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回復: 0
|
净公上人关于念念的讲记敬摘点滴2024121116
[複製鏈接]
|
|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念念的讲记敬摘点滴
...上士』,士,现在人讲知识分子,古时候讲读书人,读书明理。读书人里面最高、最上,没有比他更高、更上,今天讲知识分子里,他是达到登峰造极,没有比他更高了。
『调御丈夫』,这名号是从他教化众生善巧方便上建立。佛有智慧、有能力、有善巧,能调伏众生的心,能帮助众生断恶修善,这就好像驾御。「丈夫」,所谓是大丈夫,意思跟英雄两个字的意思,完全相同。别人做不到,他能做到,这称大丈夫。他是调御丈夫,能够调和九法界众生,帮助他们觉悟,帮助他们断烦恼、了生死、出三界,成佛作祖,佛有这种能力。这属於德能上建立的。
『天人师』,师是师范。一切诸天,说一个「天」、说一个「人」,把六道、十法界都包括了。他是六道一切众生,十法界一切有情的表率、模范。
『佛』这个字大家都清楚、都明了,是印度梵语音译过来。它的意思是觉悟,里面包含自觉、觉他。自己觉悟,帮助别人觉悟,觉行圆满。只求自觉,不帮助别人,这是小乘,阿罗汉。自己觉悟,也帮助别人觉悟,这是菩萨。如果自觉、觉他都圆满了,这就叫佛,就是佛的意思。怎么算圆满?菩萨「自觉」可以圆满了,「觉他」,还有许多众生都没有得度,他怎么圆满?诸位要懂得,这个圆满,菩萨觉他还是帮助自己觉悟。我们常讲老师教学生,教学相长。什么时候圆满?在教学当中,我们自己修学时间虽然不长,十几年,几十年当中,一定有体会。我们得到一些学生,得到一些来问难的人,对我们的帮助很多很多。有一些重大的问题,别人不问,根本没想到;他一问,我们才想到。看看自己有没有智慧?有智慧能解答,没有智慧还要赶紧去找资料,去向别人请教,这是帮助自己,所以教学确实相长。
菩萨他要断见思烦恼,要断尘沙烦恼,要破根本无明,不借重一切众生的帮助,他也没办法。所以他在教学当中,一切大众帮助他们开智慧、断烦恼,他才能证得无上菩提,这就叫圆满。他自己圆满了,才能够圆满度一切众生。众生得度要靠缘分,佛不度无缘之人。「圆满,」在度众生来讲,他有能力度等觉众生,这叫圆满,他成佛了。菩萨不能叫圆满,为什么?等觉菩萨,你可以度十地以下,不能度等觉,度众生不圆满,化他不圆满。成佛了,是一切众生他都有能力教导,这叫圆满,「觉行圆满」是这个意思。有能力度等觉众生,那就无所不度,度众生圆满是这个讲法。
『世尊』,具足前面这十种德号,这就称之为世尊。世出世间人都尊重他、尊敬他,他有这样的智慧德能,所以称之为世尊。就像我们现在客气尊称别人:「尊敬的」。尊就是尊敬,加个世尊,就是一切世间所尊敬的,这个意思就很广很深了。
【其佛寿命六万劫。】
在那个时代,佛的寿命长,那个时代的人民寿命也长,佛所示现的寿命,一定跟大众是一样的。像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他老人家示现是七十九岁圆寂,我们习惯上讲佛住世八十年,实际上是七十九岁。说八十年,我们中国人讲虚岁,八十岁;住世八十年,讲经说法四十九年。这是释迦牟尼佛示现,跟我们这个世间人寿命差不多。由此可知,「一切智成就如来」,他那个时候众生福报大,寿命长。从这里看得出,他那个地方,那个时代,众生的福报很大。
【未出家时。为小国王。与一邻国王为友。同行十善。饶益众生。】
这要叙说一切智成就如来,这一尊佛在没出家的时候,这个时间太久太久了。他已经成佛了,成佛一般讲修行,从凡夫修成佛,很长很长的时间。这要讲他久远劫因地的事情。他是一个小国王,与邻国王为友,这两个邻国的国王,都非常难得,都是很好的国王。『同行十善,饶益众生』,他们用什么方法治国?用「十善业道」来治国,这非常难得。「饶益」,益是利益。国王念念都是希望人民的生活能过得好,人民真正能得利益,过得很幸福、很美满。饶是丰饶,不但利益而且能得到很丰富,无论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上,都能够达到满足,这才叫饶益。可见得国王的心非常之善。
【其邻国内。所有人民。多造众恶。】
邻国是与他交界的其他的国家,里面的人民造作恶业。他们这两个国好,这两个地区好,国王教得好。古时候的国王,儒家的标准是三条:「作之君」,君是君王,你是国家的领导人。「作之亲」,领导人是人民的父母,要以父母爱护儿女这种心,对待全国的人民,爱民如子,你要保护他、养育他。还要「作之师」,你是人民的老师、人民的表率、人民的楷模。这才是一个最好的领导人,让全国人民真正享到福报。享谁的福?领导人的福,他教得好。都是讲师范,从前帝王居住的处所叫京师;「京」是大的意思,「师」是师范,模范的城市。全国城市以它做榜样、以它做模范,所以叫「师」。名称多好,用意多善,所以我们不要小看了从前帝王专制,你小看是错误。今天我们到北京皇宫里面去看看,皇宫里面的办事的处所叫大殿,就是帝王开会、集会办公场所,叫什么?太和殿。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再后面是保和殿,这三个最主要的建筑物:太和、中和、保和。他用的是什么心?他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全国人民?用「和」,上下和睦,全国一团和气,这个国家哪有不兴旺的道理?我们佛家讲六和,他讲三和。世出世间的圣人都是教我们以和为贵,我们要懂得这个意思,所以这是真正的圣主贤王。如果他接班的人、后裔,都能够遵守这个原则,这个朝代会永远传下去,哪里会灭亡的道理?后代的人不遵守,为非作歹,这个国家就亡国,政权就会丧失了,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这两个国王好,所以他们的国家治理得非常好。但看看外面其他的国家那就不一样,人民造恶造罪当然要受报。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地藏菩萨本愿经 (第十一集) 1998/5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4-12-11
