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36|回復: 3
|
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第九十一卷
[複製鏈接]
|
|
敬摘自《乾隆大藏经之大乘宝积部》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良弟悌 夫义妇听 长惠幼顺 君仁臣忠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 诚信友善
娑婆一场梦,啥都是假的,生死心恳切。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放在心上,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上只有一句阿弥陀佛,看一切人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事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万法是阿弥陀佛,全是阿弥陀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第0020-10部~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第九十一卷~第一百卷)
大乘宝积部?第0020部
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第九十一卷~第一百卷)
唐三藏法师菩提流志奉诏译
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一 唐三藏法师菩提流志奉诏译
发胜志乐会第二十五之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波罗奈城仙人住处施鹿苑中,与大比丘众满足千人,复有五百诸菩萨众。是时,众中多有菩萨,业障深重,诸根闇钝,善法微少,好于愦闹,谈说世事,耽乐睡眠,多诸戏论,广营众务,种种贪著为所不应,忘失正念修习邪慧,下劣精勤行迷惑行。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在于会中,见诸菩萨具足如是不善诸行,作是念言:“此诸菩萨于无上菩提圆满道分,皆已退转。我今当令是诸菩萨,觉悟开晓,生欢喜心。”作是念已,即于晡时从禅定起,往到其所共相慰问,复以种种柔软言词,为说法要令其欢喜,因告之曰:“诸仁者,云何汝等于无上菩提圆满道分而得增长不退转耶?”
是诸菩萨同声白言:“尊者,我等今于无上菩提圆满道分,无复增长,唯有退转。何以故?我心常为疑惑所覆,于无上菩提不能解了。云何我等当作佛耶?不作佛耶?于堕落法亦不能了,云何我等当堕落耶?不堕落耶?以是因缘善法欲生,常为疑惑之所缠覆。”
尔时,弥勒菩萨而告之曰:“诸仁者,可共往诣如来应供正遍知所。而彼如来,一切知者、一切见者,具足成就无障碍智解脱知见,以方便力善知一切众生所行,当为汝等随其根性种种说法。”是时,五百众中有六十菩萨,与弥勒菩萨往诣佛所,五体投地,顶礼佛足,悲感流泪不能自起。弥勒菩萨修敬已毕,退坐一面。
尔时,佛告诸菩萨言:“善男子,汝等应起,勿复悲号生大热恼。汝于往昔造作恶业,于诸众生以畅悦心,瞋骂毁辱,障恼损害,随自分别,不能了知业报差别。是故汝等,今为业障之所缠覆,于诸善法不能修行。”
时,诸菩萨闻是语已,从地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善哉!世尊,愿为我等说此业障,我等知罪当自调伏,我从今日更不敢作。”
尔时,佛告诸菩萨言:“善男子,汝曾往昔,于俱留孙如来法中出家为道,自恃多闻修持净戒,常怀憍慢傲逸之心;又行头陀少欲知足,于是功德复生执著。尔时,有二说法比丘,多诸亲友名闻利养,汝于是人以悭嫉心,妄言诽谤行淫欲事。是时法师亲友眷属,由汝离间说其重过,皆令疑惑不生信受。彼诸众生于是法师,无随顺心断诸善根。是故汝等由斯恶业,已于六十百千岁中生阿鼻地狱;余业未尽,复于四十百千岁中,生等活地狱;余业未尽,复于二十百千岁中,生黑绳地狱;余业未尽,复于六十百千岁中,生烧热地狱。从彼殁已还得为人,五百世中生盲无目,以残业故,在在所生,常多蒙钝忘失正念,障覆善根福德微少,形容丑缺人不喜见,诽谤轻贱戏弄欺嫌,常生边地贫穷下劣,丧失财宝资生艰难,不为众人尊重敬爱。从此殁已,于后末世五百岁中法欲灭时,还于边地下劣家生,匮乏饥冻为人诽谤,忘失正念不修善法,设欲修行多诸留难,虽暂发起智慧光明,以业障故寻复还没。汝等从彼五百岁后,是诸业障尔乃消灭,于后得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时彼佛当为汝等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尔时,诸菩萨等闻佛所说,举身毛竖,深生忧悔,便自抆泪,前白佛言:“世尊,我今发露悔其过咎。我等常于菩萨乘人,轻慢嫉恚及余业障,今于佛前如罪忏悔。我等今日于世尊前发弘誓愿: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于菩萨乘人,见有违犯举露其过,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于菩萨乘人,戏弄讥嫌恐惧轻贱,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见在家、出家菩萨乘人,以五欲乐游戏欢娱,见受用时,终不于彼伺求其过,常生信敬起教师想。若不尔者,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于菩萨乘人,悭亲友家及诸利养,恼彼身心令其逼迫,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于菩萨乘人,以一粗言令其不悦,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于菩萨乘人,昼夜六时不勤礼事,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为欲护持此弘誓故不惜身命。若不尔者,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于声闻及辟支佛,以轻慢心,谓于彼等不胜于我,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不善能摧伏其身,生下劣想,如旃陀罗及于狗犬,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自赞叹于他毁呰,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不怖畏斗诤之处,去百由旬如疾风吹,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于持戒多闻头陀,少欲知足一切功德,身自炫曜,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所修善本不自矜伐,所行罪业惭愧发露。若不尔者,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尔时,世尊赞诸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善说如是觉悟之法,善发如是广大誓愿!能以如是决定之心,安住其中,一切业障皆悉消灭,无量善根亦当增长。”
佛复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弥勒,若有菩萨为欲清净诸业障者,当发如是广大誓愿。”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颇有善男子、善女人等护持此愿,当得圆满不退转耶?”
佛告弥勒菩萨言:“有善男子、善女人等,行菩萨道护持此愿,宁舍身命,终不缺减令其退转。”
尔时,弥勒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有菩萨于后末世五百岁中法欲灭时,成就几法,安隐无恼而得解脱?”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若有菩萨于后末世五百岁中法欲灭时,当成就四法,安隐无恼而得解脱。何等为四?所谓于诸众生不求其过;见诸菩萨有所违犯,终不举露;于诸亲友及施主家,不生执著;永断一切粗犷之言。弥勒,是为菩萨于后末世五百岁中法欲灭时,成就四法,安隐无恼而得解脱。”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不求他过失, 亦不举人罪,
离粗语悭吝, 是人当解脱。
“弥勒,复有菩萨于后末世五百岁中法欲灭时,当成就四法,安隐无恼而得解脱。何等为四?所谓不应亲近懈怠之人,舍离一切愦闹之众,独处闲静常勤精进,以善方便调伏其身。弥勒,是为菩萨于后末世五百岁中法欲灭时,成就四法,安隐无恼而得解脱。”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当舍于懈怠, 远离诸愦闹,
寂静常知足, 是人当解脱。”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弥勒菩萨言:“弥勒,是故菩萨于后末世五百岁时,欲自无恼而解脱者,除灭一切诸业障者,应当舍离愦闹之处,住阿兰若寂静林中,于不应修而修行者,及诸懒堕懈怠之属,皆当远离;但自观身,不求他过,乐于恬默,勤行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之行。若欲于彼诸众生等,深生怜愍多所饶益,应以无希望心清净说法。
“复次,弥勒,若菩萨以无希望心行法施时,不著名闻利养果报,以饶益事而为上首,常为众生广宣正法,当得成就二十种利。云何名为二十种利?所谓正念成就,智慧具足,有坚持力,住清净行,生觉悟心,得出世智,不为众魔之所得便,少于贪欲,无有瞋恚,亦不愚痴,诸佛世尊之所忆念,非人守护,无量诸天加其威德,眷属亲友无能沮坏,有所言说人必信受,不为冤家伺求其便,得无所畏,多诸快乐,为诸智人之所称叹,善能说法众人敬仰。弥勒,是为菩萨当得成就二十种利,不著名闻利养果报,行饶益事而为上首,常为众生以无希望心清净说法。
“复次,弥勒,若菩萨以无希望心行法施时,不著名闻利养果报,以饶益事而为上首,常为众生广宣正法,又能成就二十种利。云何名为二十种利?所谓未生辩才而能得生,已生辩才终不忘失,常勤修习得陀罗尼;以少功用善能利益无量众生,以少功用令诸众生起增上心恭敬尊重;得身、口、意清净律仪,超过一切恶道怖畏,于命终时心得欢喜;显扬正法,摧伏异论,一切豪贵威德尊严,犹自不能有所窥望,何况下劣少福众生?诸根成就无能映蔽,具足摄受殊胜意乐;得奢摩他、毗婆舍那,难行之行皆得圆满;发起精进,普护正法,速疾能超不退转地,一切行中随顺而住。弥勒,是为菩萨当得成就二十种利,不著名闻利养果报,行饶益事而为上首,常为众生以无希望心清净说法。”
佛告弥勒:“汝观未来后五百岁,有诸菩萨甚为无智,行法施时,若有利养生欢喜心,若无利养不生欢喜。彼诸菩萨为人说法,作如是心:‘云何常令亲友檀越归属于我?’复更念言:‘云何当令在家、出家诸菩萨等,而于我所生净信心,恭敬供养衣服、饭食、卧具、汤药。’如是菩萨,以财利故为人说法,若无利养心生疲厌。
“弥勒,譬如有人志乐清净,或为死蛇、死狗、死人等尸,脓血烂坏系著其颈,是人忧恼深生厌患,以违逆故迷闷不安。弥勒,当知于后末世五百岁中,说法之人亦复如是,于诸一切无利养处,不顺其心无有滋味,便生厌倦弃舍而去。彼诸法师作如是念:‘我于此中说法无益。何以故?是诸人等,于我所须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不生忧念。何缘于此徒自疲劳?’弥勒,是诸法师,自求供养给侍尊重,摄受同住及于近住,不为于法及利益事而摄受之。是诸法师自求饮食、衣服、卧具,诈现异相,入于王城国邑聚落,而实不为利益成熟于诸众生。
“弥勒,我不说言,有希求者为法施清净。何以故?若心有希求则法无平等。我不说言,贪污心者能成熟众生。何以故?自未成熟能成熟他,无有是处。弥勒,我不说言,尊重供养安乐其身,贪著摄受不净物者,为利益事。何以故?为求自身安隐丰乐,摄受众会,不能令其安住正信。弥勒,我不说言,矫诈之人住阿兰若,薄福德者而为少欲,贪胜味者名易满足,多求美膳以为乞食。弥勒,我不说言,乞求种种上妙衣服,谓如是等持粪扫衣。弥勒,我不说言,在家、出家无识知者,为离愦闹。弥勒,我不说言,谄曲之人值佛兴世求他短者,为如理修行;多损害者,名戒蕴清净;增上慢者,为多闻第一。弥勒,我不说言,好朋党者,名住律仪;心贡高者,名尊敬法师;绮语轻弄,为善说法;与俗交杂,能于僧众离诸过失。弥勒,我不说言,简胜福田,为施不望报;求恩报者,为善摄诸事;求恭敬利养,为志乐清净;多妄计者,以为出家。弥勒,我不说言,分别彼我,名乐持戒;不尊敬者,名为听法;乐著世典咒诅言论,以为受法。弥勒,我不说言,于诸空性无胜解者,能出离生死;多执著者,为离诸行。弥勒,我不说言,于菩提分住有所得,名为证智。弥勒,我不说言,无势力者,忍辱成就;无娆触者,被忍辱甲;少烦恼者,名律仪清净;邪方便者,为如说修行。弥勒,我不说言,爱言说者,为一心住;好营世务,于法无损;志乐清净,堕诸恶趣;修习智慧,为愦闹行。弥勒,我不说言,方便相应,名为谄曲;不求利养,而为妄语;无执著者,诽谤正法;护正法者,而惜身命;所行下劣,为无胜慢。如是,弥勒,于后末世五百岁中,当有菩萨,钝根小智,谄曲虚诳,住于贼行,汝应护之。”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最后末世五百岁中,唯此六十诸菩萨等,业障所缠,为复更有余菩萨耶?”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于后末世五百岁中,有诸菩萨,多为业障之所缠覆;是诸业障,或有消灭,或复增长。弥勒,于此五百诸菩萨中,有二十菩萨业障微少,后五百岁还来生此,城邑聚落廛闬山野,种姓尊豪有大威德,聪明智慧善巧方便,心意调柔常怀慈愍,多所饶益,颜貌端严,辩才清妙,数术工巧皆能善知;自隐其德,安住头陀功德之行,在在所生舍家为道,已于无量阿僧祇俱胝劫中,积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护持正法不惜身命,住阿兰若空闲林中,常勤精进不求利养;善入一切众生心行,咒术言论悉能了知,于诸义理少闻多解,辩才智慧皆悉具足。彼诸菩萨于是法中,精勤修习得陀罗尼、无碍辩才,于四众中宣说正法。以佛威德加被力故,于佛所说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越多伽、阇多伽、毗佛略、阿浮陀达摩、优波提舍,皆得辩才无碍自在。
“弥勒,彼诸二十善巧菩萨,从于和尚阿阇梨所,得闻无量百千契经,皆能受持,当说是言:‘我此法门,从某和尚阿阇梨所,亲自听受,无有疑惑。’弥勒,于彼时中,当有在家、出家诸菩萨等,无有智慧善巧方便,于此受持正法菩萨所说之法,却生讥笑轻毁谤言:‘如是之法,皆由汝等善巧言词,随意制造,实非如来之所宣说。我等于中,不能信乐发希有心。’弥勒,当尔之时,无量众生于是法师皆生诽谤,舍之而去,互相谓言:‘是诸比丘无有轨范,多诸邪说,不依契经,不依戒律,犹如倡伎戏弄之法。汝等于中,莫生信乐发希有心,非正法也。’弥勒,彼诸愚人为魔所持,于是法中不能解了,谓非如来之所演说,于是持法诸比丘所,生于诽谤作坏法业,以是因缘,当堕恶道。是故,弥勒,若诸智慧善巧菩萨,欲护正法,当隐其德,于多分别诸众生所,应须护念,莫令于汝生不善心。”
尔时,弥勒菩萨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于后末世五百岁中,有诸菩萨甚为无智,于大众中诽谤正法及持法者,复于其中,当于辩才及陀罗尼,而于是法不能信受。
“世尊,譬如有人渴乏须水,往诣泉池而欲饮之。是人先来,投诸粪秽于此水中;后不觉知,欲饮其水,便取嗅之,既闻臭已不饮其水。彼之自污,更说其过,乃至叹言:‘奇哉!此水甚大臭秽。’是人过失都不觉知,而于是水反生怨咎。世尊,如泉池者,当知即是持法比丘,由佛神力,于此法眼善能解说。又复如彼愚痴之人,若于泉池自投粪秽,后不觉知欲饮水者。世尊,最后末世五百岁中,有诸无智诸菩萨等,亦复如是。于彼正法及持法者,生诽谤已,复于是人听受法味,彼人自失都不觉知,以疑惑过污染意根。彼持法者当被戏弄,或受讥笑,乃至叹言:‘奇哉此法,为诸过失之所染污!’彼无智人,于此正法及是法师,不能听受,伺求其短,谤言污辱,生厌离心舍之而去。”
尔时,世尊赞弥勒菩萨言:“善哉!善哉!弥勒,善能演说如是譬喻,无能伺求说其短者。弥勒,以是因缘,汝应当知有四辩才,一切诸佛之所宣说;有四辩才,一切诸佛之所遮止。云何名为有四辩才,一切诸佛之所宣说?所谓利益相应,非不利益相应;与法相应,非不与法相应;烦恼灭尽相应,非与烦恼增长相应;涅槃功德相应,非与生死过漏相应。弥勒,是为一切诸佛之所宣说四种辩才。
“弥勒,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欲说法者,应当安住如是辩才。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有信顺心,当于是人而生佛想,作教师想,亦于是人听受其法。何以故?是人所说,当知皆是一切如来之所宣说,一切诸佛诚实之语。弥勒,若有诽谤此四辩才,言非佛说,不生尊重恭敬之心;是人以怨憎故,于彼一切诸佛如来所说辩才,皆生诽谤,诽谤法已作坏法业,作坏法已当堕恶道。是故,弥勒,若有净信诸善男子,为欲解脱诽谤正法业因缘者,不以憎嫉人故而憎嫉于法,不以人过失故而于法生过,不以于人怨故而于法亦怨。
“弥勒,云何名为四种辩才,一切诸佛之所遮止?所谓非利益相应,不与利益相应;非法相应,不与法相应;烦恼相应,不与烦恼灭尽相应;生死相应,不与涅槃功德相应。弥勒,是为一切诸佛之所遮止四种辩才。”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若有辩才增长生死,非诸如来之所宣说。云何世尊说诸烦恼,能为菩萨利益之事?又复称赞摄取生死,而能圆满菩提分法?如是等辩,岂非如来之所说耶?”
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弥勒,我今问汝,随汝意答。若有说言:‘菩萨为欲圆满成就菩提分故,摄取生死。’又复说言:‘以诸烦恼为利益事。’如是说者,为与利益相应,非利益相应?为与法相应,非法相应?”
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若正说者,则与义利相应,与法相应,能令菩萨菩提分法得圆满故。”
佛言:“弥勒,若说菩萨为欲圆满菩提分故摄取生死,说诸烦恼能为菩萨利益之事,如是辩才,诸佛如来之所宣说。何以故?弥勒,此诸菩萨得法自在,所起烦恼无有过失,是为菩萨善巧方便,非诸声闻、缘觉境界。弥勒,若有烦恼,不能为他作利益事,亦不能满菩提分法,而发起者,不与义利相应,不与法相应,但为下劣善根因者。菩萨于中宁舍身命,亦不随彼烦恼而行。何以故?弥勒,有异菩萨得智力故,于诸烦恼现有攀缘;有异菩萨无智力故,于诸烦恼增上执著。”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若诸菩萨于后末世五百岁中,乐欲离诸业障缠缚,自无损害而得解脱;是人当于菩萨行中深生信解,于他过失不生分别,志求如来真实功德。”
佛言:“如是,如是。弥勒,是故当于诸菩萨等方便行中,深生信解。何以故?慧行菩萨方便之行,难信解故。弥勒,譬如须陀洹人示凡夫行,如是凡夫与须陀洹位各差别。凡夫愚人以贪瞋痴之所缠故,堕诸恶道;而须陀洹于贪瞋痴善能了达,终不堕落三恶道耳!弥勒,慧行菩萨亦复如是,于贪瞋痴习气未断,彼亦别余初业菩萨。何以故?其心不为烦恼所覆,不同初业诸菩萨等。钝行菩萨无有善巧,同诸凡夫不能出离。弥勒,慧行菩萨一切重罪,以智慧力悉能摧灭,亦不因彼堕于恶道。弥勒,譬如有人,于大火聚投以薪木数数添之,如是添已,其焰转炽,弥更增明,无有尽灭。弥勒,慧行菩萨亦复如是,以智慧火烧烦恼薪,数数添于烦恼薪木,如是添已,智慧之火转更增明,无有尽灭。弥勒,如是,如是,慧行菩萨智慧之力,善巧方便难可了知。”
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二 唐三藏法师菩提流志奉诏译
发胜志乐会第二十五之二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初业菩萨既出家已,未得慧力而欲得者,当舍何法,当修何法,未生慧力能令出生,已生慧力能令增长?”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初业菩萨既出家已,欲令慧力而得增长,当于利养知其过失,应须舍离。若好愦闹世俗言话,耽著睡眠,广营众务,乐诸戏论,如是过失皆应远离。是故应舍利养,修于少欲,舍诸愦闹乐于寂静,舍诸世话观于实义,初夜后夜远离睡眠,观察思惟随行修习,舍于众务及诸戏论,修出世道慈念众生。弥勒,初业菩萨既出家已,未得慧力而欲得者,是法应舍,是法应修。何以故?弥勒,彼诸菩萨既出家已,未得慧力而欲得者,不舍利养,不修少欲,未生慧力当令出生,已生慧力能令增长,无有是处;不舍愦闹,不住寂静,未生慧力当令出生,已生慧力能令增长,亦无是处;不舍世话,不观实义,未生慧力当令出生,已生慧力能令增长,无有是处;初夜后夜耽著睡眠,曾不觉悟系念思惟,不舍众务,好诸戏论,于出世道不能修行,于诸众生不生慈念,未生慧力当令出生,已生慧力能令增长,亦无是处。弥勒,是故菩萨,未得慧力而欲得者,应舍诸法,当须舍离,应修诸法,当须修习。何以故?菩萨智慧从因缘生,若无因缘终不能生,因缘和合尔乃得生。”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利养中过?若观察时,能令菩萨乐于少欲,不生热恼?”
佛言:“弥勒,初业菩萨当观利养,生贪欲故;当观利养,坏失正念生瞋恚故;当观利养,念其得失生愚痴故;当观利养,能生高下嫉妒心故;当观利养,于亲友家悭吝耽著生诳惑故;当观利养,成就爱味生谄曲故;当观利养,舍四圣种无惭愧故;当观利养,一切诸佛所不许可,数习憍逸生高慢故;当观利养,于胜福田起于轻慢为魔党故;当观利养,众恶根本,诸善坏故;当观利养,多所贪著犹霜雹故;当观利养,于亲友家瞻候颜色生忧恼故;当观利养,爱物损坏忧心乱故;当观利养,于四念处多所忘失白法羸故;当观利养,于四正勤多有退失,能令一切他论胜故;当观利养,自言已得神通智慧违背生故;当观利养,先得后失怨憎生故;当观利养,互相瞋嫌说其过恶多觉观故;当观利养,为于活命营诸世业,计度思惟安乐减故;当观利养,乃至禅定解脱三昧三摩钵底,心如淫女能退失故;当观利养,舍离智断,堕于地狱、饿鬼、畜生、阎摩罗界诸恶道故;当观利养,与提婆达多、乌陀洛迦,同于法住堕恶道故。弥勒,初业菩萨,如是观察利养过失,乐于少欲,不生热恼。何以故?弥勒,少欲菩萨,于一切过皆悉不生,堪为诸佛清净法器,而不系属在家、出家,住于真实最胜意乐,不为卑下亦不惊怖,离诸恶道堕落畏故,无能映蔽舍耽味故,众魔境界得解脱故;一切诸佛之所称赞,诸天及人亦当爱羡,于诸禅定而不染著,住边际故;其心质直无有谄曲,于五欲中亦不放逸,见其过故;如说修行,能住圣种,同梵行者亦当爱乐。弥勒,若有菩萨智慧聪敏,于此功德能如是知,以胜意乐当舍利养,以胜意乐住于少欲,为断贪爱而发起故。”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愦闹中过?若观察时,菩萨独处闲静,不生热恼?”
佛言:“弥勒,初业菩萨应当观察,愦闹过失有二十种。若观察时,能令菩萨独处闲静,不生热恼。弥勒,云何名为乐于愦闹二十种过?一者、不护身业,二者、不护语业,三者、不护意业,四者、多饶贪欲,五者、增长愚痴,六者、耽著世话,七者、离出世语,八者、于非法中尊重修习,九者、舍离正法,十者、天魔波旬而得其便,十一者、于不放逸未曾修习,十二者、于放逸行常怀染著,十三者、多诸觉观,十四者、损减多闻,十五者、不得禅定,十六者、无有智慧,十七者、速疾而得非诸梵行,十八者、不爱于佛,十九者、不爱于法,二十者、不爱于僧。弥勒,是为菩萨观于愦闹二十种过。”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舍离诸贪瞋, 不住于愦闹,
若有专住彼, 是过不应作。
憍慢及觉观, 皆由愦闹生,
坏行无戒人, 称叹于愦闹。
愚人乐世论, 退失第一义,
放逸多觉观, 是过不应作。
比丘舍多闻, 言论不如理,
损减诸禅定, 常思惟世间,
耽著思惟者, 何得于寂静?
其心常散逸, 永离于正观,
速得非梵行, 諠杂无仪检;
亦不曾爱佛, 及爱于圣众,
弃舍离欲法, 耽著非法言。
我常舍千身, 支分及头目,
为求无上道, 闻法无厌足。
是诸非法人, 少闻便厌舍!
我昔作国王, 为求四句偈,
妻子及财宝, 悉皆能施与。
何有于智者, 而不勤听法?
我尝舍一切, 非法之戏论,
为于百千劫, 难得解脱故。
汝等应欣乐, 志求微妙法!
若乐于解脱, 最胜功德者,
世间诸事业, 皆所不应问,
衣食无胜利, 亦不证涅槃;
当称叹最胜, 善来诸比丘,
应敷座令坐, 互说诸法要。
人身甚难得, 随分行白法,
读诵及禅定, 汝应如是问。
如来入涅槃, 遗法当灭坏,
比丘多放逸, 乐众弃闲静,
为饮食利养, 昼夜谈世话。
愚人于梦中, 惊怖而漂溺,
自知多毁犯, 当堕三恶道。
应生欢喜心, 独处于闲寂,
若在阿兰若, 志求无上道。
不应见人过, 自谓最尊胜,
憍恣放逸本, 莫轻下劣人,
彼于遗法中, 渐次而解脱。
比丘虽破戒, 深信于三宝,
是则解脱因, 不应见其过。
摧伏贪瞋难, 勿惊于放逸,
余习法应尔, 是故不须说。
若清净比丘, 伺他人过失,
是最非真实, 不名修正法。
如理修行者, 当须自观察,
求道诸比丘, 舍离恶言论,
常以欢喜心, 独处于闲静。”
尔时,弥勒菩萨复白佛言:“希有世尊!耽著愦闹,乃有如是无量过恶,退失功德无有利益,增长烦恼堕诸恶趣,远离白法。何有菩萨求善法者,闻是过失而不乐于独处闲静?”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世话中过?若观察时,菩萨应住决定之义,由观是义不生热恼?”
