜的?所以有一些同修免不了有这个疑问。谛闲法师注子里面也写得很好,当然最详细的还是《大疏》,就是《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最详尽的还是那部书。
疏【六趣,即六道,举所依之报也。四生,谓胎卵湿化,举能依之果也。】
『六趣』就是六道,「趣」是趣向,我们死了之后往哪里去?有六处,就是六个去处,一般称之为六道,『举所依之报也』,六趣是指的果报。『四生』是讲生态,就是胎、卵、湿、化四种不同的生态,六道众生从生态上来讲总不出这四种,所以四种就包括尽了,如果不是胎生,就是卵生,或者湿生、化生。『举能依之果』,前面是讲所依之报是六道,能依之果就是四生。
疏【天上六欲,人间四洲,固然有善可喜。】
可以随喜的,这是说明六道里面欲界天以上这些天人。天有三界,最上面是无色界,当中是色界,往下面看是欲界,欲界有六层天,他们的道德、智慧都在我们人之上,而且善念、善行也在我们人之上,所以当然还是有些地方值得我们随喜的,值得我们去效法的。譬如佛在六念里面就明白指示我们念天,不但念三宝、念戒,还得要念天,有这个项目。天人秉十善业道、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四禅八定这种因行,他才能够得到天人的果报,这是我们应当要随喜的。至于三途,那有什么善可言?下面讲了:
疏【而三途苦趣,有何善可论乎?今所以云乃至一尘,我皆随喜。】
底下这两句就说得好:
疏【彼虽极苦,不得谓无一尘之善也。】
『一尘』是比喻小,他再苦,纵然堕到地狱,不能说他一点点善都没有,不能这个说法。如果有一点点善,我们就随喜他善的,随喜他的善念、随喜他的善心、随喜他的善行,这个意思是在此地。再看下面经文:
经【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
这一段是讲随喜二乘,就是阿罗汉与辟支佛,这两种我们都叫他做小乘。小乘偏重在自利,慈悲心少,不是没有慈悲心,他有,比菩萨少得太多了。他也有善,就『声闻』来讲,所谓有四果四向,四果四向除了第四果,就是阿罗汉果之外,都叫做『有学』,就是在求学的时代都是「有学」;四果阿罗汉在小乘是毕业了,就叫做『无学』,他所修学的东西学完了,没有得再学了,所以叫「无学」。在大乘法里面就是十地菩萨,法云地的菩萨,叫无学,九地以前都叫做有学。那是菩萨,底下一段会念到。无论他是在因地,或是在果地,有学是在因地,无学是果地,他已经证果了,就是证最后的这个果,不是初果、二果、三果,初果、二果、三果都叫做学地,都是在因地,四果才是真正的果地,他所有的功德,『我皆随喜』。
一般讲功德是讲定慧,戒算不算功德?如果这个戒,因戒得定了,那个戒是功德;修戒律而不能得定,那个戒是福德,就不是功德,它所感得的是人天福报。这是功德与福德,我们必须要能够拣别。要修学真实的功德,这就是说的戒定慧,如果从义理上来讲,就是修的觉正净。觉正净的定义、形象一定要搞得很清楚,为什么?因为在现前这个时代,我们佛法是衰到了极处,这是我们必须要觉悟的。佛法衰到极处的时候,众生必定有很大的苦难,不可以不知。现在这时代,跟《楞严经》上讲的完全一样,妖魔鬼怪也都出家了,也都披上了袈裟,也都在那里讲经说法,哪是邪、哪是正?你没有法子辨别。在这个时代你能够遇到正法,真是你前生多生多劫修积的善根福德因缘,你能够接触到正法。但是接触到正法,你相不相信?很难讲。为什么?邪太多了,就是信邪的人太多太多了。「那么多人信他,大概是正的,恐怕是有点东西;这里虽然讲正法,没几个人,恐怕这个靠不住」,你还是要走邪路,这个难。这个时候确确实实法弱魔强,你这一生跟着魔去学,这一生必定空过。
那谁是魔、谁是佛?这个话很难讲。刚才讲了,魔王力量太大,徒众太多了,势力强大,你得罪他,可招惹了很大的麻烦。所以真正善知识对魔王也不会说的,也不会告诉你某人怎么样,不会讲的,不会说的。众生跟着魔去,那没有法子,他自己没有善根,那有什么法子?只好让他去了。所以看着他堕地狱,看着他堕火坑,没有法子救他。不救他,随他去,还好一点;你愈救他,他造的罪业愈重,毁谤正法,他反抗,他信邪,他不信正,他赞叹邪、诽谤正。所以在这个时期佛菩萨不出世,道理就在此地。这个世间乱了,佛菩萨离开,走了。
诸位一定要记住,历史上有教训,印度乱了,佛法到中国来了,中国再乱了,佛法又到别的地方去了。你看在佛经教里面交代后世弟子,「邪见稠林,不转珐輪」,众生知见都是邪知邪见,这个地方不能讲经说法,不能弘法,应当要远远的离开。守护正法就守住自己,等待因缘,一生当中遇到一个、二个学生能够传授下去,好好的保持着,到将来魔的力量弱了,法有机会弘扬的时候,下面再发扬光大。这个事情不是在一生的事情,像达摩祖师到中国来的时候,那时就不行,他就没有法缘,只好等,等到一个慧可,传给他;慧可也没法子弘扬,也在那里等,等到道信,再一个传一个,一直传到第六代惠能大师,这个因缘殊胜了,才能够发扬光大。所以他们是一代一代的守住,能有一、二个人守住就好,命脉就不断,虽然不能发扬光大,正法命脉不断。
正法决定教我们自己得清净心,就是觉正净。凡是邪法,必定是与这个相违背的,你修学的时候,你心得不到清净,你见解不是正确的,你心地是染污的。如果诸位能从这上面去观察,邪正就不难辨别,这是一种智慧的观察。违背了觉正净,绝对不是正法。能够教我们觉正净天天增长,教我们迷邪染天天减少,这决定是正法。所以在今日之下,我们唯一可以依赖的,一定要依赖经典,要依赖古大德,现在的人靠不住,要依赖古大德。我们学印光法师、学蕅益法师、学莲池法师,决定没有错。他们的著作都流传在世间,著作很多,只要依个一种、二种就行了。我们这个道场就是依祖师的法门,我们修净土,依莲池大师的《弥陀经疏钞》,依蕅益大师的《弥陀经要解》,依《印光大师文钞》里面的开示,我们走这个路子,循这个目标去努力。不是这三个大师的东西我们不看,纵然要参考,也参考古大德的一些著作,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唯一能够避免邪魔外道扰乱的一个方法。今天这个世间是险道,非常危险的道,稍稍不留意就走入邪途、歧途去了。所以说护持正法谈何容易!
学随喜,决定随喜别人的善法,决定把别人的一切恶法从自己见闻觉知里面扫得干干净净。正如前面我跟诸位提的,六祖大师的开示,「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不见,实在讲就是心里面不执着,不执着别人的过失,不说别人的过失,就是心里面没有别人的过失。口里头不说别人的过失,但是别人的过失清清楚楚,不是不知道,如果完全不知道,那你是个白痴,你是愚痴,连善恶好坏都不分;自己心里清清楚楚,可是绝不执着。不执着是什么?没有瞋恚心,佛对于魔没有瞋恚心,魔把佛法破坏尽了,佛也没有瞋恚心。其实,魔哪有那么大的力量,真正把佛法破坏尽?说实在的,魔是个带头的,是众生没有福,众生要亲近魔,把佛法灭掉,那有什么法子?是因缘和合。众生要不听邪,魔有什么能力?魔没有能力。众生信邪是自己毁自己,那有什么法子?换句话说,你要成就,也是你自己成就自己;你要毁灭,也是你自己毁灭自己。所以佛眼睛里面看得清清楚楚,决定没有瞋恚的念头,他也不会责备人的。像这些地方我们应当要明了,应当要随喜,要学习的。
南部,我不知道这个法师住在什么地方,好像是在台南一带,有一位老法师年岁很大了,叫开心法师。我这次回国来,跟他见过一次面,很难得,正知正见,真正不容易,他是斌宗法师的徒弟。像这样正知正见的人很少见到,我是偶然一个机会见了面,谈了几句话,觉得很难得,很不容易,诸位将来有机会的时候可以向他请教请教。再看下面经文:
经【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
不学菩萨就不能成佛。前面讲这个,实在讲它都有道理,为什么?一切众生根性不相同,志趣不相同,譬如有很多同修他就不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人各有志,还有很多众生他不愿意成佛,不想成佛。有一些人:「我当个罗汉就好了」,他的志愿就这么大;还有的人连罗汉都不愿意当:「我来生在人天就好了,做人满好」,他喜欢做人,喜欢享天福。所以佛随着众生的愿望,都能叫他满愿,你随喜六道之善,得人天福报,随喜二乘可以证阿罗汉、辟支佛果,随喜菩萨可以成佛。佛真是大慈大悲,对于一切众生没有一丝毫的勉强,你愿意到哪里去,你就到哪里去。佛决定没有名闻利养,决定不会我这个道场要多少人,要多少徒众,要怎么样,佛没有这个念头,并不以此为殊胜。所以道场的庄严、殊胜不是人多,是什么?这个道场就是一个人,住个小茅蓬,身心清净,第一殊胜!是以清净为庄严,以清净为殊胜。
菩萨是效法佛的,是不畏难、不怕苦,帮助一切众生,所以菩萨的事业太广大了,世出世间所有的事业几乎都是菩萨事业。尤其是我们在《华严经》五十三参所看到的,五十三位善知识代表世出世法各行各业,全是菩萨事业。『难行』,无论在哪一方面,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像布施,不但外财能舍,舍得很干净,头目脑髓都能舍,没有一样不能舍,人家向菩萨乞求,菩萨没有说不满众生愿的,众生没有乞求,菩萨主动的布施。我们要晓得这个道理,这是我们应当要随喜,应当要学习的,要效法菩萨舍己为人。
我们今天六根的作用都是为众生而施舍的。我们每天读经,要用眼睛读经,为谁?为一切众生,舍我们的眼力布施众生。这怎么说?如果不是为众生讲经,开导这些众生、利益众生,我读这个经干什么?我不要读。我一天到晚念一句阿弥陀佛,我决定往生,我看这个经干什么?用我的舌根,每天在这个地方讲经说法,劝勉大众,这个也是以舌根布施给众生。六根的身分是这样的布施众生。诸位要记住,不是说众生要眼睛,眼睛割给他;众生要我舌头,舌头割给他,不是这个意思。用我们自己的身分努力从事于帮助一切众生的工作,这就是舍,舍眼、舍舌、舍你的头脑,你要思惟、要去做,双手要去做,舍你手,你脚要走,舍你足,一切身分统统布施掉。
无条件的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个难,的确是很难,难行能行,要明白这个道理。如果我一切造作是为利润、为报酬、为自己,那就不是的,那就不是布施供养,布施供养是没有想到对自己的报酬,没有。如果众生不供养,不供养,舍尽了就没有了;如果众生有供养,有供养就舍不尽,永无终止的在这里修布施,在这里修随喜,这个叫行菩萨道,菩萨念念为一切众生。像我刚才所说的,我们把众生暂时放在一边,不理会他了,我们老实一心念佛,先到西方极乐世界,成就之后再倒驾慈航,再来行不行?行,不是不行,的确行。可是这个里头有一桩事必须要明白,在没有缘的时候可以,我想帮助别人,他不接受,那只好暂时舍弃,自己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如果有这个缘分,那就不应该,我愿意帮助人,有许多人乐意接受,这个时候你必须要牺牲,要行菩萨道。这个事情是外面缘成熟与不成熟来决定,而不是自己决定的。
像印光大师住世的时候,他老人家一生没有法缘,印光大师讲经没有人听。我想可能是什么?他是山西人,山西口音太重了,在南方讲经没有人能听得懂,这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可是他讲经没有人听,他用另外一个方法,他用文字。他的文字也很巧妙,都是给人写信。所以他不是对大众的,他是对某一个人的,哪一个人向他请教,提出什么问题,他一定很详细的在文字上说明。所以以后得力于在家的这些弟子,把这些信件搜集起来都公开了,在报纸杂志上公布了,这才让一切大众普遍都得到利益。你看他的东西,全部都是书信,这个《文钞》里头都是书信。到以后大家知道,对他景仰、尊重,以后有些序文请他来写,他也很乐意。所以一生以文字来弘法。
像这些地方我们都要明白,都要随喜。讲不行,没有人来听,用文字,现在还有录音、录像都可以利用;不能对多数人的,对一个人、对二个人也行。所以菩萨总是尽到了弘法利生的行愿,这个路走不通,走另外一条路;条条路都走不通,赶紧念佛求生西方,乘愿再来。但是要晓得还得要与众生结缘,这点很重要,所谓佛不度无缘之人。为什么有的人法缘那么好?缘结得多。有的人没有法缘,他是缘结得少。今日之下我们仔细一观察,那个妖魔鬼怪对众生结的缘多,那个学佛的人都很老实,只晓得念经拜佛,与一切众生很少结缘,所以今天佛法的佛缘不盛,魔缘特盛,特别的强盛,道理在此地。所以学佛的同修一定要与众生结法缘,叫广结法缘,而后才能普度众生。这是随喜菩萨的善业。
经【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喜。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是跟前面意思一样的,谛闲法师有一行半的批注,诸位自己看就晓得了。
再看下面一段,第六「请转珐輪」。往下这个愿层层殊胜,前面只讲到随喜,生欢喜心去效法,还没有想到要请法。请转珐輪也是菩萨事业里面几乎是最重要的一个项目,为什么?法至尊至贵,如果没有人启请,佛不说法。世间教学也是如此,孔老夫子在世的时候,学生不问,老师不讲的,所以学生要启请,老师才说法。佛法也是如此,你看每一部经里面都有启请的人,那个启请的人就是请转珐輪。一切众生不知道佛法的殊胜,他不会启请,必须要依赖那些已经觉悟的菩萨们发心来请法,大众才有闻法的机缘。所以请转珐輪这个启请的人跟讲经的功德没有两样,是相等的。我们请佛来讲经,佛讲经功德很大,启请人的功德跟佛讲经一样大。为什么?没有他启请就没有这个法会,就没有这个法会出现,所以这点诸位一定要明了。有些人说,我自己不会讲经,没有学过,讲经功德虽然大,可惜我这一生没有这种机缘。实际上他错了,你自己不会讲,你可以请人家来讲。
诸位要晓得,我们中国除了孔圣人之外,还有一个圣人,武训,那是中国的圣人。他没有念过书,他是要饭的,他一生办义学数所。要饭的,在外面要的钱、攒的钱,去借人家一个地方,拿这个钱去供养老师,请这个老师在这里开学校教学;老师不答应,他跪在那里磕头不起来。至诚心感动,一所一所学校成立,教化多少的学生。而且那个老师是一流的高手,为什么?被他至诚感动的。那个功德是他一个人的。你看今天,他请的那么多老师,谁晓得,没有人知道,人家只知道武训,只知道他,圣人。所以自己不能教授,请高手来教。
正如一个学校,校长是主持教育,校长可以不教学,可以不上课的,请教员,所有教员教学的功德统统是校长的。学校办成功了,国家奖励第一是校长,不会说哪个教员;办得不好,那个责任也是校长的,教员是执行而已,是帮助他执行。因此一个寺院所在之处,这个住持就是校长,他的责任是教化一方,是要教化这一方,这一方人法身慧命都寄托在他身上。他要没有尽到这个职责,一做住持就做到阿鼻地狱去了。你说我做住持,我没有做坏事情,我也没有犯戒,我也没有动一个恶心,我为什么还要堕地狱?你必定堕地狱,你的责任没有尽到。如果你是个清众,你没有责任。譬如说这个学校,校长很好,没有做坏事,也没有贪污,但是什么?没有上课,没有请老师,你说这个校长要不要处分?他人非常好,样样都好,但是他做校长做了三年,学校停课三年,他自己人再好也不行,他也要受处罚,他没有尽到教化的责任。所以住持不好当,住持是真难当,你要是没有尽到责任是非堕地狱不可,这是我们要懂得的。凡是一个机构,当主管的人责任非常之大,搞不好就要堕落,这是很危险的一桩事情。所以现在在家居士也建道场,你们如果建道场,做为一个道场的负责人,你要注意这桩事情,不能够弘扬正法,不能够成就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你自己就要背很大的因果。所以现在有很多人不知道厉害,想尽方法去争住持,其实就是争什么?争阿鼻地狱。想尽方法要争取阿鼻地狱,这糟糕不糟糕。我们看经文:
经【复次。善男子。言请转珐輪者。】
在这段大师有很长的一段批注:
疏【此即劝请愿也。】
就是劝请之愿,劝请之愿能够消除我们自己多生多劫谤法的障。这个谤法一定有的,因为在以前没有接触佛法,毁谤佛法在所不免,这一生没有,生生世世难保没有,一定要把这个障碍消除。
疏【起慈善根。】
生起大慈大悲的善根。谤法这个机会的确很多,往往我们谤法,自己还不知道自己在谤法,这是最可怕的。为什么会有这个情形?就是法与非法我们没有法子辨别,正法与邪法我们也没有办法辨别,这一个不谨慎、不留意,往往是毁坏正法,而且自己天天在做毁坏正法的事情自己不晓得,这是真糟糕。
我举一个例子说,我在此地讲经,为了是真正帮助诸位同修,不愿意同修们堕在阿鼻地狱,何况我在国内讲经现在时间是愈来愈少了。我跟诸位讲真话,我们从什么地方谤法?我们跟出家众团体、寺院不合作就是谤法。一个寺院是一个弘法利生的道场,如果说我们在这个寺院里面不能帮助住持弘法利生,或者看这个住持是做得不如法,你应当要劝告、要谏诤;他要不听,不听,你离开,要到别的正法道场去。不听,我自己去买个房子,我去住个公寓去,我一个人修行,你这叫谤法。你要是住公寓,一个人修行可不可以?可以,一定要还俗,你做在家佛弟子没有关系,你一个人静修。佛门还俗不是耻辱,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弟子当中出了家还俗,还俗再出家,出家再还俗都可以,这个不谤法。如果说是脱离僧团,一个人去住一个公寓,这就是灭佛法,毁谤佛法。为什么?叫一般人看到了,把佛法形象完全破坏了,「某个出家人他住公寓」,受社会的指责,他不是指责你一个人,他指责你整个佛法;他不是指责你某某人,他讲的是出家人,整个佛法都受到关联了。凡是这些行为、这种造作,统统是阿鼻地狱的业因,他念佛念得再好,一天念十万声佛号,西方极乐世界也去不了,为什么?你灭了佛法。你净业成了,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阿弥陀佛说,你自己固然不错,但是你把佛法消灭了,你没有资格到此地来。一定要注意,几个人能够见得到?许多人以为自己做得都很正,别人都不对,正跟六祖讲的恰恰相反,只见别人过,是不见自己过。六祖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他是见的什么?只见别人过,是不知道自己过,糟糕,真是糟了。所以仔细去反省想一想,哪个不造无间地狱的罪业?
所以十大愿王,我跟诸位这样讲下来之后,如果时间不够的话,讲不完,我只跟诸位讲这个十条,后面偈颂就不讲了。你们仔细去反省反省,哪一条不犯,哪一条你做到了,条条都违背了,还能往生吗?应当认真去反省,要改过自新,痛切忏悔,我们还有救,不是没有救,有救。造的是五逆十恶的罪业都有救,就是你要回头得快。不要在此地听说我有救了,不要紧,再多做几年罪业没有关系,到我临命终时我再来忏悔,我还有救。那你就没救了,为什么?你今天已经听到我这么说了,你是明知故犯就没救。你一生造罪业,一生没有闻到正法,临命终时闻到正法回头,认真忏悔,有救;现在闻到正法说,「不要紧,我在临命终时再忏悔」,没救,告诉你没救,你是明知故犯。你应该从今天回头,你才会真正有救。好,我们下课。
普贤行愿品疏 (第十八集) 1986/1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4-001-0018
第三十九页,批注里面给我们解释「珐輪」的意义。在佛法里面通常表法是以珐輪与莲花用得最为普遍,就是代表佛法,好像是佛教的一个标志一样。这一段就是解释珐輪的意义。这个批注里面:
疏【法者,轨持义,通教理行果。】
这样的句子我们在佛教经论里面常常会看到。『轨』就是轨道,我们今天讲的原理、原则,就是个原则;『持』是保持。你要守住这个原理原则,守住这个轨道,这就是『法』的意思。所以一切法的生起,它一定有个道理存在,而且生起的时候,它一定有个程序、有个过程,绝对不会乱的。所谓一粒种子,我们种下去之后先生根,然后再长出芽,再长出枝叶花朵,它一定是有这个程序的;不会说种子种下去的时候先结果,后开花,没有这个道理,那颠倒了。轨道就是有一定的程序,它一定是保持这个程序,它才能成就。
『通教理行果』,有教法、有理法、有行法、有果法,「教理行果」统统都是有轨持的意思存在。教法就是教科书,我们今天讲教科书、教学法,这都属在教法里面。佛陀在世的时候,每天给大家讲开示、讲经,那是以音声为教法;佛灭度之后,这些大德们结集下来,把它记录下来,称之为经典,所以经典变成我们的教法,就是我们的教科书,我们依照这个来修学。这个教是文字,所以文字也有轨持,它也有一定的次第。像编成这一本书,它有纲领、有次第,有条不紊,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里面也分章、分节、分段,清清楚楚,这就是轨持的意思,教科书的轨持之义,它不能乱。
理就是教科书里面所讲的原理、原则。不管这个理是浅是深、是大是小都有规则,拿现代的话来说,叫合乎逻辑,在佛法里面讲因明,一定符合因明的法则。所以它是有条理、有层次的一个思想的发展,今天我们讲的科学的方法。教最重要的就是从教要显理,你才能真正得到东西。我们在这教科书里面,明白里面所叙述的道理,这个叫开悟。如果不明白经里面的道理,那经念得再熟,依照批注讲得天花乱坠,也没用处。为什么?经是释迦牟尼佛讲的,批注是古来祖师大德所说的,你全是讲别人东西,与自己根本不相干。那就是依文解义,道听涂说,于自己全不相干。所以一定要显理,你自己在教里头要明理,理明了之后,理是自己心里面的体悟,就是开悟了。悟了以后这个教怎么?教就变成自己的了,我也见到这个理,佛见到这个理,我也见到这个理,佛这么讲的,我也是这么讲的。换句话说,佛的经典就变成自己的经典,佛的这个言论真正变成自己的了,自己与佛无二无别。到这个时候,这时可以讲经了,你也可以给经作批注了。所以研教一定要悟心,心就是理。这是理法。
悟了理之后要行,要把佛法里面这些理论,就是教里头所显的这些理论,变成我们实际的生活,你才会有受用。我们从早到晚穿衣吃饭、待人接物全不离开教理,生活就是教理,教理就是生活,跟我们整个生活融成一体,这个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如果这个教育与我们生活脱节了,所学非所用,诸位想想,这个东西学它干什么?何必浪费这个时间去学习?学了一定有用处,学了一定变成实际的生活,使我们一天到晚心之所思、口之所言、身之所动全是佛法的教理。佛法在哪里?佛法就在我们自己生活当中,自己生活就是大乘佛法,这才能真正达到离苦得乐。佛法好就好在此地,你学了绝不落空。
果就是心得。教、理、行合而为一,跟自己整个生活合而为一,那就是果。果是果报,你的收获,这就是证果。随着你教理行的深浅,你得到的果报不一样。你要是深一点,你得的果报就殊胜,果位就高。譬如小乘只有四果,大乘菩萨位次里面有五十一个果,你愈深入,你的果报愈殊胜。实在讲果报是享受,结果就是享受,你的享受愈殊胜,你的生活愈丰富,果就是如此。最圆满、最殊胜的果报,当然是佛果,没有比它更殊胜的。这个叫果。所以教理行果都是有规则的,都是有条不紊的。这是法的意思,这是法。
疏【轮者,所乘义。】
『轮』是成就的意思。
疏【大小乘别。且小乘二部,通名五义。】
『小乘二部』就是声闻跟缘觉。一般小乘,这里讲五个意思。这个「乘」是有运载的意思。乘是车,我们要到一个地方去,我们坐车去,乘是代表车乘。小乘就小车,大乘就大车。大车一次可以能够运输很多的人、物,小车或者坐一个人、二个人,所以用这个来做比喻。比喻的意思是从烦恼之此岸,我们这烦恼,我们乘着这个车,就运载到菩提的彼岸,由生死之此岸,运到涅盘之彼岸。我们要想了生死证涅盘,断烦恼得菩提,你就要用这个工具就可以能达到,这个工具就是教理行果的佛法,所以它比喻作车乘。下面就讲这个意思。五个意思里面第一个是:
疏【速疾义。】
就是快,速度快,我们走路慢,坐车就快了。在古时候,这个车是马车,大乘是马车,小乘是羊车,羊的力气很小,牠拉那个小车,车上只能坐一个人。羊车,诸位很少见到,在从前是宫廷里面,你看我们中国历史,你看隋炀帝,历史有记载,他常常在御花园里面去玩的时候就坐个羊车,羊拉的车,小车一个人坐的,现在好像小朋友玩具一样的小车。最大的车在从前是马车,马车可以能坐十几个人;如果更大的马车,那就看马匹是多少了,通常一匹马拉的车是坐十几个人。
我们过去在南京念书上学的时候,那个时候虽然有公共汽车,很少,马车很多。所以我们学生常常坐马车上学,一辆马车坐满了十四个人,十四个人一匹马拉的,那个车很有味道。有大的就是四匹马拉的,四匹马拉的那个车可以坐二十多个人,那个车身长。所以在那个时候大乘是马车;现在在我们近代,最大的大车是火车,那载的人就多了。所以它有快速的意思。车都要靠轮,没有轮它就不能行动,所以轮在我们人类文明进化里面是个非常重要的工具,佛法也非常重视。底下就比喻说:
疏【如轮王轮,有速疾转故。】
这是举转轮圣王的。转轮圣王他有七宝,七宝其中轮宝非常重要,轮宝是他的交通工具,因为转轮圣王他管辖的疆域很大,照佛经里面讲,他的疆域是四大部洲。而这个四大部洲,有很多大德们说,我们地球只是一个洲,只是他四大洲之一。要这样讲的话,他一定是统辖有四个大的星球,当中一些小星球还不晓得有多少,这是他的管辖区域。他管辖区域,如果他没有交通工具,他达不到,那他就无法统治。所以他一定要能够达得到,他有轮宝,这个东西是他的交通工具。佛经里头几千年来都这么说了,我们现在想想,这个轮宝是什么东西?恐怕就是我们常常讲的飞碟。外层空间来的,它是一个轮,速度很大,确实像佛经里面所讲的。他有这样好的交通工具,所以他才能够联系几个星球。而这些他所能达到的星球,换句话说,都划在他统治的范围之内。有这么好的交通工具,从前很难想象得到,现在我们所发现的飞碟,一定就是佛经里面讲的这个轮宝。
疏【今圣智起时,有速疾之用也。】
这是比喻,因为修道的人智慧开显了,他的作用就快速了,有轮宝这种速疾的意思。所以把佛法比喻作珐輪。第二个意思就是:
疏【取舍义,如轮王轮,舍东洲,取南洲等。】
它在飞行,它一站一站的通过,必须舍第一个站才能到第二个站,舍第二个站才能到第三个站,这就是说明轮是动的,不是停在一个地方的。诸位想想,你们如果是买个车,车怎么样?车一天到晚要开,买了车摆在家里不动,车有什么用处?失去它的作用了。轮是要它天天转才行,它不转就没用处,所以一定要动。轮王的轮宝它天天也都要动,不能停在那个地方。所以有取舍之义。
疏【圣智亦尔。】
智慧开了也一样。
疏【舍苦谛,取灭谛等。】
离苦得乐,破迷开悟,它有这个意思在。所以也把它比作珐輪。第三有降伏的意思:
疏【如轮王轮,若未伏者,即能伏之。】
佛法也是如此,它底下没有用佛法说。你也能想到,这个轮王的轮宝,不但是飞行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是武器。像现在美国拚命在发展星际战争,星际战争里面,将来大概最重要的武器也就是飞碟,可是我们科学家还没有能够发展得出来。但是根据飞行的理论,这个碟形在太空飞行是最适合的,现在发展才发展到航天飞机,距离飞碟还相当远的距离,可见得我们的太空科学比起其它星球还差得很远。这是一种很强、很重要的、威力很大的武力,所以武力就能够降伏。圣智也一样,圣智能够现前就能够降伏邪知邪见,对自己来讲能破除自己的邪知邪见,也能够帮助别人改邪归正,这是降伏的意思。第四是:
疏【镇已伏义,如轮王轮,尽皆归伏,轮亦常行镇之。】
『镇』就是镇压。它已经降伏了,已经降伏了还得要常常去巡视、去安抚;如果不常常去巡视,不常常去安抚它,它虽然归伏了一个时期,过了一个时期它又想叛变,又有妄动。所以必须常常去巡视、安抚,有这个意思在。圣智现前,在底下讲:
疏【今明见道,虽断见惑,尚有思在,更起观智,令思伏断。】
纵然思惑断了,还有尘沙、无明在,所以必须继续不断以教理行果,要达到究竟圆满的无上正觉。这就是有「镇已伏」的意思。第五个意思:
疏【上下转义,王轮有上下转;圣智亦尔,三界上下,断烦恼也。苦法智,断下界惑;苦类智,断上界惑也。具此五义,名为珐輪。】
什么叫『苦法智』、什么叫『苦类智』?这都是佛学专有名词,诸位可以查《佛学辞典》,《佛学辞典》里头有。这个五种讲法一般都是小乘说的,大乘讲法一般是四种讲法,诸位在大乘经典里常常会看到,小乘这五种讲法还不大容易看到,此地它都引用出来了,很好。
疏【约大乘,有四义:一、圆满义,具毂辐辋三故。】
『约大乘』,这就大乘来说,『有四义』。第一个是『圆满义』,轮的结构非常之圆满,『具毂辐辋三故』,这是一个非常圆满的工具,「毂」就是轴心,「辐」就是柱,轴心到圆周连接的这个柱子,「辋」就是圆周。它有心,它有外面的边,它也有中间联系的,所以这个结构非常之圆满。佛法也是非常圆满,所以用这个来代表。
疏【圣智亦尔,一具三故。】
在教法里面,譬如经律论,这是圆满的;理上讲,教理是戒定慧;行法里面,这里面包括得多,是讲八万四千行门,但是讲原则它也不外乎三条。我们通常讲断见思、尘沙、无明,这是在行法上的,果上讲的是法身、般若、解脱,所以说是『一具三故』,很合这个珐輪圆满的意思。应用在净土法门,在行法里面是信愿行,这就净土来说是信愿行。净土的西方极乐世界,在境界上面来讲,它有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是全都包括了,那是个理),所以很合轮的义趣。第二个意思:
疏【摧坏义。】
轮所走过的,地都压平了,特别像我们现在常见的压路机,它是轮,它一通过,统统给压平了。这是比喻什么?就是佛法我们闻了之后,把我们心里面那个不平的烦恼都给消除了,都给压平了,是取这个意思。第三个意思:
疏【镇遏义。】
『镇遏』也是镇伏。这跟小乘里面「镇已伏义」,其实是相同的。如果我们不常常闻佛法、常常接触佛法,烦恼虽然是压平了,它会起来的,还会生起来的。为什么?那就是你烦恼的根没有断,眼前平了,不经常去压它,又会生起来。所以必须要常常闻法,这个意思很重要。
在过去,天乙法师在的时候,也许有些人认识她,她过世不少年了。我是有一年过年的时候到南部去玩,在她住持的寺院里头住了三天,她就问了我一个问题,她说听说从前寺院里头住众赶都赶不走,也很乐意住在这个地方。她说为什么现在寺庙里头的住众,我们对他很好,样样都照顾他,他总是住不住,能住三个月都很少,他住几天就要走了,这是什么缘故?我就告诉她,住不住他想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怎么很正常?他有烦恼,他当然要走,他不走怎么办?所谓心浮气躁,他必须要到外头乱跑。从前的人为什么能住得住?寺院里头天天讲经,烦恼生起来,一听算了,本来想走,还是定下来。天天讲经,天天念佛,从前的道场它有道风、有学风,它这个能够维系人。譬如我们上学一样,你到这个学校,这个学校天天不上课,玩几天都玩够了,好了,换个地方去玩了,他当然会跑。你这个学校有好老师天天上课、天天教学,他舍不得走,他不会走的。
所以一个道场没有建立道风,没有建立学风,是留不住人的;要想留住人,一定要有道风、要有学风。道风是天天讲经说法,教学;学风就是有学习的行门。譬如净土每天有念佛,禅宗里面每天在禅堂里有参究,它有一定的功课,学生确确实实能有收获。像教理行果,他依照这个行,他能得享受,他能得果报,所以他不走;你今天没有道、没有学,什么好的待遇都留不住人。「镇遏义」就是这个意思。我们要想自己学佛有成就、不退转,我告诉诸位,每天要读经,每天要念佛,你三天不读经,邪思就现前,一天到晚就会胡思乱想。所以天天要读经,读经就是接受佛菩萨开示,读经就是亲近诸佛菩萨,就是没有远离,天天要读经。不管你读多少,纵然是很忙,一天至少也要抽出二十分钟、半个小时来读经,每天都决定不中断。
在行门,念佛最殊胜,也要定早晚课,就是没有时间念的话,早晚一定要念佛,至少要修十念法。十念法是尽一口气叫一念,譬如念阿弥陀佛念四个字: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口气这叫一念,念十念。念十念,这是最低限度,这个不耽误什么时间。早晨起来,漱了口、洗了脸之后,有佛像在佛像面前合掌十念,没有佛像面对西方念十念,天天不间断;晚上在睡觉之前,洗脸、漱口,在睡觉之前念十念。这是最简单的修净土的课诵,早晚二课。有时间可以多念,没有时间就用十念法。平常这叫散念,散念也很有好处,愈多愈好,行住坐卧都可以念佛。
这边有个同学他提了一个问题,他说有人心里面有恐惧不安,心定不下来,为求保平安,他念《心经》。念《心经》行,但念《心经》的时候,要懂得《心经》里面的意思,依文作观,依这个文字自己能够提得起观想,才会产生效果。如果只念文,不懂得里面的意思,就是这个理,「教理行果」不能显理,得益很难,不容易得到利益;能够显理,得的利益效果非常的显著。所以读经一定要懂得它的意思;不懂意思,读批注也很好。
修净土法门,实在讲《疏钞》是第一部好书,但是太大、太长了,不适合做课诵本。能够以这个,当然是最理想的,那要很大的福报,什么很大的福报?你衣食不愁,又不要做事情,这个才行,一天可以花个八个钟点、十个钟点来读经,这个福报太大了。谁来养活你、来供养你?这个不容易,现在出家人有这种福报的都很少,都很难得。方便一点,是读蕅益大师的《弥陀经要解》。《要解》分量不多,薄薄的一小本,这要是念熟了不到一个钟点,大概半个钟点就可以了,一遍就能够看完,这个很好。所以每天读《弥陀经要解》,就以这一样东西做功课。真正修净土的人,要是一天不缺的话,每天能够念一部《弥陀经要解》,能够早晚二课不缺,纵然是十念,早晚不缺,你这一生真正能发愿往生净土,决定靠得住。所以净土不难修,决定靠得住。在日常生活当中,要记住十大愿王,随分随力的来修学,把十大愿王变成我们的生活行为,那你将来往生净土品位一定增上,一定是相当高的品位。这是一条非常正确的道路,绝对不会错的,非常稳当的一条道路。我们这个身在娑婆世界最后身,以后不来了;以后再到娑婆世界来,是菩萨的身分乘愿再来,不是业报之身,这多自在!所以大家一定要牢牢的记住。
你说,我们找不到听经的机会。读经机会有了,每读一遍就是听一遍,读多了会开悟。我们中国古人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其义自见就是那个道理就显了、就悟了,有悟处。要读得多,读得多为什么?心净,心清净了,心是愈念愈清净,清净心能开悟。经典给你做增上缘,不一定是念到哪一句的时候,一下就恍然大悟。像六祖听《金刚经》,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恍然大悟了;智者大师读《法华经》,读到「药王品」的时候,也是在一句经文里头豁然大悟。所以读经是开悟的增上缘(是缘),清净心是开悟的因,因缘和合必定大彻大悟,大彻大悟就是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因此读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
佛在《观无量寿经》讲修净土的人一定要修三福,这第三条里面就有「深信因果,读诵大乘」,那个大乘就是指的《无量寿经》跟《观无量寿经》,包括《弥陀经》,要晓得这个道理。一定要读诵大乘,天天要读,天天读天天亲近佛菩萨,经就是亲近佛,批注就是亲近菩萨,天天跟佛菩萨见面,天天听佛菩萨教诲。不要说:我老是这一套。老是这一套会开悟,遍遍不一样。我读经就是如此,每一遍都有悟处,每一遍都有新的发现,所以真的是读不厌。我讲经也是遍遍不相同,前一遍跟后一遍,现在有录音带比较一下,不一样,换句话说,天天都有进步。这个才有乐趣,没有进步就懈怠了。天天有进步,天天有欢喜,所以法喜充满。自己一定要认真干。那个天天有进步,给诸位说,最重要的,心一天比一天清净,才会有很显著的进步。心不清净,进步很难很难,没有法子进步,纵然佛菩萨给你这个增上缘,你因地心不真,所以没有法子。因此才说心净则土净,这一点很重要。
这位同学求心安,他说是否可以告诉他,放下一切,念观音圣号?可以的。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可以,这样很好;念阿弥陀佛就更好,更殊胜。但是念观音菩萨圣号也是要念到一心不乱,这个原理决定是一样的。我过去在此地讲过《普门品》,观音三经都讲过,《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讲过,《华严经.观自在章》也讲过,观音菩萨一共有三部经,三经都讲过。也是要念到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一个道理,这样才有真正的收获。再看第四个意思:
疏【不定义。】
轮是『不定义』。
疏【从见道,入修道,从修道,入无学,自既证已,即起慈心,令他同证也。】
这个「不定义」就跟前面所讲的上下转义、取舍义也是相同的。学佛一定要精进,如果定了就不能精进。所以小乘阿罗汉有一种定性罗汉,那就没法子了,佛对他帮不上忙,因为什么?他很固执,他是定在偏真涅盘里面,他住在定中,他不出定、不起定,佛菩萨帮不上忙。如果说不定性的阿罗汉,那就行了,佛菩萨可以给他做增上缘,帮助他回小向大。我们学佛也是如此,如果明白这个道理,我们要不断的求进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境界,要提升。所以得功夫成片了,目标就要向事一心;得到事一心了,目标马上要转到理一心,决定不可以得少为足,就满意了,就知足了,这对自己是很大的限制。对于世间法五欲六尘的享受,应当是得少为足,我们不要追求、不要贪求,我们心就安了。心不安,实在讲就是贪欲太多,他心不安,没有得到的想得到,天天去动脑筋如何得到,得到了又怕失掉,患得患失,永远心不平静,永远不安。能够得少为足,知足常乐,心怎么会不安?心安身就安,身心安稳,这是我们办道基本的条件。再看底下:
疏【若约能转,即展转传授义。】
前面的意思都是讲所转,如果从能转上来说,这就是传授的意思,转珐輪就是传授的意思,代代相传,有这个意思。
疏【谓过去佛,传至现未佛也。】
过去佛传给现在佛,现在佛传给未来佛,代代相传。
疏【能所合说,名转珐輪。】
这是把转珐輪的意思说出来了。所以有对自己、有对于别人,对别人就是传授,就是将佛法传授给别人,这是对人;对自己,这里面许许多多的意思都是帮助自己进修。
疏【请,谓劝请。小乘自度,但忏而已;菩萨愍他,故须劝请。请佛普雨,自他俱沾也。】
这就是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请转珐輪,请转珐輪是自利利他。佛在世的时候当然是以佛为主,佛不在世的时候是菩萨,后面有说二乘,乃至于世间一般的善知识,我们遇到了,有这个因缘,应当要请他说法。不过在现前你一定要能够辨别邪正,请讲解正法的,无量无边的功德;如果是讲外道的,那是帮助魔高涨他的势力,这是我们有过失的,会有很大的过失,这个地方一定要辨别。再看下面经文:
经【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广大佛剎。一一剎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绕。】
我们读了这段文,你马上就能看到,这里有三种境界,第一个是剎土无量,第二个是诸佛无量,第三是菩萨海会无量,跟前面所讲的意思完全相同,这个不难懂。小注诸位自己去看。批注末后一行我念一念:
疏【言念念有不可说等者,意在所请境宽。】
境界非常的宽大。
疏【能请心亦无边也。一念尚尔,况经多劫乎?】
我们一定要发这个心,就是要发请佛、请菩萨、请善知识弘法利生,一定要发这个心。再看下面经文:
经【而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珐輪。】
这是讲请法。请人说法总离不了三业,身要礼敬,身要礼拜,我们去请先要礼拜,要有礼貌;口里面一定要陈词,把自己的愿望要说出来;意里面一定要恭敬,这是身口意三业。『种种方便』,「方便」是一种方式,这很多很多,不能局限于一种。譬如说在现在真正讲经说法的法师也愈来愈少了,这是必然的趋势。诸位听到我前几天讲的,你应当要明白,为什么?现在师资没有了,师与资道不合,真是像方先生所讲的,学生不像学生,先生不像先生,这个师资道合的意义没有了, |
|
|
|
|
|
|
|
9#
樓主 |
發表於 2024-3-3 08:19:54
|
只看該作者
因此底下一代成就的人才就太难太难了,不容易。那怎么办?这讲方便,我们天天读经,我们要想学《华严经》,我们每天读《华严经》。我这个寺庙没有人讲经,我们每天定一个时间,志同道合的同修在一起,我们念两个小时,每天在一起念两个小时,无量无边的功德。念久了就有感应,请不到人,佛菩萨会化身到此地来给你讲这部经,至诚就能感动,就能感动佛菩萨化身来。怕的是你没有这个诚心,你有这个诚心,早早晚晚总有佛菩萨在这个地方示现,为什么?太诚了。
学佛一定要凭感应道交,我们与诸佛菩萨没有感应,那没法子,一定要凭感应道交。所以诸位只要有诚心去感,佛菩萨一定有应。这个诚心就是我每天读诵,我想学《法华经》,我天天念《法华经》;我想修净土,就刚才我跟你讲的,你每天就念蕅益大师的《弥陀经要解》(《要解》我们过去印得很多),以这个为自己的课诵。或者是你每天念十大愿王,像弘一大师一样,弘一大师一生就是以这个本子作为他自己的日课,他每天都要念一遍,他念得很熟,他能背,能够背诵。这是我们自己要真干的。所以这是讲方便。
还有一种方法,像现在就是听录音带,每天听。我这次在洛杉矶有一个居士,赵立本居士,非常之难得,他听我《六祖坛经》跟《金刚经》的录音带,听了非常欢喜。他告诉我,他说我别的都不想学了,我就学这两种,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好不好?他来给我商量,我说好。这两部经他已经听了二十多遍,我就告诉他,继续不断的去听,每一部经听上三百遍,从头到尾听三百遍,这个根基打下去之后,以后的成就不可思议。「读书千遍,其义自见」,那个听跟读一样,你要果然听上一千遍,我这个不会讲的、没有开悟的去讲,你听的人开悟了,善听,善说不如善听。所以他真有耐心,有长远心,这很难得,他只要我这两种录音带,其它的统统不要,他要专,他不要学多,非常非常的难得。这都是方便。所以一定要懂得方便法。这个批注诸位去看。
劝请,有随缘请,有称性请,有这个两种。随缘请都是属于事相,这个很容易理解的。称性请,那是菩萨的境界,我们在此地可以说一说,说了做不到,这是《华严经》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那就是能够见色闻声,在一切色声六尘当中去观察它的体性,六尘尘性非断非常,觅不可得,一一全真,无非法界。入了这个境界,实在讲跟西方极乐世界的六尘说法没有两样,见色闻声统统都是佛在那里讲《大方广佛华严经》,都是在那里讲真实的净土,这是实实在在的境界,就是诸佛与大菩萨所住的境界。
我们今天也在这个境界当中,因为迷失了自性,所以这个境界不能现前。但是要想这个境界现前,就从随相请,用这个方便法一门深入,只要你功夫深。可不能见异思迁,今天听说这个法门好,明天看看那个也不错,那你就坏了,你自己乱了。佛法所修的,清净心而已!百千法门都是教你修清净心的方法,可是行,只能行一门,二门就乱了,你只能选一门。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第一,没有第二的,所谓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只要守一个就有成就,搞二个、搞三个决定错误,不能成就的,这是我们要特别注意到的。好,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普贤行愿品疏 (第十九集) 1986/1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4-001-0019
请掀开经本第四十面,我跟诸位交代一下最后一行经文:
经【而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珐輪。】
批注里面都是属于随缘请,大家一看就明了了。末后:
经【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常劝请一切诸佛。转正珐輪。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个也不必多说。
请看下面第七段,「请佛往世」。我们看这十愿的层次,首先是随喜,随喜之后就要请讲经,不但请讲经,还请他常住在此地别走。这是一步进一步,一定要请佛住世,你看这很有趣味。
经【复次。善男子。言请佛住世者。】
批注当中一看他就交代得很清楚,他说:
疏【此科是劝请中别义。】
『此科』,「科」就是这一个大段,『是劝请中别义』。注子底下引用「圭山钞偈」,圭山就是宗密大师,宗密大师《别行疏钞》里面有这么几句话:
疏【十方一切佛,若欲舍寿者,我今头面礼,劝请令久住。】
这一首偈。下面就解释:
疏【众生心净,见佛常住;众生心垢,见佛涅盘。佛无生灭,随机见殊,故知心净观佛,是为真劝请也。】
这几句话很重要,诸位要记住。如果我们发个好心来学佛,要想常常遇到正法,常常在正法当中修行,将来能得一个正果,心一定要清净,才能够感应道交。请佛一定要清净心来请,请转珐輪、请佛住世的心更要清净。翻过来请看经文:
经【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盘者。】
这个经文上注意『示现』两个字。
经【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盘。经于一切佛剎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
这是请的对象。前面两句是讲无尽的法界,第二句是讲无尽的诸佛如来,第三句是讲我们要启请的时候,他要想示现入般涅盘了,这时候一定要有人启请,没有人启请佛就走了。过去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我们看《佛本行经》,讲他老人家灭度时候那个现象。其实佛灭度是魔王来要求,你看佛弟子把这个事情忘掉了,魔来求佛,求佛赶快入般涅盘,他说你老人家教化众生,你教这么多年很累了,用不着再教化,你可以走了。佛就答应他了,他来要求,佛就答应他,佛不妄语,佛答应他了。到以后弟子们晓得了,弟子们请佛住世,你们来晚了,他先说了,他要我赶紧走,我已经答应他了。所以像这些事情我们千万不可以疏忽,你遇到善知识,他要想走了,我们要把他留住。
台中李老师,我们这里还有些老同学在此地,他那时候讲经也常常给我们说,他要走了。我们同学们就研究,有什么方法把老师多留住几年?得请他讲一部大经。讲一部《华严经》,这就把他留住了,一直留到现在他都不能走,经没讲完,怎么可以走?像这些都是来去自由的人。现在在南部大家晓得,广钦法师,他也常常闹着要走,他的弟子们也常常去求他,求他不要走,现在还住在世间。所以在这种时候是请佛住世的时候。遇到佛当然别忘了,要请他住世。佛不在世的时候,你要遇到菩萨,或者罗汉,或者是初果、二果,这些有学的,无学是阿罗汉;如果这些人遇不到,遇到一些善知识,像广钦老法师、李炳南老居士都是善知识,我们一定要求他住世。
可是求他住世,前面跟诸位说了,一定要有清净心,一定要认真的来跟他学。真正有道的人,自己真是来去自由的人,他生死自在,他无所谓寿命,我们人间讲寿命,在他讲没有,他来去自在。他为什么住在这个世间?没有学成的,我们住在世间学道,我们在修学。已经证果的,如果往生西方的,已经能够往生自在的,都算证果。在其它法门里面证果,一定是像小乘一样,初果、二果,要到这个地位才算证果;但是在念佛法门里面,只要得往生自在,随时愿意走就可以走,愿意再住几年就住几年,这就叫证果。所以在净土法门里面,我们要做到这个地步,实在讲是可能的,不是不可能。李老师也是凡夫修成的,跟我们一样,他能到这个程度,我们也可以做得到,个个人都可以做得到,问题就是你肯不肯做。如果讲到小乘初果、二果、三果,那个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所以比较一下还是净土好修,其它的难,实实在在是难。这个修到生死自在,就是一生成就,这是一生成佛。这是讲一般的善知识,遇到的时候一定要劝请,希望他多住世,希望常住在世间,住在世间可以利乐一切众生,能够讲经说法,能够教众生破迷开悟,有机缘也能跟他一样的求生净土,这个意思在此地。
疏【首二句,标处遍。次二句,显佛多。次一句,明涅盘非真,故曰示现。】
这一段文,批注里面给我们讲了几种涅盘,这是佛学常识,我们应当要晓得,将来在经论里面遇到,意思都是差不多的。我们把注子念一念:
疏【首二句,标处遍。】
这就是经文「尽法界虚空界」,这是佛剎无量无边,都是我们劝请的处所。
疏【次二句,显佛多。】
这是我们劝请的对象。第三句是劝请的时候,注子里面说:
疏【次一句,明涅盘非真,故曰示现。】
这是讲经文「将欲示现般涅盘」,我刚才提出来,叫大家重视「示现」两个字。既然讲示现就不是真的,佛没有真正的灭度,只有示现灭度而已,没有真正的灭度。为什么?佛证得的境界是不生不灭,哪有灭度?没有灭度。可是阿罗汉有灭度,那是真的,阿罗汉、辟支佛有灭度;佛没有,菩萨也没有。所以菩萨跟佛的涅盘,后头有讲「无住涅盘」,他不一样的。下面要解释什么叫涅盘:
疏【梵语具云般涅盘那。】
我们中国人总是喜欢简单,把尾音都略掉了,『般涅盘那』就翻作「涅盘」,通常就用这两个字,这是梵音音译的。
疏【古译翻为入灭息。】
『入灭息』是三个意思,就是入、灭、息。
疏【今翻云灭度。】
古与今在中国佛经的翻译,是以玄奘大师为一个阶段,玄奘大师之前所翻的都叫古译,玄奘大师以后翻译的统统称为今译,所以古今是以玄奘大师为标准。说到这个地方,我又要告诉诸位,这桩事情在现在说出来,有很深长的用意。因为在末法时期,学佛的人不论是在家、出家都很重感情,情是生死根本,是烦恼的渊源,情要不断,不但是修学任何一个法门不能成就,往生净土都是障碍。所以这个东西要晓得,它不是个好事情。因为你情太重,魔王就得其便了;个个理智,都不用感情的话,魔王对你是一筹莫展,一点办法都没有。魔是用情来扰乱的。像现在,就是出家了,师徒有很深的情;纵然不是出家弟子,在家的皈依徒弟跟他的皈依师父当中也有一段感情,这个事情太麻烦了。老师的东西,学生怎么不拥护?老师要有个著作,你们学生赶快出钱出力要去把它印出来流通,这是我老师的,现在人都是这样的。老师的东西写得不好,甚至于还有错,错了也把它流通出来,这总是老师的著作。
古人不如是,古人真正做到了依法不依人。我讲《弥陀经通赞疏》,举一个例子。《弥陀经通赞疏》是窥基大师写的,这是玄奘大师的得意弟子,玄奘大师的大徒弟。唯识法相宗是玄奘大师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但是传到中国来,翻译出来,并没有建立一个宗派,而在他徒弟手上建立了唯识法相宗。所以唯识法相宗的开山祖师不是玄奘大师,是窥基大师。他的老师,就是玄奘大师,也有《弥陀经》的译本,现在在《大藏经》里面。如果照今天人来说,我老师翻的《弥陀经》,我们做学生的应当要来给它做批注、来给它流通,这是理所当然的,这个合乎人情。他这个徒弟给《弥陀经》做个批注,还是选的鸠摩罗什大师的译本,没有选他老师的,他自己没有觉得我这么做对不起老师,玄奘大师也没有觉得这样做是我的叛徒,没有。不能说玄奘大师翻的东西没有鸠摩罗什大师的好,这个不可以说,玄奘大师的东西翻得要是不及鸠摩罗什大师的,他绝对不会动笔、不会翻,可以说两个翻的是同样的好。同样的好,一个已经流通了,一个还没有流通;已经流通了,你看人家修随喜功德,不但是窥基大师随喜,玄奘大师也随喜,这真正了不起,给我们后人做个榜样,决定是依法不依人。就是我老师的著作,我也看看古人的著作,如果古人的著作已经流通了,老师的著作跟古人一样的好,我们还是流通古人的,为什么?大家已经看习惯了。老师的东西比不上古人的,那干脆流通古人的好了,何必流通这个本子?所以古大德不讲情面,了不起!你看我们这个地方所印的东西,多半都是印古人的,今人的东西印得很少。有许多同学来给我讲,要我写一点东西。我说不行,我写的比不上古人,没有流通的价值,你们要花这个钱花得冤枉了,应当要流通古人的好版本,好的注疏。
除这个之外,还有一点更重要的意思,那就是《弥陀经》等于经过他们两位给我们做了一次有力的证明,这部经的真实性、可靠性。如果这部经不可靠、是假的,玄奘大师他一定会提出说明,不会再赞叹这部经,不会再劝人修学这部经。你看窥基大师虽然是法相宗的祖师,他的《弥陀经》批注里面,对于这部经是赞叹备至。这不是净土宗祖师说的话,是法相宗祖师说的话,说这部经至圆至顿,就是圆到了极处、顿到了极处,七天成功!如果是想快捷的成佛,所有法门都比不上这个法门。这是玄奘大师的徒弟,窥基大师赞叹的。这个注子我当时印了四千本,普遍赠送诸位,你们看看,这是净土宗以外的祖师对于《弥陀经》的看法,对于《弥陀经》这种赞扬,能够激发我们的信心。其它的经当中没有发现过这种情形,说是玄奘大师来做一次证明,这一部经是特别。因为这个批注就是玄奘大师、窥基大师给我们做一个最有力量的证明,证明了鸠摩罗什大师翻的一个字不错,绝对的真实,我们依照这个法门去修学,决定有结果、有成就,很难得、很难得!特别是对今天这个末法时期来说,因为我还听说有一些人反对净土、排斥净土,说《弥陀经》是假的,不是真的;说阿弥陀佛就是太阳神,还有这种说法的,简直是胡说八道。而且这种说法还曾经发生在佛学院里,佛学院的学生来问我,他说有老师说阿弥陀佛是太阳神,这出在什么地方?我说我不晓得,我看《大藏经》里头没有看到这个句子,哪一个法师给你说的你去问他,胡说八道。所以,有窥基大师这个批注,那是最有力的证据!所以决定不能够听信谣言。
涅盘翻作灭是灭烦恼,息也是息烦恼的意思,或者我们讲,翻灭是灭生死,息是息烦恼。烦恼是因,生死是果报,这是因与果统统都灭息了。所以说不生不死,涅盘是不生不死的意思。『今翻』,就是玄奘大师翻作『灭度』。这个意思也非常好,「灭」就是灭生死烦恼,「度」就是度入彼岸的意思,就是到达菩提涅盘,有这个意思在,度就是这个意思。底下有:
疏【谓灭五住烦恼,度二种生死也。】
『二种生死』就是变易生死跟分段生死,在我们现在是两种生死都有。分段生死是说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大的区分来讲,譬如我们到这个人间来,我们从投胎生下来一直到死,这是一段,这是一个段落;死了之后又要去投胎,就又有生,生又有老死。就是十二因缘里面讲的,六道轮回的生死,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这是分段生死。变易生死,我们天天在变化,一天比一天老了,这个叫变易。剎那剎那在变,不是一年比一年老,而是剎那剎那的老了,我们自己不能够觉察,不觉得。你看佛在楞严会上跟波斯匿王讲的,不是一月一月老,不是一天一天老,剎那剎那在老,这是属于变易生死。所以我们现在两种生死都有。
证得阿罗汉果以后,分段生死没有了,就是三界之内六道轮回的生死没有了,但是他还有变易生死,他还有变化。阿罗汉变易生死那个苦,比我们现在那是轻得多了,我们现在轮回太苦太苦了,他没有轮回了。怎么个变易法?譬如菩萨,我们讲真正断了三界之内的分段生死,按照圆教来讲是七信的菩萨。《华严经》里面讲总共是五十一个位次,前面十信位,十信位从初信到第六信没有超越六道轮回,还是有分段生死,到第七信位超越了。所以七信位的菩萨等于小乘的阿罗汉、辟支佛,他断证的功夫跟他相等,但是智慧比小乘人要高得太多了。
从七信位以上一直到等觉,统统叫变易生死。因为他这个菩萨地位提升一级,他要有一个阶段的修行,修行很苦,不是随随便便的,他要努力精进,到一个层次他有个变易,就是一次变易他菩萨地位就升等一级。就好比你们在学校念书,你们一年级念完,下个学期要升二年级,那一年级就死了,二年级就生了,这叫变易,就是这个意思,而不是真的有生死。生死是比喻苦,你吃过一番苦头,经过一段时间你晋级了,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叫变易生死。两种生死都尽了,那就是圆教成佛,因为等觉还没有尽,等觉还要一次,还要经过一次变易才能到妙觉位。下面跟我们解释涅盘:
疏【涅盘有三:一、性净涅盘,义翻圆寂;谓法尔无缺曰圆,体自真常称寂。】
『涅盘』有三种,这个三种通说的,这个一般经论里头都是这样讲法。第一种叫『性净涅盘』,「性」是真如本性,「净」是清净,真如本性本来就是清净的。所以这种是从理上讲的,人人具足,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统统具有性净涅盘。『义翻圆寂』,它的意思就是翻作圆寂。「圆」是什么?『谓法尔无缺曰圆,体自真常称寂』。「法尔」,有自然的意思,有本来的意思,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不是修成的,不是从外面得来的,原原本本就是这个样子的。这一句,讲「法尔无缺」这四个字,就跟六祖大师在悟道的时候,他老人家所讲的「何期自性,本来具足」,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这个意思,本来具足,不是外面来的,具足就是一点欠缺都没有,这叫圆。无论是智慧,无论是德相,统统都具足,一样也不缺少,这叫圆。
「体」,这是讲本体。心性之本体,也是原来就是「真」,原来就是「常」。真,就是决定不假,不是虚妄的,它是真的。常,是永远就是那个样子的,从来没有变易过。在佛不变,在菩萨他也不变,在我们人,乃至于堕到地狱,它还是不变,从来没有变过,这个叫「寂」。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因为你的性净涅盘是从来没有失掉过。而我们众生所谓是迷失了,迷了;是不是真的失了?没有,虽迷不失。不失,为什么说失?迷了的时候,你不起作用了。所以从作用上讲,不能够发挥作用了,就等于是失掉了,是这个意思,并不是真的失掉。所以诸佛菩萨看得清清楚楚,他对你很尊重,为什么?你跟他没有两样,他是佛,你也是佛。不过现在你不知道你是佛,很可惜,就是这一点,你不晓得你是佛,你要晓得你是佛,跟他有什么两样?所以这叫性净涅盘,从体上说的。再看第二个意思:
疏【方便净涅盘。】
涅盘都有圆寂的意思,但它说法就不相同了。
疏【谓万德成满曰圆,众累永息称寂。】
前面的性净,可以说是法身、本体,是心性的本体。「方便净」,这是讲报身,是我们自受用身,报身。报身是『万德成满』,「满」是圆满,「成」是成就,就是你修行证果了,这个叫做『圆』。证什么样的果?当然有大乘、小乘,有四教,都是讲到最高的果位。譬如说小乘要证到阿罗汉果才叫涅盘,有圆寂的意思;就是小乘法里面,他的功德圆满了,得清净寂灭了。大乘法里面,这个四教有藏、通、别、圆。就藏教,藏教有佛,通教也有佛,别教也有佛,都叫做圆寂,都称得上这个。但是真正讲到这个涅盘,讲到最高、最圆满的,那是圆教佛。所以圆教佛通常也讲入大涅盘,加一个大字,加一个大字一定是大乘圆教的涅盘,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他真是万德成满,『众累永息』。「累」就是烦恼、生死。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统统都断尽,分段生死、变易生死都了了,所以这时候称作方便净涅盘。方便净跟性净是完全相应、相契了,从性净上讲是本具的,方便上讲是你修得的。第三种是讲:
疏【应化涅盘。】
这就是我们通常讲佛菩萨入涅盘,都是讲的这个意思,这个就是示现,前面那个不是示现,这个是示现。示现是说什么?
