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阿毗达摩讲记]阿毗达摩第三十一讲广大心色界心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8-4-22 16:56
標題: [阿毗达摩讲记]阿毗达摩第三十一讲广大心色界心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阿毗达摩讲记]阿毗达摩 第三十一讲 广大心(色界心、无色界心)


广大心(色界心、无色界心)昨天晚上一起学习完了54种欲界心,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心的部分。心可以依其界而分为4类:第一是欲界心,第二是色界心,第三是无色界心,这三类心称为世间心;还有另外一类是出世间心。这里讲到的欲界心是指主要活动于欲界的心,或者说欲界的众生最常出现的心。欲界心一共有54种,欲界心并不等于说只是欲界的众生,例如:畜牲、人类、欲界的天人才能产生的,即使连色界的梵天人,无色界的梵天人也可以产生,也可以生起的。
接着是色界心,色界心一共有15种,无色界心一共有12种,还有出世间心是8种。出世间心惟有圣者才能够体验到,凡夫是不可能会生起出世间心的。在这4类心当中,欲界、色界、无色界心称为世间心,这些世间心依其界(依其主要活动的界)来分。
我们在前几天晚上学习了欲界心。欲界心可以分为不善心、可以分为善心、可以分为无因心、还可以分为美心、果报心、唯作心等。在欲界心当中可以分为4类的心:即不善心、善心、果报心、唯作心。又可以分为3类:即不善心、无因心、美心。在欲界心当中,除了不善心和无因心之外,有24种美心。这24种美心,所有的色界心、无色界心、出世间心统称为美心。因此美心的数量是最多的。
今天晚上我们将来学习色界心和无色界心。什么是色界心呢?r?pàvacara-citta ,r?pa 是指色,这里的色是指色法的色,不是颜色的色。也就是物质的色法,àvacara 是指境界或者生存界,citta 是心。为什么称为色界心呢?因为色界心包括一切活动于或者属于色界的心。色界心有15种,即5种善心、5种果报心、5种唯作心。一个人或者欲界的天人,也可以生起色界的心。如果他还是凡夫或者有学圣者,他可以生起的是5种色界的善心。所有这5种色界的善心,都是属于禅那心。禅那是通过专注于基于色法产生的概念而证得的,所以也称为色界的禅那。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透过专注究竟法来证得禅那,我们是透过专注概念法,而这些概念法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是基于色法所形成的概念。例如专注白色,白色是属于物质的一种属性;专注地,大地的地;专注水,流动的水、溪水、河水;专注火,熊熊燃烧的火,这些都是由物质现象所产生的概念,透过去专注它才能够证得(禅那)。而这一类透过专注色法产生的概念而证得的禅那,我们称为色界的禅那。
为什么称为禅那呢?禅那是巴利语 jhàna 的音译,在《清净道论》里面这么样定义禅那:aramma?'upanijjhànato jhànaü .  àramma?是指所缘,也就是目标的意思。upanijjhàna 就是我们说到的专注,注视。以专注所缘故为禅那,所以jhàna在这里是取这样(的意思)。还有另外一种意思,是 Paccan?kajjhànanato  jhànaü . paccan?ka是敌对法,jjhàna是烧,以烧尽敌对法故为jhàna(禅那)。因此从词源学来分,upanijjhàna就是专注,以专注故为禅那,或者以烧尽故为禅那。烧什么?烧敌对法。专注什么?专注所缘,而且是指特定的所缘。对于敌对法来说,也是指特定的敌对法。
