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3|回復: 0
|
净土大经科注(第六集)南无阿弥陀佛
[複製鏈接]
|
|
敬摘自《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土大经科注 (第六集) 2011/10/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06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净土大经科注》第一百四十一面第四行看起:
「更以净土诸经之中,唯此经备摄圆妙。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以弥陀十念必生之大愿为本。深明三辈往生之因,广摄九界圣凡之众。正显持名念佛之法,直指往生归元之路。是故此经称为净宗第一经也。」这是前言里头第六小段。在净土诸经,现代人将有关古大德对于净宗的著述编成了一套丛书,《净土丛书》。这是近代在台湾毛凌云居士,他用了很长的时间编辑这部书。毛居士我跟他认识,我们也一度同事,他往生了。最初印出来的好像是精装本,有这么厚,二十多册,以后福峰它们重新做版,印出来大概有三十多册。净土宗的资料非常丰富。修净土,真正发心弘扬净宗,这套书一定要多看看。在这么多典籍当中,只有这部经备摄圆妙,对于西方极乐世界方方面面的介绍,可以说是最为完备。
特别是黄念祖老居士这个集注,净土诸经里面最重精要的部分他都节录下来,全在这部注解里头。这部注解,他取经论一共有八十三种,取古大德祖师的注解有一百一十种,总共有一百九十三种。所以这个注解是集注,集注《无量寿经》之大成。于是这个注解,这个经跟注是稀有难逢,读这一部,把净土诸经全部都读到了。这个著作出现在世间是最契合现代人的根机。你说这么多典籍,我们哪有时间去读!放在书架,很大的一个面积。我第一次到北京去访问他老人家,到他居住的地方去访问。中午他招待我在他那边用斋,我看到他住的房间不大,还比不上我们现在住的房间,我们现在住的这个地方还比他的大一点。那么小的一个环境,非常拥挤,一张书桌,旁边就是书架堆的这些书。我很惊讶,这些书从哪里找来的?如果不是三宝加持,不可能搜集这么完全。在他那种环境之下,我们在国外、在台湾想搜集这些资料都不容易。佛力加持,成就这一部巨著。老人说的,「唯此经备摄圆妙」。这个集注将这部经圆妙之光发扬光大,让我们在读这部经典,字字句句都感到有无量义。你们听我的报告,跟大家的分享,遍遍不相同,这遍讲的跟上面那一遍不一样。为什么?每年悟处不一样,每个月的悟处都不一样。我不敢讲天天有悟处,但是月月有悟处,这个敢讲。境界不相同,义趣无有止境。
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宗,后面还有详细说明,明宗论用的时候再说。在此地给诸位简单的说说,宗这个字在中国有很多意思,最重要的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是主要的,第二个是重要的,第三个是尊崇的。你看中国自古以来,家是我们一生活动的核心,无论你做多大的事业,到最后落叶归根,你得回老家。为什么回老家?养老是家的一个主要的任务,育幼养老。所以中国人,确实真正体会到人生的幸福美满。小时候家庭教养你,你不会失学。中国古代的家庭是大家庭,五代同堂。我们往上去,有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往下有儿女、有孙女、有重孙女、有玄孙,这九族,上下加起来九代,这一家人口就不少。一般普通的,普通家庭大概三百人上下,这么大的家族。所以中国这个家不是小家庭,中国人讲家外国人不懂,因为外国人没有。
中国的家是个社会制度,有家长。你们看《红楼梦》这个小说,那就是一个家庭,就描写一个家庭,那家庭不是太兴旺的。所以有当家的。它是一个社会制度,是个群体生活,所以没有私人的自由。你赚钱,无论赚多少要归公,你自己每个月的零用钱,像公家发薪水给你一样的,所谓分份子,所以财产是统一来管理的。小孩你自己能教,可以,好教,你不能教的时候家族教。老的时候退休了回家养老,所以儿孙满堂,你的晚辈,你看你的晚辈总有几十个人,那真是天伦之乐。退休之后你要还有体力,就是在学塾里头,叫私塾,私塾就是家庭子弟学校去教学,做义工,把你的经验,把你一生的故事、经验讲给小朋友听,他就学会了。没有不爱子弟的,这是大家庭的生活。所以心量要大,不能有自私,人人有自私,这家就会破,家败人亡。所以你们看《弟子规》,小朋友有东西不可以私藏的,一定大家在一起玩,不可以据为私有,这家庭才会兴旺。所以家有家道、有家规、有家学、有家业,业是事业。现在没有了,这八年抗战,我们中国最大的损失就是把家消失了,见不到了。
你看每一家有祠堂,祠堂是春秋祭祀、祭祖,平常空在那里不用就办学。所以这个私塾家学都办在祠堂,祠堂平常就是学校。祠堂叫宗祠,用宗,宗是什么?这一家最主要的,这宗祠,最重要的祭祀,慎终追远,世世代代的祖先不忘记,春秋要祭祀。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这是教育。小孩从小也得敬祖宗,敬祖宗哪有不孝父母的道理!祖宗距离我们远了,我们展开家谱,始祖是谁?伏羲,伏羲是我们的始祖。那个时候还没有文字,伏羲到神农,神农继承伏羲的,这都是老祖宗,再到黄帝。伏羲到神农五百年,神农到黄帝五百年,一千年。黄帝到我们现代四千五百年。所以中国人常常说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现在应该可以肯定,汉族都是炎黄子孙,就是都是伏羲、黄帝这个体系下来的。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有四个妃子。二十五个儿子繁衍没多久就有十四个姓,十四个姓氏,以后慢慢繁衍愈来愈广。所以《百家姓》里头,四百多个姓氏,我相信应该全部都是汉族炎黄传下来的后裔。这个家庭发展了五千多年,今天有这么多的人口,一家人!一个老祖宗,我们要肯定。
