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70|回復: 1
|
净公上人关于观世音的讲记敬摘点滴20221120928
[複製鏈接]
|
|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观世音的讲记敬摘点滴
...官、盗贼;世间的钱财,非自己所能恒久拥有。所以有了钱财不要欢喜、骄傲,要赶快利用世间有漏的钱财布施、行善,藉此将它转为无漏之财。无漏之财就是善财、圣财,是人生真正的财宝。修善、做好事,是善财;做了善事、好事,心不执着,慢慢就由善财变成圣财,这就是无漏财,有了无漏财,生命便能由烦恼痛苦中解脱,使心灵得到真正的安乐。
释迦牟尼佛常告诫在家弟子,世间上的钱财既是五家共有,就不是真正的宝,拥有了钱财有时反而会带来不安,若不知善用,也可能会为自己带来灾祸,所以要积极把握因缘,将有漏钱财转成无漏的功德法财。。
今生得遇三宝,依佛法的道理修行,就能证得佛法的智慧,进一步运用这种智慧修善,将钱财用在善的方面,种善因得善果,未来自然就得善的果报。这种果报生生世世跟随着自己,受用不尽,不为盗贼、水火所坏,任何人都取不走,这才是真正的至宝。
皈依三宝的介说(七)
于自由时报92.08.28(四)刊载
佛法中的三宝,依不同的意义,可略分为「化相三宝」、「小乘三宝」、「大乘三宝」、「住持三宝」及「自性三宝」。
「化相三宝」,即佛陀教化众生所立三宝相;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鹿野苑转四谛*轮,度五比丘,此时释迦牟尼佛是佛宝,四圣谛法是法宝,五比丘是僧宝,此是佛门中最初的三宝,又名「最初三宝」,或称为「别体三宝」,因为佛、法、僧三宝个别成立,各有其体相(别体三宝,又有大乘三宝、小乘三宝之分);或称为「真实三宝」,释迦牟尼佛已成就佛果;所说四谛法是无漏法;五比丘皆已证圣位,这是究竟、真实的佛宝、法宝、僧宝,是名「真实三宝」。
释迦牟尼佛经过勤苦修行,最后在菩提树下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开始度化众生。佛陀最初说华严大法,度大根机的菩萨;后到鹿野苑度五比丘,宣说四圣谛法,令五比丘开悟证果。四谛是指苦、集、灭、道四谛之谛理,为佛法的基本教义,无论大乘、小乘,皆是以四谛为根本。
五比丘,即是佛陀为悉达多太子时,离宫出家修行,父亲净饭王派五位大臣:阿若憍陈如、頞鞞、跋提、十力迦叶、摩男俱利;前去将太子追回。五位大臣找到太子,却无法劝返意志坚定的太子回宫,于是便留下来跟随太子一起修道;太子成道后,在鹿野苑所度即是此五位比丘。
皈依三宝的介说(八)
于自由时报92.08.30(六)刊载
「小乘三宝」,以释迦牟尼佛丈六金身的应身为佛宝;四谛、十二因缘为法宝;声闻、缘觉圣贤僧为僧宝。
佛的应身长有丈六,现金色光;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修福、修慧方得此相好,所谓「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声闻、缘觉圣贤为僧宝;声闻圣者分为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及四果阿罗汉;缘觉圣者则不立分位。
「苦、集、灭、道」为四谛法宝,彰显「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的真理。现在受的苦果,是过去所造的因;若不造苦因,将来自然就不受苦果。知苦后不再造苦因,就是「断集」,「集」就是因,要「断集」就必须修道,落实佛法、修三十七助道品……,修道就能「灭」除烦恼,证得清净涅槃。
「十二因缘」,从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共十二支,这是众生生死轮转的因果。体悟十二因缘之理,知道无明是生死轮回的因,灭除无明,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就证得涅槃,由生死中解脱。所以「十二因缘」从无明缘行,行缘识至老死,是属于生死流转门;由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至老死灭,则是圣道还灭门。从生灭门思惟至还灭门,如此顺逆思惟,最后能思惟的心与所思惟之理相应,就破除无明,证「缘觉果位」。
皈依三宝的介说(九)
于自由时报92.09. 02(二)刊载
「大乘三宝」,以佛的法、报、化三身为佛宝;六波罗蜜为法宝;三贤十圣为僧宝。虽有三身,但三身还是一身;法身是真如身,不生不灭;惟有法身才是真实究竟。
修行智慧开显,就可体悟到法身;智慧未明,见到的法身即同一般凡夫所见的三藏经典及佛舍利。三藏经典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其中具足无量无边的真理,所以也是法身的一种。若依据经典道理修行,断尽烦恼,体证真如,见到自己本具的心性,这就是真正的法身。众生所见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佛,属于化身佛。化身有成就有坏、有生必有死,这是不变的真理。古德亦言:「有始则有终」有开始就一定有终了。所以此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果报身,将来缘尽,终必有坏灭之日。故十方净土中的诸佛,最终还是要舍此果报身入涅槃,无上大涅槃就是清净法身,法身是不灭。
皈依三宝的介说(十)
于自由时报92.09. 04(四)刊载
佛有法、报、化三身,三身还同一身。
举例而言,太阳的光如佛的法身;太阳的体相、形状同报身;太阳照射大地万物,现出种种的影子,如照树有树的影子、照山有山的影子。所以太阳有种种的影子,千差万别。影子属于随物起相,诸佛的化身和太阳的影子一样,随众生所需的境界,佛即变现其所需的境界,令众生得利益。
《普门品》中提到: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应身,这些皆属化身。化身是佛菩萨应缘所现,因缘灭菩萨的化身也随之消失。例如生病时,求观世音菩萨慈光加被,此时观世音菩萨可能示现一位医生,为自己治病;或在梦中为自己摩顶、洒甘露,病痊愈后,所现的境界也随之消失。
佛菩萨的化身很多,端视众生应以何因缘得度,佛菩萨即随缘示现,如《普门品》言:众生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所以,佛的化身是随因缘而现,因缘灭时,化身随灭。只有法身是不灭,无始无终,所谓「常寂常照」,常寂常照就是涅槃。
皈依三宝的介说(十一)
于自由时报92.09. 06(六)刊载
修行学佛者乃至一般人都想见佛,如何才是真正的见佛?释迦牟尼佛曾教示弟子:「见佛,不是见外在的佛,而是见自心中的法身佛。」
什么是法身佛?一、佛是一种理,知诸法缘起,缘起性空,见到真空无为之理,即是法身佛。二、自己本具的心性,就是法身佛。要见到本具的法身佛,首先要「观空破执」,思惟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虚妄不实,破除对实有的执着;进一步「观空不住空」,知万法是空,却又不住着在真空中,继续努力,最后契入本具的真如自性,即是见佛。
这一念心性,本来就有,无始无终。譬如师父在这里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就是自己的法身,始终存在。人的色身是由父母所生,但这一念灵知灵觉的心本自具足,非父母所生。法身虽然是本具,却也不能离开色身,所以要使法身显现,仍须假色身而起修。如何修?首先破除执色身为我的执着;若不破我执,就不识现前这念灵知灵觉的法身,反而会执假为真。破了我执,进一步再修六波罗蜜,福慧具足,自然而然就能亲证本具的法身。
皈依三宝的介说(十二)
于自由时报92.09. 09(二)刊载
「大乘三宝」,以六波罗蜜为法宝。六波罗蜜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波罗蜜」为梵语,译作「度」,即「到彼岸」之意。菩萨慈心广大,因悲悯众生之苦,故菩萨乘六波罗蜜船,能运载众生及自身,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令心达到自在、安乐的寂灭境界。
以三贤十圣菩萨为僧宝。佛法中,菩萨的阶位可分成四十二阶位、五十二阶位等。如释迦牟尼佛成道时,最初为四十一位菩萨说《华严经》,此四十一位,非指四十一个人,而是四十一种果位的菩萨。四十二阶位即为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五十二阶位,即于初住中再开出十信,即是五十二阶位。三贤即指十住、十行、十回向。