什么是禅那应该烧尽的敌对法呢?即五盖。所以我们可以用两种意思来解释禅那。第一是专注,透过专注由色法产生的概念,而心达到很强的一境性的时候,这个状态称为禅那。另外就是透过一个人专注之后,他把所有的五盖都烧尽了,也就是镇伏了五盖,以镇伏了五盖称为禅那。这两种是禅那的意义。
讲到色界心,欲界的众生可不可以生起禅那心呢?可以吗?可以。所以色界心是指主要活动于色界有情的或者属于色界的,但并不等于欲界的有情就不能够生起这种心,欲界的有情还是可以生起这种心的。是哪些心可以生起呢?就是善心和唯作心可以生起。对于凡夫或有学圣者来说只能生起善心,而对于梵天人来说,三类十五种心都可以生起。
我们先来讲五种色界的善心。一般我们讲到色界的禅那有四种,在这里会提到有五种,是哪五种呢?它为什么跟经教法不同呢?我们先讲完了这五种色界的禅心之后,再来分析一下。
首先第一种是寻、伺、喜、乐、一境性俱的初禅善心。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初禅的心是拥有寻、伺、喜、乐、一境性的。这里的俱,就是拥有、同时具备、具足寻、伺、喜、乐、一境性这五种禅支的,这一类的善心称为初禅的善心。
如何生起这一类的善心呢?如果一个人平时都是处于一种散乱心的状态,那这一类的心不可能生起。或者由于他专注的是错误的所缘,例如:他专注究竟法,或者他专注无常生灭之法,这样的话也不可能会有初禅心的生起。应当如何才能够有禅那心的生起呢?我们必须得透过专注特定的对象、特定的所缘才能够生起。在佛陀的教导当中,经常强调应当要修习定力、要培养定力,佛陀把八支圣道里的正定解释为四种禅那。在戒定慧三学当中,佛陀把增上心学(定学)也是解释为四种禅那,也就是说禅那的心就是定的心。
应当如何培育定力呢?因为佛陀经常强调修定,所以佛陀必定也教导定。在佛陀教导的修定的方法当中,透过培育心的一境性可以达到两类的定,即近行定和安止定。在这两类的定当中,近行定属于欲界的心,在欲界善心当中它是属于悦俱智相应的无行心。如果一个人透过专注特定的所缘达到了安止定,安止定才能称为禅那。而近行定还是属于欲界的心,它不能称为禅那。
禅那依照经教法可以分为四种,依照论教法可以分为五种。我们这里讨论的是用论教法来讲述的。佛陀教导了很多种修定而培育达到安止、达到禅那的方法。佛陀教导的种种可以达到色界禅那的方法,一共有26种,有26种方法可以证得色界的禅那,是哪26种呢?即十遍、十不净、身至念、入出息念和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其中的舍无量心只是属于第四禅或者论教法的第五禅。在40种业处当中,或者说可以证得色界禅那的26种业处当中,只有25种可以证得这一种寻、伺、喜、乐、一境性俱的初禅善心。
一个人可以透过专注一些物质现象,例如:大地,专注泥土,然后取泥土的概念专注它,这是属于土地,地、地、地,或者泥土、泥土,这样也可以。透过专注土地而证得的禅那,我们称为地遍的初禅。
如果专注于水,例如:我们舀一盆水,或者专注河水,好像我们的菩萨在过去曾经投生为称为护象的,就是《护象本生经》,当时他只是透过专注恒河的水就可以证得了禅那。这是透过专注水而证得的禅那。
还有专注火,例如:好像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位比库尼,应该是叫莲花色uppalava??a,她就是专注蜡烛的火而证得了禅那的,火遍的禅那。
还有专注风遍、专注光明、专注限定虚空,专注特定的颜色,例如:专注红色、专注黄色、青色、白色,这些颜色也可以证得禅那。还有专注外在的死尸的不净,可以达到这一种禅那。还可以专注自己身体的32个部分,可以达到禅那。还可以专注呼吸而达到禅那。或者说散播慈爱、散播悲悯、散播随喜给其他的众生,也可以达到这一种禅那。因此一共有25种业处可以证得这一种禅那心。
