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68|回復: 1
|
净公上人关于持名的讲记敬摘点滴201964857
[複製鏈接]
|
|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良弟悌 夫义妇听 长惠幼顺 君仁臣忠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 诚信友善
娑婆一场梦,啥都是假的,生死心恳切。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放在心上,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上只有一句阿弥陀佛,看一切人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事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万法是阿弥陀佛,全是阿弥陀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持名的讲记敬摘点滴
...报。佛常说,依报随著正报转,故修心为第一。
(乙)方便有余土。权教菩萨以及阿罗汉辟支佛所居。西方世界无二乘纯是菩萨。带业往生,烦恼未断,下下品往生,到了西方也是菩萨身份,不是小乘。不过初信位菩萨只一年级,若到了七年级,见思烦恼断了,真正得到身心清净,即到达方便有余土。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乱,即生到方便有余土。小乘阿罗汉辟支佛以及权教菩萨,执著重,用分析方法,觉悟了身心世界都不是真实相,知万物是一合相。无论动物植物矿物都是由一个基本物质组合的。由析空观契悟实相,这种方法拙笨。另外一种聪明人,一听佛说即能悟到体空观,谓之体空巧度,比较巧妙。若用天台四教来比,藏通别圆四教,根性最利的是圆教,其次为别教,再次为通教藏教。以上所述似较复杂,惟依大师解释,佛土有四,各分净秽。‘方便有余土,析空拙度证入者秽,体空巧度证入者净’。虽在同一佛土,其中净秽仍有等级之不同,希善于体会。
(丙)实报无障碍土。又称实报庄严土,即华严所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境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居。圆教初住菩萨,别教初地菩萨,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才能到达这个境界,乃见性地位。就净宗说,为理一心不乱。事一心生方便有余土,理一心生实报庄严土。密诀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不要问,水到渠成。若要问如何才算是理一心,就没有希望了,因为心不清净。乡下老太婆,什么都不懂,她可能念到了事一心或理一心,临终预知时至,自在往生。‘次第三观’与‘一心三观’均为天台宗的名词。天台大师讲修行方法有‘三止三观’。先观空,再观假,后再观中。此为次第三观,契中下根之机。利根人在一念中即空即假即中,圆满三空三观,没有界限。在一念中修三观即在一句佛号中。能念之心在那里?不可得。所念之佛在那里?亦不可得。从体上观察,俱不可得,当体即空。事上有是假有,事相宛然。空与假是一,空不碍假,假不碍空,空假一如即中道,在一念当中,空假中均具足。理事明了之后,统统放下,不去理会,这一句佛号与一心三观相应,真正念成功了,见思尘沙无明都没有了,就圆断三惑,圆证三德,就见性了,般若智慧现前,通达一切法,过现未均现在眼前,得大自在,达此境界,得到念佛三昧,也不要生欢喜心,一欢喜这个境界就没有了。
《解》常寂光土。分证者秽。究竟满证者净。今云极乐世界。正指同居净土。亦即横具上三净土也。有佛号阿弥陀。序正报教主之名也。翻译如下廉释。佛有三身。各论单复。法身单。指所证理性。报身单。指能证功德智慧。化身单。指所现相好色像。法身复者。自性清净法身。离垢妙极法身。报身复者。自受用报身。他受用报身。化身复者。示生化身。应现化身。又。佛界化身。随类化身。虽辨单复三身。实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不纵横。不并别。离过绝非。不可思议。今云阿弥陀佛。正指同居土中。示生化身。仍复即报即法也。复次。世界及佛。皆言有者。具四义。的标实境。令欣求故。诚语指示。令专一故。简非干城阳焰。非权现曲示。非缘影虚妄。非保真偏但。破魔邪权小故。圆彰性具。令深证故。
(丁)常寂光土。一般大乘经中说常寂光净土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就天台家讲法,藏通二教只断见思烦恼,未破无明,当然就不算了。别教成佛证入常寂光土,但别教与圆教比较,别教初地菩萨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谓之法身大士,十地菩萨加等觉,无明破十一品,妙觉就成佛了。成佛共破十二品无明。无明总共有四十二品,才破十二品,还有三十品未破,此为别教佛。其所证的境界是常寂光土中之秽土,圆教佛四十二品无明统统断尽,圆满证得佛果,他的境界是常寂光土中之净土。净土法门非常奇特,即使带业往生者生到凡圣同居土,亦能享受常寂光土的境界,其他经论法门所无。因为上面三土不是我们凡夫在一生中能够证得的。我们想断烦恼实在不容易。纵然断了见思烦恼,也不过是小乘阿罗汉或圆教七信位菩萨的地位。若想生到方便有余土,一生难以作到。至于实报土与寂光土更甭提了。惟有凡圣同居土,只要能伏住烦恼就行,伏比断容易。但是伏烦恼也要下一番工夫,烦恼虽有,使其不起作用。在通途方面用定,定可以伏住。净宗法门用一句佛号即可伏住,比禅定容易太多了。念佛只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行了。正念就是一句佛号,古德常说:万缘放下,提起正念。除一句佛号外,所有一切念头都是妄想,没一样真实的。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法’包括我们的思想见解念头。
我们只能生到凡圣同居土,往上升不可能,不过其余三土的受用均能得到,实在不可思议。其他诸佛世界必须见思烦恼断了,才能享受方便土的受用,无明破一分,才能得到实报土的受用,一定要凭工夫。
经上讲到达西方即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如不能同时享受上三土的境界,如何能见到诸上善人。我们娑婆世界也是凡圣同居土,而我们见不到阿罗汉菩萨,更见不到文殊、普贤、观音、势至。在西方天天与他们见面,因为有这种事实,佛在无量寿经中说,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读到此处,了知信愿持名,必能得到经中所说的殊胜功德利益。
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应化身。法身是理,报身化身是事。理是能变,事是所变。理即经中所说真如本性,华严说一真法界,又说不思议解脱境界,都说的是这一桩事情。与此一真法界同义的名词术语有几十种之多。何以说许多名词?目的叫我们不要执著名相。叫我们离名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才能真正体会到其真相。哲学家讲宇宙万有的本体即是法身。报身是讲智慧。报身是能证之智,法身是所证之理。理与智是一不是二。在哲学里能与所是相对的。佛法讲能证之智与所证之理是一个,不能分开。化身又叫应身是利益众生的。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诸佛菩萨是随众生而应的。诸佛菩萨的三身明显,我们的三身不明显,因我们的心被妄想执著七情五欲所迷。佛的教学只是破迷开悟,悟了,法身即证得了。我们现在的身是业报身,随业受报。六道轮回是自己迷失了自性,造善恶业变现出来的。如何恢复三身,如何得三身的受用,乃是佛所教导我们的主要课题。
‘法身单’,指所证理性。理与事是一,性与相是一,此宇宙人生的真相,即是法身。‘报身单’,指能证的功德智慧,彻底正确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谓之智慧,称之为报身。‘化身单’,指所现相好色像,此是他受用。为什么有生老病死?因为我们有自受用,即自己图享受。诸佛菩萨没有自受用,身也没有相,其相是他受用,所以他没有生老病死。佛法讲无我,对自己讲无我,对别人讲有我,有我是他受用,为教化众生觉悟的工具,所以佛菩萨身是随众生感应而现。观音三十二应身是大类,完全无心也无念头才能感应。如敲钟,大敲大鸣,小敲小鸣。佛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都是逢问即答,不加思量。所以学佛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之中,一念不生,单用一句阿弥陀佛,以一念止一切妄念。此法门巧妙容易,一念比无念容易修。过去看到许多大德接引众生的方法是用身教,无言语。有的用言教,为其详细解说。因人因事而异,均能使众生得益。法门无量无边,其目标是一个,殊途同归。
‘法身复者’,第一种自性清净法身。此指本体,亦即法身单,我们大家都有。第二种离垢妙极法身。从事相上讲,‘垢’是无明烦恼,亦圆教如来果位,四十一品无明统统断尽,称他为‘离垢妙极法身’,因为等觉菩萨尚有一分生相无明未破,不能称为妙极。妙极法身成佛者有,菩萨以下没有。‘报身复者’,分自受用报身与他受用报身。般若经讲的实智即是自受用报身。般若经上讲般若无知,自受用是无知。佛为众生说法是权智,佛自己受用是实智。佛是‘说而无说,无说而说’,其心是真清净。
‘化身复者’,分示生化身与应现化身。示生化身如佛住世间,同世人一样,讲经说法,八十岁圆寂。应现化身是临时感应出现。过去周邦道先生的夫人在抗战前住在南京,遇到地藏王菩萨化缘,乃是菩萨应现化身。周家住宅甚大,有三进。有一天一位出家人到他家向周夫人化缘,化五斤香油。当时周夫人尚未学佛,未曾首肯,把这位出家人敷衍走了。周夫人事后想起我家有三道门,均未开启,这位出家人如何进来,殊属不解。后来到台湾将此事向李老师谈及,李老师说,这位出家人就是地藏菩萨。周先生夫妇听后非常后悔。
