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真孝广集第一〇六卷南无阿弥陀佛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8-5-27 21:50
標題:
真孝广集第一〇六卷南无阿弥陀佛
摘自《佛门真孝广集》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道安所记关中异经。今还附入三秦世录。总为失译时代处。云房录复有梵本经四卷(脚下注云似是长安中出)后汉失译录中已有。此中复载。既是重上删之不存也。
已下新附此录 天王太子辟罗经一卷(或无天王字亦云太子譬罗经) 菩萨本行经一卷 大珍宝积惟日经一卷 堕迦罗问菩萨经一卷 阿难为蛊道咒经一卷(旧录云阿难为蛊道所咒经今疑是藏中摩邓女经) 王舍城灵鹫山经一卷(旧录云王舍城灵鹫山要真经) 思道经一卷 佛在竹园经一卷 法为人经一卷 道意经一卷 阿夷比丘经一卷 八德经一卷(今疑是海八德经) 善德经一卷 摩诃揵陀惟卫罗尽信比丘等度经一卷(旧录云尽信比丘经)
右一十四部一十四卷(初太子辟罗经有本余孝并阙)
僧祐录云。安公关中异经。长房等录。并阙不载。祐载安公关中异经。总二十四部二十四卷于中七部如房录中列。今更出一十四经通有二十一部。余之三部。长房等录皆标译主。故此阙之 大宝积经一卷(今编入宝积当第四十三会改名普明菩萨会第三出与摩诃衍宝严佛遗日摩尼宝二经同本异译) 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一卷(初出与佛华严入如来德智不思议境界经等同本旧云与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等同本者全乖也) 大悲分陀利经八卷(亦云大乘悲分陀利经第二出与昙无谶悲华经等同本) 大金色孔雀王咒经一卷(第五出) 佛说大金色孔雀王咒经一卷(第六出二经同本)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二卷(大周录云与大方等如来藏经同本者非也...(第1538部~开元释教录二十卷-001)
...诃迦叶度贫母经一卷(房云见别录) 十二品生死经一卷(房云见别录) 罪福报应经一卷(一名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亦云轮转五道经亦云五道轮经房云见别录) 众事分阿毗昙论十二卷(或无论字共弟子菩提耶舍译初出与唐译品类足论同本房录不题所出) 四品学法经一卷(或无经字房云见别录) 宾头卢突罗阇为优陀延王说法经一卷(亦云宾头卢为王说法经房云见别录上见存已后阙) 虚空藏菩萨经一卷(第二出与姚秦佛陀耶舍所出虚空藏经等同本房云见别录) 无量义经一卷(初出与萧齐昙摩伽陀耶舍出者同本见李廓录) 诸法无行经一卷(第二出与罗什所出二卷者及诸法本无经同本房云见别录) 小无量寿经一卷(或无小字第二出与罗什阿弥陀及唐译称赞净土同本孝建年出一名阿弥陀见道慧僧祐二录高僧传云于荆州出房录别存阿弥陀经者误也) 八吉祥经一卷(第三出与支谦八吉祥咒法护八阳神咒经等同本元嘉二十九年正月三日于荆州城内为司空荆州刺史南谯王刘义宣出六日讫见僧祐宝唱二录) 无崖际持法门经一卷(第二出与圣坚出者及尊胜菩萨所问经同本房云见别录) 贫子须赖经一卷(第四出与白延支谦等出者同本见李廓录) 现在佛名经三卷(亦名华敷现在佛名第二出与称扬诸佛功德经等同本元嘉二十九年正月七日于荆州为南谯王出见始兴录及高僧传) 净度三昧经三卷(第三出见李廓录) 无忧王经一卷(于荆州辛寺译见吴录及僧祐录) 本行六波罗蜜经一卷(房云见别录) 异处七处三观经一卷(或无异处字出杂阿含...(第1538部~开元释教录二十卷-001)
