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15|回復: 0
|
修行与生活座谈会锺茂森博士主讲(第六十四集)
[複製鏈接]
|
|
摘自《定弘法师(锺茂森博士)修行与生活座谈会》
修行与生活座谈会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六十四集) 2010/6/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2-213-0064
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请坐。我们今天继续来举行「修行与生活座谈会」。
问:首先有一位长春的同修提问,是关于我们师父上人给各界众生皈依的事情,他有几个问题。第一,我们长春有些居士用净公上人三皈依光盘、敬告证、皈依证、忏悔文给众生做法会,有人说是迷信,三个证书是假的,流通了,有些寺院烧掉不许流通。我们应该继续做法会给各界弟子皈依吗?我每月抽出两次时间做三皈依法会,完全用以上净公上人光盘、证书等,每次拿皈依证走的众佛子将近十几个亿的数量。有许多居士身上病痛都做好了,身体轻松,老年人走路也像年轻人一样。
答:他把这个皈依证也都带过来给我们看,这个确是我们师父所书写的,亲笔所书。确实我们要相信有六道众生,鬼神道里面学佛的众生很多很多,确实鬼神学佛比人要更精进。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苦。他们知道六道轮回痛苦万分,如果不求解脱,真是生死苦海无穷无尽。人没有这种警觉性,所以学佛总是懈怠,不能够真正发心求往生、一切都放下,还迷恋在五欲六尘当中。所以我们师父提倡为鬼神也要做皈依。我们要学佛菩萨普度六道的众生,哪一个法界的众生有缘能得度,我们就全心全力去帮助他们。我们诚心诚意为这些鬼神做皈依,是会有效果的,把皈依证化掉,他们也能真正得到。我们能够为这些鬼神做皈依证明,他们很欢喜。这些鬼神当中很可能很多是我们自己的冤亲债主、有缘众生,他们现在皈依佛法,因为你给他做皈依证明,所以他们也就欢喜了,不再跟你讨债,所以就有很多殊胜的感应。
这个事不是迷信,这些鬼神用现在科学的话来讲,是在不同维次空间里头的生命。科学家已经给我们证实,有至少十个维次的空间,这些空间里面按理来讲是会有生命。所以我们对这些众生也应该礼敬,也应该为他们做一个学佛的好榜样,帮助他们同成佛道。《华严经.普贤行愿品》里面告诉我们,我们礼敬一切众生,我们供养一切众生,这些众生是在法界虚空界里头,重重无尽的世界都有无量无边的众生,我们应该普同供养。为他们做皈依证明,这是法供养。这也是提醒我们,我们即使是在暗室屋漏当中也要注意慎独。为什么?鬼神就在我们周遭,只是我们肉眼没看到他们,但是在旁边这些众生很多很多。看见你行善,看见你修行,他们就非常欢喜,他们也来护持你;看见你作恶,他们也来捉弄你,甚至会给你一些颜色看。儒家《大学》里面讲的慎独,「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我们自己一个人在的时候,就如同十只眼睛盯着你,十只手指指着你,怎么能自己放逸懈怠?果然有这种警觉心,你的修行会进步很快。这些众生也就是你菩提道上的善友。
问:第二个问题。有众生说,我等了数劫才等到正法证书的到来。对吗?
答:对的。不仅是他们,我们也一样,每个人都是这样。正如开经偈里讲的「百千万劫难遭遇」,「无上甚深微妙法」、正法,真的是百千万劫、无量劫才能遇到,只是我们人类忘记了。人是很健忘的,不要说前世,我们小时候的事大概记得的都不多。有些人健忘到什么?自己发了愿,昨天发了愿今天都忘,就懈怠。不像这些鬼神道的众生,他们知道苦,为苦所逼,所以他们努力精进,知道得到正法来之不易,他能生殷重心,生诚敬心,把握这个机缘,这一生就得度。所以鬼神道往生的人数比人多得多,为什么?他们真干。尤其是看到灾难的社会,知道假如不往生,那个苦日子就够你受的。
问:第三个问题。我们放净公上人三皈依光盘,遍法界虚空界世界海微尘数剎中都在转播放光盘吗?
答:在理上是正确的,这要看你自己发的心是不是真的。如果你放这些光盘真正发心是为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法供养,那你真的是功德无量,这些世界海微尘数剎中所有众生都能够得到你的法益。你的功德随着你的心量拓开,增加到无限、到极限,遍法界虚空界众生都受你的恩惠,所以这个功德完全看你发的心量。佛教我们「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是我们本来的面目,我们本来就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只是我们自己有妄想分别执着,把我们的空间范围限制得非常狭小,那是我们自己人为的作茧自缚。把执着突破,真正发出大心量,为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我要好好修行,我要为他们,帮助他们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你就真正能收到这样的效果,那你就在修普贤行。
问:第四个问题。以上做法是根据法师讲《无量寿经》提到陈光别老林长往生一事,众生到居士林要求听经和皈依,根据此讲法我做了四年多,效果很好。
答:没错。希望你也一直做下去,跟这些法界众生结缘。将来你往生了,乘愿再来,你的法缘殊胜。
问:第五个问题。有居士供保家仙堂,这样皈依送走如法吗?
答:学佛人我们家里专门供养佛法僧三宝,其它的鬼神如果原来有供,我们也可以保留,把这些牌位放在佛菩萨像旁边,请他们来做护法。如果原来没供,不用再供,我们专以佛为老师。也可以给这些家里的鬼神做皈依,他们也欢喜学佛。皈依的仪式都是一样的,都可以用我们师父写的这个皈依证书。
问:第六个问题,有人身上难治的病,或所说精神病,用皈依方法送走、治好,如法吗?
