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50|回復: 1
|
[聖嚴法師]
[惟贤法师]法华经要义第三章《法华经》正文的要义
[複製鏈接]
|
|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惟贤法师]法华经要义 第三章《法华经》正文的要义
第三章《法华经》正文的要义
一、序品和方便品略解
本经从序分到正宗分,最后是流通分。根据经文,以提要的方式来讲解其中重要的意趣,希望能给大家读诵经文和理解义理并依之思维、作意、行持带来帮助。我在这里先把序品、方便品讲一下,以后再选择重要内容讲。
佛放光现瑞
根据序品中的内容介绍,在法华会上,来闻法的很多,有诸大比丘、阿罗汉、诸大菩萨、国王宰官、天龙八部等。佛在说法以前入定放光,光明遍照东方八万四千世界,普佛世界出现动、涌、震、击、吼、爆六种震动,现出神变瑞相。这时弥勒菩萨看到这个瑞相。其实他未尝不知道佛放光现瑞的意义,但是他要表示疑惑,代表大家的心表示疑惑,他就请问文殊菩萨,佛今天为什么放光现瑞?文殊菩萨智慧很高,就答复:“佛放光现瑞这个不可思议的境界,代表佛将要开示实相之法、微妙甚深之法。”
佛从定起以后进入方便品,就告诉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一切法中实有难得的希有之法、诸法实相“十如”,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舍利弗很向往这甚深的大乘佛法,一再启请,而佛则一再制止他。他就问佛是什么因缘,佛当时就说:“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诸增上慢者,闻必不敬信。”你不了解,就暂时停止启请吧,这个第一方便、甚深微妙之法,世间人听了会感到惊异,增上慢者闻后必定不信。最后三请才说《法华经》。
增上慢与五千人退席
什么叫增上慢呢?我们晓得贡高我慢有七种,所谓七慢。一、慢,二、过慢,三、慢过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在《五蕴论》中对这七慢解释说:“云何慢?谓于劣计己胜,或于等计己等,心高举为性。云何过慢?谓于等计己胜,或于胜计己等,心高举为性。云何慢过慢?谓于胜计己胜,心高举为性。云何我慢?谓于五取蕴,随观为我或为我所,心高举为性。云何增上慢?谓于未得增上殊胜所证法中,谓我已得,心高举为性。云何卑慢?谓于多分殊胜计己少分,下劣心高举为性。云何邪慢?谓实无德计己有德,心高举为性。”这七慢都是我们学佛的障碍。
增上慢,就是未知言知、未得言得、未证言证。本来不知道,他说他知道,本来没得到,他偏偏说得到了,本来没有证到,他偏说他证到了,这种人是有的,还未必在少数。当时在会场中有这么一部分人,留恋于小果阿罗汉或者还没有证到阿罗汉的有学、无学圣者(前三果为有学,四果阿罗汉叫无学),他认为他所证有余依、无余依涅槃是长久的、圆满的,不需要再进步了:我已经证得无上菩提,证得妙果了,不需要再进步,还有什么实相无相之法呢?因为佛所讲的究竟甚深微妙之法,不是这些人可以了解的。这些都是增上慢者。
在座的各位不要学增上慢“未知言知,未得言得,未证言证”。你们要老老实实,知就知,得就得,证就证;未知就不要言知,未得就不要言得,未证就不要言证。这种增上慢,障碍上进,很可怕。我们要虚心地学习佛法,不要被慢心所迷惑,孔子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佛讲《法华经》的本意是希望他们(只管自己修行,不管世人者)由小转大,由权归实。但这部分人坚持自己的错误,认为自己不得了。所以这种增上慢者他一定不会相信佛陀所说的甚深微妙法了。
舍利弗在会上再三启请,希望佛讲“实相无相之法”。佛将要说但还没说的时候,会中四众弟子(包括有学无学)中就有五千人退席了。当时他们默不作声,向佛顶礼而退。五千人退席!佛很慈悲,晓得他们无根机,并未呵斥,也没有阻挡。退了就算了,时机还没到,就容忍他们退席。
佛出世因缘
接着佛就开始说诸佛出世的这么一大事因缘。这段文念给大家听,佛说:
“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佛出现于世都是为了大事因缘。)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为说明道理提出一种反问,为什么佛出世是为一大事因缘?这个诸佛就是十方诸佛,东南西北中上下十方,过去、现在、未来,都包括在内,所以佛佛同心,佛佛同道。)
“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佛出世的一个中心目标就是使众生成佛,使众生悟得诸法实相,由权到实。说权教无疑要归于实教。五乘中之人天乘,是根据人天的根机而说;声闻乘,指闻佛音声,能够认识有漏是苦,从而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从这方面说;缘觉乘是中根、中乘,他能自悟,悟得缘起法,因缘而生、因缘而灭之法,所以说缘生法是中乘根机;菩萨乘是发了菩提心的,要度众生,发愿度众生,要成佛,是大乘根机,所以要说菩萨乘的法,诸如四无量心、四摄六度,从空说有、从有说空、说相说性这些。
以上从人天乘到菩萨乘都是根机的问题。因机施教,应病与药,这些都是权法,权巧方便,但最后由权入实,使之都能归于实,归于“一佛乘”。就像《法华经》里的那首偈子言: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无二亦无三,
除佛方便说。
二乘、三乘都是方便之说、权巧之说,实际上只有一个佛乘。一切众生在菩萨行的引导下,终归都要成佛。
开、示、悟、入佛知见
佛出现于世说法度众生,“开、示、悟、入”,即开发他的知见、深切显示这个真理、使他悟入这个真理、悟后能够证入这个真理。“开”者,开发之意,即破除众生无明,开显如来藏,以见实相之理。“示”者,显示之意,即惑障既除,则知见体显、法界众德显示分明。“悟”者,觉悟之意,即障除体显后,事理融通更无二趣。“入”者,证入之意,即事理既已圆融,则可自在无碍、任运流入萨婆多海。佛出世就为了度众生,令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天台宗以“开示悟入”四字来表示行者达到佛知见的深浅程度,在以“四一”(教、行、人、理)解释法华一乘时,即以“开示悟入”开显理一。若就四智而言,则以道慧、道种慧、一切智、一切种智等四智次第配于开、示、悟、入。
知见是什么?指依自己之思虑分别而立的见解。与智慧有别,智慧是般若的无分别智,为离思虑分别的心识。惟作佛知见、知见波罗蜜时,则知见与智慧同义。
佛知见是什么知见呢?即了知照见诸法实相理的佛智慧,是为二智中一切种智之用,故就智体而言知。佛知见就是一种真心,微妙真心、真如、法性、空性,这叫作如来藏,或者叫涅槃妙心。很多名词嘛!空性、法性、真心、一真法界、涅槃妙心、如来藏、一乘实相或者叫金刚戒体,在禅宗来讲或者叫“本来面目”。参禅就是要使你认识本来面目、妙明真心、诸法实相。
什么是三身四智
为什么佛出现于世间呢?就是为了“开、示、悟、入”这个因缘,使众生能够由迷知返、返妄归真,彻底解决生死轮回的问题。断烦恼证入涅槃,断无明证入菩提,消除烦恼、所知二障恢复三身四智。
三身就是法身、报身、化身;四智就是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这是唯识法的分析,道理一样。大圆镜智就是妙明真心、真如心。所以说佛教是个平等的宗教,不是要你学佛后成为佛陀的奴隶或儿子,我们把释迦牟尼佛当成老师,他引导我们走正道,走成佛之道。在真如性海里,佛陀与众生是没有差别的,甚而是一体的两个方面。佛陀不会发怒,见你没信他,他就惩罚你,不会的。他只会以悲悯心对你说,你的苦痛要这样解决,因为佛陀是过来人,他的经验丰富,像慈父一样地关照我们。他不会因为你不敬重他而远离你,他永远和你在一起。佛陀从不舍弃任何人,我们不管是什么地位,佛都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我们。在佛的眼里,我们都有很大的潜力,只要我们努力,都可以成佛作祖。佛陀的目的是要教导我们一种彻底自由解脱的方法。
二十五圆通
《楞严经》里开显了二十五圆通,有二十五个菩萨证得圆通。圆通就是证得佛的境界,就是以各种方式、各种方法开悟后证得的理事圆通境界。观自在菩萨是耳根圆通,大势至菩萨是念佛圆通……共有六尘、六根、六识、七大等二十五圆通。楞严会上二十五圣之中,以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为最上,故称为圆通尊、圆通大士。我们从种种修行方法都可以证入圆通。“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条条大路通长安。诸佛出现世间也是这样子的,归于一乘,证得佛果。这是所说佛出世的因缘,为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佛说到这里以后,有一部分小乘根机人,就是以富楼那(他是说法第一)为首的五百弟子,当然舍利佛也在内,有所开解。有所开解就是说得到真正知见。在开解之后,就痛悔过去不认识大法,不晓得一乘实相。佛在这种情况下,就为以富楼那为首的五百弟子“授记”,就是预言弟子将来成佛,以何名号、何时劫、何土、住世多久等等悬记。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世,讲经说法,利益众生,并建立佛教团体,也就是清净和合的僧团,传布佛教,利益所有的生命。所以我们要报答佛恩,努力学习佛法,护持佛教僧团,因为僧团是弘扬佛法、修持佛法、使佛法得以住持世间的专门组织机构。对于僧宝弘扬佛法的事要欢喜赞叹,要全力支持传教事业,不要为僧宝的传教事业设置障碍,否则那可是下地狱的罪过。
二、几个譬喻品略解
佛说法喜欢打譬喻
能够学习佛法的,或者一时不能学法的,包括增上慢者,如何引导他们,帮助他们了解真理,断除疑惑,最好的方式是什么?舍利弗继续代众生请问。以下就有几种譬喻,火宅四车喻、穷子得宝喻、衣里藏珠喻、药草喻、化城喻、渴者凿井喻。
前面讲过三藏十二部经命名的由来,这十二部经其中就有譬喻经,是以比喻显示法义。这个譬喻,是把道理寓于事例中,以此教育说服人。在大藏经中专门讲譬喻的经有《法喻经》、《百喻经》等。
中国过去的文学家鲁迅,称为文豪,他对于《百喻经》很感兴趣,他称赞这不单是些个很好的譬喻,而且蕴含着很深的哲理,说明佛陀的智慧很高。这是鲁迅称赞的,他还出钱委托金陵刻经处专门刻印《百喻经》赠送结缘。所以佛教传到中国以后,充实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包括文学、哲学、诗歌、绘画、雕刻,都充实了。这个譬喻很多啦,空中楼阁呀、瞎子摸象、画饼充饥呀、说食数宝,等等。你看中国文学作品里面,这些譬喻不少,都是从佛经里面吸取了丰富的营养。
空中楼阁与瞎子摸象
一个傻子,他看到那些有钱人盖起的房子,很华丽,他觉得顶层最壮观。他就努力挣钱,挣钱后他也来盖一幢高楼。他跟工匠讲:“底下这些层,你都不要建,你只是修那顶上一层就行了。”他要的是“空中楼阁”。这个匠人就笑,说:“你才傻哟,这个楼没有地基,没有一、二、三层,哪里有空中楼阁?没有基础,哪有最高一层呢?”这就是空中楼阁的譬喻,让人们知道做事要从基础做起,不能凭空想像,不去从最基本的开始实践,最终只有逗得别人耻笑。
瞎子摸象也是。说几个瞎子都不晓得象的样子。有的摸到尾巴,他说是绳子;有的摸到耳朵,他说是簸箕;有的摸到腿,他说是柱子,有的摸到身子,他就说是墙。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争论不休。结果有明眼人一看到就笑,哈哈!你们说的那个象都不是本来的象,只是你们的感觉、空想、片面认识罢了。这形容世间上那种片面认识。瞎子摸象就是从佛经中来的,还有说食数宝哇、画饼充饥呀,这些内容都是来自佛经。
佛说法,他喜欢打譬喻,说譬喻,用最简单的语言让普通的民众都能听懂深奥的佛法。在中国古文体中有“赋、比、兴”,赋就是开门见山;兴就是用其它的东西作引子,再来说这个内容;比就是譬喻。
《法华经》中有几品专门以譬喻来开显法义,下面简单讲解一下。
(一)火宅四车喻
佛为度化三种根机,为三种根机授记,就说三种譬喻。当佛说法,说到出世因缘后,就为第一批以富楼那尊者为首的五百弟子授记,使之得到开悟。接着舍利弗请问,如何消除一般人的那种疑惑,有什么很好的方式使他们免堕疑惑,纠正他们不正确的知见,佛就在《譬喻品》中说“火宅四车喻”。
就说有一个长者非常富有,财富无量,珍宝无数。他的几个儿子很顽皮,这些孩子只晓得娱乐玩耍(就像现在很多青年只晓得唱歌呀、跳舞呀、打牌呀,指这些),在家里游玩嬉戏。有一天房子失火,从四面烧起来了。长者发现起火后,急坏了,而这些孩子还在嬉戏、娱乐,浑然不觉。怎么办呢?为了使这些孩子能够逃出去,他就大声疾呼:起火了!起火了!喊他们逃出去。这些孩子说啥都不出去,他们没听到,或者根本不在意。长者很着急,深知孩子们是好玩成性,就想了个办法,骗孩子们说外面有他们最喜欢玩的羊车、鹿车、牛车。
他就喊:“宅院外边有你们最喜欢的东西玩乐哟!”“什么好玩的东西呢?”长者说:“有能让你们玩得高兴的车子,有羊拉的车、有鹿拉的车、有牛拉的车,随便你们坐,随便你们玩。好玩得很啰!”“好啊!我们去玩车车哟!”这些孩子就不在房子里面耍了,想到外面的东西多好玩呀!大家从起火的房子里一起哄就跑出来了。出来以后,这个屋子就被烧了。这些孩子就跟长者要车,结果外面哪有什么羊车、鹿车,只有高大庄严、饰满珍宝的大白牛车。长者就赐给每个孩子一辆大白牛车,孩子们高兴极了,比他们原来所希求的车好多了!经文中讲“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非本所望”。结果这些孩子就坐上大白牛车,解决了他们的危险问题。这个叫做“火宅三车喻”。
这个火宅好像我们这个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并不安稳。欲界还逃不过“成、住、坏、空”的规律啊!我们这个地球有存在的时候、有破坏的时候、有空的时候。色界、无色界相对比较安稳,是进入禅定状态(世间禅定)。那么到了最后,地球坏了,又到了空劫,根据佛经讲,那时众生由于劫浊,世界遭毁,大水从欲界天淹到初禅天,大火由初禅天烧到二禅天,大风由二禅天以上刮到无色界天。那个时候,不单地球受灾,水淹初禅、火烧二禅、风刮三禅。这就是那时的灾厄,你没有解脱的话,想躲也躲不过。
现在科学家也讲地球的寿命只有一百多亿年,还是要坏嘛,其实我们佛陀几千年前就预言了,在经里面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这说明佛的智慧很高。到劫运来的那个时候,我们这个世界一切都要毁灭掉,而且是经过灾难毁掉,可怕得很呀!所以要努力修行,才能免去这些灾难。
而现在社会上许多人还要贪一下权,贪一下钱,钱越多越好,权越高越好,我尽管死了,还给儿孙挣钱,买高楼大厦,置田园舍宅。穷的时候想到能吃一顿饱饭就好了,有饭吃又想有钱就成了,有钱的人想权,还想要独览大权。有大权位又想当皇帝,享受荣华富贵,贪心没有了期。勾心斗角,杀戮无数,登上帝位以后,想永远在位,永久享受。一般老百姓呢,这样舍不得那样舍不得,到一口气上不来了,他还是舍不得,要买好棺材,要埋个好地方。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呢,“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这一切都是空啊!