上一次讲到定自在王菩萨请问世尊,地藏 菩萨累劫以来发的是些什么愿,而得到世尊殷勤的赞叹,请求佛为大家略为开示。世尊告诉定自在王菩萨,实际上菩萨是代我们发问,佛告诉定自在王菩萨「谛听」,就是教我们要用心听法,细心的领会。佛叙说久远劫之前,那个时候有一尊佛叫「一切智成就如来」,佛的寿命六万劫,由此可知,那一个时代众生必然是修善断恶,所以感得如此殊胜的果报。佛在没有出家的时候是一位小国王,与他邻国一个国王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这两个小国王都是以十善来治理国家,教导全国的人民断十恶、修十善。当然这两个国家国泰民安,人民都过得很幸福。可是除了他这个地区之外,其他地区就不然,这一切众生造作恶业的很多。这两个国王在一起看到整个世界局势,他们两个就在商量,如何帮助其他国家地区人民。我们讲到这地方,接著诸位看经文:
【其邻国内。所有人民。多造众恶。二王议计。广设方便。】
怎么样来挽救世运,这两个小国王在商量。
【一王发愿。】
当中有一个国王发愿。
【早成佛道。当度是辈。令使无余。】
一王发愿,唯有成佛才能够广度众生。如果不成佛,虽然有这个愿,愿与心违,我们常讲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是没法子。就发心求道要成佛。
【一王发愿。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
这两个小国王发的愿不一样。这一位国王发的愿是自己没有得度,先度众生。这是所谓菩萨发心,不是为自己,要为别人。这一段经文我们必须要了解它真实的意义,我们可不可以发个愿,不度自己,先度众生?如果真的发这个愿,一切为众生、一切为佛法,确...(净公上人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
...,里面烦恼立刻起现行,把佛法忘得一干二净。学佛的人尚且如此,何况不学佛的人。所以我们今天实实在在讲,一定要效法地藏 菩萨,宣扬地藏 菩萨的法门。决定从自己本身做起,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念佛求生净土。如果我们的愿心恳切,未生净土之前,就得阿弥陀佛、得一切诸佛如来加持,使我们消灾灭罪,增长智慧、增长能力,能把这个经讲好,讲得让大众喜欢听,生喜欢心,喜欢依教奉行。这种智慧能力不是自己的,是佛力加持的,自己业障深重的凡夫,哪有这个能力!既然得诸佛如来加持,龙天善神拥护,自己就要更庆幸、更认真、更努力,不能辜负诸佛菩萨的护念,要做得更好、更如法、更圆满。我们向这些地方学习,那就没错了。下面世尊又给我们讲一则,地藏 菩萨在因地修行的故事,请看经文:
【复於过去无量阿僧只劫。】
这个时间愈说愈远。
【有佛出世。名清净莲华目如来。其佛寿命四十劫。】
我们从寿命上来看,就晓得当时的人福报实在是不可思议。前面我们看到寿命六万劫,这地方看到四十劫,都是以「劫」来算。回头想一想我们现在的人间,长寿的人寿命不过百岁,不到五十岁而走的,好多好多。诸位要是每一天看看报纸上登的这些讣文,不到五十岁走的,都不止占一半。古人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就很少了。一切福报用寿命来显示,你看到众生寿命长,佛的寿命跟众生寿命是一样的,他示现一定是相等的,不会有特殊,就知道这个时代,众生他们的智慧德行所感得的福报。这我们在大乘经里面,深深的领会到,依正庄严是心性所变现的,心地善良变现的境界好,境界善、殊胜。众生心性不善,造作恶业,我们依报的环境就衰了,让我们深深感到,这个世间不值得留恋,没有令人能生欢喜的处所。追究其根本原因,「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自作自受,哪能怪人!请看经文:
【像法之中。有一罗汉。福度众生。】
这是在清净莲华目如来像法时期。这就说明佛已经入般涅盘,没有住在世间。一切诸佛的法运都有三个时期:「正法、像法、末法」佛的寿命长,当然他的法运也长。但是在像法的时期,所谓是塔寺坚固的时代。
【因次教化。遇一女人。字曰光目。设食供养。】
这在像法时代,寺院里面只塑造佛的形像,佛的形像就能教化一切众生,所以造像的功德很大。可是虽有这一些硬体的设施,如果没有善知识讲经说法,一般人见到塔寺、佛菩萨的形像,虽然种善根,这个善根在这一生当中不能成熟。所谓是你眼睛见到佛像,耳朵听到佛菩萨的名号,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他这一生当中不知道修行,他的愿心、信心发不起来,但是这个种子种下去了,金刚种子永远不坏。如果能教他这个种子提前成熟,那就要有善知识讲经说法。他见像,知道像的意义,闻名,知道名的意义,起真实清净的信心,发起如佛的愿行,他这一生就成就,功德就不可思议了。如果遇不到善知识,只是闻名见像,不解经义,不能发心修行,他所得的利益是有限的。虽有限,实在讲,也是不可思议。光目女在寺院佛像前面设斋供佛。
【罗汉问之。欲愿何等。】
像法当中有一位罗汉,罗汉是出家人。这是一个善知识,住在寺院里面度化众生。光目是寺院里一个信徒,她今天来打斋、供佛。罗汉问她,『欲愿何等』?你今天来设斋,想求什么?