证到十住、十行、十回向就属于贤位;证到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即属圣位。如天台别教中所说,见到真如法身,即称「初地菩萨」,属于「摩诃萨」,即大菩萨之意。由于体证真如法身有深浅之别,所以阶位有初地至十地之分。然而不论是三贤、初地或十地,皆属于大乘的僧宝。
皈依三宝的介说(十三)
于自由时报92.09. 11(四)刊载
「住持三宝」,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正法时期,不仅可以见到佛的丈六金身,也可以听闻佛亲口宣说妙法,乃至处处可见菩萨、缘觉、声闻等诸圣众。现在释迦牟尼佛已入涅槃,佛已不复得见;佛所说四谛法、十二因缘、六波罗蜜等诸法,也只有在经典中才可得知;虽然现在仍有许多罗汉住世,如迦叶尊者、宾头卢尊者、十八罗汉等,但唯有缘的人,方能得见。
概而言之,如今佛、缘觉及声闻圣者,难能得见;而佛所说之妙法,也无法亲闻;既是如此,现在当以什么为三宝?即是「住持三宝」。「住持三宝」:将释迦牟尼佛的形相,以金属、木、石、纸张等雕刻、绘画成之佛像为佛宝;以经藏、律藏、论藏为法宝;已受具足戒之比丘、比丘尼为僧宝;具足戒即具足沙弥(尼)戒、比丘(尼)戒及出家菩萨戒。此三宝住持世间,能使正法长流,为世间最上福田,能令众生广植福田,增长福慧,故称「住持三宝」。
皈依三宝的介说(十四)
于自由时报92.09. 13(六)刊载
一般人不知修行,对于心性没有体证,清净心为烦恼、执着所障,所以只能见到以佛像为佛宝、三藏经典为法宝、出家众为僧宝的「住持三宝」。倘若透过修行,这念心清净了,也能与佛菩萨产生感应,见到佛菩萨的化身。这种感应境界,不是向外求,而是自性清净所产生的功德妙用。所谓「心净佛土净」,这念心清净了,自然而然就能与佛菩萨感应道交。
俗云:「物以类聚」,什么个性、习气相近的人,就喜欢结交相同个性、习气的朋友。例如喜欢写文章的人,就与爱写文章的人聚在一起;喜欢下棋的人,结交的朋友也有下棋嗜好,这些都是由于业报相感应。修行也是同样的道理,修六度,自然就与修六度的菩萨相感应;修四谛法、十二因缘,就与声闻、缘觉圣人相感应。所以依照佛法的道理,在这念心上用功,心清净了,自然就能与佛菩萨产生感应。
皈依三宝的介说(十五)
于自由时报92.09.16(二)刊载
「住持三宝」中的佛宝,即世尊入无余「涅槃」后,以佛像为佛宝。
所谓涅槃:「涅」是不生,「盘」即不灭,不生不灭就是「涅槃」。不生不灭,是指这念心,没有烦恼,妄想不生;妄想既不生,本具清净的智慧心就现前不灭。所以涅槃指这念心达到不生不灭的绝对境界;达到涅槃境界,这念心性就具有常、乐、我、净四种果德。
一般人认为入涅槃就是死,其实涅槃不是死,而是这念心到达寂静、绝对的境界,称为「涅槃妙心」。《大般泥洹经卷二》记载:「大般涅槃」具有八种法益,称涅槃八味:...(●[净公上人]念佛心地功夫)
...、火灾、恶子、贪官、盗贼;世间的钱财,非自己所能恒久拥有。所以有了钱财不要欢喜、骄傲,要赶快利用世间有漏的钱财布施、行善,藉此将它转为无漏之财。无漏之财就是善财、圣财,是人生真正的财宝。修善、做好事,是善财;做了善事、好事,心不执着,慢慢就由善财变成圣财,这就是无漏财,有了无漏财,生命便能由烦恼痛苦中解脱,使心灵得到真正的安乐。
释迦牟尼佛常告诫在家弟子,世间上的钱财既是五家共有,就不是真正的宝,拥有了钱财有时反而会带来不安,若不知善用,也可能会为自己带来灾祸,所以要积极把握因缘,将有漏钱财转成无漏的功德法财。。
今生得遇三宝,依佛法的道理修行,就能证得佛法的智慧,进一步运用这种智慧修善,将钱财用在善的方面,种善因得善果,未来自然就得善的果报。这种果报生生世世跟随着自己,受用不尽,不为盗贼、水火所坏,任何人都取不走,这才是真正的至宝。
皈依三宝的介说(七)
于自由时报92.08.28(四)刊载
佛法中的三宝,依不同的意义,可略分为「化相三宝」、「小乘三宝」、「大乘三宝」、「住持三宝」及「自性三宝」。
「化相三宝」,即佛陀教化众生所立三宝相;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鹿野苑转四谛*轮,度五比丘,此时释迦牟尼佛是佛宝,四圣谛法是法宝,五比丘是僧宝,此是佛门中最初的三宝,又名「最初三宝」,或称为「别体三宝」,因为佛、法、僧三宝个别成立,各有其体相(别体三宝,又有大乘三宝、小乘三宝之分);或称为「真实三宝」,释迦牟尼佛已成就佛果;所说四谛法是无漏法;五比丘皆已证圣位,这是究竟、真实的佛宝、法宝、僧宝,是名「真实三宝」。
释迦牟尼佛经过勤苦修行,最后在菩提树下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开始度化众生。佛陀最初说华严大法,度大根机的菩萨;后到鹿野苑度五比丘,宣说四圣谛法,令五比丘开悟证果。四谛是指苦、集、灭、道四谛之谛理,为佛法的基本教义,无论大乘、小乘,皆是以四谛为根本。
五比丘,即是佛陀为悉达多太子时,离宫出家修行,父亲净饭王派五位大臣:阿若憍陈如、頞鞞、跋提、十力迦叶、摩男俱利;前去将太子追回。五位大臣找到太子,却无法劝返意志坚定的太子回宫,于是便留下来跟随太子一起修道;太子成道后,在鹿野苑所度即是此五位比丘。
皈依三宝的介说(八)
于自由时报92.08.30(六)刊载
「小乘三宝」,以释迦牟尼佛丈六金身的应身为佛宝;四谛、十二因缘为法宝;声闻、缘觉圣贤僧为僧宝。
佛的应身长有丈六,现金色光;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修福、修慧方得此相好,所谓「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声闻、缘觉圣贤为僧宝;声闻圣者分为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及四果阿罗汉;缘觉圣者则不立分位。
「苦、集、灭、道」为四谛法宝,彰显「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的真理。现在受的苦果,是过去所造的因;若不造苦因,将来自然就不受苦果。知苦后不再造苦因,就是「断集」,「集」就是因,要「断集」就必须修道,落实佛法、修三十七助道品……,修道就能「灭」除烦恼,证得清净涅槃。
「十二因缘」,从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共十二支,这是众生生死轮转的因果。体悟十二因缘之理,知道无明是生死轮回的因,灭除无明,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就证得涅槃,由生死中解脱。所以「十二因缘」从无明缘行,行缘识至老死,是属于生死流转门;由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至老死灭,则是圣道还灭门。从生灭门思惟至还灭门,如此顺逆思惟,最后能思惟的心与所思惟之理相应,就破除无明,证「缘觉果位」。
皈依三宝的介说(九)
于自由时报92.09. 02(二)刊载
「大乘三宝」,以佛的法、报、化三身为佛宝;六波罗蜜为法宝;三贤十圣为僧宝。虽有三身,但三身还是一身;法身是真如身,不生不灭;惟有法身才是真实究竟。
修行智慧开显,就可体悟到法身;智慧未明,见到的法身即同一般凡夫所见的三藏经典及佛舍利。三藏经典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其中具足无量无边的真理,所以也是法身的一种。若依据经典道理修行,断尽烦恼,体证真如,见到自己本具的心性,这就是真正的法身。众生所见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佛,属于化身佛。化身有成就有坏、有生必有死,这是不变的真理。古德亦言:「有始则有终」有开始就一定有终了。所以此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果报身,将来缘尽,终必有坏灭之日。故十方净土中的诸佛,最终还是要舍此果报身入涅槃,无上大涅槃就是清净法身,法身是不灭。
皈依三宝的介说(十)
于自由时报92.09. 04(四)刊载
佛有法、报、化三身,三身还同一身。
举例而言,太阳的光如佛的法身;太阳的体相、形状同报身;太阳照射大地万物,现出种种的影子,如照树有树的影子、照山有山的影子。所以太阳有种种的影子,千差万别。影子属于随物起相,诸佛的化身和太阳的影子一样,随众生所需的境界,佛即变现其所需的境界,令众生得利益。
