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31|回復: 2
|
净公上人关于信心的讲记敬摘点滴2024322158
[複製鏈接]
|
|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信心的讲记敬摘点滴
...法菩萨,有护法神,这些外面的人想附身、想障碍你是做不到的。我们要相信、肯定我们都有二十五位菩萨护持,我们相信他,他就存在;我们不相信他,他就离开了。我们自己有方法来照顾自己,他省事,就不必他照顾;我们自己没有方法的时候,他一定要照顾。还是靠佛菩萨比较可靠,靠自己麻烦。我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就教了我这一招,真正发心出家,学释迦牟尼佛一生弘法利生自行化他,就是你的一生佛菩萨都照顾你,你什么都不要操心。无论什么境界现前,顺境、逆境都是菩萨安排的,菩萨安排的,磨炼我们。顺境里面没有贪恋,逆境里头没有怨恨,在这里头把烦恼习气都磨掉,智慧就现前。
所以我们相信,一点怀疑都没有。每天读诵经典,遇到事情的时候依什么标准来判断、来观察?全依经典教训。不听信谣言,不依其他经论标准,因为每个法门不一样,每一部经有每一部经的理论跟方法,不相同,我就依这部,我走的是这条路,你走的是另外一条路,目的地都一样,都到达终极目标。可是我们不能用两个、三个,这就麻烦,这就自己造成障碍,走路就是一条路走到底,决定走通,而且这个路是捷径。净宗跟其他的法门来比较,其他法门都是弯路,弯则有大小,这是一条直路,不是弯路,一定要晓得死心塌地。
众生的麻烦,这习气,对於照顾自己这个妄念太深,所以放不下。我们看到有些例子,人在得重病的时候,医院对他放弃治疗,告诉他你存活期间只有二、三个月,回家好好去休养,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时间不长了。他听到这个宣判,等於说宣判他死刑,他对於活在这个世间绝望了,病不能治了。这一绝望才真正想求生净土,为什么?没法,没有别的地方去了,一天到晚真念阿弥陀佛,真想求生净土。念一段时期,身体没事,再检查病没有了,这是什么原因?是你的心制心一处,专在阿弥陀佛,把这身体忘掉,忘掉就没事了。常常念著身体,就是对身体的关怀,身体得到这个养分,你害病,那些病毒的细胞它得到养分,它慢慢在生长(滋生)、在扩张,就这么个道理。你把它忘掉,一点也不理它,等於说把它的养分全部断绝,它死掉了。
现在量子力学家就用这个东西来证明念力不可思议,这念念也会拐弯,你决定不要去想它,它就没事,愈想愈麻烦。陈晓旭是个好的例子,我们讲她不听,一天到晚就想著我这病还能好吗?这就完了。我那个时候劝她,你念《十善业道经》,学讲《十善业道经》,你全部心在听,我有个讲《十善业道经》的带子让她听。不要想别的,一遍一遍的听,遍数听多了,学讲,用这个来转移她的念力,那好办。山西小院四十多个人都转过来了,都没事,这么好的例子摆在面前。所以念念放不下这个身体,身体终归要放下,你念念不是在极乐世界,那就随业流转,你造的什么业,你往哪里去了。为什么不念佛?为什么常常想著这个身体?这个身体一切随缘就好,不要去想它,你的身心才会健康,佛菩萨才真加持你。佛菩萨对你加持,你不加干扰,我自己要想怎样怎样,这就是干扰。所以这个道理要懂。我们不求在这个世间长住,尤其现在世间这么乱,乱世,人活在这个世间多可怜,不值得再贪恋。一切随缘,佛菩萨让我住世,我们就住世,住世劝别人修净土,我们就这一桩事情,寿命到了,佛菩萨一定来接我们往生。
还有一种人往生意念非常坚决,我还有寿命不要了,行,阿弥陀佛也来带你走,这样的例子也很多。我看《往生传》、看《净土圣贤录》,我认为那里头至少有一半的人他还有寿命,为什么往生?不要了。他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人家不相信,不听他的,无缘,无能为力,早一点往生。阿弥陀佛通情达理,你真想提早,他就来接引你。如果真有事,佛来接引了,跟佛告假,我还有事没办完,等我办完了过几年再走,也行。交光大师,明朝时候人,跟莲池大师同时代。临命终时佛来接引他,他一生心里想著《楞严经》,传到中国来,唐朝传来的,历代祖师大德注解《楞严》,都是用天台家的三止三观来解释,他认为这个不妥当,《楞严经》里头明明说的舍识用根,那就不是三止三观的意思。他把这个事情向佛报告,说他想重新做一部注解,依《楞严经》佛所讲的这个来做一部,就是提倡舍识用根。阿弥陀佛同意了,阿弥陀佛就走了,他又多住了几年,把这个事情完成。这叫生死自在,想提早去行,想办这桩事情再留几年也行,你看多自在。所以这个我们一定要相信,我们真的信佛,菩萨就护持。相信若人若非人,人来干扰你、障碍你,佛菩萨保佑你,他不会来找你;非人,这里头有魔道、有鬼道、有各种的灵,他来找你麻烦。因为有护法菩萨保护,他没有办法干扰你,行住坐卧,无问昼夜,常得安稳,你身心安稳。身心安稳妄念少、烦恼少,信心具足,这都是佛力在加持。
这段文上所说的「是明信受之大利」,我们能相信,我们能接受佛菩萨的教诲,依教奉行,你得到的利益。「何去何从,祈慎思之」,这是念老提出这个问话,何去何从,希望你慎重好好去想想。佛弟子死心塌地依靠佛,靠得住,不能怀疑。纵然遇到大难,那想想也能想清楚、想明白,这个灾难我应该受,这是佛法里面所说重罪轻报,我过去世不造这个业,就不会有这个果报。这果报现前,一定是过去生中造的重罪,这就报掉了,往生没有障碍。一心只求往生,除往生之外什么也不求。
下面,「复明疑谤之大害」,怀疑,谤是毁谤。「该经复曰」,还是《十往生经》里面的话,「於后阎浮提,或有比丘、比丘尼,见有读诵是经者,或相瞋恚,心怀诽谤。由是谤正法故,是人现身之中,来致诸恶重病。身根不具,聋盲瘖哑。水肿鬼魅,坐卧不安。求生不得,求死不得。或乃致死,堕於地狱。八万劫中,受大苦恼,百千万世,未曾闻水食之名。久后得出,在牛马猪羊,为人所杀,受大极苦。后得为人,常生下处,百千万世不得自在。永不闻三宝名字。是故无智无信人中,莫说是经也」。你看这么长一段经文,这个经文里头说得好,我们要多多的读几遍,把它读熟,这是大害!我们把它疏忽了,怀疑、毁谤这个灾难严重。
经上说於后阎浮提,这个后是佛的末法,现在是佛的末法时期,说法的人少了,修行的人少了,证果的人完全没有。在净宗往生就是正法,修净土的人多,真正往生的人不多,什么原因?有疑、有谤。净宗的人对自己修行没有坚定信心,对不同的法门就毁谤,认为我这个法门比你高,你不如我,特别是遇到禅的、遇到密的。这个毁谤可不可以?不可以。为什么?全都是佛说的,佛说的经,你毁谤它就是谤佛,毁谤经典就是谤法,毁谤那些修行人,你就谤僧,毁谤三宝必定堕无间地狱。你修这个法门,怎么可以毁谤那个法门?不可以!所以这一点,我们一定要学善财童子,善财童子在五十三参里头做榜样给我们看。善财修念佛法门,对於任何不同的法门,你看他礼敬、赞叹,他参访,也想听听他们到底讲些什么,听完之后非常感恩拜谢,不学他,还老实念佛。这个对,这是真正佛弟子。你看,佛教我这个法门,教他那个法门,跟我的不一样,我得听听他那个法门怎么讲的,听明白、听懂了,我还是修我自己的法门,我不修他的法门。为什么?他那个法门是佛教他的,这个法门是佛教我的,佛教我的,我走这条路。我懂得他们的,我不迷惑,我知道佛有无量智慧,我们两个人根性不同,佛教我学这个,教他学那个。
就跟我们小时候在私塾念书一样,私塾就一个老师,学生学的功课不一样,每个人都不一样。那是老师什么?看每个学生的程度。学习的进度也不一样,两个人同学一门课,进度不相同。小学生著重在读,句读,句读没有念错;在背诵,标准是什么?譬如让你念十行,十行是两百个字。古时候,古人的书一面是十行,一行二十个字,没有标点符号,所以无论哪个地方刻书印书统统是一样的,说第几页第几行,字都一样,这就是科学方法。一定是念十遍就能背,这就是标准。要是十行背不下来,减,念八行;八行还不行,念五行。你看每个学生根性不一样,有人念五行的、能背五行,有人能背十行,还有人能背更多的,大概那个根性很利、记忆力很强的,可以背六、七百个字。这就是同样学一本书,进度不相同。
因材施教,佛说无量法门对无量不同的根机。只要是佛教的,你就不要改,你依照这个法门决定成就,成就是明心见性,都能明心见性。所以叫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你怎么可以毁谤?你这一毁谤,不就毁谤那种根性的同学吗?就错了,你怀疑毁谤都是针对著三宝,这个罪就造重了。所以善财童子是互相赞叹,没有毁谤的,对任何一个法门都赞叹。你看礼敬、赞叹,他想知道,不一定想学,就想知道;自始至终,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那我们要问,既然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为什么要学这么多法门?学这么多法门是应该的,为什么?圆满后得智。你在老师会上一门深入,你学到是根本智,根本智是得到自性本定、自性般若智慧开了。这个般若智慧是根本智,根本智就是清净心,所以说般若无知,那是根本智。起作用?无所不知。无所不知是后得智,就是他一见就明白,一听就明白,这是后得智。所以广学多闻,他无所不知,然后来教化众生,什么样根性的人他都有方法教你,这高明!中国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这个意思。