现在在中国研究民族学的有袁教授,以前他也很感到沮丧,因为这门是冷门的学科,没人重视。到我们要想建立万姓先祖纪念堂,去搜集每个族姓的资料。他就是搞这个东西的,他那里有很完整的东西,搞了几十年。告诉我们,不是百家姓,不是千家姓,中国的姓氏将近两万多个姓氏。第一批提供我们的资料,那时候他整理还没搞完,第一批给我们就是一万一千九百多个姓氏。我们在这里成立万姓先祖纪念堂,一万多。所以宗,我们要认识宗的意思。
这部经是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宗是什么?修行的宗旨,也就是修行最重要的指导原则,你必须要遵守。上面一个是发菩提心,下面是一向专念。如果不发菩提心,没有菩提心,只有一向专念,能不能往生?不能。只有一向专念,没有深信切愿,这往生不了。深信切愿就是菩提心,这个确实很少人说过。一般我们看祖师大德说到菩提心,他的讲解都根据经论。经,《观无量寿佛经》,讲菩提心,菩提心的体,至诚心;菩提心的作用,作用有两个,一个自受用,一个他受用,至诚如何落实在自己,如何落实在待人接物。落实在自己叫深心。古大德的这个解释,什么叫深心?好善好德。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叫回向发愿心,自己所修学的功德与大家分享,不独占。这心量很大,等于说是有福与一切众生共享。这利他不是自利。我们在这应该有将近二十年了,那个时候我在美国,华人在美国住久了,对中国文化逐渐生疏了,这样讲他不懂,不能理解。所以我就用经题,《无量寿经》的经题来解释菩提心,这个很具体,一点都不模糊。菩提心的体我们用真诚,经上讲至诚心,我用真诚两个字。真就不是假的,诚则不是虚妄,真诚心。中国古人跟人讲诚则灵,曾国藩先生将这个诚下了个定义,什么叫诚?一念不生是谓诚。这个意思跟佛法讲的意思一样。佛教文化对中国读书人的影响很大,以前读书人没有不读佛经的,吸收经典里面的智慧。
在佛法里面,声闻、缘觉都没有菩提心。声闻是阿罗汉,缘觉是辟支佛,这些人有能力超越六道轮回,没发菩提心。什么人发菩提心?菩提心一发出来,就是圆教初住菩萨,圆教初住菩萨叫发心住。我们不能把这个意思错会了,我已经发了菩提心,那你一发菩提心,你就超越十法界,这真的。就用曾国藩这个定义来说,诚,一念不生是谓诚,你能一念不生吗?一念不生是什么境界?放下起心动念,这叫真诚!不起心不动念。谁做到了?圆教初住以上做到了。二乘真的没做到,阿罗汉只放下见思烦恼,尘沙、无明在,所以他不是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见思、尘沙、无明统统都断了,才叫真发菩提心。所以菩提心一发就是菩萨,法身菩萨,不是普通菩萨。普通菩萨是名字菩萨,有名无实,尊称你菩萨,你不是菩萨。菩萨的标准在大乘,发菩提心才是菩萨。我们用十个字来解释,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十个字里头最重要的是真诚,因为真诚是体,其他的是作用。清净平等觉是自受用,自受用也是有等级的,对待人一片慈悲,叫大慈大悲。加上一个「大」,没有条件的,无条件的慈悲。为什么?发菩提心的人知道,遍法界虚空界,今天讲整个宇宙的全体,跟自己是一不是二。所以慈悲称之为同体大悲,遍法界虚空界跟我是一体,同体,没有别人,是自己,叫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缘是什么?条件,没有条件。
慈是与乐,悲是拔苦,众生有苦,我要想办法帮助他离苦,帮助他得乐。用什么方法落实?用教学,佛用这个方法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苦从哪里来的?迷惑来的。因为你迷惑,你看错了、想错了,于是你说错了、做错了,这个错就叫业。恶业错了,善业也错了,为什么?恶业是在三恶道,善业是在三善道,出不了六道轮回就是错了,善恶都错了。怎样不错?超越六道轮回、超越十法界就不错。超越六道轮回还不肯超越十法界,这是什么?二乘,声闻、缘觉,他离开六道轮回很满意了,觉得很快乐。因为那个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叫四圣法界,那是净土,六道是秽土,他到净土他就很快乐,忘掉了再向上提升,忘了。所以佛要教他、要劝导他还有更高的境界,有更好的,那就劝他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是什么?放下起心动念,菩提心是真心,就现前了。这个心一发,你看他就脱离十法界,到哪里去了?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他到那里去了。是诸佛如来的实报土,说实在话,也是自己自性里头的实报土,自性实报土跟诸佛实报土是一不是二。所以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居报土,这发菩提心的人,发菩提心不能不重视。但是像这样标准的菩提心难,连证得阿罗汉果向菩提心来看还非常遥远,我们怎么办?
