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找回密碼
 註冊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stanley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複製鏈接]
38#
 樓主| 發表於 2012-6-26 09:59:20 | 只看該作者
第 48 之 37 章 ----- 如貧得寶第三十七

1)「汝等廣植德本,勿犯道禁。忍辱精進。慈心專一。齋戒清淨,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皆積德眾善,無毫髮之惡。於此修善十日十夜,勝於他方諸佛國中,為善千歲。所以者何?他方佛國,福德自然,無造惡之地。唯此世間,善少惡多。飲苦食毒,未嘗寧息。」

「廣植德本」者,據《會疏》「德本」有二義:一者六度為一切功德之本,故曰德本。二者彌陀選擇本願,攝成果德之六字洪名,具足萬德,為眾德之本,故曰德本。「植」者,種植也,即培養也。「道禁」者,望西云:「為佛道故,制禁諸惡,謂之道禁。」故「勿犯道禁」,即六度中之戒度也。「忍辱」者,忍度。「精進」者,進度。「齋戒」者,望西云:「齋戒者,八齋戒。故云一日等。」「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如《寶積經》中文殊師利授記會云:「若有眾生於彼佛土,億百千歲,修諸梵行,不如於此娑婆世界,一彈指頃於諸眾生起慈悲心,所獲功德,尚多於彼。何況能於一日一夜住清淨心。」又《思益經》曰:「若人於淨國,持戒滿一劫。此土須臾間,行慈為最勝。」又云:「我見喜樂國,及見安樂土。此中無苦惱,亦無苦惱名。於彼作功德,未足以為奇。於此煩惱處,能忍不可事。亦教他此法,其福為最勝。」又《善生經》曰:「彌勒出時,百年受戒,不如我土一日一夜。何以故?我時眾生具五滓故。善男子:是八齋戒即是莊嚴無上菩提之路也。」以上廣引多經,以證此土行人於「飲苦食毒,未嘗寧息」之中,仍能齋戒清淨,忍辱精進,故其功德遠勝於他方國土。於此土修行,若「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十日十夜,勝於他方諸佛國中為善千歲」。「飲苦食毒」者,望西謂「既飲八苦水,復食三毒味」也。「未嘗寧息」,「寧」者,安也。「息」者止也。

望西《無量壽經鈔》曰:「問:穢土修行若殊勝者,在此可修,何願淨土。答:如《要集》云:『此經但顯修行難易,非顯善根勝劣。譬如貧賤施一錢,雖可稱美,而不辦眾事。富貴捨千金,雖不可稱(美)而能辦萬事。二界修行,亦復如是。』若欲速辦成佛利他眾事,專欣淨土,何留穢土,不辦佛道。」又據憬興意,此間一日勝西方百年之善者,「此修難成故」。謂此土進修甚難,難能故可貴也。至於生彼國速得無上菩提者,「彼無時不修故。此修善時少,故不相違也。」憬興之說較勝。

2) 「吾哀汝等,苦心誨喻,授與經法。悉持思之。悉奉行之。尊卑、男女、眷屬、朋友,轉相教語。自相約檢,和順義理,歡樂慈孝。所作如犯,則自悔過。去惡就善,朝聞夕改。奉持經戒,如貧得寶。改往修來,洒心易行。自然感降,所願輒得。」

世尊重重誨勉,唯願大眾奉持經戒。故上段中,先言「授與經法」。諭令受持思維,如教奉行,後復勸「奉持經戒,如貧得寶」也。

「吾哀汝等,苦心誨喻」。《會疏》曰:「『吾哀』,如來大慈。『汝等』,所哀之機。五時調機,半滿垂教,故云『苦心誨喻』等。」蓋謂如來大慈,哀憫群機,苦口婆心,開示教導。五時說法,以調應諸機。教分半(半字教)滿(滿字教),而隨緣度脫。故云「苦心誨喻,授與經法」也。佛復諭曰,如是所聞經法,悉應「持思」、「奉行」、「轉相教語」。「持」者受持,「思」者思維。「奉」者信奉。「行」者修行。此為自利也。於諸親友「轉相教語」,則為利他。「若不說法度眾生,是即無能報佛恩」也。下復勸「自相約檢,和順義理,歡樂慈孝」。「約檢」,猶言束斂,即「當自端心,當自端身」之義。「和順義理」者,謂言行舉止悉皆和於義而順於理。和於義,動止咸宜。順於理,自然中節。又「歡」者歡喜。諸經之末多云「皆大歡喜」。「樂」者安樂。「慈孝」,俗云上慈下孝。如經云:「我哀汝等甚於父母念子」,是為大慈。六道眾生皆我父母,誓願救度,是為大孝。以大悲故,普令離苦。以大慈故,悉令得樂。是乃菩薩之大行,亦即「歡樂慈孝」之實義。再者,為能「轉相教語」故,必先以四攝,攝受眾生,(四攝者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故「歡樂慈孝」亦寓四攝義也。

「所作如犯」至「洒心易行」,皆勸奉持經戒。本品名「如貧得寶」。故知「奉持經戒,如貧得寶」,乃本品之核心,世尊慈心至極之垂示也。貧者得珍寶,則諸苦頓息,從此歡樂無憂。此乃以寶喻經戒之妙用也。再者,貧者即得珍寶,則命根所繫。自當全力護持,不可更失。此勸行人得受經戒,應善自奉持,如護頭目。如有缺犯,應速懺悔,誓不更作。「去惡就善」,「改往修來」。捨昔非之惡行,修今是之善業。「朝聞夕改」者,謂從善如流,知過速改。「洒心易行」者,「洒」音「洗」,同洗。「洒心」即「洗除心垢」。「易行」者,「易」指變易,謂止惡向善。去邪從正,迴小向大,捨偽存真等等。如是則「自然感降,所願輒得」。謂自得感應,佛力冥加,凡所願求,皆得圓滿。

3) 「佛所行處,國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

上文表佛慈德無量。

「佛所行處」,指佛所行履之處,即所到之處;復兼指後世佛法流行之處。「國」者國家,「邑」者鄉里。「丘」有二義:一者《會疏》謂為山丘。二者《周禮》云:「四邑為丘。」是則「丘」亦聚居之處。「聚」者聚落、村落。望西云:「小鄉曰聚。」「國邑丘聚」表佛所行之處所。無不蒙受佛之教化,故云「靡不蒙化」。既受佛化,則必感降吉祥。故得「天下和順」乃至「各得其所」。「天下和順」者,世界和平,萬邦和睦也。「日月清明,風雨以時」指風調雨順,無旱澇風雹等自然災害。「災厲不起」者,「災」指災禍,「厲」指疫厲。謂既無山崩、地震、海嘯、陸沉等禍,水火刀兵等災,又無瘟疫流行之厲也。「國豐民安」者,國家富足,生產豐盛,人民安樂也。「兵戈無用」者,「兵」者兵刃,以金屬為刃之軍器。「戈」者平頭戟也。兵戈喻戰爭。謂內無盜匪叛逆,外無他國侵略。故可偃武修文,止戈勿用也。「崇德興仁」者,尊崇道德,曰崇德。興施仁政曰興仁。「務修禮讓」者,《會疏》曰:「尊卑有序是為禮,先人後己是為讓。」又「讓」者退讓,推善於人,自不受也。「國無盜賊」者,人民皆奉公守法,故無盜賊。「無有怨枉」者,在位者廉明公正,微察秋毫,故無錯案。「強不凌弱,各得其所」。恃強凌弱,實為世間災禍之源。霸國則恃其軍力,以欺凌弱小;富者則仗其財富,而榨取貧窮;執權者常逞其權勢,而魚肉人民;為非者,則結成幫匪,以迫害良善。以眾暴寡,仗勢欺人。吸人脂膏,飽我腸腹,禍國殃民,莫此為甚。故願「強不凌弱」,人人「各得其所」。彼此相安,有無相通,和平共處,厚往薄來,願世界臻於大同也。佛所行處,悉蒙上益,顯佛慈力,難思難議。

4) 「我哀汝等,甚於父母念子。我於此世作佛,以善攻惡,拔生死之苦。令獲五德,升無為之安。吾般泥洹,經道漸滅;人民諂偽,復為眾惡。五燒五痛,久後轉劇。汝等轉相教誡,如佛經法,無得犯也。」

上以經法漸滅,燒痛轉劇,故復誡令捨惡修善,奉持經法。

「甚於父母念子」。《會疏》曰:「父母限一世,佛於無量劫。父母不平等,佛常平等。父母惡(厭惡)不孝,佛愍惡逆。父母養色身,佛於內心。故云『甚於』。」意謂佛以平等大慈,於無量劫,養我慧命,遠非父母所能及。故云「甚於父母」也。「此世」指此五濁惡世。「以善攻惡」,佛說善法,降化眾生之惡,以消五痛,以滅五燒。「惡」即指五惡。「五德」指五善。令行五善,去五惡,背塵合覺,以拔除有情生死之苦本,復得無為之常樂。「吾般泥洹,經道漸滅」。「般泥洹」即般涅槃,譯為入滅、圓寂。釋迦正法五百年,像法千歲,末法萬歲,一切皆過,名為經道滅盡。如《法滅盡經》謂《首楞嚴經》先滅,餘經漸亦泯滅。當此之時,「人民諂偽」,「諂」者諂曲,「偽」者虛偽。人心淫邪狡詐,「復為眾惡」。於是燒痛更熾。故云「久後轉劇」。蓋謂從正法像法而轉末法,痛燒之慘,愈演愈烈。故誨彌勒及一切會眾,應「轉相教誡」,於佛經法,信受奉行,不可違犯。

5) 「彌勒菩薩,合掌白言:世人惡苦,如是如是。佛皆慈哀,悉度脫之。受佛重誨,不敢違失。」

彌勒大士深領佛誨,故合掌敬謝,讚歎如來曰:世人惡苦,如是甚深。佛慈無量,於如是至惡之人,咸以平等大慈,「悉度脫之」。彌軔大士乃本經菩薩眾之當機。故能深明本經秘奧,逕曰:「悉度脫之」(意即悉普度脫也)。經中《決證極果品》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已生、若當生,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決定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表現在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之人,將來當生西方;且於當前,已住正定之聚。又《阿彌陀經》曰:「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表目前發願往生之人,悉不退轉於菩提。故云「悉皆度脫」也。《彌陀要解》云:「不論至心散心、有心無心,或解不解,但彌陀名號,或六方佛名,此經名字,一經於耳,假使千萬劫後,畢竟因斯度脫。如聞塗毒鼓,遠近皆喪。食少金剛,決定不消也。」亦正是「悉度脫之」之旨。彌勒大士末後曰:「受佛重誨,不敢違失」。此乃代現在當來一切含靈而言者也。故我等今日皆當如大士所云「不敢違失」。又彭際清曰:「淨土至善之地。求生淨土乃止於至善之功。不入淨土之門,善不可得而圓,惡不可得而盡。」是故我等皆當遵佛訓誨,信願持名,求生淨土。

感恩賜教!   阿彌陀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樓主| 發表於 2012-6-26 19:52:39 | 只看該作者
第 48 之 38 章 ----- 禮佛現光第三十八

1)「佛告阿難:若曹欲見無量清淨平等覺,及諸菩薩、阿羅漢等所居國土,應起西向,當日沒處,恭敬頂禮,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無量清淨平等覺」。《漢譯》稱無量壽佛為無量清淨平等覺,或無量清淨覺。「西向」,以彼佛「酬願度生,現在西方」。淨土法門,指方立向,令眾專一。彼佛現在西方,故向西也。「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欲見佛者,即應念佛。所見之佛,即當前能念之一念心性。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復因兩土如來之加被,故感應道交,當念即見也。

2) 「阿難即從座起,面西合掌,頂禮白言:我今願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供養奉事,種諸善根。頂禮之間,忽見阿彌陀佛,容顏廣大,色相端嚴。如黃金山,高出一切諸世界上。又聞十方世界諸佛如來,稱揚讚歎阿彌陀佛種種功德,無礙無斷。」

阿難聞誨,於是三業清淨,稱佛名號,頂禮發願。「忽見」者,表感應神速。頂禮未畢,即眼見極樂教主,並耳聞十方如來讚歎彌陀。《會疏》云:「蓋夫土無定相,淨穢因心。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故業垢蔽心,則金容同穢灰。足指按地,則瓦礫化寶玉。豈身土令之然哉!是知西方非遙,迷心為隔。若能一念歸真,則往生見土,亦何隔念與時乎?」疏語深明心淨土淨之旨。《淨名經》云:佛以足指按地,此土頓現淨剎。又《首楞嚴》曰:「我指按地,海印發光。」此之發光,非因手足。阿難見佛,只因於歸真之一念。念佛時,是心念佛也。見佛時,是心見佛也。只是一心。我心佛心無毫釐許間隔。故疏云「何隔念與時乎?」只是一念,無去來今。是故阿難念佛禮佛,即見彌陀。故行者臨終,若能一念歸真,亦必當下見佛。蒙佛接引往生極樂。故云:「念佛時即見佛時。」何有餘念與時間之間隔耶?「顏」者,面貌。「廣大」者,如《觀經》謂無量壽佛「佛身高六十萬億恒河沙由旬。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佛眼如四大海水」。「色相端嚴」者相好莊嚴也。《觀經》曰:「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黃金山」者,《觀經》曰:「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復以身形巍巍如山,故云如黃金山也。如上之報身莊嚴,雖非阿難及其果位以下之會眾所能盡見,但以兩土如來威神加被,以勝方便隨其根器,各各能見。是故阿難即見彼佛,「如黃金山,高出一切諸世界上」。「無礙無斷」者,十方如來演四無礙之妙辯,故云「無礙」;如是讚歎,盡未來際,無有間斷,故云「無斷」。
3) 「阿難白言:彼佛淨剎,得未曾有,我亦願樂生於彼土。世尊告言:其中生者,已曾親近無量諸佛,植眾德本。汝欲生彼,應當一心歸依瞻仰。」

阿難親見彌陀如黃金山,德相端嚴。及彼土種種清淨莊嚴,皆昔所未見。故云「得未曾有」。復聞十方佛讚,生希有心,發起大願,願生極樂。正表阿難當機,契會聖心,故發願求生。乃曰:「我亦願樂生於彼土」。世尊答曰:得往生者,皆已於無量諸彿,親近供養,事奉學習,廣植德本,正如《阿彌陀經》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也。今者,「汝欲生彼。應當一心歸依瞻仰」。「歸依」即皈依,「瞻」者瞻望,「仰」者崇仰,「歸依瞻仰」寓禮佛、觀佛、念佛、憶佛諸義;亦涵天親菩薩五念之旨。五念者:一禮拜,二讚歎(稱名),三作願,四觀察,五迴向也。要之一心稱念六字洪名,即總攝五念妙門。一心者,清淨心也。又如《阿彌陀經》六朝襄陽石刻本云:「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是故阿難一心歸依瞻仰,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亦如諸已往生者,曾親近無量諸佛,植眾德本,故必能滿往生之願。

4) 「作是語時,阿彌陀佛即於掌中放無量光,普照一切諸佛世界。時諸佛國皆悉明現,如處一尋,以阿彌陀佛殊勝光明,極清淨故。於此世界所有黑山、雪山、金剛、鐵圍大小諸山、江河、叢林、天人宮殿,一切境界,無不照見。譬如日出,明照世間。乃至泥犁、溪谷,幽冥之處,悉大開闢,皆同一色。猶如劫水彌滿世界,其中萬物,沉沒不現。滉瀁浩汗,唯見大水。彼佛光明,亦復如是,聲聞、菩薩一切光明悉皆隱蔽,唯見佛光,明耀顯赫。」

我土導師正作語時,彼土如來,掌放光明。正顯釋尊勸往,彌陀接引。兩土兩佛同心同德。佛光普照一切佛國,表彌陀普攝十方凡聖悉令往生。因佛光加持,會中大眾,皆見十方佛國,如在一尋(八尺)之地。彌陀光明,光中極尊故云「殊勝」。所以殊勝者,蓋因「極清淨故」。故於此界一切山河境物,例如「黑山」又名黑嶺,乃山名,見《西域記》及《慈恩傳》;「雪山」梵語Himalaya即喜馬拉雅山,山頂常年積雪,故名雪山;「金剛」、「鐵圍」皆山名,詳見第十一品註,如是一切「無不照見」。