佛言:“弥勒,初业菩萨应当观察,世话过失有二十种。若观察时,能令菩萨住决定义,由观是义不生热恼。弥勒,云何名为乐于世话二十种过?一者、心生憍恣,不敬多闻;二者、于诸诤论多起执著;三者、失于正念如理作意;四者、为所不应身多躁动;五者、速疾高下,坏于法忍;六者、心常刚强,禅定、智慧曾不熏修;七者、非时而语,言论所缠;八者、不能坚固证于圣智;九者、不为天龙之所恭敬;十者、为辩才者常怀轻贱;十一者、为身证者之所呵责;十二者、不住正信,常怀悔恨;十三者、心多疑惑摇动不安;十四者、犹如倡伎随逐音声;十五者、染著诸欲,随境流转;十六者、不观真实,诽谤正法;十七者、有所希求常不称遂;十八者、其心不调,为人弃舍;十九者、不知法界,随顺恶友;二十者、不了诸根,系属烦恼。弥勒,是为菩萨乐于世话二十种过。”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憍傲于多闻, 执著诸诤论,
失念不正知, 是名世话过。
远离正思惟, 身心不寂静,
退失于法忍, 是名世话过。
其心不调顺, 远离奢摩他,
及毗钵舍那, 是名世话过。
不尊敬师长, 爱乐于世论,
智慧不坚固, 是名世话过。
诸天不恭敬, 龙神亦复然,
退失于辩才, 是名世话过。
圣者常呵责, 如是耽著人,
唐捐于寿命, 是名世话过。
诸行皆缺减, 远离大菩提,
命终生忧苦, 是名世话过。
疑惑心动摇, 犹如风吹草,
智慧不坚固, 是名世话过。
譬如倡妓人, 赞说他勇健,
彼人亦复然, 是名世话过。
随逐世语言, 染著诸欲境,
常行于邪道, 是名世话过。
希求心不遂, 谄曲多诤论,
远离于圣行, 是名世话过。
愚人得少利, 其心常摇动,
如猿猴躁扰, 是名世话过。
智慧多退失, 无有觉悟心,
愚者所摄持, 是名世话过。
迷惑于眼耳, 乃至意亦然,
常与烦恼俱, 是名世话过。
愚人乐世话, 尽寿常空过,
不如思一义, 获利无有边。
譬如甘蔗味, 虽不离皮节,
亦不从皮节, 而得于胜味。
皮节如世话, 义理犹胜味,
是故舍虚言, 思惟于实义。
智慧诸菩萨, 能知世话过,
常爱乐思惟, 第一义功德。
法味及义味, 解脱第一味,
谁有智慧者, 心生不欣乐?
是故应弃舍, 无利诸言话,
常乐勤思惟, 殊胜第一义。
如是第一法, 诸佛所赞叹,
是故明智人, 当乐勤修习。”
尔时,弥勒菩萨复白佛言:“希有世尊!乃能善说世话过失,思惟胜义利益功德。世尊,何有菩萨求于如来真实智慧,而复乐于虚诳世话?”
尔时,弥勒菩萨而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睡眠中过?若观察时,菩萨应当发起精进,不生热恼?”
佛言:“弥勒,初业菩萨应当观察,睡眠过失有二十种。若观察时,能令菩萨发起精进,意乐无倦。弥勒,云何名为乐于睡眠二十种过?一者、懈怠懒惰,二者、身体沉重,三者、颜色憔悴,四者、增诸疾病,五者、火界羸弱,六者、食不消化,七者、体生疮疱,八者、不勤修习,九者、增长愚痴,十者、智慧羸劣,十一者、皮肤闇浊,十二者、非人不敬,十三者、为行愚钝,十四者、烦恼缠缚,十五者、随眠覆心,十六者、不乐善法,十七者、白法减损,十八者、行下劣行,十九者、憎嫌精进,二十者、为人轻贱。弥勒,是为菩萨乐于睡眠二十种过。”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身重无仪检, 懈怠少堪任,
颜色无光泽, 是乐睡眠过。
彼人常病恼, 风黄多积集,
四大互违反, 是乐睡眠过。
饮食不消化, 身体无光润,
声嘶不清彻, 是乐睡眠过。
其身生疮疱, 昼夜常昏睡,
诸虫生机关, 是乐睡眠过。
退失于精进, 乏少诸财宝,
多梦无觉悟, 是乐睡眠过。
痴网常增长, 乐著于诸见,
炽盛难疗治, 是乐睡眠过。
损减诸智慧, 增长于愚痴,
志意常下劣, 是乐睡眠过。
彼住阿兰若, 常怀懈怠心,
非人得其便, 是乐睡眠过。
蒙愦失正念, 讽诵不通利,
说法多废忘, 是乐睡眠过。
由痴起迷惑, 住于烦恼中,
其心不安乐, 是乐睡眠过。
功德皆损减, 常生忧悔心,
增长诸烦恼, 是乐睡眠过。
远离诸善友, 亦不求正法,
常行非法中, 是乐睡眠过。
不欣求法乐, 损减诸功德,
远离于白法, 是乐睡眠过。
彼人心怯弱, 恒少于欢喜,
支分多羸瘦, 是乐睡眠过。
自知身懈怠, 嫉妒精进者,
乐说其过恶, 是乐睡眠过。
智者了其过, 常离于睡眠,
愚人增见网, 无利损功德。
智者常精进, 勤修清净道,
离苦得安乐, 诸佛所称叹。
世间诸伎艺, 及出世工巧,
皆由精进力, 智者应修习。
若人趣菩提, 了知睡眠过,
安住精进力, 觉悟生惭愧。
是故诸智者, 常生精进心,
舍离于睡眠, 守护菩提种。”
尔时,弥勒菩萨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乐著睡眠,乃有如是无量过失。若有闻者,不生忧悔厌离之心,发起精进,当知是人甚大愚痴!若有菩萨,为欲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闻说如是真实句义、功德利益,于诸善法而生懈怠,不起精进住菩提分,无有是处。”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众务中过?若观察时,令诸菩萨不营众务,勤修佛道?”
佛言:“弥勒,初业菩萨应当观察,乐营众务二十种过。若观察时,能令菩萨不营众务,勤修佛道。弥勒,云何名为二十种过?一者、耽著世间下劣之业,二者、为诸读诵修行比丘之所轻贱,三者、亦为勤修禅定比丘之所呵责,四者、心常发起无始生死流转之业,五者、虚食居士及婆罗门净心信施,六者、于诸财物心怀取著,七者、常乐广营世间事务,八者、念其家业常怀忧叹,九者、其性佷戾发言粗犷,十者、心常忆念勤修家业,十一者、爱著诸味增长贪欲,十二者、无利养处不生欢喜,十三者、多生恼害障碍之业,十四者、常乐亲近诸优婆塞及优婆夷,十五者、但念衣食而度昼夜,十六者、数问世间所作事业,十七者、常乐发起非法语言,十八者、恃营众务而起憍慢,十九者、但求人过不自观察,二十者、于说法者心怀轻贱。弥勒,是为菩萨乐营众务二十种过。”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安住下劣业, 远离殊胜行,
退失大利益, 是名众务过。
乐读诵比丘, 及修禅定者,
一切皆呵责, 是名众务过。
常行生死业, 舍离解脱因,
虚受于信施, 是名众务过。
乐受诸财宝, 不得生忧恼,
住于下劣行, 是名众务过。
是人多爱染, 往来淫女家,
如鸟入樊笼, 是名众务过。
常忧叹家业, 恒怀热恼心,
出言人不信, 是名众务过。
不受尊者教, 违拒而轻贱,
毁犯清净戒, 是名众务过。
其心多忆想, 勤营于世业,
不能修智断, 是名众务过。
贪心恒炽盛, 乐著于诸味,
曾无知足心, 是名众务过。
得利生欢喜, 无利便忧恼,
贪吝无仁心, 是名众务过。
恼害无慈愍, 增长诸恶业,
爱蔓相缠缚, 是名众务过。
远离于师长, 亲近恶知识,
摈斥持戒人, 是名众务过。
昼夜无余想, 唯念求衣食,
不乐诸功德, 是名众务过。
常问世间智, 不乐出世言,
耽爱于邪说, 是名众务过。
自恃知众务, 轻慢诸比丘,
犹如狂醉人, 是名众务过。
常伺求他短, 不自见其过,
轻毁有德人, 是名众务过。
如是愚痴者, 无有善方便,
轻慢说法者, 是名众务过。
如是下劣业, 具足诸过失,
何有智慧人, 爱乐而修习?
清净殊胜业, 具足诸功德,
是故有智人, 爱乐常修习。
若乐下劣业, 智者当呵责,
如人舍多财, 贪求于少分。
是故明智人, 当舍下劣业,
应求胜上法, 诸佛常称叹。”
尔时,弥勒菩萨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彼诸菩萨舍离殊胜精进之业,而乃发起下劣之事,当知是人,甚为少智觉慧微浅。”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我今实言告汝:若有菩萨不修诸行,不断烦恼,不习禅诵,不求多闻,我说是人非出家者。弥勒,若有勤修智断行者,智出生者,智成就者,不作世业营众务者,我说是人,住如来教。若有菩萨,乐作世业营于众务,为所不应,我说是人住于生死,是故菩萨不应亲近。弥勒,若有菩萨多营众务,造七宝塔,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如是菩萨,不能令我而生欢喜,亦非供养恭敬于我。弥勒,若有菩萨,于波罗蜜相应之法,乃至受持一四句偈,读诵修行,为人演说,是人乃为供养于我。何以故?诸佛菩提从多闻生,不从众务而得生也。
“弥勒,若有菩萨勤营众务,令彼读诵修行演说诸菩萨等营于众务,当知是人,增长业障,无诸福利。何以故?如是所说三种福业,一切皆从智慧而生。是故,弥勒,营事菩萨,于彼读诵修行演说诸菩萨所,不应障碍为作留难;读诵修行演说菩萨,于修禅定诸菩萨所,不应障碍为作留难。弥勒,若一阎浮提营事菩萨,于一读诵修行演说菩萨之所,应当亲近供养承事;若一阎浮提读诵修行演说诸菩萨等,于一勤修禅定菩萨,亦当亲近供养承事。如是善业,如来随喜,如来悦可。若于勤修智慧菩萨,承事供养,当获无量福德之聚。何以故?智慧之业无上最胜,超过一切三界所行。是故,弥勒,若有菩萨发起精进,于智慧中当勤修习。”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善说初业菩萨,乐于愦闹、世话、睡眠、众务过失。世尊,云何名为戏论中过?若观察时,菩萨当得住于寂静,无诸诤论?”
佛言:“弥勒,初业菩萨戏论过失无量无边,我今略说有二十种。云何名为二十种过?一者、于现在生多诸苦恼;二者、增长瞋恚,退失忍辱;三者、为诸怨对之所恼害;四者、魔及魔民皆生欢喜;五者、未生善根皆悉不生;六者、已生善根能令退失;七者、增诸斗诤怨竞之心;八者、造作地狱恶趣之业;九者、当得丑陋不善之果;十者、舌不柔软,言词謇涩;十一者、所受教法不能忆持;十二者、于未闻经闻之不悟;十三者、诸善知识皆悉舍离;十四者、诸恶知识速当值遇;十五者、修行于道难得出离;十六者、不悦意语数数常闻;十七者、在在所生多诸疑惑;十八者、常生难处,不闻正法;十九者、修行白法多有障碍;二十者、于所受用多诸怨嫉。弥勒,是为菩萨耽著戏论二十种过。”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现生常苦恼, 离忍多瞋恚,
怨仇生害心, 是名戏论过。
魔及魔眷属, 皆生欢喜心,
丧失诸善法, 是名戏论过。
未生善不生, 常住于斗诤,
造于恶趣业, 是名戏论过。
身体多丑陋, 生于下劣家,
发言常謇涩, 是名戏论过。
闻法不能持, 或闻不入耳,
常离诸善友, 是名戏论过。
值遇恶知识, 于道难出离,
常闻不顺语, 是名戏论过。
随彼所生处, 常怀疑惑心,
于法不能了, 是名戏论过。
常生八难中, 远离无难处,
具足无利益, 是名戏论过。
于善多障碍, 退失正思惟,
所受多怨嫉, 是名戏论过。
如是诸过失, 皆因戏论生,
是故有智人, 速疾当远离。
如是戏论者, 难证大菩提,
是故有智人, 亦应不亲近。
戏论诤论处, 多起诸烦恼,
智者应远离, 当去百由旬。
亦不近于彼, 造立诸舍宅,
是故出家人, 不应住诤论。
汝等无田宅, 妻子及僮仆,
乃至荣位等, 何缘兴诤论?
出家住寂静, 身被于法服,
诸仙咸敬事, 当修忍辱心。
如是戏论者, 增长毒害心,
当堕于恶趣, 是故应修忍。
囚禁及系缚, 刑害而捶楚,
如是等诸苦, 皆由诤论生。
如是戏论者, 常遇恶知识,
名称不增长, 曾无欢喜心。
若舍于诤论, 无能伺其便,
眷属不乖离, 当遇于善友。
于乘得清净, 业障尽无余,
摧伏于魔军, 勤修忍辱行。
诤论多诸过, 无诤具功德,
若有修行者, 当住于忍辱。”
尔时,弥勒菩萨复白佛言:“希有世尊!乃能善说如是过失,令诸菩萨生觉悟心。世尊,于后末世五百岁中,颇有菩萨闻说如是诤论过失,能生忧悔,离烦恼不?”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于后末世五百岁中,少有菩萨能生忧悔,舍离烦恼;多有菩萨,其心刚强不相尊敬,怀增上慢互相是非,闻说如是甚深义趣、殊胜功德,虽复受持读诵演说,由是菩萨业障深重,不能得生殊胜功德,便于是经疑惑不信,不复受持为人演说。时魔波旬见是事已,为诳惑故作比丘像,来到其所,说如是言:‘此诸经典,皆是世俗善文词者之所制造,非是如来之所宣说。何以故?此经所说功德利益,汝皆不得。’由魔波旬如是诳惑,于此空性义利相应甚深契经,心生疑惑起诸诤论,不复受持读诵演说。弥勒,彼诸愚人不能了知,由自业故,不能护彼殊胜功德;自业消已,决定当得如是功德。”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功德利益:若有众生发十种心,随一一心,专念向于阿弥陀佛;是人命终,当得往生彼佛世界。世尊,何等名为发十种心,由是心故,当得往生彼佛世界?”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如是十心,非诸凡愚不善丈夫具烦恼者之所能发。何等为十?一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二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三者、于佛正法不惜身命乐守护心;四者、于一切法发生胜忍无执著心;五者、不贪利养恭敬尊重,净意乐心;六者、求佛种智,于一切时无忘失心,七者、于诸众生尊重恭敬无下劣心;八者、不著世论,于菩提分生决定心;九者、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之心;十者、于诸如来舍离诸相起随念心。弥勒,是名菩萨发十种心,由是心故,当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弥勒,若人于此十种心中随成一心,乐欲往生彼佛世界,若不得生,无有是处。”
尔时,尊者阿难白佛言:“希有世尊!乃能开示演说如来真实功德,发起菩萨殊胜志乐。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受持?”
佛告阿难言:“此经名为《发起菩萨殊胜志乐》,亦名《弥勒菩萨所问》,以是名字汝当受持。”
佛说此经已,弥勒菩萨及诸声闻,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三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善臂菩萨会第二十六之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有菩萨摩诃萨善男子,名曰善臂,来至佛所,头面礼佛足,礼已却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善臂菩萨言:“善男子,是六波罗蜜,菩萨常当具足。何等六?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善男子,是六波罗蜜,菩萨常当具足。
“善臂,云何菩萨具足行檀波罗蜜?善臂,菩萨于诸聚落正命求财,非邪命求,随顺不逆,不困逼众生以求财物而行布施;非为恭敬、供养、名称等故而行布施;非羞畏故,非果报故,非生天故,非谀谄故,于持戒、毁戒不起毁誉,或是所识,或非所识,而于其中以平等心,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亦于持戒、毁戒,若亲不亲、所识不识,若怨非怨,恒以深重敬爱信乐。是菩萨随其所有,常应惠施,有少施少,有多施多,有粗施粗,有细施细,有妙施妙,有不妙施不妙。若以上馔甘馔饮食价值十万,持用施人;或分一钱为十六分,持一分用施,其心欢喜等无差别。善男子,是菩萨于诸乞食者,须食施食,为具足一切智力故;须饮施饮,为断众生渴爱力故;须衣施衣,为得无上惭愧衣故;须乘施乘,为得菩萨乘佛乘故;须香施香,为得正觉持戒香故;须华施华,为得如来七觉华故;须末香者施以末香,为得除灭一切众生不善香故;须涂香者施以涂香,为得无缺戒香身故;须盖施盖,为断众生烦恼火故;须革簁者施以革簁,为受无量智慧乐故;须床施床,为令众生得释梵圣床快乐力故;须坐处者施以坐处,为坐菩提树下,诸魔结使不能坏乱其坐处故;须舍施舍,为令众生得覆护处,无所怖畏得无我力故;以好园观奉施佛僧,为得无上寂静禅定力故;持妙供具种种庄严,施诸佛塔庙,为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大丈夫力故;若于佛塔及闇道中,燃灯施明,为得无量佛眼明故;以种种伎乐供养三宝,为得无量天耳故;以衣钵施,为得无上端严持戒故;以扇澡盥持用施人,为令众生得凉清净故;以纸笔墨及高座施,为得无上大智慧故;施病者药,为除众生结使病故;以地施他,为令众生得三乘分甘露界故;造塔形像,为令众生听正法故;所有之物速以施人,为得神通捷疾力故;布施清净,为于无上道中不留难故;常施不绝,为得无断辩才力故;随意布施,为令众生得大悲故;不逼人求财持用布施,为令诸魔外道不能坏乱,自然得成无上道故。菩萨布施,应如上所说而行惠施。若菩萨欲作如上施者,或自无财当生心施,欲得开示无量无边一切众生:‘有力无力,如上布施,是我善行,我是妙胜,是我宝物,能令一切世间众生,所有快乐悉得成就,所谓得和合乐,能舍一切无有狐疑,诸所有愿悉皆成就,得安乐行。若诸世间所有众生,希望欲得所须之物,我当满足与之,珍宝、金、银、衣服、钱财犹如山积,饮食之具如大巨海无量无边。’是菩萨于昼夜各三时中,以己所作财施、法施所得果报,愿与一切众生共之,令过去、未来、现在一切有行众生,生妙国界及出世乐。是人虽作如是布施,终不希望求其果报,开示如是方便,为化众生入于善法。是菩萨布施时,愿令一切众生得度、得解脱,为得一切智具足一切佛法故。若布施布施已,亦愿众生得度、得解脱,为得一切智具足一切佛法故。如此布施,若无有力,不能学之,不能舍财,是菩萨应如是思惟:‘我今当勤加精进,时时渐渐,断除悭贪吝惜之垢。我当勤加精进,时时渐渐,学舍财施与,常令我施心增长广大,乃至生有终不懈怠,心常欢喜。’如是菩萨发菩提心,念菩提心,修菩提心,希望菩提,愿求菩提,是名菩萨无量阿僧祇大施、大舍、大出。何以故?如是布施,于诸施中最胜第一,令我未来之世于一切世间所有众生中,雨法雨,雨甘露雨,施法雨,施甘露雨,出法雨,出甘露雨。
“善臂,菩萨摩诃萨如是行施,不以为难,以为喜乐,速疾具足檀波罗蜜。善男子,菩萨不能自以身体支节施于乞者,若自割,若教他割。何以故?若成是业,令彼乞者于大地狱受无量罪故。菩萨摩诃萨,不应自惜身体支节。所以者何?欲令乞者远离广大不善业故。若有乞士,来从菩萨乞索所须,是时菩萨若自无财,不应强逼父母、妻子、眷属、亲戚、奴婢取其财物,令其贫匮持以施人。何以故?菩萨摩诃萨欲于一切众生中,行平等慈心故。若菩萨摩诃萨,不逼父母、妻子、眷属、亲戚、奴婢财物持用惠施;菩萨尔时,于众生中得慈悲心。善男子,菩萨不应于他众生有悭吝心,以逼他众生取财惠施,诸佛世尊所不赞叹,何况自割支节施于他人!是名菩萨具足檀波罗蜜。
“善臂,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23-8-27 14:13:59
|
只看該作者
云何菩萨摩诃萨具足尸波罗蜜?善臂,是菩萨于一切众生,乃至尽形,自不杀生,教他不杀,愿不杀生;自不偷盗,教人不偷盗,愿不偷盗;自不邪淫,教人不邪淫,愿不邪淫;自不妄语,教人不妄语,愿不妄语;乃至尽形,自不饮酒,教人不饮酒,愿不饮酒。是菩萨于此五戒中,常坚持专念,不缓不缺,勤加精进。如是恐怖他人、系缚囚执、鞭杖刑戮,于此事中永断远离;及两舌、恶口、妄语、绮语,亦复如是。是菩萨如是思惟:‘我应于一切众生生爱念心,犹如父母爱念一子。若我父母,以种种苦事弓箭刀杖加害于我,我于是中终不生报。我于一切众生,应如父母爱念一子。’譬如父母妻子别离既久,一旦相见,其心欢喜踊跃无量;如是菩萨见一切众生,其心欢喜亦复如是。是菩萨持不杀戒,欲令众生得住无学不杀戒故。是菩萨持不盗戒,欲令众生得住无学不盗戒故。是菩萨持不邪淫戒,欲令众生得住无学不淫戒故。是菩萨持不妄语戒,欲令众生得住无学实语戒故。是菩萨持不饮酒戒,欲令众生得住无学不饮酒戒故。是菩萨持不恐怖戒,为得成就金刚定故。是菩萨持不系缚戒,欲令一切众生断结使缚故。是菩萨持不囚执戒,欲令众生出五道故。是菩萨持不鞭杖戒,为欲远离诸魔结使留难得法定故。是菩萨持不刑戮戒,为令身口意得不护业故。是菩萨持不两舌戒,为得不坏和合众故。是菩萨持不恶口戒,为得五种梵音声故。是菩萨持不绮语戒,为得发言说法无障碍故。是菩萨持求畏死众生戒,欲令一切众生脱生老病死、忧愁悲恼恐怖断故。是菩萨爱护他物不令漏失戒,为得无上菩提觉定故。有他众生妇女妻子,或被拘录,尔时菩萨于中救脱,为得不缺法定故。是菩萨若劝他令放,为得心自在故。是菩萨若自放,或劝他令放,为坐菩提树下破坏一切魔结使故。是菩萨若见系狱众生,若自放,若劝他令放,为得心自在无障碍故。是菩萨若见众生当得鞭杖,若自放,若劝他令放,为得四无所畏故。是菩萨若见众生当被刑戮,若自放,若劝他令放,为得四种法身故。是菩萨持不诳戒,为坐菩提树下师子座处,一切魔结使不能留难,得法定故。是菩萨善和斗诤专生欢喜,为得不坏大圣众故。是菩萨持爱语戒,欲令一切众生耳闻好语,心得欢喜乐故。是菩萨随爱语说,欲令言不虚故。是菩萨持读佛文词戒,为得圣人威德成就大众故。是菩萨受持于三时中五体归命一切世间在在处处过去未来现在无量无边诸佛法僧菩萨戒,为得菩提树下师子座处不可破坏,专住信、精进、念、定、慧,得法定故。是菩萨受持于三时中扫洒绕塔戒,为得具足一切佛法故。是菩萨持赞法戒,为得转于无上珐輪故。是菩萨持赞僧戒,为得大众围绕故。是菩萨持三时归,依三宝戒,欲令一切众生得无上归依故。是菩萨受持于三时中愿使一切世间常有佛法僧菩萨不空者戒,为得无上菩提乐故。是菩萨受持于三时中劝请一切诸佛一切说法戒,为得十住雨法雨故。是菩萨受持于三时中忏悔诸罪舍出诸恶秽污戒,为得断灭一切爱习气故。是菩萨受持于三时中和合一切善根戒,为令一切波罗蜜满足故。是菩萨受持于三时中念一切世间在在处处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声闻缘觉圣众菩萨下至六趣众生所有善根愿戒,为得无上菩提资用故。是菩萨受持于三时中愿求菩提戒,为得无上菩提正决定故。是菩萨于三时中受持一切善根无上道戒,为得毕定如来力无所畏故。是菩萨受持供给父母师长戒,为得无胜法定故。是菩萨若见恐畏贫穷之人,受持不恐怖供施戒,为得无破坏难论方便故。是菩萨受持救护县官盗贼水火戒,为得诸力波罗蜜故。是菩萨若见佛缘觉声闻菩萨神足变化随而持戒,为得无上神足力故。是菩萨受持护他心身口意业戒,为得如来无量知他心力故。是菩萨若见放逸失念者,所谓失现在未来三乘义者,愿起念持不失故。是菩萨持听法集法说法戒,为得具足四无碍辩故。是菩萨持一切身口意业善根摄受奉行,欲令一切众生得度得解脱,为得一切智具足一切佛法故。如是善根,愿为一切众生受行,为令众生得解脱,得一切智具足一切佛法故,如是持戒不缺不破不荒。若无力势能修学者,是菩萨应如是思惟:‘今我当勤加精进,时时渐渐,远离杀害诸不善法;我复倍加精进,时时渐渐,善学持戒令增长满足,乃至生有终不懈怠,不生忧愁。’
“善臂,如是菩萨摩诃萨,发起菩提心,念菩提心,修菩提道,希望菩提,愿求菩提,是名无量无边持戒善根。何以故?如此持戒,一切善戒中最胜第一;受持是戒,欲令一切世间所有众生发起无漏戒,发起无学戒,生无漏戒,生无学戒。善臂,如是菩萨摩诃萨于此持戒,不以为难,以为喜乐,速疾具足尸波罗蜜。
“善臂,云何菩萨摩诃萨具足羼提波罗蜜?是菩萨,若自眷属、若他众生来夺菩萨命者;菩萨尔时于此事中,终不生于瞋报之心。或有他人,来夺菩萨财物乃至妻子,若说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若有恐怖系缚囚执、鞭杖刑戮,以种种苦加于菩萨;菩萨尔时,亦复不生还报之心。若夺命根及一切物乃至妻子,若说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恐怖系缚囚执、鞭杖刑戮,是菩萨思惟如是诸事:‘是我恶行不善业报自作自受,或过去世,或现在世,若先作已今受果报。我今云何于自果报而瞋于他?’复次,善臂,菩萨如是思惟:‘若有他人夺我命根及诸财物乃至妻子,若说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若有恐怖系缚囚执、鞭杖刑戮,我于此中,不应瞋害加他,系缚冤家。何以故?我今现世受少苦恼,尚不爱喜不可适意,云何生瞋加害于他?于当来世,受诸罪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苦恼,甚多不喜不爱、不可适意诸果报也!’复次,善臂,菩萨如是思惟:‘有命根故断截命根,有财物故克夺财物,有妻子故夺其妻子,有耳根故闻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有此身故有恐怖系缚囚执、鞭杖刑戮。今我自受命根、耳根、身受苦入,云何以瞋加害于他?’复次,善臂,菩萨摩诃萨如是思惟:‘眼根即是地大,即是自物,即是法界,即是自性;湿性水,热性火,动性风,即是己物,即是法界,即是自性。如是一切命,即是坏法、灭法、尽法;如是一切诸根,是苦法,是苦触法,是受苦法;一切身即是苦法,是苦触法,是受苦法;即是己物,即是法界,即是己性。我今此命,即是坏法、灭法、尽法、苦法;此六根即是苦触法,即是恶触触。我今云何自于此命坏法、灭法、尽法,而生瞋恚侵害于他,系缚冤家?何以故?即是己物,即是法界,即是自性。’复次,善臂,菩萨摩诃萨如是思惟:‘内眼、耳、鼻、舌、身、意,非我、非我所;外眼、耳、鼻、舌、身、意,亦非我、非我所。云何明智之人,于此六根非我、非我所中,庄严爱著,生于瞋恚加害他人?’复次,善臂,菩萨摩诃萨如是思惟:‘人中苦少,饿鬼苦多,畜生中苦转复增多,地狱苦恼无量无边不可计倍。人中少苦尚不欲受,何况于未来世中,受三恶道无量苦恼?是故我今不应生瞋加害于他。’复次,善臂,菩萨摩诃萨如是思惟:‘我今若能利益一人,尚不应瞋、加害于他、系缚冤家,何况我当以甚深法义,利益一切世间无量众生发大庄严,大庄严已,得受记别趣于大乘,而得具足无上佛法?是佛法中,不应不忍侵害于他憎嫉斗讼,此中应行忍辱利益于他,善和斗讼,不怀嫉妒。’善臂,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乃至阿鼻地狱受诸苦痛,于冤家许,尚不应生瞋加害侵毁,何况人中受少苦恼,当生瞋害于他?是善男子、善女人,为他所瞋、骂詈诃责、诽谤轻毁、称扬恶名,如是诸恶悉应忍之,起慈悲心纯净无垢,欲得如来心故。是菩萨受诸鞭杖恐怖、系缚囚执,于此事中,悉应忍之起慈悲心,为于一念中间破一切无明闇障[穀-禾+卵]故。是菩萨受行忍辱慈悲心,欲令一切众生断爱恚故;若割耳时,亦行忍辱起慈悲心,欲令一切众生闻法信故;若割鼻时,亦行忍辱起慈悲心,为受端严无上持戒香故;若截足时,亦行忍辱起慈悲心,为得如来四神足故;若截手时,亦行忍辱起慈悲心,为欲摄取一切众生得寂静故;若分解支节时,亦行忍辱起慈悲心,为令具足六波罗蜜故;若挑眼时,亦行忍辱起慈悲心,为得慧眼故;若斩首时,亦行忍辱起慈悲心,为得如来一切智首故。是菩萨如是忍辱趣向思惟,愿令一切众生得度得解脱,为得一切智具足一切佛法故。‘如是忍辱,我今趣向思惟已,愿令一切众生得度得解脱,为得一切智具足佛法故;如是忍辱,不破不缺不荒。’若无力势不能学者,是时,菩萨应如是思惟:‘我今当勤加精进,时时渐渐,远离断灭不忍之法;今我勤加精进,时时渐渐勤学忍辱,令此忍辱增广具足,乃至生有,终不懈怠不生忧愁。’