答:这个是极有可能的。因为很多的病往往就是冤业病,有冤亲债主来骚扰,那么给他们做皈依,他们学佛了,他们也就不再跟你讨债。就像我们自己似的,我们以前没学佛,可能跟人有过节、有怨恨;学了佛,我们再也不计较,知道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把这个念头放下了,他就松开了,怨结就化解了。
问:第七个问题。我们以一部《无量寿经》、一句佛号修学,再看净公上人讲光盘,又加一个三皈依佛事,算不算夹杂修行?皈依每月每人做二次,每次两小时左右。
答:皈依是自己愿意发心做,这不算夹杂。这是什么?你的慈悲,普度这些鬼神道的众生,希望他们也跟你一起修学佛道,同生极乐国,这也是好事情。
问:我们再看网络同修提的问题。尊敬的锺博士,您好!我是广西桂林的一位中学女老师,我善于用《周易》来论证生活。有一天我用《周易》论证了轮回和神佛的存在,希望多与你探讨生命。
答:这个非常好。如果妳能够用《周易》来论证轮回和神佛的存在,不妨把妳论证的成果写下来,也发给我们,让我们学习,这是一个突破。我们知道,儒家圣人孔子承认有轮回。《易经系辞传》里面孔子就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这就讲到轮回投胎的现象。精气是什么?父精母血结合,成为生命最初的一个载体,我们讲受精卵。这是物,物就是物质,肉体是物质。除了物质的生命以外,还有一个精神的生命,就是灵魂,孔子称为游魂。游魂就比灵魂这个说法要好,游魂就是佛法里讲的神识。神识在中阴身的时候,就是前一生死了,离开身体,下一生还没投胎,这是中阴身,这个神识是飘忽不定的,他寻找父母,所以叫游魂。往往来六道里投胎的都是迷惑颠倒的游魂,这不灵,不能叫灵魂。如果真的是灵魂,他也就不会选择在六道里投胎,所以灵魂不灵,叫游魂比较好。游魂投到精气之物,物质的生命体里头,这个物质就带有了它的精神,就有了魂在里头。灵魂跟肉体相结合才能称为完整的生命。妳看孔子描述投胎这种情景,跟佛法讲的是相应的,可见得孔子也承认有轮回。孔子提倡祭祀祖先,他把祖先的魂称为「鬼」,在儒家里面讲鬼是专门指祖先的魂。《孝经》里面就有一句话说,「春秋祭祀,以时思之」,春夏秋冬我们都有祭祀的日子,祭祀的时候鬼会来享用。所以「祭神如神在」,鬼神真正会来享用。这儒家里面也讲了很多,所以我们相信轮回,世出世间圣人都是这样讲的,决定存在。现在西方科学家也都用大量的实例给我们证实,我们应该相信。
问:我们再看下面一位同修提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我在北京购买老法师讲解佛教光盘,当中约有八成封面发灰,有故障不能使用。可否把能使用的光盘流通,不能使用的光盘、佛像、经文等法宝包好后沉下大海?
答:这个做也可以。如果没有这个条件,也可以把这些光盘和已经破旧的佛像、经书回收。只要把它们包好,送到回收站,这样也是很好的做法,不浪费资源。
问:第二个问题。湛江是海岸城市,菜市蟹很多,价格低贱。挑选生猛的运到海边三皈依后放生,发现不少在运送过程中死去,请问如何处置?
答:你已经发心去放生,但是中途这些动物死掉了,也可以把牠们放生,放到大海里面去就很好。当然这个中间的环节我们要注意尽量不要让生命在中途死亡,这样能圆满我们放生的慈悲的初衷。
问:第三个问题。我已在一间发廊的档口播放从协会请回的《弟子规》伦理道德的光盘,电视后上方供有蓝底白色佛像。有一间面包店的同修也想模仿,是否如法?
答:这个可以,很好。在你的文件口里面放光盘,跟众生结缘,顾客来了,听上一、二句,他也会得到利益。
问:第四个问题。很多红蚂蚁在我家厨房做巢两年,造成困扰。我们也劝其搬家及念佛求生净土,但自己没有功夫,失效。一直到去年,牠们爬到法宝后面,我们才狠心下来,扔进垃圾。有时不得已用水冲蚁穴,甚至限定日期后,堵塞蚂蚁洞穴,造成很多蚂蚁伤亡。其后知造业深重,请教如何忏悔补救?