可是根本重要,没有根本哪来的枝叶?所以这个路子就是戒定慧,一切菩萨成佛都要用这个方法,没有例外的,因戒得定,因定开慧。疏忽戒律是绝大错误,不能成就。你在这个世间做一个佛学家可以,在世界上做个佛学学者可以,拿佛经去写博士论文行,当个名教授也行,但是,於了生死出三界不行,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它不能帮你断烦恼,也不能帮助你消业障。带著业障烦恼习气学佛法,所学到的就是知识,今天讲佛学知识。是不是佛的意思?不是,是你自己的意思。
开经偈上讲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来真实义是没有意思,什么时候我们在经典里面看成都没有意思,部部经都没有意思,经就平等了,完全平等。是不是真没有意思?跟你讲老实话,真没有意思。释迦牟尼佛讲经怎么讲出来了?对到人意思就起来了,人不在意思就没有了,这叫感应,众生有感,自然就有应。感,妄心感行,但是应决定是真心,没有妄心。所以佛的经是从真诚心流露出来的,不是世间语言,不能用世间意思去解释,道理在此地。所以,佛同样这一部经,同样这几个字,讲法无量无边,可深可浅,可长可短,一句话讲一百天讲不完。这就说明字字句句无量义,所以开悟才行。学习的目标定在开悟,不是定在你记多少、学多少,与这个不相干。中国古人不重视这个,重视开悟,一悟一切悟,只要这部经开悟了,任何经典拿下来,你自然明了。
我们在《坛经》上看到,六祖惠能大师不就是这样的吗?他一生没听过经,只听过一次,五祖给他讲《金刚经》,三更半夜。《金刚经》没讲完,现在我们看看经文,大概是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的样子,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开悟了。开悟就不讲了,行了,后头不说了,五祖就叫他赶快走路,亲自送他上船。他听别人念经,听完之后他就会讲,把意思讲...(●[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四五集)
...五祖给他讲《金刚经》,三更半夜。《金刚经》没讲完,现在我们看看经文,大概是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的样子,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开悟了。开悟就不讲了,行了,后头不说了,五祖就叫他赶快走路,亲自送他上船。他听别人念经,听完之后他就会讲,把意思讲给人听,就有这个本事。听他讲经的人容易开悟,真正是有道心的人,你碰到他,他真帮你开悟。
阎浮提就是我们居住的地球,后就是末法,或者是比丘,出家的人,比丘尼,出家的二众,见有读诵是经者,这个是经我们一般讲往生经。往生经是什么?就是净土经论,《无量寿经》是求往生的,《阿弥陀经》是求往生的,《观经》是求往生的,净土五经一论都是求往生的,凡是念阿弥陀佛求往生极乐世界的,这一类的经典都叫是经。或相瞋恚,你看现在这会集本,多少人提到会集本他就生气,他就现瞋恚,恨不得把会集本全部烧掉。心怀毁谤。为什么?固执,对於经教不通、不了解。
昨天我们看到一个信息,也是一个同学从网路上下载的。蕅益大师,这是印光大师一生最佩服的一个人,净土宗第九代的祖师,莲池大师的弟子,他写的《弥陀经要解》,印光大师称赞这个本子,「即使古佛再来,给《弥陀经》做个注解,也不能超过其上」,这个赞叹是赞到顶点,佛来了做个注解,也不能超过它。蕅益大师在《大弥陀经》,就是王龙舒的会集本,好像是序文还是跋文里头,有一段对於会集称赞,而且他自己还写序流通。所以找到这份资料的人很难得,他旁边注解,希望大家千万不要再毁谤会集本,否则的话,那个罪太重了,那就是毁谤三宝,将来就是阿鼻地狱的罪业。
由是谤正法故,现在就来了麻烦,是人现身之中,来致诸恶,这得病。身根不具,身根不具是说底下的聋盲瘖哑,这不具。或者是得水肿鬼魅,鬼魅就是灵鬼附身,让你得病苦,坐卧不安,求生不得,求死不得,这是现在你招来的灾祸。或乃致死,堕於地狱,这是死后,你命终死了,死了到哪里去?到地狱去了,无间地狱,八万劫中受大苦恼。这个无间地狱去不得,寿命多长?八万大劫,这么长的时间,你都在地狱里头,地狱可是太苦了。百千万世,未曾闻水食之名,这一句是形容地狱,也旁涉到饿鬼道。从地狱出来到饿鬼道,饿鬼百千万世听不到水食之名,叫饿,这是鬼里头最痛苦的,罪业深重没有福报的。鬼的种类很多,堕在这一种。久后得出,罪受完出来了,出了饿鬼道,出了饿鬼道到畜生道。到畜生道什么?还债,欠命的还命,欠债的还钱。在牛马猪羊,为人所杀,你为人服务,服务到最后,你老了不能再工作,就杀掉吃了。服务的时候是还钱,被杀的时候还命,受极大苦。
以后再又回到人间来,回到人间什么?常生下处。下处是卑贱,为别人服务,我们常讲下人,就是奴仆,沦落到这一类人。百千万世不得自在,做奴仆的人听主人指挥,自己完全没有自由,遇到主人仁慈的那还不错,如果遇到主人不善的,那个苦可有得受了。这个业因是毁谤经典、怀疑经典,造这么重的罪,永不闻三宝名字。人能闻三宝名字就种福了,听到佛,听到经典,听到出家人,闻到三宝名,见到三宝的形像,能生起一点恭敬心,那就要修福,要多少辈子修福,才成为一个有善根福德之人,不容易!我们要相信经典上讲的话是真话,没有一句是妄语。然后就想想,我们自己这一生得来不容易,多生多劫修成,这一世遇到这个法门,那要不往生,对不起自己;要不往生再一个轮回,机会错过,不知道错到哪里去了。
唐太宗那个光碟上我们看到,这是个好皇帝,死了以后他堕畜生道;畜生死了之后,他又到人道来,普通人;人道死了之后,才堕地狱道。这就是说明,你到哪一道去投胎是引业引导你去的,引业成熟不同,临命终时哪一个念头强,就先到哪一道去。如果我们自己很冷静去观察自己,我们什么念头最强,这个念头引导我们到那里。贪的力量强,鬼道去了;瞋恚力量强,地狱道去了;愚痴强,畜生道去了。所以他到畜生道,愚痴,就是人昏迷,是非善恶都不知道,游魂随著境界转,见到畜生,他以为那里不错,他就去了。这些事情,像《玉历宝钞》里头都讲得很清楚。人道,得到人道,是阿赖耶识里头有五戒十善,过去生中五戒十善修得好,这个种子起现行,他才能到人道来。天道,不但要修五戒十善,还有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有这个心,有慈悲心、有喜舍心,这生天。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为什么劝大家认真去念佛,希望把念佛这个习气养成,到你命终时候没有别的念头,就是求生净土,阿弥陀佛决定现身。其他的我统统放下,我什么都不想,我就想阿弥陀佛,就想极乐世界,「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个重要。决定没有怀疑,对於这个本子坚定信心,那个不信的人、毁谤的人,我们晓得他有他的业报,我依教奉行,我决定求生净土。诸佛菩萨教化众生只有一个目的,希望被教化的这个众生早一天成佛,这是诸佛的本愿。我们能早一天成佛,叫报佛恩,这真听话。
你说这个经典怎么不好?这个经典教我们,「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个话你反不反对?这不反对,那我就一句话就行,我就成功了。其他的翻得对不对我不管它,我只要认识这一句、抓住这一句,我就能往生,那就没错。你敢批评,我不敢,你自己以为很聪明、有智慧,那个批评会集,我没有这些人的智慧,我也没有这些人的学问,我只听话,我只依教奉行。这个会集本,我们经过老师的介绍,老师不会害我。李老师接受这个经本也是老师的介绍,这经的一篇序文是他老师梅光羲写的。我信老师,他也信老师,这能错得了吗?而且老师修行往生都有瑞相,都不简单,这些人都是大德,真正称得上通宗通教、显密圆融,对儒跟道都有深厚的基础,我们这代人没法子跟他们相比。
这个原因,他们那个时代虽然说社会乱了,不像今天这么乱。抗战之前中国社会虽然很乱,军阀割据,可是我们住在乡下没感觉到。乡下人,真的,也没有报纸,也没有新闻,城里头出了什么事情,半个月才知道。这有人到城里去,回来说城里出什么事情了才晓得,没有人去就没有人知道。所以我们那个时候,到十岁的时候,心目当中天下太平,没事,什么事都没有。实在讲这媒体害死人,天天播这个东西,让大家提心吊胆,把这个心都浮动起来了。从前根本没有这个东西,电话都没有,那个时候有电报,电话没有。寄一封信,邮差这封信送到你家里,那个时候我父亲在福建工作,我们在家乡,一封信差不多二十天才收到,哪有像现在。