...郡译出胜鬘楞伽经。徒众七百余人。宝云传译。慧观执笔。往复咨折妙得本旨。后谯王镇荆州。请与俱行安止辛寺。更创殿房。即于辛寺出无忧王过现因果小无量寿央崛魔罗相续解脱波罗蜜了义现在佛名第一义五相略八吉祥等诸经。并前所出凡五十二部。多是弟子法勇传度。谯王欲请讲华严等经。而跋陀自忖未善宋语愧叹积旬。即旦夕礼忏请乞冥应。梦有人白服持剑擎一人首来至其前曰。何故忧耶。跋陀具以事对。答曰。无所多忧。即以剑易首更安新头。语令回转曰。得无痛耶。答曰。不痛。豁然便觉心神喜悦。旦起言义皆备领宋语。于是就讲。弟子法勇传译。僧念为都讲。虽因译人而玄解往复。元嘉将末。谯王屡有怪梦。跋陀曰。都中将有祸乱。未及一年而二凶构逆。及孝建之初。谯王阴谋逆节。跋陀颜容忧惨而未及发言。谯王问其故。跋陀谏争恳切乃流涕而出曰。必无所冀。贫道不容扈从。谯王以其物情所信。乃逼与俱下。梁山之败火槛转迫。去岸悬远判无济理。唯一心称观世音。手捉筇竹杖投身江中。水齐至膝以杖刺水水深流驶。见一童子寻后而至以手牵之。顾谓童子。汝小儿何能度我。恍惚之间觉行十余步。仍得上岸。即脱纳衣欲赏童子顾觅不见。举身毛竖方知神力焉时王玄谟督军梁山。孝武帝骏敕军中。得摩诃衍善加料理。驿信送台。俄而寻得合舸送都。孝武即时引见顾问委曲。曰企望日久今始相遇。跋陀对曰。既染亹戾分为灰粉。今得接见重荷生造敕问。并谯为贼。答曰。出家之人不预戎事。然张畅宗灵秀等并是驱逼。贫道所明但不图宿缘乃逢此事。孝武曰。无所惧也。是日敕住后堂供施衣物给以人乘。初跋陀在荆州十载。每与谯王书疏无不记录。及军败简检无片言及军事者。孝武明其纯谨益加礼遇。后因闲谈聊戏问曰。念丞相不。答曰。受供十年何可忘德。今从陛下乞。愿为丞相三年烧香。帝凄然动容。义而许焉。及中兴寺成敕令移住。为开三间房。后于东府宴会王公毕集。敕见跋陀。时未及净发白首皓然。孝武遥望顾谓尚书谢庄曰。摩诃衍聪明机解。但念老期已至。朕试问之。其必悟人意也。跋陀上阶因迎谓之曰。摩诃...(第1538部~开元释教录二十卷-001)
...。跋陀颜容忧惨而未及发言。谯王问其故。跋陀谏争恳切乃流涕而出曰。必无所冀。贫道不容扈从。谯王以其物情所信。乃逼与俱下。梁山之败火槛转迫。去岸悬远判无济理。唯一心称观世音。手捉筇竹杖投身江中。水齐至膝以杖刺水水深流驶。见一童子寻后而至以手牵之。顾谓童子。汝小儿何能度我。恍惚之间觉行十余步。仍得上岸。即脱纳衣欲赏童子顾觅不见。举身毛竖方知神力焉时王玄谟督军梁山。孝武帝骏敕军中。得摩诃衍善加料理。驿信送台。俄而寻得合舸送都。孝武即时引见顾问委曲。曰企望日久今始相遇。跋陀对曰。既染亹戾分为灰粉。今得接见重荷生造敕问。并谯为贼。答曰。出家之人不预戎事。然张畅宗灵秀等并是驱逼。贫道所明但不图宿缘乃逢此事。孝武曰。无所惧也。是日敕住后堂供施衣物给以人乘。初跋陀在荆州十载。每与谯王书疏无不记录。及军败简检无片言及军事者。孝武明其纯谨益加礼遇。后因闲谈聊戏问曰。念丞相不。答曰。受供十年何可忘德。今从陛下乞。愿为丞相三年烧香。帝凄然动容。义而许焉。及中兴寺成敕令移住。为开三间房。后于东府宴会王公毕集。敕见跋陀。时未及净发白首皓然。孝武遥望顾谓尚书谢庄曰。摩诃衍聪明机解。但念老期已至。朕试问之。其必悟人意也。跋陀上阶因迎谓之曰。摩诃衍不负远来之意但有一在。即应声答曰。贫道远归帝京垂三十载。天子恩遇衔愧罔极。但七十老病唯一死在。帝嘉其机辩。敕近御而坐。举朝属目。后于秣陵界凤凰楼西起寺。每至夜半辄有推户而唤。视不见人众屡魇梦。跋陀烧香咒愿曰。汝宿缘居此。我今起寺行道礼忏常为汝等。若住者为护寺善神。若不能居各随所安。既而道俗十余人同夕梦见鬼神千数皆荷担移去寺众遂安。大明七年天下亢旱。祈祷山川累月无验。帝遂请令祈雨必使有感。如其无效不须相见。跋陀答曰。仰凭三宝陛下天威冀必降泽。如其无获不复重见。即往北湖钓台。烧香祈请不复饮食。默而诵...(第1538部~开元释教录二十卷-001)