下以日為喻。日出暗消,無論「溪谷」等「幽冥之處」(指深谷極暗之地),及「乃至泥犁」(即地獄),悉皆開闢明現,故云「悉大開闢」。且一切諸物「皆同一色」。「一色」者,準《觀經》說,悉皆金色也。如《觀經》第七觀云:「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又第八觀云:「佛菩薩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第十五觀云:「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又如《七佛神咒經一》曰:「其中所有一切萬物,皆作金色。」又如《法華》放光現瑞時,「照於東方萬八千土,皆如金色。」進言之,則「一色」者,表萬法一如也。於佛妙智光中,悉顯清淨本體。差別相泯,唯露真實。是故「皆同一色」。

下復以劫水為喻。「劫水」者,三災之一,指壞劫時之大水災。地下水輪之水涌沸。大雨如車軸,第二禪天以下,盡被淹沒破壞。「滉瀁」指此大水無有涯際,無岸無邊。「浩汗」者大水無際貌。(此句經文,可考《文選》中潘岳之《西征賦》:「乃有昆明,池乎其中,其池則湯湯汗汗,滉瀁彌漫,浩如河漢。」)《唐譯》云:「譬如大地,洪水盈滿,樹林山河,皆沒不現,唯有大水。」大水喻佛光,樹林等喻「聲聞、菩薩一切光明」。例如星光,於月朗時,星光不現,故云「悉皆隱蔽,唯見佛光,明耀顯赫」。「明」指明朗,「耀」指照耀。「顯」指明顯,「赫」指顯耀。(乃火盛熾貌,亦即赤色鮮明貌。)

5) 「此會四眾、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皆見極樂世界,種種莊嚴。阿彌陀佛於彼高座,威德巍巍,相好光明。聲聞、菩薩,圍繞恭敬。譬如須彌山王,出於海面。明現照耀,清淨平正。無有雜穢,及異形類。唯是眾寶莊嚴,聖賢共住。阿難及諸菩薩眾等,皆大歡喜,踊躍作禮,以頭著地,稱念南無阿彌陀三藐三佛陀。」

「此會四眾」,大比丘眾萬二千人,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復有普賢、文殊、彌勒、十六正士與賢劫無量無邊一切菩薩。諸天梵眾乃至「天龍八部、人非人等」,悉是會眾。「皆見極樂世界」,表與會者,人人皆見也。此界四眾弟子合為二萬人,皆是血肉之身。人人皆見極樂世界,此乃為當時及未來一切眾生證信也。且此殊勝希有之瑞現,遍載五譯。《漢譯》曰:「阿難、諸菩薩、阿羅漢等,及諸天帝王、人民,悉皆見無量清淨佛及諸菩薩、阿羅漢、國土七寶已。」《吳譯》同之。但以阿彌陀代無量清淨。《魏譯》云:「無量壽佛威德巍巍,如須彌山王,高出一切諸世界上。相好光明,靡不照耀。此會四眾,一時悉見。」又「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悉見無量壽如來。」《唐譯》曰:「彼諸國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悉見無量壽如來,如須彌山王照諸佛剎。時諸佛國皆悉明現,如處一尋。」《宋譯》云:「爾時會中芯芻、芯芻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藥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皆見極樂世界種種莊嚴,及見無量壽如來,聲聞、菩薩圍繞恭敬。譬如須彌山王,出於大海。」五譯同申,足證確自原經,決非傳譯有誤。當時會眾即見極樂依報種種莊嚴,又睹正報阿彌陀佛,功德巍巍,相好光明,聖眾圍繞。「譬如須彌山王,出於海面。」須彌山全稱為須彌廬山王,乃十山王之一。此山非世間土石,純是四寶所成,故云「無有雜穢,及異形類,唯是眾寶莊嚴」。正報光明無量,故云「明現照耀」。依報「寬廣平正」,「清淨安隱」,故云「清淨平正」。「聲聞、菩薩圍繞恭敬」,故云「聖賢共住」。

「阿難及諸菩薩眾等」,阿難當機,故首云之。「及諸菩薩眾等」蓋指菩薩、聲聞、天人等等諸眾也。蒙恩睹瑞,歡喜踴躍,故皆五體投地,至誠稱念「南無阿彌陀三藐三佛陀」。「三藐三佛陀」,舊譯正遍知,新譯等正覺,乃佛十號中之第三號。故「南無阿彌陀三藐三佛陀」,即六字洪名也。

6) 「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睹斯光者,所有疾苦,莫不休止。一切憂惱,莫不解脫。悉皆慈心作善,歡喜快樂。鐘磬、琴瑟、箜篌樂器,不鼓自然皆作五音。諸佛國中、諸天人民,各持花香,來於虛空,散作供養。」

上段經文復明彌陀第十四「觸光安樂願」之成就。願文中「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即此處「睹斯光者.......悉皆慈心作善,歡喜快樂」。又《光明遍照品》云:「若在三途極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故今云:「蜎飛蠕動,睹斯光者,所有疾苦,莫不休止。一切憂惱,莫不解脫」。鐘磬、琴瑟、箜篌等等樂器,毋須彈奏,自然發聲,故云「不鼓自然皆作五音」。十方天人來散花香,皆表殊勝快樂之象。

經中詳談見佛、見光、見土等等瑞相。或以此有著相之失,惜彼未知淨宗之妙,端在當相即道,即事而真,故不必撥相求道,離事見真也。且此經純是《華嚴》事事無礙境界,一花一香無非帝網之珠。一一圓明,一一勝妙,一一皆是一真法界之全體。圓明具德,不可思議。

7) 「爾時極樂世界,過於西方百千俱胝那由他國,以佛威力,如對目前。如淨天眼觀一尋地。彼見此土,亦復如是。悉睹娑婆世界,釋迦如來,及比丘眾,圍繞說法。」

「過於西方百千俱胝那由他國」,見前註。極樂不離自心,理也。「過於西方百千俱胝那由他國」,事也。理事無礙,故十萬億程,即在目前。故《觀經》云:「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會眾誠感,佛力加威,淨穢兩土,互現目前。「如淨天眼,觀一尋地」。彼土聖眾,皆見此界釋尊,於會眾中,說此「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阿彌陀經》謂此法門為「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末法眾生情執深重。於此最極圓頓、一乘了義、究竟方便之妙法,不能信及,反生疑謗。是以本品禮佛見光,此世界中二萬人,親見極樂世界清淨莊嚴,親聞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為作證明,令生正信。欣樂願生,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皆獲四悉檀之益。今仰體聖心,傍引數經,以證極樂妙有,免墮偏空。(一)《觀經》云:「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歎未曾有,豁然大悟,得無生忍。五百侍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生彼國。世尊悉記,皆當往生。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二)《佛說如幻三摩地無量印法門經》云:「時此娑婆世界釋迦牟尼如來會中,所有諸菩薩摩訶薩(一萬二千人),芯芻(二萬人)、芯芻尼、優婆塞、優婆夷、梵王、帝釋、護世四王並餘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悉能見彼極樂世界,及見無量光如來。菩薩、聲聞大眾圍繞。光明熾盛,如妙高山。」(三)《十往生經》云:「佛告山海慧菩薩:汝今應當起立合掌,正身向西,正念觀阿彌陀佛國,願見阿彌陀佛。爾時一切大眾,亦皆起立合掌,共觀阿彌陀佛。爾時阿彌陀佛,現大神通,放大光明,照山海慧菩薩身。爾時山海慧菩薩等(包括一切大眾),即見阿彌陀佛國,所有莊嚴妙好之事:皆悉七寶、七寶山、七寶國土;水鳥樹林,常吐法音,彼國日日常轉法輪。」以上皆證當時印度人民,或數以百計,或以萬計,親睹極樂依正莊嚴。西方有世界,有佛阿彌陀,此兩有字,應深著眼。

總之,本品具四悉檀:(一)極樂依正現前,是世界悉檀。確顯妙境,令眾歡喜,生欣求心。(二)阿難大眾,歡喜作禮,稱念聖號,是為人悉檀。令生善故,持名往生是善中之善故。(三)破疑生信,是對治悉檀。疑根未斷,即是罪根。信力圓時,全成佛力故。(四)心佛不二,妙感難思。事理不二,妙境現前。是第一義悉檀。圓彰性具,令入實相故。如《無量壽起信論》云:「右明無量光明遍照一切。極樂娑婆,同一法界。本無彼此,安有東西。山河大地,皆是眾生目眚所成。若能一念入佛境界者,無量光明,普周塵剎。三塗六道同時解脫。不獨阿難以佛威加被,得見佛身,及諸依正,即今末法眾生,但能入此法門,不離當念,疾得見佛。《華嚴經》云:『諸佛一似大圓鏡,我身就如摩尼珠,諸佛法身入我體,我身常入諸佛軀。』是知諸佛眾生,本來不二。名為見佛,實無見者。何以故?不可於一體中互相見故。」

感恩賜教!   阿彌陀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0#
 樓主| 發表於 2012-6-27 11:19:06 | 只看該作者
第 48 之 39 章 ----- 慈氏述見第三十九

1)「爾時佛告阿難,及慈氏菩薩:汝見極樂世界宮殿、樓閣、泉池、林樹,具足微妙、清淨莊嚴不?汝見欲界諸天,上至色究竟天,雨諸香華,遍佛剎不?阿難對曰:唯然已見。汝聞阿彌陀佛大音宣布一切世界,化眾生不?阿難對曰:唯然已聞。佛言:汝見彼國淨行之眾,遊處虛空,宮殿隨身,無所障礙,遍至十方供養諸佛不?及見彼等念佛相續不?復有眾鳥住虛空界,出種種音,皆是化作,汝悉見不?慈氏白言:如佛所說一一皆見。」

阿難結集經藏,慈氏當來下生,故佛以此微妙法門囑咐二人。

首示極樂妙嚴,諸天雨華之象,令作見證。「色究竟天」者,為淨居天之一,乃色界天最勝之處,乃證不還果聖者所居之處。不還果梵名阿那含,斷盡欲界九品思惑,則不再生欲界,必生於色界或無色界,故名不還果。淨居有五天:一、無煩天。二、無熱。三、善現天。四、善見天。五、色究竟天。《俱舍頌》曰:「此五名淨居天,唯聖人居,無異生雜,故名淨居。」今慈氏菩薩所見諸天散花,重證經文「一切諸天皆齎百千華香,萬種伎樂,供養彼佛」,所見依報莊嚴。復證第卅九願:「國中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

次則親聞彌陀說法,法音宣流,普度十方。此證經文「佛語梵雷震,八音暢妙聲。」及菩提樹王「演出無量妙法音聲,其聲流布,遍諸佛國」。樹王所說,正是彌陀法王之梵音也。

三見彼國聖眾,遊行十方,供養諸佛。是證第十一「遍供諸佛願」之成就。

四復見聖眾念佛相續,是即彌陀本願之核心。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三根普被,萬類齊收。凡夫發心,十念頓證不退。大士行徑,十地不離念佛。是故凡夫念佛而得往生;既往生已,仍復念佛。念念相續,盡未來際。故佛特示大士,令親見作證也。

五復令見諸鳥說法,以證《小本》中「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2) 「佛告彌勒:彼國人民有胎生者,汝復見不?彌勒白言:世尊,我見極樂世界人住胎者,如夜摩天,處於宮殿。又見眾生,於蓮華內結跏趺坐,自然化生。何因緣故,彼國人民有胎生者,有化生者?」

「有胎生者,有化生者」。極樂有胎生、化生二類。「於蓮華中,自然化生。」是名化生。「胎生」者,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極樂。於佛五智疑惑不信。然猶信罪福,修習善本,生極樂國。但於五百歲中,花不開放。處花胎中,不能見佛聞法,故曰胎生。或名邊地。《會疏》曰:「胎生者,譬如胎生人,初生之時,人法未成(指尚未成人)。胎言其闇,借此況彼耳。非胎胞中胎生。何以知之?安樂國土一向化生故,故知非實胎生。」疏意為:所謂胎生者,只是疑惑未盡,闇障猶存,未能見佛聞法,故以胎兒為喻。若論其實,一切往生之人皆是化生。並無胎生也。且邊地之人雖云處胎,不但無處胎之苦,所受快樂,猶如夜摩天人,在宮殿中。夜摩天乃欲界第三天,在四天王天、忉利天之上,彼天中人時時唱言快哉快哉!可見其中天人之樂,甚矣。

慈氏見已,復問「何因緣故」有此二生,今既見果,欲明其因。「因緣」者,《會疏》云:「
親生為因,助發為緣。胎化皆藉因緣。故對其果,問其所由也。」又《楞嚴經長水疏》云:「佛教因緣為宗,以佛聖教自淺至深,說一切法,不出因緣二字。」

感恩賜教!   阿彌陀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
 樓主| 發表於 2012-6-27 18:58:38 | 只看該作者
第 48 之 40 章 ----- 邊地疑城第四十

1)「佛告慈氏: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不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於此諸智疑惑不信。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

本品明胎生之因,勸生深信,免墮邊地疑城,五百歲中,不見佛僧,不聞經法。望西云:「邊地胎生,同體異名。」《略論》云:「又有一種往生安樂,不入三輩中。......於五百歲中,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安樂國土,謂之邊地,亦曰胎生。」可見望西正承曇鸞師旨也。《略論》復云:「邊地者,其言五百歲中,不見聞三寶,同邊地之難。或亦於安樂國土,最在其邊。胎生者,譬如胎生人,初生之時,人法未成。邊示其難。胎言其闇。此二名皆借此況彼耳。(謂邊與胎皆是喻也。)非是八難中邊地,亦非胞胎中胎生。何以知之?安樂國土一向化生故,故知非實胎生。五百年後還得見聞三寶故,故知非八難中邊地也。」又「疑城」者,若人於疑心中,念阿彌陀佛,則生極樂邊地之七寶宮殿中,五百歲中,不得聞三寶之名。乃疑人所居,故曰「疑城」。如
《守護國界主經》云:「若人命終之時,預知時至,正念分明,洗浴著衣,吉祥而逝。光明照身,見佛相好,眾善俱現。定知此人決定往生淨土。若人念佛持戒無精進心。命終亦無善相,亦無惡相。地府不收,安養不攝,如睡眠去。此人疑情未斷,生於疑城。五百歲受樂。再修信願,方歸淨土。」可見信願二者實為往生見佛之根本。

此外更有懈慢國,或稱懈慢界。在此土至極樂國之中途。生此國者,染著其國土之快樂,而起懈怠驕慢之心,不更進而生於極樂,故稱為懈慢國。如《菩薩處胎經》曰:「西方去此閻浮提十二億那由他,有懈慢界。國土快樂。......前後發意眾生,欲生阿彌陀佛國者,皆深染著懈慢國土,不能前進生阿彌陀佛國。億千萬眾,時有一人,能生阿彌陀佛國。何以故?皆由懈慢執心不牢固。」準上經義,懈慢國亦屬邊地疑城之類。