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面把这个问题给我们解决了,他说没有说得那么深,没有说得那么玄,他说什么?真信切愿就是无上菩提心。我对这个净土法门、这经典、阿弥陀佛我真信,我一点怀疑都没有,我相信它真有,决定不是假的,恳切的愿望我要求生极乐世界,我要亲近阿弥陀佛,这样的愿望,蕅益大师说这就是无上菩提心。我们想想他的话对不对?有道理,那不是假话。你认真念佛真往生净土,到极乐世界能说没有菩提心吗?没有菩提心的人去不了。什么人没有菩提心?对净土有怀疑,对阿弥陀佛名号不能深信。极乐世界没有看到,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个世界还很美好,舍不得离开。阿罗汉住在净土,释迦牟尼佛的净土,没有发舍己为人的大愿,所以叫小乘,不愿意普度众生。度众生的事情太辛苦了,这个心发不出来,所以叫小乘,净土是大乘。蕅益大师这话说得好,深信切愿,老实念佛,对待别人真的是一片慈悲。我们看到许多老阿公阿婆,天天念佛,真的往生,走的时候瑞相稀有,站着走、坐着走的,一点都不假。你再去观察看看他在世间的生活行为,待人接物慈悲,能够舍己为人,真有慈悲!所以细细观察,他符合,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真符合。你问他,他不懂,但是他全做到了,比懂得的人做得还彻底、还圆满,他能不生吗?
菩提心跟菩提行、跟菩提道是分不开的,所以有菩提心,肯定落实菩提行。菩提行是什么?六波罗蜜。喜欢布施,喜欢守规矩,守规矩就是持戒,他喜欢守规矩,能忍辱、能精进,他不愚痴,他不懈怠。你细心去观察,这个人的好处很多,符合大乘教里面讲的六波罗蜜,他不吝啬,他不傲慢,谦虚,对人恭敬。遇到净土法门他不懂,不是很懂,听到阿弥陀佛他就喜欢。告诉他你念,好好的念,后来准有好处。当年倓虚老法师就在香港,老和尚晚年统在香港,在香港办了个华南佛学院。老和尚的故事很多,他给我们讲的这个故事,香港人都熟悉。锅漏匠是他的师兄弟。锅漏匠是谛闲老和尚的徒弟,中年出家,没受过教育,现在所讲的没有文化,不认识字。补锅、补碗这种行业抗战期间我们见过,现在没有了。锅碗打破了还可以把它补起来,还能再用,现在打破就不要了,没有人再用补锅的这些东西。以前资源缺乏,很难得到,所以打破了,碎片捡起来,这补锅的他能把它补好,还可以使用,做这个行业,非常辛苦。挑一个担子,在农村里面去找生意,不一定能找到。锅漏匠生活太苦了。
谛闲法师跟他是小时候的玩伴,长大之后看人家也念过书,以后出家了,做和尚不错,生活没有顾虑,他就找到他,找到他一定要跟他出家,搞得谛闲法师没法子。到最后赖着不走了,谛闲就跟他谈条件,他说你要跟我出家我有条件,你能够遵守可以,你不能遵守你还是到别的地方去。他说什么条件?只要你听话,我教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他说那行,我都听你的。因为他不认识字,学讲经他没有这个能力,年岁太大了,经忏佛事五堂功课他背不下来,人笨手笨脚,在寺庙里面住人家会嫌弃他,他自己也住不下来。所以就在乡村找了个小庙,小庙没人住了,废弃的小庙,让他在那边住、修行。只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告诉他,你就念这一句。他什么都不懂,他真听话,就乖乖念这一句。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接着再念。这个方法很好,他没有拘束、没有压力,一天到晚就念阿弥陀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着念。念了三年,他也不告诉谁。在小庙里面谛老给他找了几个信徒,当地的信徒,送他一点米,送他一点粮食,让他可以过生活。又找了一个老居士(老太太)照顾他生活,给他烧两餐饭,中饭、晚饭老太太给他烧,早饭他自己做。就一句佛号,告诉他念下去准有好处。他也不知道什么好处,老实,他也不问。
念了三年,这一天告诉老太太:明天妳不必给我烧饭,我要进城里去看看些老朋友。真的到城里去了,早晨一早就去了,晚上回来了,看看亲戚朋友,欢喜回来了。回来之后又告诉她,明天不用烧饭了。老太太说,也许到城里去了,还有些朋友还没见到,可能明天又去看朋友去了。没想到到第二天,老太太到庙里去看看老和尚是不是出去了。到庙里,庙没有门,破庙没门,走进去之后喊他,没有人答应。他也有个小佛堂,供的一尊佛,他天天在那念佛拜佛。再看他的时候,站在佛前面,喊他不答应,走到面前细细一看,死了,站着死的。把她吓呆了,人怎么是站着死的?赶快去通知这几个佛友、几个居士,这怎么办?大家来一看,真的走了,站着走了。赶紧去通知谛闲老和尚。那时候走路,没有交通工具,要走一天。告诉老和尚,老和尚来替他办后事。