...为护寺善神。若不能居各随所安。既而道俗十余人同夕梦见鬼神千数皆荷担移去寺众遂安。大明七年天下亢旱。祈祷山川累月无验。帝遂请令祈雨必使有感。如其无效不须相见。跋陀答曰。仰凭三宝陛下天威冀必降泽。如其无获不复重见。即往北湖钓台。烧香祈请不复饮食。默而诵经密加秘咒。明日晡时西北角云起。初如车盖。日在桑榆。风震云合。连日降雨。明旦公卿入贺。敕见慰劳嚫施相续。跋陀自幼以来蔬食终身。常执持香炉未尝辍手。每食辄分食飞鸟乃集手取食。至明帝之世礼供弥盛。到太始四年正月觉体不平。便预与明帝及公卿等告辞。临终之日延伫而望云。见天华圣像。禺中遂卒。春秋七十有五明帝恸惜赙送殷厚。公卿会葬荣哀备焉 般泥洹经一卷(或无般字孝建元年于辛寺译见道慧宋齐录今寻此单卷泥洹上下文句非是跋陀所翻似是谦护等译今寻得二卷且附东晋录中) 释摩男本经一卷(吴支谦译) 三藏法师自述喻一卷(非梵本出故亦删之) 当来选择诸恶世界经 过去行檀波罗蜜经(上二经并出悲华经) 杀龙济一国经(出六度经) 三因缘经(出长阿含) 三小劫经(出楼炭经) 佛入甘露门正意经(出大十二门经) 阿兰那经(出中阿含) 舍利弗等比丘得身作证经(出杂阿含) 那赖经 堕珠着海中经 舅甥经 舍利弗般泥洹经 负债为牛经 君臣经(上六经并出生经) 四食经(小乘杂抄) 阿难见妓乐啼哭无常经 佛往慰迦叶病经 佛命阿难诣最胜长者经 二侨士经 目连弟布施望即报经(上五经并出出曜经)...(第1538部~开元释教录二十卷-001)
...粮。其同侣八人路亡五人俱行屡经危棘。无竭所赍观世音经常专心系念。进涉舍卫国中野逢山象一群。无竭称名归命。即有师子从林中出象惊怖奔走。后渡恒河复值野牛一群。鸣吼而来将欲害人。无竭归命如初。寻有大鹫飞来野牛惊散遂得免害。其诚心所感在险克济皆此类也。后于南天竺随舶泛海达广州。所历事迹别有记传。元嘉末年达于杨都。手自宣译观世音受记经一部。今见传于世。后不知所终 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一卷(亦云弥勒上生经见道慧宋齐录及僧祐录僧祐录云先在高昌郡译出于后赍还) 谏王经一卷(初出亦云大小谏王经与唐译胜军王经及胜光天子经同本房云见别录) 治禅病秘要经一卷(或云治禅病秘要法无经字或云禅要秘密治病经或二卷云出杂阿含孝建二年九月八日于竹园寺出其月二十五日讫见僧祐宝唱等录) 净饭王涅槃经一卷(或加般字第二出与法炬出者同本房云见别录) 进学经一卷(或云劝进学道经第二出与支谦等出者同本房云见别录) 八关斋经一卷(异出本房云见别录) 五无返复经一卷(一名五反覆大义经或作附字房云见别录) 佛大僧大经一卷(二儿名房云见别录) 耶只经一卷(房云见别录) 末罗王经一卷(房云见别录) 摩达国王经一卷(房云见别录或无国王字) 旃陀越国王经一卷(或无国王字房云见别录) 五恐怖世经一卷(或云五恐怖经房云见别录) 弟子死复生经一卷(或云死亡更生房云见别录) 迦叶禁戒经一卷(一名摩诃比丘经亦名真伪沙门经第二出房云见别录) 菩萨誓经一...(第1538部~开元释教录二十卷-001)