答:对待这些小动物我们一定要慈悲。这些动物是因为愚痴才会堕落到畜生道。我们人比牠聪明,看见这些愚痴的众生不听话、不配合,我们不能生气。生气岂不是跟牠一般见识?你做人有智慧,你怎么能跟动物一般见识?跟牠一样愚痴,来生岂不是自己也会堕动物?就好像一个智慧的老人怎么会跟一个无知的小孩打架?打不起来的。肯定是两个差不多平等的小孩才能打得起来。所以我们跟这些小动物如果也生气,我们自己就愚痴了,愚痴造业将来必定要还债。
学佛了,首先要持不杀生这个戒,不能够明知故犯,明知故犯是罪加一等。要忏悔,最重要的是发愿今后不再造杀业,不再恼害一切众生。对于小蚂蚁、小昆虫,我们都礼敬牠们、尊重牠们,以平等的心跟牠们交流。只要你是诚心诚意跟牠们沟通,劝牠们离开这个地方,我相信牠们会配合。牠们之所以不配合,是因为我们诚心不够。谚语所谓的「诚之所至,金石为开」。真诚到了极处,连金石都受感动,何况是动物?所以即使牠们开始不配合,我们要有耐心,假以时日,而且不断的在佛前为牠们回向。这都是你的冤亲债主、有缘众生,如果没有缘分,不会到一家来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个我们要相信。进了门,那就是一家人,不可以用残害的心对待家人,这是有罪业的。牠来都是为了谋一个安身立命之处。你愿意要布施,可以成全牠们,最多是自己有点生活上不方便而已,可是你成全了这些众生的衣食住所,这也是布施,财布施,还有无畏布施。你每天跟牠们一起修行,念佛给牠们回向,这是法布施。你看看就在一家里头,你三种布施都可以做。你把念头一转:这不就是我要度的众生吗?行菩萨道,普度一切众生,何必向外求?自己家里就能做到。关键是你转念头,永远保持自己慈悲的心,绝不恼害一切众生,你的果报最后一定是最好的。
问:下面一位同修提问,末学现在和孩子还有母亲在一起生活。我想在孩子身上推行道德教育,可是母亲也没有教育的理念,末学就想到了在学校里推广,也想在自己的家乡组建一个推广中心,让人们真实的明白伦理道德、明白老祖宗的心意,希望得到老师们的指点。
答:这个理念是很好,如果有缘应该做。没缘,我们当然不攀缘,只要有这个缘分,你有这个能力,你有这样的关系,有人来帮你,应该这么做。现在社会确实缺乏伦理道德教育。能想到为自己孩子落实道德教育,进而推广照顾社会的孩子,这叫「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个功德很大。如果有这种资源、能力,我们应该善于利用,真正利益广大众生。自己留的钱财,要想到多布施,为什么?愈布施愈多。学佛最重要的是信因果,不能想着我这钱布施了就没有了,那你还是不信因果。更何况遇到这样的缘分,能够为社会、为众生做有益的事,这是积功累德,使你的福报辗转增胜,这是一个智慧的人。
钱不要老留在那,留在那里会出问题。你看钱都叫通货,通是流通,它要流,积淤在那里就会有问题。《大学》里面讲,「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仁者,一个仁慈的人,他能够善用钱财来帮助自己修身立德、积功累德,这叫以财发身;不仁的人以身发财,损了自己的福报、损了自己的德行去求财,求来的还是命里本来有的,如果本来没有的财,求也求不到,何苦来?这个就是聪明,懂得宇宙人生真相,他就敢去做,愈做愈欢喜。宋朝司马光先生曾经讲过,「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你把钱财、金钱留给子孙后代,他有没有这个福报,能不能守得住你的家业,这不得而知。如果他有这个福报,你不给他钱,他还是会有,你何必还要去苦心积虑给他留钱?假如他没这个福报,留给他也没用,他也守不住。不如把钱财拿去布施,这真正是积德以遗子孙,真正替子孙长远之计。
问:下面我们来看这位同修提问:有居士发心印《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但此经在《大藏经》里找不到,流通的本子不同之处很多,如「白汗流出」和「自汗流出」等不知哪个对,如何处理?
答:凡是遇到这种情况,最好在《大藏经》里面查证。《大藏经》有不同的版本,乾隆《龙藏》里面没有,去找找《大正藏》,或者是《卍续藏》,这都可以去寻找。如果查遍《大藏经》都没有,可能这部经典被遗漏了,没有入藏。但是如果它真正能够对于劝化世道人心有好效果,也可以流通,可以把它做为善书流通,这也未尝不可。至于说里头的文字出入,应该细细考究,找一个好的版本做为校订。
问:下面这位同修提问:尊敬的锺老师,您好!末学是《启迪心灵的钥匙》的汇集人董秀敏。末学想提问的问题是,母亲放不下一些俗家的东西,按照师父上人在「妄尽还源观」中说的,不可能往生极乐世界。那么母亲往生的时候,末学是否按照佛家净土念佛十二个小时后穿衣服,按照送往生的方式照办?如果照办,那我母亲喜欢纸扎、孝服的事,我们应如何解决?
答:首先祝贺您所出的《启迪心灵的钥匙》这本书。这本书我也看了,里头搜集的这些材料非常感人,真正对于劝化人心有很好的效果。像令堂学佛又放不下,这个事情确实是很正常的。为什么?这都是习气,没有明白宇宙人生真相,所以对于俗家的东西难免放不下。放不下是因为看不破,所以我们为人儿女,最重要的是帮助父母看破放下。怎么帮助他看破?帮助他明理,要把宇宙人生道理给他讲清楚。为什么要放下,跟他讲清楚,这个世界什么都是空的,什么都是假的,你没有一样带得走,最后连你的身体都带不走。带不走的你现在不放下怎么行?不放下就成为你往生的障碍。障碍了你,你还是带不走,你何苦来,这不冤枉吗?如果说它障碍你往生你还能带它走,那还可以考虑带去。带不走,什么都带不走。真的是古德所说的,「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只有业带得走。业是什么?你的念头、你那个印象留在你的阿赖耶识里头,成为你的种子,那个带得走。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修善业、修净业。带着净业去往生,那往生是净土。如果你带着贪念、执着、控制、占有的这些欲望,带这些念头走,来生很可能会堕三恶道。你把这些道理跟母亲讲清楚,她也就能够放下。看破放下的修学要一定的时间,需要个过程,妳也不需要急。我们最重要的是自己认真努力的修学,为自己的父母回向,这是我们可以做得到的。
我自己就有这样的感觉,我爷爷奶奶还健在,都是高寿,我爷爷九十二,奶奶八十九,都在念佛求往生。他们对道理并不是非常明了,是我叫他求生净土,他也就听我的话求生净土。他也是放不下,但是这一、二年来进步很快,爷爷把他的存款全部都布施掉了。老人最放不下的就是自己的积蓄,把它看得命根一样的重,现在他都能放下了。奶奶也把她大部分的存款拿出来印经、印光盘,她准备自己要往生。后路呢?后路就不太想了,放下了很多。为什么他们能够放下?我自己反省,这一年来,我自己修学也有比较大的进步,过去我也很多放不下,现在放下得很多。当然还有很多放不下,很多烦恼,但是比过去确实有长足的进步。