‘佛界化身,随类化身’。此单指以佛的身相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其他各种现身即随类化身。‘虽辨单复三身,实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不纵横,不并别,离过绝非,不可思议’。大师唯恐我们听后生执著就坏了。从理上讲有体相用,从佛界讲有三身,这三件事是圆融的,不纵横,亦无差别,如有执著即有过失。说法听法都要懂得这个原理原则,即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说法的人说法清净,听的人不执著言语、名相,不起分别执著,听说有觉有悟。经上说的阿弥陀佛究竟是那一种身?凡圣同居土所见的阿弥陀佛是示生化身。释迦佛三千年前在世出现也是示生化身。虽然同是示生化身,而其精神全不相同。释迦佛示生有一点随缘的味道。佛出现世间,当时世间人寿百岁,佛八十岁圆寂。第一是化缘已尽。第二是魔王波旬启请,对佛说,你度化的众生够多了,可以入般涅槃了。佛答应他乃是随顺世缘。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示生化身,他创造一个极乐世界,所感应的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的愿望,身相与国土均是示生化身,与一切诸佛度化众生不一样,非常特殊。就化身而言,他也是报身,也是法身,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因其寿命太长,虽然将来他的化缘尽时入般涅槃,观世音菩萨就在极乐世界成佛以继其位,但在何年,无人能算出来,前面已详述。我们往生到西方,寿命智慧神通德能均与阿弥陀佛相同,人人有份。如把此事实搞清楚,方知念佛求生净土是人生第一件大事,其他全是假的。
‘复次,世界及佛,皆言有者’,此二‘有’字非常重要。‘具四义’,即‘四悉檀’。第一、世界悉檀。佛以法施与一切众生,‘的标实境,令欣求故’。极乐是真有,阿弥陀佛也真有,令众生心向往之。第二、为人悉檀。‘诚语指示,令专一故’。佛以真诚的言语指示我们信愿持名,求生净土,相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愿实践,帮助众生往生净土,圆成佛道。相信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对阿弥陀佛赞叹句句真诚,使我们生起真实信心,专学这个法门,这一生一定圆满成就,得生善之利。第三、对治悉檀。大师说:‘简非干城阳焰,非权现曲示,非缘影虚妄,非保真偏但,破魔邪权小故。’此段解文讲明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不是乾闼婆城。乾闼婆是幻化的。阳焰亦非真,如庄子所说的野马(野马见庄子逍遥篇。意指高空中游动云气之形如野马,言其虚幻不实。)大陆北方平原中地气远看如水,近则无,渴鹿奔趋欲饮,总是找不到。‘非权现曲示’是对李长者说的。李长者唐时人,了不起的大德。华严经自古至今只有两个最著名的注解,一为清凉大师的华严疏钞,一为李长者的华严合论。李长者在华严合论上说,西方极乐世界是权现的,乃阿弥陀佛方便接引众生的设施。此处大师驳覆李长者的说法,故谓‘非权现曲示’。菩萨误解西方世界的很多,李长者说这句话又何足为奇,西方世界惟有诸佛方能究竟。‘缘影’是众生把六尘缘影的现象认为是自己的心,也是虚妄的。另外‘保真偏但’是指小乘人证得偏真涅槃。世尊说小乘涅槃如中途站,非究竟目标。此是破魔邪权小对净宗错误的见解。第四、第一义悉檀。大师说:‘圆彰性具,令深证故。’教我们得证果的利益,‘圆’是‘圆满’,‘彰’是‘明显’。一丝毫隐瞒都没有。‘性具’是说明西方世界依正庄严都是自性本来具足的,不是心外之法,与大乘圆教经论所说的完全符合,确实有理论根据,令我们深信不疑。正因为他自性本具,使我们一定可以往生证果,更加深了信任。如仍有疑,对于往生净土必发生最大的障碍。蕅益大师为什么作弥陀要解,莲池大师为什么作弥陀疏钞,他们的用心都是要使我们断疑生信。
《解》今现在说法者。简上依正二有。非过去已灭。末来未成。正应发愿往生。亲觐听法。速成正觉也。复次。二有现在。劝信序也。世界名极乐。劝愿序也。佛号阿弥陀。劝持名妙行序也。复次。阿弥序佛。说法序法。现在海会序僧。佛法僧同一实相。序体。从此起信愿行。序宗。信愿行成。必得往生。见佛闻法。序用。唯一佛界为所缘境。不杂余事。序教相也。言略意周矣。初序分竟。
此段解文说明西方极乐世界佛与大众在作什么。‘今’指今世,非过去非未来。佛观察世间众生根机,说我们耳根最利。文殊菩萨在楞严会上拣选圆通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我们无始劫来,从来没有能力超越六道轮回。娑婆世界众生耳根最利,因此佛在世四十九年都是用音声讲经说法。众生生到西方,习气仍在,阿弥陀佛也是用说法教化众生。大经中说十方众生根性不同,有的眼根利,也有的舌根利,如香积国,以香饭作佛事。西方世界是六尘说法,任何根性者均能得益。
佛家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六道中人的寿命不长,天道寿长。天上第一层是四王天,四王天一天是人间五十年,其寿命为五百岁。如此计算,四王天天人寿命合人间九百一十二万五千年。忉利天一天是人间一百年,寿命一千岁。忉利天人寿命合人间三千六百五十万年。愈往上天人寿命愈长,福报亦愈大。地狱的寿命亦长。李老师在台中慈光讲座所编佛学十四讲中曾提到地狱的一天合人间二千七百年。中国号称有五千年历史,而在地狱只过了两天。楞严经讲地狱特详,易进难出,令我们有所警觉。饿鬼道的寿命亦长,鬼道一天是人间一月,其寿数千岁。民国初年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曾作过东岳大帝的判官,每晚到阴曹去判案,曾见到唐宋时代的人,并与他们讨论文章。这是他的女婿朱镜宙老居士告诉我的。畜生愚痴,命短心量小,局限于它的生活小范围,执著它的身就是它自己,死后依旧受畜生身。佛世时建造祇树给独孤园,佛在地上看到一窝蚂蚁,佛就笑著说:这一窝蚂蚁曾经历七尊佛仍未脱离蚁身。六道中能接受佛法者只有人道,天上快乐,三恶道太苦,均不易学道。佛在经中说,人身最可贵,示现成佛度众生一定在人道。人道闻法容易觉悟,悟后即能超出三界,永脱轮回。如得人身而未能遇佛闻法,或闻而未能认真修学,人生有何可贵。我们闻法并非佛直接对我们说的,故闻了未能开悟。佛当年讲经,一部经未讲完已有多人开悟证果的。现在听说阿弥陀佛在西方正在说法,机会难得。
世尊在无量寿经中说,阿弥陀佛的寿命是无量寿,他在西方示现成佛只有十劫,我们若去了,将来在西方是元老阶级。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如亲自听阿弥陀佛说法,焉有不开悟的道理。古人说:‘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如真明白了,一定万缘放下,死心蹋地念一句佛号,依照弥陀经的方法修学,这一生决定见佛,见佛之后常随佛学,焉有不成就的道理?
复次,‘二有现在’,此四字是劝信,‘世界名极乐’是劝愿。世间苦难太多,事事障碍重重,不如意事常八九,这一生体验中,尤其在现代社会中确实如此。如今知道西方极乐世界之所在,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而且佛说,只要你肯去,人人可去并不难。‘佛号阿弥陀,劝持名妙行序也’。阿弥陀佛天天在那里说法,能成就我们的学业道业,方法只念...(●[净公上人]净公上人访问记)
...言教,为其详细解说。因人因事而异,均能使众生得益。法门无量无边,其目标是一个,殊途同归。
‘法身复者’,第一种自性清净法身。此指本体,亦即法身单,我们大家都有。第二种离垢妙极法身。从事相上讲,‘垢’是无明烦恼,亦圆教如来果位,四十一品无明统统断尽,称他为‘离垢妙极法身’,因为等觉菩萨尚有一分生相无明未破,不能称为妙极。妙极法身成佛者有,菩萨以下没有。‘报身复者’,分自受用报身与他受用报身。般若经讲的实智即是自受用报身。般若经上讲般若无知,自受用是无知。佛为众生说法是权智,佛自己受用是实智。佛是‘说而无说,无说而说’,其心是真清净。
‘化身复者’,分示生化身与应现化身。示生化身如佛住世间,同世人一样,讲经说法,八十岁圆寂。应现化身是临时感应出现。过去周邦道先生的夫人在抗战前住在南京,遇到地藏王菩萨化缘,乃是菩萨应现化身。周家住宅甚大,有三进。有一天一位出家人到他家向周夫人化缘,化五斤香油。当时周夫人尚未学佛,未曾首肯,把这位出家人敷衍走了。周夫人事后想起我家有三道门,均未开启,这位出家人如何进来,殊属不解。后来到台湾将此事向李老师谈及,李老师说,这位出家人就是地藏菩萨。周先生夫妇听后非常后悔。
‘佛界化身,随类化身’。此单指以佛的身相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其他各种现身即随类化身。‘虽辨单复三身,实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不纵横,不并别,离过绝非,不可思议’。大师唯恐我们听后生执著就坏了。从理上讲有体相用,从佛界讲有三身,这三件事是圆融的,不纵横,亦无差别,如有执著即有过失。说法听法都要懂得这个原理原则,即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说法的人说法清净,听的人不执著言语、名相,不起分别执著,听说有觉有悟。经上说的阿弥陀佛究竟是那一种身?凡圣同居土所见的阿弥陀佛是示生化身。释迦佛三千年前在世出现也是示生化身。虽然同是示生化身,而其精神全不相同。释迦佛示生有一点随缘的味道。佛出现世间,当时世间人寿百岁,佛八十岁圆寂。第一是化缘已尽。第二是魔王波旬启请,对佛说,你度化的众生够多了,可以入般涅槃了。佛答应他乃是随顺世缘。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示生化身,他创造一个极乐世界,所感应的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的愿望,身相与国土均是示生化身,与一切诸佛度化众生不一样,非常特殊。就化身而言,他也是报身,也是法身,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因其寿命太长,虽然将来他的化缘尽时入般涅槃,观世音菩萨就在极乐世界成佛以继其位,但在何年,无人能算出来,前面已详述。我们往生到西方,寿命智慧神通德能均与阿弥陀佛相同,人人有份。如把此事实搞清楚,方知念佛求生净土是人生第一件大事,其他全是假的。