《普门品》中提到: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应身,这些皆属化身。化身是佛菩萨应缘所现,因缘灭菩萨的化身也随之消失。例如生病时,求观世音菩萨慈光加被,此时观世音菩萨可能示现一位医生,为自己治病;或在梦中为自己摩顶、洒甘露,病痊愈后,所现的境界也随之消失。
佛菩萨的化身很多,端视众生应以何因缘得度,佛菩萨即随缘示现,如《普门品》言:众生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所以,佛的化身是随因缘而现,因缘灭时,化身随灭。只有法身是不灭,无始无终,所谓「常寂常照」,常寂常照就是涅槃。
皈依三宝的介说(十一)
于自由时报92.09. 06(六)刊载
修行学佛者乃至一般人都想见佛,如何才是真正的见佛?释迦牟尼佛曾教示弟子:「见佛,不是见外在的佛,而是见自心中的法身佛。」
什么是法身佛?一、佛是一种理,知诸法缘起,缘起性空,见到真空无为之理,即是法身佛。二、自己本具的心性,就是法身佛。要见到本具的法身佛,首先要「观空破执」,思惟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虚妄不实,破除对实有的执着;进一步「观空不住空」,知万法是空,却又不住着在真空中,继续努力,最后契入本具的真如自性,即是见佛。
这一念心性,本来就有,无始无终。譬如师父在这里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就是自己的法身,始终存在。人的色身是由父母所生,但这一念灵知灵觉的心本自具足,非父母所生。法身虽然是本具,却也不能离开色身,所以要使法身显现,仍须假色身而起修。如何修?首先破除执色身为我的执着;若不破我执,就不识现前这念灵知灵觉的法身,反而会执假为真。破了我执,进一步再修六波罗蜜,福慧具足,自然而然就能亲证本具的法身。
皈依三宝的介说(十二)
于自由时报92.09. 09(二)刊载
「大乘三宝」,以六波罗蜜为法宝。六波罗蜜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波罗蜜」为梵语,译作「度」,即「到彼岸」之意。菩萨慈心广大,因悲悯众生之苦,故菩萨乘六波罗蜜船,能运载众生及自身,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令心达到自在、安乐的寂灭境界。
以三贤十圣菩萨为僧宝。佛法中,菩萨的阶位可分成四十二阶位、五十二阶位等。如释迦牟尼佛成道时,最初为四十一位菩萨说《华严经》,此四十一位,非指四十一个人,而是四十一种果位的菩萨。四十二阶位即为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五十二阶位,即于初住中再开出十信,即是五十二阶位。三贤即指十住、十行、十回向。
证到十住、十行、十回向就属于贤位;证到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即属圣位。如天台别教中所说,见到真如法身,即称「初地菩萨」,属于「摩诃萨」,即大菩萨之意。由于体证真如法身有深浅之别,所以阶位有初地至十地之分。然而不论是三贤、初地或十地,皆属于大乘的僧宝。
皈依三宝的介说(十三)
于自由时报92.09. 11(四)刊载
「住持三宝」,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正法时期,不仅可以见到佛的丈六金身,也可以听闻佛亲口宣说妙法,乃至处处可见菩萨、缘觉、声闻等诸圣众。现在释迦牟尼佛已入涅槃,佛已不复得见;佛所说四谛法、十二因缘、六波罗蜜等诸法,也只有在经典中才可得知;虽然现在仍有许多罗汉住世,如迦叶尊者、宾头卢尊者、十八罗汉等,但唯有缘的人,方能得见。
概而言之,如今佛、缘觉及声闻圣者,难能得见;而佛所说之妙法,也无法亲闻;既是如此,现在当以什么为三宝?即是「住持三宝」。「住持三宝」:将释迦牟尼佛的形相,以金属、木、石、纸张等雕刻、绘画成之佛像为佛宝;以经藏、律藏、论藏为法宝;已受具足戒之比丘、比丘尼为僧宝;具足戒即具足沙弥(尼)戒、比丘(尼)戒及出家菩萨戒。此三宝住持世间,能使正法长流,为世间最上福田,能令众生广植福田,增长福慧,故称「住持三宝」。
皈依三宝的介说(十四)
于自由时报92.09. 13(六)刊载
一般人不知修行,对于心性没有体证,清净心为烦恼、执着所障,所以只能见到以佛像为佛宝、三藏经典为法宝、出家众为僧宝的「住持三宝」。倘若透过修行,这念心清净了,也能与佛菩萨产生感应,见到佛菩萨的化身。这种感应境界,不是向外求,而是自性清净所产生的功德妙用。所谓「心净佛土净」,这念心清净了,自然而然就能与佛菩萨感应道交。
俗云:「物以类聚」,什么个性、习气相近的人,就喜欢结交相同个性、习气的朋友。例如喜欢写文章的人,就与爱写文章的人聚在一起;喜欢下棋的人,结交的朋友也有下棋嗜好,这些都是由于业报相感应。修行也是同样的道理,修六度,自然就与修六度的菩萨相感应;修四谛法、十二因缘,就与声闻、缘觉圣人相感应。所以依照佛法的道理,在这念心上用功,心清净了,自然就能与佛菩萨产生感应。
皈依三宝的介说(十五)
于自由时报92.09.16(二)刊载
「住持三宝」中的佛宝,即世尊入无余「涅槃」后,以佛像为佛宝。
所谓涅槃:「涅」是不生,「盘」即不灭,不生不灭就是「涅槃」。不生不灭,是指这念心,没有烦恼,妄想不生;妄想既不生,本具清净的智慧心就现前不灭。所以涅槃指这念心达到不生不灭的绝对境界;达到涅槃境界,这念心性就具有常、乐、我、净四种果德。
一般人认为入涅槃就是死,其实涅槃不是死,而是这念心到达寂静、绝对的境界,称为「涅槃妙心」。《大般泥洹经卷二》记载:「大般涅槃」具有八种法益,称涅槃八味:一、常住,二、寂灭,...(●[净公上人]念佛心地功夫)
...心了不可得,以对治我们的无明妄想。
如果真能做到不想过去、现在和未来,当下这念心,清楚明白、如如不动、了了常知,就是《金刚经》所说的「无住生心」。悟到此理,便是在理上开悟,进一步在事上保任,保持能知的这念心,知而不着,始终做主,长期保持下去,就能真正的自在解脱。
●[惟觉法师]正信的佛法
正信的佛法(一)
于自由时报91.05.21(二)刊载
「信」字分开来看,包含「人」与「言」二个部份,代表语言由人而生,所以说「人言为信」,我们做人做事都要有信用。在佛法里特别说明了「信」的道理,佛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儒家说:「民无信不立」,同样都在强调信的重要。如果有了信心,就能产生出力量。
正信有别于邪信,「邪」,是邪知邪见;「正」为正知正见。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正正当当,符合法律与道德良知。社会上有许多行业,五花八门,如果没有以正念选择正业,就会为自己带来无穷尽的烦恼,也无法找到一条人生的光明大道。
无论信仰任何一个宗教,都必须要有正信。若只有信,没有正信,南辕北辙,结果不但走远路,而且还会走错路。举例来说,社会上有很多人膜拜大圣爷--齐天大圣孙悟空。其实,《西游记》只不过是一部小说、一个寓言,孙悟空是比喻人的第六意识,心猿意马。一般人不了解,认为孙悟空神通广大,一个斤斗可以翻转十万八千里,因此为他修寺庙,杀猪、杀鸡来祭拜,不仅寺庙成了屠宰场,出钱出力的人,也成了帮凶,如此不但没有功德,还遭种种罪过。所以,我们信仰宗教,必须要有智慧,一定要明辨正邪、是非,不能盲目地信仰。
正信的佛法(二)
于自由时报91.05.23(四)刊载
一般人不了解宗教,人云亦云,不知其所以然,行旁门左道,往往误入歧途,原本希望能升天,却堕入地狱;想要成佛,反而成魔,这就属于「邪信」。
「正信」的佛法经得起时间、科学的考验,因为佛法是最究竟的智慧,经、律、论三藏是佛法智慧的宝库。目前许多哲学家、科学家,乃至文学家、医学家……等,皆于研究佛典之后,才发现原来佛法蕴含着无量的真理。
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是觉悟的圣者,所以佛法就是一种觉悟的教育。世间上的教育,不外乎使我们完成人格,对社会有一番贡献,将来成为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而佛法的教育,除了这些以外,还告诉我们,如何使恶人变好人、好人变贤人、贤人变圣人,最后还要了生脱死、超凡入圣,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所以佛法是教育当中的教育。
正信的佛法(三)
于自由时报91.05.25(六)刊载
