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314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真正的快樂-聖嚴法師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4-1-14 09:04: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你快樂嗎-真正的快樂是什麼-聖嚴法師
      
  如果有人家裡生了小寶寶,一般我們都會說恭喜恭喜、可喜可賀。但是佛教認為人生苦多樂少,即使是“生”,也是一種苦,所以佛法教我們不要以苦為樂,要離苦得樂。
   
  對於生命中四種基本現象—生、老、病、死,佛教稱之為“四苦”。
   
其中老、病、死被視為苦比較易理解,但如果說“生”也是一種苦,大多數人可能就很難理解了。
  幾乎每個人對於剛出生時的情形,都已不復記憶,嬰兒出生時究竟覺得苦還是樂,誰也不曉得。但是我們可以推想,嬰兒的皮膚非常細嫩光滑,第一次離開母體,乍然接觸外界的空氣時,感覺一定很不舒服、很難過。環境驟然的改變,讓嬰兒出生時號啕大哭,可是卻又非得來到這個世界不可。
   

  對母親而言,生產恐怕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很多婦女對於生產時受的痛苦,即使用“痛不欲生”四個字,都還不足以形容,所以古人才會把生日稱為“母難日”。但是小孩出生後,痛苦解除了,母親又會覺得很安慰、很快樂,就像歷經千辛萬苦,終於爬上山峰,再也不需要往上爬時,就會覺得欣喜若狂。其實這只是苦難、壓迫感解除後所產生的快樂感受,是苦之後的結果,並不是另外有新的快樂產生。可見“生”是一件苦事,並不是真正的快樂。
   

  出生是苦,在人的一生當中,真正的快樂也沒多少。一般人感受到的快樂,都是因為滿足了“五欲”—眼、耳、鼻、舌、身—而得來的欲樂,例如:眼睛看到美景、耳朵聽到悅音、鼻子聞到香味、嘴巴嘗到美食、身體有柔軟細滑的觸感。還有,和別人談話談得很投機,或是獲得一項新的成果、發現一樁新的事實,讓自己覺得很有成就感……等,這些屬於心理層面的賞心樂事,也都屬於“欲樂”。
   

  欲樂的“樂”都包含著“苦”在其中,是“樂中帶苦”,但是我們大多數人卻對這樣的事實毫無所知。例如一個稀世罕見、美若天仙的美人出現在你眼前,因為很難得見到,所以你會很欣賞她,一見到她就覺得很快樂。但是,如果天天讓你見到美麗的東西,或是讓美女、帥哥天天在你面前出現,讓你看個夠,就沒有什麼稀奇了。短暫的接觸雖然令人覺得目眩神迷,接觸次數多了以後,快樂便蕩然無存。
   

  凡是欲樂,都是暫時、無常的,很快就會過去,感覺上很真實,其實很虛幻,而虛幻的感受本身就是一種苦。因此,五欲之樂仍在痛苦之中,說穿了,這種快樂只是一種和“苦”相對的感受。
     
  這樣看來,生而為人好象沒有什麼值得快樂的事,其實也不儘然。
     
因為還有一種樂叫做“定樂”,也就是禪定的快樂,比欲樂更勝一籌,快樂的感受也更強烈一些。因為在禪定中已經擺脫了身心限制,特別是身體的負擔和病痛都會消失不見,不再有沉重的感覺,這時候心裡會產生一種滿足感,而且這種“無事一身輕”的感受是非常快樂的。
只是出定以後,因為身體還在,所以因身體而有的種種負擔依然存在。因此,定樂也不可能長久維持。
   
  最究竟的快樂是“解脫之樂”,透過修行得到解脫之後,不再有任何困擾及煩惱,心理上不再有任何負擔,這時候,才是真正、絕對的快樂,也才是真正值得我們追求的快樂。
   

你快樂嗎-追求快樂是起點,不是目的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人生有苦,包括: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以及五蘊熾盛等,總稱為“八苦”。苦是人生的事實,不過正因為有苦,所以人一出生就希望追求快樂,因此DL喇嘛曾說:“生命的目的是追尋快樂。”他採取與釋迦牟尼佛相對的角度來說,佛陀講“離苦”,他則講“得樂”,但呈現的都是人生的實相。
   



  雖然說追求快樂是人的本能,但必須先厘清:我們所追求的快樂是什麼?



  其實人類從出生開始,最重要的不一定是追求快樂,而是滿足欲望,例如對食物、生活安全等欲望的滿足,一旦欲望得到滿足,就會產生快樂的感受。因此,“快樂”和“欲望”兩者間有絕對的關係。
   



  在物質上追求快樂、滿足,應該是現代人共同的傾向,否則物質文明不會發展得那麼快。可是,在追求快樂的同時,不禁令人懷疑,我們所追求的快樂,是不是可靠?能不能維持長久?
   



  適可而止的欲望,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不合理、無止盡地追求欲望,就會因為欲望得不到滿足而產生各式各樣的痛苦。所以,人們表面上在追尋快樂,事實上卻也在追尋痛苦,因為所追求的快樂,都要付出痛苦的代價,而且快樂不會是永久的真實,它只是一種暫時的現象,說穿了不過是一種幻影。
      



  而且,享受快樂之後,又會回到痛苦的原點。所以,人生不過是從苦到樂、從樂到苦,一個永不間斷的迴圈而已。只是人們自我安慰,假想自己所追求的就是快樂,結果卻永遠陷於痛苦之中。
           



  佛教的密宗雖然特別重視“大樂思想”,但這是指修行過程中,在精神上產生的喜樂。例如修習禪定時有所謂的“禪悅”,只要能夠修到身心統一,就會有一種沒有捆綁、束縛的舒暢感,也就是“輕安”的快樂;又例如中國淨土宗以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為終極目的,也是以“極樂”來形容修行到最後的境界,可見修行的確可以得到快樂的結果。可是,修行的目的並不單只為了自己追求快樂,而是為了幫助別人遠離痛苦、得到快樂。
   



  如果僅以追求快樂做為人生的目標,很可能會變成一個享樂主義者而有所偏差,更有可能適得其反地帶來痛苦。DL喇嘛之所以說:“生命的目的是追尋快樂。”是站在眾生的立場,迎合現代人趨樂避苦的心理,我們千萬不要誤解DL喇嘛真正的意思。
   



  因此,追求快樂只能說是一個起點,是人類共同的希望,不能誤以為追求快樂就是人生的最終目的,否則,僅追求物質生活上的快樂,帶來的結果可能就是痛苦。而且以佛教的立場而言,應該要有“不為一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精神,當一切眾生都得到平安與快樂時,你才會真正的離苦得樂。
   



你快樂嗎-自找苦吃的人生



  沒有一個人喜歡受苦,總是希望快樂,所以會趨吉避凶、趨樂避苦、追求快樂。但是現實生活中,痛苦卻如影隨形、難以擺脫,而且追求快樂到最後,往往又都變成是苦的,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追求快樂一定要付出代價和成本,否則這種快樂就變成一種“負債”,苦就會接踵而至。就像一個人身上沒有錢卻想看電影,只有想辦法偷偷溜進電影院,起先一、兩次可能還不會發生問題,但是總有被抓到的一天,被抓之後,就有苦頭吃了。
        



  不願意付出代價所得到的快樂,終究會嘗到苦果,就算為了快樂而願意付出代價,也要歷經種種辛苦。例如為了追求物質上的快樂,就必須先努力工作賺錢,經過一段時間後,才能擁有快樂的享受。但仔細想想,這樣的快樂豈不就是辛苦、甚至痛苦後的結果?所謂的“犒賞”、“獎賞”,就是辛苦工作之後得來的報酬。
  俗話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就算只是吃一餐飯,也都是我們辛苦工作所得的成果,也是來自於老天的獎賞。古人說:“莫忘盤中飧,粒粒皆辛苦。”不要以為盤裡的食物得來容易,其實每一粒米都是農夫辛苦耕種得來的。一棵稻子播種之後,要好幾個月才能收成,這期間非常辛勞,只是大家吃飯的時候,很少會想到過程的艱辛。
   

