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四姓(四種姓) Buddhism Dictionary 【一行佛學辭典】Books [打印本頁]

作者: 釋大寬法師    時間: 2012-1-4 13:40
標題: 四姓(四種姓) Buddhism Dictionary 【一行佛學辭典】Books
本帖最後由 釋大寬法師 於 2013-9-27 19:17 編輯



四姓




四種姓

[佛光阿含藏]
(一)婆羅門(梵志),(二)剎帝利(剎利族),(三)毘舍(居士),(四)首陀羅(工師族)。







[佛學大辭典 (丁福保)]
(名數)一婆羅門Brāhmaṇa,為淨行者,或出家,或在家,修淨行而求涅槃者。二剎帝利Kṣatriya,為王種,奕世君臨,統轄其餘之三姓者。三吠捨Vaiśya,舊曰毘捨。為商賈,貿易有無者。四戍陀羅Sūdra,舊云首陀,為農民及奴,身勤稼穡者。四姓中以婆羅門為最尊貴,與餘三姓不同行。蓋此四姓之別,自韋陀論師而起。因韋陀論為最古代盛行也。譬喻經曰:「諸外人計,梵王生四姓:王口生婆羅門,臂生剎利,脅生毘捨,足生首陀。」提婆論曰:「外道韋陀論說:從那羅延天臍中生大蓮華,從蓮華生梵天祖公,彼梵天作一切命無命物。從梵天口中生婆羅門,兩臂中生剎利,兩脾中生毘捨,從兩腳跟生首陀。」寄歸傳四曰:「五天之地,皆以婆羅門為貴勝。凡有坐席,並不與餘三姓同行。」






[佛光阿含藏]
四姓(cattāro vannā)(巴),印度民族之四種階級。即:一、婆羅門,司祭祀之僧侶。二、剎帝利,國王及武士階級。三、吠舍,一般農牧工商等平民階級。四、首陀羅,最下賤之奴隸階級。


四姓(cattāro vannā)(巴),為印度四大社會階級:(一)剎帝利(khattiya)(巴),王族、武士等。(二)婆羅門(brāhmana)(巴),司祭者。(三)吠舍(vessa)(巴),一般農、工、商、庶民等。(四)首陀羅(sudda)(巴),農奴、奴隸或社會上之最下層階級。


四姓(cattāro vannā)(巴),即印度之四種社會階級:(一)婆羅門(brāhmana)(巴),又作梵志,譯為淨行,僧侶及學者之階級,四姓中之最上位,學習、教授吠陀經典,職司祈禱,為人神之媒介。(二)剎帝利(khattiya)(巴),又作剎利,譯為田主,國王及武士之階級,掌理政治及軍事。(三)吠奢(vessa)(巴),又作吠舍、工師種,譯為商賈、居士,平民之階級,從事農牧工商等生產事業。(四)首陀羅(sudda)(巴),又作旃陀羅,譯為農人,奴隸之階級。






[阿含辭典 (莊春江)]
另譯為「四種姓」,即「婆羅門(祭司族)、剎利(武士族,另譯為「剎帝利」)、吠奢(平民族,另譯為「鞞」讀作「丙」、吠舍、毗舍)、首陀羅(奴隸族)」。






[佛光大辭典]
梵語 catvāro varnāh,巴利語 cattāro vannā。又作西域四姓、四種姓、四姓種、四品人。指古代印度四種社會階級:(一)婆羅門(梵 brāhmana),譯作淨行、承習。又作梵志、梵種、梵志種、婆羅門種。乃指婆羅門教僧侶及學者之司祭階級,為四姓中之最上位。學習並傳授吠陀經典,掌理祈禱、祭祀,為神與人間之媒介。(二)剎帝利(梵 ksatriya),譯作田主。又作剎利麗、剎利種。乃王族及士族之階級,故又稱王種。掌管政治及軍事,為四姓中之第二位,然於佛典中,則多以其為第一位。(三)吠舍(梵 vaiśya),譯作居士、商賈、田家。又作毘舍、鞞舍、工師種、居士種。乃從事農、工、商等平民階級,為四姓中之第三位。(四)首陀羅(梵 śūdra),譯作農。又作輸陀羅、戍達羅、戍陀羅、首陀、惡種、殺生種。乃指最下位之奴隸階級,終身以侍奉前述三種姓為其本務。又前三種姓有念誦吠陀及祭祀之權,死後得再投生於世,稱為再生族。反之,首陀羅既無權誦經、祭祀,亦不得投生轉世,故稱一生族。


經論中載有四姓出自梵天之諸種傳說,如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四、摩登伽經卷上、翻譯名義集卷一等載,此四種人妄計從梵天而生,故又稱梵生四姓,即:婆羅門自計從梵天之口生,剎帝利自計從肩生,吠舍從臍生,首陀羅則從足生。


就四姓之起源而論,可溯至梨俱吠陀時代,由雅利安人(Aryans)入侵印度後,造成征服者與原居民間的尊卑之分,由此逐漸演變成職業之分化、世襲等現象,而此制度之確立,或延至梵書時代,以該時代始形成婆羅門至上主義。