佛法的道理有深有浅,如同学校的教育,依学生的程度不同而施教,分为小学、中学、高中、大学,乃至于博士班。举例来说,对于不同的对象解释「天」字,就有不同层次的意义。若对小学生就无法讲得太多、太深,所以浅说「天」就是今天、明天、后天,与天空的天。若对高中、大学生,就必须进一步地解释,「天」还有天文、先天、后天的意涵。而对于博士班的学生,又要更深一层说明,有性天、理天、第一义天,意义就更深远了。如果对修行人,就需要再分析,有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最后要了解学佛的目的不在升天,而是要超越轮回,作自己生命真正的主人。
在佛经里提到修行有四个过程:「信、解、行、证」,我们信仰宗教,首先要了解其道理;假使不了解,就成了盲目的信仰。进一步,要将了解的道理在生活当中去实行;如果解而不行,只是空泛的道理,就等于画饼充饥、入海算沙,毫无用处。相反的,若能依着了解的道理去努力,不但来世能得善果,在今生也能得到佛法的利益;好比读书一样,经过多年的努力,最后得到毕业证书,而毕业就是证,所以佛法是非常科学的,落实佛法的道理,就能得到真实的受用与体证。
正信的佛法(四)
于自由时报91.05.28(二)刊载
「初信」是刚刚学佛、信佛的第一步。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日常生活中,总有不如意的事情,例如身体不健康、家庭不和谐、学业不顺利,或者事业失败、情感出问题。一般人在找不到适当的解决方法时,便会去寺庙求佛、求菩萨来庇佑。譬如一般民间信仰常祈求恩主公、土地公、妈祖,希望增福增寿,未来再来还愿,给神明塑金身、增修道场等,因为有所求而来信仰、祝祷,这些都是属于初信。
例如有很多人拜妈祖,如果过度执着就会认为妈祖最灵,其他的都不灵,这就偏到一边去了。所谓「人有诚心,佛有感应」,心诚则灵,心不诚,到什么地方去求神拜佛都是不灵。拜妈祖真正的意义,是由于她孝顺的精神值得我们崇敬、学习,这样子就称之为正信,而不只是初信。
「初信」是只知道「事」,而不知「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信心经不起考验。假使只有「初信」,不进一步了解当中的道理,就容易产生种烦恼,甚至退失道心。所以有了初信,还要有正信,透过信仰进一步学习佛菩萨的慈悲及智慧,让我们的品德提升,如此透过信仰才能改善人生。
正信的佛法(五)
于自由时报91.05.30(四)刊载
从初信到正信,从信仰到学习;就如同念书的学生一样,从最初崇敬一位教授的智慧、格调,崇拜了以后,进一步向他学习,希望能成就教授的智慧。从信仰观世音菩萨、妈祖,到学习如何成为观音、妈祖;为了要成就佛菩萨的果德,便开始研究如何成菩萨、成佛的道理。
「佛」是「觉悟」的意思。佛能自觉又能觉他,最后成就觉行圆满的佛果。所谓「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佛祖就是先知先觉,什么事情都能了解,觉悟了,无所不通。明白了这个道理,便开始在日常生活上运用这个道理,检讨反省,肯定每个人都有佛性,都能够成佛,知道人生有三世因果,有过去、现在、未来,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将来一定受恶报,人人都有佛性,这个就是深信。不但能透达事、通达理,而且还悟这个道理,体悟到心性便能开悟,便能成就觉行圆满的佛果,像禅宗所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正信的佛法(六)
于自由时报91.06.01(六)刊载
从尊敬、崇拜菩萨的果德,进一步学习其慈悲及智慧,这便是「正信」的佛法。如同拜佛,一方面向佛菩萨学习,一方面是藉此忏悔反省。心中有贪、瞋、痴、慢、疑,贪着财、色、名、食、睡,种种不良的习性,借着思惟菩萨的智慧、慈悲;忏悔、反省改正自己的过失,就会变得清净、平静、愉快。
例如学生天天都在学习,了解很多的学问、技能,但这是一种知识。而佛法除了知识以外,还有智慧。
老子《道德经》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修行和作学问,有两个方向,一是增加;一是减损。作学问、习技能,要日日增加,不进则退;修道则要时时将贪、瞋、痴等无明烦恼减损。心中的烦恼心结,必需经过不断检讨反省,才能化除,把心结化掉了,就是佛。我们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检讨反省、化掉心中的烦恼,就是菩萨。
正信的佛法(七)
于自由时报91.06.04(二)刊载
佛菩萨并非在遥远的西方或天上,每个人自性的慈悲与智慧就如同一尊菩萨、一尊佛,所以人人都能行菩萨道。
在佛经中提到,念佛念自性,藉由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等佛号,来启发心当中的自性佛,此即念佛的真义。我们心当中也有一卷无字真经,藉由诵《金刚经》、《普门品》、《六祖坛经》……等经典,进而启发自性的经典,如此亲得自家珍宝,对佛法达到真正的「深信」,不再有任何疑惑。
佛经中提到,要成就佛菩萨的果德,必须修学六度法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正在修学当中,就是菩萨;学习圆满了,就是佛。所以,佛是智慧圆满、福德圆满、慈悲圆满、禅定圆满,所有功德圆满,一切烦恼漏尽的圣者。佛法是实际的、科学的,透过正信的认知与实践,相信每个人都能达到圣人圆满的智慧与果德。
正信的佛法(八)
于自由时报91.06.06( 四)刊载
生活中种种的外境,往往使凡夫随境生心,如水被风激起的波浪动荡不定。而修行学佛的目的,就是要使我们的心禁得起风浪,更进一步要让这念心达到像一潭止水、一片镜子般地清明与定静。
宋朝的苏东坡,对文学、佛法都有很深入的研究。他曾经作了一首名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所谓的「八风」,便是境界之风。这八种境界之风: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常令凡夫心生动摇,甚至产生许多无谓的烦恼与痛苦,要突破这些烦恼,便要了解这些境界,进而修习禅定。
「称」,是称赞之义。譬如,有人称赞我们非常发心,出钱又出力,真是乘愿再来的菩萨!听了便心生欢喜,甚至产生我慢心、贡高心,这风就把我们吹动了。又如念书的学生,当人家称赞你品学兼优,真正是个模范学生!就感到很高兴,甚至骄傲自大,目空一切,心中不平静、不宁静了,这就是为境界风所动。
一个人若缺乏定力与智慧,随境界而动的烦恼,常令人看不清事情的真相。所以必须修习禅定,有了禅定,便能时时作主,知进、退、取、舍,就是智慧。由于定慧具足,处事清楚、明达,不仅学业、事业及道业能成就,更能随种种因缘行菩萨道,成就菩萨的志业。
正信的佛法(九)
于自由时报91.06.08( 六)刊载
佛法的行门分为「渐修」与「顿悟」。渐修就是修菩萨行,广行六度;顿悟就是契悟本具心性,也就是禅宗所谓的「顿悟自心,直了成佛」。
自性就是觉性,也就是灵知灵觉。能见闻觉知的这念心性,这念心的作用在耳根称为闻;在眼睛称为见;在鼻根称为嗅;在舌根就知道酸、甜、苦、辣;在身体就有触觉;在意念上,想过去、现在、未来,就称之为意识。所以修行要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门头上修,六根清净,心就清净。
若尚未契悟本心本性,可以修前方便,加功用行。佛说八万四千法门,皆是方便引导学人明心见性,以臻至究竟。什么是方便法门?譬如认为念佛可以消灾延寿,使身体健康、业障消除,以有所得的心来念佛,就是方便。若是用无所得的心以佛号来返照自心,「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念念归自性」,用这句佛号显出我们本具的性德,就是以名昭德,以事显理,这就是究竟法门。
从释迦牟尼佛到现在三千多年以来,不论科学如何进步、时空如何变化,佛法的道理都还是很实用。如果每一个人都明白佛法的道理,就能够在物质生活之外,找到精神生活,进而达到「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最高境界。
正信的佛法(十)
于自由时报91.06.11( 二)刊载
每个人都有良知良能,能够明辨是非、善恶、忠奸、正邪,这念良知良能就是我们的觉性、佛性。既然每个人都有佛性,为什么还不能成道?因为我们这念觉性没有办法时时刻刻现前。譬如做错事情,事后知道惭愧、忏悔,但是过了不久惭愧心又没有了,甚至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这念心从早到晚善恶念夹杂,有时昏沉、迷糊,这个佛性就起不了作用。因此,时时刻刻都要保持觉性,不断返照自心,只要发现过失、烦恼,当下立刻觉察改过,修行才会有所进步。
