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98|回復: 17
|
佛说父母诸经集录南无阿弥陀佛
[複製鏈接]
|
|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良弟悌 夫义妇听 长惠幼顺 君仁臣忠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 诚信友善
娑婆一场梦,啥都是假的,生死心恳切。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放在心上,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上只有一句阿弥陀佛,看一切人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事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万法是阿弥陀佛,全是阿弥陀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佛说父母诸经集录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一卷
前言
尊敬的净公上人说过:“文明古国在世界上有四个,三个都曾经灭亡过,只有我们中国还没有灭亡。为什么那三个都灭亡了,我们中国不灭亡?中国实在讲,二千五百年受儒家深厚教学的基础,才能有今天。我们是中国人,不能不知道中国自己的历史,不能不认识自己的祖先。能够熟读历史,知道祖先的功业,祖先对於我们国家、对於世间的贡献,我们做子孙的能够将固有文化发扬,能够救度这个世间的众生,所以一切要从教育著手,要从教育上下手。”当今,中华传统文化面临灭绝危险。所以急需延续、拯救中华文化。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传统文化是孝道为基础的文化。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所以,要拯救中华传统文化,必须首先提倡孝道。不但儒家教育弘扬孝道,佛陀教育也以孝为本。观经净业三福,第一福第一句就是“孝养父母”。尊敬的净公上人说:“三福这三条,佛说是一切诸佛净业正因,换句话说,无论你修学那一个科系,这三条叫作“共同科目”;无量法门里面,这三条是大家必修的课程,非常重要。像盖房子一样,无论你盖的是那一种样式,这是打基础打地基,一定要很稳固、很坚牢,这个大厦你才能建成,所以这三条我们要特别重视。”“净宗学会提倡的是解行相应,不但求解,重视真修。「解」主要就是依五经一论,我们依靠的理论、方法、境界就是净土五经一论。「行」门里面,这里头有次第,首先要依三福。我们过去讲《观无量寿佛经》,世尊给韦提希夫人的开示,没有讲修行方法之前,先讲三种净业,就是三福。在总结里面告诉我们,这三种(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个因就殊胜了。这三条十一句,我们一定要把它做到,这叫修行!这是修净土的大根大本,是我们「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的基础。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建立在三种净业的基础上,那你句句佛号都相应,你才能说「一声佛号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才能灭得了!你天天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这三种净业没有,这个佛号没有力量,不起作用。”第一福又是三福的根基,“孝养父母”又是第一福的根基。可见,孝道的重要性。有感于此,笔者敬集乾隆大藏经中关于“父or母”的文字于一编,以飨读者。
惭愧佛弟子:妙音
2017年10月3日
...天下招提。咸从毁废。寰中法侣并混编甿。嗟乎。阒寂禅居。空留宴坐之处。荒凉慧苑。无复经行之踪。爰洎开皇。重将修建。旋逢大业。又遇分崩。鬼哭神吟。山鸣海沸。既遭涂炭。宁有伽蓝。正法消沦。邪见增长。於是人迷觉路。邅迴於苦集之区。俗蔽真宗。羁绊於盖缠之内。
我大唐之有天下也。上凌巢燧。俯视羲轩。三圣重光。万邦一统。威加有截。泽被无垠。掩坤络以还淳。亘乾维而献款。再悬佛日。重补梵天。龙宫将八柱齐安。鹫岭共五峰争峻。大弘释教。谅属皇朝者焉。大福先寺翻经三藏法师义净者。范阳人也。俗姓张氏。五代相韩之后。三台仕晋之前。朱紫分辉。貂蝉合彩。高祖为东齐郡守。仁风逐扇。甘雨随车。化阐六条。政行十部。爰祖及父。俱厌俗荣。放旷一丘。逍遥三径。含和体素。养性恬神。摘芝秀於东山。挹清流於南涧。可谓寻幽丹峤栖偃白云臬鹤。於是吞声场驹以之执影。法师幼挺明晤。夙彰聪敏。才俞辩李之岁。心乐出家。甫过游洛之年。志寻西国。业该经史。学洞古今。聪三藏之玄枢。明一乘之奥义。既而闲居习静。息虑安禅。托彼山林。远兹尘累。三十有七。方遂雅怀。以咸亨二年。行至广府。发踪结契数乃十人。鼓棹升航。唯存一已。巡南溟以遐逝。指西域以长驱。历严岫之千重。凌波涛之万里。渐届天竺。次至王城。佛说法华灵峰尚在。如来成道圣躅仍留。吠舍城中。献盖之足跡不泯。给孤园内布金之地犹存。三道宝陛居然目睹。八大灵塔邈矣亲观。所经三十馀国。凡历二十馀载。菩...(第0122部~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
...时妙幢菩萨。闻四如来说释迦牟尼佛寿量无限白言。世尊。云何如来示现如是短促寿量。时四世尊告妙幢菩萨言。善男子。彼释迦牟尼佛于五浊世。出现之时。人寿百年禀性下劣。善根微薄。复无信解。此诸众生。多有我见人见众生寿者。养育邪见我我所见断常见等。为欲利益此诸异生及众外道。如是等类令生正解速得成就无上菩提。是故释迦牟尼如来。示现如是短促寿命。善男子。然彼如来欲令众生见涅槃已。生难遭想忧苦等想。于佛世尊所说经教。速当受持读诵通利。为人解说不生谤毁。是故如来现斯短寿。何以故。彼诸众生若见如来不般涅槃。不生恭敬难遭之想。如来所说甚深经典。亦不受持读诵通利为人宣说。所以者何。以常见佛不尊重故。善男子。譬如有人见其父母。多有财产珍宝丰盈。便于财物不生希有难遭之想。所以者何。于父财物生常想故。善男子。彼诸众生亦复如是。若见如来不入涅槃。不生希有难遭之想。所以者何。由常见故。善男子。譬如有人父母贫穷资财乏少。然彼贫人或诣王家或大臣舍。见其仓库种种珍宝悉皆盈满。生希有心难遭之想。时彼贫人为欲求财。广设方便策勤无怠。所以者何。为舍贫穷受安乐故。善男子。彼诸众生。亦复如是。若见如来入于涅槃。生难遭想乃至忧苦等想。复作是念。于无量劫诸佛如来出现于世。如乌昙跋花时乃一现。彼诸众生发希有心起难遭想。若遇如来心生敬信。闻说正法生实语想。所有经典。悉皆受持。不生毁谤。善男子。以是因缘。彼佛世尊。不久住世。速入涅槃。善男子。是诸如来。以如是等善巧方便。成就众生。尔时四佛。说是语已忽然不现。
尔时妙幢菩萨摩诃萨。与无量百千菩萨及无量亿那庾多百千众生。俱共往诣鹫峰山中释迦牟尼如来正遍知所。顶礼佛...(第0122部~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
...却住一面。俱白佛言。彼天人师致问无量。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安乐行不。复作是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如来。今可演说金光明经甚深法要。为欲利益一切众生。除去饥馑。令得安乐。尔时释迦牟尼如来应正等觉。告彼侍者诸菩萨言。善哉善哉。彼四如来。乃能为诸众生饶益安乐。劝请于我宣扬正法。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我常在鹫山 宣说此经宝
成就众生故 示现般涅槃
凡夫起邪见 不信我所说
为成就彼故 示现般涅槃
时大会中有婆罗门。姓憍陈如名曰法师授记。与无量百千婆罗门众。供养佛已。闻世尊说入般涅槃。涕泪交流前礼佛足白言。世尊。若实如来于诸众生有大慈悲。怜愍利益令得安乐。犹如父母余无等者。能与世间作归依处如净满月。以大智慧能为照明如日初出。普观众生爱无偏党如罗怙罗。惟愿世尊施我一愿。尔时世尊默然而止。佛威力故于此众中。有梨车毗童子名一切众生喜见。语婆罗门憍陈如言。大婆罗门。汝今从佛欲乞何愿。我能与汝。婆罗门言。童子。我欲供养无上世尊。今从如来求请舍利如芥子许。何以故。我曾闻说若善男子善女人。得佛舍利如芥子许恭敬供养。是人当生三十三天而为帝释。是时童子。语婆罗门曰。若欲愿生三十三天受胜报者。应当至心听是金光明最胜王经。于诸经中最为殊胜。难解难入。声闻独觉所不能知。此经能生无量无边福德果报。乃至成办无上菩提。我今为汝略说其事。婆罗门言。善哉童子。此金光明甚深最上难解难...(第0122部~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
... 不见于过罪 常造诸恶业
恒作愚夫行 无明闇覆心
随顺不善友 常造诸恶业
或因诸戏乐 或复怀忧恼
为贪嗔所缠 故我造诸恶
亲近不善人 及由悭嫉意
贫穷行谄诳 故我造诸恶
虽不乐众过 由有怖畏故
及不得自在 故我造诸恶
或为躁动心 或因嗔恚恨
及以饥渴恼 故我造诸恶
由饮食衣服 及贪爱女人
烦恼火所烧 故我造诸恶
于佛法僧众 不生恭敬心
作如是众罪 我今悉忏悔
于独觉菩萨 亦无恭敬心
作如是众罪 我今悉忏悔
无知谤正法 不孝于父母
作如是众罪 我今悉忏悔
由愚痴憍慢 及以贪嗔力
作如是众罪 我今悉忏悔
我于十方界 供养无数佛
当愿拔众生 令离诸苦难
愿一切有情 皆令住十地
福智圆满已 成佛导群迷
我为诸众生 苦行百千劫
以大智慧力 皆令出苦海
我为诸含识 演说甚深经
最胜金光明 能除诸恶业
若人百千劫 造诸极重罪
暂时能发露 众恶尽消除
依此金光明 作如是忏悔
由斯能速尽 一切诸苦业
胜定百千种 不思议总持
根力觉道支 修习常无倦
我当至十...(第0122部~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
...清净解脱安乐。哀愍世间福利一切。若有众生。由业障故。造诸罪者。应当策励昼夜六时。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一心专念。口自说言。归命顶礼。现在十方一切诸佛。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转妙珐輪。持照珐輪。雨大法雨。击大法鼓。吹大法螺。建大法幢。秉大法炬。为欲利益安乐诸众生故。常行法施诱进群迷。令得大果证常乐故。如是等诸佛世尊。以身语意。稽首归诚。至心礼敬。彼诸世尊以真实慧。以真实眼。真实证明。真实平等。悉知悉见一切众生善恶之业。我从无始生死以来。随恶流转。共诸众生造业障罪。为贪嗔痴之所缠缚。未识佛时。未识法时。未识僧时。未识善恶。由身语意。造无间罪。恶心出佛身血。诽谤正法。破和合僧。杀阿罗汉。杀害父母。身三语四意三种行。造十恶业。自作教他。见作随喜。于诸善人。横生毁谤。斗秤欺诳。以伪为真。不净饮食。施与一切。于六道中所有父母。更相恼害。或盗窣堵波物四方僧物现前僧物。自在而用。世尊法律不乐奉行。师长教示不相随顺。见行声闻独觉大乘行者。喜生骂辱。令诸行人心生悔恼。见有胜已便怀嫉妒。法施财施常生悭惜。无明所覆邪见惑心。不修善因令恶增长。于诸佛所而起诽谤。法说非法。非法说法。如是众罪。佛以真实慧。真实眼。真实证明。真实平等。悉知悉见。我今归命。对诸佛前。皆悉发露。不敢覆藏。未作之罪。更不复作。已作之罪。今皆忏悔。所作业障。应堕恶道地狱傍生饿鬼之中阿苏罗众及八难处。愿我此生所有业障皆得消灭。所有恶报未来不受。亦如过去诸大菩萨修菩提行。所有业障悉已忏悔。我之业障今亦忏悔。皆悉发露不敢覆藏。已作之罪愿得除灭。未来之恶更不敢造...(第0122部~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
...令得安隐。汝诸四王及余眷属无量无数百千药叉护是经者。即是护持去来现在诸佛正法。汝等四王及余天众并诸药叉与阿苏罗。共斗战时常得胜利。汝等若能护持是经由经力故。能除众苦怨贼饥馑及诸疾疫。是故汝等。若见四众受持读诵此经王者。亦应勤心共加守护为除衰恼施与安乐。
尔时四天王。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此金光明最胜经王。于未来世。若有国土城邑聚落山林旷野。随所至处。流布之时。若彼国王。于此经典。至心听受称叹供养。并复供给受持是经。四部之众。深心拥护。令离衰恼。以是因缘。我护彼王及诸人众。皆令安隐远离忧苦。增益寿命威德具足。世尊。若彼国王。见于四众受持经者。恭敬守护犹如父母。一切所须悉皆供给。我等四王常为守护。令诸有情无不尊敬。是故我等并与无量药叉诸神。随此经王所流布处。潜身拥护。令无留难。亦当护念听是经人诸国王等。除其衰患悉令安隐。他方怨贼皆使退散。若有人王听是经时。邻国怨敌兴如是念。当具四兵坏彼国土。世尊。以是经王威神力故。是时邻敌更有异怨。而来侵扰于其境界。多诸灾变疫病流行。时王见已。即严四兵发向彼国欲为讨罚。我等尔时当与眷属无量无边药叉诸神。各自隐形为作护助。令彼怨敌自然降伏。尚不敢来至其国界。岂复得有兵戈相罚。
尔时。佛告四天王。善哉善哉。汝等四王。乃能拥护如是经典。我于过去百千俱胝那庾多劫。修诸苦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证一切智。今说是...(第0122部~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
...。如意末尼宝心神咒。能施众生随意安乐。尔时多闻天王。即于佛前说如意末尼宝心咒曰。
南谟曷喇怛娜 怛喇夜野(引)南谟薜室啰末拏(引)也。
莫诃啰阇(引)也 怛侄他 四弭四弭 苏母苏母 栴茶栴茶 折啰折啰 萨啰萨啰羯啰羯啰 枳哩枳哩 矩噜矩噜 母噜母噜 主噜主噜 娑大也额贪 我名某甲 昵店頞他 达达睹莎诃 南谟薜室啰末拏也莎诃檀那[馬*犬]也莎诃 曼奴喇他钵唎脯喇迦(引)也莎诃。
受持咒时。先诵千遍。然后于净室中。瞿摩涂地。作小坛场。随时饮食。一心供养。常然妙香令烟不绝。诵前心咒昼夜系心。惟自耳闻勿令他解。时有薜室啰末拏王子名禅腻师。现童子形来至其所。问言。何故须唤我父。即可报言。我为供养三宝。事须财物愿当施与。时禅腻师。闻是语已。即还父所。白其父言。今有善人。发至诚心供养三宝。少乏财物为斯请召。其父报曰。汝可速去日日与彼一百迦利沙波拏(此是根本梵音惟目贝齿而随方不定,或是贝齿,或是金银铜铁等钱,然摩揭陀现今通用一迦利沙波拏,有一千六百贝齿总数,可以准知若准物直随处不定,若人持咒得成就者获物之时自知其数。有本云,每日与一百陈那罗即金钱也,乃至尽形日日常得西方求者多有神验,除不至心也)。
其持咒者见是相已。知事得成。当须独处净室。烧香而卧。可于床边置一香箧。每至天晓观其箧中获所求物。每得物时当日即须供养三宝。香花饮食兼施贫乏。皆令罄尽不得停留。于诸有情起慈悲念。勿生嗔诳谄害之心。若起嗔者即失神验。常可护心勿令嗔恚。又持此咒者。于每日中忆我多闻天王。及男女眷属称扬赞叹。恒以十善共相资...(第0122部~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
...神仙乘空而去。或求天眼通。或知他心事。于一切有情随意自在。令断烦恼速得解脱皆得成就。
尔时。世尊告正了知药叉大将曰。善哉善哉。汝能如是利益一切众生。说此神咒。拥护正法。福利无边。
王法正论品第二十
尔时此大地神女。名曰坚牢。于大众中。从座而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于诸国中。为人王者。若无正法不能治国安养众生。及以自身长居胜位。惟愿世尊。慈悲哀愍。当为我说王法正论治国之要。令诸人王得闻法已。如说修行正化于世。能令胜位永保安宁国内人民咸蒙利益。
尔时世尊于大众中。告坚牢地神。曰汝当谛听。过去有王。名力尊幢。其王有子。名曰妙幢。受灌顶位。未久之顷。尔时父王。告妙幢言。有王法正论名天主教法。我于昔时。受灌顶位。而为国主。我之父王名智力尊幢。为我说是王法正论。我依此论。于二万岁善治国土。我不曾忆起一念心行于非法。汝于今日亦应如是。勿以非法而治于国。云何名为王法正论。汝今善听。当为汝说。尔时力尊幢王。即为其子以妙伽他说正论曰。
我说王法论 利安诸有情
为断世间疑 灭除众过失
一切诸天主 及以人中王
当生欢喜心 合掌听我说
往昔诸天众 集在金刚山
四王从座起 请问于大梵
梵主最胜尊 天中大自在
愿哀愍我等 为断诸疑惑
云何处人世 而得名为天
复以何因缘 号名曰天子
云何生人间 独得为人主
云何在天上 复...(第0122部~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
... 独得为人主
云何在天上 复得作天王
如是护世间 问彼梵王已
尔时梵天主 即便为彼说
护世汝当知 为利有情故
问我治国法 我说应善听
由先善业力 生天得作王
若在于人中 统领为人主
诸天共加护 然后入母胎
既至母胎中 诸天复守护
虽生在人世 尊胜故名天
由诸天护持 亦得名天子
三十三天主 分力助人王
及一切诸天 亦资自在力
除灭诸非法 恶业令不生
教有情修善 使得生天上
人及苏罗众 并揵闼婆等
罗刹栴茶罗 悉皆资半力
父母资半力 令舍恶修善
诸天共护持 示其诸善报
若造诸恶业 令于现世中
诸天不护持 示其诸恶报
国人造恶业 王舍不禁制
斯非顺正理 治摈当如法
若见恶不遮 非法便滋长
遂令王国内 奸诈日增多
王见国中人 造恶不遮止
三十三天众 咸生忿怒心
因此损国政 谄伪行世间
被他怨敌侵 破坏其国土
居家及资具 积财皆散失
种种谄诳生 更互相侵夺
由正法得王 而不行其法
国人皆破散 如象踏莲池
恶风起无恒 暴雨非时下
妖星多变怪 日月蚀无...(第0122部~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
... 积财皆散失
种种谄诳生 更互相侵夺
由正法得王 而不行其法
国人皆破散 如象踏莲池
恶风起无恒 暴雨非时下
妖星多变怪 日月蚀无光
五谷众花果 果实皆不成
国土遭饥馑 由王舍正法
若王舍正法 以恶法化人
诸天处本宫 见已生忧恼
彼诸天王众 共作如是言
此王作非法 恶党相亲附
王位不久安 诸天皆忿恨
由彼怀忿故 其国当败亡
以非法教人 流行于国内
斗诤多奸伪 疾疫生众苦
天主不护念 余天咸舍弃
国土当灭亡 王身受苦厄
父母及妻子 兄弟并姊妹
俱遭爱别离 乃至身亡殁
变怪流星堕 二日俱时出
他方怨贼来 国人遭丧乱
国所重大臣 抂扩而身死
所爱象马等 亦复皆散失
处处有兵戈 人多非法死
恶鬼来入国 疾疫遍流行
国中最大臣 及以诸辅相
其心怀谄佞 并悉行非法
见行非法者 而生于爱敬
于行善法人 苦楚而治罚
由爱敬恶人 治罚善人故
星宿及风雨 皆不以时行
有三种过生 正法当隐没
众生无光色 地肥皆下沉
由敬恶轻善 复有三种过
非时降霜雹 饥疫苦流...(第0122部~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
... 食时心不喜 何能长诸大
众生光色减 势力尽衰微
食啖虽复多 不能令饱足
于其国界中 所有众生类
少力无勇势 所作不堪能
国人多疾患 众苦逼其身
鬼魅遍流行 随处生罗刹
若王作非法 亲近于恶人
令三种世间 因斯受衰损
如是无边过 出在于国中
皆由见恶人 弃舍不治摈
由诸天加护 得作于国王
而不以正法 守护于国界
若人修善行 当得生天上
若造恶业者 死必堕三涂
若王见国人 纵其造过失
三十三天众 皆生热恼心
不顺诸天教 及以父母言
此是非法人 非王非孝子
若于自国中 见行非法者
如法当治罚 不应生舍弃
是故诸天众 皆护持此王
以灭诸恶法 能修善根故
王于此世中 必招于现报
由于善恶业 行舍劝众生
为示善恶报 故得作人王
诸天共护持 一切咸随喜
由自利利他 治国以正法
见有谄佞者 应当如法治
假使失王位 及以害命缘
终不行恶法 见恶而舍弃
害中极重者 无过失国位
皆因谄佞人 为此当治罚
若有谄诳人 当失于国位
由斯损王政 如象入花园
天主皆...(第0122部~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
...疑网。佛告树神善女天。如汝所说。皆从胜妙善根因缘。勤苦修已方得授记。此诸天子。于妙天宫。舍五欲乐。故来听是金光明经。既闻法已于是经中心生殷重。如净琉璃。无诸瑕秽。复得闻此三大菩萨授记之事。亦由过去久修正行誓愿因缘。是故我今皆与授记。于未来世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彼树神。闻佛说已。欢喜信受。
除病品第二十四
佛告菩提树神善女天。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是十千天子。本愿因缘今为汝说。善女天。过去无量不可思议阿僧企耶劫。尔时有佛出现于世。名曰宝髻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善女天。时彼世尊。般涅槃后正法灭已。于像法中。有王名曰天自在光。常以正法化于人民。犹如父母。是王国中有一长者名曰持水。善解医明妙通八术众生病苦四大不调咸能救疗。善女天。尔时持水长者。唯有一子名曰流水。颜容端正人所乐观。受性聪敏妙闲诸论。书画算印无不通达。时王国内有无量百千诸众生类。皆遇疫疾众苦所逼。乃至无有欢乐之心。善女天。尔时长者子流水。见是无量百千众生受诸病苦。起大悲心作如是念。无量众生为诸极苦之所逼迫。我父长者。虽善医方妙通八术。能疗众病四大增损。然已衰迈老耄虚嬴。要假扶策方能进步。不复能往城邑聚落救诸病苦。今有无量百千众生。皆遇重病无能救者。我今当至大医父所。咨问治病医方秘法。若得解已当往城邑聚落之所。救诸众生种种疾病。令于长夜得受安乐。时长者子作是念已即诣父所。稽首礼足。合掌恭敬。却住一面。即以伽他。请其父曰。
慈父当哀愍 我欲救众生
今请诸医方 幸愿为我说
云何身衰坏 诸大有增损
复在何时中 能生诸疾病
云何啖饮食 得受于安乐
能使内身中 火热不衰损
众生有四病 风黄热痰癊
及以总集病 云何而疗治
何时风病起 何时热病发
何时动痰癊 何时总集生
时彼长者。闻子请已。复以伽他而答之曰。
我今依古仙 所有疗病法
次第为汝说 善听救众生
三月是春时 三月名为夏
三月名秋分 三月谓冬时
此据一年...(第0122部~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
...明妙通八术众生病苦四大不调咸能救疗。善女天。尔时持水长者。唯有一子名曰流水。颜容端正人所乐观。受性聪敏妙闲诸论。书画算印无不通达。时王国内有无量百千诸众生类。皆遇疫疾众苦所逼。乃至无有欢乐之心。善女天。尔时长者子流水。见是无量百千众生受诸病苦。起大悲心作如是念。无量众生为诸极苦之所逼迫。我父长者。虽善医方妙通八术。能疗众病四大增损。然已衰迈老耄虚嬴。要假扶策方能进步。不复能往城邑聚落救诸病苦。今有无量百千众生。皆遇重病无能救者。我今当至大医父所。咨问治病医方秘法。若得解已当往城邑聚落之所。救诸众生种种疾病。令于长夜得受安乐。时长者子作是念已即诣父所。稽首礼足。合掌恭敬。却住一面。即以伽他。请其父曰。
慈父当哀愍 我欲救众生
今请诸医方 幸愿为我说
云何身衰坏 诸大有增损
复在何时中 能生诸疾病
云何啖饮食 得受于安乐
能使内身中 火热不衰损
众生有四病 风黄热痰癊
及以总集病 云何而疗治
何时风病起 何时热病发
何时动痰癊 何时总集生
时彼长者。闻子请已。复以伽他而答之曰。
我今依古仙 所有疗病法
次第为汝说 善听救众生
三月是春时 三月名为夏
三月名秋分 三月谓冬时
此据一年中 三三而别说
二二为一节 便成岁六时
初二是花时...(第0122部~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
...白物 是癊性应知
总集性俱有 或二或具三
随有一偏增 应知是其性
既知本性已 准病而授药
验其无死相 方名可救人
诸根倒取境 尊医人起慢
亲友生嗔恚 是死相应知
左眼白色变 舌黑鼻梁攲
耳轮与旧殊 下唇垂向下
诃梨勒一种 具足有六味
能除一切病 无忌药中王
又三果三辛 诸药中易得
沙糖蜜苏乳 此能疗众病
自余诸药物 随病可增加
先起慈愍心 莫规于财利
我已为汝说 疗疾中要事
以此救众生 当获无边果
善女天尔时长者子流水亲问其父八术之要。四大增损时节不同饵药方法。既善了知。自忖堪能救疗众病。即便遍至城邑聚落所在之处。随有百千万亿病苦众生。皆至其所善言慰喻。作如是语。我是医人。我是医人。善知方药。今为汝等。疗治众病。悉令除愈。善女天。尔时众人。闻长者子善言慰喻许为治病。时有无量百千众生。遇极重病。闻是语已身心踊跃。得未曾有。以此因缘。所有病苦。悉得蠲除。气力充实。平复如本。善女天。尔时复有无量百千众生。病苦深重难疗治者。即共往诣长者子所。重请医疗。时长者子。即以妙药令服皆蒙除差。善女天。是长者子。于此国内。治百千万亿众生病苦。悉得除差。
长者子流水品第二十五
尔时佛告菩提树神善女天。尔时长者子流水。于...(第0122部~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
...令安隐。渐次游行至其空泽。见有一池。名曰野生。其水欲涸有十千鱼。为日所曝。将死不久。惟愿大王。慈悲愍念。与二十大象。暂往负水。济彼鱼命。如我与诸病人寿命。尔时大王。即敕大臣。速疾与此医王大象。时彼大臣。奉王敕已。白长者子。善哉大士。仁今自可至象厩中。随意选取二十大象。利益众生令得安乐。是时流水及其二子。将二十大象。又从酒家多借皮囊。往决水处。以囊盛水。象负至池。泻置池中。水即弥满。还复如故。善女天。时长者子。于池四边。周旋而视。时彼众鱼。亦复随逐循岸而行。时长者子。复作是念。众鱼何故随我而行。必为饥火之所恼逼。复欲从我求索于食。我今当与。尔时长者子流水。告其子言。汝取一象最大力者。速至家中。启父长者。家中所有可食之物。乃至父母食啖之分。及以妻子奴婢之分。悉皆收取即可持来。尔时二子受父教已。乘最大象。速往家中。至祖父所。说如上事。收取家中可食之物。置于象上。疾还父所。至彼池边。是时流水。见其子来。身心喜跃。遂取饼食。遍散池中。鱼得食已。悉皆饱足。便作是念。我今施食令鱼得命。愿于来世当施法食充济无边。复更思惟。我先曾于空闲林处。见一苾刍读大乘经。说十二缘生甚深法要。又经中说。若有众生临命终时。得闻宝髻如来名者。即生天上。我今当为是十千鱼。演说甚深十二缘起。亦当称说宝髻佛名。然赡部洲。有二种人。一者深信大乘。二者不信毁呰。亦当为彼增长信心。时长者子作如是念。我入池中可为众鱼说深妙法。作是念已即便入水唱言。南谟过去宝髻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此佛往昔修菩萨行时。作是誓愿。于十方界所有众生。临命终时闻我名者。命终之后。得生三十三...(第0122部~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二卷
...乃是无量戒定慧香之所熏馥。最上福田。极难逢遇。时诸苾刍及诸大众。咸皆至心合掌。恭敬顶礼舍利。叹未曾有。时阿难陀前礼佛足。白言世尊。如来大师。出过一切。为诸有情之所恭敬。何因缘故礼此身骨。佛告阿难陀。我因此骨速得无上正等菩提。为报往恩我今致礼。复告阿难陀。吾今为汝及诸大众断除疑惑。说是舍利往昔因缘汝等善思当一心听。阿难陀曰。我等乐闻愿为开阐。阿难陀。过去世时有一国王。名曰大车。巨富多财。库藏盈满。军兵武勇众所钦伏。常以正法。施化黔黎。人民炽盛无有怨敌。国大夫人诞生三子。颜容端正人所乐观。太子名曰摩诃波罗。次子名曰摩诃提婆。幼子名曰摩诃萨埵。是时大王。为欲游观纵赏山林。其三王子亦皆随从。为求花果舍父周旋。至大竹林。于中憩息。第一王子。作如是言。我于今日。心甚惊惶。于此林中。将无猛兽损害于我。第二王子复作是言。我于自身初无吝惜。恐于所爱。有别离苦。第三王子白二兄曰。
此是神仙所居处 我无恐怖别离忧
身心充遍生欢喜 当获殊胜诸功德
时诸王子。各说本心所念之事。次复前行。见有一虎产生七子。才经七日。诸子围绕。饥渴所逼。身形羸瘦。将死不久。第一王子。作如是言。哀哉此虎产来七日。七子围绕。无暇求食。饥渴所逼必还啖子。萨埵王子问言。此虎每常所食何物。第一王子答曰。
虎豹豺师子 唯啖热血肉
更无余饮食 可济此虚羸
第二王子闻此语已。作如...(第0122部~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
...思
定至真常胜妙处 永离生死诸缠缚
不久当获菩提果 寂静安乐证无生
是时饿虎。既见菩萨颈下血流。即便舐血啖肉皆尽。唯留余骨。尔时第一王子见地动已。告其弟曰。
大地山河皆震动 诸方闇蔽日无光
天花乱坠遍空中 定是我弟舍身相
第二王子闻兄语已。说伽他曰。
我闻萨埵慈悲语 见彼饿虎身羸瘦
饥苦所缠恐食子 我今疑弟舍其身
时二王子。生大愁苦啼泣悲叹。即共相随还至虎所。见弟衣服在竹枝上。骸骨及发在处纵横。血流成泥沾污其地。见已闷绝不能自持。投身骨上久乃得苏。即起举手哀号大哭。俱时叹曰。
我弟貌端严 父母偏爱念
云何俱共出 舍身而不归
父母若问时 我等如何答
宁可同损命 岂复自存身
时二王子。悲泣懊恼渐舍而去。时小王子所将侍从。互相谓曰。王子何在宜共推求。
尔时国大夫人。寝高楼上。便于梦中见不祥相。被割两乳。牙齿堕落。得三鸽鶵。一为鹰夺。二被惊怖。地动之时夫人遂觉。心大愁恼。作如是言。
何故今时大地动 江河林树皆摇震
日无精光如覆蔽 目[目*需]乳动异常时
如箭射心忧苦逼 遍身战掉不安隐
我之所梦不祥征 必有非常灾变事
夫人两乳忽然流出。念此必有变怪之事。时有侍女闻外人言。求觅王子今犹未得。心大惊怖。即入宫中。白夫人曰。大家知不。外闻诸人散觅王...(第0122部~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
...俱闷绝
心没于忧海 烦恼火烧然
臣以栴檀水 洒王及夫人
俱起大悲号 举手椎胸臆
第三大臣来 白王如是语
我见二王子 闷绝在林中
臣以冷水洒 尔乃暂苏息
顾视于四方 如猛火周遍
暂起而还伏 悲号不自胜
举手以哀言 称叹弟希有
王闻如是说 倍增忧火煎
夫人大号啕 高声作是语
我之小子偏重爱 已为无常罗刹吞
余有二子今现在 复被忧火所烧逼
我今速可之山下 安慰令其保余命
即便驰驾望前路 一心诣彼舍身崖
路逢二子行啼泣 椎胸懊恼失容仪
父母见已抱忧悲 俱往山林舍身处
既至菩萨舍身地 共聚悲号生大苦
脱去璎珞尽哀心 收取菩萨身余骨
与诸人众同供养 共造七宝窣堵波
以彼舍利置函中 整驾怀忧趣城邑
复告阿难陀 往时萨埵者
即我牟尼是 勿生于异念
王是父净饭 后是母摩耶
太子谓慈氏 次曼殊室利
虎是大世主 五儿五苾刍
一是大目连 一是舍利弗
我为汝等说 往昔利他缘
如是菩萨行 成佛因当学
菩萨舍身时 发如是弘誓
愿我身余骨 来世益众生
此是舍身处 七宝窣堵波
以经无量时 遂沈于厚地
由昔本愿力 随缘兴济渡
为利于人天 从地而涌出
尔时世尊。说是往昔因缘之时。无量阿僧企耶人天大众。皆大悲喜叹未曾有。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告树神。我为报恩故致礼敬佛摄神力。其窣堵波还没于地。
十方菩萨赞叹品第二十七
尔时释...(第0122部~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
...
白净之业 诸天世人 及余众生
随其所思 诸所愿求 如是金鼓
所出之音 皆悉能令 成就具足
若有众生 堕大地狱 猛火炎炽
焚烧其身 无有救护 流转诸难
当令是等 悉灭诸苦 若有众生
诸苦所切 三恶道报 及以人中
如是金鼓 所出之音 悉能灭除
一切诸苦 无依无归 无有救护
我为是等 作归依处 是诸世尊
今当证知 久已于我 生大悲心
在在处处 十方诸佛 现在世雄
两足之尊 我本所作 恶不善业
今者忏悔 诸十力前 不识诸佛
及父母恩 不解善法 造作众恶
自恃种姓 及诸财宝 盛年放逸
作诸恶行 心念不善 口作恶业
随心所作 不见其过 凡夫愚行
无知闇覆 亲近恶友 烦恼乱心
五欲因缘 心生忿恚 不知厌足
故作众恶 亲近非圣 因生悭嫉
贫穷因缘 奸谄作恶 系属于他
常有怖畏 不得自在 而造诸恶
贪欲恚痴 扰动其心 渴爱所逼
造作众恶 依因衣食 及以女色
诸结恼热 造作众恶 身口意恶
所集三乐 如是众罪 今悉忏悔
或不恭敬 佛法圣众 如是众罪
今悉忏悔 或...(第0123部~金光明经四卷)
...心念不善 口作恶业
随心所作 不见其过 凡夫愚行
无知闇覆 亲近恶友 烦恼乱心
五欲因缘 心生忿恚 不知厌足
故作众恶 亲近非圣 因生悭嫉
贫穷因缘 奸谄作恶 系属于他
常有怖畏 不得自在 而造诸恶
贪欲恚痴 扰动其心 渴爱所逼
造作众恶 依因衣食 及以女色
诸结恼热 造作众恶 身口意恶
所集三乐 如是众罪 今悉忏悔
或不恭敬 佛法圣众 如是众罪
今悉忏悔 或不恭敬 缘觉菩萨
如是众罪 今悉忏悔 以无智故
诽谤正法 不知恭敬 父母尊长
如是众罪 今悉忏悔 愚惑所覆
骄慢放逸 因贪恚痴 造作诸恶
如是众罪 今悉忏悔 我今供养
无量无边 二千大千 世界诸佛
我当拔济 十方一切 无量众生
所有诸苦 我当安止 不可思议
阿僧祇众 令住十地 已得安止
住十地者 悉令具足 如来正觉
为一众生 亿劫修行 使无量众
令度苦海 我当为是 诸众生等
演说微妙 甚深悔法 所谓金光
灭除诸恶 千劫所作 极重恶业
若能至心 一忏悔者 如是众罪
悉皆灭尽 我今已说 忏悔之法
...(第0123部~金光明经四卷)
...具足心无疲厌。身受诸乐心得欢喜。以是意故。能为众生广说是经。若有众生。于百千佛所种诸善根。说法之人。为是众生于阎浮提内。广宣流布是妙经典令不断绝。无量众生闻是经已。当得不可思议智聚。摄取不可思议功德之聚。于未来世无量百千劫。人天之中常受快乐。于未来世值遇诸佛。疾得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众。苦三恶趣分永灭无余。南无宝华功德海琉璃金山光照如来应供正遍知。南无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庄严其身释迦如来应供正遍知。炽然如是微妙法炬。南无第一威德成就众事大功德天。南无不可思量智慧功德成就大辩天。
正论品第十一
尔时佛告地神坚牢。过去有王名力尊相其王有子名曰信相。不久当受灌顶之位统领国土。尔时父王告其大子信相。世有正论。善治国土。我于昔时曾为大子。不久亦当绍父王位。尔时父王持是正论。亦为我说。我以是论于二万岁善治国土。未曾一念以非法行。于自眷属情无爱着何等名为治世正论。地神。尔时力尊相王为信相大子。说是偈言。
我今当说 诸王正论 为利众生
断诸疑惑 一切人王 诸天天王
应当欢喜 合掌谛听 诸王和合
集金刚山 护世四镇 起问梵王
大师梵尊 天中自在 能除疑惑
当为我断 云何是人 得名为天
云何人王 复名天子 生在人中
处王宫殿 正法治世 而名为天
护世四王 问是事已 时梵尊师
即说偈言 汝今虽以 此义问我
我要当为 一切众生 敷扬...(第0123部~金光明经四卷)
...天子 生在人中
处王宫殿 正法治世 而名为天
护世四王 问是事已 时梵尊师
即说偈言 汝今虽以 此义问我
我要当为 一切众生 敷扬宣畅
第一胜论 因集业故 生于人中
王领国土 故称人王 处在胎中
诸天守护 或先守护 然后入胎
虽在人中 生为人王 以天护故
复称天子 三十三天 各以己德
分与是人 故称天子 神力所加
故得自在 远离恶法 遮令不起
安住善法 修令增广 能令众生
多生天上 半名人王 亦名执乐
罗刹魁脍 能遮诸恶 亦名父母
教诲修善 示现果报 诸天所护
善恶诸业 现在未来 现受果报
诸天所护 若有恶事 纵而不问
不治其罪 不以正教 舍远善法
增长恶趣 故使国中 多诸奸斗
三十三天 各生嗔恨 由其国王
纵恶不治 坏国正法 奸诈炽盛
他方怨敌 竞来侵掠 自家所有
钱财珍宝 诸恶盗贼 共来劫夺
如法治世 不行是事 若行是者
其国殄灭 譬如狂象 踏莲花池
暴风卒起 屡降恶雨 恶星数出
日月无光 五谷果实 咸不滋茂
由王舍正 使国饥馑 天于宫殿
...(第0123部~金光明经四卷)
...皆枯悴 无可乐者 众生所食
精妙上味 渐渐损减 食无肥肤
颜貌丑陋 气力衰微 凡所食啖
不知厌足 力精勇猛 悉灭无有
懒惰懈怠 充满其国 多有病苦
逼切其身 恶星变动 罗刹乱行
若有人王 行于非法 增长恶伴
损人天道 于三有中 多受苦恼
起如是等 无量恶事 皆由人王
爱着眷属 纵之造恶 舍而不治
若为诸天 所护生者 如是人王
终不为是 有行善者 得生天中
行不善者 堕在三涂 三十三天
皆生焦热 由王纵恶 舍而不治
违逆诸天 及父母敕 不能正治
则非孝子 起诸奸恶 坏国土者
不应纵舍 当正治罪 是故诸天
护持是王 以灭恶法 修习善故
现世正治 得增王位 应各为说
善不善业 能示因果 故得为王
诸天护持 邻王佐助 为自为他
修正治国 有坏国者 应当正教
为命及国 修行正法 不应行恶
恶不应纵 所有余事 不能坏国
恶因多奸 然后倾败 若起多奸
坏于国土 譬如大象 坏莲华池
怨恨诸天 故天生恼 起诸恶事
弥满其国 是故应随 正法治世
以善化国 不顺非法 宁...(第0123部~金光明经四卷)
...佐助 为自为他
修正治国 有坏国者 应当正教
为命及国 修行正法 不应行恶
恶不应纵 所有余事 不能坏国
恶因多奸 然后倾败 若起多奸
坏于国土 譬如大象 坏莲华池
怨恨诸天 故天生恼 起诸恶事
弥满其国 是故应随 正法治世
以善化国 不顺非法 宁舍身命
不爱眷属 于亲非亲 心常平等
视亲非亲 和合为一 正行名称
流布三界 正法治国 人多行善
常以善心 仰瞻国王 能令天众
具足充满 是故正治 名为人王
一切诸天 爱护人王 犹如父母
拥护其子 故令日月 五星诸宿
随其分齐 不失常度 风雨随时
无诸灾祸 令国丰实 安乐炽盛
增益人民 诸天之众 以是因缘
诸人王等 宁舍身命 不应为恶
不应舍离 正法珍宝 由正法宝
世人受乐 常当亲近 修正法者
聚集功德 庄严其身 于自眷属
常知止足 当远恶人 修治正法
安止众生 于诸善法 教敕防护
令离不善 是故国土 安隐丰乐
是王亦得 威德具足 随诸人民
所行恶法 应当调伏 如法教诏
是王当得 好名善誉 善能摄护
...(第0123部~金光明经四卷)
...彼天来暂得闻法便得受记。惟愿世尊。为我解说断我疑网。尔时佛告树神善女天。皆有因缘。有妙善根。以随相修。何以故。以是天子于所住处舍五欲乐。故来听是金光明经。既闻法已。于是经中净心殷重如说修行。复得闻此三大菩萨受于记莂。亦以过去本昔发心誓愿因缘。是故我今皆与受记。于未来世。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除病品第十五
佛告道场菩提树神。善女天。谛听谛听。善持忆念。我当为汝演说往昔誓愿因缘。过去无量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出现于世。名曰宝胜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善女天。尔时是佛般涅槃后正法灭已。于像法中有王名曰天自在光王。修行正法如法治世。人民和顺孝养父母。是王国中有一长者名曰持水。善知医方救诸病苦。方便巧知四大增损。善女天。尔时持水长者家中。后生一子名曰流水。体貌殊胜端正第一。形色微妙威德具足。受性聪敏善解诸论。种种技艺书疏算计无不通达。是时国内天降疫病。有无量百千诸众生等。皆无免者。为诸苦恼之所逼切。善女天。尔时流水长者子。见是无量百千众生受诸苦恼故。为是众生生大悲心。作是思惟。如是无量百千众生受诸苦恼。我父长者。虽善医方能救诸苦方便巧知四太增损。年已衰迈老耄枯悴。皮缓面皱羸瘦颤掉。行来往反要因几杖。困顿疲乏不能至彼城邑聚落。而是无量百千众生。复遇重病无能救者。我今当至大医父所咨问治病医方秘法。咨禀知已。当至城邑聚落村舍治诸众生种种重病。悉令得脱无量诸苦。时长者子思惟是已。即至父所头面着地。为父作礼叉手却住。以四大增损而问于父。即说偈言。
云何当知 四大诸根 衰损代谢
而得诸病 云何当知 饮食时节
若食食已 身火不灭 云何当知
治风及热 水过胏病 及以等分
何时动风 何时动热 何时动水
以害众生 时父长者 即以偈颂
解说医方 而答其子 三月是夏
三月是秋 三月是冬 三月是春
是十二月 三三而说 从如是数
一岁四时 若二二说 足满六时
三三...(第0123部~金光明经四卷)
...诸病苦。方便巧知四大增损。善女天。尔时持水长者家中。后生一子名曰流水。体貌殊胜端正第一。形色微妙威德具足。受性聪敏善解诸论。种种技艺书疏算计无不通达。是时国内天降疫病。有无量百千诸众生等。皆无免者。为诸苦恼之所逼切。善女天。尔时流水长者子。见是无量百千众生受诸苦恼故。为是众生生大悲心。作是思惟。如是无量百千众生受诸苦恼。我父长者。虽善医方能救诸苦方便巧知四太增损。年已衰迈老耄枯悴。皮缓面皱羸瘦颤掉。行来往反要因几杖。困顿疲乏不能至彼城邑聚落。而是无量百千众生。复遇重病无能救者。我今当至大医父所咨问治病医方秘法。咨禀知已。当至城邑聚落村舍治诸众生种种重病。悉令得脱无量诸苦。时长者子思惟是已。即至父所头面着地。为父作礼叉手却住。以四大增损而问于父。即说偈言。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21-4-17 14:02:55
|
只看該作者
云何当知 四大诸根 衰损代谢
而得诸病 云何当知 饮食时节
若食食已 身火不灭 云何当知
治风及热 水过胏病 及以等分
何时动风 何时动热 何时动水
以害众生 时父长者 即以偈颂
解说医方 而答其子 三月是夏
三月是秋 三月是冬 三月是春
是十二月 三三而说 从如是数
一岁四时 若二二说 足满六时
三三本摄 二二现时 随是时节
消息饮食 是能益身 医方所说
随时岁中 诸根四大 代谢增损
令身得病 有善医师 随顺四时
三月将养 调和六大 随病饮食
及以汤药 多风病者 夏则发动
其热病者 秋则发动 等分病者
冬则发动 其肺病者 春则增剧
有风病者 夏则应服 肥腻碱酢
及以热食 有热病者 秋服...(第0123部~金光明经四卷)
...
其热病者 秋则发动 等分病者
冬则发动 其肺病者 春则增剧
有风病者 夏则应服 肥腻碱酢
及以热食 有热病者 秋服冷甜
等分冬服 甜酢肥腻 肺病春服
肥腻辛热 饱食然后 则发肺病
于食消时 则发热病 食消已后
则发风病 如是四大 随三时发
风病羸损 补以酥腻 热病下药
服诃梨勒 等病应服 三种妙药
所谓甜辛 及以酥腻 肺病应服
随能吐药 若风热病 肺病等分
违时而发 应当任师 筹量随病
饮食汤药
善女天。尔时流水长者子。问其父医四大增损。因是得了一切医方。时长者子知医方已。遍至国内城邑聚落。在在处处随有众生病苦者所。软言慰喻作如是言。我是医师我是医师。善知方药。今当为汝疗治救济悉令除愈。善女天。尔时众生闻长者子软言慰喻许为治病。心生欢喜踊跃无量。时有百千无量众生。遇极重病。直闻是言。心欢喜故。种种所患即得除差。平复如本气力充实。善女天。复有无量百千众生。病苦深重难除差者。即共来至长者子所。时长者子。即以妙药授之令服。服已除差亦得平复。善女天。是长者子。于其国内治诸众生所有病苦悉得除差。
金光明经卷第四
流水长者子品第十六
佛告树神。尔时流水长者子。于天自在光王国内。治一切众生无量苦患已。令其身...(第0123部~金光明经四卷)
...我为大王国土人民治种种病。渐渐游行至彼空泽。见有一池其水枯涸。有十千鱼为日所曝。今日困厄将死不久。惟愿大王。借二十大象令得负水济彼鱼命。如我与诸病人寿命。尔时大王即敕大臣。速疾供给。尔时大臣奉王告敕。语是长者。善哉大士。汝今自可至象厩中随意选取。利益众生令得快乐。是时流水及其二子。将二十大象。从治城人借索皮囊。疾至彼河上流决处。盛水象负。驰疾奔还至空泽池。从象背上下其囊水写置池中。水遂弥满还复如本。时长者子。于池四边彷徉而行。是鱼尔时亦复随逐循岸而行时长者子。复作是念。是鱼何缘随我而行。是鱼必为饥火所恼。复欲从我求索饮食。我今当与。善女天。尔时流水长者子。告其子言。汝取一象最大力者。速至家中启父长者。家中所有可食之物。乃至父母饮啖之分。及以妻子奴婢之分。一切聚集悉载象上急速来还。尔时二子如父教敕。乘最大象往至家中。白其祖父说如上事。尔时二子。收取家中可食之物。载象背上疾还父所至空泽池。时长者子见其子还心生欢喜踊跃无量。从子边取饮食之物散着池中。与鱼食已即自思惟。我今已能与此鱼食令其饱满。未来之世当施法食。复更思惟。曾闻过去空闲之处有一比丘。读诵大乘方等经典。其经中说。若有众生临命终时。得闻宝胜如来名号即生天上。我今当为是十千鱼解说甚深十二因缘。亦当称说宝胜佛名。时阎浮提中有二种人。一者深信大乘方等。二者毁呰不生信乐。时长者子作是思惟。我今当入池水之中为是诸鱼说深妙法。思惟是已。即便入水作如是言。南无过去宝胜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宝胜如来本往昔时。行菩萨道作是誓愿。若有众生。于十方界临命终时闻我名者。当令是辈即命终已寻得上生三十...(第0123部~金光明经四卷)
...在光王国内。处处皆雨天妙莲华。是诸天子复至本处空泽池所复雨天华。便从此没还忉利宫。随意自在受天五欲。时阎浮提过是夜已。天自在光王。问诸大臣。昨夜何缘。示现如是净妙瑞相有大光明。大臣答言。大王当知。忉利诸天于流水长者子家。雨四十千真珠璎珞及不可计曼陀罗华。王即告臣。卿可往至彼长者家善言诱喻唤令使来。大臣受敕即至其家。宣王教令唤是长者。是时长者寻至王所。王问长者。何缘示现如是瑞相。长者子言。我必定知是十千鱼其命已终。时大王言。今可遣人审实是事。尔时流水。寻遣其子至彼池所。看是诸鱼死活定实。尔时其子闻是语已。向于彼池既至池已。见其池中多有摩诃曼陀罗华。积聚成[卄/積]。其中诸鱼悉皆命终。见已即还白其父言。彼诸鱼等悉已命终。尔时流水知是事已。复至王所作如是言。是十千鱼悉皆命终。王闻是已心生欢喜。尔时世尊。告道场菩提树神。善女天。欲知尔时流水长者子。今我身是。长子水空。今罗睺罗是。次子水藏。今阿难是。时十千鱼者。今十千天子是。是故我今为其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尔时树神现半身者。今汝身是。
舍身品第十七
尔时道场菩提树神复白佛言。世尊。我闻世尊过去修行菩萨道时。具受无量百千苦行。捐舍身命肉血骨髓。惟愿世尊。少说往昔苦行因缘。为利众生受诸快乐。尔时世尊即现神足。神足力故令此大地六种震动。于大讲堂众会之中。有七宝塔从地涌出。众宝罗网弥覆其上。尔时大众见是事已生希有心。尔时世尊。即...(第0123部~金光明经四卷)
...。即便舐血啖食其肉唯留余骨。尔时第一王子见地大动。为第二王子而说偈言。
震动大地 及以大海 日无精光
如有覆蔽 于上虚空 雨诸华香
必是我弟 舍所爱身
第二王子复说偈言。
彼虎产来 已经七日 七子围绕
穷无饮食 气力羸损 命不云远
小弟大悲 知其穷悴 惧不堪忍
还食其子 恐定舍身 以救彼命
时二王子心大愁怖。涕泣悲叹容貌憔悴。复共相将还至虎所。见弟所著帔服衣裳。皆悉在一竹枝之上。骸骨发爪布散狼藉。流血处处遍污其地。见已闷绝不自胜持。投身骨上良久乃苏。即起举首号天而哭。我弟幼稚才能过人。特为父母之所爱念。奄忽舍身以饲饿虎。我今还宫。父母说问当云何答。我宁在此并命一处。不忍见是骸骨发爪。何心舍离还见父母妻子眷属朋友知识。时二王子悲号懊恼渐舍而去。时小王子所将侍从。各散诸方互相谓言。今者我天为何所在。尔时王妃于睡眠中。梦乳被割牙齿堕落。得三鸽雏一为鹰食。尔时王妃。大地动时即便惊寤。心生愁怖而说偈言。
今日何故 大地大水 一切皆动
物不安所 日无精光 如有覆蔽
我心忧苦 目睫瞤动 如我今者
所见瑞相 必有灾异 不祥苦恼
于是王妃说是偈已。时有青衣在外已闻王子消息。心惊惶怖寻即入内。启白王妃作如是言。向者在外闻诸侍从推觅王子不知所在。王妃闻已生大忧恼。涕泣满目至大王所。我于向者传闻外人。失我最小所爱之子。大王闻已而复闷绝。悲哽苦恼抆泪而言...(第0123部~金光明经四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三卷
...爱重 无常大鬼 奄便吞食
其余二子 今虽存在 而为忧火
之所焚烧 或能为是 丧失命根
我宜速往 至彼林中 迎载诸子
急还宫殿 其母在后 忧苦逼切
心肝分裂 或能失命 若见二子
慰喻其心 可使终保 余年寿命
尔时大王 驾乘名象 与诸侍从
欲至彼林 即于中路 见其二子
号天扣地 称弟名字 时王即前
抱持二子 悲号涕泣 随路还宫
速令二子 觐见其母 佛告树神
汝今当知 尔时王子 摩诃萨埵
舍身饲虎 今我身是 尔时大王
摩诃罗陀 于今父王 输头檀是
尔时王妃 今摩耶是 第一王子
今弥勒是 第二王子 今调达是
尔时虎者 今瞿夷是 时虎七子
今五比丘 及舍利弗 目犍连是
尔时大王 摩诃罗陀 及其妃后
悲号涕泣 悉皆脱身 御服璎珞
与诸大众 往竹林中 收其舍利
即于此处 起七宝塔 是时王子
摩诃萨埵 临舍命时 作是誓愿
愿我舍利 于未来世 过算数劫
常为众生 而作佛事
说是经时。无量阿僧祇诸天及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树神。是名礼塔往昔因缘。尔时佛神力故。是七宝塔即没不现。
赞佛...(第0123部~金光明经四卷)
...所至处尔今摄取。释女瞿夷欲充所用。目连对曰。唯然世尊。于时不见箭何所奏。佛放右掌光。光照三千大千世界。于斯佛土镇世铁山大铁围山。箭彻其中。目连寻光乃见箭处。佛告目连。宁见箭乎。对曰已见。又而告曰。往取箭来。时目干连自现神足一切众会莫不见者。如勇猛士屈伸臂顷。斯须即到大铁围山。欲拔佛箭。三千大千世界皆为震动而箭不摇。一切诸会天龙鬼神帝释梵王靡不肃惊。阿难。整服长跪问佛。地何故动普世惶悸。佛告阿难。忆吾往古挽射放箭。箭彻太山。使目连取。尽其神力箭不可拔。三千大千世界乃为之动而不能得。阿难启曰。唯垂尊援。佛即许之援以道力。则承圣旨揽拔。得箭还用进佛。目连白佛。云何世尊。为菩萨时挽射放箭。箭彻铁山。用父母力神足力乎。佛告之曰。是父母力非神力也。假用神力。其箭当达无量无限诸佛世界。目连又曰。云何菩萨以父母力射箭乃入铁围太山。道力功德而佐摄取。何以为喻。佛告目连。十凡象力。则不如一正象之力。十正象力。不如一龙象力。十龙象力。不如一大象力。十大象力。不如一术事象力。十术事象力。不如一青象力。十青象力。不如一普妙象力。百普妙象力。不如一大臣象力。百大臣象力。不如一力士力。百力士力。不如一大力士力。百大力士力。不如一上力士力。百上力士力。不如半钩锁力士力。百半钩锁力士力。不如一具足力士力。百具足力士力。不如一大钩锁力士力。百大钩锁力士力。不如一法忍菩萨力。百法忍菩萨力。不如一究竟菩萨力。百究竟菩萨力。不如一生补处菩萨功德之力。适生堕地则行七步。佛言目连。他方世界现在诸佛建立伦土。究竟菩萨之所游处。适生...(第0124部~等集众德三昧经三卷)
...力。不如一普妙象力。百普妙象力。不如一大臣象力。百大臣象力。不如一力士力。百力士力。不如一大力士力。百大力士力。不如一上力士力。百上力士力。不如半钩锁力士力。百半钩锁力士力。不如一具足力士力。百具足力士力。不如一大钩锁力士力。百大钩锁力士力。不如一法忍菩萨力。百法忍菩萨力。不如一究竟菩萨力。百究竟菩萨力。不如一生补处菩萨功德之力。适生堕地则行七步。佛言目连。他方世界现在诸佛建立伦土。究竟菩萨之所游处。适生堕地行七步者。其地下至六百八十万由延。尽斯下已乃得水界。各各分别其水渧如车釭。上至梵天承佛威神愍哀众生。世界不损无所娆害。究竟菩萨威神势力巍巍如是。十究竟菩萨力。不如如来至真等正觉力。是谓世尊父母之力。其诸菩萨宿命德本所受之决。亦非神足道力变化。设使菩萨示现神变功德之力。往诣道场坐佛树下。以神足之力一足指。举江河沙等世界先以目前。用置殊异无量无限诸佛国土。其于众生无。所娆害。是为菩萨神德变化足一指力。如来神足变化之力。复过于是无量无极不可思议。假令如来普具示现神变威佛。汝等睹之则不能信。何况外术众邪异学。又目犍连。菩萨往至佛树下时。摄四大种立为一种。已立一种在于世界无有增减。于时弊魔行到道场。与无数亿百千官属凶悖难当。如来一切寻摧伏之。何以为一谓平等力。有十力常加大慈哀。诸众生无所毁触。何等十力。有非处处有限无限。如审悉知。过去来今如审悉知。一心脱门定意正受。如审悉知。见诸人根种种...(第0124部~等集众德三昧经三卷)
...量无限诸佛国土。其于众生无。所娆害。是为菩萨神德变化足一指力。如来神足变化之力。复过于是无量无极不可思议。假令如来普具示现神变威佛。汝等睹之则不能信。何况外术众邪异学。又目犍连。菩萨往至佛树下时。摄四大种立为一种。已立一种在于世界无有增减。于时弊魔行到道场。与无数亿百千官属凶悖难当。如来一切寻摧伏之。何以为一谓平等力。有十力常加大慈哀。诸众生无所毁触。何等十力。有非处处有限无限。如审悉知。过去来今如审悉知。一心脱门定意正受。如审悉知。见诸人根种种别异。如审悉知。见他群生心意所念。如审悉知。若干种身无数形体。如审悉知。众庶所行所行者好丑不同。如审悉知。道眼彻睹终始所趣。此没生彼彼没生此。名字种姓父母兄弟。其身口意行恶。诽谤圣贤邪见颠倒终堕恶趣。其身口意行善。不谤圣贤正见奉顺终隧善处。如审悉知。道耳洞听天世间。地狱饿鬼蜎飞蠕动蚑行喘息。十方诸佛世界。若此言声亦无音响亦无所著。如审悉知。心睹五趣一切本际。诸漏已尽无有尘垢。终始悉断神真圣达解名色原。如审悉知。是为十力。如来之力复过于此不可思议。畅彻十方无去来今。于是离垢威力士从佛世尊闻斯菩萨父母诸力。欢喜踊跃怪未曾有。善心生焉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长跪叉手白佛言。今我听受世尊所说。为菩萨时父母之力及十种力。屏除贡高憍慢自大。归命三宝愿发无上正真道意。愍伤众生使获大安。哀令我得十种诸力。如天中天具足无异。时会大众闻斯力士誓愿弘广。满十千人发无上正真道意。同时举声。而歌颂曰。
侥令我等 逮得道力
亦如如来 至真等正觉
于是钩锁菩萨白世尊曰。今者大圣。何故称叹等集众德三昧。而便默然。唯愿如来。分别讲演等集众德定意。宣畅菩萨大士诸行。使发意者逮得斯定。佛告力士。菩萨初发意者。欲至无上正真之道当受尊定。所以者何。若初发意受持尊定。寻具普入一切众德。譬如力士。川流泉原江河大流悉归于海。所殖功德布施持戒。所习平等思惟道慧。有漏无漏俗业度世。天上人中所立福祚。皆来归...(第0124部~等集众德三昧经三卷)
...。无六十二当行博闻。具足七财心常强勇。所闻晓解未曾有厌。当学智慧有所建立。住于勇猛降伏尘劳。离于欲垢疗治一切众生之病。常为众祐未曾舍离。诸通慧心成就福田。令诸众生悉得蒙恩。行如莲花于诸世俗而无所著。犹如船师度诸群生四病之患。志如王路不得轻慢贵贱中间之人。当如泉源川流江河。所说经典而不可尽。行如大海所闻智慧苞无崖底。无量之德之所积聚。性如须弥起现于世峻极而高。常乐精进志性慷恺。心不怯劣心如门捆。志愿坚固意如鹤毛。调和其性当行尊心。济导众生修于自在。劝助其意志存奇雅。微妙解脱行如天帝。怀来众生遵如梵天。分别权宜清净之行。于一切法而得自在。常当行慈究竟灭度。行如终没若有触犯。作与不作悉能忍辱。心如严父所受至重。志如伴党作诸德本而无所著。意无所倚于诸境界。行无危害而修慈仁。所在吉祥于所生也。为布施士谓法施也。断除一切诸不善法。奉行一切众善之法。遵无放逸除于自恣憍慢之事。学戒精进所行坚强。为无放逸修菩萨行。乃能致得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于时世尊赞常坚精进菩萨曰。善哉善哉。族姓子。说菩萨行快乃如是建立众德。若有菩萨设欲逮得等集众德三昧。普当分别一切功德离诸罪衅。
尔时钩锁菩萨前白佛言。若有菩萨逮得于是等集众德三昧。功德瑞应比类若何。佛告钩锁。令此等集众德三昧。菩萨大士获此定者。则能远离恶趣之地。无有八据厄难之处除断穷窭。供膳丰沃自然为乐。诸根具足便能成就三十二大士之相。法无穷尽逮得辩...(第0124部~等集众德三昧经三卷)
...园大法讲堂。到已瞻睹如来应正遍觉佛大威德。百千万众恭敬围绕而演说法。犹如须弥显于大海。周匝端严极为微妙。当初睹见于如来时。得大信乐爱敬之心。即前投地礼如来足。右绕三匝却住一面。合掌顶上一心观佛。是时世尊知是净威力士心已欲降伏故告大目连。目连。汝往取吾昔菩萨时为娉瞿夷释种女故捔力时箭。尔时目连白世尊言。我都不见知在何处。尔时世尊从于右足放大光明名曰照明。是光遍照三千大千此佛世界。时三千大千世界之下。大金刚轮箭在彼竖。尔时世尊告大目连。汝见此界大金刚轮箭在彼竖不。目连白言。已见世尊。佛告目连。汝取持来。时大目连即下至彼。如大力士屈伸臂顷。一切大众皆见其去。即便持来授与如来。作如是言。世尊。是菩萨时父母生力为神通力。佛言是菩萨时父母生力非神通力。目连。菩萨若以神通之力。是箭即过无量无边诸佛世界。大德目连白言。世尊乃是菩萨父母所生福德之力。佛告目连。如十人力等一健牛力。十健牛力等一青牛力。十青牛力等一凡象力。十凡象力等一罗迦象力。十罗迦象力等一迦尼象力。十迦尼象力等一香象力。十香象力等一毗陀象力。十毗陀象力等一无斗象力。十无斗象力等一伊沙陀象力。十伊沙陀象力等一安禅象力。十安禅象力等一婆摩象力。十娑摩象力等一青象力。十青象力等一黄象力。十黄象力等一赤象力。十赤象力等一白象力。十白象力等一赤莲花象力。十赤莲花象力等一红莲花象力。十红莲花象力等一香象力。十香象力等一大香象力。十大香象力等一系罥师子王力。十系罥师子王力等一力士力。十力士力等一大力士力。十大力士力等一遮[少/兔]罗力。十遮[少/兔]罗力等一大遮[少/兔]罗...(第0125部~集一切福德三昧经三卷)
...祇不可得不可坏力。成就具足乃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目连。假使一切世界众生。悉得具足垂成菩提菩萨之力。比于如来处非处智力。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得具如是十种之力。名为如来应供正遍觉。是故目连。如来之力为本善根之所护持无增无减。此中不明菩萨通力。菩萨若用神通力者。能以恒河沙等世界。置于足指一毛端上。掷过无量无边恒 河 沙世界。如是往来不令众生有于苦恼。如是神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不可称量。不可数知无等等。若当如来尽现所有神通力者。汝等声闻尚不能信。况复其余诸众生也。目连。菩萨趣诣道场上时。观于地大水火风大悉为一界。所谓空界。是故大地而不坏败众生无恼。时净威力士从如来所。闻说菩萨父母生力。闻已惊怪身毛皆竖生希有心。从坐而起正于衣服。右膝着地合掌向佛白言。世尊。我今憍慢悉皆摧灭。从如来所闻菩萨力故。世尊。我今归依佛法众僧。发于无上正真道心。为欲安乐一切众生。愿得具足如来之力。尔时复有十千天子。闻净威力士作如是语。皆发无上正真道心。亦作是念。世尊。愿令我等得如是力。如今如来应供正遍觉。尔时那罗延菩萨白言。世尊。云何名为菩萨所修集一切福德三昧。如来先说是名字已即便默然。世尊。今当敷演解说是集一切福德三昧。云何菩萨得是三昧。尔时世尊告千世界主那罗延。菩萨。那罗延。无有菩萨发于无上正真道心而不随是集一切福德三昧者。何以故。一切福德无有不入初发心中。那罗延。犹如江河一切诸流无有不...(第0125部~集一切福德三昧经三卷)
...集无量佛功德故。菩萨应当智慧勇健。摧四魔故。菩萨应当作大医王。善治一切烦恼病故。菩萨应当为作应供。不舍菩提心故。菩萨应当作于福田。为诸众生作光明故。菩萨应当犹如莲花。不为世泥所染污故。菩萨应当犹如船筏。度诸众生故。菩萨应当犹之如桥。于上中下一切众生无别想故。菩萨应当犹如大池。专意正法水无尽故。菩萨应当犹如大海。一向多闻无厌足故。菩萨应当犹如大山。无能动故。菩萨应当善安止住。如门阃故。菩萨应当无所染着。一切所有诸财物故。菩萨应当令心自在。不退转故。菩萨应当犹如大王。为尊胜故。菩萨应当犹如帝释。一切众生所尊贵故。菩萨应当犹如梵王。自在法王故。菩萨应当安乐一切诸众生等。究竟安乐至涅槃故。菩萨应当为作父母。与诸众生衣服利故。菩萨应当无所伤损。一切善不善法故。菩萨应当无所侵害。亲非亲中心平等故。菩萨应当不亲不信。所生诸入故。菩萨应当为法施主。一切悉舍故。菩萨应当离于一切放逸懈怠。为集菩提故。文殊师利。菩萨常应牢强精进。修集一切诸戒德行。为得无上正真道故。尔时世尊赞常精进菩萨摩诃萨。善哉善哉。善男子。善说诸行所应住想。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欲逮得此集一切福德三昧者。应当勤修一切福德。不应舍离一切福德。尔时那罗延菩萨白言。世尊。若有得此集一切福德三昧者。不堕恶道不生八难。断诸贫穷心常自在。诸根具足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善自庄严。得大辩才及无尽法。得陀罗尼得不忘念。起一切福转珐輪故。得灌顶位。释梵护世一切...(第0125部~集一切福德三昧经三卷)
...佛言。诸世尊。云何彼释迦牟尼如来。显示如是短少寿量。如是语已。彼诸世尊告信相菩萨言。然彼释迦牟尼如来。五浊世时出现于世寿百岁生中。于下信解众生。少善根众生。我见众生见命见。养育富伽罗见邪见。我我所执着等中。为利益诸凡夫众生。及外道尼乾陀。波梨婆阇迦等故。世尊释迦牟尼如来。显示如是短少寿量成熟众生。善男子。然彼释迦牟尼如来。显示如是短少寿量。彼等众生。若知如来入涅槃已。发生苦想希有想未曾有想忧愁想。速当受如是等修多罗。当持读诵。当不毁谤。是故如来显示如是短少寿量。彼等众生若见如来不入涅槃。不生希有想忧愁想未曾有想。彼当不受如来所说诸修多罗。亦当不持读诵。所以者何。谓常见故。善男子。譬如有一丈夫。父母多有钱财果报。然彼丈夫诸子知财聚已。不生希有想未曾有想。所以者何。谓多果报故。善男子。如是如是。彼等众生。若知如来不入涅槃已。不生希有想未曾有想难得想。所以者何。谓常见故。善男子。譬如有一丈夫。父母贫穷少有果报。彼等或诣王及王大臣家中。彼于彼处见满仓库种种众宝。彼于彼处得希有行得未曾有想。当生难得想。亦为彼财聚故。勤劬发精进意。欲得彼财聚故。所以者何。谓少果报故。善男子。如是如是。彼等众生若见如来已入涅槃。当得希有得未曾有当生苦想。于无量时诸佛世尊乃出于世。譬如优昙婆罗华于无量时乃出于世。如是如是。诸佛世尊于无量时乃当出世。彼等众生得希有行。得未曾有当得踊跃。彼等见如来已则当信向。若闻如来实语言时。当受如是等修多罗当不违竞。善男子。以是义故。如来不久住世速当涅槃。善男子。诸佛世尊如是方便善巧成熟众生。尔时彼等诸佛世尊隐没不现。
尔时信相菩萨与无量百千菩萨。及无量俱致那由多百千...(第0126部~合部金光明经八卷)
...起气力安乐行不。复作是言。善哉世尊。愿说金光明修多罗法本。为诸众生利益安乐故。乃至除灭饥俭等故。
尔时世尊释迦牟尼如来。赞诸菩萨众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众生劝请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我不离此山 常说此经宝
成熟众生故 示现般涅槃
凡夫染着见 不信我所说
彼等成熟故 我现般涅槃
是时大会有婆罗门。姓憍陈如。名曰圣记。在于众中谛心安坐。无量百千婆罗门众。前后围绕而共恭敬供养如来。闻佛世尊寿命八十应般涅槃涕泪悲泣。与于百千婆罗门众。俱从坐起顶礼佛足白言。世尊。若佛如来怜愍利益一切众生。大慈大悲欲令皆悉得大安乐。为众生作真实父母。最上无等及无等等。为世间作归依覆护。令诸众生快乐清凉。如净满月作大光明。如日照于优陀延山。若佛世尊等观众生如罗睺罗。愿佛为我施一恩德。是时如来默然不答。于此会中有栗车毗国王童子。名曰一切众生喜见。在大众中具足辞辩善能问答。是时王子承佛神力。语婆罗门憍陈如言。大婆罗门。汝于世尊求何恩德。我能为汝施如意恩。婆罗门言。善哉王子。我等愿欲恭敬供养世尊之身。是故欲得如来舍利是芥子许。所以者何。如我所闻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恭敬供养如来舍利。六天帝主富贵安乐必得无穷。是时王子即便答言。大婆罗门。汝一心听。若欲愿求无量功德及六天报。此金光明诸经之王。难思难解福报无穷。声闻缘觉所不能知。此经摄持如是功德。无...(第0126部~合部金光明经八卷)
...
白净之业 诸天世人 及余众生
随其所思 诸所愿求 如是金鼓
所出之音 皆悉能令 成就具足
若有众生 堕大地狱 猛火炎炽
焚烧其身 无有救护 流转诸难
当令是等 悉灭诸苦 若有众生
诸苦所切 三恶道报 及以人中
如是金鼓 所出之音 悉能灭除
一切诸苦 无依无归 无有救护
我为是等 作归依处 是诸世尊
今当证知 久已于我 生大悲心
在在处处 十方诸佛 现在世雄
两足之尊 我本所作 恶不善业
今者忏悔 诸十力前 不识诸佛
及父母恩 不解善法 造作众恶
自恃种姓 及诸财宝 盛年放逸
作诸恶行 心念不善 口作恶业
随心所作 不见其过 凡夫愚行
无知闇覆 亲近恶友 烦恼乱心
五欲因缘 心生忿恚 不知厌足
故作众恶 亲近非圣 因生悭嫉
贫穷因缘 奸谄作恶 系属于他
常有怖畏 不得自在 而造诸恶
贪欲恚痴 扰动其心 渴爱所逼
造作众恶 依因衣食 及以女色
诸结恼热 造作众恶 身口意恶
所集三业 如是众罪 今悉忏悔
或不恭敬 佛法圣众 如是诸罪
今悉忏悔 或...(第0126部~合部金光明经八卷)
...心念不善 口作恶业
随心所作 不见其过 凡夫愚行
无知闇覆 亲近恶友 烦恼乱心
五欲因缘 心生忿恚 不知厌足
故作众恶 亲近非圣 因生悭嫉
贫穷因缘 奸谄作恶 系属于他
常有怖畏 不得自在 而造诸恶
贪欲恚痴 扰动其心 渴爱所逼
造作众恶 依因衣食 及以女色
诸结恼热 造作众恶 身口意恶
所集三业 如是众罪 今悉忏悔
或不恭敬 佛法圣众 如是诸罪
今悉忏悔 或不恭敬 缘觉菩萨
如是众罪 今悉忏悔 以无智故
诽谤正法 不知恭敬 父母尊长
如是众罪 今悉忏悔 愚惑所覆
憍慢放逸 因贪恚痴 造作诸恶
如是众罪 今悉忏悔 我今供养
无量无边 三千大千 世界诸佛
我当拔济 十方一切 无量众生
所有诸苦 我当安止 不可思议
阿僧祇众 令住十地 已得安止
住十地者 悉令具足 如来正觉
为一众生 亿劫修行 使无量众
令度苦海 我当为是 诸众生等
演说微妙 甚深悔法 所谓金光
灭除诸恶 千劫所作 极重恶业
若能至心 一忏悔者 如是众罪
悉皆灭尽 我今已说 忏悔之法
...(第0126部~合部金光明经八卷)
... 及善女人 诸王刹利 婆罗门等
若有恭敬 合掌向佛 称叹如来
并赞此偈 在在生处 常识宿命
诸根具足 清净端严 种种功德
悉皆成就 在在处处 常为国王
辅相大臣 之所恭敬 非于一佛
五佛十佛 种诸功德 闻是忏悔
若于无量 百千万亿 诸佛如来
种诸善根 然后乃得 闻是忏悔
业障灭品第五
是时世尊。善正分别入于深法妙有名禅。从于毛孔放种种光。无量百千种色皆从身出。因此光内一切诸佛刹土悉现光中。于十方恒河沙。譬喻算数所不能及。五浊恶世为光所照。是诸众生所作十恶。五无间业。诽谤三宝。不孝父母及沙门婆罗门。轻慢尊长。应堕地狱饿鬼畜生。各各蒙光至所住处。是诸众生见斯光已应念安乐。因光力故是诸众生端正微妙。色相具足福德庄严。皆得亲近诸佛世尊。
是时大众与天帝释及恒水女神。皆来会所却坐一面。
于是天帝释承佛神力。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云何善男子善女人。愿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修行大乘摄受一切众生。是诸业障云何忏悔而得解脱。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修行欲为无量无数无边众生。令得清净解脱安乐哀愍世间。善男子。一切众生为业障故堕多种罪。应当日夜六时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一心一意口自说言。归命顶礼一切诸佛世尊。现在十方世界。...(第0126部~合部金光明经八卷)
...一切众生为业障故堕多种罪。应当日夜六时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一心一意口自说言。归命顶礼一切诸佛世尊。现在十方世界。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转珐輪照珐輪持珐輪。雨大法雨击大法鼓。吹大法螺出微妙声。竖大法幢秉大法炬。为欲利益安乐众生故。行法施诱接荷负一切众生。为令无量无数众生得清净故得安乐故。欲令大众。得大果故。为诸天人得清净故。如是世尊故应礼敬。以身口意顶礼归诚。是诸世尊以真实慧以真实眼。真实证明真实平等。悉知悉见一切众生善恶之业。我从无始随生死流。与一切众生已造业障。贪嗔痴等之所缠缚。未识佛时未识法时未识僧时未识善恶。为身口意得无量罪。以恶心故出佛身血。诽谤正法。破和合僧。杀阿罗汉。杀害父母。十不善法。自作教他。见作随喜。身三口四意三业行。于诸众生横生毁呰。斗秤欺诳以伪为真。不净饮食以施众生。于生死六道所有父母更相触恼。塔物僧物四方僧物。心生偷夺自在而用。如佛所说言教法律过分谬学。师长教示不相随从。有行声闻者行缘觉者行大乘者。喜生骂辱令诸行人心退愁恨。见有胜己便怀嫉妒。法施财施而生障碍。无明所覆邪见疑惑使恶增长。于诸佛所而起恶言。法说非法非法说法。如是众罪齐如诸佛。真实慧真实眼真实证明。真实平等悉知悉见。奉对忏悔皆悉发露不敢覆藏。未作之罪不敢复作。已作之罪今悉忏悔。所作业障应堕恶道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生十二难处。愿我此生所有业障皆悉灭尽。未来不受犹如过去诸大菩萨之所修行三菩提道。所有业障悉已忏悔。如我业障今亦忏悔。皆悉发露不敢覆藏。已作之罪愿得除灭。未来之恶更不敢作。亦如未来诸大菩萨修三菩提行。所...(第0126部~合部金光明经八卷)
...是等事悉令具足。心无疲厌身受诸乐心得欢喜。以是之故。能为众生广说是经。若诸众生于百千佛所。种诸善根。说法之人。为是众生阎浮提内广宣流布是妙经典令不断绝。无量众生闻是经已。当得不可思议智聚。摄取不可思议功德之聚。于未来世无量百千劫。人天之中常受快乐。于未来世值遇诸佛。疾得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众苦三恶趣分永灭无余。南无宝华功德海琉璃金山光照如来应正遍知。南无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庄严其身释迦如来正遍知。炽然如是微妙法炬。南无第一威德成就众事大功德天。南无不可思量智慧功德成就大辩天。
正论品第十六
尔时佛告地神坚牢。过去有王名力尊相。其王有子名曰信相。不久当受灌顶之位统领国土。尔时父王告其太子信相。世有正论善治国土。我于昔时曾为太子。不久亦当绍父王位。尔时父王持是正论亦为我说。我以是论于二万岁善治国土。未曾一念以非法行。于自眷属情无爱着。何等名为治世正论。地神。尔时力尊相王。为信相太子说是偈言。
我今当说 诸王正论 为利众生
断诸疑惑 一切人王 诸天天王
应当欢喜 合掌谛听 诸王和合
集金刚山 护世四镇 起问梵王
大师梵尊 天中自在 能除疑惑
当为我断 云何是人 得名为天
云何人王 复名天子 生在人中
处王宫殿 正法治世 而名为天
护世四王 问是事已 时梵尊师
即说偈言 汝今虽以 此义问我
我要当为 一切众生 敷扬宣...(第0126部~合部金光明经八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四卷
...天子 生在人中
处王宫殿 正法治世 而名为天
护世四王 问是事已 时梵尊师
即说偈言 汝今虽以 此义问我
我要当为 一切众生 敷扬宣说
第一胜论 因集业故 生于人中
王领国土 故称人王 处在胎中
诸天守护 或先守护 然后入胎
虽在人中 生为人王 以天护故
复称天子 三十三天 各以己德
分与是人 故称天子 神力所加
故得自在 远离恶法 遮令不起
安住善法 修令增广 能令众生
多生天上 半名人王 亦名执乐
罗刹魁脍 能遮诸恶 亦名父母
教诲修善 示现果报 诸天所护
善恶诸业 现在未来 现受果报
诸天所护 若有恶事 纵而不问
不治其罪 不以正教 舍远善法
增长恶聚 故使国中 多诸奸斗
三十三天 各生嗔恨 由其国王
纵恶不治 坏国恶法 奸诈炽盛
他方怨敌 竞来侵掠 自家所有
钱财珍宝 诸恶盗贼 共相劫夺
如法治世 不行是事 若行是者
其国殄灭 譬如狂象 蹋莲华池
暴风卒起 屡降恶雨 恶星数出
日月无光 五谷果实 咸不滋茂
由王舍政 使国饥馑 天于宫殿
...(第0126部~合部金光明经八卷)
...皆枯悴 无可乐者 众生所食
精妙上味 渐渐损减 食无肌肤
颜貌丑陋 气力衰微 凡所食啖
不知厌足 力精勇猛 悉灭无有
懒惰懈怠 充满其国 多有疾苦
逼切其身 恶星变动 罗刹乱行
若有人王 行于非法 增长恶伴
损人天道 于三有中 多受苦恼
起如是等 无量恶事 皆由人王
爱着眷属 纵之造恶 舍而不治
若为诸天 所护生者 如是人王
终不为是 有行善者 得生天中
行不善者 堕在三涂 三十三天
皆生焦热 由王纵恶 舍而不理
违逆诸天 及父母敕 不能正治
则非孝子 起诸奸恶 坏国土者
不应纵舍 当正治罪 是故诸天
护持是王 以灭恶法 修集善根
现世正治 得增王位 应各为说
善不善业 能示因果 故得为王
诸天护持 邻王佐助 为自为他
修正治国 有坏国者 应当正教
为命及国 修行正法 不应行恶
恶不应纵 所有余事 不应坏国
恶因多奸 然后倾败 若起多奸
坏于国土 譬如大象 坏莲华池
怨恨诸天 故天生恼 起诸恶事
弥满其国 是故应随 正法治恶
以善化国 不顺非法 宁...(第0126部~合部金光明经八卷)
...佐助 为自为他
修正治国 有坏国者 应当正教
为命及国 修行正法 不应行恶
恶不应纵 所有余事 不应坏国
恶因多奸 然后倾败 若起多奸
坏于国土 譬如大象 坏莲华池
怨恨诸天 故天生恼 起诸恶事
弥满其国 是故应随 正法治恶
以善化国 不顺非法 宁舍身命
不爱眷属 于亲非亲 心常平等
视亲非亲 和合为一 正行名称
流布三界 正法治国 人多行善
常以善心 仰瞻国王 能令天众
具足充满 是故正治 名为人王
一切诸天 爱护人王 犹如父母
拥护其子 故令日月 五星诸宿
随其分齐 不失常度 风雨随时
无诸灾祸 令国丰实 安乐炽盛
增益人民 诸天之众 以是因缘
诸人王等 宁舍身命 不应为恶
不应舍离 正法珍宝 由正法宝
世人爱乐 常当亲近 修正法者
聚集功德 庄严其身 于自眷属
常知止足 当远恶人 修治正法
安止众生 于诸善法 教敕防护
令离不善 是故国土 安隐丰乐
是王亦得 威德具足 随诸人民
所行恶法 应当调伏 如法教诏
是王当得 好名善誉 善能摄护
...(第0126部~合部金光明经八卷)
...天来暂得闻法。便得授记。唯愿世尊。为我解说断我疑网。
尔时佛告树神善女天。皆有因缘有妙善根已随相修。何以故。以是天子于所住处舍五欲乐。故来听是金光明经。既闻法已于是经中净心殷重如说修行。复得闻此三大菩萨授于记莂。亦以过去本昔发心誓愿因缘。是故我今皆与授记。于未来世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除病品第二十
佛告道场菩提树神善女天。谛听谛听善持忆念。我当为汝演说往昔誓愿因缘。过去无量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出现于世。名曰宝胜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善女天。尔时是佛般涅槃后。正法灭已于像法中。有王名曰天自在光。修行正法如法治世。人民和顺孝养父母。是王国中有一长者。名曰持水。善知医方救诸病苦。方便巧知四大增损。善女天。尔时持水大长者家中后生一子。名曰流水。体貌殊胜端正第一。形色微妙威德具足。受性聪敏善解诸论。种种伎艺书疏算计。无不通达。是时国内天降疫病。有无量百千诸众生等皆无免者。为诸苦恼之所逼切。善女天。尔时流水长者子。见是无量百千众生受诸苦恼故。为是众生生大悲心。作是思惟。如是无量百千众生受诸苦恼。我父长者虽善解医方能救诸苦方便巧知四大增损。年已衰迈老耄枯悴。皮缓面皱羸瘦战掉。行来往反要因机杖。困顿疲乏不能至彼城邑聚落。而是无量百千众生。复遇重病无能救者。我今当至大医父所。咨问治病医方秘法。咨禀知已。当往城邑聚落村舍。治诸众生种种重病。悉令得脱无量诸苦。时长者子。思惟是已即至父所。头面着地为父作礼。叉手却住。以四大增损而问于父。即说偈言。
云何当知 四大诸根 衰损代谢
而得诸病 云何当知 饮食时节
若食食已 身火不灭 云何当知
治风及热 水过肺病 及以等分
何时动风 何时动热 何时动水
以害众生 时父长者 即以偈颂
解说医方 而答其子 三月是夏
三月是秋 三月是冬 三月是春
是十二月 三三而说 从如是数
一岁四时 若二二说 足满六时
...(第0126部~合部金光明经八卷)
...。方便巧知四大增损。善女天。尔时持水大长者家中后生一子。名曰流水。体貌殊胜端正第一。形色微妙威德具足。受性聪敏善解诸论。种种伎艺书疏算计。无不通达。是时国内天降疫病。有无量百千诸众生等皆无免者。为诸苦恼之所逼切。善女天。尔时流水长者子。见是无量百千众生受诸苦恼故。为是众生生大悲心。作是思惟。如是无量百千众生受诸苦恼。我父长者虽善解医方能救诸苦方便巧知四大增损。年已衰迈老耄枯悴。皮缓面皱羸瘦战掉。行来往反要因机杖。困顿疲乏不能至彼城邑聚落。而是无量百千众生。复遇重病无能救者。我今当至大医父所。咨问治病医方秘法。咨禀知已。当往城邑聚落村舍。治诸众生种种重病。悉令得脱无量诸苦。时长者子。思惟是已即至父所。头面着地为父作礼。叉手却住。以四大增损而问于父。即说偈言。
云何当知 四大诸根 衰损代谢
而得诸病 云何当知 饮食时节
若食食已 身火不灭 云何当知
治风及热 水过肺病 及以等分
何时动风 何时动热 何时动水
以害众生 时父长者 即以偈颂
解说医方 而答其子 三月是夏
三月是秋 三月是冬 三月是春
是十二月 三三而说 从如是数
一岁四时 若二二说 足满六时
三三本摄 二二现时 随是时节
消息饮食 是能益身 医方所说
随时岁中 诸根四大 代谢增损
令身得病 有善医师 随顺四时
三月将养 调和六大 随病饮食
及以汤药 多风病者 夏则发动
其热病者 秋则发动 等分病者
冬则发动 其肺病者 春则增剧
有风病者 夏则应服 肥腻碱酢
及以热食 有热病者 秋服冷...(第0126部~合部金光明经八卷)
...
其热病者 秋则发动 等分病者
冬则发动 其肺病者 春则增剧
有风病者 夏则应服 肥腻碱酢
及以热食 有热病者 秋服冷甜
等分冬服 甜酢肥腻 肺病春服
肥腻辛热 饱食然后 则发肺病
于食消时 则发热病 食消已后
则发风病 如是四大 随三时发
风病羸损 补以苏腻 热病下药
服呵梨勒 等病应服 三种妙药
所谓甜辛 及以苏腻 肺病应服
随时吐药 若风热病 肺病等分
违时而发 应当任师 筹量随病
饮食汤药
善女天。尔时流水长者子。问其父医四大增损。因是得了一切医方。时长者子。知医方已遍至国内。城邑聚落在在处处。随有众生病苦者所。软言慰喻作如是言。我是医师。我是医师。善知方药今当为汝疗治救济悉令除愈。善女天。尔时众生。闻长者子软语慰喻。许为治病心生欢喜踊跃无量。时有百千无量众生遇极重病。得闻是言心欢喜故。种种所患即得除差。平复如本气力充实。善女天。复有无量百千众生。病苦深重难除差者。即共来至长者子所。时长者子即以妙药授之令服。服已除差亦得平复。善女天。是长者子。于是国内治诸众生。所有病苦悉得除差。
流水长者子品第二十一
佛告树神。尔时流水长者子。于天自在光王国内。治一切众生无量苦患已。令其身体平复如本受诸快乐...(第0126部~合部金光明经八卷)
...是言。我为大王国土人民治种种病。渐渐游行至彼空泽。见有一池其水枯涸。有十千鱼为日所曝。今日困厄将死不久惟愿大王。借二十大象令得负水济彼鱼命。如我与诸病人寿命。尔时大王。即敕大臣速疾供给。尔时大臣奉王告敕。语是长者。善哉大士。汝今自可至象厩中。随意选取利益众生令得快乐。是时流水及其二子。将二十大象。从治城人借索皮囊。疾至彼河上流决处。盛水象负驰疾奔还至空泽池。从象背上下其囊水。写置池中水遂弥满还复如本。时长者子。于池四边彷徉而行。是鱼尔时亦复随逐循岸而行。时长者子复作是念。是鱼何缘随我而行。是鱼必为饥火所恼。复欲从我求索饮食。我今当与。善女天。尔时流水长者子告其子言。汝取一象最大力者。速至家中启父长者。家中所有可食之物。乃至父母饮啖之分及以妻子奴婢之分。一切聚集悉载象上急速来还。尔时二子如父教敕。乘最大象往至家中。白其祖父说如上事。尔时二子。收取家中可食之物载象背上。疾还父所至空泽池。时长者子见其子还。心生欢喜踊跃无量。从子边取饮食之物。散着池中与鱼食已。即自思惟。我今已能与此鱼食令其饱满。未来之世当施法食。复更思惟。曾闻过去空闲之处有一比丘。读诵大乘方等经典。其经中说。若有众生临命终时。得闻宝胜如来名号即生天上。我今当为是十千鱼。解说甚深十二因缘。亦当称说宝胜佛名。时阎浮提中有二种人。一者深信大乘方等。二者毁呰不生信乐。时长者子。作是思惟。我今当入池水之中。为是诸鱼说深妙法。思惟是已即便入水作如是言。南无过去宝胜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宝胜如来本往昔时行菩萨道作是誓愿。若有众生于十方界临命终时闻我名者。当令是辈即命终已。寻得上生...(第0126部~合部金光明经八卷)
...于天自在光王国内。处处皆雨天妙莲华。是诸天子复至本处空泽池所复雨天华。便从此没还忉利宫。随意自在受天五欲。时阎浮提过是夜已。天自在光王问诸大臣。昨夜何缘示现如是净妙瑞相有大光明。大臣答言。大王当知。忉利诸天于流水长者子家。雨四十千真珠璎珞及不可计曼陀罗华。王即告臣卿。可往至彼长者家。善言诱喻唤令使来。大臣受敕即至其家。宣王教令唤是长者。是时长者即至王所。王问长者。何缘示现如是瑞相。长者子言。我必定知是十千鱼其命已终。时大王言。今可遣人审实是事。尔时流水寻遣其子至彼池所。看是诸鱼死活定实。尔时其子闻是语已向于彼池。既至池已见其池中。多有摩诃曼陀罗华积聚成[卄/積]。其中诸鱼悉皆命终。见已即还白其父言。彼诸鱼等悉已命终。尔时流水知是事已复往王所。作如是言。是十千鱼悉皆命终。王闻是已心生欢喜。
尔时世尊告道场菩提树神。善女天。欲知尔时流水长者子。今我身是。长子水空今罗睺罗是。次子水藏今阿难是。时十千鱼者今十千天子是。是故我今为其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尔时树神现半身者今汝身是。
金光明经卷第八
舍身品第二十二
尔时道场菩提树神复白佛言。世尊。我闻世尊过去修行菩萨道时。具受无量百千苦行。捐舍身命肉血骨髓。惟愿世尊。少说往昔苦行因缘。为利众生受诸快乐。尔时世尊即现神足。神足力故令此大地六种震动。于大讲堂众会之中。有七宝塔从地踊出。众宝罗网弥覆其上。尔时大众见是事...(第0126部~合部金光明经八卷)
...身。即便舐血啖食其肉唯留余骨。尔时第一王子见地大动。为第二王子而说偈言。
震动大地 及以大海 日无精光
如有覆蔽 于上虚空 雨诸华香
必是我弟 舍所爱身
第二王子复说偈言。
彼虎产来 已经七日 七子围绕
穷无饮食 气力羸损 命不云远
小弟大悲 知其穷悴 惧不堪忍
还食其子 恐定舍身 以救彼命
时二王子心大愁怖。涕泣悲叹容貌憔悴。复共相将还至虎所。见弟所著被服衣裳。皆悉在一竹枝之上。骸骨发爪布散狼藉。流血处处遍污其地。见已闷绝不自胜持。投身骨上良久乃悟即起举手呼天而哭。我弟幼稚才能过人。特为父母之所爱念。奄忽舍身以饲饿虎。我今还宫。父母设问当云何答。我宁在此并命一处。不忍见是骸骨发爪。何心舍离。还见父母妻子眷属朋友知识。时二王子。悲号懊恼渐舍而去。时小王子所将侍从。各散诸方互相谓言。今者我天为何所在。尔时王妃于睡中梦。梦乳被割牙齿堕落。得三鸽雏一为鹰食。尔时王妃。大地动时。即便惊寤。心大愁怖。而说偈言。
今日何故 大地大水 一切皆动
物不安所 日无精光 如有覆蔽
我心忧苦 目睫[目*需]动 如我今者
所见瑞相 必有灾异 不祥苦恼
于是王妃说是偈已。时有青衣在外已闻王子消息。心惊惶怖寻即入内。启白王妃作如是言。向者在外闻诸侍从。推觅王子不知所在。王妃闻已生大忧恼。涕泣满目至大王所。我于向者传闻外人。失我最小所爱之子。大王闻已而复闷绝...(第0126部~合部金光明经八卷)
...爱重 无常大鬼 奄便吞食
其余二子 今虽存在 而为忧火
之所焚烧 或能为是 丧失命根
我宜速往 至彼林中 迎载诸子
急还宫殿 其母在后 忧苦逼切
心肝分裂 或能失命 若见二子
慰喻其心 可使终保 余年寿命
尔时大王 驾乘名象 与诸侍从
欲至彼林 即于中路 见其二子
号天扣地 称弟名字 时王即前
抱持二子 悲号涕泣 随路还宫
速令二子 觐见其母 佛告树神
汝今当知 尔时王子 摩诃萨埵
舍身饲虎 今我身是 尔时大王
摩诃罗陀 于今父王 输头檀是
尔时王妃 今摩耶是 第一王子
今弥勒是 第二王子 今调达是
尔时虎者 今瞿夷是 时虎七子
今五比丘 及舍利弗 目揵连是
尔时大王摩诃罗陀。及其妃后悲号涕泣。悉皆脱身御服璎珞。与诸大众往竹林中收其舍利。即于此处起七宝塔。是时王子摩诃萨埵。临舍命时作是誓愿。愿我舍利。于未来世过算数劫。常为众生而作佛事。说是经时无量阿僧祇天及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树神是名礼塔往昔因缘。尔时佛神力故。是七宝塔即没不现。
赞佛品第二十三
尔时无量百千万亿诸菩萨众。从此世界至金宝盖山王如来国土。到彼土已。五体投地为佛作礼。却一...(第0126部~合部金光明经八卷)
...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种智。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如是二万佛,皆同一字,号日月灯明,又同一姓,姓颇罗堕。
“弥勒当知,初佛后佛皆同一字,名日月灯明,十号具足,所可说法初中后善。其最后佛未出家时,有八王子:一名有意,二名善意,三名无量意,四名宝意,五名增意,六名除疑意,七名向意,八名法意。是八王子,威德自在,各领四天下。是诸王子,闻父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悉舍王位亦随出家,发大乘意,常修梵行,皆为法师,已于千万佛所植诸善本。是时日月灯明佛,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说是经已,即于大众中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尔时,会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及诸小王、转轮圣王等,是诸大众得未曾有,欢喜合掌一心观佛。尔时,如来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佛土靡不周遍,如今所见是诸佛土。
“弥勒当知,尔时会中有二十亿菩萨乐欲听法。是诸菩萨见此...(第0130部~妙法莲华经七卷)
...僮仆。其家广大,唯有一门,多诸人众,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堂阁朽故,墙壁隤落,柱根腐败,梁栋倾危,周匝俱时欻然火起焚烧舍宅。长者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长者见是大火从四面起,即大惊怖,而作是念:‘我虽能于此所烧之门安隐得出,而诸子等,于火宅内乐著嬉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火来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厌患,无求出意。’
“舍利弗,是长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当以衣裓,若以机案,从舍出之。’复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门,而复狭小。诸子幼稚未有所识,恋著戏处,或当堕落为火所烧。我当为说怖畏之事,此舍已烧,宜时疾出,无令为火之所烧害。’作是念已,如所思惟,具告诸子:‘汝等速出!’父虽怜愍善言诱喻,而诸子等,乐著嬉戏不肯信受,不惊不畏了无出心,亦复不知何者是火、何者为舍、云何为失,但东西走戏视父而已。尔时,长者即作是念:‘此舍已为大火所烧。我及诸子,若不时出,必为所焚。我今当设方便,令诸子等得免斯害。’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种种珍玩奇异之物,情必乐著,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悔。如此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随汝所欲,皆当与汝。 |
|
|
|
|
|
|
|
板凳
樓主 |
發表於 2021-4-17 14:04:29
|
只看該作者
’尔时,诸子闻父所说,珍玩之物适其愿故,心各勇锐互相推排,竞共驰走争出火宅。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隐得出,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无复障碍,其心泰然欢喜踊跃。时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许玩好之具,羊车、鹿车、牛车愿时赐与。’
“舍利弗,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其车高广,众宝庄校,周匝栏楯,四面悬铃;又于其上张设幰盖,亦以珍奇杂宝而严饰之,宝绳绞络垂诸华缨,重敷綩綖安置丹枕;驾以白牛,肤色充洁,形体姝好,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风;又多仆从而侍卫之。所以者何?是大长者,财富无量,种种诸藏悉皆充溢,而作是念:‘我财物无极,不应以下劣小车与诸子等。今此幼童皆是吾子,爱无偏党。我有如是七宝大车,其数无量,应当等心各各与之,不宜差别。所以者何?以我此物周给一国,犹尚不匮,何况诸子?’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非本所望。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是长者等与诸子...(第0130部~妙法莲华经七卷)
...无偏党。我有如是七宝大车,其数无量,应当等心各各与之,不宜差别。所以者何?以我此物周给一国,犹尚不匮,何况诸子?’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非本所望。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是长者等与诸子珍宝大车,宁有虚妄不?”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是长者但令诸子得免火难,全其躯命,非为虚妄。何以故?若全身命,便为已得玩好之具,况复方便于彼火宅而拔济之!世尊,若是长者,乃至不与最小一车,犹不虚妄。何以故?是长者先作是意:‘我以方便令子得出。’以是因缘,无虚妄也。何况长者自知财富无量,欲饶益诸子等与大车!”
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如汝所言。舍利弗,如来亦复如是,则为一切世间之父;于诸怖畏、衰恼、忧患、无明闇蔽,永尽无余;而悉成就无量知见、力、无所畏,有大神力及智慧力,具足方便、智慧波罗蜜,大慈大悲,常无懈惓,恒求善事利益一切,而生三界朽故火宅,为度众生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愚痴闇蔽、三毒之火,教化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见诸众生为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之所烧煮,亦以五欲财利故受种种苦,又以贪著追求故现受众苦,后受地狱、畜生、饿鬼之苦,若生天上及在人间,贫穷困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如是等种种诸苦。众生没在其中,欢喜游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亦不生厌,不求解脱,于此三界火宅东西驰走,虽遭大苦不以为患。舍利弗,佛见此已便作是念:‘我为众生之父,应拔其苦难,与无量无边佛智慧乐,令其游戏。’舍利弗,如来复作是念:‘若我但以神力及智慧力,舍于方便,为诸众生赞如来知见、力、无所畏者,众生不能以是得度。所以者何?是诸众生,未免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而为三界火宅所烧,何由能解佛之智慧?’
“舍利弗,如彼长者,虽复身手有力而不用之,但以殷勤方便,勉济诸子火宅之难,然后各与珍宝大车;如来亦复如是,虽有力无所畏而不用之,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为说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而作是言:‘汝等莫得乐住三界火宅,勿贪粗弊色声香味触也。若贪著生爱则为所烧。汝速出三界,当得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汝等但当勤修...(第0130部~妙法莲华经七卷)
...力、觉、道、禅定、解脱三昧等而自娱乐,便得无量安隐快乐。’
“舍利弗,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声闻乘,如彼诸子为求羊车出于火宅。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诸子为求鹿车出于火宅。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如彼诸子为求牛车出于火宅。
“舍利弗,如彼长者见诸子等,安隐得出火宅到无畏处,自惟财富无量,等以大车而赐诸子;如来亦复如是,为一切众生之父,若见无量亿千众生,以佛教门出三界苦、怖畏险道,得涅槃乐,如来尔时便作是念:‘我有无量无边智慧、力、无畏等诸佛法藏,是诸众生皆是我子,等与大乘,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是诸众生脱三界者,悉与诸佛禅定解脱等娱乐之具,皆是一相一种圣所称叹,能生净妙第一之乐。’
“舍利弗,如彼长者初以三车诱引诸子,然后但与大车宝物庄严安隐第一,然彼长者无虚妄之咎;如来亦复如是,无有虚妄,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何以故?如来有无量智慧力无所畏诸法之藏,能与一切众生大乘之法,但不尽能受。舍利弗,以是因缘,当知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佛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第0130部~妙法莲华经七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五卷
... 饥渴热恼, 周章闷走。
其宅如是, 甚可怖畏,
毒害火灾, 众难非一。
“是时宅主, 在门外立,
闻有人言: 汝诸子等,
先因游戏, 来入此宅,
稚小无知, 欢娱乐著。
长者闻已, 惊入火宅,
方宜救济, 令无烧害。
告喻诸子, 说众患难,
恶鬼毒虫, 灾火蔓延,
众苦次第, 相续不绝。
毒蛇蚖蝮, 及诸夜叉,
鸠槃茶鬼, 野干狐狗,
雕鹫鸱枭, 百足之属,
饥渴恼急, 甚可怖畏。
此苦难处, 况复大火!
诸子无知, 虽闻父诲,
犹故乐著, 嬉戏不已。
是时长者, 而作是念:
诸子如此, 益我愁恼。
今此舍宅, 无一可乐,
而诸子等, 耽湎嬉戏,
不受我教, 将为火害!
即便思惟, 设诸方便,
告诸子等: 我有种种,
珍玩之具, 妙宝好车,
羊车鹿车, 大牛之车,
今在门外, 汝等出来。
吾为汝等, 造作此车,
随意所乐, 可以游戏。
诸子闻说, 如此诸车,
即时奔竞, 驰走而出,
到于空地, 离诸苦难。
长者见子, 得出火宅,
住于...(第0130部~妙法莲华经七卷)
...
羊车鹿车, 大牛之车,
今在门外, 汝等出来。
吾为汝等, 造作此车,
随意所乐, 可以游戏。
诸子闻说, 如此诸车,
即时奔竞, 驰走而出,
到于空地, 离诸苦难。
长者见子, 得出火宅,
住于四衢, 坐师子座,
而自庆言: 我今快乐,
此诸子等, 生育甚难。
愚小无知, 而入险宅,
多诸毒虫, 魑魅可畏,
大火猛炎, 四面俱起;
而此诸子, 贪乐嬉戏,
我已救之, 令得脱难,
是故诸人, 我今快乐。
尔时诸子, 知父安坐,
皆诣父所, 而白父言:
愿赐我等, 三种宝车,
如前所许, 诸子出来,
当以三车, 随汝所欲,
今正是时, 唯垂给与。
长者大富, 库藏众多,
金银琉璃, 砗磲玛瑙。
以众宝物, 造诸大车,
庄校严饰, 周匝栏楯,
四面悬铃, 金绳交络,
真珠罗网, 张施其上,
金华诸璎, 处处垂下,
众彩杂饰, 周匝围绕,
柔软缯纩, 以为茵蓐,
上妙细氎, 价值千亿,
鲜白净洁, 以覆其上。
有大白牛, 肥壮多力,
形体姝好, 以驾宝车,
多诸傧从...(第0130部~妙法莲华经七卷)
... 以众宝物, 造诸大车,
庄校严饰, 周匝栏楯,
四面悬铃, 金绳交络,
真珠罗网, 张施其上,
金华诸璎, 处处垂下,
众彩杂饰, 周匝围绕,
柔软缯纩, 以为茵蓐,
上妙细氎, 价值千亿,
鲜白净洁, 以覆其上。
有大白牛, 肥壮多力,
形体姝好, 以驾宝车,
多诸傧从, 而侍卫之。
以是妙车, 等赐诸子,
诸子是时, 欢喜踊跃,
乘是宝车, 游于四方,
嬉戏快乐, 自在无碍。
“告舍利弗, 我亦如是,
众圣中尊, 世间之父。
一切众生, 皆是吾子,
深著世乐, 无有慧心。
三界无安, 犹如火宅,
众苦充满, 甚可怖畏,
常有生老, 病死忧患,
如是等火, 炽然不息。
如来已离, 三界火宅,
寂然闲居, 安处林野。
今此三界, 皆是我有,
其中众生, 悉是吾子。
而今此处, 多诸患难,
唯我一人, 能为救护。
虽复教诏, 而不信受,
于诸欲染, 贪著深故,
以是方便, 为说三乘,
令诸众生, 知三界苦,
开示演说, 出世间道。
是诸子...(第0130部~妙法莲华经七卷)
...“汝舍利弗, 我为众生,
以此譬喻, 说一佛乘,
汝等若能, 信受是语,
一切皆当, 成得佛道。
是乘微妙, 清净第一,
于诸世间, 为无有上,
佛所悦可, 一切众生,
所应称赞, 供养礼拜。
无量亿千, 诸力解脱,
禅定智慧, 及佛余法,
得如是乘, 令诸子等,
日夜劫数, 常得游戏,
与诸菩萨, 及声闻众,
乘此宝乘, 直至道场。
以是因缘, 十方谛求,
更无余乘, 除佛方便。
“告舍利弗, 汝诸人等,
皆是吾子, 我则是父。
汝等累劫, 众苦所烧,
我皆济拔, 令出三界。
我虽先说, 汝等灭度,
但尽生死, 而实不灭,
今所应作, 唯佛智慧。
若有菩萨, 于是众中,
能一心听, 诸佛实法,
诸佛世尊, 虽以方便,
所化众生, 皆是菩萨。
若人小智, 深著爱欲,
为此等故, 说于苦谛,
众生心喜, 得未曾有,
佛说苦谛, 真实无异。
若有众生, 不知苦本,
深著苦因, 不能暂舍,
为是等故, 方便说道,
诸苦所因, 贪欲为本,
若灭贪...(第0130部~妙法莲华经七卷)
...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发希有心欢喜踊跃,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一心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颜而白佛言:“我等居僧之首,年并朽迈,自谓已得涅槃,无所堪任,不复进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身体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喜乐。所以者何?世尊令我等出于三界得涅槃证。又今我等年已朽迈,于佛教化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生一念好乐之心。我等今于佛前,闻授声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心甚欢喜,得未曾有。不谓于今忽然得闻希有之法,深自庆幸获大善利,无量珍宝不求自得。
“世尊,我等今者,乐说譬喻以明斯义。譬若有人年既幼稚,舍父逃逝久住他国,或十、二十至五十岁,年既长大加复穷困,驰骋四方以求衣食,渐渐游行遇向本国。其父先来,求子不得,中止一城。其家大富,财宝无量,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玻瓈珠等。其诸仓库悉皆盈溢,多有僮仆、臣佐、吏民,象马车乘牛羊无数,出入息利乃遍他国,商估贾客亦甚众多。时贫穷子游诸聚落,经历国邑,遂到其父所止之城。父母念子,与子离别五十余年,而未曾向人说如此事。但自思惟,心怀悔恨,自念老朽多有财物,金银珍宝仓库盈溢,无有子息,一旦终没,财物散失,无所委付。是以殷勤每忆其子,复作是念:‘我若得子委付财物,坦然快乐,无复忧虑。’
“世尊,尔时穷子佣赁,展转遇到父舍,住立门侧。遥见其父,踞师子床宝机承足,诸婆罗门、刹利、居士皆恭敬围绕,以真珠璎珞价值千万庄严其身,吏民僮仆手执白拂侍立左右,覆以宝帐,垂诸华幡,香水洒地,散众名华,罗列宝物出内取与,有如是等种种严饰,威德特尊。穷子见父有大力势,即怀恐怖,悔来至此,窃作是念:‘此或是王,或是王等,非我佣力得物之处。不如往至贫里肆力有地,衣食易得。若久住此,或见逼迫强使我作。’作是念已,疾走而去。时富长者于师子座,见子便识,心大欢喜,即作是念:‘我财物库藏,今有所付。我常思念此子,无由见之,而忽自来,甚适我愿。我虽年朽,犹故贪惜。’即遣傍人急追将还,尔时使者疾走往捉,穷子惊愕称怨大唤:‘我不相犯,何为见捉?’使者执之愈急,强牵将还...(第0130部~妙法莲华经七卷)
...,多有僮仆、臣佐、吏民,象马车乘牛羊无数,出入息利乃遍他国,商估贾客亦甚众多。时贫穷子游诸聚落,经历国邑,遂到其父所止之城。父母念子,与子离别五十余年,而未曾向人说如此事。但自思惟,心怀悔恨,自念老朽多有财物,金银珍宝仓库盈溢,无有子息,一旦终没,财物散失,无所委付。是以殷勤每忆其子,复作是念:‘我若得子委付财物,坦然快乐,无复忧虑。’
“世尊,尔时穷子佣赁,展转遇到父舍,住立门侧。遥见其父,踞师子床宝机承足,诸婆罗门、刹利、居士皆恭敬围绕,以真珠璎珞价值千万庄严其身,吏民僮仆手执白拂侍立左右,覆以宝帐,垂诸华幡,香水洒地,散众名华,罗列宝物出内取与,有如是等种种严饰,威德特尊。穷子见父有大力势,即怀恐怖,悔来至此,窃作是念:‘此或是王,或是王等,非我佣力得物之处。不如往至贫里肆力有地,衣食易得。若久住此,或见逼迫强使我作。’作是念已,疾走而去。时富长者于师子座,见子便识,心大欢喜,即作是念:‘我财物库藏,今有所付。我常思念此子,无由见之,而忽自来,甚适我愿。我虽年朽,犹故贪惜。’即遣傍人急追将还,尔时使者疾走往捉,穷子惊愕称怨大唤:‘我不相犯,何为见捉?’使者执之愈急,强牵将还。于时,穷子自念:‘无罪而被囚执,此必定死。’转更惶怖,闷绝躄地。父遥见之,而语使言:‘不须此人,勿强将来。以冷水洒面,令得醒悟。莫复与语。’所以者何?父知其子志意下劣,自知豪贵为子所难。审知是子,而以方便不语他人云是我子。使者语之:‘我今放汝,随意所趣。’穷子欢喜,得未曾有,从地而起,往至贫里以求衣食。尔时,长者将欲诱引其子而设方便,密遣二人形色憔悴无威德者:‘汝可诣彼,徐语穷子,此有作处,倍与汝值。穷子若许,将来使作。若言欲何所作?便可语之,雇汝除粪,我等二人亦共汝作。’时二使人即求穷子,既已得之,具陈上事。尔时,穷子先取其价,寻与除粪。其父见子,愍而怪之。又以他日于窗牖中,遥见子身羸瘦憔悴,粪土尘坌污秽不净,即脱璎珞细软上服严饰之具,更著粗弊垢腻之衣,尘土坌身,右手执持除粪之器,状有所畏,语诸作人:‘汝等勤作,勿得懈息。’以方便故得近其子...(第0130部~妙法莲华经七卷)
...唤:‘我不相犯,何为见捉?’使者执之愈急,强牵将还。于时,穷子自念:‘无罪而被囚执,此必定死。’转更惶怖,闷绝躄地。父遥见之,而语使言:‘不须此人,勿强将来。以冷水洒面,令得醒悟。莫复与语。’所以者何?父知其子志意下劣,自知豪贵为子所难。审知是子,而以方便不语他人云是我子。使者语之:‘我今放汝,随意所趣。’穷子欢喜,得未曾有,从地而起,往至贫里以求衣食。尔时,长者将欲诱引其子而设方便,密遣二人形色憔悴无威德者:‘汝可诣彼,徐语穷子,此有作处,倍与汝值。穷子若许,将来使作。若言欲何所作?便可语之,雇汝除粪,我等二人亦共汝作。’时二使人即求穷子,既已得之,具陈上事。尔时,穷子先取其价,寻与除粪。其父见子,愍而怪之。又以他日于窗牖中,遥见子身羸瘦憔悴,粪土尘坌污秽不净,即脱璎珞细软上服严饰之具,更著粗弊垢腻之衣,尘土坌身,右手执持除粪之器,状有所畏,语诸作人:‘汝等勤作,勿得懈息。’以方便故得近其子,后复告言:‘咄!男子,汝常此作,勿复余去,当加汝价。诸有所须盆器、米、面、盐、醋之属,莫自疑难。亦有老弊使人,须者相给,好自安意。我如汝父,勿复忧虑。所以者何?我年老大,而汝少壮。汝常作时,无有欺怠、瞋恨、怨言,都不见汝有此诸恶如余作人。自今已后,如所生子。’即时长者,更与作字,名之为儿。尔时,穷子虽欣此遇,犹故自谓客作贱人。由是之故,于二十年中常令除粪。过是已后,心相体信,入出无难,然其所止犹在本处。
“世尊,尔时长者有疾,自知将死不久,语穷子言:‘我今多有金银珍宝,仓库盈溢。其中多少,所应取与,汝悉知之。我心如是,当体此意。所以者何?今我与汝便为不异,宜加用心,无令漏失。’尔时,穷子即受教敕,领知众物,金银珍宝及诸库藏,而无悕取一餐之意。然其所止故在本处,下劣之心亦未能舍。复经少时,父知子意渐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第0130部~妙法莲华经七卷)
...使人,须者相给,好自安意。我如汝父,勿复忧虑。所以者何?我年老大,而汝少壮。汝常作时,无有欺怠、瞋恨、怨言,都不见汝有此诸恶如余作人。自今已后,如所生子。’即时长者,更与作字,名之为儿。尔时,穷子虽欣此遇,犹故自谓客作贱人。由是之故,于二十年中常令除粪。过是已后,心相体信,入出无难,然其所止犹在本处。
“世尊,尔时长者有疾,自知将死不久,语穷子言:‘我今多有金银珍宝,仓库盈溢。其中多少,所应取与,汝悉知之。我心如是,当体此意。所以者何?今我与汝便为不异,宜加用心,无令漏失。’尔时,穷子即受教敕,领知众物,金银珍宝及诸库藏,而无悕取一餐之意。然其所止故在本处,下劣之心亦未能舍。复经少时,父知子意渐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临欲终时,而命其子并会亲族、国王、大臣、刹利、居士,皆悉已集,即自宣言:‘诸君当知,此是我子,我之所生。于某城中舍吾逃走,伶俜辛苦五十余年。其本字某,我名某甲。昔在本城怀忧推觅,忽于此间遇会得之。此实我子,我实其父。今我所有一切财物,皆是子有。先所出内,是子所知。’世尊,是时穷子闻父此言,即大欢喜,得未曾有,而作是念:‘我本无心有所希求,今此宝藏自然而至。’
“世尊,大富长者则是如来,我等皆似佛子,如来常说我等为子。世尊,我等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迷惑无知,乐著小法。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诸法戏论之粪,我等于中勤加精进,得至涅槃一日之价。既得此已,心大欢喜,自以为足,而便自谓:‘于佛法中勤精进故,所得弘多。’然世尊先知我等心著弊欲,乐于小法,便见纵舍,不为分别:‘汝等当有如来知见宝藏之分。’世尊以方便力说如来智慧,我等从佛得涅槃一日之价,以为大得,于此大乘无有志求。我等又因如来智慧,为诸菩萨开示演说,而自于此无有志愿。所以者何?佛知我等心乐小法,以方便力随我等...(第0130部~妙法莲华经七卷)
...等又因如来智慧,为诸菩萨开示演说,而自于此无有志愿。所以者何?佛知我等心乐小法,以方便力随我等说,而我等不知真是佛子。今我等方知,世尊于佛智慧无所吝惜。所以者何?我等昔来真是佛子,而但乐小法。若我等有乐大之心,佛则为我说大乘法,于此经中唯说一乘。而昔于菩萨前毁呰声闻乐小法者,然佛实以大乘教化。是故我等说本无心有所悕求,今法王大宝自然而至,如佛子所应得者,皆已得之。”
尔时,摩诃迦叶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等今日, 闻佛音教,
欢喜踊跃, 得未曾有。
佛说声闻, 当得作佛,
无上宝聚, 不求自得。
譬如童子, 幼稚无识,
舍父逃逝, 远到他土,
周流诸国, 五十余年。
其父忧念, 四方推求,
求之既疲, 顿止一城,
造立舍宅, 五欲自娱。
其家巨富, 多诸金银,
砗磲玛瑙, 真珠琉璃,
象马牛羊, 辇舆车乘,
田业僮仆, 人民众多,
出入息利, 乃遍他国,
商估贾人, 无处不有。
千万亿众, 围绕恭敬,
常为王者, 之所爱念,
群臣豪族, 皆共宗重,
以诸缘故, 往来者众。
豪富如是, 有大力势,
而年朽迈, 益忧念子,
夙夜惟念: 死时将至,
痴子舍我, 五十余年,
库藏诸物, 当如之何?
...(第0130部~妙法莲华经七卷)
... 象马牛羊, 辇舆车乘,
田业僮仆, 人民众多,
出入息利, 乃遍他国,
商估贾人, 无处不有。
千万亿众, 围绕恭敬,
常为王者, 之所爱念,
群臣豪族, 皆共宗重,
以诸缘故, 往来者众。
豪富如是, 有大力势,
而年朽迈, 益忧念子,
夙夜惟念: 死时将至,
痴子舍我, 五十余年,
库藏诸物, 当如之何?
“尔时穷子, 求索衣食,
从邑至邑, 从国至国,
或有所得, 或无所得,
饥饿羸瘦, 体生疮癣,
渐次经历, 到父住城,
佣赁展转, 遂至父舍。
尔时长者, 于其门内,
施大宝帐, 处师子座,
眷属围绕, 诸人侍卫,
或有计算, 金银宝物,
出内财产, 注记券疏。
穷子见父, 豪贵尊严,
谓是国王, 若是王等,
惊怖自怪, 何故至此?
覆自念言: 我若久住,
或见逼迫, 强驱使作。
思惟是已, 驰走而去,
借问贫里, 欲往佣作。
长者是时, 在师子座,
遥见其子, 默而识之,
即敕使者, 追捉将来。
穷子惊唤, 迷闷躄地:
是人执我, 必当见杀,
何用衣食, 使我至此?
长者知子, 愚痴狭劣,
不信我言, 不信是父。
即以方便, 更遣余人,
眇目矬陋, 无威德者:
汝可语之, 云当相雇,
...(第0130部~妙法莲华经七卷)
... 眷属围绕, 诸人侍卫,
或有计算, 金银宝物,
出内财产, 注记券疏。
穷子见父, 豪贵尊严,
谓是国王, 若是王等,
惊怖自怪, 何故至此?
覆自念言: 我若久住,
或见逼迫, 强驱使作。
思惟是已, 驰走而去,
借问贫里, 欲往佣作。
长者是时, 在师子座,
遥见其子, 默而识之,
即敕使者, 追捉将来。
穷子惊唤, 迷闷躄地:
是人执我, 必当见杀,
何用衣食, 使我至此?
长者知子, 愚痴狭劣,
不信我言, 不信是父。
即以方便, 更遣余人,
眇目矬陋, 无威德者:
汝可语之, 云当相雇,
除诸粪秽, 倍与汝价。
穷子闻之, 欢喜随来,
为除粪秽, 净诸房舍。
长者于牖, 常见其子,
念子愚劣, 乐为鄙事,
于是长者, 著弊垢衣,
执除粪器, 往到子所,
方便附近, 语令勤作:
既益汝价, 并涂足油,
饮食充足, 荐席厚暖,
如是苦言, 汝当勤作。
又以软语, 若如我子。
长者有智, 渐令入出,
经二十年, 执作家事,
示其金...(第0130部~妙法莲华经七卷)
...倍与汝价。
穷子闻之, 欢喜随来,
为除粪秽, 净诸房舍。
长者于牖, 常见其子,
念子愚劣, 乐为鄙事,
于是长者, 著弊垢衣,
执除粪器, 往到子所,
方便附近, 语令勤作:
既益汝价, 并涂足油,
饮食充足, 荐席厚暖,
如是苦言, 汝当勤作。
又以软语, 若如我子。
长者有智, 渐令入出,
经二十年, 执作家事,
示其金银, 真珠玻瓈,
诸物出入, 皆使令知。
犹处门外, 止宿草庵,
自念贫事, 我无此物。
父知子心, 渐已广大,
欲与财物, 即聚亲族,
国王大臣, 刹利居士,
于此大众, 说是我子,
舍我他行, 经五十岁,
自见子来, 已二十年,
昔于某城, 而失是子,
周行求索, 遂来至此。
凡我所有, 舍宅人民,
悉以付之, 恣其所用。
子念昔贫, 志意下劣,
今于父所, 大获珍宝,
并及舍宅, 一切财物,
甚大欢喜, 得未曾有。
“佛亦如是, 知我乐小,
未曾说言, 汝等作佛,
而说我等, 得诸无漏,
成就小乘, 声闻弟子。
佛敕我等, 说最上道,
修习此者, 当得成佛。
我承佛教, 为大菩萨,
以诸因缘, 种种譬喻,
若干言辞, 说无上道。
诸佛子等, 从我闻法,
日夜思惟, 精勤修习,
是时诸佛, 即授其记,
汝于来世, 当得作佛。
一切诸佛, 秘藏之法,
但为菩萨, 演其实事,
...(第0130部~妙法莲华经七卷)
... 甚大欢喜, 得未曾有。
“佛亦如是, 知我乐小,
未曾说言, 汝等作佛,
而说我等, 得诸无漏,
成就小乘, 声闻弟子。
佛敕我等, 说最上道,
修习此者, 当得成佛。
我承佛教, 为大菩萨,
以诸因缘, 种种譬喻,
若干言辞, 说无上道。
诸佛子等, 从我闻法,
日夜思惟, 精勤修习,
是时诸佛, 即授其记,
汝于来世, 当得作佛。
一切诸佛, 秘藏之法,
但为菩萨, 演其实事,
而不为我, 说斯真要。
如彼穷子, 得近其父,
虽知诸物, 心不希取。
我等虽说, 佛法宝藏,
自无志愿, 亦复如是。
我等内灭, 自谓为足,
唯了此事, 更无余事。
我等若闻, 净佛国土,
教化众生, 都无欣乐。
所以者何? 一切诸法,
皆悉空寂, 无生无灭,
无大无小, 无漏无为。
如是思惟, 不生喜乐,
我等长夜, 于佛智慧,
无贪无著, 无复志愿,
而自于法, 谓是究竟。
我等长夜, 修习空法,
得脱三界, 苦恼之患,
住最后身, 有余涅槃。
佛所教...(第0130部~妙法莲华经七卷)
...