佛的基本精神就是“无常故苦,苦故空,空故无我”,一切都是变化着的,变化就是苦态,我们要从中看到空性,要去掉我执,认识到这点才没有私心,才看得淡、放得下。看到世界的苦难,光知道逃跑、远离还不行,那是小乘境界,要发菩萨大悲心来救苦救难,把这个世界变成净土,像阿弥陀佛一样创建极乐世界,让所有的生命都能因为你的努力而快乐。佛教不仅仅是让你拥有智慧,还要得到快乐,而且是永恒的快乐。这个永恒的快乐就是涅槃寂静,没有生,没有死,成就永恒的生命。
历史上的秦始皇,他想万万年地控制人民,统治人民,结果没坚守几天。他在陕西那个坝子上修坟墓,占地很宽,可是结果又如何呢?还不是荒冢孤坟,草露风灯。历代帝王都是这样的,慈禧太后也是这样的。可你看现在怎么样?那些文物贩子,到处挖墓,挖得尸骨狼藉,皇家气派见不到了,陪葬品什么都偷跑了,那不也是一场空嘛!那也舍不得、这也舍不得,死后都要荣华,结果怎么样?只是白白辛苦一场,还留下个千古骂名。在佛的慧眼看来,这一切不外乎“成、住、坏、空”。整个世界,众业所成,它有毁坏的一天,有消灭的一天,而且在一场灾难之后终归消灭。所以《法华经》讲“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因此我们要猛醒啊,不要再贪着于物质的享受了,要好好修行,淡泊于物质,彻底解脱生死、出离轮回才是根本。
在这个譬喻中,长者象征佛,孩子们就如众生,几个车子,羊车就代表声闻乘、鹿车就代表缘觉乘、牛车就代表菩萨乘,大白牛车就代表佛乘。我们的佛陀希望众生都登上大白牛车,大白牛车就是佛乘。好像长者对孩子说,你们赶快上来登大白牛车,羊车、鹿车都不要登了。佛说法就是希望众生得到这么个知见,悟入实相,证得佛乘。这是佛的苦心,“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这就是“开权显实”。
这个修行次第,第一就是要有出离心,出离心是见苦谛而修道,趣向解脱;第二要发菩提心,菩提心是上求下化之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对于佛法的态度,不仅仅是我个人学习了事,还要把我们所学的、所得到的利益,让更多的人来分享。发菩提心以后,通过修行生真空见,见诸法实相,达到无上菩提,证得佛乘。所以说三乘、五乘都是一种权巧方便的法门。
(二)穷子得宝喻
有一个富豪,他的儿子小时候不听话,流亡乞讨在外。这个父亲呢是个大家,很富有,住高楼大厦,物质条件很好,但他同时也很思念儿子。他想这么多的财富,儿子在外面不回来,今后交给谁呢?他那个儿子到处流浪,到处受苦,最后乞讨到这个富宅,也就是他这个父亲的门前来了。他在门口不敢进,又不晓得富豪是他的父亲。他看到这个富豪很威严,侍卫很多,他怕。这个父亲看到儿子来了,想招呼他,结果儿子跑了,跑到另外一个地方,父亲就想办法叫人把他儿子哄回来,让他做工打扫卫生。父亲为了权巧方便,穿起烂衣服,蓬头垢面见他儿子。最后慢慢地熟了,把儿子引到身边,教他做很多事情,机缘成熟了,才正式认他做儿子,儿子才知道这是他父亲。他就把他的田园、珠宝给他的儿子。这是《信解品》中的“穷子得宝喻”。
这个譬喻中,父亲代表佛,儿子代表众生。父亲时常想念他的儿子,想把家业、珍宝给他,却找不到他。儿子在外受苦,迷迷惑惑不知家在何处,后来见了父亲又不认识还怕,不敢接近。父亲就想尽办法使他在身边,最后把珍宝交给他。这就好象佛随时随刻都在怜悯众生,思众生苦。象你母亲一样,时常思念儿子,想方设法使儿子得到珠宝、得到安乐。所以佛说法也是因机施教,应病与药,想方设法,以种种方法使得一切众生归于一乘,都能成佛。就好像这个儿子得宝一样,儿子尽管不孝,到处逃避,最后还是被父亲想些方法,给弄到身边,认识他、教育他,最后把财产交给他。这个财产就是佛的一乘、涅槃、菩提,使众生都能够证得。这就是穷子得宝喻。
(三)衣里藏珠喻
有这么一个人,随处漂泊,浪迹天涯,还爱喝酒。有天他醉了,他有个亲戚怜悯他,怕他将来受苦,趁他醉的时候就把那个珠宝给藏到身上衣服的夹层里面。醉汉醒来以后不晓得衣里有宝珠,依然自己到处漂流、受苦、受饿,到处乞食,向人要钱。在外面流浪一阵子,后来回到家乡,他那个亲戚发现他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于是很怜悯他,就告诉他,你衣襟里面本来就有如意珠,取出来之后就能丰衣足食。你自己珠子在身,却到处要钱,讨口乞化,好愚昧嘛!经过提醒以后,他才取出宝珠,马上变成了富人。这就是《五百弟子授记品》中讲到的“衣里藏珠喻”。
这个譬喻的寓意是什么呢?我们人哪,都有佛性,都有如来性,就好像一颗夜明珠藏在土里头,没有发掘出来,这个珠子就不放光。我们这个佛性也是这样子的。为什么会流转生死备受痛苦呢?就是佛性没有恢复,被埋没了,由于无明障蔽了真心,不停地起妄心。有妄心、有无明就起烦恼,有烦恼就要造业,造了业就要随业流荡,来回受苦。假若人人都能发现这个夜明珠,把这个夜明珠挖出来,我们就可以转妄为真,转众生成佛道。佛的指点就是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像这个亲戚一样,指示这个醉汉,你衣里面有珠子都不晓得,到处讨口乞化、受苦、奔波劳累。愚痴啊!就这个道理。
太虚大师有一首诗,是勉励青年们上进的,我在这里介绍一下。诗是这样的:
佛法欣闻坦荡途,
人人在握有灵珠。
四边莫触真般若,
中道何曾落有无。
“佛法欣闻坦荡途”,你得以听闻到佛法,修学佛法,就是走上了“坦荡途”。接触佛法是一个人的转折点,可以从六道升沉受苦之身转为趣向菩提之道。为什么?佛法就是要开示你悟入佛性。
“人人在握有灵珠”,每个人都有灵珠,你就要发现这个灵珠。你从皈依佛教以后要好好努力,走光明大道,开发这个灵珠,就是“闻、思、修”,由闻而思,由思而修,熏习善法种子、无漏种子,结合实践,修“戒、定、慧”。经开悟以后,你可以发现、亲证这颗灵珠。这颗灵珠是什么呢?就是般若智慧,就是缘起中道,就是开头讲的佛教宇宙观。一个是缘起,二个是性空,三个是中道。你能了解缘起、性空、中道之理呀,悟得这个真理,就可以发现灵珠,恢复佛性。
所以他最后两句是“四边莫触真般若,中道何曾落有无”你不要执着,消灭贪心,不要执着有,不要执着无,要断除常见、断见。“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这叫四边。这四边都不要执着,自然就与真如般若相应。
不要执着有,去掉常见;不要执着无,去掉断见。“有”就是一切不变,永远存在。“无”就是一切消灭了,就没有了,因果也否定了。“亦有亦无”,一方面是幻有,一方面是真空。“非有非无”,非实体有,非断灭无。这叫做“离四句、绝百非”。
这些都不要执着,见“有”不要执着有,见“空”不要执着空,你要执着有、执着空都是错的。《大般若经》的十八空、二十空,就可以体现这个意义。二十空为: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说空还要空)、大空、小空、胜义空(修胜义你不要执着胜义)、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不可得亦不可得,你不要执着这个不可得)、无性空、自性空。彻底地把私心杂念,把妄情执着扫荡干净。“万里无云万里天”,万里晴空不能容得有丝毫的云雾。把丝毫云雾都要去掉,没有一丝的云,晴晴朗朗,豁然明朗。
我们佛家人就要有这么个境界,扫荡一切妄想执着,扫荡一切私心杂念,说空不要执着空,说有不要执着有。所以太虚大师第三句“四边莫触真般若”,这就是般若智慧。这个智慧是合符中道的。一方面不能否认幻有假象、因果现象,一方面要扫除我相、法相,去除我执、法执。《金刚经》里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去我执。对一切“法”执着就是“法相”,否定一切“法”就是“断灭相”。
太虚大师这首诗就显示出这个意义。能够懂得这一点,就有般若智慧,就能发现衣里灵珠,就可以由凡夫转向圣者境界,由小乘转向佛乘。
(四)药草喻
以上讲了火宅四车喻、穷子得宝喻、衣里藏珠喻。还有两喻,一个是“药草喻”,一个是“凿井喻”。
药草生长在山间,采回来可以治病。而药草的生长必须雨露滋润。不管什么药,上品药、中品药、下品药,尊贵的药与一般的药,不经过雨露滋润都长不起来。雨露滋润以后,根据其寒、热、温、凉的药性,就可以疗治各种病。这是药草品的寓意。
佛在《药草喻品》里讲,佛法如医药,要因机施教,应病与药。各种药草离不开雨水滋润,先施雨水,再施药。这就比喻我们大医王,佛就是大医王,根据众生的根机,你的病情,应病与药。这点大家要知道,佛就是大医王,佛法就是“阿伽陀药”。什么叫阿伽陀药呢?翻译成汉语就是“无上妙药”。佛法是无上妙药,这种妙药以疗心病为主,同时又治身病。一切病都关联着心理问题。心理得治生理也得治。中医很讲究这一点嘛!外感风、寒、暑、湿,会生病;七情六欲,喜、怒、哀、惧、爱、恶、欲,也都可以引生病变。心情愉快,心情安定,在佛法熏陶之下,消灭无明、消灭业障,一切病都能好得快。你看好多念佛、学佛的人,在没有学佛、念佛以前一身都是病,而学佛以后病就慢慢好了,且容光焕发,身心轻快。
佛是大医王,药是根据不同根机施设的,所说的三乘教,对声闻就是小药草,对缘觉就是中药草,对菩萨就是上药草。佛说的法譬如大云,可以降雨、洒甘露,使药草得到雨润之后可以生长。所以要以佛为主,以法为主。佛法就是妙药。这就是“药草喻”。
《法华经》里讲,佛善知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涅槃相、常灭寂相。这几种相终归于空相。知苦、知无常、证涅槃,目的是归于空相,而空相就是诸法实相。大家学了佛就是得了佛的救治。
世间的病有风、寒、暑、湿,有受感染、有受伤的。这种病往往经过医疗都可以好,但是由于造业所感的,那就不是一般医药可以治的了。妙药难治冤业病!佛法的药就可以治疗,只要忏悔、悔过,以惭愧心、以诚恳心忏悔可以消除罪过,冤业病就可以得解。这种事从古至今很多。
另外魔鬼所缠的病也离不开佛法。有些魔鬼附身、魔鬼干扰,你能念经、持咒(持秘密咒)也可以退。所以一切病可分成外感病、内伤病、冤业病、魔鬼缠心的病。这个道理世间人是不了解的,但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了解不了解,不管你相信不相信,事实存在。这些病的治疗,不能离开佛法,依佛法来治,那就可以消除。
出离世间以后,佛说三乘,由小乘到大乘,最终归于佛乘,都离不开佛法这个药,这就是诸法实相之药。这就是“药草喻”的中心思想。
(五)凿井喻
“凿井喻”就是说人要解决饮水问题,因为煮饭要水,渴了要喝水,你要努力去解决。怎么努力?在山间、在平地开井。开井用功夫,你不要怕困难,到了一定的时间,发现湿地就一定有水,就可以得到甘泉、得到饮水。这个譬喻就说,无处不是道场、无处不是佛法、无处不是实相。
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是学参禅的,文学修养很高,他写的东西很有禅味。在唐宋八大家之中,他以气魄雄豪而著称,得益于学佛法,得益于参禅。他有一首诗是这样的:
溪声尽是广长舌,
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
他日如何举示人。
他在参禅之后写的这首诗,山河大地、一花一草、一木一石,山林青翠之色,山间流水之声,无处不是佛法,无处不映射诸法实相。“溪声尽是广长舌”,流水的声音在说法,显诸法实相。“山色无非清净身”,山光水色,青青之色,光明照射之色,都是佛的法身。就看你在日常生活中怎么了解,怎样体会。“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示人”,他说晚上我在参坐的时候,得到法味,“八万四千偈”这个境、这个意义,不能用言语表示。言语表示是有限的,离不开意识分别,而那种境界超空间、超时间、超出意识分别。所以这个怎样举出来去对别人讲呢?