  人的一生之中,從呱呱落地到死亡為止,都在忙碌中度過,真正快樂的時候其實很少。因為只要有了生命、有了這個身體,要過生活就必須付出代價,這就是辛苦。一般人以為夫妻結了婚、生了孩子大概是快樂的,但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孩子雖然很可愛,可以為你帶來很多安慰、快樂,但有時也會增加很多意想不到的負擔、困擾和麻煩。
   

  為了化解生活中的煩惱和痛苦,現代社會出現了許多娛樂設施以及消遣休憩環境,例如PUB、KTV等。表面上提供人們很多歡樂,其實這種快樂都只是瞬間的麻醉,短時間內能放鬆頭腦,讓身體、五官受一點刺激,接受不同的訊息、得到暫時的調劑,但不等於真正的快樂。
        
  這就像眼睛發癢時用手去抓,抓的時候覺得很快樂、很滿足,結果卻是更紅、更癢、更不舒服。又像患香港腳的人,用熱開水泡、用手抓癢時,當下會覺得很舒服,但如果不小心抓破了皮,反而會更痛、更不舒服。所以,快樂不但是苦的結果,也是另一個苦的開始。
   
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可能還會造成更大的痛苦。主要的原因,就是不知道痛苦的發生,其實都是自己造成的。
         

你快樂嗎- “痛”並不等於“苦”
  曾經有一位老和尚罹患癌症,躺在病床上發出陣陣呻吟。徒弟好奇地問他:“您不是說四大皆空嗎?怎麼還會覺得痛呢?”老法師回答:“空就是空,痛就是痛啊!”的確,即使是一位修行多年的老和尚,仍然會有肉體上的病痛。
         
  一般人常把“痛苦”連在一起講,分不清“痛”與“苦”的區別,多半認為痛就是苦、苦也一定會痛,把兩者混為一談,事實上,它們有極大的不同。“痛”是肉體上的,例如當身體受到種種折磨、傷害,或是被東西打到、撞到時,神經一定會感覺到疼痛,這是人體的正常現象,否則就不是人類,而是植物、礦物了。根據歷史記載,釋迦牟尼佛也有肚子痛、背痛的時候,這表示成了佛的人,身體還是一樣會有疼痛的感覺。但是佛的心裡不會覺得苦,苦是精神、心理上的。
   
  “苦”有很多類型,例如“生、老、病、死”苦:對“生”的貪戀、執著,本身就是非常辛苦的事;看到自己隨著時光流逝而年“老”力衰、疾“病”叢生,心裡卻有所不願,也不甘心承受時,就會覺得苦;或是當一個人面臨“死”亡,無論是自己或是親人過世,心裡都會遭遇很大的衝擊而無法接受,這些都是苦。
     

  除了生老病死之外,還有希望得到某種東西卻得不到的“求不得苦”,以及由人際關係所帶來的“愛別離苦”與“怨憎會苦”─無法與親愛的人相聚在一起,卻捨不得分離;或是放不下與怨家的仇隙,卻偏偏時常與怨家相遇。除此之外,像憂愁、恐懼、嫉妒、憎恨、懷疑……等負面情緒,都會讓我們感受到人生是苦的。
      



  由此,我們可以很清楚地分辨出:痛是身體上的,苦則是精神上的。身體上的“痛”,在活著的時候無法解脫,但只要等到死亡、肉體消失之後,痛也就不存在了;“苦”則是永遠的,因為那是一種精神上的負擔,如果在精神上放不下,即使死亡之後,都不得解脫。而且,當我們的心苦到極點時,往往也會引起身體上痛的感受,例如有時我們會說“心好痛”,但實際上,此時是因為太傷心、放不下,情緒上愁苦的感受太強烈了,才會使人覺得“心如刀割”,痛到無法承受,但其實那是一種精神上的苦。
      



  然而,如果自己的辛苦有所報償、回饋,就會覺得很安慰,即使歷經千辛萬苦、受盡煎熬,等到苦盡甘來、享受成果時,仍然會樂在其中。由此可見,當感覺不自在時,就會覺得苦;對於未來抱著希望時,就又不苦了。所以,“苦”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感受,而會隨著外在環境不斷地轉變。
         



因此,如果我們的心能夠時時刻刻提得起、放得下,隨時隨地面對現實、處理現狀,而不恐懼、不逃避,看到什麼就是什麼、該怎麼做就怎麼做,盡心盡力處理之後,又能夠不在乎結果,就能保持心情的平靜,不再受苦了。
      



你快樂嗎- 你在苦中作樂嗎?



  佛法告訴我們,如果能夠體會“色即是空”、“緣起性空”以及“無常”的道理,就能離苦得樂,並體會到真正的快樂。但是一般人覺得心情苦悶時,只要聽聽音樂、跳跳舞、打打麻將,或是從事自己喜好的活動,感覺上就已經離苦得樂了,這種說法似乎並不像佛法所說的那麼沉重,也沒那麼困難。所以,很多人都認為,與其費心體會佛法所說的道理,倒不如去做一些立刻能讓自己覺得快樂的事情。
           



  其實,這種快樂和佛法所說的“離苦得樂”有很大的差別,一般人所謂的享樂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麻醉”,例如抽煙、喝酒,或是使用其他刺激物、麻醉毒品,一時之間讓自己感到興奮、快樂或精神放鬆,暫時忘了自己正身處於危險或苦難之中,可是一旦時效過了,馬上又恢復原來的狀況。
        



  另外一種方法是“刺激”,能讓我們的肉體官能得到痛快的感受,就像被蚊蟲叮咬後,搔著皮膚的癢處;或是在天氣炎熱時,喝下一大杯冰水,都會覺得非常舒服、很過癮、很爽快。可是以這些刺激方式來處理,往往會造成皮膚發炎、氣息不順等毛病,這是因為對身體刺激過大所造成的。
         



  一般人所謂的享樂,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麻醉”或“刺激”,都是以苦為樂、苦中作樂,並不是真正的快樂,也必然會得到樂極必反的苦果。以打牌為例,並不是每一副牌都能打贏,也許打贏一、兩次之後,運氣變差了,怎麼打也贏不了,這時候就會覺得非常痛苦。但是贏牌的人也未必快樂,有人贏牌之後,因為太快樂、太興奮,心血管受不了刺激,造成中風或心臟麻痹而過世。跳舞也是一樣,在舞池中跳舞時,感覺陶陶然,非常興奮、歡喜,連自己是誰都忘了。但是跳完舞以後回家,一覺醒來,跳舞時陶醉的感覺已經消失了,而自己還是原來的老樣子。
      



當然,工作忙碌或身心感到疲憊時,為了紓解一下情緒,聽音樂、打球、游泳、爬山、旅行等,都是正當的消遣娛樂,有調劑身心的作用,並沒有什麼不好。但這些消遣畢竟不是究竟的解決煩惱之道,無法確保永遠的快樂。修行佛法所帶來的解脫之樂,才是真正、究竟的快樂,放下內心的一切負擔,能讓我們徹底從苦的觀念、經驗得到解脫,這和暫時的快樂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一般人大多為了生活、賺錢而忙碌奔波,身心難免會產生疲累的感覺。如果有時間,不妨做一點義工性質的工作,以休閒的心態來奉獻,不但能轉換心情,也能體會一下既不為賺錢、也不為生活,單純只是為了奉獻而奉獻的感受。用這種方式來説明別人,不但能夠利益他人,也有調節自己身心的作用;不但能達成休閒調劑的目的,也能夠獲得真正的快樂。
      



你快樂嗎- 心胸開朗,就不受環境局限



  有不少人常常覺得,自己的工作順利,甚至事業做得也還平順,生活範圍相當廣闊,但是內心世界或行為模式卻總是像受到某種限制,而被局限在一個小框架裡,心胸開朗不起來。
      



  所謂的“心胸開朗”,應該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第一種是眼界開闊、心胸廣大。通常一個天性樂觀、豁達,對於現實的環境與遭遇抱著樂天知命心態的人,才能夠做得到。這種人非常幸運,他的性格天生就很開朗,但是這種人也可能變成對什麼都不在乎,做什麼都好,即使無所事事也不以為意,這麼一來,生活可能會發生問題,生命也缺乏意義。至於心胸開朗的第二個層次,則是指超越全部的時空環境、超越所有的利害得失、超越一切的成敗是非,這種超越的觀念和心態,才是真正的開朗。




  我認識一位元原本非常成功的企業家,但後來遇到經濟不景氣,生意開始走下坡,於是心情非常沮喪。我告訴他:“原本你是沒有生意的,漸漸生意才愈做愈大,‘生意’原本就不是你的,現在不過是回歸原點,你也只有好好面對它。”
   



  他說:“起初沒有生意時都還好,反而是生意好轉以後,一下子虧了那麼多錢,讓我覺得非常放不下、受不了,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我安慰他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能夠處理的就盡力處理,不能處理的就放下。在這個時代環境中,許多因緣條件配合起來,就會產生這樣的結果,你心裡著急也沒有用。”
        



  他聽了以後說:“難道,就這樣讓全部的事業成為過眼雲煙嗎?”
         