「不了佛智」者,曇鸞師《略論》云:「不了佛智者,謂不能信了佛一切種智。不了故,故起疑。此一句,總辨所疑。下四句一一對治所疑。」淨影、法位、元曉諸師均同上之說,以「不了佛智」一句為總。餘四為別。《淨影疏》云:「初言『不了佛智』此句是總。『不思』等別。佛智淵深,餘不能測,名『不思智』。佛智眾多,非言能盡,言『不可稱』。於諸法門,知之窮盡。名為『廣智』。位分高出,名『無等倫最上勝智』。」唐海東元曉師更於餘之四句,配當四智。如《宗要》云:「此言『佛智』,是總標句。下之四句,各顯四智。『不思議智』者,是成所作智。此智能作不思議事。謂一念稱名,永滅多劫重罪。十念功德,能生界外勝報。如是等事,非其所測,是故名為『不思議智』。『不可稱』者,是妙觀察智。此智觀察不可稱境。謂一切法,如幻如夢,非有非無,離言絕慮。非逐言者所能稱量,是故名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者,是平等性智。此智廣度,不同小乘。謂遊無我,故無不我。無不我,故無不等攝。(其義為:悉皆平等攝受。)以此同體智力,普載無邊有情,皆令同至無上菩提。是故名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者。正是如來大圓鏡智。始轉本識,方皈心原。一切種境,無不圓照。是名為大圓鏡智。此一智中,有五殊勝:如解脫身二乘同得。如是鏡智,正是法身,非彼所共,故名『無等』。是一勝也。如前三智,菩薩漸得,大圓鏡智,唯佛頓證,更無餘類,故名『無倫』。是二勝也。過於『不思議智』為『最』;逾於『不可稱智』為『上』;寬於『大乘廣智』為勝,是為第三、四、五勝也。是故名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又
《會疏》曰:「不了佛智者,蓋疑佛智之不可思議。不悟如來之所以大也。念佛往生,為佛智所建,疑是故,為不了佛智。不思議智者,佛之智慧,深廣而不可思議,故云不思議智。念佛往生,為不思議智所立,疑是故,名不了不思議智。不可稱智者,謂佛之智慧,眾多無量而稱說不能盡。故名不可稱智。念佛往生,為不可稱智所成。疑是故,名不了不可稱智。大乘廣智者,於諸法門,知之窮盡,故名大乘廣智。念佛往生為大乘廣智所感,疑是故,名不了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者,位分高出,名無等無倫最上勝智。今此念佛往生,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所發。疑是故,云不了無等無倫最上勝智。」上之三說互相發揮,《淨影疏》簡述其要;《宗要》廣演其義;《會疏》會歸淨宗。故並錄之。

經云:「以疑惑心」者,以不能信了佛智,故生疑惑。疑有四意。以下廣攝曇鸞、元曉、峻諦,並兼取憬興等,諸師精意,簡化其文字而綜述之。

一者不信「不思議智」,故疑但念阿彌陀佛,未必得生極樂。不知不思議智有大威力,非思量所能及。一切萬法無非自力他力。自攝他攝,千變萬化,無量無邊。安得以凡夫有礙之情識,疑彼如來無礙之妙法,豈知一面之鏡,能現萬像。千年積薪,一火燒盡。故至心一念稱名,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十念必生又何足異。

二者不信「不可稱智」,不了佛智體絕對待,離過絕非。曇鸞師曰:「不可稱智者,言佛智絕稱謂(不可稱量),非相形待(不相對待)。何以言之?法若是有,必應有知有之智。法若是無,亦應有知無之智。諸法離於有無。故佛冥諸法,則智絕相待。以知取佛,不曰知佛;以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以非知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以非非知非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佛智離此四句」。離此四句,即離百非。佛智離四句、絕百非,體離對待,故曰「不可稱智。」智不可稱,故念佛功德亦不可稱也。念佛往生為不可稱智所成。於此有疑,名不了「不可稱智。」

三者不了「大乘廣智」,疑佛不能實度一切眾生,復疑一切念佛眾生豈能皆得往生淨土。故於阿彌陀佛作有量想。對治此疑,故言「大乘廣智」。此智無法不知,無煩惱不斷,無善不備,無眾生不度也。欲明佛智,無所運載。運載一切,皆入無餘,故曰大乘。其所運載,無限無際,故名廣智。又於諸法門知之窮盡,故名大乘廣智。故能廣契群機,悉皆度脫。如來大悲大智,於諸有緣,無不運載而入涅槃。開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妙義,令諸有情以念佛入無念,因往生證無生。故能令念佛眾生皆生淨土。又世界非有邊非無邊。亦絕四句。佛令眾生離此四句,名之為度。其實非度非不度,非盡非不盡。

四者不了「無等無倫最上勝智」,疑佛不得一切種智。疑是故,於念佛往生法門,不能正信,乃感胎生。元曉師意,如是佛智,只應仰信,不可比量。故名「無等無倫最上勝智」。如何仰信?應如《起信論》所云:「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離於想念。以眾生妄見境界,故心有分齊。以妄起想念,不稱法性,故不能決了。諸佛如來離於見相,無所不遍,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無量方便。隨諸眾生所應得解,皆能開示種種法義。是故得名一切種智。」是即「無等無倫最上勝智」。無所見故,無所不見,如是對治第四疑也。

元曉師《宗要》復云:「若人不決如是四疑,雖生彼國,而在邊地。如其有人,雖未明解如前所說四智之境,而能自謙,心眼未開。仰推如來,一向伏信。如是等人,隨其行品。往生彼國,不在邊地。生彼邊地者,別是一類,非九品攝。是故不應妄生疑惑。」此論至精至要。如能信如來諸智,是為上根利智;若未能信得及,但虛心自謙,仰信諸智,亦得往生,不墮疑城。淨業行人當三復斯言,深體虛心仰信之要。

「若有眾生」,「於此諸智疑惑不信,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是為生邊地者之行境。「罪福」者,五逆十惡等為罪,五戒十善等為福。不能敬信佛智,尚信罪福因果,而常修禮佛念怫,求生淨土。因念佛實為諸善之本,故云「修習善本」。如上之人,信福不信智,信事而迷理,故墮疑城也。

2) 「復有眾生,積集善根,希求佛智、普遍智、無等智、威德廣大不思議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故於往生清淨佛國,意志猶豫,無所專據。然猶續念不絕。結其善願為本,續得往生。」

以上為另一類生邊地行人,信他不信自者也。與上一類,同是信未具足。蓋信有六信:信事、信理、信自、信他、信因、信果。具足六信,方名具信也。本類行人知求佛智。下文「普遍智」等三智,相當於前之四智。勉強言之,「威德廣大不思議智」,相當於前之不可稱智與不思議智。「普遍智」相當於大乘廣智。平等普遍運載一切有情,咸至無上菩提也。「無等智」應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之簡。前之諸智見《魏譯》。今之普遍智等見於《唐譯》。譯者開合不同,文筆有異,於是智名乃有出入。而兩譯所指之諸智實無有異也。於上諸智,能知信求,故云「希求佛智」等。能信他佛,但於自佛,不能生信,於是心是佛之旨,尚有疑情。是為大失。

《無量壽起信論》論此甚詳。論曰:「須了佛智乃至勝智,方名真信。以一切智不離自心。無我,無我所。凡聖一如,共同此智。全信自心具一切智,本來成佛。不於心外,別有信佛之心。如是回向,是名唯心淨土,疾得見佛。若於自心諸智,猶滯疑情,不免心外見佛,雖修諸善,乘願往生,不得見佛。以不契佛智故。所以《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云:『三世一切諸佛,皆無所有,唯依自心。菩薩若能了知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隨順忍,或入初地。捨身速生妙喜世界。或生極樂淨佛土中。』是則了知心量,不涉程途。一切功德,具足成就。......故知有決定智,方能決定信。有決定信,方能決定生。慎勿以疑惑心而失大利。」是知信他不信自,仍是智短。既無決定智,即無決定信,是以「意志猶豫,無所專據」。信願不堅,依據不專,但仍能念佛相續,以念佛力及發願力,仍得往生。但滯邊地。

3) 「是諸人等,以此因緣雖生彼國,不能前至無量壽所,道止佛國界邊,七寶城中。佛不使爾,身行所作,心自趣向。亦有寶池蓮華,自然受身。飲食快樂,如忉利天。於其城中,不能得出。所居舍宅在地,不能隨意高大,於五百歲,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其人智慧不明,知經復少。心不開解,意不歡樂。是故於彼謂之胎生。」

「是諸人等」,指上述二類往生邊地之人。「以此因緣」,以修善念佛、發願求生之因,感得生於彼國邊地,七寶宮殿,寶池蓮華,樂如忉利天及永不退墮之果。復因疑惑之過,感得「道止佛國界邊」,於其城中不能得出,於五百歲不能見聞三寶之果。此皆唯心所造,業力牽引,不由他故。故云:「佛不使爾,身行所作,心自趣向」。正如《華嚴經》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蓋心生種種法生,地獄、天堂、淨土、佛國,皆是自心所現。身所趣向,唯是自業所牽。業由心生,故云「心自趣向」。生於邊地,亦於寶蓮池中「自然受身」,故非世間之胎生,而實亦蓮花化生。生活快樂「如忉利天」。但於城中,不能出離。所居之處在於平地,不能上升虛空,亦不能隨意高大。更有甚者,則於五百歲中不能見佛聞法。「五百歲」者,據《漢譯》為「於是間五百歲」。經中云「是間」。又不曰「彼國」。故此「是間」,應指世尊說法之處。是故憬興曰:「五百歲即此方年數。」即是人世中所指之五百年也。但亦不可執定為此間五百歲。蓋極樂品數無量,邊地差別亦應無量。如《觀經》中下品下生「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是其長者也。又如明代袁中郎宏道居士,以著《西方合論》功德,往生邊地。但以智慧勝故,不久即見佛聞法。如經中四十一品所云:「若此眾生,識其罪本......然後乃出。」故知懺悔斷疑,乃出離之關鍵。時間並非定數。

「其人」,指生邊地之人。「智慧不明」者,愚癡無智也。「知經復少」者,於大乘經典,所知不多也。「心不開解」,垢染深重,故不能心開意解也。復疑慮重重,故不歡樂。以上述種種原因,故稱如是人等為「胎生」。

4) 「若有眾生,明信佛智,乃至勝智,斷除疑惑。信己善根,作諸功德,至心迴向。皆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須臾之頃,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諸菩薩,具足成就。彌勒當知:彼化生者,智慧勝故。其胎生者,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不知菩薩法式,不得修習功德。無因奉事無量壽佛。當知此人,宿世之時,無有智慧,疑惑所致。」

上經文總明極樂胎生化生因果之相。具信往生之人,既信佛智,亦信己善根。外慕諸聖,內重己靈,作諸功德,至心迴向,皆於佛前蓮花化生。光明智慧,功德成就,其如菩薩。反之,心中疑惑則墮胎生,五百歲中,不見三寶等,皆由無有智慧,疑惑所致。是以斷疑生信,至為切要。

感恩賜教!   阿彌陀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2#
 樓主| 發表於 2012-6-28 18:01:07 | 只看該作者
第 48 之 41 章 ----- 惑盡見佛第四十一

1)「譬如轉輪聖王,有七寶獄。王子得罪,禁閉其中。層樓綺殿,寶帳金床。欄窗榻座,妙飾奇珍。飲食衣服,如轉輪王。而以金錁繫其兩足。諸小王子寧樂此不?慈氏白言:不也世尊,彼幽縶時,心不自在。但以種種方便,欲求出離。求諸近臣,終不從心。輪王歡喜,方得解脫。」

本品續勸斷疑去惑。初以王子被囚為喻。《嘉祥疏》曰:「轉輪王喻無量壽佛。七寶宮殿喻其淨土。王子得罪喻疑心之人過。金鎖喻花不開。褥不異(指飲食衣服,如轉輪王)喻於花中受快樂自在。合喻可知。」「層樓」即重樓。「床」者,人所坐臥者。「帳」者,床帳,張施於床上者。「榻」,其用同床,長狹而低者曰榻。「錁」即鎖。「妙飾奇珍」者,以奇異珍寶作為巧妙裝飾。「幽縶」者,「幽」囚也。「縶」,拘執也。故「幽縶」即今言拘押也。慈氏所答,首云被押之時,無自在樂。方便求出,方得解脫。

2) 「佛告彌勒:此諸眾生,亦復如是。若有墮於疑悔,希求佛智,至廣大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由聞佛名起信心故,雖生彼國,於蓮華中不得出現。彼處華胎,猶如園苑宮殿之想。何以故?彼中清淨,無諸穢惡,然於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不得供養奉事諸佛。遠離一切殊勝善根。以此為苦,不生欣樂。若此眾生識其罪本,深自悔責,求離彼處。往昔世中,過失盡已,然後乃出。」

「亦復如是」,舉事以合前喻。「華胎」合「七寶獄」。「不得出現」合「而以金錁、繫其兩足。」「猶如園苑宮殿之想......無諸穢惡」合「層樓綺殿:.....如轉輪王。」「不生欣樂」合「小王不樂」。「識其罪本」乃至「然後乃出」合「輪王歡喜,方得解脫」。《淨影疏》云:「明胎生者,無餘苦事。但五百歲不見三寶,不得修善,用此為苦。以此苦故,雖樂不樂。」又義寂云:「但望勝樂,劣樂為苦。如欣上者,厭下劣定為粗苦等。雖名為苦,非苦受也。」又望西《無量壽經鈔》曰:「問:生邊地為是疑心果,為是修善果。答:正是修善果,非疑心果。但由疑心所間雜故,令所得果,不得純淨。」

「若此眾生」下,正勸斷疑知罪,懺悔求出。「罪本」《魏譯》作「本罪」。《會疏》云:「本罪者,疑惑罪也。」望西云:「疑佛五智,謂之本罪,非十惡業等。」「深自悔責」。義寂云:「言悔責者,此省察心,名為悔耳。責,呵責其迷心也。」望西又云:「五百年終,宿障微薄,識其本罪,而生悔責。依悔責故障盡,即到阿彌陀佛所。」又曇鸞師《略論》云:「識其本罪,深自悔責,求離彼處,即得如意,還同三輩生者,當是五百年末,方識罪悔耳。」曇鸞、望西皆謂悔罪得出在五百年末。但《嘉祥疏》有異說,疏曰:「深自悔責,明不必一種。若能悔即出。不悔必滿五百歲。」以上二說亦不相違。五百歲末方識罪懺悔,乃邊地人中之多數。不待五百年懺罪得出,乃其中之上根也。「過失盡已」謂過去疑惑之過失,已懺除淨盡,然後方得出離疑城,見佛聞法。故知不論五百年中,或是其末,總須宿過全消,方得解脫也。

3) 「即得往詣無量壽所,聽聞經法。久久亦當開解歡喜。亦得遍供無數無量諸佛,修諸功德。汝阿逸多:當知疑惑於諸菩薩為大損害,為失大利。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

「即得往詣無量壽所」。《嘉祥疏》云:「即得者,不隔時義。」謂才出蓮胎,立即見佛聞法,不再經歷時刻也。「久久亦當開解歡喜」。蓋以其人生前「智慧不明,知經復少」,今雖親見彌陀,耳聆佛訓。但以心垢未除,情見猶存,故須多聞薰習,增長智慧,始能信解佛語,故云「久久亦當開解歡喜」。「開解」者,心開得解也。「歡喜」者,聞法契會,自然歡喜也。「亦得遍供」者,即曇鸞師云:「即得如意,還同三輩生者」。具諸神通,遍供諸佛,於諸功德,隨意修習。具如彌陀本願。

「阿逸多」,即慈氏。釋尊重喚其名,以警醒大眾,專心傾聽。「當知疑惑於諸菩薩為大損害,為失大利。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至於菩薩何有疑惑,《無量壽經鈔》曰:「大乘凡夫名菩薩歟?或是縱說。縱菩薩生疑惑者,可失大利。故凡夫當明信矣」。鈔意甚謙,未作決斷。據筆者意,鈔中兩說均是,其一者我等雖是具足凡夫,若能真實發起菩提心,即是初發心菩薩。《論註》云:「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淨業行人,若發如是心,亦即是初發心菩薩。天臺謂別教之信位菩薩,如空中之絮,沉浮無定。是故初發心菩薩,實有退墮之患也。其二者,彼謂「縱說」,意謂:縱然真是菩薩,倘生疑惑,尚失大利。是以我等凡夫,更不可生疑。故此二說並不相違。「大利」者,即經中「真實之利」也。十方婆伽梵,住真實慧。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難值難見,如優曇花,希有出現」。今者難逢能逢,難聞能聞,而不信受,辜負佛恩,故云「為失大利」也。況此淨土法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信願持名,逕登不退。是乃真實利中之最真實者也。是大利中之最大者也。於此不信,永失大利。如《千手經》云:「若於此陀羅尼生疑不信者,當知其人永失大利。百千萬劫中,輪轉惡趣,無有出期。常不見佛,不聞法,不睹僧。」是明疑惑「為大損害」之義。反之,則如《十往生經》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正信是經,愛樂是經。觀導眾生。說者聽者,悉皆往生阿彌陀佛國。若有如是等人,我從今日常使二十五菩薩護持是人。常令是人無病無惱。若人若非人不得其便。行住坐臥,無問晝夜,常得安穩。」是明信受之大利。何去何從,祈慎思之。下復明疑謗之大害。該經復曰:「於後閻浮提,或有比丘、比丘尼,見有讀誦是經者,或相瞋恚,心懷誹謗。由是謗正法故,是人現身之中,來致諸惡重病。身根不具,聾盲瘖啞。水腫鬼魅,坐臥不安。求生不得,求死不得。或乃致死,墮於地獄。八萬劫中,受大苦惱,百千萬世,未曾聞水食之名。久後得出,在牛馬豬羊,為人所殺,受大極苦。後得為人,常生下處,百千萬世不得自在。永不聞三寶名字。是故無智無信人中,莫說是經也。」旁引兩經,深顯疑信雖只在當人一念之間,但所種禍福,懸隔天淵,歷劫無盡。故云「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