一个往来三天,他站着三天,老和尚替他办后事。老和尚赞叹他,你没有辜负出家一场,你成就了,你比那个名山方丈、住持高多了,讲经参禅的老和尚比不上你。就一句佛号,什么都不懂,一堂经也没听过。六祖惠能大师还在方丈室听了一堂经,我们估计两个小时他应该听一堂经。他一堂经也没听过,剃了头也没受戒,成佛去了!三年,一句佛号。他到城里看什么?向亲戚朋友辞行,看他们最后一眼,他到极乐世界去了。倓虚法师常常用他这个师兄弟勉励大家。真成就了,凭什么?凭老实、听话、真干。你看不就这六个字吗?一点怀疑都没有,对谛闲法师那个信任百分之百。老和尚就教他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他有没有发菩提心?你们想想他有没有发菩提心?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一向专念他做到了,有没有发菩提心?有。他念佛里头有感应,他对谛闲法师那个信任,教他怎么干他就怎么干,叫真信切愿。这种念佛肯定见佛。《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告诉我们,「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见佛他当然愿意跟佛去,这边缘了了,佛来接引他。这个故事记在《影尘回忆录》里头,《影尘回忆录》是倓虚法师自述的自传,他讲他一生这些经历,学生大光法师他笔记的。三十年前,我常到香港来讲经,大光是个学经教的法师,所以缘分特别深,每一次到香港来我都到他小道场去应供,他请我吃饭。现在这批人都凋零了,没几个了。现在畅怀法师也是他们同学,畅怀年岁小,他们年岁大,大光还大我四、五岁的样子。念佛是真的,不是假的,功德无比殊胜。锅漏匠只用了三年时间,时间不长。在深圳,几年前黄忠昌居士,这大家都知道,他听到这些故事,我讲经的时候提到。我曾经说过,在台湾有个法师问我,他看《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面很多都是念佛三年就往生了,他怀疑,是不是他们三年寿命就到了?提出这个问题来问我。我回答他,不太可能,哪有那么巧的事情,一个、二个可以,它太多了。那怎么解释?只有说他念佛功夫成了,他寿命不要了他就往生了。这个才能讲得通,才能合乎逻辑。
像宋朝莹珂法师,他念了三天三夜就把阿弥陀佛念来。佛告诉他,他寿命还有十年,等你寿命终了的时候佛来接引他。他不要了,他说十年寿命不要了,现在就跟你去。这讲得通,一般念佛,念到功夫成片。什么叫功夫成片?一天到晚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没有杂念,这叫功夫成片,这就有能力随时往生。你求阿弥陀佛来接引你,他真来,我有寿命不要了,我现在就想跟你走,他真来。心地清净没有杂念,声声佛号跟阿弥陀佛都有感应。真去得了!现在许多人都在讲「2012」,二0一二就是明年了,我们念佛的同学用什么心态来对待?要学锅漏匠。我们学的东西比他多,我们对净宗道理懂得多,没有疑惑。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我们不接受灾难,灾难太苦了,灾难现前阿弥陀佛就来了,到极乐世界去了。这是最正确的心态,你还留恋这个世界干什么?身体都不要了。你能把这部经念通了、念懂了,你就恍然大悟,你就真正能放下,一心取得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在那个地方一生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一生成就,不必到第二生。我们可以做得到,每个人都能做得到,这个事情一点都不稀奇。大乘经里头佛常常讲「万法皆空」,《金刚经》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应该醒醒,醒过来,别再作梦了。这叫发心,真发心真念佛。
下面这一句,「以弥陀十念必生之大愿为本」。为什么能往生?就凭这一句。这是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临终十念都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也见到过,早年在美国马里兰州,那时候成立了个华府佛教会,他们找我去做会长,我是他们第一任的会长。遇到一个居士,周广大,还不能说居士,他没学佛。是我们中国人,在当地开了个面包店。人非常忠厚、非常老实,没有宗教信仰,一家都没宗教信仰。得了癌症,医生放弃治疗告诉他,他的寿命,癌扩散了,寿命应该只有一、二个月了。家人慌张,看求求有没有感应,到处去求。以后找到我们这个佛教会,我们有热心的同学去看看他,看他之后感到是没有办法救活,于是就劝他,跟他讲极乐世界、讲净土,劝他念佛。他真有善根,听了之后很欢喜,没有排斥、没有反对,当时听了之后就告诉他的家人,不要去求医、求治疗了,你们统统念阿弥陀佛帮助我往生。念了三天,他就走了。帮他念佛的时候,助念的时候他就不痛了,那个癌很痛苦,他就感到很舒服,没有痛苦,就见到效果。一心他就求往生,真的如愿以偿,他做到了。证明阿弥陀佛所发的愿是真的,不是假的,十念必生的大愿,第十八愿。