应当如何来证得这一种禅那心呢?对于欲界的有情,我们投生为人,因为人类是有可能证得禅那的。如果投生为畜生或者投生为鬼,那是不可能证得禅那的。在欲界的众生当中,惟有两类的众生可以证得禅那,即人类和欲界的天人。因此我们拥有了可以证得禅那的这种趣(投生的趣),对于欲界的众生,这种心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得透过修习,透过培养、培育才能够生起这一类心。
应当如何来生起这一类的心呢?一位禅修者可以透过专注在刚才所说到的25种特定的对象的其中一种,然后时时地去注意,时时地专注。他只是取一个对象,然后在行、在站立、在坐着、在躺卧,都时时地把他的心投入到这个所缘。当他的心一境性培养到一定的程度、一定的强度,就有可能生起这样的心。由于这一类的心是经过高度培育的、过高度强化了五种心所,这五种心所组合在一起,就称为初禅。而这种五种心所分开来称为禅支。禅支即我们这里讲到的寻、伺、喜、乐、一境性这五种禅支。这五种禅支是怎么样的呢?我们称为pa¤ca jhàna?ga。pa¤ca就是五,jhàna 就是禅,a?ga直接翻译成支,它的意思就是因素,成分,构成初禅的五个成分称为五禅支。就好像我们说到的手,手是由五个手指构成的,所以我们称为这手。同样的,这五种被强化了的,被加强了的心所,我们称为禅支。
第一种禅支是寻(vitakka) 。寻是把心投入似相。我们说到的寻就是把心投入到对象,投入到目标。这一种心是属于杂心所,也就是说在平时一般的情况下,这种寻都有可能会生起。除非是在有些无因心里面,例如:耳、鼻、舌、身这些心里面它不会生起。还有在更高的禅那里面这种心所不会生起。
这种寻就是把心投入到所专注的目标,如果这种目标已经被高度地专注,它会形成一定的影像,这种影像我们称为禅相。禅相又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parikamma nimitta (就是遍作相),或者又称为预作相。例如:我们专注呼吸,那么我们专注呼吸本身,这就是称为预作相。透过持续地专注之后,呼吸会变成朦朦胧胧的光。这个时候我们称uggaha nimitta (取相)。当我们持续地专注于取相,取相会变得越来越明亮,越来越晃耀,或者越来越洁白。这个时候我们称为似相(pa?ibhàga nimitta)。
如果我们是修地遍的话,那么我们也可以透过专注地的概念,时时把心投入到地的遍相里面。当我们在做地的那个圆相,叫做Ma?óala(曼陀罗),Ma?óala的时候这个称为遍作相。之后我们就时时地去专注这个:地、地、地,这个也称为遍作相。然后当我们闭上眼睛,地的遍相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犹如睁开眼睛看的一样,这个称为取相(uggaha nimitta)。之后我们再时时地闭着眼睛专注取相,之后地的遍相会变得非常之平整、干净、洁净,这个时候它已经超越了原来所看到的地的遍相。而它没有之前地的遍相那么的粗糙而变得更加细。这个时候,就称为似相。当他在专注地的似相的时候,如果他的定力很稳,他应该把地的遍相慢慢地扩大,扩大到一切处。然后再把心投入到地的遍相里面,地的似相里面,而成就了初禅,这个是寻。把心投入到似相,这称为寻。
在还没有禅那的阶段,寻还是投入,但是投入可能是属于遍作相,或者属于取相。如果在禅那的阶段,他投入的所缘(对象)必须是似相。如果对于修慈、悲、喜这三种禅那来说,他投入的对象是一切众生或者特定的众生。例如:他所散播慈爱的很恭敬的人,或者中性的人、或者不喜欢的人,他把慈爱散播出去,这称为寻。
第二种禅支是伺。伺是使心继续保持在似相上。寻和伺之间的区别就好像鸟展翅飞翔和在天空翱翔一样,在拍翅膀的时候,称为寻,而在天空翱翔的时候称为伺。或者又如敲钟,我们把钟锤敲钟的时候,这种动作比喻成寻,然后钟声继续的缭绕,这比喻成伺。所以寻和伺,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寻就是把心投入,这是一种动态的动作。而伺也是一种类似动态的,它就是持续地保持、维持。这是最粗的两种禅支。