  我說:“你本來就沒有事業,一切等於從來沒有過。將來如果有機會從頭做起,那不也是很好嗎?”



  他又說:“我大概沒希望了。”



  我鼓勵他:“不要這麼說,這一生沒有希望,來生還有希望,永遠都有希望的。”
   



  一個心胸開朗的人,對於所有的事情,都不會有“不得了”的想法,但是他能做到該努力的時候就努力、該回避的就回避、該處理的還是會去處理。真的沒有辦法、處理不了的事情,就坦然面對,接受下來。也就是說,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如果當時的現實條件、環境因緣無法處理,也不要再掛心,就放下它吧!
   



  曾經有一年颱風來臨前,我們北投農禪寺因為地勢低窪,所以未雨綢繆,提前把所有放在低處的物品搬到高處。可是颱風來的時候,還是逃不過淹水的命運,農禪寺淹成一片汪洋,損失很多物品。面對這無奈的事實,我認為既然已經盡力處理了,無論結果如何、有沒有損失,都不必那麼在意,只要全心處理善後就好。
     



  這就是善用因果、因緣的觀念來看待事情。
      



  如此一來,就能夠超越利害、得失、成敗,不受外在環境的局限,到了這個程度,才算是真正的心胸開朗。
     





  什麼是苦 - 痛苦的發生與消失



  痛苦的發生與消失



  只要談到佛教教理,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苦”。佛教說“眾生皆苦”,釋迦牟尼佛也是因為充分感受到人生充滿了生、老、病、死等苦,才希望能夠藉由修行得到解脫。佛陀開悟之後,首度闡述的佛法基本真理就是“四聖諦”:苦、集、滅、道,苦是其中一個重點,也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發現到的。
        



  苦從何而來?苦的原因並不是食物、衣服等物質上的缺乏,而是內心的掙扎、矛盾和無法排解的心結,也可說是“內心的苦悶”。我們所感受到的一切痛苦,其實都是我們自作自受、自己製造出來的。在生活當中,由於我們的愚癡,不明白因果的道理,才會造成心理、語言、身體等方面種種不當的行為,這些不當的行為進一步又為自己製造受苦的原因,並且不斷地造成因果迴圈,就像撿石頭砸自己的腳一樣。這些痛苦形成的現象,就叫做“集”,“集”有集合、集攏、聚集在一起的意思。
      



  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對於苦,菩薩以不製造苦的原因為根本的解決方法。然而,凡夫卻只會一味躲避苦的結果,一旦遇到痛苦的事,就希望趕快逃離,在逃的過程中還拚命製造另一個苦的原因而不自知。其實苦的結果有點像自己的影子,正所謂“如影隨形”,就像在光天化日之下,想要把自己的影子甩掉一樣,即使拚命地跑、跑得疲倦不堪,影子卻還是跟隨在左右。除非自己的身體消失,影子才會不見。
         



  所以,如果我們不停製造苦的原因,苦的結果勢必永遠追隨著我們,就像吃完飯後,桌上的殘羹剩菜、湯湯水水總要自己收拾,即使花錢請別人幫忙收拾,所花的錢也要靠自己去賺。所以,一切的痛苦都是自作自受、因果迴圈的結果,逃避痛苦是沒有用的!只有面對它、接受它,才不會繼續受苦。不過,最好的方法還是不要繼續製造苦的原因。
               



  因此,想要離苦得樂,就要減少苦因,而修“道”就是最有效的方法。因為在修道的過程之中,我們的智慧會逐漸增長,而能夠運用智慧調整自己的內心,明瞭現在所受的種種苦難,都是自己製造出來的,並產生面對苦果的勇氣。如此一來,就不會痛苦了,也不再怨天尤人、逃避現實,而能夠勇敢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不會繼續替自己與他人製造困擾,同時也會把引發困擾、苦難的原因,減至最低。苦的原因減少了,苦的結果也會減輕,這就是修道。
            



  所以,行于正道的佛教徒,不但能努力減少苦因、接受苦果,還會多替他人設想而廣結善緣,相對的,他人也會對你有所回饋。如果沒有得到他人的回饋,也不用在意,也許是因為時機未到,也許是我們過去曾經虧欠過對方,現在的付出等於是在還債,只要這麼一想,心裡就會豁然開朗了。
            



  如果我們真能不再製造苦因、不逃避苦果,到最後,當苦的原因完全沒有了,苦的果報也接受完了,就是“滅”的時候。“滅”了之後,就能夠使我們解脫、自在,成為一個有智慧的聖人。
            



我們每一個人都經歷過內心的掙扎和苦悶,也都想從中超脫,“四聖諦”說明了從“苦”到“滅”的修道歷程,不但是佛法的基本道理,也是我們在生活、修行過程中減少苦、面對苦的指引。
   



  一點也不苦



  佛教所說的“滅苦”,有兩種不同的層次:一種是在自己滅苦以後,再也不到世界上來受苦受難;另一種則是在自己滅苦之後,不但不離開苦,反而繼續留在這個娑婆世界,為眾生救苦救難,這就是菩薩道的精神。
     



  其實只要我們內心的觀念能夠轉變,苦就不會存在。但因為我們有身體,即使觀念上已經很清楚什麼是苦,在某些狀況下,也會因為突然的不舒服而產生一些情緒、心生後悔,再度感覺到痛苦。就是由於這個原因,有些修行人雖然已經離苦了,還是會因為無法確保永遠不再受苦而擔心未來,只希望趕快離開這個世界,一旦離開,也不願再回到人世間來。
           



  但對真正的菩薩而言,沒有一個地方是苦的,也沒有一個地方不是苦的,他深知世人感到痛苦的原因,是因為不夠深入苦,只要深入苦以後,就不會再以為那些是苦了。
      



  例如,我常常告訴跟我學打坐的人,打坐時腿痛是正常的,這是每個學打坐之人的必經過程,腿完全不痛的人實在很例外。如果覺得腿痛得受不了,而馬上把腿放開,就永遠感受不到腿不痛的快樂。所以我會勸他們,當你還能夠感受到痛的時候,就不是真痛,也不是最痛,只要保持盤腿不動,超越了最痛的時刻之後,不但不覺得痛,反而會有一種清涼的感覺產生。如果想體會那種清涼的境界,就必須先超越肉體上最大的痛楚。
      



  除了肉體上的苦之外,生活、物質條件上的苦也一樣需要超越。世界上有很多人都能夠吃苦耐勞,即使在非常艱苦的生活狀態下,還是過得很快樂。例如孔子的弟子顏回,住在很簡陋的窮巷裡,過著“一簞食、一瓢飲”的生活,人不堪其憂,但他還是不改其樂。他之所以能夠感受到快樂的原因,是因為最窮也不過如此而已,他不害怕損失任何東西,所以能保持心靈的富裕。像顏回這樣的賢者,能承受一般人不願承受的苦,但是在受苦的過程中,卻不以為苦,這是因為他心甘情願、樂意過這樣的生活。
  