疏【化用周遍曰圆。】
『化』是教化。所以佛法里头用的这些词句,诸位要注意,它有很深的意义。普通我们讲教学,教学没有讲到成绩;教化有成绩,化是结果,所谓变化气质。化凡为圣,他变化了,学了之后他就变化了,这个学就有成绩了。所以佛法它用的字,它有因有果,教是因,化是果,因圆果满,这才是真正的成就。『化用周遍』,就是教化众生这个大用是周遍虚空法界,这叫『圆』。佛菩萨教化众生不限定在一个地区,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他的道场,这是「圆」的意思。
疏【用息归体称寂。】
圆是佛菩萨那边的事情,是他的事情,他教化的确是圆圆满满,没有欠缺的。『寂』是众生机感这边的事情,你众生肯接受佛菩萨教化,他就来了;你很讨厌他,不喜欢学,他就走了,走了,这就是「寂」。所以『用息』,他那个作用息了,没有人肯学,他就不教了,暂时就终止、就不教了,这叫做寂。
疏【今指第三。】
一切诸佛菩萨他们示现般涅盘,都是这个第三种,应化的涅盘,不是讲前面两种,这是讲应化的,所谓示现的。我们这里没有人学,他就走了;纵然有人学,不是真学,他也走了。那要真学,他才会来,真正发心学,他来;不是真正发心学,不能与佛菩萨感应。什么叫真学?简单的讲,你能够具足普贤这个十愿,愿愿你都能做到,真学,那一点不假,你说佛菩萨不化身来帮助你,我不相信。不具足这十愿:我很想学,我真学!那是假的。就是说什么叫真学、什么叫假学你都搞不清楚,把假学当作真学,自己本身就搞错了。真学是信解行证,你是依教奉行,这是真学,一定要真正把它做到。下面又介绍出,就是《唯识论》里面讲的四涅盘,这是法相唯识宗里头所说的,这四种我们也常常会看到,第一种叫:
疏【自性清净涅盘。】
跟前面「性净涅盘」是一样的意思,都是从本体上说的。它这个注子里面有:
疏【谓真如之性,无始时来,本自清净,虽有客尘,而不能染,故曰性净。】
所以跟前面「性净涅盘」意思相同,这个不必说了。跟前面不一样的,就是后面这三种。第一种叫:
疏【有余涅盘,谓三乘圣人,虽断尽见思,犹有无明余在,由证择灭无为,离诸嚣动,故号涅盘。】
『三乘』是讲声闻、缘觉、菩萨(这就是大小乘,刚才跟诸位说过的),他们确确实实断了烦恼,见思烦恼断了。小乘阿罗汉有涅盘,辟支佛有涅盘;菩萨里面,这是说藏通别,藏通别这三教的佛都是菩萨。藏教的佛,实际上就是十信位的菩萨,信位的菩萨;通教的佛,是十住位的菩萨;别教的佛,是十行位的菩萨,都还没有登地。换句话说,就算是别教佛,别教初地等于圆教初住,十地、等觉、妙觉位,这是别教佛,破十二品无明。无明有四十一品,他才破十二品,后面还有许多没破的,还没有破的,他还有余,还有余的那么多,他还没破。如果藏教佛那就更多了,四十一品无明一品都没破,所以这叫有余,他有余,这是讲这个意思。底下这种是讲:
疏【无余涅盘。】
无余涅盘有两种,一种是:
疏【谓钝根阿罗汉,厌苦欣寂,灰身泯智,余迹既寂,故称无余。】
其实证得涅盘,诸位要晓得,身体都在,所以涅盘是在活时候证的,不是说死了才叫涅盘。但是此地讲『无余涅盘』,真的他身不要了,而且他是证得涅盘之后不要这个身体了,叫『灰身泯智』,「灰身」是把这个身烧掉,「泯智」,智是分别心,把所有一切分别执着统统断尽,心清净。他喜欢这个境界,这是一种所谓定性阿罗汉,他们很乐意住在这个境界里,在这个境界里是很高的享受,是这一类的人,则称为无余。另外一类的,虽然证得阿罗汉,他的身体还留在这个世间,还能够帮助别人,教化众生。他身体还在,这叫做有余依涅盘,加个依字,那是什么?他没有灰身泯智,他的身体还留在世间,所以这个也叫做有余涅盘。第四种叫:
疏【无住涅盘。】
这个多半是大菩萨,佛与大菩萨们,他们真的证得涅盘了,证涅盘怎么样?他不住,不住涅盘。对我们凡夫来讲,他不住生死,他没有生死;对圣者来讲,他不住涅盘。他生死、涅盘二边都不住,这叫做无住涅盘,这是最值得赞叹的,在佛门里面佛与大菩萨统统都是这个境界。
疏【谓出障真如。】
『障』就是烦恼障、无明障,这两种障他都破了,都超出了。
疏【大悲般若,时常辅翼。】
『大悲』是慈悲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大悲心从清净心里面流露出来,怜悯一切众生;又有大智慧,般若智慧,也现前了。
疏【由大悲故,不住涅盘。】
因为他要像小乘一样,一住涅盘就不能利益众生。所以他不住涅盘,他可以走但他不走,不是他没有能力走。像我们这个尘世,娑婆污秽的世界,他有能力离开他不离开,这是慈悲。为什么不离开?为了帮助这些苦离的众生,来帮助他们,来接引他们,所以他不入涅盘。
疏【由般若故,不住生死。】
因为他又有智慧,所以他也不住生死。由此可知,生死从哪里来?迷惑颠倒才有生死,智慧现前没有生死。因为迷的时候你造业,造业才有生死轮回的果报。般若智能现前,不造业,不但不造业,所有那些罪业,前面讲过,般若智能都把它照空了。般若智慧要生起来的时候,所有一切罪业统统没有了,全都消除了。所以他没有业习,因此他没有生死。这就是涅盘、生死二边都不住。
疏【尽未来际,利乐有情。即用即寂,故称无住。即今所请者,指第四也。】
我们现在要请佛菩萨、善知识莫入涅盘,就是要请这种人,这是我们所请的对象。底下这里讲:
疏【及诸下。】
就是「及诸菩萨、声闻、缘觉」,一直到「为欲利乐一切众生」,这段文是:
疏【兼请余圣。】
不但我们要请佛,菩萨、声闻、缘觉、善知识统统都请,在家、出家只要是有修有学的,有证的当然更好,有证的找不到,有修有学的统统要请。末后它这个批注里头,这边这一行里头有几句很重要,我在这里念一念:
疏【佛灭度后,末法时中,亲善知识,为第一大事。】
这几句诸位同学要特别的注意,要牢牢的记住,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末法时期,你能够真正亲近一个善知识,你就得度了。底下说明理由:
疏【何以故?善知识,为得道全因缘故。虽是凡夫,可为巨夜明灯,苦海良导。】
这个几句话不能不留意,应当多读几遍,牢牢的记住。遇到一个真善知识决定不放松,自己没有成就决定不能离开,离开就可惜了,离开之后必定要迷失方向。所以古人亲近善知识,最低限度要得法眼净他才可以离开。什么叫法眼净?自己有能力独立,能够辨别是非邪正,有这个能力,这个时候可以离开老师;如果没有这种能力,不能离开老师。有这个能力,将来在菩提道上,你自己眼睛亮了,路认识了,不会迷失方向,不会掉到坑陷里面去;你连这种能力都没有,那一定跟定老师,老师在前面走,你跟着他走,就是不能离开善知识。到自己真正有能力的时候,可以,有能力的时候你想不离开也不行,善知识也会把你赶走。为什么?你有能力,你应该帮助别人,你既然可以带路了,你何必跟我走?你再带一批人。他有这个意思在。所以真正有这个能力,老师再要把你留在身边,是老师的过失,因为他可以教化一方,要让他度众生去,帮助别人去。他没有这个能力,老师不能让他离开,离开,他必定会迷失道路。如果他去教化众生,那就是以盲引盲,那个罪过更大,是自误误人,更不得了。所以亲近老师是非常非常的重要。这是注子里面的意思。
除注子之外,还有一点意思我要说出来,诸佛如来可以说,他的示现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尽虚空遍法界;换句话说,诸佛如来本来就住世。但是这种境界,一般说来都是法身大士才能够体会得到,像我们初学的人没有办法。所以此地讲劝请,里面也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依智离识,所谓「依智不依识,诸佛常现前」,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智,我们简单的讲理智,要有理智,识是感情,我们时时处处都能够用理智,而不动感情,与佛就接近、就相应了。因为你心地清净,智慧明朗,佛是觉的意思,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就是诸佛常现前的样子。如果我们心里迷,知见不正,染而不净,与佛就没有感应,这就叫不见佛,这就叫做佛灭度了。时间到了,底下这段念掉,这是一段:
经【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劝请。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到这是一段,这是第七愿。
普贤行愿品疏 (第二十集) 1986/1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4-001-0020
请掀开四十三页最后一行,第八段「常随佛学愿」:
经【复次。善男子。言常随佛学者。】
实际上,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说愿只有七条,前面从第一到七是七种大愿,后面这三条都是属于回向。所以注子交代得也很明白:
疏【自此至十,三科皆是回向。】
就是第八、第九、第十,这三愿都是属于回向。
疏【前二是别义。】
是回向当中的『别义』,就是这一条以及底下一条的「恒顺众生」,这两愿是回向的「别义」。
疏【如其不然,何以下重颂中,颂第七愿竟,便颂回向?以其欲收前二,属回向故。故知前二,即是别义也。】
这就本经在后面偈颂里面能够很明显的看得出来,后面偈颂是属于重颂,就是重复说十大愿。这是佛经一个很好的教学方式。长行文,所谓散文,便于说理,能够把这个事情,理论、方法、境界,不受任何拘束,讲得清清楚楚、痛痛快快,让大家能够明白。可是这些事理、境界,说老实话,一定要记住。如果你要记不住的话,试问你怎么个修行法?你没有法子修。就是你要把它变成日常生活,那你条条都要记住;记不住,你就没法子做到。要记诵的话,长行文就不方便,要把它背起来很困离,文字太多、太长,也不好背。所以经文后面有偈颂,偈颂就是便利于你背诵。偈颂可以入谱,等于都是歌词一样,可以谱成曲来唱的,而且多半都是押韵的。这就很容易记诵,不要硬记,唱唱就唱会了,你就会记住。所以偈颂全都是歌词。意思都是前面所说的,所以叫重颂。
由此可知,佛门教学比儒家还要重视音乐,应当在什么?经讲到后面偈颂的时候,大家都来唱,也就不是讲,都是来唱!一面唱,一面讲着,这的确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非常之理想。重颂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讲经它跟学校上课不一样,学校上课学生是固定的,到时候都得要来;讲经毕竟不同学校,所以听众有先来后到,有讲了一半他才来的,一半来的前面没听到怎么辨?后面偈颂会重复再略说一说。所以后来的人前面重要、精要的意思他也能听到,便利于后来的,顾及他们。所以讲经它这个方法确实是为听众设想得很多,因此往往长行文后面都有偈颂。如果长行文很重要的话,立刻后头就有偈颂。这是我们在经典里面常常看到的许多不同种的体裁,要晓得它的用意之所在。
在本经偈颂里面,这偈颂相当之长,重颂前面十愿,它只颂到第七愿,第八它就是回向。所以此地没有明说回向,偈子当中很明白的把它都归纳在回向里面。所以我们晓得,它这个十愿前七是愿,后三是回向。后三,末后一条「普皆回向」,那个没有话说,那个意思太明显了。所以,「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是回向当中的别义,这个两条也是非常重要的。批注里面也说得很明白,比如四十四面第一行,末后这一句起,我把它念一念:
疏【即是所修二利之行体。】
完全讲修行,行门。行门之体就是这个两条:常随佛学、恒顺众生。你们把这两句多念几遍,看看能不能体会到里头的意思。我们今天道业不能成就,第一个不肯随佛学,跟佛所学的背道而驰;第二个绝对不肯恒顺众生,顺自己就好,不肯随顺别人。所以你看,这是完全相违背。你要想道业成就,不能随顺自己,要随顺众生,随顺众生是真修行,随顺众生里头学什么?学佛。佛不离开众生,菩萨不离开众生,离开一切众生,菩萨道不能成就。这个在此地要讨论这个问题了。
疏【此科属自利。】
就就常随佛学属于『自利』。
疏【第九属利他。】
第九恒顺众生属于『利他』。
疏【至第十,将此二利功德,及前七科行愿之福,尽皆回向三处也。】
第十愿是总回向,这个两愿是自利利他,二行之体,不能恒顺众生就不能利他,不能常随佛学就不能自利。佛教一切的设施是为众生的,不是为他自己的。所以佛教的设施是因时、因地、因一切众生机宜而有所不同,不是一样的。原理是一样的,决定修觉正净,这个是一样的;但是在形式上来讲,就是仪式上,不一样。我们今天在全世界看,每个国家的佛教不一样,在仪式上不一样,甚至每个地区不一样,乃至于每个寺庙有每个寺庙修行的作风也不一样,的确它是因人而异的。我们怎么晓得它原则原理是相同的?譬如所依的经论,理论依据不一样,各人有各人依据的经论,经论这么多,但都是佛说的,没有话说。方法有八万四千法门,每个法门修行的方法也不一样,修什么?诸位要晓得,修三皈依。你看看古今中外,只要是佛教,他们统统不一样,你问问他早晚课诵里头有没有三皈依?统统都有,只有这个是一样的,三皈依是一样的,古今中外学佛的人三皈依是一样的。你就晓得,八万四千法门修的什么东西?修的是觉正净。皈依佛,佛是觉的意思,觉而不迷;皈依法,法是正,正而不邪;皈依僧,僧是净,净而不染,决定相同。就是方法、手段尽管不相同,仪式不相同,生活方式不相同,它修觉正净相同的,这个就是佛法。由此可知三皈依的重要,离开了三皈就是外道,就不是佛法。所以佛法一入门从三皈依开始,就是先把修行的宗旨告诉你,你一生就是修的这个东西,千经万论也是说的这个东西,这是三宝,三宝是讲自性三宝。这讲『回向三处』,「三处」就是菩提、众生、实际,就是这个三处,后面会讲到的。此地再解释:
疏【言常随佛学者。】
这个意思是说:
疏【谓托佛从因至果,所历之行,所为之事,为我所缘之境,引出自心之志,随而学之。】
其实这就是我们中国古人垂诫我们的「见贤思齐」,看到佛,他是人修成的,他能成佛,我也能成佛。所以我们供养佛菩萨,这个意思不能够疏忽,我们每天看到佛像,自己想到,我们要成佛,他是佛,我也是佛;供养菩萨,他是菩萨,我也作菩萨,我也跟他一样,这叫真供养。有一些人很谦虚,他是菩萨,我一身罪业,我怎么敢跟他比?这糟糕了,这个菩萨要是知道了,也摇头,没有法子,这不叫供养。真供养是拿他来做榜样,我要学他,我要学得跟他一模一样,这是真供养。我们一定要懂这个意思,千万不能谦虚。佛菩萨希望你早早成佛、成菩萨,并不希望你老当众生去侍候他、做他的徒弟,没这个道理。
『托』就是以他做一个榜样,看看佛从初发心一直到成无上道,他怎么修的,这个中间他所经历的这些事,所造作这些事,在事相里如何来修行,这些统统是我们的榜样。尤其在这部《华严经》,善财童子做了一个很具体的表演,善财童子一生成佛,肉身成佛,一生的事情。你看看他从初发心,这在《四十华严》里头要从第一卷看起,第一卷讲善财童子出生,讲那个情形;一直到以后遇到文殊菩萨,跟他求学;在文殊菩萨那里毕业出来之后,在社会上服务,服务就是参学,五十三参。你看他在日常生活当中待人接物,如何运用最高的般若智慧,在一切人事里面完成自己圆满的智慧、无上的定功,他成就了。五十三位善知识就是代表各种不同的人、物、环境,诸位要晓得这个,这是一部真正生活的教育。这五十三个人代表在这个社会里面有出家修行人(就是有菩萨、有声闻),也有外道,也有魔王,好人坏人都有,各种职业都有,各行各业、男女老少统统都有,就是我们从早到晚所遇到的。你要说善财命好,他遇到五十三位善知识,我们一个都遇不到,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你早晨起来,睁开眼睛到晚上睡觉,一天遇到的就是五十三位善知识,五十三类。善财他会,他在这个境界处处成就自己的智慧,成就自己的定功;我们不会,处处惹烦恼,处处生是非。这糟糕不糟糕?
这部《华严经》真是妙绝了,你学会了之后,真的你就会做人、会办事了,样样圆满,没有一样不圆满,成就自己的道业,也真正替大家服务。对于社会是造福人群,对于自己是成就定慧,这部书是好得不得了!所以方东美先生赞叹,全世界最好的哲学书,这赞叹备至。就是可惜一些人,他没有念,他不知道,虽然念,他依文解义,他不懂。所以全经从头到尾是意在言外,你要去体会,这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说到这一层,意思在那一边,你要能够体会得到,你才晓得它的妙处。这是以佛、以菩萨他们的行持启发自己的道心,『引出自心之志』,就是启发自己的道心,自己要立志,要学佛,『随而学之』。
疏【乃以观智,融己身心,令常注如是之境,勿使一念,趣于六尘五欲颠倒境也。】
这几句话很重要。佛菩萨之所以成为佛菩萨,他在随喜、恒顺的时候他自己做得了主宰,他在一切境界里面他心不颠倒,随顺五欲六尘而不染五欲六尘,他高明就在此地,他不染。如果不染,他的心就愈炼愈清净。这两条,实在讲就是古人所讲的历事炼心,你要不在事上经历过,你说你心清净,不能算真实的清净,要炼过。你说我瞋恨心没有了,如果不经过歌利王割截身体那个锻炼,你说你瞋恚心没有了,这个不可以说。你自己以为没有了,到那个境界瞋恚心生了,你才晓得瞋恚心并没有断。一定要经历,不经历不行。你说我不贪财,真的金银财宝堆满的时候,确实不动心了,那才叫真不贪;你没有看到的时候,我不贪,到时候一样起贪心,不行。范仲淹,我们讲他不贪财,这个可以说是真的,他那么样穷困,挖到人家藏的金子,他一点不要把它埋起来,这个真叫不贪。你没有经历这个境界,不能说。所以菩萨一定要经历,什么样的境界他都要经历,在这里面去炼自己的清净心,历事炼心,这叫修行。不经历这个境界,那怎么叫修行?不叫修行。
所以,今天一看到境界现前的时候,马上要逃避,这不行。这个即使修行,是修小乘,绝对不是修普贤行愿,不是修大乘。修大乘,一定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在随喜当中成就功德,功德就是定慧,成就自己的定慧。定慧,实际上就是《金刚经》上所讲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样样经历,经历什么?不着相,外不着相,内不动心。善财童子这个五十三参,每一次参访就是炼这个功夫,就是《金刚经》上讲的。所以《金刚经》古德提倡是有他的道理,它真正是修行最高的指导原则。但是一部经也只有几句话是最高指导原则。这是释迦牟尼佛跟须菩提尊者所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就炼这个东西,从初发心到无上道就是炼这两句话。不管什么境界里头都是不着相、不动心,这是你自己里头练功。外面怎么样?外面要随顺、要欢喜,要恒顺众生,里面要不着相、不动心。这是菩萨修行法,修证无上菩提唯一的妙法。
疏【行者苟能以佛所历苦行之境,常作心观者,设遇苦事,乃称本愿,不生怨恼;逢诸乐事,自无耽染,以非常时心观之所愿故。有志于学者,勉旃!】
真正有志于学大乘佛法的,应当要以此自勉。遇到一些苦难、折磨,那是自己的本愿,你不经过这个折磨不能成就。为什么?头一个要把自己的瞋恚心给去掉,把它断除掉,瞋恚堕地狱。所以先从逆境当中修。你看一切经论里头,逆境里面瞋恚心没有了,再从顺境里面断贪心,贪爱的心。瞋恚与贪爱是一切烦恼的大根大本。为什么先从逆境?逆境果报是最惨的,瞋恚它是堕地狱的。所以就从逆境里转过头来,先不堕地狱,其次从顺境里头没有贪爱,就不堕饿鬼,地狱、饿鬼不堕,可以说这个人也不会堕畜生,超越了三恶道。纵然在六道里头没有超越,三恶道不去了。所以你说多么重要!
所以凡是修行人,从古到今,最初学佛都是修苦行,都是从逆境里头反过来。从逆境开始学,先要吃苦头,怕苦、畏苦、不愿意吃苦,不行,不肯受折磨不能成就。所以真正修道人他晓得,吃苦对自己有利益,消自己的业障,培自己的福德;受一切折磨更是消业障,成就自己忍辱波罗蜜,给自己修定打基础。因为忍辱是禅定的前方便,等于说是预备功夫,不能忍辱不能成就禅定,不能忍辱不能得一心不乱。什么都要忍,你才能得一心,你才能得定。所以遇到这种境界现前,决定不能舍弃、不能逃避,好机会来了,这种机会是千载难逢的,到哪里去找!所以一些人他不懂,真正是可惜,他根本就不懂得修行的理论与方法。你要离开这个境界,你自己忍辱真成就了,那就不必了,确确实实在一切逆境里头怨恨心不生,你己经磨炼到这个程度,这个可以。如果瞋恚心还没有断,就得要找机会去锻炼,要找几个真正善知识,那善知识是什么?恶人,天天瞧你就不顺眼的,找这种人才行。你要常常跟他在一起,把你自己心头的火,把它慢慢慢慢的消灭掉,你才能够成就道业。所以善知识、真正好老师,他看学生有这个习气,心里面很爱这个学生、成就这个学生,表面上看了就生气、看了就讨厌,那是什么?装样子磨炼他的,那真正是成就他的。再看底下一段,这是「释行愿相」。
经【如此娑婆世界。毘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
『聚落』就是像我们现在讲的小镇、村庄,是许多人家居住在一起的。在古时候多半是一族,一个族他都住在一起,从前是大家庭制度,一族住在一块,「聚落」。
经【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
这一段是先讲学本师。怎么个学法?此地给我们举例说出来了。这段文里面最重要的是讲到如来的初发心,『从初发心,精进不退』,这句最重要。批注里面我们可以看看:
疏【娑婆,此云堪忍。】
『娑婆』,这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叫『堪忍』。毘卢遮那佛是法身如来,卢舍那是报身如来,释迦牟尼佛是应身如来,应化身,这是讲佛的三身。所以此地看到『毘卢遮那如来』,就是释迦牟尼佛,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我们讲释迦牟尼佛,就是毘卢遮那佛的应身,应化身,是一而三、三而一。所以在《华严》,因为它讲华藏世界,所以说佛都是讲「毘卢遮那」。你看这里称的是本师,他是我们的本师。批注里面讲:
疏【乃我本师所王大千之世界也。】
『王』念去声,念望,当动词讲,就是统治。在此地他虽然不是一个政治领袖,用这个字来形容他,就是他的教化区,他教化的是三千大千世界。
疏【居最中央香水海,二十重华藏,即第十三重世界是。】
这个在此地不必多说,这是《华严经》里面讲华藏世界的组织,概略的情形,在大经「华藏世界品」里面说得很详细。『二十重华藏』,《华严》用十表法,十代表圆满,二十是以十代表自行,又以十代表利他,就是自利利他都圆满了,所以取二十的意思,二十是这个意思。讲到娑婆世界在第十三重,这个意思就显示出本师如来利他心切,利他超过了自利。如果是利他跟自利完全相等,那就是第十重。他超过了,他是第十三重,叫利他心切,取这个意思。
疏【意取,此秽土众生,可以起观造修也。】
诸佛如来在因地里头发愿不相同。在本省,《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得非常广泛,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你们看看《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地藏菩萨在因地做国王,跟邻国一个小国王是好朋友,都是以十善教化众生,他们两个人发愿就不一样。两个好朋友,两个都学佛,两个人愿不相同,一个是发愿赶快成佛度众生;一个是要行菩萨道,众生不成佛,我就不成佛。你看,愿不相同!因此十方诸佛如来,虽然都成佛了,他们在因地上发的愿不一样,因此成佛之后,在果地上教化众生也不相同。如果讲他自己的果证,那是相同的,佛佛道同,决定没有差别;他教化众生的方法、手段,会不相同的。讲「初发心」,你看此地批注上说得很明白:
疏【言从初发心者。毘卢,即是释迦。】
这是一,不是二。
疏【以华严,真应不二故。】
『真』是真身,真身就是毘卢遮那,应身就是释迦牟尼佛,所以释迦牟尼佛是应身。这个地方如果还是不太容易懂,我们得做比喻,但是比喻诸位要记住,比喻没有办法比喻得很恰当,只能比个彷佛,说是比到恰当,不可能的事情,没法子。真身就好比是本人,本人是真身,应身就是用什么身分去,去教化。譬如你自己非常有学问,学问、道德都圆满了,今天有个小学要是请你去做个老师,菩萨很慈悲,他绝不推辞,他就去了,到那边是什么?小学老师的身分。本人就好比真身,到小学里去做小学老师这个身分就是应身,另外一个中学也请他去做老师,他到那里教书是以中学老师的身分,就是这个意思。
到哪个世界,那些众生机感必定要与他相应,相应叫应身,用应身。譬如到人间来,一定现相要跟人一样,没有什么特殊,他世寿也是八十岁,释迦牟尼佛是八十岁入灭的;也有父母,在家的时候也有太太、也有儿子;出家之后,他也有六年的苦行,到处去寻师访道;三十岁示现成佛。成佛之后,这就开始教学,一生从事于教学工作,从三十岁到八十岁。所以我们讲说法四十九年,算时间连头带尾是五十年,五十年都是从事于教学的工作,这叫做应身。如果释迦牟尼佛要到天上去教,给天人说法,他要示现天身,身形、寿命与天也是一样的。他要去教畜生,譬如要教一群猪,他一定要变个猪身,也跟那些猪一样。这是我们肉眼凡夫不晓得,那些畜生道里有不少佛菩萨在那里教化。你看那个猪圈里头一群猪在哼哼,说不定就有头猪在那里讲经说法,我们听不懂,猪可以听懂,牠能听懂,给牠讲经说法。所以佛是六道都去,地狱道也去。
在《本行经》里面有个故事,释迦牟尼佛在地狱里面,他也示现堕了地狱,在一个叫火车地狱,这经上有。那个车是铁的,火烧得红红的,去拉那个车,用什么拉?把自己身上的筋抽出来当作绳索去拉,非常之苦,几个人拉着一个车。他老人家发了慈悲心,看到旁边那个同伴好可怜,他就跟小鬼,拿狼牙棒监督的小鬼,去跟他商量,能不能我多抽一条筋代他来拉,看到他太可怜了,我自己宁愿牺牲,我多抽一条筋。那个小鬼一听气死了,一棒就把他打死了。你们想想怎么样?打死就超生了,地狱里面就超生了,就是一念慈悲就离开地狱。所以在地狱里头迷得很重,地狱里头只要生一念善心就超越了。但是在那个苦的环境,生一念善心,还代别人受苦,不容易,真正是难。所以这种情形,在行菩萨道的时候自己要学,常常要学,看到有苦难的人,宁愿我们苦一点,能帮助别人一点。你常常有这种心,真的将来堕地狱你也会发这个心,跟释迦牟尼佛一样一下就超越,就离开地狱了。所以,人真是在苦难的时候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苦难的时候还能替别人想,真正是慈悲,那是真正慈悲心流露。在顺境里面帮助别人一点,那个不算,自己在苦难当中还能想到别人,这是难能可贵。这是讲应身,真是诸佛菩萨无处不现身。底下接着讲:
疏【今言真身,故曰遮那;他经言应身,故称释迦。乃不二而二,二而不二也。今经尚未施权,故释迦称遮那;法华已经显实,故遮那称释迦。】
这两部经都是属于一乘圆教,一个是在最先讲的,一个是在最后讲的。所以在这两部经上,一个是称毘卢遮那,一个称释迦,都是说的本师一个人。
疏【他经已施权,未显实,故遮那是遮那,释迦自释迦,以真应未相即故。】
这个我们不必加以多说。
疏【璎珞本业经云。】
这底下几句话很重要:
疏【具缚凡夫,未识三宝,不知善恶因果,乃于佛法,不起一念信心。乃至从此,住佛菩提,正教法中,发菩提心,起一念信,尔时便名,信相菩萨。故云从初发心也。】
这是解释初发心。所以我们现在是真正发心了,就是『信相菩萨』。你们诸位在这个地方几天,你们每个人都是「信相菩萨」。可是我们这一结业出去之后,就不晓得你是不是信相菩萨了,你是一退转就没有了;如果不退转能保持住,这是信相菩萨。这段文前面讲的是一般的众生,在佛法里头不生信心,真正可惜。常言说得好,「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闻佛法而当面错过,你说这个可惜不可惜!得人身遇不到佛法,这无可奈何,没有办法的事情;遇到佛法当面错过,实在是太可惜了。得人身不容易,真正不容易。遇佛法更难,的确是百千万劫难遭遇,就是百千万劫难得有一次你能够碰到佛法,这个机会不容易。所以不晓得这个事实真相,不知道珍惜,实实在在是可惜。
所以佛门里面讲,师恩第一大!介绍我们接触佛法的这个人,我们在佛法真正得到利益,介绍我们闻佛法的这个人,我们生生世世都不忘他的大恩大德。我们今天得到这种殊胜的利益,要不是他接引怎么能得到?得不到。所以真的是师恩第一大。父母之恩固然是大,老师之恩关系我们自己的法身慧命,生生世世的恩德。但愿我们也能够像经上所说的,从此以后真正能把心安住在佛菩提正教法中,发起菩提心,于正法起清净信心,你就可以当信相菩萨这个称呼,你就是信相菩萨。这个是真正讲到初发心。
可是从初发心,最重要就是什为?精进不退。以前李老师早年在台中办大专讲座,我也常常参加,同学们来参加讲座,很精进,的确一、二个星期之后气质都变了,所以老师很欢喜。可是一结业,同学们到电影院看个两个钟点电影就完了,全部都完了。所以李老师摇头,你看我们这一个星期苦口婆心在教学,抵不得电影院两小时,又搞乱了。难,真正是难。为什么?无始劫以来这种染污的习气存在,外头一勾引马上就跑掉了,不容易。所以学佛的人多,成就的人太少太少了,原因是什么?退转了。什么人成就?精进不退的人成就了。退转的人,那就是堕落了。讲到精进,批注里面也有,我们接着看:
疏【言精进不退者,简非懒惰懈怠。】
这还有个区别,『精进』不是讲那个懒惰的人、懈怠的人。懒惰、懈怠,当然是不精进。我不懒惰、不懈怠算不算精进?不算,还不算精进。什么样才是精进?底下这里说了:
疏【谓勇悍无退曰进。】
勇猛往前面走,不是走慢步,勇猛往前面走,这才叫做『进』,往前进。
疏【万行无杂称精。】
『精』就是一门,一门勇猛的向前,这叫精进。像我这几天跟诸位说的,我们经依一部,我们行门选一种,这就是精进,这是精。经典要是搞得太多了,那是杂,虽然有进,不叫精进,叫杂进。杂进不容易收到效果,太多,心杂了。所以一方面进,又一方面要专,就是专进,这才是佛法精进的意思。尤其诸位对于其它法门、经论要肯放下,不能起贪心,别的人说这个、说那个,不要去羡慕他;人家讲这个经、那个经,这个我没有看好可惜,那就不行了,你的心又动摇了,又被他牵着走了。应当老老实实的只学一门,我这个一门不通,决定不学第二门,要这样才行。其实你一门通了,那些门不要学,用不着学,一听就会了。像六祖是个例子,他通了,他一门通了,一切经他都可以不必学,无论什么经人家念给他听听,他里头完全明了,你有什么疑难,他马上给你解决。这个本事多高,太高明了,这是一经通一切经通。
你搞杂了,搞杂的时候搞了一生,一样都不通,那亏就吃大了。所以决定不能够贪多。我们看古来的大德,许许多多人一生专攻一部经、专讲一部经,他不是其它的不会,他都会,他一部通了,一切都通了,为什么还专讲一部经?给后人做个榜样,以身示教,做一个样子给后人看,一门深入的利益。这是很值得我们警惕的。现在人学东西就是贪多,样样都想学,样样都想知道,真是像印光大师讲,个个都想做大通家,结果是一样也不通,那可惜了。佛法的修学是希望你做专家, |
|
|
|
|
|
|
|
不是希望你做通家。我们在《华严》上看这五十三位善知识,个个都是专家,善财童子去参访,善知识告诉他,我在无量法门里头只知道一个,只会一个,个个人都是这么说的,个个都是专家。所以一定要发心专攻,才符合佛所讲的精进不退的意思。下面讲:
疏【精进有三。】
有三种。第一种叫:
疏【披甲精进。】
这是比喻。『披甲精进』,底下有个批注:
疏【无恶不断也。】
我们这个恶太多太多了,说不尽,这诸位自己一定要晓得哪是恶、哪是善,要能够辨别。披甲就好像古时候战争,冲锋陷阵,士兵都穿上盔甲,可以防御;现在战争,你看第一线冲锋陷阵的用战车,也是披甲,取这个意思,取勇猛无畏的意思。往前进绝不退缩,决定没有恐怖,一定要断恶。
疏【二、善法精进。】
这是修善。
疏【无善不修也。】
不管是大善或是小善,只要是善法都要修学。善恶,我说一个最简单的标准,诸位把它记住,凡是自利的都是恶,凡是利益众生的就是善,你能够常常这样想,大致上就不会错了。念念要想为利益一切众生,一定要以平等心,要以理智,不能以感情,不能说这些人我喜欢他,我要替他多想想,给他修修善;那些人是我的冤家对头,我不作恶、不找他麻烦算是好的了,我还要给他修善?那这就不行,这就是不精进。所以一定要以平等心,纵然是冤家对头,也要替他多想想善事,多叫他得利益,这是你真正的修善。
疏【三、利乐精进。】
这是特别对于有情众生。
疏【无有情不度也。】
只要是有情众生,都要能够利益他,都要叫他离苦得乐。所以精进有三种。
疏【不退有二:一、不退堕。二、不退转。】
底下有举例子。
疏【十信,为不退堕,不退堕于四恶道故。】
这在《弥陀经》里面讲得非常清楚,讲三种不退。十信位,像初信,这个地方讲的是圆教,初信位的菩萨比刚才讲的信相菩萨要高,信相菩萨会退,初信位的菩萨就不退了,他是不退到三恶道;换句话说,决定不堕三恶道。为什么不堕三恶道?他三恶道的业因断掉了,就是见惑断了,三恶道的缘断了;因虽然没断,缘断了,没有缘,虽有种子它不会结果,它没有缘。他是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这是圆教初信菩萨,所以绝对不堕三恶道。它这里讲『四恶道』,「四恶道」是加上阿修罗,他也不会作阿修罗。换句话说,他虽然没有出三界,他是人天两道受福报,在人天两道修行,他不堕三恶道的。初住也是讲圆教的初住,他不会再退转到二乘,就是声闻缘觉,他不会退转的。这个地方讲:
疏【登住为不退转,谓有漏业尽。】
就是见思烦恼断尽了,没有业力牵引,他不会再退到六道轮回。除非他乘愿再来,那是示现,那不叫退转,那是以应化身来教化众生的。所以这后头有:
疏【唯有乘愿度生耳。】
他乘愿再来,这不算。乘愿再来,他到地狱、到饿鬼、到畜生,那都不叫退堕,那是他乘愿去度众生,他是自在的,他是愿力生的,不是业力生的,他不是有这个业。这是说的「从初发心,精进不退」。
底下讲,『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这是讲到布施里面,意思就是教给我们,常随佛学第一个学什么?学佛的布施。学佛,实在讲要从这里下手。你看,六度,第一个是布施;十波罗蜜里面,第一个也是布施;四摄法里头,第一个还是布施。佛法最重布施,布施不但是万行之首,而且也包括万行。诸位要看江味农居士的《金刚经讲义》,他说得很清楚,布施里头有三大类,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你仔细去一观察,十波罗蜜、六波罗蜜可以统统归纳在布施波罗蜜里面。所以你要问佛法修什么?修布施而已。布施就是放下,就是肯舍。佛为什么要重视放下,重视舍?因为你要晓得,你能够舍,才与你的法性相应,与你的心性相应。因为你心性是清净的,六祖说的「本来无一物」,这是心性的实相。本来无一物,你要有一样东西不肯舍,你的真性里面就有染污。你为什么不能成佛?为什么不能开智慧?为什么不能得清净心?你放不下。你那些垃圾、那些污染,你不肯舍掉,那有什么法子?佛之所以成佛,跟我们没有两样,就是他把这些垃圾统统倒干净了,一点也不存了,他恢复了明净;我们这些拉拉杂杂的东西,一样都舍不得丢掉,所以没有法子。
所以菩萨道里头,修行就是一个布施。在此地举出一个例子,举出以身命布施,这是最难舍的了,难舍能舍。不但举这个例子说明难舍能舍,同时更显示出来重法,要把佛法、修法看重于我们自己的身命,这是佛菩萨的见解。我们凡夫是把身命看得最重,到紧要关头还是这个重要,其它一切都不重要,不能舍。其实讲到最高的境界,法也要舍,《金刚经》上说得很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但是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法重要,身命不重要。等到我们境界再向上提升了,清净心重要,法不重要。因为清净心能生万法,有了一法,清净心就不生万法,那个麻烦大了。所以法也不能够执着。我们且看这一段,这一段讲布施,批注里面也说三种布施,在四十五面倒数第三行:
疏【布施有三:一、财施,二、法施,三、无畏施。今是财施。】
这经文里举的是财施。
疏【财施有二:一、内财,二、外财。】
这属于内财。
疏【内财舍身命,外财舍宝物。】
换句话说,外财舍你所有的,我所有的这属于外财,我所有的财物、我所有的房屋、我所有的土地,这都属于外财,就是身外之物,是属于我所有的,这个舍容易。头目脑髓这是内财,这是要命的,这个舍难,这个舍不容易。所以刚刚修学,修布施的时候,先从外财舍起,先从容易舍的舍起,学,练习。
我当年学佛,老师也是教我从这里下手的。我初接触佛法的时候,指导我的老师是章嘉大师。我头一天见面就向他请教这个问题,因为那个时候刚刚接触佛法,知道佛法好,知道佛法殊胜,就向他老人家请教,有没有什么方法叫我一下就入进去,希望能快一点得到。我们的心很急,希望得到。他不着急,我这句话提出来的时候,他眼睛看着我的眼睛,几乎看了半个钟点,一句话不说。那个老人很有趣味,这么长的时间看下来什么?人心定下来了,什么念头都没有。所以这是教学高明的手段,非常高明的手段,这种印象给你太深刻了,他然后说出一句话你一生不会忘记,实在了不起。看了半个钟点,慢吞吞的说了一个字,「有」。有,又停了好几分钟,不马上说出来,你跟他在一块,就完全好像入定了,都在定中一样,给我说了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我提出一个问题,半个多小时才得到答案。他不是想的,不是在那边:「我想想应该怎么答复你」,不是的,完全教我心情不要那么浮躁,定下来,就是要你定下来。这是一种教学的方法,效果非常之好,效果太好了,说话简单明了。头一次我跟他在一起,大概两个小时,只说了几句话,几乎都是眼睛对眼睛看着,都在入定,很有味道,跟他人家相处,别有风味。跟方东美先生完全不相同,方先生是滔滔不绝跟你说,说得太多了;他老人家说话就几句,但是那个几句印象非常深刻,你一句都不会忘掉,所以收到非常圆满的效果。
毕竟我们没有他那个定功,我们听他老人家说看得破、放得下,马上接着第二个问题来了,「从哪里下手」,得问从哪里下手。我的问题提出来,他至少隔了十五分钟之后,答复我两个字,「布施」,从布施下手。头一天跟他见面,印象特别的深,我离开的时候他老人家送我到门口,送我到门口的时候嘱咐我一句,我今天告诉你的六个字,好好的去做六年。我那个时候刚刚接触佛法,真的就依教奉行做六年,做六年就有感应,这个力量不可思议。六年干什么?布施。原来也很吝啬,不肯布施,我们好辛苦一个月一点点薪水攒积起来,怎么肯随便就给人家?不肯干。我是从小喜欢念书,所以我的薪水、加班费待遇统统都在书架上,一年到头多少钱都能看得出来,在哪些都看得出来,很爱书,喜欢读书。所以布施什么?送人家书。先送什么?那些破烂的、自己不要的,先布施出去,喜欢的就舍不得。以前,破烂的,就是不喜欢的也不肯布施,也不肯。所以学,学先把自己不喜欢的、用旧的、不要的,可以送人了;逐渐逐渐进步了,自己喜欢的送人,不好的自己留着,这是很大的进步。能够把新的东西、好的东西送人,不好的自己留着;但是重要的东西还是不肯送人,自己要学的。到最后再进一步,就是自己存的、珍藏的好东西,人家要,也肯送人了,宁愿自己不学让别人先学,这就是很大的一个进步了。
所以我出家的时候,我收藏有很多好书,线装书、善本书我收藏的也不少,有很多人想问我要。我说可以,但是有两个条件,就这么白白的送给你,不行,为什么?送给你保存,不如我保存得比你好,我不愿意送人保存。我有两个条件,第一个你发心讲这部经,我马上送给你,我能够割爱,你发心弘法,这我应当要供养的;第二个,你发心印经,我供养你,虽然不讲,你印了流通,我供养你。我现在还有不少好版本的书,你们要发心我都可以供养你们,两个条件,一个发心讲经,一个发心印经布施,我可以供给你这个版本,我有非常好的版本。下课了。
普贤行愿品疏 (第二十一集) 1986/1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4-001-0021
请掀开经本第四十四面,我们将经文念一遍:
经【如此娑婆世界。毘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生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
昨天我们将批注也念了一大段,今天我们继续再看注子里面。我们看布施,在四十五页倒数第三行,「布施有三」,就是三种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三种。财里面有内财、有外财,经上举的以身命布施,这是内财;以『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这是属于外财。这三种布施就得三种福报,财布施是得财富,果报是财富,我们今天这个世间有许多拥有资财的人,都是前生修财布施所得到的果报。法布施是得聪明智慧的果报,我们也看到有许多人确实有非常高的智慧,智慧虽高,但是他没有财富,他的生活很艰苦,这一类就是前生当中他修法布施,没有修财布施。有很多发大财的,大公司的老板董事长,小学都没有毕业,他发了大财,这个亿万的豪富,他就是前生专修财布施,没修法布施。所以他没有聪明,没有念过什么书,福报大,他底下办事的可能都是那些博士替他做事,因为那些人是什么?有智慧,没有福报,没有财富。无畏布施的果报是健康长寿。因此我们懂得因与果,实在说这三种布施都要修,福报才算是圆满。
底下有很长的一段,后头还有这么长,这么长里头讲一段因缘,这个因缘也是经里面所说的,它引用最胜仙人的一段故事来说明内财的布施难行能行。这个故事诸位自己去看,我们不耽误时间。诸位翻开四十六面倒数第三行,这里有几句重要的话我念一下,从第二句开始:
疏【是故当知,若人能恭敬求法,佛于其人,不入涅盘;法亦不灭。虽在异土,常面见佛,得闻正法。】
这几句话很重要,诸位把前面这段因缘读了之后,这几句话的意义你就明了了。在第二行里面讲观心的解释,这个解释是两层解释,前面是「因缘释」,下面是「观心释」:
疏【观心释者,谓观察此身,若皮若骨,都无定实;举体全空,无我我所。】
『谓观察此身』,这是用智慧去观照,『若皮若骨,都无定实』,为什么?是因缘所生法。既是因缘生法,它没有自性,也就是没有自体,正是佛法里面常讲的当体皆空。『无我我所』,在五蕴法里面觅我了不可得,既然我都没有了,哪里有我所有?当然我所有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所以这个我与我所,实在讲是一种虚妄的情执,绝对不是个真实的。可是世间人以为是真实的,过失,这可以说是根本的过失,就是在这虚妄的执着。
疏【虽见似有。】
这有是假有,佛经里也称为妙有,不是真的有。
疏【如泡如焰,如聚沫,如芭蕉。】
佛经上有许多的比喻,《金刚经》上把它比作「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说明有没有这个相?有这个相,是不是真有?不是真有,是幻有。
疏【既无自体,原同法界。】
我们要追究,它的确没有自体,一一法都没有自体。体是什么?体就是一真法界,体就是真如本性。的确一切法是同一个根源里面发生的,就是唯心所现的、唯识所变的,万法同一个根源。
疏【如是一一推征,三谛具足。】
就是即空、即假、即中。
疏【依而修之,即成三观。诠此义时,闻已生解,契圆理机,便是写经。经是诠表生解义故。如其不观不推,迷心取相,写亦奚益哉?】
写经又有什么利益?这个解释完全是从理上来观察,可以说是最为深入,真正能够得佛法的精髓,比因缘的解释要透辟得太多了。但是这不是一般初学人能够达得到的,可是我们一定要明白,佛经里面真正的义趣是在这个地方。这段经文是讲写经,主要提的是写经,用身命布施来写经,这就要讲到发心的相状。在《大智度论》里头说,如果有人发愿,愿自己将来作佛,要度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个人就是发了菩提心。可是发了菩提心,他心既然不一样了,他的言行也就变了。我们晓得,我们的言语、行为都是受心在那里指挥,所以心清净,我们的身、口都清净。心是佛菩萨的心,他的言语、行为没有一样不像佛菩萨,会改变的。如果说心发了,言行还没有改变,那不是真发心;真正发心一定改变,他不一样,我们可以在行动里面能看得出来。
《大智度论》里面给我们举了十个例子,举了十个例子就是说明,发菩提心之后他的态度就不相同,我们今天所谓的是风度、仪表,他自自然然就起了变化,现在也所谓说气质不一样、变了,不是凡夫的气质,是佛菩萨的气质,不相同。哪十种?第一种,亲近善友。他所交往的都是真正的善知识,都是身心清净、正知正见,他跟这些人往来。当然与这些善知识往来,常常受善知识的熏陶,气质哪有不变的道理?一定会变的。第二,他知道供养诸佛。供养诸佛不必多说,我们十大愿王第三愿就是「广修供养」。第三种就是修习善根。这在前面都说过了,三善根是无贪、无瞋、无痴,再加上大乘的善根,精进,他认真的在修学。第四,他有非常殊胜的志向,他要求最殊胜的法门,这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在一切法里面哪一个法门最殊胜?这是不言可喻,在《华严经》里面给我们讲得非常的清楚明了,那是念佛求生西方世界,这是最殊胜的法门,真正发了菩提心没有不求生西方净土的。第五是在待人接物当中心地清净、慈悲、柔和,不会有暴躁的行为。第六,遇到苦难他能忍,决定不会怨天尤人。第七,慈悲深厚,待人接物真正的慈悲。第八,深信平等。这个平等是佛给我们讲的,生佛平等,众生与佛平等,万法平等。如果你能够深信佛所讲的平等的理,你在一切境缘当中决定不会起贡高我慢的心,谦虚恭敬的心才能够生得起来。第九是爱好大乘佛法,能够以大乘佛法帮助一切众生。第十,求佛智慧,一定是求如来果地上的无上正等正觉。这是讲发心的十个样子,就十种相,我们也应当要知道的。这些在慈舟法师《普贤行愿品亲闻记》里面都引用的有,《大疏》里面是更详细。我们接着看下面经文,在四十七面:
经【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或虚剎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盘。】
这一段经文,我们一看,它当中有省略,看一个头,看一个后面,头是菩提树下示现证道,末后是讲『入于涅盘』,这是讲佛一生所谓是八相成道,就是他一生示现弘化利生的事业,而这个文里头特别把弘法的事业说得多,那就是法会。法会就是讲经说法,以种种不同的身分,或者是对菩萨说法,对声闻、辟支佛,乃至于对人非人等,这些小注里都有,我们不要细说。从这段文里面我们能够体会到,佛也像孔老夫子一样,有教无类,不管是什么人。孔老夫子教的是人,人里头有教无类,不论是什么样的人。佛的这个范围大,他是九法界的众生都包括在其中,上面到菩萨,下面到三恶道,『人非人等』。这是比孔老夫子教学的范围要广大得太多了,也是有教无类。
需要提一提的就是此地,『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这是讲圆音说法,经上常说「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是不可思议的本领,我们人做不到的。佛在那里讲经说法,大众很多不同类的人在那里听,他都听得懂,还用不着翻译。譬如说佛在这里说法,听众里头各国的人都有,他们每个人听的时候,都听到佛说他自己本国的言语。这个妙极了,用不着翻译的,佛用神变把他的音声都能变成听众他自己的语言,六道鬼神来听亦复如是,这个是不可思议,这种音才叫「圆满音」。其实诸位要晓得,这个能力是我们自己的本能。而我们的本能今天把它丧失掉了,我们今天去学外国语言学得好辛苦。本能不需要学的,真正得大自在。如果大自在里头有障碍,诸位想想看,《华严》里面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我们语言里头就有障碍,怎么说无碍?必须要到这个时候,身心清净,一切无碍,一切语言不需要学,全都通达。所以我们一定要信,要深深的相信,我们自性清净心,实在是万德万能,一切无碍。要相信,这些能力都是本来具足的。
『如大雷震』,这是比喻佛说法能够震动人心。『随其乐欲』,「乐」是乐好,就是他欢喜的,他爱好的;「欲」是希望,他所期望得到的,他喜欢的。佛所说的法正是他爱好的,正是他欢喜的,所以他能够接受,他能够闻法欢喜,这样才能够『成熟众生』。这一段我只跟诸位说这一句,其余的你们在批注里面去看,这一段注得很详细。再看下面经文:
经【如是一切。我皆随学。】
佛是凡夫修成的,我们今天也是凡夫,他能成佛,我们也能成佛,一定要做到见贤思齐。大师批注里面有两句话勉励我们,非常之好,在四十九面,小注的第二行,第二行当中:
疏【彼既丈夫我亦然,不应自轻而退屈。】
这两句话希望我们多念几遍,要把它记住。『丈夫』,在此地这个「丈夫」不是专指男人,是指真正能够做到了生死出三界,成佛作祖,这叫大丈夫,女子做到也叫大丈夫,要明白这个意思;也叫做大英雄。你看释迦牟尼佛,供养释迦牟尼佛的大殿那个匾额上,「大雄宝殿」,雄就是英雄。什么人称为英雄?一般人做不到的他能办到,这称为英雄。了生死、断烦恼、证菩提,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他能做得到,所以我们称他为大英雄。这是我们应当要效法的,随学就是效法。再看下面一段「随诸佛学」:
经【如今世尊。毘卢遮那。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所有尘中。一切如来。皆亦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随学。】
这个批注里我念一念:
疏【首句,承前结指。意谓,我所以云皆随学者,如今本师世尊毘卢遮那是也。】
毘卢遮那佛是我们的本师,就是指的释迦牟尼佛,因为前面是讲学本师,这是我们随学第一个对象,我们的老师,我们要学他。要像我们老师一样,这样的大善知识在十方世界里面不知道有多少,太多太多了,这都是诸佛世尊。我们要学本师,十方三世一切如来我们统统要学,就像学本师一样的学,一样的来随喜。为什么要发这个愿,要这样的学习?你不发这个愿,不这样的随喜,你这个心胸没有办法开拓,局限在一个小范围之内,这样子你随喜的功德不能圆满。所以华严境界说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这个心胸多么的开阔。敬本师毘卢遮那佛,也一样礼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才能与普贤行愿相契合。如果只学本师,不学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这不是普贤行愿,为什么?不普,虽有行愿,不普,这成就就不圆满。在理上讲,这个批注里头,批注的第二行最后一句看起,这是解释「于念念中」,解释这个。
疏【言于念念中者。】
批注的文我把它念一遍:
疏【须知吾人自心,念念有佛成正觉也。】
『须知』是必须要知道,我们自己心性当中念念都有佛成正觉,就是示现成佛。你相不相信?你说我不相信,我的心里哪有什么佛,心里胡思乱想,有什么佛?其实你是搞错了,你胡思乱想是你的妄心、是你的分别心,不是你的真心,真心里头念念有佛示现成等正觉。真心是什么?真心变现出来的是法界,十方三世无量无边剎土是我们自己真心所现之物。心太大太大了,心比太虚空大!太虚空无量无边的诸佛国土,什么时候没有菩萨示现成佛?你要明白这个道理,这是真正的事实。所以批注接下就说:
疏【何以故?】
为什么?这是一个征释:
疏【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
『此心』就是自己一念的心性。
疏【自心既尔,一切众生心亦然。】
一切众生心跟自己的心是一不是二。
疏【佛者,觉也。一念觉,即一佛出世;念念觉,即诸佛出世。我念念思惟觉,即念念皆随佛学也。】
这个意思不可不知,这是讲到真正的随喜功德,随喜诸佛。随喜诸佛里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念念觉,觉而不迷。可是诸位自己一定要记住,刚才我给你讲的十种相,那是觉的相;如果我们没有前面这十种相,那你是不觉,是迷。再看下面经文:
经【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学。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段文跟前面是一个意思,我们也把它省略掉。
再看第九愿,第九愿是「恒顺众生愿」。对上,这个常讲,所谓菩萨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叫菩萨。前面一愿就是上求佛道,这是常随佛学;这一愿就是下化众生,你要不恒顺众生就谈不上下化。所以一定要学,要修恒顺众生。
经【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
大师此地这一段注子,注得相当的精要,注得很好,我们也念一念:
疏【言恒顺者,恒,常也。顺,是随顺。】
可见得不但要求随顺,而且要求的是恒常随顺。这也是人之所难,所以菩萨道是难行能行。尤其是在逆境逆缘当中,我们暂时的随顺很勉强,忍一忍还能过得去,长时期的随顺不容易。这个长时期,跟诸位说不是一生一世的,而是什么?生生世世。我们读《法华经》,读「提婆达多品」,释迦牟尼佛叙说他与提婆达多的关系,生生世世的冤家对头,不是冤家不聚头,生生世世的冤家对头;换句话说,释迦牟尼佛行菩萨道要生生世世恒顺提婆达多,这个事情麻烦。所以他才能够成佛,他才能够提前成佛,为什么?他肯「恒顺众生」。
释迦牟尼佛跟弥勒菩萨在因地他们两个是同学,而且弥勒菩萨是学长,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是学弟,按照成佛的先后顺序,应当是弥勒菩萨先成佛,释迦牟尼佛后成佛,这个才对的。结果怎么?释迦牟尼佛提前了,在弥勒之前先成佛,弥勒反而降下来,做他的后补了。原因在什么地方?就是释迦牟尼佛因地修行精进,真正能够恒顺众生,所以他超越了,他提前了。这些地方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来读这个注子,注子里头有说到这些事情:
疏【众生种类万别。】
真是千差万别,太多太多了。
疏【根性千差。】
每一个众生根性都不相同。
疏【若言恒常随顺,不亦难乎?】
就是太难了,真的不是一个容易事情。
疏【前科于佛。】
『前科』,就是前面一段,对于佛来说:
疏【言随学。】
对佛我们要随学,我们要学佛,为什么?
疏【谓诸佛因果之行,可宗可慕;顺于真理,故须连心仿学。】
就是应当要效法。所以,对于学佛、学菩萨这没有问题,他们是至善之人,我们应当要学习,应当要效法的。可是讲到众生就不然了,众生固然有善的,但是恶的毕竟是占多数。
疏【今于众生言恒顺者,众生善恶之行。】
纵然是善他也是迷,造恶固然是迷,众生修善、修福还是迷。这是什么?