然后第三种禅支是喜。喜是指喜欢,对象是喜欢的似相。有五种喜:例如有小喜、刹那喜、继起喜、踊跃喜和遍满喜。对于在证得禅那的喜是属于遍满喜。它就犹如洪水灌满了山洞一样,那样的喜。
第四个禅支是乐。乐(sukha),是指体验似相的快乐感受。这种乐属于受心所,并没有独立的一个心所称为乐,它属于受心所。受心所由于它对所缘(对象)的不同感受可以分为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受。
第五个禅支是一境性(ekaggatà),或者又称为心一境性(cittekaggatà)。它是心专注于似相。也就是说心保持在所缘,保持在似相的状态,称为心一境性。这五种禅支分开来我们称为禅支,它们组合在一起就称为五禅支。在这五种禅支当中(其实它是五种心所),寻、伺、喜这三种心所属于杂心所。在初禅里面拥有(寻),在第二禅里面就没有了寻,在第三禅里面没有伺,在第四禅里面没有喜,在第五禅里面乐受就变成了舍受,这是论教法里面的五禅。
对于一境性来说,一切的定都是一境性。因为在52个心所里面有没有一种心所称为定的?有没有?有还是没有?没有。一境性属于遍一切心的心所,也就是说在任何状态下,只要有心,就会有一境性。但是,惟有在达到禅那的时候,一境性才完全地被加强,被培养起来,那个时候我们称为定。而平时它只是称为一境性而已。透过培育(一境性)这种心的力量,它可以成就一种定。如果再继续地培养,它可以成就禅那。因为定可以分为近行定和安止定。在还没有完全强有力的时候,它还是属于近行定;当它完全强有力的时候就称为安止定,安止定又称为禅那。因此如果我们想要培养定力,我们想要让我们今生当中体验禅那,体验这种初禅的禅心,我们必须得透过加强一境性来达到。当然,我们在培养一境性的时候,这些所有的禅支也一起被培养起来。如果我们持续地还是按照以前的生活方式,生活是属于散乱的,心也是属于散乱的,那么一辈子都不可能体验到这一种初禅的禅心,或者说任何的色界的善心。
讲完了初禅之后,我们再来讲第二禅,以论教法的第二禅,第二禅是伺、喜、乐、一境性俱的第二禅禅心。这种禅心可以透过舍去寻心所而达成。
论教法的第三禅是喜、乐、一境性俱的第三禅禅心。第四禅的是乐、一境性俱的第四禅禅心。第五禅是指舍、一境性俱的第五禅禅心。这五种色界的禅心是依论教法来分,在经教法里面把寻、伺、喜、乐、一境性俱的初禅禅心称为初禅,而把论教法里面的第二和第三禅都称为第二禅,把论教法里的第四禅称为第三禅,把第五禅称为第四禅。为什么会有这种分法呢?其实佛陀在经典里面也提到过了这里讲到的第二禅的分法。
例如佛陀在《中部》第128经,有一部经叫做upakilesa sutta《随烦恼经》,在这部经里面,佛陀描述他还是菩萨的时候,他修行碰到了很多麻烦、碰到了很多问题。因为那个时候,Anuruddha(音译:阿奴卢塔,旧译阿那律)尊者当时修行的时候,也是碰到了问题、碰到了麻烦,于是我们的佛陀就跟Anuruddha尊者说:“我在还是菩萨的时候,还没有觉悟的那个时候,在菩提树下,经历了一系列的过程。”这一系列的过程就是他在禅修当中如何克服自己的困难,克服自己的障碍。
也就是他在修行的时候,见到了一些很殊胜的境界,然后他如何超越这些境界。然后又经历了一系列的心态,他又如何的超越这些心态。这些他都称为upakkilesa(随烦恼),也就是透过修行而产生的很微细的烦恼。佛陀讲述他当时还是菩萨的时候,逐一逐一地去除了这些修行的障碍,去除这些包括境界方面的障碍和内心的障碍之后,佛陀就这样说:“现在让我以三种定来修习。阿奴卢塔,我乃修习彼有寻有伺定,修习彼无寻唯伺定,修习无寻无伺定。”所以佛陀在这里就提到了有一种叫做无寻唯伺定,也就是这里讲到的avitakkampi vicàraramattaü就是说这一种定,有一种定是属于只有伺,但没有寻的定。因此在这里就特别提出了有一种是没有寻,但是有伺和喜、乐、一境性的定。
在《相应部》的无为相应里面,也讲到了透过三种法可以证、可以达到无为,即透过有寻有伺定,无寻唯伺定和无寻无伺定。佛陀讲到的有寻有伺定是指这里的初禅,无寻唯伺定是指这里的第二禅,无寻无伺定是指下面的这些禅。