深明三辈往生之因。三辈是讲根性,众生根性不相同,有上根人、有中根人、有下根人。众生的缘不相同,善根福德不相同,但是能遇到这个法门,遇到就欢喜、就能接受,这个人了不起,这人不是普通人。就是经上告诉我们的,他在过去生中多生多劫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在缘成熟的时候,诸佛如来加持他能遇到这个法门,遇到他就能相信,遇到他就肯发愿往生,这叫善根。遇到的时候肯念佛、肯求生这是福德,真有福报!《弥陀经》上「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他这三个条件都具足了。因缘,你看有这么多善友帮助他、照顾他,给他助念,送他往生,这是因缘,三个条件具足。这个经上对于三辈往生之因讲得非常清楚,深明,「三辈往生」、「往生正因」,这两品里头说得详细,念老的注解注得特别详细。
广摄九界圣凡之众。九法界,九法界六道上面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界,这叫九界,最上面是佛法界。实际上佛法界也要算上,为什么?这个佛天台大师六即佛里头叫相似即佛,他不是真佛。虽不是真佛,他的智慧、德能、相好很像佛。为什么?因为他接受大乘的薰习,他能真信,他能依教奉行。为什么叫他做相似佛?他没有转识成智,他还是用阿赖耶。但是用阿赖耶完全是正面,没有丝毫负面的,正面是智慧,负面是烦恼。这种佛见思烦恼跟见思的习气断掉了,他没有了,尘沙烦恼跟尘沙的习气也断了,也没有了,有这样的功夫。差在哪里?无明烦恼没断。无明是起心动念,这个没断。起心动念难断,大家一定要知道,起心动念那个念非常微细,弥勒菩萨所说的,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当中的一念。如果我们现在用秒为单位,一秒钟能弹五次,那就乘五,乘五是多少念头?一千六百兆,一秒钟里头有一千六百兆个念头。所以弥勒菩萨说,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你没有办法执着它,你没有办法留住它,没法子。确实是世尊在《楞严经》上所说的,「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它太快了!
但是这个现象被现代的物理学家看到了,发现了,这是属于阿赖耶的三细相。他要能够放下,转过来,他就是真的成佛了。真成佛就不住十法界,到哪里去了?真正成佛用真心,就是用真诚心。真正用真诚心,他到实报庄严土去了。所以我们用的是什么心,自己就晓得,要有自知之明。我用真诚心就不在这个世间,不在这十法界里头,在这个十法界里面统统用的阿赖耶。阿赖耶用得善,我们讲正面的,纯净纯善,用阿赖耶,就是四圣法界,释迦牟尼佛的净土;用错了,用成负面的,那就是六道轮回。六道里面有善恶,善心善行三善道,恶念恶行就是三恶道,就这么回事情。十法界不是真的,所以实报土是真的。
这个真妄它的标准是会变化的是假的,不会变化的是真的。这就说明十法界是剎那剎那都在变,变化速度之快就是一秒钟里面变了多少次?变了一千六百兆次,一秒钟。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都是一样的,一秒钟里头产生一千六百兆次的变化,这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怎么?真的不变。这叫一真法界,就是实报土,实报土不变。为什么不变?他不用识了。《华严经》上讲的心现识变,实报土只有心现,没有识变,因为他把阿赖耶舍掉了,法相宗讲的转识成智,他已经把阿赖耶转变成为智慧。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这叫转八识成四智。所以它没有变化,在一真法界,就是实报土没变化。实报土的人是化生,化生不是从小孩慢慢长大,那不就有变化了?他没有变化。化生那个身相跟阿弥陀佛完全一样。实报土的人多,相貌都一样,平等真法界,所以人没有傲慢,也没有自卑。你说傲慢,大家都一样,你傲慢什么?就完全相同,智慧相同,道力相同,神通、变化相同,福报完全相同。寿命长,多长?三个阿僧祇劫,这么长的寿命。这么长寿命当中一丝毫变化都没有,没有生老病死苦,没有。这个地方你要不要去?学锅漏匠就能去,他给我们做了个好榜样。要去,不能不去!