【光目答言。我以母亡之日。资福救拔。未知我母。生处何趣。】
果然她是有目的而来,正是谚语所说「无事不登三宝殿」,她到寺院里面来拜佛,一定是心有所求。她求得不错,母亲过世了,所以设斋来超荐。法师既然问她,她心里很想知道,她母亲在什么地方?现在在哪一道?『何趣』就是六道里面的哪一道。可见做子女的人,对於父母过世之后,常常挂在心上,念念不忘,这是孝思。常常怀著一个心愿,如何帮助过世的亲人。
【罗汉愍之。为入定观。见光目女母。堕在恶趣。受极大苦。】
这是堕在地狱里面。诸位在此地想一想,罗汉,他还要入定,才能够见到;他要不入定,就见不到,这是定功浅者。定功深的人不必入定,你一说他就知道、就见到。出定之后告诉她,他在定中所见到的境界。诸位要晓得,为什么不入定的时候见不到?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不入定的时候心散乱,罗汉比我们的心清净多了,我们怎么能比!人家那个定功是九次第定,四禅八定再往上去是第九定,这么深的定功不入定还是不行,还是要入定才能够见到境界。由此可知,我们凡夫的心是杂乱心,杂是夹杂,乱是不定,这样的心就造成了许许多多的障碍。
这个障碍是什么?就是现在科学家所讲的时空,三度空间、四度空间、五度空间到无限度的空间。时空本来是一个,一个就是佛家讲的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为什么会变成无量的法界?我们佛法里面讲法界,就是科学家讲的不同维次的时空,三度空间是个界限,四度空间又是个界限,五度、六度,各个不同的界限,障住了。我们今天只能看到、接触到三度空间,四度、五度我们接触不到。无量无边的法界,我们只能接触到现前这个人法界。畜生法界里面我们见到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见不到,我们见到的是小部分,为什么?这一部分的畜生也住在三度空间,我们见到了。它要住在四度、五度空间,我们就见不到了,就是这么个道理。而入定,定是清净心,把散乱心暂时伏住,这一伏住之后,他的空间就扩大、就突破,定愈深,突破的空间愈大。小定能够突破三度,看到四度,我们就讲这人有神通,有特异功能。更深的定再突破一度,能够看到五度空间,就这么个道理。
现在西方人有一本很畅销的书,讲预言的《圣经密码》,也许你们有人看过。写这本书的人非常客观,他说这个预言,预言得这么正确,而这书是三千年前人所写的。他很肯定说决定不是上帝。他说如果是上帝,应该能解决这个问题,他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提醒我们有这个灾难要发生,可见得他不是上帝。所以他的猜想,一定是很有智慧、很有慈悲心的人写的。这个说法正确,他头脑很清楚、不迷信。有人来问我,为什么会把三千年后的事情,说得这么清楚、这么明白?
古德曾经给我们说,预言有两种根据,中国也有不少预言。过去李炳南老居士在世,我们也向他请教过,他的说法也是如此。他说第一种是数学,大多数是根据数理来推断。中国很多预言是数学推断的,所以它的根源是《易经》。《易经》是高深的数学,数学是科学之母。像在中国很流行算命的、看相的,都是根据《易经》,都是根据数理。但是数理是间接的,不是直接的,如果有一点点推算得不对,那个结果就不一样。换句话说,它的正确性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十、六十、七十,不是很圆满,这要看推算人他的程度而有所不同。但是从定功上观察,那就完全不一样,定功是现量境界,是他亲眼看到。推算是比量,这不是比量。
所以写《圣经密码》这个人,他是定功,禅定里面看到。禅定里面看到三千年前后的事情,不足以为奇,那有什么奇怪。忉利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一百年,在忉利天上一个月,人间就三千年。如果再往上面去,那就更容易了。夜摩天的一天是人间两百年,三千年是十五天。再往上去兜率天,兜率天的一天是人间四百年。由此可知,如果要到欲界第六天,三千年不到人家一天的时间,一天里面的事情他怎么会看不清楚?当然清楚。所以写这一本书的人,在我们佛门里面的观察,他是定功。
定功能够突破时空的界限,这个道理现在科学家懂得,他承认、肯定。但是现在他们找不到方法,如何能够进入他们说的时光隧道,如何能够进入未...(净公上人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
...。「衣」表什么?表忍辱。衣是遮身体、遮羞,表忍辱。这是「衣服」。
【种种珍宝。】
这是供养佛菩萨,用珍宝供养。『珍宝』形状、种类很多,都是表自己的敬意。珍宝也表法,这是世间人所喜爱的、所重视的,有了珍宝他的生活就有了保障。珍宝表法宝,佛、法、僧是三宝,供养珍宝是表这个意思。让人家一看到这个宝就联想到三宝。世间之宝只能够解决我们贫穷之苦,不能帮助我们出离三界六道之苦,没法子。佛、法、僧能帮助我们脱离六道,脱离轮回苦海,那是真正的宝,绝不是世间宝所能够相比。供养珍宝的意思在此地。
【或复饮食。】
『饮食』是世间一切人活命的资财,没有饮食,命就不能活。出家人也不例外,也要日中一食,出去托钵。供养饮食,这里面重要的意义,就是让我们从这一桩事情,想起对修道的人要知道「四事供养」,让他安心修道。修道的人没有什么欲望,他可以过很简单的生活,他有道心,真正给世人做出最好的榜样。帮助世间人断贪、瞋、痴、慢,世间人这四种烦恼造无量无边的罪业,我们怎样去劝导他?要现身说法,你要做出样子来。你只是讲,劝他,你自己不肯做,人家看到:「假的,你看他自己都不肯做,他教我们舍财,他的财愈来愈多。」那人家怎么会相信?不但不相信,他还谤法,他还要造罪业。所以一定要明了,一定要认真去做。一个修道人接受的供养有四种:「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四事供养。这是一个人有身体在这个世间,生活降到最低的限度,这四样不能够缺少。四事供养具足,心就可以安了,安心办道。一日安,一日办道,明天不要去想,明天还没到。如果想明天、想明年,那叫打妄想。如果我们的心果然在道,明天真的缺乏,我们深深相信诸佛菩萨会来供养。人不会来供养,诸佛菩萨来供养。你相信吗?有事实在。
