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首届:生活禅夏令营法座(净慧法师)南无阿弥陀佛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8-6-4 18:35
標題:
首届:生活禅夏令营法座(净慧法师)南无阿弥陀佛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首届:生活禅夏令营法座(净慧法师)
【首届】生活禅夏令营法座
净慧
课堂开示之一
今天是生活禅夏令营的第一天,各位冒着酷暑来柏林寺参加生活禅夏令营,这种精神令人十分感动。由于这里的条件简陋,各方面设施不完备,所以生活诸多不便,希望各位谅解!
这次来参加生活禅夏令营的教友大部分都是接触佛教多年的人,在佛学知识方面,在佛法的修养方面,在修行用功方面,可能都有过一些体会或受用。也有许多人是第一次参加寺院生活的。为了适应大多数人的情况,所以我想还是从浅处跟各位谈一谈生活禅的意义。
讲到生活禅,我想第一个要排除的误会是:我们说生活禅,并不是不需要打坐和修定,生活禅与打坐修定,甚至念佛、修止观都是密切相关的。没有集中修行或修定的过程,生活禅就无从谈起了。生活禅同佛教一般仪式也是不相矛盾的。一般的仪式,是指上殿、诵经、烧香、拜佛等。如果没有这样一些仪式,这样一些活动,生活禅也是无从谈起的。生活禅的目的和宗旨是强调关怀人生、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所以说生活禅与我们积极的入世精神是密切结合的。因为没有积极入世的精神,我们就不可能发起大悲心,去关怀人生、关怀社会、关怀佛教的前途和命运。生活禅的最终目标是希望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够落实佛法的精神。
佛教的精神集中起来讲,就是菩萨精神。菩萨精神就是两个字:一个是智,一个是悲。佛教的千经万论,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要体现这样的精神。有智慧才能谈得上解脱,才能谈得上超越烦恼,才能谈得上追求出世;有慈悲才能谈得上救世救人,才能谈得上体现佛教的入世精神。所以,生活禅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希望在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领域,都能够把佛法慈悲、智慧的精神贯穿始终。这样,我们就可以使佛法与世法打成一片,就可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业。
生活禅,我们用的虽是一个“禅”字,实际上佛法的一切法门都离不开禅。生活禅,包括佛教的一切法门在内。因为一切法门都离不开禅定,都是禅定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修净土,净土以念佛为主,在原始佛教里面念佛是六念法门中的一念。六念法门有: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师、念天。所以,念佛法门实际上是一个很古老的法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根本法门。不过,内容没有发展到现在这样丰富,这样专门。修念佛法门,最后是希望证得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是什么呢?就是念佛的定。所以说生活禅的禅,不仅仅是我们现在所指的禅宗的禅,也不仅仅是六度中的禅定度,生活禅的禅包括佛教的一切修行法门。
佛教修持的根本中心就是戒、定、慧三学。生活禅既要体现戒律的精神,也要体现禅定的精神、智慧的精神。如果一个法门不能够如实反映戒定慧三学,那这个法门就有问题;如果一个法门的内涵离开了戒定慧三学,那这个法门更是有问题。生活禅是一个包括佛教戒定慧三学在内的、最严肃的、佛法内涵最圆满的概括。