现在科学技术好不好?不好,把我们搅和乱了,心乱掉了。什么好?科学统统不要了,那个好,那真是天下太平。每天日出而作,日没而息,你看人跟大自然融合在一起,那多幸福,那多快乐。现在说一切都方便了,是的,没错,但是我们精神上所受的损害无法补偿,得不偿失,这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今天人向往科学,科学走到最极端是毁灭。於是我们也就能体会到,我们老祖宗有智慧,有这个德能为什么不从科学上去发展?老祖宗知道,科学的发展我们付出的代价不值得,不干这个事情,我们要幸福,我们要安定,我们要和平。科学会带来混乱、会带来妄念、会带来痛苦,不是好事情。这个要不是很深细微去观察,你不知道。人在定中的境界是多圆满的,智慧开了,更不得了!那是真乐,那是真正的享受,所谓人生最高的享受,科学里头得不到。
所以,闻三宝名字都这么难,这样令人羡慕,我们今天身在三宝之中,要不知道珍惜就太可惜了。这下面这一句,是故无智无信人中,莫说是经也。没有智慧、没有信心,你就不要给他讲佛,为什么?他没那么大的福报。为什么佛不出世?佛菩萨要出世,在今天社会是普遍受到毁谤、受到轻慢,对佛菩萨没有损伤,这个毁谤的人、轻慢的人他的罪重了。所以佛菩萨不出世,让你不造这个罪业,这大慈大悲。佛菩萨在那边等,等你什么时候回头,因为你造作的不善,一定有不善的果报,果报受尽了,你苦尽甘来,想学好了,佛菩萨就来了。你现在不想学好,对於什么叫好你完全不知道,佛菩萨不来。为什么过去盛世的时候圣贤那么多,原因是什么?人人想学,人人都学好,他相信、恭敬、赞叹、供养,佛菩萨、圣贤都来了。现在不要,不要他当然不来,何必要让你造罪业?这是佛菩萨应化世间他的模式,我们要知道。对於不信的人就不要讲这个经,有信仰的人可以讲,没有信仰的人就不要讲。
「旁引两经」,这是念老在这段文里面引用《十往生经》跟《千手经》,引用这两部经。「深显疑信」,深深的显示出一个怀疑,一个信,你看,「虽只在当人一念之间」,信是一念,疑也是一念,「但所种祸福,悬隔天渊,历劫无尽」。最后这一句话重,你一念信,你种福了,你一念怀疑,你种下祸根了,祸福那是天上人间,相差太远了。何况历劫无尽,这一句话严重了,你这个灾祸什么时候能消尽?时间太长。「故云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明是明了,信是深信不疑,佛的智慧是究竟圆满的。
在这个地方,大乘经上常讲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佛不像其他宗教,智慧神通是神的专利,人没有,佛不是的。一切众生,蚊虫蚂蚁都是,都是平等的,现在是报身不平等,我们得人身,它得蚂蚁身,这业报不平等,这自作自受。我们跟天人不能比,天人跟极乐世界不能比。我们前面都学过,哪一种人福报最大?念佛的人福报最大,问题你真相信,怀疑就不行了,怀疑把你的功夫全破坏了;真正深信不疑,就具足圆满功德。这些事理一定要清楚、要明了。所以经不能不听,不能不多听,就这一部经,重复再重复的听,遍数愈多,你的悟处就愈深、就愈广。真正搞清楚、搞明白,前面说了,自然放下,放下就入境界了。
我们再看下面第四大段「问答」,分两段。「问答不求往生所以」,学佛的人多,很多人不求往生,这什么原因?请看经文:
【慈氏白言。云何此界一类众生。虽亦修善。而不求生。】
就是不求生净土。注解里头说「慈氏大士」,就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以无缘大慈」,悯念末法众生,末世末法众生。有『一类众生』,真有这一类,虽然也修善,「但不求生西方净土」。所以提出这个问题,他为什么不求生。下面世尊为我们解答,请看经文:
【佛告慈氏。此等众生。智慧微浅。分别西方。不及天界。是以非乐。不求生彼。】
佛把事实真相为我们说出来,这一类的众生没智慧,有知识没有智慧,迷恋天人福报,故不愿往生净土。对於往生净土他疑惑,他认为那是宗教、是迷信,是骗人的,不是真的,眼前这种,他看见的、他接触到的这是真的。现在连天都不相信了,过去还相信天,现在天,所谓是科学发达之后,西方人宣布上帝已经死亡,不相信了。基督教听说在中国很兴旺,在外国没落了。美国的天主教跟基督教堂很少人去了,所以教堂都插牌子卖。我们在美国看教堂插牌卖,问他为什么卖?没人了,信徒没有了。所以,东方人,这学佛的到美国去就买教堂改装一下,因为它是宗教用地,我们也是宗教,不变更,很容易。这看到宗教没落,什么原因?科学,大家都相信科学,科学拿证据来。宗教你说你有上帝,上帝在哪里?谁见过?你拿不出证据来。你说显灵你相信了,他没有显给我看,我没有看到我不相信,叫我看到我才相信。所以现在连天都不相信,信什么?信眼前的财色名食睡,他信这个。所以拼命追求,贪而无厌,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他不知道。他认为什么?人死就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你尽量去做,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他只知道这一生,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他的宇宙人生观一时的,所以他什么都敢做,没有丝毫畏惧之心。於是伦理、道德、因果要讲得叫他心服口服,可不是一桩容易事情,圣贤人来也没法子教,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我们今天遇到了,这也是与现前众生共业所感,遇到了,我们要把握,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成就。这个成就,做最好的榜样,往生的瑞相,也只有当场看到的这几个人相信,没有看到的人还是不相信。你讲给他听,他要是怀疑,说你在造谣生事,你的幻觉,不是真的。所以现在人难度。那我们对自己就愈知道要珍重,机会实在是太难遇到,我们居然遇到,遇到这一生第一桩大事,就是往生净土。对这个世间不要再留恋,留恋就变成这样子,『智慧微浅』,那留恋不想往生,认为这还不错,还挺好的,大灾难...(●[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四五集)
...。有『一类众生』,真有这一类,虽然也修善,「但不求生西方净土」。所以提出这个问题,他为什么不求生。下面世尊为我们解答,请看经文:
【佛告慈氏。此等众生。智慧微浅。分别西方。不及天界。是以非乐。不求生彼。】
佛把事实真相为我们说出来,这一类的众生没智慧,有知识没有智慧,迷恋天人福报,故不愿往生净土。对於往生净土他疑惑,他认为那是宗教、是迷信,是骗人的,不是真的,眼前这种,他看见的、他接触到的这是真的。现在连天都不相信了,过去还相信天,现在天,所谓是科学发达之后,西方人宣布上帝已经死亡,不相信了。基督教听说在中国很兴旺,在外国没落了。美国的天主教跟基督教堂很少人去了,所以教堂都插牌子卖。我们在美国看教堂插牌卖,问他为什么卖?没人了,信徒没有了。所以,东方人,这学佛的到美国去就买教堂改装一下,因为它是宗教用地,我们也是宗教,不变更,很容易。这看到宗教没落,什么原因?科学,大家都相信科学,科学拿证据来。宗教你说你有上帝,上帝在哪里?谁见过?你拿不出证据来。你说显灵你相信了,他没有显给我看,我没有看到我不相信,叫我看到我才相信。所以现在连天都不相信,信什么?信眼前的财色名食睡,他信这个。所以拼命追求,贪而无厌,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他不知道。他认为什么?人死就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你尽量去做,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他只知道这一生,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他的宇宙人生观一时的,所以他什么都敢做,没有丝毫畏惧之心。於是伦理、道德、因果要讲得叫他心服口服,可不是一桩容易事情,圣贤人来也没法子教,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我们今天遇到了,这也是与现前众生共业所感,遇到了,我们要把握,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成就。这个成就,做最好的榜样,往生的瑞相,也只有当场看到的这几个人相信,没有看到的人还是不相信。你讲给他听,他要是怀疑,说你在造谣生事,你的幻觉,不是真的。所以现在人难度。那我们对自己就愈知道要珍重,机会实在是太难遇到,我们居然遇到,遇到这一生第一桩大事,就是往生净土。对这个世间不要再留恋,留恋就变成这样子,『智慧微浅』,那留恋不想往生,认为这还不错,还挺好的,大灾难真的来临,逃不掉了,那个时候后悔莫及。