美国人拍的这个电影,「2012」,好像现在这个光盘流通量很大,一般卖光盘的地方都能买得到。我们修净土的人一个礼拜至少要看一次,提醒自己不能不去!我们不愿意这个灾难降临在我们身上,灾难来的时候阿弥陀佛就来接引,你说这个多自在、多快乐。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比什么都重要,这是真的,其他全是假的。
广摄九界圣凡之众,这就是十法界里面四圣六凡,这个法门统统摄受,人人都有分,只要你肯相信,你愿意去,阿弥陀佛一定来接引你。正显持名念佛之法,直指往生归元之路。直指,不走弯路,这是一条直捷往生,归元就是回归自性的一条大道,不是弯路,直路。是故此经称为经宗第一经,这样的缘故才称它为净宗第一经。我们特别感激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感激黄念祖老居士的集注,让我们得到如此殊胜,直捷稳当、成就快速,这样殊胜的法门。
我们再看下文,一百四十二页第三行。我们这次的学习依旧是以老居士的注解为主,前面这个黑体字,大字是我过去讲《无量寿经》,没有全用他的注解,但是概要这一段,就是玄义这一段我完全是从他概要里头节录下来的,现在也印在此地给大家做参考。如果不全讲他的,就用这个摘要很好,所以这也印上去了。
「但此殊胜第一之净宗宝典,竟在我国大藏中尘封一千余年」。你看净宗这么重要的典籍,我们中国人学净土,大概在魏晋南北朝之后都学《阿弥陀经》,很少人学《无量寿经》,没人学,一千多年。什么原因?「盖由此经五种原译,互有详略,出入甚巨」,出入太大了,把一般人搞糊涂了,我到底依哪一部经?这五种原译本出入太大,显然它不是一个梵文的原本,如果是同样一个梵文原本,五个人翻译当然不一样,但是它一定是大同小异,它不会有太大的出入,这个五种原译本居然发生了很大的出入。这个地方举出例子,「例如弥陀大愿,在魏唐两译为四十八愿,在汉吴两译为廿四愿,在宋译则为三十六愿」。这个出入太大了,这到底依哪一个?从这个地方也就说明,这古大德说明,后面概要里面会详细跟诸位来讨论。古大德认为,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为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不止一次,从这五种本子来看至少有三次。就是三次不同的讲法,讲的不一样,每一次讲的都记录下来,都是一个版本。所以《无量寿经》的梵文本就很多,不是一种,佛多次宣说,这个情形没有过的,只发生在这一种。换句话说,佛说一切经一生只说一遍,没重复的,唯独这部经是多次宣说。这显示这部经多重要,如果不重要,佛为什么讲这么多遍?这里头还有七种失传了,如果七种要是在的话,可能还有很大的差异。所以祖师们说三次以上,一则就是还有七种失传,绝对不会少于三次。这世尊多次宣讲,显示出释迦牟尼佛慈悲特重,帮助众生一生成就的这个愿望非常恳切,不厌其烦,多次宣说。《阿弥陀经》就没有这种现象,罗什大师翻译的、玄奘大师翻译的你去看,大同小异,一个是意译,一个是直译,没有什么很大的出入。这个经出入太大。
「遂使初心学者,专持一译,难明深旨;遍读五种,又感艰难」。这真的,尤其是古代。印刷术在中国是宋朝发明的,在宋以前书是怎么来的?书是手写的,全部都是手抄的,没有印刷术。宋朝发明了刻字的版,那也很麻烦。但是中国古时候这个印刷一直到现在还保存着,很少了,金陵刻经处,我去看,木版雕的。现在用油墨,以前不是的,用松烟,一张一张的来印。所以你手要摸字的时候,手上都是黑的。真不容易!而且书的价钱很高,因为它是手工的。一个人一天要刷这个版,再把它切齐装订,大概一个人一天只能做个二、三本,你就晓得得到这部书是多么困难。连王龙舒,宋朝他是进士的学位。在中国古时候的学位,现在学位是博士、硕士、学士,在中国古时候是秀才、举人、进士,这都是参加考试的。进士学位最高,像现在的博士,举人相当现在硕士,秀才相当现在学士。王龙舒是进士,读书人,家庭相当富有,你看五种原译本他一生只看到四种,唐译的这个他没看到。所以他的会集只是四种,那就不足,唐译里面有很多经文,很重要的句子,那个四种里头没有。所以会集确实就成为必要,这个工作也不是容易做的。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所以许多人「于是多舍此经而专攻《阿弥陀经》矣」。所以《阿弥陀经》就风行了,为什么?它没有问题,也很简单。但是对极乐世界讲得不够详细。不详细也能够接受,不容易,也肯念佛,也能够真信切愿念佛求生净土。
净土宗在中国度人往生的,从东晋慧远大师第一个提倡,建立了东林念佛堂,就是现在庐山的东林寺,那个是慧远大师的念佛堂。志同道合一百二十三个人,发愿在那地方念佛求生净土,个个成就,不可思议。要知道,往生净土就是阿惟越致菩萨,这还得了!世世代代相传,在中国念佛往生的人有多少?这一千六、七百年,我们最保守的估计,不会少于十万人。十万人就是十万尊佛!到极乐世界去成佛去了。禅宗我们的估计,达摩到中国来是单传,禅宗真正兴旺是从惠能大师开始,惠能大师一生,在他会下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四十三个人。上面都是单传,一个传一个,只有一个开悟的,在他会下四十三个人。惠能之后没有了,这么多人没有了,大概有三、五个的,一、二个的,三、五个的。我们看《五灯会元》,一千七百人,《景德传灯录》,禅宗里面会合起来,我们保守的估计应该三千人的样子,三千明心见性,也达到了阿惟越致的层次。没有净宗那么多,净宗最保守的十万以上。教下的大开圆解。