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佛寿五百四十万亿那由他劫。其佛本坐道场破魔军已,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诸佛法不现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结跏趺坐,身心不动,而诸佛法犹不在前。尔时,忉利诸天先为彼佛,于菩提树下敷师子座,高一由旬。佛于此座,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适坐此座时,诸梵天王雨众天华,面百由旬。香风时来,吹去萎华,更雨新者。如是不绝,满十小劫供养于佛;乃至灭度,常雨此华。四王诸天为供养佛,常击天鼓,其余诸天作天伎乐满十小劫,至于灭度亦复如是。诸比丘,大通智胜佛过十小劫,诸佛之法乃现在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子,其第一者名曰智积。诸子各有种种珍异玩好之具,闻父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舍所珍,往诣佛所。诸母涕泣而随送之。其祖转轮圣王,与一百大臣及余百千万亿人民,皆共围绕随至道场,咸欲亲近大通智胜如来,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到已,头面礼足,绕佛毕已,一心合掌,瞻仰世尊,以偈颂曰:
“大威德世尊, 为度众生故,
于无量亿劫, 尔乃得成佛。
诸愿已具足, 善哉吉无上,
世尊甚希有, 一坐十小劫,
身体及手足, 静然安不动。
其心常憺怕, 未曾有散乱,
究竟永寂灭, 安住无漏法。
今者见世尊, 安隐成佛道,
我等得善利, 称庆大欢喜。
众生常苦恼, 盲瞑无导...(第0130部~妙法莲华经七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六卷
...道场菩提树下,坐师子座,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恭敬围绕,及见十六王子请佛转珐輪。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即以天华而散佛上,所散之华如须弥山,并以供养佛菩提树。华供养已,各以宫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唯见哀愍饶益我等,所献宫殿,愿垂纳受。’尔时,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圣主天中王, 迦陵频伽声,
哀愍众生者, 我等今敬礼。
世尊甚希有, 久远乃一现,
一百八十劫, 空过无有佛。
三恶道充满, 诸天众减少,
今佛出于世, 为众生作眼。
世间所归趣, 救护于一切,
为众生之父, 哀愍饶益者。
我等宿福庆, 今得值世尊。
“尔时,诸梵天王偈赞佛已,各作是言:‘唯愿世尊,哀愍一切,转于珐輪,度脱众生。’时诸梵天王,一心同声,而说偈言:
“大圣转珐輪, 显示诸法相,
度苦恼众生, 令得大欢喜。
众生闻此法, 得道若生天,
诸恶道减少, 忍善者增益。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
“又诸比丘,南方五百万亿国土诸大梵王,各自见宫殿光明照曜昔所未有,欢喜踊跃生希有心,即各相诣共议此事:‘以何因缘我等宫殿有此光曜?’时彼众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妙法,为诸梵众而说偈言:
“我等诸宫殿, 光...(第0130部~妙法莲华经七卷)
...无嫉恚, 诸恼障碍,
亦无忧愁, 及骂詈者,
又无怖畏, 加刀杖等,
亦无摈出, 安住忍故。
智者如是, 善修其心,
能住安乐, 如我上说。
其人功德, 千万亿劫,
算数譬喻, 说不能尽。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受持读诵斯经典者,无怀嫉妒謟诳之心,亦勿轻骂学佛道者求其长短。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求声闻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萨道者,无得恼之令其疑悔,语其人言:‘汝等去道甚远,终不能得一切种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于道懈怠故。’又亦不应戏论诸法有所诤竞。当于一切众生起大悲想,于诸如来起慈父想,于诸菩萨起大师想,于十方诸大菩萨常应深心恭敬礼拜,于一切众生平等说法。以顺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爱法者,亦不为多说。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有成就是第三安乐行者,说是法时无能恼乱,得好同学共读诵是经,亦得大众而来听受,听已能持,持已能诵,诵已能说,说已能书。若使人书,供养经卷,恭敬尊重赞叹。”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欲说是经, 当舍嫉恚慢,
謟诳邪伪心, 常修质直行,
不轻蔑于人, 亦不戏论法,
不令他疑悔, 云汝不得佛。
是佛子说法, 常柔和能忍,
慈悲于一切, 不生懈怠心。 ...(第0130部~妙法莲华经七卷)
...,亦不为多说。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有成就是第三安乐行者,说是法时无能恼乱,得好同学共读诵是经,亦得大众而来听受,听已能持,持已能诵,诵已能说,说已能书。若使人书,供养经卷,恭敬尊重赞叹。”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欲说是经, 当舍嫉恚慢,
謟诳邪伪心, 常修质直行,
不轻蔑于人, 亦不戏论法,
不令他疑悔, 云汝不得佛。
是佛子说法, 常柔和能忍,
慈悲于一切, 不生懈怠心。
十方大菩萨, 愍众故行道,
应生恭敬心, 是则我大师。
于诸佛世尊, 生无上父想,
破于憍慢心, 说法无障碍。
第三法如是, 智者应守护,
一心安乐行, 无量众所敬。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有持是《法华经》者,于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应作是念:‘如是之人则为大失,如来方便随宜说法,不闻不知,不觉不问,不信不解。其人虽不问不信不解是经,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随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于如来灭后,有成就此第四法者,说是法时无有过失,常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罗门、居士等,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虚空诸天为听法故亦...(第0130部~妙法莲华经七卷)
... 教化是等众。”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及无数诸菩萨等,心生疑惑,怪未曾有,而作是念:“云何世尊于少时间,教化如是无量无边阿僧祇诸大菩萨,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白佛言:“世尊,如来为太子时,出于释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是已来始过四十余年。世尊,云何于此少时大作佛事,以佛势力,以佛功德,教化如是无量大菩萨众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此大菩萨众,假使有人于千万亿劫数不能尽,不得其边。斯等久远已来,于无量无边诸佛所植诸善根,成就菩萨道,常修梵行。
“世尊,如此之事,世所难信。譬如有人,色美发黑,年二十五,指百岁人言是我子,其百岁人亦指年少,言是我父,生育我等,是事难信。佛亦如是,得道已来其实未久,而此大众诸菩萨等,已于无量千万亿劫,为佛道故勤行精进,善入出住无量百千万亿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习诸善法,巧于问答,人中之宝,一切世间甚为希有。今日世尊方云得佛道时,初令发心,教化示导,令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得佛未久,乃能作此大功德事。我等虽复信佛随宜所说,佛所出言未曾虚妄,佛所知者皆悉通达;然诸新发意菩萨,于佛灭后,若闻是语或不信受,而起破法罪业因缘。唯然世尊,愿为解说除我等疑,及未来世诸善男子,闻此事已亦不生疑。”
尔时,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佛昔从释种, 出家近伽耶,
坐于菩提树...(第0130部~妙法莲华经七卷)
...世尊,愿为解说除我等疑,及未来世诸善男子,闻此事已亦不生疑。”
尔时,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佛昔从释种, 出家近伽耶,
坐于菩提树, 尔来尚未久。
此诸佛子等, 其数不可量,
久已行佛道, 住于神通力,
善学菩萨道, 不染世间法,
如莲华在水, 从地而踊出,
皆起恭敬心, 住于世尊前。
是事难思议, 云何而可信?
佛得道甚近, 所成就甚多,
愿为除众疑, 如实分别说。
譬如少壮人, 年始二十五,
示人百岁子, 发白而面皱,
是等我所生, 子亦说是父,
父少而子老, 举世所不信。
世尊亦如是, 得道来甚近,
是诸菩萨等, 志固无怯弱,
从无量劫来, 而行菩萨道,
巧于难问答, 其心无所畏,
忍辱心决定, 端正有威德,
十方佛所赞, 善能分别说,
不乐在人众, 常好在禅定,
为求佛道故, 于下空中住。
我等从佛闻, 于此事无疑,
愿佛为未来, 演说令开解。
若有于此经, 生疑不信者,
即当堕恶道, 愿今为解说,
是无量菩萨, 云何于少时,
教化令发心, 而住不退地?”
如来寿量品第十六
尔时,佛...(第0130部~妙法莲华经七卷)
...灭度,如来以是方便教化众生。所以者何?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贫穷下贱贪著五欲,入于忆想妄见网中,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憍恣而怀厌怠,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来以方便说。比丘当知,诸佛出世难可值遇。所以者何?诸薄德人,过无量百千万亿劫,或有见佛,或不见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诸比丘,如来难可得见。’斯众生等闻如是语,必当生于难遭之想,心怀恋慕渴仰于佛,便种善根。是故如来虽不实灭而言灭度。
“又善男子,诸佛如来法皆如是,为度众生皆实不虚。譬如良医智慧聪达,明练方药,善治众病。其人多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数。以有事缘,远至余国,诸子于后饮他毒药,药发闷乱宛转于地。是时其父还来归家。诸子饮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遥见其父皆大欢喜,拜跪问讯:‘善安隐归!我等愚痴误服毒药,愿见救疗更赐寿命。’父见子等苦恼如是,依诸经方求好药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捣筛和合与子令服,而作是言:‘此大良药,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速除苦恼,无复众患。’其诸子中不失心者,见此良药色香俱好,即便服之,病尽除愈。余失心者,见其父来,虽亦欢喜问讯求索治病,然与其药而不肯服。所以者何?毒气深入失本心故,于此好色香药而谓不美。父作是念:‘此子可愍,为毒所中,心皆颠倒。虽见我喜,求索救疗,如是好药而不肯服。我今当设方便令服此药。’即作是言:‘汝等当知,我今衰老,死时已至。是好良药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忧不差。’作是教已,复至他国,遣使还告:‘汝父已死。’是时诸子闻父背丧,心大忧恼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见救护。今者舍我远丧他国,自惟孤露,无复恃怙。’常怀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药色味香美,即取服之,毒病皆愈。其父闻子悉已得差,寻便来归,咸使见之。诸善男子,于意云何?颇有人能说此良医虚妄罪不?”
“不也,世尊。”
佛言:“我亦如是,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为众生故,以方便力言当灭度...(第0130部~妙法莲华经七卷)
...皆大欢喜,拜跪问讯:‘善安隐归!我等愚痴误服毒药,愿见救疗更赐寿命。’父见子等苦恼如是,依诸经方求好药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捣筛和合与子令服,而作是言:‘此大良药,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速除苦恼,无复众患。’其诸子中不失心者,见此良药色香俱好,即便服之,病尽除愈。余失心者,见其父来,虽亦欢喜问讯求索治病,然与其药而不肯服。所以者何?毒气深入失本心故,于此好色香药而谓不美。父作是念:‘此子可愍,为毒所中,心皆颠倒。虽见我喜,求索救疗,如是好药而不肯服。我今当设方便令服此药。’即作是言:‘汝等当知,我今衰老,死时已至。是好良药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忧不差。’作是教已,复至他国,遣使还告:‘汝父已死。’是时诸子闻父背丧,心大忧恼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见救护。今者舍我远丧他国,自惟孤露,无复恃怙。’常怀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药色味香美,即取服之,毒病皆愈。其父闻子悉已得差,寻便来归,咸使见之。诸善男子,于意云何?颇有人能说此良医虚妄罪不?”
“不也,世尊。”
佛言:“我亦如是,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为众生故,以方便力言当灭度,亦无有能如法说我虚妄过者。”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自我得佛来, 所经诸劫数,
无量百千万, 亿载阿僧祇。
常说法教化, 无数亿众生,
令入于佛道, 尔来无量劫。
为度众生故, 方便现涅槃,
而实不灭度, 常住此说法。
我常住于此, 以诸神通力,
令颠倒众生, 虽近而不见。
众见我灭...(第0130部~妙法莲华经七卷)
...作众伎乐,
雨曼陀罗华, 散佛及大众。
我净土不毁, 而众见烧尽,
忧怖诸苦恼, 如是悉充满。
是诸罪众生, 以恶业因缘,
过阿僧祇劫, 不闻三宝名。
诸有修功德, 柔和质直者,
则皆见我身, 在此而说法。
或时为此众, 说佛寿无量,
久乃见佛者, 为说佛难值。
我智力如是, 慧光照无量,
寿命无数劫, 久修业所得。
汝等有智者, 勿于此生疑,
当断令永尽, 佛语实不虚。
如医善方便, 为治狂子故,
实在而言死, 无能说虚妄;
我亦为世父, 救诸苦患者,
为凡夫颠倒, 实在而言灭。
以常见我故, 而生憍恣心,
放逸著五欲, 堕于恶道中。
我常知众生, 行道不行道,
随所应可度, 为说种种法。
每自作是意, 以何令众生,
得入无上慧, 速成就佛身?”
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尔时,大会闻佛说寿命劫数长远如是,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得大饶益。于时,世尊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我说是如来寿命长远时,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众生得无生法忍;复有千倍菩萨摩诃萨得闻持陀罗尼门;复有一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乐说无碍辩才;复有一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百千万亿无量...(第0130部~妙法莲华经七卷)
... 经行若坐卧,
乃至说一偈, 是中应起塔,
庄严令妙好, 种种以供养。
佛子住此地, 则是佛受用,
常在于其中, 经行及坐卧。”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法华经》随喜者,得几所福?”而说偈言:
“世尊灭度后, 其有闻是经,
若能随喜者, 为得几所福?”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如来灭后,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余智者若长若幼,闻是经随喜已,从法会出至于余处,若在僧坊,若空闲地,若城邑、巷陌、聚落、田里,如其所闻,为父母、宗亲、善友知识随力演说;是诸人等闻已,随喜复行转教;余人闻已,亦随喜转教;如是展转至第五十。
“阿逸多,其第五十善男子、善女人随喜功德,我今说之,汝当善听。若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六趣四生众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若有形、无形、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无足、二足、四足、多足,如是等在众生数者,有人求福,随其所欲娱乐之具皆给与之,一一众生与满阎浮提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诸妙珍宝,及象马车乘、七宝所成宫殿楼阁等。是大施主,如是布施满八十年已,而作是念:‘我已施众生娱乐之具,随意所欲。然此众生皆已衰老,年过八十,发白面皱,将死不久,我当以佛法而训导之。’即集此众生...(第0130部~妙法莲华经七卷)
...
优钵华之香, 常从其口出。
“若故诣僧坊, 欲听法华经,
须臾闻欢喜, 今当说其福。
后生天人中, 得妙象马车,
珍宝之辇舆, 及乘天宫殿。
若于讲法处, 劝人坐听经,
是福因缘得, 释梵转轮座。
何况一心听, 解说其义趣,
如说而修行, 其福不可量!”
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尔时,佛告常精进菩萨摩诃萨:“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是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清净肉眼,见于三千大千世界内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亦见其中一切众生,及业因缘果报生处,悉见悉知。”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于大众中, 以无所畏心,
说是法华经, 汝听其功德。
是人得八百, 功德殊胜眼,
以是庄严故, 其目甚清净。
父母所生眼, 悉见三千界,
内外弥楼山, 须弥及铁围,
并诸余山林, 大海江河水,
下至阿鼻狱, 上至有顶处,
其中诸众生, 一切皆悉见。
虽未得天眼, 肉眼力如是。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千二百耳功德。以是清净耳,闻三千大千世界,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其中内外种种语言音声——象声、马声、牛声、车声,啼哭声、愁叹声,螺声、鼓声、钟声、铃声,笑声、语声,男声、女声、童子声、童女声,法声、非法声,苦声、乐声,凡夫声、圣人声,喜声、不喜声,天声、龙声、夜叉声、乾闼婆声、阿修罗声、迦楼罗声、紧那...(第0130部~妙法莲华经七卷)
...悉见。
虽未得天眼, 肉眼力如是。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千二百耳功德。以是清净耳,闻三千大千世界,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其中内外种种语言音声——象声、马声、牛声、车声,啼哭声、愁叹声,螺声、鼓声、钟声、铃声,笑声、语声,男声、女声、童子声、童女声,法声、非法声,苦声、乐声,凡夫声、圣人声,喜声、不喜声,天声、龙声、夜叉声、乾闼婆声、阿修罗声、迦楼罗声、紧那罗声、摩睺罗伽声,火声、水声、风声,地狱声、畜生声、饿鬼声,比丘声、比丘尼声,声闻声、辟支佛声、菩萨声、佛声。以要言之,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内外所有诸声,虽未得天耳,以父母所生清净常耳,皆悉闻知,如是分别种种音声而不坏耳根。”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父母所生耳, 清净无浊秽,
以此常耳闻, 三千世界声,
象马车牛声, 钟铃螺鼓声,
琴瑟箜篌声, 箫笛之音声,
清净好歌声, 听之而不著,
无数种人声, 闻悉能解了。
又闻诸天声, 微妙之歌音,
及闻男女声, 童子童女声,
山川崄谷中, 迦陵频伽声,
命命等诸鸟, 悉闻其音声。
地狱众苦痛, 种种楚毒声,
饿鬼饥渴逼, 求索饮食声,
诸阿修罗等, 居在大海边,
自共语言时, 出于大音声。
如是说法者, 安住于此间,
遥闻是众声, 而不坏耳根。
...(第0130部~妙法莲华经七卷)
...身供养。’即服诸香、栴檀、薰陆、兜楼婆、毕力迦、沉水、胶香,又饮瞻卜诸华香油,满千二百岁已,香油涂身,于日月净明德佛前,以天宝衣而自缠身,灌诸香油,以神通力愿而自燃身,光明遍照八十亿恒河沙世界。其中诸佛同时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若以华香、璎珞、烧香、末香、涂香、天缯、幡盖及海此岸栴檀之香,如是等种种诸物供养,所不能及。假使国城、妻子布施亦所不及。善男子,是名第一之施,于诸施中最尊最上,以法供养诸如来故。’作是语已而各默然,其身火燃千二百岁,过是已后,其身乃尽。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作如是法供养已,命终之后,复生日月净明德佛国中。于净德王家,结跏趺坐,忽然化生,即为其父而说偈言:
“大王今当知, 我经行彼处,
即时得一切, 现诸身三昧。
勤行大精进, 舍所爱之身,
供养于世尊, 为求无上慧。
“说是偈已,而白父言:‘日月净明德佛,今故现在。我先供养佛已,得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复闻是《法华经》,八百千万亿那由他甄迦罗、频婆罗、阿閦婆等偈。大王,我今当还供养此佛。’白已即坐七宝之台,上升虚空高七多罗树,往到佛所,头面礼足,合十指爪,以偈赞佛:
“容颜甚奇妙, 光明照十方,
我适曾供养, 今复还亲觐。
“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说是偈已,而白佛言:‘世尊,世尊,犹故在世。’尔时,日月净明德佛告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善男子,我涅槃时到,灭尽时至。汝可安施床座,我于今夜当般涅槃。’又敕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善男子,我以佛法嘱累于汝,及诸菩萨大弟子,并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亦以三千大千...(第0130部~妙法莲华经七卷)
...,以七宝满三千大千世界,供养于佛及大菩萨、辟支佛、阿罗汉,是人所得功德,不如受持此《法华经》,乃至一四句偈,其福最多!
“宿王华,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诸水之中,海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诸如来所说经中,最为深大。又如土山黑山、小铁围山、大铁围山及十宝山,众山之中须弥山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诸经中最为其上。又如众星之中,月天子最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千万亿种诸经法中,最为照明。又如日天子能除诸闇,此经亦复如是,能破一切不善之闇。又如诸小王中,转轮圣王最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于众经中最为其尊。又如帝释,于三十三天中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又如大梵天王,一切众生之父;此经亦复如是,一切贤圣学无学,及发菩萨心者之父。又如一切凡夫人中,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一切如来所说,若菩萨所说,若声闻所说,诸经法中最为第一。有能受持是经典者,亦复如是,于一切众生中亦为第一。一切声闻、辟支佛中,菩萨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于一切诸经法中最为第一。如佛为诸法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
“宿王华,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如寒者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医,如暗得灯,如贫得宝,如民得王,如贾客得海,如炬除暗;此《法华经》亦复如是,能令众生离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缚...(第0130部~妙法莲华经七卷)
...宝佛告彼菩萨:“善男子,来!文殊师利法王子欲见汝身。”
于时妙音菩萨于彼国没,与八万四千菩萨俱共发来,所经诸国六种震动,皆悉雨于七宝莲华,百千天乐不鼓自鸣。是菩萨目如广大青莲华叶,正使和合百千万月,其面貌端正复过于此。身真金色,无量百千功德庄严,威德炽盛,光明照曜,诸相具足,如那罗延坚固之身。入七宝台,上升虚空去地七多罗树,诸菩萨众恭敬围绕,而来诣此娑婆世界耆阇崛山。到已,下七宝台,以价值百千璎珞,持至释迦牟尼佛所,头面礼足,奉上璎珞,而白佛言:“世尊,净华宿王智佛,问讯世尊:‘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安乐行不?四大调和不?世事可忍不?众生易度不?无多贪欲、瞋恚、愚痴、嫉妒、悭慢不?无不孝父母、不敬沙门、邪见不善、心不摄五情不?世尊,众生能降伏诸魔怨不?久灭度多宝如来,在七宝塔中来听法不?’又问讯多宝如来:‘安隐少恼堪忍久住不?’世尊,我今欲见多宝佛身。唯愿世尊,示我令见。”
尔时,释迦牟尼佛语多宝佛:“是妙音菩萨欲得相见。”
时多宝佛告妙音言:“善哉!善哉!汝能为供养释迦牟尼佛,及听《法华经》,并见文殊师利等,故来至此。”
尔时,华德菩萨白佛言:“世尊,是妙音菩萨种何善根,修何功德,有是神力?”
佛告华德菩萨:“过去有佛,名云雷音王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国名现一切世间,劫名喜见。妙音菩萨于万二千岁,以十万种伎乐供养云雷音王佛,并奉上八万...(第0130部~妙法莲华经七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七卷
...阿提履(四) 伊提履(五) 泥履(六) 泥履(七) 泥履(八) 泥履(九) 泥履(十) 楼醯(呼奚切)(十一) 楼醯(十二) 楼醯(十三) 楼醯(十四) 多醯(十五) 多醯(十六) 多醯(十七) 兜醯(十八) [少/兔]醯(十九)
“宁上我头上,莫恼于法师。若夜叉、若罗刹、若饿鬼、若富单那、若吉遮、若毗陀罗、若犍驮、若乌摩勒伽、若阿跋摩罗、若夜叉吉遮、若人吉遮、若热病,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乃至七日若常热病,若男形、若女形、若童男形、若童女形,乃至梦中亦复莫恼。”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若不顺我咒, 恼乱说法者,
头破作七分, 如阿梨树枝。 |
|
|
|
|
|
|
|
地板
樓主 |
發表於 2021-4-17 14:06:03
|
只看該作者
如杀父母罪, 亦如压油殃,
斗秤欺诳人, 调达破僧罪,
犯此法师者, 当获如是殃。”
诸罗刹女说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我等亦当身自拥护受持、读诵、修行是经者,令得安隐,离诸衰患,消众毒药。”
佛告诸罗刹女:“善哉!善哉!汝等但能拥护受持法华名者,福不可量,何况拥护具足受持供养经卷,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幡盖、伎乐,燃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苏摩那华油灯、瞻卜华油灯、婆师迦华油灯、优钵罗华油灯,如是等百千种供养者! 睾 帝,汝等及眷属,应当拥护如是法师。”说是陀罗尼品时,六万八千人得无生法忍。
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尔时,佛告诸...(第0130部~妙法莲华经七卷)
...,劫名喜见。彼佛法中有王,名妙庄严。其王夫人,名曰净德。有二子,一名净藏,二名净眼。是二子有大神力福德智慧,久修菩萨所行之道,所谓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方便波罗蜜、慈悲喜舍,乃至三十七品助道法,皆悉明了通达。又得菩萨净三昧、日星宿三昧、净光三昧、净色三昧、净照明三昧、长庄严三昧、大威德藏三昧,于此三昧亦悉通达。
“尔时,彼佛欲引导妙庄严王,及愍念众生故,说是《法华经》。时净藏、净眼二子,到其母所,合十指爪掌白言:‘愿母往诣云雷音宿王华智佛所,我等亦当侍从亲近、供养、礼拜。所以者何?此佛于一切天人众中说《法华经》,宜应听受。’母告子言:‘汝父信受外道,深著婆罗门法,汝等应往白父与共俱去。’净藏、净眼合十指爪掌白母:‘我等是法王子,而生此邪见家。’母告子言:‘汝等当忧念汝父,为现神变。若得见者,心必清净,或听我等往至佛所。’于是二子念其父故,踊在虚空高七多罗树,现种种神变,于虚空中行住坐卧,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火,或现大身满虚空中,而复现小,小复现大,于空中灭忽然在地,入地如水,履水如地。现如是等种种神变,令其父王心净信解。时父见子神力如是,心大欢喜,得未曾有,合掌向子言:‘汝等师为是谁?谁之弟子?’二子白言:‘大王,彼云雷音宿王华智佛,今在七宝菩提树下法座上坐,于一切世间天人众中广说《法华经》,是我等师,我是弟子。’父语子言:‘我今亦欲见汝等师,可共俱往。’于是二子从空中下,到其母所,合掌白母:‘父王今已信解,堪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为父已作佛事,愿母见听于彼佛所出家修道。’
“尔时,二子欲重宣其意,以偈白母:
“愿母放我等, 出家作沙门,
诸佛甚难值, 我等随佛学。
如优昙钵罗, 值佛复难是,
脱诸难亦难, 愿听我出家。”
“母即告言:‘听汝出家。所...(第0130部~妙法莲华经七卷)
...受外道,深著婆罗门法,汝等应往白父与共俱去。’净藏、净眼合十指爪掌白母:‘我等是法王子,而生此邪见家。’母告子言:‘汝等当忧念汝父,为现神变。若得见者,心必清净,或听我等往至佛所。’于是二子念其父故,踊在虚空高七多罗树,现种种神变,于虚空中行住坐卧,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火,或现大身满虚空中,而复现小,小复现大,于空中灭忽然在地,入地如水,履水如地。现如是等种种神变,令其父王心净信解。时父见子神力如是,心大欢喜,得未曾有,合掌向子言:‘汝等师为是谁?谁之弟子?’二子白言:‘大王,彼云雷音宿王华智佛,今在七宝菩提树下法座上坐,于一切世间天人众中广说《法华经》,是我等师,我是弟子。’父语子言:‘我今亦欲见汝等师,可共俱往。’于是二子从空中下,到其母所,合掌白母:‘父王今已信解,堪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为父已作佛事,愿母见听于彼佛所出家修道。’
“尔时,二子欲重宣其意,以偈白母:
“愿母放我等, 出家作沙门,
诸佛甚难值, 我等随佛学。
如优昙钵罗, 值佛复难是,
脱诸难亦难, 愿听我出家。”
“母即告言:‘听汝出家。所以者何?佛难值故。’
“于是二子白父母言:‘善哉父母!愿时往诣云雷音宿王华智佛所亲近供养。所以者何?佛难得值,如优昙钵罗华,又如一眼之龟值浮木孔。而我等宿福深厚生值佛法,是故父母当听我等令得出家。所以者何?诸佛难值,时亦难遇。’
“彼时妙庄严王,后宫八万四千人,皆悉堪任受持是《法华经》。净眼菩萨于法华三昧久已通达。净藏菩萨已于无量百千万亿劫,通达离诸恶趣三昧,欲令一切众生离诸恶趣故。其王夫人,得诸佛集三昧,能知诸佛秘密之藏。二子如是以方便力善化其父,令心信解好乐佛法。于是妙庄严王与群臣眷属俱,净德夫人与后宫婇女眷属俱,其王二子与四万二千人俱,一时共诣佛所,到已头面礼足,绕佛三匝,却住一面。
“尔时,彼佛为王说法示教利喜,王大欢悦。尔时,妙庄严王及其夫人,解颈真珠璎珞价值百千以散佛上,于虚空中化成四柱宝台。台中有大宝床,敷百千万天衣,其上有佛,结跏趺坐...(第0130部~妙法莲华经七卷)
...值, 我等随佛学。
如优昙钵罗, 值佛复难是,
脱诸难亦难, 愿听我出家。”
“母即告言:‘听汝出家。所以者何?佛难值故。’
“于是二子白父母言:‘善哉父母!愿时往诣云雷音宿王华智佛所亲近供养。所以者何?佛难得值,如优昙钵罗华,又如一眼之龟值浮木孔。而我等宿福深厚生值佛法,是故父母当听我等令得出家。所以者何?诸佛难值,时亦难遇。’
“彼时妙庄严王,后宫八万四千人,皆悉堪任受持是《法华经》。净眼菩萨于法华三昧久已通达。净藏菩萨已于无量百千万亿劫,通达离诸恶趣三昧,欲令一切众生离诸恶趣故。其王夫人,得诸佛集三昧,能知诸佛秘密之藏。二子如是以方便力善化其父,令心信解好乐佛法。于是妙庄严王与群臣眷属俱,净德夫人与后宫婇女眷属俱,其王二子与四万二千人俱,一时共诣佛所,到已头面礼足,绕佛三匝,却住一面。
“尔时,彼佛为王说法示教利喜,王大欢悦。尔时,妙庄严王及其夫人,解颈真珠璎珞价值百千以散佛上,于虚空中化成四柱宝台。台中有大宝床,敷百千万天衣,其上有佛,结跏趺坐,放大光明。尔时,妙庄严王作是念:‘佛身希有端严殊特,成就第一微妙之色。’时云雷音宿王华智佛告四众言:‘汝等见是妙庄严王于我前合掌立不?此王于我法中作比丘,精勤修习助佛道法,当得作佛,号娑罗树王,国名大光,劫名大高王。其娑罗树王佛,有无量菩萨众,及无量声闻,其国平正功德如是。’其王...(第0130部~妙法莲华经七卷)
...八万五千释梵。皆逮无所行从生。六万四千贤女。起为佛作礼。住佛前说偈言。
今日女利行 为我众等说
闻说佛深法 令我心开解
实欲知道德 皆从何所来
聚合众一切 有何神妙德
而致与大众 莫不惊愕心
伏意往乐从 随教之所行
愿欲求天尊 愍发起濯众
至心受大慧 如来神化现
应时诸女身 倒愿去色欲
便欲作沙门 佛之知我情
毕觉诸审谛 使身如菩萨
宣佛神道教 当复转化人
诸贤大众女 俱起在佛前
头面稽首礼 愿得如佛像
佛语诸女。所说实至心。今欲求所愿。先当报父母。次当复由王得听可去耳。于是诸女。说偈报白言。
欲愿作沙门 先当报父母
次当复由王 得听可作道
为道不苦晚 但当勤开心
晓解心意本 一切与同等
便有决大意 心解乃至道
道从解心起 不住于缚着
化达观众见 如复心出生
从本知本空 知皆非常苦
心乱便随流 所见必有对
不生善恶想 尔乃作沙门
诸贤女。起往至父母所。长跪白父母及大王。今日受王恩德。来诣佛所。为尊女利行问佛深妙法。欲求无为道。现身及一切佛。为女说本末生死苦痛。但为色欲着。不知道德本。缘是无常至。当就三苦勤。愿欲作沙门。愿父母听我作沙门。当得道还度父母。父母语诸女。求自然道。各自见便利。随意所习行。汝曹尚去。我亦随汝去。汝自白语王。得听便自去用问我为。诸女稽首大王前。泪出而言。人在三界中。苦欲坐色想。不得自在。无常卒至无有代者。实欲作沙门。并与诸女俱。无为得道者。当还度父母。王愿从本意。王语女利行等。早欲使汝去。随行作沙门。以汝三事未足。是以不遣汝耳。一者未尽学识诸礼教。二者常乐未有见苦。三者口食恣味未有足者。以是故。不欲遣汝耳。若有至意者。便去勿疑。吾亦欲作沙门。王即起至佛所。作礼白佛言。闻说智慧意甚愿乐。国付太子。身归三尊给侍左右。并受法教。欲作沙门求道如佛。佛即放光若干种色。其明照十方。地为六反震动。诸天作...(第0131部~法华三昧经一卷)
...耳。于是诸女。说偈报白言。
欲愿作沙门 先当报父母
次当复由王 得听可作道
为道不苦晚 但当勤开心
晓解心意本 一切与同等
便有决大意 心解乃至道
道从解心起 不住于缚着
化达观众见 如复心出生
从本知本空 知皆非常苦
心乱便随流 所见必有对
不生善恶想 尔乃作沙门
诸贤女。起往至父母所。长跪白父母及大王。今日受王恩德。来诣佛所。为尊女利行问佛深妙法。欲求无为道。现身及一切佛。为女说本末生死苦痛。但为色欲着。不知道德本。缘是无常至。当就三苦勤。愿欲作沙门。愿父母听我作沙门。当得道还度父母。父母语诸女。求自然道。各自见便利。随意所习行。汝曹尚去。我亦随汝去。汝自白语王。得听便自去用问我为。诸女稽首大王前。泪出而言。人在三界中。苦欲坐色想。不得自在。无常卒至无有代者。实欲作沙门。并与诸女俱。无为得道者。当还度父母。王愿从本意。王语女利行等。早欲使汝去。随行作沙门。以汝三事未足。是以不遣汝耳。一者未尽学识诸礼教。二者常乐未有见苦。三者口食恣味未有足者。以是故。不欲遣汝耳。若有至意者。便去勿疑。吾亦欲作沙门。王即起至佛所。作礼白佛言。闻说智慧意甚愿乐。国付太子。身归三尊给侍左右。并受法教。欲作沙门求道如佛。佛即放光若干种色。其明照十方。地为六反震动。诸天作乐覆满于虚空。散华名宝覆三千大千刹土天下丘墟皆平。其有大山。化为黄金。枯木更生。中有不端正者。皆得愿。树木枯者。皆生条叶。自然风吹。皆歌叹佛功德。生华者即自堕落。各气到佛所。罗住空中。各说偈赞佛功德。
今蒙圣神力 得救死复生
光色还...(第0131部~法华三昧经一卷)
...
值佛说音声 还来合本并
六色沉着瞑 四色合五欲
分别法空然 解道成法行
为得真定智 快乐得安宁
一切皆欢喜 稽首礼佛足
尔时诸六通及罗汉。见华有是说。女利行即化为男子。复为菩萨一女子。作是二化变。众坐莫不欢喜。时一佛刹中无有女人。诸六通道者十万五千人。三万须陀洹。皆得阿惟越致。八万六千人及阿那含皆得柔顺法忍。不可计罗汉。更发无上正真道意。其有辟支佛行。即如弥勒辈。王即以国付太子。太子名辩积。拜跪白大王。王为欲施子孙之殃。与色身之福。施子孙。当以法财之利。持诛灭之怨大罪。与子孙。大国之治世世漏没。人根不知大慧。灭善之路。与子孙。当奈何。父王有教。不得不从。辄便礼拜。辞王而去。还国宫殿。坐领国。普告。若不到佛所求无为道作善孝者。罪与三逆等。太子于殿上。精进勇慧。广开大道意。心甚过本无量。即灭一城之恶。地即为六反震动。时人民皆言。愿太子便得作佛。我曹大众。皆当承弟。亦当作佛。佛时笑。五色光出。照于十方佛刹。人民皆发愿。令我得道如佛。天下饮食自然在前。如忉利天上。其国菩萨。皆如阿弥陀国中。太子辩积。得功德在宫七日。出诣佛所。从大众群臣大小人民无央数至佛所。为作礼住佛前。说亿亿万千偈。赞曰。
佛作三昧决 功德甚巍巍
光相威神照 感动三千刹
施人无上慧 德普入众心
感发开童蒙 莫不受福成
...(第0131部~法华三昧经一卷)
...见众邪,行立灭度,已怀此想得至道场,初未曾闻如是像法,心每犹豫善哉世尊,愿说要谊,使此比丘疑网悉除,今四部众意咸怅怅,当令坦然无余结恨。佛告舍利弗,向者吾不说斯法耶?以若干种善权方便,随其因缘而示现之,如来至真等正觉所分别演,皆为无上正真道故,我所咨嗟皆当知之,为菩萨也。又舍利弗,今吾引喻重解斯谊,有明慧者当了此譬喻,如郡国县邑有大长者,其年朽迈坐起苦难,富乐无极财宝无量,有大屋宅,周匝宽博垣墙高广,其舍久故,数百千人而在其内,唯有一门及监守者,堂屋倾危梁柱腐败,轩窗既多多积薪草,时失大火,从一面起普烧屋宅。长者有子,若十若二十,欲出诸子,诸子放逸嬉戏饮食,卒见火起各各驰走,周慞诘屈不知所出,父而念曰:今遭火变屋皆然炽,以何方便免救吾子,时父知子各所好喜,即为陈设象马车乘游观之具,开示门合使出于外,鼓作倡伎绝妙之乐,戏笑相娱令济火厄,当赐众乘,象车马车羊车伎车,吾以严办停在门外,速疾走出出避火灾,自恣所欲从意所乐,诸子闻父所敕所赐象马车乘音乐之属,各共精进广设方计,土坌水浇奔走得出。长者见子安隐而出,四面露坐心各踊跃,不复恐惧,各各白言,愿父赐我诸所见许若干种伎相娱乐具象马车乘。又舍利弗,彼大长者,等赐诸子七宝大车,珠交露幔车甚高广,诸珍严庄所未曾有,清净香华璎珞校饰,敷以缯褥氍毹綩綖,衣被鲜白铄如电光,冠帻履屣世所希有,若干童子各各手持,一种一色皆悉同等,用赐诸子,所以者何?今此幼童皆是吾子,宠敬等爱意无偏党,以故赐与平等大乘。又舍利弗,吾亦如是为众生父,停储库藏满无空缺,如斯色像,教化诱进得示大乘,诸子则寻获斯大乘,以为奇珍得未曾有,而乘游行,于意云何,长者赐子珍宝大乘,将无虚妄乎!舍利弗白佛,不也安住!不也世尊,其人至诚,所以者何?彼大长者救济诸子,而不欲令遇斯火害,随其所乐许而赐之,适出之后各与大乘,以故长者不为虚妄,究竟...(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马车乘游观之具,开示门合使出于外,鼓作倡伎绝妙之乐,戏笑相娱令济火厄,当赐众乘,象车马车羊车伎车,吾以严办停在门外,速疾走出出避火灾,自恣所欲从意所乐,诸子闻父所敕所赐象马车乘音乐之属,各共精进广设方计,土坌水浇奔走得出。长者见子安隐而出,四面露坐心各踊跃,不复恐惧,各各白言,愿父赐我诸所见许若干种伎相娱乐具象马车乘。又舍利弗,彼大长者,等赐诸子七宝大车,珠交露幔车甚高广,诸珍严庄所未曾有,清净香华璎珞校饰,敷以缯褥氍毹綩綖,衣被鲜白铄如电光,冠帻履屣世所希有,若干童子各各手持,一种一色皆悉同等,用赐诸子,所以者何?今此幼童皆是吾子,宠敬等爱意无偏党,以故赐与平等大乘。又舍利弗,吾亦如是为众生父,停储库藏满无空缺,如斯色像,教化诱进得示大乘,诸子则寻获斯大乘,以为奇珍得未曾有,而乘游行,于意云何,长者赐子珍宝大乘,将无虚妄乎!舍利弗白佛,不也安住!不也世尊,其人至诚,所以者何?彼大长者救济诸子,而不欲令遇斯火害,随其所乐许而赐之,适出之后各与大乘,以故长者不为虚妄,究竟诸子志操所趣,故以方便令免患祸,况复贮畜无量宝藏,以一色类平等大乘赐子不虚。佛言:善哉舍利弗!诚如所云,如来至真等正觉超越十方光照众冥,解脱忧恐拔断根牙,枝叶华实如来慧现,法王神力为世之父,善权方便摄持恩议,行乎大悲道心无尽,愍哀三界大火炽然,黎庶不解故现世间,救济众生生老病死,诸不可意结缚之恼,裂坏所著脱淫怒痴,诱导三乘渐渐劝示无上正真之道,适兴于世睹诸群萌,妄想财业爱惜无厌,因从情欲致无数苦,于今现在贪求汲汲,后离救护便堕地狱饿鬼畜生,烧炙脯煮饥渴负重,痛不可言,正使生天及在人间,与不可会恩爱别离,忧恼难量一时离苦,歌舞戏笑不知恐畏,无所忌难不自觉了,不肯思惟计其本末,不求救护复见烧然,三界众生勤苦之患,吾当施立无极大安,无数百千不可思议诸佛正慧,其有盈逸迷惑欲乐,如来诱立道慧神足,善权方便化现佛慧,闻使佛力无所畏,众生难寤不肯寻受,因缘所缚,未脱
生老病死忧患,未始...(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精三乘则超三界,进三乘者诸佛所训也,黎庶则至无央数集,世尊现戏行为娱乐,修此根力觉意禅定脱门三昧正受,然于后世致大法乐,安隐欣豫无所挂碍。又舍利弗,其有众生未兴起者,如来出世有信乐者,乐佛法教精进奉行,最后竟时欲取灭度,谓声闻乘。遵求罗汉孚出三界,譬如长者免济子难许以羊车,若复有人无有师法,自从意出求至寂然,欲独灭度觉诸因缘,于如来法而行精进,谓缘觉乘。出之火宅许以马车,假使有人,求诸通慧诸佛道慧,自在圣慧自从心出,无师主慧多所哀念,多所安隐诸天人民,欲利天上世间人民,灭度黎庶于如来法,奉修精进欲求大圣,普见之慧力无所畏,谓如来道。菩萨大士所履乘也,譬如长者劝诱其子免火患难,许以象车驱出火宅,父见子安济难无惧,自察家中财宝无量,等赐诸子高大殊妙七宝大乘,如来正觉亦复如是,睹无数众亿百千垓,使度三难勤苦怖惧,从其所愿开生死门,遂令脱出难险恐患使灭度安。又舍利弗,如来尔时从终始宅,以无数慧力无所畏,观众罹厄矜哀喻子,普劝进使归于佛乘,不令各各从意而灭度也,如来悉诱以佛灭度而灭度之,假使众生得度三界,以如来慧脱门定意贤圣度门,安慰欢娱施乐法谊,惠以一貌佛之大道,如彼长者本许诸子以三品乘,适见免难各赐一类平等大乘,诚谛不虚,各得踊跃无有愠恨,如来如是,本现三乘然后皆化使入大乘不为虚妄,所以者何?当知如来等觉有无央数仓库帑藏,以得自在,为诸黎庶现大法化诸通愍慧,当作是知当解此谊,如来等正觉善...(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蚳蛆并出,厌魅勇逸,多所龃齰,头上火然,游行嬉怡,悉饥食啖,火所烧者,其屋宅中,怖遑若兹,百千人众,烧丧狼藉,于时宅主,大势长者,见之如斯,急急孚务,闻此灾祸,愍念诸子,建立伎乐,宝乘诱出,有诸愚痴,不能解知,于彼戏笑,放逸自恣,长者听察,寻入馆内,騃夫不觉,无解脱想,今我诸子,闇蔽闭塞,一切盲瞆,无有耳目,以戏乐故,而自系缚,种姓孙息,甚难得值,凡品众庶,若干等伦,遭大灾火,各各痛恼,鬼神蛇虺,心中怀毒,无数妖魅,欢喜踊跃,诸狼狐狗,亦不可计,饥渴欲求,饮食之具,我子众多,皆没于此,设无火灾,亦不可乐,狐疑众结,酷苦若是,何况周匝,普见炽然,执愚意者,于斯自恣,诸子贪戏,而相娱乐,永不思惟,父所言教,心不自念,速图方计,尔时长者,意自忖度,吾生此子,勤苦养育,得无为火,而见烧爇,于何救子,而脱孙息,即自思议,立造权计,今我诸子,耽媔音伎,祸害乘至,非戏乐时,痛哉愚愦,不睹酷苦,诸童瑕猥,不识此难,今吾心怖,子乐逸荡,要从精进,免济大墙,即寻设计,于舍之外,施张伎乐,游戏之具,子所好慕,吾皆办之,调隐音节,一时俱作,诸子闻赐,贪爱乐音,各各速疾,尽力劢励,驱逐一切,迸出灾屋,得脱苦恼,集子一处,安隐欢然,无复恐惧,于是长者,见诸子出,心中宽泰,意得自由,广设众具,师子之座,吾身今日,则获无为,彼诸苦患,已永尽除,斯诸童子,修精进力,迷在灾宅,而自放恣,前者曾更,无限眠寐,火[火+佥...(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而见烧爇,于何救子,而脱孙息,即自思议,立造权计,今我诸子,耽媔音伎,祸害乘至,非戏乐时,痛哉愚愦,不睹酷苦,诸童瑕猥,不识此难,今吾心怖,子乐逸荡,要从精进,免济大墙,即寻设计,于舍之外,施张伎乐,游戏之具,子所好慕,吾皆办之,调隐音节,一时俱作,诸子闻赐,贪爱乐音,各各速疾,尽力劢励,驱逐一切,迸出灾屋,得脱苦恼,集子一处,安隐欢然,无复恐惧,于是长者,见诸子出,心中宽泰,意得自由,广设众具,师子之座,吾身今日,则获无为,彼诸苦患,已永尽除,斯诸童子,修精进力,迷在灾宅,而自放恣,前者曾更,无限眠寐,火[火+佥]燃炽,人遭此难,阴盖所覆,心不开解,今日一切,皆得解脱,已致自然,志之所愿,父见诸子,志在安隐,于时诸子,往诣长者,唯愿天父,各各赐我,如前所许,若干种乘,本居遇火,迷冥不寤,大人敕教,一切奉承,当赐诸子,三品之乘,今正是时,愿垂给与,于时长者,敕侍开藏,紫磨天金,明月珠宝,上妙珍异,世所希有,极好奇特,弘雅之车,最尊难及,庄校严饰,周匝栏楯,珠玑璎珞,幢幡缯彩,而为光观,金银交露,覆盖其上,炜晔殖立,珍宝诸华,四面周匝,而皆下垂,车上重叠,敷诸坐具,天缯白[执/衣],而不可计,又复加施,柔软茵褥,无量綩綖,参席于车,计所校饰,车价亿千,奇异珍宝,无量兆载,其象多力,鲜白如华,象身高大,仪体扰驯,调驾宝车,以为大乘,于时长者,严车以办,各以赐与,诸正士畴,皆是我子,一切等给,是时诸子,欢喜踊跃,各各处处,欣庆相娱,...(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居遇火,迷冥不寤,大人敕教,一切奉承,当赐诸子,三品之乘,今正是时,愿垂给与,于时长者,敕侍开藏,紫磨天金,明月珠宝,上妙珍异,世所希有,极好奇特,弘雅之车,最尊难及,庄校严饰,周匝栏楯,珠玑璎珞,幢幡缯彩,而为光观,金银交露,覆盖其上,炜晔殖立,珍宝诸华,四面周匝,而皆下垂,车上重叠,敷诸坐具,天缯白[执/衣],而不可计,又复加施,柔软茵褥,无量綩綖,参席于车,计所校饰,车价亿千,奇异珍宝,无量兆载,其象多力,鲜白如华,象身高大,仪体扰驯,调驾宝车,以为大乘,于时长者,严车以办,各以赐与,诸正士畴,皆是我子,一切等给,是时诸子,欢喜踊跃,各各处处,欣庆相娱,告舍利弗,大仙如是,为诸群生,救护父母,一切众庶,皆是我子,为三界欲,所见缠缚,计惟三处,如彼火宅,勤苦患恼,具足百千,此则所谓,普然无余,生老病死,忧哭之痛,佛为三界,救度无余,游在闲居,若坐林树,则常应时,将护三处,
彼见烧炙,皆斯吾子,寤诸黎庶,令得自归,由此意故,示现于彼,一切黎元,愚不受教,坐著爱欲,而自絷A,绁善权方便,为大良药,分别三乘,以示众生,适闻三界,无量瑕秽,则以随时,驱劝令出,其诸菩萨,来依倚佛,六通三达,成大圣慧,或有得成,为缘觉乘,逮不退转,致佛尊道,现在诸子,因佛自由,以是譬喻,无有瞋恨,缘是得近,于佛道乘,受斯一切,得为最胜,于是恢阐,平等之信,降伏弃离,一切世色,诸正觉慧,殊异道德,稽...(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胜,于是恢阐,平等之信,降伏弃离,一切世色,诸正觉慧,殊异道德,稽首归命,于圣中尊,根力脱门,一心如是,三昧之定,亿数千垓,诸佛之子,常所宗重,斯则名曰,尊妙大乘,昼则誓愿,志存降魔,夜每专精,钦慕不倦,于一年数,若历劫数,度脱众生,无数千垓,所喻宝乘,则谓于斯,以是游至,于佛道场,无数佛子,以为娱乐,其有听者,安住弟子,告舍利弗,卿当知是,计有一乘,则无有二,住至十方,一切求索,知人中上,普行善权,稍稍诱进,从微至大,先现声闻,缘觉之证,适德三界,欲舍之去,然后便示,菩萨大道,佛恩普润,譬如良田,随其所种,各得其类,种者所殖,非地增减,佛亦如是,一切普等,常示大道,取者增减,佛则于彼,诸人者父,我常观者,众庶苦恼,无数亿劫,而见烧煮,三界之中,恐畏之难,佛为唱导,使得灭度,诸贤无为,今日乃知,弃捐生死,脱勤苦患,其有菩萨,住于是者,至诚之决,取譬若斯,一切普闻,佛之明日,诸大导师,行权方便,所当劝助,如诸菩萨,瑕秽爱欲,亦可恶厌,心闇塞者,而见污染,是故导师,为说勤苦,现四圣谛,当分别此,假使众人,不解众恼,根著冥尘,不肯舍离,故为是等,而示其路,因从所习,而致诸苦,爱欲已断,常无所著,已得灭度,于斯三品,了无有异,则得解脱,若修八路,便得超度,告舍利弗,何所为度,受无所有,则为解脱,彼亦不为,一切解脱,无所灭度,便见导师,佛何以故,而说解脱,无所逮者,乃成佛道,当得如我,为圣法...(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八卷
...老羸劣,归命众祐冀得灭度,志存无上正真之道,进力鲜少无所堪任,如来所讲我等靖听,次第坐定诸来大众,不敢危疲无所患厌,前者如来为鄙说法,已得于空无相无愿,至于佛典国土所有,于一切法无所造作,其诸菩萨所可娱乐,如来劝发多所率化,鄙于三界而见催逐,常自惟忖谓获灭度,今至疲惫,尔乃诲我以奇特谊,乐于等一则发大意,于无上正真道,而今大圣授声闻决当成正觉心用愕然怪未曾有,余得大利各当奉事,乃获逮闻如是品经,从过去佛常闻斯法,故初值遇,则我禄厚喻获妙宝,无央数妙意所至愿,现在于色而无所畏,珍琦鼓乐自然为鸣,而燃大灯照耀弥广,栴檀丛林芬蕴而香,唯然世尊,我岂堪任而说之乎!告曰可也。时诸声闻共白佛言,昔有一士离父流宕,侨亭他土二三十年,驰骋四至求救衣食,恒守贫穷困无产业,父诣异城,获无央数金银珍宝水精琉璃车磲马瑙珊瑚虎魄,帑藏盈满,侍使僮仆象马车乘不可称计,眷属无数七宝丰溢,出内钱财耕种贾作,子厄求食周行国邑城营村落,造富长者适值秋节,入处城内循行帑藏,与子别久忽然思见,不知所在自念一夫,财富无量横济远近,窃惟我老朽耄垂至,假使终没室藏骚散,愿得见子恣所服食,则获无为不复忧戚,其子侥会至长者家遥见门前,梵志君子大众聚会眷属围绕,金银杂厕为师子座,交露珠璎为大宝帐,父坐其中分部言教,诸解脱华遍布其地,亿百千金以为饮食,子觐长者色像威严,怖不自宁,谓是帝王若大君主,进退犹豫不敢自前,孚便驰走,父遥见子心用欢喜,遣傍侍者追呼令还,遑懅躄地,谓追者曰:我不相犯,何为见捉?侍者执之俱诣长者,长者告曰:勿恐勿惧,吾为子勤广修产业帑藏充实,与子别久数思相见,年高力弊父子情重将入家内,在于众辈不与共语,所以者何?父知穷子志存下劣不识福父,久久意悟色和知名又见琦珍。长者言曰:是吾子也以权告子。今且恣汝随意所奉,穷子怪之得未曾有,则从坐起行诣贫里求衣索食,父知子缘方便与语,汝便自去与小众俱,子来至此而再致印曰:至此宅有所调饰,父付象马即令粗习,假有问者答亦如之,当调车马严治宝物恣意赐与,父求穷子所可赈给,具足如斯,时子于厩调习车马缮治珍宝,转复教化家内小大,父于窗牖遥见其子所为超绝,脱故所著沐浴其身...(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数七宝丰溢,出内钱财耕种贾作,子厄求食周行国邑城营村落,造富长者适值秋节,入处城内循行帑藏,与子别久忽然思见,不知所在自念一夫,财富无量横济远近,窃惟我老朽耄垂至,假使终没室藏骚散,愿得见子恣所服食,则获无为不复忧戚,其子侥会至长者家遥见门前,梵志君子大众聚会眷属围绕,金银杂厕为师子座,交露珠璎为大宝帐,父坐其中分部言教,诸解脱华遍布其地,亿百千金以为饮食,子觐长者色像威严,怖不自宁,谓是帝王若大君主,进退犹豫不敢自前,孚便驰走,父遥见子心用欢喜,遣傍侍者追呼令还,遑懅躄地,谓追者曰:我不相犯,何为见捉?侍者执之俱诣长者,长者告曰:勿恐勿惧,吾为子勤广修产业帑藏充实,与子别久数思相见,年高力弊父子情重将入家内,在于众辈不与共语,所以者何?父知穷子志存下劣不识福父,久久意悟色和知名又见琦珍。长者言曰:是吾子也以权告子。今且恣汝随意所奉,穷子怪之得未曾有,则从坐起行诣贫里求衣索食,父知子缘方便与语,汝便自去与小众俱,子来至此而再致印曰:至此宅有所调饰,父付象马即令粗习,假有问者答亦如之,当调车马严治宝物恣意赐与,父求穷子所可赈给,具足如斯,时子于厩调习车马缮治珍宝,转复教化家内小大,父于窗牖遥见其子所为超绝,脱故所著沐浴其身,右手洗之,以宝璎珞香华被服,光曜其体皆令清净,而告之曰:尔从本来何所兴立?何所系属?舍吾他行,勤苦饥寒,吾以耄矣,以情相告,便时纳娶,嬉游饮食以康祚胤,吾所造业不可訾计,众宝具足子知之乎!求汝积年而恋恶友,今乃来归宜除瑕垢,吾有妙宝夜光明珠琦珍瑰异,皆为汝施,僮仆侍使男女大小,恣意所欲,一以相付,吾爱念汝,犹如国王幸其太子,诸尊声闻共白佛言,彼时穷子,播荡流离二三十年,至长者家乃得申叙,追惟前后游观所更心悉念之。时大长者寝疾于床知寿欲终,自命其子而告之曰:吾今困劣宜承洪轨,居业宝藏若悉受之,周济穷乏从意所施,辄备奉教喜不自胜,所行至诚不失本誓,父知子志...(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小大,父于窗牖遥见其子所为超绝,脱故所著沐浴其身,右手洗之,以宝璎珞香华被服,光曜其体皆令清净,而告之曰:尔从本来何所兴立?何所系属?舍吾他行,勤苦饥寒,吾以耄矣,以情相告,便时纳娶,嬉游饮食以康祚胤,吾所造业不可訾计,众宝具足子知之乎!求汝积年而恋恶友,今乃来归宜除瑕垢,吾有妙宝夜光明珠琦珍瑰异,皆为汝施,僮仆侍使男女大小,恣意所欲,一以相付,吾爱念汝,犹如国王幸其太子,诸尊声闻共白佛言,彼时穷子,播荡流离二三十年,至长者家乃得申叙,追惟前后游观所更心悉念之。时大长者寝疾于床知寿欲终,自命其子而告之曰:吾今困劣宜承洪轨,居业宝藏若悉受之,周济穷乏从意所施,辄备奉教喜不自胜,所行至诚不失本誓,父知子志身行谨敕,先贫后富益加欣庆,宗敬亲属礼拜耆长,父于国王君主大臣众会前曰:各且明听,斯是吾子则吾所生,名字为某,舍我流迸二三十年,今乃相得,斯则吾子吾则是父,所有财宝皆属我子,子闻宣令大众之音,心益欣然而自念言,余何宿福得领室藏,诸声闻等又白佛言,大富长者则譬如来,诸学士者则谓佛子,勉济吾等三界勤苦,如富长者还执其子度脱生死,于是世尊,有无央数圣众之宝,以五神通除五阴盖,常修精进在彼道
教,志于灭度谓为妙印,殷勤慕求初不休懈,欲得无为意中默然,熟自思惟所获无量,于如来所承顺法行,遵修禅定而常信乐,谓观我等懈废下劣,而不分别不能志愿,此如来法珍宝之藏,于今世尊以权方便,观于本际慧宝帑藏,蠲除饥[饥-几+内]授大妙印,唯然大圣于今耆年,斯大迦叶从如来所朝旦印印,当至无为。又世尊为我等示现菩萨大士慧谊,余党奉行为众说法,当显如来圣明大德,咸使畅入...(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宝,以五神通除五阴盖,常修精进在彼道
教,志于灭度谓为妙印,殷勤慕求初不休懈,欲得无为意中默然,熟自思惟所获无量,于如来所承顺法行,遵修禅定而常信乐,谓观我等懈废下劣,而不分别不能志愿,此如来法珍宝之藏,于今世尊以权方便,观于本际慧宝帑藏,蠲除饥[饥-几+内]授大妙印,唯然大圣于今耆年,斯大迦叶从如来所朝旦印印,当至无为。又世尊为我等示现菩萨大士慧谊,余党奉行为众说法,当显如来圣明大德,咸使畅入随时之谊,所以者何?世雄大通善权方便,知我志操不解深法,为现声闻,畏三界法及生老死,色声香味细滑之事,趣欲自济不救一切,离大慈悲智慧善权,禅定三昧乃知人心,不睹一切众生根原,譬如穷士求衣索食,而父须待欲使安乐,子不觉察,佛以方便随时示现,我等不悟。今乃自知成佛真子,无上孙息为佛所矜,施以大慧,所以者何?虽为佛子下贱怯弱,假使如来,睹心信乐喜菩萨乘,然后乃说方等大法。又世尊兴为二事,为诸菩萨现甘露法,为诸下劣志愿小者,转复劝进入微妙谊,譬如彼子与父别久,行道遥见,不识何人呼而怖惧,后稍稍示威仪法则乃知是父,佛亦如是,吾等不解菩萨大士,虽从法生为如来子,但求灭度,不志道场坐于树下降魔官属度脱一切,我辈自谓已得解脱,以是之故,今日睹闻未为成就,不为出家不成沙门,今如来尊现诸通慧,我等以获大圣珍宝,佛则为父我则为子,父子同体焉得差别,犹如长者临寿终时于大众前,宣令帝王梵志长者君子,今诸所有库藏珍宝用赐其子,子闻欢喜得未曾有,佛亦如是,先现小乘一时悦我,然今最后,普令四辈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天上世间一切人民,显示本宜,佛权方便说三乘耳,尚无有二岂当有三,是诸声闻皆当成佛,我等悦豫不能自胜,时大迦叶则说颂曰:我等今日,逮闻斯音,怪之愕然,得未曾有,由是之故,心用悲喜,又省导师,柔软音声,尊妙珍宝,为大积聚,一处合集,以赐我等,未曾思念,亦不有求,还闻弘教,心怀踊跃,譬如长者,而有一子,兴起如愚,亦不闇冥,自舍其父,行诣他国,志于殊域,仁贤百千,于时长者,愁忧念之,然后而闻,即自迸走,游于十方,意常悒戚,父子隔...(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之故,今日睹闻未为成就,不为出家不成沙门,今如来尊现诸通慧,我等以获大圣珍宝,佛则为父我则为子,父子同体焉得差别,犹如长者临寿终时于大众前,宣令帝王梵志长者君子,今诸所有库藏珍宝用赐其子,子闻欢喜得未曾有,佛亦如是,先现小乘一时悦我,然今最后,普令四辈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天上世间一切人民,显示本宜,佛权方便说三乘耳,尚无有二岂当有三,是诸声闻皆当成佛,我等悦豫不能自胜,时大迦叶则说颂曰:我等今日,逮闻斯音,怪之愕然,得未曾有,由是之故,心用悲喜,又省导师,柔软音声,尊妙珍宝,为大积聚,一处合集,以赐我等,未曾思念,亦不有求,还闻弘教,心怀踊跃,譬如长者,而有一子,兴起如愚,亦不闇冥,自舍其父,行诣他国,志于殊域,仁贤百千,于时长者,愁忧念之,然后而闻,即自迸走,游于十方,意常悒戚,父子隔别,二三十年,与人恋讼,欲得其子,便诣异土,入于大城,则于彼止,立于屋宅,具足严办,五乐之欲,无数紫金,及诸珍宝,奇异财业,明珠碧玉,象马车乘,甚为众多,牛畜猪彘,鸡鹜羠羊,出内产息,贾作耕种,奴仆僮使,不可计数,严办众事,亿千百类,又得王意,威若国主,一城民庶,委敬自归,诸郡种人,远皆戴仰,若干种业,因从求索,兴造既多,不可计限,势富如是,啼哭泪出,吾既朽老,志力衰变,心诲思想,欲得见子,夙夜追念,情不去怀,闻子之问,意增烦惋,舍我别来,二三十年,吾之所有,财业广大,假当寿终,无所委付,计彼长者,其子愚浊,贫穷困厄,常求衣食,游诸郡县,恒多思想,周旋汲汲,慕系啬口,征营驰迈,栽自供活,或...(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及诸珍宝,奇异财业,明珠碧玉,象马车乘,甚为众多,牛畜猪彘,鸡鹜羠羊,出内产息,贾作耕种,奴仆僮使,不可计数,严办众事,亿千百类,又得王意,威若国主,一城民庶,委敬自归,诸郡种人,远皆戴仰,若干种业,因从求索,兴造既多,不可计限,势富如是,啼哭泪出,吾既朽老,志力衰变,心诲思想,欲得见子,夙夜追念,情不去怀,闻子之问,意增烦惋,舍我别来,二三十年,吾之所有,财业广大,假当寿终,无所委付,计彼长者,其子愚浊,贫穷困厄,常求衣食,游诸郡县,恒多思想,周旋汲汲,慕系啬口,征营驰迈,栽自供活,或时有获,或无所得,缠滞他乡,亦怀悒傶,志性褊促,荆棘[(牙+ㄉ)/里]身,展转周旋,行不休息,渐渐自致,到父所居,槃桓入出,复求衣食,稍稍得进,至于家君,遥见势富,极大长者,在于门前,坐师子床,无数侍卫,眷属围绕,出入财产,及所施与,若干人众,营从立侍,或有计校,金银珍宝,或合簿书,部别分莂,纪别入出,料量多少,于时穷子,见之如此,倚住路侧,观所云为,自惟我身,何为至此,斯将帝王,若王太子,得无为之,所牵逼迫,不如舍去,修己所务,思虑是已,寻欲迸逝,世无敬贫,喜穷士者,是时长者,处师子座,遥见其子,心密踊跃,寻遣侍者,追而止之,呼彼穷子,使还相见,侍者受教,追及宣告,录召令还,即怖僻地,心窃自惟,得无被害,
曷为见执,何所求索,大富长者,见之起强,怜伤斯子,为下劣极,亦不睹信,彼是我父,又复怀疑,不审财宝,其人慰喻,具解语之,有紫磨金,积聚于此,当以供仁,为饮食具,典摄众计,役业侍使,吾有众宝,蕴积腐败,委在粪壤,不见饰用,子便多取,以为质本,蓄财殷广,无散用者,其人闻告,如是教敕,则寻往诣,奉宣施行,受长者教,不敢违命,即入家中,止顿正领,尔时长者,遥从天窗,详观察之,知何所为,虽是吾子,下劣底极,唯晓计算,调御车耳,即从楼观,来下到地,便还去衣,垢污之服,则便往诣,到其子所,敕之促起,修所当为,则当与卿,剧难得者,以德施人,案摩手脚,咸醲滋美,以食相给,及床卧具,骑乘所乏,于时复为,娉索妻妇,敖黠长者,以此渐教,子汝当应,分部之业,吾爱子故,心无所疑,渐渐稍令,入在家中...(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财殷广,无散用者,其人闻告,如是教敕,则寻往诣,奉宣施行,受长者教,不敢违命,即入家中,止顿正领,尔时长者,遥从天窗,详观察之,知何所为,虽是吾子,下劣底极,唯晓计算,调御车耳,即从楼观,来下到地,便还去衣,垢污之服,则便往诣,到其子所,敕之促起,修所当为,则当与卿,剧难得者,以德施人,案摩手脚,咸醲滋美,以食相给,及床卧具,骑乘所乏,于时复为,娉索妻妇,敖黠长者,以此渐教,子汝当应,分部之业,吾爱子故,心无所疑,渐渐稍令,入在家中,贾作治生,所入难计,所空缺处,皆使盈溢,步步所行,鞭杖加人,珍琦异宝,明珠流离,都皆收检,内于帑藏,一切所有,能悉计校,普悉思惟,财产利谊,为愚騃子,别作小库,与父不同,在于外处,于时穷士,心自念言,人无有此,如我库者,时父即知,志性所念,其人自谓,得无极势,即便召之,而亲视之,欲得许付,所有财贿,而告之曰,今我一切,无数财宝,生活资货,聚会大众,在国王前,长者梵志,君子等类,使人告令,远近大小,今是我子,舍我迸走,在于他国,梁昌求食,穷厄困极,今乃来归,与之别离,二三十年,今至此国,乃得相见,在于某城,而亡失之,于此求索,自然来至,我之财物,无所乏少,今悉现在,于斯完具,一切皆以,持用相与,卿当执御,父之基业,其人寻欢,得未曾有,我本贫穷,所在不诣,父时知余,为下劣极,得诸帑藏,今日乃安,大雄导师,教化我等,睹见下劣,乐喜小乘,度脱我辈,使得安隐,便复授决,当成佛道,于今安住,多所遣行,无数菩萨,慧力无量,分别示现,无上大道,攀缘称赞,亿垓譬喻,余等得闻,最胜诸子,则便奉行,尊上大道,所当起立,视众眼目,当于世间,得成佛道,而为圣尊,造业如斯,将养拥护,于此佛法,讲说分别,最胜慧谊,则为感动,一切众生,我等志愿,贫心思念,假使得闻,于斯佛诲,不肯发起,如来之慧,睹见最胜,宣畅道谊,意中自想,尽得灭度,不愿志求,如此比慧,又闻大圣,诸佛国土,未曾有意,发欢喜者,寂然在法,一切无漏,弃捐所兴,灭度之事,由此思想,不成佛道,常当修行,昼夜除慢,诸...(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谊,则为感动,一切众生,我等志愿,贫心思念,假使得闻,于斯佛诲,不肯发起,如来之慧,睹见最胜,宣畅道谊,意中自想,尽得灭度,不愿志求,如此比慧,又闻大圣,诸佛国土,未曾有意,发欢喜者,寂然在法,一切无漏,弃捐所兴,灭度之事,由此思想,不成佛道,常当修行,昼夜除慢,诸佛道谊,最无有上,未曾劝助,志存于彼,今乃究竟,具足最胜,得无为限,当舍阴盖,长夜精进,修理空谊,解脱三界,勤苦之恼,佛兴教戒,则以具严,如是计之,无所乏少,最胜所演,经身之慧,假使有人,愿等佛道,为是等故,加赐法事,由缘致斯,余徒钦乐,有大导师,周旋世间,普悉观察,如此辈相,诸恐惧者,令得利谊,求索劝助,令我信乐,善权方便,犹若如父,譬如长者,遭时大富,其子而复,穷劣下极,则以财宝,而施与之,大圣导师,所兴希有,分别宣畅,善权方便,诸子之党,志乐下劣,修行调定,而以法施,我等今日,致得百千,未曾有法,如贫得财,于佛教化,获道得宝,第一清净,无复诸漏,长夜所习,戒禁定意,执谊将护,世雄唱导,今日有获,佛之大道,眷属围绕,修行无阙,其有长夜,清净梵行,依倚法王,
深远之慧,而为具足,此尊德果,日成微妙,无有诸漏,我等今日,乃为声闻,还得听省,上尊佛道,当复见扬,圣觉音声,以故获听,超度恐惧,今日乃为,致无所著,以无著谊,为诸天说,世人魔王,及与梵天,为亲一切,众生之类,何所名色,造立寂然,蠲除众生,无亿数劫,于是所...(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世界,其中所有诸药草木,竹芦丛林诸树小大,根本茎节枝叶华实,其色若干种类各异,悉生于地,若在高山岩石之间,丘陵堆阜溪谷坑坎,时大澍雨润泽普洽,随其种类各各茂盛,叵我低仰莫不得所,雨水一品周遍佛土,各各生长地等无二,如来正觉讲说深法,犹如大雨,大圣出现兴在世者,则为一切诸天人民阿须伦鬼神龙,显示威曜咸寻来至,皆现在前,为畅大音分别慧谊,大师子吼班宣景模,吾为如来使,天上天下诸天世人,未度者度,未脱者脱,未安者安,未灭度者令得灭度,于是世及后世所知而审,为诸通慧皆能普见,度诸度,脱诸脱,安诸安,未灭度者皆令灭度,悉来诣我,于时诸天人民阿须伦揵沓和迦留罗真陀罗摩睺勒一切云集,吾于讲法现其道谊,佛为道父分别道慧,佛语迦叶,于时黎庶无数亿垓,皆来听经,如来通见一切根本,大精进力如应说法,分别散告无量言教,不失本心咸令欢喜,安隐无患或得度世,终生善处恣其所好,各自然生,或习爱欲便为说经,或听受法离诸贪惑,转稍以渐遵诸通慧,因从本力如其能量,坚固成就平等法身,犹如大雨,普佛世界滋育养生,等无差特,如来演法一品如是,至解脱味离欲寂灭,入诸通慧,若听受持讽诵奉者,不自识省无所观念,所以者何?群生根本形所像类,如所想念,已念当念所可施行,以行当行所当行者,诸所因缘,所当获致所当说者,唯如来目悉知见之,在所现处住于其地,如雨等润药草丛林白黑青赤上中下树,世尊如之见一味已,入解脱味志于灭度,度诸未度究竟灭...(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之类营从集会,往诣世尊所处道场,欲得稽首奉受佛教,群从佥然雍雍肃肃,稽首佛足绕佛三匝却住一面,以偈颂曰:大通众慧,极尊无上,积累平等,无量亿数,以上妙谊,愍伤一切,所愿具足,于是贤圣,修勤苦行,竟十中劫,专精一心,处在一座,其身清净,而不动摇,烧诸苦患,如拔树根,分别于心,而志湛泊,未曾进退,亦不倾倚,无有增减,默然而应,究竟寂定,无有诸漏,现在吉祥,常获大安,无想著故,得尊佛道,我等见之,增智无畏,如是比类,长益德义,不计身命,皆断苦患,积累忍辱,不贪安乐,分别道慧,不处恼痛,号在间居,兴发精进,其不笃信,诸佛音声,长夜增益,恶道之罪,则失人身,堕落恶趣,为一切世,所见谤毁,今以逮见,世之圣父,其道最上,无有众漏,于此世间,而见救护,及诸过去,大圣导师。
佛告比丘,斯诸帝王及诸太子,太子兄弟年既幼少,嗟叹称誉大通众慧如来至尊等正觉,以此雅颂宣扬已竟,启劝世尊,愿说经法安住分别,多所安隐多所愍伤,饶益众生安诸天人,复以此偈,而赞颂曰:惟愿大圣,赞说经典,开化众生,发起黎庶,三界群萌,悉共渴仰,使建道意,皆令蒙度。
诸佛普大圣,百福法庄严,无极仙逮获,慧则最尊妙,为诸天讲法,及世间人民,度脱我等类,普及诸群萌,应时彰现露,如来之慧谊,犹如今于此,显导上尊道,令诸群品类,予等获此法,悉解于一切,诸行慧本末,皆为分别说,前世所行德,普见知黎庶,心本所好乐,则为转珐輪,最胜...(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之教,不解佛慧不行菩萨,一切志在无为之想,谓当灭度,甫当往至他佛世界,顺殊异行生异佛国,当求道慧志听启受,尔乃解知如来之法,有一灭度无有二乘也。皆是如来善权方便说三乘耳。如来正觉灭度之时,若有供养以清净行,信乐妙言趣于经典,一心定意为大禅思,当知尔时观于如来,皆普合会诸菩萨众,会诸声闻听受此法,尔乃睹见世间佛道,无二灭度也。如来正觉善权说耳,其乐下劣小乘行者,则自亡失远乎人种,不解人本为欲所缚,如来灭度时,若有闻说欢喜信者,佛恩所护。
假喻旷野五百里路,迥绝无人亦无国君,有一导师聪慧明达,方策密谋隐知远近,将众贾人欲度悬迥,皆俱疲怠不能自前,各思恋曰:予等安处圣兴之土,本国平雅有君长师父,今来远涉极不任进,宁可共还免离苦难,导师愍之,发来求宝中路而悔,设权方便于大旷野,度四千里若八千里,以神足力化作大城,告众商人无怀废退,大国已至可住休息,随意所欲饭食自恣,欲得大宝于此索之。又告比丘,商人见城人民兴盛,快乐无极怪未曾有,离苦获安喜用自慰,无复忧恐饥乏之患,自谓无为如得灭度,停止有日隐知欲厌,即没化城令无处所,告众贾曰:速当转进到大宝地,吾见汝等行疲心惧,故现此城。
又告比丘,如来如是,为人等伦唱道经谊,睹见生死长久艰难虚乏之患,现于三乘,禅定一心使得灭度,又佛从本说有一乘,闻佛讲法不受道慧。若患厌者谓当积行甚为勤苦,如来悉见其心所念志疲懈想,为现声闻缘觉易得,犹如无...(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如来,悉共劝助,愿转珐輪,光阐心目,无数亿劫,难得值遇,惟垂示现,往古根力,加哀开[门@为],甘露法门,普等法眼,分别慧谊,宣扬群典,若干品类,时佛为说,遍示四谛,一切具解,十二因缘,为显无黠,令得眼目,讲说生死,忧苦空患,一切世间,悉从生有,当知因是,致于终没,如来适说,是法欲竟,若干种类,无央数人,八十亿垓,众生之俦,于时听者,住声闻乘,何况余方,立第一地,彼时最胜,所说经法,如江河沙,黎庶清净,都卢志于,声闻之行,导师圣众,计数若兹,一切共算,不能称限,众等品类,一一如是,皆悉若斯,立大上慧,于时至尊,十六圣子,等俱学者,齐共同心,一切出家,咸为沙弥,而悉分别,佛方等经,吾等当成,世之明父,汝党如是,皆得上慧,斯诸众生,悉令如此。
又如世尊,为法之眼,最胜至诚,见人心本,幼少为童,常行平等,而为众生,说上尊道,亿百千垓,无底譬喻,示现因缘,寻获报应,分别所兴,诸通敏慧,如诸菩萨,所当造行,于时大圣,为现真谛,显扬宣布,斯正法华,普雨讲说,大方等经,若干千颂,不可思念,无能限量,如江河沙,于时适说,斯之经典,则入静室,三昧等观,八十四万,劫中澹然,世雄尊师,定意如斯,时诸沙弥,觐瞻大圣,在于静室,而不出游,开化人民,无数亿千,觉了禅定,清净无漏,第一始设,于大法座,宣扬说此,仁贤经典,于安住教,流布佛化,如是比像,所造弘广,于江河沙,不可称限,亿百千数,皆听启受,安住之...(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方,敷弘道諠,于彼所说,及听受者,是诸声闻,悉佛弟子,步步各各,若干色像,今当亲近,发大道意,吾身尔时,寤不觉者,皆令一切,咸得听受,尔诸贤者,号声闻子,善权方便,示诸人道,吾前世时,报应如斯,应所说法,是其因缘,假使不忍,修尊佛道,比丘当知,魔所娆因,随其本性,
凶弊纵恣,志不奉行,不乐空慧,无数百世,渴不值水,又当愚騃,常处恐惧,无数丈夫,百千之众,发迹而行,欲度旷野,又睹旷野,殊迥艰难,其里计数,五百逾旬,有一大人,贤圣明哲,导师开化,心无所畏,为彼贾人,导示径路,旷野悬邈,多有艰恐,无数亿人,创碍羸惫,各对导师,而自诉讼,吾等疲弊,不能进前,徒类今日,欲退还归,导师聪明,为方便父,谆谆宣喻,诱诲委曲,矜怜闇塞,欲弃宝退,坏败本计,中路规还,吾今宁可,设神足力,化造立作,广大城郭,严庄若干,亿千人民,而立房室,令微妙好,又当复化,大江流河,苑园浴池,华实滋茂,台馆殿宇,墙垣绮[女+(替-曰+贝)],男女若干,巨亿百千,诱恤勉励,使不恐惧,各自侥庆,欢喜悦豫,今日得至,于此大城,入市所娱,所欲之具,心怀忻然,如得灭度,尔等及吾,诸难以除,以亲亲故,欢悦所安,今日一切,恣所施为,从己所乐,周遍观采,与卿同心,故郑重说,悉来聚集,听闻所说,吾以神足,化作大城,吾时观察,枯燥荆棘,每惧仁等,创楚悔还,即设善权,化现众诸,且宜精志,顺路进前,佛告比丘,吾亦如是,见无央数,亿千众...(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作,广大城郭,严庄若干,亿千人民,而立房室,令微妙好,又当复化,大江流河,苑园浴池,华实滋茂,台馆殿宇,墙垣绮[女+(替-曰+贝)],男女若干,巨亿百千,诱恤勉励,使不恐惧,各自侥庆,欢喜悦豫,今日得至,于此大城,入市所娱,所欲之具,心怀忻然,如得灭度,尔等及吾,诸难以除,以亲亲故,欢悦所安,今日一切,恣所施为,从己所乐,周遍观采,与卿同心,故郑重说,悉来聚集,听闻所说,吾以神足,化作大城,吾时观察,枯燥荆棘,每惧仁等,创楚悔还,即设善权,化现众诸,且宜精志,顺路进前,佛告比丘,吾亦如是,见无央数,亿千众生,患厌勤苦,周旋迷惑,以方便教,而开导之,故佛念斯,如是利谊,厌于佛道,不得灭度,一切道父,而觉了之,贤等事办,今得罗汉,故劝助立,住斯德报,偶察诸贤,得至罗汉,汝等一切,皆弃众苦,一切众会,乃演斯法,诸佛大圣,善权方便,讲说佛教,大仙救护,其乘有一,未曾有二,休息尔等,故分别说,由是教化,此诸比丘,当兴精进,第一英妙,诸仁当志,一切敏慧,菩萨典法,无有灭度,我常发求,成诸通慧,得达十方,最胜之法,颜貌殊妙,相三十二,当得佛道,乃应灭度,诸大导师,说法如是,且令休息,自谓灭度,适得休息,言获无为,缘是之故,畅诸通慧。
正法华经卷第五 授五百弟子决品第八
于是贤者邠耨文陀尼子,闻佛世尊敷阐善权示现方便,授声闻决当成佛道,追省往古所兴立行,又瞻如来诸佛境界,得未曾有欢...(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九卷
...喜踊跃,无衣食想支体解怿,不能自胜,于大正法或悲或喜,即从坐起稽首佛足,寻发心言,甚难及也世尊,未曾有也安住,如来至真等正觉所设方谋甚深甚深,非口所宣,此诸世界有若干品,以无数权随现慧谊,顺化群生分别了法,为此众人说其本原,方便度脱,世尊圣慧,悉知我等行迹志性之所归趣,乃复举喻说古世事及始发意,时满愿子稽首佛足却住一面,归命世尊,瞻戴光颜目未曾眴。
佛言:善哉诚如所云,如来通见一切本际,推其深浅因行授与,如示声闻卑下小乘,淫怒垢除令得休息,乃导菩萨无极之慧,犹如昔者有一导师,行慈多哀怜愍贫厄,衣食不充求乞无获穷无资贿,乃为击鼓普令国境,谁欲入海采珍宝者,人民皆会,复循令言,谁不爱身不嫪父母不顾妻子者,当共入海采求珍宝,人民闻令退还者多。 |
|
|
|
|
|
|
|
5#
樓主 |
發表於 2021-4-17 14:07:37
|
只看該作者
又诸贫乞欲规采宝,无衣覆体无资自济,前却犹豫不能自决,导师知之悉召告曰,设欲入海相给衣粮不使空乏,诸贫欢喜,即奉教命一时上船,望风举帆游入大海,不逢大鱼不触山崖,弊鬼罗刹亦不敢娆,得至龙宫,便从龙王求如意宝,俗人贫厄不自谐活,愿见惠施以救远近,龙王即与随所侥愿,若欲得者悉令来取,导师还令,行取者少不取者多,所以者何?心怀恐怯,到龙王所惧没不还,于时导师告诸贾人,各恣所欲,贾人悉采金银琉璃水精虎珀车磲马瑙,各取满船,
导师严敕,还阎浮利,众人从命归到本土,家室亲里,饮食伎乐车马乘从,悉来迎逆,共相娱乐七日七夜,乃归家居,各各相问,得何等...(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七宝。
佛言:发无上正真道意欲度一切,譬如导师行入大海,愍诸贫匮令入海者,谓为一切讲说经道,望风举帆入大海者,谓学权智海三难者,谓空无想无愿,海谓生死,得如意珠谓获如来无极法身,众又随从取如意珠,谓闻菩萨道而发大意得无从生,贫劣下人采取七宝各自满船,谓得七觉意,还归乡里家室迎者,谓十方人来受道教,升楼执珠向八方上下,谓得佛道度脱十方,谓诸慧士等分至诸国雨七宝者,谓各诣他方成最正觉,众贫悔还相命入海,谓诸声闻闻有一乘无二道也,尔乃更发无上正真道意,后当成佛各有名号,于是颂曰:比丘当听,解喻说之,如有导师,愍伤国人,多贫匮乏,常苦汲汲,击鼓巡令,谁欲入海,众人集会,更告之曰,不惜身命,不嫪父母,不顾妻子,当共入海,海中有难,无得变悔,时诸贫乞,亦欲有意,恐不自致,沉吟不决,导师宽恕,给其衣食,时入大海,各求七宝,于是导师,诣龙王宫,并告所领,求如意珠,等侣受教,获如意珠,还归乡里,大小悉迎,于时导师,升高楼上,向于八方,遍雨珍宝,朋党分行,在于异国,亦雨七宝,莫不蒙恩,采七宝者,乃自悔恨,俱行入海,怨不值是,导师告曰,前相敕令,自不肯取,是若等过,何所怨责,即还入海,求如意珠,寻则得之,发意菩萨,得正真道,畏厌生死,便随声闻,奉行空事,无想无愿,得度三界,至泥洹门,见佛世尊,降魔官属,至于无上,正真之道,开化一切,出万亿音,十方群生,莫不受教,天龙鬼神,皆来稽首,发菩萨意,至无...(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莫不喜踊,世尊加哀余皆得决,必愍余等使蒙其例,于是世尊,知诸声闻心之所念,告贤者大迦叶,今应真众千二百人,现在目下除阿难罗云,又是声闻知本际等,当供养六十二亿佛,过斯数已,五百弟子皆当作佛,号普光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众祐,优为迦叶,像迦叶,江迦叶,海迦叶,黑曜,优陀,阿难律,离越,劫宾[少/兔],薄拘卢,淳[少/兔]善等,五百罗汉,皆当逮成无上正真道,为最正觉悉同一号,于是世尊而叹颂曰:佛尊弟子,姓曰本际,当成如来,世之导师,将来之世,无央数劫,当化众庶,无数亿千,得为最胜,号曰普光,彼佛国土,名曰清净,当来之世,无央数劫,常见诸佛,不可计量,光音神足,大力明父,音声畅闻,十方世界,亿千众生,周匝围绕,唯但讲说,尊上佛道,诸菩萨等,常修正行,所乘端严,尊妙宫殿,所游行处,无所想念,得听受法,于两足尊,常往周旋,
他方佛国,诸佛大圣,如是比像,已复供养,广普至尊,心中欣然,多所悦可,其诸国土,皆一等类,众大圣雄,无有异名,人中之上,悉号普光,如是俦类,精进力行,安住之寿,极长难限,劫数具足,六万二千,灭度之后,正法当住,圣所遗典,存劫三倍,又以像法,当复住立,过于正法,转复三倍,假使正法,灭尽之后,男女众多,遭大苦患,是诸最胜,大圣伦等,名号普光,大士之上,具足当为,五百导师,各各悉等,皆成佛道,其名普闻,十方佛土,神足大力,及其境界,正法功...(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妙宝,教化令度,其人适见,第一安隐,蒙宝之恩,获致于斯,有无极财,藏满丰盈,又以五欲,而自娱乐,如是世尊,说譬若兹,吾等前世,俱发志愿,非是如来,之所兴为,于往古时,长夜精进,世尊我等,下劣心弊,不能觉了,如来教化,心无志愿,不肯进前,而以泥洹,欢喜自庆,如佛圣教,所觉开度,如是计之,无得灭度,人中之上,愍发慧谊,乃为灭度,第一无为,此结明珠,离垢上珍,今日我等,所闻无限,因从化导,普显怡怿,各各逮得,别授殊决。
授阿难罗云决品第九
于是贤者阿难自念言,我宁可蒙受决例乎,心念此已发愿乙密,即从坐起稽首佛足,贤
者罗云,复前自投世尊足下,俱共白言,唯为我等演甘露味,大圣是父靡不明彻,无归得归无救得救无护得护,于诸天阿须伦,兴立庄严若干种变,阿难罗云,则是佛子亦是侍者,持圣法藏,惟愿世尊,孚令我等所愿具足,授无上正真。又余声闻合二千人,与尘劳俱皆从坐起,偏袒右肩一心叉手,瞻戴尊颜我等逮见,佛告阿难,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海持觉娱乐神通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众祐,先当供养六十二亿佛恭顺奉侍,执持正法将护经典,然后究竟成最正觉,于是开化二十百千江河沙等天人,使发无上正真道意,其佛国土清净无瑕,地绀琉璃,竖诸幢幡,自然庄严世界平正,无沙砾石山陵溪谷,地皆柔软如天綩綖,劫名柔和,无有雷震,时佛寿命不可计数亿百千垓,无可为喻难得崖底,诸弟子...(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等无有二乘,谓无上正真道,往古来今无有两正,犹如众流四渎归海合为一味,如日所照靡不周遍未曾增减,若族姓子欲至正觉,解无三涂去来今者,当学受持正法花经分别空慧无六度想,不以花香伎乐供养,为供养也。当了三脱,至三达智无极之慧,乃为供养,所以者何?乃昔久远劫难称限,尔时有佛,号药王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众祐,世界名大净,劫曰净除,药王如来寿二十中劫,诸声闻众三十六亿,菩萨大士有十二亿,时转轮王名曰宝盖,典主四域,王有千子,端政勇猛,有七宝圣臣,降伏怨敌,其王供养药王如来,具足五中劫,与眷属俱一切施安奉敬药王,过五劫已告其千子,吾已供侍如来,若等亦当顺遵前绪,于时千子闻父王教,复以五劫供养药王如来,进以上妙不违所安,彼一太子名曰善盖,闲居独处静然思念,我等今者供养如来,宁有殊特超彼者乎!承佛威神虚空有天,而语之曰:今族姓子岂欲知耶?有法供养最尊无极。又问曰:何谓法之供养?天曰:尔当往问药王如来,普当为若分别说之,善盖即起诣药王如来所,稽首于地白药王如来曰:法之供养奉顺典者,为何谓乎?世尊告曰:法之供养者,顺若如来所说经典深妙优奥,开化一切世间人民,难受难见出家舍利,志求菩萨诸箧之藏,旷邈处中,以总持印而印之,精进力行不退转轮,现于六度无极之慧,殷勤揽摄佛之道品,不起法忍开入正典,于诸群生,设大慈哀,降伏魔兵离诸法见,觉了演畅十二因缘,无我无人非寿非命,志空无...(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后,若有比丘,宣扬经法,无所悕望,无所妨废,不遭苦患,常察精进,离于疾病,无能为彼,造怨怖事,不被杖痛,无诽谤想,身无疲厌,不有所患,其人住忍,得力如是,
其明智者,所处安隐,有所存立,如佛言诏,若已咨嗟,亿百功德,一切称誉,不能究竟。
又语溥首,如来灭度后,若有菩萨于是经卷怀疑不了,若说教化闻不坚固,性不调和,见余菩萨求大乘者,为造虚妄而诽谤之,见声闻缘觉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若值菩萨,心为踌躇不即往见,其族姓子则远无上正真之道,而不得近佛天中天所在行处,假使究竟不蒙福力不成最正觉,菩萨行三乘犹如师子在于林树,若有犹豫自然远离,不乐所乐亦不不乐,若于众生修行慈力,至于如来兴大父想,见诸菩萨念如世尊,及诸处家未离尘秽,宽弘等敬礼节恭肃,净诸法谊无疑无结,严一切法谨慎安谛,钦顺平等不著经法,极有所乐亦无所至,所在昼夜敬护斯典。溥首,是为三法之行,菩萨观时然后乃说,造安隐行,不被烦恼亦不娆害,说是经法者,与同学者等心道友,若讲若闻信乐斯典,诵持书写载之竹帛,供养奉事德不可量,说以安住,则乃颂曰:若有嫉妒,怀难亿数,其法师慈,当远憎恶,有明智者,不造贪著,若欲读斯,正典摸者,未曾诽谤,说人之恶,亦不堕非,诸疑邪见,心常[火+霍]然,无有沉吟,以愍伤故,得了此定,安住之子,亦能忍辱,其人常屏,贡高自大,数数讲诵,佛之典诰,未曾以此,持作懈倦,其有菩萨,在十方者,愍伤众生,于...(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切法谨慎安谛,钦顺平等不著经法,极有所乐亦无所至,所在昼夜敬护斯典。溥首,是为三法之行,菩萨观时然后乃说,造安隐行,不被烦恼亦不娆害,说是经法者,与同学者等心道友,若讲若闻信乐斯典,诵持书写载之竹帛,供养奉事德不可量,说以安住,则乃颂曰:若有嫉妒,怀难亿数,其法师慈,当远憎恶,有明智者,不造贪著,若欲读斯,正典摸者,未曾诽谤,说人之恶,亦不堕非,诸疑邪见,心常[火+霍]然,无有沉吟,以愍伤故,得了此定,安住之子,亦能忍辱,其人常屏,贡高自大,数数讲诵,佛之典诰,未曾以此,持作懈倦,其有菩萨,在十方者,愍伤众生,于世兴行,顺造恭敬,学圣慧者,皆当念之,是我世尊,思念诸佛,两足之上,想诸菩萨,如想父母,设有求道,无有情欲,弃捐吾我,自大之想,假使听省,如是像法,其明士等,当自慎护,所行安隐,常得调定,将御佛道,救亿众生。
又语溥首,如来灭度后,若菩萨大士,奉行斯典常以时节,其是比丘当行慈愍,向诸白衣出家寂志一切群生,行菩萨道者,常念过去世行大乘者善权方便演真谛谊,若听闻者,不知不了不悦不信不省不综,反自叹说我当逮得无上正真道成最正觉,威神足力而欲得飞,溥首当知,吾见斯等,佛灭度后,菩萨有四事说法而不诤怒,何等为四?为诸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所见奉敬,帝王太子大臣群寮郡国人民所见供养,长者梵志皆共承顺,虚空神明无数天子听所说经,天龙鬼神侍卫其后皆营护之,是为四。若入县邑还归室宇,...(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无著,则便讲演,无上珐輪,劝立其志,于尊佛道,今佛所说,至诚无漏,闻佛叹咏,皆当信之,开化发起,此诸群英,从久曩来,立尊正道。
尔时弥勒大士,闻佛说彼菩萨之众,亿百千垓数难计会,心用愕如,怪未曾有,白世尊曰:云何大圣,处迦维罗卫释氏王宫为太子时,委国重位众女之娱,出适道场坐于树下,得无上正真道成最正觉,从来近近甫四十年,而所教化所度无量,乃复爰发诸佛境界,多所劝益所建权慧而不可议,今是菩萨大会之众,悉皆如来之所开导,部党部党众多无量,久修梵行殖众德本,供养无数百千诸佛,假使欲计成就已来劫数无限,弥勒又启,欲引微喻譬如士夫年二十五,首发美黑姿体鲜泽,被服璨丽端严殊妙,常怀恐惧见百岁子,其父谓言,族姓子来,尔则我子,其百岁子谓二十五岁人是我之父,父则察知口自说言,是我之子,如是世尊,世俗之人所不信者,而令得信,佛亦如是,成佛未久,今有若干亿百千数,久修梵行长夜遵倚在于道慧,劝进现在无量之众,晓了坐定起立方便,成大神通聪明智慧,住于佛地习佛慧谊,于世希有,建大圣力,世尊往古,亦复教化于斯品类,诱导建立于菩萨地,当成无上正真之道致诸正觉,悉行方便所作已办,今我以受信誓诚谛,探畅既往断析此谊,其唯如来,新学菩萨心怀犹豫所不及知,如来灭后闻是经典,终不信也,以有犹豫不遵此法,亦不劝乐,当获罪衅,善哉世尊,现说此谊,其有狐疑于斯典者,当来末世诸学大乘,设使闻者令不沉吟,于是弥勒大士,于世尊前叹斯颂曰:譬如有人,现生老子,能仁至圣,弃国捐王,生于城...(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闻是经典,终不信也,以有犹豫不遵此法,亦不劝乐,当获罪衅,善哉世尊,现说此谊,其有狐疑于斯典者,当来末世诸学大乘,设使闻者令不沉吟,于是弥勒大士,于世尊前叹斯颂曰:譬如有人,现生老子,能仁至圣,弃国捐王,生于城中,而得佛道,导师近尔,布属鲜少,今此诸乐,不退转子,无数亿劫,行救大众,神足之力,住不可动,学智慧强,靡所不入,今来至斯,在所开通,如水莲华,悉无所著,威神尊重,志超于世,住立恭肃,一切叉手,诸菩萨众,如是色像,为如之何,
谁当信此,惟愿大圣,加哀示现,剖判分别,如审谛谊,譬如有人,而为士夫,年既幼少,发美且黑,其人年岁,二十有五,而能产生,百岁之男,养育澡洗,随时衣食,是我等父,而为最胜,一切世间,无有信者,幼稚年少,而生斯子,如是世尊,我等无失,无数菩萨,如来集会,心强智慧,又无所畏,无数亿劫,所学审谛,志怀明哲,其目通达,威神巍巍,显现端正,而勇意猛,晓了法律,为雄导师,所见咨嗟,而窜山岩,静行无为,如虚空界,悉无所著,禅定精进,为安住子,而心志求,于此佛道,而何所人,当信此言,若于导师,灭度之后,吾等于此,而无狐疑,佛前目睹,则闻菩萨,于是之处,初学罔然,将无菩萨,归于恶道,云何劝发,化斯等伦,惟愿世尊,覶缕解决。
正法华经卷第八 如来现寿品第十六
尔时世尊,普告菩萨大众,三举声诏,诸族姓子,悉当信佛诚谛至教,勿得犹豫。时会菩萨弥勒大士,具余...(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福祚,为贫窭行著于爱欲,缠诸见网而自覆盖,驱驰不
定,如来故为现,发忨忨疾获之想,不起懈怠难得之虑,如来善权告诸比丘,勤苦作行乃得佛道诚谛不虚,以诸众生从无央数亿百千垓,乃见如来,以其匆匆所作不当故,恇汲恇汲无宁息,故言法难值如来难遇闻见,是已怪之难及兴难遭想,悲喜孜孜知佛希有,便多发意,乐在闲居而行精进,这不见佛而怀渴仰,见如来已,欢喜稽首造众德本,其不灭度者教令灭度,开化黎庶,缘是如来出现,说经而宣斯言,诚谛不虚。
譬如士夫而为医术,聪明智慧工巧难及,晓练方药知病轻重药所应疗,多有儿子若十至百,其医远行诸子皆在,不解谊理不别医药不识毒草,被病困笃皆服毒药,毒药发作闷愊反覆,父从远来,子在城中脑发邪想,父见诸子被病,起想这见父来,悉皆喜悦白言,父来,安隐甚善,我等自为食任信他言而服毒药,惟愿大人救济我命,时父见子遭苦恼患婉转在地,寻敕从人持大药来,药色甚好味美且香,和合众药与诸儿子而告之曰:速服上药甘香芬馥,假使诸子时服此药,其毒消灭病得瘳除,身体安隐气力康强,诸子不随颠倒[怡-台+龙]悷想者,见药嗅香,尝知其味,寻便服之,病即得愈毒药消灭,子性悷者,不肯服之,毒药除者,皆白父母,与我等药,病悉瘳愈,而蒙安隐,其邪想者,不肯服也,得见药色不喜香味,父医念言,今我此子愚冥不解,志性颠倒不肯服药,病不除愈或恐死亡,宁可以权饮诸子药,则设方便欲令速服,便告诸子,今我年老羸秽无力,如是当死,汝辈孚起,若吾命尽,可以此药多所疗治,服药节度汝等当学,假使厌病欲得安隐,宜服斯药,教诸子已舍诣他国,犹如终没,诸子闻父潜逝发哀,啼哭悲哀不能自胜,我等之父智慧聪明,骜不服药今者薨殪,兄弟狐露思慕殷勤,乃自克责存不顺教,甫便遵崇父之余业,谛观众药形色香味,自当攻疗不可轻戏,寻便服药深自消息,病即除愈。时父见子服药病愈,便复还现,佛语诸族姓子,如是医者善权方便,令子病愈,宁可诽谤,彼医所处为不审乎?诸菩萨白佛言:不也世尊,,不也安住!佛言吾从无数不可计限亿百千劫...(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子遭苦恼患婉转在地,寻敕从人持大药来,药色甚好味美且香,和合众药与诸儿子而告之曰:速服上药甘香芬馥,假使诸子时服此药,其毒消灭病得瘳除,身体安隐气力康强,诸子不随颠倒[怡-台+龙]悷想者,见药嗅香,尝知其味,寻便服之,病即得愈毒药消灭,子性悷者,不肯服之,毒药除者,皆白父母,与我等药,病悉瘳愈,而蒙安隐,其邪想者,不肯服也,得见药色不喜香味,父医念言,今我此子愚冥不解,志性颠倒不肯服药,病不除愈或恐死亡,宁可以权饮诸子药,则设方便欲令速服,便告诸子,今我年老羸秽无力,如是当死,汝辈孚起,若吾命尽,可以此药多所疗治,服药节度汝等当学,假使厌病欲得安隐,宜服斯药,教诸子已舍诣他国,犹如终没,诸子闻父潜逝发哀,啼哭悲哀不能自胜,我等之父智慧聪明,骜不服药今者薨殪,兄弟狐露思慕殷勤,乃自克责存不顺教,甫便遵崇父之余业,谛观众药形色香味,自当攻疗不可轻戏,寻便服药深自消息,病即除愈。时父见子服药病愈,便复还现,佛语诸族姓子,如是医者善权方便,令子病愈,宁可诽谤,彼医所处为不审乎?诸菩萨白佛言:不也世尊,,不也安住!佛言吾从无数不可计限亿百千劫,发无上正真道意,勤苦无量每行权便,示现教化发起群生,其父医者,谓如来也。诸儿子者,谓五道生死人也。父他行而不在者,谓如来未出于世。诸子入城服毒药婉转者,谓在三界三毒所缚婉转五道不能自济,父闻来还,谓佛如来行大悲哀,见三界人,或流五趣不能自出,故现世间,广说经法开化黎庶服药病愈,谓发无上正真道意,立不退转无所从生,或得声闻缘觉乘,不至究竟,视药形色香味不肯服者,谓六十二见诸堕邪者,见父年老留药教子舍之去者,谓诸黎庶疑受道教,故现灭度,留诸经法以教后世,四辈弟子讽诵学问,思佛功德发大道意,或得罗汉或得缘觉,佛见如是复还出世,一切众生皆是吾子,诸族姓子,如来行权非徒虚妄,于是世尊,欲重解谊显扬其事,而叹颂曰:不可思议,亿百千劫,欲得限量,莫能知数,得佛已来,至尊大道,常讲说经,未曾休懈,劝助发起,无数菩萨,皆建立之,于佛道慧,无数亿劫,开道众生,亿千垓数,不可思议,而为示现,立于灭度...(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香味,自当攻疗不可轻戏,寻便服药深自消息,病即除愈。时父见子服药病愈,便复还现,佛语诸族姓子,如是医者善权方便,令子病愈,宁可诽谤,彼医所处为不审乎?诸菩萨白佛言:不也世尊,,不也安住!佛言吾从无数不可计限亿百千劫,发无上正真道意,勤苦无量每行权便,示现教化发起群生,其父医者,谓如来也。诸儿子者,谓五道生死人也。父他行而不在者,谓如来未出于世。诸子入城服毒药婉转者,谓在三界三毒所缚婉转五道不能自济,父闻来还,谓佛如来行大悲哀,见三界人,或流五趣不能自出,故现世间,广说经法开化黎庶服药病愈,谓发无上正真道意,立不退转无所从生,或得声闻缘觉乘,不至究竟,视药形色香味不肯服者,谓六十二见诸堕邪者,见父年老留药教子舍之去者,谓诸黎庶疑受道教,故现灭度,留诸经法以教后世,四辈弟子讽诵学问,思佛功德发大道意,或得罗汉或得缘觉,佛见如是复还出世,一切众生皆是吾子,诸族姓子,如来行权非徒虚妄,于是世尊,欲重解谊显扬其事,而叹颂曰:不可思议,亿百千劫,欲得限量,莫能知数,得佛已来,至尊大道,常讲说经,未曾休懈,劝助发起,无数菩萨,皆建立之,于佛道慧,无数亿劫,开道众生,亿千垓数,不可思议,而为示现,立于灭度,以教化谊,导利众生,用权方便,而现灭度,故为众人,演斯法典,吾已自立,一切黎庶,分别群萌,于彼之谊,其心颠倒,而不觉了,欲立是等,佛宣畅说,设见于佛,灭度之后,以若干物,而用供养,又睹吾没,愁悒...(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世间,假使住立,若处安坐,所在经行,其德如是,卧在床榻,若著衣服,而常讲演,斯如来经,于时士夫,于此经卷,兴若干种,显谛微妙,世尊导师,所说至诚,以无数珍,而供养者,如吾所叹,所有土地,则为佛身,于彼经行,佛圣于中,如坐座上,觉了所在,游居之处。
劝助品第十八
尔时弥勒大士白佛言:其有闻是所说经典,得何福祐?以偈颂曰:大雄若灭度,其有闻是经,省之即劝助,为得何福祐?