一切现象都是诸法实相,就看你怎样去体会。这种体会在佛教修行方法来讲叫“持戒生定,守根护意”。这是基本修行方法。你若六根不守,你的第六意识,心猿意马、时常攀缘,内心执着于外境,为六尘境界所迷惑,你的眼界就低了,就狭窄了。假如你能守戒,守住六根,再进行修定、进行思维、进行观察,从中得出智慧,就可以了悟人生。而这种定,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都是禅,语默动静无非是禅。你能保持定的境界,不为六尘干扰,就可以认识、体证诸法实相。一切法皆是因缘生法,如梦幻泡影。能够知道这一点,不着相、不贪着、不执着追求,这个心就是超尘出俗的心,就不是与一般俗众共有的心。你随便看到什么景象都可以悟道。祖师讲,禅、开悟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平常心、正直心,不着一尘、不贪恋一法,这就是悟。
你们看丛林里斋堂门前有这么一副对联:
终日吃饭,未曾沾着一粒米
终日穿衣,未曾挂着一缕丝
一天要吃三顿饭,但实际上没吃,“未曾沾着一粒米”;穿衣御寒,但是“未曾挂着一缕丝”。什么道理呢?就说你吃饭不要执着,穿衣也不要执着,不要贪恋,少欲知足,粗衣蔬食,甘于淡泊。这中间就有道,就可以见真理。“咬得菜根香,方知道中味”,你吃着菜根、蔬菜,过淡泊生活,不争斗、不计较,就可以入道。
王安石在参访圆禅师的时候,启请开示什么是道。圆禅师就给他说,“你今天问道,我就给你指出三点来。第一点,你性情刚强,内心不平静,容易起嗔;第二点,你世缘很深(名利场中嘛,当然有世缘);第三点,你才学很高,但有时候,不顾事实,主观臆断。”禅师又说,“你这些个都是障道的,只有一点是近乎道。是哪一点呢?尽管你是个宰相,但是你学了禅,你还是有出世的胸襟,因此你来学禅,‘视名利如脱发,甘淡泊如头陀’,你对名利毕竟不象一般人那样执着。对名利象对脱下的头发一样不计较它,成败得失无动于衷,对生活很甘于淡泊。”根据王安石的传记来讲,他生活很淡泊,粗衣蔬食,这点得到圆禅师的赞扬。禅师接着说,“你只有这一点近乎道,前三点要改。”在禅师指点下,王安石很惭愧,也很有提高。
禅宗讲的道是什么?日常生活就是道。怎样开悟?你能保持正直心、平常心就可以开悟。这个正直心、平常心不容易。正直心就是佛心,“直心是道场”,平常心就是佛心,不计较不分别,平淡无奇,这就是佛家的境界。你们在座的举眼看一下世间,具足这种心的有几个?沧海之一粟!我们在座的可能在走这条道路,但是不是真正具足这种心?看得淡、放得下,能够过淡泊生活?你在生活中、各种境界中都能保持宁静的心、都能与佛意相合吗?这点自己去检查。
以上讲的是“凿井喻”及引申出来的内容。
三、提婆达多品略解
这一品是有关佛对提婆达多和龙女授记的情况。
残暴的提婆达多也能成佛
关于提婆达多的历史,学佛的人一般都知道。提婆达多与佛是堂兄弟,长得也庄严、聪明,看起来也很有根性。但这个人由于宿世之中,对所修法门不能达到彻底究竟的境界,也就是说走入邪道,所以在这一生中,虽然是佛的堂兄弟,但依然是走到了对立面上,他自立僧团,跟佛对着干,这里面有宿世因缘。
提婆达多的护法是阿奢世,这个名字意译为“未生怨”,就是在娘胎里就已经跟父母结下了怨恨,是摩羯陀国频婆娑罗王的太子。那时印度的相师不少,就是看相占卜的。他母亲韦提希夫人怀孕时,一个相师就说,这孩子将来必定残害父亲。后来他果然杀父即位。阿奢世护持提婆达多,正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阿奢世王对父母亲不孝道,《观无量寿经》有段记载,阿奢世王把父亲囚禁起来想篡位。他母亲韦提希夫人来劝解他也不听。母亲秘密到狱中看他父亲,去了几次,被阿奢世发现了,又把母亲囚禁起来。这个真是忤逆不孝啊!韦提希很悲哀,厌离人间,后来佛用神通跟她说法,教她发愿往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
阿奢世王为提婆达多做护法,拥护提婆达多。而提婆达多嫉妒释迦牟尼说法,内心嫉妒障碍很深。他在阿奢世王的协助下,把象灌酒,成为醉象,佛经行过这条路的时候,就把醉象放出来想伤害佛。佛以定力摄持,醉象一下变得驯服了,阴谋失败。失败以后提婆达多不甘心,又趁佛经过山下,在山上滚下大石头暗害佛。结果被护法神挡开,没有伤到。最后他不择手段,见到佛以后要当面行刺,就在行刺过程中,即身堕入地狱,在堕下的过程中喊了一声“南无佛”才晓得佛的威力:只有佛能救他,佛的大慈悲,佛的大智才能救他!他高声称念“南无佛!”
提婆达多做的这些恶行就是五逆重罪,是堕入无间地狱的因。五逆重罪有:弑父、弑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个罪造不得呀!要堕入无间地狱的。
在《法华经》这一品中,佛就说了提婆达多过去生中的一段事情。在宿世中,提婆达多是一个波斯仙人,修习仙道,神通广大。世尊在宿世中就是受波斯仙人威力的役使,当奴隶、受劳役,当时世尊是为了求得妙法,受再大的苦也不怕,但实际上他没有学到妙法,反而受波斯仙人的虐待,只干了一阵子苦活,什么收获也没有。这个求妙法的人(世尊的往世)由于慧根很深,学法精勤,在最后生中领先仙人在菩提树下证悟成道。而提婆达多就是波斯仙人转生的,在他的潜意识里,对释迦牟尼佛还很不服气,宿世的傲慢令他对佛很不恭敬,结果才做出破坏佛教僧团的五逆罪来。
尽管提婆达多犯了这么大的罪,但佛陀还是在这个法华会上,给他授记。你说佛陀伟大吗?如果我们在别人想方设法来害我的时候,甚至几次都要致我于死地的时候,你还能否对他生起慈悲心来?这就是佛陀的胸怀,心中没有善恶,他觉得每一个生命都非常可贵,他要以慈悲喜舍之心来救度这些痛苦的众生。因为凡夫在做恶的时候,他的内心被烦恼所蒙蔽,他自己——真实的清净的本性不得显发,所以他做出来的事与魔境相应,什么贪嗔痴呀,邪见啦,这是很平常的事。佛陀能理解这些受苦的众生,不但不记恨在心,反而更加关注这些痛苦的心灵,用种种方法开导,引导他们走向佛道。
佛陀不会舍弃任何人,不管你信仰其他什么教,佛陀都用慈悲的双眼关照着你,悲悯着你,他为你不明真理而伤感,他在暗中派弟子来保护你,怕你受到伤害。我们众生在佛陀的眼里,是还没有回家的孩子。不管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都是将来的法门龙象。所以佛陀慈悲地蔽护着我们。
提婆达多在堕地狱的过程中,迫切地喊了一声“南无佛”,他还有善根哪!在关键的时候,他还能回心转意。南无佛,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佛陀呀,我永远跟随你,我永远听你的教导。所谓有因必有果!提婆达多得到了佛的授记,将来也会成为佛陀。提婆达多那么大的罪恶,佛都还用慈眼看着他,不舍弃他,在地狱中给他授记。所以佛很慈悲呀,冤亲平等,无冤无亲,天堂地狱如幻如化,平等平等,很慈悲!我们也要学习佛陀的这种慈悲精神,让这个世界不再有地狱种子,让他们都能走到佛法的道路上来。
有关提婆达多的公案,《法华经》就是这么记载的。而阿奢世王转恶为善的故事在《大般涅槃经》中,记载得很详细。
虽然阿奢世王犯下了杀父、破坏佛教的五逆罪,也该当堕落地狱,但最后也是被佛摄化,在佛前忏悔了,并皈依了佛,转而成为佛教教团的大护法。佛灭度后,他全力供养了大迦叶主持的七叶窟经典结集工作。阿奢世的罪过很大,但我们的佛陀却让他从极罪之人转变为极善之人,从地狱罪人变成人间善人,这就是佛陀的智慧力量。转恶为善,转邪为正,佛法就是如此不可思议!如果世间人能够奉行佛法,这种正义的力量就更加广大,那么世界的和平就会成为现实。希望在座的居士们努力,成为今天世界和平的使者,依据佛教的度世精神,传播佛教,让世界充满希望,充满生机,充满信心,导致整个世界上和合、清净,永远不再有争斗。
八岁龙女即身成佛
至于龙女成佛也是在这一品里面。在这个讲经法会上有智慧化身的文殊菩萨、无缘大慈化身的弥勒菩萨,还有智积菩萨等等,另外还有诸阿罗汉、诸大比丘,包括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文殊菩萨与智积菩萨相见以后互相慰问,交流教化众生的事情。在这个会上有很多的大菩萨降临,有无数菩萨从大海中涌出,来参与这个讲经法会。
文殊菩萨就告诉智积菩萨,他曾经到大海龙宫,见了娑竭罗龙王。龙王有个公主,才只有八岁,可是很聪明。经上讲:“有娑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智慧利根,善知众生诸根行业,得陀罗尼,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这是介绍娑竭罗龙王的女儿,虽然只有八岁,但聪明利根,了解诸法,善知众生根机,而且深入禅定,境界很深,同时她发菩提心,要救度世界上所有的众生,由于这个原因,她要完成佛道,并最终成就佛道。
龙女“辩才无碍,慈念众生,犹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广大,慈悲仁让,志意和雅,能至菩提”。龙女的口才很好,善于用各种比喻,善巧方便地为众生说法,遇到对佛法没有正信的人,龙女无碍的辩才会使他走上佛法的道路。龙女对众生很关心,对每一个生灵就像她的孩子一样爱戴。至于龙女弘法利生的功德,是说也说不完。总之是能令众生走上菩提道,要证涅槃果。
当时智积菩萨就怀疑,哪有这种事情呢?这么小,而且是个龙女。她怎样悟得这么深,这么快就要成佛呢?他不相信。正在大家不相信,充满疑心的时候,龙女就来到了法会,向佛、向诸菩萨顶礼,而且以偈颂的形式赞叹佛,赞扬佛的功德。
在这个时候,舍利弗又怀疑,先是智积菩萨怀疑,现在舍利弗又怀疑,这么年轻,一个女娃儿才八岁,而且属于龙族,又是女身、五漏之身污染重、烦恼多,这么一个身怎样可以成佛?五漏之身是过去封建主义时期对女性歧视性的说法,认为女性因为生理或心理的因素所具有的五种烦恼。现在讲男女平等,男重女轻的思想是行不通的。舍利弗心里想的时候,龙女就知道了。就先向佛陀献上一颗宝珠,光彩四射。龙女就对舍利弗讲,“你知道吗,女身成佛比这个献宝还快呢。你在想我顷刻间献宝,但是我成佛比这个还快。”说了以后,即身忽然变成男身,女转男身,之后大家就看龙女坐在莲花宝座上成正等正觉。法华会上的大众叹为希有,都很喜欢、很赞叹。
人人都可以成佛
男的能成佛,女的也能成佛作祖,所以在座的女居士们要努力,向龙女学习。龙女成佛就是给我们一个榜样,要打破过去封建的看法,不要看不起女同胞,女同胞是半边天。在佛教里,有时女同胞还不止半边天,你们看嘛,在座的女的多还是男的多?当然是女的多。这说明女性很有善根,不要看不起女性,佛教讲的是人人平等。我们佛教徒连一个蚂蚁也不会歧视,认为它有佛性,我们讲生命的平等,何况号称万物之灵的人呢。
你们女居士要自信,不是男性才可以成佛作祖!女身可以成就佛道,你们要有这个信念。你看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化身里,有多少是女身?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女性在佛教中的重要性!