我相信许多同修看过《虚云老和尚年谱》,那个里面记的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老和尚发心朝五台山,三步一拜,路很远,拜三年才拜到。三年这么长的时间,经过三个春夏秋冬,哪有不生病的道理!路上生病,在荒山里面,人迹不到的地方,他走这些路。很少人走这些路,他病了怎么办?谁去救他?谁去帮助他?文殊菩萨去了。他朝五台山的时候,文殊菩萨帮助他好多次,照顾他。最长的时候差不多一个星期七天,因为他身体不好,给他熬姜汤、熬稀饭,找这些医药。文殊菩萨化身乞丐,好几次遇到灾难都碰到这个人,奇奇怪怪的。老和尚对他很感激,就问他。文殊菩萨就告诉老和尚说他叫「文吉」,姓文,名字吉祥的吉。他说:「我家就住在五台山下面,你到五台山去问的时候,他们都知道我。」这佛菩萨来供养。老和尚到五台山之后,拜了文殊菩萨,就打听文吉,结果人家告诉他,那是文殊菩萨化身,才恍然大悟。你真有道心志心归敬,佛菩萨哪有不照顾的道理!你心不在道,当然佛菩萨不会照顾你,护法神不会照顾你。真心在道,佛菩萨、护法神常常在左右看著你,没离开你。到你真的急难的时候,没有人帮助,他就来了,他就化身来了。为什么没有人来帮助老和尚?人没那么大的福报。供养修行人、照顾修行人,福德是无量无边,要有大福报才能遇到这个机会,才能种这个福田,没有这个福报看到也当面错过。我们如果对经教要没有一点深入,哪里懂这个道理!这是举几个例子,每一个例子里面都有深广表法的义趣,然后我们才晓得怎样做法。
【如是奉事者。未来百千万亿劫中。常在诸天。受胜妙乐。】
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修学、这样的表演给人看。『如是』供养佛、供养菩萨,再回过头来供养一切众生,能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能令一切众生回头觉悟,他得这么大的福报。这个不仅是福德,给诸位说,这已经是功德,从福德变成功德。他念念是利益众生,不是利益自己,念念为众生,这就成了功德。他的果报,『常在诸天』,欲界天、色界天。『受胜妙乐』,这是享天福。
【若天福尽。下生人间。犹百千劫。常为帝王。】
享人间的福报,天福尽了,他还有余福,到人间来作帝王,这是说人间福报最大者。后面这一句话重要:
【能忆宿命因果本末。】
这一句话非常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句话,一享福就享糊涂了。享糊涂了有福报没有不造业的,你造作罪业的时候,后果又不堪设想。他能够知道宿命,知道果报是从哪里来的,知道以前修的是什么样的善因,所以他享福还继续修福,他的福报就享不尽。追究他的根源就是志心归敬,地藏 菩萨的功德。说地藏 菩萨,一定要明了心地本具的德能,你这叫真正归依地藏 菩萨。一切诸佛如来都是志心归敬地藏 菩萨,才修行成功、证无上菩提。如果不依地藏 法门,决定成不了佛。不但成不了佛,说老实话连阿罗汉都成不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都是依心地法门而建立。能够顺性德,成就一切善果,违背性德,就变六道三途,变恶境界。所以善恶境界全是自性变现的,就是看我们这一念是顺性还是逆性,所现的境界果报不相同。他们能够还记得『宿命因果本末』,这是菩萨威神的加持,这是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佛就有应。感,决定是以真诚清净心才能感。一般人为什么跟佛菩萨没有感应?心不诚、心不清净,哪来感应!如果心有邪思,像前面所说的造十恶业,你所感的都是一些恶鬼恶神,都是造恶的。造恶跟造恶相感,修善跟修善的人相感,这是一定的道理。《易经》里头孔老夫子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善人总喜欢跟善人在一起,恶人一定跟恶人在一道。我们的心要是善,就跟佛菩萨、善神在一起;心里要是恶,就跟恶鬼恶神在一起,这是感应道交的原理。再看底下经文:
【定自在王。】
这是世尊叫著他的名字。
【如是地萨菩萨。有如此不可思议大威神力。广利众生。汝等诸菩萨。当记是经。广宣流布。】
佛在此地机会教育。今天与会的菩萨们太多了,释迦牟尼佛要把他老人家圆寂之后,教化众生的使命付托给地藏 菩萨,同时也要求这一些诸大菩萨共同协助。请地藏 菩萨带头,一切诸菩萨要来协助他,所以让他了解这桩事情。所做的是『广利众生』,一切诸佛菩萨都是这个愿望,所以任何人带头做都好。他带领,我们在旁边赞助,全心全力的支持,功德完全是平等的。只是个人的缘不一样,除了缘之外决定是平等。
这个理要参透了,你才会很欢喜的去修随喜功德。而且告诉诸位,随喜的功德是圆满的。他做这桩事情做了几十年的功德,我们到那里看了,生一念欢喜随喜的心,他几十年的功德我全得到。为什么?真心里头没有界限,它是平等的,一得是一切得。一般人为什么得不到?他心里有界限,他做的,不是我做的,我没有做。好了,你这个得就很有限。自己画界限,那有什么法子?自己范围自己,这就坏了。前面讲至诚心,一念至诚,心里头没有界限,是清净心、是平等心。以清净心、平等心随喜,你得的功德是圆满的。我们今天果然真的用清净、平等心来随喜,地藏 菩萨无量劫所修的功德,我们得来是圆满的,我们怎么不感激!他老人家生生世世修行,无量劫的修行,我们完全不费功夫,全得来了。