釋尊即生於四姓中之剎帝利族,然釋尊卻否定種姓階級制度,認為四姓若歸依佛教,則皆為釋種,無有差別,如四河入海,悉成鹹味,此思想在印度宗教史上具有重大之意義。


此外,據中阿含卷三十九婆羅婆堂經載,剎利、梵志、鞞舍等三種姓之人出家為沙門,以勤修梵行,而成為三姓外之第四沙門種。又據白衣金幢二婆羅門緣起經卷下載,於剎帝利境界、婆羅門境界、毘舍境界、首陀境界、沙門境界等五類境界中,以沙門為最尊最上。係於四姓以外,另立沙門種姓。〔雜阿含經卷二十、長阿含卷六小緣經、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一、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三、大樓炭經卷六、起世經卷十、雜阿毘曇心論卷三、成實論卷七、大唐西域記卷二、釋氏要覽卷上〕(參閱「雅利安人」5322、「種姓制度」5867) p1705


[中華佛學百科全書]
印度社會的四種階級。即婆羅門、剎帝利、吠奢、首陀羅。又稱四種姓、四姓種或四品人。


(1)婆羅門(bra^hman!a)︰意即職司祈禱之人。譯作淨行或承習,又稱梵志、梵種、梵志種、婆羅門種,指婆羅門教的僧侶及學者階級,居四姓的最上位,職司學習吠陀而教授之。又掌管祈禱,為神人交通的媒介。此婆羅門族在古代印度勢力非常強大,雖王族亦未能及之,甚至被奉作活神。


(2)剎帝利(ks!atriya)︰又作剎利麗、剎利,譯作田主。又稱剎利種,別稱王種(rajanya)。指國王及武士階級,位於四姓的第二位。然佛典多以其為第一位,掌管政治及軍事。此語源自有支配之義的ksi。


(3)吠奢(vais/ya)︰又作毗舍、毗奢、吠舍、鞞舍,譯作居士、田家、商賈或隨類。又名工師種、居士種。即指所謂平民階級,位於四姓的第三位,乃從事農牧工商等生產事業者。此語源自有人民之義的vis。


(4)首陀羅(s/u^dra)︰又作輸陀羅、戌陀羅、戌達羅、旃陀羅或首陀,譯作農、農人。又稱惡種、殺生種、田農種、田家種。乃最卑賤的奴隸階級,以奉侍前三姓為職責。又,依《摩奴法典》所述,可知四姓的界限。


四姓的起源,可遠溯至《梨俱吠陀》時,其中,第十卷原人之歌記載婆羅門從梵天口中生出,王族由梵天雙臂生出,毗舍從梵天腿部生出,首陀羅從梵天兩足生出。


至於四姓制度的正式確立可能是在梵書時代。當時已形成婆羅門至上主義。其中,雅利安人種的婆羅門、剎帝利、吠奢三族姓被稱為再生族(dvi-ja),享有宗教上的權利。首陀羅則被稱為一生族(eka-ja^ti),是被剝奪宗教權利的賤民。


婆羅門教築基於四姓制度之上而大振其勢。釋尊則不重視四姓之別,提倡平等主義,尊重人間主體性的實踐。認為歸於佛法則如屬同一種族,並無四種之別。此乃佛教於印度宗教史上的重要意義之一。《長阿含》卷六〈小緣經〉云(大正1‧37a)︰「婆悉吒,汝今當知,今我弟子種姓不同,所出各異,於我法中出家修道,若有人問︰汝誰種姓﹖當答彼言︰我是沙門釋種子也。」又,《雜阿含》卷二十云(大正 2‧142b)︰「復問︰大王,如是四姓悉皆平等,有何差別﹖當知大王,四種姓者皆悉平等,無有勝如差別之異。(中略)是故大王當知,四姓,世間言說為差別耳,乃至依業,真實無差別也。」


又,佛典中另有別立沙門種者,如《中阿含》卷三十九〈婆羅婆堂經〉以剎利、梵志、鞞舍三種姓的出家者為沙門。《白衣金幢二婆羅門緣起經》卷下謂剎帝利境界、婆羅門境界、毗舍境界、首陀羅境界及沙門境界中,以沙門為最尊最上。此意謂四姓以外,別有沙門種。


〔參考資料〕 《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一;《長阿含經》卷二十二〈世本緣品〉;《大樓炭經》卷六;《起世經》卷十;《起世因本經》卷十;《中阿含》卷三十〈優婆離經〉;《出曜經》卷十三〈沙門品〉;《摩登伽經》卷上;中村元《教史》。








[南山律學辭典]
子題:婆羅門


資持記‧釋僧網篇:「四姓者,西土姓種,統之唯四:一﹑剎帝利王種,二﹑婆羅門淨行,三﹑毗舍商賈,四﹑首陀農人。」(事鈔記卷七‧三○‧一四)


資持記‧釋受戒篇:「婆羅門即淨行居士。」(事鈔記卷九‧一七‧九)



http://www.muni-buddha.com.tw/buddhism/020.htm
Buddhism Dictionary 一行佛學辭典Books
一行佛學辭典,佛學辭典,佛學, Books,Buddhism,Dictionary,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