灾难什么时候发生没有人知道,这世界上哪个地方有安全的,谁敢讲?高地方,高山会崩塌,地会沉下去,现在这个山崩地陷常常有听说,这才开始,往后可能还有更严重的。所以这个世间没有安全感。佛告诉我们最安全是念佛,念佛的人有福报,念佛的人居住的地方叫福人居福地,他这个地方灾难少,纵有灾难,不严重。这是什么?这是三宝加持,护法菩萨、众神在照顾。我们真正下决心,我在这一生当中要成就。不信的人不必给他说,说了他毁谤,没用处。先求自度,我们有慈悲心,到这个世界灾难过去了,一切恢复正常了,再来!到极乐世界就有这个本事,这个世界每一天的变化你都看得很清楚,什么时候人心回头向善再来,叫倒驾慈航。那个时候来,像释迦牟尼佛一样,像诸菩萨、祖师大德一样,不迷了。我们这次来是迷惑颠倒来的,西方极乐世界再来不迷了,清清楚楚。而且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知道,我们来是化身而来,我们的真身,真身在阿弥陀佛讲堂里头没离开,没有离开,真身还坐在那里听经,化身来了。你们看《西游记》孙悟空,拔一根毫毛,吹一口气变成一个孙悟空,化身他就能办事。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能现无量无边的化身,所以你看看,上供养诸佛如来,供佛的福报最大,又听佛讲经,闻法智慧增长,所以供佛是福慧双修。到极乐世界成就圆满的福慧非常容易,很快就成就,他方世界没这么方便。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问答免轮回之所以」:
【慈氏白言。此等众生。虚妄分别。不求佛刹。何免轮回。】
他如何能够免掉轮回?这是事实真相。念老的解释说,「慈氏复云」,这又说,不求往生西方净土,你怎么能免去轮回?这里头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专指如上之人」,这些人怎么样?他说西方不如天界,比不上天上,所以都想生天。「如是虚妄分别,不求生净土。不知修善之福,虽得生天,但天寿尽后,仍复轮转」。天上有寿命的,寿命到了还是要轮回。天人死了以后,天是乘大福报去往生的,生到天上,福享尽了,阿赖耶识里头含藏著罪业的种子,生生世世造的恶业那些种子现行,就又堕恶道去了。这是非常麻烦的事情,而且是事实,我们不能不知道。
你要是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了,求生净土的心就决定了。十法界依正庄严,我们统统有分,你愿意到哪里去自由选择,这是大乘教上说的。愿意到哪一道,有哪一道的条件,你具备这些条件,有强烈坚定的信心,你就决定得去。人道就是伦理道德,这是主要因素,你真正能够遵守伦理道德,来生不失人身,你来生一定还到人道来。天道要上品十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你才能生天。天上上二界没有瞋恚,色界天跟无色界天;也就是说,二十八层天愈往上面去,这德行愈高,福报愈大。但是都有寿命,寿命到的时候怎么办?还要堕落,出不了六道轮回。我们了解这个事实真相,对於生天的念头就断掉了,我修一切功德、做一切好事,不希望生天,把这修行的善行功德都回向求生净土,这就对了。
三恶道去的人是最多,为什么?三恶道的业因是杀盗淫妄,干这种事情人最多,他不相信这是造罪业。尤其现在杀生吃肉,不得了!联合国的统计,每一年被人杀死吃掉的这些动物,陆地上走的、水里游的、空中飞的,有多少?三千三百七十亿,一年三千三百七十亿,这是从前没有过的事情,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这么重的杀业。再堕胎,堕胎什么?杀亲生的儿女。也是联合国发布的,这最保守的,因为医院里头有记录的超过五千多万人;换句话说,平均每天超过十五万。所以我们现在旅行,坐飞机飞在上面,看到底下灰灰土土的一层雾,那是什么?怨气。以前没有,五十年前没有,这种怨气形成这样情形是最近的二十年,二十年之前没有,常常旅行知道,现在愈来愈严重。灾难怎么来的?从这来的。
所以人家讲化解灾难,二0一二如何化解?许多人传递的信息,化解几乎是相同的。第一个素食,不杀生。第二个爱心,要把爱心找出来,爱自己,能爱别人、爱一切众生,不再有瞋恨,不再有傲慢、嫉妒。第三个是镇定。就是灾难现前了,不怕,不惊不怖,不害怕,心能够定下来。为什么?灾难当中死去的人,被吓死的是多数,他慌了,吓死了。所以你不害怕,往往你心很冷静,你就知道怎么应付,怎么样回避。还是修清净心,所谓清净心生智慧,智慧知道怎样回避,这个讲得很有道理。
美国一个量子力学家讲得更好,布莱登他教人应对二0一二马雅灾难预言,他说了三句话。第一个,地球上的居民,从今天起,弃恶扬善,就是佛家讲的断恶修善;第二个改邪归正;第三个端正心念。如果我们能把这三桩事情做到了,不但这个灾难可以化解,而且会把地球带上更好的走向。这些都是真正有智慧人讲的。所以今天这个社会,把迷恋在财色名食睡里头认为这是最高的享受,错了!每天杀生吃肉,那不是享受,那是造孽,知道因果的人不敢做。这一类的人迷恋现前的福报,今天现前的福报,我的形容,这是多少年来,我形容那是吸毒、打吗啡,是这种乐,付出去的代价是自己的生命,不值得!
中国古人教人修善积德,所有一切娱乐当中都含著有深厚的教育在里头。就到民国年间,我们把传统文化已经丢掉很多了,一代不如一代,民国初年文艺表演,你看戏剧,它表演的一定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看表演都是这样的,这是教人!总不外乎忠孝节义,它演这些东西给你看,让你学习。所以中国民间人,民间没有学校,没有念过书,但是他懂得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从哪里学的?每年看几出戏学的,还有听大鼓书学的。在中国过去小说里头也是讲这个东西,用另一种方法来教化众生,大家欢喜,因为浅显不深,人人都可以听得懂,都可以看得明白,好人最后有好报,恶人最后是恶报。没有一样不是教育,正面的教育。
现在正面教育没有了,全是负面教育,造恶的人没有恶报,造恶反而在享福,修善反而在吃苦头,所以人家不干了。这是什么?没有智慧,看得很浅薄,不知道因果通三世。现在人不爱儿女,不爱子孙。你看上一次吴教授到我这来访问,告诉我,很多学生家长跟他讲,我的儿子缺德没关系,不能缺钱。讲出这种话来,这个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变了。从前人讲,我的小孩缺德不行,缺钱没有关系。你看现在只是钱重要,德不重要了。那缺德,他不孝父母,你怎么办?头一个就找到你了。他有钱,他把你饿死,他虐待你,你怎么办?真有不是假的,做父母的还不觉悟,还不知道回头。
这些事情我们亲眼看见的,自己大富大贵,父母是不得已养活他,给他一个小房子,每个月给他生活费用很少,仅仅够用。让老两口子,两个老人在一起生活,自己一年跟他见一次面都没有。你说父母多痛心、多难过,把你养大了。还算不错,还没有把父母饿死,只是给你衣食住行,没有一点多余的,抠得很紧。他的儿子看到了,将来他老了,儿子也不孝他,冤冤相报,真的叫没完没了。所以这个世界看穿了,要放下,决定不留恋。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二五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二五集) 2012/9/2...(●[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四五集)
...城隍庙那一天被砸掉的时候,我的印象清清楚楚,冬天,过年时候下雪。城隍知道,被毁三天前搬家搬走了。城隍搬家那天,正好,我们住在乡下,那几天住在外婆家里。外婆家里面这条街,这一条好像是第四家,就当中隔了两家,第四家,有个人生病。告诉他家人,城隍老爷搬家,要抓他去挑夫,就是挑担、搬运,抓他去。那就要死,他说,但是如果有钱可以代雇,他可以雇人。家里人就给他烧纸钱,烧纸人、纸马,烧的那些东西,烧了很多。他说行了,够了,够用了,就停止了,过几天他病慢慢就好起来了。我们就知道这个信息,城隍老爷要搬家。有一天晚上真的搬家了,小城嘛,半夜好像有人有马在街上走动,开门去看,没有人。到第二天发现了,因为下雪,雪上有脚印,有马的脚印,有车的轮印,还有罪犯那个脚镣铁链的印子。从城隍庙一直到我们城外,大概两里多路,雪地上可以看到痕迹,不知道搬哪去了。
前些年我在新加坡讲经,城隍附体到新加坡找我,诉苦。他说我们城隍庙被砸掉,我们搬出来到处流浪,他说这个事情你知道。我说是的,我是知道,我说我也到处流浪。他说你到处流浪有好房子住,我到处流浪没地方住。住在一个乡村里头,有一间小房子,破烂了,没有人住的,他们住在那里头。来找我,希望我能恢复城隍庙。我说这个东西办不到,这是国家政策。如果是佛寺,过去有的,被毁掉,现在能够恢复,国家准许;城隍庙,这鬼神的庙,这个不可以。这个他也知道,他也能够谅解,跟我讲,他说那个阎王殿,阎王殿是城隍庙最重要的一个设施,它是因果教育,他说能不能恢复这个?