生活禅,顾名思义,是不能离开生活来修禅定。今天,我们一般人所过的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一个没有修行的人的心态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是一种迷失的生活,是一种分裂的心态。佛教的道德生活是以戒为基础。戒有止恶的一面,也有行善的一面。从止恶的一面来讲,在戒律上叫做止持;从行善的一面讲,在戒律上叫作持。就是说止恶行善是佛教道德的基础。也是佛制戒律的根本出发点。没有接触佛教的人,很难真正理解止恶行善的意义。所以从道德生活来说,我们需要生活在禅定中,生活在禅悦中,才能有非常充实的道德生活。从社会生活来说,社会生活主要指人际关系,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在他这一期生命还存在的时候,即使住在深山老林里,也会有人际关系,也就是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既然是我们不可避免的事实,我们就必须正视这个社会生活,也就是人际关系。佛教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就是四摄法。四摄即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我们根据佛教讲的四摄法来处理人际关系,就有了一个准则。除了道德生活之外,作为在家佛教徒,也还有家庭生活和感情生活。佛教并不主张人们完全抛弃人世间家庭生活或感情生活。佛教根据不同的戒律层次,规定了不同层次的戒条。作为在家佛教徒,如何处理好家庭生活与感情生活也要根据戒律的原则。在家佛教徒应该以五戒为生活的根本原则,当然还有进一步的受持八关斋戒和菩萨戒。五戒实际上就是在家佛教徒处理好家庭生活与感情生活的基础,也是一切修行的基础。不仅如此,五戒也是维持整个社会道德秩序的基本原则。当然,作为佛教徒最重要的还有我们的修行生活,也就是精神生活、信仰生活。不论是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在家的男女居士,都应把信仰当作一种生活来体验,认真地贯彻到我们的一言一行当中去。社会上有一些人对我们出家人有一种误解,说我们信教是一种职业,如果我们把信教当作一种职业了,那就很难把信仰与生活密切结合起来。还有一些在家佛教徒,把佛教当作一种知识来研究,这也不能把佛法的原则和我们的生活真正联系起来。假如我们不能把佛教落实到生活中,那就会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用佛教的话说,就是解和行不相应。所以,我们提倡生活禅,就是希望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够贯彻佛法的精神,贯彻禅的喜悦、禅的安祥、禅的宁静。
我希望各位教友能够在七天当中,认真听各位教师的演讲,认真地参加这次活动安排的各项内容,认真地体验一下丛林的生活,不要错过这一良好的机会。
禅堂开示之二
今天是夏令营的第二天。通过这两天的活动,特别是法师、居士们的讲演,大家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在每次演讲之后,教师们都很慈悲地让各位提出问题,并作现场解答。不过,从这两天三场的提问来看,我觉得各位在对佛法的认识当中,在学佛的过程当中,还有几个基本问题没有把界限搞清楚,所以提问的时候容易走极端。不是偏到理的方面,就是偏到事的方面;不是偏到真谛的方面,就是偏到俗谛的方面。不然就是把两者混淆了。今天就佛法的几个一般性问题,粗略地讲一讲它们的区别。
佛法有因和果、事和理、真和俗、迷和悟、有自受用和他受用等问题。这些问题的界限如果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就很容易产生糊涂观念。比如因和果的关系,禅宗乃至整个佛教都讲,大地众生当下就是佛。禅宗里更说,你自己就是佛,可你自己不肯承当,反而来问什么是佛?象这些问题,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就容易产生问题。既然我们当下就是佛,大地众生当下就是佛,那我们还要修行干什么呢?我们就不要修行了。这里所说的佛,用天台宗的术语讲,叫做理即佛。从道理上讲是佛,因为人人都有佛性,所以说我们当下就是佛。从因果关系讲,这里因中的佛,我们具备着成佛的可能性。具备着成佛的因素。虽然每个人都有佛性,可以成佛,但不等于就是象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那样的果上的佛。我们每个人都是佛,这一点每一个人都应该自肯。如果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自肯,那我们就不必学佛,因为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成佛。我们对于佛的理解,对于种种功德智慧的理解,都一定要把因果关系弄清楚,不要把因中的事拿到果上来讲,也不要把果上的事拿到因中去讲,要弄清因果之间的界限。