‘复次,世界及佛,皆言有者’,此二‘有’字非常重要。‘具四义’,即‘四悉檀’。第一、世界悉檀。佛以法施与一切众生,‘的标实境,令欣求故’。极乐是真有,阿弥陀佛也真有,令众生心向往之。第二、为人悉檀。‘诚语指示,令专一故’。佛以真诚的言语指示我们信愿持名,求生净土,相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愿实践,帮助众生往生净土,圆成佛道。相信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对阿弥陀佛赞叹句句真诚,使我们生起真实信心,专学这个法门,这一生一定圆满成就,得生善之利。第三、对治悉檀。大师说:‘简非干城阳焰,非权现曲示,非缘影虚妄,非保真偏但,破魔邪权小故。’此段解文讲明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不是乾闼婆城。乾闼婆是幻化的。阳焰亦非真,如庄子所说的野马(野马见庄子逍遥篇。意指高空中游动云气之形如野马,言其虚幻不实。)大陆北方平原中地气远看如水,近则无,渴鹿奔趋欲饮,总是找不到。‘非权现曲示’是对李长者说的。李长者唐时人,了不起的大德。华严经自古至今只有两个最著名的注解,一为清凉大师的华严疏钞,一为李长者的华严合论。李长者在华严合论上说,西方极乐世界是权现的,乃阿弥陀佛方便接引众生的设施。此处大师驳覆李长者的说法,故谓‘非权现曲示’。菩萨误解西方世界的很多,李长者说这句话又何足为奇,西方世界惟有诸佛方能究竟。‘缘影’是众生把六尘缘影的现象认为是自己的心,也是虚妄的。另外‘保真偏但’是指小乘人证得偏真涅槃。世尊说小乘涅槃如中途站,非究竟目标。此是破魔邪权小对净宗错误的见解。第四、第一义悉檀。大师说:‘圆彰性具,令深证故。’教我们得证果的利益,‘圆’是‘圆满’,‘彰’是‘明显’。一丝毫隐瞒都没有。‘性具’是说明西方世界依正庄严都是自性本来具足的,不是心外之法,与大乘圆教经论所说的完全符合,确实有理论根据,令我们深信不疑。正因为他自性本具,使我们一定可以往生证果,更加深了信任。如仍有疑,对于往生净土必发生最大的障碍。蕅益大师为什么作弥陀要解,莲池大师为什么作弥陀疏钞,他们的用心都是要使我们断疑生信。
《解》今现在说法者。简上依正二有。非过去已灭。末来未成。正应发愿往生。亲觐听法。速成正觉也。复次。二有现在。劝信序也。世界名极乐。劝愿序也。佛号阿弥陀。劝持名妙行序也。复次。阿弥序佛。说法序法。现在海会序僧。佛法僧同一实相。序体。从此起信愿行。序宗。信愿行成。必得往生。见佛闻法。序用。唯一佛界为所缘境。不杂余事。序教相也。言略意周矣。初序分竟。
此段解文说明西方极乐世界佛与大众在作什么。‘今’指今世,非过去非未来。佛观察世间众生根机,说我们耳根最利。文殊菩萨在楞严会上拣选圆通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我们无始劫来,从来没有能力超越六道轮回。娑婆世界众生耳根最利,因此佛在世四十九年都是用音声讲经说法。众生生到西方,习气仍在,阿弥陀佛也是用说法教化众生。大经中说十方众生根性不同,有的眼根利,也有的舌根利,如香积国,以香饭作佛事。西方世界是六尘说法,任何根性者均能得益。
佛家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六道中人的寿命不长,天道寿长。天上第一层是四王天,四王天一天是人间五十年,其寿命为五百岁。如此计算,四王天天人寿命合人间九百一十二万五千年。忉利天一天是人间一百年,寿命一千岁。忉利天人寿命合人间三千六百五十万年。愈往上天人寿命愈长,福报亦愈大。地狱的寿命亦长。李老师在台中慈光讲座所编佛学十四讲中曾提到地狱的一天合人间二千七百年。中国号称有五千年历史,而在地狱只过了两天。楞严经讲地狱特详,易进难出,令我们有所警觉。饿鬼道的寿命亦长,鬼道一天是人间一月,其寿数千岁。民国初年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曾作过东岳大帝的判官,每晚到阴曹去判案,曾见到唐宋时代的人,并与他们讨论文章。这是他的女婿朱镜宙老居士告诉我的。畜生愚痴,命短心量小,局限于它的生活小范围,执著它的身就是它自己,死后依旧受畜生身。佛世时建造祇树给独孤园,佛在地上看到一窝蚂蚁,佛就笑著说:这一窝蚂蚁曾经历七尊佛仍未脱离蚁身。六道中能接受佛法者只有人道,天上快乐,三恶道太苦,均不易学道。佛在经中说,人身最可贵,示现成佛度众生一定在人道。人道闻法容易觉悟,悟后即能超出三界,永脱轮回。如得人身而未能遇佛闻法,或闻而未能认真修学,人生有何可贵。我们闻法并非佛直接对我们说的,故闻了未能开悟。佛当年讲经,一部经未讲完已有多人开悟证果的。现在听说阿弥陀佛在西方正在说法,机会难得。
世尊在无量寿经中说,阿弥陀佛的寿命是无量寿,他在西方示现成佛只有十劫,我们若去了,将来在西方是元老阶级。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如亲自听阿弥陀佛说法,焉有不开悟的道理。古人说:‘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如真明白了,一定万缘放下,死心蹋地念一句佛号,依照弥陀经的方法修学,这一生决定见佛,见佛之后常随佛学,焉有不成就的道理?
复次,‘二有现在’,此四字是劝信,‘世界名极乐’是劝愿。世间苦难太多,事事障碍重重,不如意事常八九,这一生体验中,尤其在现代社会中确实如此。如今知道西方极乐世界之所在,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而且佛说,只要你肯去,人人可去并不难。‘佛号阿弥陀,劝持名妙行序也’。阿弥陀佛天天在那里说法,能成就我们的学业道业,方法只念一句佛号,所以佛号排在行门。‘复次,阿弥序佛,说法序法,现在海会序僧’。此节解文配在佛法僧三宝上。佛法僧同一实相,实相是真心本性。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真心变现出来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由前面理论事实生起信心愿心,执持名号,求愿往生,是本经的宗旨,亦即佛说本经之用意所在。信愿行成就,对此事实绝无疑惑,有强烈愿望,能舍弃身心世界,佛号二六时中不断,必定往生,见佛闻法,心愿就圆满了。世尊讲一切经论,内容深广,有事理性相,心所缘者甚广。此法门只缘一位阿弥陀佛,除此之外,一切不攀缘,不杂余事,无比的清净。从教学上说,任何教诫皆不能与此相比,言语不多而意义周圆。至此序分说竟,以下是正宗分。
●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正宗分 广陈依正以启信 - 净公上人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一键分享百度搜藏百度相册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贴吧豆瓣网搜狐微博百度新首页QQ好友和讯微博QQ收藏我的淘宝百度空间MSN搜狐白社会奇艺奇谈美丽说蘑菇街点点网花瓣爱乐活手机快传堆糖和讯凤凰微博飞信有道云笔记麦库记事轻笔记凤凰快博人民微博新华微博饭否邮件分享搜狐随身看摇篮空间若邻网推他鲜果天涯社区FacebookTwitterMyspacedelicious51游戏社区139说客linkedin复制网址打印百度分享分享到一键分享QQ空间新浪微博百度云收藏人人网腾讯微博百度相册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贴吧豆瓣网搜狐微博百度新首页QQ好友和讯微博更多...百度分享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正宗分 广陈依正以启信
正宗分
净公上人讲述
(一)、广陈依正以启信
《解》信愿持名。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
蕅益大师这几句话为古来大德所未道,与净土三经宗旨完全吻合。难得他为我们末法众生发明此说。往生西方最重要的条件是‘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西方有四土三辈九品,品位高下即在持名之深浅。‘深浅’以心中清净为标准,所谓深是信深愿深,所念佛号亦深。信愿持名为三资粮。大师解释本经序分正宗分与流通分中均各有信愿行之含义,此与其他大德不同之处。应知信愿是慧,行是福,念佛人是福慧双修。念佛修的福慧是世间第一等福慧,大家不要怕无福,一切法门中此法门最容易,现在这一生你就享受别人享受不到的福慧。
有人说:我要天天念佛,生活怎么办?你不要怕,真正念佛,佛菩萨供养你。释迦牟尼佛当年应住世一百年,而八十岁就圆寂了,还有二十年福报留给世间学佛的四众弟子。有一年结夏安居,灵源老和尚请我在基隆大觉寺讲楞严经。讲堂在天王殿隔壁,当时我劝在场四十多位男众,少作佛事多念佛,如果庙里没有道粮,大众挨饿,韦陀菩萨要撤职查办。如自己找生活,韦陀菩萨乐得消遥一番。不必愁道粮,一心办道,诸佛护念,龙天拥护,福在其中。唐朝道宣法师,律宗祖师,中午一食,每天由天人送饭的事为大家所熟悉。最大的福报是一生永脱轮回,往生净土,圆成佛道,乃诸佛菩萨所羡慕。信愿是动力,为前导,念佛为正行。
《经》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解》众生是能受用人。等觉以还皆可名。今且约人民言。以下下例上上也。娑婆苦乐杂。其实苦是苦苦。逼身心故。乐是坏苦。不久住故。非苦非乐是行苦。性迁流故。彼土永离三苦。不同此土对苦之乐。乃名极乐。
经中凡是提某人的名字是令人注意,下面有很重要的开示。佛叫著舍利弗说:‘彼土何故名为极乐?’舍利弗并未答话,因为这是佛果地上的境界。舍利弗未成佛,他无话可答。于是佛继续说,那个世界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佛说我们这个世界有五种受,苦、乐、忧、喜、舍。身有苦、乐两种受,心有忧、喜两种受,如无以上四种受,就是‘舍’受。舍受是短暂的,如保持长久就是‘定’。虽然到了四禅八定还是舍受,而非三昧。如超过八定到九次第定就超越三界了。
‘众生是能受用人’,‘众缘和合而生者’谓之‘众生’。人是众缘和合而生,毛巾也是众缘和合即生,无有一法不是众缘和合,等觉以下皆谓之众生。九法界除六道外,声闻缘觉菩萨皆为佛的学生,五十一个位子,等觉最高。在西方享受是平等的,西方世界之外,九法界众生享受皆不平等。娑婆世界苦多乐少。苦是身心都受到压力,乐的时间不久谓之坏苦。非苦非乐是舍受,心不能常保谓之行苦。经中说三苦八苦。八苦是‘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盛’。生苦,佛在经中说的非常透彻,神识在母腹中十月,感受如在地狱。母饮一杯凉水,如在寒冰地狱,饮一杯热水,如在八热地狱。出去之后把前世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出生时如夹山地狱,出来一接触空气,如风刀地狱。病苦老苦摆在眼前,人人皆有直接间接的感受。死时神识离开身体,如生龟脱壳。学佛有真工夫的人,老病死皆无,年老体健,临终预知时至,无疾而终。以上是生老病死四苦。第五是求不得苦。欲望太多,无法达到。第六、怨憎会苦。冤家对头,不想碰头,偏偏遇到。第七、爱别离苦。心爱的人要生离死别。第八、五阴炽盛苦。五阴是‘色、受、想、行、识’,即生理与心理的造作。五阴是因,前面七种苦是果。