疏【不离迷心,粗犷乖道。】
『乖』是违背。
疏【非可轨持,故不言学。】
他不足以做我们的模范,换句话说,不足以效法。正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说『不言学』,不说常随众生学,不是这个说法,只叫你恒顺。
疏【然不坏假名,不灭假相;法无自性,一切皆如。常以同体大悲,融通物我,故云恒顺。】
这就把为什么要恒顺众生的所以然的道理说出来了。你要不明了这个道理,你顺众生的时候会感觉得很痛苦,会感觉得很冤枉、不值得,这都是凡夫的情境,凡夫的执着。真正透彻这个道理了,你才晓得恒顺里头有无量的功德,成就自己,决定是叫自己定慧增长。这就是显露自己的同体大悲,真正能够达到平等法界,物我一如。所以恒顺众生是修这个,真正是修自己的性德,显发自己的性德,你明白这个道理,那怎么能不修?这个太重要了。
因此,「恒顺众生」跟「常随佛学」我们应当平等的重视,这个功德、这种成就绝对不在常随佛学之下,要明白这个道理。甚至于还有过之,怎么晓得它有过之?这个十大愿王愈是在后,后面能包括前面,前不包括后,它这一愿是在常随佛学的后面;换句话说,就是功德比常随佛学还要超胜。这是我们很多众生疏忽掉了,不晓得这个道理。所以我们纵然是学佛都学不好,学佛也没有成就,也没有效果,原因在哪里?不肯恒顺众生。如果肯恒顺众生,你常随佛学才能真正学得到。不肯恒顺众生,学佛也学不成,那是个大障碍,因为什么?你心不清净,你心不平等。
正如昨天有个同学问我,法达禅师念《法华经》念了三千遍,为什么不开悟?他就是心不平等,他对佛是很尊敬,常随佛学,他不恒顺众生,所以他三千遍也枉然。别说三千遍,三万遍也不行,也不能开悟。由此可知,我们要想读经开悟、念佛开悟,恒顺众生千万不能疏忽,比常随佛学还重要,几个人能透彻这个道理。不管修哪个法门,不管你如何精进用功,你不能在这个方面下功夫,都不能成就。在这节经文,这节经文长,讲得很透彻,有法说、有比喻,真正是普贤菩萨的苦口婆心,教诫我们,点醒我们。我们再看注子:
疏【在迷执行者。】
这就是我们凡夫,迷惑、执着。
疏【我心过坚者,固为难事。】
我们今天恒顺众生难,难在哪里?难在我执,迷惑。『坚』,简单讲就是有很深的成见,有很坚固的成见,自以为是,这就很难很难了。
疏【在悟心大士,见解融通者,诚易易也。】
真正开悟的人,真正觉悟的人,他不难,他真能恒顺。像《金刚经》上举的歌利王割截身体,那对别人就太难太难了,可是在忍辱仙人他不难,他若无其事。在他是很容易的事情,在我们看起来太难了,难行苦行,他没有觉得难,他也没有觉得苦;他要觉得难、要觉得苦,他忍辱波罗蜜功夫还没到家。由此可知,难易也没有一定的标准,苦乐也没有一定的标准,随着自己的境界,标准就有变化。凡夫与菩萨的标准是迥然不同,这是我们要明了、要学习。
疏【自先以旷荡虚心,物我无二。】
就是先要把自己的心量拓开,要能够容忍,要能够容物,要能够像诸佛如来,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没有一样容不下的。
疏【自觉真性,凡圣不差。】
佛能容,菩萨能容,为什么我不能容?底下说:
疏【上合十方如来,下同六道含识。】
是一不是二。『上合十方如来』就是前面一科所讲的「常随佛学」,『下同六道含识』就是这一科所讲的「恒顺众生」。在《楞严经》上我们也念到,观世音菩萨自己说,他讲他的成就的时候,他说「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也就是我们前科的意思,常随佛学的意思;他又说「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就是恒顺众生的意思。你看看,哪一个菩萨、哪一尊佛他修成的时候,他舍弃了众生?他没有修恒顺众生,换句话说,他就成就不了。
说到这个地方,我就提醒诸位同修,这是《华严经》上说的,菩萨不修普贤行不能成佛。你要修成一个声闻、缘觉,修成一个天人,修成一个权教菩萨,行,不修这个法门,行;你要想修成法身大士,要修成无上菩提,你不修普贤行就不行,没有法子,任何一个菩萨成无上道一定修普贤行。十大愿王是普贤行的纲领,十大纲领,把握到纲领,这个行就有了方向、就有了目标,修行才能够得力。所以非常非常的重要。在此地我们特别要强调恒顺众生。我们修这么多年、学这么多年,一点成就都没有,毛病就生在不肯恒顺众生。所以不管怎么苦修,一事无成。纵然你学到一点皮毛知见,我们拿这部经仔细看看,我们所造的业都是三恶道的业报,非常的可怕。好,我们下课。
普贤行愿品疏 (第二十二集) 1986/1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4-001-0022
我们接着看下面这段文:
经【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剎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
这是总说。
经【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这一看就晓得,这是讲的四生,一切众生在生态上来讲,总不出这四大类,这就是把一切众生的生态都说尽了。
经【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
这是讲一切众生他生长居住所在的差别。有生在地面上,也有的生活在水里面,所谓水族。这个『火』与『风』,「火」是代表像热带,热带甚至是沙漠里面很热的这种环境里面;「风」是表动的意思,就是活动力很强的,有依这个而生的,这里面也有动物、也有植物,植物里面依风而传播种子的,我们往往看到很多。『或有依空』,依虚空;也有依草木,寄生在草木上的。再看下面:
经【种种生类。】
这一句是总说。下面讲:
经【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
『意行』是讲心有定、散,有的心比较定,有的散乱,是指这个。
经【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
这都是讲一切众生的差别现象,差别现象没有法子尽举,此地也不过是举几个大端例子而已。
经【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
这多半都是指畜生道里面的。
经【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
这是指色界跟无色界的四空天。这一段整个六道众生全都包括了,大师这个注子里面都说到了,都解释到了,诸位自己去看就行了,这一段并不难懂。再看下面经文,第五十三面:
经【如是等类。】
这句是总结前面的经文。
经【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
这是我们应当要学的,这点实实在在不容易做到,但是又非常的要紧。问题就是我们想不想见性,想不想得一心,想不想成佛?你得要考虑这三个问题。如果这三个问题都想,那就必须要照办。你要不肯照办,就是这三个问题的大障碍,你得不了一心,你也不能开悟,你也成不了佛;换句话说,想成佛、想开悟、想得一心,一定要把这个不折不扣的做到。对于一切众生要恒顺,不但要恒顺,还要承事、供养,所谓承事是为他服务,这是承事;要供养他。换句话说,要照顾他,要敬重他,跟我们敬父母、敬师长、敬佛没有两样。在我们心目当中、观念里面,生佛决定平等,正是佛在本经里面开示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对一个众生轻视,就是轻视诸佛如来;对一个众生不孝顺,就是不孝顺父母师长。所以这一段要讲菩萨道里面难行能行,特别是着重在这条上,真正值得我们反省检点的。
所以,诸位真正是通达十大愿王的理论、境界,你这一生不可能没有成就,决定有成就的。成就的高下在乎你自己实行的勤惰,你要是勇猛精进,那你的成就快、成就高;你要是懈怠,做得不够圆满,你的成就比较低;如果你完全都没有去做,那可以断定言之,你这一生决定没有成就。即使念佛求生净土都不例外,这点特别要注意。我们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求个凡圣同居土下品下生,要不要具足普贤行愿?跟诸位说,还是要。他没有听过《华严经》,没有学过普贤行愿,那他怎么具足?他自自然然具足,诚敬心中具足,恭敬心中具足,虽然他没有学,没有学也能具足,他在一念正念起来的时候自然具足。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在平常,在生活里面,要认真的去修学。这几句就是教给我们随顺。下面这一段是教发愿:
经【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闇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这是教我们发愿。这段经文里面含义很深,病苦范围太广大了,也许你看到众生有病,我又没有学过医,又不是医生,我怎么能替他治病?你一定可以给他治病,因为病并不单指我们身体长病了,他有心病,心病比身病还严重。心病是什么?烦恼病、无明病、尘沙病,这是大病,你要帮助他,要帮助他破迷开悟,帮助他治心病。佛法的经典都是给我们治心病的,所以佛也比喻为大医王,医治一切众生的心病。你一定要发这个愿,要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底下几句比喻,统统都是这个意思。
『于失道者』,后面这个意思是愈来愈深。前面这个第一句,换句话说,所有众生都是迷惑颠倒,都是有严重的心病,你怎么给他作良医?介绍他佛法,介绍大乘佛法,这就是对治他的心病。「于失道者,示其正路」。这个失道者就是药不对症,那就是失道。佛法八万四千法门,你所修学的不对你的根性,你学起来就有困难,不容易成就。这种例子非常之多。所以选择法门一定要适合自己的根性程度、修学环境,都能够配合,你修学起来不感觉得困难,容易成就。如果采取的这个法门不合自己程度,又不合自己的兴趣,同时又跟自己生活的方式完全不相同,勉强去修,非常困难。所以,他遇到困难,走错了路,你要帮助他回头,帮助他要走上正道。
好些发心学佛的,尤其在今天,佛门里面有真佛、有假佛,佛法里面有正法、有邪法,许许多多把邪法当作正法、把假佛当作真佛,这是迷失了道路,他没有依照佛的指示去做。也许他不知道,佛灭度之后对后世弟子有四依法,作为我们修学选择的标准,那就是依法不依人。不要听说某个人的名气很大,某个人的势力很大、徒众很多,大概就会不错了,这个是很危险的道路,这个想法错误了,一定要依法不依人。可是法你要能够拣别,也不是一个容易事情,很难很难。有似是而非之法,那个魔很聪明,拿着佛的经典,拿着古大德的批注,给你讲九十九句正法,给你讲一句邪法,你就中了毒。这个手段太厉害了,你没有办法辨别邪正,听起来都是正法,他就掺一句,久而久之你中毒愈中愈深、愈中愈深,到最后也把邪法当作正法、正法当作邪法。如果他里面讲一半正、一半邪,你很容易辨别出来,佛、魔很容易辨别出来。他耍的那一套叫你没有办法辨别,所以这是险道,今天学佛走的路子是险路。
我们没有能力辨别,那怎么办?我就是这种人,没有能力辨别,所以找一个很稳当的路子,那就是什么?找古人,不找今人,我跟古人学,我不跟今人学。我也拜了老师,有老师,我的老师不在世,我的老师是莲池大师,我们跟莲池大师学决定没有过失。学莲池大师什么?昨天晚上大家念的《弥陀经疏钞演义》就是莲池大师的,我依这个学,做莲池大师的私淑弟子。而且学,诸位还要晓得,学一个人,不能学两个人。为什么?两个人就是两条路,两个思想,两条路,很难有成就。但是我这个求学,莲池大师是第一个老师,以他老人家为主,还有两个帮的。一个就是蕅益大师,蕅益大师没有问题,因为他是莲池大师的学生,师徒两个人,他们的思想方向、目标是一致的,这个没有问题的,两个人等于是一个人;另外一个人就是印光大师,这也是专修净土的,也是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标的,这个没有问题的,他是近代人,所以从《印光大师文钞》里面得到许多关于西方净土的启示。为什么要这样学?唯恐自己迷失了正道。其它人讲的,他姑妄言之,我也姑妄听之,我不把他当作一回事情,我们决定要依照祖师大德所指的这个道路来走,学古人没错。如果真正有慧眼,当然是没有话说;没有那种智慧,不能办别邪正,这个路子是最稳当的,靠得住,不会出毛病。
『于闇夜中,为作光明』,这个「光明」是智慧,是指众生在迷惑颠倒的时候,你要帮助他、启发他的智慧,就是帮助他破迷开悟。『于贫穷』,这个「贫穷」不是指钱财,不是指物质上的贫穷,是指精神生活的贫穷,精神生活苦闷,你把佛法给他。佛法是什么?『伏藏』,「藏」是宝藏,宝藏埋在地里面没有开发出来,自己虽有,他不知道,你把他点醒,你自己原来有无尽的宝藏,为什么不拿出来用、不拿出来享受?要告诉他这个事情,「令得伏藏」。这个里面,你自性清净心里面有无量的智慧,有无量的福德,你自己本有的。他在穷困的时候你要点醒他,使他自己明了,原来自家已经具足无尽的宝藏,与诸佛如来无二无别。所以菩萨要有这样的『平等饶益一切众生』,「益」是利益,「饶」是丰饶;换句话说,以最丰富、最大的利益给一切众生,而不是给他一点点小利益。这是这一段经文里面的大义。这个注子里面大师引《梵网经》里面的几句话,在五十四面第三行第二句。《梵网》是菩萨戒经,菩萨必须要遵守的。
疏【梵网经云:「一切众生,男者是我父,女者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
为什么要把一切众生当父母一样的孝顺,就是这个道理。一切众生与我们的恩德实实在在太大了,无量劫以来,我们在六道里面生死轮回,互为父母(就是互为父子),要明白这个道理,这是教给我们应当要孝顺一切众生。下面讲:
疏【言奉师长者,经云:】
这都是佛告诉我们的:
疏【「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师长;我之法身,由师口生,从法化生,乃至教诲引导,直至菩提。」故知师恩,过父母恩也。若见众生同师长,顺斯恒矣。】
老师的恩德超过父母。父母对我们的恩德是生我、养我、育我,是养育之恩,如果没有父母,我们就没有现在这个身体,没有父母,纵然生下来,你也没有辨法活到今天,所以父母恩德不能忘。父母的恩德对我们是一生的,老师的恩德对我们是生生世世,这个要知道。从初发心到成佛都不能够离开老师,所以老师的恩德是超过父母,如何能不敬?如何能不供养?这是佛经里面讲超过父母,因为佛法讲三世;儒家只讲一世,不讲三世,所以儒家看老师跟父母恩德是平等的,一样大。诸位要读《礼记.曲礼》,你看最明显的就是称名,你就能看得出来。
古时候一个人的名不能随便叫的,人与人之间互相要有礼貌,要客气,不能称名。名在什么时候可以叫?小孩,童子的时候大家叫他名,成年就不能叫名。女子十六岁成年,行髻礼,就是头发梳这个髻,用簪子簪起来,成年了,十六岁;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戴帽子。这时候他的名只有两个人能称他,一个是父母,一个是老师。他的祖父母,他的伯伯、叔叔不称名了,称他的字。所以到那个时候(行髻礼的时候、行冠礼的时候)同辈分的人送他一个号,叫字。所以有名、有字,从这个时候起就称字不称名,不能称名了。纵然是在朝廷里面做官,皇帝对他也称字,不称名,这是对他的尊敬;如果皇帝称他的名,他就犯罪了。只有犯罪的人别人才能称名,所以称名很不好,称名那是囚犯。
所以名只有父母跟师长可以称。由此可知,父母跟师长在儒家看是同等的。佛法讲三世,那师长的恩超过父母,因为你法身慧命是通三世的,我们这个肉身是一世,智慧是通三世,不是一世的。所以我们的智慧是从师长那里启发的,法身慧命是得自于老师,这是超过父母的恩德。所以背师叛道决定不能成就,这点诸位也要记清楚。要孝顺父母师长,怎么可以悖逆师长?悖逆师长是大不敬,杀老师是五逆罪之一,杀父、杀母、杀阿罗汉,阿罗汉就是老师的代表,这是五逆罪,老师等于是阿罗汉。末后这句说:
疏【恒顺众生菩萨,宜如是平等,饶益众生。】
应该要这样去修学法。再看下面这段经文:
经【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我们读了这节经文,才晓得恒顺众生这个修学、这种行门的重要性。我在此地特别强调,就是一些修行人把恒顺众生完全给忘掉了,修什么法门他都很乐意、很愿意干,恒顺众生是决定不干。你不肯修这个法门,所修一切法门都落空了,统统不能成就。《华严经.出现品》里面说得很好,有一段经文说,「佛子,譬如大海普能印现四天下中一切众生色身形像」,这水像镜子一样,这是比喻,大海就是比喻我们的清净心,一切众生都照在镜子里面,照在水里面,照得清清楚楚;「是故共说以为大海」,这个意思是说什么?一切众生与自己的清净心海是一不是二。「诸佛菩提亦复如是,普现一切众生心念、根性乐欲而无所现」,有这么几句话。这个几句话说明什么?什么是佛心?佛心就是众生,众生就是佛心。众生是佛心,是佛心中之众生,就是佛心。从这个经的意思上来看,佛心就是自心,自心就是佛心;众生就是自性,自性就是众生,不随顺怎么能修心性?不随顺众生怎么能够明心见性?做不到,要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我们愿意随顺供养诸佛,而真正随顺供养诸佛就是随顺众生。随顺众生是真正的随顺供养诸佛,尊重承事众生就是真正的尊重承事如来。『令一切众生生欢喜者』,那是真正叫诸佛如来欢喜。离开众生,想礼敬诸佛、供养如来、承事诸佛,统统办不到,都落空了。你们诸位想想,我们礼敬如来,泥塑木雕的画像它不需要你礼敬,你礼敬它也不知道,那不是如来的真身。如来苦口婆心教诫我们,教我们干什么?就是教我们恒顺众生。礼敬诸佛,前面我跟诸位讲过,诸佛是什么?一切众生是诸佛;称赞如来,一切众生是如来;广修供养,一切众生是我们供养的对象。不从这个地方下手认真去修学,你怎么个修法?所以修来修去都修成外道,几个人能成正果?我们今天在此地一会,诸位在过去生中都是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缘,否则的话你今天在此地遇不到这一会,这一会句句给你讲真实话,这一会也是百千万劫难遭遇,诸位一定要珍惜,不要把这一会空过了。珍惜,不空过,就是从今天起,我们就要这样做法,你这一生必成无上道。下面再说出所以然的道理:
经【何以故。】
『何以故』就是问为什么随顺众生就是随顺供养如来,尊重承事众生就是尊重承事如来,令一切众生欢喜就是令一切如来欢喜,为什么是这样的?底下给我们说明所以然的道理,你才明了为什么要这样修法。
经【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
『大悲心』,从哪来的?佛法里面常说,佛教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诸位想想,离开一切众生,舍离一切众生,你那个慈悲、方便怎么样表达?纵有慈悲、方便,没有用处了,到哪里去用?没对象了,慈悲没有对象,方便也没有对象。自己无始以来这些习气障碍你怎么能除得了?必须要藉一切众生,才能把无始劫以来的习气障碍把它淘汰尽。你看,无始劫最重的习气就是贡高我慢,瞧不起人,不能随顺。随顺众生就是淘汰这个习气。随顺众生是显自己的性德,就是叫自己成佛,决定不冤枉。我们恒顺众生,众生得多大利益?真正得利益是自己,不是众生。我们就是以物质上供养众生,他又能得几何?自己得的利益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你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可是不肯随顺、不肯供养,你自己的利益得不到,决定得不到,你的性德不能开显。
你天天拜佛,办好菜来供养佛,每天念供养咒,而对于一切众生不肯施舍,不肯帮助,诸位想想,你能成就吗?你那个心就错了。为什么供养佛?佛会保佑我,我不得不巴结他。为什么不供养众生?众生对我没好处,我给他干什么?我才不愿意去供养他。这样的修学,每天什么?增长我见,增长执着,增长分别,增长无明,在造罪业。你那个心执着的圈圈愈画愈小、愈画愈小,生死根本就愈来愈坚固,你怎么能超越三界?不可能的事情。也没有法子往生,为什么?对娑婆世界的根太坚固,去不了,心量太小。所以恒顺众生是拓开自己的心量,严格的讲,的确比前面的常随佛学还要重要,不能恒顺众生就不能学佛,真正想学佛一定要恒顺众生,要从这做起。所以这段文的意思非常之好,「因于众生,而起大悲」:
经【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诸佛如来如此,我们学佛也不例外,也是要经过这些历程。批注里面批注得好,前面有一句很重要:
疏【佛以大悲心为体,若不顺生,不合佛体,此即同体大悲也。】
我们修这个法门就是修什么?修自己的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就是修菩提心里面的大悲心。菩提心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就是直心、深心、大悲心,只要一条有了,那两条就有了,一而三,三而一。为什么声闻、缘觉(就是阿罗汉、辟支佛)没有菩提心?这是佛在一切大乘经里面都是这样说的,小乘人没有菩提心。道理实在很简单,就是小乘人不愿意恒顺众生,所以他的大悲心就发不起来,想发也发不起来。菩萨大悲心能够发得起来,就是菩萨乐意恒顺众生。我们一天到晚讲发菩提心,嘴皮上发的菩提心,不是真的。嘴里喊的发菩提心,心里头一点也没有发,这个都得要明了。
在大经「出现品」里面有几句话说,「如来成正觉时」,像本师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示现成佛,这时候我们就迹象上来说,就是示现的迹象来说,他在思想观念上有很大的转变,要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宇宙人生观上有个大转变。他「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所以他才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看出一切众生跟他自己没有两样,完全是一样的。「乃至普见一切众生入涅盘」,为什么?与自己同一个真性。所以在这个时候从真如本性里面流露出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清净智慧,而且是相续不断的救护一切众生,救护一切众生就是开显自己的性德。见了性之后性德不能现前、不能起作用,那个性德有等于没有,有了要起作用,不起作用不是等于没有吗?开显性德的无方大用。经上又说,「菩萨摩诃萨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这前面跟诸位说过,为什么?「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如自心,一切众生心亦复如是,悉有如来成正等觉,广大周遍,无处不有,不离不断,无有休息。」这是「出现品」里头有这么一段经文,都是说明我们恒顺众生的理论依据。你明白这个道理,不能不随顺,不随顺是大错特错。
何况,这个经上说得更好,就是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的时候他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我想这句话诸位一定听得耳熟。所以佛眼睛里面看一切众生统统是佛,什么佛?迷惑颠倒的佛,在迷之佛。虽然迷了,你的本能并没有失掉。就好比一个非常聪明有智慧的人,有德行的人,他喝酒喝醉了,醉了迷迷糊糊的,你不能瞧不起他。他一清醒,他所有德能就恢复了,他并没有失掉,只是暂时酒醉而已,说几句醉话你不要当真,那不是真的。所以我们要了解这个道理。在佛的分上,真的一成一切成。可是在我们众生的分上,佛还是佛,众生还是众生,当中还是有界限的。可是我们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常常去思惟这个道理,功夫用久了,自然可以打成一片,能够帮助你消除无明,能够帮助你成无上道;尤其在念佛人,可以帮助你得一心,帮助你开悟。恒顺众生所以然的道理是如此。下面用比喻说,比喻也说得很好。
经【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
这是比喻,小注里头把比喻的什么都说出来了。
疏【生死悬绝,迥无所依,名为旷野。】
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就像旷野一样,前途渺茫,无有依靠。无依无靠,前途渺茫,在六道生死轮回当中不知道往哪里去,这就好比在旷野,好比在沙漠里头一样。
疏【不生善根,喻以沙碛。佛菩提法,如大树王。智慧禅定,犹如枝叶。菩萨依学,方之以华。诸佛证之,目之为果。】
『不生善根』就比喻沙碛,像沙土,不是肥沃之土,我们没有善根;『佛菩提法』就好比大树王;『智慧禅定』就好比枝叶;『菩萨依学』就好比是花,开花;『诸佛证之』就好比是果,枝叶花果。这棵大树在沙漠里面要想枝叶繁茂、开花结果,它要靠什么?要靠水来灌溉。一切众生是它的根,大慈大悲就是水。这棵树的树根是一切众生,花是菩萨,果是佛,你就晓得菩萨与佛从哪里来的?从众生而来的。所以,你要不以慈悲给予一切众生,你的菩萨道、你的佛道都会枯死了,不能成就的。你今天是恒顺一切众生,为的什么?为了自己要成菩萨,为了自己要成佛,道理就在此地。下面就是「法合」,请看经文:
经【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
这说到我们自己本身,把这个比喻合到我们本身上来看,也是这样的。
经【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这道理就在此地。我们把底下这一段一起念下去:
经【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再看下面经文:
经【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我们把经文念到此地。我们看十大愿王里面,这一愿的经文特别长,讲得多,也讲得非常详细。凡是讲得多、讲得细,都是非常重要的。重要在哪里?前面所讲的这个七愿到哪里修?在众生分上修,离了众生没有佛法。可见得前面七愿都是教你恒顺众生的,乃至于常随佛学也是要从恒顺众生那里去做的,这叫普贤行法,我们要牢牢的把它记住。好,我们下课。
普贤行愿品疏 (第二十三集) 1986/1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4-001-0023
请看经文,五十六面倒数第三行,我们从这里看起:
经【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这个批注里面也注得很好:
疏【言众生为树根者。】
为什么把众生比喻作树根?
疏【谓诸佛无不从迷而悟,从妄而真。】
这就是十方诸佛都是从众生修行而成就的,所以众生是根本。
疏【净名云。】
『净名』是《维摩经》。
疏【烦恼即菩提,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
我们自己要想成就不能超出这个原则,换句话说,也是要在众生心行中去求。所以我们的戒定慧都要从众生心行当中去求才能够圆满,离开众生,我们戒定慧没有地方修。我再举个比喻,众生好比是石头,我们好像个刀,刀要锋利要在石头上磨,离开石头,刀就没有法子达到锋利,一个道理。所以我们的戒定慧,我们的六度、十度,离开众生一样都修不成。所以众生是成佛的大根大本, |
|
|
|
|
|
|
|
十大愿王里面特别在此地发挥。
疏【法句经云:尘劳诸佛种等。】
『尘劳』是一切诸佛之种子,就是佛之所以成佛,是在尘劳当中锻炼出来的。诸位总要把这几句话牢牢的记住。你看《亲闻记》,在第五十八面,也是这一段的批注。这一段批注我把它念一念,两个本子合起来看,意思就更完全了。「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此总合也」,就是合前面的比喻。「生死喻旷野,菩提喻树王,迷悟之别耳。迷为众生,悟成树王(树王是比作佛),树根即众生者,不观众生之相,而观众生之性,众生之性即佛性,故众生性即菩提性也。诸佛菩萨而为华果者,谓从众生修成故。饶益即利益也,令知有成佛种性,依法修行故。众生心性,即成佛正因,喻树根。佛喻树王,法喻亲切」。底下这几句话非常重要了,「但要见着众生之佛性树根,见得真实,自然能向树根浇水。如念佛要望树根念,参禅要望树根参,习观(就是修观)要望树根观。古人云:一念不在,即同死人,不望树根参禅念佛习观,即是盲修瞎炼。然树王须因圆果满,故难见。树根依于教典,诸佛一再指示,故易知。虽易知,而又易迷失,以易迷失故,大树难以长成。此是修行者入手紧要关头,宜特加注意,不可轻忽。」这一段念了以后,我想诸位不难体会。
佛祖一再要强调,修行决定不能舍弃众生,决定要恒顺众生。用什么恒顺众生?用十大愿王恒顺众生。所以,礼敬、赞叹、供养一直到回向,都是以众生为第一个对象。诸位想想,能够敬众生,哪里还有不敬佛的道理?你礼敬诸佛才会圆满。我敬佛,敬佛不见得会敬众生,敬众生没有不敬佛的,这是一定的道理。对众生小小的善都能称赞,那对佛更没有话说。所以赞佛不一定能赞众生。供养也是如此,供养佛,他不肯布施众生,能布施众生必定能供养佛。所以我们要想十大愿王修到究竟圆满,是以众生为第一个对象。所以此地把众生当作树根,树王比作菩提,花比作菩萨果位,果比作如来果位。菩提是什么?就是自己的菩提心。我们要想成菩萨、成佛,我们要从什么地方修?要从根本上去浇水,水就是大慈大悲,根就是一切众生,以清净慈悲恒顺众生这才能成就。说得最详细的就是《大疏》,这个本子在一般批注里面叫《大疏》,就是《普贤行愿品大疏》,几乎每一家的批注都离不开这个根本,慈舟大师跟谛闲法师批注里面,许多引用的都是在这个本子上。再看下面经文:
经【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这也是假设一个问答,问的意思是,为什么利益众生就能够成佛?这个小注里头有几句话很重要,它的批注一共有四行,诸位看第三行,第三行的当中:
疏【意云。】
『意』就是意思。
疏【夫欲智慧圆满成就者。】
实在讲这是我们每个人天天在祈求的,希望我们智慧圆满成就。智慧圆满成就是成佛,我们讲智慧成就是菩萨的地位,圆满成就是成佛。这一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国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阿翻作无;耨多罗翻作上,耨多罗是梵语,上的意思;三翻作正;藐翻作等,平等的等;三是正;菩提是觉。所以合起来中国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这里面有三个层次,第一个是正觉,第二是正等正觉,第三是无上正等正觉。阿罗汉跟辟支佛他们算是正觉,正觉就是三菩提;菩萨是正等正觉,四教的佛(就是藏教、通教、别教的佛)也是正等正觉,只有圆教的佛叫无上正等正觉。这是我们学佛的人所祈求的,这就叫圆满智慧,无上正等正觉是圆满智慧。怎么样才能够得到?
疏【必须自他无异。】
你要在一切众生当中修平等心。心不平等,正觉都没有指望。不平等,跟诸位说是迷,本来是平等的。不平等从哪里生的?就是分别执着上生的,一分别就有差异了,就有自他;再一执着,他不是我、我不是他,就不平等了,我总要比他要高一点,贡高我慢的心就生起来,这是成佛、成正觉最大的障碍。所以必须在境界里去把这个障碍磨掉,使你的心在境界里平等。自他平等:
疏【物我同如。】
『物我同如』是万法平等。所以禅宗,你看从前黄龙禅师接引学人,就是学生来跟他参学的时候,是一来了之后就考试,看看学生见解如何。他伸这个手,我这个手像不像佛手?我的手跟释迦牟尼佛、十方诸佛的手一样不一样?再伸出一条脚,我这个脚跟驴脚一样不一样?驴是像马一样的,驴脚,畜生。这个意思是什么?上与诸佛平等,下与畜生平等,没有两样,「物我同如」,万法平等,真正是一个清净平等心来看一切法。他看一个畜生、看一个蚊虫蚂蚁,跟看一尊佛没有两样。如果对佛礼敬,对畜生就不敬了,那你这个礼敬不圆满。你虽修礼敬,不是普贤的礼敬,不是普贤行愿,普贤行愿是平等法。所以到这个地方才把真正平等的意思跟诸位说明。普贤行愿怎么个修法?有一念分别执着不平等就不是普贤行愿,你修这十种法叫善法,而不是普贤行法。普贤行法最重要就是清净心、平等心,自他不二,物我一如。
疏【见一切众生,皆是我心所现。】
这是《大经》一再给我们提示,十法界依正庄严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谁的心,谁的识?是自己,自己心现的,自己心变出来的。
疏【故益他,即是益我;生圆,我智方圆。】
这几句话非常非常重要,利益众生就是利益自己,尊重众生就是尊重自己。你看众生样样圆满了,是你自己智慧圆满了,你自己的福德圆满了;你看到众生不圆满,是自己不圆满。佛这样教给我们,菩萨也是这样教给我们,祖师也是这么教给我们。所以真正修行的关键就在恒顺众生,我们不肯随顺就没有办法,菩提道上就没有分。所以真修行到哪里修?真修行人就是在一切众生境缘当中去修。再看下面经文:
经【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我在前面也跟诸位说明过,释迦牟尼佛他之所以提前成佛,得力于提婆达多。释迦牟尼佛这些大弟子,过去世中都是他的冤家对头,最初鹿野苑度的这个五比丘就是他的冤家,生生世世是来害他的,想尽方法阻挠他。他当时发愿,并没有瞋恨心,我成佛之后一定先度他们。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果然先度他们。他才能成得了佛,如果没有这些恶众生、恶缘,他不能成佛。所以成佛之后对于这些人感激得不得了,得他们的大力帮忙。诸位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这一节文谛闲法师有两种解释,一个是对缘解释,一个是观心解释,这个解释的文不长。对缘解释:
疏【前文云因于众生,而起大悲,乃至成正觉,正此文之脚注。】
换句话说,就是成佛之本因是众生,没有众生就不能成无上正等正觉。好的道场,有许多人不晓得,真正一个好道场,理想修行的道场,实在也是百千万劫难遭遇!这里面既有正法,也有许许多多冤家对头找麻烦、找障碍的,这个道场就是最好的道场、最理想的道场。如果道场里面没有这些人,没有这些人谁做冤家?那个老师做冤家。你们去看看《高僧传》,你就晓得。老师,还有一些同学,都把你当作冤家、把你当作对头,看到你就生气,处处找你麻烦。那是什么?成就你,那是大慈大悲,是成就你,所以你自己要晓得。你要说,这个道场算了,我不要住,别的地方去了。那你尽管去好了,去了怎么样?你的机缘失掉了,老师也不会把你找回来,不可能的,你没有这个福分。善根福德因缘,你没有福德,你禁不起折磨,就是禁不起考验。
我常常提到《禅林宝训》,哪一则我忘掉了,名字忘掉了,但是这桩事情印象很深,就是老和尚看中这个学生,将来要选他做继承人,于是想种种方法折磨他。端洗脚水来,洗完,水都往他头上倒,什么事都不讲理的,没有理的去折磨他,最后把他赶走。赶走他也不走,他晓得那是真善知识,晓得这个道场真能成就人,这个人有福报。赶走不准在这里住,他晚上住在寺庙外面走廊上,受饿、受冻都不走。老和尚讲经,他在窗子外面听。其实老和尚晓得,装不知道。到最后老和尚退居、退位,要传法了,要找一个新住持,大家都不晓得老和尚传给谁。结果老和尚宣布,外面那个人把他找回来,就传给他。于是恍然大悟,大家也服了,为什么?任何一个人忍耐的功夫不如他。这就是没有人给你做冤家对头,那个老和尚要成就人的时候,会给你做冤家对头。
所以诸佛菩萨成就,统统是千锤百炼而成的。你打开整个《大藏经》去看,哪尊佛菩萨成佛一帆风顺,一点障碍都没有的?你有多大的福报,你在菩提道上一点障碍都没有,不可能的事情。那你这个福报十方诸佛都不如你,都比不上你。一定要吃苦,一定要经过许许多多的难关、折磨,才把一个人锻炼出来,这就是恒顺众生最重要的意思。翻过来在五十八面,他第二个解释,「观心释」。观心释里头两个意思:
疏【一、攀缘妄想,即是众生。妄即不觉,觉即无妄。无妄,合于本觉,名为成佛。】
这是观心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
疏【思惟观察法义,此心念念生起,亦是众生。因此心,念念推察,方见正理;成智,方证菩提,故云尔也。】
这是观心解释的第二个意思,就是『思惟观察法义』。所以离开众生,离开境缘,没有办法修,修什么?前面慈舟法师讲得很清楚,念佛要给谁念?跟浇水一样,念佛要向树根念。这话我们听不懂,念佛怎么要向树根念?树根就是一切众生,就是你要随顺众生念。众生对你好,「阿弥陀佛」,不起欢喜心,保持心平静;众生对你不好,「阿弥陀佛」,你也不要结怨,绝对是以一个清净、平等、慈悲心对待一切冤亲债主,这就叫对树根念,就是这么个意思。没有这些境缘,修什么?没得好修了。修行人不懂这个道理,功夫怎么会得力?功夫不得力,境界转不过来。再看下面经文:
经【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
『善男子』,是普贤菩萨叫着善财童子。凡是叫着他的名字跟他说话的,这一段话就特别重要。所以特别叫着他,提醒他的注意,你对于上面所讲的意义,你应该要如是解,你要理解、要明白。人人都是善财,所以善财不是某一个人的专号,凡是修普贤行的人都叫做善财。善就是多善根,财就是多福德,能够发心修普贤行愿,这个人就是多善根、多福德;那多因缘当然在其中,你遇到这个法门能够信、能够理解、能够依教奉行,这个是因缘。你这善根、福德、因缘三者都具足,只要这三者具足,一生没有不成就的。所以我们应当要依教修行,应当要直下承当。平等心就是自他不二,利益众生,自己才能成佛。小注里面说:
疏【意谓:上来重重征释。】
就是一层一层给我们解释。
疏【可谓彻法底源,毫无覆隐。】
经文的意思无有穷尽。所以诸位要细细去看,那就看《大疏》,《大疏》注得非常详细。我们不能照《大疏》讲,照《大疏》讲时间太长了,我们这一个星期一愿都讲不了。实实在在讲得详尽,讲得教你不能不佩服。
疏【此种玄义,汝应如是领解,方知恒顺众生,即是增长大悲,圆成大悲。大悲顺生,即是供养如来矣!】
圆满成就你的大悲心,你的大悲心圆满,就是菩提心圆满,菩提心圆满你就登地。这在《华严经》上我们看到的,你看菩提心发了,发了要修,十住菩萨修直心,我们在大经上看到的,十行位的菩萨修深心,十回向的菩萨修大悲心,这三心圆满了就是地上菩萨,登地了。这是《华严经》上的。此地这是讲回向,『圆成大悲』就是十回向圆满,这个时候登地了。登地这是真正的供养如来,拿什么供养?拿自己修行的成果来供养,这是真供养,是你自己修行的成果,是真正不辜负老师的教导,老师就是诸佛。后面这是总结:
经【菩萨如是随顺众生。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顺。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个也不必多说。
我们再看最后一愿,第十「普皆回向愿」。这是总回向,前面的两愿是别回向,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唯有恒顺才真正达到下化的效果,真实的自利利他。
经【复次。善男子。言普皆回向者。】
『回向』有三个意思,注子里面有。
疏【言普皆回向者,谓以普皆二字,收前九门功德。文云,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此正谓也。回,是转义。向,是趣义。谓转自所修善业,趣向于三处也。】
从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一直到前面恒顺众生,九门功德,『皆悉回向』。『回』是转的意思,回是转。『向』是趣向。这个意思是说,转自己所修的善业趣向三处,就是把自己所修的都不要了,送给别人。现在有一些人学佛,把那个功德看得很重,我好不容易修的功德怎么可以给人?他不肯给人,他怕一给人,自己的功德就没有了,他怕这个。其实他搞错了,功德实在讲不是福德,即使是福德给人了,也给不尽的。你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你才晓得。就是钱财吧,我有钱财,我钱财统统都给你了,我不是没有了吗?你命里头有,你命里头的钱财,你没有用掉,你这个地方去了,不久那又来了,真的是如此。连福德舍都舍不掉,何况是功德?
现在本省,我看供的那个财神供关公很没有道理,关公怎么会做财神?我只晓得从前在大陆上,这个财神供陶朱公,供陶朱公我觉得很有道理。陶朱公是范蠡,越王勾践的大夫,这个人真正是了不起,在国家有难的时候帮助国君,他是真正的复兴,把吴国打败,自己的国家复兴起来。他晓得勾践之为人,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在苦难的时候他需要你帮忙,太平的时候他不需要你,也是属于那种杀功臣的皇帝,那种帝王,他晓得。所以国家一恢复之后,他就偷偷的逃掉了,留了一封信给勾践,他逃掉了,他不愿意做官。逃了以后,当然勾践也不会轻易饶过他的,所以他是改姓名去做生意,改的陶朱公就是他,他去做生意。做生意他很会理财,发了大财,三聚三散。这个人了不起,发了大财统统布施,布施掉怎么样?又从头做起。没有几年又发了,发了再布施,布施了再做,做了又发,命里头有的,他舍不掉。你舍了,不多久又来了,后面来的比前面一定多。
所以世间人不懂这个道理,真正钱财攒积是要攒积在众生的,众生是树根。你能够布施众生,你命里头有这个财富你没有享受,你给众生去享受,你还是没有受到,没有受到你命里头有的并没有失掉,你命里还是存的那么多。因为你的财富一定是你自己享,给别人享的不算数,所以舍不掉。今天世间人不肯布施,真正是愚痴,不知道事实真相,不晓得事实真相。你晓得事实真相,那真是大胆痛痛快快去布施,愈是痛快布施,将来自己得的财富是自自然然得来。布施,虽然布施出去了,比割肉还痛,布施之后又后悔,布施是布施了,将来财能不能得到?能得到。得到,怎么样?要受很多辛苦才得到。你现在赚钱好不容易,为什么?以前你布施不痛快,所以才招来的是这个果报;你要是痛痛快快布施的,那你就不一样,今天得的财富就不相同了。譬如供养法师,你在家里办斋,请法师到你家里去应供,你是有福,将来你自己有福报,你赚钱要到外面去赚,很辛苦的赚来;你要做了好菜,送到法师那个地方去,恭恭敬敬送到那个地方去供养他,将来你那个钱不费力气自然来了。什么样的因有什么样的果,因果报应丝毫不爽,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回向是大学问,把你的功德统统回向掉,回向实际上把你的功德扩大了,绝对不是减少,而是扩大了,而是将功德发展到圆满了,所以这个一定要知道。这就是把自己所修的善业趣向三处,回向向三处。
疏【一、向众生,名回自向他。】
你看跟《华严经》的教义完全相应,我们所修一切善法为谁修的?为一切众生修的,一点点的善事都是希望这个善都给众生,这个成果都献给一切众生。
疏【二、向诸佛,名回因向果。】
诸位要记住,不能回向众生就没有办法回向诸佛,这是一定的道理。诸佛前面讲的花果,众生这是树根,没有根哪有花果?
疏【三、向实际,名回事向理。】
我们修善是事,希望事与理能够相应,事有限,理是无限的;事是有局限的,小小一桩,理是无量无边。所以事与理一相应,那这个功德真是无量无边,称性的功德。理是性,事是相,相有局限,性没有局限,这样修,念念都是圆满功德。所以一定要回向。
疏【大疏云:】
就是《别行疏钞》,这个里面说,它底下这几句是节录《大疏》里面的话:
疏【除狭劣障,成广大善者,显益及所为也。】
这就是讲回向的利益。回向这个利益,实在讲拓开自己的心量,把自己窄狭、下劣的这种心胸把它拓开了,像诸佛一样能够真正做到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是修回向行最重要的意义。底下讲
疏【若不回向,其心狭劣;肯回向者,一毫之善。】
这是讲小,『毫』是毫毛,一根汗毛很小很小,微不足道。
疏【皆遍法界,故云广大。】
所以会修的,他为什么念念都能修圆满广大的善法,跟诸佛菩萨没有两样?就是他懂得回向。这一回向,心就清净,心里头一样东西都没有。回向才能真正做到三轮体空;不回向,三轮不空,他着相。回向就是不着相。
疏【如回声入角,声则远闻;功德回向,亦复如是。】
这是做一个比喻来说。『角』,从前古时候,吹像号角一样的,像现在我们吹号,我们声音本来很小,经过这个角回旋在里面,它发出的声音就扩大了,就能够远闻,取这个意思,说明回向的的确确能把你所修的功德扩大。请看经文:
经【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
这是指前面的九愿,『礼拜』是第一愿,『随顺』是第九愿,『乃至』就包括当中的七愿,把这些所有的功德统统回向法界众生,回向菩提实际。向诸佛也就是向菩提,有的地方讲是回向菩提,回向菩提就是此地讲的回向诸佛。你自分的功德不但不减少,而且与虚空法界一样大。所以下文说:
经【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
一定要以诚心、要以真心,真诚之心来回向。底下这一段是讲「回向菩提」,就是回向佛果。前面经文讲的是回向众生,这一段是回向菩提。
经【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盘正路。】
到这里是一段。这一段讲的是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个愿是真实的愿。下面再看:
经【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皆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这个愿是发心代众生苦,跟地藏菩萨的本愿没有两样。我们在《地藏经》里看到地藏菩萨所发的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他要代众生受苦。我们看小注,批注里面讲回向一定要发愿,回向跟愿有连带的关系。回向跟愿有什么不同?确实有不同,你发愿,你未必做到,你要做不到,拿什么回向?你没东西回向。回向是做到了,你这个善事真正做到了,做到之后,你才能够拿这个功德去回向;你发愿,你并没有做到,不同就在这个地方。这个注子里头写得就很清楚:
疏【前二行,愿离苦得乐,截恶成善。令尽界众生。】
『界』就是法界,就是尽法界虚空界的众生。
疏【皆得如是,则横遍十方;当得如是,则竖穷三际也。】
你看,菩萨心量多么大!他的心是真心,不是打妄想,为什么?他有这个愿他就做到,做不到是缘不具足,不是他不想做,缘不具足。缘不具足,他的愿是圆满的,正如同《楞严经》上所说的,一念发心圆满功德,是这个意思。如果有这个愿,又有这个力量,而没有去做,那你这个愿是假的,是虚愿,不是真正的愿。真正的愿,一定要尽心尽力把它做到。
疏【后二行,愿发心代苦,成就菩提。大疏有征、有释。】
『征』就是征问,假设一个问题,提出这个问题,然后再加以解释。这个问是这么说:
疏【苦由业生,我无是业,何能代得?】
众生有苦,受果报、苦报,那是他造罪业,我没有造这个罪业,我怎么能代他?这个是有道理的,一切众生受苦受难,哪个佛菩萨不大慈大悲,能不能代?不能代,没有办法。所以经上常说,修行就像父子上山,各自努力,谁也代替不了谁。楞严会上尤其显示得明白,阿难尊者以前就是打妄想,他是多闻,只着重听经多闻,不注重修行,疏忽了修行。他有一个妄想,他可以不要修行,那个大定,奢摩他、三摩、禅那这种定功,到时候大概我的大哥就会给我了,我不要修。他是佛的小弟,释迦牟尼佛堂兄弟八个人,释迦牟尼佛是老大,他是最小的小弟,他有靠山,认为没有关系,你们是要好好的修,我到时候我的大哥就给我了。结果碰到摩登伽女之难才恍然大悟,原来佛的那个定没有办法给他,一定要靠自己修行,自己有灾有难,佛菩萨不能代你受。
不能代受,为什么要发心代?我们这个心是真愿意代,事是代不了,可是你不能没有这个心。这个心是什么?是同体大悲心,所以心一定要有。下面解释有七个意思,这七个意思里头确确实实有两条是真正有代苦的意思。但是代苦是有缘分,也有技巧,也要自己真正有功夫。如果没有功夫的话,你没有这种神通,没有神力,也是代不了的。还得要那个苦难的众生与你特别有缘分,要没有缘分的话,你想代,他还不让你代,那就没有法子。好,我们下一个钟点再来讨论。
普贤行愿品疏 (第二十四集) 1986/1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4-001-0024
我们看本子,《普贤行愿品》,看末后这一部分,第六十面经文第二段,我把经文念一念:
经【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盘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皆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从这个地方看起,这一段是讲「回向菩提」。回向,前面讲过「回向众生」。回向一定发愿,发愿跟回向它当中是有相同,就是同中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因为回向本身就是发愿,发愿不能说是回向,为什么?你发愿的时候,你这个愿还没有做到,只是发了个愿,没做到,那拿什么回向?而回向是你将这个愿已经做到了,已经做到了,我们所修积的功德不据为己有;换句话说,与一切众生共享,这就是回向。所以回向里面一定有愿,愿里面不一定有回向,愿要兑现了才叫回向。因此发愿、回向就是连带而起,道理在此地。
在这一节经文里面,我们刚才所念的,前面两行是愿离苦得乐,经文说得非常明白,『愿令众生,常得安乐』,这是诸佛菩萨的愿望。诸佛菩萨他所努力的、积极去做的,也就是希望将这个愿变成真正的事实。所以菩萨的事业就是令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两句话是总说,与四弘誓愿里面所说的「众生无边誓愿度」是完全相同的意思。底下就举出几个例子,第一条就是『无诸病苦』。众生病太多了,苦也太多了,病是因,苦是果,有病当然就苦,这是一定的道理。病又分两种,一种是身病,一种是心病。此地我们暂且不论身病,单论心病。心病是什么?就是经上常常讲的三种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只要你有这个病就叫做众生。所以经上常讲九法界有情众生,除了六道之外,声闻、缘觉、菩萨都算众生,都有病。因此四弘誓愿的最后一条说,「佛道无上誓愿成」,为什么成佛道?你要不能成佛道,你拔苦与乐就做得不究竟。你要是替众生治病就治不究竟,因为等觉菩萨他还有一病,他还有一分生相无明没破,你要是等觉菩萨,你只能帮比你以下的,你可以帮助他;跟你平等的,或者在你上面的,你是无可奈何。所以一定要成佛之后,才能够究竟度脱一切众生苦,与一切众生乐,道理是在此地。
这三种病都是本身具足的,我们常常讲业障,这是业障。都是由无明生起的,所以无明是病根,尘沙、见思是枝末。一定要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说到这个地方,使我们联想到了,我们身也有病。身病当然也是业障,而且是非常严重的业障,我们自己要晓得。如果身有病苦,你修道修不成,障碍你修道。所以身体要健康,心地要清净。身病在佛法里面讲有三种来源,第一种就是饮食。我们中国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祸乱怎么来的?是你说话不谨慎,所以佛法里面是对于言语很慎重的,儒家教学也非常的注重这条,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尤其是现代这个社会里面,在我们台湾,各式各样的怪病都有,究竟怎么得来的?我看百分之八、九十都是从饮食里面得来的,我们不能不注意。
第二种就是冤鬼找到身上了,会害病。这个我们也常常听说的,某人有什么冤鬼、冤家对头找到身上了,这种病医生没办法。像吃东西不小心、不谨慎,或者受到风寒,这一类的疾病可以找医生,要用药物治疗。那个冤魂找到身上,吃药没用处,因为与那个不相干。所以那一类的病,有的时候有人求神拜佛,他病就好了,真有效。当然有效,求神拜佛,是佛、神给他调解,调解他接受了,这个冤鬼走了,你的病就好了;如果调解他不接受,那你一点办法都没有。你看《慈悲三昧水忏》,悟达国师害的人面疮,就是冤家对头,迦诺迦尊者给他说法,用慈悲三味水给他洗,他也说话了,说明过去的冤仇,他接受调解,他离开了,他这个病就好了。所以这是第二类的病。
第三类的就是宿业,过去世造的罪业太多、太重了,这个没有法子。这个宿业病调解也不行、医药也不行,那没有法子,像现在害这种病的人很多,我也看得很多。还有一种罪业不是过去生中的,这一生造的,或者造的杀业太重,或者是怨恨心太重,积到一个时候爆发了,变成病。这是一定要诚心诚意的求忏悔,真正求忏悔,改过自新,那病能好。给诸位说,身病、心病,在佛法里统统可以医治,没有医不好的病,问题就是你明不明白这个道理,懂不懂这个方法,如理如法的去修学,一切病苦都能够免除,这是一点都不假。所以第一个要除一切病苦。
其次就是善恶业,是我们的造作,这是关系最大。『欲行恶法』,你要想做恶事,统统做不成,这个好!这叫什么?三宝加持。三宝冥冥当中加持,你想做一件坏事都做不成;你要做善事,三宝加持,你都能成就。做坏事做不成,善事样样都能成就,你要晓得,如果是这种情形之下,你已经得三宝加持,已经得佛菩萨护念,这在我们起心动念一切造作之间能够体会得到,真正是感应道交。
『关闭一切诸恶趣门』。「恶趣」是什么?三恶道。三恶道的门关闭了,换句话说,你不堕三恶道了。怎样才不堕三恶道?佛在经论当中,诸佛菩萨常常教诫我们,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你就不堕三恶道了。善恶的标准,我们在讲席里面讲过很多,诸位要记住,凡是有利益于一切众生的事,这是善事;凡是自私自利的事,必定是恶事。要以这个标准来断恶修善。善中之善无过于学佛,学佛是学觉悟,学正知正见,学身心清净,我们学佛。学佛决定不迷信,我们看到现在有许许多多学佛的人把路子走偏差了,学迷了。
我们过去一再与同修们说,学佛入门的基础就是在善恶因果。所以《了凡四训》不可不读,那个里面讲的是世法的因果,只能够免三恶道,生三善道。『涅盘正路』光这个还不行,虽然不行,它是涅盘正路的基础。你人天都得不到,哪里还谈得上涅盘正路?当然谈不上。所以要从人天善法奠定根基。佛门里面经典,入门的那就是《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这是入门,是学佛人的入门,这部书里面给我们说得清清楚楚,应该怎样去学佛。依照佛法来修学,这是真正的佛弟子;违背了教义,那不是真正弟子。所以学佛得的结果有吉、有凶,并不一样。同是学佛,为什么得的果报不一样?它有原因的,这是我们要深深去研究,使我们在这一生能够成为真正的佛弟子,所向吉祥。
尤其是学佛不应该去算命、去看相、去看风水,用不着,你看《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头决定禁止的。学佛人还要去搞那一套,你要记住,佛菩萨不会护念你,护法龙天也不会保护你,结果你跟谁打交道?跟妖魔鬼怪打交道。所以变成以后「恶鬼屯门」、「所向不谐」,麻烦就大了。那是你自己造成的,不是佛菩萨的过失,是你自己造成的,我们一定要懂得、要明理。所以那部经是我们学佛入门的第一部经,虽然没有批注,我们有录音带跟录像带,足可以提供诸位同修做参考。「涅盘正路」,这就包括大小乘的佛法,小乘四果四向,大乘则是菩提道,这是涅盘正路。
到这个地方是一段,这就是注子里面前面两行,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后面两行,这是更殊胜了,不但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而且还发愿要代众生受苦。代众生受苦批注里面,在六十面倒数第三行底下看起:
疏【后二行,愿发心代苦,成就菩提。大疏有征、有释。】
『大疏』就是《别行疏钞》,这部书对我们非常重要。『征』就是问,『释』就是解答,用问答来解释。
疏【征云:苦由业生,我无是业,何能代得?】
这个问得很好。苦果是由业生的,众生造这个罪业,他要受这个果报,我没造这个业,我怎么能代他?我造这个业,我也受苦果,他也不能代我,那怎么能代?这个问得很好。下面大师给我们解释,这里面有七个意思,说明普贤菩萨行愿里头代众生苦这个意思。
疏【一者、起悲。】
就是生起大悲心。诸位要晓得,大悲心就是菩提心。我们大悲心生不起来,就是菩提心发不起来。实在讲,深心、直心从什么地方去显发?要从大悲心显露。直心好比是树根,埋在泥土底下,看不见的;深心好比是干,你不太注意的;大悲心是枝叶,一看树好大,你看到什为?看见树叶、枝条、花果。所以佛门才常说,佛法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由此可知,菩提心里面最重的就是大悲心,要对一切众生平等、清净的慈悲,真正能够舍己为人,这是菩萨心,菩萨发心。这底下注得好:
疏【谓明知自居凡地,事必不能。】
我自己是凡夫,业障很重,这个事情我做不到,做不到,要发心。做不到是什么?是自己智慧不够、力量不够,我不是没有心,我有心;换句话说,我的心跟佛菩萨没有两样,我的智慧能力比不上佛菩萨,心没有两样,这样就好。常常能存这个心,渐渐智慧就能生起来,能力也会得到。为什么?智慧、能力都是从大悲心里头生的。这种修行,自古以来称之为从根本修。所以你要懂得这个修学法,一定要发这个心。其实就是在凡夫地不是不能代,还是有许多那是真正代众生苦。下面就有说:
疏【二者、修行。谓修诸苦行,后能与物,作增上缘,即名为代。】
所以我们想想,我们今天修行苦,我修成了干什么?我修成了为利益众生、为度众生的,那你今天的修学不就是代众生苦吗?好比你们在学校念书,念书苦,你为什么要念书?将来为了服务社会、造福人群,你今天学校吃这些苦头,都是为社会的,都是为将来替众生解决问题的,你不是为他谋幸福吗?不就是代他苦的意思吗?所以,认真修行,实在讲是代众生苦。诸佛菩萨无量劫的修行,是为了我们而修的。不为众生,他何必要断烦恼,要学无量法门?用不着。我们前面也说过,断见思烦恼就可以,修一个法门就行,自己就可以出三界了生死,自觉就够了,为什么还要去断尘沙、无明?为什么还要去学无量法门?那就是为了要救度一切众生。这是大愿,这是菩萨令人敬佩的地方,所以我们应当要发这个愿。
修行,像诸佛菩萨那样的难行苦行,说实在话,我们今天办不到。我们今天在人事境缘里面,境是境界,缘就是人事,在一切人事环境、物质环境里面,遭受一些挫折要能忍,这就叫修行。修什么?修忍辱波罗蜜。一切好的境缘里面,我们能舍、能放下,修布施波罗蜜;我们循规蹈矩,我们修持戒波罗蜜。诸位要晓得,戒律不是死的,绝不是说戒律一条一条我这样做到,那是死在戒律里头,没用处的。戒律是什么?戒律是规律的生活,无论做什么事情,有条有理就是戒律,层次不乱这是戒律。
从前我在中广录音时,人家的作业程序就是戒律,他一定要按这个程序做,所以他不会有误失。譬如录音带,到那里去一定是新带子拆开,包装好的新带子拆开;如果是旧带子,他不要,为什么?怕已录的东西把它洗掉,东西搞错了。一定是新带子当场拆(当时拆),拆过之后,带子马上回转转一次,怕带子当中有断掉的,就是检查一遍,然后再回头来重新开始录。他一定要经过这种作业的程序,这就是戒律。譬如在家里,你烧个饭、炒个菜,也有一定的程序,火候也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放的盐不能太多、不能太少,统统是戒律,哪条不是戒律?戒律是活的。譬如说这个戒律里头没有,没有,你就乱搞、乱整了,哪有这种道理?所以诸位要晓得,戒律是个规律的生活。
小乘戒是自律的,就是自己私生活一定要有规律,穿衣吃饭、待人接物都要有规律,戒跟我们礼是一样的。戒条里头只讲大原则,每一条里头所含的境界都广大无边。你要把它看成只有那么几条,那太简单了,那佛菩萨有什么稀奇?菩萨戒就是我们对人的规律,我们应该如何待人接物,待人接物应该守的规矩,这是菩萨戒;自己私生活一个人,应当守这个规律的时候,那就是比丘戒、比丘尼戒。你要懂得戒律的精神,否则的话,怎么持?天天努力而不懈怠,就是精进波罗蜜;前面四种,天天在那里做,心是清净的,就是禅定波罗蜜;样样都做得很好,一切都非常明了而不执着,就是般若波罗蜜。活的,不是死的,这叫真正修行。
所以修行人,无论在家出家,同修们要记住,天天欢喜,法喜充满,你这个修行就有效果了,你就在菩萨道上。如果修得心里很苦闷,你要觉悟,你已经离开菩提道,走到岔路上去了,才会有苦。如果在菩提道上,决定是法喜充满,他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绝对不是愈学愈迷,学到最后是离乐得苦。我看不少修行人,无论在家出家,他说我不学佛的时候还满快乐,愈学愈苦,他是真颠倒了。不学佛的人好像不迷,学了佛愈迷愈深,真是痴迷不悟,离乐得苦,可怜。佛看到这个样子也会感叹,曲解了经义。因此学佛还是要多听,不但要多读,一定要多听,有很多意思你看也看不出来,看批注也看不出来,必定要多听。所以修行真正是代众生苦。
疏【三、留惑。】
这个比前面境界要高,前面那个境界我们可以办得到,那个修行我们可以做得到,我们要是有觉悟的话,现在就能做到,这第三我们做不到。第三是什么人?是圣人,不是普通人,阿罗汉以上的才行。阿罗汉已经了生死、出三界了,这是我们讲最起码的,他修成九次第定,超越六道轮回,他可以不到六道里面来轮回了。可是想想众生很苦,我还是继续不断的留在六道帮助众生、教化众生,有这种人。但是像刚才讲,六道是果报,没有这个业,他怎么会到六道来?阿罗汉要想再到六道来,这个六道的业不能断尽,要留一点,他有能力把它断尽,他不断,留一点。留一点干什么?再回到六道里头来受果报,示现这个身形来度众生,这真正是慈悲,慈悲到了极处。
譬如你们在学校念书,你们不是菩萨,菩萨怎么样?大学毕业,毕业就离开学校,走了,不会再来了;为了要帮助后来的这些学弟们,要帮助他们,怎么样?我的毕业考故意考个不及格,就留级,留级才能帮助后来的学弟,你看看慈悲不慈悲?所以这些阿罗汉都快要毕业了,他故意不及格,所以还留在三界六道里面。其实诸佛菩萨统统都是这样的,佛菩萨要不『留惑』,我们怎么会见得到他?他就不会到三界来了,他肯到三界来,统统都是「留惑」。这是真正了不起,这真正是代众生受苦,有能力断而不断干净。由此可知,阿罗汉以上的那些佛菩萨们个个都是代众生受苦,都有这个意思。不过到他那个境界里面,他是一切苦乐忧喜舍都不受,我们眼光当中他是代众生受苦,在他是无所谓的,他的心是永远清净的,这真正是大慈悲心的显露。再看第四种:
疏【四、舍命。】
当然这个里面也是有神通的,如果没有神通的话,必定是对于佛法非常通达的人他才能做到;如果自己在佛法上没有成就,这条我们做不到。『舍命』,舍身命。
疏【谓若见众生造无间业,当受大苦;无异方便,令不造业。】
『无间业』,他造堕阿鼻地狱的罪业,堕地狱太苦了,我们想救他。救他怎么样?又没有办法,又没有方便法门,不能够终止他不造业,那怎么办?你看:
疏【愿自断命,先堕地狱;彼堕狱时,令彼脱苦,乃名为代。】
这是真代。所以这决定是阿罗汉以上的大菩萨,他看到你造重业要堕地狱了,他先到地狱等你,你到地狱的时候他来为你说法,他来劝你回头。这正是像地藏菩萨干的事情,地藏菩萨就是这样的,这是一种舍命。还有一种舍命的,就是我们世间人能做到的,但问题是你肯不肯干?你肯不肯牺牲?舍己去救人。看到一个人造无间罪业,你晓得他造这个罪业必堕地狱,也是没有方法劝他回头,这怎么办?当他这个业还没有造成的时候,把他杀了。诸位要晓得这个杀不是犯戒,这个不是犯戒,这叫开戒。
譬如佛经里面有这么一段公案,释迦牟尼佛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是过去多生多劫之前行菩萨道,有一次跟着一个贸易团体,那时候乘船从海外回来,这船里头带了许多珍宝财物,其中有一个人起了个念头,要想把同伴都害死,他要把这个财物独吞、独占。菩萨有他心通晓得、知道了,这个时候没法子劝他,你要劝他:你不能这样做,你这样做将来有罪业。那他头一个杀你,为什么?我的秘密被你知道了,首先要杀你灭口。没有法子,就是利令智昏,不会回头的。菩萨在这时候怎么办?他这个罪业(计划)要是成功了,他要是实现、造成了,他要欠全船几百人这些性命,他欠这个命债;又等于说偷盗,夺了人家这么多财富,他犯了杀、犯了盗,这是性罪。这个罪业不是少,是重,要杀几百人的性命,必定堕无间地狱。趁他这念头才起,还没有实行的时候,先把他杀掉。他被人杀了,他没有罪,他虽然起这个念头,这念头并没有实行,换句话说,他堕落他不会堕到地狱去。这个事情没成功,想害人没害成,前面讲他想做恶事,他没做成,所以他的过失小,他没有罪,他有过,他绝对不堕地狱。这个等于说是从地狱里把他救出来,从三恶道里头救出来。菩萨这样做有没有罪?有,杀人当然是有罪,菩萨他的愿望是宁愿我堕地狱,不叫你堕地狱。这不得了,这就是代众生受苦,他是大慈悲心杀他的,为代他受苦而做这样重大的牺牲,这是舍命。
疏【五、由初。】
『初』是什么?我们初发心的时候曾经发过这个愿。
疏【谓由于初发心时,有愿在先,愿常处恶趣,乃至饥世,身为大鱼,即名为代。】
这也是讲释迦牟尼佛因地行菩萨道的事情,在饥荒这个时候,菩萨示现大鱼,故意游到岸边被人捕去,他们可以能够饱食,解决他的饥荒。那个鱼是什么?那个鱼是菩萨变现的。这是真正以身代苦,但是这也不是我们平常人可以做得到的。
疏【六、同真。谓愿是修善,苦是修恶,二修皆是性具,故曰同真。】
善恶无自性,性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悟了就是善,迷了就是恶。所以就是自性迷悟不同而已,相不同,作用不同,体是同的,所以体叫『同真』。
疏【以即真之大愿,潜至即真之苦处,令彼潜消,即名为代。】
这就是诸佛菩萨冥冥之中加持一切众生。所以有些人作恶,他会受什么?受良心的责备,那就是佛菩萨加持的。有些人作恶,所谓是他良心也没有自责的,这就是佛法里叫一阐提。一阐提叫没有善根,那个没有善根,这种人少数,毕竟不是多数。譬如前几天报纸上判刑的那个卖馊水油的,法官问他有没有后悔的意思,他一点都没有后悔的意思,这在佛法叫一阐提。一阐提是什么?断了善根的人,断善根的人果报一定在地狱,他是一点善根都没有,造一切恶事不知道后悔,没有良心责备,我们一般讲丧尽天良,没有良心,这个罪恶是很重的。只要还有一点良心在,佛菩萨冥冥之中都会帮助他,所以他的良心常常会发现,一定能够改过自新。
疏【七、指体。谓菩萨以法界为身,自他不二,故众生受苦,即菩萨受苦,无有异也。故须代苦。】
