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2|回復: 1
|
幸福人生讲座南无阿弥陀佛
[複製鏈接]
|
|
敬摘自《蔡礼旭老师:幸福人生讲座之传统文化与建构和谐社会》
幸福人生讲座—传统文化与建构和谐社会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三集) 2005/4 中国地质大学 档名:52-143-0003
大家晚上好!诸位同学,凤凰要飞了,凤凰是谁?中国人,是不是你?是。首先哪一只凤凰要先飞?我们自己要先飞。所以中国文化说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根本」,修谁的身?修自己。当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从自我的修身开始提升的时候,那将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君子务本」,根本就一定要从自己做起。我们要了解整个中国文化为什么会退丧下来的根源在哪?在知行不合一。假如在这一、二百年所有的读书人都知行合一,中国文化会不会败丧下来?支持都来不及,所谓「桃李不语,下自成蹊」,还有可能来破坏吗?
我每到一个地方会去看当地的人文,因为当地有一位圣哲人出现,都将可以教化一方。所以我到海口去的时候就去参访当地有位圣哲叫海瑞,明朝的一位忠臣,我们一定都听过海瑞怎么样?罢官。那当时我走进去的时候,看到哪一句话?我们当老师都有一个坏习惯都会考试,你们第二节没专心听,哪一句话?来,掌声鼓励!很认真听,「粉身碎骨全不顾,只留清白在人间」。海瑞用他的一生演出了什么德行?廉洁有守,为国为民的德行。
所以弘扬文化是用说的还是怎么样?做更重要。假如只有说而没有做,不只对文化没有贡献,还会让他人瞧不起文化。现在对中国文化认知清楚的人多不多?不多!假如现在我们开始学习,结果回到家里也不孝顺父母,这样不只没有弘扬文化还毁了文化。你爸爸妈妈会说:学中国文化学成这样,学《弟子规》学成这样。那就麻烦,不只无功,还有过失。
诸位同学,你这个礼拜早上有跟爸爸妈妈说早上好的举手?好,孔夫子说举一隅要以三隅反,「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我们要举一反三,问候父母是一个孝心,一个恭敬心。那在学校里面,谁是我们的父母?老师,你们没听过一句话吗?孺子可教也。所以我们这一份恭敬心可以对我们的师长,有跟老师说:老师,早上好,昨天睡得好吗?有没有?你看都没有。假如有很多同学都这么问,我们一定可以发现地质大学的老师那一天走路都是用飞的,心情太愉快了。对一切长辈我们都可以把这一份孝敬之心提上来。所以真能力行一定可以提升自己,一定可以感化别人。
所以海瑞一生为国为民,他要到的地方还没就任,当地所有的贪官污吏,还有地方这些社会比较霸道的人,统统都先撤离了。因为他们知道海瑞来,他们绝对没有生存的空间,自己就走了。所有的人民都非常爱戴他。当然,他的一生也宦海沈浮,有时候也被领导者误解,但是他丝毫不减效国之心,后来也都被朝廷大大的启用。他最后一任是在南京当官,结果在任内就去世了。因为中国人重视的是落叶归根,所以他死后就要把他的灵柩运回海南来。当要离开南京的时候,万人空巷,所有的人民都穿着孝服帮他送终,如丧考妣,就像死了自己的父母一样。当我们每个读书人、每个知识分子都真正把圣贤的教诲做出来,这是真正弘扬中国文化。所以学贵力行,学问贵在能够身体力行。
在唐朝时候有个读书人叫白居易,他晚年学佛。那「佛」是什么?中国字我们看一下,他晚年学佛,这是形声字,我们六书造字是含有人生的智慧在里面,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弗」,所以佛是什么?佛是人修出来的叫佛,在印度话叫佛陀耶。用中国可以理解的文字解释,这个佛的意思就叫觉悟的人;再白话一点,叫明白人,当一个明白人。我们来看一下,学习、学习,这个学就是学什么?就是学觉悟。「读书志在圣贤」,圣贤是什么?就是明白人。圣贤人不是供得高高的叫圣贤人,圣贤人是在当儿子的时候知道如何当一个孝子;在当先生的时候,如何当一个好先生他明白;在当父亲的时候,他知道如何教育好他的孩子,这叫圣贤人。
我们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非常有包容性,所以在这几千年来各种宗教文化一进入中国都融合成一体。在清朝时候,曾经儒道释三教也发生一些冲突、一些批评,互相批评。那时候的皇帝雍正写了一篇「上谕」就提到这三教「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悖」,这三教的教化统统是同一个根源。哪个根源?「人之初,性本善」的根源。所以诸位同学,中国没有宗教,中国所谈的教都是教育,一家之言。这个「宗教」的名词是外国传过来的。在中国的宗教是什么意思?宗是指禅宗,教是指教下,都是修学教育的学科、法门。所以中国人重视的是教化的工作。所以读书人在这三教的熏陶之下,不断提升自己的学问。
所以白居易他就上了高山去请教鸟窠禅师,那是当代的一个高僧。诸位同学,为什么很多读书人都要上山去请教高僧?这都有原由的。因为古代的高僧要出家,这些出家人要出家必须先考试,而这个考试的难度跟科举差不多,所以他必须考过了这个试,国家发给他一个证书,你们都不知道?对!发给他一个证书,然后他拿着这个证书可以到各地的佛寺去住,他有这个资格。他只要考过了,他出家可以所有的佛寺都应该给他住,所谓「十方来十方去」,十方道场,都有这个规定。出家人的道德学问特别高,所以当地的一些官员都会去跟他们切磋。
这个规定现在有没有?没有。谁把它废除的?清朝有个皇帝特别喜欢佛法,叫顺治皇帝,他好几次都出家,后来好像也出家了。他就觉得出家很好,所以希望所有的人,只要有愿意的就让他来出家。他的心好不好?好,那好心会不会做错事?所以要有智慧,不是当下你觉得好就好,你还要看到它往后的影响。智慧是可以高瞻远瞩。他的用心很好,所以好,谁都可以出家,阿猫跟阿狗也可以出家,整个弘扬佛学的素质马上怎么样?快速下降。所以很多人一接触到出家人都说:你是不是有哪里想不开?你还是不是受到什么刺激才出家?这个我们要对文化了解。
出家人是一个行业、是一个职业,他们是搞教育的。他把头剃掉只是告诉你,他是代佛陀说法。我们了解一下,西方的佛陀一生做什么事?他四十九年都教书,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教育者,社会教育工作者。出家的人是干跟佛陀一样的教育工作,所以那是行业。我们要尊重他的行业,他的价值。所以你看一个好心却把佛门的素质整个都当下来,这叫正中偏。所以这个善你要会判断,不然会以善心行恶事,这叫正中偏。
如何去看流弊问题,在孔老夫子对待他的学生当中有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去体会看看。有一次子贡他出外做生意,鲁国有个规定,只要你在其它的国家看到自己的人民,你只要把他赎回来,比方说你用一两把他赎回来,之后国家会把赎金还给你。那你赎人有没有负担?没有负担,而且又可以救自己的国人,所以大家很欢喜去做这一件事。刚好子贡遇到了自己的国人被卖了当奴隶,他就把他赎回来。结果赎回来以后官府要给他钱,子贡有的是钱,所以子贡说不用了。他没有拿。当他走出官府,当这个消息传开的时候,所有的人民对他的评价是什么?好清高!是不是?你看子贡走出去,走路都怎么样?有风。所有一般的人民都称赞子贡好清高。结果子贡走到老师的面前,还雄赳赳气昂昂,夫子跟他说:子贡,你做错了。他很惊讶,为什么我做错?