‘乐是坏苦,不久住故’。如麻醉剂,苦是真的,乐是假的。乐会变苦,苦不能变乐。例如跳舞是乐,连跳三天三夜,乐变为苦。三天不吃饭,苦不堪言,到了七天,更苦,绝不会变乐。非苦非乐固然好,但有行苦,俗云‘青春不住’,刹那刹那衰老。说真话,从生下那一天就一直往坟墓奔驰,从无暂息。极乐世界永离八苦,苦乐是相对的,西方苦乐均无,乃名极乐。这种境界不可思议,我们不但说不出来,而且想像不到。极乐的境界在华严经中说的最详细,读华严可以想像西方的殊胜庄严。过去慈云灌顶法师,清乾隆时人。著作甚丰,将娑婆与极乐比较,以苦乐言,此土遇不到佛是苦,往生西方后花开见佛是乐。此土闻法很难,西方六尘说法。此土恶友牵缠,不能称心修道,西方有诸上善人,聚会一处。
《解》一往分别。同居五浊轻。无分段八苦。但受不病不老。自在游行。天食天衣。诸善众会等乐。方便体观巧。无沉空滞寂之苦。但受游戏神通等乐。实报心观圆。无隔别不融之苦。但受无碍不思议乐。寂光究竟等。无法身渗漏。真常流注之苦。但受称性圆满究竟乐。然同居众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圆净四土。圆受诸乐也。复次。极乐最胜。不在上三土。而在同居。良以上之。则十方同居。逊其殊特。下又可与此土较量。所以凡夫优入而从容。横超而度越。佛说苦乐。意在于此。
‘一往’即大概也。说明西方四土大概状况。‘同居五浊轻’,此以西方世界与娑婆比较而言。带业往生之人,见思虽伏而未...(●[净公上人]净公上人访问记)
...唯一佛界为所缘境。不杂余事。序教相也。言略意周矣。初序分竟。
此段解文说明西方极乐世界佛与大众在作什么。‘今’指今世,非过去非未来。佛观察世间众生根机,说我们耳根最利。文殊菩萨在楞严会上拣选圆通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我们无始劫来,从来没有能力超越六道轮回。娑婆世界众生耳根最利,因此佛在世四十九年都是用音声讲经说法。众生生到西方,习气仍在,阿弥陀佛也是用说法教化众生。大经中说十方众生根性不同,有的眼根利,也有的舌根利,如香积国,以香饭作佛事。西方世界是六尘说法,任何根性者均能得益。
佛家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六道中人的寿命不长,天道寿长。天上第一层是四王天,四王天一天是人间五十年,其寿命为五百岁。如此计算,四王天天人寿命合人间九百一十二万五千年。忉利天一天是人间一百年,寿命一千岁。忉利天人寿命合人间三千六百五十万年。愈往上天人寿命愈长,福报亦愈大。地狱的寿命亦长。李老师在台中慈光讲座所编佛学十四讲中曾提到地狱的一天合人间二千七百年。中国号称有五千年历史,而在地狱只过了两天。楞严经讲地狱特详,易进难出,令我们有所警觉。饿鬼道的寿命亦长,鬼道一天是人间一月,其寿数千岁。民国初年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曾作过东岳大帝的判官,每晚到阴曹去判案,曾见到唐宋时代的人,并与他们讨论文章。这是他的女婿朱镜宙老居士告诉我的。畜生愚痴,命短心量小,局限于它的生活小范围,执著它的身就是它自己,死后依旧受畜生身。佛世时建造祇树给独孤园,佛在地上看到一窝蚂蚁,佛就笑著说:这一窝蚂蚁曾经历七尊佛仍未脱离蚁身。六道中能接受佛法者只有人道,天上快乐,三恶道太苦,均不易学道。佛在经中说,人身最可贵,示现成佛度众生一定在人道。人道闻法容易觉悟,悟后即能超出三界,永脱轮回。如得人身而未能遇佛闻法,或闻而未能认真修学,人生有何可贵。我们闻法并非佛直接对我们说的,故闻了未能开悟。佛当年讲经,一部经未讲完已有多人开悟证果的。现在听说阿弥陀佛在西方正在说法,机会难得。
世尊在无量寿经中说,阿弥陀佛的寿命是无量寿,他在西方示现成佛只有十劫,我们若去了,将来在西方是元老阶级。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如亲自听阿弥陀佛说法,焉有不开悟的道理。古人说:‘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如真明白了,一定万缘放下,死心蹋地念一句佛号,依照弥陀经的方法修学,这一生决定见佛,见佛之后常随佛学,焉有不成就的道理?
复次,‘二有现在’,此四字是劝信,‘世界名极乐’是劝愿。世间苦难太多,事事障碍重重,不如意事常八九,这一生体验中,尤其在现代社会中确实如此。如今知道西方极乐世界之所在,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而且佛说,只要你肯去,人人可去并不难。‘佛号阿弥陀,劝持名妙行序也’。阿弥陀佛天天在那里说法,能成就我们的学业道业,方法只念一句佛号,所以佛号排在行门。‘复次,阿弥序佛,说法序法,现在海会序僧’。此节解文配在佛法僧三宝上。佛法僧同一实相,实相是真心本性。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真心变现出来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由前面理论事实生起信心愿心,执持名号,求愿往生,是本经的宗旨,亦即佛说本经之用意所在。信愿行成就,对此事实绝无疑惑,有强烈愿望,能舍弃身心世界,佛号二六时中不断,必定往生,见佛闻法,心愿就圆满了。世尊讲一切经论,内容深广,有事理性相,心所缘者甚广。此法门只缘一位阿弥陀佛,除此之外,一切不攀缘,不杂余事,无比的清净。从教学上说,任何教诫皆不能与此相比,言语不多而意义周圆。至此序分说竟,以下是正宗分。
●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正宗分 广陈依正以启信 - 净公上人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一键分享百度搜藏百度相册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贴吧豆瓣网搜狐微博百度新首页QQ好友和讯微博QQ收藏我的淘宝百度空间MSN搜狐白社会奇艺奇谈美丽说蘑菇街点点网花瓣爱乐活手机快传堆糖和讯凤凰微博飞信有道云笔记麦库记事轻笔记凤凰快博人民微博新华微博饭否邮件分享搜狐随身看摇篮空间若邻网推他鲜果天涯社区FacebookTwitterMyspacedelicious51游戏社区139说客linkedin复制网址打印百度分享分享到一键分享QQ空间新浪微博百度云收藏人人网腾讯微博百度相册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贴吧豆瓣网搜狐微博百度新首页QQ好友和讯微博更多...百度分享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正宗分 广陈依正以启信
正宗分
净公上人讲述
(一)、广陈依正以启信
《解》信愿持名。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
蕅益大师这几句话为古来大德所未道,与净土三经宗旨完全吻合。难得他为我们末法众生发明此说。往生西方最重要的条件是‘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西方有四土三辈九品,品位高下即在持名之深浅。‘深浅’以心中清净为标准,所谓深是信深愿深,所念佛号亦深。信愿持名为三资粮。大师解释本经序分正宗分与流通分中均各有信愿行之含义,此与其他大德不同之处。应知信愿是慧,行是福,念佛人是福慧双修。念佛修的福慧是世间第一等福慧,大家不要怕无福,一切法门中此法门最容易,现在这一生你就享受别人享受不到的福慧。
有人说:我要天天念佛,生活怎么办?你不要怕,真正念佛,佛菩萨供养你。释迦牟尼佛当年应住世一百年,而八十岁就圆寂了,还有二十年福报留给世间学佛的四众弟子。有一年结夏安居,灵源老和尚请我在基隆大觉寺讲楞严经。讲堂在天王殿隔壁,当时我劝在场四十多位男众,少作佛事多念佛,如果庙里没有道粮,大众挨饿,韦陀菩萨要撤职查办。如自己找生活,韦陀菩萨乐得消遥一番。不必愁道粮,一心办道,诸佛护念,龙天拥护,福在其中。唐朝道宣法师,律宗祖师,中午一食,每天由天人送饭的事为大家所熟悉。最大的福报是一生永脱轮回,往生净土,圆成佛道,乃诸佛菩萨所羡慕。信愿是动力,为前导,念佛为正行。
《经》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解》众生是能受用人。等觉以还皆可名。今且约人民言。以下下例上上也。娑婆苦乐杂。其实苦是苦苦。逼身心故。乐是坏苦。不久住故。非苦非乐是行苦。性迁流故。彼土永离三苦。不同此土对苦之乐。乃名极乐。
经中凡是提某人的名字是令人注意,下面有很重要的开示。佛叫著舍利弗说:‘彼土何故名为极乐?’舍利弗并未答话,因为这是佛果地上的境界。舍利弗未成佛,他无话可答。于是佛继续说,那个世界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佛说我们这个世界有五种受,苦、乐、忧、喜、舍。身有苦、乐两种受,心有忧、喜两种受,如无以上四种受,就是‘舍’受。舍受是短暂的,如保持长久就是‘定’。虽然到了四禅八定还是舍受,而非三昧。如超过八定到九次第定就超越三界了。
‘众生是能受用人’,‘众缘和合而生者’谓之‘众生’。人是众缘和合而生,毛巾也是众缘和合即生,无有一法不是众缘和合,等觉以下皆谓之众生。九法界除六道外,声闻缘觉菩萨皆为佛的学生,五十一个位子,等觉最高。在西方享受是平等的,西方世界之外,九法界众生享受皆不平等。娑婆世界苦多乐少。苦是身心都受到压力,乐的时间不久谓之坏苦。非苦非乐是舍受,心不能常保谓之行苦。经中说三苦八苦。八苦是‘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盛’。生苦,佛在经中说的非常透彻,神识在母腹中十月,感受如在地狱。母饮一杯凉水,如在寒冰地狱,饮一杯热水,如在八热地狱。出去之后把前世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出生时如夹山地狱,出来一接触空气,如风刀地狱。病苦老苦摆在眼前,人人皆有直接间接的感受。死时神识离开身体,如生龟脱壳。学佛有真工夫的人,老病死皆无,年老体健,临终预知时至,无疾而终。以上是生老病死四苦。第五是求不得苦。欲望太多,无法达到。第六、怨憎会苦。冤家对头,不想碰头,偏偏遇到。第七、爱别离苦。心爱的人要生离死别。第八、五阴炽盛苦。五阴是‘色、受、想、行、识’,即生理与心理的造作。五阴是因,前面七种苦是果。
‘乐是坏苦,不久住故’。如麻醉剂,苦是真的,乐是假的。乐会变苦,苦不能变乐。例如跳舞是乐,连跳三天三夜,乐变为苦。三天不吃饭,苦不堪言,到了七天,更苦,绝不会变乐。非苦非乐固然好,但有行苦,俗云‘青春不住’,刹那刹那衰老。说真话,从生下那一天就一直往坟墓奔驰,从无暂息。极乐世界永离八苦,苦乐是相对的,西方苦乐均无,乃名极乐。这种境界不可思议,我们不但说不出来,而且想像不到。极乐的境界在华严经中说的最详细,读华严可以想像西方的殊胜庄严。过去慈云灌顶法师,清乾隆时人。著作甚丰,将娑婆与极乐比较,以苦乐言,此土遇不到佛是苦,往生西方后花开见佛是乐。此土闻法很难,西方六尘说法。此土恶友牵缠,不能称心修道,西方有诸上善人,聚会一处。