这就是佛菩萨为什么要发心代众生受苦,那就是佛菩萨的观念跟我们不相同。我们不晓得宇宙人生的真相,他知道,他晓得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是真正的自己。所以众生苦的确就是自己苦,众生乐确实就是自己乐。所以我们后面讲到恒顺众生就是基于这个道理来发明的。令一切众生欢喜就是供养诸佛,就是令诸佛欢喜;你叫众生受痛苦就是叫佛受苦,叫众生受难就是叫佛受难。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而后才晓得如何来修供养佛、供养菩萨、供养三宝,一定要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这一段我就跟诸位介绍到此地。
然后我们再看经文,经文里面说『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恶业」的确是如此,不仅我们这一生一世在那里造,其实是生生世世都在造恶业。怎么晓得?我跟同学们说过,你们把十大愿王一条一条的自己好好反省检点一下,条条都违背了。第一个礼敬诸佛,我们对人就做不到,我们对几个人有礼貌、有尊敬心?没有,我们这条没做到。菩萨修这个法门,当然一切众生所谓是有迷有悟、有善有恶,愿意接受我们礼敬的,我们对他一定要礼敬;不愿意的,我们回避,回避,他心里欢喜。总而言之,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他不愿意看到我,我回避他一点,让他心里欢喜,不要叫他生烦恼,这就是礼敬。一定要明白礼敬的意义、行法、境界,你才能修,要不然你怎么修法?称赞、忏悔,一直到后面普皆回向,我们没有一条做到,所作所为与十大愿王、十种行法完全相违背,这就是「积集诸恶业故」。
所以我们今天感的这个果报是极重的苦果,这是我们自己现在当前所承受的。怎么样消业障?给诸位说,你要好好的记住,唯有念佛可以真正的消业障。业障消除的相自己能够觉察得到,心里面清净是业障消除了,常常生欢喜心是业障消除了,夜晚不做恶梦是业障消除了,遇到一切境缘都很顺利的时候这是业障消除了,得失懊恼的心天天减少这是业障消除了,要从这些境界里面堪验自己的功夫。我们认真自己修行,帮助别人,以佛的教理、教法为人演说,这就是代众生苦。尤其是后面两句,『令彼众生,悉皆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这是菩萨发愿代苦到了极处,众生不成佛,菩萨代苦之愿就一天不能够间断。这一段是回向菩提。再看下面一段,回向实际:
经【菩萨如是所修回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一段经文我们在每一科里头都读到,尽法界虚空界,它的意思与回向实际一样。批注说:
疏【大疏云:回向所以要三处者。】
这都是我们必须要记住的。
疏【凡是菩萨,必大悲下化,大智上求,更须离众生相,及菩提相,故须三也。】
这个道理在此地。着相的修行不能够圆满,所以一定要回向三处,原理就在此地。下面它又给我们举例说明:
疏【一、证实相。】
你必须要回向众生,你要不回向众生,换句话说,你证不了实相。证实相,我们换句话来说,譬如我们念佛,要想念到理一心不乱,证实相就是理一心不乱,你不能把你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这个理一心不乱得不到,这是我们必须要记住的。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念念就想成就理一心,上品上生花开见佛,把我与众生的界限突破,我与众生是一不是二,融合成一体,你就很容易得理一心不乱。度众生必须回向实际,必须回向菩提,为得菩提那也要回向众生,也要回向实际,可见得是一而三、三而一,这三个是分不开的。这是说明为什么回向一定要向这三条。批注诸位细细去研究。再看底下这段经文:
经【善男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大愿。具足圆满。】
到这地方是一小段,这一小段是接前面的两段而来的。下面这是结归到三处。
经【若诸菩萨。于此大愿。随顺趣入。则能成熟一切众生。】
『成熟』就是证入。
经【则能随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一句就是回向菩提,成熟一切众生是回向众生,这是回向菩提。
经【则能成满普贤菩萨诸行愿海。】
这就是回向实际。一切菩萨广大的愿海、行海都是以十大愿王做根本,所以十大愿要是具足了,那就必定成就圆满一切菩萨的行愿海,而能够证得无上菩提。我们念佛人,要在这一句佛号里面,一声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声佛号里头圆满具足十大愿王,那你这个念佛就是修的普贤行愿,你这种修法跟《华严经》的善财童子是无二无别,这个修行法就是此地所讲的「具足圆满」、「随顺趣入」。具足圆满是讲这个十愿你都做到了。而正在修行,就是依照这个方法来修行的,你要注意随顺趣入。什么事情都要随顺,随顺的心是清净的、是自在的;不要攀缘,攀缘的心就不自在。攀缘有烦恼,随顺没有烦恼。攀缘是起了分别执着,就起心动念了;随顺里头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所以才能够趣入这三处:众生、菩提、实际,唯有随顺才能够趣入三处。趣入三处是真正回向的意思,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末后这句是劝勉我们。
经【是故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知。】
就是你对于上面所讲的道理一定要晓得,还要像上面所讲的这样知道才行,为什么?上面普贤菩萨所讲的,就是毘卢遮那佛所说的,佛知佛见。所以劝你,『应如是知』,这是正知正见。如果我们的见解跟此地所讲的不一样,你自己要觉悟,我们的见解是错误的,要依照经论的见解修正过来。换句话说,把我们自己的知见要舍掉,取佛菩萨的知见,来修正我们自己这些业障、习气、毛病。修行修什么?就是修这个东西。李老师在讲经常常讲,修行修什么?去习气而已!习气没有了,你就是佛菩萨;有了习气,你就是凡夫,凡夫与佛菩萨不相同的地方就在此地。
底下一段经文,较量功德。这个经讲到此地,我们大科上写的是「正示普因」,正示普因一段到这里就结束了,就讲完了。底下一段是比较功德,你才晓得佛法的殊胜。我们把这个文念一念:
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这一句是能比较的人。什么人能够较量、比较?要『善男子、善女人』。这个「善」的标准,在《华严经》,尤其在这一会,诸位要知道,必须要具足十大愿王才能称为「善男子、善女人」;换句话说,像我们都不够格。如其不然的话,对于净土法门真正具足信愿行也行,也可以称为善男子、善女人,真正具足信愿行。其实信愿行跟前头讲的十大愿王没有两样,你仔细去观察,信愿行三条开出来就是十大愿王,十大愿王一归纳就是信愿行,信里面有十愿、愿里头有十愿、行里头有十愿;再观察十大愿王,礼敬里头有信愿行、称赞里头有信愿行、供养里头有信愿行,乃至于普皆回向里头都有信愿行。所以具足信愿行就是具足十大愿王。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善财是这么修的,文殊菩萨是这样教给善财童子的。我们也明白了,我们也会了,会了,善财童子一生能成佛,我们这一生怎么能不成就?当然成就。所以这部经一定要与《阿弥陀经疏钞演义》合起来看,你才晓得《弥陀经》跟《华严经》是一部经,是一不是二。我们看下面这个较量:
经【以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一切世界。上妙七宝。及诸人天最胜安乐。】
前面这是讲物质上的供养来布施,这个数量诸位去看批注,我在此地不多说了。数量比《金刚经》上讲的要大,《金刚经》上讲的是以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此地是讲『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一切世界』,这个数量比《金刚经》大得太多太多了。末后这句,『诸人天最胜安乐』,这是精神上享受的布施。你看物质的享受、精神的享受是无量无边的,以这个来布施。
经【布施尔所一切世界所有众生。】
不是布施一个人,是像前面所讲的一样境界的那些众生。不但布施这些众生,而且:
经【供养尔所一切世界诸佛菩萨。】
上供诸佛,下施众生,这个福报不得了,真是无量无边广大至极。供养多久?不是一天、二天,不是一年、二年。
经【经尔所佛剎极微尘数劫。相续不断。所得功德。】
你看一层一层的比较,确实不是我们能够想象得到的,这样大的数字,这么广大的境界,『所得功德』。
经【若复有人。闻此愿王。一经于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金刚经》上讲,布施大千世界的七宝不如为人说一四句偈,这就说明了财布施不及法布施。这是在广修供养的时候,一再劝勉同修要认真修法布施,法布施的功德无量无边。尤其是这部经,这个十大愿王,纵然听了一愿,纵然听了一字、一句、一偈,功德都不可思议。这一段经文大主义,是教人以法为师。在批注里面有几句话很重要,诸位翻到六十四页,这个小注第四行当中,就是说出比较的用意:
疏【谓人但能闻此愿王,不说全文。】
『不说全文』,但能闻此愿王。
疏【唯闻一四句偈。】
这是讲时间少,时间很短暂,不是长时间。又说:疏【一经于耳。】
只很短暂的听到,只闻一偈。
疏【其所得功德。】
就像前面一样,无量无边微尘剎土的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供养的功德都比不上。为什么?因为财布施那个福报是有尽的,再多,享受得尽;法布施是启发你自己的智慧,开发你的法性,它的功德是无有穷尽的。所以世间财物布施决定不能与出世间的法宝相提并论,这是我们一定要记住的,一定要认真的修学。下面这是讲到法宝的功德能灭罪、能生福。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这有个同学提了个问题,法界如来与法身如来意思是不是相同?是相同的,这个意思是相同的。
好,我们下一次讲经,过年快到了,今天是我们这一年最末的一会,《普贤行愿》在大专讲座我们讲得很圆满,每一位听的同学都很欢喜。在这最后,希望诸位真正能发菩提心,修菩萨道,学菩萨行,更愿诸位发愿为阿弥陀佛的使者,以普贤行愿力故,专弘净土,普度众生。更希望大家要能够直下承当,不要客气,不要谦虚,「这个事情我做不到,你去做」,这就不好了,自己要直下承当,做阿弥陀佛在这个世间接引众生、度众生的代表人,你将来决定能往生。这是真正的菩萨,护持正法,续佛慧命。谢谢诸位。
普贤行愿品疏 (第二十五集) 1986/1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4-001-0025
请掀开经本六十四面倒数第二行,我们将经文念一遍:
经【或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除灭。五无间业。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佛剎极微尘数一切恶业。皆得消除。一切魔军。夜叉。罗剎。若鸠盘荼。若毗舍阇。若部多等。饮血啖肉。诸恶鬼神。皆悉远离。或时发心。亲近守护。】
到这个地方这一段,这是讲到「总明法行」。诸位都有慈舟法师的《亲闻记》,你们翻开《亲闻记》六十五页,因为《亲闻记》在批注里面注得比较浅,容易懂,深入浅出。我们将《亲闻记》上前面两行念一念好了。「显余众行德有十种,一、书写,二、供养,三、转施,四、听闻,五、披读,六、受持,七、开示,八、讽诵,九、思惟,十、修习」。下面几句说得很明白,总说法行, |
|
|
|
|
|
|
|
什么是法?法就是十大愿王,就是前面讲的十大愿王;行就是指从书写到修习这十种,这十种都是修十大愿王。「深信心者,信自信他」,你看佛法里面讲信心,这跟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讲的都是一个意思。第一个要相信自己,「信自,即理三宝为因也;信他,即事三宝为缘也。信此十大行愿之法宝,秉受于心,执持不忘,乃至书写,超略余行也」。我们把这一段念下去,「略说一偈,功德有如是之大,未修学此法门者,信心未生起,故难信及此教」,这个教就是《华严经》末后的教诲。「有等不学教之人,但执佛法无多字,何用学教,妄说行持即得。此乃权实不俱,故偏于恶取空边。所谓有慧方便解,无慧方便缚,有方便慧解,无方便慧缚,恶取空即无方便慧。或往劫已学,不假学,而所行与大愿符者无过。」这一段实在讲把意思说得很清楚,诸位要把这两种批注合起来看,这个意思就相当的圆满,因为有些地方谛闲法师说了,慈舟法师没有说到、没有讲到;慈舟法师所讲到的一部分,谛闲法师也省略掉了,所以两个本子合起来看,意思非常的圆满。
今天是我们这次讲座最后的一堂课,讲到的经文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关系我们修学成功与失败,你要是真正明白,依照这个方法修学,没有不成就的,这个因缘实在是太殊胜了。可是我要把这段介绍给诸位,我还不依这两个批注,因为这两个批注你们看得懂,自己看就可以了,我要用《大疏》给你们介绍。《大疏》就是昨天印的那一张分给诸位的,我用《大疏》来讲,我先跟诸位介绍十种法行。
第一种是「书写」,书写是写经。昨天也略略的跟诸位说过,佛法一定要流通,流通佛法是无量无边的功德。现在人往往是为了一点小利,实在讲迷惑颠倒,为了一点小利,为了得小利,把大利失掉了。现在世间人看重钱,看得最重,就是讲书店,我们不说一般书店,一般书店其实也是一样,卖这个佛书,你要来卖,后头还有「版权所有,翻印必究」,为了保护自己的版权、保护自己的利润,这是世间人短浅的眼光,他真正是迷惑颠倒。你说那些人他又懂佛法,你叫他讲,他也讲得头头是道,可是一看到钱,就钻到钱眼里面去,就迷惑颠倒,就不能出来了。实在可怜,他真正是不通。这个钱财之来是财布施得来的果报,印经这个布施是财布施、法布施,你要是能够真正流通,不但你财富源源不断会来,智能也增长,一举两得,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如果我们印的经书,这经书是据为己有,版权据为己有,不准别人翻印,纵然你自己翻印你得到这么多钱,你只有这么多,太小了;你要能给别人翻印流通,你的钱财不晓得从哪来,源源不断,不知道有多少,享用不尽的。其实为了保全版权,为了得到一点小小的钱财,把大的财源给失掉了,愚痴到了极处。
从前经书流通要靠写,所以发心书写功德非常之大,使这个法宝能够流传下去。现在我们方便了,不需要写,我们印经流通。所以我常常劝大家,你们要把钱财存起来,不要叫这个钱贬值,而且源源不断的保存在那里,放在什么地方最好?印经最好。放在银行里会贬值,你做别的事情,你做买卖会倒闭,都靠不住,这个钱财都靠不住,都不能够保持。最好的保值方法是印经布施流通,不但你的财富将来源源不断而来,你的聪明智慧也增长。我告诉诸位,你们如果看到我从前的照片,跟我现在完全不一样,我是一点福报都没有。所以以前看相算命,连甘珠活佛都跟我说(那是以后跟我说,从前他不好意思讲),他说我这个人很聪明,但是没有福报又短命。是在前些年,大概是八年前了,经国先生任第六任总统的时候,我们在中国佛教会举行一次仁王法会,仁王法会的时候我又碰到他,他就跟我说这些,他说法师,你这些年弘法,你现在相貌、命都转过来了。我跟他认识很早,我是民国四十二年认识他的,刚刚学佛的时候认识他的。他住在新北投的普济寺,我也住在新北投,所以我们常常到他那里去,晚上跟他聊天,很熟,他有个秘书,唐老居士,那时候大概就有八十岁的样子,人很慈悲。他说他们常常在背后议论我,当面不好说。我说这个事情我早就知道,不用你们说,我晓得。他说你现在好了,你现在不但有福报,而且寿命很长!他说都是你自己这一生修的。
我修是修什么?给诸位说,就是修的第一个,就是印经,布施经书、善书。现在这个福报,的确我觉得是很大。你看有很多人,尤其出家人到国外去,总是要带钱到那里去买房子,去买地建道场,很辛苦。我现在到国外,口袋空空,什么都没有,走到哪个地方都有一些人:法师,你住在此地好不好?我们这里有房子、有地,都可以送给你。每到一个地方都有人要送房子、送地,我分身无术,没有法子,不敢接受。接受,一年顶多去一个月,一年去一个月,要占人家一个道场,我觉得很不好意思,所以不需要。都是从布施得来的。
印经是财、法两种布施都有了。所以我从到台北来讲经,民国五十六年回到台北来讲经,一直到现在,我们所印经的钱,没有详细统计,概略的估计总超过两千万以上。我们印的书一共差不多将近两百种,种类将近两百种,数量是决定超过一百万册。这个也没有详细统计,因为我也不记这些东西,超过一百万册。流通在全世界,我们晓得的有二十六个国家地区,还有我们不知道的(同修们转送的我们就不晓得了),我们知道的有二十六个国家地区。所以我劝大家一定要发心印经,把你们多余的钱统统印经来修法布施,你们的福慧增长。不要犯愁我将来没有钱用,不要想这个,到时候什么样都圆满,你想要什么东西,东西就来了,这个多自在。我这些年就有这个感应,有求必应,心里动个念头要什么,这个东西马上就来,马上就实现,就是感应不可思议。这个「书写」,今天就是印经的功德。
第二,「供养」。供养,我们不单常常以香花供养三宝,这是讲住持三宝,更重要的是要以经法供养修学的人,无论是出家在家,四众佛弟子最殊胜的供养是法宝供养,我们以好的经书来供养。除这个之外,它后面有「开示」,有这么一条,如果没有这条,讲经说法也是供养,这一点诸位不能够疏忽。尤其是一切供养当中法供养最,送人经书是法供养,你讲给他听也是法供养,乃至于讲一句,《金刚经》上说了,大千世界七宝布施都不如受持一四句偈,可见得法供养功德非常殊胜。大家要修,你要常常能提得起意念,朋友、同学常常在一起聚会的时候,你就给他讲佛法,讲一句也行,讲四句也行。他不晓得,你自己明了我在这里修法供养,我在这里修无量无边的布施,比以大千七宝布施给他还要殊胜。你要明白这个道理,不要杂心闲话,那个时间用得太可惜、太浪费了,你跟他讲佛法。他能听很好,他不能听,他总听进去,「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强迫他听,不听也不行。所以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你才能够修殊胜的功德利益,你得要会。
第三就是「转施」。肯把自己,譬如说经书,你所收藏的,你所珍爱的,你能够割爱转赠给别人,这是转施。或者是我们自己读诵修学,将这个功德(这就是回向),把这个功德回向给他人,这也是转施。所以十大愿王末后普皆回向,回向就是转施,这十种法行里面,修十大愿王,转施这一条是特别讲的回向。不仅是我们所收藏的经书可以转施与人,而且应当转施与人。转施与人,你明白这个行法以后,所以我们对于这经本要爱惜,特别是善本书。这个我要在此地特别嘱咐诸位同学,特别是善本书,善本书你得到了之后,决定不能在书上加圈加点、在上面写字,不可以,你要保持它的完整。为什么?你读了之后还要传给后代,你在上面加上几句,他也加上几句,传到后来就一塌糊涂。所以一定要保持得干干净净、圆圆满满。尤其在现在的照相、影印方面,像这些善本书,都可以作为将来影印的底本用,所以决定不能在上面做记号。像现在这种印的书无所谓,这你怎么样写都可以。所以原本可不能动,要珍惜,这是诸位要记住的。
像现在你看到线装本的书,决定不能把它糟蹋掉,你要在上面写字、在上加注,那就是罪过了。这种书我们一定要好好的珍藏。自己读诵可以,读诵用这个本子来读诵,那读得很舒服,那是一种享受,的确是一种享受,读善本书。将来有机缘就拿去影印做底本。影印,往往印刷厂他不懂,他不晓得珍惜,像我们很多的线装书,一次影印拿回来的时候面目全非,看到都很痛心。现在影印又方便了,平常就影印,找好的影印,我们先去照相影印,拿照相影印的去做版,你这个原书永远能够保存。所以一定要珍惜善本书,这是转施。
除这个之外,道场也能转施,衣物,没有一样不能转施,这是修大福报,是修真正的普贤行愿。你看古来这些祖师大德,有一生他到处建道场,建好了之后他就转施给别人。真正是有德有学,能够弘化一方,但是他的福报不太大,所以有大福报的人他建了道场就请他来做主持,转施给他。一定要懂这道理,愈转福报是愈大,譬如说你命里头有个一道场,你这个道场接手马上转施掉,你命里头还是有一个道场,你到另外一个地方必定又有一个道场出现。如果你住一个道场,你命里不错,就是一个道场,没错的;你这个道场给人了,你没有了,又一个道场来了。所以这样你要是肯转施,你这个道场就是无穷无尽,诸位一定要明白因果报应的道理。
所以佛法教我们布施,布施,舍,舍不尽的,愈舍愈多、愈舍愈多。财,愈舍财愈多;法愈舍,聪明智慧愈增长;就是道场,你愈舍道场愈多。虚云老和尚如果他老人家要不舍的话,他一生大概就是一个道场。我们看他老人家的年谱,他一生所建、所修的道场我没有统计,我只晓得太多太多了。他只一接过来的时候,或者自己建立,建好了之后自己住不了几个月,他就又去找人,就送给人了。那个道场衰微的时候请他去做住持,他只要做住持,挂上个名,没有一、二年道场就兴了。兴了之后他又找个人来接替,他就交给别人,自己又到别的地方去了。所以诸位要记住一个原则,转施,福德、智慧增长得最快,真正是无有穷尽。所以这一点要明了。
第四,「听闻」。这是听经,除非我们自己没有时间,或者忙着别的事情,否则哪个地方有法师讲经,一定要去听。但是我告诉诸位,要正法,那个一贯道的讲经你可以不必去听,邪魔外道的我们不听,讲正法的要去听。尤其是你发心讲经,讲经一定要有法缘,如果你不肯听别人的经,你讲经也没有人愿意听你的经,这一定的道理,因果报应,你种什么因有什么果。我们很乐意听别人讲经,我们自己讲经人家也很乐意来听,必定是如此。我自己,除非是我自己有讲经时间冲突,否则的话我一定听经。你看,星期二、星期四祥云法师在那边讲经,我一定去听,我这里星期二、四不讲经我就一定去听。我不讲经的时候,附近有别的法师讲经我也去听,像从前南老法师讲经,我去听。所以是一定要发心听经。我在没有出家,初学佛的时候,几乎台北市这几位法师讲经,我从来没有缺席过一次。南老讲《金刚经》,从头到尾我一天没有缺,过去演培法师讲经、印顺法师讲经,在善导寺,很少我会缺席的。所以听经能与道场结法缘,与法师结法缘,与听众结法缘,这个功德非常的殊胜,不可以不与大众结法缘。所以听经很重要。
第五就是「披读」,披读就是读经,披览读经。读经就是接受佛菩萨的教诲,所以这条也非常重要,接受佛菩萨的教导。这个读是精读,披读是精读,细心的去读,一字一句都不放过。读经,经文里面有许多不常见的字,读音一定要去查字典。好在现在字典也愈来愈进步,像《中文大辞典》,它搜的就相当丰富,许多经典里面不常见的字它都有,而且它有国音的拼音。所以应当要勤于查字典,把这个音要注出来。自己读诵的本子,像我们现在翻印、影印的本子,你可以注音,甚至于你有心得也可以注在旁边,这个没有关系。善本决定不可以,线装古本、善本,决定不可以。
第六是「受持」。受持是讲经里面的义理,义理明了之后我们要接受,持是保持,就是不能把它失掉。义理真正明了通达,常常孕育在心里面,就是常常要想着,想着还要去做,要把它做到,因为第十讲「修习」,第十条就是要照做,这条着重在明理。
第七,「开示」。开示是什么?是为别人演说。说法要有善巧方便,说法不是一个很呆板的,要看时节因缘。所以说法也是相当不容易,能够叫大众欢喜信受,那你就成功了。所以你要看看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程度,应该用什么方法来给他讲。这里面是时、地统统都有关系,在什么时候说、什么处所说,除了对他说之外,旁边还有些什么人,你统统都要照顾到,使这个开示能够达到最大、最深、最圆满的效果。
第八是「讽诵」,讽诵就是背诵。全经不能背诵,经里面重要的句子一定要能够背诵,因为你不能背诵,你就没有办法做到,忘掉了,你怎么去做?所以重要的句子一定要背诵。
第九是「思惟」。思惟就是常常想经里面的道理,也就是拿着经教来反省、来检点,这是真正的忏悔。哪些教诲我做到了,哪些还没有做到;哪些我做得圆满,哪些我做得还不够圆满。所以要常常反省,改过自新,这是思惟。不但能消业障,而且能长智慧。
第十叫「修习」,这就是实行。修是把我们心行,就是心里面的想法、看法,与经典上讲的相违背的,我们要修正过来,而且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的行为里面,天天去做,习就是练习,要天天去做,天天去实习。
这十种就是修行的方法,这是总纲领,修行的总纲领,这十条我们一定要把它牢牢记住。在《辩中边论》里头有一首颂,这个颂就好记,就是讲这十种法行。这个颂诸位可以把它记下来,它是五言颂:「书写及供养,施他听披读」,施就是转施,听就是听闻,披读,施他听披读;「受持及开演」,受持,开演就是开示,演是演说;「讽诵与思修」,讽诵、思惟、修习。所以它这是五言颂,四句二十个字,把这十种行法统统都包括尽了。你只要把这首偈子能够念得很熟,这十种修行的总纲领你就能够记得了。我再念一遍,你们对一对你们写的,「书写及供养」,施他,施是布施,「施他听披读」,听,听闻,十条里头第四不是听闻吗?第五条不是披读吗?这都有,听、披读;「受持及开演,讽诵与思修」,思就是思惟,修就是修习。所以这个十条一定要记住,你要是记不住的话,你修什么?这十种行法跟诸位介绍出来了。
你们现在看《大疏》,从问答开始看起,「问云,众生修行,为要受持圣教耶,为要舍教耶」。这个文是唐朝人写的,它的意思也并不难懂,就是讲一个修行人要不要依经典,是需要依靠经典,还是不要经典,就是问这个意思。有很多人的确疏忽了,他说我修行就好了,我何必要听教、听经?他不搞这个。还有许多误会了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他不要去看经,也不要去听讲,这都是误会;有些人是执着在经教上,他不修行,那也是错误。所以下面给我们解答这个问题,「答,有十类」,十类里面有正确的、有错误的,我们都要明了。这个十类,《亲闻记》里头有,《亲闻记》也是引用这个,但是文字写得比较简单,深入浅出,那个诸位可以做参考。我跟诸位讲的是《大疏》里面的。
第一种人,「自有众生无识,悬舍圣言,师自愚心,复随邪友,违教修行,巧伪诳惑,此为恶人也」。像这一类人真有,而且常常能够见得到,我们自己要留心,我们是不是这样的人?这种人就是愚痴无知,他怎么样?他舍经教。现在很多人舍经教,因为经教太难了,文言文写的看不懂,他宁愿不读经,看现在人的白话著作,他看这个,这就糟了。尤其现在还有人用白话文来翻经,怎么能翻得出来?白话文翻经,你去依白话文的经教,舍去原本的经教,就是属于第一类的人,就属第一类的。师自愚心,自己愚痴以这为主,就是自己有成见,自己想到怎么样,大概就是如此。再随邪友,邪友是跟同一类的,同一个见解的,同一个知见的,这些不得了,就是违背了正教,盲修瞎练。拿这个东西巧伪诳惑众生,他也有些巧妙的方法很能够吸引人,但是他是假的,不是真的;不是正法,是邪法,看到好像是正的,其实是邪的,似是而非,迷惑众生,欺骗众生。现在这一类的人相当之多,这是恶人,你不能不辨别。你要不辨别,你跟他走,就上了当。你是好心,是不错,可是最后你不会有成就,而且你有过失,你虽然是无心,无心造的罪业,还是有果报的。这是怪自己愚痴没有慧眼,认错了人。
第二种,「二者,又有众生,亦背圣教,以质直心,谓为出要,勤修苦行,竟无所益」。这比上面稍微好一点,但是什么?这是盲修瞎练,没有结果,也是浪费了自己一生的精力,浪费了自己宝贵的光阴,他也是背教,违背圣教。心是个好心,好心没有遇到善知识,没有遇到好人指点,也是属于盲修瞎练一类的人。自己以为我这样修行,尤其是很多修苦行的,到深山里面去,甚至于像住山、闭关,他不与外头接触,我老实一生或者是参禅,或者是念佛,他为什么不能成就?诸位要记住,刚才我们念《亲闻记》最后这一行,「往劫已学,不假学,而所行与大愿符者无过」。这个可以,你必须有这个条件才行,虽然是你一个人,你不听经,也不看经,你自己或者参禅也好、念佛也好,但是自自然然与十大愿王、与十种行法相应,那这个可以。这是什么?他多生多劫的善根,没有学,自然相应,这个没有过失。如果不学,自己与十条行法、与十大愿王完全不相应,那就不能成就了,那就有大过失了。所以也有人一生可以不听经的,不看经的,你要晓得,他有他的条件。我们不能看他是这样的,我也要跟他这样做法,你不行,你没有这个条件。人家不读经,像六祖大师他不认识字,他不读经,他的心行没有一条不与十大愿王相应,没有一条不与十种行法相应,他自然相应。他前生前世修的,他这一生可以不要修,这是我们不能跟人家比的。所以不可以看他是这样的,我这样修就行了,很容易吃亏,很容易迷失了道路,这是要注意的,不能得利益。
「此上二人」,就是这两类人,「俱舍圣教,不依义理」,他不肯依教奉行。教就是佛经里面所讲的理,祖师是给我们讲解、给我们开示,是提供我们做参考的,所谓是依法不依人,一定要依经为主。批注是帮助我们的,是提供我们做参考的,我们不一定要全依靠它,我们要依经。他所讲的与经相应,我们愈想愈相应,我们可以依它;如果他讲的与经里面的道理不太相应,我们有怀疑,我们就不取他的,只要有怀疑就不采取。采取我们毫无怀疑的,觉得他所讲的跟经里头意思是相同的。
正因为如此,我劝诸位念古人的批注。为什么?古人批注,古人是有修有证而后才敢注。不像现在人,现在人年纪轻轻,他没有修、没有证,他写了好多书。怎么写的?东抄一点、西抄一点凑起来,他的著作出来了,知名度增高了,他搞这个,他搞名闻利养;不是自己修证,从心性里真正体会到的心得,提出来给我们做参考的。他写的那套都是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也。大家要晓得,他是看得多、记得多,不晓得的到处去问,回来就写了一大篇这些东西。古人不是的,古人是自己依教修行,真正有心得,真正有悟处,把这个东西写出来留给后人做参考,不一样,真正不一样。所以你们要读批注的话,一定要看古人的注子。今人的批注,决定不能够随便看。实在讲,我们光阴有限,哪有那么多时间看今人的批注?没那么多时间。而且学东西要专,选经要专,选注也要专,注子选几种里头还要有一种为主,就是主参考的,再选一、二种是帮助,这个样子才好。譬如将来你们诸位要是真正读《普贤行愿品》,应当以《大疏》为主,像我们现在用的批注可以做参考,一定要以《大疏》为主,这就不一样,这是主修的教科书。
再看第三种人,「三者,唯诵圣言,不解义意,依傍圣教,求名求利,违自所诵,亦名恶人」。这样的人也有,打着佛教的招牌去求自己的名闻利养,甚至于他也讲经说法,你听听也讲得没错,其实他解不解义?他不解义。不解义怎么能说得出来?依照别人批注说的,自己是真正没有能够懂得。为什么?自己要是真懂得了,他绝对不求名求利。所以看破、放下是一不是二,看破是学问,放下是功夫。你说我看破了,放不下,假的;看破,没有放不下的,放不下就是没看破。名闻利养没有放下,对于教义就是没有通达,就是不解;真正通达教义的,会求世间名闻利养,会染五欲六尘,没有这个道理的。
所以这点我们自己要提高警觉,我们自己对于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还没有放下,自己要觉悟,我这个经虽然天天在读,意思没有读透,没有真懂得,这对自己是个很好的警觉。有些人自己以为懂得了,而事上他放不下,那是假的懂得,不是真的懂得;真正的懂得,没有放不下的。就正如这些教理,佛说的八万四千法门,你要对于净土是真正懂得,对于整个佛法真正懂得,你要不取净土才怪,没有这个道理。为什么?你识货了,真正识货了,当然取最殊胜的,这一定的道理,没有话说的。你自己一定依最殊胜的法门修,你传授给别人也一定是以最殊胜的法门送给别人,这是无可置疑的事情。我们自己要警惕。
第四种,「唯逐文句,不知义理,但以直心读诵,虽无巧伪,亦无所益」。这个比上面的稍微好一点,他也是不能透彻义理,可是他并没有求名求利的心,心是个直心,是个很老实的人,没有名闻利养的心,不求这些东西。可是怎么样?没有益处,这一生当中得不到真正的利益。佛经里面所讲的益,是讲殊胜的利益,尤其是此经,此经讲的益最低限度是往生净土,凡圣同居土下品下生,你要能够得到了,这才是益。无益就是凡圣同居土下品下生都没有分,这是讲无益。可是要讲到究竟处也不是无益,纵然是恶心去读经他阿赖耶识里还是落一个种子,这是讲不晓得哪一生、哪一劫才成熟就是了,这一生是没有法子,得不到殊胜的利益。我们要求的,是在这一生要得殊胜利益。
所以这两种人「俱不舍教」,不像前面两种,前面两种人他不读经,甚至于读现在一些人写的白话的东西,他用这个就可以了,他不去看经,这是错误。这两种人读经,虽读经不解义,这是得不到利益的,如果这里头有求名求利的心,那罪过就很重,罪过就极重。如果再求名求利,求到了增长贪心,求不到增长瞋恚心,再以瞋恚、嫉妒障碍大法,那果报是在地狱。所以名利心是大害,眼前得到这个名利,那是刀头舐蜜,得不偿失。眼前能得几何?能享受几天?后患无穷,我们一定要觉悟。所以真正发道心的人,发菩提心的人,是见人家有一点小小的善都要随喜,经上前面跟诸位讲得很清楚,都要随喜,都要恒顺,都要帮助他、成就他,决定不能障碍阻挠,那个罪业是阿鼻地狱的果报,我们自己一定要晓得。上面这个四种都不可以,有这四类的情形马上要改过,后面这六种是教给我们要依靠的。
「五者读诵圣言,分知解行,多读文句,少有修行」。这个他能够得一点利益,这就是偏重在解上,偏重在解上对行就稍微要疏忽一点了,疏忽了行,他不是不行,他行得少。为什么会行得少?他解是解,解得不彻底,解得不圆满,他是分知,分是少分,不是圆满的解。这是好的,这在修学里面算是勉强及格的,前面那四种是全不及格,这是勉强及格了。
第六种是「广寻圣教,遍知解行,渐略圣言,取意专修」。这比前面那种要好了,他虽然是读得多,他也解得多,遍知解行,他读得多、解得多。他最大的长处,诸位要晓得,就是后头两句,他能够在许多理论法门当中他知道取舍,他专修一种,那他当然有成就。渐略圣言,就是从广里头慢慢的略,广里头慢慢的约,先是多闻,多闻之后他才晓得取哪一样东西,他真正明了了,他有所取舍,应当舍的统统舍掉,应该取的牢牢把握到,取意专修。说到这个地方我跟诸位说,我就是在这个阶段上,我现在所取的,取的很少,只取一部《弥陀经》,跟这一部《普贤菩萨行愿品》,多了就不行,多了自己没有时间,也没有这个能力。专门依靠这两部经,这两部经是一个目标、一个方向,都是指归净土的。依照这个方法来修行,要专修,解也要专,行也要专。
普贤行愿品疏 (第二十六集) 1986/1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4-001-0026
「七者,受持得意,唯在修行,不复寻言」。这就更高一层了,我现在还做不到。这就像六祖所传的禅宗一样,得旨归宗,他可以把经教统统束之高阁,不要了,专修,完全离开文字言说,到这种程度。
「八者,寻教得旨,知一切法无不称性,是故于教亦不持舍,即此言教称性,约教修行」。到第八这个下面就属于圆教,它是无有一法不称性,法法称性。这是经论里头常讲的圆教根性的菩萨,他这个教舍与不舍是一,依教也称性,舍教也称性,就无所谓舍与不舍。前面第七种是顿教,那是顿教的人,他完全能舍离一切经教,第七种的是属于顿教。第八,这是圆教,无有一法不圆,他修行非常的活泼,活活泼泼。
「九者,常持称性之教,不舍不着」,这也是圆教,他不离开经典,他绝不执着文字,所以他不舍,他也不执着。「恒观绝言之理,不弃不滞」,绝言之理是三轮体空,他不执在这个里面,这个比前面更活泼了,这个真正是圆到了极处,与诸佛如来没有两样。「此上五门,犹未究竟」,它是一门比一门高、一门比一门殊胜,但是没有到究竟。究竟是最后一条。
「十者,寻教得实」,实就是真实义,我们开经偈讲「愿解如来真实义」,他是真正得到了。这个实也是诸法实相,也就是明心见性,念佛人讲理一心不乱,都是实的意思,真正得到了。「理教无碍」,就是《华严经》里面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他入这样的境界。「常观理而不碍教,常持教而不碍理」,这是理事无碍。「此即理教俱融,合为一观,方名究竟」,这时才真正到究竟圆满的境界。
学佛,实实在在讲,我们要培养出一个圆顿的根性。但是培养圆顿根性要从什么地方培养?最殊胜的方法还是要从《华严经》里面培养出来。这一部分是主要的,必须要读全经才行,要读全经。读全经依照这一卷来修行,就是依十大愿王来修行。因为全经不读,理与事不能够贯通,不能融通。读全经还要去研究批注。这个批注自古以来有两部权威的注子,一部是清凉大师的《疏钞》,一部是李长者的《合论》,这都是相当大的分量。当年弘一大师在世,他是特别提倡《华严经疏钞》,而且他老人家认为受过高等教育的这些知识分子,应当从《华严大疏》下手。因为《华严大疏》要能贯通之后,以后你看一切经都没有问题,所以在这上面多下几年工夫是值得的。《华严大疏》等于佛学大字典,尤其《华严经》是佛法的根本珐輪,以后不管学哪一宗,不管学哪一部经,都不费力气。可是学这样东西也相当辛苦就是了。清凉大师是唐朝时候人,这个《疏钞》都是古文。李长者也是唐朝时候人,比清凉大师稍微还要早一点,年岁还要大一点。所以诸位要学文言文,读《疏》就行了。实在讲,用不着念其它的古文,就是常常读经,读上个三年,文言文自然就通达了。
「此上十门,前四门全不可依」,如果我们要有前四门这个毛病,赶快要改过来,要修正过来。「次五门从浅至深,随根悟入」,可以依靠的,可以来依靠修学的。「然但是革凡成圣之方便,犹未究竟」,这就是你要明了,后面这五种,不能停在一个阶段,因为什么?它是方便法。你要明了,明了之后你自己才会提升,一层一层要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不要老执着在一个境界里面,那你就没有进步。所以到第十这才是究竟,「唯第十门,方为究竟也」。所以这个很要紧,要记住。提升也不是一下就能提升得了的,每一个阶段都要下功夫,都要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经历,才能真正把自己这个境界往上提升。尤其是《华严经》,实实在在是不可思议,你看在中国历史上,你讲别的经没有记载的,讲《华严经》历史上都有记载,这是最为殊胜的法会。讲《华严经》的法会,龙天拥护,诸佛护念,跟讲《弥陀经》是一样的,《华严经》的功德跟《弥陀经》的功德是平等的,真正不可思议。
再往下看,底下这也非常重要。「又贤首大师云:受持大乘经,须知五法」。所以这一段也非常重要,希望大家要牢牢的记住。贤首是清凉的老师,是华严宗第三代的祖师。实际上华严宗是在他手上建立的,所以华严宗也称为贤首宗。前面虽然是有两个祖师,他的老师,但是并没有把这宗建立起来,到他手上才建立。所以实际上认真的讲,华严开山的祖师是贤首,清凉继承发扬光大,所以他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五法,第一,「须明其文」,第一个你要懂得经文。经文,你看它底下给我们说,这都是你自己将来研究经很重要的这些层次。「善知分段起尽,前后相属,次第连合,诠旨圆满,无增无减」。实际上这就是科判,你看《华严经》,我们过去印的《华严经》科判表解,那就是这一条。你要懂得整个全经它的章法结构、脉络、起承,你首先要懂这个,这个懂得叫通达文,文字通达了。文通达,意思才能够显;文都不通,意思怎么能显示得出来?这是第一条,第一条先通达文字。
第二,「解其事」。解其事也有五个小纲目,那是什么?「说处」,佛这经在什么地方说的;「说主」,什么人说的;「徒众」,就是听众,哪些人听的,是跟哪些人说的;「请仪」,请法的仪式。请仪里面,有的是启请的,像《弥陀经》是无问自说的,这就不相同,请仪不相同,里头义趣也不一样。末后,「及知圆音所说」,晓得佛说法用意之所在。这叫解其事,不可以不知道的。
第三,「达其义」。这个义是教义,一定要通达教义。教义里面也有五,「谓略标纲要」,你在一部经上能把纲领,最重要的大义要能够掌握住,这就是大义,纲要实在讲就是大义。「广释除疑」,释是解释,因为解释得详细透彻你才能够断疑生信,所以讲解一定要透辟。「譬喻令解」,怕讲解了你还没有法子理解、没有法子体会,再用比喻,希望从比喻当中你能够悟入。「引事证成」,还要举事实的例子来给你作证,证明这个道理是真实的,行法是正确的,像我们这部经举例证成就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举益劝学」,标举功德利益劝你修学。这是教义。
第四,「得其意」。这个意是意旨,就是教理,比教义又要深一层,到这个地方才真正叫圆满,信心就清净了。第三「达其义」,达教义的时候,信心确立,真正信心建立了;底下第四「得其意」,信心清净了。第四条如果是没有,只到第三,你能够依教奉行,我们以念佛来说,可以能够到事一心不乱,不能到理一心;你要能到理一心不乱,一定要能做到第四得其意。这里头也有五,「谓令发大心」,大心是菩提心,那是真正菩提心发起来,不是口头上的菩提心。我们今天,你要晓得,没有菩提心。怎么晓得没有菩提心?你们诸位要记住,如果我们心里还对于任何一个人、一个物要有讨厌的,稍微有一点讨厌的意思,就没有菩提心,菩提心你就没有;对于一切顺的境界里,还有一点点贪爱的心,你就没有菩提心。菩提心是清净心,像《坛经》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那是菩提心。菩提心里头是什么东西都没有,一念不生,这是菩提心。所以我们念佛是理一心不乱,那个理一心是菩提心;事一心,菩提心都没有显起来,理一心才是菩提心。所以对自己是清净无为(就是深心),自己的享受永远是心住在清净无为上,这个快乐;对待别人的时候是大慈大悲(就是大悲心、回向发愿心),这个菩提心才现前。所以是不得教理,菩提心不能现前,菩提心现前就是得其意。「观真理,伏烦恼,慈悲救物,勤修万行」,菩提心现前必定是这个样子。这是第四。
第五讲修行,要把前面的文、义、理,把它变成我们实际的生活,这就是菩萨行,这才是真真实实的受用。这里头也有五种,这个五种比较长,「一、于前四门法行,在身在心,未曾暂息」,念念不忘,意持不忘,这是心行,意持不忘是心行。「二、历前四门以起胜心」,胜心是菩萨心、菩提心。「谓于前文教起难遭想」,这是对经典,百千万劫难遭遇。「于前事相起尊重心」,就是解其事,佛说法之处,说法那些听众,以及代代翻译流通,一直流传到今天我们也能遇到,这要生难遭遇想。「念佛难逢,伤己薄佑」,真正修行的我们不容易遇到,这是自己福薄,自己福分薄,善根少。「于前义理起爱乐心,于前意旨悲喜交集」,要能生得出这个心。这都是修行,这就是忏悔法门,这几个念头都是忏除业障。
「三、受持正法」,这就真正要行了,要把这些东西在行为上兑现。「谓于前文教,书写流通,图画形相,表佛法会,撮略意旨,曲示行人」。在受持正法里面,最要紧的就是流通法宝,要开示行人,就是要帮助别人修学,流通法宝,帮助别人修学。帮助别人,你看看这个文上写的曲示,自己要委曲自己,才能叫别人得佛法利益,不容易。释迦牟尼佛要不委曲自己,他怎么能到人道里头来受生?因为他太高,我们见不到他,他要迁就我们。你教化众生,要迁就众生,要委曲自己,这样才能行菩萨道,才能度化众生,众生刚强难化。所以凡是礼都是委曲自己,你看《礼记》一打开,第一篇的篇名叫「曲礼」。礼为什么曲?委曲自己,那个礼才能够周全;不肯委曲自己,礼就不能周全。佛法也不例外,你要想弘法利生,必须委曲自己,必须自己要受一些苦难、受一些折磨才行,否则的话,如何能叫众生得佛法利益。
「四、自行增」。自行增里面最要紧的是「亲近善友,系念思惟」,念念不忘经论里面的教诲,要把这些教训统统做到,所以善友第一亲。善友,诸位要记住,不见得是天天跟你笑、天天喜欢你的,不是那个人;四自行增谓亲近善友系念思惟可能一天到晚板着面孔,见到你就气呼呼的,那是善友,你要明白这道理。什么叫善?于我自己真正有利益的,我有过失,不肯讲的不是善友,肯讲的、肯骂的那是善友。为什么?我们觉悟了,才能够改过自新。看到你有过失,笑笑的,不说你的,你那个过失永远在,他在旁边笑话你,笑话你在造罪业,看到你堕落,那不是善友。所以善友是规过劝善,这是善友。你读《法华经.提婆达多品》,释迦牟尼佛是以提婆达多为他的第一善友,提婆达多在我们看来是他的冤家对头,释迦牟尼佛把他看作第一善友,所以他成佛了。他要跟我们一样,那是我的冤家对头,释迦牟尼佛今天还当凡夫,他也成不了佛。所以要明白什么叫善友,真正能帮助自己改过自新,帮助自己增上道业,这是善友。所以今天一般就是善恶不能辨别,这是没有法子,真是可怜。
「五、成无碍行」。无碍行就是事事无碍,这个修行是到家了,到圆满了。「谓得旨亡诠,故不可守,亡诠由教,故不可舍,是故于教生无守无舍行」,这个教就是经典、教理。对教理怎么样?不执着也不舍,不执着教也不舍教,不即不离。为什么?全都是自性显现之物。这是成无碍行。
后面这是总结,「今此虽开为十法行」,这十法行是总纲领。法,记住,就是讲的十大愿王,行就是要依教修行。「但是众缘资成,正助相兼,总曰受持修习。全依此者,可为圆因,精勤不退,皆证满果」,满果就是无上菩提。满果到哪里证?到西方极乐世界证,换句话说,这满果就是讲的上品上生,理一心不乱上品上生,这是圆果。这一段的批注,我只跟诸位讲到此地。我们现在再读下面经文。给诸位这两种本子的批注都非常重要,自己回去要细细的去读、去研究,同学们可以互相在一起讨论。请看六十六面经文:
经【是故若人。诵此愿者。行于世间。无有障碍。】
诸位要记住,这个『诵』字是十法行里面的一种,十法行有一条,其余九条都具足。你不要望文生义,『诵此愿者』,以为我天天念就行了。你天天念,走出门来还是处处都有障碍。你要晓得一就是十、十就是一,随便举出哪一种都要晓得依照这个十法行修十大愿王,那你就是无有障碍了。真的是无论在顺逆境界当中待人接物,真的没有障碍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如果有障碍,一定是你做得不圆满,或者是你修行有欠缺,才会产生障碍。第二就是比喻:
经【如空中月。出于云翳。】
这是举无障碍的意思。
经【诸佛菩萨。之所称赞。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一切众生。悉皆供养。】
这些话都是真实的。众生对你供养是你自己所修的福报,因为你肯供养别人,这是修的因,别人愿意供养你是果报,有因有果。我们自己不肯供养别人,得到别人的帮助很困难,得人家帮助都是有因果的。如果我们用手段,巧妙手段欺骗而得到人家来供养的,后头果报后患无穷,那就是经上常讲的,「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这很可怕,自己要多想一想。我用不正当的手段,尤其是学佛出了家,像十法行前面那四种,搞名闻利养,享受五欲六尘,用种种非法不正当手段欺骗一切众生,得到供养来了,供养愈多,你这一生享受了,死了之后,以后是变畜生,变牛变马去还债,一个一个还,几时还清楚了,几时才能够脱畜生道。
这个事情麻烦,太麻烦了。所以说这种供养真的是得不偿失,决定不能要,宁愿饿死,我也不干这个事情。我饿死,我能生天,我念佛,我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绝不能欠众生的债,这个不得了。真正明白这个道理,透彻这个道理,他不干这个事情。他还干这个事情,他对这个道理没透彻,事实真相没看清楚,以为释迦牟尼佛讲这个话是唱高调,这是教人要老实,我不上他的当。自以为聪明,其实上了大当。凡是自以为聪明,师自愚心的,没有不堕落的。堕落了恶道,堕地狱、变饿鬼,受尽了苦之后,还要变畜生还债。债不还完,你修道的修行当中障碍都重重,魔障,魔障就这么来的。再看下面经文:
经【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圆满普贤所有功德。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
『大丈夫』是指佛。这是等流,这个意思是说明,真正能够依教奉行十大愿王的人,真正照这个去修、照这个去做的人,这个人不久就像普贤菩萨一样,也入普贤菩萨一类、一流的人物,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生西方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他是实报庄严土的菩萨。所以念佛,我们想想要不要修十大愿王?如果不修十大愿王,老实念佛求生西方净土,行,凡圣同居土;你依照这个去修,用十大愿王来念佛,《华严经》的法门就是这个法门,在心行上完全是十大愿王,以十大愿王修念佛求生西方净土,上品上生,确确实实提高了往生的品位。所以古大德很多念佛人以这卷经作为日课,道理也就是在此地。
经【若生人天。所在之处。常居胜族。】
这就是没有能够往生的。他照这个法门去修,为什么不往生?往生的意念不真切,他就不能往生。所以往生的条件就在信与愿,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讲得非常清楚,能不能往生就看你有没有坚定的信愿,品位高下在持名之深浅,也就是十大愿王做的多少。如果是信愿没有,不能往生;不能往生,你依照十大愿王去修行,你将来的果报在人天,享人天福报。这是异熟果。
经【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
这是讲作用,必定有这个作用。现在世间法弱魔强,妖魔鬼怪太多了,如何能辨别?你心里面要是有十大愿王,你所接触的人,你所接触的环境,与你这个十大愿王不相应,那就是魔境,那就是恶友,你自自然然能够辨别。而那些恶人见到你的时候,他跟你话不投机、意见不和,他当然远离你而去,这是一定道理的。所以降伏外道有两种,第一个先降伏自心的外道,你自己心里面不会为外面外道所动摇,是降伏你自心外道。你自己修行得力了,你能够感动外道、能够令他回头、能够令他改过,你只要修行真正把成果拿出来给他看,他自己用了几十年工夫没有成就,你的几十年工夫有成就,他觉悟了。他最先开始学的时候,他不相信,他不以为你那是真的,你的修成了,他也修,他没有修成,他才晓得还是你对,算了我要改行,跟你学,他就回头了。一定要拿出成果来,才能够教化外道。再看下面经文:
经【悉能解脱一切烦恼。如师子王。摧伏群兽。堪受一切众生供养。】
这是离烦恼的果报。修十大愿王是修智慧心、是修清净心,心地清净,智能增长,烦恼当然消除了;不但烦恼消除,罪业也灭掉了,灭罪。所以有资格接受一切众生供养。这个不要还债的。为什么有资格?他来供养的时候,他得福,因为你是世间第一殊胜福田,他供养你,他得福,你是一个真正有道行、真正有成就的人,你能够消受得了,道理在此地。再看末后这一段,这是最殊胜的果报。
经【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剎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
『诸根』就是讲我们身体,身体会腐烂,腐烂就是『散坏』。身体是不坚固之物,如果人的神识离开身体,身体几个小时就变坏了,就有臭气放出来,就开始腐化,几天统统都坏掉了,所以身体是不坚固之物。
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
『亲属』也是短暂的相聚,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一到来生的时候这些关系统统都没有了,缘聚缘散,只是短暂相聚而已,要明白这个道理。短暂相聚要好聚,不要做冤家对头,不与一切众生结冤仇,菩萨第一个条件。如果这个众生讨厌我、恨我,我看他来了,我就躲避起来,他心里欢喜了。所以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这是行菩萨道,是培养自己的大慈悲心。他喜欢接近我,我就跟他接近;他不喜欢,我躲他,他心里欢喜。总而言之,叫众生心里欢喜,这才是菩萨。
经【一切威势。悉皆退失。】
不管你有多少财富,你有多大的势力,你一死,全都没有了。
经【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
这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你一样也带不走,没有一样你能带走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是你的。你要是一定说这个是我的,你是迷惑颠倒,你要执着守住这个东西,守不住。死了就没有办法守,你要守什么?连你这个身(尸体)都守不住,它还要腐烂。你有哪一样东西,你能守住,哪个是你的?其实你更应当觉悟,你每天晚上都小死一次,你睡熟了的时候,睡着了,你想想那个时候什么东西是你的?没有一样东西是你的。你睡熟的时候,人家把你抬走了,你都不晓得。每天晚上是小死一番,你都不警觉。明白这个道理,晓得这个世间一切随缘,缘聚缘散。晓得什么?我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你要知道,所有权决定没有,暂时使用而已。我一睁开眼睛,暂时这个东西都是我使用的,我受用的,我有这个享受、有这个受用,决定没有所有权。
包括这个身体,身体也是我使用。现在身体我使用它,这个身体不是我所有的,我没有所有权;我如果有所有权,我叫这个身体千年万岁永远不坏,那我才有所有权。身体细胞剎那剎那新陈代谢,平常有疾病,到时候还有老死,这身体不是我的,不是的,暂时使用它,没有所有权。连身的所有权都没有,何况身外之物?一定要觉悟。觉悟之后心开意解,你烦恼就没有了,你生活就愉快了,真正能得乐了。苦哪里来?不知道没有所有权,偏偏以为有所有权,偏偏执着有个所有权,无量无边的烦恼、苦恼都来了,罪业都跟着来了。晓得没有所有权,得失的观念就淡薄了,很淡。得到很好,我就受用;没有也好,我不受用。反正都不是自己的,与自己都不相干。可是有一样东西,你能带得去的。
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
为什么?它是无漏业。
经【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这部经最重要的宗旨,也是这部经最后的结果。所以《华严经》就是讲的弥陀净土。佛在什么时候劝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最初讲经就劝我们了。你要记住,我刚才跟诸位说过,真正的一个善知识,一个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他必定是选最殊胜的法门,也是拿最殊胜的法门来供养众生、供养大家,这是真心。佛成佛了,他在一切法里面,他一定是有个最殊胜的法门,他成就了。他今天要把这个最殊胜的法门拿出来供养给我们,什么法门?求生西方净土,我们在这部经上看到了。修十大愿王为什么修的?为求生西方净土而修的,修十大愿王的目标就是要想求生西方净土。这个批注里面诸位细细去看。再看底下这一段,不但生净土,而且是上品上生。
经【到已。即见阿弥陀佛。】
这是上品上生。所以上品上生是花开见佛悟无生,一到西方极乐世界花就开了,就见到阿弥陀佛,见阿弥陀佛是见报身佛。通常的时候,像我们一般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生凡圣同居土,或者是方便有余土,都是见到化身的阿弥陀佛,不是报身。因为你生在莲花里面,佛很委曲,要入你这个莲花,在你莲花里头化身来教你。因为你花没开,你出不来,出不来只好他到里面来教你。可是那莲花很大,你不要一看到莲花,莲花那么小我在那里头,很可怜的样子。你看经上讲的,那个莲花最小的,一由旬,最小的。最小的是什么?凡圣同居土下品下生的,造五逆十恶的,那个莲花小。小,我们看起来也很大,一由旬直径四十里,那么大的莲花,比我们台北市大得多了,这么大的莲花,最小的。大的莲花,经上讲有千由旬的,比我们这个地球还大,我们地球放在莲花里头那是太小了,放在莲花叶子里头大概像小玻璃珠一样,你想想看,那个大莲花多大。所以我们今天要争的是什么?这是跟诸位讲比喻的话,佛是不能够争。真正要争,到西方世界要争大莲花,我们跟你比,我的莲花比你大,争这个。不要搞世间争,世间名闻利养你一样带不去,你就是争到全世界的总统,你到死的时候还是一样带不去。西方极乐世界那个大莲花,那真正是自己的,没有话说的。所以要把全副的精神、全部的时间,去争取西方极乐世界上品上生,争取这个大莲花。花开见佛,这是实报庄严土上品上生,这是理一心不乱,见到阿弥陀佛了。
经【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
『等』就是太多太多了。有许多人,这也是没有法子,他认为西方极乐世界太远了,十万亿佛国土,大概很不容易到。弥勒菩萨很近,就在我们这个第四层天,娑婆世界,还在欲界天第四层,这个大概好去,于是乎修什么?修弥勒法门,要想亲近弥勒菩萨。其实他弄错了,修弥勒法门要修唯心识定,唯心识定不容易修,唯心识定修不成功就去不了。所以要想亲近弥勒菩萨有近路,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到那里去了,弥勒菩萨在西方世界,西方世界是个佛教大学,他在那里教唯识,他是唯识老师。所以你要到那边去了:老师,我们到你那里去参观参观好不好?老师一定很欢迎,走,跟我一道去。你看,走近路就去了,这是快捷方式。要想到兜率天弥勒净土有近路,稳稳当当去了,而且去得还非常自在。所以生西方净土就是生诸佛净土,见阿弥陀佛就是见十方诸佛。
经【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
这是上品上生,不是上品上生不是蒙佛授记的。这后头都不能讲了,咱念下去,好在这个要紧的意思明了之后,底下就不难懂了。
经【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
这是教化众生,你就有这个能力了,花开见佛的时候就有这个能力。到十方世界,有缘的众生你就可以去帮功他,你要去度脱他,应以什么身去教化,你就现什么身相去教化,跟《普门品》里面讲的观自在菩萨一模一样,诸佛菩萨的能力你统统都得到了。
经【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等正觉。转妙珐輪。能令佛剎极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
这是讲究竟成佛。这一段看起来是用八相成道来表法,其实不是的,这是成圆教究竟佛果。因为圆教究竟佛果不可思议,不能说,用藏教八相成道来代表。因为藏教八相成道的意思在前面一段,就是「士用果」这一段。所以我们看到这一段,这是「增上报」,就晓得他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是圆教的佛果。我们从《华严经》上就得到一个结论,十方三世所有的菩萨,我们今天修行,不管你修哪个法门,不管你到哪个世界,你将来要想成就最上的佛果,一定要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在《华严经》上得到一个证明。所以华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个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是说的藏教佛、通教佛、别教佛,最后要想成圆教佛,都得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西方极乐世界不庄严怎么能叫十方那些诸佛菩萨统统到那里去往生?你们好好的想想这个道理。这个道理想通了,你才晓得,什么禅、什么密,他们成了佛,还得要往生西方。我们为什么不直截了当,直生!何必去拐弯抹角吃那些苦头,干那些冤枉事情?最后还是要去的。所以,你们今天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那里去成就了,将来以后他们学别的法门,拐弯抹角,好久好久才到,你要是看到他,我等你等了好久了,你怎么才来?他见到你,惭愧、惭愧,没话说了,实在太惭愧了。就是选择法门重要,太重要了。
今天我们的讲座到此地圆满。这个七天,常住虽然没有好的东西供养你,但是法供养为最,我们是以最殊胜的法供养诸位同修。诸位同修要信得过,那你真正是有大福报;如果信不过,信得过的人往生了,信不过的人后去的时候,就像我刚才所说的,你怎么到这个时候才来?信不过的人也只好,我很惭愧,他没话说了。好,我们下课。
普贤行愿品疏 (第二十七集) 1986/1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4-001-0027
《普贤行愿品》第七十二面,看经文末后这一行,就是倒数第三行,「偈颂」:
经【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宣此义。普观十方。而说偈言。】
这一行是结集经的人为我们叙说说偈的仪式。『尔时』是长行文讲完的时候。普贤菩萨非常的慈悲,又以偈颂将前面的大义为我们重说一遍,所以这个偈颂叫重颂。为什么前面既然已经讲完了,后面还要再说一遍?这个意思注子里头有,注子里面一共说了有八种,颂有八种。在宗密大师的《疏钞》里面给我们说有四个意思,这四个意思就是此地批注里面第二、第三、第四、第六,就是这几个意思。我们依照注子这几条来说一说,因为这个都是属于佛学常识,将来我们读经,或者是研究注疏,会常常遇到的。
第一种叫「孤起颂」。孤起颂是长行文里头没有讲到的,就是前面没有讲到的,这多半是补充前面所讲的不足,前面讲的不够圆满,后面再用偈颂来补充,多半是这种情形。第二种是「重颂」。这个重颂也就是我们此地所讲的,是「为后来未闻」。因为佛菩萨讲经的道场跟学校上课不一样,学校上课的听众学生是固定的,到时候他就得来;佛教里头讲经听众没有一定,有先来的,有后到的,先来的,不错,从头都听完了,从当中来的、后来的,前面所说的东西他都没有听到。所以佛很慈悲,为了后来的这些同学,当然不能像前面详细的把前头所有东西都说一遍,但是把前面所讲的纲领、重要的地方,用偈颂的体裁再重复的略说一说,使后来的同学也能够听到完整的经义,这真正是慈悲到了极处。这是第二个意思。
第三个意思叫「复颂」。复也是有重复的意思,可是用意不一样。这是什么?这是从头就来听的,从头就来听,也许他的精神没有集中,没有注意,粗心大意,所以虽然听了,还是没有能够理解,没有能够悟入, |
|
|
|
|
|
|
|
佛菩萨用重颂这个方法再说一遍,加深他的印象。所以它与一般教学的确是不一样,总是希望大家能够理解而悟入。这是第三种叫复颂。第四叫「广颂」。广颂跟孤起颂不一样,孤起颂是前面完全没有讲到的,广颂是前面讲到了,但是讲得很简略,所以用偈颂再把它详细说明,长行文简略,偈颂详细。像前面的重颂、复颂,大概是长行文说得详细,偈颂简单,彼此互相补充。
第五是「略颂」。略颂是长文已足,偈颂略之。长行文已经讲得非常详细了,所以偈颂就很简单,往往一句就是前面一大段的经文。第六叫「结颂」。结是有总结前面所说的义趣的意思,「为受持人,便记忆故」。我们晓得,佛给我们讲的这些开示,如果我们要不能够记得,诸位想想,那你怎么个修法?修行无论是哪个法门,我们从总纲领上来讲,就是要用观照。禅家讲观照,教下也要讲观照,乃至于念佛的人,如果不用观照的功夫,你那句佛号也不得力,这是决定不能少的。可是观照一定要能记得经文。什么叫观照?要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时时刻刻能提醒自己。如果这些文记不住,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用什么来提醒自己?但是这个散文长,不容易记得。所以后面再用偈颂,把前面的意思归纳在偈颂里面。偈颂它押韵,容易背诵。而且在从前,谱上曲可以唱,换句话说,都是歌词,可以演奏的,这就很便于记忆了。能够把这个意思都记得住,就可以把这些道理应用在生活当中,把我们生活里面种种的毛病把它改正过来。所以偈颂有这种利益在里面,有这个意思。
第七叫「超颂」。超颂是长行文在后,偈颂在前。我们底下讲的偈颂不属于这一类,因为长行文在前,偈颂在后。第八叫「追颂」。追颂是长行文在前,偈颂在后。偈颂一共有这八类。可是这里头最重要的一个是帮助后来的听众,另外一种是要我们必须把它记住,因此偈颂就非常的重要。这八种意思我们在后面偈颂里面都能够看得出来。请看下面的经文,在第七十三面:
经【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这是一首。这偈颂句法非常整齐,此地统统是七言颂,四句是一首。
经【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剎尘身。一一遍礼剎尘佛。】
批注把偈颂里头的段落、大义都给我们说出来了,诸位自己可以去看。我们在长行文这些地方讲得很多,讲得很详细。前面两句是说我们礼敬的对象,在空间来讲是广大而无边际,诸位看这个经文,并不是指我们这个世界,我们这个地球,而是十方世界。『十方』是无量无边的诸佛剎土,这叫「十方世界」。我们礼敬的是谁?这个经文字字都重要,『三世』,「三世」是过去世、现在世还有未来世;『一切人师子』就是佛。「师子」是比喻人中之狮子,狮子是百兽之王,所以佛经里头常常将狮子比喻作佛,人中之狮子。佛是我们礼敬的对象。
可是诸位要记住,它讲三世佛,过去佛我们知道,像佛经里面,我们今年年初,我们拜了千佛忏,千佛忏有过去一千佛、现在一千佛、未来一千佛,我们看到这只是佛给我们说的娑婆世界我们这一个阶段。而在本经,就是《华严经》,以及《圆觉经》,佛给我们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一切众生,什么叫众生?生是讲生起的现象,现象之生起;众是说众缘和合,就是一个现象的生起不是单纯的,有许许多多的条件、许许多多的因缘,它才会现相出来,所以这叫众生。因此众生这两个字,绝对不是说很多的人在一块这叫众生,不是这个意思。我们这个身体,众缘和合而生的。佛经里面讲四大、五蕴,众缘和合,这个身相现出来了。所以一切有情的身分,都是四大、五蕴众缘和合。植物、矿物,无情的这些众生,它还是众生,因为它也是众缘和合的,没有众缘和合它也生不起来。所以众生的本意是包括了一切的现象,世出世间一切现象,《华严》里面讲,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为什么说众生本来是佛,本来成佛?这与性相就有关系了,凡是相都是性变的。佛是什么?佛就是心,一切现象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我们这部经,也是唯识学家根本经的一种。唯识一共有六经十一论,《华严经》是六经之一。心就是佛,佛就是心。有情的众生有佛性,无情的众生我们叫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不是二性。只是拣别上,这是动物,那是植物、矿物,有这个分别。其实性是一个,动物的性与植物、矿物完全相同,一性无二性。所以讲性就是讲佛,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一切法唯心所现,心能现,识能变。心是什么?心是心之本体,本体有现相的功能;讲识,是心的作用,心的作用能够变幻现相。所以一切法都不离心。