《六祖坛经》云:「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佛道不假外求,当下这念心即是道。所谓「悟」就是悟这念心,这念觉悟心、平静心、智慧心、慈悲心、不动心。未开悟之前,我们所修习的善法,如诵经、持咒、拜忏、检讨反省、惭愧忏悔……等,都是属于加行。以这些善法加功用行,慢慢使心得到宁静,一旦因缘成熟,就能契悟心性。然而,悟道之后要继续修行,假使不修,还是无法成就。悟后起修方为真修,时时刻刻都要使觉性现前、佛性现前,这时就入了「修道位」。
正信的佛法(十一)
于自由时报91.06.13(四)刊载
佛性就是觉性,是人人本具的。初生的婴儿,没有人教就知道笑、哭,这个就是佛性。虽然佛性本具,若没有觉悟,这个心起了烦恼,佛性就成了众生性;如果起了邪见,就变成魔;如果造杀、盗、淫,就堕落为畜牲。相反地,若能觉悟改过,就能成菩萨、成佛。
举例来说,眼前看见有一枝镶金的钢笔,非常名贵。心中起了贪念,想顺手牵羊,把这枝笔占为己有。正要去拿的时候,忽然觉悟到偷窃是不荣誉且犯法的事情;以佛法来看,不但不能偷,还要布施、供养、救济,所以当下发起一个惭愧心,就把心念转了过来。知道拿人家的东西是不对的,这就是「觉性」。
再举个例子来说,老师很关心学生的品德和学业,基于慈爱而呵责学生,学生当下起了无明。但转念一想:其实老师...(●[净公上人]念佛心地功夫)
...,六尘清净;六尘清净,六识清净;六识清净,十二入、十八界清净;十二入、十八界清净,国土清净;国土清净,一切清净,全都是净土世界。所以到达如来随顺觉性的境界,一切境界都是净土。
随顺觉性(三十二)
如来随顺觉性九
于自由时报89.12.07(四)刊载
同样一个世界、一个境界,由于众生心的清净程度不同、业报不同,所感得的六根也不同。六根不一样,对外面六尘境界的感受也就不一样。例如,白天,在人类的眼睛看来,到处都是光明;有很多众生,看到的却是一片黑暗。又如厕所里的粪便,人们觉得又脏又臭,污秽不堪;而厕所里的众生,不但不嫌脏、臭,反而觉得很清凉,如饮甘露。从这些角度观察,一切都是相对的境界。
到达如来随顺觉性的境界,就能超越相对的境界,达到「一切烦恼,毕竟解脱。」烦恼即菩提。因为如来所证的境界是不可思、不可议的境界,是实相的境界、是真如的境界、是菩提的境界,也就是随顺圆觉的觉性,所以一切烦恼皆得以解脱。
随顺觉性(三十三)
如来随顺觉性十
于自由时报89.12.09(六)刊载
「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到达如来随顺觉性的境界,此法界中具足无量无边的智慧。此智慧,就是是般若正智,犹如一把金刚宝剑,能斩断一切无明、妄想,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毕竟空寂,了不可得。这念心契入不二法门,则处处皆是净土。
有一次,阿难尊者问释迦牟尼佛:「世尊!您说十方诸佛都是住在净土之中,为什么您住的这个世界,却到处都是石头瓦砾、脏乱污秽,见不到您的净土?」释迦牟尼佛听完,马上用大脚拇指往地上一按,整个世界都成了净土。所以到达如来随顺觉性,证到最高的三昧境界,就能「指长江为酥酪,点大地成黄金」,因为长江之水、山河大地皆是虚妄不实,唯心所现。
随顺觉性(三十四)
有理有事
于自由时报89.12.12(二)刊载
修行必须有理有事,假使有理没事,说得做不得,造了恶业,还是要受苦报。隋朝有位云光法师,虽然善于宣说大乘法门,却有个嗜好,喜欢吃牛肉,常边吃边说吃而无吃。他也懂得般若空性之理,可是功夫不够,吃了以后却空不了,业还是存在,所以往生后即堕为牛身,痛苦不堪。
所以,修行要知道随顺觉性的道理,而当中又有层次上的差别,第一是凡夫随顺觉性,进一步是贤位菩萨、登地菩萨随顺觉性,更进一步得到金刚喻定,证到中道实相,漏尽无始无明,达到如来随顺觉性,就能得到究竟的解脱。虽然要做到这些,是不简单的,但是只要用功去做,一定可以达到。
●[惟觉法师]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一)
于自由时报89.05.16 (二)刊载
佛法八万四千个法门,都是加行,目的皆在使我们发起菩提心,菩提心就是道。因为加功用行---持戒、修善、忏悔、诵经、持咒、三皈…等,都是修行的初门,经过这些初门,业障减轻了,要进一步向上提升,就要发菩提心。
华严经云:「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成无上正等正觉。希望成无上正等正觉,就要发菩提心,故经云:「修行不发菩提心,犹如耕田不下种」。所以,发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佛法和其他宗教不同之处,最显著的差别,就是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二)
于自由时报89.05.18 (四)刊载
其他的宗教,为什么不能成就正觉?就是没有发菩提心,再其次就是不知道持戒。这二点如果做不到,就是走了远路。所以发菩提心,是最重要一件事情。
弘扬佛法,护持三宝,都是发菩提心的前方便,是大慈悲心的表现。为什么要弘扬佛法?就是本着慈悲的精神,不仅自己能得到利益,也希望所有一切众生都能得到解脱,跟佛法结善缘、结出世的缘,这些都是基于慈悲心的关系,所以要观众生苦,发菩提心。
众生都是在生、老、病、死苦当中,没有办法接近正法,所以我们要想办法,使众生都能接近正法,接近了正法,慢慢地就会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三)
于自由时报89.05.20 (六)刊载
何谓「菩提心」?菩提心即是清净心,亦即金刚经所说的「无住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大家在名相上,虽然知道清净心、觉悟的心,可是却不容易体悟,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前方便及良好的基础。现在知道「诸佛菩萨,以大悲心为根本」,所以第一步就要养成大悲心,有了大悲心,将来就会圆成佛智。
大慈悲的养成,就是发菩提心的前方便。要养成慈悲心,第一要戒杀,第二要救生、放生、爱护生命,第三要吃素,不吃众生肉。由这三种方便,大悲心就会慢慢成长。
发菩提心(四)
于自由时报89.05.23 (二)刊载
要养成慈悲心,先要受持五戒,假使持戒的功夫没有做好,没有大慈悲心,禅定就不容易生根,所以佛经中讲:「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尸罗就是戒行。戒法当中,以五戒为根本,五戒的第一条戒就是不杀生,这就是表示一种大慈悲心。
不但对人要慈悲,而且对于动物也要慈悲,如果再将心量扩大,对植物也要慈悲;假使我们有这种心境,身、心就能够平静、安详,真正是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一念心,现在就和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心感应道交。
发菩提心(五)
于自由时报89.05.25 (四)刊载
怎么样培养我们的慈悲心?第一是不杀生,不杀生就是慈悲心的展现。不仅佛法讲不杀生,儒家也讲:「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如果听到杀猪宰羊、非常悲惨的声音,不但见死不救,还吃它的肉,这就是没有慈悲心。
为什么不要杀害动物?因为人生有三世因果,现在的动物,说不定就是自己过去世的亲眷,吃了它的肉,不就等于吃了过去的六亲眷属吗?此外,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吃了众生肉,就等于吃了未来的佛菩萨。基于这些道理,所以我们绝对不能杀生,不要吃众生肉。
发菩提心(六)
于自由时报89.05.27 (六)刊载
不吃众生肉,除了是慈悲心的养成之外,也是因为希望成就佛道。要成就佛道,就要和众生结善缘,所谓「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吃了众生肉,就跟众生结了恶缘,如果自己将来要说法度众生,就不容易达到目的。