另外有一件事,子路有天走在路上,看到一个人掉到水里快要溺毙了,子路的个性怎么样?见义勇为。他脑子还没起第二个念头,都还没想到我跳下去会不会淹死,马上就跳下去救人,把那个人救起来。他本来已经到鬼门关绕了好几圈了,现在被子路救回来,内心非常感谢,太高兴了,就把他的牛牵来:子路,送给你。要不要收?要。子路看他盛情难却就把这个牛牵回来,孔子说:你做对了。
一般的人民会称赞谁?会觉得谁比较高尚?子贡。子贡不拿人家的赎金为优,子路牵人家的牛走为劣。但是孔子就分析给他的学生听,他说鲁国穷人多,富人很少,当他要去赎人的时候,他的经济上都有压力。假如他要去赎人的时候突然想到,子贡赎人都不拿赎金,假如我赎人拿了赎金,那我比子贡就矮一截差一等。当他在那里犹豫的时候,有没有可能造成他不救人?有可能。假如一百个人要救人,突然有一个人因为这件事而犹豫没救人,那可能就让一个人不能得到自由,甚至于是让一个家庭不能得到美满,不能得到男主人的照顾,那影响就很大!所以孔子告诉子贡,你做一件事要能审时度势,要能看到整个社会的状况。因为你是读书人,一个动作会影响社会风气。那子路跳下去救人,这是见义勇为,所以这件事情一传开,大家会觉得好心有好报,可以得到一只牛。民风就会转而勇于去助人、去行善。所以善还要看到它往后的影响,往后的流弊问题。
那换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今天帮助身旁的亲友,你也要看深远一点。比方朋友之间有所谓的通财之义,朋友没有钱的时候,我们要在道义上去帮助他,这样讲是对的;但是你也要有理智去判断他拿着这个钱要做什么?假如他是拿去赌博,你要不要借给他?当然不要;假如他是拿着钱去请女朋友吃饭,要不要?你们很有判断力。不能因为交了女朋友,为了打肿脸充胖子,到最后那个脸会怎么样?会爆掉。他在打肿脸的时候,连他的家人都要遭殃,可能常常要写信回去,字迹潦草,但是里面有一个字写得特别清楚,你们怎么知道?所以对待事情要有理智,要有判断力。
当时候的读书人常常,我们俗话讲「无事不登三宝殿」,因为这些寺庙都盖在很高的山上。除非生活上、工作上有问题,不然很少人会去佛寺。白居易到了寺院之后就问鸟窠禅师说:如何学佛?如何当一个明白人?接着鸟窠禅师讲了八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讲完之后,白居易哈哈大笑,他说:三岁小孩都知道。鸟窠禅师接他下一句,八十老翁做不得。
三岁小孩都知道,八十老翁做不得。诸位同学,这句话已经点出来学问的枢纽、学问的得力处在哪?在做,不然不得受用。俗话讲「真龙」,真正的龙,「得一滴水,可以遍雨世界」,他得一滴水就可以遍雨世界,他懂得拿着这一滴好好去发挥。一个人能懂力行一个善言,将可以利益一方。我们看到古代这些圣哲学习的态度,像颜渊,颜渊是「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他得到一个善言就彻彻底底去把它落实,那他就提升自己又造福别人。这是「真龙得一滴水,可以遍雨一世界」。那泥龙,「泥龙纵泡之水中,也不免丧身之祸」。虽然牠得了那么多水,牠不会用,最后怎么样?被水淹死了。
所以诸位同学,求学问只有好处而没坏处吗?不见得。所以《弟子规》有一句话很重要,叫「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我们今天求学问,学了不去做,不只没有好处,还会长我们的傲慢、浮华之气。诸位同学回想一下,在四、五千年的历史长流当中,祸国殃民者读的书多不多?多。对!为什么最后会祸国殃民?他的学问没扎根。扎根在知行合一才是真扎了根。
有个朋友,他已经研究所毕业,有天回家帮母亲做一些家事,有一件比较简单的事他把它搞砸了,他母亲随口就说:你怎么这么笨,怎么连这点事都没做好。这位朋友听完以后很生气,板着一个脸对他妈妈说:我都已经研究所毕业了,你还骂我笨。诸位同学,研究所给了他什么?你还骂我笨!你看,活到老学到老。社会很多学问,生活有很多启示,都需要我们用谦卑的心去领受。假如因为读的知识多了、学历高了,我们不去落实生活,很可能会形成人生的障碍。
诸位同学,好跟坏是相对的。今天我们出去工作,学历对你来讲可能是一把利器,但是当我们处事做人的态度不对了,十年以后,这个学历会是伤害你的利器。因为你会高不成、低不就,到时候你会觉得很难受,心里会有很多挣扎。所以我们有高的学历更应该谦卑待人,那将让你得到更多的优势跟好处。因为你学历愈高愈谦卑,人家的印象特别深刻,他会觉得孺子可教也。所以「学贵力行」这个态度一定要从一开始就要建立好。
我到深圳去上课,有一群孩子已经读经读了一年多,他们背的经典可能在我之上,背得很多。那时候我一走进去,我就跟这些小朋友说:来,老师今天跟你们上《弟子规》。我话才讲完,这些孩子说:老师,我们学过了,我们都会背了。你看小朋友才六岁,他的态度怎么样?这个时候你要冷静,不能被他们影响。我就不急不徐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字:「道」,读经典的目的在哪?要当一个有道德之人。诸位小朋友,人生演什么要像什么,诸位小朋友,中国字六书造字,这个字是会意字,右边一个首先的「首」,左边一个「辶」字旁,这个辶字旁,走字旁是代表实践力行。你们看看很多有这个辶字旁的,是前进的「进」,都是代表一种要去实践的意味在。所以什么是道德之人?首先能做到的人才是道德之人。
诸位小朋友,你们怎么都没有应?哪一句你们做到了?这些孩子本来头是仰着的,突然脑子一想:《弟子规》第一句话叫「父母呼,应勿缓」,自己有没有做到?没有做到。父母在叫的时候都说:干嘛!突然从高高仰着的头慢慢低下来。你看孩子可不可爱?孩子很可爱。你只要理给他讲通了,他马上可以修正。大人容不容易?因为大人有一个东西最贵,卖不掉,你们怎么知道?我专门买这个东西,看会后你们要不要卖,算我便宜一点。所以孩子的态度就不一样了。我就开始跟他们讲,一句一句告诉他如何落实在生活之中。有个小孩回去之后,在他的日记上写了一句话,他说:今天我们上《弟子规》,蔡老师说《弟子规》是拿来做的,而不只是拿来背而已。所以是态度决定成就,而不是成就以后才来修正态度。你要深入圣贤教诲,一开始的态度一定要正确。所以要立大志,然后要努力去力行每一句教诲,您的德行的提升就会「德日进,过日少」。
有没有哪位同学,这一、二个礼拜听了某一个道理,回去有实践的,有没有?都没有。还是你们已经落实一个中国的美德叫谦卑,做了都不好意思讲?要给我一下信心,不然我都快撑不下去了。有没有?来,这位同学,我们掌声鼓励一下。你现在是不是后悔举手?来来来,上来跟大家讲一下。诸位同学,一个人一生的福分,每天都有加减乘除。她已经翻山越岭才上来。
女同学:刚刚我听到马克吐温说,并不是每个人都在意你的时候,你应该知道当你受到委屈或者其它时候,你要想到这一句话。
蔡老师:我没听清楚。我突然想到马克吐温的另外一句话。您再讲一遍好吗?对不起。
女同学:就是有个青年去拜访马克吐温,马克吐温为了迎接他,就举行了一次宴会,那个青年非常紧张怕自己会说错话,马克吐温告诉他一句话,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在意你。
蔡老师:好,掌声鼓励。那这句话对您的人生有什么启示(什么帮助)?
女同学:就是当你看到很多的人,假如你自己觉得做了很伟大的事,而其它人并不在意的时候,你应该想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在意你,你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可以了。
好,掌声鼓励!这位同学是说她现在就遇到这种情境,她可以用这句话来调适自己的心情。我们前两次的课程所提到的这些观念,您有没有哪句话有去力行,去体会?她说我教得太多,她都忘了。掌声鼓励。我讲过责任的承担怎么样?你们也都忘了。圣贤人教导我们不要强人所难,好的,我们谢谢她。所以就是学过的东西可以用在生活当中。其实,还有没有人要说说看?我是很不容易放弃的人,我是对大家充满信心的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你们绝对不要让我「独怆然而涕下」。其实我们要理解到当一个人很真心希望去成就别人的时候,别人能不能感受到?可以!《中庸》说「至诚如神」,「至诚感通」。所以我们不要小看自己,「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诸位同学,您看你站上来,把你的体会给予他人、帮助他人,你这段话可以帮助多少人?我们地质大学没有数学系是不是?有,多少?看得到的有多少?应该有三百人。看不到的有多少?你们没有看到那个摄相机吗?从那里再出去有多少看不到的人?成千上万。这叫空间!空间里就存在多少人得利益了,那时间?三百多个人以后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师、为人君,愈有影响力的人,他脑中的一个观念就利益更多的人。所以要当仁不让!