于是世尊告弥勒曰:如来灭度后其有闻是所说经者,若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男子女人大小眷属,闻已劝助,于众会中宣转为人说,若在屋宅若在露处,若在闲居郡国县邑,所当作为如所闻经,如所受得住彼力势。为人解说,若为父母宗室叹咏,闻大士言亦读代喜,所可闻知展转相传,不见法师威容色貌,若转学者代之劝助,以是因缘所兴方便,使五道人有五盖者通得相见,各以所闻转相劝化,听我所说劝助之福,所闻法师经法功德,族姓子女,无所千载四域天下,六趣群生未尽罗网,有色无色,有想无想,不有想不无想,有足无足,两足四足多足,诸天人民,或有一人欲求功德,随此众生所欲乐喜,已所爱重极上微妙供养之具满阎浮利,为一一人广大布施,随其所欲,屋宅金银水精琉璃珊瑚虎魄车磲马瑙,象马车牛众宝合成,无央数岁恣所求索应意备足,供养饮食无所乏少,中自念言,年朽力弊心用疲殆,岂可化入如来法律,以佛所诏用诲众生,寻如所念,以律检非导之典教,黎庶一时俱履道迹...(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年老朽耄,斯群生类,将无终没,我欲教化,使入道法,其人最后,以法教喻,为分别演,无为之地,一切五道,犹如芭蕉,速令逮及,于灭度事,一切众庶,皆听受经,而从士夫,亲近咨请,制伏其心,皆使无漏,一时之顷,得无著证,若闻一偈,代是劝助,所得功德,出彼无量,各各所施,一一分别,一颂之德,难计难限,仓卒得闻,讲一颂者,莫能限量,动无崖底,其人得福,无数如是,何况现在,面自启受,假使有人,来至众会,一反闻经,欢喜踊跃,从亿百千,诸垓劫数,是法难值,亦难晓了,若今有人,还及彼土,须臾得闻,于斯经卷,且当听是,所获果报,在在所由,无有大病,世世所生,舌无有患,牙齿坚固,未曾堕落,初不凶害,除诸危殆,及邪反戾,父母贤良,所立巧便,
寿命常长,未曾生盲,目亦不冥,鼻耳姝好,无有缺减,唇口雅妙,面常鲜洁,常为众人,所见爱敬,口气芬馥,无有臭秽,形体常香,如青莲华,其薰流布,无所不周,若居堂室,行至精舍,所到之处,有听斯经,须臾之间,还知闻者,熙怡喜踊,在边启受,其人仪体,获致安隐,殊妙车马,则用躬迎,若复乘于,贤善象车,所在游得,若干种宝,常复获逮,上妙璎珞,数百千人,悉共发意,住造其所,所说法果,则为讲斯,清净教诲,清净法故,所建鲜明,得为天帝,梵天床座,速疾逮致,转轮圣王,长处众会,敷演经谊。
正法华经卷第九 叹法师品第十九
尔时世尊,告常应时菩萨大士,若族姓子族姓女,受是经...(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建鲜明,得为天帝,梵天床座,速疾逮致,转轮圣王,长处众会,敷演经谊。
正法华经卷第九 叹法师品第十九
尔时世尊,告常应时菩萨大士,若族姓子族姓女,受是经典持读书写,当得十眼功德之本八百名称,千二百耳根,千二百鼻根,千二百舌根,千二百身行,千二百意净,是为无数百千品德,则能严净六根功祚,彼人若令眼根清净而以肉眼睹诸所有,满三千大千世界诸味石蜜丛树,下至无可大地狱中,上至三十三天,一切普见悉能摄取,故曰肉眼。若有众庶生其中者,皆悉见之,咸晓了知罪福所趣,于时世尊而叹颂曰:其执此经卷,勇猛处众会,所说不怯弱,旦听斯名德,八百诸名称,清净目明朗,若已离诸垢,其目所觉普,彼则以肉眼,而从父母生,睹诸佛世界,普见超神仙,诸山须弥山,又睹于铁围,并诸陵丘阜,而复察大海,默正住一处,普瞻靡不达,下至无可狱,肉眼为若此,尚未获天眼,亦不晓了知,肉眼之境界,根且觉轻便。
佛复告常应时菩萨,若族姓子族姓女,说是经典,若为异类声闻乘说者,则便逮得千二百耳名称,闻三千大千世界周匝,下至无可大地狱,上至三十三天,超外神仙,所谓闻者,象声马声牛声,伎乐声车声,啼哭声愁叹声,鼓声钟声,歌声舞声戏笑声,男声女声,幼僮声僮女声,风声奇妙声,正法声非法声,乐声苦声,力声志性,声柔声粗声天声龙声,鬼神揵沓和阿须伦迦留罗真陀罗摩休勒声,火声水声地中声,比丘声声闻声,菩萨声如来声,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音声...(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一〇卷
...身供养尔乃无上,寻如所念,断绝五谷专食众香,众香华汁而以饮之,日使身中内外皆香,如是服香竟十二年,复和众香以涂其体,香油润衣,而立誓愿以身为灯,为一切故,即然其身供养诸佛,以精诚故,其光遍照八十江河沙诸佛世界,应时诸佛同声赞曰:善哉善哉!族姓子,精进乃尔世之希有,斯真供养如来经典,乃为众生忍苦不劳,超逾天人一切所行,国财妻子施所不及,供养之中为尊为上,为最为长为无畴匹,以身施者乃成法施,诸佛世尊叹是德已,则便默然,于时菩萨自然其身,千二百岁火故不灭,用一心故无有苦患,于是之后火焰乃息,勤修精进供养法故,于是终没还生其世,更复值见离垢日月光首如来至真之士,生离垢施国王宫内,自然化生结加趺坐,而为父母说此颂曰:尊王识念我本行,坚强勤修大精进,所重爱身以用施,建立住此逮三昧。
说此偈已启其父母,离垢日月光首如来至真,今故现在,吾往昔时至心供养,因是逮致了一切音总持法要,是正法华无上经典学中要者,经卷本有八十垓百千亿那术垓偈,当一心思,何所造作立佛像摸,而常心中无瞋恚,怒此正法华菩萨所行,吾本宿世,习若干千亿百千垓偈,从彼如来,而闻受之,离垢施王赞其子曰:善哉善哉!当共俱往躬身当觐供养圣尊,说此言已,与父王俱踊在空中,去地七刃经行虚空,足不蹈地,其身正坐七宝珓珞珍琦帐中,往诣佛所叉手礼佛,以颂赞曰:人中之尊,颜姿离垢,其光巍巍,照于十方,吾本供养,圣尊无极,今复自亲,故来奉面。
尔时众生喜见菩萨大士,说此偈已,前白离垢日月光首如来至真,世尊垂恩愍哀十方,故复现在训诲一切,度脱众生无不蒙赖,时离垢日月光首如来,告众生喜见菩萨,今时已至吾欲灭度,以此法教而相嘱累,佛因其时至所教周悉乱世欲到吾舍去矣,为佛施座今取灭度。又告之曰:以斯经典重相嘱累,普令流布等润十方,咸使一切皆蒙福庆,众生喜见则曰:受教。其佛夜半便取灭度,于时菩萨众生喜见见佛灭度,以栴檀香琦异妙香蛇维佛身,取其舍利香汁洗之,感慕...(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捐身弃命无有限量,常建大乘志无上道,兴发大功无极之德,于如来前然一足指,功德难喻,况然其身以为供养,胜施国土妻子血肉,设以珍宝满佛世界,布施供养诸佛圣众,福德虽多不及于彼,所以者何?福报有尽无益众生,若族姓子族姓女,受正法华一四句颂,分别奉行为人解说,比其福施万不如一,犹如巨海万川皆归,此经如是。一切诸法最为元首,犹若须弥众山中高,如月盛满星中最明,大慧光明照曜三界,为诸法首无上道王,犹如日出普照天下消众幽冥,此经如是,蠲除一切愚痴闇蔽,皆入道明,犹天帝释忉利天上诸天中王,此经如是,一切诸法众经典主,揽持十方度脱一切,犹梵天王处第七宫,制御诸天莫不奉命,此经如是,普济众生学与不学,教导三乘行君父业,犹如四道及至缘觉,皆超一切诸凡夫学,正法华经亦复如斯,皆超一切上中下乘,处众生之原化诸不逮,犹如菩萨所行高远,过诸声闻缘觉之业覆护三世,此经如是,调御诸法,悉令成就无上正真,犹如世尊三界法王,被道服饰三十二相诱众愚蔽,此经如是,从菩萨学乃至如来,开导声闻诸缘觉等,皆使成就无上正真,犹族姓子,斯经典者为三界护,度脱众生危厄之难,饱满饥虚众情之患,寒者温暖,热者清凉,有裸露者皆得衣被,开导众生悉令入道,犹如导师将护众贾,菩萨如是,养育众生若如慈母,譬如船师渡人往返,菩萨如是,周旋三界度脱一切灭众闇冥,犹如炬火灭众闇冥,化生老死,犹转轮王制御四域,此经如是,以圣道明照耀三界,犹如大明消天下冥,...(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现身相,一切众会皆欲见之,文殊师利即受其教,辄启灭度众宝如来,寻现瑞应。
于时妙音菩萨而于本土忽然不现,与八万四千菩萨俱,动诸佛土雨宝莲华,同时发作百千亿伎乐,诸来菩萨各自现形,其眼明好犹如绀色,颜貌充满如月盛明,体紫金光,无央数亿百千功德庄严其身,威神巍巍智慧光光,奇相众好文饰光颜,身力无极,其身处在七宝交络,于虚空中去地四丈九尺,与诸菩萨眷属围绕,到忍世界至灵鹫山,下宝交路,手执宝瑛其价百千,诣能仁佛稽首足下,以持贡上能仁如来。复白佛言,紫金离垢宿王华如来致问无量,起居轻利游步康强。又问,世尊说法如常乎?众生一切受者增进耶?蠲除狐疑顺法律不也?将无多怀淫怒痴行憎嫉饕餮不?能恭敬孝顺父母听受道法如法奉行不?随邪见爱惜财宝诸根不定,为降诸魔众官属乎?又诸众生,
听受灭度众宝如来所说法耶?今诸菩萨故来诣此,本土如来之所发遣,欲得奉见七宝塔寺灭度众宝如来,问讯启受圣体康宁说法如何,众生普受行如法不?众宝如来现住久如,我等故来,欲得睹见众宝如来形像所类,愿佛现之。时能仁佛语众宝如来,今妙音菩萨及诸眷属,欲见世尊圣体形像,众宝如来寻时赞曰:善哉善哉!族姓子,卿能故来见能仁佛,稽首咨受正法华经,及复欲睹文殊师利启诸不逮,时莲华首菩萨问佛,妙音菩萨往宿命时,积何德本,乃致斯变无极神圣。时能仁佛告莲华首菩萨曰:乃往过去久远世时有佛,号云雷音王如来至真等正觉,讲说经道六度无极菩萨法...(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复名施华,复名施黑,复名被发,复名无著,复名持华,复名何所,复名取一切精,往诣佛所,鬼子母与诸子俱,异口同音前白佛言我等世尊,常当拥护如是比像诸法师等,加施吉祥,令无伺求得法师短,于时诸魅同共举声,宣此总持将顺法师。
于是于斯于尔于氏极甚无我无吾无身无所俱同,已兴已生已成而住而立亦住嗟叹亦非消头大疾无得加害。
是等之类是我眷属,令无所犯拥护法师,消除鬼神诸魅饿鬼溷神突鬼蛊道符咒痴狂颠鬼,化是像来,若鬼神形及非人像,二日三日若至四日,若常热病,若复夜卧,值恶梦者,若现男女大小诸像,我等拥护,令无伺求得其便者,于时诸魅,共于佛前说此颂曰:犯头破七分,犹如华菜剖,当致杀母罪,亦得害父殃,其有犯法师,皆当获此衅,世世不得安,不与诸佛会,破坏佛寺罪,斗乱圣众殃,如合众麻油,麻油聚一处,放火皆燋然,消尽无有余,其有犯法师,当获此罪殃,犹如称载峻,罪垢之所聚,其有犯法师,当获此重衅。
诸鬼神军头等,说此颂已前白佛言,我等咸护如是比像诸法师等,使常安隐除去怨敌,周匝宿卫令无伤害,若有行毒,毒为不行。时佛嗟叹诸魅所咒,善哉善哉!汝等乃欲护诸法师,若闻此经,宣持名号德不可量,何况具足随时持说书在经卷,若以供养华香幢幡盖杂香捣香,然灯悬缯,思夷合欢,青莲红莲,黄莲白莲,稍著油苏以用然灯,供养此经勤修不懈,百千亿倍福不可限,汝等当护如是比像精进学者。佛说是总持品时,六万八千人,逮...(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施,其后有二子,一名离垢藏,二名离垢目,又其二子皆得神足,轻举能飞智慧具足,功德备悉圣达巍巍,行菩萨业夙夜精进,未曾懈废,勤心专精六度无极,善权四等所济无限,悉遵通达三十有七道品之法,普畅道义,所周旋业,进逮离垢三昧定矣。度宿日光三昧,离垢显曜三昧,净庄严三昧,大威藏三昧,皆得通达,此三昧定而度无极,时佛集会与诸四辈释梵四天王诸天人民,班宣分别正法华经,时佛愍念一切众生,哀伤国土皆欲化之使入大道。又族姓子,其二太子往诣母所,叉手白言,惟愿屈意,见念加慈专精身心,欲往到佛奉见如来身,亦自欲稽首自归,所以者何?今日如来,为天上天下一切众生,广宣要典正法华经故,当奉觐听正法华,离垢施后告二太子,汝等父王,志存外邪信乐梵志,常怀瞋恨,以是之故,不可得往。时二太子同心叉手,复白其母,我等薄相,所生邪见无义之家,又我等身,本是法王子,当以经道化于浊俗反伪向真,尔乃佛子也。于是离垢施后告二太子,善哉行矣!汝真孝子,为其父母修大慈愍,各显神足睹之欣然心中开解,便听子等俱诣佛所稽首受业,时二太子辄受母教,其身踊住在虚空中,去地七仞,愍念其亲各现威变,在于虚空,二人俱时坐卧经行,身上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水身下出火,演大光明照曜远近,现身长大复还为小,从虚空下入于地中,若人入水从地踊出,处在虚空犹如履地,其二太子现若干变而显神足,以用开化于其父母。于时父王,睹其二子神足变化威德若斯,欣然踊跃善心生焉,躬身叉手向二子曰:汝等师主所受谁乎?时二太子自启父王,大王欲知我等师主,总水雷音宿华慧王如来至真,是我等师主,今现在游于宝树下处于法座,为四部众诸天人民,广演宣布正法华经,其佛世尊,是我师主也。王告二子,吾欲往诣卿等师主,奉觐亲受大圣正真无上言教,于时二子,从虚空下行至母所,自白其母,而叉手言,阿母威德,则化父王,以造立心无上正真,因成道教圣尊之业,惟垂愍念,听我诣佛出家为道得作沙门,时二太子为母说偈曰:唯母听我等,出家为沙门,如来甚难遇,曼时当精学,所云难得值,犹如灵瑞华,难遇复越彼,闲静不可得。
于时王后离垢施,以颂告曰:吾以听汝等,善...(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可得往。时二太子同心叉手,复白其母,我等薄相,所生邪见无义之家,又我等身,本是法王子,当以经道化于浊俗反伪向真,尔乃佛子也。于是离垢施后告二太子,善哉行矣!汝真孝子,为其父母修大慈愍,各显神足睹之欣然心中开解,便听子等俱诣佛所稽首受业,时二太子辄受母教,其身踊住在虚空中,去地七仞,愍念其亲各现威变,在于虚空,二人俱时坐卧经行,身上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水身下出火,演大光明照曜远近,现身长大复还为小,从虚空下入于地中,若人入水从地踊出,处在虚空犹如履地,其二太子现若干变而显神足,以用开化于其父母。于时父王,睹其二子神足变化威德若斯,欣然踊跃善心生焉,躬身叉手向二子曰:汝等师主所受谁乎?时二太子自启父王,大王欲知我等师主,总水雷音宿华慧王如来至真,是我等师主,今现在游于宝树下处于法座,为四部众诸天人民,广演宣布正法华经,其佛世尊,是我师主也。王告二子,吾欲往诣卿等师主,奉觐亲受大圣正真无上言教,于时二子,从虚空下行至母所,自白其母,而叉手言,阿母威德,则化父王,以造立心无上正真,因成道教圣尊之业,惟垂愍念,听我诣佛出家为道得作沙门,时二太子为母说偈曰:唯母听我等,出家为沙门,如来甚难遇,曼时当精学,所云难得值,犹如灵瑞华,难遇复越彼,闲静不可得。
于时王后离垢施,以颂告曰:吾以听汝等,善哉子辄去,至圣甚难遭,我亦出家俱。
尔时二太子,叹是法颂报父母已,重复白父王及所生母,惟愿二亲,同时一心,俱往诣总水雷音宿华慧王佛所,屈意一时发见彼世尊稽首归命,所以者何?二亲当知佛兴难值,犹灵瑞华,亦如如意最上明珠,佛亦复然,不可再遇,是故我等来生此土,心念出家功德第一,由是之故,不宜有难,便可相许。报言:善哉!得出家学,弃捐爱欲舍其俗业,所以者何?若睹如来福庆无量,人命难得佛世难值,离于八难,得闲静难,犹死更生。父王皇后报太子言:诺!宜知是时。佛言:族姓子,尔时净复净王宫内,八万四千宫人婇女,宿命德本应得启受是正法华经典,本是道器,离垢目太子,宿命本修行积功累德,从来无限,离垢藏太子,无央数亿百千垓劫,往昔宿命曾以奉行,弃于众生一切恶趣三昧正定,何谓弃于众生一切...(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沙门,时二太子为母说偈曰:唯母听我等,出家为沙门,如来甚难遇,曼时当精学,所云难得值,犹如灵瑞华,难遇复越彼,闲静不可得。
于时王后离垢施,以颂告曰:吾以听汝等,善哉子辄去,至圣甚难遭,我亦出家俱。
尔时二太子,叹是法颂报父母已,重复白父王及所生母,惟愿二亲,同时一心,俱往诣总水雷音宿华慧王佛所,屈意一时发见彼世尊稽首归命,所以者何?二亲当知佛兴难值,犹灵瑞华,亦如如意最上明珠,佛亦复然,不可再遇,是故我等来生此土,心念出家功德第一,由是之故,不宜有难,便可相许。报言:善哉!得出家学,弃捐爱欲舍其俗业,所以者何?若睹如来福庆无量,人命难得佛世难值,离于八难,得闲静难,犹死更生。父王皇后报太子言:诺!宜知是时。佛言:族姓子,尔时净复净王宫内,八万四千宫人婇女,宿命德本应得启受是正法华经典,本是道器,离垢目太子,宿命本修行积功累德,从来无限,离垢藏太子,无央数亿百千垓劫,往昔宿命曾以奉行,弃于众生一切恶趣三昧正定,何谓弃于众生一切恶趣三昧正定,其王正后二太子母离垢施者,晓十方佛一切道同诸佛要集,诸佛奥藏无极圣慧,以权方便现于女身耳。佛告族姓子,时净复净王,见二太子所见神足,化入如来至真之法,以得超越,展转相成多所度脱,一切盲冥咸入道明,便自发意,与其眷属四万二千,离垢施后与诸群党,随二太子中宫婇女群臣百官,一时和同往诣佛所,稽首足下退各就坐,从本常位,时佛见净复净王,与...(第0134部~正法华经十卷)
...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种智。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如是二万佛,皆同一字,号日月灯明。又同一姓,姓颇罗堕,弥勒当知,初佛后佛皆同一字,名日月灯明,十号具足,所
可说法初中后善,其最后佛未出家时,有八王子,一名有意,二名善意,三名无量意,四名宝意,五名增意,六名除疑意,七名响意,八名法意。是八王子,威德自在,各领四天下,是诸王子,闻父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悉舍王位亦随出家,发大乘意常修梵行,皆为法师,已于千万佛所殖诸善本。是时日月灯明佛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说是经已,即于大众中结加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尔时会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及诸小王转轮圣王等,是诸大众得未曾有,欢喜合掌一心观佛,尔时如来,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佛土,靡不周遍,如今所见是诸佛土,弥勒当知,尔时会中,有二十亿菩萨,乐欲听法,是诸菩萨,见此光明普照佛土,得未曾有,欲知此光所为...(第0135部~添品妙法莲华经八卷)
...邑聚落有大长者,其年衰迈财富无量,多有田宅及诸僮仆,其家广大唯有一门,多诸人众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堂阁朽故墙壁颓落柱根腐败梁栋倾危,周匝俱时欻然火起焚烧舍宅,长者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长者见是大火从四面起,即大惊怖而作是念,我虽能于此所烧之门安隐得出,而诸子等于火宅内乐著嬉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火来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厌患无求出意。舍利弗!是长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当以衣[袖-由+戒]若以机案从舍出之,复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门,而复陕小,诸子幼稚未有所识,恋著戏处,或当堕落为火所烧,我当为说怖畏之事,此舍已烧宜时疾出,无令为火之所烧害,作是念已,如所思惟具告诸子,汝等速出,父虽怜愍善言诱喻,而诸子等乐著嬉戏,不肯信受,不惊不畏了无出心,亦复不知,何者是火?何者为舍?云何为失?但东西走戏视父而已。尔时长者,即作是念,此舍已为大火所烧,我及诸子若不时出,必为所焚,我今当设方便令诸子等得免斯害,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种种珍玩奇异之物,情必乐著,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悔,如此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随汝所欲皆当与汝。尔时诸子闻父所说珍玩之物,适其愿故心各勇锐,互相推排竞共驰走争出火宅,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隐得出,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无复障碍,其心泰然欢喜踊跃。时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许玩好之具,羊车鹿车牛车愿时赐与。舍利弗!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其车高广众宝庄校,周匝栏楯四面悬铃,又于其上张设幰盖,亦以珍奇杂宝而严饰之,宝绳交络垂诸华缨,重敷綩綖安置丹枕,驾以白牛肤色充洁形体姝好,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风。又多仆从而侍卫之,所以者何?是大长者财富无量,种种诸藏悉皆充溢,而作是念,我财物无极,不应以下劣小车与诸子等,今此幼童皆是吾子,爱无偏党,我有如是七宝大车,其数无量,应当等心各各与之,不宜差别,所以者何?以我此物周给一国,犹尚不匮,何况诸子?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非本所望。舍利弗!于汝意云何?是长者等与诸子珍宝大车,宁有虚妄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是长者...(第0135部~添品妙法莲华经八卷)
...财物无极,不应以下劣小车与诸子等,今此幼童皆是吾子,爱无偏党,我有如是七宝大车,其数无量,应当等心各各与之,不宜差别,所以者何?以我此物周给一国,犹尚不匮,何况诸子?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非本所望。舍利弗!于汝意云何?是长者等与诸子珍宝大车,宁有虚妄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是长者但令诸子得免火难,全其躯命非为虚妄,何以故?若全身命,便为已得玩好之具,况复方便于彼火宅而拔济之。世尊,若是长者,乃至不与最小一车,犹不虚妄,何以故?是长者先作是意,我以方便令子得出,以是因缘无虚妄也,何况长者,自知财富无量,欲饶益诸子等与大车。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如汝所言。舍利弗!如来亦复如是,则为一切世间之父,于诸怖畏衰恼忧患无明闇蔽,永尽无余,而悉成就无量知见,力无所畏,有大神力及智慧力,具足方便智慧波罗蜜,大慈大悲常无懈惓,恒
求善事利益一切,而生三界朽故火宅,为度众生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愚痴闇蔽三毒之火,教化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见诸众生为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之所烧煮,亦以五欲财利故,受种种苦。又以贪著追求故,现受众苦,后受地狱畜生饿鬼之苦。若生天上及在人间,贫穷困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如是等种种诸苦,众生没在其中欢喜游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亦不生厌不求解脱,于此三界火宅东西驰走,虽遭大苦不以为患。舍利弗!佛见此已便作是念,我为众生之父,应拔其苦难,与无量无边佛智慧乐,令其游戏。舍利弗!如来复作是念,若我但以神力及智慧力,舍于方便,为诸众生赞如来知见力无所畏者,众生不能以是得度,所以者何?是诸众生,未免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而为三界火宅所烧,何由能解佛之智慧?舍利弗!如彼长者虽复身手有力而不用之,但以殷勤方便,免济诸子火宅之难,然后各与珍宝大车,如来亦复如是,虽有力无所畏而不用之,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为说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而作是言,汝等莫得乐住三界火宅,勿贪粗弊色声香味触也。若贪著生爱则为所烧,汝等速出三界,当得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汝等但当勤修精进,如来以是方便诱进众生,复作是言,汝等当...(第0135部~添品妙法莲华经八卷)
...所称叹,自在无系无所依求,乘是三乘,以无漏根力觉道禅定解脱三昧等,而自娱乐,便得无量安隐快乐。舍利弗!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声闻乘,如彼诸子为求羊车出于火宅。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诸子为求鹿车出于火宅。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如彼诸子为求牛车出于火宅。舍利弗!如彼长者见诸子等安隐得出火宅到无畏处,自惟财富无量,等以大车而赐诸子,如来亦复如是,为一切众生之父。若见无量亿千众生以佛教门出三界苦怖畏险道得涅槃乐,如来尔时便作是念,我有无量无边智慧力无畏等诸佛法藏,是诸众生皆是我子,等与大乘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是诸众生脱三界者,悉与诸佛禅定解脱等娱乐之具,皆是一相一种圣所称叹,能生净妙第一之乐。舍利弗!如彼长者初以三车诱引诸子,然后但与大车宝物庄严安隐第一,然彼长者无虚妄之咎,如来亦复如是,无有虚妄,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何以故?如来有无量智慧力无所畏诸法之藏,能与一切众生大乘之法,但不尽能受。舍利弗!以是因缘,当知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佛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譬如长者,有一大宅,其宅久故,而复顿弊,堂...(第0135部~添品妙法莲华经八卷)
...出,恶兽毒虫,藏窜孔穴,毗舍阇鬼,亦住其中,薄福德故,为火所逼,共相残害,饮血啖肉,野干之属,并已前死,诸大恶兽,竞来食啖,臭烟烽
[火*孛],四面充塞,蜈蚣蚰蜒,毒蛇之类,为火所烧,争走出穴,鸠槃茶鬼,随取而食,又诸饿鬼,头上火燃,饥渴热恼,周慞闷走,其宅如是,甚可怖畏,毒害火灾,众难非一,是时宅主,在门外立,闻有人言,汝诸子等,先因游戏,来入此宅,稚小无知,欢娱乐著,长者闻已,惊入火宅,方宜救济,令无烧害,告喻诸子,说众患难,恶鬼毒虫,灾火蔓莚,众苦次第,相续不绝,毒蛇蚖蝮,及诸夜叉,鸠槃茶鬼,野干狐狗,雕鹫鸱枭,百足之属,饥渴恼急,甚可怖畏,此苦难处,况复大火,诸子无知,虽闻父诲,犹故乐著,嬉戏不已,是时长者,而作是念,诸子如此,益我愁恼,今此舍宅,无一可乐,而诸子等,耽湎嬉戏,不受我教,将为火害,即便思惟,设诸方便,告诸子等,我有种种,珍玩之具,妙宝好车,羊车鹿车,大牛之车,今在门外,汝等出来,吾为汝等,造作此车,随意所乐,可以游戏,诸子闻说,如此诸车,即时奔竞,驰走而出,到于空地,离诸苦难,长者见子,得出火宅,住于四衢,坐师子座,而自庆言,我今快乐,此诸子等,生育甚难,愚小无知,而入险宅,多诸毒虫,魑魅可畏,大火猛焰,四面俱起,而此诸子,贪乐嬉戏,我已救之,令得脱难,是故诸人,我今快乐,尔时诸子,知父安坐,皆诣父所,而白父言,愿赐我等,三种宝车,如前所许,诸子出来,当以三车,随汝所欲,今正是时,惟垂给与,长者大富,库藏众多,金银琉璃,砗磲码瑙,以众宝物,造诸大车,庄校严饰,周匝栏楯,四面悬铃,金绳交络,真珠罗网,张施其上,金华诸缨,处处垂下,众彩杂饰,周匝围绕,柔软缯纩,以为茵蓐,上妙细毡,价直千亿,鲜白净洁,以覆其上,有大白牛,肥壮多力,形体姝好,以驾宝车,多诸傧从,而侍卫之,以是妙车,等赐诸子,诸子是时,欢喜踊跃,乘是宝车,游于四方,嬉戏快乐,自在无碍,告舍利弗,我亦如是,众圣中尊,世间之父,一切众生,皆是吾子,深著世乐,无有慧心,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第0135部~添品妙法莲华经八卷)
...畏,大火猛焰,四面俱起,而此诸子,贪乐嬉戏,我已救之,令得脱难,是故诸人,我今快乐,尔时诸子,知父安坐,皆诣父所,而白父言,愿赐我等,三种宝车,如前所许,诸子出来,当以三车,随汝所欲,今正是时,惟垂给与,长者大富,库藏众多,金银琉璃,砗磲码瑙,以众宝物,造诸大车,庄校严饰,周匝栏楯,四面悬铃,金绳交络,真珠罗网,张施其上,金华诸缨,处处垂下,众彩杂饰,周匝围绕,柔软缯纩,以为茵蓐,上妙细毡,价直千亿,鲜白净洁,以覆其上,有大白牛,肥壮多力,形体姝好,以驾宝车,多诸傧从,而侍卫之,以是妙车,等赐诸子,诸子是时,欢喜踊跃,乘是宝车,游于四方,嬉戏快乐,自在无碍,告舍利弗,我亦如是,众圣中尊,世间之父,一切众生,皆是吾子,深著世乐,无有慧心,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如来已离,三界火宅,寂然闲居,安处林野,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众生,悉是吾子,而今此处,多诸患难,唯我一人,能为救护,虽复教诏,而不信受,于诸欲染,贪著深故,是以方便,为说三乘,令诸众生,知三界苦,开示演说,出世间道,是诸子等,若心决定,具足三明,及六神通,有得缘觉,不退菩萨,汝舍利弗,我为众生,以此譬喻,说一佛乘,汝等若能,信受是语,一切皆当,成得佛道,是乘微妙,清净第一,于诸世间,为无有上,佛所悦可,一切众生,所应称赞,供养礼拜,无量亿千,诸力解脱,禅定智慧,及佛余...(第0135部~添品妙法莲华经八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一一卷
...野,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众生,悉是吾子,而今此处,多诸患难,唯我一人,能为救护,虽复教诏,而不信受,于诸欲染,贪著深故,是以方便,为说三乘,令诸众生,知三界苦,开示演说,出世间道,是诸子等,若心决定,具足三明,及六神通,有得缘觉,不退菩萨,汝舍利弗,我为众生,以此譬喻,说一佛乘,汝等若能,信受是语,一切皆当,成得佛道,是乘微妙,清净第一,于诸世间,为无有上,佛所悦可,一切众生,所应称赞,供养礼拜,无量亿千,诸力解脱,禅定智慧,及佛余法,得如是乘,令诸子等,日夜劫数,常得游戏,与诸菩萨,及声闻众,乘此宝乘,直至道场,以是因缘,十方谛求,更无余乘,除佛方便,告舍利弗,汝诸人等,皆是吾子,我则是父,汝等累劫,众苦所烧,我皆济拔,
令出三界,我虽先说,汝等灭度,但尽生死,而实不灭,今所应作,唯佛智慧,若有菩萨,于是众中,能一心听,诸佛实法,诸佛世尊,虽以方便,所化众生,皆是菩萨,若人小智,深著爱欲,为此等故,说于苦谛,众生心喜,得未曾有,佛说苦谛,真实无异,若有众生,不知苦本,深著苦因,不能暂舍,为是等故,方便说道,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灭尽诸苦,名第三谛,为灭谛故,修行于道,离诸苦缚,名得解脱,是人于何,而得解脱,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佛说是人,未实灭度,斯人未得,无上道故,我意不欲,令至灭度,我为法王,于法自在,安隐众生,故现于世,汝舍利...(第0135部~添品妙法莲华经八卷)
...犍连,从佛所闻未曾有法,世尊授舍利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发希有心欢喜踊跃,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一心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颜而白佛言,我等居僧之首,年并朽迈自谓已得涅槃,无所堪任,不复进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身体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喜乐,所以者何?世尊,令我等出于三界得涅槃证,又今我等年已朽迈,于佛教化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生一念好乐之心,我等今于佛前闻授声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心甚欢喜得未曾有,不谓于今忽然得闻希有之法,深自庆幸获大善利,无量珍宝不求自得。 |
|
|
|
|
|
|
|
6#
樓主 |
發表於 2021-4-17 14:09:25
|
只看該作者
世尊,我等今者乐说譬喻以明斯义,譬若有人年既幼稚,舍父逃逝久住他国,或十二十至五十岁,年既长大加复穷困,驰骋四方以求衣食,渐渐游行遇向本国,其父先来求子不得,中止一城,其家大富财宝无量,金银琉璃珊瑚琥珀颇梨珠等,其诸仓库悉皆盈溢,多有僮仆臣佐吏民,象马车乘牛羊无数,出入息利乃遍他国,商估贾客亦甚众多,时贫穷子游诸聚落,经历国邑,遂到其父所止之城,父每念子,与子离别五十余年,而未曾向人说如此事,但自思惟心怀悔恨,自念老朽多有财物,金银珍宝仓库盈溢,无有子息,一旦终没,财物散失无所委付,是以殷勤每忆其子,复作是念,我若得子委付财物,坦然快乐无复忧虑。世尊,尔时穷子,佣赁展转遇到父舍,住立门侧遥见其父,踞师子床宝机承足,诸婆罗门刹利居士,皆恭敬围绕,以真珠缨络价直千万,庄严其身,吏民僮仆,手执白拂侍立左右,覆以宝帐垂诸华幡,香水洒地散众名华,罗列宝物出内取与,有如是等种种严饰威德特尊,穷子见父有大力势,即怀恐怖悔来至此,窃作是念,此或是王,或是王等,非我佣力得物之处,不如往至贫里,肆力有地衣食易得,若久住此,或见逼迫强使我作,作是念已,疾走而去。时富长者,于师子座,见子便识心大欢喜,即作是念,我财物库藏今有所付,我常思念此子,无由见之,而忽自来,甚适我愿,我虽年朽犹故贪惜,即遣傍人急追将还。尔时使者疾走往捉,穷子惊愕称怨大唤,我不相犯何为见捉?使者执之逾急,强牵将还,于时穷子自念无罪而被囚执...(第0135部~添品妙法莲华经八卷)
...瑚琥珀颇梨珠等,其诸仓库悉皆盈溢,多有僮仆臣佐吏民,象马车乘牛羊无数,出入息利乃遍他国,商估贾客亦甚众多,时贫穷子游诸聚落,经历国邑,遂到其父所止之城,父每念子,与子离别五十余年,而未曾向人说如此事,但自思惟心怀悔恨,自念老朽多有财物,金银珍宝仓库盈溢,无有子息,一旦终没,财物散失无所委付,是以殷勤每忆其子,复作是念,我若得子委付财物,坦然快乐无复忧虑。世尊,尔时穷子,佣赁展转遇到父舍,住立门侧遥见其父,踞师子床宝机承足,诸婆罗门刹利居士,皆恭敬围绕,以真珠缨络价直千万,庄严其身,吏民僮仆,手执白拂侍立左右,覆以宝帐垂诸华幡,香水洒地散众名华,罗列宝物出内取与,有如是等种种严饰威德特尊,穷子见父有大力势,即怀恐怖悔来至此,窃作是念,此或是王,或是王等,非我佣力得物之处,不如往至贫里,肆力有地衣食易得,若久住此,或见逼迫强使我作,作是念已,疾走而去。时富长者,于师子座,见子便识心大欢喜,即作是念,我财物库藏今有所付,我常思念此子,无由见之,而忽自来,甚适我愿,我虽年朽犹故贪惜,即遣傍人急追将还。尔时使者疾走往捉,穷子惊愕称怨大唤,我不相犯何为见捉?使者执之逾急,强牵将还,于时穷子自念无罪而被囚执,此必定死,转更惶怖闷绝躄地,父遥见之而语使言,不须此人勿强将来,以冷水洒面令得醒悟,莫复与语,所以者何?父知其子志意下劣,自知豪贵为子所难,审知是子而以方便,不语他人云是我子,使者语之,我今放汝随意所趣,穷子欢喜得未曾有,从地而起往至贫里,以求衣食。尔时长者,将欲诱引其子,而设方便,密遣二人形色憔悴无威德者,汝可诣彼徐语穷子,此有作处倍与汝直,穷子若许将来使作,若言欲何所作,便可语之,雇汝除粪,我等二人亦共汝作。时二使人即求穷子,既已得之具陈上事,尔时穷子先取其价,寻与除粪,其父见子愍而怪之,又以他日,于窗牖中遥见子身,羸瘦憔悴粪土尘坌污秽不净,即脱缨络细软上服严饰之具,更著粗弊垢腻之衣,尘土坌身,右手执持除粪之器,状有所畏语诸作人,汝等勤作勿得懈息,以方便故得近其子。又复告言,咄男子!汝常此作勿...(第0135部~添品妙法莲华经八卷)
...傍人急追将还。尔时使者疾走往捉,穷子惊愕称怨大唤,我不相犯何为见捉?使者执之逾急,强牵将还,于时穷子自念无罪而被囚执,此必定死,转更惶怖闷绝躄地,父遥见之而语使言,不须此人勿强将来,以冷水洒面令得醒悟,莫复与语,所以者何?父知其子志意下劣,自知豪贵为子所难,审知是子而以方便,不语他人云是我子,使者语之,我今放汝随意所趣,穷子欢喜得未曾有,从地而起往至贫里,以求衣食。尔时长者,将欲诱引其子,而设方便,密遣二人形色憔悴无威德者,汝可诣彼徐语穷子,此有作处倍与汝直,穷子若许将来使作,若言欲何所作,便可语之,雇汝除粪,我等二人亦共汝作。时二使人即求穷子,既已得之具陈上事,尔时穷子先取其价,寻与除粪,其父见子愍而怪之,又以他日,于窗牖中遥见子身,羸瘦憔悴粪土尘坌污秽不净,即脱缨络细软上服严饰之具,更著粗弊垢腻之衣,尘土坌身,右手执持除粪之器,状有所畏语诸作人,汝等勤作勿得懈息,以方便故得近其子。又复告言,咄男子!汝常此作勿复余去,当加汝价,诸有所须,盆器米面盐酢之属,莫自疑
难,亦有老弊使人,须者相给好自安意,我如汝父勿复忧虑,所以者何?我年老大而汝少壮,汝常作时无有欺怠瞋恨怨言,都不见汝有此诸恶如余作人,自今已后如所生子,即时长者,更与作字名之为儿,尔时穷子,虽欣此遇,犹故自谓客作贱人,由是之故,于二十年中常令除粪,过是已后心相体信,入出无难,然其所止犹在本处。世尊,尔时长者有疾,自知将死不久,语穷子言,我今多有金银珍宝仓库盈溢,其中多少所应取与,汝悉知之,我心如是当体此意,所以者何?今我与汝便为不异,宜加用心无令漏失。尔时穷子,即受教敕领知众物,金银珍宝及诸库藏,而无希取一餐之意,然其所止故在本处,下劣之心亦未能舍,复经少时,父知子意渐以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临欲终时而命其子,并会亲族国王大臣刹利居士,...(第0135部~添品妙法莲华经八卷)
...盆器米面盐酢之属,莫自疑
难,亦有老弊使人,须者相给好自安意,我如汝父勿复忧虑,所以者何?我年老大而汝少壮,汝常作时无有欺怠瞋恨怨言,都不见汝有此诸恶如余作人,自今已后如所生子,即时长者,更与作字名之为儿,尔时穷子,虽欣此遇,犹故自谓客作贱人,由是之故,于二十年中常令除粪,过是已后心相体信,入出无难,然其所止犹在本处。世尊,尔时长者有疾,自知将死不久,语穷子言,我今多有金银珍宝仓库盈溢,其中多少所应取与,汝悉知之,我心如是当体此意,所以者何?今我与汝便为不异,宜加用心无令漏失。尔时穷子,即受教敕领知众物,金银珍宝及诸库藏,而无希取一餐之意,然其所止故在本处,下劣之心亦未能舍,复经少时,父知子意渐以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临欲终时而命其子,并会亲族国王大臣刹利居士,皆悉已集,即自宣言,诸君当知,此是我子我之所生,于某城中舍吾逃走,伶俜辛苦五十余年,其本字某我名某甲,昔在本城怀忧推觅,忽于此间遇会得之,此实我子我实其父,今我所有一切财物,皆是子有,先所出内是子所知。世尊,是时穷子,闻父此言,即大欢喜得未曾有,而作是念,我本无心有所希求,今此宝藏自然而至,世尊大富长者则是如来,我等皆似佛子,如来常说我等为子。世尊,我等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迷惑无知乐著小法,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诸法戏论之粪,我等于中勤加精进得至涅槃一日之价,既得此已,心大欢喜自以为足,而便自谓,于佛法中勤精进故所得弘多。然世尊先知我等心著弊欲乐于小法,便见纵舍不为分别,汝等当有如来知见宝藏之分。世尊,以方便力说如来智慧,我等从佛得涅槃一日之价,以为大得,于此大乘无有志求,我等又因如来智慧,为诸菩萨开示演说,而自于此无有志愿,所以者何?佛知我等心乐小法,以方便力随我等说,而我等不知真是佛子,今我等方知,...(第0135部~添品妙法莲华经八卷)
...有如来知见宝藏之分。世尊,以方便力说如来智慧,我等从佛得涅槃一日之价,以为大得,于此大乘无有志求,我等又因如来智慧,为诸菩萨开示演说,而自于此无有志愿,所以者何?佛知我等心乐小法,以方便力随我等说,而我等不知真是佛子,今我等方知,世尊于佛智慧无所吝惜,所以者何?我等昔来真是佛子,而但乐小法,若我等有乐大之心,佛则为我说大乘法,于此经中唯说一乘,而昔于菩萨前毁呰声闻乐小法者,然佛实以大乘教化,是故我等说本无心有所希求,今法王大宝自然而至,如佛子所应得者皆已得之。尔时摩诃迦叶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我等今日,闻佛音教,欢喜踊跃,得未曾有,佛说声闻,当得作佛,无上宝聚,不求自得,譬如童子,幼稚无识,舍父逃逝,远到他土,周流诸国,五十余年,其父忧念,四方推求,求之既疲,顿止一城,造立舍宅,五欲自娱,其家巨富,多诸金银,车渠马瑙,真珠琉璃,象马牛羊,辇舆车乘,田业僮仆,人民众多,出入息利,乃遍他国,商估贾人,无处不有,千万亿众,围绕恭敬,常为王者,之所爱念,群臣豪族,皆共宗重,以诸缘故,往来者众,豪富如是,有大力势,而年朽迈,益忧念子,夙夜惟念,死时将至,痴子舍我,五十余年,库藏诸物,当如之何。
尔时穷子,求索衣食,从邑至邑,从国至国,或有所得,或无所得,饥饿羸瘦,体生疮癣,渐次经历,到父住城,佣赁展转,遂至父舍,尔时长者,于其门内,施大宝帐,处师子座,眷属围绕,诸人侍卫,或有计算,金银宝物,出内财产,注记券疏,穷子见父,豪贵尊严,谓是国王,若是王等,惊怖自怪,何故至此,复自念言,我若久住,或见逼迫,强驱使作,思惟是已,驰走而去,借问贫里,欲往佣作,长者是时,在师子座,遥见其子,默而识之,即敕使者,追捉将来,穷子惊唤,迷闷躄地,是人执我,必当见杀,何用衣食,使我至此,长者知子,愚痴狭劣,不信我言,不信是父,即以方便,更遣余人,眇目矬陋,无威德者,汝可语之,云当相雇,除诸粪秽,倍与汝价,穷子闻之,欢喜随来,为除粪秽,净诸房舍,长者于牖,常见其子,念子愚劣,乐为鄙事,于是长者,著弊垢衣,执除粪器,往到子...(第0135部~添品妙法莲华经八卷)
...年,其父忧念,四方推求,求之既疲,顿止一城,造立舍宅,五欲自娱,其家巨富,多诸金银,车渠马瑙,真珠琉璃,象马牛羊,辇舆车乘,田业僮仆,人民众多,出入息利,乃遍他国,商估贾人,无处不有,千万亿众,围绕恭敬,常为王者,之所爱念,群臣豪族,皆共宗重,以诸缘故,往来者众,豪富如是,有大力势,而年朽迈,益忧念子,夙夜惟念,死时将至,痴子舍我,五十余年,库藏诸物,当如之何。
尔时穷子,求索衣食,从邑至邑,从国至国,或有所得,或无所得,饥饿羸瘦,体生疮癣,渐次经历,到父住城,佣赁展转,遂至父舍,尔时长者,于其门内,施大宝帐,处师子座,眷属围绕,诸人侍卫,或有计算,金银宝物,出内财产,注记券疏,穷子见父,豪贵尊严,谓是国王,若是王等,惊怖自怪,何故至此,复自念言,我若久住,或见逼迫,强驱使作,思惟是已,驰走而去,借问贫里,欲往佣作,长者是时,在师子座,遥见其子,默而识之,即敕使者,追捉将来,穷子惊唤,迷闷躄地,是人执我,必当见杀,何用衣食,使我至此,长者知子,愚痴狭劣,不信我言,不信是父,即以方便,更遣余人,眇目矬陋,无威德者,汝可语之,云当相雇,除诸粪秽,倍与汝价,穷子闻之,欢喜随来,为除粪秽,净诸房舍,长者于牖,常见其子,念子愚劣,乐为鄙事,于是长者,著弊垢衣,执除粪器,往到子所,
方便附近,语令勤作,既益汝价,并涂足油,饮食充足,荐席厚暖,如是苦言,汝当勤作,又以软语,若如我子,长者有智,渐令入出,经二十年,执作家事,示其金银,真珠颇梨,诸物出入,皆使令知,犹处门外,止宿草庵,自念贫事,我无此物,父知子心,渐已旷大,欲与财物,即聚亲族,国王大臣,刹利居士,于此大众,说是我子,舍我他行,经五十年,自见子来,已二十年,昔于某城,而失是子,周行求索,遂来至此,凡我所有...(第0135部~添品妙法莲华经八卷)
...欲往佣作,长者是时,在师子座,遥见其子,默而识之,即敕使者,追捉将来,穷子惊唤,迷闷躄地,是人执我,必当见杀,何用衣食,使我至此,长者知子,愚痴狭劣,不信我言,不信是父,即以方便,更遣余人,眇目矬陋,无威德者,汝可语之,云当相雇,除诸粪秽,倍与汝价,穷子闻之,欢喜随来,为除粪秽,净诸房舍,长者于牖,常见其子,念子愚劣,乐为鄙事,于是长者,著弊垢衣,执除粪器,往到子所,
方便附近,语令勤作,既益汝价,并涂足油,饮食充足,荐席厚暖,如是苦言,汝当勤作,又以软语,若如我子,长者有智,渐令入出,经二十年,执作家事,示其金银,真珠颇梨,诸物出入,皆使令知,犹处门外,止宿草庵,自念贫事,我无此物,父知子心,渐已旷大,欲与财物,即聚亲族,国王大臣,刹利居士,于此大众,说是我子,舍我他行,经五十年,自见子来,已二十年,昔于某城,而失是子,周行求索,遂来至此,凡我所有,舍宅人民,悉以付之,恣其所用,子念昔贫,志意下劣,今于父所,大获珍宝,并及舍宅,一切财物,甚大欢喜,得未曾有,佛亦如是,知我乐小,未曾说言,汝等作佛,而说我等,得诸无漏,成就小乘,声闻弟子,佛敕我等,说最上道,修习此者,当得成佛,我承佛教,为大菩萨,以诸因缘,种种譬喻,若干言辞,说无上道。
诸佛子等,从我闻法,日夜思惟,精勤修习,是时诸佛,即授其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一切诸佛,秘藏之法,但为菩萨,演其实事,而不为我,说斯真要,如彼穷子,得近其父,虽知诸物,心不悕取,我等虽说,佛法宝藏,自无志愿,亦复如是,我等内灭,自谓为足,唯了此事,更无余事,我等若闻,净佛国土,教化众生,都无欣乐,所以者何,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无灭,无大无小,无漏无为...(第0135部~添品妙法莲华经八卷)
...物,即聚亲族,国王大臣,刹利居士,于此大众,说是我子,舍我他行,经五十年,自见子来,已二十年,昔于某城,而失是子,周行求索,遂来至此,凡我所有,舍宅人民,悉以付之,恣其所用,子念昔贫,志意下劣,今于父所,大获珍宝,并及舍宅,一切财物,甚大欢喜,得未曾有,佛亦如是,知我乐小,未曾说言,汝等作佛,而说我等,得诸无漏,成就小乘,声闻弟子,佛敕我等,说最上道,修习此者,当得成佛,我承佛教,为大菩萨,以诸因缘,种种譬喻,若干言辞,说无上道。
诸佛子等,从我闻法,日夜思惟,精勤修习,是时诸佛,即授其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一切诸佛,秘藏之法,但为菩萨,演其实事,而不为我,说斯真要,如彼穷子,得近其父,虽知诸物,心不悕取,我等虽说,佛法宝藏,自无志愿,亦复如是,我等内灭,自谓为足,唯了此事,更无余事,我等若闻,净佛国土,教化众生,都无欣乐,所以者何,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无灭,无大无小,无漏无为,如是思惟,不生喜乐,我等长夜,于佛智慧,无贪无著,无复志愿,而自于法,谓是究竟,我等长夜,修习空法,得脱三界,苦恼之患,住最后身,有余涅槃,佛所教化,得道不虚,则为已得,报佛之恩,我等虽为,诸佛子等,说菩萨法,以求佛道,而于是法,永无愿乐,导师见舍,观我心故,初不劝进,说有实利,如富长者,知子志劣,以方便力,柔伏其心,然后乃付,一切财宝,佛亦如是,现希有事,知乐小者,以方便力,调伏其心,乃教大...(第0135部~添品妙法莲华经八卷)
...又作何等清净业已,当得是智,及于汝等,净信力故,我亦当得如此功德,时彼仙人语丈夫言,若欲如是,汝应当住空闲山窟,坐思念法及断烦恼,当得神通具足功德,时
彼丈夫受其义已,即行出家住空闲处,专守一心断世渴爱,得五神通,既得五神通已,思惟我先作于别业,以彼因故,无一功德可以证知,我念此时,随所思念即能得去,我于昔时少智少慧,有盲而住。迦叶!作此譬喻欲令知义,于此义中复应当见。迦叶!其生盲者,即是六趣流转中住所有众生,若于正法未有知觉,烦恼盲闇则当增长,及彼无明闇冥,以无明闇冥故,行业聚集以行业为缘故,名色乃至唯有大苦之聚积集,当生如是无明闇冥,众生流转中住,唯有如来超出三界,发生悲愍,亦如慈父爱念一子,发悲愍已下入三界,见彼众生,于流转轮中行,不如实知出离流转,佛以佛眼而观见之,见已了知此等众生,先世作善,少瞋厚欲,少欲厚瞋,或有少智,或有巧慧,或有成熟清净,或有邪见,彼等众生,佛为方便巧说三乘,如彼仙人五通净眼者,即是菩萨。菩提心生得无生忍,证觉无上正真之觉,如彼大医,即是如来,当如是见,如彼生盲,即是痴闇众生,当如是见,如彼风黄癃等,即是欲瞋及痴六十二见,当如是见,如四种药,即是空无相无愿涅槃门,当如是见,随所服药,其病随灭,即是空无相无愿解脱门,正修念已无明当灭,无明灭故行灭,乃至唯有大苦聚灭,如是思惟,不住善中亦不恶中,如盲得眼,即是声闻缘觉乘,当如是见。割断流转烦恼系缚...(第0135部~添品妙法莲华经八卷)
...通达无量劫。
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佛,寿五百四十万亿那由他劫,其佛本坐道场破魔军已,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诸佛法不现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结跏趺坐身心不动,而诸佛法犹不在前。尔时忉利诸天,先为彼佛,于菩提树下敷师子座,高一由旬,佛于此坐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适坐此座,时诸梵天王,雨众天华,面百由旬,香风时来吹去萎华更雨新者,如是不绝满十小劫供养于佛,乃至灭度常雨此华,四王诸天为供养佛常击天鼓,其余诸天作天伎乐,满十小劫至于灭度,亦复如是。诸比丘,大通智胜佛,过十小劫,诸佛之法乃现在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子,其第一者名曰智积,诸子各有种种珍异玩好之具,闻父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舍所珍往诣佛所,诸母涕泣而随送之,其祖转轮圣王,与一百大臣及余百千万亿人民,皆共围绕随至道场,咸欲亲近大通智胜如来,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到已头面礼足,绕佛毕已,一心合掌瞻仰尊颜,以偈颂曰:大威德世尊,为度众生故,于无量亿岁,尔乃得成佛,诸愿已具足,善哉吉无上,世尊甚希有,一坐十小劫,身体及手足,静然安不动,其心常惔怕,未曾有散乱,究竟永寂灭,安住无漏法,今者见世尊,安隐成佛道,我等得善利,称庆大欢喜,众生常苦恼,盲冥无导师,不识苦尽道,不知求解脱,长夜增恶趣,减损诸天众,从冥入于冥,永不闻佛名,今佛得最上,安隐无漏道,我等及天人,为得最大利,是故咸稽首,归命无上尊。 ...(第0135部~添品妙法莲华经八卷)
...出世,度脱苦众生。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与宫殿俱,各以衣[袖-由+戒]盛诸天华,共诣西北方推寻是相,见大通智胜如来,处于道场菩提树下坐师子座,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恭敬围绕,及见十六王子请佛转珐輪,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即以天华而散佛上,所散之华如须弥山,并以供养佛菩提树,华供养已,各以宫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唯见哀愍饶益我等,所献宫殿愿垂纳处。尔时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声,以偈颂曰:圣主天中王,迦陵频伽声,哀愍众生者,我等今敬礼,世尊甚希有,久远乃一现,一百八十劫,空过无有佛,三恶道充满,诸天众减少,今佛出于世,为众生作眼,世间所归趣,救护于一切,为众生之父,哀愍饶益者,我等宿福庆,今得值世尊。
尔时诸梵天王,偈赞佛已,各作是言,唯愿世尊,哀愍一切,转于珐輪度脱众生。时诸梵天王,一心同声,而说偈言:大圣转珐輪,显示诸法相,度苦恼众生,令得大欢喜,众生闻是法,得道若生天,诸恶道减少,忍善者增益。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又诸比丘,南方五百万亿国土诸大梵天,各自见宫殿光明照曜昔所未有,欢喜踊跃生希有心,即各相诣共议此事,以何因缘,我等宫殿有此光明。时彼众中有一大梵大王名曰妙法,为诸梵众,而说偈言:我等诸宫殿,光明甚威曜,此非无因缘,是相宜求之,过于百千劫,未曾见是相,为大德天生,为佛出世间。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与宫殿俱...(第0135部~添品妙法莲华经八卷)
...无所希望,但一心念,说法因缘,愿成佛道,令众亦尔,是则大利,安乐供养,我灭度后,若有比丘,能演说斯,妙法华经,心无嫉恚,诸恼障碍,亦无忧愁,及骂詈者,又无怖畏,加刀杖等,亦无摈出,安住忍故,智者如是,善修其心,能住安乐,如我上说,其人功德,千亿万劫,算数譬喻,说不能尽。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受持读诵斯经典者,无怀嫉妒谄诳之心,亦勿轻骂学佛道者求其长短,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求声闻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萨道者,无得恼之令其疑悔,语其人言,汝等去道甚远,终不能得一切种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于道懈怠故,又亦不应戏论诸法有所诤竞,当于一切众生起大悲想,于诸如来起慈父想,于诸菩萨起大师想,于十方诸大菩萨常应深心恭敬礼拜,于一切众生平等说法,以顺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爱法者,亦不为多说。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有成就是第三安乐行者,说是法时,无能恼乱得好同学,共读诵是经,亦得大众而来听受,听已能持,持已能诵,诵已能说,说已能书,若使人书,供养经卷恭敬尊重赞叹。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若欲说是经,当舍嫉恚慢,谄诳邪伪心,常修质直行,不轻蔑于人,亦不戏论法,不令他疑悔,云汝不得佛,是佛子说法,常柔和能忍,慈悲于一切,不生懈怠心,
十方大菩萨,愍众故行道,应生恭敬心,是则我大师,于诸佛世尊,生无上父想,破于憍慢心,说法无障碍,第三法如是,智者应守护,一心安乐行,无量众所敬。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有持是法华经者,于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应作是念,如是之人则为大失。如来方便随宜说法,不闻不知不觉不问不信不解,其人虽不问不信不解是经,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随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于如来灭后有成就此第四法者,说是法时无有过失,常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罗门居士等,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虚空诸天为听法故,亦常随侍,若在聚落城邑空闲林中,有人来欲难问者,诸天昼夜常为法故,而卫护之。能令听...(第0135部~添品妙法莲华经八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一二卷
...,教化是等众。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及无数诸菩萨等,心生疑惑,怪未曾有,而作是念,云何世尊,于少时间,教化如是无量无边阿僧祇诸大菩萨,
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白佛言:世尊,如来为太子时,出于释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是已来,始过四十余年。世尊,云何于此少时,大作佛事,以佛势力,以佛功德,教化如是无量大菩萨众,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此大菩萨众,假使有人,于千万亿劫,数不能尽,不得其边,斯等久远已来于无量无边诸佛所殖诸善根,成就菩萨道,常修梵行。世尊,如此之事,世所难信,譬如有人,色美发黑年二十五,指百岁人言是我子,其百岁人,亦指年少言是我父,生育我等,是事难信,佛亦如是,得道已来其实未久,如此大众诸菩萨等,已于无量千万亿劫,为佛道故,勤行精进,善入出住无量百千万亿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集诸善法,巧于问答,人中之宝,一切世间甚为希有。今日世尊,方云得佛道时初令发心,教化示导令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得佛未久,乃能作此大功德事,我等虽复信佛随宜所说,佛所出言,未曾虚妄,佛所知者皆悉通达,然诸新发意菩萨,于佛灭后,若闻是语,或不信受,而起破法罪业因缘,唯然世尊,愿为解说除我等疑,及未来世诸善男子,闻此事已亦不生疑。尔时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佛昔从释种,出家近伽耶,坐于菩提树,尔来尚未久,此诸佛子等,其数不可...(第0135部~添品妙法莲华经八卷)
...,教化示导令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得佛未久,乃能作此大功德事,我等虽复信佛随宜所说,佛所出言,未曾虚妄,佛所知者皆悉通达,然诸新发意菩萨,于佛灭后,若闻是语,或不信受,而起破法罪业因缘,唯然世尊,愿为解说除我等疑,及未来世诸善男子,闻此事已亦不生疑。尔时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佛昔从释种,出家近伽耶,坐于菩提树,尔来尚未久,此诸佛子等,其数不可量,久已行佛道,住神通智力,善学菩萨道,不染世间法,如莲华在水,从地而踊出,皆起恭敬心,住于世尊前,是事难思议,云何而可信,佛得道甚近,所成就甚多,愿为除众疑,如实分别说,譬如少壮人,年始二十五,示人百岁子,发白而面皱,是等我所生,子亦说是父,父少而子老,举世所不信,世尊亦如是,得道来甚近,是诸菩萨等,志固无怯弱,从无量劫来,而行菩萨道,巧于难问答,其心无所畏,忍辱心决定,端正有威德,十方佛所赞,善能分别说,不乐在人众,常好在禅定,为求佛道故,于下空中住,我等从佛闻,于此事无疑,愿佛为未来,演说令开解,若有于此经,生疑不信者,即当堕恶道,愿今为解说,是无量菩萨,云何于少时,教化令发心,而住不退地。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如来寿量品第十五
尔时佛告诸菩萨及一切大众,诸善男子,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复告大众,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又复告诸大众,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是时菩萨大众,弥勒为首,合掌白佛言:世尊,惟愿说之,...(第0135部~添品妙法莲华经八卷)
...,然今非实灭度,而便唱言,当取灭度,如来以是方便教化众生,所以者何?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贫穷下贱贪著五欲,入于忆想妄见网中,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憍恣而怀厌怠,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来以方便说,比丘当知诸佛出世难可值遇,所以者何?诸薄德人,过无量百千万亿劫,或有见佛或不见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诸比丘如来难可得见,斯众生等闻如是语,必当生于难遭之想,心怀恋慕渴仰于佛,便种善根,是故如来,虽不实灭而言灭度。又善男子,诸佛如来法皆如是,为度众生皆实不虚,譬如良医智慧聪达明练方药善治众病,其人多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数,以有事缘远至余国,诸子于后饮他毒药,药发闷乱宛转于地,是时其父还来归家,诸子饮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遥见其父皆大欢喜,拜跪问讯善安隐归,我等愚痴误服毒药,愿见救疗更赐寿命,父见子等苦恼如是,依诸经方求好药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捣簁和合与子令服,而作是言,此大良药,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速除苦恼无复众患。其诸子中不失心者,见此良药色香俱好,即便服之病尽除愈。余失心者,见其父来,虽亦欢喜问讯求索治病,然与其药而不肯服,所以者何?毒气深入失本心故。于此好色香药而谓不美,父作是念,此子可愍,为毒所中心皆颠倒,虽见我喜求索救疗,如是好药而不肯服,我今当设方便令服此药,即作是言,汝等当知,我今衰老死时已至,是好良药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忧不差,作是教已复至他国,遣使还告,汝父已死,是时诸子闻父背丧,心大忧恼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见救护,今者舍我远丧他国,自惟孤露无复恃怙,常怀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药色味香美,即取服之毒病皆愈,其父闻子悉已得差,寻便来归咸使见之,诸善男子,于意云何?颇有人能说此良医虚妄罪不?不也世尊,佛言,我亦如是,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为众生故,以方便力言当灭度,亦无有能如法说我虚妄过者。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自我得佛...(第0135部~添品妙法莲华经八卷)
...诸子饮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遥见其父皆大欢喜,拜跪问讯善安隐归,我等愚痴误服毒药,愿见救疗更赐寿命,父见子等苦恼如是,依诸经方求好药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捣簁和合与子令服,而作是言,此大良药,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速除苦恼无复众患。其诸子中不失心者,见此良药色香俱好,即便服之病尽除愈。余失心者,见其父来,虽亦欢喜问讯求索治病,然与其药而不肯服,所以者何?毒气深入失本心故。于此好色香药而谓不美,父作是念,此子可愍,为毒所中心皆颠倒,虽见我喜求索救疗,如是好药而不肯服,我今当设方便令服此药,即作是言,汝等当知,我今衰老死时已至,是好良药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忧不差,作是教已复至他国,遣使还告,汝父已死,是时诸子闻父背丧,心大忧恼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见救护,今者舍我远丧他国,自惟孤露无复恃怙,常怀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药色味香美,即取服之毒病皆愈,其父闻子悉已得差,寻便来归咸使见之,诸善男子,于意云何?颇有人能说此良医虚妄罪不?不也世尊,佛言,我亦如是,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为众生故,以方便力言当灭度,亦无有能如法说我虚妄过者。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自我得佛来,所经诸劫数,无量百千万,亿载阿僧祇,常说法教化,无数亿众生,令入于佛道,尔来无量劫,为度众生故,方便现涅槃,而实不灭度,常住此说法,我常住于此,以诸神通力,令颠倒众生,虽近而不见,众见我灭度,广供养舍利,咸皆怀恋慕,而生渴仰心,众生既信伏,质直意柔软,一心欲见佛,不自惜身命,时我及众僧,俱出灵鹫山,我时语众生,常在此不灭,以方便力故,现有灭不灭,余国有众生,...(第0135部~添品妙法莲华经八卷)
...苦恼,故不为现身,令其生渴仰,因其心恋慕,乃出为说法,神通力如是,于阿僧祇劫,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园林诸堂阁,种种宝庄严,宝树多花果,众生所游乐,诸天击天鼓,常作众伎乐,雨曼陀罗华,散佛及大众。
我净土不毁,而众见烧尽,忧怖诸苦恼,如是悉充满,是诸罪众生,以恶业因缘,过阿僧祇劫,不闻三宝名,诸有修功德,柔和质直者,则皆见我身,在此而说法,或时为此众,说佛寿无量,久乃见佛者,为说佛难值,我智力如是,慧光照无量,寿命无数劫,久修业所得,汝等有智者,勿于此生疑,当断令永尽,佛语实不虚,如医善方便,为治狂子故,实在而言死,无能说虚妄,我亦为世父,救诸苦患者,为凡夫颠倒,实在而言灭,以常见我故,而生憍恣心,放逸著五欲,堕于恶道中,我常知众生,行道不行道,随应所可度,为说种种法,每自作是意,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分别功德品第十六
尔时大会,闻佛说寿命劫数长远如是,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得大饶益。于时世尊,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我说是如来寿命长远时,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众生,得无生法忍,复有千倍菩萨摩诃萨,得闻持陀罗尼门。复有一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乐说无碍辩才。复有一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百千万亿无量旋陀罗尼。复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能转不退珐輪。复有二千中国土微尘数菩萨摩诃萨,能转清...(第0135部~添品妙法莲华经八卷)
...不可量,若见此法师,成就如是德,应以天华散,天衣覆其身,头面接足礼,生心如佛想,又应作是念,不久诣道树,得无漏无为,广利诸人天,其所住止处,经行若坐卧,乃至说一偈,是中应起塔,庄严令妙好,种种以供养,佛子住此地,则是佛受用,常在于其中,经行及坐卧。
随喜功德品第十七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法华经随喜者,得几所福?而说偈言:世尊灭度后,其有闻是经,若能随喜者,为得几所福?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如来灭后,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余智者,若长若幼,闻是经随喜已,从法会出至于余处,若在僧坊若空闲地,若城邑巷陌聚落田里,如其所闻,为父母宗亲善友知识,随力演说,是诸人等闻已随喜,复行转教,余人闻已亦随喜转教,如是展转至第五十,阿逸多!其第五十善男子善女人随喜功德,我今说之,汝当善听,若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六趣四生众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若有形无形,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无足二足四足多足,如是等在众生数者,有人求福,随其所欲娱乐之具皆给与之。一一众生,与满阎浮提金银琉璃车磲马瑙珊瑚虎珀诸妙珍宝,及象马车乘七宝所成宫殿楼阁等,是大施主如是布施,满八十年已,而作是念,我已施众生娱乐之具,随意所欲,然此众生皆已衰老,年过八十发白面皱,将死不久,我当以佛法而训导之,即集此众生,宣布法
化示教利喜,一时皆得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第0135部~添品妙法莲华经八卷)
...人之福报,今当分别说,世世无口患,齿不疏黄黑,唇不厚褰缺,无有可恶相,舌不干黑短,鼻高修且直,额广而平正,面目悉端严,为人所喜见,口气无臭秽,优钵华之香,常从其口出,若故诣僧坊,欲听法华经,须臾闻欢喜,今当说其福,后生天人中,得妙象马车,珍宝之辇舆,及乘天宫殿,若于讲法处,劝人坐听经,是福因缘得,释梵转轮座,何况一心听,解说其义趣,如说而修行,其福不可限。
法师功德品第十八
尔时佛告常精进菩萨摩诃萨,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是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清净肉眼,见于三千大千世界,内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亦见其中一切众生,及业因缘果报生处,悉见悉知。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若于大众中,以无所畏心,说是法华经,汝听其功德,是人得八百,功德殊胜眼,以是庄严故,其目甚清净,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
内外弥楼山,须弥及铁围,并诸余山林,大海江河水,下至阿鼻狱,上至有顶处,其中诸众生,一切皆悉见,虽未得天眼,肉眼力如是。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千二百耳功德,以是清净耳,闻三千大千世界,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其中内外种种所有语言音声,象声马声牛声车声,啼哭声愁叹声,螺声鼓声钟声铃声,笑声语声,男声女声童子声童女声,法声非法声,苦声乐声,凡夫声圣人声,喜声不喜声天声龙声夜叉声,乾闼婆声阿修罗声,迦楼罗声紧那罗声摩睺罗伽声,火声水声风声地狱声畜生声饿鬼声,比丘声比丘尼声,声闻声辟支佛声,菩萨声佛声,以要言之,三千大千世...(第0135部~添品妙法莲华经八卷)
...楼山,须弥及铁围,并诸余山林,大海江河水,下至阿鼻狱,上至有顶处,其中诸众生,一切皆悉见,虽未得天眼,肉眼力如是。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千二百耳功德,以是清净耳,闻三千大千世界,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其中内外种种所有语言音声,象声马声牛声车声,啼哭声愁叹声,螺声鼓声钟声铃声,笑声语声,男声女声童子声童女声,法声非法声,苦声乐声,凡夫声圣人声,喜声不喜声天声龙声夜叉声,乾闼婆声阿修罗声,迦楼罗声紧那罗声摩睺罗伽声,火声水声风声地狱声畜生声饿鬼声,比丘声比丘尼声,声闻声辟支佛声,菩萨声佛声,以要言之,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内外所有诸声,虽未得天耳,以父母所生清净常耳,皆悉闻知。如是分别种种音声,而不坏耳根。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父母所生耳,清净无浊秽,以此常耳闻,三千世界声,象马车牛声,钟铃螺鼓声,琴瑟箜篌声,箫笛之音声,清净好歌声,听之而不著,无数种人声,闻悉能解了,又闻诸天声,微妙之歌音,及闻男女声,童子童女声,山川险谷中,迦陵频伽声,命命等诸鸟,悉闻其音声,地狱众苦痛,种种楚毒声,饿鬼饥渴逼,求索饮食声,诸阿修罗等,居在大海边,自共言语时,出于大音声,如是说法者,安住于此间,遥闻是众声,而不坏耳根,十方世界中,禽兽鸣相呼,其说法之人,于此悉闻之,其诸梵天上,光音及遍净,乃至有顶天,言语之音声,法师住于此,悉皆得闻之,一切比丘众,及诸比丘尼,若读诵经典,若为他人说,法师住于此,悉皆得闻之,复有诸菩萨,读诵于经法,若...(第0135部~添品妙法莲华经八卷)
...璎珞,九名睾帝,十名夺一切众生精气,是十罗刹女,与鬼子母并其子及眷属,俱诣佛所,同声白佛言,世尊,我亦欲拥护读诵受持法华经者除其衰患,若有伺求法师短者,令不得便,即于佛前,而说咒曰:怛侄他壹底(都弃)迷(此一句五遍道)尔(奴弃)迷(亦五遍)护[口*路]醯(呼羯亦五遍道)萨跢(都个)醯(亦五遍道)
宁上我头上,莫恼于法师,若夜叉若罗刹若饿鬼若富单那,若吉蔗若毗陀罗,若干驮若乌摩勒伽,若阿跋摩罗,若夜叉吉蔗,若人吉蔗,若热病,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乃至七日,若常热病,若男形若女形,若童男形若童女形,乃至梦中亦复莫恼,即于佛前,而说偈言:若不顺我咒,恼乱说法者,头破作七分,如摩利阇迦,如杀父母罪,亦如压油殃,斗秤欺诳人,调达破僧罪,犯此法师者,当获如是殃。
诸罗刹女,说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我等亦当身自拥护受持读诵修行是经者,令得安隐离诸衰患消众毒药。佛告诸罗刹女,善哉善哉!汝等但能拥护受持法华名者,福不可量,何况拥护具足受持,供养经卷,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幡盖伎乐,然种种灯,稣灯油灯诸香油灯,稣摩那华油灯,瞻卜华油灯,婆师迦华油灯,优波罗华油灯,如是等百千种供养者,睾谛汝等及眷属,应当拥护如是法师,说此陀罗尼咒品时,六万八千人得无生法忍。
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二
尔时宿王花菩萨白佛言:世尊,药王菩萨,云何游于娑婆世界?世尊,是药王菩萨,有若干百千万亿那...(第0135部~添品妙法莲华经八卷)
...自念言,我虽以神力供养于佛,不如以身供养,即服诸香栴檀薰陆兜楼婆毕力迦沉水胶香。又饮瞻卜诸华香油,满千二百岁已,香油涂身,于日月净明德佛前,以天宝衣而自缠身,灌诸香油,以神通力愿而自然身,光明遍照八十亿恒河沙世界,其中诸佛同时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若以华香璎珞烧香粖香涂香天缯幡盖及海此岸栴檀之香,如是等种种诸物供养,所不能及,假使国城妻子布施,亦所不及。善男子,是名第一之施,于诸施中最尊最上,以法供养诸如来故,作是语已而各嘿然,其身火然千二百岁,过是已后其身乃尽,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作如是法供养已,命终之后,复生日月净明德佛国中,于净德王家,结加趺坐忽然化生,即为其父,而说偈言:大王今当知,我经行彼处,即时得一切,现诸身三昧,勤行大精进,舍所爱之身。
说是偈已而白父言,日月净明德佛,今故现在,我先供养佛已,得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复闻是法华经,八百千万亿那由他甄迦罗频婆罗阿閦婆等偈。大王,我今当还供养此佛,白已即坐七宝之台,上升虚空高七多罗树,往到佛所头面礼足,合十指爪以偈赞佛:容颜甚奇妙,光明照十方,我适曾供养,今复还亲觐。
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说是偈已,而白佛言:世尊,世尊犹故在世,尔时日月净明德佛告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善男子,我涅槃时到,灭尽时至,汝可安施床座,我于今夜当般涅槃。又敕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善男子,我以佛法嘱累于汝及诸菩萨大弟子,并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亦以三千大千七宝世界,诸宝树宝台及给侍诸天,悉付于汝,我灭度后所有舍利,亦付嘱汝...(第0135部~添品妙法莲华经八卷)
...千国土山林河池诸珍宝物而供养者。若复有人,以七宝满三千大千世界,供养于佛及大菩萨辟支佛阿罗汉,是人所得功德,不如受持此法华经乃至一四句偈,其福最多。宿王华!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诸水之中海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诸如来所说经中最为深大。又如土山黑山小铁围山大铁围山及十宝山,众山之中须弥山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诸经
中最为其上。又如众星之中月天子最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千万亿种诸经法中,最为照明。又如日天子能除诸闇,此经亦复如是,能破一切不善之闇。又如诸小王中转轮圣王最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于众经中最为其尊,又如帝释于三十三天中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又如大梵天王一切众生之父,此经亦复如是,一切贤圣学无学及发菩萨心者之父。又如一切凡夫人中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一切如来所说,若菩萨所说,若声闻所说,诸经法中最为第一,有能受持是经典者,亦复如是,于一切众生中亦为第一,一切声闻辟支佛中,菩萨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于一切诸经法中,最为第一,如佛为诸法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宿王华!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如寒者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医,如闇得灯,如贫得宝,如民得王,如贾客得海,如炬除闇,此法华经亦复如是,能令众生离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缚。若人得闻此法华经,若自...(第0135部~添品妙法莲华经八卷)
...此久灭度多宝如来,当为汝等而现其相。时多宝佛告彼菩萨,善男子来,文殊师利法王子欲见汝身,于时妙音菩萨于彼国没,与八万四千菩萨俱共发来,所经诸国六种震动,皆悉雨于七宝莲华,百千天乐不鼓自鸣,是菩萨目如广大青莲华叶,正使和合百千万月,其面貌端正复过于此,身真金色,无量百千功德庄严,威德炽盛光明照曜,诸相具足,如那罗延坚固之身,入七宝台上升虚空,去地七多罗树,诸菩萨众恭敬围绕,而来诣此娑婆世界耆阇崛山,到已下七宝台,以价直百千璎珞,持至释迦牟尼佛所,头面礼足奉上璎珞,而白佛言:世尊,净华宿王智佛问讯世尊,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安乐行不?四大调和不?世事可忍不?众生易度不?无多贪欲瞋恚愚痴嫉妒悭慢不?无不孝父母不敬沙门不?无邪见不?无不善心不?摄五情不?世尊,众生能降伏诸魔怨不?久灭度多宝如来在七宝塔中来听法不?又问讯多宝如来,安隐少恼堪忍久住不?世尊,我今欲见多宝佛身,惟愿世尊,示我令见。尔时释迦牟尼佛语多宝佛,是妙音菩萨欲得相见,时多宝佛告妙音言,善哉善哉!汝能为供养释迦牟尼佛及听法华经并见文殊师利等故来至此,尔时华德菩萨白佛言,世尊,是妙音菩萨种何善根修何功德,有是神力。佛告华德菩萨,过去有佛,名云雷音王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国名现一切世间,劫名喜见,妙音菩萨于万
二千岁以十万种伎乐供养云雷音王佛,并奉上八万四千七宝钵,以是因缘果报,今生净华宿王智佛所有是神力。华德!于汝意云...(第0135部~添品妙法莲华经八卷)
...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国名光明庄严,劫名喜见,彼佛法中有王,名妙庄严,其王夫人,名曰净德,有二子,一名净藏,二名净眼,是二子,有大神力福德智慧,久修菩萨所行之道,所谓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方便波罗蜜,慈悲喜舍,乃至三十七助道法,皆悉明了通达。又得菩萨净三昧,日星宿三昧,净光三昧,净色三昧,净照明三昧,长庄严三昧,大威德藏三昧,于此三昧亦悉通达。尔时彼佛欲引导妙庄严王,及愍念众生故,说是法华经,时净藏净眼二子,到其母所合十指爪掌白言,愿母往诣云雷音宿王华智佛所,我等亦当侍从亲觐供养礼拜,所以者何?此佛于一切天人众中,说法华经,宜应听受,母告子言,汝父信受外道,深著婆罗门法,汝等应往白父与共俱去,净藏净眼合十指爪掌白母,我等是法王子,而生此邪见家,母告子言,汝等当忧念汝父为现神变,若得见者心必清净,或听我等往至佛所,于是二子,念其父故,踊在虚空高七多罗树,现种种神变,于虚空中行住坐卧,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火,或现大身满虚空中,而复现小,小复现大,于空中灭,忽然在地,入地如水履水如地,现如是等种种神变,令其父王心净信解。时父见子神力如是,心大欢喜得未曾有,合掌向子言,汝等师为是谁,谁之弟子,二子白言,大王,彼云雷音宿王华智佛,今在七宝菩提树下法座上坐,于一切世间天人众中,广说法华经,是我等师,我是弟子,父语子言,我今亦欲见汝等师,可共俱往,于是二子从空中下,到其母所合掌白母,父王今已信解,堪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为父已作佛事,愿母见听于彼佛所出家修道。尔时二子,欲重宣其意,以偈白母:愿母放我等,出家作沙门,诸佛甚难值,我等随佛学,如优昙波罗,值佛复难是,脱诸难亦难,愿听我出家。
母即告言,听汝出家,所以者何?佛难值故,于是二子白父母言,善哉父母!愿时往诣云雷音宿王华智佛所亲觐供养,所以者何?佛难得值,如优昙波罗华,又如一眼之龟值浮木孔,而我等宿福深厚生值佛法,是故父母,当听我等令得出家,所以者何?诸佛难值时亦难遇,彼时妙庄严王,后宫八万四千人,悉皆堪任受持是法华经,净眼菩萨,于...(第0135部~添品妙法莲华经八卷)
...净藏净眼合十指爪掌白母,我等是法王子,而生此邪见家,母告子言,汝等当忧念汝父为现神变,若得见者心必清净,或听我等往至佛所,于是二子,念其父故,踊在虚空高七多罗树,现种种神变,于虚空中行住坐卧,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火,或现大身满虚空中,而复现小,小复现大,于空中灭,忽然在地,入地如水履水如地,现如是等种种神变,令其父王心净信解。时父见子神力如是,心大欢喜得未曾有,合掌向子言,汝等师为是谁,谁之弟子,二子白言,大王,彼云雷音宿王华智佛,今在七宝菩提树下法座上坐,于一切世间天人众中,广说法华经,是我等师,我是弟子,父语子言,我今亦欲见汝等师,可共俱往,于是二子从空中下,到其母所合掌白母,父王今已信解,堪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为父已作佛事,愿母见听于彼佛所出家修道。尔时二子,欲重宣其意,以偈白母:愿母放我等,出家作沙门,诸佛甚难值,我等随佛学,如优昙波罗,值佛复难是,脱诸难亦难,愿听我出家。
母即告言,听汝出家,所以者何?佛难值故,于是二子白父母言,善哉父母!愿时往诣云雷音宿王华智佛所亲觐供养,所以者何?佛难得值,如优昙波罗华,又如一眼之龟值浮木孔,而我等宿福深厚生值佛法,是故父母,当听我等令得出家,所以者何?诸佛难值时亦难遇,彼时妙庄严王,后宫八万四千人,悉皆堪任受持是法华经,净眼菩萨,于法华三昧久已通达,净藏菩萨,已于无量百千万亿劫通达离诸恶趣三昧,欲令一切众生离诸恶趣故,其王夫人,得诸佛集三昧,能知诸佛秘密之藏,二子如是以方便力善化
其父,令心信解好乐佛法,于是妙庄严王,与群臣眷属俱,净德夫人与后宫婇女眷属俱,其王二子与四万二千人俱,一时共诣佛所,到已头面礼足,绕佛三匝却住一面。尔时彼佛,为王说法示教利喜,王大欢悦,尔时妙庄严王及其夫人,解颈真珠璎珞价直百千,以散佛上,于虚空中化成四柱宝台,台中有大宝床,敷百千万天衣,其上有佛结跏趺坐,放大光明。
...(第0135部~添品妙法莲华经八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一三卷
...二子,欲重宣其意,以偈白母:愿母放我等,出家作沙门,诸佛甚难值,我等随佛学,如优昙波罗,值佛复难是,脱诸难亦难,愿听我出家。
母即告言,听汝出家,所以者何?佛难值故,于是二子白父母言,善哉父母!愿时往诣云雷音宿王华智佛所亲觐供养,所以者何?佛难得值,如优昙波罗华,又如一眼之龟值浮木孔,而我等宿福深厚生值佛法,是故父母,当听我等令得出家,所以者何?诸佛难值时亦难遇,彼时妙庄严王,后宫八万四千人,悉皆堪任受持是法华经,净眼菩萨,于法华三昧久已通达,净藏菩萨,已于无量百千万亿劫通达离诸恶趣三昧,欲令一切众生离诸恶趣故,其王夫人,得诸佛集三昧,能知诸佛秘密之藏,二子如是以方便力善化
其父,令心信解好乐佛法,于是妙庄严王,与群臣眷属俱,净德夫人与后宫婇女眷属俱,其王二子与四万二千人俱,一时共诣佛所,到已头面礼足,绕佛三匝却住一面。尔时彼佛,为王说法示教利喜,王大欢悦,尔时妙庄严王及其夫人,解颈真珠璎珞价直百千,以散佛上,于虚空中化成四柱宝台,台中有大宝床,敷百千万天衣,其上有佛结跏趺坐,放大光明。
尔时妙庄严王作是念,佛身希有端严殊特,成就第一微妙之色,时云雷音宿王华智佛告四众言,汝等见是妙庄严王于我前合掌立不?此王于我法中作比丘,精勤修习助佛道法,当得作佛,号娑罗树王,国名大光,劫名大高王,其娑罗树王佛,有无量菩萨众及无量声闻,其国平正,功德如是,其王即时以国付弟,...(第0135部~添品妙法莲华经八卷)
...异国成无上道,如金刚智慧光明菩萨摩诃萨。复次八十九王子,又作是愿,愿取如是庄严佛土,如普贤菩萨摩诃萨所修佛土等无差别。
“尔时,八万四千小王,各各别异作殊胜愿,人人自取种种庄严上妙佛土。尔时,宝藏如来各各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当来之世各在余国,同共一时成无上道。’
“尔时,九十二亿众生亦各发愿,取种种庄严胜妙佛土。时,宝藏如来一切皆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汝等来世于余国土,同共一时成无上道。’
“善男子,尔时宝海梵志有八十子,即是宝藏如来之兄弟也,其最长子名海地尊。善男子,尔时宝海梵志告其长子言:‘汝今可取微妙清净庄严佛土。’其子答言:‘唯愿尊者先师子吼。’其父告言:‘我之所愿当最后说。’其子复言:‘我今所愿,当取清净、不清净耶?’父复答言:‘若有菩萨成就大悲,尔乃取于不清净世界。何以故?欲善调伏众生垢故。如是之事,汝自知之。’
“善男子,尔时海地尊至宝藏如来所,在于佛前白佛言:‘世尊,我愿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人有寿八万岁时,如今佛世,尔乃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今又愿令我国土所有众生,薄淫恚痴,厌离身心,怖畏生死见其过患,来至我所出家学道。我于尔时为诸众生说三乘法。世尊,若我所愿成就得己利者,唯愿世尊授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
|
|
|
|
|
|
|
7#
樓主 |
發表於 2021-4-17 14:11:10
|
只看該作者
’
“尔时,宝藏如来告海地尊言:‘善男子,未来之世过一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入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是时有劫名曰遍敷优钵罗华,此佛世界当名愿爱,是时人民寿八万岁,汝于是中成阿耨多罗三藐...(第0138部~悲华经十卷)
... 持妙珍宝, 如主藏臣;
功德自在, 如师子王;
不可倾动, 如须弥山;
心不波荡, 如大海水;
于罪不罪, 其心如地;
除诸烦恼, 如清净水;
烧诸结使, 如火猛焰;
无诸障碍, 犹如大风;
示现实法, 如四天王;
所雨法雨, 如大龙王;
充足一切, 犹如时雨;
破诸外道, 如大论师;
功德妙音, 如须曼华;
说法妙音, 犹如梵天;
除诸苦恼, 如大医王;
等心一切, 如母爱子;
摄取众生, 犹如慈父;
身不可坏, 如金刚山;
能断爱枝, 犹如利刀;
广渡生死, 犹如船师;
以智济人, 犹如舟船;
光明清凉, 如月盛满;
开众生华, 如日初出;
能与众生, 沙门四果,
犹如秋树, 生诸果实;
仙圣围绕, 犹如凤凰;
其意深广, 犹如大海;
等心众生, 犹如草木;
知诸法相, 如观空拳;
等心行世, 平如水相;
成就妙相, 善于大悲;
能与无量, 众生授记。
我今调伏, 无量众生,
唯愿如...(第0138部~悲华经十卷)
...要修诸忍,
与诸结使, 烦恼贼斗,
拔出无量, 一切众生,
安止住于, 寂灭道中。’
“善男子,宝海梵志说此偈赞佛已,是时一切大众皆赞叹言:‘善哉!善哉!大丈夫,善能赞叹如来法王。’尔时,梵志复白佛言:‘世尊,我已教化无量亿众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诸众生已各愿取净妙世界,离不净土,以清净心种诸善根,善摄众生而调伏之。火鬘摩纳等一千四人,皆悉读诵毗陀外典,如来已为是诸人等授其记莂,于贤劫中当成为佛。有诸众生多行贪淫、瞋痴、憍慢,悉当调伏于三乘中。是一千四佛所放舍者,所谓:众生厚重烦恼,五浊恶世能作五逆,毁坏正法,诽谤圣人,行于邪见,离圣七财,不孝父母,于诸沙门、婆罗门所心无恭敬,作不应作,应作不作,不行福事,不畏后世,于三福处无心欲行,不求天上人中果报,勤行十恶趣、三不善,离善知识,不知亲近真实智慧,入于三有生死狱中,随四流流没在灰河,为痴所盲离诸善业,专行恶业。如是众生,诸佛世界所不容受,是故摈来集此世界,以离善业,行不善业行,于邪道重恶之罪积如大山。尔时,娑婆世界贤劫中人寿命千岁,是一千四佛大悲不成,不取如是弊恶之世,令诸众生流转生死,犹如机关无有救护,无所依止,无舍无灯,受诸苦恼而反舍放;各各愿取净妙世界,净土众生已自善调,其心清净,已种善根勤行精进,已得供养无量诸佛而更摄取。世尊,是诸人等为实尔不?’尔时,世尊即告梵志:‘实如...(第0138部~悲华经十卷)
...我至其所,以诸供具而供养之,种种咨问出家之法,持清净戒,广学多闻,专修三昧,勤行精进说微妙法,唯除如来,余无能胜。是时,或有钝根众生无诸善根,堕在邪见,行不正道,作五逆罪,毁坏正法,诽谤圣贤,重恶之罪犹如大山,我时当为如是众生,说于正法摄取调伏。佛日没已,我于其后自然当作无量佛事。伽那迦牟尼、迦叶佛等住世说法,乃至自然作于佛事亦复如是。乃至人寿千岁,我于尔时劝诸众生于三福处,过千岁已上生天上,为诸天人讲说正法令得调伏。乃至人寿百二十岁,尔时众生愚痴自在,自恃端正种姓豪族,有诸放逸、悭吝、嫉妒,堕在黑闇五浊恶世,厚重贪欲、瞋恚、愚痴、憍慢、悭吝、嫉妒,非法行欲,非法求财,行邪倒见,离圣七财,不孝父母,于诸沙门、婆罗门所不生恭敬,应作不作,作不应作,不行福事,不畏后世,不勤修集于三福处,不乐三乘,于三善根不能修行,专为三恶,不修十善,勤行十恶,其心常为四倒所覆,安止住于四破戒中,令四魔王常得自在,[漂+寸]在四流,五盖盖心。当来世中,如是众生六根放逸,行八邪法,入大罪山,起诸结缚,不求天上人中果报,邪倒诸见趣于邪道,行于五逆,毁坏正法,诽谤圣人,离诸善根,贫穷下贱,无所畏忌,不识恩义,失于正念,轻蔑善法,无有智慧,不能学问,破戒谀谄,以嫉妒心于所得物不与他分,互相轻慢无有恭敬,懒惰懈怠,诸根缺漏,身体羸劣,乏于衣服,亲近恶友,处胎失念,以受种种苦恼故恶色燋悴,其眼互视无惭无愧,互相怖畏...(第0138部~悲华经十卷)
...禁,余如上说。于如是等烦恼乱世,当成为佛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离生死轮,转正珐輪,破坏四魔。尔时,有大名声十方遍满无量无边诸佛世界,有声闻大众千二百五十,次第于四十五岁中,成就如是无量佛事,如汝所愿具足无缺。是无量净王成佛时寿命无量,虽于无量无边劫中,亦能成就如是佛事等无差别。汝善丈夫,般涅槃后,正法住世满一千岁;正法灭已,汝诸舍利,如汝所愿作于佛事,久久在世利益众生如上所说。’
“善男子,尔时会中有一梵志,名相具足,作如是言:‘善大丈夫,若于来世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为菩萨时在在生处,我当为汝常作侍使,恒以慈心奉给所须。至一生时,复当作父。汝成佛已作大檀越,亦当授我无上道记。’时有海神,名曰调意,复作是言:‘善大丈夫,从今已往在在之处,乃至一生愿我常当为汝作母。汝成佛已,亦当授我无上道记。’时有水神,复作是言:‘从今已往,所在之处乃至一生,愿我常当作汝乳母。汝成佛已,亦当授我无上道记。’有二帝释,一名善念,二名宝念,复作是言:‘善大丈夫,汝成佛已,我等当作智慧、神足声闻弟子。’复有帝释名善见足,作如是言:‘大悲,从今已往在在之处,乃至一生常为汝子。’有须弥山神名善乐华,复作是言:‘大悲,汝乃至一生常为汝妇。成佛道已,亦当授无上道记。’复有阿修罗王名胸臆行,复作是言:‘大悲,于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为菩萨时,乃至一生于其中间,我当为...(第0138部~悲华经十卷)
...观有为法从因缘生,劝化众生令得知见,观一切法如镜中像、如热时炎、如水中月,于诸法中皆知无我无生无灭,第一寂静微妙涅槃。复令无量无边众生,安止住于八圣道中。作如是等大利益已,即便命终。寻时复有无量无边百千诸人,以种种供养,供养大悲比丘舍利。其所供养悉如转轮圣王之法,如是大众种种供养大悲舍利,亦复如是。大悲比丘命终之日,宝藏如来所有正法,即于其日灭尽无余。彼诸菩萨以本愿故生诸佛土,或生兜术、人中、龙中,或夜叉中,或阿修罗,生于种种畜生之中。
“善男子,大悲比丘命终之后以本愿故,南方去此十千佛土,有佛世界名曰欢喜,彼中人民寿八十岁,集聚一切诸不善根,喜为杀害,安住诸恶,于诸众生无慈悲心,不孝父母乃至不畏未来之世。大悲比丘以本愿故,生彼世界旃陀罗家,所受身体长大端正,力势刚强,威猛勇健,专念问答,辩才捷疾。如是诸事悉胜于人,以强力势逼捉诸人,作如是言:‘汝今若能受不盗戒,乃去远离种种邪见行正见者,当施汝命,给汝所须资产之物,令无所乏。若不受者,我今要当断汝命根,然后乃去。’尔时,诸人长跪叉手,作如是言:‘仁者,今已为我调御,如仁所敕,我今授持,尽其寿命不复偷盗,乃至正见亦复如是。’尔时,强力旃陀罗,往至王所或大臣所,作如是言:‘我今困乏资产之具,所谓饮食、医药、衣服、卧具、香华、金银钱货、真珠、琉璃、珂贝、璧玉、珊瑚、琥珀、真宝、伪宝。若我得此种种物已,持施众生。’尔时,国王、大臣...(第0138部~悲华经十卷)
...。我当出家至阿兰若处,修诸仙法,学梵净行。’思惟是已,寻分此地为五百分,等与诸子即便出家,至南海边郁头摩树大林之中,食诸果子渐渐修学,得五神通。
“善男子,时阎浮提有五百商人,入于大海欲采珍宝。有一商主名曰满月,此人先世福德缘故,得如所愿至于宝渚,多取种种诸珍宝已,即欲发引还阎浮提。尔时,海神高声涕哭,多有诸龙心怀瞋恚欲害商人。有一龙王名曰马坚,是大菩萨,以本愿故生于龙中,起发悲心救护诸商,令得安隐过于大海至彼岸边,龙王然后还本住处。尔时,复有大恶罗刹,随逐商人如影随形欲为虐害。是恶罗刹即于其日放大恶风,时诸商人迷闷失道,生大怖畏失声号哭,称唤诸天摩醯首罗、水神、地神、火神、风神,复称父母、妻子、眷属,愿救济我。善男子,我于尔时以净天耳闻其音声,寻往其所,以柔软音而慰抚之:‘莫生怖畏,当示汝道,令汝安隐还阎浮提。’善男子,我于尔时白叠缚臂,以油灌之,燃以为炬,发真实言:‘我先以于郁头摩林,三十年中专精修行四无量心,为诸众生食啖果子,劝化八万四千诸龙、夜叉、神等,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善根因缘,今燃此臂为示道故,令是诸商安隐得还阎浮提中。’燃臂乃至七日七夜,此诸商人寻便安隐还阎浮提。善男子,我于尔时复作善愿:‘若阎浮提无诸珍宝,若我必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己利者,当作商主,于一一天下七返雨宝。复入大海取如意珠,于一一天下复雨种种杂厕宝物,如是次第遍此世界,乃至十方无...(第0138部~悲华经十卷)
...令住十善及三乘中;如是遍于十方无量无边阿僧祇等五浊恶世无佛国土,作夜叉像调伏众生,令行十善住三乘中。我于往昔恐怖众生令行十善住三乘中,以是业因缘故,今得坐于菩提树下,欲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天魔波旬与诸大众,来至我所欲得坏乱我菩提道。善男子,略说我为菩萨之时檀波罗蜜。
“善男子,诸大菩萨甚深法忍、微妙总持、解脱三昧,我于尔时悉未得之,唯除二身有漏五通。我于尔时作此大事,令无量无边阿僧祇人,安止住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量无边阿僧祇人,安止住于辟支佛乘;无量无边阿僧祇人,安止住于声闻乘中;况复兼得供养诸佛,如一佛世界微尘数等一一佛边所得功德,数如大海诸水渧等!供养无量声闻、缘觉、师长、父母、五通神仙,亦复如是。如我昔者为菩萨时,自以血肉供给众生,如是大悲,今诸罗汉悉无是心。”
入定三昧门品第六
尔时,佛告寂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如我今者,以佛眼见十方世界如一佛土微尘等诸佛世尊般涅槃者,皆悉是我昔所劝化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行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者,未来之世亦复如是。善男子,我今见此东方世界无量无边阿僧祇等诸佛世尊,今现在世转正珐輪,亦是我昔初劝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行六波罗蜜者;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善男子,东方去此八十九亿诸佛世界,彼有世界名曰善华,是中有佛,号无垢功德光明王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第0138部~悲华经十卷)
...度集经八卷
吴天竺三藏法师康僧会译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第一上凡十章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菩萨名阿泥察。佛说经道。常靖心恻听。寂然无念。意定在经。众祐知之。为说菩萨六度无极难逮高行。疾得为佛。何谓为六。一曰布施。二曰持戒。三曰忍辱。四曰精进。五曰禅定。六曰明度无极高行。
布施度无极者。厥则云何。慈育人物。悲愍群邪。喜贤成度。护济众生。跨天踰地润弘河海。布施众生。饥者食之。渴者饮之。寒衣热凉。疾济以药。车马舟舆。众宝名珍。妻子国土。索即惠之。犹太子须大拏。布施贫乏。若亲育子。父王屏逐。愍而不怨。
(一)
昔者菩萨。其心通真。睹世无常。荣命难保。尽财布施。天帝释睹菩萨慈育群生布施济众。功勋巍巍。德重十方。惧夺己位。因化为地狱。现于其前曰。布施济众。命终魂灵入于太山地狱。烧煮万毒为施受害也。尔惠为乎。菩萨报曰。岂有施德而入太山地狱者乎。释曰。尔其不信可问辜者。菩萨问曰。尔以何缘处地狱乎。罪人曰。吾昔处世。空家济穷。拯拔众厄。今受重辜处太山狱。菩萨问曰。仁惠获殃。受施者如之乎。释曰。受惠者。命终升天。菩萨报曰。吾之拯济唯为众生。假如子云诚吾愿矣。慈惠受罪吾必为之。危己济众菩萨上志也。释曰。尔何志愿尚斯高行。答曰。吾欲求佛擢济众生。令得泥洹不复生死。释闻圣...(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代其小者。令得须臾之命也。即自投海。海大鱼饱小者得活。魂灵化为鳣鱼之王。身有里数。海边有国。其国枯旱。黎庶饥馑更相吞啖。鱼为流泪曰。众生扰扰其苦痛哉。吾身有里数之肉。可供黎民旬月之乏。即自荡身上于国渚。举国啖之以存生命。辇肉数月而鱼犹生。天神下曰。尔为忍苦其可堪哉。何不放寿可离斯痛也。鱼曰。吾自绝命神逝身腐。民后饥馑将复相啖。吾不忍睹。心为其感矣。天曰。菩萨怀慈难齐。天为伤心曰。尔必得佛度吾众生矣。有人以斧斫取其首。鱼时死矣。魂灵即感为王太子。生有上圣之明。四恩弘慈。润齐二仪。愍民困穷言之哽咽。然国尚旱。靖心齐肃退食绝献。顿首悔过曰。民之不善。咎在我身。愿丧吾命惠民雨泽。日日哀恸犹至孝之子遭圣父之丧矣。精诚达远。即有各佛五百人来之其国界。王闻心喜悦若无身。奉迎稽首。请归正殿。皇后太子靡不肃虔。最味法服供足所乏。五体投地稽首叩头。涕泣而曰。吾心秽行浊。不合三尊四恩之教。苦酷人民罪当伐己流被下劣。枯旱累载。黎庶饥馑怨痛伤情。愿除民灾以祸罪我。诸各佛曰。尔为仁君。慈恻仁惠。德齐帝释。诸佛普知。今授汝福慎无戚也。便疾敕民皆令种谷。王即如命。男女就业家无不修。稻化为蓏。农臣以闻。王曰。须熟。蓏实覆国。皆含稻穬。中容数斛。其味苾芬。香闻一国。举国欣怿叹咏王德。四境仇国皆称臣妾。黎民云集。国界日长。率土持戒归命三尊。王及臣民寿终之后皆生天上。佛言。时贫人者吾身是也。累劫仁惠拯济众生。功不徒朽。今...(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与吾愿。吾今得之。今尔鬼[魅-未+勿]糸发之邪力。焉能遏吾正真之势乎。即说经曰。吾自无数劫来。饮母乳湩。啼哭之泪。身死血流。海所不受。恩爱难绝。生死难止。吾尚欲绝恩爱之本止生死之神。今世抒之不尽。世世抒之。即住并两足。瓢抒海水投铁围外。有天名遍净。遥闻之深自惟曰。昔吾于锭光佛前闻斯人获其志愿。必为世尊度吾众生。天即下助其抒水。十分去八。海神悔怖曰。斯何人哉。而有无极之灵乎。斯水尽矣。吾居坏也。即出众宝空其诸藏以与普施。普施不受曰。唯欲得吾珠耳。诸神还其珠。普施返其水旋其本土。寻路布施。所过之国。国无贫民。处处诸国无不改操五戒十善以为国政。开狱大赦。润逮众生。遂至得佛。佛告诸沙门。普施者我身是。父者白净王是。母者即吾母舍妙是。道士女者今俱夷是。时银城中天者今现阿难是。金城中天者目连是。琉璃城中天者舍利弗是。菩萨累劫勤行四恩。誓愿求佛拯济众生。菩萨慈惠度无极行布施如是。
(一○)
昔者菩萨为大国王。名曰长寿。太子名长生。其王仁恻。恒怀悲心。愍伤众生。誓愿济度。精进不惓。刀杖不行。臣民无怨。风雨时节。宝谷丰沃。邻国小王执操暴虐。贪残为法。国荒民贫。谓群臣曰。吾闻长寿。其国丰富。去斯不远。怀仁不杀。无兵革之备。吾欲夺之其可获乎。群臣曰可。则兴战士到大国界。蕃屏之臣。驰表其状惟愿备豫。长寿则会群臣议曰。彼王来者。惟贪吾国民众宝多。若与之战。必伤民命。利己残民贪而不仁。吾不为也...(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不惓。刀杖不行。臣民无怨。风雨时节。宝谷丰沃。邻国小王执操暴虐。贪残为法。国荒民贫。谓群臣曰。吾闻长寿。其国丰富。去斯不远。怀仁不杀。无兵革之备。吾欲夺之其可获乎。群臣曰可。则兴战士到大国界。蕃屏之臣。驰表其状惟愿备豫。长寿则会群臣议曰。彼王来者。惟贪吾国民众宝多。若与之战。必伤民命。利己残民贪而不仁。吾不为也。群臣佥曰。臣等旧习军谋兵法。请自灭之。无劳圣思。王曰。胜则彼死。弱则吾丧。彼兵吾民皆天生育。重身惜命。谁不然哉。全己害民。贤者不为也。群臣出曰。斯天仁之君不可失也。自相捡率以兵拒贼。长寿觉之。谓太子曰。彼贪吾国怀毒而来。群臣以吾一人之身欲残民命。今吾委国。庶全天民。其义可乎。太子曰诺。父子踰城。即改名族隐于山草。于是贪王遂入其国。群臣黎庶失其旧君。犹孝子丧其亲。哀恸躃踊无门不然。贪王募之黄金千斤钱千万。长寿出于道边树下坐精思。悲愍众生生死勤苦。不睹非常、苦、空.非身。为欲所惑其苦无数。远国梵志。闻王好施济众生之命。远来归穷于树下息。俱相问讯。各陈本末。梵志惊曰。天王何缘若兹乎。流泪自陈。吾余年无几。故来乞丐。庶存余命。大王亡国。吾命穷矣。即为哀恸。王曰。子来归穷。而正值吾失国。无以济子。不亦痛乎。抆泪而曰。吾闻新王募吾甚重。子取吾首可获重赏。答曰不然。遥服天王仁济众生润等天地。故委本土庶蒙自济。今敕斩首不敢承命矣。王曰。身为朽器岂敢保哉。夫生有死。孰有常存。若子不取会为灰土...(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问讯。各陈本末。梵志惊曰。天王何缘若兹乎。流泪自陈。吾余年无几。故来乞丐。庶存余命。大王亡国。吾命穷矣。即为哀恸。王曰。子来归穷。而正值吾失国。无以济子。不亦痛乎。抆泪而曰。吾闻新王募吾甚重。子取吾首可获重赏。答曰不然。遥服天王仁济众生润等天地。故委本土庶蒙自济。今敕斩首不敢承命矣。王曰。身为朽器岂敢保哉。夫生有死。孰有常存。若子不取会为灰土矣。梵志曰。天王布天仁之惠。必欲殒命以济下劣者。惟愿散手相寻去耳。王即寻从之。故城门令缚以闻。国人睹王哀号动国。梵志获赏。贪王。命于四衢生烧杀之。群臣启曰。臣等旧君当就终没。乞为微馔以赠死灵。贪王曰可。百官黎民哀恸塞路。躃踊宛转靡不呼天。太子长生亦佯卖樵当父前立。父睹之仰天曰。违父遗诲。含凶怀毒。蕴于重怨。连祸万载非孝子矣。诸佛四等弘慈之润。德韬天地。吾寻斯道杀身济众。犹惧不获孝道微行。而况为虐报仇者乎。不替吾言可谓孝矣。子不忍视父死。还入深山。王命终矣。太子哀呼。血流于口。曰吾君虽有临终尽仁之诫。吾必违之当诛毒鸩。遂出佣赁。为臣种菜。臣偶行园睹菜甚好。问其意状。园监对曰。市赁一人妙于园种。臣现问曰。悉所能乎。曰百工之巧。吾为其首。臣请其王令为上馔。有踰太官。王曰。斯食谁为之乎。臣以状对。王即取之令为厨监。每事可焉。擢为近臣告之曰。长寿王子吾之重仇。今以汝为蕃屏即曰唯然。王曰。好猎乎。对曰。臣好之。王即出猎。驰马逐兽与众相失。唯与长生俱处山三日遂至饥困。解剑授长生枕其膝眠。长生曰。今得汝不乎。拔剑欲斩之。忽忆父命。曰。违父之教为不孝矣。复剑而止。王寤曰。属梦长生欲斩吾首。将何以也。对曰。山有强鬼喜为灼热。臣自侍卫。将何惧...(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矣。诸佛四等弘慈之润。德韬天地。吾寻斯道杀身济众。犹惧不获孝道微行。而况为虐报仇者乎。不替吾言可谓孝矣。子不忍视父死。还入深山。王命终矣。太子哀呼。血流于口。曰吾君虽有临终尽仁之诫。吾必违之当诛毒鸩。遂出佣赁。为臣种菜。臣偶行园睹菜甚好。问其意状。园监对曰。市赁一人妙于园种。臣现问曰。悉所能乎。曰百工之巧。吾为其首。臣请其王令为上馔。有踰太官。王曰。斯食谁为之乎。臣以状对。王即取之令为厨监。每事可焉。擢为近臣告之曰。长寿王子吾之重仇。今以汝为蕃屏即曰唯然。王曰。好猎乎。对曰。臣好之。王即出猎。驰马逐兽与众相失。唯与长生俱处山三日遂至饥困。解剑授长生枕其膝眠。长生曰。今得汝不乎。拔剑欲斩之。忽忆父命。曰。违父之教为不孝矣。复剑而止。王寤曰。属梦长生欲斩吾首。将何以也。对曰。山有强鬼喜为灼热。臣自侍卫。将何惧矣。王复还卧。如斯三者也。遂投剑曰。吾为仁父原赦尔命。王寤曰。梦见长生原吾命矣。太子曰。长生者吾身是也。念父追仇之于今矣。吾父临没口遗仁诫。令吾遵诸佛忍辱恶来善往之道。而吾含极愚之性。欲以两毒相注。三思父诫三释剑矣。愿大王疾相诛除重患也。身死神迁。恶意不生。王悔过曰。吾为暴虐不别臧否。子之先君。高行纯备。亡国不亡行。可谓上圣乎。子存亲全行。可谓孝乎。吾为豺狼残生苟饱。今命在子赦而不戮。后岂违之乎。今欲返国由何道也。对曰。斯惑路者吾之为也。将王出林与群寮会。王曰。诸君识长生不乎。佥曰不识。王曰。斯即长生矣。今还其国。吾返本居。自今为伯仲祸福同之。立太子之日。率土悲喜交并莫不称寿。贪王还其国更相贡献。遂致隆平。佛告诸沙门。时长寿王者吾身是也。太子者阿难是。贪王者调达是。调达世世毒意向我。我辄济之。阿难与调达本自无怨。故不相害也。吾世世忍不可忍者。制意立行。故今得佛为三界尊。菩萨慈惠度无极行布施如是。...(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稽首十方流涕誓曰。群生危者吾当安之。背真向邪者。吾当令归命三尊。今以首拔子之穷。令子无罪矣。引剑自毁。以济彼难。梵志以首冠剑诣彼王所。王问旧臣。仁王力当千人。而为此子所获乎。旧臣顿首躃地。哀恸痛莫能对。更问梵志。梵志本末陈之。兆民路踊巷哭。或吐血者。或息绝而尸视者。彼王逮臣武士巨细靡不噢咿。王仰天长叹曰。吾无道哉。残天仁子矣。取仁王尸及首连之以金薄。其身坐着殿上。三十二年为天子。后乃立其子为王。邻国靡不子爱之也。仁王寿终即生天上。佛告诸比丘。仁王者我身是。邻国王者目连是。其国群臣者今诸比丘是。菩萨慈惠度无极行布施如是。
(一二)波罗奈国王经
昔者波罗奈国王太子名迦兰。兄弟二人。父王丧身。以国相让。无适立者。兄将妻遁迈入山学道。止临江水。时他国有犯罪者。国政杌其手足截其鼻耳败舡流之。罪人呼天相属。道士闻之怆然。悲楚曰。彼何人哉。厥困尤甚。夫弘慈恕己危命济群生之厄者。斯大士之业矣。投身于水荡波截流。引舟着岸。负之还居。勤心养护。疮愈命全。积年有四。慈育无倦。妻淫无避与罪人通谋杀其婿。曰子杀之吾与子居。罪人曰。彼贤者矣。奈何杀之。妻辞如前。罪人曰。吾无手足不能杀也。妻曰子坐。吾自有计矣。诈为首疾。告其婿曰。斯必山神所为也。吾欲解之。明日从君以求祈福。婿曰大善。明日遂行山岸高四十里。三面壁立。睹者皆惧。妻曰。术法子向日立。吾自祭之。婿即向日妻佯绕之数周。推落山下。山半有树。...(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一四卷
...施。汝其逆之。贵汝善行赐汝必多。明日从王乞丐。王默识之。具为群臣说妻本末。一臣曰当烧之。一臣曰斩之。执法大臣曰。夫罪莫大于去正入邪为悖逆之行者矣。当钉凶人着蛊女之背使长负焉。群臣佥曰。善哉从其所好。执持之明矣。王以十善化民靡不欣戴。王逮臣民终生天上。罪人夫妻死入地狱。佛告诸比丘。时王者我身是。罪人者调达是。妻者怀杅女子是。菩萨慈惠度无极行布施如是。
(一三)萨和檀王经
昔者国王号萨和檀。解曰一切施也。有所求索不逆人意。布施如是。其王名字流闻八方莫不闻知。时文殊师利欲往试之。化作年少婆罗门。从异国来诣王宫门。语守门者。我从远来欲见大王。时守门者即白如此。王甚欢喜。即出奉迎。如子见父。前为作礼。便请令坐。问讯。道人所从来耶。冒涉涂路得无疲倦。逝心言。我在他国闻王功德。故来相见。今欲乞丐。王言大善。所欲得者莫自疑难。今我名为一切之施。欲求何等。婆罗门言。我不用余。欲得王身与我作奴。及王夫人为我作婢。若能尔者便随我去。王甚欢悦。报言大善。今我身者。定自可得愿属道人供给使令。其夫人者大国王女当往问之。时王即入语夫人言。今有道人。年少端正。从远方来。欲乞我身持用作奴。今复并欲索卿作婢。当如之何。其夫人言。王报云何。王言。我已许之作奴。未许卿耳。时夫人言。王为相弃独自得便不念度我。是时夫人即随王出。白道人言。愿得以身供道人使。时婆罗门复语王言。审实尔不。吾今欲去。王白道人。我生布...(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佛告阿难。是时王者即我身是。时夫人者今俱夷是。时太子者今罗云是。佛言。阿难。我宿命时。布施如是。用一切人故不惜身命。至无数劫无有恨悔。无所荣冀。自致正觉。菩萨慈惠度无极行布施如是。
(一四)须大拏经