这一句它真正的意思,实在就是儒家《礼记》里的头一句「毋不敬」,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对人、对事、对物要常修恭敬,怎么个恭敬法?跟对佛的恭敬完全一样。我们现在做不到,我们现在看到佛菩萨我们有恭敬心,看到一般人我们心里就不高兴,这是什么?叫毛病。把这个毛病修正过来,这就叫修行。你要说修行从哪里修起?从这里开始,从修礼敬开始。回家去第一个要孝敬父母,这是我们礼敬的对象,在学校里面我们礼敬师长,慢慢把礼敬扩大到你的亲戚朋友,乃至于到一切众生。不但扩大到一切有情众生,还要扩大到无情众生,《华严经》里面说得很妙,蜡台善知识、香炉善知识、桌子善知识、板凳善知识,在一个修行人他眼睛当中那都是佛。那都是佛,我们都要恭敬,怎么恭敬法?是不是见到这些桌椅板凳也去给它磕三个头?那你就错了。所以你要懂得礼节,你一定要懂得。我们对于桌椅、板凳怎样恭敬它?把它擦得干干净净,摆得整整齐齐的,这就是对它的礼敬。桌上陈设摆一本书,书一定也摆得整整齐齐的;放得很零乱,这就是不敬。所以诸位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
整个佛法就是建立在恭敬心的基础上。这个跟儒家没有两样,我们看看,展开《礼记》第一句也是讲的这个,真是英雄所见大略相同。那时候佛法没到中国来,我们中国古圣先贤也是从这里做起,从敬做起。佛法,尤其是《华严经》,《华严》在佛法叫根本法,一切的经论都是《华严》的眷属。《华严》是根本,那是枝叶,你看《大藏经》里面那么多,统统是《华严》的枝叶。《华严经》里面讲的修行方法,这个十大纲领,换句话说,就是整个佛法的纲领,不管你修哪一宗、修哪一派、修哪一个法门,都不能违背这个原理原则。我们想想,我们是不是要修正我们自己的毛病?真的,因为我们的毛病就是犯了一个大不敬。
我们的礼敬是有对象的,人家这是没有分别的,一切恭敬,平等的恭敬,清净的恭敬。虽然一切恭敬,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以什么来表达我们的敬意?底下一句就说了,『我以清净身语意』。所以什么才叫真正的恭敬?清净心、清净身、清净的语,三业清净,这就是真正的恭敬。对于三世诸佛,你在这里拜一拜全都礼拜到了,一个都不漏,你们想想为什么?因为清净心没有界限。清净心是真心,真心是尽虚空遍法界没有界限,所谓一礼就是一切礼,一敬一切敬。我们今天能力做不到,为什么?我们心起心动念。这一动念,心就有分别;一有分别,它就有了界限;有界限,那个范围就很窄小。所以我们的心量不能广大,我们做不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是华严境界。
所以我们中国的文字实实在在是了不起,诸位一定要珍重,在全世界任何国家民族找不到像我们这样的文字,我们的文字里头有很大的学问。你看,你心里面一动念头,动念头叫「想」,想是什么?心里头有个相,一动念就有相,就现了相,可见得这个相是心变现的,唯心所现。一起分别,这就是「思」,思,你看心上画了格子、画了界限,一分别的时候就有界限出来了,你这个心量就不能够涵盖全体。所以佛在一切经里常常教导我们,离分别心,离执着心,离开一切分别执着,你的真心就显露了,真心的显露、真心的起用就叫做礼敬,就是礼敬。所以要晓得这个意思,要认真去修学,这就是修性。禅家常讲明心见性,从哪里修?从礼敬上修。所以这是多么重要。我为什么要对他恭敬?问你,你想不想见性?你不想见性那就算了,你不要跟他恭敬;你要想见性,那你就必须对一切众生都要恭敬。你念佛想不想得一心?想得一心,对人又不恭敬,你怎么能得一心?所以敬是从一里面生出来的,你有了分别、有了执着,你就是三心二意,三心二意就不敬,一心才叫做敬。
底下一句就是讲这个境界,『一切遍礼尽无余』,我刚才跟诸位说的这个话是真实话,尽虚空遍法界统统都礼敬到了,一个不漏,问题就是在清净身语意。身语意三业都清净,给诸位说,念念都是礼敬;不是说你一看到礼敬,我要在那里拜佛,那你就错了,清净心就是礼敬,不在形式。形式的礼佛这是什么?这是初学的,特别对于业障重的。所以拜佛是修行的一种方法,一天拜三千拜,修什么?修清净身语意,就修这个,目的就是修这个。拜佛也是忏悔,忏除我们过去对一切佛、一切菩萨、一切众生不敬的罪业,用这个方法来修行。所以拜佛的时候心要清净,心要空,不能有东西,心要一念不生,本来无一物。这个身依照仪式来做,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运动,真正是养生之道,最好的养生方法,身体是机器,机器一定要动,不动就生锈,这是一种常识。去年我到国外去,我们这里讲经次数少了,我们这里同修不晓得,电梯把它停了一部,不动了,不动就生锈,回来之后要大修,机器一定要动。所以身要运动。你看我们常常用的术语,中国这个术语「活动」,什么叫活?动就活,不动就死了。所以我们举办一切活动,活就要动,不动就活不了,一定要动。
心,心不能动,心要静。因为什么?身是有,心是空。这个空不当作无讲,空确实是有,为什么「有」说它是空?因为它没有形相、没有迹象、没有方所,你找不到;找不到,它又真有。你看《楞严经》里面,阿难尊者七处征心,都被释迦牟尼佛驳倒。究竟心在哪里?心是有,而没有迹象。所以佛法里表法用圆来表法,那个圆心,你们想想,它很抽象的,但它有,它决定不是说没有。你能找得到吗?找不到,决定找不到。圆外面的周,有,它有相,你能够容易找到,心找不到。所以我们心是空、灵,心是空,它就灵了,心要是有了东西就不灵。我们现在心里拉拉杂杂的东西太多了,牵肠挂肚的太多了,所以那个心不灵了。你要把心里拉杂的东西统统把它清除掉,什么都没有,这个心就灵了,无量的智慧就生起来了。所以烦恼愈少的人智慧愈多,烦恼愈多的人智慧愈少,就这么个道理。
所以礼敬是一种修行的好方法,古来很多大德专门修这个方法,他也不念经,也不念佛,也不念咒,一天拜三千拜,有很多就这样拜佛,拜个二、三年,他开悟了,大彻大悟。好像就是民国初年的时候,我那个时候受戒,道源老和尚给我们讲了个故事,好像这故事记载在《影尘回忆录》里头有,名字我一下忘掉了,我们「华藏会讯」还曾经转刊过。人家叫他什么?叫晒蜡烛的师父,这人就是拜佛开悟的,人是个非常老实的人。所以老实难得,老实人遇到真正善知识,他决定有成就,就怕的是不老实。他在寺庙里面做香灯师,就是专门管蜡烛烧香的,管这个叫香灯师。别的法师就跟他开玩笑,夏天,六月天,热天,他说香灯师,人家都晒书、晒衣服,你那些蜡烛都要搬出去晒一晒,不然的话那个蜡烛都长霉了。你看,他真老实,就把蜡烛统统搬去晒,这一晒全晒化了。老和尚看到这个样子,也不好说他,实际上也是挖苦他,他说你智慧太大了,你应该去学讲经,去学做法师。以后,老和尚就叫他在头陀寺拜佛,一天拜三千拜,拜了三年他悟了。他也没有念过书,他能作诗,他能作偈子,送给老和尚看,老和尚非常欣赏。所以就是修清净心。
第二首偈子里面,这是讲我们修这个法门的凭借,『普贤行愿威神力』。「普贤」,诸位要晓得自己是普贤,只要依照这个经典的理论方法来修行,因为它叫普贤行门,你照这个方法修你就是普贤菩萨,你是个初发心的普贤菩萨。华藏世界真的还有一位等觉普贤菩萨,而这位普贤菩萨也是在西方极乐世界,与他就相应了,你照这个法门修,为什么?他也是学这个法门的,心心相印,他的神力在无形当中可以加持你,能够得感应道交。为什么?我们初学的普贤,跟等觉的普贤,以及十方世界所有修学普贤法门的这些人,都能够起感应道交,这个力量不可思议,这是我们修行的凭借。
下面这就起作用,『普现一切如来前』,十方三世无量无边的世界,无量无边的诸佛,每一尊佛的面前都有我们自己的身相在礼佛。所以『一身复现剎尘身,一一遍礼剎尘佛』,每一个身都礼无量无边的佛,无量无边的身,每一个身又礼无量无边的佛,这完全是华严境界,重重无尽。这些绝非神话,都是事实,它的原理就是心现识变,心识的功能不可思议,无量无边,所以能现这种相。更深一层广义的意思我们更要懂得,就是我们以清净心与整个世界,与十方三世情与无情、世出世间融成一体。这是讲的礼敬。
再看下面第二愿,这也是两首,第二愿就是「称赞如来」。这个十大愿,跟诸位说,第一愿是根本,没有礼敬决定没有称赞,你没有个敬心,那你称赞人也是口是心非,不是出于真诚,所以第一愿是根本。晓得第一愿是根本,你也就能够明白,整个佛法所修的无非是礼敬而已;就是《礼记》展开,「毋不敬」而己。一部《礼记》讲的什么?就是讲礼敬而已。一部《华严经》说的是什么?就是礼敬诸佛而已。只要你把礼敬做到了,后面九条条条都圆满,你出言一定是赞叹,你待人接物一定是供养,没有话说的。所以我们学佛学什么?就是学礼敬,你才晓得礼敬之重要。礼敬是性德,是我们本来具有的;我们现在迷惑颠倒,起了贡高我慢,把性德失掉了。今天来学佛,无非是恢复我们的性德而已。我们看底下这段经文,七十四面:
经【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这是第一首,第一首是说我们称赞的对象。这个对象之广大,跟前面讲的没有两样,但是文章它有变化,言词不同,这是显示文章之美,同样的境界。『一尘』,「尘」是微尘。佛经里面讲的微尘,我们肉眼见不到的,在现在高倍的显微镜之下,我们不晓得能不能见得到。佛经里面讲这个尘,它用许多比喻来讲,讲到微尘它先讲牛毛尘,牛毛比较粗,毛的尖端上有一粒尘在那里,可以停留在牛毛的尖端上不会掉下去,这就很小了,从这个说起;把牛毛尘分成七分,就是七分之一,叫羊毛尘,羊毛比牛毛要细得多了;羊毛尘再分成七分之一,叫兔毛尘,兔毛更小、更细;兔毛尘再分成七分之一,叫水尘,它在水里面通行无碍。我们晓得水有它的密度,当中还是有空隙,它可以在空隙当中游离,在那里行动没有障碍。水尘再分成七分之一,叫金尘,金属,金属密度很大,但是在显微镜底下看还是有空隙,它能够在空隙跑来跑去没有障碍,这我们肉眼决定看不到了;金尘再分成七分之一,这才叫微尘。所以不是我们肉眼能看到的。佛说阿罗汉的天眼可以看到微尘,阿罗汉能力比我们大得太多了。
微尘还不是最小的,它还能分,再分成七分之一,叫色聚极微;然后把这个再分为七分之一,叫极微之微,那就不能分了,这也有另外一个别号叫邻虚尘,它跟虚空是界限,这没有法子分。佛眼能够看到极微之微,阿罗汉的天眼能看到微尘。这是讲一尘,就是一微尘。一微尘之中有微尘数的诸佛,这个『尘数』是怎么讲?讲大千世界,把大千世界磨成微尘,这个数字没有法子想象,无法想象。我们说把地球磨成微尘,我们都没有办法想象了,何况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彷佛我们现在所讲的银河系,这个数量无量无边。这一句,你看看,它这个境界多么的广大!一尘里面有尘数佛,而每尊佛又有菩萨众会围绕,菩萨就更多了。
『无尽法界尘亦然』,无尽法界每一粒微尘里头统统是这个境界。所以过去有些人他是不信佛,当然他也不敬佛,但是他看了佛经,对释迦牟尼佛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说释迦牟尼佛很会说大话,他说的那个大话我们连作梦都梦不到。确实如此,我们作梦真梦不到。佛何以能说得出来?是他亲证的境界,他境界就是如此。佛何尝说过大话?没有,佛是真语者、如语者,他所说的不增不减,言说与事实完全相应。所以这种不可思议的境界,我们没有法子体会。所以这品经的品题叫「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这就是不思议解脱境界,也叫做一真法界。就是弥陀净土里面所讲的实报庄严土,与实报庄严土就是一桩事情,名词用的不一样,境界完全相同。
『深信诸佛皆充满』,这两个字要紧了,小注里头也是这么说法的,为什么?不是我们的境界。可是我们凭什么相信?何况能深信不疑?凭释迦牟尼佛的人格。佛不妄语,这个境界是佛的现量境界,我们今天信就是叫圣言量,我们相信这是圣人之言,绝不欺骗我们。不是我们的现量境界,也不是我们推理能够推算得出来的,这个都做不到的。所以一切的推理都是有限的,逻辑辩证法的推理都是有限度的,都有极限的。这个是完全超越,在这种境界里面,一切的数学,一切的理哲学、逻辑辩证法统统用不上。这桩事情在过去,我们在中国佛教会办大专讲座,那个时候方老师还在,我曾经一度到他家里去,想请他给我们同学讲「因明学」。方老师就告诉我,没有用处。他那时候正在读《华严》,他说对于初级的佛法能帮得上一点忙,有用处,高级的佛法完全用不着。真的,在《华严》里面统统用不上。所以我们相信佛绝对不妄语,我们要深信,真正的境界就是这样的。这就是《金刚经》里面常说的「诸法实相」,哪一个讲《金刚经》能够把实相讲得这么清楚?这就是诸法实相,唯佛与大菩萨亲证。后面这一首就是讲赞叹。
经【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
这两句就是讲的赞叹,赞叹当然是用言辞、是用音声。可是这种赞叹,我们一听到赞叹,一定就想到音乐、歌唱,用这些言辞来赞佛。这种相的确很粗,我们初学的人都能理解,如果讲到真正深入,我们又没法子懂了。真正讲到这个境界,就如同经上所说的,一切音声全是赞佛,一切的言辞没有一样不妙,这个我们就听不懂了。我们现在,比方骂人、吵架,也是吗?也是。这个不可思议,我们没法子理解。诸位要读《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你要有心得,你就会体会到。我们今天听的声音,有悦耳的,有讨厌的,噪音,讨厌的。我们用什么听?用分别心听,用意识去听,就是用心意识。所以我们所听的是什么?声尘,我们听的是声尘。菩萨们用什么听?离心意识。一切音声海里面,一切言辞海里面,他没有分别心、没有执着心、没有妄想心,他完全用清净心。清净心在耳根上就叫闻性,闻性所闻的是什么?声性,不是声尘。这叫真正的赞叹。所以吵嘴、打架也是赞叹,这个妙不可言了。我们要修的就是修这个,你要懂得,修称赞是从这个地方修,我们才能够入得了这个境界,这不可思议解脱境界我们自己才能入得进去。
否则的话,一天到晚唱歌赞叹佛菩萨,佛菩萨还是佛菩萨,我们凡夫还是凡夫,不相干。你的赞叹,将来赞叹之后你也变成了佛菩萨,这样才行。所以他对于音声没有选择、没有分别的,对于言辞也没有选择的,所以才叫妙言。有选择就不妙了,没有选择才妙。一切音声、言辞都是从法性流出来,还归入法性。所以平常我们讲,会听的人,他开悟见性了。为什么?他用闻性闻声性,用见性见色性,虽然在六根上,我们说它是六种性,在六尘上也说六种性,其实性是一个,决定无二性。这才叫做修称赞法门,才叫修这个愿。
我们在长行文里面一再跟诸位提到,修行叫历事炼心,历是经历,经历一切的境界,在这里炼什么?炼自己的清净心。这个是在音声上炼自己的清净心,前面礼敬是在一切现象上,一切人物事相上炼清净心。礼敬就是清净,赞叹也是清净,后面这八条条条都是讲的清净,你在这个里面修清净心去。所以这个法门叫大不思议法门,《维摩经》称小不思议法门,这是大不思议法门,没有一个法门能够跟它相比的,因为它能够包括一切法门,一切法门包不了它,境界太大了,修行实实在在不可思议!所以处处都是教我们明心见性,处处都是教给我们修一心不乱。再看底下一句:
经【尽于未来一切劫。】
这讲时间。修行的时间,不是说我们有一个阶段,没有间断的。我们讲修学有期限,它没有期限的,修学过程当中没有期限,修行圆满之后也没有期限,所以佛菩萨才圆证三不退。如果有个期限,换句话说,就有个终结的时候,有始就有终。这个法门无始也无终。你们诸位细细想想,我刚才所提出的要领,修清净心,清净心有始终吗?没有,清净心里头哪里有始终。所以唯识里面告诉我们,方分、时分都是不相应行法。方分是讲空间,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时间讲过去、现在、未来。有没有这个事情?有这个事情,事是有,但是只是个抽象的概念,没有具体的事实,是个抽象概念而已。而我们把这种抽象概念误会了,把它当作真的,好像真有这个东西,其实没有。能够把这一关突破了,就打破了时空,这才是叫究竟解脱。清净心里面没有十方、没有三世,所以才这么个说法,『尽于未来一切劫』。这种说法对我们粗心的人来说是莫大的勉励,我们要明白这个事实,要不断的精进努力,不能够懈怠,不能够退转。
经【赞佛甚深功德海。】
佛的功德无量无边,赞叹不尽,你要想多知道一些,在《四十华严》第三十九卷,三十九卷差不多有半卷的经文,普贤菩萨赞佛功德,那就讲得非常详细了,一共有一百多首偈子,那说得详细。这是第二讲称赞。第三段讲供养,就是供养愿,「颂第三愿」,在这一愿里面有三首偈子,也就是十二句。请看经文:
经【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这首是说明供养具,就是你供养的东西。当然我们能够供养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此地也就是举几个例子来说,要一样一样说,说不尽的,但是这几样你要体会它的意思。所以《华严》处处都有表法的意思,一定要懂得,否则的话你就是死在文字上,你要能体会到它的真实义。第一句讲『华鬘』,「鬘」是花穿起来穿成一环,古印度的人很喜欢用华鬘套在脖子上,因为佛经是在古印度讲的,所以里面有许许多多是当时的一些风俗。『最胜』就是最好的。『妙华』不是普通的花。普通的花里面,如果加上表法的意思在里头,它就妙了。我们这个佛前面也供花,你们诸位看到,有的人看到妙,有的没有看到妙,这妙与不妙是随心所转,也是随你心里变现的。佛前面为什么供花?花,开花之后它就结果,花在先,果在后,佛就拿这个来比喻修行,修行就好比是开花,将来一定就证果。所以,我们看到花就要想到我要修行,花开得茂盛,修行殊胜,我有殊胜的修行,将来一定有殊胜的果报。所以我们供佛菩萨面前这个花与果,诸位要知道它是代表这个意思的,佛菩萨也不要看这个花,也不要吃这个果,他不需要的,花与果都是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自己。花表六度万行,在本经里面就是代表十波罗蜜,十大愿王,代表这个。你要看到这个,我要修普贤十愿,我要修菩萨十度。
通常经上讲六度,《华严经》把般若又展开来,又展开来一共成为十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是六度的前五度,第六是般若,从般若里面再分开出来,后面有方便、有愿、有力、有智。般若波罗蜜是代表根本智,后面这四种叫后得智。如果讲六度,后面这个后得智跟根本智是一个,统统在般若波罗蜜里头;细说展开来,再分这方便、愿、力、智,这是《华严经》常常讲的十波罗蜜,你要修这个。所以见到花就提醒我们自己要修行,不要把它忘掉。佛前面供的花是代表这个意思,我们在外面看到的花,代不代表这个意思?山上看的野花,又如何?给诸位说,统统代表这个意思,甚至于家里画的画,彩画的,只要看到花,就想到我要修行。不是光看到佛面前这个花,它代表六度、代表十度、代表十愿,出了佛堂,外面的花,统统就忘掉了,这个没有用处,这个没有法子。
果也是如此,佛前面供果,代表什么?菩提涅盘。我们修净土的人,最起码的是要往生净土,这是个果报,代表这些。所以一见到果,马上就想到,我们修行目标是求证果。在任何地方,不管见到什么果,都要作如是观,要提起自己修证的警觉,就这个意思。所以这个华鬘就妙了,这个供果也就妙了,你不懂这个意思,这个妙就没有了。所以妙这一字,就是它能够提起你的觉观,妙在这个地方。否则的话,你看到这个经文,你要想找花供佛,去找胜妙的花,到哪去找去?你怎么找也找不到。你晓得这个意思了,随手拈来,没有一样不妙。
『伎乐』,就是歌舞、音乐。佛法,在小乘法里面是禁止的,歌舞、音乐是不能去观听的,听了犯戒;大乘法里面不但不犯戒,还要唱歌跳舞来供养佛。你们看看敦煌的壁画,现在在台湾也看到不少,释迦牟尼佛跟大众讲经说法,你看天女在那里奏乐唱歌在赞叹,是这个境界。所以大乘佛法是非常非常的活泼,真正是离苦得乐,虽然有这些伎乐供养,佛菩萨心决定清净。我们那个修小乘的人为什么不可以?因为他烦恼太重了,那个心怎么清净都清净不了,天天去看跳舞唱歌,他心怎么能得清净?他不够资格。
真正到清净不染了,在这种境界里面完全不染,是真清净,这才是真正的受用,只有乐没有苦;如果心地染着,乐里头有苦,这乐叫坏苦,苦苦、坏苦、行苦,他有苦。以清净心来演奏、来听闻,前面讲了,无不是明心见性。所以我们看到毘卢遮那佛的依正庄严,不可思议!佛是真富贵,佛是真自在,佛是真快乐。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学佛。如果学佛个个都学得苦不堪言,我们学这个干什么?谁愿意要学它?但是诸位要晓得,在此地一定要明了,这是很高的境界。所以《华严》它的对象是法身大士,不是普通人。我们普通人见到这个情形,不要见怪,高水平的,确确实实是如此。所以佛法讲的境界,境界都是对什么人说?程度不够的人。譬如在学校念书,大学生唱歌跳舞学校不禁止;小学生行不行?不行,小学生一定不可以,那要去唱歌跳舞,一定要受严重的处分。为什么?不够程度。《华严经》是大学生的经典,大学生的境界。
『涂香』,因为它后头还有很多香,「涂香」是涂在身上的,像我们现在一般用的香水一类,是涂在身上的。『伞盖』,这也是供养具里面一种,它也是表法的。「伞」遮阴凉,遮阴的,好像我们在太阳底下打伞,伞遮阴的;「盖」是遮尘的,盖所谓宝盖,室内都可以用,遮灰尘的。它取的意思我们就晓得了,心地要清凉,要一尘不染,它表这个意思。供养具在台湾我们很少看到,在大陆的寺院,佛殿里面有,旁边有伞,像中国古式的那种伞,佛的顶上有宝盖。这些都是教学的作用,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教具,我们讲教具就不恭敬,恭敬心就差一点,其实统统是教具。它是叫你看到之后,你心里马上就警觉到,看到伞,我心要清凉;看到盖,我要一尘不染。所以佛法你看看,在几千年前,它这个教学就用艺术来表达,实在是高明。我们今天讲东西方教学,教学方法进步,比起佛法差得远,它用这些东西来表达,时时刻刻教你、提醒你,眼之所见、耳之所闻、身之所触,时时刻刻提醒你自己要修觉正净。
『如是最胜庄严具』,「如是」就是像上面所讲的种种,数量就太多太多了。『我以供养诸如来』,诸位要晓得,这些供养具不是佛要的,此地它又用如来,没有用佛,这个文字就变了,文字变了当然意思也变了;如果意思都一样的,前面用佛,后头又用如来,这就讲不通了。也如同《金刚经》里面所说的,凡是称佛,都从相上讲;凡讲如来,都从性上讲,从本性上说。「我以供养诸如来」,这是供养自己的真如本性,时时刻刻要提到。为什么说供养自性就是供养如来?经典、课诵本里头都给我们说得很清楚,「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如来就是法身。前面也说得很清楚,清净心里面没有隔碍,没有障碍、没有间隔,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如来,真如本性。称性,哪有不普供的道理,哪有不遍供的道理?所以我们要明白这个意思,你才晓得,它这个字换了个名词,又有一番很深的义趣在里面。这个文,实在讲句句意思都非常的丰富,愈看愈有味道,你明白这个意思,这个经才百读不厌。你不晓得这个意思,念得枯燥无味,就念不下去了;你要晓得这里头的义趣,绝对能生无量的欢喜心,你会觉得读经才是人生真正的享受。第二首里面:
经【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
『衣服』是表忍辱波罗密。「衣服」也表礼,我们有什么喜庆,要穿上礼服,衣服代表礼,所以叫礼服。它也代表忍辱、遮羞,表这个意思,所以叫忍辱衣。『最胜香』,「香」代表性,香表戒定,佛门赞颂里面有「戒定真香」。香的种类很多,有『末香』,「末香」就香粉,凡是粉一类的都叫末香;『烧香』,凡是燃烧这一类的都叫做「烧香」。檀香也是粉末,但是它烧的。前面曾经说过涂香,这是分这几大类。『灯烛』是代表光明的、代表智慧的,我们知道这个意思了,日光、月光、星宿光,以及一切灯光,都是表自性的般若光明。见到光明,要晓得我们要修心地,修心地的清净光明,与日月灯明也能够合而为一。
经【一一皆如妙高聚。】
这是比喻,一一灯、一一烛都像妙高山,就是像须弥山一样,这是比喻。
经【我悉供养诸如来。】
这两首都是说的供养具,供养具里头特别要知道它表法的义趣。说实实在在的,我们归纳起来讲,行愿是能供养,但是必定对于经义要有殊胜的理解,然后它这个境界才能与自己相应,才能得到修十大愿真正的功德利益。我们今天时间已经到了,下面这一首,我们留到下个星期五。
普贤行愿品疏 (第二十八集) 1986/1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4-001-0028
请掀开经本七十五面,我们看第四愿就是忏悔。
经【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这一首偈是重颂长行里面第四愿的忏除业障。我们讲修行,实在就是忏悔。修是修正的意思,行就是错误的行为,如果我们将它归纳起来讲,不外乎是把错误的思想与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思想、行为要正了,我们的言行一定是正的;思想、行为有错误,我们的言行才有过失,才需要将它修正过来。这四句偈第一句是讲的过失,『诸恶业』。当我们正在造作的时候叫做事,造作之后的结果就叫做「业」。所以这个业也就是事业,这个地方是指有过失的事业。说到过失,一定要有个标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就是善恶要有一个标准。如果讲到绝对的标准,那只有佛,他是一切恶业忏除干净了。等觉菩萨还不行,因为等觉菩萨还有一分生相无明没有破,那就是他的恶业。由此可知,只要有恶业就得要修行,所以等觉菩萨还是要修行。由此类推,地位愈低的,他恶业的现象愈粗重,也愈明显。像我们博地凡夫,佛给我们说的,我们的业是杀盗淫妄,这是极粗、极重之业;贪、瞋、痴、慢,这都是我们的业障。这些业障是障什么?障了我们的清净心,障碍我们明心见性,障碍我们一心不乱。所以业障要不能够消除,不管你修哪一个法门,都没有办法成就。由此可知,忏悔这个行门对我们修学,确实是一个关键的课题,一定要认真来修学,要把这个业习辨别得清楚,要认识。
这些恶业从哪里来的?从烦恼生来的,『皆由无始贪瞋痴』,这个后头批注说,这一句是造业的因,从贪瞋痴生起来的。所以会修行的人从根本修,从根本修就直接断贪瞋痴,直接从这里下手。不但是世间一切法,五欲六尘能放下、能不贪,乃至于出世间的佛法,菩提涅盘也不贪了。只要有个贪的念头在,那就得要造恶业。六道众生贪五欲六尘,二乘人贪偏真涅盘、贪禅定,大乘菩萨贪度众生,都是贪心。这事情很麻烦,所以他不能见性,所以他不能成佛。几时能把贪心从根拔除,不贪了,这样我们才会有成就。如果说不贪了,还有瞋恚心也不行,也是障道的。这个贪瞋痴在佛法里面称之为三毒烦恼,烦恼无量无边就是从这三个生起来的,这是烦恼的大根大本。瞋是瞋恚,也是障碍我们道业,障碍了心性,障碍了清净心,必须要断除。
愚痴,实在讲比前面两条还要严重,前面两条的相来得粗,这个相比较上要细。那就是真妄、邪正、是非、善恶,甚至于利害,都不能够辨别,把它搞颠倒了,这就叫愚痴。尤其是在现在,表面上看佛法很盛行,国内、国外,其实这里头哪个是正法,哪个是戴着佛教面具的假佛法,我们有没有能力来辨别?如果不能辨别,这就是愚痴。再说,佛说八万四千法门,没错,哪个法门都是佛说的,佛虽然说这么多法门,究竟哪一个法门对我们的根性,我们应当选择哪一个法门来修学,这是要智慧的。如果选择的法门,不适合自己修学的环境,不适合自己的程度,这也是愚痴。其余就不必多说了。所以世出世间法能够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颠倒、错乱,这是一桩相当不容易的事情。
这个三毒,佛在一切经论里面常常给我们开示,它是三恶道的第一个因素。贪烦恼是饿鬼道的第一个条件,所以没有贪心决定不堕饿鬼。瞋恚心是地狱道的第一个因素,人为什么堕地狱?瞋恚心重。愚痴是畜生道的业因。所以这三条是三恶道的业因,因此佛常常劝勉我们要断贪瞋痴。如果能断贪瞋痴,我们就决定不堕三恶道。纵然不能够超越生死轮回,最好不要到三恶道去;要不想到三恶道,就要把贪瞋痴三毒烦恼断掉。三界一共是有六道,人死了不一定到哪一道去投胎,我们习惯上常听说,人死了就作鬼。实在讲这个话是讲不通的,人死了怎么断定他去作鬼?可是仔细想一想,也不无道理。我们想,人在世间哪个不贪?贪心太重了,换句话说,他跟饿鬼道结的缘特别的深,人死不作鬼的少数,大多数都作鬼去了,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的。这是一切恶障的大根大本,是它的源头,我们要把它断掉。断掉贪瞋痴就是无贪、无瞋、无痴,翻过来之后叫三善根。世间人天一切善法都从这里生的,无贪、无瞋、无痴就生一切善法,这是人天福报。我们希望得人天福报,就赶紧转三毒烦恼为三善根,这才叫真正的忏悔,忏悔是要改过自新。
第三句是讲造业的工具。贪瞋痴是心,是念头、意念。『从身语意之所生』,这一句就是讲造业的工具。我们贪瞋痴从什么地方表现?心里、身体、语言,「身语意」天天在那里造作。这个所造作的罪业,我们前面跟诸位说过,古人讲假如这个罪业要有形相,它要是个体,哪怕是再小,像微尘那么小的体积,我们无始劫以来所造作的罪业,大概是尽虚空也容纳不下。所以我们的业障习气实实在在深重,这是我们应当要警惕的。
末后一句,这是说明忏悔。『一切我今皆忏悔』,「忏悔」的意思前面说过,最重要的就是后不再造,这才叫做真正的忏悔。其实我们早晚课诵,忏悔的意思居多。早晨课诵是提醒自己,提醒自己的警觉心,希望今天二六时中,根尘相接触的时候,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不要迷失了自己,早课用意是在此地,这就有忏悔的意思。晚课是反省,我今天一天有没有迷失,有没有做错事情,如果有做错事情,明天就要改正,没有做错就得要加勉。所以早晚课诵是忏悔的意思居多。虽然我们天天在忏悔,其实我们忏悔的力量太薄弱了,我们的罪障不但没有法子消除,实际上它还是念念在增长,这怎么得了。不但没消除,不但没忏得掉,还增加了,这个事情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诸位要想一想,我们前面讲的礼敬,我在前面跟诸位说过,十大愿王是一本九支,礼敬是根本。我们对于一切人事物没有敬心,内无诚敬,外也无礼貌,我们的罪业怎么能忏得干净?因此,忏除业障要从哪里做起?一定要从诚敬上做起,我们待人接物以真诚恭敬的心,我们修这个。真正肯这样修法,业障自自然然就消除了,会一天比一天减少,这是非常非常的重要。怎么个修法?在过去也有很多人问过我,十几年前就有同修来问过我,我教他一个方法,从哪里开始修?怨亲平等,从这修,因为这是两个极不平的,从这两个把它修平。我们对佛很恭敬,天天去礼拜他;我们一生当中最可恨的、最讨厌的冤家对头,提到他瞋恨心就生起来,这在心里上极端的不平。我们真的要修行,就要把冤家对头供一个牌位,供在佛的旁边,我每天拜佛也拜他,把他看作佛一样,要这样修法。有没有人做?真有人做,我教他们,他们就真做。做了一、二年来给我讲,不行,没有效果,怎么?我看到他还会生气。这是什么?功夫不得力,要继续的努力去做。
诸位要晓得,怨亲都是我们平等的善知识。我们在最亲爱的人这边,我们修什么?修清净心,不起贪爱,断贪心;从冤家债主那边,断瞋恚心,这样才能成就。否则的话,你的贪、瞋永远断不掉,换句话说,你的功夫别想成就了,你这一生做再多的好事,都是三界六道里面有漏的善业,有漏的痴福,这个很可怜。昨天杨居士告诉我,现在台北有专门替猫服务的店,给猫洗澡,还有猫也有三温暖,还有吃的,给牠理发,伺候得比人还享福,人不如猫,在外国很多人不如狗。你们修的福,将来到畜生道里面去,去享那个福报去;更等而下之,你作鬼神去。你看本省,外国也多,拜的这些鬼神,鬼神是在饿鬼道里面享福,比畜生道还不如,这个叫痴福。他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就是他修福贪瞋痴未断,他才有这个果报。所以人天福报相当不容易,天要秉十善业道,要修十善业道;人要修五戒,儒家讲的五常「仁义礼智信」,才能够得到人道。由此可知,忏悔非常非常重要。
讲到忏悔,就晓得修诚敬是第一重要。别人对我不诚、对我不敬,他修六道,他的事情,我不能跟他一样,我对他要诚、要敬,为什么?我修菩萨道,我修净土道,我不能跟他一样。不明白这个道理,好像眼前我们吃了亏,他骗我,我还对他真心,那我不是吃亏了,他岂不是占了便宜?其实谁占便宜?你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还在六道轮回,究竟谁占便宜?你要不甘心,他骗我,我也骗他,好了,他堕恶道,你也跟他堕恶道。所以,忏除业障这个科目,时时刻刻要修学,知道自己的毛病,知道自己的过失,马上就要把它改正。再看底下一愿:
经【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这是第五愿,随喜功德。我们先说什么叫做『功』,什么叫做『德』?功德与福德不一样,功是讲功夫。什么叫功夫?修行不间断、不夹杂,这叫功夫。你有一分功夫一定就有一分的收获,譬如我们讲念佛法门,我们常讲的功夫分三等,这是大的区分,最下等的是功夫成片,你念佛念成一片了。什么叫念成一片?前面讲的贪瞋痴不起现行,贪瞋痴有,没断,但是它不起作用。为什么不起作用?你这个佛号有力量,那个贪瞋痴才起来,一句阿弥陀佛马上就转变,换成阿弥陀佛了,这就是转得快。古人所讲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就是贪瞋痴慢这个念头,才起来,「阿弥陀佛」,换成阿弥陀佛了。虽有贪瞋痴,贪瞋痴不起作用,一句佛号能把它压住,真正压得住,它不起作用,这叫功夫成片。所以,这个地方我特别警告同学们,绝不能夹杂,夹杂,你这个功夫就不能成片。夹杂是什么?听说这个法门也不错,那个法门也很好,这就杂了。你想想看,你那个贪念又起来了,听听这个法门很好,也想学一下;那个法门也不错,也想涉猎一下。你看,你贪心起来了,你这个佛号没压得住。所以一句佛号当中决定不能掺杂一个妄念,不间断、不夹杂,心才能到清净。
修行,诸位要记住,我们常常提到纲领,修什么?诚敬,用诚敬心去修清净心、修平等心、修慈悲心,这个就是修行。修到家了,修圆满了,就叫做成佛。佛是究竟圆满的诚敬、清净、平等、慈悲,这就是佛,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要晓得,我们修的是什么,学的是什么?这叫功夫。你功夫成片了,你所得的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这是下等的功夫;中等的功夫,那是事一心不乱。什么叫事一心不乱?贪瞋痴断了,没有了,不要用佛号去对治它,它没有了,真的没有了。断贪瞋痴是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禅定,甚深的禅定,像阿罗汉,他断掉了。他用什么断的?他完全用定功断的。所以他那个定叫九次第定,比非想非非想天人的定还要高一级,他能够把烦恼断掉。另外一种是用智慧,就是般若的观照,由观照到照住的时候见思烦恼断了。
我告诉诸位,用观照这个方法,比专用禅定要来得快。用定的方法,要断烦恼,的确相当不容易。但是要达到功夫成片,那很有效果,定是非常有效果;到断烦恼,的确不是容易事情。所以,小乘证得须陀洹之后,还要天上人间七次往来,才能把见思烦恼断尽,可见得他那是相当的费事。如果用般若观照的功夫来得快。在我们中国,过去许许多多这些祖师大德,一生当中能办到,可以能办得到。所以般若在整个佛法里面讲,它是快捷方式,它是一条近路。中国的禅完全讲般若,你看看《六祖坛经》,开宗明义就是讲「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六祖大师劝大众总念,教大家都要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所以中国的禅宗就是般若宗。五祖以后特别是以《金刚经》为指导的原则,这是大家所晓得的。到见思烦恼断了,这个功夫他所得的,要是往生西方世界是方便有余土,这是中层的功夫,中等功夫;上等功夫,那就是照见五蕴皆空,破无明,见本性,这是上乘功夫。像《心经》里面所说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那个行就是修行,「照见五蕴皆空」。他所得到的,要是往生西方,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
所以什么样的功夫,你就得什么样的果报,这叫功德。功德是自己修的,别的人拿不去,你也没有办法给别人;福德,自己修可以给别人,别人修也可以给我们。他的福报很大,我沾一点光,我也可以享享他的福;我的福报大,我要乐意帮助别人,别人也可以享我的福。所以福报可以转移,功德不能转移,功德是自修自得,别人无法代替的。此地讲随喜功德,是以功德为主,福德包括在其中。功德里头一定有福德,福德里面没有功德,这是要辨别清楚的。我们现在许许多多人,把这个名词定义没搞清楚。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寺庙,在佛菩萨前面放个箱子叫人丢钱的,叫「功德箱」。丢了一点钱,那叫功德,这是错误的。如果说出一点钱、出一点力就叫做功德,你想一想当年梁武帝做我们佛门护法的时候,他在佛教史上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他以他国家的力量造了四百八十寺,寺庙建那么多,帮助人出家不知道有多少,他是非常喜欢人出家,人家要发心出家他一定帮助,他也非常的恭敬。
那个时候达摩祖师到中国来,这是禅宗在中国算第一代的祖师,梁武帝遇到了,他们两个很不投机。达摩祖师是直来直往,不晓得婉转委曲一点,这么样的一个大护法得罪了。梁武帝就问他,我建这么多庙,度这么多人出家,我的功德大不大?他给他泼了一盆凉水,「并无功德」。这梁武帝一听的时候,心里很难过。真的,这与功德不相干,功德是讲断烦恼,这个叫功德;你虽然做那么多好事,你的贪瞋痴没断,你的名利心还没有丢掉。如果真的名利心丢掉了,贪瞋痴丢掉了,做那么多好事,决定不会问他;问他,「有何功德?」可见得他贪心还没有丢掉。假如他要是问,「我的福德多不多?」那达摩祖师一定说,甚多甚多。福德多,没有功德。所以,这次见面谈话不投机,梁武帝也不护他的法,他搞得没有法子,跑到少林寺面壁去了,没事做。面壁九年等到一个慧可,把衣钵传给他,实实在在不容易。
所以,我们要辨别什么叫功德,什么叫福德。功德是定慧。再跟诸位说,戒是福德,不是功德,持戒是属于福德。持戒要达到定,戒也就变成功德,它就会变;持戒而不能够达到定,那个戒是福德,还是三界六道里面的福报。为什么持戒的人不能达到定?其实很简单,自古以来就是如此,戒律很精严,自己持戒很好,瞧不起别人,看到这个人:讨厌,他破戒了,他犯规了。天天看到别人过失,诸位想想,他的心怎么能得清净,怎么能得定?如果他心真要得定了,那就是六祖所说的「不见他人过」,别人有没有什么过失他没有见到,他心定的,心清净的。一天到晚自己觉得很了不起,看到别人都是过失,这个人决定没有定,心地决定不清净。换句话说,他纵然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是凡圣同居土,品位决定不高;他要不修西方净土,他决定在六道轮回,出离不了六道。所以,戒是帮功你得定的,定是帮助你开智慧的。因此,智慧才是目的,无上正等正觉是智慧,是我们修行的目的。定是手段,开智慧的手段,戒律是手段之手段,你要把它认识清楚,不要把手段当作目的,手段是过度的,目的才是我们要求的。
这个意思明白了,此地指的范围很广,从六道的众生一直到佛果,换句话说,这里面三句所说的是十法界一切凡圣,确实统统随喜,以诚敬之心随喜,以清净平等来随喜。见到人家用功,见到别人修福,就是修善事,断恶修善,我们见到、听到了,心里能生欢喜心,而且要能尽心尽力的去帮助他、成就他,这才叫随喜。绝不是他发心做个好事,我们比喻小的,做个好事,我们听到:「好,很好,很难得」,我们很欢喜,我们有力量又不肯帮助他,这不叫随喜。随喜是心到,手也到,我们要尽心尽力帮助他,使他能够早一天圆满,这叫随喜。我们今天念十大愿王,口头上随喜而已,实际上你做了没有?没做。怎么没做?我们举个例子来说,现在不讲别的,《普贤行愿品》这卷经,你欢不欢喜?很欢喜。你要不要随喜?我要随喜。怎么个随喜法?你要发心依教修行,这是你随喜;不但你要依教修行,你还要发心出来讲经,把它发扬光大,这个才随喜。又不肯照做,又不肯发心出来弘扬,可见得你那个随喜是有口无心。
如果你要说我没有这个能力,我没有这个辩才,那是假的,那是你自己太客气了,真正一发心,三宝加持。永明延寿大师当年的时候,他是做一个小公务员,管理人家那个财税,好像财税里头管出纳,手上一天到晚经过钱财的,他把那些钱财统统拿去放生去了。所以他犯了监守自盗,判死刑。结果人家问,为什么他偷盗国家国库的钱去干什么?放生去了。所以这件事情当时报告给国王,国王一听也无可奈何,事情是个好事情,他并没有自己拿去享受,当然还是按照法律判死刑。可是国王也很慈悲,就叫监斩官,把他拖到法场去,临行刑的时候看他的颜色怎么样,回来报告。他要被拿去杀头了,他笑瞇瞇的,欢欢喜喜的,一点恐惧都没有,监斩官问他:你临死了,你还不害怕吗?他说:我以一条命救了千千万万条的命,值得、值得,很值得。这个话报告国王,国王就不杀他了,问他你要干什么?他说我要出家。国王说我护你的法,给他当大护法。他没有口才,他是感应,梦到观音菩萨以甘露倒在他的喉咙里,第二天辩才无碍,有感应。所以,你要是发心上台来讲经,弘扬佛法,利益众生,没有一丝毫自私自利的念头,一定有三宝加持。你不要害怕没有辩才,不要害怕没有能力,这经我看不懂,刚才讲,诚敬就能与佛菩萨交通、往来;你不诚不敬,这个路是你自己断掉的。具足诚敬就与佛菩萨交通,经文一展开,那个意思自自然然就生了,不要去想的,不要去准备的,三宝加持感应道交,这个才叫真正的随喜。随喜里面的意义,实在非常非常的广大,这是我们讲的佛法,『一切如来与菩萨』。
我们再说凡夫。凡夫他再恶,他也有小善,如果我们在恶人里头找一个,他一生作恶从来没有一点点善事,这个人大概也是找不到的,再恶的人不过是恶多善少而已。找一个纯善之人找不到,找一个纯恶无善之人,你也找不到。所以再恶的众生,他要是行一点点小善,我们就要随喜,随喜他的善法,不随喜他的恶法。这就是鼓励人断恶修善,有莫大的功德在其中。善恶的标准刚才讲了很多,以菩萨五十一个阶级来说,每一个阶级里面的标准都不相同,名称是一样,内容不一样。我们要从最初级的,慢慢的去学;高级的要懂得,虽然做不到,我们晓得。晓得怎么样?晓得你就不会怀疑,你也不会谤法,你知道高级的修行法跟初级的不一样,它里面都是无量的功德,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再翻过来:
经【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珐輪。】
这是第六,请转珐輪。珐輪,前面在长行跟诸位详细的说过,它是比喻,简单的说就是弘法利生。轮就是永远在那里动,诸位要晓得,轮要不动,它的作用就完全失掉了,必须要时时在那里转动,它才起作用。佛法要流传、要弘通,所谓是弘遍十方、流传三世,这是佛在一切经里面嘱咐弟子们、嘱咐后人的。除非你没有接触到佛法,只要你一接触,你就有流通大法的责任,要把佛法介绍给别人,无条件的介绍给别人,这个功德与福德都是无量无边。介绍给别人这是福德,弘法利生是福德。如果弘法利生当中不着相,心地清净,那个福德就变成了功德。为什么?里面断了贪瞋痴,在弘法利生当中成就自己的清净、平等、慈悲,断贪瞋痴慢,福德就变成了功德,正所谓是布施三轮体空,三轮体空的布施就变成功德。
第一句,『十方所有世间灯』,「灯」代表智慧。「所有世间」,世间有三种,有情世间就是讲我们动物,器世间这是讲植物与矿物,智正觉世间是指那些证果的圣人,所以分为这三类世间。这三类世间灯,灯是表智慧、表光明,这就是佛法。『最初成就菩提者』,这就是依照佛法修行证果的人,他是真正通达佛法、明了佛法,换句话说,他有能力弘扬佛法。有能力弘扬佛法的人,我们要请他,我们要劝请;你要不劝请,他虽然通达,他也没有办法弘扬。所以一定要有人启请,法要有人请,法才尊重。大经上又常说,「菩萨为众生作不请之友」,不要请。不要请是行的,对一个人、对二个人,你的那些亲戚朋友,你可以到他家里去,找他来谈佛法,他没有请,你去找他,这个行。如果是一个道场,他要不来启请,你用什么方法把信徒统统召集来,我来给你讲佛法,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在大会当中一定要有几个人代表启请,这个启请的人福报很大。
这个经他自己很了解,甚至于他自己也能讲,自己能讲,自己为什么不讲?没有人请他讲,他自己就不能讲;没有人请,自己讲,这个法就不尊重了,听法的人恭敬心没有。佛法是教学,教学最重要是尊师重道。老师在上课,学生那么多,为什么有的学生他真正有心得,有的学生没有心得?这个关键就是在恭敬心。学生对老师有一分恭敬,他就有一分收获,有十分恭敬,他就有十分收获。所以教学的效果,是与学生对老师的恭敬心成正比例。绝对不是老师要求,你学生对我一定要怎么恭敬,那老师变成贡高我慢了,不是的。恭敬心是性德,恭敬心能够承受大法,道理是在此地。所以恭敬心是恭敬谁?恭敬你自己,你自己得利益。因此启请就非常重要,一定要请法。没有人请,所以就没有人说法了。我们今天读这一条,感慨特别的深,现在说法的人少了,可以说到将来愈来愈少,老法师一个个凋零了,年轻的法师比老一代差很远,后来的恐怕比这一代还要差,这个问题就严重了。
我大前年在美国洛杉矶讲经的时候,听众就来跟我说,这里讲经的人太少了,没有人讲经。我就告诉他,我举个例子,譬如你们想吃苹果,很想吃又不肯种树,你不肯种树,哪来的果实?你今天要想听经,那你们要培养法师。又不肯培养法师, |
|
|
|
|
|
|
|
哪来的经听?法师怎么培养?在洛杉矶的法师很多,你们为什么不去找他讲经?去请。请他讲经,讲得不好,我们不喜欢听。你种苹果树,树苗一栽下去,马上有果实摘下来,哪有那么快?你还要等三年才有收成,天天要灌溉,天天要照顾。哪一个法师在讲台上一下就讲成功了,没有这个道理,总得要十年、八年,千锤百炼,换句话说,前十年都是讲不好的。就像种树,你要栽培它,那你天天要来听,为什么?你来听了,法师硬着头皮不能不讲,讲得不好也得要讲,还要回去好好的准备;你不来听,算了,他也不要准备,他干脆就不讲。所以你们要逼他,天天要到道场来。
所以我那时候告诉他们,会讲经的法师,不捧场没关系,一个、二个,行,无所谓。那个初学的人,人是愈多愈好,为什么?他精神就提起来了,这是鼓励他,这真正叫栽培他。所以初学讲经的人,你们来听是培养法师,是来种树,是来浇水。没有十年,经本展开,决定不能得心应手。十年是个相当长的时间,大家要有耐心。你们肯这样做,把法师一个个逼出来,不讲也不行,你不讲经我就不到你庙里来,法师也喜欢信徒多,好了,你只好讲经。既然肯上台去讲,必定一年比一年进步。所以,我教他们培养法师,请转珐輪。我告诉他们,不要请我,我一年难得来一次,那没有用,「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没用处的;必须要请当地的法师,他不走的,常年不断的来给你讲经,这样才行。所以你一定要请。
在此地,我当年跟李老师学佛,这个课本也是我主修的一种。我跟李老师十年,只学了五部经,这是其中之一。我那个时候念到这一段,请人讲经难,请这个他不肯,请那个他也不肯,最后我想通了,请别人不如请自己。我自己都不发心,请别人不容易,相当不容易。所以自己要勉励自己。如何才能报三宝之恩,报众生恩?我们回向偈天天念的,「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唯有弘法利生才能把这两句回向偈做到。所以我希望同修们真正的发心,要出来学讲。学了之后到处去讲,自己去找地方讲,没有地方要找地方,为什么?要训练。你要不肯去找地方,初学的时候,因为讲不好,没有人找你,所以你要找别人,你不找人家,你就没有法子学。所以初学的时候一定要厚着脸皮,脸皮太薄的时候,人不能成就。我初学的时候就到处找地方去讲,一个人也行,二个人也行,我给他订上时间,一个星期的星期几,订上这个时间,每个星期我必定到,抓几个人来听,我来讲给他听,要这样才行。其实寺院讲堂,我觉得培养讲经人才,应当是我们第一个重要的工作项目,可惜没人做。我们图书馆就很乐意你们大家来学习讲经,你们只要发心来学讲经,我们这个地方会提供给你,请你上台。可是,既然想上台学讲经,一定要求三宝加持,要有恒心,要有耐心,不怕失败,听众统统都走光了,还有桌椅板凳,它不会走的,你要对它去讲,这样才会成就。
台中李老师经讲得好,法缘殊胜。他最初到台湾来讲经,他告诉我那个惨状,最初到台湾来讲经是在一个居士家里面讲,头一天不错,来了二十几个人,大概人家家里的客厅也不会太大,那时候的情形我们可想而知,榻榻米的房子那就挤得很满了。到第二天就七、八个人,第三天就剩了一个人,他也讲。讲了之后,他说讲完了,很难得,你老人家还来听。结果他告诉老师,我就住在此地的,住在这里的。他给我讲,没有不遭遇过失败的,如果像这种情形,你就退了心,那就完了。决定不退心,而且要去研究,为什么他听了会跑掉,他不想再来?一定听了没有兴趣,听了有兴趣,他一定就会来。不断的去研究、去改进,这样才能成功。他在大陆上学了那么多年,有那么多经验,到台湾还有这种情形。这个可以说古今中外在台上讲演的人,哪一个人没有遭遇过这种状况?所以不要害怕,这正常的现象,把人统统都讲跑了,是正常现象,绝对不是反常的。
如果人统统都走光了,一个人对着桌椅板凳还讲得这么起劲,以后慢慢人就多了。为什么?外面听了奇怪,你看他才一个人!他会佩服你,这个人可以证明他有毅力、有决心,他不会失败的,逐渐逐渐听众会慢慢多起来。所以我们自己要鼓励自己,自己要劝自己,这才决定能够成就,不要害怕,不要灰心。有人指点,我们要给他顶礼,要接受;他指点得不对,也要顶礼,也要接受。为什么不对还要顶礼、还要接受?你要是不接受、排斥了,以后人家没有人敢指点你。对与不对我心里清楚,只要肯发心来指教的话,一律感激,这样才能成功,大家才欢喜告诉你。欢喜告诉你的就是你在讲台上的缺失,你明白了,下次就会改进,那些听众都是老师。学生,学生在讲台上,坐在下面的个个都是老师,哪有学不好的?最忌讳的,上台我是老师,底下是我的听众,准失败的。你要能够把这个心理转变过来,底下听众都是我的老师,都是我的善知识,我一个人在做学生,读的经在这里提出心得报告,请他来指教,你就会成功了。这请转珐輪。第七颂,「颂第七愿」,请佛住世:
经【诸佛若欲示涅盘。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剎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现在佛不在世了,佛虽然不在世,还有一些善知识在世间,我们要劝他不要入灭。当然,这至少要生死自在的人才行,他说走就走、说多留几时他真能够住得下来的,这样的人才行。我们要劝他长久的住在世间,这是我们的愿望。当然诸佛菩萨与这些善知识们住世,与法缘有关系,有缘他就出现,缘尽了他就走,因此他住世长短与他自己根本没有关系。怎么样才能留住善知识住世、留住佛菩萨住世?真正跟他学,他就住世了;不是诚心诚意真正跟他学的,他就随缘。可是真正跟他学的人少。所以我们要是真正想请佛住世,自己要发心。一、二个人真正肯跟他学,他就走不掉,大家沾光;一个真正跟他学的都没有,他当然就不住世了。所以真学是百分之百的依教奉行。诸位要晓得,这样的学生找不到,到哪里去找?学生来跟你学,他要把你所讲的这些道理能做到百分之一就不得了,如何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确不容易。
我们看历代这些祖师的传授,像达摩祖师这是个标准的例子,他在少林寺等了九年,等到一个学生,真正想跟他学的,他把法传给他,他就走了。为什么?他看得很清楚,他在中国的机缘,要度众生的机缘,就这么一个人,这个人已经来了,已经度了,没事了,别的人不肯跟他学,他就没有多住的必要。如果慧可大师再过几年才遇到他,他就又得要多住几年。我们读玄奘大师传记,玄奘大师到印度去求学的时候,他的老师戒贤论师,寿命已经很高了,他也是要走了。结果,这是弥勒菩萨告诉他的,说他有个学生,中国人玄奘大师,现在才在长安刚刚出发,要三年才能到这里,你不能圆寂,你要等他,等到玄奘大师到了,法学完了之后他才可以走,这都是请佛住世。所以真正请佛住世,就是真正想学、真正肯学。
我们凭什么去请他住世?我造一个好宫殿,拿多少金银财宝来供养,把他留住,那留不住。如果这个能留住,这佛是个贪佛,因为他贪图利养他才住世,哪有这种佛?佛没有贪心,佛只有慈悲心。所以慈悲心对什么人?对真正肯学的人,那他非住世不可,非留下来不可。我们的心稍稍懈怠、稍稍懒散,就留不住了。所以这个偈子里面重要的两句,就是第二句里头『我悉至诚而劝请』,以至诚心,至诚心就是要跟佛学;末后一句,『利乐一切诸众生』,自己以至诚心来跟佛学,佛住世为他讲经说法,大家得利益,大家都旁听的。我们看释迦牟尼佛当年开这些法会,启请的往往只有一、二个人,你看多少人得利益,连我们一直到现在,以及后世人,得到当时讲经的这个记录,经本就是记录,流传下来,我们现在还得利益。所以启请的人福报非常非常之大,真正是广利众生。再看底下这一段,后面偈颂是「合颂后三愿」,后面就是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就是这个三愿,这个三愿统统属于回向。前面这首是总说:
经【所有礼赞供养福。】
『礼』就是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一直到:
经【请佛住世转珐輪。随喜忏悔诸善根。】
换句话说,这是略举前面七愿的功德,将前面所修的一切功德都:
经【回向众生及佛道。】
『回向』应该是三处,它这里只说两处,省略掉一处。回向,第一个是『众生』,决定不为自己,为一切众生修学。如果肯为一切众生修学,你自然就能够勇猛精进,就不会懈怠了;为我自己修学可以懈怠,偷一下懒没有关系。我今天是为了大众,为了一切众生,这些苦难的众生,我们自己稍微懈怠,他们就要多受一天苦;我们精进,他就少受几天苦。所以大慈悲心是个动力,推动自己要精进,要不懈怠。所以第一个要回向众生。第二回向菩提,此地讲的『佛道』就是菩提。我们修,求什么?是求觉,是为一切众生求自己圆满的觉悟。最后一个回向,就是回向实际,实际是明心见性,这是我们修学的终极目标。它这是省略掉了,省略掉都在后头的无尽之中,到后面我们会能看得到。下面偈颂是别颂,别颂这三个项目就分得很清楚,第八愿就是常随佛学,第九是恒顺众生,末后一条是普皆回向。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念到此地。
普贤行愿品疏 (第二十九集) 1986/1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4-001-0029
请掀开经本第七十七面第一行,这个科题是「合颂后三愿」,第二个小段「分颂三愿」。这两首偈是别颂,「常随佛学」:
经【我随一切如来学。修习普贤圆满行。供养过去诸如来。及与现在十方佛。】
这是第一首。
经【未来一切天人师。一切意乐皆圆满。我愿普随三世学。速得成就大菩提。】
这两首偈含义非常的丰富,而且也非常的精辟。前面一首是随现在的佛学,后一首偈意思非常明显,是随未来佛学,现在的佛好懂,未来佛就难懂了。我们要学现在、未来,当然也就包括过去,所以是三世诸佛。经文当中特别提出要『修习普贤圆满行』,「行」这个字念去声,当动词讲就是行持、思想、行为,当作动词来说。普贤行就是说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整个经里面都是普贤行。所以本经自始至终,经一开端我们看到是普贤菩萨,这部经到最后圆满的时候也是普贤菩萨,普贤代表的圆满。所以本经有圆满的理论,有圆满的修行方法,也有最圆满的境界。如果能够依照这部经修行,在过去一般讲,都是属于圆顿大根性的人。这是一点都不假的,确确实实是圆顿大根。
可是这部经实在就是太大了,在本省除了李老师在台中讲了有二十多年,他老人家是从民国五十四年或五十五年讲的,整整讲了二十年。在台北从民国六十年开始,我也讲这部经,也是一直讲到现在;南老法师也讲过一个时期,都没有讲圆满,这是经文太长了。所以这部经讲圆满不容易,要能听到一个圆满的,当然更不容易。即使从头到尾听一遍,我们对于普贤行才不过有个皮毛的概念而已,谈不上圆满。实在说,如果真正讲修普贤行,至少也要把这部经从头到尾听上个十遍。说实在话,今天我们福太薄了,我们没有机会来常讲、来常听,这是福薄。在从前讲这部经多半都是在丛林寺院里面,它不是对外讲的,它对内讲的,一个寺院里面住众多则三、四千人,少也有四、五百人,从前寺院丛林它就像个学校一样。根据我们这么多年的经验,我们估计一下这部经从头到尾讲一遍,大概需要二千五百个小时到三千个小时。如果每天讲八个小时一年圆满,要讲四个小时就两年圆满,要讲两个小时四年圆满,每天讲两个小时四年可以圆满。所以这部经就相当的难得,相当难得。今日之下,我们要想听一部圆满的,实实在在不容易,没有法子听圆满的,实在讲就是听一座、就是听一次都不容易,毕竟它是圆教一乘。
所以,在目前这个环境之下,我们只能够选读、选修,采取这个办法。在选修当中最完善的,当然是《四十华严》,就是末后「普贤行愿品」全部的经文四十卷。实际上这也相当可观。再没有时间,那就是这一章,就是我们现在念的这一本。这一本详细的批注就是上一次赠送诸位的《别行疏钞》,你看那精装厚厚的一本,内容跟这个小册子一样多,经文完全相同,但是批注注得详细,而且《别行疏钞》是权威的批注,是全经精华之所在,我们有这一部也就够了。但是这一部自己去看,我觉得看的遍数是愈多愈好,一遍、二遍是决定不够的,二十遍、三十遍这是勉强,能够把它看上二百遍、三百遍,你必定有悟处。熟透了就变成自己的,熟透了的时候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往往有不思议的悟入,他能入这个境界,可见得熟很要紧。所以一定要多读,要常常读诵。这是我们讲到修习普贤菩萨圆满行。
『供养过去诸如来,及与现在十方佛』,所谓是过去、现在佛,怎么样供养法?跟诸位说,我们在前面都讲过,长行文里讲过,供养里面最重要是修行供养,我们依照这个方法来修行,那是真正的供养。如果更能将这部经发心宣扬、流通,那就是更为殊胜的供养了。这桩事情我们现在也都在做,可是做得不太积极,若有若无。我们讲堂里面讲经,这是供养;我们印经与大众结缘,也是供养,怎么说供养得不够积极?我们没有把全部的精神用在这上面来学习,果然能够学习,那就是真实的供养。这一首讲过去、现在佛。
下面一首,『未来一切天人师』,「天人师」就是佛,这是讲未来佛,未来佛是谁?就是一切众生。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就当作佛,现在他虽然迷惑,几时觉悟了,他就是佛。佛与凡夫只有迷悟不同,所以将他安立个假名,叫佛,叫众生,其实无佛也无众生。所以悟的时候叫他做佛,迷的时候叫他做众生,因此佛界与众生界是不增不减,我们要明白这道理。如何随未来一切诸佛学?长行文说得明白,长行文里讲得很仔细,讲的随佛、随菩萨、随声闻、随缘觉、随六道众生,一切众生只要有一点小小的善,我们就应当要随喜、要随学,何况发菩提心、修菩萨道?善学的人,无论在什么境界里面都能成就自己。一切众生有善的这面,我们随他学,我们随着学习;如果是恶的那面,我们见到、听到,我们能够深深的反省,自己不作恶,那也是随学。换句话说,顺逆都是增上缘,就看你自己会不会。
实在在这品经里面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善知识里面,示现的固然有许多是顺境,也有许多是逆境,换句话说,有许多是善人,也有不少是恶人。像我们读过的,大家还能够记忆的,胜热婆罗门就是个外道,愚痴;甘露火王瞋恚,恶人,魔王,杀人不眨眼的,瞋恚心极重;伐苏蜜多女贪欲重,遍行外道,这都是示现的逆境,示现的恶行。你看,善财去参访,他们也是善知识。换句话说,无论在顺境与逆境里面,学佛的人学什么东西?诸位总要记住一个原则,我们在境界里面修诚敬,我们以真诚、恭敬待人接物,这就是礼敬诸佛,前面跟诸位说过。以诚敬之心,修我们自己的直心(就是平等心)、修清净心、修大慈悲心,这就是普贤行,普贤菩萨诚敬、平等、清净、慈悲,就学这个。
『一切意乐皆圆满』,这句是讲学所因(前面是讲所学的),我们要跟三世诸佛来修学,你把一切众生都看作未来佛,你诚敬的心才能生得起来,诚敬是性德,而后你所修学的,那就是大经里头常常赞叹的「称性起修」。如果我们将诚敬的心失掉了,不管你修什么行,就不称性。不称性的行不是圆满行,称性的行是圆满行。我们以布施做个例子,你布施一块钱很少,可是你称性,你这一块钱的功德是尽虚空遍法界,圆满的。所以不在布施的多少,在你布施的心,它能把你这个事遍满虚空法界。如果不称性,你就布施得再多,一千万、一亿万,它落在数量里头有限,这个功德不大,是有限的,称性是无限的。所以这个你得要会用心。「一切意乐皆圆满」,这是讲学所因。
末后这是结成随学,『我愿普随三世学,速得成就大菩提』,末后这句是果报,也就是我们随学的目标之所在。在《大经》里面讲,「诸众生中,唯天与人能发菩提心」。三恶道迷得太重、业障太重,发菩提心不容易。所以唯有人天两道能发菩提心,能修十善业,能得四果,能得无上正等正觉。可是这地方又必须要跟诸位说明,得无上正等正觉的方法,那就是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无上正等正觉一定要在西方极乐世界完成,这是不可不知的,也是本经最殊胜的义趣之所在。这个批注诸位自己去看,我们都不讲了,请翻过来看下面第九愿,「颂第九愿」,就是恒顺众生。
经【所有十方一切剎。广大清净妙庄严。众会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
这是第一首。
经【十方所有诸众生。愿离忧患常安乐。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
这两首是颂恒顺众生。说到众生,特别是阎浮提众生,我们在《地藏经》里面许多次的在经文里面看到,所谓「刚强难化」。菩萨若不能恒顺众生,不但要顺,要恒顺,偶尔顺容易,恒顺就不容易;而且这个恒顺,跟诸位说,不是一生一世,是生生世世。我们的修学,不是在一生一世就成就,而是多生多劫才能够成就。多生多劫在六道里面,我们住在三恶道的时间长,三善道的时间短。诸佛如来真正慈悲到极处,从来没有舍离过我们,我们在人天,他在人天教化我们;我们在恶道,他在恶道诱导我们,没离开我们。我们为什么不能成就?是自己的业障习气太重了,佛顺我们,我们几时要能顺佛,我们就成功了。佛顺我们,我们不肯顺佛,所以不能成就。今天要是果然觉悟了,我们从今天起发心顺佛。顺佛怎么个顺法?依照这部经典修行就是顺佛。这部经典教我们怎么做?教我们现在要修十大愿王,要修礼敬、要修赞叹、要修供养、要修忏悔,乃至请转珐輪、请佛住世,一直到普皆回向。我们修学这些的目标,统统归到西方净土。我们能发这样的心,努力去做,这就叫随顺佛了。这一随顺佛,我们这一生必定成就,一往生之后的功德利益大家都晓得,我们一、三、五常常在这里讨论《弥陀经》,《弥陀经疏钞演义》说得太详细了,这种功德利益不可思议。
这个大义明了了,我们看经文。『所有十方一切剎』,这是先将所依的剎土,就是世界,先标示出来,太广大了,十方一切诸佛剎土,这里面所有的众生,我们统统要顺他,要恒顺。『广大清净妙庄严』,凡是修学普贤法门的,你才能真正见到十方诸佛国土清净妙严,为什么?因为普贤心是清净心,心清净,身就清净了。所以那个会修行的人,禅宗常常讲从根本修,根本是什么?就是清净心。心净则身净,身心清净,外面境界无一而不清净。所以善财童子涉猎所有的境界,全是诸佛清净妙严净土,无有一处不是净土。我们在那里看有善有恶,善财童子看纯善无恶,他跟我们的看法不一样,与我们的感受不相同。我们见到一切境界生烦恼,生喜怒哀乐,喜怒哀乐统统叫烦恼。善财童子接触外面境界,他生清净心,他不生烦恼,他生智慧、生清净心,所以他眼光当中都是清净妙庄严的国土。这是我们要懂得的。我们念佛几时念到一心不乱,就入这个境界了,这个境界是理一心不乱的境界。
下面两句,这是讲『众会』,「众」就是大众,大众聚会的场所就叫做众会。九法界有情众生,不单单是人天,畜生、饿鬼、地狱,有的时候我们把地狱除外,其实地狱也一样,都是有他的社会组织,有他的社会生活,他不是独立生活的,彼此互为依缘,就是互相依靠的。我们一个人在社会上,我们穿的衣服,有专门纺织、裁缝,我们必须要依靠他才有衣服穿;我们每天吃饭,有农夫农耕种植,没有这些人,我们就没有饭吃了。所以,一个人在社会上是要依靠多多少少的人,这叫众会。就说明九界有情众生他的生活方式都是群体的,决定不能离开团体,决定不能离开社会,不能够单独生存的。纵然你一个人在山林里面不接触其它的人,山林也有野兽,也有树木花鸟,还是一个社会。总而言之,你没有办法脱离,那还是一个社会,依然是众会围绕。此地所举的例子,是举那些菩萨众,「众会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这是讲什么?顺佛,主要的是顺菩萨众,那些菩萨围绕着佛,我们要随顺菩萨。
第二首偈,随顺一切众生,『十方所有诸众生』,这个范围就非常非常的广大,声闻、缘觉,下面是六道众生。『愿离忧患常安乐』,这句是说明菩萨修学的意愿。我们为什么要学佛?我们学佛的目的是希望十方三世所有众生能够离忧患,能够离苦得乐;换句话说,我们的修行不仅仅是为自己,这就是普贤行,我是为大众来修学的。换句话说,我自己多受一分苦难,众生就少受一分苦难,所谓代众生苦。虽然众生各有各的业报,我们代不了,但是我们这个心是圆满的。我们真正有心代他受苦,可是能力做不到。心是真实的,决定不是虚妄的,那你就是念念圆满功德。因此我们在修学过程当中所受的一切苦难,也就自己能承受得了,自己不会怨天尤人,为什么?代一切众生来受苦,这是菩萨的意愿,是自己的意愿。
『获得甚深正法利』,「利」是利益,唯有信愿圆满,才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这个地方特别要注意的就是「甚深正法」,太难太难了,现在在这个世间邪法太多了,就如佛在《楞严》上所说的,「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邪与正很不容易辨别,这点对我们修学关系非常非常之大。我们发的好心,如果要是邪正不辨,走上了邪道误以为正,我们一生的修持不但是白费了,恐怕还要招来许许多多的罪业,要招得许多不如意的果报,这是我们必须要谨慎、要小心,来辨别什么是正法,什么是邪法。当我们没有能力来辨别的时候,有一个方法,只要你常常读诵大乘经典,你在待人接物的时候,可以拿这个经典做一个标准来比较比较,如果与这个标准接近,这是正法;如果与这个标准相违背,决定是邪法。可是那个邪师手段很高明,表面上做的他样样都如法,你不容易看得出来,他用的心不正,外表上那个形式很正,用心不正。用的什么心?名闻利养,那就是邪。心邪,法没有正的;心正,法没有邪的,决定是正法。正心决定是利益一切众生的,舍己为人,绝对不是自私自利。所以在发愿修学过程当中,必定能够获得甚深正法的利益。这个甚深正法,也就是我刚才跟诸位讲的诚敬、清净、平等、慈悲,这就是正法。『灭除烦恼尽无余』,「烦恼」是贪瞋痴慢,身见、边见、见取、戒取,这些都是我们所谓的成见,成见很深,这都是烦恼的根源。只要获得正法,心正了,心地清净、平等、慈悲了,这所有的烦恼才能从根拔除。