《解》一往分别。同居五浊轻。无分段八苦。但受不病不老。自在游行。天食天衣。诸善众会等乐。方便体观巧。无沉空滞寂之苦。但受游戏神通等乐。实报心观圆。无隔别不融之苦。但受无碍不思议乐。寂光究竟等。无法身渗漏。真常流注之苦。但受称性圆满究竟乐。然同居众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圆净四土。圆受诸乐也。复次。极乐最胜。不在上三土。而在同居。良以上之。则十方同居。逊其殊特。下又可与此土较量。所以凡夫优入而从容。横超而度越。佛说苦乐。意在于此。
‘一往’即大概也。说明西方四土大概状况。‘同居五浊轻’,此以西方世界与娑婆比较而言。带业往生之人,见思虽伏而未断,确有带过去的五浊,然而比较轻。轻的程度,人天乘不能与其相比,‘无分段八苦’,‘分段’为阶段,就大的分,一生为一阶段,来世又一阶段,此指轮回。若细分之,一刹那为一阶段,刹那生灭,迁流不息。
古时环境单纯,人心厚道,容易觉悟。对于善恶因果报应,耳熟能详,起心动念均甚小心。现代人认为科学昌明,从前所说善恶有报都属迷信,以致道德沦丧,世风日下。此种事绝非信则有不信则无。俗语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刻未到。’‘自在游行’,在此世界旅游,虽无区域限制,但须签证,且只限于地球。生西以后可到任何国土,与世间比几如天壤。‘天食天衣’,西方物质生活一切衣食供应,随心所欲。西方人本不需要饮食,因众生无始劫来饮食已成习惯,仍有吃饭念头,养成习气。‘诸善聚会’,古德说,人世间生活最可怕的是同行,同行是冤家,有利害关系,难免彼此嫉妒。西方善人相聚,一心修道,并无诸苦而有四土之乐。
‘方便体观巧’。方便有余土之人已断见思,念佛工夫深,得事一心不乱。‘体观’是智慧更高,领悟力强,知万法皆空,一切法了不可得。在娑婆世界小乘人修到此种境界谓之入偏真涅槃。宇宙人生的真相要由三方面体相用去观察,体是空的,绝得不到,相是有的,可以享受,要用中。中国古圣先贤会用中。佛家谓之‘中道’,儒家谓之‘中庸’。佛说凡夫用有,故感受诸多烦恼。小乘人用空,常在定中,不起作用,因而沉空滞寂。菩萨会用中,两边不著,非常活泼,但受游戏神通等乐。
‘实报心观圆’。实报庄严土用中,前面讲的次第三观,有次第,有等差,空假中三观,就有隔别不融之苦,大乘菩萨如此。一心三观即无此现象,任拈一法即空即假即中,三第圆融,无隔别不融之苦,即华严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菩萨同我们打成一片,合光同尘,而受用完全不同,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境界有苦乐忧喜舍,菩萨没有,已入不思议无障碍境界。
‘寂光究竟等,无法身渗漏,真常流注之苦’。寂光土是四土中之最高者。‘法身渗漏’即真如本性上的烦恼尚未去得干净。佛法讲真妄,真是本有,妄是本无。华严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佛这一句话把我们凡夫的病根说出来了。佛法的修学不过是把妄想执著除掉而已。但求去妄,切莫觅真。执著发展为我执,破我执即证阿罗汉。换言之,如有我执即不能出三界。如有法执即不能见性。佛法大小乘法门皆可帮助人出三界。我执发展成烦恼障,法执发展成所知障,佛法自始至终破二执而已。方便土以上我执没有了,同居土我执还有。我执没有,法执破大部份,还有一点残留,即谓之‘法身渗漏’。寂光土法执断尽,真如本性圆满显现,他的受用是‘称性圆满究竟乐’。大乘实报土的菩萨,理一心不乱,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圆初住菩萨与佛均可谓之‘称性’,一个圆满,一个不圆满,但都称性。此四土苦乐之大概。
‘然同居众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圆净四土,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19-6-4 09:07:00
|
只看該作者
圆受诸乐也’。这几句解文要牢牢记在心里,乃一切经论法门所无,此经为一切佛经中称为第一经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是带业往生,此业即我执法执,所用方法是信愿持名。对于阿弥陀佛以及西方世界绝对相信,是信。一心一意向往西方想见阿弥陀佛,是愿。具如此信愿,念这一句佛号,是持。持名念佛之善根福德即同阿弥陀佛与释迦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最后修行成佛都是念佛成佛的。
‘圆净四土’,圆是圆满,一丝毫欠缺都没有。等觉菩萨尚有一品生相无明未破,不能称圆满,而我们带业往生即能圆净四土,圆受诸乐。蕅益大师说这种话是否过份,请各位念无量寿经第六章四十八愿,看看是否如此,大师所说是根据经典来的。我们今天遇到这部经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值得庆幸。
‘极乐最胜,不在上三土,而在同居’。佛为什么说极乐最胜,厌苦求乐乃人之常情。俗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富贵穷通乃至生死,皆有定数。求是妄想,求神明保佑,求上帝降福,都是迷信,无济于事。佛教我们欲求好报,唯有修福积德。修因即能得果,施财得财富,施法得聪明智慧,施无畏得健康长寿。不可吝财亦不可贪财。此世间的小因小果,念佛是最上无比的大福德,直接把阿弥陀佛无量劫修行的善因善果作为我们现在的修因,念佛的果报可以超越六道轮回,生到西方即身成佛。十方一切佛刹均有四土,其中凡圣同居土若与西方之同居土比就稍逊一筹。娑婆世界凡夫想超越六道是一桩非常困难之事,烦恼断尽才能超越。四禅八定可以控制烦恼不起作用。四空之最高天非想非非想天可控制八万大劫,皆属世间禅定,到了九次第定成阿罗汉才能出三界,实在不容易。如今只要具足信愿行,老实念佛,即可横超,不必经过...(●[净公上人]净公上人访问记)
...水,如在寒冰地狱,饮一杯热水,如在八热地狱。出去之后把前世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出生时如夹山地狱,出来一接触空气,如风刀地狱。病苦老苦摆在眼前,人人皆有直接间接的感受。死时神识离开身体,如生龟脱壳。学佛有真工夫的人,老病死皆无,年老体健,临终预知时至,无疾而终。以上是生老病死四苦。第五是求不得苦。欲望太多,无法达到。第六、怨憎会苦。冤家对头,不想碰头,偏偏遇到。第七、爱别离苦。心爱的人要生离死别。第八、五阴炽盛苦。五阴是‘色、受、想、行、识’,即生理与心理的造作。五阴是因,前面七种苦是果。
‘乐是坏苦,不久住故’。如麻醉剂,苦是真的,乐是假的。乐会变苦,苦不能变乐。例如跳舞是乐,连跳三天三夜,乐变为苦。三天不吃饭,苦不堪言,到了七天,更苦,绝不会变乐。非苦非乐固然好,但有行苦,俗云‘青春不住’,刹那刹那衰老。说真话,从生下那一天就一直往坟墓奔驰,从无暂息。极乐世界永离八苦,苦乐是相对的,西方苦乐均无,乃名极乐。这种境界不可思议,我们不但说不出来,而且想像不到。极乐的境界在华严经中说的最详细,读华严可以想像西方的殊胜庄严。过去慈云灌顶法师,清乾隆时人。著作甚丰,将娑婆与极乐比较,以苦乐言,此土遇不到佛是苦,往生西方后花开见佛是乐。此土闻法很难,西方六尘说法。此土恶友牵缠,不能称心修道,西方有诸上善人,聚会一处。
《解》一往分别。同居五浊轻。无分段八苦。但受不病不老。自在游行。天食天衣。诸善众会等乐。方便体观巧。无沉空滞寂之苦。但受游戏神通等乐。实报心观圆。无隔别不融之苦。但受无碍不思议乐。寂光究竟等。无法身渗漏。真常流注之苦。但受称性圆满究竟乐。然同居众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圆净四土。圆受诸乐也。复次。极乐最胜。不在上三土。而在同居。良以上之。则十方同居。逊其殊特。下又可与此土较量。所以凡夫优入而从容。横超而度越。佛说苦乐。意在于此。
‘一往’即大概也。说明西方四土大概状况。‘同居五浊轻’,此以西方世界与娑婆比较而言。带业往生之人,见思虽伏而未断,确有带过去的五浊,然而比较轻。轻的程度,人天乘不能与其相比,‘无分段八苦’,‘分段’为阶段,就大的分,一生为一阶段,来世又一阶段,此指轮回。若细分之,一刹那为一阶段,刹那生灭,迁流不息。
古时环境单纯,人心厚道,容易觉悟。对于善恶因果报应,耳熟能详,起心动念均甚小心。现代人认为科学昌明,从前所说善恶有报都属迷信,以致道德沦丧,世风日下。此种事绝非信则有不信则无。俗语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刻未到。’‘自在游行’,在此世界旅游,虽无区域限制,但须签证,且只限于地球。生西以后可到任何国土,与世间比几如天壤。‘天食天衣’,西方物质生活一切衣食供应,随心所欲。西方人本不需要饮食,因众生无始劫来饮食已成习惯,仍有吃饭念头,养成习气。‘诸善聚会’,古德说,人世间生活最可怕的是同行,同行是冤家,有利害关系,难免彼此嫉妒。西方善人相聚,一心修道,并无诸苦而有四土之乐。
‘方便体观巧’。方便有余土之人已断见思,念佛工夫深,得事一心不乱。‘体观’是智慧更高,领悟力强,知万法皆空,一切法了不可得。在娑婆世界小乘人修到此种境界谓之入偏真涅槃。宇宙人生的真相要由三方面体相用去观察,体是空的,绝得不到,相是有的,可以享受,要用中。中国古圣先贤会用中。佛家谓之‘中道’,儒家谓之‘中庸’。佛说凡夫用有,故感受诸多烦恼。小乘人用空,常在定中,不起作用,因而沉空滞寂。菩萨会用中,两边不著,非常活泼,但受游戏神通等乐。
‘实报心观圆’。实报庄严土用中,前面讲的次第三观,有次第,有等差,空假中三观,就有隔别不融之苦,大乘菩萨如此。一心三观即无此现象,任拈一法即空即假即中,三第圆融,无隔别不融之苦,即华严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菩萨同我们打成一片,合光同尘,而受用完全不同,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境界有苦乐忧喜舍,菩萨没有,已入不思议无障碍境界。
‘寂光究竟等,无法身渗漏,真常流注之苦’。寂光土是四土中之最高者。‘法身渗漏’即真如本性上的烦恼尚未去得干净。佛法讲真妄,真是本有,妄是本无。华严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佛这一句话把我们凡夫的病根说出来了。佛法的修学不过是把妄想执著除掉而已。但求去妄,切莫觅真。执著发展为我执,破我执即证阿罗汉。换言之,如有我执即不能出三界。如有法执即不能见性。佛法大小乘法门皆可帮助人出三界。我执发展成烦恼障,法执发展成所知障,佛法自始至终破二执而已。方便土以上我执没有了,同居土我执还有。我执没有,法执破大部份,还有一点残留,即谓之‘法身渗漏’。寂光土法执断尽,真如本性圆满显现,他的受用是‘称性圆满究竟乐’。大乘实报土的菩萨,理一心不乱,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圆初住菩萨与佛均可谓之‘称性’,一个圆满,一个不圆满,但都称性。此四土苦乐之大概。