  又如一九四九年時,我隨著軍隊從中國大陸撤退到臺灣來,當時軍中每個人都只有一套衣服可以穿,沒有辦法換洗,只能趁著到河邊洗澡時,順便把衣服洗乾淨;等舒舒服服地洗好澡之後,衣服也晾乾了。每當我們把衣服穿起來,輕輕鬆松地走回營房時,就會感覺精神抖擻、生龍活虎。一般人沒有受過這種苦,就會認為我們生活得很辛苦,但當時我們和外人的感受完全不同,絲毫不覺得痛苦。



  這些都是深入苦而不以為苦的例子,從苦難中走出來的人,即使自己正在受苦,也不會覺得痛苦,因為對他來說,已經沒有苦難這回事了。



因此,消極的出世並不能帶來真實的快樂,只有積極的知苦、體會苦,從苦難中成長,才能真正的離苦得樂。當我們漸漸脫離痛苦、得到快樂,能做到身在苦難之中而不以為苦,就是真正的“滅苦”。
   



  知苦、體驗苦、不以為苦



  佛法對“苦”有相當多的闡述,它將人生分為生、老、病、死等四苦,再加上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五蘊熾盛等,就形成了“八苦”。離苦、滅苦是學佛的目的,然而在離苦、滅苦之前,最重要的還是要先“知苦”。
  



  佛法中對於種種苦的分析,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苦形成的原因。然而,如果僅止於文字上的瞭解,即使將這些名詞念得滾瓜爛熟,也無法真正體會苦的真義。如此一來,佛法只不過是一般的知識,產生不了什麼力量,遇到討厭的事情,還是會嗔恨;遇到喜歡的事情,還是會貪愛,照樣還是在貪、嗔、癡、慢、疑種種煩惱心中打轉。對“苦”的本質仍然一無所知,是不可能遠離痛苦的。
   



  人生的各種經驗,都要親身體會過才能變得深刻。雖然許多人一聽聞佛法,很快就能夠理解人生是苦的,並能運用修行的方法來做一些離苦的工夫,但是大部分的人還是必須在遭遇過非常重大的災難之後,對於人生的苦才真正有所體會。例如遇上飛機失事,機上所有的人都身亡,只剩下自己一個人存活;或是生了重病,瀕臨死亡邊緣,本來醫生宣判毫無復原的希望,結果卻大病不死。
  
諸如此類九死一生的經驗、體驗過生命即將消亡的震撼,使他們對於死亡的態度,以及看待生命、運用生命的觀念和一般人完全不同。這是因為他們好象已經死過一次,現在的生命就像是撿來的一樣,就會更加珍惜,任何的苦難對他們而言都已不是問題,不會像一般人患得患失,遇到一點小問題就放不下、感到非常痛苦。
   



  另外一些人是因為最親愛的人突然死亡了,因而發現人的生命非常脆弱、短暫,所以他會很珍惜這一份情感,也會試著用一切可能的方式來紀念這位元親愛的人,也許是發願做義工、為社會奉獻,也許是把所有財產捐獻給更需要的人。因為他經過此一遭遇,對於苦有著很強烈的感受,知道人所擁有的一切,即使是生命本身都是短暫的,更何況是身外之物呢?所以從此以後,任何苦難都再也威脅不了他,也不再覺得痛苦了。
   



  由此可知,菩薩必定是在受苦受難之中產生的。因為他是過來人,再大的苦難他都受過了,所以當他身處苦難之中時,一般人都覺得受不了,但是他仍不以為意,不覺得痛苦或困難。而且他是為了救度苦難的眾生,才到苦難中來,所以並不覺得自己是在受苦,像這樣的人,都有著偉大的人格情操。
   



可見,如果我們想要知苦、體驗苦,從苦難之中瞭解苦難根本不存在,或者是接受苦而不以為苦,都必須要有相當的人生歷練,這並不是人人都做得到的。身為一個修行佛法的人,如果想要離苦、滅苦,也相當不容易,一定要透過不間斷的修行,才能跨越層層身心的障礙,從而超越所有的苦難。
   



  不眷戀,也不逃避



  佛法雖然談到人生有種種苦,但這並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遠離世間,或消極地逃避現實,才能夠離苦得樂。
   



  “苦”這個字,聽起來好象只是一種舌頭所嘗到的味覺。其實佛法所說的“苦”,並不一定是感官上的苦,主要是指觀念上的苦。真正的苦是“心苦”,一個人的人生觀念如果不清楚、不正確,老是以自我為中心,就會作繭自縛、自找麻煩。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我們就是因為常常庸人自擾,才被稱為凡夫俗子。
   



  佛法所說的“苦”,實際上是人的憂、悲、苦、惱等情緒反應,而情緒反應是從自我的觀念所產生。所以,苦並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觀念一改變,痛苦也就不存在,即使表面上看起來好象遭遇了苦難,但只要心中不以為苦,也就不覺得痛苦了。例如我們心甘情願為兒女、配偶、親人而犧牲,或是心甘情願為理想、信仰、心願而奉獻,就不會覺得痛苦,反而會覺得很有意義、很有價值,心裡覺得非常踏實。雖然同樣是辛苦的付出努力,但只要心中沒有任何不喜歡、不願意、不甘心接受的想法,痛苦便不存在。
  



  由此可知,正確的觀念很重要。例如把《心經》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明白我們的生命是因緣和合而成,所有的事物並不是永遠不變的,只是暫時的存在。如果體認到這一點,我們就不會老是痛苦的自我掙扎,想要逃避痛苦,而能夠採取面對、接受問題的態度,並努力加以改善,而不會感覺到憂慮。
   



  因此,一個真正懂得佛法的人就會明瞭,事實上,痛苦是由一己的觀念所造成的。現實世界其實沒有什麼可怕之處,沒有任何事情需要加以逃避,也就不會消極悲觀、逃避現實。從經典以及歷史記載中,我們可以明確地知道,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即使已得到究竟的解脫,遠離世間的痛苦,他仍沒有拋棄這個人間,反而更深入世間,為救苦救難而努力。所以,如果認為現實世界很可怕,而有消極悲觀、逃避現實的觀念,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修行。
   



  然而,佛法所說的“入世”,並不一定等於一般人所認為的“入世”。佛法中有“入世”、“出世”和“戀世”三種名稱,一般人所謂的“入世”通常比較接近“戀世”,無非是貪戀世間的虛名、浮利、男女情愛,以及種種虛幻不實的享受。真正修行佛法的菩薩,雖身在紅塵之中,但並不被世間種種物質誘惑所困擾、淹沒,這才是真正的“入世”,也才是真正的“出世”。
   



因此,“出世”的觀念並不是要我們逃避現實、遠離人間,而是身在世間,而不受世間種種現象所困擾,這才是“出世”真正的意義。我們唯有做到入世而不戀世,既不眷戀世間,也不逃避現實,才能真正的離苦得樂。
   



  好好善用“臭皮囊



  佛教的修行方法中,有四種觀想的方法,稱為“四念處”,分別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與“觀法無我”。這些基本的觀想方法,都可以幫助我們脫離自我的執著、衝破自我的限制,因此是佛教眾多修行方法中最基本的。
   



  所謂“觀身不淨”,如果要深入解釋,那是非常專門、深奧的;如果從比較通俗的觀點來說明,觀身不淨就是觀想自己的身體不清淨。一般我們都會認為自己的身體是可愛、乾淨,是很重要的,但是佛教卻稱我們的身體為“臭皮囊”,認為身體是由不清淨的東西組成的。
   



  身體的不清淨,可以從幾方面來分析:第一、父母因發生兩性關係而有孕,從佛教修行的觀點來看,淫欲心是不清淨的,所以我們的血肉之軀在受胎時就已經不清淨了;第二、母親懷胎時,胎兒在母親的肚子裡和內臟在一起,由母親的血液輸送營養,而人體器官本身並不是很清淨的物質;第三、胎兒一出生以後,身體就不乾淨,一定要洗一洗,臍帶本身也是不清淨的,所以也要剪掉;第四、成長過程中,即使所有的飲食都是美好的,到最後形成的排泄物,卻都是臭的、不清淨的,除了屎尿之外,如果幾天不洗澡、不漱口、不洗臉,身體很快就會發臭,眼睛、耳朵、鼻孔裡,也會不斷產生污垢等分泌物。
   