诸位同学,人生你要懂得如何去经营,你才能够求什么得什么,我们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生假如是一盘棋,我们不要急着去拿起棋子东走西走。有一件比拿起棋子更重要的事,就是要首先了解这一盘棋的游戏规则怎么走,怎么样的规矩法度可以走得有声有色,从容不迫,甚至于可以决战于千里之外的见解。当你连游戏规则都搞不清楚,那你每走一步一定是举棋不定,这样好吗?那样好吗?所以人生这盘棋如何走、如何经营?我们必须要找到好的目标,往这个目标迈进。
诸位同学,你的人生求什么?你们都不求?真是人若无求品自高,还是你从来没想过我人生要往哪里走?那你蓦然回首,三十年就过去了。我有个朋友说他有一天醒过来,突然间想到他已经四十岁了,身上打哆嗦,我都四十了。人生求什么?世间人都求些什么?追名逐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是坏事。我们要看到我们爱财、取财,这个财用在哪里?假如用在个人的享受、挥霍,染上一大堆坏习惯,那这个财是祸。所以中国人老子说祸福相倚,相当有道理。但是我们拿着这个财是要利益家庭、奉养父母、造福社会,那这个财有大用。所以凡事看你的存心,凡事看你人生的目标方向有没有正确。爱财。
还有没有?求什么?帮助人,所谓「施比受更有福」。帮助人,今天我像子路一样要去救人,看到人家快淹死了,突然我要跳下去的时候,我不会游泳。所以助人的先决条件要提升自己的能力。能力当中有一个关键点,是什么?生涯规划最重要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归去来辞田园将芜)智慧!有智慧才有判断力,才能下对抉择,不然你帮人会愈帮愈忙。所以要求得智慧,才能利人利己。
还有,现在人很重视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人生一个重要的财富。诸位同学,财富怎么求?诸位同学说说看,您说,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之下去求。很好,掌声鼓励。这是取之有道。还有没有其它的体会?怎么去求财富,来,您说,(首先应该辛勤劳动,用自己的劳动取得应该得的报酬)。来,掌声鼓励!
诸位同学,你有没有看过一些长者,他人生很努力,也很有才华,但是他四、五十岁的时候,他会心理很不平衡,他觉得跟他一样的同事,才华也不比他高,但是官升得比他快,积累的财富也比他多,所以他内心很不平衡。有没有这样的长者?他很愤世嫉俗。愤世嫉俗有没有帮助?有什么帮助?哪一位同学说的?做人要勇于承认,愤世嫉俗有什么帮助?他没什么过失,他努力工作,后来的结果并没有很有钱。所以有帮助,帮助他得癌症,每天郁郁寡欢。所以明理重要。人生明理,你才会走得很自在,不会患得患失。
我们复习一下,「大道不器」,大的道理放诸四海皆准。我们之前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理,「万法」,所有世间的事物都是「因缘所生」,财富的因在哪?财富的缘在哪?财富的果在哪?我们之前也提到种一颗绿豆是因,必须有什么缘它才会成长?才会再长出其它的绿豆出来?缘在哪?你们怎么都还给初中老师了,缘在哪?阳光、空气、水、土壤,会结果。
诸位同学,很多的道理,它可以运用在所有的事物当中。我们应试教育会有一种延伸出来的问题,好像一个问题里面只有一种答案,所以会让我们的领悟能力受到局限,这个要靠自己去打破。所以物理化学如此,人世间一切道理亦如此。没有种子,有上好的水跟土壤有没有用?你身旁有总裁、有总经理,结果你没有努力的心,这些贵人发挥不了作用;相同的,我们有种子,但是这些缘没有遇到,那也不可能结果。所以刚刚提到努力工作,这是缘,努力工作;再来,有贵人相助,我们说机会点出现。
您注意去看很多成名的,一些有成就的人,他的自传里面你一定可以看到很多缘,但是往往因没有透露出来。因,我们要从历史上去得到答案,中国的财神是谁?不会是关公!好,我们今天要把答案讲出来,要还他清白,范蠡,陶朱公。因为范蠡跟文种辅佐越王勾践复国,复国以后,范蠡很会判断人,他很有智慧。所以诸位同学,你注意去看,一个建功立业的君王都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很有可能是谁真有智慧?辅佐他的那种股肱之臣往往智慧都比他高,但是他有福分。这么多人肯来帮他,他有福分,再加上他肯用人,往往都能够创造他的事业出来。
但是范蠡发现勾践有嫉妒心,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同富贵。现在已经复国了,他的才华又比他高,会压到他,所以他觉得先离开为妙。就告诉文种,你假如不离开,很可能会有杀身之祸。文种想这么多的荣华富贵就在面前,我假如丢下了就会怎么样?很可惜。所以祸福相倚。文种不肯走,结果后来勾践赐文种自杀。范蠡就带着西施到江南一带去做生意,没有多久就发财;发了财以后,他把他的财富统统施给一些贫困的人家,然后又从小生意做起,又没多久又发大财。史书上记载「三聚财,三散财」。
诸位同学,很多人都觉得眼睛看不到叫没有,其实当我们把财富施给最贫困、最患难的人,钱已经给他了,请问所产生的影响性在哪?社会风气改变。再来,这笔钱在他的心目当中留下了什么印象?感恩,留下了感动。所以他一有力量会想怎么样?回报。中国人讲「积财丧道」,一个人财富积累很多,旁边的人都在挨饿,有损自己的仁慈之心,都不肯去帮助别人。突然有一天他们家失火了,有没有人来帮忙?不只没有人来帮忙,他们还站在外面说老天有眼。
中国的风水都提到有水斯有财,为什么水表财?水是流动的。水假如不流动会怎么样?就发臭。所以流水不腐。当我们的钱财都能用在关怀他人,用在道上,天道好还,财富自然而然就会流动回来,而且告诉我们一个真相,它还会加利息。我到汕头去演讲,在一个会议厅里面叫林百欣纪念馆,里面可以容纳两千人。这是汕头一个企业家,他愈有钱,他愈懂得知恩回馈自己的故乡。潮汕地区有另外一个企业家,香港的首富李嘉诚先生,他对于家乡、对社会也做了相当大的回馈贡献。所以因在哪?因在懂得财物要布施,这才是真因。
有一个商人姓周,他在上海做生意,我们第一次有提过这个周姓商人,他的财富之道就是聚而不散。有一次发生天灾,他某个地方钱庄的负责人拿了五百两去捐,捐了以后被他骂得要死,他很生气,怎么可以把我的钱给别人。他还津津乐道告诉别人,这就是我的致富之道。结果当他去世的时候,那时候已经是民国年间了,换成银元他有三千万圆,有没有钱?有钱。结果他分给十个子孙,这十个子孙在短短几十年当中统统败光,其中还有一、二个德行还稍微不错,同样家风、家道中落。这个事例也印证一个事实,「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所以我们的德行好与坏对后代子孙影响很大。
有一本书叫《保富法》,曾国藩先生的外孙聂云台先生写的,你要把这本书好好看一看,您才知道如何去经营生命中的财富。所以布施是因,还有众多的缘聚集就能够有财富的结果。财布施得财富,那怎么得智慧?法布施。你把你知道的圣贤学问,把你知道很多做人做事的方法经验,无私的告诉别人,你的智慧就会一天一天增长。你常常有做这件事的举手?你们怎么都跟我一样,都没做,我也没做。为什么?因为从小应试教育,看到别人考得比我高心里很难受。我们班功课很好的人,到学校里来都说:我昨天都没念书。他就拼命玩,我们想说他也没念书,我们就跟他玩。结果月考考出来,他很高,我们低,奇怪,那个时候又智慧没开不会判断;他在家里都看到半夜一、二点,我们还在睡大头觉。所以心胸狭隘。
我还听过一个故事,一对姐妹在对话,小学生,她姐姐就说:今天有个同学问我数学问题,我不告诉他。她妹妹就说:假如是我,我会告诉他,我会把错的告诉他。我还听到一个更夸张的,诸位同学,这是事实。有一个四年级的班级,他们班的一位女同学每次数学都是最高分,有一天数学课她没来,刚好又考试,同学很惊讶她今天没来。就问老师:老师,这位同学为什么没来?老师说:这位同学的爷爷过世了。她爷爷是数学系的教授,其它的同学说:死得好。你看功利的心、比较的心会把人的善念怎么样?整个都掩盖住了。这种心念也会把你的智慧掩盖住。往往考试分数很高的人,又不愿意帮助别人的人,他往往在学业以外的生活能力、处事待人接物的能力就会怎么样?愈来愈差。我曾经翻开一篇报纸,很大的标题写了一个字,「专业的高材生,生活的低能儿」,我们来看一下离婚率最高的是什么学历的?你们没有去调查?