“如是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念菩提心,修菩提心,希望菩提,愿求菩提。是菩萨发起正行,如是等无量无边阿僧祇善忍,欲令一切世间所有众生,发起无漏忍辱,发起无学忍辱,生无漏忍辱,生无学忍辱。善臂,如是菩萨摩诃萨行于忍辱,不以为难,以为喜乐,速疾具足羼提波罗蜜。
“善臂,云何菩萨摩诃萨具足毗梨耶波罗蜜?善臂,是菩萨应如是思惟:‘今此十方一一方面有无量世界,一一世界有无量无边众生集聚,无有边际。我今当发庄严,令此众生得大利益,亦令得乐。复次,观知无量众生利益快乐所缘之法故,发起善根法故,我于无量昼夜,若心放逸、或生余念、若睡眠时,常念念中增长福德,于一一念中,发起无量无边善根菩提资用。我今当知一一念中,发起增益无量善根故,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不为难。今我以此缘故,我见菩萨甚为易得。是故欲得无上道者,乃至尽形不应懈怠。’复次,善臂,菩萨摩诃萨如是思惟:‘若菩萨于无量无边世界众生中,能令一世界众生得离一切诸苦者。我尚于一一念中,发起增益无量善根,何况乃令无量无边世界众生,远离断除生老病死、恩爱别离、冤憎集会、三恶道苦!’复次,善臂,菩萨摩诃萨如是思惟:‘若菩萨摩诃萨于一念中,欲令无量无边世界所有众生,远离断除一切诸苦者。此菩萨亦于一念之中,得发起增益无量善根,况当欲令未来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无量无边世界众生,远离断除生老病死、恩爱别离、冤憎集会、三恶道苦!’复次,善臂,菩萨摩诃萨应如是思惟:‘若有人欲得声闻、缘觉法,是人尚得于一一念中,发起增益无量无边善根,何况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成就具足佛法无量无边威德力势者!善男子、善女人,四因四缘四境界,于昼夜中,若心放逸、或生余念、若睡眠时,于一一念中,修集四无量无边善根,发起增益菩提资用。我今当知一一念中,发起增益四无量善根,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不为难。以是缘故,我见菩提甚为易得。是故欲得菩提道者,乃至尽形不应懈怠。譬如四大海,若南、若北、若上、若下易得边际;如是四无量善根大海菩提资用,难得其边。我今何故,不于一一念中发起增益四无量善根大海菩提资用?是故欲成无上道者,乃至尽形不应懈怠。’复次,善臂,菩萨摩诃萨如是思惟:‘若有师子、狐、狼、鹫、鹊、乌鸟、蛟、虻、蝇、蚤,如是等类尚得无上道已,况我今者生于人中而应懈怠?是故欲成无上道者,乃至尽形不应懈怠。’复次,善臂,菩萨摩诃萨如是思惟:‘乃至百人、千人,犹尚得成无上道已,而我今者独不得成?况复十方如恒河沙等现在、未来诸佛世尊,已成、当成,是故我今乃至尽形不应懈怠。’是菩萨复应如是思惟:‘若有法是佛所说、若声闻说、若菩萨说,乃至狂愚人为佛故说,所谓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是菩萨为具足佛法欲成无上道,欲得一切智,于此法中,勤加精进如救头燃,学持通利,思惟分别为他解说,智慧精进一心思惟。是菩萨若一切众生有说法之处,乃至刀杖之难,要至其所听其所说。或有众生修乐报业,若现世乐、若后世乐,菩萨尔时即以善法妙义,如法佐助于此善法亦复勤加精进。是菩萨自以己身施于众生,令得自在。譬如四大,一切众生于中自在随所须用;菩萨摩诃萨以身施人,令他自在亦复如是。智慧精进乃至刀杖之难,常于佛法僧中,及诸师长、羸老病苦、贫穷无护,增益供养恭敬,使令勤加精进如救头燃。随众生心,布施、爱语、利益、同事,随所摄之:欲得声闻乘者,调伏安置于声闻乘;欲得缘觉乘者,调伏安置于缘觉乘;欲得菩萨乘者,调伏安置于菩萨乘,智慧精进如救头燃。是菩萨为善法故,六波罗蜜因缘故,不计寒热饥渴、蚊虻毒螫、风飘日曝、恶触诽谤骂詈、种种苦恼疲极睡眠,于此事中,乃至尽形终不忆念,智慧精进如救头燃,乃至刀杖之难亦不懈怠。是菩萨为无上道因缘故,能受种种苦,所谓阿修罗人三恶道苦不以为难,智慧精进如救头燃。是菩萨牢强精进意勇坚固,欲出于世成佛无上精进之力。是菩萨欲得毗梨耶波罗蜜,趣向毗梨耶波罗蜜,愿令众生得度得解脱故,为得一切智具足一切佛法故。‘我今趣向毗梨耶波罗蜜已,愿令众生得度得解脱故,为得知一切智具足一切佛法故,如是精进不破不缺不荒。’若无力势不能具足学者,是菩萨如是思惟:‘我今当勤加精进,时时渐渐,断除懈怠懒惰;复当勤加精进,时时渐渐善学精进,令此精进增广具足,乃至生有,终不懈怠不生忧愁。’
“如是菩萨,发起菩提心,念菩提心,修菩提心,希望菩提,是名无量无边阿僧祇善精进波罗蜜。何以故?如是精进,于余善法精进中最胜第一,欲令一切世间在在处处所有众生,发起无漏精进,发起无学精进,生无漏精进,生无学精进。善臂,如是菩萨摩诃萨行于精进,不以为难,以为喜乐,速疾具足毗梨耶波罗蜜。
大宝积经卷第九十四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善臂菩萨会二十六之二
“善臂,云何菩萨摩诃萨具足行禅波罗蜜?菩萨若眼见色不取其相,或时眼根为外缘所牵,应正行守护不令随缘,不留心于无明贪著世间,护持是戒,尔时具足得眼根戒;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知法,亦如是。是菩萨若行住坐卧,若说法,若默然,终不远离寂定之心;善护手足无有散乱,常怀惭愧善护口业,安详直视,心常寂静不喜戏笑,善御身口意业令其寂静;若屏猥处及现露处,无有异心;于所须物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心常知足,易养易满易可使令;善行寂静,远离愦闹,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心无有异,不高不下;命及非命亦无异心,无瞋无爱;等视冤家犹如赤子,于忍不忍心常平等,圣声凡声、寂声乱声亦复如是;憎爱色中心不高下,离染瞋恚爱不爱者,声、香、味、触、法亦复如是。是菩萨观欲如骨璅,邪忆想故发起此心;观欲如肉团,多怨憎故;观欲如炬火,染著苦法远离乐故;观欲如树上果,多人爱著故;观欲如假借,不得自在故;观欲如梦,念念灭故;观欲如痈,于苦倒中生乐想故;观欲如钩,行诸恶法堕恶道故;观欲如灰河,增益欲染不知足故。是故菩萨如是观已,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成初禅行;离觉观,内净信心在一处,无觉无观,定生喜乐,成二禅行;离喜行舍念,正智一心身行乐,诸圣人能行能舍,成三禅行;舍苦乐意,先灭忧喜,行舍念净,成四禅行。于一切众生思惟乐想,成就无量无边慈心;于众生中思惟苦想,成就无量无边悲心;于众生中思惟喜想,成就无量无边喜心;于众生中舍苦乐想,成就无量无边舍心。是菩萨不思惟色想,成就空处寂静行;不思惟空想,成就识处寂静行;不思惟识想,成就无所有处寂静行;不思惟无所有处想,成就非有想非无想处寂静行。是菩萨于入息出息,若随若住,长时知长,短时知短,成就入息出息寂静行。是菩萨思惟观身不净想,成就不净寂静行。是菩萨思惟无常想生老病过,成就无常想寂静行;思惟食中起无量过患想,成就食不净想寂净行;于诸世界城邑聚落种种严饰中,思惟分别必归坏败想,成就世间不可乐寂静行。是菩萨内有色想,外观色少,若好若丑取其相貌,成就初胜处行。是菩萨内有色想,外观色多,若好若丑取其相貌,成就二胜处行。是菩萨若死若烧风吹日曝,成为灰土,为水所漂,若碎灭磨灭,若断三有,是名内无色想观外色少,若好若丑取其相貌,成就第三胜处行。是菩萨内无色想外观色多,若好若丑取其相貌,成就第四胜处行。是菩萨内无色相,外观色青无量无边,爱乐取相,成就第五胜处行。是菩萨内无色想,外观色赤无量无边,爱乐取相,成就第六胜处行。是菩萨内无色相,外观色黄无量无边,爱乐取相,成就第七胜处行。是菩萨内无色相,外观色白无量无边,爱乐取相,成就第八胜处行。是菩萨入是无量无边地一切处,不念异相,成就初一切处行。是菩萨入无量无边水、火、风、青、黄、赤、白、虚空、识一切处,不念异相,成就十一切入处行。是菩萨入苦法时,心缘一切善根,所谓大慈大悲,摄持正法,不断三宝,庄严佛身,清净梵音,本昔誓愿教化众生,净佛世界,坐菩提树,转妙珐輪,除断一切众生结使,其心所缘境界如是。是菩萨入禅定时,离四识住处,不依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识大,亦不依止今世后世,入如是定都无所依。是菩萨入禅其心爱乐,为欲入于无上解脱定故。是菩萨修行禅定,愿令一切众生得度得解脱故,为得一切智具足一切佛法故。若思惟若思惟已,愿令一切众生得度得解脱故,为得一切智具足一切佛法故。于此禅定若无力能学,是菩萨应如是思惟:‘我今应时时渐渐,勤加精进远离乱心;时时渐渐,勤加精进学一心,令此一心增广具足,乃至生有,终不懈怠不生愁忧。’
“是菩萨发起菩提心,念菩提心,修菩提心,希望菩提,愿求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善根禅定,欲令一切世间在在处处所有众生,发起无漏禅定,发起无学禅定,生无漏禅定,生无学禅定。菩萨摩诃萨行是禅定,不以为难,以为喜乐,速疾具足禅波罗蜜。
“善臂,云何菩萨摩诃萨具足般若波罗蜜?善臂,若有聪明智慧之人,学已能持,闻已诵习,善学诸法甚深相义,亦能分别,如所闻法,闻已思义,有如是等者;菩萨尔时则应亲近,恭敬供养,尊重赞叹,乃至刀杖不应远离。是菩萨因学问故,因了义故,因思义故,供养恭敬师和尚故,乃至近死,终不避难诸苦恼事,所谓饥渴寒热、蚊虻毒螫、风吹日曝、诸恶触等、骂詈诽谤。是菩萨于正法中起宝聚想,于说法者起宝藏想,于听法者起难遭想,于问义者起慧命想,于多学者断除无明起智慧想,于分别诸法起百千生生慧眼想。是菩萨闻是诸法,受持修学广分别已,知阴界入、四圣谛、十二因缘、三世、三乘,得如是知。
“云何知界?知二界,有为界、无为界,是名二界。云何有为界?若法生、住、灭者,是名有为界。云何无为界?若法无生、住、灭,是名无为界。是名知有为、无为界。复次,知三界,善界、不善界、无记界。云何善界?若不贪共不贪,若不恚共不恚,若不痴共不痴,是名善界。云何不善界?若贪共贪,若瞋共瞋,若痴共痴,是名不善界。云何无记界?除善不善,若有余法,是名无记界。复次,知三界,所谓欲界、色界、无色界。云何欲界?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人、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若于此中欲染贪著,瞋恚、愚痴希望,欲得心所作业,是名知欲界。云何色界?梵天、梵辅天、梵众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果实天、少果天、广果天、无量果天、无想天、无热天、无恼天、善见天、好善见天、阿迦腻吒天,若于此中,色染愚痴希望,欲得心所作业,是名色界。云何无色界?空处天、识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有想非无想处天,若于此中,无色染污愚痴希望,欲得心所作业,是名无色界。是名三界。复次,知四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无为界,是名知四界。复次,知六界,所谓欲界、恚界、害界、出界、不恚界、不害界,是名知六界。复次,知六界,所谓地、水、火、风、空、识界,是名六界。观地大,无常变坏无坚无牢相,若无常即是苦,若是苦即无我;水、火、风、空、识大,无常变坏无坚牢相,若无常即苦,若苦即无我,是名知六界。
“是菩萨闻如是法已,受持修学广分别已,即知五阴,所谓色阴、受想行识阴。色如水沫,即是生灭不得久住;受如水泡,即是生灭不得久住;想如野马,即是生灭不得久住;行如芭蕉,即是生灭不得久住;识如幻化,即是生灭不得久住。是名知五阴。
“是菩萨闻如是法已,受持修学广分别已,即知内入,所谓眼入、耳鼻舌身意入,是名内六入。眼入即是苦法、老法、死法,空、无我、无我所,炽然三毒,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亦能炽然诸苦恼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炽然三毒乃至诸苦,是名知内六入。复次,知外六入,眼所见色,是名外六入;耳所闻声,鼻所嗅香,舌所尝味,身所觉触,意所知法,是名外六入。眼所见色是外入,不坚牢性,无所依止,亦无势力,一切无常,如实非不如实如幻如化;耳所闻声,鼻所嗅香,舌所尝味,身所觉触,意所知法亦如是,是名知外六入。
“是菩萨闻如是法已,受持修学广分别已,即知四圣谛,所谓苦圣谛、集圣谛、灭圣谛、道圣谛,是名四圣谛。云何苦圣谛?若五阴、六界、内六入、外六入,是名苦。此苦无常喻如怨贼,如痈如箭,如狱闭系,如器坏败,是不自在即是无我,得如是知已,是名知苦圣谛。云何集圣谛?所谓贪恚、痴慢、我慢专取于我,决定计我常住不坏,我即是色,我异于色;我即是想,我异于想,我是想非想,我异想非想;我即是阴,我异于阴,我中有阴,阴中有我;我即是界入,我异界入,我中有界入,界入中有我;我即是受,我异于受;我即是知,我异于知;我是无受,我异无受;我是色少,我异色少;我是色多,我异色多;我是常,我是无常,我是常无常,我是非常非无常;我是有边,我是无边,我是有边无边,我是非有边非无边;死后如去,死后不如去,死后亦如去亦不如去,死后非如去非不如去;命即是身,身即是命;此众生从何处来,去至何处;此诸众生,即是断灭非有相续;自作自受,他作他受。计有我者即有我所,有我所者即是有我,如是摄取我见、身见,若结若使,若我我所、我受贪恚痴本,若总身口意业,若福业若罪业,若欲界业、若色无色界业,是名集圣谛。云何灭圣谛?若贪恚痴尽,我我所尽,受取有尽,是名灭圣谛。云何道圣谛?若见苦集尽,思惟一切有为过患,见涅槃寂静,所作已办,住如是法时,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名道圣谛。如是知四圣谛。是菩萨分别思惟四圣谛时,见有为法是苦、是无常、是空、是无我,见无为法能为覆护,是舍是依,虽作是观不证涅槃,如是知四圣谛。
“是菩萨闻如是法已,受持修学广分别已,即知十二因缘,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是名十二因缘。若不知不见四圣谛、十二因缘,是名无明。若有身口意业,若福业、若罪业,若欲界系、色无色界系,是名行。若有心意识,是名识。若有受想思触思惟,是名名;若有四大,四大所造色,从歌罗罗乃至化生,若作色非作色,是名色;名色合故名名色。若眼、耳、鼻、舌、身、意,是名六入。若眼缘色生眼识,三法和合故生触,是名触。若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是名受。若有爱染,是名爱。若有爱见戒取,是名取。若有色、受、想、行、识,是名有。若此有发起,是名生。若此有衰变,是名老。若此有灭坏,是名死。菩萨如是分别思惟十二因缘,见闻觉知,地非是我,不生爱著,我非地不生爱著,亦非希望,水、火、风、空、识亦如是;见闻觉知,涅槃非我,不生爱著,我非涅槃不生爱著,亦非希望。是菩萨见诸法从因缘起,知三解脱门,广修学见诸法空、无相、无作。是菩萨见诸法从因缘起,知寂灭乐,精勤修学广分别已则无明灭,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如是菩萨,虽观十二因缘起灭,而不证于灭。菩萨如是知十二因缘。
“是菩萨闻是法已,一心受持修学,广分别已即知三世,所谓过去、未来、现在。云何过去世?若法生已灭,是名过去世。云何未来世?若法未生未起,是名未来世。云何现在世?若法生已未灭,是名现在世。是菩萨念过去世诸不善根,轻毁可恶背舍离之;未来不善根,当受不善果报,不喜不爱不可适意;现在不善根,当令不起。是菩萨能摄护身口意业,及六情根,常起善业无有中间。于过去善根,是菩萨菩提心,专念菩提,希望菩提,欲得菩提,以深重爱乐愿一切众生得度得解脱,为得一切智具足一切佛法故;未来世、现在世亦如是,常不离是心,终不懈怠失念放逸。若过去世阴、界、入等,即是灭尽,不实不在,无我、无我所;若未来世阴、界、入等,是未生未起,无我、无我所;若现在阴、界、入,是念念不住。何以故?世法无有一念住者。若有一念,是一念中亦有生、住、灭,是生、住、灭亦复不住。如生、住、灭中有内外阴、界、入,是内外阴、界、入亦有生、住、灭。若如是不住者,即是非我、非我所。若过去世灭尽,不实不在,非我、非我所;若未来世未生未起,非我、非我所;若现在念念不住,是非我、非我所。若见三世非我、非我所,是名实智慧者。不见我、我所、是我我所,是即于诸有行,无我无我所行,离欲想、行断想、行灭想,虽作是行不证涅槃。是名知三世。
“是菩萨闻是法已受持修学,广分别已即知三乘,所谓天乘、梵乘、圣乘。云何天乘?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是名天乘。云何梵乘?慈悲喜舍是名梵乘。云何圣乘?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名圣乘。是菩萨时时修集天乘、梵乘、圣乘,教化众生令住三乘,是时自身不证解脱,是名知三乘。复次,知三乘,所谓声闻乘、缘觉乘、大乘。云何声闻乘?软根解脱,于一念中离三有窟宅,乐欲出世,欲得涅槃见寂灭处,勤加精进如救头燃。若其未解四圣谛者,欲以智箭射四谛的,欲证欲解以深欲精进,是名声闻乘。云何辟支佛乘?中根解脱,欲得寂静独在一处,而自利益入寂静定,方便分别十二因缘,欲得缘觉道,欲证缘觉,是名缘觉乘。云何大乘?上根解脱,欲令一切众生得度得解脱,为得一切智具足一切佛法六波罗蜜,欲利益一切世界,欲断一切众生苦恼;于一切世界五欲乐中,心尚轻贱,何况世间无量诸苦!欲令众生持无上戒,欲得闻见大乘经典,受持修学思惟分别,读诵令利,勤加精进。若有菩萨,修四摄法应往亲近,欲令众生摄真智慧,安住四摄,常欲得闻诸深法要受持分别,欲令一切入于禅定,自舍己乐利益众生,欲以自力随他所乐,令住三乘。虽作是化,常自安住无上道中,不坏不动,心如金刚,常愿欲得无上菩提,愿求菩提,是名大乘。是名知三乘。
“是菩萨闻是法已,受持修学广分别已,即知方便,于佛法僧五体投地,以此为业,于其所作愿无上道,如是归依发菩提心。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若饮食洗浴,于此事中更无余心,但愿无上菩提,常作如是广博修学。是菩萨若始入定,若入定已,常愿一切众生得度得解脱故,为得一切智具足一切佛法故,欲于世界中尊,欲调伏一切众生,欲于一切众生中无能胜者,欲得最胜,欲教诫一切众生,欲令一切众生得寂灭,欲于一切法得成正觉具学。是菩萨若一切所作善根,愿一切众生无有恐怖,出三恶道,灭无量苦,断诸烦恼;令现在、未来欲得缘觉乘者,愿令具足;现在、未来欲得大乘者,愿令具足;愿请一切世间所有现在、未来诸佛世尊,住世一劫说法,令圣人众随佛在世而得和合。是菩萨如是思惟:‘若在在处处,所有众生所修善根,若欲生人中天上,若住声闻乘,若住辟支佛乘,若爱语、布施、利益、同事,愿令具足。’是菩萨以是法故于三时中,读诵通利思惟此法,所谓:‘我今归依一切世间在在处处,所有诸佛、佛法僧、菩萨,头面礼敬。诸佛威德无能胜者,其相甚妙!’菩萨常应作如是念:‘诸佛法僧,愿令世间在在处处无有空处,所在方面常有诸佛,令我劝请留住一劫,说微妙法,呵责诸恶。若已作,若今作,我今已得离一切恶,乃至一念中间,当愿以一切善根,令诸众生寿命无量,住于一切诸善法中,如诸菩萨速转珐輪,令诸圣人得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愿令佛法常住于世利益众生,生五道者悉得善根,乃至敬礼诸佛。’常住是愿,是诸菩萨所有善愿,令他众生及其己身,得妙威德、善妙威德;若未来、现在一切世间佛法僧宝,令住一劫无诸留难;及诸菩萨宝,速令具足六波罗蜜,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留难;欲令一切众生断除苦恼怖畏,行于喜乐,断一切不善根,成就一切善根,随如所愿成就三乘,速疾成就诸波罗蜜,寿命无量而得解脱成无上道,乃至敬礼诸佛。常作是愿,是菩萨欲令一切众生断诸苦恼,若一切世间在在处处,所有诸佛乃至法身,‘愿我以身奉施彼佛,欲令一切众生得度成无上道,在所生处信敬三宝,以天香华奉养恒河沙等诸佛世尊,亦供养法僧及诸菩萨,令所奉宝如须弥山;一切世间在在处处所有众生,若有所须,七宝、房舍、衣服、饮食、医药、卧具,悉当给与令无所乏;若有乐于忍辱、精进、持戒者,我当随其所乐而为解说使成就胜法,令三宝具足,修六波罗蜜,疾成佛道,离诸恶法,善行实义,身口意业不退菩提乐于菩提,在在处处见佛菩萨常学善根,安止众生于善法中。’是菩萨自知及他所有善根,趣向智慧,思惟智慧,愿欲令一切众生得度得解脱故,为得一切智具足一切佛法故。是菩萨趣向思惟已,愿令一切众生得度得解脱故,为得一切智具足一切佛法故。是菩萨如是智慧,若无力能学,应如是思惟:‘我今当勤加精进,时时渐渐断于无明;我今复当倍加精进,时时渐渐学此智慧,令此智慧增广具足,乃至生有,终不懈怠生于忧愁。’
“如是菩萨,发菩提心,念菩提心,修菩提心,希望菩提心,是菩萨无量无边善智慧。何以故?此慧于余善慧中,最胜第一,令一切世间众生,发起无量智慧,发起无学智慧,生无漏智慧,生无学智慧。善臂,如是菩萨行此智慧,不以为难,以为喜乐,速疾具足般若波罗蜜。”
佛说是经已,善臂菩萨欢喜赞言:“善哉!善哉!”信受奉行。
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五 唐三藏法师菩提流志奉诏译
善顺菩萨会第二十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诸大众五百声闻、十千菩萨,恭敬围绕。
时,舍卫城有一菩萨,名曰善顺,已于过去无量佛所,种诸善根,承事供养,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住于大慈心不瞋恚,住于大悲弘济无倦,住于大喜善安法界,住于大舍苦乐平等,节量时食少欲知足,常为众生之所乐见,恒以五戒及八斋法,于某城中怜愍教化,然后复劝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慈悲喜舍、清净梵行。尔时,善顺菩萨为令众生见佛闻法,与诸人众前后围绕,将诣佛所。
时,天帝释以净天眼见此菩萨,住上精进行头陀行,具净尸罗弘济坚固,便自念言:“今此善顺,于诸梵行曾不懈息,将不为求帝释处耶?或贪王位及欲乐耶?”作是念已,即便化作四丈夫身,至菩萨前,种种恶言毁骂菩萨,复以刀杖及于瓦石打掷加害。尔时,菩萨住慈忍力,皆忍受之,曾无瞋恨。时,天帝释复更化作四大丈夫,来语菩萨:“咄哉!善顺,彼诸恶人以不善言骂辱于汝,及以瓦石刀杖之属横相打害,何不令我为汝仇报?我当为汝断彼命根。”
尔时,菩萨告彼人言:“善男子等,莫作是语!若杀害者成就恶业。假使有人于我此身,节节支解犹如枣叶,我终不生杀害之心。何以故?杀害之人堕于地狱、饿鬼、畜生,乃至虽得人身,所生父母犹不爱念,恒为众人之所憎恶。善男子,一切诸法凡有二种:一者、善法,二者、不善法。由不善法堕于恶趣,若依善法获于福利。”
尔时,善顺菩萨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善恶犹种植, 皆随业所生,
何有苦子因, 成熟甘果者?