诸位女居士们,你们有福了,因为你们走入佛教,就是信仰平等互爱的宗教,你们在佛教里受到特别的尊重,因为你们也会早日成佛的。佛教教义不许歧视女性,要求我们佛教徒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众生,我们提倡平等性智的思想,不要用分别心去看待事物。
观音菩萨有两侍者,一边是善财童子,一边是龙女。“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很多人读了《华严经》都知道。善财童子参到光明山,见到了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就跟他说大悲法门。佛法修行中以大悲为体,悲悯众生,救济众生。同时在这个法华会上也有观音菩萨,龙女即身成佛就是根据《法华经》来的,观音菩萨很赞叹。龙女在向诸菩萨顶礼的时候也顶礼观音菩萨。这里就是彰显龙女的智慧与功德。
从这一个公案来看,正说明了佛法所讲的“一切众生,佛性平等”。佛在雪山修行六年,在菩提树下成道,经过四十八天的磨难,经受过魔王的干扰,终于在第四十九天中夜睹明星而成正觉。他成道以后说:奇哉!大地众生都具有佛性,只是为无明障蔽不能亲证成佛。《华严经·如来出现品》(实叉难陀译本)中原文:“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一切众生,胎、卵、湿、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等各类众生都有佛性,只是因无明、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假若他能去掉妄执,这个般若智慧就现前,诸法实相就现前。从这一点来说,佛法所讲的平等是彻底的平等,不管尊卑、贵贱、男女、老幼、出家不出家,都是平等平等的。为什么?尊重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
天女散花与不二法门
讲到这里,想到维摩诘居士和天女散花的故事。“天女散花”,中国的京剧、川剧都在演。这段公案是怎样的呢?维摩诘居士有一次出现疾病,“维摩示疾”,这个“示疾”他不是真正有疾病,他是为了说法。佛就派遣大弟子去慰问。最初就派遣证得声闻果报的十大弟子,派到这个也不去,派到那个也不去,都说维摩诘辩才无碍、智慧很高,我们辩不赢他。佛最后就想到了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就领受佛的旨意,到了维摩诘丈室去探问。两个人在谈话之中由平常生活谈到最高法门。最高法门就是不二法门,文殊菩萨就是弘扬不二法门的。
这个“不二法门”是什么呢?就是开头讲的《法华经》里那个法界观,“理事不二”。在我们佛典中,讲“不二”就是统一地观察现象,统一地观照一切。色心不二、色空不二、修证不二、依正不二……有很多“不二”,也可以叫“无二”。你不要象世间哲学一样的,什么主观、客观,理性、经验,唯心、唯物,在佛教来讲那是片面的,色心不二嘛,统一来看,色空不二就是《心经》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因缘生法的一切现象它本体就是空,也就是空性所显的这一切现象不能把它分开的呀!
了解诸法实相,你要从现象中深一步透视,深一步观察。“不二”他分不开的。什么叫“修证不二”呢?你在修行中积一分功德、修一分善,就有一分善的果报放在那里,就可以断一分无明。修与证是结合的,也是同时的,有修就有证。所以这点你们居士要注意,你不要怕没有功德,你能够行善、你能够供佛、布施,同时就有功德存在。等于净土宗讲的“念佛的人,西方极乐世界莲花就为你开,你当下越念得好,莲花当下就越长得大,光明就更大。假如你当下退堕了,你不念了,莲花当下就萎谢了、凋谢了。”当然这个念是正念,是以慈悲喜舍之精进心来念,与佛心相应,就可感果。这个就是修证不二,因果俱有。
还有“依正不二”。什么叫“依正不二”呢?依就是依报,正就是正报。“正报”是我们的“五蕴身”,“依报”就是所认识的外在境像,比如物质、享受的生活,包括山河大地、田园舍宅等都是依报,即我们认为自身所依止的。“依、正”是不能分开的。在唯识学来讲,当这个生命识投生的时候,由业种激动识种,识种激动大种(大种就是四大种子),在这个时候就显形,内变根身,外变器界。有此根身,就有此器界。也就是说有这个正报就有这个依报,不能把它分开。所以一个人的人生和际遇与他过去的因是分不开的,正报、依报是分不开的。你是什么人?你遭遇什么?你遇到什么境界?这是由因来决定的,你不能把它分开。这一点诸经论中都讲得有,唯识学中讲得尤其细致。这就是“不二”。
“二”是什么呢?是相对的;“不二”是绝对的。注意这个问题,世间上一切事物,世间上的一切学术都是相对真理。而佛法讲的真如境界,由相到性,性相不二,显示真如的本体,这就是“不二”。法门不二,实相也是不二。实相就在诸法中求,也是“不二”。这一道理比较高,这个就叫“不二法门”。我只是口头上讲,实际上要深入“不二法门”,更重要的是还要修证。我们凡夫只能说理论上有这么个见解,还说不上亲自体证。
文殊菩萨向维摩诘居士讲“不二法门”,讲到甚深微妙的时候,天空中花朵飞舞,出现天女散花。花雨缤纷,接着天女就降临了。这个时候花落到声闻身上就不掉,沾到身上,落到菩萨身上呢,就掉地了,不会沾到身上。当时舍利弗满身都是花。
这时天女来了,舍利弗就问,“你降花倒是好,那个花为什么降到菩萨身上,这就落了,降到我们身上,它就不落呢?”
天女答复他说,“并不是花不落,并不是花住你,是你在住花。”
要注意!这个很有道理的呀!因为这个声闻乘,他虽然证得了“人我空”,还没有证“法我空”,境界窄小。菩萨乘是“人我、法我二空”。证“法我空”就是不住于相。《金刚经》就是遣相破执,破除“人我执,法我执”。“并不是花不落,是你在住花,而不是花住你。”这句话含有深意。
舍利弗无言以对,便质问天女:“你既然这么有智慧,为何现女相呢?”天女马上就以神通把自己变成舍利弗,把舍利弗变成天女,然后问:“你是舍利弗还是天女?”舍利弗不知所答。这里舍利弗的境界没她高,可以说这个天女还是菩萨降世。
从这里来看佛法,就是讲众生佛性平等,不要分高低、尊卑、有势力无势力、有地位无地位、男相女相、老相幼年相、出家相未出家相、有修无修。维摩诘是居士,是未出家,但他实际是菩萨身,境界比较高的。
在家居士的责任
在家的居士学佛,修行佛法,很不容易,然而在家也有优势。我们在家的佛教徒深入生活,在工作岗位上,和上级领导,和平级的同事,和下级的朋友,要处好关系,要利用这个缘分,爱护大家,尊敬大家,给大家以欢快。这是一个在家佛教徒的责任。你做得好,别人会说佛教徒真是不错,就会跟你学习佛法。如果你做得不好,别人不会说你不好,反而会说佛教不好,对佛法的弘扬起的是反作用。
有的人一见同事,就叫别人吃素,吓得别人再也不跟佛教徒来往了。有的人以为自己学了佛,懂得了点道理,很了不起的样子,总是颐指气使地是说这说那,也会令别人起反感。他们会觉得你们佛教徒怎么总是指指点点的,叫人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行,还是不要学佛的好。你看,你处理得不好,就断了一个人的善根。其实,你和一个人交往,先要做一个好人,用自己的德行去感化你身边的人,而不是叫人吃素什么的。等你的朋友觉得你很不错啦,才知道佛教徒果然和凡夫不一样,有道德,有修养,有文化,有知识,应该跟佛教徒学习。
有的人说,传教是出家师父的事,那错了,我们每一个佛教徒、不分在家出家都是佛陀的使者。做为佛陀的使者,你就有责任传播佛法。当然这要求你首先要好好学习,不然你自己都不懂,岂不是自误误人。只有自己好好深入经藏,学习佛法,提高觉悟,增长德行,然后再通过你的言传身教,影响你身边的亲人及朋友,让他们从做一个好人开始,慢慢就可走上菩提之路。“众生无边誓愿度”,要实践还是要下功夫的。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不懂的教理问题,千万不能乱说,要虚心请教善知识,再消化吸收,慢慢就可开启智慧。
所以,做为一个佛教徒,要爱护你身边所有的人,时时刻刻帮助他们,给大家以心理上的支持与鼓励,给大家以方便。但要做到有原则,有信心,有能力,最终引导他学佛。这是一个在家居士的责任。
四、安乐行品略解
下面讲“安乐行品”中的“四安乐行”。众生在火宅中、在天灾人祸中、在人为的斗争中,并不安乐。佛先讲了“三界如火宅”,在“安乐行品”中就指示学佛的人们,在现生中如何证得安乐,如何才是真正的安乐,如何不受痛苦、不受逼迫。佛就指出了四种安乐行,包括身安乐、口安乐、意安乐、誓愿安乐。“安乐”就是要注意你的身、口、意和誓愿。
略释安乐行
安乐行即指菩萨于恶世末法期间,弘扬《法华经》时的安住身心之法。据《法华经·安乐行品》载,安乐行计有身安乐行、口安乐行、意安乐行、誓愿安乐行四种,称为四安乐行。亦即诸众菩萨应远离身、口、意三业的过失,并发誓教导众生,度化众生,行自利利他的安乐行为。
根据天台宗慧思大师的《法华经安乐行义》的记载,于一切法中,心安住不动,就称为安;不受五阴烦恼的束缚,称为乐;身心安乐而自行化他,称为行。并将安乐行分为有相、无相二种,即:(一)有相行,乃外在的修行方法,如一心读诵《法华经》的文字等,称为文字有相行。(二)无相行,乃内在精神上的修法,如修止观等,以体达一切诸法中,心相寂灭、毕竟不生的三昧境界;亦即不以此“安乐行”为行法,而于自然无行的状态下,自行化他。
据《法华文句》卷八下也举出“三释”,以解释“安乐行”的义理,即:(一)依事释,即依事物现象解释。谓身无危险为安,心无忧恼为乐,依此(身安心乐)能行自利利他的行为。这是依事释。(二)附文释,是附上“劝持品”中的三轨解释安乐行。即以着如来衣(行“止行”)为法身安,入如来室(行“慈悲行”)为解脱心乐,坐如来座(行“观行”)为般若之行。此外,另附上“安乐行品”的文意以释安乐行。即以安住于忍辱地为身安,不为烦恼、暴力所困为心乐,观诸法实相为行进。(三)法门释,即以修行法门以释之;谓不缘生死、涅槃等二边之法,而安住不动,是为安;不执取三昧广大之用,及不受五阴,是为乐;于无受无行之状态下而行中道,是为行。
佛教徒拥有快乐的秘密
大乘菩萨行的安乐行,不但要自己求安乐,还要所有的众生也得到安乐。有人问,佛教徒真的知道快乐的秘诀?是的,我们佛教徒拥有快乐的秘密。现代科学就可以证实这一说法。现代西方科学家对虔诚的佛教徒的脑部扫描发现,他们促进快乐与平和的脑部区域异常活跃。最近在美国的一项研究已经发现,虔诚佛教徒脑部的“快乐中心”经常处于活跃状态。这就解释了佛教徒能保持平和知足心态的原因。
神经科学家认为,初步研究结果能够为证明宗教修炼能改变大脑对某种环境的反应提供最初的证据。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小组对一些已经皈依佛门多年的人的大脑进行扫描时,特别留心对感情、情绪和性格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他们发现佛教徒左脑的“快乐中心”经常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杜克大学的欧文·弗拉纳根教授在《新科学家》周刊中写道:“我们现在能比较有把握地假设,人们经常碰到的那些看上去很快乐平和的佛教徒心里真的很快乐。”
佛教徒的这种良好心态能一直保持着,不光在坐禅时如此。这表明,佛教徒的生活方式能改变大脑的工作方式。其他研究也表明,佛教徒处理恐惧和焦虑的大脑区域的活动比一般人要缓慢。这些研究成果最终能帮助研究人员继续深入研究用于治疗抑郁症的坐禅方法。看来佛教的安乐行还是很有科学价值。
下面我就详细解说四安乐行。
身安乐行
佛说我们的身应当远离十种之事:一、远离豪势;二、远离邪人邪法;三、远离凶险嬉戏;四、远离旃陀罗;五、远离二乘众,妨修大乘之行故;六、远离欲想;七、远离不男之人;八、远离危害之处;九、远离讥嫌之事;十、远离畜养。既远离已,常好坐禅,修摄其心,是名身安乐行。
第一种,远离豪势。你不要处处讲究与豪权者接近。豪门,豪势之门。修行人要注意,攀权附势并不好。如果你经常攀权附势,他将来得祸你也得祸,累及你身。关键的是,豪势即依仗权势或财产而作威作福,他们不知道修善,不知道修福,只是一味贪心不足。在原始资金积累阶段,昧着良心赚钱,不知要害多少人,要搜刮多少人的财富,他们才能跻身富豪的行列。但他们不满足,还想拥有更多的财富。钱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他的钱也越来越多。但他不是用这个财富去利益人民,而是贪婪成性,有一千想一万,有一亿想百亿,贪心没有止境。有的人想做官,他做官不是要为老百姓做事,做人民的公仆,而是以此为资本,搞权钱交易,腐败堕落。最后贪官和奸商勾结,就成了豪势。你跟这种人交往会有好处吗?肯定是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所以要远离豪势,才能得到身心的安乐。远离豪势,这是促进身安乐的第一种现象。