再看末后这一愿,就是「普皆回向」的这个愿。这一愿,诸位可以从批注里面得知它这个文很长。这个批注在七十八面,倒数第三行,就是这一个小段:
疏【颂第十愿,前略后广。】
前面九愿,偈颂都非常的简单,可是第十愿「普皆回向」,这个文就长了,就非常的详细。
疏【此下大愿亦是伽陀,回向与愿大同小异。所言异者,谓回向要有功德能回。】
发愿是无有功德也可以发愿,这就是回向跟发愿不一样的意思在此地。
疏【同者,回向以愿为体,总愿别愿皆回向故。今是回向大愿。】
这两行给我们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就是向下广偈来赞颂普皆回向这一愿。这一愿里面有「别发大愿」,一共有十个小科目,这十个小科目统统是普皆回向,一个大愿里面开出来的,的确前面说得简单,这说得详细,把普皆回向的意思,圆圆满满的用偈颂体裁给我们补出来了。请看经文:
经【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天龙夜叉鸠盘荼。乃至人与非人等。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受持愿」也叫做护法愿,批注里面:
疏【按十地经,有十大愿:一、供养,二、受持,三、转珐輪,四、修行二利。】
诸位在此地一看就明了了,它这里注得很清楚。本经后面的偈颂,与《十地经》这十大愿相同,意思完全相同,但是次第不一样。《十地经》里面第一段讲供养,我们这第一段受持,所以这个顺序不相同,意思都相同。偈颂第一句,这是讲菩提,『我为菩提修行时』。我们为什么要修行?「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善财童子每参访善知识,第一句话就说:我已经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了,换句话说,我是为修学这个。是要为无上菩提,我们修的是这个。所以这个目标纯正无邪、清净不染、觉而不迷,我们修这个。『一切趣中成宿命』,这就是受持佛法了。我们不管在哪一道,因为学佛不是一生,生生世世,无论我们是什么样的身分,在哪一道是以哪一种身分,要紧的是什么?要知道宿命。为什么?知宿命就不会退转。如果我们再把范围缩小一点,那就是知因果,知因果也就是知宿命。我们一定明了,善因结善果,恶因得恶报,清净因一定得清净果报,这就是成就宿命智。唯有深明因果的人,他对于自己的修学(就是学佛),才能有坚定的信心。
『常得出家修净戒』,「出家」前面跟诸位说过有四种,此地所说的出家,不是指我们自己的家庭,不指这个。如果要指这个的话,我们展开前面五十三位善知识,里面五十三个人只有六个出家的,其余绝大多数没出家,那这个话就讲不通了。此地这个出家是讲什么?出无明之家,出烦恼之家,换句话说,有在家、出家,他身示现的是居士身分,在家,实际上心出家了,他出了烦恼家、出了无明家,是讲这个,这才叫修净戒。这个「净戒」以本经来说,「梵行品」是净戒,「净行品」也是净戒;「净行品」是初学的,「梵行品」是菩萨戒,心地戒,这是《华严经》本经里面所说的。下面这一句『无垢无破无穿漏』,是讲持戒清净庄严,戒律清净,不破戒、不漏缺戒,就是条条戒都修得圆圆满满、清清净净,这是讲心地戒品,这是修行的根本。这两句也就是护法。所以我们要护持佛法,护什么?护自己的身心清净,就是护法。为什么?清净心就成佛,身心不清净就成不了佛,无上菩提就不能证得,为了要求无上菩提,必须要护自己的身心清净,要明白这个道理。
底下这是讲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以及所有一切众生,『悉以诸音而说法』,这是愿受珐輪,受是接受。从这一首偈来看,真的,确确实实这是不可思议的华严境界。我们过去在弥陀净土里面看到的西方极乐世界,情与无情同宣妙法,西方极乐世界六尘说法。这个地方也是的,情与无情没有不说法的,「悉以诸音而说法」,统统在说法。我们自己见色闻声要能开悟,怎样才能开悟?心清净就开悟了,六尘说法你就悟入了。我们今天实在讲,六尘确确实实在说法,可惜我们自己的心不清净,所以一天到晚接触不但不开悟,反而增加烦恼、增长烦恼。心地清净的人,在这个境界里面增长菩提;心不清净的人,在这个境界里面增长烦恼,这是完全不相同的两个境界。这是一个意思。可是从另一个意思来说,就是你自己发大慈悲心为一切众生说法,这个意思也能够讲得通。
所以这一首偈子有两方面的意思。但是前面的意思深,必须要自己真正证得理一心不乱,就入这个境界。入了这个境界,晓得我们现前的世界与华藏、与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两样。虽然没有两样,还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如同华严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一样,还是要求生西方世界,依旧这句佛号二六时中不间断,像大势至菩萨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他的佛号没有中断。第二个意思,就是勉励我们自己要效法菩萨们,我们把自己所学到的一点一滴要辗转流通为人演说,这就是无量无边的功德,不要看小了。你读读《金刚经》,《金刚经》上明白的告诉我们,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不如为人说四句偈。你今天想,我想布施,我想修个大布施,我又没有那么多大千世界七宝,可是你听了这句佛法,你把佛法转告给别人、讲给别人听,这功德已经超过大千世界七宝布施。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佛决定没有妄语。所以,会修福的人,就常常把自己懂得的这一点点佛法,时时刻刻讲给别人听,劝别人学佛。尤其是劝人念佛求生净土,这个福报之大,大概也像经上讲的,「唯佛与佛方能究竟」,等觉菩萨都说不完,福报太大太大了。再看下面这一首,「修行二利愿」:
经【勤修清净波罗密。恒不忘失菩提心。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这首偈颂里面,有两句是非常有名的,也就是过去许许多多的大德常常在经论里头的引用,就是末后这两句,『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前面两句是『勤修清净波罗密』,十波罗密里头没有清净这两个字,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清净」怎么讲?十波罗密都要清净,唯有清净才叫波罗密。「波罗密」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就是究竟圆满,就是这个意思,究竟圆满的意思。由此可知,修十波罗密是要用究竟圆满的清净心来修,为什么?这就是大菩提心的显现。『恒不忘失菩提心』,菩提心完全显露。心要不清净,我们的菩提心就迷失了。这点非常非常的重要,希望我们要特别注意,就是二六时中,无论在什么境界里面,保持自己的心地清净,刚才讲了就是护持三宝,护持佛法,心决定不染污,决定不动摇。下面两句,这是讲行业。前面两句是二利行,就是自利利他,是体,清净心是体。
『灭除障垢无有余』,「障」通常我们讲烦恼障、所知障,或者说为三障:惑障、业障、报障,这个二障与三障都是所有障碍的归纳,障碍我们的菩提心,障碍我们的本性;「垢」是烦恼的总代名词。一切障碍,一切烦恼,统统要把它灭除,要把它断尽。『一切妙行皆成就』,「一切妙行」就是说的我们平常待人接物、起心动念。我们现在不妙,为什么不妙?我们待人接物、起心动念不清净。假如有一天我们待人接物、起心动念,统统是清净的,那就妙了。像诸佛菩萨,他起不起作用?起作用,他应化在我们这个世间叫妙行,示现跟我们一样,也穿衣,也吃饭,也应酬,也有喜怒哀乐这些表情,他心清净不染着。我们不行,我们染着,他不染着,这个心就妙,染着就不妙了。他为什么不染着?前面一首好好的念念就晓得了,他勤修清净,不失菩提心,又断一切烦恼,所以他的行妙!断烦恼而能够示现烦恼;示现烦恼,上一次跟诸位说过,涅盘行里头五种行叫病行,那是装出来的,装给我们看的,不是真的,不是真的他有烦恼,他是装给我们看的。就像《华严经》里面,刚才我举的那几位,那都是示现的病行,其实他们哪有贪瞋痴?故意示现的贪瞋痴。换句话说,示现这种境界,帮助我们自己修清净心,让我们在这个境界里考验考验,我们动不动心、起不起念头?如果真的不动心、不起念,这个考试及格,就通过了;假如又起心动念,那好了,你不及格,你还得留级,不能向上提升,就是这个意思。那是示现,并不是他真正如此,哪有佛菩萨不断烦恼的道理?尤其是深位菩萨法身大士。
『世间道中得解脱』,「世间」这两个字包括的范围也非常之大,通常佛法里面讲有情世间,这是讲我们六道,六道凡夫;器世间是讲我们生活的环境,物质环境,叫器世间;第三种叫智正觉世间,智是智慧,智正觉世间是讲四圣,佛、菩萨、声闻、缘觉,他们最低限度都已经证得了正觉。所以有这三种世间,这三种世间里面都得到解脱,解脱就是自在。为什么得到自在?因为他不染着。所有烦恼不自在,都是染着而生的,佛法常讲执着、着相了,只要有执着你就不得自在,破除执着就得自在。所以,小乘人破我执,他得自在了。我们常讲他得半个自在,什么叫半个自在?三界六道里面他得自在了,我执破了,法执没破,所以他在智正觉世间没有得自在,他在有情世间得自在了,智正觉世间没有得自在,所以叫半个解脱。假如我们对一切法也不执着,我执破了、法执破了,那就得大自在。所以三种世间统统得解脱,得自在了。
底下这两句话是比喻,『犹如莲华不着水』。「莲华」,佛门里常常用它表法,它是生长在池塘的里面,池塘下面是泥土,根生在泥土里面,泥土就代表六凡世间(就是六道);泥的上面是清水,水就代表四圣,佛、菩萨、声闻、缘觉,就是智正觉世间;而莲花开在水上面,不但是六凡他不执着,四圣也不执着,这就真正得解脱了。这个境界就是《华严》里面所谓的一真法界。所以一真法界在十法界的上面。十法界里的佛,他执着是个佛,不错他是成佛了,成的是藏教、通教、别教的佛,他不能成圆教的佛,为什么?圆教的佛是在那个水的上面。藏教、通教、别教那个佛,好像莲花那个花苞在水里还没有长出来,所以他叫做正等正觉,不能叫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那个花开在水的上面,莲花代表这个意思。所以佛门里面常用莲花表法,一看到莲花,我们就要想到经上讲的,「犹如莲花不着水」。
密宗里头有个咒语,等于净土里面阿弥陀佛的圣号一样,我们显宗里大家都是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密宗里头念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唵嘛呢叭咪吽它的意思就是这一句,「犹如莲花不着水」。唵是身,是我们身体;嘛呢就是莲花,你们在经上常常看到的嘛呢就是莲花;叭咪是保持;吽是意。这是外国的文法,倒装句子,外国的文法你看它的意思,身、莲花、保持、意,我们中国的意思是保持身意像莲花一样,岂不是就是这一句「犹如莲花不着水」。所以念六字大明咒,一定要生起这个意念,不管什么境界现前,一念这个咒心就清净了,我们不应该染着,身心都不染着,他心立刻就得清凉自在了。正如同我们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一定要晓得这个意思,皈依无量觉。觉就是不着水,一着就迷了,水都不着,怎么能着泥?水是四圣法界,佛、菩萨、声闻、缘觉都不着,何况六道凡夫?所以这个比喻非常之好,比喻得非常好,这是身心真正清净。
『亦如日月不住空』,这也是一个好的比喻。太阳、月亮非常光明,明亮的,它不住空。它在空中示现不住,不住就是不着,它连空都不着,有当然更不执着。所以,不但不执着有,连空也不执着,取这个意思。空有二边都不执着,这不得已才说它是个中道。其实中道有没有?中道有名也没有实,如果你要执着有个中道,又错了,你把空与有当作一边,这一边又建立一个中道,又执着它了,还是错误。所以诸位要深深体会这两句偈的意思。一切都不着,这是佛菩萨;着了空,声闻、缘觉着空,六道里面四空天的天人着空;色界以下的都着有。唯有佛与大菩萨他知道诸法实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他能真正做到一切都不执着,连那个不执着也不执着。你要说我一切都不执着了,你执着个一切都不执着,还是个麻烦事情,这个病不能断根,不执着这个念头也没有。批注里面主要是给我们说明,配合《十地经》十愿来讲,解释得也很清楚,有行体、有行业、有行相,这解释得非常之好,简单扼要。再看底下这一段:
经【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如是经于剎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我常随顺诸众生。尽于未来一切劫。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
这是「成熟众生愿」。离苦,因与果统统要离,凡夫只看到苦果,他想离,他不知道离因,不离苦因,那个苦果怎么能离得了?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第一句,『悉除一切恶道苦』,我们就明了着重在因上,所有招来苦报之因,我们要远离,离了因,我们就不会有苦果了,这才是一个真正觉悟的人。『等与一切群生乐』,「等」是平等,前面是离苦,这是得乐。我们要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是菩萨的宏愿,也是菩萨的大行,这是真正慈悲。我们尽心尽力帮助别人离苦得乐,帮助别人离苦得乐要常常为众生着想,不要常常为我着想,为我着想就做不到了,常常替他设想,我要是他我应该怎么个做法,我希望别人怎么帮助我,要这样才行。所以第一个要舍我、要无我,才能够真正的为他,有我就不能为他,无我才可以为他,才真正能够帮助别人离苦得乐。说到离苦要离得干净,讲得乐的话,帮助别人得乐的话要平等,这个非常非常重要。因为平等,我们这个心才不失清净,虽帮助别人,不失自己的清净心;心不平等,虽然帮助别人得乐,自己心染污了。所以一定要生平等心,帮助一切众生。可是在事上,当然是不会平等的,心要平等。事上为什么不平等?有人你帮助他,他很乐意接受;有人你帮助他,他还不接受,那就没有法子了。不接受的,菩萨想帮他帮不上忙,他不接受,不肯要你帮助,所以在事上不平等。众生的业力、福报有差别,菩萨用心决定没有差别,决定是平等的。
下一句讲时间长,『如是经于剎尘劫』,不是一天、二天,「剎尘」,剎是三千大千世界,一个佛剎把它磨成微尘,一尘是一劫,无量无边劫,数不尽的,永远是这样的帮助别人、利益众生。这讲时间无有穷尽,不是短时期的。『十方利益恒无尽』,这是讲空间。时间是三世,过去、现在、未来,永无中断;空间是十方,广大无边。所以,你要修普贤行,你要以这种心态,去为十方三世一切众生拔苦与乐。『我常随顺诸众生』,这句非常的重要,这是总结为什么能做到长劫的帮助众生?因为他修随顺众生这个大愿。『尽于未来一切劫,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这三句是总结长时所成就的殊胜因果,这也就是《十地经》里面那个十愿的第五,成熟众生的大愿。凡是于众生有利益的,我们必须要尽心尽力的去帮助他,帮助他绝不为自己的利益,在帮助别人当中修到忘我,唯有忘我了,心才真正的清净平等。诸位要晓得,有我就不平等,有我怎么?我比别人总要高一点。所以有我就有我慢,我慢是与生俱来,不要学的,我、他,不管他哪点好,我还有个长处他没有的,这有什么法子?所以不会平等的。无我才能平等,有我就不平等。所以在服务一切众生里头修什么?破我执。念念只想众生的利益,就把我忘掉了,这个功德无量无边。如果念念别人的功德,还常常想着我,那就糟了,那就永远是凡夫,永远不能出离六道。说老实话,我们生生世世修行,就是因为处处太爱我了,处处念头没有把我忘掉,所以生生世世的修行到今天还成这个模样,到哪一生把我忘掉了,你这一生就成就了。我们今天晚上就讲到此地。
有两桩事情向诸位报告,第一桩就是明天我们图书馆举行郊游,有参加的都已经登记了,明天早晨在这边集合,等一下我请负责的人来给诸位报告集合的时间、地点。同时我们明天举办放生,今天我也跟他们去买那个鸟,我到那里去一看,我没有想到现在还有什么鸟兽公司,我一看真是不得了。我想这个鸟兽公司,是专门为放生人而设置的,因为我们常常放生,他就拚命去抓鸟,我们要不放生,他们就不抓了。所以,我们现在不但不是放生,是害生,这个意义完全丧失掉了,现在是害生。所以诸位要记住,世间确实有这些人。我就想到,我有一年在台中莲社,李老师讲经,外面人拿了海龟放在我们讲堂的门口,这么多听经的人不能不买,价钱之高吓死人,可是人多,大家出一点就买了,买了第二天放生。到第二天晚上讲经,又送来两只。李老师说不行不行,决定不买,你今天买了,他明天又会多抓几只来。为什么?这个销路好,马上就能拿到钱了,这是类似于欺诈。所以你不买,他就不抓了。所以那个鸟兽公司,假如我们台北,这么多佛教徒要不放生,鸟兽公司就倒闭了,他就不抓了,少害一些众生。真正放生的意思是什么?你们家庭主妇,每天早上到菜市场买菜,看到活活泼泼的鱼跟鸟,你买来就放,这个是对的。这个是什么?人家抓来要卖了吃的。他现在这个鸟兽公司是专门卖给你放生的,这个真是大错特错。这是我向诸位提出一个警告。所以今天我就没有买,我看了很难过,没有买。我们这次放生的钱不少,我就交给同修们负责。明天不参加郊游的同修,你们明天去放生,我们郊游的郊游、放生的放生,我们分两批来进行。而且放生要注重真正放生的意义,不要搞错了,不要搞放生变成害生,这是第一桩事情。好!谢谢诸位。
普贤行愿品疏 (第三十集) 1986/1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4-001-0030
请掀开经本第八十一面:
经【所有与我同行者。于一切处同集会。身口意业皆同等。一切行愿同修学。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常愿与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
这两首偈是重颂。就如同前面所讲的,《十地经》里面的十愿,就是第八愿;在本经里面讲是「不离愿」,不离诸佛,不离善友,善友就是我们常讲的善知识。这个善知识就是与我们同修行的人,如果就狭义上来说,这是同修普贤行的人;如果广义来说,总括了一切大乘佛法,凡是修学大乘佛法都叫做同行者,这是有广义、狭义两种说法。『于一切处同集会』,这首里面一共四句,都有一个「同」字,可见这个字很要紧。如果不是同行、同会、同等、同学,那就不是不离,不离必定要有这四同。特别是这个行门,这个行门它的目标是求生西方净土,由此可知,凡是发愿求生西方净土的人,可以说与普贤行就属于同行,同一个志愿。因此我们希望与大众在一块共修,「集会」就是共修。
怎么叫『同等』?「等」是等普贤菩萨,『身』修礼敬,『口』修赞叹,『意』包括的范围就非常之广,特别是指三种回向:恒顺众生、常随佛学、普皆回向,都是偏重在意业,这是同等的意思。『一切行愿』,前面讲的十条,那是讲的纲领,十条是纲领;如果就本经来看,经上一共给我们列出,像「出世间品」一共讲了两千法门,那两千法门都是普贤行。两千还是略说,所以普贤行门无量无边,此地称为「一切行愿同修学」。这一首完全讲的就是自己发愿要修学。
要怎么个学法,下一首偈就说了。『所有益我善知识』,「益」是对我有利益的,这样的善知识。什么人对我有利益?说实在的话,没有一个人对我们没有利益,一切众生对我们统统都有利益,问题就是你会不会用心。孔夫子过去也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他那里讲的师就是佛法里面讲的善知识,必是必定,不会说没有的,必定有我师。三人指哪三人?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善人,一个是恶人,就指的这个三人。善人他善行、善心,我们要跟他学;恶人那个恶行、恶心,我们自己要反省,我们自己有没有。所以善人是我们的善知识,恶人还是我们的善知识。华严会里面,我们所看到的善财童子,他只有一个人,其余的都是他的善知识,所以他能够一生成佛。他一生当中能够将见思、尘沙、无明断尽,肉身成佛,成的是圆教佛,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读《华严》要在这个地方着眼,看他怎么成就的,说穿了秘诀就在此地。我们所不行的就是,这个人是我的善知识,可以亲近;那个人不行,那个他不如我。所以你成就不了,你的烦恼断不了,你的一心不能现前,道理就在此地。所以首先我们要认识善知识,一切众生,情与无情,都是我们的真善知识,都是我们的大善知识。
『为我显示普贤行』,你应当要作如是观,一切众生起心动念、所作所为,那是做什么的?是「为我显示普贤行」。是为我显示我在这个境界里面修圆满的普贤行,你要能够作如是观,你就是普贤菩萨,你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普贤行门在一切佛法里面是第一个行门,是直捷成无上正等正觉的。我们念佛行门在一切行门当中也是第一行门,那第一行门比不上普贤行,这个诸位要晓得。因为念佛这个法门,第一行门,是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要成无上正等正觉一定要修普贤行。如果我们现前就修普贤行,不但能往生,而且能证无上菩提。这末后一卷,清凉大师说过,《华严》关键,可行可宝。我们讲法宝,法宝许许多多,法宝里头也有第一法宝,这一卷经就是第一法宝,我们要识货。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六根接触的六尘境界,要晓得统统是诸佛菩萨的示现。所以善财童子眼睛里面全是佛菩萨,学生就是自己一个。我们在五十三参里面也看到的,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有出家、有在家,有学佛、有外道,那就是我们现在这个现实社会的缩影。你要说善财童子幸运,他都遇到善知识。难道你没有善财童子那么幸运吗?你是遇到善知识不把他当作善知识,那有什么法子?善财童子遇到,是统统把他当作善知识,他成就了;你是遇到,硬是不肯当作善知识,所以你不能成就。善财的长处就是这么一点,我们不及善财童子的也就这么一点点,这是我们要向善财童子学习的。
『常愿与我同集会』,你果然将一切众生,情与无情都当作善知识,才能常愿跟你在一起,那就不叫怨憎会了。我们凡夫,人在一起长久了,就怨憎会。善财童子没有,为什么?唯有常常在一起,自己才能够广学多闻,才能够成就无量智慧,才能成就一心不乱。我们修一心要在境界里修,离开境界到哪里去修行?『于我常生欢喜心』,你自己真正在这个里面修行,一切善知识没有不欢喜的。所以这两首对我们现前修学来说尤其是重要,经文里面所讲的全是事实。我们说要把情与无情当作善知识来看待已经是很勉强了,你的成就已经就有限了;情与无情确确实实是诸佛菩萨,那你就决定成就。
佛在本经,不是在这一卷,大经里头说过「一切众生本来成佛」。现在是不是?是佛。所以佛眼睛里面看一切众生都是佛。佛为什么会变成凡夫的样子?那是佛示现的。我要能常常这样想、常常这样观,我自己就成就了。怎么成就的?你想想我在前面讲的这个十愿,我看这个十愿最重要的一愿,根本的大愿,就是礼敬诸佛,那是根本大愿。所以礼敬的心不能生,普贤行就做不到。你真正明了情与无情统统都是本来佛,我们礼敬之心自自然然就生了;不但生,而且这个心发得圆圆满满,一点欠缺没有。你这一生当中不成佛,那到什么时候成佛?当然成佛!你的恭敬心所以生不起来就是看这个是凡夫,那个也是凡夫;这个人跟我差不多,那个还不如我,你的恭敬心生不起来,你就成不了佛。我们今天在此地这一会,大家来读这卷经,这卷经是佛法里面第一法宝。希望同修们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要把这个几句多念念,念得滚瓜烂熟,时时刻刻在境界里回光返照,这样可以对治自己无始劫以来的习气毛病。批注也注得很好:
疏【此即彼第八愿也。谓愿于一切生处,恒不离佛及诸菩萨,得同意行故。亦名心行愿,愿不离一乘故。】
一乘就是佛乘。再看下面一愿,「供养愿」。诸位翻过来在八十二面:
经【愿常面见诸如来。及诸佛子众围绕。于彼皆兴广大供。尽未来劫无疲厌。愿持诸佛微妙法。光显一切菩提行。究竟清净普贤道。尽未来劫常修习。】
这一段是讲的「供养愿」。所以在经文第三句是它的中心,『于彼皆兴广大供』。「大有六种」,批注里头有,诸位一看就晓得。第一个是「心大」,第二个是「供具大」,第三是「福田大」,第四是「摄功德大」,第五是「因大」,第六是「时大」,这八句意思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第一句,『愿常面见诸如来,及诸佛子众围绕』,「佛子」是菩萨,合起来就是诸佛菩萨。诸佛菩萨时时刻刻在我们面前,时时刻刻在我们的周围,你一定要认识;如果你不认识,那就没法子。你要认识,你认识了,你就有福了,你认识之后你才能够种福。
如何种福?广修供养就是种福。所以你要晓得供养。而供养当中,前面我们说过很多,最要紧的就是法供养。不仅仅佛在《金刚经》上给我们做比较,本经里头比较的经文非常之多,一切财供养不及法供养,法供养当中尤其重要的是修行供养。如果要谈到「皆兴广大供」,我们看了这句经文都害怕,又听到我刚才讲,情与无情都是佛菩萨,我个个都要供养,我哪有这么大的力量?我没有这么多时间,又没有这么多财力。那这个经读了还不是白读。你如果所谓见到善人,能跟他学善法;见到恶行,你就能够内省,这就叫供养,这是真正的供养。为什么?诸佛菩萨示现这个样子,就是教你在这个境界里面修清净心,在这个境界里面断恶修善。
其实整个修行法归纳起来就是八个字。诚敬,你看我们对善人真诚恭敬,对恶人也真诚恭敬,这是供养,修诚敬心。如果说我对善人,我对他很尊敬,对恶人,我讨厌他,那你就不是供养,你就不是修行,那是凡夫,绝对不是普贤菩萨。为什么?你在境界里起了分别、起了执着,你打妄想,你就不是一个修行人。诚敬是基础,用诚敬心修清净、平等、慈悲,清净、平等、慈悲跟恭敬是一不是二。其实清净、平等、慈悲就是我们讲的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就是三心。三心从什么地方显现出来?从诚敬心现出来,这就是广大的供养。
心大无有疲厌,『尽未来劫无疲厌』,这句是心大。他心为什么大?心里头没有界限就大了。我们这个心为什么不大?因为心有界限。本来心很大,自己画界限把它变小了,所谓作茧自缚。界限是什么?就是分别。有了分别,就小了;没有分别,这心就大了。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心,这点我们要明了,要牢牢的把它记住。所以,分别、执着、妄想把我们广大的心变成今天这么的窄小。两个人在一起为什么不兼容?当中画个界限我、你,这当中有界限就不能容了。去掉这个界限,尽虚空遍法界原来都是自己。正是佛在经上所说的,「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尽虚空遍法界依正庄严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性就是自己的本人,就是自家的本体,所以才是「尽未来劫无疲厌」,这个话是对我们讲的。
『愿持诸佛微妙法』,这个「诸佛」诸位要记住,就是我刚才讲的,情与无情统统是诸佛,不但所有有情众生是佛,连无情的众生也是佛。每一尊佛它都示现的微妙法,蜡烛会放光,慢慢点就点完了,这就是它的微妙法;桌椅板凳摆在这个地方,整整齐齐,可以给诸位舒舒服服坐在这里听经,这是它的微妙法。你要细细去体会,这一切众生坐在这里,你看面孔的表情,喜怒哀乐,那是他的微妙法。如何能将一切诸佛微妙法,开启我们自己无量的智慧,变成我们自己甚深的禅定,这就叫「持」。这是「愿持」两个字的说法。我们在一切境界里头,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之中,成就无量的智慧,成就甚深的禅定。
『光显一切菩提行』,「光」是般若智光,「显」是明显的透露在外面,不是隐藏着的;换句话说,它是起作用的,不是不起作用。「菩提行」,行是行为,行为包括身口意三方面,身是身体的动作,口是言语,意是思想、见解,这属于意的行为,身口意三业的行为都是觉而不迷,那就叫菩提行。菩提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觉悟的意思。觉悟的行为,换句话说,他是觉悟的思想、觉悟的见解、觉悟的言语、觉悟的造作,样样都能够觉而不迷。
『究竟清净普贤道』,这一句里头有因大,也包括是功德大,因为究竟普贤道是最殊胜的功德。这句所说的普贤,前面说过,有位前的普贤、有当位的普贤、有道后的普贤,这就是当位的普贤。当位普贤是等觉菩萨,所以称之为「究竟清净」。清净两个字也是因大的意思。这两个字我们要特别注意,佛法的修学修什么?清净心而已。清净心就是一心不乱,清净心就是禅,所以佛法所修的就是心清净。心清净,我们身就清净;身心清净,外面境界没有不清净的,所谓净土。经上也常说「心净则土净」,净土怎么现前的?是从心地现前的。由此可知,大经里常常给我们讲「境随心转」,没错,一点都没错。
也许诸位同修,或者有了怀疑,现在有很多人看风水,有人风水还很灵,那是怎么回事情?因为你心不清净,风水就很灵;你要心清净,风水对你就不灵了。为什么?好风水、坏风水对你是一如,这个才叫最好,境随心转。我们心不清净就会被境界转。你要不相信的话,人家赞叹你几句,你就很欢喜,你心不清净。他一赞叹,你看,你马上欢喜了,你就被他转了;他又骂你几句, |
|
|
|
|
|
|
|
你要生好几天气。你就不行了,你心被外面境界转。如果你心清净,他赞叹你,你不生欢喜心,如如不动;他要毁谤你,你也如如不动,所谓八风吹不动,你心清净了。清净就不受人转了,不受赞叹、毁谤转了。人事转不了,地理也转不了,一样的道理。你会被人转,就会被地理风水转,就这么个道理;你不被人事环境转,那个风水转不动你。你住的那个地方是个凶宅、恶地,决定平平安安若无其事,为什么?你不为境界所转。
可是你没到这个功夫,不行,你必定受环境所转;换句话说,你居住的地方要选择邻居,要好好的看风水,道理在此地,你心不清净。心清净就不需要了。但是清净心相当不容易,清净心要认真的去修学。清净,要想得清净心,应该怎么办?刚才讲了,这诚敬之外要平等,你不平等,心就决定不会清净。所谓平等,你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就平等了;你要有分别、有执着,那怎么会平等?不会平的。所以要修平等心、要修慈悲心,慈悲心就是考验你的清净与平等,因为你慈悲,你才能接触一切人、物,接触一切事,在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里面修你的清净心、修你的平等心,叫历事炼心。果然到清净,那就功夫成就了,那就叫普贤菩萨;到究竟清净,那是把一念生相无明也差不多快舍掉了,这叫究竟清净。这是我们修行的一个终极的目标,也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尽未来劫常修习』,这一句话放在最后,意义非常的深长。你已经到究竟,究竟就圆满了,圆满何必还要「常修习」?圆满就不需要了;圆满再发心常修习,这就叫大慈大悲,做一个榜样给别人看,还有一些没有圆满的人要帮助他们。这就是什么?道后普贤,普贤已经成佛,成佛再退回到菩萨位上,叫倒驾慈航。菩萨,也许你们坐的旁边,碰到手臂的,那就是菩萨,你自己不认识、不晓得。菩萨什么样子?你去念念《普门品》,《普门品》大家念得多,你看观世音菩萨说的,应以何身得度者,他就现什么身。所以菩萨什么样子?你眼睛看看这些人物,统统是菩萨的样子。为什么?菩萨没有一定的相,没有一定的身,随类化身。所以哪一个不是菩萨,哪一个不是佛?你要以清净心来看一切众生,一切众生个个都像佛、个个都像菩萨,愈看愈像。所以佛菩萨就在我们的周围,佛菩萨从来没有离开我们,而是我们自己不认识。
佛菩萨大慈大悲,我们把他的意思错会了,那就是我们自己的心不清净。所以诸位讲修行功夫得力,就是心地一天比一天清净,功夫就得力了;你心不清净,当然不得力。心不清净,不但经文展开在此地,你看不懂它的意思,就是批注你也看不懂;心果然清净了,你看经每一句、每一字里无量义。为什么?因为佛这个言语是从清净心里面流露出来的,你的心一清净,它的真实义就现前,开经偈说「愿解如来真实义」,心不清净怎么能看得出来如来的真实义?所以一定要修清净心。
在修行里,我要告诉诸位,佛法修行的总纲领就是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们就是修这个。佛法僧,一定要把意思搞清楚,佛是觉的意思,觉而不迷;法是正的意思,就是正确的思想、正确的见解,正而不邪;僧就是清净的意思,所谓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所以三皈依就是皈依觉、正、净,从迷惑颠倒回过头来依觉,觉而不迷;从邪知见,就是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见解,回过头来依正知见,正而不邪;从染污回过头来依清净。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境界,起心动念就是染污。刚才我说了,人家赞叹你,你就被欢喜心染污了。心本来清净的,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你有个欢喜,那欢喜就是一物,欢喜就把你的心染污了;骂你几句,你就瞋恚了,瞋恚是一物,也把你的心染污了。所以你心一动就染污了。如何能在一切境界里头如如不动,对外面境界照得清清楚楚?镜子不动,镜子不染,所以佛法将我们的心比作镜子,叫大圆镜智。你看转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用圆满的镜子来做比喻,我们修行就修的这个。所以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那是手段。手段尽管不同,目标是一个,就是修的觉正净。你如果常常记得我修觉正净,你就不迷了。当你迷的时候,一句我迷了,那就不迷了,为什么?你已经知道你迷了,知道迷就不迷了。知道邪那就是正了,知道染那就清净了,怕的是你不知道,你不自觉。所以清净两个字非常重要。菩萨、诸佛倒驾慈航来,他也示现的修学觉正净,给我们做一个榜样,教我们依照这方法来修学,这是慈悲到了极处。再看下面这一段,第六段,「利益愿」:
经【我于一切诸有中。所修福智恒无尽。定慧方便及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
这是前一首。
经【一尘中有尘数剎。一一剎有难思佛。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
这一段也非常之妙。前面五段偏重在自学,成就自己。这一愿,自己成就了要帮助别人,如诸佛菩萨一样,自己修成了,自己没事了,没事就要帮别人。帮别人是不是有事?帮别人还是没事。佛菩萨一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他忙什么?没得忙,没事,无事忙,忙无事,自在!我们众生忙得很辛苦,忙的是有事,有事忙,忙有事,所以焦头烂额不得自在,苦不堪言。他是忙无事,无事忙,所以快乐无比!这是我们应当学习的。所以这个愿叫「利益愿」。
『我于一切诸有中』,「一切诸有」就是讲三界六道,通常我们讲欲界有(有是有业因,有因当然就有果报)、色界有、无色界有,我们叫三有。如果再细说有二十五有,但是二十五有跟三有开合不同,里面内容完全是一样的。这就是讲的三界六道,这是我们通常讲凡夫境界,不是圣人。就是倒驾慈航到三界六道里面来,一般讲就是度众生,利益众生。所谓度,拿今天的意思来说就是服务、就是帮助,帮助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服务,就叫做度众生,度就是这个意思。
『所修福智恒无尽』,无尽的功德是由定慧当中生的,定就是福。什么人有福报?有定的人,心定的人有福报,心不定没有福。诸位仔细去想想,揣摩揣摩这个意思,定是福。所以念佛人修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是最大的福报,他在宇宙人生当中自己有主宰,这是大福,无量之福。因此利益众生,实际上也是利益自己,正所谓教学相长。所以诸位一定要发心弘法利生,对你自己这个福慧的修学是有无尽的功德。这句是讲他过去所修学的,「所修福智恒无尽」,就是前面五愿所成就的。
『定慧方便及解脱』,这句是讲福慧的起用,我们要讲两种智的话,前面是讲根本智,这一句就是后得智;前面一句讲实智,后头这一句是权智。权智就是把这个智能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待人接物之处,这就讲到方便、解脱,解脱是自在。『获诸无尽功德藏』,这是讲果报。可见得他所修学的,他确确实实有收获,收获的是无尽的功德,「藏」是比喻,像宝藏一样。「功德藏」具体跟诸位说明的,就是无尽的智慧、无尽的德能、无尽的才艺。再告诉诸位,这里头有无尽的富贵。讲别的东西你们还不关心,说这个你们就很乐、很自在,你们就希望能求到,这有无尽的财富在里头,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所以我们看到《华严经》,你看看前面,这是最后一卷,你从第一卷看到第十二卷,大概有十一卷半的经文,毘卢遮那佛那个富贵我们想象不到,那个物质上的享受,如果你不读《华严经》,凭想象你决定想不出来,你看看那个富贵,这就是无尽功德藏里面所包含的。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也是无尽功德藏当中所显现的,绝对不是假的,样样都是真实的。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可以取得,你为什么不干?你把这个舍弃,太可惜了。确确实实能够取得的,所以诸位要珍惜。前面三句讲修因,后面这一句是果报。
再看底下一首,这是讲处所的普遍。『一尘中有尘数剎』,「尘」是讲微尘,微尘是非常小的物质,我们今天讲原子、电子这一类的。大概佛经里面讲的微尘,是不是就是现在所发现的原子、电子,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晓得,微尘是能够在金属里面通过的。我们晓得,金属密度很大,虽然密度大,但还是有空隙,在高度的显微镜之下看得出来,它还是有空隙,这个微尘可以在当中通过。由此可知,微尘很小很小,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佛经里面讲,阿罗汉的天眼能够看到微尘。就是这么小的物质,那一粒微尘里面,那里头东西多了,奥妙无穷,为什么?里面有尘数的佛剎。佛剎是什么?大千世界。不是一个大千世界,一微尘里头不是一个大千世界,有无量无边的大千世界,微尘数的大千世界,这个不是我们能够想象得到的,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我们没有法子能够想象的,就是一粒微尘里面有微尘数的大千世界,这个境界在《华严》里面所说的,一多无碍的境界,也就是事事无碍。大中现小我们能够理解,小中现大我们没有法子理解,连比喻都比喻不出来,但是它的确是事实。
『一一剎有难思佛』,「难思」就是不可思议,一一剎中有无量无边的佛。『一一佛处众会中』,每一尊佛都在那里说法,都在那里教化众生,有无量的菩萨海会围绕。你看看那一微尘里面真是妙不可言。『我见恒演菩提行』,他见到了,他入到这个境界了。「演」是表演,他也入到这个会里面,也示现修普贤行。这是什么意思?助佛教化,佛教化众生,他到那里去也示现帮助佛教化众生,是这个意思。这是权智方便解脱行,这种境界给诸位说,最低限度也是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才行。圆初住以上就是我们念佛人念到理一心不乱,这是我说最低,最低的程度。如果严格说起来,这个境界应当是八地菩萨,才能真正入这个境界。我们读到这样的经文要相信,为什么?佛决定没有妄语。我们想到《金刚经》上释迦牟尼佛给我们所说的,「如来是真语者」,真就是不假;「实语者」,实就不虚,绝不是虚妄的;「如语者」,如语就是与事实完全相符合,不增不减叫如语;「不异语者,不诳语者」,佛不会说大话,不会欺骗人,他讲的这个境界的的确确是事实,确实是事实。
实在很难相信,真是难相信,不得已我们可以用梦境来做个比喻,大概凡夫每一个人都有作梦的经验,那个梦从哪里生出来、变现出来的?我们想一想,我们这个身体什么地方能变成梦境?仔细在我们整个身体里面、我们的骨头里面、我们血液里面、我们皮肤里面、我们爪甲里头、我们头发里面去找去,梦境从哪里生出来的?你仔细去找,一定有个地方变成梦境。可能变成梦境的也只是一个、二个很微细的细胞而已,也许就是佛所讲的一尘之中,它能够现无量无边的梦境出来。梦境没有小,一尘没放大,在感官的世界里面,的的确确是相同的。所以我们从这些比喻里面能体会到一点意思。那不是真正的境界,真正境界必须要自己证得。如何证得?还是极净的清净心就能够证得。所以决定不离清净心。菩萨到这个地位,发心帮助佛教化众生,「我见恒演菩提行」。我们现在是初学,虽然在初学,读到这一句我们也应当起来效法,只要看到有大众聚会在一起的时候,你能够懂得多少,你也可以跟大家讲一点,与大家来讨论佛法,共同来修学觉正净法,说明礼敬、赞叹,乃至回向,功德利益,自利利他,这就是我们现前可以修学的「利益愿」。再看后面这一段,这是第七「转珐輪愿」,一共有三首:
经【普尽十方诸剎海。一一毛端三世海。佛海及与国土海。我遍修行经劫海。】
这是第一首,第一首给我们所说的,是先说明转珐輪的处所。转珐輪就是教学,佛用这个做比喻。佛法是要流通的,佛法是要彼此互相来传授、来教学的,就像一个轮一样,要转动,用轮来比喻,非常有意义。轮在相上动,心不动,轮的圆周动,圆心不动。圆周有,圆心不能说没有,也不能说有。你们诸位想想,圆心在哪里?圆心是非有非无。你说它没有,那个圆是具心才有的,没有心哪有圆?你说有,找不到。你找到那当中,你要点一点,那是点,显微镜看到好大的面积,点是抽象的。它真有,但是绝对没有迹象。我们的心就是如此,心有没有?真有。有没有迹象?没有。心无有一法,心能生万法。心什么都没有,但是心具足一切法,正是如六祖所说的,「何期自性,本来具足」,一样不欠缺;「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可是你要记住,他老人家第一句话说,「何期自性,本来清净」,本来清净的。这是他自己见到这个境界了,用几句话把这个境界的样子描绘出来,这是他自己亲证的境界。所以佛法常用轮来代表,来做一个比喻。我们学佛也就是学这个轮相,身要勤快、要动,心要清净;身有,心要无,心要空。空这个字好,空不是无。所以经上常讲真空妙有,它是一不是二,真空就是妙有,妙有就是真空,所谓真空不空,妙有非有,这是事实的真相。转珐輪的处所,可以说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是,这首偈子就是这个意思。『普尽十方诸剎海』,这先讲大的世界,『一一毛端三世海』,与前面的一微尘里面含大千世界意思没有两样。
『佛海及与国土海』,「佛海」就代表有情,「国土海」代表的无情,或者我们拿现在的话来说,佛海代表动物,国土海代表的植物、矿物,所谓有情世间、器世间。如果讲到有情世间,这九法界可以讲,佛怎么也讲有情?我们常讲九界有情,当然不能包括佛海。可是你要记住,如果这个佛是藏教佛、通教佛、别教佛,还是有情世间,只有圆教的佛才不是有情世间。为什么?等觉菩萨,我们讲圆教,圆教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有断,那他还算有情。所以往生西方净土带业是决定正确,如果说不带业,不带业那都是圆教佛,别教佛都带业。所以这个佛海,除圆教,藏、通、别佛都讲得通。
『我遍修行经劫海』,善财发心,这是普贤菩萨说,也就是教善财,实际上就是教我们,我们普遍要修行。「经劫」是讲时间之长。前面讲「我遍」是遍一切处,后头经劫是遍一切时。一切处、一切时都要修行,行就是行为,修是修正,我们行为有错误,把它修正过来这叫修行。无时无处不是我们修行的道场,这个诸位要记住。从纲领上讲就是你迷了,从迷修正过来就觉,从邪修正过来就正,从染污修正过来就清净。所以迷、邪、染,这就是病,就是错误;觉、正、净,这就是我们修行的标准。必须要修成觉正净,在一切时、一切处去修正过来。再看下面第二首:
经【一切如来语清净。一言具众音声海。随诸众生意乐音。一一流佛辩才海。】
这是轮转的圆满教学。这个地方我要跟大家说明,佛法的殊胜就是圆融,真正是不可思议,它是因人施教,它绝对不是用一个方法教一切众生。如果是一个方法,那何必要讲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可是它有一个原则不变的,觉、正、净,这个是不变的。只要能达到觉正净,这个教学就圆满了,效果就现前了。至于用什么方法把你从迷修正到觉、从邪修正到正、从染污修到清净,这个方法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千变万化,没有一定的准则。这也正是经上佛自己所说的,佛无有定法可说、佛无有法可说,就是说的这个道理。这个方法适合于甲,不一定适合于乙;适合于乙的,不见得适合于甲。像前面我们所读过的,舍利弗的两个徒弟,一个是看坟墓的,一个是打铁的铁匠这类的,他是个冶金的,从前打铁这类的。舍利弗教他,一个是数息观,一个是不净观,他们两个就修不成功;释迦牟尼佛给他们换一换,两个都证阿罗汉。换句话说,方法不对根性,就是不契机,白费工夫,不能成就。像药一样,药对了症,病马上就好了;药用得不对症,不但不能好,病上加病,这个麻烦大了。
所以佛真正是聪明智慧,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辩才,这就叫圆音,就叫圆满音。也就是说什么样根性的人,佛接触了给他说什么样的法。所以经上常讲,「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个一音有许许多多的讲法,我们不要讲得太玄,不要讲得太深,人家会奇怪,以为这神通,不可思议。什么叫一音?一音就是无音,有音就不是一音,一音是无音。无音是什么?一,一个意思。一个意思是什么?诚意、真诚,真诚之心,这就是一,也正是《弥陀经》上所讲的「一心不乱」那个一。从一心里面接触一切众生,变现一切的言语,对你说这个法门,对他说另外一个法门,他们听了个个人都得利益,这叫随类说法。所以佛在世示现的,跟我们平常人一样,没有什么两样。什么叫神通?这就叫神通,一心就通了,你以真心待人什么都通,你以妄心待人是处处都不通。什么最神?诚心最神。心不诚,那叫鬼,叫鬼头鬼脑,鬼心眼。心诚到极处,那就神了,神则灵。就是这么个简单的道理,没有什么奇怪之处。你能够以真心、一心待人,你就灵了,你也神了;你要是用虚伪欺诈,用这些心,那就是鬼心。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这首偈你念起来就有味道,你就懂得这个里头的意思了。
经【三世一切诸如来。于彼无尽语言海。恒转理趣妙珐輪。我深智力普能入。】
特别注意这『三世』,「三世」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如来是三世诸佛,过去佛、现在佛不难懂,未来佛在哪里?我们现前所看的一切众生统统是未来佛,未来佛就是现在佛,就是过去佛,三世一如,三世不二。如果你把三世分作三个段落来看,你不能得一心,你不能入这个境界。你如果真正明了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你的心就清净了,为什么?你心里头没有分别了。有没有过去、现在、未来?有。有没有分别?没有分别。这个就妙了,妙就妙在此地,正是所谓「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相;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法的要求就是觉。世间跟出世间是一不是二,觉了就叫出世间,迷了就叫世间,只有迷悟之分,并没有什么世出世间的界限,没有这个,只有假名,没有事实,我们要懂这个道理。「三世一切诸如来」,就在我们现前。
『于彼无尽语言海』,你们一天到晚所听到的,无尽的言语。你如果是会听,那你就跟普贤菩萨一样了,『恒转理趣妙珐輪』,它都在给你说法。说的什么法?说的教你心地清净。就是我刚才所讲的,所有一切众生统统都在那里说,说什么?如果要说到经,统统讲的《大方广佛华严经》。你说,我没听过。我听的都是,一天到晚听的,全是诸佛菩萨给我讲《大方广佛华严经》,都是给我讲的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乃至普皆回向,就给我讲这些;给我讲的,像我刚才所讲的,诚敬、清净、平等、慈悲。你们不会听,那个人在吵架。我听的他也是讲《大方广佛华严经》,也是给我讲的这些。你不会,你要会了,你就真正得到其中「理趣妙珐輪」。『我深智力普能入』,所以这个地方不但要智慧,要深智慧,你才能入这个境界,要不然你入不了这境界。我跟诸位讲的真话,不是假话。好,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普贤行愿品疏 (第三十一集) 1986/1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4-001-0031
请掀开经本第八十四面,「净土愿」:
经【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我于一念见三世。所有一切人师子。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脱及威力。】
这有两首,这两首如果乍看,看不出净土的意思,你仔细观察才真正能体会到什么叫做净土,这与我们念佛求生西方有密切的关系。批注里面也把这个意思说出来了,诸位一看就明了了。可是经文里面,确确实实它含着有清净的义趣在其中。前面一首是完全讲的法界性,正如大经里面告诉我们,「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性要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本体,法界性就是法界的本体。法界包括的范围非常之广大,时空所含的一切法就叫做法界。第一首里面,也就如同我们前面所念过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这在我们初学佛的人看起来,实在是不可思议。『我能深入于未来』,「未来」还没有到(这是讲三世:过去、现在、未来),有这一句,当然也就能够深入到过去;换句话说,过去、现在、未来原本是一,不是三,迷了的时候好像是有三际,悟了的时候是一,一真。严格的来讲,真正要找过去、现在、未来的界限是找不到的。你看《金刚经》上不是说吗?三心不可得: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三心不可得,找三世也找不到,相有,理没有;迷有,悟了没有,佛法之所求就是求觉悟。
底下给我们说出来了,他怎么能够深入?『尽一切劫为一念』。前面我跟诸位说过,《华严》上讲的,「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我把这句说过。而经的一开端给我们讲一真法界,全都是讲的一,一真、一音、一念,都是讲的一;而我们念佛这个法门就直截了当修一,叫一心不乱。整个法界叫一真,一真法界。所以一真法界是所入,一心不乱是能入。我没有照《华严经》讲,《华严经》讲普贤行愿是能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是所入,但是普贤行愿你搞不清楚,你不晓得什么叫普贤行愿,所以我拿《弥陀经》这样说法,你也容易懂。其实一心不乱就是普贤行愿,而普贤行愿最方便的一个修学法,那就是念阿弥陀佛。如果真正这句阿弥陀佛念好了,一句阿弥陀佛里面决定圆圆满满包含了十大愿王,普贤行愿一条都不漏,你把这句阿弥陀佛念好。如果念这句阿弥陀佛,看看《普贤菩萨行愿品》一条也没做到,保证你那句佛号没念好,你念好的时候是一不是二。为什么?因为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你一心不乱也是往生极乐,决定没有两样。
所以你要想到未来,或者你要想回到过去,用什么方法?一念就行了。这在理论上讲,我们能相信的,一丝毫怀疑都没有。为什么?一没有界限,二念就有界限,有界限就过不去,你想回到过去不可能,你想到未来也不可能。为什么?因为你有二念、你有三念,叫三心二意,那是界限。有了界限就没有法子通过,界限消除了,过去、现在、未来都在面前,都在现前!说深入已经是多余了,原本就在面前,诸位要好好的去想这个道理。我们今天与十方诸佛法界不能交通,大经上常说十法界一现九隐,我们今天是人法界,人法界现前了,我们看得清清楚楚,其余的九法界见不到,一现九隐。如果我们生天,天法界现前,人法界没有了,看不见了,九法界还在不在?在。为什么它隐?因为你有了界限,你要把界限整个消除了,十法界统统现前,统统现前那就是一真法界。
所以,我们讲见到宇宙人生的真理,佛法讲无上正等正觉,如何才能证得?一念就证得,二念就不行。我们平常讲,一般人三心二意,这是讲凡夫。其实讲三心二意不仅是凡夫,小乘声闻、缘觉亦如此,权教菩萨还是如此,都用三心二意。三心是讲心、意、识,是讲这个三心,心是阿赖耶识,意是末那识,识是讲第六识,权乘声闻缘觉、六道凡夫统统用的这个心,叫妄心。一念是真心,一念不是妄心。什么人用一念?实教的菩萨,是真菩萨,不是假菩萨,真的,真实的菩萨,也就是本经里面所讲的法身大士,圆教初住以上,别教初地以上,那些人用的什么心?他用一心。换句话说,只要你肯用一心,你就是圆初住、别十地的菩萨。你还要用三心二意,你就是凡夫,修得好的也不过是权教二乘而已。由此可知,什么叫修行?就是会用心,会用真心的就行了,那就要真修行。「尽一切劫为一念」,字面上的意思是念劫圆融,一劫时间长,一念时间短,长时间跟短时间是一不是二,所以他才能入过去,他才能到未来,在时间上无有障碍,事事无碍。
『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三世」是讲过去、现在、未来,过去一切劫,现在一切劫,未来一切劫,如同我们在过年时候所念的「千佛忏」(就是《千佛名经》),它讲三千佛,过去一千佛,现在一千佛,未来一千佛。诸位要晓得,佛这种说法都是随顺众生方便说,因为在众生境界里头确确实实是如此的。佛说法如果在大分可以分为两大类,就是佛依二谛而说法,就是两大类,二谛就是真谛与俗谛,俗谛就是随顺众生的知见来说的,真谛是随顺他自己所亲证境界而说的。但是诸位要晓得,真俗不二,这是我们很难懂得的,讲真、讲俗我们都比较容易接受,讲真俗不二这就不容易接受了。此地完全讲的不二法门,不思议解脱境界,所以我们很不容易体会,道理就在此地。第一首就是讲的「同体净」,一多相即,念劫圆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诸位要知道这是我们原来的境界,我们今天看到这是神通广大不可思议,哪里晓得我们的本能本来是如此的,现在搞得处处有障碍,搞得这么可怜,应当要惭愧。为什么落到这种地步?就是我们不会用心,错用了心,用的是妄心。
所以,我们的分别愈多、执着愈多、妄想愈多,痛苦愈多。这个我相信每一位同修都能够体验得到的。你分别少、执着少、妄念少,你的精神就愉快,你烦恼就少。烦恼从哪来的?不是外头人给你的,是你自生烦恼。譬如外面人骂我,骂你你接受了,你就生烦恼,你听了你接受,等于是他送礼给你,你接受了;你要不接受,你怎么会生烦恼?他骂别人,你为什么不生烦恼?你也听到了,骂的是他,我不生烦恼,为什么?我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就若无其事,骂他。骂我的时候,如果想到是骂别人,名是假名,指着我叫净公上人,我的身,净公上人在哪里?你找找看,每一个细胞里头找不到,假名,名是假的,指着名字骂也骂不上。指着这个身体,身体是假相,四大五蕴和合的假相,身不是我,在这个身里头找我也找不到。所以,人家送礼你乐意接受,那有什么办法?这没有法子,这是你自找苦吃;你要不接受,你就得大自在。所以你用妄心就接受了,你用真心,真心里头一法不立。六祖说得很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是真心,真心里头本来无一物,什么都加不上去,所以他自在。所以学佛的人要会用心。
再看底下经文,『我于一念见三世,所有一切人师子』。这两句就是「自在义净」,必须自己要到一念。我们现在用的方法,用念佛这个法门,念阿弥陀佛的方法就是训练我们一念。我们现在一下想恢复到一念,不容易,为什么?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这个力量太强了。行住坐卧,那个妄念都会起来,你愈是不让它起来,起来得愈多,你压不住的,这个就是习气。用什么方法来恢复到一念?用这句佛号。所以这句佛号是手段,不是目的,是方法。当我们妄念起来的时候,你不要去照顾这个念头是善念还是恶念,该起来还是不该起来,不要理会这些,统统不理。念头一起来,立刻就把它换成阿弥陀佛,用一句阿弥陀佛取而代之,使你不起念则已,起念就是阿弥陀佛,这也是一念,这一念是阿弥陀佛。但是这个并不是真的一念,是相似的一念,从相似这个过程才能够证到真实的一念,真实的一念里头是无念的。如果我们想到无念,那无念还是一念,还是一个错误的念头,不是真正的一念。真正的一念是有念、无念都没有,不但离一切有念,也离无念,这才是一念。到一念的时候就见三世,过去、现在、未来这是讲的时间。「所有一切人师子」,这是佛,所谓人中之狮子,这是用来赞叹佛的,就是三世所有一切诸佛如来你都见到了。诸位要记住,一念就是清净,二念就不净,所谓心净则土净,净土愿就从这儿来的。所以句句里头都含着有清净的意思。批注里头它一句一句都解释得很清楚,诸位自己去看。我提示给大家,就是重视一念,我们讲功夫,讲修行的纲领都在一念,时时刻刻不要把一念忘掉就好。在我们现阶段当中,就是时时刻刻不要把阿弥陀佛忘掉,所有一切念头统统都归到阿弥陀佛。
『亦常入佛境界中』,「常」是因净,常是不间断;「境界」是相净。这也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心净了,身就清净,身清净跟诸位说,你心里面没有烦恼,身就没有病痛。为什么身心清净?身有病痛身不清净,心有烦恼心不清净,这是功夫,这个是事实的真相,身心清净外头境界没有不清净的,于是净土立刻就现前了,这也是《华严》上给我们讲的原理原则,境随心转。《楞严》上佛也说得很明白,「若能转境,则同如来」。所以,我们要转境,不要被境界所转。怎么个转境法?我昨天那个比喻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今天重复再说一遍,多说几遍不要紧,大家要牢牢的记住,要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从早到晚待人接物去转境界,你会转了,你就是佛菩萨。境界里面,总有一个是顺自己意思的,一个是违自己意思的,所谓顺、违两种境界,我们所说一个是善缘、一个是逆缘,总是两种境界。两种境界当中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六根接触对于境界了了分明,这是增长智慧,如如不动,那就是一念,在这里练一心不乱,这就转境界了。这个了了分明是真的了了分明。不是说我们听话听得清楚、看得清楚,你所看的不见得看到真实的,你往往只看到一个粗浅的相,你没有看到究竟相;真正能看到究竟相、圆满相,才是了了分明。
这都是用心的关系,因为你用一念,所以你用的是清净心,你才能够真正看得到。正如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我讲《华严》常常提醒同学们,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就是我们实际的生活行为,我们从早到晚接触一些人、一切物、一切事,那就是五十三参,《华严》把它归纳成五十三类。你不要以为善财童子很幸运,遇到这么多善知识,我没有遇到,其实善知识一天到晚围绕着你的身边,你自己不认识有什么办法?你没有法子,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顺境里面,我们对于顺的体相用、因缘、果报、事理,如果拿《法华经》来说,就「十如是」,你全都看清楚,这才叫了了分明。只看到相,只看到事,不晓得性,不晓得理,你不圆满;你样样看清楚,这才是了了分明。了了分明怎么样?自己如如不动,决定没有在这个境界相里头起心动念、分别,没有。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而又了了分明,诸位想想那个境界是什么?那个境界就是佛菩萨,那个境界才使我们成就无量的智慧、甚深的禅定。所以,修行就是在境界里会不会用心。佛法就怕你着相。所以大乘佛法自始至终就是破执着而已,离一切分别执着,真相就大白。所以这样是「亦常入佛境界中」,这个境界是诸佛如来的境界。你能入佛境界当中,你不是佛谁是佛?如果我们会用心,我们眼前的境界,实际的生活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在哪里?就是我们实际的生活,见色闻声无一不是。前面给我们讲的,一一尘中尘数佛,都在为我们讲《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个全都是事实,都在那里为我们转妙珐輪,是我们心里头起心动念,自己生了障碍,把一切如来的妙法给障碍住了,自己不见不闻、如聋如痴。那要入境界,不但这一念,要保持你的一念,这样才行。
『如幻解脱及威力』,这句里面有两个意思。「如幻解脱」,这是果清净。解脱是清净,解脱还如幻。特别是在本经里面,地上菩萨所证的境界几乎统统都有个幻字,没有离开这个幻的意思。这是给我们说明十法界依正庄严,相有,体无,体是空的。所以这个有叫幻有,不是真有。你要晓得一切法是幻有,你的受用就自在了。为什么?你不执着,不执着就是你在一切法里头没有得失的执着,你就不造业。你就不迷惑、不造业,不生烦恼,不受果报,你在一切法里头游戏神通,你自在。不是说一切法不能享受,一切法可以享受,应该要去享受,你可不能执着,你要执着,你就生烦恼。要晓得一切法了不可得,就如同什么?如同我们作梦。梦是假的大家晓得,为什么?因为梦的时间短,作梦的时间短,醒过来晓得我做了一场梦,原来是假的。如果你在梦中忽然觉悟了,我现在在作梦,那你在梦中可以尽量去享受,梦里头得到黄金了,你也不会欢喜,为什么?你晓得那是假的,你没有得的观念。梦里面梦到一只老虎要吃你,你也很慷慨,好,我就发个慈悲心喂喂你,因为你晓得假的,我并没有死,就是游戏神通。我们现前的人生,实在是梦境,因为它时间长一点,你还没有发觉到,你现在在作梦。如果你一旦要觉悟到,原来现在这个世间就犹如梦境一样的,你对于这个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你也可以尽情的去享受,决定在这里面不起执着的念头。
我在讲席里也常常说,我们在这个世间一切万物,拿现在的话说,我们有使用权,不能有所有权,有所有权就糟了、就坏了。使用权真的,所有权假的,哪一样东西是你所有的?没有一样东西是你所有的。你要说你所有的,给你说只是一个虚妄、错误的念头。你认为这个东西是你所有的,其实没有一样,连这个身体都不是,身体也是我所使用的,也不是我所有的,何况身外之物?为了所有权争得头破血流,一天到晚搞烦恼,不值得,大错特错,那叫迷惑颠倒。如果把得失心打掉,你的烦恼可以说去掉百分之八十,烦恼去掉百分之八十,罪业也消了一大半。记住,不是说人到死了,这才晓得是一场空;其实,我们每天晚上都要死一次。你睡着的时候不是跟死人一样吗?睡熟的时候,人家把你身体抬走了,你都不知道。每天都要死一次,你还不觉悟吗?当你睡熟的时候,你这个时候想想,哪一样东西是你的?你所有的东西在哪里?你已经去作大梦去了,这个现实世界你完全已经离开,你在那个梦境当中现了,这个世间隐了,就跟一现九隐的道理是一样的。你睡着的时候梦境现前,显了,我们这个世界隐了,这个世界没有一样东西是你自己的。诸位常常去想想这个道理,你才能真正体会到菩萨如幻解脱,他一切受用得大自在,绝对没有一样他所占有的,包括他的身体,身体也不是自己。
什么是自己?再告诉诸位,尽虚空遍法界无有一法不是自己。这是太妙了,太奇妙了,这个你也不容易体会,也很难懂得。我们还用作梦做比喻,如果你一旦发现了我是在作梦,你想一想梦中所有的境界,是不是都是你自己?梦是你自己心变的,那梦境里头哪一法不是你自己?梦中有你自己,也有别人,也有山河大地,你想想看哪一样不是自己?这个时候全心即梦,全梦就是心,心是体,是能变;梦境是所变,是相分,是现相。佛法里面常讲的,「全妄即真,全真即妄」,真是讲心,能变的是心,是真的,所变的梦境是妄的,真妄不二,真妄一如,入这个境界就叫证得了清净法身。法是什么?法是万法,万法就是自己。所以,到了一念、一心(这个一心讲理一心不乱),到理一心不乱的时候,什么是自身?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自己,这是法身,法身不生不灭。
我们哪一个都有法身,可惜你迷了法身,那个悟的人就是悟法身,迷的人迷法身。所以说迷悟不二,迷的是这个,悟的也是这个,并没有说悟了会多一个,没有;迷了会损失一点,没有。你迷的时候一样也不少,你悟的时候一样也不多,也没有增加一点,迷悟不二。《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讲这么一桩事情,入这个境界得大自在,解脱就是自在。「及威力」,这一句就是讲的「受用净」,威是讲威德,也就能力,不可思议的能力,这个宇宙万有没有一桩事情你做不到的这个能力,这个能力是自性的本能。譬如我们常常读西方净土,《华严经》里头显示的更不必说,西方净土常讲那边是七宝池、八功德水,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衣食自然,想吃什么东西,这个东西马上就摆在面前了,这就是威力。吃完了之后,它变化掉了,也不要去洗就没有了,吃完就没有了,也不要去洗碗、洗碟子,用不着。