现见法如是, 智者应思惟,
苦报酬恶缘, 为善常安乐。”
尔时,天帝所化之人,闻是言已,自念不能令彼菩萨为杀害业,忽然不现。
尔时,天帝复更化作金银宝聚,令诸丈夫至菩萨所,作如是言:“汝可方便取此珍宝,随意所用。”
尔时,菩萨告彼人言:“诸善男子,莫作是说!所以者何?夫盗业者,能令众生贫穷下劣,无依无怙。假使我贫,命不存济,终不行于不与取法。诸君当知,凡夫愚冥贪求覆蔽,何有智人行不与取?”
尔时,善顺菩萨而说偈言:
“积财虽千亿, 贪著心不舍,
智者说此人, 在世恒贫苦。
彼虽无一物, 安住舍离心,
智者说斯人, 世间最富贵。
智者离诸恶, 一切皆端严,
愚夫由作罪, 举身皆丑陋。
智者劝修善, 愚夫恒为恶,
宁受智毁骂, 不用愚称赞!”
时,彼天帝所化之人,闻是言已,怅然而去。
尔时,天帝复自亲试持俱胝金,至菩萨所作如是言:“我先于此舍卫大城波斯匿王,与余丈夫有所诤论,须得一人为我曲证。汝能为我作证人者,当用此金而以相奉。”
尔时,菩萨告帝释言:“仁者当知,夫妄语者为不善业,既诳自身,亦诳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由于妄语,能为一切恶之根本,趣不善道,毁清净戒,能坏色身,口气常臭,所出言词为人恶贱。”
尔时,菩萨重说偈言:
“妄语之人, 口气常臭, 入苦恶道,
无能救者。
夫妄语者, 诳于自身, 亦诳天龙, 摩睺罗等。
当知妄语, 为诸恶本, 毁清净戒, 死入三塗。
汝设与我, 满阎浮金, 我终不能, 作于妄语。”
时,天帝释闻说是已,忽然不现。
尔时,天帝复令舍支夫人、日光夫人及于五髻诸夫人等往菩萨所,重加试炼坏其禁戒。时,舍支等即与五百盛年女人,以香涂身华妆藻饰,于后夜分至菩萨前而作是言:“我等女人年色姝盛,愿亲枕席相与为欢。”
尔时,菩萨以无染眼观彼诸女,告之言曰:“地狱、畜生、阎罗王界,诸狂乱者,不正心者,耽昏臭秽、脓血不净,爱恶罗刹是汝亲友,非诸天人清净眷属。”
尔时,菩萨重说偈言:
“愚人昏迷念不净, 耽染臭秽脓血身,
诸欲迅灭归无常, 永沉地狱阎罗界。
假令变化如汝等, 色身殊胜满世间,
我无一念贪染心, 常生如梦如怨想。”
时,舍支等虽尽变态,而彼菩萨曾无贪染。各还天宫,白帝释言:“我观善顺志愿坚固,当成正觉无有疑也。所以者何?彼于我等无少贪爱,俱生厌离。”
尔时,帝释虽闻此言,犹怀忧恼如箭中身,恒作是念:“彼人必当毁夺于我无有疑惑。我今应往重加试之,于诸愿中的何所愿?”作是思已,至菩萨前,舍去憍慢,头顶礼足,以偈问曰:
“仁今勤修净梵行, 于诸欲愿何所求?
为求日月释梵天, 为求三有诸王位?”
尔时,善顺菩萨以偈答曰:
“我观日月释梵天, 世间王位三有报,
一切无常不坚固, 何有智者为兹愿?”
尔时,天帝闻此颂已,复白菩萨:“若如所言,为求何愿?”
于是菩萨,以偈答曰:
“我本不贪世间乐, 但求不生不灭身,
勤修方便济群生, 愿同登彼菩提路。”
尔时,天帝闻是颂已,心生安乐,必知菩萨不求释位,欢喜踊跃,以偈叹曰:
“汝言弘济为群生, 此心广大无与等,
愿破魔军证甘露, 由斯恒转胜珐輪。”
尔时,天帝说是偈已,恭敬旋绕礼菩萨足,忽然不现。
尔时,善顺菩萨于其晨朝,入舍卫城游化往来,得劫初时阎浮金铃,其铃价值过阎浮提。
尔时,菩萨持此金铃,于四衢中高声唱言:“此舍卫城谁最贫穷?当以此铃而施与之。”
时,有最胜耆旧长者,闻是语已奔走而来,白菩萨言:“我于此城最为贫穷,可持此铃而施于我。”
尔时,菩萨语长者言:“汝非贫者。所以者何?于此城中,有善男子贫中最贫,应以此铃而施与之。”
长者问言:“谁为此人?”
菩萨答言:“波斯匿王于此城中最为贫者。”
时,彼长者谓菩萨言:“莫作是说!何以故?波斯匿王富贵多财,库藏盈溢,珍奇贿货用无穷尽,云何乃言贫中最贫?”
尔时,菩萨于大众中,以偈答言:
“设有伏藏千亿余, 以贪爱心无厌足,
犹如大海吞众流, 如斯愚人最为贫。
由此复令贪增长, 展转滋蔓相续生,
于现在世及未来, 彼无智者常贫匮。”
尔时,善顺菩萨说此偈已,与诸大众,即便往诣波斯匿王。于时,彼王方与长者五百余人,算数校计库藏财宝。菩萨尔时前白王言:“我于此城往来游化,得劫初时阎浮金铃,其铃价值过阎浮提。我于彼时窃作是念:‘于此城中有最贫者?当持此铃而施与之。’复更思惟:‘城中最贫莫过王者。’今赍此铃愿以相奉。王既贫穷,为我受之。”
尔时,菩萨作是言已,重说偈言:
“若人多贪求, 积财无厌足,
如是狂乱人, 名为最贫者。
王恒多赋税, 横罚无过人,
爱著于国城, 不观来世业。
于世得自在, 不能荫群生,
见诸贫苦人, 曾无怜愍念。
耽染于女人, 不惧于恶道,
邪乱未常觉, 岂非贫穷者?
若人知净信, 归依佛法僧,
于身及命财, 常念不坚固;
知不坚固已, 于彼不迷惑,
能于身命财, 永得常坚固。
若能勤念住, 乐于不放逸,
彼人名富贵, 善财常安乐。
如火焚烧时, 不厌于林树,
王今亦如是, 贪爱无厌足。
水不厌于云, 海不厌于水,
王今亦如是, 何有厌足时?
日月常巡历, 不厌于四方,
王今亦如是, 终命无休息。
如火焚烧时, 不厌于草木,
智人亦如是, 未尝不行善。
如水不厌云, 如海不厌水,
智人亦如是, 不厌善增长。
王位虽自在, 毕竟归无常,
一切皆不净, 智者应舍离。”
尔时,波斯匿王闻斯语已,内怀惭愧,谓菩萨曰:“善哉!仁者,汝虽善劝,我犹未信。今汝斯言,为汝自说,为有证乎?”
菩萨答言:“汝不闻耶?如来应正等觉,具一切智,今者现与无量天、人、乾闼婆、阿修罗等,在于舍卫大城祇树给孤独园,当证大王是贫穷人。”
王言:“仁者,若如汝说,我愿相与往见如来,听闻教诲,归依供养。”
菩萨答言:“大王当知,如来境界,非诸凡愚之所能测,破烦恼慢,哀愍众生,已于圣智能知此世及于来世。若有善根胜意乐者,虽在极远,佛常加护。若知我心,欲令大王于我生信,必当来此为我作证。”
尔时,菩萨即于王前,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即以偈颂,请如来曰:
“如来真实智, 悲愍诸群生,
愿知我深心, 垂哀为作证。”
尔时,菩萨说偈请已,于彼大地忽然震裂,五百声闻、十千菩萨,梵释诸天及于龙鬼,无量众生围绕如来,从地踊出。善顺菩萨合掌恭敬,前白佛言:“世尊,我先于此舍卫城中游化往来,得劫初时阎浮金铃,其铃价值过阎浮提。我于尔时便作是念:‘若有众生于舍卫城最贫穷者,当以此铃而施与之。’复自思惟:‘波斯匿王于此城中最为贫者。何以故?恃于王位,于诸众生未尝怜愍,残剥欺夺,横加侵损,贪爱覆蔽不知厌足。’我以此王为最贫者,欲将金铃而施与之。王问我言:‘谓我贫穷,谁为证者?’我又答云:‘如来大师应正等觉,舍离烦恼,瞋垢无余,于诸众生悉皆平等,当为作证。’唯愿世尊,示教利喜。”
尔时,世尊为欲调伏波斯匿王,而告之曰:“大王当知,或有于法,善顺贫穷,王为富贵;或有于法,王为贫穷,善顺富贵。所以者何?身登王位于世自在,金、银、摩尼、砗磲、珊瑚,库藏盈满,当于此时善顺贫穷,王为富贵;勤修梵行,乐净尸罗,舍家多闻,离诸放逸,八斋五戒,弘济无疲,有一于此,王实贫穷,善顺富贵。王今应知,憍萨罗国一切众生财物库藏,比于善顺五戒、八斋坚固清净,百分、千分不及其一,至俱胝分亦不及一。”
尔时,波斯匿王亲闻如来真实教诲,舍所憍慢,合掌殷勤,瞻仰善顺,而说偈言:
“善哉摧伏我憍慢, 当得如来最胜身,
以此王位舍于汝, 愿恒为汝菩提众。
我实贫穷汝为富, 今知此说非妄言,
王位徒为众苦因, 背于白法生恶趣。”
尔时,波斯匿王说是偈已,白佛言:“世尊,我于今者发于无上大菩提心,愿于众生安乐解脱生死系缚。我今愿以财物库藏金银之属,分为三分:一分奉施如来世尊及比丘众,一分施与舍卫城中贫穷苦恼无依怙者,一分财物留资国用。凡我所有园池华果,悉愿奉施最胜如来并比丘众。唯愿世尊,垂哀纳受。”
尔时,憍萨罗国五百长者,睹斯事已,皆发无上大菩提心。
尔时,善顺菩萨白佛言:“世尊,唯愿如来,为诸大众说于法要,令诸众生遇如来者,为不空过。”
尔时,世尊告众人言:“善男子等,有三无量功德资粮,于诸如来虽有称说,犹不能尽,况于声闻诸三乘等!何者为三?一者、护持正法,二者、发菩提心,三者、劝诸众生起无上愿。复有三十二法,若善男子、若善女人能勤修者,则为见于如来不空过也:一者、于诸如来生不坏信,二者、护持正法令得久住,三者、于尊重僧而不轻慢,四者、于应供人恭敬亲近,五者、于爱于憎心常平等,六者、恒于正法乐闻恭敬,七者、安住寂静离于喧闹,八者、于如来乘演说无倦,九者、若说法时不为名利,十者、志求真实如理勤修,十一、舍施,十二、持戒,十三、忍辱,十四、精进,十五、禅定,十六、正慧,十七、于诸众生随乐护念,十八、成熟众生不忘失法,十九、恒于己身善自调伏,二十、以善法要调伏于他,二十一、不染烦恼,二十二、常乐出家,二十三、住阿兰若,二十四、圣种喜足,二十五、勤行头陀,二十六、舍不善法,二十七、弘誓坚固,二十八、兰若无懈,二十九、植众善本,三十、常不放逸,三十一、远二乘见,三十二、赞叹大乘。”
于是五百比丘,闻斯法已,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及万二千众生,同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尔时,世尊以法教化,令诸众生获善利已,与诸比丘并余来众,忽然不现。
尔时,波斯匿王既睹斯事,踊跃欢喜,便以二衣价值百千两金,而以施于善顺菩萨,作是言曰:“善哉!仁者,愿垂哀纳。”
善顺菩萨告于王言:“大王当知,我于此衣不应受之。所以者何?然我自有百衲之衣,恒挂树枝以为箱箧,一切众生无欺夺想。我既自身无悭吝心,亦令他人不生爱著,其有施者名清净施。”
时,波斯匿王复作是言:“汝若不受愿,当为我以足踏之,令我长夜安乐利益。”
菩萨尔时为于王故,即以双足踏此二衣。时波斯匿王,谓菩萨言:“今此之衣,便于汝身为我受讫,我何所用?”
善顺菩萨告于王言:“汝持此衣,施于城中贫穷苦恼无依怙者。”
尔时,波斯匿王如菩萨教,持此二衣,会诸贫人而施与之。时诸贫人触斯衣者,狂者得心,聋者得闻,盲者得见,根不具者悉得具足,由于菩萨威神力故。彼时众人俱发声言:“我今以何报菩萨恩?”
尔时,空中有声告曰:“诸人当知,善顺菩萨不可以于华香饮食为报恩者,唯当速发菩提心耳!”
是时,五百贫人闻于空中有如是声,咸说偈言:
“我等今者, 发菩提心, 当成正觉,
说诸胜法。
于诸众生, 施以安乐, 我乐菩提, 得佛法故。”
尔时,波斯匿王白菩萨言:“善哉!仁者,汝若诣彼将见如来,愿时报我,我当随从。”
善顺菩萨言:“大王当知,诸佛难值,正法难闻,岂独大王而自往耶?当为众生作于善友,王应于此舍卫城中敕诸人民悉令随从,违王教者王法治之。所以者何?凡诸菩萨,犹有眷属围绕庄严,况于王乎!”
时,波斯匿王白菩萨言:“谁者是于菩萨眷属?”
菩萨答言:“劝菩提心是菩萨眷属,令觉悟故;劝见如来是菩萨眷属,不虚妄故;劝闻正法是菩萨眷属,获多闻故;劝见圣众是菩萨眷属,得善友故;四摄是菩萨眷属,摄众生故;六波罗蜜是菩萨眷属,增长菩提故;三十七品是菩萨眷属,趣向道场故。菩萨有斯眷属,庄严侍卫,能摧魔军,至师子吼,登最胜处。”
尔时,波斯匿王及诸大众,欢喜踊跃;九千众生离烦恼垢,得清净眼。
佛说是经已,善顺菩萨,波斯匿王,及诸天、人、乾闼婆、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大宝积经卷第九十六 唐三藏法师菩提流志奉诏译
勤授长者会第二十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得上调伏,犹如大龙,所作已办,弃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解脱,心得自在,最上应供,众所知识;唯有阿难,犹在学地。其名曰: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阿湿波、舍利弗、大目乾连、摩诃劫宾那、摩诃拘絺罗、摩诃梵颇、罗睺罗、难陀,如是等而为上首。复有菩萨摩诃萨五百人俱,皆得三昧及陀罗尼。
尔时,舍卫大城有一长者,名勇猛授,富有财宝,仓库盈溢,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摩尼、真珠,象马牛羊、奴婢仆使、商估等类一切众多。时,勇猛授与五百长者,游宴聚会作是议言:“诸仁者,佛出世难,人身难得,时亦难遇,于佛法中以信出家是事亦难,成比丘性亦复甚难,如法修行是亦为难,知恩报恩少恩不忘是人难得,能于佛法生信乐心是人难得,信乐成就是事复难,庄严佛法是事亦难,解脱生死倍复为难!我等为于声闻、辟支佛乘而求灭度,为当发趣最上佛乘?”咸复唱言:“我等宁于无上佛道而趣涅槃!”作是议已,前后围绕,出舍卫城向祇陀林,诣如来所顶礼佛足,右绕三匝,却坐一面。
尔时,世尊知而故问,告长者言:“汝等何缘今来我所?”时,勇猛授与五百长者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言:“世尊,我等诸人,同时集会作是议言:‘佛世难遇,人身难得,乃至解脱生死倍复为难。我等为于声闻、辟支佛乘而求灭度,为当发趣最上佛乘?’咸作是言:‘我等宁于无上佛道而趣涅槃!’由此议故,今诣如来应正等觉。世尊,菩萨摩诃萨,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云何学?应云何住?云何修行?”
佛言:“善哉!善哉!汝等发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来诣我所,应当谛听,善思念之。如诸菩萨,应学、应住、应所修行,当为汝说。”时诸长者受教而听。
佛告长者:“菩萨摩诃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胜志乐者,当于一切众生起大悲心,应广修行,应勤熏习。是故,菩萨于身命财,及以妻子、仓库、舍宅、饮食、衣服、车乘、卧具、华鬘、涂香一切乐具,应无所著。何以故?以诸众生执著于身而生恶业,由恶业故,堕地狱中。若于众生起大悲心,于身命财则不执著,便生善趣。是故菩萨摩诃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胜志乐者,于诸众生起慈悲已,应修大舍而不求报。不求报者,应住戒律三戒清净,应具忍辱能忍诸恶,应起精进不惜身命,应修一心安住禅定,应修智慧善巧方便,应于我、人、众生、寿命皆悉舍离。为众生故,应行布施,护持净戒;为众生故,应修忍辱,发起精进;为众生故,应入禅定,修习智慧善巧方便。”
时,诸长者复白佛言:“世尊,我等于身及彼妻子一切财宝资生之具,心常爱惜。世尊,菩萨摩诃萨,云何观察,于身命财能无贪吝?”
尔时,世尊告长者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胜志乐者,应观此身无量过患,微尘积集生住异灭,念念迁流九漏疮门,犹如毒蛇所住窟穴,其中无主如空聚落,毕竟破坏如坏瓦瓶,恶露盈溢犹如秽器,受诸不净犹如圊厕,不可触动犹如恶疮,贪美为患如杂毒食,不识恩德如未生怨,欺误于人如恶知识,痴爱为害如友猕猴,断智慧命犹如杀者,夺诸善法犹如劫贼,常求人便犹如怨仇,无有慈心犹如魁脍,难可承事如暴恶人,如箭著身触之则痛,如朽腐舍常务修治,如老弱乘难可驱策,如毒蛇箧不可附近,如逆旅馆疲苦所集,如孤独舍无所摄属,如狱卒伺害,如王者忧国,如边城警畏,如恶国多灾,如破器难持,如祠火无厌,如阳焰虚诳,如幻化惑人,如析芭蕉中无坚实,如水聚沫不可执持,如水上泡速起速灭,如河岸树临危动摇,如驶河流终归死海。”
复告长者:“次观此身前后因缘,初从欲爱和合而生;为长养故咽于搏食,至于生藏痰阴消之;次至黄藏将欲熟时,则变为酢;次至风藏风分汁滓,各别流行成大小便,汁变为血,血变为肉,肉处生脂,脂处为骨,骨中生髓,如是身缘前后不净。若诸菩萨作是观时,复应思惟:‘如此身者,三百六十骨聚所成,如朽坏舍,诸节支持;以四细脉周匝弥布,五百分肉犹若泥涂,六脉相系,五百筋缠,七百细脉,以为编络;十六粗脉钩带相连,有二肉绳,长三寻半,于内缠结;十六肠胃绕生熟藏,二十五气脉犹如窗隙,一百七关穴如破碎器,八万毛孔如乱草覆,五根七窍不净盈满,七重皮裹六味长养,犹如祠火吞受无厌。如是之身,一切臭秽自性溃烂,谁当于此爱重憍慢?’唯应观察,如借他器,犹车运载,但为养育至菩提故。”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是身众秽器, 犹如贮粪瓶,
凡夫无智慧, 恃色生憍慢。
鼻中洟恒流, 口气常臭秽,
眼眵虫遍身, 谁当生净想?
如人执持炭, 磨莹欲令白,
假使至尽时, 体色终无变。
设欲净其身, 倾河以自洗,
身尽莫能净, 其事亦如是。”
于时,世尊说此偈已,复告五百诸长者言:“若诸菩萨发胜志乐,趣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观此身四十四种。何等名为四十四种?一者、此身可厌,性无和合故;二者、此身臭秽,脓血常流故;三者、是身不坚,毕竟败坏故;四者、是身羸弱,支节相持故;五者、是身不净,秽恶流溢故;六者、是身如幻,诳惑凡愚故;七者、是身疮门,九处常流故;八者、是身火燃,欲火盛故;九者、是身为火,瞋火猛故;十者、是身遍燃,痴火遍故;十一者、是身盲冥,贪瞋痴故;十二者、是身堕网,爱网覆故;十三者、是身疮聚,疮遍满故;十四者、是身不安,四百四病故;十五者、诸虫住处,八万户虫故;十六者、是身无常,毕竟归死故;十七者、是身顽痴,于法无知故;十八者、犹如瓦器,生住坏故;十九者、是身逼迫,多忧恼故;二十者、无有救护,必坏灭故;二十一者、是身险恶,谄诳难知故;二十二者、如无底坑,诸欲难满故;二十三者、如火受薪,贪色无厌故;二十四者、身无厌足,贪受五欲故;二十五者、如被捶打,随损害故;二十六者、是身不定,盛衰增减故;二十七者、身随心转,不正思惟故;二十八者、身不知恩,必弃冢间故;二十九者、身为他食,狐狼所啖故;三十者、身如机关,筋骨相持故;三十一者、身不可观,脓血粪秽故;三十二者、身不自由,依饮食生故;三十三者、身妄缠裹,终败坏故;三十四者、身为恶友,多逆害故;三十五者、身为杀者,自残害故;三十六者、身为苦器,苦所逼故;三十七者、身为苦聚,五蕴生故;三十八者、身为无主,众缘生故;三十九者、是身无命,离男女相故;四十者、是身为空,应观蕴、界、处故;四十一者、是身虚妄,如梦中故;四十二者、是身不实,如幻化故;四十三者、身为幻惑,如阳焰故;四十四者、身为欺诳,如影像故。是为四十四种。菩萨作是观时,所有身命爱欲执著, |
|
|
|
|
|
|
|
板凳
樓主 |
發表於 2023-8-27 14:15:19
|
只看該作者
妻子、舍宅、饮食、衣服、车乘、香鬘一切乐具,皆悉厌离无所顾恋,速能成就六波罗蜜,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善得人身甚为难, 莫为此身造众恶,
毕竟冢间餧狐狼, 勿为恶见生贪爱。
凡愚迷惑痴狂故, 由爱此身造诸业,
此身亦复不知恩, 昼夜唯增众苦缘。
机关动转常疲困, 洟唾便利恒充满,
饥渴寒热相煎迫, 何有智者爱此身?
此身无厌如大坑, 徒能长养众怨害,
由此身故常作恶, 于无量劫受诸苦。
应念定死修胜福, 正信生于佛法中!
饮食衣服及涂香, 长养此身来已久,
谁能执持令不坏? 应知无益勿耽迷。
牟尼世尊难可遇, 无量劫中时出现,
当于佛法生净信, 恶道可畏勿随行。
设令寿命千亿岁, 犹惧无常生厌离,
何况须臾不可保, 为彼沉沦恶趣中?