...返复经一卷(一名五反覆大义经或作附字房云见别录) 佛大僧大经一卷(二儿名房云见别录) 耶只经一卷(房云见别录) 末罗王经一卷(房云见别录) 摩达国王经一卷(房云见别录或无国王字) 旃陀越国王经一卷(或无国王字房云见别录) 五恐怖世经一卷(或云五恐怖经房云见别录) 弟子死复生经一卷(或云死亡更生房云见别录) 迦叶禁戒经一卷(一名摩诃比丘经亦名真伪沙门经第二出房云见别录) 菩萨誓经一卷(第五出与长者子制经等同本房云见别录) 中阴经一卷(房云见别录) 观世音观经一卷(先在高昌郡译出于彼赍还见僧祐录) 波斯匿王丧母经一卷(或云波斯匿王经祐云波邪匿王房云见别录出增一阿含第十八卷异译) 佛母般泥洹经一卷(孝建二年于钟山定林上寺出一名大爱道般泥洹经见僧祐录出增一阿含第五十卷异译) 弟子慢为耆域述经一卷(亦云弟子为耆域述慢戒羽弟子戏诞经第四出与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等同本房云见别录) 长者音悦经一卷(第二出与支谦出者同本房云见别录) 五苦章句经一卷(第二出与昙无兰出者同本房云见别录) 分和檀王经一卷(第二出与竺律炎三摩羯经同本房云见别录) 弟子事佛吉凶经一卷(祐云弟子问事佛吉凶经房云见别录) 生死变识经一卷(今疑是藏中见正经异名房云见别录) 优婆塞五戒经一卷(亦云五相经第二出与五戒相经同本房云见别录) 贤者律仪经一卷(亦云威仪房云见别录)
右二十八部二十八卷(迦叶禁戒上一十五部一十五卷见在菩萨...(第1538部~开元释教录二十卷-001)
...云见别录) 五苦章句经一卷(第二出与昙无兰出者同本房云见别录) 分和檀王经一卷(第二出与竺律炎三摩羯经同本房云见别录) 弟子事佛吉凶经一卷(祐云弟子问事佛吉凶经房云见别录) 生死变识经一卷(今疑是藏中见正经异名房云见别录) 优婆塞五戒经一卷(亦云五相经第二出与五戒相经同本房云见别录) 贤者律仪经一卷(亦云威仪房云见别录)
右二十八部二十八卷(迦叶禁戒上一十五部一十五卷见在菩萨誓经下一十三部一十三卷阙本)
居士沮渠京声。即北凉河西王蒙逊从弟安阳侯也。魏并凉后南奔于宋。晦志卑身不交世务。常游止塔寺以居士自毕。丹阳尹孟顗见而善之请与相见。一面之后雅相崇爱。亟设供馔厚相优赡。京声以孝武帝孝建二年乙未于杨都竹园寺及钟山定林上寺。译弥勒上生经等二十八部。通习积久临笔无滞。京声居绝妻孥无欲荣利。从容法侣宣通经典。是以建业白黑咸敬而嘉焉。以大明之末遘疾而卒 普明王经 梵摩皇经(上二经并出六度集) [(序-予+林)/女]夷比丘经 优婆塞五法经(上二经并出中阿含) 释种问优婆塞经(出杂阿含) 清信士阿夷扇经(亦云阿夷扇持父子经出生经) 五百梵志经(群录注疑)
普明王等七经六是别生。一云疑伪。今为实录故并删之 阎罗王五天使者经一卷(一名铁城泥黎经见长房录出中含第十二异译) 瞿昙弥记果经一卷(出中阿含第二十八异译见长房录) 长者子六过出家经一卷(出增一阿含第二十七卷异译见长房录) 佛...(第1538部~开元释教录二十卷-001)
...五天使者经一卷(一名铁城泥黎经见长房录出中含第十二异译) 瞿昙弥记果经一卷(出中阿含第二十八异译见长房录) 长者子六过出家经一卷(出增一阿含第二十七卷异译见长房录) 佛母般泥洹经一卷(出增一阿含第五十卷异译见长房录) 贫躬老公经一卷(或云贫老经第二出见长房录) 懈怠耕者经一卷(旧录云懈怠耕儿经见长房录) 请宾头卢法一卷(或加经字见长房录) 善生子经一卷(亦云异出六向拜经见长房录出中阿含第三十三卷异译) 佛涅槃后诸比丘经一卷(亦云力士跋陀经云出杂阿含见长房录) 譬喻经一卷(见长房录)
右一十部一十卷(请宾头卢上七部七卷见在善生子经下三部三卷阙本)
