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05|回復: 2
|
净公上人关于阿弥陀的讲记敬摘点滴20229201746
[複製鏈接]
|
|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阿弥陀的讲记敬摘点滴
...算八千五百年,现在人家说我们佛教是二千五百年,它也比我们早六千年,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四禅八定是他们修的。所以他们里面那些大德们,那些传教师、大德都有相当深的禅定功夫;换句话说,对六道里面的状况,他们叫一清二楚。佛陀出现在印度,早年参学也亲近过婆罗门教,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释迦牟尼佛的四禅八定一定是很好的功夫,所以对六道清楚。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这些人知其当然,不知其所以然,定中看到的境界是现量境界,不是比量,现量境界。你有这个功夫,你见到,他有这个功夫,他也见到,许多人都有这个功夫,大家都见到,这不是假的。可是你要问为什么会有六道?六道现象几时发生的?六道之外,还有没有世界?这些问题,世尊当年在世的时候没有人能解答。宗教里面不能解答,学术界里头也不能解答,所以释迦牟尼佛学了十二年,把十二年所学的东西全放下,这一点非常重要,放下了。放下入更深的禅定,这一入定,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我们佛门里面讲的,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大彻大悟,见性成佛。这一年,释迦牟尼佛三十岁,问题解决了。六道怎么来的,知道。为什么会有六道?晓得。六道之外,那太可观,全都明白了。
出定之后,二七日中,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在树下打坐入定,多长?二七,十四天。我们看到他在树下打坐,实际上他在定中,把他明心见性那个境界统统给我们说出来,这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定中讲的。这部经讲完,大龙菩萨,也是等觉菩萨,把这部经典收藏在龙宫,在龙宫里面保存,我们这世间没人知道。一直到六百年后,释迦牟尼佛圆寂六百年后,印度出现一个龙树菩萨,初地菩萨。这个人聪明绝顶,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他三个月就学会,于是傲慢心生起来,认为这个世界他是第一,没有人跟他相比。这时候就像《金刚经》上所说的,大菩萨要护念小菩萨,为什么?一傲慢就堕落了,要来帮助他,所以大龙菩萨就现个人身,跟龙树菩萨去交流。龙树菩萨跟大龙菩萨比,还是差很远,大龙菩萨就告诉他,世尊最初成道讲了一部大经,收藏在龙宫,你要有兴趣,我带你去看。龙树菩萨很高兴跟他去,在龙宫里面看到《大方广佛华严经》,他一看到这部经的时候,他傲慢习气马上没有了。这部经的分量多大?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龙树菩萨一看这个,自己所学的太渺小了,微不足道!傲慢心马上就没有了。
他看了这部经,这么大的分量,不是阎浮提众生(就是我们地球上人)能够接受的,没法子接受。再看,它还有中本,中本也是太大。到最后看第三种,说是小本,小本是什么?等于是目录提要,像我们的《四库全书》,这是我们中国最大的一部丛书,那也是一个人一生没办法读得完的,它有一部目录提要。现在全书在台湾是用精装本,把它缩小、缩印一千五百册。目录提要,就是目录简单介绍,这本书里面讲些什么,目录提要有五册,精装本像字典一样,五册合起来差不多有这么大分量。龙树菩萨看到这个,就是《华严经》的目录提要,这个行,这个简单,他把它背诵起来,再回到人间,用文字写出来,这就是我们现在学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在龙宫里面是《华严经》的目录提要。分量多大?十万偈,四十品。一偈就是四句,印度人计算书本的文字,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算的,他是四句叫一偈,十万偈就是四十万句。我们现在的《华严经》,翻成中文的《华严经》只有原文的一半。这个经太大,散失很多,所以到中国来,虽然是三次传到中国,都不是完全的版本,这经太大。虽然不完整,可是意思能够看得出来,现在流传在世间唯一的《华严经》本子就是中文译本,梵文本已经没有。我还听说,有人告诉我,《四十华严》,就是最后这一品,「普贤菩萨行愿品」,梵文原本还有,其它的部分都散失、都失传,所以我们对于这些法宝要珍惜,要认真学习。
现在我们明白,佛法的修学不在乎要研究多少部经典,不在乎这个,在乎你放下。因为你放下就是,放下你自性现前,一切诸佛所说的经典你全都明了,你没有一样不知道,所以还是明心见性重要。在这个世间,烦恼习气重,实在放不下,那就换个地方去学,到极乐世界去,这是个方便法。到极乐世界,头一个,你寿命长,你身体健康,不会再生病,而且极乐世界有好老师,阿弥陀佛亲自指导。你说那么多人,那阿弥陀佛不累死了?阿弥陀佛有办法,他有分身,这妙极了,他可以分无量无边身,一对一的教,你看这个待遇到哪里去找?你要真正懂得、真正搞清楚,你就会说,这个地方我非去不可;下定决心,在这一生当中决定求生净土。
所以「尘相大小」,大到宇宙,小到微尘,全是妄心分别变现出来的,唯识所变。识心是妄心,真心能现,妄心能变,这就是烦恼。我们中国古谚语也说,「知事多时烦恼多」,你知道的事情多,烦恼就多,为什么?分别多、执着多。你要少烦少恼,最好不需要知道的事情都不要知道,你的心就清净,你烦恼就少。我是早年章嘉大师教我的,不看电视、不听广播、不看杂志、不看报纸。别人说社会很乱,我感觉到每天都是很太平,没事。我要一知道了,这世界是乱世,我什么都不知道,天天是太平盛世,不一样!你们生活在乱世,我生活在治世,太平世界,怎么会一样!他们有权利出版这些东西,广播这些东西,我也有权利不接受,不听你的、不看你的。我天天看佛菩萨像,天天看佛菩萨经,你说多快乐!这桩事情得自己会把持才行,不能受别人诱惑。所以古时候修行都在深山里面,这用意我们就明白,尽量避免跟世俗社会接触,目标是什么?少烦少恼。可是现在社会不行,现在深山里都有电视。深山古庙,你到那里去看,马路开上去,汽车可以到大门口,再到里面去看,现代化的设备齐全,每个房间都有电视,这还能修行吗?这就不行了。修行要记住,修什么?清净平等觉,真修行。我们的心是不是一天比一天清净?一天比一天清净,难!我们把时间放长一点,是不是一年比一年清净,这容易体会。更进一步,一个月比一个月清净,好功夫。一个月比一个月平等,一个月比一个月有智慧,这个人决定得生,而且品位很高。这是我们一生当中应该要干的大事、真事,别的是假的。你起心动念搞别的是造业,肯定是搞六道轮回。搞六道轮回,你怎么能出离六道轮回?出不去。要想出离六道轮回,不再搞六道轮回了。六道里面都是贪瞋痴慢,这是三恶道,五戒十善是三善道,出不了六道轮回,不如老老实实念这句阿弥陀佛。这句阿弥陀佛不在六道,六道里头哪一道都找不到阿弥陀佛,找来找去,到西方极乐世界找到。所以阿弥陀佛是个信号,像我们飞机在空中飞行,什么叫航路?航路是信号。你常常想着这个信号,不管阿弥陀佛在什么地方,这个信号肯定直捷跟他通畅无阻。守住这个信号决定能够到达,绝不会有错误。
至于佛号怎么念法?有人问我:法师,有人念阿(āㄚ)弥陀佛,有人念阿(ēㄜ)弥陀佛,到底哪个?只要你心里想的正确,都对。这佛法殊胜!所以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心里头真有,阿(āㄚ)弥陀佛、阿(ēㄜ)弥陀佛都一样,只要你心里头真有。尤其是你要怕这音错了,恐怕将来有差误,那你就想到清净平等觉,这《无量寿经》上说的,我心地清净平等觉,我念阿(āㄚ)弥陀佛,行,对了,念阿(ēㄜ)弥陀佛也对;我念四个字对,念六个字也对,不要在这上面去计较。总的原则,「心净则佛土净」,所以清净平等觉这五个字太重要,我们念佛的目的在此地,把我们的清净心念出来。阿弥陀佛没有染污,阿弥陀佛没有高下,没有高下我们的平等心念出来。阿弥陀佛不迷、不愚痴,觉而不迷,违背了阿弥陀佛,肯定就迷了,不是迷于三恶道,那就是迷于三善道,这一定要知道。三恶道、三善道都出不了六道,出不了六道的人,苦!我们希望六道众生跟我们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修行,将来同生净土,同证菩提,我们得有这个愿心,帮助自己,也帮助一切众生。