或有恶友来相劝, 人身难得今已得,
多求财宝受娱乐, 及此盛年恣嬉游。
何有求财而乐者? 设得守护犹勤苦,
如此愚人徒妄言, 是故智者应观察。
财物如幻亦如梦, 愚痴众生被诳惑,
刹那时得刹那失, 何有智者生爱心?
譬如幻师幻化事, 乾闼婆城种种色,
财宝如是诳凡愚, 于虚妄中何有实?
种种苦恼求财利, 水火王贼常侵夺,
由此能为众苦因, 何有智者生爱乐?
有诸常怀贪爱者, 驰逐财利无厌时,
能于父母无慈心, 乃至亲属生怨害;
言语善顺心乖违, 造作种种欺诳缘,
或学邪论邪咒等, 夸炫伎艺如淫女;
或复谄诳现柔和, 或复刚强示威猛,
如是无量众恶业, 莫不皆由财利生。
珊瑚金玉摩尼珠, 是物本来如泡沫,
不能了知如幻化, 为此虚诳坠三塗。
弥勒世尊出现时, 一生次当补我处,
国界黄金而布地, 是等为从何所来?
劫尽世间悉烧坏, 须弥河海尽燋枯,
毕竟磨灭归虚空, 而此宝物何从去?
种种恶业求财物, 养育妻子谓欢娱,
临命终时苦逼身, 妻子无能相救者。
于彼三塗怖畏中, 不见妻子及亲识,
车马财宝属他人, 受苦谁能共分者?
父母兄弟及妻子, 朋友僮仆并珍财,
死去无一来相亲, 唯有黑业常随逐。
智人终不为亲爱, 作诸恶业入阿鼻,
唯除业尽方得出, 亲属无有能代者。
阎罗使者唯考业, 不问亲缘及友朋,
汝得人身不舍恶, 极苦今应甘忍受。
阎罗常告彼罪人, 无有少罪我能加,
汝自作罪今自来, 业报自招无代者。
父母妻子无能救, 唯当勤修出离因,
是故应舍枷锁业, 善知远离求安乐。
于家妻子应生怖, 恒依佛教正修行,
在家炽然为苦本, 犹如焰炉甚可畏。
身心燋热镇烧燃, 谁有智者生贪著?
爱乐修行诸佛教, 无所营求为快乐,
愚闇凡夫不觉知, 家为苦本横贪爱。
于彼皮筋骨肉中, 迷惑妄生夫妇想,
不能了知如幻化, 凡夫于此生贪著。
智者能知此过患, 世间欲乐皆捐弃,
乐法当如求药想, 应速舍离居家缚。”
尔时,五百长者闻此法已,得无生忍,欢喜踊跃,而说偈言:
“庆哉获大利, 诸利中最上!
我等于佛法, 皆生欣乐心。
发趣于菩提, 利乐众生类,
以善而养命, 觉慧自安心。
怜愍诸众生, 愿当成佛道,
我等皆已发, 无上菩提心。
金色相庄严, 照明于世界,
乐菩提心者, 当得如来身。
大心菩提心, 诸心中最上,
解脱一切缚, 具足诸功德。
少福诸众生, 于此无欣乐,
不观生死过, 不乐菩提心。
菩提心功德, 若有色方分,
周遍虚空界, 无能容受者。
恒河沙数等, 诸佛刹土中,
假使布珍宝, 供养于诸佛,
有能一合掌, 回向菩提心,
其福过于彼, 边际不可得。
非唯供养福, 余福亦复然,
如是菩提心, 最胜仙所说。
菩提心最胜, 如阿伽陀药,
能除一切病, 与一切安乐。
我见诸众生, 三火所热恼,
智者无量劫, 勤苦常修习,
如医王勇猛, 具足菩提行,
救拔众生苦, 永离诸忧恼。
于一切生处, 终不舍是心,
勤修诸行愿, 勇猛求佛法。
我等得善利, 我等心欣乐,
今遇释师子, 当得如来身。”
尔时,世尊即便微笑,从其面门放种种光,青黄赤白红紫颇黎,照于无量无边世界,乃至梵世日月威光皆悉隐蔽,还绕三匝从佛顶入。尔时,尊者阿难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言:“世尊,有何因缘现此微笑?如佛所现,非无因缘。”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诸佛最上之导师, 不以无因现微笑,
哀愍世间利益者, 愿说所为之因缘。
贫乏众生无法财, 应说最上大乘施,
能作世间盲冥眼, 愿说微笑之因缘。”
于时,世尊告阿难曰:“汝见此五百长者今于我所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
阿难白言:“唯然,已见。”
佛告阿难:“此五百长者,已于往昔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承事供养,种诸善根,今闻是法得无生忍。此诸长者,从是已后不生恶趣,于人天中常受快乐;复于来世弥勒佛所,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及贤劫中一切诸佛,悉皆承事恭敬供养,于诸佛所听闻正法,受持读诵,为他广说;过二十五劫,各于诸佛刹中成无上菩提,皆同一字,号胜莲华藏如来应正等觉。”
尔时,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希有世尊!希有善逝!当何名此广大法门?云何奉持?”
佛告阿难:“是法门名《菩萨瑜伽师地》,亦名《勇猛授长者所问》,如是名号汝当受持。”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及诸比丘,五百长者,诸菩萨众,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七 唐三藏法师菩提流志奉诏译
优陀延王会第二十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睒弥国瞿师罗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优陀延王第一夫人,名曰舍摩,常于如来及诸圣众,深信恭敬,亲近供养,及常称赞如来功德。时王复有第二夫人,名为帝女,常怀谄妒,往彼王所,妄说如来并诸弟子于大夫人有所非法;王闻是语极生瞋怒,即以箭射舍摩夫人。尔时,夫人哀愍王故入慈三昧,时所放箭遂即却还,至王顶上空中而住,其箭焰赫犹如火聚甚可怖畏,乃至三发箭皆如是。
尔时,优陀延王既睹斯事,举身毛竖,惊忙悔恨,谓夫人曰:“汝为天女,为龙女耶?为复夜叉、乾闼婆女,毗舍遮女、罗刹女耶?”
夫人答言:“我非天女,乃至亦非罗刹之女。大王,当知我于佛所听闻正法,受持五戒作优婆夷,哀愍大王入慈三昧。王虽于我生不善心,由我慈愿得无伤损,因叹王言:‘善哉!大王,当于如来应正遍知,归命顶礼,必获安隐。’”
优陀延王便作是念:“彼于佛所听闻正法作优婆夷,尚有如此威神之力,何况如来应正等觉!”作是念已,即往佛所,顶礼佛足,右绕三匝,白言:“世尊,我由欲染因缘,为彼女人虚妄言说之所诳惑,遂于如来及诸圣众生毒害意。”具陈上已,复白佛言:“唯愿如来及诸圣众,施我欢喜,听我忏悔,如斯罪[億-音+(夫+夫)]令速消灭。”
尔时,世尊告彼王言:“如汝所说,谓于如来及诸圣众,如凡愚人有诸过患,遂于福田妄起瞋毒。汝今若能依圣法律,自悔其罪无覆藏心,尽未来世不复更犯,我当摄受,令汝当来善法增长。”
优陀延王复白佛言:“世尊,我为女人之所迷倒,狂乱无知,因此发生粗猛瞋毒,由斯罪业当堕地狱。唯愿世尊,利益安乐诸众生故,慈悲开示女人谄曲虚诳过患,勿令我等亲近女人,当于长夜得免诸苦。”
佛言:“且置斯事!何要问此,不问余耶?”
王言:“世尊,我无异问,女人令我造地狱业。我于今者,唯为了知女人过患,女人谄曲虚诳邪媚,愿为开示!”乃至三请亦如是说。
佛言:“王应先知丈夫过患,然后观察女人过失。”
优陀延王:“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言:“一切丈夫,皆由四种不善愆过,为诸女人之所迷乱。何者为四?一者、于诸欲染耽著无厌,乐观女人而自纵逸;不知亲近沙门及婆罗门,具清净戒修福业者,以不亲近如是等人,则于净信及净尸罗、多闻、施、慧悉皆退失。彼由无有信、戒、多闻、施、慧等法,非善丈夫,行饿鬼法,无有智慧,耽欲放逸,欲之所执,欲所系缚,欲所活命,亲近愚夫,远诸智者,恶友为伴,行非所宜,贪著女人不净境界,便为女人之所调伏犹如奴仆,系属堕落诸女人所,无惭无愧,亲近游止诸疮漏门,脓血秽污洟唾常流,犹如冢间不净境界,至于父母违背恩养,舍离沙门及婆罗门,不生殷重恭敬供养,习行畜生所行之法,于佛法僧不生净信,于涅槃界永当退失。如是等人,当入众合乃至阿鼻诸大地狱,亦复当堕鬼界畜生,无有救护。虽闻我教,犹数思念邪恶女人歌舞戏笑,不生厌离。当知彼习愚人之法,不乐修行善丈夫事。大王,当知丈夫亲近女人之时,即是亲近恶道之法。此是丈夫第一过患。”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诸欲皆苦, 下劣秽恶, 脓血不净,
深可厌畏,
众多过患, 之所集处, 何有智人, 于此忻乐?
犹如厕中, 不净盈溢, 亦如死狗, 若死野干,
及尸陀林, 秽污充遍; 欲染之患, 可厌亦然!
诸愚痴辈, 爱恋女人, 如犬生子, 未尝舍离;
亦如蝇见, 所吐饮食; 又若群猪, 贪求粪秽。
女人能坏, 清净禁戒; 亦复退失, 功德名闻;
为地狱因, 障生天道; 何有智人, 于此忻乐?
又如有人, 服食毒药, 身心痛恼, 不能运动;
由是欲因, 能为苦本, 如身有毒, 愚不了知。
亦如不了, 幻化之法, 妄有寻求, 但自疲苦;
愚夫亦尔, 常于欲染, 疲苦贪求, 堕诸地狱。
或设饮食, 歌舞伎乐, 婚娶他女, 将为已妻,
积集众多, 无利苦法; 愚夫造此, 无利之业,
增长诸罪, 退失善根。 于无利中, 不惜身命,
由斯坠堕, 恶道深坑, 便招地狱, 猛焰铁丸,
锋刃刀山, 毒箭诸苦。 女人能集, 众多苦事,
假以华香, 而为严好; 愚人于此, 妄起贪求,
亲近称誉, 下劣之法, 退失智慧, 堕落三塗。
此由愚痴, 之所迷惑, 如海疲鸟, 迷于彼岸。
又如愚夫, 取于热铁, 置之颈项, 如牛被轭。
欲如诸酒, 狂乱于人, 如何愚夫, 不知苦本?
或于父母, 不识恩慈, 皆由欲染, 生此过患。
常于如是, 邪欲之法, 称赞习行, 无有惭愧。
彼由愚痴, 所迷乱故, 作是罪已, 当趣三塗。
耽重于欲, 惛醉之人, 父母之恩, 亦能弃舍!
若有贪染, 亲近欲者, 则为违背, 福德上田。
无量俱胝, 妄想烦扰, 展转逼恼, 从此而生。
或复希求, 世间财位, 以是非法, 展转相劝;
由此现招, 捶打苦事, 死必当堕, 阿鼻地狱。
现见众苦, 皆来集身, 善友乖离, 天宫永失;
何有智人, 于此忻乐?
宁投铁狱, 驰走刀山, 眠卧焰炉, 不亲女色。
若常贪染, 邪欲之者, 退失众多, 诸利乐事。
女人能作, 众苦之因, 欲能灭坏, 一切安乐。
恶法积集, 善友乖离, 皆以耽求, 女人为本。
若有得闻, 我之所说, 能于女人, 深生厌离;
则为庄严, 清净天道, 亦当速证, 无上菩提。
“复次,大王,夫父母者,皆愿利乐所生子故,难作能作,能忍一切难忍之事,假令种种不净秽恶皆能忍之。又欲令子色力之身速增长故,令见阎浮胜妙之事,乳餔养育无疲厌心。或为令子获诸妙乐,艰辛经求所得财物,供给营办资生所须,及往他家结求婚娶。既婚娶已,于他女人爱恋耽著,由耽著故惛醉缠心,或见父母渐将衰老,违逆轻欺,所有资财无惭费用,或令父母不住于家,如是皆由欲所迷倒。大王,当知以此因缘,于己父母弃背恩养,于他女人尊重承事,种种供给无疲厌心,即是成就地狱之本。此是丈夫第二过患。”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汝等当知, 尊重供养, 于父母者,
是人常有,
释梵护世, 之所扶持, 能令居家, 安隐快乐;
或因贸易, 大海远方, 安隐往来, 获诸财利。
此即说为, 无价大宝, 现能与果, 名最上田。
如是现世, 果报珍宝, 皆因供养, 父母而得。
复于来世, 当得远离, 驼驴等身, 负重驱役;
亦复不受, 尸粪灰河, 刀山锋刃, 镕铜等苦。
又于来世, 生在人中, 富有财宝, 丰饶谷帛;
妻子眷属, 悉皆和穆。 或复当来, 得生天上,
宫殿园苑, 音乐自然, 纵意欢娱, 受诸妙乐。
何有智者, 闻是法音, 于父母田, 不勤供养?
“复次,大王,若诸丈夫由于邪见,不知自身速当坏灭,造作诸恶而自欺诳。彼愚痴人虚度长夜,犹如木石雕刻所成,虽形似人而无所识。习诸欲者,即是成就往恶趣业。此是丈夫第三过患。”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丈夫为欲, 之所迷乱, 由斯造作,
种种诸罪。
倒见闇障, 隐蔽其心, 乘此当生, 恶趣牢狱。
邪行之者, 当复远离, 一切贤圣, 亦不恭敬。
诸沙门等, 由颠倒见, 乃至归命, 山河邪魅,
为于贪欲, 或复杀害, 一切禽兽, 祭祀神祇;
倒见为因, 非法求福, 由斯永离, 一切安乐。
若于是中, 造恶之者, 不知净信, 凶险无惭。
如是之人, 永离贤圣, 彼必当堕, 嗥叫地狱;
或为于欲, 逼恼于他, 当堕烧燃, 极烧燃狱;
复由倒见, 于佛法僧, 不能亲近, 恭敬供养,
正教法宝, 而不听闻, 远离贤圣, 堕诸恶趣。
是故智者, 既得人身, 勿复作斯, 颠倒妄见;
勤修布施, 及净尸罗, 当得生天, 证菩提道。
“复次,大王,或有丈夫为于身命,极自劳苦积集珍财,后为女人所缠摄故,如彼僮仆敬事供承;由是因缘悭惜财宝,不施沙门及婆罗门,亦复堪忍王法治罚,轻毁凌辱悉能受之。或被女人捶打呵叱,或至怖惧屈意瞻奉,见其忧戚即自念言:‘我今云何令彼欢悦?’当观此人是欲僮仆,于斯不净下劣之境,而生净想起于爱染。亲近如是女人之时,即是圆满恶趣之业。此是丈夫第四过患。”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耽欲惛醉人, 彼实无安乐,
亲近恶法故, 不名善丈夫。
若人自纵逸, 无有禁戒者,
随心之所为, 失坏于福利。
彼无智慧人, 行于畜生法,
驰趣于女色, 犹猪乐粪秽。
愚者不能观, 欲染之过患,
妄生殷重想, 犹若盲冥人。
为色所系缚, 增长于欲爱,
犹如于野干, 不离尸冢间。
于声香味触, 而生爱著心,
轮转生死中, 如猕猴系柱。
无明缠覆故, 为女所迷乱,
如市求利人, 矫诈来亲附。
愚人亲近欲, 是入魔境界,
犹若翳茶迦, 耽嗜于粪秽。
亦如霔雹雨, 能损于稼穑,
窑师常近火, 多为所焚烧。
诸未见谛者, 为欲失白法,
如风吹微糠, 其义亦如是。
假如善丈夫, 为杀者所执,
宁受斯逼害, 不应亲女人。
若乐观女色, 贪求转复多,
取相之凡夫, 增长于欲爱。
如于炎夏时, 游行旷野中,
渴逼饮碱水, 饮已渴弥增。
未见真实者, 愚痴徒自活,
亲近于女人, 贪欲爱坚固。
若人触毒虫, 便为毒所害,
如是诸凡夫, 犯欲亦如是。
譬如彩画瓶, 内盛以恶毒,
是中实可畏, 外相现端严。
严饰于女人, 谓彼为姝妙,
是中甚秽恶, 如气满皮囊。
又如以缯彩, 缠里于利刀,
庄严彼女人, 其义亦如是。
如火满深坑, 无烟能烧害,
女人亦如是, 暴恶无哀愍。
如死狗死蛇, 秽恶而坏烂,
亦如烧粪秽, 人皆厌恶之。
死蛇粪狗等, 虽甚可厌恶,
如是诸女人, 可厌复过彼。
譬如劫坏时, 大地皆火起,
丛林诸草木, 一切悉燋燃。
大身者所居, 海水尽干竭,
须弥等宝山, 世界遍烧坏。
如是劫烧时, 焚燎于山海,
无有诸众生, 能为救护者。
因兹女欲故, 烧害诸愚夫,
犹如劫火燃, 一切皆烧尽。
不净常流注, 涎洟脓血身,
奈何彼愚夫, 于此而耽著!
骸骨相搘柱, 皮肉以覆之,
臭秽甚可恶, 如弃残宿食,
亦如仓廪门, 糠麨恒狼籍。
此身诸秽恶, 充满亦复然,
胃脾肾肝胆, 及肠肺粪秽,
并髓脑脓血, 八万户诸虫,
在中常唼食; 盲冥诸愚夫,
痴网自缠覆, 于是不能了。
杂食所余秽, 九孔常流注,
如是过患身, 由先不净业。
愚夫于女人, 系恋彼声色,
由斯生染著, 曾不如实知。
如蝇见于吐, 而生爱著心,
愚夫贪女人, 境界亦如是。
颠仆于女色, 恒自秽其身,
如何彼愚夫, 于此乐游止?
如鸟为求食, 不知避网罗,
贪爱于女人, 被害亦如是。
譬如水中鱼, 游泳网者前,
便为他所执, 岂非自损伤?
女若捕鱼人, 谄诳犹如网,
男子同于鱼, 被网亦如是。
杀者之利刀, 虽复甚可畏,
女人刀可畏, 伤害复过彼。
如蛾投灯炬, 及火烧屋时,
虫等被焚烧, 无依无救者。
迷醉于女人, 贪火所烧害,
由斯堕恶趣, 无依怙亦然。
邪行诸愚夫, 爱恋他妻室,
妄生欣悦想, 犹如于家鸡。
亦如旷野雉, 妄游杀害所,
损伤因自生, 而无救济者。
舍离于佛法, 亲近彼女人,
由是业因缘, 坠堕于恶道。
又如诸猕猴, 跳踯岩树间,
必致自损伤, 岂不由愚惑?
如是耽欲者, 于彼诸女人,
为痴网所罗, 数受生死苦。
如世之罪人, 处以尖摽苦,
耽醉淫欲者, 当悬剑树林。
譬如以猛火, 烧燃彼镬汤,
投之以麻麦, 随沸而漂没;
如是耽欲人, 不识于善路,
死当堕恶道, 煎煮镬汤中。
镬汤之大数, 六十四俱胝,
诸造恶之人, 以彼为居处。
如是一一镬, 量各一由旬,
猛火遍烧燃, 底及四周际。
或有满百年, 或二三四百,
受煎煮之苦, 皆由自业为。
狱卒以利钩, 时复举令出,
皮肉皆烂堕, 其骨白如珂。
于是诸狱卒, 复将置铁槽,
以杵而捣之, 无能救护者。
尔时诸骨髓, 尽碎末为尘,
由业风所吹, 死已复还活。
若有侵逼他, 妻妾童女等,
当缘铁刺树, 并受斧杵殃。
有三股铁叉, 或四五岐者,
侵扰他妻室, 当受此刑治。
复有铁嘴乌, 深啄于髓脑,
野干等诸兽, 竞来食啖之。
如是邪欲人, 当堕尸粪狱,
及走于锋刃, 亦复上刀山。
如是邪欲人, 颠坠炎热狱,
既被烧害已, 复趣于寒冰。
如是邪欲人, 亦堕极炎热,
嗥叫及大叫, 并往黑绳中。
如是邪欲人, 当没碱热河,
复经历煻煨, 未至底便死。
地狱有蒺蔾, 五角极铦利,
彼为狗所逼, 忙怖走其中。
爱恋于女人, 堕于大怖处,
或吞于铁丸, 或饮洋铜汁。
有二热铁山, 彼此来相合,
昔时耽欲者, 于中受苦殃。
受斯苦楚时, 都无救护者,
得如是罪报, 皆由自业缘。
昔同欢爱者, 今于何所在,
我独受其殃, 而不来相救?
由于先世中, 自作如是业,
假令父母等, 无能相救者。
由于先世中, 自作如是业,
假令男女等, 无能相救者。
由于先世中, 自作如是业,
假令兄弟等, 无能相救者。
由于先世中, 自作如是业,
假令姊妹等, 无能相救者。
由于先世中, 自作如是业,
假令朋友等, 无能相救者。
愚夫为邪欲, 贪求于女人,
无间地狱中, 受如是诸苦。
说此不清净, 秽恶之女人,
愚夫所游行, 智者皆远离。
亲近彼女人, 最为极下劣,
是恶中之恶, 何足为欣乐?
耽著诸凡夫, 常抱于粪囊,
由此业因缘, 当受无量苦。
愚夫为女人, 受种种刑罚,
囚系及捶打, 而无厌离心。
愚夫为女人, 被种种烧害,
能忍受斯苦, 而无厌离心。
或置在尖标, 或杀或沉水,
或掷于大坑, 备受诸苦毒。
虽见如是苦, 犹于淫欲中,
称赞于女人, 曾不生厌离。
或有少智人, 知为众苦本,
见已还亲近, 如胡胶见火。
闻佛之所说, 虽复生信受,
仍多畜女人, 其众如群羊。
或闻诸佛教, 才兴厌悔心,
须臾贪复生, 如恶毒还发。
犹如被怖猪, 暂止须臾顷,
若见于粪秽, 贪爱还复生。
愚夫闻法已, 暂尔心惊怖,
后见诸欲色, 贪爱还复生。
犹如有丈夫, 从其自身首,
弃掷金华鬘, 翻戴于热铁。
愚夫耽欲故, 弃舍诸佛教,
贪求下劣法, 造作诸罪业。
迷醉诸欲者, 堕阎罗界中,
常吞热铁丸, 复饮洋铜汁。
迷醉于欲者, 背善而行非,
舍离于清净, 永趣阎罗界。
若有智慧人, 闻我说是法,
应舍一切欲, 速求于出离。”
尔时,世尊说是偈已,优陀延王即白佛言:“今此所闻希有!希有!如来应正等觉,善能说是诸欲过患。我今归依佛法僧宝,从今已往乃至尽形,归佛法僧作优婆塞。唯愿世尊,摄受于我。”
佛说此经已,优陀延王及诸大众,天人世间,阿修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大宝积经卷第九十八 唐三藏法师菩提流志奉诏译
妙慧童女会第三十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摩诃萨十千人俱。
时,王舍城有长者女,名为妙慧,年始八岁,面貌端正,容色姝好,诸相具足,见者欢喜,曾于过去无量诸佛亲近供养,种诸善根。时彼女人诣如来所,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合掌而说偈言:
“无上等正觉, 为世大明灯,
菩萨之所行, 唯愿听我问!”
佛告妙慧:“今恣汝问,当为解说,令断疑网。”
尔时,妙慧即于佛前,以偈问曰:
“云何得端正, 大富尊贵身?
复以何因缘, 眷属难沮坏?
云何见己身, 而受于化生,
千叶莲华上, 面奉诸世尊?
云何能证得, 自在胜神通,
遍往无量刹, 礼敬于诸佛?
云何得无怨, 所言人信受,
净除于法障, 永离诸魔业?
云何命终时, 得见于诸佛,
闻说清净法, 不受于苦恼?
大悲无上尊, 唯愿为我说!”
尔时,佛告妙慧童女言:“善哉!善哉!善能问此深妙之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妙慧白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言:“妙慧,菩萨成就四法受端正身。何等为四?一者、于恶友所不起瞋心,二者、住于大慈,三者、深乐正法,四者、造佛形像。”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瞋坏善根勿增长, 慈心乐法造佛形,
当获具相庄严身, 一切众生常乐见。
“复次,妙慧,菩萨成就四法得富贵身。何等为四?一者、应时行施,二者、无轻慢心,三者、欢喜而与,四者、不希果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应时行施无轻慢, 欢喜授与不希求,
能于此业常勤修, 所生当获大财位。
“复次,妙慧,菩萨成就四法得眷属不坏。何等为四?一者、善能弃舍离间之语,二者、邪见众生令住正见,三者、正法将灭护令久住,四者、教诸有情趣佛菩提。”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舍离间言及邪见, 正法将灭能护持,
安住众生大菩提, 当成不坏诸眷属。
“复次,妙慧,菩萨成就四法,当于佛前得受化生,处莲华座。何等为四?一者、捧诸华果及细末香,散于如来及诸塔庙;二者、终不于他妄加损害;三者、造如来像安处莲华;四者、于佛菩提深生净信。”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华香散佛及支提, 不害于他并造像,
于大菩提深信解, 得处莲华生佛前。
“复次,妙慧,菩萨成就四法,从一佛土至一佛土。何等为四?一者、见他修善不为障恼,二者、他说法时未尝留碍,三者、燃灯供养如来之塔,四者、于诸禅定常勤修习。”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见人修善说正法, 不生谤毁加留难,
如来塔庙施灯明, 修习诸禅游佛刹。
“复次,妙慧,菩萨成就四法处世无怨。云何为四?一者、以无谄心亲近善友,二者、于他胜法无嫉妒心,三者、他获名誉心常欢喜,四者、于菩萨行无轻毁心。”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不以谀谄亲善友, 于人胜法无妒心,
他获名誉常欢喜, 不谤菩萨得无怨。
“复次,妙慧,菩萨成就四法所言人信。何等为四?一者、发言修行常使相应,二者、于善友所不覆诸恶,三者、于所闻法不求过失,四者、于说法者不生恶心。”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发言修行常相应, 己罪不藏于善友,
闻经不求人法过, 所言一切皆信受。
“复次,妙慧,菩萨成就四法,能离法障,速得清净。何等为四?一者、以深意乐摄三律仪,二者、闻甚深经不生诽谤,三者、见新发意菩萨生一切智心,四者、于诸有情大慈平等。”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以深意乐摄律仪, 闻甚深经能信解,
敬初发心如佛想, 慈心普洽障消除。
“复次,妙慧,菩萨成就四法能离诸魔。云何为四?一者、了知法性平等,二者、发起精进,三者、常勤念佛,四者、一切善根皆悉回向。”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能知诸法平等性, 常起精进念如来,
回向一切诸善根, 众魔不能得其便。
“复次,妙慧,菩萨成就四法,临命终时诸佛现前。何等为四?一者、他有所求施令满足,二者、于诸善法深生信解,三者、于诸菩萨施庄严具,四者、于三宝所勤修供养。”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他有所求令满足, 信解深法舍严具,
三宝福田勤供养, 临命终时佛现前。”
尔时,妙慧童女闻佛说已,白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诸行,我当奉行。世尊,若我于是四十行中,阙于一行而不修者,则违佛教,欺诳如来。”
尔时,尊者大目揵连告妙慧言:“菩萨之行甚难可行,汝今发斯殊胜大愿,岂于是愿得自在耶?”