你要说为什么你能够全得到?因为我们的心跟地藏 菩萨的心是一个心,一个性,不是两个。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法身就是自性,自性本具的。不仅是地藏 菩萨所修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所修的,就是自己所修的。问题是你敢不敢承当?你敢不敢接受?真正通达明白这个道理,一切诸佛是自性诸佛,一切菩萨是自性菩萨,一切佛土是自性净土。经上不是给你讲得明明白白吗?「唯心净土,自...(净公上人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
...心才能感。一般人为什么跟佛菩萨没有感应?心不诚、心不清净,哪来感应!如果心有邪思,像前面所说的造十恶业,你所感的都是一些恶鬼恶神,都是造恶的。造恶跟造恶相感,修善跟修善的人相感,这是一定的道理。《易经》里头孔老夫子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善人总喜欢跟善人在一起,恶人一定跟恶人在一道。我们的心要是善,就跟佛菩萨、善神在一起;心里要是恶,就跟恶鬼恶神在一起,这是感应道交的原理。再看底下经文:
【定自在王。】
这是世尊叫著他的名字。
【如是地萨菩萨。有如此不可思议大威神力。广利众生。汝等诸菩萨。当记是经。广宣流布。】
佛在此地机会教育。今天与会的菩萨们太多了,释迦牟尼佛要把他老人家圆寂之后,教化众生的使命付托给地藏 菩萨,同时也要求这一些诸大菩萨共同协助。请地藏 菩萨带头,一切诸菩萨要来协助他,所以让他了解这桩事情。所做的是『广利众生』,一切诸佛菩萨都是这个愿望,所以任何人带头做都好。他带领,我们在旁边赞助,全心全力的支持,功德完全是平等的。只是个人的缘不一样,除了缘之外决定是平等。
这个理要参透了,你才会很欢喜的去修随喜功德。而且告诉诸位,随喜的功德是圆满的。他做这桩事情做了几十年的功德,我们到那里看了,生一念欢喜随喜的心,他几十年的功德我全得到。为什么?真心里头没有界限,它是平等的,一得是一切得。一般人为什么得不到?他心里有界限,他做的,不是我做的,我没有做。好了,你这个得就很有限。自己画界限,那有什么法子?自己范围自己,这就坏了。前面讲至诚心,一念至诚,心里头没有界限,是清净心、是平等心。以清净心、平等心随喜,你得的功德是圆满的。我们今天果然真的用清净、平等心来随喜,地藏 菩萨无量劫所修的功德,我们得来是圆满的,我们怎么不感激!他老人家生生世世修行,无量劫的修行,我们完全不费功夫,全得来了。
你要说为什么你能够全得到?因为我们的心跟地藏 菩萨的心是一个心,一个性,不是两个。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法身就是自性,自性本具的。不仅是地藏 菩萨所修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所修的,就是自己所修的。问题是你敢不敢承当?你敢不敢接受?真正通达明白这个道理,一切诸佛是自性诸佛,一切菩萨是自性菩萨,一切佛土是自性净土。经上不是给你讲得明明白白吗?「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弥陀是自性,哪一尊诸佛如来不是自性变的?哪一尊菩萨不是自性现的?自性现、自性修、自性成就,统统归自性,你要见了自性,统统都得到,原理如是。我们真的搞清楚、真的明白了,我们信心才建立,真心纯善之心,一丝毫恶念都没有的那个心,会现前。一般人修学,经上讲,志性无定。那是什么?不了解事实真相,他的自信心没有法子建立起来。所以佛在这经上一再说要遇善知识,善知识开导,把这个事情说清楚、说明白,你自信心就能建立,「信为道元功德母」,这是最难的一桩事情。
所以佛要嘱咐这些大菩萨,做一切众生的善知识,『汝等诸菩萨』,与会的定自在王菩萨都是等觉菩萨。『当记是经,广宣流布』,你们应当要把这一部经记住,要广泛的与一切众生宣说,流通散布。「布」是散布,把这个机缘给一切众生。世尊在忉利天宫的嘱咐,我们深深相信,无量无边与会的这些菩萨必定是依教奉行。他们不是普通人,都是大菩萨,法身大士里面的摩诃萨,哪里是凡人!哪有不弘扬宣讲《地藏 经》!《地藏 经》它这个功德,可以令一切造作极重罪业的众生回头是岸,不堕三途,长远的享人天福报,这是它的功德利益,偏在这方面。往生经是度成熟的众生,这是度没成熟的众生。这一些众生,还没想到要脱离三界,还没想到要去作佛、作菩萨,念念只想人天福报,这占绝大多数。你要不相信,到马路上去调查,你问他什么愿望?每一个人都是想人天福报。所以《地藏 经》里头人天福报就讲得特别多,我们晓得它用意之所在。再看底下这一段,菩萨果然直下承当。
【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愿不有虑。】
请你老人家放心,不必挂虑。
【我等千万亿菩萨摩诃萨。】
与会的菩萨众之多,以『千万亿』来形容。『菩萨』,三贤位的菩萨,『摩诃萨』,十圣位的菩萨,三贤十圣。
【必能承佛威神。广演是经於阎浮提。利益众生。】
这个地方我们特别要注意到『阎浮提』,十方无量无边世界,特别偏在阎浮提上。定自在王菩萨代表与会无量的菩萨大众,在世尊面前接受释迦牟尼佛的嘱咐。『必能承佛威神』,这一句话很重要,我们不能轻易看过,这是表谦虚。菩萨教化众生一定得佛力加持,不是自己有能力做,得佛力加持。实在说这都是等觉菩萨,他当然能讲经、能说法、能度苦难众生,这么作法都是做给我们看,教我们谦虚、礼敬,谦、敬是真实性德。『广演是经於阎浮提。利益众生』,实在讲弘经利益的范围是尽虚空遍法界,怎么可以局限在阎浮提?阎浮提就是指我们今天地球,怎么这个范围这么小!要晓得释迦牟尼佛这一次示现在阎浮提,说阎浮提就是说尽虚空遍法界,对阎浮提这些众生的关怀、爱护、帮助,跟十方其他世界一切众生关怀爱护,没有差别,平等平等,是这么一个意思,而不是偏心,偏爱阎浮提,那就错了。话说到这个地方,也是善导大师所谓的「遇缘不同」。今天阎浮提众生运气不错,缘很好,遇到了。绝不是佛菩萨有偏心,这个地方缘成熟,缘成熟先来得度。