沙门释慧简。未详何许人也。以孝武帝大明元年丁酉。于鹿野寺译五天使者等经十部 真伪沙门经(与京声所出迦叶禁戒经文句全同乃是彼经异名录家错上) 药师琉璃光经(亦云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出大灌顶经祐录注为疑经者非) 释迦毕罪经 杀身济贾人经(上二经并出六度集) 阿难见水光瑞经(一云水光经大乘抄经) 商人求财经 瞿昙弥经(上二经并出中阿含) 舍卫城中人丧子发狂经 学人乱意经(亦云母子作比丘比丘尼乱意经上二经并出增一阿含) 大力士出家得道经(亦云力士跋陀经) 二老男女见佛出家得道经(上二经并出杂阿含) 旃阇摩暴志谤佛经(出生经) 窃为沙门经 猎师舍家学道经(上二经并出出曜经) 咒愿经(祐载伪录)
真为沙门等一十五部。长房...(第1538部~开元释教录二十卷-001)
...丧子发狂经 学人乱意经(亦云母子作比丘比丘尼乱意经上二经并出增一阿含) 大力士出家得道经(亦云力士跋陀经) 二老男女见佛出家得道经(上二经并出杂阿含) 旃阇摩暴志谤佛经(出生经) 窃为沙门经 猎师舍家学道经(上二经并出出曜经) 咒愿经(祐载伪录)
真为沙门等一十五部。长房等录并云慧简所出。今以多是别生等经。故删之不存也 菩萨念佛三昧经六卷(或直云念佛三昧经或五卷第一译与隋笈多出者同本是大集别分见道慧宋齐录及僧祐录) 无量门破魔陀罗尼经一卷(或直云破魔陀罗尼经第七译见僧祐录与支谦无量门微密持经等同本)
右二部七卷其本并在。
沙门功德直。西域人也。道契既广善诱日新。以孝武帝大明六年壬寅。游至荆州寓禅房寺。沙门玄畅请出念佛三昧等经二部。畅刊正文义词旨婉密。而畅舒手出香掌中流水莫之测也。后适成都止大石寺。即是阿育王塔。乃手自作金刚密迹等十六神像传至于今。直留荆数年后不知所终矣 十诵羯磨比丘要用一卷(或云略要羯摩法房云二卷祐云一卷见僧祐录)
右一部一卷其本见在。
沙门释僧璩。姓朱吴国人。出家为僧业弟子。总悦众经尤明十诵。兼善史籍颇制文藻。始住吴虎丘山。孝武钦其风闻敕出杨都为僧正悦众。止于中兴寺。璩以大明七年癸卯撰十诵羯磬一部 十诵比丘尼戒本一卷(亦云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或云十诵比丘尼大戒见僧祐宝唱二录)
右一部一卷其本见在。
沙门释法颖。俗姓索氏炖煌人。十三出家为法香弟子。住凉州公府寺。与同学法力俱以律藏知名。颖伏膺已后学无再请记在一闻。研精律部博涉经论。元嘉末至建业止新亭寺。孝武以颖学业兼明敕为都邑僧正。后辞任还多宝寺。常习定闲房亦时开律席。后移住长干寺。以明帝彧太始年中。集出十诵尼戒一部。兼出羯磨流行于代 无尽意经十卷(第五出与阿差末经等同本见始兴僧祐宝唱等录) 阿述达菩萨经一卷(第四出兴宝积无畏德会等同本太始年于...(第1538部~开元释教录二十卷-001)
...密迹等十六神像传至于今。直留荆数年后不知所终矣 十诵羯磨比丘要用一卷(或云略要羯摩法房云二卷祐云一卷见僧祐录)
右一部一卷其本见在。
沙门释僧璩。姓朱吴国人。出家为僧业弟子。总悦众经尤明十诵。兼善史籍颇制文藻。始住吴虎丘山。孝武钦其风闻敕出杨都为僧正悦众。止于中兴寺。璩以大明七年癸卯撰十诵羯磬一部 十诵比丘尼戒本一卷(亦云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或云十诵比丘尼大戒见僧祐宝唱二录)
右一部一卷其本见在。
沙门释法颖。俗姓索氏炖煌人。十三出家为法香弟子。住凉州公府寺。与同学法力俱以律藏知名。颖伏膺已后学无再请记在一闻。研精律部博涉经论。元嘉末至建业止新亭寺。孝武以颖学业兼明敕为都邑僧正。后辞任还多宝寺。常习定闲房亦时开律席。后移住长干寺。以明帝彧太始年中。集出十诵尼戒一部。兼出羯磨流行于代 无尽意经十卷(第五出与阿差末经等同本见始兴僧祐宝唱等录) 阿述达菩萨经一卷(第四出兴宝积无畏德会等同本太始年于广州出见始兴宝唱等录) 海意经七卷(见始兴僧祐宝唱等录) 如来恩智不思议经五卷(见始兴僧祐宝唱等录) 宝顶经五卷(见始兴僧祐宝唱等录) 三密底耶经一卷(宋言贤人用律经见始兴僧祐宝唱等录)