佛法到中国,在中国成就辉煌,超过印度。为什么?中国这一块土壤最适合佛教的发展。因为佛教是师道,这个诸位一定要搞清楚。现在佛教搞成宗教叫冤枉,奇耻大辱,怎么会变成宗教?现在人提起宗教叫迷信。如果照中国宗教这两个意思来讲,那佛教是真正的宗教。宗,前面给诸位说了,三个意思,主要的、重要的、尊崇的,教是教育、教学、教化。宗教两个字合起来怎么讲法?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学,尊崇的教化。那用这个定义,佛教当之无愧。佛教里头没有神,宗教里头头一个要有神,创造宇宙的神,佛教没有。佛教释迦牟尼佛什么身分?老师,跟咱们中国孔老夫子地位一样。中国人尊重孔子为至圣先师,佛门弟子尊重释迦牟尼佛为本师,自称弟子,我们跟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释迦牟尼佛是人不是神,菩萨是人不是神仙。菩萨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觉有情。我们是有情众生,他是觉悟的有情众生,我们没觉悟他觉悟了,是这么个意思。菩萨是佛的学生,早期的学生,跟我们的关系是学长,我们的老学长。老学长修得很好,他很有成就,他也有能力教我们。所以佛是教育。
隋唐时代,中国把这个释迦牟尼佛的教学正规化了。佛陀一生在世就像私塾教学一样,没有立制度,私塾形式,没制度的。到中国来就正规化、学校化了,就是丛林。丛林是什么?就是现在的大学。把它正规制度化。丛林里面就分科、分规矩了。丛林的方丈、主席就是校长,下面三个纲领执事就是三个部门,第一个管教育的,现在的教务长,叫首座和尚,他管教务;第二个训导,训导长佛门里面叫维那;第三个总务长,佛门叫监院。你看看现在一般大学它也是这个分法。唐朝时代,马祖跟百丈他们两个人把佛教,那在中国算是一次革命性的,正规化了。我在初学的时候,那时候没出家,方东美先生跟我讲过这个问题,他说中国佛教要能够再兴旺起来,一定要恢复丛林制度。丛林制度是中国佛教,印度没有。丛林里面它开很多科目,所以首座和尚,首座很多,首座就是教授,称首座和尚那是教务长,称首座阿闍黎,这就是教授。分座讲经,这个分座就是分科,这个教室讲《华严》的,那个教室讲《法华》的,那个教室讲法相的,那边教室讲《楞严》的。每个经教它都有教室,有专门教授来负责讲解、来教导,外面学生来专修,所以丛林是大学。你们的基础教学是在你们自己道场完成,进入丛林那就是上大学。它是学校,怎么现在搞成这个样子!
中国古代帝王不迷信,从外国引进来的,对自己国家决定有利益,没有利益怎么会请人家?请来之后拜他为老师,真材实学,绝对不是提倡迷信。这桩事情,英国汤恩比博士说得很好,这中国古人心量大,能够包容异族文化。就是指佛教,它不是中国文化,印度的,能包容。而佛教丰富了中国本土文化。为什么?儒学佛,道也学佛,真的把儒道境界都大幅度提升了,佛用儒、用道做基础,不用小乘了,所以这三家混合成一体。本来佛是独立一个派系,它由小乘到大乘。中国人也很厉害,小乘不要了,直捷入大乘。那怎么办?用儒跟道代替小乘。所以讲中国传统文化离不开儒释道三家,少一个都不行。中国这几千年来,佛教传到中国两千年了,两千年的社会长治久安就靠这三家。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晓得。既然出家,或者在家学佛,就是佛的真实弟子,有使命、有责任把佛教兴起来,回归到教育。一定要记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三十岁开悟,开悟之后就教学,七十九岁圆寂,讲经教学四十九年,没有一天休息。它是教育,与宗教怎么样都连不起来,至少宗教有个祷告,佛教里头没有祷告。
经忏佛事到底怎么回事情,谁搞出来的?我那个时候曾经问道安法师,台湾的一个长老。因为他早年在台湾办了一个大专佛学讲座,利用星期天,每个星期天上课,这大专学生来学佛的,人数不少,最高的时候有八百多人。他请我去做总主讲,所以我跟大专学生结的缘就很深。最早大专讲座是台中李老师办的,我跟这些学生自然就有缘分。以后到台北,道安法师搞这么大的规模,找我去做主讲,所以海外的缘就结得深。以后这些人在国外留学,每个大城市都有,所以我的法缘就殊胜,他们就找我、约我,海外轮流去讲一圈,一个地方去讲一个星期,大概就要花七、八个月。广结法缘。结法缘好不好?也有好处,对自己有好处,对别人好处不多。为什么?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很难成就。所以李老师就说过我,你这个到处走对你自己有好处,对别人没好处,我说我知道。怎么样对别人才有好处?住在一个地方不动,长期间教学就有好处。他老人家做出来了,在台中,一住到台中三十八年没搬过家,就住在那个地方。确实他没休息,但是他的课程并不密集,在台中讲经一个星期只讲一天。我向他老人家请教,为什么不多讲几天?听众没时间,大家都忙着生活。一个星期一天,他用这个方法,听众没时间。