4) 「慈氏白言:云何此界一類眾生,雖亦修善,而不求生。佛告慈氏:此等眾生,智慧微淺。分別西方,不及天界,是以非樂,不求生彼。慈氏白言:此等眾生,虛妄分別。不求佛剎,何免輪迴。」

慈氏大士,以無緣大慈,憫念末世中有一類眾生,雖亦修善,但不求生西方淨土。故發斯問。佛答:此一類眾生,缺少智慧,迷戀天人之福,故不願生。慈氏復云:「不求佛剎,何免輪迴」。此有二義:其一者,專指如上之人,妄謂西方之樂不如天界。如是虛妄分別,不求生淨土。不知修善之福,雖得生天,但天壽盡後,仍復輪轉。其二者,泛指各宗行人,雖能精進修持,但不以彌陀淨土為歸宿,專仗自力。則難於現在生中,坐斷生死,仍受後有,故云「何免輪迥」。

5) 「佛言:彼等所種善根,不能離相,不求佛慧,深著世樂,人間福報。雖復修福,求人天果,得報之時,一切豐足,而未能出三界獄中。假使父母、妻子、男女眷屬欲相救免,邪見業王,未能捨離,常處輪迴,而不自在。」

「佛言」下,更明著相與離相之得失利害。著相修福,難免輪迴。離相求生,永得解脫。上段先明著世間福,不出輪迴。蓋彼等雖種善根,但貪人天福報,不能離相,不求佛慧。「雖復修福,求人天果」,故不能出三界牢獄。「得報之時,一切豐足」。暫享世樂,福盡還墮,後患無窮。命終之後,親眷雖為之懺罪祈福,修法誦經,欲相救度。但彼之邪見根深,執迷不悟。因「邪見業王,未能捨離」。以邪見故,不生正信,故此邪見實為諸惡業之王。故云「邪見業王」。故「常處輪迴,而不自在」。

6) 「汝見愚癡之人,不種善根,但以世智聰辯,增益邪心。云何出離生死大難。」

上文所指,更甚前者。前者修善,但求世福,故不能出輪迴。此則愚癡更甚。不種善根,反恃世智聰辯,驕慢自大。不生正信,助長邪心。不知世智辯聰,正是八難之一。邪見顛倒,反以為美。如是之人,焉能出離生死苦海。

7) 「復有眾生,雖種善根,作大福田。取相分別,情執深重。求出輪迴,終不能得。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身心清淨,遠離分別。求生淨剎,趣佛菩提。當生佛剎,永得解脫。」

佛答慈氏,此界眾生,雖亦修善,而不求生淨土者,共有三種。一者貪著世樂,求人天果。二者世智辯聰,邪心熾盛。三者則為「取相分別,情執深重」。此三種人,縱能修福,所得只是世間福報。夢幻泡影,轉瞬即逝。故「求出輪迴,終不能得」也。

「復有眾生,雖種善根,作大福田」,中「大福田」者,持佛名號也。因持名是諸善中王,故所種田,方得名為大福田。惜以「取相分別,情執深重」,故雖念佛亦不能出輪迴。經中三輩往生,皆由於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菩提心者,即大智、大悲、大願、圓融一體之心。「情執深重」即是愚癡,何云大智。「取相分別」則有取捨,何由興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如是之人何能發菩提心。故念佛亦不能入於三輩之中。蕅益大師謂念佛如無信願,亦不能生,正與此同。再者著相修福,其福有盡。如《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靈峰《破空論》釋曰:「以無所住法,住般若中,熾然修行六波羅蜜,而不取相,是故能令少施與虛空等。......而眾生住於相故,妄自計果計因,觀大觀小。若能稱性而住,不住諸相。譬如芥子中空與十方空,性無二無別。以空非內外、彼此、方隅、形相,更無小空異大空故。無相之福,其福乃大。」又《金剛經》曰:「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又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上引《金剛般若》皆表取相分別之失。故經云「求出輪迴,終不能得」也。

段末謂「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求生淨土,永得解脫。眾德之本者,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也。又「無相」者,謂無色等五塵,男、女、生、住、壞等十相,名為無相。又《涅槃經》曰:「涅槃名為無相。」又《演義鈔》曰:「寂滅者,即無相義。但心自證不從他得,故無諸相」。如《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皆彰此「無相智慧」。經云「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乃至「永得解脫」。即《金剛經》中「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妙旨。《破空論》釋曰:「蓋不達無我,而修一切善法,止成人天偽果。不修一切善法而但證我空,止成二乘小果。妄言我法俱空,而恣行惡法,則為闡提獄種。惟以無我修一切善法,正所謂無所住而生其心,故即得無上菩提也。」兩經相較,今經中「無相智慧」,「遠離分別」,即如彼經「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植眾德本」,「求生淨剎,趣佛菩提」,即如彼經中「修一切善法」。又「當生佛剎,永得解脫」,即如彼經之「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夫淨土乃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於此能信,是即無相智慧。如《金剛經》云:「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又「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破空論》釋曰:「設復計有少許我人等相,決不能信此經。設於此經信解受持,決能了達我人等相,當體即是無相。」可證能信之妙德,舉體即是無相智慧。蓋此淨宗乃最極圓頓,超情離見,不可思議之微妙法門。若人於此法能生實信,信事信理,信因信果,信自信他,如是六信具足,當知其人,亦必超情離見,與無相智慧相契。是故經中《獨留此經品》曰:「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前云「取相分別」,雖種大福田,「求出輪迴,終不能得」。是乃取相之過也。今云「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當生佛剎,永得解脫」。是乃離相求生之功也。或入三輩,或墮疑城,關鍵所在,已昭然若揭矣。「身心清淨,遠離分別」者,蓋無相智慧,即萬法一如,染淨平等,故身心清淨。一切皆如,故離分別。再者念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故身心清淨。淨念相繼,自然遠離分別。或疑淨宗以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為願,如是欣厭,豈非分別。《妙宗鈔》答曰:「取捨若極,與不取不捨,亦非異轍。」蓋捨之若極,則萬緣放下,六根寂靜。取之若極,則六字洪名,一念單提。如是念佛,何異於不取不捨,故云:「亦非異轍」。又《彌陀要解》答曰:「設不從事取捨,但尚不取不捨,即執理廢事。既廢於事,理亦不圓。若達全事即理,則取亦即理,捨亦即理。一取一捨,無非法界。」如是妙諦,實非情見所能及。「求生淨剎」者,至心信樂,願生彼國也。如是求生,是乃舉我介爾一念心願,投入彌陀無邊願海。亦即攝彼一乘無邊願海,入我介爾一念心中。是故十念必生,有願必滿。「趣佛菩提」,因中即發菩提心也。果上則是必補佛位,究竟菩提也。以上六句即是今經之宗。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如宗而修,故「當生佛剎,永得解脫」也。
佛答慈氏,此界眾生,雖亦修善,而不求生淨土者,共有三種。一者貪著世樂,求人天果。二者世智辯聰,邪心熾盛。三者則為「取相分別,情執深重」。此三種人,縱能修福,所得只是世間福報。夢幻泡影,轉瞬即逝。故「求出輪迴,終不能得」也。

「復有眾生,雖種善根,作大福田」,中「大福田」者,持佛名號也。因持名是諸善中王,故所種田,方得名為大福田。惜以「取相分別,情執深重」,故雖念佛亦不能出輪迴。經中三輩往生,皆由於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菩提心者,即大智、大悲、大願、圓融一體之心。「情執深重」即是愚癡,何云大智。「取相分別」則有取捨,何由興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如是之人何能發菩提心。故念佛亦不能入於三輩之中。蕅益大師謂念佛如無信願,亦不能生,正與此同。再者著相修福,其福有盡。如《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靈峰《破空論》釋曰:「以無所住法,住般若中,熾然修行六波羅蜜,而不取相,是故能令少施與虛空等。......而眾生住於相故,妄自計果計因,觀大觀小。若能稱性而住,不住諸相。譬如芥子中空與十方空,性無二無別。以空非內外、彼此、方隅、形相,更無小空異大空故。無相之福,其福乃大。」又《金剛經》曰:「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又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上引《金剛般若》皆表取相分別之失。故經云「求出輪迴,終不能得」也。

段末謂「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求生淨土,永得解脫。眾德之本者,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也。又「無相」者,謂無色等五塵,男、女、生、住、壞等十相,名為無相。又《涅槃經》曰:「涅槃名為無相。」又《演義鈔》曰:「寂滅者,即無相義。但心自證不從他得,故無諸相」。如《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皆彰此「無相智慧」。經云「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乃至「永得解脫」。即《金剛經》中「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妙旨。《破空論》釋曰:「蓋不達無我,而修一切善法,止成人天偽果。不修一切善法而但證我空,止成二乘小果。妄言我法俱空,而恣行惡法,則為闡提獄種。惟以無我修一切善法,正所謂無所住而生其心,故即得無上菩提也。」兩經相較,今經中「無相智慧」,「遠離分別」,即如彼經「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植眾德本」,「求生淨剎,趣佛菩提」,即如彼經中「修一切善法」。又「當生佛剎,永得解脫」,即如彼經之「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夫淨土乃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於此能信,是即無相智慧。如《金剛經》云:「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又「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破空論》釋曰:「設復計有少許我人等相,決不能信此經。設於此經信解受持,決能了達我人等相,當體即是無相。」可證能信之妙德,舉體即是無相智慧。蓋此淨宗乃最極圓頓,超情離見,不可思議之微妙法門。若人於此法能生實信,信事信理,信因信果,信自信他,如是六信具足,當知其人,亦必超情離見,與無相智慧相契。是故經中《獨留此經品》曰:「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前云「取相分別」,雖種大福田,「求出輪迴,終不能得」。是乃取相之過也。今云「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當生佛剎,永得解脫」。是乃離相求生之功也。或入三輩,或墮疑城,關鍵所在,已昭然若揭矣。「身心清淨,遠離分別」者,蓋無相智慧,即萬法一如,染淨平等,故身心清淨。一切皆如,故離分別。再者念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故身心清淨。淨念相繼,自然遠離分別。或疑淨宗以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為願,如是欣厭,豈非分別。《妙宗鈔》答曰:「取捨若極,與不取不捨,亦非異轍。」蓋捨之若極,則萬緣放下,六根寂靜。取之若極,則六字洪名,一念單提。如是念佛,何異於不取不捨,故云:「亦非異轍」。又《彌陀要解》答曰:「設不從事取捨,但尚不取不捨,即執理廢事。既廢於事,理亦不圓。若達全事即理,則取亦即理,捨亦即理。一取一捨,無非法界。」如是妙諦,實非情見所能及。「求生淨剎」者,至心信樂,願生彼國也。如是求生,是乃舉我介爾一念心願,投入彌陀無邊願海。亦即攝彼一乘無邊願海,入我介爾一念心中。是故十念必生,有願必滿。「趣佛菩提」,因中即發菩提心也。果上則是必補佛位,究竟菩提也。以上六句即是今經之宗。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如宗而修,故「當生佛剎,永得解脫」也。

感恩賜教!   阿彌陀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3#
 樓主| 發表於 2012-6-29 09:36:51 | 只看該作者
第 48 之 42 章 ----- 菩薩往生第四十二

1)「彌勒菩薩白佛言:今此娑婆世界,及諸佛剎不退菩薩當生極樂國者,其數幾何?佛告彌勒:於此世界,有七百二十億菩薩,已曾供養無數諸佛,植眾德本,當生彼國。諸小行菩薩,修習功德,當往生者,不可稱計。」

首彌勒大士叩問,此土他方不退菩薩(即阿鞞跋致)今當往生之數。佛答此土往生菩薩,其中大行者七百二十億菩薩。小行者不計其數。「小行」者,《無量壽經鈔》云:「小行等者,十信菩薩名為小行,對不退故。」蓋謂不退菩薩名為大行菩薩,十信稱為小行菩薩,以升沉不定也。

2) 「不但我剎諸菩薩等,往生彼國。他方佛土亦復如是。從遠照佛剎,有十八俱胝那由他菩薩摩訶薩,生彼國土。東北方寶藏佛剎,有九十億不退菩薩,當生彼國。從無量音佛剎、光明佛剎、龍天佛剎、勝力佛剎、師子佛剎、離塵佛剎、德首佛剎、仁王佛剎、華幢佛剎,不退菩薩當往生者,或數十百億,或數百千億,乃至萬億。」

以上明他方十一佛剎之名,及往生菩薩之數。此下復標第十二、第十三兩佛剎。《會疏》曰:「十三次序,為出世前後,為約方所,其義未明。」故今亦不必深究。經中舉本土及他方十三剎,此十三剎僅為無量剎土中之略例。

3) 「其第十二佛名無上華。彼有無數諸菩薩眾,皆不退轉。智慧勇猛,已曾供養無量諸佛,具大精進,發趣一乘。於七日中,即能攝取百千億劫,大士所修堅固之法。斯等菩薩,皆當往生。其第十三佛名日無畏,彼有七百九十億大菩薩眾,諸小菩薩及比丘等,不可稱計,皆當往生。十方世界諸佛名號及菩薩眾當往生者,但說其名,窮劫不盡。」

上文採自《魏譯》。若參證《唐譯》,則此處第一句「其第十二佛」,應指第十二佛剎。(例如《魏譯》「其第二佛名曰寶藏」。《唐譯》則為「寶藏佛國」。)至於第十二佛土顯往生菩薩之德,亦是例舉。「堅固之法」者,不退轉法也。至於不退菩薩亦往生極樂,其義為何?如《大論》中:「問曰:菩薩法應度眾生,何以但至清淨無量壽佛世界中。答曰:菩薩有二種:一者,有慈悲心多為眾生。二者多集諸佛功德。樂多集諸佛功德者,至一乘清淨無量壽世界。好多為眾生者,至無佛法眾處。」又《論註》云:「未證淨心菩薩者,初地已上七地已還諸菩薩也。此菩薩亦能現身,若百若千若萬若億,若百千萬億無佛國土施作佛事。要須作心入三昧乃能。非不作心。以作心故,名為未得淨心。此菩薩願生安樂淨土,即見阿彌陀佛。見阿彌陀佛時,與上地諸菩薩畢竟身等法等。龍樹菩薩、婆藪槃頭菩薩,願生彼者,當為此耳。」又云:「菩薩於七地中,得大寂滅。上不見諸佛可求,下不見眾生可度。欲捨佛道,證於實際。爾時若不得十方諸佛神力加勸,即便滅度,與二乘無異。菩薩若往生安樂,見阿彌陀佛,即無此難。」以上《大論》與《往生論註》,皆明不退菩薩願往生極樂之因由也。

《無量壽起信論》曰:「右明往生菩薩不可計數。皆是如來願力所持,光明所攝。所以智者大師臨終,令門人唱無量壽佛,及觀經題目。合掌讚曰:『四十八願,莊嚴淨土。華池寶樹,易往無人。火車相現,一念改悔,尚得往生。況戒定薰修,聖行道力,實不唐捐。』言訖,稱三寶名,奄然而逝」。唐法照上五臺,入大聖竹林寺,見文殊、普賢二大菩薩,問修行之要。文殊曰:『諸修行門無如念佛。我於過去劫中,因念佛故,得一切種智。是故一切諸法,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禪定,乃至諸佛正遍知海,皆從念佛而生』。照云:『當云何念?』文殊曰:『此世界西有阿彌陀佛。彼佛願力不可思議。汝當繼念,令無間斷。命終之時,決定往生。』二大菩薩因與授記曰:『汝以念佛不思議故,畢竟證無上覺。若善男女願疾出離,應當念佛。』慧日泛舶渡海,達天竺。至健馱羅國。東北大山有觀音像。日乃七日叩頭。又斷食畢命為期。至七日夜,忽見觀音現紫金身,坐寶蓮華。垂手摩頂曰:『汝欲傳法,自利利他,唯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可見淨土法門,勝過諸行。他如天親大士《往生論》、馬鳴大士《起信論》、智者大師《十疑論》,以及永明、天如、楚石、蓮池諸大德,所有述作。莫不殷勤讚歎,導往西方。決無欺世誤人之事。何況我等生當末季,法弱魔強。獨力修行,豈無錯路。若復徘徊不信,深戀塵勞。如蛾赴火,如魚處涸。曾不幾時,大苦隨後。宜各猛省,莫更他求。
  