  經過這樣仔細的觀察,可以肯定自己的身體並不是那麼清淨、不是那麼可愛,也會知道對身體的各種執著,根本是不必要的。
  可是如果一直用“觀身不淨”的觀念和方法,也可能會帶來負面的消極作用,因為深刻感覺到自己的身體是這麼差勁、不乾淨;久而久之就會厭惡自己的身體,最後甚至會活不下去,而導致自殺的結果。
   

  釋迦牟尼佛時代,曾經有一批修行人,就是因為聽說了觀身不淨的法門,於是努力用方法觀想,在缺乏正確引導的情況下,發現自己的身體真的是不清淨、很討厭,到最後,愈觀想愈覺得身體是可怕的。無奈的是,人活著又不可能離開自己的身體,所以乾脆走上自殺一途,這就是這個方法負面的效果。
   

  正確的佛法觀點是:雖然認為身體是虛假的、不清淨的,但還是要借著它來好好生活,來行善修福、培養慈悲心、開發智慧;如果沒有了這個身體,這些成長與進步根本就沒有憑藉。
   

  所以,雖然我們知道身體是不清淨的,只要不過度保護身體、顧影自憐,或是花太多時間去裝扮自己就可以了。此外,還要好好愛護這個身體,維持健康,這樣才能好好運用自己的身體,讓它發揮最大功用。
   



  因此,“觀身不淨”並不是一個可怕的觀念,相反地,如果能發揮它正面積極的作用,不但能讓我們不過於執著身體,不把身體看得太重要,還能勇於運用它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不斷變化的心念



  我們的身體經常在不斷地變化,其實我們的念頭也一樣,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川流不息、變遷不已。所以,佛教的基本觀想方法“四念處”中的“觀心無常”,目的就是要讓我們明白,心念在刹那之間生滅不已,是虛幻的。
   
   



  一般人的心是煩惱心、妄想心,心念經常在浮光掠影、捕風捉影的情形下變動不已,所以並不真實,只是暫時而非永恆的存在。我在美國遇到的一些西方人,常常會改變主意,如果問他:“昨天不是答應了,今天為什麼反悔了呢?”他就會回答:“I change my mind.”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我改變主意了。”其實“mind”在英文裡就是“心”的意思,所以也可以說成:



  “我改變了我的心。”這就是無常的心,因為它是可以改變的:昨天想的跟今天不一樣、剛才想的和現在不一樣。自己的觀念可以互相衝突、違背,向著不同的兩個方向走,這就證明我們的心是無常的。

   



  不只西方人如此,所有眾生的心念都隨時在改變。佛經告訴我們,眾生的煩惱心變化不定,一個念頭有“生、住、異、滅”四種型態,前念與後念也會互相交替、念念相續,不斷地生滅、變化。今天你看到一朵玫瑰花,覺得很歡喜,想要聞聞它、親近它,明天卻因為玫瑰的刺紮痛了你的手,讓你的心念改變,覺得這朵花真討厭,就不想碰它了。對人也是一樣,今天覺得厭惡至極的人,經過一段時日,因為和他愈來愈接近,對他有了進一步的瞭解,知道他其實是一個很好的人,就會愈來愈喜歡他,這就是所謂的“日久見人心”。由此可知,我們的看法和觀念都會改變,這就是無常的心。
   
   



  “心”是我們的主宰,所以我們一講心念無常,好象就失去主宰了。其實,正因為心念無常,我們才會見到,在無常背後還有一個永恆不變的心,就是所謂的“佛心”、“清淨心”,也是禪宗所說的“明心見性”中所要明、要見的心,也是智慧心、慈悲心。它沒有自私自利、自我執著,也沒有以自我為中心。
  
  



  清淨的心也是不變的心。否則,今天成佛的人如果改變心意,說一聲:“I change my mind.”明天就又變成眾生了。一個已經解脫的人,完成了清淨的智慧心以後,就再也不會三心二意了。因此《涅槃經》指出,無我、常住不變的心,就是佛心。
   
   



  不過,可能是因為佛法一直強調這個世界是虛幻的,影響所及,很多中國文學作品對佛教的描寫就是消極厭世的,似乎佛法講的不外是虛幻、無奈、無常,古典名著《紅樓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然而並非如此,佛法所講的無常非是常積極的,就是因為無常,所以才不需要失望。雖然現在煩惱很多、憂慮重重,感到非常痛苦,但隨著時間過去,環境改變,就會有新的情勢出現,我們的感受也會跟著慢慢轉變,心情就會變得開朗。例如先前你可能覺得很憂慮,好象已經毫無希望、前途一片黯淡,但是聽到我說的佛法後,心念一轉,馬上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光明前景。所以,無常的觀念,實際上能為我們帶來無窮的希望。正因為念頭可以糾正,只要改變觀念,前程就會跟著轉變。這樣,即使環境不變,未來的希望仍然會在我們心中不斷的展現開來。
   
   



  遠離“苦”的感受



  當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漸漸遠離痛苦的感受時,就是“離苦”,與此同時,就能夠得到樂的感受。離苦的方法有很多種,一種是改變自己的觀念,一種則是藉由修行方法來改善。
   



  例如,許多人對於搭飛機心存畏懼,深怕飛機會從空中掉下來。有位先生曾經告訴我,有一次他們夫妻兩人搭飛機,碰巧在空中遇到亂流,飛機顛簸得很厲害,他的太太覺得很危險、很緊張,害怕得不知所措。於是他就安慰她:“飛機掉下來的可能性不大,如果真的發生空難,害怕也無濟於事,所以就不要擔心了。”雖然他嘴巴上這麼說,其實自己心裡也有些擔心。
   



  於是我就教他,如果下次搭飛機再遇到亂流,機身顛簸得很厲害時,就想像自己回到小時候,睡在搖籃裡的情景。想像自己長這麼大了,還有機會重溫舊夢,在搖籃裡面蕩來蕩去,是多麼舒服的一件事!也可以想像自己是在天空中隨風飄動,體驗一下古人所說“禦風而去”的仙人境界,這也不錯!
   



  類似這種觀想,是一種很好的離苦方法,但是,如果實在沒有這種修養,無法想像自己是個仙人,那就做個凡夫,念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如果有其他的宗教信仰,也可以向上帝禱告。因為在這種時候,無論想什麼都是沒有用的,就把一切問題交給信仰,把你的命運、危險,全部都交給佛菩薩去操心,這樣就什麼事也沒有了,還可以安靜地閉上眼睛,好好地享受飛行的愉快,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所以,身處苦難時,不要慌亂、不要緊張,一定要沉著應變,並且善於運用信仰、修行的方法來處理當前所面臨的問題。例如,身陷火場時,如果能冷靜、沉著地持誦觀世音菩薩或阿彌陀佛聖號,就可以幫助我們鎮定下來,並為自己在火海當中找出一條生路。否則當人感到極度害怕時,可能會不顧一切從樓上往下跳,本來還不至於被火燒死,沒想到卻因這一跳而喪失了生命。
   



  由此可知,善於運用種種修行和信仰的方法來面對苦難,雖然尚未達到徹底滅苦的程度,但也能讓我們體會離苦得樂的滋味,並且加強以實踐佛法而離苦得樂的信心。
  

  放下“自我”的幻覺



  一般人認為,活著的時候,自己的生命就是“我”;死亡以後,雖然身體消逝了,但是靈魂還在,就轉而把靈魂當成“我”。但是,狗有狗的靈魂、貓有貓的靈魂,人也有人的靈魂,即使是人的靈魂,也有男人、女人之別。所以,在一次次的生死輪回之中,靈魂並不是絕對不變的,只要靈魂一變化,“我”也就會跟著變化。因此,佛法雖肯定身體、靈魂的存在,但它們都不是固定不變的,因此,我們也可以說,沒有一樣東西可以稱為“我”。
   