昔者叶波国王号曰湿随。其名萨阇。治国以正。黎庶无怨。王有太子。名须大拏。容仪光世。慈孝难齐。四等普护。言不伤人。王有一子宝之无量。太子事亲同之于天。有知之来。常愿布施拯济群生。令吾后世受福无穷。愚者不睹非常之变。谓之可保。有智之士照有五家。乃尚布施之士。十方诸佛缘一觉无所著尊靡不叹施为世上宝。太子遂隆普施。惠逮众生。欲得衣食者应声惠之。金银众珍车马田宅无求不与。光馨远被。四海咨嗟。父王有一白象。威猛武势躃六十象。怨国来战。象辄得胜。诸王议曰。太子贤圣无求不惠。遣梵志八人之太子所令乞白象。若能得之吾重谢子。受命即行。着鹿皮衣履屣执瓶。[肆-聿+支]杖远涉历诸郡县千有余里到叶波国。俱柱杖翘一脚向宫门立。谓卫士曰。吾闻太子布施贫乏润逮群生。故自远涉乞吾所乏卫士即入如事表闻。太子闻之欣然驰迎。犹子睹亲。稽首接足慰劳之曰。所由来乎苦体如何。欲所求索以一脚住乎。对曰。太子德光周闻八方。上达苍天下至黄泉。巍巍如太山靡不叹仰。卿为天人之子。吐言必信审。尚布施不违众愿者。今欲乞丐行莲华上白象。象名罗阇和大檀。太子曰大善。唯上诸君金银杂宝恣心所求。无以自难。即敕侍者。疾被白象金银鞍勒牵之来...(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逢梵志来从乞马。以马惠之。自于辕中挽车进道。又逢梵志来丐其车。即下妻子以车惠之。太子车马衣裘身宝杂物。都尽无余。令妻婴女。己自抱男。处国之时施彼名象众宝车马。至见毁逐。未曾恚悔。和心相随。欢喜入山。三七二十一日乃到檀特山中。太子睹山树木茂盛流泉美水甘果备焉。凫雁鸳鸯游戏其间。百鸟嘤嘤相和悲鸣。太子睹之谓其妻曰。尔观斯山。树木参天鲜有折伤。群鸟悲鸣。每处有泉。众果甚多以为饮食。唯道是务无以违誓。山中道士皆守节好学。有一道士名阿周陀。久处山间有玄妙之德。即与妻子诣之稽首。却叉手立。向道士曰。吾将妻子来斯学道。愿垂洪慈诲成吾志也。道士诲之。太子则焉。柴草为屋。结发葌服。食果饮泉。男名耶利。衣小草服从父出入。女名罽拏延。着鹿皮衣从母出入。处山一宿。天为增泉其味重甘。生药树木名果茂盛。后有鸠留县老贫梵志。其妻年丰。颜华端正。提瓶行汲。道逢年少遮要调曰。尔居贫乎无以自全。贪彼老财庶以归居。彼翁学道内否不通教化之纪。希成一人。专愚[怡-台+龍]悷。尔将所贪乎。颜状丑黑。鼻正匾[匚@虎]。身体缭戾。面皱唇[多*頁](丁可反)。言语蹇吃。两目又青。状类若鬼。举身无好。孰不恶憎。尔为室家将无愧厌乎。妇闻调婿流泪而云。吾睹彼翁鬓须正白。犹霜着树。朝夕希心欲其早丧未即从愿。无如之何。归向其婿如事具云。曰子有奴使妾不行汲。若其如今吾去子矣。婿曰。吾贫缘获给使乎。妻曰。吾闻布施上士名须大拏。洪慈济众虚耗其国。...(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王逮群臣。徙着山中。其有两儿。乞则惠卿。妻数有言。爱妇难违。即用其言。到叶波国。诣宫门曰。太子安之乎。卫士上闻。王闻斯言。心结内塞。涕泣交流。有顷而曰。太子见逐。惟为斯辈。而今复来乎。请现劳徕问其所以。对曰。太子润馨。遐迩咏歌。故远归命。庶自稣息。王曰。太子众宝布施都尽。今处深山。衣食不充。何以惠子。对曰。德徽巍巍。远自竭慕。贵睹光颜没齿无恨也。王使人示其径路。道逢猎士曰。子经历诸山。宁睹太子不。猎士素知太子迸逐所由。勃然骂曰。吾斩尔首问太子为乎。梵志恧然而惧曰。吾必为子所杀矣。当权而诡之耳。曰王逮群臣令呼太子还国为王。答曰大善。喜示其处。遥见小屋。太子亦睹其来。两儿睹之中心怛惧。兄弟俱曰。吾父尚施而斯子来。财尽无副。必以吾兄弟惠与之。携手俱逃。母故掘荫其陷容人。二儿入中以柴覆上。自相诫曰。父呼无应也。太子仰问请其前坐。果浆置前食果饮毕。慰劳之曰。历远疲倦矣。对曰。吾自彼来。举身恼痛。又大饥渴。太子光馨。八方叹懿。巍巍远照有如太山。天神地祇。孰不甚善。今故远归穷。庶延微命。太子恻然曰。财尽无惜矣。梵志曰。可以二儿给养吾老矣。答曰。子远来求儿。吾无违心。太子呼焉。兄弟惧矣。又相谓曰。吾父呼求。必以惠鬼也。违命无应。太子隐其在陷。发柴睹之。儿出抱父战栗涕泣。呼号且言。彼是鬼也。非梵志矣。吾数睹梵志。颜类未有若兹。无以吾等为鬼作食。吾母采果来归何迟。今日定死为鬼所啖。母归索吾。当如牛母索其犊子。狂走哀恸。父必悔矣。太子曰。自生布施未尝微悔。吾以许焉。尔无违矣。梵志曰。子以普慈相惠。儿母归者即败子洪润违吾本愿。不如早去。太子曰。卿愿求儿故自远来。终不敢违。便可速迈。太子。右手沃澡。左手持儿。授彼梵志。梵志曰。吾老气微。儿舍遁迈之其母所。吾缘获之乎。太子弘惠缚以相付。太子持儿令梵志缚。自手执绳端。两儿躃身宛转父前。哀号呼母曰。天神地祇山树诸神。一哀告吾母意云。两儿以惠人。宜急舍彼果可一相见。哀感二仪。山神怆然。为作大响有若雷震。母时采果。心为...(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尽无副。必以吾兄弟惠与之。携手俱逃。母故掘荫其陷容人。二儿入中以柴覆上。自相诫曰。父呼无应也。太子仰问请其前坐。果浆置前食果饮毕。慰劳之曰。历远疲倦矣。对曰。吾自彼来。举身恼痛。又大饥渴。太子光馨。八方叹懿。巍巍远照有如太山。天神地祇。孰不甚善。今故远归穷。庶延微命。太子恻然曰。财尽无惜矣。梵志曰。可以二儿给养吾老矣。答曰。子远来求儿。吾无违心。太子呼焉。兄弟惧矣。又相谓曰。吾父呼求。必以惠鬼也。违命无应。太子隐其在陷。发柴睹之。儿出抱父战栗涕泣。呼号且言。彼是鬼也。非梵志矣。吾数睹梵志。颜类未有若兹。无以吾等为鬼作食。吾母采果来归何迟。今日定死为鬼所啖。母归索吾。当如牛母索其犊子。狂走哀恸。父必悔矣。太子曰。自生布施未尝微悔。吾以许焉。尔无违矣。梵志曰。子以普慈相惠。儿母归者即败子洪润违吾本愿。不如早去。太子曰。卿愿求儿故自远来。终不敢违。便可速迈。太子。右手沃澡。左手持儿。授彼梵志。梵志曰。吾老气微。儿舍遁迈之其母所。吾缘获之乎。太子弘惠缚以相付。太子持儿令梵志缚。自手执绳端。两儿躃身宛转父前。哀号呼母曰。天神地祇山树诸神。一哀告吾母意云。两儿以惠人。宜急舍彼果可一相见。哀感二仪。山神怆然。为作大响有若雷震。母时采果。心为忪忪。仰看苍天不睹云雨。右目瞤左腋痒。两乳湩流出相属。母惟之曰。斯怪甚大。吾用果为。急归视儿将有他乎。委果旋归。惶惶如狂。帝释念曰。菩萨志隆。欲成其弘誓之重任。妻到坏其高志也。化为师子当道而蹲。妇曰。卿是兽中之王。吾亦人中王子。俱止斯山。吾有两儿皆尚微细。朝来未食须望我耳。师子避之。妇得进路。回复于前化作白狼。妇辞如前。狼又避焉。又化为虎。适梵志远。乃遂退矣。妇还睹太子独坐。惨然怖曰。吾儿如之而今独坐。儿常望睹吾以果归。奔走趣吾。躃地复起。跳踉喜笑。曰母归矣。饥...(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乳执之疾驰。正为今也。哀恸呼天。动一山间云。吾子如之当如行求乎。太子睹妻哀恸尤甚。而谓之曰。吾本盟尔隆孝奉遵。吾志大道。尚济众生。无求不惠。言誓甚明。而今哀恸以乱我心。妻曰。太子求道厥劳何甚。夫士家尊在于妻子之间。靡不自由。岂况人尊乎。愿曰。所索必获如一切智。帝释诸天佥然议曰。太子弘道普施无盖。试之以妻观心如何。释化为梵志来之其前曰。吾闻子怀以乾坤之仁。普济群生布施无逆。故来归情。子妻贤贞德馨远闻。故来乞丐。傥肯相惠乎。答曰大善。以右手持水澡梵志手。左手提妻适欲授之。诸天称寿莫不叹善。天地卒然大动。人鬼靡不惊焉。梵志曰止。吾不取也。答曰。斯妇岂有恶耶。妇人之恶斯都无有。妇人之礼斯为备首矣。然其父王唯有斯女。尽礼事婿不避涂炭。衣食趣可不求细甘。勤力精健颜华踰辈。卿取吾喜除患最善。梵志曰。妇之贤快诚如子言。敬诺受之。吾以寄子无以惠人。又曰。吾是天帝释非世庸人也。故来试子。子尚佛慧影范难双矣。今欲何愿恣求必从。太子曰。愿获大富常好布施无贪踰今。令吾父王及国臣民思得相见。天帝释曰善。应时不现。梵志喜获其志行不觉疲。连牵两儿欲得望使。儿王者之孙。荣乐自由。去其二亲为绳所缚。结处皆伤。哀号呼母。鞭而走之。梵志昼寝。二儿迸逃。自沈池中。荷蒻覆上。水虫编身。寤行寻求。又得儿矣。捶杖纵横。血流丹地。天神愍念解缚愈伤。为生甘果令地柔软。兄弟摘果。更相授啖。曰斯果之甘犹苑中果。斯地柔软如王边緼綖矣。兄弟相扶仰天呼母。涕泣流身。梵志所行。其地岑岩。砾石刺棘。身及足蹠。其疮毒痛。若睹树果。或苦且辛。梵志皮骨相连。两儿肌肤光泽。颜色复故。归到其家。喜笑且云。吾为尔得奴婢二人。自从所使。妻睹儿曰。奴婢不尔。斯儿端正。手足悦泽不任作劳。孚行炫卖。更买所使。又为妻使...(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乃之本土。兆民识焉。佥曰。斯太子儿也。大王孙矣。哽噎诣门上闻。王呼梵志将儿入宫。宫人巨细靡不嘘唏。王呼欲抱。两儿不就。王曰何以。儿曰。昔为王孙今为奴婢。奴婢之贱。缘坐王膝乎。问梵志曰。缘得斯儿。对之如事。曰卖儿几钱。梵志未答。男孙剿曰。男直银钱一千。特牛百头。女直金钱二千牸牛二百头。王曰。男长而贱。女幼而贵。其有缘乎。对曰。太子既圣且仁。润齐二仪天下喜附。犹孩依亲。斯获天下之明图。而见远逐捐处山泽。虎狼毒虫与之为邻。食果衣草。雷雨震人。夫财币草芥之类耳。坐见迸弃。故知男贱也。黎庶之女。苟以华色处在深宫。卧即緼綖。盖以宝帐。衣天下之名服。食天下之贡献。故女贵也。王曰。年八孩童有高士之论。岂况其父乎。宫人巨细闻其讽谏莫不举哀。梵志曰。直银钱一千。特牛牸牛各百头。惠尔者善。不者自已。王曰诺。即雇如数。梵志退矣。王抱两孙坐之于膝。王曰。属不就抱。今来何疾乎。对曰。属是奴婢。今为王孙。曰汝父处山何食自供。两儿俱曰。薇菜树果以自给耳。日与禽兽百鸟相娱。亦无愁心。王遣使者迎焉。使者就道。山中树木俯仰屈伸。似有跪起之礼。百鸟悲鸣哀音感情。太子曰。斯者何瑞。妻卧地曰。父意解释。使者来迎。神祇助喜。故兴斯瑞。妻自亡儿卧地。使者到乃起拜王命矣。使者曰。王逮皇后捐食衔泣。身命日衰。思睹太子。太子左右顾望。恋慕山中树木流泉。收泪升车。自使者发举国欢喜。治道扫除豫施帐幔。烧香散华伎乐幢盖。举国趍跄。称寿无量。大子入城顿首谢过。退劳起居。王复以国藏珍宝都付太子劝令布施。邻国困民归化首尾。犹众川之归海。宿怨都然。拜表称臣。贡献相衔。贼寇尚仁。偷贼竞施。干戈戢藏。囹圄毁矣。群生永康。十方称善。积德不休。遂获如来无所著正真道最正觉道法御天人师独步三界为众圣王矣。佛告诸比丘。吾受诸佛重任誓济群生。虽婴极苦。今为无盖尊矣。太子后终生兜术天。自天来下由白净王生。今吾身是也。父王者阿...(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地曰。父意解释。使者来迎。神祇助喜。故兴斯瑞。妻自亡儿卧地。使者到乃起拜王命矣。使者曰。王逮皇后捐食衔泣。身命日衰。思睹太子。太子左右顾望。恋慕山中树木流泉。收泪升车。自使者发举国欢喜。治道扫除豫施帐幔。烧香散华伎乐幢盖。举国趍跄。称寿无量。大子入城顿首谢过。退劳起居。王复以国藏珍宝都付太子劝令布施。邻国困民归化首尾。犹众川之归海。宿怨都然。拜表称臣。贡献相衔。贼寇尚仁。偷贼竞施。干戈戢藏。囹圄毁矣。群生永康。十方称善。积德不休。遂获如来无所著正真道最正觉道法御天人师独步三界为众圣王矣。佛告诸比丘。吾受诸佛重任誓济群生。虽婴极苦。今为无盖尊矣。太子后终生兜术天。自天来下由白净王生。今吾身是也。父王者阿难是。妻者俱夷是。子男罗云是。女者罗汉朱迟母是。天帝释者弥勒是。射猎者优陀耶是。阿周陀者大迦叶是。卖儿梵志者调达是。妻者今调达妻旃遮是。吾宿命来勤苦无数。终不恐惧而违弘誓矣。以布施法为弟子说之。菩萨慈惠度无极行布施如是。
六度集经卷第三
布施度无极第一下凡十一章
(一五)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昔者有国王号和默。王行仁平。爱民若子。正法治国。民无怨心。其国广大郡县甚多。境界炽盛。五谷丰熟。国无灾毒。寿八万岁。和默圣王明令宫中。皇后贵人百官侍者。执纲维臣。教以正法。各理所部。王常慈心愍念众生。悲其愚惑狂悖自坠。寻存道原喜无不加。哀护众生...(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勒是。射猎者优陀耶是。阿周陀者大迦叶是。卖儿梵志者调达是。妻者今调达妻旃遮是。吾宿命来勤苦无数。终不恐惧而违弘誓矣。以布施法为弟子说之。菩萨慈惠度无极行布施如是。
六度集经卷第三
布施度无极第一下凡十一章
(一五)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昔者有国王号和默。王行仁平。爱民若子。正法治国。民无怨心。其国广大郡县甚多。境界炽盛。五谷丰熟。国无灾毒。寿八万岁。和默圣王明令宫中。皇后贵人百官侍者。执纲维臣。教以正法。各理所部。王常慈心愍念众生。悲其愚惑狂悖自坠。寻存道原喜无不加。哀护众生如天帝释。杀盗淫泆两舌恶口妄言绮语嫉妒恚痴。如此之凶无余在心。孝顺父母敬爱九亲。寻追贤者尊戴圣人。信佛信法信沙门言。信善有福为恶有殃。以斯忠政十善明法自身执行。重敕后妃下逮贱妾。皆令尊奉相率为善。布告四镇臣民巨细皆令带诵心执修行。国有贫者不任穷困。失计行盗财主得之。将以启闻。王曰。尔盗乎。盗者曰。实盗。王曰尔何缘盗乎。盗者曰。实贫困无以自活。违圣明法蹈火行盗。王怅愍之。嘉其至诚。恧然内愧。长叹而云。民之饥者即吾饿之。民之寒者即吾裸之。重曰。吾势能令国无贫者。民之苦乐在我而已。即大赦其国出藏珍宝布施困乏。饥渴之人即饮食之。寒者衣之。病者给药。田园舍宅金银珠玑。车马牛钱恣意所索。飞鸟走兽都及众虫。五谷刍草亦从所好。自王布施之后。国丰民富相率以道。民无杀者。盗人财...(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丘是。调达怀吾六亿品经。言顺行逆。死入太山地狱。槃特比丘。怀吾一句。乃致度世。夫有言无行。犹膏以明自贼。斯小人之智也。言行相扶。明犹日月。含怀众生成济万物。斯大人之明也。行者是地。万物所由生矣。菩萨慈惠度无极行布施如是。
(二三)
昔有独母为理家赁。守视田园。主人有徨。饷过食时。时至欲食沙门从乞。心存斯人。绝欲弃邪厥行清真。济四海饿人不如少惠净戒真贤者。以所食分尽着钵中。莲华一枚着上贡焉。道人现神足放光明。母喜叹曰。真所谓神圣者乎。愿我后生百子若兹。母终神迁应为梵志嗣矣。其灵集梵志小便之处。鹿舐小便即感之生。时满生女。梵志育焉。年有十余。光仪庠步。守居护火。女与鹿戏。不觉火灭。父还恚之。令行索火。女至人聚。一躇步处一莲华生。火主曰。尔绕吾居三匝。以火与尔。女即顺命。华生陆地围屋三重。行者住足靡不雅奇。斯须宣声闻其国王。王命工相相其贵贱。师曰。必有圣嗣传祚无穷。王命贤臣娉迎礼备。容华奕奕。宫人莫如。怀妊时满生卵百枚。后妃逮妾靡不嫉焉。豫刻芭蕉为鬼形像。临产以发被覆其面。恶露涂芭蕉以之示王。众妖弊明。王惑信矣。群邪以壶盛卵。密覆其口投江流矣。天帝释下以印封口。诸天翼卫。顺流停止。犹柱植地。下流之国。其王于台遥睹水中有壶流下。韑辉光耀似有乾灵。取之观焉。睹帝印文。发得百卵。令百妇人怀育温暖。时满体成。产为百男。生有上圣之智。不启而自明。颜景跨世。相好希有。力干势援。兼人百...(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兼人百倍。言音之响有若师子之吼。王即具白象百头七宝鞍勒。以供圣嗣。令征邻国。四邻降伏。咸称臣妾。又伐所生之国。国人巨细靡不悚栗。王曰。孰有能却斯敌者乎。夫人曰。大王无惧。视敌所由攻城何方。临之兴观。为王降之。王即视敌所由而立观矣。母登观扬声曰。夫逆之大。其有三矣。不远群邪招二世咎。斯一也。生不识亲而逆孝行。斯二也。恃势杀亲毒向三尊。斯三也。怀斯三逆其恶无盖。尔等张口。信现于今。母捉其乳天令湩射遍百子口。精诚之感饮乳情哀。佥然俱曰。斯则吾亲。泣涕交颈。叉手步进。叩头悔过。亲嗣始会。靡不哀恸。二国和睦。情过伯叔。异方欣然靡不称善。诸子睹世无常如幻。辞亲学道。远世秽垢。九十九子皆得缘一觉。一子理国。父王崩为王。大赦众罪坏牢狱裂池塞。免奴使。慰孝悌。养孤独。开帑藏大布施。随民之愿给。以十善为国法。人人带诵。家有孝子。兴立塔寺供养沙门。诵经论道口无四恶。诸毒歇尽。寿命益长。天帝养护。犹亲育子。佛告诸沙门。留为王者吾身是也。父王者今白净王是。母者舍妙是。菩萨慈惠度无极行布施如是。
(二四)
昔者菩萨。时为梵志。经学明达。国人师焉。弟子五百。皆有儒德。体好布施犹自护身。时世有佛。号啑如来无所著正真尊最正觉。将导三界还神本无。菩萨睹佛。欣然自归。请佛及僧七日留家。以礼供养。梵志弟子各诤所主。一人年稚师使之行。还请事作。师曰。有事无作者尔摄之焉。童子对曰。唯灯无主者也。师曰。善哉弟子。以[土*瓦]盛麻油膏。净自洗浴。白氎缠头。自手然之。天人龙鬼睹其猛力。靡不拊手惊愕。而叹世未曾有。斯必为佛矣。佛嘉之焉。令明彻夜而头不损。心定在经霍然无想。七日若兹都无懈惓念矣。佛则授决。却无数劫汝当为佛。号曰锭光。项中肩上各...(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师曰。有事无作者尔摄之焉。童子对曰。唯灯无主者也。师曰。善哉弟子。以[土*瓦]盛麻油膏。净自洗浴。白氎缠头。自手然之。天人龙鬼睹其猛力。靡不拊手惊愕。而叹世未曾有。斯必为佛矣。佛嘉之焉。令明彻夜而头不损。心定在经霍然无想。七日若兹都无懈惓念矣。佛则授决。却无数劫汝当为佛。号曰锭光。项中肩上各有光明。教授拯济众生获度。其为无量。天人鬼龙。闻当为佛。靡不嘉豫稽首拜贺。梵志念曰。彼其得佛吾必得也。须当受决而佛去焉。前稽首曰。今设微供诚吾尽心。愿授吾决。佛告梵志。童子作佛之时当授尔决。梵志闻当得佛。喜忘有身。自斯之后。遂大布施。饥食寒衣。病给医药。蜎飞蚑行蠕动之类。随其所食以时济之。八方诸国。称为仁父也。佛告舍利弗。童子者锭光佛是。梵志者吾身是也。菩萨慈惠度无极行布施如是。
(二五)
昔者菩萨。为大理家。积财巨亿。常奉三尊。慈向众生。观市睹鳖。心悼之焉。问价贵贱。鳖主知菩萨有普慈之德尚济众生。财富难数贵贱无违。答曰。百万。能取者善。不者吾当烹之。菩萨答曰。大善。即雇如直持鳖归家。澡护其伤。临水放之。睹其游去。悲喜誓曰。太山饿鬼众生之类。世主牢狱早获免难。身安命全如尔今也。稽首十方。叉手愿曰。众生扰扰。其苦无量。吾当为天为地。为旱作润。为漂作筏。饥食渴浆。寒衣热凉。为病作医。为冥作光。若有浊世颠倒之时。吾当于中作佛度彼众生矣。十方诸佛皆善其誓。赞曰善哉。必获尔志。鳖后夜来龁...(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普慈拯济众生。誓愿得佛当度一切。从五百象。时有两妻。象王于水中得一莲华。厥色甚妙。以惠嫡妻。嫡妻得华。欣怿曰。冰寒尤甚。何缘有斯华乎。小妻贪嫉。恚而誓曰。会以重毒鸩杀汝矣。结气而殒。魂灵感化为四姓女。颜华绝人。智意流通。博识古今。仰观天文。明时盛衰。王闻若兹。娉为夫人。至即陈治国之政义合忠臣。王悦而敬之。每言辄从。夫人曰。吾梦睹六牙之象。心欲其牙以为佩几王不致之。吾即死矣。王曰。无妖言也。人闻笑尔。夫人言。相属心生忧结。王请议臣四人。自云己梦。曰古今有斯象乎。一臣对曰。无有之也。一臣曰。王不梦也。一臣曰。尝闻有之。所在弥远。一臣曰。若能致之。帝释今翔于兹矣。四臣即召四方射师问之。南方师曰。吾亡父常云。有之。然远难致。臣上闻云。斯人知之。王即现之。夫人曰。汝直南行三千里。得山入山行二日许。即至象所在也。道边作坑。除尔须发着沙门服。于坑中射之。截取其牙。将二牙来。师如命行。之象游处。先射象。着法服持钵。于坑中止住。象王见沙门。即低头言。和南道士。将以何事贼吾躯命。曰欲得汝牙。象曰。吾痛难忍。疾取牙去。无乱吾心令恶念生也。志念恶者死入太山、饿鬼、畜生道中。夫怀忍行慈。恶来善往。菩萨之上行也。正使俎骨脯肉。终不违斯行也。修斯行者死辄上天。疾得灭度矣。人即截牙。象曰。道士当却行。无令群象寻足迹也。象适人去远。其痛难忍。躃地大呼。奄忽而死。即生天上。群象四来。咸曰。何人杀吾王者。行索不得。还守...(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尊诲。即就录土。五戒十德。慈化国民。处位一年。远民慕润。归化云集。增户万余。以状上闻。叹王德润远照使然。王逮后妃。喜而叹之。妾殊怀怨。与相为姧。谋除太子。伺王卧出。以蜡抑印。诈为书。尔有慢上之罪。不忍面诛。书到疾脱眼童子。付使还国。使往至。群臣佥曰。斯妖乱之使。非自大王也。太子曰。大王前齿。今者信现。爱身违亲谓之大逆矣。即与群臣相乐三日。遍行国界。赒穷济乏。以佛影模。慈心训民。募能脱眼者。卖刍儿即为出眼。以付使者。函之驰还本土。相国以付嬖妾。嬖妾悬着床前。骂曰。不从吾欲凿眼快乎。大王梦蛇蜂螫太子目。寤即哽噎。曰吾子将有异乎。嬖妾曰。王存之至。聊有斯梦。必无异也。太子以琴乐索食济命。展转诸国至妃父王之国。王有妙琴。呼而听之。其音咨嗟已先王之德。未为孤儿无亲之哀音。其妃解音。哽噎曰。吾君子穷哉。王曰何谓。妃具陈之。辞亲曰。斯自妾命。女二其姓非贞也。请翼从至孝之君子。二亲举哀。妃将太子还其本国。王闻有妙琴者。呼而作之。形容憔悴唯识其声。王曰。汝是吾子法施者乎。太子伏地哽噎。王后宫人。举国巨细莫不哀恸。妃本末陈之。王曰。呜呼女人不仁。犹粳饭之糅毒。佛教远之不亦宜乎。即收相国及嬖妾。以棘笞之。焬胶渧其疮中。燺即裂之。为坑生埋矣。佛告诸比丘。太子宿命尝卖白珠。彼妾时为富姓女。乘车行路。相国时为御者。呼卖珠童。曰视汝珠来。持珠而不买。淫视言调。童子恚曰。不还吾珠而为淫视。吾凿汝目。女及御者。俱曰...(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矣。又以示之。童儒曰。斯紫磨金也。尽吾货易之可乎。母曰诺。童子曰。丐吾金钱二枚。以雇渡耶。舅寻还曰。今以少珠惠汝取属盘来。母曰。有良童子。尽以名珠雇吾金盘。犹谢其贱矣。尔不急去。且加尔杖。舅至水边。蹋地呼曰。还吾宝来。性急椎胸吐血而死。甥还其金已睹殒矣。哽噎曰。贪乃至于丧身乎。菩萨守信以获宝。调达贪欺以丧身。童子者吾身也。舅者调达是。菩萨执志度无极行持戒如是。
(三六)
昔者菩萨。无数劫时。兄弟资货求利养亲。之于异国。令弟以珠现其国王。王睹弟颜华欣然可之。以女许焉。求珠千万。弟还告兄。兄追之王所。王又睹兄容貌堂堂。言辄圣典。雅相难齐。王重嘉焉。转女许之。女情泆豫兄心存曰。壻伯即父。叔妻即子。斯有父子之亲。岂有嫁娶之道乎。斯王处人君之尊。而为禽兽之行。即引弟退。女登台望曰。吾为[(魅-未+舌)-ㄙ]蛊食兄肝可乎。展转生死。兄为猕猴。女与弟俱为鳖。鳖妻有疾。思食猕猴肝。雄行求焉。睹猕猴下饮。鳖曰。尔尝睹乐乎。答曰。未也。曰吾舍有妙乐。尔欲观乎。曰然。鳖曰。尔升吾背。将尔观矣。升背随焉半溪。鳖曰。吾妻思食尔肝。水中何乐之有乎猕猴心恧然曰。夫戒守善之常也。权济难之大矣。曰尔不早云。吾以肝悬彼树上。鳖信而还。猕猴上岸曰。死鳖虫岂有腹中肝而当悬树者乎。佛告诸比丘。兄者即吾身是也。常执贞净。终不犯淫乱。毕宿余殃堕猕猴中。弟及王女俱受鳖身。雄者调达是。雌者调达妻是。菩萨执志度无极行持戒如是。
(...(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一五卷
...王臻曰。孰有离居心怀所亲。疾来赴兹。吾将济尔。商人喜曰。斯必天也。群驰归命。妻即抱子寻迹哀恸。其辞曰。怨呼皇天为妻累载。今以为鬼。哀声伤情。辞诣王所。厥云如上。今者偟偟无由自恃。惟愿大王哀理妾情。王召菩萨问其所由。即以所睹本末陈之。王睹色美疾遣婿去。内之后宫为其淫荒。国正纷乱。鬼化为狐。日行食人。为害兹甚。王不觉矣。后各命终。生死轮转。菩萨积德。遂得为佛。狐鬼魂灵。化生梵志家。有绝妙之色。佛时于作法县求食。食毕出城坐树下。梵志睹佛相好。容色紫金。项有日光。若星中月。睹佛若此其喜无量。归白儿母。吾女获婿其为世雄。疾以名服具世诸好。梵志家室携女贡之。道睹足迹。妻曰。斯无欲之神雄。岂以淫邪乱其志乎。父曰。吾女国之上华。胡高德而不回耶。妻即颂其义曰。
淫者曳足行 多恚敛指步
愚者足筑地 斯迹天人尊
无自辱也。父曰。尔薄智也。戾而行矣。以女献焉。世尊告曰。第六魔天。献吾三女。变为[穴/老]鬼。今尔屎囊。又来何为。梵志恧然。妻重耻之。时有除馑。进稽首曰。愿以惠余。世尊戒曰。尔昔为王。女时为鬼。以色诳尔。吞尽尔民。尔不厌乎。除馑耻焉。退禅获定。得沟港道。佛告鹙鹭子。菩萨自受城中人戒已旋家。归命三尊自誓辞云。时当死。死不复犯如来应仪正真觉清净重戒。积戒弘多。佛道遂成。尔时长者吾身是也。王者今比丘是。鬼者梵志女是。城中天人者鹙鹭子是。菩萨执志度无极行持戒如是。
(三八)太子墓魄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闻物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诸沙门。往昔有国名波罗奈。王有太子。名曰墓魄。生有无穷之明。过去现在未...(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入水净浴。以香涂身。具着宝服。临圹呼曰。尔等胡为。答曰。太子喑聋为国无嗣。王命生埋。冀生贤嗣。曰吾即墓魄矣。丧夫视车霍然空虚。观其形容。曜曜有光。草野遐迩犹日之明。圣灵巨势。神动灵只。丧夫巨细靡不慑惊。两两相视。颜貌黄青。言成文章靡不畏焉。仰天而曰。太子灵德乃之于斯。即叩头陈曰。愿旋宁王令众不嗟。太子曰。尔疾启王云吾能言。人即驰闻。王后兆民甚怪所以。心欢称善。靡不悦豫。车驰人犇。殷填塞路。墓魄曰。吾获为沙门虚靖之行。不亦善乎。意始如之。帝释即化为苑池树木。非世所睹。即去众宝衣化为袈裟。王到已。太子五体投地。稽首如礼。王即就坐闻其言声。光影威灵。二仪为动。王喜喻曰。吾有尔来举国敬爱。当嗣天位为民父母。对曰。惟愿大王。哀采微言。吾昔尝为斯国王。名曰须念。处国临民二十五年。身奉十善育民以慈。鞭杖众兵都息不行。囹圄无系囚。路无怨嗟声。惠施流布。润无不周。但以出游翼从甚众。导臣驰除。黎庶惶惧。终入太山烧煮割裂。积六万年。求死不得。呼嗟无救。当尔之时。内有九亲。表有臣民。资财亿载。众乐无极。宁知吾入太山地狱烧煮众痛无极之苦乎。生存之荣。妻子臣民。孰能分取诸苦去乎。惟彼诸毒其为无量。每壹忆之心怛骨楚。身为虚汗。毛为寒竖。言往祸来。夭追影寻。 |
|
|
|
|
|
|
|
8#
樓主 |
發表於 2021-4-17 14:13:08
|
只看該作者
虽欲发言惧复获咎。太山之苦难可再更。是以缩舌都欲无言。始十三年。而妖导师令王生埋吾。惧大王获太山之咎。势复一言耳。今欲为沙门守无欲之行。睹众祸之门不复为王矣。...(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民。资财亿载。众乐无极。宁知吾入太山地狱烧煮众痛无极之苦乎。生存之荣。妻子臣民。孰能分取诸苦去乎。惟彼诸毒其为无量。每壹忆之心怛骨楚。身为虚汗。毛为寒竖。言往祸来。夭追影寻。虽欲发言惧复获咎。太山之苦难可再更。是以缩舌都欲无言。始十三年。而妖导师令王生埋吾。惧大王获太山之咎。势复一言耳。今欲为沙门守无欲之行。睹众祸之门不复为王矣。愿无怪焉。王曰。尔为令君。行高德尊。率民以道。过犹丝发。非人所忆。以之获罪。酷裂乃如之耶。如吾今为人主。从心所欲。不奉正法。终当何之乎。即听学道。王还治国以正不邪。遂致丰乐。墓魄即自练情绝欲。志进道真遂至得佛。广说景模。拯济众生以至灭度。佛告诸比丘。时墓魄者吾身是也。父王者今白净王是也。母者吾母今舍妙是也。夫荣色邪乐者。烧身之炉矣。清净澹泊。无患之家矣。若欲免难离罪者。无失佛教也。为道虽苦犹胜处夫三涂。为人即远贫窭。不处八难矣。学道之志当如佛行也。欲获缘一觉应真灭度者。取之可得。佛说经竟。诸沙门莫不欢喜。稽首作礼。
(三九)弥兰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诸沙门。闲居深惟。世人习邪乐欲。自始至终无厌五乐者。何谓五乐。眼色、耳声、鼻香.口味.身细滑。夫斯五欲。至其命终。岂有厌者乎。日中之后。俱诣佛所。稽首佛足退立白言。吾等世尊。惟世愚者惑于五欲。至厥命终岂有厌者不。佛告之曰。睹世无足于彼五乐矣。昔有五百商人入海采利。中有智者名曰...(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璃三十二。玉女光世。修虔相迎。今不迎者将以贵故乎。周城一匝有鬼开门。弥兰入城即见其鬼。鬼名俱引。铁轮烔然走其头上。守罪人鬼。取彼头轮。着弥兰头上。脑流身燋。弥兰流泪曰。自四之八。自八之十六。自十六之三十二。处荣屑末殿。郁单殿。吾以无足之行。故获斯矣。何当离斯患乎。守鬼答曰。其年之数如子来久。子免斯殃矣。火轮处弥兰头上六亿岁。乃免之矣。佛语诸沙门。弥兰者吾身是也。所以然者。未奉三尊时。愚惑信邪。母沐浴着新衣卧。吾蹈母首。故太山以火轮轹其首耳。又尝以四月八日。持八关斋。中心欢喜。故获宝城寿命巨亿。所愿从心无求不获。睹世无足。唯得道乃止耳。佛告诸沙门。弥兰出太山狱。闭心三恶。绝口四刀。检身三尤。孝顺父母。亲奉三尊。戴戒为冠。服戒为衣。怀戒为粮。味戒为肴。食息坐行。不忘佛戒。躇步之间。以戒德成。自致为佛。凡人之行。不孝于亲。不尊奉师。吾睹其后自招重罪。弥兰其类乎。夫为恶祸追。犹影寻身。绝邪崇真。众祸自灭矣。佛说经竟。诸沙门欢喜作礼。
(四○)顶生圣王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阿难闲居深惟。众生自始至终。厌五欲者鲜。过日中后至向佛所。稽首毕退白言。唯世尊。吾闲坐深惟。众生知足者鲜。不厌五欲者众。世尊叹曰。善哉善哉。如尔之云。所以然者。往古有王。名曰顶生。东西南北靡不臣属。王有七宝。飞金轮力。白象。绀色马。明月珠。玉女妻。圣辅臣。典兵臣。王斯七宝睹世希有。又有...(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无明宝养 以为乐车
形无常主 神无常家
三界皆幻 岂有国耶
受偈毕。即贡金钱万二千。梵志重诫之曰。尔存四非常。其祸必灭矣。王曰敬诺。不敢替明诫。即至树所。含笑且行。阿群曰。命危在今。何欣且笑。答曰。世尊之言。三界希闻。吾今怀之。何国命之可惜乎。阿群媚曰。愿闻尊教。王即以四偈授之。惊喜叹曰。巍巍世尊陈四非常。夫不闻睹所谓悖狂。即解百王各令还国。阿群悔过。自新依树为居。日存四偈。命终神迁。为王太子。纳妻不男。王重忧之因募国女化之令男。后遂劮荡不从真道。王恚之焉。磔着四衢。命行人曰。以指确首。苟辱之矣。适九十九人。而太子薨。魂灵变化。轮转无已。值佛在世生舍卫国。早丧其父。孤与母居。事梵志道。性笃言信。勇力擘象。师爱友敬。遐迩称贤。师每周旋辄委以居。师妻怀嬖。援其手淫辞诱之。阿群辞曰。凡世耆友。男吾父之。女吾母焉。岂况师之所敬乎。烧身可从。斯乱不敢顺矣。师妻恧然。退思为变。婿归。妇曰。子叹彼贤足照子否矣。具为其过。女妖似真。梵志信矣。师告阿群。尔欲仙乎对曰唯然。曰尔杀百人。斩取其指。今获神仙。奉命携剑。逢人辄杀。获九十九人指。众犇国震。睹母欣曰。母至数足。吾今仙矣。佛念。邪道惑众。普天斯畴也。化为沙门在其前步。曰人数足矣。追后不属。曰沙门可止。答曰。吾止久矣。惟尔不焉。曰止义云何。答曰。吾恶都止。尔恶炽矣。阿群心开。霍如云除。五体投地。顿首悔过。叉手寻从。将还精舍。即为沙门。佛为说宿行。现四非常。得沟港道。退于树下。闭目叉手练去余垢。进取无著。王召军师战士数万。寻捕妖贼未知所之。道过佛所。曰...(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之原矣。自觉之后。世世行慈。众生加己骂詈捶杖。夺其财宝妻子国土危身害命。菩萨辄以诸佛忍力之福。迮灭毒恚。慈悲愍之追而济护。若其免咎。为之欢喜。
(四二)
昔者菩萨。睹世秽浊。君臣无道。背真向邪。难以导化。故隐明藏影处于冢间。习其忍行。冢间有牛犊子。常取其屎尿以为饮食。连其躯命暴露精思。颜貌丑黑人皆恶焉。国人睹之。更相告曰。斯土有鬼。见者靡不唾骂。土石扑之。菩萨无丝发之恚。慈心愍曰。痛夫斯人。不睹佛经而为斯恶。誓曰。吾为如来无所著正真觉道者。必度兹焉。菩萨法忍度无极行忍辱如是。
(四三)
昔者菩萨。厥名曰睒。常怀普慈。润逮众生。悲愍群愚不睹三尊。将其二亲处于山泽。父母年耆两目失明。睒为悲楚。言之泣涕。夜常三兴。消息寒温。至孝之行。德香熏干。地祇海龙国人并知。奉佛十善。不杀众生。道不拾遗。守贞不娶。身祸都息。两舌恶骂。妄言绮语。谮谤邪伪。口过都绝。中心众秽。嫉恚贪餮。心垢都寂。信善有福。为恶有殃。以草茅为庐。蓬蒿为席。清净无欲。志若天金。山有流泉。中生莲华。众果甘美周旋其边。夙兴采果。未尝先甘。其仁远照。禽兽附恃。二亲时渴。睒行吸水。迦夷国王入山田猎。弯弓发矢。射山麋鹿。误中睒胸。矢毒流行。其痛难言。左右顾眄涕泣大言。谁以一矢杀三道士者乎。吾亲年耆。又俱失明。一朝无我。普当殒命。抗声哀曰。象以其牙。犀以其角。翠以其毛。吾无牙角光目之毛。将以何死乎。王闻哀...(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向小径。去斯不远有小蓬庐。吾亲在中。为吾启亲。自斯长别。幸卒余年。慎无追恋也。势复举哀。奄忽而绝。王逮士众。重复哀恸。寻所示路到厥亲所。王从众多草木肃肃有声。二亲闻之疑其异人。曰行者何人。王曰。吾是迦夷国王。亲曰。王翔兹甚善。斯有草席可以息凉。甘果可食。吾子汲水。今者且还。王睹其亲以慈待子。重为哽噎。王谓亲曰。吾睹两道士以慈待子。吾心切悼甚痛无量。道士子睒者吾射杀之。亲惊怛曰。吾子何罪而杀之乎。子操仁恻蹈地常恐地痛。其有何罪而王杀之。王曰。至孝之子。实为上贤。吾射糜鹿误中之耳。曰子已死。将何恃哉。吾今死矣。惟愿大王牵吾二老。着子尸处。必见穷没。庶同灰土。王闻亲辞。又重哀恸。自牵其亲。将至尸所。父以首着膝上。母抱其足。呜口吮足。各以一手扪其箭疮。椎胸搏颊仰首呼曰。天神地神。树神水神。吾子睒者奉佛信法。尊贤孝亲。怀无外之弘仁。润逮草木。又曰。若子审奉佛至孝之诚上闻天者。箭当拔出。重毒消灭子获生存卒其至孝之行。子行不然。吾言不诚。遂当终没俱为灰土。天帝释。四天大王。地祇。海龙。闻亲哀声。信如其言。靡不扰动。帝释身下。谓其亲曰。斯至孝之子。吾能活之。以天神药灌睒口中。忽然得稣。父母及睒。主逮臣从。悲乐交集。普复举哀。王曰。奉佛至孝之德。乃至于斯。遂命群臣。自今之后率土人民。皆奉佛十德之善。修睒至孝之行。一国则焉。然后国丰民康。遂致太平。佛告诸比丘。吾世世奉诸佛至孝之行。德高福盛。遂成天中之天三界独步。时睒者吾身是。国王者阿难是。睒父者今吾父是。母者吾母舍妙是。天帝释者弥勒是也。菩萨法忍度无极行忍辱如是。
(四四)
昔者菩萨。时为梵志。名羼提和。处在山泽。树下精思。以果泉水而为饮食。内垢消尽。处在空寂。弘明六通得尽知之。智名香熏闻八方上下。十方诸佛、缘一觉道、应仪圣众靡不咨嗟。释梵四王海龙地祇。朝夕肃虔叉手稽首。禀化承风拥护其国。风雨顺时。五谷丰熟。毒消灾...(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扪其箭疮。椎胸搏颊仰首呼曰。天神地神。树神水神。吾子睒者奉佛信法。尊贤孝亲。怀无外之弘仁。润逮草木。又曰。若子审奉佛至孝之诚上闻天者。箭当拔出。重毒消灭子获生存卒其至孝之行。子行不然。吾言不诚。遂当终没俱为灰土。天帝释。四天大王。地祇。海龙。闻亲哀声。信如其言。靡不扰动。帝释身下。谓其亲曰。斯至孝之子。吾能活之。以天神药灌睒口中。忽然得稣。父母及睒。主逮臣从。悲乐交集。普复举哀。王曰。奉佛至孝之德。乃至于斯。遂命群臣。自今之后率土人民。皆奉佛十德之善。修睒至孝之行。一国则焉。然后国丰民康。遂致太平。佛告诸比丘。吾世世奉诸佛至孝之行。德高福盛。遂成天中之天三界独步。时睒者吾身是。国王者阿难是。睒父者今吾父是。母者吾母舍妙是。天帝释者弥勒是也。菩萨法忍度无极行忍辱如是。
(四四)
昔者菩萨。时为梵志。名羼提和。处在山泽。树下精思。以果泉水而为饮食。内垢消尽。处在空寂。弘明六通得尽知之。智名香熏闻八方上下。十方诸佛、缘一觉道、应仪圣众靡不咨嗟。释梵四王海龙地祇。朝夕肃虔叉手稽首。禀化承风拥护其国。风雨顺时。五谷丰熟。毒消灾灭。君臣炽盛。其王名迦梨。入山畋猎。驰逐麋鹿。寻其足迹历菩萨前。王问道士。兽迹历兹。其为如行乎。菩萨默惟。众生扰扰。唯为身命。畏死贪生。吾心何异哉。吾傥语王。虐杀不仁。罪与王同。傥云不见吾为欺矣。中心恧然低首不云。王即怒曰。当死乞人。吾现帝王一国之尊。问不时对而佯低...(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察其所以。睹儿惊曰。天帝之子。何缘在兹乎。抱着车中。牛进若流。前二十里息牛亭侧。有独母白商人乞曰。以儿相惠济吾老穷。即惠之矣。母育未几。四姓又闻。怆然而曰。吾之不仁残天德乎。又以众宝请儿归家。哽噎自责。等育二儿。数年之间。睹儿之智奇变纵横。恶念又生曰。斯明溢度吾儿否哉必虏之矣。亵裹入山。弃着竹中绝食必殒。儿兴慈念曰。吾后得佛必济众苦矣。山近溪水。儿自力摇从竹堕地。展转至其水侧。去水二十里。有担死人。[阿-可+聚][阿-可+聚]有人行取樵。遥见小儿。就视叹曰。上帝落其子乎。抱归育焉。四姓又闻。厥恨如前。以众名宝请归悲泣。并教书数仰观俯占。众道之术过目即能。禀性仁孝。言辄导化。国人称圣。儒士云集。父凶念生。厥性恶重。前家有冶师去城七里。欲图杀儿书敕冶师曰。昔育此儿儿入吾家。疾疫相仍。财耗畜死。太卜占云。儿致此灾。书到极摄投之火中。讹命儿曰。吾年西夕加有重疾。尔到冶师所谛计钱宝。是尔终年之财。儿受命行。于城门内。睹弟与辈弹胡桃戏。弟曰。兄来吾之幸矣。为吾复折。兄曰。父命当行。弟曰。吾请行矣。夺书之冶师所。冶师承书投弟于火。父心忪忪而怖遣使索儿。使睹兄曰。弟如之乎。兄如状对。兄归陈之。父驿马追儿已为灰矣。父投躬呼天结气内塞。遂成废疾。又生毒念曰。吾无嗣已。不以斯子为必欲杀之。父有邸阁去国千里。仍遣斯儿曰。彼散吾财尔往计校。今与邸阁书囊藏蜡封。尔急以行。书阴敕曰。此儿到急以石缚腰沈之深渊。儿受命稽首。轻骑进半道。有梵志。与父遥相被服。常相问遗书数往来。梵志有女。女既贤明。深知吉凶天文占候。儿行到梵志所居曰。吾父所亲梵志正在斯止。谓从者曰。今欲过修礼之可乎。从者曰善。即过觐礼。梵志喜曰。吾兄子来。便命四邻。学士儒生耆德云集。娱宴欢乐。并咨众疑靡不欣怿。终日极夜各疲眠寐。女窃睹男。见其腰带佩囊封之书。默解取还。省读其辞。怅然而叹曰。斯何妖厉贼害仁子乃至斯乎。裂书更之。其辞曰。吾年西垂。重疾日困。彼梵志吾之亲友也。厥女既贤且明。古今任为儿匹。极具宝帛娉礼务好小礼大娉。纳妻之日...(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城七里。欲图杀儿书敕冶师曰。昔育此儿儿入吾家。疾疫相仍。财耗畜死。太卜占云。儿致此灾。书到极摄投之火中。讹命儿曰。吾年西夕加有重疾。尔到冶师所谛计钱宝。是尔终年之财。儿受命行。于城门内。睹弟与辈弹胡桃戏。弟曰。兄来吾之幸矣。为吾复折。兄曰。父命当行。弟曰。吾请行矣。夺书之冶师所。冶师承书投弟于火。父心忪忪而怖遣使索儿。使睹兄曰。弟如之乎。兄如状对。兄归陈之。父驿马追儿已为灰矣。父投躬呼天结气内塞。遂成废疾。又生毒念曰。吾无嗣已。不以斯子为必欲杀之。父有邸阁去国千里。仍遣斯儿曰。彼散吾财尔往计校。今与邸阁书囊藏蜡封。尔急以行。书阴敕曰。此儿到急以石缚腰沈之深渊。儿受命稽首。轻骑进半道。有梵志。与父遥相被服。常相问遗书数往来。梵志有女。女既贤明。深知吉凶天文占候。儿行到梵志所居曰。吾父所亲梵志正在斯止。谓从者曰。今欲过修礼之可乎。从者曰善。即过觐礼。梵志喜曰。吾兄子来。便命四邻。学士儒生耆德云集。娱宴欢乐。并咨众疑靡不欣怿。终日极夜各疲眠寐。女窃睹男。见其腰带佩囊封之书。默解取还。省读其辞。怅然而叹曰。斯何妖厉贼害仁子乃至斯乎。裂书更之。其辞曰。吾年西垂。重疾日困。彼梵志吾之亲友也。厥女既贤且明。古今任为儿匹。极具宝帛娉礼务好小礼大娉。纳妻之日案斯敕矣。为书毕开关复之。明晨进路。梵志众儒靡不寻叹。邸阁得书承命具礼诣梵志家。梵志夫妻议曰。夫婚姻之仪始之于择行问咎占兆。彼善礼[怡-台+(糒-米)]即吾许焉。今现男不媒礼娉便臻。彼岂将慢乎。又退宴息曰。男女为偶自古然矣。男贤女贞诚亦...(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形变为蛇身槃屈而卧。夜则有灯火之明。在彼树下数十枚矣。日日雨若干种华。色曜香美非世所睹。国人有能厌龙者。名陂图。入山求龙欲以行乞。睹牧牛儿问其有无。儿曰。吾见一蛇槃屈而卧于斯树下。夜树上有数十灯火。光明耀晔。华下若雪。色耀香美其为难喻。吾以身附之。亦无贼害之心。术士曰。善哉获吾愿矣。则以毒药涂龙牙齿。牙齿皆落。以杖捶之。皮伤骨折。术士自首至尾以手埒之。其痛无量。亦无怨心。自咎宿行不杇乃致斯祸。誓愿曰。令吾得佛拯济群生都使安隐。莫如我今也。术士取龙着小箧中。荷负以行乞丐。每所至国。辄令龙舞。诸国群臣兆民靡不惧之。术士曰。乞金银各千斤。奴婢各千人。象马牛车众畜事各千数。每至诸国所获皆然。转入龙王祖父之国。其母及龙兄弟。皆于陆地求之。化为飞鸟依偟王宫。术士至。龙王化为五头。适欲出舞而见其母兄妹。羞鄙逆缩不复出舞。术士呼之五六。龙遂顿伏。母复为人形。与王相见。陈其本末。王及臣民莫不兴哀。王欲杀术士。龙请之曰。吾宿行所种今当受报。无宜杀之以益后怨。从其所求以施与之。弘慈如斯。佛道可得也。王即以异国为例。具其所好悉以赐之。术士得斯重宝喜以出国。于他国界逢贼。身见葅醢。财物索尽。龙母子与王诀别。若大王念我呼名。吾则来。无憔悴矣。王逮臣民临渚送之。一国哀恸靡不躃踊者也。佛告诸比丘。槃达龙王者吾身是也。抑迦达国王者阿难是也。母者今吾母是也。男弟者鹙鹭子是也。女妹者青莲华除馑女是也。时酷龙人者调达是也...(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以手捶。虚以口谤。死入太山。太山之鬼拔出其舌。着于热沙。以牛耕上。又以然钉钉其五体。求死不得。殃恶若此。顺行无邪。菩萨法忍度无极行忍辱如是。
(五四)释家毕罪经
昔者菩萨守戒行净。积功累德。遂获如来无所著正真道最正觉。游处舍卫国。天龙鬼神帝王臣民靡不归宗。虫道邪术值佛影隆。犹日明盛萤火隐退。贪嫉之兴。不睹亡身之火。邪党构谋。劝女弟子名曰好首。以毁天尊。国人未获真谛者。有沉吟之疑。心疑诸沙门。王亦怪焉。蛊道贪浊。诤财相诉。浊现祸归。即时见废。贞真照现。天人叹善。王诣精舍顿首悔过。由斯王有惭心。因媒启问求佛女妹。结婚姻之固以绝释家之怨。众祐曰。吾去家为沙门。不豫世业。嫁娶之事。一由父王。于是遣使者致敬宣结亲之辞。诸释不许。王曰。佛处其国尔由往来。明者无怨。愚夫有仇。女吾贱妾之子。何足以致恨乎。王许曰可。遂成婚姻有男嗣。一请见诸舅即之释国。时佛当还开化诸释。诸释欣欣兴佛精舍。掘土三尺。以栴檀香填之。捡国众宝为佛精舍。焜焜奕奕有若天宫。声闻邻国靡不跃逸。佛未坐之而彼庶子入观曰。斯精舍之巧众珍之妙。唯天帝宫可为匹矣。曰佛未翔兹。吾一坐座。没命不恨也。庶子嬖友。名曰头佉摩。对曰。夫亦何失。即升坐矣。释氏雄士。壮声呵曰。众祐尊座。天帝不临。何婢之子敢升座乎。裂坐更兴。庶子出谓其友曰。斯辱无外矣。吾若为王。尔无忘兹。友曰俱然。旋守其母欲为太子。母以妖蛊请如子愿。王曰。古来未闻无设狂...(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诣禀清化。君仁臣忠。率土持戒。家有孝子。国丰毒歇。黎庶欣欣。寿终生天。长离众苦。菩萨累劫精进不休。遂至得佛。佛告诸比丘。杀身济众者吾身是也。天帝释者弥勒是。五百商人者今坐中五百应真是也。菩萨锐志度无极精进如是。
(六八)
昔者菩萨。为独母子。朝诣佛庙捐邪崇真。稽首沙门。禀佛神化。朝益暮诵。景明日升。采识众经。古贤孝行精诚仰慕。犹饿梦食。所处之国。其王无道。贪财重色。薄贤贱民。王念无常。自惟曰。吾为不善死将入太山乎。何不聚金以贡太山王耶。于是敛民金。设重令曰。若有匿铢两之金。其罪至死。如斯三年。民金都尽。王讹募曰。有获少金以贡王者。妻以季女赐之上爵。童子启母曰。昔以金钱一枚着亡父口中欲以赂太山王。今必存矣。可取以献王也。母曰可。儿取献焉。王令录问所由获金。对曰。父丧亡时。以金着口中。欲赂太山。实闻大王设爵求金。始者掘冢发木取金。王曰。父丧来有年乎。对曰。十有一年。曰尔父不赂太山王耶。对曰。众圣之书。唯佛教真。佛经曰。为善福追。作恶祸随。祸之与福犹影响焉。走身以避影。抚山以关响。其可获乎。王曰不可。曰夫身即四大也。命终四大离灵逝变化。随行所之。何赂之有。大王前世布施为德。今获为王。又崇仁爱泽及遐迩。虽未得道后世必复为王。王心欢喜。大赦狱囚还所夺金。佛告诸比丘。时王欲以民间余金残戮害无罪者。菩萨睹民哀号。为之挥泪。投身命乎厉政。济民难于涂炭。民感其润。奉佛至戒。国遂丰沃。时童子者吾身是也。菩萨锐志度无极精进如是。
(六九)调达教人为恶经
昔者菩萨。位为天王。精存微行。志进若流。每到斋日。乘于马车巡四天下。宣佛奥典开化众生。消其瑕秽。令崇如来应仪正...(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益于己。菩萨曰。尔避吾道。答曰。子为善犹金银。吾尚恶犹刚铁。刚铁能截金银。金银不能截刚铁。子不下道吾斩子矣。调达恶盛祸成。生入太山。夫人为恶。皆死入三涂。三涂执善靡不升天。虽处尊荣而怀元恶。不如三涂怀佛一言也。佛告诸比丘。教人行善天王者吾身是也。导人为恶魔天者调达是。菩萨锐志度无极精进如是。
(七○)杀龙济一国经
昔者菩萨。伯叔齐志。俱行学道。仰慕诸佛难逮之行。诵经释义开导六冥。练弃内垢。止观寂定。每闻诸国闇于三尊。辄往导化。令奉六度正真妙行。时有大国。其王乐道。众妖诱之授其邪伪。率土承风。皆事蛊道。风雨不时。妖怪首尾。菩萨伯叔自相谓曰。吾之本土。三尊化行。人怀十善。君仁臣忠。父义子孝。夫信妇贞。比门有贤。吾等将复谁化乎。彼彼国信妖。蛟龙处之吞其黎庶。哀[口*睪]无救。夫建志求佛唯为斯类矣。可以道化。喻之以仁。龙含凶毒。吾等摧焉。叔曰。佛戒以杀为凶虐之大。活生仁道之首也。将如彼何。伯曰。夫残一人者其罪百劫。龙吞一国。吾惧恒沙劫毕。厥殃未除矣。苟贪鲜味斯须之利。不睹太山烧煮之咎。吾心愍然。人道难获。佛法难闻。除龙济国。导以三尊六度高行。祸若丝发。福喻二仪。尔化为象。吾为师子。二命不殒。斯国不济也。稽首十方誓曰。众生不宁余之咎矣。吾后得佛当度一切。象造龙所师子登之。龙即奋势霆耀雷震。师子踊吼。龙之威灵。师子赫势。普地为震三命绝矣。诸天称善靡不叹仁。两菩萨终生第四天上。一...(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一六卷
...十善而事妖鬼者。罪举眷属同。自斯之后。刹有千数沙门比肩而行。国内士女皆为清信高行。四境宁靖。遂致太平。佛告诸比丘。时兄者吾身是也。弟者弥勒是也。毒龙者调达是。菩萨锐志度无极精进如是(举眷属同丹本与螣同)。
(七一)弥勒为女人身经
昔者菩萨。为天帝释。位尊荣高。其志恒存非常、苦、空.非身之想。坐则思惟。游则教化。愍愚爱智。诲以智慧。精进无休。睹其宿友。受妇人身为富姓妻。惑乎财色。不觉无常。居市坐肆。释化为商人。佯有所市。至妇人前住。妇人喜悦令儿驰归。取独坐床欲以坐之。商人乃熟视妇人而笑。妇执高操意怪商人。住笑非宜。儿取床迟。还即搏之。商人又住笑。侧有一儿。播鼗踊戏。商人复笑之。有父病者子以牛祠鬼。商人亦笑之。有一妇人抱儿仿佯。行过市中。儿刮面颊。血流交颈。商人复笑之。于是富姓妻问曰。君住吾前含笑不止。吾属搏儿。意兴由子。子何以笑。商人曰。卿吾良友。今相忘乎。妇人怅然。意益不悦怪商人言。商人又曰。吾所以笑搏儿者。儿是卿父。魂灵旋感。为卿作子。一世之间有父不识。何况长久乎。播鼗儿者本是牛。牛死灵魄还为主作子。家以牛皮用贯此鼗。儿今播弄踊跃戏舞。不识此皮是其故体。故笑之耳。杀牛祭者。父病请活。求生以杀。不祥之甚。犹服鸩毒。以救病也。斯父方终。终则为牛。累世屠戮受祸无已。今此祭牛命终灵还。当受人体免脱忧苦。故复笑之。刮母面儿。儿本小妻。母是嫡妻。女情专淫。心怀嫉妒。常加酷暴。妾含怨恨。寿终则生为嫡妻子。今来报仇攫面伤体。故不敢怨耳。是以笑之。夫众生之心其为无恒。古憎今爱。何常之有。斯皆一世见而不知。岂况累劫。经曰。以色自壅者盲于大道。专听邪声者不闻佛音之响也。吾是以笑之耳。世荣若电恍惚即灭。当觉非常莫与愚并。崇修德操。六度妙行。吾今反居。后日必造子门。言竟忽然不现。妇怅然而归。斋肃望慕。一国咸闻。王逮群寮靡不钦延。商人后果在门。状丑衣弊。曰吾友在内尔呼之来。门人入告具以状言。妇出曰。尔非吾友矣。释笑而云。变形易服子尚不识。岂况...(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曰。病人也。曰。何谓为病。饮食不节。卧起无常。故获斯病。或愈或死。曰。吾亦饮食不节。卧起无常。当更病乎。对曰。有身即病。无免斯患。太子曰。吾不免患。后必如之。还宫存之。一心入禅。后出。帝释复化为死人。舁担建旐。哀恸塞路。曰。斯复何人。对曰。死人。何谓为死。命终神迁。形骸分散。长与亲离。痛夫难处。太子曰。吾亦然乎。对曰。上圣之纯德。无免斯患。回车还宫。一心入禅。后复出游。之王田庐。坐树下睹耕犁者。反土虫出。或伤或死。鸟追食之。心中怆然。长叹曰。咄众生扰扰。痛焉难处。念之怅如。一心入禅。时日盛出照太子身。树为低枝不令日炙。王寻所之。遥睹无上圣德之灵。悲喜交集。不识投身。稽首为礼。太子亦俱稽首于地。父子辞毕。王还于宫。太子一心入禅。菩萨禅度无极一心如是。
(七八)
太子初生。王令师相。师曰。处国必为飞行皇帝。捐国作沙门者。当为天人师也。王兴三时殿。春夏冬各自异殿。殿有五百妓人。不肥不瘦。长短无诃。颜华鲜明。皆齐桃李。各兼数伎。姿态倾贤。以乐太子。殿前列种甘果。华香苾芬。清净浴池。中有杂华。异类之鸟。鸣声相和。宫门开闭闻四十里。忠臣卫士徼循不懈。警备之鸟。鵁鶄鸳鸯惊鸣相属。太子年十七无经不通。师更拜受。王为纳妃。妃名裘夷。容色之华。天女为双。力势顿却六十巨象。至年十九。太子都合诸妓凡千五百人。共处一殿。极其伎乐。欲令疲卧可得舍去。天令乐人皆卧无知。太子靖思视诸伎人。犹木梗人...(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闻四十里。云如之何。诸天佥曰敬诺。世尊。吾等御门令其无声。宫人无知。马蹄寂然不闻微声。太子上马。百亿帝释四百亿四大天王。天龙鬼神翼从导引。平治涂路。天乐咏歌。无上巍巍吾生遇哉。得睹灵辉消心尘劳。永世不衰。痛夫八难远尊可哀。重曰。遇哉吾等偶谐。马始出门。门即有声。马哽咽悲鸣。泪流交颊。诸天[袖-由+厭]王。一国无知。所以然者。欲令太子早得佛道。太子弃金轮王七宝之位。忍众苦度众生。菩萨禅度无极一心如是。
(七九)
太子未得道时。取地槀草。于树下叉手正坐。弃众垢念。清其心。一其志。自念曰。今日为始。肌筋枯腐。于此不得佛者。吾终不起。菩萨即得一禅。二三至四禅。即于一夜得一术阇。知无数劫父母兄弟妻子九族。二夜之中得二术阇。自知无数劫贫富贵贱长短白黑。众生心中有念无念得无不知。三夜之中得三术阇。三毒都灭。夜向明时。佛道成矣。深自思曰。吾今得佛。甚深甚深难知难了。微中之微妙中之妙也。今佛道成得无不知。起至龙水所。龙名文邻。文邻所处。水边有树。佛坐树下曰。昔者锭光佛授吾尊决。当为释迦文佛。真如所闻。吾今得佛矣。自无数劫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明度。积功之愿。始今得极尊。作善福归不亡我功。佛适念之。便入禅度无极。佛在水边。光明彻照龙所居处。龙睹光影。鳞甲皆起。龙尝见三佛。拘娄秦佛。拘那鋡牟尼佛。迦叶佛。三佛得道。皆在此坐。明悉照龙所居。龙睹光明念曰。斯光与前三佛光影齐同。世...(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惶惑。会群寮请道士。王曰。日之不出。其咎安在。道士之中有五通者曰。山中道士。两有微诤。故制日令不出耳。王曰。其诤有缘乎。道士具以本未为王说之。王曰。奈之何。答曰。王率群寮民无巨细。驰诣于彼稽首和解。彼必慈和。王即有诏如道士令。诣于山泽叩头曰。国丰民宁二尊之润。而今不和率土失所。其咎在我。黎民无过。愿赦之。那赖曰。王勤晓彼意。彼意解者吾放日矣。王之题耆罗所。宣那赖旨。王即曰。令彼以泥涂其首放日。泥首即破为七分。那赖无为。王臣黎民靡不欣怿。两道士为王广陈治国。当以四等无盖之慈。劝奉五戒载十善而行。王及臣民。佥然受戒。王还国有诏曰。人无尊卑带五戒十善经。以为国政。自斯之后。王润逮草木。忠臣诚且清让。父法母仪室家各尚。守道贞信。家有孝子。众祐曰。两菩萨睹其国主不知三尊。臣民愦愦邪见自蔽。犹冥中闭目行。愍其徒死不睹佛经。故为斯变欲其睹明也。佛告诸比丘。那赖者吾身是。题耆罗者弥勒是。菩萨禅度无极一心如是。
六度集经卷第八
明度无极第六凡九章 (八三)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菩萨万人共坐。第一弟子鹙鹭子。前稽首长跪白言。车匿宿命有何功德。菩萨处家当为飞行皇帝。而劝弃国入山学道。自致为佛。拯济众生。功勋巍巍乃至灭度。唯愿世尊为现其原。佛叹曰。善哉善哉。鹙鹭子所问甚善。车匿累世功勋无量。尔等谛听。吾将说之。对曰唯然。佛言。吾昔为菩萨在尼呵遍国。...(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辱悲伤狂醉。毒来哀往。济而不害。喻以三尊。解即助喜。慈育等护。恩齐二仪。斯三矣。锐志精进。仰登高行。斯四矣。弃邪除垢。志寂若空。斯五矣。博学无盖。求一切智。斯六矣。怀斯弘德终始无尤。索为三界法王可得升天何难。若违佛慈教。崇彼凶酷。残众生命。淫乐邪祀。生即天弃。死入三涂。更相雕戮。受祸无穷。以斯元恶。庶望升天。譬违王命者冀获高位也。王曰。善哉信矣。开狱大赦。却绝诸妖。即举国宝命孙兴德。皇孙获宝都料穷民。布施七日无乏不足。布施之后。劝民持戒。率土感润。靡不遵承。天龙鬼神。佥然叹善。为雨名宝众彩诸谷。邻国慕德归化。犹众流之归海也。皇孙将妃辞亲而退。还国闭合废事相乐。众臣以闻曰。不除其妃。国事将朽矣。父王曰。祖王妻之。焉得除乎。召而闭之。妃闻恧然。飞还本居之第七山。睹优犇等告之曰。吾婿来者为吾送之。留金指镮为信。父闻妃去。遣子返国。不睹其妃。怅然流泪。护宫神曰。尔无悼焉。吾示尔路。妃在第七山。疾寻可及。皇孙闻之。即服珠衣。带剑执弓。衣光耀四十里。明日至七山。睹妃折树枝投地为识。前见两道士问曰。吾妃历兹乎。曰然。以环付之。翼从俱行。以木为桥。度彼小水。之八山上。睹四禅梵志。五体投地。稽首为礼曰。睹妃经斯乎。答曰。经兹矣。且坐须臾。吾示尔处。时天王释化为猕猴。威灵震山。皇孙大惧。梵志曰。尔无惧也。彼来供养。猕猴睹三道士。疑住不前。梵志曰进。猕猴即进。以果供养。梵志受之。四人共享。谓猕猴曰。将斯三人至似人形神所。曰。斯何人令之升天乎。梵志曰。国王太子开士之元首者。方为如来无所著正真道最正觉道法御天人师。众生当...(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天乐相娱。留彼七年。存亲生养。言之哽咽。辞退归国。天王曰。斯国众诸。今以付子。而去何为。开士又辞如前。王曰。且留七日。尽乐相娱。七日之后有大神王。诣天王所贺曰。亡女既归。又致圣婿。天王曰。吾女微贱获圣雄之婿。思归养亲。烦为送之。鬼王敬诺。即以天宝为殿。七层之观众宝天乐世所希睹。鬼王掌奉送着本土。稽首而退。开士睹亲。虔辞备悉。祖王喜而禅位焉。天女鬼龙靡不称善。大赦众罪。空国布施。四表黎庶。下逮众生。济其穷乏。从心所欲。众生踊跃靡不咨嗟。叹佛仁化润过天地。八方慕泽入国。若幼孩之依慈母。祖王寿终即生天上。佛告鹙鹭子。皇孙者我身是。四禅梵志者鹙鹭子是。优犇者今目连是。阇梨者今车匿是。天帝释者揵德是。父王者迦叶是。祖王者今白净王是。母者吾母舍妙是。妃者俱夷是。菩萨累载以四等弘慈。六度无极。拯济众生。难为筹算。佛说经竟。诸菩萨四辈弟子。天龙鬼神及质谅神。靡不欢喜。作礼而去。
(八四)遮罗国王经
昔者。遮罗国王。嫡后无嗣。王甚悼焉。命曰。尔归女宗。以求有嗣之术。还吾不尤也。后泣辞退。誓命自捐。投陨山险。遂之林薮。天帝释感曰。斯王元后。故世吾姐也。今以无嗣捐躯山险。怆然愍之。忽尔降焉。以器盛果授之曰。姐。尔吞斯果。必有圣嗣。将为世雄。若王有疑。以器示之。斯天王神器明。证之上者。后仰天吞果。忽然不睹天帝所之。应则身重。还宫睹王。具以诚闻。时满生男。厥状甚陋。睹世希有。年在龆龀。聪明...(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睹其姿状。惧而奔归。后忿曰。焉使妃还乎。对曰。妃迈天下泰平之基。民终宁其亲矣。拜辞寻之。至妃国佯为陶家。赁作瓦器。器妙绝国。陶主睹妙。赍以献王。王获器喜。以赐小女。传现诸姐。月光知婿之所为。投地坏焉。又入城赁染众彩。结其一疋为众奇巧。杂伎充满睹世希见。染家欣异。又以献王。王重悦之。以示八女。月光识焉。捐而不睹。又为大臣赁养马。马肥又调。曰。尔悉有何伎乎。对曰。太官众味余其备矣。臣令为馔以献大王。王曰。孰为斯食臣如实对。王命为太官。监典诸肴膳。以羹入内供王八女。欲致权道佯覆沃身。诸女惊惧。月光不眄。天帝释喜叹曰。菩萨忧济众生乃至于兹乎。吾将权而助之焉。挑七敌国使会女都。尔乃兆民元祸息矣。化为月光父王手书以月光妻之。七国兴礼造国亲迎。俱会相劳翔兹何为。各云娉娶女名月光。讼之纷纷。各出手书。厥怨齐声。当灭尔嗣。其为不忒遣使还书。佥然诘曰。以尔一女弄吾七国。怨齐兵盛。尔国丧在乎今矣。父王惧曰。斯祸弘矣。将宿行所招乎。谓月光曰。尔为人妃。若婿明愚吉凶好丑。厥由宿命。孰能禳之。而不贞一尽孝奉尊。薄婿还国。祸至于兹。吾今当七分尔尸以谢七王耳。月光泣曰。愿假吾命漏刻之期。募求智士。必有能却七国之患者也。王即募曰。孰能禳斯祸者。妻以月光。育以原福。太子曰。疾作高观。吾其禳之。观成。太子权病躇步倒地。须月光荷负。尔乃却敌矣。月光惶灼惧见屠戮。扶胳登观。仅能立焉。太子高声谓七国王。厥音远震若师子吼。喻以佛教。为天牧民当以仁道。而今兴怒。怒盛即祸着。祸着即身丧。夫丧身失国。其由名色乎。七国师雄靡不尸跄者。斯须而稣。欲旋本土。太子启王。婚姻之道莫若诸王矣。何不以七女嫡彼七王子婿蕃屏。王元康矣...(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募求智士。必有能却七国之患者也。王即募曰。孰能禳斯祸者。妻以月光。育以原福。太子曰。疾作高观。吾其禳之。观成。太子权病躇步倒地。须月光荷负。尔乃却敌矣。月光惶灼惧见屠戮。扶胳登观。仅能立焉。太子高声谓七国王。厥音远震若师子吼。喻以佛教。为天牧民当以仁道。而今兴怒。怒盛即祸着。祸着即身丧。夫丧身失国。其由名色乎。七国师雄靡不尸跄者。斯须而稣。欲旋本土。太子启王。婚姻之道莫若诸王矣。何不以七女嫡彼七王子婿蕃屏。王元康矣。臣民休矣。亲获养矣。王曰善哉。斯乐大矣。遂命七王以女妻之。八婿礼丰。君民欣欣。于斯王逮臣民。始知太子月光之旧婿。即选良辅武士翼从。各令还国。九国和宁。兆民抃舞。佥然赞叹曰。天降吾父夫圣人权术非凡所照。德聚功成尔乃炅然无复讥谤。还国有年。大王崩殂。太子代位太赦众罪。以五戒六度八斋十善。教化兆民。灾[卄/(阿-可+辛)/女]都息。国丰众安。大化流行。皆奉三尊。德盛福归。众病消灭。颜影韑韑。踰彼桃华。所以然者。菩萨宿命室家俱耕。令妻取食。望睹妻还。与一辟支佛俱。行隐山岸。久久而不至。疑心生焉。兴忿执锄。欲往捶之。至见其妻以所食分。供养沙门退叉手立。沙门食竟抛钵虚空。光明暐晔。飞行而退。婿心悔愧。念妻有德乃致斯尊。吾有重愚将受其殃。即谓妻曰。尔供养福吾当共之。余饭俱食尔无訧也。至其命终各生王家。妻有淳慈之惠。生而端正。婿先恚而后慈故。初丑而后好也。佛告诸比丘。夫人作行。先惠而...(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度八斋十善。教化兆民。灾[卄/(阿-可+辛)/女]都息。国丰众安。大化流行。皆奉三尊。德盛福归。众病消灭。颜影韑韑。踰彼桃华。所以然者。菩萨宿命室家俱耕。令妻取食。望睹妻还。与一辟支佛俱。行隐山岸。久久而不至。疑心生焉。兴忿执锄。欲往捶之。至见其妻以所食分。供养沙门退叉手立。沙门食竟抛钵虚空。光明暐晔。飞行而退。婿心悔愧。念妻有德乃致斯尊。吾有重愚将受其殃。即谓妻曰。尔供养福吾当共之。余饭俱食尔无訧也。至其命终各生王家。妻有淳慈之惠。生而端正。婿先恚而后慈故。初丑而后好也。佛告诸比丘。夫人作行。先惠而后夺。后世初生豪富长即贫困。初夺后惠。后世受之。先贫贱而后长富贵。太子者是我身也。妻者俱夷是。父王者白净王是。母者吾母舍妙是。天帝释者弥勒是。开士世世忧念众生拯济涂炭。菩萨普智度无极行明施如是。
(八五)菩萨以明离鬼妻经
昔者菩萨。时为凡人。年十有六。志性开达。学博睹弘。无经不贯练。精深思众经道术。何经最真。何道最安。思已喟然而叹曰。唯佛经最真无为最安。重曰。吾当怀其真处其安矣。亲欲为纳妻。怅然而曰。妖祸之盛莫大于色。若妖蛊臻。道德丧矣。吾不遁迈。将为狼吞乎。于是遂之异国力赁自供。时有田翁。老而无嗣。草行获一女焉。颜华绝国欣育为嗣。求男为偶。遍国无可。翁赁菩萨积有五年。观其操行。自微至着。中心嘉焉曰。童子。吾居有足。以女妻尔。为吾嗣矣。女有神德。惑菩萨心。纳之无几。即自...(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华供吾饰也。女即敬诺。从王归宫。日采名华以供王用。儒童还国睹路人扰扰平填墟扫地秽。问行人曰。黎庶欣欣将有庆乎。答曰。定光如来无所著正真道最正觉道法御天人师。将来教化故众为欣欣也。儒童心喜寂而入定。心净无垢睹佛将来。道逢前女采华挟瓶。从请华焉得华五枚。王后庶人皆身治道。菩萨请地少分。躬自治之。民曰。有余小溪。而水湍疾。土石不立。菩萨曰。吾以禅力下彼小星填之可乎。又念曰。供养之仪以四大力苦躬为善。即置星辇石。以身力填之。禅力住焉。余微淹堑。而佛至矣。解身鹿皮衣着其湿地。以五华散佛上。华罗空中。若手布种根着地生也。佛告之曰。后九十一劫。尔当为佛。号曰能仁如来无所著正真道最正觉道法御天人师。其世颠倒。父子为仇。王政伤民犹雨众刃。民虽避之难免其患矣。尔当于彼拯济众生。时获度者难为筹算。儒童心喜。踊在虚空。去地七仞。自空来下。以发布地。令佛踏之。世尊跨毕。告诸比丘。无踏斯土。所以然者。受决之处。厥尊无上。有智之士峙刹于兹。与受决同。诸天佥然。齐声而云。吾当作刹。时有长者子。名曰贤干。以微柴插其地曰。吾刹已立矣。诸天顾相谓曰。凡庶竖子。而有上圣之智乎。即辇众宝。于上立刹。稽首白言。愿我得佛教化若今。今所立刹。其福云何。世尊曰。儒童作佛之时。尔当受决矣。佛告鹙鹭子。儒童者我身是。卖华女者今俱夷是。长者子者今座中非罗余是。非罗余即稽首佛足。佛授其决。后当为佛。号曰快见。佛说经竟。诸四辈弟子。天人龙鬼...(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天下。臣民系命于尔。尔其愍之。法若吾行。可免恶道。发白弃国必作沙门。立子之教四等五戒十善为先。明教适毕。即捐国土。于此庐地树下。除须发着法服作沙门。群臣黎庶哀慕躃踊。悲哭感结。摩调法王子孙相继千八十四世。圣皇正法末后欲亏。摩调圣王复舍天上以魂神下。从末世王生。亦为飞行皇帝。号名南。正法更兴。明敕宫中皇后贵人。令奉八戒月六斋。一当慈恻爱活众生。二慎无盗富者济贫。三当执贞清净守真。四当守信言以佛教。五当尽孝酒无历口。六者无卧高床绣帐。七者晡冥食无历口。八者香华脂泽。慎无近身。淫歌邪乐无以秽行。心无念之。口无言矣。身无行焉。敕诸圣臣导行英士下逮黎民。人无尊卑令奉六斋。玩读八戒带之着身。日三讽诵。孝顺父母。敬奉耆年。尊戴息心。令诣受经。鳏寡幼弱乞儿给救。疾病医药衣食相济。苦乏无者令诣宫门求所不足。有不顺化者重徭役之。以其一家处于贤者。五家之间令五化一家。先顺者赏。辅臣以贤不以贵族。自王明法施行之后。四天下民。慈和相向。杀心灭矣。应得常让。夜不闭门。贞洁清净。非妻不欲。一不言二。出教仁恻。睹不常诚。辞不华绮。见彼吉利。心喜言助。大道化行。凶毒消灭。信佛信法信沙门。言无复疑结。南王慈润。泽无不至。八方上下靡不叹德。第二天帝及四天王。日月星辰。海龙地祇。日共讲议。世间人王。四等慈惠。恩之所至过于诸天。天帝释告诸天曰。宁欲见南王不乎。诸天曰。积年之愿。实如明教。帝释即如伸臂之顷。至南王慈惠殿上。见...(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戒自修。又以教民。斯德重矣。故令天帝敬爱来迎也。南王升车。车马俱飞。徐徐徘徊欲民具见。王告御者。且将吾观恶人二道地狱饿鬼烧煮拷掠受其宿罪之处。御者如命毕乃上天。帝释欢喜下床出迎曰。劳心经纬忧济众生。四等六度菩萨弘业。诸天思欲相见。帝释自前。把臂共坐。南王容体。更变香洁。颜光端正与释无异。即作名乐。其音无量。散宝华香。非世所睹。帝释重曰。慎无恋慕世间故居。天上众欢。圣王之有也。南王志在教化愚冥。灭众邪心令知三尊。答帝释曰。如借人物会当还主。今斯天座非吾常居。暂还世间教吾子孙。以佛明法正心治国。令孝顺相承戒具行高。放舍人身上生天上。与释相乐。佛告阿难。南王者吾身是也。子孙相传千八十四世。立子为王。父行作沙门。阿难欢喜。稽首而曰。众祐慈愍众生。恩润乃尔。功德不朽。今果得佛。为三界中尊。诸天仙圣靡不宗敬。诸比丘欢喜作礼而去。
(八八)阿离念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优梨聚中。时诸比丘。中饭之后坐于讲堂。私共讲议。人命致短。身安无几。当就后世。天人众物无生不死。愚闇之人。悭贪不施。不奉经道。谓善无福。恶无重殃。恣心快志。恶无不至。违于佛教。后悔何益。佛以天耳。遥闻诸比丘讲议非常无上之谈。世尊即起至比丘所。就座而坐。曰。属者何议。长跪对曰。属饭之后。共议人命恍惚不久当就后世。对如上说。世尊叹曰。善哉善哉甚快。当尔弃家学道志当清洁。唯善可念耳。比丘坐起当念二事。一当说经。二当禅...(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 第0140部~大乘顶王经一卷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第0140部
大乘顶王经一卷
梁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
大乘顶王经
归命大智海圆满净觉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舍离庵罗树园。与大比丘僧八百人俱。菩萨摩诃萨十千人俱。及诸天龙八部鬼神。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毗舍离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游于净称里巷。尔时净称里巷有一童子名善思惟。乳母抱持在于高楼重阁之上手执莲华娱乐受乐。以宿善根即向乳母。而说偈言。
如是音乐声 世所未曾有
母今速放我 我欲至阁下
母抱持在于高楼重阁之上手执莲华娱乐受乐。以宿善根即向乳母。而说偈言。
如是音乐声 世所未曾有
母今速放我 我欲至阁下
必是大精进 世尊大光明
我欲投右足 因陀枳罗边
微妙甚可乐 众鸟悉围绕
此声昔未闻 亦生未曾睹
必是大精进 怜愍众生故
以右足而蹈 因陀枳罗边
如母着璎珞 贯之严其身
未触出妙声 令人意所乐
必是天中尊 功德光庄严
放右足而下 因陀枳罗边
如人击铜鼓 出于大音声
于其一切处 皆得闻此音
必是人中日 大牟尼光明
入此大城中 利益诸众生
如树生花时 种种花庄严
随意出妙音 令众生贪着
必是大龙王 善住天中尊
我欲右足蹈 因陀枳罗边
如空净无垢 周遍无尘翳
光焰如金色 令日光不现
必是乐见者 具足光明尊
放右足而下 因陀枳罗边
如此诸天众 住在于空中
欢喜而赞叹 旋转在空中 ...(第0140部~大乘顶王经一卷)
...
如人击铜鼓 出于大音声
于其一切处 皆得闻此音
必是人中日 大牟尼光明
入此大城中 利益诸众生
如树生花时 种种花庄严
随意出妙音 令众生贪着
必是大龙王 善住天中尊
我欲右足蹈 因陀枳罗边
如空净无垢 周遍无尘翳
光焰如金色 令日光不现
必是乐见者 具足光明尊
放右足而下 因陀枳罗边
如此诸天众 住在于空中
欢喜而赞叹 旋转在空中
必是利世者 最胜天中尊
放右足而下 因陀枳罗边
如此城众生 悉生于慈心
各各意相谓 如母子相亲
必是功德聚 功德花庄严
放右足而下 因陀枳罗边
如男子女人 持种种妙花
满掬而侍立 欢喜相瞻视
必是人中龙 功德花庄严
右足下而蹈 因陀枳罗边
天花及人花 满于虚空中
散以缤纷香 令人心爱乐
必是大精进 欲请毗舍离
无上尊入城 利益诸众生
尔时乳母闻子语已惊怖毛竖。即将童子至于楼下。而作是念。向所言者为是谁作。为是天也若龙夜叉罗刹鬼神紧那罗摩睺罗伽为是人也。还住本处而不移动。
尔时世尊至其门已。时彼童子见佛世尊。在其阁下瞻仰如来。以佛神力在虚空中。即向世尊。而说偈言。
世尊住大智 安住无上人
怜愍诸众生 愿受此莲花
尔时世尊。以偈答童子言。
我住于实际 非世间境界
其际无有际 此是实际相
尔时善思惟童子。以偈问曰。
云何住于际 实际中导师
其际无有际 若无云何住
尔时世尊。以偈答言。
若际是实际 即际是如来
如住...(第0140部~大乘顶王经一卷)
...
譬如有大钵 着池河水至
则闻调和音 周遍其土地
人中天无疑 大圣演尊光
佛开导世间 定来入城门
神通化众生 犹树华茂盛
若干色芬葩 流布极美香
大龙无所疑 誓愿建立本
今以右足指 安于城门阃
普照于虚空 周遍于天地
日明为以蔽 永不复现光
一切尊无疑 现威大晃耀
今以右足指 安于城门阃
犹如诸天人 住于虚空中
众庶佛后从 如天侍梵王
愍伤世无疑 尊人圣导师
今以右足指 安于城门阃
今日观城人 各慈向不恨
展转相示谈 如父母子孙
德光无沉吟 福威自庄严
今以右足指 安于城门阃
察男女大小 各执若干花
叉手而自归 欢悦遥散花
大导无犹豫 德花严饰身
今以右足指 安于城门阃
诸天人间华 遍布于虚空
散华而烧香 其香可意悦
大勇无疑结 欲入维耶离
因化悦大众 最胜故到此
尔时善思妻室。闻说是言心中抱恐。衣毛为竖身内和凉。住于兰边心自念言。是何等神。为天龙鬼魅反足手。真陀罗摩休勒人非人耶。口宣人语在其处所。不动不摇不敢移转。时佛往诣善思童子所居里中。在于舍边立在门前。善思童子见佛世尊。即欲下楼阁往自奉迎。心中...(第0141部~佛说大方等顶王经一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一七卷
...!罗睺罗,汝佛之子,舍转轮王位出家为道。其出家者,有何等利?’我即如法为说出家功德之利。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罗睺罗,不应说出家功德之利。所以者何?无利、无功德,是为出家。有为法者,可说有利、有功德;夫出家者,为无为法,无为法中,无利、无功德。罗睺罗,出家者,无彼无此,亦无中间;离六十二见,处于涅槃,智者所受,圣所行处;降伏众魔,度五道,净五眼,得五力,立五根;不恼于彼,离众杂恶,摧诸外道,超越假名;出淤泥,无系著,无我所,无所受,无扰乱,内怀喜,护彼意,随禅定,离众过。若能如是,是真出家。’于是维摩诘语诸长者子:‘汝等于正法中,宜共出家。所以者何?佛世难值!’诸长者子言:‘居士,我闻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尔时,三十二长者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阿难:“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昔时,世尊身小有疾,当用牛乳,我即持钵,诣大婆罗门家门下立。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阿难,何为晨朝持钵住此?’我言:‘居士,世尊身小有疾,当用牛乳,故来至此。’维摩诘言:‘止!止!阿难,莫作是语。如来身者,金刚之体,诸恶已断,众善普会,当有何疾?当有何恼?默往!阿难,勿谤如来,莫使异人闻此粗言,无令大威德诸天,及他方净土诸来菩萨,得闻斯语...(第0142部~维摩诘所说经三卷)
...生得法愿具足。’于是诸女问维摩诘:‘我等云何止于魔宫?’维摩诘言:‘诸姊,有法门名无尽灯,汝等当学。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如是诸姊,夫一菩萨开导百千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其道意亦不灭尽,随所说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无尽灯也!汝等虽住魔宫,以是无尽灯,令无数天子、天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为报佛恩,亦大饶益一切众生。’尔时,天女头面礼维摩诘足,随魔还宫,忽然不现。
“世尊,维摩诘有如是自在神力、智慧、辩才,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长者子善德:“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善德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自于父舍设大施会,供养一切沙门、婆罗门,及诸外道、贫穷、下贱、孤独、乞人,期满七日。时维摩诘来入会中,谓我言:‘长者子,夫大施会不当如汝所设,当为法施之会,何用是财施会为?’我言:‘居士,何谓法施之会?’答曰:‘法施会者,无前无后,一时供养一切众生,是名法施之会。’曰:‘何谓也?’谓:‘以菩提起于慈心,以救众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于喜心,以摄智慧行于舍心;以摄悭贪起檀波罗蜜,以化犯戒起尸罗波罗蜜,以无我法起羼提波罗蜜,以离身心相起毗梨耶波罗蜜,以菩提相起禅波罗蜜,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罗蜜;教化众生而起于空,不舍有为法而起无相,示现受生而起无作;护持正法起方便力,以度众生起四摄法;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于...(第0142部~维摩诘所说经三卷)
...力,空其室内,除去所有及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卧。
文殊师利既入其舍,见其室空,无诸所有,独寝一床。
时维摩诘言:“善来!文殊师利,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而见。”
文殊师利言:“如是,居士,若来已更不来,若去已更不去。所以者何?来者无所从来,去者无所至,所可见者更不可见。且置是事,居士是疾,宁可忍不?疗治有损,不至增乎?世尊殷勤致问无量!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其生久如?当云何灭?”
维摩诘言:“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病灭,则我病灭。所以者何?菩萨为众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则有病;若众生得离病者,则菩萨无复病。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萨如是,于诸众生,爱之若子,众生病,则菩萨病;众生病愈,菩萨亦愈。又言:‘是疾何所因起?’菩萨病者,以大悲起。”
文殊师利言:“居士,此室何以空无侍者?”
维摩诘言:“诸佛国土,亦复皆空。”
又问:“以何为空?”
答曰:“以空空。”
又问:“空何用空?”
答曰:“以无分别空故空。”
又问:“空可分别耶?”
答曰:“分别亦空。”
又问:“空当于何求?”
答曰:“当于六十二见中求。”
又问:“六十二见当于何求?”
答曰:“当于诸佛解脱中求。”
又问:“诸佛解脱当于何求?”
答曰:...(第0142部~维摩诘所说经三卷)
...,犹能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尔时,大迦叶叹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快说此语。诚如所言,尘劳之畴为如来种。我等今者,不复堪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五无间罪,犹能发意生于佛法,而今我等永不能发。譬如根败之士,其于五欲不能复利;如是声闻诸结断者,于佛法中无所复益,永不志愿。是故,文殊师利,凡夫于佛法有返复,而声闻无也。所以者何?凡夫闻佛法,能起无上道心,不断三宝;正使声闻终身闻佛法、力、无畏等,永不能发无上道意。”
尔时,会中有菩萨名普现色身,问维摩诘言:“居士父母、妻子、亲戚、眷属、吏民、知识,悉为是谁?奴婢、僮仆、象马、车乘,皆何所在?”
于是维摩诘以偈答曰:
“智度菩萨母, 方便以为父,
一切众导师, 无不由是生。
法喜以为妻, 慈悲心为女,
善心诚实男, 毕竟空寂舍。 |
|
|
|
|
|
|
|
9#
樓主 |
發表於 2021-4-17 14:15:10
|
只看該作者
弟子众尘劳, 随意之所转,
道品善知识, 由是成正觉。
诸度法等侣, 四摄为妓女,
歌咏诵法言, 以此为音乐。
总持之园苑, 无漏法林树,
觉意净妙华, 解脱智慧果。
八解之浴池, 定水湛然满,
布以七净华, 浴此无垢人。
象马五通驰, 大乘以为车,
调御以一心, 游于八正路。
相具以严容, 众好饰其姿,
惭愧之上服, 深心为华鬘。
富有七财宝, 教授...(第0142部~维摩诘所说经三卷)
...然,世尊,愿赐少法,还于彼土,当念如来。”
佛告诸菩萨:“有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何谓为尽?谓有为法。何谓无尽?谓无为法。如菩萨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何谓不尽有为?谓不离大慈,不舍大悲;深发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教化众生,终不厌惓;于四摄法,常念顺行;护持正法,不惜躯命;种诸善根,无有疲厌;志常安住,方便回向;求法不懈,说法无吝;勤供诸佛,故入生死而无所畏;于诸荣辱,心无忧喜;不轻未学,敬学如佛;堕烦恼者,令发正念;于远离乐,不以为贵;不著己乐,庆于彼乐;在诸禅定,如地狱想;于生死中,如园观想;见来求者,为善师想;舍诸所有,具一切智想;见毁戒人,起救护想;诸波罗蜜,为父母想;道品之法,为眷属想;发行善根,无有齐限;以诸净国严饰之事,成己佛土;行无限施,具足相好;除一切恶,净身、口、意;生死无数劫,意而有勇;闻佛无量德,志而不倦;以智慧剑,破烦恼贼;出阴、界、入,荷负众生,永使解脱;以大精进,摧伏魔军;常求无念,实相智慧;行于世间法少欲知足,于出世间求之无厌,而不舍世间法;不坏威仪法,而能随俗;起神通慧,引导众生;得念总持,所闻不忘;善别诸根,断众生疑;以乐说辩,演法无碍;净十善道,受天人福;修四无量,开梵天道;劝请说法,随喜赞善,得佛音声;身、口、意善,得佛威仪;深修善法,所行转胜;以大乘教,成菩萨僧;心无放逸,不失众善。行如此法,是名菩萨不尽有为。
...(第0142部~维摩诘所说经三卷)
...不能尽。”
佛告天帝:“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闻是不可思议解脱经典,信解、受持、读诵、修行,福多于彼。所以者何?诸佛菩提皆从是生。菩提之相,不可限量,以是因缘,福不可量。”
佛告天帝:“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时世有佛,号曰药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界名大庄严,劫曰庄严,佛寿二十小劫。其声闻僧三十六亿那由他,菩萨僧有十二亿。
“天帝,是时有转轮圣王,名曰宝盖,七宝具足,主四天下。王有千子,端正勇健,能伏怨敌。尔时,宝盖与其眷属供养药王如来,施诸所安至满五劫。过五劫已,告其千子:‘汝等亦当如我,以深心供养于佛。’于是千子受父王命,供养药王如来,复满五劫,一切施安。其王一子,名曰月盖,独坐思惟:‘宁有供养殊过此者?’以佛神力,空中有天曰:‘善男子,法之供养胜诸供养。’即问:‘何谓法之供养?’天曰:‘汝可往问药王如来,当广为汝说法之供养。’
“即时,月盖王子行诣药王如来,稽首佛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诸供养中,法供养胜。云何为法供养?’佛言:‘善男子,法供养者,诸佛所说深经,一切世间难信难受,微妙难见,清净无染,非但分别思惟之所能得;菩萨法藏所摄,陀罗尼印印之,至不退转,成就六度;善分别义,顺菩提法,众经之上;入大慈悲,离众魔事,及诸邪见;顺因缘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空、无相、无作、无起,能...(第0142部~维摩诘所说经三卷)
...旬言。可舍居士此诸玉女。已其所有施于彼者是为菩萨。维摩诘言。我已舍矣。汝便将去。使一切人遵承法行所愿皆得。诸玉女即作礼而问言。我当云何止于魔天。维摩诘言。诸姊。有天名曰无尽常开法门。当从彼受。何谓无尽开法门者。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如是诸姊。夫一菩萨以道开导百千菩萨。其道意者终不尽耗而复增益。于是功德不以导彼彼故而有尽耗。是故名曰无尽常开法门。汝等当从其受。魔界无数天子玉女。未有可此道意如汝等者。于如来为有返复法。为一切人说已。魔眷属皆去。维摩诘所感动如是。世尊。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长者子善见。汝行诣维摩诘问疾。善见白佛言。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在诸父舍。盛祀大祀至于七日。时维摩诘来入祠坛。谓我言。长者子。不当祀祠如众人祠。当祀法祠。何用是思欲祠为。我问何如为法之祠祀。维摩诘言。其为祠者无本行故敬待众人。是则法祠。为之奈何。谓为佛事不断慈。为人事不断悲。为法事不断喜。为慧力不断护。为布施不断檀。戒化人不断律。知非我不断忍。身意行不断精进。惟道事不断禅思。为博闻不断智慧。若无施不断惟空。行俗数中不断无想。在所堕生不断无愿。护持正法不断力行。以恩会人不断寿命。知人如如不断谦敬。坚其德本不断命财。为六思念不断其念。行六坚法不断学意。修正受不断净命。行好喜不断习真。断意不生不断愚人。为沙门不断正性。善讽受不断闻德。山泽受法不断闲居。念生佛慧不断宴...(第0143部~维摩诘经三卷)
...维摩诘二人共谈。不亦具足大道说哉。即时八千菩萨五百弟子百千天人。同意欲行。于是文殊师利。与诸菩萨大弟子及诸天人眷属围绕。俱入维耶离大城。长者维摩诘心念。今文殊师利与大众俱来。吾将立空室合座为一座。以疾而卧。文殊师利既入其舍。见其室空除去所有更寝一床。维摩诘言。劳乎文殊师利。不面在昔辱来相见。文殊师利言。如何居士忍斯种作疾。宁有损不至增乎。世尊殷勤致问无量。兴起轻利游步强耶。居士是病何所正立。其生久如当何时灭。维摩诘言。是生久矣。从痴有爱则我病生。用一切人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人得不病者。则我病灭。所以者何。欲建立众人故。菩萨入生死为之病。使一切人皆得离病。则菩萨无复病。譬如长者有一子得疾。以其病故父母诸父为之生疾。其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萨如是。于一切人爱之若子。彼人病我则病。彼不病则不病。又言。菩萨病何所立。菩萨病者以大悲立。文殊师利言。何以空无供养。维摩诘言。诸佛土与此舍皆空如空。又问。何谓为空。答曰。空于空。又问。解一为空。答曰。空无与之为空空。又问。空复谁为。答曰。思想者也。彼亦为空。又问。空者当于何求。答曰。空者当于六十二见中求。又问。六十二见当于何求。答曰。当于如来解脱中求。又问。如来解脱者当于何求。答曰。当于众人意行中求。又仁所问何无供养。一切众魔皆是吾养。彼诸转者亦吾养也。所以者何。魔行者受生死。生死者则菩萨养。彼转者受诸见。菩萨于诸见不倾动。文殊师利言。居士所疾为何等类。答曰。仁者我病不现不可见。又...(第0143部~维摩诘经三卷)
...生而起道意。以有道意则生佛法。从自见身积若须弥。乃能兼见而起道意故生佛法。依如是要。可知一切尘劳之畴为如来种。又譬如人不下巨海。能举夜光宝耶。如是不入尘劳事者。岂其能发一切智意。
贤者大迦叶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快说此言诚如之意尘劳之畴为如来种奚但身见能发无上正真道乎。虽以五无间具。犹能发斯大道意而具佛法矣。已得罗汉为应真者。终不能复起道意而具佛法也。如根败之士其于五乐不能复利。如是弟子杂行已断。其于佛法不乐不利无复志愿。是以凡夫于佛法为有反复。如弟子无有。所以者何。凡夫闻佛法能起大道不断三宝。使夫弟子终身闻佛法力无所畏。非复有意起大道也。于是众中有坐菩萨字众像见。问维摩诘言。居士父母妻子奴客执事安在。朋友亲戚徒隶为谁群从所有象马车乘皆何所在。尔时长者维摩诘答众像见。而说颂曰。
母智度无极 父为权方便
菩萨由是生 得佛一切见
乐法以为妻 悲慈为男女
奉谛以降调 居则思空义
学知一切尘 其生随所欲
上道为亲友 觉意而不着
我徒勇而果 群从度无极
四恩当女事 乐以歌道德
总持为苑囿 觉华甚奇快
厥实度知见 彼树法林大
八解之浴池 正水满其渊
净叶众如殖 浴此无垢尘
参驾五通驰 大乘难过踰
调御以道意 八道坦忘忧
相具以严容 众好饰其姿
惭愧免行成 华鬘谓不疑
七宝货之大 求者兼与法
得报利弘多 随布分斯道
守如禅...(第0143部~维摩诘经三卷)
...如来名等吾甚思念无有遗忘。于此佛土终不起想。又如世尊诸佛权道不可思议。以度人故。为随所欲而现佛土之好。愿佛赠我以佛之法。遗迁于彼土当念如来。佛告诸菩萨言。有尽不尽门。汝等当学。何谓为尽。谓其有数。何谓不尽。谓为无数。如菩萨者不尽于数不住无数。以何于数而不动者。谓之大慈不动大悲不舍。性以和乐而不荒。见人而悦奉事圣众。惠施躯命以受正法。种善无厌分德不住。学法不懈说教不忘。供事佛劝。所生不恐具受不慢。不轻未学不为尘埃。守真化生欣乐受决。安身以力安彼以悦。禅定为学行想。生死为善权想。来求为贤友想。悉知为具足想。所有为布施想。恶戒为依受想。不忍为忍默想。懈怠为精进想。乱意为知念想。恶智为行智想。度无极为父母想。道品法为群从想。欲行众善而无厌足。以诸刹好成己佛土。生死无数劫意而有勇。闻佛无量德志而不倦。劳者为作归。贪者为福。导为众重任。晓阴入种降魔兵。不以谋为法。渊慧有余。以少求而知足。诸世间已毕竟。于众俗不渐渍。得世际感圣贤。现诸仪式起神通行。博闻能讽慧力持念。断众人疑知本本根。无碍无住为致辩才。顺化天人十善为净。梵迹为立行四无量。致佛音声为法都讲。导至善行得佛仙路。捐身口意行欲殊胜。喜在众经取菩萨众以大乘化。德行不败善法不惑。如是诸族姓子。以应此法者不尽数也。何谓菩萨不住无数。谓求为空不以空为证。求为无相无数无愿。不以无相无数无愿随至为证。观于无常不厌善本。观世间苦以诚信生。观于非身诲人不...(第0143部~维摩诘经三卷)
...众盖幢幡伎乐。云何天帝此人殖福能增多不。曰多矣。世尊。彼之福祐不可称说亿百千劫。佛告天帝。当以知是贤者子贤者女。受此不思议门所说法要。奉持说者福多于彼。所以者何。法生佛道法出诸佛。其能供养此正法者。非思欲施辈。当以知此。
佛告天帝。有昔过去无央数劫不可称计。时世有佛名俾沙阇罗耶(汉言药王)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其世界名太清。劫曰净除。彼时天帝。药王如来寿三十劫。其弟子众凡三十六亿垓。菩萨十二亿。是时有转轮圣王名曰宝盖。王有七宝主四天下。五劫奉事药王如来。率其官属施诸所安。至五劫中。圣王宝盖召其千子而告之曰。汝等已见如来当共奉事施以所安。于是千子闻父王命。皆以安和。复至五劫供养药王如来。并其官属一切施安。第一太子名曰善宿。独坐自念。宁有供养殊过此者。空中有天承佛圣旨应曰。正士。法之供养胜诸供养。即问何谓法之供养。天曰何不行问药王如来。佛当为汝解说法之供养。于是太子善宿即起行诣药王如来。稽首佛足。而问法之供养。为法见者是何谓也。药王佛言。法供养者。如佛所说众经奥藏深邃之言。诸世所归。非为难受难见之辈。以无憍慢微妙无像其义夷易。菩萨箧藏修至诸持。经印所封非无道理。其轮清净入六度无极。可善取学道品法净入正之事。为下大悲建于大悲。离诸大见睹大缘起。非人非命非女非男。如空无相无愿无为。道地之行珐輪之际。天人百千所共叹誉。法藏多度含受众人。明宣诸佛...(第0143部~维摩诘经三卷)
... 第0144部~道神足无极变化经四卷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第0144部
道神足无极变化经四卷
西晋安息三藏安法钦译
道神足无极变化经卷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忉利天上。在巴质树下绀琉璃石。佛坐其上为母说法尽夏三月。与大比丘僧众俱。比丘八千皆得罗汉。诸垢已尽神足备具能在所作。为菩萨七万二千人。神通已达皆得陀邻尼。悉知一切人心之所行所欲。自在遍至诸无央数佛刹。时佛与无央数之众眷属围绕而为说法。尔时诸天众中。有二天子。一名曰月天子。二名曰月星天子。在众会中坐。于是月天子从座起。更整衣服前母说法尽夏三月。与大比丘僧众俱。比丘八千皆得罗汉。诸垢已尽神足备具能在所作。为菩萨七万二千人。神通已达皆得陀邻尼。悉知一切人心之所行所欲。自在遍至诸无央数佛刹。时佛与无央数之众眷属围绕而为说法。尔时诸天众中。有二天子。一名曰月天子。二名曰月星天子。在众会中坐。于是月天子从座起。更整衣服前下右膝。叉手长跪白佛言。愿欲说者今欲所问。佛言。恣所欲问。于是月天子踊跃。即说偈问佛言。
为一切大悲 纯厚而得利
立之得至道 甚净施甘露
既已得自安 灭除诸垢秽
复能安一切 是故愿欲问
于无数劫中 所行甚勤苦
悉舍诸所有 布施无厌足
为一切等...(第0144部~道神足无极变化经四卷)
...在。复次习法智。无能于法有所增减。所以者何。若有爱欲法无爱欲法皆觉知。何所是欲何所为无欲。已了知于是不复随。是故天子。菩萨得甚深之行。终不见于法亦终不于佛法如是视。如是见如是观。为不见作是视。天子。菩萨众魔若魔天。不能坏如是说。天子。佛说如是。
天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所作甚奇特。具足知是诸慧事。乃如是了知于生死乃作是求道而不懈倦。如是起灭上下可尽。佛言。天子。譬如幻如化。若来若去若坐若所求若所说亦皆无所有。天子。譬如幻化。欲知一切诸法悉如是。一切诸所起灭。过去当来今现在其劫数亦如是。菩萨亦不念起。亦不念前世所行。天子复问。云何世尊。菩萨若不念有起生处。佛何以得来上忉利天。到所生母所尽夏三月。世尊。不从摩耶生耶。佛报天子言。如来所生不用生死法住如如住。如者不来不去。佛生如是。佛复言。天子。佛从般若波罗蜜生。诸佛世尊皆从般若波罗蜜生。何以故。三十二大人相不从摩耶生。天子。般若波罗蜜如是学。般若波罗蜜佛母身。三十二大人相皆从学般若波罗蜜。月天子白佛言。我熟思惟般若波罗蜜。无所生无所灭。云何世尊。言般若波罗蜜是诸佛之母乎。佛报言。如天子所言。菩萨当学菩萨所学。逮般若波罗蜜。便得佛身相三十二大人之相。归之十种力四无所畏佛十八法大慈大悲三昧独行游步。佛慧知他人意皆来归之。此皆不从摩耶生。是故天子。当知佛慧从般若波罗蜜生。有无央数诸慧之事不可计。今粗举其事皆悉如是。天子复问。诸佛世尊法皆悉具足。如是如如来如者随如得成。如是天子所见事如是。视佛从般若波罗蜜生。亦不从生般若波罗蜜。不于法有想根。亦无起根亦无争除。云何世尊。般若波罗蜜所生。答言天子。如法如来如如者随所作法。于是法不生不起不灭。如是天子。不生不起不灭。如是如是异为智慧。慧从般若波罗蜜生。名曰怛萨阿竭。从般若波罗蜜所生。如是生为不复生不起不灭如是天子。不生...(第0144部~道神足无极变化经四卷)
...萨所作又难于此。以脱诸欲发意欲持诸供养之具。以其所有将护给与一切。如是拘翼。复有过于是者。以是光明之德照示一切。如是皆过一切弟子及辟支佛上。菩萨摩诃萨自致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
复次拘翼。如是说从何所没来生于此。听者拘翼。东方于是国分。从是佛刹度九十二那术百千佛国。名罗他那萨遮(晋言珍宝审谛奥藏)。世界中以众宝为树。其枝叶华实无央数色。其经行处以无央数宝而校成。其国中所有皆众宝以为校庄无空缺处。其地皆绀琉璃。无央数宝以相杂厕。复次拘翼。有世界名罗陀那光只(晋言珍宝积聚)。是世界。拘翼。佛名罗陀那文陀罗帝耶阿丹竭罗油(晋言珍宝豪场出过上聚)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今现在说法。其佛国中无有母人。亦不闻母人。亦无弟子缘一觉道。纯是菩萨满佛刹中。
复次拘翼。是珍宝豪场出过上聚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其世尊一一说法。七十二拘利菩萨皆得不起法忍。菩萨得是忍已。意念若豪名(丹本多)珍宝上天世大性一切皆以断用。是故一切诸佛刹皆悉为之动。即时三千大千刹中。若干无央数珍宝莲华杂华色甚鲜好。悉满其中以散佛上。皆于佛上化成华盖遍覆佛刹已。是菩萨便踊于虚空。飞到他方佛前而供养礼事。欲绕问讯欲闻法。
复次拘翼。得法忍菩萨不乐住一处。便能遍到诸佛刹。不得法忍菩萨不能到他方。复次拘翼。彼佛世尊出来十二劫。彼佛所止处夜常三说法说法已。七十二拘利菩萨得不起法忍。如是拘翼。不得不起法忍菩萨不能到他方刹。得不起法忍...(第0144部~道神足无极变化经四卷)
...
降伏于魔王 并及诸官属
当往到如来 见于法之主
于是大目揵连。发起无央数那术亿百千天子欲界色界。疾疾各以所有天华天香天傅饰华天泽香。皆持欲往到佛所。各持是华供养散于佛上。以头面稽首礼佛足却住一面。于是目揵连。以神足力聚会诸天众共在一处已。便往到佛所前以头面着佛足。皆却住一面。佛尔时语目连言。目连。听我所说道神足变化无极法言。于是目连受教而听。复次目连。三千大千刹土。百亿日月。百亿大海。百亿须弥山。百亿四天下。是名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刹。于目连意云何。呼一阎浮利谓我于是中得道。目连。莫作是视。何以故。目连。于一切四天下。随其所愿上中下而为说法。知谁当得阿惟三佛。谁在母腹中。谁在兜术天。谁复般泥洹皆悉知。
复次目揵连。于是三千大千刹土东方。去是四天下万二千四天下。其四天下世界名无尘。有佛号字比罗耶摩提(晋言如镜明无垢)。今现在说法。复次目连。彼四天下世界人民无淫怒痴。常亲近道法乐听受奉行。彼有求菩萨道者。少求辟支佛道者。求弟子行者甚众多。复次目连。彼佛如镜明无垢一一所说法。九十九亿人解弟子乘。于彼不说沙门之四德。不如是闻说沙门之四德。何等四德。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复次目连。彼世界人在一坐。皆得六通之证。逮八惟务禅皆自念知。为脱于生死欢喜踊在虚空中。去地七仞坐于虚空便般泥洹。身中出火还自烧身。亦无有骨亦不见灰都无所有。如是目连。彼佛现在...(第0144部~道神足无极变化经四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一八卷
...四天下世界名无尘。有佛号字比罗耶摩提(晋言如镜明无垢)。今现在说法。复次目连。彼四天下世界人民无淫怒痴。常亲近道法乐听受奉行。彼有求菩萨道者。少求辟支佛道者。求弟子行者甚众多。复次目连。彼佛如镜明无垢一一所说法。九十九亿人解弟子乘。于彼不说沙门之四德。不如是闻说沙门之四德。何等四德。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复次目连。彼世界人在一坐。皆得六通之证。逮八惟务禅皆自念知。为脱于生死欢喜踊在虚空中。去地七仞坐于虚空便般泥洹。身中出火还自烧身。亦无有骨亦不见灰都无所有。如是目连。彼佛现在说法。寂然度人寂然般泥洹。彼世界无取无与。若饥渴所念。饮食皆自然在前。衣被服饰譬如忉利天上。若起若灭若生。不因母人胞胎生。无有女人因福自然而生。其地皆作黄金色。复次目连。彼佛如来国土人民寿五百岁有长有短。于目连意云何。能知彼佛如镜明无垢如来不。目连则言不知。彼土如来则我身是。我于彼间以法而教导。如是目连。如是比名为道神足无极变化也。一切弟子辟支佛皆悉过其上。
复次目连。于是三千大千刹土南方。去是万八千四天下。世界名罗陀那三披(晋言宝等有世界)。其世界有三宝。黄金白银水精。彼世界佛号罗陀那揵头(晋言宝品)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而说法。如是目连。复次彼佛如来。为辟支佛行者说法。彼佛世界少菩萨。弟子行者于彼刹没生于空无佛处。于彼处皆当得辟支佛。于目连意云何。知彼佛宝品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不。目连言。不...(第0144部~道神足无极变化经四卷)
...目连。复次彼佛如来。为辟支佛行者说法。彼佛世界少菩萨。弟子行者于彼刹没生于空无佛处。于彼处皆当得辟支佛。于目连意云何。知彼佛宝品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不。目连言。不知。天中天。佛言。则我身是。我于彼间说法以教导人。如是名为道神足无极之变化也。一切弟子及辟支佛去佛甚远。
复次目连。于是三千大千刹土西方。去是四天下二万二千四天下。其世界名罗陀那质多(晋言名宝意)。其世界有七宝。黄金白银琉璃水精玛瑙赤真珠车渠是为七宝。如是目连。彼世界以宝为树。其经行处皆宝。以宝为交露帐以宝为栏楯。皆以杂宝而挍庄之。以宝为浴池中有八味之水。食饮皆自然念便自然至。譬如兜术天上诸天被服饮食。彼土人民亦如是。彼国土不闻母人亦不见母人。亦无有母苦生者。亦无男子母人合会者。亦无淫泆于欲。亦不淫泆于财。亦不淫泆于懈慢。亦不从胞胎生。彼世界一切人。生皆从莲华藏化生于彼。目连。复次宝意世界。佛号宝等有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于彼说法。彼佛如来不说余事。纯以菩萨箧藏。令一切发三菩心。令不可复计阿僧祇人。皆得无所从生法忍。复不可计阿僧祇人皆受决。当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彼佛世界无有弟子缘一觉行者。皆悉菩萨。亦无有恩爱。心亦不念。满彼四天下。彼国如来。寿八万四千岁。其土人民寿亦如是有长有短。彼国人寿尽不堕三恶道不生边地。彼国菩萨若于是寿尽。倍复生清净刹土。面见诸佛世尊。于彼天若天龙揵沓和。其心不念一等无异。皆有萨芸若意。诸天龙揵沓和。虽有是名悉愿同一。虽若干智等以无上智。若...(第0144部~道神足无极变化经四卷)
...行步。若下足蹈地草皆柔软可意。足举则生如故。其地皆平如掌。目连。是遍等世界皆如此。有城名颰陀郁沈(晋言善尊)。其城中人安隐丰饶炽盛大乐。东西长三十二俞旬。南北广十二俞旬。如是目连。彼善尊城人皆共居其中。其国人民繁裔。多于鸯迦摩竭拘留诸人民数。如是目连。其幻华如来世尊。于善尊城中游行止顿其中。一会说法为师子吼。令三十那术人皆得阿罗汉。复有三十那术人得阿那含。复有三十那术人得斯陀含。复有三十那术人得须陀洹。复有三十那术人发辟支佛行。复倍不可计数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提心复异不可计数人皆悉作功德。目连。是彼。四天下世界。有树名末头三被(晋言此树)。譬如蜜其华果实常有不乏。其华果实味譬如百味饮食。彼若男子母人。欲得一华一果得以食之。安隐饱满七日不饥不羸。色貌不减身体康强轻便有气力。食是已讫如服甘露。亦无小便亦不大行亦无涕唾。彼无田种殖者。无举贾偿债者。其国中皆共食是华果。彼国初不知有贫富俱等无异。彼世界如来。目连。有九十六亿那术百千弟子众。其菩萨众复倍于弟之。有园名三曼陀拘冲(晋言法园)。有杂果诸弟子众食饮。常在是园中坐。其弟子众菩萨众皆坐树下。若欲食时树自然动摇华果落堕皆在钵中。食饮饱讫树不动摇。华果不堕还如本故。如是目连。彼世界所有事物。过倍于是不可计。目连。彼世界如来则我身是。我于彼世界以法而教导。如是目连。名为如来道神足无极之变化也。一切诸弟子缘一觉所不及知。
复次目连。于是...(第0144部~道神足无极变化经四卷)
...罗怙罗。不应如是宣说出家功德胜利。所以者何。无有功德无有胜利。是为出家。唯罗怙罗。有为法中可得说有功德胜利。夫出家者为无为法。无为法中不可说有功德胜利。唯罗怙罗。夫出家者无彼无此亦无中间远离诸见。无色非色是涅槃路。智者称赞圣所摄受。降伏众魔超越五趣。净修五眼。安立五根。证获五力。不恼于彼离诸恶法。摧众外道超越假名。出欲游泥无所系着。无所摄受离我我所。无有诸取已断诸取。无有扰乱已断扰乱。善调自心善护他心。随顺寂止勤修胜观。离一切恶。修一切善。若能如是名真出家。时无垢称告诸童子。汝等今者于善说法毗奈耶中宜共出家。所以者何。佛出世难。离无暇难。得人身难。具足有暇第一最难。诸童子言。唯大居士。我闻佛说父母不听不得出家。无垢称言。汝等童子。但发无上正等觉心勤修正行。是即出家。是即受具成苾刍性。时三十二离呫童子。皆发无上正等觉心誓修正行。时我默然不能加辩。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尔时世尊告阿难陀。汝应往诣无垢称所问安其疾。时阿难陀白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于一时间。世尊身现少有所疾当用牛乳。我于晨朝整理常服执持衣钵。诣广严城婆罗门家。伫立门下从乞牛乳。时无垢称来到彼所。稽首我足而作是言。唯阿难陀。何为晨朝持钵在此。我言。居士。为世尊身少有所疾。当用牛乳故来至此。时无垢称而谓我言。止止尊者。莫作是语勿谤世尊。无以虚事诽谤如来。所以者何。如来身者金刚合成。一切恶法并习永...(第0145部~说无垢称经六卷)
...一灯然百千灯。暝者皆明明终不尽亦无退减。如是诸姊。夫一菩萨劝发建立百千俱胝那庾多众。趣求无上正等菩提。而此菩萨菩提之心。终无有尽亦无退减转更增益。如是为他方便善巧宣说正法。于诸善法转更增长。终无有尽亦无退减。诸姊当知。此妙法门名无尽灯汝等当学。虽住魔宫当劝无量天子天女发菩提心。汝等即名知如来恩真实酬报。亦是饶益一切有情。是诸天女恭敬顶礼无垢称足。时无垢称。舍先制持恶魔神力。令恶魔怨与诸眷属忽然不现还于本宫。世尊。是无垢称有如是等自在神力智慧辩才变现说法。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尔时世尊告长者子苏达多言。汝应往诣无垢称所问安其疾。时苏达多白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自于父舍。七日七夜作大祠会。供养一切沙门婆罗门及诸外道贫穷下贱孤独乞人。而此大祠期满七日。时无垢称来入会中而谓我言。唯长者子。夫祠会者不应如汝今此所设。汝今应设法施祠会。何用如是财施祠为。我言。居士。何等名为法施祠会。彼答我言。法施祠者无前无后。一时供养一切有情。是名圆满法施祠会。其事云何。谓以无上菩提行相。引发大慈。以诸有情解脱行相。引发大悲。以诸有情随喜行相。引发大喜。以摄正法摄智行相。引发大舍。以善寂静调伏行相。引发布施波罗蜜多。以化犯禁有情行相。引发净戒波罗蜜多。以一切法无我行相。引发堪忍波罗蜜多。以善远离身心行相。引发精进波罗蜜多。以其最胜觉支行相。引发静虑波罗蜜多。以闻一切智智行相。引...(第0145部~说无垢称经六卷)
...善来。不来而来。不见而见。不闻而闻。妙吉祥言。如是居士。若已来者不可复来。若已去者不可复去。所以者何。非已来者可施设来。非已去者可施设去。其已见者不可复见。其已闻者不可复闻。且置是事。居士所苦宁可忍不。命可济不。界可调不。病可疗不。可令是疾不至增乎。世尊殷勤致问无量。居士此病少得痊不。动止气力稍得安不。今此病源从何而起。其生久如当云何灭。无垢称言。如诸有情无明有爱生来既久。我今此病生亦复尔。远从前际生死以来。有情既病我即随病。有情若愈我亦随愈。所以者何。一切菩萨依诸有情久流生死。由依生死便即有病。若诸有情得离疾苦。则诸菩萨无复有病。譬如世间长者居士。唯有一子心极怜爱。见常欢喜无时暂舍。其子若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萨如是。愍诸有情犹如一子。有情若病菩萨亦病。有情病愈菩萨亦愈。又言。是病何所因起。菩萨疾者从大悲起。妙吉祥言。居士。此室何以都空复无侍者。无垢称言。一切佛土亦复皆空。问何以空。答以空空。又问。此空为是谁空。答曰。此空无分别空。又问。空性可分别耶。答曰。此能分别亦空。所以者何。空性不可分别为空。又问。此空当于何求。答曰。此空当于六十二见中求。又问。六十二见当于何求。答曰。当于诸佛解脱中求。又问。诸佛解脱当于何求。答曰。当于一切有情心行中求。又仁所问何无侍者。一切魔怨及诸外道皆吾侍也。所以者何。一切魔怨欣赞生死。一切外道欣赞诸见。菩萨于中皆不厌弃。是故魔怨及诸外道皆吾侍者。妙吉祥言。居士...(第0145部~说无垢称经六卷)
...异言。一切生死烦恼种性。是如来种性。所以者何。我等今者心相续中。生死种子悉已燋败。终不能发正等觉心。宁可成就五无间业。不作我等诸阿罗汉究竟解脱。所以者何。成就五种无间业者。犹能有力尽无间业。发于无上正等觉心。渐能成办一切佛法。我等漏尽诸阿罗汉永无此能。如缺根士于妙五欲无所能为。如是漏尽诸阿罗汉诸结永断。即于佛法无所能为。不复志求诸佛妙法。是故异生能报佛恩。声闻独觉终不能报。所以者何。异生闻佛法僧功德为三宝种终无断绝。能发无上正等觉心。渐能成办一切佛法。声闻独觉假使终身。闻说如来力无畏等乃至所有不共佛法一切功德。终不能发正等觉心。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名曰普现一切色身。问无垢称言。居士。父母妻子奴婢仆使。亲友眷属一切侍卫。象马车乘御人等类悉为是谁皆何所在。时无垢称以妙伽他。而答之曰。
慧度菩萨母 善方便为父
世间真导师 无不由此生
妙法乐为妻 大慈悲为女
真实谛法男 思空胜义舍
烦恼为贱隶 仆使随意转
觉分成亲友 由此证菩提
六度为眷属 四摄为妓女
结集正法言 以为妙音乐
总持作园苑 大法成林树
觉品华庄严 解脱智慧果
八解之妙池 定水湛然满
七净华弥布 洗除诸垢秽
神通为象马 大乘以为车
调御菩提心 游八道支路
妙相具庄严 众好而绮间
惭愧为衣服 胜意乐为鬘
具正法珍财 晓示为方便
无倒行胜利 回向大菩提
四静虑为床 ...(第0145部~说无垢称经六卷)
...无尽者。即是无为无生灭法。菩萨不应尽其有为。亦复不应住于无为。云何菩萨不尽有为。谓诸菩萨不弃大慈不舍大悲。曾所生起增上意乐。一切智心系念宝重而不暂忘。成熟有情常无厌倦。于四摄事恒不弃舍。护持正法不惜身命。求习诸善终无厌足。常乐安立回向善巧。询求正法曾无懈倦。敷演法教不作师倦。常欣瞻仰供事诸佛。故受生死而无怖畏。虽遇兴衰而无欣戚。于诸未学终不轻陵。于已学者敬爱如佛。于烦恼杂能如理思。于远离乐能不耽染。于己乐事曾无味着。于他乐事深心随喜。于所修习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如地狱想而不味着。于所游历界趣生死。如宫苑想而不厌离。于乞求者生善友想。舍诸所有皆无顾吝于一切智起回向想。于诸毁禁起救护想。于波罗蜜多如父母想。速令圆满。于菩提分法如翼从想。不令究竟。于诸善法常勤修习。于诸佛土恒乐庄严。于他佛土深心欣赞。于自佛土能速成就。为诸相好圆满庄严。修行清净无碍大施。为身语心严饰清净。远离一切犯戒恶法。为令身心坚固堪忍。远离一切忿恨烦恼。为令所修速得究竟。经劫无数生死流转。为令自心勇猛坚住。听佛无量功德不倦。为欲永害烦恼怨敌。方便修治般若刀杖。为欲荷诸有情重担。于蕴界处求遍了知。为欲摧伏一切魔军。炽然精进曾无懈怠。为欲护持无上正法。离慢勤求善巧化智。为诸世间爱重受化。常乐习行少欲知足。于诸世法恒无杂染。而能随顺一切世间。于诸威仪恒无毁坏。而能示现一切所作。发生种种神通妙慧。利益安乐一切有情。受持一切所闻...(第0145部~说无垢称经六卷)
...佛无上正等菩提从此生故。唯法供养乃能供养如是法门。非以财物。天帝当知。无上菩提功德多故。供养此法其福甚多。
尔时世尊告天帝释。乃往过去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数大劫有佛出世。名曰药王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世尊。彼佛世界名曰大严。劫名严净。药王如来寿量住世二十中劫。其声闻僧有三十六俱胝那庾多数。其菩萨众十二俱胝。时有轮王名曰宝盖。成就七宝主四大洲。具足千子端严勇健能伏他军。时王宝盖与其眷属。满五中劫恭敬尊重赞叹承事药王如来。以诸天人一切上妙安乐供具一切上妙安乐所居奉施供养过五劫已。时宝盖王告其千子。汝等当知。我已供养药王如来。汝等今者亦当如我奉施供养。于是千子闻父王教。欢喜敬受。皆曰善哉。一切协同满五中劫。与其眷属恭敬尊重赞叹承事药王如来。以诸人天一切上妙安乐供具一切上妙安乐所居。奉施供养。
时一王子名为月盖。独处闲寂作是思惟。我等于今如是殷重恭敬供养药王如来。颇有其余恭敬供养最上最胜过于此不。以佛神力于上空中。有天发声告王子曰。月盖当知。诸供养中其法供养最为殊胜。即问。云何名法供养。天答月盖。汝可往问药王如来。世尊。云何名法供养。佛当为汝广说开示。王子月盖闻天语已。即便往诣药王如来。恭敬殷勤顶礼双足。右绕三匝却住一面白言。世尊。我闻一切诸供养中。其法供养最为殊胜。此法供养其相云何。
药王如来告王子曰。月盖当知。法供养者。谓于诸佛...(第0145部~说无垢称经六卷)
...等乘则为佛慧。身口心同习无上寂。慕求圣道不着轨迹不想思人。悲念众生无心不心。劝化无数亿百千人。使立大道开示萌类。使念佛法等诸人物。导利无数众庶黎民。令发圣意而无等伦。一切诸法均空特异。本空慧同立之不想。能等如是知无所倚已了。若此应其众生而为说法。不慕诸利无倚经籍。具足离根讲法如是。永不有言多所化济。不见度人救于众生。着断诸事免诸贪身超越贡高。睹一切法不起不灭。开化群黎万物之想。令不坏色痛痒思想生死之识。凡夫不动则应解脱。而立佛法着道迹者。化之不倚则成除勖。导利所依令无佛想。则为勉济劝发菩萨。弘不念心救道因缘。诸愦乱意离痴狂诈。具足三昧成就定意。不怀众想。拔于邪智令睹正慧。化发声闻慕反迹者。制倚父母妻子舍宅兄弟姊妹令除恩爱。度着国土财色万物。贪求之想尘劳颠倒开化诸着万物之想。慕离于家而为寂志。懈废羸劣等脱诸相。成入佛土欲垢之法。兴发道意心不有二。未尝生念。是无为法。此生死法。因缘无缘。道意俗心。犯戒护禁。开化此辈。兴二相者。使其无念。度诸根本故曰无著。众祐。贤圣。懈怠精进。男子女人。顽愚聪达。明圣闇结。导利此等。令无二心。救进众生故曰无著。是诸菩萨成不退意。或有受别。又复不着。斯诸菩萨近道远道。分别此义。不生二想。得逮圣路。至不起余而般泥洹。便离发意而不有倚。缘此诸法以开化人。如是自然解一切法。演无根本故曰无著。时佛叹曰。
释除一切行 所尊亦如是
弃捐诸言教 故...(第0146部~阿惟越致遮经四卷)
... 痛痒亦如是
想识于生死 济之令无他
不动贤圣法 凡夫亦如斯
立之以佛义 度使志无著
众人怀果想 及缘觉之念
超越于觉意 为人说此法
以兴发道心 常依所布施
戒忍亦如是 故讲无所倚
知解之颠倒 兴习于精进
以除斯诸想 故说无著法
道意之所念 邪智若慧明
于此无所倚 故说无著法
是法不生念 了别无若干
而说如此法 故说无所著
自计己有身 声闻多所念
以为除此想 故说无所著
诸法非有思 解知不若干
演说斯无根 故曰为无著
父母兄弟子 空寂之所有
则为生死行 不能成佛道
慕妻及姊妹 所倚皆归妄
设其不有依 故名曰无著
造兴生死事 则有亲族念
见因有情欲 吾宿之友党
自念身有我 心驰众诸事
分别堕颠倒 必则处魔教
弃捐于生死 终始之灾患
赞扬泥洹德 故说于无著
所讲劳垢法 兴衰及诤讼
斯皆言声耳 是曰为无著
众所多竞利 放逸贪万物
欲救此等类 故说无著法
恋慕室家者 心念行学道
顽钝意如斯 显举于无著
唯见卑贱法 不睹真妙义
弗省于众念 故度至无...(第0146部~阿惟越致遮经四卷)
...成就邪见舍离正见。吾等今日已害无数万千人命。悉成佛道至无余界而已灭度。时世尊默然。于是众中无量百千诸来在会。闻此所言而皆狐疑。此谓何乎。义所趣耶。心怀瞑然。如阿罗汉。乃兴此言。岂况凡夫。住者直立。坐者默坐。不能起立。贤者阿难承圣尊旨。悉知无数百千诸众心之所念。问文殊师利曰。闻耆年言会者皆疑。不审所论为何归趣。又佛世尊默然不言。文殊师利乃曰。唯仁阿难。此经名曰不退转轮菩萨之地。是耆年等所可讲说。诸得不退菩萨大士目睹信耳。阿难又问。耆年何故说此言耶。世尊默然。此耆年等于无上正真不退转也。答曰唯然。当成正觉不复回还也。文殊师利谓贤者阿难。无黠之行则曰其母。是诸人者。究尽除害。无善思想贪着情色。斯则为父。除不善想远诸情念。至无著意释凡夫法。洗荡不净想别圣俗。碎破众念不坏大法。兴如来意以除诸想。于一切法无所从生。是故耆年讲说此语。吾等今日具足五逆。所以然者逆无往反。耆年所言成五乐者。察其五乐皆如梦幻影响野马。了知此慧行无缺减则为五乐。所以者何。无有根本。设无其源则为尽除。乃应平等。讲具圣慧即逮法忍。此者名曰五乐备足。耆年所说。吾等今日得离正见住邪见者。睹一切法皆处邪见。欺哉诸法诈妄至诚。尽无所有。譬之虚空。非有像貌。虚实去来悉无归趣。不可将护。所以者何。其本自然。计此诸法则皆平一。如诸法等邪见亦然。此比丘辈非等无邪。所以者何。以离诸想致佛圣道。获众觉法饱满经义。而无所得。是故阿难。是诸比丘悉...(第0146部~阿惟越致遮经四卷)
...子族姓女。发无上正真道意。以起俗事其心清净。不为俗法之所系缚。乃应发心越一切义。道舍诸想究竟经典。则无余界而灭度矣。是为阿难习菩萨乘。行菩萨者不习日行。愚騃之人随日念耳。非明智者。所以者何。设无此诚信要御诸天宫殿。则无光明。便无出入。过去无晦。则无昼夜便不思想。愚冥之人兴昼夜念。菩萨大士寂修大道习善知识。无有穹志昼夜想也。所以者何。永除众念乃致佛道。于是文殊师利。则说颂曰。
所谓不怀施 爱己计有身
彼若不断除 则谓不可摇
分别于嗔恚 自然不生想
圣道以无处 彼则不可动
所可敷母者 终始所由生
拔去此根无 则谓为害命
不顺念为父 所乐情欲法
是等解本无 究竟莫有根
化之归无身 不知明所趣
不动无所住 向者故说此
所修罗汉法 凡夫法亦然
诸可尽爱欲 向者故说此
大兴有为想 察吾我自然
诸法无所怀 则无音声说
如来之所知 古昔之所念
即拔此根株 则谓无从生
以舍是想乐 等同而无二
假使晓了斯 则谓平等教
所言五欲乐 俗人赞此五
蠲除非常想 念之如幻化
具足不乏少 则怀爱欲无
以故此等类 世尊前叹之
分别诸罪福 譬之若如梦
究竟无从生 其慧晓了斯
...(第0146部~阿惟越致遮经四卷)
...。魔即欢喜善心生矣。意与口言吾当化人。虽闻是法。令不信乐。志怀狐疑。已有犹豫。必从我教。时魔波旬复白佛言。惟愿加哀。弘以大慈。重见慰抚。令吾踊跃无有忧戚。佛向者讲闻能仁名悉不退转。必当逮成无上正真之道。愿圣默然勿宣是旨。是群萌党。闻便加精进。立于大道。佛报魔言。汝且安心。勿得怀懅。当令众生不立道意。存于人种。人人各安。使不动摇。不震于色痛想行识。佛当开导不离邪见非立正观。及六十二诸所疑惑。一切无动。不念过去当来今现在。非离害群生杀盗淫嫉妄言两舌恶口绮语及嫉恚疑。亦不劝人入于正道。亦不化人。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亦不教人。导奉四恩。惠施人爱利人。等利一切。救济合度。无所猗动。不想人种。无念父母兄弟妻子及与男女。释除亲友夙夜日月。一月半月。诸动之想。波旬且安。吾当劝人令除六度无极思想及大道意力无畏根力觉意八正之行佛法圣众及一切智道义之想。化诸群黎。于一切法使不动转。时魔欢喜。不自胜。即于其处。颜色窈窕面目光泽。华散佛上绕佛三匝。则偈说曰。
平等觉世尊 吾心本欣踊
正觉言无特 所造必如意
于是魔波旬说此偈已即还天宫。与诸眷属五乐自娱。不复忧戚发大意者。世尊。说此降魔品时。三千大千刹土六种震动。阿难白佛今魔威德地大动乎。佛言。讲是降魔品时。六万四千人得不起法忍。阿难又问。宁有狐疑不了者。世尊曰。向者见此悉怀疑结。心各念言。余以闻之。此语何谓。何所归乎。...(第0146部~阿惟越致遮经四卷)
...觉世尊 吾心本欣踊
正觉言无特 所造必如意
于是魔波旬说此偈已即还天宫。与诸眷属五乐自娱。不复忧戚发大意者。世尊。说此降魔品时。三千大千刹土六种震动。阿难白佛今魔威德地大动乎。佛言。讲是降魔品时。六万四千人得不起法忍。阿难又问。宁有狐疑不了者。世尊曰。向者见此悉怀疑结。心各念言。余以闻之。此语何谓。何所归乎。不复相见。阿难白佛。惟愿世尊。速为众会现大光明决其疑网。所以如来为魔说之。波旬且安。吾化群黎使不住道。于是众生界。而不动摇。不发道意。无倚智慧。不舍邪见不处正观。于六十二疑。而不转移。亦无去来现在之想。非离杀盗贪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及嫉恚疑。令不施与戒忍精进一心智慧不顺父母兄弟妻子。无有昼夜一月半月。离是众想亦非动摇。令不奉六度无极。及无所畏。根力觉意佛法圣众。并一切智。使不转移。波旬且安。吾当开化一切众生。使不动义不立于行。唯然世尊所因讲斯速分别之。使此会者无余疑结心开意解。及于后世边地诸国。遭值圣明禀受经典。持讽诵读勿复犹豫。尔时世尊则说颂曰。
圣道无所住 慧轨非有处
说此大义时 人解及应造
涂及一切人 无二不有处
佛以是故说 今觉非有处
莫能动众生 人种亦如之
一切不有形 至竟无所获
群黎类皆空 人界不可思
彼则普无念 晓了一切慧
众人不可动 假名曰身命
...(第0146部~阿惟越致遮经四卷)
...奉修于正法
超度诸有言 彼则不可动
离劝助智慧 一切宝清净
愍哀着色财 蠲舍众恶罪
所见及奉戒 舍远于圣道
智慧不兴此 莫求于正真
异学怀邪心 斯外诸忍辱
等求平等道 不倚于无为
精进于三事 异道之明说
是不归圣慧 此谓明智行
多修于三昧 倚一切诸想
非佛之所叹 亦不劝助彼
爱欲之瑕痏 非明哲之称
得不兴众想 佛慧不可量
菩萨行勇猛 摄取众生类
则为说此义 虽受无所动
寂除众生想 则发菩萨意
道意无所起 彼则不可动
思父母兄弟 姐妹及男女
一切犹如幻 彼则不可动
一切是诸念 计之无所有
群黎法悉空 彼则不可动
其夙夜之想 一月十五日
一切除想念 譬如野马水
布施奉禁戒 忍辱精进想
一切于此念 是诸想不动
定意之智慧 菩萨之道力
修于无所畏 释除诸妄念
觉意及思道 免去圣轨慕
明智未尝动 不为诸想惑
佛法之所求 如此众圣想
无有若干念 言行之所动
佛慧无挂碍 道想之所依
则为远佛道 佛圣非思议
佛分明说化魔品时。十亿之众坏除疑网。成就大明。逮不起法忍...(第0146部~阿惟越致遮经四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一九卷
...