有一些问题是就事上来讲,有一些问题是就理上来讲的。比如禅宗既然说开口即错,是不立文字,语言不能够表述真理的本身。真理、法性、实相只有通过实证才能够领会它,才能感受它,这是就理上来讲的,就实相来讲的。如果以这种观念来对待事上的种种方便,种种施设,那就很难讲通了。上午不是有人就说:禅宗既然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表述的,那我们夏令营的讲法就可以结束了之类的话吗。所以,非但夏令营的讲法不能结束,乃至我们平常的一切修行、多闻熏习、看经念佛、烧香叩头这些事情,依然要如法如律地去做。只有把事相上的每件事情都原原本本地落实下去,我们才有可能体认理上的实相,才能够理事圆融。佛教中有两句话:“实际理地不染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就事上来讲是一法不舍,就理上来讲,是一法不立。佛法中还有一句话:多一法不是佛法,少一法也不是佛法。佛法讲的就是理事圆融。
另外还有自受用和他受用的问题。每个人修行的体会,每个人的证量,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这不是口头上讲讲就行的,要有实际的受用,实际的证悟,实际的功夫。既然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是不是就不需要说法,不需要把它表现出来,不需要把它开示出来呢?不是的,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他本来也是觉得度众生是非常难的,他甚至想不说法就入涅槃。但是经过大众的请求,佛还是说法度众生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佛的说法度众生是为了利益他人,是为了他受用。自己证悟了,证悟的那个道理,那个实相,只有用种种方便把它显示出来,表现出来,才能在自受用的基础上达到他受用的目的。所以,佛是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什么是一大事因缘呢?就是要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我们在看禅宗祖师语录时,在看一些大乘经典时,一定要把佛的自受用和利益众生的他受用,把祖师的自受用和接引当机的他受用区别开来。只有区别开来,才能在学佛的过程中得到受用。我们得了受用,又可以转化为他受用。这样就使佛教的*轮不断的转动,这就是*轮常转。
在学佛的过程中,一定要把这些相互关系的问题初步地弄明白,才能如实地没有障碍地进入佛法的大海。按照佛教的修学次第: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根据佛法的道理去修持,去证自受用。
游苍岩山小憩时讲
刚才我们唱了“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赵州老人八十岁行脚,这件事发生在江西云居山,现在这个地方叫做真如寺。一个八十岁的老人还在外面参方,行脚,过云游生活,为的是什么呢?这首偈语的第二句作了答案:只为心头未悄然。我们的心怎样才能悄然呢?要能够时时处处都合道,要能像赵州老人所说的那样,真正达到平常心是道,心头就悄然了,那我们的大事也就了毕了。在大事还没了毕的时候,即使像赵州老人八十岁了,他还在外边风尘仆仆地过云水参方的生活。当时在云居山主法的是云居道膺禅师。道膺禅师是曹洞宗洞山良价禅师的法徒,是一代宗师。当赵州和尚到达云居山的时候,道膺禅师就说:你老人家老老大大还不找个地方住下来,为什么还在外边东跑西颠的?后来,两位禅师有非常精彩的问答。这些问答在禅门的传灯录和五灯会元里都有记载。现在要去真如寺还必须经过一道关,叫“赵州关”,只有过了赵州关,才能到真如寺。赵州关是真如寺的第一道山门。
