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標題: 請問什麼是破三關? 初關、重關、生死牢關? [打印本頁]

作者: 蓮華種子    時間: 2012-1-23 12:10
標題: 請問什麼是破三關? 初關、重關、生死牢關?
本帖最后由 蓮華種子 于 2012-1-23 12:23 编辑


請問什麼是破三關?
初關、重關、生死牢關?
[attach]1195[/attach]


請問什麼是破三關? 「初關」、「重關」、「生死牢關」?



佛子 您好 阿彌陀佛:

所謂的「三關」,這個是中國禪宗(祖師禪)特有的名詞,在大藏經中並沒有相關的經論記載。中國祖師禪的精髓在於「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教外別傳、不立文字」,因此,禪宗的修持注重在於明心見性,並不能以平常講經說論的方式來討論心性,以經教的觀念來參禪,那就落入了文字分別,落入修行的階位,這就失去了禪宗頓教法門「一悟即入如來地」的玄旨。

本來的禪宗或是教下的經論都沒有提到所謂的「三關」,那麼這個「三關」是打哪兒來的呢?

在「廬山蓮宗寶鑑念佛正論卷第十」裡面提到,所謂「三關」者,乃是「兜率悅禪師」示眾語:

一云。撥草參玄只圖見性。只今上人性在甚處?

二云。識得本性要脫生死。生死到來作麼生脫?

三云。脫得生死。要知去處四大分離向甚處去?

是故透此關者則奚拘生死。徹此道者豈礙去來。自是天下叢林宿師大衲靡不洞究淵源。故能脫白露淨。其旨曉然決無異說。

以上是根據「廬山蓮宗寶鑑念佛正論卷第十」,清楚的說明了「三關」的內容。「初關」指的是「明心見性」。「重關」指的是「生死自在」,要能夠在死亡的時候不迷惑、不顛倒,甚至能夠「坐脫立亡」。「牢關」則是「知去處無礙」,能夠無懼於死亡,那還算容易,要知道將來的去處,甚至沒有「隔胎之迷」,這是非常困難的!

有些禪宗的大德修持得非常的好,能夠明心見性,能夠無懼於死亡,可是再一投胎,就忘了自己是誰了。這樣子,就非常的可惜! 其實,不只禪宗的修行者有這個問題,像西藏密宗的轉世活佛也是有這個「生死牢關」的問題。如果,那些轉世活佛能夠沒有隔胎之迷,那麼就完全不需要所謂的尋找與認證。因為沒有隔胎之迷嘛,那轉世活佛就能夠自己回到原來的寺廟,並且與眾弟子們談論前一世生活的所有細節,所有的經論密續也完全不用從頭再學。因此,從轉世活佛的認證方式,我們知道:「轉世活佛還是有隔胎之迷!」

以上是針對「三關」所作的一番解釋,因為這是禪宗修行證量的用語,所以我們不用再去討論這個「三關」是相當於天台宗或唯識宗的哪一個階位,因為禪宗是頓教法門,本來是不落階級的,說有三關,已是祖師的方便階梯,如何與經教的修證階位名相契合呢?

因為,這個三關在其他的地方,有一些不同的解釋,所以,末後附上「中台禪寺」及「法爾禪修中心」對於「三關」的解釋,供大家參考。

釋大寬 合十

作者: 蓮華種子    時間: 2012-1-23 12:24
本帖最后由 蓮華種子 于 2012-1-23 12:38 编辑

回复 蓮華種子 的帖子

「中台禪寺」對於「三關」的解釋:


「三關」的意義(一)

       修行就是澄清當前這一念心,這念心澄清之後,具足無量的智慧神通妙用,即能大機大用,不僅自受無窮的利益,更能利益一切眾生。

  「三關」是禪宗的專有名詞,也是修行證悟的一種過程。禪修的目的就是要開悟。悟什麼呢?就是悟心,心即是道,契悟這一念心,就見到自己的本心本性。

  開悟有深淺之別,依破執著、轉煩惱的層次,可以分為三種次第:「初關」、「重關」、「生死牢關」。「初關」就是破本參,例如用參話頭的方法,參念佛是誰,時時刻刻提念、照念、參,最後將第七識參破或疑團打破,就開悟了。契證自己的本心本性,即名為開悟。打破疑團有幾種方式:一種是參話頭參破,靠自己來參破;一種是靠善知識的啟迪。

  古德言:「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修行就是澄清當前這一念心,這念心澄清之後,具足無量的智慧神通妙用,即能大機大用,不僅自受無窮的利益,更能利益一切眾生。



「三關」的意義(二)