第二种,不要崇拜邪神邪鬼。因为这些不但对你没有好处,反而会害死你。魔子魔孙与魔王相近,外道徒、邪徒则与邪神邪鬼相近。那些自称有神通骗人的“教主”,骗财骗色,搞得你家破人亡还不知道为什么,因为你中了他的毒,迷了窍,连自已的本性都失去了。比如现在的“*轮功”就是这么回事,他嘴上说提倡“真、善、忍”,走来走去想上天国,就自蔱、焚身。美国的外道搞集体自蔱、集体跳水、集体纵火,造成很多人间悲剧。
邪人讲神讲鬼,害得你妻离子散,切切不要亲近。邪法不要去学。他讲神通,但他是邪道,不能正修,不能清净三业,不能正式走解脱道,千万不要亲近。我们佛呢,不以神通论,而是以法论。远离邪人邪法,可以得到身安乐。
第三种,远离凶险的嬉戏。世间的许多游戏是很危险的,比如那个杀人比赛,什么斗鸡、斗狗,以众生的生命换来你一时的快乐,其实很残忍。最严重的是那些政治骗子,用人民的生命做游戏,那更是罪过无量。还有世间的走钢丝,很危险,高空作业。还有欧洲的拳王赛,拳王对拳王,两个互相比,不合适就把你打倒,昏迷不醒,生命都有危险。这种无意义的嬉戏不要搞,不要接近。佛陀要求佛教徒不要做这些凶险的事,要做对身心有帮助的事,这样才能得到身心的安乐。
第四种,远离旃陀罗。就是要远离严炽、暴厉、执恶、险恶人、执暴恶人、主杀人等,也就是要远离那些凶杀成性、残暴好斗的、流氓之类的人。因为这些人杀心盛大,恼害众生,见者伤慈,能坏善法的根本。对于险恶的人要远离,免得迟早身受其害。有的人跟他玩,要么是受害,要么是近墨者黑,也变成流氓。所以你看到吊儿郎当的人要注意,没有好的生活习惯,好逸恶劳,或不务正业,甚至伤风败俗,违法乱纪。如果你是有能力的大菩萨则不在此例,你可以用慈悲心去度化他,但你要有这个能力,否则他会伤害到你的。
第五种,对二乘之人要远离。二乘之人即只顾自己的人,他们不愿意与别人分享幸福和快乐,崇拜个人主义,只知道自私自利,忽略了大众利益。这种人很难和你同甘共苦,在困难面前就退缩。远离二乘之人,与具有同样菩萨精神的人交往,才与道业有益,才能得到身心的安乐。
第六种,远离欲想。欲想就是六尘境界,具体就是五欲境界,财、色、名、食、睡,你不要在中间去贪恋,有些地方就不要去参加啦。你们看世间上那些娱乐场所、歌舞场所,出好多事情。那些跳舞的,男的也变了,女的也变了,要离婚,产生很多社会悲剧、家庭悲剧。这是无意义的嬉戏,对修行没一点好处。
第七种,远离不男之人。不男之人,就是不男不女的人,虽然佛教不主张歧视同性恋或变态的人,但我们提倡做常态的人。
第八种,远离危害之处。我们这个社会,很多危害性的东西就在我们的身边,比如战乱、斗争的地方,水湿容易生病的地方,干燥上火的地方,水中含有不良元素的地方,有放射性物质的地方,等等。远离这些危害人身安全的地方,融入到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环境,这样才能使得身心健康、安乐。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15-3-28 14:27:24
|
只看該作者
续-《●[惟贤法师]法华经要义 第三章《法华经》正文的要义》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第九种,远离讥嫌之事。凡是引起讥嫌的地方要避免,不然产生痛苦。避讥嫌在佛教戒条中是有的,比丘、比丘尼戒都是有的。远离讥嫌可以使佛教的整体形象和个人形象不至受损。因此作为一名佛教徒,能够在生活中时时刻刻观察自己、检点自我,洁身自好,就可以避免别人说坏话,避免别人对自己的讥嫌。
当然若是众生误会我们的好心,我们的善行被他认为是个人的利益使然什么的,那没有关系,不能因为他讥嫌我们就不做好事了。就像你捐助佛教的慈善事业,小人之心的人会说你肯定有罪过,不然你怎么会舍得捐款呢?或说你做了坏事良心发现,才拿点钱来骗人。也有的人说你是为了名誉才捐款的……这是嫉妒的魔鬼在他心中作祟,他自己做不了主,所以他来诽谤你,讥嫌你,你就不能因为魔鬼的嫉恨而退行善之心!不能因为别人讥嫌你而放弃你的善行!
第十种,远离畜养。基于慈悲心来说,畜养有一定的过失,因为你强迫囚禁众生,并以此为乐。有的人养小狗、小猫,把大量的学习时间、工作时间花在逗乐去了,这就是不务正业,玩物丧志。况且动物身上有一些我们不了解的传染病,跟动物接触太紧密,很容易得怪病,什么狂犬病之类的,得了就活不成了。应该把精力花在学习正法上,而不是玩弄弱小的动物。
以上是关于身体力行方面应该注意的事情。假使能够注意这些事情,你身体就能够得到安乐,你的安全就能得到保证。这叫做“身安乐行”。
口安乐行
上面介绍了身安乐行,现在进一步讲口安乐行。口业应远离四种非法语,以防止因口业造成的过失。因此应该:一、不乐说人及经典过;二、不轻慢,谓不倚大乘而轻蔑小乘也;三、不赞他亦不毁他;四、不生怨嫌之心。善修安乐心法,是名口安乐行。
第一,不乐说人及经典过。不要喜欢专门说别人的过失,不要毁谤经典,背后说小话,说张三李四不对,结果起是非。这一点我们学佛的人要注意。你到了学佛的地方,好好念佛,好好参拜,不要两个之间唧唧喳喳的,说这个不对,那个不对,师父不对。这个要不得,那个要不得,结果最要不得的是自己。在家居士菩萨戒里有一条,叫“不说四众过失”。说人过失实际是自己最大的过失,因为你的心境整天停留在过失上,当然不可能进步了。
我们佛教徒要说人好话,这在菩萨行里叫“爱语”。应该多赞叹别人的功德,而不是说三道四。说话时要隐恶扬善,宣扬众生的优点,赞叹他所做的好事,你的心就与善道相应。祸从口出,首要是管好自己的嘴,要多说利人的话,少说是与非。
不要毁谤经典。佛陀宣说的经典是为了方便度化众生的,不能以成见说某某经某某典的不是。比如,学密宗的偏偏说显教经典不彻底、不究竟,学显教的低等,密宗高一筹;学禅宗的,说念佛的太简单、太浅,或说学密是说食数宝,只有禅宗才是究竟;学了些经教的就说别样修行的只讲修,不讲研究教理;专门修行的就毁谤研究经典的……这样彼此毁谤。其实经典、各种修法都是佛说的,这不成了毁谤佛法是啥嘛?佛根据众生的根机说出各种法,因机施教、应病与药,你何必彼此毁谤呀?我们太虚大师智慧很高,他判摄佛法,就不采取宗派与宗派相对立的态度,提出了大乘“八宗平等”的思想。你们有些读过太虚大师文章的人都晓得。
哪八宗呢?就是流行于唐代的律宗、华严宗、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真言宗、禅宗、净土宗等。太虚大师把八个宗派归拢,融入“三宗”,即“法性空慧宗、法相唯识宗、法界圆觉宗”。太虚大师以此三宗来判摄一切佛法,这三宗也是平等的,各有特点,都是佛说的法,都是导归诸法实相的。
今天我们也不能分什么宗派,现在我们是统一的佛教,没有大小乘的歧视,没有显与密的区别,所有的佛法都是平等一如的。平等一味的佛法是今天对佛教教法的看法,至于对佛学的学习,可以根据众生的根性,授以律禅净密等。
所以口业不能说毁谤他人的话,更不要对经典毁谤非议。
第二,不轻慢他。轻慢就是看不起别人,只有自己很了不起,目中无人,说话狂妄、傲慢。轻慢别人要不得,这也是犯口业。轻慢心也是学佛的障碍,我们要努力克服,才能得到身心的安乐。佛家的语言是真实话、正直话、和合话,要戒除妄语、粗恶语、离间语、下流语,轻慢别人或对别人的过失加以毁谤,都是要不得的。
第三点,不赞他亦不毁他。这说的是中道思想。有的人不是毁人就是说些无益的话,如平常说的溜须拍马屁。我们要赞叹也要有根据,不能光闭着眼睛乱吹,把拍马屁当成赞叹人。错了,做好好先生不是佛教徒的行为,我们要善恶分明,对于恶人恶事,敢于反对制止,对于好人好事,我们赞叹随喜。
第四点,不生怨嫌之心。不单是在语言上不说这些,而在心里也不要生怨恨,除了不要在背后叽叽咕咕以外,心里面都不要生怨,要慈悲、谦和、对人平等。纵然有怨,也要化怨为亲,不要出诸口上,连心里头都不要这样子想。
这个叫做“口安乐行”。你这样子做就可以安乐了。否则就要惹是非,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你看历史上很多大臣,有时一句话不对头,就被关监、被杀头。清朝设了文字狱,那些议论皇帝、议论朝庭的人,就会被关进监狱、被杀头。文化大革命更不消说,说错了就被斗争,都是嘴巴引起来的祸事。
意安乐行
“意”嘛,就是意识,我们内心。我们有身口意三业,这意业最重要,因而要使意业清净,让我们身心安乐。第六意识如何得到安定?如何得到心安?
因此意应弃四种恶:一、嫉谄;二、轻骂;三、以大行呵骂小行之人;四、争竞。意远离此四种,则得常好安乐,修养其心。故名意安乐行。
第一,不嫉谄。你内心要远离嗔恨和嫉妒的障碍,不要骄慢,不要自以为是;对于有能力的人不能谄曲,应好好向他学习,而不是去迎合奉承他。不嫉恨,不嫉妒,不谄曲,是我们佛教徒做人的基本原则。
第二,不轻骂。即内心不要轻视别人,要尊重人。言语出之于口,不要骂人,对人要友好互爱。不要认为他不行就轻视他,这不是佛教徒做人的态度。睦邻友好,尊重他人,不轻视任何人,这是佛教徒的传统美德,我们今天要继承和发扬这个美德,才能创建新的社会道德品质与社会秩序。
第三,不要以行大行而呵骂小行之人。不要以大行呵斥小行,不要自以为是,见小行就毁谤。这中间也包括不要毁谤念佛人,不要毁谤修禅的人,对于修密法的人也不要毁谤,不要呵斥,都要尊重,心存平等。一方面我们对于逆境不要恼羞成怒,要学会涵养一切,做一个有修养、有道德品质的佛教徒;另一方面对于行菩萨道的人,要随喜赞叹,不能以嫉恨之心去毁谤。我们应该去学习大行之人,跟着有德行的善知识,学习他们的为人处世,学习他们的道德风范,学习他们精勤修学的精神,学习他们自度度人的高尚人格,这样我们才能走上涅槃寂静的道路。
第四,不要竞争名利。佛教徒不但表面上不要与人争斗,在内心上也不要起竞争之心。竞争之心表现在行动上就有是非得失,内心不平衡,行动上就要惹事生非,就要遭祸。不竞争并不是没有竞争能力。你踏踏实实地工作,不跟人争名争利,但你辛勤劳动的回报一定不会少的。名利是身外之物,有的时候不一定是好事,做事低调一点对你是有好处的。当然菩萨为了利益众生,以大名闻世,大建法幢,那是为众生的缘故。
能做到这四点,就可以令人身心安乐,这个叫“意安乐行”。
誓愿安乐行
誓愿安乐行,又作慈悲接引安乐行、梦中成就神通智慧佛道涅槃安乐行。即菩萨愍念众生于法华一乘不闻、不知、不觉、不问、不信、不解,于是自誓欲得无上菩提,以神通力、智慧力引导众生,入于此法;菩萨发此誓愿,而安乐行法华之法,称为誓愿安乐行。这个誓愿就是菩萨誓愿。
你发了“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四宏誓愿,就要坚持不懈地落实在我们的行动上。愿力不可思议,有愿力必得佛菩萨加持。这种愿力就是对于众生不起厌离心,不起舍弃心,时时要起悲悯心,摄受他们修行,要以悲心摄受一切,要有这个坚固的誓愿。有这个誓愿,你的精神就愉快,诸天神就护持你,你就能度过任何困难,任何艰难困苦都难不倒你,因为你的心念强大,与菩萨无异。因发四宏誓愿,行于四宏誓愿,可以得到安乐。这就是“誓愿安乐行”。
下面准备继续讲三品:法师功德品、常不轻菩萨品、观音菩萨普门品。从开始到现在讲的都是重心。希望大家听了以后要温习这个重心,结合自己的修行是很有受用的。要随常忆念这个重心。
佛说法是因机施教、应病与药。在《法华经》里面,佛说各种法,说下根、中根、上根的法,说三乘五乘的法,都是“开权显实”,目的是归于“一乘”,就是最上的佛乘。所以学佛的人不管什么根机,最后都要走入菩提道,都要证得菩提,这才算是真正的解脱。佛告诉弟子们这种用功法,除了礼拜、诵持《法华经》以外,还要结合生活修行,即在日常生活中贯彻落实佛陀慈悲喜舍的利他思想,以解脱的精神对待一切。“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那么在生活中,你时时处处都可以见道,都可以悟道。大地山河、一草一木、你只要去领会,消除执着,无不是道。因此,学佛愿心很重要,具体的行为也很重要,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生活中修行。
五、法师功德品略解
这一品有三个问题要注意到。《法华经》功德不可思议,意趣高深,所以佛在每品之中都赞扬《法华经》。
“法师功德品”,要结合前面“法师品”展开来讲。
法师意义及其功德
第一点,能够听闻《法华经》一句一偈,乃至于对《法华经》一念随喜(一念随喜,就是听到《法华经》心里很高兴,生起信心),都可以得到佛的授记。作为法师能够了解《法华经》的要义,乃至《法华经》中一句一偈都能讲,就是真实的法师。为什么?佛讲“其有读诵《法华经》者,当知是人以佛庄严而自庄严,则为如来肩所荷担”、“诸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是经典者……若坐、若立、若经行处,此中便应起塔,一切天人皆应供养如佛之塔”。能够读诵《法华经》、宣扬《法华经》,那就是以佛庄严而自庄严。佛的功德很大,我们是走向佛道,得了佛的加持,逐步完成佛的功德,所以“以佛庄严而自庄严”。这种人就能“荷担如来大业”,如来大业就是弘法利生啊!