彭氏《起信論》釋曰:「正宗者,一、首明法藏廣大誓願,為令行者生擔荷心。發起悲智,具普賢願故。一、次明法藏廣大功德,為令行者生真實心,廣行方便,滿普賢行故。一、次明極樂依正種種莊嚴。為今行者生決定心,至誠迴向,入佛境界,不墮疑城故。一、次明往生正因,及世間果報,為令行者生精進心,一念念佛,成就三昧,決生彼國故。」準彭氏之說,要而言之,其首二則是勸願,亦即發菩提心也。第三則是勸信。其末則勸行。止惡行善,而善中之王則持名也。信願即是發菩提心,持名即一向專念。正是本經之宗。故云「正宗分」。若約小本,即是信願持名。兩本繁簡有差,而綱宗無異。靈峰大師論小本之正宗分曰:「初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二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三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信願持名,一經要旨。」兩本合參,宗旨益明。

感恩賜教!   阿彌陀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4#
 樓主| 發表於 2012-6-29 09:37:34 | 只看該作者
第 48 之 43 章 ----- 非是小乘第四十三

「佛告慈氏:汝觀彼諸菩薩摩訶薩,善獲利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聞阿彌陀佛名號,能生一念喜愛之心。歸依瞻禮,如說修行。當知此人為得大利。當獲如上所說功德。心無下劣,亦不貢高。成就善根,悉皆增上。當知此人非是小乘。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

上段「汝觀彼諸菩薩摩訶薩,善獲利益」。指前品中十方住生無量無邊諸大菩薩。彼等聞名往生,得大利益。如前所引《大論》所云:菩薩往生極樂,見阿彌陀佛,即與八地及八地以上諸大菩薩,畢竟身等法等。故云「善獲利益」。是乃舉十方往生聖眾往生得益,以勸眾生信樂發願也。下文則讚念佛第一以勸信。聞佛名號,「能生一念喜愛之心」,歸依禮敬,「如說修行」,即得大利,當得經中所說往生之一切功德。「一念」者,《漢譯》云:「聞無量壽佛聲,慈心歡喜,一時踴躍,心意清淨。」(《吳譯》同之)又《宋譯》「得聞無量壽佛名號,發一念信心。」又《魏譯》云:「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據《選擇集》意,此「一念」即「一念淨信」;又即《三輩往生品》中之「發一念心,念於彼佛」也。又《嘉祥疏》曰:「一念即是具足無上功德者,明利深遠。一念至信,修行發願,必生淨土,終得佛果,故云無上也。」又《選擇集》云:「以念佛而為無上也」,「乃至一念而為大利也。」是故經謂,若人能生一念喜敬之心,持名求生,「當知此人,為得大利,當獲如上所說功德」。「如上功德」者,即經中所說,橫出三界,圓登四土,一生補佛,究竟寂光也。

「心無下劣」者,於自善根,能生信故。「亦不貢高」,明信佛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成就善根」,如《小經》六朝石刻本云:「以稱名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悉皆增上」者,淨念相繼,精進無已,故諸善根皆能增上也。又《彌陀要解》云:「同居淨土是增上善業所感。」以念念即佛,為成佛之親因緣。淨念相繼,乃等無間緣。以佛號為所緣境,乃所緣緣。言增上者,總攝前三緣,有大力用。「當知此人非是小乘」。「此人」,即如上一心念佛之人。世多譏念佛為自了,甚至鄙視,是則未了佛意。世尊金口親宣,如是之人非是小乘。彌陀一乘願海,悉賜大白牛車,唯是一乘,何有二三。故云「非是小乘」。佛復讚揚如是念佛之人,「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何以故?以念佛法門最為第一故,最為難信故。於此「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能生實信,如教奉行,故稱第一。

2)「是故告汝天人世間、阿修羅等,應當愛樂修習,生希有心。於此經中生導師想。欲令無量眾生,速疾安住得不退轉,及欲見彼廣大莊嚴、攝受殊勝佛剎,圓滿功德者,當起精進,聽此法門。」

上文復勸尊重依止、愛樂修習本經所授之法。《淨影疏》云:「是故已下,勸學此經。以此經中說無量壽,聞獲大利。故設大火滿三千界,亦須從過聽受此經,況餘小難。」因此經乃是淨宗第一經。於彌陀因地願行,極樂依正莊嚴,三輩往生正因,兩土穢淨因果,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等等,攝無不盡也。故應「於此經中,生導師想」。敬依經教,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世尊復云:凡欲令無量眾生速證不退,及為欲見極樂「廣大莊嚴,殊勝佛剎」,願隨佛學,亦自攝受佛剎。如極樂之廣大殊勝,普被諸根,廣攝萬類,以圓滿功德者,當起精進心,聽受此法門。

3)「為求法故,不生退屈諂偽之心。設入大火,不應疑悔。何以故?彼無量億諸菩薩等,皆悉求此微妙法門,尊重聽聞,不生違背。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是故汝等應求此法。」

上復深勸大眾,堅信此淨土法門與無量壽經。首云:「為求法故,不生退屈諂偽之心。」蓋以四宏誓願中,法門無量誓願學。何況此淨宗乃第一之法,而此大經復是淨宗第一之經。彌陀因地發心曰:「假令供養恒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求正覺者首應求正法。故不應自生諂偽之心。「退」指退轉,「屈」指彎縮,「諂偽」指虛妄。「設入大火」。「設」者假設,蓋謂倘因求法,身入大火。亦「不應疑悔」。當如彌陀因地「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始是深信切願也。

「何以故?」乃世尊自問之語,其下則從正反兩面,深顯其義:一、正者,如《菩薩往生品》所明,彼等無量無數十方世界諸菩薩眾,皆求此微妙法門,尊重聽聞,信受奉行,悉生極樂。二、反之「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下一品中復云:有一億菩薩以不聞此經,而退轉於無上菩提。是從反面以勸堅信也。末後總結全品,慈悲咐囑,諭云:「是故汝等,應求此法」。

感恩賜教!   阿彌陀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5#
 樓主| 發表於 2012-6-29 09:38:07 | 只看該作者
第 48 之 44 章 ----- 受菩提記第四十四

1)「若於來世,乃至正法滅時,當有眾生,植諸善本,已曾供養無量諸佛。由彼如來加威力故,能得如是廣大法門。攝取受持,當獲廣大一切智智。於彼法中廣大勝解,獲大歡喜。廣為他說。常樂修行。諸善男子及善女人。能於是法,若已求、現求、當求者,皆獲善利,汝等應當安住無疑。種諸善本,應常修習,使無疑滯,不入一切種類珍寶成就牢獄。」

「正法滅時」。一代佛化,歷正法、像法、末法之三時。嘉祥《法華義疏五》曰:「佛雖去世,法儀未改,謂正法時。佛去世久,道化訛替,謂像法時。轉復微末,謂末法時。」所云正者證也。像者似也。末者微也。又《青龍仁王經疏三》曰:「有教有行,有得果證,名為正法。有教有行,而無果證,名為像法。唯有其教,無行無證,名為末法。」至於正像末所經歷之年數,諸經之說不一。古德多採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之說。(說末法為一萬年者,如《大悲經》。)故知佛法住世尚約有九千年也。「正法滅時」,廣指像法與末法。當前正是末法之時。此時之眾生,善根遜前,但其中必仍有過去生中廣修功德,當前供佛念佛之人。故云「植諸善本,已曾供養無量諸佛」。「眾生」者,《彌陀要解》謂等覺已還皆可名眾生。是以眾生中,上可有等覺大士,下則六趣凡夫,我等皆在其中。如是眾生由於以往多生供養諸佛,念佛修善,故蒙彼如來威神加被,乃於現世「能得如是廣大法門」。是以我儕遇此法門,應深慶幸,切莫錯過,務當「攝取受持」。則可「獲廣大一切智智」。

「攝取」者,《往生論》謂極樂依正一切莊嚴功德成就,「略說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又《彌陀要解》曰:「一一莊嚴全體理性。」若能了達極樂一切莊嚴成就,入一法句,從事達理,即事而真,諦信萬德莊嚴,直入一句名號之中,淨念相繼是為「攝取」之義也。蓋彌陀名號正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法身功德不可思議,故名號功德亦復不可思議。「受持」者,「受」者,信受,依教奉行也。本經之宗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宗者,修行要徑,依此而修,始名為受。「持」者,執持名號與持誦本經也。十地菩薩不離念佛,此一句佛號,唯佛與佛乃能究竟。是以等覺大士亦不離念佛。我等凡夫,但當老實念去。《要解》云:「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靈峰大師此言,真得十方如來之髓。實應盡未來際頂禮膜拜此一句也。念佛時,即是善根福德同佛時,是故「當獲廣大一切智智」。於我具縛凡夫,亦非份外。「一切智智」是佛智之名。同於一切智。但以一切智,有時指佛智。如《法華經化城品》曰:「為佛一切智,當發大精進。」又《智度論》云:「是故如來名一切智。」但有時又指聲聞緣覺之智。如《智度論》又云:「後品中佛說一切智,是聲聞辟支佛事。」是則謂一切智為二乘智矣。故為別於彼一切智,乃以一切智智專指佛智。《大日經疏一》曰:「梵云薩婆若耶,即是一切智。今謂一切智智,即是智中之智也。」又「一切智智,如實了知。名為一切智者。」又「又謂此智,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菩提心為因者,謂行者如實知自心也。大悲為根者,謂行者發悲願,拔眾生之苦,與以樂也。方便為究竟者,為一切智智之果,即以利他之行而名之也。」又《仁王經》曰:「自性清淨,名本覺性,即是諸佛一切智智。」由上之經文可見,今日能聞能信此微妙淨土法門之人,皆由過去生中,已曾供養諸佛,廣修眾善,憶佛念佛,因此乃得諸佛威力加被,故今始「能得如是廣大法門」。此淨土法門廣攝萬法,普收眾類,故云廣大。於此法門,若能信受奉行,當得一切智智,即是得佛智,如實了知,自心本來清淨。

「於彼法中,廣大勝解,獲大歡喜。廣為他說,常樂修行」。(以上經文,節取《唐譯》。)蓋謂若人能於淨宗妙法得廣大勝解了達淨宗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佛不二,念佛即佛之圓旨,則必能歡喜信受,常樂修習,復以此廣勸他人也。

「廣為他說」,下復云「為他演說」,本品末云「專心信受,持誦說行。」,是皆普勸演說宏揚本經與淨土法門。今者正是流通分,故勸演說,以廣流通。如《願力宏深品》云:「轉相教授,轉相度脫。如是輾轉,不可復計。」故知樂為人說,勸導一切眾生,同入彌陀一乘願海,方是知恩報恩之正行。妙法流通,正符如來本願。是故《法華經法師品》曰:「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法華經,乃至一句,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種種供養經卷.......是人一切世間所應瞻奉。應以如來供養而供養之。當知此人,是大菩薩。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曰:「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滅度後,能竊為一人,說法華經,乃至一句,當知是人,是如來使,如來所遺,行如來事。何況於大眾中,廣為人說」。又曰:「當知如來滅後,其能書持、讀誦、供養,為他人說者,如來則為以衣覆之。又為他方現在諸佛之所護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願力、諸善根力。當知是人,與如來共宿。則為如來手摩其頭。」由上可證,演說《法華》,功德無盡。而本經正是「法華秘髓」,如《彌陀要解》曰:「當來經法滅盡,特留此經(即本經,文見《獨留此經品》)。住世百年,廣度含識。阿伽陀藥,萬病總持。絕待圓融,不可思議。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故知演說本經者之功德不可思議,亦必為諸佛之所護念也。下云「常樂修行」,諭說法者應心口一如,言行一致,自不修習,何能勸人修習。

下復普勸斷疑生信。若欲說法利人,則自身首須斷盡纖疑。經曰:凡求是法,「皆獲善利」。故應「安住無疑」,老實持念,勿生疑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為諸善之本。當奉為綱宗,安住如是法中。「應常修習,使無疑滯」。蓋疑根未斷,即是罪根。欲斷疑根,應知方便。疑惑不斷,祇因慧心不朗。慧心不朗者,祇以三垢障深。據《安樂集》,念佛三昧能除過去、現在、未來貪瞋癡一切諸障。垢去明生,則無疑滯矣。如是則不墮於諸天、二乘、懈慢國、邊地、疑城,如是等等「一切種類珍寶成就牢獄」。珍寶喻彼中之樂,牢獄喻未得究竟解脫,而不自在也。

又《安樂集》曰:「稱名亦爾。但能專至相續不斷,定生佛前。今勸後代學者,若欲會其二諦,但知念念不可得,即是智慧門;而能繫念相續不斷,即是功德門。是故經云:菩薩摩訶薩恒以功德智慧以修其心。若始學者,未能破相。但能依相專至,無不往生,不須疑也。」道綽大師此言,剖開諸佛秘藏,直顯淨宗心髓。但能信受奉行,依相專至,老實念去,縱未離相,決定往生淨土。依相專至,凡夫能行。離相乃菩薩境界。《金剛經》「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實非凡夫生滅之心所能及也。淨宗妙用,實為方便中之方便。

2) 「阿逸多:如是等類大威德者,能生佛法廣大異門。由於此法不聽聞故,有一億菩薩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眾生於此經典,書寫、供養、受持、讀誦,於須臾頃為他演說,勸令聽聞,不生憂惱,乃至晝夜思惟彼剎,及佛功德,於無上道,終不退轉。」

世尊復舉諸大威德菩薩,因未聞此法,而退轉菩提,彌顯流通此經之要。

「如是等類大威德者」,乃能生佛法廣大異門之大士。「異門」對下句中之「此法」而言。「此法」者,淨土法門也。「異門」者,淨土以外其餘種種法門也。經云:「涅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是諸菩薩,雖能於佛法中,開顯淨宗以外之種種方便法門。但以未聞此法故,「有一億菩薩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以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故。若不聽聞修習,難於究竟自覺故。再者,念佛法門是普被三根逕中之逕,若不聞知此法,則難於普度有情,速脫生死,以圓滿利他之行故。於自身則跋涉於艱險之途,於眾生則導引於坑坎之路。未契如來方便,難入一乘願海。是故將有一億菩薩,因未聞此法而退轉於無上菩提也。世尊欲令一切凡聖,悉聞是《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勸令書寫、供養、受持、讀誦、信受奉行,復能流通。雖僅於須臾之頃,「為他演說」,勸人聽聞是經,使之「不生憂惱」。如是說法,乃至至心精進,「晝夜思維彼剎,及佛功德。」如是之人,「於無上道,終不退轉」。

3) 「彼人臨終,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大火,亦能超過,生彼國土。是人已曾值過去佛,受菩提記。一切如來,同所稱讚。是故應當專心信受、持誦、說行。」

「彼人」即指「於此經典......為他演說」之人。「三千大千世界滿中大火」,指劫火。成劫之後為住劫;住劫之後有壞劫;壞劫之末有火風水三災。此火災亦稱劫火。《仁王經》曰:「劫火洞然,大千俱壞。」又《俱舍論》曰:「風吹猛焰燒上天宮,乃至梵宮無遺灰燼。」佛記彼人,於臨終時,縱使此三千大千世界,皆被劫火所燒,彼人亦能從中超出,往生極樂國土。彼人以持說是經之功德力,及十方如來威神加被力,故於此界,雖是劫火洞然,大千俱壞。仍能安穩自在,從容往生。如《普賢行願品》:「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佛復記曰:「是人已曾值過去佛,受菩提記。」佛為印證,如是之人,皆已於過去佛前,領受菩提記,皆當作佛;並為「一切如來,同所稱讚」。

