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61|回復: 0
|
卍续藏第61册No.1145西方要决科注
[複製鏈接]
|
|
卍续藏第 61 册 No. 1145 西方要决科注
西方要决科注卷下
第八无量寿经云。生彼国者。住正定聚。弥陀经云。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决定流转。名邪定聚。随缘不定。名不定聚。决定不退。名正定聚。净土无前二。故住正定也。盖是乘愿力。居纯正土也。
疑曰。泛论不退之位。要说万劫修功。如何念佛一生。下至临终十念。并蒙弥陀接引。生彼得不退。
十信。经一万劫方入三贤。今即一生等行。顺次获得。疑也宜哉。
论功行有差别。若为符契。
符契。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两不相差也。
通曰。不退正定。名异义同。修行之人。凡有两种。一居秽土。二处净方。秽土修因。要资万劫。净方起行。自有多途。
净土论注曰。正定。即是阿鞞?致。今此言之者。论定聚义。经论说殊。人师解区。故预判之。使无相滥也。九品证异。故有多途。或有被弘誓铠。居下位。或有速疾证不退。住补处之位。亦成多途也。虽同居不退。而证有浅深。故作此释。
今明不退。有其四种。
诸经论中。明不退义。未必一准。以其名异。数别位殊。勿迷其途矣。
十住毗婆娑论云。一位不退。即修因万劫。意言。唯识观成。不复退堕恶律仪行。流转生死。二者行不退。已得初地。真唯识观。舍二乘心。于利他行得不退也。三者。念不退。入八地以。去。真得任运无功用智于定散中。得自在故。无念退也。
十住论。普考未得此文。意言者。相似义也。言第六分别观慧。取相似之境也。恶律仪行者。旃陀罗及畜猪羊等。畋猎渔捕之类是也。准瑜伽等。一期活命意乐。起杀等等。成不律仪也。广如诸文。三贤菩萨。伏灭二取。令彼不起了二取空。得相似智。常生贵家。及善趣中。不堕恶行。及不善趣。前文所谓。皆比知二无我。不随生死凡流。亦斯谓矣。始入初地。实证真如境智平等。离二取相谓之真唯识观成也。于初地中。断异生性障。永不转变为邪见等。能相续不起异类见。及异类业。岂起小心。此中一行之中。修一切行。故不废利他。第八地中。断无相中作加行障。故任运道空中能起有之胜行于定散中。方得自在矣。
四处不退者。虽无文证。约理以成。何者。如婆娑论说。退根罗汉。欲界人中得果。遇五缘退具。恐失圣果。起修道惑。谓远行多病。乐诵经典。乐和诤讼。乐营僧事。若天中得果。不逢退具。即得不退。入般无余。行者亦尔。前三不退。未得人中。若在娑婆流浪生死。是其常处。由此染界。遇五退缘。一者短命多病。二者大恶缘伴。俎坏净心。三者外道杂善。乱真正行。四者六尘境界。娆动净心。五者不常见佛。竭逢圣化。若常住此。遭五退缘。但生净土。逢五胜事。一者长命无病。二者胜侣提携。三者纯正无邪。四者唯净无染。五者恒事圣尊。由此五缘。故得不退。
婆娑论第七卷。说六种罗汉。前五皆退。后一无退广如彼论。及俱舍对法等说。五退具等。光记引大毗婆娑论。第六十卷。文与今同。考论未得全文。盖取意而已。见所断惑。迷谛理起。修所断惑。迷粗事生。迷理已断。迷事未尽。故粗事境。失念惑生。是故生修道惑。所谓五事。皆令心倦。实为退缘也。短命多病等。鸾师同述。天台亦言。原出于十住论中。大概虽同。各有少异。恶缘伴者。无顾恶人。破他胜德等。即其事也。其相似善。乱真正行。谓之杂善。浅行之人。苟不甄别。深成障道。当远离焉。五胜事者。天台亦言。通赞同举。并与今少异。又今师观经疏。举七种胜事。其中五种。便解今文。谓寿命无量。而得金刚那罗延身。是一胜也。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补处菩萨。常为法友。是二胜也。常修梵行。无不善事不闻恶声。不见恶人。无邪法而可乱正行是三胜也。无女人故。无欲爱心。见闻触者。令心不染。是四胜也。常见诸佛。即补处故。恭敬供养。是五胜也。
据其行位。未可辄齐。地胜缘强。更无退具也。譬如恶人。常行不善。遇逢胜友。哀悯提奖。绝恶交友。恒随长伴。至于一代无起过缘也。
第九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疑曰。净土往生。要须大善。具行诸业。方可往生。但空念佛。如何生彼。
六度四摄等。名为诸业也。
通曰。夫论善根多少。只约念佛。以明过去无宿善缘今生不闻佛号。但今得闻净土。专心念佛。即是过去善因。想念西方。方能决至。此为大善根也。虽闻弥陀净土。发意愿生。进退未恒。心不决定。判为少善。不生净土也。
大本曰。若人无善本。不得闻此经。清净有戒者。乃获闻正法。曾更见世尊。则能信此事。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当知今生至心。过去有因也。广说宿善。出在贤护观佛。称赞平等觉等诸文也。按立多少名目。诸师异解。未必一准也。