这个道理,今天科学家叫能与质的转变,我需要用了,把能力变成物质我来享受;我不要用了,这个物质马上又恢复能力,没有了,这个多自在。我们今天科学家晓得这个理论,但是不知道怎么变法。佛告诉我们怎么变法?一心就能变。我们现在用妄心不行,变不出来,一心就恢复这个能力了。我们今天远一点距离要坐飞机,还要飞上多少个钟点才能到。你看用这个一念,尽虚空遍法界一念之间他就到达了,不需要藉任何机械,一念之间就到达了,这个地方身体不见了,那个地方身体现前了,妙,实在太妙了,速度是远超过了光速。这说的威力,威力清净。所以在这个里面是无有一法而不清净。这两首偈可以说,把净土的体相作用都给我们说出来了,批注希望诸位自己去看。下面一首:
经【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剎。十方尘剎诸毛端。我皆深入而严净。所有未来照世灯。成道转法悟群有。究竟佛事示涅盘。我皆往诣而亲近。】
这是讲「承事愿」,就是亲近诸佛如来,或者我们讲亲近一切善知识,意思都一样的。前面这一首完全讲的境界,『于一毛端极微中』,这是太小太小了。前面我们说过微尘,微尘已经很小很小,在金属里面可以通过的。金属我们现在讲密度最大的,在这么大的密度里面它还是可以自由通过,没有障碍,可见得微尘之小。极微比微尘更小,在佛法叫邻虚尘,没有比这个更小的。微尘再分就叫做色聚之微,色聚之微再分就是极微之微,此地就是极微之微。「极微中」,佛法常讲的邻虚尘,与虚空做了邻居,就是不能再分,再分就没有了,就是虚空了。这样的微尘里面,还『出现三世庄严剎』,「剎」是剎土,剎是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佛的教化区,清净庄严的大千世界。大千世界在哪里?在极微之微的里面,极微之微的微尘没有放大,大千世界也没有缩小,大小不二,这个品题就是「入不思议境界」,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但是,我们应当要相信,这是个事实,绝不是妄语,是佛的现量境界,不是从理论上推测的,确实是现量境界。
『十方尘剎诸毛端』,像前面所说的,那是一毛端出现的三世庄严剎,十方像这样的毛端极微是无量无边,这些毛端极微之中所现的,那当然是无量无边的三世佛剎。普贤菩萨说他都能够深入,都能够参与去庄严诸佛净土,像我们念回向偈「庄严佛净土」,他是每一尊佛的净土他都到了,一个也不漏。诸位要晓得,这些都是从一心里面所显现的。一心是宝,世间那些财宝是假的,一心是真正的宝,应当要修一心。
『所有未来照世灯』,「照世灯」就是指佛,佛的别号。『成道转法悟群有』,就是这些诸佛他示现成道的时候,像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示现成佛,示现成佛之后必定就是教化众生,就是转珐輪。转珐輪就是教学,前面跟诸位说过了。教学的目的是觉悟群有,「有」就是指的众生。众生,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我们常讲的三有。有什么?有业因,他就要受果报。你有欲界的业因,你就到欲界去投生,受生;你色界有,你就到色界天去做色界的天人,所以称之为群有。佛说法令三界六道一切众生开悟,这是佛陀教学的目的。
『究竟佛事示涅盘』,教学圆满了,教学这个事情完毕了,最后示现入般涅盘。也许有人要问,我们这些人都还没觉悟,佛为什么不常住在世间,教了那些人,把我们漏掉了,他怎么可以说是教学圆满、教学究竟?诸位要知道,佛来这一次,当时讲根熟的众生,他的对象是那些人,那些人个个都得度了,他教学就圆满了。我们这些人根性太生疏了,譬如我们种果木树,我们今天到果园去采果子去,我们一看树上哪些熟了,我们就先采它,采完,我们就回来了;还有没有熟的,没有熟的等下一次再去。释迦牟尼佛当年出世的时候,住世八十年,应该得度的,就是根熟的众生一个也不漏,统统度了,剩下我们这些生果没熟,所以他采不去。可是虽然生的,佛还有什么?还有正法、像法、末法,还有这三个时期,佛法还留在世间,就是经教遗留在世间。如果在这段期间当中根熟的也能得度,佛虽然不在世,依照佛的经典来修学一样成就。
现在根熟的人是什么样子?其实根熟的人看得出来,具足百分之百的信愿,这个人就是根熟了。如果对这个还有怀疑,他根还没有熟,还要等到下一次。如果今天你对佛法深信不疑,尤其是净土这个法门,佛灭度之后真正能够接引根熟众生的,诸位要晓得,只有这一门,净土法门。禅行不行?不行,其它任何法门都不行,只有净土法门。所以佛在《大集经》里说,末法时期净成就。所以多少在禅宗大彻大悟回过头来专修净土,密宗许许多多大德也修弥陀法门,诸位一定要懂这个道理。对于净土法门深信不疑,发愿求生,这一生当中没有不去的。只要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得度了,跟释迦牟尼佛当年度他们那些弟子那种成就没有两样。不但没有两样,在我自己感觉当中,比他当时度的那些弟子还要殊胜,成就还要殊胜。为什么?那些人是佛亲教才得度的,我们现在是从遗教当中也能成就,换句话说,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缘远超过佛在世的那些声闻缘觉,确确实实超过。如果你信心不足,愿力不切,你就不行,你就不如人;你果然是深信切愿,超过当年那些罗汉们。
再跟诸位说明,根熟的相,他决定不夹杂、不间断。昨天有一位老居士给我说他看到了一本杂志,那个杂志里写的六祖大师出世的那些神奇的故事,他来跟我说,要拿来给我看。我就告诉他:我不看,我也不要听。他说:为什么?我说:我一句阿弥陀佛就好,六祖大师怎么回事是他的事,与我不相干。他说:这些杂志那么多人看?那是他,我不看,我只一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不要说连杂志都不看,我跟诸位说过了,我现在除了《华严经》跟《弥陀经》之外,我什么经都不看。看多了夹杂,心已经不清净了,还要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来,那不叫自找麻烦吗?古人讲得好,「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我们今天不但事少知道,人也少认识,连经我都少看了。佛的千经万论不是给你一个人看的。你看看佛所讲的一切经,都是哪个人启请,一说他就开悟了,他就证果了。可见得一部经是对一个人的根性,不是对我们说的。
我们在一切经里头,对了自己的根机,一部就够了。有一部《弥陀经》行了、足了,我用《华严经》是助修,帮助我修净土,《弥陀经》是正修,正助双修。因为常常可以展开《华严经》来对一对自己的境界,《华严经》上说得详细,我们知道自己功夫进展到什么境界了,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华严经》是我们现在的净土,你要是入了《华严》,现在是净土。我们这是凡圣同居土,我住的是净土,你们住秽土,我住净土。西方极乐世界是未来的净土,现在已经净了,未来当然更净;现在不净,想未来能得净土,不大容易。所以现在就要得净土。这是给诸位说明什么叫「究竟佛事」,佛事就是教化众生,究竟就是圆满。所以我们自己要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根熟的众生,这个最重要。别的人有没有根熟,那不重要。自己有没有根熟,这一生是不是决定可以往生,我们这个身是不是在娑婆世界最后身,这个重要,其它的事情都不重要。
当你要是帮助别人,助佛弘化的时候,接引别人,你看看哪个人根有没有熟,你也从这里观察,他的信心坚不坚定,愿力恳不恳切,修行夹不夹杂。如果他修行真的深信切愿,不间断、不夹杂,这个人是上上根性。要修多久有成?三年一定有大成就,不要多,三年决定有大成就,有不可思议的成就。你不成就,你去检讨一下,总是信不深,或者是愿不切,行里头夹杂,夹杂世间法不行,夹杂佛法也不行,世出世间法都不能夹杂,你才能真正成功。末后这句是总说,『我皆往诣而亲近』,普贤菩萨亲近承事诸佛如来,也没有一尊空过了的。所以,这些文全都是给我们讲不思议解脱境界。再看末后第十「成正觉愿」,这个文一共是有三首:
经【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门遍入大乘力。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遍净庄严胜福力。无着无依智慧力。定慧方便威神力。普能积集菩提力。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
这个文里头有「十二力」,前面九种是讲的「业用」,后面三种是「结因成果」,这批注里面有。业用,业就是事业,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行动,或者讲活动,在一切活动里面得到大自在了。第一个他有速疾周遍的能力,『速疾』是快速,十方诸佛剎土,他想到哪里去他就到了,他有这种能力,而且还能回到过去,又能够到将来,就是三世十方他通达无碍,而且随念都能够到达,可见得他活动的力量真正是不可思议。道理前面都说过,诸位要细细的去揣摩。我们今天没有法子,我们不能回到过去,我们也没有办法进入未来。这是我们现在流行的口头禅「时光隧道」,这个我们不通,他能通达,他没有障碍,一念、一心就没有障碍,三心二意就有障碍。这是第一种不可思议的能力。
第二是『普门遍入大乘力』,这是讲法门。法门无量无边,所以叫「普门」。无量无边的法门他都能通达。为什么能通达?诸位要知道,无量法门都是从一心流出来的。我们今天无论从哪个门入,入进去你证得的是什么?就是一心。所以才说这一门通是一切门都通了。像我们这个讲堂,四周围开了很多门,不管你从哪一个门进来,你一进来之后,全都通了。门门都是通一心、一真,所以叫不二法门,哪有不一切通达的道理!为什么要开那么多门?方便接引。这就是佛的大慈大悲,佛不会勉强你学一样东西,勉强学,学不好,而且是违背了佛陀教学的精神。他教学的精神,他所提的口号是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如果学佛学得很苦,这不是佛的教学法,那佛的教学法不高明。如果佛的教学法,教得每个人都很快乐,这个教学法高明,这好老师。虽然这个老师教我们有成就,但是我们很苦才得到成就,这老师教学法不高明。如果教得我们非常快乐,都成就了,这个教学法高明。佛是老师里头最高明的老师,佛法是最高明的教学法,所以有无量法门,一定教每个人修学都快快乐乐,那是真乐,不是假乐。所以,我们学佛要是学得很苦,你自己要反省,必定是这门道有点不大对,才苦;如果门道对了的话,一定是很快乐的,不会学得很苦的。所以一切众生的根性不相同,程度不相同,愿望不相同,意识不相同,生活方式不相同,佛就用种种方便,一定是教你样样都适合,你修学起来不费力,很容易就成就了。「普门遍入大乘力」,他有这种特殊的能力。
第三是『智行普修功德力』,我们把这几句合起来念,『威神普覆大慈力,遍净庄严胜福力』,这三句都是佛依他自己证得的境界而说法的,所谓就是随真谛而说的,令一类众生从这些法门里面觉悟、开悟了。修行一定要依靠智慧,「智行」就是般若波罗蜜。什么叫「普修」?修,前面跟诸位说过,修是修正,行是行为。我们的行为可以说太多太多了,但是把它归纳起来不外乎身口意这三方面,所以我们叫三业的行为。三业的行为如果违理了,般若波罗蜜是智慧,如果是迷的行为,把它修正过来是觉而不迷,那就叫智行。一切行为都能依理智而不迷惑,那叫普修,这样才成就功德。功德是指定慧,定就是清净心,就是一心;慧就是样样都明了。所以这是依真谛。
「威神普覆大慈力」,着重在慈悲,对一切众生要以大慈悲心来对待。譬如说我们今天见到一个恶人,有同修告诉我,总是看不顺眼,在这个时候你就要修大慈心,如果你要是不肯接近,换句话说,你就是不肯修慈悲心。这个境界就是教你修大慈悲心的,你果然在这里把大慈悲心修成了,那个恶人就是你的善知识,就是菩萨,没有他,你这个慈悲心从哪里修起?你不能修。所以,善财五十三参里头,甘露火王是好凶恶的人,你们一生当中所看到的恶人,没有善财遇到的那个凶恶。你去看看经上,甘露火王、胜热婆罗门、遍行外道,那都是我们看了非常讨厌的人,不喜欢接近的人,善财童子去参访他,为什么?成就大慈大悲。所以,他是菩萨,他是佛,你不愿意接近他,那你就是不愿意接近诸佛如来,因为你接近他,成就你自己无量的智慧、无量的慈悲、无量的清净。所以诸佛菩萨一天到晚围绕着你,你不肯接近有什么法子?善财所遇到的,我们天天都遇到。不是说他很幸运,我们一个也遇不到,你错了。我们天天遇到,不认识,不知道那是善友,不知道那是诸佛如来,是《华严经》给我们莫大的启示。「遍净庄严胜福力」,最大的福报,最殊胜的福报就是身心清净,诸位要体认这点。享福,心地清净那个享受是至高无上的享受,身心清净。遍净的意思就更圆满了,就是刚才讲的,心清净、身清净,一切境界清净,遍净,无有一法不净,无有一处不清净。
第六就是说『无着无依智慧力』,这个意思非常的明显,自行化他都要无所依,才能成就圆满的智慧。「着」跟「依」的意思是很接近的。自己修行心清净,教化众生心也清净,决定不能染着。所以三皈依里面是皈依自性觉、正、净,这个要紧。『定慧方便威神力』,这一句偏重在教化众生上。没有定慧,那个方便就成了问题,佛门里常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真的。所以慈悲跟方便都要以定慧为基础,他有定、有慧,那个慈悲、方便就能够摄受教化一切众生。由此可知,定慧没有成就,哪来的慈悲、方便?没有。慈悲是感情用事,方便是不守法度、不守规矩,那哪叫方便。所以一定要懂得,佛门的慈悲、方便是定慧成就之后,定慧的起用就是慈悲方便。「威神力」,威是形容,神是不可思议,也就是指教学的方法,所谓是身教言教,那个方便法不可思议。
『普能积集菩提力』,「普」是普遍,随时随地都能够修积无上菩提。『清净一切善业力』,这都好懂。『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诸魔」在此地我要说一说。经上把魔归纳为四大类,第一个是五阴魔,五阴魔是我们本身,我们这个身体是四大五蕴聚集而成的,如果能降伏五阴魔,给诸位说生死就自在了。第二个是烦恼,能降伏烦恼魔,你的身心病苦就可以远离了。所以,我们看到念佛人功夫好的,预知时至,无疾而终,他怎么能做到?就是因为他已经能够降伏一切诸魔力。生死是魔,这容易懂的。外面是天魔,天魔是指无始劫以来的冤家债主(冤亲债主),你要想超越三界,他要来找你麻烦。为什么?你过去杀了他,他那个仇还没报,他不会让你走的;你欠了他的债还没还清楚,他也找麻烦,也不让你走的。所以临命终时冤亲债主都来了,这是《地藏经》里头说得很清楚。所以有很多临终的人,他看到许多亲人都来了,他会说出来,所说出来的都是已经死了的家亲眷属。《地藏经》上说得很清楚,其实是不是真的家亲眷属?不是的,就是他的冤亲债主变现出他的家亲眷属的样子来勾引他,要把他带去报复他,《地藏经》上说得很清楚。
所以一个人在临命终时这一招,这是决定不能欺骗人的,必须有这个能力才真正是预知时至、无疾而终,他这个舍身如入禅定。这个是真有,不是假的。我学佛这么多年,我所看到的就有五个预知时至、无疾而终的,那是真正往生,这是我们决定没有怀疑的,五个都是在家居士。出家人往生那么自在、那么清楚的,我听说最近就是广钦法师一个,其余我所看到的都是害病,他要害病走的,魔没能降伏得住。所以这一点我们要重视。用什么来降魔?也是清净心,心清净了,魔不敢惹你。只有你自己有烦恼的时候,才会跟外头魔两个勾结,这才是有麻烦;自己身心清净,魔对你也没有法子。何况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在这个时候佛力加持,自己本身身心清净,外面有佛加持,那当然没有问题。
末后这句『圆满普贤诸行力』,普贤殊胜的因行,都能够修到圆满。实际上,圆满也是一念清净心里头才圆满,心不清净,怎么个修法也不会圆满。所以我们不怕,普贤行实在是无量无边,哪一天才能修得圆满?哪一劫才能修得圆满?听说经上要修无量劫。无量劫,不要害怕,此地讲念劫圆融,一念就等于无量劫,无量劫等于一念。那是什么?你几时到心清净了,那个无量劫都修圆满了;心要不清净,那还得在无量劫去修去,原理原则就是这么一回事情。今天讲到这个地方,我们把十愿讲完了,后面还有这么多,我们看看一次能不能讲完,大概讲不完,恐怕还要二、三次,在我还没有出国之前我一定把它讲完,这个不能略说,因为句子太好了,句句含无量义。
普贤行愿品疏 (第三十二集) 1986/1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4-001-0032
请掀开经本八十七面,倒数第三行,「总结大愿」。上面我们将十愿都讲过了, |
|
|
|
|
|
|
|
这一段是总结,请看经文:
经【普能严净诸剎海。解脱一切众生海。善能分别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普能清净诸行海。圆满一切诸愿海。亲近供养诸佛海。修行无倦经劫海。三世一切诸如来。最胜菩提诸行愿。我皆供养圆满修。以普贤行悟菩提。】
谛闲大师的批注,将这十二句每一句结前面哪一愿都注得很清楚、很明白,诸位一看就晓得了。大意我们在此地略说一说,第一句就是「结净土愿」,『普能严净诸剎海』,「严」是庄严,「净」是清净,普遍。虽然每一句里面结前面的别义,可是我们要晓得总别是一体,我们也可以把它看作修学十大愿王,以及前面所说的《十地经》中所讲的菩萨十愿,都是严净诸佛剎土的行法,向下还要详细给我们说明。诸佛剎土就是我们自己的清净心,所谓心净则土净,「普能严净诸剎海」,这个意思才能讲到究竟圆满。『解脱一切众生海』,这是「成熟众生愿」,菩萨发心要帮助一切众生证得究竟解脱,这是菩萨的本愿、菩萨的存心。如果念念不忘这个心愿,那就是修菩萨道、学菩萨行,跟我们《华严经》里面所讲的完全相符合。
第三句说『善能分别诸法海』,这是「结转珐輪愿」。其实此地一共说了八句,八句每一句都用海来比喻,而八句其实成就一心,一心展开来有八海的作用,你要能从这方面去体会,这个经中的义趣就很容易能够体会得到。珐輪,前面长行里头说过,偈颂里面也谈过。世出世间一切法都要能够圆满通达,也是一心所现的,所谓心现心变,如果我们自己心果然能一,是自己所现、自己所变,哪有不知道的道理!世出世间一切法都能通达明了就是这么个理由,由此可知,清净心的重要。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待人接物不知道用真心,怎样勤苦修学都无法成就;果然能够用真心,一切法没有一样不是现成的,法法现成,就是要用真心。
『能甚深入智慧海』,这句是讲「受持」。受持佛法目的就是开智慧,而智慧实在讲是本有的,不是从外面来的。正如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给我们说的,「本觉本有」,本觉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佛经里头常讲的般若波罗蜜多,本有的;「不觉本无」,不觉是无明、尘沙烦恼,本来没有的。这个话是真的,本来没有的,你现在有了;本来有的,你现在没有了,我说这个话的意思能讲得通吗?其实不通。本来没有的现在还是没有,本来有的现在还是有,并没有失掉,纵然堕三恶道,本来有的也没有失掉。所以众生成佛,成佛之后怎样?不增不减。大经常说「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你没有得,完全是本有的。现在我们本有的好像没有了,没有的似乎是有,这就是迷了,迷的相。觉悟的相,那就不一样。所以实际上只有迷悟之差,没有得失之事,得失的事没有,只有迷悟。所以,众生悟了就是佛,佛要迷了就是众生。大家听了我这个话,就怕听了又起执着,佛迷了就是众生,成佛还会迷吗?那这个佛成了有什么意思?成佛还会迷。告诉你,成佛之后就不会再迷了,这桩事情佛在《楞严经》里面讲得非常详细,成佛就不会再迷。
第五句是『普能清净诸行海』。前面一句是根本智,这一句就是后得智,真正能智慧显现了,就是此地所讲的深入智慧,智慧显现了,你的行为自然就清净了。为什么?口之言语、身体造作都依般若智慧,不像我们现在是感情用事,情是迷,智是不迷。其实情跟智是一不是二,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情悟,就是觉悟的情,也就是不迷的情,就叫做智慧;换句话说,迷了的智慧我们就叫做感情。换句话说,情与智也就是迷悟不同的称呼,悟了就叫智慧,迷了就叫感情,其实它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所以有很多人学佛他恐惧,这学佛的人没有感情,不讲情,没有感情,害怕。其实给诸位说,智,换句话说,智是真正的感情。我们世间人讲那个感情是完全虚妄的,假的,靠不住的,它会变。智是永恒不变真实的感情。
『圆满一切诸愿海』。前面讲修行,其实修行简单的说就是把迷惑颠倒修正过来就行了,觉而不迷是修行的总纲领。心地觉而不迷,我们的行为决定不会有过失,也就是说不会造业,不会结业。第六句就是大愿,「圆满一切诸愿海」,在本经就是指十大愿王,如果通指就是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四愿也总归到一心,一心不乱,这四愿就圆满了。所以这四愿,实际上就是大菩提心。
『亲近供养诸佛海』,这有「承事、供养」,这里头就是有两愿,特别是对初学的人来说。像普贤菩萨,佛在大经里面给我们说,华藏会上的普贤菩萨是早就成佛了,成了佛之后再退居菩萨的地位,帮助佛接引教化一切众生。所以这个普贤我们称他作道后普贤,他已经成道,成道之后又回头来了,正所谓是倒驾慈航,是这样的地位。依然还示现,示现初学的样子,还要事奉如来、事奉善知识,还要供养如来、供养善知识,这个意思我们要深深的去体会。学佛的同修,你们这一生要想成佛,那你就得要真正明了佛法的义理,要依照这个方法去修行;如果说违背了,那你决定不能成就。
昨天晚上我们此地清明法会圆满,我们邀请明乘法师在此地放大蒙山施食,法会殊胜庄严。昨天有一位居士,是明乘法师的皈依弟子,她说她皈依明乘法师二十年了,她看到我,明乘法师就要她,「妳要拜法师」,她不肯拜。为什么不肯拜?她的先生跟我是同班同学,好像我们地位是平等的,我不应该拜他。她见了师父会磕头,我说妳那个师父是我的师弟。这是说明什么?她是皈依某一个法师,她不是皈依三宝,学佛学了二十年,迷惑颠倒,很可怜,对佛法一样也不通。明乘法师叫她拜,她就说明这个道理。还是要拜。我就告诉她,别说是你先生跟我同班同学,我那个老师周邦道居士,他是我的校长,今年八十八岁了,见到我他还要给我顶礼。那是什么?那是一个真正懂得佛法的三宝弟子。不但是老师,再给诸位说,父母的儿女出家了,父母见到了也顶礼,也拜。为什么?他是礼敬三宝,他并没有想到那是我儿子,我不应该拜他,不是的。你们看看地藏菩萨塑像的旁边有两位尊者,一个是道明法师,年轻的,站在左面的;右面的是闵公,就是道明法师的父亲。儿子跟地藏菩萨出家,以后爸爸拜他儿子做老师,跟他儿子学。在世俗法里面他是他爸爸,出世间法里面他是他的学生,诸位一定要懂这个道理。
这是我们讲亲近,承事、供养。尤其是三皈的时候,诸位要明了,在佛法里头,不但一切法是平等的,一切佛法是平等的,世出世间法无有一法不平等。为什么?法的本体,就是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性,一性无二性。所以一切法平等,无有高下。我们在一切法里面要生平等心,就与法性相应了。岂不闻大经里头常讲「称性起修」,什么叫称性起修?以平等心接一切人、应一切事,就叫称性起修,性是平等的。所以三皈依诸位一定要记住,决定不是皈依某一个人,搞错了,大错特错。你是皈依三宝,出家人不过是给你做证明的而已,你在三宝面前宣誓我要做三宝弟子,我今天真正发心来修学觉正净,那是给你证明的,不是皈依他的,这点千万要记住。
如果你说,「我皈依某个人,某个人是我的师父」,你跟你师父统统要下地狱,为什么?你是毁谤三宝,你是分化佛法。佛法是团结的、是清净的,你在里面起了染污的心,你在那里分化佛法,使佛法彼此各立门户,建立派系来斗争,搞这个。一家人就不斗争,两家就决定有斗争。斗诤坚固从哪来?就是皈依搞错了。所以你不皈依还不造这个业,一皈依就要破佛法、灭佛法,干这个,你造这个罪业,这是阿鼻地狱的罪业。所以诸位要晓得,我们皈依佛,佛是觉悟的意思,皈依佛就是从迷惑颠倒回过头来依觉悟,觉而不迷,这叫皈依佛;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见,换句话说,从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见解回过头来,依正确的思想、正确的见解,这叫皈依法;皈依僧,僧代表清净的意思,我们从一切染污回过头来依清净,净而不染,这叫三皈依。你们在宣誓的时候念誓词,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没有说我皈依某某法师,没有。
我们亲近一个善知识跟他学道、跟他求学,这是可以的,这就是我们一般称为和尚、阿阇梨。和尚、阿阇梨都是印度话,和尚的意思是亲教师,就是直接教导我的老师,我称他作和尚。和尚跟我们关系最密切,我们的法身慧命就得自于和尚。所以我们对和尚的看法跟父母没有两样,我们的肉身得自于父母,我们的法身慧命就得自于和尚,和尚是亲教师。阿阇梨就远一点,阿阇梨不一定是亲自指导我的,但是他的言行可以做我的榜样、可以做我的模范,我们应当要效法他,那叫阿阇梨。所以一定要懂得这个意思。因此,我们求受三皈,乃至于出家剃度的师父都不重要,那都是什么?给你做证明入门的,这个不重要。最重要就是,你要是在家,受过三皈之后,出家剃头之后,你要找一个真正善知识跟他学,这个重要。不会说我不是他剃度的,我没有皈依他,他就不教了,没这个道理。他要是说,你没有皈依我,我不教你。你不要跟他学,那是假的,不是真的,为什么?他自己就不通。所以,你真正肯发心亲近善知识,善知识没有不指导的,没有不尽心尽力来帮助你、来成就你,这里头绝对不会有彼此私人当中建立关系,没有这个关系的。所以这是一定要懂得的。
可是这个弊端,并不只在今天,今天可以说积习太深了,我们佛法才衰,佛门才斗诤坚固。我们看蕅益大师,蕅益大师是明朝末年人,你看他在《五戒相经笺要》(就是他简单的批注《五戒相经》),后面就有很长一段文说明佛教的末法时期的现象,大家破坏僧团,从哪里破坏?从皈依破坏。在家居士选一个名气大的去到那边皈依,「某某大德是我的师父」;而那个法师也把佛法的根本道理给忘掉了,说某宰官、某贵人是我的徒弟,彼此都是这么说法,完全违反了佛教的教义,这个不得了。所以有许多在我这个地方来发心皈依,要我给他做证明,我都给他说得清清楚楚,你这一发心,两条路,一个是作佛,一个是下地狱,这两条路你要搞清楚。因为什么?将来你堕地狱之后你不能把我扯上,我没教你堕地狱,你自己要堕地狱,那有什么法子?我是给你证明,你是皈依三宝的,我没有说你皈依我。你看我给你的皈依证,后面写「三皈证明阿阇梨」,我是给你做证明的。你仔细看看皈依证,写得很清楚,赖不到我头上。你们将来下了阿鼻地狱,见了阎罗王,你赖不到我头上。所以我们要护持佛法,真正依佛法修学,要晓得这个道理。别人怎么做法我们不管,我们没法子,管不了那么多,我们自己要做得正,一定要如法的来修学。所以这是亲近,承事、供养。「诸佛」,也就包括了一切善知识,后头意思还非常的深长。善知识,给诸位说,世出世间没有一个人不是善知识,个个都是善知识,这个意思就深长了。前面说过,后面还会讲到。
『修行无倦经劫海』,这一句就是发长远心,恒心、毅力。确实我们在此地看到,普贤菩萨给我们做一个榜样,没有成佛之前,他修行经历无量劫,这是没有话说的;成了佛之后,还退到菩萨位次上,还要来修行,还要从头再来,这真正是了不起。为什么从头再来?做样子给我们看,所谓是身教、言教,他要做样子给我们看;换句话说,无论成佛之前、成佛之后,修行永远没有中断。就跟地藏菩萨的大愿没有两样,「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换句话说,地狱不空,他的修行就不中断。我们现在修行为自己,这些菩萨们修行是为众生,不是为自己。但是为众生跟为自己这个意义不相同,修行是一样的。所以普贤菩萨在此地所示现的也是持戒念佛求生净土,给我们做一个好榜样。
『三世一切诸如来』,我们再看后面这首偈子,这是总结前面成正觉的一愿,『最胜菩提诸行愿,我皆供养圆满修,以普贤行悟菩提』。这个前面两句好懂,要紧的是后头两句。我们自己一定要发心,「供养圆满修」就是要效法诸佛,从近的来说,本师释迦牟尼佛,如果我们发愿求生净土,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榜样。阿弥陀佛怎么样修行成功的?这些事都记载在大本经中,大本经就是指《无量寿经》,诸位读《无量寿经》就晓得了。他在因地里面是个国王的身分,舍弃王位出家修行(那个时候住世的是世自在王佛),他出家发四十八愿,多生多劫在修学,愿愿都圆满,这是我们应当要效法的。末后一句很重要,我们依普贤行就能够证得无上菩提,「悟菩提」就是证得无上菩提的意思。再看下面这一段:
经【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我今回向诸善根。愿诸智行悉同彼。愿身口意恒清净。诸行剎土亦复然。如是智慧号普贤。愿我与彼皆同等。】
科判里头说「愿同二圣」,二圣就是文殊菩萨跟普贤菩萨。在《华严经》里面,普贤菩萨排列在第一位,以普贤为长子,以文殊为庶男,庶男就是次子,好比佛的两个儿子,这都是比喻。文殊代表智慧,普贤代表实行。所以,我们看它这种排列,就晓得《华严》是重在实践。但是实践要依智慧,不能离开智慧,换句话说,要把文殊师利所表的大智能,圆圆满满的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就是普贤。所以它是重实践,重现前的受用,学了现前就能够离苦得乐。我们发心学佛就要以这两位菩萨做榜样,两位菩萨都是自己,一个就是自己的智慧,一个是自己的修行、行持,从行持上来说就是普贤,从智慧上来说就是文殊师利。『一切如来有长子』,「如来」就是自己的本性,自己的法身本体,法身本体起作用就是菩萨。所以佛代表本体,菩萨代表从体起用,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一切如来就是指的我们自己,就是指的一切人,一切人的本性,起作用第一就是用普贤菩萨来代表。『彼名号曰普贤尊』,「普贤」的意思前面都曾经说过。
『我今回向诸善根,愿诸智行悉同彼』,我们的智慧、我们的行持要与菩萨一样。你要问,怎么样才能跟菩萨一样?你就要读诵这卷经,这个是最低限度的,要把这卷经里面所讲的道理、所讲的方法都变成我们自己的生活,你就是普贤菩萨,你就是普贤行了。当然靠这一卷,实在讲它的意思是圆满的,没错,可以说与整个《大方广佛华严经》没有两样。我们不能说八十卷经比这个多,这一卷比八十卷少,不能这样说,里面所含的意思是不增不减,八十卷说得详细,这一卷说得简单,这一卷展开就是八十卷,八十卷浓缩就是这一卷,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如果没有时间读大经、读《大疏》,我们最近此地印的《别行疏钞》,这一本就非常之好,要细细的去研究,才能够体会经中的奥义。将这些义理变成我们自己的生活行为,我们的智、行就完全与菩萨相同了。智,刚才跟诸位说过,智就是感情,是理性的感情、不迷的感情就是智慧,行为就跟菩萨没有两样。
『愿身口意恒清净』,一个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的人,他的身语意当然清净,身语意清净就是身心清净。身心清净,下面讲境界就清净,『诸行剎土亦复然』,境界清净。『如是智慧号普贤』,这是简单给你解释这就叫「普贤」,身心境界无一不清净就叫普贤。『愿我与彼皆同等』,我们修行可以说这是总纲领。用什么方法来修?本经文殊教善财就是用念佛的方法。念什么佛?就是念阿弥陀佛。你们看看念佛谱前面那么长的序文里头所写的,你就可以觉悟到,文殊教善财念阿弥陀佛。我们今天修的法门,念佛求生净土,就是文殊、普贤他们所用的唯一的妙法。我们果然念佛,这个心定在一心不乱,与普贤行没有两样,完全相符合了。批注诸位自己去看,谛闲法师注得很好。再看底下一段,「双齐二圣」:
经【我为遍净普贤行。文殊师利诸大愿。满彼事业尽无余。未来际劫恒无倦。】
这是第一首。
经【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安住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切神通力。】
这是第二首。
经【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注子里头说:
疏【文殊表解,解发愿故。普贤表行,能起行故。】
这在《华严》他们所代表的,这个意思是以解为愿而修行。如果不理解,我们的愿是靠不住的,愿是建立在信解的基础上,如果信解要是有错误,那个愿就不真实;而行又是以愿为基础,愿为前导,愿在前面引导你修行。一个有大愿的人,跟一个没有志向的人,他在基本观念上就不同,必有大愿才能够修大行。世出世间法都一样,没有大愿的人,教他修大行,难,太难太难了,这个事情是勉强不来的。所以,你看佛在一切大乘经典里头,总是劝勉我们要发大愿。
我们在历史上能够看到一个很明显的故事,张良他在国家遭大难的时候,他是战国时候的人,战国的后期,所谓战国七雄,他是韩国人。韩被秦灭掉了,他想报仇,报仇怎么个报法?找些刺客准备去刺杀秦始皇,结果没刺中。很侥幸的,他自己能够逃出秦始皇的掌握,没有被逮捕到。这种是匹夫之勇,这个做法是错误的,不是大勇。所以他以后遇到黄石公,黄石公给他的兵书,其实那个兵书并不是很重要的,而黄石公的折服他,那才是一个关键的地方。他是贵家公子出身的,有学问、有才华,黄石公那时候以最傲慢的态度、最无礼的态度对他,他还能忍得住,所以说孺子可教。如果说不能忍,黄石公就不理了,也完了。《金刚经》里头佛教给我们,「一切法得成于忍」。其实黄石公教给他什么?就是教给他忍辱波罗蜜,凡事能忍就能成就。可是真正有大志的人他才能忍,为什么?他不计较这些小节,他不计较这些,他要留着宝贵的身心去办大事,不能为这个小事情损坏了自己的身心,不值得。佛菩萨要立大志,要救度一切众生,这一切众生当中当然有许许多多刚强难化,我们遇到要能够忍受得了,不要与他计较,与他计较什么事情都不能成功。
真发大心,真有人来考验你。前面我们不是念过吗?舍利弗是小乘,回小向大想学大菩萨,忉利天主就变现一个人来试验他,就问他你行菩萨道,我今天要化缘,化个药引,要一个得道阿罗汉的眼睛。他给他一折磨,他马上就退心了,菩萨道难行,算了,我还是当小乘去,这就是受不了。我们在《金刚经》上看到歌利王割截身体那一段,歌利王割截身体,那个忍辱仙人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他在修菩萨道修忍辱波罗蜜的时候,那也是遇到一个不讲理,无缘无故的被割截身体凌迟处死,刀一片一片的割肉,把你割死。菩萨不动心,没有动一念瞋恨心,他的忍辱波罗蜜圆满了。所以他倒过头来礼敬歌利王,为什么?不是歌利王这样的试验,他自己不晓得他的忍辱波罗蜜圆满了,等于说他考试,经过他考试,满分毕业了,这个科目毕业了。所以歌利王是忍辱仙人的第一大善知识,没有他不能成功。你看我们在《法华经》读到提婆达多,释迦牟尼佛对他非常之称赞,他要没有提婆达多他不能成佛,他之所以能那么快成佛,要多谢提婆达多的帮忙,大善知识。所以这些地方我们一定要能深深的体会得到。
所以行一定要依大智、大愿,才能够圆满成就。所以自己总要把观念纠正过来,世出世间一切人、一切法无有一个不是我的善知识,就像《华严经》的善财童子一样,我们这一生一定成佛,一定成就。因为你的心行跟文殊、普贤没有两样,经上常讲根熟,圆顿根性,根熟的这种善根,那你就是!你能念念都是这样的想法、这样的观法、这样做法,你就是圆顿根性,而且你就是现在成熟的人,你这一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必定是实报庄严土,不会在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不会的。我们希不希望在这一生当中能够生实报庄严土?所以要生实报庄严土,这一卷经就得下功夫,《弥陀经》帮助你往生,这一部经帮助你提高品位,帮助你上品上生。所以,念佛你就晓得,不听经不行,不读经不行。
所以我出国这个期间,希望我们图书馆每个星期有两天,就同样这个法会在一块念经,像我们这几天诵经一样,念一次《弥陀疏钞》,敲着木鱼念,念一次《别行疏钞》,这两个本子就够了,每个星期念一个半钟点。念的时候,前面也像讲经的仪式一样,三称释迦牟尼佛、开经偈,念经,念完之后,念回向偈,不可中断。你在家里面念,一个人有的时候提不起精神来,大家在一起念,在一起念非常非常之好。念经功德很大,念熟透了会开悟,以后我回来再讲就不一样了。以后我回来的时候再讲,我要讲《别行疏钞》,《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我想我回来的时候也都印好了,大家念熟了,听讲就不一样了。现在你听讲,听这么多遍都不开悟,就是你不熟,你要是念得很熟的话,你听讲哪有不开悟的道理!所以要好好的念。意思明了,这个文就不难懂了。
『我为遍净普贤行』,「遍」是周遍,清净庄严的普贤行法。实际上这就是我们日常的生活,从早到晚待人接物,就是这些。『文殊师利诸大愿』,文殊师利的大愿也是求生西方净土。『满彼事业尽无余』,佛菩萨的事业就是教化众生,帮助别人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是菩萨事业。『未来际劫恒无倦』,这是普贤菩萨的精神,你看十大愿王每一愿都是无有疲厌,不疲不厌。
『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在一切行持当中成就自己无量功德,功德就是定慧,成就自己无量的智慧、无量的禅定,在佛经里面叫三昧,就是禅定,也就是一心不乱。『安住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切神通力』。前面两句是自己的成就,成就自己的功德,后面两句是教化众生。在一切行持当中,这讲「安住」,一切行为当中;「了达」就是不迷,决定是觉而不迷;「神通」就是示现的能力帮助别人,能够利益他人。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这一首说出自己的愿望,我们要同文殊之智、同普贤之行,将自己所修学的一切善根,回向众生,回向菩提,回向实际;常随佛学,常随二圣来修学。
经【三世诸佛所称赞。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这一段是「结归回向」。这一首偈,首先给我们说出菩萨行愿不可思议,是三世诸佛如来之所称赞。如果我们将它合在《弥陀经》上看,这意思就更为显明,《弥陀经》后面六方佛赞叹的一段。所以那个经经题就给我们明白显示出来,《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跟此地所讲的『三世诸佛所称赞』是一样的说法。『如是最胜诸大愿』,这是总结以前,如果狭义的来说,就是指回向,结前面回向;广义的来讲,是结前面讲的十大愿王,总结这个意思。『我今回向诸善根』,「回向」跟发愿有点不同,前面说过,发愿是你还没有修可以发愿,回向必须自己已经有修学了,我才能拿东西回向,我要没有修怎么回法?自己一定修了,修了才能回向。所以回向跟发愿意思有一点不同。
这就是像前面所讲的十大愿统统都修了,修了把这些功德全都回向三处,这个意思就是绝不执着。不回向行不行?不行。怎么不行?不回向,你要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能生凡圣同居土,你要记住。如果两个统统都修普贤行的,不回向的人要求生西方就是凡圣同居土,带业往生;这一回向,就是实报庄严土。为什么?因为凡圣同居土里的人有我执、有能所;实报庄严土里头不但我执没有,法执也破了,没有能所,所以它不一样。不回向,功德据为己有:「这我修的功德怎么可以给别人?给了别人,我就没有了」,处处还为自己着想,我执打不破。所以,回向就是破我执、破法执,提升自己的品位,这个自己一定要明了。因为我曾经听人告诉我,他说学佛不能回向,还来劝我。他说法师,你很懂得经教,你每次讲经都回向,这个不行,回向之后你自己一点功德都没有了。我就跟他说,是,我不要功德了。我说,大家有功德就好,我不要功德,大家都成佛,我愿意下地狱。他没话说了,他很关心我,我谢谢他,我说大家好就好了。所以一定要回向,他说的那个说错了。底下这一节比较长,恐怕我们时间不够,大概讲不完,我们念一念好了。十大愿王偈颂,到此地可以说是一个段落,前面长行文的意思都已经说尽了。以下就是「颂显经胜德」,特别赞叹这部经殊胜的功德。
经【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剎。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这是普贤菩萨发愿求生西方净土的一段文。求生净土,我们一定要牢牢的记住,必定要先净心,心净则土净。这就是经文里所说的莲花化生,莲花是表清净的意思,它代表染净二边都不染,这才叫真正的清净。如果你住在清净上,离染住净,那个净也是染污,必须染净二边都不住,叫真净。莲花根生在泥里面,泥代表染;根上的茎,在水当中,水代表清净;花开在水的上面,代表染净都离了,这才叫真正的净。喜欢清净错了,也是堕到一边去了。当然喜欢清净比喜欢污秽要好一点,可是还是不净,必须染净双离才是真正清净。所以我们要常常想到莲花表法的义趣。这是讲修因,因圆果满。这个下手的功夫可以身心两方面同时。但是每个人根性不相同,有的人先从身下手,就是从戒律,行。为什么?外面境界能影响我们的心理,凡夫心随境转,有好的环境就好修行,这对初学人来讲是有利的。有一种人,他从心境下手。所以,一般二乘声闻、缘觉多半是从环境上下手、从身境下手,严持戒律,找个清净的兰若,清净之处修行。菩萨,尤其是圆实菩萨,就是圆教、实教的菩萨,他们下手是从心境下手,所以他持的戒叫心地戒品。这就是入门两种不相同的方式,但是都能够达到目标。心净,身、外面境界没有不清净的;身净未必心净,还要相当一段长的时间来修心净,必须心净了才能成就。如果身心不清净,诸位要记住,念佛不容易往生。
同时还要记住,人命真的是无常。我有个老朋友,这一、二年身体不好,住在荣民医院,我回来之后就打个电话给我,要我去看看他。正好我另外也有个朋友,从外国回来,他也住在荣民医院,我听说他们两个住在一起,顺便去看看他。前天去看了一次,今天早晨他的女儿打个电话告诉我,她的爸爸已经过世了。我说什么时候?她说就是你看他的第二天。我去看他,我们还谈了很多话,想一想,他还满有福报的,没有什么病苦。他觉得他在荣民医院费用太重了,还要拜托我去找郑居士替他想想办法。说了很多话,哪里想到第二天就走了,人命无常,我一点都没有看出来他要走的样子,没看出来。他虽然对佛法有信心,但是没有听过经,没有闻过法,在医院里还看传记文学,我带了几本经书,他大概没有看,他就走了,送他几本书没看就走了。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所以《地藏经》上常劝我们,「闻健自修,分分己获」,功德利益全是自己得到。我们现在耳目聪明,身体健康,要认真努力来修学,不可以把大好光阴白费,要知道世事无常,一口气不来就是隔世,这个要明白、要觉悟。小注里头说:
疏【首句愿我,改是人,则弥显矣。】
『愿我』,普贤菩萨自己说的,实际上他用这两个字也是非常好,给我们做一个榜样,普贤菩萨都往生净土,我们怎么能不去?如果把「愿我」要改成「是人」,好像意思就更明显。是人就是什么?依照前面方法修行的人,换句话说,人人都有分,『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剎』,「安乐剎」就是极乐世界,那是讲依照前面修行的人。所以它这两个字不同,意思不一样,我觉得这个意思也非常之好,他老人家给我们做个样子,来警惕我们。必须依照前面方法来修行,在临命终时才没有障碍,才能够与佛感应,西方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诸上善人前来接引。「即得」,即是见佛的时候,这就跟着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一丝毫障难都没有,依照前面这个方法来修。注子里头还有句话说得很好:
疏【不生华藏,愿生极乐。】
这很有意思,他为什么不生华藏世界,他要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且普贤菩萨劝华藏世界那些诸菩萨们,所谓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四十一位是指圆教初住、二住、三住、四住,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四十位,等觉,四十一位,统统都到西方极乐世界,庄严之极。到西方极乐世界干什么?圆满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去干这个事情的。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普贤行愿品疏 (第三十三集) 1986/1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4-001-0033
请掀开经本第九十面第四行:
经【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剎。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这一段是显经殊胜功德里面第一个小段,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殊胜的果报。上一次跟诸位提到过,文殊、普贤尚且发愿,这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鼓励。也许有许多同修们认为,十方净土无量无边,为什么偏偏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其实佛在大经里面也说得很多,比西方世界还要庄严、还要殊胜、寿命还要长远的多得是,为什么偏偏要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不生西方极乐世界行不行?这都是很重要的大问题。诸佛国土虽多,如果没有缘你就去不成,佛门里常说「佛不度无缘之人」,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条件。阿弥陀佛与我们这个世界特别有缘分,这一点我们要明了,缘是特别的深厚。前面也提到,批注里面讲有四个意思,第一个就是阿弥陀佛与我们世界众生普遍的有很深厚的缘分,这是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修行一定要有个目标,心必须要系在一处才会有成就,像《遗教经》里面佛开导的,「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所以修行,不管你修学哪个法门,要专心。说西方净土就是教你专一处,把心专注在一处,这样才容易成就。第三个理由是西方极乐世界并没有离开华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是在华藏世界的里面。第四个意思,哪里晓得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本师!诸位要晓得,阿弥陀佛跟释迦牟尼佛是同一个人。在《华严经》里面,华藏世界毘卢遮那如来,法身,阿弥陀佛跟释迦牟尼佛都是毘卢遮那佛的化身。所以我们的本师在我们娑婆世界化个身来教化我们,他的名字叫释迦牟尼;西方极乐世界,他又变化个身到那里去,叫阿弥陀佛,是一不是二,就是本师。西方有四土,我们娑婆也有四土,可是娑婆跟极乐比较,极乐的的确确比我们这里要殊胜得太多。所以释迦牟尼佛劝导我们,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要肯相信、肯听话,照办,那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好学生。这个意思我们一定要明了。
再说,众生在娑婆世界,这是秽恶之土,尤其是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所谓是末法的时代,斗诤坚固,可以说秽恶之极。也就是说明,娑婆世界的净土,我们已经迷失了,迷得太深了,执着很不容易舍掉。现在在这个华严会上,普贤菩萨以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善巧方便来引导我们发愿求生净土。所以我们特别要注意这个第一句,『愿我临欲命终时』,普贤已经是等觉菩萨,当然没有我执,也没有法执,我法二执都尽了还称「我」,这个称呼是方便说,是随顺众生说,我们要懂得这个意思,并不是他真正有了我见、有了我执,那你就看错了。这是为了说法方便起见,不得不随顺众生说个我,这是无我之我。临欲命终这个时候,是我们一生关键的时刻。诸位必须要记住,好死一定就好生,来生好;不是好死,来生问题就严重。所以我们要看一看临命终的人,看他那个相,就能判断他来生是在三善道还是在三恶道,这个不难看出来的,稍微留意都能看得很清楚。所以学佛的人一定要求个好死,好死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其实,预知时至,那没有死。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诸位要晓得是活着去的,不是死了去的,死了去不成,活着去的。你看他活的时候看到佛来接引他,他自己跟佛走了,这不是活着走的吗?哪有死了走的。这是我们世间人称之为临命终时,我们在一生当中只有这个是最要紧的,其余的都不要紧。所以我们修一切福德都要回向在临命终时是预知时至,如入禅定,见佛往生,我们要求这个福报,其它的福报统统不求。
念佛求生净土,诸位要记住,有障碍就不行,所以说『尽除一切诸障碍』。而除障碍,假如说到临命终的时候再来除,恐怕来不及了。什么时候除?现在就要除,时时刻刻要除,念念之中要除,要懂这个道理。除什么障碍?第一个要除贪瞋的障碍,悭贪的障碍、恶业的障碍、瞋恚的障碍、懈怠的障碍、散乱的障碍、愚痴的障碍,这就是六波罗蜜对治的,这些统统是障碍。所以祖师大德常常教我们念佛人要放下身心世界,提起名号,就是这个道理。要把这些拉拉杂杂的东西统统放下,因为有障碍就不能往生,这是要记住的,临命终时来除决定除不掉。
再其次要明事理,世出世间一切事、一切理要清清楚楚,明白事理,正念就现前。为什么我们的正念不能现前?就是对于一切事理的真实相不明白,不明白就免不了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去搞这些。其它的法门,大家晓得,它修学的顺序是信解行证,必须先要理解然后再修行,理解好像认识路,我先认识路然后我才走路,可见得这个相当重要。这个法门,净土法门,它不必先解后行,它怎么样?它是解行同时,所谓一面修行,一面求解,不是说不要解了。你要说我只要老实念佛,我不要读经、不要去听讲,行吗?不行。为什么?你看看我们历代的祖师,净土宗的祖师,他们这些著作,拿近代的印光法师来看,你看看他老人家的《文钞》,他世出世间法都懂得,没有一样他不知道,他是个标准的老实念佛人。而且还告诉诸位,他绝不间断也不夹杂,专修净土的,他样样都懂得,为什么?他在一切事理上才不起心不动念。不起心不动念就是正念现前,这样的人求愿往生,他的品位决定不低,总是上品上生一类的,这是我们要求的。如何明达事理?给诸位说,不仅要读经、要听讲,而且还要求感应,不求感应不行,诚心诚意的求感应,要至诚感通,这样才能办得到。
所以,我们要想除障碍,首先要除六弊,就是六种毛病,刚才说了,六波罗蜜所对治的,布施对悭贪、持戒对恶业、忍辱对瞋恚、精进对懈怠、禅定对散乱、般若对愚痴,把这六种大病、大障碍,要去除。这六种障碍,实在上讲,都是从我执而生的,所以要先除我见、我执。果然无我见、无我相,那一切障碍都空了,就像《心经》上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可是诸位要晓得,这不是初学人能做得到的。所以初学人怎么办?择善固执。你的执着打不破,打不破最好执着善,不要执着恶。真正能把执着打破了,善恶二边都离开,这当然是最好的。实在办不到,那就不得已而求其次,择善固执。择善固执里头有个最善的。所以大家不要害怕。要想破我执实在是难,佛经里面讲小乘人破我执,譬如四十截流,那个四十怎样讲?瀑布,四十里宽那么大的瀑布,你能一下把它止住,叫它不流了,诸位想想,这多难!佛讲凡夫破我执那个困难就像这样的,不容易,实实在在不容易,因此你就要懂得择善固执。哪一法是最善?孔老夫子教我们「止于至善」,至善是最善的,再没有比这个更善了。至善是什么?跟诸位说,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你念念心里头有阿弥陀佛,那就是至善,这个一点都不假。为什么?因为这句佛号决定能够帮助你出三界,出了三界之后,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再破我执、再破法执。
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首先就占了两个大便宜。第一个是寿命无量,不害怕了。佛经里面说修行要三大阿僧祗劫,那小事情,算不了什么,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是无量寿。无量是个数字,不要说多,就一个无量,一个无量是多少个阿僧祗?给诸位说,阿僧祗个阿僧祗叫一个无量。这就够了,三个阿僧祗就成佛了,你想想看,你在西方极乐世界,你怎么会不成佛?没有这个道理的,决定成佛。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占个大便宜就是寿命无量,是阿僧祗个阿僧祗劫的寿命。第二个大便宜,你能够一天到晚亲近诸佛菩萨。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法子,到那里阿弥陀佛、观音势至什么时候想见他就见他,绝对不用安排时间的,没有那个道理。我们现在譬如说有些大法师,他很忙的时候要接见,预先还要打电话通知,安排时间,多麻烦。西方极乐世界不必要,为什么?阿弥陀佛有无量无边的化身,他同时可以能够接见十方世界一切众生,他有这个能力。不是一个一个来,同时来,每个人看到阿弥陀佛单独见我,都是这样,都是这么样的亲切。你见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一天到晚都可以陪着你一块修行,这个好事到哪去找!所以,我们明白西方极乐世界如此的殊胜,念念当中不要把阿弥陀佛给忘记了,什么都可以忘掉,就是不要忘了阿弥陀佛;什么都可以不要去念,就单念阿弥陀佛,就决定成功。我们修行以念佛为主,其它的是助修,正助双修,这点非常非常的重要。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剎』,这是讲佛来接引。凡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他缘成熟了,佛都来接引。所以我们求往生的人不要疑虑、不要怀疑,不要在那边顾虑,到时候佛不来,我怎么办?西方极乐世界到底在哪里,我到哪里去找去?你要有怀疑,麻烦了,阿弥陀佛想接你也接不成,为什么?你心乱了。我们之所以能够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就是一心不乱,它就能感应道交。所以决定不疑,绝无顾虑,到时候佛自然来告诉你,来带你一道去。这是第一首说他往生的情形,以及往生的条件,这个很重要的。
第二首说他已经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了。『现前成就此大愿』,这个了不起!像前面所讲的十愿,十愿我们在此地很难圆满,不容易做到。我们讲的圆满,实在讲是理论上的圆满,事上我们决定做不到,没有法子圆满的。可是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事也做到了。所以《华严经》所讲的事事无碍,西方极乐世界确实是如此,事事无碍。『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这是自行化他的成就。「一切圆满」是指本经前面所讲的十大愿王,或者前面重颂里面讲的别显的十愿,就是十地菩萨所修的。未断之惑这个时候断尽了,未证之真这个时候也圆满证得了,叫圆满尽无余,因此才能够「利乐一切众生界」。自行圆满一定是帮助佛接引众生,特别是接引与你有缘分的人,那是特别容易摄受的。像我们在《西方确指》里面所看到的觉明妙行菩萨,他对那八个人是因为过去生中在一起念佛,在一起修道的。他往生了,看他们已经在轮回转世转好几次了,但是他们还是有同样的善根,还能够聚集在一块念佛,他来度他们,说出过去生中的因缘,这里头特别有一分亲切的感情在里面,所以这些人统统得度了。这就是利乐一切众生的好榜样。
第三首说『彼佛众会咸清净』,「佛」是阿弥陀佛,「会」是莲池海会,清净庄严。怎么清净法?因为每一个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是一心不乱,可以说那个世界是无比的庄严。『我时于胜莲华生』,这个往生的人他生到那个地方,是生在最胜的莲华之中,所谓最胜的花大、光色鲜明。为什么?你想想看,普贤菩萨(等觉菩萨)求往生,当然是上品上生,这个莲花是最为殊胜的。所以一生到那边就是花开见佛,不必等候的,这是最为殊胜的。所以一到那里去就见阿弥陀佛,『无量光』就是阿弥陀佛的别号,无量光、无量寿。『现前授我菩提记』,见佛,佛就给他授记。
授记,诸位要晓得,这是绝非等闲。授记什么意思?就是告诉他,你将来在什么地方、哪个世界成佛,就是预先给他说明,你再有多久到哪个世界成佛,以及那个世界的状况,成佛教化众生的概略情形,都可以预先告诉他,这叫授记。普贤菩萨如是,我们到那个地方去也是这样的。但是我们不是说一到那里就能够见佛授记,那还不行,到那里还有一段的时间。这个时间之长短每个人不一定。到什么时候佛才授记?要念到理一心不乱,要生到实报庄严土,佛才给你授记;换句话说,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里面,佛只是讲经说法来教导你,没有给你授记。但是你有机会可以参加许多那些地上菩萨授记的法会,你可以常常见到,常常去观礼。自己要等到哪一天去授记,这要靠自家努力了。所以我们要想将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品位要高增,一定要断烦恼、要除习气,为什么?我们障碍就少,障碍少品位就高,这是一定的道理。心量要广大,要清净平等,你往生品位一定是高增。
『蒙彼如来授记已』,末后这是讲他教化众生。佛授记之后,他就能到他方世界去教化众生,当然这个时候是决定没有问题,应以什么身得度,菩萨就可以现什么样的身分,随类化身。所以说『化身无数百俱胝』,「俱胝」也是个大的数字,通常我们讲亿,无量的百亿,这是说菩萨的能力,他能够化身。『智力广大遍十方』,这个地方的「智力」就是如来果地上的十种智力。我们前面也都曾经跟诸位说过,菩萨也有相似的十力,没有像佛那么样的圆满,但是等觉菩萨与佛的十种智力可以说是非常的接近。由此可知,菩萨的智慧无量无边,菩萨的能力无量无边,这样才能够普度一切众生,『普利一切众生界』。
此地要跟诸位说明的,就是这个注子注得简单,所以批注可以互相参考来看,慈舟法师的《普贤行愿品亲闻记》,这一段就注得相当的详细。有的地方这个本子详细、那个本子简略,那个本子简略、这个本子详细,大家可以互相参照来看,互相参考来看。慈舟法师注的那一段,这里面意思非常之圆满,容易理解,有事有理。譬如讲到「面见彼佛」,事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理上讲就是自性佛,明心见性就是登彼岸见自性佛,住常寂光净土,常寂光土是身土不二,就是法性身、法性土,这是从理上说,理事不二。所以学佛的同修,最要紧的就是对自己要有坚定的信心,我这一生当中依照这个法门来修学,决定往生,决定作佛,要有这个信念。别的事情可以谦虚、可以客气,这个事情不能谦虚、不能客气,自己对自己要有坚定的信心。再看下面一段:
经【乃至虚空世间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这一科是「总收行愿无尽」。『乃至』,这是超略之词,我们晓得,虚空世界是无尽的,「乃至」就是假使虚空世界都尽了,我的愿还是无尽。『众生及业烦恼』,这也是无尽的。前面虚空世界是讲的环境,是讲器世间;「众生及业烦恼」,这是有情世间,有情、无情世间统统都有尽时,我的愿无尽。这点也实实在在我们必须要效法的。所以诸佛菩萨是无尽的悲愿,利益一切众生。既然讲利益众生了,当然决定不会有损害众生的。是利益众生,怎么可能有损害?损害跟利益恰恰是相反。所以佛菩萨决定不会恼害众生,不但不害你,假如他所作所为叫你生烦恼了,佛菩萨都对不起你,可见得诸佛菩萨真正是慈悲至极了。可是你要记住,如果你在修学的阶段当中,他故意来找你麻烦,叫你生点烦恼,那是常有的事情,那也是大慈大悲。你不修,没有学佛,没有皈依,他绝对不会找你麻烦的,不会叫你生烦恼。你要是皈依、学佛了,常常来找你麻烦,为什么?帮助你修行,他要来教化你。好像你们学校老师,特别是做训导主任的,一天到晚找学生麻烦,看你不是他学校的学生,他对你很客气;你是他学校的学生,他就常常找你麻烦,常常要管你。诸佛菩萨也是如此。所以那个找麻烦,天天来管,那就是大慈大悲。我们在各种境缘里面去炼心,炼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诚敬心,就炼这个,这就叫佛心。再看底下这一段:
经【十方所有无边剎。庄严众宝供如来。最胜安乐施天人。经一切剎微尘劫。】
这一段是「追颂校量闻经德」。第一首「能校」,后头的批注写得很清楚。这是说明普贤十大行愿功德殊胜,我们将闻经的利益来做个比较。十方所有无量无边的诸佛世界,我们用众宝来庄严、来供养如来,以最胜之安乐布施天人,这个功德太大太大了;而且不是一天、二天,他修多久?『经一切剎微尘劫』,这时间没法子计算。一个佛剎是一个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要把它磨成微尘,这个数量有多少?就没法子计算了。一个大千世界的微尘都没法子计算了,何况是一切剎,恐怕连诸佛菩萨都算不尽,别说我们了。这就是讲的长远之心,他是这样的供养、这样的庄严,他的福报,你想想看有多大,这是我们做不到的。虽然做不到,看看底下这一首,我们也能办到:
经【若人于此胜愿王。一经于耳能生信。求胜菩提心渴仰。获胜功德过于彼。】
超过前面,现在就问你肯不肯干了。前面像修这种布施供养的功德的确不容易,那要多大的福报!这就是财布施不如法布施,财供养比不上法供养。后面讲什么?依教修行供养,这个福超过前面所说的。但是这一段里面有很重要的意思,必须要跟诸位说明。首先你要真正能认识,这一本经里面讲的十大愿王它的重要性,它是整个佛法的大根大本,决定不能够忽略了。《华严经》在整个佛法里面称之为根本珐輪,一切经都是《华严》眷属,好像一棵树一样,《华严》是根,本就是它的主干,那一根干,其余一切经那是枝枝叶叶,离不开根本,从根本生的,它是根本。所以你对这部经得认识。不管哪一宗、哪一派,中国、外国,不仅仅是释迦牟尼佛的法,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剎土诸佛如来他的佛法,都是从《华严经》生的。所以《华严经》,不但是释迦牟尼佛的根本法,是一切诸佛的根本法,你要能把这一点认清楚。所以十大愿王就是十方一切诸佛如来根本法的总纲领,这个十条。所以这叫『胜愿王』,最殊胜的愿王。不修普贤行不能成佛,这个不能成佛是讲圆教佛,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你不修这个法门不能成无上正等正觉,你能成正等正觉,不能成无上正等正觉,这是我们必须要把它认清楚的。
因此这个法门你有缘听到不容易,那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缘。诸位虽然没有机会听全经,你能够听到几句也了不起。几句,好像什么?碎身舍利,舍利子一粒一粒的。全经,好比是全身的舍利,那留的肉身,全身;一句、一偈就是碎身舍利,无比的宝贵。诸位今天有缘能够听到了,可是你所得的利益符不符于经中所说?这个很难。为什么?听是听了,『一经于耳』,你们这个都听到了,这四个字没问题,大家都有了,后面这三个字有问题,『能生信』。不能说你不信,你要不信的话,你在此地一个半钟点你坐不住,你当然有信。这个信有浅深不一样,这个不相同。有的人信了,相信了,相信,不解,就是里面的义理、境界不透彻;或者也解了,解了又没有肯照做。所以信底下有解、有行、有证,信了以后要理解,解了以后要依教奉行,行之中还要不退转,这样才行;行了又退转,这还是没有用。所以一层一层的淘汰,淘汰到最后没有几个人了。
所以底下讲,信了之后怎么样?他就发心了,他就发愿了。『求胜菩提心渴仰』,最胜的菩提就是无上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像善财童子一样,他就是发这个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也要像善财童子一样。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在过去没有接触过佛法我们不晓得,我们所追求的是世间的名闻利养,我们求这个;学点佛法了,我们追求什么?追求佛法的殊胜,追求弘法利生,搞这套去了。今天我们恍然大悟,我们应当追求无上菩提,这个才是正确的。所以普贤菩萨在此地就是教我们这个,要求无上菩提。这个心就好像害渴一样,渴的时候我们一心想水解渴,这是形容求无上菩提那个心之渴仰,一心一意只想无上菩提,其它的我都不要。你这样发心、修行,这个功德就超过前面所说的功德了。为什么?这里面闻思修三慧具足,不但三慧具足,三缘也具足了,像《弥陀经》里面所说的「善根福德因缘」,这三个条件也具足了。具足这三个条件,又具足闻思修三慧,你这一生当中必定成佛。这个成佛的途径,就是先生西方极乐世界,像菩萨一样,菩萨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生西方极乐世界一生成佛。所以这个门道就叫做当生成就的佛法,一生成就,不要等到第二生。