大乘经典如楞严经、菩萨戒经等,都讲不吃众生肉的道理;但因为每个人的因缘不一样,学佛、修行的程度深浅不同,如果坚持一定要吃素,才可以学佛、修行,就会有一些有缘的人,不敢学佛修行。所以佛陀就慈悲开一些方便,例如有人吃众生肉习惯了,突然要他不吃肉,心当中就放不下、很难受,所以佛就讲,可以吃三净肉,以方便接引其进入佛法堂奥。
发菩提心(七)
于自由时报89.05.30 (二)刊载
佛经云,要想修行学佛,须具足两个条件:一是智慧,一是信心。
现在一般学术界,对于佛法也开始在深入研究,但用学术的眼光来探讨、考证佛法,与真正修行学佛,是不一样的;因为纯粹学术研究,完全是用自己的想法来研究佛法,虽然是有智慧,却没有信心,如此就会产生邪知邪见,容易走错路。
相反地,如果不研究佛法、了解佛法的道理,只是有信心,也会产生矛盾。例如有些人不了解佛法的道理,只知道拜菩萨、拜佛,正所谓:「见庙烧香,见像磕头。」见到寺庙、看到神像,也不管是正或邪,就赶快去拜一拜,认为礼多人不怪,拜总比不拜好,不拜恐怕得罪神明。这就是属于情感的,有信心却没有智慧。
修行学佛,要具备信心与智慧,方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受用。
发菩提心(八)
于自由时报89.06.01 (四)刊载
修行学佛须具备信心与智慧,才能与佛法的道理相应;就如鸟之双翼,有健全之双翼,才可飞翔。如果只有信心没有智慧,就容易产生烦恼、无明,例如,认为自己到处拜佛或求神明保佑,为什么身体的病还不好?运气也不顺邃?于是就慢慢产生退心,产生障碍。
所以,修行学佛要有信心、有智慧,还要有大慈悲心,这些都是发菩提心的前方便。有了这些方便,渐渐地福德增长、业障消除,戒行、慈悲心都到达一定的程度了,进一步就要发菩提心,才能更上一层楼,圆成佛道。
发菩提心(九)
于自由时报89.06.03 (六)刊载
行度化众生、吃素、护生等善法,起初是因为知道因缘果报的道理,是一种慈悲心的展现;若能更进一步,将心量扩大,心行平等,知道诸法缘起性空、三轮体空的道理,就从有相达到无相,与佛法究竟了义相应。
例如:虽然自己持戒清净,也能够不生骄傲,不会看不起不持戒的人,持而无持;修善、发了大慈悲心的人,不会看不起没有发慈悲心的人;知道所做的一切福德,都是缘起性空、三轮体空,只有付出,不贪求回馈,能所俱空,如此,这念心就能得到解脱,即是无相、无住,自利又利他。
发菩提心(十)
于自由时报89.06.06 (二)刊载
一般人往往在布施之后,执着布施的福德,这种福德终究属于人道、天道,修行学佛则要进一步提升、超越。怎么样超越?要在心念上超越,没有能所,修善不执着善,由慈悲心慢慢增长清净心,就能够向上提升、超越。
例如六波罗蜜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五度,必须要配合般若,般若就是缘起性空、三轮体空的道理。假使不配合般若的智慧,所修的善法就只是一种福德。有福德当然也是好事,但要得解脱、要成就佛的智慧、要发菩提心,就必须知道缘起性空、三轮体空的道理,并且要慈悲平等,心量广大,具足般若智慧,达到无念、无住、无为,如此,这念心就是无上的清净心,就能够究竟解脱、圆满佛智。
发菩提心(十一)
于自由时报89.06.08 (四)刊载
修一切善法,心不生执着,三轮体空,并能明白本心本性的道理,这就是修行。
禅宗有一则公案:人称「佛心天子」的梁武帝,修布施、供养,修了很多善法,他曾经四次舍身同泰寺,出家修行,并告知文武百官、亲属等,如果希望他继续治理国家,就要布施供养三宝。梁武帝的目的,就是希望大众发善心、慈悲心,及藉此因缘修建道场,这是大慈悲心的显现,因而修建了很多寺院,度化了很多人出家修行。
当达摩祖师到中国来,与梁武帝见面的时候,梁武帝就问达摩祖师:「我修了这么多的善法,有没有功德?」达摩祖师回答说:「没有功德!这只是人天小果,属于福报。」梁武帝听了,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说没有功德呢?马上又问:「这样不是功德,什么才是真功德?」达摩祖师就讲:「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这才是真功德。
发菩...(●[净公上人]念佛心地功夫)
...时刻安住在菩提心,心不攀缘、不打妄想,但不是什么都不知道,而是要「无住生心」,如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何谓「应无所住」?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住」即是执着的意思。譬如一般人看到前面一个很可爱的东西,就会忍不住去看一看、摸一摸,这就是「有住」;若于一切境界,能够不生贪着,就是「无住」,心就定下来了。
发菩提心(十五)
于自由时报89.06.17 (六)刊载
若于一切境界,能够不生贪着,就是「无住」,心就定下来了。「无住」属于定境,还要「生心」,才与菩提心相应。「生心」不是起一个念头,而是这念心要清楚、明白、作主、自在。
无住就是定,生心就是智慧。所以「无住生心」不但是对任何东西不起贪爱,而且当下这念心,还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了分明、处处作主。
要达到此一境界,要先有前方便,例如修一切善、断一切恶,诵经、持咒、静坐等等。没有前方便,对于佛法的道理,不容易听得懂,即使听得懂,也不一定做得到;没有前方便的加功用行,不容易真正落实佛法。
发菩提心(十六)
于自由时报89.06.20 (二)刊载
希望契悟菩提心,须在日常生活上,在动中、静中磨炼、熏修。例如要固定早晚课诵,早、晚都要静坐,这属于静中专修,目的就是要使菩提心现前。
有些人误解静坐的道理,以为双腿盘坐,就是道、就是禅,这是偏颇的看法;静坐时,要修心地法门,才是道。静坐是一种方便,因为不静坐,心不容易收摄、安定;走路、睡眠、吃饭,虽然也可以修,可是并不容易。
所以,静坐是一种助道因缘,尤其到最后要成金刚喻定,要破生相无明,就必须静坐,入甚深禅定---金刚喻定,才真正能够成正觉。
发菩提心(十七)
于自由时报89.06.22 (四)刊载
有些人认为学佛不一定要打坐,只要这念心不起贪心就好了。这是偏执的观念,如果不用静坐,佛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前,为什么要在菩提树下静坐?而且在成道前的六年苦行,也都是在禅坐当中?由此可知,禅坐是圆成佛果的重要助缘。
为什么要禅坐?因为禅坐较容易使我们的心安定下来,禅坐有了定境,身心马上就能得到一种轻安、愉悦、安详的感受,这念心就能落实、安住。
静中养成之后,还要在动中磨炼,将静中的定境,延伸到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当中,如此,在行、住、坐、卧、上班、下班都可以修行。
在日常生活中,只起善念,不起恶念;做事、读书、煮饭、打扫…等一切行为举止,都是善念,则家庭、社会、办公室等任何地方,皆是清净道场。
发菩提心(十八)
于自由时报89.06.24 (六)刊载
同样一件事情,如果发心正确,世间法就是佛法;发心不正确,即使天天打坐、诵经,也不一定与佛法相应,佛法就成了世间法。例如,有很多学打坐的人,不是为了要定心、净心、悟心,而是为了求神通、感应,这样就不是真正的佛法。
又如有些人组织诵经团,专门为往生的人诵经,但不是本着慈悲心、清净心在做法事,而是为了要赚钱。诵经本来是出世法,是帮助我们悟道、得解脱的法门,如果只是为了赚钱,就与佛法的道理不相应,出世法就成了世间法。
具足正知见,世间法就是佛法。本着佛法慈悲济世的精神,无人相、无我相,做任何事情,取之社会、回馈社会,来自十方,用之十方,就是菩萨行。
发菩提心(十九)
于自由时报89.06.27 (二)刊载
身心的平静与安乐,是每个人所希望的,这要在日常生活中落实佛法的道理,方能达到。动的时候,随缘修,修一切善、断一切恶,时刻觉察、觉照;静的时候专修,如早晚课诵、打坐…等。无论动或静,都能调伏己心,保持平静、安详,这念心就能渐渐地调和柔顺。如此继续精进不懈,待因缘成熟,即能开悟见道,契悟本自真心。
虽然开悟,但是几十年、乃至无始以来的习气还是存在,所以还要悟后起修,悟后起修才是真修。从开悟到圆成佛果,就如农历初一到十五的月亮,圆缺不同,层次深浅有别。开悟就如见到初一的月亮,还没有圆满,所以仍要发长远心,在日常生活、动静闲忙中,始终要使这念心不懈怠、不颠倒,不断精进,到最后见到十五的月亮,烦恼漏尽,才是功行圆满。
发菩提心(二十)
于自由时报89.06.29 (四)刊载
道是现成的,向外执求,是求不到的。如祖师所云:「离道别寻道,终生不见道,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离开我们当下这一念心,另外求成佛、成菩萨,是不可能的。当下这一念心,就是无住心、就是佛;无住心即是道,若起了执求,就变成众生了。
