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237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南传经典]白话《大念住经》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5-2-13 21:29: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南传经典]白话《大念住经》
白话《大念住经》

《大念住经》目录
1.导言
2.观身念住
  A、观呼吸
  B、观姿势
  C、时时彻知无常
  D、思惟不净
  E、思惟四大
  F、观墓园九相
3.观受念住
4.观心念住
5.观法念住
  A.观五盖
  B.观五取蕴
  C.观内外六处
  D.观七菩提分
  E、观四圣谛
6.修四念住的结果



《大念住经》 
(1)我是这样听说的:
(2)有一次,世尊在拘楼国剑磨瑟达磨城中,与拘楼人在一起。当时,世尊对比丘们说:比丘们!比丘们回答:世尊!
世尊接著说了以下的开示:
1.导言
(3)比丘们!只有一条道路可以使众生清净、克服愁叹、灭除苦忧、实践真理、体证涅槃,这条道路就是四念住。
(4)是哪四个念住呢?
比丘们!比丘就身体观察身体,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嗔;就感受观察感受,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嗔;就心观察心,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嗔;就诸法观察诸法,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嗔。
2.观身念住
A.观呼吸
(5)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呢?
比丘们!比丘到森林中,或到树下,或到隐僻无人之处,盘腿而坐,端正身体,把注意力放在嘴巴周围的区域,保持觉知,觉知呼吸时气息的出入情况。入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长」;入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短」;出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长」;出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短。」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入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出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入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出息。」
(6)比丘们!就像技术熟练的木匠或他的徒弟,当他锯木作一次长拉锯的时候,清楚了知:「我作了一次长拉锯」;当作一次短的拉锯时,他清楚了知:「我作了一次短拉锯。」
比丘们!就像这样,比丘入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长」;入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短」;出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长」;出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短。」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入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出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入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出息。」
(7)於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B.观姿势
(8a)又,比丘们!比丘在走路时,他清楚了知:「我正在走路」;在站立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站立著」;在坐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坐著」;在躺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躺著。」无论何种姿势,他都清楚了知。
(8b)於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C.时时彻知无常
(9a)又,比丘们!当比丘来回行走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看著正前方或侧面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弯下身体或伸展身体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搭衣持钵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在吃、喝、咀嚼或尝味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大小便利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行走、站立、坐卧、醒觉、说话或沈默时,时时彻知无常。
(9b)於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D.思惟不净
(10)又,比丘们!比丘仔细思考这身体,自脚底而上,自头发而下,皮肤所覆盖的都是充满种种不净,他这麽想:「在这身体中,有头发肤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髓,肾心肝脏,肋膜脾脏,肺肠肠膜,胃脏粪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眼泪淋巴,口水鼻涕,滑液尿水。」
(11)就好像有一只两个口的粮食袋,里面装满各种的豆谷,诸如:稻米、糙米、绿豆、豌豆、芝麻、白米;而且就如同有位能分辨这些豆谷的人,当他打开这只袋子时,他可以看到里面所装的东西,告诉人说:「这是稻米、这是糙米、这是绿豆、这是豌豆、这是芝麻、这是白米。」
(12a)比丘们!相同地,比丘仔细思考这身体,自脚底而上,自头发而下,皮肤所覆盖的都是充满种种不净,他这麽想:「在这身体中,有头发肤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髓,肾心肝脏,肋膜脾脏,肺肠肠膜,胃脏粪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眼泪淋巴,口水鼻涕,滑液尿水。」
(12b)於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E.思惟四大
(13)又,比丘们!比丘仔细思考这身体,不论置身何处或何种姿势,依身体组成要素的特性,他这麽想:「在此身中,有地大、水大、火大及风大。」
(14a)比丘们!这就像技术熟练的屠夫,或屠夫的学徒,杀了一条牛并将它分解成块後,他们坐在十字路口。比丘们!相同地,比丘仔细思考这身体,不论置身何处或何种姿势,依身体的组成要素,他这麽想:「在此身中,有地大、水大、火大及风大。」
(14b)於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F.观墓园九相
(15a)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这尸体已死一日、二日或三日,变成肿胀、瘀黑且溃烂,他对自己的身体这麽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15b)於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16a)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这尸体被乌鸦、秃鹰、猎鹰、苍鹭所啄食或被野狗、老虎、豹、胡狼所咬或被其他种种生物所食时,他对自己的身体这麽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16b)於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17a)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下骸骨、附著在骨上的一些血肉、及连结骨骸的筋腱,他对自己的身体这麽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17b)於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18a)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下没有皮肉、只有一块块血迹的骸骨,和连结骨骸的筋腱,他对自己的身体这麽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18b)於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19a)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血肉不存的骸骨,及连结骨骸的筋腱,他对自己的身体这麽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19b)於