我说这个,正好我住在新加坡居士林,居士林整理外面的围墙,准备做浮雕,墙上面做浮雕,我就想,把十殿阎王用浮雕雕出来镶在墙上。他们找福建惠安,专门雕石刻的来做。我就问他,这个十王殿有没有画画画的那个样子?他说有。我说在什么地方?在九华山。我们都不知道。我们马上派人到九华山,真的找到了,不大,他们也是镶在墙壁上,十张,十殿阎王十张。我看了可以做参考,但是这个资料太少了,所以我就想到道教的《玉历宝钞》,这里头有图、有文,说得很详细,十殿都讲得很详细。就准备做浮雕。城隍就说,要做这个就不如画画。我说画画就更容易了,我有一个同学江逸子,这是个画家,我可以找他。他说画画好,他建议的,画地狱变相图。材料从哪来?就是道教的《玉历宝钞》。他花了一年时间画出来了,高二十六公分,长五十米。城隍告诉我,希望这个图把它印出来,全世界每个净宗学会保存一张,每年把它展览,做三、四次的展览,让大家来看。这城隍慈悲!你说城隍,这是阴曹地府的县市长,住在人家一个破的房间里面,受这种委屈。
我们今天真正是学佛,做弘法利生的事业,连一个小道场都没有,几十年过流浪的生活。但是我们觉得很安慰,为什么?我们会想到释迦牟尼佛,我们过的日子比释迦牟尼佛好,好很多倍。释迦牟尼佛在树下住,我们还有房子,房子还不错;不能跟人家寺庙比,但是一般还就过得去。佛、天神、鬼神现在都受委屈,委屈得不得了。这些造作不善的人,我们知道,在佛经里头知道这消息,他们过去生中曾经修大福报。今天虽然造作不善,他还能享福,余福。如果他要是拥护正法的话,他们的福报至少可以传十代,子子孙孙十代享福,结果他们一代就把它享完了。甚至於自己到晚年的时候出了事情,他还能够存活在世间,这都是过去生中的余福。我们在佛经上得到的信息,是真的,一点都不错。我们这一生辛辛苦苦,来生好,来生到极乐世界去了。所以这个大利,即经中真实之利。
「十方婆伽梵」,婆伽梵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就是世尊,对佛的尊称。佛是世间最值得人尊敬的人,所以称为世尊。这些人「住真实慧」,他们证得的是圆满的智慧。圆满智慧是一切众生共有的,《华严经》上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那个智慧就是此地讲的住真实慧。人不能不见性,见性就叫做成佛,成佛之后,他的事业一定是教化众生。「开化」,开是开示,把宇宙人生的真相,性相、理事、因果讲清楚、讲明白,这叫开;化,众生听了佛的开示,觉悟了、明白了,化恶为善、化迷为悟,这是教学的成果。第二种,「显示」,显是明显,示是做出来给你看。前面两个字是言教,后面两个字是身教。今天这个社会,大家迷得太深,迷的时间太长,你怎么说、说得再清楚他都不相信。所以今天的教学要用身教,你要做出榜样给人看,你没有做到,人家不相信,做到之后他就相信。
我们确实是禀承祖宗之德,三宝威神加持,我们在汤池把这个榜样做出来了,虽然时间很短,也影响了全世界。所以现在在国外、在国内,大家对於传统的东西慢慢有了信心,就是你做出样子出来。如果样子要做不出来,今天我们就不能提,提了人家骂我们,指著鼻子骂我们。所以这不是我们人做出来的,我们不能以为我们很了不起,我能做出来,不是;祖宗之德,是佛菩萨加持,加持这些老师,加持汤池的人民,老师肯教,以身作则,人民被感化了、被感动了。祖宗之德!大家合作,才把传统文化的好榜样做出来。地方领导可惜他不认识,如果他们认识、他们支持,他们把这个事实真相向中央报告,我们这些地方领导将来一定会做到国家领导。为什么?他救了中国,他救了全世界,这个功德多大,这大利!这就是机会在现前他失掉了。
在今天我们深深理解,身教是第一。言教,大家不重视,你说得天花乱坠,听的时候给你鼓掌,赞叹你一下,过后之后忘得一干二净。著作等身,现在人不喜欢看书,看不下去,心浮气躁,不管用。干什么都要把榜样拿出来。贤首国师《妄尽还源观》上的四德很现实,第一个「随缘妙用」,这是德之体。随缘,恒顺众生,妙用是什么?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妙!它的作用完全是智慧的流露,所以能感人。决定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这是佛菩萨再来、圣贤再来。各人表现出各人的榜样,学传统就是孔孟的弟子,学佛是佛菩萨的弟子,要给所有学佛、学传统的人做好榜样。《弟子规》一百一十三句真做到了,那里头有乐趣,有法喜充满。你没有做到,说明什么?你纵然是做,做得很勉强,味道你没有尝到。你要尝到的时候,别人叫你不做你也不可能,为什么?这里头有乐趣,像方老师讲的,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一点都不假!