我跟他老人家想法就不一样,所以我到台北,我一个星期讲五种经,一天讲一种。他喜欢听《地藏经》的,《地藏经》星期一讲,每个星期一来听;星期二我讲《弥陀经》,学《弥陀经》就到星期二;星期三讲《无量寿经》,讲不同的经。听众人多少没有关系,三个五个都可以,十个八个都不少。所以我就天天讲。讲的时间长,讲的时间多,讲的种类也多,讲了几十种经论。我用这个方法。在海外,这个经不能讲大经,大经讲一品,或者在里面取几段,精彩片断。因为外国人真的没有时间,工作非常忙碌,一个星期只有两天假,星期六、星期天不上班,但是星期天的下午他要准备第二天工作。所以他们的时间,星期五的晚上、星期六一天、星期天早晨,就这个时间,非常难得。你时间不能抓紧、不能配合他就没法子,一定要配合他们,随缘。所以讲的东西多、杂,他们喜欢学什么就给他们讲什么,而且精要简单,也不能细讲。
所以我们采取用网络,我们用网络大概有十几年了,这个就没有限制。二00三年元旦开始,陈居士今天在此地,她搞了卫星。我不敢相信。用卫星来传播,这个理念是方东美先生说的。我那时候跟他学经教,他就告诉我,这个工具非常好,要留意,如果有机会一定要用这个工具。这是个好工具,但是一般电视台它所播的内容是负面的,那就害众生。曾经我听他谈话,他是给教育部一些官员,官员到他家访问,那天正好我也在他家。台湾提倡复兴中华文化,所以教育部的官员向他请教用什么方法可以落实。他听了之后很严肃,沉默了有五分钟,然后告诉大家,真正想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第一桩要办的事情,台湾那时有三个电视台,关闭,还有无线电的广播统统要关闭,报纸、杂志要停刊。这些官员听了之后,他说老师,这做不到。他说这些东西天天在破坏中国传统文化,有这些东西文化怎么能复兴?这话讲得很深刻,我记得很清楚。以后那些官员曾经问,那时候美国是鼎盛的时期,这六十年前,美国国运是最盛的时期,世界第一强国,他们问了一句话,罗马也是会亡国,他说美国这样兴盛,将来一定也会亡国,亡国第一个因素是什么?老师一点考虑都没有就说电视。就发出这个警告,告诉台湾,你们要小心,台湾现在已经开始走坏了,如果走了美国路线,台湾就完了。
电视教人什么?杀盗淫妄,伦理道德没有,正面的东西没有,全是负面的,你把人都教坏了,叫人心坏了。人心怎么坏了?电视教坏了,网络教坏了。所以今天全世界的灾难怎么来的?电视跟网络。没有这样的东西,这些东西送到你家里,谁不看?从一家老少天天都看,天天接受这个教育,全是负面的,怎么得了!所以到最后整个世界毁灭。我们讲经用了电视,魔王波旬附体来找我,我都吓一跳,我这里供的牌位魔王波旬。他来责备我,说我没有通知他,侵犯他的道场。我说没有,我从来也没有侵犯到魔王的道场,没有过。他就说电视是他的道场,我们没有通知他,我们也搞了卫星电视,也搞了网际网络,侵犯他的道场。我就要求他大慈大悲,能不能让你那个道场也讲一点佛法,也讲一点伦理道德,救救众生。所以给他立了个牌位,每次讲经都请他来听。今天有没有来我没看见。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他的道场。好在我们是没有牟利,要牟利了那他更不答应,我们完全做好事利益众生。这是讲到弘法,现在很苦、很艰难,人心坏了,我们要明了。
「清初彭绍升」,就是彭际清居士,他说,「此经阐扬者少,实以无善本故」。这是真的,说的是真话,「诚哉是言」,他说的是真正实话,没有好本子。《无量寿经》在日本的弘扬比中国殊胜得多,中国《无量寿经》注解只有两种,日本大概有三、四十种。可见得隋唐时代,日本这些出家人在中国留学,他们大部分是善导的弟子,跟智者大师学天台的,浙江天台山智者大师弟子,他们对这两个人非常尊重。学《无量寿经》,但是他们也只选了一种本子,五种原译本选魏译的,康僧铠的本子。因为这五种原译本康僧铠翻译的好读,文章比较顺,也很清楚,所以大家喜欢这个本子,日本几乎完全都是用这个本子。现在他们的注解在《卍续藏》里面有二、三十种,还有没有入藏的日本这些大德。我现在是请开林法师,在日本搜集日本的古注,把它做一个专集,《无量寿经》日本著述的本子,值得专攻《无量寿经》的同学可以做参考,多看看日本这些高僧大德,看他们的著作。
「是以宋王日休」,王龙舒居士,「清彭绍升」,就是彭际清居士,「魏承贯」,魏默深,这三个人,「等大居士,均为宏扬此经,先后而有会本与节本之作」。王龙舒居士这第一个会集本,彭绍升他做了个节本,采取康僧铠的本子,把它删减了做成一个节本,做得好,文字很通顺。魏默深,就是魏承贯,他是咸丰年间人,也就是慈禧太后这个时候,他有一个会集本,五种原译本统统都有。这个本子不错,确实超过王龙舒的本子。我这个地方没有,这个本子我们也把它印出来了。夏莲居会集这个本子最早就是用魏默深的,用魏默深的本子重新校订、补充,最后还是觉得不太妥当,为什么?把人家东西改得太多了,这就不好。所以重新再会集,就是现在这个本子,这个本子才真正是《无量寿经》最完备的会集本,我们能够遇到不容易。现在人的福报大,超过过去,这讲我们的缘多深。这是善根福德,这是无量劫来,无量诸佛如来的加持让我们读到这个本子,让我们遇到,这一生当中是决定可以成就。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