要达到无住心,就要先修加行,转化习气,如古德所言:「生处转熟,熟处转生」。「生处转熟」,即是将平常陌生的善法、善念,不断的实践,转为熟悉的;「熟处转生」即是将平常熟悉的恶法、恶念去除,转为陌生的。如此,身心即能日益清净,生活愈加光明、安乐。
发菩提心(二十一)
于自由时报89.07.01 (六)刊载
佛法言,无住心即是道,若起了执求,就变成众生;此是以究竟了义的立场来讲。另一方面,佛法当中,为了度化不同机缘的众生,也可以有所求,有所求是一种方便。例如遇到大灾大难,不是自己能力可以挽救的时候,就可以求观世音菩萨,一心专注系念,至诚祷告,便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这是属于有所求、方便感应的法门。
现在一般人都是求的多、修的少,甚至根本就不修,只想求福报、求保佑、求多子多孙…等等,如此,只是一味的执求,却不知修福德、修智慧,反而会没有感应。
所以修行学佛,平时就要熏修,动静闲忙都要落实修行,才能与诸佛如来感应道交,得获殊胜妙果。
发菩提心(二十二)
于自由时报89.07.04 (二)刊载
古德言:「有求为苦,无求乃乐。」没有执求,心就很安定;若有所求,求不到时,就会感到痛苦。众生时时刻刻向佛菩萨求,圣人则反求诸己;凡夫是「求佛不求己」,圣人是「求己不求佛」。时时刻刻检讨、反省自己,宽以待人、严以克己,心才会安定下来,烦恼才会渐渐断除,所谓烦恼分分断,真如分分现,这就是分证菩提,证一分真如,即见一分法身,现在就是菩萨。
菩萨也是由凡夫起修,而证入贤位菩萨,由贤位菩萨到登地菩萨;登地菩萨分成十种阶位: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到十地;十地菩萨上面还有等觉、妙觉,妙觉果位即是菩萨道圆满,真正契入佛的智慧。
发菩提心(二十三)
于自由时报89.07.06 (四)刊载
一般人从早到晚,心都是在喜怒哀乐、在取舍当中,所以,始终是患得患失,无法平静。如果能够不生取舍、执着,这念心时时觉照,保持平静,则随时随处都是安乐净土;这就要在平时下功夫,时时刻刻检讨、反省,才能做得到。平时不下功夫,只是到处攀缘、凑热闹,结果什么都得不到,修行也没有进步,这就是没有真实下功夫的缘故。
所以,参禅要真参、要实悟;修行也是一样,不能投机、取巧,不能马虎应付,要将自己不好的习气改过,要在心上用功,持之以恒,精进不懈,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22-11-20 09:30:57
|
只看該作者
才能够得到佛法的利益。
发菩提心(二十四)
于自由时报89.07.08 (六)刊载
常言道:「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说话当中,一不小心就很容易造恶业,例如讲他人的是非,或妄语、恶口…等,这都是一种习气。
《楞严经》中记载一位已经证得罗汉果的毕陵伽婆蹉尊者,即因为口业的习气,而遭受误会的公案:毕陵伽婆蹉尊者每天都要渡过恒河去托钵化缘,当他一到恒河边时,他就会向恒河的水神说:「小婢,我要过河了,给我开路!」恒河的水神看到罗汉圣人,马上就开出一条路,让尊者从恒河上走过去。后来这位水神天天都听到尊者这么不客气地叫他小婢,感到很不服气,心想:「我替你开路,你不但不感谢我,还骂我是小婢,这口气实在咽不下去!」所以有一天,水神就去向佛陀告状说:「世尊!你的弟子毕陵伽婆蹉尊者,他每天过路,我都为他开道,他不但不感谢我,还骂我是小婢,请世尊要为我主持公道!」释迦牟尼佛一听,就讲:「对啊!你每天为他开路,他怎么还骂你是小婢?我叫他来问问看!」
发菩提心(二十五)
于自由时报89.07.11 (二)刊载
世尊问毕陵伽婆蹉尊者:「你每天到恒河对岸去化缘托钵,水神为你开路,你为什么不但感激他,还骂他是小婢?你应该要向水神道歉!」毕陵伽婆蹉尊者一听,觉得世尊的话很有道理,就说:「对啊!水神为我开路,我怎么还骂他是小婢,实在是不对,我应该要向水神道歉!」于是毕陵伽婆蹉尊者马上就跟水神讲:「小婢!这件事的确是我不对,我向你道歉,请你原谅!」结果,尊者向水神道歉,还是称水神为小婢。释迦牟尼佛就对水神讲:「其实毕陵伽婆蹉尊者不是在骂你,那是他的习气使然所致;因为尊者前五百世都身为皇太子,而你都是他的小婢,所以他一看到你,还是习惯叫你小婢!」
由此公案可知,证到罗汉果,习气仍不容易完全改过,必须证到缘觉果,才能完全化除习气。所以,修行没有别的,就是要改除自己的习气,若将所有的习气、烦恼都漏尽,就超凡入圣了。
发菩提心(二十六)
于自由时报89.07.13 (四)刊载
希望将自己的习气、烦恼漏尽,超凡入圣,这须要发长远心,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做得到的,《楞严经》云:「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就是告诉我们,对于心中的烦恼、无明,现在起就要回光返照,经常检讨、反省,并且要发长远心,烦恼无明就能次第漏尽。
有些人会觉得自己在没有学佛之前,似乎没有这么多烦恼、妄想,修行学佛之后,反而有很多烦恼妄想,就怀疑自己是不是退步了?其实并没有退步,这是因为在没有学佛以前,不知道自己的烦恼无明深重,现在开始修行,心比较细了,就会慢慢觉察到自己的习气、烦恼,也因为知道自己的缺点、习气所在,才能改过、提升。所以这不是退步,反而是一种进步。
发菩提心(二十七)
于自由时报89.07.15 (六)刊载
一般人都有贪心、瞋心、慢心等烦恼习气,贪着钱财越多越好,或遇到违逆己意的人事物,就发脾气,甚至还认为发脾气是应该的;或者明明知道发脾气不是好事情,但还是作不了主。这就是无始劫来的习气太深厚,要下一番决心才能改得过来。
懂得修行观心的人,当烦恼一起时,就知道要马上回光返照,例如:参禅的人,烦恼一动,就在起心动念处参「『谁』在起烦恼」?念佛的人,在烦恼的当下,就念一声「阿弥陀佛」;如此,烦恼就发生不了作用,也就不会再进一步造就更多身、口的恶业。相反地,如果不知道觉照,...(●[净公上人]念佛心地功夫)
...觉性是本具的。父母给我们色身,而觉性是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都在六道当中轮回。
假使没有遇到善知识,没有遇到好的因缘,佛性虽然本具,但仍是「不觉」的众生。现在大众听闻这个道理觉悟了,就是觉悟的众生。觉悟了,就是菩萨。完全觉悟了,烦恼统统漏尽了,就是如来佛,这念心「在圣不增,在凡不减」。诸位是在家居士,法师是出家众,大众看看这念心有没有在家相和出家相?在座诸位有男众、有女众,这念心有没有男相?有没有女相?这念心是无形无相的,没有男相、没有女相、没有在家相、没有出家相,觉性是无相。
《金刚经》云:「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觉性是本具的、是超然的,没有男相、没有女相、没有众生相,念念分明。大众要在这个地方来返照一番,这就是真正的佛法。《六祖坛经》中提到,地有东西南北,人有男女老幼,觉性没有东西南北、没有男女老幼,是无相。所以,受了菩萨戒之后,除了戒以外,还要看经,要研究《金刚经》、《六祖坛经》、《四十二章经》,这样就是步步高升。修行不是有所得、有所见,得到什么、见到什么,都是错误的,这念心是本具的。打坐也好,看经也好,假使见到什么境界,都不要理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念心无所求、无所得,因为心性本具。
--------------------------------------------------------------------------------
(六)980920
凡夫众生是不觉。由于不觉,始终在造恶业,将来就是在六道当中轮回受苦。我们现在是始觉,觉悟的众生,觉有情,就是菩萨,菩萨就是觉悟的众生。「觉」有深浅、有粗细、有高低,有层次上的差别。虽然是觉,只是刚刚开始找到一条大路,这条路要一步一脚印去走。
佛经里有「六即佛」,把佛性分成六个层次,现在是第一个层次,将来「修德有功」,心愈来愈清净、愈来愈明了,烦恼就愈来愈稀薄。第一是「理即佛──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这是一般的凡夫众生。
「动静理全是」,在道理上,每个人都有佛性,和佛祖没有差别,并不减少一丝一毫,并不因为你是众生或是堕落,佛性就不见了;佛性还在,只是迷惑颠倒了。无论是静、无论是动、无论是行住坐卧,佛性始终存在。「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社会上有些人为了自己不择手段,嫉妒、排斥、仇恨、残杀……造作堕落三涂的恶因。我们绝对不做这些,我们要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修戒、修定、修慧,受持三皈、五戒、菩萨戒,这就完全不一样了。