这一年来,我自己觉得对经典的理解深入了很多,过去都看不懂的东西,今年以来能看得懂。尤其是现在讲四书,我采用蕅益大师对于四书的禅解,那个解得很深刻,都是导归自性。过去看是看不懂,不知所云,现在居然也能够看出来意思,能体会出一、二分,这里头生法喜。自己能够看破放下一分,我们的亲人也能够看破放下一分。为什么?亲人是我们的依报环境,依报环境包括人事环境和物质环境。亲人是人事环境,他随着你的心转,境由心转。你的心境界提升了,你发现周遭所有的境界跟着你提升,你的物质环境更适合你修行,你的人事环境也随着你修行境界提升,他们也提升,这真的不可思议。然后我们去细细体会《华严》里面讲的,一切法由心想生,一切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真的是有道理。虽然我们现在没契入,但是对这个道理深信不疑。
所以行有不得,一定是反求诸己。我没做好,我没做好所以我的境界就有不圆满的地方。我要是努力修行,我往生了,一看每个亲人都能跟着我去往生。这是真的,妳要相信。《华严经》里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同谁来同圆种智?同我。我能圆种智,就是圆满成佛了,种智就是般若大智,你能够圆满成就,一看,众生皆跟你圆满成就。情是有情众生,无情是无情众生,像山河大地这些物质环境。人事环境、物质环境跟你同成佛道,这是真的。你往生的时候怎么众生都往生了?他们不是还在六道里面吗,什么时候往生?当下就往生。为什么?因为根本没有时间的差异,时间是假的,不是真的,没有过去、现在、未来。你当下这一念生净土,你一看众生跟你一起同入净土,同生极乐国。如果你还有过去、现在、未来,那是什么?你寿者相没放下。到了极乐世界不会有寿者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都放下了。
如果我们现在真正自己烦恼没断,往生极乐世界能伏住烦恼,虽然烦恼根还在,但是能伏住,伏住什么?这四相不会起来。所以你的受用跟真正断了四相的人受用一样,也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只有什么相?只有一真法界的相,只有极乐世界的相。一,不二,一真法界没有二。有过去、现在、未来,有你、有我,那就是二;没有二,那就是一真。所以你得要用功办道,救度亲人,救度众生。妳了解了事实真相,大菩提心就生起来了,那妳的母亲就决定往生,妳这是大孝。到她临终的时候,当然一定要给她助念,不管她有没有往生的把握都要助念,这是尽我们这分心,同时我们为她助念,自己得益最大。
送往生的方式最好参考印光大师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做「临终三大要」。这篇文章我用国语、粤语都讲过,粤语讲过一遍,国语讲过好几遍,不仅是一遍,在网上都可以下载,听一听参考。我们完全应该按照印祖开示的那个做法如理如法的进行助念。你要真正以真诚心为父母助念,她就决定往生。母亲喜欢什么,她生前有放不下的,没关系,随顺她,知道这些都不重要,她放不下妳就随顺她的做法。妳依着她做,她也就放下了,不再想了,不再想了就劝她好好念佛求往生。所以临终之前有什么要交待的,赶紧先交待。像我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他们的遗嘱全部立好了。这是经过我多次的提醒,他们都立好了。立好之后他也就没什么好想的,就放下了。你没给他立好遗嘱,他就总是有放不下的地方。这叫什么?慎终。曾子讲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慎终追远是行孝。慎终是什么?你对于父母临终的时候要极早做准备,这叫谨慎。不能够临急临忙,手忙脚乱,这就不慎了。事预则立,预先想到,做好准备,临到事情来的时候你也就从容淡定,这个很重要。
问:下面一位同修提问,他有七个问题。第一,念佛时头顶有气出,像有东西在头上摸,这是为什么?
答:这个你不要去理会,你一理会,就着了魔,不要理它,还是专心念你的佛。不管什么境界出现,由它去,只理会一句佛号,专听自己念阿弥陀佛,听得清清楚楚,不走神,这就是念佛相应。
问:第二个问题。回向文念一遍还是三遍?刚学佛应回向给法界还是自己的冤亲债主?回向文怎么念?
答:回向文你可以就用「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这个回向文,可以念一遍也可以念三遍,这由自己。有的人用《朝暮课诵》里面的大回向文,也可以,只要有时间,当然好。回向,法界众生和自己冤亲债主都要回向。先回向自己冤亲债主,最后回向法界众生,由近及远。这符合孟子所说的亲亲而后仁民,仁民而后爱物。亲亲是对自己最亲近的人,冤亲债主是所谓亲,然后仁民、爱物,回向范围愈来愈大,最后物是众生,法界众生都同成佛道,这个回向就圆满了,这也是扩展我们的心量。
问:万善回向西方的回向文该怎么回?
答:这个回向文有很多种版本,只要是祖师大德的回向文我们都可以用。选择一个你自己最喜欢的,最得受用的来回向就行。
问:第四个问题。哪部经讲布施讲得最详细?
答:布施,菩萨六度里面的布施就是讲放下,佛经哪部经都是教你放下的。你要是还没有选择定一部经,我们就劝你选择《无量寿经》,教你放下娑婆世界,求生西方净土,这个放下是最彻底的。天天读上一遍,就是天天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十方诸佛劝导你,告诉你布施、放下,这个好。
问:第五个问题。供佛的水果要变食吗?供佛的水、燃的香这些要回向吗?
答:你供佛的时候供的水、供的这些果品,可以观想,像变食似的。如果是非常正式的来做,《三时系念》里面有告诉你怎么做,你要念变食真言、念甘露真言、普供养真言来回向一切法界众生都能得到甘露妙食。真正的妙食是法食,他们闻法得度。如果在家里愿意这样做,就可以按照这样的仪规。最重要的是你去观想,用心去观想,你的心念能够遍及法界。平时供佛或者是做一些比较琐碎的善事,你可以不必回向,可以到一天晚课的时候来一个总回向,这样就好,这就不显得繁琐。要知道真正回向的意思,是念念希望众生离苦得乐,希望众生往生净土、同成佛道。你真有这个心,那就是念念都在回向。不能想自己,如果你想着自己,有自私自利,那你口头念的回向文全是假的,不是真的。回向是教我们把我们这个私心放下,回到自性上,帮助一切众生,这一切众生是自性众生,跟我是一体的。不能想这个小我,回到大我。大我是什么?法身。
问:第六个问题。念佛时经常有见到有人做饭、吃饭、倒水喝,或在地上一粒粒的捡饭吃,或我喂他吃饭的场面,这是什么原因?