又疑曰。据其念佛。只念佛名。设使心专。未为大善。纵称佛号。那得往生。
答曰。今明念佛。此辨总修。良为群机受益不等。诸佛愿行。成此果名。但能念号。具包众德。故成大善。不废往生。
上智下机。俱能修习。谓之总修也。或修此一行。都含诸德。是名总修也。
故维摩经云。佛初三号。佛若广说。阿难经劫不能领受。成实论。释佛之号。前之九号。皆从别义。总前九号名义功德。为佛世尊。说初三号。历劫难周。阿难领悟莫能具悉。更加六号。以制佛名。胜德既圆。念其大善也。
经下卷也。论出十号品焉。夫论十号开合有异。今文准开无上士。调御丈夫。合佛世尊之说而解之则其意明矣。所谓初三号者。如来应供正遍知也。此之三号。其德最胜。故诸文中多举此三。然桉彼经。列初二号。与终总德。今言初三。盖约通途而言之耳。一曰。经举十中初二。故有初言。是从初从多而言焉。今按通说之三。加总为四加之以六。十号方满足。而更加六号之言易见焉。
第十弥陀经。又云。善男子。善女人。念佛生彼。声闻之众数。无量无边。净土论云。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
疑曰。如净土论。女人根缺。小圣不生。弥陀经皆说生彼。二俱圣教。何以各殊。
通曰。勘寻经论。各顺一缘。审而察之。并无差殊。
言女人生者。志性妙决。深厌女身。专念佛名。求生净。
土。娑婆报尽。转作丈夫处妙华台。即生净国也。
根虽是女。能求菩提。深信平等广大誓愿。故曰妙决也。愿文曰。其有女人。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不取正觉。善导释曰。正命终时。即转女身。得成男子。坐宝华上。随佛往生。入佛大会。十住论曰。随诸佛之本愿因缘。女人见者。若闻名者即成男身。
言报缺者。有五种。一生。二犍。三半月。四妒。五二形。如此根缺。志性无恒。但能发心。决意勇猛。舍残缺根。感具根身。即生彼国也。
天然不具。谓之生也。以力去势。名为犍也。因见他淫。妒心起淫。谓之妒也。半月能淫。半月不能。名为半月也。一身挟二根。是名二形焉。准律中言。若此之类。其性软弱。不堪法器。今文无恒。即斯谓也。声盲喑哑。躄足孑臂之类。复不全器。但言五种者。盖举重而已。
二乘者。
一谓愚法。证人空理。已得小果。不达法空。故云愚法。唯求自益。不能利他。不可得生净土。
二谓不愚法。
虽得罗汉。不住小果。随诸菩萨。起大乘心。顺生佛前。发利他行。故生彼国也。
又观经云。中生之人。至彼方证小果。
中三品云证阿罗汉。及须陀洹。
疑曰。净土论云。二乘种不生。何因生彼。然得小果。答曰。此人先有小乘种子。遇善知识。发大乘心。即因前小习。悟四非常。发起宿因。即证小果。大乘善友。力所携奖。不住小乘。还兴大念。故非小乘也。
经中上品云。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大乘善友。二菩萨等是也。经曰。观音势至。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亦此意也。
根虽是女。能求菩提。深信自他佛性平等。即弘大愿。誓当成佛。广度众生。念舍女身。即生净土。临当报尽化佛来迎。成大丈夫。入莲华座。即生彼国。佛令安神经约此门。故云皆往。论据不能若此。故说不生也。
涅槃经云。若能自知有佛性者。我说是人为大丈夫。即此中意也。
小乘之人要生大志。乘此为业。即得往生。从彼旧名。号声闻也。
净土论注云。如言声闻者。是他方声闻来生。仍本名故。称为声闻。如佛与帝释语时。犹称憍尸迦是其类也。上四句会论。下二句通经○按古德解之以多释义。天台所判。粗似同之。千福解之。亦举释。寻可知焉。
疑曰。小乘之目。判作讥嫌。何因彼方。必称斯号。
论注曰。软心菩萨。不甚勇猛。讥言声闻。今指之而曰判作也。或谓是无。必所别指。亦得焉。
答曰。声闻愚法。自利过深。不能益他。谓讥嫌耳。
虽存古号。即大声闻。益物既弘。乃为良称。
令声普闻。宁为小乎。
故法华经云。我等今者。真是声闻。以佛道声。令一切闻。
文出信解品也。
西方亦尔。虽有小乘。并真声闻。故无讥嫌等过也。
愿文曰。国中人天。乃至闻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觉。不善名已无。况有体乎。故有等之言也。
第十一会。释三阶行者。五种小疑。