「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随物去」,随着色、声、香、味、触、法等境界流转。「杳杳不知归」,做了很多对不起天、对不起地、对不起父母师长、对不起人、对不起自己的事情,自己还糊里糊涂。
所谓「始觉」,就是开始觉悟。第二,「名字即佛──方听无声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从现在开始,知道人人都有佛性,不生不灭,无始无终,就是名字即佛。在名义上,各位都是菩萨,都受了十方诸佛大戒,有了菩萨的名字,有了诸佛、未来诸佛、十方诸佛的名字。「方听无声曲,始闻不死歌」,过去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佛性、觉性,现在才知道自己六根都不清净,心当中一大堆垃圾,要靠自己来净化、来提升。所以,在名字上,诸位受了菩萨戒,都是菩萨。但是,菩萨有贤位菩萨、登地菩萨、十地菩萨,这些都要靠自己努力。什么是十地菩萨?心已经清净,定慧、慈悲、心量……已经达到第十个等级了。其实都是同样的这一念心,只是层次上的差别。佛菩萨有这念心,我也有这念心,为什么自己不觉察、不觉照、不检讨、不反省,心中的垃圾愈来愈多,不知道把垃圾化掉?现在才知道这个道理,这就是名字即佛。
第三个阶段,是观行即佛。继续用功修行,念念观照,动静闲忙当中不离开当念,有了过失,觉察、觉照、觉悟,继续用功。这念心本来是一团浑水,其中的渣滓慢慢沉淀了,身心逐渐清净,就是观行用上功了,诵经、持咒、打坐、参禅、持戒……广修一切善法,用善法来转识成智,沉淀自己。
由于观照得力,有了功夫,又进步了,第四个层次是相似即佛,和佛菩萨的心有一点点像了,称为相似的境界。继续再用功,贪瞋痴等粗的烦恼脱落,就是分证即佛,就是果位上的菩萨了。
这一切都需要靠自己现在用功,不要向外东求西找。最后,达到究竟即佛了,还是这念心。我们现在的这念心就像初一的月亮,只有一点点光明;究竟成佛了,是十五的满月,放大光明。这是佛法的无上真理。
--------------------------------------------------------------------------------
(七)980927
诸位这次来受戒,从三皈到五戒,从八关斋戒到菩萨戒,是很完整的一个系统,就等于坐在莲花台上了,我们的心就是莲花。莲花是一个譬喻,明白这念心了,由于觉察、觉照,六根慢慢清净,这念心就是白莲花。所谓「白莲台上观世音」,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这念心不染尘,每一位都坐在莲花台上,每一位都是观世音。不要向外祈求,一求,心就跑掉了。如《中庸》所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假使不坚住正念,不随顺觉性,不觉察、不觉照,心就跑掉了。
想要把这念心收回来,就要持戒。人人心中有一个小偷,在心当中住了几大阿僧祇劫,我们现在才看到小偷。现在,不是不要这个小偷,而是用持戒的方法,把小偷绑起来。虽然绑起来,还是个小偷,所以进一步要净化他、改变他,这就要靠自己转识成智。
王阳明曾说:「擒山中之贼易,捉心中之贼难」,山中有很多土匪、盗贼,我们知道他在哪一座山,派一个军队、几万个士兵,把他围起来,很快就能剿除。心当中的贼时时刻刻跟着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所以要「守口如瓶,防意如城」,时时刻刻都要注意自己心当中的小偷。假使他跑掉了,经常来来去去,偷取我们的自性功德,我们就要持戒,用持戒的方法,把他抓起来、绑起来、关起来。关起来之后,还要进一步改变他,就是用诵经、持咒、打坐、参禅,觉察、觉照、觉悟,化敌为友。以前他是敌人,现在他就是我自己;以前它是垃圾,我们现在化腐朽为神奇。修行就是如此,假使违背这个原则,绝对修不成功。
道在哪里?道不是修出来的。修出来的就是有成,既然有成,就会有坏。例如,不管这个道场修得多坚固、多庄严,经过几百年以后就会坏掉,世间的一切有成就有坏。许多人不了解,刻意观想出一尊佛,天天坐在这里打妄想:「观佛、观佛,我要成佛、我要成佛,我要见菩萨……」真的见得到菩萨吗?见得到佛吗?所见到的,都是自己的妄想心想出来的。
「佛者,觉也」,觉即是佛。经云:「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菩萨是什么?「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每个人都有一潭心水,但是众生的心水是浑浊的,照不出月影,不能起照,没有作用。如果用觉察、觉照的功夫,把心当中的垃圾化掉,像江水这般清净,就能「汉来汉现,胡来胡现」。
神秀大师曾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我们的心当中有一片镜子,但是镜面上都是灰尘,把所有的光明统统遮住了,称为「宝镜蒙尘」。现在要把我们的妄想、烦恼擦掉。怎么擦?没有别的,就是用惭愧忏悔、觉察觉照、检讨反省、用持戒的方法,把心当中的烦恼、垃圾化掉。
庄子也说:「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至人」就是智慧最高的人,我们则称佛为觉者、智者。「用心若镜」,佛的心如明镜,能映现万物,所以有通达世间、出世间万法的智慧。什么是「不将不迎」?看到好的东西、好的境界,不欢喜、不起贪爱;看到坏的东西、不好的境界,也不讨厌、不排斥,这念心就像镜子一样,经常保持明净,这就是「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藏,就是藏到心中。众生的心就像厕所、就像垃圾堆一样,所有的垃圾、废物都在里面。
从前,有一个老和尚带着一个徒弟在外行化,看到一位女众掉到河里去了,老和尚赶快把她从河里拉起来,救了她一命。过了一段时间,徒弟就问:「师父,上次您摸了那个妇人的手,犯了戒喔。」老和尚说:「这件事我心当中一点影子都没有了,老早就放下了,你怎么还记在心里?」所以,「应而不藏」,无论是好的境界、坏的境界现前,这念心像一片明镜,过去了就算了。但是,「过去了就算了」也不是糊涂。像这个老和尚知道自己在救人,救了人以后,心当中了无一物,「不藏」,并不会想:「唉呀,我的功德好大啊!」「我看看这个妇人长得漂不漂亮,穿著什么衣服?」「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我们这念心必须要像《金刚经》所说的「无住生心」,心得自在,心得解脱,心超越物外,这就是至人、圣者,就是菩萨。
大众已经是登堂了,登了堂以后,还要入室;入了室以后,还要步步高升,一直爬到最顶端。做多少算多少,这一生做不完,来世再继续。诸位已经得到优婆塞、优婆夷的果位了,等于拿到最安稳、最实在的一张飞机票了,胜券在握。进一步,要靠自己去努力。佛法就是心法,是心地法门,这是过去佛、现在佛所传授的心法。诸位能够了解这个心法,是人生最大的福报。
--------------------------------------------------------------------------------
(八)981004
《六祖坛经》云:「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菩提心就是我们的觉性,就是我们的佛性。菩提自性,就是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就是这么简单。虽然人人都有这念心,但是由于不觉,六根颠倒、攀缘,天天都在造杀盗淫种种恶业,将来仍然在六道轮回,有什么用呢?因此,虽然人人都有觉性,都有本觉,但还要始觉。有了始觉之后,还要继续不断地努力,从观行觉、相似觉、分证觉,一直到正觉、妙觉。这样子这一生才能了,不是知道就了了。
释迦牟尼佛上半夜悟到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证阿罗汉果;中半夜悟到十二因缘;下半夜夜睹明星大彻大悟。悟到什么?悟到看天上明星的这念心,能看的这个心是本具的。也就是刚才所说,大众的觉性是本具的。虽...(●[净公上人]念佛心地功夫)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