学习多年,最后退转,这人很多。李老师,当年我们在一起学习的,老师挑选的经学班同学,二十多个人,现在大概三、五个都找不到了。我知道的徐醒民、江逸子,江逸子跟老师学诗的,不是学佛的,以后学了佛。你就知道难!莲社莲友念佛往生的就更难了。老师在,他是我们的好榜样,但是后继无人,后来的学生跟他不一样,就是不能像他那样的受苦、受难、受折磨,他禁得起。他是在家居士,他在家有工作,每个月收入很可观,除了自己非常节俭那种生活费用之外,全部都做慈善事业。带头做,这人家没话说。你劝别人出钱出力,他全部的财跟力统统出了,做出好榜样。
我们传这个灯,这么多年也非常辛苦,还好,这个灯火没有被扑灭。会不会还有更大的障难?有可能,我们不是认为没有可能,有可能。要承受,怎么承受?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大障难现前最严重的,我们往生了,我们的功德圆满了。众生有福,一定再有菩萨降临到世间来帮助他们。我们晓得,继续我们这个事业的菩萨,他所遇到的困境比我还要超过,慢慢让人民觉悟,让大家回头。回到哪里去?回到孝顺父母、承事师长,要回到这个地方。真正回头了,至少还要一百年才能回复到满清晚年民国初年那个样子,要造成盛世,要两百年以后。我们今天付出的代价是值得的,没有这个付出,人家不能够接著干。所以一定要付出,一定全心全力来做这桩事情,名闻利养丝毫不沾。我们只有一个目标、一个方向,求生净土,除这个之外没有第二个念头。
下面说,「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难值难见,如优昙花,希有出现」,这五句话是真的。就佛菩萨这一面来说,佛菩萨无处不现身,无时不现身,慈悲到极处。为什么这么难?是人回头难。你人学好,佛菩萨才来,你不学好他来有什么用?佛菩萨来不来不是他的事情,众生有感他马上就有应,他快得很。众生没有感!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那感的是什么?你感动的是妖魔鬼怪。有这种心、这种念头、这种行为,妖魔鬼怪来了,来帮助你、来成就你。成就你什么?成就你的名闻利养,成就你造作恶业,将来把你送到地狱去。你没有堕地狱你不知道,你说他是恩人,他对我好,到地狱才知道上大当,那个时候后悔莫及。这些事情能不能看得穿?能。怎样才能看穿?心地清净就看穿了。自私自利的心薄,名利心薄,淡薄,对父母真正能孝敬,现在也不容易找,表面上讲孝敬,实际上不听话。父母教训真听吗?阳奉阴违。为什么?满足自己自私的欲望。不听老人言,后头一句话,吃亏在眼前。虽在眼前他见不到,必须吃了大亏,那个时候真正后悔,后悔已经在三途了,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所以圣贤难遇,佛菩萨难见到,像优昙花一样稀有出现,我们说昙花一现。昙花开放在半夜,开放的时间只有半个小时,花到盛开之后它就慢慢缩,就枯掉了。所以看这个要半夜,守住它,开完之后,到大概一、二点钟花就垂下去了。稀有出现,说明这个机会很难得,我们遇到要珍惜,这个遇到是大利!遇到佛菩萨,就遇到我们这一生永远超越六道轮回的机会,你遇不到没办...(●[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四五集)
...开之后它就慢慢缩,就枯掉了。所以看这个要半夜,守住它,开完之后,到大概一、二点钟花就垂下去了。稀有出现,说明这个机会很难得,我们遇到要珍惜,这个遇到是大利!遇到佛菩萨,就遇到我们这一生永远超越六道轮回的机会,你遇不到没办法。而遇到的时候还决定要遇到净宗,不遇到净宗你没办法。遇到净宗决定要遇到这部经,如果对这部经怀疑,对这部经不信任,纵然你念佛念得很好,信愿持名,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在边地,五百年不见佛、不闻法。这是什么?没智慧,你不识货,这部经的会集是圆满智慧。所以,你为什么堕在边地?不信佛智慧。
我们接著看下面,「今者难逢能逢」,我们遇到了,「难闻能闻」,我们听到了,「而不信受,辜负佛恩」。佛为什么出现在世间?看到什么?佛看到我们过去生生世世还有一点善根,还能救,他来了。只要我们自己能把这个机会抓到,我一心就想在这一生超越六道轮回,不再干了。这个世间,人间天上我什么都不要了,我一心一意就是想阿弥陀佛、想极乐世界,别的什么都不想。老老实实的把这句佛号念好,往生极乐世界,这个大利要抓住,不能再失掉。
下面说,「况此净土法门,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信愿持名,迳登不退。是乃真实利中之最真实者,是大利中之最大者也。於此不信,永失大利」。这真的,不能再错过了。不是千载难逢,不是万年难逢,无量劫稀有难逢之一日,我们遇到了,这多幸运、多大的福报!遇到了不认识,还贪恋这个世间,这个世间是造作一切罪业的根源。你要发愿到这个世间来度众生,这是大慈大悲。什么人能度众生?对这个世间一切一切丝毫不染著,这个人行;有丝毫染著,你没有度他,被他度跑了。这些事情古时候有,现在更多、更可怕。不能不看清楚,不能没有高度的警觉,古人所谓的一失足成千古恨,这个事不能干!菩提道上魔很多。护法神,你肯不肯听护法神的话?不听!不听护法神就退了。另一类的护法神来了,这一类是妖魔鬼怪,是投你所好,你喜欢什么他就成就你什么。你很喜欢他,你很爱他,最后你上当了。他一定把你送到地狱,他叫你造无量无边罪业不通忏悔。
所以今天学佛,在家比出家容易,在家有魔来干扰,少,出家魔来干扰大,绝不是一般人能够敌得住的。我们这些年遭受得很多,还能勉强维持,靠什么?我跟大家讲得很多,靠天天讲经,我就靠这个。天天讲经,天天要备课,我们就不离开佛菩萨。这里头最重要的是要依教修行,如果不依教修行,那就搞假的。拿著佛菩萨经典、经教去获得世间的名闻利养,这个罪过是无间地狱,这个太可怕了。世尊当年在世,为什么拒绝一切人供养?意思我们全明白了,他不带这个头,不开这个端。
《还源观》上的四德,第二个「威仪有则」,这个则就是榜样。自己日常生活当中,言行举止都要做大众的榜样。做社会大众的榜样,做修行人的榜样,无论在家、出家,做好样子给他看,这是真学佛!假的不行,装假的,你以为会骗人,人很容易骗,鬼神不容易骗,鬼神看到你是假的,讽刺你、笑话你,来戏弄你,你就受不了了。尤其是净土法门,魔特别多。为什么?其他八万四千法门,魔知道你修不成功,他不障碍你,没事。这个法门你能够往生,他决定不让你往生。不让你往生,在六道里他会报复你,常常来折磨你,你一往生他就没办法了。这个道理不深,你细细去想完全明了。所以学这个法门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障难?只有这个能出轮回,只有这个路能走得通,能成佛,所以他拼命把这条路障碍了。
魔之障碍人没有别的,不外乎名闻利养,你只要有这个念头,他就得其便。他用这个来诱惑你,让你偏失正道,对净土起怀疑。你看看,历代关於会集是有批评,但是说几句就了了,没影响;这部经的出现,在国内、在国外,那个障碍力量多大,几乎恨的不能把这个经消灭掉,这么大的障碍。什么原因?世尊末法九千年,真正能得度的就这部经,就这个法门。所以我们明了、清楚。你障碍我,我还有一口气,我就念一声阿弥陀佛;我头脑还清醒著,我就学这部经,就来讲这部经,劝导大家。
过去有一批同修,想搞个小组,来反驳。外面对我们批评的,有文字上的、有口头上的,我们找一批人来反驳。来告诉我,我说没有必要,不可以这样做法,这样做法,古人所谓愈描愈黑。他说那怎么办?随他去,爱说就说,说累了他就不说了;爱写他就写,写累了他就不写了。现在声音小了,什么原因?累了。我们没有被他吓到,我们没有放弃、没有改变,他目的没达到。我们念佛求生净土,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他障碍不了,他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来障碍。他的障碍,实在讲就是叫我们自己起疑惑,他就成功了;我们自己这个地方不疑惑,坚定信心,他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火烧功德林,他没有办法烧你的功德,怎么样?劝你,你发脾气、发脾气。你就真发脾气,自己把自己功德烧掉了。他烧不掉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他只有在挑拨,让你发脾气。那你一想,我不干,不上你的当,我就不发脾气,你叫我烧我就不烧,他有什么办法?他一点办法都没有。顺境里面我不起贪爱,逆境里头我不生瞋恚,他就没办法了。我们坚定心念,我们的护法神有力量。
境界里头一定学得如如不动。我们看古人的例子,《慈悲三昧水忏》,悟达国师,十世高僧,了不起!你看,十世没有失人身,死了以后又到人间来了,而且又出家,十世都出家,非常难得。到第十世,这修行功德很大,做了国师,皇上封为国师。供养他一个沉香宝座,我们讲太师椅,太师椅是沉香木做的,看著可名贵了。他接受之后,心里有一点傲慢心起来,觉得在出家人当中我是第一人,哪个都比不上我。这个念头才一起,护法神离开了,魔得其便,冤亲债主立刻附身,得了个人面疮,差一点送他的命。这也是十世修积的功德,感动迦诺迦尊者,阿罗汉,来给他们调解。把事情讲清楚,不再冤冤相报,他离开了,人面疮好了。如果不是十世修行的功德,不会感得阿罗汉帮助你,你要是被魔抓去,死了之后肯定堕地狱。所以人要记住,决定不要跟人结怨,跟人结怨决定不是好事情。所谓冤冤相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何必跟人结怨!