三阶佛法。信行禅师之所立。集录所述也。斯乃主于佛宗。亦万衢之一术焉耳。隋之初。佛灭后。一千五百三十四年。盛行于世。开皇未岁。来断不行。事见于续高僧传。凡立三阶佛法。成其三义。一依时。二约处。三准人。依时者。灭后一千年前。犹用一二阶法。于中五百已前。属第一阶。一千年间。属第二阶。一千已后。总属第三。然以正像末三时。经论有异说。而建立三阶。亦自异说。详按彼录。多千年后。以为第三。是准正法千年之说。而像法已后。以为第三阶之时也。或复一千五百年后。以为第三。是据正法五百说。而末法已后。为第三阶也。或单五百后。即为第三是依正法五百年说。像法已后。为第三阶也。约处者。净土即是第一阶。一乘世界国无浊故。纯说一乘。一乘即是第一阶法。故以为第一阶处。娑婆秽土。即第二阶。三乘世界。有是五浊。分一说三。三乘即是第二阶法。故以为第二阶处。亦是破戒坏见之处。戒见俱破第三阶相。故亦为第三阶处。准人者。第一阶人。有其两种。一者。莫问一切凡圣。戒见俱具。正见成就。一切利根。一乘机根。诸佛菩萨。二者。莫问一切破戒。一种皆悉不坏正见。利根凡夫。一切一乘根机菩萨。虽有两种。而唯最上利根。一乘根机而已。第二阶中。虽亦有名一乘者。而犹是不出三乘之中也。第二阶机。亦有二类。一者。莫问一切凡圣大乘小乘。皆悉一种戒见不破。正见成就之众生也。二者。莫问大乘小乘。皆悉破戒不破见之凡夫。众生虽有二类。而并利根正见。成就三乘机类也。第三阶者。集录之中。引文极广。详察。唯是有彼戒见俱破。颠倒一切一种众生。属第三阶之机矣。若约时论。则虽如此。而就人论。则在世及五百年前。亦容通有第三阶机。一千年后。亦容通有一二阶机。又娑婆机虽是第三。而就人论。则亦有二。余之通局。准之知焉。广如集。录说也。
第一疑曰。众生流浪。苦事悉经。推究此因。皆由起邪三毒。今者专心念佛。愿往西方。邪毒转增。岂非倒见。
大论曰。或色界死。生阿鼻狱。乃至展转饿鬼中死。或生人天。如是轮转六道。受苦无穷矣。无方执境。故名为邪。能害慧命。是故名毒。依毒邪起。故曰邪毒。从果得名。然立邪名。有二解释。一曰。圣人所有名正。凡夫所有名邪。是解准止观意也。一曰。大论说二种三毒。谓一者。邪贪欲。二者。贪欲等矣。斯乃凡夫备有二说也。
何者。
娑婆浊界。理合常居。特生厌舍。即邪瞋矣。西方净土。圣者堪游。不揆下凡。发愿生彼。即邪贪也。所以然者。皆为无明。即邪痴障也。
浊恶凡夫。未断一惑。焉能得出三界。常居此界。理当然也。瞋。即戚行转也。妄忧苦境。嗔慧斯长矣。三界惑尽。方居净土。同事于圣。不知己分。妄求彼方。即为侥幸。非是邪贪。而何乎。揆。度也。无明不了。而使之然。痴之为根也深哉。为犹是也。
此之三毒。内积心田。设令念佛。感神鬼魔。如何得往净土受生。
田能生为义也。大品经云。有烦恼魔。外感鬼神。魔。疑也。良有由矣。
通曰。教旨殊伦。佥悕益物。善知取舍。各随机缘。
何者。
若也道悟无生。理可娑婆久住。未登不退。秽土难居。若契无生。极乐与娑婆不二。未假厌兹杂界。别仰净方。位处轮回。要须生彼。秽土大士所居。理解恒游莫隔。下凡未成胜观。暂止还长苦流。
凡此一节意。但随行浅深。且处分净秽而已其实不妨圣人亦生彼方。故有多许不退菩萨。而生彼国。如经说焉。
所以舍染土。不长邪瞋乐西方。邪贪不起。同时分别。慧所相应。内积三善根。外招众圣助。此方后报谢。妙刹净华迎。
舍染取净。拣择之善慧也。第六心王。与此相应。无明斯伏。贪瞋之可起更无由。故三善内积。众圣因之助。三垢消灭心意柔软。善心生焉。斯光益宁虚乎。
勿惧神鬼魔。不勤修正业。
第二疑曰。业道如秤。善恶必酬。感生已来。造恶非一如何不受。直往西方。设欲往生。岂不为障。
业道如秤。鸾大师指云。业道经考。未得此文焉。
通曰。夫造业者。苦乐之报定生。既同凡愚。久积罪因。非谬不委。
无始以来。常为凡愚。故云同也。
感今人报恶业。为断不耶。若言已断。今即无恶可除。如其未灭。受生因何不障。
三阶行者。悯然而言。受此生时。诸恶未断。由人业胜。恶不能遮。善报既终。苦果当受也。
更应示云。恶虽未断。人业胜故。不废招生。净业转强。焉能起碍。
何者三归五戒。有漏善因。倒想所牵。入母胎藏。此之劣行。恶所不遮。故得人身。罪已无力。无始正行。及今发心。誓尽苦原。当来作佛。精勤克念。愿生西方。报尽之期。慈悲善友。哀矜护念。使住正心。圣众现前。特生渴仰。乘兹胜因。往彼岂难。勿得怀疑。不修净业。
瑜伽等论说将受生时。父母不净。谓为己有。而生贪爱。于男于女。若爱若恚。以润当生。入母胎中。识羯罗灆。更相和合。故云。倒想所牵等也。胜己之私之谓克矣。
第三疑曰。准今修行。学普为宗。别念弥陀。乃成曲见。翻为障道。不免轮回。何不舍别行。以随修其普。
准集录意。彼建二法。曰普曰别。普归普信。是名普法。言法及人中。不分大小。不辨凡圣。俱信敬之也第三阶机偏见成就。偏学一二。则互憎爱。而成诽谤。故开普信普正佛法。以化第三阶也。别学别行。谓之别法。言一二两阶。如次一乘三乘之法。各别修之也。两阶根机。正见成就。更无憎爱。随修随行各有巨益。病药相当。治道无违。广如彼录说焉。
通曰。仰寻普行。为益极深。大智通贤。方能措意。力微智浅。难以辄行。大圣随机。遣修别行。称根性故。于理无伤。假别为因。修成普业。
一解八地以上诸行之中。修诸行等。为通贤所修之普行。按彼所谓普行。未必若此。故显智力微浅之人。未堪广业。可以为此中之意义也○凡此节意备。彼所立成。此宗实义矣。
第四疑曰。夫欲修道。先识苦因。寻苦之原。皆由恶业。
起恶之境。在此娑婆。不逢众圣性相之理。造诸恶业。数量无边。
一切众生。凡有二种。一者实报。二者应形。
言实报者。体唯佛性。相即普亲。由迷体故。妄生贪恚。如来藏上。横起痴心。约相虽殊。普亲无别。隔生不识。妄起爱憎。恒于佛性父母。缘行杀盗淫等。