你要记住,现在这个世间法弱魔强,弘扬正法的人少,弘扬魔法的人多。魔来破坏你的正念,因为你走这个路子,你这一生笃定成佛。他来怎么样?「这个好是好,还有比这个更好的」,来诱惑你,叫你这里头再掺点禅,或者掺点密,或者掺点什么神咒,掺点这些东西就把你掺杂了。先掺一点点,愈来愈多、愈来愈多,结果就把你的道行破坏了,你这一生就不能成就了,魔的目的就达到了。所以诸位要想一生成就,你要牢牢的记住这点。不要说任何人来诱惑你,你不为他所动,释迦牟尼佛来了,阿弥陀佛来了,毘卢遮那佛来了,劝我们还有别的法门比这个更快、更好,我们也谢谢他老人家,我还是修我这个法门,绝对不动心,我们才会有真正的成就。你要说是心稍微动一点,魔就来了,魔有神通,你心有疑、心不坚定,他就来诱惑你。你心坚定的,如如不动的,魔在身边走过看一看,他就走了。为什么?这个人没有法子,如如不动。他很聪明,他不浪费时间,也不浪费口舌,他晓得这没用处,他只好乖乖走了。所以有许多同修你们在修行过程当中,听到许许多多的邪知邪见,有很多人来找你。我学佛从来没有人找我。曾经有一次,一封匿名信,没有具名的,写了封信告诉我,大概也在此地听过经的,对我大大的赞叹一番,告诉我有秘诀,有成佛的秘诀,指定一个时间,叫我在新公园什么地方等他,他手上拿了个什么东西,要我去会见他,他说一定有很大的利益,这个因缘你不要错过。我收到那封信,把它丢到字纸篓了,我也没去。绝对不要被人诱惑,不能上人的当。再看下面一首:
经【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速见如来无量光。具此普贤最胜愿。】
科判科题标得很清楚,这是「追颂五果」。这一首是讲「颂增上果」。第一句,『即常远离恶知识』,这句话意思很深,而且非常的广泛。首先我们要晓得什么叫做恶知识,恶知识跟善知识是对称的,我们怎样远离它?真正的恶知识就是自己的贪瞋痴慢二十六种烦恼,这是恶知识,你要远离。你看佛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面给我们说的,十善是良友,那是好友,叫「十善厚友」,最厚的老朋友,你不要;「十恶怨家」,你偏偏跟他打交道,那有什么法子?所以,善知识就是我们八识相应心所里面的十一个善心所,这是善知识;恶知识就是与八识相应的二十六个烦恼心所,六种根本烦恼、二十个随烦恼,这是恶知识。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要善心所现前,不要烦恼心所现前,这就叫远离一切恶知识。
远离之意,在尘不染,这就是远离。假如你更能够把这个恶的境界、恶的缘(缘就是人事环境),你能够转变来帮助你修行,那是真真实实的离恶知识,你要懂这个意思。所以这个离并不是说我不理他,我以后再不见,我躲他远远的,不是的。譬如一个冤家债主,天天找你麻烦的,你跟他接近,正好怎么?成就你自己的忍辱波罗蜜,成就你自己的一心定慧,这一变就把他变成大善知识。像释迦牟尼佛对提婆达多,我们看提婆达多是恶人,佛看他是大善知识。佛自己说的,《法华经》里头「提婆达多品」,你们自己去看看,释迦牟尼佛说,如果没有提婆达多他就不能成佛,他之所以能成佛,得力于提婆达多的地方太多太多了,这才叫做远离恶知识。所以我们要明白这桩事情。你一切好朋友,就是善人里面,善人里头如果常常在一起,起了贪爱之心,那就是恶知识,真正的恶知识。
所以诸位要明了,物质环境、人事环境帮助我们心清净,帮助我们增长定慧的,那就是善知识。善知识有善人、有恶人,有菩萨、有魔鬼, |
|
|
|
|
|
|
|
就看你用什么心去对待。所以我一开头就跟诸位说,真正的恶知识就是你的烦恼心所,贪瞋痴慢,真正的善知识是你心里面的十一善法。你要拿这个善心对待一切境界,没有不善,无有一法不善;你要以贪瞋痴对待外面境界,连佛菩萨都是恶人,都是恶知识,一定要知道。离恶知识,这是离因,离开了恶因,当然就不受恶的果报。所以第二句讲恶果,『永离一切诸恶道』。你能够在心理上起这样的一个大转变,换句话说,你就把一切恶道永远止息掉了。六道轮回是自己变现的,是自己制造的,一切唯心造!你心里面有恶才有三恶道,你心里头没有恶哪里有三恶道?三恶道都没有,你怎么会堕三恶道?不可能的事情。这是理与事都要通达。
下面这两句意思就更圆满了,『速见如来无量光』,就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具此普贤最胜愿』,「最胜愿」就是前面所讲的普贤行愿。行愿里面愿很清楚,这十条大家常常念的,「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你们都会;行呢?光有愿,没有行,不行,那愿落空了。行,要记住,前面也跟诸位说过,第一个书写,写经。为什么把书写摆在第一条?佛法要没有人书写就不能流通了。从前经书流通靠书写,所以书写的功德无量无边,能叫佛法不断灭,写经功德不可思议,跟佛讲经功德没有两样。现在印刷术发达,不要写,印经就好了,大批的印,那就是书写的意思。现在印经要选好版本,为什么?好的版本错误少,尤其是批注的本子,知见要正,不至于把经讲错了,这点很重要、很重要。要晓得,大量的流通佛法,这是我们每个佛弟子都要负这个责任,你自己得到佛法的好处,就应当把这个好处辗转送给别人。第二是供养,这个不详细讲,前面都说过了,供养里面很多,譬如前面所说的依教修行供养,这一条最重要。第三转施,就是我们所有的,别人要,我们转赠给他。
第四听经,《菩萨戒经》里面讲,距离我们住处四十里路之内有法师大德讲经,你要不去听就犯戒了,这是佛在那个时候定的戒律。假如佛在今天,这个戒律恐怕要修正,不但要修正,下面还要做许多条文的批注,为什么?现在有很多妖魔鬼怪都在讲经,你受菩萨戒了,那个妖魔鬼怪他也出家了,他也披上袈裟,在那里讲经说法,你要不要去听?你听了犯不犯戒?给诸位说你不去听不犯戒,为什么?他根本就在那里胡造谣言,胡说八道。所以我们要懂这个道理。他宣扬的是正法,我们要不去听就犯戒,就是罪过;他讲的是假佛法,打着佛的招牌,一天到晚去骗信徒,这个你大可以不必去,你要去了,你帮助他造罪业。魔今天为什么这么盛?他人多。听正法的人没有几个,你看听邪法的,人太多太多了。所以那些听的人统统都有罪,你把魔的势力壮大了,他有人力又有财力。如果魔在那边说法没人听,没有人供养,他就没有作为了。所以这点我们自己一定要清楚,不要错了因果。这个地方没有法师大德演讲正法,我们读经,我们大家在一起共修,在一起读经,读诵大乘。这个修行里头有,底下一条就是,第五披读就是读诵大乘。
第六是受持。第七是开示。开示,我们自己懂多少,随时随处都可以给人家说,劝人家学佛,令他明了正法的道理。第八是讽诵,讽诵是背诵,这个大经经文太长了,里面好的句子应当摘出来背诵,背它精华的部分。第九是思惟。第十是修习,就是依照这个理论方法来修学,把这个理论方法变成自己实际上的生活。这叫行。我在此地不详细讲,因为前面都讲过,前面都说过,我只把它重复提一提。所以,知道十愿,也要晓得十条的行门,我们应该怎样去做,这十条每一条我们是不是都做到了?这点很重要、很重要。下面一首是「颂等流果」:
经【此人善得胜寿命。此人善来人中生。此人不久当成就。如彼普贤菩萨行。】
这一首叫等流,等是平等,流是流类,就是同一类,等同一类。因同,果当然就相同,因缘果报丝毫不爽。所以这一品经,自古以来许多高僧大德把它当作早晚课诵。近代的弘一大师,诸位都晓得,这是佛教里面很出名的,也很有成就的一位善知识,《普贤行愿品》他能背诵,《普贤行愿品》这卷经就是他自己的早晚课,早晚课他能背诵,他虽然严持戒律,但是他以《行愿品》这卷经作为他的课诵本,这也是我们要学习的。『此人』就是依照这部经的理论方法修行的人,他『善得胜寿命』,「胜」是最殊胜,最殊胜就是清净法身,他证得了清净法身,清净法身是真正的无量寿,无始无终。如果要把境界拉近来讲,拉到我们现在这一生来讲,你这一生的寿命最殊胜,为什么?你闻到《华严经》,你能够依照这部经典修学,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一生成就,你这个寿命是生生世世以来这一生最殊胜。这个意思也能讲得通,也可以讲得通的。
『此人善来人中生』,就是你这一次得人身,在人中受生,你是「善来」,你没有白来,你真有成就了,没有白来。如果你不懂得《华严》教义,不知道求生净土,我们这一生真的是白来了,我们这一生的寿命没有意义、没有价值,谈不上殊胜。通达《华严》,求愿往生,这就是胜寿命,这就是善来人中生。『此人不久当成就』,从殊胜边来讲,「成就」是成佛;其次的讲,这个成就是决定往生,这个人这一生当中,不久他就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换句话说,这个身在娑婆世界叫最后身,最后一次受生,来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诸上善人,入他们一流了。『如彼普贤菩萨行』,「普贤菩萨行」就是一生念佛求生净土,功德圆满,正是末后这一章里头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就是这个意思。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普贤行愿品疏 (第三十四集) 1986/1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4-001-0034
请掀开经本第九十二面第三行:
经【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诵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灭。】
这一首是「颂离系果」,所谓系是指系缚,譬如有人拿绳索、枷锁把我们捆住、系缚住了,是这个意思。此地讲的系缚就是指烦恼、果报,这个两种。在我们现前可以说是时时刻刻我们造恶业就受惑、业、苦这三种系缚,因此就没有法子超越六道轮回。既然不能超越六道轮回,我们自己必须要晓得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在无间地狱里面的时间决定占得是长久。所以看到经上讲的无间地狱,实在就是我们自己的老家,偶尔出来晃一晃,人天逛一逛,再下一辈子又去了。正如同经上所说的,我们人间活上一百年,地狱里头也不过是几分钟而已。阿鼻地狱,经上给我们说的,地狱一昼夜是我们人间二千七百多年。真的,地狱的人是好不容易你罪受满了出去,出去就犯法,犯法就又抓回去了,就这么回事情。这是六道里面众生的真相。如果他很幸运,有机会生到天上去,那出来的时间比较长一点。天人寿命终了,福报享尽了,过去生中造的恶业又现前。所以三恶道真正是我们的故乡,三善道是偶尔出来去郊游观光一下而已,那个时间是很短暂的。这就是讲惑业苦系缚一切罪苦众生。
怎么样才能够出离?一切大乘经都说,你念这部经,你就能超脱。你看我们在此地看到,『诵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灭』;你读《楞严经》,《楞严经》上也这么说;读《普门品》,《普门品》也这么说,每部经上都这么说,咱念哪一部经好?这点我们要觉悟、要明了,其实每一部大乘经典都有这个力量,都有这个功效。可是你不要看到经上「诵此」,我天天念这个就行了,念也消不了业。前面给你说过,在前面我们说这部经《普贤行愿》,讲到行有十种,十种前面曾经详细说过,上一次我略说,简单的把这个说了。十种修行法里头,读诵是一种,以一种就代表十种,你一定要懂这个意思。这个十种里面,我再念一遍,第一书写、第二供养、第三转施、第四听闻、第五披读(就是读经)、第六受持、第七开示、第八是讽诵(就是背诵)、第九思惟、第十修习。依照这个方法来修行,随便举一条,统统概括后头的九条,这样才行,才能够有成就,才能够真正的超越。这前面跟诸位说过,在此地就不必多讲。可是在众多大乘经典当中,实实在在来说,这一部经尤其是在一切大乘经之上,什么原因?前头也跟大家详细的说过,这是佛法的根本珐輪,一切经都是《华严》眷属。普贤菩萨十大愿、十大行,他行愿,愿有十条,行也有十个项目,这就是一切诸佛教化众生的总行愿,这点我们一定要能够体会得到。所以依照这行愿来修行,当然你能够消灭极恶的无间罪业,那其余的小罪业就更不必说了,当然可以消除。
可是经文里头有两个字,我们不能够马马虎虎就把它看过去,这两个字是「一念」,关键就在此地。一念是什么?就是《弥陀经》里讲的一心。你有二念,你的罪就消不了,一念就消掉了。一念是真心,二念是妄心,妄心就是无智慧,就会造业;一念是真心,真心就是智慧,真心不造业。由此可知,《弥陀经》里面教给我们直截了当修一心不乱,就是《华严经》上所讲的许许多多修行方法里面第一个方法。怎样叫我们能够达到一念?文殊教善财,普贤教善财,都是念阿弥陀佛。我们现在这个一念不会,会了你就不会坐在此地,会了你是法身大士、菩萨摩诃萨,你怎么会坐在此地听我胡说八道。那我们怎么办?我们把所有的念头都放下,单提一句阿弥陀佛,我们现在就执着这一念,这样就好。你二六时中念念都是阿弥陀佛,无间地狱的罪业就消灭了,这个我们可以做到;真正讲到那个一念,我们做不到。二六时中一句阿弥陀佛,给诸位说,这就是功夫成片,还不是一心不乱,这个要记住,千万不能把境界搞错了,这只是功夫成片。但是决定往生,凡圣同居土他就有分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间罪业当然消灭,这个是真的消灭了,这就是离系果。再看下面这一段,这是两句,就是半首偈:
经【族姓种类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圆满。】
这是讲「异熟果」,异是变异,熟就是成熟;换句话说,它变异才成熟,不是因与果同时的,因果不同时,这就是异熟。譬如说我们过去生中读诵《普贤行愿品》,这一生得果报了,你看过去生种因,这一生得果,这个成熟是异时,不是同时的。我们这一生种善因,来生得善果,这也是异时。还有异处,譬如说我们在娑婆世界一心执持弥陀名号,这是现在修因,果报在西方极乐世界,异处,地方不相同,这个地方种因,那个地方有果报。凡是这类的情形都叫做异熟果,懂得这个意思,我们经文就很容易明了了。
第一个是『族姓』。这要讲到古印度的历史,古印度阶级观念非常之重,他们有四姓阶级,是不平等的,最高的是婆罗门,其次的是剎帝利、吠舍、首陀,它有这四个阶级。四个阶级前面两个阶级,就是婆罗门跟剎帝利是贵族,其余两种这是平民,平民与贵族不通婚姻。佛,他出生在剎帝利中,属于贵族。佛出家之后提倡的是四姓平等,只要你一出家,身分地位完全平等,这在当时也是很伟大的一种号召,在佛法里才有真正的平等。「族」就是指四姓阶级,指他的种族;「姓」,像剎帝利是王种,生在贵族帝王之家。这就是族姓种类。『及容色』,「容」是容貌,「色」是色相。这里色是代表健康、代表强壮,色力,代表这个。不但容貌端庄,而且身体强壮,这是果报,这些果报都是前世所修的。
『相好智慧咸圆满』,这是指佛。前面是指我们世间一般有福德之人。佛在世间所示现的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都是我们世间人分别执着上建立的。你看我们世间的相书,看到哪种相叫贵相、哪个相叫好相,人分别执着。凡是相书里面讲的最贵的相、最好的相,佛是统统都有,一样都不缺,所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诸位要知道,这个相好是福报修来的,所以在大经里面佛告诉我们,菩萨(就是等觉菩萨)成了佛之后,特别还要用一百劫的时间专门修福。成佛是智慧圆满,成佛了,福德也许他还没有修,因此特别就补修福报,去补修,修一百劫的时间,专门修相好。为什么要修这个东西?绝不是为自己,是为了接引众生。众生都喜欢相好,假如佛的相特别好,就很诱惑人了,人家一见到佛,就舍不得离开他,佛的讲话他就听了。如果佛长得很丑陋,人家一见他调头而去,讲什么样的好话人家也不会接受。
所以佛一定要修相好,这是为利益众生而修的,绝不是为自己而修。这就是四摄法里面所谓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是佛接引众生的四种手段。所以佛修这一百劫的相好也是手段,当然它真正的内涵是智慧,相好圆满,智慧也是圆满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求得圆满的智慧,还要有圆满的德相。世间看相算命的也有一句口头禅说,「相随心转」,这个话是真的。我们要想修自己的相好,先要修心,心地慈悲,相一定是很慈悲的。心胸险恶,相貌上瞒不了人,怎么样装,真正一个有学问、有功夫的人都能看出来,那个人很险诈,可以看得出来,无论他怎么样的隐藏,都藏不掉的。所以必须从内在里面去修行,果报上在外表能够显现出来。这个都是属于异熟。诸佛智慧相好的圆满,也得力于多生多劫修学普贤行,才有这样殊胜的成就。
经【诸魔外道不能摧。堪为三界所应供。】
这是「颂士用果」。什么叫士用?士是指人来说的,士就是人,是个读书人,是个有学问的人。我们中国过去一般分类就四民:士、农、工、商,在中国古代社会里把老百姓也分作这四个等级。这四个等级也有点不平等,但是没有像印度界限那么深,在中国也有四民,比起印度要好得太多了。中国人身分最高的是读书人。现在可以说真正是礼崩乐坏,没有礼。在我们中国古代,的的确确是礼仪之邦,这是清朝以前都是如此的。到民国讲民主共和,所以把古礼统统废弃掉。过去在君主专制的时代,我们衣服不能随便穿,随便穿是犯法的。衣服是什么?衣服是礼服,士农工商都有礼服,你衣服一穿,走到外面,人家就晓得你什么身分。知道你身分有什么方便?就应该以什么礼节来对待你。现在看不出来了,除了军人戴上阶级我们晓得他是个什么阶级,除此之外,行政院长站在我们旁边我们也不认识,也会把他当作普通老百姓一样看待,对他就无礼了。在从前念书人有念书人的服装,像我穿的海青,这就是读书人穿的,农工商不能穿这个衣服,不可以穿这个衣服,带大袖子这叫海青,这是读书人穿的,这代表读书人的身分。在宴会里面尤其显著,他家里再有钱、再有势力,不行,读书人要坐首席,首席穷秀才去坐的,这是从前礼。现在,现在是有钱、有势力的坐首席。以前不然,以前是念书人坐首席。
所以中国自古以来最尊重的确是知识分子,最尊重的是知识分子,不贵财富。士就是读书人;用是作用。一个有学问、有道德的人,他的作用当然是好的,好的作用一定有好的果报。所以出家人,比丘翻成中国意思叫乞士。乞是什么?乞丐,外面讨饭吃的,他沿门托钵,这是乞;虽然是乞,他很有道德、很有学问,叫乞士。他不是普通的乞丐,是个有学问、有道德的乞丐,所以翻成这个名词。他的作用、果报就殊胜了,『诸魔外道不能摧』,这就是说明修行人有能力降伏魔王外道,而成就无上佛果。但是要想很顺利的达到这个境界,也是要靠修学普贤行愿的功德才能够圆满的成就。所以句句它都归到普贤行愿,显示这部经作用不可思议。
魔、外,我们要把它认识清楚,这里面有许许多多的阶层,我们自己必须要防卫,就是要保卫自己。佛在《八大人觉经》里面告诉我们,魔有四种,就是四类,四类里面有三类是属于自己本身的,只有一类是属于外面的。第一类是五阴魔,色、受、想、行、识。我们现在这个身心是四大五蕴和合之物,这东西不是个好东西,所以你要用般若智慧照见五蕴皆空,那就好办了,你可以好好的运用现在这个身体来修无上菩提。要知道,这是我所用的,不是我。如果把这个执着成我,那就错了,四大五蕴里面求我不可得。所以如果是迷失了,把它当作我,这就是魔障。
第二,烦恼是魔。根本烦恼六个,随烦恼二十个,这是天亲菩萨把一切烦恼归纳成二十六大类,这是魔,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心魔。你要小心,烦恼一起来,喜怒哀乐统统是烦恼。一起来你就警觉到,烦恼起来了,烦恼魔现前了。你有警觉心,它一起来,你一认识它,虽有烦恼,烦恼不足以成障碍。为什么?它已经被发现,就不会障碍你了,你马上把它换个念头,换成阿弥陀佛就行了,就转烦恼为菩提。
第三个是死魔。这就没有伏烦恼那么容易了,这要在我们一生当中好好的去做功夫,要克服死魔。要想克服死魔,决定不能造恶业,绝对不可以造恶业,造恶业是增长死魔的势力,你就帮助它。不但不能造恶业,造作一切善业不能着相,造作善业着相也是帮助死魔,相当的麻烦,这是关系我们来生的幸福。这一生得好死,来生得好生;这一生要是死得不好,来生必定是三恶道。所以这个是来生幸福关键的所在,我们要如何把死魔克服?当然最成功的是预知时至、自在往生,那死魔是完全脱离了。
第四种是天魔。天魔是外面的,简单的来说,就是一切诱惑的力量统统叫做天魔。譬如今天有许多人禁不起外面的诱惑,金钱的诱惑、地位的诱惑、利益的诱惑、五欲六尘的诱惑,这个事情麻烦。所以你讲,天魔在哪里?到处都是。学佛的人要惜福,不要受外面境界的诱惑,因为外面境界诱惑你,就是天魔在外头诱惑你,里面的烦恼贪瞋痴慢就增长,内外勾结,你就系缚在三界,就不能了生死,道理在此地。所以,内我们要息烦恼,外要不受魔王的诱惑,这就是「诸魔外道不能摧」。这样才『堪为三界所应供』,这一句就是说能为天人师了,可以为天人的模范、榜样,有资格接受天人的供养。为什么?因为你是三界福田,天人供养你,才能真正得福报。再看未后这首「颂究竟果」,究竟是成佛。
经【速诣菩提大树王。坐已降伏诸魔众。成等正觉转珐輪。普利一切诸含识。】
这个果报是讲的八相成道。八相成道这个意义是说的,应以佛身而度脱的就可以示现佛身,就是示现八相成道。当然这不是普通菩萨可以能做得到的,最低限度是圆教初住、别教初地,才有这个能力以佛的身分出现在世间教化众生,这一段就是指这个境界。像本师释迦牟尼佛,当年在我们这世间示现的,就是用藏教佛这个身分出现在世间。『速诣』是讲速度之快,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快速的成就,也是得力于修学普贤行愿,才能够这样快速的成就。我们懂得这个道理之后,也就能够体会到,如果我们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想上品上生,要快速的获得,一定也得要照普贤行愿的方法来修学。因此普贤行愿实在说,我们一天都不能够舍离。
所以下个星期我出国之后,我就期望我们的道场,大家同修要发心。其实我们这个道场不重要,什么重要?你们诸位的成就重要,这是我的用意跟别人的用意不一样。我们这个道场是为大家服务的,不是颠倒过来让大家来护持我这个道场,我这个道场为主,你们应当是好像抬轿子来抬的,我们不是这个意思,我们是道场为大众服务。希望道场每一个星期,也是利用晚上的时间一个半小时,念一次《普贤行愿品》、念一次《弥陀经疏钞》,《普贤行愿品》念《别行疏钞》。希望大家能够熟读这两部书,就是以普贤行愿帮助你念佛,这样求生净土才能够速诣西方极乐世界上品上生。所以希望大家多多利用这个场所,我们这个场所有决定性的目标、有决定性的成就。这是我们从这一段经文上所得到的启示,我们应该要这样做。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念,有的时候提不起兴趣就念懈怠了,你不相信,你在家试试看,念上两天以后就不念了。到此地来叫依众靠众,大家在一起,不念也不行,勉强着,彼此互相监督,所谓依众靠众,这是降伏我们的懈怠懒惰,这是个好方法。同时更有一个意义,那就是大慈大悲提倡这个法门,使这个方法能够盛行于世,大家都能这样来修学。所以这个用意非常之深,自利利他,自行化他,这是共修会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经文,『坐已』,这是说佛在菩提树下示现成佛这桩事情。「坐已降伏诸魔众」,这句话跟底下这句意思非常的深远,我们要能去体会它。这个魔众现前,主要是你动了心,你就上当了,魔就有力量,就能够破坏你;你要是如如不动,魔来了没有办法。没有法子,他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路就是赶快走,另外一条路投降,来当你的护法。魔为什么?他佩服,他只要诱惑不动的时候,他佩服你,他就要护持你。所以佛的护法神最初都是魔王、都是外道,因为看到佛绝对不会受名闻利养诱惑,威胁诱惑佛都如如不动,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发心当护法神。
「坐」就是代表不动的意思。你看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给我们讲的坐禅,坐禅怎么个坐法?不是教你一天到晚盘腿面壁坐在那里,那你就错了,你就是「望文生义,三世佛冤」,三世佛都喊冤枉。它这个坐是代表什么?不动,我们坐在这里不动,站在那个地方容易倾斜、容易倒下来,走的时候是动,坐是代表不动。什么不动?心不动。不是身不动,身要动,身要不动怎么能够帮助众生?诸位想想,布施供养都要身动,坐在那边不动,怎么布施供养?那不可能,做不到的事情。释迦牟尼佛,大家晓得,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足迹几乎遍及五印度。印度的幅员也相当之大,在那个时候没有现在这样便捷的交通工具,佛的足迹几乎印度所有地方他都走到过,他动不动?一天到晚都在那里动。坐禅是怎么样?心不动。
禅的意思我们也要把它搞清楚,禅是不着相,外面的相接触,接触而不执着,不着相叫做禅,不动心叫做定。所以在《华严经》里面,我们前面读到的五十三参里面的鬻香长者,他是修禅定波罗蜜,那是真正讲坐禅的。他禅定波罗蜜在哪里修?经上给我们说,善财童子参访他,到市廛里面见到他了。市廛是什么?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市场、百货公司,最热闹的地方。他在那里修禅定,并不是在那个里头去盘腿面壁在打坐,那是装模作样,不是的,他样样都看,样样都参观,那是修禅定。样样都看是什么?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一样他不知道,这是智慧;看了之后没有一样动心,这就是禅定。你要不看,你不了解,你没有智慧。所以禅定的确讲是定慧等修。你盘腿面壁,只有定,没有慧,死定;样样看,是样样都不动心,这个才叫禅定。所以人家坐禅坐到哪里去了?坐到百货公司去了,坐到最热闹的市场去了,在那里修行。达摩祖师面壁九年,那是禅定修成功了,不要再看了,看得太多了,不想看了。他那个面壁打坐是什么?是等他的徒弟,等那个有缘的人,九年才等到一个徒弟,可以传法给他,等到慧可大师。这是我们要懂得的,就是如何来降魔,降魔一定要有禅定,外不着相。魔,不管你现什么模样,自己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清楚明了,他就没有伎俩了,他怎么变你都晓得,绝不感觉得奇怪,样样清楚,不感觉得奇怪;内里面不动心,如如不动,魔对你就没法子,这叫做降魔。所以降魔要靠定慧。
『成等正觉』,从这一句我们就能够很明显的看出来,释迦牟尼佛当年示现的是藏教佛,或者是通教、别教佛,不是圆教佛。为什么?圆教佛里头不能用等正觉,圆教佛是无上正等正觉,等正觉是别教以下的,就是正等正觉。这是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这种身分出现的。示现成佛做什么?要教化众生,『转珐輪』,「转」就是推动,我们今天讲推行;「珐輪」是什么?佛陀的教育,佛陀的教学。就是推展佛陀的教育,推行佛陀的教学,就叫做转珐輪。佛自己是这样做法,这就是佛菩萨的事业。我们既然为佛弟子,我们也应当尽心尽力帮助佛推动佛法的事业,这点非常非常重要。
我讲经听众都很多,国内国外都一样,有许多同修在我面前说,现在讲经的人太少了,想听经都听不到。我在国外也是每个地方住一个月,一年去讲一个月,「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一个月听经,十一个月就听不到,每个地方都是如此,没有法子,地方太多了。所以我就劝勉听经的大众,经上讲异熟果,我们现在听经,果报。果报,你要种因才行,你不种因哪有果吃?听经是果报,因是什么?你要培养法师。你不肯培养法师,哪来的法师讲经给你听?你们要明白这个道理,你们今天不想培养法师,以后你们听不到经,没有机缘听经,没有种因。
如何培养法师?要听那个初学的人讲经,这就是培养法师。老修行人,老讲的,听不听真的无所谓;初学的人要有很多人听讲,为什么?讲的人就很高兴。如果初学的人来讲经,听的人只有几个,「讲经太难了,我恐怕不行,算了,我退心,当老修行好了」,他不发心讲经。今天上午来看我的一位法师,也是李老师的学生,我出家之后两年他也出家了,我在外面讲经,我常常勉励他出来讲经,他过去也讲过几次,听众愈来愈少,不讲了。这多少年来,在三峡净业林那里跟着大家一块念佛,真可惜了。所以诸位一定要拥护初发心的人,这个功德比听我讲经功德不晓得要大多少倍,诸位要记住这个。
初发心讲经的,无论是在家、出家,我们要平等的拥护。现在在家人讲经的比出家人多,而且讲得非常好。在家人往生的比出家人也多,预知时至,无疾而终,像前面讲真正离生死的,在家人很多。我过去跟诸位说过,我自己所看到的就有五个人,五个都是居士,都是预知时至、佛来接引,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是真正成就了。所以要想续佛慧命,一定要听初发心的人讲经。我是被大家逼得没有办法,天天在讲经。你看,我一不讲经了,哪个地方有讲经的我一定去听。我回来之后,星期二、星期四,祥云法师在那边讲经,我没有讲经,我一定去听,我每次都听。我不听法师讲经,我讲经也没有人听,这是因果关系。我很喜欢听人家讲经,我讲经所以法缘很盛,就是这么个道理,很简单,没有什么秘诀。我肯做,大家不肯做,那没有法子。
听经有好处,与法师结缘,与道场结缘,与信众结缘,又与十方一切诸佛菩萨、护法神结缘,好处太多太多了!所以大家一定要发心。我这点宣传在国外起了点小作用。所以有同修来问我,怎么样请法师讲经?我说你去找他,你们几个人劝请,找一个法师,请他出来讲经。他说他不会讲。不会讲也没有关系,我们愿意听,逼他上台,大家就逼他。那人多了、启请多了,他就不好意思了,硬着头皮也得上台,要充分去准备,天天晚上睡不着觉,吃苦头。逼他,不这样逼他,他就懈怠、就懒惰,他就不肯出来了。所以我说你们要去逼,讲得不好,枯燥无味,也得坐在那个地方听,要装作聚精会神的在听。那个法师,「大概我还讲得不错,还可以」,继续不断的往下讲。如果听他讲得不好,第二天你就不来了,那法师一次讲了,下次就不再讲了。
所以一定要靠大众,要靠大众劝请,要靠大众真正发护法的心,这是发护法的心,护持正法。我们这个道场欢迎大家发心来讲经,愿意提供这个道场给你们来练习,你们愿意练习的,向馆长那边去报名,报名人多了,就排上顺序。所以肯发心的赶快报名,你才能排到第一优先,这样才会有成就。所以现在在国外,洛杉矶有个法师被我逼出来了,旧金山也有个逼出来了,每个星期讲一次,不中断。因为他们自己在那里有道场,不像我流动性太大了,到处跑,他们住在那个地方不动的,应当常年不断的去讲经。可是没有信徒这样热烈的拥护,不能成功。所以佛法之衰,佛法的灭,在家弟子有很大的责任,你们如果乐意听经,吵着法师,我非听经不可,你不讲不行,这佛法一定会兴;你讲得不怎么好,算了,你也不要讲,我懒得来听,那佛法怎么会不灭亡?当然会灭亡。
讲得好不是一天、二天的功夫。一些老同修听我讲经,应当还记得过去,我在讲台上讲到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是在上讲台十年之后,没有十年的功夫办不到。所以你们培养一个人,古人常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有耐心,要有长远心,要有慈悲心。所以你们对于初学的人应当要发这个心,佛法才能够兴旺,我们做三宝弟子才能真正对得起三宝。这是讲到「成等正觉转珐輪」。『普利一切诸含识』,「含识」就是有情众生,识就是情识,含有情识的就叫有情众生,我们现在讲动物,凡是动物都是有情众生。这是讲到究竟果。下面这一首非常非常重要,这是我们一定要把它记熟的。
经【若人于此普贤愿。读诵受持及演说。果报唯佛能证知。决定获胜菩提道。】
就是这一首。这四句是一首,但是在科判里面它是分作两个段落。这是「颂劝嘱受持」,劝勉嘱咐我们要受持这部无上的经典。说假如有个人,他于这部经里面所说的普贤菩萨的愿行,能『读诵』、能『受持』、能『演说』,诸位要记住,这说了三个,十种行门里面说了三条,三条就是包括了十条。这个十种行,在我们这个本子第六十四面倒数第三行,你看科题「显余众行德」,底下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明法行」。在这里面我们曾经详细的跟诸位说过,十种行法都讲得很详细,就在这一段经文里头讲的。此地给我们举了三个,第一个是「读诵」,读诵非常重要,唯有读诵才能够念念不忘。所以在我们图书馆受三皈的,我赠送给诸位的皈依证后面都附上《行愿品》,我那里面是两样东西,一个是《净行品》,一个是《行愿品》,希望诸位常常读诵这两品的经文,念念不忘。「受持」,受是接受,依照经典的理论方法来修行,完全接受;持是保持而不丧失,所谓念兹在兹,念念都能与普贤行愿相应,这就是修行,依照这个方法来修行。
「演说」,这是利他。演是什么?表演。说是解说。怎么个表演法?把这十大愿你做到了就是表演。譬如礼敬诸佛,我见到任何人都很诚心诚意的恭敬,有礼貌,这就是演。不是说每天早晚课在佛菩萨面前,「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见到人一点礼貌都没有,那有什么用处?在佛菩萨面前打妄语,不知惭愧,打妄语。所以既然念了礼敬诸佛,我这一天到晚见到任何人我都要有礼貌,不但有礼貌,从内里真心起的诚敬,对人要真诚、要恭敬,对事、对物都要有敬心。我们事业上,今天所谓是敬业的精神,在佛法里第一条就是提倡这个,做到就是表演,做给别人看。你能对一切人事物都恭敬,当然你附近的人见到一定就会问,因为他平常对人就没有礼貌、贡高我慢,看到你这样,「你为什么对别人要恭敬?」你就可以给他演说普贤行愿一番大道理,就可以给他说明,说明这个功德利益,这就是机会教育。你自己不肯做就不能够影响别人,自己做到再跟别人解释,人家相信,人家也肯做。
所以演说,诸位要记住,演是表演,佛门说法是活活泼泼,不是呆呆板板的。有些人说,好像法师说法在台上又有动作,那个不庄严;应该怎么样?闭着眼睛,规规矩矩不动,在那边说法,那样就庄严。你打开《楞严经》看看,释迦牟尼佛一会儿举手,一会儿伸拳,他不就是带动作的吗?《楞严经》楞严会上,你看释迦牟尼佛多活泼,一会儿举个拳头,问阿难尊者,「我这是什么?」再把它张开,「这是什么?」叫阿难尊者答复。这一问一答都是带动作,活活泼泼的。所以要晓得,说法的目的是教人理解,许多动作是帮助人理解的,这是有必要的。尤其是要教他理解得深刻,他印象深,他常常能想得起来,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会想起来,这就叫观照。所以你经文不熟,没有深刻的印象,怎么能提起观照的功夫?没有观照的功夫就不能得真实的受用。所以观照就是一种警觉。古德常说,迷不怕,妄想也不怕,怕的是你觉悟迟了,觉悟要快。觉悟怎么快?必定是经文熟悉,理论透彻,记忆深刻,一接触到境界的时候,立刻就能提起警觉心,正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所以这一段意思就很重要、很重要。
后面说它的殊胜功德利益,『果报唯佛能证知,决定获胜菩提道』,依照普贤行愿来修学。所以这卷经清凉大师特地为我们说明《华严》关键,修学的要领,所谓「可行可宝」,整个《华严经》的修行就在这一卷经文里面,这一卷要真正做到了,整个《华严经》都做到了。我们可以说这一卷经是《华严经》的精华,八十卷经是这一卷经的解释、是这一卷经的演义,真正的精华就在这一卷。清凉大师注得好,宗密大师唯恐我们读清凉大师的注子还不能够透彻的理解,所以批注再加上批注,这就变成《钞》,《疏钞》。我们这次印的这么厚的一本,跟《弥陀经疏钞》差不多厚,希望诸位好好的来读诵。不但经要读,《疏》也要读,《钞》也要读,我们一个星期一次,永远不断的这样念下来,把它念得很熟很熟。念熟透了你自然就有受持,你遇到人也会表演、也会说了;你不熟不行,做不到。这个果报不可思议,只有佛才晓得,等觉菩萨都知道得不清楚,「果报唯佛能证知」。
「决定获胜菩提道」,菩提道就是菩萨果位,胜菩提道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圆教佛的果位,这个功德利益就更不可思议了,这是我们应当要珍惜的。开经偈就是为这部经而写的、而作的,当年武则天写这首偈子,就是《华严经》翻译圆满之后送给她看,她在封面上题了这四句话,「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年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我们今天遇到了,遇到了要不好好的修学,当面错过,这个罪过就太大太大了。一生没有机缘遇到的,不怪他,那没有话说,没有缘分;有缘遇到,你当面错过,这不可原谅。所以遇到了一定要认真的修学,一定要在这一生当中求得圆满的果报。最低限度,我们看到那些往生的人,预知时至、自自在在走的,我们也不能输给他,也要表演一下给人家看一看。那是最后一招的表演,这是决定不能欺骗人的。
所以希望大家要发这个心。你们最后走的时候喜欢怎么走?站着走。站着走好吗?倒过头来走。古大德就有,走的时候问这些徒弟们,你们有没有看到坐着走的?有。你们有没有看到站着走的?也听说。他老人家竖个蜻蜓,两个手撑在地上脚朝天,这样走的有没有看过?没有看过。他走了。你看多自在,这是表演,得大自在。所以诸位要发大心,我常常劝你们发大心,我当然已经发心了,我不发心不会劝你们发心。好,我们这部经下一个星期圆满。
普贤行愿品疏 (第三十五集) 1986/1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4-001-0035
请掀开经本第九十三面倒数第四行,还得从前面这一行看起,我们从经文的第二段看起:
经【若人于此普贤愿。读诵受持及演说。果报唯佛能证知。决定获胜菩提道。】
我们上一次讲到此地,接下面看这一首:
经【若人诵此普贤愿。我说少分之善根。一念一切悉皆圆。成就众生清净愿。】
这一首是重显单单诵这一品的(实际上还不是这一品,就是这一卷),它的殊胜功德利益。上一首偈是讲的全经,普贤愿是全经,就是指的《四十华严》四十卷。这一首是讲四十卷不能诵,诵这一卷,就是诵这一卷,『少分』就是指这一卷来说的。由此可知,殊胜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议,我们千万不要怀疑、不要犹豫,大概四十卷经我只念这一卷,恐怕功德也不过是四十分之一。你这是多疑了,那是妄想。纵然没有读过《华严经》,没有读过四十卷,只念这一卷,那功德跟受持全经的可以说没有两样。为什么?佛法跟世间法不一样,特别是这部《华严经》,处处给我们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受持功德之大,绝不是我们能够想象得到的。
前一首说「若人于此普贤愿」,刚才讲了是四十卷,全卷。这一首开端也是说『若人诵此普贤愿』,这是单指这一卷,就是指的十大愿王。为什么有这样殊胜的功德利益?我们要看经文,『我说』,这是普贤菩萨说的,「少分之善根」,因为它不是具足的,只是一卷,少分之善根。『一念一切悉皆圆』,我们看这一句,可见得它的功德是圆满的,这就不是片面的、不是有差别的,它是圆满的。在这个地方我们特别要注意到的,那就是经上讲的「一念」,这两个字是个关键的字眼,整个佛法的修学都是在一,二念就不行,一念就成就。千经万论,无量法门,教我们修什么?统统都是修一念的。《弥陀经》里面给我们讲的「一心不乱」、「心不颠倒」,这就是一念。《普门品》里面,我们讲过,过去我们讲这品经是依《法华大成》而说的。《大成》在批注里面跟我们讲,受持观世音菩萨圣号,功夫也是分三个层次,就是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也是这三个层次,跟受持弥陀名号没有两样,这是我们必须要牢牢的记住。
因此,修学成功与否,确确实实就在我们的功夫是不是纯一。这是我平常跟同学们常常讲,不间断、不夹杂,你的功夫才能纯一。特别是不夹杂,一般人功夫之所以不得力,实在讲就是夹杂太多了。我们不必看别人,反省反省自己,学佛这么多年,连一点消息都没有,真正是惭愧。毛病出在哪里?都出在夹杂上,一会儿想学学这个,再一会儿想学学那个,无论是解门、行门统统夹杂。解门,总想做一个通家,什么样的经论我都要涉猎一下,都要通达;行门,总觉得净土还不够,禅净双修,禅密律三修,还有四修的,这是好多法门搞在一起,不专。所以心是散乱的,始终不能得到一心,此地讲的一念,这点我们要特别的留意到。要修一念功夫就圆满成就,功夫一成就利益就太大太大了。
下面说『成就众生清净愿』,没有一愿不成就,愿愿都圆满的成就。不但成就,最难得的是清净,这个不容易,「清净愿」是佛菩萨自利利他的大愿。何以我们诵这一品经、这一卷经就有这么大的好处?这个必须要说一说。因为十大愿王就是一切诸佛成佛的亲因,那些诸佛他凭什么成佛的?没有一个不是修十大愿王而成佛的。所以十大愿王这个功德就不可思议了,道理在此地。可是诸位还要记住一句话,十大愿王又怎么能成佛?后面是导归极乐。我们现在十大愿王没修好,只要你一心念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再跟阿弥陀佛去修十大愿王,你才能圆满菩提,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就是走近路。
台中李老师昨天往生了。我们昨天举行的念佛会,我们正在念佛的时候,台中打来电话,我们得到这个消息。今天我们《华严经》末后的一卷圆满,我们将这个功德回向给他老人家。实在说,回向绝不是念念回向偈就行了,不是的,是要把我们读诵、受持及演说,要在这一生当中切切实实的做到,继续他老人家未竟之志。他的《华严经》只讲了一半,还没有圆满,我想等我回国之后,我们在此地来继续他老人家没有圆满的后半部,我们在此地讲。讲的方式得换个方式,如果像老师那个方式,我们三十年也讲不完。所以怎么个讲法?一天要讲四个小时,我们必须把一切的外务统统摒弃掉,上午讲两个小时,一个人听也行,二个人听也行,大家很忙不能来听,我们家里头还有四、五个人。晚上讲两个小时,大家都可以来听了,这样你们每天晚上来听,虽然只能听到一半,可是我们能够在三年之内把全部《华严经》录成一个完整的录音带,我们来做这个工作,以这个行愿回向他老人家。经本这次又印的有新的本子,这是美国达拉斯佛教会印的,我已经告诉他,他要送我们两百本,将来我们道场经书不会缺乏。今天这个本子圆满,圆满之后,经本诸位带回家去做个纪念,这个册子讲圆满了。这是讲到我们如何来回向,怎样成就我们世出世间一切的愿望。这是显经殊胜的功德利益。再看底下一段「结成回向」:
经【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剎。】
偈颂到此地就圆满了。这个四句它是总回向,由这个地方才能真正显示出菩萨的大慈悲心,大慈大悲普遍的利益一切众生。在前面无论是在长行文、是在偈颂里面,我们看到许许多多回向的经文与偈颂。经文当中所以有这么多,它的用意就是提醒我们回向的重要性,我们千万不可以疏忽。菩萨念念不忘众生,而且对众生一个最大的愿望,希望大家都能同生西方极乐世界。
李老师往生,我昨天下午跟台中通一次电话,把详细情形我问一问,他往生的瑞相非常之好。他说前天下午,他有几个侍者(年轻学生侍候他的),还陪他一道在外面散步。他老人家就给旁边的人说,这次我真的要走了。因为他说他要走了说过好几次都没有走,说他真的要走了,旁边的人以为还像从前一样,没有想到他当真走了。所以他是预知时至。他预知时至很早,其实两年前就说过。我知道他今年要走,但是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走。两年前他讲经的时候曾经说过,他说我讲经只再讲两年,我就不讲了。他不讲就走,这一定的道理。所以到今年确确实实满两年了,跟他所讲的完全相符合。
而走的时候是早晨,昨天早晨五点多钟,吉祥卧安静念佛往生。昨天、今天是台中,他自己比较接近这些学生,在他家里帮他助念,帮他念佛。从明天起(就是十五、十六、十七三天)老人家的遗体要移到台中莲社,供给四众同修瞻仰三天。十七号的晚上大殓,大殓之后他要停四十九天,大概台中要给他打七个七,念四十九天佛,再举行告别式,再举行火化。所以我到美国的时间,我飞机票都订好了,是十八号,我说需不需要改期?他们那边告诉我不必改期,叫我参加大殓就可以了。所以我预定我们此地是十七号,就是星期四,到台中去,我们图书馆同修中午在那边给他老人家上供,下午我们在他遗体旁边给他念佛,晚上参加大殓之后就回来。
现在馆长、陈居士他们在研究交通的问题。刚才馆长也宣布了,愿意参加的在我们柜台报名。如果人数多,我们就雇一辆游览车,我们团体去。老人这两年因为体力比较衰弱,都不常见客。所以有许多同修没有见过,也有同修到台中见不到他,这是我们有机缘见最后一面,愿意去的请登记,我们好统一办理,能够统计人数。他老人家在走之前嘱咐大家,这是最后的遗教,就是「一心念佛,求愿往生」。这两句话听起来老生常谈,这是他学佛(他大概三十一、二岁开始学佛的,今年九十八岁)将近七十年,他修学的心得,就是「一心念佛,求愿往生」。我们能照这两句话去做,决定不错,决定不会错的。所以真正修行,想了生死出三界,想成佛作祖,唯有求生西方极乐,而且要像普贤菩萨发大愿,愿一切众生快快的都生西方极乐世界。再看下面经文:
经【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于如来前。说此普贤广大愿王清净偈已。善财童子。踊跃无量。一切菩萨。皆大欢喜。】
这是总结。这一小段是说与会的大众,听完普贤菩萨的偈颂,人人都感到法喜充满。
经【如来赞言。善哉。善哉。】
这一段我们要看看小注,诸位看看批注:
疏【此品能说者,普贤。】
普贤菩萨说的。
疏【所说者。】
是普贤行愿。
疏【能导者。】
就是指导我们,带着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
疏【普贤十愿王。】
我们所归的目的地:
疏【海众归极乐。】
这正称如来的本怀,所以如来在此地赞叹,『善哉,善哉』,与佛的本愿完全相符。这个意义非常之深,我们决定不能够疏忽。正宗分到此地就讲完了,下面是本经的流通分。这个科题里面说「经家归功」,第一个是「功归佛说」。
经【尔时世尊。与诸圣者菩萨摩诃萨。演说如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胜法门时。】
在这一段里面,清凉大师他老人家在全经之中,把这一卷抽出来单独流通,所以叫别行。从这个地方起,这是别行的流通。『演说如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这是指全经,就是四十卷《华严》,是指这个。在四十卷里面有本会、有末会,如果就流通意义上来说,整个末会也可以算得上是流通分。如果就全经来说,这个四十卷就是整个《华严经》的流通分,「三十九入法界品」,这是最后一品。因此以下的经文就是我们这一卷的流通分,别行的流通。
功归佛说,凡是菩萨所说的都是佛所说的。我们在前面所看到的,「如来赞言,善哉,善哉」,就是菩萨所说的佛完全同意了,佛同意了就等于是佛说的。何况菩萨在说法之前一定要求佛加持,求佛加持就与佛所说没有两样。所以在没有成佛之前,所宣说一切法门都要归功于如来加持。所以有这个意思,千千万万不要忘了。还有,学生纵然是他自己的创造、创作送给老师看过,老师给他印证,那就是老师的。这个在现在不是,明明是我的,怎么是我老师的?这是现在人太不客气了。古人尊师重道,不敢说自己的,为什么?老师教导出来的,法身慧命依托于老师,这点我们也要懂得;跟菩萨所说的全是佛说的意思相当,我们要懂得,不可以贡高我慢。这有个很大的好处,也是破我执、破名闻利养。你说这不是我的,老师教我的。佛菩萨如此说的,连孔老夫子都如此。孔老夫子一生,你看他老人家所说的「述而不作」,他没有创作,他都是阐述前人的、古圣先贤的。你看孔老夫子多么谦虚。可是后人还是尊称他为「至圣先师」。所以我们要懂这个道理,功归如来。再看下面一段经文:
经【文殊师利菩萨而为上首。诸大菩萨。及所成熟六千比丘。】
这是一类,因为这段文里头有四类,这是第一类。
经【弥勒菩萨而为上首。贤劫一切诸大菩萨。】
这是第二类。
经【无垢普贤菩萨而为上首。一生补处住灌顶位诸大菩萨。】
这是第三类。
经【及余十方种种世界普来集会。一切剎海极微尘数诸菩萨摩诃萨众。】
这是第四类。这是给我们说出这个法会的殊胜庄严不可思议。本经它的对象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以这些菩萨众,我们看了决定不怀疑。现在在此地看到有『六千比丘』,「比丘」是小乘众,怎么也参加了这样殊胜的法会?可是诸位要看前面两个字『成熟』,凡是「成熟」就是回小向大,这才算成熟,所谓是大比丘众。成熟的比丘就是阿罗汉回小向大,他一回小向大,取圆教初住位实在不难,因为他的善根深厚,一回头就是破无明,见本性。这个六千比丘,在我们四十卷的第一卷里面说得很清楚,是以舍利弗尊者为上首。舍利弗在比丘众里面智慧第一,这是受文殊菩萨的教化回小向大,发大道心的。在这段批注里面,就是九十五面倒数第二行,我们从当中下半段看起,我念给诸位听:
疏【舍利弗劝令归依文殊。】
这就是回小向大。
疏【文殊如象王回旋,观诸比丘,为说十种无疲厌心。】
这段文是摘录在《别行疏钞》,《别行疏钞》这段文在这个本子里面八百四十一面,这里已经摘录出来在此地,我在此地跟诸位略说一说,这个十样我们都应该要学的。
疏【一、积集一切善根心。】
我们要注意,要认真的来修学,修自己的『善根心』。「善根心」是无贪、无瞋、无痴,这个叫三善根。世间所有的善法都从这个地方生的,所以它叫善根,世间法的善根。出世间的善根当然不能离开世间法,决定不能离开世间法。所以出世间是以世间善根为基础,然后再加上一条,出世间的善根只有一个,精进。这个我也讲得很多,进就是进步,不退转,天天要努力求进步;精是什么?就是纯而不杂,那就叫精。不但要进步,要精进,精纯不杂的这样进步才能够成功,这就是菩萨的善根。所以大家在六波罗蜜里头特别要注重「精」字。所以我讲四缘,讲无间缘,无间缘就是精进,不间断就是进,不夹杂就是精,这是必须要记住,千万不能够疏忽,不能够迷失。
疏【二、见一切佛,承事供养心。】
这正是善财童子在本经里面显示的法门,你看看五十三参,他对于每一位善知识都承事供养,这个了不起。可是他所修学的,还是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绝没有改变,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我们修这个法门,对于不同的法门要称赞,对于修学不同法门的人我们要供养。供养并不就讲的是四事供养,并不单指这个,礼敬也是供养,赞叹也是供养,恭敬也是供养,要懂得这些道理。对于其它法门绝无毁谤,绝对没有轻视,晓得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要知道这个原理。
疏【三、求一切佛法心。】
就是参学,对于一切佛法我明了。诸位要记住,明了而不能夹杂。这就是善财示现给我们的榜样,他是家家都去参访,样样明了,如如不动,就是《金刚经》上两句话他做到了,「外不着相,内不动心」。既不着相,为什么要去多看?你不看,你不明了,看了就明了。看了不着相,看了不动心,这才叫真正的参学,这是修普贤行。
疏【四、行一切波罗密心。】
『一』是一切法。『波罗密』是圆满的意思。什么是「一切」?我们从早到晚生活上的一切,指这些。穿衣吃饭,待人接物,样样都与华严境界,都与一心不乱、心不颠倒,完全相应,这就叫「行一切波罗密心」,要懂这个意思,你才会修行。
疏【五、成就一切菩萨三昧心。】
『三昧』是正受,简单的讲,就是《金刚经》上所讲的「如如不动」,不动就是「三昧」。三昧为什么又说『一切』?的确很多,譬如你见到财不动心,那是财三昧;见到色不动心,那是色相三昧;见到名不动心,是名利三昧。所以这个境界里面,这些事事物物无量无边,你样样都不动心,那就无量三昧,是这个意思。
疏【六、次第入一切三世心。】
『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三世」,过去又有三世,有过去过去、过去现在、过去未来,如是就有九世;九世里面每一世又有三世,重重无尽,这是华严境界。你要不相信,你不相信,你也许有这个经验,你会不会作梦(我也作梦)?你在梦里头有没有曾经梦过作梦,梦中之梦?有些人有,作梦里头睡了觉,又做了个梦,梦中梦。这就显示《华严经》上讲的无量的三世,重重无尽的三世,实在是如此。『次第入』,入的时候这里头有自行、有化他。
疏【七、普严净十方佛剎心。】
前面讲时间,这一句讲空间。无量的时空,重重无尽的时空,你没有不遍到的,这个你才得到真正的圆满,才真正是遍一切时、遍一切处,在这里头自行化他修普贤十愿。
疏【八、教化调伏一切众生心。】
这一条是从化他上说的。诸位要知道,它是句句都是无有疲厌,不疲不厌。『教化』,这是教学。『调伏』,这是讲成就,成绩表现。当你教化的时候,接受教化的众生他身心调和,烦恼他能够伏得住,这就是教学的成果。所以并不是只教而不求一个结果,这个不可以的,那你没有成绩表现。菩萨教导众生一定要有成绩表现。这个成绩里面当然也分很多等级,这是第一个等级,叫身心调适、烦恼降伏,这是第一步。如果这个目标达不到,那就不是佛法,纵然是弘扬佛法,没有结果。好像考试,虽然教书,学生考试一个个都不及格,这个谈不上成就。能够到这个目标,这算都及格,教学有成就了。
疏【九、修一切劫中成就菩萨心。】
这一条是讲的恒心、毅力,长远心。不仅仅是在自己修菩萨道的这个过程当中,即使成了佛,他还从佛位退下来再当菩萨,所谓倒驾慈航,普度众生。的确这个教学是永远无有疲厌的,我们要发这个心。你能发这个心,在眼前遭遇到一点小的困难、小的挫折,就很容易过去了,不会退心的。会常常想到,我这个菩萨道还遥远得很,眼前这个小挫折就难住了,我就退了心,那还学什么菩萨、还学什么佛,还会有什么成就?所以自己一想,眼前小的障碍就不会再执着、不会再计较,很容易能够突破。菩萨事业是世出世间最伟大的事业,愈是大事愈是要有耐心,没有耐心决定不能成就。愈是大事愈要忍辱,所以佛在《金刚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法得成于忍,这是世出世间一切法。世间法里头也说,「小不忍则乱大谋」,不能成功。所以一定要忍耐,要发坚固的信心,要发长远心。第十,这一句比较长:
疏【十、为成就一切众生故,修行一切佛剎微尘数波罗密,成就如来十力;如是次第,为成熟一切众生界,成就如来一切力心。】
这一句比较长,这是十种心, |
|
|
|
|
|
|
|
这一句是总结。『为成就一切众生故』,所以我们才修无量无边的法门。可是你要记住,成就众生先要成就自己,自己没有成就决定成就不了众生。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说这个话,当然没有问题。我们不行,我们现在要发文殊、普贤的弘愿,可是目前要怎么个做法?先成就自己。譬如说落在水里面那些众生快要淹死了,我们要想去救他,想救他,自己不会游水,那你要跳下去只是白搭一条命而已。现在怎么办?赶紧去学游泳,学成一流的水上功夫,那下水才能救人。因此,我们现在要救度一切众生,先要成就自己。所以说一心念佛、求愿往生就是成就自己。成就自己干什么?为了要成就一切众生,是为这个的。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再去参学,再去学无量法门。
像《弥陀经》里面跟我们讲得清清楚楚。实际上《弥陀经》上说的范围很小,只说西方极乐世界那些人民在早晨一餐饭的时间,就已经周游十万亿个佛国土,就已经拜访了十万亿尊佛,再回到自己家里来,不过是一顿饭的时间。一尊佛给他说一句法,不要说多,只说一句,他早晨出去溜一趟,已经听了十万亿句佛法,他怎么不开智慧?他什么法门都通达了。其实那是释迦牟尼佛(本师)对我们讲的客气话,说太多了怕我们不相信。为什么说十万亿?因为我们这个世界距离西方世界是十万亿,他这个意思就是告诉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天天都可以到娑婆世界溜达一趟,来看看你的那些亲戚朋友,怕你想家。所以这个距离不远,是这个意思。其实在我看,最低限度像经上所讲的,二百一十亿个佛国土。为什么?因为阿弥陀佛在因地当中,他曾经参访了二百一十亿个佛国土。也就是说明,这二百一十亿个佛国土与阿弥陀佛都有很深的缘分,拿现在的国际关系来说,都是有非常好的外交关系。你是阿弥陀佛的学生,你必定受那些人欢迎,一听阿弥陀佛的学生,我们非常欢迎。也就是说明,你在一餐饭时间当中,你有能力参访二百一十亿个佛国土。这是我们在经上要能够看得出来的,虽没有显说,意思含得非常明显,不难看出来。
因此,我们对于一切法门爱好、喜欢,不要紧,现在不能学,现在学也学不好,为什么?没有好老师指导你,你寿命有限、时间有限,你学不成功的。不如赶紧到西方极乐世界,先得无量寿,然后你不要工作,你也不要上下班,你可以全心全力的去学无量无边的法门。诸位要把这个道理想通,才肯死心塌地的来修学这个法门。我们这个道场最主要的两部经,就是《普贤行愿品》跟《阿弥陀经》,我们道场的同修专修净土,我们的要求就是不夹杂、不间断。这一段我就说到此地,批注诸位自己去看。再看底下一段经文:
经【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等。而为上首。诸大声闻。】
『声闻』上加个『大』就是回小向大的声闻。『舍利弗』为主,他老人家所度的就是前面讲的六千比丘,这是同修伴侣。那六千比丘都已经入菩萨位,都已经回小向大,哪有老师还当小乘的道理?决定不可能的。可是在许多地方看,他们两个还是列在小乘众里面,那你就要觉悟,实在佛在经上已经给我们说得很明白,这两个人都是古佛再来,地位在菩萨之上。「舍利弗」是金龙陀佛化身来的,来帮助释迦牟尼佛度众生的,正所谓「一佛出世,千佛拥护」,这个法会殊胜庄严绝不是简单的。你看,不但声闻众里面都是古佛与大菩萨示现,连他那些护法都是菩萨再来的,国王、大臣、长者、居士统统都是的。等于好像来唱戏一样,释迦牟尼佛唱主角,那些来唱配角,来跑龙套,其实在幕后地位都是一般高的。没有那些人,这台戏唱不下来,唱独角戏不行。由此可知,僧团是一个非常清净、和睦、团结的团体,绝不容许分化。
今天的僧团成为分化的局面,所以才这样衰,众生才这么苦。我们要自救救人,首先要团结僧团,不要做分化的工作。分化工作从哪里开始?从三皈依开始。这一皈依,「这个是我的师父,那个不是」,就分化了,大错特错。诸位要晓得,入门受三皈依是干什么事?受三皈依是教你修学的宗旨,你从今天起,你在佛面前发了誓,你就要依照这个宗旨来修学,不是皈依某个法师,不是皈依某个人,法师是来传授、来监誓的。好像你们入党,你们参加要做个党员入党,你在国父孙中山遗像前面,上级党部派一个资深的党员来给你监誓。结果你入了谁的党?你入了监誓人的党,这糟糕不糟糕。你这个党不是四分五裂,完全瓦解了,变成一个人一个党。现在我们就是如此,一个法师一个党派,与其它的法师个个都对立,每个人统领几个小徒弟在那里互相的斗争,斗诤坚固。这种修行结果都是修的什么?也是修的道,不是菩提道,是地狱道。所以,一受三皈依,修地狱道,不得了。
三皈依,我们在讲堂,讲了多少次。皈依佛,佛者觉也,觉而不迷,从迷惑回过头来依觉悟,要依自性觉。这是你一入佛门,告诉你三条修行的纲领。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见,从一切邪知见里回过头来依正知正见。皈依僧,僧是清净、是和合,僧是六和合,是净而不染、和睦团结,是这个意思。不能搞错,一搞错那就往三途走了。所以你要晓得,你是三宝弟子,不是某法师的弟子,这个千千万万要搞清楚,这个才叫正信的佛弟子,三宝弟子。希望诸位要珍重,做三宝弟子才能成佛,做某一个法师的弟子,恐怕三途是免不了,千千万万要记住。所以,你看一尊佛出世,那么多佛菩萨都来帮助他,看到这个清净和睦的僧团。
经【并诸人天。一切世主。】
这个大会里面,除了菩萨、声闻之外,还有『人天』。也许看到这里我们会怀疑,为什么?当年释迦牟尼佛讲《华严经》的时候,是二七日中在菩提树下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宣讲的,肉眼凡夫根本见都见不到,连这些二乘人也是不见不闻,怎么会有「人天」?有,因为有许多佛菩萨他示现人天身分在人间度众生的,他也有分,他去参加了,我们不知道。譬如我们讲一个最近的,印光大师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的,等觉菩萨,人。如果他老人家在那里一打坐,眼睛一闭,他到华严会上听《华严经》去了,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看到老和尚在那边打坐,我们不晓得,就这种情形。所以要知道,有许许多多佛菩萨在我们这个人间,不定是以出家身分、是以在家身分,男女老少都有。像《普门品》里面所说的,应以什么身摄受众生、教化众生,他就现什么样的身分,你不知道,他不会说的。
凡是自己说我是什么佛再来的、什么菩萨再来的,给诸位说那都是假的,绝对没有这个道理。佛门里头只有一个原则,身分一露马上就走,绝对没有再住世的这种情形;他要再来,马上再换个身分来就是,决定不容许暴露身分还在这个世间。因为这些年,连国外都是如此,常常有居士:我是什么菩萨再来的,叫大家来供养他、来皈依他、来拜他。妖言惑众,诸位千万不要上这个当。你也不必争,他要说什么菩萨再来。你合掌,好。他要说阿弥陀佛。好,阿弥陀佛,以后就不要理他。你说阿弥陀佛,这不得了,赶紧去供养,把你口袋的钱都被他骗去了,那你是傻瓜一个。不要理会就是了,好好的念自己的佛,修自己的道,这个重要。天上也是如此。
『一切世主』,这个「世主」,从人间的帝王,前面讲得多了,器世间主、有情世间主、智正觉世间主,这在《八十华严》第一卷里面就说了很多,说了有几十种,就是指这些人,这些人也是法身大士,以世主身分在度众生的。底下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当然全都是法身大士示现做护法神的。我们读这一段经文之后,我们对于一切众生应当生平等心、恭敬心。十大愿第一条教给我们「礼敬诸佛」,说不定这个人是佛菩萨转世来的,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的确是如此,许许多多佛菩萨示现在这个世间,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不要紧,统统恭敬就行了,就一个都不漏了,诸佛才欢喜。
经【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
这些名词后面都有批注,我就不必说了,注得也很清楚。
经【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这一句此地也注得很好,这是总显与会大众听了佛说、听了菩萨所说,都能够『信受奉行』。这四个字非常重要,「信」,决定没有疑惑,疑就障碍我们的信心,所以说断疑生信;「受」是接受,领纳在心,这叫接受。接受之后要依教奉行,要完完全全把它做到,这样才不辜负佛菩萨苦口婆心的叮咛,为我们说法的恩德。在批注里面,讲「信受奉行」有三个意思,这三个意思我们一定要记住。我们自己将来为别人说法,前面说过,「读诵受持及演说」,一定要守住这三个原则。这个注子里头有:
疏【一、能说人清净。】
说的人清净。为什么?不为名闻利养,没有一切的要求,这个叫清净;换句话说,完全无条件。如果有条件而说的,不清净。我还曾经听说过,请法师来讲经先要谈好价钱,这一部经要多少钱,这就不清净了。不但是谈价钱不可以,贪图供养也不可以,或者是贪图听众人数多也不可以,都不清净,心不清净。一个人听,也是一样的精神百倍在此地讲,一万个人听也是如此,这个说的人就清净。一、二个人,讲马虎一点,精神打不起来,人多了欢喜,这个心不清净。别人我们不管,将来自己上讲台要修清净心,要记住这一条。
疏【二、所说法清净。】
『说法清净』完全从自性清净心里面流露出来的,这个法清净,我们初学的人做不到。初学的人做不到怎么办?依照古人的批注去讲。像这个注子,是文言文的注子,等于说你在讲台上把文言文翻成白话文,用这个方式来讲,不可以掺杂自己的意思,这就清净了。因为我们自己意思不清净,一掺杂进去,法就不清净了。所以不可以掺杂自己的意思,这样就清净,清净就有功德。
疏【三、得果清净,陈事既周,时众获益故。】
你把这部经里面的理论、方法、境界,都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听的人他能够得到利益,他能够破迷生信,这个就有好处。所以初步的利益,就是听了之后不反对佛法,这就不错了;不要说,一听他就信,要去修行,修行是第三层的功夫。头一个是不反对,第二步他相信,第三步他真正理解,第四步他自然就修行,一步一步的来诱导他,绝不可能叫他一下就相信的。所以接引众生是有顺序的,这点我们一定要记住,否则的话,会把众生学佛的机缘断掉了。为什么?他一看到学佛,他就生恐惧,譬如现在人家第一个怕学佛,学佛不能吃肉。他就为了这个,他就不学佛,他说不行,学佛不能吃肉,他就不学佛了。所以我们告诉他怎么样?学佛可以吃肉,那就没有问题,学佛不要杀生,可以吃肉。他说,还有这样的,这样他就可以来了。你要说戒条怎么严、怎么严,他听了就害怕,他再也不会来的。
所以诸位接引众生要有善巧方便,逐步逐步诱导他入门,让他自己生信心,自己发心去持戒、发心去求戒。所以李老师他老人家一生教人,他是劝人皈依,他有时候劝人皈依,他绝不劝人受戒。再有,绝不劝人持午,好像六斋、十斋持午,他不劝人。他说为什么?你要劝人干这个,人家不学佛了。他老人家在台中这么多年,摄受众生这么多,他有他的善巧方便。譬如他自己,他是持午的,而且日中一食,但是什么?他很随缘。譬如,老师,晚上我请你吃饭好不好?他说,好,到晚上跟你一块,他照样吃。他一个人在家里,他绝对不吃,他吃一餐,很随缘。我初到台中见他的时候,因为我到台中去之前,跟忏云法师住了半年,就学了忏云法师那一套,也是非常的严格,呆呆板板。到台中,李老师告诉我不行,行不通,他说懂得佛法的人对你还尊敬,你不错,你持午;不懂得的人说你什么?你这个人古怪,大概是瞧不起我,我做的东西你还看不中。反而什么?叫他毁谤,叫人家毁谤,把人家法缘断绝掉了。我是听到这个开示,我也就变活泼一点,从前也很呆板,想想老师讲的话很有道理。今天我们经讲到此地圆满。
普贤行愿品疏 (第三十五集完)
净公上人普贤行愿品疏讲记
嗡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珐輪。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珐輪,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