‘然同居众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圆净四土,圆受诸乐也’。这几句解文要牢牢记在心里,乃一切经论法门所无,此经为一切佛经中称为第一经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是带业往生,此业即我执法执,所用方法是信愿持名。对于阿弥陀佛以及西方世界绝对相信,是信。一心一意向往西方想见阿弥陀佛,是愿。具如此信愿,念这一句佛号,是持。持名念佛之善根福德即同阿弥陀佛与释迦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最后修行成佛都是念佛成佛的。
‘圆净四土’,圆是圆满,一丝毫欠缺都没有。等觉菩萨尚有一品生相无明未破,不能称圆满,而我们带业往生即能圆净四土,圆受诸乐。蕅益大师说这种话是否过份,请各位念无量寿经第六章四十八愿,看看是否如此,大师所说是根据经典来的。我们今天遇到这部经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值得庆幸。
‘极乐最胜,不在上三土,而在同居’。佛为什么说极乐最胜,厌苦求乐乃人之常情。俗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富贵穷通乃至生死,皆有定数。求是妄想,求神明保佑,求上帝降福,都是迷信,无济于事。佛教我们欲求好报,唯有修福积德。修因即能得果,施财得财富,施法得聪明智慧,施无畏得健康长寿。不可吝财亦不可贪财。此世间的小因小果,念佛是最上无比的大福德,直接把阿弥陀佛无量劫修行的善因善果作为我们现在的修因,念佛的果报可以超越六道轮回,生到西方即身成佛。十方一切佛刹均有四土,其中凡圣同居土若与西方之同居土比就稍逊一筹。娑婆世界凡夫想超越六道是一桩非常困难之事,烦恼断尽才能超越。四禅八定可以控制烦恼不起作用。四空之最高天非想非非想天可控制八万大劫,皆属世间禅定,到了九次第定成阿罗汉才能出三界,实在不容易。如今只要具足信愿行,老实念佛,即可横超,不必经过四禅八定,万修万人去。纵然造五逆十恶,如果报尚未现前,仍然可以从容优入西方世界。
《经》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这段经文说明西方世界地利之乐,亦即居住的环境。各位如有休闲时间,可到大陆北京皇宫参观,其建筑有一道一道的栏干。‘栏楯’即栏干,栏是横的,楯是竖的。‘罗网’在中国未看到,日本仍有。日本佛教亦很兴盛,寺庙保养的非常之好。说到日本,近百年中欺负中国人,造成莫大的灾难。当到日本参观时,对于这个民族不得不佩服。他们全心全力吸收西方科技文明,而对于自己固有古迹保护得非常完整。他们的寺庙都是唐宋时代建筑的,其建筑之结构是用汉唐时代的模式,殿宇很大,一尘不染。所用材料即使有损坏,在修复时仍用同样的材料恢复原状。殿宇之宏伟整洁,不能不叫人敬佩。我们看了之后生惭愧心,尤以中国古礼上所讲的风格在中国已见不到,礼记所讲的生活方式,在日本仍然保存著。日本人穿的衣服叫‘和服’,又称‘吴服’,吴越春秋战国时代的式样,一直保留到现在。在中国已绝迹,对古迹之爱好与保存,实为世界第一。在日本大的寺庙,我们看到罗网,用铜丝制作,保护梁栋,梁栋都是高级艺术品,另外还可以防止雀鸟作巢。‘七重行树’,‘行树’是树木。‘七’指四方上下当中,代表圆满之义,并非数字。蕅益大师说,‘七’是表‘七科道品’,‘四宝’代表‘常乐我净’,皆是表法,而其表法并不止此,以上诸义在无量寿经中皆有详细说明。
《解》七重表七科道品。四宝表常乐我净四德。周匝围绕者。佛菩萨等无量住处也。皆四宝。则自功德深。周匝围绕。则他贤圣遍。此极乐真因缘也。
此是总说西方世界之殊胜,殊胜由那里来的?一个是自功德深,一个是他贤圣遍。我们发愿往生西方,在此世界断恶修善,积功累德,非常困难,因为修学环境障碍甚多,处处有阻挠。生西之人蒙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复与西方诸上善人聚会一处。西方世界无一有恶念之人,在一切佛刹中推为第一。大师在此文中对于七的表法只略举一种,即七科道品(七科道品即三十七道品,有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四宝’是性德,即‘常乐我净’。通常说,法身、般若、解脱三种,各有常乐我净,可谓遍一切法,但见性的人才有。凡夫在迷,对这四字有名无实,我们感觉此世界是无常、苦、实有、不净的。如自己无真实功德,常乐我净觉察不到的。在此世界事事物物均有常乐我净四德,我们看不出也想不出。十方世界往生西方者,无量无边,阿弥陀佛一人如何能教导如此众多之人?殊不知阿弥陀佛的化身无量无边,化身与真身无二无别。因此每一往生者随时均可见到阿弥陀佛。经中说西方宝树众多,每棵宝树下均有西方三圣在那里说法。‘周匝围绕’是无量化佛菩萨,即大师所说‘他贤圣遍’。一般讲‘贤’指三贤,‘圣’指地上菩萨,此处‘贤’指‘诸菩萨’,‘圣’指‘阿弥陀佛’。
《解》此等庄严。同居土是增上善业所感。亦圆五品观所感。以缘生胜妙五尘为体。
大师又解释四土庄严的因缘,同居土是增上善业所感,‘增上善’即‘止于至善’,此种善业所感得的同居土,凡夫不可能修到,此所指‘真信切愿老实念佛’即‘增上善业’,世出世间的善没有比这个更善的。此善能令人横出三界,往生净土,不退成佛。何况佛在此经说,信愿持名老实念佛即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凡夫看念佛人没有什么了不起,而诸佛菩萨看到念佛人肃然起敬,因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他马上就成佛,龙天鬼神一起拥护。第二种是圆五品观所感。天台智者大师依观无量寿经修行即观想观像之法,...(●[净公上人]净公上人访问记)
...法门所无,此经为一切佛经中称为第一经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是带业往生,此业即我执法执,所用方法是信愿持名。对于阿弥陀佛以及西方世界绝对相信,是信。一心一意向往西方想见阿弥陀佛,是愿。具如此信愿,念这一句佛号,是持。持名念佛之善根福德即同阿弥陀佛与释迦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最后修行成佛都是念佛成佛的。
‘圆净四土’,圆是圆满,一丝毫欠缺都没有。等觉菩萨尚有一品生相无明未破,不能称圆满,而我们带业往生即能圆净四土,圆受诸乐。蕅益大师说这种话是否过份,请各位念无量寿经第六章四十八愿,看看是否如此,大师所说是根据经典来的。我们今天遇到这部经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值得庆幸。
‘极乐最胜,不在上三土,而在同居’。佛为什么说极乐最胜,厌苦求乐乃人之常情。俗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富贵穷通乃至生死,皆有定数。求是妄想,求神明保佑,求上帝降福,都是迷信,无济于事。佛教我们欲求好报,唯有修福积德。修因即能得果,施财得财富,施法得聪明智慧,施无畏得健康长寿。不可吝财亦不可贪财。此世间的小因小果,念佛是最上无比的大福德,直接把阿弥陀佛无量劫修行的善因善果作为我们现在的修因,念佛的果报可以超越六道轮回,生到西方即身成佛。十方一切佛刹均有四土,其中凡圣同居土若与西方之同居土比就稍逊一筹。娑婆世界凡夫想超越六道是一桩非常困难之事,烦恼断尽才能超越。四禅八定可以控制烦恼不起作用。四空之最高天非想非非想天可控制八万大劫,皆属世间禅定,到了九次第定成阿罗汉才能出三界,实在不容易。如今只要具足信愿行,老实念佛,即可横超,不必经过四禅八定,万修万人去。纵然造五逆十恶,如果报尚未现前,仍然可以从容优入西方世界。
《经》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这段经文说明西方世界地利之乐,亦即居住的环境。各位如有休闲时间,可到大陆北京皇宫参观,其建筑有一道一道的栏干。‘栏楯’即栏干,栏是横的,楯是竖的。‘罗网’在中国未看到,日本仍有。日本佛教亦很兴盛,寺庙保养的非常之好。说到日本,近百年中欺负中国人,造成莫大的灾难。当到日本参观时,对于这个民族不得不佩服。他们全心全力吸收西方科技文明,而对于自己固有古迹保护得非常完整。他们的寺庙都是唐宋时代建筑的,其建筑之结构是用汉唐时代的模式,殿宇很大,一尘不染。所用材料即使有损坏,在修复时仍用同样的材料恢复原状。殿宇之宏伟整洁,不能不叫人敬佩。我们看了之后生惭愧心,尤以中国古礼上所讲的风格在中国已见不到,礼记所讲的生活方式,在日本仍然保存著。日本人穿的衣服叫‘和服’,又称‘吴服’,吴越春秋战国时代的式样,一直保留到现在。在中国已绝迹,对古迹之爱好与保存,实为世界第一。在日本大的寺庙,我们看到罗网,用铜丝制作,保护梁栋,梁栋都是高级艺术品,另外还可以防止雀鸟作巢。‘七重行树’,‘行树’是树木。‘七’指四方上下当中,代表圆满之义,并非数字。蕅益大师说,‘七’是表‘七科道品’,‘四宝’代表‘常乐我净’,皆是表法,而其表法并不止此,以上诸义在无量寿经中皆有详细说明。
《解》七重表七科道品。四宝表常乐我净四德。周匝围绕者。佛菩萨等无量住处也。皆四宝。则自功德深。周匝围绕。则他贤圣遍。此极乐真因缘也。
此是总说西方世界之殊胜,殊胜由那里来的?一个是自功德深,一个是他贤圣遍。我们发愿往生西方,在此世界断恶修善,积功累德,非常困难,因为修学环境障碍甚多,处处有阻挠。生西之人蒙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复与西方诸上善人聚会一处。西方世界无一有恶念之人,在一切佛刹中推为第一。大师在此文中对于七的表法只略举一种,即七科道品(七科道品即三十七道品,有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四宝’是性德,即‘常乐我净’。通常说,法身、般若、解脱三种,各有常乐我净,可谓遍一切法,但见性的人才有。凡夫在迷,对这四字有名无实,我们感觉此世界是无常、苦、实有、不净的。如自己无真实功德,常乐我净觉察不到的。在此世界事事物物均有常乐我净四德,我们看不出也想不出。十方世界往生西方者,无量无边,阿弥陀佛一人如何能教导如此众多之人?殊不知阿弥陀佛的化身无量无边,化身与真身无二无别。因此每一往生者随时均可见到阿弥陀佛。经中说西方宝树众多,每棵宝树下均有西方三圣在那里说法。‘周匝围绕’是无量化佛菩萨,即大师所说‘他贤圣遍’。一般讲‘贤’指三贤,‘圣’指地上菩萨,此处‘贤’指‘诸菩萨’,‘圣’指‘阿弥陀佛’。