体唯佛性。是一切法平等实性。以为众生之体本矣。楞伽及梵网等经曰。一切众生。皆是我父母等。故云相即普亲也。非理而生三毒。故有妄横言也。形异类别。是故云殊也。生生世世。互相有恩。故言无别也。体相俱失。而遂行恶。哀哉。
三乘圣众。愍念众生。应体同凡。生盲不识。遂怀轻抑。增长恶缘。
由昔不知。乃生倒想。今得启悟。对境思愆。已作恶除。当过不起。但于此方忏谢。罪尽可除。厌此欣西。岂亡怨结。
启。开也。愆。过也。对境谢罪。彼即领受。舍往他方。怨嫌益深。理应在此。先解怨也。
通曰。将寻至道。要绝苦原。息苦之因。无过断恶。造愆之境。实在娑婆。积此怨嫌。已成爱结。今日审察。倒想所缠。若欲具了众生体唯佛性。相即普亲。诸佛大悲权应。随形六道。迹示同凡。作此解心。人皆共委。如论起行。实验全无。知之非难。行者难矣。
只可想此法。仰叹非虚。已作之愆。特生重悔。当生过恶。誓不更为。专念佛名。及修诸行。回生净土。如救头然。此界沉沦。吟嗟失路。且安神极乐。果证无生。自行既成。翻归五浊。大悲化物。等济群机。
论解。则不出念自身罪恶。谈行。则一声等并皆往生。信行心具。十即十生。百即百生。故言非虚也。头然。头上火然也。吟嗟。伤叹之声也。
勿停一途。不进别径。但须运心动念。先为业对怨酬。
径。直道也。所修妙业。先绝怨结。盖拟偿其罪因也。
愿舍苦因。同生妙乐。彼皆领受。遂舍怨嫌。不可缘兹乃怀疑难。
愿生净土。横截五恶。故言舍苦因也。自业既威。亦施怨结。故俱成因。同生彼也。一味国界。何怨之有。故言遂舍。
第五疑曰。方今之际。去圣时遥。下品凡愚。正合礼忏地藏菩萨。当今有缘。理可专称。并念三宝。
依地藏十轮经。及本愿经。所有悲愿。超余大士。若未来世。有诸下贱等人或奴或婢。乃至诸不自由之人。觉知宿业。要忏悔者。志心瞻礼地藏菩萨形像。更不经三恶道苦。蒙佛付属。至阿逸多。成佛以来。六道众生。遣令度脱。若人一日称菩萨名。胜俱底劫中。称余智者德。又闻其名。一声历耳。永不经历三恶道苦。其诸分身。遍满诸界。一身度于万亿众生。令归敬三宝。永离生死。至涅槃。广如经中说焉。
弥陀净土。上行人修。第二阶根。能得生念。今既时当浊恶。性欲卑微。那得辄行上人之法。上学下法。迂会稽留。下起上修。障道受苦。法根不会。岂得成功。
迂。远也。会。合也。稽留。疑滞不通也。
通曰。仁者所言。非无教旨。习而未久。乃发斯疑。停想为通。定开近修。
何者。
一引圣教。二辨义门。
言圣教者。部类既繁。备抄难究。略陈五要。以启创闻。
抄。写录之名也。启。开也。教道之也。创。始也。
一者。大集贤护经云。佛告贤护。我涅槃后。诸弟子等。传此三昧。诸恶比丘。不能信受。傍言魔说。又告贤护。比丘行恶时。诸国相伐时。更相毁谤时。众生浊恶时有四众弟子。能传此法。利益众生。
见经第二第三卷也。
二者。药师经云。文殊菩萨。为像法众生请云。四众弟子。求往生西方不定者。念药师名。即断疑网。临命终时。八大菩萨。示往生路。
此经前后有四代译。今文唐玄奘之所译也。列八圣名。在随达多笈多。及唐义净经本。标示其名。二文大意焉。
三者。弥陀经云。他方诸佛。共赞释迦。能于五浊。说难信之法。六方诸佛。舒舌证诚。
四者。观经云。韦提希夫人。为五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众生。请生净土。又下辈三品。具造恶业。皆得往生也。
五者。无量寿经云。释迦如来。为五浊众生说法。令离五恶。除五痛。灭五烧。又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年。尔时众生。起一念信。即生彼国。
疑时浊恶。害今所修。故所引文。皆取被于浊世者也。
疑曰。所引经教。佛说不虚。未知方便之门。为当尽理之说。通曰。大人之言。必合真趣。向援经教。皆究竟门所以知之。不了之教。涅槃之会释通。净土一门。双林更无疑决。十方诸佛。舒舌印成。据斯二义。故非方便也。
一切如来。三业清净。诸佛所言。无复有异。故皆合真。依像法决疑经。佛告大众。我将涅槃。若有疑者可速问之。常施菩萨问种种事。于净土一门也。菩萨不问。则佛亦不决焉。其说丁宁。盖无可疑也。当知决定显了之说焉。小经云。六方诸佛。证诚称赞经言十方。开合之意耳。
上来略引圣教。以示说因。自下粗释义门。用袪疑停。
一音演唱各解。万殊无不并契。地藏弘愿。恶趣救生弥陀大悲。十念济物。不求净土。恐落三涂。念地藏名。苦苦望救。
维摩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故曰一音各解。万机差殊。一雨冥润。故云万殊并契。弥陀本愿。誓度娑婆。地藏弘愿。意本恶趣。若乖本意。焉得解脱。
今劝专心念佛。誓往西方。大命将终。诸佛来应。既生净国。永绝三涂。苦事不经。无劳请救也。
大本曰。大命将终。解有二义。义寂云。死生。为大命。穷通。为小命。憬奥云。命是天地寿三大中之一。故云大。
三阶宗要。约时机说。千五百年后。不修净业。设有修者。众行具成。即第二阶。非下凡业也。今观此意。说上行人。三辈之中。独明上中生人也。