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20a)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一堆骨节支解的骨头,四散各处:这儿是手骨,那里是脚骨;这儿有踝骨,那里有膝骨;这里有大腿骨,那里有骨盆骨;这是脊椎骨,那是肩胛骨;又有肩骨、颈骨、下颚骨、牙齿及头盖骨,他对自己的身体这麽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20b)於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21a)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下一堆泛白如海螺壳的骨头,他对自己的身体这麽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21b)於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22a)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经过年馀、堆积成堆的骨头,他对自己的身体这麽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22b)於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23a)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骨头腐蚀成粉,他对自己的身体这麽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23b)於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3.观受念住
(24)比丘们!比丘如何就感受观察感受呢?
比丘们!比丘在经历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快乐的感受。」
在经历痛苦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痛苦的感受。」
在经历不苦不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不苦不乐的感受。」
在他执著於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执著於快乐的感受。」
没有执著於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没有执著於快乐的感受。」
在执著於痛苦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执著於痛苦的感受。」
没有执著於痛苦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没有执著於痛苦的感受。」
当执著於不苦不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执著於不苦不乐的感受。」
没有执著於不苦不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没有执著於不苦不乐的感受。」
(25)於是他於内部就感受观察感受,於外部就感受观察感受,同时於内部、外部就感受观察感受。因此,他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感受!」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感受观察感受。
4.观心念住
(26)又,比丘们!比丘如何就心观察心呢?
比丘们!当心有贪爱时,比丘清楚了知心有贪爱,当心没有贪爱时,清楚了知心没有贪爱;当心有嗔恨时,清楚了知心有嗔恨,当心没有嗔恨时,清楚了知心没有嗔恨;当心有愚痴时,清楚了知心有愚痴,当心没有愚痴时,清楚了知心没有愚痴;当心收摄时,清楚了知心收摄,当心涣散时,清楚了知心涣散;当心广大时,清楚了知心广大,当心不广大时,清楚了知心不广大;当心有上时,清楚了知心有上,当心无上时,清楚了知心无上;当心专注时,清楚了知心专注,当心不专注时,清楚了知心不专注;当心解脱时,清楚了知心解脱,当心未解脱时,清楚了知心未解脱。
(27)於是他就内在的心观察心,就外在的心观察心,同时就内在、外在的心观察心。因此,他观察心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心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心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心!」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心观察心。
5.观法念住
A.观五盖
(28)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呢?比丘们!比丘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五盖观察诸法。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如何就五盖观察诸法呢?比丘们!当比丘生起贪欲时,他清楚了知:「我生起贪欲」;当比丘不起贪欲时,他清楚了知:「我不起贪欲。」他清楚了知,未生的贪欲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生起的贪欲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贪欲,未来不再生起。
(29)当比丘生起嗔恚时,他清楚了知:「我生起嗔恚」;当比丘不起嗔恚时,他清楚了知:「我不起嗔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嗔恚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生起的嗔恚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嗔恚,未来不再生起。
(30)当比丘生起昏沈和睡眠时,他清楚了知:「我生起昏沈和睡眠」;当比丘不起昏沈和睡眠时,他清楚了知:「我不起昏沈和睡眠。」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昏沈和睡眠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生起的昏沈和睡眠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昏沈和睡眠,未来不再生起。
(31)当比丘生起掉举和後悔时,他清楚了知:「我生起掉举和後悔」;当比丘掉举和後悔不起时,他清楚了知:「我不起掉举和後悔。」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掉举和後悔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生起的掉举和後悔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掉举和後悔,未来不再生起。
(32)当比丘生起疑惑时,他清楚了知:「我生起疑惑」;当比丘不起疑惑时,他清楚了知:「我不起疑惑。」他清楚了知,未生的疑惑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生起的疑惑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疑惑,未来不再生起。
(33)於是他就内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就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因此,他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诸法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诸法!」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五盖观察诸法。
B.观五取蕴
(34)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呢?比丘们!比丘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五取蕴观察诸法。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如何就五取蕴观察诸法呢?比丘们!比丘清楚了知:「这是色,这是色的生起,这是色的灭去;这是受,这是受的生起,这是受的灭去;这是想,这是想的生起,这是想的灭去;这是行,这是行的生起,这是行的灭去;这是识,这是识的生起,这是识的灭去。」
(35)於是他就内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就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因此,他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诸法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诸法!」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五取蕴观察诸法。
C.观内外六处