下面说,『由尘相体本空寂缘虑自尽,即是菩提』。「尘相」,我们把它说成物质现象跟精神现象,大家就更容易懂。无论是什么现象,相有体空,所以佛说「万法皆空」。万法皆空是从体上讲的,万法缘生是从相上讲的,相有,体没有,体是空寂的,因为它体是空寂的,所以它相是幻相,不是真相。相,任何现象决定不能永恒存在,实际上都是剎那生灭。剎那生灭,我们很难懂,很不容易体会,它的速度实在太快,说剎那,是个很模糊的概念。《仁王经》上佛是这样说法,佛也是讲一弹指,一弹指有六十剎那,就是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剎那,这时间已经很短,一剎那里面有九百生灭,这是世尊在《仁王经》上讲的。但是跟《菩萨处胎经》里面所讲的不一样,《菩萨处胎经》就是世尊问弥勒菩萨,弥勒菩萨的对应,那太微细了。所以我们知道世尊在仁王会上是方便说,不是真实说,真实说速度比那个更快。弥勒菩萨跟我们说得很好,他说念头太微细,极其微细,不可执持,执是什么?你执着不到,你没有办法保持,它一下就过去了,非常的快速,比光的速度快多了,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所以从相上、从性上看,不一样,从性上看,它是菩提;从相上看,它是烦恼,为什么?它里面夹杂着有分别执着,分别执着是烦恼。「性体空寂缘虑自尽」,它本来没有,这就是菩提。所以佛法里面讲断烦恼,是个形容词、是个比喻,不是真的,为什么?真的如果烦恼断了,那菩提也断了,菩提也没有了。菩提是性德,它不生不灭,它有。所以真的说法,大乘教里也说得很多,「转烦恼成菩提」,这对的;「转生死为涅槃」,转变,放下就转变,这是真的。要晓得,菩提、涅槃都是自性的性德,本有的,不生不灭。生死、烦恼是假的,幻相,你要了解实际真相,确实它不可得。下面:
【由尘相体无遍计。即是小乘法也。】
这里讲到三性。
【由尘性无生无灭依他似有。即是大乘法也。】
这是问,在一微尘里面怎么能够看出大乘、小乘?佛法真的是不可思议。「三性」,我们先简单的介绍一下,「遍计所执性」。首先我们要知道,佛陀教学契机契理,无有定法可说,所以他教人,真的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佛经是活活泼泼的,所用的方法,他用一句话来形容,叫善巧方便,非常巧妙,能帮助你豁然大悟。现在我们学佛学得很辛苦,什么原因?这样的好老师没有了。为什么会没有?我们的业障太重,诸佛菩萨、一切善知识是跟我们有感应道交的,我们业障重,他不能现前。他跟我们现前,也要现跟我们业障差不多重的,跟我们在一起才谈得来、才投缘。程度差太多,不行!你说一个大学研究生跟幼儿园小朋友,他能谈得来吗?他谈不来,就这么个道理。所以我们要想真的跟佛菩萨接触,唯有提升自己,把自己提升到研究生的程度,研究生的指导教授就出现。不是佛菩萨不慈悲,佛菩萨应机说法,不是不慈悲,这道理一定要懂。
在唯识学里面,这是佛教的一个宗派,它把宇宙万法分为三种性质,这三种性质就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遍计所执性」,就是三性之一,三种性质里面的一个,大乘教里面常常这样解释,「凡夫之妄情,遍计度一切法,名为遍计」。这个话的意思,六道凡夫他的情见,情见,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成见,自以为是,其实全错了,所以佛法把这情字上面加个妄情。妄情的反面是什么?真智,智慧是真的。智慧是什么?智慧是自性里头本具的般若智慧,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着,所以把它变成了情识。识是什么?识是分别执着,所以妄情就是分别执着。普遍的计度一切法,度是度量,计是计较。你看我们对一切法都计较、都度量,而且普遍对一切法。计较什么?它是什么名字,它是什么性质,都要问问这个。见个人,他姓什么?他叫什么名字?是男的还是女的?多大年岁?他住在哪里?调查一下,这就叫计度。你怎么这么计较?度是度量,掂掂他的分量,这叫遍计所执,遍计所执都不是真的。「以此遍计之妄情,计无我为我」,这...(●[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二十四集)
...会打妄语,不会编故事,真事情!
所以现在人不相信鬼神,错了,不相信不是没有,谚语所谓「信则有,不信则无」,这个不能用在鬼神上。鬼神你信,有;你不信,他还是有,他存在,他是六道里面的众生。我们一般讲神,神有天神,多半指欲界天,有鬼神,还有畜生道里面修行好的,也变成神仙。《华严经》在前面给我们讲神众,就讲了四十多位。现在我们知道,只要是有物质它就有精神,物质跟精神永远分不开。所以山有山神,土地有地神,你们在《地藏经》上念到「坚牢地神」,那是什么?那是整个地球这块大地的地神。城隍、土地,城隍是县市长,鬼道里面的县市长;土地是乡长、里长,怎么会没有!树神、花神、草木神。有个同学告诉我,她们家里面的草木神来找她,来求救,一再告诉她,「妳不要忘记,我是妳家里的草木神。」她第二天到她自己小院子里看,那个小草,地上的草黄了,好久没有浇水,她就知道,就是这些小草,草木神像小孩一样。她的老父亲天天在院子里浇花、浇树没有浇草。所以你看看连小草都来找她,她是佛教徒,她相信,到第二天以后每天她就去看,院子里的草她给它浇水,真有,不是假的。
所以我们爱人,《弟子规》里面讲的「凡是人,皆须爱」,这是应该的。要把我们的爱心扩大,对于树木花草、山河大地都要有爱心,你爱它,它爱你。现在地球上为什么发生这么多灾难?说老实话,地球爱人,人不爱地球,忘恩负义。山河大地、树木花草供养你,你对它不尊重,你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这就是恩将仇报,所以才会有自然灾害。水灾、旱灾,地球的温度上升,南北极、高山的冰雪融化,将来水源断了,这是我们今天讲自然灾害。其实不是自然,众生业力所感的,我们要觉悟!我们念念不忘不同维次空间的众生,我们佛法里面讲的天地鬼神,我们将自己修学的功德,讲经、听经是功德,念佛、参禅也都是功德,天天回向。世间人不知道,我们知道的时候,我们要干,要每天回向,念念不忘天地万物对我都有恩惠,我应当认真努力修学,依教奉行,将这些功德回向给天地鬼神,回向给世间一切苦难众生。他们为什么这么做?是因为无知,没有人教他。我们很幸运,遇到善知识,在这半个世纪修学当中,我们深刻的体验,诸佛的教诲、善知识的教诲都是真的,没有一样是假的。所以我们对于造作罪业的这些人要生怜悯心,不要去怨恨他,怨恨就错了,要有同情心、怜悯心。他无知,他认为他自己想法、看法、做法是正确的,他相信科学,其实什么叫科学他也未必真清楚。所以我们在今天读到这一段,确实无限的感慨,在佛法里面看到它确实殊胜,真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后面引用《华严经》两句话:
【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一言演说尽无余。】
这两句话是《华严经》上讲的,无量无边的法门,无量无边的甚深微妙法,一句话就能够讲尽,你看用一个字,一个「尘」字就讲尽。我在初学佛的时候,听一些老法师讲经说法,常常说这么一句话,「佛门的经教,一字一句里面含着无量义,永远讲不完!」一句经文、一个字,你讲一生也讲不完。我们今天知道,你讲一百年、讲一千年、讲一万年,讲一个字,能不能讲完?讲不完。以前我们疑惑,这真叫夸大!我说佛很会说大话,我们都说不出来、想不出来,他怎么想出这个说法?现在我们看到这里,真的不是假的,你看单单这个尘字,一尘的尘字能讲得完吗?讲不完,无量劫都讲不完。为什么?它称性,性是没有限量的,它真的是个无量,它不是有量,无量你怎么能讲得完!这么多的经典,我们什么时候能学完?四弘誓愿里面讲的,「法门无量誓愿学」,我什么时候能学完?你只要一个字学懂得,全都懂得,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哪需要多!