《解》此等庄严。同居土是增上善业所感。亦圆五品观所感。以缘生胜妙五尘为体。
大师又解释四土庄严的因缘,同居土是增上善业所感,‘增上善’即‘止于至善’,此种善业所感得的同居土,凡夫不可能修到,此所指‘真信切愿老实念佛’即‘增上善业’,世出世间的善没有比这个更善的。此善能令人横出三界,往生净土,不退成佛。何况佛在此经说,信愿持名老实念佛即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凡夫看念佛人没有什么了不起,而诸佛菩萨看到念佛人肃然起敬,因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他马上就成佛,龙天鬼神一起拥护。第二种是圆五品观所感。天台智者大师依观无量寿经修行即观想观像之法,临终时徒众问他往生西方的果位,他说他的地位只是圆五品,圆五品是凡圣同居土。他说他一生弘法利生并未专修。言外之意,如果专修,品位要高。天台家说五品,第一是随喜,二、读诵,三、解说(讲经说法),四、兼修六度,五、正修六度,此为凡圣同居土之业因。包括了一切大乘的修学法门,如无量寿经中所说三辈往生。慈舟大师所说一心三辈,即圆五品观所成就,以其成就回向求生净土亦能得生。同居土是‘以缘生胜妙五尘为体’。‘缘’是因缘生法。我们这个世界是缘生的,西方极乐世界也是缘生的,其差别是西方胜妙五尘,我们的五尘是不殊胜也不妙,何以有差别?前面两句说的很清楚,到西方世界的人最低的条件是增上善业。我们造的是善恶业,是染业不是净业。所以称为秽土,严重污染,首先是心地污染,其变现出来的世界是六尘皆污染。
《解》方便净土。是即空观智所感。亦相似三观所感。以妙真谛。无漏五尘为体。
方便土已断见思烦恼,而尘沙无明未断,其业因是即空观智,以及相似三观。此皆圆教教义,三观是空假中,相似三观即圆教中之相似位,实际上其用功方法即一心三观,空假中在一念中圆满具足,此其业因。其所感的净土是妙真谛,亦即圆教中所说不思议真谛。‘无漏五尘为体’,我们这个世界叫有漏,净土叫无漏,‘漏’是‘烦恼’的代名词。有烦恼及妄想即是有漏,如茶碗有裂痕,装水就漏出来,比喻真如本性出了问题,真性中的功德就漏失了,毛病出在烦恼,自性中之般若智慧无量功德就漏掉了,被它障碍著不起作用,有也等于没有。凡圣同居土的人烦恼未断,其所享受的是阿弥陀佛的功德变现的,称为‘胜妙五尘’。方便有余土自己有一分功德,连同阿弥陀佛的加被,称为‘无漏五尘’。
《解》实报净土。是妙假观智所感。亦分证三观所感。以妙俗谛。无尽五尘为体。
方便土偏重在自己修行,自己的智慧德能尚不足,纵然利他,实际是自利。实报土不同,自己能力健全智慧显发,偏重在利他,利他即要入假,到十方世界助佛教化。众生有感,菩萨即有应。知此原理,即不感奇怪,法身遍一切处。如电波遍一切处,只要拨对了频道即能听到。菩萨化身亦复如是。众生有心感,佛菩萨无心应,应的方式随类化身。以前此理很难懂,现在可以藉科技以证明佛学中许多不思议事。三观中真假中,‘真’亦叫空观,观一切诸法之本体,‘假’是观一切诸法之相,‘妙假观智’是知道有即是空,空即是有,如心经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之谓妙,亦可称分证三观,圆教不思议三观,此系圆教分证菩萨,即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在净宗讲是‘理一心不乱’,所感净土是‘妙俗谛’,也是圆教不可思议的俗谛,即真即假即中,空假中在一念当中觉察到的是观智,外面的色相确是空假中,就是不思议的三谛,无一法非妙三谛。‘无尽五尘为体’,与华严所讲相同。世界无量无边,一切凡夫生死轮回之处,亦诸佛菩萨接引度脱众生之处,众生无量、世界无边,诸佛菩萨亦无量无边,无尽五尘为体,显示佛法广大无边。
《解》常寂光土。是即中观智所感。亦究竟三观所感。以妙中谛。称性五尘为体。
到此地佛的果位超越了四十一位菩萨,此时无明烦恼完全断尽,自性功德圆满而没有一丝毫缺陷,宇宙人生真相才圆满现前。此地所说的‘中观智’是‘究竟三观’,在大乘修学里达到究竟圆满的境界,天台大师所说的‘三止三观’,其内容可以贯通宗门教下,净宗虽然专念一句佛号,这个佛号工夫念的有浅深不同,在境界上亦不违背三观的原则,例如净宗常讲的事一心不乱与理一心不乱。至于工夫成片,也包括在事一心不乱之内,因为成片是事一心里最浅的工夫,能控制见思烦恼不起现行即谓之‘成片’,如见思断了即圆满的证到‘事一心’,断了四十一品无明,即圆满的证到‘理一心’。这一句佛号也要经过这些境界,与天台大师所讲的止观内涵相应,其所感的净土是‘妙中谛’。‘称性五尘为体’,此刻色声香味触五尘完全是自性,性德所现,为常寂光土之理体。此段释文含义很深,境界甚高,老修行人多少也能体会几分,到此地才达到究竟圆满。西方虽有四土,与十方世界四土不同,十方四土是各别的,同居土见不到实报土或方便土的菩萨罗汉。西方世界四土的贤圣在一起。凡往生者均能见到,此其殊胜处,为各大乘经典所未道者。
《解》欲令易解。作此分别。实四土庄严。无非因缘所生法。无不即空假中。所以极乐同居净境。真俗圆融。不可限量。下皆仿此。
西方世界真实状况,四土圆融,佛为我们介绍西方完全用凡夫常识比例而说,西方有声闻菩萨各等级,此佛之方便说法,使我们容易了解,阿弥陀佛与西方极乐世界状况,实际上有四土而是圆融的,没有隔别。说人天表示因缘所生法,说罗汉表示即空,说菩萨表示即假,说佛表示即中,四...(●[净公上人]净公上人访问记)
...理何以有相?何以说庄严?殊不知,事与理是一,不是二,事可以说庄严,理当然也可以说庄严。从事上讲,同居土、方便土、实报土,全体都是理体变现出来的,所以说一一庄严全体理性。不但阿弥陀佛如是,一切诸佛的依报均无例外,只是凡夫与诸菩萨的观感不一样,佛是觉而不迷,凡夫迷而不觉,差别在此。如论事理,凡圣一如。如寂光土不具足胜妙五尘,与小乘罗汉有何区别。小乘罗汉灰身灭智入偏真涅槃,什么都没有,万法皆空,如四空天。而佛则有胜妙五尘,广作佛事,普利众生。
此段解文给我们几点启示:(一)法界原本一真,华严说的透彻,法界本来是一真,真不变,假会变。带上有色眼镜看外面的颜色全变了。其实外面并没变,本来是一真,变为十法界,十法界是错觉,不是事实,事实是一真。错觉之发生在妄想执著,随妄想执著看法界就不一样,如果把妄想执著去净,一真法界就见到了,原来就在眼前。佛说,十法界唯识所变是假的,一真法界唯心所现是真的。可见真假一如,理事不二,把眼镜摘下来就一样了。经中又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此是唯识所变。能变的是心想,所变的是万物与境界,理虽深而是事实。凡夫只能见同居土,声闻居方便土,可以看到同居土,菩萨能见方便与同居土,唯佛均能见到各土,此是一般的讲法。而生到西方因四土圆融,所以都能见到?佛劝人念佛的道理在此,其他诸佛世界,四土隔离,而到西方的人亦能到十方一切诸佛世界的四种净土,真不可思议。
《经》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解》上明住处。今明生处。宝池金银等所成。不同此方土石也。八功德水者。一澄清。异此方浑浊。二清冷。异寒熟。三甘美。异咸淡劣味。四轻软。异沉重。五润泽。异□腐褪色。六安和。异急暴。七除饥渴。异生冷。八长养诸根。异损坏诸根。及沴戾增病没溺等也。充满其中。异枯竭泛滥。底纯金沙。异污泥。
此段经文说明生到西方是莲花化生,无胎生及其他诸苦,其生处之环境,宝池为七宝所成。阿弥陀佛福极大,无量劫修持,每一往生者至少皆修增上善因,众生福报太大了,所以他的依报环境皆众宝所成,与娑婆完全不同,水也不一样,好处很多,其中最显著者有八:(一)澄清。一丝毫杂质没有。(二)清冷。永远保持同样温度。(三)甘美。非常可口。(四)轻软。能向上流。(五)润泽。不会腐败。(六)安和。无汹涛大浪。(七)除饥渴。不但止渴亦可除饥。(八)长养诸根。使人健康长寿。观经上说,水可绕著树梢流动,极其轻软美观。不但有如此众多好处而且能说法,水流音声,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与大小乘法。水本来是无情之物,阿弥陀佛以其智慧德能使其变成说法的工具,以满足大众闻法之需,实不可思议。
《解》阶道四宝。异砖石。陛级名阶。坦途曰道。重屋为楼。岑楼名阁。七宝楼阁。异此方土木丹青也。楼阁是住处。及法会处。但得宝池。莲胞开敷。便可登四岸。入法会。见佛闻法也。华轮者。轮王金轮。大四十里。且举最小者言。若据观经。及无量寿会。大小实不可量。由同居净土。身相不等故也。青色名优钵罗。黄色名拘勿头。赤色名钵头摩。白色名芬陀利。由生身有光。故莲胞亦有光。然极乐莲华。光色无量。此亦略言耳。微妙香洁。略叹莲华四德。质而非形曰微。无碍曰妙。非形则非尘。故洁也。莲胞如此。生身可知。
七宝池四周的道路,皆四宝造成,楼是两层,阁有二层三层如宝塔形,屋顶是尖的。建筑材料皆用七宝。楼阁是住处,亦是讲经说法之所在。十方世界众生生到西方皆莲花化生,莲花在七宝池中。花开见佛悟无生,其境界是实报庄严土,皆属法身大士。所见的是佛的报身。花未开时亦能见佛,而所见的是佛的应化身。自己未修到这个境界蒙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也可以得到实报土的享受,若能花开见佛是自己真正达到这个境界。
经中说莲花大如车轮,解文中说轮王金轮大四十里。此言世界上有统治者,其名为轮王,统治全世界者,在历史上尚未出现轮王,佛说统治一个日月所照,四大部洲的单位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日月绕著须弥山转。从前认为是一个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实际上经中说以须弥山为中心。黄念祖老居士认为太阳是绕著银河系转,银河系的中心,即天文学家所说的黑洞,此黑洞可能就是须弥山,如此说属实,则一个单位世界即是银河系,统治整个银河系的叫金轮王,管四分之三银河系的是银轮王,管二分之一银河系的是铜轮王,管理四分之一银河系的是铁轮王。这些王纵然存在,我们也见不到。轮王有一宝物,其用途是交通工具,在一昼夜间可以巡逻银河系一周。
无量寿经与观经均说凡是生到西方世界的人,其身体、容貌、受用是阿弥陀佛所加持,都是一样的,惟独莲花大小不同,因莲花大小是依自己念佛工夫而有异。所以蕅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莲花与品位有密切关系。
西方世界的人,身皆有光,莲花亦有光。光有无量色,此处只提四色乃略举耳。莲花微妙香洁,亦众宝所成,形状随念力而有大小不同,西方一切受用无不随心所欲,自在无碍,不可思议,有形亦能通行无碍,即华严所说事事无碍。天人以上的境界,即事事无碍,何况这是如来果地上的庄严。十方世界众生,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知道西方有一个极乐世界,能相信发愿,念佛求生,西方七宝池中即生出一个莲苞,上有自己的名字,我们在人世间念佛,七宝池中的莲花愈念愈大,如改信其他法门或参禅或学密,此花即枯萎。西方世界一切景观均不生不灭,惟独莲花变化无常。大经中提到西方世界的众宝,不但光色微妙而且有香气,故西方亦称为‘香光庄严’,确有极妙之象。莲花没有一定形状,变化而有,并非色尘,故无污染,纯为洁净,唯心所现。莲花如此殊胜圆满,乃是生处,故人的身体色相比莲花更为殊胜。