(36)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呢?比丘们!比丘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六内处和六外处观察诸法。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如何就六内处和六外处观察诸法呢?比丘们!比丘清楚了知眼根,清楚了知色尘,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37)比丘清楚了知耳根,清楚了知声尘,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38)比丘清楚了知鼻根,清楚了知香尘,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39)比丘清楚了知舌根,清楚了知味尘,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40)比丘清楚了知身根,清楚了知触尘,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41)比丘清楚了知意根,清楚了知法,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42)於是他就内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就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因此,他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诸法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诸法!」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六内处和六外处观察诸法。
D.观七菩提分
(43)又,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呢?比丘们!比丘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七菩提分观察诸法。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如何就七菩提分观察诸法呢?比丘们!比丘有念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念菩提分」;当比丘没有念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念菩提分。」他清楚了知,未生的念菩提分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念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44)比丘有择法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择法菩提分」;当比丘没有择法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择法菩提分。」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择法菩提分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择法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45)比丘有精进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精进菩提分」;当比丘没有精进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精进菩提分。」他清楚了知,未生的精进菩提分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精进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46)比丘有喜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喜菩提分」;当比丘没有喜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喜菩提分。」他清楚了知,未生的喜菩提分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喜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47)比丘有轻安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轻安菩提分」;当比丘没有轻安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轻安菩提分。」他清楚了知,未生的轻安菩提分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轻安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48)比丘有定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定菩提分」;当比丘没有定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定菩提分。」他清楚了知,未生的定菩提分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定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49)比丘有行舍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行舍菩提分」;当比丘没有行舍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行舍菩提分。」他清楚了知,未生的行舍菩提分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行舍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50)於是他就内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就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因此,他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诸法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法!」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七菩提分观察诸法。
E、观四圣谛
(51)又,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呢?比丘们!比丘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四圣谛观察诸法。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如何就四圣谛观察诸法呢?比丘们!比丘如实地清楚了知:「这是苦」;他如实地清楚了知:「这是苦之集」;他如实地清楚了知:「这是苦之灭」;他如实地清楚了知:「这是导致苦灭之道。」
苦圣谛的解释
(52)又,比丘们!什麽是苦圣谛呢?
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愁、叹、苦、忧、恼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求不得是苦。总括地说,五取蕴就是苦。
(53)又,比丘们!什麽是生?如果有所谓的生,对一切众生而言,在各类的众生中,他们的受生、形成、出生、显现诸蕴、获得内外处,比丘们!这就叫作生。
(54)又,比丘们!什麽是老?如果有所谓的老,对一切众生而言,在各类的众生中,他们的衰弱、老朽、牙齿脱落、头发灰白、皮肤松皱、寿命将尽、机能退化,比丘们!这就是老。
(55)又,比丘们!什麽是死?如果有所谓的死,对一切众生而言,在各类的众生中,他们的崩溃、散灭、命终、死亡、寿命结束、五蕴离析、身体弃舍、生命灭绝,比丘们!这就是死。
(56)又,比丘们!什麽是愁?凡是有人不论何时,受到损失或不幸之事的影响,生起这些痛苦的心态:忧愁、哀愁、愁苦、深忧及深愁这些痛苦的心态,比丘们!这就是愁。
(57)又,比丘们!什麽是叹?凡是有人不论何时,受到损失或不幸之事的影响,生起哭号、哭泣、叹息、以及哀号、哀叹的状态,比丘们!这就是叹。
(58)又,比丘们!什麽是苦?比丘们!由於身体的接触而生起身体上任何的苦楚、不适、不愉快的感受,比丘们!这就是苦。
(59)又,比丘们!什麽是忧?比丘们!心理上任何的苦楚、不适或由心理接触而生起任何痛苦、不愉快的感受,比丘们!这就是忧。
(60)又,比丘们!什麽是恼?凡是有人不论何时,受到损失或不幸之事的影响,产生恼乱、苦恼、忧恼、燥恼这些心态,比丘们!这就是恼。
(61)又,比丘们!什麽是怨憎会苦?凡是有人不论何时、何处遇到不愉快、不喜欢的色、声、香、味、触、法,或时时处处遇到不幸、伤害、困难、不安,如果交往、相遇、接触、结合,比丘们!这就叫怨憎会苦。
(62)又,比丘们!什麽是爱别离苦?凡是有人不论何时、何处与所感兴趣、所喜欢、所爱的色、声、香、味、触、法的尘境分离,对那些期望他幸运、富裕、舒适或安全的人,如父母、兄弟姊妹、朋友同事、亲戚等,与他们分离,不能相见、亲近、结合,比丘们,这就叫爱别离苦。
(63)又,比丘们!什麽是求不得苦?比丘们!对众生而言,他们是受生支配的众生,生起这样的欲求:「但愿我们不受生的支配!但愿我们不再轮回转生!」但这并不是只靠欲求就可得到的,这就是求不得苦。
(64)比丘们!什麽是求不得苦?比丘们!对众生而言,他们是受老支配的众生,生起这样的欲求:「但愿我们不受老的支配!但愿我们不受老的支配!」但这并不是只靠欲求就可得到的,这就是求不得苦。
(65)比丘们!什麽是求不得苦?比丘们!受病支配的众生,生起这样的欲求:「但愿我们不受病的支配!但愿我们没有病苦!」但这并不是只靠欲求就可得到的,这就是求不得苦。
(66)比丘们!什麽是求不得苦?比丘们!受死支配的众生,生起这样的欲求:「但愿我们不受死的支配!但愿我们永远不死!」但这并不是只靠欲求就可得到的,这就是求不得苦。
 