今天早晨我看完牙齿以后,回去在门口,遇到一个老人,八十六岁。他告诉我,我早年在左营弥陀院讲经他还记得,我都忘掉,讲《金刚经》,他是我的听众。说这个话,多少年?在佛光山之前,佛光山开山到今年四十四年,应该五十年前。换句话说,五十年没见面都老了,我八十三,他八十六。身体还算不错,今天来看我,说是他每天早晨做的功课很多,念《普门品》、念《心经》,念一大串。我就告诉他:我们现在年岁大了,不是年轻人,不要念那么多。他说:行吗?我说:「行,你只念《弥陀经》,只念阿弥陀佛就好。早课也是的,一遍《弥陀经》,多念佛号;晚课亦复如是,也是一部《弥陀经》再念佛号,佛号愈多愈好。一切妄念统统放下,一心一意求生净土就对了。」难得他今天来看我,我相信那个时候的听众已经不多了,五十年了。一部《弥陀经》,真的,你要是念到开悟,所有一切经全通。过去祖师大德常说「一经通一切经通」,这是佛法微妙处,不必学很多,所谓一门深入、长时熏修。
我们对于年轻人,我多半叫他念《无量寿经》,不叫他念《阿弥陀经》,为什么?《阿弥陀经》太少,《无量寿经》是净宗概论,对于西方极乐世界介绍得详细。如果有心去研究的话,看《无量寿经》的批注,有古人的批注,有今人的批注,都可以做参考。你对极乐世界了解得愈多,你的信心会生起,你的愿力会坚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功夫在一句佛号。所以中年以上我们应当把这个法门牢牢的抓住,一定要知道世间苦。眼前我们看到的,灾难太多,金融危机大概还没有过去,现在国际上发布的信息,科学家讲的,我们地球上现在是农产物在减产,所以今年的粮食价格比去年涨一倍,这说明什么?说明粮食危机非常可能出现。再往下面说,水资源有问题,饮水,干净的水愈来愈少,日子往下去愈来愈不好过,我们应该有高度的警觉心,怎样帮助自己?认真念佛。无论什么灾难现前不惊不怖,我们不害怕,我们念佛求生净土。自己要有信心决定得去,不能有丝毫怀疑,我们就成功了。
世界上灾难这么多,原因是什么?是地球上的居民不善业所感的。我们自己要断恶修善,我们不能像一些无知的人一样,也造作罪业加速灾难的发生,这个事情不可以做。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小心、要谨慎,善行从哪里做起?从「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佛教导我们,所有善行里面,最大的善就是孝养父母、就是尊重老师,孝亲尊师这是一切善的根,如果根没有,那个行善是假的不是真的。人真正懂得孝父母、孝师长,不敢起恶念,起个恶念是什么?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师长,我的父母没有教我做坏事,我的老师也没有教我做坏事。我们有损人利己这个念头,不要说做事,这种念头就已经不孝,已经对老师不尊敬,这是消极方面来说。如果积极方面来讲,我们是个佛弟子,我们自己表现得好,这是为佛争光,就是孝于佛,你看,这佛弟子,这人是好人。佛弟子做不如法的事情,那个罪很重,不但人家骂我们,连佛都骂,连父母、连祖宗、连佛都骂,让佛教的形象在这社会上下降,不能提升,下降谁的罪过?我们的罪过,我们没做得好。一定要做好榜样!