《经》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解》明上住处生处。种种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称性功德之所成就。故能遍严四种净土。普摄十方三世一切凡圣。令往生也。复次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非当。
西方世界住处是大环境,生处是小环境,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称性功德之所成就。十方诸佛从理上说,智慧德能才艺都是平等的,度众生之本愿亦相同,而接引众生之方法并不相同,以缘不同,阿弥陀佛与十方众生,特别有缘,缘与愿有关系。虽然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天天念,实际并无此心量,只想度本城本国已了不起,还是有限的。一尊佛是以一个大千世界为教区,唯独阿弥陀佛的愿力无量无边,没有界限。在因地上发愿不同,一切诸佛与某个世界有缘,即到该世界去度化众生。但是所教化的世界是原来有的,必须迁就该世界既成事实。西方世界是阿弥陀佛所创造,凡欲往生者,须具有信愿持名心中清净之条件,否则往生无望。
阿弥陀佛的愿力不可思议,广大宏深,积功累德,从真如本性流露出来称性功德之所成就,我们这个世界在理上讲是称性的,在事上讲不称性,因为我们本性有障碍,有见思、尘沙、无明,事事物物确实是称性的,但是透过这三种烦恼,就变了质,与真性不同。西方的称性功德有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守护,十方往生的人,人人均得自在,均能自度。所以在西方三种烦恼不生,一切称性没有变质。同时也是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威神加持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以及每一念佛往生的人。一切诸佛刹土中惟有西方极乐世界永恒保持了称性功德,没有一丝毫变质,真真不可思议。我们这个世界是秽土,社会很乱,风气败坏,贪赃枉法,比比皆是。所以聪明人真正觉悟,一切放下,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弥陀大愿大行,创建一个美好的修学场所。四种净土普遍庄严,圆融无碍,普摄十方三世一切凡圣令其往生。佛也要往生。天台家讲藏、通、别、圆,除圆教佛外,其余藏通别三佛的果证尚未圆满,也要往生。有愿必须有行,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均已圆满,他已成佛十劫,证明每一愿均兑现,同一道理,我们现在是在因地,所发之愿也要兑现、尽心尽力去作,绝不能说空话,真有智慧,方便善巧应能与佛相应少许。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此法门学的人很多,往生者少,仔细观察,善根福德不够。念佛是要把阿弥陀佛的善根福德变成自己的,如何去变,是个问题。无量寿经说,善根福德成熟之人,他肯接受,未成熟者,送给他,他也不要。善根福德成熟绝非偶然,无量寿经中阿阇王子与五百长者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听释迦佛讲无量寿经,希望将来自己成佛也要如阿弥陀佛一样,并未发往生之愿。供养四百亿佛的善根尚不够,未能启发他的真信切愿,实在难说。有些人一听到念佛法门,立刻接受,认真奉行,信守不渝,多是乡下的斋公斋婆之流,这样的人无始劫来供养无量诸佛如来,其善根福德成熟了,已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一念相应与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相应,本来自己的善根福德成熟了,同时又将阿弥陀佛的善根福德接收过来加到自己身上,那有不往生的道理呢?成熟的表现是真正第一欢喜,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没有其他任何欢喜之事,如此念佛即能把阿弥陀佛的本愿变成自己的增上善根,把阿弥陀佛的大行变成自己的增上福德。‘非今非当’指阿弥陀佛的功德是已经圆满成就者,不是现在修的,亦不是当来修的,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此刻念佛人尚未往生,正在修行期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如果相应即与佛心同。
《解》此则以阿弥种种庄严。作增上本质。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故曰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佛法经论宗派虽多,归纳起来不外性、相二宗,亦即空、有二宗。此处大师所说阿弥陀佛种种庄严,皆为阿弥陀佛称性功德之所成就,此属于性宗;作增上本质,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是属相宗。所说本质与带起,可以举一例作比喻,如照相机内之底片,即是本质,是空空洞洞的,照过一张相之后,影印出来就成了一张照片,就是带起庄严。我们读了三经一论,本来心里没有极乐世界,听经之后,心里就有一个极乐世界的印象产生。缘有四种即亲因缘、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亲因缘即自己的真心本性。与一切诸佛无二无别,自性具足无量功德庄严。本性中含藏的种子,无所不包,十法界依正庄严,一切万法皆是自己性中所变现,就是真如本性中本来就有。但单有亲因缘,而无后面这三种缘也无法结果,佛家所说的因果,其实是因缘果,一切法皆属缘生,而非说因生,有因无缘亦不能生。第二个是次第缘亦称为无间缘。生与佛不同,佛无妄念,正念永远不断,我们有妄念,刹那在变。第三个所缘缘,就更不相同,佛所缘是常寂光,我们所缘千变万化。第四个是增上缘,我们想贪嗔痴慢,妖魔鬼怪给我们作增上缘;想佛,佛给我们作增上缘。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阿弥陀佛变现的种种庄严的净土是非常殊胜的增上缘,把我们的其余三缘引发出来,使我们的性德与阿弥陀佛无二无别,性德完全流露出来。阿弥陀佛作一个榜样是本质。例如无量寿经的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的本质,我们熟读四十八愿,了解四十八愿,然后我们依照阿弥陀佛也发如是大愿,引起我们自己心性的愿变现出来了。
‘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此意义广大无边,没有止境,例如说‘全事即理,全性即相’,皆同义,如契入此境界,不但烦恼无,生死也无。悟此道理即佛菩萨,迷此道理即凡夫。悟了即一真法界,迷了即十法界。迷的愈深,愈往下堕。‘全佛’指佛的本质,西方极乐世界依报正报种种庄严,每一往生之人,其性德并未显露出来,见到阿弥陀佛的境界自然就带出来了。西方世界如是,我们现前的世界何尝不如是。我们今天是以大家的业力作增上本质,今天大众的想法看法作法,均非善业,我们自己本来是善良的,在娑婆待久了,自然就染了许多恶习气,此是环境使然。西方世界阿弥陀佛是圆圆满满的自性,以此种性德作我们的本质,因此到达西方不久即可渲染成殊胜的品德,西方世界与其他世界不同之处在此。‘全他即自’之‘他’字指‘阿弥陀佛’,就是自性弥陀,这就是果,故曰‘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大师所用文字不多,讲西方世界无论事理性相皆非常透彻,实在是一部难得的好书。
《经》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襟。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西方世界常有天乐鸣空,随各人之意愿能听到其所喜欢的音乐。地面及道路皆铺以黄金。‘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佛以此世界众生对时间的观念说,昼夜六时,其实西方并无昼夜。‘曼陀罗’梵语译为‘适意’,所见所闻均适己意。其土众生之生活状况,神通广大,常在早晨清旦时,各以盛花之具,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此十万亿佛亦方便说,其实不只十万亿,为迎合娑婆世界往生之人,情意很深,舍不得家乡,每天都可以回来看看,同时供养他方十万亿佛,足见分身有术,往生西方者,皆有此能力。供佛的福德最大,每天听佛说法,善根福德日日增长,亦非我们所能想像,在西方成佛容易,道理在此。我们在经典中读到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听众中有的听了一半就证果,若是听一切诸佛说法,那有不大彻大悟的道理。生到其他诸佛国土只听一尊佛说法,在西方可以遍礼诸佛听经闻法,不能相比。早晨出去供养诸佛,回来的时候正是吃午饭的时候,然后散步,生活逍遥自在。往生西方活动的范围是尽虚空遍法界,与阿弥陀佛的愿力相应。
《解》乐是声尘。地是色尘。华是色香二尘。食是味尘。盛华散华经行是触尘。众生五根对五尘可知。常作者。即六时也。黄金为地者。七宝所严地界。体是黄金也。日分初中后。名昼三时。夜分初中后。名夜三时。故云昼夜六时,然彼土依正。各有光明。不假日月。安分昼夜。且顺此方。假说分际耳。
娑婆世界这五大类‘色声香昧触’都是不清净的,所以用‘尘’字作代表,尘有‘染污’义,桌子两天不擦就一层灰。佛说色声香味触五样东西染污了我们的清净心及本性,故称为尘。西方亦有这五样东西,并不染污,故称‘胜妙五尘’。其胜妙在不染。我们五根接触五尘,结果可以推知,‘常作’指昼夜六时不断。黄金为地,不过就我们世界所有者作比喻而说,其实我们的金与西方世界的金无论质、色、光都比不上。日分初、中、后,名昼三时,夜分初、中、后,名夜三时,此是印度时问的分法,前已解释。西...(●[净公上人]净公上人访问记)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