右六部二十九卷其本并阙。
沙门竺法眷。印度人也。志性弘简开利为务。以明帝彧太始年中。于广州译无尽意等经六部 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二卷(一名决了诸...(第1538部~开元释教录二十卷-001)
...卷 德女问经一卷 贫女少施获弘报经一卷 弥家女经一卷 二人作沙门弟断兄舌经一卷 气嘘杀旃陀罗经一卷 眼能视杀人经一卷 孤独三兄弟经一卷 阿剑他经一卷 不兰伽经一卷 小申日经一卷 波罗柰媈四姓经一卷(或作妇字) 大姓家主叩书不经一卷 提谓经一卷 强罗经一卷 金转龙王经一卷 苏曷龙王经一卷 三龙王经一卷 虎王经一卷 蝎王经一卷 毒龙蛇施经一卷 放牛法经一卷(今疑是藏中放牛经) 养牛经一卷 阎罗王经一卷(今疑是藏中阎罗王五天使者经) 饿鬼经一卷 铁杵泥犁经一卷 缘经一卷 药经一卷 苦慧经一卷 慧达经一卷 法足经一卷 身数经一卷 选福经一卷 布施经一卷 助善经一卷 古来经一卷(今疑是藏中古来世时经) 孝顺经一卷 缘本经一卷(入疑是藏中缘本致经) 度世经一卷 法藏经一卷 明住经一卷 善憩经一卷 植质经一卷 名相经一卷 怪异经一卷 灭怪经一卷 本钵经一卷 案钵经一卷 诸法经一卷 与脱经一卷 伏愿经一卷 宝见经一卷 真提经一卷 明义经一卷 见在经一卷 释论一卷(祐云疑是大智度论抄之一卷) 杂事经一卷 旨解经一卷(祐云疑即义旨杂解) 释学经一卷 度道俗经一卷 诸福德经一卷 说人身经一卷 施色力经一卷 色入施经一卷 戒法律经一卷 未生火经一卷 未生灾经一卷 念佛品经一卷 须弥山经一卷 成败品经一卷(经目或云成败品第四似是楼炭经之一品今检楼炭无此品) 世间珍宝经一卷(旧录云世间所望珍宝经) 现道神足经...(第1538部~开元释教录二十卷-001)
...卷 本钵经一卷 案钵经一卷 诸法经一卷 与脱经一卷 伏愿经一卷 宝见经一卷 真提经一卷 明义经一卷 见在经一卷 释论一卷(祐云疑是大智度论抄之一卷) 杂事经一卷 旨解经一卷(祐云疑即义旨杂解) 释学经一卷 度道俗经一卷 诸福德经一卷 说人身经一卷 施色力经一卷 色入施经一卷 戒法律经一卷 未生火经一卷 未生灾经一卷 念佛品经一卷 须弥山经一卷 成败品经一卷(经目或云成败品第四似是楼炭经之一品今检楼炭无此品) 世间珍宝经一卷(旧录云世间所望珍宝经) 现道神足经卷 成行无想经一卷 悔过除罪经一卷 深自侥幸经一卷 布施持戒经一卷 生西方斋经一卷 造浴室法经一卷 有疑往解经一卷 长阿含方法经一卷 令人孝有德经一卷 人于出家者经一卷 心应深贪慕经一卷 地水火风空经一卷 求欲者除意经一卷 持戒教人杀生经一卷 七月十五日腊法经一卷 功高憍慢有二辈经一卷 欢喜布施有五事经一卷(或作劝字错) 三梦经一卷 三悔处经一卷 三乘无当经一卷 四署经一卷 四等意经一卷 四政断经一卷 四厚经一卷 五署经一卷 五谷世经一卷 五乱经一卷 五耶经一卷 六禅经一卷 六度六十行经一卷 六辈阿惟越致经一卷 七众经一卷 七流经一卷 七使经一卷 七辈人横死经一卷 七岁作善经一卷 八方万物无常经一卷 八双经一卷 九结经一卷 九恼经一卷 九道观身经一卷 十部僧经一卷 十二意经一卷 十二阿练若高行经一卷 十二部经名一卷 三十二僧那经...(第1538部~开元释教录二十卷-001)