所以真的,人要主动把经验智慧传递,你的智慧会愈来愈高。这点我自己有体会,因为后来开始扩宽心量,我不愿意再小鼻子、小眼睛,所以学到的东西,主动跟别人分享。那时候我决定要去考老师,我都坐在那一个位置,都坐在前面第一排、第二排。刚好去考老师的差不多百分之八十都是女生,所以一团女生当中百花丛中一点绿,而且头又凸出来,所以很多后面的同学都知道我,但是没看过我的正脸,我那时候应该回眸一笑怎么样?
因为我是学理科的,女孩子理科怎么样?我告诉你这句话是错的,女孩子的理科不会比男孩子差,都被心理障碍住了,真的是这样。万法由什么?由心。障碍不在外在里。为什么我讲那么大声?因为我做了一次实验。男孩子跟女孩子的理解力发展不一样,那种逻辑思考,男孩子启得早,但是对人的体贴、一种成熟度,男的高女的高?女的高。我们男同学也说女的高,学贵自知,来给他们掌声鼓励一下。但是诸位同学,那是普遍现象,但是我们就要冲破这个普遍现象,要拾回男人的尊严。所以这是男女在整个身心发展上的不同点。但是那只是一开始,只要透过你的努力一定可以突破。
我有一个女同学,她是文组,她要去考老师的时候,她心里很恐惧,面对物理、化学她觉得她学不来,然后刚好那个时候又面临人生很大的困厄。但是很有意思,我跟她见了第二次面的时候,她就把她的身家性命,不是,把她人生很多的问题都告诉我。当我听完她的话,突然有一滴汗滴下来,我说这个人真不要命了,她把所有的秘密都告诉我,假如我是大嘴巴怎么办?虽然我的嘴巴真的很大,此大非彼大。
我从她叙述的整个人生困厄当中,突然会觉得我怎么这么幸福,真的人生很苦的人大有人在,你那种苦小巫见大巫。但是在她叙述的过程,让我有一种很感动的体会,就是纵使她人生这么多的困厄,她没有一句对别人的怨言,总是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诸位同学,当你遇到这样的人,你会怎么做?要两肋插刀,在所不辞。所以从那一天开始,我陪着她读书,你们笑什么?诸位同学,要看到人的存心,不要被外在的行为所迷惑了。我们是纯而不杂,只想要成就她的学业,虽然在那段时间里面也有很多的风风雨雨,流言蜚语。但是人生你去解释是解释不完的,自己的心能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就好。
所以这个同学她的物理化学就开始进步。然后我对她非常严格,今天光学丢给她,今天回去把它统统做完,明天来检讨。所以她对我是又爱,不是,又尊敬又怎么样?咬牙切齿。您觉得这样比较干脆是不是?又爱又恨,这个爱叫做尊敬,你们不要误会了。后来她考试,她很认真,结果没考上,我考上了。我考上了一点都不痛快,我恨不得是她考上。因为很怕她撑不过去,你看很多朋友怕她整个心理突破不了。
结果后来因为她已经打下一定的基础,差几分就考上,我很怕她放弃。所以我摆起我的脸孔,摆起我的威仪,打电话命令她,明天去补习班报到,她对我是怎么?言听计从,你怎么知道?她对我尊敬,不得不遵守我的这一个要求。还是我到补习班门口硬是把她拉进去,本来是去报名,结果报名完说今天已经开始上课了,我说:你就上去!就这样推上去了。结果第二年她考试,考完之后打电话给我,她说:前一天发高烧,所以考试很有可能答案是要写横的,她可能把它写成直的。我都觉得她考试是在考她还是在考我,因为我告诉她「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因为我告诉她善有善报。她那一年在补习班当中,只要她会的都告诉同学,所以她在补习班非常有名。假如她再考不上,我不知道怎么接话了。后来出来,比标准分数多了五十多分,五十多分考上了。
结果补习班还邀请她回去跟往后下面两、三届的考生,告诉他如何读书,如何准备物理、化学。结果她在教人,别人就说你为什么懂得这样去思考?她就说:是某某同学教我的。你们怎么笑,你们认识他吗?诸位同学,我为什么能教给她这个东西?我终于领会出来,法布施,你把智慧经验告诉别人,得利益最大的是谁?自己。因为你是要教会他这一题,他只要会了就好了,他学了是要会这一题,你是要学什么?我如何教会这个人,不是会算这一题,所以你的境界是往更高的一种位置在思考。所以往往他们很多人是变成算题的机器,而你是变成解题的能手,思惟的能手。
所以很多人生的道理要透过什么?我们说求学问有四个大关键,哪四个关键?信、解、行、体证。你真正去体会到了,你的信心会怎么样?愈坚定。所以这个信解行证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圣贤人说得真有道理,你会更积极去落实,而且会心安理得。
我记得在去年的七月十三号,我在海口办第一天中国文化研习,一次是五天,每一天六到七个小时,连续五天。诸位同学,我们一分钱都没有收。现在的人都觉得把一件事情做好的第一个条件是什么?钱,是吧?这个思惟对不对?很多人觉得对。诸位同学,你看我有钱吗?很多的道理,你要细细去思考,一个人有钱而无德,他不只不能成事还会败事。但是往往有德之后,很多其它附属条件就会慢慢具足。所以「大学」里面的道理,每一句你不可以听轻,那是人生的真相。
「大学」说「财散人聚」,财聚人就散了;「大学」又说「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这个「土」我们要会去理解。古代是拥有一片土地可以耕耘,可以教化人民,建立事业;在现代这个「土」,我们可以把它变成你有一个职务、你有一个企业、你有一个市场,必须靠谁去经营?靠人才才行。你今天有机会而没有人才,能不能把事办好?现在是一个团队合作的时代,对不对?诸位同学,你们的反应怎么这样?对不对?对。不能怪你们,你们都还没有去工作,确实如此。所以有德才能吸引来好的人才。有钱会吸引什么人才?「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你既然有人又有市场,你一定可以积累财富。「有财此有用」,这个财可以让你员工的家庭得到保障,这个财可以让企业继续发展,这个财可以利益社会的建设,所以有财此有用。本末要抓住,本在哪?在德。所以事业要有德,这才是好事,中国人讲「德才兼备」,有没有讲才德兼备?所以每句话都很有意味。
我们那时候办演讲,我记得那时候我要回家一趟,因为海南天气特别热,那我们又是一介贫书生,所以只有电风扇在那里转,但是温度特别高,我在那里很担心五天假如办下来,他们一边在那里搧,热死了,不知道课怎么听,有这个担心。结果我要回去那一天晚上,有个老板请我吃饭,吃饭的过程刚好了解到我在海口讲「朱子治家格言」,他听了以后很高兴,因为他对这篇文章也非常认同。所以他就告诉我:你回来讲「朱子治家格言」一定要通知我,我要去听。
结果本来是另外一位朋友要送我回去,这位老板就说:今天晚上我送你回去,明天我送你去坐飞机。真好!然后坐在车上的时候,他就跟我说,从前孔子要讲学,就是旁边有一个子贡,很有钱,当商人。你听懂不懂?听不懂?孔夫子教我们君子要有九思,「视思明」,看要看清楚来龙去脉,「听思聪」,听话要怎么样?听得懂弦外之意,就是他很认同文化,他也愿意支持文化。所以这一个老板,我们的老师还去给他们讲过一轮八节课的中国文化,每一次听课,三、四百个员工来听。
结果在路上的时候,他就告诉我:我们楼上有一间会议室很宽,冷气是二十吨,吹起来是特别凉。人有善愿,天必从之。所以我就马上说:老板,你可不可以借我们用一下?他说:没问题,借你用。不只场地借我们,他们穿着旗袍的几位小姐,服务员,那五天都来帮我们倒茶水,帮我们整理一些整洁工作,真是帮到底了。所以场地就解决了。再来吃五天的饭菜,五天以后我们要去结帐,结果他们的员工就说:钱已经都结完了。我们吓一跳,谁结的?他说老板娘来结完了。老板娘每天都来听课,都坐在后面听,然后每天都在那里哭,掉眼泪。她告诉我们,她说我的孩子都大了,没有机会闻到这些圣贤教诲。现在来听课的一半以上都是学校老师,假如他们懂了去教学生,那多少学生、多少家庭受益,所以她很感动,每天都把帐签掉了。
后来我们去深圳办第二场、办第三场,两场办完以后,一分钱也没有花,还剩下一千六百多块,幸好没有剩很多。刚刚好所有的老师来学习回去的飞机费用都付完,还剩一点点。都是来学习的人很感动,希望能够去利益更多的人,都把这个财奉献出来。所以爱人者怎么样?人恒爱之。你要去体证这个真相。
我那时候在海口讲课,因为我是前年的九月份到了海口,我的第一场演讲是在海口十月十一号开始。诸位同学,你看我的身材就知道我容不容易紧张?不容易?你们没有看到我的脚在发抖吗?容易紧张的人都不会胖,因为一紧张,谁先收到讯号?胃部就缩起来,哪还吃得下东西!所以我大学联考前一天都睡不着,太紧张了。我的姑姑给我吃了两颗镇定剂,第一颗吃下去没效,她还有先见之明,怕一颗不够,再来第二颗吃下去,没效,一整夜没睡着。第二天第一科考国文,有效!在那里都快要睡着了,所以国文也没考及格。大学联考考得不好,诸位同学,障碍在哪?人不明理,患得患失,意气用事,没帮助。所以我很容易紧张。