  第一次接觸“無我”觀念的人,大都會感到害怕,其實“無我”才是對自我真正的肯定。讓我們仔細想想,“我”究竟是什麼?是心?是身?還是身心之外所擁有的事物?所謂的思想、財產、名譽、價值判斷等,就是“我”嗎?或者只是“我的”罷了?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我的名字叫做“聖嚴”,但是在臺灣,就有五個名叫“聖嚴”的出家人,所以將來如果有人提到“聖嚴法師”,究竟指的是誰?還有,我曾經在大英歷史博物館看到敦煌出土的古代經卷,裡面就有一位唐朝的法師與我同名,巧合的是,這位法師也姓張,和我俗家的姓一樣,也叫做“張聖嚴”。由此可見,歷史上同名同姓的人很多,我的名字並不就是“我”。同理可知,我的身體不是我、我的名譽不是我,其他與我有關的一切也都不是我。因此,現在一般人所講的“我”,都是虛幻的我,並不是真實的。




  但是一般人還是很怕無我的觀念,因為一講到無我,就覺得自己的價值、立場、目標、方向似乎都消失了。曾經有一位美國教授跟著我打禪七,在打坐狀況非常好的時候卻要求回家。我問他:“你為什麼不坐了呢?”他回答:“我愈坐愈好,覺得這個世界愈來愈空虛、不重要。但是這樣不行,我還有一個太太,我怕我一開悟,進入‘無我’的境界,就可能不要太太了。我可以不要太太,但是太太不能沒有我,所以我想回家了。”他表示,基於慈悲的心理,他要回家幫助太太,所以他不想打坐、開悟了。於是我告訴他:“你好愚癡啊!成了佛、開了悟的人,雖然沒有自私自利的我,卻有大慈大悲、大智大勇,也就是把小我擴大成無限、廣大的我,不僅可以幫助自己的太太,還能救度更多眾生。”
      



  佛教認為,一切有形、無形的現象,在我們身邊不停地變換著,生活在這個變動不已的幻境當中,我們常常為自己編織苦惱的生死之網而毫不自覺。明白“無我”的道理,就可以幫助我們練習放下自我的幻覺,積極修行菩薩道。




  雖然眾生看佛是有“我”的,例如在《金剛經》中,釋迦牟尼佛就常以“我”自稱,但是在其他佛經裡,如來也常說:“我是佛”、“我在說法”、“我在度眾生”,這些都是“假名我”,是為了讓眾生瞭解佛所說的法,才必須有個指稱的物件。事實上,佛的“我”就是“無我”,拿掉凡夫的自我,只剩下佛的無我,才是究竟的我,也才能在這個世界上,發揮絕對正面的影響力。
  

  放下一切負擔



  以佛的智慧來看世間,無論是我們的生命或是外在的環境,包括心理、精神、物質、自然等一切現象,全都是因緣所生。而緣起緣滅之間,並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自性,所以一切都是空的,這就是佛法所說的“緣起性空”法則。
     



  “有生必有滅”,生滅的過程就是不斷地變化,其中並沒有一定不變的元素,到最後徹底瓦解時,就變成了“空”。實際上,不用等到壞滅,在變化的過程中,當下就可以看到空的事實。例如,某樣東西雖然現在很漂亮,但它不斷在變化,美麗不斷地消失,並不可能永遠保持漂亮的外觀,從這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來著眼,它的本質就是空的。因此,“空”並不是指所有的現象都不存在,而是從不斷消長的變化中體現它的空性,這也是“色即是空”的意思。
      



  例如,在美國東部,一到秋天,隨處可見一整片黃色、紅色的葉子,仿佛油畫般美麗。然而,一幅油畫完成以後,大概能夠保存幾十年、幾百年不變,可是真實的景色經過一、兩個星期,就全部改變了。花朵也是一樣,原本是紅色的花,當它枯萎之後,就會變黃、變黑,最後灰飛煙滅,這樣的過程顯現這朵花也沒有不變的自性,而是隨著因緣而產生各種不同而變化。由此可見,所有鮮豔美麗的花草都會逐漸失去它的色澤,直到最後完全乾枯、化為泥土,並不能永遠都維持美麗,所以它們並沒有永恆不變的自性。
        



  人類也是一樣,或許有人會以為,我們這一輩子是男性,就永遠都是男性;這輩子是女性,就永遠都是女性。但其實這並不是永恆不變的!如果把時空範圍擴大來看,人死了以後,下輩子是男或女是說不定的。又例如,小孩雖然年紀小,但“小”並不是他的自性,當他隨著時間漸漸長大成人之後,就不再是小孩子了。因此,人並沒有不變的性質。我們的身體以及所處的環境都是由“五蘊”:色、受、想、行、識所構成,其中連我們生命的主體“識”,也是沒有自性的。
                  



  如果我們能夠時時刻刻以這種角度、觀點來看世間,這個世間就沒有什麼非追求不可的東西,也不會有什麼事情是值得我們討厭、煩惱和放不下的。因為因緣一直在改變,一切都是暫時的現象,當好的狀況出現時,要知道它會漸漸失去,所以不需要太興奮。從另一方面來說,好的現象可以使它變得更好,壞的現象也可能使它好轉,即使再壞的狀況發生,最後也不過是一無所有,但是一切本來就是空的,所以並不要緊。
   



  當我們以無常的觀念為著力點,就會看到萬物的自性都是空的,並沒有任何真實不變的東西,因此佛教說“五蘊皆空”。既然五蘊皆空,萬事萬物都是因緣所生,而因緣所生的東西又是沒有自性的,如此一來,還有什麼苦可言呢?
  



  明白了“緣起性空”的智慧,我們就能夠接受苦而遠離苦,而離苦本身就是樂。這種快樂並不是吃飽喝足、接受感官刺激或麻醉後所感覺到的快樂,而是讓我們放下一切負擔,並且從這些刺激中得到解脫的快樂,我們稱之為“寂滅樂”。
      



寂滅樂是滅苦以後真正的快樂,在這種情形下,並沒有相對的苦與樂,而是超越了苦與樂以後的境界。這是智慧與精神層面的快樂,也是一種清澈的快樂。
            



  少欲知足真快樂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有很多快樂的感受。例如功成名就時,別人對我們的稱讚;或是當生活安定,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成人時,也會覺得很滿足、很幸福。無論在家庭、事業或社會環境上,我們都會有許多快樂的想法或感受。生活中這些快樂的感受,的確不容否認,但如果仔細深究,卻不難發現,我們的生命其實是苦樂交錯的,而且苦多樂少。
   



  時常我們所感受到的快樂,其實是忍受痛苦後的結果,而快樂本身,最後也會變成痛苦的原因。所以從佛法的觀點來看,“樂”是“苦”的開始,通常也是“苦”的結果。例如辛辛苦苦工作、賺錢,努力了好長一段日子之後,再拿賺到的錢去吃喝玩樂,雖然享受到歡樂,時間卻很短暫。而且如果過度地享樂,就像自己沒有錢而向別人借錢一樣,欠了債就要還債,這就是一種苦。這又像是做了犯法或是對不起別人的事,雖然一時之間可以享受一些便利,覺得很快樂,但是到最後卻要連本帶利償還,這時候就苦不堪言了。
   



  佛法認為,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一個充滿“苦”的環境,“樂”和“苦”是一體的,人間的歡樂僅是片段、偶爾、短暫地存在,而苦卻如影隨形。所以,當在這個苦的世界之中有一點樂的感受時,千萬不要以為這就是永久的、可靠的。佛法進一步認為,既然這個世界,本來就是苦的,所以不妨多體認苦、勇於受苦,這樣反而苦的比較少。如果只是享樂、享福,福享盡了之後,受的苦會更多。所以佛教有一種修行方法,就是“觀受是苦”。



  在一般人的生活中,如果想要生活得更自在、安樂,就必須做到兩個基本原則:“少欲”、“知足”。唯有少欲知足,我們才不會如饑似渴地追求各式各樣的欲望,也才不會怨天尤人,埋怨外在的環境總是不如人意。
   



  但是少欲知足的意義,並不是要我們放棄現實的生活。雖然自己要做到少欲知足,對他人仍然要努力的付出,奉獻我們所有的智慧和能力。為了對別人付出,就要儘量成長自己,不僅要使身體健康、智慧增長,同時也要增強幫助別人的慈悲心。