按彼宗意。分别三时。自有异说。今从一说。故云千五百也。三福九品等。谓之众行也。据今宗而辨之彼之所谓上行。即三中之二类生也。
净土之法。定散俱通。作业浅深。同生极乐。
出家清众。在俗尊贤。屏虑幽居。恬神息乱。能修观业。定善往生。
越世欲染。故曰清众也。尊贤名德。十住论云。生佛法中。名为贵族。好家中生。
志绝荣华。公私事外。不贪俗务。问道勤修。能具三福散因。定生彼国。家资匮乏。事务牵缠。一行能随。亦生宝界。
匮。亦乏也。牵缠。皆曰缚也。
今生作罪。乃至阐提。大命将终。苦具来逼。忽逢善友。教念佛名。恶相既除。即生妙刹。
此一节忽述观经下三品意也。
大乘善根。下至从生无过。上至回向终心。约作业浅深。分为上辈三品。小乘之根。初从善趣。上至世第一法。分为中辈三生。大小乘根机。约过轻重。分为下辈三位。
简下三恶。故言善根。初一之至字。恐是衍文。或当改作从也。准经至彼。始得初地。及初果等。所以此取齐回向终。及世第一以下也○按判三辈机。诸师异解。广如群疑论等说焉。
此即行道浅深。造恶重轻。俱发菩提。愿生净土。随业多小。皆得往生。
不可偏执一隅。谤疑净业。
又言今时浊恶。不合念佛愿生西方者。此非博见。
大无量寿经云。经道灭尽。佛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年。尔时众生闻名生信。皆生彼国。
经文但云闻经意。名经之所诠。而一部之宗致。故云闻名也。黑谷判曰。特留念佛。即斯谓也。或谓经名亦得焉。
义云。如来说教。润益有时。末法万年。余经悉灭。弥陀一教。利物偏增。大圣特留百岁。
判法灭时。诸师解异。道绰善导。净影义寂。及法位等皆同。今说如憬兴者。依法住记。指于增劫七万岁后。各据一义。并不相违。二家释义。出在群疑论矣。
时经末法。满一万年。一切诸经。并从灭没。释迦恩重留教百年。尔时修因。上生妙土。何为预判。不令愿生。
设疑万年后。而尚未足许。何预判之。为不愿时哉。
详此经文。足除忧悔。勿怀管见。不达通经。
晋王献之传曰。管中窥豹。时见一班。通经。众机通信之经。
第十二依摄大乘论。会释别时义者。论云。唯由发愿。即得往生安乐者。是别时意。
此论本末。译有四代。今文相似隋唐二论。陈隋二论。名别时意。唐论之中。加一趣字。魏论名曰时节意趣。世亲摄论云。言说与意。时分有异。为别时矣。
疑曰。准依摄论。判作别时。今教念佛。如何即往。
即言一节之骨子也。
通曰。今依摄论。判释别时。与净土门。一无差殊。
何者。
由但发愿。未可即生。依愿念佛。乃成净业。愿行前后。故说别时。非谓念佛不即生也。
上古硕德。盛通此义。盖自损损他。而害于时也。群疑论云。自摄论至此百有余年。诸德咸见此论文。不修西方净业矣。
第十三会。释法华经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文出于方便品也。
疑曰。散心一称佛。佛果未即成。一生念佛名。何生净国。
通曰。散称成佛道。道是因不虚。念佛生净土。报尽生非谬。
既植佛种。当生果也。方行正业。乘愿得生。佛因不朽。净业足成。岂虚谬乎。
第十四。略明作业方轨。
疑曰。宗明念佛。作往生因。未知心虑。作何等解。念佛方轨。其状若为。
通曰。却寻无际。数劫施旋。设使修因。多虚少实。但求名利。妄计我人。广作善缘。不为正理。沉沦恶趣。受苦无穷。
圣主弥陀。流名摄化。果成为佛。十劫已经。我等愚痴。唯贪造恶。虽学佛法。现世求名。自是非他。恒生慠慢。追求衣食。日夜劳勤。设有余功。用随恶傥。
造恶难舍。如吝惜物。故曰贪也。慠与傲同。慢也。
若也不逢善友。净土岂闻。一旦无常。还归恶道。今逢大善知识。共我有缘。教我思维。舍诸恶行。得闻阿弥陀佛。本愿慈悲。
老少男女。能说此法。谓之善知识也。令人出离。大哉德也。
十劫已来。恒流正法。我由障故。今日始闻。五内悲伤。特生耻恨。瞋起贪行痴生。
五内。五情也。一曰五脏也。文选云。辕马悲且鸣。哀郁伤五内。
但修四修。以为正业。
俱舍及摄论。并明四修。是虽圣道修行相貌。而净教中。此业亦要。故善导等。同劝进焉。随义转用而已。
一者。长时修。首从初发心。乃至菩提。恒作净因。终无退转。
二者。若恭敬修。此复有五。一恭敬有缘圣人。谓行住坐卧。不背西方。涕唾便利。不向西方也。二敬有缘像教。谓造西方弥陀像变。不能广作。但作一佛二菩萨。亦得。教者。弥陀经等。五色袋盛。自读教他。此之经像。安置室中。六时礼忏。华香供养。特生尊重。三者。敬有缘善知识。谓宣净土教者。若千由旬。十由旬以来。并须敬重。亲近供养。别学之者。总起敬心。与己不同。但知深敬也。若生轻慢。得罪无穷。故须总敬。即除行障。四敬同缘伴。谓同修业者。自虽障重独业不成。要藉良朋。方能作行。扶危救厄。助力相资。同伴善缘。深相保重。五敬三宝。同体别相。并合深敬。不能具录。为浅行者。不果依修。住持三宝者。与今浅识人。作大因缘。今粗料简。言佛宝者。谓雕檀绣绮。素质金容。镂玉图缯。磨石削土。此之灵像。特可尊奉。暂尔观形。罪消增福。若生少慢。长恶善亡。但想尊容。当见真佛。言法宝者。三乘教旨。法界所流。名句所诠。能生解缘。故须珍仰。以发慧基。抄写尊经。恒安净室。箱函盛贮。并合严敬。读诵之时。身手清洁。言僧宝者。圣僧菩萨。破戒之流。等心起敬。勿生慢想。