说到天下丛林、环境好、修行好、道风好的地方,依我看真如寺是最好的。周围几平方公里内没有别的住户,晚上关上山门,任何人都进不去。特别是地理位置非常好,在云居山的山顶上又有一块平地,平地上又有山,又有水,又有树木,真可以说是人间仙境,所以又叫“天上云居”。
赵州和尚到云居山后,就在那里结了一茅庵,住了下来。云居道膺禅师是个大彻大悟的人,总觉得赵州和尚住在那里不是一回事,就故意激他。所以赵州老和尚就又行脚回到北方。我们这次举办夏令营的柏林禅寺,古名观音院,又叫东院,是当时赵州开元寺的一部分。赵州老和尚来到观音院后,就基本上没有离开过这里。只是到圆寂前两年,被赵王和燕王请到现在的正定去供养。最后圆寂在正定。
赵州和尚之所以八十岁还在行脚,是因为心头未悄然。“及至归来无一事”,归来就是心头已悄然,就是大事已毕,游子已回到了家乡。如果我们回到了精神的故乡,就再也不会有象崔颢在黄鹤楼题诗的那种凄惊、悲惨的心境了。崔颢诗的后两句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他既是写景,也是寄情。在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一个垂老的学者,登上黄鹤楼,面对浩浩的长江,发出这样的浩叹,是非常令人深省的。今天在座的同学绝大部分都可以说是丽日中天的年龄,有的还是初升的太阳,我们还没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感慨。但是,我们不能等到发出那样感慨的那一天,再来找人生的归宿,那就来不及了。我们能够有缘接触佛法,信解佛法,而且也有缘千里迢迢来到柏林寺和十方来的大德学者一起学习佛法,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有这样一个良好的开端,要回到精神的故乡就为期不远了。到那时,回过头来看看来时路,噢,原来如此,踏破那么多芒鞋,回来后竟是什么事也没有,“始知空费草鞋钱”。为什么呢?因为烦恼已经全部清除,自己本有的智慧都开发出来了,那不是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吗!所以说是空费草鞋钱。我们在心头还未悄然的时候,这个草鞋钱还是要付的。不付这个草鞋钱,就不可能达到空费草鞋钱的精神境界。这是我们刚才唱的那首“赵州八十犹行脚”偈语的简单解释。
另外还有一首苏东坡的诗:“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君。”今天,我们面对青山,就是缺少绿水,可是天公作美,下了一点雨,既有青山又有云水,我们可以体会体会。究竟那个是禅?是青山是禅,还是绿水是禅,是蒙蒙细雨是禅,还是烈日当空是禅。溪声尽是广长舌,是讲无情也在说法,无情在向我们启示人生的大道理,向我们展示诸法的实相。诸法的实相即是缘生缘灭。我们可以从道理上理解,但是我们很难直接透过这个现象看到缘生法的本体、本质。我们是通过逻辑分析来了解一切法是缘生缘灭的。“山色无非清净身,”这满目青山就是我们的清净法身。就象我昨天所讲的一样,这里有理和事的关系,如果把这两者混淆了,那么我们就会成为一个自然外道。见了山就会去拜,见了树也会去拜。所以,如果透过事相来体认这个理体,既是一个学法的过程,也是一个修行的过程。就是佛教所讲的一个证量的问题。你有一种亲切的感受,才能真正理解溪声为什么是广长舌,山色为什么是清净身。广长舌相就是佛说法的相,佛说法时,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所以佛以一音说法,众生随类而得解。如果我们真正证得了这个缘生缘灭的实相,听到溪声就是听到佛在说法,看到满目青山,无异就是看到了佛的法身。“夜来八万四千偈”,既然溪声是广长舌,那每天二十四小时都在川流不息地流淌,都是在说法,他所说的内容该有多少呢?说的内容虽有那么多,但是,真正要握住,要把他说给另一个人听,却好象又是完全说不出来的,所以说“他日如何举似君”。举即是提起来的意思,似是送给的意思。如何把它举起来,如何把我们听到的这八万四千偈让别人知道,没有办法。因为这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事。如果我们在行脚、参方,或者是旅游的时候,都能以这样一种心态来面对事物,那么,我们就可以处处体会禅,处处都不离禅悦。
下面我们再来唱这两首偈语,来结束这次云游生活。
(大众齐唱两偈:“赵州八十……”)
参礼临济祖庭时讲