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一直到世寿八十岁圆寂。他老人家的一生,时时刻刻都是在弘扬佛法,解救众生痛苦,使众生都能够到彼岸,证得涅槃。所以读了《法华经》以后,除了“以佛庄严而自庄严”以外,还能够荷担如来的大业,成为佛陀的使者,代表佛陀去弘扬佛法。《法华经》所在的地方就如同有佛塔。《金刚经》里也有类似的话,就是诵持《金刚经》以及《金刚经》所在,“当知此处即为是塔”。就是说不要另外修塔都可以,《法华经》所在的地方就是塔。塔是供佛舍利的地方,是四众弟子及人天所恭敬顶礼的地方,而有《法华经》就是有佛陀的法身舍利,所以我们要尊重。
什么是法师?修行一切功德愿行,能守护如来的法藏,以无量善巧智慧辩才而能为大众演说佛法,使诸众生得大安乐。意指通晓佛法又能引导众生修行之人。又作说法师、大法师。广义的法师,通指佛陀及其传教的弟子们;狭义则专指一般通晓经或律的行者,或称为经师或律师。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载,佛菩萨及其大弟子等,皆知深妙之法,又知众生根机之利钝而为之演说,故称大法师。
关于法师的资格,据《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一、《十住毗婆沙论》卷七、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三等所载,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法师十德,即:(1)善知法义,菩萨无碍之智,善知宇宙间一切诸法的句义差别。(2)能广宣说,菩萨能以智慧广为众生宣说如来微妙之法。(3)处众无畏,菩萨处大众会,善说法要,随他问难悉能酬答而无所畏惧。(4)无碍辩才,菩萨辩才无碍说一切法,经无量劫而相续不断。(5)巧方便说,菩萨随顺善巧方便机宜,说大说小,一切法门使他通解。(6)法随法行,菩萨说法使一切众生如说修行,随顺无违,修诸胜行也。(7)威仪具足,菩萨于行住坐卧的四威仪中有威可畏,有仪可则,无有缺犯。(8)勇猛精进,菩萨发勇猛心精进修习一切善法,化导众生,而无有退转。(9)身心无倦,菩萨斋肃身心修诸胜行,常起慈心,摄化众生,无有懈怠。(10)成就忍力,菩萨修习一切诸忍辱行,成就无生法忍之力。具足此十法,则能成就众相圆满。
2.法师应行四法,即:(1)广博多学,能持一切言词章句,因而言语才有吸引力,能令众生入于佛法听闻佛法而不倦。(2)善知世间、出世间诸法生灭相状,即精通世出世间法,说法更有根据,不脱离实际,能真正了解众生的苦难。(3)得禅定智慧,于诸种经法中,能随顺而无诤。(4)不增不减如法而行,言行一致。做法师还是不容易,按其它宗教来说,做法师就是佛教的传教师、布道师。
依法师之专长及其弘法的差异可分为受持(始则领受在心曰受,终则忆而不忘曰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读经(对文曰读,正心端坐,目睹经文,口宣句读)、诵经(背文曰诵,谓习读既熟,不须对文自然成诵)、解说(圣教之义难解,若能分明解释,训授于人)、书写(于诸佛经典,若能书写广传,流通大法)等五种,称为五种法师。然后世则演成书写、供养、施他、听、披读、受持、正开演、说、诵、思修等十种法师。
这是关于法师品讲的重要意旨。法师的功德很大,请大家多多启请法师,成就法师,因为法师就是佛教传播的中心人物,希望大家努力支持、护持法师。
读诵《法华经》的功德
第二点,说明能够读诵《法华经》,就可以六根清净。“六根”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根清净就不是指一般人的六根,其范围广大,观察很深远。就眼根来说具有慧眼,就意根来说可以对于诸法的自相、共相善于观察,得妙观察智。而普通人、众生的六根是不净的,接触外境时就去攀缘追求,为其所牵所累,发生污染现象,六根就不清净。
能够读诵《法华经》可以六根清净:清净眼,能够遥视世界;清净耳,能够听闻一切音声;清净鼻,能闻一切香;清净舌,能吐微妙音,说法令众生百听不厌;清净意,能够通达诸法法义,随所说法与诸法实相相应。读诵《法华经》就有这些好处。宣说《法华经》作为法师也是一样的,能使六根清净。
这里最强调佛教的传播,因为佛法的流布就是救度众生,就能够救苦救难,传播佛法的功德很大,哪怕只是一句一偈。诸位居士,你们努力学习,把你们所学到的佛法知识向你身边的人传播,这就可以得到六根清净,这也是成佛的必备资粮。
《法华经》开显三谛圆融
第三点,佛说《法华经》,彰明大乘知见,开显三谛圆融。真谛与俗谛是相结合的,真谛、俗谛结合就是中谛。真谛、俗谛、中谛合称为“三谛”,即三种真实的道理。这话怎样讲呢?“真谛”即是“胜义谛”,属于出世间法、无漏法;“俗谛”属于世间法、有漏法。
能够证得真谛就要透视俗谛,从一切因缘生法中了解诸法性空,达到胜义的境界。所以谈真谛并不是废除俗谛;说出世间法并不是说不要世间法。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讲过: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
犹如寻兔角。
禅宗论道就在平常生活中,能透彻观察、不迷恋、不执着,视诸法如幻如化,当体即空,就可以悟得真谛。所以真谛不离俗谛,这个思想在《法师功德品》中佛有几句很重要的原话:“若说俗间经书、治世语言、资生事业等,皆顺正法。”
这几句话大家仔细听啊!世俗间的圣贤教人做好人的这些书,象我们中国儒家的“四书五经”乃至道家的《道德经》,西方古代哲人譬如罗马帝国以前的苏格拉底、柏拉图的著作,这些都是世俗间的经书,对于做人、立身处世有很多好处。
“治世语言”就是指能够治理世间的语言,这包括得很宽,政治、经济、科学、哲学,凡有利于世间的统统都包括在“法门无量誓愿学”的范畴里面,都可以学,都可以看。现在佛学院开设的课程,70%是佛学,30%是世间学问,包括外语、文学、法律、历史、政治、地理、经济都在里面。并不是什么都不可以学,而是要博学多才,才能做好弘法利生的事业。
还有“资生事业”,什么是资生事业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如工业、农业、商业,搞经济建设呀等等,这些都叫“资生事业”。学佛的四众弟子包括“工、农、商、学、兵”除了学法以外,你就安心于各自的事业、各自的职业,搞农业、工业、商业。这些你只要以佛家精神来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有利于国家人民,这个都是顺于正法,也就是佛道。这说明佛教非常圆融广大,有很强的包容性,一切资生事业,一切世间学问,都包含其中。
说到这里,大家要注意!有的人说:“我学佛,我怎样工作呀!我受了‘三皈五戒’,工作要受限制呀!”
哪里是那么一回事呀?学了佛,有一个指导思想。你在指导思想之下顺于正道,以正法而活命。佛最初成道以后说“四谛”法,其中“道谛”,就讲的有“八正道”。八正道里面有“正命”。什么叫“正命”呢?以正法而活命。你搞各种工作,你只要是不违反正道,不欺骗别人,不敲诈别人,以正法而活命,这是佛教所允许的。佛在《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中,说这一段也就与八正道里意旨是一样的。
法门广大,二谛圆融。真正学佛,真正有智慧,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去真正体现佛的思想、佛的精神,而不是脱离世间去找什么佛法。
以上是《法师功德品》结合《法师品》内容讲的,就有这三层意义。
六、常不轻菩萨品略解
《常不轻菩萨品》是《法华经》第二十品,就说在无量劫以前,有一个佛叫威音王如来,他在世的时候为众生应机说法,也说三乘、也说佛乘。他的弟子很多。后来威音王入涅槃,离世以后接着就是像法时期。
什么叫像法时期
什么叫像法时期?正法时期有佛在世,有诸圣德在,可以作为众人的典范,可以依止佛陀学习。像法时期,是三时(正法、像法、末法时期)的第二时。因为它相似于正法时期的教法,故称之为像法。佛陀入灭后,依其教法的运行、发展状况,可区分为正法、像法、末法等三时。像法即为像法时的略称。此时期仅有教说与修行者的盛行,但证果者比较少。那就是只有佛像、佛的舍利、佛经和出家的僧众住世,这个叫作像法时期。
就在像法时期中,在僧团里面、在四众弟子之中,有一批增上慢的比丘。什么叫增上慢?前面我就解释了的,这种人贡高我慢,到什么程度呢?“未知言知、未证言证、未得言得”。比如说这个佛法的教义,他根本不晓得,偏偏说他知道了。这个道理所在,究竟意义怎么样?有什么体会?有什么心得?他本来没得到,他说他得到了,他说他晓得。“未证言证”,他没有得到果位,菩萨位、佛位,他说他得到了,我已经证得这个阶位了。证得这个阶位已经很彻底了、究竟了、很圆满了。“未知言知,未得言得,未证言证”。这一批人在当时占了上风,有大势力,轻视其他的群众。
常不轻菩萨修忍辱行
这中间出现了一个特殊的人,是修菩萨行的,就是常不轻菩萨。这个人修忍辱行,谦恭和蔼,心胸广大,站得高,看得远。他平常对一切人不轻慢,见到这些比丘们、师父们乃至四众,他见到就磕头、礼拜。他有一句话:“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这是经上的原话。意思是你们都是在行菩萨道,都要成佛,我不敢轻慢。他一见到四众都是这样子。别人骂他打他,他还是这样子的行持,坚持不懈。这种情况经过多年,他仍然保持这种态度。有些增上慢者觉得他神经,想打他,他就避得远远的,在远远的地方还是磕头。口头还说:“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内心一点不生嗔恚。就是这个常不轻菩萨在临命终时,感得威音王如来于虚空中给他讲法,讲的什么法呢?《妙法莲华经》开权显实之法,共二十千万亿偈。他受到威音王如来加持,就证得六根清静,“更增寿命二百万亿那由他岁,广为人说是《法华经》”。他智慧提高了,善于说法,因机施教,应病与药,就感化了很多人,包括一些增上慢者,原来轻视他的、骂他的、打他的,都被转化过来了。
这是释迦牟尼佛在法华会上说的一段公案。他说,常不轻菩萨就是我的前身,至于增上慢者就是现在法华会中的跋陀婆罗等五百菩萨、师子月等五百比丘、尼思佛等五百优婆塞。他们现在都在听佛说法,并得到佛的授记。因为这些人曾经轻慢常不轻菩萨,后来听常不轻菩萨说法受了感化,转变过来了。现在这一世他们就依止释迦牟尼佛学法。
由以上这段公案,我们就晓得,学佛务必要消除“慢心”!在六个根本烦恼之中(贪、嗔、痴、慢、疑、不正见,一般说三个——贪、嗔、痴,实际是六个,其它的烦恼,大随烦恼,中随烦恼,小随烦恼都是由根本烦恼而产生的),六种之一就是慢,骄慢。不要象那些增上慢者,未知言知、未得言得、未证言证。这是一种欺诈行为,欺人自欺,不能上进,这是前进的最大障碍——骄慢!