十月十一号要演讲,是对三百多个老师,第一场。诸位同学,在那之前我没有对这么多人演讲的经验,所以我确实是赶鸭子上架。但是我又怕我会紧张,可是问题是紧张以后把事搞砸了就不好,所以我前一天晚上就对着孔老夫子像三跪九叩,叩什么?保佑我好好睡一觉,明天可以心平气和去讲。果然有感应,有效!那一天一觉到天亮。隔天讲了第一场,前年十月十一号。
去年七月十三号第一场五天的培训课程,刚好我看到底下有几位老师,他们是前年的十月十一号来听过我讲,事隔已经多久了?将近九个多月了。所以我就问他:这位老师,您觉得前年我讲的课跟现在讲的课,你觉得有没有差别?他连想都没想,他说:差别很大。我问他:我前年是不是讲得很差?你看他不假思索说差别很大,代表前年这一场跟去年这一场功夫上有很大的一个提升。为什么能提升?你不断的把经验智慧给别人,法布施就得聪明智慧。所以要如理如法去求,你的人生才能够经营得踏实。所以《弟子规》说「己有能,勿自私」,自己有的才华跟智慧能力不要吝啬,只会让你愈来愈好,愈来愈提升。所以诸位同学,很多的理你去印证,你就会信得更深,解得更切,行得更笃实、更扎实。
我们常常也在演讲当中提到一句话,叫「爱人者,人恒爱之」。相信的举手?好,请放下。已经证明的举手?相对减少,请放下。假如爱人而没有人爱,是不是这一句话错了?不是。所以我们在力行道理当中还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叫「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所以帮人,你有好的心,但是方法对不对,你要去分析、要去检讨。你可能方法错了,人家当然体会不到。所以必须要有这个态度,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你要找借口,能找多少?千千万万都找不完。但是你只要下定决心,这些借口你就不会再提起来。所以重要的是决心跟毅力,这相当重要。
你今天在行道的过程有一个态度,「勿畏难」,在行道过程会不会有挑战?当然会!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记得我要离开家的时候,我的父亲就跟我说:文化这件事很不容易做,没有几个人能够做起来,有没有道理?有。那有,好,走了,我不做了,有道理!我就问我父亲,我说:今天有一千个人来做,只有一、二个人成功,苏轼说:作文如行云流水,当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演讲也是一样,刚好讲到重点,不讲下去会很不舒服,会得内伤。一千个人里面只有一、二个人做成,请问我们是要去了解九百九十八个人如何做不成,还是要问这一、二个人如何做成?这个态度重不重要?诸位同学,现在人是看九百九十八还是看这一、二个?一、二个,现在人都这样?大半都被借口就退下阵来了。
接着我又跟我父亲讲:那假如这一、二个人,他必须万贯家财,他必须是高官、必须是权贵,假如需要这样才能做成,那我也不行,因为我没有这些条件。假如把这件事情做起来,不需要这么高的财富,不需要很多的权势,而只需要一些因素,那我倒要好好来思考一下这些因素我们能不能够去具备。这值得我们去思考。我就举了我的老师净公上人教授,他一个人都没有钱,凭着一颗真诚好学的心,写信给知名的大学教授,他说:我只有初中毕业,又没有钱读书,可不可以去听你的课?他给好几个教授都写信,每个教授都给他回信,都说要收他当学生。结果我的老师又从所有的教授当中去挑一个最有学问的教授。因为能不能一下子去听三个教授的课?比方说你学哲学,可不可以跟三个哲学老师?注意了,「教之道,贵以专」。
现在人很好学,但是学习的方法不对,一好学,读一大堆书,把脑子搞乱了。所以教要专注,教跟学是一件事,教者要专,学者也要专。一个老师一条路,两个老师两条路,三个老师三叉路,四个老师十字街头。你要了解,要不你就跨过去,要不你就不要过去,站在路中间特别怎么样?特别危险,会被车子撞到。所以一个老师一条路,你只要信任确定这个老师有学问,你要专注跟他学,这叫师承。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都靠师道跟孝道传承,所以这个师道很重要。我们也看到很多学派都是一脉相承。什么叫师道?什么叫师承?诸位同学,你们要去体会、要去了解一下。
我的老师后来他的第一位老师是方东美教授,相当有学问的一个哲学家;那之后又跟了另外两个老师学,都是他的老师。第二个老师去世了,他又跟第三个老师学习,学得相当的好,凭的是一颗好学的心。好学的心,要不要钱?要不要权势?不要。除了好学的心之外,学问的动力在让自己学好以后可以利益人群。除了好学再加上真诚的爱心,他老人家一个人把圣贤教诲弘扬到全世界五大洲。
我就跟我父亲讲,这是我们能做到,不要把事情想得太复杂。接着我就跟我父亲说:父亲,在这样的时代当中,我已经看到文化很重要,文化一定要留根;既然我已经看到,我也明白了,假如我不去做,我这一辈子良心都不安。假如今天我看不明白,那又另当别论,所谓人不可以见死不救。我记得看了一片电影叫《暖春》,诸位同学,看过的举手?您那一片看完之后有没有觉得心里很舒畅?因为你的泪水都把我们的污浊洗掉了,把我们那个本来纯善的心唤醒。你看那个老人家,跟着村长坐在那里,一站起来,他的人生非常单纯、非常可爱。他说:我只知道做人不能见死不救。这么单纯的人生态度,也成就了他往后美满的生活。所以他的后来孩子很孝顺,那个被他收养的小女孩最后留在当地教书。她想着这里有爱我的爷爷、父母,还有栽培我长大的这一片土地,这一些人群。这是人的良知。人只要违背了良心,人生再有钱、再长寿,也不会有痛快、快乐可言。
接着我又跟我父亲讲到:在这样一个时代当中,中国文化不要在我面前断根,我就已经心满意足。文化有没有可能在一代之内再复兴起来?不容易。但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跟我父亲讲完以后,我父亲有个特质,他不强人所难,所以他就告诉我:那你先去做做看。他也抱着观望的态度。所以事在人为,今天你要去做一件对的事,你绝对不要渴望所有的亲友都给你鼓掌,都排两排给你祝贺,好,干得好!这种掌声什么时候才有?后来我去了海口三、四个月,回家过年。一回家门,我行李刚放下就马上去看我的爷爷,当你对你的爷爷很有孝心的时候,谁最高兴?当然是你的爸爸。
所以我们今天孝顺父母,要养父母之身,还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智。很多的父母他对社会也很有使命感,但是他很多的心血都放在谁身上?孩子身上,他也很希望这个社会好。再来,养父母之智,一个人到晚年能不能生活得安乐,物质已经不是最主要,是什么?精神状态,心灵境界。所以孔老夫子说:少者,戒之在色。我们现在属于什么?你们属于少者,我属于壮者,「壮者,戒之在斗」,容易喜欢去竞争、斗争,喜欢去击败别人,觉得自己很有成就感,这态度不对,会造成自己事业的障碍。而老者戒之在哪?「戒之在得」。人老了常常会起贪心,患得患失,他们家的孩子怎么当到书记?他们家的孩子怎么赚那么多钱?每天不知足,有没有快乐可言?所以到晚年,孩子有智慧要引导父母有正确的人生态度,他晚年才有幸福可言。
诸位同学,你要长父母之智,首先的先决条件是什么?你自己没有智慧,怎么长他人的智?所以有个广告,刚好有一个老军官在那里刮胡子,在厕所里面刮胡子,突然有个年轻的军官走进来,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所以他连上厕所都是雄赳赳气昂昂走进来。然后上完厕所走到洗手台,刚好这军官要刮胡子,老军官就跟新的军官讲了一句话:要刮别人的胡子,先把自己的刮干净。什么意思?你要训别人以前,首先自己要能做得到。这才是领导者的风范。
《论语》里面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个人拿到权力以后,这个权力能不能用得好,端看这个人心理的一种态度。假如他只拿了权力乱指使别人、乱训斥别人,会招来什么结果?众叛亲离。魏征跟唐太宗讲了一段话,他告诉唐太宗:「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面对下属、面对晚辈,我们要以德服人,这才是正确的一个态度。领导者如是,我们今天要去影响别人亦如是,要找到根本,要先自己有智慧、自己有德行才行。