有缘圣人。净土圣众也。往生礼赞曰。恭敬礼拜彼佛。及彼一切圣众等矣。造像变者。通雕尽依正二报也。异学异见之徒。动妨行者。若慢若诤。实为障缘。吾高祖制曰。诤论之场。诸烦恼竞起。智者去之百由旬矣。可不慎乎。檀。栴檀也。绮。绸绫也。拜像尊而作真佛想。故曰当见等也。或可由想形像。而终感真佛也。经佛身观。以次像观者。可复思焉。法界所流等。者梁摄论云。无分别智。真如所流。因斯智流。分别后得。所生大悲。因此大悲。安立正法。此之法是大悲所流矣。圣僧即名二乘。本业经曰。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故云等敬也。
三者。无间修。谓常念佛。作往生心。于一切时。心恒想巧。譬若有人被他抄掠。身为下贱。备受艰辛。忽思父母。欲走归国。行装未办。犹在他乡。日夜思惟。苦不堪忍。无时暂舍。不念爷娘。为计既成。便归得达。亲近父母。纵任欢娱。行者亦然。往因烦恼。坏乱善心。福智珍财。并皆散失。久流生死。制不自由。恒与魔王。而作仆使。驱驰六道。苦切身心。今遇善缘。忽闻弥陀慈父。不违弘愿。济拔群生。日夜惊忙。发心愿往。所以精勤不倦。当念佛恩。报尽为期。心恒计念。
元晓师云。心是业主。受生之本。心若西逝。业亦随之。法鼓经云。但知彼方有佛。作往生意。亦得往生。故劝使想巧也。
四者。无余修。谓专求极乐。礼念弥陀。但诸余业行。不令杂起。所作之业。日别须修。念佛读经。不留余课耳。
念佛通观及称也○宗明五行。何局二种也。谓念佛本愿。正定之业。五中为要。经能诠之。故兼读焉。广略得中。便于正行也。
夫以生居像季。去圣斯遥。道预三乘。无方契悟。人天两位。躁动不安。智博情弘。能堪久处。若也识痴行浅。恐溺幽涂。
大集月藏分云。我正法住五百年。像法住千年。依鲁春秋。当周匡王班。四年壬子。佛般涅槃。从彼壬子。凡历一千二百四十有余年。今师传法。故云生居像季等也。躁。动也。
必须远迹娑婆。栖神净域。
仰愿同缘正事。敬发身心。依此一宗。定为拒割。
幸勿萦心世利。牢惧非常。声追安远之风。奚殊电影。德过肇生之节。讵谢干城。
智论曰。日初出时。在大海边。见城门楼橹宫殿。行人出入。日转高转灭。可眼视见而无有实。名乾闼婆城。道安慧远。同世于晋朝。名流于四方。僧肇道生。师事于罗什。德溢乎海内。一旦魂断。事等幻梦矣。
三空九断之文。理幽言博。十地五修之教。义奥词繁。功非一篑之能。业成数载之虑。岂刹那之分。念积尘沙。方宣九有之奇。心恒造境。境述二无之妙。识恋邪魔。将崇达妄之由。生期分促。待植会真之智。死路非运。
人法俱空。谓之三空。九无得之道断九惑。是为九断。五重唯识。名曰五修。或般若禅。摄为五度者是也。篑。土笼也。书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九有。九有情居。如俱舍论说焉。心如工画师。能造种种境。识如飏野马。常逐彼彼妄。故曰。造境恋邪也○凡此一节。显秽土行难成。欲使人舍圣道而归净土也。
未若屏虑持斋。息多闻之广业。安神慧浦。兴少学之军修。
慧浦。念佛之行也。观称虽异。而慧为基。浦。水濵也。遗教经。智慧水。即其义也。军。当改作单也。
运竭秽方。涉遥邦之上苑。灵居净国。托妙质于金台。同至道于慈颜。折疑何停。感悲音于圣德。解证无生。弘益滋繁。可略云尔。粗陈蠡酌。以简良水。
过十万亿土。有七宝树林。故云遥邦上苑。虚无之身。无极之体。故云妙质也。至道名所证理。分得果德。是云同慈颜也。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说甚深法。故云感等也。滋繁。言多也。文选云。以蠡测海。
起行全功。莫能府就也。
府与俯同。礼记云。过之者。俯而就之。不至焉者。跂而及之。
西方要决释难通规。
首题称云释疑。言之左右焉耳。
西方要决科注卷下(终)
大唐大慈恩寺上座唯识基法师真像
太宗皇帝御制赞曰。
巨哉哲仁 迥然出群 疏造百本 才过万人
妙闲性相 理契天亲 口翻四辩 词发大云
昂昂藏藏 法中之王 面舒满月 双眸电光
昏衢丽日 苦海津梁 聊申赞叹 孰能宣扬
No. 1145-A (附)辨西方要决真伪造疑
南都药师寺留学传法相宗沙门释基辨撰
今将辨此书造主真伪大分三门初举古疑二举他判三今正判定。
初举古疑者古来有三家疑初家疑者昔日仁和寺南岳坊有济暹僧都于此要决立五个疑一云此书判往生难易违上生经疏故彼疏中云天宫有十易生净土有七难生且劝内院曰但业行浅缺愿生西方万一不生恐成自误故当己行应修此业一师所释何其如此故此书非基师造也二云此书中有本觉圆明之言乖始觉菩提之义三云有同归一实之言不类三乘真实之旨四云判都率退不与自作疏差异彼疏曰若生外院虽下下品任运后时还成不退今何违乎五云定来迎有无背上生经文经曰时弥勒菩萨放眉间白毫光来迎此人今无接引者岂非乖异乎以有此等乖异为非基师造也(已上南岳僧都五疑) 第二家疑者近来有疑云许凡夫往生及引旧译而不依新翻是以为疑 第三家疑云此中有三身不异之言不似相家之所谈上来举古疑己。