末後普勸大眾「專心信受、持誦、說行」。《箋註》云:「專心,謂心專一不雜餘念也。」「持誦」,受持讀誦也。「說行」,謂如經而說,依教奉行也。

感恩賜教!   阿彌陀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6#
 樓主| 發表於 2012-6-29 09:38:40 | 只看該作者
第 48 之 45 章 ----- 獨留此經第四十五

1)「吾今為諸眾生說此經法,令見無量壽佛,及其國土一切所有。所當為者,皆可求之。無得以我滅度之後復生疑惑。」

「令見無量壽佛,及其國土一切所有」。指《禮佛現光品》極樂依正,一切所有,以佛威力,如對目前。會中大眾,人人皆見。以此勝緣,即令會眾,生起實信。復因彌陀威德加持,會眾善根,悉皆增上,故云「所當為者,皆可求之。」《會疏》云:「所當為者,當為往生願行者也。皆可求之,能順佛經可得之也。」段末佛垂誡曰,現即親自見聞,故不可於佛滅度後,於極樂依正淨土法門「復生疑惑」。

2) 「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當來經滅者,善導大師云:「萬年三寶滅,此經住百年。」淨影、道綽、慈恩、義寂、法住、望西諸師同之。《淨影疏》云:「當來之世,經道滅者,舉彼未來法滅盡事。釋迦正法有五百年。像法千歲。末法萬歲。一切皆過,名為滅盡。」但憬興據《法住記》指為增劫七萬歲後。《法住記》云:「人壽極長至十歲。刀兵劫起,互相誅戳。佛法爾時暫滅。增至百歲後,十六大阿羅漢與諸眷屬復來人中,稱相顯說無上正法,度無量眾。乃至此洲人壽六萬歲時,無上正法流行世間,熾然不息。至七萬歲時,(賓頭廬等)十六大阿羅漢與諸眷屬,一時俱入無餘涅槃。」憬興云:「當人壽七萬歲時,無上正法方永滅沒,故云經道滅盡」以上兩說,各據一義。望西師判云:「(善導)大師彌陀垂跡。慈恩觀音化現,所解不輕,以為依憑。」據望西意,釋此經文,應按善導大師之教,此說甚是。

「特留此經」者,《淨影疏》曰:「佛以慈悲憐憫眾生,故法滅後,獨留此經,百歲濟度。以此經中開示淨土,令人求生,故偏留之。《大涅槃經》顯示佛性,聖人先隱,為是先滅。此經教人厭苦求樂。濟凡中要,為是後滅。」疏謂此經教人念佛生西,故獨留之,於最後之百年救度眾生。至於《大涅槃經》(及《首楞嚴經》)顯示人人本具佛性,乃聖教中甚深之法。於後末世,眾生根劣,無人能曉,是故先滅。此《無量壽經》教人厭離娑婆,欣慕極樂,乃救濟凡夫之要法。是故後滅也。

「其有眾生」乃至「皆可得度」。《淨影疏》曰:「值斯經者,所願皆得,明留之益。法滅盡後,百年聞者,尚得利益,往生淨土。況今聞者,何有不生」。疏意:遇此經者,必滿本願,是乃正明獨留此經之利益。至於法滅之時,聞經尚得法益,往生極樂,何況現在聞經信受之人,焉有不生西方之理。故疏續云:「定得往生,莫自疑慮。」「得度」者,渡生死之海,而證涅槃也。海喻生死,彼岸喻涅槃,超越生死中流而登涅槃之彼岸,故云「得度」。

3) 「如來興世,難值難見。諸佛經道,難得難聞。遇善知識,聞法能行,此亦為難。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

上嘆聞經信受為難中之難,令人知經之難聞,生敬重希有之心。「興世」者,出興於世也。《資持記》云:「佛身充滿,隨物現形。示生唱滅(示現生滅),拯接群品。據娑婆所見:誕育王宮,厭世修行,降魔成佛,故云興世。」蓋謂佛身遍法界,無有來去;三際一如,本無生滅。祇為應機度化,故現出生王宮,出家修道,降魔成佛,此即所謂興世也。「難值難見」。《淨影疏》云:「明值佛難。世當佛時,名之為值。目睹稱見。此皆難也。諸佛經道,難得聞等,明法難聞。於中先明經教難聞。手得經卷名為得。耳聽曰聞。亦可領誦名之為得。耳餐(餐,採取也。)稱聞。此等皆難。」故云「諸佛經道,難得難聞」。「遇善知識,聞法能行,此亦為難」。「善知識」者,「善」謂於我有益,導我於善道者。知謂知心。識謂識形。如《法華文句四》曰:「聞名為知,見形為識,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識。」故知此「知識」二字,為知心識形之義。故善知識亦稱善友。相識相知導我於善之人,稱為善友,即善知識也。又《圓覺經大疏十五》曰:「善能知真識妄,知病識藥,名善知識。」是謂能了別真妄,通達真際,知眾生根,應病予藥,名為善知識也。又《安樂集》依《法句經》曰:「佛言,善知識者,能說深法。謂空、無相、無願。諸法平等,無業無報,無因無果,究竟如如,住於實際。然於畢空中,熾然建立一切法,是為善知識。善知識者,是汝父母,養育汝等菩提身故;善知識者,是汝眼目,能見一切善惡道故;善知識者,是汝大船,運度汝等出生死海故;善知識者,是汝韁繩,能挽汝等出生死故也。」該經復云:「一切眾生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親近善知識,請問法要。」又《法華經妙莊嚴王品》曰:「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以化導令得見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欲證菩提,當求善友。求友之道應如《圓覺經》所云:「末世眾生,將發大心,求善知識,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雖現塵勞,心恆清淨。示有諸過,讚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經示曰,欲求善知識,首須求具正知見之人。何謂正知見?《圓覺大疏》曰:「善達覺性,不因修生。抉擇無疑,名正知見。」覺性者,性覺妙明也。善能通達本有性覺,故云善達覺性。本有覺性,不從外來,非因修得,故云「不因修生」。因此正是行不到處也。「抉擇」者,善能分別諸法相也。「無疑」者,於第一義而不動也。「心不住相」。《大疏》曰:「言心不住相者,離凡夫煩惱境界,若有少法當情,皆名住相。乃至菩提涅槃,尚不取著,何況世間夢幻境界。故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得無住心,即契圓覺。」「不著聲聞緣覺境界」。如《稱讚大乘經》云:「寧在地獄經百千劫,終不發二乘之心。」從「雖現塵勞」乃至「入不律儀」諸句,總之,如《大疏》所示:「壞見之人,雖不壞行,不堪與眾生為其道眼。雖壞行,而不破見,是則人天真勝福田。」又《大論》曰:「於諸師尊,如世尊想。若有能開釋深義,解散疑結,則盡心敬之,不念餘惡。如弊囊盛寶,不得以囊惡故,不取其寶。又如夜行險道,弊人執炬,不得以人惡故,不取其照。菩薩亦復如是。於師得智慧光明,不計其惡。」是故彼經結云:「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蓋謂如是之人是真善知識。於真善知識能知能求,故必證菩提也。

《大疏》又曰:「但令善事明師,明師必自臨時指示。亦同善財於文殊處發菩提心已,問菩薩行。文殊亦不具說。但令親近善友,遂指德雲比丘,展轉令往矣。」復云:「故《法句經》以二十一喻,喻善知識,謂父母、眼目、腳足、梯橙(橙同凳)、飲食、寶衣、橋樑、財寶、日月、身命等。後結云:「善知識者,有如是無量功德,是故教汝等親近。」大眾聞已,舉聲號哭。自念曠劫為善知識守護。今日值於如來,乃至未曾報恩,無心親近。說是語已,重復舉身號泣。」是故《圓覺經普覺品》普勸曰:「末世眾生欲修行者,應當盡命供事善友,事善知識。」且恭敬善知識者,首在如教奉行,此亦甚難。故云「聞法能行,此亦為難」。蓋善知識難遇難識,今幸求得,倘於彼善知識所示,不能信受奉行,則良醫束手。如是則遇同未遇。故於善知識教,應聞而能信,信而能行。是為甚難也。上明遇佛,聞經,遇善知識,聞法能行,均極難得,甚為希有。但此上三者之難,莫過於下之「若聞斯經,信樂受持」,是乃難能中之難能,故云「難中之難」。其希有難得,更無過於此者,故云「無過此難」。何以故?如《淨影疏》曰:「餘義餘經,處處宣說。開顯淨土,教人往生,獨此一經,為是甚難。」又《會疏》曰:「若聞斯經者,知識聞薰也。信樂受持者,往生正因。謂信樂本願,受持名號,此法超異諸教故;得益超出諸善故;眾機通入報土故(種種根機悉生報土);一生成辦故。必依多劫宿善,超過諸難之事。故云難中等。」準兩疏意,若人於此第一希有、難聞難信之一生成辦之妙法,能聞、能信、能受、能持,當知是人,必是多劫薰修,宿種善根,難能希有,超過一切。故曰「難中之難,無過此難」。此非謂法門難修,蓋指如是之人,有如是希有之善根福德因緣,至為難得也。

4) 「若有眾生得聞佛聲,慈心清淨,踊躍歡喜,衣毛為起,或淚出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故非凡人。若聞佛號,心中狐疑,於佛經語都無所信,皆從惡道中來。宿殃未盡,未當度脫,故心狐疑,不信向耳。」

「得聞佛聲」是《漢譯》經文。《吳譯》為「聞阿彌陀佛聲」,《魏譯》為「得聞彼佛名號」,《唐譯》為「聞彼佛名」,《宋譯》為「得聞無量壽佛名號」。諸譯合參,故知「佛聲」即阿彌陀佛名號。「聞」者聞名信受也。以名具萬德故,能令聞者「慈心清淨」。「慈心」者,發起大慈心也。「清淨」者,純淨無垢也。「歡喜」者,內心喜樂也。「踴躍」者,歡欣奮起,形於身口也。「衣毛為起」指遍體毛孔開張,汗毛豎立。「淚出」,目中流淚。蓋如是之人皆從佛道中來。佛所得之無上菩提,名為「佛道」。《法華經方便品》云:「是諸世尊等,皆說一乘法。化無量眾生,令入於佛道。」又因行名道。佛道者,到於佛地之萬行也。「曾作佛道,故非凡人」,乃佛之讚語。正如《金剛經》曰:「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靈峰《破空論》釋曰:「此即信修大果也。設復計有少許我人等相,決不能信此經。設於此經信解受持,決能了達我人等相,當體即是無相。」準是而論,本經乃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若能生信,當知是人,不是凡人,而是一切世間希有之人。若於圓教能生實信,圓解圓修,可稱圓人。圓人修行一日,可當常人修行一劫。

反之,狐疑不信者,乃從三惡道中來,宿世殃禍業障未盡,尚未至得度之期,故不能信受。此亦如《金剛經》所云:「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故知法門愈殊勝,世人愈難信。故於圓頓妙法,狐疑不信也。

感恩賜教!   阿彌陀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7#
 樓主| 發表於 2012-6-29 09:39:19 | 只看該作者
第 48 之 46 章 ----- 勤修堅持第四十六

1)「佛告彌勒:諸佛如來無上之法,十力無畏、無礙無著甚深之法,及波羅蜜等菩薩之法,非易可遇。能說法人,亦難開示。堅固深信,時亦難遭。我今如理宣說如是廣大微妙法門,一切諸佛之所稱讚,咐囑汝等,作大守護。」

本品首段為咐囑護持本經。「無上之法」者,《往生論註》云:「無上者,此道窮理盡性,更無過上。」「無上法」者,涅槃也。《智度論》云:「是故知無法勝涅槃者。」「十力」者,如來所有之十種力用。一者,覺是處非處智力。處者道理之義,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又指知一切眾生因緣果報。作樂業得樂報。因果相契,為是處。作惡業希望樂報,因果相背,為非處,猶言「無有是處」也。二者,業智力。知一切眾生三世因果業報之智力,或善不善,有漏無漏等之智力。三者,定智力。知諸禪定,解脫三昧之智力。四者,根智力,知諸眾生,諸根上下,隨機施教。五者,欲智力,知一切眾生種種知解之智力。知他眾生,種種樂欲,各各不同。六者,界智力。乃知種種界智力,於世間眾生種種境界不同,而如實普知也。七者,至處智力。知一切道至處相。知所修何教道品,得至何位之智力。如五戒十善至人天,八正道之無漏法至涅槃等。八者,宿命智力。知眾生一世乃至百千萬世,姓名壽夭苦樂等。九者,天眼智力。見眾生受生捨報,生生死死,從何道來,向何道去;以及善惡業緣,或苦或樂,無障礙之智力。十者,漏盡智力。於一切妄惑習氣,永斷不生。能如實知,不受後有之智力。

「無畏」者,乃四無畏。又云四無所畏。化他之心不怯,名無畏。今所指者是佛之四無畏。(詳見第十七品無畏註)。

「無礙」者,自在通達,互相涉入,融通兩為一體。如燈光互相涉入,是無礙之相。《往生論註》曰:「無礙者,謂知生死即涅槃,如是等入不二門無礙相也。」華嚴宗立四法界。據《大明法數》:一事法界,謂諸眾生色心等法,一一差別,各有分齊,故名事法界。二理法界,謂諸眾生色心等法,雖有差別,而同一體性,故名理法界。三理事無礙法界,謂理由事顯,事攬理成。理事互融,故名理事無礙法界。四事事無礙法界。謂一切分齊事法,稱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容,重重無盡,故名事事無礙法界。又名無障礙法界。今此經所宣,正是如來事理無礙法界,與事事無礙法界,甚深之法也。

「無著」者,無執著之念。如《金剛經》曰:「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破空論》釋云:「無上菩提,超情離見,即是究竟彼岸。不但無非法相,亦無法相可得。故云無有定法名無上菩提。所證既超情離見,所說亦超情離見。故云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實相彼岸,雖復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取說,而如來以四悉檀因緣故,亦可得說。但所說法,由其隨順四悉檀故,所以一文一句,罔不超情離見,離過絕非,而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也。」今云「無著」,既無所著取,符合《金剛經》義。正如蓮花不著水,日月不住空。「無著」始開萬德圓具之妙蓮。「不住」於空,日月方能運行不息,光明遍照也。

「非易可遇」,指以上如來之法均難逢難遇。若有聞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非是凡人。故云「非易可遇」。雖有善能說法之人,於此超情離見,不可思議之甚深法門,亦難於用語言文字而為開示。如本經云:「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故云「能說法人,亦難開示」。若人於此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能生深信,蓋由多世所種善根,今齊發動。此誠萬劫千生希有難逢之一日。故云「堅固深信,時亦難遭」。

「我今如理宣說」乃至「作大守護」,正顯咐囑。「如理」者契理也。「廣大微妙」者,以此法門圓具萬德,普被群機,故云「廣大」。以念佛故,善根福德,頓同諸佛,神妙難思,故云「微妙」。「一切諸佛之所稱讚」。此有二義:一者,如本經第廿三品,十方無量諸佛,各各稱讚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二者,如《阿彌陀經》曰:「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十方諸佛皆讚釋尊演說是經。且此經原名《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故知如是經法,實為十方如來所稱讚護念。故釋尊咐囑彌勒等作大守護。「大」者指超越群倫。以此法門第一希有,可名為大。於此守護,可名為大。又此守護,勝於護持頭目,超越常情,乃名為大。又《唐譯》云:「汝阿逸多,我以此法門及諸佛法,囑累於汝。汝當修行。......我今為大囑累,當令是法。久住不滅。」世尊作大囑累,是故彌勒大士等。應作大守護也。慈氏大士於無量壽會上,受佛咐囑,故知大士當來下生,必宏本經。

2)「為諸有情長夜利益,莫令眾生淪墮五趣,備受危苦。應勤修行,隨順我教。當孝於佛,常念師恩。當令是法久住不滅。當堅持之,無得毀失。無得為妄,增減經法。」

世尊如此殷重咐囑者,蓋末法中唯此能惠眾生以真實之利也。故囑守護,為一切有情,作生死海中之明燈。導諸眾生,出離苦海。故云「長夜利益」。賴此妙法,則可令各類眾生速離生死,不墮五趣,免受眾苦。故咐囑彌勒等,護持是經。