答:这可能就是你在念佛中看到的境界,不要理会。念佛的时候专心念佛,不管出现什么境界不要动心,一动心那就上当,那就属于魔扰了。不动心,这些境界都是好境界,都是成全我定力的。你一动心,定就失掉。见如不见,就对了。
问:第七个问题。家里要供冤亲债主的往生莲位吗?如果要的话,怎么做?
答:这个最好能供,念念也想到他们。我学佛了,不能忘记他们,把自己的功德都回向给他们,希望他们跟自己同成佛道、同生净土,这样就很好。供牌位,你可以去参考寺院的做法,或者向大德请教该怎么做。具体怎么个立法,这都不是很难的,你可以去看一看,做一个这样的牌位
问:下面这位同修的问题是:虽然弟子的妹妹可以照顾父母,但父母不让弟子出家,甚至以自杀相逼。请问锺博士,如果父母真的因弟子出家而自杀,那么弟子出家的行为对不对?而如果顺从父母结婚生子,那么就会对修行有很大的障碍。弟子习气又很重,如果这样的话,弟子很难在今生有成就,这样就浪费了这个人身和现在这个殊胜的佛法修行环境,岂不是太可惜了?且当今世界灾难不断,人生命垂危,不趁年轻精进修行又等何时?弟子知道出家修道是大孝,但又担心父母会出事情,所以很矛盾。
答:这个印光大师有开示,如果父母不同意你出家,你不能出家。出家一定要征得父母的同意、许可,特别是你父母这样强烈的反对,那你就不能够执着。你要真修行,不一定出家,在家一样能够修行。只要能够天天不离经教,天天用四个根检点自己,一心一意求往生,那你就是真出家。这是什么?心出家。
出家有四种,第一个是身出心也出,这是祖师大德,他们示现出家相,真正修行成就,出三界叫成就,这是真正的祖师大德这样的人物。第二种身出心不出,剃了头穿起了宽袍大袖,表面上看是个出家人,但是心没有出,还是贪著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他没有出家,出的是一个小家,进的是大家,大家是什么?烦恼家、生死家。如果出了家还搞名闻利养、搞道场,争名逐利,这个造罪业,将来必堕地狱。所以古德有提醒我们,「地狱门前僧道多」。僧道是什么?僧、道都是出家的人,他代表着佛法的形象,道也是道家修行人的形象,但是他没有真正成就,误导了众生,这是损害他人的法身慧命,这个罪业重,所以堕地狱。所以身出心不出,倒不如不出,不出还没那么大罪业。第三种,身没有出,心出了。这种是什么?在家大德居士,他真正放下了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放下贪瞋痴慢的烦恼,真正担负起如来弘法利生的家业,这一生他只有一个目标,求生净土。他心是出家了,身呢?身依然是在家。这个功德不亚于身出心也出的祖师大德。关键是心出,心出家,诸佛菩萨承认你,身出不出家看缘分。有缘当然出很好,没有缘在家身分也很好。这个缘主要是看什么?度众生用哪个身分方便。第四种是身心皆不出,那真的就是生死凡夫,没真正学佛的凡夫,将来搞六道轮回。
所以你自己想想,你要做出家人,做哪一类出家人?关键是心出家,身能不能出家真的是要看缘分。如果有人障碍,那不要硬来,硬来的你是执着,你一执着这是烦恼,不仅你自己烦恼,让亲人也烦恼。你还没成就之前,已经让众生烦恼,你这出家何苦来?真正是菩萨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真正缘分成熟了,有人会请你出家的。我们师父出家的时候,人家请了他九次,请他出家。缘分成熟了,没有人障碍,自然就出家了。出家那是担任弘法利生的事业。你现在没有这个因缘,没有关系,每天不要离开经教,不要退自己的菩提心,好好的孝顺父母。出家修道固然是大孝,但是大孝不离小孝。小孝是什么?赡养自己父母。自己父母要是不能赡养,你这孝心就不足,孝心不足出家也不能成道。小孝都做不到,你能做大孝吗?大孝建立在小孝基础上。大孝小孝这个大小怎么分?你的心量。没学佛之前我们心量小,只对自己父母去尽孝,没有想到众生都是自己父母;学了佛之后这心量就放大,知道一切众生皆是我的父母,我用同样的真诚的孝心来对待他们,这就是大孝。而真正能够自己念佛达到三昧,有把握往生,甚至能明心见性,弘法利生,这个真的是至孝圆满。成佛就是至孝。
问:我们来看下面他第二个问题:弟子今年去天目山参学并决心将来要出家,日常生活佛号不断。但在天目山第三天开始,拜佛的时候脑中经常有不恭敬、污秽的伤害佛菩萨的画面,还出现骂佛、骂寺中住持师父等的念头,所以道心也慢慢的退了,甚至不敢拜佛、看佛像和念佛。请问锺老师,我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如何克服?出现骂佛等污秽念头应该用什么心对待?