我在台中学佛的时候,李老师常常用四重戒教导我们,就是《梵网戒》里面有两句话,「不做国贼,不谤国主」,这两句话重要,老师给我们讲了十几遍都不止,所以我们就印象很深。国贼是什么?不可以做伤害国家、民族、社会的事情。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民族、对得起社会,决定不能够有害于社会大众,要给社会大众做好样子,不能做个坏样子。不谤国主,国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政府各级领导人,从总统、院长、部长到县市长是国主。我们对他,他的善行我们赞叹,他有不善的地方我们不说,不要放在心上,更不能放在口上。为什么?这样才能够造成社会的团结、社会的和谐,这是正确的。不要去批评别人,社会如果我们大家都不批评别人的坏事,赞扬别人的好事,那个做不善事情的人他的心里面良心发现,他会改过的。你看看,古圣先贤、佛菩萨的教诲用意多深!《璎珞经》上还有两句,「不漏国税,不犯国制」,国税是人民对政府要纳税,我们奉公守法,纳税是人民的义务,不能偷税。漏税是属于盗戒,你看你盗国家的,国家应该有的收入,我少缴一点,那不就是占国家的便宜吗?这属于盗戒,这是错误的。国制是国家的法律,一定要遵守国家法律,社会才会安定,才会有和谐,我们的生活才有保障。这个四重戒好,一定要遵守。
总的原则「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们在佛法里面所学的,圣贤里面所学的,要常常讲给别人听,我能讲一句就讲一句,能讲两句就讲两句。遇到熟人在一起,要三句不离本行,我就要跟你讲佛,给你讲中国传统文化,我给你讲孝悌,给你讲忠信,讲这些。我们自己生活当中,要把这个东西做出来,做出好样子。活到老,学到老,也得做到老,这样我们的人生多快乐、多么幸福!快乐、幸福不在乎金钱,与财富不相干,与地位不相干,不是地位高了就幸福,不一定。反而像我们这些平民,真正可以过着幸福美满的人生,只要你能看得破、放得下,你的生活快乐,现在就在天堂。如果我们迷惑颠倒,起心动念损人利己,起心动念是贪瞋痴慢、是自私自利,那你的生活就很苦,纵然富贵你也不乐,为什么?不知足。人不知足那就是贫困,人要知足那就是富贵,富贵是什么?他不求了,这是真富贵。心里还有欲望,还有求,还不知足,纵然有...(●[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二十四集)
...电影,看电影银幕上的画面,我们以为是真的,如果我们看放映机里面的胶卷,才知道全是假的。我们凡夫今天看的,是看到银幕上;八地菩萨看的,是看到放映机里,知道是幻相。幻相有没有?不能说它没有,也不能说它真有,相有体空,事有理空,这不可得。这一尘里面有空、有有。
【良由幻色无体必不异空。真空具德彻于有表。】
幻色就是现象,我们今天讲的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这些现象没有自体,所以它跟空真的没有两样。《心经》里面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就是说这个真相。它虽然是有这个现象,这个现象存在的时间太短,佛常常也用闪电做比喻,《金刚经》四句偈里面就讲到,「如露亦如电」,电是讲闪电,闪电很快就没有了。但是闪电的速度还是很慢,我们眼睛还是看到。我们的精神现象跟物质现象的生起速度太快,我们眼睛看不见,眼睛能看见的决定是它的相续相。所以『幻色无体必不异空』,这就是色不异空;下面这两句是空不异色,『真空具德』,真空就是自性。佛法里面,把现在我们一般人观念上这个空间称为顽空,不是真空,这个空是假的,这个空间也是自性变现出来的现象,我们称之为自然现象,它不是真的。「具德」,就是惠能大师开悟说的第三句话,「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说这么一句话。释迦牟尼佛在《华严经》上说得比他详细,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就是惠能大师所说的「本自具足」,具足是什么?圆圆满满,一点缺陷都没有。佛是讲三样,第一个是智慧圆满,你有圆满的智慧;第二个是德能,今天科学里面讲能量,你具足,没有欠缺;第三个是相好。这三样东西把一切万事万物都包括,是你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彻于有表』,这句话显现在有的当中,你看自性,自性里面本自具足的这些智慧德相,在物质现象、精神现象里面显现出来,「彻」就是现出来。这一句就是能大师五句话最后一句,「能生万法」,虽然自性里头什么都没有,没有现相,但是它能现相。为什么能现相?自性里面具有这种德能,我们现在讲有能量,能量会转变成物质,能量会转变成精神,是自性能量在现象里面显现出来。下面这两句好:
【观色即空。】
这现象你真的会看,会看的人可了不起,就在现象上,物质现象跟精神现象,你看到空性,禅宗里面讲你见性,性在哪里?色就是性。
【成大智。】
你自性里面的智慧现前。现前怎么样?
【而不住生死。】
了生死。没有生死,哪来的生死!不但是了生死出了三界,出了三界,三界是六道轮回,算不了什么,超越十法界。不但超越十法界,超越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他回归到常寂光净土,常寂光是自性,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在哪里?『观色即空』就是,就回归自性。那就是惠能大师做出的榜样给我们看,你看他见性的时候跟我们说了五句话,重要。我们今天修行修什么?实在讲就是修这五句,修这五句就见性。第一句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你要记住,我们的真心是清净的,所有一切染污、分别执着妄想都是假的,假的我们要把它放弃、要舍掉。菩萨六波罗蜜就修行六个纲领,第一个讲布施,是不是叫你施财、施法?那都是小事,那是在练习。真正叫你施什么?你把妄想分别执着布施掉,那你功德就圆满,你清净心就现前。清净心一现前,后面全得到,般涅槃得到,不生不灭。能大师第二句就是「不生不灭」,没有生灭。第三句「本自具足」,这是性德,就是此地所讲的真空具德,这一句就是本自具足。「本无动摇」,你的心是常定,没动过,真心没动过,会动的是妄心不是真心。后头「能生万法」,所以万法是自己,不是别人。能生万法,我们就比喻说他会作梦,梦有没有什么原因?没有原因,你作梦能找到作梦的原因吗?找不到,没有原因,它是虚妄的,你就不要去找它,你要找它那你就错了,不理会它就没事。这能生万法,万法是虚幻的幻色,没有自体,自体就是清净心。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修什么?修清净心。修清净心你就不能不放下,你不放下就不清净。放下难,真难,不是那么简单!所以八万四千法门,法就是方法,门就是门径,佛给我们开了八万四千门径,每一门都是教你放下。我们今天选择的是念佛法门,这个法子方便,无论什么念头起来,阿弥陀佛取而代之,一句阿弥陀佛把它换过来。这有什么好处?纵然不能恢复到清净心,跟阿弥陀佛有缘,这一生开不了悟,不能大彻大悟,到极乐世界再开悟,换一个修行的场所。这个好,比什么都好,用这个法门没有一个不成功,而且当生成就,不要等到来生。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五十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五十集) 2009/6/18 台湾高雄 档名:12-47-50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九面第二行,还是从第一行最后两个字看起:
【观色即空成大智而不住生死。观空即色成大悲而不住涅槃。以色空无二。悲智不殊。方为真实也。】