学佛人要虚心谦和,要保持六度之中的忍辱、精进,专心致志地修行,在任何情况之下不退转,八风吹不动,要有这个精神。要走常不轻菩萨的道路,尽管受到众人的轻视、辱骂,甚至要打,他能忍让。为什么?因为他站得高、看得远,心胸广大。他的目标是完成佛道,这就与世人不同,于是骄慢心就没了。所以我们四众弟子,不管在家、出家都要向常不轻菩萨学习(过去是常不轻菩萨,现在就是释迦牟尼佛)。我们皈依佛就要向佛学习,这样才能上进,才能达到“法门无量誓愿学”,最后达到“佛道无上誓愿成”。
虚心地面对一切众生的高尚人格,就是常不轻菩萨的教化功德,我们不能轻视任何一个众生,因为他们最终在佛陀的开导下,都会成就佛道。
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略说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法华经》中的第二十五品。这一品为什么自古以来单独流行呢?有个历史的公案。
观音普门品流行的由来
在东晋末年,中国北方正是五胡十六国的时候,十六国中有个君王叫沮渠蒙逊,他也信佛。因为当时佛教已经从印度传到中国来了,正是翻译佛经、附带讲学的时期。
有一次他害病很厉害,尽管宫中有御医、有药,但是一点不见效,长期不能行动,很痛苦。这时候有个高僧叫昙无谶,就告诉他说:“你得的是业障病。《妙法莲华经》已经译到中国来了,其中有一品就是《普门品》,专门宣说观音菩萨的功德、威力。你可以专持《普门品》,得加持消除过去的业,病就能好。”沮渠蒙逊就从《法华经》中把《普门品》抽出来专门读诵。结果没过多久的时间,他的病不药而愈,有感应了。于是这以后沮渠蒙逊就下旨叫全国人民专读《普门品》,一般民间又称之为《观音经》,其实就是《普门品》。
这就是《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单行本流行的缘由,诵行到现在已1700多年了。
观音菩萨的四个名号
我先简单解释一下观音菩萨的四个名号。有些人只晓得观音菩萨这个名号,还不晓得观自在菩萨、普门大士、圆通大士这三个名号。这几个名号都代表观音菩萨的功德,各种具体的功德。
第一个叫“观世音菩萨”,这个就体现观音菩萨的慈悲心,上面已经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
第二个叫“观自在菩萨”,是体现他的智慧,观照般若的运用无碍。说他能够在定中观察诸法的自相、共相,具足缘起性空的中道智慧。“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就是观音菩萨的智慧,包括了根本智、后得智、妙有智、性空智,也包括了唯识学讲的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这也是如来的智慧。有这个智慧就能出离生死,得到解脱,得到自在,而且进一步得到神通自在、救度众生自在,所以叫“观自在”,即没有一点束缚,很自在。
第三个叫“普门大士”。观音菩萨在因位、在果位他走的是正道,通达无碍,很广大。这个道、这个门就不是三恶道的门,也不是人天道的门。人天是比三恶道好,但是毕竟在六道中还是有生死的呀!他这个门是三乘之门、菩萨之门、如来之门。观音菩萨在因位修行的时候受苦受难就是为了走这个门。所以修因要修菩萨因,像四无量啊、四摄六度啊、四宏誓愿啊……他在果位,以如来身现菩萨相救度众生。所以这个门在因位、在果位周遍法界都是通达无碍的,叫“普门”。你们看现在有些寺庙叫普门寺。“大士”就是菩萨。所谓“大心之士就是菩萨”。
第四个名号叫“圆通大士”。“圆通”,你看有些观音寺里有圆通殿,普陀山普济寺就有圆通殿,以供观音菩萨为主。“圆通大士”,到了如来的果位,福德圆满、智慧圆满、一切法都能通达,有福有慧、有悲有智。这一个智慧就是圆成实智。具足这个智慧就叫如来,又叫真如、法性、空性。“圆通大士”就表明观音菩萨早成佛道,具足佛的功德,福德智慧圆满,悲愿圆满,通达一切而没有障碍。
1.持诵观音菩萨名号的功德
《普门品》的内容在经文里面有三大段。
第一大段说明持诵观音菩萨名号,可以除七难、灭三毒、满二求。
可除七难
“除七难”就是说念诵观世音菩萨名号可以消除水难、火难、黑风难、刀杖难、罗刹鬼怪难、杻械枷锁难、怨贼难。其中就包括人为的灾害、妖魔鬼怪的灾害和自然的灾害。能够读《普门品》,首先能消灭这七难。事前你预计不到的忧难遇到后临时也可以消灭,保证你的身心安定。这说明观世音菩萨的功德很大,与娑婆世界的众生很有缘,他能够寻声救苦,哪里有灾难,观世音菩萨就会在哪里救苦救难。七难是一个总括的说法,实际上是任何的灾难面前,观世音菩萨都会来救度有缘人。菩萨的神通力量给我们以信心,让我们安宁地生活在世间,得以顺利地成就佛道。
可灭三毒
“灭三毒”就是指可以灭贪、嗔、痴三毒。这贪、嗔、痴是属于内心的。为什么叫三毒呢?就像世间上的毒药一样,可以害人的生命,服了毒你就要死。这个贪、嗔、痴比那个毒药还厉害,世间上的毒药,害你这一辈子,而贪、嗔、痴这三毒,则要害你的法身慧命,使你生生世世不得解脱,轮回六道受无尽痛苦。你们看这个毒好厉害呀!
佛在世时就曾经把金钱譬喻成毒蛇,而且是枕边的毒蛇。这个枕边的毒蛇,随时把你咬死,佛在经典上说了这一点。钱多了害人,但人们还是贪求不已,结果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是个贪心重的例子。
嗔心重,则害人害己。《大乘义章》说:“忿怒为嗔。”心中忿恨不平,就表现为嗔恚。《遗教经》说:“当知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这就是常说的“嗔是一把火,能烧功德林”。在《决定毗尼经》也说“因嗔犯者当知最重。所以者何?因嗔恚故能舍众生。”看来嗔恚之心能违害我们的大慈悲心而舍弃众生,是大障道法。而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能消除嗔恚之心。
痴心重,不懂因果,违背真理,毁谤三宝,造无间业,这就使人不能得解脱。你看这个毒好厉害呀!佛教讲“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根本的就是要修戒、定、慧。戒、定、慧的中心就是守根护意。六根要守好,意识要调伏好。
佛教的各种法门,念佛、参禅、修密、读经都是为了这个目的。消灭三毒,要守根护意。三毒消了就可以解脱生死,这是学佛的根本问题。
佛告诉大众持诵观音菩萨名号就可以灭除三毒,这个三毒就是七难的根本原因。佛教是从根本着手,不单要治标,它还要治本,标本兼治。比如现在讲环保,佛教讲环保呢,他就侧重于治本,兼带治标。你看我们的丛林、寺院、名山胜景,环境多好哇!绿化工作搞得好,空气也好,殿堂庄严。人们到了佛教大寺院,身心都得到清净。治标又治本,佛教做到了这一点,培植森林、绿化环境是治标,而佛教教义最重要的净化心灵就是治本。世间污染都是由于心灵污染造成的,“心净国土净,心染国土染”。治本就是要净化心灵。假如人们心灵能够很干净的话,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空气污染、水流污染、生态失衡这些现象。那么你能够念观音菩萨,持诵名号,内心清净,就是可以除掉七难的根本原因。
按佛经的法义来解释,为什么会有火难?火难由嗔毒而起。世上的刀兵劫、战争,都由嗔心引起。为什么有水灾?由贪心引起的。爱欲之水,水一淹下去,爬不起来。为什么病灾多、瘟疫多?杀生引起来的。为什么有黑风灾、鬼怪缠绕灾?由痴心引起来的。从佛教的法义上找到这些根本原因,并消除它,才是根本的治理方法。没有三毒就不会有一切灾难,就不会在六道中轮回,流转于生死,就能得到解脱。那么能够持诵观音菩萨名号,持诵《普门品》,礼拜供养观音菩萨,以观音之心为心,以观音之行为行,你的心净化了,就得到菩萨的加持,修行就会不断地提高。
可满二求
可以满“二求”。即求男、求女,能满这个愿。观音菩萨有各种身,《普门品》里说有三十二应身,实际上象佛一样有千百亿化身。那个三十二应身,千手千眼只能说数字多,并不仅仅是三十二,而是无量身。因为观音菩萨早成佛道,佛号叫“正法明如来”,为协助佛说法教化而现菩萨身。其化身中包括男相、女相、童子相、老年人相、国王宰官相、天人相、天龙八部相,在三恶道里面可现畜生、地狱和饿鬼相。这一切相的示现,各种相、各种身,施以各种功能、威力,都是应所希求而化现来救度众生。
观音菩萨就是这样,现种种化身,行种种方便,先解除你的痛苦,然后引你走入佛道,得到究竟解脱。《维摩诘所说经》里也讲到“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就是先满足你的要求,但最终是为了要让你能够修行,得解脱成就佛道。
满二求就是父母没有儿女,希望有男有女,就祈祷观音菩萨。“设欲求男,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你要想求男娃儿,观音菩萨就给你送一个来,这个娃儿就不是普通的,是有根性、有福德智慧的。这种娃儿出生以后就不会忤逆不孝、不讲道德、不懂规矩。“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你想要个女儿,观音菩萨就给你送个女儿来,并且是端正有相的。有相就是相貌庄严,端正就是品行端正,绝不会长大了淘气,跟你呕气,去做一些使父母伤心的事情。关于这种事民间流传很多,从历史到现在,求观音菩萨送子送女,感应很大的,很多。民间的送子观音就是根据这个来的。
2.以三十二应身说法
第二大段,讲观音菩萨随类化身,以三十二应身说法。
经文里面讲的三十二应身,其中有佛身、菩萨身、声闻身、缘觉身、人身、天身,人身里面有童男、童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还有宰官、国王、大臣乃至妇女,还有天龙八部身,甚至在三恶道有时也现身,总之你是什么根机就现什么身。我们放焰口时,那个面燃大士就是鬼王,七月十五盂兰会,挂的那个也是鬼王面燃大士,其实这个鬼王就是观音菩萨现的身,我们礼拜面燃大士其实就是请观音菩萨镇坛。有鬼王镇坛,不管什么鬼钻出来,都不敢乱动,不敢害人。
佛家讲教化众生,一种是慈悲教化,一种是威力摄受。这两种一是唱红脸,一是唱花脸。相当于在现实生活中,对温顺听话的人进行鼓励,而对调皮捣蛋的人进行批评教育,免得他造更多的恶,这也是一种教育方式。不要以为佛教只做老好人,那就错了——在需要的时候,拿起刀剑护法卫教,去降伏罪恶众生,这是佛教教育的另一方便。
慈悲教化就是现慈悲相,比如通常见到的四大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弥勒菩萨”的相都是慈悲相。对于那些善根深厚、有智慧的人现慈悲相容易摄化。
威力摄受就是指对于那些魔鬼、干扰佛门的、残害众生的,要现威力相、现金刚愤怒相,才能摄化他们。如文殊菩萨现大威德金刚相,观音菩萨现金刚相,普贤菩萨也现金刚力士相。密宗里头很多神王都是菩萨的化身相。
观音菩萨示现实例
唐朝文宗有一个嗜好,爱吃蚌壳,因此全国都晓得他有这个嗜好,都给他送来。就好象唐玄宗的爱妃杨贵妃爱吃荔枝,荔枝产在岭南,当时交通不便,没有汽车,没有飞机,就到处设置驿站,用快马把新鲜的荔枝送到长安满足她的要求。这个唐文宗爱吃蚌壳,海味嘛!天下人顺其所好,都来送。结果他又吃不了太多,却伤害了许多生命。
有一天御厨在厨房的蚌壳之中选了个大的准备开刀,但是这个蚌壳发出声音,而且很重。厨子就奇怪了,不敢下手。这个事让文宗知道了。唐文宗很稀奇,说:“拿来我看看!”送来打开一看,里面有一尊观音菩萨像。
他看到观音菩萨像,赶快下跪礼拜。他一个吃蚌壳的人,倒转来拜起蚌壳来了。为什么呢?就是看到观音菩萨像,头戴着天冠,身挂缨络,和我们普通塑像差不多,真是微妙奇特。
这时候观音菩萨就讲话了:“不要再吃蚌壳!”