答:这就说明你没有基础,所以你现在就不能出家,你应该回去好好的孝敬父母。父母就是堂中活佛,你还上哪里找佛?你能够孝敬父母就是孝敬佛菩萨,不能孝敬父母,你也不能孝敬佛菩萨。所以检点一下我为什么会对佛菩萨会有这些不恭敬的念头?一定是平时对父母也有不恭敬的念头。《孝经》上讲得好,「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父母都不爱,你说爱佛菩萨、敬佛菩萨那个心都不真诚,不是真的。孝亲尊师是学佛的大根大本,不在这个上面打好基础,学佛障碍重重,很难。一定要回过头来落实《弟子规》,在家里尽孝;《弟子规》做到了,落实《感应篇》,因果,起心动念都知道有业因果报,不敢造次;然后再落实《十善业道》,让自己的心行纯净纯善;这三个根有了基础,你再学《沙弥律仪》,这是出家人的基础戒。所以不可以着急,根没有扎好,地基不稳,想建高楼很难,出了家最后还是落到追求名闻利养上去,这是堕落。
在一九九七年,十三年前,我们师父上人给最后一批悟字辈法师剃度的时候,那时候我正在美国达拉斯净宗学会参加佛七,参加完之后,师父做最后一批剃度仪式。当时也有些同修劝我:要不要出家?师父这次是最后一次剃度,以后封刀了,你要这次不剃就没机会了。当时我也心里有点动,但是后来一想,不敢,不敢出家。为什么?自己烦恼没断。出了家之后,穿起人天师表的衣服,要是做出不妥当的事情,起烦恼恶念,造的罪业就太重,那真正就是「地狱门前僧道多」,不敢,怕堕地狱。怎么办?好好回头来认真学习,听经教。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我们的心如果真正能够降伏烦恼,这下是真正的出家,烦恼这个家束缚不了你。家有什么意思?跟枷锁的枷是谐音,枷锁是束缚你。烦恼束缚不了你,你才叫出了家。
我们师父讲经也有提过,最好你自己成就了之后再出家。你成就了以后,出家就是绍隆佛种、弘法利生,那真正是荷担如来家业,你代表正法形象,可以把佛法复兴起来。没成就之前赶紧成就,因为你没成就就,出家障碍太大、魔扰太多,就很难成就,这都是事实。尤其是魔障,有顺境的、有逆境的。顺境是什么?名闻利养,人家的恭敬赞叹,这是顺境的魔,你欢喜得不得了,你着魔了。人家一看你人天师,对你顶礼膜拜,你一起傲慢心,自己觉得了不起,完了,立刻堕落。逆境的魔是这些嫉妒障碍,特别是要出家讲经弘法的。师父也常讲,你要讲不好,人家笑笑你,无所谓;你要是讲得好,最后你就走投无路了。为什么?嫉妒障碍。你讲得好,人家的信徒都跟着你跑了,名闻利养都被你抢走了,那他能容得你吗?就走投无路。我们师父这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就这样过来,最主要的障碍就是嫉妒。所以师父也都常常提醒我们,劝我们一切要低调、要谦卑。我觉得自己保持在家身分也是一种谦卑的方式,我自己很了解,要是我出了家,那名闻利养不得了,现在都已经不少了。名闻利养,你要是没有智慧,它就是你的毒蛇猛兽,真的是会杀害你的法身慧命,一不小心就堕落到地狱去。这种事情太多了,我们跟着师父这十几年见得不少、听得不少,所以还算有点警觉心。
所以我劝你现在老老实实扎根,真正把三个根落实。如果你还要有心出家,要知道你出家只有一个使命,就是弘法利生。要不然你出不出家真的是无所谓。你说修行,修行也不一定要出家,在家修行也一样能够成就很高。只是出家有一个方便,就是弘法的方便,这是印光大师讲的,真正发心绍继如来家业的人应该出家;如果没有这个愿,印光大师也并不是非常提倡出家。老实念佛求往生,这个是第一重要,出不出家都是以往生净土为第一要务,只是出家比较方便能够兼善天下而已。
问:下面第三个问题。何为业障?如何才能消业障?经常听师父们说,拜佛修苦行可以消业障。而净公上人也说过,如果自私自利不断,业障一分也消不掉。请问拜佛修苦行消业障的原理又是什么?
答:拜佛修苦行也是为了把自私自利、把贪瞋痴慢降伏住,这就是消业障,原理都是一样的。拜佛是养自己谦卑的心,用自己最尊贵的头礼佛最低的脚,这是养自己谦卑的心。贡高我慢很容易堕落,所以如何养谦卑?那就是拜佛,最好。拜佛把拜佛的心养成了,对一切人都要用谦卑的心恭敬尊重,如同敬佛。这是《华严.普贤行愿品》里讲的「礼敬诸佛」。礼敬诸佛不是说礼敬已成的佛而已,更重要的是要把礼敬的心对一切众生,因为众生是未来之佛。傲慢是什么?自我到了极致,自私自利。把傲慢打破,自私降下来。
修苦行也是,每个人都有好享受的习气,贪图五欲六尘享受。修苦行以苦为师、以戒为师,这是降伏自己贪图五欲六尘享受的心。贪瞋痴慢最根本的是贪,把贪放下,瞋痴慢大大减小,这叫消业障。如果拜佛修苦行不能够对治自己内心中的自私自利、贪瞋痴慢、五欲六尘的享受、名闻利养的贪着,那业障没消,你拜佛修苦行都是搞形式。甚至还有以拜佛和修苦行做为自己傲慢的一个手段,「你看我拜佛一天拜八百拜、一千拜,你们都拜不了,你都不如我」。你看傲慢,不拜还好,一拜傲慢心都起来了。「你看我能修苦行,你们都不行,你们一天还得睡六个小时,我才睡三个小时,我可以一天只吃一顿饭,你们还得吃三顿饭」,瞧不起人,你看业障增长了,没有消除反而增长。这全部就不是那个真正的意义了,这样拜佛修苦行不能消业障。所以要从根本修、从心地修,这些都是形式。当然形式也重要,但是形式一定要有它的实质才行,否则空有形式没有实质那就没有效果。这中间听经闻法就重要,因为你听经闻法常常听老师教诲,提起警觉心,念头起来了立刻对治,这才是真正修行。
问:下面是北京大学听众的提问。第一个问题,传统文化是否全盘接受,如何理解与时俱进?