我自己亲身看到的,老师跟学生不结怨,这是我在李老师学到的。当年我们这个小班,经学班上课,二十几个学生,上课是封闭式的,不能让人听见,教室外面都有人看著,巡逻,不能让人靠近。为什么?李老师上课是有打有骂的,很难听,不能让外头人看到、听到。对真正肯学的人,老师是一点都不客气,打你骂你;对不肯学的人,一说几句话脸就红了,老师对他非常客气,他错事一句都不提。我最初在班上看到看得奇怪,老师为什么对人不一样、不平等?大概一个多月,老师看出来了,看出我有这个疑惑。有一天把我叫到房间里,告诉我,你是不是有疑惑?我说是有疑惑,老师为什么对几个人特别好,从来不说他;有几个人天天有打有骂,从来没有好眼色看他?老师说,那是真学的,打不走的,你打了他,他还跪那磕头感谢,这个要打,要真教,不教对不起他;那些人爱面子,你说他几句的话脸上马上红了,不能再说了。我这恍然大悟,老师特别开这堂课教给我。既然不真学,爱面子,那就当旁听生好了,何必认真?认真就跟学生结怨。
方东美先生那时候在学校教书,还不就是这个态度吗?学生不肯真学就不能真教,真教他讨厌你。学生到学校目的何在?混文凭。老师为什么去上课?为了生活。他职业是老师,就拿那一点工资回家去吃饭,不能不去应酬一下,不是真教。我们想真学一点东西,老师叫我到家里来,一个星期两个小时,在家里上课。我一分钱学费也没缴,补习班缴学费的,一分钱学费也没缴。你真学就真教你,你假学就敷衍你,让你欢欢喜喜。不跟众生结冤仇,这是正确的。
一个人成年之后,有过失,谁肯教你?太难了。在古时候,一生教导你的只是父母,他不客气,他教你。第二个就是老师,老师对你也不客气。朋友之间,顶多劝你一次、两次,不会有第三次。两次不听,以后见你都很恭敬,不敢再说你了,怕结怨。古时候就有,现在更多、更普遍。所以现在察言观色,你说话,他心里有一点不高兴的表现,别说了,就到此为止,话题转一转让他欢喜。人与人之间相处大学问,这是真实智慧。
「如《千手经》云」,《千手经》就是千手观音,就是大悲咒,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24-3-2 22:01:48
|
只看該作者
《千手经》就是大悲咒,很多人常常念的。「若於此陀罗尼生疑不信者,当知其人永失大利」。现在一般人只念《千手经》里头的咒,经都不念了,经里头有这句话。大悲咒感应不可思议,诚心去念真有感应。我在早年见到的,在台中求学的时候,周邦道的夫人,我称她周师母,她的大悲咒非常灵,什么病都可以治。这也是个在家修行的好榜样,读书不多,确实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她好像是生了六个孩子是七个孩子,她的老四跟我同班同学。周先生做我们的校长,这夫妻两个爱学生胜过他自己的儿女,对学生照顾无微不至。因为抗战时候生活非常艰难,有吃的穿的一切先学生,学生多下来的儿女才有份;如果没有多的,儿女决定没有份,他们排在最后。所以同学没有不服,对这校长夫妻两个,那就是我们真正的父母,比我们父母照顾还周到,真感恩!
做官,天下第一等官。在台湾,晚年,考选部的部长跟他是朋友,他做部长,请他去做他的政务次长,就等於是第一副部长。当然,家里面给他装了电话,公用的,电话。他这个电话,不是公事不用这个电话;私事,家里人有私事,儿...(●[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四五集)
...五二三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二三集) 2012/9/2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523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一千零二十九页,从第一行看起,科题,「劝知惑苦以断众疑」。这分四科,第一科里头,我们看品题:
【惑尽见佛第四十一】
请看经文:
【譬如转轮圣王。有七宝狱。】
『狱』是牢狱。
【王子得罪。禁闭其中。层楼绮殿。宝帐金床。栏窗榻座。妙饰奇珍。饮食衣服。如转轮王。而以金鏁。系其两足。诸小王子。宁乐此不。】
这是设个比喻,比喻王子犯过失了,被关到监狱里面,这个监狱是『七宝狱』。物质生活条件跟皇宫没有什么两样,但是戴著脚镣手铐,问问这些受罪小王子,他愿不愿意在此地待?举这么一个比喻。我们看念老的注解,本品继续劝导「断疑去惑」。这个问题对修行人来说非常严重,所以世尊不厌其烦,详细为我们解说,这个恩德无与伦比,我们要知恩报恩。因为许多地方我们的迷惑自己不知道,自己都认为自己想法正确、做法正确,而不知道实际上错了。
老师对待学生,让学生吃苦头,磨炼他,甚至於让外人看到好像这个老师不通人情。我们在《禅林宝训》看到一条故事,这大概是我在四十多岁的时候,我曾经讲过,没讲完。是在禅林寺讲的,它那个庙叫禅林寺,我就去讲《禅林宝训》。里面有个故事,这个老和尚相中了一个徒弟,对他一点都不客气,见面的时候不是打就是骂,从来没有好脸色。最后甚至於他在洗脚的时候,这个出家人,就是他相中这个徒弟来看他,他把洗脚水泼到人家一身,把他撵走了。他讲经,他来听经,不准他来听。可是这个比丘非常善良,无论老和尚用什么手段对付他,他认为老和尚是真善知识,决定不能舍离。那不准听怎么?在墙外,在窗户底下,在外面听。其实老和尚都知道,心里都明白。
最后有一天老和尚要传法,年岁大了,方丈位子要让出来,找个人接替。大家都东张西望,他到底找谁?老和尚说了,外面那个,在外面听经的,把他找回来,位子传给他了。才晓得,一个传人千锤百炼,他真能受得了,他才能成为大器。如果受不了就退心了,那就算了,为什么?这个人传他没用处,他不是法门龙象,他担不起这个责任。这就是要看一个人的慧眼,看一个人的毅力,看一个人知见,跟他的行持,都在这上面锻炼出来。他做方丈住持,无论是出家、在家众,没有不服的。老和尚锻炼他这么多年,一点怨恨都没有,对老和尚始终尊重、尊敬,没有怨言,而且听经非常认真,依教奉行,真难得!
现在能不能用这个手段?现在不能,现在侵犯人权。学生不告你,有人看不惯的他去告状。我们在美国,父母责备小孩,打他几下,邻居去报警的,这麻不麻烦!一会警察来了,怎么你们虐待儿童?家长都莫名其妙,不能管了。这是中国古人早就预先说过,子不教,人心坏了;家不齐,社会乱了。今天不就这个样子吗?国内情形我不清楚,我在外国晓得,外国小孩子是一定要尊重他,管教,他说你虐待人权、你不尊重人权。法律不让你教,这是国家立法的这些人,这个家怎么能齐?所以今天社会动乱,灾难这么多,人不知道这是从哪里来的,认为这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老天待人就不公平,为什么过去这些人他们生在太平盛世,我们生在乱世,这不是不公平吗?中国老祖宗不是这个看法,佛法跟宗教的经教里头也不是这个说法。吉凶祸福,惟人自召,於天地鬼神不相干,真正是自作自受。我们今天自己造作的自己不知道,果报现前了怨天尤人,我做了这么多好事,为什么还受这个果报?
关於什么叫善恶,什么叫吉凶,应该要熟读《了凡四训》。云谷禅师对了凡先生的开示讲得清楚,而了凡先生自己真正能体会,能依教奉行,把命运转过来了。如佛法所说的,「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他命里头没有功名,功名,现在讲的学位,他命里最高的学位就是秀才,不能再上去,举人跟进士,命里头没有。他是个读书人,他求,真求到了。命里没有儿子,他求,也求到了。寿命只有五十三岁,他没有求长寿,自然延长了,七十四岁走的,延长二十一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寿命不求也有感应。
理一定搞清楚,理明白了,迷惑就化开、化解了。学佛的同学,不迷惑了,迷惑是无明烦恼,比见思烦恼严重。迷惑是起心动念,我们没感觉到就迷了。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真正修行是修什么?学不起心、不动念,万法一如,万法平等,修这个。修谦卑,学恭敬,看一切众生,包括树木花草、山河大地,全是诸佛菩萨的化身,也就是诸佛菩萨的清净法身;相上是化身,理上是法身,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你就见佛了。所以断疑生信,这句话非常重要。我们今天信心不足,怎么样才叫我们发起真正信心?是由於我们对於经教没有真正懂得,真正懂得,信心就生起来了,就不会犯错误。世尊了解我们,所以不辞辛苦,一而再,再而三,劝勉我们。
我今天早晨,看到一个同修从网路上下载一个信息给我看。他们发现蕅益大师一篇文章里头有一段文字,赞叹会集本,流通会集本,蕅益大师!他那个时候所赞叹、所流通的,王龙舒居士的会集本。为什么?魏默深在他之后,清朝时候人,他是明朝时候人,彭际清、夏莲老都在后面。四百多年前,蕅益大师,很难得!所以下载这篇短文给我看,后面他加了几句,希望一些毁谤夏莲居会集本的人要回头,因为你毁谤,这就是毁谤三宝,毁谤三宝的业报是无间地狱,千万不可以再毁谤了。这是真诚的忠告,慈悲的劝导,我们看了很感激。