犹佛道无异 莫能得根本
从始发意来 所因志大道
则了不有志 诸法无所获
何缘发其志 而慕求圣道
其心与道同 觉了无形类
吾以故阿难 演出此经耳
所因讲圣轨 吾为佛道师
以斯法像类 其音号曰佛
假使作彼教 乃为求佛道
则得近正道 其知是法者
不复怀二心 一切法如是
不疑佛经籍 则致世最上
若解此讲者 普说法若斯
佛分别说此如来世尊佛义之时。则无央数百千人众。前白佛言。吾等除疑无复结网。所以菩萨因由得名。号之如来世尊为佛。晓了此法。自逮见心。一切法空。人为之惑。父母妻子恋恨恩情。如来手授深妙之义。其心坚住不复轻发。了不动法。如空不摇。无能震者。如是世尊。一切诸法无所转移。所以者何。诸法如空。尔时无数百千之众。稽首佛足绕圣三匝。则还复坐。
开化品第十四
尔时有菩萨。名诸根常悦。说是颂曰。
众人兴果想 救济于异念
平等于实道 稽首世明智
常讲说德实 演果为平等
得平夷正觉 稽首世明智
无数人贪果 猗行众生实
佛悉度此等 稽首世明智
说法无差特 所住而正均
觉诸法平等 稽首世明智
人多慕德果 勖勉令不着
解脱众颠倒 稽首世明智
所兴...(第0146部~阿惟越致遮经四卷)
...中若诸有情。一弹指顷能生净信。或持禁戒或离悭贪或起大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过于清净国土百千劫行。
尔时止盖菩萨及诸菩萨。承佛教已顶礼佛足。彼本住处将欲往诣索诃世界。为欲供养释迦牟尼佛故。即以种种神通变化。示现宝树花树果树劫波树等。皆以真金琉璃颇胝迦宝而严饰之。高广微妙枝条扶疏。或复示现种种衣服严身之具。妙香宝盖诸天音乐如云而下。现如是等无量变化。谓众菩萨言。诸仁者。彼索诃世界多诸苦恼。汝等各现神变。令彼有情获最胜乐。时诸菩萨皆曰唯然。
尔时止盖菩萨及诸菩萨。身出种种清净光明。其光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中所有地狱傍生琰魔鬼界蒙光触身。皆得离苦悉获安乐。慈心相向远离贪嗔。如父母想。又于世界暗冥之中日月光明所不能及。而皆大明各得相见。威光照耀充满世界。所有诸山。铁围山。大铁围山。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并余黑山。上至梵世。下至阿鼻地狱。靡不周遍。威光至处一切有情。求食得食求衣得衣。求乘得乘求财得财。盲者得视聋者得闻。狂者正念苦者得乐。怀孕之者自然平安。
尔时止盖菩萨与诸菩萨。到索诃世界已诣伽耶山。以诸菩萨威神力故。三千大千世界宝网弥覆庄严显现。于虚空中遍布大云。雨天妙莲花杂花妙果。或雨天花鬘好香末香袈裟衣服珠盖幢幡。现如是等种种供具之时。索诃世界一切有情。皆得最上无量快乐。尔时伽耶山顶及诸方国。所有株杌一切丛林。由菩萨威神力故悉不复现。又复显示一切宝...(第0147部~佛说宝雨经十卷)
...乐欲闻。佛言。善男子。有十种法。诸菩萨摩诃萨若能成就。即得施波罗蜜多。何等为十。一者成就法施。二者成就无畏施。三者成就财施。四者成就无悕望施。五者成就慈愍施。六者成就不轻慢施。七者成就恭敬施。八者成就供养施。九者成就无所依施。十者成就清净施。善男子。云何菩萨成就法施。所谓摄受正法。受持读诵。无所悕求。不为利养恭敬故。不为名闻胜他故。唯为一切苦恼有情令罪销灭。演说妙法无所悕望。如为王王子及旃陀罗子演说妙法心尚无二。况为一切大众说法心不平等。虽复行施而不恃此心生我慢。善男子。是名菩萨成就法施。善男子。云何菩萨成就无畏施。所谓菩萨自舍离科罚及一切器仗。亦教他学舍离科罚及一切器仗。又复观察一切有情。如父母想。如男女想。如亲属想。何故菩萨作如是念。如佛所说。一切众生未有不曾为我父母男女眷属。于微细虫犹割身肉而布施之。何况广大有情而令惊怖。是名菩萨成就无畏施。善男子。云何菩萨成就财施。所谓菩萨观见一切有情。造极恶业施财摄取。令彼远离所作恶业安置善处。复起思惟。佛说布施是菩萨菩提。由布施故得断三种不善之法。所谓悭吝嫉妒恶思。是故我应学于如来随所有财常行布施。虽复施与不起慢心。是名菩萨成就财施。善男子。云何菩萨成就不悕望施。所谓布施终不为自身故。不为财物故。不为眷属故。不为利养故。然诸菩萨行布施时其心清净。由是因缘远离一切希望报恩而行布施。是名菩萨成就不希望施。善男子。云何菩萨成就慈愍施。所谓菩萨见诸有情受于苦恼饥渴贫露衣服垢弊。孤独无怙无所依止。远离福业无所趣向。由此菩萨作...(第0147部~佛说宝雨经十卷)
...恶行。谓虚诳离间粗恶杂秽等语。常远离故。是名语得清净。云何菩萨意得清净。谓意所有一切恶行皆得永离。何者是意恶行。谓贪染嗔恚邪见。皆远离故。是名意得清净。是名菩萨三轮戒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成就此十种法。得尸罗圆满。
佛说宝雨经卷第二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成就十种法得忍圆满。何等为十。一者内忍圆满。二者外忍圆满。三者法忍圆满。四者随佛教忍圆满。五者无分限忍圆满。六者无分别忍圆满。七者不待事忍圆满。八者无恚忍圆满。九者悲忍圆满。十者誓愿忍圆满。云何菩萨内忍圆满。善男子。谓诸菩萨于内所有忧悲苦恼。能安忍住心无逼迫。是名菩萨内忍圆满。云何菩萨外忍圆满。善男子。谓诸菩萨闻他粗言骂詈毁呰父母亲属阿遮利耶邬波驮耶。及闻诽谤佛法僧宝。菩萨闻已不起嗔恨反报毁呰。亦不为彼嗔恚随眠之所随逐。堪忍彼恼能安隐住。是名菩萨外忍圆满。云何菩萨法忍圆满。谓诸菩萨于佛所说素怛缆中一切甚深微妙法义。无来无去自性寂静。离分别取自性涅槃。菩萨闻已不惊不怖。作是思惟。我若不了诸深妙法。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由是因缘摄取诸法。思惟修习心生信解是名菩萨法忍圆满。云何菩萨随佛教忍圆满。谓诸菩萨若起嗔恚为损害时。菩萨自应如是思惟。而此嗔恚从何而起从何而灭。是谁所起云何而起有所缘耶。菩萨如是思惟。彼能起之因了不可得。能灭之因亦不可得。能起既无所起非有。乃至所缘皆不可得。由是菩萨安忍而住嗔无缘起。是名菩萨随佛教...(第0147部~佛说宝雨经十卷)
...了诸深妙法。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由是因缘摄取诸法。思惟修习心生信解是名菩萨法忍圆满。云何菩萨随佛教忍圆满。谓诸菩萨若起嗔恚为损害时。菩萨自应如是思惟。而此嗔恚从何而起从何而灭。是谁所起云何而起有所缘耶。菩萨如是思惟。彼能起之因了不可得。能灭之因亦不可得。能起既无所起非有。乃至所缘皆不可得。由是菩萨安忍而住嗔无缘起。是名菩萨随佛教忍圆满。云何菩萨无分限忍圆满。谓诸菩萨非昼分忍夜分不忍。非夜分忍昼分不忍。非自国忍他国不忍。非他国忍自国不忍。非于名闻者忍无名闻者不忍。非于无名闻者忍有名闻者不忍。由是菩萨于一切时及一切国名闻有无皆悉能忍。是名菩萨无分限忍圆满。云何菩萨无分别忍圆满。谓诸菩萨非惟父母妻子亲属于是处忍余所不忍。是故菩萨下至旃荼罗等亦能行忍。是名菩萨无分别忍圆满。云何菩萨不待事忍圆满。谓诸菩萨修忍辱时。不为财物。不为惊怖。不为行恩。不为顺世及羞耻故。如是菩萨自性常忍。是名菩萨不待事忍圆满。云何菩萨得无恚忍圆满。谓诸菩萨设未遇彼嗔恚因缘。及未遇他嗔心常安忍。若遇因缘及遇他嗔。或复轻欺拳打手搏刀杖损害粗言毁责。菩萨遇已作是思惟。被轻毁业是我所造我今应受。定非父母亲属所造。是故我今欢喜忍受。亦非内外地界所受。水火风界亦复如是。菩萨由是无倒观察。遇因缘时于嗔不嗔二俱能忍。是名菩萨得无恚忍圆满。云何菩萨悲忍圆满。谓诸菩萨。于彼贫苦一切有情。为作君主若王小王。有大财宝多诸资具。若为一切贫苦有情。骂詈呵责恼乱之时。终无恚恨损害之心。亦不自高现主威势。但起思惟。此诸有情是我所摄。我应养育而守护之。由是菩萨不生损害。以是因缘起大悲心忍受安住。是名菩萨悲忍圆满。云何菩萨誓愿忍圆满。谓诸菩萨如是思惟。我曾于彼一切如来应正等觉所。作师子吼誓修菩提。成正觉已于生死海烦恼泥中。 |
|
|
|
|
|
|
|
济拔一切诸有情等。菩萨由是不生嗔恼。是故我应精勤修习。为拔济故。为成熟故。为欲调伏安乐有情。若自...(第0147部~佛说宝雨经十卷)
...业正命正思惟正精进正念正定正见。是为菩萨修习道支。云何菩萨而得利根。谓此菩萨习道支已。利根明悟能正了知。菩萨由此安住寂静。远离执着一切愦闹不乐多言。复能舍离欲寻恚寻害寻及不死寻。远离眷属名称利养。云何菩萨得心善巧。谓此菩萨由前因缘。得心善巧身常寂静。观察其心于善不善及与无记。自念我今心住何性。若住胜善清净心生信乐欢喜。云何胜善。谓三十七菩提分法。若住不善应当厌离。发起精进便能永断诸不善法。云何名为诸不善法。谓贪嗔痴。贪有三种。谓上中下。云何上贪。谓此贪欲遍满身心。随顺下劣心常染着。于一切时无有惭愧。云何无惭。谓贪欲者恒起思惟寻求欲境。心生爱重耽着赞美。是名无惭。云何无愧。谓贪欲者为欲因缘。能于父母及余尊者起于诤论。轻欺损害重彼贪欲。是名无愧。谓贪欲者由是因缘生于恶处。是故说名增上贪欲。云何中贪。谓贪欲者。行贪欲已即生厌离。起变悔心不复随顺。是名中贪。云何下贪。谓贪欲者起贪欲时。或摩触身才共语言。或时见已欲心便息。是名下贪。所有一切活命资具。心若执着总说名贪。云何名嗔。是嗔应知亦有三种。谓上中下。云何上嗔。谓嗔恚者起种种嗔。于五无间随造一业。或谤正法。谤正法者。其罪过彼五无间业。数分不及。迦罗分不及。乃至计喻邬波尼杀昙分亦所不及。由是因缘生捺洛迦。若生人中形貌惨黑眼目恒赤。为人暴恶常行损害。由是因缘生捺洛迦。是名上嗔。云何中嗔。谓嗔恚者造罪业已。速能改悔即起对除。是名中嗔。云何下嗔。...(第0147部~佛说宝雨经十卷)
...烂相臭秽可恶。有情见已起大惊怖生苦恼心情深厌舍。谁能令我离于如是秽恶之处。
尔时菩萨即于彼前。随机演说如是诸法。于三种菩提定随证一。是名菩萨得转舍方便善巧。云何菩萨除遣恶作方便善巧。谓此菩萨见诸有情造无间罪。及起一切诸不善业失心忧悔。菩萨往彼作如是言。善男子。云何失心忧悔而住。彼有情言。大士。我造无间诸不善业。恐于长夜受诸苦恼。无利益故。不安乐故。以是因缘失心忧悔。是时菩萨为彼有情广说正法。令深悔过受菩萨戒。若此有情未能悔过。是时菩萨欲令彼人心生信伏。为现神通广说彼人思惟之事。有情由是于菩萨所生信伏心欢喜信乐。生信乐已根性成熟。菩萨为彼广说妙法。彼人即能随顺领受。菩萨又复于彼人前化作父母说如是言。汝可观之我即是汝同伴丈夫。汝莫悔过此所造业。毕竟不堕捺洛迦中。亦不退失利益安乐。如是说已。即便杀害所现父母。菩萨于彼有情之前示现神变。彼人思惟。有智之者尚杀父母不失神通。况我无智而造此业。堕捺洛迦退于利乐。尔时菩萨为彼有情演说妙法。令其恶业渐得轻微犹如蚊翼。是名菩萨除遣恶作方便善巧。云何菩萨救护有情方便善巧。谓此菩萨观见有情。根器成熟堪为说法。彼之有情造作一切极不善业。菩萨为欲利益彼人。方便调伏化作种种诸有情类。应以大王身得调伏者。即现大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小王身得调伏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刹帝利身得调伏者。即现婆罗门刹帝利身而为说法。应以天身得调伏者。即现天身而为说法。应以执金刚身得调伏者。即现执金刚身而为说法。应以怖畏得调伏者。现作怖畏而为说法。应以系缚杀害打骂得调伏者。即为示现如是等事而为说法。应以爱语得调伏者。即现爱语而为说法。若...(第0147部~佛说宝雨经十卷)
...现亦复如是。诸根寂静威仪功德清净具足。为一切有情欢喜乐见。云何菩萨能得增长白净诸法。善男子。譬如白月日日增长。乃至圆满种种光色皆得具足。菩萨亦尔。初发心时乃至坐于菩提道场。诸白净法渐渐增长。乃至圆满一切种智。云何菩萨能断一切黑闇之法。善男子。譬如黑月所有光色日日减少。至十五日诸光色相皆不可得。菩萨如是证出世智。诸不善法渐渐除灭。乃至坐于菩提道场一切无有。云何菩萨能令称赞。善男子。如月出现。能使人间城邑聚落诸刹帝利婆罗门等。若男若女悉皆称赞。菩萨如是如月出现。为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健达缚等悉皆称赞。云何菩萨身得清净。善男子。如月天子业果成就得清净身光色明朗。菩萨如是出现于世。证于法性从法化生。不依父母羯逻蓝等不净所生故。身得清净光色明朗。云何菩萨得最上乘。善男子。如月天子乘最上乘光耀四洲。菩萨如是乘最上乘。智慧光耀无量无边一切世界。云何菩萨常得庄严。善男子。如月天子威德庄严。其庄严具常不萎歇。菩萨如是以功德法常自庄严。云何菩萨得爱乐法。善男子。如月天子于一切时爱乐欲乐。菩萨如月于一切时。爱法苑乐不爱欲乐。云何菩萨得大威神及大威德。善男子。如月天子有大神通及大威德。菩萨亦尔。有大神通及大威德。谓大福性及大智性。善男子。菩萨成就此十种法故等于月。
复次善男子。菩萨成就十种法等之于日。何等为十。一者能破一切无明黑闇。二者能调伏有情令得觉悟。三者能光耀十方。四者能出现善法。五者诸漏灭...(第0147部~佛说宝雨经十卷)
...。诸有情等生地狱中者。为无量苦之所逼恼生嗔恚心。菩萨不尔。十善业道性成就故。终不生于地狱之中。善男子。菩萨于如来学处不违越故。不堕畜生趣中。生其中者极受炽盛无量苦恼。善男子。菩萨不悭贪故不生饿鬼之中。生其中者极受炽盛饥饿苦恼。善男子。菩萨已曾承事供养诸佛如来故。而不生于邪见之家。若生其中诸缘不具。与善知识不得和合。是故菩萨不生其中。遇善知识修行善法。由是得生正见之家诸缘具足。增长广大殊胜善根善男子。菩萨诸根终无缺减。若缺减者于佛法中即非法器。然菩萨以积集福业故。于佛法僧及制多所承事供养故。得诸根具足堪为法器善男子。菩萨不生边地。何以故。边地之人顽嚚愚憃犹如哑羊。如是等类于善恶言义不能了知。不孝父母不敬沙门婆罗门。是故菩萨常生中国。利根智慧聪悟明达。于佛法中堪为法器。善男子。菩萨不于长寿天生。若生其中不得值遇无量诸佛出现于世不得道果无能利益。是故菩萨生于欲界遇佛出现。承事供养成熟众生。所以者何。以能得彼巧方便故。善男子。菩萨不生无佛世界。其中无佛法僧而应供养。常生具足三宝佛土之中。所以者何。以诸菩萨具本愿故。善男子。菩萨闻是无暇之处深生厌离。随如是类得厌离已。勤修精进获诸善法。永断一切诸不善法。善男子。菩萨成就此十种法远离八无暇。
复次善男子。菩萨成就十种法。得不退转菩提之心。何等为十。一者远离虚诳谄曲。二者质直清净离诸疑惑。三者远离师奉。四者远离法悭。五者不作灭法因缘。六...(第0147部~佛说宝雨经十卷)
...令诸有情皆得安乐。所谓成就世出世间所有安乐。九者我当勤修为欲利益诸有情故。十者我应发起舍离悭吝嫉妒之心。善男子。菩萨成就此十种法便能永离悭吝嫉妒。
复次善男子。菩萨成就十种法能于一切有情得平等心。何等为十。一者于一切有情得平等方便。二者于一切有情得心无障碍。三者于一切有情得无恼坏心。四者修行布施。五者修习持戒。六者修习安忍。七者修习正勤。八者修习静虑。九者修习般若。为欲利益诸有情故。十者积集一切智因。菩萨积集终不依止二种之心。平等普为一切有情而积集故。菩萨若能如是积集。速证法性能出一切生死热恼。亦能令他出离生死。菩萨平等于诸有情心不贪爱亦无憎嫉。善男子。譬如长者有其六子。皆悉端严称可父意。长者怜愍心无偏念平等养育。然彼诸子幼小愚痴未有善巧。长者舍宅忽然失火。是时诸子各各别处。善男子。于汝意云何。是时长者颇作是念。我令诸子前后出不。止盖菩萨言。不也世尊。何以故。由彼长者心平等故。于其诸子随得随出。佛言。如是如是。菩萨亦尔。一切有情在于生死热恼宅中。愚痴无智复无善巧。如是有情。于六道中各各别住。菩萨以方便故皆令得出。复能置于寂静之界。善男子。菩萨成就此十种法。于一切有情得平等心。
复次善男子。菩萨成就十种法。得善巧供养一切如来。何等为十。一者以法供养。即供养一切如来。非财供养。二者如说修行。即为供养一切如来。非财供养。三者为利益安乐诸有情故。即为供养一切如来。非财供...(第0147部~佛说宝雨经十卷)
...。三者以能成就广大善根。四者于利养名称恭敬赞叹。心常舍离无所染着。五者得清净信心无疑惑。六者常修精进离懈怠心。七者能入寂定无散乱心。八者能得多闻而无恶慧。九者成就利智非钝根性。十者有慈悲性无损害心。止盖菩萨白佛言。世尊。于此十法。为要具足方始得生。若有阙者能得生不。佛言。善男子。若有菩萨。成就一法得无缺减。无少违犯鲜白清净。彼诸菩萨即得具足成就十法。善男子。菩萨成就此十种法生清净佛刹。
复次善男子。菩萨成就十种法。得处胎藏尘垢不染。何等为十。一者造如来像。二者修理破坏诸佛制多。三者以诸妙香涂佛制多而为供养。四者以诸香水洗如来像而为供养。五者于佛制多中扫洒涂地而为供养。六者亲能承事供养父母。七者亲能供养阿遮利耶邬波驮耶。八者亲能供养修梵行者。而菩萨心无有悕望。九者菩萨愿以善根回施有情。由我善根。令不染着胎垢而生。十者菩萨如是回向。意乐殷重猛利甚深。善男子。菩萨成就此十种法。得处胎藏尘垢无染。
复次善男子。菩萨成就十种法。得舍家出家。何等为十。一者得无所取。二者不杂乱住。三者得厌背境界。四者离境界爱着。五者不起染着境界过患。六者于佛施设所有学处恭敬尊重。能善修习勇猛精进。七者于饮食衣服资具医药。随所受物心常知足。八者于钵多罗及袈裟资具。善能舍离一切积集。九者于境界中心常怖畏起于厌离。十者常勤修习。能于现前寂静而住。善男子。菩萨成就此十种法。得舍家出家。
复...(第0147部~佛说宝雨经十卷)
...愍彼故而摄受之。是名菩萨善能舍离为利养故虚言鼓动。
佛说宝雨经卷第十
云何菩萨善能舍离恶求利养。善男子。菩萨不为利养故身心行恶。身行恶者。为利养故驰走来往而犯尸罗。心行恶者悕求利养。若见余人所得利养及同梵行者。兴心损坏。是名菩萨舍离恶求利养。云何菩萨舍离非法利养。谓此菩萨不行矫诈取于利养。不以斗秤而行欺诳。他所委信。终不侵损不行矫诈。是名菩萨舍离非法利养。云何菩萨舍离不净利养。谓此菩萨所得利养。若窣堵波。若法若僧共有之物。或他不与亦不许可。虽得彼物必不受之。是名菩萨舍离不净利养。云何菩萨不耽着利养。谓此菩萨得利养时。不摄为己物。不自称富者。亦无积聚。时时施与沙门婆罗门等。若施与父母及辅翼左右亲友眷属。时时自用。虽自受用亦无染着。菩萨不得利养之时。心不生苦亦无热恼。若彼施主及助施者。虽不惠施。菩萨于彼不起嗔心。若得如法利养及随僧次。一切如来皆同许可。诸菩萨等无有呵责。诸天赞叹。同梵行者无有讥嫌。于此利益常能知足。善男子。菩萨成就此十种法能得净命。
复次善男子。菩萨成就十种法得心无厌倦。何等为十。一者为诸有情故虽久住生死而无厌倦。二者为诸有情故于生死苦而无厌倦。三者于利益有情中而无厌倦。四者诸所作事常为有情而无厌倦。五者能令有情作善事业而无厌倦。六者为声闻乘补特伽罗宣说道法而无厌倦。七者不于声闻乘补特伽罗前现不信彼声闻乘法。八者摄受菩提分法而无厌倦。九者圆满菩...(第0147部~佛说宝雨经十卷)
...。除盖障菩萨摩诃萨最为上首。尔时除盖障菩萨摩诃萨并诸菩萨。受佛教已欢喜踊跃。顶礼佛足各还本坐。此诸菩萨有赍宝树华果具足。有赍琉璃树者。有赍颇梨树者。有赍金树者。有赍众宝树者。有赍华树者。有赍果树者。有赍衣云者。有赍环玔璎珞者。有赍香云者。有赍华鬘云者。有赍宝盖云者。有赍宝幢幡云者。有赍音乐云者。悉皆来集。除盖障菩萨摩诃萨。所共诣娑婆世界。除盖障菩萨摩诃萨告众菩萨言。彼娑婆世界众生多受苦恼。汝等各各现神通力。令彼众生使得快乐。时诸菩萨皆言唯然。尔时除盖障菩萨摩诃萨以神通力身出光明清净无垢。遍照娑婆三千大千世界。此光能照地狱饿鬼畜生阎罗王趣。诸苦恼者蒙光触身身受快乐。贪欲嗔恚悉令除灭。慈心相向犹如父母。三千大千世界诸闇冥处。日月诸光所不及处。以菩萨光故皆得相见。三千大千世界铁围山大铁围山。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及诸余山幽冥之处悉蒙光照。上及梵天。下至阿鼻地狱。如是中间光明普照。又诸菩萨皆放身光。蒙其光者。饿者得食。渴者得饮。裸者得衣。贫者得财。盲者能视。聋者能听。哑者能言。躄者能行。狂者得正。苦者能乐。诸怀孕者令安隐产。当尔之时众苦悉除。共诸菩萨俱时而到伽耶山顶。宝网弥覆三千大千世界。于虚空中莲华云雨莲华。妙果云雨妙果。华鬘云雨华鬘。香云雨香。白叠云雨白叠。末香云雨末香。衣服云雨衣服。宝盖云雨宝盖。宝幢云雨宝幢。宝幡云雨宝幡。如是众云随种而雨。雨触身时柔软快乐。尔时伽耶山。坑坎堆阜...(第0148部~佛说宝云经七卷)
...三菩提。
佛告除盖障菩萨摩诃萨。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欲利益天人拔济一切众生故发是问。我今当为汝说。除盖障菩萨摩诃萨白佛言。善哉世尊。愿时演说。佛即告言。善男子。我今当说汝等谛听。菩萨成就十法能具足檀。何等为十。法施具足。无畏施具足。财施具足。不望报施具足。怜愍施具足。不轻心施具足。尊重施具足。恭敬承事施具足。不求有施具足。清净施具足。善男子。云何名菩萨法施具足无悕望心。自受持法为人演说。不求利养不为名誉。为除一切众生过恶不为于利。心无高下平等说法。若为王若王等旃陀罗等说法等无差别。不以此施贡高憍慢。若能如是。是名菩萨法施具足。云何名菩萨无畏施具足。菩萨自离刀杖亦教人离刀杖于一切众生生父母想男女想亲友想。何以故。佛说一切众生从无始劫来无非父母男女。菩萨常于微细中舍身而与。况复余大众生是名菩萨无畏施具足。云何名菩萨财施具足。菩萨见众生多作诸恶。便积聚财宝而施与之。令离恶业安置善处。又闻佛世尊作如是说。檀是菩萨能除悭贪嫉妒之垢。如佛所说习行于施。不以施故而心自高。是名菩萨财施满足。云何名菩萨不望报施具足不为得眷属故施。不为得亲友故施。不为欲故施。菩萨作是念施。菩萨净戒是常行法。以是因缘故。是名菩萨不望报施具足。云何名菩萨成就怜愍施具足。菩萨见众生饥渴受苦裸形弊衣无所依怙无归无趣无居住处离于福业。便生殷重怜愍之心。我今为苦众生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但以众生轮转受苦裸形弊衣无怙无归无趣饥寒困苦。我当何时为是众生。作衣服饮食乃至归依舍宅...(第0148部~佛说宝云经七卷)
...萨持戒不为求有造业。菩萨持戒不求世间果报。但为满足一切善法得无上道。是名菩萨持戒不为求有造业。云何名菩萨净于三业。云何净身业。离杀盗淫。以是义故名为净身业。云何净于口业。离恶口妄言两舌绮语。是故名为净于口业。云何净于意业除贪嗔痴邪见。是名净于意业。是名为菩萨净于三业。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成就净戒。
佛说宝云经卷第二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复有十法能净于忍。何等为十。内忍。外忍。法忍。随佛教忍。无方所忍。修处处忍。非所为忍。不逼恼忍。悲心忍。誓愿忍。云何名菩萨内忍。菩萨饥渴寒热忧悲疼痛身心楚切。能自忍受不为苦恼。是名菩萨内忍。云何名菩萨外忍。菩萨从他闻恶言骂詈毁辱诽谤。或毁辱父母兄弟姊妹眷属和上阿阇梨师徒同学。或闻毁佛法僧有。如是种种毁訾菩萨。忍辱不生嗔恚。是名菩萨外忍。云何名菩萨法忍。佛于诸经说微妙义。诸法寂静诸法寂灭。如涅槃相不惊不怖。菩萨作是念言。我若不解是经不知是法。终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菩萨勤求咨问读诵。是名菩萨法忍。云何名菩萨随佛教忍。菩萨嗔恼毒心起时。作是思惟。此身从何而生从何而灭。从我生者何者是我。从彼生者何者是彼。法相如是从何因缘起。菩萨作是思惟时。不见所从生亦不见所缘起。亦不见从我生。亦不见从彼起。亦不见从因缘生。作是思惟。亦不嗔亦不恼亦不毒。嗔怒之心即便减少。是名菩萨随佛教忍。云何名菩萨无方所忍。或有夜忍昼不忍。或昼忍夜不忍。或彼方忍...(第0148部~佛说宝云经七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二〇卷
...槃相不惊不怖。菩萨作是念言。我若不解是经不知是法。终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菩萨勤求咨问读诵。是名菩萨法忍。云何名菩萨随佛教忍。菩萨嗔恼毒心起时。作是思惟。此身从何而生从何而灭。从我生者何者是我。从彼生者何者是彼。法相如是从何因缘起。菩萨作是思惟时。不见所从生亦不见所缘起。亦不见从我生。亦不见从彼起。亦不见从因缘生。作是思惟。亦不嗔亦不恼亦不毒。嗔怒之心即便减少。是名菩萨随佛教忍。云何名菩萨无方所忍。或有夜忍昼不忍。或昼忍夜不忍。或彼方忍此方不忍。或此方忍彼方不忍。或知识边忍不知识边不忍。或不知识边忍知识边不忍。菩萨不尔。于一切时一切方常生忍心。是名菩萨无方所忍。云何名菩萨修处处忍。有人于父母师长夫妻男女大小内外如是中生忍。余则不忍。菩萨忍者则不如是。如父母边生忍。旃陀罗边生忍亦尔。是名菩萨修处处忍。云何名菩萨非所为忍。不以事故生忍。不以利故生忍。不以畏故生忍。不以受他恩故生忍。不以相亲友故生忍。不以愧赧故生忍。菩萨常修于忍。是名菩萨非所为忍。善男子。云何名菩萨不逼恼忍若嗔因缘烦恼未起不名为忍。若遇嗔因缘时。拳打刀杖手脚蹴蹋恶口骂詈。于如是中心不动者则名为忍。菩萨若有人来起发嗔恚亦忍。不起发嗔恚亦忍。是名菩萨不逼恼忍。云何名菩萨悲心忍。尔时菩萨。若作王若王等有大功业。为苦众生而作其主。是苦众生若来骂辱触恼之时。菩萨不以我是主故而生嗔恚。如是众生我当拔济常为拥护。云何而得生于嗔恼。是故我今悲心怜愍不生忿恚。是名菩萨悲心忍。云何名菩萨誓愿忍。菩萨作...(第0148部~佛说宝云经七卷)
...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得见正道。利根转胜心常在道。以利根故多生厌恶。远离大众愦闹之处。远离欲觉贪嗔邪见残害之心。远离眷属。远离名闻利养。远离一切身心。常念自观察己心。为念善不善无记。若念善应念胜善。念胜善者。心生欢喜起发信乐。云何是胜善心。三十七品。云何是三十七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正道法是名胜善是真道支。心犹不善极生厌恶多作观察。勤行方便断于不善。何等不善。贪欲嗔恚愚痴。贪欲有三种上中下。何者是上贪欲。欲心逼身正见衰损。离欲心少离于惭愧。云何离惭愧心。若摄身静念独处林野。尔时思惟欲觉增长炽盛。贵于欲觉赞叹欲觉。以欲觉故。作是思惟时。无有愧心。云何无惭。以欲业欲作欲因缘。于父母所生怼恨语。于尊重处而无畏难。亦不羞愧自现有德。以是欲故命终之时堕于恶趣。是名上欲。云何名为中欲。若受欲已心生厌离或起悔心。是名中欲。云何名为下欲。若摩触之时欲想即息。或共言语。虽有染想生念即灭。或见欲时欲想亦息。是名下欲。欲者一切衣服饮食供身之具悉名为欲。嗔恚亦有三种上中下。何者为上嗔。若恼彼时深生忿怒或作五逆。或五逆中作一一逆。或诽谤正法等。如是之罪。非算数譬喻之所能及。身坏命终堕大地狱受罪。余报得生人中。肤体黑瘦两目皆赤。志逞常怒多怀扰害。以是义故名为上嗔。云何名为中嗔。所作诸恶速疾变悔。即修对治之法。是名中嗔。云何名为下嗔。或出恶言或起讥诃。或集微恶业。或时时起发寻生对治。是名下嗔...(第0148部~佛说宝云经七卷)
...随诸外道所有威仪法则。悉皆习学究尽胜彼。令调伏已而反制之。使为弟子信受其语。尔时便为说言。汝先所学法。无有离欲亦无出要。乃以正道诱化其心令立佛法。是名菩萨善调外道诸见。云何名菩萨善回五尘。见诸众生贪欲炽盛。为化彼故现作女身。端正殊妙超诸女人。使彼染着。即复现身变为死尸。膖胀臭烂。众生见者悉生惊怖。即便厌恶。我今云何疾得远离臭秽之身。菩萨尔时即复本形而说法要。皆令坚固无上道心。是名菩萨善回五尘。云何名菩萨善除疑悔。若见众生作五逆罪及余诸恶。菩萨即语众生言。汝今何为愁苦如是。彼人答言。我作五逆罪愁忧悔恨。舍此身已当久受苦恼。长夜衰损无有义利。菩萨为现神变适其心念。令彼信服便生信敬爱乐。菩萨又复化作父母而加逆害。彼作是念。菩萨神足威力无量犹害父母。况我愚痴而能不作。菩萨答言。我真汝伴同作逆罪。菩萨便为说种种法。令彼逆罪即得轻微犹如蚊翅。是名菩萨善除疑悔。云何名菩萨善能救拔众生。菩萨观彼众生。堪为法器而造诸恶。菩萨即为现形种种说法。应现王身得度者。即现王等身。应现刹利身得度者。即现刹利身。应现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应现天身得度者。即现天身。应现金刚力士身得度者。即现金刚力士身。应现恐怖身得度者。即现恐怖身。应见系闭鞭打惊怖身得度者。即现系闭鞭打惊怖身。应见亲友爱乐身得度者。即现亲友爱乐身。所应见者皆为现之。是名菩萨善能救拔众生。云何名菩萨善知众生济命。菩萨摩诃萨。见众生无所堪任不识正法。惟知贪欲饮食衣服更无余求。菩萨尔时为示算数...(第0148部~佛说宝云经七卷)
...之月亦复如是。初出之时众生喜见无不悦乐。诸根寂定如水澄清威仪具足。是名菩萨见者爱乐。云何名菩萨能使善法日日增长。如月初出日日圆满。菩萨之月亦复如是。从初发心渐渐增长。乃至菩提坐道树下功德满足。是名菩萨能使善法日日增长。云何名菩萨能令恶法日日损减。譬如黑月圆满光明以渐损减。至月尽时光明悉灭隐蔽不现。菩萨一切众恶次第渐灭。乃至菩提悉皆除尽。是名菩萨能令恶法日日损减。云何名菩萨如月盛满。如从月初至盛满时众所瞻仰。刹利婆罗门城邑聚落一切男女无不称赞。菩萨之月亦复如是。常为天人一切众生皆悉称赞。是名菩萨如月盛满。云何名菩萨体相清净。如月天子身相清净。是本业果报。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无垢清净从化而生。不由父母精气而生。从法而生。是名菩萨体相清净。云何名菩萨得无上乘。如月天子乘于净乘照四天下。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乘于大乘。能使无量百千万亿世界众生悉皆照明。是名菩萨得无上乘。云何名菩萨常自庄严。如月天子华鬘显现。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常以功德璎珞而自庄严。是名菩萨常自庄严。云何名菩萨得法喜乐。如月天子游戏五欲心常乐着。菩萨亦复如是。游戏诸法心常喜乐不染五欲。是名菩萨得法喜乐。云何名菩萨有大神通威德自在。如月天子有大威德。菩萨亦复如是。具诸功德自在智慧神通变化随意无碍。是名菩萨有大神通。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如月天子。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名为如日。何等为十。能除无明黑闇。能令信心开敷。...(第0148部~佛说宝云经七卷)
...。常与一切众生利供养于佛。不舍愿行供养于佛。不舍菩萨所行供养于佛。言行相应供养于佛。心无疲厌供养于佛。不舍菩提供养于佛。不以财施供养于佛。何以故。善男子。如来法身不待财施供养。惟以法施供养为上。以具足供养利益众生。令得安乐常获善利。善男子。若不能利益众生。放舍善法所作疲厌。好喜妄语志意下劣。心生疲惓离菩提心。有如是等不能为诸众生而作利益。何以故。菩萨要依众生修诸功德。乃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无众生。终不能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觉为具佛道。以法供养为最第一。不以财施为真供养。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能善供养。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名摧伏憍慢。何等为十。菩萨或时出家作是思惟。父母眷属已舍出家。犹如被弃坏烂死尸。云何于中当起憍慢。我今剃除须发。毁形向道节身知足。着坏色衣改先所好。修出家法舍俗威仪。云何当起憍慢之心。剃头持钵而行乞食。作乞丐想不应憍慢。当自卑下如旃陀罗子。我今乞丐由他济命。云何憍慢而自毁伤。是故思惟摧伏憍慢。我今受乞食法为他所贱。人与食时如似舍弃。如是思惟云何憍慢。我今于一切众生。恒如和上阿阇梨想。应加谦敬摧伏憍慢。我与诸同学同梵行者。善护威仪常念顺行。不应到于非律仪处。当使诸同梵行者见我欢喜。如此思惟时摧伏憍慢。我未曾得行佛法今得修行。于嗔恚恼害众生中当念忍辱。如是思惟时摧伏憍慢。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摧伏憍慢。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名...(第0148部~佛说宝云经七卷)
...施与想。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善知世法。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名能生净佛国土。何等为十。持戒清净无阙戒无嫌戒。于一切众生心常平等。同其事业具诸功德。远离名闻赞叹利养。不染八法深信不疑。勤修精进无有懈怠。摄心禅定无诸错乱。善修多闻远离无智。利根聪慧灭除愚闇。于嗔恼众生恒修慈心。除盖障菩萨白佛言。世尊。若十事不具能生净土不。佛即答言。善男子。若能于一事具足无阙。当知十事悉皆清净。以是义故。名具十事得生净土。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能生净佛国土。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名胎不染污。何等为十。作诸形像。如来塔寺若有毁坏严饰修治。复以诸香泥涂于佛塔如来形像。常以香汤洗浴于如来塔涂扫清净。于父母所躬自供养。于和上阿阇梨同梵行者。心常恭敬供养不为财利。以此善根回与一切众生。愿令皆得胎不染污。心常殷重如是思惟。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胎不染污。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名舍家出家。何等为十。无所受用。于可染处终不亲近。背于五欲。除诸爱渴。于如来所制禁戒终不毁犯。少欲知足。衣服饮食床敷卧具。趣得支命终不贪积。于五欲所常生畏怖。恒念厌离修集善法。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舍家出家。
佛说宝云经卷第七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名为正命。何等为十。心不谄曲。不外现相貌而求利养。不作抑扬显己异众。不外弊五欲而心求利养。不取非法财。不取不清净财。不着利养。不染利养。而常知足。于如法利恒...(第0148部~佛说宝云经七卷)
...药卧具减少。菩萨不以见檀越故作如是说。云何名不作抑扬方便鼓动。菩萨口终不言。彼有檀越与我此物为怜愍故受。我今持戒清净。具足多闻少欲。信心檀越皆乐施给。不作此说者。是名不作抑扬。云何名外弊五欲而心求利养。菩萨终不外现苦行。作五热炙身拔发自饿。如是等苦而要财利。于他利养不怀憎嫉亦无热恼。是名不外弊五欲心求利养。云何名不取非法利养。不轻秤小斗欺诳于他受人财物。终不侵欺。云何名不取不清净财。若有人施佛法僧物及僧祇物。如是之物取为己用。乃至博贸贩卖出息生利而自入己如是等物名非法财。菩萨摩诃萨远离如是等物。是名清净活命。菩萨若得利养。不生我所想。财利归己。亦不生能得想。亦不作积聚守护想。常念施与沙门婆罗门父母师长眷属贫穷乞丐。恒作是想。若须食时当求支命。于诸美味心无染着。若不得时亦不忧恼亦不生热。不得令彼信心檀越生于不信。若得如法利养皆与僧同。能如是者佛亦印可。诸菩萨众所不讥呵。亦为诸天常随赞叹。同梵行者心无讥嫌。于利养中常生知足得离邪命。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清净活命。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名不疲厌。何等为十。常为众生久处生死心无疲厌。为众生故能受生死。于无量苦亦无疲厌。为声闻人教修禅法不生疲厌。心不轻贱修行觉法不生疲厌。具菩提法不生疲厌。虽求涅槃而不证涅槃。渐深流注至菩提法岸。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心不疲厌。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名随顺佛教。何等为十。不住放逸处...(第0148部~佛说宝云经七卷)
... 第0149部~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三卷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第0149部
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三卷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卷上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忉利天上昼度树下无垢白石。愍哀其母度脱之故。正夏三月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八千皆阿罗汉。诸漏已尽得大神足。威曜无极生死悉断。无复尘垢弃捐重担。所作已办。逮得己利。心即从计致平等忍。心已得解度于智慧。普则正士。于世福地多所祐安。唯除一人贤者阿难。菩萨七万二千人一切大圣神通已达。逮得总持辩才无碍。各从他方异佛世界皆来集会。母说法经三卷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第0149部
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三卷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卷上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忉利天上昼度树下无垢白石。愍哀其母度脱之故。正夏三月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八千皆阿罗汉。诸漏已尽得大神足。威曜无极生死悉断。无复尘垢弃捐重担。所作已办。逮得己利。心即从计致平等忍。心已得解度于智慧。普则正士。于世福地多所祐安。唯除一人贤者阿难。菩萨七万二千人一切大圣神通已达。逮得总持辩才无碍。各从他方异佛世界皆来集会。尔时世尊。与无央数百千之众眷属围绕而为说经。时于众会有二天子。名曰月氏月上。月氏天子即从坐起。更整衣服偏袒右肩。叉手长跪而白佛言。吾欲咨问如来至真等正觉。假使听者乃敢自陈。佛告天子。欲问如来何所义乎。月氏天子以偈颂曰。
其于众生类 兴发愍哀心
逮求于佛道 志无垢甘露
自伤己身行 及慈哀...(第0149部~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三卷)
...妙之行为菩萨行。菩萨深修分别正教。无有一法非佛法也。所以者何。其言法者习俗为法。无习俗言有所言者则无所得。其无所得则无所兴。以无所兴则无形教。一切诸法悉无形像。假使诸法无有限数不离佛法。是故天子。当作斯观。一切诸法悉为佛法无有想行。其念想行寻即兴废二事之识。是等之类以识为行佛法无漏。亦复于彼而不想求。于彼生起声闻之行。其解了者法界无尘亦无寂然。假使于法而不受法则无有法。其尘劳法及寂然法。岂可获到尘劳寂然乎。欲作斯求终不可得。如是天子。假使菩萨晓了如是则为名曰深妙之行。其于诸法及与佛法无所见者。以无所见则为离见。其所见者为无所见。假使菩萨如是观者。魔及官属不能得便。莫能胜也。
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卷中
月氏天子便白佛言。唯然世尊。至未曾有。菩萨大士所行难及。如是像类观察诸法。志于所趣终始没生。坐起语言亦无想念。佛言譬如天子幻师所化来往周旋。坐起经行而出言教彼无想念。如是天子。其有晓了诸法如幻。普现五趣不有所生彼则无想。其菩萨者不念于生亦无所起。用本愿故有所建立现有所生。天子复问。如尊所教而言。菩萨不念所生亦不往生。云何大圣如来至真。愍哀垂念所生之亲上忉利天。一时三月如来不为从王后摩耶而由生乎。佛告天子。菩萨不从王后摩耶所生常应如法。天子又问。如来至真云何生乎。佛言。天子。如来则从智慧度无极生。设人观察推其本末。过去当来现在诸佛谁为母者。则当了之。智慧度无极是其母也。所以者何。天子。其三十二大人相。非从摩耶而所生。学大智慧真谛之谊乃能致此。自然成就如来之身。其十力者不从王后摩耶而生。本时奉行。智度无极。得十种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诸佛之法。亦复不从王后摩耶而生。大慈大悲无见顶及不虚见。佛眼佛慧佛之辩才。知人心念所从来生。神足善权如是比类不可限量。皆因智慧所度无极。所以如来名曰为佛。斯诸功德悉为不从王后摩耶而生。天子当知。悉从大智度无极行学此道品。如来因斯致如是像无量佛法如来弘德。缘是之故名曰如来。是故天子。当作斯观。如来则从智慧度无极生。不因王后摩耶所生。天子又问。唯然世尊。智度无极法无有母。亦无所生亦无所灭。云何世尊。智度无极而生如来。佛言天子。因其法故号...(第0149部~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三卷)
...人观察推其本末。过去当来现在诸佛谁为母者。则当了之。智慧度无极是其母也。所以者何。天子。其三十二大人相。非从摩耶而所生。学大智慧真谛之谊乃能致此。自然成就如来之身。其十力者不从王后摩耶而生。本时奉行。智度无极。得十种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诸佛之法。亦复不从王后摩耶而生。大慈大悲无见顶及不虚见。佛眼佛慧佛之辩才。知人心念所从来生。神足善权如是比类不可限量。皆因智慧所度无极。所以如来名曰为佛。斯诸功德悉为不从王后摩耶而生。天子当知。悉从大智度无极行学此道品。如来因斯致如是像无量佛法如来弘德。缘是之故名曰如来。是故天子。当作斯观。如来则从智慧度无极生。不因王后摩耶所生。天子又问。唯然世尊。智度无极法无有母。亦无所生亦无所灭。云何世尊。智度无极而生如来。佛言天子。因其法故号曰如来。其彼法者则无有生。亦无有终不生不灭。其无有生无终没者不起不灭。斯无色法则为智度无极所生。以故名曰智度无极生于如来。其所生者都无所生。亦不终没。亦无所起。佛言。天子。其不生不没不起不灭是则名曰智度无极之处所也。智度无极者如有所生如有所行。而智度无极者未曾有生亦无所行。天子又问。唯然世尊。智慧有想有分别。而依智慧。如有所生如有所行。佛言。天子。智慧无想亦无分别。假使智慧而有所想有分别者。则为不行智慧之事。所以者何。有所想念有所见者。则不应行也。设于智慧无所思想无所分别。彼能名曰奉行智慧。又问世尊。何谓依行。答曰。天子。其...(第0149部~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三卷)
...佛之法。如来以此授于吾决。又复问曰。空与法界本际无本有言辞乎。答曰。无也。假使空与法界本际无本。无有言辞道无言说。于今云何授仁者决。答曰。天子。今授吾决犹如空义。诸法之界本际无本。是为诸法之所归谊。如法无法受决。亦如授别亦如。授别竟者亦复如是。等觉亦如。逮成无上正真之道。亦复如是。于是月上天子前白佛言。唯然世尊。月氏天子入深智慧巍巍难及。佛告天子。菩萨以逮成法忍者。其法如是有所分别。若发道谊演经典者。解脱一切法界之事。又其法界所可讲说。亦无言辞宣畅示众。所以者何。理于法界无有言辞亦无所说。计如法界人界亦如。如众生界佛界亦如。佛界法界亦如。假使菩萨入此谊者。则能独立不从他受。
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卷下
于是贤者大目揵连。咸请劝发于无央数亿百千垓诸天子众。欲行天人。色行天人。各各疾取华香捣香杂香缯幡。各往诣佛供养世尊。前礼足下却住一面。时目揵连还诣大圣。稽首于地迁住佛前。佛告目连。汝听。如来所现神足正觉变化。有经名曰如来感动威变。善思念之。目连应曰。受教而听。佛告目连。斯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百亿四大海。百亿须弥山王。百亿四天下。是则名曰三千大千世界一佛国土。于意云何。佛为独在一阎浮提成正觉乎。莫作斯观。所以者何。吾普悉遍诸四方面佛之世界顺如所应。为众生类讲说经法。或以成佛。或复自现从在胞胎。或复示现在兜术天。或复现身已灭度矣。
佛告目连。于此三千大千世界。...(第0149部~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三卷)
...菩提势力名阿罗汉。如是菩提亦名不思议。不思议者亦名不动。如是不动。能令无数亿种众生。安立菩提。无所取着。皆住平等。同于坏相。无所有相。知一切法。皆入菩提。住无所住阿罗汉。如是知已。能为众生说如斯法而不染着。虽有言说亦无说相。度诸众生。亦复不取诸众生想。断常二边于身不动。不断烦恼而离憍慢。于一切法无生寂灭无行。不坏色相不坏受想行识诸凡夫法相。而心不动。以求解脱安住佛法。亦非安住须陀洹果相解脱。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相解脱。妄见一切起诸颠倒取佛智慧解脱。妄见取菩提心解脱。妄见修菩提施解脱。妄见修菩提戒解脱。妄见恼害忍辱解脱。妄见懈怠精进解脱。妄见乱想禅定解脱。妄见愚痴智慧解脱。妄见声闻凡夫解脱。妄见父母妻子男女眷属。如是等一切解脱。妄见贪嗜诸欲无量苦恼。而生亲爱起于染着。是结使法是恼害处。于此法中生二种相。为除妄想度脱众生。名阿罗汉。为除利养贪求妄想及在家出家想。于诸鄙贱及最胜法皆悉平等。而亦不见此凡夫法彼是佛法。为断如是妄想颠倒说解脱法。若欲严净佛国教化成就如是众生。是名涅槃。如是众生不名涅槃。如是众生生于诸有。如是众生不生诸有。如是众生行于菩提。如是众生不行菩提。如是众生毁破禁戒。如是众生受持禁戒。如是众生名有智慧。如是众生名无智慧。若有众生。起于二心而生妄想。为除如是众生妄想。非福田非不福田。如是众生勤行精进。如是众生不勤精进。是愚痴法。是智人法。是女人法。是男子法。是圣法。是非圣...(第0153部~不退转珐輪经四卷)
...而无所说 度无量众 亦无动摇
不得众生 断常诸边 而众皆见
度脱苦恼 究竟诸法 无生无灭
而已方便 度脱众生 不坏于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即名解脱
于诸凡夫 而无动相 建立佛法
安住解脱 能令众生 不念果报
佛解脱相 为人说法 妄取菩提
修行布施 持戒忍辱 为除妄想
懈怠懒惰 取相精进 除解脱相
罗汉所说 生禅定想 愚无智慧
为令解脱 说阿罗汉 此无相法
能除虚妄 如是说法 名阿罗汉
众生虚妄 取声闻想 无解脱相
罗汉说法 父母妻子 愚痴取着
则非菩提 染着生死 兄弟姊妹
妄生亲爱 寂灭解脱 名阿罗汉
造诸行业 贪着亲爱 见即生恋
本是我亲 更相染着 互共亲爱
不识离别 令魔自在 不离世间
为最极恶 如是过患 罗汉所说
于诸结使 皆悉觉悟 二俱虚妄
罗汉所说 为利多人 行无戏论
如是解脱 罗汉所说 在家出家
多生妄想 凡愚取着 罗汉解脱
见家系缚 广显正法 凡愚妄想
罗汉解脱 弃舍凡夫 无利佛法
舍利无利 名阿罗汉 见有高下
若干等种 众生取想 ...(第0153部~不退转珐輪经四卷)
...令悉成菩提入无余涅槃。尔时世尊默然而住。无量百千在会大众皆生疑惑。何故尔耶。而今我等尽皆盲冥无所觉知。诸阿罗汉尚作是说。何况凡夫。各坐一处而不动摇。一切坐者不能得起。若有立者亦不能坐。皆言何故作如是说。尔时阿难。即为大众百千万亿众生故。以佛神力令自知心亦知他心。问文殊师利言。如是大众百千亿等。闻诸罗汉作是说已皆生疑惑。唯愿文殊。为我分别说其因缘。尔时如来默然而住。文殊师利告阿难言。是不退转地菩萨。见诸大德因缘故作如是说。阿难言。文殊师利。不退转地是菩提耶。文殊师利答言。如是如是。不退转地是诸大德菩提。阿难问言。诸尊者何故作如是说。尔时文殊师利语阿难言。无明为母。从行生爱究竟灭尽悉除怨害。倒想为父。离于颠倒除灭欲爱。作阿罗汉坚固不坏。尽凡夫想及以僧想。坏是想故能修一切无坏法想。乃至不取如来之想。习学无生究竟永离。尊者阿难。诸大德作如是说。我今云何具足五逆。何以故。无来去想。是故名为具足五逆。又阿难言。何者为五欲。是诸比丘。知于五欲。如梦如幻如水上泡如呼声响。如是智慧具足。云何具足智慧不增不减。云何五欲亦不增不减。何以故。如是五欲究竟无体无相。如实知已。即五欲相得证智慧。是故名为具足五欲。以是义故。诸大德作如是说。我今具足五欲。阿难。何者是具足邪见离于正见。于一切法而皆取着。是名邪见。邪见者是虚妄想。一切诸法非依非无依。犹如虚空无归无依。何以故。一切法无实可得。应如是知。一切法皆悉平等...(第0153部~不退转珐輪经四卷)
...德皆言。我今得到菩提。阿难。是故今者名为无生。何以故。如是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照明诸法。发菩提心已。亦无所得。离菩提相及一切法相。于无余涅槃入般涅槃。阿难。如是族姓男女乘菩萨乘。不以见日而生昼想。凡夫愚人若见日时便作日想。则非智者。何以故。阿难。若日有体非虚妄者。则可积聚。以虚妄故。亦无过去未来。夜亦如是。若日作日想。夜作夜想。则是凡愚妄想所见。阿难。是菩萨乘。修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善知识。不应昼生昼想夜生夜想。何以故。离一切想。能住菩提如来之道。尔时文殊师利。而说偈言。
无明以为母 从行之所生
若断其根本 是名为除害
喜爱诸倒想 是说名为父
若能如实知 究竟无所有
知彼悉虚妄 则断诸根本
无缘亦无住 是说名除害
若说诸罗汉 凡夫不思议
如实不坏相 是灭名究竟
我本着僧想 如实知是已
诸法皆无坏 亦令一切闻
先取于如来 是名为虚妄
知彼无异想 平等同一空
拔断其根本 是名无生智
若能如是说 显现禅定力
若说具诸欲 如是五名字
能离如是想 犹如于幻梦
不增亦不减 是名具五欲
在于救世前 彼作如是说
知欲本性空 犹如梦化相
毕竟无有生 具足如实智
知诸邪见过...(第0153部~不退转珐輪经四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二一卷
...。是卿等侣。尔时波旬甚大喜悦作如是言。我今当令一切众生不起信心皆生疑惑。堕疑惑者悉是我力。尔时波旬白佛言。唯愿世尊。重见慰喻令我欢喜。如佛言曰。若得闻佛称其名号。皆得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唯愿如来。默然莫作是说。若有闻者是诸众生。当勤精进修于菩提。唯愿世尊。如是慰喻。尔时佛告波旬。勿生愁恼。欢喜而去。我今当令无一众生发菩提心。亦无众生而能动于众生界者。乃至无一众生于色动。及受想行识动。乃至无一众生于身见疑戒取等动。亦无众生于过去未来现在想动。无有众生于杀盗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等动。乃至不见众生于诸邪有而能动者。我亦不见众生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不见众生。于众生想。寿命想。父母想。兄弟想。妻子男女想。昼夜想。一月想。半月想。岁数想。劫想。施想。戒想。忍辱想。精进想。禅定想。智慧想。力无畏想。五根想。七觉意想。八正道想。佛想。法想。僧想。菩提想。无碍想。一切法不动想。无有众生于此诸想而能动者。波旬勿生忧恼。欢喜而去。尔时波旬闻是语已。离诸忧恼。便大欢喜。即于此处还复壮年。并以天华而散佛上。绕佛三匝。于世尊前。而说偈言。
我今心欢喜 救世三佛陀
佛所说无异 真实不虚妄
尔时波旬说是偈已。欢喜而去。还于本宫五欲自娱。更不复起扰乱之心。魔去不久。尔时大地六种震动。阿难白佛言。世尊。今此大地。以何因缘六种震动。非魔力耶。佛言。是我神力为遣魔...(第0153部~不退转珐輪经四卷)
...为遣魔故。令此大地六种震动。尔时有六十四百千众生。得无生法忍。是故大地六种震动。阿难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起疑惑不。佛言。复有十亿众生。心生疑惑。我等今者。无谬闻乎。各皆迷乱。不识四方。从何而来。以痴冥故。悉不相见。尔时阿难白佛言。唯愿世尊。当疾哀愍为彼众生作大照明令离疑惑。如来所说假名法相。若不可知悉堕地狱。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何故令此魔王心得少恼欢喜而去。都无一人住于菩提。亦无众生能动众生界。于色受想行识亦无能动。乃至身见一切取相六十二见。过去未来现在种种相动者。亦无众生于杀盗淫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贪嗔恚邪见等动者。何故如来作如是慰喻魔王波旬言。无众生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智。乃至无众生寿命父母兄弟妻子男女昼夜等想。亦无一月半月岁数时节诸劫之想。如来何故作如是说。慰喻波旬少恼而去。亦无众生于菩提心想动。于根力无畏想动。根觉意道想动。无佛想法想僧想菩提想无碍想动。菩萨想动。如来何故慰喻波旬少恼而去。复言。当使无一众生同于法想。世尊何故作如是说。唯愿如来。为此等众作大照明。当使未来一切众生得蒙照明。得照明已。当令此法次第相续使不断坏。若有众生。深心信解受持是法者。当为是人演其因缘。如来何故作如是说。尔时世尊即为无数百千众生除诸疑惑。重说偈言。
菩提无住处 亦无能住者
以是因缘故 说无住菩提
菩提及众生 非一亦非异
以是因缘故 说无住菩提
...(第0153部~不退转珐輪经四卷)
... 体性本无相
无相即菩提 是名为不动
深证诸邪见 得修于正智
离邪见丛林 是名为不动
若心得无欲 现受宝女抱
乃至诸童女 智者所远离
以邪相持戒 而不舍正法
智者无心意 惟求于圣道
是名修法忍 显示于外道
无心而行忍 亦不近涅槃
外道自显异 五热为精进
非智所修学 苦行非菩提
外道所说定 取相为行处
非佛所赞叹 亦不令他学
菩萨无所畏 能摄诸众生
以是因缘说 取相所不动
非取着所摄 能生菩提心
菩提不取相 是故不能动
父母兄弟等 姊妹及妻子
譬如于幻化 是故不能动
一切取相法 皆悉无所有
若住无所有 是故不能动
若有昼夜想 一月及半月
如是一切想 如炎水中像
布施及持戒 修忍辱精进
皆起于取着 是相则为动
菩萨大势力 禅定修智慧
若有无畏想 一切想非想
觉意及正道 本有菩提想
愚痴之所起 智者则远离
佛及众法想 乃至有僧想
如是种种想 皆说为动想
菩提名无想 种智即菩提
远离如是想 菩提难思议
是故作是说 来者如水像
若动彼想已 则不远菩...(第0153部~不退转珐輪经四卷)
...来犹菩提 正觉之所住
佛及菩提相 究竟不可得
若生于心处 亦如住菩提
心同菩提已 佛犹如幻化
阿难是假名 但以言语说
以如名为佛 我是救世者
如是相似生 同佛音声说
若得此法音 安住于菩提
不着于菩提 当作如是知
不应起疑意 一切法无求
于诸法无疑 众生中最上
如是相似法 当知真实相
作如是说。如来世尊佛等三号。于是百千亿数众生白佛言。世尊。我等实蒙光明得除疑悔。菩萨摩诃萨。能作如是种种假名。说为如来世尊及佛。我今如是知已如是解已。于一切法逮得忍力。如来世尊。作大利益。犹如父母。以佛神力及智慧手。挽出我等。令不迷乱而无所扰。犹如一切不动。世尊。譬如虚空无能动者。如是世尊。于一切法心不动。亦复如是。何以故。一切诸法皆同虚空。如佛觉了无有动相。尔时百千亿大众绕佛三匝。去佛不远却坐一面。说是如来世尊佛名品时。常照净根菩萨。从坐而起。更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持种种华散于佛上。各以偈颂。赞叹世尊。
众生贪着果 悉令得解脱
成就离果想 故我礼智者
能说于诸果 令知平等想
正觉证平等 归命礼最上
众生多贪着 行处种种果
佛以解脱故 我今礼智者
显现于诸法 安住平等处
得觉平等已 敬礼牟尼尊 ...(第0153部~不退转珐輪经四卷)
...故。我等受此女身无所利益。宜速厌离。自从今日若未解者当令得解。若未闻者当令得闻。初中后夜除其睡眠系念思惟。佛言。诸比丘尼。善哉善哉。汝等发大庄严以自庄严。兴大精进。勇猛第一皆悉厌离乐舍女身。为欲利益一切佛法。受持此经。书写读诵。为他演说。汝等皆是最后受于女身。诸比丘尼闻是语已。踊跃欢喜。皆脱上服以供养佛。作是施已。而说偈言。
我等蒙安慰 为得男子身
如来无二言 人中最上说
尔时四部众中。有五百长者夫人。从坐而起整其衣服右膝着地长跪叉手。白佛言。世尊。我等亦从今日受持读诵书写解说。但是女身为他所制不得自在。怀妊十月。云何当得免斯苦耶。何以故。若处深宫为王拘摄。或为父母儿婿禁制。从今已往。当勤精进专行修习。乃至终身受持正法。于是世尊。赞叹五百长者夫人。善哉善哉。如汝所说。汝等从今永舍女身。不复继属承事他人。亦无怀妊十月等苦。离于淫欲及诸胞胎。世世常生净佛国土。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诸姊。得离女身生何净土。佛言。此诸姊等。当生宝藏莲华光世界。阿难白佛言。世尊。如彼世界。佛号何等。佛言。于彼世界有佛。号一切宝如意王光明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为彼。为诸众生。种种说法。如是族姓女等。悉生彼国。于彼佛所。得闻此经。尔时长者夫人。闻佛说已。欢喜踊跃。即解璎珞价直百千。以奉散佛。如是供养。供养已即说偈言。
我等蒙安慰 舍离于女身
如来无二言 所...(第0153部~不退转珐輪经四卷)
...。我等皆当为人广说如是经典。分别显示使不断绝。尔时世尊熙怡微笑。作天伎乐。香风时来其气芬馥。多有诸天于虚空中。亦作无量种种天乐。雨诸天香细末栴檀沉水胶香。阎浮檀金末及诸银末。摩尼宝网罗覆其上。及五种色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迦迦罗华。摩诃迦迦罗华。一切优钵罗华。拘物头华。芬陀利华。及香璎珞涂香末香。一切诸天所有供养。遍满虚空。地上人民。亦整衣服散华供养。复有诸余众生。皆以臂脚宝环手钏。解颈诸璎无量宝冠。以上奉佛。复有诸余众生。以其金银散于佛上。复有诸余众生心皆欢喜。出大音声唱言。善哉善哉。及诸象马出和雅音。虚空诸鸟随类音声以用供养。地狱众生皆得暂乐。畜生众生更相爱念。如父母想。阎罗王界一切众生。亦暂受乐。饿鬼众生。皆悉得除饥渴苦恼。尔时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各受快乐。更相慈愍犹如父子。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今者。以何因缘而微笑耶。尔时佛告阿难。一切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若于今世后世闻此经者。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能为他人广说是经无所损灭。亦如我今分别解说等无有异。阿难。闻此经已心生信解。即是佛种。何况受持读诵修行。当知是人去一切种智则为不远。当得一切智自然智。是故此经名不退转珐輪之印。能为诸菩萨等作大利益。亦为一切众生。发于无上道心因缘。能发心已。便于此经具足成就阿难。如来以一切智示诸众生。若复有人。虽离佛智。但闻此经。即得自然智及佛智利。亦即受记。是故此经名为不退转珐輪广博严净。亦名成就具足善根庄严方...(第0153部~不退转珐輪经四卷)
...不动故。应令百千万亿众生住菩提道。住菩提道故名阿罗汉。一切众生及与菩提。从无分别生。应以是平等法教诸众生。此平等法。于一切法中无与等者。此平等菩提从无分别生。应知如是法。知是法已。为众生说无有增减。成就无增减法故名阿罗汉。应说如是离音声法故名阿罗汉。应解如是多众生着。所谓众生不可得着。众生断常着。众生身见着。不能过着。见诸法不生不灭无为无作着。不坏色着。不坏受想识行着。离凡夫法着。建立诸佛法着。须陀洹果想着。斯陀含果想着。阿那含果想着。阿罗汉果想着。辟支佛果想着。如来等正觉想着。菩提心想着。为菩提故行施着。为菩提故护戒着。取嗔恚想行忍着。取懈怠想行精进着。取乱心想生禅定着。取恶慧想修智慧着。于父母妻子男女眷属兄弟姊妹所爱诸亲着。欲见爱念诸亲着。乐谈说着。烦恼法出要法作二见着。贪利养着。见在家出家着。见卑胜法着。离凡夫法着。缘佛法着。见下上法着。具足诸相方便着。生佛世界想着。应除众生如是着故名阿罗汉。亦不分别是众生是涅槃法。是众生非涅槃法。是众生能生法。是众生不能生法。是众生行菩提。是众生不能行菩提。是众生持戒。是众生毁戒。是众生多福。是众生少福。不起如是二见名阿罗汉。 |
|
|
|
|
|
|
|
亦不分别是众生是福田。是众生非福田。是众生精进。是众生不精进。是众生凡小。是众生智明。此是女人。此是男子。此是非男非女。此是法。此是非法。不起如是二见名阿罗汉。亦不分别是众生于菩提退转。是众生于菩提不退转。是众生于菩提...(第0154部~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四卷)
... 及断常二边
为除诸邪见 令得脱众苦
着诸法生灭 无为无作相
诸苦恼众生 以相而分别
不毁坏于色 于受亦复然
想行及与识 令离此诸着
于此凡夫法 而见有移动
住佛法不住 皆令得解脱
住于诸果想 缘觉想亦然
为众生说法 令离佛想着
着于菩提心 着施亦复然
着于戒忍者 为说无著法
取于懈怠想 分别行精进
定心与乱想 恶慧及妙慧
不分别此法 知无种种相
应当如是说 是名阿罗汉
坚着于我想 声闻多分别
为除分别故 应为彼说法
父母及妻子 无慧故贪着
此道非菩提 是生死所行
此是我兄弟 姊妹爱念心
除彼贪爱着 是名阿罗汉
故作巧谈说 发他喜勇心
生意欲得见 先旧诸所亲
若得相见时 展转生爱着
无智颠倒故 属魔不自在
远离诸利养 知利养过患
应为诸众生 说诸利养过
此是烦恼法 此是出要法
不着此二见 是名阿罗汉
贪着于利养 而不能自解
能除彼着故 是名阿罗汉
此是在家法 此是出家法
凡小起分别 应为解彼着
于一切法中 而见有卑胜
着是器非器 应解如是...(第0154部~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四卷)
...。云何诸大罗汉作如是语。何况凡夫。以疑惑故不能从此至彼从彼至此。坐不能立立不能坐。尔时尊者阿难。知此百千众生心之所疑。亦以佛神力故。问文殊师利法王子言。今此大众百千众生。闻诸大德比丘作如是语皆生疑惑。世尊默然而无所说。愿文殊师利说其因缘。此诸大德比丘。以何因缘说此密语。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语尊者阿难言。阿难当知。此是不退转菩萨地事。唯有不退转菩萨。乃能证知此诸大德比丘密语。尊者阿难问文殊师利言。此诸大德比丘。皆是不退转菩萨耶。文殊师利言。如是如是。此诸大德比丘皆是菩萨。已于菩提得不退转。阿难请文殊师利言。愿说诸大德比丘微密语义。
文殊师利言。无明能生生死。是故名母。断无明故名为害母。父名不正思惟及以喜爱。彼以永断名为害父。以诸法不可坏。方便坏众多想。亦坏诸行名为坏僧。应坏凡夫法名阿罗汉。以不灭方便灭罗汉想名杀罗汉。以不灭方便灭如来想名出佛身血。如是等想已断已害毕竟无余。阿难。以是事故。诸大德比丘作如是语。我等今日具足成就五无间业。所以者何。于此法中不聚不散不减不满。是故名为五无间业满足成就。阿难当知。彼作是说。我等今日满足成就五欲功德者。彼诸比丘于此五欲。了知如梦如幻如热时炎如影如响。彼于此智满足成就。而于五欲无增无减。所以者何。能知此法毕竟而无所有。以无所有故能如实知。而于彼法得如是忍。故名满足成就五欲功德。阿难。以是事故。彼诸比丘作如是说。我等今日满足成就五欲功德。阿难当知。彼作是说。我等今日满足成就邪见远...(第0154部~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四卷)
...与今日音同也)是故阿难。求菩萨乘若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当渐损以不可得法发菩提心。于一切法是名为出离菩提想。于一切法是名为入无余涅槃而般涅槃。阿难。求菩萨乘族姓子。不应深着日想不应以日而生昼想。阿难。愚小之人以日为昼想。无黠慧故。所以者何。若令此昼是真实是坚牢是常住者。应有积聚不应过去。唯应有昼不应有夜。阿难当知。有昼夜想者此是凡小。是故阿难。求菩萨乘族姓子有深心者。为善知识所护。不应生昼夜想。所以者何。求离一切想是菩提道故。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无明名为母 能生生死故
已拔其根本 是故名为害
不正观思惟 喜爱名为父
彼皆如实知 毕竟无所有
以知无所有 而害其根本
不缘无所有 是故名为害
所说罗汉法 及与凡夫法
彼已以智坏 是故名为害
所有众多相 已知其性相
以不可坏法 坏相名坏僧
本来所分别 如来诸法想
彼已断远离 知其不生灭
此想次第起 思量知是空
如所说平等 彼已能证知
所说欲功德 其名有五种
远离此诸想 知想皆如幻
是诸比丘等 于欲无增减
于导世师前 而作如是说
知欲性皆空 犹如梦所见
毕竟无所生 于此智得满
以邪智知法...(第0154部~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四卷)
...不解生于疑惑。生疑惑故当属于我。我得自在。尔时波旬复白佛言。唯愿世尊。重安慰我令我欢喜而得还去。佛自说言。若有众生闻我名者。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不退转。从今已往更莫复说。所以者何。若有众生闻此语已。勤行精进求佛菩提。尔时世尊告波旬言。汝安意去。我当令诸众生乃至无有住菩提者。亦复无有出众生界者。无有众生离色阴者。离受想行识阴者。波旬且安意去。我常令诸众生。无有离身见者。离戒取见取者。离有所得者。离六十二见者。离过去未来现在想者。离杀生者。离不与取邪淫者。离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者。离贪恚邪见者。波旬且安意去。我不教众生而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亦不教众生行四摄法。不令众生离众生想。离悭着想。离父母想。离兄弟姊妹男女想。离昼夜想。离半月一月一年想。离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想。菩提心想。力无畏想。根力觉道想。佛法僧想。障菩提想。一切种智想。波旬汝且安意去。我当令众生于一切法无远离想。尔时波旬欢喜踊跃拔愁忧箭。即于是处还复本形。以诸天花而散佛上。绕佛三匝住于佛前。而说偈言。
今日两足尊 说此微妙音
佛无有二言 今我大欢喜
时魔波旬说此偈已欢喜安意渐离佛去。还本天宫皆共和合。受五欲乐以自娱乐。更不复生留难之心。说此降伏遣魔法时。大地六种震动。阿难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大地震动。佛告阿难。说此降伏遣魔法时。六万四千菩萨。于诸法中得无生法忍。阿难白佛言。世尊。...(第0154部~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四卷)
... 圣道所捐弃
智者不应教 以此求圣法
外道所称赞 种种诸忍相
此忍非正道 令人到涅槃
外道所称赞 五热精进法
不能至菩提 智者应舍离
外道诸禅定 尽行诸有想
非诸佛所赞 是以不教他
不用世俗慧 教化诸众生
此慧不能得 不思议佛慧
于清净众生 成就无畏者
我说于是众 不行四摄法
深敬念佛者 不教离是着
佛有无染智 亦无诸障碍
深敬念法者 不教离是着
离欲最胜法 云何而可离
不着众生想 而发菩提心
菩提不可着 云何而得离
父母及兄弟 姊妹男女想
此想皆如幻 云何而可离
此想一切处 无法无所有
无法无有故 云何而可离
昼想及夜想 半月一月想
此想无真实 如热时炎水
施想与戒想 忍辱精进想
此想非真想 云何以想离
定想及慧想 菩提心之想
力无畏诸根 是想皆虚诳
诸觉及道想 佛想与法想
皆从无知起 云何离此想
分别诸僧想 此想亦众多
从分别起故 我说不可离
不着菩提想 及一切智想
此想远诸佛 不思议菩提
以是故我说 波旬无智人
不离此诸想 而远求菩...(第0154部~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四卷)
...菩提如 是竟不可得
为求菩提故 应发如是心
能觉此心相 少法不可得
为求菩提故 应发如是心
此心菩提等 亦觉知如幻
阿难以是事 彼作如是说
自言我是佛 如佛导世师
以佛之名声 说如是等法
若有住此法 尽应求菩提
若有知此法 是则近菩提
于一切法中 不生诸疑惑
于诸法无疑 必为世间上
已知此法故 能解密语义
尔时世尊。说如来世尊佛名已。是时会中百千众生白佛言。世尊。我等无复疑网逮大照明。得解菩萨摩诃萨名为如来世尊佛义。以一切法不可得故。于诸法中逮得法忍。如来今者犹如父母矜接我等。不令我等心有扰动。亦得觉知不扰动法。犹如虚空不可扰动。所以者何。我等今者觉一切法。犹如虚空无扰动故。尔时会中百千众生。头面礼佛右绕三匝。去佛不远默然而坐。
尔时会中有菩萨摩诃萨。名常笑诸根清净。即从坐起。以种种华而散佛上。即说偈言。
众生多果想 能解彼果想
离果得具足 故礼世间智
众生贪着果 行种种果名
唯佛能除解 故礼世间智
宣说果平等 而以觉悟他
说果是假名 故礼世间智
宣说平等法 住平等法中
觉一切法等 故礼世间智
众生得果想 除此有得心
唯佛能除断 故礼世间智 ...(第0154部~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四卷)
...方。三者观国。四者观族。比丘。何故观时。菩萨不于劫初而入母胎。唯于劫减。世间众生明了知有老病死苦。菩萨是时方入母胎。何故观方。菩萨不于东弗婆提西瞿耶尼北郁单越及余边地。唯现阎浮。所以者何。阎浮提人有智慧故。何故观国。菩萨不生边地。以其边地人多顽钝无有根器。犹如哑羊而不能知。善与不善言说之义。是故菩萨但生中国。何故观族。菩萨不生旃陀罗毗舍首陀家。四姓之中唯于二族。刹帝利种及婆罗门。于今世间重刹帝利。是故菩萨生刹利家。如是观已默然而住。尔时会中诸菩萨众。及诸天子各相谓言。菩萨今者当于何国依何种姓而托生耶。
或有天言。摩伽陀国毗提诃王。豪贵甚盛可生于彼。复有说言。菩萨不生于彼。何以故。其王父母俱不真正。憍慢卒暴善根微鲜。无大福德不宜生彼。
或有天言。憍萨罗王种望殊胜。多有财宝象马车乘吏民僮仆。可生于彼。复有说言。菩萨不生于彼。何以故。其王本是摩灯伽种。父母宗亲悉皆鄙劣少信薄福。不宜生彼。
或有天言。彼犊子王种姓豪强。富乐炽盛好行惠施。可生于彼。复有说言。菩萨不生于彼。何以故。其王凡劣无大威德。暴戾可畏。母族卑下篡窃君位。不宜生彼。
或有天言。毗耶离王尊贵富盛安隐快乐。无诸怨敌人民众多。宫室苑园林泉花果。庄严绮丽犹若天宫。可生于彼。复有说言。菩萨不生于彼。何以故。其国土中诸离车子。不相敬顺。各自称尊。是故菩萨不宜生彼。
或有天言。胜光王有大威力。统御兵众能破怨敌。可生于彼。复有说言菩萨不生于彼。何以故。其王刚强不修善业。是故菩萨不宜生彼。
或有天言。摩偷罗城王名善臂。勇猛安乐富贵自在。可生于彼。复有说言。菩...(第0155-01部~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第一卷~第六卷))
...十八者凡是所用要令群下先观试之。十九者人皆工巧。二十者与朋友善终始如一。二十一者不害众生。二十二者不忘恩义。二十三者知行仪式。二十四者依教行事。二十五者疑即无成。二十六者不愚于业。二十七者不吝于物。二十八者不作罪恶。二十九者功不唐捐。三十者施心殷重。三十一者志性决定。三十二者善于取舍。三十三者于施信乐。三十四者丈夫作用。三十五者所为成办。三十六者勤勇自在。三十七者勇猛增上。三十八者供养仙人。三十九者供养诸天。四十者供养论师。四十一者供养先灵。四十二者常无怨恨。四十三者名振十方。四十四者有大眷属。四十五者不阻善友。四十六者有多眷属。四十七者有强眷属。四十八者无乱眷属。四十九者威德自在。五十者孝顺父母。五十一者敬事沙门。五十二者遵婆罗门。五十三者七珍具足。五十四者五谷丰盈。五十五者象马无数。五十六者多诸仆从。五十七者不为他侵。五十八者所作成就。五十九者转轮王种。六十者宿世善根而为资粮。六十一者其家一切所有皆由菩萨善根增长。六十二者无诸过失。六十三者无诸讥嫌。六十四者家法和顺。如是名为六十四德。若有成就如上功德。补处菩萨当生其家。
若有女人成就三十二种功德。当为菩萨之母。何等名为三十二德。一者名称高远。二者众所咨嗟。三者威仪无失。四者诸相具足。五者种姓高贵。六者端正绝伦。七者名德相称。八者不长不短不粗不细。九者未曾孕育。十者性戒成就。十一者心无执着。十二颜色和悦。十三者运动顺右...(第0155-01部~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第一卷~第六卷))
...名德相称。八者不长不短不粗不细。九者未曾孕育。十者性戒成就。十一者心无执着。十二颜色和悦。十三者运动顺右。十四者识用明悟。十五者姿性柔和。十六者常无怖惧。十七者多闻不忘。十八者智慧庄严。十九者心无谄曲。二十者无所欺诳。二十一者未尝忿恚。二十二者恒无悭吝。二十三者性不嫉妒。二十四者性无躁动。二十五者容色滋润。二十六者口无恶言。二十七者于事能忍。二十八者具足惭愧。二十九者三毒皆薄。三十者远离一切女人过失。三十一者奉天如戒。三十二者众相圆满。如是名为三十二德。若有成就如上功德。方乃堪任为菩萨母。菩萨不于黑月入胎。要以白月弗沙星合。其母受持清净斋戒。菩萨于是方现入胎。彼诸菩萨及诸天子。闻说如是种族清净父母功德。各自思惟。谁有具此诸功德者。复作是念。唯有释氏输头檀王。族望殊胜。转轮王种。所都国邑人民众多。安隐丰饶甚可爱乐。其输檀王人相圆满颜容端正。微妙第一。威德光大福智庄严所为必善。以善化俗。其家豪贵富有财宝。象马七珍皆悉盈满。深达业果离诸恶见。于释种中唯此为主四方归伏见者欢喜。闲习伎艺。不老不少。知教知时。世间轨式无不解了。以法为王。依法御物。又其国土所有人民宿植善根。咸以一心承事其主。
王之圣后名曰摩耶。善觉王女。年少盛满具足相好。未尝孕育。端正无双姿色妍美犹如彩画。无诸过恶所言诚谛出妙音词。身心恬和无罪离恼。亦无嫉妒。语必应时。乐行惠施。性戒成就。常于己夫而生知足。心不轻动情...(第0155-01部~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第一卷~第六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二二卷
...亲属多胜能 力将巨象比
或与二三象 其力共齐等
勇武多伎艺 不伤害众生
其王之圣后 千妃中第一
端正无伦匹 故号为摩耶
容貌过天女 支节皆相称
天人阿修罗 睹之无厌足
清净离诸过 而无秽欲心
言词甚微妙 质直复柔软
身体常香洁 一切无可恶
含笑不嚬蹙 知法具惭愧
无憍慢谄曲 及以嫉妒心
离邪净诸业 行慈好惠施
世间女人过 其身悉超越
一切诸天人 无有能踰者
具足诸功德 宜应怀大圣
曾于五百生 恒为菩萨母
其王亦如是 多生以为父
母请持禁戒 经三十二月
梵行积威德 其身常光明
圣后所游履 斯处自严饰
天人阿修罗 无能欲心视
一切咸亲敬 如母如姊妹
以此清净业 威仪比圣贤
令王擅名誉 粟散咸归伏
功德两相称 是为菩萨母
更无诸女人 堪为佛母者
威德众天子 大智诸菩萨
咸叹斯母德 菩萨应降生
法门品第四
尔时佛告诸比丘。菩萨如是观种姓已。彼兜率天宫有一大殿。名曰高幢。纵广正等六十四由旬。菩萨尔时升此大殿。告天众言。汝当尽集听我最后所说法门。如是法门。名为教诫思惟迁没方便下生之相。是时一切兜率天子...(第0155-01部~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第一卷~第六卷))
...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即于兜率最胜天宫。而便降生。将下生时。放未曾有身相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世界中间幽冥之处。日月威光所不能照。而皆大明。其中众生各得相见。咸作是言。云何此中忽生众生。是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有十八相。所谓摇动。极摇动。遍摇动。扣击。极扣击。遍扣击。移转。极移转。遍移转。涌覆。极涌覆。遍涌覆。出声。极出声。遍出声。边涌中没。中涌边没。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是时一切众生欢喜踊跃。爱乐清净快乐无极。称扬赞美闻诸声时。无一众生恐畏惊悸。梵释护世日月威光皆悉不现。一切地狱畜生饿鬼及诸众生皆蒙安隐。无一众生于此时中为贪嗔痴等一切烦恼之所逼迫。互相慈愍起利益心。如父如母如兄如弟。人天乐器不鼓自鸣。无量诸天顶戴擎捧是妙楼阁。无量百千天女前后围绕奏天伎乐。其乐音中出是妙偈。叹菩萨曰。
尊者长夜积修习 所有净业皆圆满
住于真正胜理中 今致天人上供养
往昔无量拘胝劫 能施所爱妻子等
由彼行檀获胜报 故得诸天妙花香
自割身肉而秤之 慈心救彼垂死鸽
复以行檀获胜报 能令饿鬼得充足
尊者过去无边劫 坚持净戒未尝毁
由彼尸罗获胜报 能令恶趣息众患
尊者过去无边劫 求菩提故行忍辱
由彼羼提获胜报 能令人天互慈愍
尊者过去无边劫 胜修精进无休已
由彼勤劬...(第0155-01部~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第一卷~第六卷))
...。复来王所。而说偈言。
我有宝宫殿 随心所化生
庄严甚奇妙 愿以奉菩萨
他化自在天子。复来王所。而说偈言。
我有妙宫殿 超过诸欲天
众宝所庄严 清净悦心意
光明甚奇耀 周匝散香花
愿以安圣后 持来奉菩萨
佛告诸比丘。是时欲界诸天子等。为供养故。各各赍彼所有宫殿来至输檀王宫。其王亦为菩萨造妙宫殿。绮饰精丽人间所无。尔时菩萨以大严三昧威神力故。令彼一切诸宫殿中。悉现摩耶圣后之身。皆有菩萨。于母右胁结加趺坐。诸天子等各各自谓。菩萨之母惟住我宫。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大严三昧 神化难思
诸天悦豫 父王欢喜
说是经时。会中有诸天子生如是念。四天王天闻此人间污秽不净。况乎此上三十三天乃至兜率诸大天耶。云何菩萨世间之宝。最胜清净殊妙香洁。乃舍兜率处在人间。于母胎中经于十月。尔时阿难承佛威神。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女人之身多诸欲恶。云何如来为菩萨时。乃舍兜率处于母胎右胁而住。佛告阿难。菩萨昔在母胎。不为不净之所染污。恒处宝殿严净第一。如是宝殿为欲见不。当示于汝。阿难白佛言。世尊。愿垂显示。令诸见者皆生欢喜。尔时如来即以神力。令娑婆世界主梵天王与六十百千亿梵天。下阎浮提来诣佛所。恭敬稽首。右绕三匝却住一面。尔时世尊。知而故问梵天王言。我昔为菩萨时。在胎十月。所居宝殿今为所在。汝可持来...(第0155-01部~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第一卷~第六卷))
...婆罗衣。其三殿内周匝皆有净妙天花。其殿坚牢不可沮坏。凡所触近皆生妙乐。如迦邻陀衣。欲界一切诸天宫殿。悉现菩萨宝殿之中。
佛告诸比丘。菩萨入胎之夜。下从水际涌出莲花。穿过地轮上至梵世。纵广正等六十八洛叉由旬。如此莲花无能见者。除诸如来并诸菩萨及大梵天王。于三千大千世界之中。所有清净殊胜美味。犹如甘露现此花中。大梵天王以毗琉璃器。盛此净妙甘露之味。奉上菩萨。菩萨于是受而食之。比丘当知。世间众生。无有能食如是甘露之味。惟除十地究竟最后身菩萨方能食耳。诸比丘。菩萨以何善根而感斯味。由昔长夜行菩萨道时。能以医药救济病苦。所有欲愿皆令满足。一切恐惧能施无畏。又以上妙花果供养如来及佛塔庙。一切圣众父母尊长。如是施已然后自受。由斯福报感大梵王每持甘露之味而以奉献于宝殿内。上妙衣服诸庄严具种种器物。菩萨本愿力故随意能现。阿难。一切菩萨将入胎时。于母右胁先有如是宝庄严殿。然后从兜率天宫降神入胎。于此殿中结加趺坐。阿难。十方世界一切摩耶圣后。皆于梦中见白象来。释提桓因及四天王。二十八夜叉大将。皆悉随从而卫护之。复有四天女。一名邬佉梨。二名侔佉梨。三名幢至。四名有光。亦与眷属常来卫护。
尔时菩萨处母胎中。身相光明。犹如夜暗于山顶上然大火炬。亦如真金在琉璃中。光明洞照普遍世界。四大天王二十八夜叉大将与其眷属。每于晨朝恭敬供养。皆见菩萨安慰问讯。徐举右手指座令坐。为其说法示教利喜得未曾有。...(第0155-01部~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第一卷~第六卷))
...坐宝车舆 无令异人得亲近
诸婇女等为执御 一切恶相皆除屏
四兵总集王门首 隐隐如闻海浪声
圣后初出宫门已 咸唱吉祥微妙颂
辇舆王宫自雕饰 宝铃宝铎振和音
然后百千诸天人 于上安施师子座
车中傍罗四宝树 枝叶花果皆荣茂
复有瑞鸟声和雅 缤纷翻舞而翔集
幢幡盖网天衣服 高耸围绕遍庄严
诸天婇女在虚空 以欢喜心而赞叹
圣后是时升宝乘 三千世界六种动
帝释净除于道路 护世四王来御车
大梵天王为前导 而以屏除诸恶相
无量百千诸天众 恭敬顶礼而瞻仰
见是天众来营从 父王心生大欣喜
念言圣后所怀妊 必定应是天中天
既为护世四天王 帝释梵王诸天众
广设无边大供养 由此定当得成佛
无有三界诸众生 堪受如斯供养者
设令释梵及诸龙 四护世等受斯供
不堪任故当首碎 或因斯供便命终
唯有最胜天中天 堪受人天妙供养
佛告诸比丘。时有八万四千象兵马兵车兵步兵。皆悉端正勇健无敌。被以甲胄种种庄严。执持器仗护卫圣后。六万释种婇女翊从围绕。王之眷属若长若幼恭敬卫护。又有六万王之婇女。作倡伎乐种种歌舞。又有八万四千诸天童女。八万四千龙女。八万四千乾闼婆女。八万四千紧那罗女。八万四千阿修罗女。如是等皆以...(第0155-01部~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第一卷~第六卷))
... 我今随顺过去佛 而不退失诸禅定
婚娉宜应选仇偶 勿娶凡女以为妃
具足相好清净人 谛语称心无放逸
我今为书陈所好 汝宜依书善求觅
若有少盛好威仪 不恃丽容而起慢
无憍无吝无嫉妒 无谄无诳无诸病
恒常质直起慈心 怜愍众生如爱子
好行惠施无诸过 供养沙门婆罗门
乃至梦寐无邪心 未曾怀孕至贞洁
恒为心师不高举 执意卑愻犹如贱
不贪滋味及欲乐 有惭有耻而无害
未尝归依诸外道 恒与真正理相应
身语意业常清净 惛沉睡眠皆远离
所作无不善思惟 恒行善行未曾舍
承事舅姑如父母 爱念左右如自身
夫睡方眠复先起 善能解了诸义理
如是之女我方取 岂得凡劣以为妃
佛告诸比丘。是时大臣乃传此书。至输檀王所。王见书已告诸臣言。汝宜赍书于迦毗罗城。观诸族姓。若刹帝利。若婆罗门。乃至毗舍首陀种族之中。必有令女具斯众德。当娶是女为太子妃。即说偈言。
刹利婆罗门 毗舍及首陀
有女具斯德 宜速来报我
太子心所好 以奉法为先
汝今应审观 无论于种族
佛告诸比丘。尔时大臣奉王敕已。于迦毗罗城求访如是令德之女。有一大臣名为执杖。其人有女名耶输陀罗。相好端严姝妙第一。不长不短不粗不细。非白非黑具足妇容。犹如...(第0155-01部~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第一卷~第六卷))
...陀罗言。我今何为夺于太子严身之宝。自当以诸宝饰奉上太子。作是语已。不肯受之还归本处。时王使者具以上事而白王言。大王当知。太子意在执杖大臣之女耶输陀罗。王闻是语即遣国师。诣执杖家作如是言。闻卿有女堪为太子之妃。故遣相求宜知此意。尔时国师奉王敕已。到执杖家具陈是事。尔时执杖报国师言。自我家法积代相承。若有伎能过于人者。以女妻之。太子生长深宫。未曾习学文武书算图象兵机权捷[打-丁+(企-止+衣)]力世间众艺。何为我女适无艺人。应会诸释简选伎能。谁最优长当得是女。尔时国师闻此语已。归白于王。王闻此言。愁忧不乐。窃作是念。我先敕诸释种亲侍太子。皆白我言。太子不勇。执杖此辞或因是也。
尔时菩萨诣父王所。白言。大王何以忧愁。王时默然。乃至三问。王遣余人为说斯意。于是菩萨熙怡微笑。来白王言。世间宁有殊能妙伎与我等者。王便欢喜更审问言。汝今能与他人捔伎艺耶。如是三问。菩萨答言。大王。但当速召有异术人。我能于前现众伎艺。时输檀王于迦毗罗城外。为一试场。遍告天下。过七日后。若有善于伎术。皆集此场。共观太子现诸伎艺。至第七日。五百释子菩萨为首。当共出城往试场所。是时执杖大臣庄饰其女。载以宝车侍从围绕。来观伎艺立表号令。若有伎艺出于人者。以女妻之。时输檀王遣将最胜白象以迎菩萨。提婆达多先至城门。见此胜象庄严第一。问是谁象。答言。大王遣将此象以迎太子。提婆达多闻是语已。生嫉妒心恃力憍慢。前执象鼻以手...(第0155-01部~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第一卷~第六卷))
... 常以忍辱而调伏 今正是时速出家
尊行精进极坚强 长时修习摧魔众
灭除一切三恶趣 今正是时宜出家
尊以胜定除诸垢 洒甘露雨洽群生
充满世间诸渴乏 今正是时宜出家
尊以无边大智慧 断除邪见愚痴惑
尊应思惟昔弘愿 今正是时速出家
尊昔已行无量亿 慈悲喜舍诸胜行
以此一切诸胜行 分布世间诸众生
婇女弦歌甚微妙 以欲而感于菩萨
十方诸佛威神力 一切皆令为法音
尊忆往昔为国王 有人于前而从乞
与我王位及国土 欢喜舍之无悔恨
尊昔曾为婆罗门 名曰输迦极精进
慈孝供养于父母 成熟无量婆罗门
及余众生归善道 舍是身已生天上
尊忆往昔作仙人 歌利王嗔断支节
起大慈心无恼恨 所伤之处皆流乳
昔作奢摩仙子时 父母居山同苦行
王以毒箭误而中 抱慈无恨欢喜死
尊忆昔为金色鹿 见人渡河而被漂
因起慈心以救之 后反加害无嗔恨
尊忆昔者为仙人 宝珠误堕于大海
起精进心抒彼海 龙王惊怖还宝珠
尊于昔者为大仙 慈心护彼归命鸽
有人从尊索是鸽 自割身肉而称之
与鸽轻重乃齐等 毕至命终为拥护
又尊昔为奢摩仙 人来问树有几叶
善知多少而酬答 其人不信天来证
尊昔曾为鹦鹉鸟 释化为人来诘问
所依之树既枯折 何为守之而不离
答云依此而成长 帝释便生希有心
即令枯树重荣茂 尊是受持功德者 ...(第0155-01部~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第一卷~第六卷))
...太子还受五欲作是思惟。我今应当更为菩萨示现事相。使得觉悟令速出家。
尔时菩萨复召驭者而告之言。我今欲往园林游观。汝可严驾我当暂出。驭者又奏大王。王闻是已谓驭者曰。太子前出东南二门。见老病已还来忧愁。今者宜令从西门出。我心虑其还不喜悦。宜遣内外庄严道路。香花幡盖倍胜于前。勿使老病死等不祥之事在于道侧。所司受敕严饰倍前。尔时菩萨与诸官属。前后导从出城西门。时净居天化作死人卧于舆上香花布散。室家号哭而随送之。菩萨见已心怀惨恻。问驭者曰。此是何人而以香花庄严其上。复有众多眷属而哀泣之。
时净居天以神通力。令彼驭者报菩萨言。此死人也。又问何谓为死。答曰。夫言死者神识去身命根已谢。长与父母兄弟妻子眷属。恩爱别离永无重睹。命终之后精神独行归于异趣。恩爱好恶非复相知。如此死者诚可悲也。又问唯此人死一切当然。报菩萨言。凡是有生必归于死。菩萨闻已转不自安而作是言。世间乃有如此死苦。云何于中而行放逸。我今何暇诣于园林。当思方便求离此苦。即便回驾还入宫中。
时输檀王问驭者言。今日太子出游园苑欢乐以不。驭者答言。大王当知。太子出城忽于路侧有一死人。卧于床上四人举舆。眷属悲号。太子见已惨然不乐。遂于中路即便还宫。时输檀王作是思惟。此是我子出家之相。阿斯陀仙无虚谬也。于是更增五欲而娱乐之。诸比丘。复于一时净居诸天。既见太子还于宫内处在五欲作是思惟。我今应为菩萨更现事相令速出家。尔时...(第0155-01部~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第一卷~第六卷))
...好恶非复相知。如此死者诚可悲也。又问唯此人死一切当然。报菩萨言。凡是有生必归于死。菩萨闻已转不自安而作是言。世间乃有如此死苦。云何于中而行放逸。我今何暇诣于园林。当思方便求离此苦。即便回驾还入宫中。
时输檀王问驭者言。今日太子出游园苑欢乐以不。驭者答言。大王当知。太子出城忽于路侧有一死人。卧于床上四人举舆。眷属悲号。太子见已惨然不乐。遂于中路即便还宫。时输檀王作是思惟。此是我子出家之相。阿斯陀仙无虚谬也。于是更增五欲而娱乐之。诸比丘。复于一时净居诸天。既见太子还于宫内处在五欲作是思惟。我今应为菩萨更现事相令速出家。尔时菩萨复召驭者而告之言。今日欲往园林游观。汝可严驾我当暂出。驭者又奏父王。王闻是已谓驭者曰。太子前出三门见老病死愁忧不乐。今者宜令从北门出。严饰道路香花幡盖使胜于前。勿得更有老病死等非吉祥事在于路侧。所司受敕严好过前。尔时太子与诸官属。前后导从出城北门。时净居天化作比丘。着坏色衣剃除须发。手执锡杖视地而行。形貌端严威仪庠序。太子遥见问是何人。
时净居天以神通力。令彼驭者报菩萨言。如是名为出家人也。太子即便下车作礼因而问之。夫出家者何所利益。比丘答言。我见在家生老病死一切无常。皆是败坏不安之法。故舍亲族处于空闲。勤求方便得免斯苦。我所修习无漏圣道。行于正法调伏诸根。起大慈悲能施无畏。心行平等护念众生。不染世间永得解脱。是故名为出家之法。于是菩萨深生欣喜...(第0155-01部~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第一卷~第六卷))
...丘答言。我见在家生老病死一切无常。皆是败坏不安之法。故舍亲族处于空闲。勤求方便得免斯苦。我所修习无漏圣道。行于正法调伏诸根。起大慈悲能施无畏。心行平等护念众生。不染世间永得解脱。是故名为出家之法。于是菩萨深生欣喜赞言。善哉善哉。天人之中唯此为上。我当决定修学此道。既见是已登车而还。时输檀王问驭者言。太子出游宁有乐不。答言。大王当知。太子。向出至于中路。皆悉严好无诸不祥。忽有一人着坏色衣剃除须发执持应器杖锡而行。容止端严威仪详审。太子即便下车作礼。言语既毕严驾而归。竟亦不知何所论说。时输檀王闻此语已。心自念言。阿斯陀仙言无虚谬。于是更增微妙五欲而娱乐之。佛告诸比丘。时净居天欲令菩萨速疾出家。重与父王作七种梦。一者梦见有帝释幢众多人舁从迦毗罗城东门而出。二者梦见太子乘大香象徒驭侍卫从迦毗罗城南门而出。三者梦见太子乘驷马车从迦毗罗城西门而出。四者梦见有一宝轮从迦毗罗城北门而出。五者梦见太子在四衢道中扬桴击鼓。六者梦见迦毗罗城中有一高楼太子于上四面弃掷种种珍宝。无数众生竞持而去。七者梦见离城不远忽有六人举声号哭。时输檀王作是梦已。心大恐惧忽然而觉。命诸大臣而告之曰。我于夜中作如是梦。汝宜为我唤占梦人令解斯事。
时净居天化作一婆罗门。着鹿皮衣立在宫门之外。唱如是言。我能善解大王之梦。诸臣闻奏召入宫中。时输檀王具陈所梦语婆罗门。如此之梦是何祥也。婆罗门言。大王当知。所梦帝幢众人舁出城...(第0155-01部~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第一卷~第六卷))
...别离。此是何征为凶为吉。
尔时菩萨闻是语已心自思惟。出家时到表是征祥。乃令此妃见如斯梦。慰喻耶输陀罗言。妃今不应怀此恐惧。所以者何。梦想颠倒无有实法。设令梦见帝憧崩倒日月陨落。于妃之身何所伤损。车匿持盖将去。既曰梦夺。皆为虚妄。但自安寝不假忧愁。其夜菩萨自得五梦。一者梦见身席大地头枕须弥手擎大海足践渤澥。二者梦见有草名曰建立从脐而出其杪上至阿迦腻吒天。三者梦见四鸟从四方来毛羽斑驳承菩萨足化为白色。四者梦见白兽头皆黑色咸来屈膝舐太子身。五者梦见有一粪山状势高大菩萨身在其上周匝游践不为所污。
方广大庄严经卷第六 出家品第十五
尔时佛告诸比丘。菩萨于静夜中作是思惟。我若不启父王私自出家。有二种过。一者违于法教。二者不顺俗理。既思惟已从其所住诣父王宫。放大光明一切台殿楼阁园林倍增严饰光明照曜。王遇光已寻便觉悟谓侍者曰。此为何光。夜分未尽岂日光乎。侍者答曰。非日光也。重以偈颂而白于王。
台亭及楼阁 墙壁与园林
众影悉不生 故非日出光
鸳鸯及翡翠 孔雀迦陵伽
群鸟未翔鸣 故非日出光
此光甚希有 昔所未曾见
能令心喜悦 除热得清凉
应是胜德人 垂光照于此
时王从卧起 详观于十方
乃见菩萨身 威德无有上
深心极尊重 将欲申恭敬
菩萨以神力 固不令王起
长跪而合掌 前白父王言
大王莫愁恼 勿与我为障
今者愿...(第0155-01部~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第一卷~第六卷))
...二种过。一者违于法教。二者不顺俗理。既思惟已从其所住诣父王宫。放大光明一切台殿楼阁园林倍增严饰光明照曜。王遇光已寻便觉悟谓侍者曰。此为何光。夜分未尽岂日光乎。侍者答曰。非日光也。重以偈颂而白于王。
台亭及楼阁 墙壁与园林
众影悉不生 故非日出光
鸳鸯及翡翠 孔雀迦陵伽
群鸟未翔鸣 故非日出光
此光甚希有 昔所未曾见
能令心喜悦 除热得清凉
应是胜德人 垂光照于此
时王从卧起 详观于十方
乃见菩萨身 威德无有上
深心极尊重 将欲申恭敬
菩萨以神力 固不令王起
长跪而合掌 前白父王言
大王莫愁恼 勿与我为障
今者愿出家 唯垂见哀许
王时闻此言 思惟设何计
涕泣向菩萨 而作如是言
大位及国财 一切悉能舍
除去出家事 余皆无所惜
菩萨以妙音 重白父王言
窃有四种愿 未称于本心
大王若赐者 当断出家望
一愿不衰老 二愿恒少壮
三愿常无病 四愿恒不死
王闻是语已 而告菩萨言
此事甚为难 非我力能办
诸仙虽劫寿 终归于坏灭
谁离生老死 独求常住身
菩萨答王言 四愿若难得
今但求一愿 更不受后身
王闻菩萨言 爱心稍微薄
而作如是说 我今亦随喜
利益诸众生 令汝愿满足
虽发如是语 心犹怀热恼
尔时菩萨闻是语已欢喜而退。虽复往来人无知者。既至明旦王召亲族及诸释种。作如是言。太子昨于中夜来请出家。我若许...(第0155-01部~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第一卷~第六卷))
...二愿恒少壮
三愿常无病 四愿恒不死
王闻是语已 而告菩萨言
此事甚为难 非我力能办
诸仙虽劫寿 终归于坏灭
谁离生老死 独求常住身
菩萨答王言 四愿若难得
今但求一愿 更不受后身
王闻菩萨言 爱心稍微薄
而作如是说 我今亦随喜
利益诸众生 令汝愿满足
虽发如是语 心犹怀热恼
尔时菩萨闻是语已欢喜而退。虽复往来人无知者。既至明旦王召亲族及诸释种。作如是言。太子昨于中夜来请出家。我若许之国无继嗣。汝等今者作何方便令其息心。时诸释种白大王言。我等当共守护太子。太子何力能强出家。是时父王敕诸亲族。于迦毗罗城东门之外。置五百释种童子。英威勇健制胜无前。一一童子有五百两斗战之车以为严卫。一一车侧五百力士执戟于前。南西北门各有五百。如上所说于其城上。周匝分布持刀杖人。复有宿旧诸释大臣。列坐四衢咸悉营备。王自简练五百壮士。擐甲持矛皆乘象马。于城四面昼夜巡警无暂休息。是时国大夫人摩诃波阇波提。于王宫内集诸婇女。而说偈言。
汝等于今夜 无令着睡眠
当建妙高幢 烛以摩尼宝
四面珠璎珞 亦发大光明
照曜宫殿中 如日咸睹见
奏彼天伎乐 弦出微妙音
花髻半月垂 宝鬘师子饰
臂珰及环玔 种种以严身
户牖设重关 坚...(第0155-01部~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第一卷~第六卷))
...悉皆成满。一切障碍咸得销除。当令世间获安隐乐。菩萨于此乘马王已。初举步时。十方大地六种震动。升虚而行。四天大王捧承马足。梵王帝释开示宝路。尔时菩萨放大光明。照烛一切无边世界。所可度者皆得度脱。有苦众生皆得离苦。
尔时菩萨回眄俯视迦毗罗城作如是言。若我从今不得尽于生死边际。终不再见迦毗罗城。况复于中行住坐卧。尔后众人于此起塔。诸比丘。是时菩萨既出宫已。宫中婇女皆悉觉悟。处处求觅不见菩萨。耶输陀罗发声大哭。婉转于地。自拔头发绝身璎珞。悲哭而言。一何痛哉。一何苦哉。我于今者何所依怙。太子弃我而去用复活为。悲啼懊恼不能自胜。宫女总集号叫哀恋。如鱼失水。如树断根。悲哭之声闻于宫外。是时宫女奏于父王。今夜睡寤不见太子。其当厩臣亦言。今者失彼干陟。王闻此已发声大唤。作如是言。呜呼呜呼我之爱子。今何所去。作是语已闷绝躃地。傍臣即以冷水洒面良久醒悟。即唤所有防卫之臣而敕之曰。汝等诸将已自不谨致失我子。汝当为我内外分行速疾求觅。若得见者善言诱喻迎将还宫。是时群臣奉王敕已。展转相告衔命而行访觅菩萨。诸天神力永不得见。
尔时菩萨去迦毗罗城。至弥尼国其夜已晓。所行道路过六由旬。彼诸天龙夜叉乾闼婆等扈从至此。所为事毕忽然不现。菩萨既行至彼往古仙人苦行林中。即便下马慰喻车匿。善哉车匿。世间之人。或有心从而形不随。或有形随而心不从。汝今心形皆悉随我。世间之人见富贵者竞来奉事。睹贫贱者弃而远之。...(第0155-01部~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第一卷~第六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二三卷
...