在一切现象里面,佛在大乘经教常常把它归纳为两大类,这两大类一个就是「色」,一个就是「空」,色是法相,空是法性,就是性相这两方面来讲。实际上,色空是一不是二,前面我们已经学了很多,一直在一起学习的同学我相信都有一定深刻的印象。性相是一,空有不二,理事一如,名相说得很多,实际上都是说的一桩事情。我们『观色』,色即是空,《心经》上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这个观是智慧,空在哪里?空在色上,色就是空。有没有色的存在?没有色,如果你从性体上去看,形相就没有了,现象没有了;从现象上看,空性就在色相里面。所以大师在此地教给我们,「观色即空」,你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现前。为什么说『不住生死』?没有生死。生死是我们一个错误的概念,也是个抽象概念,没有这回事情。一切法不生,不生当然就不灭,《中观论》里面第一句就是讲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常不断,不一不异,所有一切对立都不存在,这是真实智慧。『观空即色』,空性里面有色。实在这两句,我们用惠能大师开悟的五句话来看就很清楚。「观色即空」就是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观空即色」就是他末后所讲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我们这样一对照就很清楚。『成大悲而不住涅槃』,涅槃就是不生不死,为什么?因为空即是色。所以诸佛如来、法身菩萨自然就与十法界里面的众生起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他就有应。什么叫感?起念头,起心动念。
在早年我们学经教确实很困难,不要说我们这个时代证悟的人没了,从前李老师常常感叹着跟我们说,这个世间没有圣贤出世,没有佛菩萨应化在世间,我们众生苦。原因是什么?业障太重,造作无量无边不善的业报,所以造成障碍,障碍是什么?佛菩萨不来了。现在我们懂得,不是佛菩萨不来,佛菩萨要不来,不就真的把他障碍了,哪有这个道理?这在《华严经》上讲不通,没这个道理。来,来怎么样?绝不是用佛菩萨的身分来,没有不来的,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样的身,现身说法。现在人不相信伦理道德,有很多年轻的小孩就懂得孝顺父母,那是什么?佛菩萨在那里示现,把孝的样子做出来给我们看,我们懂得孝道了,教孝。
现在人不相信因果报应,以为这是迷信。我今天看到一个信息,昨天有人告诉我,今天他们从台北的一个报导,这个报导是说台北县中和市的市长,你看,还有彩色的。中和市长,树神托梦给他,他移这个树的时候,树受了伤,树神托梦。他在移树的时候也受了很大的痛苦,这个痛苦是树神惩罚他,告诉他三个月之后他的脚就会好,因为树神受的伤要三个月才能恢复。有树神,这个树听说有五百年了。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树木高度有一个人高就有树神。所以在过去,出家人在山上修行,要想搭个茅蓬,那一定要砍树,做个梁、做个柱子,搭个小茅蓬修行,遮蔽风雨,佛许可的。但是怎么样?要在三天之前,砍树三天之前要跟树神沟通。我们相信市长没有跟树神沟通,就把树砍了,所以树神在惩罚他。跟树神沟通,给他诵经、供养、祭祀,请他搬家。实在讲树并没有神,这个要知道,为什么有树神?有些鬼神依靠树木花草他就住在那里,好像是他的房子一样,这样久而久之他就变成树神。他也有执着、也有分别,这个树是他的家,你把他的家破坏他不答应的,他就跟这个树合成一体。这个鬼神身是什么?那树的样子就是他的身体,所以你伤害他的时候他有痛苦。这是最近发生的消息,发生在上个月,五月一号,一个月之前的事情,我们现在才知道。真有树神,草木都有神,草木神没这么...(●[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二十四集)
...神。他也有执着、也有分别,这个树是他的家,你把他的家破坏他不答应的,他就跟这个树合成一体。这个鬼神身是什么?那树的样子就是他的身体,所以你伤害他的时候他有痛苦。这是最近发生的消息,发生在上个月,五月一号,一个月之前的事情,我们现在才知道。真有树神,草木都有神,草木神没这么大的神通,但是他要碰到爱护花草的人,他有了困难,也会去找他求救、求帮忙。这些事情我们都听说过,决定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们从国外一些心理医生,他们用催眠术来替人治病,治病找病根,你的病是怎么发生的。有许多疾病是与生俱来的,他到这个世间来就带来的,这个病根什么时候发生的?可能在前生,可能在更远的前生,过去世一世、二世、三世、四世,还有一个人一直追溯到过去八十世,差不多将近三千多年,这个病根深了。只要找出来,知道原因,把这个原因消除,你心开意解,不再执着、不再分别,病就好了。道理我们要懂,这些理论、事相佛经里面讲得透彻,可惜我们天天在这里学,学了怎么样?没认真去干。如果真正具足信愿行这三个条件,你什么病都没有。你看这些病人了解病因,把这个病因放下,放下就是忏悔,放下,他病就好了。这篇文章教导我们「妄尽还源」,你能把妄统统断尽、统统放下,你就还源,还到哪里?究竟圆满的佛果,回归到自性清净圆明体。这个真高明,这一下就超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还有四十一个阶级,你这四十一个阶级都没有了,这叫顿悟,这就顿超。在理论上,一点都没错,在事实上,也没有错误,事真的是如此,问题你能不能把妄想分别执着一下断掉?一念之中统统放下,放下就是。所以大乘教里面讲,凡夫成佛需要多少时间?一念,《华严经》上说「念劫圆融」,这是从时间上讲,时间没有长短,你真明白、真肯放下,一念就成功了。放下执着你证得阿罗汉,证得阿罗汉,六道里面这些病全没有了,他超越六道,哪里还有六道的病?他不可能把六道的病带到四圣法界,没这个道理,全没有了。也就是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着,换句话说,不再放在心上,心里面已经没有六道的事情,这就能超越六道;你心里有六道,你就超越不了六道。六道从哪里来的?从心想生,你心里头还有六道。
大陆上有个刘善人,最近在不少地方治病,我听说了,他讲得不错,他用什么方法?就是把你的病因说出来,叫你放下。他有个案例,一个老先生得病,几年都不能好,治不好,遇到他,他就告诉他,你这个病是从怨恨得来的,你怨恨谁?他说出来,他说他有三个儿子,两个都考取大学,老三不用功念书,没考上。刘善人说,你就恨他?是,恨他,恨他不成器。你的病就从那个恨得来的。他就劝他:你要知足,你家三个,两个考取,不错了,哪有个个能考取的!这样一说,他心里想想,不错,哪有个个人都考取的!好,我不恨他。这一不恨,这个心病,心痛的病,他就不痛了,过不了几天就好了,没事了。他们也常常见面,他说你还怨不怨恨老三?不恨,现在不恨了,我也不把他们放在心上。这老人健康了。所以病,我们想这个因,佛法讲的贪瞋痴慢疑,这叫三毒烦恼,你有这个东西,你心里有毒,外面境界现前你就感染,怎么呢?你就生烦、生恼、生怨、生恨,再发怒、发脾气,那病马上就得了。得的病总不外乎心肝脾肺肾,他讲得很详细。所以佛教我们「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你就百病不生,你里头没有贪瞋痴慢。贪瞋痴慢没有,你肯定没有烦恼、没有怨恨,你也不会发脾气,因为你从根把它消除掉了。为什么会有贪瞋痴慢?总的根就是个「我」,自私自利,都是为了这个。自己爱好的,喜欢控制、喜欢得到;自己讨厌的,喜欢他远离,永远不要看到他。心里面有这些妄念、这些妄想,这就是得病真正的原因,他没智慧。有智慧的人晓得空色都不可得,都不是真的,所以无论是物质环境或者是精神环境,都不放在心上,这个人就成佛了,真正的妄尽还源。
这些话说得容易,做起来可真难,你试试看,你去放放看,看你能放多少。才说放下,下定决心我放下了,境界一现前,妄念马上就起来,烦恼就起现行,不是那么容易事情。佛菩萨大慈大悲,为我们开方便法门,八万四千法门之外有个特别法门,就是念佛。这个法门是真好,不管你是善念是恶念,你是欢喜还是烦恼,念头才起,「阿弥陀佛」。不起念头没事,一起念头全是阿弥陀佛,用一句阿弥陀佛把所有一切杂念取而代之。第一个是妄念起来,第二个就换成阿弥陀佛,决定不让这个妄念相续,这个叫功夫。果然能够用一句佛号代替,功夫就得力,将来你到哪里去?你要是开悟了,当然你成佛了;没开悟,没开悟到极乐世界去,阿弥陀佛在那里等你,他会帮助你开悟。这法门殊胜,十方诸佛都赞叹,十方诸佛都像释迦牟尼佛一样劝我们求生净土,劝我们亲近弥陀。古大德有句话说,「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这是好事,不要当面错过。
所以智慧现前,没有生死;没有生死,我们的身在此地,我们的身到这个世间来是什么?到这世间来是业报身,过去生中造的业,业力牵引着你到这个世间来投胎。你跟父母有缘,没有缘不会到一家来,到一家来都是有缘。这一生要怎么样去过?那就看你的善根福德因缘。善根深厚,你会遇到善友、善知识,遇到好老师,老师教导你。你要是有福德,你会听老师的话;不听老师的话,那个人没福,有善根遇到了,福报不够,老师讲的东西不能完全接受、不能完全奉行,这没福。所以自己的福报,就是老实人有福,不是说聪明人有福,老实人有福,古谚语里非常有道理。你能够听一个字,就琢磨这个字我怎样把它做到。