因此在“阿毗达摩”里面,为了涵盖一切有可能情况,把禅那分为五种。因为通常佛陀在讲到禅那的时候,他会把这里的第二禅省略掉,而实际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也会把这第二禅省略掉,我们直接教导禅修者,当他拥有了这种禅那之后,他就可以直接舍去寻和伺而达到喜、乐、一境性的第三禅。
如何来证得这里讲到的第二禅呢?当一位禅修者透过专注一个特定的所缘(目标),而当他的目标形成了似相之后,他再把心投入到似相里面去,维持一段很长的时间,而且他的心也达到了一定的质(就是质量的质)。当他的心强有力地、很稳固地专注在似相上的时候,那么很可能禅那的心,初禅的心就能够生起。
初禅的心在第一次生起的时候,往往禅修者并没有很强的感觉,因为当一个禅修者在证得安止定的时候,往往之前会经历一个称为近行定的阶段。惟有一位禅修者在之后修到了名业处的时候,他再去追查之前他曾经在什么时候第一次证得初禅,或者第一次这种色界的禅心生起的时候,他才会明确知道在哪里。但一般每个人的心透过专注在似相上,他因为要经过近行定的阶段,所以往往很多禅修者并没有很明确地、好像突然一个转变一样生起这种心。惟有他在修名业处的时候去追查,他会发现到其实这两种心,欲界的心和色界的心还是有质量方面的差别。
当他成就了初禅之后,为了确定,他还必须得依照经教法的方式去检查,到底初禅的心是不是拥有寻、伺、喜、乐、一境性这五种禅支,当他检查到有这五种禅支之后,他可以为了修第二禅而努力。我们在这里就依论教法来讲。
当一位禅修者证得了初禅之后,他想要证得第二禅,他可以先去思维一下初禅的低劣,思维由于初禅很接近敌对的五盖,同时这种寻的禅支是很粗的,它不如第二禅那么殊胜,于是他就决意去掉了寻禅支,然后再去把心投入到似相当中而成就惟有伺、喜、乐、一境性俱的第二禅禅心,第二禅。
在一个禅修者如果已经成功地证得了第二禅之后,他又应该再为证得第三禅而努力。在证得第三禅的时候,他同样应该先去省察,在这第二禅当中很接近敌对的初禅,而且在第二禅还有伺这种心,这种心所的搅动,所以使第二禅不是很殊胜,他还要为证得第三禅努力,于是他再舍掉了伺禅支而证得了惟有喜、乐、一境性俱的第三禅。
当他成就了第三禅之后,他应当再为了证得第四禅而努力。于是他又再省察,第三禅由于接近敌对的第二禅,同时还会有喜这种禅支的搅动使他这种定不是很殊胜、不是很寂静,不如第四禅那么殊胜,那么寂静。于是他再把喜禅支也舍掉了,就证得了惟有乐、一境性俱的第四禅。
当一位禅修者成就了第四禅之后,他应当再为证得第五禅而努力,于是他再省察,第四禅由于很接近敌对的第三禅,同时乐被禅修者体验还是有一种动感,它不如惟有舍和一境性的第五禅那么寂静、那么殊胜,于是他就再把乐受平静下来,然后再证得惟有舍和一境性的第五禅。
如果一位有禅那体验的禅修者,他很明显会知道寻、伺、喜、乐、一境性这五禅支,寻是很粗的;伺还是很粗,但是它相比寻来说,它又再细一点;而喜比寻和伺来说,它又再细一点,但是比起乐来说喜又是很粗;而乐比起舍来说,乐还是属于比较粗的,而舍是属于很宁静的,很平静的。透过不断地舍去粗的,而成就细的来提升他的心,使他一步一步地证得不同的禅那,一步一步地增上。透过这样来成就五种色界的善心。
当一位禅修者成就了这五种善心之后,应该透过时时地修习、经常去做,他的这种禅那的心将会越来越稳固。如果一个已经培育了色界善心的禅修者,如果他愿意的话,那么他可以投生到梵天界,在没有佛陀教法的时期,也有一些隐士,有一些苦行僧,他也透过专注特定的目标而证得了禅那。当一位隐士或者苦行僧证得了禅那之后,如果在他临终的时候,这种培养禅那的心只要还未退失,那么在他临终的时候,这种所造的很强的善业将会使他投生到梵天界。能够投生到梵天界,投生的心我们称为结生心。而在梵天人的整个生命期间,他的有分心是属于一种果报心。这一种结生心和有分心都是属于果报心。