因他一个人要吃蚌壳,致使天下人送蚌壳来,劳命伤财,还不知伤害了多少的生命。观音菩萨悲心重,救苦救难示现这个相。文宗受到感化就再也不吃蚌壳了。
有观音菩萨的这个蚌壳一直藏在宫庭里面,并代代相传。在几年以前有个满族王爷的侄儿,他到我们重庆慈云寺来,就带着这个来了,我亲自看到的,的确有这么回事,真实不虚。所以观音菩萨在六道轮回的三恶道中都可以现相,为了感化众生,以悲悯心现种种相。
关于观音菩萨的示现感应事迹很多,从历史到现在记载的很多。近代也有很多感应事迹。有很多人朝普陀山梵音洞见观音菩萨现各种身,其中也有畜生身。有这么个故事:印光大师在世的时候,有个人去朝拜观音菩萨,希望观音菩萨现身给他看一下。礼拜的时候果然就现身,现了一条牛身。这个人看到后就吓住了,赶快礼拜,他晓得观音菩萨是在警告他,因为他就是个宰牛的。后来他回到上海告诉印光大师,印光大师就说观音菩萨在感化你、救度你,你不要再屠牛了。这个人就皈依了三宝,改了业,不屠牛了。
学习观音菩萨的悲心
所以观音菩萨千处有苦千处应,寻声救苦。观音菩萨是大悲殊胜。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在普陀山见到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就跟他说大悲法门。大悲是佛法的根本,学佛以大悲为根本。密宗经典《大日经》里有经文“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也说过“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众生就等于树根,大悲就等于甘露水。要使树根发芽成长并开花结果,必须要雨水滋润,大悲心就是雨水。
大悲心的生起就是要念众生苦,要发愿救度众生。如何强化这个心智,从根本做起,那就是要知母恩、报母恩。母亲对儿女是最有恩的。在经典中提起过这个问题,一个人要知恩报恩。目键连尊者、地藏菩萨就是为了行菩萨道报母恩。地藏菩萨为了报母恩到地狱中去度母,母亲得度以后,他就想到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天下众生都是我的父母,我应该救度他们。把悲心化成大孝,孝无量无数无边众生。有这样的悲心就是有菩提心。
我们学习观音菩萨也必须要有悲心。在经典里面说到了,观音菩萨的法门里面有大悲咒、六字大明咒。咒以什么为体、为相、为用啊?以悲心为体,以悲心为相,也是以悲心为用。你们应该注意到这个问题,修密法的话,就要修“慈、悲、喜、舍”。你不修“慈、悲、喜、舍”,你能降伏魔怪吗?你能消灭冤业吗?不可能!所以要有悲心,以四无量心为前提,再念一下咒,那个咒的力量就大得不得了,不管什么魔鬼都怕。大家去看看与观音菩萨有关的《大悲心陀罗尼经》等经典就会明白这个道理。
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
关于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的事迹很多,我们要坚定信仰。这种种事迹,体现出观音菩萨的威力,的确不可思议。
据《首楞严经》卷六载,观世音菩萨应以何种身分得度者,即现何种身相为其说法,令彼解脱,现出三十二应:
(一)佛身应,若见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时,则于彼前应现佛身,而为说法。
(二)独觉应,若诸有学寂静妙明,胜妙现圆,则于彼前应现独觉身,而为说法。
(三)缘觉应,已断十二因缘者,缘断胜性,胜妙现圆,即于彼前应现缘觉身,而为说法。
(四)声闻应,得四谛空者,修道入灭,胜性现圆,则于彼前应现此身,而为说法。
(五)梵王应,若诸众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尘,欲身清净,则应现梵王身,而为说法。
(六)帝释应,若诸众生欲为天王,统领诸天,则应现此身,而为说法,令彼成就。
(七)自在天应,自在天为欲界第五天,若诸众生欲身自在游行十方,即于彼前应现此身,而为说法。
(八)大自在天应,大自在天为欲界第六天主,若诸众生欲身自在飞行虚空,则现此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九)天大将军应,若诸众生爱统鬼神、救护国土,即现此身而为说法。
(十)四天王应,四天王为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若诸众生爱统世界、保护众生,即于彼前现此身,而为说法。
(十一)四天王太子应,若诸众生爱生天宫,驱使鬼神,则于彼前现此身,而为说法。
(十二)人王应,若诸众生,乐为人王,菩萨即于彼前,应现此身而为说法。
(十三)长者应,若诸众生爱主族姓,世间推让,即应现此身,而为说法。
(十四)居士应,若诸众生爱谈名言,清净自居,即应现此身,而为说法。
(十五)宰官应,若诸众生爱治国土、剖断邦邑,即应现此身,而为说法令彼成就。
(十六)波罗门应,若诸众生爱诸数术,摄卫自居,则应现此身,而为说法。
(十七)比丘应,若有男子好学出家,持诸戒律,即于彼前应现此身,而为说法。
(十八)比丘尼应,若有女人好学出家,持诸禁戒,即于彼前,应现此身,而为说法。
(十九)优婆塞应,若有男子乐持五戒,即应现此身,而为说法。
(廿)优婆夷应,若有女人,五戒自居,即应现此身,而为说法。
(廿一)女主应,女主即天子之后。若有女人,内政立身以修家国,即应现此身,而为说法。
(廿二)童男应,若有众生不坏男根,即应现此身,而为说法。
(廿三)童女应,若有处女爱乐处身,不求侵暴,即应现此身,而为说法。
(廿四)天应,若有诸天乐出天伦,则应现天身,而为说法。
(廿五)龙应,若有诸龙,乐出龙伦,即应现此身,而为说法。
(廿六)药叉应,药叉,又作夜叉。若有药叉乐度本伦,即现此身,而为说法。
(廿七)乾闼婆应,乾闼婆,即帝释天之乐神。若有干闼婆乐脱其伦,即应现此身,而为说法。
(廿八)阿修罗应,若阿修罗乐脱其伦,即应现此身,而为说法。
(廿九)紧那罗应,紧那罗,又作“人非人”,头上有角,似人而非人。若紧那罗,乐脱其伦,即应现此身,而为说法。
(卅)摩呼罗伽应,摩呼罗伽,即大蟒蛇。若摩呼罗伽,乐脱其伦,即应现此身,而为说法。
(卅一)人应,若诸众生爱乐人身,修人之行,即现人身,而为说法。
(卅二)非人应,非人即鬼畜之类。若诸非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乐度其伦,则于彼前应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彼解脱。
从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里,我们就要学习菩萨方便度化众生的智慧和精神,应所有众生的要求,为他们说法,帮助他们,让每一个人都与佛法有缘。
3.赞叹观世音菩萨的普门威德
第三大段,赞叹观世音菩萨的普门威德。
佛讲了观音菩萨普门威德以后,当时法会中的无尽意菩萨就解下颈项的缨络供给观音菩萨,观音菩萨不肯接受。佛就告诉观音菩萨,你应该接受他的缨络、接受他的供养,因为你有这个功德,你能加持众生,救苦救难。佛这样赞扬观音菩萨。
佛陀的赞扬表示观世音菩萨的行为受到了佛陀的肯定,他救苦救难的精神是我们佛教徒的榜样,因而受到众生的供养与赞叹。
《普门品》“长行”经文里面就包括这三个内容。
后里的“重颂”就是把长行的文义以每句五个字颂出来,表示强调,也便于记诵。偈颂的前面部分都是重述观音菩萨的功德,念观音菩萨能够消七难、灭三毒、满二求。最后几段就是重新解释观音菩萨的圣号,为什么叫观音?佛亲口解释这个圣号。
释“观”义
偈子里面有这么一段: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
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
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
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这几个颂文都是说明观音菩萨五种观(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慈观)的功用。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说明观音菩萨智慧很深。
“真观”就是空观,对于真空的道理能够深入观察、深入观照、深入契证。《心经》开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心经》的总纲,也是般若的总纲。能够见诸法空相就是诸法实相。《妙法莲华经》讲的实相就是空相,就是真如法性、如来法身。“真观”就包括这个内容。
“清净观”属于妙有。能够观察诸法因缘生,诸法如幻如化,就可以证到清净,不攀缘、不追求,了解一切如幻如化,就可以看得淡、放得下、六根清净。这是“妙有观”,即清净观。
“广大智慧观”就是中观。以真实之智慧,观实相之理。天台宗讲“一心三观”,即“空、假、中”,由“空”断见思惑,由“假”断尘沙惑,由“中”断无明惑。断见思惑证真谛,断尘沙惑证俗谛,断无明惑证中谛。这是天台宗的思想,也是《法华经》的思想。“广大智慧观”就是中谛:一方面见真空,一方面见妙有,妙有不离真空,真空能显示妙有,空有不二。
我们学佛一方面要驳斥常见,一方面驳斥断见。常见认为一切诸法都是实体永远存在不变;断见就认为一切现象,包括生命现象,消失了就没有了,对未来世加以否定,这就是断见。由妙有因缘生法就消灭断见;由真空见空性就消灭常见。一切诸法实相都是这样子的,有此智慧才是真智慧。佛家讲的智慧就是指这个“缘起性空、真空妙有)的智慧,而不仅仅是普通的学问知识。
当然,真谛不离俗谛,真、俗二谛要圆融,世出世间法要圆融。既要通达世间法,也要通达出世间法。从空、假、中三种来讲呢就比单纯讲世间普通智慧要高深得多,一般知识达不到。这个“中”,就是由于消灭了意识分别,得了智慧以后见的这个道理。
“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有智就有悲。由智慧见到空性,见到诸法因缘生,一切法都是相资相助的关系、都是平等的关系后,我们就要尊重众生,众生平等。念众生苦,就要发大悲心,体现这个“悲”的功德。学菩萨叫“悲智双运”,观音菩萨就具足这个功德。具足“空、假、中”的智慧,由此智慧产生悲心,叫悲智双运。“常愿常瞻仰”,我们学佛的人,要发这个愿心,常常都要瞻礼观音菩萨,崇拜观音菩萨。
“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这一种智慧是没有污染的、没有垢秽的,其性清净。这种智慧发出的光明就是慧光、智光,就好象太阳出来一样,其光可以破除一切黑暗愚痴。我们有智慧就可破除内心的黑暗无明。众生长时间以来都是在暗暗长夜中,用禅宗的一句话来讲“在黑漆桶中”。有智慧就可以除暗,打破黑漆桶,就可破除一切黑暗。不单如此,“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观世音菩萨的大智慧能够除三灾、免七难,就像太阳光普遍地照射在山河大地,使万物得以生长;“灾风火”就代表七难及一切自然灾害等。
“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这个颂子进一步解释观音菩萨的悲智双运功德,解释观音菩萨的三轮清净,三轮就是身轮、口轮、意轮。观音菩萨的身是一个悲心所现身,千百亿身都是悲心而化的身,叫“悲体”。因为观音菩萨行菩萨道,持菩萨戒,菩萨的三聚净戒是摄善法戒、摄律仪戒、饶益有情戒,持这个戒。这个戒的力量很大,就好象那个春天的雷,雷声一震,百草滋生。“慈意”就是形容观音菩萨的“意轮”,就是内心。观音菩萨的意充满慈悲,随时随地念众生苦,就好象母亲随时随地念儿女的苦。
“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这就是观音菩萨的“口轮”清净。观音菩萨澍大法雨,洒大甘露。观音菩萨随类现身、应机说法使众生既免除灾难与痛苦,又破除内心的无明,消灭贪、嗔、痴,好像降大雨一样,使众生身心得到清凉、清净,“灭除烦恼焰”,因众生烦恼重,发作起来象火烧一样的。
以上几个颂文就解释观音菩萨的悲智功德,有智慧有悲心。就是这五个“观”字。
释“音”义
下面几个颂就解释观世音菩萨这个“音”: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 /FONT>
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
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
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妙音”就是说观音菩萨的音声很微妙,代表观音菩萨的智慧很高,真俗二谛圆融。
“观世音”就是代表悲心,观世间音声,寻声救苦,而为说法,这叫“观世音”。《法华经》说:“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以是因缘,名观世音。”观其音声而寻声救苦,是观世音菩萨的功德。
“梵音”又作梵声。即佛陀清净微妙的音声,具四辩八音的妙音。佛的三十二相中即有梵音相。据《大智度论》卷四载,佛的梵音如大梵天王所发出的声音一样,有五种清净之音:(1)甚深如雷;(2)清彻远播,闻而悦乐;(3)入心敬爱;(4)谛了易解;(5)听者无厌。也就是这个音声其性清净,没一点污染。你们到庙上来,不要说听到菩萨的声音,就是听到这些念诵之音,你都觉得好庄严、好和平、好清净!你都有这个感觉。
“海潮音”就是说观音菩萨应机说法有显有伏,机缘成熟,他就显现,机缘不成熟,他就暂时隐伏。海潮按时上岸,按时退落,是有节奏有时间性的,而且这个声音很好听,很洪亮。海潮音是美妙动听的天籁之音。
这种音声“胜彼世间音”。你们看世间的音声都是属于“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情感冲动,有喜有乐、有悲有忧、有斗争,世间音声都是这样子的嘛!心情不平衡。有些音声还迷人,比如黄色之音。这些音叫世间音。观音菩萨那个音“胜彼世间音”,他是出于悲心而演奏,能够引导众生入于清凉的境界。
“是故须常念”,我们念观音菩萨、念《普门品》,要经常、要不断、要精勤,而且要有信心。
“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保持你这个正念,不要怀疑,怀疑就退堕,得不到感应。这儿就说不要生疑惑。为什么不要生疑惑呢?因为观世音菩萨是早成佛道,是清净无漏的圣者。“净”,就是清净,“圣位”,就是佛位。观世音菩萨早已在久远劫以前就修成佛道了,是古佛之一,因为悲心才现菩萨身,他是慈悲殊胜、智慧殊胜、悲愿殊胜、威力殊胜!
“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凡是受生死威胁的、受灾难苦逼的他都要救,依怙于他才能有救。儿女生下来没有父母亲就很痛苦,没有依怙。“能为作依怙”就是说观世音菩萨是众生的父母亲。中国古代《诗经》里的孝子诗讲,孝子思念父母亲“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观音菩萨就可以作众生的依怙,他把众生视作儿女,平等爱护。
“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观音菩萨的眼睛是慈眼,象母亲对待儿女一样很慈悲的关注着每一个众生。
“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观音菩萨的福德就象大海一样,很广很深,以大海形容观音菩萨的福德,如海之广、海之深,不可限量。
“是故应顶礼”,所以我们应该向观音菩萨顶礼,恭敬礼拜。
这是《普门品》颂文的最后几段。
以上就是《法华经》的第二十五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内容。这里讲到观世音菩萨有悲就有智,有智就有悲,叫悲智双运。我们都要学习这一点。
这次讲《法华经》时间很短,而《妙法莲华经》的内容很多,七卷二十八品,不能按文来讲,只是讲个要义,给大家结个法缘。希望大家听了之后好好体会佛法一乘实相的深义,向观音菩萨学习,为佛教的发展多作贡献。佛法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还要落实在行动中去,需要在具体的生活中去体会、去实践、去证悟!
祝大家福德智慧圆满,一切吉祥,早成佛道!
(录音整理:正照、正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