鞞留质多罗 薄离诸天众
复有白王言 此是灵山神
大王应当知 王今获大利
时王闻此语 心生大喜悦
自陟高楼上 遥观菩萨身
相好甚端严 譬如真金聚
王因敕左右 奉献菩萨食
并遣寻所住 随逐而观之
使者随菩萨 见往灵鹫山
归来白大王 具陈所见事
王闻是事已 益增希有心
于彼晨朝时 严驾躬亲谒
遥睹岩石中 光相极清净
威容甚严好 不动若须弥
屏除诸侍从 徒步而前进
顶礼菩萨足 种种慰问已
而白菩萨言 大士从何来
乡邑在何处 父母为是谁
为是婆罗门 为是刹帝利
或是诸仙圣 仁者如实说
菩萨答王言 我父输檀王
居住雪山下 城名迦毗罗
人民甚安乐 为求无上道
是故今出家 王重稽首言
仁今盛少年 容颜甚端正
应受五欲乐 何为乃行乞
我当舍此国 与汝共治之
今者幸相见 中心甚欣喜
愿得作亲友 共莅于王位
何为乐独处 空山林野中
菩萨于是时 以柔软音句
徐答大王言 我今甚不恋
世间诸荣位 欲求寂灭故
舍之而出家 况乃于王国
而复生贪羡 譬如娑竭龙
大海为宫室 岂复于牛迹
而生爱着心 大王应当知
五欲无边过 能令堕地狱
饿鬼及畜...(第0155-02部~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第七卷~第十二卷))
... 当摧汝军众
第一贪欲军 第二忧愁军
第三饥渴军 第四爱染军
第五惛睡军 第六恐怖军
第七疑悔军 第八忿覆军
第九悲恼军 及自赞毁他
邪称供养等 如是诸军众
是汝之眷属 能摧伏天人
我今恒住彼 正念正知等
销灭汝波旬 如水渍坏器
菩萨作是言 魔王便退屈
佛告诸比丘。菩萨作是思惟。过现未来所有沙门。若婆罗门。修苦行时。逼迫身心受痛恼者。应知是等但自苦己都无利益。复作是念。我今行此最极之苦。而不能证出世胜智。即知苦行非菩提因。亦非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必有余法当得断除生老病死。复作是念。我昔于父王园中阎浮树下修得初禅。我于尔时身心悦乐。如是乃至证得四禅。思惟往昔曾证得者。是菩提因必能除灭生老病死。菩萨复作是念。我今将此羸瘦之身不堪受道。若我即以神力及智慧力。令身平复向菩提场。岂不能办如是之事。即非哀愍一切众生。非是诸佛证菩提法。是故我今应受美食令身有力。方能往诣菩提之场。时有诸天心常爱乐修苦行者。已知菩萨欲食美食白菩萨言。尊者莫受美食。我今方便以神通力令尊气力平复如本与食无异。菩萨思惟。我实不食已经多时。四辈人民亦皆知我修行苦行。若我因彼天神之力。而不食者便成妄语。时五跋陀罗既闻菩萨欲受美食咸作是念。沙门瞿昙如是苦行尚不能得出世胜智。况复今者欲食美食受乐而住。是无智人退失禅定。便舍...(第0155-02部~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第七卷~第十二卷))
...那。三名乌珠钵底。四名帝珠。各以神力变菩提树。高广严好各长八十多罗之树。根茎枝叶花果茂盛。端正可爱庄严无比见者欢喜。踰于帝释欢喜园中波利质多罗树拘鞞罗树。菩萨所坐成菩提处。则三千大千世界之中心也。此树下地纯以金刚所成不可沮坏。
佛告诸比丘。菩萨欲往菩提树时。放大光明遍照无边无量世界。地狱众生皆得离苦。饿鬼众生皆得饱满。畜生众生慈心相向。诸根不具众生皆得具足。病苦众生皆得痊愈。怖畏众生皆得安乐。狱囚众生皆得释然。贫穷众生皆得财宝。烦恼众生皆得解脱。饥渴众生皆得饮食。怀孕众生皆得免难。羸瘦众生皆得充健。而于此时。无一众生为贪恚痴之所逼恼。人天不死亦不受胎。是时一切众生更相慈愍生利益心。如父如母如姊如妹如兄如弟。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地狱痛苦逼 一切皆休息
畜生相食啖 各各起慈心
八难皆闭塞 三恶悉空静
光明所照处 咸受微妙乐
眼耳鼻舌等 诸根不完具
皆悉得具足 烦恼所扰者
便得大安乐 狂乱得正念
贫贱得富贵 病苦得痊除
禁囚得解脱 一切无忿竞
展转起慈心 如父母爱子
菩萨光明网 遍满于十方
普照恒沙界 映蔽无边土
铁围大铁围 及余诸山等
皆悉不复现 变为一佛刹
以众宝所成 严饰甚微妙
由光照烛故 一切如观掌
如是等庄严 为供养菩萨
护菩提场神 有十六天子
面八十由旬 现种种严饰
菩萨大威力 面八十由旬
亦现无边刹 各各皆严净
天龙八部众 睹如是事已
还自思本宫 而生塳墓想
咸起奇特心 颂叹诸功德
善哉福难思 乃感如斯果
匪唯身语意 起如是庄严
以本愿力故 一切皆成就
随诸众生...(第0155-02部~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第七卷~第十二卷))
...菩萨众。皆有殊胜三十二相庄严其身。执持花鬘曲躬稽首。一一菩萨以偈颂曰。
由昔无边劫 深信极尊敬
以微妙音声 赞叹诸如来
今坐菩提座 是故我顶礼
愿以赞叹业 当得无上果
尔时下方世界。有国名普观。其佛号曰普见。彼有菩萨摩诃萨。名曰宝藏。遇斯光已。与无央数菩萨围绕。而来诣菩提场。为供养故住菩萨前。尔时菩萨以神通力于一一菩萨前。化出广大妙金莲花。而于花中皆有婇女。出现半身端正姝妙。咸以宝庄严具严饰其身。手执种种金珠璎珞曲躬稽首。而诸人天更相谓言。以何因缘感得如是微妙婇女。是诸婇女以偈颂曰。
由昔无边劫 顶礼诸如来
辟支及声闻 父母并尊者
质直无过患 具一切功德
皆应恭敬礼 清净戒圆满
尔时上方世界。有国名殊胜功德。其佛号曰德王。彼有菩萨摩诃萨。名虚空藏。遇斯光已。与无央数菩萨围绕来诣菩提道场。为供养故住菩萨前。尔时菩萨以神通力。于虚虚中普雨十方世界诸佛刹土。昔所不见昔所未闻。众宝花鬘涂香末香烧香。缯彩衣服幢幡宝盖摩尼众宝。金银琉璃车磲马瑙。象马车乘辇舆兵众。花树果树童男童女。尔时梵释护世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娄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一切群生。皆悉得见。生欢喜心。无有惊怖。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利益一切世间者 欲证无上菩提时
十方无量诸菩萨 皆...(第0155-02部~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第七卷~第十二卷))
...媚惑菩萨既不能得。即以建尼迦花及詹波花散菩萨上。右绕三匝作礼而去。归魔王所告魔王言。大王。我等昔来未曾见有如是之士。于欲界中睹我姿容而心不动。我为媚惑能竭人意。譬如旱苗见日燋枯。亦如春苏置于日下自然销融。今此丈夫何缘乃尔。惟愿大王。莫与此人共为嫌隙。即说偈言。
其身犹如莲花藏 其面犹如清净月
其光犹如猛火焰 其色犹如紫金山
百千生中修正行 所有誓愿皆成就
自度生死能度他 救济众生无懈倦
善哉愿王莫嗔彼 天上人间最尊胜
眼目清净如莲花 熙怡微笑无贪着
须弥崩坏日月落 其人不可而倾动
佛告诸比丘。是时白部魔子导师启其父言菩萨清净超过三界。神通道力无有能当。诸天龙神咸共称赞。必非大王所能摧屈。不烦造恶自招祸患。于是波旬告其子言。咄。汝愚小智慧浅劣。未曾见我神通道力。导师复言。大王。我实无知智慧浅劣。不愿大王与彼释子共为怨对也。所以者何。若有众生以恶心来欲害于彼不以为恨。复有众生以善心来供养于彼不以为欣。处此二间心生平等。大王。假使有人能画虚空作众色像未足为难。手捧须弥而以游行亦未为难。假使有人浮渡大海亦未为难。系四方风亦未为难。欲令一切众生同作一心亦未为难。欲害菩萨甚为难也。是时魔王波旬不受子谏。诣菩提树告菩萨言。汝应速起离于此处。必定当得转轮圣王。王四天下为大地主。汝可不忆往昔诸仙记。汝当作转轮圣王。汝若...(第0155-02部~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第七卷~第十二卷))
...地掩色星辰无光。魔军集时其夜正半。是时无量净居天众作如是言。菩萨今者证大菩提。复有天言。魔众炽盛由此或能损害菩萨。尔时菩萨报彼天言。我今不久当破魔军悉令退散。犹如猛风吹微细花。于是端坐正念不动。观诸魔军如童子戏。魔益忿怒转增战力。菩萨慈悲令举石者不能胜举。其胜举者又不堕落。挥刀掷剑停在空中。或有堕地悉皆碎折。恶龙吐毒变成香风。沙砾瓦石雨雹乱下。皆悉化为拘物头华。所有弯弓射菩萨者。其箭着弦皆不得发。或有发者停住空中。于其镞上皆生莲花。火势猛炽化为五色拘物头花。
尔时波旬犹故嗔忿毒心不止。仗剑前趋语菩萨言。汝释比丘若安此坐不速起者吾自杀汝。于是东西驰走欲近菩萨不能前进。是时魔王长子前抱其父作如是言。大王。今者会自不能杀彼沙门。徒生恶念必招罪咎。魔不受谏向菩萨走。
是时净居天子在虚空中语波旬言。汝不自量欲害菩萨终不能得。犹如猛风不能倾动须弥山王。即向波旬。而说偈言。
地水火风性 可违坚湿暖
菩萨志牢固 终无退转时
在昔发弘誓 永离诸烦恼
于彼生死病 当作大医王
人多堕邪路 方开正见眼
众生处黑暗 将然智慧灯
欲济生死海 能为作船筏
此是大圣主 方开解脱门
忍辱为柯干 信进为花叶
生诸大法果 而汝不应毁
汝今有痴缚 彼已得解脱
当破汝烦恼 勿为障碍因...(第0155-02部~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第七卷~第十二卷))
... 诸物依何得生长 大地能为平等因
此应与我作证明 汝今当观如实说
尔时地神形体微妙。以种种真珠璎珞庄严其身。于菩萨前从地踊出。曲躬恭敬捧七宝瓶。盛满香花以用供养。白菩萨言。我为证明。菩萨往昔于无量劫修习圣道今得成佛。然我此地金刚之齐。余方悉转此地不动。作是语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出大音声有十八相。
尔时魔众皆悉退散愦乱失据颠倒狼藉纵横而走。先时所变杂类之体不能复形。魔王是时神气挫恧无复威势。闻大地声心生惶怖闷绝顿躃。时有地神。即以冷水洒魔王上而告之言。汝魔波旬。速疾起去此处。当有种种兵杖欲来害汝。
尔时魔王长子于菩萨前。头面礼足作如是言。大圣愿听我父发露忏悔。凡愚浅劣犹如婴儿无有智慧。将诸魔众恐怖大圣。我先咨谏不受我语。今乞大圣恕宽我父。惟愿大圣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大梵天王。释提桓因。无数天子畟塞虚空。咸见菩萨破魔军众。皆大欢喜作天伎乐。雨天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花。摩诃曼殊沙华。优钵罗华。拘物头华。波头摩花。芬陀利花。以天栴檀细末之香散菩萨上。各以偈颂称赞菩萨。是时魔王波旬与其眷属退散而去。还其自宫。
成正觉品第二十二
佛告诸比丘。尔时菩萨降伏魔怨。灭其毒刺建立法幢。初离欲恶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内静一心灭觉观。定生喜乐入二禅。离喜受圣人说住于舍。有念有想身受乐入第三禅。离忧喜舍苦乐。念清净入第四禅。
尔时菩萨住于正定。其心清白光明无染。离随烦恼。柔软调和无有摇动。至...(第0155-02部~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第七卷~第十二卷))
...病死故。于七日观树不起。至第二七日周匝经行。三千大千世界以为边际。至第三七日观菩提场目不暂舍。亦为居此断除生死。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至第四七日如来随近经行。以大海为边际。
尔时魔王至世尊所。作如是言。世尊。无量劫来精勤苦行。方得成佛入般涅槃。今正是时。惟愿如来入于涅槃。惟愿善逝入于涅槃。佛言。波旬我本发愿为欲利益诸众生故求大菩提。经无量劫勤苦累德。一切众生于我法中未获义利。云何速令我入于涅槃。又于世间。三宝未具众生未调。未现神通未说妙法。无量菩萨未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令我入于涅槃。尔时魔王闻是语已退坐一面。以杖画地作是念言。此欲界中于今已去。非我所有心生忧恼。是时魔王三女见父愁苦。白其父言。
大王何所为 心生极忧苦
今恼大王者 请说是何人
我当以欲牵 如绳制于象
令其生染着 将归自在宫
尔时魔王说偈报其女言。
世间离染人 贪境不能制
以彼超过欲 是故我忧恼
此诸魔女如来为菩萨时已作妖姿扰乱菩萨。种种幻惑无能得便。女人贪染烦恼深重。于是三女更变其形。一为童女之形。一为少妇之形。一为中妇之形来至佛所。尔时世尊以神通力令彼三女皆成老母。于是三女还至其父所。而说偈言。
王说离欲人 贫境不能染
我复为变化 惑乱彼沙门
人有见我者 欲盛便呕血
今现微妙质 不动于彼心
仍以大神通 化我为老母
愿王以威力 令得如本形
尔时魔王报诸女言。我不见有若天若人能制佛者。汝可自往忏悔前罪。彼摄神力方令汝等复本形耳。于是魔女至如来所。而说偈言。 |
|
|
|
|
|
|
|
我等无智慧 幻惑于如来
不知田非田 未识善不善
我今极生悔 冀得罪销灭
惟愿慈悲力 令复于本形
尔时如来以慈悲故。即摄神通。令彼魔女还复如本。于第五七日住目真邻陀龙王所居之处。是时寒风霖雨七日不霁。...(第0155-02部~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第七卷~第十二卷))
...不共佛法故名天人师。成就一切事故名身口意业无讥嫌。成就一切相清净智故名空住。善能了悟诸缘起性平等故名无相住。于一切愿求无染着故名无愿住。舍离一切境界故名无功用行。真如法界虚空相无相智境界故名如语不虚妄语不异语。观如幻阳炎所梦水月谷响镜像故名舍阿阑若。举足下足调伏众生故名行步不空过。断除一切无明烦恼爱故名法城。为涅槃因故名见闻皆益。超过欲界故名出淤泥。超过色界故名摧魔幢超过无色界故名建智幢。是法身智身故名出过一切世间无边功德宝。智花开发成就解脱果故名大树。难值故名优昙华。随心愿求皆得圆满故。名摩尼珠王。成就诸业行故。名手足网鞔。于长夜梵行坚固护持不动故。名足下有千辐轮众相庄严。于长夜如法供养卫护父母尊长及应供者。无依怙者为作依怙不杀命故名手足长。于长夜誓不杀。演说不杀功德。劝诸众生不杀。救护诸众生故名手足柔软。于长夜供养父母承事尊上应供之人。以苏油润身自手涂摩欢喜无懈名手足网鞔。于长夜善能布施爱语利益同事摄受众生故名足下安平。于长夜恒常增长胜上法故名身毛右旋及以上靡。于长夜如来塔所自手修营供养洒扫。闻如来法身毛为竖心生希有。复为众生演说正法。诸闻法者心生希有故。名[跳-兆+尃]如伊尼鹿王。于长夜听闻正法受持读诵如说修行。为他解说方便善知甚深句义。于老病死苦恼众生。为作依止演说妙法。不生轻慢故名阴藏隐密。于长夜恭敬沙门婆罗门布施衣服。显梵行德及显十善自具惭愧。及教他坚固修行等事故名臂佣长。于长夜不恼害众生身语意业与慈相应故名身如尼拘陀树。于长夜饮食常自知量。不多不少。见病者施种种汤药。于下劣众生常生慈愍。修理坏塔及...(第0155-02部~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第七卷~第十二卷))
...足网鞔。于长夜善能布施爱语利益同事摄受众生故名足下安平。于长夜恒常增长胜上法故名身毛右旋及以上靡。于长夜如来塔所自手修营供养洒扫。闻如来法身毛为竖心生希有。复为众生演说正法。诸闻法者心生希有故。名[跳-兆+尃]如伊尼鹿王。于长夜听闻正法受持读诵如说修行。为他解说方便善知甚深句义。于老病死苦恼众生。为作依止演说妙法。不生轻慢故名阴藏隐密。于长夜恭敬沙门婆罗门布施衣服。显梵行德及显十善自具惭愧。及教他坚固修行等事故名臂佣长。于长夜不恼害众生身语意业与慈相应故名身如尼拘陀树。于长夜饮食常自知量。不多不少。见病者施种种汤药。于下劣众生常生慈愍。修理坏塔及营新塔。怖畏众生施其无畏故名身体柔泽。于长夜供养父母师长及应供者。以苏油涂身。适其温凊澡浴熏香。布施上妙室宅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令得安隐。以香水洒扫如来塔庙。又以香花幢幡宝盖。庄严佛塔故名真金色。于长夜不恼害众生常修慈忍。劝诸众生修行十善。以金造如来形像及造塔庙。或以金彩图画如来及以塔庙。或生金末散佛形像及以塔庙。或以幢幡宝盖庄严佛塔及佛形像。或以衣服饮食惠施众生故。名一一毛孔一一毛生皆悉光泽分明显现。于长夜常亲近智者。请问何法是罪。何法非罪。何法可修。何法不可修。何法为上。何法为中。何法为下。择其善者而修行之。及扫洒佛塔故。名七处高。于长夜父母及应供沙门婆罗门可遵崇者皆悉供养。贫穷下贱有所悕求皆随彼意。施与衣服饮食卧具汤药。又修园池林井给彼须者故。名身上分如师子。于长夜父母及应供处常能供养恭敬。于贫穷下贱心不轻欺常生怜愍。在如是等愿力坚固不舍弃故。名踝骨不现。于长夜常省己过不讼彼短永离斗诤。身语意业恒常清净故。名两肩平满。于长夜在沙门婆罗门。生恭敬心迎来送去。善解诸教得无所畏。有斗讼者教令不诤。又教诸王臣佐及一切众生。令修忠孝。修行善业增长佛法故。名师子颔。于长夜随诸众生所有乐欲。一切施与善言安慰。皆令欢喜愿力坚固。名具四十齿。于长夜不两舌斗诤。有斗诤处和其两边各令欢喜故。名齿不疏缺。于长夜常修善事远离恶法。常施众生乳酪及净衣服。以...(第0155-02部~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第七卷~第十二卷))
...。适其温凊澡浴熏香。布施上妙室宅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令得安隐。以香水洒扫如来塔庙。又以香花幢幡宝盖。庄严佛塔故名真金色。于长夜不恼害众生常修慈忍。劝诸众生修行十善。以金造如来形像及造塔庙。或以金彩图画如来及以塔庙。或生金末散佛形像及以塔庙。或以幢幡宝盖庄严佛塔及佛形像。或以衣服饮食惠施众生故。名一一毛孔一一毛生皆悉光泽分明显现。于长夜常亲近智者。请问何法是罪。何法非罪。何法可修。何法不可修。何法为上。何法为中。何法为下。择其善者而修行之。及扫洒佛塔故。名七处高。于长夜父母及应供沙门婆罗门可遵崇者皆悉供养。贫穷下贱有所悕求皆随彼意。施与衣服饮食卧具汤药。又修园池林井给彼须者故。名身上分如师子。于长夜父母及应供处常能供养恭敬。于贫穷下贱心不轻欺常生怜愍。在如是等愿力坚固不舍弃故。名踝骨不现。于长夜常省己过不讼彼短永离斗诤。身语意业恒常清净故。名两肩平满。于长夜在沙门婆罗门。生恭敬心迎来送去。善解诸教得无所畏。有斗讼者教令不诤。又教诸王臣佐及一切众生。令修忠孝。修行善业增长佛法故。名师子颔。于长夜随诸众生所有乐欲。一切施与善言安慰。皆令欢喜愿力坚固。名具四十齿。于长夜不两舌斗诤。有斗诤处和其两边各令欢喜故。名齿不疏缺。于长夜常修善事远离恶法。常施众生乳酪及净衣服。以白土为泥扫拭佛塔。以众白花供养佛塔。具如是等功德故名齿白齐密。于长夜所出语言。令诸众生心生喜乐。不求他过以平等心。劝诸众生演说正...(第0155-02部~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第七卷~第十二卷))
...斗讼者教令不诤。又教诸王臣佐及一切众生。令修忠孝。修行善业增长佛法故。名师子颔。于长夜随诸众生所有乐欲。一切施与善言安慰。皆令欢喜愿力坚固。名具四十齿。于长夜不两舌斗诤。有斗诤处和其两边各令欢喜故。名齿不疏缺。于长夜常修善事远离恶法。常施众生乳酪及净衣服。以白土为泥扫拭佛塔。以众白花供养佛塔。具如是等功德故名齿白齐密。于长夜所出语言。令诸众生心生喜乐。不求他过以平等心。劝诸众生演说正法故。名于诸味中得最上味。于长夜不恼众生。有病苦者随其所应而疗除之。所求美味随意与之心不生吝故名梵音声。于长夜不妄语。不粗犷语。不恶语。常住慈悲喜舍四梵住处。以柔软音声。为众生说法皆生欢喜心故。名眼青绀色。于长夜在父母师长常生恭敬。观一切众生犹如一子。有来求者恒起慈悲。劝诸众生观于佛像塔庙故。名眼睫如牛王。于长夜心不下劣意常广大。劝诸众生修无上法。远离颦蹙恒常微笑。亲近善友先言慰喻故。名舌广大。于长夜远离一切语过。恒常赞叹声闻辟支菩萨如来及诸法师。受持读诵书写经典。为人解说如法修行故。名肉髻无能见顶。于长夜顶礼父母诸尊沙门婆罗门。以香油涂其足下及为净发。一切来者皆以花鬘系其顶上故。名眉间白毫右旋清净光明。于长夜恒常开门大施普请众生随意所与。亦劝众生行如是施。亲近善友。恒不舍弃。求法重师不惮艰劬心无懈怠。于声闻缘觉菩萨如来父母师长所以种种香油然灯及造妙好端正如来形像。以妙宝庄严。又以白宝安置眉间作如来相好。劝诸众生发菩提心。令修无量诸善行故名得大势。名成就那罗延力。名成就如来无畏愿力。名说法不错乱。名觉悟无言说。名愿力能令一切众生随类各解。名无失念。名无异想。名如实了知诸众生心。名非择灭舍。名欲行三昧不断。名精进不退。名念不退。名智不退。名解脱不退。名解脱知见不退。名从智出一切身语意业随智慧行。名过现未来智障无碍。名得无碍解脱。名善入众生之行。名如应说法。名善能超过一切音声相彼岸。名善对答一切异类音声。名迦陵频伽声。名天鼓声。名天乐声。名地大振动声。名大海王声。名大龙王声。名大云声。名随诸众生类声。名无著无碍令诸众...(第0155-02部~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第七卷~第十二卷))
...臣国中人民。乃知迦叶为佛弟子。佛告迦叶。汝起宜应现汝罗汉神通。迦叶即时承佛教已。踊在虚空身上出火身下出水。或身上出水其身不濡。或身下出火其身不灼。飞行虚空七现七隐。入地如水履水如地。穿过须弥无所挂碍。于佛前地。西没东现。东没西现。南没北现。北没南现。既变化已还于佛前。长跪叉手而白佛言。我是弟子佛是我师。王及臣民重明迦叶是佛弟子。
尔时世尊告频婆娑罗王言。大王。色是无常苦空无我。受想行识亦是无常苦空无我。色如聚沫不可撮摩。受如水泡不得久立。行如芭蕉中无有坚想。如所梦为虚妄见。识如幻化从颠倒起。三界不实一切无常。大王。有此国来为几何时。王言。有此国来七百余代。所领之王尽识以不。答曰。知吾父耳。佛言。世间须臾惟道可恃。应修来福无为空过。大王当知。如人生时。虽因父母而生其身。不由父母招其果报。善恶美丑先业所为。若造诸善命终之后。生天人中十方佛前。若造诸恶。命终之后生于地狱饿鬼畜生。一切诸法缘合即生缘散即灭。
大王当知。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大王。无明灭故则行灭。行灭故则识灭。识灭故则名色灭。名色灭故则六处灭。六处灭故则触灭。触灭故则受灭。受灭故则爱灭。爱灭故则取灭。取灭故则有灭。有灭故则生灭。生灭故则老死灭。老死灭故则忧悲苦恼灭。大王。十二因缘尽坦然。无迹犹如虚空。分别本无逮得法忍。说是法时八万四千诸天及人。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无央数众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尔时频...(第0155-02部~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第七卷~第十二卷))
...说是法时八万四千诸天及人。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无央数众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尔时频婆娑罗王得法眼净。欣然请佛愿受五戒大臣百官国内人民。皆悉归佛亦受五戒。既受戒已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乃能弃舍转轮王位出家为道。我于昔日辄先奉请。若得道时愿前见度我。于今者宿愿成满。幸蒙佛恩得履道迹。国务殷繁比更亲奉。王及群臣绕佛三匝辞退而去。王至宫已群臣上贺。古昔诸王悉不见佛。惟独大王得值如来。王益欣喜复慰群臣。卿等夙福今幸遇佛出兴于世。因敕后宫妃嫔婇女及国内人民。长修斋戒尽令奉法。
时摩伽陀国有一长者。名迦兰陀。见佛入国未有精舍。以好竹园奉上如来。前白佛言。世尊。大慈怜愍一切如父如母。能弃世荣今得成佛。未有精舍我以竹园奉上如来。佛时咒愿而为受之。恒与圣众游处其内。
彼时摩伽陀国人民殷盛耽着俗乐。喧呼歌舞不舍昼夜。佛适入国化以法言。斋戒修心皆舍俗乐。佛有弟子名舍婆耆。入城分卫威仪有法行步安详。路人见之无不欣悦。时舍利弗见此沙门。心自念言。我学道久颇知法式。未曾见有如是之人。必有异闻威仪乃尔。试往问之所事何道。时舍利弗即问比丘。汝师是谁愿闻其志。尔时比丘以偈答曰。
吾师具相好 三界为最尊
五阴十二缘 不住于空有
我今年尚少 学业犹未深
不可以言辞 说佛诸功德
说是偈已。告舍利弗。我所事师。天上人中最尊最胜。积...(第0155-02部~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第七卷~第十二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二四卷
...汝所学者我悉知已。请无复言。是时目连告舍利弗言。仁者智慧本踰于我。今之所教岂相误耶。作是语已随舍利弗往诣佛所。稽首佛足白言。违远大圣沉没烦恼。今得亲奉愿为沙门。即舍澡瓶鹿衣杖具。佛言。善来。须发自落法服着身便成沙门。佛为说法漏尽意解得阿罗汉。时舍利弗目揵连。及二百五十弟子。皆得出家尽成罗汉。
尔时输檀王闻子得道已经六年。中心欣喜钦渴弥积。语优陀夷言。汝今可往请佛还国问讯起居。离别已来十有二载。夙夜悲戚不能自已。得一相见还如更生。忧陀夷受王教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具述王意。乃睹诸天梵释咸来归命。而白佛言。愿为沙门。佛言。善来。须发自落法服着身便成沙门。得阿罗汉道。尔时世尊作是思惟。本与父王要誓成佛尔乃还国当度父母。今得佛道不违本誓。即语优陀夷比丘言。汝宜先往显汝神足。作十八变知吾道成。弟子尚尔况佛威德。优陀夷奉佛教已。飞行而往还到本国。于迦毗罗城上虚空中现十八变。王及臣民莫不惊惧。而优陀夷。说是偈言。
如来甚希有 难可得值遇
勤苦无量劫 哀愍诸众生
本行菩萨道 今得愿满足
坐于菩提树 降伏大魔怨
破坏生死因 销灭诸烦恼
已得成正觉 演说无上法
我本奉王教 出国迎太子
说王愁念久 言辞甚可悲
佛顾本生地 寻当见亲族
我时承佛命 将入迦毗罗
辞佛御神通 忽至大王所
变化若干种 譬如净莲...(第0155-02部~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第七卷~第十二卷))
...违本誓。即语优陀夷比丘言。汝宜先往显汝神足。作十八变知吾道成。弟子尚尔况佛威德。优陀夷奉佛教已。飞行而往还到本国。于迦毗罗城上虚空中现十八变。王及臣民莫不惊惧。而优陀夷。说是偈言。
如来甚希有 难可得值遇
勤苦无量劫 哀愍诸众生
本行菩萨道 今得愿满足
坐于菩提树 降伏大魔怨
破坏生死因 销灭诸烦恼
已得成正觉 演说无上法
我本奉王教 出国迎太子
说王愁念久 言辞甚可悲
佛顾本生地 寻当见亲族
我时承佛命 将入迦毗罗
辞佛御神通 忽至大王所
变化若干种 譬如净莲花
父王见神变 心生大恐惧
借问为所从 未曾睹是变
太子本弃国 求道度众生
勤苦无量劫 今乃得成佛
王今勿惊惧 宜应悦豫心
我已度生死 为王太子使
王时闻子问 泪落如雨星
我自十二年 愁念无穷已
忽闻吉祥至 如人死复稣
我子舍国位 成道名何等
我时答王言 太子经六年
勤苦得成道 号曰天中天
三界最第一 我子在家时
为造诸时殿 刻雕陈缋饰
今者何所居 我时答王言
佛得微妙法 所处无不安
常在于树下 诸天来供养
我子在家时 坐卧敷綩...(第0155-02部~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第七卷~第十二卷))
...天龙神花香伎乐而以供散。宝幢幡盖罗列道侧。天雨香水以洒于地。如来欲行先现瑞相。十方世界三千国土六反震动。一切枯树还生花叶。竭涸溪涧自然流泉。王见瑞已敕诸释种大臣百官。严持幡盖烧香散花。作众伎乐而以迎佛。王遥见佛处于大众。如星中月。如日初出。如树开花。巨身丈六端严炽盛。既见佛已悲喜交集。稽首作礼而白佛言。世尊。离别多年今得相见。大臣百官一切人民。皆稽首礼随佛入城。
尔时世尊足踰门阃地为大动。天雨妙花乐器自鸣。盲者得视。聋者得听。躄者能行。病者得愈。哑者哑言。狂者得正。伛者得伸。毒害自销。禽兽相和其声清亮。环佩相触皆悉流响。珍藏自然众宝出现。苞匿异心皆共和合。一切众生无淫怒痴。展转相视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子如身。地狱休息。饿鬼饱满。畜生舍身当生人天。父王睹佛巨身丈六紫磨金色。如星中月。亦如金山。梵释四王皆悉奉侍。见诸比丘曾为外道久修苦行形体羸劣亲近侍从。犹如黑乌在紫金山。不能显发如来之德。便敕国内豪贵释种颜貌端正。选五百人度为沙门侍佛左右。如金翅鸟在须弥山。如摩尼珠置水精器。佛弟难陀亦为沙门。难陀所使名优波离。前白佛言。世尊。人身难得佛法难遇。诸尊贵者皆弃世荣。我身卑贱何所贪乐。惟佛慈悲愿见救度许为沙门。佛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着身便成沙门。在比丘中随列而坐。难陀后至次第作礼。到优波离即止不礼。心自念言。是我家仆不当设礼。尔时世尊告难陀言。佛法如海容纳百川。四流归之皆同一味。据戒前后不在贵贱。四大合故假名为身。于中空寂本无吾我。当思圣法...(第0155-02部~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第七卷~第十二卷))
...离。前白佛言。世尊。人身难得佛法难遇。诸尊贵者皆弃世荣。我身卑贱何所贪乐。惟佛慈悲愿见救度许为沙门。佛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着身便成沙门。在比丘中随列而坐。难陀后至次第作礼。到优波离即止不礼。心自念言。是我家仆不当设礼。尔时世尊告难陀言。佛法如海容纳百川。四流归之皆同一味。据戒前后不在贵贱。四大合故假名为身。于中空寂本无吾我。当思圣法勿生憍慢。尔时难陀去自贡高执心卑下礼优波离。于是大地为之震动。时佛入宫坐于殿上。王及臣庶日日供养百种甘馔。佛为说法度无数众。耶输陀罗携罗睺罗年已七岁。来至佛所稽首佛足。瞻对问讯而白佛言。久违侍奉旷废供养。诸眷属皆有疑心。太子去国十有二载。何从怀孕生罗睺罗。佛告父王及诸群臣。耶输陀罗守节贞白无瑕疵也。若不信者今当取证。尔时世尊化诸比丘皆悉如佛。相好光明等无差异。时耶输陀罗即以指环与罗睺罗而语之言。是汝父者以此与之。释睺罗持取指环直前奉佛。王及群臣咸皆欢喜。叹言善哉。罗睺真是佛子。尔时世尊为王说法。即时得道。群臣万姓后宫婇女。咸奉戒法净修梵行。是时国内安静。万邦来贺。
属累品第二十七
尔时世尊告净居天难陀苏难陀等言。菩萨始从兜率下生阎浮。乃至出家降伏魔怨转于珐輪。汝等诸天。皆悉赞助。今复请我利益。世尊演说如斯大严经典。菩萨所行如来境界。自在神通游戏之事。汝等若能受持读诵为他说者。我此法印当得增广。若菩萨乘人闻说此经。必大欢喜得未曾有。发起坚固精进之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汝等福德无量不可称计。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闻是经合掌信受。其人当获八种功德。何等为八。一者...(第0155-02部~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第七卷~第十二卷))
... 亿载天帝梵 始生往奉敬
观睹尊音称 宝种诸豪姓
见人尊所处 行菩萨之道
其来在三有 明宝在所胜
无垢如摩尼 兴云雨天下
诸伎乐之声 演出若干音
劝助愍哀意 观察今是时
于是佛告诸比丘。于时菩萨省诸伎乐。宣法音时出大宫殿。有大讲堂号演施法。升彼讲堂坐师子床。其诸天子学大乘业行等慈者。亦复俱升此大讲堂。各从本位次第而坐。舍玉女众及诸天子。咸从同学各来集会。诸眷属众各六十六亿。咸共讲议。当使菩萨现生何种。或有说言。此维提种。摩竭国土最为兴盛。今菩萨者。应在彼土降神母胎。或有说言。菩萨不应生彼国土。所以然者。维提种者。母性真正其父不真种性卒暴而不安详。无可贪乐。其种鲜德福不具足。土地国邑无好浴池苑囿之观。既处边境不宜生彼。或有议言。拘萨大国其种弘广。眷属兴盛。菩萨应下降神彼国。或有报言。菩萨不应。所以然者其拘萨本从摩腾种来生彼国。父母宗族皆不真正。下劣小姓非是天师所可慕乐。福禄鲜薄卑鄙之土。性行不和。无有奇珍殊异之宝。肴馔之供可以奉圣。园观浴池亦复简少。既是边表不宜屈尊。或复说言。和沙大国国王右性人民炽盛。五谷丰登。菩萨应当降神彼国。或复报言。菩萨不应。所以然者。其彼国王杂合小姓。非是高德。土无威神。受他节度来于此国。父母不真不得自在。以是之故不应生彼。或复说言。此维耶离无极大城。人民滋茂安隐丰熟快乐无难。轩窗门户雕文棚阁严饰巍巍。浴池园观男女周旋游戏其中。人民居宅俨然整齐。菩萨应下降神彼土。或复报言。不宜现彼。所以然者。彼土民众喜诤不和。无清净行有外无内。不修道法不别尊卑。各自谓尊独言只步。不能下意。不顺法教。不服高德。以是之故不可屈尊。或复说言。此鏺树国。种性豪强事业无极。行众无首所习第一。菩萨应下降神彼国。或复报言。是亦不应。所以然者。其土凶逆举动虚妄。志性粗犷刚强难化。形笑轻人自大由己。不修事业。以是之故不应生彼。其诸菩萨及诸天子。各各共议观察天下诸大国土。诸王大姓豪尊重位。皆观察之悉不可意。
...(第0156部~普曜经八卷)
...二众所宗仰。三不生杂姓。四所生微妙。五种姓真正。六应男女行。七志操坚强。八本业丈夫。九尊习上业。十其行坚要。一作人惔怕。二众所羡乐。三意行勇猛。四所在尊豪。五志行无极。六女行清白。七男子无限。八所生无畏。九无有悭嫉。二十智慧明达。一有艺多术。二弃捐恶趣。三饭食恣意。四逮得自在。五善友兴盛。六虽在虫兽。无所娆害。七种姓温良。八慕修道德。九而无贪欲。三十无有嗔恚。一不怀愚冥。二在乐无赣。三相好弘普。四所造笃信。五好乐布施。六出家坚固。七力势超异。八所由殊胜。九人莫不敬。四十诸天奉之。一鬼神承事。二饿鬼归仰。三无有怨结。四名闻十方。五种类第一。六性行自在。七其眷属强。八无乱伴党。九群类无上。五十孝顺父母。一敬沙门梵志。二财业饶富。三多宝谷藏。四丰于七珍。五象马炽盛。六独步由己。七奴客僮使甚多无数。八利义如意。九无能胜者。十仁慈普覆。是为六十。时诸菩萨及诸天子。闻是六十种姓清净。欣然大悦乃知殊特。前白菩萨。何所种姓功勋巍巍。具足如此。菩萨报曰。今此种姓炽盛。五谷丰熟安隐平贱。快乐无极人生滋茂。殖众德本。迦维罗卫众人和顺。上下相承心念反复。将护情态积三帑藏。舍众殃舋弃众邪见。一切诸释渴仰一乘。奉敬尊长。居士大臣眷属和穆。色像第一。其白净王性行仁贤。夫人曰妙。姿性温良。仁慈博爱。容色难伦。心无倾移无有子姓。厌于世俗不倦道训。犹天玉女睹莫不欢。无女人态言语至诚。初无粗犷。除弃恚恨。不传彼此。好乐...(第0156部~普曜经八卷)
...敬尊长。居士大臣眷属和穆。色像第一。其白净王性行仁贤。夫人曰妙。姿性温良。仁慈博爱。容色难伦。心无倾移无有子姓。厌于世俗不倦道训。犹天玉女睹莫不欢。无女人态言语至诚。初无粗犷。除弃恚恨。不传彼此。好乐布施。禁戒无漏。敬重夫主。知时止足。不怀异心。常吉祥定。发绀青色。颜貌凞怡。言先意至。仁和其性。体行质直而无谀谄。常怀惭愧。性重不轻。三垢薄鲜。忍辱第一。手足柔软犹如莲华。护心口意强如金刚。若玉女宝德本清净。前五百世为菩萨母。释种饥虚宿夜望待。应往降神受彼胞胎。于是颂曰。
清净人喜法 处法师子座
自然天围绕 此菩萨惔怕
普处讲堂议 何种至贤良
菩萨应降神 父母淳真正
普观于天下 君子王大姓
咸共意思惟 释种净无瑕
白净王最胜 帝主中殊特
炽盛丰无疵 恭恪常行法
一切皆归仰 悉慕释淳和
严讲堂园观 应降神迦维
咸成大势力 像力三十二
学术度无极 没身无有害
白净舍自大 三千界第一
意乐似诸天 后名曰洁妙
端正天玉女 形体最清净
诸天人睹之 正观无厌惓
无瑕如奇珍 质直言柔软
安隐无粗诤 面悦颜不变
行法怀惭愧 离慢不轻举
所听无谀谄 常慈好布施
净邪行十善 身口意常谛
以...(第0156部~普曜经八卷)
...行法
一切皆归仰 悉慕释淳和
严讲堂园观 应降神迦维
咸成大势力 像力三十二
学术度无极 没身无有害
白净舍自大 三千界第一
意乐似诸天 后名曰洁妙
端正天玉女 形体最清净
诸天人睹之 正观无厌惓
无瑕如奇珍 质直言柔软
安隐无粗诤 面悦颜不变
行法怀惭愧 离慢不轻举
所听无谀谄 常慈好布施
净邪行十善 身口意常谛
以渡女人态 未曾有缺漏
不慕世俗荣 龙宫及天世
无伦可殊者 应宜怀大圣
宿本五百世 恒为菩萨母
白净应为父 彼应降德神
善见勤修行 所奉当尊法
恒与清白俱 三十二无欲
所在国进止 卧寐及经行
普照其处所 净光灭众罪
虽处天神人 无敢有欲心
见无威仪行 视之如母子
妙后发净业 生长国王宫
既尊无所越 名称咸普流
如王后应器 尊人曜最上
应往彼义土 我宜往降神
天下无余人 能怀尊圣者
惟妙后应德 乃能堪任受
诸天咨大圣 菩萨清净智
亦叹王后勋 应往生释种
说法门品第二
佛告比丘。前选菩萨所降神土。其兜术天有大天宫。名曰高幢。广长二千五百六十里。...(第0156部~普曜经八卷)
...哀欲来生故。用道法故。皆当劝助护一切故。于是菩萨欲迁神时。东方极远无数菩萨住兜术天。皆共来至于斯佛土供养菩萨。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十方无限诸佛世界。无数菩萨一生补处住兜术宫。皆来诣此供养菩萨。其四天王八万四千诸玉女众。忉利天。炎天。兜术天。无憍乐天。化自在天。各将侍从八万四千玉女。鼓乐弦歌。来诣此土供养菩萨。于时菩萨。即坐首藏普德等集三昧定意一切现大棚阁。并诸菩萨亿百千载。诸天围绕。动兜术天。适震动已。从身放光。具足广普照此三千大千佛国土靡不周遍。曜幽冥处令睹大明。日月之光所不逮及。照于地狱饿鬼畜生八难中人。蒙斯尊光普获安隐。所蒙光处令其众生消淫怒痴。不怀自大无有恼热。亦无贪嫉。皆怀慈心相视如子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天人伎乐不鼓自鸣。百千亿载音声相和。无数天人念善思惟。彼大天宫无能毁坏。玉女百千各鼓琴筝在后侍从。以伎乐音嗟叹菩萨前世积德。而说偈言。
前世积功德 长夜来善本
布施得真正 故今致奉敬
尊本无数劫 惠施爱男女
以斯施果报 雨天诸花香
害身肉称之 用哀愍鸟故
由此布施果 饿鬼蒙食酱
尊本无数劫 护戒无所犯
由禁获果报 消尽恶道难
本无数亿劫 志道行忍辱
忍行致此果 慈心愍天人
本无数亿劫 上进无怯劣
以是精进果 身好如须弥
本无数亿劫 禅思消众尘
...(第0156部~普曜经八卷)
...。皆悉平正无有倾邪。可坐禅思。威光辉曜其香芬熏。清凉甘美音声柔软。若干奇宝璎珞其身。庄严要妙见者皆欢。诸音乐器笳箫鼓吹。若干种品相和而鸣。诸天玉女闻柔和应。又见王后处一好车。男女大小色像皆同不异。各御车乘。法无殊特。欲使王后不闻恶音。象马乘步若干种兵。各各严饰住于门外。闻大洪音。始出门时百千声响。皆称万岁。其车严饰行止安详。天师子座作四宝树。枝叶华实皆悉茂盛。凫雁孔雀畅悲和音。竖幢幡盖七宝交露车。时诸天人住于虚空。将御此车亦畅和音。
尔时王后坐师子床。六反震动三千国土。诸天散华。圣今日生。为在邻鞞树下。为天中天。其四天王挽王后车。其天帝释净治道路。又梵天王列在前导。百千天人头面稽首。父王睹此心中欣然。则自念言。是必正真天人之尊。乃使四王天帝释梵咸来供养。果当成佛。未见三界致是恭敬。天龙尊神释梵四王。设遭破首亡失身命。当供养圣终不舍去。
尔时王后象马宝车。步人从者各八万四千。众宝严饰兵仗严整。雄杰勇猛左右重行前后围绕。六万婇女前后导从。
白净王亲释种长者。有四万人皆来侍从。六万四千国王内伎送菩萨母。天玉女龙王妻。揵陀罗。真陀罗。摩休勒。阿须伦诸妻室。各八万四千。各各严饰。众宝璎珞庄校其身。鼓若干乐音声各异。咨嗟歌叹菩萨母德。皆共侍送至邻鞞树。修治道路香汁洒地。以散天华。一切诸树皆生华实。木蜜栴檀香流十方。是诸树者诸天所化。
尔时王后适上宝车。天...(第0156部~普曜经八卷)
...烧香乘象马车国王侍臣俱将太子往入天祠。适入天祠。因住祠上。诸天形像无有想念。日月诸天。息意天王释梵四王。各舍本位寻时来下。五体投地礼菩萨足。诸天人民百千之众。嘿然叹吒称扬洪音。叹未曾有欢喜踊跃。天地大动天雨众华。百千伎乐不鼓自鸣。诸天形像现其本身。礼菩萨足则在前住于是颂曰。
须弥比芥子 过天龙王变
日月礼萤耶 慧德岂礼敬
三千界自归 芥子比须弥
牛迹比大海 上尊喻日月
若能礼其尊 功德不可计
各各得安隐 德丰无限量
菩萨入天祠时。三万二千天子。见显威德。皆发无上正真道意。以是之故。将菩萨行入于天祠。时有梵志名曰火炎。于是其父与五百眷属围绕执七宝盖。贡白净王。口说此言。以供太子。王即受之。召五百释子。五百璎珞手脚头耳。臂着璎珞。沸宿即时来诣王所而谓王言。宜令太子沐浴澡洗乃着璎珞而供养之。王报之曰。我为太子亦作璎珞。太子着之。七十七日吾乃应义。过此夜已。其日月初有一游观。名离垢净。菩萨出观。其大爱道抱将来出。八万婇女来迎菩萨。稽首为礼。诸释一万人奉迎菩萨。五千梵志亦复奉迎。其诸释种作众璎珞。奉菩萨者。令菩萨着。适被在身。即时闇冥。菩萨威光令无有耀。犹如墨聚在紫金边。有一长者名曰离垢。服上好妙英住菩萨前。时白净王及诸释种。以偈赞曰。
严三千世界 遍布清净宝
皆为紫磨金 不及此光明
虽有紫...(第0156部~普曜经八卷)
...出己所起善恶业音。
其言我者出灭身垢爱欲之音。
其言垢者。出诸嫉妒等善恶友称平等音。
其言数者。出诸所数调无明音。
其言处者。出处不处有齐限音。
其言若者。度若干想众乱放逸寂希望音。
其言果者。证诸果实无所住音。
其言除者。出不贪己除五盖音。
其言邪者。出邪疾患除忧恼音。
其言慧者。出布施戒博闻之慧无妄想音。
尔时菩萨为诸童子。一一分别字之本末演如是像法门诸音。在于书堂渐开化训诲。三万二千童子劝发无上正真道意。是故菩萨往诣书堂。示从师受。
坐树下观犁品第八
尔时太子年遂长大。启其父王。与群臣俱行至村落。观耕犁者。见地新摘虫随土出。乌鸟寻啄。菩萨知之故复发问。问其犁曰。此何所设。答曰。种谷用税国王。菩萨叹嗟。乃以一夫令民忧扰。畏官鞭杖加罚之厄。心怀恐惧匆匆不安。人命甚短忧长无量。日月流迈。出息不报就于后世。天人终始。三恶苦患不可称载。五趣生死轮转无际。沉没不觉毒痛难喻。入山成道。乃度十方三界起灭危厄之患。观犁者已更入游观。时菩萨游独行无侣。经行其地。见阎浮树荫好茂盛。则在彼树荫凉下坐。一心禅思三昧正定。以为第一。时有外学五百神仙。飞行虚空从南至北。欲越藂树不能得过。定住不前。遥见菩萨。因共叹咏观身功勋。其德巍巍。犹如须弥大金刚山。如妙明珠安不可动。像阎罗王鬼揵沓和耶。今...(第0156部~普曜经八卷)
...哉。菩萨超绝无能及者。雨诸天华异口同音。而重赞曰。假使十方一切众生皆为力士。一时伏之。何况斯等。菩萨忍辱如须弥山。过于铁围无能动者。若以手持十方诸山。须臾碎之如尘如灰。何况凡夫。今显此力不足为奇。是为俗力。未为道力最上第一。降伏诸魔及与官属。必当逮成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显是功德菩萨最胜。执杖释种。见于菩萨大德无量。掷象手搏当世少双。
尔时国王及诸释种。更欲试射。时调达竖四十里准。难陀准六十里。菩萨百里。时调达射中四十里鼓不能得过。难陀六十里亦不得越。执杖释种亦四十里皆不能过。于时持弓授于菩萨。菩萨张弓。弓即折破。菩萨又问。于是城中宁有异弓任吾用不。王即言有。问在何所。王曰。昔吾祖父名曰师子。所执用弓奇异无双。身没之后无能用者。着于天祠。时菩萨言。便可持来。持来授之。执杖释种一切诸释无能张者。以授菩萨。菩萨在坐以手捺张。抨弓之声悉闻城内。百千国人虚空天子。举声嗟叹。而说颂曰。
不起于座上 即时张此弓
如是具诸愿 必逮成天尊
尔时菩萨执弓注箭。即时放拨。中百里鼓而穿坏之。箭没地中踊泉自出。箭便过去中铁围山。三千大千刹土六反震动。一切诸释怪未曾有。虚空诸天咸嗟叹言。至未曾有。如是妙术清净至真。诸菩萨中最为殊特。于斯执杖释种以女俱夷送诣白净王宫。为菩萨妃。随世习俗现相娱乐。婇女八万四千。俱夷为尊。时妃俱夷无增减心。卧常觉寤初不睡眠。在于燕室寂莫...(第0156部~普曜经八卷)
...缚痴种邪网
疾化诸天人 施智慧道目
显示无央数 天龙须伦神
已得成佛道 还闻无上法
以济禽兽王 其光照宫殿
降伏往稽首 及令四天王
普为惟归伏 当欲奉四钵
成佛得所愿 梵天行寂然
观慈大愍哀 劝助人中尊
喜护于一切 转无上珐輪
已得至佛道 坐于佛树下
观察极名称 当睹觉成道
及余诸菩萨 宫中见造议
为众普告首 为众最后安
已宣柔软音 念定光受决
至诚无虚妄 畅最胜音响
普曜经卷第四
四出观品第十一
佛告比丘。时诸天人劝发菩萨。父王白净。寐梦睹见菩萨出家。乐于寂然诸天围绕。又见剃头身着袈裟。时从梦觉。即遣人问。太子在宫不。侍者答曰。太子在耳。时白净王入太子宫。今观太子必当出家。所以者何。如我于今所见变应。心自念言。太子将无欲行游观。当敕四衢严治道路。学调伎乐普令清净。却后七日太子当出。使道平正莫令不净。勿使见非诸不可意。即时受教皆当如法。严治已竟悬缯幡盖。兵众围绕导从前后。
尔时菩萨出东城门。菩萨威圣之所建立。于时诸天化作老人。头白齿落目冥耳聋。短气呻吟执杖偻步住于中路。菩萨知之故复发问。此为何人。头白齿落羸瘦乃尔。御者答言。是名老人。诸貌已尽形变色衰。饮食不化气力虚微。命在西垂余寿无几。故曰老矣。菩萨即曰...(第0156部~普曜经八卷)
...如我于今所见变应。心自念言。太子将无欲行游观。当敕四衢严治道路。学调伎乐普令清净。却后七日太子当出。使道平正莫令不净。勿使见非诸不可意。即时受教皆当如法。严治已竟悬缯幡盖。兵众围绕导从前后。
尔时菩萨出东城门。菩萨威圣之所建立。于时诸天化作老人。头白齿落目冥耳聋。短气呻吟执杖偻步住于中路。菩萨知之故复发问。此为何人。头白齿落羸瘦乃尔。御者答言。是名老人。诸貌已尽形变色衰。饮食不化气力虚微。命在西垂余寿无几。故曰老矣。菩萨即曰。是则世法而有此难。一切众生皆有斯患。人命速驶犹山水流宿夜逝疾难可再还。老亦然矣。不亦苦哉。一心专精思惟正义。御者答曰。不独此人遇苦患也。天下皆尔。俗之常法。圣尊父母亲里知识。皆致此老。咸同是业。菩萨时曰。不解句义愚人自大。不觉老至自没尘埃。便可回还。用是五乐不益于事。自睹如幻空中之电。还入宫中思惟经典愍念十方。宜以法药必疗治之。菩萨后日复欲出游。王敕外吏严治道路。去诸不净。菩萨驾乘出南城门。复于中路见疾病人。水腹身羸卧于道侧。气息张口命将欲绝。菩萨知之故复发问。告御者曰。此为何人。御者曰。此名病人。已至死地命在须臾。骨节欲解余寿如发。菩萨即曰。万物无常有身皆苦。生皆有此何得免之。吾身不久亦当然矣。不亦痛乎。有身有苦无身乃乐。即还入宫。复于异日报王游观。王敕外吏严治道路。太子乘驾出西城门。见一死人。着于床上。家室围绕举之出城。涕泪悲哭椎胸呼嗟。头面尘垢...(第0156部~普曜经八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二五卷
...。身没神逝宗家别离。人物一统无生不终。菩萨答曰。夫死痛矣。精神懅矣。生当有此老病死苦。莫不热中迫而就之。不亦苦乎。吾见死者。形坏体化而神不灭。是故圣人以身为患。而愚者宝之至死无厌。吾不能复以死受生。往来五道劳我精神。便回车还。思度十方。复于异日。报王出游。出北城门。见一沙门。寂静安徐净修梵行。诸根寂定目不妄视。威仪礼节不失道法。衣服整齐手执法器。菩萨问之。此为何人。御者答曰。此名比丘。以弃情欲。心意寂然犹如太山。不可倾动。难污如空。屈伸低仰不失仪则。心如莲华悉无所著。亦如明珠六通清彻。无一蔽碍。慈愍一切欲度十方。菩萨即言。善哉。唯是为快。是吾所乐。心意寂静自愍度彼。善业快利成甘露果。佛告比丘。父王白净观菩萨行。见闻如是不慕世荣。心如虚空而怀怖懅。畏之出家宿夜将护。高其墙壁深掘诸堑。更立城门。门开闭声闻四十里。立诸宿卫勇猛之士。被铠执仗于四城门。皆敕众兵勿有遗漏。将无太子舍吾出家。于其宫里亦宿卫之。益众伎女彩女娱乐。令太子悦不怀忧感。又其菩萨宿积智德。在胎中时威神吉祥。梦中所见功勋大祚。十方自然有盖悉覆三界。还得安隐。开化一切灭诸恶趣。于四衢路有四色鸟。变为一色。见诸不净。经行其上而不污足。又有大水泛泛盈溢。众生欲渡而不能越。心怀恐怖即过渡之。见无数人皆被疾病无有医药。即为疗治无央数疾。使无诸痛。自见其身坐师子床。天人在上叉十稽首。见在战斗降伏怨敌。无数诸天在空中侍。真正圣人梦中见此...(第0156部~普曜经八卷)
...怀恐怖即过渡之。见无数人皆被疾病无有医药。即为疗治无央数疾。使无诸痛。自见其身坐师子床。天人在上叉十稽首。见在战斗降伏怨敌。无数诸天在空中侍。真正圣人梦中见此。清净吉祥行正具足。天人闻之。心怀悦豫。不久成道为天人尊。于是菩萨即作此念。假使我身不见辞王而出家者。便为不应。则时静夜自出宫室入王宫殿。悉观殿堂而无所畏。光明悉照远近王觉见光。即时遣人观四城门。将无出去。何故大光明照远近。侍者来白。天尚未晓日亦未出。自然光明照诸墙壁树木。飞鸟凫雁孔雀鸳鸯相和而鸣。方欲向明。是光第一。柔软安隐清凉和雅。墙壁树木永无有影。至德于是在彼思惟。观于四方坐见窗牖。
尔时有诸天人。即起欲去不得自在。顾省其父知之觉起。立启父王。勿怀愁戚。勿以远虑。诸天劝助今应出家。唯忍过罪安己护国。父母闻之悲泣垂泪。而问之曰。何所志愿何时能还。与吾要誓普施志愿。吾以年朽家国无嗣。菩萨即时以柔软辞。而启王言。欲得四愿。假使听我还得自在。得是愿后不复出家。何谓为四。一者欲得不老。二者至竟无病。三者不死。四者不别。神仙五通虽住一劫不离于死。假使父王与此四愿。不复出家。王闻重悲。此四愿者古今无获。谁能蠲除此四难者。子如师子劝助愍哀。普度众生具足如意。所愿者得。于是菩萨自出宫殿。一心住立无有睹见往来周旋。
尔时父王明旦即起。朝会诸释以是告之。太子必出舍国学道。当何施计。诸释答曰。当勤将护。所以者何。诸释部党众多无极。虽复力强何能独出。时白净王。敕五百释勇多力者。有方便计。使五百兵普学诸术。令大力士住守东城门宿卫菩萨。一一释者从五百兵。一一车乘五百人从宿卫菩萨。四门俱然。诸四街路里巷诸门亦复俱然。父王己身与五百释前后围绕。象马车乘住己宫门。昼夜不眠。
尔时大爱道自告侍从。宿夜然灯烧香勿得眠寐。今者离垢不乐在宫。必欲出家。悉共遮护勿得使去。作诸伎乐令心乐之。坚闭门户勿令妄开。严诸缯幡雕饰窗牖。林树果实悉令目睹。假使欲去慕乐此供或能不出。
佛告比丘。是时二十五鬼神。将军及般阇鬼将军。鬼子...(第0156部~普曜经八卷)
...欲得四愿。假使听我还得自在。得是愿后不复出家。何谓为四。一者欲得不老。二者至竟无病。三者不死。四者不别。神仙五通虽住一劫不离于死。假使父王与此四愿。不复出家。王闻重悲。此四愿者古今无获。谁能蠲除此四难者。子如师子劝助愍哀。普度众生具足如意。所愿者得。于是菩萨自出宫殿。一心住立无有睹见往来周旋。
尔时父王明旦即起。朝会诸释以是告之。太子必出舍国学道。当何施计。诸释答曰。当勤将护。所以者何。诸释部党众多无极。虽复力强何能独出。时白净王。敕五百释勇多力者。有方便计。使五百兵普学诸术。令大力士住守东城门宿卫菩萨。一一释者从五百兵。一一车乘五百人从宿卫菩萨。四门俱然。诸四街路里巷诸门亦复俱然。父王己身与五百释前后围绕。象马车乘住己宫门。昼夜不眠。
尔时大爱道自告侍从。宿夜然灯烧香勿得眠寐。今者离垢不乐在宫。必欲出家。悉共遮护勿得使去。作诸伎乐令心乐之。坚闭门户勿令妄开。严诸缯幡雕饰窗牖。林树果实悉令目睹。假使欲去慕乐此供或能不出。
佛告比丘。是时二十五鬼神。将军及般阇鬼将军。鬼子母。五百子等。悉共集会各各议言。今日菩萨弃国捐家。我等咸共侍从供养。又四天王一时普告诸鬼神。今日菩萨弃国捐王。汝等殷勤侍从供养。其鬼神众皆从五兵。势力坚强犹如金刚不可毁坏。精进勇猛将护众生。其身高大如须弥山。将无恶物犯于至德。释梵炎天。兜术天。无慢天。化自在天。各敕官属。无数百千前后导从...(第0156部~普曜经八卷)
...身宝璎。何以痛哉。是我导师依怙如天。而弃我去。用复活为。恩爱未久便复别离。泪下如雨不能自胜。嗟叹太子颜貌殊妙。心净无垢清如深渊。内外明好莫不敬重。训教真正靡不吉祥。咸同归命。今舍我去为何所至。未曾放逸。不为驰骋。为天地主执正真道。释其沐浴庄严天服。远近慕路兴立行业。不见菩萨无不怀戚。国中树木寻时亏落。无诸华实。诸清净地悉生尘垢无复众好。仁尊所见。众音伎乐柔软声响。象马车乘。其虚空中。庄严香瓶华香伎乐。缯彩幡盖至德已逝。悉不复现。柔软至诚第一难遇。俱夷叹息泪下交集。人中之尊。宿世积德悉达本末。欲度众生生老病死。又彼大圣修百千德。慧不可喻。于时车匿夜送菩萨。菩萨脱身宝璎奇珍以付车匿。持是还国。启白父王及以舍妻。吾身弃国不慕世荣。不好天地惟道是本。若成正觉当复来还。宣是经典以法相度。使心寂静。不慕世荣。车匿闻之泪下如雨。稽首作礼。人中圣慧愿以告我。白马跪地舐菩萨足。车匿白言。王及妃问。将大功勋为何所至。当报云何。菩萨答曰。是卿所睹复何所问。与车匿辞。菩萨悦豫。与恩爱别。辩慧无量。遂进前行逢两猎师。心自念之。吾已出家不与俗同。脱身所服贸鹿皮衣。着之而去。车匿取衣及宝璎珞。牵白马还。至游观园。园监见之悲喜交集。不睹辩才寂然之故。今此车匿取太子衣众宝璎珞及白马还。不当复忧。其王闻之与诸群臣。眷属围绕行至园观。亦怀悲喜。瞿夷心望菩萨当还。不睹行来。心疑不信菩萨当去。闻车匿言。菩萨启王及以舍妻。得...(第0156部~普曜经八卷)
...不离别。势力坚强颜貌殊妙。在于众中如月盛满。相好庄严威神巍巍。须臾相仰便复别去。圣无等伦云何相舍。功勋难量名称普至。咸共奉敬。圣住如山。伏诸怨敌。音声柔软犹如哀鸾过于梵天。积功累德无能喻者。远近嗟叹。圣众神仙莫不悲恋。生怜鞞树为第一上。口演甘露音闻十方。虽在众欲无所染着。犹如虚空。所施清净柔软如乳。白毫天中圣体滑泽。淳和安隐手足柔软。严好巍巍犹如金色。以德严身莫不奉敬。在于中宫妓乐盈音。华香饮食不以为悦。心无增减。呜呼车匿无有仁慈。将至所在而独来还。瞿夷一口独叹菩萨。无数千言重叹菩萨。导化一切云何独去。谁复将行出此国土。何故与诸天俱。我独辛苦。车匿无状。挑我两目令孤盲冥。车匿当知。一切诸佛决报父母。尚舍亲近。况我贱室婇女乐乎。毒哉恩爱何一速疾不能久在须臾间耳。慌惚不现犹如聚沫。思想所缚堕众见网。虽依人间奄不知处。本曾说之。现行不真。安须臾间苦多无量。所愿使果早成佛道。王劝瞿夷。人生有终合会有离。四时忽变。天地日月皆不常在。太子初生天地为动行至七步。口自宣言。天上世间我为最尊。当度三界生老病死。令至无为。天帝来下稽首供养。四王接身置金机上。九龙浴体。未生之时豫现瑞应三十有二。阿夷相之。若在家者为转轮王。舍家为佛所知博达。力势无限。三界特尊无不稽颡。必当成佛度脱十方。来还不久。且自宽思勿复忧愁。王虽说是心中隔塞。悲哀叹言。
尔时车匿。见王瞿夷所说辛苦。益悲流泪沾襟衣裳。谏言。...(第0156部~普曜经八卷)
...自娱唯当纳受。不距至怀。菩萨答曰。吾久达此一切无常。弃天地位无可慕乐。是故出家行作沙门。观诸幼少皆归老耄。颜色损落面皱皮缓。国土财宝一切如化。情欲多难犹如杂毒。堕入地狱饿鬼畜生。智者所恶愚者所贪。吾除贪欲如弃涕唾。身如树果不久则堕。亦如浮云须臾则灭。微不觉之。忽然已过。有毁坏忧。不得久安。夫人乐欲以自烧身。贪欲无厌。若饮碱水。从致苦患。愚人不解自以为乐。明智观察欲如聚沫。圣贤无漏唯乐法念。充于智慧乃厌爱欲。贪习俗者不见本际。不了本净。王观此身无有坚固。所至到处常自迷惑。不能分别。身无吾我。我身弃捐百千玉女。心无所贪。不慕世荣。第一思惟欲成佛道。希有好德如好色者。唯有圣达视色如粪。察道真实。虽有父母君子梵志长者居士及与妻息。身有重疾。不能分取令无苦患。国士高位金银七宝何益于己。日照天下不益盲者。吾观三界一切无常。乐少苦多。身非我有。世间犹寄难可久居。吾见若兹。是故出家。而为比丘不慕世荣。迦维罗卫者。邦土第一转轮王处也。风雨顺时万民滋茂。最和安隐。吾不慕乐。舍家为道。王曰善哉。我得善利乃见至圣。吾志于俗不识至义。因欲相请于无欲人。假使得佛惟见愍念。以为法主当见度脱。我遇十力宿有余庆得睹大圣投身自归。前礼菩萨足。右绕三匝。与群臣俱。严驾还国。
普曜经卷第五
异学三部品第十四
于是菩萨。游在山间。往至尼连水边。乐于闲居心意寂然。慈念十方欲益天人。佛告诸比丘。菩萨遥见郁头...(第0156部~普曜经八卷)
...。所可庄严宫殿室宅。若干品妙悉遥目睹。咸共叹曰。善哉善哉。功德福报应不可思议。彼佛树神有四天俱严治道树。一名足迹。二名边豆。三名善意。四名布精。庄严佛树供养菩萨。其树根茎枝节诸叶华实。皆悉茂盛围绕佛树。广长极妙高八十里。巍巍无量栏楯树木。交露众帐亦各七重。七宝合成周匝围绕。犹如忉利昼度之树。若有见者而无厌极。三千国土。国土坚强犹如金刚不可毁坏。自然现彼菩萨坐树当成佛道。佛言比丘。是菩萨身演大光明。普塞恶趣。灭除八难。病者得愈。恐怖得安。系缚得解。聋盲喑痾皆悉解脱。贫者大富。尘劳热者悉彼疗治。饥渴饱满。怀妊得产。老耄强健。当尔之时。悉无欲缚。无淫怒痴。不想患厌。无有诤讼。当尔之时。一切众生相视如父如母如子如身。皆怀慈心。于是颂曰。
其至无择界 现于地狱中
诸有苦恼者 咸得入安隐
畜生自然和 各各相爱念
皆共怀慈心 逮得无所畏
至于饿鬼处 诸饥渴穷厄
皆获得食饮 因菩萨威神
八难皆闭塞 消灭诸恶趣
众生悉安隐 快乐如天上
皆有聋盲者 众根不具足
应时悉视听 其身皆备悉
淫怒痴尘劳 众生被热恼
诸尘得休息 皆悉念正真
贫者得财富 皆得生天上
病者悉除愈 系缚得解脱
无厌及嗔恚 无有诤讼者
尔时咸相敬 皆共起慈心
如父母一子 展转相爱念
众生等如是 相爱如父子
时菩萨光明 普照曜佛土
犹如江河沙 普遍四方界
不碍诸铁围 通过诸黑山
一切诸佛国 悉现如一土
见罗列诸宝 平正如手掌
庄严诸佛土 以供养菩萨
十六诸天子 围绕佛道树
庄严其道场 三千二百里
诸所可庄严 不思议亿国
菩萨威神故 皆现彼佛树
诸天龙鬼神 真陀摩休勒
各各起宫殿 遥望悉见之
以见此清净 诸天人欣喜
善哉福之报 所作今悉见
众口意所行 所可修平等
诸利义悉吉 心所愿辄得 ...(第0156部~普曜经八卷)
... 其至无择界 现于地狱中
诸有苦恼者 咸得入安隐
畜生自然和 各各相爱念
皆共怀慈心 逮得无所畏
至于饿鬼处 诸饥渴穷厄
皆获得食饮 因菩萨威神
八难皆闭塞 消灭诸恶趣
众生悉安隐 快乐如天上
皆有聋盲者 众根不具足
应时悉视听 其身皆备悉
淫怒痴尘劳 众生被热恼
诸尘得休息 皆悉念正真
贫者得财富 皆得生天上
病者悉除愈 系缚得解脱
无厌及嗔恚 无有诤讼者
尔时咸相敬 皆共起慈心
如父母一子 展转相爱念
众生等如是 相爱如父子
时菩萨光明 普照曜佛土
犹如江河沙 普遍四方界
不碍诸铁围 通过诸黑山
一切诸佛国 悉现如一土
见罗列诸宝 平正如手掌
庄严诸佛土 以供养菩萨
十六诸天子 围绕佛道树
庄严其道场 三千二百里
诸所可庄严 不思议亿国
菩萨威神故 皆现彼佛树
诸天龙鬼神 真陀摩休勒
各各起宫殿 遥望悉见之
以见此清净 诸天人欣喜
善哉福之报 所作今悉见
众口意所行 所可修平等
诸利义悉吉 心所愿辄得
如宿世所行 所愿悉具足
诸所罪福...(第0156部~普曜经八卷)
...自然。去来今佛诸佛国土。菩萨道场所作严净。皆以普现交露台阁。菩萨如是坐此高座。其斯欲界诸天之中。计魔波旬最为豪尊。今吾应义当成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当感致魔令到于斯。缘斯降伏。因斯摄化诸欲界天子。具足得本。及魔界天。见师子吼降伏一切。成最正觉。尔乃发起三界众生。
普曜经卷第六
召魔品第十七
佛告比丘。于时菩萨有光明。名消魔宫场。演斯光明普照三千佛国。靡不周遍。曜魔宫殿皆使覆蔽。从其光明使魔波旬闻此像教。大清净土从无数劫。积功累德弃国捐王。愍哀正真欲成甘露。在佛树下己身已度当度余人。己越三界当脱他人。己身已安当安一切。己身寂灭灭度他人。处在闲居护诸恶趣令无有余。为天世人一切师父。神通已达。永离诸恶趣令无有余。为天世人一切师父。神通已达永获大安。以甘露安安于一切。当空汝界加缚卿颈使无势力。失众眷属。心中隔塞不知何计。当兴法雨润泽一切。佛语比丘。时魔波旬闻是颂教。卧寐梦中见三十二变一见宫殿闇冥不明。二见宫殿污泥不净。三见宫殿毁坏破散而生荆棘。四见恐怖衣毛为竖驰逸散走。五见迷惑失道入于邪径荆棘瓦石。六见其后园所生树木无有华实。七见池水枯竭无诸莲华。八见凫雁鸳鸯孔雀哀鸾百鸟禽兽皆无羽翼。九见其大鼓箜篌乐器破坏断绝弃捐在地。十见舍所爱敬妻子眷属别异处寐。十一自见己身床上堕地破伤头面。十二见诸魔子威神力强皆来稽首归命菩萨。十三见魔四女迷失时节化为老母。十四自观己身衣体污泥垢尘。十五自见墙壁轩窗台阁门户倾危。十六自见军众鬼神阅叉...(第0156部~普曜经八卷)
...便断其径路令不成就。以大兵众而往伏之。于是颂曰。
以将大兵众 共行害除之
便就其树下 危杀此沙门
将四部之兵 其欲爱敬我
与我共战斗 急速往遣之
缘觉及罗汉 遍满于天下
灭除我众兵 使无有力势
如是当成佛 天地之法王
部党甚炽盛 为佛无断绝
于是魔子导师。为魔波旬。说此偈言。
大人面何变 颜色不如常
如忉利天人 其身不和调
今何所见闻 疾告今欲知
常观正本末 疗治其疾患
闻天人所言 卧寐见恶梦
若皆众中说 闻者自投身
魔子导师自诣启父。 |
|
|
|
|
|
|
|
我会大众虽宣音声。令无所胜。使无非恶。众庶心生。或有所生。或无所生。如是服响自于树下。今现瑞应则为吉祥。不见轻慢也。我察必安具众吉祥。善与少事令罪不生。我见寂然所可导御。不起幻术。不以吾我。行成吉祥正真导师。导师复言。若有威力而不成力。自然羸弱有生勇士慈行得胜。假使萤火满三千界。有一毫明。必能普照十方天下其心怀秽妄道习惑。轻于明智。彼病难治无能动移亿佛不疗。佛告比丘。于是波旬不用导师之言。即召千子其五百子导师之等。信乐道德归于菩萨。住菩萨右。其五百子随魔教者住菩萨左。时魔波旬告诸子言。汝等一心共立建谋。以何力势胜菩萨乎。其右面子名导师者。答父波旬。而说偈言。
令诸子诤岂为好 自任讼理欲断根
小虫欲与师子战 勇如是行岂胜佛
其左面子。名曰恶目。以偈报答。
适睹我身力便伤 如树堕地拔根枝
于今沙门察我住 以得视息复欲喘
其右面子。名曰软音。以偈报曰。
欲兴恐惧消大海 所行颠倒求安和
斯观菩萨之面像 吾不谓父为奇讶
其左面子。名曰不净。以偈答曰。
自见一己欲得胜 卿作沙门默然退
见我兵众无数千 皆共猛勇害汝形
其右面子。名曰善意。而说偈言。
象大钩锁所有力 勇执金刚密健人
建得忍力藏柔软 ...(第0156部~普曜经八卷)
...十方天下其心怀秽妄道习惑。轻于明智。彼病难治无能动移亿佛不疗。佛告比丘。于是波旬不用导师之言。即召千子其五百子导师之等。信乐道德归于菩萨。住菩萨右。其五百子随魔教者住菩萨左。时魔波旬告诸子言。汝等一心共立建谋。以何力势胜菩萨乎。其右面子名导师者。答父波旬。而说偈言。
令诸子诤岂为好 自任讼理欲断根
小虫欲与师子战 勇如是行岂胜佛
其左面子。名曰恶目。以偈报答。
适睹我身力便伤 如树堕地拔根枝
于今沙门察我住 以得视息复欲喘
其右面子。名曰软音。以偈报曰。
欲兴恐惧消大海 所行颠倒求安和
斯观菩萨之面像 吾不谓父为奇讶
其左面子。名曰不净。以偈答曰。
自见一己欲得胜 卿作沙门默然退
见我兵众无数千 皆共猛勇害汝形
其右面子。名曰善意。而说偈言。
象大钩锁所有力 勇执金刚密健人
建得忍力藏柔软 使诸刚强永无力
其左面子。名曰强威。重说偈言。
虽菩萨身光消病 我入于彼悉破坏
受持善根如劫烧 我身当害于菩萨
其右面魔子。名曰善因。以偈报曰。
山尚可动空可堕 其大海水尚可尽
虚空尽可行在地 不得甘露不舍树
其左面魔子。名曰所入变。复以偈答曰。
日月光明犹可蔽 ...(第0156部~普曜经八卷)
...菩萨之清净 己一无能当
其左面魔子。名曰求便。即时颂偈答曰。
无兵无党名纯淑 其面妙好无铠仗
未见无兵欲战斗 如我今日必相害
其右面子。名曰德严。以偈报曰。
不可从己而独言 心怀忍力精进强
行三脱门智慧财 德力为兵相降伏
其左面魔子。名曰不还。以偈答曰。
当还害之如烧草 正使吉咒不免箭
咒以成者破山还 不令太子住不驰
其右面子。名曰法乐。以偈报曰。
虚空可尽令有形 其众生界可一同
柔软风冷尚可获 菩萨树下不可移
其左面子。名曰澹怕。以偈答曰。
我父境界供自然 众人所欲皆有之
皆当破坏害其命 就树下危乃舍去
其右面子。名曰一切吉。以偈报曰。
假使三千满中物 皆成为毒不能伤
淫怒痴毒大恐难 皆欲加圣终不能
其左面魔子。名曰乐贪。以偈答曰。
百千玉女自庄严 鼓于无数伎乐音
受喜数受乐欲好 从是致安诸所慕
右面魔子。名曰法行。以偈报曰。
以法所乐而自娱 慕敬禅定好甘露
度脱众生受以慈 谁复有心乐于欲
左面魔子。名曰好跂。以偈答曰。
月行虚空有所至 除去闇冥故清明
我等今日得沙门 毁灭所行诸觉业
...(第0156部~普曜经八卷)
...三十七道品之行。所谓四意止。四意断。四禅足。五根五力。七觉八道。终而复始。以晓三脱得三达智。去来今事无所挂碍。变化现法所欲如意。不复用思身能飞行。能分一身作百作千。至亿万无数。复令为一。能彻入地石壁皆过从一方现。俯没仰出如出入水。能身中出水火。履水行虚身不陷坠。坐卧空中如鸟飞翔。坐能及天手扪日月。其身平立能至梵天。出没自在。眼能彻视。耳能洞听。豫知诸天人龙鬼神蚑行蠕动之类身行口言。念于所念悉见闻知。诸有贪淫无贪淫者。有嗔恚无嗔恚者。有愚痴无愚痴者。有爱欲无爱欲者。有大志行无大志行者。有内外行无内外行者。有念善无念善者有一心无一心者。有解脱意无解脱意者。一切悉知菩萨观天上人中地狱畜生鬼神五道先世父母兄弟妻子中外姓字。一一分别。一世十世百千亿无数世事。至于天地成败空荒之时。还复成时。能知一劫十劫至千亿劫无数劫中。内外姓字衣食苦乐寿命长短。死此生彼展转所趣。从上头始诸所更身生长老终。形色好丑贤愚苦乐。一切三界皆分别知。见人魂神各自随行生于五趣中。或堕饿鬼。或堕畜生。或作鬼神。或生天上。或入人形。有生豪贵富乐家者。或生卑鄙贫贱家者。知众生惑五阴自蔽色痛想行识皆习五欲。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受心法为爱欲所牵。惑于财色思望安乐。
从是生诸恶本。从恶致苦。能断爱习。不随淫心大如毛发。受行八道则众苦灭。何谓为八。正见正念。正言正业。正治正方便。正意正定。譬如无薪无火不然不灭。是谓无为度世之道...(第0156部~普曜经八卷)
...奉行正真法
得离诸瑕秽 永无所畏惧
是故成圣众 不造非法行
能忍恩爱有 及诸无明行
断众结根本 察之如埃土
见于远时节 以是计吾我
遍处在阴盖 我知断除尽
吾久积此行 迷惑之业律
究竟诸阴盖 以慧除吾我
其断欲恚恨 众生处愚冥
如水中之月 吾伏令无余
是行无所乱 意中自解耳
往古以降之 一切悉断灭
是卿等现在 邪痴堕火狱
佛拔令无余 不复更历此
以去诸阴盖 施与灭盖本
消灭四颠倒 疗除使无余
此众相念垢 其知经法本
师父令灭尽 回转使无余
身苦六十五 过有三十垢
现在有四十 道场悉断此
所生有十六 现处十八教
是则二十五 于道场断此
贤圣财十二 人畏二十八
吾以越此业 精进力超度
以觉是不还 分别五百事
吾以悉畅达 往古百千法
是诸结永尽 九十八根源
诸可有处所 众生所倚受
断疑诸所习 愚冥邪见网
竭四尘劳河 令不得自在
世尊说法班宣言教。当弃谀谄吾我贪故。旷然其志愍伤尘劳。以律正教拔一切贪。是诸足下消除邪行。奉行真正除众音响精进灭度得其边际。今无吾我。禅定功勋怀来定意。度四瀑...(第0156部~普曜经八卷)
...量。以度生死济断大海。精进力故越淫怒痴。以微妙行断于吾我。六度无极消亿尘劳。生死俓苦愍之息意。于是慕断前后而无二坎。等于平等所度无极。众邪异学逮得甘露。而无有余尽生死根。其无四大亦无诸入。求诸智宝得无央数。道宝之明致无所畏。是无量佛于内得安。少求如化分别根源。前世所行是吾晓了。所以亿载劫。审施珍宝无数甘露故畅斯学。乐柔软行闻世亿垓诸法言教。亦复剖判缘起悉起悉空。心发意顷了如野马此吾清净其目明好。超越十方一切众生。察如手掌如本所殖生树果实。宿世所更得解了斯。诸度无极亿载劫中。悉解念梦若干品觉过去诸天所可诤念颠倒之业。有彼如是。此亦若兹。于时吾往无死药业。所以十力行慈心者。愍念众生故行慈力。今是我父处于甘露。所以十力行愍哀力降化一切。是以使吾处甘露间。常行护力降伏一切。由是化之入无死地。所以行喜普行悦故。以是喜力降伏一切。是故建立处甘露间。忆念十力边恒沙劫。见过去佛而供养之。以是之故处甘露间。吾本所誓心口所说。不降伏魔。不化邪见。不从坐起。无有放逸。度于彼岸。坏痴罗网。从无数劫住智金刚。以逮十力得无所著。降伏诸漏令无有余。不舍其力乃从坐起。具足洗浴浊垢使净。于时世护十力自在而度无极三千世界。犹如金刚常修等行。亿千垓天供养无量及诸玉女不可称载。佛子如是皆有因缘。处贤圣座受大自在。宝瓮千枚若干香水洗于护世。三千世界由是自在。佛子如斯皆有因缘。所以宿夜七日不从座起。常观察树。彼七昼夜观于佛树...(第0156部~普曜经八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二六卷
...说此言。所以者何。我宿命时在中建立法祠。六万亿载在中供养六万亿诸佛世尊。及若干种仙人学游居其中。波罗奈国诸天龙神所共嗟叹无极大法稽首归命。千亿诸佛悉念本末。在此神仙树木之间。应转珐輪。寂然惔怕。不睹无智暗冥之党。以此之故。在此神仙树木之间而转珐輪。佛告比丘。于时世尊所作已办无复余患断众挂碍净众尘劳。诸垢已尽。降伏魔怨成一切智。普见十方。获十种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诸佛之法。慧明圣达无所挂碍。以佛道眼普观世间。今当为谁第一说法。何所有人易化受教。淫怒痴薄为先说法。佛即念知郁昙蓝弗三垢鲜。今为所在。佛念即知物故已来已复七日。第二学仙今日寿终。时虚空中天神白佛。唯然世尊。如大圣教皆悉寿终。佛复念言。昔者父王遣五人俱侍卫我。经历勤苦有大功夫。我今宁可为是先说经法而开化之。佛告比丘。于时世尊从树下起。寻时举声告于三千大千世界。皆使知之。从次前行至波罗奈神仙鹿苑。诣五人所。于时五人遥见佛来。转相谓言。今者汝等宁复遥见沙门瞿昙来不。迷失无定。所志不获奉行经戒。多所熏修违忘道业。假使来者慎莫为起亦勿迎逆。彼时五人遥见佛到。观察如来威神巍巍。不能堪任。无上圣德不安所座。各从座起前行奉迎。各口发言。善来圣尊。有执法衣。受钵器者前布座者稽首作礼取水洗脚。佛时问彼五人曰。卿曹持意何不坚固。为我之故长夜不安遭勤苦患今当报功。又卿五人咸当知之。吾成正觉逮一切智。睹见十方。获清凉乐无复诸漏。游得自在。于一切法无所挂...(第0156部~普曜经八卷)
...下出水。身上水。还雨其身而身不湿。身下出火火无所伤。飞行虚空犹如飞鸟。七现七没行于水上。犹如履地。不碍墙壁须弥山地。若如入水。从东方来。没佛前地忽现西方。西来没佛前。忽然现南。南没北现。北没南现。变化已讫。还在佛前长跪叉手。而白佛言。我是佛弟子。佛是我师。王及臣民尔乃重明优为迦叶是佛弟子。佛告王曰。天下有眼未必色故也。观色无常。痛痒想行识亦复无常。无常苦空非身之义。非我非彼。未有好道如乐色者。明士达之。色如聚沫。痛痒如泡。思想如芭蕉。行亦如梦。识喻如幻。三界如化。一切无常不可久保。佛告王曰。造宫殿来为几何年。王白佛言。七百余年。为更几王。王曰。更二十余王。佛问王曰。悉识诸王不。王曰不识。唯知吾父耳。佛言。现地有常人物一切皆归无常。天地虽现常不可久。三界无怙唯道可恃。绝祸于未萠。殖福于未然。灭尽五阴众患之难。如消炬火。积德日进如月之初。佛言。王犹如母人怀子在胎。相禄各异。或豪贵贫贱智明愚冥盲聋喑哑。父母岂知。子生长后。乃别祸福。非二亲过。是其宿殃所作善恶。非父母咎也。身行恶业。口宣粗言。心念毒恶。诽谤贤圣。寿终身散魂神堕恶地狱之中。身口心善。不犯十恶。修行十德。寿终生天。十方佛前。若在人间。豪贵富乐其命永长。佛言。虽有是祸福言辞。未必纯一。所以者何。皆从绿起。缘合则生。缘散则灭。从无明缘则有行。从其行缘则有识。从其识缘则有名色。从名色缘则有六入。从六入缘则有所更。从所更缘则有痛痒。从痛痒缘则有恩爱。从恩爱缘则有所受。从所受缘则有所有。从所有缘则有生矣。从所生缘则有老病死忧悲苦恼大毒患合。以除无明行识名色六入更痛爱受有生老病死忧愁苦恼大毒患。灭众罪。毒患自然消灭。乃至无为无穷之业。无三界神十二缘起之根株。坦然无迹犹如虚空。无心意识无所存立。与大道同分别...(第0156部~普曜经八卷)
...佛言善哉。即除澡瓶鹿衣杖具。佛呼比丘来。头发自堕袈裟着身。为说正谛漏尽意解。所作已办成无著果。佛言。此二人等往古世时。誓供养我。待吾道成侍卫左右。今乃相值。本有千弟子。得舍利弗目连二百五十人。合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一时所度。时王遥闻子得佛道。已来六年。王念佛已心中悲喜。饥虚欲睹。有一梵志名优陀耶。聪明智慧。本侍菩萨常得其意。王告忧陀。往请迎佛。问讯。别阔以来十有二年。夙夜愁戚不舍其心。思一相见如复更生。优陀耶受教。往诣佛所稽首佛足。具以王意白佛。忧陀耶。见佛诸天释梵归礼一切受命。前白佛言。愿得出家以为沙门。佛言。呼比丘来。头发自堕便成沙门。得罗汉道。佛时所度。其余前后得道不可称计。佛自念曰。本与父王要得佛道尔乃还国当度父母。今正应还。设若还国无所感动于事不宜所化甚鲜。先遣神足弟子比丘优陀耶。往显示神足知佛欲往。乃解道尊咸共渴仰。发起道心所度乃多。
优陀耶品第二十八
尔时世尊告优陀耶。佛本出家与父母誓。若得佛道还度父母。今已得佛道德已成。必当还国不违本誓。汝以神足经行虚空现其神变。乃如吾身已成大道。弟子尚尔。况佛威德巍巍无量。尔乃信受。优陀受教。神足飞行经游虚空。往到本国迦维罗卫。城上虚空现无数变。身上出水。身下出火。水不湿身。火无所伤。七现七没从东没地出于西方。西没东出。南没北出。北没南出。行空如鸟。没地如水。履水如地。王及臣民莫不欣喜。乃知道尊。于是颂曰。
佛从本所行 生死无数变
常愍蜎蜚类 勤苦无量劫
时坐佛树下 还致本宿愿
欢喜当听说 难得数见闻
适成佛道时 辄降魔官属
即坏生死本 消爱欲无余
佛念本生地 意欲见亲族
...(第0156部~普曜经八卷)
...无量。尔乃信受。优陀受教。神足飞行经游虚空。往到本国迦维罗卫。城上虚空现无数变。身上出水。身下出火。水不湿身。火无所伤。七现七没从东没地出于西方。西没东出。南没北出。北没南出。行空如鸟。没地如水。履水如地。王及臣民莫不欣喜。乃知道尊。于是颂曰。
佛从本所行 生死无数变
常愍蜎蜚类 勤苦无量劫
时坐佛树下 还致本宿愿
欢喜当听说 难得数见闻
适成佛道时 辄降魔官属
即坏生死本 消爱欲无余
佛念本生地 意欲见亲族
今听王头檀 所说甚可悲
比丘名优陀 姿性能悦人
佛遣使令行 孚致消息来
还入父王国 以入宣佛意
今王太子顾 意欲还至宫
优陀闻佛教 即听受奉行
因时于佛前 变化随地形
其身忽不见 神足来入城
乃至大王殿 父王所坐前
比丘优陀耶 进现悦头檀
变化若干品 踊出父王殿
净譬如莲华 泥土尘不生
父王见恐怖 即问斯何灵
将无是神祇 地出何怪尔
此形姓为谁 本从何得来
愿以开吾意 令心疑结解
从生至于今 未曾睹是变
太子本弃国 求道度众生
恭勤无数劫 于今乃得成
今王莫恐畏 且宽意悦豫
我以坏众恶 为王太子使
王闻太子问 泪下如雨星
十二年已来 乃承悉达声
今从吉祥至 思寤如更生
太子舍国位 成道号何名
出国坐六年 精进现成佛
号曰天中天 三界尊第一
本时在我国 为作众宝殿
刻镂诸妙饰 于今室何如
优陀耶答曰 佛之真正微...(第0156部~普曜经八卷)
...
王闻益悲喜叹曰。善哉善哉。阿夷言不妄说佛当来不。何日当至乎。优陀报曰。却七日到。王大踊跃。即敕群臣国中万民。吾往迎佛。导从威仪法转轮王。平治道路扫除令净。香汁洒地悬缯幡彩。竖其幢盖周遍国内。其所修治光饰尽宜。千乘万骑出四十里。往奉迎佛稽首归命。优陀耶前报王曰。本受佛教奉命见王。宣其意故。今还宣命。说王意旨。饥虚无量。欲见至尊稽首受法。并化万民咸蒙福庆。王曰。宜知是时勿复稽留。
尔时优陀耶还来诣佛所。稽首足下以申王意。世尊及诸弟子。自期七日当还本国。王及臣民莫不欣悦。别来积年夙夜相念。饮食不甘。寝不能寐。饥虚日久计日度时。须世尊到已竟七日。于时大圣告诸弟子。明日当发至迦维罗卫见于父王。皆严整衣服携持应钵。梵释四王闻佛还国。皆来侍送。天雨香汁散华烧香。竖诸幢盖。四王诸天皆在前导。梵天侍右。帝释侍左。诸比丘众皆随佛后。诸天龙神华香伎乐。追于上侍。佛适进路先现瑞应。三千国土六反震动。百岁枯树皆生华实。诸枯竭溪涧自然泉出。王见此瑞知佛已来。即敕诸释种大臣百官。皆行诣佛散华烧香。竖诸幢幡鼓众伎乐。悉出迎佛。王遥见佛在于大众。如星中月。如日初出照于旸朝。如树华茂芬葩炽盛。巨身丈六相好严身。晃如金山。王睹悲喜。前稽首足下。离别弥时今乃相见。大臣百官皆稽首礼。即还入城足蹈门阃。地为大动。天雨众华乐器皆鸣。盲者得视。聋者得听。拘躄得行。病者得愈。哑者得言。狂者得正。偻者得申。若被毒者为...(第0156部~普曜经八卷)
...。王见此瑞知佛已来。即敕诸释种大臣百官。皆行诣佛散华烧香。竖诸幢幡鼓众伎乐。悉出迎佛。王遥见佛在于大众。如星中月。如日初出照于旸朝。如树华茂芬葩炽盛。巨身丈六相好严身。晃如金山。王睹悲喜。前稽首足下。离别弥时今乃相见。大臣百官皆稽首礼。即还入城足蹈门阃。地为大动。天雨众华乐器皆鸣。盲者得视。聋者得听。拘躄得行。病者得愈。哑者得言。狂者得正。偻者得申。若被毒者为毒不行。百鸟禽兽相和悲鸣。妇女珠环相掁作声。当尔之时。见此变化莫不欢喜。室宝藏者自然发出。中满珍琦。怀异心者皆共和同。等心叉手自归命佛。诸畜生类蒙其光润。皆得生天。怀妊母人蒙斯光明。苦痛微薄皆得在产。端正姝好。消淫怒痴无复尘劳。展转相视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子如身。地狱休息。饿鬼饱满。寻光来至归命世尊。皆发道意。王见佛巨身丈六相好光明体紫金色。诸根寂定如星中月。晃如金山。天帝梵王四王所奉。睹诸梵志。久在山中曝露身形。日炙风飘身体黑瘦。在佛边侍。犹如黑象在紫金山不能发起。显佛大德令一切悦。便敕国中诸豪族释。端正姝好颜貌殊异。选五百人出为沙门。侍佛左右。犹如凤凰在须弥山。亦如摩尼着水精器。
时佛弟难陀亦作沙门。来下须发。时难陀有典监。作剃头师。前白佛言。人身难得。佛世难值。明时叵遇。今我丈夫及诸尊者识道至高不可限量。不慕世荣舍弃尊位。行作沙门。今我小节下劣靡逮。何所贪乐不出为道乎。唯佛愍哀济救三涂。没溺尘埃拔为沙门。佛言善哉...(第0156部~普曜经八卷)
...沙门。礼诸沙门因随次坐。难陀在后作次第礼。到此沙门则住不礼。心自念是我家仆不能为礼。佛知告难陀。佛法大通举学前后。不在尊卑。犹如大海悉受万川四流不避污泥。执心如地。四大俱等。地水火风内外无异。其神空净。所著为名。宜弃自大。以法自将。乃应先圣无极道训。时难陀见佛教诲切至。事不得止。解了本无弃捐自大。下意作礼。天地大动众会咸叹。善哉为道等心。除自贡高而下卑心。感于天地为之大动。从是制法先学为长后学为小。法之常宜各无所限。无所诤讼。时佛入宫坐于殿上。王及臣民日日供养百种甘馔。佛说经法所度无量。俱夷携罗云来。稽首佛足瞻对问讯。久违侍觐旷废供养。时王眷属皆怀沉疑。太子损国十有二年。何从怀妊生子罗云。佛语父王告诸群寮。俱夷守节贞洁清净。无瑕疵也。设王不信今当现证。于时世尊化诸众僧皆使如佛。相好光明等无差异。于时罗云厥年七岁。俱夷即以指印信环。与罗云言。是汝父者以此与焉。罗云应时直前诣佛以印信环而授世尊。王及群臣咸皆欣踊。称言善哉。所见无量真佛子也。佛语父王及诸臣曰。从今已后无复怀疑。此吾之正子缘吾化生勿咎俱夷也。王王得道证。俱夷受戒净修梵行。宫人大小咸受戒法。月六斋岁三齐。奉持不懈。国内清宁风雨以节。时不越叙五谷登贱。民安其所。万邦黎庶咸来庆贺。道德滋茂如月之初。
叹佛品第二十九
于是世尊告神妙天。大神妙天。欢豫天。加欢天。旃檀天。大悦天。寂然天。寂律天。如是等类净居天子伴党八人。佛以大会转于珐輪。为一切故救济十方。勿令废断。开众生意经布天下。乃报佛恩。于时世尊复告大神妙天子。今此经典名普曜大方等典。诸菩萨力所可娱乐。遍诸佛世界悉令咸闻。经所入处靡不晃昱。佛自口宣。当速受之持讽诵读。是佛法目普令流布。若菩萨学闻是经法其心坚强。精...(第0156部~普曜经八卷)
...。十四者头陀沙门各异志行。随其法行往教之。十五者尼揵波和及余外道。随其种类而入教之。引着佛道中。十六者于诸淫女人中。示现端正化淫女人。独尊悉教诸淫女人令不淫。及复化作男子。稍稍内佛道中。十七者若大会作诸音乐。时有观者听音乐之声。一切人大欢喜。持诸音乐声说经法。其有闻者莫不得度。十八者世间工师伎道化身。悉入其中教化令为佛道。十九者示现般遮旬世间有贫穷羸劣者。指示地中伏藏财物。施与贫穷人。竟为说经法皆令发意。二十者世间有死丧号哭愁毒者。亦复化现威神。亦复愁毒化教愁毒人令为经道。二十一者世间亡财物。菩萨化示伏藏财物教令为道。二十二者若有侯王。若有傍臣。若有迦罗越。傥有无子愁毒者。便化入腹中作子。各为父母家室。说经令得度脱。二十三者于贾人中最尊贵。中道资粮乏绝。便现威神。给与伴人浆水饮食令饱满。以为说经道。二十四者若有人堕地生盲。若百人若千人若万人。亦复持威神现盲人。悉复给示。与衣被饮食所当得。悉使盲人得眼视。莫不欢喜。如是稍稍为说经法。皆使发意求佛道。二十五者于大城中。若有见囚徒拘系牢狱。亦复化现作囚徒。亦复各各在其中持威神之力。悉使系者得洗沐衣被饮食。悉为说经皆令发意索佛。二十六者若有死罪将诣城外。菩萨便持威神之力。随其人数。以化人补其处将人持去。其人得脱大欢大喜。便饮食令饱与衣被。为说经道。其人得脱喜乐。皆发意求佛道。二十七者若有斗诤变讼。若诤钱财。若诤田宅。菩萨于中央两分和解。若有...(第0157部~伅真陀罗所问宝如来三昧经三卷)
...能护法。沤和拘舍罗故。能教人随人有无。若道若俗而为开导故。成至菩萨道(三十二)。诸音复问。云何所作而用慧。云何是魔事。云何而谨敕不失时(三十三)。菩萨报言。所作令无罪是故慧所作而非法。是为魔事。常随其教。是则为谨敕常有谦损为人之所敬(三十四)。诸音复问。其道者云何。非道者云何。云何造人令入道(三十五)。菩萨报言。六波罗蜜是故道。其急者是声闻辟支佛事。是故非菩萨道。晓了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故。能造人令入道(三十六)。诸音复问。何谓为利。云何是镇。云何能令勤苦人。而令得欢喜(三十七)。菩萨报言。其得者七觉意。其法者是则利。其镇者是则陀邻尼。所教已法无饥渴。是则为欢喜(三十八)。其音复问。何所是菩萨父母。何所是亲属。何所是眷属。何所而有好(三十九)。菩萨报言。慧则为母。法则为父。三十七品是亲属。其功德是则为眷属(四十)。故能于一切而有好(四十一)。诸音复问。何从可知无我。何从可知慈而念一切。无我与慈。云何等令如称(四十二)。菩萨报言。晓了空事乃知无我。是则为大慈。知一切人皆空故(四十三)。一切生死无有生死法令然。其知是者亦复生死(四十四)。其谛者亦无有往。无有还者亦无有住。其作是者便能至道(四十五)。空无有相无有愿。已去求则为一相。已知者晓了五阴空。故无有想。无有想故无愿。一相而无数(四十六)。事五阴则空。已知观故。五阴亦知观一切人悉空。亦不有亦不无(四十七)。智慧则为护空。沤和拘舍罗护一切人。已无极大慈而教人。已故可至泥洹(四十八)。诸音复问。无有生故无所有。一切...(第0157部~伅真陀罗所问宝如来三昧经三卷)
...(一)。其意不谄所语无异。于功德有信。是为法器(二)。以习菩萨事。是为法器(三)。所闻用意。是为法器(四)。已入意稍欲至道。是为法器(五)。入知诸本。是为法器(六)。布施得尊。是为法器(七)。净戒具足所愿。是为法器(八)。忍辱者致三十二相。是为法器(九)。精进者一切诸佛法。是为法器(十)。一心者疗治其病。是为法器(十一)。智慧者无所挂碍。是为法器(十二)。慈者为一切人而等。是为法器(十三)。其哀者护一切贫穷。是为法器(十四)。其护者为哀一切人。是为法器(十五)。等心者为一切其心无有异。是为法器(十六)。为人作迦罗蜜。是为一切功德之法器(十七)。所闻不厌足。是为般若波罗蜜法器(十八)。作沙门虽离父母亲属。其心不已为勤苦。是为法器(十九)。乐在山间而自独处其心专一。是为法器(二十)。能忍空闲可得禅旬。是为法器(二十一)。其无者己所有而与之便教道入。是为法器(二十二)。护诸法使盲冥而得明。是则为法器(二十三)。知陀邻尼。晓了其事能开导人。是为法器(二十四)。在所欲为一切人能决其疑。是为法器(二十五)。其念佛者疾得见佛。是为法器(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两法诸本并皆阙)。其无嗔怒其心不恨。其功德不知尽。是为法器。已知空事不慕所有。是为法器。晓了十二因缘过着断上而去。是为法器(二十九)。已得法忍者。是为法器(三十)。今受决不久。是为法器(三十一)。于阿惟越致。前其力故不动转。是为法器(三十二...(第0157部~伅真陀罗所问宝如来三昧经三卷)
...修行正直见
舍离邪相应 此不失正见
云何护正法 及教化众生
彼方便云何 能得成菩提
精进护正法 方便能教化
舍离二边流 能得胜菩提
云何作智业 云何适意业
云何速受教 常恭敬右绕
无诤是智业 不起于诤讼
口柔软善语 恭敬而右绕
道是何等相 云何是非道
云何能安彼 叵思众住道
六度为正道 下乘为非道
学方便智已 令众生住道
云何得大富 云何获大利
宝藏为何在 云何满众生
七财为大富 寂静为大利
陀罗尼宝藏 辩说令充满
彼父母是谁 亲族何等相
侍从有何相 严饰智慧者
慧母度彼岸 助道法亲族
诸善根侍从 庄严于智者
解法无我已 慈心普遍世
无我及与慈 是义云何等
若解知于空 彼自了无我
是为最上慈 今世知于空
未来无有来 诸行性如是
业报亦如是 云何而有生
第一义无是 亦无有去者
入于世谛道 说业及业报
若空与无相 及无愿解脱
一相同无相 云何而生道
空即是无相 以无相故得
一相同一义 故说解脱门
云何观于空 云何观众生
空及与众生 云何而得生...(第0158部~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四卷)
...尊。我等当于如上所说菩萨所行菩提诸行如说修行。尔时世尊语大树紧那罗王。汝今可去还其所止。尔时大树紧那罗王。及其夫人并诸子息一切眷属。顶礼佛足右绕三匝。悔过世尊。作诸伎乐天雨众华。放大光明地六种动。即便还往诣香山中。尔时释提桓因白言。世尊。是大树紧那罗王。乃能如是真实供佛。真实供法。佛言。憍尸迦。不但于汝名为真实。普胜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释梵护世天王声闻缘觉。是紧那罗王真实殊胜。何以故。天主。菩萨发心已。胜一切声闻缘觉。憍尸迦。无有能胜于菩萨者。唯除如来。何以故。从于菩萨出生如来。从于如来出生一切声闻缘觉。尔时释提桓因。于如来所闻是语已。涕泣流泪作如是言。我今永为离于大乘。尔时瞿夷天子。语释提桓因。父王天主。如是如是。一切诸行一切诸法。无有覆障从妄想起。不能发生无上正真大道之心。不能悲念一切众生。不能修于大慈之心。父王天主今覆何言。已入正位烧败种子。于此大乘永非其器。瞿夷天子说是语时。三十三天中五百天子。皆发无上正真道心。尔时瞿夷天子白言。世尊。我欲亲见菩萨所行。百千万亿难行苦行。乃至燃灯佛所得无生忍。愿佛少说。我等闻已如说修行当得是法。
尔时世尊告瞿夷天子。无有菩萨不种善根得无生忍。菩萨多种无量善根。然后乃得无生法忍。瞿夷天子。菩萨成就是四法者得无生法忍。何等四。诸佛平等。诸法平等。世界平等。众生平等。瞿夷。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得无生法忍。复成四法。何等四。玩乐四空。玩乐大悲三解脱门。玩乐方便六波罗蜜。玩乐禅定及五神通。是为四。复成四法。何等四。解知阴性即是菩提。知诸界性集于菩提。信菩提性即是界性...(第0158部~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四卷)
...盖。如是比像无世俗义。唯以道品而相娱乐。以四禅定而行正受。佛言。持人。其妙慧超王如来。寿八十亿垓百千劫。其国土人寿三十亿垓。当尔世时无有国王典制万民。唯以妙慧超王如来至真为法王。咸共称曰无上道王。其妙慧超王如来至真。诸菩萨众能为一切。普决疑网多所欢悦颁宣菩萨无极法藏。时诸菩萨闻佛所说如是比像清净法力。五百菩萨一心精进夙夜殷勤。不想念坐不想求食。尽其形寿不念服饰。唯念至真无极道王。思是像法清净法力。以是一心德本所致。于彼寿终生于东方。去是佛土八千亿国。适生未久亦逮此法。识念不忘悉见宿命。睿哲聪明诸根通达。无所不睹探古知今。又其佛土。佛号无量华王。讲说经法。是五百人生彼佛土。寻时其身年如十六。即报父母出家捐业。行作沙门净修梵行。在其佛所奉行精进六十亿岁。佛语持人。于彼世时五百菩萨。如是比像。值见诸佛二十亿。普在其所夙夜精进。妙慧超王如来至真。使五百人于万劫中。值二万佛而授其决。当逮无上正真之道。以亿万劫供养奉事二万佛讫。是五百人皆同一劫次第成佛。是故持人。菩萨大士速欲逮成无上正真为最正觉。当精进学如是比像。清净慧力经典之要。夙夜勤修。勿得懈废为放逸行。所以者何。诸佛本学皆由精进。无逸为本致最正觉普具道品。佛皆识念往昔古世精进如是。见是十二亿诸佛世尊所生之处。当得意力探古知今无所不通。各各识知一切宿命。如近不远悉睹见之。皆由精进学是法故无放逸行。夙夜勤修未曾懈废。
尔时世尊以无...(第0161部~持人菩萨所问经四卷)
...如车轮。斯池中水自然八味。其土国王。有八万四千夫人婇女。中宫正后有二太子。一名无限意。二名无限界。其太子各十六。时二太子适卧寐。于梦中见如来形像。端正姝好紫摩金色。相好庄严威德巍巍。不可限量光照十方。梦中见是心中踊悦欣然无量。其二太子。从梦觉已心中坦然。各以宿怀识道正真。而叹颂曰。
我今夜梦见 天人中最胜
体紫摩金色 百福成其相
以在其梦中 观一切功勋
以得觐尊颜 怀悦豫无量
观圣神光明 犹日演晖曜
意中甚欢乐 超越一切众
威光极高峻 犹如宝山王
若目睹其形 靡不抱欣喜
佛告持人。其二太子见是瑞应。往见父母具说此意。我等兄弟今日夜梦中。目见如来至真。故启二亲欲往奉诣如来。兴现在世。教化以来久矣。我等放逸没五所欲不觉佛兴。而为五阴之所缚结。诸恶罗网之所覆蔽。在于自大无恭恪心。以斯迷惑。不见如来咨受道慧。二亲然之。时二太子启父母已。往诣意普玉王如来所。前稽首足。白世尊曰。罪盖所覆迷世荣禄。邪位所惑不时奉觐。咨受训诲惭愧形颜。世尊大哀威光见照。开发愚冥乃得奉觐。今欲请佛菩萨圣众。尽斯三月供以饮食衣服床卧具病瘦医药一切所安。其彼大城园观楼阁。父王所居严饰庄校。悬缯幢盖浴池莲华。启其二亲贡上如来。诸菩萨学诸声闻等。供佛圣众见尽三月一切所安。父母同心亦皆哀之。供养尽节辞其二亲。在如来所信无慕家。出家学净行作沙门。时意普玉王如来至真。见二太子舍国出家。察其志性。则为二人无限意无限界。班宣于斯晓了菩萨五阴衰品。二太子闻咸共启受。八万四千岁未曾睡寐。亦不思食复不寝卧。唯坐思义经行讽诵。八万四千岁未曾起想有他异念。常正精思畅五盛阴了之虚无。本末慌惚悉空不实。存在颠倒是。五盛阴以解如是。不能觉者迷惑其中。当修梵行。思是法已解达深义。不见盛阴之所归趣。志存大猷无所希冀。寿终之后生兜术天。其时如来灭度之后。从兜术天下还生世间阎浮利地大长者家。至年十六。夜卧梦中见如来像。在于梦中复从如来闻如是法晓了菩萨斯五盛阴诸种入品。从梦觉起心怀悲喜。于一万岁净...(第0161部~持人菩萨所问经四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二七卷
...寂志泥洹之要。又阿难。是诸菩萨。建立众生无上大安一切智业。又是菩萨以大士法志学道乘。建立佛道度诸众生。立诸声闻缘觉之地。观助佛法修菩萨行住于大道。斯诸族姓子。劝助众生行菩萨法。不料佛教咨启大雄。受立弘慈成一切智故功无限。佛言。阿难。由是正法。若千劫中若无数劫。不可计限亿百载劫。悬邈如是。诸佛世尊常不空间。展转相教。及余无数亿百千垓劫。转复相度使成佛。而无穷功故无限。所以者何。亿千百佛本住宿世。行菩萨业建立佛道。斯等之类在在所生。受是经典各用劝助。逮无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觉。将来之世无数菩萨。多所开化不可计众。以是劝助具足佛法。成无上正真之道也。如是阿难。诸族姓子训立众生一切智安无上大道。欲平等有法父母者。正当谓之诸佛菩萨道法父母。今是菩萨拥护自归普得自立。是所谓安颰陀和。桥曰兜等五百人等。则法父母。斯诸菩萨护是正典。族姓子族姓女等。不违佛教。亦不绝一切智本。于将来世临法欲没。为诸众生建立大护。住在大哀开益一切。以是劝助在于末世。而安护之不堕恶趣。令无数千亿菩萨若无数佛共嗟叹。是族姓子等功勋之德不能究竟。所以者何。是诸族姓名勋至德不可思议。
佛告阿难。佛无数劫亿千兆载。合集积累是正法宝。其受是法族姓子等。十方无数不可计会。诸佛世尊游无限土。今现在者咸共拥护。学是法者皆令安隐。佛言。阿难。天上世间。悉为是等诸族姓子。稽首敬礼归命咨受。十方诸佛悉嗟叹之。所演经法以示不逮。阿难。佛以豫印印是族姓决一切疑。若后末世受如是像无上正法。持讽诵说宣布同学。是族姓子及族姓女。以为疾近一切智业...(第0161部~持人菩萨所问经四卷)
...宣道化。是为四。复有四法。最后末世将护深法。何谓为四。一曰摄取精进在弊恶世受行正法。二曰若在厄难第一苦毒诤乱正法。所持法品人共斗时化令和合拥护正法。三曰行发忍辱具足仁和。四曰在于末世心不怀恨。往来周旋常行慈愍。是为四。得致深法疾逮一切智。
尔时颰陀和桥曰兜。五百菩萨及余菩萨。闻佛说是道品正法。咸住佛前心自念言。于后末世拥护正法。佛以右掌摩诸菩萨。而告之曰。诸族姓子。佛无数劫而积习是无上正真道。成大宝藏。甚用勤苦忍遭困厄。所济无限使得大安。舍身之安而忧一切。乃致道法成最正觉。以累仁等。若有学诵逮是法者。广为四辈而敷演义。若三品法欲毁坏时。当建立护尔乃震扬无极大光。佛重累族姓子等。如来犹父。诸贤如子。佛犹国君。诸仁如臣。父慈子孝君正臣忠。天下和平。吾无数劫习是正法道德宝藏。令普流布八极上下。诸天人民一切慈孝自归命佛。佛以大哀皆共蒙济。尔时诸菩萨众。从颰陀和桥曰兜等五百群众。稽首佛足前白佛言。承佛圣旨。任力尽意将护末世。佛所宣教惟愿如来建立垂恩。最后末世。令斯正法道宝之藏。使普流布八方上下。一切皆蒙。佛加威神说是法品。有无央数不可计会诸菩萨众。得一生补处。德本道慧皆以备悉。无数亿千诸天人民。皆发道心。佛悉授决。于将来世皆得佛道。各有名号。佛说如是。持人菩萨及一切菩萨。颰陀和桥曰兜等。五百群众。四部众会。诸天世人阿修罗。闻佛所说莫不欢喜。作礼而去。
...(第0161部~持人菩萨所问经四卷)
...十二由旬。四宝合成有七重堑。皆有栏楯七重行树。诸宝罗网遍覆其上。城堑诸树及上罗网。皆以黄金琉璃车渠马瑙四宝合成。一一大城各有五百园林。皆有七宝衣树充满其中。一一园林各有五百宝池。八功德水皆满其中。持世。是德益王有八万婇女。其大夫人有二子。一名无量意。二名无量力。持世。是二王子各年十六。梦中见佛端正无比如阎浮檀金幢。见大欢喜。觉已各说偈曰。
其一人言。
我今梦见二足尊 金色百福相庄严
成就无量诸功德 见已心得大欢喜
第二人言。
我梦见佛明如日 端正姝妙第一尊
犹如须弥众山王 巍巍高显见欢喜
持世。即时无量意无量力二子。诣父母所具说是事。白父母言。今我二人于梦中见佛。惟愿父母。当听我等俱诣佛所。佛久出世我等放逸不能觉知。没五欲泥。为色缚所缚。为受想行识缚所缚。我等在家。以放逸故。不能见佛。持世。是二王子为父母说是事已。即诣大意山王佛所。到已头面礼佛足。请佛及僧三月四事供养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于大城边庄严德益王所游园林。悬缯幡盖宝华覆地。奉佛及僧令止其中。其二王子三月之中。以一切乐具供佛及僧。供养已毕。于佛法中俱共出家。持世。其大意山王佛知此二王子深心所愿。而为广说是五阴十二入十八性菩萨方便经。于四万岁中终不睡眠。常不满腹食亦不倾卧。若坐若经行。又于四万岁中不念余事。但念五受阴虚妄空相。知是五受阴从颠倒起。通达是五受阴相毕。其年寿常修梵行。命终即生兜率天上。于佛灭后。还生阎浮提大居士家。至年十六复梦见佛。为说五阴十八性菩萨从方便经。闻是法已即觉惊怖。复于佛法。满万岁中常修梵行。亦复方便深观五阴十二入...(第0162部~持世经四卷)
...等。利益众生与无上乐。一切智人乐为求佛道者。皆作佛事。未入正位者令得声闻辟支佛地。以佛法化诸菩萨示教利喜。阿难。是诸菩萨能示教利喜诸菩萨众。为不断佛种故。为守护一切智种故。住于世间。阿难。是人过去本行菩萨道时。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皆使有佛不令断绝。亦于未来无量百千万那由他劫。皆使有佛亦不断绝。何以故。阿难。是诸菩萨本行菩萨道时。已令无量诸佛住于佛道。是诸菩萨世世护持教化成就百千万亿诸佛。皆使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是以后亦复教化无数百千万亿众生令住佛道。教化力故具足佛法。亦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难。是跋陀婆罗等。为与众生佛乐一切智慧乐故勤行精进。阿难。若人实说。何等是诸菩萨父母救舍依洲生。诸菩萨当说是跋陀婆罗伽罗诃达多等五百菩萨是。阿难。若人实问何等是诸菩萨种。当言跋陀婆罗伽罗诃达多等五百人是。如是善男子等。为不断佛种不断一切智慧种故。住于世间。是善男子等。亦于后世后五百岁。以是教化方便力故。以乐因缘令诸众生不堕三恶道中。亦令无量百千众生住菩萨乘。阿难。若干千佛说是善男子等功德不可得尽。何以故。是善男子等。成就如是不可思议功德。阿难。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所集法藏。是善男子等能受护持。阿难。我今以是无量亿劫所集法宝嘱累是人。是善男子等。为无量阿僧祇国土中现在诸佛之所护念。阿难。是善男子等。一切天人世间所应礼事。阿难。是人十方千佛。讲说法时常所赞叹。阿难我已印可...(第0162部~持世经四卷)
...敢当
令汝得财宝 然后亦吉祥
种恶得其殃 合家悉疾病
困者非一人 乃得虑灭性
皆是先世因 所以致危命
若能诲今身 灾邪悉流迸
汝是不吉人 故使居此间
中有邪魅鬼 恒来相流连
三魂及七魄 系缚在空山
恍惚既不定 终当堕深渊
产乳悉通利 男女皆聪明
梵天说神策 魔邪不得生
专心向正觉 礼拜无亏盈
渐渐增其福 禄位自来荣
前可寄财物 本不令生长
何忽说欺诳 过失非一两
可还此财宝 造经及形像
辄生轻慢心 必当堕罗网
五逆欺君父 谓之是长保
恐此有业报 世世生烦恼
意业所缠绵 是以不见好
子可自改心 归命无上道
我念汝一身 飘薄在军中
君主相护念 保令结始终
入阵常获胜 意勇必有功
此是梵天助 势力长无穷
为人怀弊恶 坐此危身命
五逆诬君父 恒与财利竞
诸天所不护 儿孙悉流迸
善当学忍辱 莫恣于情性
莫信于邪师 欺诳多误人
但自一心念 保离罪咎身
今虽见不好 后当生福因
子可悔众秽 正觉度苦人
汝欲货杂物 所向皆吉利
但当勤精进 财物自如意
牛马猪羊犬 长益而昌盛
疫鬼不得便 善神为汝记
虽言奉三宝 不行恭敬心
破斋毁经戒 言辄生丑音
轻慢于神明 罪报不可任
每行不善意 死入地狱深
汝家有十人 返逆无反覆
口舌相斗乱 言音难尽究
治生不获利 畜养不滋茂
...(第0163部~佛说大灌顶神咒经十二卷)
... 坐守财物亡
欲避路无从 是名不吉祥
自言信道德 精进常自守
内心怀不吉 后身堕饿鬼
骂詈无本末 谓师是老叟
传语后世人 师恩不可负
勤修于人务 福禄及子孙
如是之报应 皆由宿世恩
出入常见好 流布于宗门
世世所生处 梵释相哗諠
神通有大小 勿生不信心
人亦有贵贱 宿命所延任
何故助小魔 贡高发疑音
但当平等观 子息如诜林
所求多挂碍 疾病不能愈
昼夜生忧恼 泣泪如云雨
神策度世难 梵天之所许
斋戒修法会 心求自得叙
父母行不善 子孙多死亡
最后生一儿 复为人所伤
孤独无依怙 泣涕痛心肠
渐渐不吉利 寻复遇祸殃
子有好心行 奉法悉具足
君主相护念 视之如珠玉
正念皆如此 梵释相营卫
是语皆谓可 顺从心所欲
此人勤精进 持戒又具足
三归五戒神 乃有三十六
常随共拥护 所愿无毁辱
但当修善行 死不入地狱
回邪奉正法 无不获善报
寿命亦延长 财物不虚耗
世世蒙其福 吉利自然到
色力常鲜洁 吐气亦清妙
虽欲信正觉 无有坚固本
奄忽遭祸横 心中生退...(第0163部~佛说大灌顶神咒经十二卷)
...其身
若能归正觉 解脱罪苦身
魔邪之所作 鬼魅之所亲
僻偝好骂詈 动起惊四邻
堕落于水中 魂魄随流浪
作鬼属河神 长有萍泊忧
苦讁不能堪 复还从家求
灾耗四面起 生见无尽休
前行作五逆 常不信正法
邪心逐异道 每事怀余因
宗室相嫌恨 小语呼天神
怨对相牵引 众堕地狱身
汝家多财物 咒咀更相欺
今日得重病 皆是宿生疑
汤药不得行 此病不可治
大小乱相向 诸神不护之
六畜疫所害 非是人所治
皆从业缘报 绮语多所欺
不孝违师父 常轻怀狐疑
一到入地狱 亿劫无出期
精进莫杀生 杀者心不仁
后罪短命死 不得复人身
拘罗诸罪过 苦恼不生忻
正念不放逸 专心畏于神
军中何足贪 刀兵若在头
四面无所见 惟有诸髑髅
但当念道德 何能为他忧
保还得安隐 不使空劳躯
汝前取妇时 相视如鸳鸯
和合共为家 必令保久长
不悟忽中道 便欲相夭伤
斗诤不脱时 财物亦消亡
正觉久灭度 沙门承遗教
苦行修功德 受训金颜貌
浊世罪众生 轻贱为未效
百事不吉祥 坐生诸殃考
...(第0163部~佛说大灌顶神咒经十二卷)
...愿生者。皆悉随彼心中所欲应念而至。
佛告普广菩萨摩诃萨。汝不解我意。娑婆世界人多贪浊。信向者少习邪者多。不信正法不能专一。心乱无志实无差别。令诸众生专心有在。是故赞叹彼国土耳。诸往生者悉随彼愿无不获果。
普广菩萨复白佛言。若四众男女。若命未终若已终者。我今当劝修诸福业。得生十方诸佛刹也。佛言善哉普广菩萨摩诃萨。随意教导十方人也。普广菩萨语四辈言。若人临终未终之日。当为烧香然灯续明。于塔寺中表刹之上。悬命过幡转读尊经竟三七日。所以然者命终之人。在中阴中身如小儿。罪福未定应为修福。愿亡者神使生十方无量刹土。承此功德必得往生。亡者在世若有罪业应堕八难。幡灯功德必得解脱。若善愿应生父母在异方不得疾生。以幡灯功德。皆得疾生无复留难。若得生已。当为人作福德之子。不为邪鬼之所得便种族豪强。是故应修幡灯功德。诸过命者修行福业。至心恳恻应代亡者。悔过众罪罪垢即灭。为亡者修福。如饷远人无不获果。譬如世间犯罪之人。心中思惟望诸亲属。求诸大力救其危厄。今日烧香望得解脱。为亡者称其名号修诸功德。以福德之力缘是解脱亦复如是。径生十方无愿不得。
普广菩萨又白佛言。若人在世不归三宝不行法戒。若其命终应堕三涂受诸苦痛。其人临终方欲精诚归命三宝。受行法戒悔过罪衅。发露忏谢改更修善。临寿终时闻说经法。善师化导得闻法音。欲终之日生是善心得解脱不。佛言普广菩萨摩诃萨。若有男子善女人等。临终之时...(第0163部~佛说大灌顶神咒经十二卷)
...厄。今日烧香望得解脱。为亡者称其名号修诸功德。以福德之力缘是解脱亦复如是。径生十方无愿不得。
普广菩萨又白佛言。若人在世不归三宝不行法戒。若其命终应堕三涂受诸苦痛。其人临终方欲精诚归命三宝。受行法戒悔过罪衅。发露忏谢改更修善。临寿终时闻说经法。善师化导得闻法音。欲终之日生是善心得解脱不。佛言普广菩萨摩诃萨。若有男子善女人等。临终之时得生此心。无不解脱众苦者也。所以者何如人负债依附王者。债主便畏不从求财。此譬亦然天帝放赦阎罗除遣。及诸五官伺候之神。反更恭敬不生恶心。缘此福故不堕恶道解脱厄难。随心所愿皆得往生。
普广菩萨复白佛言。又有众生不信三宝不行法戒。或时生信或时诽谤。或时父母兄弟亲族。卒得病苦缘此命终。或堕在三涂八难之中。受诸苦恼无有休息。父母兄弟及诸亲族。为其修福为得福不。佛言普广。为此人修福七分之中为获一也。何故尔乎。缘其前世不信道德。故使福德七分获一。若以亡者严身之具。堂宇室宅园林浴池以施三宝。此福最多功德力强。可得拔彼地狱之殃。以是因缘便得解脱。忧苦之患长得度脱。往生十方诸佛净土。
普广菩萨复白佛言。若四辈男女善解法戒。知身如幻精勤修习行菩提道。未终之时逆修三七。然灯续明悬缯旛盖。请召众僧转读尊经。修诸福业得福多不。佛言普广其福无量不可度量。随心所愿获其果实。普广菩萨白佛言。世尊若四辈男女。若临终时若已过命。是其亡日我今亦劝。造作黄幡悬着刹上。使获福德离八难苦。得生十方诸佛净土。幡盖供养随心所愿至成菩提。幡随风转...(第0163部~佛说大灌顶神咒经十二卷)
...十方诸佛净土。幡盖供养随心所愿至成菩提。幡随风转。破碎都尽至成微尘。风吹幡尘其福无量。幡一转时转轮王位。乃至吹尘小王之位。其报无量。灯四十九照诸幽冥苦痛众生蒙此光明皆得相见。缘此福德拔彼众生悉得休息。
佛告普广若四辈男女。若行斋戒心当存想。请十方僧。不择善恶持戒毁戒高下之行。到诸塔寺请僧之时。僧次供养无别异想。其福最多无量无边。若值罗汉四道果人及大心者。缘此功德受福无穷。一闻说法可得至道无上涅槃。
佛告普广及大众人民天龙八部诸鬼神等。各各谛听思惟吾言。我今欲于此大众之中。说那舍长者本昔因缘罪福之事。此大长者居罗阅只国。恒修仁义饥穷乏者。沙门婆罗门诸求索者。悉欲供养无所遗惜。父母大悭无供养心。长者有缘行至他方。晨朝澡洗着衣结束已毕。跪拜父母叉手白言。今有缘事往至他方。有少财物分为三分。一分供养供给父母。一分珍宝施诸沙门及贫之者。余有一分自欲持行。父母言受。于儿行后修诸福德。若有人来从求索者悉当施与。于是长者便辞父母远至他方。如是去后父母邪见无念子心。沙门婆罗门及贫乏者往从乞丐。悭贪邪见无施与心。子行去后。若干日数应还到舍。父母计其应还归家。往到市所。取猪羊骨头蹄膏血。果蓏杂谷持散家中。那舍长者从远方还。见其父母欢喜无量。接足礼拜问讯起居。父母亦复欢喜踊跃语那舍言。我于汝行后为汝设福。沙门婆罗门国中孤老贫穷乞者。以汝财物悉施与之。儿闻设福布施贫乏心大欢喜。又语儿言我亦复请诸沙门设福始竟。今日家中草秽狼藉犹未扫除。儿见狼藉相貌如是。信其父母为设福德。倍复欢喜踊跃无量。久后之间父母衰老。得诸病苦便即命终。那舍即便殡殓尸骸。安厝粗毕。从父母命终转读尊经。烧香礼拜歌咏赞叹无一时废。竟于三七经声不绝。作是思惟我父母在世。极忧念我多修福德。今我又复请诸圣众。想我父母缘此功德故。应往生十方刹土。供养恭敬面见诸佛。
于是那舍忽得重病。奄便欲死唯心上暖。家中大小未便殡敛。至七日后乃得苏解。家中问言那舍长者病苦如是。本死今苏从何而来。长者那舍...(第0163部~佛说大灌顶神咒经十二卷)
...白言。今有缘事往至他方。有少财物分为三分。一分供养供给父母。一分珍宝施诸沙门及贫之者。余有一分自欲持行。父母言受。于儿行后修诸福德。若有人来从求索者悉当施与。于是长者便辞父母远至他方。如是去后父母邪见无念子心。沙门婆罗门及贫乏者往从乞丐。悭贪邪见无施与心。子行去后。若干日数应还到舍。父母计其应还归家。往到市所。取猪羊骨头蹄膏血。果蓏杂谷持散家中。那舍长者从远方还。见其父母欢喜无量。接足礼拜问讯起居。父母亦复欢喜踊跃语那舍言。我于汝行后为汝设福。沙门婆罗门国中孤老贫穷乞者。以汝财物悉施与之。儿闻设福布施贫乏心大欢喜。又语儿言我亦复请诸沙门设福始竟。今日家中草秽狼藉犹未扫除。儿见狼藉相貌如是。信其父母为设福德。倍复欢喜踊跃无量。久后之间父母衰老。得诸病苦便即命终。那舍即便殡殓尸骸。安厝粗毕。从父母命终转读尊经。烧香礼拜歌咏赞叹无一时废。竟于三七经声不绝。作是思惟我父母在世。极忧念我多修福德。今我又复请诸圣众。想我父母缘此功德故。应往生十方刹土。供养恭敬面见诸佛。
于是那舍忽得重病。奄便欲死唯心上暖。家中大小未便殡敛。至七日后乃得苏解。家中问言那舍长者病苦如是。本死今苏从何而来。长者那舍语其家言。我数日来。善神将我。示以福堂无极之乐。又到地狱靡不经历。眼中所睹唯苦痛耳。今我又见饿鬼住处。所生父母在中受苦。见我来看悲号懊恼。欲求免脱不能得出。我思父母在世之时。大修福德意谓生天。而更堕在饿鬼狱中受诸苦恼。那舍长者说此语已。向其家中懊恼流泪。我今家中当作何方功德之力。拔我父母使得解脱。那舍长者又自思惟。我父母昔病苦之时。大修福德欲终未终。及命终已然灯续明。转经行道斋戒一心。乃至三七未曾懈废。而今父母而更生此罪苦地狱。必当有意便问亲族及诸耆宿。耆宿答言我不了此深妙之事。可往咨问佛世尊也。于是长者便往到佛所。头面作礼胡跪合掌。而白佛言欲有启请。唯愿世尊慈愍不怪。 |
|
|
|
|
|
|
|
佛言便说。长者那舍说向因缘。父母在世常修福德。及命终后为供三七至安厝毕。谓言生天而更堕在地狱中。已问耆宿耆宿不了。今故问佛为我决疑。缘我重病奄便欲死。七日乃苏。善神将我经历地狱靡不周遍。...(第0163部~佛说大灌顶神咒经十二卷)
...粗毕。从父母命终转读尊经。烧香礼拜歌咏赞叹无一时废。竟于三七经声不绝。作是思惟我父母在世。极忧念我多修福德。今我又复请诸圣众。想我父母缘此功德故。应往生十方刹土。供养恭敬面见诸佛。
于是那舍忽得重病。奄便欲死唯心上暖。家中大小未便殡敛。至七日后乃得苏解。家中问言那舍长者病苦如是。本死今苏从何而来。长者那舍语其家言。我数日来。善神将我。示以福堂无极之乐。又到地狱靡不经历。眼中所睹唯苦痛耳。今我又见饿鬼住处。所生父母在中受苦。见我来看悲号懊恼。欲求免脱不能得出。我思父母在世之时。大修福德意谓生天。而更堕在饿鬼狱中受诸苦恼。那舍长者说此语已。向其家中懊恼流泪。我今家中当作何方功德之力。拔我父母使得解脱。那舍长者又自思惟。我父母昔病苦之时。大修福德欲终未终。及命终已然灯续明。转经行道斋戒一心。乃至三七未曾懈废。而今父母而更生此罪苦地狱。必当有意便问亲族及诸耆宿。耆宿答言我不了此深妙之事。可往咨问佛世尊也。于是长者便往到佛所。头面作礼胡跪合掌。而白佛言欲有启请。唯愿世尊慈愍不怪。佛言便说。长者那舍说向因缘。父母在世常修福德。及命终后为供三七至安厝毕。谓言生天而更堕在地狱中。已问耆宿耆宿不了。今故问佛为我决疑。缘我重病奄便欲死。七日乃苏。善神将我经历地狱靡不周遍。以是因缘得见父母在苦剧地。修福如此而更堕罪。不解所以今故问佛。唯愿世尊解释我疑。修何福业令我父母。解脱厄难不遭苦患。悉得生天封受自然。快乐无极得涅槃道。
佛语长者汝一心谛听我之所说。汝前欲行往至他方。留财宝物与汝父母。令汝父母修诸福德。父母邪见欺诳于汝。实不修福妄言为作修诸福缘。以悭贪故堕彼地狱。长者闻佛神口所说。疑惑永除作如是言。是我之过非父母咎。即于佛前代其父母。悔过此罪悭贪之殃。长者父母于彼地狱小得休息。
佛语长者今我借汝天眼。使汝得见父母。休息长者于是承佛。威神见其父母皆得。休息那舍长者又白佛言今者又当作何福业使我父母解。脱彼苦。佛语长者今请诸圣众。安居三月行道欲竟。可还家中作百味饮食之具种种甘美。以好净器盛持供养。及好衣服种种华香。金银珍宝杂碎供具以施于僧...(第0163部~佛说大灌顶神咒经十二卷)
...心。乃至三七未曾懈废。而今父母而更生此罪苦地狱。必当有意便问亲族及诸耆宿。耆宿答言我不了此深妙之事。可往咨问佛世尊也。于是长者便往到佛所。头面作礼胡跪合掌。而白佛言欲有启请。唯愿世尊慈愍不怪。佛言便说。长者那舍说向因缘。父母在世常修福德。及命终后为供三七至安厝毕。谓言生天而更堕在地狱中。已问耆宿耆宿不了。今故问佛为我决疑。缘我重病奄便欲死。七日乃苏。善神将我经历地狱靡不周遍。以是因缘得见父母在苦剧地。修福如此而更堕罪。不解所以今故问佛。唯愿世尊解释我疑。修何福业令我父母。解脱厄难不遭苦患。悉得生天封受自然。快乐无极得涅槃道。
佛语长者汝一心谛听我之所说。汝前欲行往至他方。留财宝物与汝父母。令汝父母修诸福德。父母邪见欺诳于汝。实不修福妄言为作修诸福缘。以悭贪故堕彼地狱。长者闻佛神口所说。疑惑永除作如是言。是我之过非父母咎。即于佛前代其父母。悔过此罪悭贪之殃。长者父母于彼地狱小得休息。
佛语长者今我借汝天眼。使汝得见父母。休息长者于是承佛。威神见其父母皆得。休息那舍长者又白佛言今者又当作何福业使我父母解。脱彼苦。佛语长者今请诸圣众。安居三月行道欲竟。可还家中作百味饮食之具种种甘美。以好净器盛持供养。及好衣服种种华香。金银珍宝杂碎供具以施于僧。令汝得福使汝父母解脱此难。不复更受饿鬼形也。
长者那舍即如佛言。还家供办不违尊教作供养已。缘此生天封受自然无为快乐。汝今欲见汝父母所生宫殿处不。今更以威神。令汝得见不复受苦。长者承佛威神之力。见其父母生在天上。诸天娱乐自在随意无复挂碍。佛告那舍罪福如是不可不慎。如长者眼所见心所开。故言自作自得非天与人。如长者父母。虽在饿鬼其罪小轻。一切饿鬼受罪甚重不可具说。长者父母其罪轻者。有小福德扶接使尔。长者修福竟于三七日。于诸饿鬼受罪轻也。所以然者前章中言。若人在世不识三宝。不修斋戒无善师教。过命已后兄弟父母。亲属知识为其修福。七分之中为获一也。是故长者父母有罪。虽在地狱饿鬼之中。受罪轻者缘修福故七分获一。...(第0163部~佛说大灌顶神咒经十二卷)
...父母修诸福德。父母邪见欺诳于汝。实不修福妄言为作修诸福缘。以悭贪故堕彼地狱。长者闻佛神口所说。疑惑永除作如是言。是我之过非父母咎。即于佛前代其父母。悔过此罪悭贪之殃。长者父母于彼地狱小得休息。
佛语长者今我借汝天眼。使汝得见父母。休息长者于是承佛。威神见其父母皆得。休息那舍长者又白佛言今者又当作何福业使我父母解。脱彼苦。佛语长者今请诸圣众。安居三月行道欲竟。可还家中作百味饮食之具种种甘美。以好净器盛持供养。及好衣服种种华香。金银珍宝杂碎供具以施于僧。令汝得福使汝父母解脱此难。不复更受饿鬼形也。
长者那舍即如佛言。还家供办不违尊教作供养已。缘此生天封受自然无为快乐。汝今欲见汝父母所生宫殿处不。今更以威神。令汝得见不复受苦。长者承佛威神之力。见其父母生在天上。诸天娱乐自在随意无复挂碍。佛告那舍罪福如是不可不慎。如长者眼所见心所开。故言自作自得非天与人。如长者父母。虽在饿鬼其罪小轻。一切饿鬼受罪甚重不可具说。长者父母其罪轻者。有小福德扶接使尔。长者修福竟于三七日。于诸饿鬼受罪轻也。所以然者前章中言。若人在世不识三宝。不修斋戒无善师教。过命已后兄弟父母。亲属知识为其修福。七分之中为获一也。是故长者父母有罪。虽在地狱饿鬼之中。受罪轻者缘修福故七分获一。今修福德供养众僧。以是因缘解脱众难故得生天。
佛告普广菩萨摩诃萨。若人未终临终之日。若已终竟又是终日。父母亲族知识朋友。为命终者修诸福业。斋戒一心洗浴身体着鲜洁之衣。一心礼敬十方诸佛。又当称扬十方佛号。别以华香供养诸佛。可得解脱忧苦之患。得升天上证泥洹道。
佛告普广菩萨摩诃萨。若未终时礼拜十方诸佛。命终之人所生之处常得值佛。千劫万劫亿万劫数。重罪之殃无不得脱。亦复当为说是灌顶无上章句。三世诸佛天中之天各皆顺本。三世如来说是无上总持章句。普广菩萨摩诃萨。汝当谛听我今为汝。及一切众生诸病苦者。若其临终若已终竟复是终日。闻此章句。所生之处当得见佛。不堕八难远于恶道。于是世尊在大众中。宣说诸佛无上章句。即作偈颂而说之曰。
波利富楼那 遮利三慢陀
达舍尼罗佉 摩诃毗罗诃
...(第0163部~佛说大灌顶神咒经十二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二八卷
...方怨贼偷窃恶人。怨家债主欲来侵陵。心当存念琉璃光佛。则不为害。以善男女礼敬琉璃光如来功德。所致华报如是。况果报也。是故吾今劝诸四辈。礼事琉璃光佛至真等正觉。
佛告文殊我但为汝。略说药师琉璃光佛礼敬功德。若使我广说是琉璃光佛无量功德。与一切人求心中所愿者。从一劫至一劫故无不周遍。其世间人若有着床痿黄困笃恶病。连年累月不差者。闻我说是药师琉璃光佛名字之时。横病之厄无不除愈。唯宿殃不请耳。
佛告文殊若男子女人。受三自归若五戒若十戒。若善信菩萨二十四戒。若沙门二百五十戒。若比丘尼五百戒若菩萨戒。若破是诸戒。若能至心一忏悔者。复闻我说药师琉璃光佛。终不堕三恶道中必得解脱。若人愚痴不受父母师友教诲。不信佛不信经戒不信圣僧。应堕三恶道中者。亡失人种受畜生身。闻我说是琉璃光佛善愿功德者即得解脱。
佛告文殊世有恶人。虽受佛禁戒触事违犯。或杀无道偷窃他人财宝。欺诈妄语淫他妇女。饮酒斗乱两舌恶口。骂詈毁人犯戒为恶。复祠祀鬼神。有如是过罪当堕地狱中。若当屠割。若抱铜柱若卧铁床。若铁钩出舌若洋铜灌口者。闻我说是药师琉璃光佛。无不即得解脱者也。佛告文殊其世间人豪贵下贱。不信佛不信经道不信沙门。不信有须陀洹。不信有斯陀含。不信有阿那含。不信有阿罗汉。不信有辟支佛。不信有十住菩萨。不信有三世之事。不信有十方诸佛。不信有本师释迦文佛不信人死神明更生。善者受福恶者受殃。有如是之罪应堕恶道...(第0163部~佛说大灌顶神咒经十二卷)
...弗所。前稽首礼而立一面。白言。我闻大师功名远称。吾故从他方大国来诣维耶离。今者大师是我世尊。当为和上愿见敕教。当顶受其命睹如瞿昙。吾未曾闻大沙门说柔顺妙法。彼时审裸形子曰。善哉善哉。仁者不久即当了我法律之行。所以者何。用至心故。于是审裸形子自告其众。汝等当与此五百学志俱悦和合通同为行。转相受法化等共学经义。假使此五百人有所说。卿等便当谛受善思念之。尔时文殊师利与五百学志等辈。聚会稍现其行审谛功德戒。遂踰于本而普自现。于其中间赞说三宝。亦复叹咏审裸形子正德之行。舍是因缘所讲便默而止。时外道人异日更会。文殊师利言。如我等仁者经书所说讽诵讲义。以是观之。沙门瞿昙有审谛德。所以者何。生大豪家种姓具足。父母苗裔清净帝王转轮圣种。一相有百福功德。我闻初始生时。释梵奉敬皆动天地。三千世界而无受取。堕地而行至于七步。举手而言。我为天上天下最尊。当为众庶断生老病死。龙王吐水释梵共浴。诸天人民弦鼓伎乐放大光明休息众恶道。一切诸根皆而具足。及于其本不具足者。皆令群生去尘劳恚悉使安隐。相师梵志豫说瑞应。若在家者作转轮圣王。假使出家便当得佛。则为法王而转珐輪。然后弃国捐王在佛树下。降伏亿百千魔及官属。致得正觉便转珐輪无能当者。为诸沙门梵志天龙鬼神梵天及世间人民。说经讲义。上中亦善其竟亦善。所谓上亦善者。身行善口言善心念善。中亦善者。其意甚谛戒禁具足超踰众智。竟亦善者以得脱空无想无愿之法门。又上亦善者信寂无放...(第0164部~佛说文殊师利现宝藏经二卷)
...师利。即便化作五百异道自为师范。将五百弟子往诣萨遮尼干子所。顶礼其足。白萨遮言。我遥承闻大师名德故。远而来至毗舍离。汝是我师我为弟子。愿见纳受垂愍教诲。令我不见沙门瞿昙。令我不闻彼相违法。萨遮答言。善哉善哉。汝得纯净。不久当解我调伏法。尔时萨遮即便宣令己之徒众。此五百摩纳。自今以去和合同住互相咨问。彼若所说汝专心受。尔时文殊师利童子。及五百化弟子。听次第坐。受用尼揵戒法。威仪殊胜于彼。时时赞说三宝功德。亦复赞叹萨遮功德。令彼诸人心相亲附。复于异时知众已集。文殊师利便作是言。我等所行咒术经书毗提遮经。若读诵时。沙门瞿昙所有功德。有入我等经中来者。是沙门瞿昙有实法功德。何以故。是沙门瞿昙所生成就。父母清净转轮王种。以百福相庄严其身。又闻生时大地震动释梵扶侍。自行七步口出是言。我于一切世中最胜世中最大。我今当为灭诸生死。空中自然出生二水释梵洗浴。人天伎乐不鼓自鸣。放大光明遍照世界。灭诸恶道聋盲视听。当于是时一切众生不为结恼。安乐无为。婆罗门相。若不出家作转轮王。若其出家作佛法王。而彼瞿昙舍转轮王位出家修道。于道场上降伏百亿魔。成菩提道转妙珐輪。沙门婆罗门。魔梵及世。若天若人。一切世间无能转者。所说真正初中后善。云何初善。谓身善行口意善行。云何中善。学行胜戒学胜定胜慧。云何后善。谓空三昧解脱法门。无相三昧解脱法门。无愿三昧解脱法门。复次初善者信欲不放逸。中善者定念一处。后善者善妙智慧。复次...(第0165部~大方广宝箧经二卷)
...,曼殊室利,药师琉璃光如来所有诸愿及彼佛土功德庄严,乃至穷劫说不可尽。彼佛国土一向清净,无女人形离诸欲恶,亦无一切恶道苦声,琉璃为地,城阙、垣墙、门窗、堂阁、柱梁、斗拱、周匝罗网,皆七宝成如极乐国,净琉璃界庄严如是。于其国中,有二菩萨摩诃萨,一名日光,二名月光,于彼无量无数诸菩萨众最为上首,持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正法之藏。是故,曼殊室利,信心善男子、善女人,应当愿生彼佛国土。”
尔时,世尊复告曼殊室利童子言:“曼殊室利,或有众生不识善恶,多贪无厌,不知布施及施果报,愚痴无智,阙于信根,聚财护惜不欲分施。此等众生无施心故,见乞者来,其心不喜如割身肉。复有无量悭贪众生,自不受用,亦不欲与父母、妻子,况奴婢、作使及余乞人!此等众生人间命终,生饿鬼道或畜生道。由昔人间曾得闻彼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故,或在鬼道,或畜生道,如来名号暂得现前,即于念时彼处命终还生人道,得宿命智,怖畏恶趣,不乐欲乐,好行慧施,赞叹施者,一切所有悉能舍施,渐以头、目、手、足、血、肉、身分皆与求者,况余财物!
“复次,曼殊室利,有诸众生,虽奉如来受持学句,然破戒、破行、破于正见;或受学句,护持禁戒,然不求多闻,不解如来所说修多罗中甚深之义;或复多闻而增上慢,自是非他,嫌谤正法,为魔伴党。此等痴人,及余无量百千俱胝那由他众生行邪道者,当堕地狱。此等众生应于地狱流转无期,以得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故,于...(第0166部~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一卷)
...苦趣。”
佛言:“阿难,若彼如来所有名号入其耳中,此人堕恶道者无有是处。阿难,诸佛境界诚为难信!汝今信受,应知皆是如来威力。非一切声闻、辟支佛地所能信受,唯除一生补处菩萨摩诃萨。阿难,人身难得,于三宝中信敬尊重亦难可得,闻彼如来名号倍难于此。阿难,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无量菩萨行、无量诸巧便、无量旷大愿,我欲一劫若过一劫说彼如来菩萨行愿,乃至穷劫,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昔所行及殊胜大愿,亦不究尽。”
尔时,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曰救脱,即从座起,偏露一[骨+專],右膝著地,向婆伽婆合掌曲躬白言:“大德世尊,于未来世当有众生身婴重病,长患羸瘦,不食饥渴,喉唇干燥,死相现前,目无所见,父母、亲眷、朋友、知识啼泣围绕。其人尸形卧在本处,阎摩使人引其神识,置于阎摩法王之前。此人背后有同生神,随其所作若罪若福一切皆书,尽持授与阎摩法王。时阎摩法王推问其人算计所作,随善随恶而处分之。若能为此病人归依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如法供养,即得还复。此人神识得回还时,如从梦觉皆自忆知。或经七日,或二十一日,或三十五日,或四十九日,神识还已,具忆所有善恶业报。由自证故,乃至失命不造恶业。是故信心善男子、善女人,应当供养药师如来。”
尔时,慧命阿难问救脱菩萨言:“善男子,应云何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也?”
救脱菩萨言:“大德阿难,若有患人欲脱重病,当为此人七日七夜受八分斋,当以...(第0166部~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一卷)
...愿及彼佛土功德庄严,我若一劫若一劫余说不能尽。然彼佛土一向清净,无有女人,亦无恶趣及苦音声,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阙、宫阁、轩窗、罗网皆七宝成,亦如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等无差别。于其国中有二菩萨摩诃萨,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无量无数菩萨众之上首,悉能持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正法宝藏。是故,曼殊室利,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等,应当愿生彼佛世界。”
尔时,世尊复告曼殊师利童子言:“曼殊室利,有诸众生不识善恶,唯怀贪吝,不知布施及施果报,愚痴无智,阙于信根,多聚财宝勤加守护,见乞者来其心不喜,设不获已而行施时,如割身肉深生痛惜。复有无量悭贪有情,积集资财,于其自身尚不受用,何况能与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及来乞者?彼诸有情从此命终,生饿鬼界或傍生趣,由昔人间曾得暂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故,今在恶趣暂得忆念彼如来名,即于念时从彼处没还生人中,得宿命念,畏恶趣苦,不乐欲乐,好行惠施,赞叹施者,一切所有悉无贪惜,渐次尚能以头、目、手、足、血、肉、身分施来求者,况余财物!
“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虽于如来受诸学处,而破尸罗;有虽不破尸罗,而破轨则;有于尸罗、轨则虽得不坏,然毁正见;有虽不毁正见,而弃多闻,于佛所说契经深义不能解了;有虽多闻而增上慢,由增上慢覆蔽心故,自是非他,嫌谤正法,为魔伴党。如是愚人自行邪见,复令无量俱胝有情堕大险坑。此诸有情,应于地狱、傍生、鬼趣流转...(第0167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
...,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至心受持不生疑惑,堕恶趣者无有是处。阿难,此是诸佛甚深所行,难可信解。汝今能受,当知皆是如来威力。阿难,一切声闻、独觉及未登地诸菩萨等,皆悉不能如实信解,唯除一生所系菩萨。阿难,人身难得,于三宝中信敬尊重亦难可得,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复难于是。阿难,彼药师琉璃光如来无量菩萨行、无量善巧方便、无量广大愿,我若一劫若一劫余而广说者,劫可速尽,彼佛行愿善巧方便无有尽也。”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曰救脱,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曲躬合掌,而白佛言:“大德世尊,像法转时,有诸众生,为种种患之所困厄,长病羸瘦不能饮食,喉唇干燥,见诸方暗,死相现前,父母、亲属、朋友、知识啼泣围绕。然彼自身卧在本处,见琰魔使引其神识至于琰魔法王之前。然诸有情有俱生神,随其所作若罪若福皆具书之,尽持授与琰魔法王。尔时,彼王推问其人,算计所作随其罪福而处断之。时彼病人亲属知识,若能为彼归依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请诸众僧转读此经,燃七层之灯,悬五色续命神幡,或有是处彼识得还,如在梦中明了自见。或经七日、或二十一日、或三十五日、或四十九日,彼识还时如从梦觉,皆自忆知善不善业所得果报。由自证见业果报故,乃至命难亦不造作诸恶之业。是故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皆应受持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随力所能恭敬供养。”
尔时,阿难问救脱菩萨曰:“善男子,应云何恭敬供养彼世尊药师...(第0167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
...贾事,令心扰乱,废修菩提殊胜善法,于生死中不能出离,各各备受无边苦恼,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衣服、饮食、资生之具、金银珍宝随愿充足,所有善根皆得增长,亦不舍离菩提之心,诸恶道苦咸蒙解脱,乃至菩提。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于十方界所有众生,若为寒热饥渴逼身受大苦恼,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先世罪业悉皆消灭,舍诸苦恼受人天乐,乃至菩提。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于十方界若有女人,贪淫烦恼常覆其心,相续有娠深可厌恶,临当产时受大苦恼,若我名字暂经其耳或复称念,由是力故,众苦皆除,舍此身已常为男子,乃至菩提。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或与父母、兄弟、姊妹、妻子、眷属及诸亲友行险难处,为贼所侵受诸苦恼,暂闻我名或复称念,由是力故,解脱众难,乃至菩提。
“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行于闇夜作诸事业,被恶鬼神之所恼乱极生忧苦,暂闻我名或复称念,由是力故,从闇遇明,诸恶鬼神起慈悲意,乃至菩提。
“第六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行鄙恶事,不信三宝,智慧鲜少,不修善法,根、力、觉、道、念、定、总持皆不修习,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智慧渐增,三十七品悉皆修学,深信三宝,乃至菩提。
“第七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意乐鄙劣,于二乘道修行而住,弃背无上胜妙菩提,若能至心称我名者,舍二乘见,于无上...(第0168部~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二卷)
...正等觉,有无量亿万菩萨围绕现在说法。曼殊室利,彼佛如来从初发心行菩萨道时,发四大愿。云何为四?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造作种种屠害之业断诸生命,由斯恶业受地狱苦,设得为人短寿多病,或遭水火刀毒所伤当受死苦,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所有恶业悉皆消灭,无病长寿不遭横死,乃至菩提。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作诸恶业盗他财物当堕恶趣,设得为人生贫穷家,乏少衣食常受诸苦,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所有恶业悉皆消灭,衣服、饮食无所乏少,乃至菩提。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更相凌慢共为仇隙,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各起慈心犹如父母,乃至菩提。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贪欲、瞋恚、愚痴所缠,若出家、在家男女七众,毁犯如来所制学处造诸恶业,当堕地狱受诸苦报,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所有恶业悉皆消灭,断诸烦恼,敬奉尸罗,于身语心善能防护,永不退转乃至菩提。
“曼殊室利,是为彼佛如来、应、正等觉行菩萨道时,所发四种微妙大愿。曼殊室利,又彼如来所居佛土广博严净,地平如掌皆以宝成,常有香气如妙栴檀。复以香树而为行列,天妙珠璎、摩尼等宝处处垂下。多有浴池天宝严饰,香水盈满众德皆具。于其四边悬妙缯彩,街衢八道随处庄严。所有众生无诸烦恼及忧悲苦,亦无女人,多是住地诸菩萨众。胜妙音乐不鼓自鸣,演说大乘...(第0168部~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二卷)
...尔时,佛告曼殊室利:“彼药师琉璃光如来行菩萨道时,所发大愿及彼佛土功德庄严,我于一劫若过一劫说不能尽。然彼佛土纯一清净,无诸欲染,亦无女人及三恶趣苦恼之声,以净琉璃而为其地,城阙、宫殿及诸廊宇、轩窗、罗网皆七宝成,亦如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于彼国中有二菩萨,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于彼无量菩萨众中而为上首,能持彼佛正法宝藏。是故,曼殊室利,若有净信男子、女人,应当愿生彼佛世界。
“复次,曼殊室利,若有众生不识善恶,唯怀贪惜,不知惠施及施果报,愚痴少智无有信心,多畜珍财勤劳守护,见乞者来心生不喜,设不获已行惠施时,如割身肉深生吝惜。复有无量悭贪有情积集资财,然于自身尚不能用,况当供给父母、妻子、奴婢、仆使及来乞者?彼诸有情从此命终,生饿鬼中或傍生趣,由昔人间曾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故,虽在恶趣还得忆念彼如来名,即于彼没生在人中,得宿命智,念畏恶趣苦,不乐欲乐,好行惠施,赞叹施者,所有财物无悭吝心,渐次尚能以头、目、手、足、血、肉、身分施来求者,况余财物!
“复次,曼殊室利,若复有人,归依世尊受诸学处,而破坏戒威仪及坏正见;诸有持戒、正见,不求多闻,于佛所说契经深义不能解了;虽有多闻而怀憍慢,由慢心故自是非他,嫌谤正法,为魔伴党。如是愚人自行邪见,复令无量百千俱胝有情堕大险坑。此诸有情堕于地狱、傍生、鬼趣,若曾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由彼如来本愿威力,于地狱中忆佛名号,...(第0168部~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二卷)
...?’由此不信便生诽谤,彼于长夜失大利乐堕诸恶趣。”
佛告阿难:“彼诸有情若得耳闻诸佛名号,堕恶趣者无有是处,唯除定业不可转者。阿难,此是诸佛甚深境界难可信解,汝能信受,当知皆是如来威力。阿难,一切声闻及独觉等皆不能知,唯除一生补处菩萨。阿难,人身难得,于三宝中信敬尊重亦难可得,得闻七佛如来名号复难于是。阿难,彼诸如来无量菩萨行、无量巧方便、无量广大愿,如是行愿善巧方便,我若一劫若过一劫说不能尽。”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曰救脱,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言:“世尊,于后末世像法起时,若有众生为诸病苦之所逼恼,身形羸瘦不能饮食,喉唇干燥,目视皆暗,死相现前,父母、亲属、朋友、知识啼泣围绕。身卧本处,见彼琰魔法王之使,引其神识将至王所。然诸有情有俱生神,随其所作善恶之业,悉皆记录授与彼王,王即依法问其所作,随彼罪福而处断之。是时病人亲属知识,若能为彼归依诸佛,种种庄严如法供养,而彼神识或经七日、或二七日,乃至七七日,如从梦觉复本精神,皆自忆知善不善业所得果报,由自证见业报不虚,乃至命难亦不造恶。是故净信男子、女人,皆应受持七佛名号,随力所能恭敬供养。”
尔时,具寿阿难问救脱菩萨曰:“善男子,恭敬供养彼七如来,其法云何?”