我们现在在这里再讲五种色界的果报心。这五种果报心和刚才讲到的五种色界的善心是一一对应的。即寻伺喜乐一境性俱的初禅果报心,伺喜乐一境性俱的第二禅果报心,喜乐一境性俱的第三禅果报心,乐一境性俱的第四禅果报心,舍一境性俱的第五禅果报心。
如果一个禅修者培养到了初禅,或者说他发愿来世要投生成为初禅的梵天人,这个时候,当他死了,他将可以投生到初禅的梵天,他的梵天人的结生心和在那一生当中的有分心就是属于这一种果报心。如果一个禅修者想要投生到第二禅、第三禅或者第四禅也是这么样。而在这里讲到的第二禅的果报心和第三禅的果报心,这两种果报心在成熟的时候,它都能够使他投生到我们讲到的第二禅的梵天,也就是说第二禅的梵天人里面有两类的果报心:即第二禅的果报心和第三禅的果报心。
第三禅的梵天人的果报心是属于这里讲到的第四禅的果报心。而在第四禅的梵天人当中,如果是凡夫的话,他只能投生到广果天,如果是三果圣者的话,他可以投生到五种净居天,所有的广果天的天人和五种净居天的天人,他们的果报心都是属于这里讲到的第五禅的果报心。换而言之,这五种果报心不是欲界的众生能够体验到的,也不是无色界的众生能够体验到的。这些心甚至不能够生起在梵天人的心路过程,而只是出现在他们的离心路过程,即表现为这些果报心只能够执行使一个众生投生到梵天的结生心的这种作用,以及在梵天人的离心路过程,如:死心,一般人不能够经验到这些心。
还有五种色界的是唯作心,唯作心也是寻伺喜乐一境性俱的初禅唯作心,伺喜乐一境性俱的第二禅唯作心,喜乐一境性俱的第三禅唯作心,乐一境性俱的第四禅唯作心,舍一境性俱的第五禅唯作心。这五种唯作心也不是一切的凡夫和有学圣者可以体验到的。这一类的心是佛陀和一切的阿拉汉圣者才能够体验到的。
佛陀也会入定,佛陀入定可以入三种定:第一种定是这种世间定,例如:佛陀也会入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这一类的定称为世间定。还有佛陀也会入出世间定,出世间定就是佛陀会取涅槃为目标而进入阿拉汉果定。那佛陀还能够入另外一种定是什么定? Nirodhasamàpatti(灭定),灭定又称为灭尽定。这一种定是没有对象的,没有所缘的。把心流完全地中断,所以这称为灭定。佛陀和已经拥有八定的俱解脱的阿拉汉就能够入灭定。
而当一位无学圣者,例如:佛陀,独觉佛或者阿拉汉弟子们,他们在入世间定的时候,生起的这一类的心就是属于唯作心。它不是善心,善心是凡夫和有学圣者能够入的。而讲到的凡夫和有学圣者也包括在欲界的人和天人,也包括在色界的梵天人。只要他们还没有断尽烦恼,他生起的是属于色界的善心,当他们入定的时候。而如果是佛陀和阿拉汉圣者,如果是佛陀的话,佛陀只会出生在人间,他不会出生在天界。但是作为阿拉汉圣者来说,他可以在天界出现,他也可以在梵天界出现,他们也可以进入色界的禅那,当他们进入色界的禅那的时候,生起的心就是属于这一类的唯作心。
善心、果报心和唯作心是这样来区别的。唯作心惟有阿拉汉圣者能够体验。如果是果报心惟有梵天人才能够体验。作为我们人类来说能够体验的心惟有善心,即色界的善心。如果一个人有能力证得禅那的话,那么他体验的都是属于善心。
下面再讲四种无色界的心。无色界的心和色界的心一样,它是指经常活动于无色界的心,或者说属于无色界的心。这四种无色界的善心是空无边处善心、识无边处善心、无所有处善心、非想非非想处善心。这四种无色界善心也必须得透过培养才能够证得。如果一个人没有培养他是不能够证得的。而且这四种无色界善心还必须得透过先成就了色界的善心,才能够培养无色界的善心。
应当如何培养空无边处善心呢?想要成就空无边处善心的禅修者应该用九种遍:即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红遍、白遍、和光明遍,这九种遍当中取其中的一种遍,依次地证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第五禅,然后当他从我们讲到的论教法的第五禅出定之后,他再把他专注的这种遍相去掉,应当如何去掉呢?