「應勤修行」以下,表為究竟二利,自覺覺他,但當遵順佛語,堅持經法。精勤修習,仰報佛恩。「隨順我教,當孝於佛,常念師恩」三句,均指遵師重道,依教奉行。力誡行人,不可師心自用,違背本師,離經叛道。當知普利之道,首在「當令是法久住不滅」。為令久住,故云「當堅持之,無得毀失,無得為妄,增減經法」。蓋離經一字,便同魔說。

3)「常念不絕,則得道捷。我法如是,作如是說。如來所行,亦應隨行。種修福善,求生淨剎。」

上經八句,實為全經之總結,淨宗修行之綱要。世尊此會所說之長行,於此告終。故知此八句,實為淨宗之末後句,全經之結束語也。此八句理事齊彰,正助並顯。如來秘藏,和盤托出。首云「常念不絕」者,「常念」首指常念本經。如本經《往生正因品》中,劈頭第一句便云:「聞此經典,受持讀誦,書寫供養,晝夜相續,求生彼剎。」正是此處「常念不絕」之意。《非是小乘品》云:「於此經中,生導師想」又《受菩提記品》云:「由於此法不聽聞故,有一億菩薩,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眾生,於此經典,書寫、供養、受持、讀誦,於須臾頃,為他演說......彼人臨終,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大火,亦能超過,生彼國土。」世尊悲心無盡,普攝無餘,故頻以持念本經為勸也。世尊力勸持念本經者,蓋經中所宣正是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之無上大法。行人但能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必得往生,萬修萬去。故知行人受持此經者,即應依教奉行,如佛訓誨,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深信切願,持佛名號。故知「常念不絕」,究竟所指,則在常念此一句名號也。「不絕」者,淨念相繼也。行人果能真實發心,老實念佛,唯此一句,念念相繼。則必定「如染香人,身有香氣」。臨命終時,佛來接引。慈悲加佑,令心不亂。決定往生,逕登不退。圓生四土,究竟涅槃。故佛慈示「常念不絕,則得道捷」。「捷」者迅速捷疾也。又如捷徑,指徑路也。是謂持名一法,乃修行之徑路,老實持名則得道迅速也。蓋以信願持名之法,心作心是,果覺因心,故得道捷。因唯此持名念佛之法,是彌陀大願之本,最易下手,最易成就,故稱易行法,號徑中徑也。

「我法如是,作如是說」,此兩句,真是「佛語梵雷震」「說法師子吼」。直似金剛王寶劍,割盡一切情見,全顯如來本心。以佛心印,印證本經,故云「我法如是,作如是說」。直截說來,此之二句即印證前之「常念不絕,則得道捷」。我字乃釋尊自稱。蓋謂我之法即是這樣。所以即如這樣而說。所說為何,即「常念不絕,則得道捷」。此四句當一氣讀下,驀直參去。若能契會,方知淨土一法,圓融絕待。又如禪宗六祖為人印證曰:「如是如是,汝如是,我亦如是。」六祖之「如是」,亦即本經中之「如是」也。

又「我法如是,作如是說」上句即我法是如。下句即所說是如。此二句表我之所說,即是我法。我法是如,故我所說即是如如。「如」者,真如,亦即真心、實相。即經中「真實之際」。本經之體,即真如、實相、真實之際,故云「我法如是」。「作如是說」者,即經中「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故知我法即真實之際。今所演說,即開示此真實之際。故云「作如是說」也。故知經中一一文字,皆從如來性海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一一字中實寓無邊妙理。一一皆是彌陀性修二德所共莊嚴,一一皆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此「常念不絕,則得道捷」之慈示,正是如來稱性之流露,世尊心印所印記。皆是大悲慈父如理之說。故應至誠信受,於一切時處,常念阿彌陀佛。本品首明如來無上之法,非易可遇。繼明淨宗乃難信之法。雖有能說法者,能說餘法,但於此超情離見之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之妙法,亦難開演,令眾生信。故《阿彌陀經》中,十方如來稱讚釋尊於此娑婆五濁惡世,「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十方如來皆謂難說,正顯此法「亦難開示」。若此難遇難示之法,雖已遇已聞,但若不能深信,雖聞何益,終成辜負。幸能深信,實為萬劫千生希有難逢之一時,故應勤修堅持,常念不絕。但能信願持名,莫不疾捷得道。

「如來所行」以下,表正助二行。普賢十大願王之八為「常隨佛學」。是故菩薩應隨如來之所行而行也。夫極樂導師彌陀之所行:「便一其心,選擇所欲,結得大願」,「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也。夫釋尊之所行:「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也。十方如來之所行,亦復同此真實。故同聲讚歎「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勸令眾生往生極樂也。今我輩學佛所行,首當依佛所教,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彌陀要解》曰:「佛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令信願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現在)非當(未來)。」蓋謂佛以大願作為眾生多善根之因,以佛之大行作為眾生多福德之緣。故能令信願持名之人,於念念之中,皆成就佛之大願大行之功德。如是功德皆是久已成就。不是今日初成,亦非當來再成。蓋佛果覺,久已圓成。今我念佛,以佛果覺,作我因心。故我因心,頓同果覺。蓋因「念佛善根福德同佛」,故云如是功德皆是已成也。如來乃善中之王,德中之尊。故我等首應隨行。但如來諸善齊修,萬德莊嚴,是故我等於世尊餘德亦應隨行,善知機宜,應緣修習,正助相資,速得圓滿。

「種修福善」即修善種福。本經廣勸捨惡行善。《觀經》勸修三福。經云:「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其第一福中,已兼十善。《觀經》指示,欲生彼國,當修三福。由是可知,修善種福,於修淨者,實不可忽。

「求生淨剎」是為一大藏教之總歸。華嚴圓攝諸教,而以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今經正是華嚴中本。於此經末,以求生淨剎,普勸有情,同歸極樂。今所勸者,正是彌陀之本願,釋尊及十方三世如來之本心。世尊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實欲眾生同入彌陀一乘願海,而得真實究竟之大利。信願行中,願為機樞。出生死海,唯賴願王。方便多門,禪密教觀,八萬四千,門門皆可,但歸元無二。諸方便中,究竟方便唯在往生。修行他法,欲於今生超脫三界,則為難行道。唯此「求生淨剎」稱為易行。淨宗正修,首推持名。但習餘門,而能發願求生,亦為彌陀攝受,而橫出三界。是故此經以「求生淨剎」總收前文。

感恩賜教!   阿彌陀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
 樓主| 發表於 2012-6-29 09:40:02 | 只看該作者
第 48 之 47 章 ----- 福慧始聞第四十七

1)「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若不往昔修福慧  於此正法不能聞
已曾供蓑諸如來  則能歡喜信此事
惡驕懈怠及邪見  難信如來微妙法
譬如盲人恒處闇  不能開導於他路」

首四句,正明本品之品名「福慧始聞」,亦即經中「當有眾生,植諸善本,已曾供養無量諸佛,由彼如來加威力故,能得如是廣大法門,攝取受持。」其中「植諸善本」,即是「往昔修福慧」。若非宿修,則「於此正法不能聞」矣。「已曾供養諸如來」即前之「已曾供養無量諸佛」。如是之人,廣種善根,復因如來威力加被,故「則能歡喜信此事」。如《金剛經》曰:「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故知能聞此最極圓頓、究竟方便之淨土法門,聞而能歡喜信受者,已於無量佛所修福修慧,種諸善根矣。

反之,一切惡濁驕慢懈怠及具邪見之人,不能信此法門。喻如盲人,常居冥暗之處,自不識途,何能導引他人於正路。

2)
「唯曾於佛植眾善  救世之行方能修
聞已受持及書寫  讀誦讚演并供養
如是一心求淨方  決定往生極樂國
假使大火滿三千  乘佛威德悉能超」

唯曾於無量佛所,廣植眾善之人,方能修此普救一切世間之行。所謂「救世之行」者,如本經謂,當來一切含靈,皆依此法而得度脫故。人欲自救並普救一切世間,皆應修此救世之行。此「行」即下文中「聞已受持及書寫」......「如是一心求淨方」等三句。上段表聞信此經,今則引申其義,從聞信而起願行。「受」者信受。「持」者,執持。依教奉行,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也。同時復書寫、讀誦、讚歎、演說、供養此《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如上種種勝妙功德,均以至誠心、不二心,迴向淨土,求生極樂。故云「如是一心求淨方」。佛則為之授記曰:「決定往生極樂國。」如是之人,臨命終時,「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大火,亦能超過,生彼國土」。故云「假使大火滿三千,乘佛威德悉能超」也。

3)
「如來深廣智慧海  唯佛與佛乃能知
聲聞億劫思佛智  盡其神力莫能測
如來功德佛自知  唯有世尊能開示
人身難得佛難值  信慧聞法難中難」

上段表佛智深廣,唯佛能知。二乘賢聖,皆不能測,何況凡夫。故應捨盡執情,唯當仰信。今幸具信慧,能聞此法,切莫錯過今時。「海」者喻也。如來智慧,深廣無涯,猶如大海,故云智慧海。「唯佛與佛乃能知」者,如《法華經方便品》曰:「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又云:「無漏不思議,甚深微妙法,我今已具得。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可見佛所成就無漏、甚深、不可思議之微妙法,究竟諸法實相,唯佛能知也。「聲聞億劫思佛智,盡其神力莫能測」者,如《法華方便品》云:「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諸餘眾生類,無有能得解。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又云:「辟支佛利智,無漏最後身,亦滿十方界,其數如竹林。斯等共一心,於億無量劫,欲思佛實智,莫能知少分」。蓋謂佛之實智,非言語所能宣,是法不可示、不可說,除信力堅固之大菩薩外,餘無能知者。「如來功德佛自知」者,如《法華經壽量品》云:「一切世間天人及阿修羅,皆謂今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善男子:我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為微塵。過於東方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乃下一塵。如是東行,盡是微塵。諸善男子:於意云何,是諸世界,可得思惟校計,知其數不?彌勒菩薩等,俱白佛言:世尊,是諸世界,無量無邊,非算數所知,亦非心力所及。一切聲聞辟支佛,以無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數。我等住阿惟越致地,於是事中,亦所不達。世尊:如是諸世界,無量無邊。爾時,佛告大菩薩眾,諸善男子:今當分明宣語汝等,是諸世界,若著微塵,及不著者,盡以為塵。一塵一劫,我成佛以來,復過於此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經表佛之壽量,補處大士亦所不達。是故佛之功德,唯佛自知。故下復云:「唯有世尊能開示」。開示者,開佛知見,示佛知見也。

上偈六句,深讚佛智,蓋欲令聞者,了達如來智深,而誠信如來之語也。《壽量品》中,世尊三告大眾:「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因世尊聖智,聲聞億劫難測。況今凡夫焉能以生滅心,妄窺佛智,故惟當仰信。如《法華方便品》云:「於佛所說法,當生大信力。」佛法大海,信為能入。

「人身難得」者,《梵網經序》云:「一失人身,萬劫不復。」又《涅槃經》云:「人身難得,如優曇花。」蓋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也。「佛難值」。「值」者,遇也。如《法華壽量品》云:「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值遇。所以者何,諸薄德人,過無量百千萬億劫,或有見佛,或不見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諸比丘,如來難可得見。」又當年佛在印度王舍城時,城中僅三分之一人見佛。另三分之一人但聞佛名,而未見佛。更有三分之一人,不見不聞。可見值佛之難也。

「信慧聞法難中難」,即前「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慧能生解,故聞經信樂。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淨宗難信。今則難得者能得,難聞者能聞,難信者能信,復加以慧解,故云「難中難」也。佛勸行人,當深信切願,念佛求生,切莫錯過。此回若錯,則真成錯矣。

4)
「若諸有情當作佛  行超普賢登彼岸
是故博聞諸智士  應信我教如實言
如是妙法幸聽聞  應常念佛而生喜
受持廣度生死流  佛說此人真善友」

上之二偈,總結全經。本經之首第二品名「德遵普賢」,與會菩薩「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今於經末,乃云「若諸有情當作佛,行超普賢登彼岸」。前云「德遵普賢」,今云「行超普賢」者何耶?且此一句乃《唐譯》原文。譯者乃唐三藏法師菩提流志,譯文自當不違經旨。且《唐譯》於經首亦云會眾「咸共遵修普賢之道」。可見前之「德遵普賢」與後之「行超普賢」,俱是梵經原旨。而非譯筆有誤也。且此不但無誤,而實是釋尊慈悲至極,剖出心肝,與眾相見。蓋普賢乃大行菩薩,表差別智,稱為華嚴長子。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願而稱王,以普賢之願,廣大無際,窮劫無盡,導歸極樂,利濟無盡,故稱大願之王。是故本經來會聖眾,咸遵普賢之德也。但此經中,世尊於方便中獨垂方便,於圓頓中更顯圓頓,直以信願持名一法,廣攝六度萬行。圓攝十大願王,直入一句佛號。攝盡普賢無邊行門。會歸文殊一行三昧。文殊表根本智。一行三昧者,「繫心一佛,專稱名字」也。故知持名一法,直是醍醐,廣含眾妙。普賢十大願王是從根本智而差別智。今則廣攝願王,唯倡信願持名。是乃從差別智,復歸根本。故云「行超普賢」也。蓋持名之妙行,以果覺為因心。因果同時,直截了當,不假方便,不落階梯。正如《彌陀要解》云:「阿彌陀正翻無量,本不可說。本師以光壽二義,收盡一切無量。光則橫遍十方,壽則豎窮三際。橫豎交徹,即法界體。舉此體作彌陀身土。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持名,即始覺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也。」普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今則念念即是彌陀。且十大願王,義理深廣,非是常人,所能發起。而持名一法,普被三根,五逆十惡,亦能依之而度生死。譬如能愈不治之症者,推為良醫之首。是故能度極惡之人者,應稱善法之王。故謂持名,行超普賢。信願持名,定登彼岸,故云「行超普賢登彼岸」。

世尊垂慈,復勸諭博學多聞,有智之人,當信如來所教,皆契實相理體。經中如理而說,唯是真實。故云「應信我教如實言」也。今謂念佛乃行超普賢之法,故稱「妙法。」如是難值、難聞、難信之妙法。我今幸得聽聞,故應信受,依教奉行,時時念佛,而深自慶喜也。再者,念佛之人蒙佛慈光攝受,「垢滅善生,心意柔軟」。身得輕安,心生歡喜。如《觀經》中,韋提希夫人因阿彌陀佛國清淨光明忽現眼前,應時即得無生法忍。善導大師謂韋提希夫人所得之無生法忍為喜忍、悟忍與信忍。喜忍者,大師謂「念阿彌陀佛而生歡喜心」也。是故經中「念佛生喜」。因念佛而自心自生歡喜也。末後復勸諭行人,不但自身受持此法而度生死,且應自他俱利,廣宏此經,勸導持名,輾轉度脫,出離生死。如是之人,世尊讚之為「真善友」,即真善知識也。此乃世尊極讚之辭,蓋善知識即同如來。此末後四句,正是世尊對後世能逢此經能聞此法之一切眾生之期望與訓誨,故我等實應哀切領受,刻骨銘心,恪遵遺教,勤修堅持,切莫辜負慈恩。

本經之末,世尊重勸念佛,十方如來本心,一時和盤托出。此品中「福慧始聞」、「微妙法」、「救世行」、「智慧海」、「難中難」、「行超普賢」等,均指此信願持名之無上妙法。至於念佛法門之妙,縱以無量身,一一身有無量口,一一口有無量舌,一一舌出無量音,窮未來劫,演說不絕,亦難道得少分。故不多說,唯恭錄靈峰大師《要解》中二則,以歸結本品之解。

一、《要解》云:「由無量光義,故眾生生極樂即生十方。見阿彌陀佛,即見十方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由無量壽義,故極樂人民,即是一生補處,皆定此生成佛,不至異生。當知離卻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何處有阿彌陀佛名號;而離卻阿彌陀佛名號,何由徹證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願深思之,願深思之」。

二、《要解》云:「蓋所持之名號,真實不可思議;能持之心性,亦真實不可思議。持一聲則一聲不可思議;持十百千萬無量無數聲,聲聲皆不可思議也。」

感恩賜教!   阿彌陀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9#
 樓主| 發表於 2012-6-29 09:40:41 | 只看該作者
第 48 之 48 章 ----- 聞經獲益第四十八