刘有生先生的祖师是王凤仪先生,「万国道德会」的创始人。我跟这个会还有一点关系,早年万国道德会在美国洛杉矶开第三次世界代表大会,我也随他们的团到美国。我是他们团里面的顾问,在洛杉矶大会里面做报告,我讲的题目是佛门的「十善业道」。最近香港那边有个同修送一本王凤仪的传记《言行录》,印成一本送来给我看。我看到他的传记,非常难得,这个人没念过书,不认识字,可是他家里面先人,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读书人。到他这一代,父亲死得早,家境非常穷困,就没念书。祖先世世代代是读书人,所以他就发了一个大愿,一定要叫他儿子读书,我怎么样苦,我也要叫儿子读书,继承家里面读书的风气。儿子读书也很认真,那个时候读私塾,他跟他儿子一起学。他儿子在学校学了之后,回家来讲给他听,讲什么?讲《大学》、《中庸》,讲给他听。他听完之后,他也讲给他儿子听,他讲什么?他听了一句,他听了一个字,他就琢磨这个字我要怎样把它做到,这是真学问。他学到一个「孝」字,他就孝养父母,真做到;学到一个「俭」字,勤俭,他学到了,无论帮谁做工他都非常认真负责,所以富有的人家都喜欢雇他。这个人老实可靠,他又不讲价钱,不像一般人做一天工一定要多少钱,他不讲。他说你雇我来做,我就认真做,你给我多少钱都可以。多给少给都一样,他不计较,生活节俭。以后他开悟了,这一开悟他都通了,一切理事他都通。为什么会开悟?人真诚到极处,真诚就是定,定不一定要盘腿打坐,没有杂念,起心动念都是为人,没有想到自己。他自己很简单,因为他过去父亲曾经跟他讲过,人要有五亩地生活就能过得去。所以他有五亩地他就不贪了,他不需要更多的产业,我能活得下去就行。他心是定的,定能开慧,佛家常讲「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智慧开了就能解决问题。
他大概是三十七、八岁的时候智慧开了,后半生到处讲学,他还办了很多学校,成为一个名人,仰慕他的人、尊敬他的人、跟他学习的人愈来愈多。由此可知,人最怕的是没有志气、没有恒心、没有毅力,人要有志气、有恒心、有毅力,没有不成就的。他一生讲他走的是圣贤之道,对古圣先贤,听别人讲,讲书也好,讲故事也好,他是听得津津有味,听了他真有心得,真听进去,真想学,这么一个人。世代相传,但是真正像他这样做的不多,他是真干,是一位实行家。近代,也就是现代,大陆上刘有生先生也是农民出身,也是没有念过书的,现在到处给人讲病,继承王凤仪先生的教诲。他有什么长处?他完全学王凤仪先生,真干,学一样要把它做到,而且做得很彻底,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他们所说的这些原理原则,全在《华严经》里头,《华严经》讲得很多,读诵的人很多、研究的人很多,没有能落实到生活,所以成就不如他们。
我们今天学习这篇文章是贤首大师著作的,大师著作这篇文章用意,前面我们都报告过了。《华严》的分量太大、太丰富,纵然你很想去学它,修学的纲领抓不到。贤首国师也是佛菩萨再来,来帮助我们,他这篇文章就是《华严经》修行的纲领,所以它的经题叫「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还源就成佛,到什么人才真还源?《华严经》上讲的法身大士,还源了,这些人六根在六尘境界上,他真正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就还源了。我们常说,不执着,六道没有了;不分...(●[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二十四集)
...是自然的。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就是我们现在讲移民,移民到极乐世界,他只有一个条件,心地清净,心净则佛土净。念佛是方法,要念到心地清净你就能生净土,心不清净不能生净土。如果我们这个地区,我们用念佛的方法也念到心地清净,台湾就是极乐世界,台湾就是净土,事在人为,我们要认真努力去干。不要看小了自己,我会影响一家人,我会影响我周边的人,诚心诚意去做,自然得到诸佛菩萨加持,这就对了。我们再看下文:
【若证此理。即得尘含十方。无亏大小。念包九世。延促同时。故得殊胜微言。纤毫彰于圆教。奇特圣众。轻埃现于全躯。】
这个道理你能够亲证,亲证你就入佛法界,入佛法界,你就成佛了,你就是华严会上佛菩萨。入这个境界是什么样子?这里有四句话形容,『即得尘含十方』,一微尘包含十方法界;『无亏大小』,没有大小,大小是对立的。我们凡夫有大小,为什么?大小从分别里面出现的,从执着里头出现的,离开分别执着哪来的大小!『念包九世』,这个念是一念,「九世」是什么?过去、现在、未来,这叫三世。过去有过去过去、过去现在、过去未来,叫过去三世;现在也是的,现在过去、现在现在、现在未来,这是现在三世;未来亦如是,未来过去、未来现在、未来未来。这是从时间上讲,一念里面有九世。『延』是延长,『促』是缩短,同时,换句话说,没有先后,一念九世,哪有过去现在未来?没有,过去现在未来是假的,不是真的。
这个大乘教里面佛讲得非常多,我们读了很多,我们学习的时候研究讨论也很多,可是怎么样?没有落实,所以我们还是生活在妄想分别执着的幻境。如果我们真的把所学的东西都落实,那早就证果了,早就改变我们的世界。你一个人成就,你一个人改变;我们一个道场人成就,一个道场改变了。早年东晋时代,慧远大师在庐山建第一个念佛堂,这是净土宗从那里开始,净土宗初祖。所依靠的经典就是一部《无量寿经》,那个时候《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都还没有翻译,《无量寿经》是最早的翻译,依《无量寿经》修念佛法门。志同道合的同修一百二十三人,个个成就,你说多殊胜!我们就知道,远公大师那个时候,庐山东林念佛堂就是极乐世界的缩影,确实是时间、空间都没有。「尘含十方」、「无亏大小」,空间没有了,「念包九世」、「延促同时」,时间没有了。我们今天讲突破时空的界限,突破时空的维次。
『故得殊胜微言』,微言大义,微是精微,无比的殊胜,就像经上讲的,一尘里面,里面圆圆满满含容着遍法界虚空界的信息。前面说得很清楚,一尘如是,一一微尘无不如是,「当知一一尘等亦尔」,也都是这样的。所以明心见性,性在哪里?随拈一法,无一不是。『纤毫』,这是说在物质现象里面的一粒微尘,在正报现象里面的一根汗毛,毛端或者是毛孔,『彰于圆教』,彰是显彰,圆教是大乘圆满的教化。这一句把十方三世诸佛如来一切教化统统包含在其中,所以叫圆教,一乘圆教。这是说纤毫里面见到无量无边的佛法,是这个意思。
『奇特圣众,轻埃现于全躯』,「奇特圣众」是指诸佛如来,因为讲圣众,阿罗汉算圣众,阿罗汉、辟支佛、菩萨都算是圣众,他加个「奇特」,那就不是普通圣众,大圣,那是证得究竟圆满果位的诸佛如来。他们在哪里?「轻埃」是什么意思?埃是尘埃,一粒微尘很轻,这些诸佛如来现身,「全躯」是全身现前,就在一微尘里头现全身。一微尘里头现全身,一微尘里面具足一切大乘圆教。所以这些事,我常讲这是佛经里面的高等科学,现在科学家纵然是讲到量子力学,从微观世界做出相当可观的成就,但是跟佛经一比他还差得很远。他现在只发现佛经上讲的微尘,微尘里面有这么多东西,他没说过,微尘里面有世界,微尘里面有圆满的佛法,微尘里有不思议的诸佛如来,这没说过。
在《华严经》上,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就讲得这么清楚,一微尘里头好热闹,谁能去?佛在经上说,普贤菩萨能去,这句话意思很深,普贤菩萨能去。谁是普贤菩萨?我们念佛同学都是普贤菩萨,你念《无量寿经》不要白念了,《无量寿经》第二品「德尊普贤」,你看看,净宗法门没有一个不遵修普贤大士之德。所以我们晓得,极乐世界是修普贤法门的,普贤法门的纲领就是十大愿王。你再细细观察,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就是十大愿王的落实,十大愿王怎么修法?你一看四十八愿就知道了。所以,净宗同学都是修普贤行的。我们现在是不是真修?有问题,问题大了。普贤菩萨跟别的菩萨有什么两样?普贤菩萨没有分别心,普贤菩萨没有执着,普贤菩萨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一点我们没做到,我们分人、分我,对这个人好,对那个人讨厌,这不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教给我们从哪里修?