今天,大家来参拜临济祖庭,这个地方虽然还很小,条件也很简陋,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个地方的历史地位和它在佛教史上的重要性。我昨天也曾提到,佛教传到中国后分为八个宗派,这八个宗派中成立最早的是三论宗,其次是天台宗,然后是净土宗、律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是和净土宗、法相宗、华严宗同时成立的,还有密宗,一共是八个宗派。这八个宗派囊括了汉传佛教的全部内容。经过唐末会昌法难以后,全国的寺庙在七天内全部摧毁,所有的僧人都被逼迫还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悲惨的局面呢?一方面是由于当时佛教和道教论战,这是个外部因素。我想最主要的还是内部因素。我们从佛教史料来看,佛教当时是非常腐败的,有几十万僧尼过着享受民脂民膏的生活。当时的大文豪韩愈曾提出:民其庐,火其书,人其人这三条办法,来对付佛教。火其书就是把佛经全部烧掉,民其庐就是要把寺院全部改成民居,人其人,就是把和尚全部变成普通人。所以当时的政界也好,文化界也好,对佛教的许多腐败现象非常痛恨。而韩愈本人又是一个儒家思想者,也有对外来宗教的盲目的排外思想。反过来从佛教本身来讲,我们还是要检查一下我们自身的问题。在那样一种佛法的噩运来临的时候,是哪个宗派来拯救中国佛教的呢?是禅宗。禅宗经得起考验,他要还俗,当时比现在还容易,因为那个时候的人都是穿这个衣服,和尚就是把头剃了,用块布把头一包,就是在家人了。禅宗的师父就是这样走到水边林下,自耕自食,保持了僧格,保持了自己的佛法的精神。一旦朝廷的禁令松驰以后,他们又把头巾拿掉,又恢复了和尚的形象。其它宗派却很难做到。因为经书烧掉了,庙子拆掉了。象文革一样,一些不坚定的,也都改变了生活方式,要恢复起来很困难。禅宗的人,他有功夫、有定力,他能顶住当时的那种逆流。当时的禅宗在八宗里是力量最弱的一宗,通过会昌灭法,禅宗起来捍卫佛教,拯救佛教,所以它的地位一下子提高了,那时的寺庙几乎全是禅宗恢复的,那时也有好几种寺院,有律寺、讲寺、净土寺,禅宗因为有一大批保持了僧格的僧人,所以它一出来就席卷天下,成了此后中国佛教中最重要的一个宗派。
从那以后,由于禅师们用功方法的不同,接引众生的方法不同,所以又产生了五家宗派。五家宗派中成立最早的是沩仰宗,当时沩仰祖师就躲在湖南浏阳县一座人迹罕至的大山中,到朝廷毁佛的禁令停止,马上把头巾拿掉。出来修庙并建立了沩仰宗。第二个建立的宗派就是临济宗。为什么在正定这样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产生一个宗派呢?因为从安史之乱以后,中国已没有了开元、天宝那样的大统一的政治局面,而是群雄割据。而河北这个地方,是当时思想最为活跃的地方。临济禅师就是选择了这样一个地方来树立一家的宗风。并得到当地官吏的支持。赵州和尚与临济禅师是同时代的人,比临济禅师稍大一些。他之所以行脚到河北,也是因为找不到一个能真正体现自己禅风,体现自己宗旨的这么一个天地,所以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未悄然故然有本分事的一方面,另外还有为使佛法慧命得到延续的深切责任感和严肃的使命感。所以他远离中央政权,远离当时那种只重知识,不重实践的佛教环境,选择了河北这样一个思想比较自由的地方来开创道场。这两位禅师都在这里弘法,不是一件偶然的事,这里既有佛法的因缘,也有时节的因缘。现在我们虽然看不到当时的那种盛况,但是,我们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就可以知道当时的祖师,能在这里活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有人说六祖慧能后最能代表禅宗思想的两个人,一个是赵州和尚,一个是临济禅师。赵州和尚的禅风完全是出于一片悲心。曾经有人问赵州和尚:如何是佛法?赵州和尚说:是赵州桥。那人又问:如何是赵州桥?他说:渡驴渡马。这个公案是浅白的,稍稍思索一下就可以懂得。不需要那样去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赵州桥的精神,来负荷着大地一切众生,从我们的这座桥上走过去。赵州桥的精神就是大地的精神,慈悲的精神也就是大地的精神,菩萨的精神也就是大地的精神。我们能够体会到这一点,我们就能够体会古人的那种用心良苦。临济祖师也是非常重视人的。他重视的是真人,真人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佛性,每个人的本来面目,每个人的当下。临济祖师说:我们每个人的当下就是无位真人。他说法的重点是在智的方面。所以两位祖师一悲一智。而这两点又都同时在两位祖师的身上完整地体现出来。如果不能把悲智结合起来,那就不是一个真正的禅者。