像我们法缘也是如此,我这几十年来,可以说从刚刚出家就偏爱《华严》,我第一部请的经书就是《华严经疏钞》,是一个老居士供养我的。那个时候很不简单,这一部书价钱很高,从香港智开法师,香港佛经流通处请来一套,现在已把它印成,你们大家都有了,原本是四十本的线装本,跟到我也有三十多年了。这个书的原本,我己经送给佛陀教育基金会,给他们做底版。这一次印的,字就非常清楚,印得很好。美中不足,我没有在台湾,他们印成平装本,我要在台湾决定会印精装本。但是也算是不错,有这么好的本子。喜欢《华严》,喜欢读《华严》,喜欢将来有缘分讲《华严经》,但是这个缘始终没成熟。在台湾断断续续讲过一阵子,就是常常接受国外的邀请,一出国讲经就中断了,而且常常出国,所以这经断断续续我在台北讲了十七年,只讲一半。没有想到在这个地方因缘成熟了,怎么想都想不到。哪个地方缘成熟了,我们在这个地方要真干,所以佛法也是因缘生。我们心是清净、平等,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缘成熟了,我们都一样做,绝不是说偏爱某一方,我们是平等、慈悲、博爱,爱护这一方这一种热诚,对待其他缘不成熟的地方,同样的热诚爱护,绝对没有说是多一分、少一分,决定没有。
你们诸位同修修学将来也是如此,一定要建立在清净、平等、觉的基础上,来广演大经。实在讲今天真正能够救这个世间的,《无量寿经》与《地藏 经》。《华严》的缘非常非常希有、非常难得,我们可以学习。看将来佛法会兴旺,国家兴旺了,佛法必定会兴旺。佛法再兴旺,我们相信机缘会很多,到时候要有人宣讲。我们在此地将《华严》讲一遍,提供诸位做一个参考、做一个基础,诸位可以将来在这个基础上广泛的发挥,利益一切众生。世尊嘱咐这一些大菩萨们,我们要有勇气直下承当,我们也要入他的法会,成为大会里面的一分子,这就无量功德。千万不要把自己认做一个外人,与大会不相干,我们就全错了。这个里面殊胜的功德利益,你一分都得不到,要肯定认为我是大会的一分子。释迦牟尼佛...(净公上人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
...,「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它才「同」得起来。它要不是这么一个关系,它怎么个同法?
佛又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从心想生。既然从心想生,这个心想是个主宰。楞严会上佛说得更清楚、更明白,「若能转境,则同如来」,这就说明依报随著正报转。正报是什么?正报是心、是念头。我们常说,我们的容貌随著你念头转,我们的体质随著你念头转,我们生活环境也随念头转。你的心好,你的相貌当然就好,你身体就好,你居住的环境也好,是心转境界,不是境界转心。今天,佛在经上常讲颠倒,什么颠倒?世间人都被环境转了,世间人心被环境转了。现在世间的灾变推卸到这是自然灾害,与人不相干,这就是心被境转,这是大错误。
我们看古代,你看看历史,古代如果社会上有重大的灾变,这些帝王、大臣、地方的领导,像现在的县市长,地方上的领导,他们都斋戒沐浴、减膳。平常吃饭,像皇帝吃饭,诸位也许有些不晓得,皇帝吃饭桌上一定是一百道菜,不管他吃不吃,不能少的。减膳是什么?减一半。真正是反省思过,大赦天下,多做好事,希望能够回转天心。回转天心,实际上就是希望心地善良,能够改变环境、消弭劫难。从前人他知道这么做,现在人不知道,现在人认为与我不相干,以前人知道。儒家、道家、佛家知道。我们知道,要从我们本身做起。
所以一定要晓得,世间的劫难谁有责任?我有责任,我没修得好,我没做得好。今天佛教被社会大众误会,我们能不能怪人?不能怪人。为什么不能怪人?我们出家人没做个好样子。世间人受这么大的苦,遭这么大的难,谁造成的?我造成的。我不善,我的心不善、行不善、言不善,所以惹来这么多人遭受苦难。今天看到这个劫难,我要反省,我有大过失、重罪,我要忏悔。我们学佛人都有这个觉悟,佛教怎么会不兴旺,社会大众怎么会不接受!人人都能够存好心、行善事,劫难就化解了。这个劫是心劫,根源是心劫,不是别的。所以我们今天读这段经文,就应当深深反省,佛在这段经文里面,把因与果都说明白了。言语虽然不多,真是言简意赅,无论是对事、对理,都说得非常究竟圆满。
诸位翻开经本,《科注》是一百六十面,倒数第三行,看经文:
【佛告四天王。善哉。善哉。吾今为汝。及未来现在天人众等。广利益故。说地藏 菩萨。於娑婆世界。阎浮提内。生死道中。慈哀救拔。度脱一切罪苦众生方便之事。】
菩萨接受佛的嘱咐,接受佛的委托,特别是末法众生刚强难化,他老人家以无尽的慈悲,无量的智慧与方便,化身在这个世间。他的化身,在社会上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有,不是明眼人见不到,明眼人清楚,看得明明白白,在那里做无尽的方便。不一定是示现出家身分,现在大家对於佛法不了解,都认为佛法是迷信,有严重的障碍。示现出家人教化众生,可能有很多不便之处,菩萨示现在家身分的很多很多,都是劝善规过。
昨天有同修从台湾带来这些录相带,小朋友读经。我听了几段,我很有感慨,古圣先贤所讲的大道理,不是他个人的学说。孔子所说的是他的学说吗?老子所讲的是他的学说吗?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是他的学说吗?不是,那是什么?称性的学说,是一切众生的本性,一切众生的真心,一切众生法尔具足的智慧德能,他讲的是这些。如果你说是他某个人的,那你看错了。是我们自己心性里面,本有的智慧德能,纯善无杂。如果能够发挥出来,就能真正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大道理无关於某个人。他们心地清净、慈悲博爱,他见到了,我们佛法讲明心见性,他见到了、证到了。我们是迷惑颠倒,没有见到、证到。我们要是证到了,跟他没有两样。要怎样才能够证得?要破我执、破法执。怎么破法?念念为众生,不要想自己;念念为佛法,我们的事业就是佛法。佛法是什么?佛是觉悟,法是方法,令一切众生觉悟的方法,就叫佛法。帮助一切众生觉悟的方法,你就是弘扬佛法。