1) 「爾時世尊說此經法。天人世間,有萬二千那由他億眾生,遠離塵垢,得法眼淨。二十億眾生,得阿那含果。六千八百比丘,諸漏已盡,心得解脫。」

「塵垢」通指煩惱。如《維摩經》云:「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正同此經。「法眼淨」者,《維摩經嘉祥疏》云:「云法眼淨者,小乘亦法眼,大乘亦法眼。小乘法眼即初果,見四諦法名法眼。大乘法眼,初地得真無生法,故云法眼。」今此經指小乘法眼淨。如憬興曰:「法眼淨者,即預流果(初果)也。」又《淨影疏》云:「見四真諦,名淨法眼。」「阿那含」是小乘四果中之第三果。「諸漏已盡,心得解脫」。如《維摩經》云:「八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意解。」肇公註曰:「漏盡者,九十八結漏既盡故,意得解脫,成阿羅漢也。」是指煩惱斷盡,心意解脫,證阿羅漢之果。可見經中法眼淨及諸漏已盡,均指聲聞乘。

或問:聞此大乘無上經典,為何得小乘法益。《淨影疏》云:「小乘眾生,聞說娑婆穢惡可厭,深心厭離,故得小果。」憬興亦云「眾聞此方穢惡可厭,故得聲聞之果。」

2) 「四十億菩薩,於無上菩提住不退轉,以弘誓功德而自莊嚴。二十五億眾生,得不退忍。四萬億那由他百千眾生,於無上菩提未曾發意,今始初發。種諸善根,願生極樂,見阿彌陀佛。皆當往生彼如來土。各於異方次第成佛,同名妙音如來。」

上段正指聞法所得之大乘法益。「不退轉」,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進,不更退失轉變也。又表勤行修習,如念佛不退、勤行不退等。又不退轉即梵語之阿鞞跋致。

本經中云「住不退轉」,下復云「得不退忍」,均據《唐譯》。至於《魏譯》則只云「得不退轉」。淨影師疏曰:「大乘眾生,聞彌陀威德廣度,堅心願求,故得不退。聞此多益,誓欲濟度,名誓自莊。」蓋謂聞名求生志願堅決,故得不退。誓欲利他,故名弘誓功德以自莊嚴也。今經據《唐譯》為「住不退轉」,涵義稍深。但不妨仍引《淨影疏》以指其中之初步者。

「得不退忍」,「忍」者,《大乘義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為忍」,又十一曰:「於法實相,安住為忍。」例如無生法忍,據《智度論》釋為安住於無生之法理,而不動心者也。可見忍者,即安忍,謂於理決定,而無移動之念也。準此可知,「不退忍」者,即安住於不退之理而無移動之念。是則念念皆無退轉,應相當於三種不退之念不退也。蓋不退有三:一位不退,所修得之位次不退也。二行不退,於所修之行法不退失也。三念不退,於正念不退轉也。《觀經妙宗鈔》曰:「若破見思名位不退,則永不失超凡假(指永超出於凡夫之假有)。伏斷塵沙名行不退,則永不失菩薩之行。若破無明名念不退。則不失中道正念。」今不退忍者,指安住於實相之理,念念不移,則應是念不退矣。住不退轉,以弘誓功德而自莊嚴,則相當於行不退。聞經菩薩根機不一,聞法之益,自有差殊也。

「今始初發」者,發菩提心也。發心畢竟二無別,如是二心先心難。故一切經中於發菩提心之人數,均大書之也。如是菩薩既發大心,復行眾善,願生極樂,故均得往生見佛;復於諸方先後成佛,同名妙音如來。

3) 「復有十方佛剎,若現在生,及未來生,見阿彌陀佛者,各有八萬俱胝那由他人,得受記法忍,成無上菩提。彼諸有情,皆是阿彌陀佛宿願因緣,俱得往生極樂世界。」

上明十方具緣眾生普得授記益。佛對眾生授當來成佛之記,名授記。此有四種:一、未發菩提心授記。二、已發菩提心授記。三、隱覆授記。他人得聞,當人不知。四、現前授記。得其一者,皆名得授記。「得授記法忍」,「得授記」,如前;「法忍」者,即彌陀第四十八願中之三忍。(《魏譯》為「第一第二第三法忍」)亦即音響忍、柔順忍、無生法忍。得佛授記,證入無生,成無上正覺。如是之人,故云「得授記法忍,成無上菩提」。「皆是阿彌陀佛宿願因緣」。如《唐譯》云:「八萬億那由他眾生,得授記法忍,成無上菩提。彼無量壽燾佛昔行菩薩道時,成熟有情,悉皆當生極樂世界。」蓋一切法從因緣生。如是眾生過去生中,得與因地中之彌陀相值,深蒙教誨,成熟善根,是乃無上殊勝之善緣。又因宿世受教因緣,曾從聞起思,從思生願。如是正思正願,印入八識心田,決定不消。是為無上殊勝之善因。今彌陀覺滿功圓,成究竟覺。於是因緣俱熟,蒙佛威力攝受,「俱得往生極樂世界」。可見極樂世界菩薩、聲聞、天人俱皆無量者,正表彌陀因地,於無量劫,於生死海中,教化攝受六道眾生,實無量也。且我今日,於此妙法,能聞能信,是必彌陀於往劫中,追逐我於泥犁之中,教誨我於火宅之內。攝受不捨,勸導不休。不惜共輪轉於六道,但欲我回心於一念。恩德無極,威德無窮。為我培植善根,今幸生育增長。

4) 「爾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并現種種希有神變。放大光明,普照十方。復有諸天於虛空中,作妙音樂,出隨喜聲。乃至色界諸天悉皆得聞,歎未曾有。無量妙花紛紛而降。尊者阿難、彌勒菩薩,及諸菩薩、聲聞、天龍八部,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上表法會圓滿,復現奇瑞。本經現瑞,既現序分,復現正宗與流通。深顯此經實為初善、中善、後善,萬德圓滿。如序分《大教緣起品》,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放大光明,數千百變。光顏巍巍,寶剎莊嚴。從昔以來,所未曾有。如是之瑞應稱奇瑞,以昔所未有也。正宗分中《禮佛現光品》,既見彌陀,如黃金山,高出海面。復聞十方稱揚讚歎阿彌陀佛。彌陀掌中放光,一切佛國,悉皆明現。如是之瑞,正是奇瑞。末於流通分中,則大地震動,復現種種希有神變。光明普照,天樂盈空,天花紛降。經云「希有神變。」故今所現亦是奇瑞。《無量壽經鈔》曰:「序分中有光顏奇瑞。今亦現此瑞相。當知佛意,表鄭重也。」《嘉祥疏》謂流通現瑞者,「明感瑞證益」。又《淨影疏》云:「如來化周,為增物教,故以神力動地放光,作樂雨花。」總之皆為眾生證信。勸令眾生於經所說難信之法,應生實信。

「尊者阿難」以下,《淨影疏》云:「明說廣益,教愜群機,大眾同喜。」「歡喜」者,《無量壽經鈔》曰:「法位云:『依《伽耶山頂論》明歡喜有三義:一說者清淨。於諸法得自在故。二所說法得清淨。以如實清淨法體故。三所依說法得果清淨。以能證得清淨妙境界故。』。今謂大眾,聞彌陀願,荷釋尊恩,自得大益,何不歡喜矣!」準《鈔》意:(一)說此經者,是我本師。「我為法王,於法自在」,是為說者清淨。(二)所說之種種功德,只是一清淨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是乃所說法得清淨也。(三)得果清淨,如靈峰大師云:「一一莊嚴,全體理性」。依教修持,橫出三界,逕登不退,圓生四土,究竟成佛。是乃得果境界清淨也。具三清淨,聞者得無上益,是故皆大歡喜。信樂受持,故云「信受奉行」。

《無量壽起信論》曰:「此經具無量壽全身;亦具一切諸佛全身。於此信入,即具一切佛智。故曰聞此經者,於無上道,永不退轉。至經藏滅盡,此經獨留。所以佛慈加被,殊異餘經。奉勸後賢,普同信受。」

感恩賜教!   阿彌陀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弘憶佛教論壇

 

釋大寬法師 | Facebook 祝福您 福慧增長,如意吉祥。

 | 玄奘寺 | 德林念佛寺 | 臨濟護國禪寺 | ChatGPT | 傳燈法師 | 竹林禪寺住持 | 如悟長老圓寂 | 竹林寺住持 | 天寧寺 | 三壇大戒 | 佛教 Buddhism | 法平法師 |

| 中國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 | 淨耀法師生病 | 免責聲明書 | 2025三壇大戒 | 極樂寺 | 從慈法師 | 禪修 | 佛教書店書局 | 竹林禪寺 | Buddhism wiki |

| 三壇大戒2026 | 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三壇大戒2025 | 佛教經典功德會 | 大藏經 | 佛學辭典 | 電子書免費下載 | 佛陀紀念館 | 佛光山 | Youtube網站 | 佛教音樂 | 佛教經典 |

| 牟尼精舍學佛網 | 佛教線上圖書館 | 佛法入門 | 佛學資料 Books | 中國佛教網圖書館 | 兒童佛學班 | 佛網 | 新浪網Sina | Yahoo! | Google | 百度 | Bing | Alexa網站排名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 佛教維基百科全書wiki | 十大新聞 | 慈悲喜捨小站 | 佛經 | 梵文咒輪 | 摩尼 | 佛教 wiki | 佛教圖書館 | 佛教論壇 | 佛教 | 佛教經典梵文 | 佛像觀音圖片集 |

 

台灣佛教論壇推薦排名

台灣佛教論壇排名推薦

精靈寶可夢 Pokemon Go

手機遊戲 mobile game

弘憶佛教論壇

弘憶佛教論壇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弘憶佛教論壇 Pixnet Net

基礎佛學資料

佛學教室。佛法入門

佛教戒律學綱要

心得分享討論版

感人文章。故事書籍

淨業與念佛

禪宗 Zen。生活禪

密宗金剛乘

佛教寺廟。活動看板

佛法與生活

佛教音樂。佛曲mp3

免費結緣訊息

佛教釋大寬法師佛學問答

咒語教學。佛經介紹

中國佛教會BAROC

線上翻譯網站 Online translation website

台灣論壇 Taiwan Forum

中國大陸佛教論壇

沉香論壇 Agarwood

電子書免費下載

維基百科知識專家

弘憶兒童佛學班

電影。電視 Movie TV

世界新聞。生活資訊

健康。遊戲。熱門

Mobile 手機王。電腦 App

Ptt bbs web 批踢踢

免費廣告 Free Advertising

求職網站。招職招聘Jobs

摩尼網bbs網路社區。留言板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t Association

中國佛教協會

中國佛教協會 Facebook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中國佛教協會 Pixnet Net

中国佛教协会

中国佛教会

地藏论坛 www.bskk.com 

地藏缘论坛 www.folou.com

中国佛教史

佛教音乐 Music

佛教故事 Stories

佛教歌曲 Song

佛教文物 Relics

佛教活动 Activities

佛教电视台 TV 

佛教导航 

佛教新闻 News

佛教维基百科 Wiki

佛教网站搜寻 

佛教线上图书馆

佛学知识 

佛教七宝

佛教历史文化

世界佛教论坛

佛教正法中心

中国佛教如来宗派 

佛教大藏经 Cbeta

佛网留言板

 

| 求職 | 新聞 | 電視 | 影音 | 字典 | 拍賣 | MP3 |  健康 | 知識 | 雜誌 | 生活 | 下載 | 網路書店 | 佛光山 | 佛陀紀念館 | 佛教如來宗 |

| 楞嚴經 | 金剛經 | 大悲咒 | 楞嚴咒 | 法師 | 佛教經典數位圖書 | 陀羅尼 | 佛教線上 | 佛教維基 | 網路書店

| Google Adwords | 佛教七寶 | 佛教歌曲 | 佛教四大名山 | 禪宗 | 禪定 | 標點符號 |

| 六字大明咒 | 熱門 app | 唵嘛呢叭咪吽 | 歌曲下載 | buddha buddha | 下載mp3歌曲 | 下載mv | 下载的音乐

| 熱門關鍵字 | 熱門電影 | 下載音樂網 | 音樂下載免費 | 露天拍賣 | 拍賣網

| 中央氣象局 | 地震 | 12000 | 波羅蜜 | 海濤法師 | 台灣論壇 | 教育部字典 | 英文翻譯中文 | 國語字典 | 藏傳佛教

 | mp3下載 | 惜物網 |  | 林志炫 | 大愛電視台 |  | 教育部字典國語辭典

| 馮馮 | 抽籤程式 | ppar |  | 大悲咒下載 | 英翻中 | txt電子書下載 | 中翻英 | 佛教論壇

| 竹林寺 | android mp3 | 聲音沙啞 | 下課鐘聲 | 禪修 | youtube下載 | 地藏論壇 | 地藏緣論壇

| 中国佛教协会 | 母親節 | 藥師經 | 佛教電視台 | 購物拍賣

| wiki en | 威力彩 | 黃金價格 | 黃金 | 六祖壇經 | 蕭平實 | 周杰倫 | 熱門 | QQ空间 | 台電 | 停電 | 指考 | china.buddha00@gmail.com

| 新浪微博 | 騰訊微博 | 統一發票 | 高鐵 | Claude Debussy | iPhone 6 | iPad | 停班停課 | 颱風假 | 台北市政府 | 行政院 | 中元節

| App 推薦 | 電視頻道 | TV線上看 | 佛教釋大寬法師 |  | Buddha Facebook

| 施食儀軌 | 奧運 | 線上鬧鐘 | 摩尼網

| 金色蓮花 | 服貿協議 | 電視連續劇 | 佛教如來 | 釋大寬 咒輪 | 佛學資料 | 達賴喇嘛 | 佛學多媒體 | 佛學數位圖書館 | 萬年曆

 | 潮音禪寺 | 黃色小鴨 | 比特幣 | 海雲繼夢 | 大華嚴寺 | 佛教維基wiki | 導覽手冊 | 悟禪法師 | 釋大慈法師 | 咒輪貼紙

| 生命加油讚 | WeChat 微信 | Line貼圖 | 短網址 | 蓮池庵 | 光明禪寺 | 生命的意義 | 密勒日巴傳DVD | 2016總統大選 | 廣欽老和尚 | 明若曉溪

| 生命靈數 | 明曉溪 | 生命教育 | 海濤法師爭議 | 慧律法師mp3 | 水陸法會 | 百年虛雲 | 佛舞 | 準提咒 | 柯文哲

| 藥師佛 | 華嚴聖因精舍 | 釋大寬 施食 | 覓菩提 | 傳悔法師 | 陳喬恩wiki | 華嚴經 | FLV | 優酷youku

| 療痔病經 | 健康長壽秘密法 | 佛曲 | 最心新聞 | 梵網經 | 時事新聞 | ptt wiki | 守成 | 學佛入門 | BBC | 學佛群疑

| 學佛心得 | 佛教書信 | Apple Wiki | 台鐵 | 最新新聞 | 教師節 | 護身符 | 作七 | 做頭七 | 悟禪法音 | 佛教如來宗wiki

| Amazon亞馬遜 | apk | Agoda旅遊飯店住宿 | 台灣十大論壇 | 十大熱門論壇 | 十方論壇 | 橙劑 | 淨心長老 | 釋海濤法師 | 佛陀 FB | 佛教音樂網Mp3

| 網路書店 | 網路書局 | Pixnet 痞客邦 | 咒輪&佛經 | 亞馬遜論壇wiki

| 搜尋引擎 | mp3音樂下載 | 影片電影 | 網購網站

| 台灣佛教論壇 |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 | 心經 | 八十八佛

| 三壇大戒 | 2019三壇大戒 | 中國佛教會 | 2019日月禪寺三壇大戒

| 全职法师 | 中國佛教會baroc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2019 | 供香咒 | 兒童佛學營 | 世界佛教論壇 | 佛教戒律學綱要 | 三壇大戒 2019 | 維基百科 | 沙彌律儀要略集註

| 牟尼丸 | 縵衣 | 佛教戒律學綱要 pdf | 臨濟護國禪寺 | 釋悟潔法師 | 

GMT+8, 2024-11-23 17:41 , Processed in 0.22597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