他先省思由于色界的禅那取的是色法的概念为目标,因为它还必须得依靠于色法,所以是很粗的。同时因为有了色法,会有种种的过患。例如:我们因为有了身体,会有各种各样的病痛。这些病痛是由于我们有了这个身体才会发生的,而且因为有了这个身体,所以会有战争、会有打架、会有刑罚、会被人砍手砍脚等等,所以色法是属于很低劣的。于是他就抱着对无色的需求,然后他再把他所专注的遍相,例如:地遍的遍相。再把这地遍的遍相撤离掉,剩下的是无边的虚空,然后他再把心专注于无边的虚空,而成就空无边处定。当他成就了空无边处定,所生起的心就是属于空无边处的禅心。
当一位禅修者成就了空无边处之后,如果他想再证得识无边处,他再专注空无边处定的定心,由于空无边处的心是遍一切处,于是他再专注这个遍满一切处的空无边处心,去专注他的这种心而成就了识无边处定。当他证得了识无边处定之后,生起的就是这种识无边处的善心。然后如果他想要再继续成就无所有处定,他再去注意空无边处定心的没有而成就无所有处定。
当一位禅修者成就了无所有处定之后,如果他还想要再成就非想非非想处定,他再去注意无所有处定这种心的寂静微妙,edamsantaüedampan?taü。再专注这种定,于是他将能够成就非想非非想处定,这是一种非常微妙、寂静、殊胜的定心。这种定心是世间最高的心,所以这种定也称为有顶定,也就是再也没有其它的世间心能够超越这种定。
这四种无色界的善心是作为人类、作为欲界的诸天、还有色界的梵天人和无色界的梵天人都能够成就、都能够体验到的这一类的心,只要还是属于凡夫或者有学圣者的话。当一个人成就了这些善心之后,如果他因这些善心、这些善业成熟而投生到无色界的话,那么能够投生到无色界的心是属于果报心。这种果报心也跟他们所成就的善心是相对应的。
一个禅修者证得了无色界定,在定中他所生起的心属于善心,善心是造业的心,这种业在成熟的时候能够带来果报,这种果报就是带来投生到无色界梵天的相应果报。于是也有了空无边处果报心、识无边处果报心、无所有处果报心、非想非非想处果报心。这四种果报心惟有无色界梵天人才能够体验到,而且和我们刚才讲到的色界的果报心一模一样,一个梵天人在一生当中只能够体验一种果报心。
例如:一个初禅的梵天人,他的一生当中能够体验到的只是属于初禅的果报心,他不能够体验到其它的果报心。对于一个空无边处的梵天人来说,他也只能够体验到空无边处的果报心,而且往往他们这里讲到体验就是这种心能够生起。而这里讲到的果报心并不是说他立刻就能体验,而是说在他的生命期间,能够以离心路心的方式而生起。
对于佛陀、独觉佛、阿拉汉弟子来说,当他们证得了四种无色界禅那,他们生起的属于唯作心。唯作心也有四种:即空无边处唯作心、识无边处唯作心、无所有处唯作心和非想非非想处唯作心。这里讲到的唯作心也不是我们能够体验到的。除非我们很努力地精进修行,在今生证得了阿拉汉果,那么当我们在进入无色界定的时候,所产生的是这种唯作心,因为唯作心是不会造业的心。假如我们把阿拉汉圣者们所证得的这一类定心也称为善心,那么善心还有可能会带来果报。但是唯作心却不会带来果报,所以它们称为唯作心。
因此我们在今天一共讲了有27种心。这27种心其中有15种是色界心,这15种色界心都属于美心,即5种善心、5种果报心和5种唯作心。接着又讲了12种无色界美心,这12种无色界心也分为三种:即四种善心、四种果报心和四种唯作心。所有这些心都称为广大心。为什么它们称为广大呢?因为这些心所产生的心所也是很多的,同时由于这一种心是属于很强大的。在我们讲到的欲界心的时候,欲界心生起的速行最多只能够七个。而讲到这些心生起的时候,它可以生起无数个。例如当一个人在证得禅那的时候,即使他证得的是初禅,但是初禅的速行心可以生起无数次。但即使一个人有能力证得近行定,近行定的速行心最多只能够产生七次,之后又掉进了有分,然后再重新生起,然后又生起了七次速行,又掉入了有分。但是禅那心可以持续不断地一直生起,乃至到生起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整天整夜乃至许多天都可以这么样生起。因此它们称为广大心。
所有的54种欲界心、15种色界心和12种无色界心,它们都称为世间心,哪怕是佛陀和阿拉汉圣者都可以入的,但是这一种心本身它的性质属于世间,所以它们都称为世间心。世间心一共有81种,我们到今天晚上为止已经讲完了这81种世间心。明天晚上我们将来一起学习出世间心。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去恶就善。奉持经戒。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