「礼敬诸佛」,自己谦虚、谦卑,对一切众生都礼敬,为什么?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对一个众生不恭敬,我就是破坏自己的普贤行,我修什么?唯有普贤行才能够契入微尘世界,才能能够见到这样殊胜的境界。我们要能够入佛境界,跟诸佛如来打成一片,你离开普贤行可不行。第一个就是有恭敬心,绝不敢轻慢一个众生,对于蚊虫蚂蚁,我们念佛人看到都合掌,蚊虫菩萨、蚂蚁菩萨。有没有感应?有感应,我们这个心对牠,牠知不知道?知道,牠也很欢喜,因为别人都瞧不起牠,我们对牠这么尊重,牠很高兴,牠就跟我们很合作,牠不会妨碍我们,有灵性!不但动物有灵性,树木花草都有灵性,我对它恭敬,我对这个树恭敬,树有树神现在我们知道,他对我们也恭敬,他的回报也非常好。为什么?树长得茂盛,树叶绿,遮荫,开的花特别香,果特别甜,这是什么?那是对我们的酬报,我们对它好,它对我们好。我们菜园里面种的蔬菜比别人的菜就好,我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肥料,没有;爱心,爱心种出来的,真诚心种出来的,它怎么会一样?我们明白这个道理。
「称赞如来」,人的好处、长处我们要赞叹,人的不善处不但不能说,都不可以放在心上,那你心多快乐!千万不要把自己的良心当作别人垃圾桶,专收别人坏东西,你的心就坏掉了,你怎么可以干这种傻事情!专收别人好的,收佛菩萨的,那你就是佛心、菩萨心肠,绝不收这些拉拉杂杂的,这是称赞如来。真干,像王凤仪一样,学一条我就真正做一条,他是做出来的。做久了,心地清净,智慧现前,世出世法没有一样不通达。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五十二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五十二集) 2009/6/20 台湾高雄 档名:12-47-52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经文第十面第二行,从第四这个地方看起。我们把经文念一段:
【自下依此能遍之境而行四德。谓依前一尘能遍之境。而修四种行德。】
贤首大师这篇文章总共给我们讲六桩事,也就是六大段。前面三段所说的,就是《般若经》上讲的一句话「诸法实相」,宇宙人生的真相,从缘起到形成都说尽。第一段给我们讲本体,第二段给我们讲现相,第三段给我们讲体相的周遍含容。文字虽然不多,用现代科学的术语,就是了不起的科学与哲学,从事上讲是科学,从理上讲是哲学。这是古今中外多少这些哲学家、科学家,包括神学,都在探讨宇宙从哪里来的、生命从哪里来,这生命当中我从哪里来。禅宗确实有用「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当作一个话头,多少人参究,有开悟的,也有很多没开悟。为什么有些人开悟,有些人不开悟?这里面的关键、秘诀就是他用心专不专?《弥陀经》里面所讲的「一心不乱」,如果他的心真到一心不乱,没有一个不开悟;凡是没有开悟的,没有达到这个程度,这才是真正的秘诀。我们要在这些地方留意,用心到纯一就是到开悟的边缘,继续绝不放松就有豁然大悟的一天。彻悟之后就是前面讲的三种周遍,你就证得。无论是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这是从烦恼这边讲的;从自性那边讲的,周遍法界,出生无尽,含容空有,这是从自性上说。这是一大段,这是道,中国人讲道、讲德,这讲道。从这以下,四、五、六这三段这就讲德,什么是德?随顺自然的规律就是德,那就是正常的。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究竟圆满的幸福,真实的受用。如果与性德相违背的也有受用,什么受用?六道三途苦海无边,就变成这样的受用,这样的受用是悖德,与性德完全相违背。
在这里面,这一段是讲『行四德』,这是讲的总纲。诸佛菩萨,不但是诸佛菩萨,我们讲证果,证果证什么果?小小果。小小果在小乘是须陀洹,初果;在大乘是初信位的...(●[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二十四集)
...来说,就是尽善尽美,没有丝毫错误,没有丝毫缺陷,这还了得吗?这是什么人?诸佛如来才能做得到。没错,佛是这么说,可是佛又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话说得多好,说得多究竟。我们现在回头想想自己,跟佛说的不一样,差距太远!这什么原因?我们只知道随缘,不知道在随缘当中要与性德完全相应,就妙!佛门里面有两句话,「随缘不变」,不变就是妙用,什么东西不变?性不变。性是什么?我们想想惠能大师的话,这见性的人,他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我们现在用清净来说有没有变?我们变了,我们不清净,不清净就不是妙用,清净就是妙用。在日常生活当中,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这是在环境上说顺逆;人事上讲,无论是善缘、是恶缘,你都能保持清净心。清净心怎么讲?顺境、善缘你的心不起贪恋,保持清净,没有贪恋;逆境、恶缘不生瞋恚,无论在什么境界里,你都能保持平等,清净平等。《无量寿经》经题上「觉」,觉不用去想它,只要清净平等肯定是觉而不迷,觉是智慧,所以那叫妙用。从穿衣吃饭,日常当中点点滴滴琐碎的小事,待人接物,都要跟清净相应,都要跟平等相应。平等是哪一句话六祖讲的?是第四句话「本无动摇」。不动摇不就平等了吗?一动摇就不平等,不动摇就平等。智慧在哪里?智慧在第三句「本自具足」,这才叫妙用。能生万法又不生不灭,本无生灭,你说妙不妙?不生不灭它又能生万法,出生无尽,真妙!他把这个摆在第一句,这是我们修行证果第一个原则。我们看大师底下的文:
【谓依真起用。广利群生。众生根器不等。受解万差。乐欲不同。应机授法。应病与药。令得服行。维摩经中具明斯义。】
到这里是一段。下面所说的这个全是『依真起用』,真是什么?真如自性。「依真起用」就与性德相应,那叫妙用。我们今天想想这点,我们错了,我们今天依什么起用?我们是依自私自利起用,对不对?与我有利益的这个事情我就干,与我没有利益的这个事情我就不干。毛病在哪里?毛病在「我」,这就违背了性德,为什么?自性里头没有。世尊在《金刚般若经》里面讲得很清楚,「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自性里头这四个都没有。我们就晓得,如果说是永离四相,永离四见,那个境界更高了。到大菩萨不但四相没有,念头都没有,「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这大菩萨。前面是菩萨,后面是摩诃萨,这叫妙用,与性德相应。这一关我们有没有办法突破?办法是有,怕的是我们做不到。为什么?我们不肯真修。真修就能做到,用什么方法?法没有定法,八万四千法门,佛说的「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任何一个法门都可以达到,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22-9-20 17:49:21
|
只看該作者