我们今天在这个世间,从事於这个行业,这个行业要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社会教育工作者,这大家好懂。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干什么事情?社会教育,而且是义务的,不向接受教育索取一分钱,完全义务的,是个义务社会教育的工作者。我们是佛的学生,要续佛慧命。佛做了一生,我们世世代代后学佛的弟子,继续不断认真努力来干,一定要把这个社会教育做好。社会教育的对象是一切众生,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贵贱贫富,也不分天上人间,九法界众生一律平等对待。我们要学著「作师作范」,「师」是社会大众的表率,「范」是模范。我们做不到,要生惭愧心。我们存心,我们的心能不能给社会大众做样子?我们的言行,可不可以为社会大众做样子?要常常这样想。凡是不能给社会大众做好样子,决定不能干。不能为社会大众好榜样的念头,决定不能生。这样才能得诸佛菩萨护念,诸佛菩萨加持,龙天善神拥护。
四天王跟诸位介绍过了。世尊告诉四天王,『告』是上对下,这些用辞我们都要明了。『善哉。善哉』,两个善哉就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赞叹他问得好,利乐有情问。这些天王、天神,诸位要知道,很多都是佛菩萨化身的,他不是鬼神。如果真正是凡夫,问不出来。平常很多问题,见到佛一句话没得说,问不出来。能问得出来都是佛菩萨化身示现的,都不是普通人。第二个善哉是赞叹他,他们善护世间。「护世」,重要是「善护」,这个字难得,他有善巧方便。护持世间,令世间人觉悟,令世间人断恶向善,这才叫善护。佛在此地说法,我们看经文里面所说的,跟我讲材的意思相同。
『吾今为汝。及未来现在天人等众。』,天、人等众就是六道众生,说个天、人,其他的省略了,「等」就是六道,特别怜悯六道众生。你想想看他在忉利天宫这一会,佛的意思很清楚,不仅仅是忉利天宫当时与会的大众,这个法门会流传下去,不在场的那些听众不晓得有多少?就像我们现在面对著录相机一样,在卫星传播、电脑网路上传遍全世界。现在人听到我们讲经,我们将来往生不在世,这个带子还留下去,后面人还能听到。我听说现在这些带子,制作的水平很高,可以保存两百年。我们没有那么长的寿命,两百年后那些人还能听到我们的带子,还能看到这个画面。所以我们在此地讲经说法,我们的生活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至少要对两百年以后的听众负责任。世尊这一句话里头,就含著这么多意思在。
『广利益故』,广大的利益来说地藏 法门,宣扬地藏 法门,唯有地藏 法门能度末法九千年的众生。儒家、道家、大乘佛法的道理好,现在没人肯听、肯接受。能把经念一遍就算不错了,能照著经去做的没有。地藏 法门是教根本法门,所以前些年,我在美国东岸几个大城市巡回讲演,讲《地藏 》大意。因为时间短,一个地方只有七天,没有办法讲经,只能讲大意。有些同修就问我:「法师你是专弘净土,你怎么讲《地藏 经》?不是又夹杂、又打闲岔?」他问得很好,我也称:「善哉善哉,问得好。」我说:「我还是讲净土,还是专修专弘。」他说:「《地藏 经》是什么?」我说:「《地藏 经》是净土宗里面的一句话。」他说:「哪一句话?」《观无量寿佛经》讲的三福,这大家知道,我们净宗修行的基础。我们是行门提倡「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这大家都知道。这一部《地藏 经》就是三福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你们想想这部《地藏 经》是不是讲这个?我还是讲净土,没有离开,还是专修专弘。大家就明了了,这一部经是这四句的细说。
从这个地方,...(净公上人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
...众生。儒家、道家、大乘佛法的道理好,现在没人肯听、肯接受。能把经念一遍就算不错了,能照著经去做的没有。地藏 法门是教根本法门,所以前些年,我在美国东岸几个大城市巡回讲演,讲《地藏 》大意。因为时间短,一个地方只有七天,没有办法讲经,只能讲大意。有些同修就问我:「法师你是专弘净土,你怎么讲《地藏 经》?不是又夹杂、又打闲岔?」他问得很好,我也称:「善哉善哉,问得好。」我说:「我还是讲净土,还是专修专弘。」他说:「《地藏 经》是什么?」我说:「《地藏 经》是净土宗里面的一句话。」他说:「哪一句话?」《观无量寿佛经》讲的三福,这大家知道,我们净宗修行的基础。我们是行门提倡「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这大家都知道。这一部《地藏 经》就是三福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你们想想这部《地藏 经》是不是讲这个?我还是讲净土,没有离开,还是专修专弘。大家就明了了,这一部经是这四句的细说。
从这个地方,诸位也能体会到《华严经》上的义趣,《华严》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给诸位说,任何一部经都含摄一切经,一切经都能入一部经。不但能入一部经,给诸位说,能入一句意。譬如这个地方,佛告诉天王,「善哉。善哉」。佛四十九年一切经都可以入「善哉」,善哉就含摄了一切经,就含摄一切依据。这「善哉。善哉」两句话,也能够入一切经,一切经也能入这两个字。法是圆融的,为什么?称性。你能够体会到性德,就一多不二,理事圆融,哪里有妨碍?下面,这就是举出几个例子。末后,
【四大天王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世尊对他赞叹叙说,他们答『唯然』。唯然是非常恭敬的答辞,这种启请承事的态度,都是我们要学习的。『愿乐欲闻』,才能得受用。这个「愿」要真心情愿,欢喜接受,接受要依教奉行。如果不能做到,「愿乐欲闻」四个字就没有了,一定要做到。请看下文:
【佛告四天王。地藏 菩萨。久远劫来。迄至於今。度脱众生。犹未毕愿。慈愍此世罪苦众生。复观未来无量劫中。因蔓不断。以是之故。又发重愿。】
实际上地藏 菩萨在此地现身说法教我们,教我们什么?教我们要不断的发愿,所以我们早晚课诵里头都有发愿。天亲菩萨《往生论》,五念法门里面有发愿。要常常发愿,为什么?三天不发愿,忘得干干净净。凡夫业障习气太重,内有妄想、分别、执著,外面五欲六尘的诱惑,我们生活在这个环境当中,要不是天天读经、天天发愿,你保不住,你必定被这个浪潮吞噬了。换句话说,你必定依旧搞生死轮回,你必定堕三恶道,我们应当时时刻刻警惕。在这个洪流当中、急浪当中,我们的脚跟要扎稳,稍稍有一点差失就被冲掉了。如何能把脚跟扎稳牢住?就是地藏 法门。所以我在过去,每一个新道场建立,一定第一部讲《地藏 经》,我们有地了。这个道场建立没有讲这个经,这次缘太好了,难得受仁德老和尚之命,他是我们今天地藏 菩萨的代表,末法众生的救世主,我们追随老和尚。我们要把这个法门弘扬光大,这一个道场新建立,也能在这里讲一部《地藏 经》,符合我们的本愿,非常难得。这一套录相带会流通很广,帮助一些新建的道场,我们没有办法分身,不能去讲经,这一套录相带就起了作用。
我们要体会到,菩萨久远劫来一直到今天,为什么度脱这些众生还没有圆满他的大愿,正是经上所说的「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六道,每一道的状况都相似,天台大师开演《法华》,给我们讲百界千如,那是事实真相,每一法界里面都有十法界。我们从真诚心里面,一念阿弥陀佛是佛法界,一念地藏 菩萨是菩萨法界,一念贪、瞋、痴是三恶道的法界,地狱、饿鬼、畜生。十法界业因果报,念念当中在转变,这是轮回的现象,这是轮回基本的业因。我们禀承佛的遗教,有缘读诵大乘经典,这就是地藏 菩萨度我们,把我们从三恶道度到人天,度到佛菩萨的法界。我们性识刚强难化,离开讲堂,经本合起来,又堕落了,又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不就天天干这个吗?所以劳累地藏 菩萨久远劫来,天天要发愿,悯念我们这些罪苦众生。我们的脚跟不牢,我们的愿力薄弱,信心很脆弱,抵不过烦恼习气。菩萨看得清楚,『无量劫中,因蔓不断』,「因蔓」是比喻,像蔓草一样,蔓草丛生,很难除尽。比喻我们的烦恼习气,造业受报,轮回无尽,用这四个字来形容太好了。可是菩萨不灰心、不退却,还是全心全力帮助众生。所以世尊接著说:
【如是菩萨。於娑婆世界。阎浮提中。百千万亿方便。而为教化。】
娑婆世界特别指『阎浮提』,阎浮提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地球,跟我们地球上众生缘深。菩萨的三业,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只有一个目的,利益一切众生。佛在一切经典里面常说,说了真是千遍万遍,我们依旧记不得。佛教我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诸位想一想这一句,佛在一切经里头说了多少遍?这话说得恳切。受持,佛在经上讲的这些道理、方法、境界,我们要接受。持,是保持,接受过来之后要保持,不能失掉。佛所讲的道理,怎么接受呢?变成我们自己日常生活当中的思想、见解,这是我们接受了。我们的想法、看法跟佛经上讲的一样,决定没有违背,这是我们接受佛的这些理念。佛在经上讲的这些方法,变成我们的生活行为,我们把它做到。佛在经上讲的境界,变成我们自己现前的享受,入佛的境界。这个多自在、多快乐,这是「自受用」,自受用就是「他受用」。我们的生活展现出来就是别人的样子,演,就是表演是做给别人看。说到要做到,做给别人看,确确实实是社会大众的表率,是社会大众的模范。
我们这两年来,在每一个地方讲经弘法,我们有一个总题目,「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们以这八个字做总讲题。这个题目大家看起来,不至於误会我们是迷信,不至於误会我们是在搞宗教。我们如何能够把佛法回归到社会教育,佛门的四众弟子是社会教育的工作者,佛法才能够普遍利益一切众生。这话怎么说?不同的宗教信仰,他也来学佛了,不同的文化、种族,他也喜欢学佛了,佛法才能够利益一切众生。如果说佛法是宗教,其他的宗教就不能容纳、接受了。而佛法是社会教育,我们把宗教界限突破了,任何宗教徒都可以学佛,都可以做佛的弟子,并不违背他所信仰的宗教。
正如同《华严》里面所显示的,婆罗门,婆罗门教不是佛教。遍行外道,也是其他宗教,也不是佛教,都是菩萨。菩萨示现在他那个行业上,教化那一类的众生,我们要懂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见到基督教赞叹,我们见到牧师合掌礼敬,牧师菩萨;伊斯兰教我们合掌恭敬,阿訇菩萨,都是菩萨。他来问我:「你称我菩萨什么意思?」「菩萨是个有智慧、觉悟的人,就叫菩萨。你是不是有智慧,是不是觉悟了?」他点点头,「那你就是菩萨。」你现在的身分是阿訇,就是阿訇菩萨;你现在身分是牧师,就是牧师菩萨。在佛经里面你的身分是童男、童女,就是童子菩萨、童女菩萨;你的身分是宰官,你是宰官菩萨。凡是有智慧、觉悟了,都称菩萨。菩萨绝不是泥塑木雕,供在庙里供人拜拜的,那个想法你就想错了。那是表法的,菩萨是活的,不是死的。人人都作菩萨,天下就太平了,灾难就化解了。所以佛陀教育,这一个究竟圆满的社会教育,能够在这个世间推行,它推行终究的目的是转凡成圣,这是它的目标。所有一切人都成菩萨,各行各业统统是菩萨,这个社会哪里还会有灾难?境随心转,我们要明白这个大道理。诸佛菩萨用无量的方便法门,来帮助这一些苦难众...(净公上人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