(67)比丘们!什麽是求不得苦?比丘们!受愁、叹、苦、忧、恼的支配的众生,生起这样的欲求:「但愿我们不受愁、叹、苦、忧、恼的支配!但愿我们不再愁、叹、苦、忧、恼!」但这并不是只靠欲求就可得到的,这就是求不得苦。
(68)比丘们!什麽是「总括地说五取蕴就是苦」?色取蕴是苦、受取蕴是苦、想取蕴是苦、行取蕴是苦、识取蕴是苦。比丘们!这就是「总括地说五取蕴就是苦」。
比丘们!这就是苦圣谛。
苦集圣谛的解释
(69)又,比丘们!什麽是苦集圣谛呢?
它就是贪爱,就是造成不断轮回,为喜乐、欲求所束缚,以及任何情况都不忘寻求快乐的欲望,也就是欲爱、有爱及无有爱。
比丘们!而这贪爱从哪里生起,又从何处建立?在身心世界,只要有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事物,就有贪爱的生起和建立。
(70) 而在身心世界,什麽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事物呢?在身心世界中,眼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耳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鼻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舌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身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意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71)在身心世界中,色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声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香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味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触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法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72)在身心世界中,眼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耳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鼻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舌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身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意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73)在身心世界中,眼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耳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鼻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舌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身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意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74)在身心世界中,从眼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从耳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从鼻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从舌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从身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从意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75)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76)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77)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78)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79)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比丘们!这就是苦集圣谛。
苦灭圣谛的解释
(80)又,比丘们!什麽是苦灭圣谛呢?
它是贪爱的完全远离、灭尽、舍离、弃舍、解脱、无染。但比丘们何处根除贪爱,何处息灭贪爱呢?在身心世界中,有诱人的、令人喜悦的地方,就是可以根除和息灭贪爱的地方。
(81)但在身心世界中,什麽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事物呢?
在身心世界中,眼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耳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鼻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舌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身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意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色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声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香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味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触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法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83)在身心世界中,眼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耳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鼻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舌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