救脱菩萨言:“大德,若有病人及余灾厄欲令脱者,当为其人七日七夜持八戒斋,应以饮食及余资具随其所有供佛及僧,昼夜六...(第0168部~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二卷)
...,咸唱善哉,右绕七匝。彼佛世尊同声唱言:“汝等一切人天大众,应如是知: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王、王子、妃后、大臣、寮庶之类,若于此咒受持读诵,听闻演说,以妙香华供养经卷,著新净衣在清净处持八戒斋,于诸含识常生慈愍,如是供养得无量福。若复有人有所祈愿,应当造此七佛形像,可于静处以诸香华、悬缯、幡盖、上妙饮食及诸伎乐而为供养,并复供养菩萨、诸天,在佛像前端坐诵咒,于七日中持八戒斋,诵满一千八遍,彼诸如来及诸菩萨悉皆护念,执金刚菩萨并诸释、梵、四天王等亦来拥卫此人,所有五无间罪一切业障悉皆消灭,无病延年,亦无横死及诸疾疫,他方贼盗欲来侵境、斗诤战阵、言讼仇隙、饥俭旱涝,如是等怖一切皆除,共起慈心犹如父母,有所愿求无不遂意。”
尔时,执金刚菩萨、释、梵、四天王,从座而起,合掌恭敬,礼释迦牟尼佛足,白言:“世尊,我等大众皆已得闻诸佛本愿殊胜功德,及见诸佛慈悲至此,令我众生亲承供养。世尊,若于其处有此经典,及七佛名陀罗尼法,流通供养乃至书写,我等悉皆承佛威力,即往其处拥护于彼。国王、大臣、城邑、聚落、男子、女人,勿令众苦及诸疾病之所恼乱,常得安隐,财食丰足,我等即是报诸佛恩。世尊,我等亲于佛前自立要誓。若有净信男子、女人,忆念我者,应诵此咒。”即说咒曰:
“但侄他 要窶莫窶 呾罗窶 么么窶具囇 诃呼(去) 醯(去) 末啰末啰末啰 竖树囇布囇 莎诃
“若有净信男子、...(第0168部~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二卷)
...食之。知味甘美。随比丘而行。不顾念乳母。便随至勇莫能胜佛所。则为佛作礼而坐一面。若那罗耶比丘。以所持钵得食。而与是儿令上其佛。儿则受之以上怛萨阿竭。其佛受食钵则为满。其儿所持钵食续如故。复以是食遍八万四千比丘。及菩萨万二千人。各各悉饱满。其儿所持食续复如故。佛以威神令儿欢喜。并蒙本之功德即为尽信。便前而住。即叹其佛。所持钵食而奉上。以应时满。其所持者亦不缺减。遍比丘及诸菩萨。其食续在。乃知佛尊亦不尽索。而复增益。其供养佛者。功德可重而增。佛语舍利弗。是儿以一钵食。乃至七日其食不减。满则如故。其佛阿波罗耆陀陀。教导其儿。自归佛及法比丘僧。授与五戒。教令悔过。劝助功德。乃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心。其儿父母求索子无所不遍。乃至怛萨阿竭所。前为佛作礼而住。其子见父母。前为作礼而誉言。我今入菩萨法。用一切故愿复发意。所以者何。难值佛故。语其父母视佛相及其种好。其慧无所不遍。其道以度。愿欲我身令得作沙门。所以者何。难与怛萨阿竭会故。父母即言。善哉善哉。随子之所欲欢乐子之所求。悉如子之愿。吾等亦复发心。当从汝为法。则今悉放其舍宅。亦复效汝而为沙门。佛语舍利弗。是儿之所言。父母及五百人。悉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心。悉于阿波罗耆陀陀佛所。皆作沙门。佛语舍利弗。汝之所疑者。即若那罗耶比丘者。文殊师利是。其时儿尊者子惟摩罗和耶者。则是我身。文殊师利以食与我。作其功德而令发心。是则本之初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心恩师。佛语舍利弗。汝欲知其今佛十种力四事无所畏。其智慧不可议。悉文殊师利之所发动。所以者何。心则是根本。佛复语舍利弗。如我身等不可数阿僧祇刹土诸佛。悉为文殊师利之所发动。号悉字释迦文佛。如是佛数。复有号为提式沸佛。复有号式佛。复有号提和竭佛。复有号惟卫佛。佛语舍利弗。悉说是诸佛字。从劫至劫未有竟时。皆悉文殊师利之所发动。今现在悉转珐輪中。有般泥洹者。中有行菩萨道者。中有在兜术...(第0170部~佛说阿阇世王经二卷)
...。其时儿尊者子惟摩罗和耶者。则是我身。文殊师利以食与我。作其功德而令发心。是则本之初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心恩师。佛语舍利弗。汝欲知其今佛十种力四事无所畏。其智慧不可议。悉文殊师利之所发动。所以者何。心则是根本。佛复语舍利弗。如我身等不可数阿僧祇刹土诸佛。悉为文殊师利之所发动。号悉字释迦文佛。如是佛数。复有号为提式沸佛。复有号式佛。复有号提和竭佛。复有号惟卫佛。佛语舍利弗。悉说是诸佛字。从劫至劫未有竟时。皆悉文殊师利之所发动。今现在悉转珐輪中。有般泥洹者。中有行菩萨道者。中有在兜术天上者。中有在母腹者。中有生者。中有舍家求佛者。中有坐佛树下者。中有成佛者。犹不可尽。佛谓舍利弗。文殊师利者。是菩萨之父母。是则为迦罗蜜。属所问者。何缘而置怛萨阿竭。而我之所得。悉蒙文殊师利恩。以为是恩故。其二百天子即时自念。诸法学者乃可有所成。吾等尚可。所以者何。今是释迦文佛。为文殊师利所发意自致成佛。我等何为懈怠。用是念故其心则坚。悉得尽信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心。文殊师利。以手变化而得钵。无所不感动。是谓本之学习。从是刹土乃到下方。过不可数人。皆悉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心。十方今现在诸佛。皆以珍宝华盖。用供养法故。悉覆三千大千之刹土。从其华盖尽闻其音。如释迦文佛之所言。皆文殊师利之所感动。
佛语舍利弗。若男子女人欲疾般泥洹者。当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心。所以者何。有人畏生死而不能发心。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心。...(第0170部~佛说阿阇世王经二卷)
...住吾我人者便作罪。贪身故而有身用。是故不离其中。阿阇世王复问。助贪爱者根为在何所。佛言无黠是。则复问。谁是无黠根。佛言。所作与念异。是故根。复问。何所与念异者。佛言。其本异所作谓是。复问。本异者何谓是。佛言。如幻所化无所有是故异。复问谁化者。佛言。无有造者是故化。复问。无所生无所有。当云何计。佛言。用无有生无所有故不可计。复问。所疑从何因缘起。佛言。无所据故。何谓无所据。佛言。如所说闻之则疑。是谓不据。复问。何所是道何所为信。佛言。脱于淫怒痴是为道。何所是信。佛言。不得诸法根本。其心不异是故为信。阿阇世王即言。善哉善哉。如怛萨阿竭所说。一切人所以不信者何。自作故。今我用恶人之言。敕令臣下自杀其父。用贪利国故。用贪财宝故。用贪利宰民故用贪利尊贵故。今我使臣下而害其父。贪身狐疑不能自解。若饮若食在戏乐。若在正殿听省国事。若在中宫五乐之欲。若独与众俱。昼夜而不忘。饮食则不能消。亦无其卧。颜色亦无和悦。时其心常怖据。知不离于泥犁。则复陈言。若盲者承佛所得眼目。若为水所溺者依佛而得脱。其有苦痛者佛而令得安。其有恐懅者佛而为作护。其有贫穷者佛能为作珍宝。其有失道径者能示于道路。佛以加大哀不以为勤剧。等心于一切坚固而作厚。常忍于苦乐不舍于一切人。今我身而怖懅。惟佛当加护。令危者而得安。身无有能救者。唯愿而得济。无所归者唯愿受其归命。譬若无眼目唯得而视瞻。如人之欲躄惟令而得往。今当入阿鼻乃至大泥犁。愿令得不入。惟怛萨阿竭今当为我解说吾之狐疑。令心而得开至死无余疑。令重...(第0170部~佛说阿阇世王经二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二九卷
...法故。亦当用食故。所以者何。今亦不失其法。亦令不失其食故。合两以作一。摩诃迦叶则答言。吾等常当忍不食当听其法。何以故。二诸深法常从是闻。摩诃迦叶则复问。今日与诸摩诃萨俱而食。文殊师利言。今所食处其人亦不离生死。亦不入泥洹。亦不过欲事。亦不以道证。所食处其食亦无所增无所减。亦于诸法无所持亦无所舍。摩诃迦叶言。其作是施与者。是为无极施与。则言诺受所请。文殊师利则自念。今当入城。所作当如佛之感动。作是念时。便得无所不感动三昧。则时沙河刹土平等如镜。诸丘墟山陵一切不现。其光明无所不接。其在泥犁勤苦。其痛则除悉得安隐。是刹诸人。用是时悉无淫怒痴。亦无妒心。亦无贡高。亦无起意。尔时诸人皆有慈心。展转相视若父若母。应时地为六反震动。诸欲天子诸色天子。以百种伎乐而供养文殊师利。并雨天华而散其上。从文殊师利所止。乃到城门尽索治严。以众华结为交路侠道两边。以名殊华悉布其地。已众绝宝而为帐幔覆盖其上。其道广六丈三尺。两边悉有栏楯。以众宝化而作树。间间行列侠道两边。则以宝作绳。縺缚诸树展转相连。其一树者香四面闻四十里。两树间化有水池。周匝其边悉有众宝以为拥障。以琉璃为饰。其水之沙沙者悉金。其水有八味。众华悉生其中。凫雁鸳鸯而走戏其间。一一树下当其根上。而有众宝之垛。其垛上者皆以珍宝而为香炉皆烧名香。一一垛者其女百人。各以莲华擎持栴檀名香。文殊师利作是三时。其威神无所不变化。文殊师利从座起着衣服。谓摩诃迦叶...(第0170部~佛说阿阇世王经二卷)
...其道无有瑕秽故。以入大逆道者。不去生死不见泥洹。所以者何。其道无已可往者而可近者。说是语时。阿阇世王便得疾信忍。则时三十二人。于文殊师利前皆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心。五百臣下悉得须陀洹道。其罗阅国民塞满宫门。欲见文殊师利说法。文殊师利则时以足大指指地。宫壁及地悉为琉璃。一切在外皆见宫中诸菩萨比丘僧。若人照境自见其形。尔时所视悉亦了了。皆听文殊师利所说法。八万四千人。悉得须陀洹道。复有五百人。悉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心。文殊师利为王及宫中臣下诸人说法已。各令安隐。便从坐起。与诸菩萨比丘僧俱而出宫门。王阿阇世及宫中官属。俱而送之出于城门之外。见树下有人。而大呼我自杀其母。是人当得脱者。文殊师利化作一人。与父母俱行。父母言。是故正道。可从是行。其子言。非是正道。如是至再三。与父母共诤。便起意还杀父母。前呼杀母者。见是人而杀父母。便于边举声。而与其化人杀父母者便自陈说。我所作为非法所载怨杀父母。其一人则念。我独杀母耳。是人杀父母其罪甚重。如子所受我尚轻微。化人则语一人。我不如往到佛所。佛者无所归者而受其归。而无护者而为作护。如佛所语。我当承教不敢违失。其教化人便向道。其一人即随其后。如是人所受法。我亦如是。虽尔我尚嗟之。俱共啼哭而行。已到佛所前作礼而住。便自白。我作非法而妄杀父母。佛言。善哉善哉。如子之所言至诚无异。所以者何。不覆藏作罪故。乃至怛萨阿竭前。所说事如佛则言。勿恐莫懅随我所言。其化人言。如佛所教惟哀加护。佛言。还自观心之法。视持过去当来今现在心。持何等心而杀父母。佛则复言。已过去心已灭已尽。亦不可见处。亦不可见所在。当来心不可说。所以者何。未生未有故。无有故。无有想无有念。今现在心亦无所住止。若心起意则灭。亦不合聚。亦不可知去至何所。从何所来。亦不可知青。亦不知赤白黄黑。心者不可见。亦无有形。亦复不可得持。亦无有伴。譬如幻。于身亦不可见在内。亦不见在外。亦不见中间。佛言。心者亦不可从爱可见。亦不可从嗔怒可见。若卧出于梦可见其心。若作若无所作。心亦无所与无所...(第0170部~佛说阿阇世王经二卷)
...共诤。便起意还杀父母。前呼杀母者。见是人而杀父母。便于边举声。而与其化人杀父母者便自陈说。我所作为非法所载怨杀父母。其一人则念。我独杀母耳。是人杀父母其罪甚重。如子所受我尚轻微。化人则语一人。我不如往到佛所。佛者无所归者而受其归。而无护者而为作护。如佛所语。我当承教不敢违失。其教化人便向道。其一人即随其后。如是人所受法。我亦如是。虽尔我尚嗟之。俱共啼哭而行。已到佛所前作礼而住。便自白。我作非法而妄杀父母。佛言。善哉善哉。如子之所言至诚无异。所以者何。不覆藏作罪故。乃至怛萨阿竭前。所说事如佛则言。勿恐莫懅随我所言。其化人言。如佛所教惟哀加护。佛言。还自观心之法。视持过去当来今现在心。持何等心而杀父母。佛则复言。已过去心已灭已尽。亦不可见处。亦不可见所在。当来心不可说。所以者何。未生未有故。无有故。无有想无有念。今现在心亦无所住止。若心起意则灭。亦不合聚。亦不可知去至何所。从何所来。亦不可知青。亦不知赤白黄黑。心者不可见。亦无有形。亦复不可得持。亦无有伴。譬如幻。于身亦不可见在内。亦不见在外。亦不见中间。佛言。心者亦不可从爱可见。亦不可从嗔怒可见。若卧出于梦可见其心。若作若无所作。心亦无所与无所得。心者本净故。亦无有沾污。亦无有而净者。佛复言。其心亦非是间。亦非彼间。譬若如幻不可得持。所以者何无伴侣故。其知如是者。不作是想。亦不念有我无我。亦不念有所见。亦不念有所住。诸法寂寞而有作者。...(第0170部~佛说阿阇世王经二卷)
...得持。亦无有伴。譬如幻。于身亦不可见在内。亦不见在外。亦不见中间。佛言。心者亦不可从爱可见。亦不可从嗔怒可见。若卧出于梦可见其心。若作若无所作。心亦无所与无所得。心者本净故。亦无有沾污。亦无有而净者。佛复言。其心亦非是间。亦非彼间。譬若如幻不可得持。所以者何无伴侣故。其知如是者。不作是想。亦不念有我无我。亦不念有所见。亦不念有所住。诸法寂寞而有作者。其信是者不复受恶道。所以者何。无所沾污故。其心法者亦无所生。亦无所著。其化人则言。善哉善哉。如怛萨阿竭。以法身而自成佛。今知如佛所说。以信不疑无作者无受罪者。无生者无所灭者。如诸法愿乐得为沙门。佛言。如子之愿。应时其化人便如沙门。即白佛。我所犯罪杀父母。已脱而得阿罗汉。今欲般泥洹。佛言。从意如所欲。是化比丘飞去地二十丈。在于虚空便般泥洹。从身火出还自烧身。其杀母者见是人已般泥洹。具足闻怛萨阿竭所语。则自念言。其人所作甚逆。今作沙门而得度脱般泥洹。我罪尚可行。何为不自归佛。亦可到是。便前为佛作礼自白。我所作非法自杀我母。今以身自归。佛言。善哉善哉。所语至诚无有异。所说如言。见怛萨阿竭说所作罪而不覆藏。且观心法。念以过去以当来今现在心。何所心杀其母者。过去心以灭尽。亦不外亦不内。亦无处所。当来心不可说。亦未生亦未有。亦无有想亦尔有所想。今现在心亦无所住止。心有所生则破坏亦无所聚。亦不见有所至处。亦不可见有所从来处。其心者亦不青赤黄白黑。其心...(第0170部~佛说阿阇世王经二卷)
...字安隐觉劫名无尘垢。用是劫中而有三亿亿人。皆文殊师利之所劝而转珐輪。佛语舍利弗。譬若如恒边沙等佛。为阿阇世说法。而不解其狐疑。所以者何。是文殊师利之所发意故。当从是解。世世常从文殊师利闻甚深法。佛言。菩萨本有所造作。其人必当因本所发意而得解。今阿阇世虽入泥犁。还上生天。上方去是五百四十五刹土。号字名惟位惟位(汉言为严净)。其佛号字罗陀那羁头(汉言宝好)。亦于彼当与文殊师利相得。从其刹欲会闻所说法。则当得无所从生法忍。弥勒于是作佛。阿阇世从彼刹来生是间。尔时当名阿伽佉鈚菩萨。弥勒佛从是因缘。以法教诸菩萨。所说法亦不过亦不短适平等。尔时当说阿伽佉鈚者。以过去释迦文佛时。有王名阿阇世。用恶人言而杀其父。从文殊师利闻诸法。闻已则欢喜信忍。所作罪应时尽索。弥勒佛说是时。八千菩萨悉得无所从生法忍。却后八阿僧祇劫。阿伽佉鈚当行菩萨道。而教化人亦当净刹土。其有人从其闻法者。若作声闻若作辟支佛若菩萨法者。皆当无瑕秽。一切无所碍。诸人悉当明于智慧无所狐疑。其王阿阇世过如所说八阿僧祇劫以后。当得为佛。其劫当名唾曰鈚陀遍(汉言者欢喜见)。其刹土名阿迦昙(汉言者为药王)。其病者莫不愈。其怛萨阿竭。当号字惟首陀惟沙耶(汉言者净其所部)。尔时寿四小劫。当有七十万声闻。悉已从惠得解。皆当知八惟务禅。尔时当有十二亿菩萨。一切皆入诸慧晓了沤和拘舍。佛般泥洹以后。其法住乃至亿万岁已后乃尽。其刹土一切人至死无狐疑者。寿终...(第0170部~佛说阿阇世王经二卷)
...瓶生。如泥瓶,缕叠、草席、种芽、酪酥等方便缘生,亦复如是。是名外缘前后转生。云何内缘?谓无明、爱、业等法,得缘名。从彼生阴界入法,得缘所起名。彼无差别,而愚夫妄想,是名内缘法。
“大慧,彼因者有六种,谓当有因、相续因、相因、作因、显示因、待因。当有因者,作因已,内外法生。相续因者,作攀缘已,内外法生阴种子等。相因者,作无间相,相续生。作因者,作增上事,如转轮王。显示因者,妄想事生已,相现作所作,如灯照色等。待因者,灭时作相续断,不妄想性生。
“大慧,彼自妄想相愚夫,不渐次生,不俱生。所以者何?若复俱生者,作所作无分别,不得因相故。若渐次生者,不得相我故,渐次生不生;如不生子,无父名。大慧,渐次生相续方便,不然,但妄想耳!因攀缘、次第、增上缘等,生所生故。大慧,渐次生不生,妄想自性计著相故。渐次、俱不生,自心现受用故,自相共相外性非性。大慧,渐次、俱不生,除自心现,不觉妄想故相生。是故因缘作事方便相,当离渐次、俱见。”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一切都无生, 亦无因缘灭,
于彼生灭中, 而起因缘想。
非遮灭复生, 相续因缘起,
唯为断凡愚, 痴惑妄想缘。
有无缘起法, 是悉无有生,
习气所迷转, 从是三有现。
真实无生缘, 亦复无有灭,
观一切有为, 犹如虚空华。
...(第0171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
...身?所谓觉一切佛法,缘自得乐相,是名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
“大慧,于彼三种身相,观察觉了,应当修学。”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非我乘大乘, 非说亦非字,
非谛非解脱, 非无有境界。
然乘摩诃衍, 三摩提自在,
种种意生身, 自在华庄严。”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若男子、女人行五无间业,不入无择地狱。世尊,云何男子、女人行五无间业,不入无择地狱?”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佛告大慧:“云何五无间业?所谓杀父、母,及害罗汉,破坏众僧,恶心出佛身血。
“大慧,云何众生母?谓爱更受生,贪喜俱,如缘母立。无明为父,生入处聚落。断二根本,名害父、母。彼诸使不现,如鼠毒发,诸法究竟断彼,名害罗汉。云何破僧?谓异相诸阴和合积聚,究竟断彼,名为破僧。大慧,不觉外自共相,自心现量,七识身;以三解脱无漏恶想,究竟断彼七种识佛,名为恶心出佛身血。若男子、女人行此无间者,名五无间事,亦名无间业。
“复次,大慧,有外无间,今当演说。汝及余菩萨摩诃萨,闻是义已,于未来世不堕愚痴。云何五无间?谓先所说无间;若行此者,于三解脱,一一不得无间等法。除此法已,余化神力,现无间等,谓声闻化神力、菩萨化神力、如来化神力;为余作无间罪者,除疑悔过,为劝发故,神力变化现无间等。无有一向作无间事,不得无间等;除觉自心现量,离身财妄想,离我、我所摄受,或时遇...(第0171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
...,不觉外自共相,自心现量,七识身;以三解脱无漏恶想,究竟断彼七种识佛,名为恶心出佛身血。若男子、女人行此无间者,名五无间事,亦名无间业。
“复次,大慧,有外无间,今当演说。汝及余菩萨摩诃萨,闻是义已,于未来世不堕愚痴。云何五无间?谓先所说无间;若行此者,于三解脱,一一不得无间等法。除此法已,余化神力,现无间等,谓声闻化神力、菩萨化神力、如来化神力;为余作无间罪者,除疑悔过,为劝发故,神力变化现无间等。无有一向作无间事,不得无间等;除觉自心现量,离身财妄想,离我、我所摄受,或时遇善知识,解脱余趣相续妄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贪爱名为母, 无明则为父,
觉境识为佛, 诸使为罗汉,
阴集名为僧, 无间次第断,
谓是五无间, 不入无择狱。”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佛之知觉。世尊,何等是佛之知觉?”
佛告大慧:“觉人法无我,了知二障,离二种死,断二烦恼,是名佛之知觉。声闻、缘觉得此法者,亦名为佛。以是因缘故,我说一乘。”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善知二无我, 二障烦恼断,
永离二种死, 是名佛知觉。”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何故世尊,于大众中唱如是言:‘我是过去一切佛’?及种种受生:‘我尔时作漫陀转轮圣王,六牙大象及鹦鹉...(第0171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
...等,而得名为因缘集相,而诸凡夫虚妄分别各见别相。
“大慧,因有六种。何等为六?一者、当因,二者、相续因,三者、相因,四者、作因,五者、了因,六者、相待因。大慧,当因者,作因已,能生内外法。大慧,相续因者,能攀缘内外法,阴种子等。大慧,相因者,能生相续次第作事而不断绝。大慧,作因者,能作增上因,如转轮王。大慧,了因者,妄想事生已能显示,如灯照色等。大慧,相待因者,于灭时不见虚妄生法,相续事断绝故。
“大慧,如是诸法,凡夫自心虚妄分别。大慧,是诸法非次第生,非一时生。何以故?大慧,若一切法一时生者,因果不可差别,以不见因果身相故。若次第生者,未得身相,不得言次第生;如未有子,不能言父。大慧,愚痴凡夫自心观察,次第相续不相应故,作如是言:‘因缘、次第缘、所缘缘、增上缘等能生诸法。’大慧,如是次第诸法不生。大慧,虚妄分别取法体相,一时、次第俱亦不生。复次,大慧,自心中见身及资生故。大慧,自相同相外法无法,是故次第、一时不生。大慧,但虚妄识生自心见故。大慧,汝当应离不正见因缘生事次第、一时生法。”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因缘无不生, 不生故不灭;
生灭因缘虚, 非生亦非灭。
为遮诸因缘, 愚人虚妄取。
有无缘不生, 故诸法不起,
以于三界中, 熏习迷惑心。
因缘本自无, 不生亦不灭,
见诸有为法,...(第0172部~入楞伽经十卷)
...相法相乐故。大慧,是名种类生无作行意生身。
“大慧,汝当于彼三种身相观察了知。”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我乘非大乘, 非说亦非字,
非谛非解脱, 非无有境界。
然乘摩诃衍, 三摩提自在,
种种意生身, 自在华庄严。”
尔时,圣者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善男子、善女人行五无间业。世尊,何等是五无间业,而善男子、善女人,行五无间入于无间?”
佛告圣者大慧菩萨言:“善哉!善哉!善哉!大慧,谛听!谛听!当为汝说。”
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佛告大慧:“五无间者:一者、杀母,二者、杀父,三者、杀阿罗汉,四者、破和合僧,五者、恶心出佛身血。
“大慧,何者众生母?谓更受后生,贪喜俱生,如缘母立。大慧,何者为父?谓无明为父,生六入聚落。大慧,断彼二种能生根本,名杀父、母。大慧,何者杀阿罗汉?谓诸使如鼠毒发,拔诸使怨根本不生。大慧,是名杀阿罗汉。大慧,何者破和合僧?谓五阴异相和合积聚,究竟断破,名为破僧。大慧,何者恶心出佛身血?谓自相同相见外自心相八种识身,依无漏三解脱门,究竟断八种识佛,名为恶心出佛身血。大慧,是名内身五种无间。若善男子、善女人行此无间,得名无间者。无间者,名证如实法故。
“复次,大慧,我为汝等说外五种无间之相。诸菩萨闻是义已,于未来世不生疑心。大慧,何者是外五种无间?谓杀父、母、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行此无间者,于彼三种解脱门中,不能得证一一解脱。除依如来力住持,应化声闻、菩萨、如来神力,为五种罪人忏悔疑心,断此疑心令生善根...(第0172部~入楞伽经十卷)
...和合僧,五者、恶心出佛身血。
“大慧,何者众生母?谓更受后生,贪喜俱生,如缘母立。大慧,何者为父?谓无明为父,生六入聚落。大慧,断彼二种能生根本,名杀父、母。大慧,何者杀阿罗汉?谓诸使如鼠毒发,拔诸使怨根本不生。大慧,是名杀阿罗汉。大慧,何者破和合僧?谓五阴异相和合积聚,究竟断破,名为破僧。大慧,何者恶心出佛身血?谓自相同相见外自心相八种识身,依无漏三解脱门,究竟断八种识佛,名为恶心出佛身血。大慧,是名内身五种无间。若善男子、善女人行此无间,得名无间者。无间者,名证如实法故。
“复次,大慧,我为汝等说外五种无间之相。诸菩萨闻是义已,于未来世不生疑心。大慧,何者是外五种无间?谓杀父、母、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行此无间者,于彼三种解脱门中,不能得证一一解脱。除依如来力住持,应化声闻、菩萨、如来神力,为五种罪人忏悔疑心,断此疑心令生善根,为彼罪人作应化说。大慧,若犯五种无间罪者,毕竟不得证入道分。除见自心唯是虚妄,离身资生所依住处分别见我、我所相,于无量无边劫中遇善知识,于异道身离于自心虚妄见过。”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贪爱名为母, 无明则为父,
了境识为佛, 诸使为罗汉,
阴聚名为僧, 无间断相续,
更无有业间, 得真如无间。”
尔时,圣者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我说诸如来知觉之相。”
佛告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言:“大慧,如实知人无我、法无我,如实能知二种障故,远离二种烦恼。大慧,是名如来如实知觉。大慧,声闻、辟支佛得此法者,亦名为佛。大慧,是因缘故,我说一乘。”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善知二无我, 二障二烦恼,
得不思议变, 是名佛知觉。”
尔时,圣者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世尊何故于大众中说如是言:‘我是过去一切佛’?及说种种本生...(第0172部~入楞伽经十卷)
...现在、未来众生一切识知。”
佛告圣者大慧菩萨言:“善哉!善哉!善哉!大慧,汝大慈悲,愍众生故,能问此义。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大慧菩萨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佛告大慧:“夫食肉者,有无量过。诸菩萨摩诃萨修大慈悲,不得食肉。食与不食功德、罪过,我说少分,汝今谛听。大慧,我观众生从无始来食肉习故,贪著肉味更相杀害,远离贤圣,受生死苦;舍肉味者,闻正法味,于菩萨地如实修行,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令众生入于声闻、辟支佛地止息之处,息已令入如来之地。大慧,如是等利,慈心为本;食肉之人断大慈种,云何当得如是大利?是故,大慧,我观众生轮回六道,同在生死共相生育,迭为父母、兄弟、姊妹,若男若女中表内外六亲眷属,或生余道善道、恶道常为眷属。以是因缘,我观众生更相啖肉无非亲者,由贪肉味迭互相啖,常生害心,增长苦业,流转生死不得出离。”
佛说是时,诸恶罗刹闻佛所说,悉舍恶心,止不食肉,迭相劝发慈悲之心,护众生命过自护身,舍离一切诸肉不食,悲泣流泪而白佛言:“世尊,我闻佛说谛观六道,我所啖肉皆是我亲,乃知食肉众生大怨,断大慈种,长不善业,是大苦本。世尊,我从今日断不食肉,及我眷属亦不听食。如来弟子有不食者,我当昼夜亲近拥护。 |
|
|
|
|
|
|
|
若食肉者,我当与作大不饶益。”
佛言:“大慧,罗刹恶鬼常食肉者,闻我所说,尚发慈心,舍肉不食,况我弟子行善法者当听食肉?若食肉...(第0172部~入楞伽经十卷)
...舍恶心,止不食肉,迭相劝发慈悲之心,护众生命过自护身,舍离一切诸肉不食,悲泣流泪而白佛言:“世尊,我闻佛说谛观六道,我所啖肉皆是我亲,乃知食肉众生大怨,断大慈种,长不善业,是大苦本。世尊,我从今日断不食肉,及我眷属亦不听食。如来弟子有不食者,我当昼夜亲近拥护。若食肉者,我当与作大不饶益。”
佛言:“大慧,罗刹恶鬼常食肉者,闻我所说,尚发慈心,舍肉不食,况我弟子行善法者当听食肉?若食肉者,当知即是众生大怨,断我圣种。大慧,若我弟子闻我所说,不谛观察而食肉者,当知即是旃陀罗种,非我弟子,我非其师。是故,大慧,若欲与我作眷属者,一切诸肉悉不应食。
“复次,大慧,菩萨应观一切是肉,皆依父母脓血不净、赤白和合生不净身;是故菩萨观肉不净,不应食肉。
“复次,大慧,食肉之人,众生闻气,悉皆惊怖逃走远离;是故菩萨修如实行,为化众生,不应食肉。大慧,譬如旃陀罗、猎师、屠儿、捕鱼鸟人一切行处,众生遥见作如是念:‘我今定死!而此来者是大恶人,不识罪福断众生命,求现前利,今来至此为觅我等。今我等身悉皆有肉,是故今来我等定死。’大慧,由人食肉能令众生见者,皆生如是惊怖。大慧,一切虚空地中众生,见食肉者皆生惊怖,而起疑念:‘我于今者为死、为活?’如是恶人不修慈心,亦如豺狼游行世间常觅肉食,如牛啖草、蜣螂逐粪不知饱足。‘我身是肉,正是其食,不应逢见。’即舍逃走,离之远去,如人畏惧罗刹无异...(第0172部~入楞伽经十卷)
...功德,云何言我听诸弟子食诸肉血不净等味?言我听者,是则谤我!
“大慧,我听弟子食诸圣人所应食食,非谓圣人远离之食。圣食能生无量功德,远离诸过。大慧,过去现在圣人食者,所谓粳米、大小麦豆、种种油蜜、甘蔗、甘蔗汁、骞陀末干提等,随时得者,听食为净。
“大慧,于未来世有愚痴人,说种种毗尼言得食肉,因于过去食肉熏习爱著肉味,随自心见作如是说,非佛圣人说为美食。
“大慧,不食肉者,要因过去供养诸佛,种诸善根,能信佛语,坚住毗尼,信诸因果,至于身口能自节量,不为世间贪著诸味,见食肉者能生慈心。
“大慧,我忆过去有王,名师子奴,食种种肉,爱著肉味,次第乃至食于人肉。因食人肉,父母、兄弟、妻子眷属皆悉舍离,一切臣民国土聚落即便谋反,共断其命。以食肉者有如是过,是故不应食一切肉。
“复次,大慧,自在天王化身为鸽,释提桓因是诸天主,因于过去食肉习气,化身作鹰惊逐此鸽。鸽来投我,我于尔时,作尸毗王,怜愍众生更相食啖,称己身肉与鹰代鸽,割肉不足,身上秤上受大苦恼。大慧,如是无量世来食肉熏习,自身他身有如是过,何况无愧常食肉者!
“大慧,复有余王不食肉者,乘马游戏,为马惊波牵入深山,失于侍从不知归路;不食肉故,师子、虎、狼见无害心,与雌师子共行欲事;乃至生子斑足王等,以过去世食肉熏习,及作人王亦常食肉,在七家村多乐食肉,食肉太过遂食人肉,生诸男女尽为罗刹。
...(第0172部~入楞伽经十卷)
..., 一切法不生,
依他力因缘, 众生迷分别。
他力若清净, 离分别相应,
转彼即真如, 离分别是行。
莫分别分别, 分别是无实,
分别迷惑法, 取可取不尽。
见外分别境, 分别是实体,
心分别分别, 彼法因缘生。
邪见见外义, 无义但是心,
观斟量相应, 能灭取可取。
无诸外境界, 愚痴妄分别,
熏习增长心, 似生于诸法。
灭二种分别, 真如智境界,
生于无法相, 不思议圣境。
名相及分别, 实体二种相,
正智及真如, 是成就实体。
依父母和合, 阿梨耶意合,
如酥瓶等鼠, 共赤白增长。
蔽尸厚泡疮, 不净依节画,
业风长四大, 如诸果成熟。
五及于五五, 及有九种孔,
诸毛甲遍覆, 如是增长生。
生如粪中虫, 如人睡中寤,
眼见色起念, 增长生分别。
分别及专念, 断齿唇和合,
口始说言语, 如鹦鹉弄声。
诸外道说定, 大乘不决定,
依众生心定, 邪见不能近。
我乘内证智, 妄觉非境界,
如来灭世后, 谁持为我说?
如来灭度后, 未来当有人,
大慧汝谛听, 有人持我法。
...(第0172部~入楞伽经十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三〇卷
...
能见得解脱, 解于法无我。
实体分别名, 他体从因生,
我说是成就, 诸经常说是。
字句名身等, 于名身胜法,
愚痴人分别, 如象没深泥。
天乘及梵乘, 及于声闻乘,
如来及缘觉, 我说如是乘。
诸乘不可尽, 有心如是生,
心转灭亦无, 无乘及乘者。
心分别及识, 意及于意识,
阿梨耶三有, 思惟心异名。
命及于暖识, 阿梨耶命根,
意及于意识, 是分别异名。
心住持于身, 意常觉诸法,
识自心境界, 共于识分别。
我说爱是母, 无明以为父,
识觉诸境界, 是故说名佛。
诸使是怨家, 众和合是阴,
无于相续体, 断彼名无间。
二无我烦恼, 及二种无我,
不可思议变, 无生死名佛。
意相应法体, 我法是内身,
若能如是见, 彼不随妄觉。
实无于诸法, 如愚痴分别,
依虚妄无法, 云何得解脱?
生灭和合缚, 见于有为法,
增长于二见, 不失因缘法。
芭蕉梦幻等, 是世间如是,
唯是一法实, 涅槃离意识。
有贪及与瞋, 及有痴无人
从爱生诸阴, 阴有亦如梦。
何等夜证法, 何...(第0172部~入楞伽经十卷)
...相,
流通我珐輪, 是诸如来相。
不漉水不饮, 腰绳及内衣,
依时行乞食, 离于下贱家,
生于妙天境, 及人中胜处,
诸宝相成就, 天人中自在。
依法修行者, 生天四天下,
多时而受用, 依多贪还灭。
正时及三灾, 及于二恶世。
我及余正时, 释迦末世时。
释种悉达他, 八臂及自在,
如是等外道, 我灭出于世。
如是我闻等, 释迦师子说;
曾有如是事, 毗耶娑说是。
八臂那罗延, 及摩醯首罗,
说如是等言, 我化作世间。
我母名善才, 父名梵天王,
我姓迦旃延, 离于诸烦恼。
生于瞻波城, 我父及祖父,
父名为月护, 从于月种生。
出家修实行, 说于千种句,
授记入涅槃, 付慧转珐輪。
大慧与法胜, 胜与弥佉梨,
弥佉无弟子, 于后时法灭。
迦叶拘留孙, 拘那含及我,
离于诸烦恼, 一切名正时。
过彼正法后, 有佛名如意,
于彼成正觉, 为人说五法。
无二三灾中, 过未世亦尔,
诸佛不出世, 正时出于世。
无人夺有相, 衣裳不割裁,
纳衣碎破杂, 如孔雀画色,
二寸或三寸, 间错而补纳,
若不如是者, 愚人所贪夺。
常灭贪欲火, 智水常洗浴,
...(第0172部~入楞伽经十卷)
...、杖、轮、绳、人功等缘和合成瓶;如泥瓶,缕叠、草席、种芽、酪酥悉亦如是,名外缘前后转生。内者,谓无明、爱、业等生蕴界处法,是为内缘起,此但愚夫之所分别。
“大慧,因有六种,谓当有因、相属因、相因、能作因、显了因、观待因。大慧,当有因者,谓内外法作因生果。相属因者,谓内外法作缘生果,蕴种子等。相因者,作无间相,生相续果。能作因者,谓作增上而生于果,如转轮王。显了因者,谓分别生能显境相,如灯照物。观待因者,谓灭时相续断,无妄想生。
“大慧,此是愚夫自所分别,非渐次生,亦非顿生。何以故?大慧,若顿生者,则作与所作无有差别,求其因相不可得故。若渐生者,求其体相亦不可得;如未生子,云何名父?诸计度人,言以因缘、所缘缘、无间缘、增上缘等,所生、能生互相系属次第生者,理不得成,皆是妄情执著相故。大慧,渐次与顿皆悉不生,但有心现身资等故,外自共相皆无性故,唯除识起自分别见。大慧,是故应离因缘所作和合相中渐、顿生见。”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一切法无生, 亦复无有灭,
于彼诸缘中, 分别生灭相。
非遮诸缘会, 如是灭复生,
但止于凡愚, 妄情之所著。
缘中法有无, 是悉无有生,
习气迷转心, 从是三有现。
本来无有生, 亦复无有灭,
观一切有为, 譬如虚空华。
离能取所取, 一切迷惑见...(第0173部~大乘入楞伽经七卷)
...、如像,非四大造与造相似,一切色相具足庄严,普入佛刹了诸法性,是名觉法自性意成身。
“云何种类俱生无作行意成身?谓了达诸佛自证法相,是名种类俱生无作行意成身。
“大慧,三种身相,当勤观察。”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我大乘非乘, 非声亦非字,
非谛非解脱, 亦非无相境。
然乘摩诃衍, 三摩提自在,
种种意成身, 自在华庄严。”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五无间业。何者为五,若人作已堕阿鼻狱?”
佛言:“谛听!当为汝说。”
大慧言:“唯。”
佛告大慧:“五无间者,所谓杀母、杀父、杀阿罗汉、破和合僧、怀恶逆心出佛身血。
“大慧,何者为众生母?谓引生爱,与贪喜俱,如母养育。何者为父?所谓无明,令生六处聚落中故。断二根本,名杀父、母。云何杀阿罗汉?谓随眠为怨如鼠毒发,究竟断彼,是故说名杀阿罗汉。云何破和合僧?谓诸蕴异相和合积聚,究竟断彼,名为破僧。云何恶心出佛身血?谓八识身妄生思觉,见自心外自相共相,以三解脱无漏恶心,究竟断彼八识身佛,名为恶心出佛身血。大慧,是为内五无间。若有作者,无间即得现证实法。
“复次,大慧,今为汝说外五无间,令汝及余菩萨闻是义已,于未来世不生疑惑。云何外五无间?谓余教中所说无间。若有作者,于三解脱不能现证。唯除如来、诸大菩萨及大声闻,见其有造无间业者,为欲劝发令其改过,以神通力示同其事,寻即悔除证于解脱。此皆化现,非是实造。若有实造无间业者,终无现身而得解脱。唯除觉了自心所现身资所住,...(第0173部~大乘入楞伽经七卷)
...?谓八识身妄生思觉,见自心外自相共相,以三解脱无漏恶心,究竟断彼八识身佛,名为恶心出佛身血。大慧,是为内五无间。若有作者,无间即得现证实法。
“复次,大慧,今为汝说外五无间,令汝及余菩萨闻是义已,于未来世不生疑惑。云何外五无间?谓余教中所说无间。若有作者,于三解脱不能现证。唯除如来、诸大菩萨及大声闻,见其有造无间业者,为欲劝发令其改过,以神通力示同其事,寻即悔除证于解脱。此皆化现,非是实造。若有实造无间业者,终无现身而得解脱。唯除觉了自心所现身资所住,离我、我所分别执见,或于来世余处受生,遇善知识,离分别过,方证解脱。”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贪爱名为母, 无明则是父,
识了于境界, 此则名为佛,
随眠阿罗汉, 蕴聚和合僧,
断彼无余间, 是名无间业。”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愿为我说诸佛体性。”
佛言:“大慧,觉二无我,除二种障,离二种死,断二烦恼,是佛体性。大慧,声闻、缘觉得此法已,亦名为佛。我以是义,但说一乘。”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善知二无我, 除二障二恼,
及不思议死, 是故名如来。”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来以何密意,于大众中唱如是言:‘我是过去一切诸佛’?及说百千本生之事:‘我于尔时作顶生王、大象、鹦鹉、月光、妙眼...(第0173部~大乘入楞伽经七卷)
...!世尊,具大慈悲,哀愍世间,等观众生犹如一子,愿为解说食肉过恶、不食功德,令我及与诸菩萨等,闻已奉行,广为他说。”
尔时,大慧菩萨重说颂言:
“菩萨摩诃萨, 志求无上觉,
酒肉及与葱, 为食为不食?
愚夫贪嗜肉, 臭秽无名称,
与彼恶兽同, 云何而可食?
食者有何过? 不食有何德?
惟愿最胜尊, 为我具开演。”
尔时,佛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大慧,一切诸肉有无量缘,菩萨于中当生悲愍,不应啖食!我今为汝说其少分。
“大慧,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在生死中轮回不息,靡不曾作父母、兄弟、男女眷属乃至朋友、亲爱侍使,易生而受鸟兽等身,云何于中取之而食?大慧,菩萨摩诃萨,观诸众生同于己身,念肉皆从有命中来,云何而食?大慧,诸罗刹等闻我此说,尚应断肉,况乐法人!大慧,菩萨摩诃萨,在在生处,观诸众生皆是亲属,乃至慈念如一子想,是故不应食一切肉。
“大慧,衢路市肆诸卖肉人,或将犬、马、人、牛等肉,为求利故而贩鬻之;如是杂秽,云何可食?大慧,一切诸肉皆是精血污秽所成,求清净人云何取食?
“大慧,食肉之人,众生见之悉皆惊怖,修慈心者云何食肉?大慧,譬如猎师及旃陀罗,捕鱼、网鸟诸恶人等,狗见惊吠,兽见奔走,空飞水住一切众生,若有见之咸作是念:‘此人气息犹如罗刹,今...(第0173部~大乘入楞伽经七卷)
...分别诸戏论,
恶习之所熏, 起此虚妄境。
妄计自性故, 诸法皆无生;
依止于缘起, 众生迷分别。
分别不相应, 依他即清净,
所住离分别, 转依即真如。
“勿妄计虚妄, 妄计即无实,
迷惑妄分别, 取所取皆无。
分别见外境, 是妄计自性,
由此虚妄计, 缘起自性生。
邪见诸外境, 无境但是心,
如理正观察, 能所取皆灭。
如愚所分别, 外境实非有,
习气扰浊心, 似外境而转。
已灭二分别, 智契于真如,
起于无影像, 难思圣所行。
“依父母和合, 如酥在于瓶,
阿赖耶意俱, 令赤白增长。
闭尸及稠胞, 秽业种种生,
业风增四大, 出生如果熟。
五与五及五, 疮窍有九种,
爪甲齿毛具, 满足即便生。
初生犹粪虫, 亦如人睡觉,
眼开见于色, 分别渐增长。
分别决了已, 唇齶等和合,
始发于语言, 犹如鹦鹉等。
“随众生意乐, 安立于大乘,
非恶见行处, 外道不能受。
自内所证乘, 非计度所行,
愿说佛灭后, 谁能受持此?
大慧汝应知, 善逝涅槃后,
未来世当有, 持于我法者。
...(第0173部~大乘入楞伽经七卷)
..., 诸佛之憧相。
亦系于腰绦, 漉水而饮用,
次第而乞食, 不至于非处。
生于胜妙天, 及生于人中,
宝相具足者, 生天及人王。
王有四天下, 法教久临御,
上升于天宫, 由贪皆退失。
“纯善及三时, 二时并极恶,
余佛出善时, 释迦出恶世。
于我涅槃后, 释种悉达多,
毗纽大自生, 外道等俱出。
如是我闻等, 释师子所说;
谈古及笑语, 毗夜娑仙说。
于我涅槃后, 毗纽大自在,
彼说如是言, 我能作世间。
“我名离尘佛, 姓迦多衍那
父名世间主, 母号为具财。
我生瞻婆国, 我之先祖父,
从于月种生, 故号为月藏。
出家修苦行, 演说千法门,
与大慧授记, 然后当灭度。
大慧付达摩, 次付弥佉梨,
弥佉梨恶时, 劫尽法当灭。
“迦叶拘留孙, 拘那含牟尼,
及我离尘垢, 皆出纯善时。
纯善渐减时, 有导师名慧,
成就大勇猛, 觉悟于五法。
非二时三时, 亦非极恶时,
于彼纯善时, 现成等正觉。
“衣虽不割缕, 杂碎而补成;
如孔雀尾目, 无有人侵夺。
或二指三指, 间错而补成;
异此之所作, 愚夫生贪著。
唯畜于三衣, ...(第0173部~大乘入楞伽经七卷)
... 护持境土不放逸
若放逸者堕恶道 若不放逸生善道
亦莫抂断众生命 一切众生爱寿命
慧者不应害众生 爱护众生如己身
常应远离于偷盗 常不应说于妄语
常应护持实言誓 大王当来生善趣
所说言语耳乐闻 不应说强粗恶语
常应爱语柔软语 大王不应说两舌
人主不应说绮语 有所言说随顺说
离于嗔恚过患恶 如大象王生善道
王不应行于邪淫 于他妻女离欲心
于自妻色常知足 汝当来生于善道
大王不应怀于见 当安住于妙善见
当修行于如是法 大王受天娱乐乐
持戒沙门婆罗门 及孝顺供于父母
得远离于恶道已 当受天中欢喜乐
是萨遮尼干子。以此不放逸法。劝钵树提王已。尔时栴茶钵树提王。向萨遮尼干子。说于爱软安乐之语。自言。不作如是之事。汝婆罗门可至我家。何以故。我今请汝及诸眷属。欲设饭食。尼干子言。善哉善哉。当如是作。何以故。大王。我来道远饥乏所须。大王如是。如汝所请。尔时大王。在萨遮尼干子眷属后行。前入王宫。入已萨遮尼干坐御座。余诸尼干随次而坐。尔时彼王善心恭敬手自料理。萨遮尼干及其眷属。食充足已。尔时此王如是思惟。我今当少问是萨遮尼干子。于如来所有信敬不。王思是已。取小卑床。坐于萨遮尼干子前。作如是言。婆罗门。我欲少论。若听许者。我当问汝。汝为我说。萨遮...(第0174部~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三卷)
...
是所聚集财 至他世忧愁
王又问言。萨遮。复有慧者慧赞然有过患。萨遮答言。实有大王。王言。谁是。答言。大王。波斯匿王。慧者慧赞然有过患。王言。婆罗门。波斯匿王有何过患。答言。大王。波斯匿王有多食过。大王。夫有慧者不应多食。何以故。大王。若有多食。懒怠身重所食难消。如说偈言。
人主多食 懒怠身重 又损觉知
颜状不鲜
王又问言。婆罗门。世众生中复有慧者慧赞然有过患。萨遮答言。实有大王。王言。谁是。答言。大王汝是。世间慧者慧赞。汝亦有过。王言。婆罗门。我有何过。答言。大王。汝多暴虐恶性卒急粗犷无慈。大王。夫有慧者不应粗暴。若慧者粗暴。人不多附。乃至父母亦不适意。况余众生。大王。若聪慧者不应粗暴。大王。有慧之人应深长思。如说偈言。
若有粗暴 不长觉思 必有呵责
无人亲附
尔时栴茶钵树提王。面闻自过。嗔恚忿恼。不适其意。不能忍耐。语萨遮尼干子言。汝应于是大众之中呵责我耶。以嗔恚故。敕令斩杀。尔时萨遮惊怖。向王说如是言。大王。不应作是卒暴。施我无畏听我所白。王言。与汝无畏汝欲何说。大王。我亦有过。我王面前说王过恶。言多暴虐。恶性卒急。粗犷无慈。如实而说。大王。慧者不应于一切时说他实事。大王慧者应当知时非时。何以故。大王。如实说他。多不适意。人不亲附。无慧者呵。如说偈言。
如实说人王 凡夫者所毁
...(第0174部~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三卷)
...殊师利。是善观称世界。地平如掌。宝树遍覆。生柔软草。其草右旋。如难提跋旦孔雀项色。触如天衣。是草普遍善观称界。有百千万园以为庄严。其一一园。复以百千万园围绕庄严。有百千万池周遍庄严。是一一池。以八楞摩尼宝而间错之。阎浮檀金以为梯橙。底布金沙。满八味水。宝华遍布。有鹅雁鸳鸯相和而鸣。文殊师利。善观称世界。百千万国及城邑村落周遍庄严。其一一大城。复有百千万城。周匝庄严。诸村邑聚落。亦复如是。是一切国城邑村落男女充满。文殊师利。是善观称世界之中有四天下。名适意见。甚为殊特。极妙端严极盛丰乐。男女甚多。彼实意相王如来应供正遍知。当生其中。文殊师利。是实意相王如来出婆罗门种。母名勇猛。如今我母名曰摩耶。父名梵摩婆秀。如我父王名曰净饭。彼当有子名曰遍声。如今我子名罗睺罗。有妻胜后名曰大意。如今我妻瞿婆伽释种童女。当有乳母名曰大称。如我乳母名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彼佛世尊当有侍使名常顺行。如我侍使名曰阐陀。彼佛如来。有大马王名曰大力。实意相王当乘出家。如今我马王名建持迦。彼佛如来当有道场。名曰法勇。彼佛如来于是场上。当成无上正真之道。当有八十亿菩提树周匝庄严。文殊师利。彼佛尔时。无魔无魔天众。文殊师利。彼当来世。实意相王。成于无上正真道时。彼佛世界所有众生。悉以一切诸华香鬘种种伎乐。作众伎乐。当共往诣法勇道场。上至阿迦腻吒天众一切来集。龙众夜叉众乾闼婆众阿修罗众迦楼罗众紧那罗众摩睺罗伽众。皆当来集。东西南北诸大菩萨皆...(第0174部~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三卷)
...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听我说此义 一心勿乱念
如来语无虚 调御无异说
萨遮佛出世 过算数亿劫
号实意相王 劫净无垢刺
无有淫欲刺 无有多过咎
亦无愚痴刺 彼劫无有刺
世界善观称 杂色妙庄严
人天喜乐观 调御世当有
游宝高台观 当有普严净
阎浮金网覆 妙软声适意
竖师子宝幢 悬珍宝金网
珍宝高墙壁 当有天宫殿
当有江池井 当一切庄严
青白莲遍布 八味水溢满
当中四天下 名曰适意见
善逝所生城 出婆罗门种
母名曰勇猛 父梵摩婆秀
子曰遍名声 如我子罗睺
彼善逝胜后 其名曰大意
如我后瞿婆 乳母名大称
如今我乳母 名曰瞿昙弥
侍使名顺行 当为调御使
供给于善逝 如我使阐陀
二足尊马王 当名曰大力
负善逝出家 如我健持迦
彼如来道场 当名曰法勇
八十亿百千 树周匝围绕
人尊坐此已 实意自无等
无上无忧道 道树下善觉
无魔无魔众 终无有魔业
善逝土无刺 有无等丈夫
彼界有众生 作人天功德
华鬘诸伎乐 出诣世尊所
调御知众集 知毕竟心净
当...(第0174部~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三卷)
...世间。答言。大王。皆是众生自业果报。及王国主力能护持。王复问言。大师。云何自业果报能护众生。答言。大王。有诸众生。自业增上果报力故。而生胜处。而彼众生。于一切物无吝护心。不生彼我自他之心。一切所须资生之物。不加功力随念具足。尽其命住安隐快乐。离粗病苦寒热饥渴种种痛恼。亦无恶心迭相加害。亦无欺诳虚妄之心。聚落城邑七宝庄严。常行胜乐妙触境界。满足千岁寿尽舍身。而生天上善道受乐。如此所谓北郁单越业护众生。大王当知。复有众生。依于自业果报力故。生胜妙处。身有光明飞腾虚空。处禅悦乐以为美食。不入胎生。寿命无量住世长远。如此所谓劫初众生。大王当知。复有众生。依自业报过去功德胜因力故。生世间中。而知敬心尊重父母及家尊长。并诸沙门净行人等。以为福田。常行善行作所应作。畏于恶行。常受善持五戒八戒。而作布施集诸福德。此谓劫初第二时中善根众生。大王当知。尔时众生。善根满足不起诸恶。是故世间未立王法。如是名为自业果报能护众生。
王言。大师。如是业护我已知竟。云何名为国主王力能护众生。答言。大王。诸王众生是众生主。而彼主力能护众生。王言。大师。彼诸王等何故名王。答言。大王。王者民之父母。以能依法摄护众生令安乐故。名之为王。大王当知。王之养民当如赤子。推干去湿不待其言何以故。大王当知。王者得立以民为国。民心不安国将危矣。是故王者。常当忧民如念赤子不离于心。当知国内人民苦乐。以时安行。知水知旱知风知雨。知熟不熟知丰知俭。知有知无。知忧知喜。知老知少。知病不病。知诸狱讼。知有罪知无罪。知轻知重。于诸王子大臣诸官。知有功者。知无功者。如是知者名不离心。大王当知。王于国内如是知已。以力将护。所应与者及时给与。所应取者念当筹量。役使知时不夺民利。禁肃贪暴民得安乐。是名摄护。名之为王。
大王当知。王有四种。一者转轮王。二者少分王。三者次少分王。四者边地王。转轮王者。有一种转轮王...(第0175部~大萨遮尼干子受记经十卷)
...前人。何心起罪。若从恶心。应如法治。若非恶心。不应治罪。是名依义非无义。王言。大师。云何柔软非粗犷语。答言。大王。知此众生所犯王法。但应呵责不合余治。应如其过正说不隐。善说苦言如是呵责。非不呵责。是名软语非粗犷语。王言。大师。云何慈心非嗔心。答言。大王。智者知此非但呵责。断此罪过除却断命。不得割截手脚眼耳鼻舌。依于大慈大悲之心。听系闭牢狱。枷锁打缚。种种呵责。夺取资生驱摈他方。为令改悔。非常恶心舍此众生。是名慈心非嗔心。王言。大师。行法行王。云何如是苦他众生。系闭打缚驱摈他方。而复说言。有慈悲心。二法相违。云何名为行法行王。尔时大萨遮尼干子告言。大王。如此之义。我今为汝说于譬喻。大王当知。譬如父母于恶行子。为念子故。欲令改悔。方便苦治。除不断命不坏诸根。余打骂等随心苦治。不名舍心。不名恶心。不名恼心。以念子重。为令改悔更不作故。而彼父母不名非法。名为念子。不失慈心。大王当知。行法行王。治诸一切恶行众生。亦复如是。慈心重故。为令改悔。除却断命不坏诸根。生大慈心起大悲心。系闭打缚恶口呵骂。夺其资生驱摈他方。为令改悔舍恶从善。亦令其余念恶众生不作非法。非常恶心舍此众生。亦不故心为恼众生而行苦切。如是名为行法行王。以慈悲心行恶口等治罪众生。不名非法不失慈心。是故二行名虽有返。而不相违。
王言。大师。何等是恶行众生。答言。大王。恶行众生略说有五。如是应知。何等为五。一者于王无利益众生。二者迭共作无利益众生。三者起逆众生。四者邪行众生。五者邪命众生。大王当知。于王无利益众生。有十一种。何等为十一。一者返逆众生。二者教他返众生...(第0175部~大萨遮尼干子受记经十卷)
...果。亦不应取亦不应贷。除欲为利佛法僧者。王言。大师。行法行王。所有臣佐宰官禁司。不忧国计但求利己。或从私忿以害公政。或受货财以抂治道。增长百姓迭相欺乱。以强陵弱以贵轻贱。以富欺贫以曲抂直。富者获申贫者受屈。谄佞宰政忠贤隐退。或时在朝惧危自默。或行求财货用安己。百姓贫苦不堪充济。厌苦思乱不闻王命。斯由臣吏不行忠节。欺上乱下冒受王禄。如是之人。摄在何等众生数中。答言。大王。如是恶人。摄在劫夺众生数中上品治罪。何以故。大王当知。以其受王名官重禄。舍公念私不存公政。祸乱之生莫不由之。此是国之最大恶贼。王是法王。不得断命。是故摄在劫夺数中上品治罪。
王言。大师。行法行王。国内若有不孝众生。不念父母生养之恩。舍背父母与妻子居。所有衣食病瘦医药。念给妻子不与父母。父母衰老出入无力。曾不生忧亲近扶侍。于其妻子昼夜不离。得一美味不敢自啖持与妻子。或偷父母所有财宝。私共妻子欢乐食啖。父母善言不肯随顺。妻子恶语。信用无舍。或为妻子呵骂父母。或共亲族母女姊妹尊卑上下行于淫欲无惭愧心。如是众生。摄在何等众生数中。答言。大王。如是恶人。摄在劫夺众生数中上品治罪。何以故。大王当知。父母恩重。至心孝养犹不能报。何况弃舍违逆教命。是名世间最大劫贼。
王言。大师。行法行王。国内有人放逸无慈。于其妻子奴婢眷属。能行不忍非法驱使非时驱使。不应作者强逼令作。至于打骂。无过能行。衣食不充。眠卧无所。唤不及应走则嫌迟。出言常骂如似怨家。如是之人。摄在何等众生分中。答言。大王。摄在邪行众生分中中品治罪。何以故。大王当知。居家资生奴婢共报有其半分。自分衣食恣意着啖。奴婢之分护惜不与。设令给与不依时节。应多与少常令不足。是名世间最大邪行。
王言。大师。行法行王。国内有人。于佛法僧作不利益。焚烧破坏塔寺形像及诸经书。恶言毁呰。言造作者。无有福利。其供养者。虚损现在。无益未来。或...(第0175部~大萨遮尼干子受记经十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三一卷
...此恶得罪轻微。非决定受。大王当知。彼法行王。为令众生。为护沙门护沙门法。为护妻子族姓知识。能舍自身及资生物。作如是业。因此事故。彼法行王得无量福。大王当知。若为护国养活人民。兴兵斗战。彼时国王。应当先发如上三心。敕令主将一依王教。如是斗者有福无罪。王言。大师。行法行王。生几种心。常能如是护诸众生。答言。大王。行法行王。于诸众生生八种心。何等八种。一者念诸一切众生如念子想。二者念于恶行众生如病子想。三者常念受苦众生生大慈心。四者念受胜乐众生生欢喜心。五者念于怨家众生生护过想。六者能于亲友众生生覆护想。七者能于资生之中生如药想。八者能于自身生无我想。大王当知。念诸众生如念子想者。起二种心。一者能如父母念子遮护诸恶。二者常于一切众生不舍慈心。大王当知。念恶行众生如病子想者。起二种心。一者能忍如世病人骂诸良师。良师不生嗔恨之心。二者为断一切过失行如是心。大王当知。念受苦众生生大慈心者。起二种心。一者能于诸急难中救免其苦。二者能与胜安隐乐。大王当知。于受乐众生生欢喜心者。起二种心。一者能于他财物中他资生中不生贪心。二者于他富贵胜乐不生嫉心。大王当知。于怨家众生生护过想者。起二种心。一者常念断彼过因远离怨家。二者能于怨家众生生亲友心。何况其余非怨家者。大王当知。于亲友众生生覆护想者。起二种心。一者念令亲友坚固。二者念令一切众生不生怨憎。大王当知。于资生中生药想者。起二种心。一者有欲不行邪淫。二...(第0175部~大萨遮尼干子受记经十卷)
...善法利益。而说偈言。
啖食太过人 身重多懈怠
现在未来世 于身失大利
睡眠自受苦 亦恼于他人
迷闷难寤寤 应时筹量食
王言。大师。世间颇更有诸众生聪明大智利根黠慧有罪过不。答言。大王。有此众生亦有罪过。王言。大师。如是众生今者谁是。答言。大王。此众生者即王身是。大王亦甚聪明大智利根黠慧。有大威力心不怯弱。好喜布施威德具足。亦有罪过。王言。大师。我之所有罪过云何。答言。大王。大王之罪太极暴恶。大王太严。大王太忽。大王太[革*卬]。大王太卒。大王当知。黠慧之人不应太恶。何以故。大王当知。若王王子性太恶者。彼为一切多人不用。多人不爱。多人不喜。乃至父母亦不喜见。何况余人大臣王子长者居士等。是故大王。黠慧之人不应太恶。大王当知。有黠慧人所欲作事。应当安详不应太卒。而说偈言。
若王行恶行 嗔心不见事
动则怖众生 乃至父母畏
何况余非亲 而当有念爱
大王应当知 智者舍嗔恚
尔时严炽王。在坐对面。闻大萨遮尼干子毁呰自身。心生不忍嗔心恚心懊恼心无欢喜心。生毒害心即作是言。萨遮尼干子。汝今云何于大众中说我过恶毁呰于我。我从昔来。无人敢正看我面者。汝今毁我罪应合死。作是语已。以嗔恚心告诸臣言。汝当捉此说不爱语愚痴沙门断其命根。尔时萨遮尼干子惊怖毛竖。语严炽王言。大王。汝今莫速卒作如是恶事不饶益我。我有善言。愿王暂时施我无畏听我所说。王言。沙门。与汝无畏。所欲说者汝当速说。萨遮尼干子言。大王当知。我亦有罪。王言。沙门。何者汝罪。萨遮尼干子言。大王当知。我罪过者。由太实语不虚语称事语。以我如...(第0175部~大萨遮尼干子受记经十卷)
...罗心。迦楼罗心。紧那罗心。摩睺罗伽心。人非人心。地狱心。畜生心。饿鬼心。阎罗处众生心。过去心。未来心。悉分别知。何以故。沙门瞿昙安住大悲。能知他心无碍无障。无诸烦恼故。断诸习气故。照一切法故。能如是解。是名他心神通智行。
大王当知。沙门瞿昙所有宿命神通智行念知过去一生二生。乃至十生百生千生。无量百生。无量千生。无量百千生。及天地成坏。无量世界成。无量世界坏。无量成坏世界。无量成坏劫。知诸众生于是中生。如是种姓如是名字。如是色像如是寿命。如是受苦如是受乐。如是住处。如是衣服饮食。于是中死还是中生。于彼中死还彼中生。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尽过去际悉知无余。又知过去尽过去际所有诸佛。如是眷属父母妻子兄弟姊妹。从初发心出家求道。修集愿行供养诸佛。教化调伏一切众生。坐菩提树成等正觉。如是名号。如是住处。如是胜坐。如是声闻。如是侍者。如是天。如是人。如是大众。如是外道。如是说法。如是度众生。如是寿命。如是灭度。如是正法住。如是像法住。悉能念知。何以故。安住大悲。善解作业故。是智无恼。安住禅定故。是智无畏。善摄智慧故。是智自然。不从他求现得善知故。是智正忆。毕竟不失故。是智功德。究竟大乘故。是智善根。从波罗蜜生到彼岸故。是名知宿命神通智行。
大萨遮尼干子受记经卷第八
如来无过功德品第八之三
大王当知。沙门瞿昙如意神通智行者。为欲调伏邪见刚强难化众生令从正法。是故沙门瞿...(第0175部~大萨遮尼干子受记经十卷)
...触柔软。如迦陵伽鸟。遍覆世界。十百千万妙庄严园。普遍世界。一一园中。十百千万诸大宝池。普遍庄严。一一池皆八道侧方。八楞摩尼宝以为间错。阎浮檀金沙遍布其底。一一池中。皆各满足八味香水。七宝钵头摩花以覆水上。昆仑遮鸟耆婆耆婆鸟。常出妙声遍诸世界。文殊师利。彼善观世界。有八千万城邑聚落。遍满国土以为庄严。一大城中。有十百千万小城以为庄严。一切城邑皆亦如是。一一城邑一一聚落。满百千万男子女人童男童女。文殊师利。彼善观名称世界中。有一四天下。名曰见者欢喜世界。诸四天下。此最胜妙。人民炽盛安隐快乐。实慧幢王如来应正遍知。彼世界中出现于世。文殊师利。彼实慧幢王如来。生在婆罗门家。母名速行。如我现世母名摩耶。父名梵才。如我现世父名白净王。儿名名称。如我现世。子罗睺罗。妻名大慧。如我现世释种瞿夷。乳母名大称。如我现世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奉侍人名常随顺。如我现世阐陀迦。马名大速。如我现世马王揵陟。实慧幢王如来。乘彼大速踰城出家。如我现世所乘揵陟马王出家。彼佛道场名曰法尚。实慧幢王如来。于彼道场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我现在寂灭道场。彼道场树。有八十万百千万亿树。以为眷属。文殊师利。实慧幢王如来。于彼劫中出世之时。无诸魔怨及魔眷属。文殊师利。彼实慧幢王如来。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彼世界中所有众生。一切执持种种华香涂香末香散香。作诸种种伎乐歌舞。一时往诣法尚道场。乃至阿迦尼吒天一切天众。作诸种种天妙伎乐。集彼道场。一切夜叉...(第0175部~大萨遮尼干子受记经十卷)
...
尔乃得成佛 号宝慧幢王
时世无垢害 故名无刺劫
时彼佛世界 号善观名称
具足诸功德 天人皆叹仰
国界诸庄严 一切皆殊妙
门阙诸楼阁 百千诸宝成
阎浮金罗网 遍覆相映发
光明常普照 昼夜无差别
悬诸百千宝 建立师子幢
宝铃出妙声 说于如实法
无垢宝垣墙 过诸天宫殿
泉流诸池水 具足八美味
钵头摩诸花 拘迦那陀等
鲜明满诸池 不杂诸尘垢
彼世界住处 四天下中最
具足妙庄严 是故名乐见
彼处如来生 婆罗门出家
母名曰速行 父字名梵才
子名曰妙称 如我罗睺罗
彼夫人大慧 如我今瞿夷
乳母大名称 如我波阇提
给侍名随顺 亦名阐尼迦
如我阐尼迦 恭敬随我心
第一最胜马 字名曰大速
彼能出如来 如我乘揵陟
彼佛菩提树 字名曰法尚
胜树为眷属 八十百千万
彼树下法王 字名实惠佛
坐彼道树下 成于大菩提
无诸魔眷属 亦无诸魔业
彼佛国土中 无有诸怨刺
无量诸天人 俱集彼净土
各执妙花鬘 百千诸伎乐
各以恭敬心 俱诣如来所
如来知彼心 为说诸妙法
无...(第0175部~大萨遮尼干子受记经十卷)
...僧随意所用。八万四千七宝行树。八万四千众宝华聚。八万四千七宝盖。八万四千王妙衣服。八万四千杂宝鬘饰。略说。车乘床座及承足机。卧具屣器头服冠帻。璎珞金璎真珠璎珞。伎乐钟铃螺鼓幢摩及拂。镫炉澡盥园林鸟兽。皆是众宝并及妙味。各八万四千。尽回施宝藏如来应供正遍知已。而白佛言。我国事殷并忏悔世尊。唯愿如来。乐住此园比更奉觐。彼离诤王千子于佛前住。一一王子请佛及僧。三月供养一切所须。世尊默然受王子请。尔时离诤王。知佛受诸子请已。头面礼足及比丘僧。右绕三匝辞退还宫。彼时诸王子中。第一王子名曰不眴。于三月中。供养世尊及比丘僧。如离诤王。王子间日一来奉觐世尊及比丘僧。听微妙法。善男子。时国大师婆罗门。是宝藏如来父名曰海济。遍阎浮提男女大小而从乞求。未便即受先令施主受三归依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后受施。阎浮提内一切老少有智。海济婆罗门。无不受其施。劝以三归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如是劝多亿那由他百千众生。令修三福地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眴王子于三月中如是供养世尊及比丘僧。如离诤王。竟三月已。唯除城郭自然轮自然象自然马自然摩尼宝。玉女宝主藏宝圣道宝。除是已。以八万四千金轮。八万四千象。八万四千马。尽回施佛。略说。日明珠婇女童子如意之树。华聚衣盖璎珞车乘床座。及承足机卧具屣器。头服冠帻真珠璎珞。伎乐钟铃螺鼓幢摩及拂。镫炉澡盥园林鸟兽。皆是众宝。并及妙味各八万四千。尽回施已。忏悔世尊及比丘僧。尼摸王子...(第0176部~大乘大悲分陀利经八卷)
...幡盖。及以幢麾衣被头舍。以柔软声。为闻婆罗门愿故以用供养。乃至阿迦尼吒际诸天。尽下阎浮提住虚空中。持诸天香乃至头舍。为听婆罗门愿故以用供养。尔时婆罗门叉手合掌。以偈赞叹宝藏如来言。
尊游三昧如梵王 颜色从容犹帝释
施与钱财如国主 持最妙宝若仙尊
德濡吼音如师子 坚固不动喻须弥
无有怒恚如大海 含忍好恶等如地
除一切垢如大水 烧诸结林如仙火
无所染着犹疾风 开现真实如大天
牟尼澍法如龙雨 充济世间犹时泽
降伏外道如论师 仙放德香如妙花
妙声柔软如梵王 治世脱苦如良医
心住平等如慈母 常摄众生踰如父
破诸坚怨如金刚 断恩爱枝如神剑
济度众生如船师 施人智慧如牟尼
施凉光如牟尼月 开敷人花犹如日
施四上果如妙树 仙众围绕如鸟王
尊意甚广如大海 等心于世犹草木
观诸法性如空卷 尊等随世譬如水
佛授多众菩提记 持最妙相善大悲
我化众生多无量 愿今授我菩提记
于浊结怨世成佛 安置众生静寂道
善男子。国大师海济婆罗门以是偈赞宝藏如来已。即时一切大众天龙夜叉乾闼婆世人。叹言善哉。时国大师白佛言。世尊。我劝化多亿那由他百千众生。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彼各各观已。而受妙土取清净意。种诸善根易化众生。此千...(第0176部~大乘大悲分陀利经八卷)
...仙众围绕如鸟王
尊意甚广如大海 等心于世犹草木
观诸法性如空卷 尊等随世譬如水
佛授多众菩提记 持最妙相善大悲
我化众生多无量 愿今授我菩提记
于浊结怨世成佛 安置众生静寂道
善男子。国大师海济婆罗门以是偈赞宝藏如来已。即时一切大众天龙夜叉乾闼婆世人。叹言善哉。时国大师白佛言。世尊。我劝化多亿那由他百千众生。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彼各各观已。而受妙土取清净意。种诸善根易化众生。此千四月鬘等通四鞞陀罗。如来所可授贤劫中记者。彼诸丈夫。亦以三乘教化贪欲嗔恚愚痴吾我众生。彼等亦舍重结烦恼恶世。弃无间业诽谤正法非毁贤圣。住于邪见乏圣七财。不知父母不识沙门不别婆罗门。不知作恩不知福德不畏后世。不求三善天人之德。造三不善之十恶业。为一切善知识所弃。为一切慧人所讥。为三界烦恼驶水所漂。没在生死灰河烧煮。痴冥所弊离诸善业。弃彼众生置无佛国。离诸善根集不善根。困于邪道处大旷野。当尔之时。娑诃世界贤劫中人转寿千岁。为此智慧诸善丈夫之所弃舍。当于尔时。为三界生死因缘所逼。无投无趣无所归依苦器所困。舍此众生各取妙土易化净意。种诸善根精进不懈。以曾亲近供养多佛而济化之。世尊。如是不耶。宝藏如来而告之言。如是如是。婆罗门。随彼众生立愿所取佛土庄严。我亦如是授彼等记。婆罗门白言。世尊。我心振摇如芭蕉叶。意甚忧虑举身嗒然。世尊。是一切大菩萨皆发大悲。然弃...(第0176部~大乘大悲分陀利经八卷)
...者。我尔时始入贤劫。迦罗迦孙陀圣日出时。令我见于十方各千佛土。微尘数世界中。现在住世为众生说法诸佛世尊。迦罗迦孙陀如来应供正遍知成佛未久。我当往诣其所以种种供具而供养之。咨请问难出家修戒。多闻三昧说法第一。唯除如来。于彼时心意燋枯众生。集不善根没邪见道作无间业。乃至邪道所困旷野众生。我当摄度而为说法。圣日没后我当具作佛事。如是迦那迦牟尼迦叶成佛未久。往至其所乃至具作佛事。展转乃至千岁。世人以三福地安立众生。过是已往上生天上。为天说法而摄度之。乃至众生百二十岁。极甚愚痴憍骜恃色。自倚种族昏浊无识。多怀嫉恚处在五浊闇冥。是诸众生。贪欲嗔恚愚痴甚重。憍慢嫉妒染着非法非法自活。邪见倒见乏圣七财。非母非父。非沙门非婆罗门。不知作恩。不作福德。不畏后世。不修三福地。不求三乘。不修三善业修三恶业。不修十善业乐修十不善。为四颠倒所困。住四回转。随顺四魔。四病河所漂。常随五盖六情昏愚。没在八邪旷野。恒起诸使不求天人福德。为倒见邪道所困。作无间业诽谤正法。诽毁贤圣离诸善根。刚强粗犷不知恩分。若有所作寻即忘失。见修善者恶心讥谤。浅慧少闻多忘诸根不具。羸瘦少力衣服乏短。亲恶知识胎中妄念。众病所困颜色丑恶。不顾前后无有惭愧更想恐怖。一小食顷身口意行多作恶业。以是为贵众生。常见断见。着五阴心。贪五欲心。喜心掉心怨心欺心。浊心粗心恚心。不调心不执心。不柔伏心。着非法心。无住心。相求心。散乱心。更相害心。离法心。...(第0176部~大乘大悲分陀利经八卷)
...间业。诽谤贤圣非毁正法犯根罪中。乃至如前所说充满于世。汝为如来明行足乃至佛世尊。转正珐輪降自在魔伏诸结魔。名称流布十方无量无边佛土。汝当有大声闻众一千二百五十比丘。当于四十五年中。如是渐渐具作佛事如所立愿。于尔时是大王无量净当名阿弥陀于无量劫中具作佛事。如是汝大悲。于娑诃佛刹贤大劫百二十岁世人中。于四十五年如是成满大具佛事。汝善丈夫。当以无上般涅槃后正法住世过千岁。正法灭后。善丈夫。汝色身舍利亦如是作佛事如汝愿。于尔所时化度众生如前所说。
大师立誓品第二十一
善男子。尔时有梵名螺髻彼言。汝善丈夫。于无量阿僧祇劫中行菩萨行时。在所生处我常为汝给使。随顺供奉犹如僮仆。于最后身愿为汝父。善丈夫。汝逮菩提已。为汝第一檀越。汝当授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时有女海神名曰调意。彼言。在所生处乃至最后身。我为汝母生育于汝。汝大悲。逮菩提已。亦授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时有女地神名水仪。彼言。在所生处乃至最后身。我为汝母。汝逮菩提已。授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时有二释。一名亲近。二名雪思念。彼二俱言。汝大悲。在所生处乃至逮菩提已。我等为汝神足智慧上首声闻。复有一释名曰善现手。彼言。大悲。在所生处乃至最后身。我为汝子。时有女山神名曰日壹。彼言。大悲。汝在生处乃至最后身。我为汝妻。善丈夫。汝逮菩提已。授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时有阿修罗名曰钏行彼言。大悲。汝在所生处。于无量阿僧祇劫中。善...(第0176部~大乘大悲分陀利经八卷)
...由他百千众生得善神通修住梵行。令知阴如怨入如空聚。又令得知因缘生诸有为知见。现一切法无我。如影野马。如水中月。现无生无灭。无续永灭静寂惔怕。极妙灭尽真实涅槃。令其知之住八圣道已。时彼大悲大沙门即便命终已。众生云集如是供养舍利。犹如供养转轮圣王舍利也。尔时如是供养大悲大沙门舍利已。其命终日宝藏如来正法亦灭。彼诸菩萨摩诃萨。各随本愿生他方界。有随愿生兜率陀天。有生人中。有生龙中。有生夜叉中。有生阿修罗中。有随愿受种种畜生。
眼施品第二十三
善男子。时大悲大沙门命终已。以本愿故生于南方。去此佛土过十千佛刹。有世界名集秽。其中世人寿八十岁。集不善根凶害手血乐作众恶。于诸众生无有怜愍。无父无母乃至不畏后世。其大沙门以本愿故。生集秽刹旃陀罗家。巨身甚长有极大力。所为迅速念力极大。才辩难折众行悉备。彼以强力疾摄众生。而告之言。咄汝众生。能断窃盗邪淫。乃至能断邪见者。我当赐汝等命及养身具。若不止者。我当断汝等命。断已更至余处。彼时众生叉手合掌。同声白言。若济我命当随汝教。尽断杀盗乃至邪见。彼时强力旃陀罗。往语王及王子群臣百官言。我须养命之具。若饮若食。若佉阇蒱阇。若薜夜梨舍。衣服卧具种种涂香。金银摩尼真珠琉璃车磲马瑙珊瑚琥珀具及玫瑰。我用与此众生。时王群臣多与养命之具。彼时强力旃陀罗。又令王及眷属尽形寿住九善业已。人寿转增至五百岁。时彼国王忽然崩亡。群臣百官拜彼强力旃陀罗为王。拜已...(第0176部~大乘大悲分陀利经八卷)
...已。此是我善知识。能劝我危脆身令为坚固。王曰。汝且欢喜。我当与汝此凡肉眼。令我得无上慧眼。以欢喜心与汝身皮。令我得佛无上菩提。善男子。时福力王以右手自挑两眼以与邪命。血遍流面。而作是言。
听我此多天夜叉 紧那修罗诸善神
若于虚空住地人 明我是施为菩萨
愿逮最胜妙寂道 于四暴流度众生
迁置涅槃到彼岸
复作是言。若我得逮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令我命根于尔所日不绝。意念不乱不生悔心。尽彼邪命咒术得成。告言。善男子。可取我皮。时土鸣邪命手执利刀剥取王皮。于七日中得成咒已。时王福力亦于七日命根不绝意念不动。受如是苦无一念顷而生悔心。善男子。彼时大悲宝藏如来父岂异人乎。莫造斯观。我身是也。是我先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于初发心。劝过数众生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我初勇健行。我随愿故从彼终已。生集秽佛土旃陀罗家。是我二勇健行。能于旃陀罗种中。劝众生住善已。以自进力。乃至得为强力转轮王。灭除一切阎浮提斗诤怨嫉及诸秽浊。又寿命转增是我初自施眼及皮。从彼命终。还生集秽刹二天下中。以本愿故。复生旃陀罗家。略说。于中用是坚进。以善法劝众生。乃至得为强力转轮王。灭除其中斗诤怨嫉种种秽浊。增其寿命。于中亦自施舌及耳。乃至一切三千大千集秽佛土。一一方中作如是丈夫行。以本愿坚进勇猛相续。以本愿故。于恒河沙数五浊佛刹中。作如是大丈夫行。劝众生令住善业。于三乘中。又复...(第0176部~大乘大悲分陀利经八卷)
...诸眷属。厨供所须皆从民出。自非王力终不可得。未有一人好心与者我时愁忧却自思惟。此一切阎浮提王位今当付谁。时我有子五百人皆劝以菩提。我即分此阎浮提为五百分用与诸子。即舍诣林求仙梵行。南近大海忧昙波罗林中坐禅。食果草根用济身命。渐渐不久得具五通。尔时阎浮提有五百商人。入海采宝获众宝聚。其中商主名宿王。以福力故得如意摩尼。从彼宝洲多取众珍宝及与摩尼。始发引时海水波涌。诸龙恼乱海神啼泣。中有龙仙名马藏实是菩萨。以本愿故生于其中。彼摩诃萨拥护商客。安隐度海自还所住。随彼商客有恶罗刹。恒逐于后伺求其便。彼于昼日放暴风雨。使诸商人迷失迳路不知所趣极甚恐怖。发大音声啼[口*睪]悲泣。求诸天神风神水神。乃至称唤父母所爱儿息。尔时我以天耳闻彼音声即往慰喻。汝等商人勿得恐怖我当示导汝等迳路。令汝安隐至阎浮提。我即以缯而自缠手内着油中以火然之。发至诚言。我于林中三十六年游四梵处。为益众生故食众果实及诸草根。既化八万四千龙夜叉。令住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善根业报令我手然。使此商人得道安隐至阎浮提。如是手然经七日七夜。彼诸商人安隐还到于阎浮提。我于彼时即自立愿。如此阎浮提乏诸珍宝。若我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意满者。令我得为商主采如意珠。于一一方七返雨种种众宝之雨于此佛土一切方中。如是于十方恒河沙数五浊空佛土中。如前所说。我如是意皆已得满。于恒河沙数大劫中为无上商主。于恒河沙数五浊空佛土中雨于众宝。一...(第0176部~大乘大悲分陀利经八卷)
...十善道业安置三乘。复于十方五浊空佛土中。乃至令修十善业安置三乘。善男子。我如是意愿尽满。如此遍珊瑚井世界中。以夜叉形调伏世人置善法中。如是十方恒河沙数五浊空佛刹中。以夜叉形调伏世人置善道行。以我恐逼众生住善行故。以是残业令我欲成菩提。坐金刚座菩提树下。魔王波旬将大兵众。来恐怖我作菩萨碍。善男子。此是我略说檀波罗蜜行菩提行。未得深忍深陀罗尼深三昧。除先二身得世五通。如是立大丈夫行。如是劝化无量阿僧祇众生。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劝化无量阿僧祇众生。得住辟支佛乘。劝化无量阿僧祇众生。得住声闻乘。除我行菩提行时。亲近佛刹微尘数诸佛。一一佛所得如海水渧功德。我供养过数辟支佛。供养过数如来声闻。如是供养父母五通仙人。如我先行菩萨行怜愍众生以身肉血而充足之。彼时怜愍今阿罗汉所无有也。
菩萨集品第二十八
善男子。如我以佛眼观见十方佛刹微尘数诸佛世尊已般涅槃。彼皆是我劝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令住中者。亦是我初劝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令住中者。乃至当来亦如是说。又见东方现在住世无量阿僧祇诸佛世尊。转正珐輪为众说法。亦是我初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令住中者。乃至六波罗蜜亦如是说。南西北方及与上下亦如是说。善男子。我见东方去此佛土过八十九百千佛刹。有世界名华敷。佛名无垢德明王如来。现在住世为众说法。彼世尊是我初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亦是初劝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令住中者。略说。 |
|
|
|
|
|
|
|
东方有乐...(第0176部~大乘大悲分陀利经八卷)
...
犹彼大地震 亦如打铜钟
诸如是等声 无有不闻者
决定彼人日 大圣之身光
欲入此大城 令众生无畏
如诸林树木 种种华庄严
各闻微妙音 众生随所乐
决定善安住 与愿大龙王
右足跨于阃 欲入此城门
如虚空光照 大地普皆明
日彩曀不彰 此世尊金色
决定喜观察 大威放焰光
右足跨于阃 欲入此城门
阿奶今观此 天众在虚空
欢喜歌啸声 弄诸衣服等
决定利益世 最胜诸众生
右足跨于阃 欲入此城门
今此大城内 相向起慈心
各各共喜欢 如父母爱子
决定大福聚 众德庄严身
右足跨于阃 欲入此城门
又男夫妇女 将种种香花
满掬四面飘 心生大欢喜
决定大自在 福德华庄严
右足跨于阃 欲入此城门
天人华所散 悉遍满虚空
处处雨众香 微妙甚可喜
决定世善逝 大福慧入城
为利益众生 所以今来到
尔时善思怀抱奶母。闻其童子自口所说如此偈已。心生恐怖身毛悉竖。支节战掉不能自持。安彼童子于楼阁上置已。即作如是思惟。此子何也。为天为龙为是夜叉。为是罗刹为鸠槃茶。为毗舍遮为紧陀罗。或复为是摩睺罗伽。如此之言非是世间婴孩所说。时彼奶母即一定住...(第0177部~善思童子经二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三二卷
...王。所得分卫食膳授与幼童而谓之曰。童子受斯分卫之具。供养如来寻即受之。已满佛钵食不减损。次与声闻八万四千。菩萨十二亿。佛及圣众。皆悉充饱。如是之供至于七日。饭则如故亦不损减。于时幼童踊跃欢喜善心生焉。住世尊前则而颂曰。
佛圣众饱满 钵食不损耗
奉事于众祐 福田无有疑
世吼食充足 肴膳而不减
献进于众祐 不疑道无尽
其膳既不损 供具转弘多
恭敬等正觉 增长清白法
佛告舍利弗。于时幼童以一钵食。供养世尊及圣众。承佛圣旨已心清白。具足七日食不损耗。慧王比丘教训幼童。归命于佛及法圣众。令受禁戒克心悔过。劝使请问发无上正真道意。于时父母求索其子。便诣莫能胜幢如来所。稽首作礼退住一面。幼童拜谒问讯父母。以偈赞曰。
我志愿佛道 愍哀诸群生
闲暇难得值 亲亦宜誓意
且观正觉身 诸相好庄严
慧度于无极 孰不发道意
惟父母见释 得出弃捐家
顺妙智慧教 得学为寂志
父母即答曰 我等好乐道
从尔为明则 亦欲愿舍家
佛告舍利弗。于时幼童化其父母及五百人。悉念学法志于无上正真之道。皆于佛世弃家为道。时佛教之行菩萨道。六度无极四等四恩。分别解空精进不懈自致得佛。卿舍利弗。欲知。尔时慧王比丘为法师者。岂异人乎。勿作斯观。所以者何。则软首童真也。其离垢臂尊者子者。则吾是也。昔往古世。软首童真以膳见施供养佛众。令发无上正真道意。则是本身初发意原。以是之故而当知之。今者如来所成圣觉无极之慧。十种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无挂碍慧。皆是软首所劝之恩。所以者何。因从发意至诸通慧。如佛所蒙因致大道。今吾观睹十方世界。不可称限不可计会。诸佛国土今现在者。诸佛世尊同号能仁。悉是仁者软首所劝。或号咸圣。或号明星。或名所欢。或名锭光。或谓离漏。或谓妙胜佛告舍利弗...(第0178部~普超三昧经四卷)
...。软首童真以膳见施供养佛众。令发无上正真道意。则是本身初发意原。以是之故而当知之。今者如来所成圣觉无极之慧。十种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无挂碍慧。皆是软首所劝之恩。所以者何。因从发意至诸通慧。如佛所蒙因致大道。今吾观睹十方世界。不可称限不可计会。诸佛国土今现在者。诸佛世尊同号能仁。悉是仁者软首所劝。或号咸圣。或号明星。或名所欢。或名锭光。或谓离漏。或谓妙胜佛告舍利弗。今我一劫若过一劫。宣扬演说诸佛名号。软首大士所开化者。于今现在转于珐輪不可称限。何况有行菩萨乘者。或有处于兜率天者。或有退来入母胞胎。而复出生舍家为道。或坐佛树。或处道场。成最正觉不可限喻。其有欲说诚谛之事审实无虚。软首童真则诸菩萨之父母也。愍哀劝化兴显大道。所生亲者则当谓于软首童真。向者软首宣扬报恩今复伸说。虽当食者施我钵膳所食之余。吾前世时先有所施正谓于斯。尔时千二百诸天子欲堕落者各心念言。当坚其志恭敬于法察诸因缘去诸根原。今者现在世尊前所发愿。软首劝化及开余人。使至于道而不退转于无上正真。吾等云何而欲堕落。吾等何故在如来前。兴卑贱意志崇小节。今当舍于声闻缘觉殷勤志求无上正真道意。软首伸掌示现变化。乃至下方光明王佛所处国土。而致钵来一切普入。又复讲说往古开化所说经典。下方佛土此世尊界。不可计数众生之类即发道心。十方世界群萌之俦。悉来供养软首童真。诸佛世尊皆遣宝盖供施经典。彼时宝盖则覆三千大千佛国。从其宝盖自然出音。诚如...(第0178部~普超三昧经四卷)
...慧者何所为本。答曰所念邪支则是其本。又问。所念邪支何所是根。答曰。虚伪是根。又问。虚伪何所是根。答曰。无实诸想是则为根。又问无实诸想何所是根。答曰。谓无所有无觉是根。又问。何谓无有无觉。答曰。谓无生无有是谓无觉。又问。不生不有当何计之数在何所。答曰。其不生不有彼无有计。又问。狐疑之事何因缘起。答曰。其狐疑者从犹豫起。又问。犹豫为何所是。答曰。贤圣所说诚谛之语。闻则怀疑斯谓犹豫。又问。何所贤圣何言审谛。世尊答曰。其贤圣者谓除一切爱欲诸见。其审谛者知一切法悉无所有。王阿阇世白世尊曰。所谓贤圣无所有者。实为虚伪。世尊安住从已劳尘。而造立之猗着于世间。诸贤圣所讲说者。而心犹豫获不可计殃衅之罪。我乎世尊父无愆咎。无所羁缀而危其命。贪国土故或于财宝。迷于荣贵荒于产业。耽利宰民而图逆害。持疑怵惕不能自宁。若在欢会戏乐无娱。若在中宫婇女嬉游。若坐若卧有所决正。若在独处听省国事处群僚上。昼夜忧悸不能舍却。沉吟之结不歆饮食。虽有美馔不以为甘。其目昧昧所睹瞢瞢。颜貌憔悴心恒战灼所处不安。畏寿终后坠于地狱。仰惟如来。其恐怖者能使无惧。其盲冥者惠授眼目。其沉没者而拯拔之。遭苦恼者使获大安。无所归者而受其归。其无护者而为救济。其贫穷者给施财业。其有病者消息疗治。其堕邪径示以正路。其在正路为兴大哀。其心忍劳不以为患。等恤群黎其慈坚固。究竟本末不以苦乐而有动转。如来所兴救度众生。无所遗漏不舍一人。私怙世尊。垂恩安...(第0178部~普超三昧经四卷)
...者濡首及诸菩萨为于何食。濡首报曰。吾等所食及施与者。亦不长益亦不耗减。不动生死不近泥洹。亦不超度凡夫之地。亦不证明贤圣之法。不越声闻不舍缘觉。吾等当说彼之所请。其布施者。亦不净除慧与所识。不损而益不至解脱。于诸经法亦无所兴。亦不得法亦无所释。迦叶答曰。是为大施无极广施。已入无本之所致也。尔时濡首心自念言。今日入城宁可如佛感动变化。应时以众神足变动三昧而为正受。这以是定为正受时。寻即一切于是三千大千世界。普悉等住平若手掌普此佛国。其大光明靡不周遍。其在地狱遭苦患者即时休息。畜生饿鬼诸不安者寻获安隐。众生之类心悉开解。无淫怒痴无悭嫉者。亦无谀谄无有嗔恚憍慢之结。无所兴起亦无热恼。尔时众生展转相瞻如父如母。睹此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动。欲行天子色行天子。悉来集会供奉溥首。鼓乐弦歌倡伎百千。雨于天花严治途路。濡首童真这兴斯定。从其室宇至于城门。自然庄严途路平整既广且长。皆以七宝无央数珍。若干挍饰自然出现。不可计宝化为宝堑。中生莲花芙蓉蘅花充满炜晔。堑上化造珠交露帐。而起幢幡缯彩花盖。其堑周匝遍有栏楯。栏楯左右皆有宝树而甚高大。以诸宝绳展转连绵系诸宝树。一一宝树边有宝架。皆置香炉烧诸名香。一一香炉烧诸香者闻四十里。诸树中间化宝浴池。有八味水盈满池中底悉金沙。以宝栏楯周匝绕池琉璃为崖。悉生青莲芙蓉蘅华。诸宝树下以宝为地。一切宝地列宝香瓶而烧名香。一一宝树五百玉女俨然罗住。各各建立布施之德。濡首这以...(第0178部~普超三昧经四卷)
...百千人众。皆来集会王宫门下。欲得闻法供养奉事。溥首童真以脚足指而案此地。时王舍城悉作琉璃。一切城里所居民者。悉见溥首菩萨声闻。譬如明镜照其面像自见其影。溥首童真为诸来者如应说法。八万四千人听经法者。得法眼净。五百人皆发无上正真道意。
普超三昧经卷第四
心本净品第十一
尔时溥首。为王阿阇世及诸眷属并余来者无数之众。开化说法。即从坐起与比丘众王阿阇世群臣寮属及无数人。出宫门行行于途。路见一男子。自害其母住他树下。啼哭懊恼称叫奈何其人究竟现在应度而自克责所作无状。而造大逆自危其母当堕地狱。虽尔其人当修律行。时溥首于比丘众前。化作异化即时往诣害母人所。去之不远而中道住。其害母者遥见父母与子共侣。父母谓子是者正路。其子答曰。斯非正路。递互起诤。于是化子现怀嗔怒杀化父母。其逆罪子遥见化子害化父母。啼哭酸毒不能自胜。寻即往诣害母人所。而谓之曰。我杀父母当堕地狱。哭言奈何。当设何计。其害母者而自念言。今此来人乃害二亲。我但危母。其人痴冥罪莫大焉。我之为逆尚差于彼。如彼受罪吾犹觉轻。其化人者悲哀酸酷。口并宣言。吾当往诣能仁佛所。其无救者佛为设救。其恐懅者慰除所患。如佛所教我当奉遵。于时化人啼哭进路在其前行。而害母者寻随其后。如彼悔过吾亦当尔。吾罪微薄彼人甚重。化人诣佛稽首于地。而白佛言。唯然世尊。吾造大逆而害二亲。犯斯大罪。佛告化人。善哉善哉。子为至诚而无所欺。言行相副诣如来前说诚谛言而不两舌亦不自侵。当自惟察观心之法。以何所心危二亲者。用过去心当来心乎。现在心耶。其过去心即以灭尽。其现在心即以别去。无有处所。亦无方面。不知安在。当来心者则亦未...(第0178部~普超三昧经四卷)
...阿阇世。使发无上正真道意。于难计劫离垢藏如来无数诸佛。于彼劫中而有三亿平等正觉。悉是溥首所可诱劝。使转珐輪长寿久存。设百千世尊终不能为。王阿阇世说法决疑。其惟溥首能为斯王决除疑网。所以者何。溥首童真数从诸佛闻是深法。以是故当作斯观。其有菩萨应所度者。本从发意得其本师。为之说法乃能解耳。王阿阇世从集欲轻地狱出生于上方。去是五百佛国。其世界曰庄严。其佛号宝英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说法当复重见。溥首从闻深经在于彼土。即当逮得不起法忍。弥勒菩萨成正觉时。当复来下还斯忍界。号曰不动菩萨大士。弥勒如来当为众会宣讲不动菩萨前所兴为。又复分别于此经典敷陈至谊。不动大士。能仁佛世作大国王。名阿阇世。从恶友言自害其父。从溥首闻所说经典得柔顺法忍。因此除罪令无有余。弥勒如来缘不动菩萨说此经法。八千菩萨得不起法忍。八万四千菩萨。蠲除无数不可计会罪衅积聚。如是舍利弗。王阿阇世从今已往八百难计会劫。修菩萨行开化众生严净佛土。又舍利弗。王阿阇世所化众生。为声闻地。若缘觉地若行大乘。斯等众生当有罪盖。无尘垢弊狐疑悉除无有犹豫。过于八千不可计劫。当得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劫名喜见。世界曰无造阴。佛号净界如来至真等正觉。寿十四劫。诸声闻众七十万人而为大会。一切慧解志八脱门。诸菩萨众有十二亿。皆得智慧度无极善权方便。灭度之后。正法当住一亿岁。无造阴世界所有[黍-禾+利]庶。至于寿尽无狐疑者。终没之后不归三涂。净界如来设为...(第0178部~普超三昧经四卷)
...上至沙诃楼陀刹。供养释迦文佛。及文殊师利菩萨等。赖毗罗耶佛语诸菩萨。若欲至沙诃楼陀刹者。先治汝意。譬如地得香花好物不喜。得屎尿涕唾脓血恶露亦不嗔。佛言。我何因为若曹说是语。释迦文佛刹中有菩萨。先世多供养诸佛者。人有急性者。意善之事但口教急用。今世恶故。诸菩萨白佛言。沙诃楼陀刹诸菩萨。先世多供养诸佛求道大久。何缘生沙诃楼陀弊恶人处。佛告诸菩萨。有二因缘。今世生沙诃楼陀刹。本前世与释迦文佛。俱行索佛故世世相随。复有菩萨。宿命有恶不尽故生彼恶世。诸菩萨白佛。今是诸菩萨。生沙诃楼陀刹。何因缘得除宿命之恶。佛言。善男子善女人。生沙诃楼陀刹。索菩萨道。生贫家舍。用是故除宿命恶。又多病者复除宿命之恶。又遭遇父母兄弟妻子病瘦死亡忧愁感伤。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又遭逢县官恐怖弃捐父母家室财产亡逃忧愁。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有一旦失财业穷厄。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在恶国中生。本为他国所攻败坏。奔走愁忧无聊。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生弊恶人中贫贱面目丑陋。形癃盲聋不属逮人。父母兄弟妻子宗亲皆共憎之。是人愁忧。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闻有善道欢喜。欲索明师教告经道开心从受。不得明师便愁忧。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复遥闻远方有师高明智慧通达。欲往从受经学。身体病瘦手足拘挛不可动摇。钱用乏少又无伴侣便不可行。念之愁忧。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有人行求善师。欲从学受经。道师大明达皆知道要。弟子愚痴无慧意不开解。便自愁忧。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有善师欲教弟子世间之事开语经道。弟子愚痴不能忍辱。便弃捐师去。后归念师法戒大欢喜意悔愁忧。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有求菩萨道者。卧坐梦中见怨家持刀兵追逐怖恐梦中恐懅。复除宿命之恶。若有菩萨道家善男子善女人宿命殃恶未尽。死当入泥犁中勤...(第0179部~佛说放钵经一卷)
...复取饼授之。儿啖饼遂随沙门出城到佛所。见佛端正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视之无厌。见诸菩萨比丘大欢喜。沙门便教小儿澡手漱口。便持钵饼与小儿令饭佛。汝今得安隐后得其福。小儿取授钵饼。持至佛前。以手接饼着佛钵中。复过与诸菩萨比丘僧。皆悉满足食饱饼钵如故。如是饭佛菩萨及比丘僧七日。小儿大欢喜。自说我日持一饼饭佛菩萨及比丘僧。七日饭满我必得福。因是一功德得佛。佛语诸菩萨阿罗汉言。此是本时恩也。惹那罗耶菩萨。今文殊是也。时小儿维摩罗波休者。我身是也。今我得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威神尊贵度脱十方一切众生者。皆文殊师利之恩。本是我师。前过去无央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恩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佛说是经时。忉利天上二百菩萨自念。佛本文殊所教化。令作功德成佛。文殊何以故。在佛前不成佛耶。佛言。文殊深入善权广化众生故未取道。佛告诸菩萨及比丘四众。前二百天人菩萨欲悔取二乘者。见文殊变化吾应报恩。今皆更发无上心修菩萨道。后世皆当作佛。佛说经已。诸菩萨比丘僧。诸天人阿须伦鬼神龙。皆大欢喜起为佛作礼。
...(第0179部~佛说放钵经一卷)
...死身。如木生火其焰遂盛。如是当知邪见颠倒兴起尘劳三界然炽。如火灭后无复焰光。如是当知倒见已止尘则不起。即于三界不兴劳垢。如百千岁火灭不然。人不疑恐畏于冷灰。如是当知虽若干劫习欲尘秽。已解观之无所积聚。如火灭尽不可施用。慧明澹怕尘劳不兴。如身中火温热虽盛则无所烧。如是计之。其心本净显耀之明。客尘欲起终不染污心之源际也。于是文殊师利复问其女。又当云何观于色身。答曰。犹如水中之月影也。又问。云何观五阴体。答曰。犹如无化如来之化也。又问。诸种当云何观。答曰。犹如水火二界也。又问。云何观诸入事乎。答曰。犹如无施因缘罪福所行也。又问。云何观此诸会。答曰。而悉照曜会者心性。又问。云何还观尔身。答曰。犹如吾之父母。平等定者而无有二也。又问。云何以观吾身。答曰。犹如生盲不见诸色。又问。云何曾听此法乎。答曰。已闻是法如幻师化化人所听也。又问。云何汝岂为发无上正真道乎。答曰。吾则是道无所志求。又问。云何为奉行于施度无极乎。答曰。修一切度舍诸尘劳也。又问。为具足戒度无极乎。答曰。所具足者周满如空也。又问。为奉行于忍辱乎。答曰。所可遵修一切诸法无起无生。又问。为殷勤精进行乎。答曰。修行诸法无所至凑也。又问。以为建立寂度无极乎。答曰。建于法界住无所住也。又问。为已具足智度无极乎。答曰。志无憍慢心不自大也。又问。为行慈乎。答曰。以为晓了一切众生悉无所有。又问。当于何求大哀菩萨乎。答曰。当于众生尘劳中求。所以者何...(第0180部~佛说大净法门品经一卷)
...如电忽现
虽睹无有实 慧者无所著
譬如流河水 欲取上聚沫
彼无有作者 亦不成报应
名色亦如是 而无有造作
因有罪福缘 便生报应果
少童今自见 颜貌为所凑
不净何从来 令人怀恐惧
此法无处所 去亦无方面
无往亦无来 自然而化现
彼无有作者 亦复无受者
造法无所受 如幻无有形
放逸于他身 年幼因生畏
当自观己体 亦是其比类
犹如梦中戏 欢喜而踊跃
一切诸所乐 如梦已便觉
年少便可往 诣于释师子
世尊大圣人 挽拔恐惧根
计于父母者 亲属及知友
不能为仁者 蠲除此患难
唯有诸世尊 能加施无畏
当至归命佛 及法与圣众
诸天犍沓和 人民悉稽首
则离一切难 便获大利安
尔时长者子闻斯颂已。欢喜踊跃善意生矣。则以衣裓盛女死尸。弃丛树间而舍之去。
于是世尊。欲以开化彼长者子。从身放光。其明普照摩竭国界。尔时年少遥见如来与比丘众围绕说法。如日出时。道路自然现若干变微妙巍巍。宝为栏楯而散众花。其天帝释则在前立。宣叹之曰。年少善利为获福庆。乃能发心而怀欢豫。欲见如来具足佛身。如是比类归诚谛路。欲睹如来之光颜乎。故发行也。时彼年少闻此劝赞。即与天帝俱诣佛所。帝释...(第0180部~佛说大净法门品经一卷)
...转中不受生死。如火出已即能烧薪。恶觉生者流转生死。譬如火烧大[卄/積]草木火势难灭。如是恶见毒心与烦恼合。于三界中炽然常烧无有休息。譬如无薪火不得然。如是远离恶见烦恼不生三界。譬如火然设百千岁无有利益亦不增多。烦恼炽火亦复如是。至百千年无所利益亦不增多。譬如火灭不至方所。如是智慧灭诸烦恼。亦复如是不至方所。譬如猛火无能入者。如是自性清净客尘烦恼生而不能染。尔时文殊师利问金色女言。云何见身。金色女言。如见水中月。又问云何见五阴。女言。如见佛所化人。又问。云何见十八界。女言。如见劫火烧诸世界。又问。云何见十二入。女言。如不作业行。又问。云何见四众。女言。如见上虚空。又问。云何观自身。金色女言。知从父母和合而生。又问。云何见我身。女言。如盲人见色。又问。汝今听此法耶。金色女言。如幻人听法。又问。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耶。金色女言。我已发心不复更发。又问。汝行檀那波罗蜜耶。女言。烦恼中不行亦不舍。又问。汝满尸波罗蜜耶。女言。满如虚空满。又问。汝修羼提波罗蜜耶。女言。已修如一切众生不生不出。又问。汝发毗梨耶波罗蜜耶。女言。已发如一切法不可得。又问。汝住禅波罗蜜耶。女言。已住如法界中住。又问。汝满般若波罗蜜耶。女言。已满云何满。不增不减方便智故。又问。汝修慈耶。女言。已修如一切众生不生。又问。菩萨大悲当于何求。女言。于一切众生烦恼中求。何以故。若众生无烦恼者。菩萨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文...(第0181部~大庄严法门经二卷)
...
五欲诳不实 智者谁贪着
犹如风鼓水 能令起泡沫
彼中无实作 因缘合故生
如是名色法 亦无有实作
业力故不失 诸法和合生
本所见妙色 于今何处去
此恶色何来 而生大怖畏
是法不住方 亦不余处来
不去至未来 集起故可见
彼中无作者 亦无实受者
离于作受法 如幻空无实
汝于他人身 不应生怖畏
若能自观察 汝身亦如是
如梦中欲乐 踊跃大欢喜
寤人着欲乐 如梦等无异
汝怖无能除 亦无安慰者
汝今应速往 如来大师所
汝之大怖畏 非父母眷属
知识能救者 唯有佛世尊
能拔其根本 能施畏无畏
及护无护者 汝宜归依佛
亦归胜法僧 若有天龙等
归依于彼者 怖畏皆解脱
速得天人身
尔时长者子上威德。闻此偈已心大欢喜。踊跃无量深自庆幸。舍弃死尸从林而出。尔时佛在耆阇崛山顶。知长者子善根成熟堪受教化。放大光明。其光遍照摩伽陀国。时长者子于光明中。遥见佛身犹如日出。大众围绕而为说法。见是事已一心念佛。忽然复见七宝阶道周匝栏楯至于佛所。又见妙华遍布街道。时长者子寻路欲往。始发足时。释提桓因即遮前路当道而立。作如是言。汝长者子。欲往见佛获大善利佛亦愍汝。我当与汝俱诣佛所。时...(第0181部~大庄严法门经二卷)
...注大雨。莎波呵。
一切紧那罗实行力故。速能灭除一切众生诸重罪业。令起踊跃。莎波呵。
一切摩睺罗伽实行力故。能降大雨普使充足。灭除五种雨之障碍。莎波呵。
一切善男子善女人实行力故。能覆护一切众生。莎波呵。
歌何啰歌何啰 枳利枳利 句陋句陋 陀(上)啰(上)陀(上)啰(上)地(上)唎地唎 杜噜杜噜那(上)吒(上)那吒 腻致腻致 怒昼怒昼。
持大云雨疾行之者乘云行者。着云衣者生云中者。能作云者云雷响者。住云中者云天冠者。云华冠者云庄严者。乘大云者云中隐者。云中藏者被云发者。耀云光者云围绕者。处大云者云璎珞者。能夺五谷精气之者。住在深山丛林中者。尊者龙母名分陀罗大云威德喜乐尊大龙王。身体清凉持大风轮。诸佛实力故放六味雨。莎波呵。
伽(上)逻(上)伽逻岐(上)利(上)岐利具(上)鲁具鲁其利尼其利尼 求魔求魔求魔求魔求魔求魔求魔求魔求魔。
九头龙母敕告。首冠大云睒电华冠者。持一切龙者着云衣服者。摄诸境界有毒气者乘云庄严者。雷声远震。能告龙众者大云围绕者。诸佛实力故。令阎浮提降雨勿停。莎波呵。
野逻野逻 逸利逸利 喻屡喻屡 树屡树屡 市利市利 社逻社逻 社罗社逻 求茶求茶 求求茶 伽茶伽茶 耆迟耆迟呵逻呵逻醯 利醯利 牟楼牟楼 多罗多罗低 利低利 兜陋兜陋 呵那呵那 陀呵陀呵 波遮波遮 奇利醯那 奇利醯那 末利陀 末利陀 钵罗末利陀。
弥勒菩萨告敕除一切雨障莎波呵 佛提佛提 浮佛提 浮佛提。
令诸众生持佛功德。除一切障业重罪陀罗尼。
驮离 输婆摩(上)低求那伽罗波 罗波泥摩(上)诃若奴卢枳 软歌罗达...(第0182部~佛说大方等大云请雨经一卷)
...
一切紧那罗实行力故速能灭除一切众生诸重罪业令起踊跃莎呵。
一切摩睺罗伽实行力故能降大雨普使充足灭除五种雨之障碍莎呵。
一切善男子善女人实行力故善能覆护一切众生莎呵。
又说咒曰。
迦逻迦逻(一)抧利抧利(二)句嚧句嚧(去声三)陀啰陀啰(一)地利地利(二)豆漏豆嚧(三)那吒那吒(一)腻(年一反)[口*致]腻[口*致]腻(二)奴昼奴昼(三)。
持大云雨疾行之者如云者。着云衣者生云中者。能作云者云雷响者。住云中者云天冠者。云庄严者乘大云者。云中隐者云中藏者。被云发者耀云光者。云围绕者处大云者。云璎珞者能夺五谷精气之者。住在深山丛林中者。尊者龙母名分陀罗大云威德喜乐尊大龙王。身体清凉持大风轮。诸佛实行力故。放六味雨而说咒曰。
伽逻伽逻(一)岐利岐利(二)求漏求漏(三)其利尼其利尼(四)。
求磨求磨求磨求磨求磨求磨求磨求磨求磨(凡九求磨五)。
九头龙母。敕告首冠大云闪电华冠之者。持一切龙者服云衣者。摄诸境界毒气者乘云严者。雷声远震能告诸龙者大云围绕者。诸佛实行力故。令阎浮提请雨国内。降澍大雨使令充足莎呵。
又说咒曰。
野逻野逻(一)逸利逸利(二)喻屡喻屡(三)树屡树屡(四)嗜利嗜利(五)社逻社逻社社逻(六)求茶求茶求求茶(七)伽茶伽茶(八)耆迟耆迟(九)呵逻呵逻(十)醯利醯利(十一)牟漏牟漏(十二)多逻多逻(十三)帝利帝利(十四)兜漏兜漏(十五)阿那阿那(十六)陀呵陀呵(十七)钵遮钵遮(十八)祁利祁利(十九)醯那醯那(二十)求利陀(二十一)末利陀(二十二)钵啰末利(二十三)。
弥勒菩萨告敕令除一切雨障莎呵又说咒...(第0184部~大云轮请雨经二卷)
...闻持是三昧
我今于汝有付嘱 我人中尊自劝汝
我涅槃后末世时 应当闻持是三昧
十方所有一切佛 过去世中及现在
彼佛皆学是三昧 得到无为佛菩提
童子。以是义故。若有菩萨摩诃萨欲于如来真实功德开示辩说。义味名号无有穷尽。一切所说为佛所记。汝今应当读诵受持。为他广说如是三昧。童子。何者如来实德名号。若菩萨摩诃萨住阿兰若树下空闲静默独坐。当如是学。谓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积集如来胜妙功德。修诸善根而不坏失。以大忍力得诸相花及随形好而自庄严。可爱色中最为增上。睹者无厌敬信爱乐。于诸智慧无能夺者。不可坏力化诸众生。为菩萨之父。为贤圣之王。为向涅槃导师。无边智慧无量辩才。梵音清雅言声辩畅。相好希奇有目瞻仰。随所观处欲舍不能。得无比身。不为欲染。不为色染。过无色界。远离诸苦弃舍诸法。解脱诸界非入相应。断除诸结尽诸渴爱。渡于四流满足智慧。安处涅槃住于实际。童子。此显如来真实功德。是名菩萨摩诃萨住彼三昧。能获如来真实功德。开说名义无有穷尽。一切所说诸佛所记。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于无量数千劫中 不能说尽如来德
久集一切妙善根 为求如是胜定故
庄严美女姝妙身 最上希奇可乐色
我本决施无悔心 为求如是胜定故
舍所重财及僮仆 摩尼大宝与金银
以胜上心而施彼 为求如...(第0187部~月灯三昧经十一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三三卷
...
有妙夫人数八亿 悉是王宫内眷属
彼功德王所生女 合有一千四百亿
是王八月十五日 方欲善受八戒斋
共于八亿那由人 俱时往诣如来所
稽首无上两足尊 即于佛前坐一面
如来知彼心所乐 即便为说胜三昧
是王闻斯三昧已 弃舍王位如涕唾
并舍一切所亲爱 于彼佛所而出家
夫人后宫调顺子 及诸女等皆出家
后宫眷属及亲众 七十六万那由他
彼王妻子出家者 安住勇猛常精进
经行不住满八年 于经行时便命终
此大圣王命终已 还生本处王宫中
忽然化生无胎染 是时如来犹在世
其父号曰坚固力 其母号曰大智慧
其王生已白父母 胜音王佛住世不
时彼胜音王如来 曾为我说胜三昧
非是因缘非无缘 于诸有中唯说一
一切诸法体性印 出千万亿修多罗
是诸菩萨无上财 今佛犹说三昧不
说法不坏于因果 能修最胜八圣道
如来智慧见世间 了知诸法入真谛
身业口业皆清净 意业清净知见净
出过一切诸攀缘 是佛犹说三昧耶
能知诸阴界平等 远离一切诸入相
证于无生寂灭忍 是佛犹说三昧耶
无碍辩才入寂智 达解文字差别智
能过一切取着事 是佛犹说三昧耶
知诸音声得欣喜 见诸佛已起深乐
得于圣趣柔软直 佛犹说...(第0187部~月灯三昧经十一卷)
... 号因陀罗幡幢王
彼时佛说此三昧 谓无众生无寿命
犹如泡沫及炎电 诸法亦如水中月
众生寿命不可得 于此界没他世生
所作之业无失坏 黑白业报亦不亡
因果相应胜法门 微细难见佛境界
文字句义不可得 是妙菩提佛所说
积聚总持大智慧 亿那由经从定出
那由他佛所行道 如此三昧佛所说
善能灭坏诸病患 集众菩萨功德财
一切诸佛咸称赞 亿那由天所供养
于诸凡夫说实语 常远一切外道法
诸佛所赞胜戒财 如空中电难可执
过去无量亿佛所 智者修行于戒施
久远远离恶知识 得于无上父资财
彼有比丘是法师 修行梵行慧日子
闻于此法而随顺 发于最上菩提心
彼因陀罗幡幢佛 告彼法师比丘言
比丘比丘第一难 于彼菩提发心难
护戒犹如摩尼珠 习近善友顺菩提
于恶知识恒远离 速得无上菩提果
往昔于此阎浮提 二不放逸长者子
于佛法中而出家 犹如犀牛依山林
得于四禅有神通 善诸偈论无所畏
地及虚空相悉知 于空中行如鸟飞
于寒林中安住时 林花繁茂甚奇特
一切异鸟悉来归 二长者子共语言
尔时有王出游猎 闻其语音至其所
时王恭敬而听法 于彼法师深爱敬
...(第0187部~月灯三昧经十一卷)
...无不备具。彼实意比丘。以为师导。时彼比丘四大不调。于右髀上生恶黑疮难可疗治。一切医师舍之而去。时彼智力王。见是比丘病笃困苦。恐其死没号泣堕泪。及诸妃后八万婇女。并及国土城邑人民。太子诸官军众将帅。守门防逻及以奴婢。亲从左右并余大众。见此比丘悉皆啼泣。童子。时智力王先有亲属命终生天。于王梦中现面劝化。而作是言。此比丘病。要须未交童女新血洗之。亦用涂疮。复取其肉煮之为羹。以种种味而调和之。与饭共食乃可除差。若不得此药定难可起。尔时智力王见如是梦。觉已至明。即从卧起入于后宫。集诸宫人具说斯梦。我见是事谁能施此病比丘药。令我善知识说善道者而得除愈。童子。尔时一切内外宫人婇女都无堪者。童子。尔时智意。于父王所闻是语已。知病比丘须如是药。闻已欢喜身心踊悦。作是思惟。如父所言。我今此身未曾交合。施其尊者新血肉等。我于宫内最为幼年。于此法师阿阇梨所深生敬重。身口意净求无染智。以身肉血施无著法师。持己身肉以种种味而调和之。我应为此病比丘药。令我大师病苦消除得起平复。尔时智意。即持利刀深心住法。割身股肉其疮血流。持此新肉调种种味而作羹臛。以金碗盛取身上流血。即奉王。敕唤病比丘来入宫内于父王前置席令坐。血洗疮已又用涂之。复持此肉调以种种其余胜味而作美食。为获福故奉施法师。时彼比丘。不知不觉不疑有过。即便食之。是病比丘食此食时患苦即除。尔时法师病苦除已身安快乐。而为智力王。说胜妙法。为求是三昧故。令此宫内一万三千诸婇女等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尔时智力王。即便说偈。问其女曰。
汝于何处而获此 新好人肉及以血
能为病者作美膳 令是比丘得安乐
遣谁何处杀何人 乃获得斯胜好肉
以诸异味共和合 复得净血而洗涂
法师食于此食时 并用新血洗涂疮
能除如是大恶患 令彼尊者获喜乐
于本亲属天神所 我从梦中闻是言
若能...(第0187部~月灯三昧经十一卷)
...