答:传统文化里面可以说绝大部分都是精华,你说糟粕那是极少极少的。为什么?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经历过几千年的大浪淘沙似的精挑细选,所留下来的那是精华中的精华。如果它不是精华,早就在这几千年当中被淘汰掉,还用等你几千年之后再来进行淘汰吗?难道古人都没有智慧,都不如你,要等几千年之后才由你来提出要淘汰?没有的话。古人都有智慧,你看看古人写的文章、写的书,那都是相当高深。譬如说《易经》,现代人写得出来吗?《黄帝内经》,现代人写得出来吗?这些都是真正有智慧的圣贤他们的创作。经过几千年的考验,历史考验,证明它是非常正确,是真理。真理是不变的,禁得起考验,所以我们应该全盘接受。对于这些经典里面所说的内容我们有不理解的,可以存疑,但是不能否定。如果自己不理解就要淘汰、就要拒绝,那这种态度不是科学态度,你凭着自己的好恶去选择,你的好恶未必是对的,你这样太主观,不客观。所以对于不理解的我们应该存疑,但是相信它是对的,然后细细的去研究、去体验,慢慢去证明,这个态度是对的。
传统文化最重视伦理道德,这是根本,根本稳固了,才能够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随顺着时代、随顺着当前的社会你去应用。应用那是不同的条件、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灵活运用。《大学》里面也讲,「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又新,传统文化不是守旧的,它是日新又新。但是这个日新又新,它的根本是不变的,伦理道德是不变的,真理是不变的。所变化的是些形式,对不同的社会、不同根机的众生有不同的说法、不同的做法,有一些变异,但是变异都是在枝末上,万变不离其宗。宗是它的根本,就像一棵树,它的根深深扎在泥土里,这不能变,你要把它的根挖出来树就死了,所以根是不能变的,这个位置是老固定在这。但是这棵大树上面年年都发新芽、开新花、结新果,这就是创新,这是与时俱进。随顺着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有不同的面貌,这叫与时俱进。与时俱进也不离根本,这叫妙用。所以这个完全没有矛盾,而唯有真正有传统文化的根本的文明,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这个与时俱进是永续发展的,它不是短期行为。没有根的与时俱进就像摘下来的花放在花瓶里面,看起来很好看,二、三天就枯萎了,它不能长久。长在大树上的花,才真正可以长青。
问:第二个问题,如何与现代社会更好的结合?
答:这是我刚才讲的,首先要稳固根本。我们每个人先学道德,明信因果,起心动念不要为自己想,要为众生想。人人都是这样做,这个社会一定是和谐社会。现代比起过去来讲,在科技上进步了,人们所了解的信息更广泛,交通更便捷,生活更方便,仅此而已,这都是形式上,这是枝叶花果。当然好不好?好,没有什么不好的。但是重要的是根本不能变,根本是伦理道德,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然后我们所构建的社会才能和谐,才能永续发展。如果没有伦理道德,无论这个社会经济多发达、科技多进步,最后的结果都是危机和灾难。这我们现在也看到了,地球为什么气候异常?南北极冰山融化得这么快,森林资源被大面积的破坏,大气受到污染,全球变暖,伴以各种自然的灾害,当然还有人为的战争、恐怖活动等等这些灾难。这些灾难不能够推咎于是自然灾害,这是什么?人为的。不讲伦理道德,只讲发展,最后就变成这个样子。
所以传统文化一定要落实,落实的方法就是推广伦理道德教育、因果的教育。有德之人来运作经济,才能让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人民才能真正有幸福快乐的生活。只是追求GDP的增长速率,并不一定带来幸福,而且后遗症很多。所以确实传统文化要跟现代社会相结合,要用到现代社会。具体做法就是教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人都是能教得好的。我们师父在家乡安徽庐江汤池小镇做了这个实验,短短三年的实验,我们看到这个小镇面貌一新,人民的道德水平、社会风气有了显著改善,证明人民是教得好的。和谐社会怎么达到?最重要是教育。所以古代帝王最重视的是教育,全国国家的力量主要是放在教学上,把人民教好了,天下就太平。如果只追求经济、科技,人民没有教好,科技往往是被人用来造业的工具,经济往往成为人争利、贪欲的增上缘。所以,是好是坏我们让后人去评价。但是现在确实社会已经到了危急的时候,面对这么多灾难,尤其今年以来世界的灾难就很多,一月份的海地大地震,不久前青海玉树的地震,冰岛火山大爆发,现在墨西哥湾的油管破裂导致的巨大污染等等。这些灾难都是在提醒人们,如果不赶紧采取有效措施,地球真的是进入危机。根本解决之道就是教学,现在科技进步,利用远程教学、利用光盘,应该我们志士仁人要共同努力来挽救地球。
问:下面一位同修提问。我的女儿急性阑尾炎,输液已经五天,可还是疼。请问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快速治愈?
答:阑尾炎可以到医院去检查和动手术,这个应该来讲在现在医学并不是很大的问题,这个是很容易解决的。妳做为母亲可以多给她念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无量寿经》上讲的,「世间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难恐怖,但自归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我们要建立这个习惯,念观世音菩萨快,一念他就来。妳只要诚心念,感应不可思议,这比请教人要快得多。妳看妳提出这个问题是五月十八号提的,今天已经六月十三号,已经过了那么多天。我们的问题因为很多,排列下来,轮到妳的问题已经时间太久了。所以要建立习惯,遇到急难恐怖,立刻提起念观世音菩萨、念阿弥陀佛,念这两个任何一个都可以。这个一定要至心诚恳的念,必有感应。
问:下面这位同修提问,他有三个问题。第一,末学不慎将师父上人讲解的《十善业道经讲记》丢在飞机上,末学平素就有这不良习气,违反了《弟子规》「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请问末学应如何忏悔及避免再犯?