尔时,妙慧白言:“尊者,若我弘愿真实不虚,能令诸行得圆满者,愿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天雨妙华,天鼓自鸣。”说是语时,于虚空中华散如雨,天鼓自鸣,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
是时,妙慧重白目连:“以我如是真实言故,于未来世当得成佛,亦如今日释迦如来。于我国中无有魔事,及以恶趣、女人之名,若我此言非虚妄者,令斯大众身皆金色。”说是语已,众皆金色。
尔时,尊者大目揵连,即从坐起,偏袒右肩,顶礼佛足,白言:“世尊,我今先礼初发心菩萨及诸菩萨摩诃萨众。”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告妙慧言:“汝住何法,发斯诚愿?”
妙慧答言:“文殊师利,非所问也。何以故?于法界中无所住故。”
又问:“云何名为菩提?”
答曰:“无分别法是名菩提。”
又问:“云何名为菩萨?”
答曰:“一切诸法等虚空相,是名菩萨。”
又问:“云何名为菩提之行?”
答曰:“犹如阳焰谷响之行,是菩提行。”
又问:“依何密意作如是说?”
答曰:“我于此中不见少法密非密者。”
又问:“若如是者,一切凡夫应即菩提。”
答曰:“汝谓菩提异凡夫耶?莫作是见。何以故?此等皆同一法界相,非取非舍,无成坏故。”
又问:“于此义中能解了者,其数几何?”
答曰:“如若干幻化心心所量,若干幻化众生能了斯义。”
文殊师利言:“幻化本无,何有如是心心所法?”
答曰:“法界亦尔,非有非无,乃至如来亦复如是。”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今此妙慧,甚为希有,乃能成就如是法忍。”
佛言:“如是,如是,诚如所言。然此童女,已于过去发菩提心;经三十劫,我乃发趣无上菩提;彼亦令汝住无生忍。”
尔时,文殊师利即从座起,为其作礼,白妙慧言:“我于往昔无量劫前,已曾供养,不谓今者还得亲近!”
妙慧告言:“文殊师利,汝今莫起如是分别。何以故?以无分别得无生忍故。”
又问:“妙慧,汝今犹不转女身耶?”
妙慧答言:“女人之相了不可得,今何所转?文殊师利,我当为汝除断疑惑,由我如是真实语故,于当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于我法中诸比丘辈,闻命善来出家入道;我国土中,所有众生身皆金色,服用资具如第六天,饮食丰饶随念而至;无有魔事及诸恶趣,亦复无有女人之名;有七宝林上罗宝网,七宝莲华覆以宝帐,如文殊师利所成净刹,装校严饰等无有异。若我此言非虚妄者,令此大众身皆金色,我之女身变成男子,如三十岁知法比丘。”说此语时,此诸大众皆作金色,妙慧菩萨转女成男,如三十岁知法比丘。
是时,地居天众展转赞言:“大哉!大哉!妙慧菩萨摩诃萨,能于来世得菩提时,严净佛刹功德如是。”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此妙慧菩萨,于当来世成等正觉,号殊胜功德宝藏如来,出现于世。”
佛说此经时,三十俱胝众生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住不退转,八十俱胝众生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八千众生皆获智证。五千比丘行菩萨乘心欲退转,因见妙慧菩萨意乐善根威德殊胜故,各各脱身所著上服以施如来,如是施已,发弘誓言:“我等以此善根,决定愿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彼诸善男子等,以此善根回向无上菩提故,超九十劫生死之苦,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世尊即记之曰:“汝等于当来世过千劫,后于无垢光明劫中,阳焰世界难忍佛刹,于一劫中相次成佛,皆同一字,号辩才庄严如来,出现于世。文殊师利,如是法门有大威德,能令菩萨摩诃萨及声闻乘者,获大利益。文殊师利,或有善男子、善女人,为求菩提无方便善巧,行六波罗蜜足满千劫;若复有人经于半月,时一书写读诵此经,所获福聚比前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俱胝,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是故,文殊师利,如是微妙法门,即诸菩萨契经之本,我今付嘱于汝。汝当来世,受持读诵,为人解说。譬如转轮圣王出现于世,所有七宝皆悉在前,王灭之后宝随隐没;如是微妙法门流行于世,即诸如来七菩提分等法眼不灭,若不流行,正法当灭。是故,文殊师利,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求菩提,应当发起精进,书写此经,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此是我教,勿于后世生悔恨心。”
佛说此经已,妙慧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及诸大众,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恒河上优婆夷会第三十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舍卫城有优婆夷,名恒河上,从其住处来诣佛所,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问恒河上:“汝从何来?”
彼优婆夷即白佛言:“世尊,若问化人:‘汝从何来?’如是问者,当云何答?”
世尊告言:“夫化人者,无有往来,亦无生灭,云何当说有所从来?”
又问:“诸法岂不皆如化耶?”
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
恒河上言:“若一切法皆如化者,云何问言汝从何来?”
世尊告曰:“是幻化人不往恶趣,不生天上,不证涅槃。恒河上,汝亦尔耶?”
白言:“我若见身异于幻化,乃可说言,往善恶趣,证于涅槃。我不见身异于幻化,云何说言,往诸恶趣,乃至涅槃?复次,世尊,如涅槃性,毕竟不复生善恶趣及般涅槃,我观己身亦复如是。”
佛言:“汝岂不趣涅槃界耶?”
恒河上言:“如以此问问无生者,应云何答?”
佛言:“无生者即涅槃也。”
恒河上言:“诸法岂不皆同涅槃?”
佛言:“如是,如是。”
“世尊,若一切法同涅槃者,云何问言,汝岂不趣涅槃界耶?复次,世尊,譬如化人谓化人曰:‘汝岂不趣涅槃界耶?’彼于是问,当云何答?”
世尊告言:“此所问者无有攀缘。”
恒河上言:“如来岂以有所攀缘而致斯问?”
世尊告言:“然我所问亦无攀缘,但为此会,有善男子及善女人,应可成熟故发斯问。何以故?如来于彼诸法,名字犹不可得,何有诸法及彼能趣般涅槃者?”
恒河上言:“若如是者,云何为菩提故积集善根?若诸菩萨及彼善根皆不可得,积集之时即无心故,非积集时亦复如是。”恒河上言:“所说无心,欲明何义?”
世尊告曰:“此法非思惟之所能知,亦非思惟之所能得。何以故?此中心尚不可得,何况心所生法?以心不可得,是即说名不思议处。此不思议处,无得无证,非染非净。何以故?如来常说一切诸法,犹如虚空无挂碍故。”
恒河上言:“若一切法如虚空者,云何世尊,说有诸色、受、想、行、识,及于界、处、十二因缘,有漏无漏,是染是净,生死涅槃?”
佛告恒河上:“譬如说我,虽有言说,而实无有我相可得;我说诸色,实亦无有色相可得,乃至涅槃亦复如是。又如阳焰无水可得,我说诸色乃至涅槃亦复如是。恒河上,于我法中修梵行者,见一切法皆无所得,乃可说名真修梵行;增上慢者说有所得,是则不名住真梵行。我说如是,增上慢人闻此深法生大惊疑,不能解脱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恒河上,若我灭后,有能宣说如是甚深断流转法,有愚痴辈由恶见故,于是法师生瞋害心,以是因缘堕诸地狱。”
恒河上言:“如佛所说断流转法,以何义故,名为断流转?”
世尊告言:“断流转者,所谓实际不思议界,此法不可穿凿沮坏,是故说名断流转法。”
尔时,世尊熙怡微笑,从其面门放种种光,青黄赤白红玻瓈色,其光普照无量国界,上至梵世,还从如来顶上而入。
尔时,尊者阿难见是事已,心自念言:“如来应正等觉,非无因缘而现微笑。”作是念已,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以何因缘现此微笑?”
佛言:“我念往昔,有千如来,亦于此处说如是法。彼诸众会,各各亦有恒河上优婆夷而为上首。彼优婆夷及诸大众,闻是法已皆悉出家,于无余涅槃而得灭度。”
阿难白佛言:“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受持?”
佛言:“此经名为《离垢清净》,以是名字汝当受持。”
说此经时,七百比丘众、四百比丘尼众,诸漏永尽,心得解脱。
尔时,欲界诸天子,化作种种天诸妙华而散佛上,作如是言:“此优婆夷甚为希有!能与如来共相酬对,得无所畏。是人已曾无量佛所,亲近供养,种诸善根。”
佛说是经已,恒河上优婆夷,及诸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九 元魏北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译
无畏德菩萨会第三十二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大城耆阇崛山中,与五百比丘众俱,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复有八千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皆得三昧及陀罗尼,善入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善巧诸通得无生法忍,所谓:弥楼菩萨、大弥楼菩萨、常入定菩萨、常精进菩萨、宝手菩萨、常喜根菩萨、跋陀波罗菩萨、宝相菩萨、罗睺菩萨、释天菩萨、水天菩萨、上意菩萨、胜意菩萨、增上意菩萨摩诃萨,八千人等而为上首。尔时,婆伽婆依王舍城住,若王、王子,诸婆罗门、长者、居士,尊重赞叹而供养佛。尔时,世尊具有无量百千万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
尔时,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揵连、尊者大迦叶、尊者须菩提、尊者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尊者离波多、尊者阿湿卑、尊者优波离、尊者罗睺罗、尊者阿难,如是等无量声闻,于其晨朝整衣持钵,入王舍城从家至家,如法乞食更无余缘。时诸声闻如是乞食,渐渐遂到阿阇世王所住宫殿,至王所已,却立一面默然而住,不言乞食及不乞食。
尔时,阿阇世王有女,名无畏德,端正无比,无匹无双,无并无类,成就最胜殊妙功德,年始十二,在其父王堂阁之上,著金宝屐彼处而坐。时,无畏德见诸声闻,不起不迎,默然而住,不共问答,不迎不礼,不让床座。阿阇世王见无畏德默然而住,即告之言:“汝岂不知,此等皆是释迦如来上足弟子成就大法也,世间福田耶?以为愍念诸众生故而作乞食。汝今既见,何故不起不迎不礼,不共相问,复不让坐?汝今者睹见何事故,而不起迎?”
尔时,无畏德白父王言:“不审大王,颇见颇闻,转轮圣王见诸小王,而起迎不?”
王言:“不也。”
复言:“大王,颇见颇闻,师子兽王见野干时,为起迎不?”
王言:“不也。”
复言:“大王,颇见颇闻,帝释天王,迎余天不?大梵天王,有曾礼敬余天众不?”
王言:“不也。”
复言:“大王,颇见颇闻,大海之神,礼敬江河池等神不?”
王言:“不也。”
复言:“大王,颇见颇闻,须弥山王,礼敬诸余小山王不?”
王言:“不也。”
复言:“大王,颇见颇闻,日月光神,有曾礼敬萤火虫不?”
王言:“不也。”
女言:“大王,如是菩萨,发心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轮圣王,以大慈悲初发心已,云何礼敬离大慈悲小乘声闻?大王,颇见已求无上正真正觉之道师子兽王,而礼小乘野干人耶?大王,颇有已求大梵道处而发进者,而当亲近微少善根声闻人耶?大王,颇有欲到大智之海,欲求善知大法之聚,而求牛迹声闻人耶?以彼从他闻音声故。大王,颇有欲至佛须弥山,为求如来无边色身,而欲更求小芥子中空三昧力诸声闻人而礼敬耶?大王,颇有得闻诸佛如来,功德智慧如日月光,如是闻已方乃礼敬诸声闻人萤火虫耶?以诸声闻唯能自润自照,从他闻声而得解故。
“大王,佛入涅槃,尚不礼敬诸声闻人,何况今者世尊在世?何以故?大王,若有亲近声闻人者,是人即发声闻之心;若人亲近缘觉人者,是人即发缘觉之心;若有亲近正真正觉,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无畏德女如是说已,以偈报父阿阇世言:
“譬如人至海, 而取一文钱,
我见诸声闻, 所行亦如是。
至大法海已, 舍大乘宝聚,
而起狭劣心, 修行小乘道。
如人亲近王, 出入无障碍,
从王乞一钱, 彼人徒亲王。
敬心近轮王, 从乞百千财,
润无量贫穷, 是名善亲王。
如人求一钱, 声闻亦如是,
不求真解脱, 而取小涅槃。
若起狭劣心, 自度不度他,
犹如小医师, 唯自治己身。
譬如大医王, 疗治众多人,
善起慈悲心, 得恭敬名称。
彼医得世利, 以达医方故,
自度不度他, 智者不恭敬。
如善巧医王, 通达众方已,
救无量千亿, 病苦诸众生。
彼医得世间, 恭敬及名称,
发菩提心者, 普治烦恼病。
大王蓖麻林, 华香影不妙,
声闻如蓖麻, 不救世发心。
如至树王所, 多众得利益,
诸菩萨亦尔, 能益一切众。
不以秋阳焰, 能竭诸小水,
至于大海已, 能润无量众。
声闻道狭劣, 犹如牛蹄迹,
不能灭众生, 所有诸烦恼。
非上诸小山, 而现金色身,
唯升须弥山, 悉见金色身。
大王诸菩萨, 亦如须弥山,
以彼住世故, 世间得解脱,
皆是一色身, 一切智具足。
声闻智不尔, 其犹如朝露,
不能润于世, 以不证法故。
如地多增长, 润益无量众,
声闻如华露, 菩萨如大雨,
亲近得大法, 如海之润势。
犹如踯躅华, 无彼微妙香,
男女所不乐, 唯喜薝葡华。
如求青莲华, 华香甚奇妙,
踯躅如声闻, 彼智不润众。
犹如薝葡华, 诸菩萨亦尔,
愍念众生故, 能化众生众。
大王颇曾知, 何者大奇特?
一人在旷野, 如利多人是。
若欲善安隐, 度无量众生,
应发菩提心, 勿取二乘道。
世间旷野中, 能济失道众,
如彼善导师, 诸菩萨亦尔。
大王颇曾见, 小筏度大海?
唯乘彼大舶, 能度无量众。
大王声闻筏, 菩萨如大舶,
修道法薰已, 令渡饥渴海。
大王颇曾见, 乘驴堪入阵?
唯见乘象马, 斗战便得胜。
声闻如驴乘, 菩萨如龙象,
降魔坐道树, 度无量众生。
犹如夜虚空, 见诸星不现,
满月显现故, 能照阎浮提。
声闻如星宿, 菩萨如满月,
愍念众生故, 示现涅槃道。
不以萤火光, 能令有所作,
日光照阎浮, 令作种种事。
声闻如萤火, 不能多利益,
佛具解脱光, 愍念一切众。
不以野干声, 能令兽王恐,
唯有狮子王, 一吼飞鸟落。
大王诸声闻, 不发菩提心,
不为益众生, 除一切烦恼。
大王见此故, 不发声闻心,
既发大心已, 云何得发小?
大王善得身, 能发无上心,
救拔一切众, 弃舍小乘道。
善得世间身, 复得世间利,
善来在世间, 而发无上心。
希求无上道, 救拔诸众生,
若能自他利, 彼人善可叹。
亦得世名称, 及得究竟道,
以是故我今, 不礼敬声闻。”
尔时,阿阇世王语无畏德女言:“汝大我慢,云何而见诸大声闻而不奉迎?”
女言:“大王,勿作此语!大王亦慢,云何不迎王舍城内诸贫穷者?”
王语女言:“彼非我类,我云何迎?”
女言:“大王,初心菩萨亦复如是,一切声闻、缘觉非类。”
王语女言:“汝岂不见诸菩萨等,皆悉礼敬一切众生?”
女言:“大王,菩萨为度憍慢瞋恼诸众生等,令彼得起回向之心,是故礼敬一切众生;为长众生诸善根本,是故菩萨礼敬众生。而诸声闻无瞋恨心,又复不能增长善根。大王,假使百千诸佛如来为说妙法,而彼所得戒定三昧,无有增益。大王,声闻如琉璃,菩萨如宝器。大王,譬如瓶满,天降雨时而不受一滴。如是,大王,诸声闻等,假使百千诸佛如来,为说妙法而无受润,不能增益戒定慧等,亦不能令众生发心至一切智。大王,譬如大海,能受诸河及云雨等。何以故?以大海是无量器故。大王,诸大菩萨摩诃萨等演说法时,随所闻者得大福利,增长一切诸善根本。何以故?以诸菩萨皆是无边言说器故。”
尔时,阿阇世王闻女语已,默然而住。
尔时,尊者舍利弗作如是念:“此无畏德女,得大辩才而能如是无尽言说。我于今者前至其所,少少问之。我且问之,汝得忍不?”作是念已,前问女言:“汝今为住声闻乘耶?”
答言:“不也。”
“汝今为住缘觉乘耶?”
答言:“不也”
“汝今为住大乘心耶?”
答言:“不也。”
舍利弗言:“若如是者,为住何乘,而能如是师子吼耶?”
女答尊者舍利弗言:“若使我今有所住者,则不能作师子吼也;我无所住,是故我能作师子吼!而舍利弗作如是言,为住何乘?如舍利弗所证得法,彼法岂有乘分别耶?此是声闻、缘觉之乘,至大乘耶?”
舍利弗言:“汝听我说,我所证法,无乘非乘差别之相,以一相故,所谓无相。”
无畏女言:“尊者舍利弗,若法无相,云何可求?”
舍利弗言:“无畏德女,诸佛之法与凡夫法,有何胜负差别之相?”
女语尊者舍利弗言:“空与寂静,有何差别?”
舍利弗言:“无差别也。”
无畏德言:“舍利弗,如空、寂静无有差别胜负之相,诸佛之法与凡夫法,无有胜负差别之相。又舍利弗,亦如虚空能受诸色而无差别,诸佛之法与凡夫法,无有差别,亦无异相。”
尔时,尊者大目揵连,语无畏德女言:“汝见佛法与声闻法有何差别,而见如是诸大声闻,不起奉迎,不与酬对,不让床坐?”
无畏德女答目连言:“假使星宿遍满三千,不能照了;声闻亦尔,以入定智而能照知,若不入定则不觉知。”
大目连言:“若不入定,则不能知众生之心。”
女言:“目连,佛不入定,而于恒河沙等世界,如应说法度诸众生,善知心故,何况微少星宿光明诸声闻耶!此是诸佛如来胜事。又大目连,一切声闻颇有能知几世界成、几世界坏?”
大目连言:“不能知也。”
女言:“目连,声闻颇知几数诸佛已入涅槃,几数诸佛未来当入,几数诸佛现在今入?”
目连答言:“不能知也。”
女言:“目连,声闻颇知几数众生多贪欲者,几数众生多瞋恚者,几数众生多愚痴者,几数众生等分行者?”
目连答言:“不能知也。”
女言:“目连,声闻颇知几数众生受声闻乘,几数众生受缘觉乘,几数众生受于佛乘?”
目连答言:“不能知也。”
女言:“目连,声闻颇知几数众生声闻度之,几数众生缘觉度之,几数众生佛能度之?”
目连答言:“不能知也。”
女言:“目连,声闻颇知几数众生,在于定聚是正见者,几数众生住邪定聚?”
目连答言:“不能知也。”
女言:“目连,唯有如来正真正觉,如实善知诸众生界而为说法。如是之事,非诸声闻、缘觉境界,况余众生?目连,当知此是如来殊胜之事,如来具得一切智故,一切声闻、缘觉所无。”
时,无畏女复语尊者大目连言:“世尊常记大目揵连,于神通中最为第一。目连神通,能知能至香象世界,知彼世界一切诸树,皆出上妙栴檀香不?”
目连答言:“今始得闻彼世界名,云何能往至彼世界?”
目连问女:“彼佛何名,而在彼处世界说法?”
女即答言:“彼佛号曰放香光明如来应正遍知,在彼说法。”
目连语女:“今者云何得见彼佛?”
时,无畏女不起于座,不动威仪而作誓愿:“若使菩萨初发心时,能过一切声闻、缘觉,以此誓愿,愿彼放香光明如来现身于此,令诸声闻、缘觉见彼香象世界,及嗅上妙栴檀香树。”时无畏女发此誓已,于是放香光明如来从身放光,以放光故,时诸声闻皆得见彼香象世界,及佛菩萨诸众围绕,罗网隐身为众说法,彼所说法此处悉闻;佛神力故,复得嗅彼诸树微妙栴檀之香。彼世界佛作如是言:“如是,如是,如无畏女之所说也。菩萨如是初发心时,已过声闻、缘觉境界。”
说此法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彼妙树香何因缘来?”
佛言:“弥勒,是无畏女共诸声闻,如法论议及发誓愿。彼佛知已,故以神力,现如是香及彼世界,而彼上妙栴檀之香遍此三千大千世界。”
时,无畏女语目连曰:“若见如是不可思议诸胜功德,而能发起狭劣小乘声闻之心,唯自度者,当知善根甚为微少!谁见成就无量功德菩萨之事,而不发于菩提之心?目连,颇知彼佛世界去此几何?”
答言:“不知。”
女言:“目连,乘诸神通,经百千劫能知能见彼佛世界,无有是处。譬如一切竹苇丛林不可算数,过如是等诸佛世界,方乃有彼香象世界。”
尔时,彼佛卷摄光明,既摄光已,香象世界及彼如来忽然不现。
尔时,尊者摩诃迦叶谓无畏言:“汝曾见彼香象世界及彼如来应正遍知耶?”
女即答言:“大迦叶,如来可见不?如佛所说:若以色见我,及以声求我,彼尽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以诸如来体即是法身,佛法非可见闻,云何可知见?随何方便众生乐者,佛则示现无障碍身,住方便故。然大迦叶谓我言曰:见彼世界及见彼佛等正觉不?我见彼佛,非肉眼见,以非肉眼所睹色故;非天眼见,以无受故;非慧眼见,以离想故;非法眼见,离诸行故;非佛眼见,离识睹故。大迦叶,我见如来,亦如尊者迦叶所见,以灭无明爱见心故。大迦叶,我见彼佛,亦如尊者迦叶所见,又复亦见我我所等。”
迦叶言女:“若法永无,云何而起无明及爱及我我相?所有众生不可见故。”
女言:“大迦叶,如是一切诸法永无,彼云何见?”
大迦叶言:“若一切佛法毕竟是无,云何可见?”
女言:“大迦叶,见诸佛法增长义不?”
大迦叶言:“我尚不知诸凡夫法,何况佛法?”
无畏女言:“是故,尊者大迦叶,彼法不成就,云何有断续而不证者见?大迦叶,诸法永无,不可示现。是故,大迦叶,一切法皆无。若法本无,云何可见彼清净法界?大迦叶,若欲见净如来,彼善男子、善女人,应净自心。”
时,大迦叶语无畏言:“云何善净自心?”
女言:“大迦叶,如自身真如及一切法真如,若信彼者不作不失,如是见自心清净故。”
迦叶问言:“自心以何为体?”
女言:“空为体。若证彼空信自身故,即信真如空,以一切法性寂静故。”
尔时,尊者大迦叶语无畏女言:“汝从何佛闻如是法而得正见?如佛所说发正见者,有二因缘:从他闻法,及内思惟。”
女言:“大迦叶,藉彼外声,闻外声故后内思惟。大迦叶,菩萨大士,不假他说,不假音声,云何而言住于寂灭?”
迦叶言女:“随所闻法而观察故,名为观行。”
时,大迦叶复问女言:“菩萨云何内自思惟?”
女言:“大迦叶,若共诸菩萨说法同事,而不起众生相。菩萨如是内观,是故名为成就内观。大迦叶,一切诸法,具足本际及中后际,以一切法真如体故,一切法现在真如体故。若是观者是菩萨,名为成就内观应知。”
迦叶言女:“云何安此诸法?”
女言:“大迦叶,如是应作,如彼真如见,无缚无解。”
大迦叶言:“云何而见名曰正见?”
女言:“大迦叶,若离二边见故,不作非不作,如是见而不见,是名正见。大迦叶,法者唯有名字,而离名字故,以永不证故。”
时,大迦叶复问女言:“云何得自见?”