我们看注解,「本品续劝断疑去惑,初以王子被囚为喻」。《嘉祥疏》曰,转轮王比喻无量寿佛,七宝宫殿比喻净土,王子得罪比喻疑心之人过失,金锁比喻花不开,莲花化生,他莲花没开。「褥不异」指『饮食衣服,如转轮王』,比喻花虽然没有开,在花中所享受的快乐自在,经文上讲的,如同忉利天宫,如同夜摩天宫,这可想而知。『层楼』就是重楼,两层、三层。『床』是所卧的。『帐』是「床帐,张施於床上者」。『榻』,它的用处跟床相同,「长狭而低者」这叫榻,我们这个地方也有。『鏁』就是我们现在用的锁。『妙饰奇珍』,是以奇异珍宝做为巧妙的装饰。这是用转轮王的专门囚禁王子的,这是个特殊的监狱,不是普通监狱,普通监狱没有这么好的享受。这些小王被囚禁在这里,他快不快乐?下面的答覆:
【慈氏白言。】
『慈氏』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说:
【不也。】
他们被囚禁得不快乐。
【世尊。彼幽絷时。心不自在。】
这些小王犯罪了,把他囚禁在这个地方,他怎么会快乐?不快乐,那怎么?求著赶快出来,什么时候把他放出来。下面文说,「求脱」:
【但以种种方便。欲求出离。求诸近臣。终不从心。】
转轮圣王旁边的大臣,你去求他们,他们做不了主;换句话说,他们不能救你。
【轮王欢喜。方得解脱。】
一定要转轮圣王欢喜,他才会把你放出来。下面经文,合喻,我们看经文:
【佛告弥勒。此诸众生。亦复如是。】
跟弥勒菩萨讲,这一类往生净土的众生,一个是怀疑佛的智慧,另外一个是怀疑自己的善根,但是都很勇猛精进,信、愿、持名这个他做到了,往生的条件他统统具足。只是对经上讲的佛果地上的一切种智,他很难相信,认为什么?那些是赞叹的话,不是真的。有这种怀疑的人非常普遍,包括我们自己。我们初学佛的时候看到经上,这都是赞叹的话,哪里是真的?不可能是真的!你看,就这种心态去往生,就生到边地疑城。另外一个,确实是感觉到自己业障深重,无量劫来,不说无量劫,就这一生所造的罪业都无法计算,何况过去?累劫所造的这些恶因、这些罪业,怎么可能在一生当中把它消干净?於是,消业往生就没有人相信了;带业往生,这要相信阿弥陀佛无尽的慈悲。
殊不知,称念佛号是消业障最殊胜的方法。一心称念,经上讲的也很难让人相信,一心念佛,这一声佛号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我们初学的人看到这一句,也是:这是佛在鼓励我们、勉励我们,哪有可能?真的这些是难信之法,不但我们不相信,小乘权教菩萨都怀疑,我们怀疑是理所当然。我们看到一些不怀疑的人,那就是我们敬佩他们的善根、福德、因缘,他怎么会相信!这就是老实人之可贵处,我们比不上他,他真是难信能信。我们难信,因为佛说的,对佛的尊重,勉强相信,里面还有怀疑。这些事情佛知道,佛很清楚。
【若有堕於疑悔。】
这就是对於转八识成四智。
【希求佛智。】
这个『佛智』是一切种智,就是转阿赖耶的。
【至广大智。】
这五种智慧。
【於自善根。不能生信。】
前面是怀疑佛的智慧,第二种是『於自善根,不能生信』,不相信自己本来是佛,这个很难相信。不相信「本性本善」,不相信「是心是佛」,这真难信。但是它是事实真相,一点都不假。真正觉悟了,我本性本善,现在不善,你说你自己多难过。为什么变成不善?就是不自爱,对不起自己,自己堕落了,本来是佛,现在搞六道轮回。人要把这个事情、道理都搞清楚、搞明白,知耻的心就生出来了。中国古人说「知耻近乎勇」,那就是勇猛精进的那个力量出来了。自己惭愧,自己后悔,我怎么会堕成这个样子?勇猛精进,把自己的耻辱洗刷干净,回归本善、回归自性。自心本来是佛,就能发勇猛心、发精进心。
【由闻佛名。起信心故。虽生彼国。於莲华中。不得出现。】
这是世尊告诉弥勒,告诉弥勒就是告诉我们大家,弥勒是我们大众的代表,叫著弥勒就是叫著我们每个人的名字,这桩事情我们要知道。我们今天也就是世尊所说的『此诸众生』,对佛智不是不怀疑,对自己的善根,自己所造的罪业,也很难相信这一句佛号能化解。这是不知道这一句佛号的殊胜功德,不知道。佛号人人都会念,佛号所具无比的殊胜功德很少人知道。为什么?知道,他就真念了。像古德所说的,「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为什么?念一声佛的时候,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我们过去无量劫又无量劫,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在长时间里面讲一点点。所以一定要抓紧时间消业障,哪有工夫闲聊?还有杂心闲话,就是不认识、不知道名号功德殊胜;知道名号功德殊胜,那分秒必争。如果要给你说,你念一句佛号有一亿美金,你看看你念不念?肯定一天念到晚,你不会中断。为什么?你知道它好处。现在告诉你,这一句名号比那个一亿美金还要可贵,一亿美金不能消业障,这个能消业障、能成佛,不能比。我们再看下面经文:
【彼处华胎。犹如园苑宫殿之想。何以故。彼中清净。无诸秽恶。】
这就是莲花化生,花没开,在莲花里面。莲花里头的受用不可思议,比皇宫还要殊胜。莲花里头没有染污、没有恶行、没有恶业,甚至於在莲花里面的人不会生起恶念。这个解里头,法跟喻合起来看,这很清楚。我们再看下面经文:
【然於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奉事诸佛。远离一切殊胜善根。以此为苦。不生欣乐。】
这些往生边地的人,他苦在哪里?他物质生活没有苦,精神生活也没有苦,就是见不到三宝,听不到佛法,『以此为苦』。见三宝、闻佛法,这桩事情重要。回过头来看看我们,不说社会一般大众,说学佛的人、念佛的人,没有把见三宝、闻佛法当作自己第一桩大事,没有。有空闲的时候去拜拜佛、去听听讲经,有事情的时候就不去了,这哪个重要?这就迷了,说不定你在这一次听法的时候会大彻大悟,那你这个机会错过了。这些修行,真修行人、菩萨不然,他们什么事情最重要?见佛闻法最重要。在这个世间虽然见不到真佛,他立的有佛的形像,对於佛像恭敬围绕,如同见佛;展开经卷如同听法,真诚恭敬,决定得利益。我们从这里可以能够证实,「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读久了什么妄想都没有,自然开悟,心有体会。这个时候法喜充满,觉悟了,明白了。如果见佛闻法不重要,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四十九年讲经教学不间断?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十方诸佛刹土讲经教学不中断,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讲经教学也不中断。
佛住的是实报庄严土,身是法性身,不是我们肉身,我们的身是阿赖耶的相分,就是物质现象;我们的心,就是念头,是阿赖耶的见分。见、相都离不开波动现象,波动现象叫生灭法,生灭法就叫做有为法。《金刚经》上佛说得很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不是真的,是幻相,我们看走了眼,误以为是真的,其实它不可得。我们得了解这事实真相,要认识它,我们可以受用它,不要把它放在心上,就对了。放在心上,我们的心就被染污了。善恶都不放在心上,善恶都是染。恶的念头、恶的行为是三恶道,善的念头、善的行为是三善道,出不了六道轮回,所以统统要放下。我们再看下面经文,「合得脱」。
【若此众生。识其罪本。】
这句话很重要,一定要认知这个罪的根本是什么?罪的根本是怀疑,怀疑的根本是无知,就是迷惑。因为迷惑你就造业,因为造业你就受苦,惑业苦是轮回的原理,六道轮回是它的现象,它的根本原理就是惑业苦。你真正认识了:
【深自悔责。】
自己惭愧、后悔,你才能忏悔业障。
【求离彼处。】
这个处所就是六道轮回,向外再扩张就是十法界,六道、十法界苦。
【往昔世中。过失尽已。然后乃出。】
所以堕地狱是麻烦事情,堕到地狱,要把你一生的罪业消尽,你才能出地狱。出地狱好事情,罪业是消尽了,但是怎么样?习气在。这个时候又回到人间来,地狱出来了,多半又回到人间来。回到人间来,带著地狱那些习气,他又迷惑、又造业,在人间短短几十年,死了之后又回地狱去了。所以地狱里头的鬼卒看到你很奇怪,你怎么出去了,怎么一会儿就又回来了?《地藏经》上给我们讲的。他会又回来,全是地狱的习气,习气很可怕,罪业不消尽出不来,出来的时候,麻烦就是习气。这就是宿世善根、福德、因缘,如果宿世有善根福德因缘,你从地狱出来就遇到善知识,跟著善知识学习。这个学习,要淘汰自己的不良的习气。不良的习气是什么?自私自利,这个习气很浓,名闻利养、贪瞋痴慢,这习气。与外面境界一接触,把你的习气引发出来...(●[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四五集)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
|
|
|
|
|
|
|
板凳
樓主 |
發表於 2024-3-2 22:02:44
|
只看該作者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