我回去以后先去看望爷爷、奶奶,回来之后,在家里那天晚上就没有出去,就跟我父亲聊了二、三个小时,把在海口做的一些事情跟他报告。尤其我提到海口哪些孩子,从不孝顺变的懂得帮父母倒茶,帮父母捧洗脚水,我父亲听话的过程,三度眼泪掉下来。我记得,我后来离开回到海口,跟我家里打的第一通电话,我的父亲说到:儿子,家里一切都好,你不用担心,你好好安心把你的事情做好。所以父亲本来是持保留的态度,到最后是全心全意支持我们。所以这个很重要。你在做事的过程,不要去求掌声,要让掌声自然而然来,所谓水到渠成。
在我念大学的时候就深刻的记住一句话,这句话提到「在大人的世界里面,人们不会听你说什么,人们只会看你做什么」。我这个印象很深。所以做最重要,力行最重要。当你做出来,自然人家就会去体会、会去观察。但是后来我还是选择了老师的行业,还是在说,为什么?大人不能用说的,小孩可以。因为小孩,你看那个小朋友一、二年级跟家里人讲话、跟亲友讲话,第一句话说什么?我们老师说,老师说怎么样不可以改,老师是圣旨。在小学这个阶段,老师对他有很好的影响,所以我们才选择教师这个行业。
我到海口去以后,我的国学老师是杨淑芬老师,刚好是她带着我到海口去的,那我父亲,我临行前,他就告诉我:你好好跟在杨老师后面学习,先看老师怎么做,老师怎么教,你不要一开始就讲课。我说:好。躲在别人后面感觉怎么样?比较没有压力。结果我是九月五号到海口,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我们就上了北京,之后转到山东拜孔子。为什么要拜孔子?所有重要的经典都是经由孔夫子的整理去发扬,中国文化贡献最大的就是至圣先师孔子,所以我们去拜孔子。结果在拜孔子当中有很多的体会,三孔门庭若市,人山人海。结果到了周公庙,孔夫子一生最尊敬的圣人是谁?周公。读孔书的人对周公也很尊敬,所以我们拜完孔子之后又到了周公庙去,结果周公庙连一个人都没有,甚至于那个柏树都已经倾斜了,都没有人去修理。
我们深刻感觉到,去孔府、孔庙、孔陵,门庭若市,这些人群是去深入文化吗?是不是?不是,去干什么?他很怕在一起吃饭的时候说:你有没有去过孔府?假如说没有,会怎么样?好像很丢脸,要赶快去一下。人很可怜,被虚荣心驱使。在吃饭的时候:哪一本畅销书你有没有看过?假如没看过,心里怎么样?觉得很紧张,赶快去买来看,也不知道那一本对自己有没有好处。所以有一句俗话说去旅游,叫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处买药,问他什么都不知道。所以人有福、有钱要用对地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太可惜了,这个福懂得去用,增长多少智能。
回来以后,杨老师就告诉我,她说:中国文化退丧太快了,所以我必须要提供一个平台,让所有希望愿意学习文化的人都可以如他所愿(就要架设一个文化网站)。所以你自己回海口去!我不能跟你回去了。诸位同学,我到海口、到大陆来才一个礼拜,结果就接到一道命令,什么命令?你自己回去!诸位同学,这个时候你的脑子是什么?这个时候可不可以坐在地上哭泣?行不行?
人生有没有真正把圣贤的学问放在心上,什么时候看得出来?太平盛世的时候看不看得出来?所以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国家昏乱,有忠臣;六亲不和,有孝慈」。往往在乱世当中,你才知道谁是屹立不摇的英豪。所以南宋这么灰暗、这么腐败,出了哪个浩然正气顶立于天地的圣哲?文天祥。所以突然在那个时候,我的脑海里就浮现了一句《论语》的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我终于有机会可以效法我的榜样,孔明先生,所以也就欣然接受回到海口。
杨老师只给我一句话,她说:你什么都不用多想,先讲三百场演讲。这个梦不要很单纯,每天就想着一、二、三、四、五,这样去学习。杨老师也告诉我,底下一个人都讲,甚至于只有桌椅板凳都讲,要讲到板凳都会点头,这样就成功了。这就是要勿畏难,不要害怕困难。我就这样开始讲起,大街小巷,城市乡里。我记得还曾经到一个乡下去讲课的时候,因为他们大半都只听得懂海南话,所以我演讲的时候还有带翻译。我讲一句,他们的镇长就翻译一句,所以他们的笑声都会隔一段时间才笑出来,很有意思。然后也到企业、到监狱、到警察大学,很多地方去演讲。在那段时间当中,突然体会到什么叫做披星戴月。我晚上还骑着一台脚踏车,因为没时间运动。
后来我在那段时间很多的朋友都告诉我,他说:你这样会不会很累?我就回答这个朋友,我说:人不怕身累,就怕心累。身体再累,睡八个小时,隔天还是一条好汉;但是心累,哀莫大于心死。你们有没有这个经验?尤其人在谈恋爱的时候是不是这样?当对方都一直拒绝你的时候,你都会觉得今天就是世界末日。所以心累更累。
我们每天做着有价值的事,心里很踏实,每天一觉到天亮,也都不会作梦。突然我的脑中就浮现了一段《孟子》的话,哪一段?你们怎么知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我记得在高中的时候念到这一段,念完以后我告诉自己,我绝对不要当圣贤人,这么苦,我还是去吃麦当劳好一点。真的,那时候没有把圣贤人的存心告诉我们,也没有立定志向,所以也感受不到这种日子是什么味道。结果那一段时间几个月下来,我突然了解到,因为要有这些锻炼才能够提升我们的能力,所以叫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你要有更好的能力才能把事情办好。
我突然感受到人生有一个遗憾会隐隐作痛,就是当你觉得这一件事很重要,必须做,一定要做,可是你却没有能力做,这个时候你的内心会怎么样?很痛苦。我看到非常多家长,他很有心要把孩子教好,但是他怎么样?没有方法,每天看着孩子在那里做那些不好的行为,他就像热锅的蚂蚁,心里很痛苦、很烦燥。所以当我们已经看到现在人必须要有圣贤道德文化的教化才能够利益他,利益家庭社会,我们已经了解了,生怕自己没有能力去帮他,看到他在那里受苦,那才不舒服。因为愈办课程愈体会到他人的需要,所以孔老夫子说:力行近乎仁。唯有你去做的当中,你才能真正体会他的辛苦、他的需要在哪。所以体会愈多,愈生怕自己能力不够,反而很遗憾。在这段《孟子》的教诲当中,我把它批了四个字,叫做「甘之如饴」。
德为万福之基,所以一个人有德行,你的人生、你的事业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刚刚我们郭老师也提到一个很重要的自然现象,一个树能够有多高大,它的树荫能有多么的宽广,决定在哪?在根。往往它根的覆盖面大于它的树荫。而这个根在哪?人生的根在德行。假如根扎得不牢,树长得愈高大愈怎么样?愈危险。我曾经听过一个企业家演讲,他也提到有一种情况是企业家的结果,哪种情况?叫锒铛入狱。很可能你今天在报章杂志当中看到百大首富,名列在全国一百名之内的富翁,明年怎么样?在监狱里面,在那里算馒头。我还记得我在坐飞机离开北京,在飞机上看到一份报纸,俄罗斯的首富现在已经关在监狱里面。当人生面临很大的事业、很多的诱惑,而没有德行,往往会败下阵来。到时候不只毁了自己的人生,还会怎么样?毁了家庭,甚至毁了父母亲友的名誉都有可能。所以我们说孝道是德行之本,孝开了,百善才会开。
我们整理一下,刚刚也提到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智。《弟子规》里面就可以整理出这四个角度,比方说哪一句是养父母之身?「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这「冬温夏凊」是照顾父母的生活起居。比方说春秋的天气气温变化,很多时候白天跟黑夜相差多少?二十度,很可能有。温差这么大,在这样的季节感冒的人特别多。那你能不能去冬则温,夏则凊?行不行?这么困难吗?还要我求你们做吗?打一通电话:妈,我看了新闻报导,明天天气会下降,您多穿一些衣服。你相不相信今天你妈妈走出去,邻居说:你今天怎么了?怎么容光焕发?我们尽孝的时候,父母那种喜悦不能用言语形容,甚至于那种喜悦还可以持续很久。只要我们用心就可以让父母的身心得到很大的一种欣慰。
刚刚也提到「晨则省,昏则定」,现在推展文化的过程有很多的批评,这样正不正常?正常。那为什么他会批评?因为他不了解。为什么他不了解?因为没有人说、没有人做!所以还是我们的问题,不是他的问题。我们要做对、说对才行。因为有位老师就打电话给我,他说:蔡老师,《弟子规》里面有糟粕。我说:这位老师,哪一句话是糟粕?你要不要跟他辩论,要不要?要,一个巴掌拍不响,两个巴掌叮当响,你就看到高手过招,纵使你把他打败了,他心里怎么样?不服气。「势服人,心不然」,你言语纵使占了上风,也没有办法让他的心折服。「理服人,方无言」,所以我们以退为进,太极生两仪,对不对?