大文第二举他判释者近代有通南岳师初疑云如来设教随机万差人师演教亦随宜示随入一门并归一理此书所述意在兹也通赞中亦举十胜专劝净土各随一趣并不相违 又通第二疑云准唯识论清净法界非漏随增性净圆明虽有客尘而本性净故曰真体障亡此性本有二身觉悟平等自性具无量德离诸戏论故曰本觉圆明或可法尔无漏本有种子名为本觉此乃今师自释楞伽之文而存二义也 又通第三难云约不定姓会三归一名同归一实也是故不出三乘真实之旨法华玄赞此说一乘故义贯通(云云) 又通第四疑云此是释外院中亦有不退者然多有退而今不退盖就多分而言 又通第五疑云弥勒无本愿来迎相亦劣也故且属无焉(已上通南岳五疑已) 又次通第二家难云彼家说身土有三一唯报二唯变化三通报化疑者何执一概若滞唯报义释则唯以自力判凡本愿力之所牵位该于上下五乘齐入本愿所摄唯识之所不判性相之所未摄也况文中曰生化土见化佛何其暗乎又引唯旧译为难观经等释宗义也 又通第三家三身不异之难云非是言相即唯是摄相归性而已故玄赞曰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推功归本即法身也(已上近来通释也)。
大文第三今正判定者南岳僧都初以都史西方往生难易为疑近代通释以随机万差人师演教亦随今详曰近代通释理实虽尔意味未明复引通赞兴福寺永超传灯录中评云或伪造是故南京学徒以通赞不为正今此要决永超录中云基师造又藏俊注进录为基撰自昔至今兴福寺学侣日别回转读诵六经十一论及基师所撰章疏等其中有西方要决无通赞疏由是应知此是要决基师真造近代以通赞为通释为谬今正举证以随机义判定上生经中说生彼人疏释云略有三人一者菩萨行法不厌生死受生死苦行利乐故乐生天者托胜所依修妙行故于一切生受尊贵故处劣自体行不圆故生天得见慈氏佛故不同二乘厌生死苦恐天放逸不乐生也二者爱敬无上菩提心者乐修胜行求大菩提于弥勒前闻大法故不乐大乘希小果者随受生处欣涅槃故三者欲为弥勒作弟子者愿于恶界为作善利苦有情所希行救济不愿净土作余佛弟子彼无苦有情可行济度无苦可厌欣心不深故(已上疏文)由是应知都史往生唯菩萨机为此所被非被声闻缘觉二乘之机都史内院慈尊说法会座说唯天子听闻而不说声闻众听闻也西方净土不尔阿弥陀经说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又观经中说中三品往生得益以阿罗汉须陀洹果又无量寿经说声闻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挍知其数者不取正觉之愿由是应知西方往生所被尽一切机所以何者厌离秽土之心即是二乘之心非厌离秽土心至极则不可言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意乐增长若此意乐非极增长则非真实乘佛愿力二乘厌离之心是虽下劣今以劣心却发至心信乐乘佛愿故下劣心转为成广大转之因如损力益能转又都史往生之心若于下地发粗苦障厌离则生上界不能生都史天依弥勒之弟子是故经说不求断结修十善法不厌生死乐生天者疏释诫勿作六行观故知都史往生所被之机唯菩萨也。
又说往生难易亦对被机不同上生疏中行六事法为上品行生疏主释经意言六事法者一精勤修福敬恩悲田中所作业等二威仪不缺坚守诸戒行自住轨则等三拂塔涂地修饰道场正理制多等四香华供养四事供济等五凡夫行三昧闻思等定圣人入正定随所得禅或凡夫所行三昧非六行定六行定者必上生故深住闻思亦名三昧六读诵经典演说修习十善法行等且举偏胜易行上首有此六事其中一一具摄众业若具修六或能修五上上品生若修三四上中品生若修一二上下品生次中三品行生者四众八部先不犯戒亦不造恶罪轻微者闻名心喜语发恭敬身礼拜者此中具三业者中上品生唯具二业中中品生若唯一业中下品生复次下三品行生者虽有十行摄为六行一忏悔二造像三供养四礼拜五系念六一称名也此中具六者下上品生唯有初四无五六二下中品生但有初三无四五六下下品生或六中随行一发愿见慈氏尊或生外院得不退亦是下下品摄设不发愿故虽不生天是即三会得脱之人具如上生经疏如是诸行从观经说极造恶者临命终时善友力故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灭罪往生而见则都史九品行共皆难行虽然一一诸行皆是平生散心所行从临命终至心信乐难起见之亦以为易又西方往生虽至心信乐难起对厌离秽土心极增长之机根则至心信乐增长故但以称名十声往生故为极易又菩萨机者生天作利乐行此人若生西方乐处故不可行纵虽还来秽国应度人天非上品上生人不能速为济度行其余往生已后历劫得欢喜地已应作事也故以对菩萨机甚为难行以都史往生为易往不违意乐故故知上生疏对唯菩萨机说易今此要决对厌离秽土之机说西方易往于理全无相违又上生疏中论都史西方往生难易说西方有七难生都史有十易生且劝唯菩萨机非被诸机故疏结文云处秽方而修净行寔圣者之利他居净土严净国非上士之弘济等(云云)又说业行浅缺万一不生若缺至心信乐则万一不生故是故以此等文不可为疑也我慈恩基法师是大乘菩萨对彼彼机为令得益作此二书以一概执见不应起疑也如唯识疏以唯识说中道对法疏以大乘蕴处界说中道心经幽赞以空说中道等对机所说虽异令悟入离言法性同一咸味全无差异。