也就是说都能够破四相、破四见。我们用念佛法门,刚才跟诸位说过,念到一心不乱就相应,四相四见都破了,当然先破四相。先破四相你证小果,再破四见你证大果,这叫妙用。所以「我」是个麻烦事,念念没有把我忘掉,念念是为我,有我就有自私自利,有我就有贪瞋痴慢,就有名闻利养,就有五欲六尘,一连串发生出来全是错误的。起心动念说真话损人利己,这个用不妙,这个用是什么?这个用是轮回用,造轮回业,现出来的果报是轮回的果报。
我们愿不愿意再搞轮回?学佛的同修口里都很强,不愿意,我不想再搞轮回;可是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天天在搞轮回业,心与口不相应。这就是我们的道业为什么不成,为什么没进步,原因就在此地。实在讲我们是业障太重,烦恼习气太深,听佛讲经有的时候也感动得流泪,可是一出讲堂老毛病又犯了,刚才流的泪忘得一乾二净,还是干自私自利,这就是不成就。印祖有方便法,他教我们,他那个方便法有些人用有效,有些人用的还是没效。他的方便法是写个「死」字,把「死」贴在额头上,叫你常常想着我就要死了,这是个方便法。我就要死了,哪一样东西我能带去?当然这个世间,你的财富带不去,你所有一切受用带不去,你的家亲眷属带不去,你的名闻利养没有一样能带去,不放下也得要放下。所以常常看着这个字就是叫你放下,「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你能带得去的是什么?业力。业力引导你去轮回、去投胎,这个业力引着你去,你出不了轮回。我们把这个业力换掉,善恶业我都把它放下,我只要这一句「阿弥陀佛」,这一句阿弥陀佛是净业,它不但没有善恶,连染净都没有,可以说这名号是纯净纯善。我只把这句阿弥陀佛念熟,永远记在心里,只有这一念,不许第二个念头掺杂进去,你成功!为什么?这叫一心不乱。心里只有一个阿弥陀佛是一心不乱,你决定得生净土。生净土不但超越轮回,超越十法界,这成功,用这个方法成功的人不少!哪个法门都不能跟这个法门比,确实像善导大师讲的,「这个法门万修万人去」。
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念佛人,修净土的人不能往生?这从前李老师常讲,为什么不能往生?阿弥陀佛里头夹杂着杂念。念佛的秘诀,《大势至圆通章》里头讲得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你看这八个字,我们有没有达到这八个字的标准?想想看,没有!人家是净念相继。我们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是相继,可是里面夹杂着妄想,所以这不是净念。还有什么?还有夹杂着怀疑,极乐世界真有吗?真靠得住吗?我什么都放下,万一到将来我落空怎么办?他有怀疑,有怀疑不清净,把净念破坏。夹杂着有名闻利养,对这个世间有些放不下的恩恩怨怨,把我们的净念破坏了。相继也不容易,我们念佛常常断掉继不起来。所以古大德告诉我们,这个秘诀就是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念佛要做到这一点,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就成功。这三句话九个字是念佛的秘诀,是念佛的箴言,八万四千法门只有这个法门最简单、最容易、最稳当、最可靠,还最快速,成功还特别高。所以这个法门得到诸佛赞叹,十方菩萨非常羡慕,没有缘分,遇不到。我们今天有缘分,有缘分如果再是有善根、有福德,恭喜你你这一生成就了。什么叫善根?能解、能信这是善根。什么是福德?福德是真干,真干就有福。只有这个是真的,其它全是假的,这要晓得,大千世界是假的,六道十法界是假的;极乐世界是真的,诸佛的实报庄严土。谁有缘分在这一生当中得人身,遇到这个法门,遇到善友把这个法门给你讲清楚、讲明白,你听懂,你理解了,你这一发心真干,你就成功。这是依真起用,一真一切真。
『广利群生』,「生」是九法界众生,这范围广!九法界众生普遍的利益,怎么样利益众生?帮助众生、教化众生,帮助众生、教化众生是菩萨事业。这个地方的四德,我们把它字数尽量的缩短,它这用七个字,我们用四个字,第一个是「随缘妙用」,第二个是「威仪有则」,第三个是「柔和质直」,第四个是「代众生苦」,四句一桩事。「广利群生」,就是四弘誓愿里面的第一句「众生无边誓愿度」。你发这个愿,要真的发愿,不是假的,真的就跟性德相应;假的是妄语,妄语是悖德,你违背了性德。在事相上说,妄语是对不起自己,对不起佛菩萨,对不起佛菩萨是不孝,对不起众生是不义,对不起自己是不仁,你没有仁爱的心,没有慈悲心。人怎么可以妄语?发了这个愿真干,那你就不能怕苦。如何帮助众生?一定要给众生做好样子,教化众生,要从教化自己做起;自己没有教化好,你怎么能教化众生?
释迦牟尼佛能教化众生,孔子能教化众生,为什么?他把自己教好了,也就是自己说到做到。而实实在在说,这些大圣大贤都是做到之后再说到,也就是先施身教,施是布施,以身作则,做出样子来给大家看。人家看了,看了之后感动,看了之后感动就是缘成熟。所以佛家常讲「佛不度无缘之人」,他看了,看了无动于衷,你就不要去教他,你教他叫白费功夫,他不听你的。他感动,这感动他善根发现,福报现前,你给他做增上缘。他对你服了,对你恭敬,印光大师常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你看他有一分恭敬,你就教他一分;他有两分恭敬,你就教他两分,应机施教。为什么?他有一分恭敬,你教他两分,他只能吸收一分,那一分是多余的。他有十分恭敬,你不能教他九分,为什么?他能吸收十分,你教他九分你欠了他一分,你对不起他。他对你没有恭敬心,再慈悲都没用处,听不进去,他不会依教奉行。
所以为什么诸佛如来、法身大士、大圣大贤不出现在现代社会?为什么不出现?现在这个时代没有诚敬心的人,他要是出现,不但教不了众生,而帮助众生造罪业。为什么?众生一定毁谤圣贤,一定是侮辱圣贤,他就造罪业造得重!所以你才晓得,诸佛菩萨来是大慈大悲,不来也是大慈大悲,不来是什么?不让你造罪业,这就是大乘教里面佛常讲的,「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这一群人没有善根福德他不来,你看这没有善根的人他也生活得欢欢喜喜,如果一个菩萨来,他就讨厌他,他就要侮辱他、欺负他、毁谤他,所以佛菩萨不来,听仁义道德听不进去,别讲这些。我们观机,至少你要学会天天念《弥陀经》,《弥陀经》里面讲「善根福德因缘」,细心观察这个人有没有善根?有没有福德?听了听一句真干,把这一句就做到,那是有福德;听了做不到没福,他成就有限。听了能相信、能感动、能理解,这是善根。所以广利众生一定要从自己本身做起,自己的心正行正,才能帮助别人正心正行。
『众生根器不等』,这下面教我们观机,这一定要知道,根器是不平等的,烦恼习气各人不同。『受解万差』,「受」是信...(●[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二十四集)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
|
|
|
|
|
|
|
板凳
樓主 |
發表於 2022-9-20 17:50:31
|
只看該作者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