身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意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84)在身心世界中,眼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耳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鼻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舌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身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意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85)在身心世界中,从眼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从耳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从鼻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从舌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从身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从意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86)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87)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88)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89)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90)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比丘们!这就是苦灭圣谛。
道圣谛的解释
(91)又,比丘们!什麽是导致苦灭的道圣谛呢?那就是八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92)又,比丘们!什麽是正见呢?比丘们!正见就是知苦、知苦之集、知苦之灭、知导致苦灭之道的知见。比丘们!这就是正见。
(93)又,比丘们!什麽是正思惟呢?比丘们!正思惟就是离欲、不染世乐的思惟,也是没有嗔恨、没有暴力的想法。比丘们!这就是正思惟。
(94)又,比丘们!什麽是正语呢?比丘们!正语就是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与不绮语。比丘们!这就是正语。
(95)又,比丘们!什麽是正业呢?比丘们!正业就是不杀、不偷及不邪淫。比丘们!这就是正业。
(96)又,比丘们!什麽是正命呢?比丘们!正命就是圣弟子不以错误的方式营取生活,而以正确的方式经营生活。比丘们!这就是正命。
(97)又,比丘们!什麽是正精进呢?比丘们!比丘下定决心,精进努力、振奋心志、全力以赴地投入防止未生的恶行、不善之心念的生起;比丘下定决心,精进努力、振奋心志、全力以赴地投入去除已生起的恶行和不善的心念;比丘下定决心,精进努力、振奋心志、全力以赴地投入开展未生的善行及善的心念,使之能生起;比丘下定决心,精进努力、振奋心志、全力以赴地投入保持已生的善念,不使它退失,使之增长、成熟、圆满地开展;比丘们!这就是正精进。
(98)又,比丘们!什麽是正念呢?比丘们!比丘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就身体观察身体,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爱和嗔恨;比丘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就感受观察感受,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爱和嗔恨;比丘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就心观察心,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爱和嗔恨;比丘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就诸法观察诸法,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爱和嗔恨;比丘们!这就是正念。
(99)又,比丘们!什麽是正定呢?比丘们!比丘舍离贪爱、不善之心念,产生离欲之心,伴随著寻和伺并充满喜乐,他进入初禅;寻、伺消失,获得内心平静和专心一致,产生离欲和无寻、无伺之心,充满喜乐,他进入二禅;喜消失後,他住於平等心,对感受完全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并且在身体经验到圣者所说的:「由觉知和平等心所产生的乐」他进入三禅;在根除苦乐以及先前的喜忧也消失之後,他因此进入超越苦、乐的四禅,充满平等心和觉知。
比丘们!这就是正定。
比丘们!这就是导致苦灭之道圣谛。
(100)於是他就内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就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因此,他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诸法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诸法!」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四圣谛观察诸法。
6.修四念住的结果
(101)比丘们!任何人,依这个方式正确地修四念住七年,就可以期望有两种果报中的一种:现生得最上智慧,或者如果五蕴仍然存在,则得不还果。
(102)比丘们!不用说七年,如果有任何人,依这个方式正确地修四念住六年,就可以期望得到两种果位中的一种:现生得大智慧,或者如果五蕴仍然存在,则得不还果。
(103)比丘们!不用说六年,....
比丘们!不用说五年,....
比丘们!不用说四年,....
比丘们!不用说三年,....
比丘们!不用说二年,....
(104)比丘们!不用说一年,如果有任何人,依这个方式正确地修四念住七个月,就可以期望得到两种果位中的一种:现生得最上智慧,或者如果五蕴仍然存在,则得不还果。
(105)比丘们!不用说七个月,....
比丘们!不用说六个月,....
比丘们!不用说五个月,....
比丘们!不用说四个月,....
比丘们!不用说三个月,....
比丘们!不用说二个月,....
比丘们!不用说一个月,....
比丘们!不用说半个月,如果有人依这个方式正确地修四念住七天,就可以期望得到两种果位中的一种:现生得最上智慧,或者如果五蕴仍然存在,则得不还果。
(106)这就是为什麽说:「比丘们!只有一条道路可以使众生清净、克服愁叹、灭除苦忧、实践真理、体证涅槃,这条道路就是四念住。」
世尊如此说法後,比丘们皆大欢喜,赞叹世尊所说的法。
——《大念住经》结束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弘憶佛教論壇