  一個擁有幫助別人慈悲心的人,就不會太過於重視自我欲望的滿足,才能做到少欲知足,而擁有真正的快樂。
                 



  如何面對生死與聚散 - 即使生病,也不痛苦



  在醫學領域裡,無論是傳統中醫或現代西醫,在面對人類各種病苦時,仍然有很多無法突破的瓶頸。所以,我們常常會聽到很多被疾病纏身的例子,即使嘗試過各種醫療方式、受盡折磨,卻依然無法解脫病痛。



  疾病大約可分為生理與心理兩種。所謂“病從口入”,生理上的疾病經常是由於吃了不潔的東西所引起的,有時病媒也會由耳朵、眼睛或身體任何一個部位侵入感染。換句話說,只要我們的衛生常識不夠,不懂得保養、保健,就很容易使身體生病。
  


  心理疾病的產生,則是由於人的六根受到污染,導致心靈、頭腦發生問題。所謂“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亦即眼睛、耳朵、鼻子等五官加上身體及腦神經的反射、反應作用。心理的疾病是從我們的六根進去的,這類疾病要找心理醫生用心理學的方式進行治療。
      



  然而,身心是互相影響的,生理疾病會影響一個人的情緒,同樣的,心理疾病也會引發身體不適。目前一般的中、西醫大多僅以藥物治療,或是用針灸、推拿、穴道按摩等物理方式來説明病人,但這只能治標而無法治本。在預防疾病方面,也僅限於宣導維護環境衛生、提倡個人生活規律、飲食均衡、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等,還是無法照顧到我們的內心。
            



  即使心理醫生也是如此,他們往往只是問問病人過去的成長背景、生活經驗,有無任何創傷經驗或心理不平衡之處,然後再加以疏導、化解。這種治療方式表面上可以達到某種程度的效果,暫時緩和病人的症狀,但仍然無法徹底治療。
   



  在跟我學禪的西方弟子之中,有許多都是心理醫生、心理治療師,或是心理學家,例如在英國的一班學生之中,就有幾十位都是心理醫師。他們平常為病患解惑療傷,結果自己卻有頗為嚴重的心理問題,即使用心理治療的方法也解決不了,因而前來找我,希望我以禪的方法幫助他們。




  我們常把“病、苦”連在一起說,但疾病所引起的痛苦究竟屬於生理的?還是心理的?乍看之下,好象是生理的,因為是身體有病、感覺疼痛,所以才覺得苦。其實,痛不一定是苦,苦是一連串的不甘願、無奈、沒有希望、不知如何是好的心理感受。如果心理健全、有所寄託,觀念也非常通達,那麼身體的病只是單純的痛而已,並不會成為問題,內心也不會覺得苦。
   



  例如,有位老人家長期受癌症的折磨,他所面對的生理上的疼痛,是常人難以體會的。但是由於佛法觀念的幫助,雖然痛卻不苦,臨終時,還有阿彌陀佛前來接引,老人家覺得前途無限光明,不但走得很歡喜、也很安詳,可見佛法的確有治療病苦的效果。
   



  在眾多形容佛的名號當中,有一種名稱是“大醫王”,因為他是世界上最好的醫生、醫生之中的醫生,尤其專門醫治人們的心病。所以,只要對佛法有信心,任何患病的人都可以少受一點苦,只要心理上的苦沒有了,病情就會跟著減輕,這也是佛法救苦救難的功能之一。
  

  老化是自然現象



  一般人以為“生”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其實“生”是一種苦,從出生第一天開始,就一直受苦到死亡為止。除了生之外,老、病、死也都是苦,可以說生命本身就是苦。生、死在一生中都只有一次,老則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生病,有些人更是一輩子都受病痛的折磨,非常累人,這些都是苦。
   



  一般人也以為,出生以後,應該是先生病,生了病以後才會老。其實,並不是非得等到鬚髮花白才叫做老,“老”是一種時間的累積,從出生開始,就已經註定要死亡,在死亡以前的整個生命就是老化的過程。所以我們從出生開始,就一天一天的變老,就像佛經裡所說的“是日已過,命亦隨減”一樣,老化就是一種無常。
   



  記得小時候,我們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趕快長大,因為長大以後就可以享有大人的權利,大人能夠做的事情、能夠去的地方,我們也可以做、可以去。父母、老師管不到我們,也不必再聽他人的吩咐,享有很高的自主性。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為還沒有嘗到老的滋味,才會希望趕快長大。要知道生命是很短暫的,大概過了少年時代,高中畢業、進入大學、步入青年以後,就可以感覺到年齡的壓力了。很多人可能經常都會這樣想:“過了一年,我又大了一歲。為什麼我都沒有什麼成就?有人在我這個年齡,早就已經很了不起了……。”像這樣老是在計較自己的年齡,就是一種苦。
   



  老化雖然是一種自然現象,奇怪的是,很多人都非常介意談論有關年齡的問題,尤其很多女士們,常把自己的年齡當作秘密,隨便詢問會被視為是很不禮貌的行為。當別人猜測自己的年齡比實際年齡小,就感到很高興;要是猜得比較大,就會很難過,懷疑自己的外表是不是看起來很老了?大多數人都不願意承認自己年紀變大了,也不願意讓別人感覺到自己老了,希望能夠永保青春,在他人眼中永遠是年輕的模樣。像這樣不甘願變老,但是又非老不可,也是一種苦。
  



  老雖然不一定是指老態龍鍾,但是到了年老體衰時,當然一定是非常苦的。很多人經常都會安慰我:“師父,您看起來好象只有五十多歲,看不出實際年齡來。”我說:“阿彌陀佛!不要這樣說,我已經七十歲了。”我的身體我自己知道,偏偏有很多人喜歡欺騙自己,覺得自己的身體還滿好的,不像已經七十歲了,其實這只是自我安慰罷了。七十歲就是七十歲,和五、六十歲是不一樣的,之所以自欺欺人,就是因為怕老,這也是一種苦。



因此,我們要不斷地警惕自己隨時隨地都處在老化的過程中,並且要好好利用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如此一來,雖然還是在生死大海裡不斷地老化,但至少能在短暫的生命中,粹煉出更深刻的意義,活得更有價值。
   



  身殘心不殘



  身體障礙有不同的等級、類別,造成障礙的原因也各有不同。有的是與生俱來的,例如有些小孩一出生就得了蒙古症,有的一出生就少了一條腿,或是聾啞、眼盲、畸形。有些身體障礙則是後天造成的,例如因為小兒麻痹症,或是意外事件、戰爭、災難等,而造成的顏面或肢體傷殘。



  因為後天因素而導致身體障礙的人,由於從身體健全到障礙的落差,最容易被自己的外表所困擾而灰心喪志。但如果心理輔導得宜,也能是一個心理健全的人,雖然他在身體上有所缺憾,在體能上也比正常人差一點,但他的心智和正常人完全相同,只要工作職業選擇得當,還是能有優異的表現。



  我曾經遇過很多身體障礙的朋友,例如畫家洪聖焜先生,無論在美國或臺灣都相當有名,他畫透視圖的技術在臺灣可說無人可出其右。另外有一位為我看病的耳鼻喉科醫師,他的醫術特別高明,可見身體障礙並無損他們的專業能力。



  身體障礙的朋友如果要克服外相殘疾所帶來的困擾,重拾內在信心,首先要做的就是心理輔導。無論是家屬或是親戚朋友,都要試著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觀念,讓他們明白,自己除了外表的缺陷,其他和一般人並沒有什麼差別,仍然能夠擁有健全的人生觀,並不需要自卑。



  不過,當人們身體的某部分有了殘缺時,產生自卑感是很自然的反應,心裡總是會有一點遺憾,覺得自己不如普通人。所以,我們可以鼓勵他們:“身體外表和個人價值是不相關的,更何況你的心智、才能與貢獻,都不輸給一般人,所以不需要自卑。”



  除了從觀念上幫助他們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從宗教信仰上幫助他們,因為透過宗教信仰,可以從根本上減輕身體障礙所造成的壓力和壓迫感,讓他們能夠調整觀念、轉變自我。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弘憶佛教論壇

 