我是到河北这两个祖庭来过以后,又无数次地读这两位祖师的语录,了解当时的一些情况,才有了这么一点体会。为什么我会对河北这样一个穷乡僻壤,这个佛教非常落后,经济非常落后的地方有这一份感情呢?是因为祖师的道德感召。中国佛协一直要我把这个地方的工作丢一丢,因为那里的工作很多,他们要我不要太辛苦,不要太分散精力。我说,如果把河北佛教的工作丢下不管的话,对不起两位祖师,对不起这块土地。所以我仍然在这里很吃力地慢慢地挪动,只能说是在挪动,一寸一寸地往前挪动。也许一年只能动那么一点点。这是我深有感触的。
这是讲这两位祖师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会有的这样重要的意义。下面我来讲一讲临济禅师的两首传法偈:
临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
离相离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须磨。
先解释一下这里的几个主要词汇,然后进入道德方面就比较容易。临流不止这个流指什么呢?可以是事上的流,也就是要进入正定时路过的有名的滹沱河。滹沱河就是临济宗的象征,一般称滹沱河嫡旨,祖印真传。但更重要的是指理上的流,意识之流、业识之流。这才是真正的实指。“真照无边说似他”的他,应读tou,这样才压韵。似,是送给的意思。“离相离名人不禀”,禀是拿起来的意思,掌握的意思。“吹毛用了急须磨”。吹毛是指吹毛剑,是形容剑的锋利。下面说说这首偈语的整体意义。
这首偈语是临济祖师临终时说的偈语。不管什么人,在临终的时候,在生命的一个转换中,总会激起内心的种种思考。有些人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迷失了,那么他也就随着业识而流下去了。而一个开悟的人,有修行的人,在滚滚的业识之流面前,临流不止时应该怎么办呢?“临流不止问如何?”这既是指他自己的一种情景,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在修行的时候,乃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的时候该怎么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一个人的生命要结束了,怎么办?“真照无边说似他。”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提起自己的正念,自己的正知正见,智慧的力量,只有智慧的力量才能斩断这个业识之流,才能够把握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只有说给你这个办法,只有告诉你这件事,你一定要用智慧来观照,用智慧的剑来斩断这个业识之流。虽就如此,但是这个业识之流,它没有名,没有相,没有名不可言状,没有相不可把握。
所以说:“离相离名人不禀”。这个离相离名的人不可把握的东西可以说是业识之流,是无位真人,也可说是我们生命的本体。人们需要把握他确实不容易。以上是正说。下面是喻说,“吹毛用了急需磨。”即使有象吹毛剑那样的利剑,不磨也是会钝的。所以说觉悟了的人,开悟以后要时时起观照,这种观照是任运的观照,不是有意的观照。我们要把握这个离相离名的生命本体,就要象用吹毛剑一样,用了马上磨,及时磨。这四句偈语把临济禅师的全部内函概括无遗。佛教就是以这样的精神来对待人生,这是临济禅的精神,这就是佛教的精神。
临济禅还有很多内容:三玄、三要、四料筒、四照有、四宾主等等。山门口的碑上还有临济禅师的另一首最有名的偈语:“三玄三要事难分,得意忘言道意亲,一句明明该万象,重阳九日菊花新”。把这两首偈领会了,临济禅的精神也就领会了。我今天讲的临济禅,是葛藤禅,就介绍到这个地方。现在我们大家再来回味一下这两首偈语,一定会有全新的感受。
(大众齐唱两偈:“临流不止……”)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