无畏女言:“如尊者大迦叶所见。”
大迦叶言:“我不见自身及见我所。”
女语尊者大迦叶言:“应当如是见一切法,以无我我所故。”
说此法时,尊者须菩提心大欢喜,语无畏女言:“善得大利,而能成就如是辩才。”
时,无畏女即语尊者须菩提言:“须菩提,法有可得、有不可得而可求耶?而语我言善得辩才。我有此辩,若我说无有所觉知,若内若外则有辩才。”
时,须菩提即语女言:“汝何所证,何所得法,而有如是快妙辩才?”
女即答言:“不自知故,不从他知, |
|
|
|
|
|
|
|
地板
樓主 |
發表於 2023-8-27 14:16:45
|
只看該作者
所得善法及不善法差别之相。如是知法,不见染净、有漏无漏、有为无为、世间出世间及凡夫法,以不见故,以彼法体是佛佛法,而得佛法而不见佛。须菩提,若如是者,无所觉见有此辩才。”
须菩提言:“云何辩才?”
女言:“须菩提,如仁所得如是除灭。”女语尊者舍利弗言:“如彼法体,无闻无得,而有所说。”女语尊者须菩提言:“法体可住不?复可增减不?而能有此辩才?”
时,须菩提即语女言:“若证无漏,及法无有差别,及无辩说,以彼法体不可说故。”
女语尊者须菩提言:“于一切法,云何而生如是念言:善得其利,得如是辩?”
须菩提言女:“以得辩故说,为不得故说?”
女语尊者须菩提言:“信如佛说,一切诸法如响不耶?”
须菩提言:“我信此事。”
女言:“影响为有辩才、无辩才耶?”
须菩提言:“以内声故,而有外响。”
女言:“须菩提,以缘有声而有彼响,彼响为有何性相耶?然彼响声无有性相。何以故?若以缘生,彼无生义。”
须菩提言:“一切法缘生。”
无畏女言:“一切诸法体性不生。”
须菩提言:“若一切法体性如是毕竟无者,云何如来作如是说,恒河沙等诸佛当成正觉?”
女言:“法界为可生不?”
须菩提言:“不可生也。”
无畏女言:“诸佛如来,一切皆是法界性相。”
须菩提言:“不见一切诸法界也。”
无畏女言:“诸有所说言语无漏,而说恒河沙等诸佛当得正觉,此言何趣?何以故?法界不生不灭故;一切说非说,以毕竟净故;以彼非事不可言说,离于实际。”
须菩提言:“汝甚奇哉!既是在家,而能如是善巧说法,复有如是无尽辩才。”
无畏女言:“须菩提,菩萨无有取以不取、闻以不闻、若在家若出家而有辩才。何以故?以心净故而令智显,以智显故而显辩才。”
女语尊者须菩提言:“今可善说菩萨之行。”
须菩提言:“汝说我听。”
无畏女言:“须菩提,菩萨成就八种法行故,不得言在家、出家。何等八法?须菩提,一者、菩萨得身清净,定信菩提;二者、成就大慈大悲而不舍众生;三者、成就大慈悲故,善巧世间一切诸事;四者、能舍身命分,及成就方便善巧;五者、善巧无量发愿;六者、成就般若波罗蜜行,离一切见故;七者、大勇猛精进,以修诸善业而无厌足故;八者、得无障智,以得无生法忍故。须菩提,菩萨成就如是八法故,不得言在家、出家,随何威仪住菩提中无有障碍。”
尔时,尊者罗睺罗语无畏女言:“此言乃是不净言说!汝蹈宝屐,复坐高床,而能如是,共诸声闻往复论义。汝岂不闻,为不病者不得说法,及不得为高床座人而说法耶?”
时,无畏女即语尊者罗睺罗言:“颇如实知净不净耶?尊者罗睺罗,是世间净不?”
罗睺罗言:“无净不净。”
无畏女言:“如来制戒随而受行,而犯彼戒为净不净?若复有人不犯彼戒,非净不净?”
无畏女言:“且止!且止!勿作是说。若如说法,若如制戒而修行者,彼说不净。罗睺罗,以彼证得无漏法故,彼则无有犯,以不犯彼亦无有净与不净。何以故?以诸声闻,过诸说法,过诸制戒。如来为诸声闻学者,来于三界为彼故说;而彼声闻已过三界,以是义故说过不过。诸界如是,以彼不能觉知戒故,说净不净。而虚空者唯有言说,唯智力见,是故得说净不净也。”
罗睺罗言:“净与不净有何差别?”
无畏女言:“譬如真金远离诸垢,作庄严具及不作者,色何差别?”
罗睺罗言:“无有差别。”
无畏女言:“净与不净,唯有名字以为差别,无余差别。何以故?一切法性离一切垢,无染无著。”
女语尊者罗睺罗言:“坐高广床不应说法。一切菩萨坐于草敷胜坐高床,胜于声闻在于梵天。”
罗睺罗言:“以何义故?”
女言:“罗云,颇见菩萨,坐于何座而得菩提?”
罗睺罗言:“坐于草座。”
女言:“菩萨坐于草座,所有三千大千世界,释梵护世四天王等,及余天子,乃至阿迦尼吒天等,悉来礼拜,合十指爪掌,至菩萨所,礼菩萨足。”
罗睺罗言:“如是,如是。”
时,无畏女问罗云言:“成就如是法,菩萨而坐草座,胜于坐彼高广大床,及胜声闻在于梵天。”
尔时,阿阇世王语无畏女言:“汝可不知此是释迦如来之子,于学戒中最为第一耶?”
时,无畏女语父王言:“且止!大王,勿作是说,言罗睺罗是如来子。大王,颇见颇闻以不?师子之王生野干不?”
王言:“不见。”
女言:“大王,颇见颇闻,转轮圣王礼敬诸余小王以不?”
答言:“不见。”
女言:“大王,如是如来师子之王,转大珐輪,声闻围绕。大王,若依王法而说,何者是为如来真子?则应答言诸菩萨是。是故,大王,不得说言,如来有子,如来无子。若说如来有真子者,应言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是如来子。”
说此法门时,阿阇世王宫内二万诸女,发菩提心。二万天子满足彼法,闻此女师子吼已,发菩提心。王复语言:“此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之子!离诸烦恼,学声闻戒,云何真子?”
尔时,彼诸天子,以华散佛遍王舍城,以为供养无畏女故。时无畏女下彼床已,然后礼敬诸大声闻,而施种种微妙饮食,若舐、若嗅、若唼,如法供养彼诸声闻,供养已讫,作如是言:“不审尊者诸大声闻,何故晨朝离如来所而来至此?应听法已然后乞食。尊者且去,我正尔间须臾到彼。”无畏德女于晨朝时,共阿阇世王并女之母,及王舍城无量人众,导从围绕,至如来所,礼如来足,却坐一面。彼诸声闻,亦至佛所礼佛足已。却坐一面。
尔时,尊者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此无畏德女如是奇哉!得大福利。”
佛语尊者舍利弗言:“此无畏女,已于过去九十亿佛发菩提心,于彼佛所种诸善根,为求无上佛菩提故。”
舍利弗言:“世尊,此女能转女身不耶?”
佛言:“舍利弗,汝见彼女,岂是女耶?汝今不应作如是见。何以故?以是菩萨发愿力故,示现女身为度众生。”
于是,无畏德女作是誓言:“若一切法非男非女,令我今者现丈夫身,令一切大众悉皆睹见。”说此语已,即灭女身,现丈夫身,升于虚空高七多罗树,住而不下。
尔时,世尊即语尊者舍利弗言:“汝舍利弗,见彼无畏德菩萨不?在于虚空,住而不下。”
舍利弗言:“已见,世尊。”
佛言:“舍利弗,此无畏德菩萨,复过七千阿僧祇劫,得成正觉,号曰离垢如来应正遍知。彼佛世界名曰光明,佛寿百劫,正法十劫,纯菩萨僧,三万不退转菩萨。彼佛世界净琉璃地,八道庄严,莲华所覆,无有一切诸恶道名,天人充满。舍利弗,如兜率天受微妙乐及胜法味,彼诸天子受如是乐。”
尔时,无畏德菩萨母,号日月光,与阿阇世王俱,合十指爪掌,往至佛所,白言:“世尊,我得大利,我于九月怀娠此子。然此善男子,今作如是大师子吼。我今回此善根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过此已后,于彼离垢光世界,而成无上正真正觉。”
于是,佛告尊者舍利弗言:“舍利弗,汝今见不?”
答言:“已见。”
佛言:“舍利弗,此月光女舍是身已,生忉利天,号曰光明增上天子。若弥勒菩萨得菩提时,是彼见王上足之子,于彼供养弥勒佛已,便即出家。彼见王子,于弥勒佛所说之法,初中后说尽能忆持;次第皆见贤劫诸佛,悉得供养。如是渐次供养佛已,然后于彼离垢如来得菩提时,得作大王,具足七宝,号曰持地。彼见王子,供养如是诸如来已,亦乃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曰遍光如来应正遍知,具足成就佛之世界,如上所说。”
尔时,月光夫人欢喜踊跃,即脱价值百千两金妙宝璎珞而供养佛,语大王已,受五百正戒,具修梵行。
尔时,无畏德菩萨在如来前,作如是言:“以此誓愿因缘力故,令我未来得菩提时,诸菩萨亦皆被法服,一切化生。以此誓愿因缘故,愿令如来犹如年少八腊比丘。”无畏德菩萨如是现身,说此语已,被正法服,即成比丘具足威仪。
尔时,无畏德菩萨语自父王阿阇世言:“大王,一切诸法皆如是。”即时忽化生相,离诸分别所起之相,无诸颠倒。“大王,还即此时复现女身,王见不也?”
王言:“已见。而我非以色身相见,我今现见比丘身已,复见女身。”
佛问王言:“何者是实?大王,应当作如是学,住一切法中,正见一切亦生烦恼所烧故,以不达法力故,以不达故,于非疑处而生疑悔。当应数数亲近如来及文殊师利童子菩萨,以彼菩萨威德力故,而令大王得受悔过。”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受持此无畏德菩萨受记法门,读诵勿忘。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具足七宝,施满三千大千世界诸佛如来;若复有人,能受持此无畏德菩萨受记法门一句一偈,闻已受持,得福过彼。何况具足若读若诵,广为人说,如法修行!”
如来说此无畏德菩萨受记法门时,月光夫人无畏德母,并诸天、龙、阿修罗等,闻佛说已,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 无垢施菩萨应辩会
第三十三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于诸法中皆得自在,所作已办,舍于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得正智解脱,心得善解脱,慧得善解脱,其心调伏如大象王,心得自在到于彼岸,入八解脱;唯除阿难一人。复有诸菩萨摩诃萨,皆大庄严,众所知识,逮不退转,尽一生补处。其名曰:宝手菩萨、德藏菩萨、慧严菩萨、称意菩萨、观世音菩萨、文殊师利法王子、悦音法王子、不思议解脱行法王子、思惟诸法无障碍法王子、弥勒菩萨、施无忧菩萨、无痴见菩萨、离恶趣菩萨、无碍行菩萨、断幽冥菩萨、除诸盖菩萨、辩严菩萨、宝德智威菩萨、金华光明德菩萨、思无碍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
尔时,大德舍利弗、大德目揵连、大德摩诃迦叶、大德须菩提、大德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大德离越、大德阿那律、大德阿难,及文殊师利法王子、无痴见菩萨、宝相菩萨、离恶趣菩萨、除诸盖菩萨、观世音菩萨、辩严菩萨、无痴行菩萨,如是等八大菩萨及八大声闻,晨朝执持衣钵,欲入舍卫城乞食。时于道中,各作是念,共论斯事。
尔时,大德舍利弗言:“我当入如是定已,诣舍卫城乞食,愿令城中一切众生闻四圣谛。”
大德目揵连言:“我当入如是定,诣舍卫城乞食,愿令城中一切众生无有魔事。”
摩诃迦叶言:“我当入如是定,诣舍卫城乞食,愿令城中众生其施我者,令获无尽之报乃至泥洹。”
大德须菩提言:“我当入如是定,诣舍卫城乞食,愿城中众生其见我者,以此因缘,令彼众生天上、人中受诸快乐,得尽苦际。”
大德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言:“我当入如是定,诣舍卫城乞食,愿令城中一切外道梵志尼揵子等悉得正见。”
大德离越言:“我当入如是定,诣舍卫城乞食,愿令城中一切众生得无诤乐。”
大德阿那律言:“我当入如是定,诣舍卫城乞食,愿令城中一切众生识宿业报。”
大德阿难言:“我当入如是定,诣舍卫城乞食,愿令城中一切众生,先所闻法皆悉现前。”
文殊师利法王子,作是念言:“我当令舍卫城中,一切门户、窗牖、墙壁、器物、树木、枝、叶、华、果、衣服、璎珞,皆令出空无相无愿、无所有、无我、无戏论、无性之声。”
无痴见菩萨,作是念言:“我当令舍卫城中,若有众生应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其所见物皆是如来像;又令决定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宝相菩萨,作是念言:“我当令舍卫城中一切族姓室宅之中,宝藏涌出,具诸七宝。”
离恶趣菩萨,作是念言:“我当令舍卫城中,若有众生应堕恶趣者,尽使现世轻受,速脱苦恼。”
除诸盖菩萨,作是念言:“我当令舍卫城中众生尽除五盖。”
观世音菩萨,作是念言:“我当令舍卫城中众生,牢狱系闭速得解脱,临当死者即得济命,恐怖之者即得无畏。”
辩严菩萨,作是念言:“我当令舍卫城中众生,其见我者皆得辞辩,以诸妙偈互相问答。”
无痴行菩萨,作是念言:“我当令舍卫城中,若有众生其见我者得无痴见,决定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是等八大菩萨及八大声闻,共论上事,遂至舍卫城门。
尔时,城内波斯匿王女,名曰无垢施,始年八岁,颜貌端严,世所希有。其女于二月八日沸星现日,与五百婆罗门俱,持满瓶水,出至城外浴洗天像。尔时,五百婆罗门见诸比丘在门外立,见已皆为不吉。时婆罗门众中,最长宿者年百二十,名曰梵天,谓无垢施女言:“今诸比丘在门外立,此事不吉。我等宜还入城,不须见此。若见此已,于祀祠宜利吉祥等事,皆为不吉。”
尔时,无垢施女以偈答婆罗门言:
“此等皆无受, 第一所应赞,
能为多众生, 洗除一切恶。
此等皆清净, 尽见四圣谛,
外道非清净, 为痴冥所覆。
两足尊福田, 施此报无量,
种于此中者, 于三有无尽。
戒行净具足, 出淤泥无著,
行世如良医, 治救病众生。
佛为世中胜, 是诸法之王,
此等是佛子, 成办阿罗汉。
如是行菩萨, 慧人云何离?
行此妙行者, 世人所应赞。
此等是慧人, 久远常行施,
梵志敬此者, 众事吉无疑。
赞此具相者, 心净良福田,
梵志若信者, 得喜无忧乐。”
尔时,梵志复以偈答无垢施女言:
“勿随愚小心, 祠莫见沙门,
剃发被袈裟, 求乐者莫近。
汝父母不喜, 我等怀惭愧,
汝若欲行施, 其事亦不吉。
善哉勿恭敬, 此等诸比丘。”
尔时,无垢施女以偈报梵志言:
“我若堕恶道, 父母诸眷属,
财宝及勇健, 尽所不能救。
除彼威德众, 谁能救我者?
敬佛法众故, 舍身及寿命,
除尊三宝已, 更无可依道。”
尔时,梵志问无垢施女言:“汝未曾见佛及僧,亦未曾闻法,何由有此信?”
无垢施女报梵志言:“我初生七日时,处高殿上在金足床,见五百天子飞行虚空,以无量功德赞叹佛法僧,我时得闻。复有一天子,未曾见佛闻法及睹众僧,问诸天子言:‘佛者何似也?’彼诸天子知我至心,并答一天子所问,为生喜悦故,而说偈言:
“‘其发如绀青, 清净而右旋,
佛面如满月, 百叶莲华色。
毫相如珂雪, 右旋人乐观,
黑蜂绕青莲, 眉目亦如是。
颊车如师子, 眼眴如牛王,
唇如频婆果, 齿白密齐平,
其发如鹅行, 舌广而覆面。
畅音甚清净, 闻者皆欢喜;
孔雀鹅雁声, 音如琉璃琴,
紧那众铃声, 迦陵频伽音,
拘那罗鸟音, 命命拘吉罗,
及种种音乐, 佛声亦如是;
其吼如师子, 能破诸竞论,
除去诸垢恼, 实语断诸见。
处在于大众, 能尽诸问疑,
不谬而和柔, 悦可于众心。
去离于二边, 正说于中道,
恒说适意音, 闻音皆欢喜。
口行无谄曲, 随语各得解,
佛语慧庄严, 如杂妙华鬘。
项圆臂修直, 掌平轮相净,
手指纤长妙, 爪如赤铜色。
佛身坚平满, 细腰师子体,
深齐而圆好, 阴藏如马王。
其身如金山, 一孔一毛生,
右旋而上向, 其喻如龙象。
佣髀鹿[跳-兆+尃]肠, 踝平钩锁骨,
足平轮相现, 千辐具分明。’
“梵志,尔时诸天子在虚空中,以如此事赞叹如来。复次,如来应供度一切有,至于彼岸得大慈悲,如大医王护诸众生,憎爱不染如莲华在水。于世尊功德,我叹少分耳!梵志,我生适七日,闻世尊如是实功德,自尔已来恒无睡眠,亦无欲觉、瞋恚觉、恼觉。自是已来,我于父母、兄弟、姊妹亲属、财宝、璎珞、衣服、城邑园观及己身寿命,尽无恋爱之心;唯除念佛。如来在在处处,有所说法,系心往听悉皆受持,若文若义不失一句。梵志,我于日夜未尝不见诸佛世尊。梵志,我观佛无厌,听法无足,供众无倦。”
尔时,无垢施女如是种种赞佛法众。时,梵天婆罗门等五百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时,无垢施女即下车步,进诣诸菩萨、声闻所,到已尽顶礼其足,以恭敬尊重心诣大德舍利弗所,到已前立,谓舍利弗言:“我是女人,智慧微浅,多诸烦恼,又多放逸乐卑下事,为不顺思惟所牵。善哉!大德舍利弗,为怜愍我故,说微妙法;我得闻已,长夜利益增长安乐。”
始论此事,王波斯匿来至其所,闻其所说,王命无垢施女言:“汝诸快乐,悉无所少,何为忧色而不睡眠,不乐世乐?”
时,王波斯匿即为其女,而说偈言:
“端严如天女, 澡浴涂香服,
璎珞等具足, 何忧不睡眠?
国富多财宝, 父母得自由,
有何不可乐, 而不睡眠耶?
汝悦众亲意, 诸人悉敬望,
我种种庄严, 汝何为不乐?
汝见闻何事, 而怀此忧戚?
善哉何所愿? 汝语我此事。”
尔时,无垢施女以偈答父王言:
“王不觉家中, 阴界入诸羸,
居世如幻妓, 人命无暂停。
饮毒谁能眠? 处死谁有欢?
坠岩何望活? 世相皆如是。
如人处蛇间, 何有睡与欲?
四大如毒蛇, 何有欢乐心?
为诸怨所绕, 如饥何有乐?
为诸怨国者, 父王何有乐?
自从见世尊, 发心愿成佛,
王我未见闻, 菩萨暂放逸。”
声闻品第二
尔时,无垢施女谓舍利弗言:“大德,我欲少有所问,愿为解脱,以怜愍故。世尊记仁者,智慧中最为第一。此慧是有为耶?是无为耶?若是有为,虚诳非实法。若是无为,无为法者则无有生,无生之法则无有起;以无起故,大德智慧则无所有。”舍利弗即便默然。
大德目揵连谓舍利弗言:“大德,何为不答无垢施女所问?”
舍利弗答目揵连言:“此女不问有为之法,乃问第一义谛。第一义中则无言说,是故不可以言而答。”
时,无垢施女谓目揵连言:“世尊记大德,于神足人中最为第一。大德,乘神足时为众生想耶?为作法想耶?若住众生想者,众生无实,彼神足亦无实。若住法想者,法无变异,若无变异则无所得,若无所得则无分别。”大德目揵连即便默然。
摩诃迦叶谓目揵连言:“大德,何为不答无垢施女所问?”
目揵连言:“此女不问分别神足,诸如来菩提无作无分别,此则不可言说。”
时,无垢施女谓摩诃迦叶言:“世尊记大德,头陀人中最为第一。又复大德,怜愍众生故,入八解脱已而受施,乃至一念而受他施,以身报耶?以心报耶?若以身报,身性无记,喻如草木、墙壁、瓦砾等无异,是故不能必报施恩。若以心报,心念念不停,亦不能报。若除身心则无为法,若无为法谁能报者?”摩诃迦叶即便默然。
大德须菩提谓摩诃迦叶言:“何为不答无垢施女所问?”
摩诃迦叶答须菩提言:“此女所问,问法真际,此理不可以言宣答。”
时无垢施女谓须菩提言:“世尊记大德,于无诤人中最为第一。此无诤行,入有性耶?入如性耶?若入如性,如非生相、如非灭相;若不生相、若非灭相,则是平等;若是平等则是如尔,若是如尔则是无作,若是无作则无言说,若无言说则不可思议,若不可思议则不可宣表。若在有性,有性虚诳,若见虚诳,非圣所行。”大德须菩提即便默然。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谓须菩提言:“何不答无垢施女所问?”
须菩提答富楼那言:“我于理不应有答,唯有默然是我乐处。此女所问问无戏论法,若有言说则生过患,法性无说是无诤行。”
时,无垢施女谓富楼那言:“世尊记大德,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若说法时,说有境界法耶?无境界法耶?若说有境界法,则与凡夫等。所以者何?以凡夫说有境界法故,是以大德不离凡夫法。若无境界则无所有,若无所有,何名说法人中最为第一?”富楼那即便默然。
大德离越谓富楼那言:“大德,何为不答无垢施女所问?”
富楼那答离越言:“此女不问有为,问第一义。第一义中则无言说,是故无理可答。”
时,无垢施女谓离越言:“世尊记大德,于行禅人中最为第一。大德禅时,依有心禅耶?无心禅耶?若依心入禅,心如幻化不实,此定亦复不实。若无心入禅,诸外法草木枝叶华果等亦应得禅。所以者何?以彼同无心故。”大德离越即便默然。
大德阿那律谓离越言:“何不答无垢施女所问也?”
离越答阿那律言:“此女所问诸佛行处,是非声闻所答。”
时,无垢施女言:“诸佛法、声闻法有异耶?若是有异,无为有二耶?诸贤圣皆行无为,无为之法则无有生,若无有生则是无二,若是无二则是如尔,如尔无二。是故大德离越,何为作是说耶?”
时,无垢施女谓阿那律言:“世尊记大德,于诸天眼人中最为第一。大德,以天眼所见,为有物耶?为无物耶?若见有物则为见常,若见无物则为见断,若离二边则为无见。”大德阿那律即便默然。
大德阿难谓阿那律言:“何为不答无垢施女所问?”
阿那律答阿难言:“此女所问为坏假名,是故不可以假名而答。”
时,无垢施女谓阿难言:“世尊记大德,于多闻人中最为第一。此多闻法,为是实义耶?为是文字耶?若是实义,义不可说;若不可说法,则非耳识所知;若非耳识所知,复不可说。若以文字,世尊说言依于了义,不依文字。是故大德阿难,亦非多闻,亦非了义。”大德阿难即便默然。
文殊师利法王子谓大德阿难言:“何为不答无垢施女所问也?”
阿难言:“此女所问多闻离于文字,此则不可以音声而答。问于平等,平等非心,离心相故。此非学地人法,我何能答耶?此是诸如来法王至彼岸处。”
菩萨品第三
尔时,无垢施女谓文殊师利法王子言:“世尊记汝,于深解菩萨中最为第一。汝为以十二因缘深为深耶?为以真深为深耶?若以十二因缘深为深,无有众生成十二因缘深者。所以者何?以十二因缘无来无去故,非眼识所知,非耳、鼻、舌、身、意识所知,此中十二因缘非是行法。若以真深为深,真深则非深,亦无得真深者。”
文殊师利答无垢施女言:“以始际深故深。”
无垢施女问文殊师利言:“始际则非际,是故汝知亦非知。”
文殊师利答无垢施女言:“以无知得无得故,言始际耳!”
无垢施女问文殊师利言:“无得之中无有言分,过言语道无有所说。”
文殊师利答无垢施女言:“说假文字说耳!”
无垢施女语文殊师利言:“诸佛菩提过字句言说,是故菩提则不可说。”
尔时,无垢施女谓无痴见菩萨言:“汝善男子作是言,我作是念:‘诣舍卫城,愿令城中众生必定应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其所见物尽是如来像;又令决定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见如来时,为色身观耶?为用法身观耶?若以色身观者,则不见佛。如世尊说:‘若见我色身,闻我音声者,彼人边见,非为见我。’若以法身,法身不可见。所以者何?法身离见闻不可取故,是以不可见闻。”时无痴见菩萨即便默然。
宝相菩萨谓无痴见菩萨言:“善男子,何故不答无垢施女所问?”