 

釋大寬法師 | Facebook 祝福您 福慧增長,如意吉祥。

 | 玄奘寺 | 德林念佛寺 | 臨濟護國禪寺 | ChatGPT | 傳燈法師 | 竹林禪寺住持 | 如悟長老圓寂 | 竹林寺住持 | 天寧寺 | 三壇大戒 | 佛教 Buddhism | 法平法師 |

| 中國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 | 淨耀法師生病 | 免責聲明書 | 2025三壇大戒 | 極樂寺 | 從慈法師 | 禪修 | 佛教書店書局 | 竹林禪寺 | Buddhism wiki |

| 三壇大戒2026 | 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三壇大戒2025 | 佛教經典功德會 | 大藏經 | 佛學辭典 | 電子書免費下載 | 佛陀紀念館 | 佛光山 | Youtube網站 | 佛教音樂 | 佛教經典 |

| 牟尼精舍學佛網 | 佛教線上圖書館 | 佛法入門 | 佛學資料 Books | 中國佛教網圖書館 | 兒童佛學班 | 佛網 | 新浪網Sina | Yahoo! | Google | 百度 | Bing | Alexa網站排名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 佛教維基百科全書wiki | 十大新聞 | 慈悲喜捨小站 | 佛經 | 梵文咒輪 | 摩尼 | 佛教 wiki | 佛教圖書館 | 佛教論壇 | 佛教 | 佛教經典梵文 | 佛像觀音圖片集 |

 

台灣佛教論壇推薦排名

台灣佛教論壇排名推薦

精靈寶可夢 Pokemon Go

手機遊戲 mobile game

弘憶佛教論壇

弘憶佛教論壇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弘憶佛教論壇 Pixnet Net

基礎佛學資料

佛學教室。佛法入門

佛教戒律學綱要

心得分享討論版

感人文章。故事書籍

淨業與念佛

禪宗 Zen。生活禪

密宗金剛乘

佛教寺廟。活動看板

佛法與生活

佛教音樂。佛曲mp3

免費結緣訊息

佛教釋大寬法師佛學問答

咒語教學。佛經介紹

中國佛教會BAROC

線上翻譯網站 Online translation website

台灣論壇 Taiwan Forum

中國大陸佛教論壇

沉香論壇 Agarwood

電子書免費下載

維基百科知識專家

弘憶兒童佛學班

電影。電視 Movie TV

世界新聞。生活資訊

健康。遊戲。熱門

Mobile 手機王。電腦 App

Ptt bbs web 批踢踢

免費廣告 Free Advertising

求職網站。招職招聘Jobs

摩尼網bbs網路社區。留言板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t Association

中國佛教協會

中國佛教協會 Facebook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中國佛教協會 Pixnet Net

中国佛教协会

中国佛教会

地藏论坛 www.bskk.com 

地藏缘论坛 www.folou.com

中国佛教史

佛教音乐 Music

佛教故事 Stories

佛教歌曲 Song

佛教文物 Relics

佛教活动 Activities

佛教电视台 TV 

佛教导航 

佛教新闻 News

佛教维基百科 Wiki

佛教网站搜寻 

佛教线上图书馆

佛学知识 

佛教七宝

佛教历史文化

世界佛教论坛

佛教正法中心

中国佛教如来宗派 

佛教大藏经 Cbeta

佛网留言板

 

| 求職 | 新聞 | 電視 | 影音 | 字典 | 拍賣 | MP3 |  健康 | 知識 | 雜誌 | 生活 | 下載 | 網路書店 | 佛光山 | 佛陀紀念館 | 佛教如來宗 |