...录彼为三本经今合为一部) 牟梨曼陀罗咒经一卷(或无经字) 阿吒婆拘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一卷(亦直云阿吒婆拘咒经) 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一卷 大普贤陀罗尼经一卷 大七宝陀罗尼经一卷 六字大陀罗尼经一卷 长者女庵提遮师子吼了义经一卷 菩萨五法忏悔文一卷(亦名菩萨五法忏悔经) 陀罗尼杂集十卷 大乘五阴论一卷(婆薮盘豆菩萨造见陈朝大乘寺藏录初出与唐译大乘五蕴论同本)此论阙。
右一十四部二十五卷除五阴论余并入藏经房等失译录中阙而不载。寻其文句非是远代。故编梁末以为梁代失源云。
魏元氏初都恒安。南迁洛阳后迁邺(亦云后魏)
始从道武帝皇始元年丙申(即东晋太元二十一年也)终东魏孝靖帝武定八年庚午。凡一十三帝一百五十五年(五帝都恒安至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南迁七帝都洛阳一主都邺)缁素一十二人。所译经论传等。总八十三部二百七十四卷(于中七十三部二百五十五卷见在一十部一十九卷阙本) (元魏)沙门释慧觉(一部一十三卷集经) 沙门释昙曜(三部七卷经传) 沙门吉迦夜(五部一十九卷经论传集) 沙门昙摩流支(三部八卷经) 沙门释法场(一部一卷经) 沙门勒那摩提(三部九卷经) 沙门菩提留支(三十部一百一卷经论) 沙门佛陀扇多(一十部一十一卷经论) 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一十八部九十二卷经戒论) 王子月婆首那(三部七卷经) 沙门毗目智仙(五部五卷论) 沙门达磨菩提(一部一卷论) 贤愚经十三卷(或十五卷或十六卷或十七卷亦云贤愚因缘经见道慧宋齐录及僧祐录)...(第1538部~开元释教录二十卷-001)
...和平三年壬寅故于北台石窟集诸德僧。对天竺沙门译吉义等经三部。流通后贤意存无绝 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一卷(第五出与罗什庄严菩提心经等同本见始兴录及道慧宋齐录) 称扬诸佛功德经三卷(亦名集诸佛华经亦直名集华经一名现在佛名经或四卷第三出与罗什等出者同本见道慧宋齐录) 方便心论一卷(或二卷凡四品第二出与东晋觉贤出者同本见道慧宋齐录及僧祐录) 付法藏因缘传六卷(或无因缘字亦云付法藏经或四卷或云二卷见道慧宋齐录第三出与宋智严魏昙曜出者同本亦见僧祐录) 杂宝藏经八卷(录云十三卷未详今只有八卷见道慧宋齐录及僧祐录)
右五部一十九卷其本并在。
沙门吉迦夜。魏云何事。西域人也。游化在虑导物为心。以孝文帝延兴二年壬子。为昭玄统沙门昙曜译大方广十地等经五部。刘孝标笔受 信力入印法门经五卷(正始元年出华严眷属经) 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二卷(亦名如来入一切佛境界经景明二年于白马寺出第一译与梁僧伽婆罗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同本) 金色王经一卷(初出与瞿昙流支译者同本正始四年出法上录云菩提留支后更重勘)
右三部八卷(前二部七卷见在后一部一卷阙本)
沙门昙摩流支。魏云法希。亦云法乐。南印度人。弃家入道偏以律藏传名。弘道为务感物而动。宣武帝世游化洛阳。以景明二年辛巳至正始四年丁亥。为宣武帝译信力等经三部。沙门道宝笔受。见长房等录 辩意长者子经一卷(或云辩意长者子所问经一名长者辩意经见法上录)
右一部一卷其本见在。
沙...(第1538部~开元释教录二十卷-001)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去恶就善。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