次以本觉圆明之言为疑近代通释有二义初以清净法界会之云名本觉不应道理上句云真如体净是清净法界以是复云本觉有重言失设救言真如体净为本净涅槃本觉圆明为佛所证真净法界受用变化平等所依不应道理圆明言以离戏论释其理未明本净涅槃亦离戏论故此亦重言故初释难用次以本有无漏种释此为??当虽然释义未明今助释言本谓本有觉谓正智以四智心品为体唯识论十说四智心品本有能生种子所生得故今以四智名为本觉四智圆明即佛果显现也上句以净法界云真如体净次句以四智现云本觉圆明如对法抄归敬颂云稽首圆明本性寂圆明言显四智本性寂言彰净法界离净法界四智心品无佛果显现相故具如佛地论说。
复次以云同归一实为疑近来通释以一乘为一实非我宗意我宗说一实言谓废诠谈旨一实如即是清净法界之名了义灯等说如来设教体一真如等与今意同。
复次以都史退不退为疑近来通释约多分有退虽有道理未明了也今详曰上生疏云若生外众虽下下品任运后时还成不退佛号慈氏善自长故(云云)此中既云后时还成是有退证也前时无退以何云后时还成复置还言显虽有退由慈氏加被力还得不退成谓得也又西方净土往生已后一向无有退校对此异今此要决云天上有退西方无退况云多不免退既云多分显少分有不退故二文全无违。
复次就来迎有无为疑近代通释以胜劣辨为不??当今详云上生经中说三种行生相其行生相总别难分故疏主分九品明行生别其中于下品上生行唯说慈氏来迎之相余八品行生不说之也西方净土来迎中品下生虽不说引接其余八品皆悉说之下品下生说见金莲华亦是来接之相今此要决约九品往生中多分说来迎云若生净国圣众来迎又约上中六品及下下品外院生者无来接相云舍命生天无人接引少在属无故(已上南岳房五疑判释已)。
次判第二家疑者就此书中许凡夫往生及引旧译不引新翻而为疑难近来通释明由本愿力五乘齐入故凡夫生报土之义而言本愿所摄唯识之所不判性相所不摄也又此书中言生化土见化佛故举我宗三义以通报化义会之云疑者何暗乎今详曰此会释未明了我宗判安养报化有三义一唯报二唯化三通报化海住山上人由第三义判定为正至今南京相宗学徒依用此义今采其要辨之谓若唯报非化报土地上萨埵所见非凡所及是圣教说若凡夫乘愿力云自生初生报土见报佛则阿弥陀佛现化身化土一向无用若化身土无用是佛本愿则应非三身圆满之佛故唯报义不成又若唯化非报则余佛亦令凡夫生化土有何差别得称弥陀超世别愿乎故唯化义不成是故以言通报化为正云何得通谓总明化土有二一长时变二暂时变西方净土通化者长时变化即报土现化故离报无化是亦酬本愿力长时化故若归性言化即报土是超余佛故云超世别愿也然今此要决云生化土见化佛复云求见化身遂感弥陀化主降念相迎等者是即约下三品以作此言说遣化佛化观音化势至至行者前故唯识佛地等论说变化身还依变化土故离土有身无其处故今且约下三品得益云生化土见化佛等此是虽化佛愿所酬与余佛不共理无相违。
问若尔何故此要决文云化主提携得无生忍耶答无生忍者上三品益故此违如何。
答无生忍言有二相宗常途所谈一约八地上言二约初地已上言上三品中所说无生忍八地上下三品所说初地已上下品上生中既说得入初地故此要决以得入初地云得无生忍理全无违又于不引新翻说西方往生专在旧经故唯引旧经以释成也。
问若尔上生经亦旧译何故交释新翻耶。
答上生经疏释成经故新旧交引今此要决唯立理成非释成经故唯引旧经理无相违。
问近代通释所言本愿所摄唯识之所不判性相之所不摄者其理成耶。
答世亲菩萨安立一切法唯识变深密等经说诸法唯识故此中摄有无漏一切法尽具明如二十唯识疏等谓佛本愿是佛识上所变是为增上缘故念佛行者自意识上往生心相变现云何云非唯识之所判若强云佛愿非唯识所变则应固执实有佛心何有固执又佛本愿云性相之所未摄则离性相有何所论不论则已假尔起言性相义成又若弥陀超世别愿不可思议非言论所及故云性相未判则是即一法界我宗所言废诠谈旨一实如也真待俗立若依诠门是犹性相若废诠门既云废诠彰谈其旨何本之有何愿之有强褒称之名为本愿若别有一固本愿现前立少物谓是本愿力以有所得故非实佛本愿可谓小乘唯安立见非大乘见故云性相未摄乃是妄判。
复次第三家以三身不异言为疑近代以摄相归性会释今谓未尽如成唯识十说法身有三种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变化身如是三身共为法身皆是无上寂默法之所庄严故不可分离此即我宗所立三身故云三身不异理全无违。
或问此书笔挌不似唯识疏等故犹有疑如之何答慈恩章疏笔挌非一疏主自挍正已笔挌相同三十二十唯识疏义林章等是也或有未挍如对法抄六已下或有但师谈门人书记如胜鬘经疏等此书亦恐出门人手所谈文理全疏主意必以已挍章疏笔挌不可为疑也。
上来所辨定有错谬为令众生起厌秽土乐欲净土之胜解不顾拙智聊书记竟。
愿以微少功 普施一切生 增长厌秽志
乘佛愿生彼
辨西方要决真伪造疑(尾)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