| 楞嚴經 | 金剛經 | 大悲咒 | 楞嚴咒 | 法師 | 佛教經典數位圖書 | 陀羅尼 | 佛教線上 | 佛教維基 | 網路書店

| Google Adwords | 佛教七寶 | 佛教歌曲 | 佛教四大名山 | 禪宗 | 禪定 | 標點符號 |

| 六字大明咒 | 熱門 app | 唵嘛呢叭咪吽 | 歌曲下載 | buddha buddha | 下載mp3歌曲 | 下載mv | 下载的音乐

| 熱門關鍵字 | 熱門電影 | 下載音樂網 | 音樂下載免費 | 露天拍賣 | 拍賣網

| 中央氣象局 | 地震 | 12000 | 波羅蜜 | 海濤法師 | 台灣論壇 | 教育部字典 | 英文翻譯中文 | 國語字典 | 藏傳佛教

 | mp3下載 | 惜物網 |  | 林志炫 | 大愛電視台 |  | 教育部字典國語辭典

| 馮馮 | 抽籤程式 | ppar |  | 大悲咒下載 | 英翻中 | txt電子書下載 | 中翻英 | 佛教論壇

| 竹林寺 | android mp3 | 聲音沙啞 | 下課鐘聲 | 禪修 | youtube下載 | 地藏論壇 | 地藏緣論壇

| 中国佛教协会 | 母親節 | 藥師經 | 佛教電視台 | 購物拍賣

| wiki en | 威力彩 | 黃金價格 | 黃金 | 六祖壇經 | 蕭平實 | 周杰倫 | 熱門 | QQ空间 | 台電 | 停電 | 指考 | china.buddha00@gmail.com

| 新浪微博 | 騰訊微博 | 統一發票 | 高鐵 | Claude Debussy | iPhone 6 | iPad | 停班停課 | 颱風假 | 台北市政府 | 行政院 | 中元節

| App 推薦 | 電視頻道 | TV線上看 | 佛教釋大寬法師 |  | Buddha Facebook

| 施食儀軌 | 奧運 | 線上鬧鐘 | 摩尼網

| 金色蓮花 | 服貿協議 | 電視連續劇 | 佛教如來 | 釋大寬 咒輪 | 佛學資料 | 達賴喇嘛 | 佛學多媒體 | 佛學數位圖書館 | 萬年曆

 | 潮音禪寺 | 黃色小鴨 | 比特幣 | 海雲繼夢 | 大華嚴寺 | 佛教維基wiki | 導覽手冊 | 悟禪法師 | 釋大慈法師 | 咒輪貼紙

| 生命加油讚 | WeChat 微信 | Line貼圖 | 短網址 | 蓮池庵 | 光明禪寺 | 生命的意義 | 密勒日巴傳DVD | 2016總統大選 | 廣欽老和尚 | 明若曉溪

| 生命靈數 | 明曉溪 | 生命教育 | 海濤法師爭議 | 慧律法師mp3 | 水陸法會 | 百年虛雲 | 佛舞 | 準提咒 | 柯文哲

| 藥師佛 | 華嚴聖因精舍 | 釋大寬 施食 | 覓菩提 | 傳悔法師 | 陳喬恩wiki | 華嚴經 | FLV | 優酷youku

| 療痔病經 | 健康長壽秘密法 | 佛曲 | 最心新聞 | 梵網經 | 時事新聞 | ptt wiki | 守成 | 學佛入門 | BBC | 學佛群疑

| 學佛心得 | 佛教書信 | Apple Wiki | 台鐵 | 最新新聞 | 教師節 | 護身符 | 作七 | 做頭七 | 悟禪法音 | 佛教如來宗wiki

| Amazon亞馬遜 | apk | Agoda旅遊飯店住宿 | 台灣十大論壇 | 十大熱門論壇 | 十方論壇 | 橙劑 | 淨心長老 | 釋海濤法師 | 佛陀 FB | 佛教音樂網Mp3

| 網路書店 | 網路書局 | Pixnet 痞客邦 | 咒輪&佛經 | 亞馬遜論壇wiki

| 搜尋引擎 | mp3音樂下載 | 影片電影 | 網購網站

| 台灣佛教論壇 |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 | 心經 | 八十八佛

| 三壇大戒 | 2019三壇大戒 | 中國佛教會 | 2019日月禪寺三壇大戒

| 全职法师 | 中國佛教會baroc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2019 | 供香咒 | 兒童佛學營 | 世界佛教論壇 | 佛教戒律學綱要 | 三壇大戒 2019 | 維基百科 | 沙彌律儀要略集註

| 牟尼丸 | 縵衣 | 佛教戒律學綱要 pdf | 臨濟護國禪寺 | 釋悟潔法師 | 

GMT+8, 2024-12-22 23:32 , Processed in 0.18342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