每個人都有欲愛、色愛,此是煩惱、生死的根本。
若能將此小情小愛,提昇為對眾生的大慈悲心,就能出離此煩惱苦海。

  「禪宗三關」為初關、重關、生死牢關。參破第七識,稱之為「破初關」。再者是「破重關」,開悟之後,還要繼續精進修行,悟後起修是真修,再用參話頭的方法破除法執,將八識田中的種子破除,此時就入登聖位,就能了生死,所謂「煩惱分分破,真如分分現。」這一念心即呈現空明的境界,甚至有諸多感應、神通,此則是破了重關。之後再繼續用功,破「生死牢關」,就是破除無始無明,無始無明破除了,才算究竟契入清淨法身,所謂「毘盧遮那頂上行」。此是禪宗三關之大意。

  除了近代禪宗祖師所說的初關、重關、生死牢關之外,公案中也有其他三關之說法,如「戲論三關」、「楞嚴三關」及「黃龍三關」。

  「戲論三關」為當面關、山海關、雁門關。「當面關」,即是人家讚嘆你,你也不起心動念;甚至吐你一把口水,你也如如不動,當面能照得住這一念心,不隨境轉,稱之為「當面關」。

  「山海關」,愛是海,瞋是山。每個人都有欲愛、色愛,此是煩惱、生死的根本。例如有很多人為了情愛的糾葛,產生種種煩惱而垂頭喪氣,生活暗淡無光,就如苦海無邊;若能將此小情小愛,提昇為對眾生的大慈悲心,就能出離此煩惱苦海。再者,瞋心是山;每個人都有瞋心,一點不如意就發脾氣,面紅脖子粗,就像是一座火山,不但別人不敢親近,自己也會受到傷害。所以,若能除去瞋心、貪愛,就能通過山海關。



「三關」的意義(三)

「雁門關」即是指我們在做人處事當中,要提得起、放得下;
做了善法功德,要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不執著自己所做的功德,這念心就如雁鳥從空中飛過,不留痕跡;亦如明鏡,相來即現,相去不留痕。

  戲論三關的第三關是「雁門關」。即是指我們在做人處事當中,要提得起、放得下;做了善法功德,要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不執著自己所做的功德,這念心就如雁鳥從空中飛過,不留痕跡;亦如明鏡,相來即現,相去不留痕。「雁門關」還有另一層含義,即指在參究的工夫上,要綿綿密密,不夾雜、不間斷;如雁群排隊飛行一般,不雜不亂。

  「戲論三關」、「楞嚴三關」和「黃龍三關」,都是禪宗史上的公案。其實,不論是何種三關,其目的都在勘驗學人是否心眼已明,及其所明之深淺程度。由於末世邪眾邪法甚多,未證言證,未悟言悟,因此,禪宗祖師慈悲,立關破邪,即為三關之所由。







作者: 蓮華種子    時間: 2012-1-23 12:25
本帖最后由 蓮華種子 于 2012-1-23 12:38 编辑

回复 蓮華種子 的帖子

「法爾禪修中心」對於「三關」的解釋:

        何謂重關,禪宗祖師大德立三關為


        (1)初關:破本參為初關,色身、黑漆桶破,阿賴耶識所藏種子如瀑流般流出,遷業流識不止,有人心慌意亂,是為散亂,故要到處參訪,求止住散亂之法。如杭州瑞龍院幼璋禪師所開示:「老僧我最近幾年遊歷長江以北,五嶺南之廣東、廣西及荊州湖南、湖北等處。只要有善知識、道場、叢林等,無不前往參訪問道去。但據我所知,各方道場、叢林終究無有不同說法,只是教當事人歇止去掉行者狂亂之心就可,不必由外去追尋。」這段話道出悟後到處參訪的無奈及沒必要。然若無善知識指引,開悟後到處參訪者多。





        (2)重關:若修證到狂心歇止,覺知不隨因緣、塵境亂攀緣時,自能知己心已不亂,此時空性即顯,無漏智已得,恢復到吾人未迷失前的清淨佛性,了知一切法因緣而生,緣滅法滅,自性空,無生滅的道理,是謂見性,可說已到重關。






        (3)牢關:末後牢關是真正考驗行者對生死解脫的能力,若面對生死業緣,色身真氣不具足下,身心都能自主---即如何能使色身由被困住的窘境脫離,心識對諸死亡境能無礙無懼,徹底能自我脫困生死魔境,才是通過牢關的考驗。故古德云:末後一句,始到牢關,把斷要津,不通凡聖,應腳踏實地,到壁立萬仞處。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2-1-23 14:07
回复 蓮華種子 的帖子

阿彌陀佛,感恩師父慈悲開示,隨喜讚嘆
祝大家
龍年行大運 龍來破三關^^




[attach]1197[/attach]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