一切宫人闻此语 悉皆默住无堪者
吾时复告宫人言 颇有能为如此事
舍己身分新血肉 和以种种余美味
用斯药食奉施彼 复以净血而洗涂
法师比丘黑恶疮 此方乃可得痊愈
若不以于如是药 疗治比丘恶疮者
法师必当便死殁 正以阙于此方故
是时宫人闻斯语 咸皆默然不复言
无有能为此惠施 如是血肉之方药
乃至一切三界人 都无能舍自身肉
宫中一一普遍告 寂然无有一言堪
我心敬重是比丘 众人咸各爱自身
以其恋着己身故 不能割舍自肉血
善哉语我何处得 我时闻已心欢喜
闻父尊重胜妙言 其心勇猛不怯弱
智意童女报父曰 愿父净心赐垂听
于己自身不爱恋 亦不计着于我想
能以勇猛舍自身 为求无上菩提故
惟愿父王更赐听 访求人肉了不得
是故便割自髀肉 调以众味奉法师
不杀他人非死肉 割身为作广利益
比丘既得免患苦 我亦当获无量福
王即问汝割身时 不甚为于苦逼恼
汝速备药自涂疮 勿令身将受大苦
闻其父王愍念言 惟愿大王复赐听
闻已深思正法行 业果如是不思议
我从父闻天所言 于己身命不顾恋
以信敬心而奉施 是故自舍新肉血
以己身分作利益 得除比丘毒恶病
我今既为无量福 以不坚身易坚身
其女复作如是言 惟愿父王更少听
闻于实法愿受持 观彼业果不思议
往昔造于不善业 众生由痴堕恶道
身肉销尽还复合 是故业报难思议
初时惟有形骨锁 念顷身肉还更合
况复造作善业者 随心所欲宁不得
虽割身肉初不痛 其疮流血亦无苦
若割一切身分时 思念法故无疮处
我于正法深爱乐 是故割肉而奉施
一切有为犹如幻 身疮还合亦如本
譬如优昙钵罗花 ...(第0187部~月灯三昧经十一卷)
...爱恋 亦不计着于我想
能以勇猛舍自身 为求无上菩提故
惟愿父王更赐听 访求人肉了不得
是故便割自髀肉 调以众味奉法师
不杀他人非死肉 割身为作广利益
比丘既得免患苦 我亦当获无量福
王即问汝割身时 不甚为于苦逼恼
汝速备药自涂疮 勿令身将受大苦
闻其父王愍念言 惟愿大王复赐听
闻已深思正法行 业果如是不思议
我从父闻天所言 于己身命不顾恋
以信敬心而奉施 是故自舍新肉血
以己身分作利益 得除比丘毒恶病
我今既为无量福 以不坚身易坚身
其女复作如是言 惟愿父王更少听
闻于实法愿受持 观彼业果不思议
往昔造于不善业 众生由痴堕恶道
身肉销尽还复合 是故业报难思议
初时惟有形骨锁 念顷身肉还更合
况复造作善业者 随心所欲宁不得
虽割身肉初不痛 其疮流血亦无苦
若割一切身分时 思念法故无疮处
我于正法深爱乐 是故割肉而奉施
一切有为犹如幻 身疮还合亦如本
譬如优昙钵罗花 经无量劫或能现
比丘法师亦如是 阎浮提中时一见
犹如阎浮金聚光 若有观者无厌足
法师实意亦如是 天人瞻仰无有厌
喻若饮于清冷水 热时能去燋渴患 ...(第0187部~月灯三昧经十一卷)
...定
我已供养彼比丘 愿斯福善得成佛
如香芬馥甚可乐 随顺时香胜栴檀
妙香普熏无不遍 持戒定者亦如是
犹如须弥最端严 遍照十方殊可爱
光耀地上及虚空 持戒法师亦如是
若人清净深信乐 建立最胜妙宝塔
复有余人来敬养 转增造者最胜福
法师说者亦如是 我以净心令安隐
割舍自身新肉血 我今已造正法塔
若有塔庙垂欲倒 智者扶令不倾动
复有人来供养塔 能令扶者获胜福
比丘知法塔亦然 我以良药除彼患
此能演说胜妙法 安置众生无上道
法师比丘若殒殁 斯法云何而得闻
父王当知比丘丧 即便失是三摩提
法师亦如净妙灯 疗治众生烦恼闇
安住广大三摩提 救济恶道诸群生
比丘所行不可测 恒常安住于大心
决定句义已善学 诸恶异论不能坏
于其无量亿劫中 永不复受女人身
如佛所说上敬法 我于法师已恭敬
其佛世界如恒沙 满中宝物奉如来
余有净心施足指 此福于彼最为胜
如是女人死灭后 便得见于千亿佛
悉于彼佛得出家 受持如是胜三昧
于诸两足尊佛所 及般涅槃最后时
如是一切常出家 佛子清净无秽染
亦于灯明如来所 彼佛法中修梵行
我时得转于女...(第0187部~月灯三昧经十一卷)
...婇女围绕出城游
升于宝车刹利从 端正妙眼而来至
女见比丘皆欣悦 咸以喜心散金鬘
一切女人皆合掌 说偈歌叹彼比丘
我时娱乐出游观 刹利围绕乘宝车
遇值端正妙眼人 是大威德如来子
吾时见彼起恶意 嫉妒嗔恚生害心
以见比丘入王城 众女睹之欣喜故
光明遍照于四方 如月得出修罗口
众人皆发于大声 婇女见之悉欢喜
我昔出于粗恶言 普皆告敕其千子
速杀比丘为异段 斯是我之大怨家
一切童子悉持戒 怜愍爱念是法师
咸皆不受我教敕 吾时心怀极忧恼
见是比丘持净戒 智慧相应如慈父
我时嗔心遣令杀 不虑阿鼻及后悔
时见难提住王路 毒害与人作苦恼
我为恶教敕彼人 截此比丘如花鬘
普贤林处甚端妙 众仙瑧萃香芬馥
彼诸大众失法师 犹如一子失其母
比丘可起诣贤林 以广利益诸人众
汝今既入此王城 彼众将至大悲泣
妙花幢幡列在右 左厢端严亦复然
以诸妙衣布道路 比丘速起说妙法
汝入王城已经久 彼众必当大悲哀
于彼佛法未尽时 不令断于汝命根
假使有人大威神 广名流布遍诸方
具足势力回大地 悉皆映蔽三千界
解脱苦箭离忧患 得圣欢喜相应法
...(第0187部~月灯三昧经十一卷)
... 亦不顾恋其寿命
从彼普贤林中出 今在王城而被杀
彼林大众入王城 高声悲叫悉号泣
见此比丘身数段 一切闷绝而擗地
是诸比丘启王言 大王法师有何过
持戒无缺大名称 能知宿世无边事
于彼总持得究竟 善解世间悉空寂
为诸众生显无相 弃舍一切诸愿想
演说微妙音可爱 诸根寂静善调柔
了达过去宿世事 超出一切诸世间
当得为佛自然智 于彼世间最希有
净眼明见无暗障 是谓慈心所照瞩
贪爱淫欲甚鄙秽 能生苦恼丧天趣
习欲之人离多闻 名为损减智慧者
媅着爱欲为盲人 便能伤害于父母
亦复能害持戒者 是故应当弃舍欲
大王若习于爱欲 便失威德胜自在
趣向尤恶地狱中 生于大怖极苦处
杀害聪慧胜法师 造作如是重恶业
若欲志求菩提者 应当远离如是恶
胜妙色声香味触 其心勇猛能弃舍
身意皆空犹如幻 眼耳鼻舌亦复然
修习施戒无伦匹 忍辱精进亦如是
已到禅定智彼岸 堪能利益于众生
一切世间诸天人 能以慈心观如来
彼眼能除大闇冥 悟解最胜上菩提
欢喜信心舍楼阁 象马车乘及床敷
一切辇舆牛羊等 国界城邑诸村落
弃舍王位并金银 真珠颇梨及珊瑚
...(第0187部~月灯三昧经十一卷)
... 我于往昔修行时 为王号曰勇健得
尔时有城名珍宝 彼王出城诣园林
乘驾宝车遇比丘 端正殊特甚微妙
三十二相以庄严 光明普照于十方
善花月名遍诸域 安住慈悲能利益
为救众生故入城 功德威势极端严
我时颜貌不如彼 遂起增上妒嫉心
爱欲媅荒所缠结 恐彼比丘夺王位
昔具千子为眷属 乘驾宝车从我后
种种宝冠自庄严 行如忉利诸天子
于彼子中五百子 悉着妙宝摩尼履
宝冠璎珞自严饰 金网弥覆于车上
婇女眷属有八万 一切端妙悉严丽
升于宝舆见比丘 端正犹如须弥山
彼见悉皆如父想 各发无上菩提心
从彼受于净梵行 脱胜璎珞散比丘
我寻起上嫉妒意 便生嗔怒秽浊心
豪富惑乱敕子言 可杀我前立比丘
诸子闻父教敕已 深怀忧恼白父曰
愿王勿作如是语 我终不能杀此人
若有割截我身分 经于恒沙多亿劫
终不能杀是法师 以从彼发道心故
于彼尊所发是心 愿我得佛人中胜
趣菩提者不为恶 我等悉是佛日子
王闻诸子如是语 即敕奴言唤旃陀
速呼魁脍杀比丘 在我宫人前立者
寻时将于杀者来 号曰难提极暴恶
手执利刀而鉴治 截此比丘为八分
比丘被斩身无血 割处流出千种光
亦有功德吉祥轮 是文肉里炳然现
作斯尤重恶业已 我时为戏诣园林
一切歌舞都不乐 思念花月法师故
于时匆速出彼园 还来归入珍宝城
...(第0187部~月灯三昧经十一卷)
...者
以不净观除贪染 慈力能治于嗔恚
因缘之法破愚痴 便得最上无上道
观身犹如水聚沫 一切皆空无坚实
观察五阴悉空无 速得成于最胜智
离取一切诸恶见 不依寿命及我人
了知一切诸法空 速得成彼牟尼王
于诸利养不贪着 不得利养勿生忧
闻他赞毁心莫异 犹如须弥山不动
为求法故起恭敬 勿得闻已而报着
安住一切佛行处 速能游于百世界
于诸世间悉平等 莫起憎爱差别心
慎勿求利及名闻 速得成于天人师
恒常赞说佛功德 以言辞句如实叹
众生闻是赞叹者 于佛功德生爱乐
父母师长及众生 如是一切悉恭敬
而不随顺于魔力 便获三十二种相
常离一切诸愦闹 住于寂静空闲林
既能自利亦利他 为求解脱速施作
常乐修习慈悲心 乃以喜舍亦复然
调伏寂灭应赞叹 速得成于利世间
若有欲得寂灭定 趣向无上菩提者
慎勿习近恶知识 恒常亲近于善人
又莫愿欲声闻地 亦勿爱彼所修行
勇猛志乐佛功德 速得成佛当如我
恒说真实清净语 慎勿妄言及恶口
常说可爱美妙言 能得最胜佛菩提
于其身命莫顾恋 慎勿自誉轻毁他
但自思念己功德 莫观他人之所行
常乐观空及解...(第0187部~月灯三昧经十一卷)
...无烦恼智力。知他寿命知他众生根差别智力。知众生种种无量欲智力。知诸众生种种无量性智力。知一切至处道智力。知宿命智力。知一切众生生死智力。知漏尽智力。
复次童子。若具足口戒菩萨摩诃萨。能得四无畏十八不共法。是名口戒具足。
复次童子。若具足口戒菩萨摩诃萨。得三解脱门得四梵住。是名具足口戒。
复次童子。具足口戒菩萨摩诃萨。略而言之。得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是名菩萨具足口戒。
复次童子。若具足口戒菩萨摩诃萨。得大悲梵住。得大舍梵住。得安隐觉。得寂灭觉。是名菩萨具足口戒。
复次童子。若菩萨摩诃萨具足口戒者。得远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于父母师长所。不出粗言一切过恶之言。菩萨悉皆远离于彼言说。如实了知如响如梦如幻如化如阳焰如光影。于此响声乃至光影。悉无所得无分别。无取无缘无执着。是名菩萨具足口戒。童子清净口戒菩萨摩诃萨。得一切佛语。得一切佛神足。得一切佛神通。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若与口戒相应者 是诸菩萨必获得
一切诸法无碍智 是名具足于口戒
若与口戒相应者 获三十二大人相
得佛十力不共法 是名具足于口戒
若与口戒相应者 能得一切诸佛法
谓我已说诸佛法 是名具足于口戒
若与口戒相应者 能获梵住及辩才
逮不思议希有法 是名具足于口戒
若与口...(第0187部~月灯三昧经十一卷)
...应者 能得一切诸佛法
谓我已说诸佛法 是名具足于口戒
若与口戒相应者 能获梵住及辩才
逮不思议希有法 是名具足于口戒
若与口戒相应者 得四念处及正勤
具四神足根力等 是名具足于口戒
若与口戒相应者 得于大舍无所畏
得大悲愍清净住 是名具足于口戒
若与口戒相应者 能得清净安隐觉
及得寂静觉观等 是名具足于口戒
若与口戒相应者 远离妄语及两舌
复离恶口及绮语 是名具足于口戒
若与口戒相应者 终不诽谤于正法
亦不毁訾于如来 是名具足于口戒
若与口戒相应者 于其父母师长所
不作非法粗恶言 是名具足于口戒
若与口戒相应者 终不起口一切过
彼能悉离无有余 是名具足于口戒
若与口戒相应者 能知语言犹如响
觉了音声犹如梦 是名具足于口戒
了知无我及寿命 缘起虚妄犹如梦
能知语言如是者 是名具足于口戒
灭谛不实犹如梦 涅槃之体如梦性
菩萨知言如是者 是名具足于口戒
诸余语言不可得 无有分别无滞着
无有攀缘无取执 是名具足于口戒
童子。云何名意戒。若具足意戒菩萨摩诃萨。得一切佛法。得一切神通。心得不动解脱。若具足意戒菩萨摩诃萨。得金刚三昧定。是...(第0187部~月灯三昧经十一卷)
... 复次童子。若具足意戒菩萨摩诃萨。得三十二大人相十力四无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是名具足意戒。
复次童子。具足意戒菩萨摩诃萨。得三解脱门。谓空无相无愿。是名具足意戒。
复次童子。具足意戒菩萨摩诃萨。得四梵住。谓大慈大悲大喜大舍。是名具足意戒。
复次童子。具足意戒菩萨摩诃萨。得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是名具足意戒。
复次童子。若具足意戒菩萨摩诃萨。得住大悲。得住大舍。得安隐觉。得寂灭觉。得利益。得威仪。得胜行。是名具足意戒。
复次童子。若菩萨摩诃萨弃舍邪见不与邪见俱。断除嗔恚不与嗔恚俱。断除悭贪不与悭贪俱。弃舍懈怠不与懈怠俱。于父母师长所。不起谄曲心贪嗔痴心。亦不与俱。不舍菩提心。不舍信乐心。诸余过恶觉观心悉皆舍离。亦不与俱。是名具足意戒。善知诸法如幻如梦如化如焰如响如光影无去无来。亦复知苦如梦知无我如梦知无常如梦。知无众生如梦知空如梦。意无所得无分别无滞着无攀缘无取执。童子。是名菩萨具足意戒。若菩萨具足清净意戒法者。便远离一切诸难。得不可思议一切诸佛法。得一切诸佛神通。得心解脱不动。童子。是名具足意戒。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一心谛听勿乱想 所说意戒净无垢
得闻法已起诸行 便能速悟于菩提
智者若持于意戒 第一寂静广不动
佛法难思未曾有 是则名为意戒净
智者若持于意戒 ...(第0187部~月灯三昧经十一卷)
...相
得佛十力诸功德 是则名说胜意戒
智者若持于意戒 获得辩才及无畏
得胜希有难思法 是则名为胜意戒
智者若持于意戒 得四念处及神足
复获正勤及根力 是名已说胜意戒
智者若持于意戒 能得清净七觉支
亦能获得八圣道 是则已说胜意戒
智者若持于意戒 获得最胜大舍住
及大悲住净无垢 是名已说胜意戒
智者若持于意戒 得安隐觉净无垢
得远离觉诸功德 是则名说胜意戒
智者若持于意戒 不与一切邪见居
恒常不起无明恚 是则名为意戒净
若能具足意戒者 乃至少时不谄曲
父母师所无谄伪 是则已说意戒净
智者若具于意戒 贪嗔等事悉永离
愚痴之法亦皆断 是则已说胜意戒
智者若具于意戒 恒常不舍菩提心
信心决定终不坏 是则已说胜意戒
智者若具于意戒 所有一切诸过恶
皆悉远离不与居 是则已说胜意戒
心能入于如幻法 犹如睡梦阳焰等
亦如光影呼声响 是则已说胜意戒
知苦恼事犹如梦 及与无常空无我
心意能知如是者 是则已说胜意戒
知无众生无寿命 悟诸因缘如轮转
无所从来无去处 是则已说胜意戒
推求彼意无可得 亦无分别无滞着
无有攀缘无取...(第0187部~月灯三昧经十一卷)
...得善法故。云何名为解脱一切众生。所谓能知从此岸到彼岸故。云何名为获得一切智智。所谓断除一切不善法故。集一切善法及一切解脱故。云何名菩萨园苑。能得喜悦自身安乐。亦令一切众生安乐故。云何名降伏魔军。所谓能获一切力。能灭一切烦恼故。云何名安隐行咒术。所谓能尽一切苦难故。云何成就吉祥事。所谓能获一切果报故。云何名为防捍怨敌。所谓断除一切邪见及取着见故。云何名为降伏怨家。所谓以正法降伏诸外道故。云何得无所畏。谓于一切法能善观察温习故。云何求如实力。所谓求不颠倒法力故。云何名为十八不共法初相。所谓作一切善法故。云何庄严法身。所谓得三十二相庄严故。云何乐于解脱。所谓得初中后善故。云何名为所爱长子。谓能获诸佛父之余财故。云何名为满足佛智。所谓惟长养一切白法故。云何名为非辟支佛地。所谓能获最上无边佛法故。云何名为清净心。谓能断除一切垢秽故。云何名为身清净。所谓灭一切病患故。云何成就解脱门观察无常苦空无我寂灭故。云何名为离诸杂欲。所谓能得甘露法句故。云何名离于嗔恚。所谓获得大慈大悲故。云何名为非愚痴地。所谓得如实明故。云何名为阿含智。所谓知一切世间出世间所作业智故。云何名为能发起于明。所谓惟忆念趣一切善道故。云何名为断除无明。谓灭一切非善趣忆想故。云何名为满足解脱。所谓得大圣法故。云何名为修禅者猗悦。所谓能得喜乐一心故。云何名为眼见者。所谓见于实义无所见故。云何名为神通变现。所谓善修无障法故。云何名为...(第0187部~月灯三昧经十一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三四卷
...生类中无见惊怖及以害者。唯得一切安隐快乐。一切众生持十善行。时此娑婆佛刹。除去高山须弥大海国土聚落山林海岛黑山龛窟稠林园池河泉陂泽丘陵坑坎崖陇石壁沙卤棘刺。泥粪臭秽可恶除。阎浮檀金大光普照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大小铁围山中一切诸闇一切光明。及以日月所不照处彼明遍照隐蔽日月。况余光明一切诸影是时不现。灭除一切地狱畜生饿鬼等苦。即时此娑婆世界诸天人等。若有苦恼一切皆得安隐受乐。若有众生饥者得食。渴者得饮。裸者得衣。贫者得宝。盲者见色。聋者闻声。哑者能语。六根残缺悉得具足。闭在牢狱普皆解脱。
佛说大乘同性经卷下
是时杂类众生。无有贪欲嗔恚愚痴悭妒等心。各各唯有善心慈心安乐之心。犹如父母兄弟姊妹。当于是时一切众生得如是等心行安乐欢喜踊跃遍满诸根。无复寒热及以忧愁。如是一切众生乐心具足。不闻高声及诸大声。复此大地平正如掌琉璃所成。化出种种深广妙池。七宝为砌金沙布底。八功德水清净盈满。彼诸池中自然化出无量莲华大如车轮。彼诸妙华有七宝色。开敷微妙其叶柔软。或复化出无量莲华广一由旬。杂色精妙香气柔软如迦陵伽衣。又复化出百千亿那由他多诸种种莲华庄严。或复化出无量莲华广二由旬。或三四五乃至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及百由旬。或复化出无量莲华广千由旬。是时娑婆佛刹雨大香雨洒散于地。彼水香气柔软微妙能令众生欢喜踊跃。诸微妙风吹彼种种天妙华雨自然堕落。所谓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第0191部~佛说大乘同性经二卷)
...种无量无边庄严璎珞。所有服饰神通庄严及以光明。能令一切日月光明悉不能照无有精光。一切帝释光。一切梵天光。一切首陀会天光。于彼无边宝严饰菩提辇王前。所有若明若光若精若照者无有此事。于彼辇中出摩诃菩提师子座王。名善照无碍师子庄严。七宝所成。光色无等众事具足。迦尸迦天衣以覆其上。高百亿恒河沙等微尘等世界。纵广正等。释迦牟尼即便坐彼师子座上。转名无垢威功德师子月光毗卢遮那藏琉璃幢圆通光相功德威聚日月智光王如来。 |
|
|
|
|
|
|
|
大身正等如百亿恒河沙佛刹微尘敷三千大千世界等。一切身分皆悉具足。满三十二大人之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顶背轮光庄严其头。不可见顶其身清净。譬如日月照镜中光。彼如来身亦复如是。无有肉血及以骨髓。非因父母歌罗逻时。其身化生清净如彼阎浮檀金及净琉璃因陀罗宝绀光等色。彼如来身清净如是。无有一切微细习气。彼佛世尊众相具足一切智师。诸法自在度于彼岸无上等觉最胜大慈是最大人。师子丈夫已得漏尽。坚金刚身百福德聚具足十力及四无畏十八不共法。正师子吼。寿命无量清净佛刹。成道自在光明自然。无量无边菩萨之众前后围绕。彼诸菩萨各各色身皆得具足。在宝树下。于彼池中莲华辇上。坐师子座其身相称。菩萨各各而自庄严。犹如如来庄严具足。如是佛刹功德严净。身清净众清净。劫名无边际庄严摩诃劫王。其劫清净若欲说此广大佛刹及佛行者。无有是处。若如是觉名为如来住佛初地。
尔时世尊告海妙深持自在智通菩萨摩诃萨言。善丈夫。汝见...(第0191部~佛说大乘同性经二卷)
...随顺作僮仆 种种方便导
无量百千生 为大勤苦行
积修佛真法 以祈无上果
往昔修禅定 寂静调伏心
四禅与五通 无色等咸达
正思三摩提 无漏定圆满
昔时修般若 满足无漏智
了诸法无性 幻伪假诳惑
无我无众生 寿者养育者
生者因业转 烦恼网连续
欲界常不净 四染烦恼俱
众生界清净 乃至烦恼本
逮得实清净 斯见众生始
施戒忍进定 般若等超过
以何义开显 方便及智度
无边胜福聚 大进正觉尊
勤身语意业 今获佛真果
我今稽首礼 世界大依父
愿我于未来 当得佛正觉
时毗毗产主偈颂佛已。以无量种种上妙华鬘烧香涂香末香衣服伞盖幢幡笙鼓众杂音乐歌唱颂赞。与其部属最上尊重如法至诚。同供养佛及诸声闻诸菩萨众。时毗毗产白佛言。世尊。欲少请问如来应正等觉。愿垂听许。佛告毗毗产。恣汝所问。当如汝心为汝解说。毗毗产主蒙佛听许。即白佛言。世尊。众生(梵音萨埵旧译为众生或为有情)众生者是何义。佛告楞迦主言。众生者是有性想众和合故。所谓地水火风空识名色界入缘起及因业果。会对而生犹如芦束。或执为我或曰众生生者养育者丈夫者。或称富伽罗。或称摩那婆。或称知者。或称视者。或称作者受者想者。楞迦主当知。此皆是众生想。毗毗产复白佛言。世尊。彼...(第0192部~佛说证契大乘经二卷)
...妙深定德积威光持明仙王。即是海胜持深游戏智神通菩萨摩诃萨也。说是语时三千大千世界咸大震动。摇荡不定如舟在海。时诸众生无有惊怖损害。一切安乐皆修十善。此三千大千世界无弥楼须弥及诸河海城邑聚落山川洲岛堆阜岩险黑山风窟园林薮泽河池泉湖。所有高下崎岖坑阱土石沙砾虫刺泥粪诸秽恶物咸悉涤净。此娑诃三千大千世界。阎浮檀金大光普照。乃至铁围山间及诸幽冥皆遇金光照除黑闇以金光故诸光隐蔽日月不现。一切畜生及诸鬼趣苦痛咸息。天人安乐无诸苦患。饥得妙膳渴得美饮。裸者得衣贫得宝聚。盲者能视聋者能听。哑者能言病者能愈。不完具者皆得具足。拘系囚禁皆得解脱。时诸众生安宁快乐。不为贪嗔愚痴之所逼恼。无嫉无吝慈心相向。互为利益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姊如妹。和顺喜悦喧嚣诤竞声不沾耳。忧愁疲劳一切休息。地平如掌莹若琉璃。种种丽饰广博庄严。诸七宝池八支水满。金沙布底澄明皎洁。众莲美妙鲜润开敷大如车轮。生于池内天七宝莲。种种光色种种香馥。其触细软如迦遮邻陀。上妙适乐亿载百千处处布列。其宝莲华或有大一由旬。或二由旬或三四五至十由旬二十三十四十五十乃至大百由旬大千由旬。天宝莲华现此娑诃佛土。香泽轻洒软润安适和风吹拂。雨众妙华。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月华大月华。光明华大光明华。广严华等周遍而下。细末香雨空中散坠。沉水多伽黑沉牛头龙贞栴檀众烟流馥。遍此佛刹俱胝那由他百千万亿无量阿僧祇。过诸数量高广圆覆七宝体成。胜妙...(第0192部~佛说证契大乘经二卷)
...
昔世尊居耆阇崛, 与大众说妙因缘,
离忧恼与阎浮提, 超脱一切诸苦趣。
净妙国即极乐界, 修三福发菩提心,
作是念者住坚专, 故说无量寿佛观。
如是功德不可说, 不可说者妙光明,
无量清净平等施, 五浊众生咸作佛。
断彼一切颠倒想, 犹如以水投海中,
湿性混合无不同, 虽有圣智难分别。
人人皆为无量寿, 稽首瞻礼即西方。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
尔时,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阇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婆娑罗,幽闭置于七重室内,制诸群臣一不得往。国太夫人,名韦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净,以酥蜜和麨用涂其身,诸璎珞中盛葡萄浆,密以上王。尔时,大王食麨饮浆,求水漱口,漱口毕已,合掌恭敬,向耆阇崛山,遥礼世尊,而作是言:“大目揵连,是吾亲友,愿兴慈悲,授我八戒。”时目揵连如鹰隼飞,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楼那,为王说法。如是时间,经三七日,王食麨蜜,得闻法故,颜色和悦。
时阿阇世问守门人:“父王今者犹存在耶?”时守门者白言:“大王,国太夫人身涂麨蜜,璎珞盛浆,持用上王。沙门目连及富楼那,从空而来,为王说法,不可禁制。”时阿阇世闻此语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贼,与贼为伴。沙门恶人,幻惑咒术,令此恶王多日不死。”即执利剑,欲害其母。
时有一臣,名曰月光,聪明多智,及与耆婆,为王作礼,白言:“大王,臣闻《毗陀论经》说:劫初已来,有诸恶王,贪国位故,杀害其父一万八千,未曾闻有,无道害母。王今为此杀逆之事,污刹利种,臣不忍闻。是栴陀罗,我等不宜复住于此。”时二大臣说此语竟,以手按剑,却行而退。时阿阇世惊怖惶惧,告耆婆言:“汝不为我耶?”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王闻此语,忏悔求救,...(第0194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一卷)
...阇崛山,遥礼世尊,而作是言:“大目揵连,是吾亲友,愿兴慈悲,授我八戒。”时目揵连如鹰隼飞,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楼那,为王说法。如是时间,经三七日,王食麨蜜,得闻法故,颜色和悦。
时阿阇世问守门人:“父王今者犹存在耶?”时守门者白言:“大王,国太夫人身涂麨蜜,璎珞盛浆,持用上王。沙门目连及富楼那,从空而来,为王说法,不可禁制。”时阿阇世闻此语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贼,与贼为伴。沙门恶人,幻惑咒术,令此恶王多日不死。”即执利剑,欲害其母。
时有一臣,名曰月光,聪明多智,及与耆婆,为王作礼,白言:“大王,臣闻《毗陀论经》说:劫初已来,有诸恶王,贪国位故,杀害其父一万八千,未曾闻有,无道害母。王今为此杀逆之事,污刹利种,臣不忍闻。是栴陀罗,我等不宜复住于此。”时二大臣说此语竟,以手按剑,却行而退。时阿阇世惊怖惶惧,告耆婆言:“汝不为我耶?”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王闻此语,忏悔求救,即便舍剑,止不害母。敕语内官:“闭置深宫,不令复出。”
时韦提希被幽闭已,愁忧憔悴,遥向耆阇崛山,为佛作礼,而作是言:“如来世尊,在昔之时,恒遣阿难来慰问我。我今愁忧,世尊威重,无由得见。愿遣目连、尊者阿难与我相见。”作是语已,悲泣雨泪,遥向佛礼。未举头顷,尔时世尊在耆阇崛山,知韦提希心之所念,即敕大目揵连,及以阿难,从空而来。佛从耆阇崛山没,于王宫出...(第0194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一卷)
...现:或有国土,七宝合成;复有国土,纯是莲华;复有国土,如自在天宫;复有国土,如玻瓈镜,十方国土皆于中现。有如是等无量诸佛国土,严显可观,令韦提希见。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尔时,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从佛口出,一一光照频婆娑罗王顶。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头面作礼,自然增进,成阿那含。
尔时,世尊告韦提希:“汝今知不?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汝当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者。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如来今者,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者,说清净业。善哉!韦提希,快问此事。阿难,汝当受持,广为多众宣说佛语。如来今者,教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于西方极乐世界。以佛力故,当得见彼清净国土,如执明镜自见面像。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应时即得无生法忍。”
佛告韦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远观。诸佛如来...(第0194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一卷)
...极乐世界,莲华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是名中品上生者。
“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薰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华乃敷。华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中生者。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义。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大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经七日已,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辈生想,名第十五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赞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哉!善男子,汝称佛名故,...(第0194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一卷)
...分中。尚有一字阙文。所当校正而增修者。案释尊所述。无量寿如来。本起因地。正以然灯出兴之时。为彼佛发心起行。劫数久近之准。盖溯然灯而上。经涉五十三重过量劫数。乃至古佛世自在王。则然灯以往。当更增次前二字以别之。然后知其世数悬远。位序着明。若但言次有某佛。则是沿然灯而下。所历劫数四十九重。方至世自在王。则佛出之后先。发心之久近。舛误多矣。故愚以谓。当于光远佛以上。各加一前字。共加五十二前字。则五十三觉皇兴世之序。无量寿如来因地之的。时分条理。井然不紊。事相颠末。了无舛差。传之久远。以诏无穷。真可以会人天于圣域。闭恶道于永劫矣。余得此书。喜不能寐。手不停披。但读至此犹有遗恨。是用斋心炷熏。对越玄元圣母。及紫府先生。白华老人。而题其后焉。虚中居士。神迁净域。必已位登上地。天眼智证。必已洞烛。此间九原。可作同声相应。必有契于斯文。淳祐己酉建日除夕。海山旧住空常氏法起谨跋。
...(第0199部~大阿弥陀佛经二卷)
...兜率天经一卷
刘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佛说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于初夜分举身放光。其光金色。绕只陀园周遍七匝。照须达舍亦作金色。有金色光犹如段云。遍舍卫国处处皆雨金色莲花。其光明中。有无量百千诸大化佛。皆唱是言。今于此中有千菩萨。最初成佛名拘留孙。最后成佛名曰楼至。说是语已。尊者阿若憍陈如即从禅起。与其眷属二百五十人俱。尊者摩诃迦叶。与其眷属二百五十人俱。尊者大目犍连。与其眷属二百五十人俱。尊者舍利弗。与其眷属二百五十人俱。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其眷属千比丘尼俱。须达长者与三千优婆塞俱。毗舍佉母与二千优婆夷俱。复有菩萨摩诃萨。名跋陀婆罗。与其眷属十六菩萨俱。文殊师利法王子。与其眷属五百菩萨俱。天龙夜叉乾闼婆等一切大众。睹佛光明皆悉云集。尔时世尊出广长舌相放千光明。一一光明各有千色。一一色中有无量化佛。是诸化佛异口同音。皆说清净诸大菩萨甚深不可思议诸陀罗尼法。所谓阿难陀目佉陀罗尼、空慧陀罗尼、无碍性陀罗尼.大解脱无相陀罗尼。尔时世尊以一音声。说百亿陀罗尼门。说此陀罗尼已。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曰弥勒。闻佛所说。应时即得百万亿陀罗尼门。即从座起整衣服。叉手合掌住立佛前。
尔时优波离亦从座起。头面作礼而白佛言。世尊。世尊往昔于毗尼中及诸经藏说阿逸多次当作佛。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断诸漏...(第0200部~佛说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一卷)
...宝女宝主藏宝主兵宝。又其国土有七宝台。举高千丈千头千轮广六十丈。又有四大藏。一一大藏各有四亿小藏围绕。伊勒钵大藏在乾陀罗国。般轴迦大藏在弥缇罗国。宾伽罗大藏在须罗吒国。蠰佉大藏在波罗捺国。此四大藏纵广千由旬。满中珍宝各有四亿。小藏附之。有四大龙王各自守护。此四大藏及诸小藏自然踊出。形如莲华。无央数人皆共往观。是时众宝无守护者。众人见之心不贪着。弃之于地犹如瓦石草木土块。时人见者皆生厌心而作是念。往昔众生为此宝故共相残害。更相偷劫欺诳妄语。令生死罪缘展转增长。翅头末城众宝罗网弥覆其上。宝铃庄严微风吹动。其声和雅如扣钟罄。
其城中有大婆罗门主。名曰妙梵。婆罗门女名曰梵摩波提。弥勒托生以为父母。身紫金色三十二相。众生视之无有厌足。身力无量不可思议。光明照曜无所障碍。日月火珠都不复现。身长千尺胸广三十丈。面长十二丈四尺。身体具足端正无比。成就相好如铸金像。肉眼清净见十由旬。常光四照面百由旬。日月火珠光不复现。但有佛光微妙第一
弥勒菩萨观世五欲致患甚多众生沉没在大生死甚可怜愍。自以如是正念观故。不乐在家。时蠰佉王共诸大臣持此宝台奉上弥勒。弥勒受已施诸婆罗门。婆罗门受已即便毁坏各共分之。弥勒菩萨见此妙台须臾无常知一切法皆亦磨灭。修无常想出家学道。坐于龙华菩提树下。树茎枝叶高五十里。即以出家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诸天龙神王。不现其身而雨华香供养于佛。三千大千世界皆大震动...(第0201部~佛说弥勒下生经一卷)
...至我所。我今受之。是诸人等或以读诵分别决定修妒路毗尼阿毗昙藏。修诸功德来至我所。或以衣食施人持戒智慧。修此功德来至我所。或以幡盖华香供养于佛。修此功德来至我所。或以布施持斋修习慈心。行此功德来至我所或为苦恼众生令其得乐。修此功德来至我所。或以持戒忍辱修清净慈。以此功德来至我所。或以施僧常食斋讲设会供养饭食。修此功德来至我所。或以持戒多闻修行禅定无漏智慧。以此功德来至我所。或以起塔供养舍利。以此功德来至我所。善哉释迦牟尼佛。能善教化如是等百千万亿众生。令至我所。弥勒佛如是三称赞释迦牟尼佛。然后说法而作是言。汝等众生能为难事。于彼恶世贪欲嗔恚愚痴迷惑短命人中。能修持戒作诸功德甚为希有。尔时众生不识父母沙门婆罗门。不知道法。互相恼害近刀兵劫。深着五欲嫉妒谄曲。佞浊邪伪无怜愍心。更相杀害食肉饮血。汝等能于其中修行善事是为希有。善哉释迦牟尼佛。以大悲心能于苦恼众生之中说诚实语。示我当来度脱汝等。如是之师甚为难遇。深心怜愍恶世众生。救拔苦恼令得安隐。释迦牟尼佛为汝等故。以头布施割截耳鼻手足支体。受诸苦恼以利汝等。弥勒佛如是开导安慰无量众生。令其欢喜。然后说法。福德之人充满其中。恭敬信受渴仰大师。各欲闻法皆作是念。五欲不净众苦之本。又能除舍忧戚愁恼。知苦乐法皆是无常。弥勒佛观察时会大众心净调柔。为说四谛。闻者同时得涅槃道。
尔时弥勒佛于华林园。其园纵广一百由旬。大众满中。初会说法。九十...(第0201部~佛说弥勒下生经一卷)
...民少贪淫嗔恚愚痴者。人民众多聚落家居。鸡鸣展转相闻。人民皆寿八万四千岁。女人五百岁乃行嫁。人民无病痛者。尽天下人有三病。一者意欲有所得。二者饥渴。三者年老。人民面目皆桃花色。人民皆敬重。有城名鸡头末。鸡头末城者当王国治。城周匝四百八十里。以土筑城。复以板着城。复以金银琉璃水精珍宝着城。四面各十二门。门皆刻镂。复以金银琉璃水精珍宝着之。国王名僧罗。四海内皆属僧罗。行即飞行。所可行处。人民鬼神皆倾侧。城有四宝。一者金。有龙守之。龙名倪[掾/虫]锋。主护金。龙所居山地名犍陀。二者银。其国中复有守龙名幡头三者明月珠。所生地处名须渐。守珍龙名宾竭。四者琉璃。所生城名氾罗那夷。有一婆罗门名须凡。当为弥勒作父。弥勒母名摩诃越题。弥勒当为作子。弥勒者种当作婆罗门。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身长十六丈。弥勒生堕城地。目彻视万里内。头中日光照四千里。弥勒得道为佛时。于龙华树下坐。树高四十里。广亦四十里。弥勒得佛时。有八万四千婆罗门。皆往到弥勒所师事之。则弃家作沙门。弥勒到树下坐。用四月八日明星出时得佛道。国王僧罗闻弥勒得佛。则将八十四王。皆弃国捐王以国付太子。共到弥勒佛所。皆除须发为沙门。复有千八百婆罗门。皆到弥勒佛所作沙门。弥勒父母亦在其中。复有圣婆罗门千八十四人。皆复到弥勒佛所作沙门。国有大豪贤者。名须檀。人呼须达。复呼人民。以黄金持与弥勒佛及诸沙门。名声日布方远。须达复将贤善人万四千人。到弥勒佛所作沙门。复有兄弟二人。兄名鼓达。弟名扶兰。兄弟皆言。我曹何为是世间。宁可俱到佛所求作沙门耶。兄弟皆言。我善便到弥勒佛所作沙门。复有小女人辈八万四千人。身皆着好衣白珠金银璎珞。俱到弥勒佛所。皆脱着身珍宝以着地。白佛言。我曹欲持是上佛及诸沙门。我欲从佛作比丘尼。佛即令作比丘尼。弥勒佛坐为诸比丘僧比丘尼说。皆是释迦文佛时。诵经者。慈心者。布施者。不嗔恚者。作佛图寺者。持佛骨着塔中者。烧香者。然灯者。悬缯者。散花者。读经者。是诸比...(第0202部~佛说弥勒来时经一卷)
...释主
躬自擎菩萨 欣逢两足尊
菩萨于此时 自然行七步
而于足履处 皆出宝莲花
遍观于十方 告诸天人众
我此身最后 无生证涅槃
龙降清凉水 澡沐大悲身
天散殊妙花 虚空遍飘洒
诸天持白盖 掩庇大慈尊
各生希有心 守护于菩萨
褓母擎菩萨 三十二相身
具足诸光明 捧持来授母
御者进雕辇 皆用宝庄严
母子升其中 诸天共持舆
千种妙音乐 引导而还宫
慈氏入都城 天花如雨落
慈尊诞降日 怀妊诸婇女
普得身安隐 皆生智慧男
善净慈尊父 睹子奇妙容
具三十二相 心生大欢喜
父依占察法 知子有二相
处俗作轮王 出家成正觉
菩萨既成立 慈愍诸群生
众苦险难中 轮回常不息
金色光明朗 声如大梵音
目等青莲叶 支体悉圆满
身长八十肘 二十肘肩量
面广肩量半 满月相端严
菩萨明众艺 善教受学者
请业童蒙等 八万四千人
时彼饷佉王 建立七宝幢
幢高七十寻 广有寻六十
宝幢造成已 王发大舍心
施与婆罗门 等设无遮会
其时诸梵志 数有一千人
得此妙宝幢 毁坼须臾顷
菩萨睹斯已 念世俗皆然
生死苦羁笼 思求于出离 ...(第0203部~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一卷)
...藏。乾陀越国。伊罗钵宝藏。多诸珍琦异物不可称计。第二弥梯罗国。绸罗大藏。亦多珍宝。第三须赖吒大国。有大宝藏亦多珍宝。第四波罗奈蠰佉。有大宝藏。多诸珍宝不可称计。此四大藏自然应现。诸守藏人各来白王。唯愿大王以此宝藏之物惠施贫穷。尔时蠰佉大王。得此宝已亦复不省录之。意无财宝之想。时阎浮地内。自然树上生衣。极细柔软人取着之。如今优单越人自然树上生衣。而无有异。尔时彼王有大臣名曰修梵摩。是王少小同好王甚爱敬。又且颜貌端正不长不短不肥不瘦。不白不黑不老不少。是时修梵摩有妻名梵摩越。王女中最极为殊妙。如天帝妃。口作优钵莲华香。身作栴檀香。诸妇人八十四态永无复有。亦无疾病乱想之念。尔时弥勒菩萨。于兜率天观察父母不老不少。便降神下应从右胁生。如我今日右胁生无异。弥勒菩萨亦复如是。兜率诸天各各唱令。弥勒菩萨已降神生。是时修梵摩即与子立字。名曰弥勒。弥勒菩萨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身黄金色。尔时人寿极长无有诸患。皆寿八万四千岁。女人年五百岁然后出嫡。尔时弥勒在家未经几时。便当出家学道。尔时去翅头城不远有道树名曰龙花。高一由旬广五百步。时弥勒菩萨坐彼树下成无上道果。当其夜半弥勒出家。即于其夜成无上道。时三千大千刹土六返震动。地神各各相告曰。今时弥勒已成佛。转至闻四天王宫。弥勒已成佛道。转转闻彻三十三天。艳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声闻展转至梵天。弥勒已成佛道。尔时魔王名大将。以法治化。闻如来...(第0204部~佛说观弥勒菩萨下生经 (一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三五卷
... 第0205部~佛说弥勒成佛经一卷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第0205部
佛说弥勒成佛经一卷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佛说弥勒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游波沙山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听 光明大三昧
无比功德人 正尔当出世
彼人说妙法 悉皆得充足
如渴饮甘露 疾至解脱道
时四部众平治道路。洒扫烧香皆悉来集。持诸供具供养如来及比丘僧。谛观如来。喻如孝子视于慈父。如渴思饮。爱念法父亦复如是父。如渴思饮。爱念法父亦复如是。各各同心。欲请法王转正珐輪。诸根不动心心相次流注向佛。是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鬼神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各从坐起右绕世尊。五体投地向佛泣泪。尔时大智舍利弗。齐整衣服偏袒右肩。知法王心善能随顺。学佛法王转正珐輪。是佛辅臣持法大将。怜愍众生故。欲令脱苦缚。白佛言。世尊。如来向者于山顶上说偈。赞叹第一智人。前后经中之所未说。此诸大众心皆渴仰泪如盛雨。欲闻如来说未来佛开甘露道。弥勒名字功德神力国土庄严。以何善根何戒何施何定何慧何等智力。得见弥勒。于何心中修八正路。舍利弗发此问时。百千天子无数梵王。合掌恭敬。异口同音共发是问白佛言。世尊。愿使我等于未来世。得见人中最大...(第0205部~佛说弥勒成佛经一卷)
...。洒淹尘土其地润泽譬如油涂。行人往来无有尘坌。是时世人福德所致。巷陌处处有明珠柱。光喻于日四方各照八十由旬。纯黄金色。其光照耀昼夜无异。灯烛之明犹若聚墨香风时来吹明珠柱雨宝璎珞。众人皆用服者。自然如三禅乐。处处皆有金银珍宝摩尼珠等。积用成山。宝山放光普照城内。人民遇者皆悉欢喜发菩提心。有大夜叉神。名跋陀婆罗赊塞迦(秦言善教)昼夜拥护翅头末城。及诸人民洒扫清净。设有便利地裂受之受已还合。生赤莲华以蔽秽气。时世人民。若年衰老。自然行诣山林树下。安乐淡泊念佛取尽。命终多生大梵天上及诸佛前。其土安隐无有怨贼劫窃之患。城邑聚落无闭门者。亦无衰恼水火刀兵。及诸饥馑毒害之难。人常慈心恭敬和顺调伏诸根。如子爱父如母爱子。语言谦逊皆由弥勒慈心训导。持不杀戒不啖肉故。以此因缘生彼国者。诸根恬静面貌端正。威相具足如天童子。复有八万四千众宝小城以为眷属。翅头末城最处其中。男女大小虽远若近。佛神力故两得相见无所障碍。夜光摩尼如意珠华遍满世界。雨七宝花。钵头摩华。优钵罗华。拘物头华。分陀利华。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花。曼殊沙花。摩诃曼殊沙华。弥布其地。或复风吹回旋空中。时彼国界城邑聚落。园林浴池泉河流沼。自然而有八功德水。命命之鸟鹅鸭鸳鸯。孔雀鹦鹉。翡翠舍利。美音鸠雕。罗耆婆阇婆快见鸟等。出妙音声。复有异类妙音之鸟不可称数。游集林池。金色无垢净光明华。无忧净慧日光明华。鲜白七日香华。瞻卜六色香华。百千万种水陆生...(第0205部~佛说弥勒成佛经一卷)
...四亿小藏围绕。伊钵多大藏。在乾陀罗国。般轴迦大藏。在弥缇罗国。宾伽罗大藏。在须罗吒国。穰佉大藏。在婆罗奈国古仙山处。此四大藏。自然开发显大光明。纵广正等一千由旬。满中珍宝。各有四亿小藏附之。有四大龙。各自守护此四大藏及诸小藏。自然踊出形如莲华。无央数人皆共往观。是时众宝无守护者。众人见之心不贪着。弃之于地犹如瓦石草木土块。时人见者心生厌离。各各相谓而作是言。如佛所说往昔众生为此宝故共相残害。更相偷劫欺诳妄语。令生死苦缘展转增长。堕大地狱。翅头末城众宝罗网弥覆其上。宝铃庄严微风吹动。其音和雅如扣钟磬。演说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时城中有大婆罗门主。名修梵摩。婆罗门女名梵摩拔提。心性和弱。弥勒托生以为父母。虽处胞胎如游天宫。放大光明尘垢不障。身紫金色具三十二大丈夫相。坐宝莲华。众生视之无有厌足。光明晃耀不可胜视。诸天世人所未曾睹。身力无量。一一节力普胜一切大力龙象。不可思议毛孔光明。照耀无量无有障碍。日月星宿水火珠光。皆悉不现犹如埃尘。身长释迦牟尼佛八十肘(三十二丈)。胁广二十五肘(十丈)。面长十二肘半(五丈)。鼻高修直当于面门。身相具足端正无比成就相好。一一相八万四千好。以自庄严如铸金像。一一好中流出光明照千由旬。肉眼清彻青白分明。常光绕身面百由旬。日月星宿真珠摩尼。七宝行树皆悉明耀现于佛光。其余众光不复为用。佛身高显如黄金山。见者自然脱三恶趣。尔时弥勒谛观世间五欲过患。众生受苦沉没长流...(第0205部~佛说弥勒成佛经一卷)
...无量无数岁 空过无有佛
众生堕恶道 世间眼目灭
三恶道增广 诸天路永绝
今日佛兴世 三恶道殄灭
增长天人众 愿开甘露门
令众心无著 疾疾得涅槃
我等诸梵王 闻佛出世间
今者得值佛 无上大法王
梵天宫殿盛 身光亦明显
普为十方众 劝请大导师
唯愿开甘露 转无上珐輪
说此偈已头面作礼。复更合掌殷勤三请。唯愿世尊。转于甚深微妙珐輪。为拔众生苦恼根栽。远离三毒破四恶道不善之业。
尔时世尊为诸梵王。即便微笑出五色光。默然许之。时诸天子无数大众。闻佛许可欢喜无量遍体踊跃。譬如孝子新丧慈父忽然还活。大众欢喜亦复如是。时诸天众右绕世尊经无数匝。敬爱无厌却住一面。
尔时大众皆作是念。虽复千亿岁受五欲乐。不能得免三恶道苦。妻子财产所不能救。世间无常命难久保。我等今者于佛法中净修梵行。作是念已复更念言。设受五欲经无数劫如无想天寿。无量亿岁。与诸婇女共相娱乐受细滑触。会归磨灭堕三恶道受无量苦。所乐无几犹如幻化。盖不足言。入地狱时大火洞然。百亿万劫受无量苦求脱叵得。如此长夜苦厄难拔。今日遇佛宜勤精进。时穰佉王高声唱言。
设复生天乐 会亦归磨灭
不久堕地狱 犹如猛火聚
我等宜时速 出家学佛道
说是语已。时穰佉王。与八万四千大臣恭敬围绕。及...(第0205部~佛说弥勒成佛经一卷)
...脱。修此功德来生我所。或有恩爱别离朋党诤讼极大苦恼。以方便力令得和合。修此功德来生我所。说是语已。称赞释迦牟尼佛。善哉善哉。能于五浊恶世。教化如是等百千万亿诸恶众生。令修善本来生我所。时弥勒佛如是三称赞释迦牟尼佛。而说偈言。
忍辱勇猛大导师 能于五浊不善世
教化成熟恶众生 令彼修行得见佛
荷负众生受大苦 今入常乐无为处
教彼弟子来我所 我今为汝说四谛
亦说三十七菩提 庄严涅槃十二缘
汝等宜当观无为 入于空寂本无处
说此偈已。复更赞叹彼时众生于苦恶世能为难事。贪欲嗔恚愚痴迷惑短命人中。能修持戒作诸功德。甚为希有。尔时众生不识父母沙门婆罗门。不知道法。互相恼害近刀兵劫。深着五欲嫉妒谄佞。曲浊邪伪无怜愍心。更相杀害食肉饮血。不敬师长不识善友。不知报恩。生五浊世不知惭愧。昼夜六时相续作恶不知厌足。纯造不善五逆恶聚。鱼鳞相次求不知厌。九亲诸族不能相济。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佛。以大方便深厚慈悲。能于苦恼众生之中。和颜美色善巧智慧。说诚实语示我当来度脱汝等。如是导师明利智慧。世间希有甚为难遇。深心怜愍恶世众生。为拔苦恼令得安隐。入第一义甚深法性。释迦牟尼三阿僧祇劫。为汝等故修行难行苦行。以头布施。割截耳鼻手足胑体受诸苦恼。为八圣道平等解脱利汝等故。时弥勒佛如是开导安慰无量诸众生等。令其欢喜。彼时众生身纯是法。心纯是法。口常说法。...(第0205部~佛说弥勒成佛经一卷)
...炬言。我问瞿昙。瞿昙为我一一解说。一切众生从何处生。何者众生。何因缘故劫尽炽燃。众生过去。何处和合而生人中。何相得知众生身中微细内。我为一肘量。为二肘量。为二指量。为一指量。为如大麦。为如小麦。为当如豆。为如胡麻。为如芥子。
尔时世尊赞光明炬大仙人言。善哉大仙。善哉善哉。汝大仙人。六十劫寿恒常修行。今者如是相以问难。诸仙众中复有大仙。如是思惟。我常林行不觉不知此光明炬大仙命量。未有人说。沙门瞿昙云何得知。
尔时世尊告光明炬大仙人言。大仙谛听善思念之。今为汝说。如汝所问。一切众生何处生者。如是之义无字无说。无明因缘。次第乃至生老死等。而生众生。又复大仙。从于因缘而生众生。所谓父母因缘而生。又复大仙。父母和合是众生因谓迳劫起业风所吹堕女根中。此是因缘。又复大仙。谓苦圣谛苦集苦灭。及苦灭道圣谛所摄。名为众生。又五取阴十八界等。名为众生。大仙当知。彼谛阴界即是众生。不异于业。如是业者不异众生。大仙当知。众生不减。众生不增。
时大仙人问言。瞿昙。若诸众生不减不增。众生何故。人天自在后时作狗。复作人天得自在耶。佛言大仙。如汝所言是义不然。若有自在则不属他。如是大仙。若身自在。云何后时得不自在。大仙当知。如萤火虫起如是意。我此光明能悉普遍照阎浮提。彼萤火虫所有光明无有因缘能悉普遍照阎浮提。如是一切不调御心无实自在。又复大仙。若自在者烦恼减少狗。烦恼多狗则自在则不自在。亦为自在。是则自在亦不自在...(第0206部~佛说第一义法胜经一卷)
... 时大仙人问言。瞿昙。若诸众生不减不增。众生何故。人天自在后时作狗。复作人天得自在耶。佛言大仙。如汝所言是义不然。若有自在则不属他。如是大仙。若身自在。云何后时得不自在。大仙当知。如萤火虫起如是意。我此光明能悉普遍照阎浮提。彼萤火虫所有光明无有因缘能悉普遍照阎浮提。如是一切不调御心无实自在。又复大仙。若自在者烦恼减少狗。烦恼多狗则自在则不自在。亦为自在。是则自在亦不自在。若狗自在烦恼平等。是则众生不减不增。
大仙人言。瞿昙岂不断烦恼耶。佛言大仙。烦恼不了。我了烦恼非断烦恼。大仙人言。若如是者汝则自在。佛言大仙。如是如是。以不实故我则自在。大仙人言。瞿昙此言且止且住。若瞿昙子向者说言。父母和合生众生者。多有众生多相和合。多受欲乐少生众生。是义云何。佛言大仙。我今当以譬喻问汝。如一种子则生一树。一子一树生无量果。彼无量果。有任种子。有不任者。此复云何。答言瞿昙。风势因缘散失树子。佛言大仙。诸众生果亦复如是。业风所散。大仙当知。有在藏中为虫啮食。有为业风之所散坏。大仙当知。树等少障。众生多碍。又复大仙。诸众生界从分别起。大仙当知。诸众生界心心数法。处处转行皆有攀缘。此义已说。如是大仙。诸众生界从分别起。
大仙闻已。作如是言。如是如是。瞿昙已净此一难问。又复瞿昙。应当更说何义劫烧。佛言大仙。以无常故。我如是说法界劫烧。大仙当知。若地劫烧法界则二。如是有常亦有无常。若如是...(第0206部~佛说第一义法胜经一卷)
...与我说众生体者。从何处生。几粗几细。众生内体性者。为一搩耶。一尺耶。一指耶。乃至若大麦小麦。大豆小豆等分耶。乃至芥子许众生内体性耶。作是问已。尔时世尊即赞威灯光大仙人言。善哉善哉。汝威灯光。快问是义。如六万劫寿命者。尔时世尊作是语时。诸仙人等皆大惊怪。作是念言。我等与彼大仙。久居共在一处。犹尚未知大威灯光寿命算数。今是瞿昙。云何速得如是觉知。尔时世尊即复告于彼威灯光大仙人言汝大仙人。谛听谛受。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具足善说。汝问我言众生体者从何处生。大仙当知。实无言说。无有字句可说。众生有所从来。但以无明行等诸因缘故。起彼众生乃至生老病死等。诸因缘故起彼众生。大仙。复有因缘能起众生。所谓以母为因以父为缘。得生众生。复次父母和合以之为因。邪念妄想起诸业风。吹识种子置胎藏中。即是彼缘。复次苦圣谛集灭道圣谛。是众生也。复次五阴分十八界和合故。是众生也。复次大仙。不离众生有业。不离业有众生。众生是业。业是众生汝当知之众生界者不增不减。大仙人言。瞿昙。若众生界不增不减者。何故众生舍垢身已。得自在身。佛言。汝大仙人如汝所言。是大不可。何以故。若自在得自在者。应不堕落。常在自在中。若自在身不得自在者。云何名得自在也。大仙人。譬如萤火虫作是心念。我光明焰悉能遍照于阎浮提。假使萤火虫实能放光遍照阎浮提者。终亦不能使无伏心者。得名真自在。复次大仙。若自在得自在者。应尽诸烦恼垢。不自在故。应长诸烦恼。若诸烦恼垢。与自在等共有者。是...(第0207部~佛说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一卷)
...大仙人如汝所言。是大不可。何以故。若自在得自在者。应不堕落。常在自在中。若自在身不得自在者。云何名得自在也。大仙人。譬如萤火虫作是心念。我光明焰悉能遍照于阎浮提。假使萤火虫实能放光遍照阎浮提者。终亦不能使无伏心者。得名真自在。复次大仙。若自在得自在者。应尽诸烦恼垢。不自在故。应长诸烦恼。若诸烦恼垢。与自在等共有者。是故众生界。无有增减而可见也。时大仙人复言。瞿昙。汝可不作尽诸烦恼耶。佛言。汝大仙人。我亦不作尽诸烦恼。亦复不增诸烦恼。大仙人言。今汝瞿昙。若如是者。亦不应言我得自在。佛言。大仙。如是如是。大仙当知。我亦不言我得自在。何以故。我无实故亦不自在。大仙人言。汝瞿昙且置是语。瞿昙。如汝前言父母和合得众生。生者何故多人共和合。少有众生而得生耶。此义云何。佛言。大仙。我今为汝所引譬喻。随汝所能为我解说。汝大仙人。如有一子中多有树生。复一树中有无边枝。一一枝中复无量花。是一一花应各结果。何故有结有不结者。若已结者皆应成熟中作种子。何故复有熟不熟者。此义云何。大仙人言。瞿昙。由风吹故有结不结。若已结者堕落不熟。不任为种。佛告大仙人。以业风自转吹业众生。果堕落故。少有众生而得生耶。大仙人汝当知之。若在胎中或为虫食。或为业风转为碎失。汝当知之。树灾堕落少不足言。所有众生。为灾堕落多不可说。复次大仙人。以邪心故起众生界。若诸众生能有几许心想转者。还复尔数受后有生。是故我言邪心故起众生界。尔时...(第0207部~佛说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一卷)
...言而告于我。今日须菩提。当得逮闻古昔已来所未闻法唯圣垂愍敢说此意。是则何等先之瑞应。佛告须菩提。有法典名曰顺权方便。诸族姓子及族姓女所宜奉行。以斯比像先现瑞应。仁当逮闻未曾有法。时须菩提前白佛言。我今欲入王舍大城因行分卫。佛言。从意顺时无违道节善哉行矣。
时须菩提。见佛听之。入城分卫普行求食。寻到诸家贵姓长者梵志。因入其舍在门中庭默然而住。时长者家有一女人。普庄严身珠玑璎珞服栴檀香。以紫金宝文饰其体。端正姝好威发晃昱。光泽第一净如莲华从其室出问须菩提。贤者何缘住门中庭。须菩提报曰。姊欲知之故来分卫。其女答曰。今须菩提。故复怀抱分卫想乎。断思食耶。须菩提答曰。姊欲知之食想已断。又有是身父母遗体。在胞胎中饮食养之。而至成长。习之来久不可离食。女又问曰。须菩提贤者。未断生死众行故。有终始愁戚悲泣不可意伤不造证乎。须菩提答曰。已造证矣。身口心寂。又问。贤者为灭身乎。须菩提答曰。其灭度者无有身也。法无所除亦无道行。女又问曰。若使诸法皆无灭除无所行者。贤者须菩提云何舍身而分卫乎。安和成就也。须菩提答曰。其灭定者当普观之。休息兴立兴立显身亦复非造。女又问曰。其灭定者。所在定行则不灭度。答以灭定则无所生。亦无所灭。女又问曰。若无所生无所灭者。云何贤者。离身分卫不以安和。须菩提答曰。如来声闻行分卫时。为舍身耶。女又问曰。佛叹贤者于声闻中行空第一。空有处耶。须菩提答曰。然如姊来言。女又问曰。...(第0210部~顺权方便经二卷)
...提问女。女亦堪任诸佛若干行随时之义。吾身不能唯说其意。修权方便行分卫乎。女复报曰。贤者复听。如来至真以二十事。观察法仪而行分卫。何谓二十。一曰现己身色形像微妙端正。二曰顺从如来分卫学法。三曰若有众生欲习严佛三十二相。四曰观如来身具足庄饰。五曰如法备悉身相种好。六曰令发无上正真道意。七曰念于如来而行分卫如法效之。八曰若如来入郡国县邑。郡国县邑普得安隐。九曰盲者得目悉睹诸色。十曰聋者得听别若干音。十一曰心乱迷惑者伏定其意。十二曰若裸形者得自然衣。十三曰饥得食粮。十四曰渴得水浆。十五曰病者得愈。十六曰无怒无痴。十七曰无贪无嫉。十八曰不恨不恚亦无自大。十九曰心不怀恼普愍众生。二十曰念无央数众生之类如身父母。是谓二十。若使如来入郡国县邑丘聚行分卫者。令诸众生有所见闻。发无上正真道心。又须菩提。世尊大哀。来化众生无数众苦。悉至三界随时救护。如来现义因得自在故行分卫。唯须菩提。如来所入郡国县邑行分卫时。无数诸天龙神揵沓和何须伦迦留罗真陀罗摩休勒。释梵四王。皆随侍之奉事供养。承佛威神皆发道心。又须菩提。诸天龙神释梵四王。供养如来见如来身。道明无边寂然庠序。心自念言。至未曾有。如来至真所宣正典我等咨受。所奉经法爱乐自归。如来至真发大道心。以是之故而行分卫。唯须菩提。如来分卫无数众人。慕官贪士好财志豪。求端正色欲多眷属。见佛世尊舍转轮王出家为道。心自念言。睹佛大哀诣贫匮家而行分卫。弃世荣禄发无上正真道...(第0210部~顺权方便经二卷)
...道意。故行分卫。唯须菩提。诸大尊神天子梵天。承佛威神观见如来。心自念言。如来常充未曾饥渴。用愍众生故与眷属而行分卫。我等慕乐夙夜精进成至正觉。与眷属俱而行分卫。作是念已发大道意。唯须菩提。若懈怠众懒惰不勤。见于如来入郡国县邑州域大邦。心中欢悦稽首自归。发平等心慕最正觉。唯须菩提。见诸佛尊终不虚妄。众人睹闻其音响者。一发意顷以为道本。因是究竟得至灭度。以故如来而行分卫。唯须菩提。如来入郡国县邑。诸在系缚闭在牢狱而得解脱。众生若闻如来名号。承其圣旨自然得解。欲报慈恩发无上正真道意。以是之故而现分卫。唯须菩提。族姓子族姓女。若闻如来功勋之德。叹咏名称适承其号。奉上如来肴膳异味。衣被床卧及他异供。敬护父母兄弟姊妹。夫妇子孙。若无因缘。不得故往奉见如来。以故如来入于郡国县邑而行分卫。心怀踊跃贡上供养。皆发无上正真道意。唯须菩提。其四天王奉如来钵。若贫穷众少于财宝欲薄布施者。见如来钵自然而满。大财富者欲广施者。见如来钵空因供施佛。皆发无上正真道意。以故如来现行分卫。唯须菩提。假使如来取若干膳悉齐合著。百千亿钵还着一钵。不令杂错各如本故。无数诸天龙神揵沓和阿须伦迦留罗真陀罗摩休勒。睹于如来变化示现。得未曾有善心生矣。皆发无上正真道意。以是之故而行分卫。唯须菩提。如来身者金刚之数无量福会。如来身者无有生藏及与熟藏。亦无不净大小之便。不用饥渴而行分卫现有所食。不睹所入而见如来。显明大慧真正之法皆发道...(第0210部~顺权方便经二卷)
...家下劣乞分卫乎。以故如来现行分卫。心自念言。如来大德犹如虚空。愍行分卫。况我等乎。念此不惭哀诸下劣乐行分卫。又须菩提。如来普随世间习俗而劝化之。因其劝乐各从众生。应受化律而授道教。如来各随而建立之。缘其方便未曾饥虚。无有众患饥渴之难。不以羸劣。无有悭嫉。无有众恶。决诸疑网。如是须菩提。如来以此无量方便欲救众生。故行分卫。度众闇塞使见道明。女谓须菩提。贤者宁能以是随时方便用斯大哀。如此众祐。建修清净行分卫乎。须菩提答曰。姊我不堪任。犹如一切野狐狸兔众鹿小虫不能当任。师子兽王不能独步。而现其前师子吼也。如是一切声闻缘觉之乘。不任如来威神礼节善权方便。普安一切大慈大哀。女说此善权方便如来大哀时。其女父母长者。家中大小及余长者。来入舍中闻所说处。二万八千人。皆发无上正真道意。
顺权方便经卷下
假号品第四
于是须菩提谓女言。姊宁出门有夫婿乎。其女答曰。贤者唯听。我夫非一。所以者何。假使众生好乐勤修放逸自恣。亦能奉顺善权方便。斯等众生皆我夫主。须菩提问。姊何谓好乐顺权方便。其女答曰。唯须菩提。或有众生先以一切欲乐之乐而娱乐之。然后乃劝化以大道。若以众生因其爱欲而受律者。辄授爱欲悦乐之事。从是已去现其离别。善权方便随时而化。须菩提问。姊如来从始以何好乐。随其时宜不违法教。须菩提谓女曰。如来至真未曾教人随爱欲也。其女答曰。贤者不闻乎。如来法教。若有比丘。随心所好衣食床卧具。病瘦...(第0210部~顺权方便经二卷)
...。不也。若干品药常服治病。以众伎乐而自娱乐。并娱一切至使疾病除愈永安。如是须菩提。或有菩萨以所娱乐善权方便。好于一切道法之乐。而自娱乐己心修行。皆以一切普安道乘。逮至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唯须菩提。以是之故如医疗治病。菩萨如是现智慧时而开化之。又须菩提。以五所欲用本无故而无所住。其在是忍能自晓了。我何所造。以五所乐无有福祚。横为功勋不可逮致悉无所有。斯一切智逮无所得亦无名勋。若斯忍者己身达想。何谓有道何谓无道。五阴空寂然亦空。以逮忍者则无所欲。患厌己欲悉无所乐无所求习乃曰志道。五阴犇逸不能定意是则无道。于是尊者须菩提。问二尊者子。今此女人与仁何亲。二尊者子俱共叉手。说斯颂曰。
是我之父母 斯慈施弘安
此家室亲厚 亦无上世尊
以是威德故 而致诸功勋
如是合集行 缘脱无数苦
颁宣此经法 普具众行业
施吾道慧乐 心行于空无
因敷演经法 悉周遍精进
加我等法乐 训诲于空行
弃舍于家居 犹火烧骨体
以用斯方便 损裂众结网
为蚖蛇所啮 灭除众毒害
其贪欲如是 恩爱之所伤
如人火所灾 有来救火厄
尘劳热若斯 能脱淫欲难
晓了诸法义 而消大恐畏
以断此诸难 明智所解脱
吾不慕贪欲 以义解智慧
诸义无有义 所谓世间欲 ...(第0210部~顺权方便经二卷)
...礼是世尊足。是佛世尊以金色右手摩于我顶。说如是言。须菩提。汝于今日未曾闻法。当得闻之。世尊。是何先瑞。佛言。须菩提。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得闻希有未曾闻法。是其先瑞。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我今欲往王舍大城次第乞食。佛言。须菩提。汝知是时。世尊听已。时大德须菩提。即便入于王舍大城次第乞食。至异长者家。到已在中门所。默住乞食。是时家中有一女人。从内而出。端正第一盛色美妙。极为端严有大威德。以诸璎珞而自严饰。是诸珍宝互相振触有妙音声。既至外已。语大德须菩提。大德何缘中门而立。须菩提言。姊。我乞食故在门而住。女言。大德须菩提。汝今故有乞食想耶。大德须菩提。犹故未知于食想耶。须菩提言。姊。我知食想。而是身者由父母不净之所聚集饮食长养。是故不能离食而住。女言。大德须菩提。汝今不证于无明灭。乃至证生老死灭耶。须菩提言。姊。我证灭已。女言。大德须菩提。灭中有身食长养耶。须菩提言。姊。灭更无法。女言。大德。若其灭已更无有法。大德须菩提。云何而言身食长养。须菩提言。姊。入灭定者除诸受想。起灭定已身有长养。女言。大德须菩提。而是灭者有生灭耶。须菩提言。姊。而是灭者无生无灭是毕竟灭。女言。大德须菩提。若其是灭毕竟灭者。云何养身。须菩提言。姊。世尊声闻游行乞食长养身故。女言。大德须菩提。世尊说汝行无诤第一。须菩提言。姊。如汝所言。女言。大德须菩提。无诤者有行非行耶。须菩提言。姊。是无诤者无行非行。女言。大德须菩提...(第0211部~佛说乐璎珞庄严方便经一卷)
...。大德须菩提。我若一劫若过一劫。赞说大乘不得边际。大德须菩提。是大乘无量诸行相貌亦复无量。须菩提言。姊。汝呵责我。大德须菩提何故乞食。姊。如来法王亦复乞食。汝可呵责如来乞食耶。女言。大德须菩提。汝知如来以何方便。而行乞食。汝不能说。须菩提言。姊。如来世尊以何方便而行乞食。女言。大德须菩提。佛见成就于二十事无过患故而行乞食。何等二十。示现色身故如来乞食。若有众生见如来身具三十二相。是诸众生见此色相。发于无上正真道心。是名如来见成就初无过患故而行乞食。复次大德须菩提。如来入于村邑聚落国城王宫。盲者见色。聋者闻声。乱得正念。裸者得衣。饥者得食。渴者得饮。无有众生为贪欲嗔恚愚痴所逼。尔时众生各生慈心起父母想。是诸众生见于如来入村邑聚落国城王宫。发于无上正真道心。见是义故如来乞食。复次大德须菩提。如来入村邑聚落国城王宫。天龙夜叉乾闼婆等。释梵护世。欲供养故从如来行。尔时诸人以佛力故。见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释梵护世供养于佛。是诸众生见如来身有如是事。生惊怪心叹未曾有。发于无上正真道心。见是义故如来乞食。复次大德须菩提。无量众生以封邑钱财国位自在。而生放逸憍慢贡高。见如来乞食生如是念。舍转轮王位出家成道。舍于憍慢从贫下贱而行乞食。我等亦应调伏憍慢贡高之心。如是见已。发于无上正真道心。见是义故如来乞食。复次大德须菩提。如来行乞威德。威德诸天。观见如来之身。无饥渴逼亦非羸瘦。唯为怜愍诸众生故而行乞食。我...(第0211部~佛说乐璎珞庄严方便经一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三六卷
...如来乞食。复次大德须菩提。有诸众生懈怠懒惰不往佛所。然欲见如来右绕礼拜。是故如来入村邑聚落国城王宫。是等众生自然得见于佛如来。既得见已心生喜悦。是等众生。得喜悦已。即发无上正真道心。见是义故如来乞食。复次大德须菩提。若有众生眼得见佛即得无痴。乃至一念见于如来。是诸众生次第渐渐乃至涅槃。为作因缘以能发生。是因缘故如来乞食。见是义故如来乞食。复次大德须菩提。如来入于村邑聚落国城王宫。闭系众生即得解脱。是诸众生即生是念。以如来力故我得解脱。是诸众生于如来所生知恩心。发于无上正真道心。见是义故如来乞食。复次大德须菩提。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赞叹如来所有功德。心生欢喜生如是念。我等云何当供佛食。又家有女。为父母所护。或为兄弟姊妹所护。或为姑嫜夫主守护。是等不得奉施佛食。是故如来入村邑聚落国城王宫。见如来已心生欢喜。踊跃悦豫受于安乐。施佛食已发于无上正真道心。见是义故如来乞食。复次大德须菩提。四护世王奉如来钵如来手持。若贫众生欲少惠施。见如来钵满。有大富封邑。欲多惠施。见佛钵未满。如是等人。欲足满佛钵。既奉施已。发于无上正真道心。见是义故如来乞食。复次大德须菩提。如来钵食施一切僧。而是钵食无增无减。尔时多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见如来钵有是神力。发于无上正真道心。见是义故如来乞食。复次大德须菩提。如来钵盛正非正食。百千种味味味各别。不相和同如别异器。是一钵盛亦复如是。是时多诸天...(第0211部~佛说乐璎珞庄严方便经一卷)
...妙味王所应食。及奉一切华香末香涂香散香。又作伎乐歌舞赞叹受于快乐。为令大王无愁苦故。是诸良医如是如是。娱乐于王令脱病患。大德须菩提。亦复如是。多有菩萨以乐庄严方便。受于一切五欲乐已。然后得成无上正道。大德须菩提。汝当知之。以是方便治于刹利灌顶王病。菩萨智解亦复如是。大德须菩提。五欲无根亦无住处。是一切智亦复如是。无本住处。是一切智自知何者。是所应作所不应作。于五欲乐非乐非不乐。独无侣故。是一切智亦无功德。无所得故。得是忍者是人自知。何等是道何等非道。五欲德空一切智空。是得忍人不历五欲。是人自见五欲过患而呵责之。尔时大德须菩提问长者子。谁是汝亲。是时长者子。合十指掌。向女说偈。
此是我父母 亲友施我药
是断恶道生 是我无上尊
此是我大恩 是亦教化我
是劝喻我故 断我一切苦
为我说妙法 解了一切理
我受快安乐 亦劝我无诤
如鱼为食故 为钩所牵执
乐乐亦复尔 以摄取我等
如鸟为食故 为网罗所持
我方便亦尔 堕在于智慧
犹为蛇所螫 以毒灭于毒
欲嗔亦复尔 亦以毒除毒
如人为火烧 还以火炙除
结烧亦复尔 还因结解脱
我已知正法 我不用淫欲
凡夫须欲故 不欲菩提道
尔时须菩提言。姊。汝以乐庄严方便为调谁耶。善男子耶善女人耶。...(第0211部~佛说乐璎珞庄严方便经一卷)
...2部
菩萨睒子经一卷
开元录云失译人名附西晋
菩萨睒子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比罗勒国。与千二百五十比丘及众菩萨国王大臣人民长者居士清信士女不可称计。一时来会。佛告诸比丘。皆悉寂静定意听。我前世初求得菩萨道时。戒行普具精进一心。修集智慧行于善权。功德累积不可称说。诸天释梵天龙鬼神帝王人民无能行者。阿难闻佛言。更整衣服长跪叉手。白佛言。愿欲闻之。
佛告阿难。乃往过去无数世。时有菩萨名曰一切妙。仁慈惠施救济群生。常行四等心度世危厄愍育苦人。时于兜术天上教授天人。常以昼夜各三时定意。思惟三界。照观十方天下人民善恶之道。知有孝顺父母奉敬三尊。恭顺师长修诸功德者。常以天眼遍察五道。时有迦夷国。中有一长者孤无儿子。夫妻两目皆盲。心愿入山求无上慧。修清净志信乐空闲。菩萨念言。此人发意所学微妙。而两目无所见。若入山中者或堕沟坑。或逢毒虫所见枉害。若我寿终为其作子。供养父母终其年寿。
于是菩萨寿尽。即下生为盲父母家作子。父母欢喜甚爱重之。本发大意欲行入山。以生子故。便留乐世间。子年七岁号字曰睒。睒至孝仁慈奉行十善。不杀不盗不淫不欺诳。不饮酒不妄言不绮语。不嫉妒不咒诅。信道不疑昼夜精进。 |
|
|
|
|
|
|
|
奉事父母如人事天。言常含笑不伤人意。行则应法不妄倾邪。父母喜悦无复忧愁。年过十岁。睒长跪白父母言。本发大意欲入深山。求志空寂无上正真。岂以子故而绝本愿。人在世间无常百变。命非金石对至无期。愿如本意宜及上时入山清净。我自寻随与父母俱。供养随意不失时节。父母报睒言。子之孝顺天自知之。不违本誓便共入山。
睒即以家中所有之物。皆施国中诸贫穷者。便与父母俱共入山。睒至山中以蒲草为父母作屋。施作床蓐。不寒不热恒得时宜。适入山中一年。众果丰茂食之香甘。泉水涌出清而且凉。池中莲华五色精明。栴檀杂香树木丰茂倍于常时。风雨时节不寒不热。树叶相接以障雨露。荫覆日光其下常凉。飞鸟翔集奇妙异类。皆作音乐之声。以娱乐盲父母。师子熊罴虎狼毒兽。皆自慈心相向无复相害之意。皆食啖草果无恐惧之心。獐鹿熊罴杂类之...(第0212部~菩萨睒子经一卷)
...目皆盲。心愿入山求无上慧。修清净志信乐空闲。菩萨念言。此人发意所学微妙。而两目无所见。若入山中者或堕沟坑。或逢毒虫所见枉害。若我寿终为其作子。供养父母终其年寿。
于是菩萨寿尽。即下生为盲父母家作子。父母欢喜甚爱重之。本发大意欲行入山。以生子故。便留乐世间。子年七岁号字曰睒。睒至孝仁慈奉行十善。不杀不盗不淫不欺诳。不饮酒不妄言不绮语。不嫉妒不咒诅。信道不疑昼夜精进。奉事父母如人事天。言常含笑不伤人意。行则应法不妄倾邪。父母喜悦无复忧愁。年过十岁。睒长跪白父母言。本发大意欲入深山。求志空寂无上正真。岂以子故而绝本愿。人在世间无常百变。命非金石对至无期。愿如本意宜及上时入山清净。我自寻随与父母俱。供养随意不失时节。父母报睒言。子之孝顺天自知之。不违本誓便共入山。
睒即以家中所有之物。皆施国中诸贫穷者。便与父母俱共入山。睒至山中以蒲草为父母作屋。施作床蓐。不寒不热恒得时宜。适入山中一年。众果丰茂食之香甘。泉水涌出清而且凉。池中莲华五色精明。栴檀杂香树木丰茂倍于常时。风雨时节不寒不热。树叶相接以障雨露。荫覆日光其下常凉。飞鸟翔集奇妙异类。皆作音乐之声。以娱乐盲父母。师子熊罴虎狼毒兽。皆自慈心相向无复相害之意。皆食啖草果无恐惧之心。獐鹿熊罴杂类之兽皆来附近睒。音声相和皆作娱乐之音。睒至孝慈心履地常恐地痛。天神山神皆作人形。昼夜慰劳三道人。三道人一心定意无复忧愁。睒常与父母。取百种果蓏以食父母。恒有盈余。渴饮泉水无所乏短。父母时渴欲饮。睒着鹿皮之衣。提瓶行取水。麋鹿众鸟亦复往饮水。不相畏难。
时有迦夷国王入山射猎。王遥见水边有麋鹿。引弓射鹿。箭误中睒胸。睒被毒箭举身皆痛。便大呼言。谁持一毒箭射杀三道人者。王闻人声即便下马往到睒前。睒谓王言。象坐牙死。犀坐其角。翠为毛故。獐鹿为皮肉故。今我无角无牙无毛。皮肉不可啖。我今坐何等罪死耶。王问睒言。卿是何等人。被鹿皮衣与禽兽无异。睒言。我是王国中人。与盲父母俱来入山中。学道二十余年。未曾为虎狼毒虫所见害。今便为王所射杀。登尔之时。山中大风暴起吹折树木。百鸟悲鸣。师子熊罴走兽之辈皆大号呼动一山中。日无精光流泉为...(第0212部~菩萨睒子经一卷)
...意不失时节。父母报睒言。子之孝顺天自知之。不违本誓便共入山。
睒即以家中所有之物。皆施国中诸贫穷者。便与父母俱共入山。睒至山中以蒲草为父母作屋。施作床蓐。不寒不热恒得时宜。适入山中一年。众果丰茂食之香甘。泉水涌出清而且凉。池中莲华五色精明。栴檀杂香树木丰茂倍于常时。风雨时节不寒不热。树叶相接以障雨露。荫覆日光其下常凉。飞鸟翔集奇妙异类。皆作音乐之声。以娱乐盲父母。师子熊罴虎狼毒兽。皆自慈心相向无复相害之意。皆食啖草果无恐惧之心。獐鹿熊罴杂类之兽皆来附近睒。音声相和皆作娱乐之音。睒至孝慈心履地常恐地痛。天神山神皆作人形。昼夜慰劳三道人。三道人一心定意无复忧愁。睒常与父母。取百种果蓏以食父母。恒有盈余。渴饮泉水无所乏短。父母时渴欲饮。睒着鹿皮之衣。提瓶行取水。麋鹿众鸟亦复往饮水。不相畏难。
时有迦夷国王入山射猎。王遥见水边有麋鹿。引弓射鹿。箭误中睒胸。睒被毒箭举身皆痛。便大呼言。谁持一毒箭射杀三道人者。王闻人声即便下马往到睒前。睒谓王言。象坐牙死。犀坐其角。翠为毛故。獐鹿为皮肉故。今我无角无牙无毛。皮肉不可啖。我今坐何等罪死耶。王问睒言。卿是何等人。被鹿皮衣与禽兽无异。睒言。我是王国中人。与盲父母俱来入山中。学道二十余年。未曾为虎狼毒虫所见害。今便为王所射杀。登尔之时。山中大风暴起吹折树木。百鸟悲鸣。师子熊罴走兽之辈皆大号呼动一山中。日无精光流泉为竭。众华萎死雷电动地。时盲父母惊起自相谓言。睒行取水经久不还。将无为虎狼毒虫所害。禽兽悲鸣音声号呼不如常时。风起四面树木摧折。必有灾异。王时怖懅大自悔责。我所作无状。我本射鹿箭误相中耳。射杀道人其罪甚重。坐贪小肉重受其殃。我今以一国珍宝库藏之物宫殿妓女丘郭城邑。以救子命。时王便前以手挽拔睒胸箭。箭深不可得出。飞鸟走兽四面云集号呼。动一山中。王益惶怖三百六十节节皆动。睒语王言。非王之过。自我宿罪所致。我不惜身命。但怜念我盲父母。年既衰老两目无所...(第0212部~菩萨睒子经一卷)
...有盈余。渴饮泉水无所乏短。父母时渴欲饮。睒着鹿皮之衣。提瓶行取水。麋鹿众鸟亦复往饮水。不相畏难。
时有迦夷国王入山射猎。王遥见水边有麋鹿。引弓射鹿。箭误中睒胸。睒被毒箭举身皆痛。便大呼言。谁持一毒箭射杀三道人者。王闻人声即便下马往到睒前。睒谓王言。象坐牙死。犀坐其角。翠为毛故。獐鹿为皮肉故。今我无角无牙无毛。皮肉不可啖。我今坐何等罪死耶。王问睒言。卿是何等人。被鹿皮衣与禽兽无异。睒言。我是王国中人。与盲父母俱来入山中。学道二十余年。未曾为虎狼毒虫所见害。今便为王所射杀。登尔之时。山中大风暴起吹折树木。百鸟悲鸣。师子熊罴走兽之辈皆大号呼动一山中。日无精光流泉为竭。众华萎死雷电动地。时盲父母惊起自相谓言。睒行取水经久不还。将无为虎狼毒虫所害。禽兽悲鸣音声号呼不如常时。风起四面树木摧折。必有灾异。王时怖懅大自悔责。我所作无状。我本射鹿箭误相中耳。射杀道人其罪甚重。坐贪小肉重受其殃。我今以一国珍宝库藏之物宫殿妓女丘郭城邑。以救子命。时王便前以手挽拔睒胸箭。箭深不可得出。飞鸟走兽四面云集号呼。动一山中。王益惶怖三百六十节节皆动。睒语王言。非王之过。自我宿罪所致。我不惜身命。但怜念我盲父母。年既衰老两目无所见。一旦无我亦当终殁无所依仰。以是之故。用自懊恼酷毒耳。登尔之时。诸天龙神山神水神树神皆为肃动。王复重言。我宁入泥犁中百劫受罪。使睒身活。长跪向睒悔过言。若子命终我当不复还国。便住山中供养卿父母如卿在时。勿以为念。诸天龙神皆当证知。不负此誓。睒闻王此誓言。虽被毒箭心喜意悦。虽死不恨。以我盲父母累王供养。道人现世罪灭得福无量。王言。卿语我父母处。及子未死语我知之。睒即指示语。从此步径去是不远。自当见一草屋。我父母在其中止。王徐徐往勿令我父母怖懅。以善权方便解语其意。为我上谢父母。无常今至当就后世。不惜我命但念父母年老两目复盲。一旦无我无所依仰。以此懊恼自酷毒耳。死自当分。宿罪...(第0212部~菩萨睒子经一卷)
...相谓言。睒行取水经久不还。将无为虎狼毒虫所害。禽兽悲鸣音声号呼不如常时。风起四面树木摧折。必有灾异。王时怖懅大自悔责。我所作无状。我本射鹿箭误相中耳。射杀道人其罪甚重。坐贪小肉重受其殃。我今以一国珍宝库藏之物宫殿妓女丘郭城邑。以救子命。时王便前以手挽拔睒胸箭。箭深不可得出。飞鸟走兽四面云集号呼。动一山中。王益惶怖三百六十节节皆动。睒语王言。非王之过。自我宿罪所致。我不惜身命。但怜念我盲父母。年既衰老两目无所见。一旦无我亦当终殁无所依仰。以是之故。用自懊恼酷毒耳。登尔之时。诸天龙神山神水神树神皆为肃动。王复重言。我宁入泥犁中百劫受罪。使睒身活。长跪向睒悔过言。若子命终我当不复还国。便住山中供养卿父母如卿在时。勿以为念。诸天龙神皆当证知。不负此誓。睒闻王此誓言。虽被毒箭心喜意悦。虽死不恨。以我盲父母累王供养。道人现世罪灭得福无量。王言。卿语我父母处。及子未死语我知之。睒即指示语。从此步径去是不远。自当见一草屋。我父母在其中止。王徐徐往勿令我父母怖懅。以善权方便解语其意。为我上谢父母。无常今至当就后世。不惜我命但念父母年老两目复盲。一旦无我无所依仰。以此懊恼自酷毒耳。死自当分。宿罪所致无有得脱者。今自忏悔于父母。从无数劫以来所行众恶于此罪灭福生。愿我与父母世世相值不相远离。愿父母终保年寿。勿有忧患。天龙鬼神常随护助灾害消灭。所欲应意无为自然。王便将数人径诣父母许。王去之后睒便奄然而死。飞鸟禽兽皆大号哭。绕睒尸上以舌舐睒身血。盲父母闻此音声益用怖惧彷徨而住。王行驰駃触动草木肃有人声。父母惊言。此是何人非我子行。王言。我是迦夷国王。闻道人在山中学道。故来供养道人。父母言。大王来大善。劳屈威尊远临草野。王体中安隐不。宫殿夫人太子官属人民皆安善不。风雨和调五谷丰足不。邻国不相侵害不。王答道人言。蒙道人恩皆自平安。王问讯盲父母。来在山中劳心勤苦。树木之间。飞鸟走兽无有侵害道人者不。在山中寒暑随时现世安隐不。盲父母言。蒙大王厚恩常自安隐。我有孝子名睒。常为我取百种果蓏。泉水恒自丰饶。山中风雨和调无所乏短。我有草席可坐果蓏可食。睒行取水且欲来还。王闻盲父母言。又...(第0212部~菩萨睒子经一卷)
...。不负此誓。睒闻王此誓言。虽被毒箭心喜意悦。虽死不恨。以我盲父母累王供养。道人现世罪灭得福无量。王言。卿语我父母处。及子未死语我知之。睒即指示语。从此步径去是不远。自当见一草屋。我父母在其中止。王徐徐往勿令我父母怖懅。以善权方便解语其意。为我上谢父母。无常今至当就后世。不惜我命但念父母年老两目复盲。一旦无我无所依仰。以此懊恼自酷毒耳。死自当分。宿罪所致无有得脱者。今自忏悔于父母。从无数劫以来所行众恶于此罪灭福生。愿我与父母世世相值不相远离。愿父母终保年寿。勿有忧患。天龙鬼神常随护助灾害消灭。所欲应意无为自然。王便将数人径诣父母许。王去之后睒便奄然而死。飞鸟禽兽皆大号哭。绕睒尸上以舌舐睒身血。盲父母闻此音声益用怖惧彷徨而住。王行驰駃触动草木肃有人声。父母惊言。此是何人非我子行。王言。我是迦夷国王。闻道人在山中学道。故来供养道人。父母言。大王来大善。劳屈威尊远临草野。王体中安隐不。宫殿夫人太子官属人民皆安善不。风雨和调五谷丰足不。邻国不相侵害不。王答道人言。蒙道人恩皆自平安。王问讯盲父母。来在山中劳心勤苦。树木之间。飞鸟走兽无有侵害道人者不。在山中寒暑随时现世安隐不。盲父母言。蒙大王厚恩常自安隐。我有孝子名睒。常为我取百种果蓏。泉水恒自丰饶。山中风雨和调无所乏短。我有草席可坐果蓏可食。睒行取水且欲来还。王闻盲父母言。又大伤心泪出而言。我罪恶无状入山射猎。见水边有群鹿。引弓射之。箭误中道人子。睒身被毒箭甚痛故。来语二道人。父母闻之举身自扑。如太山崩。地为震动。王便自往前扶牵。父母仰天号哭自诉言。我子睒天下至孝仁慈无有过者。践地常恐地痛。今有何罪而王射杀之。向者大风卒起吹折树木。百鸟悲鸣号哭动一山中。我在山中二十余年。未曾有此灾异。疑我子取水经久不还。必当有故。诸神皆惊肃肃而动。母啼号不可复止。父言且止。人生无有不死者。无常自然不可得却。且问王言。睒为射何许今为死活。王具以睒口中所言。向盲父母说之。闻王此言。又大感绝。我一旦无子俱亦当死。愿王牵我二人往临睒尸上。王即牵盲父母往到尸上。父抱其两脚。母抱其头...(第0212部~菩萨睒子经一卷)
...駃触动草木肃有人声。父母惊言。此是何人非我子行。王言。我是迦夷国王。闻道人在山中学道。故来供养道人。父母言。大王来大善。劳屈威尊远临草野。王体中安隐不。宫殿夫人太子官属人民皆安善不。风雨和调五谷丰足不。邻国不相侵害不。王答道人言。蒙道人恩皆自平安。王问讯盲父母。来在山中劳心勤苦。树木之间。飞鸟走兽无有侵害道人者不。在山中寒暑随时现世安隐不。盲父母言。蒙大王厚恩常自安隐。我有孝子名睒。常为我取百种果蓏。泉水恒自丰饶。山中风雨和调无所乏短。我有草席可坐果蓏可食。睒行取水且欲来还。王闻盲父母言。又大伤心泪出而言。我罪恶无状入山射猎。见水边有群鹿。引弓射之。箭误中道人子。睒身被毒箭甚痛故。来语二道人。父母闻之举身自扑。如太山崩。地为震动。王便自往前扶牵。父母仰天号哭自诉言。我子睒天下至孝仁慈无有过者。践地常恐地痛。今有何罪而王射杀之。向者大风卒起吹折树木。百鸟悲鸣号哭动一山中。我在山中二十余年。未曾有此灾异。疑我子取水经久不还。必当有故。诸神皆惊肃肃而动。母啼号不可复止。父言且止。人生无有不死者。无常自然不可得却。且问王言。睒为射何许今为死活。王具以睒口中所言。向盲父母说之。闻王此言。又大感绝。我一旦无子俱亦当死。愿王牵我二人往临睒尸上。王即牵盲父母往到尸上。父抱其两脚。母抱其头着膝上。各以一手扪摸其胸箭。仰天大唤言。诸天及龙神山神树神水神。我子仁慈至孝诸神所知。何能不一哀我子是善子。母便以舌舐睒胸疮。愿毒入我口。我年已老目无所见。以身代子之命。睒活我死死不恨也。于是盲父母言。若睒有至诚至孝者。天地所知。箭当拔出毒药当除。睒当更生。于是第二忉利天王释座即为大动。以天眼见二道人抱子号哭。乃闻第四兜术天诸天宫龙宫皆俨俨而为动。释梵四天王即从第四天上来如人伸臂顷。来下住睒前。以神药灌睒口中。药入睒口。箭自拔出便活如故。父母惊喜。见睒已死更活两目皆开。飞鸟禽兽皆作欢乐之音。风息云消日为重光。泉水涌出。众华五色树色光荣倍于常。时王大欢喜不能自胜。礼天帝释还礼父母...(第0212部~菩萨睒子经一卷)
...下至孝仁慈无有过者。践地常恐地痛。今有何罪而王射杀之。向者大风卒起吹折树木。百鸟悲鸣号哭动一山中。我在山中二十余年。未曾有此灾异。疑我子取水经久不还。必当有故。诸神皆惊肃肃而动。母啼号不可复止。父言且止。人生无有不死者。无常自然不可得却。且问王言。睒为射何许今为死活。王具以睒口中所言。向盲父母说之。闻王此言。又大感绝。我一旦无子俱亦当死。愿王牵我二人往临睒尸上。王即牵盲父母往到尸上。父抱其两脚。母抱其头着膝上。各以一手扪摸其胸箭。仰天大唤言。诸天及龙神山神树神水神。我子仁慈至孝诸神所知。何能不一哀我子是善子。母便以舌舐睒胸疮。愿毒入我口。我年已老目无所见。以身代子之命。睒活我死死不恨也。于是盲父母言。若睒有至诚至孝者。天地所知。箭当拔出毒药当除。睒当更生。于是第二忉利天王释座即为大动。以天眼见二道人抱子号哭。乃闻第四兜术天诸天宫龙宫皆俨俨而为动。释梵四天王即从第四天上来如人伸臂顷。来下住睒前。以神药灌睒口中。药入睒口。箭自拔出便活如故。父母惊喜。见睒已死更活两目皆开。飞鸟禽兽皆作欢乐之音。风息云消日为重光。泉水涌出。众华五色树色光荣倍于常。时王大欢喜不能自胜。礼天帝释还礼父母及子睒。愿我国财以上道人。身自留住供养。现世罪灭宿怨得除。睒答王言。欲报恩者王且还国。安慰国人。皆令奉持五戒。王勿复射猎夭伤虫兽。现世身不安隐。寿尽当入泥犁中。人居世间恩爱暂有。别离久长不得常在。王宿有功德今得为王。莫以得自在故而自放恣。于时国王大自悔责。自今以后当如睒教敕。不敢有废。诸随王射猎者数百人。见睒已死神人持药来下入口即活父母眼开。皆踊跃发意奉持五戒终身不犯。王还国已宣令国中。诸有贫穷盲父母如睒比者。皆当供养不得捐舍。犯者令有重罪。于是国中人民以睒活故。上下相教奉修五戒。修行十善。死得升天无入三恶道者。佛告阿难。诸来会者。宿命睒身我身是也。
时盲父者。今现父王阅头檀是也。...(第0212部~菩萨睒子经一卷)
...四兜术天诸天宫龙宫皆俨俨而为动。释梵四天王即从第四天上来如人伸臂顷。来下住睒前。以神药灌睒口中。药入睒口。箭自拔出便活如故。父母惊喜。见睒已死更活两目皆开。飞鸟禽兽皆作欢乐之音。风息云消日为重光。泉水涌出。众华五色树色光荣倍于常。时王大欢喜不能自胜。礼天帝释还礼父母及子睒。愿我国财以上道人。身自留住供养。现世罪灭宿怨得除。睒答王言。欲报恩者王且还国。安慰国人。皆令奉持五戒。王勿复射猎夭伤虫兽。现世身不安隐。寿尽当入泥犁中。人居世间恩爱暂有。别离久长不得常在。王宿有功德今得为王。莫以得自在故而自放恣。于时国王大自悔责。自今以后当如睒教敕。不敢有废。诸随王射猎者数百人。见睒已死神人持药来下入口即活父母眼开。皆踊跃发意奉持五戒终身不犯。王还国已宣令国中。诸有贫穷盲父母如睒比者。皆当供养不得捐舍。犯者令有重罪。于是国中人民以睒活故。上下相教奉修五戒。修行十善。死得升天无入三恶道者。佛告阿难。诸来会者。宿命睒身我身是也。
时盲父者。今现父王阅头檀是也。时盲母者。今现我母王夫人摩耶是也。迦夷国王者。阿难是也。时天帝释者。弥勒是也。使我疾成无上正真之道决皆是我父母育养慈恩。从死得生感动天龙鬼神。父母恩重孝子所致。今得为佛并度国人。皆由孝顺之德。佛告阿难。汝广为一切人民说之。人有父母不可不孝。道不可不学。济神离苦后得无为。皆由慈孝。学道所致。佛说经已。诸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大臣人民长者居士莫不加敬。稽首佛足作礼而去。
...(第0212部~菩萨睒子经一卷)
...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第0213部
佛说睒子经一卷
姚秦三藏法师释圣坚译
佛说睒子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毗罗勒国。与千二百五十比丘及众菩萨国王大臣长者居士清信士女不可称计一时来会。佛告诸比丘。皆处定意听。我前世初得菩萨道时。戒行普具精进一心。修集智慧善权方便。功德累积不可称计。诸天龙鬼神帝王人民无能行者。阿难闻佛言。更正衣服长跪叉手白佛言。愿欲所闻。佛告阿难。乃往过去无数世。时有菩萨名曰一切妙行慈仁惠施救济群生。常行四等心。度世危难。育养苦人。在兜率天上教授天人。常以昼夜各三时定意思惟三昧。照观十方天下人民善恶之道。知有父子孝顺父母奉事三尊。恭顺师长修诸功德者。常以天眼遍观五道。时有迦夷国。中有一长者孤无儿子。夫妇两目皆盲。心愿入山求无上道决。修清净志信乐空闲。菩萨念言。此人发意欲学妙道。而两目皆盲目无所睹。若入山中或堕沟坑。或逢毒虫所见危害。若我寿终为其作子。供养父母终其年寿。于是菩萨寿尽。即便下生盲父母家为其作子。父母欢喜爱之甚重。本发道意欲行入山。以生子故便乐世间。子年十岁号曰睒子。至孝仁慈奉行十善。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不妄言。不绮语不嫉妒。信道不疑昼夜精进。奉事父母如人事天。言常含笑不伤人意。行则应法不望倾斜。于是父母即大喜悦无复忧愁。至年过十岁。睒自长跪白父母言。本发大意欲入深山志求空寂无上之道。岂以子故而绝本愿。人居世间无常百变。命非金石对至无期。愿如本意宜本先志。自随父母俱共入山侍养之。宜不失时节。父母报睒言。子之孝顺天自知之。不违本誓便当入山。睒即以家中所有之物。皆施国中诸贫穷者。便与父母俱共入山。睒子至山中。以蒲草为父母作屋施置床褥。不寒不热恒得其宜。适入山一年众果丰美食之香甘。泉水涌出清而且凉。池中莲华五色精明。栴檀杂香树木丰茂。香倍于常。风雨以时不寒不热。树叶相接以障雨露。荫覆日光其下常凉。飞鸟翔集皆作妓乐之音。以娱乐盲父母。师子熊罴虎狼毒虫。皆自慈心相向无惊害之心。皆饮水啖果无复惊怖之心。獐鹿众鸟皆来附近。与睒音声相和以娱乐盲父母。睒...(第0213部~佛说睒子经一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三七卷
...长者孤无儿子。夫妇两目皆盲。心愿入山求无上道决。修清净志信乐空闲。菩萨念言。此人发意欲学妙道。而两目皆盲目无所睹。若入山中或堕沟坑。或逢毒虫所见危害。若我寿终为其作子。供养父母终其年寿。于是菩萨寿尽。即便下生盲父母家为其作子。父母欢喜爱之甚重。本发道意欲行入山。以生子故便乐世间。子年十岁号曰睒子。至孝仁慈奉行十善。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不妄言。不绮语不嫉妒。信道不疑昼夜精进。奉事父母如人事天。言常含笑不伤人意。行则应法不望倾斜。于是父母即大喜悦无复忧愁。至年过十岁。睒自长跪白父母言。本发大意欲入深山志求空寂无上之道。岂以子故而绝本愿。人居世间无常百变。命非金石对至无期。愿如本意宜本先志。自随父母俱共入山侍养之。宜不失时节。父母报睒言。子之孝顺天自知之。不违本誓便当入山。睒即以家中所有之物。皆施国中诸贫穷者。便与父母俱共入山。睒子至山中。以蒲草为父母作屋施置床褥。不寒不热恒得其宜。适入山一年众果丰美食之香甘。泉水涌出清而且凉。池中莲华五色精明。栴檀杂香树木丰茂。香倍于常。风雨以时不寒不热。树叶相接以障雨露。荫覆日光其下常凉。飞鸟翔集皆作妓乐之音。以娱乐盲父母。师子熊罴虎狼毒虫。皆自慈心相向无惊害之心。皆饮水啖果无复惊怖之心。獐鹿众鸟皆来附近。与睒音声相和以娱乐盲父母。睒至孝仁慈无有过。蹈地常恐地痛。天神山神皆作人形。昼夜慰劳三道人。一心定意无复忧愁。睒常与父母取百种果蓏以食父母。父母时渴欲饮。睒着鹿皮衣提瓶行取水。麋鹿飞鸟亦复往饮。不相畏难。时迦夷国王入山射猎。王见水边有麋鹿飞鸟。引弓射之。箭误中睒。睒被毒箭甚痛。便大呼言。谁持一毒箭射杀三道人。王闻人声。下马往到睒前。睒谓王言。象坐牙死。犀坐角死。翠坐毛死。麋鹿坐皮死。今我死无牙无角无毛无皮肉不可啖。今有何罪横见射杀。王言。卿是何人。被鹿皮之衣与禽兽无异。睒言。我是王国中人。与盲父母俱来学道。二十余年未曾为虎狼毒虫所害。今便为王箭所射杀之。当尔之时。山中大风暴起吹折树木。飞鸟禽兽师子熊罴虎狼毒兽皆号呼动一山中。日无精光流泉为竭。众华萎死雷电动地。时盲父母即自惊起曰。是何变异。睒行取水经久不还。将无为毒虫之所害耶。禽兽悲...(第0213部~佛说睒子经一卷)
...音。以娱乐盲父母。师子熊罴虎狼毒虫。皆自慈心相向无惊害之心。皆饮水啖果无复惊怖之心。獐鹿众鸟皆来附近。与睒音声相和以娱乐盲父母。睒至孝仁慈无有过。蹈地常恐地痛。天神山神皆作人形。昼夜慰劳三道人。一心定意无复忧愁。睒常与父母取百种果蓏以食父母。父母时渴欲饮。睒着鹿皮衣提瓶行取水。麋鹿飞鸟亦复往饮。不相畏难。时迦夷国王入山射猎。王见水边有麋鹿飞鸟。引弓射之。箭误中睒。睒被毒箭甚痛。便大呼言。谁持一毒箭射杀三道人。王闻人声。下马往到睒前。睒谓王言。象坐牙死。犀坐角死。翠坐毛死。麋鹿坐皮死。今我死无牙无角无毛无皮肉不可啖。今有何罪横见射杀。王言。卿是何人。被鹿皮之衣与禽兽无异。睒言。我是王国中人。与盲父母俱来学道。二十余年未曾为虎狼毒虫所害。今便为王箭所射杀之。当尔之时。山中大风暴起吹折树木。飞鸟禽兽师子熊罴虎狼毒兽皆号呼动一山中。日无精光流泉为竭。众华萎死雷电动地。时盲父母即自惊起曰。是何变异。睒行取水经久不还。将无为毒虫之所害耶。禽兽悲鸣音声号呼。不如常时。风起四面树木催折。必有灾异。王时怖惧。大自悔责。我本射鹿。箭误伤中射杀道人。其罪甚重。坐贪少肉而受重殃。我今以一国财宝宫殿妓女丘郭城邑。以救子命。时王便前以手拔睒胸箭。箭深不可得出。飞鸟禽兽四面云集。悲鸣呼唤动一山中。王益怖懅支节皆动。睒言。非王之过。我自宿罪所致。我不惜身命。但怜我盲父母年既衰老目无所见。一旦无我亦当终殁。以此懊恼酷毒耳。当尔之时。诸天龙神皆为肃动。王便重言。我宁入泥犁中百劫受罪。使睒身活。长跪向睒悔过。若睒命终我当不复还国。便住山中供养卿盲父母。如卿在时勿得为念。天龙鬼神皆当证知。我不负此誓。睒闻王此誓。虽被毒箭心喜意悦。虽死不恨。以我父母累王供养。王当罪灭得福无量。王言。卿语我父母处。及子未绝吾欲知之。睒即指示。从此步径去是不远。自当见草屋。父母在其中止。王徐徐往勿令我父母惊动怖懅。以善方便解语其意。王当为我上白父母。我无常今至当就后世。我不惜身命。但怜我盲父母。年已衰老目无所见。一旦无我无所依仰。以此懊恼自酷毒耳。我死自分宿罪所致无可得脱。今自忏悔。从无...(第0213部~佛说睒子经一卷)
...中。日无精光流泉为竭。众华萎死雷电动地。时盲父母即自惊起曰。是何变异。睒行取水经久不还。将无为毒虫之所害耶。禽兽悲鸣音声号呼。不如常时。风起四面树木催折。必有灾异。王时怖惧。大自悔责。我本射鹿。箭误伤中射杀道人。其罪甚重。坐贪少肉而受重殃。我今以一国财宝宫殿妓女丘郭城邑。以救子命。时王便前以手拔睒胸箭。箭深不可得出。飞鸟禽兽四面云集。悲鸣呼唤动一山中。王益怖懅支节皆动。睒言。非王之过。我自宿罪所致。我不惜身命。但怜我盲父母年既衰老目无所见。一旦无我亦当终殁。以此懊恼酷毒耳。当尔之时。诸天龙神皆为肃动。王便重言。我宁入泥犁中百劫受罪。使睒身活。长跪向睒悔过。若睒命终我当不复还国。便住山中供养卿盲父母。如卿在时勿得为念。天龙鬼神皆当证知。我不负此誓。睒闻王此誓。虽被毒箭心喜意悦。虽死不恨。以我父母累王供养。王当罪灭得福无量。王言。卿语我父母处。及子未绝吾欲知之。睒即指示。从此步径去是不远。自当见草屋。父母在其中止。王徐徐往勿令我父母惊动怖懅。以善方便解语其意。王当为我上白父母。我无常今至当就后世。我不惜身命。但怜我盲父母。年已衰老目无所见。一旦无我无所依仰。以此懊恼自酷毒耳。我死自分宿罪所致无可得脱。今自忏悔。从无数劫有身以来所行众恶。于此罪灭。愿与父母世世相值不相远离。当令父母终保年寿勿有忧患。天龙鬼神常随护助灾害消灭。所欲应意无为自然。王将数人诣父母所。王去之后睒奄死矣。百鸟禽兽四面云集皆大号呼。绕睒尸上舐是胸血。盲父母闻此音声益怖彷徉而住。王行驶疾触动草木肃肃有声。父母惊言。此是何人非我子行。王言。我是迦夷国王。闻盲道人在山学道故来供养。盲父母言。枉屈大王来相慰劳。远临草野。王当疲极体安隐不。宫殿夫人太子官属皆安善不。风雨和调五谷丰不。邻国人民不相侵害耶。王答道人。得蒙尊恩常自平安。又更问讯。在此山中劳大勤苦。树木之间甚难为止自安隐不。盲父母言。蒙大王恩常自安隐。我有孝子名字曰睒。常取果蓏泉水无乏。我有草席王可就坐。果蓏可食。睒行取水正尔来还。王闻盲父母言。又大伤心涕泣其言。我罪实重入山射猎。遥见水边有诸群鹿。引弓射之。箭误中睒道人。子...(第0213部~佛说睒子经一卷)
...证知。我不负此誓。睒闻王此誓。虽被毒箭心喜意悦。虽死不恨。以我父母累王供养。王当罪灭得福无量。王言。卿语我父母处。及子未绝吾欲知之。睒即指示。从此步径去是不远。自当见草屋。父母在其中止。王徐徐往勿令我父母惊动怖懅。以善方便解语其意。王当为我上白父母。我无常今至当就后世。我不惜身命。但怜我盲父母。年已衰老目无所见。一旦无我无所依仰。以此懊恼自酷毒耳。我死自分宿罪所致无可得脱。今自忏悔。从无数劫有身以来所行众恶。于此罪灭。愿与父母世世相值不相远离。当令父母终保年寿勿有忧患。天龙鬼神常随护助灾害消灭。所欲应意无为自然。王将数人诣父母所。王去之后睒奄死矣。百鸟禽兽四面云集皆大号呼。绕睒尸上舐是胸血。盲父母闻此音声益怖彷徉而住。王行驶疾触动草木肃肃有声。父母惊言。此是何人非我子行。王言。我是迦夷国王。闻盲道人在山学道故来供养。盲父母言。枉屈大王来相慰劳。远临草野。王当疲极体安隐不。宫殿夫人太子官属皆安善不。风雨和调五谷丰不。邻国人民不相侵害耶。王答道人。得蒙尊恩常自平安。又更问讯。在此山中劳大勤苦。树木之间甚难为止自安隐不。盲父母言。蒙大王恩常自安隐。我有孝子名字曰睒。常取果蓏泉水无乏。我有草席王可就坐。果蓏可食。睒行取水正尔来还。王闻盲父母言。又大伤心涕泣其言。我罪实重入山射猎。遥见水边有诸群鹿。引弓射之。箭误中睒道人。子睒已被毒箭其痛甚酷。今故自来语道人耳。父母闻之举身自扑。如太山崩地为大动。号哭仰天自陈诉言。我子睒者天下至孝无有能过。蹈地常恐地痛。有何罪故而射杀之。向者大风卒起吹折树木。百鸟悲鸣皆大号呼动一山中。我在山中二十余年。未曾有此灾异之变。而我子睒取水不还恐当有故。诸神皆惊肃肃而动。母便涕哭不肯复止。父言且止。人生世间无有不死。无常对至不可得却。但问王。睒为射何许。今为死活。王以睒语向父母说。其盲父母闻王此语。又大感绝。一旦无子俱亦当死。大王。今者牵我二人往子尸上。王即牵盲父母往到尸上。父抱其头。母抱两脚着膝上。各以两手扪摸睒箭。仰天呼言。诸天龙神山神树神。我子睒者天下至孝。是诸天龙神所知。我年已老目无所见。身代子死睒活不恨。于是父母俱共...(第0213部~佛说睒子经一卷)
...国人民不相侵害耶。王答道人。得蒙尊恩常自平安。又更问讯。在此山中劳大勤苦。树木之间甚难为止自安隐不。盲父母言。蒙大王恩常自安隐。我有孝子名字曰睒。常取果蓏泉水无乏。我有草席王可就坐。果蓏可食。睒行取水正尔来还。王闻盲父母言。又大伤心涕泣其言。我罪实重入山射猎。遥见水边有诸群鹿。引弓射之。箭误中睒道人。子睒已被毒箭其痛甚酷。今故自来语道人耳。父母闻之举身自扑。如太山崩地为大动。号哭仰天自陈诉言。我子睒者天下至孝无有能过。蹈地常恐地痛。有何罪故而射杀之。向者大风卒起吹折树木。百鸟悲鸣皆大号呼动一山中。我在山中二十余年。未曾有此灾异之变。而我子睒取水不还恐当有故。诸神皆惊肃肃而动。母便涕哭不肯复止。父言且止。人生世间无有不死。无常对至不可得却。但问王。睒为射何许。今为死活。王以睒语向父母说。其盲父母闻王此语。又大感绝。一旦无子俱亦当死。大王。今者牵我二人往子尸上。王即牵盲父母往到尸上。父抱其头。母抱两脚着膝上。各以两手扪摸睒箭。仰天呼言。诸天龙神山神树神。我子睒者天下至孝。是诸天龙神所知。我年已老目无所见。身代子死睒活不恨。于是父母俱共誓言。若睒至孝天地所知。箭当拔出。毒痛当除。睒应更生。
于是第二忉利天帝座即为动。以眼见此二盲道人抱子号呼。乃闻第四兜率天上。释梵四王从天上来。如人屈伸之顷。来住睒前。以神妙药灌睒口中。药入睒口箭拔毒出。更生如故。父母闻睒已死更生。两目皆开。飞鸟走兽皆大欢乐之音。风息云消日为重光。流泉涌出清而且凉。池中莲华五色精明。栴檀杂香树木光荣。香倍于常。时王欢喜不能自胜。礼天帝释。还礼父母及子睒者。愿以一国所有财宝。俱上道人自相供养。令我罪灭永无有余。睒语王言。欲兴福者。王但还国安慰人民当令奉戒。王勿射猎横杀无辜。身不安隐寿终当入泥犁之中。人居世间恩爱暂有。别离长久不得常在。王宿有福今得为王。莫憍自在。以自在故造无量恶。后入恶道悔之何益。王答如教。随王猎者。见睒死已得天神药死而更生。父母眼开神变如是。悉奉五戒修行十善。死得生天无入恶道。佛告阿难诸来会者。宿命睒者吾身是也。盲父者阅头檀王是。盲母者今王夫人摩耶是也。迦夷...(第0213部~佛说睒子经一卷)
...亦当死。大王。今者牵我二人往子尸上。王即牵盲父母往到尸上。父抱其头。母抱两脚着膝上。各以两手扪摸睒箭。仰天呼言。诸天龙神山神树神。我子睒者天下至孝。是诸天龙神所知。我年已老目无所见。身代子死睒活不恨。于是父母俱共誓言。若睒至孝天地所知。箭当拔出。毒痛当除。睒应更生。
于是第二忉利天帝座即为动。以眼见此二盲道人抱子号呼。乃闻第四兜率天上。释梵四王从天上来。如人屈伸之顷。来住睒前。以神妙药灌睒口中。药入睒口箭拔毒出。更生如故。父母闻睒已死更生。两目皆开。飞鸟走兽皆大欢乐之音。风息云消日为重光。流泉涌出清而且凉。池中莲华五色精明。栴檀杂香树木光荣。香倍于常。时王欢喜不能自胜。礼天帝释。还礼父母及子睒者。愿以一国所有财宝。俱上道人自相供养。令我罪灭永无有余。睒语王言。欲兴福者。王但还国安慰人民当令奉戒。王勿射猎横杀无辜。身不安隐寿终当入泥犁之中。人居世间恩爱暂有。别离长久不得常在。王宿有福今得为王。莫憍自在。以自在故造无量恶。后入恶道悔之何益。王答如教。随王猎者。见睒死已得天神药死而更生。父母眼开神变如是。悉奉五戒修行十善。死得生天无入恶道。佛告阿难诸来会者。宿命睒者吾身是也。盲父者阅头檀王是。盲母者今王夫人摩耶是也。迦夷国王者阿难是。天帝释者弥勒佛是。佛告阿难。吾前世为子仁孝。为君慈育。为民奉敬。自致得成为三界尊。佛说经已。时诸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莫不欢喜。作礼而去。
...(第0213部~佛说睒子经一卷)
... 第0215部~佛说太子沐魄经一卷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第0215部
佛说太子沐魄经一卷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佛说太子沐魄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告诸比丘。昔者有王名婆罗奈。王有一太子字名沐魄。生有无穷之明。端正妙洁无有双比。父母奇之供养瞻视。须其长大当为立字。然太子结舌不语十有三岁。恬惔质朴志若死灰意如枯木。目不视色耳不听音。状类喑哑聋盲之人。于是父母患而厌之。王语夫人。当奈之何。此子将为他国所笑。夫人语王。当召相师相之。知当语不。王即召婆罗门师使相太子。婆罗门父母奇之供养瞻视。须其长大当为立字。然太子结舌不语十有三岁。恬惔质朴志若死灰意如枯木。目不视色耳不听音。状类喑哑聋盲之人。于是父母患而厌之。王语夫人。当奈之何。此子将为他国所笑。夫人语王。当召相师相之。知当语不。王即召婆罗门师使相太子。婆罗门言。此子非是世间人。为是荧惑耳。外为端正内怀不祥。危国灭宗将至不久不可畜养。宜当生埋诛而杀之。不除此子则绝国嗣。王语夫人。当如之何。今若不除此子恐后无复立太子。于是夫人随王所为。王即召国中大臣共议之。一臣言。当远徙深山无人之处。一臣言。当没深水中。一臣言。但当随师所语。掘作深坑而生埋之。王即随是一臣所语。即召外阵兵三千余人。使掘地作藏。给世资粮侍以五仆。太子衣服璎珞珠宝尽还太子。于是夫人心欲伤绝。我独无相生子薄命乃值此殃。事不得止。涕泪哽咽不能自胜。于是复送太子着正殿上五百夫人见太...(第0215部~佛说太子沐魄经一卷)
...前而言。太子。要当一语。若不语者便以车辗我上过去。遮蠡虎贲扶避使过。遂侍太子遂到藏所。时有数千万人。皆随太子往到藏所。皆塞藏户。太子复不得前。遮蠡虎贲麾人便却。太子适前。飞鸟走兽复惊来前绕藏三匝。复塞藏户。太子复不得前。于是太子举右手住而言。我正不语而当生埋。我适欲语恐入地狱。我所以不语者。欲安身避害济神离苦。是以不语。而信诳诈之言。谓我聋盲为实喑哑。是时人民闻太子语有绝妙之音世所希闻。行者为止。坐者为之起。皆言。太子神圣乃尔。皆前叩头求恩悔过。原赦我罪。其仆闻之欢喜踊跃。驰白大王。太子已语。上彻苍天下彻黄泉。飞鸟走兽皆来伏听于太子前。王闻太子语欢欣踊跃。即与夫人驾四望象车。往迎太子。太子顾视父王下车避道。四拜而起而言。劳屈父王远来见迎。今日父子已生相弃捐。恩爱已乖骨肉以离。其义甚愆不可听观。王语太子。不可不可。汝为智者当原不及。共还入国举位与汝。我自避退。太子答言。我曾为国王用行有缺漏故。下入地狱六万余岁。蒸煮剥裂其痛难忍。当此之时。父母宁能知我地狱苦痛剧不。宁能分取我身上痛不。我厌畏地狱苦。是以结舌不语十有三岁。冀得免瑕除去垢秽。出于尘埃之外不与罪会。除忧去累念生若寄。不可选软去道日远。高翔远逝自济于世。世间无常恍惚如梦。室家欢娱须臾间耳。欢乐暂有忧苦延长。王知太子意坚志固。遂听学道。于是太子弃国捐王。入山求道思惟禅定。寿终即生兜术天上。毕天之寿下生世间。为迦维罗卫王作太子。自致得佛。佛告阿难。尔时太子沐魄者我身是也。是时父王者今阅头檀是也。是时母者今摩耶是也。是时侍我五仆者阿若拘邻等是也。是时婆罗门欲生埋我者今调达是也。我与调达世世有怨。佛说经讫。诸弟子诸天龙鬼神帝王人民皆大欢喜。为佛作礼。
...(第0215部~佛说太子沐魄经一卷)
...今日父子已生相弃捐。恩爱已乖骨肉以离。其义甚愆不可听观。王语太子。不可不可。汝为智者当原不及。共还入国举位与汝。我自避退。太子答言。我曾为国王用行有缺漏故。下入地狱六万余岁。蒸煮剥裂其痛难忍。当此之时。父母宁能知我地狱苦痛剧不。宁能分取我身上痛不。我厌畏地狱苦。是以结舌不语十有三岁。冀得免瑕除去垢秽。出于尘埃之外不与罪会。除忧去累念生若寄。不可选软去道日远。高翔远逝自济于世。世间无常恍惚如梦。室家欢娱须臾间耳。欢乐暂有忧苦延长。王知太子意坚志固。遂听学道。于是太子弃国捐王。入山求道思惟禅定。寿终即生兜术天上。毕天之寿下生世间。为迦维罗卫王作太子。自致得佛。佛告阿难。尔时太子沐魄者我身是也。是时父王者今阅头檀是也。是时母者今摩耶是也。是时侍我五仆者阿若拘邻等是也。是时婆罗门欲生埋我者今调达是也。我与调达世世有怨。佛说经讫。诸弟子诸天龙鬼神帝王人民皆大欢喜。为佛作礼。
...(第0215部~佛说太子沐魄经一卷)
...乘五大部外重译经·第0216部
太子慕魄经一卷
后汉安息三藏法师安世高译
太子慕魄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语诸比丘。我身宿命为波罗奈国王。作太子名曰慕魄。始生有异。颜貌端正绝无双比。自识宿命无数劫事。所更善恶罪福受报寿夭好丑。没此生彼所从来生。皆悉知见。年十三岁闭口不言。王唯有此一子耳。举国人民皆重爱之。当继后嗣袭续王位。然以追识宿命亿载存亡祸福。故质不语至十三岁。捐弃形骸志存虚无。漂漂不说饥寒。恬淡质朴意如枯木。虽有耳目不存视听。智虑虽远如无心志。不畏污辱亦无憎爱。若盲若聋不说西东。状如蒙瞆不与人同。父王忧虑甚用患苦。深耻邻国恐见陵嗤。因呼国中诸婆罗门问之。此子何故不能言语乎。婆罗门相视言。此子恶人也。虽面目端正殊好。内怀不亲观相默默。欲害父母危国灭宗。将至不久不可畜养。既不能语当何益王耶。今王了不复生子者。皆是恶子所防固也。是使大王不复生子耳。王宜弃捐当生埋之。尔乃王身可全保国安宗。然后更得生贵子耳。不者甚危。王信狂愚谓为审然。即用愁忧坐起不宁。伎乐不御服美不甘。则与长者大臣共议之云。如之何。或有臣言。远弃深山无人之处。或有臣言。投沉深水。有一臣言。当如师语。但作深坑傍入如室。给与资粮侍以五仆生置其中。从命所如空刓绝之为。
王即随此臣所言。即晨遣仆故出埋之。太子心内悲感伤其愚惑。矜愍无量。其母怜哀。心为伤绝言。我无相生子薄命乃值此殃。痛断我肠哽噎涕泣。悲怀喐吚感恋靡逮。事不得已俯仰放舍。遣人载出当埋弃之。悉取太子所有衣...(第0216部~太子慕魄经一卷)
...取衣被璎珞着之到坑。问曰。作坑何施。其仆对曰。国王有子。名曰慕魄。喑哑聋痴年十三岁不能言语。王问婆罗门。婆罗门师白言。当生埋之。尔乃安吉全国荣宗利后子孙。以用是故。我等作坑欲埋慕魄。慕魄即曰。我则是太子慕魄也。人即惊悚衣毛为竖。驰走往趣视其车上不见慕魄。还至坑所谛熟观察。听闻言语。绝有异声光景如月。世所希闻动其左右。行者为止。坐者为起。飞鸟走兽皆来会聚。伏太子前听太子语。
慕魄又曰。观我手足察我形容。云何群迷诳诈所惑。以谬为谛生相捐弃。发意所陈言成文章。左右惶敬已咸惶露。上合下同靡不顺从。其仪大惶征营悚栗。两两相视面目并青。咸曰。太子甚神乃如是也。皆前作礼叩头求哀。愿赦我罪共还入宫到父王所。慕魄曰。今已见弃不宜复还也。汝径自往白王令知。仆即犇驰白王如是。其母哀伤使人问状。仆曰。太子甚神开口一言真惊恐人。闻者皆扰行者满道。王则愕然且喜且悲深怪所以。
王与夫人便共骖驾往迎太子。国民大小莫不驰动观瞻满道。咸曰。太子类如欲见神形。王未到顷。慕魄心即自念。当学道耳。适发此意天帝释即为化作园观浴池。众果树木快乐无比。慕魄即便脱去着身好衣珠宝。转作道人被服俨然。
王前欲到逢见慕魄在树下坐。慕魄见王来到。即起迎逆王为作礼。慕魄则曰。大王就坐。王闻慕魄语言音声。威神光景震动天地绝无双比。即大欢喜。便晓慕魄共还入国。居位理政吾请避退。
慕魄曰。不可不可。我以畏厌...(第0216部~太子慕魄经一卷)
...驰动观瞻满道。咸曰。太子类如欲见神形。王未到顷。慕魄心即自念。当学道耳。适发此意天帝释即为化作园观浴池。众果树木快乐无比。慕魄即便脱去着身好衣珠宝。转作道人被服俨然。
王前欲到逢见慕魄在树下坐。慕魄见王来到。即起迎逆王为作礼。慕魄则曰。大王就坐。王闻慕魄语言音声。威神光景震动天地绝无双比。即大欢喜。便晓慕魄共还入国。居位理政吾请避退。
慕魄曰。不可不可。我以畏厌地狱勤苦愁毒万端。吾昔曾更作此国王名曰须念。以正法治国奉行诸善。二十五年鞭杖不行刀兵不设牢狱无系者。惠施仁爱恩流德布。救济穷乏无所贪惜。虽有此行犹犯微阙。终堕地狱六万余岁。蒸煮剥裂痛酷难忍。求死不得欲生不得。当尔之时父母在处。虽有资财亿载无数。富而且贵快乐无极。宁能知我在彼地狱拷治剧乎。岂复能来分取我身苦痛不也。我所以堕罪者何。往昔作此大国王时。小国王附庸诸域皆悉统属。王性慈仁其德至淳法令不严。诸小国王皆轻慢易。咸共谋议。今此大王谨善软弱威禁不摄德。不堪任统御大国。当共攻伐废退之耳。即举兵众来攻大国。时王须念逆以珍奇财宝皆赐遗之。复以重官厚禄抚顺慰喻诱而安之。即皆止息各还本国。如是未久复来攻伐数数非一。大国群僚咸共嗔恚。上白大王。诸小臣国愚戆无义。不虑罪舋数为慢突。造成悖逆触犯尊上。令民驰扰。警备不息。当应诛讨以除寇害。王曰。为民父母当务仁化。恕己育物危命济众。彼犹婴孩愍其无识。以渐诱导不忍加害也。王怀弘慈普哀物命。永无诛伐之心。群臣不忍数为属城小国所见陵易。忿不顾难。窃私举兵讨伐诸国。即大残杀人民。大王闻之。甚用悲痛为之雨泪。皆为诸国死亡人民持服。犹丧其子矜愍无极。诸小国王见大国王慈心矜念人民。乃尔即皆降伏来归附之。其来归附者。大王则为施设厨膳。大官设膳皆须烹杀牛羊六畜以具众味。烹宰之时辄当先白王。心虽慈事不获已顉头可之。缘是得罪勤苦如是。每一念之心甚怀寒衣毛为竖。身体则为虚冷汗出。我所以不语者。追忆过世所更吉凶安危成败恐复与会故。结舌不语至十三岁。冀以静默免瑕脱秽出度尘劳永辞于俗。不与厄会。适复念欲闭口不语。而当为王所...(第0216部~太子慕魄经一卷)
...。每一念之心甚怀寒衣毛为竖。身体则为虚冷汗出。我所以不语者。追忆过世所更吉凶安危成败恐复与会故。结舌不语至十三岁。冀以静默免瑕脱秽出度尘劳永辞于俗。不与厄会。适复念欲闭口不语。而当为王所见生埋。恐王后时复得是殃。一入地狱无有出期。我意不欲令王得罪。故复语耳。徒欲为道守意无为不乐为王也。人居世间恍惚若梦。室家欢娱须臾间耳。计命无几忧畏延长。乐少苦多众恼万端。是以智者以国财宝恩爱为累。众欲为尘。使我为王当复憍泆贪求快意令民忧烦。为天下之大患也。故欲除忧弃离尘累。反流索源拯济未度。生世如寄无一可怙。年衰岁移老命促疾。不可逡蠕去道日远。不贪富贵不重珍宝。弃捐世荣思想大道。高翔远逝自济于世。
父王曰。当那可尔。汝为智者当原不及。不可便尔故弃我去。王心悲喜深悔所为。
太子复曰。何闻父子生而相弃。恩爱已乖骨肉已离。为行己愆不可听观。屈苦相迎徒益劳烦。父闻子语。见其志固罔然失厝惭愧忸怩无辞可对。
王曰。如汝前世作国王时。奉行诸善才有小失。非所忆知。而尚受罪勤苦乃尔。今我治国不奉正法。既无微善反是逐非。憍贵自恣纯行危殆。罪当何赀耶。便放太子听行学道。太子于是弃国捐王不慕人物。一心专精念道修德。功勋累积遂至成佛。佛已得道。复度十方诸天人民。不可称计无央数劫不以为劳。菩萨所更勤苦如是。佛言。尔时太子者我身是也。父王者今现我父阅头檀是。母者摩耶是。尔时相师婆罗门者调达是。时仆者阿若拘邻五人是也。诸欲为道者皆当承顺佛教无犯经戒。为道虽苦胜在三恶道八难处也。违戒犯禁后堕恶道。得脱为人当生贫苦。或作奴婢愿不自由。奉戒行善三尊可得。佛说如是。诸比丘众诸天人民。莫不欢喜。为佛作礼。
...(第0216部~太子慕魄经一卷)
佛说父母诸经集第三八卷
... 第0217部~无字宝箧经一卷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第0217部
无字宝箧经一卷
元魏天竺三藏法师菩提流支译
无字宝箧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大城耆阇崛山中。时有无量百千万亿大菩萨众围绕如来。皆是大智善权方便勇猛精进。善能通达无字法门。善能清净是处非处。惭愧解脱罗网所覆。调伏诸根以慈悲牙。以惭愧牙愍念众生。得大三昧以智为首。善敬智母犹如宝洲大宝之藏。皆悉善知善不善法。觉三世事一切成就。无字辩才善达二空得胜妙地。善学诸谛通达实际。无边勇健无所执着。悉能通达自性上法。能善思惟实母犹如宝洲大宝之藏。皆悉善知善不善法。觉三世事一切成就。无字辩才善达二空得胜妙地。善学诸谛通达实际。无边勇健无所执着。悉能通达自性上法。能善思惟实以不实二种法门。胎藏示生永离生死。善觉秘密善知诸相。应护诸国得大名称。皆悉复得胜名胜藏。得无言藏永安隐眠。诸所施为皆悉善乐。姓名普闻离于三界。能救三界所住众生。善觉真如普示普贤。遍示其身诸根清净。善能觉达自身他身。皆得成就明利智慧。所谓。
胜响菩萨。法响菩萨。胜诸分菩萨。法眼菩萨。千相菩萨。辩聚菩萨。胜思惟菩萨。治地菩萨。治地际菩萨。深入地际响菩萨。地响菩萨。具辩菩萨。上积菩萨。华目菩萨。优钵罗目菩萨。顶髻菩萨。文殊响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第0217部~无字宝箧经一卷)
...善男子。若有敬顺如来语者。于此一法常当忆念。何以故。无有众生爱乐于苦凡有所作悉求安乐。乃至菩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为自他皆得乐故。善男子。以如是义我说此言。非己所安不加于物。如是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
善男子。如汝所问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善男子。无有少法是如来觉。何以故。如来觉者无所觉故。善男子。一切法无生是如来觉。一切法无灭是如来觉。一切法离二边是如来觉。一切法不实是如来觉。善男子。诸业自性是如来觉。一切法从因缘生。是如来觉。因缘之法犹如电光。是如来觉。以因缘故而有诸业。是如来觉。善男子。一切法性普光明藏。是如来觉。善男子。何故法性名普光明藏。善男子。世出世智依之以生。如母怀子故名为藏。若智生时反照其本。如是法性为般若波罗蜜之所摄藏。是故名为普光明藏。善男子。一切法如幻如焰。是如来觉。善男子。诸法实性一味解脱。是如来觉。一味解脱是即名为普光明藏。善男子。一相法是如来觉。云何一相。所谓诸法不来不去非因非缘不生不灭无取无舍不增不减。善男子。诸法自性本无所有不可为喻。非是文词之所辩说。如是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当佛说此庄严王离文字普光明藏法门之时。有十地菩萨所见微尘数众生。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皆发声闻辟支佛心。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在地狱者皆得离苦生人天中。无量菩萨得入初地。无量菩萨得百千三昧。无量众生悉蒙利益无空过者。
尔时佛告...(第0218部~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一卷)
...皮有[壴*桑]有人持桴打鼓。鼓便有声。是声亦空。当来声亦空。过去声亦空。是声亦不从皮。亦不从[壴*桑]。亦不从桴从人手出。合会诸物乃成鼓声。声从空尽空。万物亦尔。本净无所有因作法。法亦无所有。譬如云起阴雾便雨。不从龙身出。亦不从龙心出。皆龙因缘所作乃致此雨。诸法亦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譬如画师先治壁板素。便和调诸彩自在所作。是画不从壁板素出。亦不从人手出。随意所作各各悉成。生死亦如是。各自随所作行。譬祸生泥犁。天上人间亦尔。有余是者不着着便有。老女人闻之大欢喜言。蒙佛恩得法眼。虽身羸老今得开解。阿难政衣服。长跪白佛言。是老女人何以智慧乃尔。闻佛言即开解。佛告阿难。是老女人者。是我前世发意学道时母也。阿难问佛言。是母何以贫穷困苦乃尔。佛言。往昔拘留秦佛时我欲作沙门。是母慈爱不肯听我去。我忧愁不食一日。因是故五百世。来生世间辄贫穷。今寿尽当生阿弥陀佛国供养诸佛。却后六十八亿劫。当作佛号波犍。其国名化华。作佛时人所有被服饮食。如忉利天上。其国中人民皆寿一劫。佛说经已。老女人及阿难。诸菩萨比丘僧。诸鬼神龙天人阿须伦。皆大欢喜。前为佛作礼而去。
...(第0220部~佛说老女人经一卷)
... 第0221部~佛说老母经一卷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第0221部
佛说老母经一卷
失译师名附刘宋录
佛说老母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维耶罗国。所止处名曰乐音。时与八百比丘僧菩萨万人俱。时有贫穷老母。来到佛所以头面着地为佛作礼白佛言。愿欲有所问。佛言。善哉善哉当问。老母言。人生老病死。从何所来去至何所。色痛痒思想行识。从何所来去至何所。眼耳鼻舌身心。从何所来去至何所。地水火风空。从何所来去至何所。佛言。人生老病死。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色痛想行识。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眼耳鼻舌身心。无所从来母经一卷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第0221部
佛说老母经一卷
失译师名附刘宋录
佛说老母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维耶罗国。所止处名曰乐音。时与八百比丘僧菩萨万人俱。时有贫穷老母。来到佛所以头面着地为佛作礼白佛言。愿欲有所问。佛言。善哉善哉当问。老母言。人生老病死。从何所来去至何所。色痛痒思想行识。从何所来去至何所。眼耳鼻舌身心。从何所来去至何所。地水火风空。从何所来去至何所。佛言。人生老病死。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色痛想行识。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眼耳鼻舌身心。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地水火风空。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佛言。诸法亦如是。譬如两木相钻出火。火还烧木木尽火便灭。佛问老母言。是火本从何所来。灭去至何所。老母报佛言。因缘合会便得火。因缘离散火即灭。佛言。诸法亦如是。因缘合会乃成。因缘离散即灭。诸法亦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眼见好色即是意。意即是色。是二者俱空。无所有成。灭亦如是。诸法譬如鼓不用一事成。有人持桴捶鼓鼓便有声。是鼓声亦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