我就请教他,请问哪一句话是糟粕?他说:晨则省,昏则定是糟粕。我接着就问他:为什么?他说一天问候妈妈两次,真麻烦!有没有道理?我们一天问候妈妈两次,关心妈妈两次,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23-12-18 20:23:05
|
只看該作者
那妈妈每天把儿女放在心上多少次?「母活一百岁,常忧八十儿」,母亲纵使活到一百岁,还在关怀、担心她八十岁的儿子,甚至于连半夜睡觉还要挂着心,孩子会不会又踢被子、又感冒了。
所以我们如何去回报母亲对我们这一份关怀?早上让这个孩子一起床:爸爸妈妈,早上好,昨天睡得好吗?假如我这样问你们,你们会有什么感受?很舒服,很欣慰!这么样的问候可以让父母心里很愉快,一天的工作都情绪很好。他看到你来问候的时候:儿子,你的额头发亮,代表昨天睡得很好,他很安心。晚上回来,读完书回来了:妈妈,我回来了。妈妈不担心了。假如没有告知父母,自己就跑进去打计算机、电玩,父母一看都几点了,怎么还没回来,那会心急如焚。我就遇过这种学生,妈妈打电话到学校来要人,后来折腾了半天,在里面打计算机。这是子女应该时时想着如何能够减少父母的担忧,这叫养父母之什么?心,要善体亲心。善体父母的用心,善体父母的辛劳,这样才叫尽孝道。
这位老师听完以后就说:蔡老师,你的中国文化学得不错。他马上八风就吹过来。人一被称赞会有什么反应?尾巴怎么样?这个时候你要如如不动,这个老师也很厉害,他马上给我一个回马枪。他说:蔡老师,你自己都没有做到这一条。有没有道理?有?我们教书的人最怕小孩子说:老师,你都没做到,还叫我们做。听到这种话的时候冷汗直流。他就接着说:你看你离乡背井,你有早上问候你妈妈,晚上又问候你妈妈吗?我就跟这位老师讲:这位老师,假如我早上打一通电话给我妈,晚上又打一通电话给我妈,我妈妈一定会骂我,你不知道长途电话费很贵吗,还打!所以学问重在通权达变,不然你就学呆了。就变什么?书呆子了。所以「冬温夏凊」是一个行为,它真正的目的在哪?它的存心在哪?
所以诸位同学,学圣贤道有一个最快的方法,直接从根本下手,了解圣哲人的存心,了解这一句教诲的存心在哪,你就能提升得很快。《孟子》有一段话提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因为「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所以一个人在立身行道,遵从圣贤教诲的过程苦不苦?苦?你看我很苦吗?我看起来像苦瓜吗?「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哪来的苦?甘之如饴。
所以那时候我的朋友,刚好我到海口一个多月,给他们打电话,他们很紧张,你好吗?我说:我用三句话来回答,第一句话叫「德不孤,必有邻」;第二句话叫「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他听到这两句话说:你在那里混得不错。第三句话说:责任的承担是成长的开始。人确确实实有无限的潜能,但是往往因为没有历练糟蹋掉了。所以一个人的潜能都因为两个字毁掉,叫「因循」,得过且过,太可惜了。
求学问首先要有知耻的心,所谓「知耻近乎勇」。我们看后代读书人称赞韩愈,苏轼称赞韩愈,「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韩愈可以达到这样的人生,可是我们却死了以后化为黄土。甚至于死了以后,还有很多人起来鼓掌,这样的人生有没有意思?就没意思了。所以《弟子规》后面也勉励我们「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确确实实以仁以礼存心,绝对不苦。
我们看看那一句,冬温夏凊,「晨则省,昏则定」,晨昏定省,时时让父母安心,不操心,才是这句话的根本所在。你如何做才能让父母安心,那就是最适合的做法,你不能死在外在的行为上面。我假如每天打两通,妈妈会骂我,我只要每个礼拜固定打回去,很有可能电话声响了,我妈妈会说:儿子打回来了。因为母子连心,很准!在那一通电话当中,我们赶快报告,我在这个礼拜的生活状况,让她了解,让她不操心。所以应该是从这里去力行。
诸位同学,假如我们的德行不好,每天早饭、中饭、晚饭,一天打三通电话回去给你妈妈,还讲很多甜言蜜语,你妈妈会安心吗?对!所以「晨则省,昏则定」,最彻底的就是提升你的德行,让你的父母完全不为你操心;甚至于进一步以你为荣,那你的人生已经在你的父母生命当中写下最重要的历史,你的孝心照到你父母的人生里面去,所谓「留取丹心照汗青」。
后面我们讲养父母之智,我们父母用他的生命给我们很多的照顾提携,在经济方面也非常的竭尽全力支持我们,让我们有这么好的机会可以学习,可以读到大学以上。所以我们要感念父母的这一份付出。而很有可能我们的父母在知识面、在文化面吸收的比我们少,所以我们应该用我们的成就也去成就他们的人生。所以也要时时能够提升父母的智慧。
《弟子规》里面讲「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这一句经文我们就了解孝顺是不是什么都顺?假如什么都顺,对也顺、不对也顺,那个叫愚孝。请问中国文化里面有没有愚孝?《弟子规》里面有没有教你愚孝?《孝经》里面有没有教你愚孝?都没有。请问骂愚孝从哪里来?很多骂中国文化的人,连一本完整的重要经典可能都没有读过。那当我们对这些经典文化都还没有读过,然后来批评它,这样的态度科不科学?理不理智?这样不好,这样有损自己的德行。所以我们要批评一件事要先了解才行,要先设身处地才行。所以孝不是愚孝,要懂得在父母不对的时候规劝,这就在力行养父母之智。
你有规劝过父母的举手?有成功的手举着!还有不少。那你们真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很多地方体会到,古来征战怎么样?很多人都觉得效果不彰,「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劝同学跟劝父母态度一不一样?不一样。你能不能像对待同学一样的去指责你的父母?不行,他一定受不了。所以我们劝父母要「怡吾色,柔吾声」,首先你的存心要对,是念念为父母好,而不是一种控制欲望,你得听我的。假如你用这种态度劝父母,有没有效?会适得其反。所以存心要念念为他着想。
再来,态度要对。《弟子规》一句话您不要轻看,怡吾色,柔吾声是什么?态度。「谏不入」,要有耐心,你不能劝一次说他不听就算了,这样对不对?你有没有劝一个人告诉他,他马上:谢谢你,指出我的缺点。然后就去改过来,你有这种朋友的举手?假如有,待会要留下名字来,我怀疑他是颜渊转世,现在还有这种人,「不迁怒,不贰过」,这都不是普通人,要赶快出来弘扬文化。一般很难,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不可能劝一次马上可以劝动。
所以要有好的态度,还要加上什么?耐心。有些人要劝三次、有些人要劝十次,有些人要劝三年、有些人要劝三十年,有些人要下辈子才行。能不能觉得劝不听就不劝?这不是人生态度。我们劝是我们自己做人的本分,心安理得,而不是求他来听我的,所以你会劝得理得心安。而往往你是这么无所求的劝,反而对方愈能感受到你的真诚。那你那种控制欲望很强,他都跑着给你追。所以这个存心、这个态度很重要。
再来要考虑到方法,「谏不入,悦复谏」,这个「悦」是什么?时机,悦,喜悦的时候。所以劝父母要等他怎么样?比较高兴的时候。他在气头上,你再给他火上加油就麻烦了。「复」是指耐心,不厌其烦去进谏。而这个时机、这些方法你也要去看。我们之前也提到方法之一,要劝别人一个过失,首先要先讲他两点好、三点好。不然,你不要一、二个月没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来,我告诉你,你哪个地方做不好。他马上本来是微笑变什么?这样很尴尬了。所以这个方法。还有「扬善于公堂,归过于私室」,你称扬一个人的善行可以在大庭广众,但是要规劝一个人的过失,尤其他已经是成人了,要怎么样?私底下谈,不然他会很没面子,这样就会适得其反。所以这个很重要。