釋大寬法師 | Facebook 祝福您 福慧增長,如意吉祥。

 | 玄奘寺 | 德林念佛寺 | 臨濟護國禪寺 | ChatGPT | 傳燈法師 | 竹林禪寺住持 | 如悟長老圓寂 | 竹林寺住持 | 天寧寺 | 三壇大戒 | 佛教 Buddhism | 法平法師 |

| 中國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 | 淨耀法師生病 | 免責聲明書 | 2025三壇大戒 | 極樂寺 | 從慈法師 | 禪修 | 佛教書店書局 | 竹林禪寺 | Buddhism wiki |

| 三壇大戒2026 | 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三壇大戒2025 | 佛教經典功德會 | 大藏經 | 佛學辭典 | 電子書免費下載 | 佛陀紀念館 | 佛光山 | Youtube網站 | 佛教音樂 | 佛教經典 |

| 牟尼精舍學佛網 | 佛教線上圖書館 | 佛法入門 | 佛學資料 Books | 中國佛教網圖書館 | 兒童佛學班 | 佛網 | 新浪網Sina | Yahoo! | Google | 百度 | Bing | Alexa網站排名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 佛教維基百科全書wiki | 十大新聞 | 慈悲喜捨小站 | 佛經 | 梵文咒輪 | 摩尼 | 佛教 wiki | 佛教圖書館 | 佛教論壇 | 佛教 | 佛教經典梵文 | 佛像觀音圖片集 |

 

台灣佛教論壇推薦排名

台灣佛教論壇排名推薦

精靈寶可夢 Pokemon Go

手機遊戲 mobile game

弘憶佛教論壇

弘憶佛教論壇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弘憶佛教論壇 Pixnet Net

基礎佛學資料

佛學教室。佛法入門

佛教戒律學綱要

心得分享討論版

感人文章。故事書籍

淨業與念佛

禪宗 Zen。生活禪

密宗金剛乘

佛教寺廟。活動看板

佛法與生活

佛教音樂。佛曲mp3

免費結緣訊息

佛教釋大寬法師佛學問答

咒語教學。佛經介紹

中國佛教會BAROC

線上翻譯網站 Online translation website

台灣論壇 Taiwan Forum

中國大陸佛教論壇

沉香論壇 Agarwood

電子書免費下載

維基百科知識專家

弘憶兒童佛學班

電影。電視 Movie TV

世界新聞。生活資訊

健康。遊戲。熱門

Mobile 手機王。電腦 App

Ptt bbs web 批踢踢

免費廣告 Free Advertising

求職網站。招職招聘Jobs

摩尼網bbs網路社區。留言板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t Association

中國佛教協會

中國佛教協會 Facebook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中國佛教協會 Pixnet Net

中国佛教协会

中国佛教会

地藏论坛 www.bskk.com 

地藏缘论坛 www.folou.com

中国佛教史

佛教音乐 Music

佛教故事 Stories

佛教歌曲 Song

佛教文物 Relics

佛教活动 Activities

佛教电视台 TV 

佛教导航 

佛教新闻 News

佛教维基百科 Wiki

佛教网站搜寻 

佛教线上图书馆

佛学知识 

佛教七宝

佛教历史文化

世界佛教论坛

佛教正法中心

中国佛教如来宗派 

佛教大藏经 Cbeta

佛网留言板

 

| 求職 | 新聞 | 電視 | 影音 | 字典 | 拍賣 | MP3 |  健康 | 知識 | 雜誌 | 生活 | 下載 | 網路書店 | 佛光山 | 佛陀紀念館 | 佛教如來宗 |

| 楞嚴經 | 金剛經 | 大悲咒 | 楞嚴咒 | 法師 | 佛教經典數位圖書 | 陀羅尼 | 佛教線上 | 佛教維基 | 網路書店

| Google Adwords | 佛教七寶 | 佛教歌曲 | 佛教四大名山 | 禪宗 | 禪定 | 標點符號 |

| 六字大明咒 | 熱門 app | 唵嘛呢叭咪吽 | 歌曲下載 | buddha buddha | 下載mp3歌曲 | 下載mv | 下载的音乐

| 熱門關鍵字 | 熱門電影 | 下載音樂網 | 音樂下載免費 | 露天拍賣 | 拍賣網

| 中央氣象局 | 地震 | 12000 | 波羅蜜 | 海濤法師 | 台灣論壇 | 教育部字典 | 英文翻譯中文 | 國語字典 | 藏傳佛教

 | mp3下載 | 惜物網 |  | 林志炫 | 大愛電視台 |  | 教育部字典國語辭典

| 馮馮 | 抽籤程式 | ppar |  | 大悲咒下載 | 英翻中 | txt電子書下載 | 中翻英 | 佛教論壇

| 竹林寺 | android mp3 | 聲音沙啞 | 下課鐘聲 | 禪修 | youtube下載 | 地藏論壇 | 地藏緣論壇

| 中国佛教协会 | 母親節 | 藥師經 | 佛教電視台 | 購物拍賣

| wiki en | 威力彩 | 黃金價格 | 黃金 | 六祖壇經 | 蕭平實 | 周杰倫 | 熱門 | QQ空间 | 台電 | 停電 | 指考 | china.buddha00@gmail.com

| 新浪微博 | 騰訊微博 | 統一發票 | 高鐵 | Claude Debussy | iPhone 6 | iPad | 停班停課 | 颱風假 | 台北市政府 | 行政院 | 中元節

| App 推薦 | 電視頻道 | TV線上看 | 佛教釋大寬法師 |  | Buddha Facebook

| 施食儀軌 | 奧運 | 線上鬧鐘 | 摩尼網

| 金色蓮花 | 服貿協議 | 電視連續劇 | 佛教如來 | 釋大寬 咒輪 | 佛學資料 | 達賴喇嘛 | 佛學多媒體 | 佛學數位圖書館 | 萬年曆

 | 潮音禪寺 | 黃色小鴨 | 比特幣 | 海雲繼夢 | 大華嚴寺 | 佛教維基wiki | 導覽手冊 | 悟禪法師 | 釋大慈法師 | 咒輪貼紙

| 生命加油讚 | WeChat 微信 | Line貼圖 | 短網址 | 蓮池庵 | 光明禪寺 | 生命的意義 | 密勒日巴傳DVD | 2016總統大選 | 廣欽老和尚 | 明若曉溪

| 生命靈數 | 明曉溪 | 生命教育 | 海濤法師爭議 | 慧律法師mp3 | 水陸法會 | 百年虛雲 | 佛舞 | 準提咒 | 柯文哲

| 藥師佛 | 華嚴聖因精舍 | 釋大寬 施食 | 覓菩提 | 傳悔法師 | 陳喬恩wiki | 華嚴經 | FLV | 優酷youku

| 療痔病經 | 健康長壽秘密法 | 佛曲 | 最心新聞 | 梵網經 | 時事新聞 | ptt wiki | 守成 | 學佛入門 | BBC | 學佛群疑

| 學佛心得 | 佛教書信 | Apple Wiki | 台鐵 | 最新新聞 | 教師節 | 護身符 | 作七 | 做頭七 | 悟禪法音 | 佛教如來宗wiki

| Amazon亞馬遜 | apk | Agoda旅遊飯店住宿 | 台灣十大論壇 | 十大熱門論壇 | 十方論壇 | 橙劑 | 淨心長老 | 釋海濤法師 | 佛陀 FB | 佛教音樂網Mp3

| 網路書店 | 網路書局 | Pixnet 痞客邦 | 咒輪&佛經 | 亞馬遜論壇wiki

| 搜尋引擎 | mp3音樂下載 | 影片電影 | 網購網站

| 台灣佛教論壇 |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 | 心經 | 八十八佛

| 三壇大戒 | 2019三壇大戒 | 中國佛教會 | 2019日月禪寺三壇大戒

| 全职法师 | 中國佛教會baroc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2019 | 供香咒 | 兒童佛學營 | 世界佛教論壇 | 佛教戒律學綱要 | 三壇大戒 2019 | 維基百科 | 沙彌律儀要略集註

| 牟尼丸 | 縵衣 | 佛教戒律學綱要 pdf | 臨濟護國禪寺 | 釋悟潔法師 | 

GMT+8, 2024-11-23 22:38 , Processed in 0.19928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