无痴见菩萨言:“无垢施女所问无性法,此无性法不可说,是故不答。”
无垢施女言:“善男子,我不问无性法,无性法不可问,学已而答则无有碍。”
尔时,无垢施女谓宝相菩萨言:“善男子,汝言我当作是念:‘诣舍卫城,愿令城中一切种族居家,宝藏涌出,具足七宝。’汝施宝之心,为有染著耶?无染著耶?若有染著,则与凡愚同。所以者何?以凡夫有爱著故。若无爱著,无爱著中无有施宝。”时宝相菩萨即便默然。
时,无垢施女谓离恶趣菩萨:“善男子,汝言我作是念:‘诣舍卫城,愿令城中若有众生应堕恶趣者,尽使现世轻受,速脱苦恼。’如来说业不可思议,此不可思议业可速断耶?若可断者,则违如来所说;若不知云何而能轻受速断?若能断者,于无主法中汝则是主,若能断者亦当能不断。”
离恶趣菩萨答无垢施女言:“我以愿力故能令轻受速断。”
无垢施女问离恶趣菩萨言:“善男子,诸法如性,不可以愿力而受。”时离恶趣菩萨即便默然。
尔时,无垢施女谓除诸盖菩萨:“善男子,汝言我当作是念:‘愿令舍卫城中众生尽除五盖。’汝作是念,入是定已,能令众生不为五盖所覆,于此定中己自在耶?他自在耶?若己自在,无由及彼;一切诸法无至彼者,云何汝入禅定去他五盖?若他自在,则不能利益于他。”
除诸盖菩萨答无垢施女言:“此行以慈为首。”
无垢施女问除诸盖菩萨言:“诸佛皆行慈行。善男子,叵有佛因众生不以五盖为患者也?”除诸盖菩萨即便默然。
时,无垢施女谓观世音菩萨:“善男子,汝言我当作是念:‘愿令舍卫城中众生牢狱系闭速得解脱,临当死者即得济命,恐怖之者即得无畏。’夫言畏者,是有取耶?无取耶?若是有取者,凡愚之人亦复有取,是故不然。若是无取则无所施,无施法中何得有除?”观世音菩萨即便默然。
辩严菩萨谓观世音菩萨:“善男子,何为不答无垢施女之所问耶?”
观世音菩萨言:“此女不问生灭法,是故不可答。”
无垢施女问观世音菩萨言:“叵有是无生无灭问耶?”
观世音答无垢施女曰:“无生无灭中乃无文字言说。”
无垢施女问观世音言:“诸智慧者,于无文字假说文字,然不著文字,法性无碍,是故慧者不碍文字。”
时,无垢施女谓辩严菩萨:“善男子,汝言我当作是念:‘愿令舍卫城中众生其见我者皆得辞辩,以诸妙偈互相问答。’善男子,汝此所施辞辩者,以觉起耶?若以觉起者,一切有为皆由觉观而起,是故非寂静。若以爱起者,所施则虚。”
辩严菩萨答无垢施女言:“此是我初发菩提心时,愿其见我者皆得辞辩,以诸妙偈互相问答。”
时,无垢施女问辩严菩萨言:“善男子,汝今即有发菩提心愿耶?若即有者则是常见,若今无者不可以施彼,是故所愿则虚。”时辩严即便默然。
尔时,无垢施女谓无痴行菩萨:“善男子,汝言我作是念:‘愿令舍卫城中若有众生其见我者,得无痴见,决定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菩提为是有耶?为是无耶?若是有者,是有为菩提执于边见。若是无者,则是虚妄亦堕边见。”
时,无痴见菩萨答无垢施女言:“此菩提者名之为智。”
无垢施女问无痴见菩萨言:“此智名为生耶?为无生耶?若名为生,则非是善顺思惟所生,是有为智凡愚所知。若名无生,无生中无所有,若无所有则无分别。菩萨、声闻、辟支佛、诸如来菩提,无有分别。凡愚之人分别菩提,智慧之人则无分别。”时无痴见菩萨即便默然。
尔时,大德须菩提谓诸大德声闻、并诸大菩萨言:“诸大德,我等宜还,不须入舍卫城乞食。所以者何?无垢施女所说即是智者法食。我等今日乐于法食,不须搏食。”
无垢施女问须菩提言:“如说诸法无上无下,于此法中,当有何求而行乞耶?大德不戏论法是比丘所行,不可乐於戏论。此是无依之法,非依止者所行,贤圣所行无有退转。”
尔时,八大声闻、八大菩萨,梵天等五百婆罗门,无垢施女、波斯匿王及诸大众,俱诣佛所;到已顶礼佛足,右绕三匝,却坐一面。无垢施女,别绕七匝,顶礼佛足,合掌而立,以偈问佛:
“我问无等尊, 应供无量称,
施众甘露喜, 菩萨云何行?
云何在道树, 破魔降劳怨?
云何动天地, 山王及林薮?
云何放光明, 显发无量称?
愿大悲世尊, 说应菩提行。
云何得总持, 如来妙音声?
云何能修持, 清净妙胜定?
云何诸行人, 能得神足力?
今劝请世尊, 说诸人实行。
云何得专念, 及与坚固心?
云何得应辩, 微妙成具足?
云何得顺理, 含众义圆足,
美说微妙法, 慧者无所碍?
云何乐施慧, 净戒及忍辱,
善精进禅定, 智慧照世间?
云何忆宿命, 天眼明了见,
天耳他心智, 神足过诸刹?
云何不处胎, 化生莲华中,
恒于诸佛前, 说空无我法?
云何等怨亲, 断爱及荒秽,
志行无高下, 其犹如风地?
利衰及毁誉, 称讥与苦乐,
云何舍八法, 行世犹如日?
云何不谄诤, 除我舍憍慢,
寂静处禅定, 智者乐实义?
云何不爱乐, 妻子及财宝?
云何诸行人, 乐于闲静处?
云何如飞鸟, 亦如麟一角?
云何乐正法, 及乐喜悦心?
云何诸智人, 观地水火风,
无倾动分别, 处禅如虚空?
不行非法行, 不乐观他行,
宁舍于身命, 终不舍离法?
云何于菩提, 生想如世尊,
生世尊想已, 能发菩提愿?
云何得净土, 及与清净僧,
智者得长寿, 称名获安乐,
方便至彼岸, 见谛不取证,
能度无量众, 劝乐行善根?
云何得端正, 及得于化生,
智慧多财宝, 能知众生心?
云何忆宿命, 常与诸佛会,
于千万亿劫, 恒不生难处?
云何得种好, 及三十二相?
云何善辞辩, 及得于应辩?
云何修净土, 成就比丘众,
随所愿乐处, 能得生于彼?
导者作何行, 能得色名称?
得力精进等, 云何得不坏?
云何不犹豫, 能行菩萨道,
去离诸悼悔, 为众生说法?
于佛法众中, 云何得最胜,
宁舍己身命, 而不诽谤法?
世尊无不知, 今世及未来,
愿大智世尊, 次说菩萨行。”
菩萨行品第四
尔时,世尊赞无垢施女言:“善哉!善哉!汝为多安乐利益诸众生故,怜愍世间诸天人故,问于如来诸菩萨摩诃萨如斯之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时,无垢施女及诸大众皆称:“善哉!愿乐欲闻。”
尔时,世尊即便为说:“菩萨成就四法,能破诸魔。何等为四?于他利养不生憎嫉,去离两舌,劝多众生令种善根,于一切众生生慈愍心。无垢施女,是为菩萨成就四法,能破诸魔。”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不生憎嫉心, 及以两舌语,
能教多众生, 种善法根栽,
能修广慈心, 普及于十方,
善行此行者, 能摧诸魔怨。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者,能放光明过无量佛土。何谓为四?能施灯明;法欲灭时护持正法;能为放逸及堕难处众生故,往其所而为说法;能以宝饰、璎络施佛塔庙。是为菩萨成就四法,能放光明过十方刹。”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能施灯明, 法末中护法,
开导难放逸, 宝饰施佛庙。
是故诸菩萨, 能放净光明,
过无量佛土, 所照无边涯,
蒙光皆安乐, 即发无上心。
“无垢施女,若菩萨能成就四法者,能振动无量无边诸佛刹土。何谓为四?如所说行,得深法忍,坚持善法,化无量众生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为菩萨成就四法,能震动无量无边诸佛刹土。”
尔时,世尊欲重明此义,而说偈言:
“如所说修行, 善解深法忍,
欲得白净法, 坚持诸妙行,
能教无量众, 发于菩提心,
行此四法者, 能动无量刹。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者,得陀罗尼。何谓为四?能施净妙种种所须;庄严诸婇女,须者便施与;常以种种法,赞叹诸如来;亲近多修习般若波罗蜜。是谓菩萨成就四法,得诸陀罗尼。”
尔时,世尊欲重明此义。而说偈言:
“若行种种施, 能得陀罗尼,
庄严好婇女, 随意之所须,
悉皆能充足, 常赞叹如来,
修诸实智慧, 世尊之所许。
以此四事者, 即得陀罗尼,
于百千亿劫, 所闻终不忘,
十方佛所说, 尽能受忆念。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者,能得三昧。何谓为四?多厌患生死,常乐闲静处,常勤精进,善能成就诸所作业。是为菩萨成就四法,能得三昧。”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舍离诸有生, 独行如骐驎,
善男子勤行, 成就所作业。
慧者能成就, 此四胜妙法,
亲近于菩提, 求诸最胜法。
有寂静意者, 能得诸三昧,
觉了胜菩提, 诸佛之行处。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能得神足。何谓为四?身轻故,心轻故,于一切法中无依止故,受四界为空界故。是为菩萨成就四法,能得神足。”
尔时,世尊欲重明此义,而说偈言:
“身心轻亦尔, 智者不著法,
受此诸四界, 与空界同等。
具此四法者, 能得乘神足,
一念过亿刹, 供养尔所佛。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得殊妙端正。何谓为四?去诸荒秽不行瞋恚;乐净佛塔庙妙饰以供养;住威仪持戒;常先意问讯,不讥说法者,恒生世尊想。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得殊妙端正。”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不瞋恼他人, 去离荒秽行;
扫洒世尊庙, 恭敬献饰宝;
常持于净戒, 发意先问讯;
于法师无碍, 敬心如世尊。
行此四善事, 是谓勇健者,
殊妙最第一, 见者莫不欢。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能得化生。何谓为四?雕刻莲华,坐佛形像;以优钵罗华、钵头摩华、拘末头华、分陀利华,及余种种杂妙诸华,满掬以散如来及诸塔庙;志愿利益无量众生,恒行和敬,不讥彼短;所种善根,为利益安乐多众生,脱生死苦恼,愿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为菩萨成就四法,能得化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刻华坐尊像, 种种华供养,
利益不恼众, 化生诸佛刹,
恒发弘誓愿, 度十方众生,
以此四妙行, 恒生诸佛刹。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得大财富。何谓为四?乞者不逆,于所施物不生爱惜,恒愿众生获多财宝,舍离诸见顺于正信。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得大财富。”
尔时,世尊欲重明此义,而说偈言:
“施心无所逆, 于财无吝惜,
信解诸佛法, 生生获财富。
信解无谄嫉, 不讼彼过患,
专心一向信, 是故得财宝。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得大智慧。何谓为四?于他法中不生憎嫉,说除过法令无疑悔,勤精进者劝不令废,己身常乐多修空法。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得大智慧。”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不嫉于正法, 教他除疑悔,
常将导众生, 修佛诸空行。
智者乐此法, 得智慧名称,
善解诸佛语, 速成两足尊。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忆识宿命。何谓为四?学问诵习有所忘失者,为作忆念忘者为说;恒出适意好声令人乐闻;常行法施不令有废,为脱生死趣向泥洹故;愿如善财入禅方便。是为菩萨成就四法,能忆宿命。”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废忘令忆念, 恒出适意音,
说法不疲倦, 常修诸定相。
以此四法者, 咸得识宿命,
能忆无量劫, 速悟佛行处。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常遇诸佛。何谓为四?宁舍身命不诽谤法,宁舍身命不谤菩萨,宁舍身命不亲近恶知识,忆念诸佛无有厌足。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常遇诸佛。”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不谤于菩提, 亦不毁菩萨,
乐离恶知识, 念诸佛无厌。
大德行此行, 得值遇诸佛,
未成正觉顷, 恒与诸佛会。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得三十二相身。何谓为四?采诸珍宝散佛塔庙,以种种香油涂塔基座;以杂华鬘严饰塔庙;以种种伎乐而以供养;常给侍贤圣初不违离。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得三十二相。”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采宝散塔庙, 又以香油涂,
杂华众伎乐, 给侍适贤圣。
具相庄严身, 端妙殊特好,
以此得众相, 以严人中尊。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得八十随形好。何谓为四?脱众妙衣以敷法座,给侍一切终无疲厌;诣说法处无胜论心;恭敬大众但生世尊想;劝多众生发菩提心。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得八十随形好。”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敷座众妙衣, 供养无疲厌,
不与持法竞, 劝众发道心。
能行此法者, 速得成众好,
菩萨亲近行, 具好八十种。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得善应辩。何谓为四?受持亲近菩萨法藏;昼夜六时诵三阴经;诸佛菩提无生无灭,世所难信,然能受持读诵,广为他说令得喜悦,不爱身命。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得善应辩。”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护持菩萨藏, 勇猛诵三阴,
无生世相追, 方便说令喜。
不爱于身命, 持十力正法,
无疑虑而行, 最上胜菩提。
修此甚深法, 便能得应辩,
譬如杂华鬘, 天人所乐见。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得清净土。何谓为四?不嫉妒故,等心故,护菩提行故,不亲近四部众故。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得清净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不嫉于他人, 见彼得利喜,
等心行大慈, 化众无染著。
行此四无量, 智者善守护,
得净土无难, 速成无上道。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得清净众。何谓为四?不希望他徒众故,不和合者摄令和解,学问诵习者给其所须,舍离两舌。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得清净众。”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终不望他众, 离者能令合,
给学人所乏, 不离别众生。
能行此四事, 便得清净众,
为清众故行, 极苦亦不舍。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所愿佛土随愿得生。何谓为四?于他名誉利养法中,不生憎嫉;专心修习六波罗蜜;于一切菩萨生世尊想;从初发心乃至道场常等心观,终不为利养、名誉、谄曲、虚赞故。是为菩萨成就四法,随所愿土即得往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不憎他名利, 求清净六度,
等尊观菩萨, 终不谄求名。
菩萨行此善, 能见十方界,
随心之所愿, 即得生其中。”
尔时,无垢施女白佛言:“世尊,如所说菩萨行,我当奉行之。如世尊所说诸菩萨行,于此法中不行一法,则为欺诳十方现在说法诸佛。”
尔时,大德目连谓无垢施女言:“汝敢于佛前大师子吼,菩萨难行岂不知耶?终不以女身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无垢施女答大德目连言:“我今佛前作诚实愿,若于来世,必得成佛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乃至佛世尊天人师;以此诚实之愿,使此三千大千世界六变震动,于诸众生令无恼乱。如世尊所说,诸菩萨行,我尽形行者,以此实愿,于虚空中雨众天华,百千伎乐不鼓而鸣,使我变此女身成十六童子。”无垢施女发此诚实愿已,即时三千大千世界六变震动,于虚空中雨众天华,百千天乐不鼓自鸣,无垢施女即变女身成十六童子。
时,大德目连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我今面礼诸佛菩萨,从初发意乃至道场。世尊,此女人乃有如是大威德神足力,能发大愿,既发愿已随愿皆成。”
佛告目连:“如是,如是,如汝所言。菩萨从初发意乃至道场,天人所礼如佛塔庙,是诸声闻、辟支佛无上福田。”
于时,世尊熙怡微笑。诸佛常法若微笑时,口中即出青黄赤白紫颇黎等种种色光,照于无量无边诸佛刹土。诸天魔宫日月精光皆不复明,还摄光明从顶上入。
尔时,大德阿难即从坐起,更正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以偈问曰:
“天龙梵音师子吼, 迦陵频伽雷震声,
除贪瞋痴生喜悦, 愿十力海说笑缘。
六变震动无所娆, 雨天妙华悦众情,
世尊摧伏诸外道, 犹如师子伏野干。
唯愿世尊为我说, 所以微笑之因缘!
万亿日月珠电光, 天龙梵王诸光明,
释迦口出净光明, 遏诸光明佛光胜。
眉间毫相如珂月, 圆满柔软喻天衣,
白毫放光照无量, 愿说何故放斯光?
世尊齿净无垢秽, 方平齐密白如雪,
佛口应出杂色光, 青黄赤白紫颇黎。
假使界坏日月落, 地满虚空无居处,
水性可使变为火, 火性亦可变为水,
大海尽可令枯竭, 如来实语终不二。
生十方趣诸众生, 假令一时成缘觉,
一一缘觉集诸问, 百千万种经亿劫,
尽共集会如来前, 各以异音同时问,
如来即以一音报, 能断彼众无量疑。
成就智慧至彼岸, 一切智慧所庄严,
具三十二最胜尊, 大威德者愿解说。
世尊何缘而微笑? 授何众生菩提记?
诸天世人咸欲闻, 愿如来演微笑音。”
尔时,佛告阿难:“汝见是无垢施菩萨,以诚实之愿动此三千大千世界不耶?”
阿难白佛言:“世尊,唯然,已见。”
佛言:“此无垢施菩萨,发心已来八万阿僧祇劫,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行。此无垢施菩萨修菩萨行经六十劫,然后文殊师利法王子乃发菩萨心。阿难,如文殊师利等八万六千诸大菩萨所有功德庄严佛土,与尔所菩萨等无有异。”
尔时,大德目连谓无垢施菩萨言:“善男子,汝已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何以不转女人身也?”
无垢施菩萨答目连言:“世尊记大德,于神足人中最为第一,何为不转男子身也?”大德目连即便默然。
无垢施菩萨谓大德目连言:“亦不以女身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不以男身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菩提无生,是以不可得。”
授记品第五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此无垢施菩萨,乃能善解甚深之法,以誓愿力成就诸愿。”
佛告文殊师利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此无垢施菩萨,曾于六十亿佛所修空三昧,于八十亿佛所修无生法忍,于三十亿佛所问甚深法,曾以衣服、饮食供养八十亿诸佛,及问此分别辩印三昧。又文殊师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为菩提故,如恒河沙等诸佛刹土,满中珍宝持用布施;不如受持此经,读诵通利,广为人说,乃至但书持功德最上最胜,况如说修行!所以者何?以能受持诸菩萨菩提行法故。”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斯经?云何奉持之?”
佛告文殊师利:“当名为《分别说应辩》,亦名《说三昧门》,当如是奉持之。”
佛说是经时,八万亿众生诸天及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必定不退转。
尔时,辩严菩萨白佛言:“世尊,此无垢施菩萨,何时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告辩严:“善男子,此无垢施菩萨,过于数劫,供养过数佛已,当得成佛,号无垢光相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界号曰无量德庄严,无声闻、辟支佛,微妙严饰胜诸天处。”
无垢施菩萨亲从如来闻受记名,心净踊跃,踊在虚空高八十亿多罗树,放大光明,照百千亿诸佛刹土;当世尊顶上,化作八万四千种种天宝庄严殊妙宝盖;即于空中以无量神足力,供养礼拜无量十方诸佛已,还至佛所,在一面立。
尔时,婆罗门梵天,及五百婆罗门,闻授无垢施菩萨记,及见神足变现,踊跃欢喜,一时同声以偈赞佛:
“能恭敬佛者, 得世第一利,
发心求菩提, 为佛第一智。
我等昔造恶, 今生邪见家,
得见佛及僧, 发口出恶言。
我今诚心悔, 恶口所犯罪,
见诸贤佛子, 谓为是不吉。
若不见如来, 两足中最尊,
唐受此人身, 唐食人所食!
我及无垢施, 出为祀祠故,
施女见佛子, 敬重而赞叹,
我等见赞叹, 即呵其可叹。
我等即问之: 汝曾见佛耶?
于时答我言: 我生适七日,
闻天叹佛名。 女赞叹如来,
真实无差异, 我等闻叹已,
即发最胜心, 求无上善根。
我闻佛名故, 于宿业得悟,
即来礼救世, 为求胜法故。
见佛礼敬心, 闻最无上法,
见人中尊仙, 永离诸苦际。
佛之所说法, 真实能度世,
我等于中学, 为无上法故。
闻菩萨所行, 为得佛法故,
我等亦应习, 为得佛道故。
说出要道门, 菩萨所应行,
我亦趣此门, 为世所敬礼。”
佛知彼诚心, 熙怡而微笑,
阿难即白佛: 愿说笑因缘?
尔时,佛以偈告阿难曰:
“此诸婆罗门, 及梵志梵天,
同共一劫中, 次第成正觉。
曾于过去世, 具供五百佛,
从今以妙行, 当见亿数佛。
于八十亿劫, 终不堕难处,
于一一劫中, 当觐亿数佛。
然后乃当成, 最胜两足尊,
皆当同一号, 号曰梵光明。
寿命亦同等, 寿八十亿岁,
刹土皆同等, 各八十亿僧。
化度无量众, 利益众生已,
当入于泥洹, 证寂静灭度。”
佛说经已,无垢施菩萨摩诃萨,及诸大众、梵天、梵志等,五百菩萨大士,波斯匿王,诸大声闻弟子,诸天八部,人及非人,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上一部:乾隆大藏经?大乘宝积部?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第八十一卷~第九十卷) 下一部:乾隆大藏经?大乘宝积部?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第一百一卷~第一百一十卷)
乾隆大藏经?大乘宝积部?大宝积经
净公上人專集網站 http://www.amtb.tw/ http://www.amtb.cn/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s://www.hwadzan.org/
圣贤教育全球学习网陈大惠老师 http://www.sxjyxxw.org/
儒釋道網路電視台 http://tv.amtb.tw/ http://www.amtb.tw/tvchannel/play-1-revised.asp
儒释道网络电视台APP下载 http://www.amtb.cn/amtbapp/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http://www.amtb.org.tw/rsd/rsd.asp
华藏弘化电台-儒释道学习网 http://www.rsdxxw.com/play/153-0-0.html
狮子吼净土专修网 http://www.amtb-shizihou.org/
悟道法師佛法交流專頁 http://www.shiwudao.net/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http://www.amtbcollege.org/ http://www.amtbcollege.org/amtbcollege/index.asp
净宗学院 http://www.jingzong.org/
今現在說法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http://www.amtbhk.com/
佛教藏经集 http://www.fodian.net/zjj/
净公上人影音圖文檢索中心 http://ft.amtb.tw/index.php
儒释道学习网 http://www.rsdxxw.com/
教学为先网 http://www.jxwx.org/index.html
无量香光的youku播单 http://i.youku.com/i/UMTMxOTIxND ... ;order=1&page=1
无量香光的tudou播单 http://playlists.youku.com/?spm=a2h3j.8428770.3336676.3
佛学视频网 http://www.fxsp.org/index.html
学习《弟子规》汇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2F1gbRPaW8kYDn8#rd
传统文化老师讲座汇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2F1gbRPaW8kYDn8#rd
國學治要 http://www.amtb.cn/pdf/EB35-06-01.pdf
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http://www.amtb.cn/pdf/HZ35-12-02.pdf
群書治要360第二冊 http://www.amtb.cn/pdf/HZ35-13-01.pdf
群書治要360第三冊 http://www.amtb.cn/pdf/EB35-18-01.pdf
群書治要360第四冊 http://www.amtb.cn/pdf/HZ35-015-01.pdf
《群書治要360》中英對照版本 http://www.amtb.cn/pdf/EB50-01-01.pdf
學佛日誦 http://www.amtb.cn/pdf/CH25-12-01.pdf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難字注音】 http://www.amtb.cn/pdf/CH02-06-03.pdf
電子書_免费高速下载|百度网盘-分享无限制 https://pan.baidu.com/share/link ... B%E5%AD%90%E6%9B%B8
從FTP站台下載 ftp://ftpa.amtb.cn/ ftp://ftp8.amtb.cn/ ftp://ftp2.amtb.cn/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儒释道文字资料」,点击链接即可保存。链接:https://pan.quark.cn/s/99366735bdc5
大藏经及高僧大德讲经说法文字资料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41RE47lujteCj-W2DnYNPQ?pwd=i35p 提取码:i35p
圣贤教育音频视频链接:https://pan.baidu.com/s/1iJiTm4DpCSI9iED-YgGxdw?pwd=2m4k 提取码:2m4k
高僧大德讲经说法音频视频链接:https://pan.baidu.com/s/1uAtE6sRBPKRSkg5Nm-FJbQ?pwd=0963 提取码:0963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http://www.amtb.tw/ http://www.amtb.cn/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s://www.hwadzan.org/
圣贤教育全球学习网陈大惠老师 http://www.sxjyxxw.org/
儒釋道網路電視台 http://tv.amtb.tw/ http://www.amtb.tw/tvchannel/play-1-revised.asp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http://www.amtb.org.tw/rsd/rsd.asp
华藏弘化电台-儒释道学习网 http://www.rsdxxw.com/play/153-0-0.html
狮子吼净土专修网 http://www.amtb-shizihou.org/
悟道法師佛法交流專頁 http://www.shiwudao.net/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http://www.amtbcollege.org/ http://www.amtbcollege.org/amtbcollege/index.asp
净宗学院 http://www.jingzong.org/
今現在說法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http://www.amtbhk.com/
佛教藏经集 http://www.fodian.net/zjj/
淨空法師影音圖文檢索中心 http://ft.amtb.tw/index.php
儒释道学习网 http://www.rsdxxw.com/
儒释道网络电视台APP下载 http://www.amtb.cn/amtbapp/
教学为先网 http://www.jxwx.org/index.html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pan.baidu.com/s/1pJmcIyZ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pan.baidu.com/s/1jIl1APS
藏经阁1.11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UzfSwqVDm6PXoJH-nVrg 提取码:vbhm
无量香光的youku播单 http://i.youku.com/i/UMTMxOTIxND ... ;order=1&page=1
无量香光的tudou播单 http://playlists.youku.com/?spm=a2h3j.8428770.3336676.3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儒释道文字资料」,点击链接即可保存。链接:https://pan.quark.cn/s/99366735bdc5
大藏经及高僧大德讲经说法文字资料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41RE47lujteCj-W2DnYNPQ?pwd=i35p 提取码:i35p
圣贤教育音频视频链接:https://pan.baidu.com/s/1iJiTm4DpCSI9iED-YgGxdw?pwd=2m4k 提取码:2m4k
高僧大德讲经说法音频视频链接:https://pan.baidu.com/s/1uAtE6sRBPKRSkg5Nm-FJbQ?pwd=0963 提取码:0963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