还有「交浅不言深」,这个也要注意。你今天到一个公司去,一进门第一天上完班,第二天走到总经理的门口:总经理,我这个人有一个很好的特质叫正直,我昨天看到公司有很多做法不大好。就把十大罪状撑开来,要做忠臣,总经理看完以后跟你说:你明天不用来了。所以这个时机重要。
我们要了解,劝一个人以前有一个先决条件,进谏,先决条件要信任。「君子,信而后谏」,你还没有取得信任,你就劝谏他,「未信,则以为谤己也」,他觉得你是不是看我不顺眼?你是不是毁谤我?所以很多人好心反而没有效果。所以要先信任。如何取得人的信任?你能不能交朋友说:来,我很值得信任,你要信任我。建筑在哪?很多人都很羡慕,那个女同学人缘怎么这么好?你要去观察,她绝对不是长得很漂亮,而是什么?懂得付出,人家跟她相处觉得如沐春风。有没有一些同学很会付出,但是很多人看到他就跑了?拜托你不要对我这么好,我压力很大。你们怎么笑成这样?你们很有经验是不是?你们是受害者还是?所以付出要懂得针对他人的需要。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无话扰」,明明就看他脸色很难看,你就硬要走过去,你是不是失恋了?所以付出要针对需要,而且要先观察。假如看你的室友脸色很难看,你就知道可能发生了些事。这个时候人心很浮躁,「人不闲」,不要去打扰他,让他静一下。所以这个时候你会观察,倒一杯温开水,然后走过去放在他的桌上,然后脸不要看他;你脸看他,他会怎么样?他说你看什么看?要处处替他着想,走过去放一杯温温的开水,这个动作告诉他什么?只要你什么时候需要我,我就到了。尽在不言中,然后你就离开,不要打扰他。我告诉你,人只要觉得身旁有人在关心他,他绝对不会去自杀。这句话对不对?人只要到了绝望的时候才会自杀,所以你稍安毋躁,先让他静一下。等到他心静下来,第一个想到谁?想到这一个这么体贴的朋友。这个时候你再告诉他,《弟子规》告诉我们什么。理智才能真正转人生的逆境,感情用事转不了的。
诸位同学,帮助一个人容不容易?不容易。所以诸位同学,身旁有念念为了你的亲友,你要好好珍惜、好好回馈、好好报恩!这样的人生才会愈走愈踏实。当然首先一定要回报谁?父母。诸位同学,「大道不器」,这个道理绝对不是放在劝父母、劝同学,而是放在一切人与人的关系上都适用。所以在君臣关系适不适用?适用。在兄弟关系、夫妇关系适不适用?适用。
假如今天一个媳妇嫁过去,当天走到厨房:婆婆,这里要放那,那里要放哪,这个菜怎么煮这么难吃。你一看败相已露,她嫁过去好不好过?我们要记住,到一个新的环境,多看、多听,怎么样?少说,多做付出。你这个付出愈多,厚积薄发。你不要一开始又要上万言书,要怎么样?遇到一件事丢一句、丢两句,他不听你的,可是事后结果怎么样?你讲得对,他慢慢对你的信任就转过来了。所以要明理!不然婆媳问题都解不了。为什么?她们是一家人,她们一家人多少年了?二、三十年了。你要能够去体会,能够去包容,能够去付出,就可以化解开来。
诸位同学,我又没当过媳妇我怎么懂?人要善学,很多坑不是要,这个洞很深,跌下去又很痛,这样就学笨了。观察,观察谁?观察我母亲。我母亲她讲话是在接近三十年以后才开始讲的,所以我父亲、我爷爷奶奶都非常尊重她。那当然今天假如我们是当人家的婆婆,当人家的公公,你们笑什么?我话还没讲完!当人家的小姑,当人家的小叔,你应该去体谅到一个人从她的家嫁到我们家里来,面对另外一个新环境,她的内心怎么样?比较不安,比较惶恐,我们更应该去多关怀接纳,这个家和就万事兴。设身处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很重要!
中国的「父子有亲」,因为父母对我们影响甚深。另外还有一个贵人对我们的生命影响也很深,叫师长、老师。所以中国人对老师的态度是什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当我们用这么恭敬的态度对老师,才能真正得到学问的利益。所以学问从哪里求?学问的成就关键点在哪里我们要看得出来。在哪?在存心。所以同样一个老师教出来,他的学生成就都不一样,有一个关键点叫「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你对老师愈恭敬、愈真诚,得到的学问愈多。
我们看到古代拜师之礼,你们有没有看过拜师礼?没有。父亲带着五、六岁的孩子到祠堂,当时候私塾都在比较有钱的人家的祠堂里面,为什么在祠堂教书?你看祖先天上有知,子孙这么好学,很宽慰。那拜师,首先父亲在前面,孩子在后面,给孔老夫子像行三跪九叩首的礼;拜完之后,老师上座,一样父亲在前,孩子在后,给老师行三跪九叩首之礼。
诸位同学,一个孩子五、六岁以前,最尊敬的人是谁?你看那孩子,我爸爸说、我妈妈说。最尊敬的人对于师长行这么大的礼,所以在他的心中,他会生起一个很深的感受,父亲这么尊重老师,我一定要听老师的话。而且父亲这个礼做下去,也同时告诉孩子,我跟老师是配合的,你一定要好好跟老师学。「亲师合作」,孩子的行为很快循规蹈矩。所以这个礼仪最重要的是成就谁?成就孩子、成就学生的诚敬之心。
我当初第一年教书,刚好有个孩子东西没带,他的奶奶六、七十岁,我教六年级,她必须爬到四楼。爬上四楼上气不接下气,一看到我,这个老奶奶马上给我行一个九十度鞠躬礼,她说:蔡老师,你好。非常的恭敬,从那一幕以后,我的肩膀就驼了。老师好不好扛?不好扛。假如我们不认真教书,对得起这个长者的一鞠躬吗?对得起父母对我们的信任吗?每个孩子都是他父母的心上肉,我们要对得起他的父母对我们的尊敬才行。所以读圣贤书的人你会慢慢体会到,绝对不占任何一个人的便宜,所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占人便宜尚且不愿意,愿意让人家给你磕头吗?不愿意!那个礼拜完之后,有没有很舒服?要对得起人家父母,生怕这个学生不能成长。所以我是当了老师以后,才深刻体会到师道真正的目的:成全孩子的恭敬之心。
在这三、四年过程当中,我得到很多长者、师长的提携,也源自于我对他们很恭敬。之前我也跟诸位同学提到,我跟卢叔叔一鞠躬,发生了化学变化。他给我很多企业的观念,我才能够去企业讲课。我记得他给我最深的一句教诲,他说:对自己要赶尽杀绝,对别人要厚道三分。「对自己要赶尽杀绝」,什么意思?你不要回去之后拿起刀来,我不负责任。这个赶尽杀绝是对自己坏的习惯不能因循苟且,而对别人要能同理心去原谅他,用宽恕的态度才能赢得人和。杨淑芬老师给我一句话,她说:把好学生教好不希奇,把坏学生教好,那才是老师应该干的事情。所以句句话,我们以诚敬的心非常珍惜有这样的机会,有这样的老师给我们教诲,我们就能得真实的利益。
诸位同学,今天是最后一节课,所以今天是不是结束?今天是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深刻感受到能够当中国人的一种幸运跟荣耀,我们应该能够承先启后。而这个承先启后绝不困难,只要从我们当下的修身,当下的处事待人去力行、去付出。在这个时代的传承文化当中,也会留下我们的付出、我们的努力、我们的真诚、我们的知恩报恩。好,今天课就先上到这边。谢谢大家。
嗡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珐輪。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珐輪,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