答:忏悔就是后不再造,最重要的是养成严谨的习惯。往往人在忙乱的时候会丢三落四,所以《弟子规》上讲「事勿忙,忙多错」。要学着有条不紊、从从容容,不要把时间安排得太紧张。我们师父有这个很好的优点,我看出来了。他每次,譬如说要出门之前,说好是九点钟出门,他八点四十五分就把所有的行装准备好,没事了,然后坐在沙发上摇摇扇子,等着到九点钟再出门。这中间有十几分钟的时间养心、念佛,不慌不忙。如果把时间逼得很紧,说九点钟出门,你八点五十九分才弄完,你心思一定是急乱的,万一出现什么状况,可能就迟到。所以,养自己和缓的心态,定力也是这样修出来的,宁早不要迟。你下飞机之前,可以先收拾收拾行李,早点把这些东西都收拾到包里头了,你坐下来好好念佛,下飞机把行李一提上就走了,你看这不就没有问题了?这都是学佛人的威仪,一切都缓慢。
我们师父上人常讲他的老师章嘉大师,说话、行动都非常缓慢,真的是「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而人在缓慢当中,他的心就不会浮躁。在急急忙忙中心浮气躁,心浮气躁久了,他心很不清净,反而事倍功半,做事总是花很多工夫,但是不见效果。广东话有句话讲,「忙来忙去不见功夫」,就是忙来忙去不见功夫,没出效果。这是什么?他心不清净、心浮气躁,他往往会很多错漏,总是在补漏子,效率就低了。所以你要贪时间反而是失了时间,贪那么一点点便宜,时间上贪便宜,反而是失了便宜。我自己也有这个毛病,现在在慢慢改,过去都讲究所谓的效率,时间都是拿得很准很准,多一分钟都觉得浪费。现在不觉得了,时间充裕一点,多念几句佛不是很好吗?一点不浪费时间。《无量寿经》上讲的,「外若迟缓,内独驶急」。你就想想他的这种威仪,外表看他好像很和缓,里头念念相续是佛号,净念相继不间断,这是真修行。而反过来,外表上面看到急急乱乱的,内心一定是不恳切,就是他的净念丢掉了,清净心失去了,这就不是修行人。
问:第二个问题。师父上人教我们用李炳老在《佛学十四讲》中教导的体、相、用、因、缘、果、事、理八方面观察一切事物。敬请锺教授举个例子开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这样观察。
答:我们就举刚才坐飞机收拾行李这个例子。体相用,体是讲我们的真心本性,念念不离自性,这是大定。你心在大定当中,你的相一定是和缓的,「外若迟缓」,预先把行李都收拾到自己的包里头,然后缓缓的等待飞机降落,从从容容的提上自己行李走。你看这样的举动似乎没什么,但是这里头显示着大定,这是用,用定慧来生活。《金刚经》的缘起就是这样的,世尊所表演的日常生活,他每天都一样,「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次第乞已,还至本处」,乞食完毕,回到自己的本处。本处是什么?一般表面上讲,他打坐修行的地方,实际上深一层,就是他的自性。念念都回归到本处、回归自性、回归到体上面。还至本处,「洗足已,敷座而坐」,然后就开始讲经。天天都是这样的工作,这里头妙用无方,这我们要学。修行在哪里体现?就在生活中体现,不离生活。如果修行跟生活脱节了,这不是真修行。像你要是读经,读得忙忙乱乱的,就变成修行是修行,生活是生活,合不起来,那只能是你搞佛学,不是学佛,你不会用。会用的,念念都在修清净心。清净心是因,清净心就是定。你看因缘果,你修清净心这个是因,缘是什么?就是你的生活,你每天待人处事接物都是缘,就在这个缘中,你修因证果,证什么果?证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果,没有障碍。
我们念佛人,佛不离心,心不离佛。不论日常生活当中遇到什么样的境界,都是一句佛号,也是修因证果,证往生净土的妙果。不论你是什么缘,你出家的也好、在家的也好,你是出外工作的人、还是在家的家庭妇女,都无所谓,缘不是障碍,在什么缘当中你都可以修你的真因。这是讲到事和理,事上没有碍,做什么事都可以,从事中你把理表现出来,理是你定慧的妙用,事事不离定慧,行行不离自性,都是你的修德,彰显你的性德。你做的这个事就是你的事,后头的理就是性德的流露。体相用、因缘果、事理就从这里面,你哪一个动作都可以表现,这样如是观察,慢慢就契入境界。但是,如果你不懂得观察,怎么办?就一句佛号也可以。一句佛号叫暗合道妙,你这个道理不懂没关系,暗合,不知不觉你就契入,契入了你还不知道,人家看出来,赞叹。为什么?你真正在你每天的工作生活处事待人接物当中,你入道了,你得清净心,修行高的人就能看出来,这样学习很好。
问:下面第三个问题:末学最近接触到《图解因果经》中英对照,与网上已有的因果极其相似。请教您,此《图解因果经》或《因果文》是不是佛经或经过祖师大德鉴定过的经典?做为净宗学人是否应该印刷流通?
答:《因果经》我没有进行考证,它在《大藏经》里面有没有我不得而知,你可以去查一查,至于说有没有祖师大德鉴定,我也没有去考证过。但是《因果经》我自己读过,我自己觉得它是一个很好的普及教材,教人断恶修善,教人信三世因果,这个也很好。纵然它不是真正的佛经,但是它也有教化的作用,可以流通。我们接下去,过一段时间我们就要开讲「佛经因果一百讲」。那是专门将佛经里头,《大藏经》里面所用的这些因果、道理、事例,我们拿出来跟大家分享,这个是完全出自于《大藏经》。我们给大家多讲故事,多讲三世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些道理,大家可以做为参考。因果重要,确确实实非常重要,它是学佛的一个修行根本法,也是社会治乱的根本。周安士先生讲,人人知因果,天下大治之道也;人人不知因果,天下大乱之道也。我们共同来推动因果教育。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